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村发展趋向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近年来,农村文化在各级共同努力下,通过各种措施落实,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一)多数乡镇建有比较完善的综合性的文化活动场地及专门的群众文化活动室,民间组建有各种演出队伍,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出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每逢传统佳节,文艺演出活动深受群众欢迎。随着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机关文化活动的不断发展,群众乐于接受各种新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形式,“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社会风气逐步形成,因文化活动匮乏形成的“打牌赌博”迷练“”等现象在农村已无大市场。
(三)乡镇文体专干的人头经费纳入财政全额拨款,使群众文化队伍得以稳定。经费有了保障,文体专干组织、参与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提高,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二、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设施较为欠缺,难以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充裕的条件。部分乡镇缺乏群众文化活动场地,群众文化工作无法很好的开展,离新农村文化要求差距很远。
(二)没有专项文化活动经费,群众文化工作难以常年正常开展。现在群众文化工作主要采取企业赞助、乡镇财政补助等形式,没有固定的专项经费来保证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
(三)乡镇群众文化专干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文体专干专职较少,专干文化工作的人员少,参加培训学习机会少,群文专干基础工作差,不利于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发展农村群众文化的几点建议: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群众文化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就如何打造乡镇文化中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立足本地实际,建好农村文化阵地。坚持政府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居、企业为重点,以广大群众为对象,努力抓好乡镇、村居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构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切实改变目前文化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基层文化活动单一的局面。完善对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保障机制,一方面提升文化建设资金在乡镇财政预算中的比例,另一方面积极做好文化产业发展规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形成多元投入机制。同时加强设施整合,在乡镇将文化活动中心、成教中心、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等整合共用,在基层村居,结合新农村社区建设,将文化设施建设同其它公益设施一起规化,建好文化活动广场、文化大院,将文化活动室、人口学校、妇女之家、党员电教室等共建共用。
(二)创新宣传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各级政府和基层文化管理部门要以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目的,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多组织一些社会参与面大、群众迫切需要、影响面广的文化活动,充实提高农村业余文化演出队伍素质,在农村开展好季节性和阶段性群众文化活动。同时,在传统的“文化墙”、宣传栏、广播喇叭等宣传方式上,进一步拓展阵地,利用远程教育设备、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扩大先进文化传播的覆盖面和时效性。
篇2
目前,大部分农村还是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也存在差异,东西部地区农村发展对比差异大。主要体现为东部地区虽有足够资金却无法有效运转,而西部地区却恰好相反。东部落的某些发达地区在金融方面大力发展各种金融机构,如农商银行、农村信用、信贷公司等,自然而然带动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但也产生了资金阻碍的问题。西部地区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农业发展,由此也产生农业对资金产生较大需求而导致资金的短缺。农村的区域发展差异对经济的发展造成阻碍,对经济的损失也是相关联的,影响着整个区域的发展速率,由农村产生的经济问题亟待解决。针对金融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均衡金融发展和合理配置资源是目前调节农村金融地区差异的一个主要途径。
3影响因素
地区金融教育水平的深度,直接影响着地区的金融健康发展。目前,百姓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接触到金融方面的消费产品,能清楚了解到这个领域的用途对百姓的生活提供便利。农村对金融知识的匮乏直接导致了地区的金融发展障碍,阻碍了经济发展。在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方面也应做足金融教育,以免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错误导向。提高农村金融深化程度,让农民懂得如何使用金融方式来完善自己所需,如何只用自己的经济权益来发展。地区金融教育水平的深化程度直接影响着地区金融的健康发展,是造成金融发展地区差异的一个主要因素。农村金融缺陷造成农村发展滞后,导致区域的差异性。金融制度不完善使得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越来越大,东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落差越来越明显。农村的金融机构单一,在服务上存在不足。就农业发展银行来说,服务范围小,业务发展空间也越来越狭小,主要呈现一种封闭式的金融管理。农村信用社也有严重的制度问题,如资金规模限制、业务品种单一、结算条件复杂等问题普遍存在。金融制度的缺陷也导致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影响。因此,完善地区金融体系能避免农村金融发展的大起大落,对减轻地区金融差异有着重要作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地区性金融发展差异明显。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有地理位置、人口素质、国家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区域发展的先天条件,不同的地理条件主导着不同地区的发展方向。人口素质间接地带动了经济发展,人们对金融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应有深刻认识和领悟。思想观念的加强对区域的经济体质的完善至关重要,百姓的带动作用对对区域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国家政策的改良和实施力度直接影响经济效益,需全方面的发展经济,加大人才的吸引力和创造力,能有效监督管理金融的发展轨迹,改善欠发展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均衡各地区金融发展。
篇3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长期居住在城市的人们,由于城市的喧嚣、交通的拥挤和生活压力的加大,开始怀旧,追求自然和心绪的宁静。如今,寻求安静祥和、纯朴自然的田园生活已经成为都市人的一种向往、需求和趋向。正是在这一需求的推动下,乡村旅游开始发展起来。乡村旅游既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追求,又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推动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但不一定能直接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同样,农村区域经济建设也不一定能直接带来乡村旅游的发展,亦即乡村旅游不等于农村区域经济建设,两者的互动发展需要一些条件辅助支持,且需要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互动发展模式。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研究方法,运用旅游学与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对两者的互动发展模式展开论述,着重探讨乡村旅游与农村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最佳模式。
一、乡村旅游和农村区域经济
乡村旅游是在乡村地域内开展的,以乡村独特的生产方式、田园风光、人文古迹、民俗风情以及乡村生活情景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观光、休闲、度假和学习考察的旅游活动。
农村区域经济是按照自然地域、经济的内在联系、商品流向及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经济联合体,是特定区域农村经济整体的总称。每个区域都有其特有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特点,因而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结构和布局的差异性。
二、乡村旅游产业和农村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现实意义
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表现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与第三产业的旅游业相联接,对于农业产业升级、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稳定农村社会,增加农民收入,农户离土不离乡,就地搞接待,对其兼业、转业的技术要求不高;改变农村破败的面貌促进农民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整体提升农村地区的卫生面貌;沟通城乡,引进城市资金流、信息流以及先进的思想观念,缩小城乡差距。因此,乡村旅游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最终要实现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农业产业的区域化、专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将有限资源实现最佳配置的体现,也是农村从温饱向小康迈进的必由之路。农村经济生产的区域化,有益于实现农业生产的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标准和指导;有益于“品种、知识、科技”三大更新工程;产品易集中收购和销售;容易实现效益农业致富农民,推进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实现农村经济区域化,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
三、渝西经济走廊乡村旅游业的现状
(一)宏观管理力度不够,相关政策欠缺
中国“旅游法”尚未出台,乡村旅游的发展更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在这方面也未能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保护和管理。这种无章可循、无法可依、自由发展的状况导致许多乡村旅游地发展处于自发、盲目、无序状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景点分散,缺乏整体规划
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普遍存在投资与经营规模小、地区分布与组织形式散、项目低水平重复设置、市场竞争秩序乱的局面,地域上的分散性也给旅游线路在设计上造成很大困难。而且乡村旅游景点在很大程度上和其他旅游景点缺乏有机联系,共生性较差,极大地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活动形式单一,产品深度不够
渝西经济走廊乡村旅游的主体方式仍是以观光旅游为主,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虽然已经注意到产品开发的参与性,但因对其深度挖掘不够,使旅游活动形式过于单调。
(四)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环境条件较差
尽管各乡村旅游区开发时对基础设施建设都有较大的投入,但由于乡村旅游地大都位于城市的郊区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许多基础设施仍然适应不了游客的需要。
四、乡村旅游产业与农村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对策
(一)打造乡村旅游的品牌文化
在积极支持和鼓励农民在办好家庭旅馆和提供特色餐饮服务的基础上,组织、引导和培训农民依托当地的特有资源,参与设计、开发和销售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服饰、手工艺品、特色食品、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提升传统农业和手工业的附加值,使更多的农民成为制作、生产旅游商品的能工巧匠,并从中得到实惠。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家一艺”;推动接待、农副产品加工和旅游商品生产的分工,加强自主品牌深加工农产品和纪念品、工艺品的开发和生产,提升产业化水平,逐步完善乡村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体系。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科学编制乡村旅游规划,并纳入各级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旅游总体规划,强化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建立规划实施和监督机制,加强乡村旅游规划执行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同时,建立健全乡村旅游标准化体系,建立和实施乡村旅游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主要消费环节的服务规范和安全标准。启动准入标准、组织管理标准、基础设施标准、服务标准、市场营销与信息管理标准和乡村旅游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等地方性标准的制定,提升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和档次。另外,根据乡村旅游地域差异大、类型丰富、方式灵活多样等实际情况,要加强分类指导。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明确各自工作重点,制定不同的政策措施。
(三)加大对乡村地区的资金投入
探索推动重点地区农村旅游项目的集中招商,吸引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引导大型旅游企业参与开发和经营。鼓励多渠道和多层次筹措资金,探索建立社会化的旅游就业发展基金。积极鼓励和引导规范各种扶贫基金和社会捐助。建立“政府主导、业主开发、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开发建设机制,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业主开发为主体、社会资金为补充、项目经费打捆使用的模式,多渠道投入。在确保农民利益基础上,鼓励社会资金以租赁、承包、联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投资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兴办各种旅游开发性企业和实体;鼓励农民集资入股或以村组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公司+农户方式参与乡村旅游投资开发;有条件的地区要引导大企业参与投资开发,推动乡村旅游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四)继续加强基础设施环境建设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领导,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布局中部署和推动,促进各级政府有关公共服务向乡村旅游延伸,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农村沼气、乡村道路、人畜饮水、乡村清洁等支农工程项目要向发展乡村旅游的村镇倾斜,推动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和各种支农资金挂钩。重点是优先解决交通干道、重点旅游景区到乡村旅游点的道路交通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加大旅游区及周边环境垃圾和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有机食品建设;推进旅游村镇街道硬化、绿化和亮化工作,指导乡村旅游点房屋外表改造和标牌、标识规范设置;改善乡村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条件。
(五)因势利导起好带动特色经济
积极探索,用好用活国家和市政府制定的土地流转、土地整治和土地转换等土地政策。在“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前提下,探索按照“城乡挂钩、指标周转”的要求,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保障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各级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采取补助和奖励等办法,鼓励乡村旅游企业应用小型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在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等扶持中,对乡村旅游示范点予以支持。在星火计划、863、服务业支撑计划、新能源发展计划等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大对乡村旅游的科技扶持,纳入国家和各级政府相关科技计划,享受相关政策,用于发展乡村旅游。
结语
乡村旅游是世界各国普遍开展的旅游项目,也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旅游方式。但各个国家的乡村旅游各有特色,其地点都在农村,内容则大不相同,因各国各地的风俗民情而异。因此,我们应从实际出发,认识到乡村旅游产业与发展好农村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以高度的战略眼光,求真务实,积极奋进,为我国的经济腾飞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孝胜.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生态经济,2004,11(12):62-64.
