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当前经济发展战略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当前经济发展战略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当前经济发展战略

篇1

60年来,中国的经济在经历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52-2007年,中国GDP的年均增长率高达8.1%,在这么长的历史时期,达到这样高的增长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实属罕见。2008年,中国的GDP总量达到30.07万亿元,升至世界第三。”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各项经济指标较之建国以前,均有很大的提高。但中国的经济也面临不少问题,尤其是在2007年4月以来,由美国的次贷金融危机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由单纯的金融危机向全面的经济危机演变。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陷入经济衰退之中,中国也深受其影响,中国各方面的经济矛盾更加突出,并有可能引发和加剧其他的社会矛盾。面对这些复杂的经济问题,中国只有从国情和国力出发,采取有效措施使中国的经济逐渐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二、当前中国经济结构存在问题分析

当前中国的经济问题,从表面上看,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这一外部原因造成的,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所积累的矛盾所造成的,最为突出的是投资、消费结构和国际收支结构的失调。

长期以来,政府受传统赶超战略的影响,加上各种“政治锦标赛”的原因,政府片面追求以“物”为中心,实行“经济增长优先”的战略。为了实现这个既定的目标,不少地区领导干部选择以国家投入为主渠道的区域开发模式。他们不顾有无发展条件,着眼于资本密集型产业,重上“大项目”、重资源开发,忽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去年政府出台“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政策后,这种现象更为突出,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最终只有少数人受益,结果不仅没有使广大人民难以从中受益,而且还会加剧社会弱势群体边缘化的程度,拉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人群之间的贫富差距。这种以投资拉动GDP增长的方式,最终导致消费的扭曲。

在中国,投资在GDP中占比重一直都很高,而消费所占得比重比较低。“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的投资率从38.2%上升到42.1%,消费则从62.1%下降到48.8%”。而欧美各国GDP当中消费占了70%、80%。

投资率的不断提高导致产能的不断上升,在较低的消费率条件下,产能的增加显然不能通过内需来消化,通行的做法是靠进一步提高投资率或增加出口加以吸收,这也是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模式。虽然这样能使中国经济在较长的时间里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也有不少弊端:

首先,投资虽然能促进经济增长,但投资特有的波动性和跨期性,导致了投资通常会跌宕起伏。过度投资会造成土地、水、煤电以及其他稀缺资源的紧张,加速生态环境破坏,扭曲经济结构并导致银行不良资产增加和金融系统风险积累等不良影响;此外,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由于需要不断提高投资率来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而投资率不断上升的同时也意味着消费率的不断下降,导致投资与消费的失衡。马克思曾对这种靠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持否定态度,他认为,资本积累率和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导致社会消费基金的不断萎缩,使失业人口增加,广大劳动者限于贫困之中,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严重对立,当这种对立达到一定程度时,市场上大量商品由于找不到销路而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在投资驱动的高速增长过程中也都遇到了这种市场需求扩张赶不上生产扩张的矛盾。

其次,为了解决“市场需求扩张赶不上生产扩张”的矛盾,政府必然实施出口导向政策,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对外的依存度较高,当遭遇外部经济较大冲击时,就表现为经济较大幅度下滑,失业率提高。此外,当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外汇结余大幅增加时,大量的外汇增长会造成愈来愈大的本币升值压力,如果不及时调整政策,势必造成货币超发、流动性泛滥和由此引起的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和通货膨胀等问题,与此同时,在国际贸易过程中获取大量顺差外汇会导致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从而影响国家之间的正常关系。以中国为例,2009年前三季度,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包括57起反倾销、9起反补贴,总金额约有102亿美元规模。在今年中国遭遇的贸易救济措施涉案金额中,美国占到57%。

中国要改变过去依靠大量依靠资本和其他资源的投资实现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不断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才有可能。

三、中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路径选择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研究发现,现代经济增长中效率提高有三个主要的源泉: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服务业超越工业迅猛发展、现代信息化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因此,当前中国在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时,要以提高经济质量和合效益为出发点,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通过建立节能降耗的激励机制不断降低工业体系中各种耗能、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二)扩大内需,建立消费主导型的经济结构战略

1、把“保增长”目标转向“促就业”。“促就业”与“保增长”使相互促进的,因为促就业有利于保障民生,提高居民收入和福利,促进投资、消费和出口之间的平衡。这就要求政府的投资和贷款要向就业率高的各种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等行业倾斜。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表明,中小企业是吸收劳动力的主体、经济繁荣的基础。当前中国沿海地区的许多中小企业由于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提升以及遭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等方面的影响,遇到了许多困难,无论是从“保增长”,还是从“促就业”来看,都要注意保护中小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中小企业在技术上的提升。

2、大力发展服务业。从各国经济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变动的呈现的一般规律是农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份额持续下降,工业份额在工业化阶段迅速上升,而服务业产出比重保持平缓地持续上升,最终稳定在较高水平,同时,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并形成服务业占据主要份额的局面。在主要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70以上。可以预见,服务业是未来新经济的核心产物,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从中国服务业发展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甚至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应采取多种措施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提高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3、采取措施缩小社会分配收入差距。从理论上讲,一国的分配水平越不平等,消费水平就越低。当前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突破了合理的限度也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中国目前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20世纪60年代,中国基尼系数大约为0.17-0.18,80年代为0.21-0.27,从2000年开始,中国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2006年已升至0.496,2007年达到0.48。当前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已是达到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国家应通过各方面的调节手段来调节收入分配,促进中国的收入分配公平。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消费环境,提高消费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改善消费环境对消费增长有重要的影响。中国的消费由于受传统重视节约观念的影响,加之当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还比较低,人们习惯于把钱存起来预防各种灾难的发生和用于未来的养老费用,这也是造成当前中国居民消费不高的原因之一。因此,应通过加快完善公共财政政策,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宣传现代文明消费观念,破除成就的消费观念,加快促进消费的相关法规和制度建设,如促进消费信贷,引导居民增加消费,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扩大内需。

(三)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差距

区域协调发展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大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当前,中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十分突出,虽然中国制定了许多经济政策,在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得成效,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合作共赢机制尚未充分建立,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协调发展各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战略势在必行。

1、实施地区间财政转移机制发挥作用。通过中央财政对地区间税收实行再分配的有效手段,政府将税收的一部分作为国税征收的基础上,从调节和保障地方财源的角度出发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再分配,这样做能缩小地方政府间在税收上的差距,确保无论那个地方都能保证一定行政水准。通过强化政府的收入再分配职能,中央财政从先进地区想落后地区财政转移,完善国内统一市场。日本曾通过这种方式缩小了地区差距。

2、促进地区间产业梯度转移,开展国内版“雁阵模式”。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不断提高,客观上要求将失去比较优势的劳动和资源密集性产业向成本低的地方转移以便获得价格更低的劳动力和资源。要在中国缩小地区间的差距,中国应该建立健全产业梯度转移机制及区域间经济利益协调机制,为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搭建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同时,政府应注意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对资源过度开采对环境造成破坏。

3、建立健全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支持机制。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不仅仅是要缩小地区之间的人均GDP的发展差距,而且还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城乡公共服务发展的差距。长期以来,大量的资金游离于各大中小城市和发达地区之间,而在广大农村急需改变自身贫穷落后的状况却苦于资金的不足,农村长期处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状态。因此,国家应该把投资重点从重大工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转向对广大落后地区的农村,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使农民等社会弱势群体优先受益。中央应形成财政支农政策体系,加快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通过财政、金融等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四、构建开放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外贸新战略

当前,中国不断积累的对贸易顺差导致各种经济风险不断积累,应尽快做出相关政策调整,实现中国对外开放的可持续发展,增强经济安全性。在经济全球化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与意义应做重大调整,正确处理对外贸易发展的规模与效益、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加快转变贸易增长方式,通过调整对外贸易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多元化国际市场、扩大内需等途径消减贸易顺差,实现贸易平衡,以消除因对外贸易中顺差持续扩大带来的各种负面效应。提高开放效应,促使中国尽快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总之,通过上述几方面的努力,使中国的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相互协调配合,做到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结合与统一,使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2、徐滇庆,柯蕊思,李昕.终结贫困之路:中国和印度战略发展比较[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杨东昌,王飞.反贫困为导向的西部跨越式发展[J].集团经济研究,2007(12).

4、关志雄.中国展开国内版“雁阵模式”[J].参考消息,2009-08-27.

