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模块化课程体系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模块化课程体系是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对职业能力进行分解,然后围绕各项职业能力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形成若干课程模块。[1]通过模块化课程,使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能掌握一项职业岗位能力。[2]
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导向,围绕社会行业对岗位人才职业能力进行构建,在结合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进行设计。
二、中职服装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技能本位不利于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培养
服装专业是一门集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学科,对中职教育层次而言,服装专业偏向于技能知识的教授。课堂上重视专业技术方法的传授,忽视了学生思维方法、应用能力的培养。虽然这有利于专业素养的提升,却影响知识技能的运用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校学会制作西裙、西裤、衬衣、西装的基础款,一旦款式变化,不会解决。这说明学生的运用能力不强,影响了学生技能技术的增强。
(二)职业化课程设置忽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职业化课程设置培养的技能人才知识结构单一、覆盖面狭窄,限制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中职学校服装专业课程一般都会设置基础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但是基础文化课程门数少,课时分配比例也少。在我校服装专业两年的学科学习中,关于课时分配比例,以服装专业二年级上学期周课时数为例,基础课程5节,占19.2%,专业课程22节,占84.6%。以职业化课程设置为主体,虽然有利于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但是素质课设置空白,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受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未得到重视。
(三)课程体系内容过时,应用性不强
课程体系内容陈旧,主要表现在课程教材仍是2001年的版本,缺乏时代感,新的技术方法未能纳入课程体系。陈旧的教材内容与实际运用不符,应用性不强。
(四)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课程结构设置存在弊端。首先,课程设置缺乏一定依据,专业课程模块的核心课与基础课学习内容不连贯,链接关系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缺乏对学生技能与素质的训练,难以体现以职业能力要求的培养目标。比如服装工艺子模块,制版、缝制、CAD三门课程联系紧密,但是从每学期的课程安排来看,三门课程学习内容连贯性不强,学生对三门课程的关系理解不明确,内容掌握缺乏灵活性。其次,从课程要求看,重视必修课程,忽略选修课程。选修课程的设置符合学生兴趣培养需要,满足其个性发展需求。很多学生对专业方向的选择不是一开始就能确定的,是在老师引导下,慢慢产生兴趣,而统一的专业技术必修课程,只会导致全而不精。
三、中职服装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构想
(一)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一些研究认为,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就业岗位为导向设计,那么除了教给学生专业技术之外,我们还需要教给学生什么呢。因此,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设置,既要分析中职服装专业毕业生胜任相关岗位的工作技能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个性发展的引导。
经市场调研,面向中职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有服装设计助理、服装制版助理、服装缝纫工、服装销售人员,在调研了这四类岗位的知识、技能、态度、素质的前提下,尊重学生选择,挖掘其潜能,引导其发展方向,设置了设计、制版、工艺、销售四个方向专业技术模块课程。
(二)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框架
1.服装岗位能力分析。通过市场调查,服装行业中职生就业主要面向服装设计助理、服装制版助理、服装缝纫工、服装销售员(导购)等岗位。岗位能力包含岗位知识、技能、人文素养。培养学生,除使其具备职业技能,还应具有一定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3]这些岗位人才应具有的素养主要体现在:品质上,拥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尽职尽责等职业道德要求,具有能吃苦耐劳、善沟通等职业精神,品行端正、守法合规;态度上,具有较强的工作热情;工作上,爱岗敬业、认真负责,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服从意识。
2.课程体系构建。以培养初、中级应用型技能人才和综合素质的人才为目标,模块化课程的设计体系分为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和素质发展模块,将学科知识与技能知识并轨发展,挖掘学生潜质,尊重个性发展,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技能人才。
基础模块是课程结构的基础部分,主要包括语文、体育、政治等人文社科基础课程,以及计算机基础、英语等基本技能课程。按照综合素质教育理念,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让学生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获得学习的方法和能力、伦理道德和价值判断能力。
专业模块是课程结构的核心内容,是学生掌握学科必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课程。专业子模块的开设转为选修课的开发。在岗位能力要求基础上,尊重学生兴趣方向,设计多个专业方向模块,如制版与工艺子模块课程、设计子模块课程、销售子模块课程。子模块可以按项目,设置子模块。比如制版与工艺子模块,可编排裤子、女西装、男装等子子模块。将子模块设计为选修课程模块,不仅是专业技术的深入,也是尊重学生兴趣的表现,既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又发扬学习主动性。
素质发展模块结合学生特点,开设多种形式的课程,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形体、交际舞、化妆、沟通技巧等。
3.课程课时模块化分配――注重课程状况。专业课的课时安排,按照一天的节数分配。一般一天正常上课课时安排六节课时,如果按职业的工作时间强度进行,即六节课安排同样的专业课程,虽然可以训练学生的劳动耐受力,但是很多学生不能接受。根据调查,我校服装专业在校学生有88%不能接受。
课时分配需要模块化,也要注重课程状况,即指学生的参与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等,时间过长,学生的兴趣明显降低,学习愿望不积极。因此,课程的课时模块化设置,既要考虑岗位能力的要求,也需要考虑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课程状况,注重有效教学效果。引导学生符合职业要求培养过程中,快速达到工作岗位能力需求不太现实,所以有必要穿插基础文化课、素质模块课。
4.课程的执行模式设计。课程的执行模式主要指学习活动的安排和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选择,旨在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和行为变化。[4]课堂上注重技术方法的教授,忽略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所以在安排教学活动过程中,设计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生分析判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程教材编写设计。本着“以赛促改”的理念,改革教材内容。针对中职学生服装技能比赛的内容、学生的需求和接受能力,由专业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全省、全国性中职服装技能比赛内容与企业发展对接,因此,依据比赛,学生专业方向选择明确,依据比赛内容编写的教材,实用性强,具有时代感。
6.课程教学质量考核设计。课程评价手段上,形式多样,注重多样化结合。以往课程质量考核主要以理论考试方法为主,不利于了解学生的技术掌握程度。模块化课程设置理论考核与实操考核,比如工艺课以项目实物进行考核,即每门专业课,设计四个考核项目及考核标准,课程结束后,从四个项目中抽选一个项目进行考核,然后依据考核标准,对学生完成的服装成品情况进行评价,以A、B、C、D四个等级进行评价。灵活的考核方式,有利于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
课程评价内容上,考核学生技能学习,以及学生的知识、技能建构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思考
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设计,实质是课程的组合与优化,既着眼于行业岗位的能力和素养要求,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设计专业课程的子模块,将其核心课程基础课、素质课、文化课串联起来,这有利于引导学生兴趣发展,发挥学习主动性,有利于职业技能的提升和素质的提高。我们既要教学生“做事”,也要教学生“做人”。“事”体现在技能方面,“人”体现在素养方面。我校服装专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已初见成效,但是仍需要不断修改和完善,如何以就业岗位为依据设计课程体系,如何从学生个性需求、综合知识、能力的发展等方面设计模块化课程体系,需要不断探索,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也丰富学生自己。
参考文献:
[1]刘继平.高职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中国高等教育评估[J].2008,(1):46.
