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简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较早出现在国内的现代林业其定义大致为:在现代科学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装备以及现代工艺方法进行武装和生产,运用现代先进且科学的管理方法,实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对现代林业的定义完善如下: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手段,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一起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使森林的多种功能以及多种价值均得以发挥,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以及社会需要的林业。对比2种定义可以发现,后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可实践性,其定义的实质内容也在可持续发展林业的范围之中。
2 现代林业的内涵
根据现代林业的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理解现代林业:①现代林业的经营对象为整个森林生态系统②和谐的处理好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达到“人地共荣”的最终目标。因此,在理解现代园林的内涵过程中,应以和谐为指导、应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
3 现代林业的实施对象
现代林业的实施对象为整个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机构特征是最完善的。如果将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经营对象,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人类的经营活动不应超出森林调节能力的最大值,以免造成生态失衡。根据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开展相应的森林经营活动,通过一切可能的措施增加林地养分的补充,从而促进林业系统有序化运行。
4 现代林业的实施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迅速增加直接导致人口压力过大,各种矿物燃料的日趋枯竭以及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在这种情况下,现代林业的实施原则应坚持①开发短期丰产林②为解决燃料的短缺情况,可加大营造高产能源林,以达到以绿色能源代替矿物能源,最终达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及社会的发展,阻碍现代林业实施各种困难层出不穷,笔者根据石嘴山当地林业中“虫害”这一现象,突出说明实施现代林业的重要性。
石嘴山市地处宁夏北部,其大陆性气候特征很明显,给城市绿化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石嘴山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6%。但是在林业发展过程中随之而出的不良现象也层出不穷,“虫害”就是妨碍林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威胁之一,现根据笔者多年来的林业工作,将“虫害”引发的原因以及制定的相关防控对策,报道如下:
5 “虫害”引发的原因
随着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的深入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快速发展,森林资源和造林面积逐年成倍增加,在整个生态建设过程中,因为本地苗量有限,故外调苗量增加,从而使有害生物入侵频繁、严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天牛和臭椿沟眶象的传入给我市的杨树、柳树、臭椿等作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6 防控对策的制定与实施
在“虫害”的防控工作中,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治理”防控总体思路,通过加大宣传的力度,提高人们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认识与关注,采用多种宣传方式,普及有害生物的危害性,以及促进林业发展的重要性。
对于外来苗木要加大检查检验力度,此举是为防止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检验部门需要重点抓好调运苗木的复检工作,通过检验部门与绿化养护单位、以及绿化施工单位的联合,及时掌握外来苗木的生长等情况,从根本上杜绝和消灭外来有害生物。
加强植物的养护管理,提高其抗虫能力;及时清理虫害林木以及虫害枝叶,并对其焚烧深埋。对于拔除病株后的土壤采用石灰消毒杀菌。植物的修剪工作要合理,保持足够的通风性以及透光性,以减少虫害的发生以及蔓延。
目前林业不仅肩负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使命,而且还担任着保护以及拯救生物的多样性及改善整个生态系统的职责。林业能否良好的发展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本文中提到的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林业中“虫害”现象,针对本市在林业经营水平和行政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应大力提倡“现代林业”,以促进石嘴山市林业的良好、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1、堤防工程简述
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界是一种友善共存的相依关系,人类社会谋求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在发展的同时保护好自然环境,如果破坏自然则即使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当今时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所以,在当今时期,堤防工程是人类大规模兴建的水利工程中的一类,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功能性作用,堤防工程应从构建生态环境的的角度加以设计施工,进而实现水利工程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1998年特大洪水发生以后,国家加强了对堤防工程的管理,通过研究并实施了相关规范用以指导堤防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其中《堤防工程施工规范》与《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作为规范中较为突出的技术标准规范,其针对堤防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堤防工程是一种有效的挡水建筑物,主要兴建在各类水域周边。堤防工程由来已久,在近现代以前久已经是人类用以有效防范洪水侵袭的基建工程之一,至今仍在防洪排涝领域被广泛的运用,其对河流治理与防范暴雨侵袭的功能性现如今仍无可替代,因此是一种被普遍兴建的水利设施。
2、堤防工程进行生态化建设的要点
河流是大自然中常见的地貌特征,也是大自然生态系统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河流生态环境的优劣影响着流域内良好生态环境的实现,同时也影响着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因此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下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实现河流生态健康发展是人类社会在当前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现如今堤防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对于传统防洪排涝的功能指标必须得到保障的同时,也要兼顾好生态环境的优化与改善。
在现阶段,环境问题凸显,河流湖泊等水域对于生态环境调节与改善的作用逐渐被人类所认识到,许多触目惊心的河流污染实例对生态系统所造成的严重破坏同时也警醒了人类,这些问题主要可归类于以下两点:一是堤防工程的兴建改变了河流原有的生态环境构成,以往存在与流域两侧的植被、地貌被人工去除,而统一兴建成标准化的堤防建筑物,进而导致河流呈现出规整的状态,失去了生态的多样性,并且也导致了河流的硬质化;二是自然河流出现非连续化,在修建堤防工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河流造成非连续化破坏的后果。因此,对于上述问题,必须充分考虑环保因素,对所建堤防工程是否符合生态学的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论证,力求给出在实现功能性的同时兼顾好环保因素的方案。在另一方面,我们在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有清醒的认识,对于构建堤防工程所导致的生态破坏可能了然于心,进而能够在设计施工时采取规避措施,改善破坏环境的情况,这是当今河流生态化建设的中心任务,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3、现代化堤防工程简述
水利工程行业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与革新日趋完善,业内对水利设施兴的建设提出了许多具有时代性的新要求,在水利工程施工之时安全问题一直是重中之重,而今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对水利设施的建设也要求更加符合环保性,实现生态化建设,使水利设施更好的融入当地自然环境,对于堤防工程在兴建的过程中,防洪排涝功能和生态营造功能必须有机的进行融合,确保必要功能实现时,应多考虑在生态构建、景观绿化上进行营造,能够为人们提供一处自然、风景优美的公共场所,为城市生态景观的打造添砖添瓦。
3.1 规划设计原则
3.1.1 堤防工程在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对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进行研究与取舍,确保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保护与生态构建的因素,进而形成一份堤防项目经济、环境效益研究报告,给出相应的评估。
3.1.2堤防工程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应充分考察流域内生态构成情况,在设计时将全流域的生物群落安置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力求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系统,打造全流域生态链。
3.1.3 岸坡防护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环保效应,把生态的构建与人的休闲需求有机结合,充分融入周边的自然环境,在确保必要功能性之时,利用生态学与景观学的相关原理创新护岸构建形式,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绿色岸坡。
3.1.4 城市在进行水域修整的过程中,应重点利用原有江河湖泊的形态进行城市景观创建,充分考虑多种生物的宜居性,在构建时材料的选择尽量使用天然材料,减少避混凝土、砌石等人工材料的使用,利于各种生物进行栖息。使城市内水利工程设施不仅仅是实现原本功能性,更应当成为城市独特景观。
4、结论
当今对于堤防工程的要求不仅仅确保实现防洪指标,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也尤为重要,而我国由于各方面的历史原因,大部分的堤防工程尚未实现生态化。近年来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加,我国也不再片面的追求经济上高速的发展,因此越来越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构建,符合生态环保理念的现代化堤防工程应运而生。现代化堤防工程强调了自然生态的重要性,是未来堤防工程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对人类的生态环境带来新的改善。
参考文献:
篇3
党的十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这不仅要求对现有的自然生态加以保护,更要求对城市景观、人文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时加入生态要素,强化全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在未来,景观规划设计工作的重要性将不断强化,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将不断提高。因此,研究如何改进景观规划设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景观设计的原理、步骤和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宏观和微观层面的设计实践中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景观规划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依据教学大纲,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应当包含五大知识模块,即公园规划设计、居住区景观规划、道路广场景观规划、景观建筑和园林植物。笔者曾对学生进行过一次课程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如下:学生对于课程进度安排的整体认可度较高;对教学内容的设置顺序满意度则低至不足五成,对各模块专业知识与个人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联系作用认可度高低不一,特别是一些理论性较强,实践内容不多且案例教学较少的理论知识,学生掌握程度较低,满意度亦较低;同时也有不少于三分之一的受调查对象认为课堂氛围较为生硬,师生间互动不足,并希望加大实践教学内容的比重。
由此可见,景观规划设计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需要再调整、再细化,未能跟进社会发展的最新趋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进而使得学生对于当下课程内容的学习意义产生了质疑;二是教学方法有待改进,课堂氛围不够浓厚,师生互动不足,教学方法僵化;三是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组织的不够,学生未能熟练掌握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关键技巧。
三、改进对策
(一)完善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
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调整内部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更加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结合该学科的最新发展和教学大纲充实新知识点,并对一些没有实际意义和较老的内容进行删减,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该学科的最近发展状况,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增加案例分析的比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使学生牢固掌握各部分内容。
(二)灵活应用并创新教学方式
一是灵活应用案例式教学。景观规划设计课必须通过具体案例的讲解,学生才能对景观规划的设计过程和设计要点有更直观的认识,理论知识才得以体现。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一方面应增加案例分析的比重,使学生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来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不是空泛地反复强调;另一方面,完善案例教学的过程,由“简述―分析―评价―总结”四个部分组成,对案例的分析要深入、细致,案例简述以教师为主,案例的分析、评价以学生为主,总结部分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完成,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开放性和批判性的思维习惯。
二是结合学生特点,改变教学模式。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由教师布置一个主题,将学生分成小组,课下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课上围绕主题各组发言,提出各自的观点,并展开分析和证明,发言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予以评价。这种学生讲、教师听的模式,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资料搜集、整理、发言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机制,准备认真、发言好的学生受到同学和老师的肯定,对学生能起到鞭策和激励作用。
三是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必须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目前往往是教师在唱“独角戏”,教学效果令人不满意。加强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是改善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除了采用启发式、提问式等教学方法以外,还应根据青少年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将教学变为相互平等交流和学习的平台,鼓励学生课上可以随时提出问题,针对问题进行讨论甚至辩论,还可以播放学生感兴趣的影音文件等,多渠道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在交流中获取知识,使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学生实践动手、设计能力相对较差,为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具备独立设计的能力,应设置足够学时的课程设计周,并以实际项目为依托,到实际的项目地点进行实地调查,并加以分析,得出设计思路,使学生真正地进入角色。教师应认真指导,提示学生应考虑的问题、帮助整理设计思路、分析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切实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此外,应增加外出实习、调研的机会,在教师的指导下,布置调研任务,用专业的眼光亲自感受和体会景观规划的真实性和重要性,开拓学生视野。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第2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241-245.
