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在科学实验中,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对某些自然现象进行直接的实验,例如已成为历史的自然现象、规模巨大的自然现象等。针对这些内容,教师可采用间接的手段进行实验。先设计与该自然现象(即原型)相似的“模型”,后通过模型间接地研究原型的自然规律。这种实验方法称为模拟实验。它是科学假说成为现实的加速器。
1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模拟实验整理
修订后的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教材中,有10个模拟实验。详见表1:
模拟实验对学生思维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而小学生虽然对模拟实验的兴趣浓厚,但实验易乱,易失控,甚至存在安全隐患,这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小学生自制能力差,新奇感强,爱说好动,言行易失控,给科学实验留下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教师有序地对学生实验进行精心策划是提高实验教学的必备条件。
2 模拟实验的七环指导
对修订后教科版科学教材的理解和对小学科学模拟实验课型全局思考的基础上开展了模拟实验课的教学实践及课堂观察,总结出模拟实验的七步指导教学法。
2.1 了解现象
“了解现象”是模拟实验的基础。首先要了解实验中所要模拟的现象是怎样的。对自然现象的了解越深入,模拟实验设计时的细节考虑得越周密。它对模拟实验的选材与过程设计起到重要作用。教师应多渠道挖掘感性素材,指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了解某种自然现象。
例如《地球的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教材以文本阅读资料为主,但图文并茂的文本学习对小学生来说,仍会觉得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开拓学生视野,A教师以一组生动的图片带动学生了解火山和地震的外部表现,并利用丰富的课本和课外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组织学生开展认知活动。
学习材料的多样性,让学生的认知活动变得丰富有趣;精心设计的选项填空,让学生的认知活动变得有目的放矢。
2.2 推测成因
推理成因是模拟实验顺利完成的阶梯。在部分探究自然现象形成的教学中,让学生穿越时空经历历史或体验各种自然现象是不切实际的。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根据自然现象推测成因,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以下是A教师在《地球的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的教学中“火山和地震成因推测”环节的教学实录:
师:科学家在研究的时候首先要进行一些推理。根据火山和地震的内部表现,我们也来推理火山和地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生:(小组讨论)
师:你们认为火山和地震是怎么产生的?
生:我们小组觉得是岩浆在运动。
师:还有补充吗?
生:还有巨大的压力。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岩浆只有挤压才会喷出来。
生:地球的内部温度很高。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岩浆是液态的,要让岩石熔化,肯定温度很高。
师:那么地震是什么引起的?
……
教师采用分组讨论、全班交流的方法,引导学生从火山和地震的外部表现推测地球的内部状态。在教师不断地追问下,学生一一推断出地球内部有岩浆、有压力、温度高,而且地层是运动的。再加上结构化板书的梳理,有效地搭建了学生逻辑思维的框架,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3 选择材料
选择材料是模拟实验的先决条件。实验材料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效果,不同的材料产生的实验现象及效果是不尽相同的,恰当的选材将更为逼真得模拟出自然现象。当然,寻找恰当的实验材料也因此成为模拟实验中值得探索的一项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身边的简单材料中试用、观察、换材料、再观察,在多次实践中探索材料与自然事物、实验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
《地球的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的教学中“选择材料”环节的教学片段:
师:我们可以用书本来模拟地震。把四本书叠在一起,有哪些运动方式呢?一起试着做做。
生:(上台演示)向中间挤压,中间会凸上来。
生:(上台演示)抖得厉害些,书本就会措开,然后各归各。
师:地层分离就形成裂谷。
生:(上台演示)有时,书本一起往左或往右移。
师:同学们模拟得很好。那么,换一种材料,用泡沫板做会怎样呢?
(分组实验)
师:小科学家们,用泡沫板和用书本模仿地层的实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断裂的时候还感觉到什么?
生:泡沫板断开时很响。
……
在地震模拟实验中,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材质的材料模拟地层运动时的细节和思考与实验相关的现象。学生从实验中体会到,不仅地层分离时会形成深谷,在隆起时也会形成深谷。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现实中什么情况下隆起的地层才会断裂。
2.4 明确步骤
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做到胸有全局,是实验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模拟实验是科学实践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地通过模拟自然现象来认识自然事物和规律的一种感性活动。如果学生心中无数,实验中就会漫无目的地瞎玩,更不会去关注实验现象和结果。
明确实验步骤的方法有明示法、练习指导法、集体讨论法等。《地球的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的教学中火山喷发模拟实验前的指导练习: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1)连一连模型和自然现象:
(2)读一读模拟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把灌满水的洗耳球轻轻拿在手中,看水会不会喷出来;
篇2
一、背景介绍
作为汉字使用国的中国、日本、韩国和越南等国,一直为着汉字的发扬光大而不懈努力着。汉字早在数千年前就已形成,至今被东亚诸国确立为当用文字使用。然而,和其他诸多语言学现象一样,汉字在不同时期也经历着巨大的变化。现今的汉字,与古时的相比,难免在读音,字形以及意义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有的甚至已经无法知晓其本身含义。作者认为,不同国家所经历的不同的汉字演化过程正反映了该国国民的思考方式以及社会的意识形态。在众多汉字的演化过程中,日本的"国字"可谓是相当有趣的研究课题。
所谓的"国字"也就是日本人自己创造的汉字,虽然经过"逆输出"①,现在也有很多其他国家使用"国字",但是论其语源,日本才是其真正的发源地。日本汉语研究界著名学者,京都大学教授,阿辻哲次把"国字"定义为:"原本中国不存在的,由日本人自己创造出来的'日制汉字'。"实际上,"国字"并不是完完全全新造的汉字,更多的情况下,"国字"是日本人通过重新组合已有的汉字偏旁部首创造而成的。譬如"鱈"字是通过将"鱼"和"雪"组合起来用于表示"下雪季节捕获的鱼"的意义。这里需要指明的是,"国字"和"异体字"、"略写字"需要被严格地区分开来。例如,根据《新明解汉和词典》,日本汉字"畳"字就是中国汉字"叠"。这就说明,"畳"只是"叠"的异体字而已,不能算作是"国字"。
本文论述目的为:通过对多数日本"国字"的详细分类调查,从"国字"的创造原理出发,对日本的意识形态进行尝试性的剖析与理解。本论文的主要文献为包含96个常用"国字"的《国训国字》。这篇文献所收录的"国字"中,囊括了动植物,自然现象等大范围词汇,所以可以被认为是具有权威性。
如果要对"国字"有一个深入的认识,理解汉字的一般创造原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中国汉朝的语言学家"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他将汉字的创造原理大致分为六个类别: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转注字和假借字。一般而言,从汉字的创造原理的角度来考虑,"会意字"和"形声字"居多。一方面,"会意字"是通过把有意义的各部分重新组合来体现整体意思的一类汉字;而另一方面,"形声字"是通过把表示声音和意义的两部分重新结合来体现整体意义的一类汉字。作者的疑问是:对于"国字"的创造,那种方法被运用得更为广泛呢?
二、研究方法
四、结果分析
从以上的统计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这些规律:
首先,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国字"文献中,"会意字"占据了绝大比例。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需要从"国字"产生动因的角度进行解释。最初被日本引入的中国汉字无法完全地描述其生存环境中的各种概念与事物,这种在意义表达上体现出来的不足被认为是"国字"创作的先决条件。"国字"和其他所有汉字一样,必须具有表意功能。不可否认,"形声字"或"象形字"等其他类别的字也具有表意功能,但是从便利和易于理解的角度考虑,"会意字"更占优势,因为此类型是在原有偏旁或汉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重新组合来创造新概念的一种手法。例如:「身+「美=「躾(为了使身体体现美感的教化)。对于这个例子,虽然很多读者不知道这个字怎么发音,但是对于知道"身"和"美"两个字的读者而言,"躾"的意义应该能够一目了然。因此,如果说汉字的主要目的是传达意义,那么"会意字"是把这个功能发挥得相当出色的一类字了。
其次,从表二中可以看出,表示"生物"、"自然现象"和"关于日常生活"这三类意义的"国字"占了整体的77.1%。在"生物"一类中,表示"鱼"的"国字"有29个,占了"生物"整体的55.8%。从这个结果来看,"国字"很适合"指代日本固有的事物及观念"这一定义。"国字"的创作与其使用者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当需要描述只在日本存在的而中国不存在的事物时,中国的汉字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回到"鱼"的例子上,日本作为岛国,国人吃鱼的习惯屡见不鲜,而其渔业颇为发达。正因如此,给捕获的各式各样的鱼命名就变得尤其重要了。然而,由于当时日本所见的鱼类品种繁多,在输入日本的中国汉字中,表示"鱼"种类的汉字明显不足,于是日本人不得不创造自己的字来满足其命名的需求。这也就是所谓的"国字"的动因之一了。
与中文通过重新组合既有字词来创造新词汇的手法不同的是,日语多数情况下是根据外来语读音而转化成"片假名"。虽然中文中也不乏外来语(比如:DVD、马克思、伽马射线等),但是由于中国担心"过度使用外来语会降低本国语言的纯度",除了一些人名、地名及其他专有名词以外,基本上中国使用的都是已经被"中国化"了的外来词汇(冰岛语等也具有此突出的语言学现象)。这种所谓的"中国化外来词汇"对外国的中文学习者造成了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相反,日本则倾向于大量使用音译外来词汇。据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次大规模统计数据来看,汉语用词在日语中的比例有所下降,而音译外来语及其混合语的比例有显著上升且高达17%。"片假名"的使用给予了日本国民对"不可思议的外来事物"进行吸收并加以运用的机会。回到"国字"的问题上,和"片假名"一样,"国字"的创造原理也是所谓的"创新"(日语为"改新")的意识形态。这种"创造力"在"国字"的创作中体现得十分充分并且这样的"创造力"不仅仅被应用在"创造便于理解的字"这一个方面,它也对日本国民增强日本民族意识做出了贡献。
篇3
1地球化学模式按照成因的分类
针对形成原因的区别可以说地球化学状态划分成原生模式和次生模式两种。那么,原生模式主要指在旧有的结岩石中已存的某种地球化学形式,而次生模式指的是原生模式在表面被风化后搬运到其他异同地表的载体里某种地球化学形式状态。
1.1原生
因为原生地球化学模式概念和实际应用中存在差异化现象,因此我们常说的原生地球化学模式指的是诸多岩石中的矿物元素,而原生地球化学模式又能被分为同生和后生两种模式。同生模式又指与围岩共同作用产生的一种分散状态,后生模式则指某种矿物以规律的运行陆续侵入至基质岩石中所形成的一种分散状态。而从地球化学模式形成原因看,同生模式是在火成岩浆的组群、堆积作用或是变质作用下完成的。而同生异常一般呈现出大到与整个矿源层相当的地球化学省或地球化学域,微小到和个别局部岩体差不多的小面积不规则。后生模式指的是在热液分散效果下所形成的分散模式。其中该模式与四周延时形式在我国的研究中被统称为散发形式。这种后生模式的无规律和迥异现象通常是转变为部分原生晕。此外渗滤模式在矿体勘察中产生极其关键且重要的效果。这是由于渗滤状态是原生晕组成分带和几何形态建立的基础,所以对渗滤模式的探究能够为研究院们探寻隐藏的矿床提供参考。
1.2次生
