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媒体融合的内涵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新型主流媒体”与“新型媒体集团”、“现代传播体系”一道成为当前我国传媒行业改革发展的最高顶层设计。那么,什么是新型主流媒体、为何要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如何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无疑是事关新型主流媒体最核心的三个问题。
一、新型主流媒体的内涵阐释
“新型主流媒体”是一个全新概念,对应的是一种创新性媒体。但它不是凭空产生的突兀之物,而是有迹可寻的。从构词法看,“新型主流媒体”是由“新型”+“主流媒体”构成的复合词。“新型”是它外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与传统媒体相比,它具有新兴技术的特点;“主流”是它内在的规定性,主要是指与新媒体相比,它具有传统主流媒体的特质。可见,“新型主流媒体”是新兴技术与主流媒体特质融合的产物。因此,可认为新型主流媒体是传统主流媒体的换档升级,是互联网时代的主流媒体,或者说是新媒体中的主流媒体、主流媒体中的新媒体。尽管还处于建设的过程中,是一种未来媒体形态,但新型主流媒体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内涵具体体现在三个关键词上。
(一)形态多样
形态多样的含义是打破单一的媒体形态而具有多种多样的媒体形态。新型主流媒体的这一内涵诉求是基于互联网带来的传媒生态巨变的需要。在前互联网时代,媒体形态单一,报纸、广播、电视是常见的三大传播媒体,信息传播体现为“一对多”的大众传播模式。在互联网带来的媒体融合时代,新媒体形态层出不穷:博客、微博、微信、WiKi、APP、移动电视、SNS等。仅一个微信,就有200多万个公众号,也就是200多万个媒体。传播呈现出“一对一”、“多对多”的互动格局。
如果认为互联网带来的只是传播平台的延伸和传播渠道的增多,那就大大低估了这一转变带来的革命性影响。新传媒生态的颠覆性在于:它重新定义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以往,数以万计的受众被动接受形态单一媒体传播的信息;现在,单个受众主动地从数以万计的媒体那里选择信息。由此带来的更为深刻的影响是对受众的重新界定,现在,受众不再是“大众”,而是被“再部落化”,形成了许许多多受传者群落的“碎片”和“圈子”。
在新的传播生态下,传播要致效,首先就要解决信息的“触及率”问题。以人民日报为例,2015年,人民日报的发行创历史新高,达到了300多万份[1]5,但经过融合发展的“人民媒体方阵”有“118个微博机构帐号、142个微信公众帐号、31个手机客户端,覆盖总用户超过2.5亿人。”[2]从300多万到2.5亿,这是媒体形态多样化带来的结果。可见,多样化的媒体形态能极大地拓展传播“阵地”,最大程度地实现“有人民的地方,就应该有党的声音;人在哪里,阵地就应拓展到哪里”的传播理想。
(二)手段先进
建设中的新型主流媒体要担负起“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历史责任,就必然要做到手段先进。《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6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3]网民中,即时通信、网络新闻、搜索引擎的使用都达到了8成以上。据此推测,有近5亿中国人是通过新媒体来获得信息的,这是技术进步带来的结果。尽管传统主流媒体也在采用新技术,并在互联网登陆中国的第一时间尝试了“+互联网”的运作,生产出报纸电子版,但传统媒体整体上还停留在“光与电”的时代,面对“数与网”的新媒体所呈现的海量的信息、即时的传播、互动的模式,主流媒体面临“非主流化”的尴尬。因此,新型主流媒体要创新并使用先进技术,顺应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定制化的趋势,综合运用先进技术,做到手段先进,主动介入受众改变了的信息感觉比例或知觉型式,才能占据“主流”地位。
(三)具有竞争力
具有竞争力是新型主流媒体之所以“主流”的根本所在。在新媒体构建的传播丛林中,媒体仍然遵循“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没有竞争力的媒体最终会走向死亡,更遑论传播的目的了。竞争力是媒体实力的综合体现,主要表现为“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等方面。
传播力解决的是“传而不通”的问题,只有媒体的形态多样与手段先进,才能保证信息“传递到户”,打通信息传播的最后一米;公信力解决的是“通而不信”的问题,只有信息真实、客观、公正、权威,才能获得信息接受者的信任;影响力解决的是“信而不行”的问题,具有影响力的媒体传播的信息会对信息接受者在认知、倾向、意见、态度以及行为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在这“三力”基础上构建的竞争力最终会确立媒体的主流地位。
二、新型主流媒体的价值追求
(一)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
同志说,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要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担负这一根本任务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很多,有形的如学校、企业、农村、社区、媒体,无形如人们的思想、网络虚拟空间等。其中,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是当仁不让的主阵地。
在我国,尽管关于主流媒体的概念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但主流媒体的所指却很明确。2004年,新华社“典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提出了判断主流媒体的六条标准,并据此认为我国的主流媒体是《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求是》等中央级新闻媒体及其网站,同时还包括各省、大中城市的党报、电台和电视台的新闻综合频道。这一认定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当前,新媒体大有一统天下的趋势,上述主流媒体的用户减少、广告转移、骨干流失、核心竞争力削弱,呈现出“阵地在、用户已不在;阵地在,广告主已不在;阵地在,骨干已不在”的窘境。[4]主流媒体这一阵地处于丧失的危险中。另一方面,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犹如一个庞大的建筑工地,形形的政治、经济、文化力量相互博弈,在里面建设自己的空间。丹・席勒说:“因特网正在带动经济政治向所谓的数字资本主义转变,然而,这场时代的转变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吉详。”[5]15-16如近年来席卷中东的“”,网络就是主要推手。
(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对我国来说,主流思想舆论是指“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主流思想舆论给人们提供判断是非的标准,为社会行动和政策提供“意义框架”。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拄,是一个国家的整合剂,是当今中国凝聚改革共识的基础。[6]1
社会转型、全球化、新媒体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现实语境。社会转型带来了群体利益的冲突与结构调整的阵痛,全球化输入了普世价值、资产阶级自由化等思潮,新媒体赋权于人,推动社会进入人人媒体时代。在这个思想大动荡、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各种思潮借助新媒体拼命争夺自己的信仰者,思想舆论场呈现出主体多元、话题多样、热点多变的态势,而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权正被削弱,舆论引导力也呈下降趋势。为此,新型主流媒体要通过权威信息正本清源,设置议程引导舆论,正面宣传弘扬正气,直面现实回应社会关切,传播正能量驱散偏激情绪,讲好中国故事推动发展,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来整合社会共识。这是新型主流媒体的历史使命。
(三)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7]。文化、制度、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构成要素。在全球化时代,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是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层面。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又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发展中大国,具有丰富的软实力资源。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崇尚道德、强调包容的思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活力、科学发展的理念、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等都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在文化软实力的构建中,媒体发挥着关键作用。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认为:“在信息时代,软实力不仅依赖于文化和理念的普世性,还依赖于一国拥有的传播渠道。”[8]153西方国家正是通过实力强大的传播集团,向全世界输入他们的制度、文化与价值观的。
三、新型主流媒体的构建策略
《意见》对新型主流媒体的打造指明了方向:“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这是总揽全局的战略性思考。未来的“新型主流媒体”,或来自传统媒体的改造,或来自新媒体的嬗变,或来自新旧媒体的结晶,但绝对不应该“千媒一面”,而是一个有着层次化、差异化的集群,因此打造路径也会千差万别。在构建策略上,应着重解决好“心态”、“语态”、“形态”、“业态”这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心态:用互联网思维推进融合
心态是指媒体对自身发展的心理考量。心态决定成败,思路决定出路,新型主流媒体的构建,思维要先行。互联网思维成了打通新、旧媒体壁垒,推进媒体融合的不二法门。何为互联网思维?目前有许多表述,但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尽管如此,开放互动、技术驱动、平等对话、制度创新成为这一思维的核心要素。从媒体的角度看,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媒体在信息的搜集、生产、传播、接受、反馈等环节全面由互联网来驱动的思维。
其实,早在1995年中国全面接入国际互联网伊始,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就开始了“+互联网”的进程。但从结果来看,传统媒体上网并没有挽救自身江河日下的颓势。为何?因为“+互联网”是以我为主,互联网为辅,体现为仅仅把产品终端放在网上,并不是真正的互联网思维。而“互联网+”的思维就完全不同,它是以互联网为主整合其他的思维。所以,用互联网思维来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绝非仅仅是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多开几个法人微博、微信公众号、APP,这仅仅为信息多增加了几个出口而已。真正需要的是用互联网来重构传媒从生产到接受的整个流程,涉及资源整合、流程再造、形态创新、平台建设、渠道拓展、组织架构调整等方面的内容,是一个系统工程。
(二)语态:用权威内容赢得用户
语态是指媒体信息在话语层面所体现出来的立场、情感与态度。客观地说,以党报党刊为主的传统主流媒体所报道的内容不是不重要,这些内容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硬新闻,但之所以不受待见,主要原因在于独特而僵硬的话语方式。其特征是:以喉舌自居、宣传腔浓、宏大叙事、缺少人情味、远离受众的日常生活体验等。在这种“语态”下,主流媒体难以赢得“大众”。布尔迪厄说,新闻是一个场。[9]79在新媒体时代,这个“场”里信息是无限的,有限的是注意力资源。新型主流媒体作为众多媒体类型之一,要想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成为“主流”,内容永远是根本,是“硬通货”和核心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型主流媒体的“主流”地位不是人为给定的,而是在媒体竞争中赢得的。
如何赢得?关键在转换语态。语态作为立场、情感与态度,实质是信息在“质”上的规定性。新型主流媒体要把“受众”看成“用户”,立足于用户本位,注重用户体验,为用户创造价值;行“浸润式传播”,增加信息的深度、广度、高度;做“高情感新闻”,关注用户的兴趣,回应用户的关切。这样的语态,才能成就权威的内容。
(三)形态:用全媒体拓展空间
形态是指媒体的外在形式。新型主流媒体在形态上应体现为“全媒体”。这种形态的定位是技术进步决定的。在传统媒体时代,不同媒体使用不同的符码系统,报纸用文字,广播用声音,电视用声音和图像,因此,它们是互补的关系。而新媒体时代,“全媒体”是同时使用图、文、声、像几乎所有符码的媒体,它与传统媒体的关系是替代关系,即“全媒体”可替代传统媒体。因此,新型主流媒体不能指望用单一符码去赢得用户。这是技术的不可逆性。
如何做全媒体?若本身是新媒体,只需要进一步拓展平台就行。若是传统媒体转型,可有三种选择:一是借船出海。传统媒体可借力微信、微博等成熟的技术、平台和渠道,如人民日报就借助微信建立了140多个公众号。二是造船。传统媒体自己研发技术,自建平台,如上海报业集团开发的“澎湃”APP。三是改造旧船。传统媒体优化已有平台,如新华网的改版后,栏目达到168个,实现了24小时实时新闻。
但同时也要注意规避误区。全媒体虽体现为大而全,但本质上是分众型媒体。“全”是吸附流量,“分”是实现价值。如新浪、腾讯、搜狐、百度都是全媒体,但它们都有自己的长项,新浪主攻微博,腾讯专注微信、搜狐志在视频、百度善长聚合。因此,新型主流媒体虽然要做成全媒体形态,但也应根据自己的长处去引领所属的细分市场,不能过分地贪大求全。也就是说,尽管都叫新型主流媒体,但也应有定位与主攻方向的不同,有全国性的、区域性的、行业性的区分。每家新型主流媒体都应成为某些方面的“大V”。
(四)业态:用跨界谋求发展
业态是指媒体经营的形式和存在的方式。长期以来,缘于技术的限制,媒体行业的业态有着清晰的边界,报纸、广播、电视都有自己的“领地”和“势力范围”。但也正是技术,打破了媒体固化的业态,让媒体彼此跨界。所谓跨界,是指媒体进入多元产业,从事多元化经营。跨界有两种方式:一是跨媒体,如《南方都市报》就做视频节目《南都深呼吸》;二是跨产业,如长春晚报旗下就有旅游、展会、商业流通等多个子公司。跨界不是不务正业,除了技术的原因,还在于资本逐利的本性。媒体具有产业属性,尽管从事信息生产是其主业,但不防碍它在主业之外搞点“副业”,增强实力。纵观今天世界上的大型传媒集团,都在从事多元化经营。
新媒体时代,媒体的“盈利平台和影响力平台不同体”。[10]新型主流媒体要生存,也需要盈利。但盈利的目的在于壮大主业,创造条件让其更好地坚守自己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因此,新型主流媒体需要跨界来打造影响力平台和盈利平台,这与报业集团办子报创收,借此做大做强母报类似。跨界成功的关键在选准方向,同时采取“同心圆”策略,即选择自己善长的产业、品牌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作圆心,然后逐层向外拓展,打造出价值互补的平台和产业链。
参考文献:
[1]惠章志.新形势下的人民日报发行工作[J].中国报业,2015,(5).