篇4
1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地位
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在林业发展中占据了很大分量,森林资源是一切林业发展的基础,没有森林何谈林业,生态文明的建设也是依靠森林来完成的,森林中的生物链是天然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存在为森林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对森林资源进行经营管理的同时,也是对林业建设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林业的发展离不开对森林的经营管理,这项工作是保证林业发展能够顺利开展的核心。林业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与发展,在过去的生产生活中,由于人们对生态系统的忽视,对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破坏,所以在对森林资源进行管理的时候就会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不仅要对现有的资源进行保护与发展,还要对以前遭到破坏的森林资源进行恢复建设,这将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程。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就要加强森林资源在数量上增加,在质量上的提高,在生态系统功能方面的增强。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脚步,要全力的经营管理好现有的森林资源,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全民意识,使人们充分的认识到森林资源在我们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为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便利条件。
2 加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措施建议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奋斗目标,为林业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显著、任务更加繁重。要做好新时期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就要牢牢把握经营管理森林生态系统,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利用,突出抓好天然林和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着力加强林地林权保护管理、森林资源消长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森林资源利用管理三项工作,全力推进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林业产权制度、森林资源使用权流转和采伐限额分类管理。
2.1 建设和培育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要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必须把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优化森林资源结构,建设和培育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作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的战略目标。目前,我国林地单位产量很低,森林每公顷蓄积量仅为84.7立方米,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5立方米左右;每公顷林分年均生长量仅为3.55立方米,只有林业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必须大力强化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走森林可持续经营道路,为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2 执行“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
严格执行“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特别要保护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好生物多样性,要管好公益林,搞活商品林。森林经营管理的重点要放在提高林分质量上,注重建立森林生态系统,多培育混交林、复层林,人工林、工业原料林的采伐管理,要继续进行探索和改革。要继续严格对天然林的采伐管理,研究放宽人工林的采伐管理政策。要进一步加强各项核查检查工作,通过改进营造林综合核查、征占用林地检查、采伐限额核查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综合分析评价水平,为林业宏观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要积极推进全国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力争在3-5年内基本建成上下一体、互联共享、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2.3 抓好林地林权管理
林权管理是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的核心,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进程,我们要切实加强林权制度改革。一是要做好林权登记发证工作,严格审查把关,确保登记依据充分,内容准确,程序合法;同时,要按照《物权法》的要求,尽快出台配套规定,进一步稳定和完善林权登记制度;要尽快完成对尚未发证的林地确权发证工作。二是要促进和规范林权流转管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后,林权流转日益活跃,必须加强监管,积极推进林权流转办法的出台,真正做到林权流转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是要做好林权纠纷调处工作,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调处工作机制,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积极开展扎实有效的林权纠纷调处工作,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4 强化森林资源监督机构和队伍建设
在对森林资源进行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与监督。如果只是一味的把精力投入到森林建设中,而忽略了后期的监督管理,那么前期所做的工作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损失,所以加强后期的监督管理实质上也是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的建设管理。在执行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将是非常的艰巨的,由于森林资源的自身特点具有分布范围特别广,视野范围小等,加之对其投入的监督管理人员少,使得这项工作开展起来非常困难。所以要加大对森林监督队伍的建设,提高监督队伍的工作效率。由于森林地处比较偏远的山区,交通信息都比较落后,当地人们的生活状态还很封闭,与社会的思想脱节,没有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当地的森林资源滥砍乱伐,肆意的进行放牧,加大了森林资源的流失,树木的毁坏将会形成水土流失,以点带面,恶性循环,又会使更多的森林资源遭到破坏,如此又会给森林在监督保护上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从这方面来看,要加强对地方民众的教育宣传,提高人们的意识,向他们灌输一种思想观念,讲解森林与他们的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利害关系,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他们自己的利益。同时充分的重视当地百姓中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发挥他们在百姓中的带头作用,调动他们保护森林的积极性,只有机构联系大众,才能更加彻底的对森林进行有力的监督保护。
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林业建设中,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国家已经把这项工作放在了首要位置来实施。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了我们新的任务,在和谐社会的号召下,在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下,人与生态文明和谐相处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重心。保护现有的森林资源,发展森林资源的多样性,在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上都要有所提高,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生态系统,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与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积极的响应党在“十一五”期间对森林资源赋予的重任,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努力。
参考文献
篇5
Keywords: public participatio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the implementation
中图分类号: X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正式确立了公民对建设项目的知情权,对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当中给予了法律保障。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2月22日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中更明确和规范了环境影响评价活动中公众参与的形式、范围及内容。通过促使公众与项目方充分交流,了解项目更多的情况,以减少公众对项目的担心和猜测,减少双方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完善和充实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确保环评文件更科学、客观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观。
本文结合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和具体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案例,针对公众参与相关内容,提出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公众参与流程和体系。
1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一般模式
1.1公众参与的信息内容
公众参与到项目环评当中,首先应该对建设项目了解大概的信息,包括:建设项目的名称、建设项目情况简述、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求、环评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求等等。
如×××矿山建设项目中,环评单位在的公众参与信息当中对项目的概况、采选工艺过程、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可能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拟采取的环保治理措施及生态恢复措施等、并简要提出环评结论和建议等等。促使公众真正了解到项目的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基本情况,更好地、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关环境保护的建议。
1.2公众参与的范围
首先,调查的范围应该主要在有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的区域内,即根据环评导则测算出的评价范围,其中以最有可能被直接影响的居民、企、事业单位为主;另外,仍应征询相关部门及有关专家的意见。
如×××矿山建设项目中,针对矿区位于深山之中,定范围内无集中居民区的特点,将调查对象放在河道下游沿线的××镇××村,其中村民共调查了27份,镇政府及村委会作为单位各填一份加盖公章的调查表。基本满足了调查范围的要求,充分征询了公众及有关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1.3公众参与的形式
一般包括调查公众意见、咨询专家意见、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5个形式。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形式之一为调查公众意见,即向公众发放问卷调查表;其次为举行听证会。
如×××直升机停机坪建设项目中,环评活动中引入听证会的形式,将选周边的企、事业单位、公众代表、有关专家、各级环保部门、环评单位及项目建设单位通过各种渠道信息召集在一起,各方代表各疏已见,讨论热烈,真正发挥了公众参与的有效性,确保了公众对于项目建设环境许可的话语权。
1.4公众参与的实施时段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公众参与实施的时段应分为3个时段。
1、建设单位应在确定了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后7日内,向公众公告;
2、环评机构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应向公众公告。
3、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受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在其政府网站或者采用其他便利公众知悉的方式,公告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的有关信息。
2环评对公众意见的处理
建设单位与环评机构应当认真考虑公众意见,并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附具对公众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
一般来说,每一个建设项目均有可能会有部分公众由于种种原因而反对项目地建设,如征地、折迁的原因,环境现状不好的原因,企业与公众利益平衡的原因等等,环评机构需做大量地摸底工作,仔细、认真地分析其内在原因,合理公正、科学客观地评价公众的意见,得出采纳与否的结论,如果不采纳公众的意见,应充分论证不采纳公众意见的理由。
如×××矿山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公众对矿产运输不当造成运输过程中延途撒落造成环境污染提出质问,环评机构通过与建设方沟通后,提出采取以封闭式或半封闭式货车运输,以杜绝或减少因矿产运输带来的环境危害,最终得到了公众的谅解。
3公众参与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一些地区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国家各级部门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公众的环境意识得以飞速提高,鼓励公众以各种形式参与环境保护的力度、深度和频度大幅增加,公众参与已成为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首先,公众参与是项目建设环保审批体现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会精神的依据之一。环保审批部门每进行一个项目的审批工作,均慎之又慎。对公众意见反应较大的项目,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准入门槛,真正体现了环保第一审批权的责任与义务。
其次,公众参与是解决或减少企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手段之一。通过实施公众参与,充分直辖市项目方与公众之间的矛盾与磨擦,提高双方的环保意识,促成双方在一定程度内达成谅解,最终实现和谐发展。
再次,公众参与是实施地方国家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目的就是为了公众接受并宣传经济与环境保护的直辖市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使更多的公众参与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实施当中。
4结语
实践证明,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实施公众参与,能够提高环评文件的有效性,应该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当中。实施公众参与,不仅可以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也可以促进环境影响评价的进一步完善,也可为决策提供决策依据,最终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因此,做好公众参与工作并提高其有效性,发挥其积极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篇6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态环境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大力建设城市园林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的重要途径。所以,各地纷纷加大了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争先提出要创建园林示范城市,这一举措切实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环境面貌,优化了城市的人文居住和投资环境。
