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区域创新发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创新思路 优化结构
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和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是我国改革和发展面对的两大基本问题,也是制约区域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房山是首都城郊的农业和人口大区,平原、丘陵、山区面积各占三分之一。新世纪初,这里虽然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由于受自然条件、区域经济等因素影响,山区人口居住分散,生产生活水平相对低下,面临教育体系残缺、学校布局分散、办学效益低、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2001年,房山区进行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撤销了原来的教育局、成人教育局、区政府文教办,组建了现代意义上的区教委。
新成立的房山区教委坚持从实际出发,经过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后,大胆提出了房山教育发展的宏观策略,即坚持“一个思路”,突出“两大主题”,实现“两个转变”,达到“三个聚焦”。
十年来,这个宏观策略在房山教育系统逐步深入人心,成为引领区域教育创新发展的灵魂。
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房山区教委以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为抓手,坚持以政府为主导,走规模办学之路,打破乡镇区域界限,创造性地启动了“山区教育工程”。投资3.78亿元,在城镇地区新建2所、整体改造2所寄宿制中学,将山区10所中学一次性外迁;将山区31所小学一次性集聚为14所,实现局部寄宿制;充分利用腾退教育资源,兴办乡镇中心幼儿园8所、乡镇成人学校8所。
“山区教育工程”的实施,直接推动了房山山区教育现代化进程和教育均衡化发展,并由此带动了山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涵养区建设,是全国同类地区优先发展教育,充分发挥教育先导性、基础性作用的成功典范。
整合资源 健全体系
在办好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基础,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需要。面对基础教育较为完善,学前教育、职成教育十分薄弱的现实,房山区实施了学前教育和职成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2001年,房山区只有2所市立幼儿园和几所乡镇自办幼儿园,运转十分困难,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不足30%。而且在当时,一些地区出现了向社会拍卖、转让公立幼儿园的现象,“公退民进”、“市场化”成为学前教育改革主方向。
这种形势下,房山区教委顶住压力,率先开辟了政府主导新思路:坚持走农村幼儿园公办化之路,将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纳入教育督导评价体系,努力构建以市立园为示范、以乡镇中心园为骨干、以民办园为依托、社会多元参与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首先,确定乡镇中心园的独立法人资格,把中心园人员工资和公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按国家标准为幼儿教师核定编制。其次,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时机,对腾出来的校舍加以改造,优先用于兴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和分园。再者,对适合从事学前教育的中小学超编教师,采取集中培训和内部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及时进行转岗培训。同时,及时补充国家教师,优化幼儿教师队伍。
如今,当“入园难”、“入园贵”成为社会热议话题时,房山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已悄然达95.89%,提前10年超额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学前教育发展目标,走在了北京市和全国前列。
为改变职成教育相对滞后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房山区利用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机遇,在每个乡镇确保建立一所社区成人职业学校。确立社区成人职业学校的法人地位,核定人员编制,将其建成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教职工从中小学分流教师中加以解决,公用经费由区财政负担。同时,召开以职成教育改革为主题的教育工作会,集中解决了原有三所职业学校隶属三个部门的历史问题,保留和重点建设两所中等职业学校。依托结构合理、功能多样、自主发展、灵活开放的现代职成教育体系,房山区每年深入开展各级各类职业培训和成人培训15万人次。
通过十年的努力与探索,房山区走出了一条学前教育领先发展、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职成教育快速发展之路,初步建立了幼小中职成等各个学段相互衔接、相互融通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实现了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内涵发展 提高质量
区域教育创新发展中,如何防止单纯追求规模、搞外延扩张而忽视提高教育质量的倾向?房山区教委较早地意识到,各级各类教育必须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重新认识德智体美劳五育关系。教育的本质工作就是教育孩子学做人、学做事。德育是灵魂,智育是生命,体艺见特色。美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其心灵美与行为美和谐统一;劳育的目标是培养劳动情感、养成劳动习惯。在理清五育关系的基础上,围绕“德育”,提出学科德育、全员德育,把德育渗透到教育过程当中;围绕“智育”,提出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为尺度的课堂质量标准;围绕“体育”,提出培养体育道德、普及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养成体育习惯等六大目标任务,把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严格区分开来。
――着力建设标准体系。制定并实施了“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各类工作规程”、“课堂质量标准”、“阶段性质量标准”、“人员考核标准”等标准体系。
――着力构建动力机制。形成了以课堂质量评价为中心的教师考核和绩效工资机制。
――大力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狠抓以职业生涯为载体的内驱力和以专家引领为载体的外驱力建设;搭建以教科研为载体的理论成长平台、以基本功大赛为载体的技能提升平台和以网上备课为载体的集体成长平台;加强师德建设、培训体系建设、教研组建设和学习型学校建设。
经过十年的不懈探索,房山区在教育管理上实现了从结果式管理向过程性管理的跨越,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全区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完成率保持在99.9%以上,高中阶段普及率从2001年的90%提高到2011年的99.9%。高考升学率由上世纪末的不足30%上升到2011年的94.15%,连续八年超过北京市平均水平。
外延投入 改善条件
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
为保证全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房山区教育正常性支出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年度教育支出由2001年的2.8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15.83亿元。近十年来,教育正常性投入总额达77.11亿元。公用经费从无到有,从部分保障到全部保障。在落实国家有关工资待遇的基础上,历史性地提高骨干教师、班主任、市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特级教师的补助津贴标准,政府每年投入资金从原来的63.85万元增加到762.08万元。
此外,在每年投入1500万元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的基础上,创造性对山区外迁中学生采取“三免两补”政策。从2006年起,每年区财政投入840万元,用以保障家庭生活相对困难的学生接受义务教育。
在保障教育经费的同时,紧紧抓住北京市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机遇,利用教育经费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创造性地划分了区、乡(镇)两级政府职责,完善乡镇政府教育工作评价体系,从而形成了市、区、乡(镇)三级政府改善办学条件的分担机制,极大地加快了标准化建设进程。2001至2010年的10年间,教育发展性投入累计达35亿元,新建和改造学校330所(次),新建和改造学校面积300多万平方米,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房山区域教育在十年改革创新中实现了大跨越,成为社会肯定、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调研组认为,房山区域教育创新并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
篇2
一、区域经济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土地利用问题
1.土地粗放,利用率不高
区域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大面积占用土地在所难免。但就目前看来,在土地的实际利用过程中,土地实际使用面积较小,比如在工业用地中,真正的建筑用地占使用面积比例很小,而厂区内庭院面积,绿化面积过高,也就使土地无法真正和经济发展相联系。同时,还有很多城市存在着大量旧城区,这些城区的建筑物较旧,基础设施落后,无法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但却没有进行及时拆除,也就会造成土地利用效率的降低。另外,很多城市为了支持本区高科技发展,会划定一定的高科技工业园,这些工业园占地面积相当大,但是却因为种种不健全的政策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招商引资,使得开发区的土地资源得不到充分有效利用。这些原因都造成区域内的土地资源浪费。
2.用地结构失衡
用地结构失衡是很多城市在经济发展时所犯的错误。在区域经济建设初期,很多城市为了更快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引进了过多工业,使得工业用地面积过大,农业、服务业占地面积不断缩小,形成了土地使用结构失衡。另外,由于我国现行的城市用地指标中存在缺陷,导致很多土地没有进行具体划分,也就影响了城市规划划分。还有一项重要因素是,很多城市用地结构混乱,没有形成必要的土地使用体系,例如农工用地混合,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混合等,这些结构上的失衡不仅影响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还不利于城市经济的整体规划。
3.相关执法监督体系不健全
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的一项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相应的监管体系。由于很多区域在进行经济发展时更关注的是经济发展结果,对于取得结果的过程并不重视,也就导致很多企业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差,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随意占用土地,进行违法施工建设,而相关部门缺少对土地的资源的监管也就使这种现象更加普遍,不利于土地集约生态利用。
二、如何实现土地集约生态利用与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相协调
1.建立相关责任机制,落实用地规划
土地资源是否能得到集约生态利用关键还是要看政策的落实和管理人员的执行。要想真正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集约利用就要强化相关责任机制,将责任落实到人,使整个部门人员都形成相关的责任意识,从而严格进行执法检查和监督规划。同时还要完善相关土地法规,加强人员教育,使相关工作人员都能清楚政府的治理决心,从而对违法、违规、触红线的行为进行严格查处和惩罚。另外,也可以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建立相应考核目标,确保领导责任制落实到实处,使管理更加高效、有序、合理。
2.加强法制监管,合理规划利用
必要的法律建设也极其重要,对于规范人员行为有一定作用。加强法制监管首先要建立明确的监管机构,制定严格地土地使用政策、标准等,从源头上防止浪费土地行为的发生。另外,监督机构也要发挥其重要作用,加强对于企业用地行为的监督,对于土地浪费行为、破坏行为要进行及时的制止和劝导,必要时可采用相关的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真正做到防范在先、有效制止、严格查处,确保经济发展的同时,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合理利用。另外,城市规划部门也要加强土地规划工作,严格调研、审批,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协调和控制,严格土地审批流程,切实做到城市发展、经济建设、土地使用的协调统一,对于区域内占面积大的土地建设也要进行合理审批和规划,确保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利用市场机制,实现土地资源有效配置
