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实体经济健康发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篇1

金融机构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最近,总理强调金融要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核心问题是如何有效配置金融资源。

金融机构在我国金融体系中有举足轻重的核心地位。从社会融资总量来看,到2011年为止,我国信贷规模仍占社会融资总量的50%以上,体现金融机构在我国社会融资环节中的重要程度,而资金融通是推动整个经济健康循环的核心。

和西方的金融机构不同,我国金融机构主要资金均投向了和实体经济发展相关的各个产业,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我国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融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企业“走出去”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观念,加快金融创新,增加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服务能力,使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措施

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可分为五方面:

支持扩大内需、保障民生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扩大内需、保障民生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等一系列目标的基础。

要深掘消费信贷市场,推出灵活方便的消费信贷产品。应加大开展个人信用卡业务及个人耐用消费品消费贷款业务力度。同时要支持信用体系建设,开发多元化的消费新产品。针对不同的个人信贷消费需求,可以在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方面进行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要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通过采用在建工程抵押、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担保方式,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支持力度。

要加大对教育发展的支持。通过直接提供金融支持、合作开发等方式促进教育产业做强做大,加大助学贷款发放力度。

要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支持。以医疗卫生机构为服务载体和对象,对医院发展、医疗数字化信息建设、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民营医院发展、医院采购等环节给予信贷支持。探索医疗金融租赁业务。

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中小企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责无旁贷。这不仅是落实监管机构要求和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更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以产品创新助推中小企业业务发展。产品创新应根据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业务性质和经营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在研究中小企业公司业务需求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研究中间业务产品和针对企业主个人金融服务方面的产品组合,实现公司金融、贸易结算和个人金融业务共同发展。

发挥专业化经营优势,构建服务中小企业的长效机制。目标是将资源整合并集中服务于中小企业市场,提高业务效率和运营水平,保证银行人力资源和信贷资源投入于中小企业细分市场。而且,专营机构本身也具有更强的身份识别效应,有利于中小企业客户便捷地找到合适自身需要的金融服务机构。

通过流程和风险管理再造助推转型。大型银行在构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过程中必须实施变革,建立服务于中小企业业务的“流程银行”,通过再造业务流程、组织流程、管理流程,突破传统的服务大公司业务的既有运作模式,形成以服务中小企业客户需求为核心的全新业务体系,及时满足客户需求。

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商业银行要从中长期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配置专门的人、财、物资源,用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具体措施如下:

要创新服务模式。商业银行传统的运行模式是信贷管理服务模式,主要与传统成熟产业相适应。比如,需要客户有稳定的现金流、大量的固定资产、清晰的赢利模式等等。但战略性新兴产业常常难以符合上述标准,如果不进行服务模式创新,商业银行就无法为新兴产业服务。

要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一般来说,股权融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融资渠道。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设立和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直接投资新兴产业;还可以与风险投资基金、产业基金等在资金托管、新兴产业客户推介等业务领域加强合作。

要建立合理的评级授信体系。商业银行在设计内部评级和授信体系时,应充分考虑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具体特点,充分认识到企业和项目的成长性,客观测评企业信用等级和核定授信额度。

促进和推动企业“走出去”

目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和“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2011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达到601亿美元。商业银行在提升“走出去”企业的金融服务方面,可以从三方面着手:

要支持企业的海外并购。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内地企业海外并购数量达到207宗,金额达到429亿美元,创造了新的纪录。商业银行应着眼于未来的综合化经营趋势,与海外并购企业建立全面、长期的合作关系,向企业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如在并购中提供并购顾问、融资方案、过桥贷款以及国际结算、业务等金融服务。

要加大产品创新的力度。要加快发展ODI、FDI资本项目跨境业务,支持境内企业赴海外上市、发债以及海外发债回流内地的项目。积极发展跨境项目贷款、买方信贷等产品,创新海内外行合作贸易融资产品。加快海内外联动,在金融市场工具、理财、投资、汇率与利率风险管理产品的综合服务和联动服务上下功夫,为企业海外发展提供全领域服务。

要提升服务的质量。要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在业务流程、产品设计和管理架构等方面紧紧围绕客户的需求,简化流程,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特别要增强海外和国内的业务联动,加强与国外金融机构的合作,为企业提供更快捷和便利的跨境服务。

要加强人才培养。服务企业“走出去”需要拥有丰富海外工作经验、具备较高跨国经营管理能力的国际性人才。商业银行应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方面鼓励国际化人才的培育和引入,加快跨境人才培养、提升企业国际化水平。另外,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提升商业银行服务企业“走出去”的能力。

扩大人民币的跨境使用

人民币“走出去”是我国全球金融战略布局的核心内容。商业银行作为跨境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必须主动顺应人民币“走出去”的发展趋势,针对企业的需求量身打造跨境人民币综合服务方案,促进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

要顺应客户需求,加强产品创新。随着人民币在国际上接受程度的不断提升,企业也不断提出对各类人民币金融产品的需求。商业银行要根据未来的政策发展和市场变化,不断提高产品创新和服务能力。要继续大力发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加快推进海外人民币存款、贷款、资金、理财、发债、衍生产品等各项业务的发展,提供跨境人民币项下的供应链产品、结构性投资避险产品、资本项下配套的产品、基金托管产品以及海内外一体化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节省财务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篇2