次生非常规主要是指岩石中的矿体和原生非常规在风化效果下其含有的各种矿物元素均遭到浸蚀而从原地点扩散出去并侵入到表生环境载体中。与原生地球化学模式一样的是次生分散模式也分为“同生和后生”两种模式。这里的同生模式是指载体同期形成的扩散模式,而后生模式指的是在载体形成之后的扩散模式。在同一种载体内部,同生分散模式和后生分散模式能够长期共生,相互依存。同生模式与后生模式的分类主要是按照时间来划分的,次生模式还能够按照其形成的形式来进行划分,如果依照形成形式的差异化,次生模式在早期的研究中有能够分为水生、碎屑和生物形成的模式三大类,但伴随进行该研究的人与日俱增,大家似乎已经慢慢认识到次生模式的形成有着绝对不是简单单一化的成因,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简单的用早期分类的三种类型已经无法对其进行整体概括,所以气成、物理和化学形式也被人们列入次生模式的形成原因中来了。那么,次生模式中的水生模式又指什么?简单说,它是一种地下水和地面谁对矿物组件的水体搬运中产生的一种非常规的形态。碎屑模式指的则是由水、冰、风的机械搬运和重力功能下所形成的一种模式。生物成因模式就是由植物代谢将矿物元素从土壤中吸收,在植物体内形成的一种特定模式。前面已经简述到次生化学模式的形成原因极其繁琐且困难,那么下面就先简单的叙述一下次生模式形成的过程。通常人们说次生化学模式的形成过程需要在矿物组件散发、重组、同生模式元素搬运和元素锁定这些重要的关键流程。
2地球化学模式的成因过程
在此化学模式形成的早期就是部分矿物释放的过程,某些矿物从原生矿体后者原生晕中被彻底散发出,而这些被释放出来的矿物元素尤为后来的搬运转移的提供了可行性前提,在款物元素彻底释放的或承载的有些可以直接形成次生非常规。一般而言在矿物元素释放过程中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的积石会给矿物元素的释放程度带来最为直接的影响。物理风化对于矿物元素释放的影响通常是发生在干燥、极寒或者切割式复杂的区域。各区域温差转变所产生的岩石变小或变大、冰川触碰、河流冲刷和风化侵蚀等都是自然现象形成过程。而化学风化则是一种通过水、生物、气体三种作用下对岩石进行氧化剂融化从而使款物元素彻底释放出来的全过程。而生物风化可以之间通过产生微生物、有机物的方法来对矿物元素进行消融释放又能够借助于植物的根部来加快岩石的物流风化从而完成款物元素的彻底释放。通过矿物元素彻底释放后就直接侵入了元素重组的过程中。那些被释放出来的矿物元素能够直接演变成个体矿物而侵入到款矿物元素搬运的流程中,也可与其他的载体实现有效融合然后在进入搬运流程。在这个流程中,矿物元素结合的方式能够借助于吸附、消融也能够是是全面吸收。这三种状态的最大差异在于吸附属于物理方式,消融属于化学方式而吸收则是属于生物方式。物理方式的矿物元素组合主要是胶体的吸附、粘着吸附和微气泡表面吸附。化学方式的矿物元素组合则是矿物元素借助于地下水、地表水中的消融,再和水中所含的离子等重组成可溶性的溶液。生物形式的矿物元素组合则是凭借植物对矿物元素的完全吸收从而来完成的这一过程。某种矿物被彻底散发出来后能呈现出个体形态,然后还能借助于更为丰富的方式来重组,下一步再进入矿物组件系统的搬运流程,在整个搬运期间矿物组件会被其他大量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营力进行大规模搬运。最后,就是所有矿物组件的牢固过程,但是这个牢固也不过短时间内不一种稳定状态而已。矿物组件的稳定能借助于大量多样化的途径来实现,比如常见的有水动力变小、氧化还原条件的改变、氧化物和硫化物等的吸收、有机物融合、生物的沉淀等。当成矿组件和伴生组件在矿体遭遇风化作用后,从矿石散发出到四周载体中,使其在四周载体中的存在数量有不断增长的趋势或形成矿物的组件中在不断累积后残留的热液还在持续向前面的围岩中不断蔓延,造成围岩中矿物元素的保有量也不断长高的走向,这也是勘察地球的专业领域研究人员和专家们齐心协力致力探寻的关键内容。但是,地球化学分散态势就是指矿物组件在某个超大空间范围中的浓度、变化程度、布局的形态以及存在形式与四周的巨大范围内的矿物组件分布存在巨大差异。
3结语
探索、找寻和研究地球化学模式的分类和形成原因,对于探寻非常规的模式和形成过程起着极其重要的直接作用,而地球化学模式根据多种分类标准又被划分为五花八门的种类。因此,化学领域专家们主要探寻的就是根据不同的形成原因划分出的不同的地球化学模式,即原生、次生的主要内容。深入研究地球化学模式能够有利于人们探寻和追逐深藏的矿床,因此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4
视觉也就是视知觉,从心理学角度讲是脑对作用于人体视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即人的心理过程中对客观刺激物的外部形状、大小、色彩、明暗、远近等个别特征的低层次认知现象。[1]视觉现象本是一种自然现象,并无对错之分。然而,主体在认知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和刺激,使眼睛欺骗了知觉后对客体本质产生了歪曲、变形,从而使知觉背离了客体,并将这种不真实的假象形式当作主体对客体的外化,这种不符合事物的客观情况的错误的知觉就叫错觉。
我们通常认为能以同样的清晰度看清视线内的任何事物,但假如我们的眼睛短时间内保持不动,就会发现这是错误的。柏拉图曾说:“同样的东西,在水里看和在水上看曲直是不同的,或者由于对颜色所产生的同样的视觉错误,同样的东西看起来凹凸也是不同的,并且显然在我们的心理也常常有这种混乱。”[2]
因此,也可以说,错觉图形的形成是建立在人的视觉心理的基础之上,并不断挑战着固有的视觉经验和视觉心理结构。在视觉艺术心理上只有以视知觉规律为内容,以艺术表现为形式,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更好的展现和传达视觉信息。
二、错觉效应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了解错觉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为了从视觉艺术心理的角度,利用错觉效应所创造出来新颖别致的艺术效果,更好地运用到平面设计当中。错觉效应所表现出来的形式种类繁多,从艺术的角度来看,错觉是一种特殊的视觉构成形式,是有效的视觉图形创作手法。从古至今,众多艺术家都利用了视错觉的规律创作出了奇妙而又震撼的视觉效果。错觉的表现形式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运用错觉效应形成的规律来避免不盛要的错觉效应的产生,使人达到“知觉准确”的效果。例如法国国旗中三种不同颜色由于张力不同,所以如果是同等的宽度,则三种颜色看上去会显得白色比红色宽一些.而蓝色最窄。因此必须使红、白.蓝三种颜色的宽度比例35:33:37才能使三种颜色“看起来”显得宽度一致。(图1)
第二种是通过图纹的不同趋向,来调整张力的倾向性,使其产生特定的错视效果;比如两条本来平行的线段,在不同方向的射线的牵引下分别向射线的方向弯曲。在服装设计中,衣服上不同趋向的条纹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身材。
第三种,色彩的叠加和同化的错觉表现形式是比较常见的,比如在单调的色块上叠加不同的色彩和不同方向的条纹,就可以在原本单纯的色块上表现出变化丰富的艺术效果。把色彩对比的强度提高,则会产生炫目和波形效果,例如幻起幻灭的黑点图。(图2)
第四种表现形式是把色彩和光影对比加以调控,使其产生具有闪烁感的光效应艺术效果。光效应艺术(Op tical Art)又称视觉派艺术、欧派艺术。它流行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欧洲和美国、是用几何形象制造出各种富光色效果、运动幻觉的一种视知觉绘画抽象形式。其产生的令人炫目的效果常在平面设计和立体作品中得以展现。该派的艺术家重视对色彩和光影的光学原理。
图2 瑞士设计师 Nik laus Troxler 海报设计
的运用,强调绘画色彩形式和人的心理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主张用科学的绘画仪器来进行补色,调节色度深浅,增强空间透视效果,给人一种视觉错知上的“光效幻象”。(图3)其代表人物是瓦萨雷里.他一生都沉迷于线性结构当中。
在二维的空间上表现出三维空间中不可能存在的图形,也是应用于平面设计中最广泛、最频繁的错觉效应表现手法。如图,我们从这个楼梯走到何处去?此图给你一种错综复杂的游戏感和反常态空间感的视觉情趣。当人的大脑知觉到所看到的事物相互矛盾时,其轮廓已经深深的印在大脑中,让人难以忘却,又浮想联翩。(图4)
错觉效应所产生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数学美、动态美和奇趣美三个方面。三种表现形式相互作用,常常挑战着观众的知觉判断,冲击着观众的内心,并迅速将外在的视觉感官转化成为内心知觉探索的动力。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视错觉效应与视觉艺术心理已被广泛重视。当平面设计正朝着信息化,多元化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的同时也为视错觉效应所产生的特殊视觉效果提供了展示和发展的平台。
当今时代,平面设计开始从静止形态的表现向动态的传达转变。光效应艺术原理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光效应所产生的动态效果可以满足观众对信息流动的心理需要。平面设计中从二维平面延伸到三维立体和空间转化的设计理念,也是与错觉效应的表现形式相吻台。人性化的平面设计越来越强调从心理的角度出发来谈视觉艺术,因此以视觉艺术心理为内容以艺术手段为表现形式的错觉图像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三、平面设计中错觉效应与视觉心理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艺术创意需要新的思维和新的视角,研究错觉效应的视觉艺术就是为了引入创造性的思维和方法,打破陈规,启发新的思维方式,给观众以全新的感官体验。错觉效应中的不确定性给观众留下想象和变换视觉角度的空间,对错觉图形所产生的视觉心理效应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很好的运用并设计出独特的设计作品,还可以反过来修正和弥补错觉效应所产生的误导和错视。人们对图形的知觉程度往往受到自身以往经验的影响,因此利用知觉恒常的规律来创作错觉图形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错觉效应的研究不仅对平面设计有着实际的意义,更体现了对视觉艺术进行心理分析的重要性。平面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朝着多元化,空间化的方向迈进,错觉效应在维度转换上的表现手法的运用正可以满足这样的发展需要。重视人性化的平面设计,需要从视觉艺术心理的角度出发,打破人的视觉心理定势,给人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异于常规的错觉图像。当我们在平面设计中需要表达一种显而易见的图像信息时,如何运用错觉效应原理打破人的心理视知觉经验,从另一个或几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去阐释平面设计所要表达的视觉艺术信息,应该是值得我们去追求和探讨的。
篇5
一、注重知识内容的衔接与整合
地球的运动是地理学习的基础内容,从小学科学到初高中地理均有涉及。初高中地理对此块内容的课标陈述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其隐含和可生成的知识内容可细分为:
初中课标对地球运动的教学要求有很大的弹性,既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中心、方向、周期等基础知识为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但又不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解和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标准中还有意用地理现象代替地理意义,对于地理现象也没有作明确的要求,且以行为目标陈述方式要求学生用事实来说明。此处事实和地理现象可作等同理解,即可以理解为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运动,也可以理解为地球运动产生哪些地理现象。因此,只要学生分别能用事实(哪怕是一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或者说学生能分别说明哪些现象(哪怕是一种)是由自转或公转产生的,就达到了标准的要求。
一般来讲,用人们每天都能感觉到的昼夜更替以及由昼夜更替产生的不同地点的时间差异来说明地球的自转,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至于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等地理意义,由于涉及地转偏向力、离心力等知识,因而常作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
四季更替和不同纬度地区热量的差异这两种地理现象,是初中学生容易通过事实理解的。而对于这两种现象形成的原因,由于与黄赤交角、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等有关,需要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因而原因分析及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等内容主要在高中阶段学习,初中阶段不宜作深入分析。
地球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等基本规律在初高中均有介绍,但初中部分内容比较浅显,侧重说明地球运动的平均状态。高中部分表述则更显严谨,并注意说明地球运动的变化(如:因参照物不同而出现的自转、公转周期的变化;因纬度不同而产生的自转速度的变化;因日地距离变化而产生的公转速度的变化等)。
由此可见,关于地球运动的学习内容,在初高中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上存在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由基础知识到基本技能到能力运用,由现象观察到原因分析,由地理现象的罗列到地理意义的全面分析,相互衔接层层递进等特点。
转贴于 二、关注知识获取的过程与方法
地球运动的知识既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高考中常常作为采分点,但也是学生的失分点。以往的教学偏重于教师的讲解和知识的传授,由于把能力要求和知识要求相互割裂开来,使得地理技能和方法的培养与过程脱节。因而,学生看似掌握了相关知识,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束手无策。
