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道德与法治教学重难点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道德与法治教学重难点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道德与法治教学重难点

篇1

2.中等职业教育道德法律课教学质量与效率提升的措施探究

(1)中等职业院校道德法律课的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心理教育。中等职业院校的社会环境较为复杂,其对学生的诱惑很大,因此中等职业院校道德法律课的教学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从而帮助学生构建更强的心理防线。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对社会及社会中不良现象的认识不够全面,若不及时帮助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念,则其很有可能会受到社会中不良现象的影响,从而滋生出错误甚至扭曲的心理。对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教育首先应该树立其自信心。社会中的大部分人对中等职业教育及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都是持否定的态度,学生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待,则其可能会自暴自弃,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构建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自信心十分重要。[2]

篇2

一、以学案引导学生预习,是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的切入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生在课堂教学前的一种独立自主的探索学习活动,它不仅仅是让学生做好了学习的心理准备,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索过程中,获得重要的学科知识与学习经验以及基本的思想方法和技能,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明白本节课知识的重难点,找到自己的困惑,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课堂上的听课才能更有目的、更高效。学生只有在课前做了充分预习,建立起认知背景,才能实现c其他同学的合作学习。所以,指导学生高效预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保证。

基本的做法是教师课前编写导学案,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课前自学。学案是指教师在备课时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精心设计的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的学习指导方案。学案的编写要贯彻三原则:基础知识原则、学法指导原则和提高能力原则。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预习后,教师必须对预习进行检查和评价。否则,学生的预习过程就会有很大的随意性,就会影响本节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上课前可利用个别提问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本框题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是高效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支撑点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应该设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期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认为:儿童的学习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始终伴随着情意活动的复杂认知过程,学习兴趣作为情意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对认知活动起着始动、调节、催化等重要功能。因此,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要做到创造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思考,通过生生互动,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认知过程。一节课是否高效,与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是密切联系的。著名教育专家于春祥老师说:“人是表达的动物,课堂因表达而精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也就是教学情景的创设必须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时代。设计教学情景问题的梯度和坡度要合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与教材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与内在动力。

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条件,让每位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自己生成的东西,同学之间进行思维的碰撞,产生激情的火花,小组之间、个人之间形成知识的对抗。这个过程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信心,都会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教师精讲点拔,是高效道法课堂的关键点

新课程的核心是“以生为本”,“开放性”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特征,它体现在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为此,课堂教学目标必须落实于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认知、质疑、思考和创新的过程。而“精讲点拨,与学生互动”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手段。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学生仍然迷茫困惑时,老师的精确的讲解和点拨就会使学生感觉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思维得到拓展。教师应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错点、混点、漏点等进行重点讲解,解难释疑。教师精讲一定要把握住最佳时机,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精讲,还必须让学生参与进来,而不是一言堂。为此,教师要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题,层层深入,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突破自学不会、探究不出的疑难问题,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四、当堂训练检测,是高效道法课堂的落脚点

为了保证课堂训练的效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在编制练习和检测时应把握好以下问题:

1.编选题目要注重目的性和高效性。要立足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理出新授知识中的重点。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选编试题的依据,是课堂训练的方向所在。教师在选编试题时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分析教材文本,理出重点,这样才能在选编试题时做到重点突出,以保证学生在课堂训练中练在“关键处”。

2.基础性和趣味性。不搞偏、难、深的练习,而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题目要理论联系实际,增加趣味性。

3.典型性和系统性。典型性是指选编的习题在同类习题或某种方法中具有代表性,学生解答之后,能以题及类,以点带面,掌握此类题目的解答规律。一般说来,中考题就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系统性包括训练知识的系统性、训练题型的系统性等等。

4.当堂训练要把握好时间。训练作为学生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它不仅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手段,而且还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思维品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教学生学会学习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训练”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设计练习的能力。练习设计的优化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综上,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基于课堂教学结构优化的道法教学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大有裨益。

篇3

2017年暑假期间,笔者通过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新教材培训和个人研读教材的方式,逐步把握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精神特点与脉络,为有效开展教学工作奠定基础。通过培训与研读,笔者认识到,新教材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更好落实了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思想性和人文性,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教材内容注重学生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解决,注重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渗透,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议题,与学生开展平等对话。每一课以“运用你的经验”开始,希望将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作为学习的起点;随后的“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方法与技能”等活动设计,在不同层面促使学生个体生活经验得以表达、分享、交流,进而引导个体对自身经验的反思,通过师生经验、生生经验的冲突、碰撞、共认等促进学生个体经验的调整、扩展;最后均以“拓展空间”结束,希望使教学能够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

