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简述温室效应的危害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简述温室效应的危害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简述温室效应的危害

篇1

动物再次通过进一步进化进行了回击。当时的主角是白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如何繁荣昌盛。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被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3倍,地球大部分地区酷热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在6500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水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软土。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事实上,草地生态系统含有的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

过去约4000万年,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在草地的影响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200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大约1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地球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尤其是近百年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

也许,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着地球有大气环境,使气候能适合地球上生物进化的需要。换句话说,地球的生物圈是在主动地调节环境,而不是在被动地适应环境。果真如此,数十亿年的气候变迁不仅仅是太阳或地球的原因,生物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深深参与其中了。

1.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气候与生命的关系。(3分)

2.请写出本文的说明顺序。采用这样的顺序与说明内容有什么关系?(3分)

3.本文最后一段中加点的词语“果真如此”不能删去的理由是什么?(3分)

4.联系本文内容,调动你的知识积累,说说今后若干年地球的气候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并简述理由。(4分)

【答案】

1.生命与气候共同进化。或:气候是由两大生命系统的斗争决定的。或:动物占上风,地球产生温室效应;植物占上风,地球进入严寒期。

篇2

1.环境保护

氟利昂能够破坏大气臭氧层,并产生温室效应。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地球臭氧层逐渐变薄,甚至出现空洞。科学家研究证实,氯氟烃类制冷剂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元凶,如R11、R12、R13、R114等,当其扩散到大气平流层后,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氯氟烃分解出氯原子。氯原子能与臭氧发生连锁反应,使大气臭氧大量消耗,一个氯原子可分解无数个臭氧分子,而自身不被化合,而且氯氟烃不可燃,分子结构稳定,在大气中的存在寿命长达100年,其危害可想而知。

随着大气层中臭氧越来越少,射向地面的紫外线就会越来越强,这样将会危害人类健康,可引发和加剧眼部疾病、皮肤癌等;占50%以上的陆生植物品种会急剧下降,危及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使生活在浅水里的鱼类和贝类很难生存;使人工高分子或天然高分子材料加速老化,并能使接近地面的有害臭氧浓度增加,尤其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可引起化学烟雾污染等。

因此,科学家已经研究出或正在研究可替代的制冷剂,如用R134a取代R12、用R410A取代R22等。这些新型的制冷剂不含氯,对大气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但它依然会产生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所以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氯氟烃与新型的制冷剂都有回收的必要。

2.经济性

以开利冷水机组为例:开利30HK-036冷水机组,制冷剂R22加入量为23kg,用杜邦R22制冷剂市场价约需要2000元;开利30HK-250冷水机组,制冷剂R22加入量为126kg,约需要10000元。可见回收制冷剂的经济效益也不可忽略。

二、制冷剂回收设备

1.制冷剂回收机

制冷剂回收机的设计理念以及工作原理简述如下。

(1)结构:制冷剂回收机如图1所示,主要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构成,辅件有气液分离器、油分离器、干燥过滤器等,与一般制冷系统的区别是制冷剂回收机没有节流机构与蒸发器。在制冷剂回收机入口安装气液分离器,是为了防止制冷压缩机吸入制冷剂液体而产生液击;系统增设油分离器,是因为制冷剂回收机不是一个完整的制冷系统,需油分离器来分离油并且回油。由于油分离器的分油效率也不可能达到100%,还有少量冷冻机油会进入到冷凝器,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还需观察油位,发现不够时应及时补充,并放掉冷凝器底部的冷冻机油,以免影响冷凝器的换热。

(2)工作原理:由于制冷剂回收机没有节流机构与蒸发器,所以制冷剂回收机的作用只是将制冷剂工质通过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过热气体,再通过冷凝器冷却冷凝成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起到提高压力的作用。系统内的制冷剂通过回收机提高压力后与制冷剂回收瓶形成了压力差,制冷剂在压差的作用下被回收到制冷剂钢瓶。

2.制冷剂回收瓶

一般的制冷剂钢瓶只有一个阀门,图2a所示为R22制冷剂钢瓶,正立放置时通过阀门排出的是制冷剂气体,倒立放置时排出的是制冷剂液体,使用者可根据需要来选择使用。图2b所示为专用的制冷剂回收钢瓶,它有两个控制阀门,接钢瓶外壳的是气相阀门,通过管道连接到钢瓶底部的是液相阀门,使用者可以通过连接管道,观察排出的是气体还是液体来区分气液相阀门。

(a) (b)

(a)R22钢瓶 (b)专用制冷剂回收钢瓶

图2 制冷剂回收钢瓶

三、制冷剂回收工艺

1.大中型制冷空调机组回收制冷剂

对于大中型制冷空调机组,制冷系统都有高低压接口,高压接口(一般选择冷凝器或贮液器供液管上高压接口)用来连接制冷剂回收瓶的液相阀,其他接口(系统其他高低接口都可以)连接回收机出液口用来对系统加压,回收制冷剂的管道设备连接如图3所示。回收工艺如下:(1)先对制冷剂回收瓶抽真空;(2)按图3所示连接好管道及设备,并排净管道内的空气;(3)先不开回收机,利用制冷系统与制冷剂回收瓶本身压力差自动回收部分制冷剂;(4)待压力平衡后再开启回收机,制冷剂经回收机提高压力后,在压差的作用下回收到制冷剂回收瓶。(5)通过视液镜观察制冷剂的回收情况,当没有制冷剂液体流动时,说明制冷剂已基本回收完成;也可通过电子秤观察制冷剂回收的进展情况。

图3 制冷空调机组制冷剂回收示意图

显然,用这种方法回收的是制冷剂液体,回收的速度较快。

2.分体式空调器回收制冷剂

对于小型制冷设备如分体式空调器,就不能用上述方法来回收制冷剂。因为分体式空调器没有高压输出接口,气阀与液阀都安装在毛细管之后,都是低压的,就算用回收机加压到制冷系统中,经节流之后还是低压输出,所以只能按图4所示连接管道及设备,以气体的形式回收制冷剂,回收速度相对较慢,其回收工艺如下:(1)先对制冷剂钢瓶抽真空;(2)按图4所示连接好管道及设备,并排净管道内的空气;(3)直接开启回收机,系统内的制冷剂经提高压力后回收到制冷剂钢瓶中。回收过程中需观察制冷剂钢瓶内的压力,如果发现压力过高,应停止回收机或往制冷剂瓶淋水以降低压力,确保回收过程安全。(4)在系统内压力低于大气压力时,说明制冷剂回收已基本完成,再停止制冷剂回收机,回收完毕。

图4 分体空调制冷剂回收示意图

3.制冷剂回收注意事项

(1)回收制冷剂时必须穿戴好防护眼镜、口罩、胶皮手套等,以确保安全。

(2)制冷剂回收机只能接分体空调器的气阀,以防回收机产生液击。

(3)在回收的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制冷剂钢瓶内的压力,一般常温下不允许超过2.3MPa,当发现压力将要达到这个极限值时,应暂停回收,或用冷水淋制冷剂钢瓶。