[2] 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经济年鉴[Z].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
[3] 邵琪伟.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J].求实,2007,(1):42-44.
[4] 白洁.发展乡村旅游 推进新农村建设[C].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作品选登,2006.
[5] 国家旅游局.发展乡村旅游典型案例[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1.
篇4
一、农村劳动力价值取向的现状
当前,由于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观念交融,农村劳动力的价值观念也呈现多样化,主要是对政治理解多元化,但是权利意识增强,经济利益尤其重视,更加务实理性。这两方面的观念导致教育和就业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总体上来说,认为教育是改变命运的方式,但是更为现实的是会考虑教育是否对就业有帮助,对职业教育尤其是要求职业学校能够让学生学到技术,为就业增加筹码。经过调研发现,农村职业学校招生难,因为绝大多数农村家长和学生都希望学到真正本领,如果考上普通高中,再考上大学,毕业后就有更多的机会找到理想的工作,以改变世代为农的命运。只有在进入普通高中无望或者家境贫困的情况下,农民才肯将子女选择上职业高中或进职业学校,目的是混个国家承认的文凭,增加到城市就业的机会。
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分析
为适应农村劳动力这种价值取向,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关键在于使得农村职业教育要贴近农村实际,发挥农村优势,真正繁荣农村职业教育。
(一)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农村职业教育走怎样的发展模式?笔者认为,农村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融合化”发展模式是符合当前农村劳动力价值取向且符合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较好的路径,具体就是走专业“融合化”,专业和文化“融合化”,升学和就业“融合化”,即选择具有相对优势的适应农村就业的专业,在新生入学普通高中的第一年和第二年,适应农村就业的专业不分对象,每个学生都要学习,以学分的方式修满一定的学分作为职业技能学业水平考核合格。目标是将农村学生培养成为既懂多门专业技术和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合格劳动者。具体做法是文化课程和多个专业课程按一定的比例开设,使每个学生既有扎实的文化功底,又能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既使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学到了农村就业的本领,又为学生以后进一步深造打好了扎实的基本功。因为,采取农村职教与普通高中“融合化”发展模式,可以融文化知识学习与兴趣爱好选择为一体,让学生进行1-2年的“融合化”学习,既可以普遍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又能发现兴趣特长,为今后的职业选择打好基础。
(二)“融合化”学习的具体形式。在“融合化”学习专业的过程中,学校应开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为主的旅游、花卉、幼师、计算机等专业,在第二年的“融合化”学习专业的同时,学校设立相应的专业社团,让有兴趣的学生通过社团活动,进一步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进一步较全面地获取相应专业知识,使其逐渐形成专业走向。到第三年的学习中,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基础向“专长化”培养,开设文科班、理科班、体育班、美术班等对口升学班、计算机班、旅游班、花卉班、幼师班,集中精力攻一门专长。总之,整个中等职业教育的三年课程流程为:高一“融合化”,高二“融合化”兼“社团化”,高三“专长化”。这种培养模式,既符合学生兴趣发展规律,更符合农村职教实际;既培养了学生多专业素质,也培养了他们的文化素养;既可以满足学生升学愿望,也可以满足学生就好业的需求;既克服了农村职教空洞化的现象,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既克服了农村职教“城市化”倾向,也解决了农村职教招生难问题;既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满足当前家长价值取向。我们要面向农村学生,面向当地农民,面向当地农村市场,做活做优对接当地市场。只有做自己的特色专业,只有做自己的优势专业――“农”字专业,只有零距离就业,农村职教才有活力,农村职教才有生命力。
(三)“融合化”发展模式的意义。农村职业教育不能像城市职业教育那样开设专业,应该按照农村学生和家长的实际需求进行培养模式设计。如果按照城市职业教育那样开设专业,不能针对农村劳动力的价值取向进行专业和教学设计,会导致农村职教招生难,就业难,导致农村职教失去活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按照党和政府的教育政策,围绕当地企业需求,围绕当地农村,农民、学生需求,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才会有广阔前景。当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至今,单一的专业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而空洞的多专业也不能使农村职业教育走出困境,走农村职业教育与普通职业教育“融合化”发展模式是农村职业教育当前切合实际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翟学伟.中国人的价值取向:类型、转型及其问题[J].南京大学学报,1999,(4).
[2]张志忠. 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念透视[J].《浙江日报》2009年07月06日.
[3]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M].北京出版社,2004.
[4]周 予.新时期中国农村职业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沦为,2008.
作者简介
刘清林(1978-) 女,江西萍乡人,硕士,江西科技学院讲师。
篇5
1 农业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气象的灾害性是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因素
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现阶段正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对于气象灾害的应对方式方法相对落后,在农业气象灾害预防的层面上相对较弱,虽然当前我国的农业生产和气候状况还是基本可以控制和适应的,但还是有很多的气象灾害发生,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农业生产的稳定性,给农民的收入也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甚至会影响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同时,在实际的农业生产和实践的过程中,应对气象灾害的观点和手段有局限性,这些灾害由于一些属于不可抗力的灾难,如洪涝灾害等,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可避免的。以前大力发展和鼓励人民进行抗灾和减灾的工作,实际上是通过人力、电力和一些物资来换得粮食的总产量。并且这些方法对农民的收入增加起不到大的作用。所以,我们总结经验教训,大力发展经济,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提倡以减少灾难发生的源头为主、转变养殖模式和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的发挥地方特色的长处,在提高产量和生产力的同时,兴建水利,引进新科技手段,多措并举的完成此项工程。
1.2 农业设备陈旧,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不匹配
在当下这个以科技为主导、以技术引领时代的今天,我国农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农产品的种植结构和市场需求也在发生着空前的变化,我国经济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气象设备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与此同时,基层气象部门的设备相较于其他部门来说还相对陈旧,现代化程度不高,科技含量较少,依然靠传统的测量手段来作业,技术人员落实不到位,农业气象服务不能同步地跟上农业发展的节奏;当前的一些气象部门仍然靠传统的农业模式为之提供服务,这种紧靠单一的情报服务的模式,早已不能再适应农业的快速发展,从这些方面来看,就需要我们的气象部门从技术方面进行调整,灵活转变工作的方式与方法,根据不同的种植作物提供与之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服务,这样即能更好地推动特色农业的发展,又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农业。
1.3 传统农业在发展中对气象服务不够重视
在我国的传统农业中,尽管在农业气象监测时有用到一些专业化的监测软件应用平台,但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加之各地业务不尽相同,软件的开发还不够全面,覆盖性不强,科技含量低,领域窄,广泛性差,想要尽快全面业务数字化还比较困难。同时,多年来的相关数据显示中发现,有很多不符合我国气象法律法规的事情时有发生,有时更会造成很多对农业的决策性问题;而且专业问题也没有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讨论和分析,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很多大型的农业项目都没有进行适宜性和可行性的检测和分析,农业生产者们对于气象的知识相对匮乏,对于农业的气候资源的认识和理解不全面,因此,导致不能很好地利用它来指导生产。
2 农业气象发展的前景与趋势
(1)以开发新技术为主,发展农业气候资源。为了能够更好的为农业气象部门服务,农业气象部门要建立一批农业气候资源、湿地气候资源、草原气候资源以及森林气候资源相关数据库。同时,要善于抓重点,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的气象科研,提高应用服务水平,为区域农业建立一个良好的服务体系。
(2)大力拓展服务领域,全面转变服务方式。为了能更好的体现气象服务的有效性和覆盖性,能够更好地保障为农业服务,政府的支持是不可缺少的,更好地利用科技发展成果,开展针对基层服务对象的系统化气象信息产品的开发与设计,为基层气象服务提供支持,体现出针对性与时效性的双向结合。
(3)深化理论基础研究。我国当前的农业气象领域仍然是一个比较边缘的学科,理论基础比较薄弱,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技术相对有限。未来我国应该加大对农业气象的投入,强化理论知识研究,进一步提示生物圈中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研究,农业气象预报的原理、技术方法等研究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4)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抵御能力。由于一些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存在,对于农业需要更多的是一些如干旱、冰雹、霜冻及暴风雪等,对这些自然灾害的预警能够减少农业损失,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政府应加大投资,建立气象站、气象所,这样能够更加及时给人民以服务;建立信息平台,可以建立一个短息信息平台,这样能够更好地应对一些自然灾害。对一些虫害等区域性病害,可以通过前期的预警来更好地减少农业损失。一些科研项目在立项之初,能够更好地把业务及应用相结合,在研究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要联系实际情况。
3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夯实科研技术,强化业务服务产品的应用与传播,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开拓出多种形式传播渠道、信息载体,把气象科技成果和业务系统的服务信息迅速广泛传播出去,努力使气象为农业服务面向政府、面向大众,面向农业技术人员,面向农民,面向生产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符合生态发展与经济进步的双赢效益,才能使气象真正的为现代化农业所服务。
参考文献:
篇6
一、贵阳市花溪区经济发展情况
花溪区位于黔中腹地,贵阳市南郊,距市中心17公里。全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国土面积891.56平方公里。全区总人口约3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三分之一,有汉、苗、布依等38个民族。2011年,花溪区综合经济实力在贵州全省88个区、县、市中从第32位大幅提升至前十位,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实现了“十二五”的既定目标。全区生产总值完成98.8亿元,同比增长18.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84.5亿元,增长31.5%;作为农业大区,农业对花溪区的经济发展贡献较大,仅在2006年一季度,花溪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就完成14205万元,同比增长18.29%值预计达11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2%;农林牧渔服务业预计为5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0%。农民人均纯现金收入完成840元,同比增长10.2%。第一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农民人均纯现金收入的增长水平分别达到了8%和10%。花溪区经济状况的提升、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农民收入的提高,与花溪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做法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二、花溪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主要做法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花溪区辖青岩镇、石板镇、久安乡等16个乡(镇、社区),总人口32.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97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大区。根据花溪区人民政府、花溪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5-2010年间,花溪区外出务工人员每年达4万人(次),2011年达到2.73万人次。外出务工人员以青壮年为主,年龄构成基本保持在45周岁以下(其中16-24岁占19%,25岁-40岁占60%,41岁-45岁占21%,男女比例为3:1),主要来自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边远乡镇农村地区。就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区域分布来看,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以及北京等地,主要从事建筑、电子产品行业、棉纺织业和服务行业。平均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占22%,收入在2000元至3000元的占50%,收入在1000元至2000元的占25%,收入在1000以下的占3%。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做法