二、认真备课,为有效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备课是教师教学中的基本环节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作为新教材,初中《道德与法治》备课环节更为重要,备课要做到“四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备课标就是要把握每一课时教学的三维目标。备教材主要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重难点,理解教材活动设计意图,理清教材的知识结构,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合理取舍课本中的小栏目,利用有代表性的栏目辅助教学,同时要关注热点问题,将课本与时事热点紧密结合,充分挖掘教育资源,选取一些具有鲜活价值的生活资源为教学服务。备学生就是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基础上,了解学生的知识体系,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选择符合学情的教学内容与教法。备教法既要熟练掌握讲授法、提问法、案例法等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更要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点,实施自主参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活动体验的学习策略,并且在备课中挖掘和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以期优化课堂教学。

三、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打造生本课堂

(一)采取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中“运用你的经验”栏目,要求学生课前做好个人情况的搜集,为新课的学习打好基础。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上,教师和学生角色的互换,即学生在课前通过教师上传的教学视频或布置的思考题,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案解惑、知识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以“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情绪的管理”为例,学生通过教师上传的视频了解到本节的基础知识,如积极乐观的情绪会对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有哪些影响,消极悲观的情绪又对我们有哪些不利影响,然后针对我们应该怎样避免不良情绪对我们学习生活的影响,怎样化消极悲观的情绪为积极乐观的情绪等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使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等。

(二)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喜欢照本宣科或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来授课,所讲的内容没有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联系在一起,导致整节课下来学生觉得比较枯燥,学习兴趣不高。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好《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关键,新课改下的创设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材内容,灵活创设教学情境,改变教学形式,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如:创设生活情境、故事情境等教学法都是理想的选择。

以“走进法治天地———生活需要法律”为例,在讲述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日常学生生活中的案例,通过具体生活中的案例告诉学生要懂法、守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等。

(三)开展合作探究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标强调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环节,合作探究有助于激荡思想的共鸣,提高学习效率。《探究与分享》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栏目。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学生在讨论探究中展示自己的观点,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可说。教师应根据《探究与分享》栏目的主题,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问题或要求,明确探究方向,避免偏题,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教师亦可在此基础上,细化或延伸问题,让探究话题更深入、更贴近学情。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以“憧憬美好集体”为例,学生在探究为班集体建设提合理化建议时,有个班的学生不爱学习,不遵守班级纪律,不服从班干部的管理,甚至还跟班干部对着干,经常给班级带来麻烦。这样笔者就让他来当纪律委员,目的是让他来换位思考,体验一下身为纪律委员管理班级的艰辛,体会纪律委员的职责。当时请班主任老师配合让他来管理班级,一周之后,笔者再来让他说说当纪律委员的体会时,他终于理解了当纪律委员的不容易。经过反省后,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前检讨自己的行为,表态以后愿意服从班干部的监管。这样从教材走向学生真实生活,从完成教学任务走向学生问题解决。

(四)开展互动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激情彭拜、满腔热血,而学生则在台下死气沉沉,甚至出现打瞌睡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教师仅仅重视自己讲的内容,而忽略了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专注和接受程度。有效的教学是一个师生、生生良好互动的过程,新课改下的互动教学是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就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沟通,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让教师明白学生哪个知识点已经学会,还有哪些知识没有学会需要加强巩固,从而达到教与学的高度统一。

以“在集体中成长——集体生活成就我”为例,教师可以针对“集体生活”这个话题和学生展开互动,通过互动,发现学生对集体生活的重要性理解得不是很透彻,然后通过“篮球比赛”、评选“学习小组”以及“流动红旗”等活动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集体生活,从而使学生懂得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团结精神等等。

当然,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去完善和摸索,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必须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这样才有可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篇4