篇2
1.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内涵
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将某个专业的整个课程结构按照模块化的形式进行构建,首先,把几门课程组成一个大的模块;然后根据整个大模块进行制定专业课程计划。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并不是课程的简单重组,而是在全面掌握本专业职业岗位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的科学规划。
2.构建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意义
构建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有利措施,它改变了传统课程体系结构,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为教学方案提供很大的灵活性,从而明显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在当今重视教学质量的环境下,科学合理地构建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思。
3.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立足于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建立了由基本素质教育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和职业定向模块组成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在整个模块化体系结构中,核心课程相对稳定、能体现专业特征,就业性课程灵活多变、体现就业方向特征。在每个模块的教学中,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因材施教,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牢固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4.横块化课程设计的依据
4.1基于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职业岗位群的分析
通过对人才市场的调研,将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主要职业岗位概括为:广告设计师、包装设计师或电脑绘图员;电脑效果图制作员或室内设计师;网页设计师或制作员;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的宣传部门的平面设计事务的管理人员和设计员。本专业涉及到的工作领域较广,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广告设计工作,也可以从事电脑制图工作和网站界面美工工作,就业岗位可归纳为平面、三维、网页三个方向。
4.2基于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职业能力的分析
对于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职业人才必须具备一定广告艺术设计细胞和熟练的电脑操作能力。具体要求是:要熟练掌握广告设计与制作的基础知识,对广告设计的相关软件工具要熟练(例如:Photoshop、Flash等图片处理软件);具有较强的广告设计与制作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正确运用设计方法和把握设计程序的能力;平面、三维效果图、网页等电脑图形图像整体设计与制作能力;根据公司岗位的不同可以灵活运用、综合运用各种不同的电脑图形图像软件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英文阅读能力。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是基本要求。基本素质模块包含本专业必需的文化知识、英语课程和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专业基础模块包含广告设计与制作基础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要求。
4.3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专项能力分析
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各阶段需具备的能力进行分析,对课程的安排、教学组织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本文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按学期划分成六个阶段。然后分析每个阶段对其能力培养的要点,对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教学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4.4模块化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规划
在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模块化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职业分析,明确职责和能力。然后。通过课程模块化,把岗位能力划分成基本能力标准和较高能力标准,使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就能掌握一项职业岗位能力。按照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方向知识结构的具体要求,学生应该按照模块的分类进行不同课程的学习,根据课程的重要性进行利用不等的时间进行学习。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和目标。
结束语
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的构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以职业为导向、以教学为基础构建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符合高校教育精神,是课程改革的方向之一,在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时,我们应该把握“以学习者为本”、“以课程灵动应市场之变”的原则,建立能适应学习者个性的多样性和独特性需要的课程体系,用以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与广告创新能力。增强学习者的市场适应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海涛,模块化教学条件下课程体系的构建[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2]钟启泉、张华主编,《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篇3
一.分析职业岗位人才要求,设计模块化课程
模块化课程是将专业应开设的课程对应职业岗位要求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每一部分作为一个模块,所有模块按照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和学生成长规律最后形成专业课程体系。职业教育要实现其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专业必须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专业对应行业的岗位和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分析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及典型工作任务,明确各岗位职业技能、职业素质等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制订专业培养方案,以职业岗位的核心技能和职业素质为主线,以企业技术标准、职业素质标准、职业资格标准为参照,通过分析各职业岗位(岗位群)的工作过程,提炼出各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要求,进行归纳、序化,整合知识、技能和态度,转换为相关课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重构课程和确定课程标准,设计各模块化课程,形成融合知识、技能、态度、素养的培养体系。
对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来说,主要是面向湘绣行业企业的设计、制作、营销、管理等核心职业岗位及岗位群,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掌握湘绣相应岗位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湘绣设计、制作能力,能从事湘绣产品设计、产品制作、产品研发、生产技术管理、专业教育等工作以及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培养职业基本素质,构建基础素质模块课程、造型基础模块课程、设计基础模块课程、工艺基础模块课程、职业素质拓展模块课程,形成职业素质工学模块课程;以专业核心技能与前沿技术为主线,以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将职业岗位要求分解,设计教学内容,并将职业岗位标准、“实用设计员”和“手绣(湘绣)制作工”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构建湘绣设计项目导向模块化课程、湘绣工艺项目导向模块化课程、顶岗实习模块,形成培养专业技能的项目导向工学模块课程;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实现零距离上岗,构建学业总结和职业规划模块课程。根据现代职教体系的要求,基于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差异,考虑本专业中职生主要对应的是湘绣初、中级绣工、湘绣仓储员等职业岗位,采用“宽口径”对接形式,在分析中职专业培养和本专业培养的差异性基础上,在职业素质工学模块、项目导向工学模块设置相关衔接的必修课程,编制衔接课程的课程标准,合作开发中高职衔接模块课程。
二.对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构建“岗证课”融通的项目导向模块化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课程是职业教育实现其 “职业性”有效途径。但目前很多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受传统学科体系束缚太久,教学设计上仍是以知识的系统性作为教学内容的逻辑主线,没有把岗位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内容,显然强调了学历教育的“高等性”,却又弱化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当然,按照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选择课程教学内容,基于岗位工作流程组织教学,缺乏以能力培养为逻辑主线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就过份强调了“职业性”却弱化了“高等性”,都不能满足高端技能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因此,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注重逻辑性、系统性,更要体现职业能力培养的递进性和和职业性,因此每一个课程模块都是对接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融知识、技能、态度的系统性设计,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如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结构,对接绣稿设计、绣品制作等核心技能,由职业素质工学模块化课程、项目导向岗位工学模块课程、学业总结与职业规划模块课程、中高职衔接模块课程4个一级模块课程,基本素质模块课程、造型基础模块课程、设计基础模块课程、工艺基础模块课程、职业素质拓展模块课程、湘绣设计岗位模块课程、湘绣工艺岗位模块课程、顶岗实习模块、学业总结模块课程、职业规划模块课程10个二级模块课程构成。职业素质要求与湘绣技艺传承有效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职业素质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实现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紧配合;推行双证书制度,学生通过专业课程学习,三年期满,毕业同时获得大专学历证书、“实用设计员”或“手绣(湘绣)制作工”三、四级职业资格证书,较好地解决了理论与与实践脱接的问题,形成了知识、技能、态度有效融合、“岗证课”融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三.引入行业企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新成果,建设优质核心课程
篇4
目前,我国处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中国经济领先世界所需的人才则主要是技能型、技术应用型人才,而这其中相当部分主要由中、高等职业教育来完成的。因此,人才市场上出现了大学生好找,技工难求的局面。国务院、各级地方政府都及时出台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但从目前的职业教育现状看不容乐观,一是学校教的学生不爱学,二是学生学的在工作岗位上用不上的现象,这些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不足有很大的关系。
一、中职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现状
近年来,我校与各地中职学校一样,在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改革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总体来说,课程改革深度不够、成效不明显,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基于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模块式课程尚未形成。表现在:
1.学科教学体系还存在普教的模式。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一些学校还在沿用普教模式的学科体系课程,学科体系主要是以知识储备的为主,内容标准多为陈述性、概念性知识,大多运用逻辑性思维,各课程的关系是相互独立并行的关系。而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应该是基于知识应用的课程,内容标准为过程性、经验性等,大多运用形象性思维,各课程的关系是以工作流程为线索相互串联的关系,因此说,把普教模式学科体系应用在职业教育上,是不利于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
2.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人数不多。中职学校最大的制约点是师资的问题,由于教师人事制度的因素,专业教师中很少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很多专业教师是从文化课老师中改行的,或者是从学校毕业又到职业学校教书的,没有行业从业经验,如教服装设计的老师从没有去过服装企业的设计部门,也不了解市场的行情,更不了解企业的运作。如教服装制板课的教师没有做过工业样板,让这样的专业教师去教学生,学生走向社会的状况就可想而知了。
3.职业精神的培养往往被忽略。一些学校的课程改革容易走极端。一是采取压缩公共基础课程内容和课时的方法,二是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门类开齐德育课,德育选修课更是不被重视。同时,一部分学校也没有把职业意识、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有机地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之中。
此外,还存在学生质量评价及监测还相对单一的现象。
二、服装设计与工艺设计模块化课程体系建立的设想
1.依据准则。职业教育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是“教、学、做”三者合一,强调在“做中学、做中教”,因此,课程设置应该以项目课程、任务课程等工学结合的模块式课程为主体,课程内容要融理论和实践为一体,根据服装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依据就业市场对技能型岗位的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整合专业课程资源,要广泛吸收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和相关研究人员共同参与课程开发,二是学校自行解决。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强化技能培养”的职业教育基本指导思想,按照“三个结合”即结合职业岗位工作实际、学生实际和学校实际的方法,以学生的基本素质、基础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合格标准为目标,运用现代职业教育课程观,按照行动导向、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能力本位方法,整合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通过构建、不断实施和完善模块化课程体系。
2.目标和内容。一是要体现“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二是建立模块式专业课程体系。根据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开发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模块式课程体系。三是制订专业能力测试标准。四是开发专业能力测试题库。依据专业技能模块化考核标准,针对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设计测试项目,按照项目任务要求编制专业能力测试试题,形成试题库