篇2

随着经济的全面发展,地方商贸经济的发展受到了较多的关注。地方商贸经济是消费者与生产者沟通的桥梁,是促进生产和销售共同发展的平台。地方商务贸易经济发展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地方商务贸易经济要想有所发展就要打破地域的限制,打破观念的限制,积极发展。目前,我国的地方商贸经济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瓶颈性的问题,急需找到解决的对策,从而促进地方商贸经济的发展。

二、当前地方商贸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及过去贸易模式的阻挠,地方商务贸易经济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制约着经济的发展,通过调查,将地方商贸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归纳如下:

1.对地方商贸的重视度不够,整体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企业,都不重视商贸经济的发展。地方的政府对商贸经济发展的本质认识不到位,只是一味的认为资源支持,市场引导以及其他经济上的支持就能促进地方商贸经济的发展,然而,这样的认识终究是大错特错,地方商务贸易经济的发展最关键的是创新,创造性的寻找各种资源,既包括物资资源与精神资源,也包括文化资源与艺术资源,甚至包括社会关系资源,地方政府缺乏对当地资源的充分认识以及最大限度的利用。就商贸企业而言,其没有对商贸模式进行必要的思考,没有创新,还是一味的实施旧的服务模式,大众化的服务模式。

2.城乡经济结构不同导致商贸经济发展差距大

随着商务贸易经济的发展,各种必要的基础设施已经较齐全,满足了城市居民的需要。但是,农村的商贸经济的发展就不容乐观。这与农村一直以来的经济落后的大环境息息相关,农村贸易环境与城市性比,明显落后,其服务意识也不到位,经营的观念相对落后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城乡发展严重不平衡的现象,影响了地方商贸经济的发展,进而导致了地方商贸经济大发展不协调以及不完善的想象产生。

3.地方商贸的布局欠合理

地方商贸在布局的时候考虑不周,导致了布局不合理的现象。例如:在进行网点布局的时候,将商贸网点主要布局在城市以及较发达的工业地区,而欠发展的农村地区以及偏僻的地区网店的布局相对较少,甚至没有。这就导致了这些地区商品的供应在数量以及质量上都不足,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这就使得商贸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受到限制;商贸经济的快速的发展和批发市场息息相关。然而,批发市场在规划的时候,缺乏统一的思想,其分布与流通需求不统一,很多批发市场还受城区租金的限制,面积有点小,限制其发展。

4.商贸企业缺乏竞争优势

商业贸易由于其规模小,管理上缺乏科学性,规范性以及先进性,其发展受到限制,进而使得其在商贸的竞争中缺乏优势,就较大型的商贸企业而言,好多是由几个小企业合在一起组成的,缺乏商贸机制的统一性以及协调性,在科研方面,缺乏创新性以及积极性,进而使得其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

5.商贸企业缺乏人才

由于目前商贸企业发展缓慢,规模较小,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很难吸引到高素质的人才;并且这些公司缺乏战略眼光,不注重人才的培养,缺乏科学的规划以及人才培养计划,另外,高层对人才不重视,不会管理,造成了人才的流失,这很不利于商贸企业的发展,进而制约着当地商贸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当前地方贸易经济发展的策略选择

地方商务贸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其发展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的快慢。因此,应该从解放思想,更新是商贸发展理念;加强农村商贸建设,缩小城乡商贸发展差距;加大商贸企业间的交流与学习;为地方商贸企业做好发展规划;加强人才建设这几个方面进行突破,从而促进地方商贸经济的发展。

1.改变发展理念,促进商贸发展

扩展商贸发展的理念,促进多式贸易发展。将传统的贸易形式:零售与批发,仓储与物流等,与金融,旅游以及科研等结合起来,形成全面发展的形式;以人们的需求为基础,发展地方商贸经济,建设规模较大的,专业化程度高的,信息化水平较高的的大型市场;将物流与人流,信息流与商业流、资金流行结合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全面健康发展的,功能齐全的商贸流通经济体系;加强商务贸易的环境以及文化建设,使环境贸易包含休闲氛围以及文化氛围,使得消费者在进行消费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享受购物的体验;将现代的科学知识引入到商贸的建设中,使得商贸经济跟上时代的步伐。

2.加强农村商贸建设,缩小城乡商贸发展差距

首先,加强农村商贸市场网络化的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对农村进行商贸规划,对商贸企业进行合理的布局,促进零售业在农村的发展,并鼓励农村的超市进行连锁,进而形成专业化与特色化并存的商务贸易市场。然后,加强农村农产品购销网络以及农资供应网络的建设,以保证农村运用的生产资料不但质量好,价格便宜,还随时要随时到。还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如今,我们已经步入信息化的r代,信息对经济的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最后,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环境的保护。还要注重引进新技术,新技术可以促进农业的增产,还可以降低污染。

3.加大商贸企业间的交流与学习

要想使商贸经济快速的发展,加强商贸企业间的沟通以及学习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积极引导,逐渐形成以政府或者协会为纽带,多个商贸企业参与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模式。通过这种模式,使得各个企业之间形成信息共享,利润共创的共同发展的模式。并且国家要切实保证企业的合法权益,并积极探索内外贸易一体化的特色发展模式。

4.为地方商贸企业做好发展规划

好的规划是成功的一半,要想使得地方商贸企业快速的发展,做好规划是重中之重。商贸体系的规划要从结构以及布局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同时要保证该体系具有规范性和前瞻性以及功能的齐全性,还要重视商务贸易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快速发展当地商务贸易。

5.加强人才建设

要想使当地的商贸经济快速的发展,加强人才建设是关键。采取企业与企业联合,企业与学校联合,企业与培训机构联合等策略,实施对企业的经理,商务策划人员,会展策划人员,电子商务的相关人员等培训,积极引进高素质,高学历,高能力的三高人才,促进商贸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总结

随着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国家对当地商务贸易经济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地纷纷相应号召,发展地方地商务贸易经济。在地方商务贸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瓶颈性的问题,有待解决,本文根据其所面临的问题从改变发展理念,促进商贸发展;加强农村商贸建设,缩小城乡商贸发展差距;加大商贸企业间的交流与学习;为地方商贸企业做好发展规划;加强人才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地方商贸经济的发展关乎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强大,因此,政府机构以及商贸企业都要积极发展地方商贸经济要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便促进地方商务贸易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一琪.南宁市兴宁区现代商贸业发展战略研究[D].广西大学,2013.

[2]李杨超.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制造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3]徐今瑾.西三角经济区商贸业协同发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

篇3

2、市场培育困难。当前我国新兴产业市场培育困难主要是因为:一是产品成本高。如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是常规火电的3—4倍,且主要靠外需和国家政策补助维持。二是服务设施不配套。比如电动汽车的推广,因其缺少完善的配套设施(如充电场所),既使生产了车也卖不出去,跑不起来。据报道,我国新能源汽车产能可达几十万辆,去年销量仅万辆。三是市场信任瓶颈。国产的新产品出来后,消费者不信任,尽管我国的高铁、通信、大飞机、汽车及许多高技术产品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舆论、广告、诚信问题等方面的综合影响,使得群众更相信国外品牌。四是市场发育不健全。近年来我国相继实施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下一代互联网示范网等新技术应用示范和培育市场的措施,对促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拉动作用。但市场培育力度还远不够,相关技术标准制定滞后,有关价格和税收政策不配套,市场竞争秩序有待规范。规划引导和统筹协调有待加强。五是产能过剩。当前,各地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性很高,但由于缺乏协调机制,各自为政一哄而起的重复建设更容易造成产能过剩,给新兴产业的市场推广带来更大困难。

二、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瓶颈的深层原因

体制机制不完善是形成瓶颈的重要原因。主要体现为:一是科技体制急需深层改革。当前改革面临的难题是:科技储备不足,创新研发能力亟待提升。科技创新活动目标导向不明(高校科研过于强调论文学术水平、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忽视经济效益,重理论、轻实践,重研究、轻应用)、投入产出低效等问题普遍存在。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不畅,新技术产业化存在很多体制机制障碍。产学研结合协调机制很不完善,科研既与市场脱节又与企业脱节。企业参与研发的成果只能作为科研样品难以商品化市场化,无法构建起持续研发的动力机制。科技体制深层改革方向之一是学习发达国家,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互动机制。二是政府管理缺乏宏观协调机制。政府管理经验不足,对政府推动与市场主导的功能定位和协同互动关系把握不准,往往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困境。同时,由于体制上部门分割严重,决策协调难度较大,画地为牢、政出多门、措施不配套等现象较为普遍,导致技术成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商业上和国际竞争中贻误战机,最终落后于人。例如, “三网融合”喊了十几年,至今仍困难重重,其中电信/广电存在的利益冲突,体制分立是根源,使许多领先技术无法及时推广而丧失产业化良机。铁路与民航,煤炭与电力,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国有与民营之间的冲突也有类似原因。此外,节能环保产业的价格形成机制、创新药物的市场准入机制、卫星应用的军民结合和协调机制等也不够健全,都对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瓶颈制约。

上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都与当前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滞后密切相关。在政府主导的经济模式和政绩竞争环境仍未发生实质性转变的情况下,将会驱使各地方政府本能地选择要素投入式短平快总量增长模式而非科技进步后劲增强式渐进质量增长模式。因而经济工作重心明显地倾向于前者,表现为抓要素投入,规模扩张总量增长不遗余力,实实在在;抓科技进步,自主创新有气无力,虚张声势。规模扩张增长模式的偏好和大手笔投入带动的中间需求,又给资源和房地产产业等低技术产业带来了短期的繁荣,而简单低技术产业的过度繁荣发出错误的利益导向,本身就会抑制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如果简单低技术(如房地产)就能轻松获取暴利,谁还愿意去做那费力却获利缓慢的自主创新?房地产暴利的示范效应,吸引企业和资金趋之若鹜,一度使中国进入狂热的全民炒房时代。当普通百姓都把炒房赚钱视为真理的时候,比百姓更有经济头脑的企业大量进入房地产业及近年来央企争相当地王而非当创新尖兵的现象就不难理解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政绩竞争对经济总量扩张有短期的积极效果,但对科技进步和推动自主创新作用却是消极的,是产生发展思路误区,导致创新能力和动力不足和新兴产业市场化推广困难的重要原因!