一、思维导图有利于梳理单元知识体系,搭建起基本的知识框架

在用思维导图进行单元知识复习时,农村孩子们只知道学习一课一课分开了学。那么课与课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哪几课是一个单元体系内的,孩子们对于整本书和单元没有系统的知识体系。通过回顾知识,再现知识来构建关键词,画上主题,然后用彩笔再分出一级中心主题,再分出二级主题,层层细化,应用思维导图的形象性和条理性给孩子们梳理出这个单元主要的知识体系,让孩子们就能很清楚自己在这个单元学习了什么知识,可以帮助孩子们梳理关键知识点并梳理他们有逻辑的内在联系,然后再进行归纳与总结。思维导图作为一幅“全局图”可从整体把握整个知识体系,也可以通过关注知识细节,让重要的知识点以图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脑海里。应用思维导图概括出知识系统图,让这张表系统图出现在孩子们的脑子中,让各个知识点按体系在思维导图这张“全局图”中能够展现从整体到局部、从面到点都能掌握。如:笔者在讲解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的主题是家中的安全与健康,这个单元有四课,让孩子明白这个单元讲解的就是在家里发生的事,分别是从“玩”“吃”“安全”“睡”四个方面展开,第九课《玩得真开心》,第十课《吃饭有讲究》,第十一课《别伤着自己》和第十二课《早睡早起》,又如在讲解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第九课是《小水滴的诉说》,第十课《清新空气是个宝》,第十一课是《我是一张纸》,这三课在这个单元是一个并列的关系,而第十二课《我的环保小搭档》对前面三课有时一个小小的总结与活动。这样从整体与局部再到整体,孩子们就会一目了然。

二、思维导图有助于确定单元教学的大情境,以情境为背景让孩子融入学习

篇5

关于运用儒家文化对大学生法治理念培养的意义,国内早有学者进行过探讨,但如何在新形势下创造性地利用儒家传统文化进行大学生法治教育,提升法律素质,是教育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有必要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这一课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1转变教育理念,做到文化教育与法治教育并重

高校在办学与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文化教育与法治教育并重,文化教育与法治教育相互融合。大学生法治理念的培养不仅需要德育教育,还需要与高校法治教育以及其他学科教育相配合。否则,对学生的法治理念教育就难以有收获。高校在加强传统文化道德教育的同时加强法治教育。因此,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教育应该作为一个重要学科纳入高校教学计划,运用文化教育的手段推进法治教育,使法治教育与德育并重。

在当前的大学教育体系中,学生接触法律知识,学习法理念的主要途径还是通过学校设立的法律课程,但是其单纯作为一门公共课程,很难单独达到法治理念教育的目标,所以必须加强教育内容的课程体系建设,建立起既包含法律知识、法治理念教育,又通过文化道德学习来互相补充的一个完善的课程体系,力争做到在及时把现行法律、当代法治理念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中,及时与所学习的传统文化知识相融合。

2合理进行课程设置,完善教学教材编排

在当前很多高校当中,文化教育与法治教育呈现出完全割裂开来的趋势。高校一般都为低年级学生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但在实际授课过程当中,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尚未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法律以及法治教育之间的联系性和相辅相成性,在传授传统文化时只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播,在传授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时只注重法律方面知识的讲解,没有认识到其中的共通性。并且,现行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只是机械地将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相结合,这种结合的方式在实践过程争议较大,部分教师认为法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被淡化了,同时对传统文化的传授也不到位,结果只会让学生一知半解。

运用儒家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法治理念教育,一方面要突破当前大学课程设置的局限性,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通过系统学习、了解和研究的方式进行有意识的渗透,以突出其目的性和倾向性,增强其积极影响的效应。从目前实施的情况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课时较短,并且将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机械地压缩在一个科目内,不仅使学生学习知识的时间大幅减少,并且没有将文化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共通性进行研究分析,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矛盾。因此,建议在课程设置上应当同时开设道德文化与法律教育两门或者更多课程来进行学习,并且设置专门的章节和课时对二者的联系性进行讲解。

就学习儒家思想文化而言,其进入高校课程的关键是克服我国高校现有的学科专业限制。把儒家文化作为通识课,面向所有学生开设,提高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理解,并且在文化传输的过程中,力争做到全面、系统,既要传授儒家道德文化,又要重视儒家文化当中关于法治的理念的学习。教材编写要注意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真正选择儒家文化的精髓,古为今用。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思想品德教育与法治理念教育的界线,教学要适合大学生的特点,做到在学习思想道德文化的同时,传授儒家关于法的认识,寓思想教育于文化传授中,更要注重以古寓今,密切联系当前社会现实,做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有机结合。教材要有针对性,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使用的教材要有所不同。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从学科专业入手研究儒家文化,从儒家文化角度研究学科专业,真正发挥儒家优秀文化的教育功能。