1 加强培训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搭平台。农民有了一技之长,离开土地才能进行更好的创新业,花溪区从2002年以来,以实现农民非农转移就业为目标,以提高农民技能为手段,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认真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培训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要进农村实用技能、中式烹调、美容美发等职业技术能培训,“十一五”期间,全区累计投入财政资金468.7万元,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27560人,其中引导性培训15230人,有9860人获得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劳动力就业转移20561人。
2 政策扶持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扶持力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花溪区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体制机制,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进行,鼓励农民兴办农业加工、来料加工等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扶持种养殖业基地和休闲农家乐的发展;加强我区优势特色观光农业建设,鼓励发展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鼓励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全日制工作,在家政服务等行业进行全职或临时性就近就地转移就业,鼓励本辖区企业尽可能多地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降低招工门槛。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因素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区域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为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和经济结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劳动力转移越活跃,其转移水平也越高。花溪区城乡二元结构明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别越来越大,收入差距的拉大,在比较利益的驱使下,城乡预期收入的差异,激发了农民向非农业转移的动力。
(二)制度因素
在制度经济学领域,凡勃伦认为“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而生活方式所构成的是在某一时期或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通行的制度的综合,因此从心理学方面来说,可以概括地把它说成是一种流行的精神态度或一种流行的生活理论。”凡勃伦的这一定义可以理解为非正式制度意义上的。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指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同时他还认为:“制度是社会博弈的规则,是人所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的框架……或更严格地说,是人类设计的制约人们相互行为的约束条件。”南此可以看出,制度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在本质上,制度也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且无形地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建立了高高的门槛,成为城乡二元经济模式的制度屏障。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户籍制度的逐步改革完善和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学教育的逐步重视,以及社会养老保障体制的日趋完善,使得外来务工人员于当地居民之间享有平等的户籍制度、教育等社会福利的差距越来越小,从而吸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成为城市发展和建设的主要力量。
(三)劳动力因素
长期以来,由于农民接受教育的意识落后,认为农民凭力气吃饭,与文化水平的高低没有关系,致使农村劳动力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农村劳动力的供给难以满足非农部门对劳动力素质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的文化意识的提高以及职业技能培训的加强,农民的自身素质、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应对风险能力具有了明显的提高,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就业和创业创造了人力资本条件。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来源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增强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使得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从而使农村劳动力资本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并充分挖掘农村存量资源的经济作用。农村劳动力在非农行业工作所得的收入。除少部分用于提高自身生活水平外,绝大部分资金投入本地的农业或非农业,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来源,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了农村的人力资本素质
篇7
2 农村沼气项目建设相对滞后的原因
自2005年实施农村沼气项目以来,阿勒泰地区户用沼气在2007―2008年有了较快的发展,2010年新增沼气用户1.1万户,截止2010年底,累计完成户用沼气池1.4万户。但是相对其它地州,阿勒泰地区户用沼气发展仍较落后,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阿勒泰地区六县一市位于新疆最北部,地貌以山区为主,气候冷凉,自然条件较差。阿勒泰地区年平均气温3~4.5℃,属于季节性冻土,冻土厚度150~230cm,冻土期在177天左右,最冷月地面平均温度为零下14℃至零下20℃,属于户用沼气发展比较困难的区域。
(2)沼气项目存在问题较多。施工队技术参差不齐,建池的标准不规范,沼气池需配的设备缺失,无顶置搅拌器,发酵原料容易结壳,加上投料周期长,产气受到很大影响。由于用户不勤于日常管理,沼气池完工后就投料1次,未再进出料,发酵原料未进行较为合理的预处理。发酵过程中未控制好温度,PH偏高或偏低,影响沼气池的使用效率。
(3)目前,建一个12m3沼气池成本在6000元左右,国家投入资金占总投资的20%,其余80%为农牧民自筹。阿勒泰地区是一个欠发达地区,财政的自给能力较低;加之建池成本逐年提高,特别是人工成本的大幅增加,导致农户建池的经济支出大幅增加,影响了农户积极性,从而不利于沼气项目的推广和利用。
(4)户用沼气建设模式单一,原料发酵工艺落后,特别是户用沼气池产气率极低,甚至不产气,造成“冬用煤炭、夏用沼气”的尴尬局面。随着沼气项目逐年实施,因建造时间长,沼气池将需要维修和技术服务。如管道老化,清理池渣,更新沼气配件等,都需要专业机构和人员管理。若没有政府资金和政策扶持,乡、村级服务网点不到位,将会制约沼气项目的推广。
3 推进沼气项目实施的对策
(1)阿勒泰地区项目县应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多项保障措施,增强全社会对发展农村沼气项目的认识。通过项目实施,利用宣传标语、宣传栏、技术人员讲课、农牧民现场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建设沼气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整村推进项目点上,广泛宣传农村沼气项目投资经济、效益好、使用简便的特点,营造出发展农村沼气项目的良好氛围。
篇8
1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农村电子商务已在农村地区开展了广泛实践,事实证明,农村电子商务能够带动落后地区的生产与消费,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当前,许多农村地区立足本地的优势资源,将电子商务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较低成本进入大型的协同价值网络之中。虽然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引起了各地政府的高度关注,政府仍在不断探索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的新方式,但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还是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市场信息资源掌握不足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农村地区的地域特征、网络运用技能、地域特征、信息化水平、个人或组织的参与等有着直接的关系。要想充分发挥农村电子商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就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2农村电子商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为新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
2.1农村电子商务推动了农业的信息化、标准化与现代化
农村电子商务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在农产品销售中有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农产品的质量;二是农产品的品牌推广与销售渠道。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且农产品的质量是可控因素,而如何进行农产品的品牌推广与销售渠道的拓宽,则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在过去,网络信息未有如此发达,农村信息传播能力较差,从而限制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与渠道,无法使农村丰富的农产品向更大的范围推广。在农村电子商务的推动下,农产品品牌能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宣传与推广,拓宽了产品的宣传范围与渠道,也收获了更多的关注度。农民在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有效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通过塑造优质的农产品品牌形象,实现农产品的快速销售。
2.2农村电子商务有利于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农村电子商务能够帮助农民开阔眼界,借助电商平台,了解最新的市场信息,提升信息获取的能力,及时掌握市场上的农产品需求及动态,从而对农产品的种植与培育提供导向信息。农民还可以立足本地的地域优势发展形式各异的特色农业,建立起规模适度的生产—加工—经营的一条龙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从而提升农业的质量效益和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农村电子商务能够推动城乡要素的交换与配置,有助于实现城乡的经济互补,推动农村经济的建设与发展。
2.3农村电子商务有利于帮助农村地区实现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重要思想提出后,各地纷纷颁布相关扶贫政策,农村电子商务也成为农村地区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一系列相关政策的颁布为电商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效激发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农村电子商务,农民能够在产品信息、推广及品牌建设方面获得更多的支持,从而帮助农村地区建立起良性经济发展的生态圈,促进当地农产品的推广与销售。对于一些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来说,农村电子商务能够帮助它们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产品的盈利空间,从而依托其产业优势实现地区的精准扶贫,提高农村的创收能力,从源头上解决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
2.4有利于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
就业问题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长期以来,农村大学生往往选择去发展前景更好的大城市就业,农村地区面临大学生流失的现实,这也致使农村经济缺乏人才支持,陷入越发贫困的境地,同时也加剧了农村人口的流失。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利于解决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就业与创业的机会。农村大学生可以借助网络电商平台,帮助农户提升经济收入,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当前,已经有许多大学生通过电子商务手段,创立了属于自己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从而使他们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村人口的就业与经济的发展。
3农村电子商务推动经济发展的相关对策
农村电子商务在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了重要的作用。但从当前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来看,其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探索农村电子商务推动经济发展的相关对策就显得十分重要。
