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生物链特点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现代经济的发展开始要求将计算技术拓展到整个人类生存和活动的空间,实现物理世界与信息系统的整合统一。普适计算(UbiquitousComputing)是人们摆脱计算设备对人类活动的束缚,将互联网推广到物理世界的初步尝试。Ubiquitous来源于希腊语,被解释和翻译为“普遍存在的、无所不在的”。1991年,美国施乐公司帕克研究中心(PaloAltoResearchCenter)的首席技术专家MarkWeiser在ScientificAmeri-can上发表的论文TheComputerforthe21stCen-tury中第一次提出了普适计算的概念,他描绘了一个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任何信息源的世界,一个包含成千上万个互联嵌入式系统的大型分布式网络将包围在用户周围,以满足他们对信息、通信、导航及娱乐的需要。1999年欧洲研究团体ISTAG(Informa-tionSocietyTechnologiesAdvisoryGroup)提出了环境智能AmI(AmbientIntelligence)的概念,这是个跟普适计算类似的概念。1999年IBM也提出普适计算(IBM称之为pervasivecompu-ting)的概念,即为无所不在的,随时随地可以进行计算的一种方式。跟Weiser一样,IBM也特别强调计算资源普存于环境当中,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得需要的信息和服务。普适计算的目的是在日常生活的各种环境和场景中广泛部署微型化且具备一定计算能力的普适设备,并与已有的互联网技术结合,实现移动、无缝、透明和泛在的计算支持和服务。普适计算强调“以人为本”的计算思想,它主张计算应该迎合人的习惯,嵌入到环境或日常工具中去,让人们注意力的中心回归到要完成的任务本身。在普适计算环境下,计算将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像空气、水电一样的生活必需品,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无妨碍地获得计算和信息服务。Weiser指出,“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是那些从人们注意力中消失的技术,这些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致与生活难以区分。”物联网是迈向普适计算的第一步,在普适计算环境中,用户所面对的将是一个单一的世界———物联化的世界。这种智能化和泛在化的物联网络将打破传统物理世界和信息系统的界限,将数据变成及时而有用的信息,让用户充分享用虚拟和现实世界的各种资源。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Auto-ID中心KevinAshton教授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了物联网这一概念。为了构造一个实现便于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Internetofthings”,Ash-ton和他的合作伙伴提出了结合物品编码、RFID和互联网技术的解决方案———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概念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电信联盟(ITU)2005年以物联网为标题的年度互联网报告:《ITU互联网报告:物联网》。ITU认为,世界上所有物体都可以通过网络主动进行“交流”,无需人的干预。在相关协议的支持下,物联网可以借助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定位、追踪、监控以及信息的互联与共享。由此可以看出,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2009年欧盟发表了InternetofThings:anactionplanforEurope,描述了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在世界范围内首次系统地提出了物联网发展和管理设想,认为物联网是一个动态的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它具有基于标准和互操作通信协议的自组织能力,其中物理的和虚拟的“物”具有身份标识、物理属性、虚拟的特性和智能的接口,并与信息网络无缝整合。在普适计算的概念框架下,“无处不在”是标,是一种现象,一种愿景。而人类的生活习惯,人类对可用性、易用性的追求是根本的驱动力。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寻找更大程度的舒适、强大、知识和自由的这种本能已经成为技术革新背后的主要驱动力。亚里士多德就认为工具的本原即是人的身体特别是人的手。德国技术哲学家E.卡普认为工具的本质即是人的肢体器官的投影,明确提出“器官投影”说。在卡普看来,从简单工具到复杂机器,人类所发明的一切技术活动手段都是人体器官向外界投影而形成的结构。对技术本身而言,其丰富性也正在于它与人类能力的关联上。因此,在这种意义上,技术被看做是人体器官的延长,折射出技术与人的发展在本质上的一致性。近现代许多技术,从结构和功能上,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器官延伸”,然而在技术工具的操作以及使用上,仍然是根据适合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特征而设计的。现代工具所体现的,更多的是人的自然能力在质上的扩张,这仍然是人类对自然强加在自己身上的生理及心智限制超越的渴望和追求。现代的工程心理学研究强调“人—机”系统中人的条件要和技术相协调,从而把劳动条件对人的神经系统和工作能力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技术靠近人、满足人、为人服务,这是当代信息技术发展明显的趋势,也是它区别于以往类型的技术进步的显著特征。人对技术发展的介入,实际上是人的价值和目标的选择,而这些有时并不取决于具体技术自身所具有的特质和功能,即使这些技术特质和功能在效益上可能优于同类的以往的技术。从手工技术到近代机械机器技术,再到今天“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的物联网技术,技术的发展实际上是人的生理器官的全面延伸,尤其是人性中理性、智慧、创造性的全面张扬。所以,技术发展的本质还在于它能使人的体力尤其是智能不断提升,人性得到张扬,这与人类所追求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一致。由此看来,技术作为人类生命进化的延伸的实质意义并未改变,技术“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物联网技术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超越现实、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和手段,而且它本身也构成了这种超越和实现活动的基本形式与内容。人类信任自己的理智,物品的自动化、机械化是人类理智投射到物品上的反映。人类希望无生命的物体和不确定的世界都能具有人的理性,这样,我们便可以不再恐惧于世界的不确定性,将一切掌控于自己的理性之中。物联网可以使整个地球变成一个立体的信息系统,你控制了各种信息和物体,便也控制了自己的生活。在这样一个物联化的网络中,每个物体或商品移动到了什么地方,家中的电器将要处于怎样的工作状态,孩子在学校里正在上课的内容以及是否下课放学等,生活中所有的不确定因素,所有无法同时看见和顾及的事情,在物联网时代将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互联网中计算机等设备是被动的,不能自主与环境进行互动,其智能性来自于操作者的直接干预。物联网直接联通的是嵌入物的各种传感设备、感应设备,能主动感觉环境、输出信息、接受指令并响应指令,在高级状态中甚至能自主地从环境中获取行动所需的能量。由于物联网增设了“物”的维度和“真”的依托,可现实地支配物质载体,增强实践操作能力。从时间上看,物联网对物的接入是即时、动态和连续的;从空间上看,物联网的接入物能广布在整个物理空间中。任何合法用户都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对任何计算机资源和服务进行低成本地访问,实现所谓“A7”①服务。物联网能有效地支持诸如云计算、注意力经济、个性化服务等多种新型的计算模式,这种智能型的服务模式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创造出新的应用领域,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所谓的“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物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塑造
篇2
篇3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2.生态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模式是一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兼顾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构和功能优化了的农业生态系统 。
二、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方向和目标
1.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方向
我国目前共有13亿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必须依靠农业。同时,农业还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和战略产业。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对农业发展产生着非常严重的影响。在当前形势下,大力加强技术变革,进行机制改革,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维护和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完全改变原来的粮食安全状况,协调各相关行业的发展,不断增加农村地区的收入,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特点