篇3

培养其思维以及动手能力在地理教学中,地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生掌握地图知识的程度同时也影响、决定其整体地理知识水平。而且在历年高考中,识图能力通常是地理学科考查的重点之一。所以高中地理教师应重视地图教学,重视提高学生识图能力以及对各类地图的熟悉程度。首先要求学生简单看图,能明确地指出图中各类标识所代表的意义,然后着眼于学生识图能力给出未标明的地图,要求学生对其中各类图标所代表的意义予以判断;最后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画图能力,选择不同地图要求学生临摹地图,掌握基本画图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在此过程中做到手脑并用,一改以往单纯做识图题的练习模式,而通过对绘制一幅完整地图来全面掌握所需相关知识以及教材知识点。学生在这一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于地图中所蕴藏的各类信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掌握。例如,在必修1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中,笔者首先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画出地球在二分二至日时的极地俯视以及侧视图,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地球公转与自传动画,同时要求学生对照个人画图进行学习。教材知识点讲述完毕后,笔者选择了富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绘图作业,并通过投影仪向其他同学展示,然后组织学生评估,分析其中的优点,同时也指出其中的错误。通过这一方法学生们从不同角度以及不同途径学习了本章节知识点,真正做到了手脑并用,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也更加深刻。

篇4

由于工业化的需要,能源的消耗量迅速增长,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剧上升,温室效应日益显著,全球气候变暖情况非常严重。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世界各国意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低碳农业的概念就应运而生。

1 低碳农业的含义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低碳经济在学术界的定义是一种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那么低碳农业就是在农业生产中减少对水资源和化肥农药的使用,对农作物秸杆综合应用,减少甲烷气体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由畜牧业产生过度废物的直接排放,减少对能源的直接或者间接的消耗,减少对农业生产用工。

2 发展低碳农业的基本方案

2.1 加大对节约农业的推广施行

对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地节减。通过节减的措施,不仅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以提高对农产品使用的效率。另外还增强了土壤储存碳的能力,减少了对农业源的污染,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又增加了收入,可谓一举多得。

2.2 加快对加工农业的发展

在进行主农产品深度加工时,还要对所遗留下的废弃物进行加工或处理,化弊为利。如果丢弃主农产品深度加工后留下的废弃物,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对生态造成了破坏。因此,要加快加工农业的发展,这样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还可以减轻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2.3 打破周而复始的农业

为寻求农业的新型工业化出路,把传统动植物的利用提升到对微生物的利用。把农业资源里的废弃物,通过转换把有危害的变为无害的,不断进行循环的利用,使废弃物变为农业中的宝物。利用农业中各种生物的关系,合理的利用农业资源,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各种资源。

2.4 对有机农业进行大力推广

保护好生态环境对推广有机农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利用对植物覆盖,减少土壤碳的流失,地表经过吸收大气里的二氧化碳来增加碳的储存能力。其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扩大植树造林是目前最方便有效地方法,还有一种传统方法就用自然产生的肥料来提高土壤的肥沃。

3 发展低碳农业的启示

3.1 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以及对低碳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开展对低碳农业的宣传,让广大农民了解传统农业模式的弊端,了解新型的低碳农业优势,了解低碳农业对自然和气候的益处。使低碳农业不再只是个抽象的时髦的名词而已。同时,要大力鼓励农民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对于开展低碳农业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补助,激发农民的热情,促使现代农业向低碳方向转型。农民是低碳农业建设的中坚力量,低碳农业建设要付诸实践就必须调动广大农民的热情。但是,目前我国农民和涉农人员对低碳农业的认识性不够,没有强烈的环保意识,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低碳农业的发展。所以,要加强农民对低碳农业的认识和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鼓动农民参与到低碳农业的建设中来。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政府对低碳农业的支持力度,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采取财政补贴和产业倾斜政策,加强对低碳农业和环境产业的倾斜力度。

3.2 加强低碳农业配套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已基本建立了低碳农业相关技术体系,但是这一技术还不成熟。目前,我国低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基于规范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宏观调控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控制与监测体系来实现对技术的调整和创新,研究出一套既符合我国现在的基本国情,又不与国际市场要求的技术体系脱轨的低碳农业核心技术体系,在农村大面积的推广及应用。在农村的一些地方,也有过利用微生物进行沼气发酵的农户,但往往设备简陋,效率低下,不仅在产量上无法满足需要,而且安全上也无法保证,残留的沼气液无法处理,造成了污染。新型的低碳农业要想推广,必须引入新设备。在沼气发酵这个方面我们可以在每个村建立一个较大的沼气池,集中处理作物的秸秆,人畜的粪便等,与此同时还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对沼气池进行管理,因为如果没有技术上的支持,这项新能源的开发计划也不能长期的彻底的贯彻执行下去。这种集中处理的办法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还大大增加了安全系数,不仅处理了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3.3 建立低碳农产品市场运作机制和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我国有13亿人,人均耕地占有面积极低,农业生产必须保证较高的产量才能满足国民的需要,使用化肥和农药就显得必不可少,然而,工业生产制造化肥和农药会消耗相当大量的能源,排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对气候环境影响很大。在这种既要保证产量,又要进行低碳农业的条件下,就需要大量的绿色化肥和农药。沼气发酵后剩余的沼气液可以当作农药使用,而沼气渣混上草木灰等就可以当作肥料使用了。这种循环利用的农业模式也称作白色农业,是低碳农业推广的一个重要途径。低碳农业要快速发展就必须促进低碳农产品的销售,我国应找准切入点,从降低生态农产品的生产成本着手,建立收购、加工和销售一体化运作体制,通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和优质的市场服务,建立一定规模的市场,增加低碳农产品的销售。另外,要正真体现低碳农产品的价值,我国还必须要建立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对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检测,保护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和生产者的积极性以及低碳农业的安全生产环境。

3.4 加快推进低碳农业产业化

农业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要走产业化的道路,所以我国应加快推进低碳农业产业化,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朝着多元化的农业经济结构方向发展,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的有机结合,保证一、二、三产业的科学连接,推动我国低碳农业向着市场化、国际化、标准化、规范化以及品牌化方向发展,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模式,保证我国低碳农业健康长久地发展。

总而言之,低碳农业不仅仅是生态农业,它的实现不仅需要在农业生产本身做文章,更需要在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市场监理的完善管理、交通运输的节能等许多方面下功夫。低碳农业的推广不仅需要广大农民的支持,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技术人员的指导等多方面的通力合作,真正实现低碳农业在我国的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燕合,黄晶.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迎接低碳经济到来[J].中国科技产业,2008,(03).

