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从众心理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1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
从众消费心理作为消费者心理学的一个类型,我们首先应该大致了解下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为研究内容以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为目的。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知识积累阶段。这一阶段与其说是知识积累不如说是社会进程中通过经济渗透的人性光辉。在这一阶段中,各个时代的学者各个地域的学者都不约而同的提出消费与心理学的微妙关系。如:“在东方,中国春秋末期的著名自由商人范蠡(陶朱公)已从分析消费需要入手,以“计然七策”经营商业,荀子提出生产要“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讲的就是满足人的消费需要;在西方,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已提出“欲望是心理运动的资源,一切情感、需要、动作和意志均为欲望所引发”的命题,古希腊哲人色诺芬最早提出“消费”这个术语,法国古典学派的终结者西斯蒙第提出了社会生产目的是满足消费需要的观点”。(2)体系凝构阶段。消费心理学的诞生与心理学、消费经济学及其他分支学科有着很大的渊源。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科学理论在实证研究中,不断向消费研究领域渗透,进而与消费有关的社会经济文化问题又反作用于应用心理学所致。在力学上这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原理,那么作用效果如何呢?从研究著作上看,1900年h ·盖尔出版《广告心理学》,以及1980年e·a若斯出版《社会心理学》,开辟了群体消费心理的研究领域,1920至1930年期间丹尼尔·斯塔奇撰著并出版了《斯塔奇广告回忆指南》和《广告学原理》。它们或侧面或正面的探及消费心理问题,它们的诞生为消费心理学的提供了前提条件。从实验研究成果上看,1920年j·b·华生的广告心理研究、1938年欧内斯特·迪士特的消费动机研究,哥伦比亚大学实用社会研究所的拉机斯费尔德和e·卡兹关于“人格的影响”的研究,哈弗大学r·a·鲍尔关于“知觉到的风险”的研究报告,为消费心理学体系的构建奠定了有利的形成基础。(3)真正的学科创立与创新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中叶延至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可见消费者心理学这一学科还很年轻,待研究待发现的领域还有很多。然而伴随着市场经济主体的演变,社会文化的推陈出新,人的概念会越来越来重要,作为将人的心理与市场消费相联系的学科,消费心理学的发展必然会迈上一个更高更远的台阶。
1.2从众消费心理的成因
从唯物主义哲学上讲,物质决定意识,事物具有多面性。从众消费心理就恰恰体现了这一点。首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压力是从众的一个决定因素。在一个大环境下,谁做出与众不同的判断或行为,往往会被其它成员孤立,甚至受到严厉惩处,因而某个大环境下的成员的行为往往高度一致。其次从众心理的产生是具有自然基础的。众所周知,动物群体这种一致行动的趋向性是长时间进化形成的,且具有一定的进化优势。因而人类的这种心理特征也是一种进化过程中的产物,是与生俱来的。例如人类社会形成初期的石器时代,集体狩猎群居而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再次从众使个人减少了信息搜寻成本。任何人在从事某一活动前,总得付出一些信息成本,包括时间和金钱等方面。而决策本身就需要时间,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用于决策的时间就会相应有些长。例如,一位消费者到商场购物,他本身喜爱的品牌众多,但只能决一而择,那么他就会参照他人意见甚至暗示。比如他会潜意识中观察购物完的顾客手中所持购物袋以哪家品牌居多;注意其他消费者谈及的品牌等等。在上述描述中,我并未提及消费二字,但我想说,消费只是人的一种行为之一,而从众心理的影响几乎遍布了人的所有行为。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着眼,选择从众的群体成员能获得某种报酬。鉴于任何人都是以自我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和最佳追求为原则。因而某人从事某种行为,肯定要符合某人的效用利益最大化法则。既然别人的行为可以对我负责,所以我模仿别人的行为极大可能对我有利。因为几乎不会有人选择对自己不利的事物。