生态农业是根据当前我国的具体发展情况提出的,完全符合我国发展特点的现代化农业。从当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来看,它具有以下特点:
2.1综合性特点
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农业生态系统基础之上,协调发展系统整体功能的现代农业,是将大农业发展作为出发点,进行全面规划,协调优化农业结构,确保各相关行业的综合发展的现代农业。
2.2多样性特点
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经济状况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在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加大对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的吸收力度,结合现代农业科技,通过创建多种生态模式与生态工程,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装备现代农业,确保各个地区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及区位优势,协调各产业都能够按照社会的需求协调发展。
2.3可持续性
发展生态农业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水平,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将农业发展与环境建设、经济发展相结合,不但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农产品的需要,而且还可以不断促进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不断增强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生态农业发展的模式
1.生态农业发展的空间协调模式
所谓生态农业发展的空间协调模式,就是在一定的空间和地域范围内,认真分析该空间和地域范围内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并严格按照农产品的生长特征,将农林牧副渔等各类生产项目,在一定的平面或者立体范围内完成科学的搭配,并进行合理的布局,从而确保土地资源在使用方向上达到最大化,并保证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增加农作物生产的载体,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按照种植、养殖等发展目标,生态农业发展的空间协调模式又可以分为生态农业发展的空间养殖模式、生态农业发展的空间种植模式和生态农业发展的空间种养殖模式等,其目的就是根据不同生物的生活特性以及互利共生关系,建立多层次空间、多序列时间的产业结构,并通过这种产业结构获取远高于种养殖模式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2.生态农业发展的时间利用模式
生物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这是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适应性特征。生态农业发展的时间利用模式就是按照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按照生物的季节性特征,使用各种现代化手段,恰当利用自然因素中的时间和季节变化,从而在时间上对生物进行合理搭配,从而确保农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生态农业发展的时间利用模式主要包括三种模式:时间结合模式。该模式是将不同的生物或者不同的生物品种,按照各自不同的生长发育时间进行合理搭配,确保前后茬紧密结合,从而保证多季度多次数地生产产品,从而充分发挥土地的效能。时间轮换模式。该模式是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范围内,按照生物生长的季节性特征,多次轮换种植多种生物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使土壤快速获得休养生息,提高作物的产量与品质。人工环境调控模式。该模式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人工调控生物的生长环境,创造生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从而满足人们在不同的季节或者时期对生物的不同需求。这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可以在自然条件无法满足生物生长的条件下保证生物的生长,并且能够增加生物的产出量,保证市场的需求。
3.生态农业发展的循环模式
生态农业发展的循环模式是根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原理设计的,这种模式可以实现系统内外的各种物质与能量转化,保证生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生态农业发展的循环模式主要包括种植业的生物链循环、养殖业内部的生物链循环和种养殖业内部的生物链循环等三种模式。其中种植业的生物链循环是指在农作物和食用菌在整个循环体系中的物质和能量往复循环流动;养殖业内部的生物链循环是利用一些动物养殖中的废弃物(包括粪便),作为另外一些动物养殖的饲料,这样可以形成废物利用的良性循环。种养殖业内部的生物链循环是发生在种植和养殖业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在这个循环的过程中,也可以实现废物利用,实现废物利用循环。
4.生态农业发展的要素集约模式
生态农业发展的要素集约模式主要是在综合考虑土地、资金、技术、劳动等各要素或者多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实现各个生产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的发展能力,促进生态的高效发展,努力提高生态农业的多元化水平。
5.生态农业发展的功能拓展模式
生态农业发展的功能拓展模式主要是建立在农业的生产、生态以及生活功能之上的一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产品经营的多样化,农产品市场日益萎缩,在这种情况下,即要求扩大农业生产,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要维护生态环境,这就要求农业生产的功能不断拓展。当前生态农业发展的功能拓展模式最主要的方式是依托原来就存在的现代化的农业园区以及高效生态生产基地等优美的自然空间,增设旅游、观光等休闲娱乐设施,开发各种游乐活动,在满足人们兴趣的基础上,提供各种休闲娱乐服务。
尽管我们划分出来那么多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但模式的划分并不是有绝对的标准,而是人们根据科学研究的需要,按照研究的方向和目标而设置的标准,同时,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也不是固定而单一的,它是以每一种或者几种模式为主要组成,其他模式相辅助的多种模式,并且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我国社会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无论是什么样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农业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农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群生 卞有生.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国信息报.2008.01.18.
[2]程渭山.浙江省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与推进机制.政策隙望2006.03.
篇4
2养蚕业能利用和生成大量的营养物质
蚕的饲料树不仅能充分利用光能,还能利用大气中的H2O、O2、CO2、N2以及土壤中的H2O、热量、各种有机与无机化合物。蚕的饲料树是深根性树种,极耐贫瘠,根系吸收能力强,在一般沙土中均能生长。一般柞树每公顷吸收与释放的营养元素量如表1所示。由表1看出,柞树的营养元素的释放率在50%以上。柞林的吸收量、贮存量比松林要高2~10倍。而且蚕场需要人工修剪更新,进一步提高了柞林自身的生态系统循环,达到柞树生长旺盛,蚕场肥力充足,世代养蚕,永续利用。蚕业符合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饲料树利用大自然的光、温、水、气、有机与无机养分得以生存与发展,其中一部分供蚕利用,以动物体的形式贮存能量,奉献给人类;一部分又返还给地球,分解为化学物质供自身生存需要。
蚕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1蚕业生态系统受人为干预
养蚕是人类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的伟大发现。生产力发达的今天,人类对生态平衡具有双重性,一方面重视科技,维护生态平衡向有利蚕业生产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生态平衡的破坏者,如蚕场只用不管、过度饲养、树势衰弱、不合理使用农药等等,造成生态失调,环境恶化。
2蚕业是一个物质与能量的开放系统
蚕的饲料树利用太阳光热,蚕业生产又人为地投入劳力、肥料、机械、农药等辅助能源,收获初级产品—蚕的饲料,再经过蚕体转化为人类有用的能源物质。蚕业生产符合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规律,输入量大,输出量也大,能量转化率高,生产效益大。据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杨君等人调查,养蚕与种植作物效益分析表明:种植小麦、大豆、玉米、水稻四种作物的平均投入与纯收入比为1∶1.26,饲养桑蚕比为1∶3.99,饲养柞蚕比为1∶2.67。也就是说养桑蚕比作物收入提高近3倍,柞蚕比作物收入提高1.2倍。
