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农业发展经验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业发展经验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农业发展经验

篇1

农业内部物质的循环利用传统农业是一个没有废物产生的系统,几乎所有的副产品都被循环利用。例如,骨头、羽毛、秸秆和粪便通过堆肥回田,旧房子的泥砖也是良好的肥源,剩饭剩菜饲喂禽畜后过腹还田。烧饭剩余的草木灰也被用作肥料。

外部物质的收集利用在传统农业中,也收集外部物质用于农业,例如,鱼塘的淤泥每年挖起来用于附近的农田,在靠近农区的江河中挖河泥、河沙用于改造农田,海边的贝壳、山上的石灰石、钟乳石、硫磺、村边的树叶和草都会成为被收集的对象。

绿肥生产与利用我国早在1750年前就懂得通过种植绿肥作物来达到肥田的目的,使用的绿肥包括绿豆、红花草等。农民还用小麦和大麦压青[5]。

用地养地结合的耕作制度我国的农业从春秋战国开始就由休耕制进入连作制。合理的耕作制度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维持土壤肥力的重要方法。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垄作方法。在公元前89年汉代就有在同一田内实行位置轮换的“代田法”,还有集中管理田间小区的“区田法”[3]。目前,在南方实行的耕作制度主要是以水稻为主的稻田一年多熟制。这种耕作制度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热量条件和水分条件。在季风环境下,水稻田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减少有机物分解速度,提高固氮蓝藻等固氮生物的固氮能力,水稻和旱田的轮作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稻田还可以实行稻鱼、稻鸭混养系统。北方以种植玉米、小麦、棉花为主,实行禾本科和豆科作物的间种、套种、轮种。明朝末期的《农政全书》中记载了杉树与粟、麦实行林粮间作的种植方式。

粪肥的循环使用传统有历史记载表明,我国甲骨文时代就有象形文字“屎”,说明在商朝就有开始使用粪便的实践[3]。进入战国时期,农业从休闲制转向连作制,使得农家肥使用相当广泛。查阅先秦诸子文献可以发现有文字记载“粪田”。比如,韩非子在《解老》中记载:“积力于田畴,必且粪溉”[3]。同时在《说苑•建本》中提到“孟子曰:人知粪其田,莫知粪其心。粪田莫过利苗得谷,粪心易行而得其所欲”。由此可见,在秦汉时期就有将人厕和猪圈设在一起的实践。文献中“囤中熟粪”的表述,说明当时已经有堆沤加工的农业实践[3]。关于使用方法的介绍,包括有作种肥、基肥和追肥的记载,可参考《氾胜之书》中记载的“骨汁、粪汁浸种”的方式。到明清两代,煮粪方法和混合肥料的制作方法发展成熟。徐光启提出了煮粪,此法是把粪放入锅里煮沸,牛粪加上牛骨,人粪要加人发。徐光启还发明了蒸馏法,即烧酒法,取其馏水用之,煮粪肥力同“金汁”,馏水则同“百倍金汁”,锅里熟粪再埋一两年,又是金汁。在《国脉民天》中记载的混合肥料的制作方法是:“大黑豆一斗,大麻子一升(炒半熟碾碎),石砒细末五两,上好人、羊、犬粪一石,鸽粪五升。将上拌匀,遇暖和时,放缸内封严固,埋地下四十日取出,喷水晒干,加上好土一石,再拌匀”[3]。施肥提倡的“三宜”分别是“时宜、土宜、物宜”。“时宜”中提到春夏秋冬四季用肥之道,“春宜人粪、牲畜粪”,“夏宜草粪(堆肥)、泥浆、苗粪(绿肥)”,“秋宜火粪”,“冬宜骨哈、皮毛粪之类”。“土宜”是指“土宜者,气脉不一,美恶不同,随土用粪,如因下药”。这说明施肥前要考虑土质,根据土壤质地用肥事半功倍。“物宜”阐明作物适宜的肥料以及搭配使用方法,比如粟宜用黑豆粪、苗粪,蔬菜宜用人粪、油渣之类[5]。传统农业习作方式一直沿袭至今,并且深深影响现在农村农民的农事行为。人粪尿是我国农村一直以来普遍使用的肥料。主要的使用方法有3种:经过一段时间粪坑发酵后,直接用于目的作物作基肥及追肥,比如农作物和果树等;另一种方法是变成堆肥使用,通过与作物秸秆堆沤发酵产生堆肥,一般用作基肥;还有就是将人粪尿直接用于鱼塘养鱼。20世纪80年代初之前,城镇的人粪尿通常全部运回乡村使用。在广州,进城拉粪的农民每逢中秋等节日,都会为户主送去芋头、番薯等农产品以表感谢。而且在武汉、北京等地于1949年前还形成了由粪商经营的商业化运作模式[6-7]。

传统农业的有害生物控制技术

害虫控制技术历史上,控制蝗虫注重治本,实行对低洼积水的蝗虫繁殖地进行落干来清除。小麦椿象可以通过种植芥和种麻来驱除,还可以用芥末拌种来防治[8]。水稻害虫的防治通过冬天清除田边杂草,以减少越冬虫数。还可以通过混合施用烟梗与草木灰或在稻根斜插烟梗来实现。稻叶蝉和稻飞虱的低龄阶段,在无风的傍晚,通过水面加少量油,抖动植物使虫落入水中。用蚕粪作基肥或用芝麻渣作肥,可以减少稻田虫害。防治稻田螟虫可以用芥子油或石油涂于茎叶,或用芸薹菜的水浸出物灌于稻株中。用灯光或火诱捕飞蛾。稻田养鸭、青蛙、鱼,有利于减少虫害。棉花通过与水稻轮作,或者积水过冬可以消灭虫害。防治棉田的地老虎幼虫可以通过翻耕暴露,令天敌捕食,还可以用火诱捕成虫。为了引诱棉田害虫,种植时每25行棉花种5行玉米,并于成熟前烧毁玉米,以清除被诱捕的害虫。甘蔗种植前用温水浸种,可以去除虫卵,苗期可以通过石灰硫磺水浇根除虫。蔬菜地种植百部,可以驱虫。蔬菜虫害防除还可以使用苦参根和石灰水,或桐油与粪水混合物。果树螟虫用杉木塞洞可以使虫死,也可以用硫磺烧之。在种树时,置大蒜和甘草与根下,可以防虫。柑橘果园放蚁防虫,“种花先养蚁”以防虫。芝麻挂树上可以避衰衣虫。在冬至后的寒冷季节,使用鱼腥水浇果木可以使虫落地,减少来年虫口[9]。

病害控制技术水稻病害防治可以通过减少施肥和中耕后落干一段时间来达到目的。夏季插秧后,使用石膏可以减少死苗。为预防麦类黑穗病,用盐水选种或澄清的木炭水浸种1d或温汤浸种5min,还有换地种植等办法。棉花通过与水稻轮作减少病害。

杂草的防治办法人工中耕除草是传统农业最常用的方法,也可通过施用松、柏、钩吻、食芹、桂花、芝麻、蚕沙、羊粪、石灰、牡蛎等来减少杂草[10-11]。为了减少新垦地的杂草,明代朱国桢的《涌幢小品》记录到:“开荒时,先种芝麻一年,后种五谷,盖芝麻能败草木之根”[12]。

鼠鸟害的防治技术用假人驱赶鸟,用胶粘鸟,用水覆盖稻种防鸟。用黄鼠狼、猫、猴、蛇等捕鼠。养松鼠驱赶家鼠。用牛粪涂箩筐装米可以防鼠。

我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和农业中的系统构建

“三才”和“三宜”思想“三才”思想是指天、地、人的和谐、统一思想。如《荀子•富国》中写道“: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齐民要术》中提出“,上因天时,下尽地利,中用人力”,“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三宜”思想是指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13-14]。《农书》中指出:“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而无所差失,则事半功倍矣。”

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荀子•王制篇》中提出“: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鳄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战国时期的《逸周书•大聚解》中记录夏禹的禁令是“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构建农业生态系统的实践在北宋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介绍了养羊和养鱼结合的例子,在清代《常昭合志稿•卷48轶闻》中描述了一类种养结合的系统:“凿其最佳为池,余者围以高塍劈而耕之,岁入视平壤三倍。池以百计,皆畜鱼,池之上架以梁为笈舍,畜鸡豚其中,鱼食其粪易肥;塍之上植梅、桃诸果属;其于泽则种菰诸蔬,皆以千计。”在珠江三角洲,从16世纪初就形成了著名的基塘系统,并逐步扩展。到18世纪由于蚕丝贸易的发展,使该地区的桑基鱼塘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桑茂、蚕壮、鱼肥大,塘肥、基好、残剑多”的现象[15]。

篇2

美国农业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农场主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来经营农场,农场十分重视市场信息,各级农业部门积极提供农业信息服务。美国农业部规范市场交易行为,为农产品运销加工营造公正公平的市场交易环境。荷兰十分重视市场体系建设,遍布全国的花卉拍卖市场,为供需双方提供直接交易的场所,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加快了鲜活产品的流通速度。荷兰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开拓农业的国际市场,使之成为欧洲大陆农产品分销中心。澳大利亚面向市场发展农业,确定农业产业和区域布局,还通过拓展休闲农业,带动农副产品加工、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为了保持本国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澳大利亚积极倡导农产品国际贸易自由化。