上一段,我主要叙述了从众消费心理形成的群体因素。除群体因素外,还有情景和个人因素。这两点其实是很好解释的。先说情景因素,所谓情景因素,主要是指当消费者遇到商品信息模糊不清或者受到权威人士影响的情况下产生的情境。譬如风靡各大时尚周刊的各种时装秀中,评委主编设计师作为权威人士可能都会对一季的服装风格做出评论,于是就会出现所谓的“街头流行”现象。我再举一个例子说明所谓的信息模糊不清。例如,股市基金理财就是一种明显信息模糊不清的代表事物(这时由于其变动性多样性造成的),当然这里我是抛开专业人士就普通大众而言的。普通大众文化程度各异对股市基金等可能熟而不通,用而不精。这时就可能会发生,自己对商品不了解就去看别人怎么做。邻居买了A股赚了十万,但你不了解股票行情性质可能认为邻居投十万A股赚了,我投入我大概不会亏的心理。这是一种很明显的情景案例。再说个人因素,这里的个人因素包括的方面很多,其中主要反映在人格特征、性别差异与文化差异等三个方面。男人可能比女人更果敢做事有主见,女人相比就会差些;有些消费者思维灵敏智商高所受教育程度高,不会发生盲目从众,相反则易发生从众的消费行为;某地区居民喜食辛辣,外迁户会受其地域饮食文化影响,转而消费此口味的食品。
2从众消费心理的特征
2.1模仿心理是从众消费心理的本质。模仿是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刺激做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周晓虹,1997)。在行为经济学中,将从众消费的大部分诱因归咎于模仿。在现实生活中,市场会有一部分消费者表示出一些示范性指向性的消费行为,暗示出一定的消费倾向,当这种倾向被认可时,其他消费者会产生模仿和重复他人行为的倾向,这种行为暗示扩散流行之后便形成了从众消费的行为,其意识就是从众消费心理。
2.2非正式约束与从众消费心理。所谓非正式约束是一种普遍社会现象,人们在彼此长期交往中形成的没有明文法规的,约定俗成的规定,这些约定俗成的规定大都会不约而同的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非正式约束潜移默化中占据了主流,并拥有对消费心理强大持久的约束力,明文规定与之相比就变得孱弱无势。所规定的该消费什么不该消费什么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影响就会很小。
2.3不确定性与个体理性有限性。在心理学中,无数实验及事实证明,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人们需要进行模糊回避,也就是对不确定性所表现的处一种厌弃感。奈特于1921年定义不确定性为人们无法预料和难以测度的变化。为了满足个人规避风险减小损失将利益最大化的需求,人们往往将自己的意见做保留并以群体意见为参考。这种不确定性也在某种程度上与凯恩斯在美国通货膨胀时所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规律,流动偏好规律和资本边际效率规律所吻合。个体理性有限性其实是个相对群体而言的概念。(1)群体的智慧与理性往往是高于个人的,借群体为参照物会与相当大的安全感。(2)个人搜寻信息成本大难度高,依照群体节约成本,且可以提高容错率。(3)对自己的行为有所保留,在错误发生之际可以拟作应急方案(4)对于多数人来讲,多数人蒙受损失会比一人承受好得多,即心理平衡上的需求(5)结合本国国情来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可谓是盛行至今。自孔子与其弟子在《中庸》中提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后,中庸的思想就一直未离开中国文化,以至于促进从众心理的形成,并渗透到如今的现在市场经济中。
3从众消费心理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谈到从众消费心理不得不提到社会倍增效应。社会倍增效应一词是由物理学中倍增效应演变而来。之所以会被冠以社会一词,是因为这种效应适用于很多社会问题及现象。例如,兴起不久的电子商务,我国面临几大现状之一的就业问题及信息服务业等等。所以好好利用社会倍增效应,好好利用从众消费心理,利用二者的关系必定能为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经济效应。利用社会倍增效应不仅可以扩大消费需求,推动与之相关的产业发展,而且最后会福泽消费者。于企业而言,消费者需求的扩大,即扩大内需,必然会达到企业发展的目的。于市场经济而言,市场的两个终端达到利益最优化也就是市场经济得到了最好的发展。然而从众消费心理是一把双刃剑,虽然益处多多但对市场经济而言也是有其自身危害的。由于从众消费心理可以制造一股消费热潮,企业会利用热潮创造经济效应但也可能会在技术创新上产生惰性,产品制造上粗心大意。这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利用不好会危害消费者危害市场经济。