广州作为岭南园林文化的发祥地和集成地,历来重视园林绿化建设。通过多年不懈努力,广州城市园林绿化、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例如,2010年广州市成功举办举办第十六届亚运会,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要求把广州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花园城市”,一大批园林绿化、美化项目顺利开展并完工;2013市区正式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争取在2015年第二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考核中,通过验收,成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从中可以看出,广州市把城市园林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园林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虽然园林绿化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市政府和广大市民的共识,但园林绿化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充分认识绿化养护的重要性,切实提高绿化养护管理水平已成为绿化工作的当务之急。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主要论述了广州市主干道“八路一岛”绿化养护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
1 “八路一岛”概述
市管“八路一岛”是城市重要道路和景观区域,主要包括:大金钟路、白云大道、临江大道、广州大道、环市路、东风路、科韵路、同泰路八条道路以及二沙岛,是广州市城区最为重要的主干道及风景区。绿化总面积约128万平方米,行道树1.2万余株,不仅是广州市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城市公共绿化重点和亮点。
前期,我公司有幸参与了“八路一岛”部分路段的绿化景观改造工程,倾注心血打造的精品绿化项目,当然也希望绿化效果能继续保持并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在各管养单位及管养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公司较好的完成了“八路一岛”2013年的绿化养护工作任务,达到了城市园林绿化管养的要求。
2 “八路一岛”的绿化管理模式及存在问题
2.1 现行管理模式
(1)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绿化管养中标单位,市场化运作造成竞争相对激烈,一般为最低价中标。这样,为了获取最大利润,往往在人力、财力、物力上投入不足,导致质量管理无法提升。
(2)绿化管理现场一般是由绿化班长带领若干绿化工人开展养护管理工作,由于一些绿化班长缺乏相关绿化养护的经验,无法有效地指导绿化工人开展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从而很难提升绿化养护的水平,保证绿化的效果;同时由于这些缺乏经验的绿化管理人员对绿化养护要求不高,从而无法达到标准,导致很多的绿化工程植物成活率很低,或者生长势不强,达不到应有景观艺术标准。
(3)绿化养护人员缺乏养护管理的理念和经验,加上少数企业员工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也使得绿化养护质量无法提高;同时,养护队伍不稳定,经常更换养护人员的现象,导致养护的整体效果很难全面提升。
(4)管理人员思想上还不够重视,粗放管理。由于绿化施工的严谨性、技术性都比建筑施工低,导致管理人员误认为绿化施工不过是种种树,铺铺草而已。他们往往只重视最后的工程完工验收,对土壤、基肥、树坑规格等控制细节不是很强调,致使一些树木生长不良或死亡,增加了后期维护管养的难度及费用;同时,由于施工管理水平低,造成施工进度慢,返工率高,管理成本高,苗木成活率低,并且浪费严重。
2.2 存在问题
目前,在“八路一岛”绿化养护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景观效果上提升上,缺乏精品和亮点。个别路段只注重正常的管养,不注重景观效果提升,特点是对绿篱、造型植物的修剪及时花品种选择、色彩搭配上,没有更好的体现出较好的景观效果。
(2)绿化养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有待提高,个别路段养护管理不规范,检查养护日志报送不及时,绿化养护作业工人管理不严格,安全意识有待提高。一些养护工作没有根据季节性气候而转变工作重点,尤其进入冬季后,对枯枝、落叶、杂物清理不及时,淋水不到位,个别路段仍有缺水缺株现象。
(3)对人为破坏绿化较严重的同泰路、广州大道沙河大街段、中山一立交、天河立交、临江大道猎德对出中间带等复杂地段,缺乏长期有效的管理措施。
3 解决“八路一岛”绿化管理问题的措施
3.1实现绿化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
养护人员需要认真执行《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规范》一级养护质量标准,严格按照《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局管公共绿地养护管理措施(试行)》,加强常态化养护管理,提升一线管养水平,确保植物长势良好;落实三级检查制度,及时整改绿化养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好月份、季度、年度工作计划,努力做到科学化、精细化养护管理;认真落实检查评比制度,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同时,积极做好生态环境工作,在确保植物良好长势的同时,加强植物品种色彩的搭配及造型修剪,特别是开花植物,做好水肥的控制,加强中间绿化带的养护管理,改善灌木缺株、黄土、植物积尘和植物长势不良等情况,以提升城市景观效果。例如,对环市路的行道树(大叶榕)进行修剪,主要修剪其荫枝、内膛枝、干枯枝、遮挡交通指示牌等,并更换了耐荫的植物品种,通过精心养护,加强淋水和施肥的管理,现在的环市路植物生长茂盛,景观效果良好。
3.2 加强病虫害的防护,确保植物健康成长
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在相当程度上与植物的生长势相关。生长势强的植株杭病虫害的能力相对较强,所以对生长势差的植株应及时施肥浇水、松土锄草,并结合秋冬季修剪,除去病虫枝条,以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虫能力。这样,可以调节植物养分,减少病虫来源,增强树势,营造不利于病虫害越冬、繁衍、为害的环境条件。因此,对“八路一岛”进行养护管理时,应充分考虑控制行道树病虫害。
(1)行道树树干腐烂防治要抓住大树栽植后及时浇水和汛期及时排水、中耕、施肥等环节,恃别是冬春季要防止树干失水,提高行道树的供水量,增强其抗病能力,即可达到控制其危害的目的。
(2)通过连续几年适时的剪虫枝、拣虫枝,并集中销毁、能达到有效控制行道树枝干害虫危害的目的。
(3)每年的春季结合浇水注意利用有压力的水柱反复冲淋行道树,每冲淋一次相当喷一次药,又增加了树木周围小气候的湿度,这样可控制红火蚁的危害。
3.3 做好时花布置工作
严格按照时花的生产种植规范,加强时花布置的养护管理。做好时花生产及种植的检查监督,根据现场地形、整体景观及季节不同,选用合适的时花品种,注重种植造型、色彩搭配,发展创新,营造良好的景观效果。如临江大道发展林绿化总面积3万平方米,经过迎亚运绿化升级改造,对原有的乔木进行了迁移,以自然片植和规整式相结合的手法,营造微地型,融合了“绿道”概念,以常绿树种为背景,四季花色灌木进行搭配,绿地四周常年种植色彩缤纷的时花,建设景观层次丰富的绿化休闲带,打造绿道特色,营造可供市民休闲的空间,是珠江边上亮丽的景观带。
3.4 注重绿化安全文明施工
加强绿化养护安全管理,做好养护施工安全及灾害性天气的预防工作。一是要文明施工,养护工作人员在开放性绿地养护施工时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二是在雨季、台风季节前加强安全检查,对大树、石树及倾斜空洞树木做好加固支撑预防工作,避免树木倒伏造成危险;三是根据季节性天气和病虫及“红火蚁”的发生情况,发现病虫应在2天内进行处理;四是及时对遮挡交通标志及交通视线的树木进行合理修剪;五是加强非生产用途果树管理,开花结果期采取必要的落花、落果及修及剪措施,如及时对广州大道分车带绿化带的灌木进行适当修剪,避免由于灌木徒长枝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另外,集中、及时处理果实,避免发生行人上树采摘果实发生坠落及食用中毒事件。
4 发展思考
在总结和分析广州市主干道“八路一岛”绿化养护经验的同时,需要客观地思考未来绿化养护的发展趋势。目前广州市主要采用的市场化的养护招标竞争机制,从中提升绿化的养护和管理水平。同时正在努力探索出适应我市绿化养护模式,展现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管理,城市绿化的养护才能展现出应有的景观功能,才能真正改善城市生态现状,美化生活环境,增进市民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另外,对于广州市绿化养护而言,由于城市化进程很快,城市人口迅猛增加,但由于以往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往往忽略了环境绿化建设。致使城市生态环境在这一进程过程中受到极大的破坏。面对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人们渴望自然,要求建设“生态城市”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广州市正朝着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方向建设和发展,计划在2015年实现第二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
5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园林工程保养技术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学科,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掌握工程原理,又要具备指导现场施工等方面的技能,并加强施工后的养护管理,以提高城市植物的生命力、改善城市生态现状,美化城市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余龙波,浅谈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1(26).
[2]张瑜,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探究[J].农家科技,2011(S1).
篇7
一、城市绿化工程独有的特点 基于一般的常识,应当说,园林绿化工程与土建工程项目有其相似的一面。这里所说的相似,指园林绿化工程的景观小品、园林建筑、如亭、廊、园路、栏杆、景墙、铺装、景桥、驳岸等所使用的钢筋、水泥、木料、砂、石子方面的建筑材料相同,及由此所套用的施工规范相同。这就是平常所说的,园林绿化工程中包含着土建部份。对于如何实现园林绿化工程土建部份的质量把关,作为工程管理人员,毫无疑问必须熟悉与掌握土建部份的施工规范,对于较大的园林建设项目,还必须相应配备土建方面的专业人员。然而,园林绿化工程与土建工程相比,尽管有其相似的地方,却有着很大的不同,有些方面甚至是质的区别。正是这些区别,构成了园林绿化工程独有的特点。 1、园林绿化工程的大部份实施对象,都是有生命的活体。通过各种色彩植物、花卉、树木草皮的栽植与搭配,利用各种苗木的特殊功能,来达到清洁空气、吸尘降温隔音,营造与美化生活环境,它是源于林业与其他种植业而又有别于林业与其他种植业的特殊行业。 2、“三分钟七分管”,而且,种是短暂的,管是长期的。只有进行不间断的精心养护管理,才能确保各种苗木的成活率和良好长势,否则,就难以达到生态环境景观的特殊要求和效果。这就决定了,园林绿化工程建成后必须提供养护计划和相关的资金投入。 3、追求工程的艺术美。如果说,任何建筑都讲究美观的话,那么,园林绿化工程在景观小品、植物配置、古典建筑等方面则更讲究艺术性,其效果要给人以格外美的感受。而这一点在某些设计部位可能难以达到,需要通过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设计的最佳理念与境界。比如假山堆叠、黄石驳岸、微地形处理等,同一张设计图纸,在相邻的工地上,由于施工人员技能、熟练程度不同,出来的艺术效果、气势就完全不同,观感反差较大,这就给工程管理人员提出了专业上的深层次要求和对于园林艺术美的特殊处理要求。 4、除大的公园建设项目外,一般来说,园林绿化工程均作为建筑配套附属工程出现,其规模较小,而且工程量分散不便于监督管理。处于这样的情况,有两种现象较为普遍。一是少数业主认为园林绿化工程不会出大乱子,大不了死几棵树,把投资控制到不合理的程度,主张谁的标低谁中标。这无意中迎合了社会上一段时间所刮的“投低标”风,给工程质量监管留下了严重隐患,更使管理处于一种两难境地。二是因为工程量小分散、战线长,往往使工程管理顾此失彼,容易使一些素质较低的施工单位乘虚而入,钻空子,做手脚,极难全面控制工程质量。上述现象对业主来说可能无所谓,可是对园林绿化工程管理来说却增加了很大压力,从目前看是必须面对的一种挑战。 5、园林绿化工程的植物材料,其市场价格浮动比较大,难以准确把握;其栽植劳动定额,国家目前沿无统一的标准规定,各地的计算法也不很一致。有人认为园林绿化工程利润丰厚、风险不大,于是出现了“挂靠”现象。其结果是,一旦中标,付给出面招投标单位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用,便由他们自行组织管理施工。工程开工后,现场管理“五大员”迟迟不到位,有的甚至连施工的基本规范、基本程序、基本资料都不清楚。试想,这样的施工,哪能确保实现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再一种情况是,极少数施工企业,中标后为了图省事,以收取一定的比例费用,干脆将工程转包他人施工,这就是园林绿化工程的“剥皮”现象。这种现象同样会给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目标的控制造成较大的危害。
二、城市园林绿化的主要作用
(一)保护环境资源。城市园林绿化通过人工重建生态系统和模拟自然的设计手段,不仅对城市原有自然环境进行合理维护,更对自然环境再创造,使园林植被这种能够塑造自然空间的资源在城市人工环境中合理再生、扩大积蓄和持续利用。
(二)综合功能。园林植物综合功能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其它生态因子所不能替代的,如通过其生理活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产生的生态效益。通过植物景观创造的良好城市环境和为人们提供游憩空间的社会效益。创造减灾条件(如火灾)和提供避灾场(如地震)产生的城市安全效益。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和促进旅游发展派生的经济效益等。
(三)提高生物多样性。城郊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生境,以及人工建造的接近自然生境的园林绿地,可为植物、动物、鸟类、微生物等提供适生的栖息地,为生物多样性创造有利条件。
(四)促进城市文明。城市园林绿化可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城市文明建设,这不仅体现于优化环境质量,促进人类身心健康,也充分体现于继承和弘扬本国文化,陶冶情操,提高人们文化修养、艺术审美和行为道德。
三、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载体,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1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城市绿化工作会议以来,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城市面貌明显改观,为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等面临着巨大压力,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方违背生态发展和建设的科学规律,急功近利,盲目追求建设所谓的“森林城市”,出现了大量引进外来植物,移种大树古树等高价建绿、铺张浪费的现象,使城市所依托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遭到了破坏,也偏离了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建设合理的城市园林绿化规划是要按照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循环与合理利用的原则,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养护管理、健康持续发展等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获取最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载体,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基础,是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方向。各地建设(规划、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应该从战略和全局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结 语
园林绿化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事业的核心工作,只有努力探索提高养护管理水平的新措施,才能使园林绿化发挥更大的效益。
篇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4127136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项目(编号:J1103512;J1210026);国家创新团队
培养计划项目(编号:1092020804)
作者简介:崔志宽(1988—),男,河南濮阳人,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生态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李建龙(1962—),男,长春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7031904
