在线客服

移动公司工作经验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移动公司工作经验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移动公司工作经验总结

篇1

2)降低访问门槛:app是需要下载的,如果拥有移动web,用户不用下载即可访问。

3)追踪数据方便:移动app对统计下载来源、渠道无法做到精确统计,而移动web却可以很好的统计相关数据。

4)更改方便:app修改之后需要重新上传和等待审核,而移动web只要输入相关代码调整之后即可更改完成,时间很短。

2、直击用户痛点、需求

由于移动端屏幕有限,用户操作和浏览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个时候就需要你的内容或者服务更加直接,让用户一目了解的看到其需要的内容,这样不但能提高用户体验,还能增加用户的粘性,为忠实用户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制作移动网站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用户的使用场景,能够为用户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这样才能获得用户的青睐。

3、网页打开速度要快

用户使用移动设备打开网页都会担心流量的消耗,一般会认为打开时间越长消耗的流量越多,虽然这种观点不一定正确,但是如果用户在点击网页之后长时间看不到网页自然就会造成用户的流失,因此网页不要过大,尽量减小网页体积,如果可以尽量少使用视频、图片多使用文字。一般移动端网页的打开速度最好不好超过3秒,如果时间过长会影响用户的心情、对网站的印象,如果给用户留下不好的印象那么这个用户之后就算看到自己网站的网页能点击进来的机率也会大大减小,所以网页打开速度是用户非常关注的一点,一定要快。

4、重点推广内容一定要显眼

不管是哪个网站在某个时间段肯定都有自己希望重点推广的内容,由于移动界面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都详尽的展现出来,这个时候就要根据公司的目标进行排序,重点推广的页面进行重点设计,让其体现出与众不同之处,这样容易让用户发现和发生点击,而一些次要的内容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以免与重点推广页面发生冲突。

5、导航菜单要简单实用

像PC端的网站导航一般都非常详细,稍微大点的网站都能分出20个频道,像一些大型新闻门户可能不止这个数字,而且还会分成大频道和小频道页,这种数量众多的分类在移动端千万要不得,移动端的导航一定要尽可能的减少,而且导航最好能使自己十分重要的业务,千万不要把那些无关紧要的内容放上去。例如优本财富是一家从事理财的网站,像网站首页、投资页面、行业新闻、联系我们等是重要内容一定要有,其他的像借款页面、帮助中心可以展现在pc端或者展现在其他位置。

6、移动端列表导航是否要用图片?应该怎么用?

移动端列表导航是否要用图片?

很在移动网站的列表设计中,很多人都会遇到要不要使用图片进行导航?是只使用移动导航还是添加文字呢?其实这个问题要看自己网站所属行业和定位了,例如优本财富是从事投资理财的公司,图片导航就没有多大实际用处,这个时候使用图片导航还不如文字具有说服力。而卖水果的网站只使用图片或者文字说服力也比较有限,而两个都使用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2

1 项目介绍

浙江杭州湾腈纶有限公司始建于2003年7月,是全国腈纶行业中唯一的一家民营企业。主要产品为差别化腈纶纤维,广泛应用于针织、服装、家纺 (毛毯、地毯、毛绒)、工业用等产品。

6万t项目已于2005年6月建成,并于2006年1月正式投产。此项目的生产工艺采用德国的DMAC湿法两步法,主装置设备全部从欧美国家引进,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腈纶生产装置。生产控制采用集散控制系统(DCS),为生产高质量的腈纶产品奠定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2 项目的生命周期

为了使项目的管理和控制能够更好的进行,我们将杭州湾腈纶年产60 000t腈纶项目划分成若干阶段,这些阶段合在一起称为项目生命周期。一个典型的项目生命周期包括:启动(概念)阶段、计划阶段、实施(执行和控制)阶段、交付(收尾)阶段。不同阶段对于一个项目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具体的杭州湾腈纶年产60 000t腈纶项目的生命周期,在下文项目的进度控制中的表格中会有非常详细的体现。

3 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

1)事先定义了项目的生命周期。通过对各方面的了解和沟通,我们进行工作分解,制作WBS;

2)项目的进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3)按预定的计划和技术标准进行项目质量控制。对每个岗位的工作进行质量规定,并尽可能将工作流程、质量要求和工作结果通过表格反映出来;由技术专家专门对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和控制;对项目数据的产生、分类、存管进行标准化管理;针对本次优化项目中需要采集及处理的数据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特点,我们必须特别强调一下关于项目数据的管理,这是优化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 项目的进度控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要做好项目管理,必须保证项目能够有计划的进行。只有做好了项目的进度控制,才能使项目能够顺利开展,从而最终取得整个项目的成功。

对于杭州湾腈纶年产60 000t腈纶项目的实施,项目的进度控制安排如下所示:

表1 项目部分进度控制安排

5 项目管理的经验总结

本文根据笔者杭州湾腈纶年产60 000t腈纶项目管理实践的工作经验,结合项目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对杭州湾腈纶年产60 000t腈纶项目管理过程进行分析,规范了项目管理工作。笔者通过实际参与杭州湾腈纶年产60 000t腈纶项目管理实践,用到了笔者在进行项目管理学习中学到的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项目管理理论在实际的杭州湾腈纶年产60 000t腈纶项目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笔者有一些总结和体会:

篇3

“订单班”通常是以合作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前提,培养学生毕业后零距离上岗为目标的。理论上,“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所学知识与企业实际对人才需求的不相吻合的局面,将企业需求与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步,在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上起到增强的作用。在优势上,该模式的设计思路在校企合作方面能起到紧密的增强作用,能较好地实现校企与学生的共赢。就高职教育而言,“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就业导向明确,深层次的企业参与度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及校企双方的积极性。因此,“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在建立以来就成为了高职教育教学寻求的重要目标和改革的重点。

然而,“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并非万能,也不应该成为所有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唯一目标。首先,就业不是职业教育的唯一目的,现阶段,职业教育是使社会成员获得某种职业能力和职业的发展潜能,并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是一种素质教育观点。以企业的岗位需求为目标的“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重“就业”而轻“素质”,素质教育不能脱离职业教育的始终。其次,“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终身职业生涯的基础准备教育这一问题上容易被忽略,虽然在短期内学生能较快掌握目标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并迅速上岗就业,也较快地解决了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但其忽略了职业生涯教育是在各个阶段的学校教育中进行职业生涯观念和职业生涯准备教育。再者,高职院校在实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和规模效益的基础上对企业培养“订单”的人员数量上和批量上是有一定要求的,然而对技术人才有批量需求的企业并不多,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平均寿命2.9年,高职专业以3年制居多,显然是有现实矛盾的。

“冠名课堂”则是以“教学公司”为先导,“教学公司”基于教学目的并通过工作过程更直接地参与到教学中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公司”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它与学校教学保持紧密的联系,寻求通过对外承接商业项目有效促进在校教师和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冠名课堂”回归到课堂为重心并通过“教学公司”使“社会企业”成为“课堂上”的社会服务对象,“冠名”主要“冠”的是“社会企业”的“名”,将课堂教学变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社会实践,为教师和学生的课堂参与深度提供有力依据。

“冠名课堂”回归课堂教学为中心,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的培养,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在不同的人才培养阶段通过课程的方式依托于“教学公司”直接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因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需求,或同样的项目因完成的阶段性不同而对应不同的课程,在课堂中老师及企业人员带领学生直接参与或完成社会服务项目。这种模式首先是避免了重“就业”而轻“素质”的导向,同时通过在课堂上参与真实项目在形式上强调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其次,因不同课程及不同的学习阶段都将可能接触不一样的企业和项目,在全面的职业生涯教育中学生能更全面地了解不同的学习和工作内涵,也能更理性地思考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最后,面对国内更多的中小型企业,“冠名课堂”能更灵活地分配资源,能有效避免了“订单班”对中小企业人员数量上和批次上的要求,同时又达到了企业在课堂上的直接参与,这种模式也为企业对人才聘用提供了良好的沟通桥梁,为校企合作模式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模式。

同样,任何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实施都非易事,同样也会产生很多问题,例如项目的导入问题,时效性的问题,师资的问题等等,最终社会服务项目能否有效实施,课堂教学能否顺利有效地进行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模式的探讨

在高职院校,以教研室为单位设立有不同专业的工作室或模拟实验室,如动漫制作工作室、证券交易模拟室、机电研发工作室、广告设计工作室等等,其最初的目的主要是模拟真实,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整体提升学校教学的职业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但真实情况却是,模拟的内容与现实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内容和理念也与社会的真实需求不相协调,加之学校在这方面的人力资源配置的不足,很难真正有效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管理和实施的力度上也难以到位,因此也很难真正发挥其有效的作用。如何有效提高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社会企业作用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和变革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1)建立“教学公司”

工作室的建立即是为了更好的培养人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学校应根据不同的专业情况适当地鼓励和支持有能力和有需求的专业直接建立或将原有工作室转变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公司,使其具有独立的项目承接能力和独立的财务结算能力,股东和主要的职能人员直接由具有企业工作经验和社会实践能力同时又具有良好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同时在专业班级中选拔优秀的学生作为公司的主要工作人员。“教学公司”的建立主要为教学提供了以下几点优势:第一、改变了以往工作室仅仅停留于模拟的情况,从而更真实地接触项目和更近距离地把握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教师和学生职业水平及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第二、有效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将来的工作素养提供了较好的示范和准备作用。第三、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更有力的佐证材料,能使专业建设更具时效性和更趋完善。最后,能改变主要只为社会输送人的“订单班”和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学校不但输送人还能重点为社会提供服务和解决问题,从而回归到职业教育的真实本质。

(2)建立“社会需求-教学公司立项-项目导师-企业冠名课堂项目教学”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公司”的建立主要的目的是便于对外承接项目,为有需求的企业提供社会服务,形成企业对企业的合作模式。同时,当“教学公司”承接到项目后,必将进行立项,并将大的项目划分成不同的子项目,此时,“教学公司”的灵活性就得到体现,因为公司的主要职能人员就是本专业的教师,可以对项目进行有效合理的消化后带入到课堂,他们即是教师同时也是项目的导师及主要执行人员。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同时考虑客户需求及本专业课程特征,将项目或划分后的子项目安排到正在开展的课程当中进行实施,在解决时效性问题的同时又能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安排。在项目的实施过程当中,如刚巧遇到项目内容与课程安排或课程进度的差异过大,“教学公司”本身的职能人员,包括在公司内兼职的优秀学生是完全可以消化的,完成消化后的项目同样可以作为课堂上的案例进项讲授,这样也要比仅仅是教科书上的案例要生动得多。

最后的“冠名课堂”则需要更多的实践以及跟社会需求企业更多地磨合,如企业对某项需求具有长期性,而课堂中又能量化实施的,既可以与该企业进行长期的校企合作,企业对该门课程可以进行“冠名”,并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让社会企业的人员参与到课程当中来,形成深度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三、实践出真知

实践是最好的证明,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为例,该院的二级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设立了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同时开办了“广州解码广告有限公司”,该公司在原工作室的基础上经过实践经验总结创立起来,主要负责人由来自本专业具有企业工作经验和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任在职教师担任。该专业的老师一方面能在上课的过程中选拔贤能,让各届部分优秀的学生能在公司参与社会实践,并通过长期的磨合形成了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教师在公司里是主要的项目负责人,既能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独当一面又能带领学生团队完成项目,职业技能和综合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执教水平也稳步提升,并能在课堂中得到学生的较高认可;第三,真实项目走入课堂后,学生对要在课堂上完成的内容也有了较高的认知度和关注度,能有效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作业”;最后,当企业人员走入课堂后,拉深了企业对学生、老师和课堂的认可度,同时,学生也更直接和清晰了解企业的需求,为自己的职业规划和社会目标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参照。

该教学公司自2012年创立以来已经运营四年,在此过程当中,公司完成了多项社会服务项目,并与广州弘悦广告有限公司、松铃集团、谭氏蜂蜜、荣高艺术彩雕、英乐维、和谐教育等多家不同类型的公司形成了深度的合作,涉及的课程有:广告设计软件应用、字体设计、标志设计、版式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包装设计、网页设计等。设计的项目如从化电大33周年纪念画册、松铃集团标志设计、松铃集团挂历设计、夏湾拿员工手册设计、荣高艺术彩雕瓷砖图案设计制作、美术与设计教育年会形象宣传设计、中山移动宣传物料设计等等,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了项目,公司每年接纳优秀的在校兼职学生约为10人。

篇4

关键词 数控机床;参考点;机床坐标系;故障分析

数控机床零件加工是建立在机床坐标系的基础之上,也就是建立在机床参考点的基础上。数控机床参考点是机床坐标系的零点,它由机床厂家事先确定的,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更改。数控机床参考点是数控机床上一个特殊位置的点,该点可以自由设定,但大部分通常位于机床正向极限位置附近,机床返回了参考点位置,也就确定了该坐标轴的零点位置,机床坐标系也就建立,可以进行正常的加工。返回参考点因涉及的信号,元器件及线路较多,另外每个坐标轴都需返回参考点,因此不能返回参考点故障发生率较高,通过了解数控机床回参考点方式及原理,位置检测装置和相关参数的理解对解决数控机床不能返回参考点故障至关重要。

1 数控机床返回参考点的方式

1.1 开机后不需要返回参考点

数控机床使用绝对式编码器或绝对式直线光栅尺作为位置反馈装置的坐标轴在安装调试时进行一次参考点位置设定,数控机床再开机无需返回参考点,因绝对式编码器或光栅尺带有后备电池,机床断电后用后备电池保存坐标轴位置信息,机床重新上电后数控系统可立即从绝对绝对式编码器或光栅尺获得坐标轴的当前位置值。绝对式编码器有两种形式:格雷码和系列码。格雷码绝对式编码器的编码盘上具有多圈编码的光栅刻轨,绝对位置值来自格雷码编码的排列。系列码绝对式编码器的编码只需两个刻轨就能生成绝对位置值,刻线码盘的绝对信号仅需一个刻轨,系列码的排列方式在每圈中都是唯一的。增量信号刻线在外圈,增量信息刻轨用于细分成位置值,同时也用于生成高质量增量信号。两个刻轨产生的信息在编码器内的信号处理单元中形成高分辨率的绝对位置值。系列码绝对式编码器的性能优于格雷码绝对式编码器,其特点是扫描信号质量高和抗污染性能力强。

1.2 开机后需要返参考点

此种方式回参考点的数控机床一般采用增量式旋转编码器或增量式光栅尺作为位置反馈元件,在机床断电后就失去了对各坐标轴位置的记忆,因为增量式与绝对式编码器或光栅尺内部构成不一样,另外增量式的编码器与光栅尺不带后备电池,因而数控机床开机后需要各坐标轴返回参考点操作,从而建立机床坐标系。

增量式位置检测装置的数控机床返回参考点有三种形式:

(1)回参考点时,轴先以速度V1向参考点快速靠近,当碰到参考点减速开关后,减速到速度V2低速移动,再寻找测量系统零标志信号。当到达测量系统零标志时,速度即制动到零,再以V2速度移动参考点偏移量停止,如果没有偏移量则找到零标志信号应停止。