利用土地价格的市场机制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有效抑制土地侵占、浪费、滥用等行为。比如可以全面推行有偿使用制度,对于经营性用地进行合理收费,从而防止企业过度占用土地。另外,也可以完善土地出让、拍卖等制度,对于经营性和房地产开发的用地要进行严格审批,公平拍卖,不得大面积将土地规划给任何一方,保证土地分配结构的合理,同时,在进行土地使用权拍卖过程中要对竞拍企业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其使用能力,并在土地资源的后续使用过程中进行监督。同时,也要多鼓励相关企业进行旧城改造,建设多层建筑,鼓励企业进行旧厂房的翻新工作,并且可以对于土地使用情况好的企业进行相应的政策奖励,以此形成良好的带动机制。对于区域内农村地区也要进行相应改革,鼓励农民进行闲置土地的利用,既可以发展新型农业,又能进行新型产业的引进等,在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使农民得到一定的经济利益。
结语:
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向来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只有协调好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城市发展、社会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吸收先进思想经验,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经济建设。只有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建设和谐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英杰.土地集约生态利用与区域经济创新发展[J].科技管理研究,2009(7)
篇3
天津师范大学是天津市属重点院校,学科门类齐全,教学质量、科研能力、人才水平、学科实力和管理效能国内一流,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拥有人才和科研理论优势。为此,新区教体委与天津师范大学积极联系,经双方一致同意,于2010年4月,签订了《天津师范大学与滨海新区教育局合作协议》,目的是充分发挥天津师范大学的人才优势和对天津市基础教育的引领作用,让大学的科研成果在新区基础教育先行先试,助力新区基础教育腾飞,实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有机结合、共同发展。
二、“U-G-S”模式具体举措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制定了“大学―政府―学校”(U-G-S)教师教育模式实施方案。一是深入基层,建站立点。本着“面向实践、合作发展、共同构建、不断创新”的原则,天津师范大学在滨海新区17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统筹建立了教师教育实习基地8个、专家工作站4个、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和教育研究成果实践基地5个。师大选派17位教育专业优秀教师,按学期,隔周深入17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教育咨询、教育规划制定、学术讲座、教科研指导、教科研成果鉴定、教师校长培训、学生实习实践等活动。二是资金保障,政策支持。新区教体委为合作项目提供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持,鼓励双方合力破解基础教育的难题,为双方合作持续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外部条件。三是明确工作职责,强化过程管理。合作过程中形成了责权明确、监管同向的工作机制,共同对责任教师和基地校进行监督、考核、评估。四是创新管理手段,促进成果转化。以科研立项方式对责任教师进行量化管理,建立专用微博实时传递教师活动情况。通过学期初集中推动、学期中随机抽查、学期末集中总结和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推广会等形式,对学校实施动态管理,保障科研成果得到及时转化。
三、“U-G-S”模式合作成效
经过三年多的合作,17所学校受益匪浅,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科研工作成果显著,教师专业能力明显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更新教育理念,引领教学改革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教育管理等学科的众多专家,就基础教育改革实践、师生心理保健、课堂教学设计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关乎教育发展、师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155场讲座。滨海新区教师到天津师范大学听高端学术报告10余次。这些讲座更新了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拓展了教师的视野,活跃了学校的学术氛围,帮助教师捕捉到了最新的教学改革信息。专题讲座让教师对自身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对帮助教师反思改进教学,提升理论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专家们在深入学校、深入课堂听课把脉、指导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适时加强理论指导,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对教师快速成长起到了助推引领作用,保障了教师成长少走弯路。而在学校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等关乎学校长远发展的大问题上,专家的专业知识更是帮助学校开拓了视野,提升了学校自我规划能力和水平。
(二)制定发展规划,开展课题研究
按照人本化和个性化原则,专家们帮助教师制定三年专业发展规划,对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困惑进行指导。设计出教师专业发展分层实施方案,针对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不同能力和需求,设定不同的阶段目标,提供不同的专业指导,实施不同的培养策略。专家还对优秀教师成长个案进行分析研究,挖掘他们的教育思想,提炼优秀教师成长模式,通过研究和实践以期为学校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三年来,专家团队在特色学校建设和学校发展规划方面给予学校指导50余次,形成学校发展报告17个。同时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专家们帮助学校制定科研计划,确定科研课题,培训科研教师。17所学校有70%以上的教师都参加了课题研究,申请科研课题179项(其中市级学会以上课题25项),涵盖了所有的教研组,涉及教育教学和教师发展等多个方面,论文集《协同创新 追求卓越》共收录天津师大专家和滨海新区教师论文90余篇。以教师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为取向的研究活动,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全面提升了学校的科研水平。
(三)开展健康讲座,疏导师生心理
针对教师职业倦怠、学生考试压力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天津师范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积极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各种咨询活动。他们对教师进行通识培训,帮助教师分析影响身心健康的原因,缓解教师心理压力。通过深入课堂、访谈、问卷等形式,专家们全面了解了教师教学过程中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问题。他们组织教师和团队成员整理、分析、归纳问题成果,拿出对策,积极进行干预,指导教师调适心理,释放压力,对教师身心健康和缓解师生紧张关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把脉基础教育,反哺师范生培养
大学与中小学和幼儿园的紧密合作使天津师范大学的教育空间得到了拓展,专家们能够及时把握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向。教师教育实践基地使中小学和幼儿园摆脱了作为职前教师教育的附属或补充场所的尴尬处境,中小学和幼儿园成为了教师教育的积极参与者,成为职前教师培养的主体之一,在双方互动过程中,大学与基础教育实现了各自突围与进一步的发展。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也不再是跟个别实习指导教师学习如何进行教学,而是接触到更多的教师,整个教师教育实践基地校乃至滨海新区都对新教师的成长发挥作用。而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水平的持续提升,又通过教育实习指导工作间接“反哺”了大学师范生的培养,使得这些未来的教师在蓬蓬勃勃的教育实践场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和未来要走的路。
四、问题与思考
篇4
在世界科技迅猛发展、全球化速度不断加快、区域间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以国家为基本单位的产业竞争正向以集群化和协同化为特征的区域方向发展,构建合理的区域创新网络体系成为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全球高科技产业的聚集地“硅谷”之所以能从当年的橘园发展至如今的吸引全球顶尖的创新性人才“安营扎寨”的圣地,主要是因为它形成了“以地区创新网络为基础的工业体系”。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模式由线性范式发展为网络范式,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中间性网络组织,凭借网络优势在技术创新上开展广泛的协作已成为普遍现象。因此,从区域创新网络视角来探讨产业集群新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区域创新网络的历史演进及内涵
从历史演进的进程来看,创新理论的研究经历了由线性向非线性,由单一创新向集成创新,由静态创新向动态创新的发展脉络,具体表现为:企业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网络的演进过程。创新理论的提出最早要追溯到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的专著《经济发展理论》,他提出创新具有创造性和破坏性的特征,通过对原有产品、工艺、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重新组合,形成新的产品、工艺、生产要素和工业,从而获得潜在利润,这样的过程分为5种情况:(1)研发出一种新的产品;(2)采用了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或拓展一个新的市场;(4)取得或控制材料新的供给来源;(5)实行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研究属于“线性范式”的创新研究,这意味着上游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很少或没有机会与下游的关联厂商或顾客进行交流或反馈,也就是说这种创新范式的动力是内生驱动型的,是依靠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的,一直到20世纪60-70年代的创新理论基本遵循这样的创新范式。20世纪80年代,知识对经济的渗透和影响作用越来越大,知识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增现象,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同时知识的扩散和使用模式的根本转变,使得来自外部的信息交换对于创新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创新过程呈现长期性与不确定性的特点,这样创新研究的视角逐渐从企业内部转向企业与外部环境交流互动的非线性创新模式,国家创新系统随之产生。1987年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提出区域创新体系,随着全球化分工的深入和一体化,产品生产边界的模糊化,知识转移网络的兴起,进而创新研究“网络范式”兴起,使得区域创新系统逐步被区域创新网络所取代。
网络概念最初在医学和计算机学科使用,是由节点和通信线路按照特定的内在关联共同组成的一个纵横交错的结构,现在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其他诸多领域,指不同的行为主体(即各节点)在主动或被动的参与活动过程中,通过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在彼此之间形成的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不同联系形式。
综上所述,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和开放的边界条件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和中间机构作为创新网络的主要节点,不同节点之间通过人才资源流动、技术扩散和产业群活动,有效地实现创新目标并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产生影响,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和网络自组织作用维持创新的运行及实现创新的持续发展。
2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网络的互动关系
