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数字乡村建设策略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云南省加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工程,是省委、省政府根据三农工作新形势决定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云南省通过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试点,采取以点先行、典型示范、积累经验、完善政策、先易后难、逐步推广的政策,对于扎实推进“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关于“数字乡村”建设的内涵,云南省农业厅在关于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内容中已经给出了简要的概括描述:“通过完善互联网、电脑、数码照相(摄像)机等农业和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立和完善以自然村为基础的农村基础情况、乡风民俗、政策法规、政策补贴、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农业生产管理、农业科技、农村财务管理、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标准、名优产品、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招商引资、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资源环境管理、农村规划建设、农村疫情检测防治、气象、扶贫开发、卫生、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农村经济社会信息数据库,建设信息网络服务平台,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采用图、文、声、像和多媒体等多种形式,为农民提供及时,高效的信息服务,为各级党委、政府了解农村基层和新农村建设情况、实施科学决策提供依据。”[1]由此可知,“数字乡村”建设的内涵实质就是三农的信息化建设。
二、从“数字城市”到“数字乡村”
1.用“数字城市”带动“数字乡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信息化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信息化的运用已经融入到了城市经济、乡村经济及其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化一般首先是在发达地区和城市建设发展,而后慢慢过渡到落后地区及乡村的一个动态过程,是信息时代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如中国信息化发展,首先是数字北京、数字上海、数字广州等发达城市率先进行科学规划并进行试点工作,而后才在全国范围内逐渐推开。一般来说,城市以工业化为主,而工业化是工业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乡村以农业为主,而农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按照成熟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道路,是先实现工业化,后发展信息化,然后再把信息化延伸到农业,最终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这并不是一个矛盾的过程,在全球信息化浪潮中,人们不仅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推动工业化发展,建设“数字城市”,同时也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农业的发展,建设“数字乡村”,反过来,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的发展又为信息化提供了建设经验和技术支持。中国目前数字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同样得到很大发展的同时,用“数字城市”经验来带动“数字乡村”建设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是一种相互依赖、互为促进的关系,两者也将共同推动信息化的进程。因此,某种程度上可以将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理解为信息社会的重要内容。
2.“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能互动发展。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是一个全局性的长远的战略思维,其核心在于:(1)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城市或乡村问题;(2)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3)为建设数字省份、数字国家、数字地球创造条件。具体地说,就是在城市和乡村的层次上,长远地规划区域数字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等方面的相关工作,从系统论和一体化的角度来整合已有的或者正在发展的与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相关的理论、技术、数据、应用和能力。数字城市与数字乡村的建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定目标。目前,应当建立多应用层面的数字化地区、数字化城市或数字化乡村,能够更广泛、深入地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云南省自2007年提出“数字乡村”建设以来,“数字城市”建设同样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特别是2008年11月4日,昆明市委书记仇和在考察中国电信云南公司时指出:“昆明将建成为‘无线数字城市’,以信息化带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毫无疑问,以信息化推进城市数字化和乡村数字化,是未来各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方向,同时,城市数字化和乡村数字化也要将实现地区数字化、省份数字化、国家数字化、全球数字化作为其发展目标,因为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三、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及成因分析
1.现状。云南省“数字乡村”项目从2007年开始起步,到目前为止,云南省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据统计,到2008年10月27日,全省共制作上传乡村视频文件2 238个,其中乡镇视频351个,完成比例为26%;行政村视频1 887个,完成比例为14.1%;已完成报表数据更新的行政村有6 547个,完成比例为48.6%;已完成报表数据更新的自然村有34 388个,完成比例为28.8%。另外,数据更新工作已完成近50%,其中德宏州、红河州、保山市完成了80%以上,普洱市完成17.2%、临沧市完成20.3%、迪庆州21.7%、昭通市25.1%。视频制作上传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昆明市已经完成了所有乡镇和行政村的视频制作上传工作,楚雄州乡镇视频已经百分百的完成,大理州、保山市也完成得较好,分别完成了61%、44.4%。丽江市至今还未启动视频制作上传工作,普洱市只做了一个乡镇的视频,完成比例为0.09%、临沧市完成了3个乡镇和10个行政村的视频,完成比例1.3%,昭通市完成2个乡镇和51个行政村的视频,完成比例3.9%,文山州也只完成了3.9%[2]。从上面的这一系列数据中可看出,云南省数字乡村项目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仅仅在短短两年之内,就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且其建设力度仍在不断加大,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增多。但同时也会发现,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地方领导不够重视,目前仍就没有开展数字乡村建设,信息化滞后等状况。
2.存在问题。总体来说,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离保障三农工作顺利开展还有一段距离。从科技上看,目前由于对“数字乡村”的理论方法、关键技术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难以对全省各地“数字乡村”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从人员素质上看,部分信息采集人员、电脑设备、电脑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影响了工作进度,在信息采集过程中,虽然对各村、寨进行了基础信息和照片采集,但照片采集数量不够,有的照片规格不附合要求,不能满足网页制作需要。其次视频采集制作要求要有较为专业的人员进行摄像、编辑、配音,编辑还要有相应设备和软件,而部分地州,特别是贫穷乡镇均不具备条件;从工作进度方面看,有的地市(如昆明、曲靖、玉溪)工作进度较快,已按实施方案要求完成全部村民委、自然村的基础信息表、照片的采集,并已完成电子版信息表录入和照片分类保存;而有的地市(如香格里拉、丽江、怒江)进度较慢,基础信息表、照片的采集还未完成过半,电子版信息表录入、照片分类保存工作进度缓慢;从建设规划角度看,云南省各地市在数字乡村建设上的条件、标准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统一、规范的规划和技术标准难以确立,即使在着手统一规划之后,也很难尽快达到协调统一;从自身利益考虑,在统一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各地市对本地区的利益考虑得太多,不仅仍然各自为战,而且顾虑太多,拖拉被动,对总体建设规划不支持,具体到各村和个人则更不会积极响应,甚至还会抵触;从应急管理和服务体系角度看,旧的应急体系容易导致重复建设、浪费资源,表现在人、财、物等各方面的重复投入,各地市为了完善本地区的应急机制,往往重复购置一些设备,同时增加一些人员。另外,随着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不断出现,现有应急管理与服务体系的问题也越发凸显出来,不仅变得反应迟钝和效果不佳,而且还常常发生相互之间的脱节和制约,造成本就非常有限的应急资源大量浪费,导致应急管理与服务成效急降。
3.原因分析。毫无疑问,“数字乡村”的建设其基础条件取决于信息化发展程度的高低,如果某一地区信息化程度高,则该地区发展数字化也将相对容易。然而伴随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的认识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影响和制约信息化长远发展的因素也日益显现。对于在云南省数字乡村初始建设过程中,为何会出现上述一系列相关问题,本文认为这主要还是应归结为云南省的信息化水平,具体体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云南省信息化应用总体上仍处于分散推进阶段,体制性、机制仍然存在,电子政务协同服务水平有待加强,社会信息化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第二,信息化基础设施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现象比较突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相对滞后,条块分割的信息孤岛问题依然存在。信息系统的标准、相关数据的格式、形态等有待进一步完善;第三,信息化发展水平尚不平衡,地区间、城乡间信息化水平差异明显,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之间的“数字差距”较为明显;第四,信息化普遍服务的广泛性不够,社会化专业服务体系和配套的政策措施尚待完善,低收入社群和弱势群体的信息能力较弱,信息不对称现象有加剧倾向;第五,信息化“双刃剑”的负面效应日益突出,信息系统故障、计算机病毒、网络犯罪、黑客攻击、不良信息传播等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信息安全管理比较薄弱,信息安全的技术能级亟待提升。日益严峻的信息安全、网络安全问题威胁着重要信息系统的可靠运行[3]。
综上所述可知,在云南省“数字乡村”持续快速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只有立足现状,发现问题,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然后再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最后认真把这些问题解决掉,才能强化云南作为全国“数字乡村”的领头兵地位,才能为其他省市提供相关的参考标本,才具有其他省市借鉴的价值,才能初步形成信息社会的基本框架,勾勒出“数字云南”的大致轮廓。
四、建设“数字乡村”的对策建议
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在中国是一个创新,综观全国三农工作的开展过程,把三农纳入信息化建设,云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省份。因此,对于云南省乡村数字化的发展就不可能从其他省市借鉴经验,但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电子政务和数字城市的建设无疑都给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基于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数字乡村”。云南省电子政务工程自2002年开始实施,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基础平台也自此开始建设,截至2007年底,全省电子政务骨干网已接入4 344个政务部门,省级各部门依托云南省电子政务网已建及在建全省性专网达44个,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得到充分应用。另外,2007年7月以来,云南省建立了以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为龙头,80个省级部门网站、1 300余个州市政府和部门网站、8 300余个县区政府和部门网站为支撑的全省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群,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为下一步推行“一站式”服务和网上审批、交费、办证、求助等电子政务应用以及实施网上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因此,如果云南省在建设“数字乡村”时能很好地应用其已经成形的电子政务平台,依托云南省电子政务建设已取得的成效,很好地利用云南省电子政务已有的信息基础设施资源,相信定会为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基于数字城市经验发展“数字乡村”。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在中国可谓独一无二,因此,要实现快速发展,就只有摸着石头过河。但这也并非毫无经验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特别是中国100多个数字城市的建设经验就可作为参考。如“数字北京”、“数字上海”、“数字广州”、“数字深圳”、“数字杭州”的建设都已经初具规模,其经验也可谓丰富。另外,2004年,云南省为了结合电子政务建设的需要和步骤,提出了建设“数字昆明”的设想,并开展了对“数字昆明”建设的前期摸底调研工作,2007年底,“数字昆明”建设启动了三期工程――昆明市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扩容项目,并计划于2008年8月完成。从中可以看出,云南省通过对“数字昆明”的建设,已经总结了一套“数字城市”建设的技术思路,相信对云南省数字乡村的信息化工作将具有一定的示范和指导作用。所以可认为,在云南省建设数字乡村时,如能借鉴其他省数字城市建设经验,把在云南省打造数字昆明的技术、思路,通过修改完善后,直接转嫁到数字乡村建设上,进行去粗取精,优势互补,相信定能促进云南省数字乡村的快速发展。
3.基于云南省省情完善“数字乡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业,难点在农民。“十一五”时期,云南省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作为目标。并认为,全面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云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云南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是进一步提高云南人民文化经济生活水平的急迫需要和重要选择。正是立足于这一战略选择,云南省的信息化发展从电子政务开始,接着打造数字城市而后迈向数字乡村,以建设“数字云南”为长远目标,最终构建面向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全数字化信息系统。云南省“数字乡村”工程规模庞大,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强调统筹协调,节约物力,即集中全省各业务部门现有设备和信息资源,与国家实施的“金农”、“金水”、“信福”和“三电合一”项目等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相结合,不搞重复建设。同时,还需运用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参与,共同建设农业信息交互平台,尽最大努力争取做到使云南省数字乡村信息库内容基于省情,立足于三农,让农民尽快掌握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不断完善,从而形成开放的现代化、信息化模式,为云南省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整体性地解决区域、全球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问题,为解决全球范围内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建设方案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内容[EB/OL].云南数字乡村网,ynszxc.省略/szxc/ProvincePage/newsview.aspx?id=2280016,2008-01-10.
