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从众心理的危害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从众心理的危害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从众心理的危害

篇1

1、道德从众

大学时期是高职学生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从众心理严重影响了高职学生道德观的形成。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把握从众心理对高职学生道德观念的引导至关重要,同时也要避免消极的从众心理。大学校园里,有很多学生参加学校的公益活动,如爱心募捐、青年志愿服务等,同时也有很多学生旷课、夜不归宿、考试作弊。很多同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对其心理健康和道德观的形成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要把握从众心理对高职学生道德观的正确引导。

2、消费从众

上了大学,大开眼界,校园里不乏有“穿衣戴帽各有一套,抽烟喝酒各有所好,吃喝高档穿戴时髦,烟酒名牌网吧长耗”之辈。进餐馆、游名胜、过生日、喝补助,名目繁多,五花八门。主要原因就是高职学生从众心理在左右着他们的消费观,从而引导学生跟风潮流,使大学校园攀比之风日渐盛行。这种从众心理严重影响了高职学生身心健康。

3、学习从众

有这样一种现象,进校时随意安排的班级、宿舍,一年左右时间,便在各个方面显示出各种不同,出现了明显的不同步现象。得奖学金的、英语过级的、考证的总是集中在某些班级、某些宿舍。有同学说,哥们几个都在考证,我不上进,岂不丢人?也有同学说,我们宿舍英语三级都没过,我急啥?勤奋学习和虚度时光在大学校园成了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气,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4、作弊从众

社会上流行“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样一句话,大学校园里也是如此。有学生说“不抄白不抄,考试没过,看谁同情你”,有学生说“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有学生说“你辛苦一学期还赶不上我突击一晚上”,考试作弊方法越来越多,同学间互相学习,考试时发挥得淋漓尽致。那些不作弊的或不会作弊的学生反而被讥笑为“傻瓜”、“蠢蛋”。

5、恋爱从众

众目睽睽之下,青年男女同读一本书、同吃一碗饭、同坐一张凳,在大学校园随处可见。大学校园为学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恋爱场所和环境。时间、环境、年龄、文化程度相差无几,无疑方便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所以很多学生走向了恋爱的天堂,坠入了爱河。可是随着时光流逝,那些本来在教室、图书馆、宿舍的学习爱好者也耐不住寂寞,也走向了恋爱的潮流,“再不谈就没有机会了,马上要毕业了”。这种现象也是从众心理的误导。

6、择业从众

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就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职学生就业日渐市场化,大多数高职学生就业观掺杂着功利性。现如今的高职学生在就业上产生了盲目性,不从自己的兴趣和自身的能力出发,盲目跟从别人。看到其他同学工资高,选择盲目跟随,从而耽误了适合自己的工作。这种盲目的从众心理对高职学生自身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高职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当个人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或与群体中大多数人有分歧时,会感受到一种压力,这促使他趋向于与群体一致的现象,叫做从众行为。主要因素有:1、群体因素,2、情境因素,3、个人因素。一般地说,智力低下、自信心不足、性格软弱者,较易从众;妇女比男子容易从众。从众可能是盲目的,也可能是自觉的;可能是表面的顺从,也可能是内心的接受;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是积极的。

1、社会环境是高职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

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社会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特点,高职学生在选择社会价值观念时无所适从,从众心理成为高职学生的必然选择。高职学生面临着传统价值体系重构和新的价值观念形成的复杂状况,当他们对自己的观念无所适从时,就会选择跟从自己群体或团体盛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从而成为当代高职学生的从众和模仿的标准。高职学生对社会规范的遵从,也是产生从众心理的主要原因。社会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下,形成了固定的共同的遵守规范,因而遵照规范办事,是高职学生心理准则和模式的首选。

2、高职学生自身心理需要是产生从众心理的内在原因

高职学生从众的根源就是环境对自身的无形压力。现如今高职学生在心理承受能力非常欠佳,在自己观点与其他多数人观点发生冲突或产生异议时,大多数的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选择从众。每当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与群体的观点或行为准则发生矛盾时,学生就会从内心感到紧张不安,使自己在思想和行为上改变原有的观点,保持与其他人一致的状态。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经常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平时没有主见的学生会不由自主的在思想和行为上出现从众心理,随大流。致使大多数学生缺乏独立思考,服从大众,导致盲目跟风。

三、高职学生从众心理的弊端和危害

有的人对“从众心理”持否定态度。其实它具有两重性:消极的一面是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成规;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即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和误会等。

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发扬“从众”的积极面,避免“从众”的消极面,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遇事和看待问题,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能够正确判断,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

1、从众带来的学生个性消失

当今社会,家长都重视孩子的特长,“大家都在学,我不学不就落伍了”,于是乎也不管有没有天赋,什么钢琴、足球、跆拳道等等,什么都学,课余时间一点没有,文化课成绩也下降了,高考也考不到理想的大学。最终结果到了大学,个性特长不专不精,落得两头失误。这就是从众心理造成的个性消失,在高职学生中显得尤为突出。

2、从众的心理使学生获得了匿名感

从众的心理在群体高度一致性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了匿名感,因此学生做事会无所顾忌。这种情况通常会发生在做一些违背原则的事情时出现。过马路红灯亮时,本来还打算遵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亮时再走,可发现闯红灯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便有了大家都闯,自己一个人也没什么大事的想法,也就无所谓了;很多像随地吐痰、不遵守公共规则等现象,都受这种从众行为的影响,导致学生很多不文明现象发生。

3、从众的心理给学生带来了淹没感

从众的心理因为群体的共同行为给学生带来了淹没感,扼杀了创新的勇气和锐气。从课堂上的发言到开会时的表决,从思维的定式到惧怕风险的承担,无一例外的都有从众心理在作怪。这种心理有的是因为利益,有的是因为怕出风头,有的是因为要明哲保身,有的是因为害怕承担责任。而这一切最终的结果就是将本来刚刚萌发的新思路和新观点活活扼杀在萌芽状态。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差,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篇2

Study on Commo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Students

LIU Xiaoqin

(Xizhangzhuang Elementary School, Heze, Shandong 274700)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asons of primary common mental weariness. And then promoted some suggestions to overcome the above unhealthy psychology. These measures show good effects on practical teaching.

Key words studying-weariness psychology; mass-following psychology; antagonistic psychology

现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与学生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如何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已成为衡量一名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当学生在学习生活别是在心理上遇到困难时能够及时察觉并给予帮助。结合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笔者谈一谈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好奇心强,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的影响。加之紧张的学习,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在学习生活中,小学生容易出现以下几种心理特征。

一是“厌学”心理。厌学心理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客观上明显表现出来的行为①。主要表现为在校学习状态消极,学习效率低下,人也会变得烦躁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据我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约有70%多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这就是说厌学心理普遍存在。事实上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厌学情绪,只是表现程度不同罢了。现在学校里往往只重视教学成绩,教师加班加点备课,学生起早摸黑的学习。很多学生都是被动地跟着老师学,这种忽视学生的正常要求和兴趣爱好的做法,会使学生渐渐失去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容易滋长厌学情绪,优生也是如此。

二是从众心理。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②。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从众心理极的“盲目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可以形象的概括为“跟风”心理。小学生的行为具有群体性,每个学生都想成为事件的焦点,成为谈论的中心。一旦在他们的圈子中失去发言权,心理上就会感到失落、自卑。典型的事例就是在放学后,大批的学生不回家而是到网吧玩游戏。第二天,他们就会聚到一起,兴高采烈的谈论自己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和得到的装备。而“不合群”的学生在那里往往一言不发,感到非常的孤立。

三是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③。小学生由于见识能力低,往往容易“认死理”,思维短路。个别人甚至有极端心理,只要是家长说的一律不听,只要是老师教的一概不学。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小学生可塑性强,只要对他们进行细致地了解和具体地分析,抓住他们的优势和长处,就可以此为突破口,实施有效的方法纠正学生的不良心理。