网络划分的标准有多种,如果强调网络中的主体是企业,则可称为企业网,如果强调网络主体的活动是为了创新,则可称为创新网络,如果强调创新网络的区域性,则是区域创新网络。按照Porter 的定义,产业集群是指相互关联的企业和机构在某一相对狭小的地理位置集聚而形成的经济群落。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波特产业集群定义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认为产业集群是指企业为了加快获取新的和互补的技术,降低市场的进入壁垒和交易成本,并分散创新所带来的风险,相关联的企业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他们与大学、科研机构、政府和中介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共同构成了产业集群内部围绕企业为中心的纵横交错的网络,这种网络就是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介于纯市场组织和层级组织之间的机构,各主体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能够在共享技术、信息、劳动力、公共基础设施等资源的情况下通过竞争与协作获得竞争优势的集聚体。
产业集聚理论认为,基于共同地区、共同文化、共同制度的多种产业和多样化要素集聚,为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是促进创新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网络理论则认为,网络内包含各种类型的知识和创新事件,可以使集群内企业适应越来越细的知识分工,加速知识累积由量变发生质变的过程,为企业创新升级积累重要的知识源。由于产业集群为创新提供了先天的条件,再加上产业集群的网络化的新特征,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之间呈现出明显的互动关系。首先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是产业集群发展成熟的标志,完善的区城创新网络有利于各主体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使彼此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使集群内的经济、社会资源要素得到高效的利用和有效的配置,从而为集群创新活动提供可靠的环境基础。其次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技术创新将不断推出新产品、新工艺从而自动化解集群内在的风险。区城创新网络中良好的创新氛围能够吸引企业家、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核心企业、风险投资企业加入,外部的信息、知识和资本也相伴而入,这有助于化解集群的网络风险。由此可见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进一步促进了知识和技术在产业集群内部创造、储存、转移和应用,从而不断提高产业集群内部的创新产出,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3以区域创新网络推动产业集群新发展
综上所述区域创新网络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各类中介组织和地方政府五大行动主体,在这个网络中企业运用所掌握的创新资源开发新的产品和技术,形成区域创新体系的产出。借鉴RosalbaCasas(2000)的研究,产业集群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各创新主体提供物理交流平台,这个阶段主要强化科技服务设施的提供等;第二个阶段为创新主体提供资信交流平台,这个阶段主要强化产业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的交流;第三个阶段为创新主体提供技术变革的平台,这个阶段主要强化提升集群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围绕以上三个阶段,以区域创新网络推动产业集群新发展的对策可归纳如下:
(1)强化科技中介服务水平为集群企业提供物理交流平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市场作为资源的配置方式被日益重视,现代管理制度已逐步在部分企业实行,政府的角色正逐渐转变,从科技创新主体转变为主导者,企业转变为创新主体。在集群内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水平,不仅需要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稳步提升,还需要科技中介组织的服务创新。科技中介组织作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指为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最终目的而提供知识交流、科技评定与鉴定、决策咨询等各类中间服务的组织,能为区域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以支撑创新活动的机构。在集群内部,应完善以下机构:①建立产业技术研究中心、企业孵化器、科技工业园等。这些机构由于地缘的优势,可以更准确地了解集群内企业的技术需求,再加上面对面的实时沟通,有效地强化了产学研之间的互动,从而促进协同创新。②建立集群信息服务中心如人才交流市场、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产业专题研讨会等,降低信息不对称成本,消除信息屏障,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技术扩散。③建立市场咨询和监督机构如知识产权事务中心、律师事务所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等,对企业的事前和事后行为进行指导和控制。④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成熟的风险投资是集群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如在硅谷有超过200家的风险投资公司,占全美创业资本公司的35%左右,这为创业者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证。因此科技中介组织作为区域创新系统知识转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该加强对其的政策支持,为它的健康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和服务。
(2)加强产学研合作为集群企业提供资信交流平台。产学研合作是将技术创新链上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在功能与资源优势进行整合、协同和集成化,是科技成果供需双方密切交流共同开展的一种技术创新模式,其实质是创新由封闭走向了开放,丰富深化了自主创新的内涵。这种机制有利于保障科技预测与决策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控制性,减少和防范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如当面对市场迅速变化和多变的竞争环境时,企业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由于创新过程的长期性、未知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企业创新的风险不断加大,企业为了降低风险,必须要走合作共赢的道路,因此寻求合作伙伴是最优的选择。大学及科研机构有比较丰富的人力资本与科研成果的积累,但常常被经费不足、培养的学生和科研成果往往不是社会所需、对市场的最新变化和判断能力相对滞后等问题所困扰。显然,通过供需双方合作与开发,可以很快地促进科研成果的商品化和社会化,提升区域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优势。
(3)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为集群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变革的平台。“变革”与“创新”是每个企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当企业还在研发功能型手机时,智能型手机就悄然入市,知识更新速度之快让你措手不及。因此集群企业在进行技术变革时要建立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各创新主体的积极互动基础之上,实现外部经济。按照系统论的观点,集群的结构决定它的功能,一个产业集群构成企业之间互动性的根本在于企业之间的互补性和竞争性有多强。集群内创新企业间通过共享资源,由“竞争型创新”改进为“竞合型创新”,促进技术创新顺利进行。因此企业要积极融入创新网络中,依据内外环境的自变数与变革的因变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来确定最有效的可持续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安纳利.萨克森宁.地区优势[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180.
[2]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76.
[3]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4]陆立军,于斌斌.产业集聚、创新网络与集群企业技术能力—基于绍兴市14262份问卷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0,(3):6772.
篇5
本文主要研究企业组织创新。本文中的区域农村工业是指以一定区域为背景,农村工业得到一定发展,但还存在诸如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和生产技术水平低下,以及由于企业“小而全”的结构,使农村工业企业之间、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缺乏经济技术协作,难以取得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等问题的区域农村工业。研究如何通过区域农村工业企业组织创新,消除上述制约因素,全面提升农村工业的质量,增强农村工业的竞争力,实现农村工业的跨越发展,从而达到新农村建设与区域创新发展的双重目标。
二、目前农村工业企业组织形式的主要问题
按照企业组织优化的标准,合理的企业组织形式主要是股份制的现代企业组织,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企业集团和大中小型企业系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相当大部分交易是在企业内部完成的,而不是在市场上完成的,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交易都存在着非零的交易成本。合理的企业组织便可将存在于高市场交易费用的市场交易一体化为企业内部交易,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率与效益。在现代生产活动中,工业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本身效率的高低,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效率。因此,农村工业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对农村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效的农村工业企业生产组织形式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获得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从而加速农村工业的聚集,促进农村工业的发展,反之则相反。
众所周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村工业企业多是“小而全”的组织形式,即企业规模小,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都在本企业内进行,缺乏与外界特别是城市工业的生产分工协作。这种“小而全”的封闭的企业组织形式具有明显的不合理性:
1.规模不经济。在现代化社会大生产中,许多产品的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尤其是现代化的工业,大规模的生产会降低单位生产成本。而乡村工业企业,由于规模过小,形成明显的内在不经济,表现在管理成本、原料成本、销售成本、技术开发成本、运输成本高,导致单位产品成本高。虽然劳动力成本低和土地无偿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内在不经济,但这仅仅是暂时的,从长远看显然是行不通的。而且一些资源开采型企业则是以资源的浪费为代价进行生产的。例如,乡镇小煤窑采用掠夺式的一次开采方法,有的煤炭开采率不到20%,比国有煤矿低近3倍,造成了煤炭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2.交易成本昂贵。企业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的一种替代。企业的存在能够节约交易成本,即有些交易在企业内进行,使交易成本内部化,避免单个生产者直接面对市场所带来的麻烦。从这个意义上,交易环节越少企业越经济。而通过企业之间的联系--企业对技术采购和销售渠道的共同利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交易成本。农村很多小企业特别是家庭工厂作为独立的个体,直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需要与众多的对手打交道,花费很多信息成本和时间成本,对企业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无疑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由于规模不经济和交易成本昂贵,这种“小而全”的封闭的企业组织形式对农村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1)限制了企业的技术路径选择。由于“小而全”的结构加上实力弱,农村工业企业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大多采取掠夺性技术创新战略,只能利用耗能高、工艺落后、原材料浪费大的城市工业淘汰的落后设备;采用简单、粗放、劳动强度大的生产技术;选择城市和发达国家不愿生产、污染严重、治理成本高的产业,以牺牲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企业的发展。(2)制约了企业规模的扩大。由于缺乏外界的要素来源和供给,这种小而全的企业组织形式不利于企业扩大规模。2004年农村工业企业平均从业人员12.7人,平均总产值196万元,平均固定资本原值56.5万元。其中,占农村工业总数98.5%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平均固定资本原值25.5万元,平均从业人员5.2人,年均营业收入51.2万元。(3)增加了企业的市场风险和社会成本。农村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直接面对市场竞争,由于缺乏实力,处于很不利地位,加上中国农村工业起点特别低,劳动力素质、技术装备水平等与城市工业差距明显,缺乏市场竞争力,加大了不确定性和经营风险。企业为了生存,只好以低价取胜,而为降低劳动力成本,不惜以损害劳动者的健康为代价。个别企业甚至依靠非正当竞争手段,如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扰乱了市场秩序,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这种“小而全”的企业模式、封闭的生产力系统,影响着要素优化组合,难以取得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制约农村工业企业自身竞争力的生长和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也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国家工业化的最终顺利完成。