3.实地调研。近年来,笔者通过到上海、广州、大连等服装产业基地调研服装人才需求情况,初步确立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设三个方向:一是服装设计助理方向;二是服装生产技术方向;三是服装导购陈列方向。
4.工学结合。多年前国家就提出了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口号,很多学校也都在进行校企合作,但是真正合作的也不多。如果我们的服装专业的学生能真正到服装企业实习,学生就能学好技能,就会安心且适应企业的工作节奏。就不会改行去了其他行业了。否则,就是对职业教育资源极大的浪费。
5. 考核评价标准。教育部门提出“普教有高考,职教有技能大赛”的口号。近几年,股价也每年都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但是各级技能竞赛只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不能反映全体职业学校服装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应该出台由职教主管部门、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制定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技能考核评价标准,淘汰现有的以知识体系的专业教材。
如果我们专业教育工作者能够按照以上要求去做,我想我们的教学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课程改革就离成功不远了。
篇5
1.根据行业需求设计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软件篇)2010》(以下简称《年鉴》)公布的2010年度中国软件运行的综合统计资料,尤其是其中“2010年湖北省软件产业发展概况”的介绍,表明湖北省软件产业发展很快。《年鉴》汇集了全国各地区软件产业发展情况及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对产业发展的分析论述,系统地反映了中国软件产业在2010年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表明了我国软件产业在经过2009年度低落后的强盛发展势头;也表明了软件行业强盛的人才需求和对学生具备较强的程序设计、系统分析、应用软件开发能力的要求。
2012年12月7日,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分析会(湖北省经信委)了以下数据:2012年1-10月,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为1812亿元,同比增长21.17%,成为湖北省9大千亿产业中增速超过20%的产业之一;且每个月同比增长20%以上,最高增长33.25%。其中,软件业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34.51%。软件业还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利润和利税的增长都高于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业是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目前,武汉市正在积极创建“中国软件名城”。预计到十二五末,湖北省软件业的规模有望达到1200亿元,将占电子信息产业的“半壁江山”。从高校应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要求来看,信息类专业应着重根据软件业的人才需求设计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模块结构。
根据我们与IT企业多年合作的认识,IT行业对毕业生当前主要的能力需求是:毕业生应掌握IT行业当前主流的软件开发平台与工具,一是c语言和Vc++;二是JAVA语言和基于JSP或SSH的Web应用开发技术,或者是基于.NET的Web应用开发技术;三是近二年需求比较旺盛的手机软件开发技术;对掌握嵌入式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技术与工具的毕业生也有一定的需求。另外,IT行业也十分看重毕业生是否具有软件项目开发的经历,从而来认定是否具有软件开发能力。而且对毕业生的外语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也比较看重。
2.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模块化设计的实施方式
根据“顶层设计”的方式,我们先确定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模块化结构及各模块的课程,各专业再对共有的学科(专业)平台课程模块中的课程进行选择,对专业差异化课程模块的课程可进行增补,然后制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信息类专业模块化设计的实施方式如下:
(1)根据软件业的人才需求,设计信息类专业共享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模块和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模块的课程。
(2)按专业之间的学科(专业)关联程度,为关联程度较高的专业设计学科(专业)平台课程模块。专业之间的关联度计算如下:
如果专业之间的关联度>0.6,表明专业之间的关联程度高于差异程度,可以设计共有的学科(专业)平台课程模块。
(3)按专业之间的差异化要求,为各专业设计专业差异化课程模块,突出各专业的专业特色。
3.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模块化结构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信息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模块化结构如图1所示。
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共有6个模块,分别由以下课程或独立的课程设计组成。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模块与实践教学模块。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模块与实践教学模块如表1所示,显示了所包含的课程和独立的课程设计。
2)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模块与实践教学模块。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模块与实践教学模块如表2所示,显示了所包含的课程和独立的课程设计。
3)学科平台课程模块。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现有5个属于计算机学科的计算机类专业,还有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3个专业,虽然与计算机类专业关联程度较高,但并不是同一学科的专业。按学科平台课程划分的模块有3个,其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共享同一学科平台课程模块。
计算机类专业学科平台课程模块与实践教学模块如表3所示,显示了所包含的课程和独立的课程设计。
4)专业差异化课程模块。
各专业差异化课程模块包含各不相同的课程和课程设计,以体现各专业相互区别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4.各专业各模块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实施要求
(1)列入不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模块和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模块的课程和实践教学,将按统一的要求(学时、教材和教学大纲、实验大纲、课程设计大纲)进行教学和考核。
(2)列入本科和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同一门课程和课程设计将按不同的要求进行教学和考核。不同的要求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大纲、不同的考核方式、不同的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不同的课程设计(实训)大纲和课程设计(实训)指导书等。这样可以反映本科和专科两个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
5.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模块化设计的优势
(1)根据“顶层设计”要求,先设计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模块结构,再制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使信息类专业学生都能不同程度地掌握当前主流的软件开发平台与工具,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应用软件开发能力和面向软件业的就业质量。
(2)同步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教学模块,同步设计学科(专业)平台课程实践教学模块,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学时学分要求,有效地促进应用型信息类专业培养质量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参考文献:
[1]余正红,尹朝庆,独立学院校企合作模式与机制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2(8):8-11.
[2]余正红,尹朝庆,JSP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18):17-21.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20世纪90年代,万维网在世界范围的蓬勃兴起,推动了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21世纪的物联网概念,为人类社会、信息网络与物理世界的完美融合描绘了美好蓝图。这使网络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变化。另一方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大学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指导纲领,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那么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课程体系,如何即保持一定稳定性又保持一定的先进性,一直是各高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所追求的目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方法,并给出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方法在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1 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
根据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可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方向、专业任选和集中实践6个模块。公共基础模块体现大学生的公共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职业道德、人文社科、工具性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学科基础模块是学好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主要包括专业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课程;专业核心模块由达到专业所需核心能力的一组核心课程组成,也是各个专业方向的共性专业课程;专业方向模块根据职业分类,针对不同职业能力要求,设多个方向课程群,每个方向课程群包含强化该方向能力的若干课程。专业任选模块主要由特色和新技术课程组成;集中实践模块由实验课程、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组成。
纵观各模块性质,公共基础、学科基础和专业核心3个模块变化较少,具有一定的延续性,是稳定性模块。专业方向和专业任选模块可以反映新技术、新应用等发展引起的专业教学内容的变化,通过增减课程或课程群来增加新内容和剔除陈旧内容,属于变化较多的模块,是非稳定性模块。而集中实践模块与其他各模块课程结合密切,即要具有稳定性,又要具有开放性,介于稳定与不稳定二者之间。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和特色,结合人才需求,设置不同的方向课程群,学生必须选择其中一个方向课程群,有能力的也可以选择多个方向课程群。专业任选模块是可选的,可以根据学校特色设置,其中的课程为任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选择其中的课程。
2 网络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
网络工程专业是一个工程性很强的专业,提出网络工程专业能力包括网络协议的设计与实现能力、网络规划、设计与实施能力、网络管理与维护能力、网络安全防范能力、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力、网络设备的研究与设计能力。根据用人单位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能力需求分析和归类,将网络工程专业划分为网络设计、网络应用、组网工程、网络管理与安全四个专业方向。本文根据近两年迅速崛起的物联网工程,结合提出的专业方向,将网络工程专业方向设置为网络设计,网络管理与安全、网络应用和物联网工程四个专业方向,如图1所示。
网络设计方向强化网络设备相关技术与产品的研究、设计、开发与生产能力以及网络协议分析和实现能力;网络管理与安全方向强化网络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策略制定,网络安全系统部署和网络安全事故维护能力;网络应用强化基于网络的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物联网工程强化物联网规划、设计能力、物联网设备与系统安装、配置与调试能力以及物联网应用系统解决方案设计能力。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设置一个或多个方向课程群。
3 各模块课程设置
篇7
模块化教学法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作为中国中等职业教育普遍认可的主要教育模式之一,体现了其灵活性、针对性、现实性、经济性的优势,在中国中职教育广泛开展。本人在工作中积极探索计算机专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实施,对计算机模块化教学的课程体系和计算机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并运用于教学管理当中,深受学生的重视和喜爱,现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
一 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
模块化课程体系特点是以就业为导向,调研该职业岗位需要的共同知识与技能,按工种或专业技能设置相应的职业定向模块,并根据技术要求和市场变化对各职业岗位人才的需求情况构建课程体系结构,确定相应的专业主干课程;根据模块要求实现与相关职业能力衔接,确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为了实现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本人通过对行业人才需求情况的调研,分析了该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将课程进行整合,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强调素质、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确定职业定向模块类型、目标、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及所开专业主干课程,进一步确定课程的开出顺序和与之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结合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进行模块细分、项目实战、阶段考核、达标设计,使主干课程目标明确,教师责任明确,学生任务明确,达到使学生快速胜任就业岗位的要求。
二 计算机应用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
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就是打破原有学科课程体系,以实用能力、职业技能为培养目标,采用模块教材形式,改进原有学科内容的编排方式,综合原有相关学科内容,从而形成各个全模块课程集合。模块课程体系的框架构成应当按照职业技能培养目标类型,划分为三类模块:基本素质模块、行业基础模块和职业定向模块。下面主要就职业定向模块与大家探讨。
1.职业定向模块划分
本人将计算机应用专业分成以下模块,分别为:办公文秘模块、广告设计模块、计算机调试模块。一个大模块可看成一个工种,配合一个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踏入工作岗位的专业技能证明。每个大模块由若干个主干课程组成,而每个主干课程又由若干个阶段性小模块,从而使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的教学形成一个积木组合式的模块化教学模式。例如:办公文秘模块又可分为“应用文设计”“Word”“Excel”等主干课程,而“Word”主干课程又分“基础模块”“模拟排版”“创意排版”三个阶段性小模块。计算机应用专业职业定向模块划分见表1。
学期
2.各主干课程模块化教学实施