对于有厌学心理的学生,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减少作业量,降低作业难度。我们知道,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要比成人短,长时间从事教师布置的作业,往往导致注意力转移,做错题,使学生越来越害怕做作业,厌烦作业。作业难度大,经过一定的努力仍无法解决时,一般情况下,学生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国内有人做过实验,每天课外作业的时间以30分钟左右为最佳,这是值得参考的一个数据。其次是培养学生的业余兴趣。有些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让孩子有一些其他的活动。实际上,广泛的兴趣所产生的是一种对事物、对世界的态度,这种态度是探究的。因此,抑制儿童的兴趣,实际上抑制了儿童对事物的积极态度,自然也包括对学习的态度。对于小学生的厌学,我们应全面考虑、分析诸多因素,重视对学生厌学心理的疏导,尽量减轻学生的心理和学业负担,使他们充满兴趣,充满信心地学习、生活。

从众心理具有两重性,消极的一面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即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从众心理的消极影响,使其发挥正向心理效应,从而发掘出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上,经常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鼓励他们不唯师、不唯书、不盲目、不轻信,敢于大胆发表独立见解。对于他们提出的见解,只要是有自己的想法,即使是错误的,我也会对他们独立思考的方式给予肯定和赞扬,对克服人云亦云的从众心理起到了显著的矫正导引作用。教师要有意识地对从众心理的消极效应进行调控和克服,比如在和学生交流时,用疑问的语气探究学生的态度;问问题时不是简单地索取答案,而是鼓励学生说出思维的过程;适当地开展“错例”、“反例”教学,让学生人云亦云的从众心理遭受失败的“打击”,从而克服随着大流走的盲从习惯,认识到盲目从众的误导性、危害性。

对于学生的逆反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三条途径。一是真诚的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师生硬的教育态度,呆板的教育方法,常常是造成学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教师在给学生提出要求时,应该使学生明白是非。学生有了缺点错误,应该正面说服教育,不要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不可将自己的主观好恶强加于学生。二是引导学生增强社会知识。一个人如果有渊博的知识,凭直觉就能认识到逆反心理的荒谬之处,从而采用一种更科学、更宽容的思维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取读报、看新闻和分组讨论的方式,让他们关心社会时事,开阔视野。三是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一个问题往往有多种解决方式,但在问题未解决之前却存在着几乎是无限的可能性。宽容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力是可以通过自我不断的思维训练来获得,它能激发出我们的创造力。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善于和学生沟通,抓住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可以通过家访、热情谈心、同学互助等渠道和方法,共同努力地做工作,那么学生就一定能够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阴影,积极健康的成长。

注释

篇3

情景一:初三某同学在周记中写到:“人家在看、在谈,我不看、不谈,显得太傻冒、太老土;人家在买、在玩,我不买、不玩,显得太寒酸、太落伍;同学们在一起看、一起聊,我不关心、不加入,就跟不上时代,就显得不合群。所以……”

情景二:班级的几位女同学相约假日上街买衣服,A同学看见一件漂亮的毛衣,式样和面料都不错,她觉得这毛衣就是平时自己一直想买的,怎么看怎么喜欢,可试穿时其他的同学都说不好看,不适合她,可A同学自己就是喜欢这衣服,可在众人的你一言我一语中,她犹豫了……

以上看似平常的两种情景,却折射出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从众心理。所谓从众心理,也就是常说的随大流。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的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状态。它可分为积极的从众和盲目的从众。从众心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体现。进入初中的学生生理和心理在迅速的发展,但他们的知识、经验相对不足,自制力较差,从众心理在他们身上表现得犹为明显,特别是盲目的从众心理在他们身上时有体现。盲目的从众心理会抑制学生个性的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缺乏主见,不利青少年学生的发展。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如何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从众心理,克服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的盲目的从众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盲目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1.学生所处家庭和社会对学生心理的不利影响。家庭和社会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说每位家长都为孩子的成长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但不可否认,有些家长和他的亲友在教育孩子时往往带有一些世俗观念,如“入境随俗,要遇事随和,不要做出头椽子,不要标新立异,人家怎么样,你就怎么样”。长此以往,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很容易形成无主见,“遇事墙头草,两边倒”的盲目从众心理。社会是一个大染缸,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迅速,而心理发长不够成熟,知识阅历不够丰富,这就很容易受社会上一些不良习气的影响而产生盲目从众心理。

2.社会规范的压力的影响。社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共同遵守的规范,因而按照规范行事,成了一种心理准则和定式。应该说,这些规范在大部分时候是产生积极作用的,但有时它也会产生不利影响而使中学生产生盲目的从众心理。比如生活中常出现的“少数服从多数”规范往往使学生倾向于从众而避免枪打出头鸟。情景二中A同学就属于这种情况,就是一种盲目的从众心理在作祟。

3.生活中的经验压力和情景压力的影响。经验压力引起从众的情况往往是那些学习成绩较差或能力较低的同学,这些学生往往会觉得,别人的成绩好、能力强,自叹不如,就只好跟着大家,这类现象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较为明显;第二类经验压力,即有的同学将大多数同学的错误判断看成是正确的,或者虽然相信自己的判断没错,但因不能“标新立异”,或怕别人挖苦,从而表面从众,内心保留自己的看法。由于一时的情景所引起的盲目从众,在中学生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例如,一个班级中,假如好人好事没人表扬,坏人坏事没人批评,那么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较易产生盲目从众行为。

二、盲目从众心理的克服

实践证明,要使学生克服盲目从众心理并不容易,采取的方法不当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反而更不利学生的发展,要克服中学生身上存在的盲从心理,我认为以下几个方法是可行的。

1.努力践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俗话说“无知出偏见,真知出灼见”。现实生活中学生产生盲从心理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知识,缺乏阅历,学生有了真知就会产生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远离盲从。这就要求:一方面老师要努力践行素质教育要求,改变原有的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单一教学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不是只习惯于按老师的意志和命令办事的方式,不是只习惯于“依葫芦画瓢”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合作、自主学习中去,自己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也要求同学在努力学习的同时,对原有的自己认为有问题的知识体系要敢于质疑。只有在不断的质疑、不断的提出自己见解的过程中才可能慢慢远离盲目的从众。

篇4

(二)对教学的影响。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其中一个重要的判断依据就是考试成绩),来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最终使学生受益。考试作弊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一判断依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给教师带来一定的误导,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整体上降低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上所述,最终受损失的也是学生本人。

(三)对社会的影响。无论考试作弊成功与否,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学生终究是要走上社会,从而影响社会整体道德水平。

学生作弊时怀有侥幸心理和投机心理。学生作弊成功,会增加他们的侥幸心理,投机心理。当这种学生步入社会,以不健康的心态对待工作,将会影响到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试想一个带着侥幸心理和投机心理的医生,会如何面对他所收治的病人?试想一个带着侥幸心理和投机心理的建筑师,会如何对待他所设计的房屋、桥梁以及一些重要的、性命攸关的设施?

另一方面,学生作弊被发现,必然会受到惩罚,而不恰当的惩罚方式会增加学生的内疚感,负罪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健全的人格的形成。

二、独立院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现状

根据“武汉地区独立学院非毕业生学习与生活状况调查”显示,武汉地区独立学院大学生考试作弊现状呈以下态势:(1)超过六成的大学生曾在考试中有过作弊行为。(2)从性别来看,男生作弊的比例远高于女生。(3)从年级来看,大学生作弊的比例随年级增高而上升,即大三高于大二,大二高于大一。(4)从来自地区来看,来自城市学生作弊比率高于来自城镇学生,来自城镇学生作弊比率高于来自农村学生。调查院校包括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武汉大学珞珈学院等15所独立学院,调查对象为武汉地区独立学院的本科非毕业生。根据笔者针对自己所教授的相关专业和课程的学生进行的调查和了解,也基本符合这一结果。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武汉地区独立学院大学生考试作弊覆盖范围较大,作弊现象存在一定规律性。

三、大学生作弊的心理成因

有文章分析,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成因包括猎奇心理、从众心理、虚荣心理、侥幸心理、义气心理、责任分摊心理等。根据笔者对相关学生的调查和了解,该心理成因还包括对考试失败的恐惧心理、厌学心理以及针对监考人员的逆反心理等。

(一)猎奇心理。这种心理是许多人第一次犯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比较适合解释大部分大一新生考试作弊的心理成因。多数大一新生刚刚从严格的高中环境进入到相对宽松的大学环境,希望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尝试一些新鲜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潜意识驱使下,会带着猎奇心理去尝试曾经不敢尝试的事情,去触碰一些规则的底线,考试作弊就是其中之一。