[2]史竞男.创新推动转型升级 融合绽放生机活力――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综述之媒体之变[EB/OL].新华网,2015-7-5.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5-7.
[4]郭全中.媒体融合:现状、问题及策略[J].新闻记者,2015,(3).
[5][美]丹・席勒.数字资本主义[M].杨立平,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6]林晖.断裂与共识:网络时代的中国主流媒体与主流价值观构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7]姚迎春.论大众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J].科学社会主义.2010(1).
篇2
今天我们提及视觉载体的时候,很容易就会联想到丰富多彩的动态视频或者影视多媒体作品。这时我们发现已经不能用简单的一两个词来描述我们所看到的视觉载体了。这时因为,视觉载体已经融入了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它提供着我们生活中的几乎全部的信息。这种视觉载体的极大丰富主要的推动者就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引发了多媒体技术的空前进步。自从多媒体让平面设计“动”起来之后,二者就已经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了。人们已经认为平面设计是可以动态的展示其内涵,并且借助科技的力量实现了平面设计与人的交流,其中电脑二维动态软件就可实现人们对平面设计动态化的需求。可见,过去的所谓的平面视觉艺术、平面设计,所涵盖的领域包括包装、书籍、招贴、海报、宣传册,这些传统的平面的视觉载体已经在多媒体技术的推动下,成为了另一种更加有活力的视觉载体。
二、多媒体和平面设计的在视觉效果上的共同作用
多媒体技术对平面设计的影响中最大的作用就是让平面设计成为可以操作的界面,准确的说是让某些平面设计成为视觉的体验和互动操作部分,其突出的功能就是视觉的体验和操作互动。这就是多媒体技术实现的人机互动,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现代设计的功能,即平面设计让画面成为容易接受的视觉形象,而多媒体技术让其成为了更加生动和可以互动的动态载体。
简单的说图标或者设计,其本质就是平面设计的成果,而多媒体令其附加了可操作的功能,并以此反馈了设计的优劣。就拿图标来说,一个图标就相当于平面设计当中的一个标识设计,其必须能反映一定的功能性,并以此来识别某种概念,这就是设计的内涵性,具体的解释就是设计一定要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并且让人们认可其表达的内涵产生共鸣,这就是设计的内涵。原本的平面设计当中的图形创意,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基础内容,并延伸到多媒体制作上,那么这时平面造型的风格与创意与全新的功能限制条件相结合就产生了具有操作功能性并具有视觉创意的图标,设计的美感依然在其中,但是它已经不再是我们纸面上平面符号而成为创意图形。
三、现代设计的内涵详解
1、现代设计的审美和功能
现代设计的审美功能就是指通过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丰富的内涵、健康的表达给欣赏者或者阅读者以特定的含义传递,让欣赏或者阅读的人可以获得审美的愉悦或者认知信息,而审美的功能即愉悦人们身心的功能是现代设计首先要表现的内涵。现代设计的功能性也就是某个产品的外观或者结构也是设计者需要重点考虑的设计层面,因为在美的创意没有实际的功能性也是没有意义的,可见平面设计其设计的内涵也应当具备这样的审美和功能性,只不过有时候审美和功能性相融合,如在装饰中平面设计就是将功能和审美融合在一起,即审美效果的达成也就是实现了其功能性。有时候,也会成为两个层面,如在前面提到的图标中,就要体现出功能和审美两种内涵,即可以达到愉悦公众的目的,也要实现一定的功能。所以现代设计的内涵首先是功能和审美的统一。
2、现代设计的可认知性
所有的设计都有其特定认知功能,也就是表意性。这种表意就是将设计者的意图通过设计作品体现出来,让公众从中间了解到其设计的含义和功能。所有的设计都会有被赋予不同的内容和含义,每个设计者都会想利用各种表达形式来让公众容易认知其内涵。可见,现代设计的内涵其突出的一个层面就是可认知性和渴望被认知的内涵。
四、多媒体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1、多媒体能够让色彩更富动感
在设计作品中其主要的元素就是颜色、线条、形态等,其中颜色作为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即平面设计构成的主要元素。色彩不仅仅是点缀生活的重要角色,它也是一门学问。要在设计作品中灵活、巧妙地运用色彩,使作品达到各种精彩效果,可以对设计的表意更加的鲜明,并形成一定的对比。同时,对比可以产生更加强烈的视觉效果,或明朗、或肯定、或强烈,从而个人以更深刻的印象。前面提到的多媒体可以让平面设计动起来,同时也可以让设计的色彩也鲜活起来,同动态的变化,更能够突出作品色彩的变化,当然也就更能体现出作品的深刻含义和期望达到的审美和认知功能。
2、多媒体影视技术可以赋予设计更多的表现方式
多媒体的含义就是让静态的设计鲜活起来,同时也可以在上面附加音乐、动画这样的附加元素,也就是让设计动态起来。这些多媒体元素可以更好的展示原有的平面设计理念,根据作品的特点将原有的平面设计进行了动态化的分析让平面设计在新的载体上幻化出了新的活力,这样的变化将会不断地发展与更新这也是多媒体技术和平面设计相融合的趋势。因为这样的更新是在未来的数字时代中将成为设计的主要形式。
五、总结
总之,多媒体让平面设计形成的静态图像,打破了其不能够传达更多内容的单一性,不能够更加丰富视觉形式的单调性。让静态变成了动态化的表意和传递媒介,在视觉美感上也将平面设计作为一个基础并且发展延伸,动态的包装使之更容易达到其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朱熙.平面设计中的艺术内涵[J].安徽文学,2009,(11) .
[2]王君文.现代设计发展趋势之设计语义[J].安徽文学,2009,(12) .
[3]李祥秋.形态在设计艺术中的审美因素[J].安徽设计,2009,(12) .
[4] 高胜难.当代设计语言和多媒体融合[J]. 多媒体设计,2008,(04) .
篇3
政府规制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媒介生态环境的变迁,“媒介融合”成为全球传媒业发展的重大现实和重要趋势,并被视为国际性的热点与前沿课题。我国业界和学术界也对其给予了广泛而深刻的关注和探讨。作为思维和研究的逻辑起点,对“媒介融合”这一核心概念的清晰界定及其内涵的充分理解是极为必要的,这是一切研究得以深入开展的基石。然而,尽管对“媒介融合”概念及内涵的探究早已不鲜见,但至今仍未形成一个世界范围内普遍认可的共识。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演化与界定
“融合”,即Convergence一词,最初源于科学领域,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该词才被引入到新闻传播学领域。纵观“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历史演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尼古拉?尼葛洛庞蒂(Nicholas Negroponte)是最早提出不同工业“即将和正在趋于融合”这一远见的人。1978年,他用三个相互交叉的圆圈(分别代表计算机工业、出版印刷工业和广播电影工业)来演示和描述其技术边界趋于重叠的聚合过程,并认为三者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在此基础上,他将媒介融合理解为“各种各样的技术和媒介形式都在汇集到一起”。这给新闻传播学界众多的后继研究者带来了启发。
20世纪80年代,Convergence一词得到了推广和普及。1983年,美国传播学者、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伊契尔?索勒?普尔(Ithiel De Sola Pool)教授提出,“媒介融合,就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随后,美国哈佛大学的安瑟尼?G?欧廷格(Anthony G?Oettinger)及法国的西蒙?诺拉(Simón Nora)和阿兰?孟克(Alain Minc)还分别创造了“Compunication”(计算机通信)和“Telelmatiqu”(电信技术)两个新词来试图反映数字融合的发展趋势。
进入20世纪90年代,数字化融合伴随着计算机数字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它在为媒介产业融合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也给信息传播带来了重大变革。因此,大批的研究者和研究成果也随之出现。1997年,葛林斯丁(Greenstein)和迦拿(Khanna)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赋予“融合”以新的理解,“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尤弗亚(Yoffie)则以计算机和电话为例将“融合”定义为“采用数字技术后原本各自独立的产品的整合”。同年,欧洲委员会还根据马丁?班格曼(Martin Bangemann)和马塞利诺?奥雷(Marcelino Oreja)的提议,将其关于电信业、媒体业及信息技术产业相融合的概念采纳到绿皮书中,并将“融合”定义为“产业联盟和合并、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等三个角度的融合”。可见,这一时期,人们已开始用更广阔的视野来认识和界定“媒介融合”。
技术进步促进了两种转换的产生,这两种转换即代表了融合的实质和方向:
第一种转换是发生在低带宽一侧的、从专用平台到非专用平台的转变。最能说明这种现象的例子是IP电视。传统电视是基于专用的电视网传送的,而IP电视则可以绕开传统电视网在非专用的互联网平台上传送。图书、报刊和音像资料的发行过去都要依靠专门的发行渠道,而电子出版物同样也可以绕开原来固有的专门渠道在非专用的互联网平台上发行。
第二种转换是发生在非专用平台一侧的从低带宽需求向高带宽需求的转换。如果说非实时的文本信息对带宽的需求还不是很高的话,图像型信息对带宽的需求就已经提高了,而从专用平台上转换过来的实时型业务,如IP电视业务对带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然,这种向高带宽的转换也发生在专用平台一侧,但更多是发生在非专用平台一侧。
2003年,美国学者李奇?高登(Rich Gordon)在《融合一词的意义与内涵》一文中进一步总结了媒介融合在不同传播语境下的6类含义,即媒体科技融合、媒体所有权合并、媒体战术性联合、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新闻采访技能融合以及新闻叙事形式融合。这使人们对媒介融合的内涵有了更为全面而具体的认识。
我国对媒介融合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研究初期,相关研究成果极少且视野狭窄,直至2006年,相关研究才拓展开来。而此前的2005年,被视为媒介融合概念的引入之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蔡雯教授对此功不可没。这一年,她发表了多篇有关“媒介融合”与“融合媒介”的文章,并引入了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纳齐森(Andrew Nachison)对“融合媒介”的定义——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
2009年,蔡雯教授又与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王学文共同展开研究,从微观、中观、宏观和大传媒业四个角度将国内外关于“媒介融合”的代表性观点进行了梳理和归纳,这对弄清媒介融合概念的发展演进及界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两人还进一步提出了对媒介融合的概括性认识,他们认为“媒介融合”包含三个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媒介内容的融合、传播渠道的融合、媒介终端的融合,并提出“媒介融合是指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
此外,我国其他研究者也曾提出对“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如清华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熊澄宇认为,媒介融合是指“所有的媒介都向电子化和数字化这种形式靠拢,这个趋势是由数字技术驱动的,并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变得可能”;中国人民大学高钢认为,媒介融合的本质在于“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的信息传播的技术手段、功能结构和形态模式的界限改变及能量交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孟建、赵元珂则提出,“媒介融合”就其表现形式而言,主要有两种,一是在传媒业界跨领域的整合与并购,二是媒介技术的融合;关于对“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把握,西安外国语大学黄建友认为,关键是要抓住媒介融合的数字技术推动前提和动态过程属性;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戴元初则从电视从业者角度对媒介融合概念加以界定,并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不同媒介之间的资源共享,是电视媒体获得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有效策略”。
综上,通览国内外对“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认知和界定,不难发现,由于语境、研究视角、视野和研究层次等多方面的差异,不同研究者对媒介融合概念的表述也不尽相同,这使得媒介融合的现有定义至今仍莫衷一是。我们认为,媒介融合是缘于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推动而导致的不同媒介之间的边界模糊甚至消失的现象和过程。
二、媒介融合的内涵与外延
基于我们对媒介融合的上述理解和界定,我们可进一步厘清媒介融合的内涵与外延,并将其概括为四个层面,即媒介技术的融合、媒介业务的融合、媒介所有权的融合以及媒介政府规制的融合。
1. 媒介技术融合(Convergence in Media Technology)
以数字化、网络化技术为支撑的技术融合是“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所有内涵中最为本质的一点,是媒介融合的依据,它可细分为三方面:
其一,信息源融合。这是指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任何媒介类型的任何内容及表现形态均可转换为符号化的“0”、“1”来进行存储和传输,这意味着作为信息源的符码是相对一致的。这为媒介边界的模糊甚至消解提供了可能,为不同媒体的信息内容在同一网络平台上的传输与分发奠定了技术基础。
其二,传输渠道融合。它指的是基于网络化技术的普遍运用,以往不同媒介类型、不同形态信息内容的传输信道由单一性、差异化走向互动联合,从而形成具有共通性、兼容性的多媒体网络传输平台,对媒介内容进行集成和分销。从目前来看,信息传输渠道主要有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电信网三种,而且三网融合也在逐步推进,进而形成多媒体、多渠道融合传输的模式。
其三,接收终端融合。这是指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推动下,媒介消费者所使用的信息接收终端设备,即信宿,呈现出多种功能融于一体的特征,并“以一种开放的终端平台将信息和服务传递给使用者”。具体的终端类型,如数字电视一体机、互联网电视机、个人电脑、手持多媒体终端等。