前面讲了每个主干课程又由若干个阶段性小模块组成,每个小模块的教学实施应依据“确定目标知识讲解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综合训练产学结合总结”的教学模式,来实施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一般每一个大模块的开始都要讲授该模块的背景知识,如广告设计模块,首先介绍广告设计基础,即广告行业概况、广告的创意、色彩、构图等,再讲PhotoShop、Coreldraw等平面设计软件的使用,其重点已不再是以往的讲某个工具怎么用,而是怎样用这些软件实现自己的创意,做出需要的作品,这是与以往专业课堂教学明显不同所在。其教学实施过程具体见表2。
在考核方法上,应淡化理论考试为主的模式,抛弃以书面作业和试卷成绩来考核学生的方法,主要以实际操作成绩为准,充分调动学生动手的积极性。建议根据该课程的阶段性模块学习目标在每阶段模块结束后安排模块达标测试,从而确定学生的期末成绩。
三 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模块化教学,大家在应用时要认真分析、因材施教,千万不能闭门造车、弄巧成拙,所以在实际使用时有些问题还值得我们思考。
1.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是模块化课程设计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的前提,其必须紧密联系市场需求。而计算机软硬件更新换代较快,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导致每年市场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深入公司和企业调研分析,适时改进模块化课程体系,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保证教与学与时俱进,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专业型技术人才。
2.教材处理
教材处理是模块化教学得以实施的基本保障。目前还尚无一套完整规范的适合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模块化教学的系列教材,而要编制出真正意义上的模块化教材,又是一项系统和复杂的工程。在教材不成熟的情况下,教师一是要大胆革新,打破传统的教学顺序,对教材进行处理,对知识点分类统筹,合理安排,根据模块化教学要求编制出科学的教案;二是要集中力量逐步编写模块化系列教材。
3.教师和学生素质
模块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师熟悉职业岗位需求,能全面掌握并灵活运用职业定向模块所有的主干课程,还要求教师在教学上改革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创新。也就是说,主干课程教师既是一名优秀的中职教师,同时又兼有企业技术骨干的素质。模块化教学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转变思想,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由原来被动的“听”“看”为主变为以主动“想”“做”为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协同学习的教学活动。
篇8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立项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群“机电技术专业群”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刘峻(1970-),男,工程师、硕士,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讲师,研究方向:数控技术、高职教育理论。
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指以学习某一职业技能,不断提高从业技术水平,培养技能型、工艺型、应用型、实用型高级人才为目的的一类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级阶段,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对设计、规划、决策、智能操作等任务进行创造性实施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必须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全面的职业技能、较强的适应与发展能力、一定的创造性能力和积极的职业态度。高职的培养目标,其一是对社会人才类型的定位,培养的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其二是对人才社会功能的定位,“实施”二字是其社会功能的核心和特征。高职毕业生一般不进行工程设计,也不对工程项目进行规划和决策,主要是对已有的设计、规划、决策等任务进行实施,把它们转化成为产品,同时对于一些高技术或高智能的职业岗位进行直接的操作,完成产品制造任务。[1]
二、机电技术专业群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机电行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过窄的专业口径、过细的专业划分,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机电技术领域,有许多不同名称的专业,尽管其培养目标不同,但是它们却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
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按现代职业岗位要求,可以将工作性质相通的若干职业集合为一个职业群。为优化课程结构,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弹性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把机电类各专业集群起来,以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院级特色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作为核心专业,将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了一个集合,按专业群来建设。机电技术专业群包括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电气自动化等专业。
专业群建设是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资源整合活动。专业群建设有利于形成高职院校专业的集群优势,从整体上提升学院在行业和区域内技能型人才的配置水平和能力;有利于形成实践教学优势,将分散的实验资源整合为专业化的实训基地(或工业中心),降低实训基地建设成本,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形成师资队伍优势,形成专业教师团队,增强专业办学实力;有利于形成学院专业特色和品牌优势,提高学院知名度。
为适应机电技术不断发展及机电职业群不断扩大的需要,高职机电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要达到此目的,就要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途径,促进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确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前提,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主线,构建专业集群式模块化课程体系。[2]
三、模块化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指设计教学过程的原则与流程框架。模块化教学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就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在职业领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解构教学内容,按认知规律和能力本位导向重构课程,形成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改革和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3]
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关键是模块化课程的设计路线,中心内容是对课程的解构和重构。首先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解构。在对职业岗位进行了深入的工作分析后,确定从事这个职业所要求的能力标准。课程解构的核心意义就在于它突破以知识体系为核心的课程标准,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标准。然后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导向进行课程重构。对形成职业岗位能力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清晰的梳理,确定专业教学的基本内容;根据专项能力来划分课程模块,确定每个课程模块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系、基本环境、教学组织;根据模块教学目标的要求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明确知识、技能、态度之间的关系,重点关注如何运用所获得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工作态度来完成工作任务,从而形成在复杂工作情景中做出判断和采取行动的能力。
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课程的模块化。首先进行模块的搭建。课程模块是一个个项目化的学习单元,它把实践知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用情景有机结合起来,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化。一门模块课程可以设计为若干个模块,一个模块又可以分为若干项目,项目之间、模块之间,依据工作逻辑和工作任务不同而有差异,可以通过多条路径来选择。然后进行模块组合。模块内容通过工作任务引领专业知识。每个模块都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学习单元和任务的组合,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模块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平行的,也可以是递进的。针对职业工作岗位过程所需要的单位任务,对需要采取的动作和行为进行描述,明确训练的项目名称、工具、材料、场地及操作步骤,通过动态学习方式完成阶段性学习目标,形成综合职业能力。
四、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课程体系的结构
专业群内的专业由于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反映在课程内容上有相当一部分共同的理论、技术、技能基础。因此,基于专业群建设的课程体系,适合采用“平台+方向”式的模式构建。“平台”根据专业群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必备的共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各专业技术的共性发展和学科特征要求而设置。按照培养社会人的要求,突出培养现代社会对人所要求的最基本素质。按行业内职业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开设专业群内各专业共同必需的生产技术知识、产品技术知识、材料技术知识和职业基本技能等课程,是毕业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证。学生在修完“平台”课程后,获得专业群共同的职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具备在行业内从事专业群所包含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方向”根据不同的专业而设置,由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组成。每一个模块都以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为依据,是围绕某一工作过程必需、够用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综合,是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训练的综合。
通过对机电技术专业群的必备职业能力分析,专业群的课程体系结构应该是Y型结构,即专业分枝型结构。Y型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该结构的课程体系建立了两个平台:即公共基础课平台和机电类技术基础课平台。平台课程是多个专业的共同基础。
图1 Y型课程体系结构图
公共基础课平台包括高职工科类各类专业学生都需要学习的文化基础课程。它们包括公共课程(如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外语等)、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人文类课程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等)。该课程平台为各专业学生奠定了进行后续专业学习的基础,也为今后接受终身教育奠定了可持续学习的基础。
机电类技术基础课平台是建立在公共基础课平台之上的机电类公共技术基础课平台。它包括机电类专业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机电类专业相关的支撑技术课程以及相关的拓展性课程等等。该课程平台为学生学习各专业必修课程奠定基础。它培养学生五个专业之间可迁移的关键职业能力,为毕业生扩大就业范围奠定任职的基础以及在今后工作岗位群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转岗适应能力。
各专业必修课程是在机电类技术基础课平台上根据职业岗位群中各个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要求而开设的课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它是在大类专业所覆盖的职业岗位群的基础上,满足“就业市场细化”而建立的一种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高职机电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的Y型结构从整体优化的角度出发,既能满足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本知识与能力要求,体现适应性;又能满足职业岗位群中某一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与能力要求,体现针对性。
(二)“宽基础、活模块”课程体系
“宽基础、活模块”课程体系在课程开发中,采用面向职业群集的方式;在课程内容上,采用模块化的组合方式。[4]
“宽基础”是指所学内容并不针对某一工种,而是一个职业群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后劲”,为学生继续学习和在某一类职业范围内转岗打下基础,强调通用技能的训练和关键能力的培养。
“活模块”是指所学内容针对某一特定职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着眼于强化从业能力。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人才需求的分析,根据机电群对应的行业所涵盖的职业群和典型岗位的岗位任务分析以及相关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确定完成岗位任务和考证要求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机电技术专业群的课程体系进行整体设计,以技能为主线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该课程体系包括公共素质课、专业群基础课程、为专业服务的基础课程、专业必修、专业选修、综合实践模块等六段式课程体系,以灵活的模块化课程为基本形式与市场对接。
表1 模块化课程体系
M1模块,即公共素质课模块,该模块按照教育部的统一要求,由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素质的课程组成,是为了保证国家人才教育培养基本目标的实现。M2模块,即专业群基础课程模块,该模块是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培养学生五个专业之间可迁移的关键职业能力。M3模块,即为专业服务的基础课程模块,该模块由为专业群定的专业服务的课程组成。比如,同属“电子电工类”基础课程,机电一体化专业可开设“电工电子技术”,汽车专业可开设“汽车电工电子”。前三个模块强调宽基础,主要学习某一岗位群相关职业通用性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同时,要进行思想品行、职业道德、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能力以及其他通用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M4模块,即专业必修模块,该模块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相求相衔接,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M5模块,即专业选修模块,该模块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一专多能,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同时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再学习打下基础。M6模块,即综合实践模块,该模块通过实验、操作技能实训、综合技术训练、岗位实践以及毕业设计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后三个模块是在职业基础教育后分流进行不同职业的专业知识学习,以及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根据职业和专业开设必要的课程和进行职业技能的实训,并能够使学生考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张家寰,郭扬.全国高职院校专业布局结构与调整策略
研究[J].职教论坛,2006,(12):37-39.