(二)从众心理。从社会心理学而言,社会群体有从众心理,且有明显激化现象,也就是说如果有部分学生作弊或者作弊得逞,为保持与群体的一致性,其他学生也会被动作弊。

(三)虚荣心理。有些学生平时表现不错,甚至是学生骨干、奖学金获得者,他们考试作弊不是为了过关,而是为了得到更高的分数以便保持荣誉和评奖评优。而对于虚假的更高分的向往便成为一种虚荣心,似乎更高分代表更好的成绩,一旦考试中发现难以达到既定目标,在虚荣心的驱使下滋生作弊行为,走作弊这条“捷径”。

(四)侥幸心理,或者叫冒险心理。拥有这类心理的学生大多数是平时成绩不好,考试经常不及格,若再出现不及格可能重修甚至留下一级试读或退学。抱着“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铤而走险”的冒险心理作弊,希望能够以较低代价搏取更高收益。

(五)义气心理。这是由于同窗好友求助于己,碍于情面难以推脱而被动作弊。还有些同学是看到别人补考多次,主动伸出“友谊”之手救人危难。有替考学生曾在访谈中说过“在大学重修中,替考并非什么新鲜事,更与道德无关”,失信于同学的现实压力远大于失信于学校的潜在与未来压力。

(六)责任分摊心理。当许多人去做同一件事的时候,即使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甚至是违法的,人们也会认为“法不责众”,自己的责任会变小。同原来极少数作弊群体数量相比,当学生对作弊认同度大幅度提升后,作弊队伍扩大许多,也就使得他们对于作弊的“责任”问题出现“分摊”现象。这种心态的颠覆,导致学生个体内心对考试作弊的道德评价出现偏差,认为“大家都这样,无所谓”。

四、对策

一方面教师需要改革教学及考试方式:(1)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减少笔试成绩占学生成绩的权重。(2)合理制定考试内容,避免试题单一,增加试卷多样性。(3)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避免一味的灌输式教育,使学生喜欢上课,愿意上课,从而避免了因逃课而选择作弊的现象。

另一方面要科学管理考试,针对考试作弊的学生,应严肃适当的处理,可采用“杀鸡吓猴”的方式针对那些行为极其恶劣的学生,以达警示的作用。

五、结语

综上,考试作弊无论是对学校,对教师,还是对学生以及社会都有着极其严重的危害,而其成因又是极其复杂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考试作弊的问题,除了认真分析,根据其成因制定相关政策,更应该加大执行力度,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

参考文献

[1] 杨丽红等.独立学院大学生考试作弊状况调查研究[J].考试周刊,2012(93).

篇5

2、能力目标:通过反省、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适度消费、量入为出;避免盲目;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绿色环保的消费理念。

教学重点:做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教学难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过时。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上课老师来做个小调查:你曾为自己的某种消费行为后悔吗?为什么会后悔?

学生……

教师:的确,不合理的消费给个人和家庭会带来一定的损失,今天我们就来讨论:如何做个理智的消费者。

板书: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第二正框 树立确的消费观

二、教学过程:

情景活动一:

对话一:

女儿:爸爸,圣诞节我给同学送什么礼物呢?

爸爸:这有何难?商店里礼物多着呢!

女儿:我是弄不清楚朋友们喜欢什么!上月喜欢蔡依林,最近陷入“韩流”……

探究:女儿的同学在消费时反映出什么样的消费心理?请你评价一下这种消费心理。

目的:该设问旨在引导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对消费进行评价,有利于学生在分析过程中感

悟和理解课本知识。

学生:从众心理有仿效性、盲目性的特点;健康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不合理的从众消费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盲目从众消费。

板书:1、消费心理面面观(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对话二:

女儿:也不知道送啥给小刚!因为他这人总爱与众不同!新买的牛仔裤非得在膝盖上抠两个洞,在上面系了几个铁环。

爸爸:真是难以理解!

探究:小刚存在一种什么样的消费心理?请你评价这种消费行为。

目的:求异消费在学生中存在的比较普遍,因此学生可以 结合身边的人和事充分谈自己的看法、观点,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

学生:求异消费心理有显示与众不同的特点;合理的求异心理可展示个性,不合理的求异消费社会不认可;所以适当求异可行,过分标新立异不提倡。

板书:1、消费心理面面观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对话三:

女儿:还有小雯的礼物也让我头疼!小璐说她准备送个名牌手表给小雯。爸爸:

名牌手表可是很贵的!女儿:是呀!可我不能比她差吧,那多没面子!

探究:女儿存在一种什么样的消费心理?请你评价这种消费心理。

目的:攀比消费心理对家庭和个人带来是不利的影响,学生通过分析和身边的实例较容易得

出结论:该消费行为不值得提倡。

学生:攀比心理具有夸耀性、盲目性的特点;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是不健康的,因而我们不提倡。

板书:1、消费心理面面观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对话四:

爸爸:你们同学选礼物都只买贵的吗?女儿:也不是!小强他爸答应给他买双耐克鞋,他却要了双100元左右的安踏运动鞋,说安踏鞋便宜舒适。真傻!

探究:小强的消费基于一种什么样的消费心理?请你评价这种消费心理。

目的:中学生已具备了独立思考问题及判断是非的能力,得出:求实消费心理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好处,值得提倡的结论。

学生:求实心理是一种符合实际、讲究实惠行为;是种有利的、理智的消费,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好处;因此,值得提倡,值得发扬。

板书:1、消费心理面面观 (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情景活动二:

对话一:

小华:爸,小刚家买了新居后又买了进口家具家电。爸爸:放心吧,咱家决不会比他们差。妈妈:咱家房子的贷款还有10万没还呢!哪有钱买这买那的。

小华:欠这么多钱啊?

想一想:小华和爸爸的主张是基于什么样的消费心理?会给家庭带来什么影响?

小华得知家中的经济情况后,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做?

目的:通过让学生出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导学生得出消费应与收入相适应。

学生:消费应在在自己经济能力可承受的范围内进行消费,即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板书: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对话二:

妻子:老公,现在装修流行韩式,很田园。丈夫:听你的,一切跟着“流行”走。

小华:不对,网上说明年流行欧式。丈夫:那我们家要怎么装修好啊?

设问:小华家在房屋装修风格上是种什么消费心理?你认为他们该怎么装修?

目的: 改问旨在通过让学生提建议,从而得出:应避免盲从、要理性。

学生:理性消费应做到:避免随大流消费;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

板书: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对话三:

小华:爸,咱家门口怎么那么多塑料饭盒?爸爸:是装修工人吃完饭扔的。小华:国家不是规定不准使用塑料饭盒么,而且塑料饭盒危害很大!爸爸:这饭盒有危害啊?

想一想:使用一次性塑料饭盒、筷子等有危害吗?什么危害?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谈塑料制品的危害,引导学生得出:消费时要注重环保、绿色消费。

学生: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以节源环保为主旨,是一种值得提倡、宣扬的消费行为。

板书: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对话四:

小华:爸爸,咱家这一来可就跨入全面小康了!爸爸:那是,新房装修好了,我们家该鸟枪换炮了。家具、电器全换新的,把旧家具、电器全淘汰了。

想一想:你赞同父亲的说法吗?为什么?