2. 媒介业务融合(Convergence of Media Business)随着媒介技术的革新与融合,各类传播媒介在行为、目标等业务实践层面的交叉愈加频繁,这使得媒介业务也逐步走向融合。具体而言,媒介业务融合可细分为以下四方面:
其一,业务形态融合。承载着媒介信息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为多媒体形态,从而使信息内容的叙事形式实现融合。
其二,业务技能融合。业务形态的融合要求传媒从业者所掌握的技能也趋于多方位甚至全方位发展。学者奎恩(Stephen Quinn)就曾针对媒介融合对记者业务实践的影响问题进行过深入的剖析,并指出“媒介融合对于媒介组织的内部运作尤其是对记者间的合作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可见,职业技能的融合是传媒从业者在媒介融合时代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其三,业务战术融合。除业务形态与从业者业务技能的融合外,战术上的融合同样是媒介业务融合的重要内容。根据李奇?高登的阐释,所谓战术融合,通常指不同所有制下的报纸、广播、影视、互联网等媒体之间在具体内容和营销管理等领域的通力合作,如在业务经营方面的联合营销战术等。
其四,业务战略融合。与业务战术融合不同,战略融合通常是不同的媒介机构在更高层次、更长远意义上的发展战略层面的互动与联合。它并不要求参与战略融合的各机构都处于相同体制下,也不要求以媒介所有权的合并为前提。
3. 媒介所有权融合(Convergence of Ownership)业务的融合,尤其是媒介机构在战略、战术层面的通力合作,往往会对其在所有权层面的融合起到进一步的催化作用。顾名思义,媒介所有权融合,即指不同媒介在融合、兼并过程中实现的所有权的集中,并在此基础上组建相对较大型的传媒集团,从而充分整合媒介资源,降低媒介运营成本,增强信息传播效益,打造媒介整体与核心竞争力,以此来应对国内外媒介市场的激烈竞争。所有权的融合,是媒介行为主体的融合,是媒介融合的内涵中层次最高的一点。
从广义上讲,媒介所有权的融合,既包括传媒领域内部各媒介机构之间的所有权融合,也包括传媒机构通过跨行业、跨领域发展,与其他领域内的相关机构所形成的所有权融合,如传媒业与电子产业、电信业等领域的所有权融合。这一理解,恰与美国学者雪莉?贝尔吉(Shirley Biagi)对“融合”这一概念的理解相契合,她认为“融合是指由于技术的进步,出版、传播、消费者电子和计算机产业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的现象。”
4. 媒介政府规制融合(Convergence of Media Regulation)媒介政府规制融合在媒介融合的进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媒介融合的重要外部环境之一。积极的、面向媒介融合的政府规制会有助于媒介融合的顺利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媒介融合的发展。媒介政府规制融合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首先是规制法律融合。这是媒介融合时代政府规制的根本依据。融合媒介的大量涌现,必然需要有新的融合性法律法规与之相匹配,以使其行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其次是规制机构融合。面向媒介融合的规制需要融合的规制机构。英国将原来的电信规制局(OFTEL)、独立电视委员会( ITC)、广播管制局(RA)、广播标准委员会(BSC)和无线通信管制局(RCA)等5家规制机构合并成一家新的规制机构——通信办公室(OFCOM),即是为了满足面向融合的规制需要。
第三是规制行为融合。有了面向融合的规制法律和规制机构,面向融合的规制行为就顺理成章了,这将改变过去多头规制的混乱和冲突,大大加快媒介融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昭勋.新闻传播学中Convergence一词溯源及内涵[J].现代传播,2006(1).
[2]托马斯·鲍德温等著,龙耘等译.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传播[M].华夏出版社,2000.
[3]刘颖悟.三网融合与政府规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4]郑保卫,樊亚平,彭艳萍.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新闻传播,2008(2):8-9.
[5]蔡雯,王学文.角度?视野?轨迹——试析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9(11):89-90 .
篇4
一、舞台艺术要素的内涵
要素的内涵是指一种理念,用这种思想、理念指导创作,并将这种理念体现到艺术产品、舞台艺术中。
舞台是一个固定体,舞台要素的设计是对舞台表演场地的设计、安排,但由于舞台要素的设计要多元,边界也不确定。因此,舞台要素的设计是多元的,否则将不能有效传达每一个剧目的内涵和内在生命力。
然而,舞台艺术要素的思想是可以共享的,一个好的舞台艺术灵魂,能通过舞台表演穿透历史,连接现在,展望未来,并通过舞台表演实现无国界共享,让全球每一个舞台艺术爱好者共享舞台表演所传达的思想盛宴。
二、舞台艺术要素的组成
(一)光
光是舞台表演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由于光的特性,光不仅能动还能静止,因此光能造景,改变舞台空间感觉,如灯光可以按照舞台表演剧目主旨的不同要求,通过灯光可以用不同颜色从不同角度、方向照射,也可以通过照射面宽度、窄度的变化制造不同气氛。灯光的明、暗、浓、淡更是可以随剧情的变化而随意调控。
人们视觉感受到的各种美都是通过光得来的,通过光的不同组合,形成不同的颜色、格局等。随着激光科技的出现与运用,灯光还可以把梦幻的场景如现实般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在舞台表演艺术中,舞美设计和灯光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舞美设计的不同,可以衬托不同的感觉的氛围。舞美设计不仅需要直接体现舞台表演的任务,更需要表现舞台表演的主题内涵。然而,整个舞台设计的效果与灯光设计密不可分。舞台设计的效果需要不同颜色的灯光变化,以及不同灯光的跳跃使用来综合。灯光的使用直接关系着整个舞美设计、舞台剧目的整体构思、创意、结构、布局,也直接影响到节目的档次、品位及风格。
灯光是完成舞美设计的重要手段。灯光不仅服务于舞美,又会对舞台美术设计进行再创作。通过这种相互作用,灯光设计者不仅要完成总导演以及舞美的基础要求,还要表达剧目的内涵和灵魂。因此,舞台美术创作者在设计时,首先要了解导演的要求,进而了解剧目的内容、主题,才能使舞台设计紧紧围绕剧目思想展开。在此基础上,灯光根据剧情的变化,进行有效的协调,在这中间还需要了解剧目人物的心情变化,才能更有效地利用灯光,使之满足设计者对剧目的要求的同时,符合整体性这个艺术创作的传统美学原则。
(二)多媒体
多媒体是指LED电视屏幕、彩幕。由于早先多媒体形式单一性,在传统的舞台美术设计中,多媒体仅仅是整台演出中的一个点缀细节。随着多媒体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形式多样化,现今的多媒体在舞台表演设计的地位不断凸显。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的LED电视屏幕、彩幕在舞台艺术的作用更加凸显,其所带来的效果是其他灯光所不能取代的,特别是光和声的有机融合;光通过色彩及动感赋予剧目千变万化,声赋予剧目新的形式,使其从无形变成了有形,光和声的融合,以及借助现代多媒体的作用,使听众在视觉上感受到了声音的节拍和冲击,在听觉上感受到了色彩的变化与美感,从而给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上带来新的震撼。
篇5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演化及界定
融合(convergence)一词,最初源于科学领域,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才被引入新闻传播学领域,始有“媒介融合”一词。由于语境、研究视角、视野和研究层次等多方面的差异,不同研究者对“媒介融合”概念的表述也不尽相同,迄今仍未形成统一意见。
纵观“媒介融合”概念的历史演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尼古拉斯·内格罗蓬特(Nicholas Negroponte)是最早提出不同工业“即将和正在趋于融合”这一远见的学者。1978年,他用三个相互交叠的圆圈分别代表了“广播和动画业”“电脑业”“印刷和出版业”,并认为这三种行业正在走向融合。他还指出, 三个圆圈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1。在此基础上,他将媒介融合理解为“各种各样的技术和媒介形式都汇集到一起”。内格罗蓬特在网络技术尚未普适化的情况下以预言的方式对媒介融合提出自己的设想,但对媒介融合的内涵与外延并没有进行严格的论证,也没有涉及媒介融合的层次和多元化。
1983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传播学教授伊锡尔·索勒·普尔(Ithiel De Sola Pool)在其《自由的科技》(The Technologies of Freedom)一书中提出:媒介融合,就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最初,人们关于媒介融合的理解多为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普尔指出:“一种物理形态的网络将能够承载所有类型的媒介服务,而一种媒介服务也可以于任何物理形态的网络。”2参考普尔的解释,媒介融合在最初意义上是指“传播介质融合”,即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多种传播介质合为一体,组成一个更先进和更便捷的信息传播平台——互联网。
2003年,美国学者里奇·戈登(Rich Gordon)在《融合一词的意义与内涵》一文中进一步总结了媒介融合在不同传播语境下的6类含义,即媒体科技融合、媒体所有权合并、媒体战术性联合、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新闻采访技能融合以及新闻叙事形式融合,这使人们对媒介融合的内涵有了更为全面具体的认识3。
2005年,被视为媒介融合概念引入中国之年。这一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蔡雯教授发表了多篇有关“媒介融合”与“融合媒介”的文章,引入了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纳基森(Andrew Nachison)对“融合媒介”的定义——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4。普尔教授强调的是媒介平台基础上的功能开发,而安德鲁·纳基森强调“融合媒介”最值得关注的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
2009年,蔡雯教授与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王学文先生提出,“媒介融合”包含三个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媒介内容的融合、传播渠道的融合、媒介终端的融合,并提出“媒介融合是指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 。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许颖和高钢两位教授的观点也不尽相同。许颖认为,媒介融合是分层次、分阶段进行的过程,第一层次是媒介互动,即媒体战术性融合;第二层次是媒介整合,即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第三层次是媒介大融合,即不同媒介形态集中到一个多媒体数字平台上。高钢则将媒体融合定义为“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的信息传播的技术手段、功能结构和形态模式的界限概念及能量交换” 5,他把已有的媒体融合实践的特征总结为四个方面:多媒体信息在同一平台上的能量互补、各类媒体之间的信息能量交换、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信息能量交互、外部产业对传媒业的能量支持。从上述两位研究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们为媒介融合这一概念设定了至少四个指称对象:传播介质(指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融合、传播媒体(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融合、媒体组织(指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等)融合、媒体产业(指报业、广播电视业、互联网业等)融合。国内其他研究者在论及媒介融合时,涉及的指称对象基本都在这四个范围内。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暂且可将“媒介融合”定义为缘于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推动而导致的不同媒介之间的边界模糊甚至消失的现象和过程。所以,媒介融合是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网络存储技术等传媒技术产生的基础上,以受众需求变化为导向,从整体上打破传统传媒业的边缘,彰显个性媒体的独特传播优势,实现立体式传播效果的演变过程,其终极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媒介化6。
二媒介融合的动因分析
媒介融合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就从几方面分别阐述:
(一)受众需求的召唤——内在原因
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每一个进步都由自身的需要作为内在的动因,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一直是“需要—创造—新需要—再创造”这样的求索轨迹在引领社会的发展进步。媒介发展的发展进程也不例外,受众的需求是每一次创新和每一个进步的最重要的内驱动力7。
篇6
在互联网时代成熟发展的今天,通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之间的有效融入,已经成为整个时展过程中的重要趋势。而IPTV业务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其实现了网络资源与传统媒体的有效融入。当然,通过对当前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进行分析,不难看出新媒体业务已经成为多数人的消费新需求,因此推动该业务整体发展极其必要。
1 三网融合趋势探究分析
事实上,从整个媒体融合发展势与具体特点来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入,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新媒体业务发展过程中,融入、融合是广电系统无法忽略的趋势。我国世界上互联网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而整个互联网资源已经全面融入了社会发展的各项元素体系之内,尤其是其与社会大众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理念的融合进程进一步加快,因此在这一背景下,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遭受极大冲击,特别是其市场份额和影响力不断缩小,对于广电机构来说,只有全面转变自身发展理念和具体认知,融入新媒体业务的具体发展趋势,从而满足各种类型群体的基本观赏需求。
实施三网融合,完善业务类型,其能够有效满足消费者的多样消费需求。在互联网技术应用日益成熟的今天,互联网产品已经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元素,尤其是在网络技术发展应用日益成熟过程中,完善开展三网融合工作,其必然能够为资源价值展现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重要帮助。早在2015年,我国就已经制定了相关方案,从而实现了三网融合工作的实质性开展。