2.促进农业专业化分工,形成产业集群化发展

法国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将不同农作物和畜牧生产集中在适宜区域,形成了不同的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农业分工实现了区域专业化、农场专业化和作业专业化。高度的农业专业化分工,促进了法国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使法国的农业由弱变强。美国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在畜牧业、园艺业中出现了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农业工厂化生产,农产品向适宜区集中生产的趋势稳步强化,形成了优势明显的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玉米、大豆、葡萄、棉花产业都呈现集群式发展。园艺业之所以成为荷兰的朝阳产业持续走强,是因为推行了花卉集群生产与管理。大量与花卉产业相关的企业、产品和服务通过合作与配套,在荷兰威斯兰地区形成了共生互补的“花卉群落”。依靠产业集群化发展,荷兰园艺业形成了高效完整的产业链网络,竞争优势突出。

3.加强农业科研开发,健全科研推广体系

法国不仅建立了多类型的农业研究机构,而且还培养了大批农业科研人员。葡萄酒是法国的一大特色农业,众多的葡萄酒研发机构与葡萄生产部门联合密切,许多大学教授也是酒庄庄主或负责人,政府对葡萄酒科研和技术人员的培训补贴高达90%。温室农业是荷兰农业的亮点,温室中广泛采用了现代工业技术,包括机械技术、工程技术、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保证了园艺产品的质量,产生出巨大的经济效益。荷兰的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80%,发达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系统为农民提供了雄厚的科技支持。面向市场、尽快将科研成果商业化,成为澳大利亚科研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澳大利亚拥有先进的农业科研网络和健全的推广体系,并高度重视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的培训,各州都有对应的培训委员会,联邦和州政府给予培训资助。

4.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实施严格标准化管理

为了提高农产品质量,澳大利亚建立了较完善的农业标准体系,包括产品品种、质量等级、生产规程、运输储存等方面的标准,农业标准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标准中的各项技术指标力求量化,有利于准确的检验和测试。法国实施严格的标准化管理,并以法律形式加以保护。如法国葡萄酒的分级是终身制,不同级别对土地、产量、品种、酿造工艺都有严格的限制,并且每年都抽样检查,对不合格者降级。荷兰通过健全质量监控机构、制定严格质量标准、实行质量认证制度和产品质量信誉认可等措施,来确保花卉产品的质量。不同花卉产品的质量标准,由相关花卉中介组织根据产品质量法案分别制定,由国家植物保护局、国家植物检验总局和国家新品种鉴定中心等政府机构颁发产品质量认可证书后,产品方可上市交易。

5.发挥好中介组织作用,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澳大利亚有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不仅政府、院校、科研、媒体、企业等从不同角度为农业发展提供社会化服务,而且各级协(学)会及行业组织也为农业发展提供各种社会化服务。农协除了充当农民利益的代言人外,服务主要集中在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帮助农民进行会计核算和分析农产品产销行情、与农民签订购销合同等方面。荷兰的农业合作社,为农业提供国际市场的社会化服务,主要组织包括采购合作社、信用合作社、销售合作社等。荷兰还有许多的行业协会、商品协会,以加强农场主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美国农业部,既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力参加者,又要协调和保障农业服务体系的正常运行。美国为农业服务的各种组织和公司,从农用物资供应、农业生产、农产品收购、储运、加工、包装和销售等所有环节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6.强化环境和资源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多年来,澳大利亚一直致力于推动本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此,不断加强土地、水、矿产、森林等生态资源的管理,增强土地肥力,保持生态平衡,促进植被优化和提高;努力改善水质,推行节水系统;努力减少工业和城市垃圾对农业环境的影响,努力减少农药残留、化肥、重金属对农业的污染等。早在1989年,荷兰就制定了“国家环境政策计划”,通过立法、政府计划和税收等强化对环境的保护。农产品产销都要在市场上通过环境质量认定来显示身价。近年来,荷兰大力提倡和发展有机农业,有机农业耕作面积每年平均递增30%以上。美国提出“可持续农业”新农作制度,要求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对农村土、水、种、肥、药、电、粮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统筹谋划和系统开发。在美国,农场注重养殖业与种植业之间在饲料、肥料等方面的相互促进与相互转化,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提高了土壤肥力;残茬还田免耕法的实施和推广,明显减少了化肥用量,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地保持了水分。

二、目前中国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通过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中国特色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特色农产品的种类和产量不断增加,形成了许多特色农产品种植和养殖基地,造就了一批知名的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业品牌。特色农业品牌的形成是特色农产品开发的关键,也是特色农产品产业化成果的体现。许多地方扶持从事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方面的农业龙头企业,延长了特色农业的产业链,促进了特色农产品的转化增值。但是,中国在发展特色农业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经营粗放和服务欠佳

在中国特色农产品的开发过程中,长期以来粗放的经营管理方式,造成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低下。政府的服务功能还没有很好发挥出来,尤其在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的初级阶段,完善的政府服务功能更是不可缺少。例如,一些地区的农业标准化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大部分地区的农业标准化管理水平还很低。生产标准化的不足,是导致农产品品质波动的重要因素。这一方面是由于农户没有充分认识标准化管理的意义;另一方面是在缺乏相关产业化企业和农户组织的地区,基层政府重视程度不够、服务意识不强,对农户的指导工作不到位。

2.产业链短而单一

从纵向上看,中国特色农业的产业链还比较短,在培育、推广、加工、销售等环节薄弱。尤其是龙头企业少,大多特色农产品停滞于初级加工阶段,许多特色农产品仅简单包装后以“土特产”形式存在。由于特色农业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难以充分带动农民增收和经济增长。从横向上看,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开发的产业链比较单一,缺少关联、辅助产业,尤其缺乏从事技术咨询、种子培育、市场推广、产品包装、经营融资等相关服务农业的企业。横向产业链的缺乏,使政府承担了过多的技术推广、标准化管理、品质检验等任务。特色农业生产的集群化不足,也是造成效益低的重要因素。

3.市场化水平不高

市场化是特色农业实现经济价值的必要条件。与工业相比,中国特色农业在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一些传统的特色种植养殖物种,历史上曾颇有些名气,然而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浪潮下,由于农业市场化进程缓慢,使这些特色农业物种长期得不到有效开发。在工业产品的挤压下,一些特色农业物种正在快速消失,甚至一些稀有特色农业资源濒临绝灭,造成了很大损失。特色农业市场化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是农业组织不健全,大量特色农产品的销售采取各家各户“三轮车+自由市场”的流通方式,无序竞争、互相压价,产品价值无法充分实现。

4.知名品牌较少

知名品牌的形成,是特色农业效益持续的有力保证。目前特色农业知名品牌的缺乏,大体表现在:一是注册品牌多但强者少,品牌之间缺乏差异性,存在恶性竞争;二是企业品牌多而原产地品牌较少,涉农企业一般注重自主品牌的建设和价值的提升,而原产地品牌由于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加上小而分散的农业经营方式,其开发和推广的速度缓慢;三是品牌保护不力,一些知名品牌被大量伪造仿制,一些传统品牌被非原产地抢注商标,甚至被国外抢注,极大地限制了品牌的市场价值。此外,品牌观念、品牌推广经验、品牌立法与执法等方面的缺陷,也是制约特色农业知名品牌形成的重要因素。

5.适用技术更新慢

目前普通大宗农业机械化程度和良种普及率已大幅提高,但针对小规模特色农业的适用技术开发还很落后。特色农业技术研发体系发育不健全。特色农业生产往往依靠农民的经验,这造成了特色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的低下,也具有较多风险。特色农业技术进步慢的原因:一是特色农业种类繁多,现有技术供给体系尚难以满足多样化的特色农业发展需求;二是很多特色农业的规模过小、利润微薄,难以承担技术研发费用;三是由于特色农业技术的共享性和公益性,难以从市场得到相应的回报,技术供给的激励不足;四是受分散的经营方式和农民教育水平低的限制,先进适用技术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推广。

三、加快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的思考和对策建议

目前,中国特色农业发展总体上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政策和公共服务。笔者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中国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健全特色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建立特色农业科研投入长效机制,增加农业科技用于特色农业科研的专项投资,引导和鼓励企业、非营利组织和个人对特色农业科研进行投资;保障农业科研队伍稳定,建立特色农业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加快特色农业科技创新,尤其要加强特色农业小品种小产量农产品的生产、收获机械的研发和普及,实现特色农业生产资料的产业化和特色农业生产技术的标准化;加强绿色农业技术进步,提高特色农产品生态质量;健全特色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和应用率,满足农业发展多样化的需求。

2.并重开发和保护特色

农业资源加强对传统种植养殖物种、传统生产工艺等潜在特色农业资源的抢救和开发,建立各级特色农业资源基因库;按照比较优势原则,科学制定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加强政策引导,合理整合特色农业资源,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幅增加对特色农业资源保护的财政资金投入,严格保护特色农业集群区域的生态环境;完善特色农业资源保护立法,并严格执法;加强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积极组织开展特色农产品原产地命名、品牌标注等工作,并实行依法保护。

3.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标准化

扶持特色农业龙头企业成长,提高特色农业附加值;集中扶持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引导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加强配套服务;加快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尽快制定各种特色农产品的技术和质量标准,提高龙头企业和农民对标准化生产的重视程度,积极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增强对特色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信贷支持,完善特色农产品保险制度;将企业品牌和原产地品牌的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促进特色农业规模化市场化