目的:此问的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意识到:消费时应做到勤俭节约、做到不浪费。

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种正确的消费理念,任何时代都值得发扬光大。

板书: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三、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便于学生的整体

感知;同时也是学生将课堂知识内化的一种途径。

四、课堂反馈:

篇6

一、引言

考试日益成为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决定性工具,是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及考场心理的较为准确的判断方式。尽管考场纪律问题逐渐被重视,但考试过程中仍会出现各种学生作弊现象,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考场秩序,甚至对学校和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要从根本上解决考场纪律问题,就要从实际的考试过程中总结出一般规律,针对性地拟定解决方案和措施。在长期的监考过程中,学生的考试作弊现象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以片状性的规模化出现。因此,本文将分析学生作弊的片状性传播概念,以此分析学生的考试心理,并提出解决对策。

二、学生作弊的片状性传播现象

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的作弊现象往往不是以独立的个体出现,而是以某个点为中心的片状分布。这种分布也并不全是无规律可循的,作弊带有强大的传播性,考生对于答案错综复杂的记录和传递方式带有某种指向性。不同的作弊群体的性质不尽相同,从作弊的片状性传播上来看,就可分为以下几种。

1.以规模区分作弊的片状性传播。①小规模片状传播。小规模片状传播是指3~5人的作弊群体,群体的大小通常由考场位置决定。因为参与学生较少,作弊影响也仅限于其中的几个学生,所以这种作弊现象常常隐蔽不被发现,答案信息的传递率也高。小规模片状传播往往会产生同质化严重的答卷,无论是抄袭较为简单的选择题还是较为困难的问答题都会受到影响。正因为如此,它将比较严重地影响个别学生的考试成绩,难以正确体现原有的学习水准。②大规模片状传播。大规模片状传播是指5人以上的作弊群体,借助现代传播工具,会产生更加庞大规模的影响力。大规模作弊没有考场位置的限制性,主要受考试科目、考试群体、监考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在考试过程中,由于一部分考场纪律的宽松以及监考人员的懈怠,会产生明显的消极后果,这种后果对于考试的结果的冲击的是非常强烈的。

2.以特性区分作弊的片状性传播。①点与点组合的片状传播。点与点组合的片状性传播与大规模传播类似,是以考试水平相当的考生个体为基础而形成的作弊群体。它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当某个考场内的监考环境不达标时,就会同时产生多个个体的作弊行为,从而带动周边更多的人参与。该群体最初的作弊行为并不是互相联系的,而是由个体作弊带动的大规模片状传播,对整个考场环境具有十分恶劣的影响。②由点到面的片状传播。由点到面的片状性传播与小规模传播相近,是以个别或局部学习成绩较优异的学生为中心展开扩散。它往往在考试的后半场出现,是在答卷基本完成后的后期作弊行为。这种作弊现象在一个考场中可能会同时出现几个组团,但带有强烈的指向性,对中心点的指向性十分明显。只要在考试过程中密切关注潜在的中心点,基本就能杜绝该类现象。

三、学生作弊的片状性传播成因

通过对学生作弊的片状性传播分析,发现根据作弊规模、特性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成因。要彻底杜绝考试作弊以及作弊的片状性传播,必须溯源至该现象的成因,深入挖掘考场环境、学生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多年的监考经验,发现作弊的片状性传播主要有两个原因:偶发性原因、必然性原因。

1.片状性传播的偶发性成因。①部分考场环境宽松。考场环境受监考人员的限制性较大,监考的规范性能够很大程度地影响考场纪律的实施。学生在考试时会对考场环境有一个判断,在考场环境混乱的条件下,考生会不自主地产生作弊想法进而付诸于行动。因为缺少考场中监考人员的实际约束,原本不具有作弊行为准备的考生也会偶然性地产生作弊心理,而这种心理的影响往往是具有全局性的。②学生作弊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人的普遍存在心理,在考试过程中极易出现,是侥幸心理的片状化传播。当考场中的一小部分人偶然的有作弊行为并得逞后,其他的学生就会立即扩散出浓厚的侥幸心理。这种从众扩散的影响是很难控制的,是人性的根源问题,只有在对个别作弊学生的严肃处理下才能基本解决该考场的作弊问题。

2.片状性传播的必然性成因。①品德教育缺失。学生品德教育的集体缺失是作弊片状化传播的道德方面根源。无论是参与作弊的答案提供者还是接收者,都是违规考试的一部分。因为品德教育的缺失,道德的约束力也逐渐弱化,为作弊的片状化传播提供了重要保障。②知识教育缺失。作弊的片状化传播归根结底是知识教育的集体缺失,是学生知识储备的集体性不足。正是因为学生对于考试知识掌握能力的不足,才产生了片状性的集体传播作弊现象。这并不是偶然产生的,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与实际脱节,加之部分学生对基础课程缺乏必要性认识,片面追求实用性知识,对考试低分结果的预测使大部分人宁愿铤而走险获取更高的分数,对于自身知识储备不足的不自信是在长期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引导着学生的作弊行为从偶然性走向必然性。

四、解决学生作弊的片状性传播对策

学生考试时的个体性作弊就已经能够对考场环境造成影响,而由个体组成的片状传播更是对考场纪律以及考试结果造成了恶劣影响,它甚至会让考试失去应有的评判作用。如何解决学生作弊的片状性传播,阻断考场中违规违纪行为扩散的行为,尽可能减少对考试结果的影响是监考和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根据片状性传播的表现及成因,基本能了解其一般性规律,只要及时有效地在考前和考中制止此类行为,就能为考生和考场、学校和社会共同减少损失。

1.提高学生教育水平。①品德建设。学生的群体性作弊行为危害极大,违反了正常的学习秩序和社会行为标准,其行为将极有可能在未来时间内发酵并扩散到其他生活工作中。片状性的传播更是引发了群体性的道德失控,必须在学习过程中就加以品德建设,用道德来主动约束自身的不自主行为。②心理建设。基于片状化传播的心理分析,学生在考试中通常会是临时起意,通过对考试环境及周边考生的观察产生从众心理,这与生活中所提到的盲从基本一致。要客服从众心理,必须紧抓个体的心理建设,使其产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对其即将进行的行为有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用学生评价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还应该与教师自评、同行评分、以及教学委员会评分相结合。

2.强化监考人员职责。①明确监考职责。大面积的作弊片状性传播都是由于个别监考人员的长时间松懈和疏忽导致,在加强学生自律能力的同时也应当提高监考人员的监管能力。②严肃处理违纪。监考人员应当对考场内的违规违纪行为有一个统一的判定标准,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作弊行为有严肃标准的判定。这样才能防止作弊行为进一步扩散传播,阻断其更恶劣的影响性。

3.科学改善考场环境。①规范考场环境。规范化的考场环境能够基础性地解决大部分作弊及片状化传播问题。如在考前的考场准备中,严格清空处理考场内部的墙体、座位上可能用于作弊行为的信息;在学生进考场前,严禁一切手机、计算器等传播工具,笔记本、纸条等资料工具的携带;在考试过程中,减少一切影响考场纪律的杂音,控制个别学生扰乱考场秩序的行为。②科学排布座位。科学的座位排布也能防止作弊行为的片状化传播。因为片状化传播主要是基于作弊学生群体的熟识性,其将学习生活中的交流习惯带进考场,从而不自觉地破坏考场秩序。

五、学生作弊的片状性传播综述及解决的意义

通过对学生作弊的片状性传播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作弊的片状性传播是普遍存在并具有研究意义的。不同规模的片状化传播,会对考试结果产生不同等级的影响;不同特性的片状化传播是基于不同的学生群体产生的。而上述两种不同的分类,在很多情况下又是相辅相成,相互融合促进产生的。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我们可对其表现和危害有更深刻的认识。其次,作弊的片状性传播的成因是有迹可循并符合某些特定规律的。从偶发性来看,考场纪律的把控是造成群体性作弊以及片状化传播的根源;从必然性来看,品德和知识教育的集体缺失是导致学生铤而走险的主要原因。无论偶然还是必然,我们都可根据这些规律比较彻底地解决作弊问题。第三,作弊的片状性传播并不是学生单方面的问题,可从学生、教育者、考场纪律等多方面进行同步改进。加强学生的心理、知识、品德教育,可从根本上杜绝作弊现象的出现和传播;加强监考人员的指责感,为及时控制片状化传播提供最快速有效的解决之道;规范化的考场环境则是从长远的角度对考场作弊的片状化提出合理的方案。通过多方的共同改善提升,片状化传播就能有效缩减为个体作弊,并进一步全面解决所有作弊行为。了解了学生作弊行为的特性和危害性,对于如何更好彻底地解决作弊行为的出现,这都要靠新的文论来进行探讨研究。借本文抛砖引玉,从作弊的传播特性来分析,也不失为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篇7

安全文化的概念是在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能泄漏事故后,由国际原子能机构首先提出的。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ACSM)工作组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将安全文化定义为:个人和群体的价值、态度、观念、能力和行为方式的产物,它决定了对组织的安全和健康管理的承诺,以及该组织的风格和熟练度。英国健康安全委员会(HSC)定义安全文化为:个人和群体的价值观、态度、认知、能力、行为模式以及组织的安全健康管理方式和形象。积极的企业安全文化可表象为相互信任、共享对安全重要性的认知、对预防措施有效性的自信等等。安全文化建设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每个企业都应该有责任抓好安全文化建设。