二、让“更多的合格主体”成为经济发展的积极元素

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元素,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则基础牢、发展旺。从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和省内兄弟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上看,全市发展增速较快,但总量仍处在中下游位次。与之相对应,全市市场主体发展总量也处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中下游位次,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落后于青岛、潍坊、临沂、烟台等市。从市场主体注销和吊销营业执照的情况看,市场主体的运行质量和平均寿命相对较低,内资主体平均低于7年,外资主体平均低于5年。工商机关处在市场主体准入的最后关口,在依法把关的过程中,必须坚守合法底限,正确领会和把握立法宗旨,将创业发展需求与法律、法规要求有机统一起来,创新监管服务方式和机制,让更多的合格主体顺畅、快速地进入市场,为全市扩大经济规模、转变发展方式作贡献。在市场准入行政许可方面,工商机关也面临着法律法规相对滞后、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界限难以区分、畸形主体向工商机关转嫁矛盾、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取缔职责不清等矛盾和问题,使更多的合格主体进入市场,不仅是法定职责所在,更是全市科学发展迫切所需。因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立足职能,深情帮扶,拓展服务空间,满足更多合格主体的服务需求,实现质与量的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三、以“更规范、更活跃的市场”促进发展、惠及民生

篇3

——林竹业。要加大林竹资源培育,重点建设10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和100万亩竹林基地,继续扶持培育永林、亨雅等林竹龙头企业,大力开发木竹高效加工利用新产品,打造福建林竹强市。到2010年,力争林业总产值达60亿元。

——纺织业。要以尼葛开发区建设为载体,强化纺织技工培养,加大纺织产业链招商力度,促进纺织产业升级步伐,打造福建纺织强市。到2010年,力争纺织工业总产值达50亿元。

——旅游业。要深度挖掘特色旅游资源,打造以天宝岩生态旅游、石林奇观、安贞文化为主要特色的旅游品牌,开发建设吉山抗战文化遗址,发展旅游商品,树立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形象。到2010年,力争旅游总收入达10亿元。

——机械工业。要抓住##汽车厂被列为省卡车生产基地的有利时机,加快汽车工业园建设进度,支持##轴承扩改、壮大,促进地方企业与其配套协作,做大做强汽车及汽车配件产业集群,使机械产业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10年,力争机械业总产值达20亿元。

——建材工业。要力促谋成、金银湖两个100万吨旋窑水泥尽早投产,加快安砂300万吨旋窑水泥项目招商工作,促其尽早动工建设,加大现有立窑水泥企业的改造力度,提升建材产业水平。到2010年,力争建材工业总产值达30亿元。

——化学工业。支持智胜公司和##化工厂通过技改、扩建,以及合作建设硝铵项目,大力发展化肥化工和精细化工,提升化学工业水平。到2010年,力争化学工业总产值达20亿元。

今后##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

1、着力提升区位优势。地理区位优势以及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方发展的速度、发达的程度。针对我市区位优势有所减弱的状况,要以交通、能源、市场等地位的提升为主要内容,变区位劣势为区位优势,促进跨越式发展。交通方面,重点抓好泉三高速公路##段建设,争取长永铁路、永武高速公路、永宁高速公路##段等交通要道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完成农村路网建设,构建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县乡村公路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强##作为闽西北交通枢纽的地位。能源方面,在完善城乡电网建设的同时,重点建设资源综合利用电厂、##火电厂机组扩建项目和安砂水电厂机组扩容项目,加快丰海电站、西门电站、文川溪开发等电力项目建设,加强##作为能源基地的地位。市场方面,依托产业建市场,依托资源建市场,大力培育建设区域性的专业批发市场,重点培育建设粮油副食品、建材、汽配等专业批发市场,发挥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的辐射作用。

2、着力加强项目建设。项目是发展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事关经济发展后劲。抓项目就是抓经济增长点,就是落实发展第一要务的具体措施。目前,##大项目、好项目还不多,特别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大项目、生产性项目偏少,与晋江、石狮、福清等沿海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当前,在抓好在建的项目建设进度的同时,要强化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等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区建设、旧城改造等项目招商力度,加快提高城市建设步伐;着重围绕林产、纺织、机械等优势产业,强化产业链招商,引进建设一批项目,增强产业竞争力;以京福高速公路开通、三泉和永武高速动工建设为契机,加强与沿海地区的合作,主动接受沿海产业转移、辐射和上下游产品生产项目的承接工作。同时,要进一步完善项目工作机制,班子要围着项目转,干部要跟着项目干,努力形成想项目、议项目、干项目的良好氛围,形成抓项目的集合力。版权所有

3、着力加快园区建设。园区汇聚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形成企业的集聚效应、投资的洼地效应,是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生长极。当前,园区开发建设滞后已成为制约招商引资的主要因素。要加快园区规划建设进度,明确园区定位,搞好规划布局。要广开渠道,筹措资金,努力克服园区建设中资金、征地等因素的影响。要加大园区招商,引进一批项目落户,全力推进园区建设的落实。特别是抓紧抓实尼葛开发区和汽车、纺织、林竹工业园区及曹远大兴、贡川水东、大湖金银湖、小陶长坂乡镇工业小区等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园区经济发展。

篇4

——林竹业。要加大林竹资源培育,重点建设10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和100万亩竹林基地,继续扶持培育永林、亨雅等林竹龙头企业,大力开发木竹高效加工利用新产品,打造福建林竹强市。到2010年,力争林业总产值达60亿元。

——纺织业。要以尼葛开发区建设为载体,强化纺织技工培养,加大纺织产业链招商力度,促进纺织产业升级步伐,打造福建纺织强市。到2010年,力争纺织工业总产值达50亿元。