[2] 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0.
[3] 曾.论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
育与职业,2007,(7):42-45.
[4] 蒋乃平.集群式模块课程属于多元整合型课程——“宽
基础、活模块”的再思考之八[J].教育与职业,1999,
(8):64-66.
The Construction of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Professional Group of
Modular Curriculum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篇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关于修订本科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中提出,新的培养方案要深化通识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实施分级或分层次教学。力学类课程作为学科基础性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不同专业对力学类课程的要求不同,为此建立模块化结构的多层次力学课程体系,为满足不同专业的需要提供选择,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力学类课程单元模块的设置
力学类课程单元模块的设置要围绕为专业服务这个核心,课程体系构建要形成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功能模块;要以能力为中心构建力学类课程分层次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在分析和运用等方面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课程单元模块的设置要做到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形成方向特色课程模块,满足不同专业学生个性发展和适应能力的需要,同时与专业发展、学科建设相互交叉,扩展学生知识面,使学生能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首先要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来设置课程单元模块,单元模块要突出应用性;其次要将力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增强力学知识的适应性,使知识能转化为能力;最后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拓展,强化能力水平的渗透性,让知识和能力“迁移可用”。根据以上原则,结合我校情况,共设置了22个模块,主要内容如下:
静力学(16学时):最基础的一个模块,要求掌握静力学基本理论、受力分析、力系的合成(简化)、力系的平衡及应用。
运动学(16学时):包括点的运动学和刚体运动学,重点是点的复合运动和刚体的平面运动。
动力学(16学时):重点是刚体和刚体系统的动力问题,包括动力学普遍定理及应用和动静法。
分析力学基础(16学时):属于扩展模块,主要内容为虚位移原理及应用、动力学普遍方程及应用、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及应用。
振动力学基础(16学时):专题模块,主要内容为单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衰减振动、无阻尼受迫振动及有阻尼受迫振动。
基本变形(32学时):重点研究杆件在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与挤压、圆轴扭转、梁的平面弯曲时的内力、应力、强度、变形、刚度计算等,本模块含实验4学时,包括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和电阻应变测量技术的应用。
应力状态强度理论及应用(16学时):包括应力状态理论、常用强度理论及组合变形强度计算,此外将压杆稳定和动载荷与交变应力并入这一模块,含实验2学时。
能量法及静不定系统(16学时):属于扩展模块,包括能量法及应用、简单静不定系统。
静定结构(16学时):结构力学基本模块,含体系的几何组成、静定结构内力和位移计算。
超静定结构(1)(16学时):包括力法解超静定结构、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
超静定结构(2)(16学时):力矩分配法、矩阵位移法、影响线及内力包络线。
结构动力学(16学时):结构力学扩展模块,包括结构动力分析、结构稳定性计算、结构的极限载荷3个专题。
弹性力学基本理论(16学时):弹性力学平面问题和空间问题的基本理论。
弹性力学基本解法(16学时):弹性力学平面问题基本解法(含直角坐标和极坐标),柱体弹性扭转、板的弹性弯曲。
弹塑性基本理论(16学时):应力分析理论、应变分析理论、应力与应变关系理论。
弹塑性基本方法(16学时):厚壁圆筒的弹塑性分析、柱体扭转的弹塑性分析、板的弹塑性弯曲、塑性极限分析理论及应用。
线弹性断裂力学(24学时):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及应用、复合断裂理论及应用。
弹塑性断裂力学(8学时):弹塑性断裂力学理论及应用。
损伤力学(8学时):损伤力学理论及应用。
工程流体力学基础(16学时):流体静力学、流体运动学、流体动力学基础。
工程流体力学应用(16学时):流体力学在工程的应用,含实验4学时。
有限元法基础(16学时):有限元素法的基本理论。
二、根据单元模块构建分层次课程体系
为构建适应不同专业的分层次力学课程体系,首先要与各专业负责人沟通,了解各专业培养目标中对力学课程的要求,在合理设计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基础上,力求科学地处理各单元模块及教学环节的关系,通过整体优化,改善课程结构,增强教学效果。同时要注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密切注意学科前沿的发展和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不同专业学生,要考虑到因材施教的问题。
课程内容要做到精而实。要对原有课程重新进行内容的融合、叠加、拆分和渗透,删除不必要的交叉和脱离实际的内容、增加与需求相适应的内容。将教学内容有机地组合成一种“有效、实用”的新型单元模块,在确保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实施课程内容的整合,将知识与技能组成灵活的教学单元,以提高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在设置单元模块和与专业结合的基础上,根据21个模块可以方便灵活地组成不同层次、适应不同专业的力学课程,如工程力学课程:
工程力学A(48学时)=静力学(16学时)+基本变形(32学时)
工程力学B(64学时)=静力学(16学时)+基本变形(32学时)+应力状态强度理论及应用(16学时)
工程力学C(64学时)=静力学(16学时)+基本变形(32学时)+工程流体力学基础(16学时)
其中,工程力学A适应我校对力学要求不高的理工科专业,如材料科学与工程、地质学、海洋科学等。工程力学B和C适应要求稍高的安全工程、资源勘查与工程、地球物理、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石油工程等专业。对于要求更高的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地质学基地班,可选择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或者固体力学基础。
理论力学A(48学时)=静力学(16学时)运动学(16学时)+动力学(16学时)
理论力学B(64)=静力学(16学时)运动学(16学时)+动力学(16学时)+分析力学基础(16学时)或振动力学基础(16学时)
材料力学A(48)=基本变形(32学时)+应力状态强度理论及应用(16学时)
材料力学B(64)=基本变形(32学时)+应力状态强度理论及应用(16学时)+能量法及静不定系统(16学时)
固体力学基础A(48)=基本变形(32学时)+弹塑性基本理论(16学时)
固体力学基础B(64)=基本变形(32学时)+应力状态强度理论及应用(16学时)+弹塑性基本理论(16学时)
对土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安全工程专业,后续课程可选择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等课程。
结构力学A(32学时)=静定结构(16学时)+超静定结构(1)(16学时)
结构力学B(48学时)=静定结构(16学时)+超静定结构(1)(16学时)+超静定结构(2)(16学时)
结构力学C(64学时)=静定结构(16学时)+超静定结构(1)(16学时)+超静定结构(2)(16学时)+结构动力学(16学时)
弹性力学(32学时)=弹性力学基本理论(16学时)+弹性力学基本解法(16学时)
弹性力学及有限元(48学时)=弹性力学基本理论(16学时)+弹性力学基本解法(16学时)+有限元法基础(16学时)
工程流体力学(32学时)=工程流体力学基础(16学时)+工程流体力学应用(16学时)
对于要求更高的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可选择弹塑性力学、断裂力学等课程。
弹塑性力学(48学时)=弹塑性基本理论(16学时)+弹性力学基本解法(16学时)+弹塑性基本方法(16学时)
弹塑性力学及有限元(64学时)=弹塑性基本理论(16学时)+弹性力学基本解法(16学时)+弹塑性基本方法(16学时)+有限元法基础(16学时)
断裂力学(32学时)=线弹性断裂力学(24学时)+弹塑性断裂力学(8学时)
断裂及损伤力学(32学时)=线弹性断裂力学(24学时)+损伤力学(8学时)
以上列举了部分课程,根据单元模块还可组合成其它课程,供不同专业在设置培养方案时选择。由于可选择范围宽、层次多,该方案受到我校各专业修订培养方案负责人的好评。
三、分层次力学课程体系构建应注意的问题
1.力学课程体系要以“必需、够用、有效、实用”为度
由于我校未设置力学类专业,所以力学类课程要注重为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服务。力学课程体系构建要紧密结合理工科专业的发展,重点放在如何利用力学知识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上。在课程设置中坚持以能力为本,探索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与相应的实践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相结合的分层次力学课程教学体系。达到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
2.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
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制定的课程内容、体系、范围和教学要求的基本纲要。它是实施教育思想和教学计划的基本保证,是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导性文件。结合新课程体系的构建,制定符合各专业要求、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进行教学研究与改革的基础。
篇10
近年来,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面临IT人才急剧扩张的市场需求,急需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在这种背景下,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对学生试行了“3+1”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应该是首位性的工作,为此对此专业进行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
1 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实现创新课程教学体系的最佳途径