3蚕业生态系统与农业关系密切
开辟蚕场,将荒山秃岭、沟边路旁、地边田埂植树养蚕,可以改变农田水环境,防止干旱,增加蓄水量,每667m2林地比无林地能多蓄水20多t。当暴雨成灾时,林地能减少地表径流,保持水土,稳定地貌。桑、柞树根深叶茂,能防风固沙。蚕场能起到缓和周围环境的变化,调节气温的作用,延长无霜期,增加降水量3.5%~30%。
蚕业生态系统的有效利用
1积极发展蚕业,充分利用我国的自然资源
蚕业尽管在农业结构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不容忽视。蚕的资源利用率低,开发潜力巨大。因地制宜发展蚕业,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力的有效途径,农民利用农闲季节养蚕,能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蚕为变温动物,饲料转化率极高,人类食品开发也逐渐趋向变温动物。蚕是绿色产品,蚕类食品的营养结构符合人体的健康要求,对人体百利而无一害。蚕又是重要的生物链条,据研究表明,人类每消灭一种植物或动物,就会有20~30种其他生物随之灭绝。因此,发展蚕业对稳定生态平衡有重要意义。
2促进蚕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
能量转化效率的高低,不仅决定于每次转化对物质利用的方式和程度,而且还决定于生物和能量被利用的次数。物质利用的方式和程度,从蚕业生态系统平衡的角度出发,即要养蚕,又要养树,实现有序持续地利用资源。开发建设和保护蚕场,使之成为树上有蚕、地上有草、气候适宜的优良生态蚕场,为蚕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一是要选择优良树种即叶大、质优、抗逆性强,蚕场要有计划地科学剪伐与更新,要及时补植,防治病虫害;二是培育优良蚕品种,提高养殖技术,蚕期有效地控制蚕场内其他消费者,加强病虫鸟兽敌害的防治,人为地切断不利生物链条;根据食物链越长,能量越高,效率就越高的原理,通过加长蚕业系统生物链,提高能量转换。将蚕业生态系统中的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如“茧—丝—丝肽—日化产品”、“蚕卵—赤眼蜂—玉米螟”、“蚕蛹—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等每加工一次,增值一次。
篇5
1.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引入科学性的分析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引入是一项必须通过科学分析与实验的工程,是对城市生物环境有着重要印象的工作,其对城市以及城市周边区域的生物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引入必须慎之又慎,要以严谨的态度、科学分析为基础,以地域气候与环境为依据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以此达到美化城市园林绿化的目的。现代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引入,必须遵循其所应遵循的原则,以保障城市环境与生物链的稳定。
现在国内城市绿化选择的多是从国外引进的冷季型草坪,不耐旱、浪费水,缺一点水就发黄,管理费用也高。应逐渐缩小其种植比例,代之以节水、耐践踏、耐旱、不用修剪的暖季型乡土草坪。“虽然这些乡土草坪一到10月份就变枯黄,但综合效益要优于冷季型草坪。”据了解,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已经认识到冷季型草坪的问题,每年从我国进口草坪的比重逐渐增加。而在国内,对这一问题的重视还远远不够。在园区管理过程中,利用爬行卫矛、白三叶、小叶扶芳藤、锦带等地被植物逐渐取代老化的草坪,既改变了景观效果的单一性,又节省了管理成本。这些地被植物大都比较耐旱、耐阴,生长快,繁殖力强,成坪时间短,绿期长,既可观叶又可观花,可粗放管理,养护费用低,可以种植在乔木下,减少裸露地面,大大提高了生态效益,,同时这类地被植物可以不断的繁殖分栽,为园区绿化提供更多的绿化材料,如白三叶的种植,其中的1/3是来自不断繁殖分栽形成的。
2.“大树进城”方法分析
虽然饱受批评,但“大树进城”这种名为造绿实为毁绿的做法仍在一些城市存在。免费论文参考网。城市绿化要遵循自然规律,不可拔苗助长搞“速成”。免费论文参考网。“大树进城”之类的错误绿化模式不仅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财政资源,而且也导致了异地原生态森林的破坏,不利于城乡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
所谓的“大树进城”,就是从农村或山区购买大树,移植到城市,其目的是为了尽快改善城市的绿化水平,提前建成森林型城市。在移植中,伴随大树进城的,还存在挖掉普通大树换成“名贵”大树的现象。
“大树进城”始于上海。从1998年起,上海共向市内移植了胸径15厘米左右的乔木22种、5万多株,两年中耗资5000万元。随后,许多城市争相仿效这一快速绿化城市的“捷径”,在国内某市的“绿化方案”中明确规定,要用1个月的时间,让“万棵大树进城”。于是,那些深山老林中才能见到的高大树木纷纷在闹市安了家。但等待它们的却是:进城树木大量死亡。在引进数以万计大树、珍稀树种的某省会城市,移植大树的死亡率超过70%。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大树进城”是同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破坏联系在一起的。专家指出,成年大树一旦移植,树体加速老化,2至3年内处于假活状态,即使3至5年确定成活,也大多在几年,十几年内变成缺乏生机的老树,逐步丧失环境生态功能。城市绿化不能靠成活的大树“输入”,应该立足于栽种树苗,让幼树适应城市的土壤和气候,自然地茁壮成长。
3.科学引入城市园林植物重要性分析
城市园林植物的引入,尤其是外来植物的引入必须经过科学的分析与论证,确保引入植物的安全性。以水葫芦为例可以看出,不科学的植物引入会对城市环境与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免费论文参考网。水葫芦作为从国外引进的植物,其最初的引入目的是为了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水生环境进行景观修饰,但是,引入后却在部分水域迅速蔓延,严重威胁了水中的其他生物的生存。而在一部分地区其由于水生生物链中的部分鱼类将之作为食物,水葫芦并没有对环境造成影响,而是促进了该地区的鱼类繁殖,促进了该地区水生生态的恢复。在进行植物引入时,充分考虑植物特性也是保障引入植物不会影响本地生物环境的关键。
目前我国还没有对城市绿化植物的引入制定统一标准,而多数城市的绿化面积相对较小,城市园林多为原有老公园改建而成,因此,园林绿化的植物品种的选用不易过多。对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引入应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植物品种,以园林整体规划效果为目的,科学的进行引入。同时注重选用与本土植物物种相近的植物,以利于引入植物的生存,与本土植物物种相近更加利于城市生态的保护,避免出现引入植物过度繁殖对本地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4.城市园林植物引入应以节约型为主要发展方向
随着现代城市规划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规划部门对园林规划的推进。现代城市中越来越多的注重对市内园林的规划与建设。而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植物的引入必须以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方向为主导思想,选用多年生木本植物作为园林植物的主体,减少和降低城市绿化成本、提高城市绿化资金的使用率,为扩大城市圆领绿化面积奠定基础。
篇6
一、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的主要特点
森林病虫害与其他的林业灾害相比,其存在和发生的原因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而且涉及的范围很广,传播速度极快,对森林植被的危害程度也更高一些。就我国目前的森林发展状况来看,病虫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且受其影响的森林面积也呈上升趋势。除了常发性的现象之外,偶发性的病虫害也越来越常见,对森林环境的影响很大。除此之外,病虫害中危险性灾害的比率越来越高,因此对植被的破坏程度可想而知,进而给人类的生活以及经济财产也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使山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受到了很大的阻碍。此外,在一个地方多次出现的害虫渐渐会转变成这个地区的主要的害虫种类,且其生存能力会不断增加,给病害虫的治理带来了更多、更难的问题。