3.1进一步落实农村电商扶贫的相关政策
政策扶持是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营造良好电子商务发展外部环境的重要保障。要推动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首先,要针对现阶段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进一步制定与落实电商扶贫的相关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提升电商扶贫政策的针对性与适用性。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要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到电商扶贫工作之中。其次,加大对农村电子商务的资金扶持力度。农村电子商务要想获得长足发展,除了需要政策保障之外,还需要资金的扶持。因此,要对农村电子商务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对经济较为困难的农民,可以通过创业补贴、贴息贷款、简化贷款流程的方式提升他们开展电子商务创业的热情。最后,还需要提高政策制定与实施的精准度。在当前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也要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只有如此,才能推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精准”是电商扶贫工作的关键,在具体的扶贫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具体的问题,如如何精准确定电商扶贫对象、如何精准选择电商扶贫方法、如何精准确定电商扶贫的范围等问题,简言之,也就是“扶谁、怎样扶、扶多少”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使电商扶贫工作真正发挥实效。这就需要在政策制定中,充分结合现有的扶贫政策与计划,保证扶贫政策的连贯性。另外,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要精准识别出能够通过电子商务实现脱贫的人员,再对这些人员进行细分,选择适当的方法对他们进行创业扶持,帮助他们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创业;对于那些没有创业意向的人员,可以依托电商企业,帮助他们寻找就业机会,通过就业实现脱贫,从而提升群众的参与度,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溢出收益。
3.2借助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推动电商平台建设
农村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已是毋庸置疑。如何加强产品的宣传力度,树立具有影响力的产品品牌是推动电商平台发展的关键。因此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借助融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融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其打破了媒体间的平台限制,将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进行有效整合,使各媒体资源实现互融互通,大大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与范围。将融媒体与农村电子商务相结合,能够帮助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及个体电商创业者进行市场营销策划与宣传,依托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借助融媒体的各个平台进行产品宣传,打造独具特色的专属品牌。另外,农村电子商务还需要与融媒体平台及时进行信息互换,从网上、网下不同渠道做好产品推广工作。可以说,“融媒体+电子商务”的新模式有效整合了线上与线下的销售渠道,兼顾了产品的传播与销售两个方面,能够进一步提升农村电子商务的竞争力。在未来的农村电子商务中,借助融媒体的优势能够进一步吸引客户,使客户获得信赖与放心的产品销售渠道。融媒体平台中有着大量的新闻资讯,可以借助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对客户进行引流,对接优质的电商服务资源,从而打造出集新闻与购物于一体的网络平台,进一步提升农村电子商务的市场影响力,获得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3.3注重产品升级,培育电商品牌
篇9
一、引言
作为农村流通组织的基本业态,乡镇流通企业肩负着城乡之间农产品和商品双向流通的主要任务。随着国家对农村扶持力度的加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乡镇流通企业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经营方式和连锁超市、大型商店等经营业态在农村出现且得到发展。但是,与城市相比,我国乡镇流通企业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首先,我国乡镇流通企业的市场结构存在着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益低、服务差异化低和进入壁垒低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流通企业、生产者以及消费者之间商品的交易和流通关系;其次,从市场行为来看,我国乡镇流通企业的组织化程度很低,没有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产供销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市场主体之间缺乏分工协作,流通效率低下;再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乡镇流通企业之间仍然是低水平的过度竞争,只注重价格,忽视产品质量和服务,再加上商品信息严重不对称,导致农村消费者对于所消费的产品质量认识不清,质量低劣的商品充斥农村商品市场,影响到农村居民的生活;最后,从市场绩效来看,由于农村人口密度小、居住分散、交通设施不发达以及商业网点少,使得乡镇流通企业效益低、利润少。乡镇流通企业的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的流通效率,影响了整个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阻碍了农村消费的顺利进行。因此,探讨乡镇流通企业对农村消费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于农村流通组织对农村地区消费的影响,国内外专家学者都有大量的研究。在国外研究方面,James et al(1986)指出如果零售商了解农村消费者的购物取向和惠顾行为,那么将对农村消费者的购物倾向和外出购物产生重要的影响。Clifford(1991)将农村流通组织的终端网点分为个体零售店、合作社、加盟店以及大型卖场;并通过对威尔士农村和市区食品和杂货价格的波动的分析,认为食品和杂货价格波动与该商店所在的位置无关(位于农村或城市),价格的变动主要是由流通组织(商店)的隶属关系所决定的,如合作店或连锁店的价格最低,而完全独立的店价格最高。Home(2002)从改善农村流通组织的角度认为,通过提供补充业务(跳蚤市场)、区域联合营销组织、零售连锁店和村民合作计划等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村终端网点的采购和运营成本,使有限的农村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Nancy et al(2003)以美国275个农村小型零售商和商业服务公司为样本,通过路径分析表明社区管理因素对小型零售商绩效评估的重要性。Folsom(2003)认为农村消费合作社也是农村流通组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共同创建组织结构来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使其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工具。Paddison et al(2007)从零售地域角度将农村流通业态划分为集镇商店、乡村商店和独立零售业态(农场店以及特种商品农村零售网点)。Findlay et al(2008)认为新的零售地点、形式和正在变化的消费能力和行为等因素会促进农村居民从农村转向城市购物,农村地区的零售服务提供正在下降,在农村地区发展新的大型零售商店是繁荣农村集镇的一种方法。Amanor-Boadu(2009)基于农村消费者视角认为,消费者的购物价值是由所选择购物地点的吸引力和可访性决定的,并且最接近消费者居住地的购物地点能提供最大的购物价值。
在国内研究方面,徐从才(1991)认为流通组织的形态是企业,提高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和流通效率将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和消费的增长;高涤陈等(1995)认为产销联合体作为流通组织的一种形式,能够推动小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发展,促进生产、流通的现代化和规模经营,提高全社会的生产效率,是值得在农产品流通中因地制宜地加以推广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姜立新(2000)认为建立农村民间流通组织是搞活农产品流通的有效途径;李彤彤(2000)认为应完善农副产品流通组织体制,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曹利群(2001)认为流通组织能够较大程度地缩短流通时间,节约买卖双方的搜寻成本,从而在农产品流通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宋则(2002)认为流通组织和流通业态创新更能发挥流通对社会经济的功能;黄春玲(2007)分析了我国农民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不利地位,指出流通组织创新是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奏效的前提和基础;徐从才等(2008)从分工深化和生产者服务业的演进规律出发,指出流通组织创新与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从而流通组织创新可以推动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发展;宋宪萍等(2009)认为流通组织的发展规模要受到生产组织和消费市场的影响,并认为商场需求的变化是流通组织演进的外在驱动力;许蔓菁(2011)认为农产品流通组织是整个流通环节中最薄弱的,这会导致物价上涨和农产品的浪费;周庆(2012)探讨了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其运行的内外部主要因素,提出应推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主体作用;林秀清(2012)以福建省的实际情况为例,指出了现阶段农村流通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升的影响。吴学品:乡镇流通企业发展与农村地区消费增长
上述文献中,国外对乡镇(农村)流通企业的研究主要从微观视角出发,关注的重点是流通企业如何有效地实现商品由供应地到使用地的转移,包括如何构建商品的流通渠道,如何建立与维护流通渠道中的零售商和中间商关系,如何降低流通成本,如何提升影响力,如何提高流通效率等,但未直接针对农村消费进行研究。而国内学者则从宏观流通组织的角度,重点论述农村流通组织对农产品运输、仓储、保鲜、成本、价格以及收益的影响,但研究对象并未具体针对乡镇流通企业,也并未针对其对农村消费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事实上,作为农村流通组织的基本形态,乡镇流通企业承担着城乡间农产品和商品双向流通的主要任务,乡镇流通企业的发展状况对当地农村消费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分析乡镇流通企业对农村消费的影响机理,并采用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我国乡镇流通企业发展对农村消费增长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以丰富和拓展相关研究,并为促进我国农村消费和乡镇流通企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乡镇流通企业影响农村消费的机理
流通企业的本质是交易的专业化生产者或提供者,主要经济功能在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从而推动市场经济发展,提高社会福利和促进消费增长。流通企业与消费市场紧密相关,随着消费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是流通企业演进的外在驱动力,反之,流通企业的发展也影响到消费的增长和消费市场的变化。我国乡镇流通企业作为农村流通组织的基本形态,主要承担着“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上市”的双向流通任务和功能,可通过以下途径影响农村消费:
第一,我国农村的人口密度小且居住分散,使得农村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相互之间寻找的费用很高,过高的单位搜寻成本会导致农村消费者放弃购买所需要的商品,也不利于生产企业的产品销售。而农村流通企业可承担主要的搜寻费用,并传递商品的需求信息和供给信息,进而促进农村消费的增长。
第二,农村消费者远离城市,且大多数农村交通设施不发达,直接购买商品的单位运费很高。而乡镇流通企业可以利用专业化和规模化优势,以最小的费用和最短的时间把商品从城市运到农村,这不仅使得农村商品的有效供给增加,而且有效地降低了单位商品的运输费用。
第三,因空间距离或收入等原因,农村居民对某种商品的消费往往滞后于商品的生产时间。而乡镇流通企业通过对商品的储存和保管,可有效协调农村消费与生产在时间上的滞后关系,确保农村消费的顺利进行,并降低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交易时的储管费用,促进农村消费增长。
第四,相对于农户本身而言,乡镇流通企业可以依靠自身信息、资金和技术等优势,通过系统化、市场化的手段快速、高效地推动农产品的上市销售。“农产品进城”是“工业品下乡”的前提,农民只有完成农产品销售并获得收入后,才有能力进行消费。同时,专业化的乡镇流通企业也会促进农产品生产从小型化和分散化向规模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推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户收入提高,确保农村消费的顺利进行。
第五,专业化的乡镇流通企业对商品营销方式的变革也会对农村消费观念、消费结构及消费行为产生影响。近年来,许多乡镇流通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专门针对农村消费者的实际情况,从商品质量、价格、品种、服务、购物场所等角度进行创新,并通过商品的展示、试用和分期付款等方式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引导农村消费向文明、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促进农村消费增长。