3培育良好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法治建设

校园是一个提供多元文化意识的传播平台,对大学生的思想、意志以及健全人格形成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教育性。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巨大的影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展示优秀儒家文化的途径和方法应体现多样性、开放性、时代性和民族性。而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全体人员所创造的,浓郁丰厚的校园文化所渗透弥漫的精神氛围需要高校师生员工的整体努力。作为将儒家文化融入到对大学生进行法治理念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多方面努力将儒家文化糅合于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营造浓厚的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氛围,培育大学生法治精神,以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基础,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和环境。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首先要强化法治文化与儒家文化理念的融合,把法治文化建设与儒家文化当中的传统精神、理念等全面融合、有机结合,在浓厚的熏陶中使广大学生建立对法治的信仰,营造尊重法律权威的法治氛围。其次是强化法治文化的传播推广,积极推进学校法治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载体,建设传播法治文化的主阵地。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广播站、校园网络、校园宣传栏、校报的宣传功能,扩大法制刊物、节目的覆盖面。第三是与传统儒家文化与法治文化联系性的理论研究,切实发挥学生自主研究团体、研究会以及各类学会的作用,通过举办有关儒家文化的学术讲座、书评会、辩论会,开设儒家文化宣传栏、开展知识竞赛、名著欣赏等活动可以引导学生接触儒家经典,逐渐加深对儒家文化的理解,加强法治文化理论研究和传统文化理念研究,探讨法治学校建设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并在法治实践中加深对儒家文化理论的理解,更好地指导学校的法治实践。第四是强化儒家思想与法治理念的媒体宣传工作,选择学生关注、影响力大、富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的事件,设计和推出各种形式的法治文化活动和法治文艺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丰富的法治文化产品,使学生受到形象生动、潜移默化的法治熏陶。

4丰富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深化传统文化和法律理念

运用儒家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法治理念教育,除了加强理论与知识的研究学习外,更要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习到的传统文化与法治理念在社会中得到运用,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设立学生实践基地,组织义工活动、志愿者活动、参观、社会调查等,用儒家文化精神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体会儒家文化的内涵,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促进知行转化。同时,通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熏陶让法治理念教育贴近大学生的生活,满足大学生的内在需要。

在文化与法律知识教育同时推进的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阐述基本理论的同时,又要结合社会热点、典型案例进行综合分析,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律教育以充实、延伸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应当从传统教学模式———被动的填鸭式到实践性教学模式,以主动学习为基础。学校要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生活,了解传统儒家文化在现实中的影响,法治观念在社会生活中

的运用,并结合自己及身边发生的法律实事进行思考,形成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让大学生把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充分地加以应用。使学生能在自觉参与、身临其境中得到教育和启迪,同时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社会现象给予关注的热情和兴趣,增强高校法治理念教育的实效性。这些实践活动将加深大学生对法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对大学生法治理念的深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可以丰富他们的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质,陶冶情操,提升道德品位,使儒家文化精髓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思想道德教育作用。

当然,通过儒家文化学习加强对大学生的法治理念的学习不能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如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加强校园内部管理、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充分发挥教育机构和司法机关的职能等。建立和规范利益协调、矛盾处理、权利救济等机制,针对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回应学生的新期待,全力推进法治建设实施工程,让广大学生真正感受到法治建设带来的实惠。简言之,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发展的环境,大学生才能通过学习取得自身道德意识与法治理念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梁启超,儒家哲学 [M],湖南:岳麓书社,2010

篇6

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常规课,并能经常听其他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讲台,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交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全方面的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二、认真备课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的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但是,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学习,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种情绪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制。做到处变不惊,笑着生气,喜怒无形,

三、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我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视频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并有激励性的评价,使得学生感兴趣重视自己的作业,同学之间还有互相的评比。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此我在教学中注意了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得到了有效发展和培养。 总体来看,通过一学期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同仁的帮助下,在本人的刻苦努力下,在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致使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需要今后努力的方向是:

1、教学设计要迎合学生的学习需要

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特点使其处在尴尬的位置,作为政治学科学生不重视,有些内容离农村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差距,所以学生也并不太感兴趣。这些原因使得教学活动不能愉快进行。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我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适当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整改,采用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小事,或是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愿意听,愿意参与,教学中的困难就迎刃而解。

2、加强课后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课后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巩固。因此本人针对中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的特点,经常通过谈心、主题探究等方式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耐心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多与他们谈心;从赞美着手,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在和学生交谈时,对他们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改变教师角色,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让他们敢说话,说真话,这样让学生感到你与他是平等的,那么他就能很好的去接受你的观点,从而转变自己的思想,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真正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篇7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面上项目“高校学生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522199)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5-0142-02

文理分科传统导致理工科院系学生缺乏人文精神的浸濡,未受到文史哲等人文教育渠道的道德教化熏陶,缺乏德育所必需的人文基础。因此需要针对理工科学生的特点探索出适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以增强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高校理工科院系学生的特点

1.缺乏人文精神的浸濡,重理轻文思想根深蒂固。我国长期实行文理分科教育,从高中的文理分班,高考中的文理分卷,到大学的文理分家,这种体制直接导致学习理工科的学生形成学科倾向及思维习惯,重理轻文,缺乏基本的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道德认识、理性思考的深度不够及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等缺乏或淡漠。

2.学习目的上实用主义倾向明显。受社会就业压力及学校教学理念的影响,理工科学生往往在学习上存在明显的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的倾向①。重视专业课,轻视基础课,尤其是对与专业无太大关系的思政课,往往抱着60分万岁的态度,缺乏基本的学习兴趣。

3.擅长理性思维方式,缺乏人文知识的学习基础。我国一般在高中阶段即实行文理分班,学生分班后即主攻理科,这直接导致理工科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较弱,对社会问题关注度不高。

4.学习方法存在差异,导致理解难度增加。理工科学生喜欢与数字、公式、符号、图形打交道,而对于通篇的文字有晕头转向的感觉,“基础课”教材本身通篇文字,理论性较强,教师讲授过程中多是语言文字的转换,学生理解较困难,教学效果较差。

二、理工科院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实用主义倾向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受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急功近利和浮躁不安是大学生普遍的心态,出现了学生上课时“专业课认真听,选修课随便听,政治课不想听”的现象。而且理工科学生实践意识较强,对于教师的纯理论教学不屑一顾,认为理论都是空话,没有学习的兴趣。

2.教材理论性强,学生思考余地少。“基础课”教材系统地分析和解答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领域的各种理论与实际问题。从阅读的角度来说,本书并不存在阅读障碍,但从领会其精神来说,对于不善于演绎推理的理科学生则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教材理论性较强,与社会实践及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太少;现成答案、结论太多,留给学生思考并进行探索论证的东西太少②,这对于注重思维独立的理工科大学生来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接受课程内容。

3.课程实践性差。虽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也有实践学时,但各院校实践教学的形式比较单一,多是参观、演讲、观看电影等之后撰写心得。对于文科学生来说,写心得是其擅长的,而对于更注重研究与思考,文字表达能力一般的理工科学生来说,往往是敷衍了事,教学目的很难达到。

三、高校理工科院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模式的探索

1.采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爱好,选择与专业相关的事例,使课程增加亲切感。如在讲授“树立职业理想,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时,应根据各专业谈谈学生未来职业的特点及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在通过讨论得出结论之后,教师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补充讲解、扩展讲解、加深讲解等方式拾遗补缺,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和记忆③。

2.引入研究型教学模式,提高教材理论的说服力。研究型教学,是指教师用研究的思维、方法和成果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看到的不是教师备课后的表演,而是教师对相应问题研究后的阐释。研究型教学符合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通过研究型教学,引导学生对一些理论问题进行研究思考,针对书上的理论问题教师不是传授,而是研究其来源、发展及其未来走势,让学生在研究探索中领会理论的真正内涵。这样不仅使教材理论变得简单易懂,而且正好与理工科学生擅长逻辑思维的特征相吻合,增加其对课程的兴趣。