三、破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瓶颈的基本思路

1、创新动力和能力是推动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内因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技术创新的研发能力是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这种能力主要来自研发主体的创新动力。用体制机制设计激活研发主体创新动力是政府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推进新兴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工作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当前最大的制约因素恰恰是很多企业缺乏创新动力,尽管国家为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出台了大量扶植政策,并提供相应财政支持,却难以有效激活其创新积极性。多数企业的投资取向更热衷于扩大生产规模,对创新研发投入却非常吝啬。有资料表明,中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平均只占营业额的0.56%,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4%~5%。多数企业的赢利模式主要不是靠技术创新、科学管理,而是靠政府政策扶植、银行货款、贿赂关系、广告效应和其他短期行为。企业缺乏创新动力的内在原因,除了自身创新基础较差外,更重要的是缺乏有利于激发其创新动力的利益导向环境。当前我国政府主导的经济运行机制,正是造成环境因素偏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地方政府出于政绩考虑对本地落后企业实施政策保护,使其免除了被淘汰的生存压力,也就难以激发其为求生存的创新动力。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是,能够得到政府保护获取廉价生产要素的企业大多是大中型国企,这些本该是创新主力且实力雄厚的企业却表现出创新动力最差,而那些没有受到政策扶植,随时都面临着生存竞争威胁的中小民营企业,却恰恰是创新动力最强的群体。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65%的发明专利和80%的新产品都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这说明,政策保护的效果实际上起到保护落后的作用。

创新能力提升和核心技术突破需要激活创新动力,这需要相应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或设计,解决企业和产学研联盟的创新动力和能力问题。当前须要重点做好如下工作:一是为自主创新选择正确的技术发展方向,从源头上尽量做到少走弯路,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和产业高端,有重点、有步骤地在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领域突破核心和关键技术,从而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引领未来发展方向。二是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其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和产业化环节,充分发挥其市场嗅觉灵、技术捕捉准、创新动力足、反应速度快的特点,是确保创新活力的有效手段。三是着力建立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价值为检验的科研机制。当前最紧要的是加快建立健全“政产学研用”完整结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建立科研立项市场评价标准体系、需求导向试点制度、科研成果经济效益长期跟踪制度。四是积极探索以激活研发主体创新动力为重点的体制机制设计。通过能确保创新利益大于投机利益的体制机制设计,有效激活全民创新的积极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成长催生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2、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新兴产业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外因条件。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推广及市场培育,产业合理布局、协调和产业链延伸等,这些涉及发展环境的问题都是政府推进新兴产业进程中须要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从本质上讲,调控策略仍是用利益导向机制去影响并改善外部环境,进而间接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进程。而调控效果则取决于相关政策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且这又与能否充分协调各方利益密切相关。

篇4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也得到迅猛发展。但为了追求最大利益,只从自身出发,不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不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对周围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目前我国农村的现状也给环境治理带来了很大不便,交通和通讯落后,经营企业的布局分散,规模小,城市企业环境管理的经验很难借鉴实施。所以传统的环保部门直接监控的体系对乡镇企业起不了很大的作用。我国针对一些乡镇企业污染严重的现状,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规定》,把乡镇企业的排污量纳入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实施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对现行污染严重的一些小型乡镇企业责令其关闭或转产,要求新建的乡镇企业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统一规划设计。

二、乡镇企业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1)公民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很多地区的农村干部与乡镇工业职工对保护环境、防治污染没有一个主观的积极的态度,缺乏应有的全面的认识,而只是出现了问题去被动的应付。很多农村居民对环境问题习以为常。(2)企业缺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一方面,城市的发展速度快于农村,相对应的环境问题也相对突出,因此城市环境治理的力度要大于农村的环境治理力度;另一方面,很多企业都是利益当先,当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冲突时,都是以利益为重,没有企业发展要与环境保护要协调发展的认识。(3)乡镇农村的环境容量有限,环境管理体系尚不健全。农村地域虽然辽阔,但是其生态环境是低层次的生态循环系统,农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农村环境容量的有限性要求乡镇工业发展必须在环境容量许可的范围内发展,不能只顾经济利益的增长,忽视了环境的保护问题。

三、解决乡镇企业环境问题的对策

(1)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当前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企业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充分利用新闻媒介的作用,发挥新闻监督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和企业人士对环境与企业发展问题相协调的能力,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风尚,使广大公民意识到保护自己生活环境的重要性。(2)加大投资力度,保障环境管理体制的顺利实施。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证基层环保部门的正常开支需要,同时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金对环境保护事业的投资,对其进行政策上的优惠,使其迅速产生效益,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环保产业;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费改税,将排污费,改为环保税,使治污资金能有一个稳定的来源;积极探索排污权的交易,通过经济手段使污染企业自觉减少排污量,实现排污总量的控制,减少环境的污染。(3)对城镇和工业区进行合理的规划。由于乡镇工业杂乱分散的布局导致环境污染蔓延。应调整乡镇企业布局和发展大批中小工商业城市,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逐步形成相对集中、布局合理的工业区和工商业城镇,继续推动乡镇企业点源治理,把改善乡镇工业布局,推动工业区的建设当作乡镇环境管理的一项首要任务。(4)转变经营理念。应根据本地区地理和资源环境条件发展县域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发展轻型产业结构。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做后盾,减少乡镇企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针对乡镇企业分散的特点,污染不好控制,在乡镇企业建设中应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着重发展附加价值高、轻污染或无污染的产业。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指导乡镇企业的建设。在一些规模小而无力建污水处理设施的企业附近建立小型的污水处理厂。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对能一些耗大的冶金、化工、建材等重工业鼓励在生产中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有毒、有害材料使用,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发展新产品和新行业的过程中,要十分注意控制重污染企业的发展,用先进技术治理已产生的污染,用高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产生,从根本上解决乡镇企业已造成的环境问题,使乡镇企业走集约化的道路。只有各级政府加强对乡镇企业的领导,加强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合理规划和布局,乡镇企业才能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广大农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才能得到根本治理。

参 考 文 献

篇5

⑤魏晓铮.国内外经验对江苏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启示.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3月.

⑥/Freepaper/35173_3.htm.

⑦郭萍.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2000年7月.

参考文献:

[1]魏晓铮.国内外经验对江苏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启示[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3月.

[2]聂华林,高新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冯之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姬顺玉.甘肃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04期.

[5]郑周胜.甘肃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及其对策选择[J].兰州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篇6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相当多的地区,在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方面一直存在诸多问题,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注重经济数量增长、忽视发展质量和资源配置效率、偏离区域最优经济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稳定、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近或雷同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区域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因此,需要深入开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问题研究,探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应遵循的普适性规律,通过发掘和培育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并制订具体可行的对策措施,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进而为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的现状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和指导方略,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包括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两个层面。改革开放以来国内10个省份30余个地区的近百个县(市)的“七五”、“八五”、“九五”、“十五”以及“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报告(纲要)和经济年鉴进行研究分析,实际参与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编制工作并进行实地调研,以及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认为这些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战略规划中存在内容不完善和操作性不强的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指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中有关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总体决策,是包括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发展阶段和发展对策的体系。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近百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报告(纲要)的研究分析发现:调查研究不深入、先局部、后整体,按照部门或行业自下而上分别规划和条块分割形成战略规划的情况较为普遍,具体措施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较为突出,战略中有关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内容较多,而有关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市场培育和软环境配套建设方面的内容较为单薄。定性描述较多、定量不够。表现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存在内容不完善和操作性不强的问题。

(二)战略贯彻过程中对区域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作用不显著

在区域经济发展实践方面,相当程度地存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脱离本地区实际、缺少优势特色产业或优势经济要素支撑的问题: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相近或雷同现象较为普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偏离区域最优经济结构而导致的区域经济总量与经济质量矛盾问题较为突出:区域经济结构的价值链单一,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过程多存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发展效率不高的问题。部分地区所提及的赶超战略或比较优势战略缺乏时间节点与所需资源投入的定量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的指导作用普遍较弱。