第六,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大大突破了传统意义上流通企业的领域,网店的存在使得流通企业可以虚拟化,也使得农村居民对商品的购买可以不受农村流通硬件落后的影响,也不受空间距离的限制。同时,以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也促进了乡镇流通企业经营手段和经营方式的创新,不断缩小农产品产、供、销三方信息的时间差、距离差,减小农产品上市的风险,保证农产品价格的基本稳定,进而实现农户收入的稳步增长,促进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乡镇流通企业通过节约交易双方搜寻费用、降低单位商品运输成本、提高交易速度、扩大交易频率和交易半径、改善交易方式和交易规模经济性以及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等途径影响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
三、乡镇流通企业影响农村消费实证分析
1.变量选择和数据说明
流通组织的基本形态是企业。乡镇流通企业作为农村流通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村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流通组织,也是我国“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主要承担者,对我国农村消费的影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了探讨乡镇流通企业对我国各地农村消费水平的影响,本文采用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Pcum)作为农村消费水平的变量,采用从事批发、零售、餐饮和运输业的乡镇企业劳动生产率(Prola)作为乡镇流通企业发展水平的变量劳动生产率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乡镇流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越高,表明该农村流通组织发展越好,流通效率也越高。 ,采用乡镇流通企业数量(Size)和营业额(Income)作为乡镇流通企业发展规模(数量规模和产值规模)的变量,并采用农村人均纯收入(Pinc)作为控制变量。
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2001―2012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乡镇企业与农产品加工年鉴》,数据样本为2000―2011年27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因数据缺失等原因,本文的数据仅包括我国27个省区,不包含港、澳、台地区以及上海、天津、贵州、。 。其中,农村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纯收入按农村常住人口平均计算,乡镇流通企业劳动生产率为流通业总产值与流通业从业人员总数的比值。为了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以2000年为基期,用价格指数对农村人均消费支出、农村人均纯收入和企业营业额进行调整;为消除异方差并使得数据更加平稳,对各个变量的数据都取自然对数。为了更好地分析我国乡镇流通企业对农村消费影响的地区差异,本文分别对东部、中部和西部进行模型估计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西部地区包括陕西、云南、重庆、四川、广西、宁夏、甘肃、内蒙古、青海、新疆。 。
2.单位根检验
本文的所有计算都运用EViews6.0。在估计面板数据模型之前,需要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LLC检验、Breitung检验、IPS检验、ADF-Fisher检验和PP-Fisher检验5种方法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限于篇幅,检验结果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东部、中部和西部模型的各变量均为一阶平稳,即为I(1)。这也说明农村人均消费支出、乡镇流通企业劳动生产率、乡镇流通企业数量和营业额之间可能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3.协整检验
理论上,乡镇流通企业劳动生产率越高、流通组织网点数量规模越大、营业额越高,越能推动农产品和工业品在农村与城市间的双向快速流通,从而提高农村消费水平。所以,从现实经济意义考虑,乡镇流通企业的各个变量与农村消费水平之间不存在伪回归现象。本文采用Pedroni检验和Kao检验进行协整检验,结果见表1。在Pedroni检验中,Panel ADF-Statistic和Group ADF-Statistic较其他统计量具有更好的小样本性质,本文研究样本属于小样本,因此主要参照Panel ADF-Statistic和Group ADF-Statistic来判断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可以判断农村人均消费支出、人均收入、乡镇流通企业劳动生产率、乡镇流通企业数量和营业额在三个模型中均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4.面板数据模型形式的确定
为了确定所建立的面板模型的具体形式,把农村人均消费支出作为因变量,人均纯收入、乡镇流通企业劳动生产率、流通企业数量和流通企业营业额作为解释变量,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公式计算(见表2),无论是东部模型、中部模型还是西部模型,统计量F2都大于临界值,F1都小于临界值,即拒绝建立混合回归模型的假设,并接受建立变截距模型的假设。因此,对东部、中部及西部都建立固定效应的变截距模型,模型形式均为:
5.模型估计结果
我国东部、中部及西部的固定效应变截距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结果见表3。其中,在东部模型和西部模型的拟合过程中,发现较为严重的自相关,于是在模型中加入AR(1)项来修正自相关,修正后AR(1)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因我国不同区域的乡镇流通企业的指标值波动较大,为了避免出现截面异方差,在三个模型的估计中都采用截面加权的广义最小二乘估计。从表3可知,各个模型的拟合优度都比较高,F统计量都大于临界值,D.W值都接近2,表明方程无序列相关。从拟合优度R2和F值可以看出所建立的三个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较好,并且非常显著,表明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乡镇流通企业对农村消费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各区域的农村人均纯收入对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的弹性系数都比较高,说明收入仍然是影响农村消费的主要因素,提高农民收入能迅速促进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但相比较而言,西部地区收入对消费的弹性系数比东部和中部更大,说明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农村消费具有极大的潜力。除收入以外,各模型中对农村人均消费支出影响最大的流通企业变量为营业额,这与事实是相符的。流通企业的营业额越高,说明流通企业对农村销售的商品量就越大,农村消费也就越大。
乡镇流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对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的弹性系数都为正数,东部地区最大,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农村消费可以提高0.062%;中部地区次之,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农村消费可以提高0.017%;西部地区最小,且不显著。可见,乡镇流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对农村消费的影响程度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事实上,我国东西部在社会环境、城市化及经济结构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一方面,东中部的乡镇流通企业受体制约束小,较为活跃,劳动生产率处在较高的水平;而西部企业受体制、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发展缓慢,利润率较低,劳动生产率也处在较低水平;劳动生产率高意味着乡镇流通企业能提供的商品流通服务、消费品结构以及商品质量等均处在较高的水平。另一方面,与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农村相比,东部农村的消费需求、消费结构等都更高,此时流通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农村消费的影响也就更大。
乡镇流通企业数量对东部地区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对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人均消费支出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弹性系数的显著性和大小来看,西部地区乡镇流通企业数量对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最大,企业数量每增加1%,农村消费可以提高0.021%;中部次之,企业数量每增加1%,农村消费可以提高0.004%。可见,乡镇流通企业数量对不同地区农村消费的影响程度与营业额是相反的,即流通企业数量对西部农村消费的影响比东部农村大。事实上,我国东、西部地区乡镇流通企业发展存在巨大差异: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乡镇流通企业发展迅速,数量众多,竞争激烈,一些劳动生产率较低的乡镇流通企业已经不适应市场的发展和消费需求,只有那些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流通企业才能对农村消费产生影响,这时乡镇流通企业数量已经不是影响农村消费的关键因素;而对西部农村而言,乡镇流通企业发展缓慢,数量不多,加上农村居民收入不高、农村基础设施的缺乏和落后等使企业流通成本高、利润低,因此,乡镇流通企业数量对农村消费的影响大于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地区的农村流通体系存在巨大的差异。如上海、江苏等地区的农村流通体系较为完善,小型超市、连锁店等流通业态非常普遍,流通服务质量、商品的多样性等与城市相比没有太大的差异,“家电下乡”“万村千乡”等国家扶持的流通政策也得到很好的实施;相比而言,河南等地的农村流通业态比较单一,大多为个体商店、夫妻店等,且商店数量少、商品品种单一,超市、连锁店等新型流通业态鲜有见到,商店数量的缺失对当地农村居民的消费有很大的抑制作用。 。
四、结论和启示
本文使用2000―201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乡镇流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数量和营业额对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乡镇流通企业的数量、劳动生产率和营业额以及农村人均收入与农村人均消费支出之间均存在协整关系;目前,收入仍然是影响我国各地农村消费的主要因素;对农村消费影响最大的乡镇流通企业变量为营业额;乡镇流通企业劳动生产率和数量对农村消费有正向的影响,但地区差异显著,乡镇流通企业劳动生产率对农村消费的影响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依次减弱,而乡镇流通企业数量对农村消费的影响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依次增强。
根据以上结论,我们有如下的政策启示:一是加强对我国落后地区乡镇流通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改变其规模偏小、经营粗放和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二是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镇流通企业发展应有所倾斜,从政策、贷款资金、技术创新等层面给予支持;三是加大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改善农村流通投资环境,为乡镇流通企业的建立及发展创造环境;四是推进城乡流通业投资的均等化,改变我国流通业固定资产投资“重城市、轻农村”的现状,缩小城乡流通业投资环境差距;四是加大农村流通体系的建设力度,促进乡镇流通企业的快速发展;五是加速城市化进程,为乡镇流通企业发展提供条件;六是提高乡镇流通企业管理水平,引进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乡镇流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消费的增长。
参考文献:
曹利群.2001.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的重建[J].学术月刊(8):30-35.
高涤陈,荣炜.1995.产销联合体与农产品流通组织形式的选择[J].财政研究(4):1-4.
黄春玲.2007.农产品流通组织创新的途径和对策:基于市场结构理论和组织创新的成本收益分析[J].生产力研究(1):25-31.
姜立新.2000.建立农村民间流通组织是搞活农产品流通的有效途径[J].金融与经济(4):43-44.
李彤彤.2000.完善农副产品流通组织体制:开拓农村消费市场[J].管理世界(2):173-178.
林秀清.2012.培育流通组织促进福建农村居民消费升级[J].中国农学通报(5):168-172.
宋宪萍,孙茂竹.2009.流通组织演进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生产力研究(1):34-35.
宋则.2002.立足中国国情:加快流通创新[J].财贸经济(4):49-53.
徐从才.1991.流通组织创新:传统流通组织的改造与新型流通产业集团的发展[J].财贸研究(6):1-8.
徐从才,原小能.2008.流通组织创新与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发展[J].财贸经济(1):101-106.
许蔓菁.2011.我国农产品流通组织研究[J].北方经济(5):16-17.
周庆.2012.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基于交易成本分析的农产品流通组织化选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9):105-110.
AMANOR-BOADU V. 2009. In Search of a Theory of Shopping Value:The Case of Rural Consumers[J]. 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31(3):589-603.
Clifford M. 1991.Urban and Rural Contrasts in Food Prices and Availability a Case Study in Wales [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7(3):311-325.
FINDLAY A,SPARKS L. 2008. Weaving new retail and consumer landscapes in the Scottish Borders[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4:86-97.
FOLSOM J. 2003. Measuring the Economic Impact of Cooperatives in Minnesota [R].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HOME N. 2002. Rural consumers’ patronage behaviour in Finland [J]. Distribution and Consumer Research, 12(2):149-164.