篇2
就目前而言,图书馆仍是阅读的重要场所,而阅读推广这一伴随现代图书馆而生的服务形态,保障了大众公平、平等地享有阅读的权利。尤其是我国有近一半的农村人口,且乡村的阅读基础设施发展还不健全,所以,应该将农村地区图书馆的建设作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力求突破空间的壁垒,使贫困地区的人们也能够自由获取知识,从而实现“科技兴农”这一最高战略目标[1]。
1 V东贫困地区图书馆发展现状
1.1 运作经费严重短缺
相关数据显示[2],贫困地区图书馆普遍存在运作经费严重短缺问题,这严重制约了农村地区弱势群体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近年来,我国大力投入文化事业,大众的阅读热情也越来越高。城市地区图书馆建设力度加大,而农村地区体量庞大,每一个公民阅读的权利很难得到真正保障,图书馆建设任重且道远。与广东贫困地区情形相似的是,在四川省内多个县市的图书馆里,每年购书经费不足万元的图书馆占比竟高达50%,其中某些县市图书馆的藏书量仅有3~4万册,人均图书阅读量大约为0.03册。以上数据表明,经费严重短缺是当前贫困地区图书馆面临的最大困境。
1.2 图书馆空置现象严重
贫困地区由于财政资金投入匮乏,致使运营经费难以维持正常的运作,因此,往往造成多数建成的图书馆无法投入使用。据统计[3],在偏远的广东贫困地区,约有1/4的县市未建设图书馆,而建成的图书馆仍有10%被空置起来。此外,许多图书馆建成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馆舍及设备陈旧,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阅读服务。
1.3 馆员待遇低,流失情况严重
图书馆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其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据相关数据统计,一线城市多个县级图书馆的年人均收入低于该市的年人均收入,贫困地区的馆员收入情况就更加不容乐观。以广东贫困地区为例,馆员不仅收入低,而且有的连社会医疗保险都没有,这导致了馆员的大量流失。
2 广东贫困地区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2.1 缺失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当前情况下,制约贫困地区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最大问题是缺少经费来源。广东贫困地区图书馆依赖于国家财政拨款,虽然每年有一笔运营经费,但这些费用连维持图书馆正常运转都不能保证,增添新的设备和图书资源就更无从谈起。例如:某贫困地区近年建成一座现代化的图书馆,其项目包括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及文化活动室等,但尚未被中央财政纳入补贴范围,只能由市、县财政各自承担部分经费。这些经费用于日常运作已经勉强,因而很难保证阅读服务的质量。此外,我国倡导在贫困地区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但建成后的农家书屋由于缺少财政补助,致使其一切日常运营费用由当地政府一力承担,其经费取决于当地政策的年度计划,这无疑存在许多主观因素与变数[4]。
2.2 工作机制不完善
相对于发达城市图书馆工作机制的完善与成熟,贫困地区图书馆管理存在诸多弊端与漏洞。尽管我国十分重视农村偏远地区文化事业的建设,例如在《社会教育工作提纲》中就提出了要在县、区、乡、村建立图书馆的目标,也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来支持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全力扶助农村进行图书馆文化事业的建设,但是,发展至今,其成效仍微乎其微[5]。目前,由于农村图书馆缺乏明确的认知与定位,面临“无读者可服务”的尴尬现状。加之农村图书馆具有地域分散的特征,难以像城市图书馆一样采取集中化管理,因此,导致其日常工作缺乏必要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2.3 缺乏专业人才
目前,因受条件所限,贫困地区图书馆员薪水微薄,生活艰辛,导致很多拥有专业技能的图书馆员选择离开,而留下的馆员以及兼顾图书馆基本运营的非正式人员因缺乏业务知识和主业技能,导致图书馆管理效率低下,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不尽如人意[6]。例如:在笔者所调研的某个县级图书馆,其馆员大多为大专学历,但由于信息闭塞,互联网技术在该馆仍未普及。部分馆员不熟悉基本的电脑操作,为读者办理借阅手续往往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农村书屋更是如此,其管理人员多由当地村委会任命,加上在农家书屋服务是义务劳动,很少有人愿意承担这项工作,最后只能由村委会主任或大学生兼任。此外,不少农村书屋的管理人员担心借出的图书会丢失或折损,就明令禁止外借。更有一部分管理人员不按时开放农家书屋,只在上级检查的时候开放,使农家书屋成为摆设。
2.4 图书利用率低下
一些图书馆资金设备健全,其标准也符合国家政策的相关要求,馆藏资源相当丰富,但图书利用率低下。例如:广东某贫困地区图书馆空间布局合理,馆藏丰富,其设备均为现代化图书馆的标准配备,但仍无人问津,使阅读推广活动难以深入开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图书馆员严重缺失宣传、组织、引导等管理知识,另一方面是因为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据调查,农村地区的读者多为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而且在贫困地区,农民更注重物质生活,并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 广东贫困地区阅读推广及延伸服务的发展策略
3.1 构建多元化合作
针对当前贫困地区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力度不够的状况,图书馆应在现有的管理制度下联合企业、协会及各方爱心人士等,齐心协力,面向贫困地区的弱势群体深入推广阅读服务,并逐渐改变他们由于贫穷而导致难以充分获取信息的处境。同时,活动环境、活动创意、馆藏资源及持续时间等多项因素均会影响阅读推广活动的成败[7],因此,为了向弱势群体提供良好的阅读氛围,图书馆及农家书屋应充分利用讲座资源,邀请相关专家举办特色讲座。
3.2 强调需求导向
图书馆应针对儿童及残疾人制订特殊的阅读推广服务,然后逐步将服务人群向外扩展。同时,图书馆还应对辖区内读者的知识需求进行相关调研,并依托流动图书服务点与农家书屋向其定期开展针对性的延伸服务[8]。阅读推广的形式多种多样,以主题图书活动为例,因为部分农民对种植知识及先进技术有强烈的需求,图书馆通过为其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或宣传手册等就能够实现信息知识的传播。此外,图书馆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整合馆藏资源,为有信息需求的用户推送相关数字资源。
3.3 创建国家阅读基金
目前,我国人口众多,阅读资源分配不均。作为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一环,图书馆仍面临着运营经费匮乏这一非常严峻的问题。因此,为了实际解决问题,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财政部门应加大对图书馆建设的投入。此外,作为公益性的图书馆应设法改变单纯依靠政府扶持的局面,主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创建国家阅读基金,整合社会力量,尤其是吸纳国内外的社会团体及爱心人士等积极参与到捐书或捐款活动项目中去,共同构筑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3.4 调整馆藏结构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越来越趋向于现代化。一方面,图书馆馆藏文献实现数字化,具体指的是借助数字化技术将纸质文献以音频、电子书、影像及视频动画等形式向外界传播,从而实现全球资源的有效共享;另一方面,应用新媒体技术,可以轻松便捷地实现服务的自动化,广大读者只需要一部电脑就能获取自身所需的信息。但是,农村图书馆尚未形成数字化图书馆的特定理念,因此,首先,图书馆应注重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其次,图书馆应开展数字化课堂,使馆员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操作流程[9]。
综上所述,广东贫困地区图书馆阅读推广与延伸服务任重而道远,因此,相关职能部门及各地图书馆应齐心协力,创造更多的可能,让每一位公民的阅读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亚冰.拓展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推进全民阅读的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8):169-172.
[2]田磊.关于图书馆阅读推广几个问题的思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6(2):96-101.
[3]乔广芬.延伸图书馆服务功能,扶持农村个体图书室建设[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9):289-290.
[4]于静.乡村地区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发展策略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6):187-189.
[5]薛明.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与新农村建设刍议[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3):231-234.
[6]陈燕.论乡村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以郴州市为例[J].湘南学院学报,2012(4):85-88.
[7]雷香花.试论乡村图书馆的“1+X”建设模式[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5):83-85.
篇3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了51.27%,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2012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指出,我国已结束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开始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在城市物质条件迅速发展,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的进程中,中国社会必须面临一系列从乡村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为主体转变过程中的问题。如何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是中国社会战略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在这些问题当中,如何避免在乡村改造过程中再次重复城市建设过程中的“趋同现象”,这是每一个规划师和建筑师需要直面的首要问题(如图1)。
事实上,我们目前在大多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和政策导向在重复着城市发展初期阶段的路线------过于专注技术性规划手段的应用,过于用城市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乡村的发展。一个村庄的消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种无序状态下的消失和改变。我们必须要反复强调一个问题,那就是新型农村社区的“新特征”基础是农村社区,他的出现是为解决城乡二元矛盾,提升乡镇居民生活质量,但不是为了割裂中国乡村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传承。
一、乡村风貌的“特色”在逐渐消亡。
[ 王晓雅,《从英国的田园风光到美国的特色小镇》]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俞孔坚说:“祖坟,村头的风水树、 风水林、风水池塘,一条小溪,一块界碑,一条栈道,一座龙王庙,都是一家、 一族、 一村人的精神寄托和认同,它们尽管不像官方的、 皇家的历史遗产那样宏伟壮丽,也没有得到政府的保护,但这些乡土的、 民间的遗产景观,与我们的祖先和先贤的灵魂一起,恰恰是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的基础。从这个角度而言,乡村的魅力所在正是那些融入记忆中的生活要素,与城市人造景观有所区别的生活“记忆”。这种记忆一旦被破坏,其修复过程是不可逆的。 一方面,我们需要消除城乡的巨大物质差别,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愿失去原有的历史传承。两相比较,在GDP、经济利益以及发展速度的压力下,人们很自然的放弃了乡村与城市的不同,选择抹杀了根植于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地域特征。
于是,就产生了这样的一种怪圈:人们不遗余力地在城市建设中不断地呼吁和尝试运用自然的属性纳入城市人工环境为市民服务,却在乡村改造建设过程中毫不留情的为他们烙上城市的痕迹,重新打造一个微缩的小型城镇。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以往村头那个乘凉、交谈、戏耍的树下空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城市中的广场和喷泉雕塑。以往具有人体自然尺度空间的街巷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城市中笔直的马路。惬意的农家小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城市中随处可见的阳台。广场、马路、高层建筑,这些城市有的要素逐渐的取代了原有乡村风貌中的要素,儿时记忆中清澈流淌的小河,随意攀爬的后院大树、偷偷翻墙去采摘的葡萄,这一切都随着城镇化数字的节节攀升而成为了乡村下一代孩子们生活的绝版场景。
乡村“风貌”特色保持策略
记忆中的乡村生活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在逐渐的消亡,我们不能单方面的否定城镇化过程中为乡村居民所带来的巨大的利益和生活状态的改善,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在城镇化过程中对乡村建设的误读。
首先,新的乡村面貌应是“洁净的”。早期乡村面貌在自然景观上是无可比拟的,尽管在基础设施上与城市有着巨大的差别,但是整体的自然环境保持着一种城市没有的“单纯”与“洁净”。然而,伴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乡镇发展在资源消耗、土地利用和碳排放上都是扩张性的。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乡村也成为环境污染的重灾区。大量无法在城市落户的污染企业在乡村不受控制的发展,排污处理形同虚设,不仅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也给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隐患。因此,经济发展速度不应以环境为代价,乡村社会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保留原有面貌的“洁净性”。修建先进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是新建社区和改建村庄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乡村不应成为工业排污和垃圾处理的场所,而应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提供可能性,成为居民选择“慢节奏”生活的栖居地。
其次,追求个性,追求乡镇建设特点应成为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准则。每个地区,每个村落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魅力所在。生活条件的改善不应以乡村生活的“模式化”和“趋同化”为代价。全球城市建设在经历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逐渐衰微、消失…城市文化出现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之后,已经开始将城市发展模式转向以人为中心和保持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协调、平衡的发展模式。因此,作为与自然环境唇齿相依的乡村生活环境,从一开始就应该始终坚持保持其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性。这种地域特色的保持,不能仅仅依靠个别人或人群的自我意识来实现,而应纳入整体区域发展策略进行控制,制订详细的城市设计导则进行指导,避免“千村一面”的情况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愈演愈烈。