一、人的主观因素是违章的主要原因

有关事故的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大多数事故的原因并非物质的原因。90% 的事故是责任事故,都与人的因素相关。更确切地说是人的不安全行为,追根溯源还是人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文化不高所至。任何一种管理活动都是人的活动,在安全管理系统人、机、环境诸要素中,人是安全的主体,人是决定因素。研究人的知觉规律,分析人的违章行为和违章心理不但十分重要,而且必要。

二、违章心理类型及成因

1.惰性心理。惰性心理也可称为“节能心理”,它是指在作业中尽量减少能量支出,能省力便省力,能将就凑合就将就凑合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懒惰行为的心理依据。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看到有些违章操作是由于干活图省事、嫌麻烦造成的。例如有的操作工人为节省时间,手握住零件在钻床上打孔,而不愿事先用虎钳或其他夹具夹固后再干;有些人宁愿冒点险也不愿多伸一次手、多走一步路、多张一次口;有些人明知机器运转不正常,也不愿停车检查修理,而是让它带“病”工作。凡此种种,都和惰性心理有关。存在这种心理的职工总认为按章作业耗费精力,出力多流汗多,所以干起活来简化作业程序,降低作业标准。

2.侥幸心理。这种心理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普遍存在,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问题在于: 单个的违章行为并不必然造成事故。有人统计:违章指挥造成事故的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 违章作业造成事故的概率仅有二十万分之一,而恰恰是这种较低的事故几率才造成了较强的侥幸心理和大量的违章行为。有这种心态的人,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也不是技术水平低,而多数是明知故犯。在他们看来,“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我。”这实际上是把出事的“偶然性”绝对化了。认为“一次违章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平时就这么干也没出什么事”。他们作业的时候心存侥幸,不按程序进行,安全难以保证。

3.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人的堕性本能的派生物。别人怎么干我就跟着干,自己不动脑子想想为什么,而是随波逐流。一般来说,每个人都不愿意自己的行动与团队或群体相悖,对此,美国心理学家阿希曾经以大学生为对象,做过一次从众实验,结果发现,37%的大学生为了“从众”而放弃了自己的正确判断。试想,美国人是很讲独立人格的,而且实验的对象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连这些人都尚且如此,更何况企业的一般员工呢? 调查发现,许多员工违章操作都是看见别人这么干,自己也就从众,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氛围。但是对于没有经验的违章者来说,出现事故的几率要比有经验的违章者大得多。

4.习惯心理。习惯心理是人类堕性本质的另一派生物。如果说,从众心理是与空间相联系;那么,习惯心理就与时间相联系了。有些违章行为一辈一辈的传下来,徒弟继承了师傅的作法;有些则是自己长期这么干的。“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很难自觉改变。当有的单位发生事后进行分析时,有的当事人会这样说:我知道不该在这时候违章,但是平时这样做惯了,一时没改过来。习惯是可怕的顽症。大量和长期的习惯性违章行为,正是造成事故的主根源。

5.逞能心理。有的人自己能力不强,但“自信心”过强,总认为自己有工龄、有资格,甚至有权力、有“位置”,“什么不能干?”盲目自信,思想麻痹。有时也感觉力不从心,但在众人面前、尤其是“竞争对手”面前,争强好胜,图虚荣、不计后果,冒险蛮干。

6.图快心理。存在这种心理的职工干活时“快”字当头,不讲安全,不顾质量,只讲速度,尤其是在下班前和恶劣天气条件下,更是快干快完事。

7.糊涂心理。存在这种心理的职工平时不加强规章制度、岗位标准和作业程序的学习,根本就不知道哪些是违章作业,干起活来稀里糊涂,安全事故就会接踵而来。

除了上述心理之外,还有其它心理过程,如冒险、麻痹、好奇、无所谓等等。员工“三违”时的心理状态有时是单一的,有时是交叉复杂的,我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人物具体对待,具体时间具体把握。只有这样,影响安全生产的许多不正确的心理才能真正消除。

三、违章心理的治疗

违章心理是导致各种有意违章行为的心理基础,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医,只有消除或弱化违章心理,采取措施将不良的心理状态调节到有利于操作安全的心理状态,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弱化方式主要有:事故弱化、教育弱化、处罚弱化等。

1.事故弱化。人本身对事故有一种恐惧心理,发生了事故,当事人、事故所涉及到的人以及类似工作环境者,就会在心理上对出现事故的类似工作环境,产生一种畏惧感,这就是事故的心理威慑作用。事故的心理威慑作用是弱化侥幸违章心理的主要手段之一,正是由于人类对事故危害作用的恐惧,才使人类千方百计防止事故发生。利用事故对人的心理威慑作用弱化各种有意违章心理,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参观各类事故现场、事故报告会和事故宣传画等

2.教育弱化。就是利用各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教育弱化有意违章心理,从而消除或减弱有意违章行为,是应用最普遍的方法。这就要求建立完善企业的教育培训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应包括职工安全规章、纪律的内容教育及实施练习。以及遵章守纪的意识能力教育及在生产中实施培养。要求对新上岗的工人和干部要进行严格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和考试,达不到要求就不能上岗; 已上岗了的工人和干部出现违章违纪者,按照违章治理考核办法需下岗重新学习,考核合格后才能再上岗。

3.处罚弱化。就是对违章行为进行处罚,从而弱化有意违章心理,减少违章行为的发生。其效果与职工收入有一定关系。收入高,处罚力度应加大。这就要求建立完善的安全治理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安全治理制度是遵章守纪系统工程中的“硬件”部分,企业必须建立起严明的、可操纵性的安全作业规章及劳动安全纪律的实施组织体制,应包括“三规两纪”( 安全规程、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与检修规程、工艺纪律、劳动纪律) 。不仅要建立完善工人遵章守纪的治理制度,更重要的是建立完善干部遵章守纪的治理制度,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能落在实处。企业内部,建议按照职工生产责任的轻重,企业奖励向生产一线倾斜、向高风险工种倾斜,使其责、权、利实现同一,从而激发职工热爱生产岗位,通过实行严格的赏罚,把“遵章守纪”的安全生产原则强化成工人和干部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为。

4.制度创新。在实行严格的赏罚的同时,提倡制度创新,在生产中有建立安全生产激励机制、风险抵押制度。尤其应建立起互控机制,如成员轮流安全值周方法、设立安全监视岗方法、违章违纪信息搜集制度、违章违纪信息分析制度、消除违章违纪行为控制制度和安全学习制度等。建立企业内部的对作业现场违章违纪进行检查、评选、公布制度,设立违章违纪曝光栏,定期公布违章行为,在企业内部制造一种遵章守纪光荣,违章违纪可耻的环境,形成强有力的群众监视机制。

通过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对员工违章心理进行诊治,采取针对性措施,弱化和消除违章心理,规范人的行为,增强人的安全意识,提升人的安全文化素养,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篇8

近年来火灾发生的频率加大,造成的损失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不但造成了财产的重大损失,而且造成了人员的群死群伤。寻究其原因,除了建筑物本身的消防安全不合理之外,火场中受困人员主观方面的原因也不容忽视。在火场这样特殊的场合下,很多人失去理智,通常采取一些不理智的逃生方式,进一步加大了火场上的人员伤亡。因此,研究火灾中人的心理状态及行为特点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为今后建筑物消防系统的性能化设计和建立疏散指挥体系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2 调查研究对象及方法

为了研究建筑火灾中人的心理行为反应,准确收集各种数据,掌握火灾中人的真实行为,为人的行为反应研究提供比较可信的依据,笔者确定主要调查对象为火灾逃生者、最早到达火灾现场实施救援的消防队员以及失火建筑周边的知情者。

通过笔者多次参加灭火救援和火灾原因调查过程中的亲身体验,询问100多名逃生者及失火建筑周边的知情者,通过使其冷静回忆当时的火灾场景、紧急情况下所想和所采取行为的方法,获得关于建筑火灾中人的行为反应的真实资料,为性能化安全疏散设计的科学研究提供基础。

3 人在火灾中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3.1心理活动的产生

人的心理是一种高级的反映形式,它具有两方面特征:第一,心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现实。人脑必须在客观现实的刺激和作用下才能产生心理,人脑才能把客观事物转化为主观映像。人的思维、情感、记忆等个性心理现象,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第二,心理具有能动性。人的心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并不像镜子那样是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反映。