——旅游业。要深度挖掘特色旅游资源,打造以天宝岩生态旅游、石林奇观、安贞文化为主要特色的旅游品牌,开发建设吉山抗战文化遗址,发展旅游商品,树立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形象。到2010年,力争旅游总收入达10亿元。

——机械工业。要抓住##汽车厂被列为省卡车生产基地的有利时机,加快汽车工业园建设进度,支持##轴承扩改、壮大,促进地方企业与其配套协作,做大做强汽车及汽车配件产业集群,使机械产业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10年,力争机械业总产值达20亿元。

——建材工业。要力促谋成、金银湖两个100万吨旋窑水泥尽早投产,加快安砂300万吨旋窑水泥项目招商工作,促其尽早动工建设,加大现有立窑水泥企业的改造力度,提升建材产业水平。到2010年,力争建材工业总产值达30亿元。

——化学工业。支持智胜公司和##化工厂通过技改、扩建,以及合作建设硝铵项目,大力发展化肥化工和精细化工,提升化学工业水平。到2010年,力争化学工业总产值达20亿元。

今后##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

1、着力提升区位优势。地理区位优势以及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方发展的速度、发达的程度。针对我市区位优势有所减弱的状况,要以交通、能源、市场等地位的提升为主要内容,变区位劣势为区位优势,促进跨越式发展。交通方面,重点抓好泉三高速公路##段建设,争取长永铁路、永武高速公路、永宁高速公路##段等交通要道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完成农村路网建设,构建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县乡村公路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强##作为闽西北交通枢纽的地位。能源方面,在完善城乡电网建设的同时,重点建设资源综合利用电厂、##火电厂机组扩建项目和安砂水电厂机组扩容项目,加快丰海电站、西门电站、文川溪开发等电力项目建设,加强##作为能源基地的地位。市场方面,依托产业建市场,依托资源建市场,大力培育建设区域性的专业批发市场,重点培育建设粮油副食品、建材、汽配等专业批发市场,发挥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的辐射作用。

2、着力加强项目建设。项目是发展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事关经济发展后劲。抓项目就是抓经济增长点,就是落实发展第一要务的具体措施。目前,##大项目、好项目还不多,特别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大项目、生产性项目偏少,与晋江、石狮、福清等沿海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当前,在抓好在建的项目建设进度的同时,要强化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等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区建设、旧城改造等项目招商力度,加快提高城市建设步伐;着重围绕林产、纺织、机械等优势产业,强化产业链招商,引进建设一批项目,增强产业竞争力;以京福高速公路开通、三泉和永武高速动工建设为契机,加强与沿海地区的合作,主动接受沿海产业转移、辐射和上下游产品生产项目的承接工作。同时,要进一步完善项目工作机制,班子要围着项目转,干部要跟着项目干,努力形成想项目、议项目、干项目的良好氛围,形成抓项目的集合力。版权所有

3、着力加快园区建设。园区汇聚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形成企业的集聚效应、投资的洼地效应,是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生长极。当前,园区开发建设滞后已成为制约招商引资的主要因素。要加快园区规划建设进度,明确园区定位,搞好规划布局。要广开渠道,筹措资金,努力克服园区建设中资金、征地等因素的影响。要加大园区招商,引进一批项目落户,全力推进园区建设的落实。特别是抓紧抓实尼葛开发区和汽车、纺织、林竹工业园区及曹远大兴、贡川水东、大湖金银湖、小陶长坂乡镇工业小区等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园区经济发展。

篇5

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动态变化状态贯穿于整个发展的始终。金融体系在以交易需求为基础和条件的基础上产生,但是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初期,作为中介地位的金融体系,加强了知识实体经济之间的密切交流,使其它们之间进行支付与汇兑工作,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实体经济的间接的发展起来。但是,随着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关系日益密切起来,并不断的融合在一起,金融体系日益发展成遵守信用、讲求诚信的中介力量,金融体系在实体经济发展积累的原始资本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同时利用最佳的手段和方式使实体经济原始积累的资本得到了最优的配置,从而直接加速了实体经济的健康、持续的发展开来。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两者之间的关系随着公司制和股份制在实体经济中的运用而日益密切,使两者完成了从间接关系向直接联系的转化,也为金融市场向前健康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展示舞台。但是,现今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之间的关系日益发展成相互控制与制约的状态,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不断出现了距离上的隔阂,究其原因是,在管理模式、科学技术、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基础上实体经济发生了不断的变化,金融体系在结构和功能上得到了转变与创新。在发展的过程中,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之间日益分离的关系其速度飞速发展,致使,随着边际出现的递减导致实体经济日益陷入了非常困难的境地,而金融体系也需要把诚信、信用作为自身发展的支柱。因此,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具体体现为先是相互分离的关系,再是逐渐的融合的关系,最后又呈现出相互分离的关系。

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之间的发挥的作用

金融体系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实体经济。金融体系产生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并依靠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是实体经济为其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上的基础和稳定的收益,否则金融体系有可能出现严重的问题,如,金融资本的泛滥,进而流入市场,导致资源的配置得不到优化的配置,还有可能出现金融危机,影响商品市场的正常运行,使金融体系不能很好的发挥应有的作用。

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金融体系。金融体系不仅为实体经济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为实体经济的有效发展和进一步扩大生产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也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支付中介服务,并发挥了重要的职能,如,稳步发展和降低风险等。现在的信息披露、信用体制建设、兼并收购、财务管理等新现象出现在金融体系的完善与发展的过程当中,对实体经济的持续发展起立积极性作用,而且使实体经济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制定有效措施协调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关系