二、传统的防治方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所谓的传统的森林病虫害治理方法,主要就是指化学治理手段,这样的治理措施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在病害虫的防治方面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有三种:第一就是加强预防措施,对森林的内部与外部环境都进行严格的监视,使病虫害很难由外界传入到森林内部;第二,仔细研究害虫的生存条件,在森林内对病虫害存在的条件进行破坏,使其无法继续繁衍生息;第三就是对病虫害进行直接的消除措施,将已经存在的害虫杀灭。就目前我国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来看,化学治理手段还是占据着主要位置,但是从化学的角度看问题,会过于强调防治过程的快速性和经济性,不利于森林生态环境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化学农药的使用,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例如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等等,这样即使消灭了病虫害,对植被的生长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会打破有害的生物与天敌之间的生物链的平衡,无法使植被在竞争共存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同时还会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强,使其生命力更加顽强,对病虫害的长期治理十分不利。另外,化学农药中一般都会蕴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大面积的农药喷洒对森林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这些问题都促使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必须进行改革。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得出,传统的化学性的防治手段已经不符合时展的要求,森林的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必去要从生态视角出发,换言之,就是要采用生态防治的手段,这无疑是目前病虫害治理手段中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
三、森林病虫害的生态防治手段
1、生态调控措施
生态控制与调节措施主要有立地调控、林分经营的管理等等。立地调控的措施主要是在松土、施肥、除草等植被栽种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加强调节与控制措施,使其更加符合植被生长的实际需求。经调查,立地因子对森林治理能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对森林有直接影响的因子。除此之外,林分经营的管理措施也是生态控制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主要分为生物的多样性研究、森林卫生状态的控制等几个方面。这种生态调控措施从本质上来讲就是通过改变林分的空间结构,来达到对有害生物的活动范围进行监控的目的,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是十分有效的。
2、生态控制技术的研究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利用森林植被、有害生物、天敌等之间的动态联系来对有害生物进行控制,使有害生物的活动范围不断缩小,尽量减少其对森林植被的不利影响。因此,生态控制技术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种技术以生态管理系统为基础,对生态系统进行分析与研究,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维护与更新,从而使森林内部的生物链以更好的状态发展下去,把生物链内生物种群的数量都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使其相互制约,实现动态平衡。
3、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
生物防治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对森林植被以及人类的身体健康都没有危害,可以说是一种健康环保的治理手段,对有害生物并不采用杀灭的措施,因此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很小,也不会产生有害生物的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副作用,能够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生物防治还包括微生物农药、动物源农药以及昆虫仿生制剂的研究,这些措施都是以生态的角度看待病害虫防治的智慧结晶,对森林的生态保护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4、森林病虫害环境友好型农药的研发
近几年来,经常会出现食品中农药含量过高的问题,这就是农林业病害虫治理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的结果。为了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健康,人们会进行这样的思考,病害虫的防治中虽然无法完全杜绝农药的使用,那么是否能研制出环境友好型的农药,降低其对人类健康的损害呢?这其实是生态防治手段的重要指导思想,环境友好型农药的研发与使用,可以有效地克服传统农药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同时还能使其对人类社会的危害降低,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总之,以生态的视角对森林病虫害进行防治,需要在掌握病虫害特点基础上,采取多种生态防治手段,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苏红刚.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绿色科技.2015(11)
篇7
美国科学教育标准的改革
早在1996年,美国就颁布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然而,20多年来,世界和美国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因此,1996年颁布的旧标准已无法适应科学发展的步伐,亟须制定新的课程标准来推进科学教育,确保科学教育紧跟时代的步伐。
而且,在旧版标准实施的过程中,美国科学教育中出现了探究性教学泛化和模式化倾向,致使科学教育无法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科技领域和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美国的表现乏善可陈,越来越令美国教育界和科技界的有识之士担心。他们认为,改革美国科学教育标准的必要性有4个理由:美国竞争性优势不再明显,2010年在美国本土所申请的专利中,美国人不到一半;美国高科技的出口呈现下降趋势,高科技产品的贸易持续亏损;美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在许多测试中不尽如人意,2012年国际学生评估测试(PISA)中,美国在65个经合组织成员国中科学排名第21名,数学第26名,阅读素养第17名,缺乏优势;科学在未来社会发展和人们就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是经济社会中创新的源泉。
目前,需求最多的职业就是科学和数学发挥核心作用的职业。美国职业技术生涯全国委员会的调查显示,在美国18种职业群分类中,14种职业需要4年以上系统的科学学习,还有2种职业需要3年。这表明,学生应该在学校接受充满活力的科学和数学教育。还有一个原因是今天的人类充满了生存危机,从瘟疫爆发到能源危机,人类重大问题的解决需要科学和技术的创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3年美国人科学素养调查显示,只有不到1/3的大学毕业生能完成例如解释和理解体育锻炼中血压变化的数据。
2011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制定了新的科学教育纲领性指导建议,汇集了1989年到2011年的科学技术发展和科学教育研究成果及经验,制定了新的纲领性指导建议,其中以概念描述的方式明确规定了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应该学习的具体内容。在指导建议的框架下,2013年4月美国了《下一代科学教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美国和全球的未来科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美国中小学正在全力推进和实施新标准,成为《共同核心课程标准》之后又一份重要的课程改革文件。
新标准注重实践价值
培训一开始,沙琳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科学教育课程标准的特点和变化。在综合实践的设计思路下,《标准》制定了科学教育的三大维度:科学实践、学科核心概念和跨学科共同概念。这样改变了以往科学学科知识相互独立、科学知识与科学实践互不相干的现象,而是将三者有机地融合,使得跨学科概念、科学和工程实践进入课堂,成为科学教育的主体。
3个维度中,科学实践处于核心地位,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与核心概念和跨学科概念相互结合,主要体现为8个方面:提出问题(科学)和明确需要解决的难题(工程);建立和使用模型;计划和实施调查研究;分析和解释数据;运用数学和计算思维;建构解释(科学)和设计解决方案(工程);基于证据的论证和辩论;获取、评价和交流信息。这些“实践”代替了“研究”,强调了“做”与“学”无法真正地分开,更广义地体现了科学学习的特点。
而且,《标准》提出了工程领域中的科学实践,工程设计类似于科学探究,但两者仍然存在较大的区别。例如:科学探究涉及的是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是如何发展的,提供机会让他们掌握调查、建模和解释世界的方法,通过研究回答具体问题,而工程设计包含的是通过设计来解Q的问题。工程方面的内容将帮助学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方面的联系。因此科学实践是科学、工程和技术这3个领域的科学实践,使得学生在接受系统的科学教育后更具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与旧标准相比,新标准还出现了一些观念上的变化: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反映出科学内在关联的本质,强调科学与工程实践、跨学科概念和学科核心概念3个维度的整合;标准的内容是学生的预期表现,而非课程内容,即希望学生在学习后达到怎样的期望和表现;科学概念的建构需要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连贯实施;教学不仅关注对内容深入理解,也关注对内容运用有效掌握;工程设计与科学探究同等重要,将科学、工程和科技融入新标准;科学教育为将要升入大学或就业的学生而设计,为他们的将来做好准备;科学课程标准与英语、数学通用核心内容标准相对应;保证科学与英语、数学等学科间的兼容、衔接和渗透,确保教育正向共振。