三、农村工业企业组织创新的途径
农村工业企业大都规模小、实力弱,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都发展成大企业,因此,只能通过生产的分工协作,将其纳入现代大生产体系,获取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同时提高其技术与管理水平。
工业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是十分必要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生产日趋专业化。工业化的实现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也是一个生产社会化的过程,要建立在社会分工和社会协作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按照经济合理原则,实现有组织的分工和协作,消除生产要素组合过程中的封闭性所造成的危害,使社会分工和协作趋向合理化。城乡工业之间的协作尤为重要。城乡工业联系形成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可将局部优势转化为整体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对于农村工业来说,与城市工业进行分工协作,能够较快提升自身的素质,尽快纳入社会化大生产轨道。那种认为城乡工业应该平行发展、二者始终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体系的观点,忽视了工业经济的内在规律性,割裂了城乡工业化的本质联系,使城乡工业不能有效地发挥各自的经济优势,降低了资源利用率,使工业整体效率降低。不仅会延缓农村工业化进程,而且最终会制约国家工业化进一步发展。
根据国际经验,建立大中小型企业系列是一个有效途径。即在同一种行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之间,大企业通过合同契约形式与中小企业结成固定的承包经济关系,从而将零部件加工等生产任务交给中小企业完成,使之成为自己的生产车间或附属企业。这样就形成了以大企业为顶点的金字塔型的承包结构。塔尖是大企业,中间和底部是中小企业。系列内的企业进行密切的生产分工协作:大企业承担技术开发、组装等关键性生产,中小企业承担一般性任务和零部件加工,由此形成高效的生产体系,既充分利用了大企业实力雄厚的优势,也有效发挥了中小企业灵活的机制。具体而言,这种大中小型企业系列的优点主要是:(1)可以使中小型企业纳入现代化、专业化生产轨道,以最大限度地获取社会分工所带来的好处。有利于促进其生产水平的提高。(2)能够将大小企业的优势较好地结合起来。既能使大企业避免企业过大、机制不灵活的局限性,又可使小企业避开激烈市场竞争的风险,集中生产。而且有利于打破地区分割,使城乡经济一体化。(3)由于系列内的中小企业群一方面是有组织的,另一方面内部的各家企业又都是独立的,所以,在获得外部经济效益的同时,又保持了内部各个小企业固有的灵活性。这就使它们在一定意义上兼有大中小各类企业的长处,并在一定意义上避免了大中小各类企业固有的弊端。创新成果在系列内扩散的速度加快,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建立大中小型企业系列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1)要有领头的大企业,而且这些大企业要具备较强的实力,能够面向国内外市场,不断强化自身的优势竞争地位。(2)城市工业改革开放以来结构进一步优化,效益逐步提高,特别是机械制造业发展迅速,一些大企业已经占领了部分国际市场,在国际上形成一定的竞争力,随着自主创新的不断深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在逐步增多,城市工业实力不断增强,辐射逐渐加大,应该而且能够成为农村中小企业的重要支持力量。(3)需要合适的行业。那些生产过程能够分解的行业,才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篇6
目前,山西省创业中心的孵化场地面积3.7万平方米,企业孵化基金规模2300万元。多年来,在十分注重孵化基地硬环境建设的同时,从未忽视过孵化器的核心能力建设,即以创业企业成长为主线的孵化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提升和规范,形成了创业咨询代办、科技评估和创业投资三大服务相互渗透、互为支持的孵化服务创新体系。工作中通过自身服务功能的强化和各种创新资源的引入与配置,卓有成效地为在孵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孵化服务,对科技企业的创新与创业活动构成了强有力的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工作特色
1.建立企业孵化工作新秩序
企业孵化器自身的内部管理是开展孵化服务工作的基础和保证。针对事业单位各项管理制度不健全、有制度不执行和人情管理现象较为严重的实际情况,山西省创业中心建立了5万余字的内部管理制度来规范中心的管理和运营。该套管理制度包含了人事劳资、综合管理和财务管理三大部分共19个制度,既注重规范性和详实程度,又考虑可操作性和中心的实际情况,付诸实施后大大减少了中心运营的随意性,提高了内部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
近几年,中心还把工作的重点之一放在了建立一套完整的物业管理制度和科技创业服务制度上。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已经完成了7万余字的《企业孵化大楼物业管理制度》和13万余字的《科技创业服务指南》,其中,物业管理制度包括入驻企业管理、物业安全保卫、物业卫生绿化、设备维修保养、物业公共配套服务、物业工作管理等6大类共80多个制度、规程、规范和表格;创业服务指南包括企业设立登记服务、前置审批服务、企业涉税服务、企业认证服务、企业服务管理、企业服务制度及政策汇编等6大类共50多个服务指南、工作流程、合同协议和政策文件。这套规范来源于我们的工作实践,大面积启用以来给企业孵化工作建立了新的秩序,取得了明显成效。
2.不断强化孵化服务功能
多年来,山西省创业中心始终坚持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正确发展方向,除依托于建筑和设备等硬件设施所开展的孵化器最初级的、较简单也较普遍的创业条件服务外,在工作中还逐步形成了完整的更高级的软性孵化服务体系,为孵化企业提供了更加深入、更为有效也更具有针对性的创业增值服务。中心的孵化服务创新体系包括创业咨询代办、科技评估和创业投资三大内容。
目前,以财务服务为核心的咨询代办业务已经涉及企业从创办到发展壮大的全过程,包括创业咨询、企业注册、税务登记、入区手续、财务制度的建立、业务流程的设计、财务服务、税务筹划服务、管理咨询服务、投资融资服务等。由于颇具特色的服务内容和优秀的服务质量,咨询业务开始在太原高新区扩散并形成影响,市场需求大幅增长,创业中心门庭若市。
与财务服务比较,科技评估工作是孵化器更为重要、更为高级、难度也更大一些的创业服务内容。首先,中心经努力争取到了作为省科技厅、太原市科技局和太原高新区三个渠道申报科技计划的独立推荐部门的资格。借助科技评估的经验和实力,按照不同渠道和不同计划种类的具体要求,中心每年分次大规模地组织孵化企业申报政府科技计划,为企业提供申报咨询、技术指南和材料把关服务,并负责任地进行初步评审。其次,随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工作的推动和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部分业务职能的逐步下放,中心承担了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业务,每年都要新考察、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近200家和复审企业百余家。认定业务的开展,创造了大量接触科技企业的机会,不仅锻炼了人员,提升了水平,而且极大地强化了创业中心的孵化功能、提高了服务质量、扩大了孵化器的影响。第三,中心作为国家创新基金创业项目服务机构、省科技厅和高新区双重身份的创新基金地方服务机构,每年都要认真完成创新基金项目的征集和摸底、召开年度启动会议、资格初审和注册认证、材料辅导和申报咨询、地方专家评审等工作程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山西省创业中心早在1996年就在全国同行中率先指出,“孵化基地建设和综合配套服务是创业中心必备的基本功能,而创业中心要真正肩负起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重任,就必须具备为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和成果转化项目提供创业资金的能力。风险投资将成为企业孵化器的重要功能。”目前,中心的孵化基金规模2300万元,近几年累计为2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创业投资,为40余家孵化企业提供了借贷支持。由于孵化基金的引导作用,还为孵化企业从银行部门、投资机构、担保机构、其它法人单位以及政府部门累计撬动资金量达到2亿余元。由于资本的纽带关系,创业中心与孵化企业的紧密性大大加强,孵化服务由被动变为主动,并由创业投资工作引发出一系列配套的高级服务,对孵化企业的成长形成了更大的促进作用。
3.当好区域行业龙头
山西省是经济不发达的内陆省份,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速度也较为缓慢。除各地市财力薄弱创办孵化器困难外,已有的孵化器大多运行质量低下,起不到为科技创业企业服务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山西省创业中心近几年已经从单一经营的封闭模式中走了出来。在做好自身运行的同时,依靠隶属于省科技厅的优势,当好行业领头羊,把工作的重点之一转向了全省科技创新创业孵育体系建设。先后牵头召开了山西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工作会议,出台了《山西省科技创业孵化体系建设纲要》,建设了山西科技创业网站,制定了《山西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管理办法》,正在着手实施“山西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计划――企业孵化服务平台”项目。下一步要利用共享服务平台,帮助其他孵化器提升孵化功能和服务质量,促使其发挥作用,产生影响,从而将全省的企业孵化器建设工作推动到一个新阶段,形成以孵化器为核心的、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和成长的全省现代科技服务业雏形。
三、发展规划
在今后的工作中,山西省创业中心将结合《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1.在省科技厅领导下,建设以孵化器为龙头的全省科技创新创业孵化体系
作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企业孵化器,中心要继续依靠隶属于省科技厅的优势,当好行业领头羊。通过宣传、引导和推动,采取多种形式在各地市至少建设一家孵化器,并通过中心服务模式的共享,尽快提高其运行质量,发挥其孵育功能。在此基础上,还要广泛联络风险投资公司、担保机构、金融机构和其他中小企业咨询服务机构等,通过社会资源的配置和聚集,努力建设全省科技创新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形成以企业孵化器为核心的全省现代科技服务业雏形。
2.抓紧火炬创业大厦项目的基建工作
经过两年的努力,目前,占地38.7亩,规划7.5万平方米,投资近1.8亿元的火炬创业大厦的基建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火炬创业大厦建设项目既考虑到进一步完善太原高新区发展的软环境,又考虑到弥补高新区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是符合太原高新区实际情况、市场需求也较为可靠的“科技房地产”项目。该项目的完成不仅对完善山西省科技创新体系、极大地提高全省科技工作显示度、对全省的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尤其对太原高新区在“二次创业”中以孵化产业为龙头,尽快形成高新区新规模、新形象、新发展和新速度具有重要意义。
3.建设两个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按照新《纲要》的要求,从全国孵化器的发展趋势看,建设各具特色的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势在必行。根据我省的产业特点和实际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正在酝酿规划两个平台的建设。一是 “可替代能源与可再生资源技术研发中心”,二是 “山西省煤炭资源与安全生产技术创新应用中心”。两个平台都以大楼内专业特色较为明显的在孵企业为依托,以专业技术孵化器的形式运行,将建设成高新区甚至全省相同技术领域的中小企业公用的、开放的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4.建立一定规模的面向初创期科技企业的“天使投资基金”