第三,环境建设应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设计。乡村环境与城市环境相比,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更高。乡村环境建设应纳入到整体区域的自然环境中去,无论是过去分散的村落,还是如今新建的新型农村社区。都应该将其看作是从整体自然环境中生长出来的一种特殊自然环境,而不能将其与周边自然环境用人工的方式割裂开来。因此,乡村环境的治理和设计应更加注意景观环境的设计。不仅仅注重花草园艺、植树造林方面,更应注重建筑的形体设计、道路的线形设计、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设计以及城镇标识的设计。应注意区别对待大都市-城市-小城镇-乡村在不同级别中的景观设计要素,通过全面细致地规划,既要保护那些肥沃的农田,又要保护水域、沼泽、山坡、林木等环境资源;要进行全局性的成片保护原则,而不是单纯的个体保护原则。
第四,合理制定开发策略,形成多元共建的健康环境。乡村小镇的建设在人口集中、土地集约的情况下需要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投入与建设,努力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这其中,建设资金的来源成为乡村小镇建设发展导向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通常,国家资金、地方财政和开发商建设是建设资金的主导力量,而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建设意图往往成为乡村小镇建设的主导风向。缺少行之有效的开发策略的约束和指导,地方性开发就成为个人主观臆断的试验场。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更多的是在具体的技术数据层面进行指导与限定,而对于城市设计方面的内容限定与指导过于宽泛,缺少针对性,这就很容易造成乡村小镇在建设过程出现“趋同化”和“城市化”的现象;而开发商在乡镇发展过程中极易创造经济效益,却无法促进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发展。因此,加强制定总体开发策略,形成完善的城市设计导则,并将其纳入法定章程,保护国家、地方政府、开发商、居民的各方利益,形成多远共建的健康发展环境,是当前我国乡村小镇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后,将公众参与机制落实到行动中去。公众参与机制在我国的乡村小镇建设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这种参与机制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表面性。地方政府应鼓励公众参与到建设中来,而不仅仅是“坐、等、靠”的依赖国家、政府进行开发建设。同时,公众参与应摆脱形式化、模式化,保证参与对象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与合法性。通过行之有效的参与机制,促进公众对乡镇建设的支持和理解,加深公众对家乡的归属感,减少民众与政府的对抗,同时,也能有效的保护地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现代高质量的生活品质不能依靠马路的宽度和建筑的高度来衡量,生活中也不能仅仅充斥着噪音和汽车尾气;独具魅力的人文生态和文化沉淀永远是一个地方吸引人的决定因素。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不能与城市的发展相脱节,但是也不能成为城市发展的“模仿者”和“复制者”。以城市为中心,以自然为背景,乡村小镇是两者之间最好的过渡和桥梁,如何保有“乡村”风貌的自然、人文特色,延续乡村社会发展的历史,发展现代化的生活条件,是中国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小城镇形象探索的战略与研究[D].同济大学2006.3
小城镇形象设计研究---以江南水乡为例[D].苏州科技学院,2008
我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形象问题及对策研究[M].王华 陈红玉.福建建筑,2010.08
农村社区变迁与新农村社区建设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
从英国的田园风光到美国的特色小镇[M].王晓雅.决策探索,2013.03
篇4
信息政策是一种在国家或政府解决信息管理和信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关系和涉及到公共利益、权益、安全问题,保障信息活动协调发展而采取的有关信息产品及资源生产、流通、利用、分配以及促进和推动相关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系列措施、规划、原则或指南。信息政策可以分为信息财政政策、信息人才政策、信息内容政策、信息技术政策、信息服务政策。
二、贵州信息政策内容分析
(1)适度财政投入
贵州省主要是加大信息财政资金的投入和采取税收优惠政策来扶持信息产业,从而减轻信息内容业、信息技术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压力,在信息内容业方面,主要是加强图书馆的建设、维护工作,在没有图书馆的地区,重点投入资金建设图书馆,从而有效地保障图书的数量,目标是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图书的共享。在信息技术方面,政府推出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系统集成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信息服务业方面,主要是加大对信息服务业的资金投入,优化信息服务产业的基础设施,扩展信息服务面,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2)重视信息人才培养
在信息内容产业方面,主要加强数字内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数字内容的技术服务能力。将现有培训机构整合,充分利用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加强对数字内容产业人员的培训。并且还要依托人才培训平台,建立数字内容网络教育培训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培训项目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发展数字内容网络教育平台建设。在信息技术产业方面,主要建立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并重的机制,打造创新能力强的信息技术产业科技人才队伍,重点建立专家咨询制度,为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尽力提供智力的保障,创造优越环境,引进省内外优秀人才。加快收入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在信息服务方面,主要是用高薪吸引专业人才,尽力的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使信息服务得到全面普及。
(3)强调信息服务质量
贵州省政府就加快贵州省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下简称服务体系)建设提出相关意见。一方面是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建立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服务机制,建立省、市(州、地)、县(市、区)三级联动的中小企业服务网络,推动市、县组建服务联盟。另一方面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以中国中小企业贵州信息网为基础,加快建立全省中小企业信息网络。2010年,基本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联网,提供信息咨询服务,逐步形成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在线营销、政企信息交互为一体的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贵州省采取的主要是为了稳定的发展信息服务业,政府采取对信息服务的方向、内容作出具体的规定,对服务的范围、服务的质量、收费的标准作出统一的标准,从而稳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贵州省在建立信息服务基础设施方面,主要是加大资金投入。
(4)全面实现信息内容共享
贵州省结合信息财政政策重点投入图书馆的建设,在贵州省各县市大力建立图书馆,并且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增加图书的数量,以保证公众对图书的拥书权,在数字内容方面,贵州省数字信息内容发展过程中,通过相关的扶持政策打造数字内容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同时,重点以白云区数字内容产业园建设为基础,开展原创动漫游戏产品和动漫外包服务业务,形成动漫创意产业链,带动贵阳各区域的数字内容发展,在贵阳逐步实现数字资源的共享。
(5)提高信息技术行业的创新力
关于如何去增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贵州省重点发展软件和集成电路,下一代互联网(IPV6)、云计算等。加强开展新一代显示技术、关键元器件,进一步推进推进软件业与信息设备制造业。一方面构建技术创新体系,贵州省主要是从增强信息技术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政府通过减小对信息技术行业的税收,政府鼓励企业采取多方筹资,加强对信息产业的创新力,政府也通过政府采购形式来支持这一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信息人才的政策的辅助作用,向贵州省的软件企业和信息设备制造业引入相关的专业人才,使贵州省的这些企业加速了发展,并且使软件企业和信息设备制造业的产品呈现多元化发展。
三、贵州信息政策发展策略
(1)制定信息政策时加强公众信息的收集
在信息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应该多考虑公众的意见,政府也应该多采取公众的意见,企业是信息产业的直接研发主体,企业也应去积极的发现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总结起向政府反应,政府部门要多和企业沟通,让部分企业参与信息政策的决策,在信息政策的规划时,政府应注重信息的收集,明确信息政策的目标, 政府部门加强对信息专业人才的培训,使信息政策的方案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
(2)加大对信息产业的资金投入
在经费预算中,增加贵州贫困地区的信息产业经费,每年应该适当提高,贵州各级政府应制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各级财政预算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出台一些对贵州贫困地区的扶持政策,在经济投入上加大对贫困地区力度。对偏远贫困的地区设立专项经费补助,并确保这些专项资金最大限度地用于信息产业建设和维护。
(3)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贵州省可以主要发展电信网,互联网,努力实现规模化经营。规范信息服务价格,促进有效竞争。拓展服务领域,鼓励增值服务的发展,推进信息服务业、信息集成业的发展。建立和健全电子商务认证体系、网上支付体系及物流配送体系。发展数字化的高清晰度电视,利用有线广播电视,为各地区贫困乡村提供多媒体业务等增值服务。
(4)加大信息政策宣传、监督力度
贵州省应注重宣传力度,使信息政策的执行得到大力推广,这样才能使政府补助的资金送达到部分中小企业,特别是贫困地区应该重点通过信息财政政策给以扶持,以增强信息产业的创新能力,信息政策执行过程中应该采用正确的组织、协调和监控,让信息服务产业的服务价格得到有效的统一,对信息服务业的服务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使信息服务的质量得到保证,让整个服务市场稳定发展,在执行过程中,积极采取的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来辅助信息政策的执行。
参考文献:
[1]牟锐.中国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研究[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9):24.
[2]马艺. 加快贵州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考[J]. 贵阳学院学报,2006(3):2-4.
[3]贵州省人民政府研究中心.关于贵州信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DB/OL].[2011-04-17].http:///content.php?IndexID=204
篇5
2012年3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它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正从“初步应用阶段”向“融合创新阶段”推进[1]。教育信息化其成效或最终目标体现于学科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能有效地将信息技术整合于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以促进教育教学效果与效率最大化。所以,教育信息化能否深入发展并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不仅是教育信息化直接的参与者与组织实施者,还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最终目标的实现者。
数学是抽象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了把图形、声音和文字结合在一起,对学生的脑、耳、眼等多种感官进行刺激,使抽象的数学形象化。如何把数学教育和信息技术全面深度融合是数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问题。
我国大部分小学在农村,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对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起到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所以,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展开调查研究显得非常必要。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金华地区处于浙江省中西部较发达地区,根据金华市教育局2013-2014学年教育事业统计资料显示,金华地区68.9%是农村小学,共293所,其中镇区127所,乡村166所;农村小学数学专任教师占其小学数学专任教师的60.6%,共3229人,其中镇区2041人,乡村1188人。金华地区在2011年前已经实现了“百校上网工程”、“校校通工程”、“农远工程”、“书香校园工程”和“金华市教育信息化123工程”等。目前,金华已经建成金华市教育计算机网、教育信息基础数据库和教育教学软件资源库,实现省、市、县、校四级网络高速互联互通,所有农村小学实现网络主干宽带达到1G,学校100M接入该网,做到校校通宽带,人人可接入,农村小学班级多媒体普及率达100%,小学中生机比达到5∶1,师机比达到1∶1。金华市农村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达到要求并逐步完善,数字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丰富。[2]
面对教育信息化装备的不断提升,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进程如何?本文通过深入金华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听课、问卷调查、实地访谈与资料检索等,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信息化现状展开调查,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推进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化的完美融合探索对策。
二、问卷设计与样本情况
调查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基本信息,包括所在小学地理位置、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计算机等指标,第二部分是在前期对大量文献检索研究前提下,依据《规划》与《纲要》,采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得出现阶段衡量小学数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情况的主要指标:教育信息化认同与培训、工具软件与应用、资源共享与共建、教学与技术融合4个一级指标和相应的20个二级指标。初始问卷完成后,选取金华地区10个县市镇区小学、乡村小学数学教师共40名进行预试、问卷认知访谈,根据访谈反馈情况对具体题项的表述进行修改,确保教师对问卷题项的理解不会出现认知偏差。
本次调查根据金华农村镇区小学与乡村小学数量比,随机选取样本,共发放问卷600份,实际回收570份,回收率为95%,有效问卷565份,有效率为99%,其中镇区小学390份,乡村小学175份。同时,我们采用访谈法、文献研究法、深入课堂听课等多种方法收集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因此本调查能够反映金华市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教育信息化认同与培训
(1)教育信息化的认同