(2)回参考点时,轴先以速度V1快速向参考点移动,碰到参考点减速开关后速度制动到零,然后反向以速度V2慢速移动,到达测量系统零标志产生栅格信号时,速度制动到零,再移动参考点偏移量而停止。

(3)回参考点时,轴先以速度V1快速向参考点移动,碰到参考点减速开关后速度制动到零,再反向微动直至脱离参考点开关,然后又沿原方向微动撞上参考点开关,并且以速度V2慢速前移,到达测量系统零标志产生栅格信号时,速度制动到零,再移动参考点偏移量而停止。

使用增量式光栅尺作为位置检测装置的全闭环控制数控机床,由于普通光栅尺只有一个参考点零标志,这样机床每次返参时都需找到这个零标志,有时可能需要移动较大的行程,时间较长。为了加快和简化返回参考点操作,光栅尺生产厂家开发出一种带距离编码参考点的增量式光栅尺,两个参考点间相差一定的距离,一般移过两个相邻参考点后。如图5所示,德国海德汉公司生产的LS型光栅尺,机床直线轴移动20mm,数控系统就可以找到参考点位置,显示器上显示当前机械所在位置的机床坐标值。

2 回参考点的故障分析流程

根据数控机床回参考点原理及我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编制了数控机床回参考点的故障分析与诊断流程图:

数控机床发生回参考点故障时应重点检查如下项目:

(1)检查是否采用绝对式的位置检测装置;

(2)检查减速挡块和减速开关的状态;

(3)检查参数设置是否合适,如检查回参考点快速进给速度、接近参考点速度等参数的设置。

3 故障排除实例

3.1 一台配置FANUC 0i TC数控系统的数控车床,X和Z轴位置检测装置配置为绝对式光电编码器,开机后报警300号,报警内容:要求返回参考点。

故障检查与分析:由于该机床采用的是绝对式位置检测装置,开机时不需要各轴返回参考点,出现300号报警的原因是编码器后备电池电压过低或人为修改了数控系统参数1240、1850。

经检查发现编码器后备电池电压过低。

故障处理:更换编码器后备电池后,重新设定机床参考点位置。步骤如下:

(1)JOG方式下,移动X和Z轴到参考点位置;

(2)机床关机重新启动;

(3)修改系统参数1815#4设为1;

(4)机床关机重新启动后故障排除。

3.2 一台数控铣床X轴返回参考点时报警X轴正向硬件超程。X轴返参时以回参考点速度向参考点接近,但找不到参考点,而是一直以这一速度向前移动,直到碰到正向行程限位开关后紧急停止。

故障检查与分析:从故障现象可得知,返参时有快速移动的V1速度,没有寻找参考点零标志的慢速V2,参考点减速开关没发出减速信号,检查发现参考点减速开关失效,触点锈蚀粘连。

故障处理:更换新的参考点减速开关后故障排除。

4 结束语

数控机床不能正确返回参考点是数控机床常见的故障之一,本文介绍了数控机床返参原理,根据数控机床不能回参考点常见的一些故障,总结并编制了故障分析流程图,并举例说明如何排除故障,对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及维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FANUC 0i TD安装与连接说明书[Z].2008.

篇5

1 施工用电存在潜在性危险的原因分析

由于电力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被人们意识到或能够及时发现,并又有一定危险性的因素,而安全用电知识往往不可能普及到每一个施工人员和每一个管理人员,特别是普工、临时工、农民工等等。随着技术进步,原来手动操作的工机具,都被电动工机具所代替,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从大型的起吊机具,到手提式的电动工具,有固定的电动机械和移动的电动机具,电焊、照明等等,处处都要使用电力。如电力使用不当,立即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故,如漏电就可能造成人身触电(电击)伤亡,短路造成设备损坏或火灾等恶性事故。由于施工管理人员对以上潜在性危险认识不足或存在侥幸心理、麻痹大意、规章制度执行不力等原因是用电事故发生的根源。施工现场的不文明施工,安全资金投入不足和作业人员素质不够是导致用电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施工现场的供用电设施一般比较简陋,使用期限短,而且随施工的进展,供用电设施和用电负荷也在不断的变动,有时因工程需要而经常要搬迁,改变原有接线和供电方式,降低了安全用电的可靠性。

2 施工现场用电安全技术交底

2.1 临时用电必须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编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2.2 临时用电工程图纸必须单独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绘制,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后作为临时施工的依据。

2.3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现场勘探,确定电源进线总配电箱(柜),分配电箱的位置及线路走向。进行负荷计算,选择导线截面和电器的类型、规格。绘制电气平面图,立面图和接线系统图。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2.4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档案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及修改施工组织设计的全部资料;技术交底资料;临时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表;接地电阻测定记录;定期检(复)查表(工地每月,公司每季进行一次);电工维修工作记录。

2.5 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

3 用电人员选用

3.1 电工必须经过专业及安全技术培训,经(地)市劳动部门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方准独立操作。

3.2 电工应掌握用电安全基本知识和所有设备性能。

3.3 上岗前按规定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3.4 停用设备应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

3.5 负责保护用电设备的负荷线,保护零线(重复接地)和开关箱。

3.6 移动用电设备必须切断电源,在一般情况下不许带电作业,带电作业要设监护人。

3.7 按规定定期(工地每月、公司每季)对用电线路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检查和维修记录。

3.8 应懂得触电急救常识和电器灭火常识。

4 做好安全检查

4.1 电缆线路

4.1.1 电线干线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

4.1.2 电缆类型应根据敷设方式、环境条件选择,但必须使用五芯线电缆,电线截面应根据允许载流量和允许电压损失确定。

4.1.3 电线在室外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应不小于 0.6 米,并在是电线上下各均匀铺充不小于 5CM 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等硬质保护层。

4.1.4 电缆穿越建筑物、构造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及引线在地面上2米高到地下0.2米处须加防护套管,防护套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4.1.5电缆线路与其附近热力管道的平行间距不得小于2米,交叉间距不得小于1米。

4.1.6埋地敷设电缆的接头应设在地面上的接线盒内,接线盒应能防水、防尘、防机械损伤并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

4.1.7橡皮电缆架空敷设时,应沿墙壁或电杆设置,并用绝缘子固定,严禁使用金属裸线作绑线,固定点间距应保证橡皮电线随自重所带来的荷重,橡皮电线的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5米。

4.1.8电缆接头应牢固可靠,并应做绝缘包扎,保持绝缘强度不得承受张力。

4.1.9在建高层建筑的临时电缆配电,必须采用电缆埋地引入,严禁穿越脚手架引入。电缆垂直敷设的位置应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竖井垂直孔洞等,并应靠近负荷中心,固定点每楼层不得少于一处,电缆水平敷设宜沿墙或门口刚性固定,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0米。

4.2 室内配线

4.2.1 室内配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采用瓷瓶、瓷夹等敷设,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 米。

4.2.2 进户线过墙应穿管保护,距地面不得小于 2.5 米,并应采取防雨措施。

4.2.3 进户线的室外端应采用绝缘子固定。

4.2.4 室内配线所用导线截面,应根据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确定,但铝线截面应不小于2.5Mm2,铜线截面应不小于1.5Mm2。

4.2.5 潮湿场所或埋地非电缆配线穿管敷设,管口应密封,采用金属管敷设时,必须作保护接零。

5 施工现场用电的安全检测主要内容有哪些

5.1 外电防护

5.1.1 外电高压线下方,无生活设施,作业棚、堆放材料,施工作业区。

5.1.2 起重机或吊物及在建工程(脚手架)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边线之间,保持安全操作距离。(电压等级、距离)

5.1.3 达不到安全操作距离时要有防护方案,搭设木脚手架,并用绝缘材料进行立面防护,顶部满铺5cm厚的脚手板

5.2 配电线路

5.2.1 架空导线、电杆、横担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与地面距离:施工现场>4m,机动车道>6m。

5.2.2 电缆埋地敷设方式深度符合设计要求,过路及地下 0.2m 至地上2m 穿管保护

5.2.3 架空敷设时,用绝缘子固定,室外高度>2.5m,室内高度>1.8m。

5.2.4 按规定使用五芯电缆

5.2.5 室内配线穿管敷设或用绝缘子配线,距地高度>2.5m,排列整齐。

5.3 保护方式

5.3.1 采用 TN-S 系统。工作接地与重复接地电阻符合要求,PE 线与N线分开不得混接。

5.3.2 高度>32m 的设备构件有防雷接地,且做重复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5.4 配电箱

5.4.1 符合三级配电二级保护要求

5.4.2 配电箱内有总隔离开关,总空气开关,及分路空气开关

5.4.3 开关箱有隔离开关,30mA 漏电开关,潮湿等特殊场所为15mA,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5.4.4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应用接触器控制

5.4.5 配电箱布置场所符合要求,道路通畅,有足够二人操作的空间,高度1.3-1.5m

5.4.6 箱内电器完好可靠,回路标示明显,采用端子板接线,支鸡爪式接头

5.4.7 箱有门有锁,有防雨措施

6 现场照明

6.1 照明有单独的开关箱,有漏电开关

6.2 灯具金属外壳作保护接零 ,灯具与地面、易燃顶面、电线保持安全距离

6.3 电线无破皮老化现象,用绝缘子固定或穿管保护

篇6

在煤矿的实际开采过程中,水体下采煤属于普遍性工作。且和一般性质下的煤矿开采相比较,水体下的采煤工作安全系数明细偏低;在某些条件因素制约下,水体下采煤会使得水底岩层结构发生形变,由于受水压控制影响,煤矿开采的稳定系数和安全系数都会受到威胁,因此水体下的采煤工作,要对其中的透水现象及溃砂事故进行全力规避。

1针对水体下采煤技术的研究论述

1.1水体下采煤技术的发展概况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就已针对水体下采煤技术展开了相应研究分析工作,通过长期性对水下煤矿开采工作经验总结,中国针对水体下煤矿安全开采工作总结了大量科学经验。水体下煤矿开采对其过程要求都强调严格性,在煤矿开采过程中要对透水及溃砂等灾害事故进行有效规避,同时还要保障涌水量的稳定性、安全性、均匀性;另一方面对地面水体也要加强保护力度,使其可免遭损害。在进行水下煤矿开采工作时,必须要提前制定相应防灾措施,对煤矿开采地的地质状况、水文状况、排泄因素及隔水层厚度状况展开深入分析研究,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开采方案,使得采煤工作者的生命安全可获得保障,推动水体下采煤作业正常运作,降低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1]。

1.2水体下采煤技术理论知识的发展方向

通过长期研究发展,中国针对水体下的采煤技术理论知识,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内容。

a)安全的防隔水煤柱留设技术理论。可针对垮落带及导水裂缝带、保护带的形成发展,借助于露头的煤柱将其中安全的防隔水煤柱进行留设,结合综采因素和实际综放因素,来加强安全的防隔水煤柱留设意义;

b)覆岩破坏数值模拟技术。在覆岩破坏力度比较强大的区域,可对其覆岩破坏的运作流程、形态、位移的变化状况开展相应模拟工作,使得水体下煤矿开采的方案制定可更进一步便利化;

c)可采用涌水量渗透数值的分析方法,针对水体下煤矿地质现状及水文情况的变化,结合相关应用软件,使得涌水量的变化状况可得到实时检测,从而针对水下矿井及工作面中的涌水状况开展实际预测工作;同时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可高效评价分析水体下煤矿开采的涌水程度及富水状况,使得水体下的煤矿开采方案更具科学合理的现实意义。

1.3水体下煤矿勘测技术及试验技术的应用发展

在中国现阶段中针对水体下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

a)覆岩高度破坏开采技术的发展应用。这一技术的高效应用可使得水体下的煤矿开采安全工作进一步提高,其科学高效的综合性勘测技术主要包括钻孔电视及钻孔声速、数字测井等,从而使得水井下采煤勘测技术的进一步提升;

b)仰上孔水文探测技术的发展应用。通过这一技术,可将矿井下的仰水孔当成水文观测孔的基础,从而使得水位的动态发展及顶板方面的含水区域、底层最底部位中的流动状况都可得到实时监测,将水体下防砂煤柱开采工作的留设技术整体实现;

c)通过试验研究模式展开分析研究工作,充分利用干燥剂、吸水率、崩解试验等各方面试验工作,使得岩石在隔水方面的性能获得相应评价分析;另一方面,借助于沙土渗透的试验技术,针对水体下的沙土方面的含水性能展开研究工作,才能有效地对水体下黏土的隔水性和流动状况进行相应分析研究。

2当前中国水体下采煤技术的发展应用

2.1留矿岩柱顶水采煤技术的应用分析

留矿岩柱顶水开采技术的应用,主要在于矿岩柱的适当性保留,其是通过回采上限及水体之间进行相应的保留工作,从而水资源方面可得到较全面化的隔离,使得水体下煤矿开采工作的安全性能得以全面提高。另一方面,在保留矿岩柱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煤矿资源能源方面的消耗强度降低,使得采煤工作的安全得到强有力保障。这一技术的应用存在着大量优势特点,但也有负面作用。其优势特征在于其矿井涌水量方面没有发生负面作用,其排水方面产生的开支有所节约,同时其系统的开采及工艺应用方面的标准也适当,在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便利性;但其劣势主要在于煤矿资源能源的消耗量加剧,且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较高[2]。

2.2放顶煤开采技术的应用分析

放顶煤的开采技术能推动煤产量提升,采煤技术的开采质量得以迅速提高。近几年来,中国对这一方面的技术开展了研发工作,尤其是在水体下煤矿开采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化。从宏观视角来说,中国针对放顶煤开采技术的应用水平依然需要提升,且在各大区域的应用状况并不完善,所以必须要加强对这一技术的研发力度。以此为基础,可提高理论预测技术及规律性的研究,推动这一技术的普及发展,使得水体下煤矿开采的安全性能得以全面性提高,对开采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规避,使得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可全面提升。

2.3针对保水采煤技术的应用分析

中国部分区域煤产地的水资源并不丰富,煤矿开采过程中容易出现地下水渗透状况,使得本地环境受到了负面影响。所以开展水体下煤体开采工作要结合本地实际环境状况及水资源状况。要对导水裂缝中的含水层加强保护力度,使得保水采煤工作得以正常开展,杜绝矿井内部中出现水体渗透现象,使得煤矿开采工作可进一步开展,且可为水体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还可借助于临时疏降法,使得开采地区内的水体可进行科学转移;煤矿开采工作结束后,还可结合地层稳定移动状况、裂缝闭合状况使得水体进行合理回流,使得保水采煤的工作任务得以实现。条带法、房柱法、充填法等属于现阶段煤矿开采技术的主要内容,其主要工作原则在于借助于留设部分的煤柱及充填采空区域的保留,使得导水裂缝带的高度得到有效降低,从而对水体进行相应保护措施。

2.4海下采煤技术的应用分析

通常情况下,海下都会具备丰富的煤矿资源,当前最迫切的工作就在于对资源能源紧张现状开展改善工作,对人们的能源需求进行最大程度的满足。煤矿资源在东北地区有着宽泛性分布,要针对海下煤矿地质储量进行适当评估预测[3]。所以,中国要加强海下采煤技术的研发力度,对海下煤矿开展正确积极的开采工作,使得人们的实际需求得到满足,有着关键的价值意义。另一方面,海下采煤技术有着自身的发展优势,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不会对周边建筑物产生损害,其发展空间可得到全面延伸拓展。伴随着研究力度加强,其多方面的工作经验可得到有效归纳总结,使得海下采煤技术的发展更加全面化,这一技术也得到了相应普及。

3结语

在中国现阶段,水体下煤矿安全采煤技术应用逐渐得到广泛化普及,使得在具体煤矿开采工作中有着关键性影响意义。只要水体下的采煤技术得到安全性保障,中国水体下煤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得到实际性提升。不难发现,专业性及复杂性是水体下采煤技术的主要工作特点,和其工程开采中的设计工作、审批工作等各个工作流程存在密切关联;对水体下煤矿安全采煤技术安全性能的研发,可更进一步推动采煤工作的开展进程,使得中国煤矿事业可获得长足发展,其生态环境可得到较全面的保护,使得中国采煤技术的发展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贾继宝.水体下煤矿安全采煤技术的发展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15(5):144-145.