篇7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进行,企业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全球资源整合可以有效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全球经济的良性发展,但是原材料、产成品的空间、时间转移需要综合物流服务予保证。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服务性行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基础性、支撑作用,物流业水平发展的高低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本地区的投资发展环境:然而,区域物流发展的根基来源于区域经济、产业、商贸等,只有经济快速发展才能带来巨大的物流需求,进而促进地区物流的持续快速发展。实践表明,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联系紧密,只有二者协同发展才能实现共赢。伴随着汉江流域沿线城市的经济连年实现快速发展,汉江流域物流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规模偏小、供需不平衡、运作模式整体相对落后等问题,不利于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目前,国内外专家和学者更多的是从演化作用机理、物流对经济发展贡献等方面进行研究,而从定量、二者协同发展的角度从事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构建评价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区域物流与支柱产业协同发展评价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通过敏感性分析找出影响复合系统协同度最为关键的因素,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基础。
2.协同发展评价方法研究
2.1指标体系构建
由于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区域物流与支柱产业是非线性复合系统,单独某个指标无法准确完整的衡量各自的结构、特点,需要由多个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予以衡量。构建的指标体系应该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区域物流、区域经济、支柱产业的内涵、发展特点,并反映出复合系统中各子系统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同时,在构建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各个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动态性等因素,在此基础之上,从较为复杂的系统中找到少量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构建出符合系统协同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
区域物流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目前还没有形成较为完整及认同度较高的、能综合评价区域物流内涵及发展状况的指称体系。本文从区域物流的基础性、可持续性、规模性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从区域经济规模、区域经济结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称体系.
2.2指标标准化处理
复合系统协同评价时,由于指标较多,且数值及量纲不同,不能直接进行评价,因此需要对各指标值进行称准化处理,即通过某种转化使各指标值在同一量纲和数量级之下。常用方法有均值法、初值法、区间相对值法、极差变换法、标准样本变换法等,本文采用极差变换法进行处理,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xi为指标Zi的实际值,Xmin、Xmax分别为指标Zi数列中的最小值、最大值。
3.汉江流域区域物流与区城经济协同发展实证分析
3.1汉江流域区域物流的发展状况
依托《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到2020年,基本建成汉江流域水利航运带和综合交通枢纽,率先实现“畅通”汉江,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巨大需求,在此背景下,襄阳市物流业实现快速发展。物流业增加值由2007年的121.9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390亿元,年均速保持在16.8%;固定资产投资由2007年的8.6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571.6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31.6%,每年较高的投资水平,保障了物流通道、物流节点建设,对改善物流条件、增强区域影响力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搜集相关的区域物流原始数据。
3.2汉江流域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汉江流域经济的腾飞离不开商贸流通和外贸进出口的加速发展。近几年伴随着商贸中心规划的深入实施,区域原有零散交易市场逐步外迁,在汉江流域各大城市形成几大商贸交易集聚区,交易方式、形态乃至商品品类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以襄阳市为代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由2007年的1005.8|元增长至2015年的3752.9亿元,年均增速达17.9%。同时,襄阳市外贸进出口实现了飞速增长,外贸进出口总额8年增长了11.1倍,年均增速高达35.2。在此基础上搜集相关的区域经济原始数据。
3.3协同发展评价
在2.1和2.2的指标体系基础上,以标准化后的数据为基础,首先,选用CRITIC法确定各个指标权重;其次,通过线性加权法进行系统集成,计算出子系统有序度;最后,通过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计算出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复合系统协同度。
依据以上步骤计算出襄阳市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复合系统协同度,如表3-1及图3-2所示:
从表表3-1及图3-2中,说明在复合系统中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发展超前或者滞后都会致使整个系统处于不协同状态,只有两个子系统在结构、功能上的有序耦合才能提升整个复合系统的协同度。在整个发展阶段,作为两大自组织系统,襄阳市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也遵循营“不协同―协同―不协同―更高水平协同”的演化路径。
篇8
作为新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在我国的高校中全面展开,其目的是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形成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创新创业人才,改变了传统知识的传授、专业技能的培训培养模式。区域经济的发展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引导、促进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现在各地政府都把创新发展摆在未来发展的第一位置,相应的也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建设创业基地、提供配套的资金等,为创新创业教育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与此同时,在我国经济转型阶段中,许多新兴产业如节能环保、生物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的兴起必定会带来新的创新创业项目的形成。区域创新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引起新的人才需求,这导致高等院校会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地调整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同时也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机遇[1]。区域高校担负着推动区域经济建设的任务,在国家提出创建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之后,地方高校需要创建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具有良好的互动性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同时,能更好的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在新形势下各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已经转移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拓展区域内创新资源,促进区域内的创新体系发展。各地政府逐渐加大对研发创新的投入,通过创新改变产业结构,带动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借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结合当地政府的政策、区域内产业的结构特征、未来的产业规划以及产业的创新体系来制定教育方向,以便于从理论到实践都能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良好的契合。
2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
2.1拓宽就业途径,减缓就业压力
近几年来,国家的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每年都有大量的新生劳动力涌入市场,使劳动力市场过剩的现象更加严重。而近期以来受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国内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经济运行压力较大使得社会对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减少,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甚至毕业即是失业。通过培养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不但使学生自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还可以为其他人提供工作岗位,在拓宽就业渠道的同时还能缓解就业的压力[2]。
2.2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人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核心,企业之间的竞争到最后还是人才的竞争。大学生经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了自己的探索精神和实践精神,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提高了学生在步入社会后的生存竞争能力。通过在学校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做到了知行合一,脱离了死读书、空有理论能力而无实践能力的教育困境。在参加工作后,凭借着自身的能力或是自己创业成立自己的公司,或是依托企业平台成为企业的领军人物,使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
3教育受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而引起的改变
3.1才培养的模式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新的标准,这需要高校及时调整培养模式以便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这需要学校摆脱之前的老旧教育模式即只注重理论教育,忽略了实际动手能力,使得教育成果只是停留在了纸面上。改变教育模式就是不只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把理论与实操有机结合起来,并能推陈出新进行开拓性延展,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实操能力。
3.2促使高校教育方向的改变
培养更多的人才是高校为社会服务的宗旨,因此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开展是在高校的教学任务得到满足后进行的。区域高校的人才培养要与区域的经济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当地经济建设蓝图的了解,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培训的方向,使得学生一毕业就能投入到当地经济的建设中去,减少人才缺失带来的压力。学生的培养要随着社会需求的改变而进行调整以能保证学生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4创新创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实现途径
篇9
地方高职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深厚行业背景和突出实践技能的“双创”人才是高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身办学定位的彰显,更是凸显区域经济特色优势、引领行业企业生产技术革新、促进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区域经济发展也引导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发展。区域范围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生产技术的调整革新、创新产业的发展崛起都会导致区域内职业岗位需求规模、人力资源素质结构、行业企业用人标准产生根本性变化,为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资源建设带来理论引领、政策驱动和发展契机。区域内人才结构优化、人才规模壮大及人才素质提升会引领其他创新资源和要素注入、流动和汇聚,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创新发展。