篇10
一、特色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概述
(一)特色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起源于欧洲,由于乡村旅游对城市中的人们具有“减压”和“回归”魅力在西方得到了各国的推崇和繁荣。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是20世纪80年代才兴起的一种新型旅游活动。关于乡村旅游的概念,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做过探讨和界定,但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国内外专家们普遍认为:乡村性和独特性是乡村旅游的本质属性,是乡村旅游的吸引物。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因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独特性、自然景观稀有性和农耕方式的原始性,使其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乡村氛围。
本文所指的特色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地区为目的地,用乡村自身所拥有的独特气候环境、自然景观,生产方式、人文古迹、少数民族风情以及民族村寨情景为吸引物,吸引国内外的旅游者前往观光、休闲、度假和学习考察的旅游活动。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涵盖了整个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交通和社会建设等方方面面。
二、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对凉山州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一)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改善了当地农牧民生活的水平
旅游业是关联性很强的产业,设计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要素,乡村旅游的开发,可以带动餐饮、住宿、交通运输、商业等多个行业的快速发展。据测算,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景点可直接和间接安置480位农民从业,直接和间接为1070个家庭增加收入。更重要的是,凉山州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可以为当地文化水平较低的少数民族妇女提供就地就业的机会,帮助她们在就业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改善了凉山州的村容、乡风和民主制度
“村容整洁、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20字目标”的重要内容,城市是区域文化的中心,城市文化的进步会以各种形式向周围的农村扩散,尤其是大批城市游客进入到乡村地区旅游时,会将城市中的文化一同带到农村,从而影响农村整体的文化环境。特别是城市中的先进科技和人们锐意进取精神,会极大提高偏远农村农牧民的文化素质和现代化水平,从而为凉山州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使凉山州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既是乡村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二者最佳衔接点之一。旅游业对基础设施的健全性和安全性具有较高的要求,凉山州乡村旅游业发起者必须对与旅游相关道路进行改善和乡村环境进行必要的治理、维护和建设;通讯、网络等现代化服务设施也是发展旅游业必不可少条件,这些服务设施的健全提高了当地农村现代化水平。
三、凉山州新农村建设能推动当地特色乡村旅游向更高层次发展
凉山州新建设的总体布局是:建设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市场体系,满足农牧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布局与新农村中不同村寨(特别是彝族村寨)相适应的生产和生活服务流通网络。积极相应国家相关政策,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这些相关的惠农牧政策无不为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一)凉山州产业结构的调整为特色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物质支持
凉山州是典型的农牧业区域,该区域的广大农村是乡村旅游资源的富集地带,有优美环境和秀丽的风光、有传统的农耕方式、有独特的人文景观、有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这些独具特色的乡村资源是特色乡村旅游发展的先决条件。凉山州通过发展特色农业、特色餐饮、特色民俗文化节庆等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对彝族村庄的科学规划和人居环境的合理改造,在保护中开发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古民宅,这些都为特色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旅游吸引物。
2010年以来,凉山州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彝区广大干部群众,扎实推进综合扶贫开发,优先实施彝家新寨建设。同时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使农村的医疗、卫生、通讯、交通、用电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为特色乡村旅游更好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二)凉山州政府出台的各种惠农政策为特色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资金支持
凉山州在新农村建设中出台多个与地方建设相关的政策,有关惠农政策占多数,农牧民参与乡村旅游业发展时,必然会把一些倾斜性政策的好处带入到其中去。如对农牧民小额贷款优惠政策让当地农牧民积极投入到特色乡村旅游(如彝家乐)的建设项目中去;新农村建设中要实现“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和村村通客车的“三通”工程,也为旅游目的地可进入性提供了保障。另外,凉山州政府重新编制村庄规划,一些专项资金用于彝族村寨治理,使农牧民原有住所、村风村貌彻底得到改善,这些政策的实施为特色乡村旅游的稳定、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为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培育了旅游人才
目前,凉山州从事乡村旅游的经营者、管理者基本是当地的农牧民,他们的主要优势还是在种植和养殖方面,对旅游往往是一知半解,他们不能把当地特有的农牧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不利于特色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而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快培养农村科技管理人才,全面提高农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凉山州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为特色乡村旅游的发展所需人才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增添了新农村建设新的人才类型。
(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增强了凉山州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
保护和改善西南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现代经济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是西南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具有观赏性、参与性等特点的乡村旅游,无论从形式、开发和经营对象还是参与过程来看,都能从最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环保意识,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增强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凉山州特色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策略
(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着力点夯实凉山州发展特色乡村旅所需条件
1.加快凉山州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乡村景区、景点和彝家村寨的可进入性
旅游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需要在社会现有经济发展基础上为旅游业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才能形成旅游综合接待能力。凉山州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不断完善道路标识提示,快速提升乡村景区、景点和彝家村寨的可进入性,良好的可进入性是推动乡村旅游向高层次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2.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特色乡村旅游提供资金支持
在新农村建设中,中央提出:重视科学,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国家在财税、金融和科技改造等发面给予相当打的扶持。这些措施减少了农民的开支,增加了农民的资金来源,在客观上也为发展当地乡村旅游提供了资金的支持。
3.加速彝家村寨的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和环境状况会直接影响旅游者的出游行为。凉山州政府应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农业农村工作,把新村建设摆在优先位置,强化发展理念,不断改善凉山州境内脏、乱、差局面,为特色乡村旅游发展构筑有力的物质条件。
4.凉山州应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培养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所需的管理体制和服务水平
一方面,应在凉山州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中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协调特色乡村旅游的开发,通过公开选拔、交流等形式增加特色乡村旅游工作的支撑力量。定期将西昌市、县级行政管理部门的年轻干部下派到乡、村及旅游管理部门挂职学习,以此培养乡村旅游管理所需人才。另一方面,应制定中长期特色乡村旅游人才培养规划,把乡村旅游服务型人才的培养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来抓,增设与特色乡村旅游的相关理论课程,并把凉山州特色乡村旅游开展较好并且相对成熟的部分旅游景点、景区作为为乡村旅游实践与培训基地。从而不断完善特色乡村旅游所需的管理体制和相关的服务水平。
(二)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促进凉山州新农村建设
1.大力特色乡村旅游不断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凉山州特色乡村旅游业,让其真正起到“一业带百业”的联动效应,把更多的游客带到凉山州,让当地农户可将自家生产的农特产品用于旅游接待或直接出售给游客而获得报酬和相对更高的收入,缩短农特产品的销售链,减少运输费用和时间,加速农特产品商品化速度,实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和谐对接;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使一部分农民从传统农牧业中分离出来,从事其他与旅游业相关的行业,不断优化凉山州产业结构,进一步促进凉山州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不断改善当地农村面貌,吸引外流人才返乡创业,更好地促进凉山州农村生产力发展。
2.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不断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凉山州经济总收入和居民人均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与全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所以,农牧民增收问题仍是凉山州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为当地农牧民提供“离土不离村”的就业机会,当地农牧民通过到旅游企业打零工、自己开办旅馆、摆小摊出售彝族特有产品等多种不同的方式增加收。
3.发挥凉山州特色资源优势,不断改善当地农村环境
特色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生命力,凉山州应充分利用西昌市四季如春的独特气候重点打造“西部阳光休闲旅游地带”;大力发挥后开发优势吸引全国各地旅游爱好者;同时应以彝族文化为基础在保护中不断提升特色文化旅游和彝族村寨旅游等等。在提升旅游资源价值时,客观上要求与旅游配套设施和市政建设不断升级和换代。这不仅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更可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方便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乡村旅游的发展要以整洁的乡村风貌,秀美的田园风光为依托。乡村旅游对于生态环境、卫生条件及村容村貌的要求,将大大推动乡村环境的改变。
4.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加强凉山州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特色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可将农民从繁重的传统农业劳动解放出来,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来参与当地的民族娱乐活动,学习先进的知识,提高农民自身修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为了提高游客接待水平,旅游经营者或相关部门会组织村当地农牧民习普通话、外语、 电脑以及旅游相关从业技能,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同时,随着游客旅游品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旅游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旅游观光的基础上,而是更多的注重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体验,这也促进了当地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但长期以来由于文化保护工作资金匾乏、队伍力量不强、农牧民的受教育水平低,化的保护意识不强等多种原因,致使其民俗文化保护不到位,使一部分重要的历史文化景观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特色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可使历史遗存产物实现其应有的旅游价值,使农牧民认识到保护彝族文化所带来的好处。
由于西南民族地区的特色乡村旅游属于偏远地区型,同时受地理、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当地新农村建设也比较脆弱,两者要实现互动发展,需要一种合适的助推力,而政府恰好可以解决这一需求,引导旅游地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逐步建设当地农村。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实现农村发展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能够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中实现乡村旅游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大勇.发展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J].山西建筑,2009,(9)
篇11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体育要为农村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南省内唯一一个进入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地区,也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所在地。作为传统文化活动中最重要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内容,是湘西地区农村开展群众体育和实施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本论文通过对农村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专门性调查研究,针对开展现状提出了有助于湘西地区农村民族民间体育活动长远发展的对策,为促进湘西地区农村体育事业的繁荣与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又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和“亿万农民健身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是根据湘西地区行政区划及城乡差异等情况,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随机抽取湘西行政区划内吉首市、凤凰县、花垣县、保靖县、古丈县5个县市中的10个村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调研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硕、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体育学院资料室等获取了大量与本论文有关文献资料。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标和需要,确定调查问卷的框架。按照社会学原理设计问卷,根据研究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500份,有效问卷486份,有效回收率为97.2%。
1.2.3实地观察法
本人走访了湘西州(市、县)体育局、文化局,同时深入村,与当地村委会领导、村民,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点工作人员,文化站的负责人进行深入访谈,详细地了解当地农村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活动开展情况,获得比较详实的资料,并进行完整的归纳和总结。
1.2.4数理统计法
在Windows7操作环境下,利用Spss19.0数据处理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确保研究的科学性。
2 湘西地区农村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分析
2.1湘西地区农村居民参与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项目内容
笔者通过对湘西地区农村居民参加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项目内容进行调查发现,湘西地区农村居民选择参与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内容呈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参与者最多的是民族民间武术,大都是中、老年农民;其次是舞龙舞狮,大多数都是湘西地区农村中、青年农民,排在第三位的是苗族鼓舞,中青年女性居多。这些项目简便易行,容易开展,没有场地设施的限制,符合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另外,还有一些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开展得也比较好,比如说:摆手舞、跳竹竿、秋千、上刀梯、龙舟、高脚马、陀螺、抢花炮等(见表1)。