三、解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的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常脱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结构、未能充分利用区域现有的要素禀赋、忽视对区域潜在比较优势的培育、对基础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不够重视、重短期收效轻长期发展等几个方面的原因,针对上述问题,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以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为先导。重视区域比较优势的挖掘和培育实践表明:通过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可以使区域经济发展的代价最低、效果最好,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一直是社会各个层面尤为关注的问题。经济结构的优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投入结构、产品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各种结构的协调和优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环节。从表面上看,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结构受到区域外和区域内经济社会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涉及区域内外的发展格局、政策法规与发展战略、政府执政模式、经济与市场发展水平、要素融通能力、社会环境状况、科教文卫水准、传统与习惯等多种因素。但深层次的影响因素,仍可用“要素禀赋状况”来划分,在新的历史时期,需重新审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禀赋结构.对不同历史时期或经济发展阶段的“要素禀赋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二)在重视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前提下,重点研究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具体措施。所谓经济发展质量,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提供各种经济福利的固有属性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满足的程度,在现实社会中,区域经济发展质量问题涉及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冲击与保护、资源消耗与占用、资源配置效率、市场秩序与经济环境以及相关社会问题等领域;在理论上体现着国家宏观发展战略框架与布局下区域公共福利增加、市场失灵问题减轻程度。经济质量的提高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效益水平、社会和个人福利水平、居民实际生活质量、经济稳定程度、自然生态环境的提高和改善程度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程度,是经济发展的最终标志.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重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体系的全局性与整体性,做好战略制订的组织管理工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处于区域经济发展顶层设计的层面,应涉及指导思想与指导原则、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经济与社会、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产业机会与产业布局、项目群与项目管理措施、相关经济政策与法规、要索投入与产出、时间进程与标准、风险与应对措施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中须将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根据区域内外环境和基础条件,应该先整体后局部,而不应该在整体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进行条块分割和资源分散;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应体现集中指导、统一布局、分散实施的系统思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工作本身须经过严格的工作启动、调查研究、方案论证、编制工作计划制订、编制费用预算、组织体系设计、编制工作展开、进程控制、编制工作收尾、编制工作总结评定十个环节,需要对编制人员进行项目管理方面的培训,使编制工作按照现代项目管理的体系和流程进行专门组织。

四、结语

总之,在国内“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转变增长方式、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制订问题,制订科学可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需引起各级决策者的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篇7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型理论(ReversedU-ShapedTheory)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型。

(4)钟型发展理论(BellShapedTheory)

1980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2)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年)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年)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年)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4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年)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篇8

一、前言

经济发展战略是在综合估量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条件,考虑经济发展的各方面关系,对所有达到的目标、解决的问题、经历的阶段,以及实现上述各方面要求所采取综合措施的总决策,它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根本性等特点。本文结合着现阶段中国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的国情,论述了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战略对策应该考虑的问题,由此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经济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二、试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

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是一个宏观的层面,它关系到今后国内经济战略发展目标的重大政策措施和发展方针,不能够单单局限于一些具体的措施。这些战略决策的制定,必须要在详细周密的分析论证基础上,慎重考虑,加以选择和制定。结合着现阶段中国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的国情,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战略对策应该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人口发展的对策。从建国初期的一系列经济发展战略决策来看,多是在针对人口控制决策的基础上提出的。如果在今后的经济发展战略制定中忽视这一关键因素,突破可控制的人数,则今后国内经济发展战略大局必定会受到影响。所以,在经济战略的制定中一定要本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原则出发。换句话说,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基本的国策。

第二,关于资源发展的对策。这里的资源主要是指自然资源,其中包括地面的、地下的、海上的、太空的等等。根据资源总量来计算,我国地大物博,很多矿产资源占有量都名列世界前列。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如果按照人均占有量来计算的话,仅有少量资源能够勉强维持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上。再加上科技开发力度不够、矿产资源品质低劣,国内矿产资源的消耗是非常严重的。这就决定着在今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之中,一定要走资源节约化的道路,注意对资源的合理保护、综合利用和开发,加强对资源的综合管理和保护,绝对不能靠着消耗资源来谋求发展。

第三,关于生产布局的对策。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客观上已经形成了中、东、西三个经济带。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要继续推进由东向西的总体发展战略,综合利用各自资源优势,强化东中西三大经济带之间的联系,逐步形成各具特色、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产业。在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要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开拓国际市场,同时还要扶持和帮助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完成“外引内联”的战略发展思路。中西部要积极吸引东部资金注入,借鉴其丰富的管理和技术经验,更好地发挥其资源、人力优势,支持和促进东部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总的来说,在今后的发展中,一定要合理布局东中西经济布局,提高国内经济整体发展的同时,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除了上述关于人口、资源、生产布局的经济发展对策之外,还有诸如产业对策、投资对策、人才对策、对外关系对策、就业对策等等多个方面。无论是那个方面对策的制定,都要综合考虑现阶段中国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的国情,在充分调研、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加以确定,如此才能保证经济战略目标制定的可行性。

三、关于中国经济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综上几点介绍,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就有着存在的必要性,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它既关系到当前的经济发展,更关系到经济的长远发展。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重要条件,使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使经济得到发展,并在发展中带动人口、环境和资源问题的解决。这就是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就是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综合协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谓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这一战略思想地提出已经得到了各国的共识,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负责任的体现,同时也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在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中,要坚持保护计划生育的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走资源节约化的道路,注意对资源的合理保护、综合利用和开发,加强对资源的综合管理和保护,绝对不能靠着消耗资源来谋求发展;同时,合理布局东中西经济布局,提高国内经济整体发展的同时,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些都是今后国内经济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

四、结论

总之,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不能够单单局限于一些具体的措施,这是一个较为宏观的问题,它关系到今后国内经济战略发展目标的重大政策措施和发展方针,这些战略决策的制定,必须要在详细周密的分析论证基础上,慎重考虑,加以选择和制定。综合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口发展对策、资源发展对策、生产布局对策、产业对策、投资对策、人才对策、对外关系对策、就业对策等等多个方面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就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它既关系到当前的经济发展,更关系到经济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彦光,周一星. 强化社会责任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科学发展观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社会责任》研讨会暨《2005年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会纪实[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2] 李香云,王立新,章予舒,张红旗.西北地区战略能源——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J].地理科学. 2010(01).

篇9

低碳经济是一种“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绿色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绿色发展,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的,是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一个重要思路和解决办法,它是不同于传统模式的经济发展模式[1]。当前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作为高碳行业的石油企业,应当顺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总趋势,实施绿色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内涵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是实现人、自然、经济三方面协调、平衡、持续状态的过程,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人与经济社会关系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人类自身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性[2]。而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特征,是经济发展、自然界发展、人类社会发展有机统一的过程,很好地秉承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三个特征,首先,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低能耗特征体现人、自然、经济三方面和谐发展的思想;其次,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低排放要求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不损害资源的恢复再生能力,正确处理了经济发展与自然界环境保护的关系,体现了经济发展与自然界发展的协调统一;第三,污染物排放量的减少,不仅能够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引导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绿色生活、绿色消费,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体现经济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协调统一的思想。

总之,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所体现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特征正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兼顾了“低碳”和“经济”的一种发展模式。“低碳,意味着经济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停止对碳基燃料的依赖,实现能源利用转型和经济转型;经济,意味着要在能源利用转型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和可持续性”[3],所以石油企业要走绿色低碳经济发展道路,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管理机制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技术,优化产品结构,重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

二、中国石油企业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建立石油企业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绿色低碳经济发展主要产业结构、政策措施、传统观念、技术水平四个因素制约中国石油企业绿色低碳经济发展。

1.产业结构单一。未来的能源结构是以可再生的新能源为主,虽说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相对比较环保,但也是不可再生能源,只能维持现状。作为石油企业,要对可再生新能源进行研发,不能紧紧停留在常规能源的产业链上,并且这方面石油企业也投入相对较为落后。面对当前国际低碳经济发展趋势以及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步伐加快,石油企业要能够加快结构调整,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走向规模化、一体化、产业集群化的集约化发展之路,转变生产方式,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清洁燃料的生产,提高单位石油的产品效益[4]。

2.政策措施不健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解决能源利用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废物处理及回收利用等问题,具有很强的政策性,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政策进行保驾护航。作为高碳产业的石油企业来说,低碳经济发展应首当其冲,应当由一些列的政策法规来进行制约,但当前中国这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不健全,缺乏专门的针对低碳经济的专项法律法规,没有较好地执行体系,没有法律化、制度化,监督监管不严,造成了一些企业碳排放量招标、废弃废物乱排乱放的现象,严重污染了周围的生产生活环境。

3.传统观念滞后。同国际公司相比,中国石油企业管理理念还处于粗放型阶段,管理理念和水平还相对落后,特别是在节能排放方面,主要是通过减少资源利用、关闭高耗能装置等比较直接性的生产管理方式获得的,对于利用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相对比较落后。

4.总体技术水平落后。中国低碳技术研究起步比较晚,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是刚刚起步。中国低碳技术落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源消耗的技术系统落后,造成能源利用率低,碳排放量大,经济效益低下;二是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落后,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程度不高,造成化石能源利用量大,能耗资源消费高。所以,石油企业在进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同时,要对总体技术进行改进创新,为建立高效节能低排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打下良好基础。