教师基本认同教育信息化与自己的数学教学关系紧密,能关注教育信息化的进展。从表1看,无论是镇区小学还是乡村小学的数学教师,都认为教育信息化与数学教学有关系,认为关系紧密以上的达82%,乡村小学与镇区小学没有显著差异,在深入乡村小学与镇区小学听课与访谈时发现,乡村小学虽然教师与学生数较少,但教育信息化装备与镇区小学没有显著差异,有的乡村小学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小学生数逐渐减少,教育信息化装备比例反而高于镇区小学。
(2)教育信息技术培训
信息技术培训多,但针对数学教学工具软件应用与数字资源应用与建设培训偏少。41.5%的教师认为培训与学科教学针对性不强,调查显示,100%的教师都参加过信息技术培训,但针对数学教学的工具软件应用与数字资源应用与建设培训很少。访谈中还发现,像电子白板使用培训是由电子白板供应商承担,但不同的电子白板厂家设计的工具软件不同,教师使用时要进行不同的培训,造成使用技术上的障碍,不仅增加教师负担,更对提高应用水平产生不利影响。目前教师在对培训内容的期望上,77.4%要求学习电子白板使用,52.3%要求学习超级画板,51.6%要求学习几何画板,50.3%要求学习Flash。
2.工具软件与应用
(1)工具软件的使用
数学教师对常用教学工具软件Word与PPT熟练,但对教学别是“图形与几何”教学中需使用的工具软件――几何画板和超级画板却不怎么使用或不用。
分析表2发现,教师常用且比较熟练的教学工具软件有Word与PPT,访谈后得知教师均参加过Word、PPT与Excel使用的学习与培训。而生活中使用QQ与微信进行沟通最普遍,且使用QQ与微信的能力都是通过实践摸索产生的,因为这两项工具软件简单、易学、使用方便。而数学教师在教学别是“图形与几何”教学中需使用的工具软件――几何画板和超级画板,有53.8%和56.8%的教师没有使用过,调查显示没有进行培训、学习是导致该结果的最大因素,其次是培训过但由于应用偏难才会不怎么使用甚至从来不用。
(2)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教师普遍能使用信息技术和现代媒体,但经常出现媒体使用不当的现象。当前,小学数学一、二年级每周5个学时,三、四、五、六年级每周4个学时,部分小学开设数学综合实践活动1学时。根据表3数据,结合深入课堂听课,我们可看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普遍使用信息技术和现代媒体,在课堂上使用最多的是PPT,有的教师可以说达到滥用的程度,如在教学列竖式计算184÷46时,部分教师把演算过程也用PPT播放,影响小学生理解算理与掌握计算方法,这些教师似乎离开PPT就不会讲课了。
(3)多媒体课件资源的利用
教师能共享多媒体课件资源,但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独立制作课件的能力薄弱。32.9%的教师是现成课件直接运用,49.6%的教师是在别人的基础上修改,只有17.4%的教师能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独立制作课件,其主要原因是许多工具软件不会用,做不出自己设想的效果,其次是自己制作课件素材少。
3. 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与共建
(1)网络与教学资源网站
办公室网络流畅,但是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站及平台不熟悉。调查显示,88%的教师所在办公室网络通畅,所有教师办公室都通网络。教师对教育教学资源丰富的网站不熟悉,情况是:48.2%的教师对“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 不熟悉,49.7%的教师对“浙江基础教育资源网”不熟悉,52.6%的教师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不熟悉,浏览最多的是自己学校网站、金华教育网站,其次是“新世纪小学数学网”。访谈中得知,金华地区农村小学数学教材基本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在参与开展的数学教研活动时,会引导教师上该网站浏览课程资源。
(2)数学教学数字资源
学校网站教学资源匮乏、更新慢,适用数学教学的数字资源较难找到。
调查显示,51.5%的教师认为自己学校网站内容匮乏,学校网站几乎都无法上万方期刊这类教育数据资源库查找并下载教学中所需资源,34.1%的教师认为学校网站资源更新慢。
(3)数字化资源下载
数字化资源应用不理想。调查显示,影响教师下载数字化教学资源用于教学的主要因素是网上资源与本班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不符,其次是网上资源更新慢,再者是下载要收费。
(4)教学资源上传共享
很少教师愿意将自己设计的教学资源上传网站共享。调查显示,影响教师将自己设计的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站与大家共享的因素有:72.9%的教师认为自己设计的教学资源没有多少创新,37.4%的教师是找不到适合的网站平台与不知上传方法,11.6%的教师认为自己设计的教学资源自己拥有知识产权。
4.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
(1)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指导
教师有积极探索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意识,但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指导与编制数学教学软件和使用资源库的知识和经验,从而影响了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把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成效。
在深入课堂听课后发现,农村小学数学教师都在不同程度的探索如何使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但是进程非常缓慢。调查显示,影响应用教育信息化进行教学的因素包括:①缺乏编制数学教学软件和使用资源库的知识和经验,②缺乏能制作出与本人的教学设计一致的软件,③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指导,④课前备课量增大,⑤使用效果不尽人意。
(2)数学教师本身的素养
数学教师本身的素养影响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调查显示,职称在小学高级及以上的教师对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怎样融合且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与新入职的教师有显著差异。当在上课时课件预设与学生想法不一致时,只有2%的教师能及时调整课件,48.5%的教师偶尔能调整课件,还有30.9%的教师是无法调整课件。
深入课堂听课发现,部分新入职教师在教学中设想一条线、小学生学习认知一条线,信息媒体又一条线,这3条线处于分离状态。部分直接用光盘进行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当师生双方互动“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时,由于光盘固定的流程,教师无法调整预案,只能按照光盘的流程继续进行。
(3)数学教学优质资源利用效果
教育信息化提升了教师教学的多种能力,但将数学教学优质资源应用于自己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调查显示,只有19.3%的教师对将数学教学优质资源用于自己教学的效果感到满意。不满意的原因有以下几项:68.3%认为学生情况不同,出现“水土不服”;41.9%认为自己钻研不够,没有用好用活优质资源;38.7%认为教师个体素质不同,出现“东施效颦”。
四、思考与对策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现代化的过程”[3]。由上调查分析可知,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已取得一些可喜的进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对以上调查结果与分析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以下对策。
1.各方参与,激发教师内动力
(1)政府牵头,组织各种教育信息化推广活动
各级教育领导部门牵头,深入农村,组织各种形式、各个层次的教育信息化经验交流宣传推广会,典型引路、示范引领,如微课、电子书包、翻转课堂、Web2.0、混合学习、移动阅读等的展示[4],让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看到教育信息化下教师的工作量没有增加,在某种意义上反而得到减轻,课堂教学效益得到提高,这必能激发教师投入到探索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的热情。
(2)有的放矢,开展各级各类的教育信息化培训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提升,需要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培训的支撑。国培、省培、区培各级各类培训组织者要深入农村,充分了解一线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实际需求,对培训专家提出有针对性的内容要求。随着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每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参加一定学时的教育信息化培训,如:在《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中,要求每位教师5年内完成360学时的培训,我们还可建议360学时中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培训不能少于90学时。在培训内容上要注重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如开设“超级画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等内容的培训。
2.顶层设计,工具软件简单化
(1)工具软件简单化,利于一线教师普及应用
工具软件开发应遵从简化原则,从全面需求出发,保持整体构成精简合理,使之功能效率最高。信息技术的发展只有当技术趋于简单化时,技术才能得以广泛应用。如:白板开发商的应用软件要标准化,利于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研发机构要针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开发功能全面的学科教学平台。有了好的学科教学平台,师生易学易用,使一线教师能像使用传统教学工具一样,操作方便,这样既减轻教师负担,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出教育信息化的实际效果。
(2)课件微型化,便于一线教师因材施教
数学教学的实践和研究都表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探索建构的课堂,需要教师的随机应变,临场发挥,任何提前设计好的“教案”、“课件”都无法原原本本地搬到课堂上。因此,课件开发研究机构需要把数学知识分解成像“原子”一样的“知识原子”,对每个“知识原子”开发出微课件、微素材,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些微课件、微素材,根据农村小学生学习“生成”情况,运用工具软件进行组合,使学生动态的建构“知识分子”,从而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
3.以人为本,资源建设个性化
数字资源的建设要关注学生、教师、学校的需求,关注人的个性发展。[5]
(1)公建众享资源开放化
公建众享,国家出资、名家建设、一流水准,像“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等,农村小学数学教研组应引导教师用好这些资源。同时,区域教育领导部门应以区域为单位购买一些大型的商业期刊数据库,如中国知网、维普网等都有大量的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资源,且数据库资源更新快,检索方便,区域内开放这些数据库资源,真正实现公建众享,有助于打破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教学资源匮乏的局面。
(2)共建共享资源特色化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共建具有农村小学生生活经验与学习经验,并能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特色资源库,特色资源库的建设应由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牵头, 教研、科研、信息部门进行技术指导,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共同参与。数字资源的建设要着眼于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资源的积累可以通过各种比赛、奖励等措施,鼓励教师积极把自己创造的教育教学资源上传,建设符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需求的本土化数字资源库,达到资源有效利用,实现经验、智慧共享的目的。
4.协同发展,教学与技术融合
系统论认为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只有把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有机的融合,才能实现1+1>2。
(1)构建高校与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研究共同体
高校专家对教育新理论、数学学科知识的本质、信息技术把握深刻,而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对农村小学生学习特点了解透彻,高校专家团队与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构架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研究共同体,恰好能发挥各自的特长,建构新的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理论,提升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素养,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道路。同时师范院校开设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新课程,为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培养人才。
(2)构建区域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发展共同体
在城乡学校之间,由于师资和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教育教学质量存在差别。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水平,使教学与技术融合,需构架城乡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发展共同体,由数学教研员、信息技术教研员引领,以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为核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教学模式、方法等的探索[6]。在共同体中要努力建设好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实验区和示范课堂,通过实验区和示范课堂在数学教育信息化上积极探索,出经验,见实效,用成功的典型和经验带动共同体中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3)构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与信息技术教师共同体
探索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双向融合,还需构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与信息技术教师等多学科联合共同体,开展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校本培训,建立学校微信论坛,借助微信论坛交互性强,便于交流,可随时解决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中的问题。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各方形成合力,特别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由内而发的投入到探究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中来,才能实现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目标,进而促进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真正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余胜泉.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5):5-14.
[2]蔡洪祥,卢晓华.加快金华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浙江教育技术,2011(3):50-54.
[3]托宾・哈特(著),彭正梅(译).从信息到转化:为了意识进展的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2.