在特色农业发展的途径上,依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着力选择具有特色的优势项目,把潜在资源禀赋转化为特色农业发展的项目,把特殊工艺转变为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把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把区位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使农业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规模经济外向化。区域农业的发展,要重点培植支柱特色农业。支柱特色农业是在区域农业发展中居主导作用的产业,不但技术含量高、经营规模大,而且能延伸为农业产业化链条、形成农业产业集群,从而带动区域经济较快发展。加强乡镇农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农产品市场销售网络。

5.提高农民经营组织化程度

在发展特色农业中,大力扶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更高层次的联合和合作,努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按照“自主经营、自愿结合、市场调节、相互扶持、利益均沾”的原则,建立风险基金制度、保护价制度、合同制度等,并引导企业与农户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利益分配机制,把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充分调动出来。

篇3

一封来信激起波澜,居住在*的*人何某反映说,*一矿泉水厂生产“*福源”矿泉水,*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没有任何办法,因为“*福源”商标已被苏仙区邓某在32类注册,商标谁注册谁就有专用权。这封信所反映的只是一个侧面,但作为工商人,我们认识到了潜在的危机,迅速对本市范围内的农产品商标注册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并专门作了《保护*湖品牌》的政协提案,向*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保护*农产品品牌的建议,重点提出保护“*湖”品牌,将“*湖”品牌作为*相关特色农副产品的注册商标,以抢占战略高地,掌握主动权,争取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市委、市政府对农产品商标注册保护工作高度重视,把农产品商标工作列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内容,加大了农产品的扶持和保护力度。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我们深入全市各乡镇、农村调查研究农产品工作,向广大农民宣传商标法律法规知识,加强商标注册工作,引导农产品向产业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把农产品商标战略落到了实处。目前,仅以*鱼集团有限公司为申请人的“*湖”一个品牌,就在29、30、31类注册,有力地带动了相关农产品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严厉打击商标侵权

针对农产品商标侵权违法数量激增的现象,我们切实加大了打击力度。一是建立了情报收集制度。为保护农产品商标不受侵害,我们积极寻求社会监督和支持,利用12315行政执法体系打击侵权行为。如打击仿冒、假冒“青啤”行动。*啤酒(*)有限公司生产的啤酒以其纯美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而仿冒假冒其产品之势却愈演愈烈。为保护这一品牌,我局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如在去年2月29日,“12315”消费投诉热线接到群众举报后,我局执法人员迅速出动,在兴宁镇查获了一车益阳市一啤酒厂生产的仿冒产品,其包装、型号、装潢均仿冒“*啤酒2000”,我局执法人员当场对这车数量达15000瓶,货值3万多元的啤酒依法予以扣留,有力维护“青啤”的合法权益。二是以市场巡查保护农产品商标。我们把农产品商标保护作为一项阳光工作来抓,一方面是因为它需要精心呵护,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牵涉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此,我们在市场巡查的基础上,尤其重视农产品商标的仿冒假冒行为,并进行有力打击。如*市狗脑贡茶近些年名声鹊起,产品供不应求,少数不法分子唯利是图,到边远山区加工、生产、包装假狗脑贡茶,以市场正品茶叶的半价进行销售,导致厂家销量锐减。我们在市场巡查中发现这一情况,于是多方巡查和布控,终于在彭市乡一偏僻山顶捣毁了这一制假窝点,维护了“狗脑贡”品牌的良好声誉。

篇4

二十世纪中期,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这些国家在发展工商业的同时,也逐渐重视农业的发展,形成了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生态农业等多种形式的经营模式,并逐步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提高本国农业收入以及农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开始探索农业新的发展途径,把主要的方向放在了创新和融合方面,也就是所说的新型业态农业。于是逐渐地在荷兰、日本以及英国等地出现一种创新农业发展形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发展模式。下面以这些国家的发展模式为对象,探讨这些国家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及特征,分析其关键所在,以期探索对我国新型业态农业发展的启示。

1.日本模式:多功能环保发展型

当前日本的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以“六次产业化”为核心。“六次产业”这一概念是由日本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社团法人JA综合研究所所长、农业专家今村奈良臣提出的。今村教授批判了原来“农业六次产业”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概念,指出了农业的“六次产业”应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乘积。也就是说,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如果其中任何一次产业产值为零,其农业的总产值为零。即就是只有通过各个产业间的创新和融合,才能取得农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六次产业”就是农业融合了加工业、生产资料制造等二次产业,以及加工完成农产品的流通、贩卖服务等第三产业,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体系。可以说将三次产业相乘的核心就是“产业一体化”和“产业融合”。通过产业融合和一体化,使得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从而推动第一产业的发展。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计划,到2015年日本将在国内500个产地推广一体化和产业融合的服务战略,实现农产品增收。从日本的农业“六次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来看,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以第一产业农业为基础,通过第二产业对农产品进行加工以及第三产业的流通、服务,形成有地方特色的高附加值农产品;第二种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制造,促进农业基础原材料的生产,同时拉动了对农产品以及加工制品进行销售和流通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种是举办各种城乡交流体验活动、开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以及体验农业等三产的活动,促进一、二产业的发展。从日本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经验来看,其开发重点是创造了高效的设施农业、高科技的加工农业、多样的体验型和观光型的休闲农业等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新型业态农业。其开发特征为利用了农业的绿色和环保功能、拓展了农业的休闲、体验和示范多种功能,最终形成了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镶嵌式多功能的“绿岛农业”。

2.荷兰模式:高科技和资源集约发展型

荷兰是低洼之国,全国有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面,人均耕地也非常少,只有一亩多。相对较差的地形和农业生产环境,促进荷兰在农业方面不断进行创新,成为了继美国、法国之后,世界第三大农业贸易出口大国。尤其在花卉和乳制品加工出口方面,紧随美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二大出国贸易国。荷兰主要是通过高科技促进其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一方面以发达、高效的设施农业和精细化生产农业为基础,重点生产一些附加值较高的温室作物和园艺作物,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产体系。另一方面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集约生产优质的花卉、奶制品和蔬菜,在满足荷兰国内需求的同时,进行大量的出口贸易,使荷兰成为世界人均农产品出口创汇最多的国家,从而使荷兰成为世界新型业态农业发展的又一个典范。从荷兰农业发展的实践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第一点是通过高度发达的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新型业态农业。荷兰是一个极其注重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的国家,该国平均每年的费用几乎高达政府总预算的五分之一,经过长期的实践,荷兰形成了由农业发展部负责的“OVO三位一体”农业体系。第二点是荷兰的农业以农民为核心,以农场为载体,建立了全国性的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体系与信息交流网络平台,这为农业科研成果的转换提供了有力的帮助。第三点就是通过全力打造农业产业链,提高产业链的经营水平,实现了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层次转变。

三、对我国发展新型业态农业的启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一些新型业态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通过各种产业的融合和创新,农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我国土地资源情况和以上两个国家基本相似,人多地少,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劣势,现在急需通过发展新型业态农业来提高农业的发展水平,因此日本、荷兰两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对我国发展新型业态农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四、我国发展新型业态农业的保障措施和支持政策根据以上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经验可见,各国政府普遍对农业比较重视,不仅将其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手段,更主要的是一种可以获利的高效益产业来对待,并从政策法规、财政税收、金融、公共服务、信息等方面给予保障和支持。为了发展我国的新型业态农业,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编制规划,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不管哪种新型业态,政府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应该起好引导作用,并作好服务和支持工作。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在农业发展的整个历程和不同阶段中均有较为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方向。科学的规划也有助于减少个体在农业经营上的盲目性。

2.实施倾向性财政税收政策

由于新型业态农业一般具有产业融合、效益复合、公共产品等特征。单纯的市场价格、经济收益并不能反映出新型业态农业所产生的全部效益及成本。通常情况下新型业态农业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的成本无法通过市场手段得到补偿。所以国家应该对新型业态农业实行更多的政策性投资和税收优惠政策。

3.提供多种形式的金融支持

金融支持是国际上支持农业发展的普遍做法,我国各个地方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更多的靠自有资金、政府投资和银行信贷,采取其他融资方式的企业非常少。所以政府在金融手段及融资手段中的支持对新兴业态农业发展而言就显得十分重要。政府应该着手建立多元化、多途径的新型业态农业融资平台,坚持发展以金融机构融资为主体、以新型业态农业的投资基金以及民间投资与资本市场融资作为补充的多种形式的金融支持体系。

4.提升农业产业链经营水平

在新型业态农业发展过程中,与新型业态农业相关的一切企业或者产业它们的价值链均是由相互关联的许多能够创造价值的活动组成的,并且这些环节相互关联并相互影响。因此,政府应该鼓励农业企业及其他相关行业、企业进行创新,形成在空间上优化集聚并且相互协作的创新式链式产业组织模式,从而提升农业产业链经营水平。同时政府在新型业态农业产业链条中要起到重要的扶持和支持作用。

5.重视农业教育培训,大力培育新型业态农业经营主体

从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可以看出,从事新型业态农业的农民的高素质高技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保证。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具有市场化,科技化等特征,这就要求从事新型业态农业的经营主体需要具备从事新型业态农业生产、管理和市场经营等多方面的技能。因此,政府可以从多方面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篇5

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精准扶贫效益

做强传统产业。支持明庙村发展壮大炒米产业,实施整村推进。三源糯谷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种子供应、田间管理、订单收购全程服务,保障原材料品质;明庙炒米协会与农户签订了炒制标准,杜绝添加食品增白剂膨化剂;陆谷香食品有限公司注册“味”商标,实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目前全村从事炒米生产的农户达到120户,户平收入10万元左右。