调动实体经济的积极因素,推动金融体系向前发展。要解决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之间的分离问题,就要在金融体系的完善与发展的基础上,把交易的需求看做是发展的目标,并充分发挥实体经济的积极主动精神。实体经济发展中的出现了众多现象,具体表现如下,金融服务和金融体系在实体经济市场化发展及对金融的要求的基础上,不断向自由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原始资本积累的速度随着实体经济增长而增长,进而进入金融体系,从而不断扩大了金融体系发展的规模等等,这些现象都影响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进程。因此,要实现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相互融合,就需要对实体经济进行内部改革,充分发挥其积极因素,以更好的促进金融体系健康发展。

促进金融体系改革的自由化。实现金融体系的自由化在满足资金供求的基础上达到实体经济的融资效率的高效,并在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一是更多储蓄在直接融资完善与发展条件下直接转化为投资;二是政府对资本进行优化配置以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三是促使储蓄的规模得到扩大,利率的提升。四是避免金融市场出现结构的失衡,使金融市场实现差异化和多层次。五是提升实体经济的服务,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

积极革新资本市场。要密切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关系,资本市场的革新在两者之间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为金融体系有间接金融和直接金融两部分组成,金融中介作为间接金融与实体经济存在债权债务两方面的关系,资本市场指的是直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过程及速度起着重要的影响。如,对实体经济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进行及时的公布,对实体经济发展中的有缺陷的

篇6

从客观来看,中国从08年春到09年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从10.6%到10.1%到9%到6.8%再到6.1%,这么长时期的持续下降,这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这给中国的实体经济带来了许多严重问题:大量的企业破产,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据相关资料显示:2007年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是4%,中国城镇劳动力2亿多人,4%是多少呢?2亿多人的4%差不多就是一千万。2008年是4.2%,就是一千多万。失业问题就是由于实体经济增长速度直线下降,导致实体经济宏观层面出现突出矛盾。因此,我国实体经济政策应做出调整,在法律、法规上进一步完善,并通过利率、消费、投资、产品质量、销售渠道等方面的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从而助力我国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实体经济与“区域竞争力”应相互促进

什么是实体经济?权威的解释是:“指关乎货物与服务实际生产的那一部分经济,是与金融市场买卖活动联系在一起的那一部分经济相对应的经济活动”。现实世界的“直接生产活动”涵盖了三大类有形与无形新产品的生产,分别为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无形服务。实体经济实际上包括了所有这三大类产品的生产与流通等各个环节。实体经济现包括工、农、商与交通、通信、建筑等物质生产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强化“实体经济”是时下一个很热的说法,也是一些地方政府最容易听得进去的说法之一,因为单从字面上来理解,似乎就和地方政府多年养成的“GDP数字偏好”搭牢了,也和“区域竞争力”等颇具“忽悠效应”的概念相靠近。因为地方政府都清楚,这块最能出GDP数字。然而,究竟什么是实体经济,却没几个人去仔细探究。

纵观湖北,由于历史和现实种种原因,导致一些地方的区域经济发展形成瓶颈。

“实体经济”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基础,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再次警示人们,回归实体经济本位才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正途。

发展实体经济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战略,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未来。笔者认为:一个地区的经济需要产业的支撑,没有产业支撑的经济那将是“空壳经济”。我们搞经济工作就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引进增量,一条腿是做大存量。而在经济结构当中,一产是基础,二产是关键,三产是重点。因此,对于湖北而言,当前的产业发展还存在空白和薄弱环节,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并不是虚拟经济,而是要统筹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湖北而言,实体经济要与区域经济相互配合,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实体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新舵手”的作用。

发展实体经济,必须建立四大体系

近年来,我国的实体经济面临四大难题。一是生产成本攀升较快;二是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三是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影响不断加深,出口大幅下滑;四是面临国际市场“两头挤压”。因此,笔者认为,要使中部崛起,湖北的实体经济要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必须把发展实体经济放在首位,着力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处理好调结构、转方式、稳增长的关系,不断完善政策体系,营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第一,要加强实体经济的创新体系。实体经济要争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科技领航,创新商业格式,使之成为一个重大的投资领域。

第二,要调整利益格局,形成有利实体经济发展的市场体系。笔者做了一个调查:比如,城市道路建设中所铺设的管材使用寿命可达50年以上,而劣质产品使用寿命不到5年。而有一些用户,却弃其优而选其次。究其原因,是不正当的市场竞争所致、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所致。目前的湖北实体经济,存在一些不正当市场竞争因素。如一个开发区的建设中,一条两公里的道路总投资3000万元左右,但两公里优质管材的价格不到70万元,相当于总投资的四分之一,如果管材质量不好,相当于给政府造成40倍的损失,如果使用一千万的水货管材,势必给政府带来4个亿的损失。因此,加大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以及垄断性行业的调控力度,势在必行。

第三,要建立先进技术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要更加注重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网络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中小型企业的传统产业改造,实现成本下降和技术更新。