篇6
媒介融合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和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媒介变革过程中最明显的趋势。媒介融合
由美国马塞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I・浦尔首先提出,意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性的、文化的联盟”,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国内学者周鸿铎认为,“媒介融合是一种业务上的合作,不是谁吃掉谁的问题,而是通过这种合作,实现媒介资源的最佳配置,以便实现共赢”。发展至今,媒介融合的形态日益丰富,人们常说的内容融合、产业融合、资本融合,以及媒介形态、结构、流程和传播方式的全方位融合,媒介之间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功能的融合和相互渗透。正是这种多层次、多向度的媒介融合态势,为传统电视媒体改变自我、寻求新发展提供了机遇,它们纷纷抛弃既有的基于单一产业的营销方式,开始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和营销战略,以期获取更大的市场空间。
随着媒介的数字化与网络化的发展,以及各国解除管制、鼓励竞争的政策法规的出台,各媒介间的融合从理论逐步变成现实。随着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这些技术在广电、通信领域的全方位渗透与应用,传统媒介的界限渐渐模糊,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媒介终端可实现的功能逐步强大。媒介融合颠覆了大众传媒独占鳌头的大众时代,对于信息传播甚至社会生活都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从传播者、传播渠道,到传播内容和受众,传播过程的每个环节都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而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媒介融合的大潮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新媒体终端,它们竞相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多频道数字高清电视、网络电视、车载移动电视、手机电视、MP4,甚至数码相机,都可以成为接收电视节目的终端设备,而人们看电视的行为也日益由原来的家庭式、固定式收视向个人收视、移动收视等多样化方式演进。
媒介融合给对农电视带来的影响
媒介融合给农业电视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节目的播出平台增加,视音频的播放载体不再仅局限于电视机。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卫星移动电视等新媒体不断崛起,与传统电视一道呈现出丰富的融合特征。人们看电视的行为也日益由原来的家庭式、固定式收视向个人收视、移动收视等多样化方式演进。非线性传播、互动性、跨平台、个性化,是媒介融合环境下电视节目最突出的特征。
媒介融合使得农业电视节目的传播形态由原来的线性传播向非线性传播演变,观众收看更为方便,反馈更为快捷。媒介融合环境下的电视节目以在线观看、视频下载、网络直播或者互动娱乐等形式为主,在许多层面实现了对传统电视节目的超越,因而在满足受众需求方面显现了相当的优势。
目前我国农业电视节目的网络化工作已经初步完成,及时节目信息,开通互动平台,网络成为农业电视节目和城乡观众沟通的重要桥梁。吉林电视台的乡村频道、山东电视台的农科频道、河北电视台的农民频道等专业频道,以及优秀农业电视栏目如荆州电视台的《垄上行》、湖南卫视的《乡村发现》、贵州电视台的《我们农民工》、北京电视台的《京郊大地》等大都可以进行网上直播、点播和信息互动,网络成为农业电视节目对外传播的新渠道。中央电视台还设置了CCTV社区、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设置了广视互动论坛,为观众的反馈、评论提供数字化社区服务平台。
加大对农业电视节目研发等核心竞争力生产要素和内容的投入。技术进步使得新媒介种类丰富,并且传输容量也大幅提高,使得农业电视节目的生产数量和质量都面临挑战。数字付费电视、IP电视、手机电视、数字助手PDA等都需要大量与各媒体特性相符的音频、视频、图文及数据内容。然而,由于数字新媒体发展初期所处的用户短缺的困境及收益分配模式的不明朗,内容创作者的积极性较低,投资者的投资也格外谨慎。农业电视节目的生产与传播需要政策的支持。
对农电视节目营销的实施
从社会经济背景、传媒创收渠道、市场空间来考察,实施对农电视节目营销的条件基本成熟。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恩格尔系数逐年降低。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费者可用于食物之外的消费相应增加;贫富差距扩大,则引发社会阶层的碎片。具体到传媒领域,一方面,收入、文化及适应力的差异使消费者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不再趋同。黄升民教授认为社会阶层的碎片“使原有的社会阶层经由社会观念达到集体行动的逻辑发生了某种断裂,社会观念的利益化和个性化倾向明显”,传媒的“大众时代”正过渡为“分众时代”。另一方面,消费者的角色由受众变成用户。在受众时代,媒介消费基本免费,媒介传播只是单向的点对面方式,并且媒介传播的内容较少,媒介经营重视收视率、收听率或覆盖率。到了用户时代,媒介消费者则按需缴费,通过媒介平台与运营商、内容商以及其他组织,消费者充分互动,实现点对点的传播。
在广告市场处于边缘地位的农业电视也应该考虑实施节目营销战略。随着电视广告市场的分化,电视传媒机构意识到节目营销的重要性。我国自1979年恢复电视广告以来,广告收入就成了电视业的主要收入来源。电视台主要通过制作和播出节目获得高收视率,然后向广告商出售广告时间以获得广告收入。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技术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电视广告市场的增长放缓,传统电视的广告资源被分流。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各级电视机构的经营重点开始由广告转向电视节目,以寻找新的收入来源。学者陆地在《论西部电视产业发展模式的增长极》一文中认为“从国际国内电视产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只有生产和销售电视节目,能够构成电视产业内除广告之外的第二大收入来源。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都相继喊出了把节目经营收入培育为本台收入第二大支柱的口号”。
为数不多的农业节目有着很好的观众缘和很大的需求空间,这为节目营销的实施提供了较好的市场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现代化程度的加深,传统的“就农言农”的对农传播思路必须进行转变,对农业节目感兴趣的观众也越来越多,包括所有关心三农、关心和谐社会建设的城市人。城市的发展与乡村的建设密切相关,城市人的生活也离不开乡村社会。关注农民工,提升农民工的素质,培育农民工的现代市民意识,创建和谐的城市环境是所有电视台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2009年5月中央电视台上网栏目2009年5月份访问量排行榜,在278个上网栏目中,农业节目栏目(如致富经、科技苑、每日农经、农广天地、聚焦三农、乡村大世界、乡约、乡土等)大都排在前80名。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已成为全国对农专业频道的领头羊,综合实力排名第一,2008年,在业界具有极高权威性的“TV地标”评比中,农民频道从全国近千个频道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全国最具影响力专业特色频道”,同时频道还被河北省广告业协会评为“河北省最具广告成长力媒体”。2009年5月25日,湖南卫视午间档《乡村发现》CSM22收视率0.61、份额4.86%,同时段排名第一。这是《乡村发现》这个栏目自3月2日复播以来首次取得第一。这些数据说明农业电视节目因其新奇、实用、自然、亲切,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还是能够得到大众的喜爱的。
积极、稳妥推进对农电视节目营销。互联网、IPTV、手机电视等基于信息网络和数字技术的新媒体形态层出不穷,它们拥有交互式的传播方式、专业化的传播内容以及数据存储的高质量和大容量,极大地满足了受众活动和受众需求。这种媒体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传统农业电视的地位带来了巨大冲击,使得媒介市场格局逐渐由单一媒体垄断转化为多种媒体并存发展,如果说这种格局转变的根源来自信息接收渠道的多样化和受众需求的个性化,那么这一转变的结果便是受众的分化即传统电视受众注意力的严重稀释。
对农电视要想改变自身困境,获得新的生存空间,必须在观念、体制、内容、形式及已有资源的各个方面进行充分的整合,积极推动与新媒体的融合,让更多的消费者快捷方便地收看节目,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丰收。电视节目的营销方式很多,既可以通过版权交易、下载点播、广告、赞助等盈利方式来进行,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公益活动、策划媒介事件,深入农村现场、邀请农村受众参与节目采制等方式,来提升节目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一,版权收入将成为节目提供商的主要收入来源。媒介融合带来的一个新变化是传播平台的增加,因此对农业电视节目提供商来说,版权交易的对象和交易机会增加了。可以将节目卖给电视运营商,也可以卖给网络视频分发平台,还可以卖给手机运营商,当然还可以做成DVD在市场上销售。最具意义的是,可以多次出售版权,充分发挥内容资源的价值潜力,实现多次盈利。
改变内容困境的一个战略是将内容提升到产业的高度,通过引导或支持相关产业组织的建设并促进产业组织合理的竞争与协作,构建较完善的产业链并保证产业链通路的顺畅,从而使内容能够规模化生产,大批量集成,面向大市场销售。内容不可以重复批量生产,内容生产需要创造力,而创造力的价值集中体现在版权上。目前我国内容的创造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难以充分发挥,这要求政府在发展内容产业时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在树立企业、消费者版权意识的同时,通过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严格的法律法规和大力监管打击非法盗版等行为。
第二,付费点播、下载。社会经济及文化潮流的发展与进步引发社会阶层的“碎片化”,并由此延伸到市场的“碎片化”和受众的“碎片化”,大众时代过渡为分众时代,媒介受众由以往的单向阅听人的角色转变为需要为其量身定制娱乐、资讯服务的用户。媒介与消费者的互动更加充分,传媒产业正以日益丰富的信息娱乐元素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农业电视节目,特别是那些致富项目对脱贫致富的人士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他们非常迫切地想获取这些信息,纷纷留下电子邮箱、电话、QQ号码。对于手机电视和网络电视而言,付费下载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盈利方式。虚拟商品支付交易平台的建立,数字内容的支付问题得到了突破性的解决,这为网络付费收视进一步扫除了障碍。
第三,形成精准营销和口碑营销为主的营销形式,提升节目和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电视开始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融合。传播载体增多,广告主和观众两大消费主体越来越理性和挑剔。广告主改变了过去粗放式的广告投放策略,在目标消费市场逐渐细分的压力下,调整为集约式投放。网络功能由最初单纯地获取信息、娱乐,发展到日常生活帮手、商务往来等交流手段,由此形成精准营销与口碑营销的营销新形式。
对于迅速发展的新媒体产业,农业电视应当正视眼前的危机,但是更应看到自身面临的机遇,如何有效地利用新媒体在资源链接、分众定向、及时互动上的优势,在多元媒介的交叉融合中实现资源的深度整合,将是在我国传媒改革的进程中不断探求的核心议题。(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课题《新农村建设中涉农电视发展模式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7C326)
参考文献:
1.刘婧一:《应对媒介融合――新环境下的电视节目营销》,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李怀亮:《新媒体:竞合与共赢》,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宫承波:《新媒体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
篇7
一、“互联网+”时代县区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原则
“互联网+”时代实现县区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就是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建立的线上虚拟学习环境,它不打破原有的体制建制,而是对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补充、改进和创新,让实体学校和线上虚拟学校有机结合,让线上数字资源和本地课堂教学同时并进。“互联网+”环境下构建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讲求实效的原则
讲求实效的原则即利用本地现有的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重点解决乡村学校开不全课、开不好课的问题。随着“三通两平台”的逐步完成,县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已具备网络课堂的传输和实现功能,无须再进行专项投入。须重点解决的是本地优质教师资源和现有数字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2.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位教师在一个课堂上面对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讲授,无论教师资源多么优质,但受众是有限的,共享平台可以将已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价值和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因为通过互联网,可以让一位优秀老师去服务成千上万个学生,通过直播课堂,学生可以直接接受优质教师资源,通过网上平台,学生可以打破时空,享受、学习到最优质的教学。
3.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原则
通过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进行教学,是对实体学校教学的补充和改进,是通过网上虚拟的教学环境,弥补实体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不高的现实,因此,实现共享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过程。首先,应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其次,优质资源共享,可帮助教师在教学方法、课程建设、教学理念等方面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
4.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则
通过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进行教学,目的在于把优质的教师资源和数字教学资源引入乡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帮助这些学校开全课、开好课,和本地学校的教学相结合,全面提高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互联网+”时代县区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框架模式
县区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是基于县区“三通两平台”已基本完成、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已具备各类网络课堂传输的情况下进行研究的,是对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因此对平台的硬件环境不再进行研究,只是对如何构建平台进行设计和研究。
1.打破“信息孤岛”,整合已有资源,构建县区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整合县区内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完成县区内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数据中心,并实现与各学校之间的互通互联(如图1)。这是整个平台建设的框架和基础,是实现已有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重要渠道。但与平台建设以前各自为政的“信息孤岛”不同的是,这是云概念下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平台上的教学资源是经过整合和筛选的,是单个学校的信息资源无法比拟的。通过平台,可以实现多样化的优质教学资源向各个学校输送,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重要的借鉴与补充。但这种方式的教育资源传输是基于平台对学校、对教师的传输,对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有所帮助,但对于已经存在的校际间教育教学资源不均衡现象却没有太多的改变。
2.利用优质资源,开设同步直播课堂和专递课堂
针对县区内学校教学水平差异较大、许多薄弱校主要课程开不好、个别课程开不了的现实,开设同步课堂。在具有优质教学资源的中心学校或示范学校设置主讲课堂,利用宽带网络传输,通过平台同步直播到各相关学校和教学点,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共享。一种是同步直播课堂,就是在主讲教师在本地为本校学生授课的同时,同步直播到其他学校,实现本校课堂和异校课堂同步讲授(如图2)。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各校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直接接受优质教师资源的讲授,不增加教学资源投入。但是由于资源输出学校的教师是在为本校的学生讲授的同时来完成输出的,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是针对本校学生进行的,对于资源输入学校来说,由于教学水平的差异,可能会感觉到针对性不强,或者难度较大,影响教学效果。另一种方式是专递直播课堂,是资源输出学校的主讲教师专门针对资源输入学校设计的同步直播课堂(如图3),资源输出学校的课堂并没有自己的学生,这样做的好处是针对性强,可以照顾到资源入学校学生知识结构、接受能力和学习需求。但主讲教师会长期面对无人教室授课,影响讲课激情。在实践中可以在有条件的资源输入学校,让主讲教师作为专递课堂的支教教师,面对学生讲授,并向其他学校进行同步传输。