4如何利用从众消费心理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根据从众消费心理的特征,要想趋利避害,大致要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经济法规建设,适当用明文规定避免不必要的盲目从众消费心理;(2)组织相关业界的权威人士产品权威信息,加强消费者对商品信息的辨识度,从根本上劈除混淆视听的谣言及错误信息,改变消费者心里对商品的掌握度及清晰度(3)建立普及全国的市场消费监管监督预警查处机制,使得问题可以有效率的解决,避免跟风从众消费心理的盛行(4)充分发挥我国消协等消费者利益维护组织的作用,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加强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防范。
篇2
(2)“人际关系”文化。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联或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因此,人际关系的变化发展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礼品消费行为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通过礼品可以鼓舞和教育他人,可以彰显知识和修养,传达友善和爱心,也可以扩大个体的影响。
(3)“面子”文化。“面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人格特征、社会文化的耻辱感取向共同作用的综合体。构成中国人际关系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面子”,中国人的“面子”观念极强,不能“丢面子”“伤面子”,只能“给面子”“赏面子”。“面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方向和程度,是中国人内在人格的重要特征之一。
2中国人在礼品消费中的心理研究
首先,礼品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一种利益和关系, 送礼一方面是给予利益;另一方面是确立和维持关系。礼品成为表达特定关系的一种符号,给父母送礼表示孝顺;给朋友送礼表示关系亲密;给领导送礼表示敬重;给客户送礼表示友好合作。礼品的真正价值体现在赠送礼品和接受礼品的瞬间产生的新鲜感和愉悦感。这种愉悦的程度其中一部分取决于礼品的价值和价格,价值大、价格昂贵的礼品自然就代表关系密切了。然而,即便礼品本身没有特别昂贵的价值,但因其包装精美也可以成为馈赠佳品。其次,人们普遍具有从众心理,喜欢追随潮流。从礼品消费决策过程的分析中发现礼品消费其实就是一种社会行为,其消费特征受到消费者自身、受礼者和整个社会消费环境的三方面制约,礼品的消费行为往往是三方面相互交叉作用的结果。送礼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和送礼心理动机构成了礼品消费的基础,受礼者的需求、兴趣爱好、身份地位是影响送礼者购买决策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整体的消费大环境同时引导送礼者和受礼者的礼品馈赠消费观念。
3本土文化对于礼品消费行为的影响
本土文化对礼品消费行为的影响漫长而久远,被世人反复传承、合并、琢磨和升华,融入于我们世世代代、琐琐碎碎的生活之中,最终变幻成人类自身的气质、情感和对生命本性的自然表达。凭着独特悠然的感情内涵、层出不穷的表达手法、平易近人的文化气质和高远深邃的时想,礼品文化历经千年挥洒自如地书写着自己灿烂而光鲜的历史图卷。在人际关系层面,礼品作为载体承载了人们深深浅浅的文化表达和情感寓意。礼品是一种无声的表达,这种表达或轰轰烈烈,或点到为止,无声却有力。说到底,礼品是人们维系情感的不可或缺的纽带。
4竹材的文化及应用
竹子具有明显的东方民族文化特征,竹子在中国传统中象征着生命的韧性、长寿、幸福和精神真理。早在新石器时代,竹子就已进入炎黄子孙的生活。人们的衣食住行、科技文化,无不留下竹子的踪迹。而在日本,竹子则是真实与奉献的标志。整个东方地区都曾经将竹子用作书写的工具,对于作家、艺术家来说,竹子笔直的线条和中空的结构本身就有极其深刻的象征含义。竹子的材质特性对于其加工有利有弊。竹子的纤维排列紧密、整齐、走向一致,有一定的柔韧性、弹性和硬度,有极好的劈裂性能。同时,竹材色泽较浅,易于进行色彩处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竹材加工产品的装饰功能。竹子用于建筑的历史久远,在远古时代,人类从巢居、穴居向地面房居演进的过程中,竹子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江苏吴县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草鞋山遗址发现有用竹作为建筑的材料,汉代的甘泉宫竹宫、宋代的黄冈竹楼,皆是取竹建造并负有盛名。