篇7

各种型号的电子投影钟设计是我们开发部的主要任务。投影钟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一是主机部分,二是投影部分。

1主机部分设计,首先是外形设计,其次是各外部部件和内部部件的设计。

外形设计要充分了解客人提供的资料,尽量满足客人的要求。这就要与客人进行充分的沟通,将初步成形的3D图给客人确认,这个过程比较长,也比较反复。总之,外形一定要得到客人的认可,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设计工作。

主机部件设计主要有前壳、后壳、前镜片、按钮、橡胶按钮、LCD、导电条、导光板、主pcb板、电池门等.塑胶壳使用工程塑料ABS材料,能确保结构强度要求。

1.1前壳和后壳设计。根据我们多年从事塑胶产品开发经验,一般情况下是前壳尺寸要少大于后壳单边0.10mm,这样前壳和后壳的配合感觉就好.若是后壳大过前壳看起来和手感就不一样,就有一点刮手的感觉。

前壳和后壳的壁厚尺寸,我们认为一般情况下选1.50mm~2.50mm之间。我们通常选用2.0mm。因为对于外形尺寸不过200mm的小电子产品,从强度上讲2.0mm的壁厚尺寸足以满足强度要求。另一方面2.0mm的壁厚尺寸对塑胶啤塑成形是比较好的。若当壁厚尺寸大于3.0mm时,塑胶件啤塑成形时表面极容易产生缩水现象,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当壁厚尺寸小于1.20mm以下时,啤塑成形困难.因此,我们在产品设计时根据各产品的情况不同选用与之相适应的壁厚尺寸。

壳体内部加筋的厚度尺寸,不是引起表面水的一重要原因。加筋厚度尺寸大了之后塑胶件的表面就会有缩水现象.我们把壳体壁厚尺寸用T表示,加强筋厚度尺寸相对壁厚尺寸之比不能大于0.70,我建义最好不要大于0.50.因为不大于0.50是比较安全的.一般情况下我推荐采用以下尺寸:加强筋厚度0.70mm~1.00mm。

当产品需要防水时,前后壳就要用防水密封结构,就要用防水圈,这时就要特别注意防水圈两侧的塑胶厚度尺寸,否则就会发生产品表面严重缩水现象,影响产品外观质量.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如下结构可以保证产品的外观质量.”o”形圈槽的尺寸小 于2.80mm ;外表面有外凸的化, ”o”形圈槽的高度尺寸可以量取大些。

防水圈的压缩量为0.10~0.15mm,当压缩量过大时塑胶件会变形,时间长了之后塑胶也会开裂,同时成品机在做高低温测试时,塑胶会产生永久性变形;当压缩量过小时产品在做防水测试时会漏水,起不到防水的效果。

壳体内部螺丝柱的设计。螺丝柱设计不合理时会出现螺丝柱打爆,或者是在螺丝柱的外表面有缩水现影响产品外观质量。螺螺柱配合尺寸我总结如下,请看下表

在T=2.0~2.5,t=1.1~1.2mm

塑件上的螺柱,我要求模具制造商用司筒制作;有水的螺柱,建在螺丝柱周边之外的壳的内部挖去(0.2~0.25)T厚度的塑胶来解决。

壳体内部的加强筋和螺丝柱出模角度应在0.25~0.50度左右。不能太小,太小会不好出模;大了又会使加强筋强度下降。

前后壳有时会出现烘印,其主要原因是壳体壁厚变化太大造成的。如:在扣位处;又如在避空处,这些部位都是因为结构的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结构上加以改善,如设计成壁厚变化小的过度斜度,这样的结构就能保证产品外观不出现烘印。

前后壳的外部,有时会有脱花现象出现,是因为做模时出模角不大,所以在产品做模时就要考虑到出模角的问题,塑胶壳外观是什么样的纹号对应选择相应的出模角就可以了,如果你的产品外观纹不是太粗,一般选择1.5~2.0度就可以。如果塑胶材料不同,选用出模角时也一定要加以考虑进去。

前、后壳止口设计,我们也叫美工线设计,如果你设计的产品不是太大,那么美工线设计也不能太大。相反,如果你设计的产品较大, 那么美工线设计也就要大一些。美工线设计不紧是美观,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改善前后壳因尺寸误差造成的刮手现象。

前壳的V.A尺寸,有两种情况。一是镜片从后面往前装配,这时前壳的V.A尺寸就是产品的V.A尺寸;前壳的V.A尺寸要小于LCD的V.A尺寸单边0.50mm,否则会从外面看到LCD V.A的黑边。二是镜片从前面贴在前壳上,这时镜片的V.A尺寸要小过LCD的V.A尺寸单边0.50mm,前壳的V.A尺寸要小于LCD的V.A尺寸,大过镜片的V.A尺寸。总之,LCD有黑边,从外面不能看到LCD黑边。

前壳和后壳内部扣位的设计要留有一定的空间才行。因为扣位要走行位, 走行位最小尺寸也要在8mm以上,这个尺寸若太小, 行位就很单薄,强度就不够,模的寿命就短。

1.2镜片的配合设计

镜片的质量对于电子产品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它是这个产品的脸面。因此,每个产品对于镜片的要求都很高,镜片啤塑我们要求用PMMA材料.这是一种透明性能非常好的材料,但啤塑要求也较高。在结构上厚度不能大过3.0mm;最薄厚度不能小于1.2mm.因为这种材料的入水口最薄厚度不能小于0.80mm。

镜片的周边要有一定的出模角才能保证镜片出模完好,在多年的工作中我总结出镜片周边出模角要大于或等于3度,做镜片的模具材料要用进口材料S136H,这样才能保证模具的质量要求。

镜片与前壳的配合间隙应为0.10mm,镜片的入水位我建义为大水口, 入水处的尺寸厚度应大于0.80mm,宽度不小于6.0mm:(如果结构允许最好在水口位的对侧加冷料穴。) 无特别情况,必须要求模具制造商做成S形大水口入水,一出二件。

镜片与LCD配合,LCD边有一个0.25mm厚的偏光片的台阶,镜片在结构上要与之配合.否则LCD会被压碎.镜片的V.A尺寸,按上述要求没计。

1.3LCD设计

(1)与LCD相配合的部件设计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a.LCD的尺寸公差±0.20mm,设计时必需考虑; b.周边间隙,即不能使LCD松动,又要保证LCD装配时有间隙;c.LCD周边的台阶尺寸在塑件设计或铁框设计时, 必须考虑到LCD周边的台阶尺寸予以配合;d.当LCD正面直接与镜片贴紧时,应考虑将镜的中间挖空,最小尺寸0.15mm见下图(以防采镜,如下图)

(2) LCD与胶壳以及LCD与金属框架在结构设计时注意以下几点:

a. 胶壳或金属框架与LCD最大尺寸(是指正公差尺寸)取单边间隙0.15mm,不能取大.取大时LCD会松动,LCD厂家在生产时最大尺寸常会偏小;b.注意避开LCD的对口位,尺寸要避开长10mm,宽1mm;c.注意偏振片周边的尺寸,其厚度为0.30mm支承位应增加凸台0.30mm与之配合;d.金属框固定时要防止金属框与PCB短路; 塑料壳或金属框架的开口应小于LCD的V.A尺寸,单边小0.50mm; e.LCD的金手指PITCH值,不要小于1.40mm. PITCH值小会有缺划现象出现。

1.4导电条尺寸设计 导电条的高度尺寸,我们的经验计算公式如下:

经验公式:H= H1 + (0.11-0.13) H1

其中 H-导电条高度尺寸; H1-LCD到PCB板之间尺寸; 0.11~0.13为经验数.

当H尺寸较小时,经验数取上限值,当H尺寸较大时,经验数取下限值。

1.5电池门设计.电池门设计最常用的有3种形式,一种我把它叫做”一”字形,另一种我把它叫做”v”字形,还有一种我把它叫做“丁”字形。

“一”字形电池门, 难打开,但结构简单,在产品上用的也较多。

“v”字形电池门比较好用,打开也容易,结构又可靠。我最常选用的就是这一种结构。

“丁”字形电池门,电池易脱落,只有在客人指定要这种结构时。

电池门与后壳的配合间隙我常选择单边0.10mm.间隙大了电池门会松动有响声;间隙小了电池门不好装配,打开困难.

1.6按钮的设计.按钮对于电子投影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部件,设计好的按钮既好看又好用又美观.按钮有2种材料,一种是橡胶材料,另一种是塑胶按钮。

(1)橡胶按键a. 橡胶按键的硬度、按压力大小、按压行程各因素条件都要考虑进去;b.橡胶按键露出胶壳(若有其它嵌件,则为最外层表面)的高度,除满足外观及手感要求外, 应不能有塞键(JAMKEY)现象发生;c.橡胶按键应有足够的定位,图A装配后周边定位处应有0.10mm的预压, 图B装配后高度预压0.10mm-0.15mm;d.若易受静电影响,应有防静电围边;橡胶按键与胶壳配合处的间隙,在考虑出模斜度的影响下,取配合处最少间隙0.20mm. 橡胶按键 图标H值一般取H > 2.2S + B. 导电硅胶到PCB PADS位的距离(即按压行程)

H>2.2S+B

(2)另一种是塑胶材料的按钮,塑料按键在设计时, 为了达到更好的按钮固定效果, 首先必须考虑使用琴扭的设计(受条件限制没有办法做到除外),因为这种结构按钮好定位。塑料按键与胶壳之间(无论所配用的是橡胶按键还是锅仔)的间隙,最小处应该为0.1mm。当按钮需要喷油时最小间隙应放大到0.15mm.为了达到防静电要求.最好是按钮的边与壳体重合尺寸不小于1.0mm。

1.7导光板设计

导光板所用材料为PMMA,有良好的透明性。光源是用LED灯。导光板的厚度直按影响导光效果,在厚度久许的情况下应大于1mm.导光板厚度尺寸太小之后导光不均匀。还有一点是在LED灯的位置前面要贴一张黑色的胶纸,以防漏光。

1.8支架设计

投影钟放在桌面时,常常需要有一个支架,而且有的要求支架是可收起来的。这个支架就是用来支撑主机的,可以将主机放在桌面上。当平放在某处时就将支架收起来。主机放在桌面上要有一定的顷斜角。这就是人的视角需要。因此,我们在设计投影钟时必需考虑顷斜角10~15度。同时也要设计橡胶脚,防止产品在桌上打滑。

1.9PCB板设计是电子部分,结构上只完成尺寸图和图,供电子工程师参考用。

2投影部分设计

投影部分主要有投影前壳、投影后壳、投影箱上壳、投影箱下壳、旋钮、投影镜片等组成。

2.1投影部分与主机部分的连接是可以旋转正负90度的,我们是采用圆形的不锈钢弹片,中间有两个螺丝孔与旋转部分用螺丝固定在一起,弹片靠外的部分压在主机壳体的侧面上。投影部分的旋转轴和主机侧面的壳上都有凸台,起旋转定位作用。

2.2投影部分的前后设计与主机前后设计要求相同

2.3投影箱上、下壳设计有较高要求。第一,投影上下壳装配成一个整体,可沿轴向移动;第二,投影上下壳的外部有一段螺纹,这段螺纹与外部的旋钮内螺纹配合,当外部的旋钮调节时,内部的投影上下壳可沿轴向运动,以实现投影焦距的调节功能。

2.4投影箱内部有两个镜片,这两个投影镜片的表面弧度是按照光学原理设计的。投影前镜片、投影后镜片、投影LCD和投影LED灯的相对位置尺寸如下:

投影外镜片到投影后镜片的尺寸为25.50mm~29.80mm,是可调节的尺寸,以改变投影的距离和改变投影的清晰度。

投影后镜片到投影LCD的尺寸为3.20mm,这个尺寸是固定的。

投影LCD到LED最前边的尺寸为6.40mm, 这个尺寸是固定的。

投影部分的结构请看下图示:

(1.投影前壳、2.投影后壳、3.投影箱上壳、4.投影箱下壳、5.投影PCB板、6.投影LED灯、 7.投影LCD、 8.投影后镜片、 9.调节钮、 10.锁紧套、11.投影前镜定位套、12.投影前镜片、13.投影套)

篇8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以主体结构封顶为标志,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基础和结构施工,后期主要指装修和安装以及其它附属项目的施工。后期施工的内容主要有:抹灰、油漆、顶棚、门窗、楼地面等;在安装方面,有给排水、电气 、通风空调 、消防 、电梯安装 、智能化 、幕墙等项目 ;室外工程 包括道路、各类管网系统、绿化等。结构封顶后,后期工作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组织管理不当,就会延误工期,影响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给业主带来经济上损失。

近年来,公司承接了多个大的项目工程,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出建筑工程后期管理的一些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期都比较紧。一般来说,从结构封顶算起,后期施工阶段所用时间占整个工期的40%左右,如果结构施工期间工期拖延,后期施工时间会非常紧张 。

(2) 后期工程工序多、工种多、投入劳动力多、机械多、材料的规格品种多。就投入的工种而言,是前期施工工种的2 ~ 4倍,而人数也在3倍以上,这些都给后期施工管理增加了难度。

(3)参加施工的单位多,有总包、分包和专业施工单位。而且一个单位工程上有几家或十几家大小不同的单位同时投入施工,其施工管理就要求有高度统一性、计划性和组织性,否则就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4)各工种交叉多,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一个环节考虑不周或处理不妥,就会影响工期或质量安全,产生连锁反应,实现目标的难度加大。比如说,标高不准确、材料供应和设备安装拖延、关键工序上出了质量问题,都会对相关的施工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

(5)工程后期的配套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专业性强。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供电、煤气、自来水、通信、雨污水等各配套工程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针对以上建筑工程后期施工的特点,后期施工怎样管理才能确保整个项目保质保量按期交工,一直是工程总承包单位经常遇到和要不断解决的问题。近些年来,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掌握了其中的一些规律。 我们认为,凡是后期施工搞得比较顺利的,其施工管理都处在“ 组织有序、计划得当、领导有方、控制有力”的管理状态下 。

从组织、技术、管理 、经济几个方面考虑,我们认为成功的作法是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 组织措施

(1)建立一个有权威的、有组织能力、效率高的项目领导机构。该机构一般由总包单位领导牵头设置,如有若干项目是由业主发包的,可联合业主方、监理方和总包方共同组成。由于多工种、多专业同时施工, 如果不善于组织协调 , 势必现场混乱,难以有效控制。协调机构要定期开会,有议有决,严肃认真。各施工单位互创条件,为了共同的目标,协同作战,按时完工。