新的地理课程目标注重知识获取的过程,倡导以活动带知识和技能的方法。为了实践课程标准要求,课标中提出了若干活动建议,如地球仪的演示、计算机的模拟、观察比较物体影子的长度等。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过程,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引发不断思考和探究,激活他们的思维过程,发现问题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理解和把握地理事物分布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从而改变其学习的方式方法。以活动带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把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过程中把握知识和技能。
例如,初高中地理都要求用地球仪等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来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这一要求暗含着由学生自己动手用地球仪等演示的方法来说明地球运动的过程,既突显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又强调了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但对初中生而言,只要能掌握地球是如何自转和公转的就可达到课标要求;而高中为达到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这一标准要求,则还需通过操作演示,把握自转和公转的相互关系,观察赤道面和黄道面,理解黄赤交角的含义,以便更好地学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等知识,并只有在对地球上不同地带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掌握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三、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
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内容。三个要素从纵向角度看,具有层次递进性,它们构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心灵连续体。初高中关于地球运动的教学内容,同样渗透和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培养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目标。在对地球运动内容的教学中,从生活中的太阳东升西落等诸多自然现象入手,易于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地理有用,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示地球的运动,既能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对物体影子长度和方向的观察,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观察思考能力。
篇6
社会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于19世纪50、60年代以来得到确立和发展,它的研究不局限于语言结构本身,而是从语言和社会及其发展的相互关系中探讨语言的各种现象。有研究表明,男女性别的差异在许多情况下会造成语言使用上的许多不同。也有研究表明,由于男女两性自母系氏族社会以后就处于长期的严重地位不平等,语言的性别歧视现象普遍存在。笔者在这里想就语言的性别差异与语言性别歧视现象的关联性做一个浅显的分析。
二、文献分析
西方妇女解放运动深入发展以来,性别差异与语言的研究一直是社会各界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男性和女性讲不同语言的观点就开始获得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交际研究者的重视”[1]。确切地说,语言学界对于语言与性别研究的重视始于Robin Lakoff。除她之外,还有一些著名的语言学家也开始从性别的角度研究性别与语言之间存在着的某种未知而又神奇甚至是必然的一些关系。
再看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也不少。赵元任在1928年出版的《现代吴语研究》一书里就注意到男、女在语音和声调上可能造成的差异。还有一些学者也从语气词、汉语道歉语、委婉语运用以及汉语日常会话中的言语应对等方面的性别差异做了研究(曹志,1987;赵弘,2008;郭风岚,2007;江露,2007)。
除了语言差异的研究,语言性别歧视现象的研究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肖建安和肖志钦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 探讨性别言语的象似性规律,从而揭示构成性别标记言语的社会性根源(肖建安,肖志钦,2003)[6]。张洁和杨永林就小学英语教材建设中的语言性别歧视现象进行了研究(张洁,杨永林,2003)[7]。
三、研究方法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通过网络、问卷、观察等途径收集语料,特别是对各种真实语境中男女产生的话语以及性别在多大程度上或在什么语境中对话语产生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语言性别的差异及成因进行探究,从而找出语言性别差异和语言性别歧视现象的关联性。
四、分析
(一)男女语言差别研究
有学者注意到男女性在语言方面的差别始于17世纪。根据前人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男女双方在语音语调、词汇、句法、话题选择、话语风格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1.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女性更趋向于使用标准的发音,而升调则是女性语言的典型特征,一般来讲,女性说话常用升调,语调变化比较频繁。
2.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喜欢使用一些强势语,更喜欢使用诸如adorable、charming、divine、lovely、sweet等女性化的形容词,还喜欢广泛使用一些小词如“sweetie”,“妈妈”,“猫咪”等,谈话中经常出现变调或插入语。就诅咒语而言,男女两性间有着明显的界限。为了回避那些象“shit”之类经常被男子使用的粗词俗语,妇女更愿使用“Oh,dear!”,“My Goodness!”等一些更加温和和含蓄的方式表达惊叹之意。
3.在句法方面,“女性语言”的一大特征是广泛使用反意疑问句。
4.女性的话题一般集中在和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当中,如家庭、服饰、美容等;而男性的话题则主要是国内外要闻、金融、军事、体育等。
5.从话语风格来说,女性在交谈中表现得比较合作,而男性在交谈中常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性。总体来说,男性语言要更直截了当、自信、粗鲁,女性语言则有礼貌、婉转和不武断的特点。在男女交谈中,男性总处于主导地位,女性总是处于从属地位。
(二)对女性语言歧视现象的研究
语言和社会态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社会态度是人类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受到社会因素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并且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有研究表明,很多语言都有语言歧视现象,在此我们仅就从英汉语的语言歧视现象中取材。
1.从词序规则的凝固看语言歧视现象
英语中有man and woman,father and mother,husband and wife,brother and sister等,汉语中则有“男尊女卑”、“男女老少”“男欢女爱”,“男耕女织”等成语,都表现出了一定的词序象似性。这种凝固词组的象似性表达了人类社会对男女的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的基本认识。
2.从用词上看语言歧视现象
在英语中,“bachelor”和“spinster”的原意并无褒贬之分,但今天所使用的“spinster”主要指那种脾气怪异,不受人欢迎的未婚女子,暗含着嫁不出去的意思。而“bachelor”则没有这种贬义的用法。又如“boy”和“girl”这两个词,本来也是没有褒贬之分的,但当它们和call连在一起使用的时候,“call boy”表示的是“侍者”,而“call girl”表示的则是“(电话)女郎”,被赋予了贬义。汉语中,“先生”和“小姐”原也是没有褒贬之分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姐”一词被贬化了,“先生”一词则没有。又如在中国古代,男子说到自己的妻子时,总是称“贱内”或“糟糠”,而妻子则称自己的丈夫为“ 老爷”或“官人”。
3.从字形看语言歧视现象
在英语中,有许多不带形态标记的词常指男性,而表示女性时则需要另加标记,如:actor-actress,manager-manageress,host-hostess,poet-poetess,hero-heroine等。在中国,封建社会为维护封建专制制度而提出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把女性压在了社会的最底层。在此影响之下,常用带女旁的字来表示顺从、跟随之义,如“妇”、“娩”、“娓”等表顺从;“委”、“如”等表跟随,女部字中还有许多含否定意义的带严重社会偏见的贬义字眼,如“妖”、“妒”、“嫉”、“奸”、“姘”等等。
(三)语言性别差异和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关联性分析
1.语言差异及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形成的原因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性别言语风格源于两性在漫长的历史文化中所习得的性别角色模式,这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个社会问题。言语中的差异事实上就是现实中的两性差异的反映,性别言语中存在的不平等就是社会中两性地位和权利上的不平等的反映。
人类自母系氏族社会结束以来一直处于男性占据绝对的家庭及社会统治地位的状态。男性是家庭的主人,在社会中掌握着国家权力,控制着政府、教育、出版、大众媒体、金融系统、宗教等重要组织机构。在这样长期的不平等地位影响下,男女语言形成了差别,语言性别歧视现象也形成了。
2.语言差异及语言性别歧视的关联
(1)社会地位的不平等促成了语言差异的形成,语言差异的形成又最终导致了语言性别歧视
《圣经》中说上帝取亚当肋骨做成其妻夏娃,由此以来,妇女就一直被注定仅仅是男子的一个部分。佛教中称观音本为男身,但为与受苦女子站在同一阵线上,才化身为女相,这似乎也隐喻了女性是部分男性化身而来。长期的社会地位不平等使女性习惯于自己的弱势群体地位,在语言上也逐渐形成了相对弱势的语言风格。如为了得到社会的承认,女性更倾向于使用标准的发音;因为处于比男性卑微的地位,女性不敢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从而更多地使用疑问语气或结构的句子;由于男性是领导者,女性处于被领导地位,女性不敢使用冒犯性的语言等等。
语言差异的形成使社会地位不平等的现实在语言中得到了承认,进而使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出现并成为自然现象。女性不知不觉中在语言上承认了自己在社会中低下地位,男性也乐于看到这种承认,渐渐地与女性有关的词语意义便有了悄然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多数是贬低性的。最初女性有可能没有注意到这种变化,也有可能有人注意到了这种变化却敢怒不敢言甚至视为自然,久而久之,语言性别差异现象形成了。
(2)语言的性别歧视加深了语言差异
语言的性别歧视现象的出现使女性的低下地位得到进一步加深,女性更加地认为自己就是比男性弱,而男性则更加趾高气昂。这种情况下,女性的语言就更加小心翼翼,而男性的语言更加高傲自大,语言性别差异进一步加深了。
(3)有意识地改变语言性别歧视现象有可能消除语言差异
现代社会提倡男女平等,语言性别歧视现象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正视,有很多专家学者研究了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并极力督促这种现象得到改变。事实上,这种现象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我们可以看到,在大家致力于消除语言性别歧视现象的同时,有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的语言也有了变化,男女语言更加接近了,女性语言语气更加自信,男性语言也更加文明温和。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们有意识地改变语言性别歧视现象,男女语言差异也将最终消失。
五、结语
语言性别差异和歧视都是长久以来存在的现象,也有他们形成的社会原因。男女的社会角色导致了其语言意识,这样的语言意识使语言性别歧视成为一种必然,并进一步加深了性别语言差异。人无论男女都是生物进化到一定时期的产物,男女生来本无高低贵贱之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人为地制造了“男尊女卑”这一社会现象和对应的这一具有歧视意义的成语。我们说现代社会是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存在语言性别歧视现象显然与“文明”、“进步”这样的词语不太协调,但只要我们认识到并且有意识地改变这一现象,我们的社会将变得更加文明进步。
参考文献:
[1]Crawford,M.Talking Difference:On Gender and Language[M].London:SA GE Publications,1995.