凸显实践的课堂教学活动
《标准》的核心是实践,离开了实践的科学课堂教学必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沙琳老师告诉我们,美国科学教育正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推进加强实践性的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以探究为基础的调查、应用、分析和评估的活动,并融入了深度学习、基于真实生活场景的实践和基于项目的学习等元素。
随后,约翰老师为我们播放了一堂美国八年级生物游戏课堂视频。这节课的主题是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教师先展示了4种生物的图片:白鹭、大蝌蚪、蜗牛和海藻,在自然界的生物圈中,它们依次处于从最高级到最低级的生物链。低一级的生物是高一级的食物和能量来源。游戏前,每个学生获得一张胸卡,代表一种生物,然后从物品箱中随意取一些豌豆,一颗豌豆代表一个能量。然后他们随机和代表不同生物的同学碰头,如果遇到比自己大一级的生物,那就贡献出5颗豌豆,遇到比自己小一级的生物的话就获得5颗豌豆。
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必须填写一份记录表,记录原来有多少豌豆,在碰到一次同学后,将失去或得到多少豌豆的数量完整地记录下来。如果最后哪名学生的豌豆比他原来的豌豆少了的话,那就意味着他没有能量,会失去生命。
这样的活动创设了虚拟的自然场景,将大自然中的生物链搬到了课堂。学生在模拟生物的关系中互动、交流,认识到生物链的意义以及能量流动对于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教师通过图表呈现了知识和概念,但这些只是媒介和手段,真正的学习途径是情景式的游戏活动,在知识驱动下,学生情景化地学习、体验和了解生态系统,进行了深度学习和体验学习,而不是教师传授和学生记忆的浅层次学习。
而今,还有一N以综合和实践为特点的教育模式――“STEAM教育”受到美国科学教育界的重视,成为科学教育的主流模式,这种模式是基于数学元素,融合工程和艺术的科学科技教学。这就是一种理念,它代表着一种现代的教育哲学,更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本质上来说,是敢于让学生们犯错,让他们尝试不同的想法,让他们听到不同的观点,学习的过程是综合化和情景化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培养学生创造和动手实践能力。这也是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在建构、设计、制作、评估环节中,将数学、工程、艺术、科学和科技的学习及应用融为一体。
篇8
一、电子白板概述
电子白板是电子感应白板(硬件)与白板操作系统(软件)的集成。它融合了计算机技术、感应技术、定位技术、微电子技术与电子通信技术,成为基于计算机和感应白板的一种输人输出设备,是人(用户)与计算机进行交互的智能平台。
基于白板硬件技术的不同,电子白板可以分为两大类:电磁感应类硬板和压触通导类软板。电磁感应类硬板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为感应笔作定位,所以,硬板类交互式电子白板都必须应用某种类型的感应笔在白板上进行书画和操作;压触通导类软板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指尖或笔尖的压触使软板表面的两层材料在该点发生短路而通导,从而为指尖或笔尖作定位,所以,软板类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使用指尖或书写笔书画或操作。尽管工作原理不同,但两类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现的书画、操作和交互功能是接近的。但是,在硬板和软板上进行书画和操作的手感会有些差异。依据人体工程学原理,不同的个体可能对某类交互白板更容易适应和习惯。
二、电子白板可以展示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
生物课是一门自然科学,其学习的内容都是自然界中实际存在或者已经灭绝的生物,无论是实际存在的生物,还是已经灭绝的生物,有许多都是无法在课堂上展现出来的。在传统的生物课堂上,除了通过课件展现一些图片外,许多内容都是通过老师的描绘以及学生的相像来完成的。而电子白板的使用是传统的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生物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形体特点、解剖结构等内容的展现上,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细胞分裂这一部分内容时,通过电子白板可以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分裂的各个阶段详细展示给学生看。在展示动物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观赏到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变化,而且还可以看到细胞核内遗产物质的变化。在观赏植物细胞分裂时,除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核内遗传物质的变化,而且还可以观赏细胞壁的形成过程。整个细胞分裂过程不但详细直观,而且可以随时停顿,反复观看,对于部分比较细微的部位,还可以进行放大处理。这是以前的ppt课件无法做到的。这样一来,原来静态的图片就变成了动态的场景,将活生生的生物知识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兴趣,而且还使学生详细了解了生物知识的每一个细节,这样就大大拓展了生物课堂的空间,提高了生物课堂的效率。
三、电子白板可以大大提高生物课堂学习的效率
在生物课堂上,利用电子白板不但可以展示教师设计好的教学内容,而且还可以针对课堂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随时进行更改。为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更改的过程中,通过师生互相合作充实教师设计好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生物课堂的学习效率。在这个过程中,不管学生对生物知识正确的理解,还是错误的理解,或者学生自己认识错误的更正,只要是这些内容在电子白板上进行操作,电子白板都会将这些内容自动存储起来。在课堂上,学生还可以对前面的问题反复进行回放,特别是对于重点、难点,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进行强调。另外,由于电子白板的自动存储功能,学生下课后可以将存储在电子白板中的课程内容拷贝到自己的移动存储装置中带走,反复研究自己不太理解的内容。这样一来,在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就不必匆匆忙忙地记笔记,完全可以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生物课程之中。
例如:在学习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时,我就将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由学生将讨论的内容写在电子白板上。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某些生物,特别是我们人类公认的有害的生物,有的学生在电子白板上写下“有百害而无一益”,有的学生在电子白板上写下“没有这种有害的生物世界将会太平”,还有的学生在电子白板上写下“杀死它们”等等内容。当然,也有的学生会写下自己独特的见解。讨论完毕,我对前面讨论的内容进行总结。在生物链的基础上,我认真分析了生物在生物链中的作用,并及时展示生物在生物链中作用的相关资料,然后我让学生再次通过电子白板总结自己的认识。这时,大多数学生都对这个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他们纷纷走到电子白板前,写下了自己对生物与人类关系的全新见解。那就是:不管是生物对人类有益还是有害,作为一个独立的物种,它们都是生物链中的重要组成,都是和谐生物圈的重要组成。
四、电子白板可以大大提高课堂练习的效率
无论是什么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练习,练习是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同时发展智力的一种有益的活动。在恰当利用电子白板的课堂上,学生已不再被动地进行学习,整个课堂也不再是教师个人的舞台,而是变成了一个内容相当丰富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但可以通过电子白板学习新知识,而且还可以通过电子白板进行练习,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发展自己的智力。通过电子白板所选择的练习形式丰富多彩,不但有传统的选择、填空、填图、问答等练习,而且还有游戏、拼图等新颖而有趣的练习。在练习中,如果教师需要提醒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特别关注,就可以使用聚光灯或者放大功能将问题醒目显示以提醒学生注意,多变的练习手段大大提高了学生进行练习的兴趣,提高了生物课堂的效率。
总之,利用电子白板进行生物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打造高效的生物课堂。但是,电子白板对于整个生物教学来讲还是新生事物,还有许多功能没有被开发出来,为此,作为生物教师一定要加强学习,认真总结经验,大力开发电子白板的功能,为进一步打造生物高效课堂而努力。
参考文献:
篇9