(2)组织机构要根据项目的特点、规模、专业性质等要求设置,做到因岗设人、办事高效、结构科学合理。

(3)层层分解目标,落实责任。把一个项目总目标分解成为若干个子目标和分 项目标,再把分项目标分配给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做到目标细致明确,人员分工及时到位 。

(4)订立规章制度保证目标的实现。项目部应该有一套便于项目管理的规章制度,比如,每周例会制度、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检查制度等 。

2.技术措施

(1)编制一份完整、综合、具有可操作性的后期施工倒排计划,这是施工目标按期实现的前提。在计划中要明确关键工序和非关键工 序,谁主导 ,谁配合 ,工序怎样交叉进行;明确在某个阶段以哪个工种为主,哪个为辅,要分清主次 ,突出重点。

(2)加强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①要相互了解有关专业的设计及技术要求,把相关单位的技术人员组织起来,以例会形式相互了解、熟悉技术要求,有针对性地解决图纸上存在的问题或矛盾。经验告诉我们,图纸不清、图纸变更是影响后期施工的主要因素,必须花时间把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 。

②要有统一的标高、轴线,不能混乱。土建有轴线、标高要求,安装也同样,应由基础、结构施工单位提供,不能随意地定标高,否则累计误差会导致不合格和返工。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设备和仪器的安装,其标高应以建筑为准,结构标高、安装标高应与其一致 。

③在结构上打洞、开槽 ,补埋铁件一定要经过结构施工单位的技术负责人核准。重要部位要报知设计单位,预应力结构上不得开槽、凿孔。

④及时报送审批技术方案,并严格执行技术方案。审批过的方案要及时向有关人员详细交底,施工期间认真执行,严格检查,保证方案和实际施工一致。

3.管理措施

各参与方的管理目标应该保持统一,在实目标的过程中应采取动态控制并做好以下工作:

(1)要安排、计划、控制好工作面。除在计划中详细安排外,还要作短期协调。比如,某个工作面谁先进入、谁跟进 、何时进、何时退 ,都须明确决定,对于由某种原因而导致工期延误的,应设法抢回,使 施工始终处于有序、受控状态。

(2)材料、机械设备供应要及时,提前报计划,按时进场 。

(3)要及时检查工序质量,搞好工序交接检查,及时验收,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

(4)成品保护。对已完工的成品、半成品要有保护措施,同时也要注意保护他人的成品,成品被破坏是后期施工的常见现象,一定要加强检查,责任到人。

(5)处理好交叉施工的安全防护,处理好脚手架的占用。后期施工,一个垂直工作面上可能有两个或三个单位同时施工,立体交叉的防护工作是后期施工管理中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要全面采取措施,既要保护自身,也不能伤及他人 。 脚手架的占用、拆、搭都要有控制,乱拆扣件、抽钢管、移动脚手板都是绝不允许的 。

(6)使用垂直运输机械,要有统一安排,不能发生强占使用纠纷。结构封顶之后,还有许多材料和设备要进到室内,可通过塔吊(设受料平台)、施工电梯或龙门井架运输。施工电梯,既载人又运物,十分繁忙。在上下班高峰期间 ,我们安排五层以下作业工人,使用楼梯 ;六层以上隔层停靠以缩短电梯运行时间。 对于大宗材料或多台设备,我们采取夜间运输的办法,加强协调,确保垂直运输设备忙而不乱。

(7)文明施工问题是后期施工管理的难点。室外场地要堆材料、脚手架及设备,楼层要清理,垃圾要运走 。有时工期紧,室外工程又要开工,大型施工设备要拆除,室外作业人多等等,都须统筹安排 。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划分平面,设专人作动态管理 ,如材料设备堆放有专人负责,楼上隔层设临时小便桶 ,每日有专人清洗等。加强现场文明施工教育,对违纪者当场警告、记录,并交其 班组长处理 。

(8)禁止用未竣工楼层作临时设施。经验告诉我们,占用楼层作仓库、办公室,甚至作宿舍、食堂的,该楼层往往形成进度障碍;同时,也加大了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力度,违反了国家的《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 因此,要禁止这种情况发生 。

(9)临时用水、用电及接水接电要有统一安排和有控制,不能任意接驳,以免造成浪费或带来安全隐患。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4.经济措施

(1)项目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资金是关键。 一般来说,我们都是提前给甲方报送季度的资金需求计划,让甲方预测未来几个月内完成的工作量和资金量情况,提前作好资金准备。条件允许的话,向甲方申请缩短工程款支付的周期。

篇9

二、实习单位概况

xxx是一家提供全球无船承运业务的综合性集团公司总部位于德国。xxx拥有香港、中国大陆、德国的独资公司,以及在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姊妹公司。不仅如此,xxx还建立了一个拥有一百六十多个全球合作伙伴的国际性网络。xxx的宗旨是客户至上。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后续跟踪和处理服务。为了能够完成这样的服务,在亚洲和欧洲地区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拥有自己的工作团队。在任何时候xxx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货运信息。中国已核准获发营业执照,并且由专业人士组成了九家分公司。

三、实习岗位的简介

本人在工作岗位是负责集团财务部门工作。集团财务有三个人,信贷经理xx,财务xx和我,她们负责带我,她们对我特别照顾,我很幸运,跟了两个从业10多年,会计经验丰富的会计师。虽然自己也是会计专业,但缺少实践经验,而且有一些就算是在学校也学不到的。就是一种对事业的专注和勤奋的精神。我们三个组成了一个小团队。xx先带领我去熟悉周围的环境,她乐此不疲地逐一将我介绍给公司不同部门的职员。在回到办公室时,她语重心长地教导我说,人际关系不能只局限于这小小的办公室,就算办公室很大,也要走出去接近外面的人,尤其是经常跟自己打交道的人!人认识的多了,事就好办多了!刚来的第一天,她就给我上了一课。她英语很好,我把她作为我的榜样。她告诉了我团队的重要性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她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告诉我虽然他可以教我每天需要做的流程但经验是需要我自己去积累的,这句话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也真正体会到了。经验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会计来说经验更是重要。我还是在学习的阶段,所以一般比较简单的工作都是由我负责,比较复杂的都会交给部门的老前辈们来做,主要还是以学习的态度来进行实习。我们主要的工作流程也就是做好公司每个月的账目,并且核对账目,让公司领导知道每个月所得的利润和亏损。

四、实习内容

本人于20xx年3月14日至20xx年4月在xxx公司进行实习,主要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学习、丰富实际工作和社会经验。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针对于此,在进行了三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之后,通过对《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及《税法》的学习,可以说对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想我肯定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自认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在这里只能成为空谈。于是在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认为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会计实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1、负责编制公司会计凭证,审核、装订及保管各类会计凭证,登记及保管各类账簿。

2、按月编制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并进行分析汇总,报公司领导备案决策。

3、负责监督公司财务运作情况,及时与出纳核对现金、应收(付)款凭证、应收(付)票据,做到账款、票据数目清楚。

(1)原始凭证的核签;(2)记账凭证的编制;(3)会计簿记的登记;(4)会计报告的编制、分析与解释;(5)会计用于企业管理各种事项的办理;(6)内部的审核;(7)会计档案的整理保管;(8)其他依照法令及习惯应行办理的会计事项。各项会计业务应包括预算、决算、成本、出纳及其他各种会计业务。机关中报表的编制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务,会计报表的目的是向机关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会计信息要准确、全面、及时,然而当前的财务报表有很多的局限性。在电子商务时代,基于网络技术平台的支持,报表的生成将呈现自动化、网络化和非定时性,冲破了时空的限制。电子信息的迅猛发展,人类正疾步跨入信息社会。网络经济正以人们始料不及的速度迅速发展,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作为网络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子商务已经走入人们的视野并对传统会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xxx基本上结合信息时代的要求实现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和网络化。

五、实习收获与体会

为期一个月的实习结束了,我在这段实习中,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非浅,以学习注册会计师专业的我们,可以说对财务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财务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们也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

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芦葫画瓢准没错,那么,当一名出色的财务会计人员,应该没问题了。现在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离开操作和实践,其它一切都为零!会计就是做账,对账。

在一个多月的实习中,虽然只学了基础的会计知识,但也能把整个会计报表做出来,也算是很大的收获了。同时也了解了很多关于会计报表以外的知识。制好凭证就进入记账程序了。虽说记账看上去有点像小学生都会做的事,可都是接触英语。但在这一个月中所接触的会计却让自己的知识有所提高,看过会计的一些书,里面的很多成本,资金,固定资产等等的会计科目都不懂,但却在这实习中得到了操作,慢慢的也让自己感觉到得心应手了。所有的帐记好了,接下来就结账,每一帐页要结一次,每个月也要结一次,所谓月清月结就是这个意思,结账最麻烦的就是结算期间费用和税费了,按计算机都按到手酸,而且一不留神就会出错,要复查两三次才行。一开始我掌握了计算公式就以为按计算机这样的小事就不在话下了,可就是因为粗心大意反而算错了不少数据,好在周前辈教我先用铅笔写数据,否则真不知道要把账本涂改成什么样子。

在这实习阶段我主要的工作还是负责公司里面的一些小事情,帮忙长辈给予布置的工作任务。对于学习的我,很多事情不熟悉,需要学习跟改进的我都会做好笔记,事后对其改进和注意。慢慢的对于会计这行我也有了实际工作的一些经验,同时在这短短两个月的实习期间,也形成了对会计的热情。会计是一项不可马虎的工作,每一笔业务经济都需要我们认真详细的校对。这些也是自己所属专业领域里所没学到的知识。虽然学到了很多,但是还是有一些方面是自己尚有欠缺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好好的吸取教训,做好所有的工作,努力做到更好。正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这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学到了好多。第一,对自己更加有信心了,每天都是接触英语。但在这两个月中所接触的会计却让自己的知识有所提高,看过会计的一些书,里面的很多成本,资金,固定资产等等的会计科目都不懂,但却在这实习中得到了操作,慢慢的也让自己感觉到得心应手了。第二,工作不比在学校。毕竟工作的环境不比在学校的轻松,每天都要按规定的时间上班下班,有时候工作需要还得加班,在学校上课下课都是准时得很。第三,工作交际。在工作实习中,觉得人与人的相处并没在学校的单纯,注重的细节很多。如果不加注意,换来的会是麻烦,而这些还是要在我们的工作中慢慢的来吸取经验。一个学期的实习给我的感触太深了,仿佛一下子长大成人,懂得了更多的做人与做事的道理,真正懂得学习的意义,时间的宝贵,和人生的真谛。让我更清楚地感到了自己肩上的重任,看到了自己的位置,看清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下面我从个人实习意义及对会计工作的认识作以下总结:

作为一名会计人员:

首先,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积累经验,虚心向他人求教,提高业务水平;同时需要密切关注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培养正确的法律思想,积累辨别是非的经验,遵纪守法,诚信做人,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计需要好的表达能力才能给他们解释清楚是怎么回事。会计人员不仅要和学院内部

人进行交涉还要同银行、财政局等机构进行交涉,所以对交际能力要求很高。他们要有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有一个好的服务态度,有一个好的心态,这样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会计处理过程中允许做出必要的判断和估计,但这种需要判断和估计的交易和事项并不多。随着经济活动的复杂化,企业面临的风险逐步增加,会计信息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等)越来越关注企业未来发展前景,要求会计人员提供与未来信息相关的数据资料,促使会计职能进一步向前发展。在基本职能(核算、监督)之外向事前预测、决策方向延伸,因而对会计人员的判断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其次,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会计工作是一门很精准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需准确核算每一项会计指标,正确使用每一个公式,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数字的敏感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传统会计主要是对企业过去及现在的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会计结果是作为明确责任、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它受到企业内部和外部利益关系人的高度重视,并按会计准则的要求对外报告。一般而言,这些交易和事项的会计处理往往有实际凭证做为根据,有很强的可验证性,会计处理结果是确定的,表现为会计结果与经营活动一致。

再次,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下要收集会计信息,对上要汇报会计信息;对内要相互配合,共同整理,对外要与社会公众和各政府部门搞好关系。要学会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同时也要了解相关的礼仪知识,增强与人沟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的能力。

做财务工作只有好的业务技术是不够的,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在我实习的过程中,经常有领导和员工来财务处各科室交涉各种数据或者缴纳费用情况。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也认识到,在财务处实习的过程中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同时也发现了有些不足,单位开具的原始凭证中或者报销单中有些都没有经领导签字或盖章就登记入账了;有的在账簿里有记账凭证却找不到原始凭证,也没有特殊的说明。

最后,我要感谢所有在我实习期间帮助和指导我的前辈们,相信这次珍贵的实习经历会一直伴随我以后的工作生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实习,让我更加懂得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也让我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所以我不会再像从前那样等待更好的机会到来,要建立起边学习边就业的就业观,敢于参与,敢于承受压力,使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快速成长。

做帐是从业财会岗位的基本工作,但做到上乘就是如何利用会计信息加强企业的经济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

六、致谢

这两个月来很感谢xx船务给我这样的一个学习机会,重要的是单位的xx和xx对我的教导及其他同事对我帮助。同时也感谢我的指导老师xx老师,在我实习工作的期间也相当的关心和照顾。

以上是我的实习报告。不妥之处,请老师指正!