[2]曹志.语气词运用的性别差异[J].语文研究,1987(8):44-45.
[3]赵弘,汉语道歉语的性别差异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10):57-58.
[4]郭风岚.汉语日常会话中的言语应对及其性别差异[J].世界汉语教学,2007(2):67-75.
篇7
“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它有两层意思:一为“它的亲属”,初民们认为他们都起源于某个物种,并与它具有亲缘关系,于是某种动、植物便成了这个民族最古老的祖先。第二个意思是“标志”,就是说它还要起到某种标志作用。图腾标志在原始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最早的社会组织标志和象征,具有团结群体、密切血缘关系、维系社会组织和互相区别的职能。可见,图腾就是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它们能保护自己,并且能获得它们的超人的力量、勇气和技能。人们以尊敬的态度对待它们,一般情况下不得伤害。一些社会群体以它们的图腾物命名,并以图腾作为标志。
1 图腾崇拜物与中国的图腾
1.1 图腾崇拜物
纵观历史上各民族都有自己各式各样的图腾,被奉为图腾者,从多至少依次是动物――植物――无生命物――白然现象――人。图腾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取决于该地区的动物群和植物群。可以说,图腾是该地区或相邻地区的存在物,无虎之地决不会以虎为图腾,无狮之处绝不会认狮作亲属或祖先各群体在选择图腾时,往往偏重于大动物,如果一个部落所在地有狮、象、虎、豹、熊等,则多以这些动物为图腾。最早的图腾是动物,而且很可能又是哺乳动物因为哺乳动物的形貌,生理特征和行为与人较接近,较容易被人认为是同类植物图腾种类也很多,但比动物图腾少,植物图腾中大多是可食或可用的,如袖、葫芦、草松、柏、稻、荞、等。无生命物和自然现象图腾产生要晚些,主要有石、工具、人造物、太阳、月亮、星星、雷、闪电、水、火、风、云、海等。当然神话故事中的人或神也有很多成为图腾的对象。
1.2 中国的图腾
中国古籍中没有图腾这个词,但图腾及图腾崇拜在古籍中却在大量记载。这些记载为研究图腾文化提供了最完整、最丰富的资料,因此可以说,研究图腾及图腾文化,最肥沃的土壤在中国。《礼记・礼运》说:“麟、凤、龟、龙,谓之四灵”,麟、凤、龟、龙,实际都曾经是中国古代的图腾,是中国先人们的崇拜之物。郭沫若在《关于晚周帛画的考察》中说:“凤是玄鸟,是殷民族的图腾”;“龙是夏民族的图腾”。图腾作为民族的崇拜物和民族标志,常常对这个民族的文化和民族心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神话人物方面,中华民族也有自己独特的图腾对象,如伏羲和被称为武圣的关羽。
2 图腾崇拜与武术
2.1 动物图腾对武术的生产
2.1.1 龙图腾崇拜
中华民族有一个共同的图腾――龙。数千年来,各族人民把它视为神灵,虔诚地崇拜、祭祀。它既是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同时也是帝王和皇权的象征。
在中国古籍中,涉及龙的几乎随处可见。《周易》中的乾卦,是开篇第一卦,其卦文均以龙为象征:“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或跃在渊,无咎”;“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亢龙,有悔”;“见群龙无首,吉”。龙是中国先人们的崇拜物,是图腾,这可以从《周易》的这些话中得到印证。也因此,龙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皇帝是龙的化身,把皇帝称为真龙天子,中国各族人民成了“龙的传人”。由于龙的这种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编出了许多有关龙的武术动作,形成了许多与龙有关的武术门派。在汉语词汇中,与龙有关的词也多到不可胜数,在近年出版的《汉语大词典》中,单是以龙字为词头的词语就有数十个之多。龙图腾对武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很多的武术动作的名称以龙命名,如“青龙出水”等;(2)拳种与门派以龙命名,如龙形拳、青龙帮等产生了;(3)形成了新的武术运动形式,不仅使用龙的名称,而且对龙的形与神进行模仿,从而形成了风格与形式独特的新拳种;(4)武术器械上刻有龙的图案,多见于宝剑之上。
由于龙在人们的心中有了无以替代的神圣地位,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或者从这种图腾那里得到无形的力量,以龙命名或象形龙的拳种极多,仅四川就有水龙拳、青龙拳、乌龙拳、盘龙拳、龙形拳等。虽然这些拳种亦多号称既取龙之翻滚曲涌、探爪俯首之形,又取龙之抖擞精神。但硬从仿生学的角度讲是讲不通的。龙是取鸡爪、鹿角、马首、蛇身装配而成的抽象图腾。它是先民民族大融合、民族图腾大融合的产物。它事实上仅作为图腾动物存在而不作为实际动物存在。龙的象形类武术,只能以其中蕴含着图腾文化因子来解释。
2.1.2 虎、鸟、熊等动物图腾崇拜
在中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会有不同的图腾物,《史记》记载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便成为商族的图腾;傣族人历来崇拜孔雀,傣乡被称为孔雀之乡,人们普遍善歌善舞,极为流行“孔雀舞”,鸟图腾是中国原始人的主要图腾之一,原始社会中的许多氏族部落都崇拜鸟图腾,他们相信自己的氏族或部落源于某种特定的鸟类,从而加以崇拜信仰,殷商民族崇鸟,因此有“天命玄鸟,将而生商”的说法。叫,国古代东南沿海一带、长江下游地区、山东地区都有过鸟崇拜的习俗。
这些动物图腾在武术中的影响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之于动物,生产武术拳种。与动物有关的武术比比皆是:鹤拳、蛤蟆功、螳螂拳等等,中国人早就将动物的一举一动融入到武术当中,从而创造了独特的拳种:象形拳。少林五拳取“虎、豹、鹤、龙、蛇”形成别具一格的拳种。(2)学之于动物,服务气之内练。武术向来有内外兼修的功能,正所谓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武术的内练始于养生的需要,因此人们选择那些生命力较强的动物对其行为方式进行模仿。《尚书・益稷》所载“猿猴舞、雀鸟舞、熊舞、象舞”,《汉书・艺文志》所记“沐猴舞”,马王堆《导引图》中的仿生动作,汉末医学家华佗五禽戏。在对这些图腾物的行动进行模仿的同时,武术也模仿动物的叫声来担高武术的内练之效,例如,以“龙腰、熊膀、鹰捉、虎抱头、雷音”作为身体特征的形意拳,也以仿生性发声“虎豹雷音”解释“雷音”,以达到加强内练的效果。(3)学之于动物,丰富文化表达。人们用动物行为形象地描绘动作的形态,而且也以动作的动物化命名指称运动风格、运动状态,为习者身体动作的文化表达和精神活动指明方向。
3 结语
图腾观念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动物崇拜和模仿创造了新的拳种,产生了新的活动方式,生产了新的门户,使武术追求的不仅是“搏斗能力”,更是一种“智”的追求“生”的渴望,进而生产了武术的理论和内练。人们为从神秘自然物中获得超自然的力量对其崇拜,并举行各种仪式活动,这种行为促使人们对动作进行预编而程式化,生产了武术套路的雏形。图腾神观念在图腾祖先观念的基础上产生,图腾神被视为氏族、胞族、部落、家庭或个人的保护者,被认为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图腾神话就是关于图腾神的故事,它通过各种表现形式如仪式、舞蹈、绘画、雕塑、诗歌等传流播开来,使得武德的传承有形化、具体化,也生产了新的武术传承文化空间。
参考文献:
[1]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5.
[2]刘斯荣,王爱敏.图腾文化与中国的龙[J].湖北工学院学报,2001(3):76.
[3]曾露.龙与熊猫的图腾之争:民族之魂岂能变更[N]中国信息报,2009-01-09(10).
[4]程大力.论图腾崇拜对象形武术的影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3(2):8.
[5]宗静.图腾在民族服饰中的特征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20-38.
[6]郭健.探析传统文化中鸟图腾崇拜及其时代意义[J].科技文汇,2007(2):178.
[7]戴国斌.师承动物的武术[J].动物世界,2009(8):22-25.
[8]张其成.阴阳鱼太极图源流考[J].周易研究,1997(1):9-15.
[9]朱泽宾.武术与太极图的关系――以神形拳为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101.
[10]何星亮.图腾仪式的类型及其形成的原因[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0(3):79.
[11]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8.
[12]戴国斌.中国武术套路的文化解析[J].体育科学,2007(12):10-19.
[13]Juliuse利普斯.汪宁生译.事物的起源[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26.