篇5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准也实现了相应的改变。但是人们在感受现代物质生活的时候却忽略了对生活环境的保护。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目前的环境正在不断恶化,例如土地沙化严重,空气污染严重,暴雨地震不断等。可想而知,如果这些严峻的问题不能达到有效控制和解决,那么人们迫切追求的健康的人居环境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毫无实际意义。那么如何选用绿色材料,设计出符合健康理念的居住环境是人们所共同关注的话题之一。

1 绿色建筑材料及绿色建筑的概述

随着生态环境材料的广泛应用,绿色建筑材料也逐步被提出。绿色建筑材料的运用其最大的优势在于:第一,减少环境污染程度,降低温室效应和臭氧破坏程度;第二,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浪费;第三,可以回收并进行二次利用。

绿色建筑一般被定义为:是可以给人们带来舒适健康,安全稳定的居住环境,在其全寿命周期内,供人们生活,工作,实现最大限度的利用,最低程度浪费资源的一种新兴建筑模式。虽然该建筑物具有如此多的可利用功能,但其价格并不贵,所以有人对这种超低消耗的高科技绿色建筑是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想法本身就是一个错误观点。

经调查发现,与普通的建筑物相比,绿色建筑构建的成本没有提高,其主要原因是绿色建筑所用的材料都是可回收,进行二次使用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减少了原材料的成本。例如大多数绿色建筑都会采用传统建筑的模式建造遮阳棚,通风管道等。另外所谓的绿色建筑并非神圣建筑,只不过是利用一些简单的施工技术来建造出的一种能适应气候变化特征的建筑物,追溯到我国古代,不难发现这种建筑古人也有利用,例如冬暖夏凉的徽派建筑等,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与高科技建筑划等号。

2 对健康人居环境的简述

2.1 人居环境的意义

人居环境:是一个可供人们居住生活的场所,或是人们工作生活不可分离的相关空间,亦或是自然界人们赖以生存的驻地。人类是人居环境的主体,因此人居环境的建造就是为了更好的满足人类居住的基本需求。

2.2 影响人居环境的健康性因素分析

如何理解人居环境的健康性?具体而言是指对居住者身心健康具有一定影响的室内室外的相关环境因素,比如室内环境的通风,采光,隔音等,室外环境的空气,绿化,向阳性等。因此要使居住者对自身的居住环境具有亲切,舒适的感觉,就必须要避免室内环境的噪声干扰,做到通风好,采光强以及建筑材料的无污染。同时要控制好室外环境的空气质量,设计出让人心怡的绿化环境。

2.3 人居环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人类健康的优劣与环境的好坏具有紧密的联系,随着城市建设化的日益发展,人们逐渐忽视了其居住环境质量的下降。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环境资源的日趋短缺,给我们的居住环境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目前房产的兴盛,房屋装修也逐步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殊不知大量的有毒化学建筑材料正趁虚而入,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居住环境的质量。目前许多厂商为了赚取高额的利益,丝毫没有考虑到人们的健康,生产出的材料大多都是成本低,质量差的伪绿色材料。不仅不能达到美观的装修效果,还给我的健康留下了巨大隐患。

3 讨论绿色建筑材料在健康人居环境营造中的应用

大量数据显示:建筑消耗已达到了社会总资源的百分之二十八。所以目前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不断进行建筑节能的创新,使绿色建筑材料的运用逐渐深入到建筑行业中,这样才能最快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第一,将绿色建筑材料应用于门窗的建筑之中。将绿色材料作为门窗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减少人居环境的污染范围,还能大大增强住所的保温性能。也唯有这样,人们才不会长年依赖于机械空调,大大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和资源浪费的情况。

第二,将绿色建筑材料应用于建筑结构之中。如今,建筑材料的种类多不胜数,大量的材料都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所以面对各式各样的选择,我们必须要掌握其最关键的评判标准,即所用的材料是否是健康无污染,是否能回收再利用等。目前运用最多的绿色建筑材料要数轻型钢材,它是一种具有高效节能和顽强生命力的新型产品。随着人们对其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其自身成本低、组织灵活、生命力强的优势,在我国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砖石材料。它能作为人们信任的绿色建筑材料还有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它具有回收循环和再利用性。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第三、将绿色建筑材料运用于住宅装修之中

建筑行业房屋交付,大多属于毛坯房,居住者在入住之前都需要自己进行装修。因此人们都希望在装修过程中最大限度的满足自身装饰的需求。但是因为建筑材料的质量不合格,亦或是装修人员的技术不过关,很可能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及其环境的破坏。为了及时的让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健康居住环境的相关概念得到了落实,它要求装修人员在对建筑材料进行选择的时候,必须达到绿色的标准,并且具有国家严格的质检报告。

结语

到目前为止,健康的人居环境还没有具体的定义模式,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清楚绿色人居的环境,再从精神层面上了解具体的解决措施,这才是重点所在。综上所述,绿色建筑材料与我们居住的环境紧密相关。只有将绿色建筑材料用好,用到实处,才能更好地保障人居环境的健康性,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繁荣发展。

篇6

1 工作原理简述

双极膜也叫双极性膜,是一种新型的特种离子交换膜,通常由一张阳膜和一张阴膜复合而成。该膜的特点是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阴、阳膜复合层间的解离成和并分别通过阴膜和阳膜,作为和离子源,通过一系列电化学反应公式,达到有效处理环境污染问题的目的。与国外的研究相比,我国对双极膜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最近几年市场上才开始出现商品化双极膜。目前双极膜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2 双极膜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2.1 处理废水

2.1.1 处理工业废水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针对不同性质的工业废水,往往采取不同的方法净化。在处理含有重金属的废水,通常是将这些重金属先经过化学反应变成氢氧化物沉淀并除去。若采用纳滤膜技术,则可以对废水进行有效回收,回收率可达90%以上,同时还能浓缩重金属离子,使其具备回收利用价值。

2.1.2 处理生活污水

在处理生活产生污水时,一般采用生物降解与化学氧化两者结合的方法处理,但往往氧化剂的用量太大,会剩余较多残留物。因此如果在它们之间加上一个纳滤环节,让能被微生物降解的小分子透过,截留住大分子,然后用化学氧化器处理大分子物质,使其进行生物降解,这样便可以充分利用生物降解性,节约氧化剂和活性炭的用量,并且减少最终残留物的含量。由于水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人们的饮用水质量也受到威胁。利用双极膜纳滤法不仅可以有效去除消毒过程中产生的微毒副产物等化学残留物,而且还具有化学药剂用量少、节能、占地少、便于管理和维护等优点。

2.2 处理废气

工厂在生产过程中,除了会产生废液污染,还会排放一些对大气有污染的气体,也需要进行有效处理净化。目前,工厂在燃烧过程释放出来的酸性污染气体主要以COx、NOx、SOx 为主。这些大气污染气体物种每年的排放量非常大,例如 SOx,我国每年大约向大气排放1900~2100万吨的大气污染物。这些过量排放的酸性气体是引起全球温室效应、酸雨等污染问题的罪魁祸首,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危害十分严重,因此必须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治理。

利用双极膜技术处理这类酸性气体方法简单有效,并且易于操作。以从废气中回收二氧化硫为例,回收步骤为:一、先用碱液如氢氧化钠进行吸收;二、吸收液通过双极膜电渗析,在酸室里得到硫酸溶液;三、碱室里得到的主要成分是和液,这些液体可以返回工序的第一步重新吸收尾气。在整个回收过程中实现了零排放,从而也就避免了二次污染。在最大化回收废气中有用物质实现二次利用的同时还有效地缓解了环境污染问题。

2.3 绿色能源――双极膜蓄电池

在工业冶金过程中产生的废酸碱除了可以用纳滤膜技术进行废水跟重金属离子的回收,还可以通过双极膜技术做成蓄电池进行发电。计算显示,一摩尔每升的酸和一摩尔每升的碱反应,可以得到 0.828 V的理论电位,数值上刚好等于双极膜水解电离时产生的电压降。以往这部分的电能很难加以有效利用,现在通过双极膜水解电离池,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这部分电能,而且还能够借助于可逆电极,实现充电的过程。在实际应用时可以由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基本单元组成双极膜蓄电池,使其达到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电压及输出功率。日常生产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的酸性与碱性废液,通过双极膜技术对这些工业废液进行回收,并制成蓄电池,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由此可见,双极膜电池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发展前景光明。