做大特色产业。鹅业在陆岭、子文村建成年出笼10万只的肉鹅养殖基地,直接经济收益150万元;、、村扩大传统荸荠、慈菇种植规模,连片面积达到8000亩,每亩增收2000元以上;天鑫米业在高当村实施整村富硒稻种植2000亩;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子文村建成富硒稻虾共用基地1000亩;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片区建成精品有机藕基地2800亩;超越苗木、垦农苗木等7个苗木专业合作社利用荒山、荒坡优势,建成苗木基地2100亩。

二、扩大产业规模,夯实精准扶贫基础

扩大土地流转规模。我们以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为契机,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400亩,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200亩,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100亩,垦农苗木等7个苗木合作社流转土地2100亩。全镇土地流转比例达到17%。

扩大农业装备规模。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购置大型农机具400多台套,无人机2架,全程社会化服务能力达到3.5万亩;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建成钢构大棚55个52亩;鹅业建成年屠宰肉鹅100万只的加工车间1.8万平米;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800万斤标准仓储1个,投资500万元的藕粉加工厂已完成征地选址工作。

三、彰显产业效能,创新精准扶贫模式

一是土地流转模式。主要为片区低产田升级改造地块流转,土地价格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入前的80元/亩提升到350—450元/亩,群众每年直接获利220万元。

二是带田入社模式。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郭大、骆驼、高当、子文等村贫困户33户,保底收益每亩1000元以上,并为贫困户提供在合作社就业岗位,增加打工收入。

三是土地托管模式。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托管无劳动能力贫困户8户31人,以亩平产量按市场价格与农户直接进行结算,解决贫困户无力种田的难题。

四是提供设施模式。立体养殖专业合作社为2户贫困户提供钢构大棚5个,户平增收2万元;鹅业为子文村及周边12户贫困户免费建设小型肉鹅养殖基地,户平增收1.5万元,解决了贫困户资金不足的难题。

五是提供就业模式。食品公司提供岗位10个,食品创业园提供岗位30个,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提供岗位1个,实现贫困户就近就业创业,年工资可达1.2万元。

六是入股分红模式。陆谷香食品有限公司吸纳贫困户 1户2人;食品有限公司吸纳贫困户9户12人。贫困户以土地或劳动力折算股份,参与合作社日常经营,年末按股分红。

篇6

篇7

3、抓好示范,分步推进。以保护农业生态,控制环境污染,改善农田质量,确保生产安全为重点,通过实施“811”养殖污染治理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农田氮肥减量增效工程和沃土工程等四大农业生态环保工程,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已对135家规模生猪养殖场进行排泄物治理,建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示范点5个、畜禽粪便集中处理中心3个;规模畜禽养殖场的排污已基本达到排放标准,粪尿综合利用率达100,农村清洁能源率达43.9。努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全面禁止,秸秆利用量达20.8万吨,秸秆利用率达到93.57;推广平衡配方施肥30万亩次,全区化肥使用强度265公斤/公顷;农药使用量2.98公斤/每公顷;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37467万公顷,综合防治率达74.10。

4、依托优势,创优品牌。立足当地资源和市场优势,通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体系和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积极开展农业新品种、无公害农业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普及工作,在全区建立了一品红椪柑、三元猪、营养稻米、茶叶等绿色无公害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以柑桔、粮食、畜禽、毛竹、茶叶、蔬菜、瓜果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快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积极引导和组织农业企业申报无公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我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加强治理,改善环境。努力探索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与合理排放途径,实施畜禽饲养场排污申报和许可证制度,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指导工作。指导各乡镇开展清洁能源利用工作,农村清洁能源率达43.9;加强部门间协作,做好乌溪江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对镇畜禽养殖污染情况作了进一步调查,摸清了全镇畜禽养殖数量,为污染整治工作提供依据;协助乡镇做好养殖业主及群众思想工作,重点抓好规模30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的异地搬迁。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区在治理农业环境,发展绿色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配套法规措施还不健全,资金投入还不足,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等,具体表现在以上几方面。

1、农业面源污染不能有效控制.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特别是高毒农药在蔬菜、果树、农作物上,不能全面禁用,控制面源污染形势严峻。

2、动物饲料、兽药使用不合理。兽药超量使用,以及违规使用禁用药品、添加剂,导致动物产品污染加剧。

3、农村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我区畜禽养殖大多集中在村庄内部,由于排污设施建设滞后,畜禽粪尿横流的现象在我区农村随处可见,畜禽养殖污染也进一步恶化了我区农村生态环境。

4、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规模及“三品”档次不高,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5、拉动生态农业发展的绿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及规模不能适应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6、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体系、农业信息网体系和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四、对策建议

虽然,我区在治理农业环境,发展绿色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配套法规措施还不健全,资金投入还不足,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等,必须采取措施予以改进。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农村环保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部门协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篇8

做强传统产业。支持明庙村发展壮大炒米产业,实施整村推进。三源糯谷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种子供应、田间管理、订单收购全程服务,保障原材料品质;明庙炒米协会与农户签订了炒制标准,杜绝添加食品增白剂膨化剂;陆谷香食品有限公司注册“味”商标,实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目前全村从事炒米生产的农户达到120户,户平收入10万元左右。

做大特色产业。鹅业在陆岭、子文村建成年出笼10万只的肉鹅养殖基地,直接经济收益150万元;、、村扩大传统荸荠、慈菇种植规模,连片面积达到8000亩,每亩增收2000元以上;天鑫米业在高当村实施整村富硒稻种植2000亩;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子文村建成富硒稻虾共用基地1000亩;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片区建成精品有机藕基地2800亩;超越苗木、垦农苗木等7个苗木专业合作社利用荒山、荒坡优势,建成苗木基地2100亩。

二、扩大产业规模,夯实精准扶贫基础

扩大土地流转规模。我们以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为契机,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400亩,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200亩,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100亩,垦农苗木等7个苗木合作社流转土地2100亩。全镇土地流转比例达到17%。

扩大农业装备规模。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购置大型农机具400多台套,无人机2架,全程社会化服务能力达到3.5万亩;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建成钢构大棚55个52亩;鹅业建成年屠宰肉鹅100万只的加工车间1.8万平米;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800万斤标准仓储1个,投资500万元的藕粉加工厂已完成征地选址工作。

三、彰显产业效能,创新精准扶贫模式

一是土地流转模式。主要为片区低产田升级改造地块流转,土地价格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入前的80元/亩提升到350—450元/亩,群众每年直接获利220万元。

二是带田入社模式。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郭大、骆驼、高当、子文等村贫困户33户,保底收益每亩1000元以上,并为贫困户提供在合作社就业岗位,增加打工收入。

三是土地托管模式。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托管无劳动能力贫困户8户31人,以亩平产量按市场价格与农户直接进行结算,解决贫困户无力种田的难题。

四是提供设施模式。立体养殖专业合作社为2户贫困户提供钢构大棚5个,户平增收2万元;鹅业为子文村及周边12户贫困户免费建设小型肉鹅养殖基地,户平增收1.5万元,解决了贫困户资金不足的难题。

五是提供就业模式。食品公司提供岗位10个,食品创业园提供岗位30个,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提供岗位1个,实现贫困户就近就业创业,年工资可达1.2万元。

六是入股分红模式。陆谷香食品有限公司吸纳贫困户 1户2人;食品有限公司吸纳贫困户9户12人。贫困户以土地或劳动力折算股份,参与合作社日常经营,年末按股分红。

篇9

1.1美国都市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

美国的都市农业和传统农业并没有明显的分界。近20年来,美国都市农业园区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占美国农业生产总面积的10%,农产品价值占农产品总价值的1/3以上。美国发展都市农业的主要经验有:

(1)重视农业生物技术开发。过去20年,美国在开发农业生物技术方面的投入年均增幅15.5%,美国政府的专项拨款达35亿美元。现代农业已成为美国高科技最重要的买主。农场主用计算机监测土壤的盐分、酸碱度、温度、成分等,识别杂草和病毒,从而准确采取有效措施。

(2)及时向农民提供农业信息服务。美国农业的商品率和出口比重大,使得它不但受到国内市场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国际市场的左右,离开了准确、及时、权威的市场信息,美国农业将无所适从。美国农业市场信息主要是由农业部市场营销局与分布在各地的农产品市场报价员配合提供。为确保农民利益,美国国会要求农业部每个月都要对世界农产品的供求形势进行一次预测。目前,借助电话线等方式使计算机联网,农民在家里就可以获得关于产品价格波动、品种改良、动植物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最新数据[1]。

(3)在家庭农场的组织形式下,都市农业专业化程度高。从20世纪50年代起,农场逐步从多种经营转变为专业化经营,一般只经营一种产品。美国棉花农场专业化的比例为76.9%,大田作物农场为81.1%,果树农场为96.3%,牛肉农场为87.9%,奶牛农场为84.2%。各类果品,特别是苹果、柑橘、葡萄等大宗果品,基本上都是由专业化农场或公司生产经营的。有些农业公司已经列入美国最大的500家公司,其生产专业化程度比之制造业大公司毫不逊色[2]。

(4)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为农业服务的组织主要有:各类大型生产资料公司;为农民提供信贷的银行、信用社;农民自己组织的合作社、协会、农贸市场等。(5)农业生产模式种类繁多,如农场独立经营、农场与公司联合、农场与协会联合、农场与合作社联合等模式,体现了多形式、多层次、多类别、专业化、多元化的特点[3]。