3.2影响火灾认知过程行为的因素

经过对近几年火灾案例分析,可以得知对于火灾而言,如果逃生人员受过良好的消防知识教育和训练,而且能及时和准确认知火灾发生这一信息,因此作出正确避难行动决策的概率相对较大,有助于提高整个火灾避难行动的可靠性。

但若火灾发生时人员生理状态和避难能力等综合素质较差(如婴儿、老人、残疾人、病人),没有受过消防知识教育和训练,则其对火灾的认知可靠性将显著降低。建筑物火灾中认知过程常见的人失误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初期火灾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

(2)轻视了初期信息的重要性、行动迟缓,未能及时作出正确的反应。造成此类失误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消防报警不及时,另一方面是疏散人员消防安全素质不高。

(3)夜间值班,由于身体机能因素降低了人员的认知可靠性。

(4)由于无避难计划或未受过避难训练和教育,受群集行为影响,出现人为的认知混乱和无秩序状态。

3.3人在火场中心理的种类

人的心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现实。由于火灾具有突发性、多变性、高温性,烟毒性等特点,这种环境使人处于非正常状态,这种状态在心理学中称为应激状态,此状态对个体的心理功能和行为活动产生很大影响,使人出现异常行为,主要有以下3中类型。

(1)惊慌。惊慌是指在火灾中人接受异常灾难刺激表现来的一种焦虑状态和行为状态。这种焦虑和行为往往不能自控,更甚者丧失理智,从而影响逃生。引起惊慌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火灾突发性。突发的火灾使原来自身的心理平衡遭到破坏,使人们失去理智的控制。第二,建筑物超员,疏导不利,增加人们的心理压力。第三,报警不及时。在火灾中如果过迟地发出警报,火势已经增大,又会加剧人们的心理负担。

(2)恐惧。恐惧是指人对某些事物给自己带来或可能带来的危害所做出的消极心理反应。恐惧心理是建立在紧张心理基础上的,主要是由于缺乏应付或摆脱可怕的情境力量或能力而产生的,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造成恐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火焰和烟气,这是外因。火灾都伴随着高温和烟毒气体,会使人产生强烈恐惧感。第二,受困人员接受的消防教育少,这是内因。很多火灾案例表明:如果火场受困人员未接受过消防教育,他将会失去理性判断和思考,因此会产生恐惧感。相反,便可以冷静地面对火灾,从而机智地寻找逃生的办法。

(3)群聚。在火场中人员受到威胁时,就会产生群聚依赖心理,感觉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安全感,可以缓解心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惊慌感和恐惧感。群聚心理是在突发事件情况下,最容易发生的习惯性倾向。在突发火灾的情况下形成的群体,本来就是互无联系、无组织的临时群体,但在混乱之时凑在一起,虽不相互认识,却都认为是可以相互依赖的人。这种在无任何指令或暗示的举动下形成的自然集结气氛,往往越变越强。

3.4人在火灾中的行为特点

人的心理具有能动性,火灾突然爆发时,由于超出了人的正常压力范围,产生被迫的、应激的并带有本能的行为,在必然会导致错误的判断, 产生非理智的错误行为。

(1)从众。信息压力是决定火灾中从众行为的主要因素。从众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下意识性;二是自发性;三是性别、年龄与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着从众行为;四是从众心理随着楼层的增高而增强。

(2)趋光。人具有朝着光亮处运动的习性,以明亮的方向为行动目标。

(3)归巢。在公众聚集场所内,一般总是朝进来的出入口作逆向性的逃生,很少使用不熟悉的通道,只有当这段路被火焰、烟气封闭时,才另寻它路。

(4)走捷径。火灾中的人员为尽快脱离危险,都试图利用最近、最易通过的路线逃生。

(5)超常发挥。遇到紧急情况时,失去正常的理智行为,把全部精力集中于应付紧急情况上,会发挥平时意想不到的力量。

通过许多火场经验表明:这些异常行为除了火场的特殊环境外,主要是受习惯、下意识或经验的影响,其中火场经验是很关键的因素,逃生知识欠缺的人很容易出现上述行为。

4 结束语

综合火灾中疏散人员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特点,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共识:

(1)加强消防演练有利于人的安全疏散。在火场中人员产生不安全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和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常识而引起的,因此,培训必须顺应心理规律和教育对象的心理状况,积极开展火场逃生演练,培养人们的心理适应能力,这样有利于安全避险,减少伤亡。

(2)通过性能化的安全疏散设计可以引导人员安全疏散。根据火灾中人的心理行为规律特点,在进行安全疏散设计时应符合人员在火灾中心理行为实际,使人群形成有序撤离,从根本上保障人员安全。

(3)今后的研究发展趋势。本文所进行的关于火灾中人的心理行为讨论,仅局限于烟气危害过程的疏散和避难阶段,由于人本身的复杂性,其行为又是一个带反馈的复杂系统,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只进行了定性分析,今后需要应用动力学的原理建立疏散模型,采用计算机仿真方法,对疏散过程中人的行为进行定量分析。

[参考文献]

[1] 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231―232.

篇9

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增容扩招,大学毕业生总量逐年攀升。加入WTO后,国家产业政策日趋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国际化进程加快,人才选拔注重专业知识、岗位能力、实践经验和综合素质。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题诸多,容易产生以下不良就业心理。

1.焦虑抑郁心理。焦虑是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体验的情绪状态,多半是由不能实现目标或不能避免某些威胁而引起的。抑郁是悲哀、沮丧、郁闷等情绪体验,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和沉默寡言。大学生正处于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阶段。他们满怀激情参与就业竞争,结果事与愿违,必然感到失望,多次受挫会产生焦虑,若不及时调整心态,能发展成抑郁症,危害身心健康,严重者甚至会引发犯罪或自杀等极端行为。

2.随意矛盾心理。求职就业中,以我为中心,片面强调“双向选择”,常表现出随意违约频繁“跳槽”的矛盾心态。他们渴望就业急于求成,轻率辞职好高骛远。随意矛盾心理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

3.从众攀比心理。从众是个体受群体影响,放弃自己主张,转变原有态度,在认知、判断、信念、行为等方面与群体多数保持一致的现象。攀比是盲目地与他人进行不对称比较。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重组和完善时期,易忽视个体特异性,形成自我价值取向的从众攀比心理。在就业中,盲目涌向中心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一味追求热门行业或知名企业,想进大机关不愿下基层,常与他人攀比收入待遇、行业单位和工作生活环境。从众攀比心理使目前“有人无业就”或“有业无人就”的结构性失业现象更加严重。

4.自负偏执心理。自负偏执是自命不凡,盲目清高,刚愎自用,不善团结的心理表现。求职时,期望值偏高,偏执地追求择业高标准,无视跨专业的职业选择,“该出手时不出手”;一旦未被录用,不从主观上检查,往往偏执地认为社会不公,人为地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

5.自卑依赖心理。自卑依赖心理常出现于两种群体:(1)家庭贫困或就业有困难的大学生常常自我评价偏低,表现出害羞、内疚、胆怯、忧伤、失望等消极自卑情绪。他们是就业的弱势群体。(2)8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在自立、自信、自主方面不成熟,遇事犹豫不决,常过分地依赖父母或亲属决策。他们应聘面试要家长陪伴,签约要家长拿主张,甚至报到时还要家长陪送。

二、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归因分析

大学生群体正在步入成年期,正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边缘人”地位和“心理延续尝负期”,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多重价值观和人格的再构成是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形成的内因,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是大学生诱发就业心理问题的外因。

1.自身因素。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可是大学生择业认知心理却依然停留在精英化阶段。首先面对强大的就业压力,他们普遍表现出焦虑抑郁心理和自负依赖心理;其次,由于社会阅历较浅,心理发展尚不成熟稳定,不能正确认清自我,容易产生自负偏执心理和从众攀比心理;第三,初次就业时,过分理想化,心理承受力差,稍微遇到点困难或不满意就表现出随意矛盾心理,在择业、就业、“跳槽”和再就业的循环中反复徘徊。