我们常利用这个循环的标识来体现暖的意义。当我们有意地去重视这种循环形态的特征时,我们会发现无论人类进化和生物相互依存都要靠圆形,如图这样的一个基本形态而存在。也正如生物链中每个流程都不可缺少,每个角色都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它们保证了物与物之间的相互依存,一旦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遭到破坏,就会使物与物之间丧失平衡,一个物种的过分增大或过分减弱,都会导致生物链的消失,暖性结构也就不复存在。比如:草原上的狼被打光,羊过度繁殖,草被吃光时,沙漠化便由此产生,便危害人类的生存等一系列的生态反映就会出现。无论是能量的相互转化,还是生物系统中的相互依存,都体现了暖在平衡循环过程中和谐的状态,体现了互利共用、相互依存的一种合理化存在的暖性要义。
例如使用废弃物循环再造,变废为宝是暖性设计的主旨之一。那么说: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是没有放对它们的地方而已。秉承着这个理念,我们来看下面的家具设计:这是用褶皱纸来设计的家具,这种褶皱纸在纺织生产褶皱布料时大量的产生并通常当作废弃物抛弃。设计师使用一卷这种褶皱纸剥出一条椅子,这种纸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的树脂可以为这条椅子带来强度,同时褶皱的结构也为Cabbage Chair带来了弹性,增强舒适性。这种对废弃物的再利用,尤其体现了暖性设计中循环的、相互依存的生存理念。如果说上面椅子的设计采用了废物利用的循环方式,那么下面这个例子则是对本土材料的再发掘与再创造。
“和纸”是日本传统生产的一种纸品,在融入了新技术之后,具有手工制作和不易撕坏等特点。设计师基于这些具有广泛应用的空间,不拘泥于它传统单一的用途,将和纸条作为基本元素编织成手袋,充分利用了纸品漂亮天然的肌理,创造出类似布匹的质感和舒适自然的触觉体验。
就地取材、不奢侈、不张扬,以谦卑的姿态去诠释暖性设计的核心所在,在这个日益复杂的欲望社会里,商家为了谋求利益最大化、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断加快产品的设计速度、强制推进消费频率、缩短消费周期。然而“和纸”手提袋无疑为喧闹的产品设计增添了一股强有力的清风。这样的产品无法用美观、实用、易用、人性化、环保、创新技术等单维度的标准衡量,它是综合体,与用户和环境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在需要的时候出现,不需要的时候隐退;没有刻意“设计”的矫饰,是超越了视觉趣味的自然体验。突出体现了暖性设计中“滑动”的意义。
篇10
延庆县距北京市区74公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生态环境优良,景色如画,一切都是那样的浪漫和迷人。
苏文了解到,延庆100多年来一直是我国种植甘薯的基地,这里气候独特,冬冷夏凉,昼夜温差大,而这些正是形成甘薯口感的重要气候特点。她还惊喜地发现,甘薯中的紫薯营养价值和微量元素更是丰富,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评紫薯为“人类第一天然保健食品”。
苏文想利用延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种植有机紫薯,完全不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让作物和土地按照自己的规律相互呼应,恢复应有的活力。想法虽美,但一提出,很多人都表示担心。因为传统农业赚不了什么钱,要再按照有机食品地去做,产量很低,市场又没有完全被人们认可,难免要亏损。
苏文包下400多亩地,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做。虽然种植紫薯的项目确定了,但对农业生产几乎没有概念的她,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要种什么品种。常见的紫薯品种少说也有几十个,哪一个种植效果最好,谁也说不清楚。苏文干脆一口气种了15个品种,一个一个地比较。
就是这种笨办法,还真使苏文有了不少新发现。从此,苏文天天扎在地里,请了一些有经验的当地农民来干活。当大家为了一天工作的量与质争论不休时,她亲自下地干了一个多星期,然后对大家说:“就以我为标准,我从没干过农活。”大家全都不说话了,乖乖照着她的来。
像对母亲一样善待土壤
第一年过后,苏文由一个彻底的紫薯门外汉变成了一个对品种颇有发言权的人,但土地本身对她的困扰,却始终没有停止过。正如大家担心的那样,这片土地之前长期依赖化肥提供营养,已经失去了自我调节的力量。苏文说,这个地相当于我们在使化肥的时候,掐住了它的喉咙,不能呼吸了。现在就算我们松开手了,想让土地一下子就变得很有活力也是不可能的。
前三年紫薯的产量都少得可怜不说,还有一部分不能成为商品薯。好玩的是,紫薯不像样子,其它的杂草倒是长得不亦乐平。尤其在夏天雨水多的时候,草窜得飞快,往往第一茬还没除干净,第二茬又长起来了。放眼望去,荒草丛生,这跟她想象的“美丽农场”差距太大了。
3年时间,苏文的农场连连亏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苏文的坚持,就连跟随她工作了几年的工人,也不相信这个农场可以维持下去。
但从第四年开始,紫薯越长越大,越长越漂亮,土地基本恢复了应有的活力。苏文开始种向日葵、玉米、薄荷和蓖麻等植物,还养了羊、鸡、猪。但这一切,全是为了她的紫薯。
紫薯在整个农场只占到30%左右的比例,另外70名的土地,被苏文用来种植了各种不同的作物,每年相互轮换,避免重茬造成病害。而且这些作物中,还有不少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不光除虫菊和薄荷蓖麻等可以趋避害虫,连向日葵也有奇妙的用处。“向日葵的杆含钾多可以做堆肥,紫薯非常喜欢钾肥,这样它长出来就比较甜,而且块茎会很大。”
秋季,紫薯已经成熟了,工人们并不急于将其挖出,而是不停地用镰刀砍着秧子。他们要把紫薯全部断秧,切断营养通道,然后让它们在地下静静地待10天左右。这样挖出来的紫薯,内部的一部分淀粉转化为糖,口感更佳,更香甜。这个过程叫做糖化。
2012年的紫薯,个头大得超出了大家的想象。每个周六周日,苏文都要带着自己的产品去参加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她种植的紫薯、土豆等非常受市民欢迎,许多人购买一次后,成了回头客。
“山间别薯”,成为北京人的旅游“新宠”
苏文知道,久居都市的人都有
种田园情结,怎样让他们体验一下种瓜摘豆的农人生活呢?2012年7月,她的山间别薯生态农场正式对外开放。这里最出名的就是有机种植的紫薯,虽然15元钱一斤,但每个来到农场的人,临走时都要带走不少。
在生态系统中,每一种植物都有依赖它生活的生物,越丰富的植物种类,越能够吸引不同的生物群体,尤其是昆虫、微生物等低等生物聚集在一起,形成相对完整的生物链,这条生物链,是环境健康的重要标志。
苏文就把自己的农场打造出了这样一条生物链。这里有肥硕的蚯蚓、大块头的油葫芦、胖到走不动的豆青虫、随处可见的蚂蚱以及各种叫不出名字的飞虫。麻雀也把这当成了乐园,一群群落在成熟的庄稼上觅食。
在苏文的农场里,还有些不是十分专业的“农夫”。其中有个从加拿大回来的小伙子,以“劳动换食宿”的方式在这里工作。他说,这在国外很流行,业余的时间在一个农庄工作,不拿钱只换食宿,不仅可以回归自然、放松心情、缓解压力,还能结交不少朋友,体验有机生活,尤其是乡间清新的空气,会让人忘记一切烦恼。现在小伙子和苏文等农场的朋友相处得像一家人,他说,“朋友”绝对是有机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里面最有吸引力的~部分。
苏文说,到这里体验农耕的不仅有白领和海归,还有来自美国、日本和荷兰等国的“外宾”。“山间别薯”面向那些长期在大都市工作生活的人,推出的一项“劳动换食宿”志愿服务活动,号召他们到这里体验有机生活,推广有机理念。自对外开放至今,农场已经先后接收了140名外国志愿者。
苏文介绍说,感兴趣的人可以通过网上申请,获批准后到农场参加劳动。志愿者每天劳动4~6小时,干一些除草、播种、采收、堆肥等农活,吃的是农场自产的食品,就连洗脸洗手都用天然的植物皂液,可谓绿色、生态。一位名叫威廉的瑞典教师,利用假期骑车环游世界,‘到达北京后,打算在这里过一个月的农庄生活。
2013年秋天,随着作物的成熟,越来越多的北京人把到郊外农场旅游采摘当成了一种时尚,“山间别薯”更是成了市民的“新宠”。农场占地450多亩,有432个作物品种,不仅是北京市景观作物示范基地,而且作物品种和种植面积目前均排在京郊首位。
篇11
1 森林有害生物产生的危害性
有害生物主要是指在一定环境中,会对人类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生活环境造成影响的物种。通常情况下,包括动植物、微生物以及病毒等。
对森林造成危害的生物种类较多,就我国山东以及河南地区为例,对森林造成危害的生物物种包括松毛虫、白鹅、蛀干类型害虫。受到地域因素影响,不同地区的害虫在类型以及危害程度等方面具有各自特点。我国现阶段,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的关于林业害虫的样本信息采集达到八千余种。经常性对林木造成危害的生物物种达到两百余种。这也生物一方面会对林木资源造成伤害,还会造成热工林降产甚至是绝收的情况。
其中严重的情况可能会造成整个森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促使生态系统失衡。结合相关数据信息统计可知,现阶段,我国共拥有超过733万公顷的森林资源正在遭受到生物损害,这部分森林资源能够达到总森林资源面积中的10%。受到生物资源危害且造成的直接性经济损失将达到50亿元。这对我国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将起到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对森林资源进行可持续发展,提高森林害虫的防止具有重要价值。
我国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因此,需要切实加强在营林措施方面的科学性与综合能力。在发展防治技术的过程中应当从害虫以及环境的关系、社会经济效益等多角度出发才能够有效解决这项大问题。
而森林防治工作的开展更加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基本原则。还应当在此基础上形成更加科学的防治观念。将这种观念传递到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防治工作也应当始终都坚持自然规律,将其作为客观因素进行思考,并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对害虫造成的危害性进行总结,形成理性认知,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切实形成保护森林资源方面的具体对策,并实现林业资源的健康发展。
2 营林措施在森林有害生物防治中的作用