2.4 用于垃圾发酵连续制备有机酸

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厨房垃圾,一般采取直接填地的处理方法,这对环境也会产生一些较小的污染。目前处理厨房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发酵处理的方法来制成有机酸,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充分发挥这些垃圾的经济效益。由于在传统的发酵制作过程中,反应生成的有机酸会影响环境的PH值,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发酵,影响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不少企业会向发酵池中加入酸碱来调节环境的PH值,这种方法,不仅工序步骤复杂,而且还消耗了大量的酸碱,反应剩余的废液残渣也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而如果以双极膜电渗析解离作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供应源,则可以直接从发酵液中生产出有机酸,免去了投放酸碱的过程,,也就避免了资源浪费和二次污染的问题。

3 展望

在社会工业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环境问题应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只有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双极膜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工程领域,它有效解决了传统方法在环境治污过程中存留的技术疑难问题。目前看来,双极膜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可以通过改进制备工艺过程,降低生产成本,研究开发出更高性能的双极膜,拓宽其应用领域,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7

(3)理解并掌握各种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产生的原因、分布的地区、造成的危害和治理的措施。

(4)理解并掌握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途径。

二、热点链接

(1)农民工流动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人口迁入城镇引发的城市化问题;“单独二胎”政策;老龄化问题;人口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而产生的问题。

(2)资源跨区域调配(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而建设的油气进口通道;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引发的雾霾天气;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建设、城市化等导致的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变化;资源型城市或资源基地选建的区位条件分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综合开发及产业链延长、附加值增加等问题。

(3)关注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突发性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自然灾害,如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的里氏6.5级地震。

(4)探究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三、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1――资源、环境、发展问题影响人口再生产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人口的持续增长和需求的增大导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和各种发展问题。

人口问题是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产生的根源,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是解决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的关键。

四、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的分类、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1.人口问题。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和解决的措施存在差异。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兵源不足,社会福利保障事业压力过大,影响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因而应鼓励生育、接纳移民。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劳动力过剩,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治理能力差,生态破坏严重,因而应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将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之内。

人口性别比例失调。这主要是由传统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对男性劳动力的需求较大;科学技术的发展,性别选择工具的广泛应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等原因造成的。由人口性别比例失调而引起的男性配偶短缺会造成婚姻挤压,危及家庭发展和社会安定,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我们应加强教育和宣传,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加大监管力度,认真贯彻和落实各项政策和规章制度,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

例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表1为我国某些年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表,图1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图。读表1和图1,完成(1)~(3)题。

(1)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为了改善人口年龄结构,缓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B.为了促进人口增长,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C.为了平衡男女性别比例,解决婚姻问题

D.为了加大自然资源开发,改善生态环境

(2)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A.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B.15~64岁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C.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D.人口总数持续减少

(3)图1中能反映我国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解析】(1)我国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改善人口年龄结构,缓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我国经过30多年的计划生育,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了,但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改善,人口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按照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时,标志着该国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从表1数据可得,2007年我国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已经达到8.1%,这说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产生了独生子女赡养父母的负担加重、老人孤独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2)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将不断上升,老龄化程度加剧。

(3)图1为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此类坐标图用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表示事物的一个方面所占的比重,其读取数据的方法与直角坐标图相似。以右图中①点为例,先找到与“0~14岁”坐标轴原点相交的坐标轴,即“65岁及以上”坐标轴,过①点作“65岁及以上”坐标轴的平行线,交“0~14岁”坐标轴于A点,从而可得出A点的数据,同理可得①点的“15~64岁”和“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注意三个数据之和必须等于100%。

【答案】(1)A(2)C(3)A

2.资源问题。

自然资源按其属性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因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而造成的资源短缺,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应合理、综合利用资源,节约利用资源,加强资源勘探,跨区域调配资源,寻找资源替代品。

(1)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具有全球性,特别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淡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口持续增长、工农业发展需水量越来越大,水资源供应不足(资源性缺水);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水资源循环利用率低;水资源浪费等都会造成水资源短缺。因此,我们应采取开源(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淡化海水、人工增雨等)和节流(提高公民节水意识、防治水污染、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等)的措施。

(2)森林锐减。森林锐减具有全球性,它是由毁林开荒、过度砍伐、商业性开发、森林火灾、病虫害等因素造成的。森林锐减,特别是热带雨林的锐减,会破坏大气碳氧平衡,使全球变暖;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化;减弱土地蓄水能力,引发洪涝灾害;减少生物多样性等。因此,我们应植树造林,抚育采伐和更新采伐相结合;依法保护森林;加强监测,防治森林火灾和病虫害。

(3)耕地锐减。耕地锐减具有全球性。风蚀、水蚀;城市、工矿建设;生态建设等都会造成耕地锐减。由于耕地锐减,现有耕地单位面积生产压力增大,这种对耕地的过度使用会导致耕地的污染和退化,进而影响粮食安全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应依法保护耕地,合理利用耕地,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耕地退化。

(4)草场退化。草场退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地带。气候变干;草场沙化;鼠害;过度放牧、垦殖;水井周围过度践踏、啃食等都会造成草场退化。草场退化会导致载畜量下降;草场沙化,荒漠化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干,气象灾害多发。因此,我们应合理控制载畜量,划区轮牧、围栏放牧,建立人工草场,消灭鼠害,退耕还草,营造防护林带。

(5)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和治理措施。

例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耕地面积的几何中心逐渐北移,如图2所示。

材料二图3为我国南、北方耕地减少面积流向图。

材料三

(1)准确描述1985年―2009年我国耕地总面积变化特征。

(2)简述2003年―2008年我国南、北方耕地比重的变化状况,并比较二者耕地减少面积流向的差异。

(3)根据材料三,从生态角度说明1990年―2000年我国主要的新增耕地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解读图表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比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1)根据题意,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耕地面积的几何中心逐渐北移,说明我国北方耕地比重上升,南方耕地比重下降,由此可得,图2中曲线1为我国北方耕地面积百分比曲线,曲线2为我国南方耕地面积百分比曲线,曲线3为我国总体耕地面积变化曲线。由曲线3可得,我国耕地总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1985年―2000年耕地面积下降幅度较小,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下降幅度较大,2007年以后,耕地面积略有增加。

(2)由图3可得,2003年―2008年我国南、北方耕地减少面积流向差异不大,主要区别在于南方因建设用地和农业结构调整而减少的用地比北方多,北方因生态退耕而减少的耕地比南方多。

(3)由材料三可得,我国主要的新增耕地集中在年降水量为400~800mm的地区,即我国的半湿润地区,而且旱田所占比重大,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即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这可能会产生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生态环境问题。

【答案】(1)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1985年―2000年下降幅度较小,2000年―2007年下降幅度较大,2007年以后,耕地面积略有增加。

(2)2003年―2008年我国北方耕地面积有所增加,南方耕地面积有所减少。其中,南方因建设用地和农业结构调整而减少的用地比北方多,北方因生态退耕而减少的耕地比南方多。

(3)我国主要的新增耕地集中在年降水量为400~800mm的地区,可能产生土地退化(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

(6)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资源型城市是指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从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来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都会遇到问题。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措施有:

①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结构为多元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降低重工业的比重。例如,有条件的城市可利用废弃的工厂发展“工业旅游”。