目前我国互联网技术承载能力和业务能力大大加强,尤其是随着光纤建设应用不断成熟,整个IPTV播控平台与整个传输系统实现了有效对接。因此在整个新媒体业务成熟发展背景下,三网融合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和广电行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趋势。可以说,三网融合方案的制定和出台,其不仅是战略规划,更重要的是其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的新媒体观赏需求。正是国家对三网业务的充分重视,使得三网融合大势已定,并发展迅猛。经过对三网融合的发展状况及内涵进行分析,可以看想要实现理想的经营效果,就需要注重创新和完善具体的发展机制。
2 IPTV网络视听业务的具体应用内涵
发展IPTV业务等基于网络技术的新媒体业务,其是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无法避免的重要趋势,而在发展该业务时,其不仅是整个时代形式的要求,同时更是满足人们期待值的必然选择,通过相关应用数据统计显示,整个IPTV用户已经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该业务融入市场发展过程中,各相关机构结合该业务的具体应用需要,从而加大对该业务的推广力度。
对于新媒体业务发展来说,三网融合是其成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因此,电信行业需要将自身技术优势与IPTV业务发展整体性融入,从而为整个新媒体应用提供重要支撑。因充分利用三网融合发展趋势,发展IPTV业务,将为传统媒体资源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空间,同时也实现了广电行业整体转型升级。通过对新媒体业务开展状况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如今广电服务商和通信服务商已转变为信息供应商,通过充分利用技术资源优势,从而实现新媒体业务经营的最佳效果。
在发展IPTV网络视听业务时,其基础在于网络技术和设施,而确保该资源应用的最佳效果,就需要注重统一对三网融合及IPTV业务的价值认知,通过提升思想认知,从而为整个新媒体业务推广构建完善的传播机制。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实施三网融合理念过程中,其整体较为复杂,而三网融合过程中,其作为开放型网络,其整体较为复杂,而广电行业与网络行业之间的融合程度不断提升。需要借鉴各个资源体系中的价值优势,通过融入资源理念内涵,从而在满足消费者自身应用需要的基础上,构建新媒体业务发展应用的理想效果。
3 三网融合背景下IPTV新媒体业务发展应用要求
结合当前三网融合发展这一趋势,IPTV新媒体业务作为当前整个时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其必须创新具体的价值理念,从而满足人们的综合应用需要,结合这一背景趋势,想要实现该业务发展应用的最佳效果,就必须充分做到:
首先,必须充分认知到网络技术和资源对整个IPTV新媒体业务发展的基础导向作用,因此,必须将网络基础能力塑造和提升放在首要位置。电信等业务部门,必须积极注重对自身使用的传输系统进行改造,同时要大力推行光纤的应用范围,当然,针对整个宽带网络的发展覆盖范围,要予以延伸和扩大,确保满足人们的综合需求。通对电力和机房传输等内容进行改造,从而构建新媒体业务传输的整体机制。
其次,必须充分注重做好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工作。在信息技术时代,传播过程的安全性已经成为对网络资源进行综合应用过程中的最高要求。因此,在三网融合背景下,推动IPTV业务成熟发展过程中,必须将安全保障机制与网络信息安全建设全面融入,通过做好安全监督工作,进而实现新媒体业务发展的理想效果。而对于IPTV新媒体业务发展应用;来说,构建统一制播体系极为必要,因此要在做好安全传输工作的基础上,完善各项元素的综合应用。事实上,在传统电视媒体机制构建过程中,缺乏科学、完善的模式。通过有效借鉴新媒体业务发展趋势,从而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效融入。
最后,结合实际应用状况,延伸产业链条,丰富新媒体产业元素,将为该业务体系成熟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和实质性前提。通过利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结合专项支持和服务计划,从而实现对该业务的元素丰富与理念创新。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其为电视产业的创新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和前提,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趋势,结合市场化元素的全面应用,从而实现整个三网融合背景下IPTV新媒体业务发展应用。当然,三网融合不断推进,其为新媒体业务开展带来了更为丰富的主体元素,无论是电信行业,还是广电行业,其都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和业务发展目标,制定符合自身的市场发展战略,而系统化的参与主体,也实现了整个新媒体业务发展主体力量的成熟发展。
4 结语
结合IPTV业务的经营发展状况,我们可以看到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其合法性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落实,而IPTV业务与数字电视业务之间的冲突矛盾也进一步明显,当然在三网融合方案正式实施之前,IPTV业务开展难度较大,而三网融合方案的实施背景,使得该业务具备了迅猛发展的空间,因此,要充分结合这一时代背景,加快该视听新媒体业务的成熟发展。在新媒体业务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对各项媒体资源应用的具体要求相融入,通过有效创新,从而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
参考文献
篇7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特征
(一)融合性在概念界定层面上,数媒艺术主要指通过现代数字信息技术所完成的艺术创作过程,能够有效地突破传统媒体的边界,使数字艺术成为动画制作、绘画创作的重要手段与关键依托。而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数媒艺术能够将传统艺术技巧和现代数字技术巧妙地融合起来,使传统艺术以全新的表现形式,呈现在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领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要属于数媒艺术经典《清明上河图》,该作品能够通过现代数字技术将原始画作中的人物以动画的形式诠释出来,进而在柔和灯光和古典音乐的烘托下,再现“清明上河”的场景,在这里,融合性主要体现在古典元素与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指传统艺术与现代媒体平台的高度结合。
(二)交互性在我国传统的艺术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作品完成后是不需要更改和调整的,并且受众在观看并欣赏艺术作品后往往难以及时地将反馈呈现给艺术家。但在数字媒体出现后,艺术作品和受众的沟通交互逐渐变得可能,能够有效地影响,并引导艺术家的创作方向和创作理念。这是因为在新时代社会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互联网文化在数字媒体中的影响和冲击所形成的。受众在数媒艺术观赏中,会本能地提出反馈和意见,让受众有意或无意间参与到数字体艺术的创作中,譬如在绘画、雕塑或民间艺术直播中的弹幕等。
(三)虚拟性虚拟现实是数媒艺术有别于我国传统媒体的重要特征及基本特点,艺术家可通过数字信息技术将作品呈现在虚构的场景中,为受众营造出不同寻常的感观体验,譬如《魔戒》和《紫禁城》的空间场景都可通过数字技术来进行真实的、等同比例的还原,使作品和受众得到完美的衔接,使现实和虚拟得到有效的对接,使艺术和科技得到完美的融合。而这种虚拟性又为艺术作品的规模性、范围性传播提供了支持和条件,可以让作品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后,及时而有效地呈现在受众面前,使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并感受数媒艺术的思想特征和审美内涵。
二、中国元素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水墨元素通常来讲水墨画拥有黑白分明、气韵生动、文化内敛的特征及特点,在千百年的传承与锤炼的过程中,水墨画的艺术表现内容及形式也不断推陈出新,能够使其成为各类艺术作品的“灵魂载体”。譬如将水墨元素融入动画创作中,便可使动画作品呈现出水墨画的意境和神韵(如《小蝌蚪找妈妈》)。而将水墨元素与现代数媒艺术向融合,又可有效地展现并发挥出水墨元素的时代特征及文化特点,使艺术作品拥有较强的氛围感和文化感。
(二)剪纸元素剪纸艺术是古老而传统的艺术类型,是始于民间而发展于民间的技术门类。所以在艺术内容与表现形式上,与民间传统和人文习俗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并且大部分的剪纸艺术都能够表达出中华民族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盼望和渴求(譬如表现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的剪纸作品等),因此剪纸艺术拥有较强的民族性和民俗性,具备较强的生活特性,而将其运用到其他艺术领域,则可呈现出较强的画面表现与民俗特点。譬如《猪八戒偷西瓜》和《人参娃娃》等,都是剪纸元素与现代动画技术的有机融合。
(三)彩陶元素彩陶艺术拥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始于半坡文化,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类型之一。而在现代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彩陶艺术逐渐成为设计师的艺术创作题材,并广泛应用到不同的设计作品中。而在现代数媒艺术设计与创作的过程中,彩陶元素能够将我国古朴的文化内涵生动而全面地呈现出来,使其更好地创新并优化现代数媒艺术的表现类型,让受众在彩陶文化元素的烘托下,更好地理解并感受数媒艺术作品的思想特征和艺术特色
三、中国元素在数媒设计中的问题
(一)缺乏创新巧妙融入并应用中国元素能够极大地提升数媒作品的艺术表现效果,使其更好地营造并凸显出传统文化的人文底蕴与思想特点,进而有机地融入建筑设计、包装设计及工业设计等领域。但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数媒设计师在中国元素的设计与应用的过程中,主要以内容模仿、照搬硬套为主,难以在内容上做到自主创新,更有甚至只是改变了其他作品的符号和颜色,无法有效地呈现出中国元素与艺术作品的独特性与艺术性。
(二)主题不深中国元素与数媒设计的有机融合,能够有效地深化并凸显设计作品的思想主题,使作品更具思想性和人文性。然而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设计师往往将中国元素直接应用到作品设计中,没有深入思考作品主题和文化元素的内在联系,导致重形式和轻主题的问题较为严重,无法有效地彰显数媒艺术的主题意蕴,使作品沦为形式,其中较为明显的例子,便是设计师不加考量地应用祥云、青花瓷等元素,导致外在形式和内在主题难以得到有机的契合。
(三)缺乏经验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数媒艺术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并且在文化元素应用上也存在明显的不足。而由于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导致设计师很难把握中国元素与数媒作品的内在联系,进而使中国元素广泛地、大量地、直接地呈现在作品的设计中。譬如堆砌水墨元素,直接应用皮影形式。虽然这能够从形式上提升作品的感官体验,然而却违背了艺术作品与中国元素磨合与调整的原则,极大地影响艺术作品的艺术性与思想性。而在经验缺失的背景下,过于重视中国元素的应用性,又将导致艺术作品脱离现代文明的文化范畴,呈现出“复古”的文化内涵,难以契合当代大众的审美心理,进而无法发挥中国元素的文化优势。
四、中国元素在数媒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新艺术内容,彰显民族特性在数媒艺术设计领域,中国元素拥有较为鲜明的人文内涵及思想底蕴,能够帮助设计师提升作品的思想与形式,使作品更加契合受众的文化心理。而在实际的数媒作品创作中,设计师应根据主题需求,来确定并选择合适的中国元素。首先,主动学习并探究传统文化内涵,明确不同元素的表现形式、发源发展及创新方向,进而在掌握中国元素的内在机理及外在表现后,才能更好地选择并表现中国元素。其次,要摒弃照搬抄袭的思想,遵循数媒设计和艺术创造的发展规律,着重于内容层面上行的创新,使中国元素成为凸显民族特性和作品主题的抓手,继而让中国元素真正地融入数媒艺术创作的过程中。
(二)凸显文化主题,兼并多样元素数字媒体能够有效地契合现代受众的文化心理与审美需求,使受众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而在作品创作层面上,数媒艺术能够兼并和融合多种艺术类型,使中国元素能够有效地融入其中。因此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数媒设计师需要根据主题元素的内涵及要求及现代社会民众的审美体验,在主题和形式上进行创新,使数媒作品更有观赏性、民俗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但中国元素在数媒作品中的运用,绝对不能过于注重形式,应根据思想及主题的表现需求进行选择,使图案和符号的应用,深入地体现出作品的内涵和意蕴。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可采用水墨元素、剪纸元素、彩陶元素来呈现主题,也可将西方元素与古典元素相融合,实现主题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篇8
一、媒介融合的发展与演变
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媒介融合。一旦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各种信号被数字化,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信息,在计算机中用0和1表示,可以以无数种方式来改动和处理它,并把它传给各种终端,就产生了媒介融合。媒介融合是我们生活的数字化的媒介环境。
1994年,第一次提到“媒介融合”概念的是《纽约日报》,它在报道《圣荷西水星报》与美国在线共同推出名为《水星中心新闻》电子报服务的时候,文章标题是“第一次媒介融合”。1995年,《论坛报》《时报-镜报》、奈特-里德报业、先进出版公司、考克斯公司、甘乃特报业、赫斯特、《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各出资100万美元组建了新世纪网络公司,通过互联网获得读者和在线广告。2000年,美国媒介综合集团在坦帕市新建了一座传媒大厦,一共投资4000万美元,将《坦帕论坛报》、电视台WFLA-TV、网站Tampa Bay Online一起搬入新大厦办公。虽然一起办公的报纸、电视台与网站各有独立的人力资源、办公区域和运作机制,但是,可以共享资源。对于突发新闻事件,设有专人指挥,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传递新闻给三家媒体,协调对新闻的采访与。