应用型本科院校从字面上讲可以说是具有两层含义,其一,它是一所本本科院校,其二,它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由于其自身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双重性,因此,它既不同于一般的本科院校,也不同于一般的中职以及高职院校,在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上也就自然而然的不同了。一般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训练,一般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但却不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但应用型本科院校却截然不同。它培养出的人才既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又要具备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所培养出的人才对于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或岗位群,并不断满足其需要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优势的。
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是按照计算机一级学科整体建设的需求来设置学科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而不是按照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来设置课程体系,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与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不匹配,出现了“学非所用”的结构失衡。因此,在制定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时,应淡化原有按一级学科设置的理论体系,强化按应用能力设置的知识体系。即由注重学科理论的系统性向注重工程实践的综合性转变。而模块化课程体系不以学科建设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而是强调教学内容在能力形成中的作用,恰恰体现了这种转变,也是实现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的最佳途径。
2 计算机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模块化教学法自创立之初,迄今为止已有数十年,其主要特点在于以现场化教学为主,并辅之与之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具体地说该方法与以往教学模式的不同在于以就业为导向,并根据学生所学专业需要为之设置与之相关的专业技能模块和职业岗位(群)模块,除此之外,还需考虑技术变化和市场对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来对课程体系结构进行构建以及调整。
由于“3+1”人才培养目标直接面向职业岗位(群),这使得其在进行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方法选择上,需要用到逆向思维法。所谓逆向思维法就是通过对学生将来所要从事岗位的职业素质以及能力进行分析,并得出一个有效的结果,进而根据这个结果对教师所要教授课程进行设计,组成相应的教学单元。在课程设计上要求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并突破不同学科间的壁垒以及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变革,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构建由课程一级(专业基础)模块、课程二级(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课程三级(职业岗位群课程)模块组成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具有极大帮助。
2.1 专业基础模块
专业基础模块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公共核心知识体系,其开设的目的在于对不同专业方向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进行补充,旨在培养学生将来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岗位所应具备的一些最为基础的素质与能力,也为满足学生未来所从事职业需要以及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一定的知识基础。除此之外,该模块课程学习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得以提高。专业基础模块课程主要包含:计算机基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数据库技术基础等课程,使学生掌握从事计算机各行业工作所具备的最基本的硬件,并且通过和课程体系相对应的基础实验模块使学生具备该专业最基本的技能。
2.2 专业方向模块
专业方向模块课程是在专业基础模块课程基础上,按照专业方向的教育增加各个专业方向教育所需要的比较全面的专业知识,以构成较完整的专业方向知识体系。专业方向模块包括网络方向、软件方向和嵌入式方向等子模块。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自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因此,对于这一专业学生的培养来说,并不能仅仅停留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理论知识的教授上,还要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掌握一些不可或缺的、实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技能,对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而言也是如此。把这一点体现在该专业课程设置上就是说,该专业课程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生所要掌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一些必备的技能,并通过与该模块相对应的专业实验及实训模块来促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很好的与实践相结合,力求为该专业方向学生的培养打下雄厚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2.3 职业岗位群模块
职业岗位群模块设置的目的在于对学生将来所要从事的具体某方面工作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进行培养,从而使得学生在走出校门后就能够很好的适应并满足岗位的实际需要。如果说专业基础模块注重的是从业未来及一些不确定因素,强调的是专业宽口径,职业岗位群模块则注重就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掌握一门乃至多门专业技能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以说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3 计算机专业模块化教学的实施和对教学改革的促进
3.1 按模块组织教学内容
所谓按模块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首先,要对不同模块的总体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确立,并在此基础上,对以往以知识讲授为中心的学科式课程内容体系进行变革,打破不同章节之间的限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以技术和能力培养为目标努力构建不同的学习专题作为子模块;其次,每个子模块又下设不同的学习单元(根据模块知能体系的各个具体目标与内容而划分的小专题)以及课题,从而使得模块课程的教学能够形成一个崭新的“积木组合式”的教学模式。
3.2 模块化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模块教学作为教学方法中一种,将其运用在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中,就是要对以往传统的教学体系进行变革,让广大师生能够不断的学习以及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得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以及理论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高。具体的说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模块教学的特点,将模块的教学方向灵活的运用。将模块教学的核心点定在提高学生的能力以及素养上,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出最大的作用,积极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模块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采用其他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法、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以一边操作以边理解”将动手和动脑有机的相结合在一起,进而来形成一个“双边教学法”,由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这使得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教学模式被彻底打破。
3.3 模块化教学有利于促进教材建设
由于模块教学法对教材要求较高,这使得在市场上很难找到与之相关的教材,即使找到也未必能够用的上,从这点上来看,模块化教学法对于现有教材内容的革新、现行教材体系进行突破、增添教材的专业性、实用性以及正确解决学科体系的系统性与生产实践所需知识综合性的矛盾具有极大帮助。
3.4 模块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使用模块法进行教学,使得以往生搬教材的教学方式得以变革,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具有极大帮助。并且由于模块教学法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这使得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动手实践能力在无形中得以点滴提高起来,这对于学生未来从业是有利的。
4 结语
实践证明,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块化教学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随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计算机专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也将会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走出一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路,并得到合作企业和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刘伯红,方义秋,夏英,等.基于“关键点”课程的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4):82-84.
[2] 李海涛.模块化教学条件下课程体系的构建[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82-83.
[3] 胡燕燕.关于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4(1):19-22.
[4] 向昌成.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S2):38-40.