②提高资源利用程度,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例如,山西省利用本地的铁、铝土等矿产资源,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煤炭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

③调整工业布局。关停一部分成本高、消耗大、污染重、效益低、产能过剩的同类企业,以节约资源和降低污染。

④优化环境。矿产资源的长期开采、冶炼、加工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要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引下,将“三废”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对已经污染和破坏了的区域要加大治理力度,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一个优美的人居环境。

例3.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都会遇到的问题。阅读材料,完成(1)~(3)题。

(1)下列有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是由于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造成的

B.资源开发较晚,但利用强度太大

C.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

D.都会走向衰落,城市发展缓慢甚至消亡

(2)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措施有()

A.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结构为多元结构

B.加强人员培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迁出人口,废弃城市

D.优化环境,使旅游业成为其主导产业

(3)因煤兴起的城市,当煤炭趋于枯竭时,应()

A.继续加强勘探,寻找更多煤炭资源

B.提高煤炭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C.从区外运入煤炭,维持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关停所有煤矿,寻求国家救助

【解析】(1)资源型城市是以某种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兴起的,因而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就会产生许多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资源枯竭型城市都是依赖某种非可再生资源而发展起来的,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会少一点。通过综合整治,资源枯竭型城市不一定都会走向衰落或消亡,如德国鲁尔区。

(2)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措施主要有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结构为多元结构。资源枯竭型城市要根据自身的区位条件、资源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转型,不一定都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3)因煤兴起的城市,当煤炭资源趋于枯竭时,转型的主要措施便是提高煤炭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这样可以延长煤炭开采时间,发展经济;煤炭资源趋于枯竭时,再勘探也没有意义;从区外调入煤炭,增加了成本和对外依赖程度,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停所有煤矿,寻求国家救助,不是发展的长远之计。

【答案】(1)C(2)A(3)B

3.生态环境问题。

(1)湿地减少(湖泊萎缩)。气候变干、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工程建设等都会造成湿地减少。湿地能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洪防涝;保持水土;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具有旅游、科研等经济和科学价值。因此,我们应重视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建立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示范区,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通过采取还湖、还泽、还滩及水土保持等措施,恢复和改善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提高公众保护湿地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例4.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湿地。表4为洞庭湖面积变化表(以1644年―1825年的数据为基础)。

20世纪90年代末,当时粮价低迷,湖区土地大量弃耕抛荒,一些地方政府为“调整结构”鼓励农民在湖泊洲滩上大面积种植杨树。洞庭湖区目前种植的杨树绝大部分是耐水速生型意大利杨和美国黑杨。

(1)简要分析洞庭湖面积变化的特点和人为原因。

(2)简述在湖泊洲滩上大面积种植杨树对湿地生态功能的不利影响。

【解析】表格中的“变化百分比”是指某个时段的湖泊面积与1644年―1825年的湖泊面积之比。根据表格数据可得,1644年到1998年洞庭湖面积不断减少,其人为原因是围湖造田和植被破坏;1999年到2009年湖泊面积增大,其人为原因是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后的退耕还湖。湖泊具有蓄水防洪、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大量种植杨树将对湖泊的生态功能造成影响。

【答案】(1)1644年到1998年洞庭湖面积减小,其人为原因是围湖造田和植被破坏;1999年到2009年湖泊面积增大,其人为原因是退耕还湖。

(2)在湖泊洲滩上大面积种植杨树会使湖泊行洪、泄洪能力下降;挤占本地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影响生物多样性。

(2)全球变暖。燃烧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大面积毁林,尤其是热带森林;温室气体的排放等都会产生温室效应,造成全球变暖。全球变暖会使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改变各地干湿状况,使低纬度地区农作物减产,高纬度地区农作物增产;影响水循环,增大蒸发,改变区域降水和降水分布格局,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因此,我们应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进行清洁生产,植树造林,提高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活。

例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二氧化碳地质埋存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前景的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手段之一,强化采油回注储存是其主要形式。强化采油回注储存是指把二氧化碳作为驱油材料注入油气田中,这一方面能加大压力,另一方面由于二氧化碳易与油混合,流动性强,能使藏在较深层或岩缝里的石油“涌”出地表。

简述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人为原因和将二氧化碳进行强化采油回注储存处理的好处。

【解析】人为地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破坏植被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采取一定手段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治理全球变暖的主要措施之一。将二氧化碳进行强化采油回注储存处理可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利于油井出油,能够避免石油采空区发生地面塌陷。

【答案】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人为原因是:人类大量燃烧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破坏森林,使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减少。将二氧化碳进行强化采油回注储存处理的好处是: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弱温室效应;增加油田压力,利于石油开采;避免石油采空区发生地面塌陷等。

(3)酸雨蔓延。人类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及冶金过程中排放的酸性气体会形成酸性雨、雪、雹、雾等,酸化土壤,影响农作物和森林生长;酸化河流、湖泊,危害水生生物;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因此,我们应回收酸性气体,对化石燃料进行无硫处理,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倡导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

(4)臭氧层破坏。主要分布于两极和青藏高原上空,是因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杀虫剂等而造成的。这些物质能与臭氧发生反应,破坏臭氧层,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强,损害人体免疫系统;危害海洋生物,破坏农林牧渔业。因此,我们应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能与臭氧发生反应的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

(5)光化学烟雾。主要分布于不利汽车尾气扩散的谷地和大城市,如洛杉矶。汽车尾气(含有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在夏季的强光作用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混合气体,降低大气能见度;刺激人的眼、喉、鼻,使人头痛、呕吐;损害植物生长。因此,我们应控制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保持道路通畅,使用清洁能源。

(6)水土流失。主要分布于降水集中、植被稀少、土质疏松、地表起伏大的地区。水土流失会使表层肥土流失,造成土壤贫瘠,农作物产量下降;使地表变得破碎;淤积河湖,引发水患。因此,我们应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严禁开垦陡坡地,做好小流域综合治理。

(7)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

(8)白风暴(白沙尘暴)。主要分布于盐碱化严重地区,如图兰平原(咸海)。这是由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土地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或咸水湖面积萎缩湖底盐碱结晶形成的盐分,在风力搬运下而形成的。白风暴(白沙尘暴)会恶化生态环境;加剧土地盐碱化,降低生产力;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我们应改良耕作制度,合理灌溉,规定注入咸水湖河流的合理用水量,植树种草。

(9)赤潮(水体富营养化)。主要分布于江河、湖泊、近海,赤潮是世界性海洋灾害,尤其是对于较封闭平静的海区。农田径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里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这使得藻类等水生植物大量繁殖。赤潮易在气温高,海域相对封闭,海水扩散、自净能力差的近海发生。赤潮中的水生生物大量繁殖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鱼类缺氧窒息,大量死亡。因此,我们应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控制污水排放量,实施污水处理,使用无磷洗涤用品。

(10)生物多样性减少。这是由于人类滥采滥捕生物资源,毁林开荒,占用生物栖息地,污染环境而造成的。生物多样性减少会使物种消亡,基因库存大减;生态恶化;人类的生存空间和选择余地缩小,危及人类未来的生存。因此,我们应严禁滥采滥捕生物资源,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一切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施可持续发展。