1 引言
我国大学目前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大学抓住历史发展机遇纷纷改扩建校园,如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南开大学津南校区、郑州大学新校区等,大学校园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然而,校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背后却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如校园的建设和学校教育的发展不能良好的将城市环境、城市生态、环境哲学、生态伦理学和可持续发展等的因素融入其中,环境人文学科的发展不能跟上学校硬件发展的速度。校园文化建设问题频发: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外来文化的渗透产生负面影响;大学生文化匮乏,个人素质修养较低;网络文化冲击严重;精神生活方面崇尚自我,缺乏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不懂得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缺乏,环境道德缺失,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受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的影响,物质生活追求高消费,攀比现象滋生,对公共环境缺乏爱心,无节制地消耗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完全丢弃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和保护环境的基本道德。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存在较多问题,如大学校园内长明灯、长流水、随地吐痰、乱吐口香糖、乱扔杂物、践踏草坪、乱涂乱画、宿舍实验室卫生环境差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诸多学者和有志之士提出了建设绿色大学的理念。
2 建设绿色大学的背景
绿色大学作为一个环境人文学科,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把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任务明确纳入大学主体的第一个宣言是《塔罗里宣言》[1]。该宣言指出“大学的领导者必须提供领导地位并支持动员国内及国外资源,如此才能使大学能应付突来的挑战”、“大学在研究、教育、政策形成与信息交换方面,均扮演重要的领导角色,可以促成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自此宣言之后各地的绿色大学建设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最早实施绿色大学计划的地区是美国与加拿大。例如美国的华盛顿大学、南加州大学、水牛城大学等都成立了专门的绿色大学推动委员会,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于1990年3月就开始进行校园的绿色化工作,并建立了最佳环境政策。
自此之后绿色大学建设便开始蓬勃发展,欧洲的德国亚伦技术学院以环境友好的运行为核心的绿色大学策略;英国则于1997年由25所大学共同成立了高等教育21委员会[2];拟定关于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策略;美国布朗大学的“绿色布朗”、加州大学的“校园环境规划”、威斯康星大学的“创建生态校园”等;亚洲国家也在积极开展绿色大学的建设[3],如日本的京都大学、东京大学、名城大学、东海大学等,韩国的延世大学、汉阳大学等,在印度有新德里大学、印度统计学院等。我国绿色大学的创建起源于1990年代,通常是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与大学共同创建并命名。目前获得绿色大学认证的学校暂有清华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广西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新疆大学等一批学校。
3 建设绿色大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绿色大学的建设是一场大学办学方向、路线、模式的重大改革。这场改革要改变传统的征服自然地教育观,改变人类至高无上的价值观,以及向自然索取最大化和单一资源利用的技术观[4]。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大学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优势和知识主导地位,因此建设绿色大学,使之成为绿色文化、绿色人才和绿色科学技术的生产基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有助于培养师生环境知识、意识、态度、技能、行为和价值观等环境素养,使其在今后的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中更加重视环境问题;促进学校环境管理体系和相关档案资料的建立,提高环境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减少学校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回收再生资源,营造优美环境,校园环境更利于师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社区、政府、企事业和民间团体在学校环境教育和管理上的合作;有助于教学,获得实现绿色大学的课程所需要的教育思想、教材和辅导资料,强化素质教育;学校能提高自己在本地区的声誉和形象,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学校提高经济收益,能够有效地节能、节水、节电,资源回收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事故隐患,明显地减少浪费,节约学校财政开支,加强学校内部管理。
建设绿色大学,开展绿色教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新世纪对大学的呼唤。绿色校园在为广大师生提供优美整洁、舒适宜人的学习和工作环境的同时,也对身处其间的师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环境意识教育作用。绿色大学通过绿色教育和绿色建设,积极参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践,传播和普及可持续发展观念,从而推进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目前建设绿色大学的现状与问题
4.1 对绿色大学的建设必要性认识不够
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贡献社会为己任的绿色大学,有责任有能力提供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研成果,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与能力的人才,为生态文明的进步、社会的长远发展服务。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完成教学、科研、校园建设、人才培养等系统工作,全面实现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但由于对绿色大学认识不深,理解不够,把握不准,绿色大学的建设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资金投入不足,我国GDP的3.2%投入教育系统,其中高校只占了23%运行经费先天不足,导致无力投入绿色大学的建设;②高校疲于应付扩招带来的压力,草草完成校园建设,无力顾及校园的生态;③科研项目和实验产生的污染废物无设备清除等;④学科设置不合理,环境人文学科课程设置少,分配不均匀。
4.2 对绿色大学的建设目标与指标认识不清,思路不明
我国地域广阔,高校众多,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方向对绿色大学提出了不同的概念。前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院士认为:所谓绿色大学建设,就是围绕人的教育这一核心,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原则、指导思想落实的大学各项活动中,融入到大学的全过程[5];而张远增则认为,绿色大学就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作指导,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实施学校当前的各项工作,保持学校持续发展潜力的大学[6];哈尔滨工业大学叶平教授认为:绿色大学主要指全面贯彻和渗透生态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时代大学,是大学的“绿色”荣誉和形象,是高等教育层面推进绿色文明的大学,是新世界大学发展的文明方向,也是大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社会精神文明工程[7];余谋昌认为'绿色大学'的提出和发展,同现代环境思想的进化是一致的,它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已经表现我国教育的一个新方向,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的产生[8]。
以上这些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角度给了“绿色大学”以不同的解释。笔者认为“绿色大学”的“绿色”除了其本意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它既是指一种保护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又是指人的生命力、青春活力和人文素养;不仅包括自然生态的绿化、美化,还包括人文生态的和谐、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科学的发展观和学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认为“绿色大学”是不断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同时,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为指导思想,在学校全面的日常管理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全面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和环境素养的新型大学,构建绿色校园,发展绿色文化和绿色教育,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4.3 对绿色大学建设的内涵理解局限
“绿色”之内涵远远超过仅校园绿化环境的建设层面。它是一个更高层面上的变化,是对办学理念的一次更新,涉及到学校具体工作的各个方面,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3个层次:用绿色教育思想培养人,培养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骨干和核心力量;用绿色科技意识开展科学研究和推进环保事业的发展,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贯穿到科学研究工作的各个方面,发展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技术、工艺和设备,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服务;用绿色大学示范工程熏陶人,运用国内外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的先进技术,建立环境优美的生态校园示范区,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是绿色大学建设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熏陶广大师生。
4.4 制定的绿色大学建设指标不得力,行动迟缓
我国高等院校的类别大致可分为综合类大学、师范类大学、理工农医类大学、艺术类4类大学,因此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纷繁多样复杂多变。张远增将绿色大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分为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绿色大学教育内容、绿色科研、绿色实践过程、绿色校园建设、绿色大学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等,并在此一级指标的基础上进行了二级指标的分解[6];罗泽桥等认为绿色大学建设和评价的体系可以从绿色管理、绿色教育、绿色科研与产业、绿色校园、绿色消费5个方面来体现[9];陈文荣等采用了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3层构成,从绿色教育、绿色校园、绿色科研、绿色实践、绿色办学5个方面,构建绿色大学的评价指标体系[10];陶敏等认为绿色大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绿色大学建设基金会、绿色教育、绿色校园、绿色科研、绿色社会服务等,每个项目下又有子指标[11]。我们认为绿色大学构建主要包括绿色校园,绿色文化,绿色教育,绿色管理和绿色科研等几大方面。
各个高校对指标体系的执行也是参差不齐。国外的绿色大学建设都有专门的监察委员会,监督管理各个指标的建设和执行情况。在国内只是部分省、市提出了计划和标准,还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创建管理体系,没有相应的管理部门或是管理责任不明确。即便是构建了绿色大学的指标体系也执行力不足,存在较多问题。
5 建议与对策
5.1 加强绿色大学建设必要性的宣传
绿色大学的建设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持久性强,紧靠学校的某几个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其中必须要动员广大师生的参与。对广大师生的动员要从3个层面上进行:知识层面,可以通过课堂、校园的宣传媒体,包括广播台、校园BBS平台、各类校内刊物、宣传栏等宣传关于绿色大学建设的概念、理念、可持续发展观等知识,让师生了解相关知识和内容。价值观层面,通过相关知识的传递、校园环境的熏陶、思想教育的开展,逐步使师生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把绿色大学建设的内涵深入到广大师生的思想中去。实践层面,根据绿色大学建设的理念、概念,结合实施方案,渗透到师生的教学、实践及日常的生活中,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
2013年7月 绿 色 科 技 第7期在建设绿色大学的过程中,南京大学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学校专门开设了环境教育、绿色大学建设方面的选修课程,在学校的广播台、小百合BBS平台、校报、宣传栏等学校的宣传媒体上开设了相关栏目,用于对绿色大学的概念、理念、可持续发展等知识进行推广宣传;环境哲学和环境伦理学等的课程也都提上日程,并以讲座的形式来进行,在价值观上通过不断的熏陶影响,广大师生都树立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不断把建设绿色大学的内涵融入到了广大师生的思想中;南京大学建设校园的过程中不断在广大师生中征集优秀的想法,使广大师生的绿色创意用于校园的环境文化建设,使思想和实践结合起来,并以实践来推动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5.2 制定创建绿色大学的规划方案和实现绿色大学建设目标
我国建设绿色大学应该从整体的角度进行思考,整体规划、整体实施,设计一个适合自己特色的框架方案,定制一个有效的策略:提出愿景,将绿色大学建设概念化;将绿色大学建设的任务概念化;提出绿色大学建设的政策、目标、目的、资金获得及协调机制;最后实施绿色大学的具体建设措施和行动,为创建一流绿色大学的目标奋斗。如图1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根本上保证大学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图1 绿色大学建设流程
南京大学在提出绿色大学建设之初,就组建了一个专门的绿色计划委员会和一个以南大生态学专业教授为主的专家指导小组。绿色计划委员会负责将绿色大学建设及其任务概念化,提出绿色大学建设的政策、目标、资金获得及协调机制,并负责绿色大学建设的具体措施和行动;专家指导小组对整个建设过程实施监督指导,指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意见,并构建一个具体的评价绿色大学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各项举措多管齐下的建设下,南京大学的新校区,规划合理,建设得当,从绿色校园、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文化、绿色校园管理等多个角度和层面上符合绿色大学建设的初衷。
6 广泛推广国外创建绿色大学先进经验,加快实施绿色大学创建步伐
在绿色大学创建中,还有很多理论空白及实践难点,应鼓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此方面的研究,多出理论和实践成果;各创建高效有必要联合成立相应的学术组织和团体,定期召开研讨会,讨论创建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对策。另外,国内绿色大学的创建与国际绿色大学的建设联系少,国内签署《塔罗礼宣言》的大学很少。我们认为我国高校应该加强与国际上绿色大学的联系,条件成熟的大学应该积极签署《塔罗礼宣言》,与国际上的绿色大学相互学习,交流经验,互相促进。
如在2011年6月南京大学联合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大学建立了创建绿色大学联盟,大学共同担负起了推进绿色科学研究、开展绿色教育及社会服务、推广绿色文化方面的责任。三位校长陈俊、沈祖尧、蒋伟宁共同签署了《绿色大学联盟协议》并发表了《绿色联盟宣言》,共同致力于用“绿色教育”思想培养人,用“绿色科技”成果造福人,用“绿色校园”工程服务人。
参考文献:
[1] 王 民,蔚东英,张 英,等.绿色大学的产生与发展[J].环境保护,2010(13):50~52.