有了媒介融合的实践,理论工作者开始总结媒介融合。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利伯格传播学院教授拉里・普莱尔(Larry Pryor)从新闻生产的角度给媒介融合下个定义,他认为,融合新闻发生在新闻编辑部中,新闻从业人员一起工作,为多种媒体平台生产多样化的新闻产品,并以互动性的内容服务大众,通常是以一周7日、每日 24小时的周期运行。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尼其森(Andrew Nachison)从不同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角度给媒介融合下个定义,他认为,媒介融合是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1]
2003年,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李奇・高登(Rich Gordon)根据不同传播语境下融合所表达的含义,归纳了美国当时存在的五种“融合新闻”的类型: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所有权融合。[2]美国鲍尔州立大学(Ball State University)的戴默(Lori Demo)等几位学者在论文――《融合连续统一体:媒介新闻编辑部合作研究的一种模式》中提出了“融合连续统一体”这个新概念,具体包括交互推广、克隆、合竞、内容分享、融合等不同媒介融合层面。[3]这些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媒介融合的多维内涵。
我国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始于2005年,著名学者蔡雯教授在美国作访问学者期间将媒介融合这个“舶来品”引入国内,她系统介绍了美国媒介融合的现状以及融合为传媒业带来的变化。她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不同传媒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渠道融合和终端融合的过程。[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从Web1.0向Web4.0快速推进,我国的媒介融合也在不断演进,具体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传统媒体建设新兴媒体。这个阶段,传统媒体直接把内容搬到互联网,处于“翻版阶段”。信息的传播是单向性的提供,受众被动接受。传统媒体是主要的信息提供商,互联网仅仅是一个新兴载体。报纸等传统媒体纷纷开设自己的新闻网站,提供电子版报纸,报纸开始实施数字化战略。
第二个阶段――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互动发展。网络成为媒体与受众的互动平台,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消费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博客(Blog)成为这个阶段的互联网新应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技术和平台上完美融合,报纸网站的内容与印刷版有了较大区别,新增了利用网络的优势与特点而传播的内容;广播电视网站除了转播广播电视台的新闻外,开始提供自己编辑的新闻;网络媒体开始利用自身优势来进行新闻内容的取舍与传播。2007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了报纸网站、手机报、多媒体数字报刊、数字化平台、电子阅读器、手机二维码、户外数字媒体、电子商务、移动采编系统等九大类“数字报业的创新方向”。
第三个阶段――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关联数据和语义网络等,形成了人和网络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媒体促使媒介融合从内容融合、平台融合到了更高层次的产业融合。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媒体综合了包括声音、图像、影像、动画等多种媒介形式,成为综合的信息服务者,开展电子商务、游戏娱乐、网上社区等其他服务项目。
二、多维视野下的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作为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因使用语境不同,具有不同的所指,厘清其不同内涵尤为必要。总体来说,包括如下几个层面的意义。
(一)媒体融合
媒体融合是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渠道有机联结在一起,衍生出不同形态的信息产品,通过不同平台传播给受众,实现全媒体传播的业态。例如,人民日报社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工作,已经从一份报纸转变为全媒体形态的“人民媒体方阵”,成为拥有报纸、杂志、网站、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屏、微博、微信、客户端等10多种载体的新型媒体集团。媒体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传统媒体积极涉足新媒体业务,开办微博微信公众号;依托自身的丰富媒体形态资源,介入网络、IPTV、移动电视与手机等多媒体领域;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合作,发挥多平台互补优势,通过多渠道传播全媒体信息。
(二)内容融合
在媒体融合之前,我们已经习惯了媒体机构单一介质的运行。如报社以纸张为介质,以文字、照片、图表等传播符号进行信息传播;广播电视台以电波为介质,通过声音、画面、视频共同完成新闻信息的传播。随着数字编码技术和数字压缩技术的发展,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的数字化成为可能,数字化后的素材和内容促进了内容融合。媒介融合促进了内容生产的融合,受众既是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生产者。博客、微博、微信、微视频、飞信以及QQ、MSN、人人网等社会流工具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逐渐盛行,用户原创内容的爆发式增长,为内容融合开辟了新的途径。
(三)网络融合
网络融合主要是“三网融合”,就是指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互联网的融合,三网功能趋于一致,能够提供包括文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并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实现业务之间相互竞争,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三网融合的本质实际上是广播网和通信网都与互联网融合,三网融合的核心是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网络融合目的是促进不同网络之间的寡头竞争,消除垄断,提高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水平,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丰富多样、快捷方便的信息和文化服务。
(四)平台融合
随着智能化终端的不断涌现,网络的数字化、宽带化、交互化与智能化的不断推进,广电平台、网络运营平台、移动互联网客户端平台、电商平台、社交平台以及政务平台等多种平台逐步融合。例如,中央电视台正在建设中国视频云服务平台,已经成立央视新闻、央视影音、4G手机电视平台等项目组,加快实施融合发展项目,建立互联网电视、IPTV、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等四大平台的协同联动,向手机、电视机、台式电脑、平板电脑、移动电视和户外大屏等多种终端分发内容。
微信、微博、二维码平台、客户端成为媒体与受众互动的最便捷的融合平台。微信、微博传播新闻信息,制作话题;二维码平台连接线上线下,与用户实时互动;客户端成为最活跃的传播平台、经营平台。特别是随着4G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移动客户端成功超越电脑版客户端。各个传统媒体纷纷建立各种客户端,例如,报纸客户端、节目客户端、频率频道客户端、新闻客户端、阅读客户端等,形成了客户端矩阵。例如,湖南广播电视台的移动客户端“芒果TV”、安徽广播电视台的“啊呦”、四川广播电视台的“熊猫视频”、浙江广播电视台的“中国蓝”等,影响力较大。一些地市级媒体的客户端影响力超出了当地,覆盖全国,成为重要的传播与经营平台。
(五)终端融合
终端融合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数字终端设备融合,二是终端设备融合所带来的信息平台和服务平台的融合。终端融合最终实现通过单一设备就可以兼容所有类型媒介。例如,电视、手机、电脑都具有打电话、上网、看电视的功能,电视屏、手机屏、电脑屏等三屏逐渐走向合一。在媒介融合时代,将打破原有的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渠道,将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手机等不同的载体视为一体化的“融合信息终端”,以新闻内容在不同载体的相互嵌入,以新闻内容的多形态化,实现全天候传播,满足受众多元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六)所有权融合
发达国家的媒体所有权融合是通过并购重组等资本运营的方式实现的,呈现跨媒介、跨行业与跨国界的特点。由于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的阻隔,我国传统媒体单打独斗的局面较为普遍,迫切需要所有权融合,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多媒体传媒集团。通过政府的推动,我国也形成了一些所有权融合的跨媒体传媒集团,例如成都传媒集团、佛山传媒集团、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等,这些传媒集团涵盖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站以及出版等领域。但是,我国传媒集团还存在产权不清、主营业务不突出、受众定位缺乏差异化等问题,没有实现资源共享与一体化运营,甚至形成了地方垄断。我国鼓励通过市场手段实现所有权的融合,近年来,这方面的所有权融合不断推进。2015年文化传媒行业并购事件总共超过165起,排除有23起未透露并购金额的案例,其它并购事件的金额近1500亿元,同比增长高达50%。
(七)机构融合
媒介融合要促进组织机构的融合,改变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分立单干、各自为政的状况,适应融合新闻生产的需要,构建融合型的组织结构。例如,BBC的媒介融合不仅仅呈现在终端上,而且体现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组织结构的调整与生产流程的整合中。BBC将原来各自独立的广播、电视和网络新闻部搬入一起办公,共享资源,形成一个跨平台的多媒体新闻中心,将融合理念贯穿于新闻生产、传播和反馈过程中。BBC新大楼的新闻编辑部堪称“超级编辑部”,中心是一个由八个工作台组合成的棱形的中心调度区,广播、电视、网络等不同媒体的工作区围绕大厅中心呈四处放射状。由中心区向两边呈放射状散开的工作平台,一半是面向国内受众的国内部,一半是面向国外受众的国际部。这样的编辑部设计恰恰体现了BBC媒介融合的理念。
(八)管理融合
管理融合包括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宏观层面体现为国家的媒体管理体制的融合,微观层面是指媒体内部的管理机制的融合。为了促进融合,2013年我国合并了新闻出版总署与国家广电总局,成立了融合性的规制机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坚持不同媒体之间的优势互补、一体发展,推动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例如,我国对IPTV、手机电视与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平台,遵循《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实行融合规制。在微观管理层面,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一些省级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探索与新兴媒体在人事管理、资产管理、导向管理与运营管理的一体化,实现传媒资源与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与共享融通。
三、融合新闻生产的流程再造
媒介融合的基础是生产形态的融合,其核心是开发与共享内容资源,生产与传播融合新闻。因此,它必然要改变新闻传播流程,形成有别于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方式和营销方法,实现从载体到内容,从采集制作到传输、接收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形成新的融合生产流程。
(一)再造融合新闻生产指挥中心
再造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生产流程,核心是要建立新闻信息指挥调度中心,对整个新闻生产流程实施有效指挥调度和有序调控管理。
按照融合新闻生产的要求,新闻信息指挥调度中心的管理模式是:调度中心位于这个平台的中央位置,其他纸媒、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业务部门环绕周围。调度中心统领选题管理、线索管理、内容管理、用户管理、任务管理和数据库管理,统筹新闻信息采集平台、线上线下编辑平台、信息平台与用户管理平台,并使之一体化运行。新闻信息指挥调度中心的决策层,要是一个既懂管理又能协调新闻生产的创新团队,其中起到核心作用的是一名擅长在多媒体传播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管理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决策与领导作用。
针对重要新闻和突发事件,新闻信息指挥调度中心要实行滚动式信息管理和重大新闻动态式的整合策划,指挥中心根据其稿件的新闻价值,决定呈现的方式,转而分发给各自编辑业务部门进行深加工,并分别在不同介质平台上对外。信息调度中心通过数据库储存、加工和处理,形成自有的信息库和内容超市,供新闻生产者选取或向外传播。[5]
(二)全能记者的多媒体信息采集
媒介融合时代的全能记者,必须具备跨媒体传播思维,同时又是“一专多能”的新闻信息采集者,能够娴熟地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的采写技能。特别是在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报道中,需要跨媒体思维进行新闻信息采集,这考验着记者的思维能力、采访技能与现场应变能力。
掌握了多种媒介技能的“全能记者”,具备能写、能拍、能摄的基本技能,能够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报道任务,为多种不同媒体提供新闻作品。美国密苏里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等大学都在重新设置新闻学课程与培养计划,为未来的“全能记者”培养多方面的才能。这种未来记者的基本技能是,可以携带一个苹果电脑、索尼数字摄像机、录音笔和移动卫星手机,完成所有音频、视频以及Flash的编辑工作。“全能记者”能够根据不同媒体的传播特点采集文字稿、图片、音频与视频资料等进行报道。[6]