第四,建立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篇7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虚拟资本的产生作了深刻的论述,他指出,虚拟资本是随着信用制度的产生而发展的,信用制度是其产生和发展的前提保证,虚拟资本是在生息资本的基础上产生的,起源于货币的支付手段。当商品经济发展到货币所有权与货币使用权分离时,就产生了生息资本,生息资本在借贷形式上的发展就是虚拟资本。生息资本意味着,每一个确定的和有规则的货币收入都表现为一个资本的利息。人们把每一个有规则的会反复取得的收入按平均利息率来计算,把它算作是按这个利息率贷出的一个资本提供的收益,这样收入就资本化了,收入的资本化表明虚拟资本的形成。马克思将有价证券分为两类:一部分是商业证券即汇票,它们是流动的,按时到期的;另一部分是公共有价证券,如国库券、国债、各种股票等有息的证券。从广义上说,是指银行的借贷信用(期票、汇票、存款货币)、有价证券(股票和债券)等形式的资本的总称。可见,虚拟资本是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并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益的资本凭证。

二、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1)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提供重要支持。发展虚拟经济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渠道。虚拟经济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将社会上闲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用于投资实体经济生产扩张,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需求。发展虚拟经济还可以促进资本在不同实体经济间流动,优化资源配置。人们把资金投向有发展前途的企业,购买有增长潜力的公司的股票,这样就使该企业更加发展壮大,淘汰掉没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实现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2)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首先,虚拟资本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产生的。一般都是股份公司在发行股票,如果没有发行证券的这些经济实体,股票和债券等有价证券就不会出现,虚拟资本也就不会产生。其次,虚拟资本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它的利润的价值来源于实体经济。虚拟资本是由生息资本演化而来的,而生息资本是不能够创造剩余价值的,它所获得的利润来源于职能资本生产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所以,从虚拟资本中得到的利润最终来源于实体资本,没有了实体资本的支持,虚拟资本的增值运动也会难以进行。(3)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当虚拟经济发展过度膨胀,将对实体经济产生危害,形成泡沫经济。股市价格剧烈波动,尤其是价格急剧下降时,就会加剧宏观经济的波动。另外,虚拟资产出现非理性变化,带动实体经济中各类资本的价格剧烈波动,当虚拟资产价格剧烈上涨时会引起通货膨胀,同时导致大量资金投资于房地产等固定资产从而推动资本品价格上涨,这进一步推动虚拟资产价格的急剧上涨,从而形成大量的资产价格泡沫和虚假繁荣,形成经济发展中的隐藏风险。而当这种泡沫破裂,金融市场上的虚拟产品价格就会急剧下降,货币贬值,金融机构因资金周转困难无法偿还债务而破产或倒闭,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三、虚拟经济的发展核心:打好实体经济基础,把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结合起来

从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出发,要防范金融危机,在加强对虚拟经济管理的同时,还必须从实体经济入手,只有实体经济结构合理,虚拟经济才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发展虚拟经济必须着重提高实体经济运行质量。只有把实体经济建设好,才能为虚拟经济打好基础,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联合起来,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协调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胡军利.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与虚拟经济[M].当代经济.2006(12)

[3]庞仙君.从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再论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质与根源[A].商业时代.2011(12)

[4]裴晓鹏.真确处理发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A].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

[5]冯琦.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述论[A].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1(5)

[6]张仲芳.虚拟资本、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J].经济论坛.2010(22)

[7]王春娟.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与虚拟经济[J].财经问题研究.2004(11)

[8]陈凌岚,陈永志.美国经融危机的成因及启示[M].学海.2010(6)

[9]赵波.浅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M].经济发展

篇8

首先,信贷资金投向注意向实体经济引导,特别是“三农”、中小企业、保障性住房的支持力度出现大幅度提高。其次,在金融产品的设计上应更贴近实体经济的需求。如:拓展专利权质押贷款、小额无抵押贷款、联保联贷贷款等金融产品,有效地满足了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此外,金融机构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风险的防范,金融机构有两个任务。一是为企业克服困难主动服务,二是为控制资产泡沫、防范风险而加强管理。这两个任务互相关联。银行要树立防范风险的意识、发扬主动服务的精神。

2.金融创新应支持哪些实体经济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应突出重点,有保有压。 优先对结构调整特别是农业、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着力支持绿色环保产业和民生工程尤其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同时,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当前,我国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随着各种资源的约束及成本的上升已经受到严重挑战,产业结构转型正在进行,宜把绿色、低碳等新兴能源领域作为突破口,对其进行创新发展,金融支持应以拉动内需、节能环保、绿色低碳、战略新兴为主要方向。

3.金融业如何服务实体经济

相对于实体经济旺盛的融资需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有效信贷资源无法满足其需求,银行业一方面必须确保宝贵的资金投向实体经济,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另一方面,银行业必须进一步提高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能力和范围,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3.1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的各项要求,真正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自觉将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纳入本行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实现自身信贷政策与国家产业政策的有机统一。切实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引导出口结构升级,严控“两高一剩”等国家限制性行业的信贷投放,促进淘汰落后产能,防止盲目重复建设。在信贷的区域布局上,应积极支持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当前的重点是将有限的信贷资源投放到重点在建工程、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及保障性住房建设。同时,要做到“有扶有控”,促进实体经济沿着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科学发展。

篇9

一是政府的发展思路和理念问题。政府的思路决定政府的政策导向,又决定经济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地方政府,过度注重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过度看重房地产对GDP、财政收入的贡献,有的还视为政绩。大炒房价、地价,不仅使房价脱离国情,脱离老百姓的购买力,影响“安居乐业”,并造成开发商的投机和暴利。使实体资本大量流向房地产等虚拟经济领域,导致实体产业“空心化”,将影响实体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问题。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三个基本特点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产品大量出口、依赖低成本资源和要素的投入。这已不适应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由于全球失衡在平衡中调整,外部需求收缩幅度加大,内部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不能过多损害,所以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有效扩大国内需求,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应对世界经济危机带来的挑战。