学生实习报告范文二 人力资源部主要负责人力资源开发和实施,中层领导班子的建设与管理,劳动、人事、工资、保险、专业技术职称、职业技能鉴定、员工教育培训、人事档案、劳动保护、离退休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一、实习目的

熟悉现实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体系和管理流程,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并在工作中学习新知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提升,以指导未来的学习重点和发展方向。

二、实习时间 20xx.09.01

三、实习单位 石家庄君豪网络设计有限公司

四、实习内容

一)日常人动的手续办理

日常人动主要有员工新进入职、离职、岗位调动和适用转正,这些工作都是人力资源部最基础的人事管理,根据所在岗位的职责要求和工作流程,可以总结为以下主要内容:

1.入职

1)核实入职者的身份,检查其是否带有身份证,学历证书,身份证。

2)收取入职者的身份证、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及其他相关资格证书的复印件,没有复印件的提供复印,同时向入职者提供试用版的《新员工入职指引》并简单介绍操作流程。

3)提供《录用审批表》给入职者,让其拿到所入部门请部门领导审批。

4)经部门经理审批后,收回《录用审批表》,检查填写是否规范、完整。

5)指导入职者签订《劳动合同》,需要签订保密协议的岗位同时要签订公司的《保密协议》,办理厂牌、工作证。

6)签订完成后,再次检查入职者材料(应聘登记表、录用审批表、合同/保密协议、照片、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资格证书复印件、内部人才推荐表)是否齐备。

7)将新入职者材料交予招聘主管和经理审批,有疑问的地方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确认。

8)经审批通过的通知来上班。

2.离职

1)提出离职申请的员工,至人力资源部领取《辞职申请书》。

2)经部门领导审批、签字同意后,收回《辞职申请书》并提供《离职交接表》与离职员工,简单交代其去各部门办理工作交接。

3)待离职员工办理完毕上交《离职交接表》时,检查各项交接工作是否交接完毕,相关的各部门是否已签字确认,确认办理完全后,收回其厂牌、工作证,签字确认。

4)将离职人员资料交给经理审批,审批完成后录入本月人事报表离职员工名单中,完成后将离职员工资料归档。

3.转正

1)按合同约定转正时间到期的或申请提前转正的人员,至人力资源部领取《普通员工转正考核表》,并由本人写一份书面的转正申请书一并交至部门领导考核、审批。

2)部门领导根据转正申请人在试用期内的工作表现,就《普通员工转正考核表》做出考评,并给予相关意见。

3)经部门签字同意转正的人员将转正考核表和转正申请书交至人力资源部审批。

4)检查上交的转正考核表及转正申请是否规范、完整,转正时间是否符合规定,部门意见是否明确,不符合或不清楚的则及时向领导请示,并与相关部门沟通确认。

5)将符合转正的申请交予经理审批,经审批同意的录入本月人事报表转正人员名单中,完成后将转正人员的转正资料归档。

4.调动

1)有关部门提出人员需求,由员工提出调动申请,经所在部门同意调出及接收部门考核同意接收后,至人力资源部领取《岗位调动申请表》。

2)由申请人填写岗位调动申请表,交至调出部门和接收部门审批,并由两部门写明调动时间和调动前后的薪资及考察时间。

3)经相关部门签字同意后,调动申请表交至人力资源部,核实调动是否符合规定、相关部门是否确认清楚。确认后,交至人力资源部经理审批,经审批后录入本月人事报表岗位调动人员名单中,录入完成后将岗位调动者的资料归档。

二)招聘

1.网上筛选简历

公司目前的招聘需求比较大,在石家庄搜才网站上的招聘岗位和需求人数比较多,每天都会接收大量应聘者投递的简历。因此,筛选网上投递的简历也是一项关键重要的工作。主要是一些不是很关键重要的岗位,自己可以尝试着筛选。筛选简历的标准主要是根据岗位的职责和任职要求,例如相关工作经验、年龄、专业及其他关键因素,初步筛选出比较符合要求的,然后再进一步的甄选、面试。

2.电话预约面试

在通过第一轮的网上筛选简历后,接下来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电话预约求职者做进一步的面谈。符合岗位要求的应聘者的简历需先下载打印、整理,然后根据主管的要求进行电话预约进行下一步的面谈。在电话沟通中主要是简单介绍公司现状、工作要求、薪资待遇、面谈时间地点及乘车路线等基本情况。

3.接待应聘者者

每天来公司应聘面试的人都比较多,包括经过简历筛选后电话预约的、看到招聘信息直接过来的以及通过本公司员工推荐的。接待工作主要是问清来访者的来历,同时提供相应的应聘登记表与应聘者,有学历要求较高的岗位须提供初试测试题做简单测试,并指导其如何填写表格。有些需要现场考试的岗位或是来用人部门复试的,要带其去相关部门安排考核或复试。

4.面试

对一些非重要的岗位进行初步的面谈,主要是简单了解应聘者的工作经历、主要工作技能、态度、心态及交流沟通等方面的信息

五、对石家庄君豪网络设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建议:

人力资源部是从之前的行政人事部更名而来,把人事转变为人力资源是一个战略性转变。人事工作包括人员的招聘、员工的档案管理、合同管理、薪资福利的制定计算与发放、考勤及休假管理工作等。现将人事的概念提升到人力资源的高度,则以上的工作只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完整的人力资源工作还应该包含更多的内容,包括构建合理的组织架构,建立完善的职位体系、培训开发体系、职业生涯规划,绩效管理体系、薪酬管理体系,建设并完善企业文化,并随着企业规模的变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规范,引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本身就有着战略性的意义。可以看得出,人力资源部正在积极地向人力资源方向转变。组织架构的趋向合理、职位体系的完善、绩效管理体系的引进、员工的一系列培训工作、企业文化理念的建设及改善,这些都足以说明,变革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着。

六、总结

这次实习的具体工作有:办理新员工入职手续、整理人事档案、通知应聘者面试、打印复印文件等等,还跟着招聘专员参加了几次面试。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不断认识到:在大学里我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而且要锻炼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在实习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这次实习,自己收获还是很大的。感谢君豪网络设计给我这次机会。同时,在实习中也发现了自己有诸多的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吧。让这些自己已经意识到的压力转化为上进的动力吧。

学生实习报告范文三 一、实习目的

终于等到了实习的时候了,很早以前就从师兄那里打听到了有实习,那时候可以说是急切地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因为大家再也无法满足于课堂教学,尽管从同学朋友那里了解到实习并非像想象中的那样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蓦然回首,转眼为期一周的铣工实习结束了。在实习期间虽然很累、很苦,但我却感到很快乐!因为我们在学到了作为一名铣工所必备的知识的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也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伟大的诗人李白那一名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真正内涵!我们实习的第一天看了关于铣工实习的有关的知识与我铣工实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的碟片。看到那飞转的机器、飞溅的铁花,令我既担心又激动。担心的是,如果那飞转的机器隆隆声让人心惊肉跳和那鲜红的铁花四处飞溅的发出耀眼的的光芒令人眼花缭乱;激动的是,等待了将近一年的铣工实习就要开始了。这是作为学生的我们第一次进入工厂当令人尊敬的工人,也是第一次到每一个工科学子一试身手的实习基地。

其实,对我们这些工科的学生来说这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绝好机会,又将全面地检验我们知识水平。铣工实习是机械类 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学生在铣工实习过程中通过独立地实践操作,将有关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知识、基本工艺方法和基本工艺实践等有机结合起来的,进行工程实践综合能力的训练及进行思想品德和素质的培养与锻练。

铣工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又是我们大学生、工科类的大学生,院的学生的必修课,非常重要的也特别有铣工实习又是我们的一次实际掌握知识的机会,离开了课堂严谨的环境,我们会感受到车间的气氛。同时也更加感受到了当一名工人的心情,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肩负的责任。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铣工。同时也懂得了为什么有人说当铣工是最累的!铣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使用各种工具来完成零件的加工、装配和修理等工作。与机械加工相比,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但是可以完成机械加工不便加工或难以完成的工作,同时设备简单,故在机械制造和修配工作中,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种。铣工的常用设备有铣工工作台、台虎铣、砂轮等。

二、具体内容

本次实习,我主要是做铣工,所谓铣工就是根据设计零件图纸用铣床(加工零件的设备)进行零件加工的技术工人,分为初级工、高级工。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高。

铣工的操作要求如下:

1、铣台要放在便于工作和光线适宜的地方;钻床和砂轮一般应放在场地的边缘,以保证安全。

2、使用机床、工具(如钻床、砂轮、手电钻等),要经常检查,发现损坏不得使用,需要修好再用。

3、台虎铣夹持工具时,不得用锤子锤击台虎手柄或钢管施加夹紧力。

4、使用电动工具时,要有绝缘保护和安全接地措施。使用砂轮时,要戴好防护眼镜。在铣台上进行操作加工时要有防护网。

5、毛坯和加工零件应放置在规定的位置,排列整齐、安放平稳,要保证安全,便于取放,并避免碰伤已加工的表面。

6、钻孔、扩孔、铰孔、锪孔、攻螺纹、套螺纹时,工件一定要夹牢,加工通孔时要把工件垫起或让刀具对准工作台槽。

7、使用钻床时,不得戴手套,不得拿棉纱操作。更换钻头等刀具时,要用专用工具。不得用锤子击打钻夹头。

铣工的实习目的:

1.了解铣削加工的工艺特点及加工范围。

2.了解常用铣床的组成、运动和用途,了解铣床常用刀具和附件的大致结构与用途。

3.熟悉铣削加工的加工方法和测量方法,了解用分度头进行简单分度进行的加工。

4.在铣床上正确安全工件、刀具并完成对平面、沟槽等的铣削。

以上是铣工的基本知识,实习时我时刻牢记的内容,也是对书本知识的巩固之处。

接下来说说我的实习经历了。

1.第一节理论课上,老师首先强调铣床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然后老师详细介绍了铣削加工的概念、特点、加工范围及有关的物理量,并带领我们参观讲解卧式、立式铣床的组成部分、联系讲解完上面的内容,老师带领我们来到铣床上,详细介绍了如何装夹工件及有关操作,如何进行平面的铣削。

2.练习的时间到了,我们5个人一组,分别在铣床上铣削平面。从最简单的开机、停机,到装夹工件,再到对刀、吃刀直至最后完成对工件的加工,我们小组取得喜人的成绩。

3.由于我们刚开始是在立式铣床上铣削平面,因此我们小组和别的小组交换机器,我们到卧式铣床上练习。卧式铣床铣削平面速度就是快,只可惜,学校的两台卧式铣床的油泵坏了,工作台的横、纵、垂直进给三个方向的自动移动也都坏了,还好,我们人手充足。最终,在我们的齐心协力下,一个个合格的工件顺利诞生。

4.第二天实习,难度有所提高。理论课上,老师讲解了铣床上常用的刀具以及它们的特点和使用方法,讲解了如何铣削沟槽后,我们就开始我们的工作。沟槽的加工可比平面难多了,为了保证工件的精度,我们处处小心,每一个操作都小心翼翼,结果有的工件还不合格,也许是刀具的原因吧!

5.平面、沟槽的联系已告一段落,我们也开始了我们的小测试,在老师的规定时间内,完成对工件的加工,经过一番努力,终于顺利通过测试。

6.第三天实习,难度更大了,本来既要练习铣削台阶面又要铣削等分零件的,但时间有限,我们只练习阶梯的铣削,对了等分零件,我们只利用万能分度头进行等分,并未在铣床上加工。

三、经验总结

1.通过实习,对铣削加工的特点、加工范围,对铣床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用途都有深刻的了解;已经具备独自完成对工件测量、平面、沟槽加工,更换、安装刀具的能力;已达到实习目的

2.铣床的操作简单易学,但操作过程中也不可松懈,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3.我们知道了铣工的主要内容为划线、錾削、锯削、锉削、刮削、研磨、钻孔、扩孔、铰孔、锪孔、攻螺纹、套螺纹、装配、和修理等等。了解了锉刀的构造、分类、选用、锉削姿势、锉削方法和质量的检测。

4.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铣工实习培养和锻炼了我们,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使我们不但对铣工实习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而且提高了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使我们更好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巩固了我们的所学的知识。

6.我们同时也学到老师的敬业、严谨精神。老师们不耐其烦地帮我们查找程序中的错误,一遍又一遍。有的程序特别长,可老师才不计较这些,只要有一点毛病,就一定要把它揪出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同学们的作品修整得更为完美一点。有的老师会一次又一次地给同学演示如何操作,直到同学真正清楚。

实习过程中我们也发扬了团结互助的精神男同学帮助女同学、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帮助动手能力弱的同学,大家相互帮助相互学习,既学会了如何合作又增强了同学间的友谊。

7.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取得的劳动成果精美的螺母、螺钉等。这些曾经让人难以致信的小铁器,竟然是自己亲手磨制而成,这种自豪感、成就感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

8.作为金属切削加工中常用方法之一的铣削加工,由于使用多刃多种类刀具铣刀的主运动又是旋转运动,故铣削加工效率高,加工范围广;另一方面,铣削加工的工件尺寸公差等级一般为IT9-IT7级,表面粗糙度值较低,又适合与大批量生产,成本较低,因此铣削加工成为金属加工中得到普遍的推广。

我相信,随着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铣削加工一定会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为工业生产开辟出新辉煌。

四、实习心得

在实习期间我有很深的感触,很感谢学校能给我们提供这个实习的机会,让我们提前体验到学工科的不易,获得了课堂里边得不到也想不到的知识,也许将来不会走上这个岗位,但是现在所学的知识和感受却是终生难忘。虽然脏点累点,这些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我们有了收获、也有了成果。

篇10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类型,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办学理念的核心都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并都具体落实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学院的管理模式等方面。就目前高职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教育而言,在这四个方面尤其是教学模式仍然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致使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室内设计人才的要求。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观基础上,该观点认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指导和促进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促进自身认知结构发展”。因此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目标,以工作室为平台,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将理论讲授与项目设计融为一体的一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境性,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以自己的活动为基础的工作经验。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实践经验总结来看,“工作室制”教学模式通常又分为“导师制工作室模式”、“双轨制工作室模式”及“项目式工作室制模式”等类型,后者是以工作室为基础,以真实项目为依托,以学生职业岗位能力训练为核心,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和社会资源,进行项目教学,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对于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教育目标而言,“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优势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就业创业。

1.基于“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教学体系应该面向职业,并结合企业,以学生就业为导向,重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构建既符合艺术设计教育,又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的工作室项目教学体系”[1]。因此在“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要坚持“专业课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在真实工作情境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实施。”的理念,以承载市场需求、就业导向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课程开发的运行架构,在宏观上重点解决课程的设置、结构与排序,在中观上解决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在微观上解决教学流程与教学方法手段三个层面的问题。

1.1室内设计技术专业课程的设置、结构与课程排序

室内设计技术专业课程的设置、结构与课程排序是专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宏观层面,体现专业培养思想与理念。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室内设计技术专业依据四川省及周边地区建筑室内装饰行业需求,与建筑装饰设计与工程企业专家共同分析建筑室内装饰工程设计与施工实施的过程所对应的职业情况,基于整体化的职业与工作分析归纳出44个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5个综合行动领域,即室内装饰设计员、绘图员、预算员、施工员、监理员,再将5个综合行动领域转换为13个学习领域,即专业课程。以“能力结构课程实施性质”为逻辑起点,确定专业教育课程结构为: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支持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人文素质课程、职业工具能力课程五段结构。遵循学生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按职业岗位素质、工具能力学习领域,职业岗位基本学习领域,职业岗位核学习领域,职业岗位拓展提升学习领域进行课程排序。

1.2室内设计技术专业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具体的课程内容是实现专业教育目标的载体,因此课程内容需要根据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与工作流程要求进行选取。如《住宅空间设计与实训》课程教学内容,本着先易后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原则,选取了小户型、大户型、别墅设计3个设计项目,每一个项目均以室内装饰设计师完整的项目接洽与分析,收集资料,实地调研,室内空间组织与布局,界面构成与材料计划,采光与照明计划,家具与陈设选配,空间效果表达,施工图制作,方案整理汇报工作流程任务组织教学内容。

1.3室内设计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设计

专业课程教学设计包含教学流程、教学方法与课程评价三个方面。就教学流程设计而言,应以建筑装饰设计与工程公司的项目设计工作流程为依据。如在《住宅空间设计与实训》等课程教学均以教师下达项目设计任务并就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成立设计小组进行资料收集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与项目分析实地调研与调研报告撰写学生根据项目要求进行方案的初步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小组初审方案修改与深化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方案复审空间效果表现方案文件汇集、项目O计报告与答辩流程进行教学设计。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应用方面,主要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调研式教学法、小组探讨式教学法、工程现场引导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如《住宅空间设计与实训课程》总体上按5-8人为一个小组,小组成员扮演不同的职业岗位,履行岗位的职责,协同完成设计项目任务,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如涉及调研、材料、陈设、家具、灯具等计划就需运用工程现场引导式教学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与项目分析就需运用小组探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领会和把握设计方法的路径、程序和手段等。