3.设计情境体验型教学模式,增强实践教学效果。只有通过实践的感知,才能将理论与活生生的现实相结合,才能使“基础”课教学真正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效果。在实践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感受现实生活。如以“等车十分钟”为题,让学生观察在公交车站等车的十分钟时间中发现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观察这些问题是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四、对教师的要求

1.跨学科资源整合,丰富案例教学资源。“基础课”教师对于理工科学生的知识结构并不了解,因此,在运用事例时往往从自己的知识背景出发进行举例讲解。教师应根据理工科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专业出发,寻找学科间的关联点,进行学科间的资源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师本身必须改变以往的阅读习惯,广泛涉猎自然科学领域,充分丰富案例教学的资源。

2.加大科研投入,创新研究成果。研究型教学的引入,教师不再讲“是什么”,而是回答“为什么”,增强学科的实践性。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课本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布置选题,引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进行讨论、归纳总结。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能够掌控学生研究的动态。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不断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教育思想、理念进行更新和改革,同时要对自己已经习惯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深刻的反思,这对“基础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创新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现在各高校的“基础课”大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以增加课堂教学效果,但大部分教师只是将其作为另一块黑板,或者视频播放的工具,结果学生在播放视频时看热闹,不放视频时则鼾声四起。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注意理工科学生的特点,适当引入图形、图像,从感官上先抓住学生的眼球。此外,教师应注意整堂课内容的安排,通过讲解、视频、讨论等形式的巧妙运用,提高教学效果。

[注释]:

①李鑫.浅议理工科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考试周刊,2009(31):25.

②彪晓红.深化两课教学改革 实现两课教育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77.

③赵兴宏,张玉麟.高等学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有效衔接的若干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2):176.

[参考文献]

[1]黄勇樽.进行研究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高教论坛,2011(3).

[2]姜键,陈岩,刘文婷.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6).

篇8

核心素养;区域推进;实践作业;学为中心;过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7-00-04

一、缘起

作业是学生掌握道德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发展个性品格的主要载体,是提高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杠杆。在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克服重教轻学的不良倾向,充分发挥作业的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是杭州市西湖区深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人对区内五十余所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专项调研,通过课堂观察、学生问卷、查阅作业本、教研组访谈等,掌握了各校有关品德作业O计、指导、批改、评价等基本情况。总体而言,区域内各校教师对课堂有效教学及作业的合理化布置等相关问题在思想上比较重视,在实践中基本能落实课标,工作态度也比较认真,较好地体现了备课备作业的意识和行为,批改和反馈作业总体上认真规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作业设计与教学目标的同步性、与重难点的匹配性以及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上还有待提高;指导作业过程不够完整仔细,重布置轻指导现象比较普遍;评价反馈课内外作业问题及指导无法到位的情况仍占不小比例;不同类别学校、不同层次的教师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影响了区域内学科教学质量的均衡优质发展。

“改进教学管理,促进有效学习”是区县教研部门的重点工作,也是教研员责无旁贷的课改使命。“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共同发展”的新一轮区域课改纲领迫切需要教研员发挥学科研究、引领、管理的专业优势,改进教师的作业管理意识和能力,进而促进有效学习,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此,笔者组织各校教研组长、学科骨干教师边实践边探讨当前作业低效的普遍问题,分析教师在设计、指导、评价、反馈作业过程中的错位和缺失,就如何推进高效作业的管理研究和实践做了以下尝试。

二、实践

通过学习、实践、研究,我们决定首先帮助教师了解促进有效学习的作业设计和指导等环节的重要因素:一是重新认识作业的价值,基于对目标的整体把握,关注知识、能力和品格发展的前连后延,选择或设计更具综合性、实践性的作业;二要关注分层分类作业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作业兴趣,体现作业的可选择性和个性化、差异发展的需求;三是作业指导环节精细化,指导过程力求明晰、充分、完整;四是发挥“倒逼机制”的作用,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生本学习理念,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尽量留给学生,切实保证课堂作业、展示反馈的时间;五是加强课外实践作业的研究和指导,整合课程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拓宽线上自学渠道,促进学生自觉预学、储备知识、自我诊断,使作业更具现实性和发展性。之后,带领教师在思想上达成以实践作业培育核心素养的新共识,在行动上形成以学为中心构建高效课堂的新常态,在过程评价中发展个性品格的新风貌。