篇8
一、医学名词术语英汉表达的特点
简单地讲,医学名词术语就是适合医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医生、管理者和学生应用的标准化名词术语,原则上要求统一,不能出现一义多词或一词多义的现象。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涉及有关客体、概念、定义和称谓等术语学基础内容的约定上,颁布了一系列的原则标准,在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内科、外科、妇产科、细菌学和药物学等领域形成了医学名词术语英语命名体系。肯尼思·F·基普尔主编的《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更是医学名词术语中疾病表达的集大成者。
研究表明,医学英语的语词绝大多数都含有希腊语和拉丁语成分,其中希腊源术语占到了48.2%,拉丁源占38.3%,英语源占12.2%(杨明山,2000)。由于希腊源和拉丁源的构词相对比较固定,意义明确,所以从古至今医学术语大多采用希腊源和拉丁源来构造新词(薛俊梅,2008)。英语医学名词术语通过加缀派生法、复合法、缩略法、转换法、转借法等构词手法建立起一整套术语标准化体系,该体系在词汇单位之间、意义与意义之间构成各种错综复杂的交叉联系,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关联;反义中涉及相对、相反的关系,同义中涵盖近义、交叉、包容的关系。英语医学名词术语在形式上具有了鲜明的“一词三式”特征,例如:“呼吸”对应“pneuma(希腊源)”“respiration(拉丁源)”“breath(英语源)”;“血液”对应“haima”“sanquis”“blood”;“细胞”对应“cytos”“corpuscle”“cell”。在内容表达上,则显示出“词义固定、概念清楚、涵义精确”的特点。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医学词汇的词义也在发生变化,与过去沿袭的意思不尽相同。这些演变主要通过三种形式来实现:一是词义的扩大,比如,“paralysis”原指身体一侧的弱化、松弛或脱离,现在扩大为指身体某个部位或全身的功能部分消失或全部消失(瘫痪);再比如“pulse”,基本词义为“心脏跳动、脉搏”,现在词义扩大为指活力或生命力。二是词义的缩小,如“poison”原指任何饮料,现在词义缩小为仅指毒药;“disorder”原指部分器官功能紊乱,现在已经缩小为指“疾病”,如“mental disorder”(精神疾病)。三是词义的转移,如“strike”原意为“打击”,现在医学术语中专指“中风”,又如“cancer”,拉丁语原意为“螃蟹”,现在在医学术语中专指“癌症”,因为癌症肿瘤的形状极似螃蟹。
汉语却是一种倾向意合的表意文字系统,其句法不受形态成分的约束,不像西方的表音文字那样具有繁复的变位、变格的形态变化,主要取决于语义上的搭配是否合乎事理。汉语的字形结构与表意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汉字演化为一种“记号”,首先是一种以字为中心的书写单位,其书写形式可以先于声音和意义形式。由此,便决定了中医系统内的医学名词术语的特点,即带有丰富的语形或语用的色彩,例如“溢饮——anasarca(全身水肿)、消渴——diabetes(多尿症)、天花——smallpox(痘疮)、盯聍——cerumen(耳垢)、鼻衄——epistaxis(鼻出血)、溺血——hematuria(血尿)、血崩——metrorrhagia(子宫出血)、牙宣——gingival atrophy(牙龈萎缩)”等。在《尔雅·释诂》有“痡,瘏,虺颓,玄黄,劬,劳,咎,悴,瘽,瘉,鳏,戮,癙,癵,痒,疷,疵,闵,逐,疚,痗,瘥,痱,瘵,瘼,癠,病也”(郝懿行,1982),这些都是疾病,显然其内涵是不同的,但通过字形和语用就可分别开来。
这种字形作用突出的特点,也决定了具有特殊用途语义的医学名词术语,创造新词新义途径的多样化。一是直接借用古语词的外在形式,而赋予新的语义,或者以医学专用的义素为主,形成系列的新词语,达到顺利表达医学内容的目的;二是使用人们熟悉的词语形式,参照实际词语的构词方法,借助于适当的语素,来描写某种医疗事实,譬如,“四花、五花,指的都是比较复杂的艾灸方法,因其灸后形似四花、五花,因此得名”(陈增岳,2004);三是将文化含义浓缩、消融在一个词语内,体现医药文化;四是医学附加义的转换,比如,《病源》论及妊娠恶阻,云:“世云恶食,又云恶字”。“恶食”是一种俗称,表面不外指厌恶食物,“恶字”的“字”,本有生育之古义,但也不能说成是厌恶生育,这两个词语都是恶阻(即妊娠反应)的同义词,“恶食”“恶字”的语义均在言外。
二、医学名词术语英汉表达差异的根源
医学名词术语英汉表达的显著差异,使得在科研、医疗、教育、管理、生产、经贸、对外交流等领域出现较多不适应,要从源头上把握这类差异,必然要探究其根由。
(一)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影响医学名词术语英汉表达差异的决定因素
思维和语言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思维对语言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思维是语言的基础,语言必须依靠思维为之提供内容。同时,思维又离不开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表达和传播思维的最佳工具,思维和语言是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发展的。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势必导致语言表达的不同。美国密西根大学的Nisbert教授指出,西方文明建立在古希腊的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维为特征;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则建立在深受儒教和道教影响的东方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则以直觉思维为主要特征(Nisbert R E.,2003)。西方倾向于把主体和客体看成是独立存在,专注于事物本身具有的特征和功能,在分析问题时强调化整为零,从局部入手,通过对局部的认识达到对整体的把握。具体到医学,面对患者的具体症状,会依据对各个局部所做的生化、CT、核磁共振等检查结果提供治疗方案,其医学名词术语的表达,也必然是直线性的,强调效率、准确、方便、简单、独立组词和线性排列。而汉字以形象思维为主导,以“象”的保留为其符号的特性。构造汉字的“六书”就是以象形或取象为主,当然也有象声,都是对客观自然现象的模仿。指事也以形象-符号显示自然关系,模拟自然关系。会意则是对事态的复杂关系的显示,不是单纯的象形。这基本上决定了中国文字的形象性。转注、假借则是语义的延伸,是象形文字的形象性的延伸。语义延伸也代表了形象延伸,汉字这种“观物取象”“因象见意”的象征思维模式及其重构或再造功能,是西方其他表音符号语系所无法直接完成的。
(二)具体文化和社会语境对医学、疾病的认识和理解的不同是影响医学名词术语英汉表达差异的主要因素
医学发展在世界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历史叙述,很难超越以民族和国家为叙述主线的历史书写,医学史专家梁其姿指出:“精确追溯特定的流行病在中国的历史演变,实为棘手的事情。首先,中国传统医学术语据以建立的体系与近现代的西方术语几乎是无法对译的。其次,不仅疾病的概念在变化,疾病本身也在变化之中,其程度使得我们既无法确知某一古代典籍中的术语在近代记载中是否仍意味着同一事物,也无法为古书中论述的某一疾病找到它在近代的准确对应物。”(肯尼斯·基普尔,2007)可见,医学名词术语如何表达,必然受到什么样的人群在怎样的历史情景之下的制约,在面对不同的语言和历史建构起来的地域文化时,甚至不能过于强调疾病的生物性,而是要特别注意疾病的概念如何通过语言翻译在不同文化中转化。
(三)生命系统的复杂性成为影响医学名词术语英汉表达差异的制约因素
医学对象——人体是由饱含丰富医学信号/信息的生物分子、细胞、器官等层次组成的复杂生命系统,医学信号/信息成为现代医学疾病认知机制的原点,一切医学语词与非语词符号的表达均围绕它们进行。在医学上,生物信号、医学影像、基因图谱等非词语信息符号控制或表达生物逻辑信息,而上述信号的非词语阐释加大了医学名词术语英汉表达的差异性。医学语词及其形成的强大医学语群,在各类医学现象的统一和沟通中,逐步被发掘、重视,中外学者更加关注医学词汇的自行筛选、优化,进行着跨学科、跨文化的阐释。
但是,医学绝非是纯粹的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而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高度综合运用的科学,这种综合决定了医学名词术语英汉表达的互补性。
三、明晰医学名词术语英汉表达差异的意义
医学名词术语英汉表达差异的原因明确之后,进一步实现对医学名词术语进行跨学科、跨文化对比研究的深化,便是探讨这种表达差异对医学发展,特别是对人类认识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推进标准术语或名称的专业性、科学性和准确性
医学名词术语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的,与其他专业术语一样,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强调语言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追求的是语义透明,即指称的确定性和表达的明晰性。把握医学名词术语英汉表达的差异及其根由,很大程度上就可避免出现医药名词乱用、同行之间交流不畅的混乱局面,促进标准术语的规范化,例如,日常生活中常说的“结石”“钙离子”“血色素”“红血球”“白血球”“发烧”“抗菌素”“早搏”等都属于“不宜用”的非学术语言,要分别以“凝结物”“凝血因子Ⅳ”“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发热”“抗生素”“期前收缩”等规范词取代。医学名词术语要努力实现以科学概念为依据,严格地体现出科学内涵、所指事物的科学特征,比如,过去为解除患者顾虑,避免提及有所忌讳的“死”字,曾将“心肌梗死”更名为“心肌梗塞”,现在根据疾病的病理情况——因冠状动脉闭塞,供应心肌的血流中断引起心肌的缺血性坏死,而恢复为“心肌梗死”。同时,还要注意专业术语准确无误,切忌含义模糊、概念不清,如:高血压病、高血压,前者是指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高血压,后者则指某些疾病的血压升高的表现,又称为继发性高血压。
(二)有助于理解医学、疾病与具体文化语境的关系
医学、疾病于人,不同于器械的受损或朽败,必然涉及多种社会和文化因素。查尔斯·E·罗森堡著书中写道:“对很多美国人来说,疾病就是身体出了毛病,其意义不外乎定义它的一套病理机制。即使癌症的病理机制并不完全为人所知,许多人对它的理解,也常常只限于此。然而,另一些人对癌症的意义的理解,往往超越了它的病理机制和医学界最终治愈它的能力。对这部分人来说,癌症可能与资本主义的罪恶有关,也可能是某些科技滥觞惹的祸,还可能与个人的郁郁不得志相关联。我们生活的社会是复杂而多元的,人们对待疾病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地域环境的文化倾向,即我们在一定的生活环境里形成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影响着我们如何理解和对待疾病的传统共识。考察医学、疾病的概念如何通过语言翻译而在不同文化中转化的过程,能够帮助我们在疾病的世界史与具体的文化语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三)有助于揭示医学的本质及其发展历史,促进人类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心发展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突破,医学集解剖、生理、病理等基础学科和内科、外科等临床诊断学科为一体,不仅包揽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而且涉及化学、物理、生物、天文等自然科学门类和哲学、逻辑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门类。医学要准确定位“人与世界共同进步和发展的关系”,把握好医学名词术语英汉表达的差异特点,通过一切途径和手段去交流、沟通和理解,充分把握生命各种维度,使得现在医学科学、文化等要素发挥作用,实现人与人、人与世界的真诚沟通和理解,努力挖掘各类表达的意蕴,努力将临床实践与人生、与人所处的历史、语言、世界相连,提高生命的质量,最终使人获得应得的完整生活。
如今,西医名词术语的翻译已成为医学教育以及中西医学交流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一方面,许多西医学的名词术语是中医学里没有的,如大量的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词汇,即使在中医学里可找到相应的名词术语,但它们在含义上可能并不相同。另一方面,翻译者各自为阵,翻译既无规范,又缺乏沟通,造成了一病多名的混乱局面。医学名词术语英汉差异的比较研究,将有力地推进医学名词汉译的标准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杨明山.医学英语术语教程[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0.