融合媒体时代,在后期编辑平台,必须有一支适应媒介融合的新闻编辑队伍和运行机制。融合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除了必备新闻策划能力、对信息的整合能力、编辑能力、把关能力,还要熟悉数字化媒体设备技术,对来自记者的新闻信息、用户信息、数据库信息进行分层处理,了解各种媒体的操作技能和传播特点,具备深入解读新闻能力、快速的现场反应能力、多媒体信息整合能力等,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新闻编辑要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综合分层处理,实现新闻资源整合开发。所谓分层,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是要按照多形态多终端传播的要求,对内容资源进行分类处理。其二,按照受众的需求,对内容资源进行多媒体分层开发。根据新闻内容及传播媒体的特性,对相关的内容资源进行整合。新近发生的资讯类信息,编辑要及时编发到网络、手机、广播电视等媒体上,提高其传播的时效性;需要现场报道的,则可考虑编发电视节目和视频节目;需要进行深度报道的,可发挥平面媒体的特点进行深入解读,也可用电视专题节目、视频专题节目的形式做深度报道,还可以利用微博形式,吸引受众参与其中。
(四)多媒体终端的信息传播
信息传播终端是新闻传播流程的最终出口,也是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流程构建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融合新闻生产需要具备一套可以在统一界面上加工与编发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数字化管理平台,编辑根据各种不同终端的特质加工整合,以报纸、广播、电视、手机、互联网、户外大屏、移动电视等多媒体渠道多媒体信息,满足受众个性化的需求,扩大受众规模。跨媒体信息的融合终端主要有三大类:即网络终端(电脑)、移动终端(智能手机、 Pad)和电视终端(IPTV、互联网电视)。
信息终端是与用户接触最密切的端点,加强信息终端的用户管理,是提高新闻信息传播与服务效应的关键环节。用户终端管理要集中解决好三个问题:第一,建立用户生产信息内容的上浮机制,使用户生产的内容(UGC)成为专业新闻生产(PGC)的有效补充。第二,建立用户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收集用户对多介质信息终端的信息接收和反馈状况,通过大数据分析,寻找用户的兴趣点;依据用户对所接受新闻信息的意见和评价,及时改进新闻产品。第三,建立用户档案资料。要利用数据库和信息推送技术,对用户进行细分,建立用户管理档案,为用户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新闻产品。
注释:
[1]Andrew Nachison, Good business or good journalism? Lessons from the bleeding edge, A presentation to the world editors’forum, HongKong, June 5,2001.
[2]Stephen Quinn and Vincent F.Filak, Convergent Journalism: An Introduction, Elsevier,2005,P5.
[3]Dailey,L.,Demo,L.,&Spillman,M.(2003),The convergence continuum: A model for studying collaboration between media newsroom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 Kansas City,MO.
篇9
一、音乐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音乐媒体主要指录音机、电视、手机、电脑等,特别是在新媒体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音乐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指的是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巧妙地运用音乐媒体融入音乐,使语文课堂不仅自然又增添艺术色彩。这一教学模式的提出和运用,能够弥补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情感因素关注的缺乏。音乐媒体具有较大的艺术魅力,不同风格的音乐对人们产生的影响不一样,像快节奏的音乐能够让人们心情愉快,舒缓优雅的音乐则能够促使人们心情舒畅,而比较低沉的音乐则能够引发人们的忧伤,精神萎靡不振等。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音乐媒体是新课程改革时代下的必然要求,音乐艺术能够“以情优教”,具有神奇的感染力,可以帮助教师渲染课堂气氛,营造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识和了解;能够辅助教学,提升教学效率;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从而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性认识。
二、音乐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策略
1.携情入境,捕捉深度融合的触发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思维方式不成熟,看待事情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通过音乐媒体运用音乐艺术来构思巧妙、想象奇特地导入教学内容,携情入境,捕捉深度融合的触发点,不仅可以充分调节学生的情绪,还能够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能够为语文课堂奠定一个良好的情感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内容,主要是其情感价值与人文内涵,注意发现和捕捉教学内容中的情感触发点,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课堂情境,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快速融入语文课文的情境中。
2.情文共织,寻求深度融合的突破点
在教学过程中,不少语文课文的情感世界比较深邃而广博,而小学生由于受生活阅历、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等限制,往往无法真正深刻体会语文课文中的情感世界,无法真正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音乐媒体,运用音乐艺术来展现文本内容,使用情文共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寻求深度融合的突破点,就能够使教学内容得以延伸与释放。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时,课文内容主要讲的是修建青藏铁路的重重困难,为了让学生感受青藏高原的恶劣环境,教师可以运用音乐媒体给学生播放《天路》这首歌曲,让学生在聆听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时,达到情文共织,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到课文的深刻情感。
3.情溢于文,挖掘深度融合之生长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音乐媒体,通过深度融合音乐艺术来辅助教学,提升教学效率。音乐艺术不仅可以传递思想情感,并且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其表达效果甚至比语言文本更加丰富和深刻。小学语文教师运用音乐煞尾,能够引导学生随着音乐的余音而思绪飞翔,延伸自身的思想情感,加深对语文知识的拓展认识和理解,从而情溢于文,挖掘深度融合之生长点。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忆江南》这首词的教学时,教师在朗读这首词时,可以运用民歌的形式对其进行歌唱,以此来达到情溢于文,挖掘深度融合的生长点,加深学生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可以对词中所描述的场景进行想象,从而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篇10
1. IMS的结构特点
IMS由3GPP于2000年提出,是一个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子系统,采用了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IMS实现了承载、控制、业务相分离,采用一种分层的体系结构,从而最小化各层之间的依赖性,避免由于其中一层的变化而影响其他层的稳定性。IMS的体系结构分为接入层、控制层以及应用层3个主要层次。
2.IMS与其他网络的联系
IMS与其他网络的关系通常指IMS域(即IMS核心系统)与电路交换域(CS域)、分组交换域(PS域)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PS域为IMS域提供承载服务,CS域则可与IMS域实现互通。
二、IMS的网络融合
1.核心网融合
核心网融合有统一的承载方式、统一的呼叫控制平台和通过现有网元升级结合新增等方式三个特点,其中,在统一的承载方式方面,IMS核心网络的信令和数据都基于IP承载,同时支持IPv4和IPv6协议。在统一的呼叫控制平台方面,统一的呼叫控制平台一IMS实现与接入无关的业务控制,并且通过IMS实现增值业务的第三方开发;在通过现有网元升级结合新增等方式方面,具备CSCF网元功能,实现基于SIP的统一会话管理;具备MGCF和BGCF等网元功能,实现IMS和其他网络的互通等。
2.业务网融合
从业务融合的角度看,基于SIP的业务架构将是今后IMS和软交换业务融合的基础。IMS有3种业务提供方式:利用S―CSCF直接调用SIPAS提供的业务;利用IM―SSF提供业务,通过与传统的智能网/CAMEL-El通来提供现有的智能网业务;利用OSASCS提供业务,这是IMS最开放的业务提供方式,通过向第三方开放与底层网络无关的OSAAPI,使第三方业务提供商(SP)或内容提供商(CP)开发各种新业务。
三、IMS的网络规划
1.IMS组网方式
从IMS的组网方式上看,IMS有单域和多域两种组网方式。单域组网为全国分配同一域名,建一套IMS系统;多域组网为全国按区域分配不同的域名,建多套IMS系统。单域的业务管理比较简单,只用于小规模组网。多域组网网络扩展性好,适用于大规模组网。因此,在IMS建设初期,建议直接采用多域组网方式,分省建设和引入IMS域,有利于业务开放和运维管理。
2.IMS网元设置原则
在IMS网元设置原则方面,采用多域组网方式引入IMS时,建议在各域内集中建设IMS核心网。IMS重要网元的设置建议如下:HSS在设置时可根据用户量确定HSS的数量,当有多个HSS时,需部署SLR。HSS应考虑容灾备份功能,采用N+I或I+1的备份方式。
参 考 文 献
[1] 田方,杨葆莉. IMS技术发展和应用分析[J]. 移动通信. 2010(09)
[2] 袁源,张艳. 当前对固网演进和网络融合的思考[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09(09)
篇11
一、信阳茶旅文化发展现状
信阳位于河南省的最南端,种茶历史悠久。东周时期,茶在信阳地区开始种植。近代以来,信阳毛尖先后多次在国际、国内的舞台上荣获嘉奖并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和“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等荣誉。自1992年始,信阳开始举办茶叶节,迄今为止已连续举办29届,成为信阳的盛事之一。而信阳域内八县两区,拥有众多旅游文化资源———1.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区域内遍布梯田,河流密布,酷似江南风光。这里四季分明,景色各异。信阳市森林覆盖率近40%.其中,鸡公山下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负氧离子22万个,比四川九寨沟、福建武夷山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高出1~8万个,是目前全国此类测量的最高纪录,信阳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全市已建成多个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国家湿地公园,旅游风景区如鸡公山、南湾湖、灵山、黄柏山、西九华山等近10个。2.大别山具有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著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培育出红二十五军等多支主力部队,100余名将军从这里走向全国,有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红二十五军出发地等红色教育基地。以“苏区首府、将军故乡、江淮抗战、千里跃进”为主线的红色旅游文化,正在成为大别山区域红色旅游品牌。茶叶搭台,旅游唱戏。信阳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优势,以茶会友、以茶兴城,通过举办茶文化节取得可观的效益。但由于缺乏统一管理与运营,品牌效应不强。目前市场上比较知名的信阳茶企仅限于文新、五云、蓝天、九华山等少数茶企,其茶文化传播存在散而太乱、行而不远的局面。
二、信阳茶旅融合发展的意义
(一)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人们经常说诗与远方,这里的“诗”即文化,“远方”即旅游。文化与旅游结合,文化可以更好地走向“远方”,旅游也就更有“诗”意。将旅游与文化相结合,可极大提升文化产业的价值感,同时也赋予旅游更多的趣味性。这是服务地方经济、传承并发扬地域文旅文化的重要工作之一。立足于信阳地区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大别山区红色旅游资源和特色田园、生态景观,深入挖掘大别山区民风民俗和农耕文化,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动茶旅文化融合发展,无论是对茶产业发展还是旅游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于实现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传承保护大别山非遗文化,力争实现富民、宜居的扶贫规划效果,为大别山地区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提升城市影响力
“文旅融合”是一个互惠共赢的过程。它将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赋予到旅游中,这能够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发展旅游产业时挖掘旅游资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可以提高文化软实力。信阳坐拥八县两区,除了已经颇有名气的信阳毛尖,同时拥有丰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信阳毛尖及其所衍生的茶文化都具有良好的市场口碑与吸引力。而信阳区域内的旅游文化资源也是颇具地域特色。通过茶旅融合的方式,以茶为媒,茶叶搭台,旅游唱戏,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将信阳的经济作物与精神财产合二为一,打造成一体化、规模化的文旅文化资源,对于提升整个城市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极其重要。
(三)提升地域文化软实力
对于信阳这座城市来讲,茶文化和人文旅游文化便是其文化软实力的底气所在。信阳积淀着丰富的茶文化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对于发展信阳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培育信阳非遗文化产业,探索“非遗+旅游”、“茶文化+旅游”、“茶文化+研学”、“茶文化+文创”、“非遗+文创”、“非遗+民宿”、“茶文化+民宿”等多种形式,探索信阳茶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拓展茶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茶旅融合文创产业新亮点,推动信阳文化产业特色化发展之路。