1.2欧洲国家都市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

设施农业和“温室革命”与完善的社会服务网络相辅相成,使荷兰成为世界农业强国。荷兰是欧洲具有最发达都市农业的国家,其生产组织形式以家庭农场为主,家庭农场主要采用集约化设施农业。荷兰人多地少,土地资源非常稀缺。在经济利用土地的问题上,以花卉为代表的园艺业要优于一般的大田种植业,而温室园艺业又优于露地园艺业。“较高的投入+更好的技术”是荷兰农民从有限的土地上获得巨大收益的“诀窍”。荷兰温室产业具有高度工业化的特征。由于摆脱了土地的约束和天气的影响,温室园艺产品可以按工业方式进行生产和管理,其种植过程可以按照特定的生产节拍和生产周期,在产后的包装、销售方面,也同工业生产如出一辙,真正成了“工厂化农业”。目前,荷兰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仅次于美国和法国。多年来,荷兰政府将农业定位为持续、独立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创造出“三高一快”的奇迹:土地生产率高,每公顷2468美元;土地创汇率高,每平方米农用地出口额1.86美元;人均创汇率高,为14.06万美元;出口增长快,1961~1999年农产品净出口额增加了45倍[4]。

法国是高度城市化但农业又非常发达的国家,其都市农业的组织形式以中型家庭农场为主。在欧洲,法国是中小农场最多的国家。它充分利用欧共体的农业结构调整政策,扶持和发展各种农业协会组织,鼓励农场间的土地合作,以扩大土地作业规模。在农场面积较小的地区,为解决土地过于分散的问题,政府提倡和鼓励农民集体生产,出现了“农业土地组合”和“农业共同经营组合”等以土地合作为主的农村合作组织。法国巴黎大区是高度城市化的地区,但农业也非常发达。巴黎大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生产以私人农场为主,种植业农场规模较大,一般有近几百公顷;“菜篮子”产品的农场规模较小,一般为10hm2以下;农业的经济效益较高。德国的市民农园是都市农业最早的生产组织形式。19世纪后半叶,德国正式建立“市民农园”体制,其主旨是从健康的理念出发,让住在狭窄公寓里的都市居民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近年来,建立市民农园的主旨转向为市民体验农家生活的机会,使久居都市的市民享受田园之乐。市民农园的土地主要来源于镇县政府提供的公有土地。每一市民农园的规模约有2公顷,由大约50户市民组成一个集团共同承租。目前,德国市民农园的产品总产值占到全国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在德国,几乎所有的农民都参加1~3个合作社,各种合作社在区域范围内成立联社,并设立全国机构,代表农民在经济、法律、税收等方面的利益,负责设立合作组织基金,保持与政府及国内外农民合作组织的联系,这种合作社保障了分散的市民农园在产、供、销和技术方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荷兰、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都从立法和政策上大力扶持都市农业发展。荷兰政府为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实施了“绿色证书”工程,并建立了国家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德国1983年修订了1919年有关市民农园的立法,规定所有都市都有义务将市民农园提供给市民,保证每10户居民中就有一户拥有市民农园。法国通过立法鼓励农民长期出租土地,推动都市农业规模化经营,同时,提供一系列补助和减息贷款来扶持中等农场的发展。

1.3亚洲国家发展都市农业的先进经验

日本的都市农业发展相对较晚,仅有30多年的时间,但其发展速度很快,成效显著。日本是一个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的岛国,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城市迅猛扩张,城市周边地区的地价不断上涨。出于增值的目的,一些农户不愿过早出卖自己的土地,于是可耕种的土地在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内保留了下来。目前,日本的都市农业主要集中在东京圈、大阪圈和中京圈三大都市圈内。按经营形态划分,日本都市农业主要有以下8种形式:市民农园、银发族农园(日本专为65岁以上的退休“银发族”开辟)、农业公园、民宿农庄、观光农业、农村留学、自然休养村、体验农业。其经验为:

(1)各级政府给予保护政策。日本各级地方政府是保护都市农业的主体。据统计,日本全国都、道、府、县和市、村各级制定的振兴都市农业的举措(如低息融资、资助)不下258项。

(2)模式多样,有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

(3)政府关注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除正规学校培养农业劳动者外,政府对初次从事都市农业的人们提供无息贷款资助其学习相关农业技术和经营方法。

(4)依靠合作经济组织推广、应用高科技,改造和提升农产品品质,进行市场销售。

(5)通过有机农业向都市居民提供安全健康的农产品。

(6)农业生产手段向全自动化、设施化和智能化发展,一年四季都可生产各种果菜,田间作业靠机器人控制,高科技应用广泛[5]。

(7)都市农业“上天入地”,地下室和楼顶被充分利用。韩国的都市农业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后的“新农村运动”。80年代以来,韩国推行绿色观光理念,作为自然导向型产业,绿色观光农业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利用业余时间在农村体验农林渔业的机会。韩国农业协会联盟成立于1961年。在过去的50年中,韩国农协通过开展各种业务如销售和供给业务、银行和贷款业务、保险业务和咨询服务等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建设。农协根据农民的年龄结构和其种植的农产品种类建立农业协作小组,并为这些小组提供各种服务。为了提高农民的管理水平,韩国农协经常访问农场,为农民排忧解难。农民可以通过拨打119咨询服务热线或通过计算机访问韩国农协主页寻求帮助。

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几乎没有农村,农业在三大产业中所占比重极低(不到1%),所需食品90%从国外进口,其农业是典型的都市农业。新加坡都市农业主要是现代集约的农业科技园,它以追求高科技和高产值为目标。目前,新加坡建有6个农业科技园,占地15万平方米,每个园内都有不同性质的作业,如豆芽农场、养鸡场、牛羊场、胡姬花园、鱼场、磨菇园和菜园等,每个小农场平均占地2000平方米左右。这些农场应用最新、最适用的技术,以取得比常规农业系统更高的产量,比如新加坡著名的热带花卉———胡姬花(兰花)、国花———卓锦万代兰、观赏用的热带鱼等,年出口值达6000~7000万美元[6]。另外,新加坡利用科学技术公园的研究成果,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比如采用细胞移植法培育花卉,使新加坡成为世界第二大剪枝胡姬出口国。新加坡向来进口蔬菜,目前农民已采用水栽法成功地栽种甜瓜、椰菜花等蔬菜,除供应本国外,还出口欧洲。

2我国发展都市农业的先进经验比较

本文重点介绍北京、上海、武汉三个“国际现代都市农业试点示范城市”发展都市农业的先进经验。

2.1北京发展都市农业的先进经验

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型于一体,以高端、高效、高辐射为主要标志是北京都市农业的特点。北京的都市农业主要有四种类型:

(1)产业型都市农业。“十二五”期间,北京将启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提高北京市的肉、蛋、鱼、奶、果、菜的自给率、合格率和应急保障能力。

(2)示范型都市农业。北京海淀区锦绣大地农业观光园、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是典型代表。这些农业园区集科研、科技示范、生产加工、营销、推广等功能于一体,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与国际接轨的特点。

(3)观光型都市农业。其形式主要有:休闲农场、观光农业园、农家乐、采摘园、特色农庄、垂钓渔场、高科技农业园等。

(4)文化创意型都市农业。即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创意为手段,以特色文化元素为切入点,积极开发以文化为吸引物多业态融合的产品,比如平谷的桃花宴、大兴的千人饺子宴、密云的鱼王美食节、通州的南瓜主题公园等[7]。可见,北京都市农业的主要功能不再是生产产品,而在于它的公益性。《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首次提出建设5个农业发展圈:

(1)城市发展圈:由城区和部分城近郊区组成。重点发展以城市绿地、园林景观等为主要内容的景观农业和会展农业。

(2)近郊农业发展圈:由六环路以内城乡结合地区组成。重点发展园区农业、体验农业、科普农业和精品农业。

(3)平原农业发展圈:由远郊平原地区及浅山区组成。重点发展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大宗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农业。

(4)山区生态涵养发展圈:由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山区组成。重点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

(5)环京外埠合作农业发展圈:由北京周边津、冀部分地区组成。重点抓好安全生产基地建设和生态保护屏障建设。北京都市农业的发展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北京市农委出台了《关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政策意见》,明确扶持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的建设;市林业局制定了《北京果品质量等级标准》,鼓励农民建立有机果品生产基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编制《2006年农业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市农商行也制定了《“协会+农户”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为农民提供资金支持;市财政每年安排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资金1.24亿元,各区县也陆续出台了配套补贴办法。

2.2上海发展都市农业的先进经验

上海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将建设都市农业作为上海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目标,并确定重点打造“绿色、生态、装备、服务”四大农业。上海大力开发和培育观光旅游业,重点发展三个物流园区:外高桥物流园区、浦东空港物流园区、西北综合物流园区。大力发展应用微生物产业,在食药用菌生产和研发技术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工厂化、机械化和标准化生产。上海正在建立和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本地产鲜活农产品最低保有量制度。据相关规划,到2012年,上海本地猪肉、禽蛋、水产品的生产上市量要保持在全市消费量的25%至50%;鲜活度高、不耐储运的绿叶菜和鲜奶的“本地保有”比例要更高。上海正在把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式结合起来,有序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组织的发展,都市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内在经营活力增强,其对城乡人才的吸纳能力也在加强。上海都市农业的产业链也在逐步延伸。上海支持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以及农业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一批“田头研究所”、“田头培训学校”、“田头超市”等新型的服务机构相继出现,互联网、电话等直销渠道减少了流通环节和流通成本,并逐步把提货点布设到城市社区内[8]。