2地方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1)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资源渠道有待于拓宽。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缺乏规范性、系统性和前瞻性,没有从区域经济深度对接、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服务地方行业企业视角下,结合专业特色、生源特色、高职办学特色和区域经济特色对创新创业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整合、优化,未能高效整合政府、高校、企业、行业的优势信息、物流、资金、技术资源,资源优化配置和互惠共享的渠道有待于拓宽。
(2)高职与区域合作深度与成效有待强化。地方高职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独立育人主体,与区域合作的主要渠道为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订单式培养等,合作周期短、合作层次浅、合作主体分散、合作机制不完善、合作内涵有待提升。当前地方高职、行业企业及区域各自为战的“孤岛式”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不了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地方行业市场前景对创新创业人才知识体系结构、综合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等全方位、多视角和立体化的需求。因此,构建紧跟区域经济发展、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行业企业职场刚性需求且能应时而动、应势而动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此外,部分校企合作的科研课题未能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趋势以及地方行业企业需求,校企合作的横向科研课题经济效益低、科研转化率不高、成果转化周期长且市场认可度欠佳。
(3)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有待转变强化。部分高职未从长远眼光和战略角度认识创新创业人才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作用和重要意义,只将创新创业课程作为第二课堂的补充拓展及技能竞赛的培训空间,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知行分离”,关注精神层面的“知”多,践行创业实践的“行”少,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专业知识技能并未深度融合;学生关注创新创业课程的学分、奖学金、考核评优等。高职的孵化场所、众创空间等盲目追求规模扩大、效益增进,程序化、功利化和形式化严重,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有待转变强化。
(4)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区域导向性有待明确。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缺乏“校、企、政”协同育人的整体规划、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区域优质资源、就业岗位和创业契机对接不畅;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目标定位与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特色、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方向背离;人才与区域内行业企业所需的创新创业能力、行业背景和实践技能匹配度不高,导致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区域导向性不明确。
3地方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路径
(1)定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我国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创业模式为提升型、普惠型及针对型[1]。这三种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生为本”,因此,高职应从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层次、认知发展规律和思维方式特点出发,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创业实践育人平台为依托,以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深厚行业背景和突出实践技能,能促进地方教育链、人才链与区域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双创”人才为目标,强调实业型人格塑造、提升创新感知水平、凸显精神风貌与内在涵养。创新创业教学资源应案例真实、题材广泛,力求追踪时代前沿、紧扣时代脉搏、借鉴国际理念,同时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符合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符合高职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无意识的心理特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条件和保障。在创新创业教学过程和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控制与自我监督能力,实现创业精神、创业常识、创业理念、创业能力等全方位、全过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2)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课程内容体系。课程内容体系应以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优势、地方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先导,设计市场导向化、区域优势化及产业特色化的多元融合动态课程体系,并及时开展专业论证及行业评估,根据地方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和行业企业前沿动态及时更新教学资源、优化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构建融合共生、同行并进的“专业知识技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格局。以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跨境电商课程体系设置为例,课程体系实现“内外兼修”,“外”在为辽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跨境电商迅猛崛起以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库保障;“内”在于促进跨境电商课程体系的优化设置,形成优势专业和特色学科,引领、示范、带动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等相关专业协同、融合、创新发展。具体为开设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创业成长管理等基础创新创业课程,及具备新时代外贸特色的精准式“专创融合”课程,如私人证券投资与理财、新兴市场开拓及小型跨境电商创业指导等课程,使创新创业教育对接产业、融入专业、贯穿学业、促进创业、实现就业[2]。
篇10
企业作为区域创新系统实现创新功能的重要载体,一个区域的企业决定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能够为当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孵化环境,为企业创新提供更多更为有效的帮助,使这些企业共享优势资源,并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更大的创新成果,互惠互利,快速成长,直接带动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功能多样、结构复杂的复合系统。在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中,大型企业往往承担起高精技术的科研攻关工作,为区域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中小企业作为区域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样会为区域创新系统作出重要贡献。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由于规模小,经营灵活,转型速度快,与市场对接较为紧密,能够及时捕捉市场需求并研发相应的实用新技术,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的过程,并迅速将其推向消费市场,从而极大地带动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企业通过与中小企业合理的分工协作,能够提高效率,优势互补,形成优势产业链和竞争核心优势,提高了区域的整体竞争力,推动当地经济实力的提升。区域创新系统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只要走上良性循环,区域科技创新必将带动经济发展,从而提高该区域竞争实力。
3中国区域科技创新在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方兴未艾,许多新的问题也开始凸显出来,已然成为阻碍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区域创新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缺乏区域规划,功能定位不明确。近年来,国家密集批复了很多区域发展规划,其中大部分规划对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某些特定区域发展规划定位并不十分确切,直接导致许多地方重复建设,这表明了一定程度存在政策真空和政策盲点。由于各地区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并不十分明确,国家对不同区域的支持政策难以从国家创新战略的整体布局出发进行综合考虑,导致考核目标模糊,定位不清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区域科技创新对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作用。其次,缺乏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撑。国家创新激励政策体系较多地从创新主体和产业上引导创新,国家发改委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各种项目、企业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国家科技部的创新型企业支持项目、火炬计划,都是从创新主体和产业上支持这些产业和企业创新,而针对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制度严重滞后,导致了对激发区域创新潜力、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整体导向不足。第三,区域内实体性创新平台匮乏,共性关键技术突破缺乏制度保障。据国家科技部统计,当前,大约85%的科技支撑计划、60%的“863”计划,都是由这些企业自己来承担的,企业和科研院所两股创新力量在特定区域内仍然是割裂的,进行的并不十分畅通,致使难以在公共创新平台上进行有效合作,难以实现具有公共特性和技术范式拐点特征的重大技术创新。有些高新区设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服务中心等,但也仅限于产品检测、设备检测等简单的服务功能,服务组织科研专业性不足,没有发挥整合创新资源、激发创新的作用。
4推进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4.1制定促进科技合作长远的发展政策
政府做好区域经济的合作战略与规划,协调制定科技金融政策,通过政策创新促进科学技术的集成式发展,同时与科技发展规划相衔接。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市场机制在区域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确保科技资源有效地自由流动,促进地区科学技术的协调发展,健全科技创新与经济的合作制度,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同时,引导并搭建区域内共性技术平台,创造科技资源的聚集效应,根据区域特点,制定促进科技合作长远的发展政策。
4.2引导并激发区域科技创新活力
鼓励区域内科技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政府向这些企业提供部分研发费用支持,尤其推动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促进这些企业与大学及科研院所联手,共同开发创新技术,开展项目合作。同时,政府积极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技术研发提供服务、意见等。针对区域特点,选择优先领域,实施重大专项。政府注重推进基础性、非盈利性、公益性科技领域的合作,注重推进战略高技术的合作攻关,注重引导科技创新组群和产业联盟的形成。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合作的主观能动性,依据不同企业的科技基础、不同企业的优势及需求,提出合作的意愿及要求,实现互利共赢的目的,激发区域科技创新活力。
篇11
[15] 吴绢.美国大学生有多牛[J].校长,2010.
篇12
重庆市电教馆 杨宏
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谢忠新
山东淄博电教馆 邵秀蔚
记 者:本地区在数字校园建设和应用方面进行了哪些创新性的措施与规划?