总的来说,湘西地区处于偏远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的居住较为分散,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通,文化观念陈旧,在体育活动项目内容的选择上呈现出单一、随意的特点。在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选择上,由于认识不足,开展得较少,而且开展的时间多集中在节庆活动。由此,湘西地区农村居民,选择的大都是一些对场地设施要求不高,并且简便易行、便于开展的活动项目。
2.2湘西地区农村居民参与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目的
对体育而言,体育意识是体育行为的基础,否则就不可能有体育行为。从表2可知,湘西地区农村居民参与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动机因素很多,其首要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97.87%;其次是民俗习惯占90.07%;而选择的提高自身运动能力的农村居民占64.04%,排在第三位;以下依次为调整情绪、消遣娱乐、增进社会交际。这说明湘西地区农村居民对参与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目的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它不仅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活动方式,同时也是人们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方式。
2.3湘西地区农村居民参与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时间、次数情况
(1)湘西地区农村居民参与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时间情况
没有一定的体育活动频率与体育锻炼时间,就难以产生较为理想的体育锻炼效果。因而,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和时间是评定湘西地区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指标。结果表明:湘西地区农村居民参与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时间具有很强的时令性、节令性和不确定性。
(2)湘西地区农村居民参与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次数情况
表4表明,湘西地区农村居民的时每周参加民族民间体育活动1-2次者占被调查人数的10.64%,每周3次及3次以上的占被调查总人数1.42%;每月参加1-3次者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7.02%;每年参加1-4次者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1.84%,每年参加5-7次的占被调查人数24.82%,每年参加8-11次的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26%。由此可见,湘西地区农村居民参与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次数是不确定的,这与湘西地区农村居民的劳作特点、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农民对健身常识的掌握程度等有关。因此,湘西地区农村居民不能形成周期性的参与时间和稳定的参与习惯,是造成湘西地区农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次数不佳的主要原因。
2.4湘西地区农村居民参与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场所情况
湘西地区农村居民参加民族民间活动场所比较分散。表5显示:湘西州地区农村居民参与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以自家庭院为首要选择,占被调查总人数67.38%,因为湘西州苗族村落农民多有自家庭院,空间较大,这是非常现实的选择。接下来依次为“田间、路边、树林及空地”、“村内公共活动场所”、“本村落学校内”、“免费的村落文体活动室”以及“收费文体场所”分别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3.97%、31.91%、18.44%、9.93%、1.42%,其中在选择“收费文体场所”进行体育锻炼的湘西地区农村居民人数,排在最后,这一结果反映:湘西地区农村居民参与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场所,相对随意、方便、离家近是他们的首要选择。
2.5湘西地区农村居民参与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由于湘西地区农村农民的居住地比较分散,村与村之间相隔的距离较远,加上交通闭塞,信息落后。所以,湘西地区农村居民参加民族民间体育锻炼的群体,形式上不仅规模较小,且多半是在日常频繁接触的人群范围内进行。
从表6可以看出,湘西地区农村居民参加民族民间体育活动是以个人为单位的松散方式开展的。个人参加体育锻炼者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0.43%;与家人、朋友一起参加体育锻炼的农民占30.5%,与村民结伴参加体育锻炼的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4.88%,参加村落组织的体育活动的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达到9.93%。湘西地区农村居民大多选择自发性体育锻炼,而较少参与村落组织的体育活动。为此,湘西地区农村居民单独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较高,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形式仍需要加以引导和改变,在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上,应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体育需求,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6湘西地区农村居民参与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通过考察表明,农村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经费主要是靠政府拨付和组织自身筹集。以下的排名依次是社会捐助、商业化活动以及其他渠道收入。可以看出,湘西地区农村民族民间体育活动自筹经费的比例高,而社会赞助和商业化收入水平很低,说明由于湘西民族地区经济水平落后,而旅游等商业经济发展不均,且整体发展水平落后,也必然造成当前传统体育活动的商业化、市场化渠道相对狭窄。如果农村体育组织利用社区各种渠道筹集经费,不但增加了它们和社会的交流,无形中也宣传了自身,扩大了民族民间体育的影响力,这样也会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到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当中来;另一方面,利用社会各种资源筹集更多的资金,会减轻政府和体育组织成员的经济负担,经济上独立使得农村的体育组织有了更大的自,这样会促进体育组织活动的开展和丰富。
3 结论
湘西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发展湘西地区民族民间体育是整个体育工作的重点。从调查可知,湘西地区农村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经费不足;体育指导员缺少;农村体育基础亟待强化;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仍有待完善;滞后的传统观念严重制约了农村民族民间体育的发展;乡镇政府的重视程度以及体育竞赛的组织和宣传都是影响湘西地区农村民族民间体育开展的主要因素。
4 促进湘西地区农村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对策
(1)加大对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宣传力度,传播科学的体育活动方法。各级政府的体育主管部门、各种媒体,应加大对湘西地区农村居民参与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健身的宣传力度,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为契机,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标语、广告等宣传媒介,推动湘西地区农村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并传播科学的体育活动方法,才能真正形成湘西地区农村民族民间体育健身活动的良性循环。
篇12
一、科学发展观对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深刻阐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发展手段等[1]。科学发展观对于破解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困境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为什么发展”揭示了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为什么发展”涉及发展的价值、意义等根本问题,是关于发展的价值论。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它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根本性、基础性的作用。“只有紧紧抓住和搞好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2]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矛盾和问题的关键,不发展就没有出路。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是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担负着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任,它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教育不仅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更要适度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面,因此,“为什么发展”对于教育而言,是指教育的优先发展,是指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的优先发展,不仅仅是数量上的扩张,更要注重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比较缓慢,发展后劲不足,主要是我们以前对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认识不够,对义务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认识不够。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也是解决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一切问题的关键。因此,要加大投入,优先发展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使之适度走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前面,为把农村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巨大的引擎作用。
2.“为谁发展”体现了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宗旨
“为谁发展”涉及发展的价值取向、终极目的问题,集中体现了党的政治立场,是关于发展的目的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2]
以人为本是把人作为目的而非手段,是对人的目的地位的肯定,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尊重。而要维护人的目的地位和主体地位,必须体现人文关怀,关注人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教育必须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一教育根本宗旨。坚持育人为本,就是要更好地发现人、理解人、尊重人和关心爱护人,发现人的优势和闪光点,理解人的个性特点,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和主体地位,激发和保护人的首创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义务教育能够满足农村贫困地区学生基本的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满足他们求真、向善、爱美的需要。所以,农村贫困地区孩子的追求和需要,就是当地义务教育的奋斗目标。
3.“靠谁发展”彰显了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教师的主体地位和自我价值
“靠谁发展”是发展的动力定位,是关于发展的动力论。科学发展观坚持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把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好、凝聚好,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生动活泼局面。因此,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承载着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双重意义。
教师是义务教育发展的决定力量。义务教育的发展要靠教师的共同努力,需要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创造性地劳动、艺术性地教学。教师是义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导者,是义务教育活动的主要影响源。他们的专业成长对于义务教育发展、学生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是通过教学来履行社会承诺,实现个人发展和自身价值的。教师理想和希望的实现是在学生成长中表现出来的。只有在实践中研究和理解不断变化的学生,理解和研究不断发展的教材,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各种障碍并获得成功,才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所以,对于农村贫困地区教师,应该培育他们的专业成长,提高他们的待遇,改善他们的教学和生活条件,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工作,在让学生发展的同时自己也得到发展,学生提高的同时自己也得到提高。这是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良性发展之路。
4.“怎样发展”反映了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健康永续的发展模式
“怎样发展”揭示了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辩证思维方法,是关于发展的方法论。科学发展观凸显了的科学方法论,它坚持以人为本,反映目的和手段的辩证统一;坚持系统推进,内涵重点与全面的有机结合;坚持统筹兼顾,追求不平衡中的平衡协调;坚持又好又快,注重效益和速度的最佳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着眼现实和未来的共同美景。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一代地永续发展。”[2]
实现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快速超前地发展,首先要统筹协调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义务教育的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兼顾教育发展中的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规模与结构、公平与效益的关系,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最大教育效益。目前,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主要存在两个不协调的问题:一是在经费投入上,与城市学校不协调;二是在学校办学条件上,与国家统一标准不协调。其次,实现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是实现教育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教育发展。多年来,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式一直是以“外延发展”为主,追求规模和数量,人才结构与就业结构、产业结构不匹配,严重制约我国产业升级,影响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调整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结构、改革教学模式、转变管理方式。再次,建立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科学的评价标准与机制。教育评价观是教育改革、教育发展的“指挥棒”,有什么样的教育评价观和评估标准,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改革行动和教育发展局面。而评价教育发展最高的标准,就是看教育能否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政治民主;能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为此,需要建立一系列的教育评价标准体系和评估制度,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标准、义务教育发展国家标准、义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学校办学效益评估标准和学生发展评价标准等,同时加强教育行政督导,建立民间的教育评价中介组织。
二、用科学发展观把握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未来走向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能够紧跟社会和时展的步伐,把握其未来发展的走向,形成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科学发展的节奏和内涵。
1.在现代化要求上:实现信息化与乡土化的紧密结合
教育现代化是指教育要适应现代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发展,构建起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相贯通的教育格局,结合国内外教育资源,继承并创新、赶超国内外先进教育发展水平的过程。教育现代化是对传统教育进行全方位的变革,这种变革具体表现为:它是保障人民受教育的权利,追求高质量的教育平等,让教育成果惠及人民的现代化;它是高度重视教育在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中发挥作用的现代化;它是贯穿人们一生的教育过程,而不是阶段性的教育;它不仅仅依靠传统的物质手段,更是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现代化;它不局限于本地区和本民族,而是在全球化境域下的现代化。