篇11
1.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原则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整合主要体现在对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内容选择、课程模式设计及课程评价等方面。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整合必须在深入了解市场,准确把握市场对高技能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后,从传统的学科式课程模式框架中走出来,真正做到从行业实际需求出发,达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2.课程知识和技术多元整合的原则
高技能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技能,要运用多元整合的策略思想,形成以应用性、技能性为特色的高职课程内容体系。贯彻多元整合的策略思想,要求打破原有课程、学科之间的壁垒和界限,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目标培养的实际需要作为内容取舍和结构组合的标准,分析相关的知识要素和技能要素,对课程内容做纵向和横向的整合,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必需的基础性和课程内容的综合性。
3.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原则
实现整体优化首先要明确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比例关系。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找到三者之间最佳的结构平衡点,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协调发展。协调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不同的课程对培养目标所起的作用不同,要明确核心课程、支持课程、基础课程、特色课程之间的关系,并体现在课程体系中。
4.理论教学“必须、够用”的原则
高职的理论教学特别强调理论要为实践服务。以指导实践,提高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坚持理论教学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有利于学生用科学的技术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操作。因此,课程体系应对理论教学进行大胆改革和重组,取消与专业实际技能培养关系不大、理论性过强的课程,对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课程进行内容的调整与合并,增设反映新技术的技能课程和过程性课程。
5.重视特色课程的原则
高职的人才培养要为区域经济服务,课程体系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与区域经济的结合上。区域经济结构不同,产业布局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人才的类型要求、专业要求也不同。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特定要求,创建特色课程,构建产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是值得探索的主要途径。
6.适应职业结构与岗位的变化的原则
高职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的调节机制,能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科技的发展与市场需要做出快速反映,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在内容上吐故纳新、在结构上调整组合、在评价上动态反应。知识经济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和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造成了职业结构和劳动岗位内容的不断变化,而且这种变化的速度愈来愈快。高职课程体系及时反映这种变化,具有自我调整自我更新的能力。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认为“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适合以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岗位技能训练为特色的高职教育要求。“宽基础、活模块”的两段结构,呈现出与其他课程模式不同的结构特征。宽基础部分作为横向的课程集群,其学习内容不针对某一特定工种,而是针对一个职业内的一群相关岗位所必须的学识和能力,将工作性质相通的若干个岗位集合为一个群,着眼于一个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通用知识的获得和通用职业能力的训练及学习能力获得。“宽基础”阶段侧重于全面素质与关键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奠定发展后劲的基础。“宽基础”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活模块部分作为纵向课程集群,强调针对特定的岗位对从业者的具体要求和从业能力,追求教学内容与特定岗位需要的一致性。其任务为:一是岗位专项技能的训练,使学习者具备顶岗能力:二是在专项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兼有提升学习能力的功能。“活模块”阶段注重专项能力、综合能力、适应市场变化的跨岗能力及个性特长的培养,着眼于就业适应性的培养,立足于市场经济和人才的需求。
二、通过社会需求分析确定能力本位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结构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从2005年开始筹建,2006年招生。专业设立之初我们对山东省及周边地区多家企业进行调研,发现电池行业由于能源危机的影响焕然一新,它集技术、资金、劳动密集于一身发展迅速。
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放调查表,就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与就业状况的关系进行调查。初步结论是:文化素养和专业基础理论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和自主创业,专业技能的高低和宽窄决定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面。高职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感觉到模块化课程的教学体系能从整体上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并且富有成效。因此,创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培养高职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这也正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其他各类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我们还重点调查了毕业生的就业层面,它们主要涵盖在这样一些领域:企业的产品生产、质量检测、分析化验、技术开发、技术管理以及产品的营销和售后技术服务等。我们把这两项调查结果与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挂钩,具体做法是:从学生的就业领域和就业岗位出发建立与就业岗位对应的能力模块,再根据能力模块的内涵来决定课程模块的数量和内涵以及每门课程及每个课程模块的培养目标。这样构建课程模块有利于我们集中时间和精力有针对性地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课程体系整合方案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的设置与体系的整合问题。因此,我们以高职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依据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构建了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宽基础、活模块”结构的高职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由职业公共课模块、职业能力课模块、集中实践模块、人文选修模块组成。
1.职业公共课模块
主要为大学生提供必备的科学、人文、身心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重视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是职业高校区别职业中专的重要标志之一。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等课程。该模块以“必须、够用”为原则。
2.职业能力课模块
首先针对职业所需,确立核心课程。核心课覆盖该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群需要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识和技术,教学上侧重于技术方法的讲授。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学好这些课程,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知识和技术。围绕着职业能力核心课程,开设专业技术、职业考证、职业方向等课程
(1)专业技术模块
各专业除了核心层以外需要开设的专业技术课。这是对核心技术课程所需专业知识的强化、拓宽和补充,以使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本专业的核心技术课,强化技术操作,以熟练和丰富技术操作经验。
(2)职业考证模块
职业考证模块保证职业资格的获取,落实双证书制度。这一模块重视职业技能的考核,将职业考证的相关课程尽可能融入培养计划之中。该模块课程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从而有利于学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技能的课程,重在职业基本技能。
(3)职业方向模块
职业方向课模块以当前职业岗位的需求为依据,每个专业设立3个左右的专业方向,在第四学期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基础对他们进行分流。此模块侧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以适应多层次岗位的需要。
3.集中实践模块
这一模块的课程强调实训、职训等实用性操作训练,以满足第一线应用技术人才的实际需要。
4.人文选修模块
以人文课程为主,兼有科技、管理、文体类等课程,为学生多方面个性发展提供帮助。
四、“宽基础、活模块”课程体系的特点与应用效果
“宽基础、活模块”结构的课程体系特点是:这种课程结构模式灵活性大、针对性强,可以通过调整不同模块的组合,及时实现专业方向的调整,满足各种教学计划需要,并保持自身的完整性与稳定性,灵活地实现教学内容的新陈代谢,使教学要求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基本上保持同步。各模块均紧紧围绕职业技能这个核心,体现出:“职业技术核心”、“动手能力优先”和“注重人文和科技素养”的高职课程的设计原则,贯彻了从高职学生发展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体系是在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前提下,按照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技能要求,设计合理的岗位技能或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这一目标由一组相近的专业岗位综合技能课程或若干个相应的岗位证书课程所组成,这些课程包括相应的实训课,以及参与实际生产或社会服务、实际运作的实战训练,从而使学生在毕业后实现与企业零对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歧奖.课程结构与教学模式整合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 2002, (4).
[2]张尧学.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晓明.整体性课程结构观与优化课程结构的新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5).
[4]黄尧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 2005, (5).
[5]郑晓梅.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J].职业技术教育, 2003, (19).
篇1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职业教育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希望通过课程、教材、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的创新,推进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的改革发展。随着汽车产量的不断升级,汽车行业已经进入后市场时代,造成社会对汽修人才的需求量急剧扩大。另外,各种新款车型不断推出、配置越来越先进,加上汽车配件、汽车用品的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汽车行业对维修人员的维修水平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以培养市场需要的高技术应用人才为目标的中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以岗位技能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成为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现有传统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㈠课程模式陈旧,毕业生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课程模式的陈旧,造成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与市场的联系不够紧密,与企业的标准有较大差距,与生产实际脱离;也造成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学生抱怨教学内容“难”学的两难局面。
㈡课程与职业之间的匹配程度较低。
所谓课程与职业的匹配程度指的是课程内容与相应的职业要求之间吻合的程度。由于历史的原因,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主,但是对用什么模式的课程体系才能更好的适应以培养学生技术和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的中职教育特性认知不足。虽然有些中职学校已经对现代职教课程模式、实践教学体系、项目课程等方面都进行了探索,但是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实践中,还难以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实践要求直接对应,无法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现代职教课程模式及学校人才培养整体课程设计直接结合起来,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无法从根本上克服知识技能的“迁移性”困难,难以将“课堂教学”“做中学”“做中教”和在岗学习进行有效地整合,以缩小教育、培训与实际职业活动之问的差距。
㈢教学方式呆板,教学内容滞后。
传统的学科式教学模式,各门课程自成体系,专业课程没有一个明确和集中的总教学目标。传统的教材也决定了教师教授内容和讲授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专业课教学与实习课教学形成了“你教你的,我练我的”的局面,不能合理地调配使用教师,更不利于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
㈣教材建设滞后。
传统的教材在教学内容上不能反映当今专业主流技术和科技最新成果,教材编写仍旧按照学科体系进行编写,教材形式单一,可读性、可自学性较差。模块化教材少,教材之间的衔接不好,未能形成体系,影响了学生认知程度和能力的提高。
㈤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现行的课程体系以学年、学期等为基本的学习时间单位,虽便于课程的编制及组织教学,但所有学生学习知识内容一致,进度一致,忽略了不同背景入校学生的个人潜能的差异、个性化发展需求,偏离了职业教育要追求的个性化发展的人才观。
二、以岗位技能为核心,构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㈠以岗位技能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内涵
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模块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同时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
㈡以岗位技能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
以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针对汽车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变化,通过岗位需求论证、工作任务分析、教学内容研究、确定所需课程、编写课程标准、制定课程方案六个环节,对原有课程进行调整和优化,初步形成以学生的基础为出发点,以学生能真正得到收益为落脚点,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贴近生产实际的四大教学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专业实践课程模块,构建一个相互支持的“宽口径、活模块”的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不仅可以满足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还可以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通过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采用模块化教学体系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感受成功。