潘克明:我认为北京市在数字校园建设中,比较有特色的是这样两方面工作:
第一,2004年,市委、市政府在北京市教育大会上确立了2010年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首都教育改革发展总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北京市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例如:在全面建设校园网的同时,为每一所中小学配发了“学籍管理系统”(即CMIS),该系统中存储了各学校师生的基本信息及数据;配合高中课改的相关要求,为每所高中学校配发了“高中课程管理系统”(主要完成模块学习及选修课程的设置、学业成绩管理、学分管理等)和“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主要完成对学生个性特长、身体素质、各方评价等方面的管理),涉及高中学校日常管理的若干方面。上述工作,使学校的数字校园实现了与CMIS系统的数据对接、共享,避免了地域性的重复采购或重复录入。
这样就从市级的层面,通过整体规划、设计、投资、建设、管理,为数字校园合理建设和有效利用奠定基础。
第二,北京市在2007年就启动了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的项目,为“十二五”首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做好准备,目的是组织一批有水平、有条件、有能力的学校先动起来,探索“十一五”后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与发展的问题。对这批实验校,北京市从制定方案时就开始具体指导,各学校的方案历经近三年的论证、修改与完善,直到2011年春才得到基本批准。我觉得这样做也很好,脚踏实地、不搞群众运动、不搞领导工程,而是强调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杨 宏:2000年,重庆市就已经开始推进数字校园了,主要是按照在中小学实施信息技术课程和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要求开展相关工作。重庆市教委在2002年将市信息技术示范校的标准与要求纳入了市级示范初中和市重点中学的建设要求。经过十年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示范校的达标结构虽然与数字校园的要求基本一致,但示范校的创建还是属于对部分学校的要求,并不是普遍的目标。
2009年,在市委和市政府支持下,由市教委、市经信委和市科委联合制定了重庆市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渝教科〔2009〕50号),其总体目标为:力争用五年时间,完善我市教育信息化“五大体系”建设,即建立覆盖全市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学校及社会的教育网络互通体系,建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相互融通的资源共享体系,建立面向现代化教育、科研、管理、社会服务的各类应用服务体系,建立有利于教育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的运行保障体系,建立加快IT产业发展的教育信息化人才支撑体系。我们从该目标可以看出,数字校园从原来的中小学扩展到中职、大学;从学校教育体系扩展到继续教育(社会教育);从学校课程实施发展到IT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邵秀蔚:山东淄博市自2003年开始,在部分学校开展了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为主线的数字校园建设项目,取得了良好成效。2005年,淄博市先后确立实施了基于博客的网络教研、信息技术助力英语教学创新、信息技术支持小学语文提前读写教学、技术促进课堂有效交互、自适应评测优化传统教学评价等一系列信息技术创新应用项目,突破传统教学的一些“瓶颈”,促进传统教学问题的解决,借助项目实施引领信息化发展。学校根据自身实际,选择适宜的应用项目,以项目效益带动学校整体信息化水平的提升。2009年,淄博市提出实施数字校园创建工程,制定数字校园建设的推进规划、进程、激励机制,同时鼓励学校自主、创新发展。为了配合数字校园创建工作,我市同步启动中小学信息化领导力建设校长研修活动,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实践反思、定期会诊相结合的多种途径和方式,突出“做中学”。校长需要针对学校实际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信息化的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制定计划,借鉴先进经验,在实践中创新发展。同时,我们加大了对中小学网络管理教师的培训力度,落实网络管理教师持证上岗、定期培训制度,提高校园网络运行维护的技术保障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结合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课题研究、信息技术应用项目,加强一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研讨交流和培训,做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几年的实践证明,这一系列策略的实施产生了预期的成效,实践过程加深了中小学校对信息化的理解,培育了一批技术应用示范项目、示范校园,彰显了技术的教育价值,提升了整个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体实力。
记 者:您认为推动数字校园建设和应用的核心是什么?
谢忠新:数字校园建设是一项受多种因素影响与制约的系统工程。用系统论的思想来思考数字校园建设,将有助于数字校园的推进。数字校园系统中包含应用层、基础支撑层和服务保障层,其中数字校园的具体应用是核心,应用层外面是基础支撑层,基础支撑层外面是服务保障层。教育信息化发展至今,数字校园的重点应该从硬件、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转向关注信息技术的应用。数字校园的应用不仅包括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还应该包括信息技术在校本研训、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等方面的应用。数字校园的应用应该关注学校教师与学生在日常教与学中的普及应用情况,注重信息技术对学校核心业务的支撑,即有效支持教与学;还应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教学成效进行全面诊断,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指导与评价;还应该注重技术对学习的支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邵秀蔚:数字校园没有固定的标准模式,每所学校的发展状况与需求不同,数字校园建设的侧重点也应不同。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中,我们不断认识到,要以学校的需求为基点考虑数字校园建设,只有唤起学校对于信息化的应用需求,才能有效推进数字校园建设,也才能真正发挥信息化的最大效益。同时,也要注意用行政推动、评价机制等策略,在面上推广普及数字校园的成功经验和成果。
人的信息化是关键。信息技术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人,没有人的信息化就不可能实现学校的信息化。数字校园建设的实践证明,一个学校信息化的发展取决于学校中的三个角色:校长、教育技术中心核心骨干、信息技术应用骨干教师。一个好校长是一所好学校,一个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水平也决定着一所学校的信息化发展程度,校长要带头用技术,或者明白并支持用技术促进学校发展。教育技术中心核心骨干要有学校信息化的规划设计、实施能力,要精通技术应用的相关要素。一线教师中要有信息技术应用的骨干,能够自觉自愿地尝试在教学中应用技术,并起到带领作用。
信息化环境是基础。信息化环境建设是实施数字校园的基础条件,根据学校应用需求,整体规划设计和分步实施,要考虑设备及网络架构的科学性、先进性、开放性,以够用、适用为前提,适度超前。环境应依据应用需求而建,只有基于学校教育教学需求的信息化建设才是有效的,唯有需求才能调动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才能有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教学信息化是核心。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革。在这一系列的变革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是最本质的两个变化。数字校园的核心就在于通过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提高教学效益,减轻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拓展师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记 者:您认为数字校园应该如何实现区域的均衡发展,哪些措施更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与提升教育质量?
潘克明:从当前情况看,由于全国各地的经济、教育基础不同,数字校园建设可能仍然会存在一定的数字鸿沟。如果地域性的经济与教育的差距继续拉大,那么这个数字鸿沟也必然会越来越大。我想,这个问题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比例不断加大,政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投入不断增加,东西部的差距和数字鸿沟一定会逐渐缩小。
从技术层面上看,数字校园可以使数字技术的优势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人们可以利用数字校园,通过数字技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这对缩小教育的差距,促进教育的均衡化发展,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是具有十分重大意义的。
从人的认知规律的角度看,数字校园及其相关技术与设备,能够使人们的学习方式得到革命性的变革,例如:由依赖书本的学习转向利用资源的学习,由依赖教师的学习转向学会自主和合作学习,由接受式的学习转向探究性的学习,由缺乏个性的线性学习转向张扬个性的非线性学习,由局限于学校和教室的学习转向超越学校围墙的学习……这些转变,对人们学会学习和对人的终身发展肯定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谢忠新:一个区域中各学校数字校园的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一般会有几所学校在数字校园建设中做得好,如何把这些学校作为区域数字校园的领头学校,以领头学校带动其他学校发展,是区域推进数字校园时需要思考和探索的课题。围绕如何推进区域内中小学积极而有效开展数字校园建设这一目标,可以采用“领衔+参与”的模式开展校际联动,扩大资源共享,缩小学校间在数字校园水平上的差距,促进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
“领衔+参与”模式包括了主体、共同愿景、具体做法等要素。区域以“领衔+参与”模式推进数字校园建设,需要明确这些要素的具体内容,围绕这些要素有效推进。
主体的确定。一种推进模式必须有相应的主体,数字校园建设的主体是学校,包括领衔学校和参与学校。领衔学校应该在数字校园的应用上已经形成一定的经验、做法和成绩。领衔学校和参与学校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即一个领衔学校与3个~5个参与学校组成联动的团队,一组“领衔+参与”联动团队中的参与学校有多个,便于参与学校教师间进行交流与讨论,同时参与学校之间要形成相互竞争。
共同愿景的制定。领衔学校与参与学校联动团队确定后,需要深入讨论联动工作的具体目标以及数字校园建设的具体方案,而这项工作应该由领衔与参与学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共同商讨决定,同时,也要邀请相关专家进行适当的指导。
具体推进的做法与要求。领衔学校在推进过程中,根据共同愿景和推进方案,为参与学校提供人力、智力、资源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定期与参与学校开展工作研讨。参与学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推进的工作计划,确定工作重点和任务,在领衔学校的引领、帮助下,按照工作计划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
杨 宏:近十年来,很多地方的信息化建设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但是,“翘翘板”现象比较突出,也就是一些信息化建设走在前面的学校与一些条件差的学校(特别是农村地区学校)差距越来越大。2003年~2007年,国家实施的“农远工程”在区域均衡发展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促进我国中小学教育公平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在“教育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暨2011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指出,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环境和创新动力,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工程”,关乎千家万户。因此,数字校园绝不应该再停留在示范校的概念上(虽然示范很重要),而应该成为一个基础的、普遍的建设要求。我们在外考察时发现,日本、韩国的公立中小学校,其信息化条件是按照学生人数来配置的,即按照一定的标准,有多少学生就给配备多少电脑;而我们不是,我们地区与地区之间、校与校之间的师机比和生机比差异之大令人惊讶:如果你从城市走到农村,你有一种从第一世界走到第三世界的感觉,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提升,是需要改变的。教育公平的问题其实还体现在很多微观现象上,比如课堂上,学生存在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上的差异,但是,很多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设计课程资源的过程中,都比较忽视差生的状况和理解能力。这说明,教育公平的真正落实者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人。因此,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提升不能忽视对教育者的教育。
记 者:如何通过数字校园的系统平台,实现本区域内信息与资源有效整合与共享?