三是国家税负水平偏高问题。近年来生产企业普遍反映税负过重,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在某经济论坛上表示,当前经济环境下,若严格执法,90%的民营小微企业不偷税漏税肯定会倒闭。中央财经大学财经学院2011年5月的报告显示,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目前税负水平高于中上等收入国家,大口径宏观税负水平过高,从而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不是“放水养鱼”,而是影响企业的发展。

四是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些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小微型企业资金供给紧张,融资成本高,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甚至有的去借高利贷,融资难、融资贵,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有的出口加工型企业,由于外需萎缩,加之人民币汇率波动,在生产经营中资金周转难度更大。

五是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挤压实体经济问题。近年来社会上炒风盛行,炒房、炒借贷、炒古玩、炒大蒜、炒绿豆等,有些人一夜暴富,吸引了不少人加入到炒的队伍中来,一些实体经济的经营者看到了别人炒发了家,致了富,而自己吃苦受累还赚钱少,于是从实体经济转向虚拟经济,使实体产业“空心化”,影响实体经济发展。

2实体经济问题的危害

一是有些实体产业不适应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增长方式形势,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没有转型能力而破产倒闭了。相当一部分工人下岗,给就业问题造成严重危害。二是由于大量游资涌进了房地产业,开发商投机倒房、炒房,会使我国房地产调控难度进一步加大,房价回归压力大,给房地产业带来更大危害。三是资本转入民间借贷会引发非法集资、高利贷、债务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同时高利贷也将进一步恶化金融环境,干扰我国金融市场正常运行,把中小企业逼上绝路,给金融形势带来危害。四是有的资本转移到国外,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实力。当前美欧等发达国家为了走出困境,通过放宽移民签证等政策和手段招揽我国投资和高科技人才,这种抢钱、抢人的行径会造成我国人、财外流,影响我国的经济建设,影响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

发展实体经济的对策措施

1发展实体经济,转变政府的思路和理念

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各级政府要扭转思路,转变理念,把生产力、资源都转到实体经济上来,把国人从投机炒作氛围中解救出来。要把财政和货币政策落实到实处,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部门,扩大生产,增加就业。各级政府要制定对实体产业的支持、保护、倾斜的政策措施,确保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2发展实体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根据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要尽快调整我国的依赖投资、出口、低成本资源及要素的高投入经济增长模式。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有效扩大国内市场需求,降低外需出口份额。因此,我国要对行业布局、地区结构进行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以技术商品化为特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我国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发展实体经济,发挥国有资产投资的导向作用

国有资产的投资目标和方向,直接影响其他投资主体的目标和方向。近年来,实体资本大量流向房地产等虚拟经济,甚至对其他投资主体形成挤兑。所以要求发挥国有资产投资导向作用。尤其是央企,必须把投资重点放在事关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发展目标与方向的产业、行业及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方面。特别是有房地产等非实体产业的,只要不是企业的主业,一律退出,给其他投资主体留出空间,要让资本回归到发展实体经济。

4发展实体经济,减轻中小型企业的税费负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税制改革。要推进营业税改增值税和房产税改革试点,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同时要求延长小微型企业所得税减半政策,在提高营业税增值税起征点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负。尤其是转变政府职能,采取积极行动,为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松绑,再辅之以财税、金融政策的支持,更好地为发展实体经济服务。一个与时俱进的税收政策杠杆,很可能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壮大,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5发展实体经济,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

按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要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优化信贷结构,加快财政结构支出制度的改革,向战略性行业倾斜,特别是向中小型企业倾斜。要在商业银行之外,发展专为小微型企业服务的机构。还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培育面向小微型企业和“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解决融资难问题。

6发展实体经济,防控虚拟经济的投机和暴利

篇10

对此分析人士认为,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此举具有为全国范围金融改革探路的重大意义,有利于今后我国金融改革的全面推进。

“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金融改革总体设计方案,内容涉及金融组织和机构改革、金融产品创新、风险防范、民间金融发展等多个领域,在全国范围具有典型意义。可以说意在通过温州地区金融改革的探索,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经验。”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指出。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教授刘小玄指出,当前我国金融领域的改革存在裹足不前的问题。国家通过温州金融改革试验,以地方带动全局,有利于改革的突破,值得期待。

信号二: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增强金融供血能力

分析人士认为,会议提出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鼓励发展新兴金融组织等举措,其目的在于通过加大金融资源的供给,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从而实现资金的供需平衡,最终有利于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刘小玄认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然而当前我国很多地区存在着信贷资金供需严重失衡的现象。即银行贷款过多地流向国有部门而中小企业却常常无钱可贷,其背后暴露出的是我国金融体系单一、金融体制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等深层次问题。

为此,会议专门提出要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礼等新型金融组织。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

“方案意在构建与我国当前经济结构相匹配的金融体系和组织,向外界释放出发展草根金融、支持草根经济的信号。”经济学家辜胜阻认为。

信号三: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

会议指出,要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制定规范民间融资的管理办法,建立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

对此分析人士认为,会议针对温州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金充裕、民间金融活跃等特点,明确表达了规范民间金融的意见,对全国范围民间金融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会议的一大重要取向,就是要引导民间金融从‘地下’走向‘地上’,从‘野蛮成长’走向‘理性发展’。”辜胜阻认为。