[2] 蔚东英,胡 静,王 民,等.英美绿色大学的建设与实践[J].环境保护,2010(16):51~54.
[3] 蔚东英,王 民.亚洲绿色大学建设与实践[J].环境保护,2010(17):47~49.
[4] 张秋根,魏 洽.绿色大学建设研究[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2,4(4):132~134.
[5] 王大中.创建“绿色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4):5~9.
[6] 张远增.绿色大学评价[J].教育发展研究,2000(5):16~19.
[7] 叶 平.大学“绿色文明”的荣誉和形象[J].环境教育,2001(4):16~18.
[8] 余谋昌.环境教育与生态文明[J].环境教育,2008(3):68~71.
篇9
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风景园林绿化工程在城市建设中所发挥着重要作用。园林绿化工程营造了美的景观,改善了生活居住的环境,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感受。园林的设计与施工是其中重要的两部分。笔者简述了风景园林绿化的重要性,总结了风景园林绿化的设计原则,并就施工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2.风景园林绿化的重要性
(1)风景园林绿化通过人工重建生态系统和模拟自然的设计手段,不仅对城市原有自然环境进行合理维护,更对自然环境再创造,使园林植被这种能够塑造自然空间的资源在城市人工环境中合理再生、扩大积蓄和持续利用。
(2)园林植物综合功能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其他生态因子所不能替代的,如通过其生理活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产生的生态效益。通过植物景观创造的良好城市环境和为人们提供游憩空间的社会效益,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和促进旅游发展派生的经济效益等。
(3)城郊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以及人工建造的接近自然环境的园林绿地,可为植物、动物、鸟类、微生物等提供适生的栖息地,为生物多样性创造有利条件。
(4)风景园林绿化可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城市文明建设,这不仅体现于优化环境质量,促进人类身心健康,也充分体现于继承和弘扬本国文化,陶冶情操,提高人们文化修养、艺术审美和行为道德。
3.现代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时,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是城市绿化结构很是简单,没能强调植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的特点。第一,一些城市的园林绿化设计采用植被种类多样,但营造出来的景观单调乏味,缺少生机盎然的景象,更没有体现出园林更深层次的艺术气息。第二,就是选用植被种类较少,绿化结构简单,植被比例搭配不协调,基本上是一种树木占据一大片区域,色彩极其单调,没能体现多样性的特点,当然就谈不上美化的效果了。
园林生态环境能耗较高,没能体现环保的特点,这是现代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遇到的另一个严重问题。当然这个问题的出现是多个因素作用的结果。首先,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发展(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一味地强调效益,忽视环境保护,严重破坏了城市所处的自然环境,这种畸形的发展模式造成了城市绿化的先天不足,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已经相当恶劣。现在的城市园林绿化想要扭转这种形式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其次,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一味强调美观,忽略园林的生态效益。最后,因为铺设草坪简单、成本低,很多园林设计中草坪占据了大部分空间,这样的园林缺乏观赏性和生态效益。相关数据显示,50m2生长良好的草坪与10m2乔灌草合理搭配的生态效益持平。以上因素,造成了城市绿化的结构简单,生态效益低下,能耗较高。
4.风景园林绿化的设计原则
4.1 功能性园路不仅是二维平面的几何构成,而更多的考虑其功能性,即满足道路承重及安全使用。安全性中很重要的是使用便捷性,如步石间的距离若不合理,使用时则较整脚。如成年人的步幅为50 cm左右,游步道的设计施工以此为依据设置石板更为合理。出于对安全的考虑,设计中应避免使用光面材料。
4.2 艺术性美学感受对于普通受众而言,往往是其对景观评判的直接标谁,感受营造良好的视觉景观氛围,是基于所有的自然与人工形态及其感受而设计,否则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因此景观的艺术美感显得尤为重要。
4.3 文脉性尊重地域文脉、延续地域文脉是当代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特征之一。如某地景观营造了现代社会中古代文化意境美的园林文化,运用现代的水泥、钢板、玻璃等材料来着力表现中国古代山水园的意境美,并运用竹、荷、水、桥、榭、窗等植物及小品的构成,达到了景中有景、意外有意的中国园林特色,延续了中国人心理文脉的继承感。
4.4 经济性对短中长期各项绿化指标进行认真计算,包括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率、立体绿量、多层次植物配置、保持水土、有效吸收有害气体及灰尘和是否符合生态效益等。只有这样才能决定是选择单一的草坪还是乔灌木与林下草坪相结合,避免盲目追求草坪的现象,使草坪与树林相得益彰。因此,风景园林规划中应尽量使用本土植物,以降低造价及养护费用,积极探索大众化、低成本、低维护费的绿化方法并加以推广。
4.5 可持续性应引进多方参与制度,不断完善可持续发展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可持续性不仅意味着技术上的解决办法和对设计项目中问题的回应。可持续性本质上是关于在个体与物种之间资源的分配,因此是基于公平的论述。
风景园林师必须致力于这个根本性公正问题。而公众能有效地对领导者和设计者这2个主体进行制约,形成合理的公众参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决策模式。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综合平衡各种使用者的需求,有利于克服片面性。公众的参与能集思广益,使决策更为科学,增强设计项目的可操作性,避免设计师陷入形式的自我陶醉之中。
5.风景园林绿化的施工
5.1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需做到:①明确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并以此为根本出发点,制定出一套完善、科学、适用性强的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的制度。②大力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推广和宣传,使其成为行业内基本认可的基本管理制度之一。③加强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组织模式的更新与完善,对于质量管理人员的聘用一定要重视专业人才的选择,工程质量管理部门的人员配置要合理、充足,既要满足工作的需求,又要防止管理部门人员的闲置。④园林工程行业要加强对于质量管理与方法的探讨和研究,不断对现行的质量控制体系进行更新与完善,紧跟时展与行业创新的步伐,保持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的时代性和发展性。
5.2 严格审核工程设计图纸风景园林绿化工程设计图纸是工程施工与验收的主要依据,其设计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景观效果。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应从设计阶段抓起,管理人员要在对工程项目所在地区各项自然、生态、经济、地形条件进行全面统计与测量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整体功能需求与各项设施的具体布局,以审核工程设计图纸。
对于园林绿化工程设计图纸的审核仅依靠工程管理部门是难以全面完成的,工程管理部门还要邀请城市建设管理部门、规划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等政府职能部门共同参与设计图纸审核工作,最终以科学、合理、客观的方法理解该设计图纸的可行性和有待修改与完善之处,确保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最优化。
5.3 施工前准备施工前制定适宜的施工作业方案,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专项攻关。由于园林工程具有多学科、多专业、多工种交叉的特点,重点抓住关键的作业环节,如钢结构异形加工、土工膜焊接防漏等专业环节,则需借助外力完成。最大效率地发挥有限资源,力求使每个环节做精做细,做到质量保证、成本最低,以达到创优目标,避免为达创优目标而一味提高成本的做法。
5.4 确保施工质量应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同所规定的质量标准,必须全面控制施工过程,使各分项工程符合质量标准,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又通过各工序来完成。由于工程质量在工序中创造,要确保工程质量就必须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对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检查,当上一道工序不符合质量要求时,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只有每道工序都符合质量要求,整个绿化工程才能符合质量要求。
土方工程主要控制为土壤质量和土方造型2个方面:①土壤质量,这是影响植物种植成活率的重要因素。绿地进土前必须先查看土源,可依据有关园林栽植土质量标准对栽植土壤进行检测。②土方造型:要兼顾景观和排水要求,景观是功能性要求,排水是技术性要求,应以地形排水为主,做好地形整理工作,满足设计文件标准和植物配置要求。
苗木栽植前应修剪苗木根系和树冠,拆除带土球苗木根部的不易腐烂的包装物,带土球的乔木栽植时,应踏平种植穴底部,裸根的种植穴底部要将土填成锥形,填土时要分层压实,最好浇水充足并用锄把捣实,不留空隙,并注意观赏面的朝向。
5.5 后期保养与维护风景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后期保养与维护也是保证园林质量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由于受人为、气候等各方面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园林绿化工程在交付使用后会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必然导致园林工程整体质量的下降,若管理人员不能及时对遭受破坏的部分进行保养与维护,园林的质量也将持续下降。园林管理人员要加强质量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延伸,以实现更持久保持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目标。
6.结语
设计与施工是风景园林绿化工程中重要的两个部分。通过合理的设计,掌握科学的施工方法,根据植物的特性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养护,才能营造出美丽的园林景观和维持景观的长久美丽。
参考文献:
篇10
前言:面对巨大的发展压力,乡村建设必须投入大量财力、物力,立足于发展生态化美丽乡村,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目前,乡村规划建设仍处在建设初期,很多建设内容和结构设计理念并不能支撑乡村整个发展体系良性发展,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生态型农村建设内容和结构依然存在诸多发展问题。
一、生态型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1.1美丽乡村建设简述
乡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短板,在决策科学理论中,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无论是小农经济发展,还是乡村生态结构建设,生态型美丽乡村都是推动乡村文化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良性发展的必然手段。
浙江安吉是典型的“生态型”美丽乡村的发源地,在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总体目标的指引下,全县乡村建设视廊的空间面积逐步扩大,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生态结构,安吉中国美丽乡村模式正式成为“国家标准”和省级示范,已被授予全国唯一的“县级最佳人居环境奖”和“联合国最佳人居奖”。浙江安吉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仅顺利完成了编制建设目标,还为其他省市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示范经验。
1.2生态型美丽乡村规划特征
生态型美丽乡村是一个综合、全面的现代化建设模式,不仅要突显出乡村的“美丽”,还要本着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理念创建新型农村,以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优化生存环境。
1.2.1尊重自然
山、水、田、宅一体化是生态型美丽乡村应具备的主要特征,农村生态环境所体现出来的秀丽风光不仅要通过规划设计来呈现,还应在尊重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建设结构融合在乡村地理环境中,在乡水风格的影响下,突出自然的主导作用。
1.2.2环境优美