在课程评价设计方面以行动过程+设计成果综合评估,行动过程分项评估从“知识、素质、技能”三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每完成1个项目工作任务均有一次评价,有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指导教师测评三部分构成。设计成果综合评估考核设计创意、设计表现、设计与空间功能的符合度等,由指导教师签写成绩鉴定。

2.基于“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实施“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关键是专业教学团队的素质与职业能力。基于这两个方面,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室壬杓萍际踝ㄒ到萄团队建设,首先制定了专业教学团队教师标准,确定专业教学团队来源与结构,其次是制定并实施了专业教学团队教师素质提升计划。

第一,制定专业教学团队教师标准,确定专业教学团队来源与结构。专业教学团队是跨学科、跨课程的教学团队,是为培养某职业领域专门人才,由明确分工,相互承担责任的相关学科或相关课程的教师个体组成的教学团队,职业教育、职业性和双师素质是其共性特征。专业教育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是专业教学团队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特点是集艺术、技术、工艺、经济为一体的专业,因此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教师在知识与技术标准上着重从艺术、技术、工艺、经济四个方面进行重点甄选。此外团队自我概念素质族、态度意愿素质族、能力技巧素质族、团队管理素质族要求也是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构建的重要标准。依据标准,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确定了以专职教师为主,聘用或引进建筑装饰设计与工程行业企业一线设计师及项目管理人员为重点,建筑室内设计相关学科应届大学毕业生为重要补充的一支“双带头人+专任教学团队+兼职教学团队”的专业教学团队,逐渐形成“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的梯队结构。

第二,制定并实施了专业教学团队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尽管专业教学团队教师在组建时各有所长,但从整体上看,也各有所短,因此加强专业团队建设规划与实施培养计划,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工作室专业教学团队教师的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把现有的专业教学团队中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选派参加国培省培,参加专项技能培训和教改科研培训;二是派遣一般教师到行业企业顶岗实习,同时对行业企业引进的一线设计师进行教育教学培训;三是公开向国内外聘请工作室负责人或专业带头人;四是加强校际间交流,联合聘请外国、国内专家到校讲学,提升专业教学团队师资素质。

3.基于“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的工作室建设

“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实施项目教学,本质就是要完成从接单到工程完工的整个工作流程。因此工作室要承担的就是建筑装饰设计与工程公司功能。尽管装饰装修工程公司,规模有大有小,但完成的设计项目工作流程基本是一样的,所以建立工作室首先要考虑的是功能,功能决定面积,功能决定工作岗位分区,功能决定必须的设施设备。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教师工作室与成都菡萏怡景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共建,规模定位为中小型,面积80平方米,除正常课程教学外,还承接住宅空间设计项目与工程施工。设立业务员、设计员、预算员、材料员、施工员技术岗位。在工作室负责人(总经理)的统筹安排下,开展项目教学、项目设计与社会服务。配套有相应的扫描仪、多媒体计算机、打印机、绘图仪、扫描仪、带摄像功能的数码相机、大容量移动硬盘等硬件设施设备。完善了工作所需的网络环境、素材光盘、网页三剑客、3DMAX、Photo shop、Auto CAD、网络管理等软件环境。同时建立工作制度和实际岗位管理所需要的规程、制度、标准。为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实施“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提供了保障。

4.“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运行管理

室内设计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实施“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实行院(系)--专业群(教研室)--工作室(专业方向)三级管理模式。院(系)在专业建设上负责发展规划目标、专业群建设、考核指标建立、聘任专业带头人。专业群(教研室)负责专业群发展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团队组建、工作室建设。工作室(专业方向)负责专业研究方向、课程标准、教学组织、设计项目组织实施、对外合作等。专业带头人对院(系)负责,工作室负责人对专业带头人负责。

实施“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由于设计项目来源的动态性、聘请专家讲学等都可能改变原有的计划或程序,在内容上也会有出入,给教学管理带来较多的问题。为此,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在制定课程标准时就留余一定的空间,专业课程标准对其目标、方向的要求描述得较为详实,对教学的内容、时数要求较为宽松。从根本上解决“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教学管理问题。

对工作室的经济管理主要是由院、系级与工作室签定工作室的教学、科研、实践、成果等任务指标,在完成计划内的任务指标外,把所有对外社会服务的设计、制作的项目纳入管理范畴,采取一种较为宽松的经济管理运作模式,项目的资金绝大部分由工作室自己支配。主要包括工作室的日常管理、项目的成本、参与项目的教师、学生酬劳等方面的费用。此外为处理好个人、集体、教学之间的关系,还需制定一整套令三者满意且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在个人、集体利益有保障的同时确保教学质量提升。

结语

篇11

1基础方面

(1)在检验中首先要关注塔机基础地耐力是否符合塔机制造厂家设计要求。目前,塔机基础对地耐力的要求一般为200kPa,对应查看地质勘测报告,检查是否符合。不符合要求应同施工单位技术部门一起制定可行方案,作打桩加固处理或加大基础等方案,并要提供计算依据;再向项目部提供塔机基础图,按图施工。(2)钢筋混凝土的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值的80%,混凝土基础底面要平整夯实,基础底部不能制成锅底状。在安装前要对基础表面进行处理,保证基础的水平度不能超过1/1000。(3)基础的地脚螺栓尺寸误差必须严格按照基础图要求施工,地脚螺栓要保持足够的露出地面的长度,每个地脚螺栓要双螺帽预紧。(4)基础积水是塔机施工现场的常见问题,施工企业与安装单位常常不重视基础积水井、排水沟的设置,未按照施工方案严格执行,或是基础围护预留的排水口被回填土堵塞,积水无法排出。

2 钢结构方面

(1)钢结构疲劳破坏。塔机钢结构件受力复杂,承受不稳定交变应力,随着工作次数的增加,特别是操作者或指挥者为赶速度,抱着侥幸心理盲目超载,人为使安全装置失效或拆除安全保护装置,长期超载荷运行,违章作业,斜拉、斜吊重物。导致塔机钢结构提前产生疲劳破损,缩短了塔机的使用寿命,并且易造成重大事故。疲劳强度逐步降低,尤其是大幅度斜拉、斜吊重物,除了承受起重力矩外,臂架还要受到一个水平横向力矩,这两个力矩叠加,就有可能使臂架弦杆失稳弯曲,严重疲劳破损,导致侧向折臂。

(2)普通标准节替代预埋节。2005年杭州某工地发生一起倒塔事故,其主要原因就是用旧的普通标准节替代预埋节,造成预埋节根部因疲劳断裂引起倒塔事故发生。预埋节根部是整个塔身主肢受力最大的地方,同时受频繁的交变载荷,容易引起疲劳裂纹,是最危险的地方。大多数厂家的预埋节主肢壁厚大于普通标准节主肢壁厚,而用普通标准节替代预埋节是十分危险的,同时预埋节也不应重复使用。

(3)连接焊缝腐蚀。由于塔机长期在露天工作,日晒雨淋工作环境恶劣。由于焊接高温的影响,焊缝比母材更容易被腐蚀,特别是塔身底架经常泡在水里,焊缝腐蚀难以避免。有些部位的焊缝腐蚀很难被发现,如塔机底架与法兰背面的连接焊缝。2003年成都市某工地1台已使用8年的塔机,其基础节与底架的法兰盘背面角焊缝长期受水泥腐蚀,焊缝有效高度变小,吊重时角焊缝撕裂,塔机从根部倒塌。有些结构腐蚀严重,甚至受力杆塑性变形,致使整机性能降低,安全隐患尤为突出。同时由于技术制约,塔机金属材质、构造、加工、安装等方面存在缺陷,各种缺陷在重复负荷作用下产生疲劳裂纹,直接影响塔机可靠性,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应重点注意结构件的疲劳、裂纹;连接部位和焊缝的磨损、锈蚀等情况。

3塔身连接螺栓

(1)连接螺栓疲劳、松动引发事故。塔身螺栓联接对于金属结构的联接,国家质检总局《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中明确要求:“螺栓联接不得松动,不应有缺件,损坏等缺陷,高强度螺栓应有足够的预紧力矩”,检验方法规定为“用力矩扳手检查高强度螺栓联接状况”。塔身高强度螺栓联接预紧力矩非常重要,由于塔身回转时产生扭矩,如果塔身高强度螺栓副预紧力矩达不到设计要求,螺栓会受到剪力,造成螺栓同时受剪、受拉,且每组相互不均匀,会使螺栓受力状况更加复杂而危险。

(2)不按要求配备高强度螺栓。有的塔机在多次安装和拆卸中丢失高强螺栓,安装单位不按原规格购买补充,而是随意就近购买普通螺栓代用,结果因强度不够而发生断裂,导致倒塔。必须注意加强对高强度螺栓紧固件的检查、紧固、保养,和定期更换,避免混用。

4水平臂连接销

(1)连接销轴挡板开裂。塔机水平下弦杆连接销长期使用和拆装后,有的挡板与下弦杆接头的焊缝开裂或部分开裂;有的挡板采用螺栓固定,但螺栓容易脱落。使挡板对销轴的约束作用消失,在臂架回转和小车运行的反复作用下,下弦杆连接销轴逐渐向内侧窜动,最后脱出,造成事故。

(2)连接销轴挡板磨损。当小车吊重运行时,下弦杆连接销受到剪切力的作用,其大小随着小车位置的移动而变化,使下弦杆连接销与销空产生相对运动并磨损,塔机经长时间使用后,销空间隙增大,甚至将销轴挡板的有效约束部分磨成圆弧状,锥销从销孔窜出。因此检查销孔间隙和销轴挡板磨损情况非常重要。

(3)开口销被替换。有的塔机装配时与连接销配套的开口销丢失,使用铁丝、焊条等其他物品代替,当下弦杆连接销与销空产生相对运动时,由于替代开口销的材料强度不够被剪断,从而发生事故。检查时,应注意是否有挡板焊缝开裂、磨损情况或紧固螺栓是否脱落,严禁用其他物品代替开口销。

5起升钢丝绳

(1)钢丝绳脱槽。GB/T9462《塔式起重机技术条件》和GB5144《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中规定:滑轮应设置钢丝绳防脱槽装置,该装置与滑轮最外沿的间隙不得超过钢丝绳直径的20%。未设防脱落装置,会因塔机操作者突然由高速档位制停或突然启动换到高档位以及操作不当造成吊钩突然落地,使钢丝绳很容易从滑轮槽中跳出,卡在滑轮旁的缝隙里,如果操作者经验不足,不能及时发现,钢丝绳也会被卡断,造成断裂事故。

(2)钢丝绳疲劳断裂。起升钢丝绳疲劳断裂是出现频率很高的事故,由于部分塔机的起升机构卷筒直径太小,钢丝绳缠绕直径小,弯曲度太大,弯曲应力反复交变,容易产生脆性疲劳。过大的弯曲也容易反弹乱绳,增加钢丝绳的磨损,易造成钢丝绳整根断裂。

6安全限位装置

(1)安全限位装置失效。有的塔机在日常使用中,不注意保养,力矩限制器失灵没有及时发现,更有些施工单位把小塔当大塔用,故意使力矩限制器短路不起作用,或者加大力矩限制值,抱侥幸心理,在早已超出力矩还在往外变幅,或在大幅度起吊不知重量大小的重物,从而导致超力矩倒塔。2003年,南通三建公司在北京某工地施工时,机械管理员、塔吊机长违反有关规程规定,擅自调整力矩限位器,强行拔掉塔吊限位器报警装置,致使塔式起重机在起吊过程中因超载发生倒塌,导致2死3伤。这些血的教训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塔机安全保险装置的高度重视。

(2)作业中吊物下坠。塔机操作者不按操作规程执行,以为吊物重量过大,塔机就吊不起来,因此不使用重量限制器。然而,塔机的起升机构往往是多速运行,重载低速、轻载高速。在低速下可以吊起的物件,吊到一定高度后,如切到高速,就有可能吊不起来,而产生向下溜车,造成重物快速下坠事故。当遇到高速吊起物件下溜时,司机应立刻打回低速,避免物件继续下坠。

结语

通过加强对塔机以上几个方面的安全检测,能够有效地预防塔机使用过程中各种事故的发生,起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实践证明,只要各个施工企业、生产厂家、建筑行政主管部门、塔机检测机构都能按照上述各个方面来做,加强塔机的安全专项检查,就能够有效控制重大塔机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闯,苑志强.超声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工程应用实践[J].岩土工程界,2005(11).

[2] 丁万平,胡治平,陈志坚.塔式起重机结构和原理的研究[J].江西科学,2005(4)

篇12

事实上,许多学者已经从国外立法例、立法技术等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非常有见地的研究。但作者认为,要澄清上述问题,更重要的是从证据法的本质属性着手进行。在下文中,作者将从经验与证据规则之间的关系入手,研究、解决三个问题:(1)证据法是否能够脱离诉讼法单独存在;(2)独立存在的证据法应当具有什么内容;(3)如何平衡证据规则与法官自由裁量之间的关系。

一、从经验到规则:证据法与诉讼法的分野

何家弘教授认为,司法制度在认定案件事实方面已经实现了从“告知真理”到“发现真理”的转化。⑤这就意味着,现代司法制度对案件事实的发现采用的是“发现”的,即通过某种方法来探知发生于既往的事实。我们研究与构建证据法律系统的目的就在于建立一种在司法过程中发现既往事实的方法与制度。

根据理论的一般观点,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主要方法是演绎法。这一论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具体到司法制度,在司法过程中,演绎法对于裁判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⑥普遍认为,“三段论”的演绎推理是大陆法系诉讼的主要推理方式。作者认为,“三段论”推理也普遍存在于英美法系的诉讼过程当中。人们一般认为由于英美法系国家奉行判例法制度,类比推理才是他们诉讼过程的主要推理方式。事实上,类比推理只是英美法系法官寻找“三段论”大前提的一种推理方式,即他们通过类比推理以及逻辑推理以外的方式,如美国著名法官卡多佐所提出的“、传统和学的方法”少社会学的方法“等,⑦寻找每一个案件所应当适用的法律规则,即寻找”三段论“推理的大前提,在此基础上结合庭审认定的事实小前提以作出裁判。因此,用三段论来描述英美法系司法推理的宏观过程是适当的,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司法推理的区别仅仅在于:

英美法系法官寻找大前提的过程是复杂的,需要通过额外的类比推理甚至一些逻辑推理之外的推理方法,⑧如辨证推理;⑨而大陆法系法官则可以从现存的成文法中轻而易举地找到三段论的大前提,其过程简单得可以被忽略。⑩

在运用演绎法形成裁判的司法过程之内,还存在着演绎法的个别运用。其中,通过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过程也借助了演绎法。例如:一般认为,只有债务人才会向债权人写欠条;有一张甲写给乙的,并签署了甲的姓名的欠条;结论是甲为债务人,乙为债权人。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证据本身属于认定案件事实这个演绎过程中的小前提。那么,大前提是什么呢?一般认为,当存在证据规则时,证据规则是大前提,在没有证据规则的情况下,经验法则是大前提。[11]