去年一段时间以来,在银行流动性趋紧的大背景下,社会大量充裕资金涌入到民间借贷市场,温州等地的民间借贷市场尤为火暴。民间金融一方面有利于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但另一方面,一些利率畸高的金融拆借也导致部分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和企业主出走现象。

郭田勇认为,温州民间资本量较大、资金较为活跃、中小企业数量众多,这是国家在温州试水民间融资管理的主要原因。对于下一步如何规范其发展,值得关注。

信号四: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向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会议确定的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十二项主要任务中,多项内容涉及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现出金融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明确思路。

篇11

一、当前中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现状

整体而言,当前中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脱节现象。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至2008年间,中国金融体系还保持着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当的速度。然而,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却打破了这种良好的平衡状态。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拖累,为了维持中国及世界经济稳定,中国提出了包括四万亿投资在内的若干拯救政策。从此刻开始,中国金融体系开始与实体经济渐行渐远,脱节现象日益严重。截止2014年,银行业的资产较同期理论GDP值超出四分之一。相较于对国企等大型企业的过度投入,金融体系对新兴的小、微型企业却始终忽视,当前中国小、微型企业经济量已经占国内经济总量三分之二,吸纳就业人口四分之三,利润缴纳比率占总缴纳量的五分之二,然而其从银行获得可贷贷款量仅为银行贷款总量不足五分之一。另一方面,中国金融体系中理财业务规模却急速膨胀了近十四倍,而理论GDP增长不过两倍,如此畸形增长的债务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上的不定时炸弹,随时有泡沫破灭的危险。美国一家进行资产管理的“桥水”公司曾有统计称,中国债务总量(含政府、企业、个人)与理论GDP相比,其占比已高达225%,正在接近全球平均值。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已经成熟,增长率自然放缓之下,其负债会呈现慢速增长的正常状态,而中国尚未达到成熟经济阶段,债务比率却已位居发展中经济体前列,可见中国已经透支了经济潜在的增长量,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

二、引发问题的原因

造成当前中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脱节的原因是综合性的。首先是利润追逐的原因。虽然理论上金融机构应当为实体经济服务并不断实现各类生产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但现实中金融机构却更偏向于追逐本单位、本集团的利润,导致金融机构的业务行为与实体经济需求相悖,反而影响了实体经济的正常发展。其次,融资贷款“劫贫济富”。由于欠缺成熟的信用、信息体系,金融机构在融资贷款过程中过于重视安全、稳定性,对于较难取得经营信息和信用资料的小、微型企业设置过高的“门槛”,却将规模大却产能过剩且耗能、污染严重的企业视作优质客户而对其融资贷款要求有求必应。第三,金融交易的非理性。生产要素的交易通过货币制约着实物,具有相当的可控性。金融交易本身即为货币交易,无法被调节和掌控,且金融交易成本随着技术升级越来越低,参与交易者对利益的疯狂追逐又使金融交易多数情况下无法保持足够的理性,导致金融交易更易失控。

三、应对措施

作为国家经济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解决当前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脱节的宏观措施自然是国家加强监管,比如加快立法、完善执法等,其次还可以利用多种措施同步解决问题。

(一)建立全面信用体系、培育中小企业投资公司

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尽快建立健全基于大数据与网络的全面信用系统,开展最大范围的小、微型企业经营状况和信用情况调查,辨识和复查其中的优质企业,在融资贷款时为其提供最大支持力度,帮助这些优质小、微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同时在此基础上培育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建立中小企业长期持股公司与风司是两条较可行的道路。长期持股公司主要由相同或近似的产业(产品)类中小企业共同组成,由于这些中小企业即是组成单位也是发起单位,具有较高的风险防范意识与激励意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融资效率。作为组成这类投资公司的中小企业而言,它们不仅能够及时参与融资行动,又能通过投资取得收益,且因其所有成员均需共同承担投融资风险,可形成较高的风险制约机制,其诚信程度更高。培育中小企业风司能够规避当前国内风司普遍存在的两个弊端。其一是避免普通风投缺乏行业特点的缺陷,中小企业风司由于其隶属于同一类行业,投融资的目标更加明确,行业特点显著。其二能够避免只追逐资本利得而忽略财务利润的问题。中小企业风司的自主集合模式使其关注的焦点不至于产生重大偏差,从而遵循真正的风投机制运行和管理公司。

(二)增加环境成本考核,推广“绿色”金融

当前金融体系对优质客户的定位是经营时间长、规模大、产业稳定性高的企业。然而,这些企业中不少是建国初就成立,并较强依赖资源和能源开发与消耗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金融机构融资贷款考核过程中只注意到了显性的物资、货币等利益情况,却忽略了隐性的环境成本。近年来新成立的大量高新技术小、微企业以低污染、低能耗、技术密集等优势开拓市场,却由于规模小、时间短,难以被金融机构认定经营和信用情况频频陷入融资难的境地。这种矛盾局面显然不利于我国产业升级转型,有关部门应当增加金融机构在融资贷款过程中考核环境成本的环节,大力推广以扶持高新科技、环境友好型企业为主的“绿色”金融体系,既帮助优质小、微企业迅速成长,又助推了国家产业转型升级,使金融体系真正实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根本职能。

四、结束语

被美国次贷危机所累,中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这是为拯救全球经济的历史遗留问题,需要现今的中国金融体系及时调整予以修正。改变脱节现象的根本措施在于回归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初衷,这需要金融界大力改革既有运行模式,以创新手法充分利用网络与大数据技术,通过加强扶持高新技术产业促使金融体系回到正确轨道并推动国家各产业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瞿强.王磊.由金融危机反思货币信用理论[J].2014(12):1-10.