美丽乡村除强化自然生态的重要性之外,还需注重乡村卫生管理和监督,在公共场所、街道周围都应设置警示性标语,让居民能够时刻保护乡村环境,有利于长效保洁机制的建立。与城市相同,美丽乡村对生活垃圾的处理也逐渐变得科学化,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方式为美丽乡村提供了良好的建设管理空间。
1.2.3合理规划
农村建筑的质量、结构布局可以影响整个美丽乡村的空间造型和生态结构,所以在农村特定地理风貌环境的影响下,乡村外貌形象必须与景观相适应,在契合现实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增加土地的流转、土地整合项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乡村文化也一样,传统建筑、传统文化、先进思想都需要在美丽村庄乡村建设上有所体现。综上分析可知,合理规划是生态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点发展项目,是集约化乡村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
二、生态型美丽乡村规划
规划是乡村建设的前提,受村民审美意识的限制,村民对新式洋楼推崇之至,对传统建筑却是嗤之以鼻,显而易见,盲目的追求新潮会让农村脱离传统文化建设内涵。在“新村运动”的影响下,规划乡村必须以和谐美为建设目标,不仅要切实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与资源之间的发展矛盾,还需尽可能减少机械化生产给农村环境带来的环境压力。
“官民一体”是生态型美丽乡村规划理念的核心,在全面了解农村居民生活需求和发展诉求的基础上,农村政府还应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为重点规划项目。规划需要具体建设项目落实,建设项目需要在严格落实规划内容的基础上,完成乡村发展目标,因此,从规划和建设两方面来讲,规划是前提,而建设是整体生态型美丽乡村的项目核心。
生态型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建筑、环境优化、村庄用地布局等方面。
三、生态型美丽乡村建设实践
本文以浙江安吉乡村建设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规划范围内的主体建筑、环境优化内容、村庄用地布局等三方面展开详细讨论。
3.1主体建筑
浙江安吉乡村的主体建筑大多为新型建筑,在保护传统乡村文化特色的同时,设置了保温结构和装饰模型,对老式建筑进行了全面的扩建和重建。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细节调整。控制建筑立面与住宅结构之间的协同作用之后,施工单位还增设了多个保护性装置,以烘托建筑特征为基准,将新型建筑的主体高度提高了2、3层(如图1所示)。同时,农林、农田以及其他景观建筑结构还需进行拓展改革,山体公园和休闲活动广场应联合相关经济项目发展,与传统发展项目不同,旅游开发建设可以帮助农村经济转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图1 递铺镇横山坞村主体建筑设计样图
3.2村庄用地布局
主体建筑特征确定之后,村庄的用地布局也需要进行逐步改革,无论是结合经济发展,还是策划经济项目,景观环境是必须围绕主体建筑,形成一个具有经济价值和使用功能的生态景观建筑群(如图2所示)。在核心景观的带动下,一系列规划服务项目设施也应随之增加。以景观轴为中心,各农业种植、经济建设项目为景观节点,如鱼塘、驳岸、生态公园等。在浙江安吉乡村的生态农业基地上,核心景观是由生态公园和新型建筑构成的,不仅承担着为农村居民提供生活空间的责任,还承载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任。同时,与景观建筑交相辉映的还有公共服务建设,在核心服务项目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下,村民对生态型美丽乡村的创新式发展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从目前来看,生态环境与新型建筑景观建设已成为浙江安吉村下一阶段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图2 递铺镇横山坞村功能建筑规划示意图
3.3空间环境规划
在新建住房中有很多农具、储藏、养殖禽类的空间设计都需要进行“增值”设计,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需求选择不同的空间环境,每个村民居住空间应形成高度的统一性,在统一的基础上,增加道路系统、水利工程、农田建设、道路景观等方面的空间结构调整(如图3所示)。公共活动空间在平面设计的基础上需按照考察内容完成空间环境设计内容,对特色传统建筑――文化古寨、宗祠实施保护制度,以居民建筑和旅游景观为机理的双重结构模式,可以突出生态型美丽乡村的地形特点,使形成的空间环境与传统乡村形态呈现和谐统一的发展关系。
图3 递铺镇横山坞村空间环境规划示意图
结论:通过上文对生态型美丽乡村的规划和建设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可知,从本质上讲,乡村的美化过程不仅体现在现代化建设上,也不仅表现在经济增长上。乡村是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非常好的地区,在地域经济上虽然存在薄弱环节,但是其发展的意义和公益能力却非常重大。因此,要创建生态型美丽乡村不仅要注重考虑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还需在整顿农村经济建设空间结构、环境上多下功夫。政府必须正确把握角色,在乡村建设中与农村居民做好沟通,让农村居民可以加入到建设“美丽中国”的队伍中来。
参考文献:
[1]周源.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村庄规划和村庄管理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09):110-125.
[2]季秀丽,陶涛.旅游型美丽乡村规划对策研究――以安吉天荒坪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3,12(07):109-114.
[3]吴玲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城市规划,2011,12(23):110-130.
[4]马玲燕,肖淑娟.乡村空间资源化视角下的乡村规划设计探索[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3,14(04):109-114.
篇11
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建设;烹饪与营养配餐
一、社区教育课程
随着城市的发展喝城市社区规划的不断成熟,基于民众对知识和信息的渴望才衍生出了社区教育工作。虽然我国的社区教育工作起步较晚,但是由于软硬件建设投入力度都比较大,而且相关课程设置比较合理,因此在城市社区中短时间内就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二、社区教育特色课程
由于社区教育的课程完全是基于民众的知识获取要点而来的,并不像学历教育那样属于基础知识普及型,因此社区教育的课程设置完全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而适度进行调整的。其中的特色课程设置中,有些侧重于实用性技能,有些侧重于日常行为,基本上都是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目前常州市社区教育中《烹饪与营养配餐》课程由于开设时间较早,且内容新颖别致,已经成为了常州市社区教育中的一门最为受学员追捧的特色课程。
三、客观评价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定位
当社区教育刚刚兴起的时候,有一种观点认为这种面向社区开放的教育课程并不会行程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笔者完全不赞同这种观点,认为这是对于社区教育特色的定位没有正确认识造成的。社区教育从宏观上来说是为民众普及生活常识,从微观上来说是提升了社会资源与民众之间的存在价值。尤其是针对社区教育中的特色课程而言,其中的很多内容都是民众生活中必须要面对的。以《烹饪与营养配餐》课程来说,烹饪质量的提升,与民众物质生活的提高是存在必然关系的,营养配餐概念的确定,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民众的物质生活需求达到一定水平之后的升华,已经接近了精神生活需求的一些标准了。当然,社区教育特色课程也并非完美无瑕,虽然常州市社区大学已经开设了八个分校区,而且在“四级建设”的基础上行程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机制,但是受到社区建设阶梯式发展的限制,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在实际推广的过程中仍然面临了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在后续的工作中逐一加以完善的。
四、肯定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重要作用
社区教育工作的铺开,尤其是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和层面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设置宣传了“正能量”,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共鸣。客观的讲,目前城市生活环境的确存在了一些安全隐患,社区教育工作中开设一些诸如《烹饪与营养配餐》这样的特色课程,可以让民众更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生活中的诸多基本常识,更好的来分析喝和处理生活中需要剔除的不健康信息。这样就在民众中能够引起最大的共鸣,由于这些信息都是积极向上的正面信息,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导向性作用,完全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所必需的。另一方面,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设置宣传了正确“价值观”,提升了民众的精神文明素养。当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提升了之后,对精神文明生活的诉求就不断的增多。对于民众的饮食健康习惯来说,有些完全处于冲动型消费的角度上去理解,根本不讲求配餐的营养均衡,盲目的认为只要贵的就是好的,从而导致了个人营养的失衡;有些则是处于攀比消费的心态,不仅认为别人有的自己也要有,而且还要针对那些不常见的入手,这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平衡造成了潜在的影响,而且由于通过这种形式和渠道获取的食材大多数都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检验检疫,存在着一定的卫生防疫风险;有些虽然属于正常消费,但是由于民众对食材的处理没有把握好营养均衡的原则,要么造成了食材的营养浪费,要么是因为加工方法不当而让食材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基于这种情况,常州市的社区教育工作在开展的初期,就有针对性和倾向性的从《烹饪与营养配餐》学科的基础上入手,不仅吸纳了一些具有烹饪或者营养配餐经验的社区居民参与教材编撰或者实际教学工作,而且还与常州市的高校取得了多方面的沟通与交流,采取聘用或者兼职的形式招募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经验的人员参与社区教育课程的基础建设,随着不断的完善和信息的丰富,才逐渐的让这门课程成为一个色特课程。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课程中,老师对于学员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饮食及烹饪问题全面的进行了分析,针对人体每日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进行了量化和细化处理,这样就让学员清楚的认识到了营养均衡重要性的同时,对于自己各种不理智或者不科学的消费行为加以约束。尤为重要的是,通过《烹饪与营养配餐》相关教材中知识点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营养配餐在民众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对于改善一些民众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是极为有帮助的。
五、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未来展望
纵观常州市社区教育工作来看,目前的教育规模已经初步的具备了区域性影响力,尤其是在特色课程设置上形成了以《烹饪与营养配餐》课程为主导的一些列特色鲜明、实用型与适用性兼顾的课程。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应该着重向两个方向发展。其一,有效依托互联网资源将社区教育工作的影响力发挥到极致。有些社区居民虽然对社区教育工作有很好的期望,但是受到时间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并不能更多的参与其中。如果利用互联网资源,将社区教育从线下向线上与线下平行方向共同发展,这样就将社区教育的影响力发挥到了最大化。在线上平台上增加营养配餐常识宣传,在视频信息中增加烹饪技巧等知识宣传,都能够吸引更多的民众来关注社区教育工作。其二,加强与社会资源的密切合作,引导社区教育向规模化方向发展。社区教育的资源毕竟有限,因此,特色课程的申请立项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原则,要慎之又慎,走理性化发展之路,不要人云亦云、攀求形式,该上的项目坚决上,不该上的项目坚决不上,以最大限度地节约和利用有限的资源。“量体裁衣”是社区教育工作中做必须要固守的原则,加强与社会资源各个渠道的沟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各自所存在的缺失。
作者:堵巍峰 王劲 单位: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孙毅.国外终身教育立法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
篇12
1 水土流失的危害
一直以来,水土资源都维持在比较稳定的状态,而且原生态的地质体系也一直在维护水土结构的完整。但是随着人们不断的发展经济,不断的改造环境等措施,引起了水土流失问题的严重。水土流失的危害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1 危害生态环境