(11)外来物种入侵。外来物种入侵是指生物物种由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外来物种入侵会使农林产品的产值和品质下降,增加成本;危害生物多样性,侵占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因此,我们应加强检疫工作力度并建立外来物种疫情报告体系和信息共享体系,建立跟踪监测制度,完善风险评估制度,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12)地面沉降。过度抽取地下水会使地面沉降、塌陷,破坏建筑物和其他地面设施。因此,我们应合理抽取地下水,实施雨季回灌。

(13)沿海地区盐渍化(海水倒灌)。海水会因海啸、潮汐经河流入海口逆流涌入河道,污染淡水,或因人类过度开采地下水而沿地下进入,破坏沿海地区地下水资源。因此,我们应合理开采地下水,实施雨季回灌,修建防潮大堤。

(14)环境污染。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时,就会导致环境污染,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我们应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依法防治污染,实施达标排放,提高公民防污、治污和抵制污染的意识。

(15)海洋石油污染。主要分布于沿海水域及主要航海线路上。石油泄漏后,油膜会覆盖海水,造成海洋生物死亡。对此,我们应喷洒强效洗涤剂,使石油迅速分解;播撒粉状石灰,使其沉降;利用麦秆等物质吸附石油。

(16)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衡、资源破坏等。因此,我们应加强监测,提高抗灾能力,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篇8

A.从西南流向东北B.从东北流向西南

C.从北流向南D.从南流向北

2.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①线和②线两个方案,②线方案与①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B.坡度较平缓

C.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

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

2009年7月22日上午9时左右(北京时间),千年一遇的日全食自西向东扫过我国长江流域(如下图阴影所示)。读图完成3~4题。

3.日全食发生当日,下列四城市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昼最长的是

A.北京B.上海 C.武汉 D.成都

4.当武汉市7月22日上午9时24分出现日全食现象时,纽约时间(西五区)是

A.7月22日22时24分 B.7月21日14时24分

C.7月22日20时24分 D.7月21日20时24分

5.下图为某河相对流量过程曲线示意图(以雨水补给为主),该河流域内的气候类型不可能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从2008年12月1日开始,意大利威尼斯连降暴雨,让原本就不断下陷的地层遭遇雨水持续灌入,据专家观察威尼斯近100年来累计下沉了23公分,将来会有消失的可能。据此回答6~7题。

6.这是意大利威尼斯22年来最严重水灾,城市中心95%地方被洪水淹浸,著名旅游景点圣马可广场水深至腰,名符其实称得上“水都”,意大利威尼斯水灾最可能的原因是

A.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B.高山冰雪融水

C.受到锋面气旋控制 D.台风导致风暴潮

7.威尼斯地层不断下沉,在将来会有消失的可能,其理论依据是

A.火山爆发,被熔岩覆盖

B.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C.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D.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

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据此完成8~9题。

8.1月,图中A地盛行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9.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A.A地高温多雨B.B地寒冷干燥

C.C地形成高压中心D.正值1月份左右

10.沙漠地区出现如图所示景观体现的是

A.山地的垂直分异

B.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D.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在地质年代较老的褶皱构造地区常出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现象。下图为地形倒置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按地形倒置形成的时间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②④① D.①④③②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地形是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B.岩层弯曲变形越强烈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

C.岩层的抗风化能力越低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

D.背斜顶部受挤压作用,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

读山东省2003年与预测2030年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完成13~15题。

13.2030年与2003年相比,下列说法最可能的是

A.出生率上升 B.死亡率上升

C.人口总数下降D.自然增长率上升

14.2010~2020年,山东省人力资源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①就业压力大 ②养老负担重 ③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④数量短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5.下列产业的布局受技术人才影响较小的是

A.信息产业 B.芯片产业

C.高级时装业 D.印刷业

下图中,①为“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②为“该市城市规模的变化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①图中地价变化的原因和②图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A.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展中国家

B.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达国家

C.城市规模变小,发达国家

D.城市规模变小,发展中国家

17.②图反映了该市

A.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B.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发展缓慢

C.许多人和企业从市区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

D.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据此回答18~19题。

18.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体现了

A.自然地理环境的共同性

B.自然地理环境的持续性

C.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D.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下图表示某市城市活动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异,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城市空间最合理的利用方式分别为

A.电影院、厂房、住宅、银行

B.零售店、电影院、厂房、办公室

C.办公室、零售店、住宅、厂房

D.批发市场、办公室、住宅、零售店

二、综合题(共3小题)

21.读中国及周边地区2007年12月20日0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②两处的气压值分别为:① hPa;② hPa。

(2)图中④处此时的风向为 。

(3)图中M、N两线是形成的两个锋面,则表示暖锋的是,对应下图中的。

(4)若图中锋面N快速移向乌鲁木齐,对所经过地区可能造成的危害是(多项选择)

A.大风降温,造成农牧业受损

B.冰冻雨雪,阻隔交通

C.流感、哮喘等发病率上升

D.引发狂风、赤潮

(5)下表为该日广州、武汉、太原、沈阳和海口五个城市的天气状况,根据图中的信息推断并把五个城市的名称填入下表相应处。

22.根据下面材料回答。

材料一 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现在,人们谈及我国所取得的经济发展成果时,多与改革开放相联系。其实,“人口红利”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红利的正面效应。按照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点,人口红利可依次分为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的三个不同阶段。在第二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人口抚养负担轻,人口生产性强,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这种潜在贡献就是人口红利。所谓“人口红利”期,是指这种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的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

材料二 甲图“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和乙图“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1)据图可知,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2)简述人口红利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并指出“人口红利”期容易出现的社会问题。

积极意义: 。

社会问题: 。

(3)每个国家在经历人口红利时代后,必然遭受相应的人口老龄化之苦。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据图示,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段在。

(4)据预计,2010年至2040年将是中国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时期,也将是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时期,你认为该如何应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2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武广高速铁路为京广客运专线的南段,位于湖北、湖南和广东境内,全长约1068.8公里,投资总额1166亿元。2009年12月9日试运行成功,26日正式运营。列车最高时速可到394公里。

青藏铁路线南段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千米,“以桥代路”的长度达159.88公里。京沪高速铁路“以桥代路”的长度更高达1061公里,占全线长度的80%。

材料二 青藏铁路南段示意图(下左图)

材料三 武广高速铁路示意图(下右图)

(1)青藏铁路与武广高速铁路的建成通车主要依赖于哪两个条件?

(2)武广高速铁路城市间线路走向更平直,请分析其原因。

① ;

② 。

(3)下列有关两条铁路沿线叙述正确的有(多选)

A.青藏铁路沿线地区冬季受寒潮影响大

B.武广高速铁路沿线地区夏季受春旱影响大

C.青藏铁路经过省区农业以高寒畜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

D.武广高速铁路经过省区农业以混合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为主

E.青藏铁路沿线新能源丰富

F.武广高速铁路沿线常规能源资源丰富

(4)我国南北向已有多条交通干线,为什么还要修建武广高速铁路?