三、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成效
结合“做、学、教”的教学模式,通过构建“宽口径,模块化”课程体系,彻底改造传统意义上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相对分割的课程思维,改变学、用分离的教学组织形式,密切了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成长。充分利用虚实融合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在工作中学习知识技能,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好学、勤学。由于“宽口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源于企业,既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养又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通过课程体系改革我们将学习专业技术能力、养成职业操作规范、体验工作快乐、享受团队合作、提升创新能力固化到教学中,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能直接为企业所用,达到了“上岗既顶岗、顶岗既顶用、顶用也好用的”目标,就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在业内行程良好口碑。我们先后与8家4S店签约选派毕业生,与天津一汽华利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为其选派毕业生,今年落户天津的唯一一家宝马5S店又从我校招聘7名应届毕业生。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到了85%以上。课程体系改革教师先行我们制订了专业教师企业锻炼制制度,开展了优秀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活动,中青年教师企业拜师活动,通过这些举措使教师专业知识更新常态化,专业岗位能力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为提升教学效果起到了保障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成效。2013年天津市中职职业技能大赛中,我校汽修专业学生荣获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2013年在全国汽车行业文化促进会举办的教师教学竞赛中,我校4名教师分获二、三等奖,1名教师成为赛项评委,学校同时获得团体优胜奖。成绩是显著的,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和解决,在视察天津海河职教园时对学生讲:万贯家财不如薄技在身,我们将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不断完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把最新的实用技术传授给学生,为实现中等职业教育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的目标,不断探索课程改革的新途径。
篇1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重点课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长效运行机制研究”(课题编号:GZYZD1213006,课题负责人:刘辉)、2012―2013年度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职业活动导向的高职营销与策划专业模块化课程构建研究”(课题编号:SGH13532,课题负责人:刘辉)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130-02
高职院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未来的创新创业能力。为了更好地适应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高职营销与策划专业建设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以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素质需求作为人才培养主要方向,针对营销与策划校内和校外实训效果的现状和营销与策划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系统分析并构建营销与策划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营销与策划专业在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践主导、第三方考核”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教学背景下,基于营销职业活动导向,切实从实际岗位需求出发,明确营销与策划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和素质结构,对高职营销与策划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实践研究,构建职业活动导向的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适应以能力为本位、可持续性发展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一、高职营销与策划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基础分析
(一)营销与策划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结合营销与策划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改革,探讨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营销与策划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建设和教学资源,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等五个对接,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符合其要求的营销与策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工学结合离不开校外单位的紧密合作,为使营销与策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更加符合企业实际工作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后,广泛征求校外企业负责人对人才培养方案、主干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增设了“营销团队建设与管理”“平面广告设计”“整合营销传播”“营销之道软件实训”等课程。
(二)职业活动导向和第三方考核的人才培养路径
1.专业认知阶段。新生入学后,组织学生加入营销策划协会,学生在学习公共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由高年级学生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专业学习活动,新生四人为一组组成一个专业学习团队,在高年级学生的指导下,为校外企业单位进行销售活动、调研活动、广告宣传活动、营销策划等基础性的工作。这种做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同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积累了工作阅历、增强了营销与策划的意识,为将来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基础。本阶段的活动主要在大一阶段开展。
2.职业核心能力学习阶段。根据多年的摸索,营销与策划专业综合各课程教学方法的特点,形成了“四阶循环教学法”。
第一阶段是任务导向的校内外合作阶段。在实施教学前,各专业核心课程教师应明确课程实施项目主题及大致的工作任务,然后由学生自主联系合作单位,与其签订合作意向,在此基础上,专业授课教师调整课程内容,使课程的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需求相结合,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制作明确的学生力所能及的工作任务及实施步骤。
第二阶段是任务驱动的教学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将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中的某一项工作任务作为一个知识技能模块展开教学活动,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为主,教师只是带领和启发学生深入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本阶段要求授课教师与学生共同研讨项目各方面的可行性实施步骤,并制定各种行动指标。
第三阶段是工学交替的教学阶段。本专业在高职教学过程中实行指导教师制,每位指导教师负责15~20名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在实践中,利用校内的教学资源和合作企业的现有资源,开展工学交替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与校外实习单位的密切合作,调查分析本单位的经营现状和销售情况,发现问题,充分利用专业知识理论分析经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而根据内外部营销环境状况,为合作单位提出一个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制定推广与策划文案,由合作单位的工作人员和学生共同实施推广措施,教师可以全程跟踪,及时解决应用问题,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推动合作单位的经营状况。
第四阶段是项目作品撰写阶段。经过了上述三阶段的教学过程,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不断改进完善策划方案,最终完成可行性较强的项目作品,本项目作品可以作为下一轮学生第二阶段的教学过程使用。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做项目作品拿去参加各级营销策划大赛,凡在高级别大赛中获得较高名次的作品,该作品可列入毕业设计作品之列,一举两得。
3.职业锻炼阶段。大三阶段的学习,主要开展岗前就业方向的课程指导和培训,根据人才培养定位,由学校及教研室共同为学生寻找顶岗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
二、高职营销与策划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建设思路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职业分析入手,以培养满足职业岗位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对营销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岗位技能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目标和要求,创新并实践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及时跟踪营销与策划职业群对技能的要求,在制定课程体系架构与课程、教材建设具体目标时,提高该专业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采取积极措施进行课程建设的内容、课程开发思路、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思路的改革,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需要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二)建设任务
1.构建营销与策划专业特色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通过企业现场调研、企业专家访谈会、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形式,对营销与策划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进行分析,明确学生的学习领域和职业岗位取向,并制定职业岗位能力标准。根据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针对若干营销与策划职业岗位的工作领域,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找出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并进行解构和重组,构建能够充分体现两个对接和营销与策划职业活动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针对社会企业对营销人才更多强调“多能”而非“一专”的职业特点,根据实际业务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标准,以及完成工作任务所必备的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知识、职业素养等来开发专业课程,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活动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将课程体系分为四大部分,即公共技能、职业基础技能、职业核心技能和职业拓展技能的课程模块。
2.营销与策划专业课程内容的整合创新。在营销专业的课程内容方面进行整合创新,必须采取积极措施进行课程建设内容、课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学模式以及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思路的改革,重点工作是针对教学内容的创新改革,以此落实课程体系改革。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第一,开发营销与策划专业的“理实一体化”教材。首先,建设项目导向型的专业教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而确定专业课程的学习领域,每一个学习领域再分别设计相应的学习情境和知识技能目标。根据专业教学的需要,营销教研室分别组织教师出版了“网络营销”“商务礼仪”“现代推销技术”等多门课程的教材。通过开发项目化、情境化课程教材,带动了相关课程改革。
第二,实施专业核心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为了能加深学生的理解深度,授课过程中,注重结合专业模拟软件的使用,让学生在模拟过程中,理解知识的使用过程。如在“推销技巧与商务谈判”“平面广告设计”“商务礼仪”等课程上,根据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任务,充分激发学生的心智活动,将教、学、做密切结合,实施专业核心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
第三,实施项目化教学。营销与策划专业围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主干课程中普遍按照项目化、实战化的做法组织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要求学生组建成4~8人的项目团队,所有工作项目都由学生团队自主负责,在团队成员分工与协作的基础上完成,从而为学生营造在团队合作中成长的环境。这其中许多项目又是企业委托的项目,使学生在真枪实战中得以锻炼,在企业化运作的环境中学习与人沟通、承担责任、调适心理等方法,全过程锻炼了实际工作岗位的操作能力。
第四,建设和开发综合实训课程。利用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开设“营销之道软件对抗实训”“广告策划实训”“营销与策划实训”等课程,结合课堂进度,随时进行全真操作,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此外,还开拓了多个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在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上进行现代市场营销实习、推销实习、调研实习等。
第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别职业技能大赛。在实施营销与策划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创新改革过程中,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个级别的市场营销策划大赛,用参赛结果来证明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素质能力水平,并且通过各类营销技能大赛促使学生为合作单位制订可行性较高的专业发展方案,提高学生和本专业的整体社会服务能力。营销专业技能大赛通过对企业真实产品及服务项目进行营销策划和现场实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扩大了企业与参赛院校的知名度,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三、总结
根据能力本位原则的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为核心目标,针对营销与策划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科学合理地改革营销与策划专业课程体系。在执行新型的营销与策划专业的教学任务中,始终坚持实践主导、校企合作、能力本位的办学方向,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获得良好的未来可持续性岗位发展的前途。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