2.社会因素。(1)传统就业观念,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不少大学生不顾自身条件,热衷于考研、考公务员,一心想“端铁饭碗,吃皇粮”。(2)就业市场缺陷。全国的就业市场五花八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入市成本较高;人事管理制度仍带有较强的计划体制色彩,毕业生异地就业派遣、落户口、接档案,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险等方面还存在着种种壁垒。另外,大学生招聘或使用过程中,凭关系、走后门,搞暗箱操作等不公平竞争也时有发生。(3)用人单位制度性歧视。不少单位过分强调工作经验,不接收女大学生,甚至还有身高和体貌等方面的限制;有些单位劳资政策不透明,钻国家政策空子,工资薪酬、福利待遇、劳动保障、社会保险等随意性很大。也有单位重招聘、轻培养,对招用的大学生,缺乏人文关怀,这也是大学生频繁跳槽的原因。

3.学校因素。(1)高校专业设置结构性问题突出。大学生就业既有总量性矛盾也有结构性矛盾,如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结构性矛盾是主要矛盾。高校扩招,基本上只是招生总量的扩大。出于自身师资力量的考虑,高校专业设置未能同步满足就业市场需求。(2)高校的实习实训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大学生普遍感到实习难,找到学以致用的实习单位更难,尽管政府已对大学生实习、学工交替予以政策支持。但要做到全社会都主动吸纳大学生实习见习,关心其成长成才,政府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采取相应的措施。(3)高校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必须改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多偏重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而在毕业生创业教育,求职能力培养,就业心理咨询等方面滞后。另外,高校注重“初次就业率”,强调“先就业后择业”,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助长了毕业生仓促就业,随意毁约,频繁跳槽等随意矛盾不良心理的滋生。

4.家庭因素。父母期望值过高而毕业生急切地要感恩父母,这些家庭因素也是大学生产生上述心理问题的诱因。

二、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的应对策略

1.构建社会防御体系。(1)全社会都要切实落实国家的《就业促进法》,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政策环境,要确保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充分就业的良性互动和正向循环,激励用人单位多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目前应着重解决毕业生异地户口准入和同城就业享受同等社会保障等问题,促进全国城乡人才双向流动,让大学生领悟到西部就业去基层锻炼的可行性和光明前景。(2)完善公益性人才市场体系,减少人才交流环节和入市成本,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切实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用人单位应当兼顾毕业生的人格利益和其他利益,减少各种就业歧视,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就业氛围。

2.构建学校防御体系。(1)深化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高校应主动与用人单位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切实推行“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等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升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大力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行动”。(2)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和谐的校园环境。高校在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3)努力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以创业教育和就业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行个性化和全程化指导,大力开展就业心理咨询,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为毕业生提供合理的就业平台;同时,要建立就业困难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双困”毕业生的就业帮扶机制,确保他们顺利就业。

3.构建家庭防御体系。家庭是大学生心灵的港湾,父母与子女间应多交流,增进理解和信任,配合高校做好思想工作。在求职受到挫折时,大学生最需要家人关心和抚慰,才能重建自信。同时,高校应从新生入学起就要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让家长认清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新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共商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共建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的家庭防御体系。

4.构建大学生自我防御体系。大学生应从学业、就业、创业几个层面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自身的就业创业能力。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抓紧在校时间,拓展职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发展多种兴趣爱好,构建不良就业心理的自我防御体系,学会自我排解各种心理问题,理性地参与就业竞争;还要确立创业意识,暂无条件创业应先就业,积累经验和人脉,等待机会再创业。

综上所述,只要有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关心和竭诚帮助,大学生毕业生就一定能自立自强,消除不良就业心理的影响,有效地破解就业难题,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伟大理想。

【参考文献】

篇10

一、大学生畸形消费的表现

消费者进行消费的主要是受到其消费心理的因素影响,消费行为也是消费者对客观的消费对象和主观的消费需求的实际反映。大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十分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影响,进而产生畸形消费的心理,最终导致畸形消费现象的发生。大学生畸形消费现象的表现有以下几点:

(一)超出家庭支付能力的高档型消费

物质的丰富和网购的兴起,使很多大学生的消费观发生变化,有别于以往家庭有提价多少生活费用就尽量省吃俭用并通过家教等方式勤工俭学,现在许多大学生的消费都追求品牌,数码产品和生活用品都追求超过自己家庭支付能力的高消费,把这些面子上的东西作为自己时尚与高贵的代表,完全忽视了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如最近有一则新闻,河南郑州某高校一女大学生自入校后长期购买高端品牌服饰和化妆品等,同宿舍的同学都以为她真的是自己口中描述的富二代。后来同学纷纷接到校园贷公司的催款电话,原来她的高消费全是通过校园贷来完成的,贷款还不上,最后公司把电话打向了老师和同学。事情败露后,也因为偿还不了高额的欠款而被迫退学。部分大学生高档型消费的心理往往都是自己的虚荣心作祟,当前部分影视节目和网络节目过于引导年轻观众的高消费心理,导致他们淡漠了人生理想和追求,以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为人生目标,希望以此弥补自己精神上心理的空虚,获得和周围来自富裕家庭同学相同的消费认同,提升自己的自信和人际。

(二)社会风气影响下的攀比性消费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父母在孩子身上的花费也越来越高,也更愿意在孩子身上花钱。在大学校园里,同学们生活在同一个圈子里,难免存在互相攀比的现象。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仍在形成时期,缺乏正确而有力的引导,会促使他们在自尊心和虚荣心方面更为重视,此时就把学习和个人能力的提升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会在明知家庭情况不太好的情况下死要面子,并且在手机、数码产品及日常生活用品中向同学看齐,父母所给的生活费用完全不能负担这种攀比的开销。长此以往,甚至会迁怒于父母不能为自己提供同学一样的优越环境,攀比性消费的结果最后甚至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灾难。

(三)媒体信息诱导的超前消费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西方的一些价值观及消费观流入我国,一些影视节目和网络资讯对于消费观念进行了不健康的引导。渠道多线上和线下的购物便利诱导着大学生开始了与自己身份及社会地位不符的超前消费。由于大学生走在时代最前端,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这些大学生都是90后,其标签是“张扬个性,追求自我”,这就使得大学生愿意花费大量的金钱用来购置最新颖、最潮流、最奇异的商品,从而展现自我,他们对有社会责任感的品牌更为青睐,希望以自己的消费能够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一些商家看到大学生这一消费心理,从产品的广告方面精心策划宣传,从而推波助澜大学生超前消费心理的形成。每个人都知道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其并没有经济来源,无法支撑个人的庞大消费,一些不法分子就利用这一“机会”,向学生宣传网贷、信用卡等,从而获取高额提成收益益。近年来,大学生借贷的现象屡屡发生,各大媒体也竞相报道大学生借贷事件,但依然有大学生借贷,这已是学校与政府不可忽视的问题。

(四)心理和生理特征决定的冲动消费

由于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各方面能力认识不足,这使得其对金钱的使用能力较差,对于自身实际消费并没有详细的规划。部分大学生受新观念的冲击,消费心理发生变化;在消费时,往往是凭感觉、不计后果。当前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手段主要是媒介,其可以通过媒介了解最新的潮流风向与时尚资讯,而其对社会认识较少、判断能力较差,很容易随波逐流,做出不理性的消费[1]。以前主要是集中在电子产品和服饰等方面,近年的新案例则显示大学生在网络主播的打赏和游戏装备中的开销逐渐增加,这都是属于典型的冲动型消费,对于互联网的过度依赖,不能理智对自己的消费行为控制。

二、大学生畸形消费的社会心理学剖析

(一)从众心理造成畸形消费心理

从众心理是个人受到来自外界群众影响,从而本身知觉、认识及判断表现出与公众舆论或者多数人相符合的行为方式,这种心理现象是个体普遍都有的;同时,其并不是当前新鲜事物,从众心理自古就有,自然而然的存在于每个时代各个群体之中。大学生也有从众心理,若大学生的辨别能力较差,就很容易受从众心理因素影响,从而潜意识靠拢大部分人的价值取向、思维向权威具体,最终丧失自我辨别的能力,制约自己的思维和行为,进行盲目消费行为。因此,当前社会的流行事物及人物事迹,纷纷成为了大学生追逐的对象,如:耐克、新百伦、阿迪达斯这些品牌在中国大学生的影响广泛,这些品牌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一定的威信,这些牌子的鞋子质量虽有保障,但对于普通大学生还是有些贵,但为什么学生都愿意省去生活费,去购买这500-1000的鞋子呢?其主要原因就是从众心理,这三个品牌在当前90后大学生群体中流行,同时,这也是大学生满足自己虚荣心的一种表现。