[2]李晓西.杨琳.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J].财贸经济,2014(6):5-11.

篇12

1.支持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

在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满足资金融通的需要,就产生了虚拟经济,虚拟经济产生之后,社会融资的问题得到了良好的解决,而且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基于此,我国要适度的支持虚拟经济的发展。在发展虚拟经济的过程中,要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对虚拟经济和虚拟资本进行科学的研究,进而营造出适合虚拟经济发展经济环境及政策环境;在发展金融衍生品时,首先要进行试点,以便于研究其可行性,具有极强的可行性之后在逐步的扩大规模;建立完善的制度及法律政策,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虚拟经济的发展以实体经济为基础,不过,实体经济的规模和速度并没有虚拟经济大,如果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就会出现泡沫经济,因此,我国要强化银行的贷款风险意识,加快国企改革的步伐,并建立金融危机预警系统。

2.建立虚拟经济的预警指标体系

为了保证虚拟资本和实体资本之间的比例处于最佳状态,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就需要建立完善的虚拟经济预警指标体系。通过预警指标体系,可以预测经济波动的趋势,当处于临界境界点时,在发出警报引起决策层注意时,还会提供一些措施和建议,从而有效地保证经济健康发展。

3.强化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泡沫经济风险

虚拟经济会受到实体经济的束缚,在发展的过程中,这种束缚被突破,而且效率越来越高,因而,虚拟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在金融市场中,经济制度的不完善、经济主体行为的异化,导致金融市场经常出现泡沫,因此,为了保证金融市场的正常发展,防止泡沫经济的产生,就需要加强金融监管。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运行规则,减少大炒家投机行为的发生,其次要限制资金的流动性,避免因为流动性太强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当前,在我国的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上,由于投机行为的过度发展,导致虚拟经济的发展过热,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下去,必然会导致泡沫经济的发生,因此,要抑制投机行为的发展,将泡沫经济风险化解掉。

篇13

尽管我国的虚拟经济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尚不能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从总体上看,一方面,虚拟资产数量过少,即一部分真实资产没有相应的虚拟资产;另一方面,虚拟经济结构不合理。股权资产,尤其是可流通股权资产份额太低,并且市场运作效率低,不规范;债权资产中,证券化的很少,流动性差,资源配置的效率很低;股票市场缺乏分散风险的股票指数期货,衍生金融产品等所占比重太低。从局部看,确实存在投机泡沫,潜伏着一定的风险。一级市场存在泡沫,发行价定得过高;在二级市场上,市盈率偏高,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股票换手率过高,沪深两市的换手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有些“垃圾股”被当作题材广泛炒作,坑害了中小投资者;疯狂炒卖地皮和房屋,使房地产“火”气冲天。这些都使我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被过分“虚化”。

制约我国虚拟经济健康发展的原因

各种主客观因素错综复杂地发生作用,制约了我国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国的虚拟经济成长于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体制惯性的制约。就企业而言,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的直接干预仍然屡禁不止,另一方面,公司不重视股东权益的现象也比较普遍。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极大地制约了上市公司的行为,使其不仅在国内市场中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而且在国际市场中的信誉也大受影响。在法制建设方面,—些政府部门常常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相关法律的形成和部门法规的制定,这就使得这些法律和法规成为相关部门“争权夺利”相互妥协的产物。甚至,各相关部门各自制定出了自相矛盾的法律和法规,使企业等机构无所适从。与双重体制并存相对应,政策也在两种状态中变动。政策取向和落脚点的不断变动,既打乱了人们的预期,也使许多部门和机构难以适应。由于市场的力量难以抵消政策的强烈影响,政策出台常常出乎人们意料,具有很强的人为性,人们在进行市场运作的同时不得不密切关注经常变化的政策,所以,中国的证券市场被称为“政策市”。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虚拟经济的发展。

体制问题、政策问题说到底是观念问题。当前,在发展虚拟经济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如下:一是把虚拟经济等同于泡沫经济。虚拟经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适度发展是以正常的社会需求和投资关系为基础的,因此对国民财富的增长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而泡沫经济则不然,它并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象,它是由虚假的高盈利预期和过度的投机行为带动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表面化的交易活动相当活跃,而内在化的物质生产却呈停滞之势,因此它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国民财富的真正增加,而只是昙花一现的虚假繁荣。二是把目前业已存在的银行巨额不良资产归结为虚拟经济。实际上,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是由国企改革不到位、生产效率低下等实体经济因素造成的。因此,将造成不良资产的罪魁祸首归结为虚拟经济,实在是一种极大的误解。三是迄今仍有一些人认为,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不创造价值,投资收益是以其他投资者的亏损为前提的,并进一步认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将导致居民收入的两极分化,因此,主张限制虚拟经济的发展。

促进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和谐发展

现代市场经济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正统一体。因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要促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和谐发展,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研究虚拟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为其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虚拟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发展进程,因此,从历史客观性和必然性的角度来对待和研究虚拟经济的发展规律,认真研究国外发展虚拟经济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虚拟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既有发展虚拟经济,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成功经验,也有虚拟经济发展过度,导致泡沫经济破灭的教训。还有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虚拟经济混乱和失控问题,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地研究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