一、选择题

1.A 2.C 3.A 4.D 5.B 6.C 7.B 8.D 9.D 10.B 11.B 12.A 13.B 14.A 15.D 16.A 17.C 18.A 19.D 20.C

二、综合题

篇9

环境工程课程内容多、覆盖面广,其内容主要包括:环境和环境问题,生态学基本知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资源保护,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水污染及其防治,固体废物污染及其防治,其他污染及其防治,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标准,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等内容[1-4]。涵盖的知识面相当广泛,每一章都是经过压缩的,是各个分支的简述。因此,针对非环境专业的学生,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重大挑战。安徽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分为2个方向,即煤矿方向和安全管理方向[5];不同方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和关注点各有不同。前几年,安全工程专业开设的环境工程课程仅针对安全管理方向的学生,自2010年起,将其调整为面向所有的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因此,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高教学质量的要求。

2课程教学的困境

2.1不同方向学生学习的关注点不同

安全工程专业煤矿方向和安全管理方向学生,对环境工程课程的关注点不同,如煤矿方向的学生认为煤矿行业产生污染是不可避免的,关注环境和保护环境的作用,而安全管理方向的学生的观点则相反。因此,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2.2授课学时少,课程内容多

一方面,内容泛而多,涉及环境领域的各个分支,包括环境的相关原理、工程技术和管理知识;另一方面,该课程仅有32个学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讲解全部知识点,并达到教学目的,是一个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2.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对单一

众所周知,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地“满堂灌”,学生没有任何参与;同时,多媒体工具使用单一,只是用幻灯片照搬教材。这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如何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

3课程教学改革

3.1教学内容改革

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根本,广泛收集资料,加工提炼,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以环境事故案例为起始,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增加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和新颖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合理规划课程,精心编排内容,根据社会发展形势不断更新参考教材内容。如:将环境工程课程内容整体划分为3个模块:环境工程基础知识模块,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模块和环境管理模块。其中,将第1模块重组为环境工程概述,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环境保护与资源保护和生态学基础4个部分;第2模块重组为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水污染及其防治,土壤污染及其防治,噪声污染及其防治,固体废物污染及其防治和其他污染及其防治6个部分;第3模块重组为环境管理综述,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监测3个部分。这种内容体系清晰完整的模块易使学生把握整个课程的脉络。每个模块以教材为核心,多方参考各种书籍,适当调整,内容增减有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学生自学的空间,另一方面,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广泛查阅、多方参考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每个部分内容都从事故案例开始,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进而展开具体内容。在具体讲解每个部分内容时,着重阐述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如生态学的相关概念和各种污染的治理措施等。同时,在环境相关管理和工程技术方面采用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阐述,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发现,给予其施展自我的空间。理论联系实际,以问题和探讨的方式,将所讲授的内容和生产生活实践紧密联系,使学生学以致用,加深理解和掌握,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课程特点,适时调整和更新教学方法,充分整合各种资源提高教学效果,使陌生变成熟悉,枯燥变成生动。另外,教师应以充分的准备积极投入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采用启发式教学,结合每章的核心内容,采用提问和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形成“问题驱动”课堂教学模式[6]。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7]。从而增加了课堂兴趣性,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性,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多与学生沟通,一方面广泛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意见,以便及时修订和调整,真正实现教学改革的实效性;另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使学生快速融入到环境工程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图片和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增加教学的信息量和内容的趣味性和新颖性。在每章开讲之前让学生观摩简短的教学视频(事故案例、防治技术、相关新闻报道等),改变以往的从理性到感性认识的教学模式,预先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专业的使命感,如,温室效应的视频、水的重要性视频、酸雨的危害视频和低碳世博视频等。特别是关于各种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其每个章节前都有相关的图片信息内容,这些图片作为第一冲击激发了学生想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的欲望,同时在具体内容阐述中也有相关图片和视频信息,以增加课程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针对个别章节和时下社会环境主体,增加几个小专题———图片集锦(附说明),如“坎昆会议专题”、“中国旱灾”、“日本地震专题”、“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和“这个地球怎么了”等。既贯通了所学知识,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民生的社会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应及时认真地批阅学生的作业,并给予评定,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从学习态度到学习方法、科学精神等方面加以引导,真正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p#分页标题#e#

3.3考核方式改革

篇10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现状简述

笔者查阅了大量国内外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文献,简单概述如下。

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英国。20世纪70年代早期,英国《会计学月刊》(Journal of Accounting)刊登的两篇论文――《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F.A.Beams,1971年)和《污染的会计问题》(J.T.Marlin,1973年) 揭开了环境会计研究的序幕。环境会计的出现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了又一个了解企业环境破坏、环境保护方面信息的途径。在环境会计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际组织、各国会计专家学者和会计实务工作者对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美、日等发达国家还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成效。

笔者曾在《我国环境会计研究现状与展望》一文中对环境会计研究的期刊论了简单统计,如表1和表2。

从表2可以看出,2000―2007年,我国学者公开发表的关于环境会计的期刊论文达865篇,其中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期刊论文数量仅次于基本理论方面,占20.92%。可见,环境信息披露是环境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阵地。

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会计界都试图构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这方面卓有成效的当推美、日、加等发达国家及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组(ISAR)及全球性报告促进行动组织(GRI),我国也制定了相应的规范标准。

加拿大是在环境会计领域最先进的国家。2003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了《环境成本与负债:会计与财务报告问题》,涉及的议题有环境成本与损失的认定以及资本化或费用化的问题,环境债务承诺的确认与计量问题,由于环境原因引发的资产修复问题,环境成本、债务、承诺与会计政策披露问题,未来环境支出与损失披露问题等;2005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了《环境审计与会计职业界的使命》的研究报告,为会计界参与环境审计提供了指南;2006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正式出版了《环境绩效报告》(2006),它的主题是:应如何列示和披露对外报告环境绩效,以便为公司提高哪些与如何提供环境绩效信息提供指南。

联合国国际会计与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从1989年开始致力于环境会计与信息披露的研究工作。1991年3月ISAR发表了《出于对政府及信息利用者的考虑的结论》,这是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第一份建议书,首次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问题作出了规定。1997年12月,ISAR又了《企业层次的环境财务会计和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份环境会计与报告的国际指南,指南对环境信息披露给出了一个框架。1998年2月, ISAR讨论通过并公布了《环境成本与负债的会计与财务报告》,这是国际上第一份系统化、完整化的关于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系统、完整的国际指南。

全球报告倡议行动组织(GRI)成立于1997年,它一直致力于制定一个企业层面上的包括环境、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的报告框架。1999年3月,GRI公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公示草案:一般性的解释及引导测试》,并从此开始了该草案的实行测试阶段。测试运行近一年,全球有20家机构采用该指南编制了可持续发展报告书。到2000年,GRI正式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2002年,GRI对指南进行了修订,修订后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第2版)》,称为G2指南。2006年10月,GRI又对指南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并了最新版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第三版)》,称为G3指南。G3指南包括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

鉴于我国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7)》显示,环境污染已经对公众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60.7%的公众对食品安全最不放心、39.7%的公众担忧“装修涂料安全”、 25.8%的公众对于本地区的空气质量“气”愤满膺、41.8%的公众把服装材料污染视为“心腹之患”。2007年4月11日,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并从2008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在国务院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之后,我国政府部门的第一部有关信息公开的法规,也是第一部有关环境信息公开的综合性部门规章。这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政务公开、强化环保和企业责任意识、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行文至此,笔者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少学者谈到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缺陷,其中中心话题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缺失或者不健全,没有可操作的环境会计准则。其实这是传统会计解决问题的一个思维范式,即从规范和统一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有了统一的标准,才有可比较的口径,才能付诸实施,并能监督和考核。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视角局限于传统会计,试图通过对传统会计的修改和补充来找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良策。我们是否可以大胆一点,打破传统的研究范式,启用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以新的视角来研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这个难题?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试图探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质。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本质――对环境权的捍卫