(二)大众文化的干扰造成畸形消费心理

大众文化主要指娱乐消费行为与独特意识形态,其较强的吸引着大学生,甚至左右其成长轨迹和思维。首先,大众文化呈蓬勃多元化的发展,高档次的大众文化诱惑着大学生进行高档消费,传统价值观中的经济、节俭、实用等逐渐被抛弃;同时品牌广告也逐渐勇敢艺术塑造太高大众文化的地位,从而使大学生在追求自我个性的时候,渐渐迷失自己,忘记真实的存在,只知以为地模仿表象与浮华。其次,明星效应也是大众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大学生由于追星,愿意为自己的偶像倾其所有,有的因为自己偶像代言了某一品牌,而疯狂的购买该品牌,有的为了在偶像直播中进行“打赏”而不惜耗费巨资,这些追逐都是畸形的,很容易给自己带来巨大危害。第三,就是时尚因素。当前大学生追求的目标就是时尚,由于大学生思维的开阔与先进,及大学校园中时尚的无处不在,使得学生们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产生追求时尚的思想且快速追赶潮流,从而展示自己的不同。然而大学生追求时尚的消费心理,并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的大学生为追求时尚不断的购买新衣服、新包包、新鞋子等,而这些物品往往只使用小段事件,就被束之高阁,这是一种极其浪费的行为;还有的大学生为追上时尚的步伐,而省吃俭用只为购买最新上市的产品,比如轰动一时的新闻,一大学生未购买最新上市的苹果手机而卖自己的肾。这些都是严重的畸形消费。第四,一些网商一年无何止的各种购物节,从情人节,到女神节,母亲节,甚至店铺成立周年庆,还有每年双十一,双十二,在这些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的购物节日中,庞大的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消费群体守在电脑、手机前,就为抢一件自认为打折却对自己可能并没有太大使用价值的商品。每到这段时期,新闻上都在对哪一高校快递站挤满学生、快递数量之大等事件进行报道;而这些大学生是真的需要消费吗?并不是,其只是跟随大众的步伐去消费,这是一种非理性不正常的畸形消费[2]。

(三)消费主义思潮造成畸形消费心理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消费主义思潮严重影响着社会群体的消费观念,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随之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从而产生消费至上的思想。人们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是无可厚非的,可是这种一味消费获得满足与享受而忽视自己的经济情况是不对的。部分大学生往往就是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消费满足与享受,而不顾自己经济能力,不断消费,从而走上歧途,如有的大学生办理多张信用卡,最后欠下大笔钱无力偿还而自杀,有的因网贷无力还款而被人威胁,这些都是近几年的大学生因满足自己虚荣心而做出的不理智事件,最终导致害人害己。

三、结语

总而言之,造成大学生畸形消费的因素不仅仅是个人因素,还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等。我国的大学生从小学至大学共学习了多门课程,但却缺少较为重要的一门就是“财商”。合理规划个人的资金状况,量力而为地进行消费是贯穿于整个人生行为的一项重要技能,但是大学生入校后突然获得短期的财务自由,所以导致各种非理性的畸形消费增加。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学校、家长必须对大学生的加强管控,采取必要合理的措施,引导其进行合理正确的消费观念。同时大学生也应该有较强的自制能力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正确处理理性与欲望之间的关系,具有节俭朴素的传统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消费观。

【参考文献】

[1]刘皓月.当代大学生畸形消费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3):41-42.

[2]宫正.由“双十一”网购现象展开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畸形消费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读天下,2016(10):85.

[3]n璐.当代大学生畸形消费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7):542-544.

篇11

本文就是基于行为中的“羊群行为”投资行为模型对我国出现的个人投资者的“羊群行为”进行的。文章对我国“羊群行为”的存在、主要表现以及此行为对我国市场和个人投资者的危害进行了必要的论证和细致的描述。本文还依据行为金融理论的观点对羊群行为产生的一般原因,如:信息披露的局限性、人类的从众本能、人群间沟通产生的传染、后悔厌恶心理的作用等进行理论。其后还根据我国市场制度和文化等外在因素与投资者心理观念和价值取相向等内在因素的具体情况出发,分析了我国羊群行为产生的必然性。文章在最后提出了对政府及证券监管部门的建议,以及提高个人投资者的素质。这些对抑制“羊群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股价的异常波动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篇12

曾经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一位中国老太太,含辛茹苦地过了大半辈子,终于在临终前攒够了买房子的钱,搬进去只住了一天,就死了。而一位美国老太太,在年轻的时候通过贷款买了一套房子,一辈子住得舒舒服服,在她临终的前一天,终于把贷款还清了。这个故事在中国刚刚出现商品房的时候,为推动中国的房地产还有金融业的发展确实起到了不少的刺激作用。时至今日,贷款买房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已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毕竟一次性付款购买商品房对多数中国人来说还难以做到。而随着金融危机进入中国并在中国蔓延,一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负面报道也在不断出现:许多企业倒闭,特别是一些外贸企业;企业掀起裁员潮;工作越来越难找,即便对今年大学毕业生乃至研究生来说情况也不容乐观,据媒体最新报道,截止今年7月日,经多方努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68%;在许多行业,加薪开始变得遥不可及;随着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正在不断下降,从而导致企业生产的热情也在不断降低。总理今年1月28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表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也造成较大冲击,主要表现在:外部需求明显收缩,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城镇失业人员增多,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明显加大。据媒体上报道,仅广东一个省,在2008年10月份就垮掉了8万多家企业,大多是加工制造业,高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型企业;另一个事件恐怕就是武钢前期出台的裁员减薪计划了。国有企业率先扛起了裁员减薪的大旗,对整个市场的影响恐怕更多的是会造成人们心理上的恐慌。

3、减少与防范金融危机的思考

如果那位“美国老太太”有“中国老太太”一半勤俭持家的态度,贷款消费悠着点,量力而行,美国的金融危机或许就不会爆发了;而如果那位“中国老太太”有“美国老太太”一半提前消费的理念,存一点消费一点,量入而出,生产的东西自己也可以享受一部分,内需也就强起来了,我们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或许就更强了。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危害和影响依然在持续,这也为置身其中的我们带来许多启示与思考,为减少金融危机的危害并更好地予以防范与抵御,笔者建议: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作为国人长期传承的一种消费文化,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到,消费支出应该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应,自己的收入既包括当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也就是要考虑收入能力。因为,信贷消费与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有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应该提倡积极、合理的消费而不能抑制消费,否则,一方面,会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当前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买方市场,应该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带动作用,从而促进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健康发展。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盲目从众是消费中常见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也是对普通消费者影响最大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因为,人们的消费行为始终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如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等,并且这些心理往往相互联系,共同影响人们的消费。所以,在消费中我们要尽量避免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的影响,要注意保持冷静,避免心血来潮,避免事后发现这种消费选择并不适合自己的需要而后悔不已,坚持从个人实际需要出发,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就是指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的严重短缺,我们国家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所以,应该从自身出发,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古人云:“先天人之忧而忧,后天人之乐而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名句,作为中华美德的一部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国人的思想与消费观。虽然由于改革开放,我们向世界敞开了怀抱,国外的一些思想与消费观不断冲击着国人,并在国人心中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但作为主流思想,代代相传的美好品质,并不会因时间流失而改变,相反在与各种思潮的较量中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并在此次的金融危机中凸显优势,值得我们继承并发扬。

【参考文献】

[1]巴曙松等《金融海啸中的那些人与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1.

[2]孙飞赵文锴《金融风暴启示录》新世界出版社2008.12.

篇13

盲从是一种从众行为,尤其是中小学生更加明显。有从众心理的人,对自己的判断缺乏信心,对后果没有十分的把握,随大流以求心安。譬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完一个知识,经常会问学生“会了吗?不会请举手?”等类似的语言,多数学生甚至全部学生马上回答“会了”,并且都举手了。学生真的全明白了吗?如果教师以为学生全会了,那就大错特错了。有时通过对学生的作业检测结果,发现有些学生把作业做错了,做错的学生说明没有完全明白,为什么没有明白却说会了,究其原因是学生盲从现象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