森林有害生物的防治,主要是基于森林生态系统以及有害生物种群的生态变化规律,通过对森林结构和生态种群的调节和控制,结合相应的营林措施,使得森林内部的生态系统保持一个动态的平衡,实现物种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从而减少有害生物造成的危害。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明确防治策略
林业有害生物对于森林资源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尽可能将危害消除在萌芽阶段。林业管理部门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引入先进的营林技术,实现由重处理向重预防、由治标为主向标本兼治的转变、由化学防治向生物防治的转变。在林业生产管理中,应该以预防为主,通过定期的巡检工作,了解林业生态情况的动态变化,始终将其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通过的防治策略的明确和防治方法的转变,能够有效减少林业有害生物的影响和危害,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2.2 完善森林生态系统
在人工造林时,应该采取混交的方式,构建相对完善的生物链,通过更加合理的生物种群,实现对于林业有害生物的控制。例如,在复杂生物链环境下,部分昆虫可能对林木有着一定的危害,但是却是一些寄生天敌的补充寄生,当有害生物减少时,可以保证其天敌的数量,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且,与单一林相比,混交林复杂的生物链能够有效强化林业生态环境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
2.3 建立专业测报机制
要想实现对森林有害生物的有效防治,应该建立其合理有效的专业病虫害测报机制,结合相应的技术性措施,对森林资源的发展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随时掌握森林系统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有病虫害爆发的趋势,可以立即采取针对行动额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从而降低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和破坏。
2.4 推广绿色药剂
如果森林病虫害比较严重,必须使用杀虫剂进行处理,则应该尽可能选择植物药剂和绿色药剂,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从而减少其对于植被和环境的损害。从目前来看,在一些针叶林和阔叶林中,应用植物药剂进行森林有害生物的治理,有着良好的效果,在控制病虫害的同时,也不会对林木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值得营林人员的推广。
2.5 加快队伍建设
林业部门可以与高职院校相互配合,选择优秀的毕业生,扩充营林技术人员队伍;应该适当提高从业人员待遇,增加岗位吸引力,确保能够在留住人才的同时,吸引更多的、综合素质更高的专业技术人员。不仅如此,对于现有的从业人员,应该加大培养力度,不断提升林业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确保营林技术的有效应用,实现对于林业有害生物的有效控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与林业发展直接相关。为了确保我国生态环境良好,不断提升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经济、生态以及社会效益等的综合提升,就需要进一步深层次的对森林资源进行防治与管理。通过借助多种方式提升营林水平。一方面需要加强进行资金投入,另一方面也应当通过有效防控有害生物的方式改善环境,真正意义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新君,阳娟玉.森林有害生物防治中营林措施的作用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5,16:106.
[2]单永俊.探析森林有害生物防治中营林措施的作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2:134.
篇12
1 当前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况
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全球的气候整体呈现异常态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加,气温持续上升,暴雨洪涝灾害严重,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
气温方面。根据《2016年中国气候公报》资料,2016年,全国平均气温较往年偏高0.81℃,其呈现高低温异化,极端气温事件出现频率增加。
降水方面。全国平均降雨量达730mm,较2015年偏多13%,且降雨多为暴雨等极端降水,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除了气温、降水的变化以外,2016年国内的台风、强对流等气象灾害也呈现多发态势,导致农作物大面积受灾,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2 气候变化与农作物病虫害的关联影响
气温升高、降水异常和极端天气增多等气候变化导致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形成了适宜农作物病虫害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导致病虫害的种群数量、种类和发病时间发生较大的变化,整体呈现爆发态势。
气候变暖导致病虫害的存活时间延长。近些年,气候的持续变暖导致暖冬现象极为明显,给予病虫害适宜的生存空间,延长了病虫害的存活时间,加重了病虫害对越冬农作物的侵染。部分病虫害甚至能够安然渡过寒冷的冬季,在低温环境下保持种群的生存和繁衍,导致其地理上的危害范围不断拓展,危害程度不断加剧。
降水异常导致病虫害的危害性增强。一般来说,降水稀少是有利于大部分害虫的繁衍的,如玉米粘虫等,在干旱高温的环境下能够快速繁殖,形成极为庞大的种群数量,对玉米的生长造成极大的影响;然而,降水增加同样对农作物产生不利影响,连日降雨也会导致农作物病害呈现高发态势,危害性加剧。
气候变化导致病虫害发生变异。在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以生物链的形式存在,当气候发生较大的改变时将促使生物种群发生变异,形成新的病虫害类型,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其危害性和危害机理发生相应的变化,导致常规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效果降低或失效,造成病虫害的迅速蔓延态势。
3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农作物病虫害的具体预防措施分析
建立高效的农作物病虫害预警机制。农作物病虫害并非突兀发生,其发生和蔓延具有极强的规律性,如温暖干燥的气象环境将导致青椒白粉虱的发病概率大幅增加。所以,应该加强对区域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控,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和环境特征,重点监测农田中可能发生的农作病虫害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的爆发征兆,及时采取措施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将病虫害的危害降到最低,保护区域内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针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危害机理,应该从如下方面进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注重农作物品种的选择,积极培育并选择具有较高病虫害抵抗能力的农作物品种进行种植,从而降低病虫害的危害性;深耕灭茬,改变病虫幼虫的生存环境,提高农作物害虫的死亡率;科学施肥,适当增加氮肥的施肥比例,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加强药剂的合理应用,选择合适的药品种类和施药时间,取得最佳的病虫害防治效果;构建生态农业体系,借助生物链理论进行病虫的防治,降低病虫的数量。
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支持力度。整体来看,国内农作物病虫害呈现高发、频发态势,危害性不断加剧,相关部门和人员应该引起重视,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技术研发力度,形成科学合理的防治体系。加强技术研发和实际应用的联系,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收集农作物病虫害的第一手资料,宣传和推广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切实发挥技术的先进性,提高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效率。
4 结束语
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气候恶化将进一步加剧,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病几率和危害性将不断加强,这对农业生产是极为不利的。农技科研人员应该加强气候变化与农作物病虫害之间的关系分析,掌握农作物病虫害的变化规律,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的可防可控,将因病虫害发生导致的农业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冯金蓉.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作物病虫害的变化及区域动态预警研究[J].农家致富顾问,2016(04):91-92.