[2]薛俊梅.医学英语术语的构词特点和方法[J].浙江中医药大学
学报,2008,(3).
[3]郝懿行.尔雅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陈增岳.隋唐医用古籍若干新词新义考析[J].肇庆学院学报,
2004,(6).
[5][隋]巢元方著,丁光迪等校注.诸病源候论[M].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1991.
[6]Nisbert R E.The Geography of Thought:How Asians and
Westerners Think Differently and Why[M].New York:Free Press,2003.
[7]肯尼斯·基普尔.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M].张大庆等译.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篇9
Tang Huilong
【Abstract】The elementary feature of mathematics includes two aspects. The Indefinite feature of mathematics chiefly refers to the instability as the theory basis of general mathematics; however,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laws evolved since hundreds of years are correct. Mathematical elementary education mainly aims at leading students to learn the most elementary principles and methods, meanwhile, to foster the critical thinking by applying mathematical knowledge to solving problems.
【Keywords】Mathematical basisDefinite featureMathematical educationCritical thinking
美国学者M•克莱因的著作《数学:确定性的批判》[1],揭示了数学发展过程中的困境和数学基础的不牢固性。同时指出:“尽管数学的基础尚不确定,数学家们的理论亦彼此冲突,而数学却已被证明成就辉煌,风采依然。”M•克莱因显然旨在希望人们充分认识到我们所掌握的数学的力量,认识到推理的能力及其局限性。
那么,在数学基础教育中,是否应该让学生了解这种不确定性?或者把握在何种的程度?一些专家学者,已经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2]。一个简单的例子:
是否在分数加法中,既要让学生掌握 ,也应该让学生掌握在某些场合中, ?本文通过分
析这个问题的数学关系,就以上问题作些探讨。
1.问题的背景。《数学:确定性的批判》中,M•克莱因举了一个棒球算术的例子:
假设一个运动员在一场比赛中击球3次,有2次击球成功,在另一场比赛中击球4次,有3次击球成功。那么,第一场的平均击中率是 ,第二场的平均击中率是 。两场比赛的平均击中率不是 ,而是 ,即分子相加和分母相加。
M•克莱因以此说明:“只有经验能告诉我们普通的算术何处可应用于给定的物理现象”,“数学中没有真理”。于是,有些数学教育工作者认为,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普通的分数加法,还需要了解不同的实际问题有不同的分数加法。如“分子相加和分母相加”在统计与概率中常用到[3]。
2.问题的分析。事实上,上面棒球的例子只是说明击中率不适用普通的算术加法,但也不能是“分子相加和分母相加”。如果“第一场的平均击中率是 ,第二场的平均击中率是 ,求两场比赛的平均击中率。”就应该是 。
数学理论有一个从简单对象到复杂对象的多层次抽象的过程,数学中的每一个公式和法则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畴,如交换律就不能随意使用。概率的计算有它自己的法则,如加法定理、乘法定理;集合、函数、极限、矩阵的运算也有它们特定的规则。而高一级的运算均以实数的普通四则运算为基础。
3.结论和建议。
3.1数学的确定性。数学真理通常表现为一种“模式真理”。数学大厦是由大大小小的不同分支构成的,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同的数学知识体系描述了不同的现实模式。我们不能因为甲体系中的法则不适用于乙体系中的运算,而认为数学是不确定的。正如不能用“一群羊加上另一群羊,还是一群羊”去否定“1+1=2”,更不能因为我们自己的错误,而认为数学“真理的丧失”。文[4]提到了这样一个命题:“证明直角等于钝角。”
如图,在矩形ABCD外作与BC等长的线段BE。作DE和AB的垂直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P。连接AP、BP、DP、EP。
PA=PB,PD=PE,AD=BE
APD≌BPE,于是∠DAP=∠EBP
但∠BAP=∠ABP,所以直角DAP=钝角EBA。
作者认为,上述的推理是正确的,但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由于欧氏几何“一些概念逻辑上的混乱,以致出现了一个数学悖论。”事实上,以AB为x轴,AD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B(a,0),D(0,b),用解析几何方法不难证明kEB<kPB,直线EB的倾斜角小于直线PB的倾斜角。作为推理依据的图形画错了!
3.2数学的基础性。数学的基础性有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几千年来在了解自然、征服自然过程中,为描述自然现象而积累和不断抽象形成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公式和法则。它们是我们了解数学,深入认识数学的基础。二是关于整个数学理论的统一的公理化基础,这是像希尔伯特等数学家所追求的目标,罗素悖论和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已告诉我们这一目标不可能实现。这也是我们认为数学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
20世纪60和70年生在美国并波及世界的“新数运动”的失败,说明想从数学的公理化基础出发学习数学是不行的。显然,数学基础教育应该以前一个基础为出发点。再一点,只有比较完整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体系,才能发现数学理论的缺陷并推动数学的发展。罗巴切夫斯基正是在全面研究欧氏几何的基础上发现了非欧几何;希尔伯特正是作为当时的一位数学大家才提出了完全公理化思想。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是我国正在实施的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也就是说,数学基础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千百年来被证明是正确的、作为构建数学大厦的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而不是让学生去怀疑和批判数学的严肃性。
3.3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批判性是思维的智力品质之一。是指思维活动中独立分析和批判的程度,表现为善于独立思考,善于提出疑问,能够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5]。一个典型的案例:
“长方体对角线的长为8,若长、宽、高之和为14,它的全面积是多少?”
大多数学生解答如下: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 、 、 ,对角线为 。则
而事实上,由
得到196 192,矛盾,说明这样的长方体不存在。
这是思维的批判性品质的体现,是数学教育的目的之一。但是,这种批判性思维建立在数学基本理论的真理性上面,更充分的表现了数学的理性思维。如果通过“ 也可以等于 ”、“ 也可以等于1”进行数学教育,将会造成数学的混乱。
当然,通过某种途径,让学生适当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其中曾经发生或仍然存在的困惑和矛盾,有利于深入认识数学,拓展数学视野。但数学教育最基本的任务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我们所掌握的数学的力量,认识到推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美]M•克莱因著.李宏魁译.数学:确定性的丧失[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3
2 尹方平、张智斌.再谈数学确定性的批判[J].数学教育学报.2006.15(1):60
3 史宁中、吕世虎.对数感及其教学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6.15(2):11
4 骆祖英.数学史导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篇10
一般来说,地理位置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人教版教材中,大洲位置的描述,是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等方面进行的。这样的叙述,看起来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好像是并列的关系。实际不然,我们知道,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为界,也就是东、西半球分别是一定的经度范围,即东、西半球位置是经度位置。
2.强调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许多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理位置,如亚洲东南部显著的季风气候,是因为地处世界最大的大洲和大洋之间。
(1)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东南亚一节的第一框题――“十字路口”的位置,就突显和强调位置的重要性。课文中,又对马六甲海峡大篇幅叙述。这样,许多人对“十字路口”的位置和马六甲海峡在课文中的作用就会产生理解上的混淆。笔者认为,“十字路口”的位置和马六甲海峡位置的重要性是东南亚位置重要性的两个主要表现。如果说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是锦,那么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必经之地的马六甲海峡则是其上的一朵鲜花。
(2)中东――“三洲五海之地”:和东南亚一样,中东位置细化,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三洲五海之地”、苏伊士运河和土耳其海峡上。中东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周边有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被称为“天下咽喉”,是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唯一海峡。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间接地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是世界上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
二、强调地质要素的案例:主要在《日本》和《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中
1.多火山、地震是日本主要的环境特征
教材以“多火山、地震的岛国”为标题介绍了日本的自然条件,把日本的位置、领土、地形多山、海岸线曲折多港湾、火山地震活动频繁等特点联系了起来,并用图文资料多火山、地震对日本的影响进行了举例描述。从中可见,“多火山、地震”在日本一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2.黄土是一种岩石,也是这一区域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一节课题是由原来的《黄土高原》改进来的,意在突出“黄土”这一地质要素。首先,要明确黄土在地理科学中是一种岩石,在教材中可以理解为黄土这种岩石及其上的黄绵土。其次,黄土已成为黄土高原这一区域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因为黄土是影响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黄土高原水土严重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是影响黄土高原许多人文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有甚者,人们提到“黄土”“黄土地”已经不单指一个自然名词,而往往带有特定的人文含义,如“黄土文明”“黄土文化”“黄土风情”等。
三、初中地理中出现的自然环境要素有哪些
对自然环境要素,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概括和分类。有的认为自然环境要素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组成;有的认为包括土壤、位置、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生物、资源,灾害等;有的认为包括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土壤圈和水圈;还有六大要素、五大要素等说法。
人教版课本中,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分为《位置和范围》和《自然环境》两节;八年级第一章为《从世界看中国》、第二章为《中国的自然环境》。从中可见,位置没有被列为自然环境要素。须注意,在学习每个区域自然环境之前,必须学习位置。
篇11
板块学说认为:地球表层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这一学说,学生一下子难以理解,课堂上,我让学生先自学板块学说,然后向学生演示两个熟鸡蛋,把其中的一个轻轻敲碎,让学生比较哪一个鸡蛋更像地球,于是便学生选择了敲碎的熟鸡蛋,因为地球的表面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的地球表面与敲碎的熟鸡蛋有什么区别,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一致认为:两者之间最显著的区别在于构成地球表面的板块是不断运动的,而熟鸡蛋的碎壳是静止的。通过两个熟鸡蛋的比较,学生对于板块学说的理解更简单了,印象也更深刻了。