三、建立中国石油企业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对策

篇10

一、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一)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空间组合模式[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综合体模式具有很大局限性,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主要包括增长极模式、点轴发展战略模式和网络发展战略模式。增长极模式的基本思想是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和部门,而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主导产业部门,这些部门通常集聚在某个地方即增长极(城市、经济特区、资源密集区和开发区等)。增长极既包括产业增长极,也包括空间增长极。增长极具有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区域工业化初期阶段所采用的一种空间结构模式。在传统线性经济模式下,增长极推进型企业的选择所依据的产业关联包括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等,主要强调“生产者” 企业与“消费者” 企业之间的关联,忽视了企业“废物”的循环利用即“分解者”企业与“生产者” 企业和“消费者” 企业之间的关联,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模式。

为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必须用循环经济理念将传统增长极改造成循环型增长极。循环型增长极与传统增长极的主要区别如下[2]:

1.传统乘数效应向产业生态联系乘数效应转型。传统增长极的乘数效应指增长极中的推进性企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垂直联系和水平联系,忽视了“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与“分解者”企业之间的联系。为实现区域循环经济效益最优化,循环型增长极中的推进性企业与其它产业之间必然要建立产业生态联系,因此,传统乘数效应必然向产业生态联系乘数效应转型,产业生态联系乘数效应是循环型增长极的重要作用机理。

2.循环经济效益是循环型增长极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重要动力。与传统增长极一样,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循环型增长极的重要作用机理,但与传统增长极仅追求经济效益不同,循环型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必须遵循循环经济规律,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优化。由于集聚循环经济效益的存在,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均随距离的递远而衰减 。

3.根据李小建和苗长虹提出的推进性产业的性质和相关指标[3],作者认为区域主导循环型工业选择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较强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工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能力;(2)强产业生态关联性,能促进循环型产业综合体的形成;(3)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产品市场广阔,市场扩张和生产发展速度快;(4)较高的发展速度或潜在发展速度,能带动循环经济整体快速发展;(5)较高的比较循环经济利益,能充分发挥区域比较循环经济优势,发展潜力大;(6)具有较大的规模,只有这样才能主导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方向;(7)动态更替性,不同发展时期,主导工业不同。组成区域循环型主导工业的若干关键企业或潜在关键企业是该工业的推进性企业,推进性企业的区位集中地便是循环型增长极。

4.循环型增长极对外围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带动作用往往较大。一方面,具有生态联系的企业往往更倾向于空间上互相接近,产业生态联系更多地发生在区内;另一方面,由于在产业系统中增加了“分解者”企业,从而提高了产业关联度,因此,循环型增长极对外围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带动作用往往较大,而传统增长极忽视“废物”循环利用,缺少对外围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带动作用。

5.循环型增长极有利于其与外围地区的协调发展。循环型增长极的选择遵循产业生态联系原则,增长极与外围地区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产业生态联系网络,二者互相利用“废物”,既节约资源又可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促进增长极与外围地区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的基本思路如下:(1)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的几何构成是由点和轴(线、带)两大部分有机组合而成。(2)点轴系统既具有集聚效应,也具有扩散效应。(3)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中的轴线走向与自然轴和人文轴的实际走向吻合一致,轴线具有不规则特点。(4)点轴发展战略模式具有等级层次性。

循环型点轴发展战略模式是在循环型增长极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循环型空间结构模式,由循环型增长极和循环型轴线有机组合而成,循环型增长极沿轴线形成复杂的产业生态联系,与传统轴线相比,循环型轴线增加了“废物”的运输功能。循环经济效益可分解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与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一样,循环型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也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循环型轴线走向与自然轴(流域轴、海岸轴等)和人文轴(铁路轴、公路轴等)的实际走向一致,或由自然轴与人文轴共同交叉复合组成复合轴线,是区域循环经济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的中间存在形式。循环型网络发展战略模式由循环型增长极和相互交叉的循环型轴线共同构成,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但以扩散效应为主,以区域循环经济均衡发展为目标,是以循环型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为基础的高层次终极发展。

(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优势导向模式[1]

传统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基本特点即:(1)把区域内部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区域主导优势条件,资源储量、种类、品位、空间组合状况及开发利用难度等直接决定着区域内部支柱产业的选择、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形成,以及区域在全国乃至国际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2)资源导向战略模式是各类优势导向战略模式的最初存在形式,但非最终形式。随着区域内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加大,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将逐渐被其它优势导向战略模式替代。(3)资源导向战略模式适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4)区域内部自然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决定着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应用范围的空间配置格局。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具有以下新特征:(1)在自然资源稀缺和生态环境恶劣的时代,丰富的“废物”(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成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导优势条件之一,“废物”(资源)再利用和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资源导向战略模式的重要内容。传统资源导向战略模式仅强调自然资源如煤炭资源优势,忽视了“废物”和环境资源的价值。(2)资源(含“废物”和环境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可贯穿于区域发展全过程中。传统自然资源导向战略模式是各类优势导向战略模式的最初存在形式,而非最终存在形式。但随着自然资源日益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如垃圾发电)和环境资源密集型产业将成为朝阳产业,在“废物”集中地区如大城市可采用“废物”导向战略模式,在环境资源丰富的地区可采用环境资源优势导向战略模式(如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发展旅游业,在空气质量优良的地区发展对空气质量要求特别高的高新技术产业),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可发生在区域发展的较高阶段,并可贯穿于区域发展全过程中。(3)区域内部自然资源、“废物”和环境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共同决定着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应用范围的空间配置格局。贵州省开阳县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发展战略模式是典型的资源导向战略模式。

根据区位论,优越区位是决定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一定阶段可成为主导因素,形成区域发展的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其基本特点:(1)优越区位是区域发展的主导因素。(2)区位导向战略模式中的区位由自然区位和人文区位两部分构成。(3)区位导向战略模式是区域发展战略模式的中间形式,而非最终存在形式。区位优势的动态转化导致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向市场导向战略模式的转化。循环经济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在一定阶段应采用区位导向战略模式,但除考虑传统的区位因子外,还要重视“废物”的运输成本、“废物”运输中的环境污染、集聚循环经济效益等因子。区位导向战略模式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中间存在形式,而非最终存在形式。

我国目前的生态工业园规划,往往强调自然资源优势和政府的重要性,忽视企业区位因子如市场区位、交通区位等的重要性,提高了企业的产品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等,降低了企业利润,不利于调动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更不利于自然资源短缺而区位优越的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如发挥交通区位优势、集聚废旧金属发展金属再生利用产业,影响了循环经济的合理布局。在我国未来的循环经济发展中,要加强与市场经济的融合,在区位优越地区发挥区位优势集聚生产要素,加强对传统经济的循环经济改造和促进全新型、虚拟型循环型经济地域结构类型的形成。

区位动态转化导致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向市场导向战略模式转化,市场导向战略模式的基本特点即:(1)市场是决定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竞争机制是区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3)市场导向战略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一种模式,也是区域发展战略模式的最终存在形式。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导向战略模式具有新的特征:(1)产品或服务只有在被最终消费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因此,绿色市场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国内外实践表明循环经济必须与市场经济相融合,因此,竞争机制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其前提是建立完善的绿色市场经济体制。(3)绿色市场导向战略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模式,强调一切从绿色消费市场出发,有市场就生产,无市场就转移。

(三)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技术创新模式[1]

传统区域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区域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类型,区域内部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研制与市场化是区域创新的标志,区域内部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与科研机构是区域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得以实施的重要依托。

按照区域发展初期技术创新过程形成的机制不同,可将技术创新区域分为自主创新型区域和引进创新(模仿创新)型区域两大类。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在一切战略模式中处于核心地位,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具有以下新特征:(1)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是区域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强调先进科学技术是区域发展的主要推动要素,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类型,忽视了资源再生技术、资源节约利用技术等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循环经济技术不一定是高技术,但确是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带有很强公益性质的技术,因此,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应是区域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2)根据循环经济理念,“污染”的技术与“绿色”的技术不再是严格意义上对立的概念,技术的选择应在整体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要把所有减少物资消耗、封闭物质流、使能源脱碳的技术进行系统化思考。突破单一的、狭隘的观点,从整体的角度把各行业的创新技术统一起来,以追求最佳效益[4]。(3)资源节约利用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闭路循环技术等成为区域技术创新的重点。根据循环经济的6R原则,为节约资源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除以前的高新技术外,资源节约利用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闭路循环技术和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等成为技术创新的重点之一。(4)企业网络技术创新的地位更重要。循环经济强调企业之间“废物”的相互利用、企业因产业生态链断裂的风险大,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复杂,因此,更需要企业之间加强技术创新的合作,企业网络技术创新的地位更重要。(5)政府在区域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更明显。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是技术创新的源泉,中介服务机构是技术创新的桥梁,政府是技术创新的航标、且通过改变技术创新活动资源配置来影响技术创新的速度、方向和规模,而循环经济技术是带有很强公益性质的技术,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因此,政府要加强对区域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5]。

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选择原则

(一)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原则

目前如何选择中国现阶段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少,主要有以下观点[6][7]:(1)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行业和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是我国循环经济的近期战略重点产业。(2)中国近期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领域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市场效益、就业、循环利用资源与环境保护“四统一”原则。②治理“双高行业”即高污染排放和高原始资源消耗行业原则。③在总体污染排放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行业优先原则。④抑短原则,即抑制资源短缺程度最大而进口难度高的资源使用原则。⑤成熟技术原则,即加速推进已经具有成熟循环利用资源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扩散原则。⑥规模经济原则,即推进企业规模生产和区域循环经济网络原则。我国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性大,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而不是复制全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因此,以上原则在应用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选择时,需进一步修正。