2.3武汉发展都市农业的先进经验

湖北省油菜年产量连续15年冠居全国,素有“世界油菜看中国,中国油菜看湖北”的美誉,淡水鱼产量连续10多年居全国之首。2009年,武汉蜂产品总产量达到4万吨,出口创汇突破3000万美元,占全国蜂产品出口创汇的25%。2011年初,武汉江夏的法泗大米和舒安藠头新列入国家质监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加上梁子蔡甸莲藕、洪山菜薹、湖大河蟹、张渡湖黄颡鱼等,武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增加到6个。武汉农产品质量安全连续3年排在全国大中城市前列。这些骄人的成绩离不开“两级三层”的武汉监管模式,它被农业部树立为全国三大主推模式之一。“两级”即建立市、区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三层”是指生产基地自检、经营单位自检、市区抽检。近两年,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交易品种为全国最多,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村集体经济组织“四荒地”使用权等九大类交易品种;服务链条全国最长,为交易各方提供价格指导、信息、组织交易、登记托管、担保融资等一条龙服务;融资金额全国最高,武汉农村商业银行、汉口银行等金融机构,累计为武汉的农业企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发放贷款2.5亿多元,其中单笔最高贷款达4000万元,创下全国农村综合产权抵押贷款总量和单笔金额两项最高纪录[8]。武汉现代都市农业主要有以下模式:

(1)农村土地综合利用模式:着眼于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使农村土地实现最优、最合理利用。

(2)水资源优化利用模式:通过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农业生产节水工程,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生态环境建设等促进水资源节约利用和有效保护。

(3)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整合模式:整合区域内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龙头企业等部门的科技资源,使其效益最大化。

(4)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对农业生产中的秸秆、畜禽粪便等各类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保护环境。

篇10

3、抓好示范,分步推进。以保护农业生态,控制环境污染,改善农田质量,确保生产安全为重点,通过实施“811”养殖污染治理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农田氮肥减量增效工程和沃土工程等四大农业生态环保工程,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已对135家规模生猪养殖场进行排泄物治理,建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示范点5个、畜禽粪便集中处理中心3个;规模畜禽养殖场的排污已基本达到排放标准,粪尿综合利用率达100,农村清洁能源率达43.9。努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全面禁止,秸秆利用量达20.8万吨,秸秆利用率达到93.57;推广平衡配方施肥30万亩次,全区化肥使用强度265公斤/公顷;农药使用量2.98公斤/每公顷;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37467万公顷,综合防治率达74.10。

4、依托优势,创优品牌。立足当地资源和市场优势,通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体系和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积极开展农业新品种、无公害农业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普及工作,在全区建立了一品红椪柑、三元猪、营养稻米、茶叶等绿色无公害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以柑桔、粮食、畜禽、毛竹、茶叶、蔬菜、瓜果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快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积极引导和组织农业企业申报无公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我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加强治理,改善环境。努力探索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与合理排放途径,实施畜禽饲养场排污申报和许可证制度,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指导工作。指导各乡镇开展清洁能源利用工作,农村清洁能源率达43.9;加强部门间协作,做好乌溪江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对湖南镇畜禽养殖污染情况作了进一步调查,摸清了全镇畜禽养殖数量,为污染整治工作提供依据;协助乡镇做好养殖业主及群众思想工作,重点抓好规模30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的异地搬迁。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区在治理农业环境,发展绿色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配套法规措施还不健全,资金投入还不足,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等,具体表现在以上几方面。

1、农业面源污染不能有效控制.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特别是高毒农药在蔬菜、果树、农作物上,不能全面禁用,控制面源污染形势严峻。

2、动物饲料、兽药使用不合理。兽药超量使用,以及违规使用禁用药品、添加剂,导致动物产品污染加剧。

3、农村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我区畜禽养殖大多集中在村庄内部,由于排污设施建设滞后,畜禽粪尿横流的现象在我区农村随处可见,畜禽养殖污染也进一步恶化了我区农村生态环境。

4、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规模及“三品”档次不高,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5、拉动生态农业发展的绿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及规模不能适应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6、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体系、农业信息网体系和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四、对策建议

虽然,我区在治理农业环境,发展绿色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配套法规措施还不健全,资金投入还不足,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等,必须采取措施予以改进。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农村环保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部门协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篇11

二、台湾观光农业发展经验分析

(一)政府大力支持

早在1983年,台湾农政部门就制定了“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使观光农业的各项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程序化。在1990年和1994年,“农委会”分别制定了“发展休闲农业计划”和“发展都市农业先驱计划”,从技术、辅导、补助、宣传等各方面加大了对观光农业支持的力度,并积极指导各地发展休闲体验型市民农庄。此后,市民农园在台湾各地迅速发展起来。1998年全台各地休闲农场业者组织观光农业发展协会,致力于业界资源的整合,成为产业界与官方之间的沟通桥梁。2003年成立观光农业学会,开展观光农业研究并提供相关知识及咨询,使台湾观光农业的经营与发展更具专业性。

(二)布局规划合理

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对观光农业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制定其发展布局,避免了重复开发与模仿建设。台湾农业大县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如云林、高雄、屏东、台南、彰化、加大等。台湾农业主管部门还推动“一乡镇一休闲农业渔区”和利用占全台面积一半以上的森林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筹建步道,与观光农园、民宿相结合。

(三)企业创新经营管理

首先,大部分企业都建设相关网站,方便游客获取信息。其次,产品经营多样化,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相结合。观光农业除了提供实物的产品,还有奇观、风景、氛围和主题等“情景消费”产品。第三,重视分工合作,强调同一地区的联合。台湾有相当一部分观光农业已经实现了企业化,或是不同服务领域的分工合作,实现了观光、娱乐、餐饮和住宿的综合。第四,强调资源特色。在经营内容上,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发挥地方特色,利用农业资源的丰富性满足人们求新求变的需求,结合农村文化活动,进行民俗文化教育亲身体验,提供乡土料理、农庄民宿等。

(四)相关理论的支持和引导

在台湾多年的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 台湾有关专家、学者围绕观光农业的内涵、功能、设计理念等理论进行了深入而系统地研究,形成了相应的观光农业美学、园林学、景观学、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和消费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理论, 促进该产业更加成熟地发展。

三、海南观光农业发展现状

海南观光农业发展与全国有异曲同工之处,虽起步稍慢于部分领先地区,但近十余年来,经各方努力,已初步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观光农业旅游项目,除了类似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创建的热带植物园、位于三亚市天涯镇南天生态大观园、台商林保森投资兴建的海南观光农业“伊甸园”以及正于海口市秀英区内建设的农业观光园等众多较为大型的农业旅游项目外,光是秀英区内就相继发展起10余个观光农业园,涌现出几百个家庭果园,人们只需半小时车程,即可赴另一观光农园感受田园风情。这些项目的形成,成为岛内外游客节假日度假体闲的新去处,也为发展农村经济、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政府宏观管理不够、规划不系统、法律法规不健全、市场定位欠缺以及项目单调、品牌单一、缺少文化内涵等不足,整体效果有待提高。

四、对海南发展观光农业的启示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一是积极引导。制定和实施有利于观光农业股份合作有限公司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制定吸引海外资本、工商资本和民营资本参与休闲观光农业区建设的优惠措施;鼓励农民以土地、资金入股等方式参与,使农民真正成为休闲农业发展的受益者,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体制。二是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比如,对改造观光农业区接待设施和排污设施等方面的投入,以贴息的方式予以扶持;对观光农业示范区用于种养业生产、冷藏保鲜、增氧排灌等方面的用电,享受农电价格;对从国外引进种子、种苗和设施装备,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等。三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控制投资浪费和恶性竞争。休闲农业项目的布局应注重与客源市场的联系,既考虑项目所在区域的交通区位,还应考虑与其周围的其他休闲项目及名胜古迹等风景区的关系。在项目建设规划之初应注意整体的多样性和个体的独特性,使之互相搭配,互相补充。

(二)企业应该在休闲农业中发挥主体作用。

首先在经营活动中,政府不能替代企业,各类型休闲观光企业,应加强集群化、网络化经营管理,形成竞争力,进行市场分析,加强顾客关系管理,注重提高效率,以有效利用资源、控制成本,从而提高经营效果。其次是要顺应国际旅游岛建设,着力挖掘历史和民俗文化,为观光农业增添内涵,吸引高端客源。善于利用自身的优质资源,购建特色,打造观光品牌。三是注重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对从业人员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旅游法规、环境保护、经营管理、旅游接待服务技能等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从业者的综合素质,使观光农业适应市场的需求,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消费。

(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篇12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6)07-0040-04

2006年4月,按照农发行总行的统一安排,笔者赴港参加为期十天的短期培训,学习了香港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信贷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财务成本管理和控制、客户关系管理与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参观和考察了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廉政公署、中银香港分行、交通银行香港分行等,研究了香港银行业的相关资料。这次培训对笔者的震撼很大,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香港银行业同行们的创新勇气和求真务实的干劲。本文结合培训内容,从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体会与思考之一:联系汇率制,体现了香港金融管理局纲举目张的管理胆识与智慧

香港联系汇率制,实质上就是一种在港元钞票法定发行机构与外汇基金之间实行的一种固定汇率(1美元兑7.8港元)制度。主要操作有两个环节:一是发钞行如汇丰、渣打、中银等在发行港元钞票时,事先以1美元兑7.8港元的固定汇率到钞票发行局那里提交等值美元,旨在换取“负债证明书”作为港元钞票法定发行的准备;二是如需要时也可以凭“负债证明书”和港元钞票以同样的汇率赎回等值美元。