3.借助网络技术,实现校际互联互通,开设互动课堂和专递课堂
以上两种方式,都是建立在资源共享平台与各个学校或教学点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利用网络进行远程传输,是一点对多点的教学模式,是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均衡化的比较基础的形式,但是这种形式是在一个大平台下运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诸如网络速度、网络安全的影响,一旦遇到问题,整个共享平台都可能被迫中断。而且从平台本身来看,规模越大,对维护的技术要求就越高,维护成本也随之上升,平台整体行动的效率也会降低。因此,须着力打造“中心一”管理模式,使某些学校成为整个网络运行的核心力量[2],在平台与学校互联互通的基础上,服务器分级下移,建立平台中心校,实现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互联互通,让中心校成为平台运行的核心力量,逐步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同步直播课堂,在小范围开设互动课堂和专递课堂(见图4)。
4.借助“三通两平台”项目,实现教师教研与学习的网上互通
“三通两平台”是以人为本的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教学与学习,在基础教育阶段,国家建设要求是初中学生有条件逐步实现“人人通”。结合共享平台的实际运行情况,笔者认为当前重点是要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而不是形式上的人人有帐号,教师要率先使用。平台的构建,为在不同时空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成为现实,对于课程输出学校和课程输入学校的教师针对同一课程的交流研讨变得非常直接,不同学校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心得交流更加顺畅,大量“精品课程”、“名师课堂”等数字资源,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平台建设运行过程中,一定要针对性地设置专门的教学研讨空间,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全面提高平台的使用效率。
三、县区内建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面临的问题
1.县区内教学资源共享平台顶层设计不到位
随着县区“三通两平台”建设逐步完成,县区内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硬件环境已基本到位,但作为专门解决县区内教学资源共享的平台设计并没有同步跟进,平台所需的软件环境没有进行整合,只是进行最基础的一点对多点的数字资源的传输。
2.课程建设不足,现有教学资源针对性不强
针对县区内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特点的课程建设严重滞后,特别是本地自己建设课程少之又少,即使有,也是在实体学校按传统方式授课的录像而已,根本不具备共享平台同步直播课堂的特点要求。而市面上的各类数字教学资源,虽然数量很大,但在实际使用中会发现针对性不强,也不具备同步直播课堂的特点要求。
3.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教师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参差不齐,根据华晓宇的调查[3],从使用频率来看,尽管中小学教师使用网络文献资源的教师比率达到98%,但仅有12%的教师会每天查阅网络文献资源,56%的教师每周查阅1次以上;从使用能力来看,仅有不到2%的教师没有任何困难地进行网络资源收集和整理,50%左右的教师会遇到各种困难。在教学手段上,大部分教师只能制造简单的PPT,许多教师不能熟练地使用交互式电子白版。
四、平台建设的保障与措施
县区基础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县区政府的主导下,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合力建设完成。
1.政府主导,推进平台建设
(1)建立UGBS协作模式,做好平台顶层设计
UGBS模式由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协同中心首创,是信息化带动基础教育发展的创新模式[4]。U是高校研究机构,G是政府,B是企业,S是学校。即引入高校的先进理念、公司的先进技术,通过政府资金与管理的支持以及学校教师的主动参与,共同推进平台的建设。
(2)组建核心团队,促进平台建设
无论是平台的安全高效运行,还是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中的学科建设,归根到底是人员队伍的建设,需要逐步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学科核心团队。因此,政府需要牵头组建包括信息技术专家、学科专家、一线教师、电教工作者等人员在内的学科研究团队,组成研究共同体。承担控制平台运行风险,帮助学校教师进行学科研究,进行课程建设,指导平台建设等任务。
(3)加强教师培训,完善平台建设
过去的几年间,国家实施了信息化教育教师培训计划,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教育部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要求,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推动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必须针对平台运行需要,加强对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以此推动平台建设。
(4)制定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平台使用效益
根据《教育部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要求:“要制订针对区域、学校、课程、资源、教师、学生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将相关评估纳入教育督导工作,有效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因此,县区教育主管部门要结合平台建设和使用的实际,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开展面向县区教育信息化的督导评估,提升共享平台的效率、效果和效益。
2.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促进平台建设
(1)改变观念,创新教育教学组织方式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校际优质资源共享,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需要对教学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要把教与学活动在物理空间、资源空间和网上学习空g整合起来,并进行融合[5]。因此,学校层面必须改变观念,把实现县区优质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自己的责任。强化校际合作和支持,全力实现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打造信息化教育的教学环境。
(2)培养信息化队伍
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教学,利用数字教学资源辅助教学,把优质教学资源服务于县区内的每一所学校,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学校必须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无论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还是从课堂设计、讲授方式、课外辅导等,都要建立信息化教学的概念,符合信息化教学的要求,培养信息化的师资教学实施队伍。
(3)加强教研活动,探索研究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与实体学校相比,网上虚拟的学习环境突破了时间、空间的概念,所要求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相比有很大的改变,而且是全新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因此,根据信息化教育的特点,针对性地加强教学研究活动非常重要。学校要有计划地组织专门的教研活动,包括跨校、跨课程、跨年级的教研活动,以最大化地实现经验共享和思想碰撞,探索研究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3.增强教师能力,提高平台使用效能
(1)提高信息化教学操作和使用能力
教师要通过培训和教学实践,不断提高信息化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课程输出学校和输入学校的教师,都要熟练掌握课程同步直播过程中的各项程序,并且能够熟练地操作,保证课程同步直播和互动的教学效果。
(2)提高学科学术水平
教师能力的提高,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科学术水平,要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网络数字资源,认真钻研业务。结合开展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活动,争取人人创建微课,人人有优课,人人争做教学名师,全面提高学科学术水平。
(3)改进创新教学方法
在平台上教学是一种创新,包括教学环境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因此,必须设计出符合信息时代认知规律的内容,培育多种新的教育方法。作为课程输出学校的教师,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设计、讲授时间、交流互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设计,以保证教学质量;课程输入学校的教师,既要同步掌握输入课程的全部内容,同时要维护好课堂的教学秩序,在直播过程中引导学生同步学习,还要在课下做好学生的辅导和预习,及时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
参考文献
[1] 陈鑫.我国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差异研究[J].求索,2012(3).
[2] 华晓宇.中小学教师网络文献资源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5(1).
[3] 高振字.中小学校际介作网络构建的成效、类型与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5(1).
篇8
城市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基本文化生活需求,信息获取需求而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制度以及系统,城市图书馆是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提高居民文化素质水平以及传播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和场所。城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城市图书馆也应以公共服务为基础,整合资源,传播知识,打造文化服务品牌,建立符合当前城市特色的城市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
一、城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意义
(一)公共文化场所中城市图书馆的重要性
城市图书馆就是国家为了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养,满足城市居民的阅读需求,而在城市中建设以阅读为主的公共文化场所,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城市图书馆是城市文化重要的传播场所,是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图书馆的发展也极大的影响了城市社会建设的进步和发展。城市图书馆中保存和记载了历史上人类活动的各种资料,为城市居民的丰富思维和提升思想意识提供有利的源泉和科学依据。当今社会,世界上无数现代化的城市中都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建设,都设有大量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标志性建筑物,尤其重视图书馆的建设和普及,城市图书馆是知识文化公共场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提高居民文化素质水平以及传播知识的重要途径。
(二)城市图书馆是收藏文化典籍,传播先进知识的主要公共服务场所
城市图书馆主要由古代的藏经楼,藏书阁演化而来,是收藏文化典籍的重要公共服务场所,城市图书馆收藏的图书更为多样,更为丰富,范围更为广泛,为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成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城市图书馆的文化公共服务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居民关注,人们可以在城市图书馆中阅读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先进的思想理论知识,丰富城市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城市居民的文化素养。另外,有很多文化活动都可以在城市图书馆中举办,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来参与,从中了解社会文化信息,激发城市居民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兴趣。
(三)城市图书馆是城市居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公共场所
城市图书馆是城市具名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公共场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已经无法满足通过传统的学院式专业教学的模式来获取,当今社会知识信息更新速度日新月异,城市图书馆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城市居民终身学习的理想场所。在世界各地发达城市中,很多城市公共图书馆都以普及和推广终身教育为城市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目的,比如开设学习培训,开展读书辅导活动等,开展面向社会的继续教育,这些都是城市图书馆公共服务方式的深入和延展,也是城市居民对城市图书馆的社会需求所在。在网络信息社会,城市图书馆更是广大城市居民接受终身教育,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提高社会竞争力,不断完善和更新科学文化知识的理想场所。
二、建立城市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的策略
(一)整合资源,传播知识,打造文化服务品牌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城市图书馆不能只着眼于服务于城市人口,更应广泛的辐射周边的乡村人口。城市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藏书资源,优秀的管理团队,先进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因此,城市图书馆更应统筹规划城乡图书馆建设,整合优势资源,结合自身特点,反哺乡村图书馆的建设,共同建设,共享各种数字化图书资源,使现有文化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实现城乡图书馆资源的优化和共享,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文化知识需求量。城市图书馆是城市文化的标志性建筑,是塑造城市文化品位,打造城市名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城市图书馆应根据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民俗风情,地理情况等综合因素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文化服务品牌,与城市相互和谐,相互映衬。
(二)以公共服务为基础,满足多层次读者需求
通常情况下城市居民层次复杂,需求多样,因此,城市图书馆需要以公共服务为基础,尽可能多的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城市图书馆所提供的知识信息具有可选择性,跟广播、电视的被动式提供信息不同,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知识信息,因此城市图书馆应该根据读者的不同需求,细分读者需求类型,满足多层次,不同类型的读者信息需求。加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以及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城市图书馆的公共服务能力,扩大城市图书馆的公共服务范围,是为多层次读者提供不同信息需求的有效途径。比如城市居民中,老人,青少年,农民工,等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人群,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获取主要是依靠图书报刊等书面载体,以影视影像为辅。而中青年等文化水平较高的群体,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获取主要是网络信息,电子图书形式等数字化载体。因此城市图书馆应该根据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需求开发传统载体,现代化网络信息形态相结合的公共服务模式,在提供普遍性信息知识服务的基础上再进行针对性的满足特殊群体的信息需求。
(三)发挥群体优势,建设城市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
城市图书馆要最大化的发挥公共服务效能,单凭少数的图书馆力量是远远不足的,要发挥出城市图书馆的快捷,方便,有效的公共服务理念,需要建设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来完成。可以通过总分馆的模式进行建设,以总馆为资源基础,各乡镇图书馆为分馆,以村,社区,居委会图书馆以及图书流动车等为补充,再联合学校,企业等其他单位的图书馆假如图书馆集群体系,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在不改变原有刑侦隶属,人事,财政关系的情况下,总馆对全成员馆进行文献资源编目,分类,标引,加工,电子文献录入等统一制定,同时指导和协调采购,读者服务等工作,而分馆则主管针对各种读者的服务工作,总、分馆之间实行图书通借通还、数字资源共享,共同保障市民服务。