“经验法则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以及实验中通过对客观外界普遍现象与通常的一种理性认识。司法审判上的经验法则是社会日常经验法则的一个必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法官常常根据自身的学识、亲身生活体验或被公众所普遍认知与接受的那些公理经验作为法律逻辑的一种推理定式。”[12]简单说来,经验法则本质上是一种经验,这种经验来源于法官对既往工作、生活经历的,体现了法官的价值观,反映了具有时间差异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如:现实的欠条与既往的借贷事实之间的联系,事故现场的刹车痕迹与既往的车辆行使速度之间的联系等。在没有证据规则的情况下,现存的证据与既往的事实之间的连接点就是经验法则。或者说,经验法则是在缺乏证据规则的情况下法官运用演绎法发现案件真实的大前提。

在存在证据规则的情况下,证据规则就是演绎法的大前提了。证据规则实际上也是一种经验。例如,传闻证据规则否定传闻证据的证据能力,是因为经验告诉人们,道听途说的消息往往是不准确的,但又很容易误导听取传闻者,因此为了避免误导,只能将传闻证据拒诸法庭之外。又例如,书证的原件要比复印件具有更强的证明力,是因为经验告诉人们,伪造复印件比伪造原件要容易得多。因此,从本质上讲,证据规则也是一种经验。与经验法则不同的是,作为证据规则的经验是经过司法实践反复检验、屡试不爽的经验,为了指导法官判断证据,立法者将这些经验总结成为法律,从而完成将经验上升为证据规则的过程。

根据哲学理论的一般观点,形成演绎法大前提的方法是归纳法。这个论断在证据演绎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证据演绎的大前提是证据规则或者经验法则。无论是证据规则还是经验法则,都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经验的总结与归纳。

因此,证据立法的过程是一个从经验到规则的过程,是一个形成证据演绎大前提的归纳过程。而运用证据发现真实的过程则是一个证据演绎的过程,证据规则是这个过程的大前提,而证据则是这个过程的小前提。我们制定证据规则,主要就是要将经过司法实践检验的,能够正确指导法官判断证据的经验上升为规则。[13]

有关证据能力、证明力等的证据规则是证据演绎推理的大前提,而作为演绎推理大前提的规则,从法律规则的角度看具有实体法的属性。可见,有关证据能力、证明力等的证据规则与诉讼规则相比具有了本质上的差异:前者是实体规则;后者是程序规则。实体规则作为演绎法的大前提,是对社会事物抽象后的一般性判断。这种判断如果要具体到个案当中,则需要服从程序规则的安排。诉讼的实际结果由于诉讼程序或具体程序的差异可以有极大的不同。[14]具体到发现真实的诉讼环节当中,由经验上升而来的证据规则在经过适用后能否实现最大限度接近客观真实的价值目标,对程序安排的依赖性非常强。例如,为了保障作为演绎小前提的证据资料的真实性,必须设计检验证据的宣誓程序、质证程序。又例如,呈现在法庭上的证据资料越多,证据演绎所得出的结论就越接近真实,为了方便当事人发现证据,就必须设计证据开示的程序。归根到底,证据演绎是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内进行的,与发现真实相关的程序实际上就是对证据演绎过程的安排。

这样一来,与发现真实相关的规则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证据演绎推理大前提的证据实体规则;另外一类则是作为安排证据演绎推理过程的证据程序规则。证据程序规则在诉讼法所营造的司法大空间之内又营造了一个发现真实的小空间,而证据实体规则在这个小空间内指引着法官对证据的判断和当事人对证据的运用。

因此,证据实体规则与证据程序规则既是相互关联的,在性质上又是径渭分明的。证据实体规则与证据程序规则可以相互分离出来,前者可以独立成法,后者可以规定在诉讼法典当中。当然,立法上的分离无法掩盖两者之间的关联,正如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联一样。证据程序规则的设计不应当满足于纯粹的程序正义,其所实现的正义应当是在追求完全程序正义的过程中所实现的不完全程序正义。[15]证据程序安排的结果应当是在追求客观真实的过程中所实现的法律真实。[16]在设计证据程序规则时既要反对“绝对工具论”,[17]又要反对“程序至上论”,[18]在追求程序内在价值的同时必须最大限度地兼顾程序的外在价值,以发现客观真实作为衡量证据程序规则正当性的重要指标。

学界内存在这样一种观点,发现真实是诉讼的主要目标,证据规则是诉讼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证据规则从诉讼法中独立出来,诉讼法将便得空洞无物。这种观点的错误之处就在于没有将与证据相关的规则进行性质划分。将证据规则独立成为证据法,并非将所有与证据相关的规则都从诉讼法中剥离出来,所剥离的仅仅是那些证据实体规则,证据程序规则仍然规定在诉讼法当中。因此这种担忧是没有必要的。

除了性质差别的因素外,其他的一些因素也决定了证据规则独立成法的必要性:为了尽可能指导法官判断证据,应当将更多的司法经验上升为证据规则,如果将全部的证据规则都纳入诉讼法典当中,会造成诉讼法典的局部臃肿;作为经验总结的证据规则必然会随着人们对世界认识水平的提高与经验的不断积累而发生变化,如果将证据规则纳入诉讼法典当中,为了保持诉讼法典的稳定性,这些变化就不能通过法律的修订工作而及时得到立法体现;在司法实践工作急需证据规则指引的情况下,如果将证据规则的制定纳入工作量巨大的诉讼法典修订工作当中,无法满足现实的立法需要等。[19]这些理由结合上述对证据法属性的分析,决定了证据实体规则应当独立成法。

二、经验的演绎:证据法的应有内容

通过上文的论述可知,我们所讲的证据法,是法官判断证据的根据,而非法官运用证据发现真实的程序安排。法官判断证据的规则是证据演绎推理的大前提,具有实体法的属性。这些规则本质上属于经验,它们在司法实践当中得到了检验,从而被立法者上升为法律。因此,制定证据法的过程主要是从经验到规则的归纳过程,而运用证据法的过程则是一个证据演绎的过程。

事实上,目前一些由学者起草的民间证据法草案并没有区分证据实体规则与证据程序规则,而是将与使用证据发现真实这个过程相关的一切规则都纳入到证据法当中。例如,由肖建国副教授与章武生教授共同起草的《民事证据法》(建议稿)就是按照在诉讼中运用证据发现真实的实际进程来安排内容的:首先规定举证责任的分配;然后规定书证、物证、人证、视听资料、当事人陈述、鉴定等各种证据的证据能力、证明力,以及运用这些证据进行证明的程序;最后再规定证据保全的程序。又如由张卫平教授、毕玉谦教授等学者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证据法》(征求意见稿),当中也包含有大量程序规则,如第三章“审前程序的证据调查”、第四章“庭审程序中的证据动作”等,均主要涉及到运用证据的程序。

将证据实体规则与证据程序规则一并纳入独立的证据法当中的做法也有一定的合理之处,毕竟证据演绎是发生在诉讼过程当中的,证据演绎的过程需要依靠程序的安排,证据的程序规则与实体规则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但是,这种做法会产生以下两个问题:(l)正如许多学者所担心的那样,将与证据有关的所有规则都独立成法,实际上是掏空了诉讼法典,诉讼法典将因为独立证据法的存在而变得空洞无物。(2)证据程序规则所营造的发现真实的小空间是存在于诉讼法所营造的司法空间之内的,如果将证据程序规则与诉讼法相分离,两者之间很可能出现不兼容的情况。

归根结底,规则的本质属性决定了证据的实体规则与程序规则应当分别存在于不同的法典当中,前者存在于证据法典当中,而后者存在于诉讼法典当中。证据的实体规则是证据演绎推理的大前提,我们在制订证据法时,应当将证据演绎推理的有关大前提纳入证据法当中。也就是说,证据规则的主要内容是由证据演绎推理的大前提组成的。

证据演绎推理的大前提究竟包括什么呢?我们可以将证据演绎的过程从诉讼程序中独立出来考虑这个问题。简单说来,证据判断是一个从证据资料到证据再到事实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由若干个演绎步骤构成的:

第一步:从证据资料到证据。这个过程主要考量证据资料是否具有证据能力,能否从证据资料转化为证据。证据能力规则(或者说证据能力排除规则)应当是这个演绎过程的大前提,而当事人所提供的证据资料则是这个演绎过程的小前提。虽然大陆法系国家基于自由心证的原因对证明能力的规定比较少,但证明能力规则还是存在于大陆法系国家的证据规则当中(最常见的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规则当中,证明能力规则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我国的证据法应当首先规定证据能力的规则。

第二步:从证据到事实。这个过程又是经过如下演绎过程实现的。首先,法官依据证明力规则或者经验法则判断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关联究竟达到何种程度。在这个过程中,上一个阶段的结论“证据”成为了小前提。这个阶段演绎的大前提是证明力规则或者经验法则。而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关联程度则是演绎的结论。作为演绎的大前提,证明力规则也应当成为证据法的内容。在得出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关联达到何种程度的结论之后,这种结论又会成为下一个演绎阶段的小前提。在下一个阶段中,需要得出证明的最终结论,即有关证据是否能够证明待证事实的存在。在这个阶段中,演绎的大前提是证明标准,小前提是证据与事实之间的关联程度,如果证据与事实的关联程度超过了证明标准的要求,则结论为待证事实得到了证明,反之则待证事实无法得到证明。作为最后一个演绎阶段的大前提,证明标准也应当规定在证据法当中。

第三步:有关证明责任的分配。证明责任作为一种“风险”,并不会在所有案件中直接发挥作用。[20]如果通过第一步与第二步的演绎能够得出待证事实存在或者不存在的结论,则运用证明责任规则进行第三步演绎的必要性就不存在了。但如果经过第一步与第二步演绎之后,有关重要事实仍然不能被认定,则需要以证明责任规则作为大前提进行第三步演绎。[21]在这个阶段的演绎过程中,证明责任分配规则是大前提,小前提为处于真伪不明状态的事实的属性,结论是证明责任应当由某方当事人承担,且该当事人应当承担不利的裁判后果。因此,从理论上讲,作为这一演绎阶段大前提的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也应当规定在证据法当中。尽管罗森贝克的法律要件分类说本身也存在许多缺陷,但至少到目前为止是指引证明责任分配的“最不坏”的学说。法律要件分类说本身以实体法规则作为分配证明责任的基础,与实体法规范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民法中规定具体情况下证明责任的分配比较合适。在证据法中应当规定与证明责任分配相关的问题:一是当运用法律要件分类说分配证明责任会造成实质上的不公平时,应当如何分配证明责任,即规定举证责任倒置的具体情形。二是当运用法律要件分类说分配证明责任会造成实质上的不公平,同时这类案件又没有被纳入举证责任倒置的范围时,法官应当根据何种原则,如何具体地分配证明责任,以实现实质上的公平。换言之,证据法当中的证明责任分配规范应当是民法中的证明责任分配规范的补充。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将证据演绎过程中若干环节的大前提纳入证据法当中,它们包括:证据能力规则、证明力规则、证明标准规则与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为了与上述内容相配套,我们也应当将证据的种类、证明对象(包括面证事实)等的内容规定在证据法当中。

证据法的上述内容大部分是经验的总结。例如,在证据能力规则中,传闻证据排除规则是根据道听途说之内容不可靠的经验上升而来。又如,在证明力规则中,书证原件的证明力高于书证复印件的规则来源于伪造复印件要比伪造原件容易的经验。当然,除了经验之外,其他因素对于证据规则的也是非常大的。在证明责任分配规则(尤其是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则)中,除了从经验上考虑到当事人接近证据程度的实际情况之外,还包含了一定的社会价值考量。例如,在医疗过错侵权赔偿诉讼中之所以实行举证责任的倒置,除了病人无法清楚了解过程的司法经验外,还包含了保护弱者的价值考量,也体现了国家提供医疗水平,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基本政策。

三、规则下的经验:证据规则与法官自由裁量的平衡

证据规则与经验法则都是证据演绎的大前提。虽然证据规则与经验法则从本质上讲都是经验,但对法官的约束力是不一样的。经验法则是存在于法官心中的经验,可以由法官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证据规则是由立法机关从经验上升而成的规则,在一般情况下法官都应当严格适用,对法官判断证据有比较严格的约束力。因此,在证据法中,证据规则的数量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范围有着直接的影响。证据规则越多,以经验法则作为证据演绎大前提的情形就越少,留给法官自由裁量的余地就越小;反之则法官自由裁量的余地就越大。

因此,在证据法中应当规定适当数量的证据规则,既不能束缚法官的经验与智慧,也不能因过度放任而造成法官的态意裁判。在上文中,笔者已经总结了证据演绎过程中的若干大前提,它们是:证据能力规则、证据力规则、证明标准规则与证明责任规则。下面,笔者将针对这些大前提分别探讨在各种规则之下应当如何平衡证据规则与法官的自由裁量。

我们先从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角度来分析上述问题。与其它证据规则相比,证据能力与证明力更能体现证据规则的经验属性。从本质上讲,经验是无穷的,因为经验是人类在长期探索外界世界过程中的知识积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人们会不断积累新经验并不断淘汰不合时宜的老经验。因此,人类大脑中的经验仓库应当是开放性的。正是基于上述理由,彻底束缚法官主观能动性的法定证据主义是不科学的,必然遭到的抛弃。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法定证据主义也有一定的合理之处。首先,它将司法活动中运用证据的成功经验上升为法律,使那些反映证明活动一般规律的经验成为证据规则而得到普遍适用。其次,它使证据的运用整齐划一,保证了在证据问题上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再次,它还可以防止法官滥用权力。[22]上述合理因素使得以自由心证为证据制度显著特征的大陆法系在当代仍无法完全抛弃有关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规则。例如,在《法国民法典》的亲属法当中,法律对证据方法作出了严格的限制,在财产法方面,依待证事实是法律行为还是法律事件作出不同规定,对法律行为中超过一定金额的合同原则上只能以书证作为其证据方法,对事件则允许用证人证言等证据证明。[23]又如,《苏俄民法典》第44条第2款规定:“公民之间发生的金额在100卢布以上的法律行为必须用书面形式实施”,并在46条中规定:“不遵守法律所要求的普遍的书面形式,当事人在发生争议时则无权引证证人证言证实法律行为……。”此外,日本著名学者三月章认为:“事实存在与否的判断,常以某种经验法则为大前提,自由心证主义将何为经验法则的判断委任于法官。可见其基础是对法官的信任。反之,法定证据主义则预先对何为经验法则加以规定,法官须据此行事,以防止法官擅断性判断。可见,其出发点是对法官的不信任。”[24]〔我国法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多规定一些证据能力规则与证明力规则还是有必要的,毕竟证据规则存在的必要性及其数量与一国法官的素质有重要的关系。因此,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基于经验的无限性与性,应当以自由心证作为判断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主要方式,同时也基于法定证据主义的合理因素与我国法官素质的现状,应当在证据制度当中规定合理数量的证据能力规则与证明力规则。

证据能力规则与证明力规则究竟应当规定多少,规定哪些比较合适呢?有学者认为,我国在制订证据能力规则时应当采用法定证据制度,制定比较详尽的证据能力规则,从源头上保障证据的质量,而在制订证明力规则时采用自由心证制度,以充分发挥法官的主观能动性。[25]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未免过于抽象。在制订证据法时,我们应当针对各种证据的特点来决定成文规则在证据能力规则与证明力规则当中的比例。以下分别以人证与书证为例提出笔者的思路:

人证分为一般人证与专家人证。前者是通过普通证人(区别于专家证人)陈述其亲身经历所感知的事实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方法;后者是依靠专家证人的知识、经验、技能、培训对专门性进行而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方法。[26]在一般人证中,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规则重点规定证人证言的证据能力。因为证人证言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证言的来源,即证言是否来源于证人的亲身经历,证人所陈述的内容是否是其亲身经历所感知的事实。一旦确保了上述两点,在一般情况下无法对证人证言的证明力作出预先设定,对证人证言证明力的检验只能依靠法庭询问。法律只会,也只能够对法庭询问的形式作出规定,无法具体规定证人证言的证明力。因此,有关一般人证的证据规则应当重点规定证人证言的证明力规则。根据英美法系的立法经验,主要包括传闻规则与意见规则。当然,对于一般人证也可以设定一些证明力规则,主要是根据人际关系经验所设定的证明力比较规则,如亲属证人证言与一般证人证言的证明力孰高孰低。值得强调的是,这些证明力规则对于法官应当只具有作用,而没有绝对的约束力。在专家人证中,专家证言的证据能力应当主要考察专家的资格。因为专家证人之所以能够对专门性问题发表结论性意见,是因为专家证人具有了常人所不具备的知识、经验与技能。由于专家证言(或者专家意见)涉及到专业问题,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法官与当事人很难检验专家证言的证明力,因此,很有必要为法官判断专家证言的证明力提供相应的参考标准。例如,美国联邦法院通过“Dau bertv. Merrell Dow Pharmaceuticals.Inc.”一案,[27]确立了检验专家证言证明力的所谓“Daubert规则”。该规则规定,对专家证言证明力的检验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l)形成专家证言所依靠的与科学方法是否建立在可检验的假设之上;(2)形成专家证言所使用的科学理论与科学方法是否与现有的专业出版物当中记载的原理相同;(3)有关理论的已知的或者潜在错误率以及该理论现存的标准;(4)指导相关理论的方法论及研究方法为相关科学团体所接受的程度。[28]笔者认为,为了方便法官判断专家证言(在我国表现为鉴定结论)的证明力,应当在证据法中多规定一些有关专家证言证明力的判断标准。此外,为了防止法官对专家意见的过度信任,在证据法中还必须规定专家证据不得具有预设证明力的规则。[29]

在书证中,书证的内容总是通过一定的载体出现在法庭之上。载体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就确定了书证的证明力,例如公证文书的证明力一般高于一般文书,文书原件的证明力一般高于文书复印件的证明力。通过载体形式的比较,法官比较容易对书证的证明力作出判断,不易受到证明力低下的书证的。而且,立法者也比较容易在证据法中根据载体的形式来规定各种载体证明力的大小。因此,有关书证的证据规则应当重点放在证明力之上,没有必要过多地规定证据能力,将一些有可能具有证据价值的书证资料排除在法庭之外。

综上所述,我们不应当笼统地讲应当多规定一些证据能力规则,少规定一些证明力规则,或者多规定一些证明力规则,少规定一些证据能力规则,而应当根据不同证据方法的不同特性来设置证据规则。我们应当把握以下标准:如果有关证据方法很可能误导法官的判断[30],而且很难对其证明力以成文法的形式预先设定,那么在证据法中就应当多规定一些证据能力的规则。反之,立法的重点应当放在证明力判断方向的指引与证明力大小比较的指引之上。

在证据能力与证据力规则之外,应当让法官依据经验法则作为证据演绎的大前提,利用法官的经验,充分发挥法官的聪明才智。为了鼓励法官运用经验,可以考虑在证据法的总则部分对经验法则的概念与作用作出明确规定。

同时,值得强调的是,既然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本质为经验,而经验的仓库又是开放性的,我们应当适时地对证据能力与证明力规则进行更新。这种更新表现为法律的修订。在这个过程中,身处司法实践第一线的法院应当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美国,传闻证据的排除是证据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出了许多传闻证据排除的例外情况,例如,美国纽约州法院就总结出了“兴奋性陈述”(excited statement)等类型的例外情况。[31]对证据规则的修正与补充要么以判例的形式实现,要么以成文法修订的形式实现。在我国,我们也必须肯定法院在形成证据规则方面的作用。在法院严格适用法律的司法体制下,尚无形成判例法的可能,法院对证据规则的补充应当主要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实现。[32]在将来,应当考虑建立判例法制度,为有益经验的补充与过时经验的删除提供一个畅通渠道。

再看证明标准规则。证明标准是衡量证明责任是否完成的标准。通常认为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应当是占优势盖然性。在各类专业著作、教科书中,许多作者习惯用比例的形式来表达何谓“占优势盖然性”(如许多人认为超过50%即为占优势盖然性)。事实上,证明标准只是立法对法官判断证据的一种指引。作为一种心理状态的描述,证明标准实在无法用比例来描述。因此在证据法中,只需要用适当的条文将证明标准概括出来就可以了,至于什么情况下算是达到了有关证明标准,还是应当由法官自行决定。换言之,证据法中的证明标准规则只具有指引功能。

最后,看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从理论上讲,证明责任分配规则是在事实认定的最后阶段发生作用的,是法官在穷尽一切法定手段之后,待证事实仍然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时裁判案件的依据。但是,基于证明责任分配规则对当事人提供证据责任的牵动[33],司法实践中证明责任分配规则实际上在证明活动之初就开始发生作用。因此,为了有效指引当事人的证明活动,证明责任分配规则应当是明确的。基于上述原因,尽管罗森贝克的法律要件分类说存在着种种瑕疵,但该学说易于操作、对当事人具有较强指引功能的特点使得该学说始终为大陆法系各国所青睐。

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以成文法的形式预先规定证明责任的分配会过于机械,在许多情况下对规则的严格适用会导致实质上的不公平。尽管证据规则会以成文法的形式列举一些倒置举证的情况,但成文法终究无法穷尽客观存在的一切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给予法官在成文规则之下的自由裁量权。一般认为,法官运用自由裁量权分配证明责任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其一,法官直接决定个案当中证明责任的分配。在英美法系国家,关于证明责任的分配没有统一的标准。美国证据法学家wig more认为,在实务中没有统一的分配规则,在理论上也不应当有统一的分配规则。其理由是,每个案件各不相同,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主要是经验上的事项(matter of exPerienc.),应当基于公平分配证明责任。[34]基于上述证明责任应当具有指引功能的理由,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可取的。但是,这种观点也指出了证明责任分配成文规则过于机械性的缺陷。因此,我们可以将法官根据个案情况决定证明责任分配作为成文规则的补充。在有关案件缺乏证明责任分配的成文规则,或者根据成文规则将导致实质上的不公平时,应当允许法官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分配证明责任。根据美国学者的总结,法官根据个案情况具体分配证明责任所考量的主要因素包括:(l)政策(policy);(2)公平(fairness);(3)证据所待(possession of proof)或证据距离;(4)方便(convenience);(5)盖然性( pro、a、ility);(6)经验规则(ordinary human expe-rienc.);(7)请求变更现状的当事人理应承担证明责任,等等。[3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7条规定:“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本规定及其他司法解释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该规定事实上承认了我国法官在一定情况下直接决定证明责任分配的权力。在日后,应当进一步研究法官在具体分配证明责任时作出具体判断的过程。上述美国学者所总结的各种因素值得我们参考。

其二,法官通过事实上的推定以影响证明责任的分配。所谓推定,是指根据一个前提事实A可以推导出一个结论事实B,在诉讼上利用推定,当事人可以将较难证明的证明对象B置换为较易证明的证明对象A.如果这种推定是由法律明文规定的,称为法律上的推定;如果这种推定仅仅是法官依职权作出的,则称为事实上的推定。法律上的推定,由于前提事实与结论事实之间的联系是不可推翻的,实际上起到转移证明责任的效果;[37]事实上的推定[38],由于前提事实与结论事实之间的联系没有固定化,不能起到转移证明责任的效果,但可以起到减轻证明责任的效果。[39]运用推定,尤其是运用事实上的推定,可以使我们的证明责任分配制度灵活起来。例如,警察身着制服检查车辆可推定为执行公务,饭店菜碟里面出现了苍蝇可推定饭店厨房卫生差等。证据法应当有灵活的推定制度,法官应当敢于、善于运用推定制度。在运用推定的过程中,法官应当不断加入新获得的社会经验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使我们的证据法与社会的保持同步,使诉讼事实的认定更接近真实,使我们的裁判结果更具有正当性。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证据规则与法官自由裁量的平衡,在证据法当中还应当增加如下内容:经验法则的宣示条款;关于法官在什么情况下有权具体分配证明责任及如何分配证明责任的规则;有关事实上的推定的规则等。

注释:

[①]全文可见:civillaw.com.cn/weizhang/default.asp?id=9214.

[②]在诉讼法研究会民事诉讼法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民事诉讼法理论研讨会暨民事证据法(专家建议稿)论证会上,肖建国副教授、章武生教授提交了他们所起草的《民事证据法》(专家建议稿),报导参见jc.gov.cn/person al/ysxs/fnsx3/fnsx2954.htm.

[③]全文可见:law-walker.net/detail.asp?id=363.

[④]jc.gov.cn/personal/ysxs/fnsx1/fnsx986.htm.

[⑤]参见何家弘:《司法证明方式和证据规则的沿革—对西方证据法的再认识》,httP://civillaw.com.cn/we论hang/defaultasp?id=9590.

[⑥]基于对法律形式主义的反对,演绎法近年来受到了颇多攻击。但是,正如波斯纳法官所说的那样,对演绎法的抨击主要集中在演绎法的过分运用之上,即将单纯的逻辑演绎作为法律推理的单一方式。但是,对于演绎法在法律推理当中的重要作用,没有人会提出异议。参见[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0页以下。

[⑦]卡多佐法官在《司法过程的本质》一书中指出,美国法官对法的渊源的寻求并不能仅仅局限于先例,遵循先例的类比推理(即他在书中所说的的方法)只是美国法官发现法的渊源的其中一种方法,为了寻求正义,美国法官还应当摆脱逻辑的束缚,用其它方法寻找法的渊源。事实上包括类比推理在内的这些方法,其目的均在于寻求法的渊源,即“三段论”的大前提,然后与事实小前提相结合而得出裁判的结论。

[⑧]我国传统上将推理纳入逻辑学的研究范畴当中,所谓推理即逻辑的推理。根据西方通用的《韦氏新大学词典》对推理的注释,推理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按照逻辑的方法而思维,或者依论据或前提之理由而推考或按断;2.支以理由,解释以及辩论证明之,折服之,或感动之。因而推理便指:(l)讨论者之行为或方法;(2)所列或所表之理由,或辩论程序。如果以这个界定与我国对推理的理解相比较,我们便可得知,西方此词的含义远远大于我国对推理定义的外延。

[⑨]参见[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页。

[⑩]近年来许多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官也开始通过审判对成文法进行补充与修正,例如在德国,法官在裁判案件时总是倾向于适用法典,但在一定情况下,他们也会造法,例如,德国联邦关于Lebach案的判决就创立了“普遍隐私权”。但是,严格依法裁判,对成文法进行文义解释仍然是大陆法系国家司法过程中的最为普遍的做法。参见宋冰:《读本: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62~468页。

[11]在我国,对经验法则的作用有不同的理解,有人将经验法则纳入司法认知的范畴,有人则将经验法则作为证据演绎的大前提,作者同意后一种观点。

[12]参见毕玉谦:《举证责任分配体系之构建》,《法学研究》1999年第2期。

[13]当然,被立法者上升为证据规则的不仅仅是经验,还包括其它因素,例如政策。如之所以否定刑讯证据,除了在经验上刑讯而获得的证据不准确之外,还考虑到保护人权的基本政策。

[14]参见[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刘荣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15]参见罗尔斯:《正义论》,转引自[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刘荣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16]参见江伟、吴泽勇:《证据法若干基本问题的法哲学分析》,《中国法学》2002年第l期。

[17]绝对工具论的始作俑者是英国19世纪功利主义哲学的典型代表边沁。他认为:“实体法的唯一正当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增加最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幸福”,“程序法的唯一正当目的,则为最大限度地实现实体法。”参见Gerald JP二tema, princi-ple of Unility and law of procedure:Bantham‘s Theory of Adjudication,p 1393,in Georgia law Reviewll(1977)

[18]在当代英美学者的论著中,主张程序至上论者为多数,他们的观点在内容上各有侧重,但他们都坚持一个共同的基本立场,这就是:法院的审判只要按照公正的程序进行,就能够保证审判结果的公正性。参见肖建国:《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471页。

[19]参见江伟徐继军:《民事诉讼法修订的若干基本问题》,《中国司法》2004年第2期。

[20]这里所说的直接作用是指案件待证事实真伪不明情况下不利后果的承担。但证明责任除了直接作用之外还存在间接作用,那就是通过证明责任的分配牵扯提供证据的责任在当事人之间来回移动,客观上促使当事人将尽可能多的证据呈至法庭。这种间接作用几乎在所有案件中都会发生。但我们主要从证据演绎的角度来分析法官判断证据的过程,因此更主要地考虑到证明责任的直接作用。

[21]参见[德]莱奥·罗森贝克:《证明责任论》,庄敬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22]参见章武生等:《司法化与民事诉讼制度的建构》,法律出版社2……年版,第234~235页。

[23]参见沈达明:《英美证据法》,中信出版社1996年版,第275页以下;张卫平、陈刚:《法国民事诉讼法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3页以下。

[24]参见[日]三月章:《日本民事诉讼法》,汪一凡译,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433页。

[25]参见章武生等:《司法现代化与民事诉讼制度的建构》,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43一245页。

[26]英国1999年《统一民事诉讼规则》第425条第4项给“专家‘,下了一个定义,”专家“是指在特殊领域具有知识(knowledge)与经验(experience),从而使得他在法庭所陈述的意见能够为法庭所采纳的人。

[27]951 FZd 1128(gth Cir 1991)

[28]See,bert Black,et al,Science and the Lawinthe Wake of Daubert:A New search for scientific Knowledge,72 TEXLRE V 715,782(1994)

[29]在大陆法系国家,由于缺乏对鉴定结论进行质证的有效手段,法官总是倾向于相信鉴定结论,在司法实践中,事实上对鉴定结论预先设置了较高的证明力。对此,德国学者奥特马?尧厄西尼感叹,鉴定人太容易从法官的“助手‘,转变为法官的”主人“了。参见[德]奥特马?尧厄西尼:《民事诉讼法》,周翠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89页。

[30]英美法系最初制订详尽的证据规则是为了防止证据材料对陪审团的误导。但是,在陪审团审判日渐式微的今天,详尽的证据规则依然存在,并且在英美法系的诉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法官也会被误导。参见米尔建R达马斯卡:《漂移的证据法》,李学军刘晓丹、姚永吉刘为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l“页以下。

[31]参见徐继军:《传闻证据规则在美国纽约州法院的适用))(上、下),分别载于《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冬季刊与2004年春季刊。

[32]参见张志铭:《中国的法律解释体制》,梁治平:《法律解释问题》,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78页。

[33]参见江伟:《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8页。

[34]Wig more on Evidence(Textbook),p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