1.区域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产业和短缺程度大而进口难度高的资源利用量大的产业优先原则。选择该产业作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可有效节约资源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迅速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

2.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原则。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选择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化,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遵循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原则即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与生态化的融合原则。首先,要在符合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生态化和国际化的前提下,优先选择近期在区域产业结构中比例下降不太大或不变和上升的上述产业作为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战略重点产业。否则,该产业在区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消耗总量中的比例迅速减少和资源短缺数量迅速减少。其次,要鼓励企业从生产优先向服务优先的转变,优先发展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即主导(含潜在)循环经济产业和支柱循环经济产业如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的发展。将制约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瓶颈”产业作为进行循环经济改造的重点产业,有利于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提高,但忽视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含潜在)的产业对区域循环经济效益的贡献,该类产业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应该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正如在区域经济中将“瓶颈”产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含潜在)同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一样,本文将制约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和主导(含潜在)循环经济产业、支柱循环经济产业同时作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二者并不矛盾。

3.区域产业合理布局原则。如果新建产业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要重视建立产业之间的生态联系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联系,根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优化原则(如考虑“废物”运输成本、生态成本)进行合理布局,要重视集聚循环经济效益,引导循环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已建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必须根据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优化原则,依据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布局调整。如在坡度较大地区发展种植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必须退耕还林还草。

4.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制约原则。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如贵阳市,可采用跨越式发展模式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但国内外实践表明,循环经济必须与市场经济相融合,追求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化,因此,总体上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要受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

5.可持续消费原则。循环经济包括整个社会生产领域,其中,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社会消费行为会引导生产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消费模式比生产模式更重要;中国目前虽然处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已普遍出现高消费和不合理消费的倾向,造成比较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必须遵循可持续消费原则,消费领域是大多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

6.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原则。广义循环经济包括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在目前生态环境普遍恶化的背景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必须遵循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原则,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是大多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

7.区域成熟循环经济技术原则。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生态环境和知识是21世纪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因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技术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加速推进区域已经具有的成熟循环经济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扩散,可以发挥循环经济技术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的综合效益。

(二)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原则

循环经济的发展最终必须落实到空间上,但当前关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选择的理论研究滞后,导致在实践中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选择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目前,中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可持续协调布局原则。可持续协调发展包括非均衡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两层含义,符合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21世纪初期中国区域发展的主旋律。可持续协调布局是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空间侧面,包括非均衡协调布局和可持续发展两层含义。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在中国21世纪初期,其空间布局必然遵循非均衡协调布局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即可持续协调布局原则。

2.在区域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地区和短缺程度大尤其是通过进口难以解决的资源利用集中地区优先原则。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目的是节约资源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区域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地区和短缺程度大尤其是通过进口难以解决的资源利用集中地区优先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地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

3.因地制宜原则。循环经济存在空间差异规律,主要理由如下:第一,循环经济依赖的自然禀赋的地区差异性。循环经济依赖于自然禀赋,而自然条件具有地区差异性,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生产要素具有不完全流动性和分布不均衡性。第二,规模循环经济效益和集聚循环经济效益。循环经济改变了物质的流动方向,但不会消除经济本身的趋利性和节约性;具有生态联系的企业集聚可以减少废物排放、存储、运输及其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因此,存在规模循环经济效益和集聚循环经济效益规律。第三,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循环经济包括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物质循环,循环经济各环节之间的距离是无法完全消除的,存在距离成本的地区差异。第四,技术空间差异。循环经济发展依赖于循环经济技术尤其是循环经济高新技术的发展,而循环经济技术水平存在空间差异。第五,绿色消费市场的空间差异。消费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产品或服务只有在被消费之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循环经济依赖的绿色消费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消费需求,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反映在空间上必然形成区域绿色消费市场。因此,推进循环经济模式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4.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原则。我国各地区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强度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决定的,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原则。第一,要考虑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动态变化,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的趋势,优先选择在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产业和短缺程度大而进口难度高的资源利用产业近期在区域产业结构中比例下降不太大或不变和上升的上述地区作为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战略重点空间,否则,上述地区不再符合原则(2)的要求,又不属于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集中分布地区,也就不再是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第二,要在循环经济网络基础较好的地区优先发展循环经济,以利于实现集聚循环经济效益。第三,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集中分布地区是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其集中分布地区如某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资源再生利用产业集中分布地区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集中分布地区是区域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贡献大(含潜在)的地区,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

5.可持续消费布局原则。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消费模式比生产模式更重要;在中国已普遍出现高消费和不合理消费的倾向,消费集中地域如大中城市往往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消费的分布直接影响着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可持续消费布局原则。

6.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重点地区优先原则。在目前生态环境普遍恶化的背景下,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是大多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领域,但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往往大大超过了生态承载力,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严重失调,应优先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建设,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重点地区优先原则。

7.成熟循环经济技术地区优先原则。循环经济技术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已具有成熟循环经济技术的区域,率先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充分发挥比较循环经济技术优势,迅速提高区域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 诸大建.中国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篇11

(一)没有真正做到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共同参与

当前阶段,大部分的经济企业将全面预算管理这一工作看作成为是内部财务部门的专项职能,且并没有员工愿意参与到专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培训活动中。在内部员工职业素质这一层面就无法满足其全面预算管理有效开展的物质条件。

(二)不具备科学全面的编制

科学全面的编制作为从经济企业经济链条与外部经济往来活动视角对全面预算管理做出的理解内容,其在实际运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需要从经济销售、商品生产、商业投资、资金循环等诸多的环节到经济收益、成本付出,最后到核算经济收益率、资产负债表等方面的预算活动。大部分的经济企业只是过于看重内部的销售成本预算、生产资金的付出值、人工费用、制造成本预算等项目的经济预算,对一些可以节省资金、提高效益的项目十分重视,但是却少有科学编制其经济收益的比值表、预计现金流量表、经济成本付出的情况。

(三)没有完全做到全局性的掌控

全局性的掌控,主要是指对事件发生前期、事件发生过程中、事件结束后等三个环节,进行实时的监管,即从始至终由编制、中间落实、后期反馈、科学分析、整理评价与综合考核等全部流程。大部分的经济企业仍然只是停留于最初的编制阶段,在进行实际预算管理过程中,只是简单的对其经济成本进行合理控制,并没有真正对所有的经济行为进行有效管理。

二、西方国家全面预算管理的有益启示

当前阶段,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目标是企业全面落实预算管理的物质基础,在实际预算管理过程中,其具备以下的管理作用:首先,其可以很大程度上的保证经济发展战略 的有效落实。预算管理目标,作为企业进行实际预算编制过程中的指导内容,其管理目标的颁布,不仅代表着具有科学性。指标性的战略目标,更是为企业内部各个层级职权制编制预算活动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其次,有效均衡不同职能的部门的发展作用。在实际预算管理过程中,借助对内部所编著的预算进行科学分析,尤其是对预算目标虚拟完成情况的合理分析,进而科学评价其内部不同职能部门自身战略性发展计划。在进行均衡预算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将企业内部现有的经济发展战略与自身的实际经济情况进行有效融合。通过积极有效的调整一部分职能部门的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预算使其所编著的经济预算值可以全部满足其经济发展战略。最后,有效起到监管控制的职能。企业在进行实际预算管理过程中,需要借助现已发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经济状况,对预算管理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有效评定,这不仅关系到未来经济发展,同时还可以借助其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解析,进而从根本上将其问题进行及时解决。

三、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策略

(一)积极转变自身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知

当前阶段,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项需要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全方位编制、全局性监管的管理活动,假若没有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各个层级领导与员工的全部重视,一同参与的话,其全面预算管理必然不会真正落实起来。即便落实起来,其实施的质量也一定不如人意。因此,企业需要在全面落实预算管理过程汇,不断提升企业内部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知,并不断加强对其经济价值的宣传力度。使企业内部各个层级的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积极配合,进而逐渐实现企业经济发展目标。

(二)科学有效的将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内部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密切联系

1、不断提高企业内部高层领导对其战略规划的全面预算管理的认知及重视

当前阶段,大部分的企业内部管理层级领导对其企业自身内部的经济发展战略及全面预算管理活动的认知存在诸多不足。企业若是想全面落实好经济发展战略引导下的预算管理活动,就必须要及时提升自身对其全面预算管理价值性及必要性的重新认知,从全局性的角度进行解析全面预算管理,进而从根本上做出最为有效且正确的战略导向的预算管理规划。

2、积极构建企业内部经济战略与全面预算管理之前的密切合作活动

当前阶段,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经济企业实现自身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的主要手段,严重诱发其战略目标与预算管理想分离的主要原因即为没有坚持住组织、员工、流程这三方面之间的协调一致性。众所周知,没有科学有效的预算管理的技术支持,其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不可能实现的。