(一)达成新共识――以实践作业培育核心素养

通过学习研究,我们达成了新共识:即“立足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前提,规范实践作业分层管理是保障,整合课程实践作业内容是重点”,指导引领学科教师撬动高效作业杠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幸福人生打下亮堂的底色。

1.立足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前提

我们必须明确学科的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通过文化基础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培养他们社会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在本次研究中,就要帮助学生借助品德作业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和能力,学以致用,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迎接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让知识保持活力并运用到生活中,是高效品德作业设计和指导的前提。

2.规范实践作业分层管理是保障

为了便于广大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2011年版),落实《浙江省各学科教学建议》,针对我区教学研究实际,我们制订了《西湖区小学品德作业实施意见和操作办法》,从作业设计、作业指导、作业分享和作业评价四个方面提出了区域提高品德作业质量的若干实施意见,要求每一位学科教师都明确品德学习不仅要关注认知层面,更要凸显其实践性,引领学生从生活中、在社会上通过亲身实践,分享体验感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自己综合素养。“操作办法”更是明确梳理出每个年级、每册教材、每个单元、每篇课文要求学生去实践体验的作业内容参考资料,每位老师可以根据学校、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并落实符合各自学情的作业菜单。

3.整合课程实践作业内容是重点

未来将是一个脑力密集的时代,也是充满竞争、挑战与机遇、希望的时代。因此,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创新力、意志力、学习力和责任感的人才,更加注重培养人的创造思维、求异思维和沟通适应能力。学科整合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需要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不断整合,尤其是面对小学品德课程与学校德育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诸多课程存在交叉、重复的现实,在“整合、选择、开放、减法”的原则下,通过知识模块重组、内容合并增删,学科内拓外延,方法交叉整合,设计并指导完成基础类、拓展类、研究创新类等学科群实践作业内容,优化实践作业过程,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高效实施,从而体现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性、选择性、时代性特征,为学生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规划人生、幸福生活提供帮助。

(二) 形成新常态――以学为中心构建高效课堂

1.先做后学,以预学作业把握学习起点

通过对作业价值的重新认识,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将作业前置,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根据新课学习的重难点精心设计预学作业,或是在线微视频学习,或是表格式梳理,或是查找相关资料、或实地调查访问……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情感体验、能力等,准确把握学习起点,助力学习效果的高效达成。

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国际组织》一课前,在布置学生完成预学作业时,教师就指导在前、指导有法。先指导学生输入有效的关键词,如先从大范围搜索,直接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国际组织”,了解基本信息;接下去针对自己的需要输入各个专题或不同类别的国际组织名称。还可以在作业设计中明确资料搜集的要求,指导资料整理和提炼,指明搜集方向。如下图:

选择下列你感觉趣的联合国的组织机构。了解它的作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难民署、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联合国粮食和农业基金)。小组分工合作,每人选一个完成。

提醒:简单清楚地陈述即可,比如“世界卫生组织”的作用是:使全世界人民获得尽可能高水平的健康。

你选择的是: 。它的作用是: 。

以详细的模板内容为范例,明确要求,合理分工,让资料搜集作业完成得更有对性,积累了课堂教学所需的知识储备和情感储备,学生进入课堂时,带有各自不同的认知感受和独特想法,对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有了自我发现和独特思考,自然能提高课堂实效。

2.边学边做,以导学作业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不断优化作业设计、指导、反馈的研究,我们会将导学作业贯穿于学习始终,指导学生边学边做,及时指导反馈,使每一位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有学习增量。

如指导学生学习《谢谢你们,我的父母》:

师:前几天,王老师请小朋友做了一个小调查,我们来看看调查结果。(分别出示调查结果)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父母每天都在使用抹布,可我们只是偶尔使用。

师:是啊,偶尔做做容易,难就难在每天坚持。我们来看看我们班一位同学是怎么做的?(播放班级同学做家务视频)

师:王老师在了解不做家务的原因的时候,发现有部分小朋友是有苦衷的。(PPT出示两张调查问卷不做家务原因)如果是你,你有没有好办法?