二、拳头——山体的不同部位
学生在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的”,对于山体的不同部分理解不透,毕竟对于学期生活在平原地区的学生来说,对山的的概念不太清楚,对于山体的不同部分就更难理解了。学生伸出自己的左手,手背向上平扣在桌面上。用笔在手背上画等高线,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位相当于山顶,关节间的部位相当于鞍部,手指的背部相当于山脊,手指缝相当于山谷。向手背上撒些水,水顺着指缝向下流,说明山谷是集水的部位,往往成为河流的发源地。小指和拇指的外侧相当于陡崖。把手伸开就是平面的等高线图,握住拳头就是立体的地形。这样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坡、缓坡等都能一目了然。演示时,师生共同参与,边指部位,边提问,边回答,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和想像力。
三、塑料板——平行光线
学生在学习“地球的公转”时,对于太阳这直射点的移动,很难理解,因为这一地理现象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太抽象了,课堂上仅凭教师的语言,也很难将这一现象解释清楚,如何理解太阳的平行光线?如何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关键问题是将抽象的太阳平行光线形象化,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看到平行的太阳光线照射到地球表面,由于地球表面是一个曲面,必然导致有的地方光照距离短,有的地方光照距离长,而光照距离最短的那个地点就是太阳的直射点
四、烧饼、油条和馒头——塬、梁、峁
对于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的学生来说,黄土高原是距离遥远和陌生的,理解塬梁峁这三种特殊地形有一定的难度,根据它们的形状,在课堂上,我借学生每天早餐时享用的烧饼、油条和馒头来比喻,帮助学生来理解这三种地形,因为有了熟悉的实物作为桥梁,理解的难度明显降低。
五、桔子皮——地图的变形
地图的变形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没有必要理解,但是在学生地图的知识时,有些学生非常细心,他们发现在不同的地图中,我们中国的轮廓略的差别,这是为什么呢?怎样向学生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其中涉及到地图的变形,这显然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必须借助学生熟悉的实物,降低学生思维理解的难度。
六、苹果——地球的形状
初一学生一开始学习地理时,就接触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对于地球的形状,学生就有点糊涂了,地球的形状是两极地区略偏,赤道地区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这是怎样的一个形状呢?课堂中我向学生展示一个苹果,苹果的形状恰似地球上述的不规则球体。学生通过观察苹果的形状对地球的形状有了直观的认识,将这一抽象的地理现象具体化和形象化。
七、纸环——离心力
有学生提问,地球为什么会形成现在这种不规则的球体呢?因为地球在46亿年的不断自转和公转中,赤道地区的转动速度最快,受到的离心力也就最大,这出股强大的离心力驱使赤道地区渐渐远离地心,从而向外鼓得最厉害。综上所述导致地球不规则球体的主要力量就是地球运动过程中的离心力,然而面对初一的学生,他们的物理知识几乎为零,对于离心力绝大多数同学都是闻所未闻,如何向他们解释清楚。课堂上,我给每一小组的两位学生发了一根筷子和一张长20Cm,宽2 Cm的韧性较好的纸片,让小组两位学生合作,将纸片圈成一个正圆形纸环,并上下各挖一个洞,将纸环固定在筷子上,并可以自由转动。让学生双手搓动掌中的筷子,纸环也随之转动起来,观察纸环在转动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发现纸环在转动过程中,位置上移,并变成扁圆形状。在这一过程中,纸环在转动过程中由正圆变成扁圆,离心力被直观和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学生在手工制作的快乐中理解了离心力这一原本抽象难懂的力。
篇12
云南少数民族在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艺术的宝库。特别是云南少数民族的图腾图案更是蕴含着云南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审美情趣。它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最典型、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也是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宝贵财富。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深入地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图腾图案的构成形式,探讨图腾图案构成的形式因素和形式美,从中发现潜在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对于弘扬和传承云南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开发与发展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文化创意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云南少数民族图腾概述
1.1 图腾的文化内涵
图腾最早产生于原始时期。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有过自己的图腾文化。图腾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也是最为奇特的文化现象之一。它是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进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
图腾是承载神灵和祖先灵魂的载体和象征,也是氏族的徽号或象征。不同地区、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图腾。在云南,不同少数民族有着各自民族的图腾,并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图腾形式和图腾文化。
云南少数民族图腾图案更多的是表达由认知局限所导致的心理、情感和生存期望。通过对图腾的敬畏、崇拜和感激。表达了他们对神灵和自然的敬畏,也表达了对祖先的尊重。它体现了祈求、保佑、丰收和驱邪等人类生存的期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云南少数民族的图腾图案承载着自然、历史和祖先的信息,也承载着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图腾是云南少数民族先民原始思维的外在体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图腾成为人们精神活动的一种象征。
1.2 图腾文化形成的历史成因
图腾产生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力低下和人类对自然的无知,其中主要受社会经济状况和思维状况两个方面的影响。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意为“亲属”“亲族”等。德国民族学家图恩瓦尔德认为,图腾崇拜意识是原始人对死亡的恐惧和对因果关系的需求交织在一起的这种局部观念系统化的结果。从各民族的图腾来看,图腾的形成包含了太多的因素。原始民由于对世界认知有局限,对天地自然的迷茫,对生存的期望,对疾病、死亡的无奈,对祖宗的眷念,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等,都有可能成为图腾形成的要素。
云南少数民族图腾文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一些少数民族至今仍不同程度地保留或残存着不同类型的原始崇拜。有对自然和生存的崇拜,如对神灵和祖先、土地、动植物、日月星辰、原始巫术和文身的崇拜等。他们对这些不同类型的东西的崇拜正是各民族图腾形成的重要原因。
在云南少数民族原始人的眼中,自然是神秘的、超能的物质和神灵。在民族历史沉淀的基础上,他们把自然和神灵理想化、主观化、人格化,创造出很多图腾的形象,期望通过对图腾物的祭祀和崇拜得到神灵的庇佑,图腾文化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2 云南少数民族图腾的形式构成
2.1 云南少数民族图腾的分类
云南少数民族的图腾有多种类型,依据图腾所针对的群体划分,可分为民族图腾、部落图腾、氏族图腾、家族图腾和个人图腾等。依据图腾物来划分,可分为物体、文身、图案、符号等。依据图腾的对象划分,可分为动物、植物、山石、太阳、抽象形体等。这些图腾的物象通过用拙朴的造型、丰富的图案和神秘符号传达了云南少数民族的图腾文化和原始居民的思维和生存信息。
在诸多的图腾形式中,图案化的图腾,即图腾图案的形式最为丰富和多样。
2.2 云南少数民族图腾的形式构而成
第一,以动物为图腾的形式构成。在原始社会,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劳动工具简陋,对自然的认知也非常有限,原始人的生命常常受到来自一些大型动物的威胁,人的生命在自然面前显得十分的脆弱。为了生存,原始人希望凭借其凶猛的力量使自身变得强大。如果与这些动物有血缘关系,就可以得到那些动物的保护并且拥有它们的力量,出于生存和期望的需要,各种形式的动物图腾便成为满足他们内心需要的期望。
在云南少数民族图腾构成中,动物图腾的形式非常比较普遍。虎、熊、猴、羊、蛇、鼠、鸟、蜂、鱼、虫等动物构成了不同的动物图腾形式。
在白族的氏族图腾中,雄性白虎为该氏族所崇拜的始祖,氏族中人都自称为“虎儿虎女”。此外,白族中还有以不同动物为图腾的氏族。如熊氏族、虎氏族、蛇氏族、鼠氏族等。他们认为自己是这些动物繁衍的后代,并相信会得到这些动物的庇佑。在傈僳族村寨中,不同姓氏的氏族也常常有自己的动物图腾,如虎、熊、猴、蛇、羊、鱼、鸟等。哈尼人以狗、虎、蛇、鹌鹑等为自己的图腾,少数民族地区至今还有对图腾物捕食的禁忌。傣族以龙、牛、雄狮、虎、蛇等动物为图腾,并保留了一些图腾的传说以及图腾文身的习俗;彝族以牛和虎作为自己民族的动物图腾;佤族的动物图腾是牛,在佤族的传说中,牛是拯救佤族的恩人。
第二,以植物为图腾的形式。在云南少数民族图腾的形式构成中,图腾构成物是多样化的。在原始民的图腾中,孕育了各种各样的图腾观念和图腾形式。除了动物外,植物也被作为图腾的构成形式。认为本氏族能够像所崇拜的植物一样得以生存和延续,能够得到崇拜的植物的庇佑和保护。
在云南少数民族的植物图腾形式中,葫芦、树木、花、草、茶叶、荞、竹、柚、麻、菌、菜稻、黍、麦等,这些植物大多数是与人的生存需要关联密切。
通过将这些植物作为自己氏族的图腾,以期保证有足够的食物和子孙的繁衍,从而达成满足丰衣足食的愿望和期望。
德昂族将茶叶、葫芦作为自己的图腾,普米族将草作为自己的图腾,布朗族以葫芦和树木作为自己的的植物图腾。拉祜族民间流传着葫芦孕育和人类源自葫芦的传说,认为葫芦是吉祥、神圣之物;傈僳族将荞麦、麻、茶、竹、紫抽木、菌子等作为图腾,这些图腾植物大多是生存必需的食物,反映出傈僳族先民生活的艰难以及对生存的关注。
第三,以自然物为图腾的形式构成。在云南少数民族图腾形式的构成中,有以雷、电、风、雨、日、月、星辰等自然物作为自己的图腾。这种崇拜反映出原始人由于认知的局限,滋生了对自然的恐惧感和关于自然地神秘感。将太阳和月亮作为图腾体现了原始民对白天、黑夜的自然现象所产生的一种内心的迷茫和神秘。
景颇族认为万物有灵,崇拜自然和祖先。他们认为天上的太阳、月亮、星辰、风、雷、雨、电等皆有灵魂,可预示吉凶祸福。阿昌族、基诺族等少数民族都被太阳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并将太阳以图案化或符号化的形式运用于服饰和祭事动之中。基诺人在背心上、背包上都绣有太阳的图案,太阳鼓是基诺族的重要法器,基诺人在除夕敲鼓,据说它能带来吉祥。
第四,以雕塑为图腾的形式构成。在云南少数民族图腾的构成形式中,一些少数民族以柱、桩等形式的雕塑作为图腾。这种雕塑形式的图腾与其他图腾形式相比,由于是人依据内心想象创造的,因此,雕塑形式的图腾倾注了更多的主观情感因素,蕴含了更多内心寄托和期望。
佤族的牛角桩图腾是以牛角代替牛派生出来的图腾形式。一些佤族村寨把雕成牛角状的桩子当作牛的图腾来崇拜,从雕刻生动的牛角桩图腾中,反映出了佤族先民对牛寄予的特殊期望和情感寄托。景颇族祭祀桩中的“地鬼桩”,也是少数民族雕刻与绘画结合的一种桩式雕塑图腾。
第五,以表达繁衍的愿望为图腾的形式构成。在云南少数民族图腾的形式构成中,生存和繁衍是种族延续的重要前提,在对生育和繁衍无知而又期望种族兴旺的状况之下,以表达繁衍的愿望为图腾对原始人而言就自然而然。种族的繁衍是世界上所有民族共同关注的话题。因此,在世界各民族的图腾中,生殖崇拜是很普遍的现象。
基诺族有本民族自己繁衍生息的生殖图腾。哈尼寨门旁男女雕刻,能明显辨认出哈尼族对生殖繁衍的祈祷;在佤族门板上的人物浮雕形象中,男性生殖器官的男子,被奉为男性祖先,是保佑子孙后代繁衍的象征,也是生殖崇拜与生殖图腾的象征。
3 云南少数民族图腾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图腾文化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文化形式之一。它蕴含着深厚的民族历史和文化。它以独特的语言形式展示出图腾文化所具有的地域文化、民风、民俗和艺术气息,也展示出了云南少数民族图腾文化神秘、纯朴、自然的文化特征。
当今的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方式改变,不同文化与现代审美追求和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融合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特别是在注重创意的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云南少数民族图腾文化对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由于民族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根植于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历史条件及文化背景之中,民族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之间必然存在碰撞与冲突,但是传承民族文化开发创意经济仍然是不同忽视的。而传承与开发少数民族文化需要从地域、审美、方式、途径、可行性等方面进全方位地思考和研究。简单的“拿来主义”和“贴标签”是无法将云南本土少数民族文化和民族元素融入现代都市的生活中,更不可能被更多的人接受和使用,也就不能真正传承和开发少数民族文化。