人们把受托责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作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笔者认为与其说这些理论基础导致或促进了环境信息披露,不如说它们是对人与自然、企业与自然契约的重新审视,体现了对环境权的珍视。

(一)受托责任理论对环境权的捍卫

受托责任观是现代财务会计目标的两大主流观点之一。资源的管理者对社会承担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社区环境、提高社会整体福利的责任(Chen,1975;陈玮,1993)。资源的受托者负有对资源的委托者解释、说明其活动及结果的义务(Ijiri,1975)。受托责任的含义大致分为:1.资源的受托方接受委托,管理委托方所交付的资源。受托方因此承担了合理、有效地管理与应用受托资源,使其尽可能地能保值、增值的责任;2.如实向资源委托方报告其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和结果的义务;3.作为资源受托方的企业管理当局,还负有重要的社会责任:最大限度地保持并提高企业所处的社区的良好环境、有效地利用并培养人力资源等等(葛家澍、刘峰,2003)。根据契约理论,企业是一个契约的集合体,企业跟股东、管理者、债权人、政府、社区等等都订有资源托管的契约。既然有资源托管的契约,企业就自然要承担起受托之责。在目前环境危机日益加重的年代,企业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和各阶层利益的汇合体,负有管理和改善环境的法定和道义上的责任,到了一定时期,企业应该通过某种媒介,向社会公开其履行环境受托责任的过程及结果的信息,以便给相关各方面一个交代,并解除自己的责任。现代企业对环境资源的价值认识越来越深刻,环境资源作为企业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仍需委托人进行有效的管理。政府、投资人、社会公众等将环境资源委托给企业,企业作为环境资源的使用者,有不对各委托人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责任;如果企业没有尽到委托之责,造成了损害,就有受到惩罚或提供补偿的责任,因为企业此时侵犯了社会成员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环境权。

(二)可持续发展对环境权的捍卫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日益严峻,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已经因环境污染而受损,人们不得不开始反思发展的代价及其未来。传统的发展观认为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是无法调和的,于是人们在追求经济增长的产值时,选择了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这种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收入”为特征的发展观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既破坏了环境,也有损于发展。人类历经无数次环境污染的痛楚后,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的经济行为应当与自然发展相协调,强调当代人在追求目前发展与消费的同时,应力求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的机会平等。这种追求代内和代际平等的发展观,使得整个社会成员更加看重自身所处的环境的优劣,他们有追求良好环境的权利――环境权。这种形势下,企业若不考虑可持续发展,对环境的破坏超过了社会成员的容忍度,随时都有可能被诉法庭的危险。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兼顾环境权和企业发展权

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完全不侵害社会公众的环境权不太现实。在环保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企业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发展权,它必须确保公众对自身所拥有的环境权满意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

既然环境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它就应该受保护而不受侵害。即使它受到了侵害,也应该有寻求法律救济的权利。从环境权人权的本质上来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其实质是对社会公民享有良好生活环境的基本权利的侵害,这种侵害是要付出代价的;同时在合理范围内,企业又有合理利用环境自然的权利。这样,企业提供环境会计信息就是一种神圣而不可推卸的义务,这也是将环境权从宣示到应然状态的一种好方法、好途径。通过环境会计信息的真实披露,企业把生产经营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及其对破坏的补偿和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情况向政府、投资人和社会公众披露,这样体现了对社会环境权的珍重。即使企业的活动对环境权造成了侵害,由于企业向政府和社会公众公布了这方面的信息,让政府和社会公众来监督企业的行动,一定程度上也能得到政府和社会公众的谅解,当然这种对环境权的损害是有一定限度的,不能超出社会公众的忍耐程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捍卫整个社会的环境权,同时又兼顾了企业的发展权,当然企业管理层及其家人也是被捍卫的环境权的受益者。

三、对环境会计信息现有披露模式的思考

在这一部分,笔者将简单地阐述本文第一部分提出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新的范式来研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难题。

现有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模式大体上有两种:一个是补充模式,即企业利用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主要报表及其附表和年度财务报告,添加环境会计内容来进行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另一个是独立模式,即采用一定的方法和形式,不调整现行会计报告而另外单独编制的,用来反映企业及其所属业务部门和生产单位在其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环境影响,以及为了减轻和消除有害环境影响所进行的努力及其成果的书面报告。这种报告通常被称之为环境报告书,它主要包括组织简介、环境报告和补充报告三部分内容。此两种模式都在企业得到了应用。我国企业采用的主要是补充模式,国外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运用独立模式,都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环境效益。笔者认为现有的两种披露模式都有一个隐含的假设:使用者的需求是已知的,并且被非常充分地确定,这样,能够推断地得出并为有效的和有用的决策模型提出最佳输入值,企业的通用环境信息报告能满足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环境会计信息需求。在这个假设下,企业无论采用何种模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都是经过了特定加工的过程的,在加工过程中难免有主观因素,造成对信息的有意或无意的删减和失真。

而事实上,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者有投资人、政府、债权人、社区和社会公众等,他们对环境信息的需求是不一样的,通用的环境会计信息报告是不能满足各信息需求者的需求的。因为环境会计数据有很多的和不同的用途,所以不可能指定对范围广泛的可能用途来说是最佳的输入值。对每一个具体的用途,不同的使用者利用范围广泛的各不相同的决策模型,这些模型的差异到现在为止一直无法详述、定义或确定,而且,经济学家和会计师都不能提出理论上正确的决策模型(Sort,1969)。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舒适环境的权利,这种权利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法量化的,需求也是各异的,难以统一标准,按照现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披露的信息是很难满足每个社会成员在捍卫环境权方面的信息需求的。因为他们所处环境不同、知识水平不同、决策者心智也不同,某类用户所喜欢、适用的信息未必是另一类用户所喜欢和适用的。顺着这个思路,笔者提出:把企业的环境活动按照其原本的状况真实地向社会公布,而不通过会计人员对其进行加工处理,针对企业的环境活动,可以用一个或多个因素或特征来描述,用会计数据来表现其特征,让环境会计信息需求者根据各自不同的决策模型进行数据的输入和处理,然后作出决策。很显然,这在减少信息删减和失真方面大有裨益,更能满足环境会计信息的不同需求者的信息需求,同时解放了会计人员,让其腾出时间和精力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由于减少了对环境会计信息的后期加工,披露其基本特征的原始环境会计信息,有效地避免了在不同文化下对同一环境会计事项的不同理解,反映出每项环境活动所蕴含的基本特征,使会计真正成为一种全球通用的商业语言,这也是环境问题跨国界,需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理解和支持。

笔者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本质界定为――对环境权的捍卫,这才是我们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终极目标。希望会计人在研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时关注环境权,从而引起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目的和研究方法上的重新思考。诚然,上述的讨论仅是笔者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粗浅和不成熟的看法,有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比如,笔者提出了要改变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但是对于改变后的信息披露模式的具体构建却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 唐洋,陈东升.我国环境会计研究现状与展望[J].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6):48-51.

[2] 吕忠梅.论公民环境权.司法部直属院校“八五”期间优秀论文集[C].法律出版社,1996:309-310.

[3] 陈泉生.环境时代与宪法环境权的创设[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