生1:我觉得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再说做家务也不用花很多时间,比如说倒垃圾什么的,抽空就可以做了。

生2:可以告诉爸爸妈妈:我们长大了,有能力承担了,如果现在不做,以后怎么独立生活呢!再说,我也是这个家庭的一分子,应该尽自己的责任,为这个家出份力。

学生通过直观数据的对比,意识到和父母相比自己为这个家付出太少了。通过学榜样,再聚焦到不做家务同学的苦衷,通过同学间的交流、分享,孩子们相互吸收经验,在思维的碰撞和中解决了实际问题,课堂学习成了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学生的主动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学后选做,以实践作业拓宽学习能力

每位学生在学习后获得的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提升都不同,于是,我们就根据学生的差异布置课后选做实践作业,以拓宽他们的学习能力。

如,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谢谢你们,我的父母》后,考虑到班上孩子动手能力层次不齐,家庭情况也各有不同。如果硬性要求孩子每天做多少家务也不现实。因此我们有梯度地设计了家务认领的“温度卡”。学生可以根据家庭的需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家务的难易程度来认领。由于作业是在家里完成的,老师不能很好地进行评价,因此,我们借助家长的力量,设计了家长点赞的表格,请父母在相应的位置点赞。

如此,巧妙地利用好家长的资源,可以激励孩子不断地去努力,可以及时有效地对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行鼓励,拓宽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时空。

(三)展现新风貌,以过程评价发展个性品格

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是一个孤立的知识体系,而是博大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不是某种静止不动的状态,而是具有强烈时代感和现实性的动态过程。教师要依托品德实践作业的一体化设计、指导与评价,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选择参加实践体验活动,全面提高核心素养。

1.与学校活动结合评价作业设计,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能力

品德课程的教学时空不局限于课本和课堂,教师应将本课程的教学与相关学科以及班队活动、学校德育活动等紧密结合(1)融合主题班会活动:品德老师大多都是班主任,融合班会主题,设计实践作业,落实知行统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整合各科特色活动:品德课程是指导学生过健康积极、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们可以整合美术、劳技等课程,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小玩具、小礼物来美化环境,装扮教室“欢天喜地迎大年”。(3)结合学校大型活动:如少先队大型活动“我与植物共成长”,让每个孩子把种子拿回家种养,看看谁先开花结果。结合这个活动,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完成《动物、植物和我们》的“寻找生命”实践作业,培育学生生命关怀素养。

2.与社会资源整合评价作业过程,引发学生个性感悟能力

很多实践作业都无法在校内、课堂上当场实施,而必须走出学校,到大生活圈中去。(1)社会“新点”,生兴趣:社会中产生的新问题,学生会觉得非常新鲜,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设计这样的作业学生积极性会非常高。(2)社会热点,养习惯:如现在各个社区都在实行垃圾分类。于是,在“可爱的社区人”的学习中,我们布置开展了“调查人们参与垃圾分类投放情况”的实践作业,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回收的好处和重要性,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并影响身边的人。(3)社会焦点,促行为:我们可以从社会中的焦点问题寻求作业的主题。如结合“发展中的城市”,找到杭州这座城市不断发展中产生的生态环境破坏、失衡的“城市病”,布置“为创建绿色城市写一份建言报告”的作业,以开启学生关心社会的钥匙,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养成环保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

3.重发展过程融合评价作业成果,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品德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积极促进学生发展,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道德和社会认知、判断、行为,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品德作业的评价更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1)评价指向的过程化:也就是说不仅仅重视最后的结果,更应重视对儿童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以及付出努力的程度。(2)评价内容的多元化:由于每个人生活环境不一样,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存在差异性,这就要求我们的评价主体多元,评价的对象可以是学生自己,也可以是同学、家长等。评价的内容是多元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生点滴的进步都是评价的尺度。(3)评价方法的趣味化:评价方式的选择与活动内容息息相关,既要一目了然,体现直观性,又要转换内容,体现趣味性。如在“上超市”的学习中,我们设计了“我会自己上超市”的实践作业。通过最佳勇敢奖、礼貌奖、理财奖等有趣的评价方法,把不同的奖项变成金光闪闪的奖杯,学生爱不释手,很有成就感。(4)评价主体的互动化:评价主体的多元,使得在评价过程中各个评价对象必须互动,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校互动,使评价更客观、公正、全面。学生在评价中充分听取来自不同身份的表扬、鼓励和建议,教师则可以将学生、家长、教师多方的评价更好地综合在一起,来促进学生更好地提升全面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