(四)以图书馆集群为基础,建设城市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
篇9
文秘站网/-找文章到文秘站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一些烈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的暴发流行和重大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仍不断发生。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经济和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加强农村卫生防疫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村级卫生组织在公共卫生建设中的重要性。
当前加强村级卫生组织建设面临许多困难,其原因一是全球结核病预防控制刻不容缓。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结核病发病以每年1%的速度递增。20__年全球新发结核病病例890万。全年死于结核病180万人。因此,抓好公共卫生和村级卫生组织建设是预防各种疾病的第一防线。二是传染病疾病防治任务非常繁重。目前,我国结核病患者人数约450万,仅次于印度,列世界第二位,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约200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估计占全世界1/3,血吸虫病患者约85万人,全国共报告法定甲乙类传染病902018例,死亡3241人。据调查:80%以上的结核病人分布在农村,在结核病人中贫困人口占36.27%、37.3%的结核病人因经济困难而延误就诊,56.5%的病人因经济困难而得不到正规治疗。三是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20__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各成员国的“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的评估排序中,中国列188位,在191个成员国中列倒数第4。占全国人口60%的农村居民,仅享用了20%的医疗卫生资源,79.12%农民是无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这些头痛发热常见病、多发病都有广大的农村卫生技术人员负责。四是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投入不足。20__年中国费用中,农村卫生费用占22.5%,城镇卫生费用占77.5%,这就是说,占全国人口2/3的农村居民所花费的医疗费用不到城市居民的1/3。五是农村卫生工作相当薄弱。农村一直是卫生工作的重点,缺医少药、卫生条件落后的状况没有大的改变,大多数村级卫生室房屋破旧,缺乏基本医疗设备,从业的卫生技术人员中相当一部分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六是村级卫生机构有待加强。截至20__年年底全国3.7万个乡镇设了4.1万个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88万,每千人口拥有卫生院人员1.17人,全国65万个村有53万个设置了卫生院,占村总数的80.7%,而每千农村人口拥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人。我国的各种疾病大都是来源于农村,所以政府要从经济上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给予村级卫生技术人员补贴。七是农村卫生专业人才匮乏,专业素质低。全国乡镇卫生院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只占10%,无专业学历者高达21.6%。农村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预防保健工作薄弱,农村卫生经费补助不足,影响农村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
怎样实践十一五纲要规划蓝图,不是光看数字,而是看全国的广大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行动,如何加大村级卫生机构建设的投入,各级政府都要有具体方案和资金的投入。一是要加强村级卫生组织网络建设。各级政府要把整顿和建设村卫生所作为重点,不断健全和发展村级卫生组织。打破行政村局限,合理布局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切实加强村级卫生所硬件建设,做到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四分开;人员要按照所在村服务人口的1‰—2‰配备;加快村级卫生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对传染病、地方病的高发乡镇村卫生室,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注重加强“三基三严”训练,对各种疾病传染病预防救治知识进行培训,打造能宣传、能防、能治、能发现疾病的农村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加强村卫生室的基本设备配置,完善农村卫生人员经费保障机制,超常规培养农村适用卫生技术人才。二是要落实村级卫生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每个村级卫生人员要明确自己所要履行的职责,重点控制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等其他重大疾病,积极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巩固提高计划免疫接种率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人口覆盖率,防止各种意外伤害的发生,提高村级卫生机构救治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水平,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发展农村公共卫生事业不是单靠卫生部门就能做好的,涉及政府的卫生投入、农村卫生人才的培养、乡村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预防医疗保健体系建设等很多方面,政府有义务协调有关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做好,合理调整县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向农村倾斜。各级政府要探索农村卫生新机制,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利用可以利用的资金,加大村级卫生所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房屋设施条件和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培养农村卫生人才,配置必要医疗设备,高标准地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高乡村两级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新局面。
篇10
一、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概念及类型
(一)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概念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没有明确的概念,有人认为数字化教育资源是通过信息技术处理的多媒体材料,[3]也有人认为其不仅是数字化素材,也是交流和认知的工具,[4]或是各类现代化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5]综合以上概念,笔者认为数字化教育资源是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载体,形成的非物质化信息,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视频以及交流平台等,都可称为数字化教育资源。
(二)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类型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将数字化教育资源分为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九类。但依据其性质主要可分为预制型素材资料和实时流平台两大类。
1.预制型素材资料
预制型素材资料资料是指提前制作好,可供人们直接下载观看学习的资料,如媒体素材、试题试卷等,人们可在网上自行下载,学习或练习,批改练习结果以及观看相关学习资料。该类型的学习素材主要有量多、学习时间自由的特点,人们可自己调整学习时间段,同时网络中学习资源丰富,人们可获得大量相关讯息,重组碎片时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以及时间利用率。但对于自制能力差的学生约束能力较低,也无法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2.在线学习交流平台
在线学习交流平台是由相关老师在线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给出回答与指导。该类型的教育资源受时间限制,无法自由选择学习时间,但能够实时有效的将老师、学生、家长联系起来,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或者在学校的不同问题,对症下药,有利于根据学生的特点激发不同学生的兴趣。
二、数字化教育资源使用现状
(一)有效利用的资源形式较为单一
大多数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形式都是以PPT上课为主,多为文本、图片等资料,将教科书上的内容搬至PPT中,配以图片,没能更好的利用信息资源,活动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有的PPT教学与传统的讲义板书讲课差别不是很大,造成资源利用不完全的现象明显。
(二)教师使用数字化资源教学的能力良莠不齐
各学校教师团体年龄差距都较大,新进的年轻教师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更为明显,而老教师已习惯传统教学形式,不能较快的适应适应信息技术的变化。很多老教师甚至不会制作PPT,更不会使用网络教学,以及数字图书馆资源。而较为年轻的老师使用这些资源的效率更高,信息也更与时俱进。
(三)各学校资源配备之间差距较大
现代小学教育资源差异明显较大,城区小学与农村小学之间的教育资源配备具有明显的差别,虽然现代教育要求每所学校都配有联网多媒体教育资源,但城区小学资源明显更丰富,包括数字图书馆,学校之间精品课程共享网络平台,以及各种视频音频资源。而许多偏远农村不仅师资力量不强,学校数字化资源配备也明显不及城区小学。
三、数字化教育资源在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过于忽视以及学科教师自身的应用能力不足一方面,部分学校充分意识到数字化教育在未来教育中的地位,大力发展数字化教育,重视数字化教育资源,忽视其他却陷入了“唯技术主义”的误区。一切以数字化技术为中心,忽略了人的主体地位。技术是死的,人是活的,技术应为人而服务。数字化技术应该是在以人的主导下进行,为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而进行建设。而有的学校对数字化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过于依赖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寄希望于传统的“粉笔与黑板”模式,虽有数字化资源,例如多媒体等,却不知利用,以致资源空置,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另一方面,部分学科教师自身知识结构老化及自身应用能力有所欠缺,对数字化教育资源利用的理念还未转变过来,不知数字化教育的特点与优势所在,盲目利用或拒绝,无法真正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无法发挥其真正价值。
(二)客观原因:数字化教育总体尚处于发展阶段
近三十年来经济的腾飞带动了国家各个层面的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教育也因此来到了我们面前。一、二线城市的教育资源相对而言比较丰富,因而数字化教育水平相对较高。而三线城市及乡村小学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匮乏,因而数字化资源配置也较差。虽然近年来国家在大力推广数字化教育,但由于年限不长,我国数字化教育尚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正式化、规范化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及评价体系,各个地区各所小学各自为政、自行其道,没有专门的学科数字化教育网站,数字化教育设施也参差不齐,数字化教育资源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共享渠道,做了很多的无用之功,数字化资源利用效率偏低。总体而言,数字化教育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四、应用策略研究
(一)摆正数字化教育在教学中的位置
小学学校应该从管理层面上摆正数字化教育的位置,不应过分重视或忽视数字化资源。数字化教育应该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参与教学,一切为提高教学质量。所以,能否有效使用数字化资源可以作为教学工作评估的一个方面,同时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加强学科教师利用数字化资源的效率,增加硬件设施的投入资金,建设校园网络。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与数字化教育模式良好地结合,方能使全方面地提升小学教育质量与水平。
(二)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及数字化资源共享渠道
数字化教育不应该停留在表面层次上,而应深入到深层次里面,不应停留在理论研究之中而忽视应用。我们应该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国家教育部门的政策为主体,联合学校及一些社会相关的力量,例如校企等,建立和完善数字化教育资源课程及评价体系,分学科建设不同的专题网站,分学科搭建相关的交流平台。同时建立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及完善资源共享渠道,使师生能够更方便、更有效地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定时更新和整理数字化教育库,深层次整合数字化资源,避免重复建设,避免形成分散的“信息孤岛”。在地区甚至国家层面上进行信息交流及资源共享,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下,建立优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及共享渠道,尽可能降低数字化教育的成本,提高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转变学科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建立优秀的师资队伍推进数字化教育
数字化教育是新生事物,而新事物被接受是需要一定过程的。部分教师由于自身知识结构老化,对新事物产生了抗拒心理,仍依赖于传统的“粉笔与黑板”模式,这很显然是不符合新时代新时期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的。所以,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思想理念去对待新生事物,同时提高自身对信息时代的认知,充分认识到数字化教育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是必不可少的,是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的,积极学习新技能,将数字化技术与自身的教育理论相结合,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师生携手共赢
数字化教育过程不应以教师为主导,同时也不能以学生为主导,而应是两者共同合作,携手共赢的过程。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的学习质量高低是衡量教学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知识很大一部分都是被动地接受,被动地理解,而在现代数字化教育下则不然,教师在数字化教育下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并进行积极互动,使教学水平在互动中得到提升,使师生情谊在互动中得到升华。
五、结语
有效地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能够改善小学教育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增加小学教育趣味性,同样可以加深小学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基于改善现代小学教育的模式的理念上提出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策略,使学校认识到数字化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位置,建立系统完善的课程与评价体系,同时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与学生一起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小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对现代小学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袁涛美 单位:安义万埠镇大团前小学
参考文献:
[1]杜兴义.关于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01(06):42-45.
[2]徐鸣.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小学课堂教学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篇11
[3]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发展社会注意先进文化[EB/OL].[2009-08-20]..
[5]全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EB/OL].[2009-08-20]..cn/xxsb/txt/2006-10/08/content
_7221501.htm.
[6]王素芳.农村图书馆建设中非政府组织活动的调查与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6,(10):33-39.