潘克明:本地区的资源有效整合与共享是通过区域性系统平台来实现的。欲达此目的,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对各个学校的数字校园建设实行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元数据标准,否则一个学校一个样,共享与整合谈何容易,更别说“有效”了。第二,应该将网络中心建设成为能够为各个学校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数据中心、资源中心、互动中心、管理中心和维护中心。第三,必须加强各地的网络建设,加大流量、加快流速,以保证各个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地利用和共享资源。第四,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如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网络信息的审查制度等,并加强网络平台的运营机制建设,大力鼓励共建共享。第五,要获得政府财政的支持。
谢忠新:区域在指导学校开展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维护同时,更应该关注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的建设,关注各种系统平台的整合,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现象。随着信息化发展愈加深入,各类数字校园的信息系统规划、管理、应用与评估不再那么简单,学校需要一位全面负责数字校园规划与应用、给校长提供数字校园决策建议的信息主管。他们需要最终能领导数字校园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学校高层决策所需的信息支持,负责数字校园的宏观规划与管理,指导数字校园系统软件的各项应用与评估。数字校园系统平台的建设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整体规划,统一重新开发各种系统;二是在原有各种系统平台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整合。无论是哪种方式,必须实现学校内各种系统的单点登录与数据交换,实现数据的互连互通。同时,区域在推进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还应该关注区级与校级不同学校之间同一类系统平台的互通,通过系统平台实现网络资源在区域内、学校间的共建共享,从而为区域内学校的均衡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撑,以数字校园带动教育均衡化发展。
记 者:对于当前各地如火如荼的数字校园建设热潮,如何建设完善的评价体系?
潘克明:数字校园的评估工作应当从一开始就抓住不放,评估的重点是实用性。我国某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在数字校园建设实验中有这样一个统计:
从这个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软件的平均预算占预算总数的69.2%。这说明,他们将数字校园建设的重点放在了软件上面,放在了提高应用效益上面。
因此我主张,对数字校园的评估要重视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更要注重它的实效性。对于原有的设备设施,能用的一定要用,不要盲目追求“朝前看”、“十年不落后”。在建设和评估数字校园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了对数字教室的建设与评估,教室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主战场。我们“教书育人”的总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室实现的。
篇13
(一)总体目标。从年始,按照改革要求和建设标准,全面推进多种形式的改革创新,在发展方式、办学体制、保障机制、队伍建设、培养模式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到年,我市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率先建成“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
(二)具体目标。
1.学校布局调整到位。到年3所公办职业学校全部达到省级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标准,新建民办模具职业技术学校,其中第一中等专业学校和第二中等专业学校达到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或国家中等职业教育优质特色学校标准。
2.专业建设形成特色。积极调整专业,使职业学校主干专业符合地方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加强品牌特色专业建设,20%以上专业创建成省级特色专业,20%以上专业创建成省级品牌专业,创建2个以上省级高水平示范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示范专业。
3.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积极构建和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根本、理实一体化、中高职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20%以上专业课程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积极开发形成25本校本教材,创建2门以上省级中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职业教育教学成果显著,省级获奖。
4.校企合作不断深化。实施和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探索联结园区、联合行业、联盟企业的“三联模式”和“引企入校”、“教育入企”、“外包服务”等校企一体化合作模式。确定20家左右地方知名企业为校企合作示范单位,建立一批学生实习基地、教师实践基地,推进多种形式的“工学交替”培养模式。
5.师资水平全面提升。构建省、市、县(市)校四级培训体系,建立市职教师资培训中心,创新开展多形式师资培训,提高其能力素质水平。到年,公共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比例适当,研究生以上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达20%以上,专业教师获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到75%以上,获得技师、工程师以上资格的比例达到30%以上,培养省级名师或职业教育领军人才1名,市“优秀双师型”教师4-5名。
6.教育质量明显提高。积极培养“德高技强、全面发展”人才,杜绝校园犯罪和重大安全事故,公办职业学校全面建成省级和谐校园;积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积极培养现代型技能工人,毕业生“双证”获得率不低于98%,当年就业率不低于98%,专业对口就业率不低于80%,学生就业满意率不低于95%,用人单位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综合素质满意度达80%以上,3—5年内有15%毕业生成为企业管理与技术骨干。
三、创建举措
(一)创新管理体制
1.强化政府统筹力度。将职业教育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依据《市教育发展规划》,统筹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和人才培养,积极营造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健全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召开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协调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2.加强创建工作领导。成立市创建“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领导小组,负责创建组织与协调工作。各职业学校依据本方案及各校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整体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加强对各校创建工作的专项督导。
3.建立现代管理体制。建立与完善中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管理新体制,成立“市中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统筹管理与服务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积极探索中高职教育相互衔接,协调发展;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二级管理体制,提高学校管理效能。进一步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强化校长负责制。建好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积极探索企业化管理模式。
(二)创新发展方式
1.加快职业学校建设。新建民办模具职业技术学校,办学规模达2000人以上。完善第一中等专业学校现代制造业和餐旅实训基地设备设施。第一、第二中等专业学校和花桥国际商务城中等专业学校分别对接高新区、开发区和花桥国际商务城,实施区校联合共育人才。公办职业学校骨干专业均建有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2.组建职业教育联合体。依托市职业教育协会,成立中高职一体的职业教育联合体,下设机械、电子、商贸、信息技术、动漫艺术、服务外包等专业性职教协作组,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形成职教发展合力。
3.深化国际国内合作。支持与鼓励中高职院校通过多种渠道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所有职业院校积极争取与国内或国外优质学校建立友好关系,加强交流与合作,在公办职业学校中,新增中外合作项目1—2个;积极开展南北与东西合作办学,加大对西部对口支援力度。
(三)创新服务形式
1.搭建校企服务平台。建设与完善校企服务网,架构校企合作信息交流平台,实现“提供全方位服务,推动校企合作,培养现代技能型人才”办网宗旨。校企服务网在信息交流、校企互动、产学合作、市场动态、人才供需等方面要积极发挥功能。探索人力资源机构在职业院校设立人力资源分市场,形成招聘、培养、就业一体化服务机制。
2.完善各类大赛制度。按照省、市对各类大赛要求,进一步创新与完善大赛制度,做到对象上从中职学校向高职院校延伸,项目上由多项目向全覆盖延伸,类别上技能大赛、创新大赛、文明风采大赛全面推进,形成各类大赛的组织机制和保障机制。通过大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市、全省、全国各类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3.拓展社会培训工作。各职业院校要创新培训模式,主动面向社区、面向行业、面向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培训,为失地农民、外来人员和退役军人再就业、职工能力和社区居民素质提升等提供服务。在市人社局、教育局统筹下,依托第一中等专业学校建设“现代制造业实训中心”和“餐旅实训中心”;依托第二中等专业学校建设“汽车检测与维护实训中心”;依托花桥国际商务城中等专业学校建设“现代物流实训中心”,要积极发挥“四大实训中心”面向社会的服务功能。积极探索实施社会培训工作新模式,确保社会培训工作的有序优质开展。
(四)创新培养途径
1.探索培养模式。在职业学校部分专业中积极探索与实践“学做相融、全真训练”,“单元教学+岗位实训”,“岗学联姻、学训一体”等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塑造和持续发展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引进行业企业岗位标准,积极开发相配套的专业课程,实施对接培养。在相关专业上试点开展专业内容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衔接的教学改革。
2.优化教育方式。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实施德育学分制,设立德育特色项目,建立若干奖项,培育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改进教学方式,创新开展仿真实训教学、项目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坚持深化创业教育,学校建有具有特色的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和创业项目,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人数明显增长,培养一批成功创业典型。
3.加快专业调整。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依据“专业建设跟着产业走”的原则,通过淘汰、改造、优化、新设等及时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形成与地方产业相吻合的专业结构。第一中等专业学校围绕先进装备产业体系,重点建设机械、数控、模具等专业,继续做强做优财会、烹饪、旅游专业。第二中等专业学校围绕电子信息产业体系和高科技新兴产业体系,重点建设电子、计算机等专业,开发光电技术应用、现代都市农业等专业,继续做强做优物流、报关专业。花桥国际商务城中等专业学校围绕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现代物流、展示展销等产业,重点建设现代服务业专业。福纳影视艺术学校重点建设影视表演等艺术类专业。每年通过校企服务网动态职业院校专业调整情况。要优化实训基地与专业建设,建设一批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积极争创省级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和国家示范专业。
(五)创新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