(三)不断提高对其预算执行重视意识,进而有效的优化调整其考评工作

篇12

二、新常态解读

新常态,是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战略下,社会发展各方面处于相对平衡的发展状态中,对新常态的理解,也可以看做是新旧事物发展的过度阶段,基于这一理论,对电子商务的新常态解读,可以概述为电子商务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必须实施电子商务发展各个部分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发展过程中,各方面的发展波动。基于现代社会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战略,我国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社会经济发展体系在的发展中逐步创新,社会经济发展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同时也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规划。但由于事物发展的速率和发展状态不同,宏观调控的相对平衡状态在一定时期被打破,需要对事物发展内部进行调节,才能够保障事务发展的稳定性提升。例如: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包括社会经济发展中电子交易、技术研究等多方面的网路交易,电子商务作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逐步凸显其发展中的漏洞,对一带一路经济开展带来发展阻碍,这种发展状态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经阶段。

我国实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应用结构改善,适应现代电子商务发展适应一带一路经济的发展需求,就必须打破电子商务新常态经济发展状态中的禁锢,探索电子商务经济交流发展的新渠道,为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的实施,提供完善额经济发展保障。一带一路经济战略模式,坚持电子商务制度、体系自我完善的过度引导,同时也建立电子商务经济交流评估新体系,例如: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应用现代经济发展的网络交流优势,实现国内电子交流平台的网络交易结构逐步创新。善于把握新经济发展战略下,政策实施上带来的发展优势,获得更广阔的国内外经济交流合作趋势。此外,一带一路经济交流区域的扩展,必须实施现代电子商务的创新开发,随着国内外新经济发展的需求,实现电子商务交流结构从量向质的过度。

此外,从电子商务自身发展来看,电子商务开展的交易数量下降,当前电子商务交流的经济收益出现较大的发展冲击,例如:社会电子商务平台经济发展中交易制度不完善,经济资源开发上的不足等问题,对现代电子商务成为一带一路经济发展主体带来较大的发展威胁,如果基于电子商务发展整体来看,电子商务新常态发展实质上是质的变化,电子商务的开发的潜力性延伸,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联性增加。我国实施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战略,需要电子商务平台作为实施的渠道,保障现代电子商务在新常态过渡时期的经济新调整,是实现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结构完善的必然性选择。

三、一带一路战略区电子商务新常态模式分析

1.电子商务平台特色性不突出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是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一带一路战略区基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开启我国内陆地区发展的新途径,探索经济发展的新结构。但从我国现代电子商务模式的实施情况来看,一带一路战略区的电子商务模式开展中,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的特色性不突出,一路一带发展战略经过西安,新疆等内陆地区,作为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的主要交流方式的电子商务的市场交易上,缺乏有力的经济交流发展保障,电子商务经济交流进行金融、产品的交易中,电子产品交流依旧停留在传统的商品交易的层面,一带一路发展区在电子商务交流范围上,缺乏更具突出性的经济交流拓展,例如:藏药、养殖畜牧业、中医等领域的交流上还存在着较大的经济资源的欠缺。一带一路战略区的经济交流发展中,也缺乏与时俱进,缺少中外经济发展的特色经济动力,使我国西部地区的一带一路战略优势无法发挥;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战略区的电电子商务交流发展的内部经营模式混乱,经济发展的资源结构体系主体性低,产品经营的内部体系不完善,例如:药品,食品,特色产品的交易内容在同一网络交流页面中,一带一路战略区的产品交易程序不完善,商务交流平台缺乏明确的的发展导向,使一带一路战略区的电子交易产品交易的实施特色较低,对电子商务平台模式的交易发展带来了发展阻碍。

2.电子商务平台的制度结构上的不稳定

一带一路战略开展,为我国国内经济发展提供新经济发展的新渠道,一带一路战略区提托电子交易平台,经济市场获得了突飞猛进发展,电子商务模式发展中,也存在着经营结构上的漏洞,电子商务的制度管理不完善,对一带一路战略区的经济发展带来而来发展阻碍。一方面,电子商务能够使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的交流能力增强,依靠计算机网络建立信息交流渠道,同时也引导现代电子商务开展的内在经济交流渠道的拓展,政府为电子金融交流带来了新经济发展的引导,实施一点一路经济战略区的经济交易扶持,但在电子商务制度管理上,依旧存在着管理波动。例如;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区的经营发展中,缺乏有力的经济交易保障,战略区企业实施经济贸易中,需要承担全部风险,多种经济交流战略的发展结构体系对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的同时,也带来较大的发展压力,企业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的电子商务交流的信息管理要求提升,例如:我国新疆畜中小型畜牧企业实施藏药出口,但其进行电子交易中,需要承担商品交易风险,而企业自身的经营发展存在着资本、市场的局限性,一旦企业在电子商务交流中出现交易风险,企业承担的经济损失巨大,其经营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管理的不完善,导致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战略缺失。

另一方面,制度管理落差上的不足,也是限制一带一路经济发展不足的制度问题。所谓制度落差,是指我国在一带一路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发展,政府通过适度的经济制度调节,实现战略区经济发展在电子商务平台的经济交流中,基于经济交易的政策扶持,企业贸易收益增加。但现代电子商务经济交流中,往往受到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间接性贸易差的经济发展的资源交流中的资源管理的政策实施控制的作用性较低,间接性经济交流贸易均衡性制约性不足,电子商务的经济资源战略发展趋向不明显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的资源体系缺乏全面的制度管理保障,是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电子商务新常态经济发展中的突出性问题。

3.电子商务经济的循环性低

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战略结构,实现电子商务经济发展,是实现一带一路发展新战略的有效途径。电子商务在实际实施中,战略区的经济发展对电子商务的认识较低,对电子商务的经济的发展领域,仅仅在于淘宝、天猫等电子交易层面,电子商务在东西方国家经济交流中的作用性较低,电子商务经济交流模式与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的结合层面存在着较大差距;另一方面,我国电子商务的信息管理也缺乏合理有效保障,例如:电子商务平台的经济管理中,容易出现信息交流泄露、市场信息均衡性低等问题,对现代社会经济交流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经济交流发展阻碍。此外,电子商务模式在新常态的发展状态,电子商务的诚信监督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我国现代法律管理中,主要从经济发展的制度层面对社会经济进行规范,电子商务经营中的经济交易虚拟化,使社会文化缺失问题突出,对一带一路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发展制约,使我国一带一路电子平台经济交易中的经济交流管理中存在种种经济管理不足,对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的开展实施在造成发展中的阻碍。

4.电子商务金融发展导向板性低

电子商务作为我国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的主要发展形式,是基于电子商务经济交流中,电子商务能为现代社会发展带来金融发展导向,但现代电子商务处于新常态的经济发展阶段,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新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实现资源供应的新方向,结合一带一路与新常态发展的理论解读,对我国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模式在新常态经济发展状态中的不足进行总结,电子商务的金融管理中存在着金融信息的对接不及时,金融资源规划缺少确切的风险信息评估的准确性,使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区的经济发展上的经济交流平台带来较大的发展不足。例如:现代电子商务的金融交流信息的更新速率与市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较低,电子商务与电子信息交流的信息对接上出现信息对接空白,国外金融市场的股票、债券的金融信息运作缓慢,一带一路战略区的金融投资信息滞后,从而导致我国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的实施中,经济发展整体结构上的管理发展体系上的发展结构规划的资源应用。对一带一路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发展制约,电子商务平台不但没有发挥金融信息引导作用,反而制约了电子社会发展的经济的深入分配探究。

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区电子商务新常态模式发展

1.新型电子商务运行体系

实现现代一带一路战略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引导电子商务新常态的过度发展,实行新型电子商务运行体系。一方面,新型电子商务体系的实现,需要完善电子商务商品交流区域的规划体系,例如:一带一路经济交流中,将食品、药品、金融等分别划分为多个独立运行部分,每一个电子商务交易区域都有相应的经济发展系统作为交流网络运输系统,发挥电子商务交流范围广泛的优势,交易形式多样化开展。例如:新疆水果作为一带一路战略区电子商务开展主要部分,企业可以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开展新疆大量的水果生产基地大本营供应基地,作为产业营销的基础,借助网络构建产品经营产业链,开辟独立的产品交流范围,实现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区的经济开发与资源交流的独立运营;另一方面,电子商务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也可以实施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阶段性规划。例如:电子商务模式作为经济战略区经济发展渠道,依据电子商务中经济、市场、商品价值以及需求等因素,对经济战略区的经济交流分为ABC三个层面,依据电子商务在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电子商务新常态发展状态的阶段性过度。