三、融媒体时代信阳茶旅融合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随着5G时代的到来,融媒体传播成为新时期提升信阳茶旅文化的影响力、扩大信阳茶旅文化的知名度、降低信阳茶旅文化融合发展的宣传成本、增加信阳茶旅文化融合发展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信阳茶旅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媒介手段。
(一)利用融媒体技术,构建信阳茶旅文化大宣传平台
一是打造线下宣传平台。比如,由信阳市文化旅游和广电局精心设计宣传内容,通过各种媒介渠道进行无缝宣传。当旅客途经或进入信阳境内时,由移动通信公司发送信阳茶旅文化特色信息;定制信阳茶旅文化宣传特色彩铃,发动信阳地区居民选用,从而进一步扩散信阳茶旅文化影响范围;打造茶旅文化相结合的主题广场、精美广告牌等,为市民、游客提供线下活动场所的同时,实现信阳茶旅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加深对信阳茶旅文化的印象。二是打造线上宣传平台。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线上媒体平台,结合各自平台的宣传优势对信阳茶旅文化之一进行分门别类推送,让市民对信阳茶旅文化耳熟能详并树立文化自信;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微信视频号等,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视听结合的图片、文字、短视频等形式,全方位展示信阳茶旅文化的吸引力,扩大信阳茶旅文化影响力与覆盖面,扩大客源市场。
(二)利用全媒体平台,打造信阳茶旅文化特色品牌
一要凸显信阳茶旅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实地调研与大量查阅读文献资料,充分挖掘古今涌现出来的典型的信阳茶旅文化故事及资源,并以此为依托,重新概括信阳茶旅文化的核心精神与内涵,以提高信阳茶旅文化的吸引力。如,依托民间流传甚久的茶姑“画眉衔籽”的故事,以此为题材,谱曲、出书、拍摄影视剧等,让信阳茶文化以多角度多形式呈现,吸引游客到信阳实地旅游。二要丰富信阳茶旅文化传播的内容。比如,线下文化宣传机构或民间团体可以通过探索开展茶旅文化读书会,发展茶文化主题旅游,组织茶旅文化主题文创活动、主题摄影、主题短视频大赛、主题征文等形式展开相关活动,利用全媒体平台打造信阳茶旅文化专题网站以及专属的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通过这些媒体平台,以不同形式将各种与信阳茶文化与旅游文化相关的信息、活动如茶文化节、文旅文化节、博览会、展销会等,让受众即使不在现场,也能感受到信阳茶旅文化的魅力,并萌发到实地一探究竟的欲望。另一方面,积极开发信阳周边茶山资源,提升乡村旅游智慧化水平。借助茶山独特而秀丽的风景,在城市周边打造近郊的乡村旅游景点,如茶乡康养、山水民宿、休闲茶庄、创意茶会、会展培训等项目,打造“茶文化”体验园,吸引游客亲身前往体验采摘、揉捻、炒制、烘干、装罐等信阳茶的制作全过程,并欣赏茶艺、茶歌、茶舞等艺术,让信阳茶文化与旅游文化深度融合,让游客对信阳茶旅文化留下深刻记忆。
(三)加强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为信阳茶旅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是加强信阳当地产学研合作。通过与当地高校合作,联合培养专门性的茶旅文化专业人才;依托高校现有开设的旅游、茶艺、茶文化等课程,使学生能够深入领会茶艺内涵,热爱信阳茶文化,为茶旅融合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二是政府部门加大对茶旅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建立茶旅文化相关的大师工作室、茶旅文化体验馆、茶旅文化专业培训点等方式,加强对信阳茶旅融合专门性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及结合当地特色对茶文化、旅游文化经营者及负责人的专门性指导,力争形成政府搭台、高校唱戏、企业参与的茶旅融合发展氛围。
参考文献:
[1]葛振:《赋能“文旅+多产业”新业态助力提升沈阳城市文化软实力》,《第十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21年4月
[2]李明军:《全域旅游视角下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福建茶叶》2021年第4期
[3]王彬:《文旅融合进入深化期高质量发展引领前进步伐》,《中国文化报》2021年8月6日
[4]李峰:《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西部旅游》2021年第4期
[5]胡玲:《全域旅游视角下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探究》,《商业经济》2020年第8期
[6]郭文茹:《乡村振兴背景下信阳市茶旅融合的SWOT分析》,《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
篇12
2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策略探究
做好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即“传播怎样的城市形象”,“如何传播这种形象”和“传播的效果如何”。因此,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策略探究可以相对应地从定位策略、操作策略和评估策略三个方面进行。
2.1定位策略
城市形象的定位是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成败的关键。城市形象的定位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也就是说,随着传播过程的推进,其目标定位应该体现出阶段性差异和渐进式变化。合理的目标定位应当基于准确的内涵定位,只有这样,以内涵为核心的外延定位才能配合目标定位,为逐步实现成功的城市跨文化传播创造条件。
2.1.1目标定位策略
所谓目标定位,是指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者从全面了解目标受众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民族文化背景入手,据其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传播意图,按目标受众的认知阶段确立传播目标。根据第三方文化建设理论,目标受众的认知阶段可以分为整体认知阶段、迁移认知阶段和融合认知阶段。目前,顺德正处在深入开展综合改革试验、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期,但是顺德“半城市化”的城市形象对于在全球资源配置中吸收科技、人才、文化和生产业方面的高端生产要素造成了障碍,同时,顺德城市形象的国际辨识度偏低,目标受众对这类城市往往表现出高离散性和低接近性。为此,顺德在城市升级过程中应该结合目标受众在不同阶段的认知特征,制定相应的目标定位策略。
2.1.2内涵定位策略
城市形象内涵是多维的,一般来说,可以从三个层面上加以概括:第一层面为管理层,主要通过城市各级层面的行政、管理、执法等公共行为体现出来;第二层面为物质层,主要涵盖能够反映城市经济实力的各种实体与虚拟表征;第三层面为思想层,主要指城市的文化传统、市民素质、人际关系、社会风气等。这三个层次的内部诸要素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也可以通过内外力的作用对其重新组合或更新升级,可见,城市形象内涵是可以塑造的。为了推进城市升级,顺德提出了以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的目标,即通过城市升级,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和资源,为人才聚集创造良好环境,为创新社会管理开辟道路,推动顺德发展全面转型。基于这一目标,可以对顺德城市形象内涵进行意向性构建,采用城市DNA立项、城市形象立义和城市文化释义的内涵定位策略挖掘顺德城市形象的本质,提升其辨识度。只有当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者透析出城市形象内涵,才能累积强有力的传播源,对外产生清晰的影像投射,也才能与目标受众的总体感知形成文化交融,在共建的第三方文化中勾勒出预期的城市形象。
2.1.3外延定位策略
城市形象外延是指目标受众对城市形象的感知、记忆和认可。由于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目标受众对城市形象内涵解读容易产生偏差。为了避免错误解读的发生,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者应该立足于城市形象的内涵,把握好城市形象外延定位。以顺德为例,在外延定位策略上,首先,要对目标受众的抽样调查,即向调查对象展示预设的城市形象,并在互动交流中收集他们的解读疑难,以判断他们是处于跨文化传播的民族中心主义阶段还是民族相对主义阶段;然后,根据调查结果提炼便于目标受众感知的城市形象要素特征,生产出利于目标受众记忆的城市形象符合标记;最后,向调查对象展示完成定位的城市形象外延,并通过分析他们对城市形象的整体评价以及到此城市出行、投资、工作、消费等意愿倾向,判断他们对城市形象的认可度高低。
2.2操作策略
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操作以城市形象的目标定位、内涵定位和外延定位为导引。作为操作主体,城市的政府、商企和公众各具功能。因此,制定出操作策略就是要协调好三方的功能,形成合力,为与目标受众共建第三方文化,在文化共融中向其传播高保真、易识别、受欢迎的城市形象提供保障。
2.2.1媒体先导策略
在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中,媒体是城市形象内涵的承载与传递工具,是城市形象外延信息传播赖以实现的中介。对于信息时代的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而言,媒体在目标受众的三个认知阶段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先导作用。具体而言,在整体认知阶段,目标受众正是通过媒体初次接触到传播中的城市形象,并在媒体传播组合策略的共同作用下开始对其加以关注,产生获取更多、更详细信息的欲望;在迁移认知阶段,目标受众会凭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评价媒体传播中的城市形象,若其评价倾向正面,就会激发出接受的尝试意愿;在融合认知阶段,目标受众在媒体的导引下,以尝试验证其评价的准确性,若其验证与评价相符,就会促成其对媒体传播中的城市形象的全面接受。基于上述,顺德政府应该对媒体在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中的先导作用予以充分的重视,其策略可以体现为:在整体认知阶段通过目标受众所在城市的发行量大、覆盖面广、收视率高的媒体传播顺德的城市形象标志和城市形象口号,借助专门类别媒体进行顺德的政治形象、经济形象和人文形象的言语叙事与图像展示,这样,就能以广度宣传与深度报道相结合的方式促使目标受众从“知道”向“了解”形成对顺德城市形象的符合记忆;在迁移认知阶段积极利用媒体的互动性,有效引导目标受众对顺德城市形象内涵的正向解读,力求做到与预设的顺德城市形象外延相符,并以此为契机激发其行为兴趣;在融合认知阶段向目标受众重点报道双方政府间、商企间和人际间交流的成功事例,引发其对双方城市文化交融的感知,同时,有针对性、有时间性、有计划性地交流信息,激发更多目标受众参与有助于烘托顺德城市形象的第三方文化建设。
2.2.2商企跟进策略
商企是城市形象塑造最重要、最活跃的载体,也是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内生动力与坚实基础。从角色分工上看,政府是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内容设计者、原则制定者和方向管控者,而商企则是这种总体设计的践行者。研究表明,利益交换是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始与持续的直接动因,而利益关联越密切,则越有助于己方城市形象在对方城市公众具象认知中的美化与优化。政府在媒体先导的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中已经为目标受众构建了利益期望,商企自然应当积极跟进,将利益期望转化为利益交换,以满足目标受众对城市形象具象认知中各种假设的验证需求。根据顺德区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顺德商企理应制定与媒体先导策略形成前后紧跟、步调一致的跟进策略。“顺德制造”一直以来都是顺德商企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集体品牌。为了支撑目标受众在整体认知阶段对顺德城市形象形成的符号记忆,顺德商企可采用整合媒体策略加大“顺德制造”商品在目标受众所在城市的品牌宣传力度,以强强联手、合作共赢的方式拓展销售渠道并健全售后服务体系,在目标受众消费群中树立起“顺德制造”的良好口碑,实现对顺德城市形象的符号记忆向对“顺德制造”的共同价值追求的正迁移。随着这种正迁移的强化,顺德商企应该在迁移认知阶段适时地推出招商引资、招贤纳士的商业推广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让目标受众全面真切地了解顺德政府为政的公平与效率、顺德商企经商的诚信与进取,以促进其以资金投资、技术转让、智力支持、合作研发等方式参与到“顺德制造”向“顺德智造”的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中来。在平等交换、利益共享的交际动力学原理指导下,顺德商企可以优先将“顺德智造”商品优先投放到目标受众所在城市,并施行配套的优惠方案,以此在融合认知阶段逐步将顺商文化发展为目标受众完全接受并乐于共建的商业文化,成为其具象认知的顺德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要素。
2.2.3人际强化策略
城市内部公众是城市构成的主体,城市精神的塑造者,城市文化的传承者,同时,也是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主力军。所谓人际强化,是指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者在融合认知阶段大力推动其所在城市的内部公众与目标受众之间的人际沟通与文化交流,强化双方的联系纽带,为第三方文化建设注入精神文化动力,使得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具有可持续力。人际强化策略强调点、线、面结合。点是指双方城市文化的交点,例如,顺德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作为顺德与目标受众所在城市的专家学者、民间机构、爱好者等合作开展历时与共时研究的对象,并通过研究找寻双方人文精神的同源性;线是指以城市事件为连线促进双方内部民众之间定期的文化交流,例如,顺德可以以“中国美食名城”的名号与目标受众所在的城市举办年度或季度市际美食节或厨艺赛,吸引目标受众参与到顺德的民间文化活动,以此激活文化体验、延伸城市文脉;面是指双方城市内部公众到对方城市的出行活动,这种活动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是组织的,对城市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可涉猎,其目的在于让目标受众感受顺德的城市文化软实力,也让顺德的城市内部公众了解目标受众的城市文化风貌,以求借助审美与消费制造文化认同,依靠交流与借鉴形成文化共集,构建并维护双方认可且推崇的城市形象。
2.3评估策略