人们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前提是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获取良好的收益。但是水土流失的现象会影响原有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会对地质层构造造成一定的冲击,削弱了水土资源的协调因素。
1.2 浪费各种资源
在我国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水或者土地资源都是其中主要的物质元素,应该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来运用水土资源。我国经济模式开始改革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导致我国对水土资源的使用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但是从总体上看,水土资源的使用效率还没有达到60%,并且我国农业中应用的生态资源被过度浪费,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型项目的建设与开发进程。在我国,山区是水土流失问题最严重的地方,这引起我国土地资源分配与控制工作不够完善,大量的水土资源无法有效的利用。
1.3 减少收益
通常情况下,经济效益总是与物质资源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水土资源的使用效率也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生产的收益多少。农业发展过程中主要依赖种植业来实现经济的发展,但是水土资源的供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因此水土流失现象必然会阻碍农业生产的收益,抑制其增长的幅度。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最近十年中,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引起的经济损失超过了260亿元,严重阻碍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将来,我国的农业经济会逐渐更新出新型的发展模式,但是水土流失会使其获得收益大幅度的降低。
2 水土保持建设工程的分析
在自然环境中发生水土流失的现象是无法避免的。但是人们应该重视水土流失产生的不良影响。因此我国应该鼓励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加大投资力度,为水土保持工程提供丰富的资金基础,促进我国现代化发展速度的提高。我国应该推行多种工程建设机制。具体的工程建议如下。
2.1 实行工程监理制度
在水土保护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的监理部门应该指派专门的人员来到施工现场,监督并辅助不同的工程施工工作,践行监理职责。同时,相关人员也应该监督工程的质量,并且监督每个施工环节,是否出现问题等,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以此提高水土资源配置工作的速度。另外,应该根据施工现场中出现的不同质量问题,及时的提出应对措施,并指导施工人员进行实践操作,防止出现施工问题影响后续的建设工作。
2.2 实行施工合同制
历年各项工程,都采取了直接发包给有经验的专业施工队施工,并签定严格明确的施工合同,合同双方在施工中认真履约,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即将工程施工保证质量、数量、工期等项具体任务和指标落实到人,激发每个责任人的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感。通过这些管理机制,提高了水土保持工程的质量和效益,使工程实施更加规范,为今后水土保持工程管理的进一步完善探索和积累了经验。
2.3 实行资金报账制
楼子山项目区在治理开发建设中紧紧围绕“生产发展、农民增收、经济增长、面貌改变”这一主题,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壮大特色和后续产业、发展农村经济、注重能源利用和资源节约。对每年各小流域工程决算施行向财政部门的资金支付报账,详细标明工程完成数量,资金结算数额,并附有施工合同,工程验收单,报账单等,确保不发生工程投资的被挤占、挪用、串项等违法违规现象发生。
2.4 实行项目公示制
在工程实施前和竣工后,将工程建设地点,规模、内容、投资、工期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全方位公示,充分征求项目区各小流域群众的意见,保证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项目公示制邀请广大群众参与建设,结合庭院产业、旅游观光、清洁水源、改善居住环境等具体工作,实现了农村经济、生态效益、精神文明、法制意识的多赢,使人与自然进一步和谐统一,展现了农村新的风貌和活力。
3 开展水土保持建设工程的意义
3.1 资源调配
资源是维持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充分利用水土资源是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应该对现代建设给予宏观帮助,尤其在水土资源调配方面,以资源利用最优化机制为参考,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工程是资源调配的主导项目,按照地区水土资源利用情况执行整改方案,对用水用地等综合控制,促进了资源优化。
3.2 效益增收
广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实现了行业收益水平的稳步增长,从农产品数量、质量、销售等方面进行改造,促进农作物种植收益额度增加,真正意义上带领了广大农民的“脱贫致富”。另外,水土资源保持也减少了农村地区的工程维修费用,创造更加安全可靠的农作物种植环境。
3.3 环境保护
环境是影响一个地区发展的常见因素,若一味地追求经济产值增收,忽略环境发展在产业经济中的重要性,这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农村地区开展水土保持工程,也是对本地区生态环境实施综合保护的建设性对策。对农村水土资源进行污染整治,能够加固水土区域的抗病害能力,降低了水土资源的流失量。同时,对于一些潜在的流失问题,及时采取水土加固措施也具有可行性的保障功能。
结束语
水土资源的保护工作不仅能够为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还有利于推动我国环境更加绿色化、生态化。我国政府与相关企业应该采取统一的管理方式,严格的控制水土保持工程的质量,监督工程进度,以此来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减少其危害的发生。水土保持建设工程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参考文献
[1]武鹏.水土保持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关系探讨[J].山西水利,2010(5).
[2]周福健.新农村水土保持建设中实施旅游开发模式的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1).
篇13
关键词 :条件价值评估法;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支付意愿;受偿意愿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90X(2015)03-0028-06
收稿日期:2014-10-30 修回日期:2014-12-26 网络出版时间:2015-06-0220:2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流域生态服务供给机制研究”(12BKS043)。
作者简介:周阿蓉(1990—),女,福建晋江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生态公共治理研究。
*通信作者:黎元生(1974—),男,福建上杭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区域生态公共治理研究。
网络出版地址:http://cnki.net/kcms/detail/53.1044.S.20150602.2022.003.html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ofYun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20159(3):28-33http://xb.ynau.edu.cn
ISSN1004-390X;CN53-1044/SE-mail:ynndxbsk@qq.com
DOI:10.3969/j.issn.1004-390X(s).2015.03.006
一、条件价值评估方法简述
流域水资源的流动性、稀缺性、公共物品特性和人类活动的两面性,导致了复杂的区际生态利益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区际生态利益失衡问题日渐突出,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流域生态补偿是调节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失衡的制度创新,是国家和生态保护受益地区基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流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运用行政手段和市场途径以优惠政策、资金、实物等形式对由于保护流域生态系统而失去部分发展机会的地区进行补偿的制度安排。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在国内外已有广泛的研究与实践,其中,补偿标准的确定与测算是补偿机制构建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当前学术研究的聚焦点。
20世纪90年代,国外便开始了流域生态补偿国外对生态补偿的概念使用较少比较通用的是与之概念相近的生态或环境服务付费(PES)。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1],主要经历了基础理论研究——理论应用——生态补偿实践的过程。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包括外部性理论、科斯定理、公共物品理论、生态环境价值论等,基于基础理论的研究,国外研究者开展了补偿标准确定方法的相关研究,根据不同的理论依据形成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法、市场价值确定法及半市场确定法等补偿标准确定方法。我国对生态补偿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理论探索性研究为主[1],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理论基础、基本原则、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资金筹集等方面。其中,在补偿标准确定方法研究上,可大致将其分为传统的成本效益分析和价值评估分析(或称效用分析)两类,前者主要关注对自然生态功能的治理性补偿,研究思路各异,成本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也未能形成统一认识,补偿标准不利于实践,而后者结合了对人的经济补偿,反映了环境资源的社会属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因此逐渐受到推崇。
条件价值法(CVM)是典型的陈述偏好的价值评估法,可定量测量环境资源与服务的使用价值及非使用价值,是评估环境资源与服务非使用价值的唯一方法[1]。它通过构造环境资源与服务的虚拟市场,直接调查受访者关于某一资源保护行为或环境效益改善的支付意愿(WTP)或者关于资源或环境质量损失的受偿意愿(WTA),并根据受访者的补偿意愿(WTP或WTA)估量该环境效益改善或环境质量损失的经济价值。其经济学原理是:假设受访者的效用函数受个人偏好(s),市场商品(x),待估非市场商品(q)影响,其间接效用函数由个人偏好(s)、市场商品价格(p),个人收入(y),待估非市场商品(q)共同决定,面对从q0到q1的环境状态改进可能,即V1(s,p,y,q1)≥V0(s,p,y,q0),受访者若要实现这一改进则必须支付一定费用[2]。即CVM通过问卷形式,调查受访者的偏好,推导不同环境状态下受访者的等效用点,并测算补偿意愿的分布规律,进而获得环境资源与服务的经济价值。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活,且相对成熟,20世纪70年代开始,被广泛应用于评估包含流域在内的各种公共物品及相关政策的效益[1],80年代末引入国内后日渐流行[2],是目前我国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证研究的主要基础性工具[1]。
闽江是福建第一大河,是福建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中尤为重要的水资源屏障,流程短,水量充裕,水资源足够满足上下游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经过多年努力,水质总体较好,因此,流域上下游行政区生态利益失衡,既不表现为水资源分配的利益争夺,也不是跨界水污染赔偿问题,而是上下游行政区在流域水生态、水环境和水安全保护与整治等方面的责利权模糊不清[2]。作为全国生态建设先进省份,虽然闽江流域区际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尚处于探索阶段,补偿标准设计中行政主导特征明显,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可持续性较低,补偿标准设计模式的激励性有待改进,从长远来看,还需要积极引导流域居民参与流域生态保护和补偿。故,开展闽江流域居民生态补偿意愿调查是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现实需求。
二、研究区域概况与CVM调查实施
(一)研究区域概况