篇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0-0083-04
[作者简介]史献计(1967―),男,江苏泰州人,本科,江苏省南京市化学工业园区教研室,中学高级。
物理探究教学中,问题研究与问题解决是探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开展“问题”研究是探究不可超越的过程。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可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与猜想、开展探究和得出结论的过程中不断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体系,通过价值体验来发展其探究科学的能力。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其关键要素是“问题”的设计。本文结合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问题”的评价:探究的决策因素
物理教学过程中对“问题”的处理应当以对“问题”价值的判断作为开始。从教学实践活动来看,有些教师对课堂中的“问题”不加筛选,一味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有些教师还认为不要紧,是“问题”就行。于是,在教师的“鼓励”之下,学生五花八门的“问题”就来了,有些问题甚至与当前所要讨论的问题根本毫不相干。凡此种种现象说明,物理教学过程中往往只重视“问题”提出,而不重视对问题的评价。事实上对问题的评价是培养探究能力的重要环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所面临问题的选择与决策能力。
例如,在“重力”的教学中,为了探究重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学生提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指固态、液态、气态)以及材质有关。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对这些因素进行判断与评价是进入下一步探究的前提。对于“形状”的评价可以用“橡皮泥”来做实验引导学生分析,这里实际上控制了“质量不变”这个因素在里面。通过不断改变形状来测量其重力,发现其形状的改变不影响其重力大小。对于状态的评价可以用“冰”溶解(因汽化而蒸发的部分可以忽略,用弹簧秤测量基本看不出其变化)来测量重力,发现其重力不受固态与液体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对于气态,学生的生活感觉是“气”比较轻,因此,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物体变为气态后物体的重力要减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封闭容器蒸发水来做实验引导学生分析,以整体称量的方法发现:水变成气之后,整个容器的“重”与未汽化前是相同的,有理由认为水的重力与状态无关。对于材质的评价,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材质不同所影响的是什么。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知道,材质不同,实质上是物体的密度不同,而密度与体积的共同因素是质量,即[WTBX]m=ρV[WTBZ],从而引导学生研究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将探究活动引导到预期状态之中。
二、“问题”的价值:探究的价值导向
课堂上无论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还是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者是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其价值都关系到探究的价值导向与探究的质量。从物理的教育功能角度来看,物理教学中的问题的价值取向应当定位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问题指向性要明确
所谓指向性明确是指所提出的问题要针对当前情境,为进一步深入了解与之相关的性质、特征、规律等起到引导作用。例如,在进行“密度”教学时,教师设计情境“将石块和木块投入水中,木块上浮石块下沉”。针对这个现象,教师可以有两种提问方式:一是提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二是提出“发生这种现象是因为木块轻石块重吗”。前者直接要求学生回答本质因素,对于初中生来说,密度概念还没有建立,要求学生回答或是探究存在一定的困难。后者的指向性比较明确,而且还隐含了对“重”与“轻”的理解问题(这为后续理解密度概念打下基础),通过“搭支架”的方式将问题情境所要探究的规律呈现在学生面前,其价值导向具有应然性。
(二)问题要促进思维活动的开展
问题的思考性要强,所谓思考性是指所提出的问题需要通过思考与探究才能回答,而不是凭经验与常识直接随口就能回答出来。正如布鲁纳所说,难易适中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足以激励学生向下一阶段发展,促进学生进行“反省性”探究,使思维从“前反省状态”进入“后反省状态”。在这种状态转变过程中,智力活动总是尝试性和探究性的,始于问题的提出,终于问题的解决。
例如,在“光现象”教学过程中,提供情境“站在平静的湖面上的人看到了水中有许多图像:水中的鱼儿、水中的云”。提出问题1:“请你解释这两种现象”,问题2:“从成像原因来阐述你看到的水中的鱼儿与水中的云的异同”。问题1是要求说明现象,问题2要求学生从成像原理角度来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区别。前者的思考性不太强烈,后者则要求学生区别水中鱼和天空中的云这两种虚像的区别。其成像原理不同,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看见的云彩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与思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三)问题要促进科学方法的体验
所谓体验科学方法是指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研究来体验其中所蕴含的物理科学研究方法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重力影响因素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的重力数据如表1所示。
在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直接让学生计算[WTBX]G与m的比值,然后要求学生提出问题“你看出其中的规律了吗?”显然问题没有思考价值,更不能让学生体验其中所蕴含的科学方法。事实上,初学生根本就不懂为什么要用G与m比来找规律。从数据直观表现来看,随着质量m的增大,物体的重力G也增大。根据伽利略对自然规律满足简单性原则的理念,教师可设问:“由实验数据我们是否可以判断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成正比呢”或“物体的重力G与质量是否存在某种简单的数学关系呢”。这就需要学生进行思考,从而采用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对于不同物理量的处理方法有三种,分别为相乘、相除与画图像。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可以用G与m的比值,或画出Gm[WTBZ]图线,来寻找其规律。这个过程既训练了思维,又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体验了物理科学方法,其所产生的教育效果是显著的。
(四)问题要有利于猜想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探究教学的猜想环节是让学生“乱猜想”。在探究教学过程中,当教师的提问遭遇“冷场”时,“同学们想想看还有什么猜想”“想错了也不要紧”等“鼓励”性语言充塞课堂。这种现象说明了教师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猜想,学生不知道如何猜想,不知道向什么方向猜想。因此,课堂问题设计要有利于猜想是问题价值所在。
例如,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目标是想让学生猜想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那么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就需要选择与质量、速度有关的生活案例,让学生对身边的这些生活案例进行猜想。这种问题设计策略方向明确,有利于教师在学生思维开放的过程中运用收敛的策略来指导学生进行物理思维,从而达到既完成猜想目的又激励学生思维发展的效果。一般来说,教师可以根据生活经历和自然现象、学生已有的物理知识、现象显著的物理实验、学生直觉思维等方面来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科学猜想。
三、“问题”的质量:探究的保证
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就是问题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因此“问题”的质量就显得比较重要。问题质量要针对物理的特点和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综合运用问题技术,提高问题质量。
(一)直观:注重问题探究的本源性
人们智力活动的发生与发展需要经历由外部物质活动向内部认知活动转化的过程。教学可根据这个原理来促进学生由外部的、物质的、展开的活动向内部的、压缩的活动转化,充分运用形象化材料和实验揭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展现探究的演绎过程,使学生探究问题的轨迹清晰可见,抓住探究问题的落脚点,找准问题的本源。
例如,在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分析小车在不同表面的运动情况提出问题:“找到它们的发展趋势,即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状态如何?推广到理想化情况,如果表面十分光滑,小车运动状态又将如何?”教师提出的问题针对学生对实验现象的直观认知形成的困惑而设计。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仔细观察学生的行为状态,了解他们的认知思维方式,摸准他们的思维脉搏,因势利导地提出问题,抓住问题的探究方向。
(二)渐进:注重问题探究的节奏性
学生的思维发展是需要过程的,因此,探究教学问题的设计要针对学生的思维过程的渐进性来合理设计具有程序性和阶梯性的问题。问题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新的高度。教师可创设“小步距”问题,把一个复杂的、难度较大的课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
例如在“探究导体电阻影响因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小步距”的问题:1.导体电阻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试根据已有知识进行猜想。2.导体的电阻与各相关因素关系可能如何?3. 如何通过实验确定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关系?试设计实验电路。4.在进行导体与各相关因素实验中,如何控制实验条件?5.由本实验可以看到,对多因素的问题,如何控制变量,其基本方法是什么?
(三)适度:注重问题探究的适当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人能用现有知识回答某个问题,思维过程就不会发生;须借助没有掌握的知识才能解决时,思维过程同样也不发生。因此,问题的适度性是引发思维的基本要素。只有适合学生思维层次的问题才会引发学生思维发展与深入。
例如,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可以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创设情境,设计出环环相扣的一系列问题,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拓宽思路。如学习“温度计”时设计下列问题:1.利用其他原理能否制成温度计?2.能否制成其他形状的温度计?3.温度计内的液体能否用水代替?为什么?4.温度计的玻璃管内径变大会怎么样?5.使用温度计前应注意什么?如何正确测量液体的温度?这些问题呈螺旋发展的梯形,问题的设计能够适应初中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促使学生思维从低级向高级、从未知到已知、从少知到多知、从模糊到清楚发展,基本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求。
(四)深刻:注重问题探究的开放性
对不同的学生个体而言,其探究品质也是不同的。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创设多元性、开放性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探究能力在不同水平上发展,并使学生的能力发展具有深刻性、丰富性、多样性。
例如,根据物质特性及其规律特点,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如何区分两瓶已失标签的蒸馏水和NaCl溶液?”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视野来进行探究。如,利用密度不同,就有“比较相同体积的两种液体的质量”“比较相同深度两者产生的液体压强大小”“比较同一木块在两种液体中露出的体积大小”等方案;也可以根据蒸发后物体状态或残留物等现象来设计方案;更可以根据两者的导电性不同来设计方案等。
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引导学生智慧。”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问题的设计要从问题评价、问题价值与问题质量等角度来进行,以期教学过程中能够恰当地把握问题空间,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认知规律,在促进探究能力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