篇12
农村档案信息共享,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文化落后,交通通讯闭塞,信息资源匮乏,诸多不利因素制约着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农村档案工作的信息化、共享化尤为重要。如何针对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所面临的特殊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对策、逐步推进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特殊意义
西部民族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宁夏、新疆5个自治区以及云南、贵州、青海、甘肃、四川、重庆6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市。西部民族地区的总面积,占西部地区总面积的98.12%,占全国总面积的69.52%;人口占西部地区总人口的97.19%,占全国总人口的25.42%[1]。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条件薄弱,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与全国水平差距较大,全国尚未实现温饱的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在该地区。如果没有西部民族地区农民的富裕进步,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将成为一句空话。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西部民族地区的“三农”问题是全局性、根本性和战略性的问题。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工作,通过各种可行有效的形式,特别是通过现代化的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把贴近农民实际需求的农村政策、文件、政府公开信息、馆藏档案资料、各类涉农科技、文化信息和图书资料、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凭证资料送到农民身边,让广大农民群众不出村就可以方便利用档案信息。一方面满足农民群众对政府信息,特别是对民生、民情档案的需要,有效地维护了他们的权益。同时也使档案信息成为农民致富的好帮手,帮助他们适时调整生产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增收的渠道。这是一项涉及万千民族群众的民心工程,有利于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另一方面,农村档案真实记录了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对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管理水平,实现村民民主决策,改善干群关系,维护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再一方面,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将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农村信息化的教育进程。通过农村档案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可以帮助农民群众了解外界信息,扩大对社会认识的广度、增多吸纳科学文化法制知识的机率,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科学技术能力和道德法制素养,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牧民。
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基层档案意识淡薄,档案管理工作明显滞后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档案工作开展极不平衡,一些乡镇和村级档案工作刚起步,甚至有些行政村还没有建立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普遍不高。虽然多数乡镇分管领导和档案人员对档案工作已有一定的认识,但多数村委会仍缺乏基本的档案法律法规知识,没有摆正档案工作在村整体工作中的位置,没有充分认识到档案的凭证和服务作用。此外,村级档案人员大多为村文书兼任,有的甚至连兼职人员都没有,自己负责的工作形成的文件材料自己管。大多数行政村没有建立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对于村级组织在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在归档、保管、利用方面缺乏有效制约机制,因而造成档案材料丢失严重、各种文档不齐、历史信息记录不全,很多资料查阅或追溯起来非常困难,甚至有的村无档可查。
(二)档案管理部门分散,资源共享难度大
农村档案信息资源非常丰富,一方面是保存在各级地方国家综合档案馆涉及农业、农村和农民方面的档案信息,另一方面,是保存在区(县)、镇(乡)各级政府机关、涉农单位档案部门等涉及农业、农村和农民方面的若干档案信息、以及正在形成的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和全体农民的档案信息。其管理工作分散在综合档案馆、机关、企业、事业、村镇以及各种新型社会组织等部门之中,多头经办、各自为政、业务交叉,给农村档案资源共享带来一定的困难。而档案局业务指导职能的权威性不够,档案局职权范围偏小,而且目前档案资源共享还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的支持,资源共享难度较大。
(三)经费投入不足,共享工程建设基础薄弱
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工程的建设要求,就是实现广大农民不出村就能利用网络、计算机查阅政府信息和档案资源的工作目标。西部地区农村,资金短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许多地方的网络还没有达到全覆盖,电信网络机房设置密度较稀,远离乡村、农户,有的地方只能采取卫星方式或数据包方式接收信息和观看节目,上网查询只是他们的一个愿望[2]。此外,各级档案部门普遍缺乏开展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工作的专项经费,设备设施简陋或缺乏。有些经济条件较差的乡镇,受办公用户的限制没有专门的档案室(库)、装具老化、数量不够。行政村档案保管的条件更差,无房、无柜、无装具的现象较为普遍,存在不少安全隐患。目前,多数乡镇现代化管理档案工作仅仅处在起步阶段,距离原文数据库的建立还任重道远。大多数行政村连计算机都没有配备,更谈不上配备档案管理专用的软件,从而严重制约了在互联网、传统媒体等载体上搭建、维护、完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的开展。
(四)档案业务人员专业知识不强,队伍不稳定
实现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要求基层档案管理人员在做好传统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还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扫描仪、网络技术等现代化设备的操作技术,能够对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和网络传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西部地区乡(镇)和行政村的档案人员大都为兼职,工作繁多,加上几乎没有接受过档案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档案专业知识匮乏,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力差,且人员不够稳定,更换频繁。另一方面,区县档案局普遍缺乏计算机专业知识人员,对网络建立、维护等工作造成障碍。这两方面的原因对于利用档案信息共享平台为农民提供档案信息查阅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五)农民群众素质不高,获取利用档案信息的能力低
西部地区是中国知识贫困最突出的地区,据2008年统计,西部地区的文化素质存量为33.48,远低于全国35.89的水平,其中仅为15.5,是北京47.20的三分之一。且文化素质存量的城乡差距在西部更为突出,农村平均受教育年限远低于城市。从全国来看城乡受教育年限相差3年,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除广西外,其它省区都超过3年,其中相差5年[3]。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较低,直接限制了对信息技术、网络知识的学习和对信息的理解运用。此外,农民的封闭性较强,信息观念滞后,信息意识淡薄,再加上宣传不到位,他们并不了解档案信息的作用,也不知道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或相关渠道查阅利用档案维护自身的权益,造成档案信息资源的闲置,利用率很低。
三、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对策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档案信息共享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档案信息共享是我国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工程的难点,只有全社会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这项工作,才能保证共享工作领导重视到位、宣传教育到位、资金人员到位、制度保证到位,工作落实到位。一方面,争取国家和地方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资金和政策的投入力度,加快推进网络信号村村通工程实施的进度,改变网络信号无法全覆盖的问题。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列入各地政府的信息化发展规划之中,把档案部门纳入当地信息化工作小组,参与地方信息化建设工作,把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纳入政府信息化建设之中,同步发展、配合应用,为档案部门解决数字化所需的基本的设备购置资金。再一方面,档案部门还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尤其要争取各涉农单位的支持,同他们一起创建合力推动的工作机制,借助各方面的力量,共同解决共享工作中的难题。
(二)进一步加强乡镇和村级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拓展农村档案信息共享的工作基础
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工作的依托部门主要是乡镇和行政村二级的档案室,在推进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工作中,应以抓好乡镇一级档案规范化管理为重点,促进村级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建设。一要不断加强乡镇档案室的建设,并不断扩大其档案来源,赋予其档案信息整合的管理权限,条件允许的地方可以成立乡级档案馆。为了农村档案资源的整合和安全,对一些条件较差的村实行“村档镇管”。二要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加大对村档案室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努力改善档案保管条件,实现村级档案工作的整体推进,有条件的还要按照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要求,配置计算机、复印机等设施,不断提升村级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和数字化水平。三要加强对村镇(乡)档案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帮助他们把农村建设各项工作中形成的有价值的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归档管理,建立健全切实满足农民需求的档案收集、整理体系、最大限度地拓展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工作的基础。
(三)整合涉农档案信息资源,加快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
各级档案部门要大力做好各部门涉农档案信息的整合工作,不断丰富农村档案信息资源,不仅要整合各级档案馆和乡镇的档案资源,还要整合各级民政、土地、农业、林业、水利、社保、公安、计划生育、教育、文化、卫生、质检等各涉农部门的民生档案信息,构建尽可能覆盖农村各个方面和全体农民的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库,加快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县级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平台是西部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重点,当前,应进一步加大对县级档案部门的人、财物、政策的投入,帮助他们依托自己的网站建设好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平台。
(四)将宣传工作与培训工作有机结合,为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奠定思想基础和人力资源基础
深入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农村档案信息共享重要性的认识。要结合区域和民族的特点、进行经常化的宣传,形式和载体应多样化,特别是要通过各种实例让农民亲身体会档案信息共享的好处,理解、支持、参与这项工作。同时,要加强农村档案员的业务培训,除定期集中培训之外,还应长期的、不间断的对需要的乡村进行单独辅导,以干代训,现场操作讲解档案的接收、整理、保管、提供利用等档案基本知识,计算机的使用技能,并积极引导有条件的行政村加强电子文件、多媒体文件的收集力度,并为纸质档案进行全文扫描,指导他们进行电子文件的系统整理、安全备份,为以后村级档案数字化、资源共享网络化打下基础。
(五)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积极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工作
西部民族地区档案信息共享工作任务艰巨,不能指望依靠一、二次大量资金和人力的投入来完成,也不可能在三、五年年内就达成全员共享的目标。正是基于这样的实际,2010年国家档案局在山东青岛召开全国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工作现场会上提出,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全国90%左右的农村实现各种形式的档案信息共享。其中,确保东部地区省份有80%左右,中部地区有60%左右,西部地区省份有40%左右的乡镇和村,实现网络形式的档案信息共享[4]。因此,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的档案信息共享工作应采取不同于东部地区的策略、方法和途径。一是采取“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推进策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档案部门可支配的资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进程,制定一个中长期规划,先易后难,采取逐步分批完成的办法。最近几年,可按照国家档案局提出的“十二五”期间的工作目标,规划好本地区各年度完成的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提出具体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分年完成。二是做好重点示范工作。选择经济发展较快和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地区作为示范区,通过试点积累经验。在推广过程中应坚持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重视区域特点和民族特点。三是善于“借船出海”。在继续加快档案部门的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网络和平台,上载政府信息和档案资源。对于开通了宽带网络的地区,可在自己开办的各种档案信息网站以及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农村教师远程培训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科技网络上开辟专门的栏目,上载政府信息和档案资源,把“三农”可公开的信息、已公开的现行文件、村务公开信息、已开放档案目录、民生民情档案等通过网络共享。四是因地制宜、形式灵活多样。对于未开通宽带网络的地区,也应结合当地的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推动档案信息下乡进村。一方面可以积极联系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与国家卫星节目发射部门衔接,争取开辟专门的“三农档案”栏目或设置“三农档案”专题节目,搭载政府信息和档案资源,解决采取卫星方式接收地区农民查阅利用政府信息和开放档案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涉农档案信息刻成光盘或复印送到乡村。对那些未通网络,但已有电脑的地区,可把相关档案数字化后刻成光盘再分送乡、村;连电脑也没有地区,可把重要档案材料编印成册,送到乡、村。此外,还可以通过电视、手机、媒体,上传政府信息和开放档案目录。这都是很好的档案信息共享的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 罗树杰,徐杰舜.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28.
篇13
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展乡村本土特色的科学园本课程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中国的学前教育一直处于薄弱环节,尤其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师资匮乏、教材稀缺,连九年义务教育都无法保证,何况是幼儿教育。在科学领域的学习包括对自然事物的探究、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两方面,城市园本教材设置的课程在该领域的教育活动,尤其需要多媒体资源的辅助,这些数字资源n程产品花费也高,但这与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严重脱节。但课本是死的,人是活的,教育不仅要因材施教,更要因地制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说过,活的农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如可以带领小朋友去认识家家户户都会养的鸡、鸭、鹅、牛、羊、猪、狗等家禽和路边的花草树木,例如,可以让小朋友去养蝌蚪,观察怎么变成青蛙。从小就培养他们学会观察和探索农村四季的动植物的特征变化,至少比那些虚拟的图片更直观。另外,由于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不足,在课程的研发中起不到效果,所以课程编改主要取决于园长的意见和理念,局限性非常大。但是园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在于幼儿和老师的参与度,以及其他方面的配合度,否则独木难支。
二、在“做中学”,搭建园本教研平台
一个不会思考的老师,教案写得再好,也无法成为一名专家,只会停滞不前,最后阻碍孩子们的成长。所以园区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宽松自由的教研氛围,在陈鹤琴老先生的“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理论指导下,逐渐形成了“做中学”的园本教研模式。首先老师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更要接受科学的教育理论辅导,掌握了理论才能更好地参与到园本课程的教研实践中,但是不能本末倒置,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不能局限于理论知识,更多的是教师要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根据自身经验得出教研结论,教师再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进行梳理,从发展问题到解决问题,循环往复地学习与实践。“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开拓教师教学思路的最佳途径,根据农村当地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设计符合幼儿园小朋友的年龄、性格、兴趣、认知发展水平的教学内容和科学教育类主题活动,从而真正做到教、学、研、玩一体,既培养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生存能力,达到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相统一。开展集体备课能营造一种良好的教研氛围,帮助教师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也是搭建园本教研平台的重要途径。
三、发挥网络优势,构建科学园本课程资源平台
21世纪信息时代的春风刮遍全球,让大家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知晓天下事,不用筋斗云也能和相隔十万八千里的朋友见面聊天。而今这股春风也大大地惠及了教育界,网络为广大师生群体带来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曾经市面上刊登和出版的书籍杂志有限也难买,图书馆的书籍陈旧,数目种类也不多,网络为教师提供了最大最全的“移动图书馆”,更新速度快,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反思、总结、交流互助平台,网络上大量的教学素材、课件、案例、电子书籍、专家座谈和公开课等都是教师充电的好方法。
另外,教师可以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如在微博、QQ、微信等记录自己的教学日常情况和心得体会,除非你刻意删除,否则不会像用旧了的笔记本那样脱页破损。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随时都可以在天涯、豆瓣、百度贴吧等社区论坛自己的想法和问题,还能集思广益,更不用像达尔文的进化论等过了一个世纪才敢公之于众。也可以在百度文库、道客巴巴、豆丁网这些学术资源共享平台以及云空间免费存储、分享自己的文章和研究成果,优酷、爱奇艺、土豆网等各大视频网站和教育类专题网站上传教学视频和课件等,更重要的是学会利用网络共享课程资源,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或者主题整理成文件夹,可以将数字化课程资源按题材、年龄段进行分类存储,既方便查找,又为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共享交流和再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方便他人也是方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