闽江是以福建行政区域为主体,水系相对独立的区域性流域。它发源于福建、江西交界,由闽江干流及富屯溪、建溪、沙溪等支流组成,水力资源丰富,常年径流量位居全国第七,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福建部分)占全省53.93%,流经36个县、市(福建部分),流域面积约60992km2,为全省陆域面积的50%,流域人口是全省人口的35%,经济总量占全省近40%,是福建重要的发展区域[2]。其中,以南平为界,上游约占流域面积的70%,多山区,主要包括三明市、南平市下游约占30%,多平地,主要是省会福州市。流域内水资源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上游水资源充裕,水量约占闽江总水量75%,下游相对贫乏,而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恰好相反,下游有300多万个用水主体(下游福州70%的水源来自闽江)且经济发达,需水量巨大,故现正加快实施北水南调工程。同时,为保障河流下游地区健康的生态环境和正常的功能使用,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较低三明市和南平市,尽管地方财政有限,但仍要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对源头水体保护及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建设,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此外,还严禁建设耗水量大和水污染严重的项目,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与冲突十分明显。
闽江流域上下游是一个流域生态服务的双方市场,上游地区是流域生态保护的贡献者与受益者,下游地区是流域生态保护的单纯受益者。2003年福建开始在闽江流域试行上下游生态补偿,下游福州市政府每年向上游三明、南平市政府支付1000万元资金,2009年提高到3000万元,2011年再次提高到8000万元。这种由科层制行政首长负责,以命令控制为特征,以行政等级制为基础,以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为中心,以环境保护部门为主体,多部门分工协作的治理体制。主导的生态服务补偿有效地推动了流域上游的生态保护,但是过分突出政府在补偿中的主体地位,容易导致生态补偿主体单一且封闭[2]。加强流域生态保护,完善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涉及流域生产生活的众多方面,必须充分考虑流域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基本社会经济条件及补偿意愿,故本文拟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将闽江流域上下游看作一个虚拟生态市场,开展流域上下游居民生态服务补偿的支付意愿(WTP)与受偿意愿(WTA)调查,为科学制定闽江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标准提供参考。
(二)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问卷设计借鉴美国大气与管理局(NOAA)提出的十五条主要的CVM实施指导性原则及国内外CVM问卷的设计经验[13],共三部分,首先,引言部分介绍闽江流域水生态概况、上下游生态利益失衡现状,并说明下游参与生态补偿建设的必要性和完善闽江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机制的重要性,为调查做必要的铺垫;其次,核心部分通过对流域生态建设的认知程度、参与意愿、补偿数额、补偿方式等调查,获得下游居民的支付意愿(WTP)和上游居民的受偿意愿(WTA);最后一部分通过受访者家庭人口数、收入、受教育程度、消费结构等基本社会经济信息调查,分析居民参与补偿建设的影响因素同时,问卷采用支付卡方式,并经过预调查最终确定内容。
为了准确地估量闽江流域生态服务的非使用价值,真实地反映受访者的实际补偿意愿,提高研究成果的可信度,本文采取随机抽样、入户调查方式,同时开展下游居民的支付意愿(WTP)调查和上游居民的受偿意愿(WTA)调查。WTP调查选取了下游福州市用水来自闽江的鼓楼区、仓山区、台江区、晋安区、福清市、长乐市、闽侯县和闽清县。同时,考虑到林业是上游地区的重要产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是当前闽江流域生态服务补偿的主要部分,WTA调查选取了上游地区生态公益林面积较大的三明市的永安市、宁化县、尤溪县以及南平市的建阳市、建瓯市和浦城县。各县、市按照其2012年相应的家庭户数根据比例确定样本数量,调查时间为2013年7—8月。
1.下游居民生态服务补偿的支付意愿
WTP调查共发放500份问卷,有效问卷率95.20%,有效问卷基本信息统计见表1。
从有效问卷来看,受访者参与生态建设的意愿较高,支付意愿较强。68.28%的受访者愿意支付生态服务补偿费用,其中,意愿支付方式主要有交付生态保护税、多交水电费和捐款;31.72%的受访者不愿意支付补偿费用,其中,10.29%的受访者认为下游居民没有义务承担上游的生态建设,而其余21.43%的受访者意识到了流域生态建设的责任,不过他们坚持应由政府支付补偿与建设资金。
分析整理受访者的非零支付意愿情况,可获得如表2的WTP累计频率分布。
目前学术界关于WTP、WTA的计算,常用的主要有加权平均、中位和算术平均三种方法,本文采用算术平均法,即下游居民生态服务补偿的总支付意愿=受访者平均WTP〔元/(户·月)〕×非零支付意愿比例×12(月/年)×下游福州市用水总户数(万户)。根据上述信息可算得,受访者平均WTP为58.14元/(户·月),且非零支付意愿比例是68.28%,同时,据2013年《福建统计年鉴》,截至2012年年底,下游调查区域的城镇人口共计399.56万人,按3人/户(福州市城镇家庭平均水平)可算得下游共有133.19万用水户。因此,下游居民生态服务补偿的总支付意愿=58.14元/(户·月)×68.28%×12月/年×133.19万户=63448.51万元/年。
2.上游居民生态服务补偿的受偿意愿
WTA调查同样发放500份问卷,有效问卷率93.60%,有效问卷基本信息统计见表3。
从有效问卷来看流域生态建设得到了大部分上游受访者的支持,其接受生态补偿的意愿较强,但责任意识偏弱,参与生态建设的意愿一定程度上受到政府政策性的经济支持及其落实情况的影响。具体地,有79.91%的受访者愿意接受一定费用作为生态补偿,且86.54%的受访林农表示在政府提供现金补贴的前提下愿意配合政府进行森林生态建设,但同时仍有13.46%的林农认为政府不会给予或只给予很少的补贴,故不愿意积极配合生态建设,追究其原因,一是政府补贴政策的落实及保障程度有待提高,调查中仅有47.01%的受访林农表示曾经获得过相关的政府补偿,二是大多受访林农将环境保护责任看作是政府应当承担的职能和能力,或者政府应该承担主要的责任。分析整理受访者的非零受偿意愿情况,可获得如表4的WTA累计频率分布。
采用算术平均法,则上游居民生态服务补偿的总受偿意愿=受访者平均WTA〔元/(hm2·年)〕×非零受偿意愿比例×上游生态公益林总面积(万hm2)。根据上述信息可算得,受访林农平均WTA为2410.05元/(hm2·年),且非零受偿意愿比例为79.91%,同时,根据福建省林业厅统计,2013年闽江上游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共计96.968万hm2。因此,上游居民生态服务补偿的总受偿意愿=2410.05元/(hm2·年)×79.91%×96.968万hm2=186755.90万元/年。为了较为准确地反映受访者的真实补偿意愿,笔者采用受访者的支付意愿与受偿意愿两者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补偿标准。因此,基于CVM的闽江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标准为125102.21万元/年。
三、结果分析
(一)流域居民参与生态服务补偿的意愿较高
从问卷结果看,流域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较强,参与生态服务补偿的意愿较高。80%以上的受访者支持流域生态的保护与建设,68.28%的下游受访者愿意支付生态服务补偿费用,79.91%的上游受访者愿意接受生态服务补偿,其中,生态建设责任认知及政府补贴的落实与保障程度是影响居民参与生态建设意愿的主要因素。
(二)流域上下游居民的生态建设责任认知存在差异
从问卷结果看,大部分下游受访者能意识到流域生态建设的重要性,68.28%的受访者认同其有义务承担上游的生态建设,并愿意分担生态建设资金,然而受访林农则普遍表现出生态建设公共责任意识薄弱,仅有31.41%的受访林农认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应以农户为主或完全由农户来承担治理责任。分析样本基本社会经济特征发现,下游受访者经济条件较好,文化水平较高,职业多样,收入较稳定,大部分处于小康水平及以上,而上游受访林农普遍家庭人口较多(平均4.2人/户),核心劳动力的年龄较高(皆在30岁以上),受教育程度低(基本为高中下学历),家庭收入不高,恩格尔系数较高(53.33%),属于满足基本温饱但是小康不足的欠发达状况,长久形成的落后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迫于谋求生存的外在压力和追求收入增长的内在动力,影响了农户的生态建设责任意识,即上下游居民的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导致了生态建设责任认知的差异。
(三)流域上下游居民的生态服务补偿意愿差距较大
从问卷结果看,下游受访者的平均支付意愿是58.14元/(户·月),总支付意愿是63448.51万元/年,但上游受访林农的平均受偿意愿是2410.65元/(公顷·年),故仅生态公益林补偿上的总受偿意愿便高达186755.90万元/年,为总支付意愿的2.9倍。上游的支付意愿与下游的受偿意愿差异,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首先,随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对水质、水量、生态环境要求提升,流域生态资源稀缺性变得愈加明显,低替代弹性导致WTA远远超过WTP;其次,WTP受制于收入水平,而WTA不受收入约束,因此,收入效应也会导致WTA和WTP的不对称;此外,由于面临风险决策,人们在获得时往往倾向于规避风险,在失去时往往倾向于偏好风险即人们的效用损失程度要大于获得效用增加的程度故前景效用也会导致WTA大于WTP[3],所以支付意愿与受偿意愿的较大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四)流域居民的生态服务补偿意愿远高于现行补偿标准
当前闽江流域生态服务补偿实践中,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已达1.5亿元/年,流域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增至27635.77万元/年,现行补偿标准共计42635.77万元/年。从问卷结果看,基于CVM的补偿标准是现行补偿标准的2.93倍,其中,下游总支付意愿是现行补偿标准的1.49倍,上游仅生态公益林方面的总受偿意愿便高出现行补偿标准3.38倍。
四、建议
(一)提高生态服务补偿标准,落实补贴政策
就补偿标准而言,政府的补贴政策与林农参与生态建设的意愿存在很大的相关性,补贴政策的落实及适当额度的补贴制度尤为重要。调查中林农希望获得的平均年补贴额度为2410.65元/hm2,而地方政府往年实施的实际补贴额度仅为176.25元/hm2,微薄的补贴所带来的效用是杯水车薪的,而且林农反应近年来政府下发的补贴往往受到当年政府财政情况的影响,存在着不稳定的情况。因此,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标准应结合居民的补偿意愿,以125102.21万元/年为参考逐步提高,同时,应加强政府补贴保障,增加林农参与意愿,提高林农配合程度。
(二)推进生态税费改革,多渠道筹集补偿资金
就补偿资金而言,不能仅依赖于政府的专项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还应结合流域居民的生态补偿意愿,构建开放式、多主体、多样化、多渠道的生态补偿筹资体系。由于我国现有的生态税费征收未能真正体现对资源的生态属性予以补偿的性质,故政府可以尝试在原有的相关生态税种的基础上增设以生态环境补偿和恢复为目的税种[3],完善生态税体系。同时,从问卷结果看,受访者意愿支付方式调查中,交付生态保护税最能为居民接受,说明征收生态税有较为良好的社会基础,其次是多交水电费,故水管部门可尝试调整下游水价,以取得对上游的生态服务补偿。
(三)拓宽农民收入来源,夯实农民增收基础
就补偿方式而言,直接给予经济补助的方式并非是最有效的,从长远来看,还必须充分考虑生产、生活实际拓宽农民收入来源,增加非农收入,从根本上提高被补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环保能力。从问卷结果看,一般林农从生态服务补偿实践中得到的补助较少实际补贴额度与理想额度相去甚远,此外,受访林农也很重视对生产活动的支持和帮助,在非现金意愿受偿方式调查中,24.15%的林农希望政府能够提供优惠政策扶植当地的经济发展,20.73%的林农希望政府能够安排就业或提供就业指导。因此,政府应坚持生态补偿与扶贫开发相结合、资金补偿与技术补偿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积极发展适合闲散劳动力从事的农业产业和家庭手工业,拓展农民收入来源,夯实农民增收基础,这是建立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平衡的根本出路。
[
参考文献]
[1]徐大伟,常亮,侯铁珊,等.基于WTP和WTA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J].资源科学,2012,34(7):1354-1361.
[2]胡熠.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网络型协调机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246-285.
[3]韩智霞.初探WTA/WTP不对称的动力机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0.
[4]孔凡斌.江河源头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2):299-305.
[5]黄东风,李卫华,范平,等.闽江、九龙江等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实践[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z1):324-329.
[6]黄丽君,赵翠薇.基于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比较分析的贵阳市森林资源非市场价值评价[J].生态学杂志,2011,30(2):327-334.
[7]郭梅,彭晓春,郑延敏,等.东江源受偿意愿调查与跨省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36(5):183-187.
[8]宗明绪,夏春萍.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7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