从服饰方面看,竹对中国人的衣饰起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秦汉时期就出现用竹制布,取竹制冠,用竹做防雨用品的竹鞋、竹斗笠、竹伞,一直沿用至今。竹布在唐代曾是岭南地区一些州县的重要贡品之一,竹还是古代人装饰的材料,说明竹对人类服饰文化的贡献。从食用方面看,竹笋和竹荪是极受人们喜爱的山珍美味,竹实是历代救荒的重要作物原料。先秦文献中记载,3000多年前的竹笋就是美味佳肴。竹笋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烹饪数千种美味佳食。竹还具有特别的医用价值,在中国最早的医书典籍中,就有用竹治病的历史记载。竹的全身都是宝,叶、实、根及茎秆加工制成的竹茹、竹沥,都是疗疾效果显著的药用材料,竹黄、竹荪也是治病的良药。
交通工具和设施的产生与发展,是中国文明的标志之一,竹在交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代交通运行工具和设施的起源与发展,均与竹子有极密切的关系,古代人取竹制造竹车、竹筏和船以及桥梁工程,创造了世界交通史上许多第一例,对世界交通工具和设施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由上可见,竹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领域中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竹子几乎遍布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部分。
5现代竹制礼品案例分析
台湾的华硕笔记本以其独到的设计和对消费者需求的敏锐把握而在行业中名声显赫。S6作为其主打产品质量优秀又不缺乏时尚感,为此华硕的设计师们别出心裁地为其披上了环保的外衣,原先的塑料外壳全部替换成竹板拼接而成,之前的金属拉丝表面处理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由激光精细雕刻而成的现代花纹,使得原本冷冰冰的办公用品变得格外引人注目,极具亲和力。这样一台笔记本作为礼品送给上司或者企业老板是多么显示出送礼者的尊重,文化与功能的合二为一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讨论消费者之间的礼品文化,必须先了解作为礼品的产品所具有的特点,然后再结合消费者特点作个案研究。
在研究传统材料、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方面,台湾比大陆做的要更加早和完善。他们将台湾的版图和竹材进行了巧妙的融合制作成了一个纸抽,方形的结构很好用竹板材进行拼接,唯一不同的是纸抽的顶部镂空不再是方形的,取而代之的是台湾版图的形状,让人一目了然。去过台湾的游客们总想给亲朋好友带点礼品,这个纸抽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选择。参考文献:
[1] 李彬彬.设计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篇3
甲(贷方)与乙(借方)在合同中约定,兹乙向甲借款人民币3000万元整,甲将该款项连同乙方提供的相当于借款金额40%作为保证金,存放于某指定账户,乙方可在借款期限1年内管理上述资金并将其投资于股票,同时以年利率12%支付给甲方相应利息。合同中同时载明以下情形将视为乙方严重违约,如乙方未能在下一个交易日证券市场开盘前或下一个银行工作日内(两者以较早为准)向甲方帐户追加保证金,以致指定帐户的总市值低于人民币2400万元时,甲方有权实施平仓并收回本金及1年利息,并提前终止本协议。
在甲方将上述款项借出仅2个月时,乙方未能按约定及时补仓,且经催告,仍未能及时履行。甲方因此实行平仓,除收回本金外,另收取乙方全年利息计人民币360万元整。
乙方随后提出如下主张:
1.本合同实质为委托理财合同,由于股票投资存有风险,甲方提出年利率12%的本息固定回报率违反市场不可能存在恒高收益率的经济规律,作为合同核心部分的“保底条款”无效,整个委托理财合同归于无效;
2.其次,即使合同有效,由于甲方出借资金仅2个月,却要求乙方支付全年利息,违背民法之公平原则,权利义务严重不对等。同时违约条款安排中约定违约金高于实际损失的30%,属过分高于情形,应予以降低。
二、焦点分析
该类案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如何界定合同性质,合同是否有效。固定本息回报率的条款是否会被视为委托理财合同中的“保底条款”?还是仅被看作民间借贷合同的主要条款?