香港联系汇率制自1983年付诸实施以来,顶住了1987年暴发的全球股票狂潮、1990年海湾战争、1991年国际商业信贷银行事件、1992年欧洲汇率机制解体、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在香港金融业获得巨大成功。主要原因是它作为香港发钞制度的根基,对香港货币市场尤其是基础货币市场供应量实施影响和动态调控:当港元或资本流动导致美元等外汇减少时,发钞行可以向外汇基金交还“负债证明书”而赎回美元,这使美元增加,基础货币供应量减少,随后的效应是利率上升,物价下降。当市场出现汇率超出固定汇率等情况时,发钞行以同样法数赎回美元,旋即入市抛出美元套利。其结果是市场基础货币供应量减少直至市场汇率趋同于固定汇率。[1]

诚然,香港联系汇率制就象一个位于两个互通水池之间调控水位高低的阀门,肩负着调控香港基础货币市场供应量并回归到合理水平,最终导致币值稳定的使命。而且这个阀门的作用和影响是自如的、动态的、更是持续的。

香港联系汇率制无疑是一种划时代的创新,对世界金融业同样也是一个历史性贡献,是香港同行走自己的路的代表性产物。统计资料表明,1983年港元兑美元跌到历史最低位:9.6:1,比上年骤挫了3.6港元,降幅高达60%;港元汇率对香港GDP的贡献从1979年的11.5%降至1982年的2.7%,四年间下降了近9个百分点。在这种局面下,如何建立一个可操作的长效机制,有效地抑制港元汇率的激烈波动以及这种波动对香港社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于是,这个以共同面对并有效地控制港元的暴跌为最初使命的联系汇率制应运而生。

考察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给我们最深刻的启迪是,解决自己的问题,学习借鉴是必要的,但最有效的方法是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当时直至现在,不少人把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捧为“包治百病”的神明,一味地死搬硬套。而身在自由市场经济包围下的香港同行能够审时度势,不被它所迷惑,坚定地创立并推行了具有香港特色的联系汇率制度,其胆魄和睿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农发行是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力推“三农”经济发展为已任。然而,何以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履行好国家赋予的支农职能?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固然很多,如发展道路选择问题、经营机制和模式选择问题、防范风险与提高经营效益问题,等等。香港同行的实践从不同的角度告诉我们: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学习借鉴,需要探索,更需要有敢于闯、敢于试的勇气以及务实求真的作风。

体会与思考之二: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把中西合壁的人文关怀转化为银行现实的凝聚力、号召力

据统计,香港现有各类金融机构227家,其中,持牌银行151家,有限制牌照银行28家,接受存款公司48家,上述银行共有分支机构1300家,由此形成了亚洲乃至世界上最密集的金融服务网络。即便如此,各家银行都有充满个性的企业文化。

在恒生银行,至今员工总是对该行鼻祖何善衡先生最初提出的40字服务箴言津津乐道,该箴言写着:“笑容生和气,高声道姓名。工作需迅速,服务需忠诚。态度常谦敬,问答简而精。对客皆周到,鞠躬谢盛情”。无论从字眼上看,还是深究其内涵,这个服务箴言都折射出东方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与现代管理理念的有机融合,它后来逐渐演化为独具特色的恒生文化,成为恒生员工引以为豪的行为准则以及该行在香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

渣打银行企业文化更具鲜明的层次性,几乎贯穿于银行经营的所有方面和环节:在发展战略层面,“步步领先”是该行跨越亚洲、非洲和中东,成为全球最佳的国际银行的经营抱负。在创造品牌层面,该行承诺:理想伙伴――以实例证明领先优势。在价值观层面,该行倡导:反应敏捷,信誉可靠,创意无限,环视国际,坚毅不拔。在客户营销层面,该行方针是:以良好的客户关系与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和开拓市场;以全球实力与创新精神战胜竞争对手;对客户以优质服务使之称心满意;对社区建立互信,付出关怀;对投资者,缔造杰出的业绩,带给优越的回报;对监管者,无论身在何处,树立公司管治和道德操守典范。[2]

考察香港银行业的企业文化,笔者认为,企业文化应该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之所以能够渗透到企业经营、发展的方方面面,能够成为企业员工的自觉行动以至于为企业带来丰厚、恒久的利益,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深深地根植于企业,根植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土壤之中,把企业的发展融合于社会经济发展之中,而且在这个进程中培植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企业文化涵盖了业务经营、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人力资源、教育培训和价值观取向等六个方面,而且每个方面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都会对企业经营和发展带来积极、深远影响。如恒生银行把个人银行业务作为该行生存和发展的重点战略,并一以贯之。这给该行带来了令人侧目的经营业绩:2004年个人银行业务盈利占全行盈利的51%,主要产品包括了保本基金、股票挂钩投资、人寿及医疗等保险业务、信用卡贷款、透支贷款、私人贷款、税务贷款、按揭贷款等十余项,几乎涵盖了个人投资及消费生活的全部领域,可谓是应有尽有,能够满足个人的投资、消费的基本需求。

考察香港银行业的企业文化,思考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状况,感慨颇深。建行十年来,农发行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企业文化的探索以及为企业文化建设所做的诸多努力。在2006年初全国分行行长会议上以及在此之前下发的“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总行提出了农发行的“十六字”经营理念:“至诚服务、有效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在职能定位上,提出了“农业发展银行,建设新农村的银行”。诚然,这些源于农发行全体员工实践的企业文化无不闪烁着务实和智慧。现在的问题在于,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在重大决策和具体行为上,都能做到“积跬步于千里”。只要这样,必定能成就具有农发行特色、润泽农发行支农使命的企业文化。

体会与思考之三:链条式客户营销机制,力推银行经营与市场消费的有机融合

深入考察香港银行业的客户营销机制,笔者发现,这个机制由三个互动的链条链接而成:金融产品创新-金融产品营销-银行客户管理。

香港的实践解剖了金融产品创新两个实质性取向:一是金融产品创新是一种不可旁贷的现实生产力,它旨在及时提高银行的主动服务能力、加快服务速度、拓宽服务渠道、降低服务成本、提升服务质量等,它关系到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其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显而易见。二是金融产品创新必须根植于银行所在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适应并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银行业悄然地孕育了下列经营格局:从原生产品到原生、衍生产品并举;从经营单一产品到经营组合产品;从单业经营至混业、多元化经营;从经营资产负债业务到资产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并举;从让客户选择产品到为客户量身定做产品;从“物有所值”服务到“物超所值”服务。[3]

所有这些变化,不但要求金融产品创新要反应迅速、判断准确,而且要求金融产品必须体现其个体化特征的“精雕细琢”,不断推陈出新。令人折服的是,香港的同行们及时适应了、紧紧地把握好上述两个实质性取向并有所作为。如中间业务就诞生了类、担保类、承诺类、交易类、托管类、信托类、咨询类等诸多金融产品。

市场营销是金融产品走进市场的必须载体和形式。走进香港的金融产品营销市场,我们发现香港同行的工作颇见功力,更富有成效。概括起来,就是五个同步:一是产品的市场调查与确定产品销售对象同步考量;二是产品开发与产品消费群体、销售渠道选择同步考量;三是产品的市场总体定位与客户的细分定位同步考量;四是创立品牌与推广使用这些品牌的手段、方式同步考量;五是产品售卖服务与售后服务同步考量。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香港同行们对金融产品创新与市场营销两个环节所表现出来的工匠之心以及所付出的辛劳。这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香港同行对推向市场的每一个产品都全面认真地评估其内在的品质、对客户吸引力以及可能的服务广度和强度、技术支持能力、风险防范能力等。与此同时,银行还对产品销售人员进行严格培训,让他们如数家珍般向客户陈述产品的品质、使用程序以及可能的风险等。

客户经理制与客户关系管理是香港银行业驱动、驾驭客户营销的两个互动的轮子。客户经理制一般包括两类内容:一是设立机构与分工。按地区设立客户经理中心,并按行业(电子业、贸易业等)、或营业额(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或产品(租赁、信用卡、消费信贷等)进行分工。个人银行业务的客户经理设在支行级的营业机构内,经理直接为自己的客户服务。对公业务的客户经理主要职能是接受授信申请及贷后监控。二是推行客户经理职称制,主要职称有:助理客户主任、客户主任、助理客户经理、客户经理、高级客户经理、客户经理主管等。它实际上是一种评价、肯定员工业绩的激励机制。

香港银行业的客户关系管理无不体现出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主要包括了解客户、客户营销和开拓业务三个环节。恒生银行的客户经理平均管理100-200个公司客户,基本职能是全面了解所管理公司的行业特性、经营特点、近期发展计划等,建立客户资料库。还要对客户状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分析,预测客户需求、分析客户贡献度、信用度,评定客户等级,对高效益和高增长的大户、重点客户、一般客户和潜在客户进行有针对性营销。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各家银行都对每一个客户设置了详细的客户经理风险预警指引,当客户出现不良情况时,客户经理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银行及时启动既定的应急方案。[3]

香港金融界之所以推行链条式客户营销机制,有其自身的历史背景和客观要求。香港银行业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规模很小且以本地业务为主。这项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又一个金融创新,是香港银行业打造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和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的使然。