篇13
1.现代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引入的基本原则
1.1科学引入城市园林植物重要性分析
城市园林植物的引入,尤其是外来植物的引入必须经过科学的分析与论证,确保引入植物的安全性。以水葫芦为例可以看出,不科学的植物引入会对城市环境与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水葫芦作为从国外引进的植物,其最初的引入目的是为了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水生环境进行景观修饰,但是,引入后却在部分水域迅速蔓延,严重威胁了水中的其他生物的生存。而在一部分地区其由于水生生物链中的部分鱼类将之作为食物,水葫芦并没有对环境造成影响,而是促进了该地区的鱼类繁殖,促进了该地区水生生态的恢复。在进行植物引入时,充分考虑植物特性也是保障引入植物不会影响本地生物环境的关键。薇甘菊作为护滩植物引入我国,由于没有充分考虑植物的特性,造成其在我国珠江三角洲一带大肆扩散蔓延,对广东福田内伶仃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构成了巨大威胁。被称为“植物杀手”的薇甘菊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深圳以来,已由“星星之火”发展到泛滥成灾。目前,全市受薇甘菊危害的林地面积已达4万多亩,其中4000多亩受害森林已奄奄一息。遇树攀援、遇草覆盖的薇甘菊已从郊野向市内发展,不少市区内公园、绿化带已发现薇甘菊的踪迹。同时,该草在香港、广西和广东其他一些地方也有发生和危害,并正逐年扩大其分布范围。由此可见,植物的引入对城市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以及生物链的组成,避免引入植物过度繁殖影响本地生态环境。因此,现代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引入必须遵循一定原则,在确保引入植物成活率的同时,确保引入植物不会影响本地生物环境
1.2针对地域环境选择引入植物
目前我国还没有对城市绿化植物的引入制定统一标准,而多数城市的绿化面积相对较小,城市园林多为原有老公园改建而成,因此,园林绿化的植物品种的选用不易过多。对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引入应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植物品种,以园林整体规划效果为目的,科学的进行引入。同时注重选用与本土植物物种相近的植物,以利于引入植物的生存,与本土植物物种相近更加利于城市生态的保护,避免出现引入植物过度繁殖对本地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1.3根据园林规划选用适宜物种
城市园林规划物种的引入,要根据园林所处位置科学的进行物种引入。在又高大建筑物附近或阳光不充足的地方,引入的植物应选择喜阴耐阴植物。同时还要注意园林周边附近建筑物窗前等位置引入的植物不应过于高大,以利于建筑采光为基础进行植物的引入与选择。在工业园区附近的园林植物引入还要注重引入植物必须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且植物对污染环境还要有较强的改善作用。例如,引入夹竹桃、千头椿等我国本土的外地植物。而在城市中心街区园林植物引入时,要注重引入植物对汽车尾气的吸附与改善,注重引入植物不能对城市环境造成过多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我国许多地区的园林规划中多采用杨柳科植物垂柳作为景观建设的主题,造成城市春季柳絮满天飞的情况。虽然漫天柳絮在城郊公园中对营造公园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种植在室内会造成环卫工人工作量的加大,而且对人们的呼吸系统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城市园林植物引入要通过多方面的综合考虑进行。在进行城市道路转盘中心园林景观植物引入时,也应以国内本土植物为主,以同地域植物为主,以此利于城市道路景观的持久性。
1.4城市园林植物引入应以节约型为主要发展方向
随着现代城市规划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规划部门对园林规划的推进。现代城市中越来越多的注重对市内园林的规划与建设。而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植物的引入必须以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方向为主导思想,选用多年生木本植物作为园林植物的主体,减少和降低城市绿化成本、提高城市绿化资金的使用率,为扩大城市圆领绿化面积奠定基础。
2.根据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地形、地貌、地质等具体环境、立地条件和绿地的功能要求,按植物生物学习性和园林植物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各种植物,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和观赏特性。
(1)拟以现代人居环境的功能要求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为目标,体现以人为本全新理念的生态型居住环境。 (2)运用景观生态理论和生物多样性原则,在绿化植物配置中以常绿为主,以本土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和景观植物材料,合理有效地配置乔、灌、草、花卉、地被。 (3)按照绿化建设的原则,以水景环境构筑田园水岸景观绿色的生活空间。在园林中,按其生态习性可分为:①浮叶植物:睡莲、满江红、萍蓬莲、菱等;②挺水植物:荷花、千屈菜、水葱、泽泻、雨久花、香蒲、菖蒲等;③沉水植物:金鱼草、伊乐藻、轮叶黑藻等;④滨水植物:水杉、落羽衫、竹类、水松、木芙蓉等。目前,水生植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专类水景园、野趣园的营造。(4)根据绿化景观不同的要求,在绿化中除了种植骨干植物大树外,配植具有园林观赏性能的药用植物。如:“芳香”药用植物、“色彩”药用植物、“食用”药用植物、“保健”药用植物等,以体现对居住人的关爱。
结论当今生态园林建设步伐加快,合理的植物配置越来越受到园林界的重视,通过植物的物理特点与地形、园路、铺装、置石等多种造园元素相结合,坚持乔木为主,乔、灌、花、地被合理配置,让植物生态功能、体态功能与观赏特性有机结合,才能创造出最佳的绿地植物景观效果。推广节约型园林建设理念,以自然适生植物营造特色绿地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 牛萌.郑州市园林植物配植调查与分析[J].河南林业科技,2008(4):16-18.
[2] 母俊,赵翠荣,刘兴乐,等.襄樊住宅区植物造景中园林植物配置探讨[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3):12-13,21.
[3] 刘爽,赵伟韬.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植物造景初步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3):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