2.特色性子商务交流

电子商务作为我国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模式,发挥电子商务的信息交流优势,例如:电子商务特色经济发展,建立以经济战略区为核心的金融信息交流体系,逐步引导现代经济发展中,电子信息平台为国内外经济交流,推进现有经济发展新趋势。例如:经济战略区的经济发展中,西部食品、药品与国外数码产品、高新技术设施实施资源交换,电子商务平台的信息沟通空间性和延展性增强,电子商务新常态经济发展下,发挥电子商务信息交流优势的直接体现;其次,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下,电子商务的经济发展特色化发展,是逐步开展内陆特色产品资源开发,电子商务不仅仅是简单的商品交易,也是社会信息技术、电子程序交流的有效途径。例如:通过电子商务,我们可以实现、甘肃等地的交通枢纽建设技术逐步发展,当地旅游业的开发范围扩大,工业加工设备等都获得了新技术的创新,同时藏药,美食,服装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地域性产品,也成为打造一带一路战略区域发展的发展新动力,电子商务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与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的融合,是打通我国内陆电子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突出经济战略区的经济发展特色,实现我国内陆经济发展中,发挥区域经济发展的突出性特色,实现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良性循环。

3.社会经济发展新战略的全面应用

电子商务新常态发展的转换,实现现代电子商务在的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状态中的全面应用。从企业发展角度而言,电子商务新常态,将逐步实现企业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经济投资合理规划,电子商务平台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产业焦交流空间,但电子商务的信息真假甄别难度较大,经济战略区的企业经济发展,必须结合一带一路经济交流的发展趋势,做好企业电子商务经济投资的资源对接,实施电子商务进行风险初步评估,实现经济战略区的经济发展的资源结构中,企业能够及时应对电子商务新常态经济发展中的不足,例如: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区企业进行特色产业发展中,应该实施企业商品实体经营与网络细营销的产品对应,尽量降低电子营销带来的经济投资的风险,实现经济战略区的对外贸易的产品运作风险得到保障;从国家政策角度分析,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区中电子商务新常态的发展,也要对国家发展政策的合理应用,例如: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区善于应用制度落差在企业电子金融交易中的融合,应用国家经济发展的政策战略,实现企业产品金融投资的风险承担比重下降,也是发挥电子商务新常态模式下,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区发展的有效实施措施。

4.电子商务经济管理结构的优化

电子商务新常态模式与一带一路经济模式的相互对接,也要保障电子商务自身管理结构完善。例如:电子商务管理制度逐步优化,做好电子商务内部管理的结构划分,按照电子商务开展的范围进行经济管理的分配,可以分为金融、商品、管理以及服务四部分,整体经济发展的资源管理实施全面性经济管理规划,例如:加强电子商务平台的诚信体系的管理,进一步推进电子商务平台的完善。

另一方面,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保障电子商务平台的金融发展战略与各部分经济之间的相互协调,例如:电子商务的诚信监督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我国现代法律管理中,主要从经济发展的制度层面对社会经济进行规范,电子商务经营中的经济交易虚拟化,电子商务平台的内部资源管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区域的扩展,电子商务平台的经济交流的范围也逐步提升,开拓新电子商务交流渠道,例如:丝绸等服装类出口,与国家交通建设技术等领域,都为电子商务新发展相应的经济管理新趋势。

五、结论

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新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实现资源供应的新方向,结合一带一路与新常态发展的理论解读,对我国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模式在新常态经济发展状态中的不足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战略,发挥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优势,为一带一路发展带来更有力经济循环发展体。

参考文献:

[1]王娟娟,秦炜.一带一路战略区电子商务新常态模式探索[J].中国流通经济,2015,05:46-54.

[2]李新创.优化产业布局提高钢铁竞争力[J].中国冶金,2015,06:1-5.

[3]徐怡然.“一б宦贰闭铰郧电子商务新常态模式探索[J].中国市场,2015,33:85-86.

[4]宋健伟.“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及其新常态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29:37-39.

[5]邓.一带一路战略区电子商务新常态模式探索[J].知识经济,2017,01:68-69.

[6]张雅静.“一带一路”背景下电子商务发展创新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02:62-64.

[7]隋殿海.新常态下一带一路战略区电子商务新常态模式略谈[J].科技风,2016,04:39-40.

[8]杨士锦,汪铭,杨木侠.“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研究[J].中国商论,2016,09:100-102.

[9]陈建松.传统制造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现状分析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06:321-323.

[10]刘晓婕.电子商务对国际税法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背景下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6,13:4-5.

[11]靳娟.“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对我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12:204+95.

[12]王笃学.一带一路战略区电子商务新常态模式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6:46-47.

篇13

    答:有四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前期研究充分、基础工作扎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在42个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经过前期调研、编制起草、专家论证、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等五个阶段,历时两年多,编制完成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批准实施。二是既体现战略性又突出可操作性。《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既着眼长远,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长期战略,又立足当前,结合各产业、行业、社会的发展实际,提出了实施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完善政策机制、健全法规标准、加强管理和监督、强化技术和服务支撑、建立统计评价制度、强化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等具体的、短期可见实效的支撑措施。既针对循环经济共性问题明确了总体思路、基本原则等,又针对不同行业、领域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清晰易懂的思路、模式和技术路线、实现途径。三是既提出了中长期目标又明确了近期具体指标。《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以建设循环型社会为目的,提出了循环型生产方式广泛推行,绿色消费模式普及推广,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资源产出率大幅度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显着增强的中长期目标。同时,为促进循环经济尽快形成较大规模,提出了到“十二五”末资源产出率提高15%,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产值达到1.8万亿元等18项主要目标。另外,以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推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为目的,提出了近80个量化的循环经济具体指标,内容涉及第一、二、三产业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循环利用等各方面。四是着力创新、与时俱进。《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针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在思路、内容、体例、机制上有很多创新点。比如,针对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再生资源水平低的“只循环不经济”以及个别“二次污染”、再生产品质量安全、“地沟油”回餐桌等问题,提出了“高效利用,安全循环”的基本原则;针对十“培育生态文化”和“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要求,提出鼓励开展循环文化创意活动,实施大循环战略,推进行业间、产业间、生产与生活系统、国内外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链接等措施;针对社会中存在的铺张浪费行为,《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响应中央有关精神,明确提出了要推行绿色消费,开展“反食品浪费行动”,推动餐饮企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食堂、公务宴请、家庭等各方面节约粮食。此外,《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在形式上图文并茂,编制了一些重点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图,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新概念、新方法、新技术,体现了改革创新和与时俱进。

    问:《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是如何体现党的十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

    答:党的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实际上就是对如何推进循环发展做出总体部署和安排,是实现循环发展的具体行动,从而通过循环发展带动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

    十提出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并提出了“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的新要求。《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把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等任务贯穿始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的原则,明确了提高资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水资源产出率等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具体目标,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政策措施,同时对各行业、各领域和全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做出了具体安排部署。

    十还明确指出要“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把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作为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的主战场,提出战略任务、明确具体目标、总结基本模式、给出技术路线和实现方式等,力求把一些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转变成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以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行绿色消费、实施大循环战略为重点,树立新的资源观、消费观,加快建设循环型社会,这些都是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而做出的战略部署和工作安排。

    问: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提出了四项重点任务: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推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

    在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方面,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源头减量;推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废物循环利用;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方面,加快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形成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在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方面,推进服务主体绿色化、服务过程清洁化,促进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发挥服务业在引导人们树立绿色循环低碳理念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在推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完善再生资源和垃圾分类回收体系,推动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化,发展再制造,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绿色建筑行动和绿色交通行动,推行绿色消费,实施大循环战略,加快建设循环型社会。

    问:当前社会上存在奢侈浪费现象,《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从哪些方面强化了有关措施?

    答:《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以“减量化优先”为基本原则,把推广绿色消费模式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围绕遏制当前社会上存在奢侈消费、过度消费乃至浪费,提出了一些明确的、根本性的措施。首先,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循环的消费理念,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摒弃讲排场、摆阔气、奢侈浪费的陋习,提高全社会节能、节水、节粮意识。其次在消费环节,鼓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节能环保产品、环境标志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节能省地型住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抵制过度包装,鼓励网上购物、视频会议、无纸化办公,不消费珍稀野生动植物,提倡绿色出行,倡导生态旅游,杜绝随意丢弃垃圾。在餐饮住宿行业鼓励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快餐盒以及客房一次性牙刷、剃须刀等用品,特别是餐饮企业要引导顾客适度点餐,餐后打包,坚决反对食品浪费行为,在零售批发业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开设绿色产品销售专区、专柜等,向消费者推介绿色产品,扩大绿色产品消费,带动绿色产品生产。另外,强化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政府机关要在节能、节水、节纸、节粮等方面率先垂范,建设节约型政府,积极培育租赁业、旧货业发展,促进产品再利用。

    问: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包括哪些内容?

    答:《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提出的“十百千”示范行动,是指实施循环经济十大示范工程、创建百个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和培育千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园区)。

    “十”是十大示范工程。包括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工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示范工程、“城市矿产”基地建设示范工程、再制造产业化示范试点工程、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处理示范试点工程、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示范工程、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循环型服务业示范工程、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工程。

    “百”是创建百个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选择100个左右城市(县),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示范城市(县)要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率先构建起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资源产出率提高超出全国平均水平,探索实现转型发展的路子。

    “千”是培育千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园区)。选择1000家骨干企业或园区,树立循环经济典型。示范企业或园区的资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单位产值能耗、物耗、水耗、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