考察这个机制,我们认识到它有四个鲜明特点:一是任何金融产品创新源于实践,又回到实践为实践服务。为此目的,必须有一个链条式机制,让金融创新的成果迅速地走进金融产品消费市场。二是任何金融产品创新必须直面金融产品消费市场。它来自消费市场需求,又服务于这种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创新与消费的互动。这也是香港金融业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诀之一。三是金融产品创新只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完整的、产生整体效应的金融市场还应该关注、推进市场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并形成互动,相得益彰。四是金融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动态持续化发展,要求金融产品创新、营销、消费主体的多元化和渠道、形式多样化。

关于金融产品创新、客户营销,还有品牌创造等,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这方面大陆银行业的作为和建树并不多。譬如,农发行现有的金融产品在粮改之后只限于粮棉油产业化经营领域,近两年来虽然扩大到水产业、畜牧业,但与包括农林牧渔在内的大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产品需求相差甚远。金融产品创新与市场消费之间相互割裂,各自为战,导致金融产品创新明显滞后。其结果一是消费市场需求往往得不到金融产品创新环节的积极响应;二是一个金融创新产品往往得不到相关技术、销售手段和渠道的支持,中途夭折或收效甚微。现在看来,农业发展银行必须重视学习借鉴香港同行的经验,从管理、经营体制机制等深层面进行改革,让我国金融产品创新、消费能够直面日新月异的国际金融。

体会与思考之四:创建人力资本经营机制,培植员工资本与银行资本的共生关系

在港培训期间,笔者感受最为深切的是香港银行业把员工当作资本来经营。这不仅是一种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理念上的飞跃,而且是已经付诸实施的具体制度。

香港银行实行薪酬制度,几乎与国外大型企业或跨国公司集团出现CEO相同步,CEO给企业创造前所未有的业绩之后,香港同行迅速做出反应,他们紧迫地认识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渐明显的背景下,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已经出现了两个层面的分化:一是具有劳动性质即在具体劳动岗位上的人力资源,对这类资源实行工资制度;二是对具有资本性质即技术创新者、职业经理人等的人力资源实行薪酬制度。据统计,全球有90%以上的CEO都不是企业的货币化出资人,而是把人作为资本要素,以年薪回报的方式作价注资所供职的企业。

香港商业银行现在依然同时实行工资制度和薪酬制度,但不少劳动性质的岗位也实行薪酬制度,薪酬制度适用的阶段已经模糊化。以贡献论奖赏已经成为香港银行实行薪酬制度的基本准则。这主要出于增强企业凝聚力、激励员工奋发向上、敬业有为等方面考虑。香港银行实行的薪酬制度包括:基本薪酬、激励薪酬、股权收入、公务消费、福利补贴等,一般说来,以上薪酬均按职务高低决定其薪酬多少。这种薪酬制度集中体现了我们经常讨论的话题:有职就有权,有权就应有为,有为就有利。

农发行在现行的工资体制条件下实行薪酬制度还有一些体制性、法律性框架障碍,实施的条件尚未具备。但农发行现行工资制度在现行框架不变的情况,也可以借鉴,香港银行薪酬制度的一些内容,如:基本薪酬、激励薪酬、公务消费、福利补贴等,而且也按岗位、职务高低拉开了一定收入距离。薪酬制度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是一个非常敏感而又棘手的问题。在笔者看来,与国际接轨地推行薪酬制度,农发行尚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一个周密谋划、循序渐进地组织、推进的过程。

体会与思考之五:银行要从善于管理风险中赚钱,构建三个层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银行界精英、德国西德银行董事何伟霖在一次以《风险环境下的商业银行管理》为题的讲演中说过两句话:一句话是“银行因承担风险而赚钱”。另一句话是“银行因不能管理风险而亏损”。

在分享香港同行风险管理成果时,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他们在银行风险管理领域做了不懈的努力,这些努力包括:构建有效的治理结构、全面精确的社会征信系统、诚信坚实的社会专业中介基础、人格化的风险管理环境、完善的制度基础、严密的组织结构、系统的风险规避及转移技术、灵敏的风险反映体系、职责明了的风险控制流程及惩控疏失的问责制度、追求效益最佳化的信贷组合、具有刚性的外部监管约束等。

上述努力套用我国行政语言,就是做到了“三个到位”:一是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到位。这个体系主要有四个环节,并环环紧扣:确认风险-量度风险-控制风险-监督风险。据了解,香港银行已经根据各自实际建立起风险管理体系,由先后成立的风险政策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总监等机构负责该体系的运作。在具体运行上,香港银行都十分重视风险识别、评价工作,并建立自己的风险分类以及详细识别评价体系和标准。如渣打银行把银行风险分为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流动资金风险、营运风险、业务风险、法规及监管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等。恒生银行按信贷风险、流动资金风险、市场风险、运作风险进行分类、识别和评价。二是风险监管到位。香港金融管理局实行以风险为本的监管制度,将银行风险分为信贷、市场、利率、流动资金、操作、信誉、法律、策略等八种,制定了风险管理有关指引。三是齐抓共管到位。香港廉政公署会同香港金融管理局、银行公会、银行学会、存款公司公会共同创建了“银行界诚信领导计划工作小组”,制定了《银行界专业道德实务指引》,旨在推动香港银行业的道德操守规范建设,坚决防止贪污舞弊行为。[4]

风险管理是银行生存和发展必须直面的永恒课题。对于农发行风险管理,我们也做了不少探索与大胆尝试:在组织体制上,先后设立了纵向内审、纪检监察机构,2006年初又设大区内审特派办、党风巡视组等机构。至此,农发行条块专门从事银行风险管理的组织框架已经建立。在制度建设上,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和制度。在操作机制上,各职能部门分别制定并实施了相应的操作流程,并引用先进的信息手段、载体给予网络和技术上支持。在经营理念上,以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加强职业道德操守建设。

应当看到,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其风险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除了商业银行所遭遇的风险之外,政策风险(如职能范围不确定、政策界定不明确、银行性质模糊等)、操作风险(如补贴政策事先不明确、政策审批不到位、业务系统尚不完善、管理不规范、客户经理制存在缺位等)在银行风险总体构成上占相当比重。实践表明,防范和化解这些风险管理,仅靠农发行自身的力量显然是不行的。因此,农发行风险管理可谓是任重道远。在现阶段,我们要做的工作有三项:一是积极与当地党政沟通和联系、争取他们对农发行的理解和支持,争取比较宽松的政策条件和环境。二是扎实工作,把各项管理办法、制度落到实处,实现业务经营的制度化、程序化,从源头上防范风险。三是逐步推进风险管理的体制改革,逐步消除业已存在的体制性、政策性、法律。理顺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定位、履行支农职能的各种关系。

参考文献:

[1] 李全会.香港金融体系及监管[M].香港:香港出版社,2004.

[2] 鲍少明.商业银行结构与内部管理[M].香港:香港出版社,2005.

篇13

1970年,美国土壤学家阿尔布勒奇最早提出了生态农业(Eco-agriculture,简称ECO)的概念,本意是指通过低投入或绝对排斥使用农用化学品的小型农业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是指基于生态学和经济学理论,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借鉴传统农业的经验,所构建起来的具有的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对于现代农业而言,产量的提升一般基于种植面积规模化、大量使用化肥、过度适用农药等,但是,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威胁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稳定和安全。当前,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已经处于饱和性开发和利用状态,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短时间难以恢复。同时,由于大量农药的使用,农田生态也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生态农业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镇江市是地处江苏南部一座美丽、古老、典雅的城市,农业经济一直是一项支柱经济。镇江市拥有2651km2的丘陵山地面积,16万hm2的耕地面积,5.33万hm2林地面积,8.2万hm2水域面积,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光、水比较协调,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盛产水稻、小麦、油菜、茶叶、蚕桑、多种瓜果蔬菜、以及各种水产品。因此,镇江农业资源丰富多样,是历史上的“鱼米之乡”。近年来,镇江市农业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多方的关注。在农业发展战略方面,何培树(2015)认为,镇江市农业的发展要做强“一体两翼”,认为镇江农业已经形成了优质粮油、精品茶果、特种养殖、花卉苗木、观光农业五大特色;何培树、尤恒(2015)研究了镇江市农业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问题,指出绿色、高效、融合、创新、统筹应成为镇江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在休闲农业发展方面,张文文、张利明(2016)研究了镇江休闲农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问题,提出了镇江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强调了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彰显特色、示范引导等策略。在农业园区建设方面,安林海(2014)研究了镇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市场化运作、科技支撑、多元化投资、土地集约化等发展策略;钟志仁、刘长珍(2014)指出,镇江现代农业园区是镇江农业集约化投入、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在镇江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户增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科技服务方面,温小林、张玉军(2014)分析了镇江市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重构问题,认为科技服务体系应力求满足所有农业生产者的需求,并与不断完善的农业市场格局相适应。温小林、马媛媛(2015)探讨了镇江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创新问题,认为镇江市农业科技服务存在着供需不均衡现象,并提出了若干治理对策。在智慧农业方面,夏露、罗明(2017)研究了新形势下镇江智慧农业的发展问题,同时也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启领了方向。如同全国许多地区一样,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诸如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环境资源日益短缺、生活污染不断加重等等,都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障碍。现有的研究探讨了镇江市智慧农业、休闲农业、农业园区、农业科技服务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为镇江生态农业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远未形成完善的镇江市生态农业理论与实践体系。因此,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机理、路径和方向,对于镇江市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1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