因此,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现代化,就是要加大课程的改革力度,将国际化教育纳入自己的教育内容;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机会,让他们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运用好信息技术手段,使农村贫困地区现有的教与学的方式实现较大变革;进一步引入市场机制,加大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经费投资力度,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3]。一句话,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现代化,就是农村贫困地区学校既有现代化的教学条件和设施,又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既有国际化的教育教学内容,又有自己浓郁的乡土气息;既能培养出服务全社会的优秀人才,又能投身于农村贫困地区,成为一名行家里手。
2.在培养目标上:大力提高农村贫困地区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农村贫困地区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和全面发展,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具有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具有安全意识、生命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而发展形成的人的主体性品质,即人的品德、智力、体力、审美等方面品质及其表现能力的系统整合。具体地讲,人的素质结构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现代社会生活方面的素质,包括人从事一切社会活动所必备的,能为现代社会的规章、规则、习俗等所认同的各方面的素质,如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卫生习惯、思维方式、身体素质、社会成员间自觉养成的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规范性等方面的状况与水平;第二层是文化智力素质,它是指一个人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智慧状况,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等方面所达到的素养、水平及其发挥、应用的能力与程度;第三层是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它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理想、信念等,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提高学生的这些素质,最重要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而提高农村贫困地区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时展的客观要求,是改变农村人口素质的迫切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要求。所以,需要大力提高农村贫困地区学生的综合素质,完成义务教育的育人目标。
3.在发展机制上:使自然调整与政策调整共同发挥作用
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受“自然型调整”与“政策型调整”两大推动力的影响。所谓“自然型调整”就是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顺应人口、区域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及城镇化发展趋势进行的调整。其中,人口因素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学校数量减少,主要的原因是在校学生数减少,也就是农村儿童数量下降,是学校进行调整的主因。同时,受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地理环境、交通便捷程度、人口居住方式等因素影响,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相对分散,学校规模集中度低,由此导致其学校数量多。所谓“政策型调整”就是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在政府部门出台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政策之后而发生的一些调整和变化,即教育政策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目前主要体现为“城镇大班额”、农村学生“择校”、农村家长“陪读”等方面。实证研究表明,1995~2008年间,在校生的数量变化是影响学校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我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顺应人口变动和城镇化发展的“自然型调整”。而2008年新一轮布局调整是应时而动,因势而发,是在“自然型调整”基础上的政策干预与介入。但问题是“政策型调整”没有恪守合理限度,出现了“一刀切”和无节制的撤点并校行为,违反了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5]。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应该回归教育本位,回应教育需求,使自然调整与政策调整协调一致地发挥作用,推动教育的科学发展。
4.在经费保障上:由“以县为主”向“以国为主”转变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并实施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体制是“谁办学谁掏钱”,即以地方为主负担教育经费。这种投资体制又分为以乡镇为主负担教育经费和以县为主负担教育经费两个阶段。“以乡镇为主”其实就是国家把举办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托付”给乡镇,即“以农民为主”承办义务教育。随着农民收入增长率不断下降,乡村两级不得不大量举债,而“集资办学”使农民的负担更加沉重。于是,“以县为主”投资体制便走上舞台。“以县为主”就是由县级财政统筹义务教育资金。这种投资体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均衡县内的贫富差别,但是要让贫困县背负起农村义务教育的重担,恐怕困难重重。其原因:一是县级的“财权”远远小于其“事权”,二是我国贫困县数量较多,三是中央的转移支付不足以解决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现实问题,四是我国义务教育还有巨大的资金缺口需要填补。所以,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必须由“国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变“以县为主”为“以国为主”,即提高国家财政教育支出占GNP的比重,调整中央和地方对义务教育负担的比例,落实“中央统筹,分级管理,以国为主”的指导方针,使教育投入向农村贫困地区大力倾斜。
5.在资源配置上:“由边缘到中心”、“由外推到内生”发展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赖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的建构与完善。一般来讲,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应由中央政府负责提供,地区性的公共产品应由地方政府负责提供。农村义务教育属于全国性的公共产品,理应由中央政府负责提供。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在义务教育的供给上实行的是两套政策,城市义务教育基本是由国家提供,而农村义务教育的供给却主要依靠农民自己,这种极不合理的制度安排的直接后果是农村义务教育的“边缘化”。近年来,尽管国家加大了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但仍然远远落后于农民的需求,所以,对待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要有前瞻性,教育资源向该地区倾斜的力度要大大加强,实现“由边缘到中心”的转换,以促进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超越式发展,以抵消或弥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等劣势因素的不利影响,真正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对于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教育资源的倾斜与输入只是外部推力,提升教育理念和改进教育模式才是其内生动力。因为如果没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再好的硬件设施也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在农村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之后,相对于硬件设施问题,师资队伍素质提高、生源吸纳、学校运营模式、学校管理改革、教学质量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等软件问题是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6]。从这一角度看,实现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价值重塑,形成其自身发展的积极性、自主性,帮助农村教育管理部门及农村学校建立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是解决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落后的关键。因此,义务教育资源倾斜政策的制定应更多地关注来自基层的微观教育发展问题,变输血为造血,变被动接纳为主动吸收,更好地惠及农村贫困地区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使他们获得自我更新、自主发展的力量。
————————
参考文献
[1] 陶传友,窦爱兰.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底蕴.北京:出版社,2008.
[2]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要.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
[3] 胡卫,唐晓杰等.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4] 乌凤琴.素质教育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8).
篇13
农村社区的建设程度不仅是促使城乡发展战略的落实,更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在农村社区建设中,信息化是改变农村社区落后局面的有效途径,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手段。农村社区信息化是指在农民生活、农村基层管理、农业生产销售等各个方面全过程的信息化,在农村社区中运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筑建政务、管理、服务、农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平台,充分有效的共享及合理开发信息资源,促使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多年来,城市社区的信息化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建设,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限制,农村社区的发展与城市社区的建设发展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路径。在城乡分治的情况下,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得到了更多的公共资源和政府支持,而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才刚刚起步。信息化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有效手段,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石。
2.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作,与农村社区的建设息息相关。我国农村社区的信息化建设才刚刚起步,因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缺乏资金,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
在农村,对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远远低于城市社区。一是没有固定的投资主体,缺乏对基本的硬件设施,网路运行等方面的投入。二是政府的不重视,在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方面缺乏政府的统一规划,没有发挥应有的主导地位。因此,缺乏必要的投入导致农村社区的信息基础设施是否薄弱。目前,许多农村社区的村委办公地点没有配备电脑,要么电脑设备陈旧、网速很慢,要么是无法使用的坏电脑,整体的信息化基础设备无法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2缺乏统一管理,认识不到位
在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是没有收到政府干部的认识,村级基层干部并没有把信息化建设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只认为是工作业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并未认识到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能的必要手段,未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二是农民自身的认识不足,大部分农民不知道什么是信息化,并认为日常的生产、生活不需要使用信息化技术,所以农村社区信息化意识淡薄,缺乏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在传统的农村生产生活中,只是凭借经验和农民内部流传的信息就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信息化的作用没有其他资源作用的那么明显,所以农民习惯用传统的思维方式来对待信息资源。
2.3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农民接受信息技术的能力比较薄弱
根据2011年1月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第2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底,中国网民4.57亿,而农村网民只有1.25亿,占网民总数的27.3%,对于8亿多的农民来说网络的普及程度是偏低的。主要是农民文化程度低,信息接收能力差,甚至有许多农民根本就不懂的如何使用电脑,导致信息化无法广泛普及。而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需要的是既是懂得农业的,又懂现代先进信息技术的人才。但是,在目前的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中,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服务机构,在乡镇机构中严重缺乏信息员人才,也无法满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村经济的信息人才,从而制约了农村信息化建设。
2.4信息资源分布不均,没有建立独立农村信息化服务系统
在农村社区内部产生和流通的信息是有限,而且这些信息是农民在日常交流中是可以得到的。农村社区的内部信息是被农民广泛知晓的,但是有价值的信息往往是来自外部,因此,可能导致信息分布不均的局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背景下,信息掌握的不够及时完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颈瓶。与城市社区的信息发展程度相比,农村社区信息化才刚刚起步,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还少。而且少量的计算机、网络只用于聊天,整理档案等低层次的管理应用,没有与村级的日常管理,办公联系起来,并且村级的管理应用没有与上级政府,同级村级管理联系起来,造成了"上下不通,村村分离"的局面。
3.改进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应之对策
"十二五"期间,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并采用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城乡之间的信息交流、传递、交互共享的信息资源平台和通道,提升农村社区经济发展速度,缩短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3.1加大对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建设农村社区信息化,首先需要把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的资金纳入农村建设基础投资中来,一是扩大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来源,是村级政府中的电脑、网络、电视、电话等基本的硬件设备齐全可用,实现"村村通,上下通"的目的,并使内外部的有效信息能够及时流通。二是加强人力投入,各级政府部门重视引入相关专业的人才。
3.2统一规划管理,提高认识
搞好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首先各级政府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地位,把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纳入农村建设的基础建设中来。其次合理统一规划,整合信息资源不重复建设,同时制定出优惠政策,创造出良好的环境促使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再次,在农民中加大思想教育,使农民真正认识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使信息化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
3.3提高农民接收信息的能力,培养一批农村社区信息化专业人才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培养知识型农民在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中显的尤为重要,在信息化普及过程中,要普及农民的网络知识。
3.4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区信息化服务体系
在农村信息服务建设的实际中,不同的生产者、经营者的信息需求不同,这就需要形成多元化的服务主体和多极化的服务对象发展模式。要根据我省各地区特色和服务对象,确定信息服务的范围和领域,明确各级部门的职责和服务对象,做到统一规划、分工协作,形成纵向与宏观决策部门、各级农业科研教育部门、农业信息机构、农技推广站以及与农民信息相通,横向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综合信息机构相联的纵横交错的多专业、多学科、覆盖范围广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安徽省农村信息服务在内容上,应当是农业全过程涵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信息化,给生产者、经营者提供国家法规、政策、市场、技术、天气等信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农业经营管理,监测管理农业资源和环境,为政府、企业和农户提供多层次的信息服务,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多层次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需要政府、专业协会、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参与,政府部门与各种专业协会决策咨询机构形成了民间农业社会化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