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为了避免资源浪费,保证传播效率,有必要在传播流程的不同阶段采用相应的评估手段,对传播效果加以客观检验,并以此为据肯定正确的传播导向,纠正无效的传播活动,整合有效的传播手段。在顺德城市形象传播过程的三个阶段,即整体认知阶段、迁移认知阶段和融合认知阶段,评估的对象由认知效果、接受效果和行动效果逐步转移,而采取的对应评估手段为辨识度调查、倾向性调查和离散性调查,这些调查围绕目标受众是否能够通过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在三个认知阶段依次回答“您知道顺德吗?”“顺德是怎样的城市?”“您愿意购买‘顺德制造’的产品吗?”“您欣赏顺商文化吗?”“您希望你的城市与顺德结为友好城市吗?”“您想到顺德做些什么?”等一系列核心问题及其延伸问题,调查数据可为客观分析判断顺德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各个阶段的效果所用,使传播者可以据此对上述的定位策略与操作策略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求获得策略组合的最优化和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篇13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日益频繁,源于西方的新媒体艺术在视觉表现方式上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突破了传统艺术形态,改变着人们的艺术观念和艺术传播方式。
近年来,新媒体在中国可谓是最时尚的境域了,随着数字技术的空前发展,新媒体的概念也逐渐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中,从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文化观念。与此同时,它对艺术的影响力也是较为深远的,随着当代艺术表现手段的多样化与多元化,新媒体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与表达方式打破了人们传统的审美观念,带来了艺术史上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与尝试,在艺术领域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思潮——新媒体艺术。
1 新媒体艺术发展的背景和现状
新媒体最早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欧美,随着电视机在美国的普及,美国也是最先使用便携式摄像机拍摄的国家,因此,录像也就成为新媒体形成的重要标志。到60年代末,便携式录像设备逐渐开始被艺术家用于艺术表现之中,出现了最早的新媒体艺术形态,随后,实验电视节目的出现也为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提供了成长的土壤。进入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更加为新媒体艺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传播形式。如:继2001年首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之后,2006年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第二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上,以“当代文化中的艺术与科学”为主题,提出“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与创新,是当代文化建构的重要体现,直接关系 21 世纪人类社会和文化建设的发展”。由此可见,新媒体艺术形态已经引起当代艺术家与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在我国,新媒体艺术最早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但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才出现了一批较成熟的作品和新媒体艺术家。1996年9月,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画廊举办了名为《现象与影像》的展览,这是中国第一次录像艺术展,这个展览集中了张培力、王功新和陈绍雄等中国第一代数字艺术开拓者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后来,该展览被定位为中国当代新艺术中的重要里程碑。
1.1 新媒体和新媒体艺术的界定
何为新媒体?新媒体是指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新媒体的外延也不断扩大。全球最具规模的艺术网站——根茎网(http:∥)的创办人马克·崔波(Mark Tribe)在1996年对新媒体(New Media)进行了界定,把光盘(CDROM)、网络艺术(Net Art)、数字录像艺术(Digital Video)、网络广播(Net Radio)等作品作为了新媒体的统称。而新媒体艺术是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从传统艺术中派生和发展出来的,它不同于绘画艺术、装置艺术、人体艺术、环境艺术等艺术形态,它是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呈现、传播、鉴赏和评价的艺术形态。
新媒体艺术具有新时代的特征,它融合了“艺术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数字技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学科,并且随着数字技术的空前发展与日渐成熟,新媒体艺术的范畴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很难为新媒体艺术做一个准确的界定,新媒体中的“新”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性的形容词,更新的东西出现后,新就变成了旧,所以,新媒体中的“新”应该是泛指当前时代较前沿的技术手段。目前,我们正处在数字技术的不断增长与创新的时代,而艺术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会敏锐的感觉到新技术带来的影响,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新媒体艺术的外延不断扩大,数字技术的创新成果对艺术的影响也日益加深,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艺术创作者和研究者对这一新媒体艺术形式的重视。
1.2 数字技术的语言形态
艺术的内容是通过艺术语言而表现出来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艺术语言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更新。数字技术以自身的强大功能,成为了重要表现手段,无论是视频艺术、数码艺术还是交互艺术等新艺术语言形态,都与数字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作为来自于历史的延续和丰厚文化积淀的传统艺术,是文化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人类价值观的体现,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象征,它通过自身的文化内涵塑造着国家的形象,树立着民族的自尊,也展现着一个国家的风采,是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探究为传统艺术语言形态的表现与扩充注入了新鲜血液,如:数字视音频影像技术,数码二维技术、数字三维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感应技术等,它们使传统艺术的表现与欣赏更为立体、效果更为真实、互动方式更为新奇,成为传统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新艺术语言形态。同时,传统艺术的发展与传承也需要多种形式的技术手段,数字技术为传统艺术的表现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风貌,展现出传统艺术在发展与传承中独特的艺术语言特色。
2 数字技术在传统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价值观也在日益转变,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已渗透到人类工作与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也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将数字技术全面应用到传统艺术的创作之中,充分利用新媒介重新建立符合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文化品牌,保存传统艺术的精髓。
2.1 新媒体语境下传统艺术的特征
新媒体艺术是主要以数字手段为媒介的新兴艺术,它生长的土壤和存在的环境完全依赖于科技社会。传统艺术是历经千年的发展和演变而来的,它经久不衰、博大精深、意蕴丰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至今仍在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的文明和发展。新媒体语境下的传统艺术是指随着时代不断演进、材料不断更新、技术不断提高,运用新技术手段创作的具有时代特征、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艺术作品,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新技术和跨媒体的表现手段。新媒体艺术在表现形式和构建形态上与传统艺术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新媒体艺术中的数字技术为传统艺术创作注入了全新的艺术观和思维方式,呈现出新特征、新面貌,也为传统艺术提供了更方便的绘画手段,打破了媒介材料的制约,它可以灵活的表现已有的现实世界,也可以表现虚幻的、尚不存在的虚拟世界,最大限度的满足了艺术自由追求与探索的愿望。新媒体语境下的传统艺术作品不仅具有更真实、更立体、更虚幻、互动、新奇等特征,并且能产生多维度的观赏角度,使传统艺术的呈现方式向着动态、互动等方向发展,体现新媒体语境下传统艺术的崭新风貌。
2.2 数字技术在传统艺术中的应用
当今,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传统艺术的表现题材更为丰富,数字技术充分应用于传统艺术的创作与表现之中,呈现出了全新的数字艺术作品。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电脑的普及和易操作使广大的艺术家对电脑的操作并不陌生,并逐渐成为了他们进行艺术创作所依赖的重要工具和媒介。而新媒体艺术也逐渐从原来的利用数字技术单纯模仿传统艺术走向了利用电脑程序语言等编程手段自动生成的全新艺术效果。同时,数字技术在传统艺术中的广泛应用也改变了人们艺术欣赏的习惯。如:上海世博会期间,数字动态版的《清明上河图》可谓是最具人气的展品,在画面的日夜交替中,古代人物形象举止各异、栩栩如生,呈现出宋代古画变成高科技动画的壮观图景。以往的传统艺术创作大多以手工形式为技术手段,因此,传统艺术作品也与比较贴近于自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创作的新媒介已经成为传统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它不仅仅是传统艺术创作中绘画材料与工具的拓展,而且是当今时代科学技术与文化相结合的重要体现。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通过高科技和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全面、充分的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和谐的意境,画卷、长城、太极、竹简、瓷器、四大发明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自然、巧妙的以现代数字技术表现出来,形成新媒体艺术形式,带给人们全新的情感与审美观念。
传统艺术是新媒体艺术的重要理论支撑,数字技术手段应用于传统艺术的创作之中,打造了全新的艺术形态,成为当下新媒体艺术中传统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其新媒体艺术作品炫目的背后是传统艺术与数字技术高度融合的结果,它以传播迅速、交互新奇、视觉震撼出现在银幕上,给人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上的盛宴。
2.3 新媒体艺术审美形式与价值
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变革决定了艺术的追求与探索方向。19世纪的工业革命和影像技术对传统艺术的发展与表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艺术家们不得不面对技术上的变革,重塑新的艺术审美与价值,寻找艺术与技术融合的新定位。当今是数字化的新媒体时代,计算机手段和数字技术的表现力早已超出了以往任何时代的艺术表现水平,数字技术在艺术创作中作为全新的材料语言极大的丰富了艺术的表现空间,使表现时间、幻觉梦境和表演三度空间成为可能,逐渐形成一种独立的艺术语言,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材料与传统艺术所融合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具有新的审美形式和审美价值。
新媒体艺术的艺术内涵是仍然是传统艺术,传统艺术才是新媒体艺术的源。新技术虽然改变了社会文化观念,也对人们的思想、审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传统艺术本身丰厚的文化积淀是不可替代的。在艺术创作中,艺术的内容和意蕴一定要通过形式才能够得到表现,数字技术的发展极大的丰富了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为艺术家表传达美学思想、交流情感提供了新的物化载体, 新媒体艺术为传统艺术在表现形式上拓展了新的道路,丰富了艺术表达语言,满足了现代人对审美新的需求。
3 新媒体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这“全球化”的信息时代,地域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在不断缩小,艺术的多样化与传播为人们构建了新的文化观与艺术观,新媒体艺术的传播不仅意味着将自己的民族文化传递给世界,同时也体现着世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新媒体艺术的未来发展是要将传统艺术元素以崭新的形态应用于艺术中,使其呈现新的视觉美感,使人们进一步感受到新媒体艺术的魅力。
数字技术手段与传统艺术精神在艺术家的创作中已经实现融合,展现出了具有时代风貌的新媒体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的蓬勃发展,是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的完美融合的体现,同时,传统艺术的历史责任也为数字技术发展与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艺术和信息艺术范畴的迅速扩大,使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的融合不仅能够更好的提炼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对文化传承与民族艺术的发展与创新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在传统文化中进一步探究数字技术的延展,让尖端的数字技术去承载传统艺术所涵盖的深厚文化内涵,展现具有时代特征的新艺术风貌,为新媒体艺术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朱其.数字时代对现代中国艺术设计的影响[J].大舞台,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