2.如合同有效,甲乙对“乙方严重违约,甲方可平仓且收回全年利息”的约定,是为约定违约金的安排?抑或为甲方于合同签订时已对其可得利益损失作出约定?
(一)合同性质界定
区别于以投资银行作为管理人,通过独立帐户募集和管理委托资金,投资于股票、基金等金融工具的典型委托理财,本案中,甲方将指定账户及资金的自主使用权赋予乙方,同时明确表述缔约目的,即纯粹追求固定本息回报,对乙方管理资产所得的收益除约定利息外并无预期,其并非“保底条款”除保底收益外,收益还随着利好情况增长。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界定合同的性质,不应仅凭条款体现出来的交易形式,更应根据其本质加以判断。该合同实质上为乙方向甲方进行借款融资,期限届满后本息归还的借贷合同。实务中,将此类看似有“保底条款”的“委托理财合同”视为“借贷合同”的观点也被最高人民法院法官采纳,“对于这种名为委托理财,实为借贷之情形,应认定双方成立借款合同关系,以借款合同纠纷确定案由,并适用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1]
在明确以借贷性质的基础上,“年利率12%”,就不再被认定为无效的“保底条款”,应视为借贷中的本息条款,同时“年利率12%”尚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合法有效,应受保护。
(二)“收回全年利息”条款性质及合法性界定
合同中提及,乙方如未能按约补仓,将构成严重违约,甲方可提前终止协议并在次日平仓收回本金及1年利息。甲方出借仅2个月,却收回全年利息,引发争议。下面笔者对该条款从两个角度进行解读:
1.违约金
根据《合同法》第114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同时,根据《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29条,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人民法院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并作出裁决。
讨论违约金是否过高,作为判断基础的实际损失是关键。根据解释二,由于违约金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考虑预期利益,我们可看出,实际损失与预期利益为互相独立的概念,实际损失,应仅指积极损失,不包含可得利益。结合本案,若乙方在2个月的借用期间,未支付利息,则甲方的损失此处为积极损失,而实际上甲方已收回全年利息,积极损失为0;甲方如未获得乙方依约履行后,其本可得到的另10个月利息,则此处为预期利益损失。根据前述,预期利益损失不包含于实际损失,因此可得知甲方收回全年利息,如视为约定违约金条款,则必将导致违约金高于实际损失的30%。
笔者认为,将“收回全年利息”条款视为约定违约金的安排,有牵强之处。实务中,约定违约金的一般表现形式为:需支付违约金XXX元,违约金为损失的X倍或者支付损失X%的违约金。本案中,未提及“违约金”字眼,因此“收回全年利息”的约定可不视为“约定违约金”。笔者认为将其视为乙方违约,甲方要求其赔偿可得利益损失的约定更为合理,详见第二种解读方式。
2.可得利益
《合同法》第113条确定了我国民事立法采用了完全赔偿的原则,即积极损失外,违约方还应对非违约方的可得利益,即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利益进行赔偿。[2]
本案中,乙方在提前归还借款的情况下,甲方丧失了因该借款合同可以获得的,在合同签订时可预见的1年利息收入,此种损失属于可得利益损失范畴。可得利益损失的计算方式,可分为预先约定和事后确定两种。“司法实务中,只要可得利益损失赔偿纠纷案件当事人事先有此约定,且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利益或第三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确认此约定有效,并优先适用此方法计算可得利益损失赔偿额”。[3]结合本案,在合同标的如此高的情况下,双方预先对严重违约事由和可得利益作出约定,旨在进行风险控制,且由于年利率在利息保护范围内,可得利益并非畸高,该意思自治合法有效应得到尊重。故笔者认为,可采可得利益角度解读该条款,并倾向于甲方收回全年利息的行为应得到支持。
三、合同风险控制
由于篇幅有限,本人对降低该类合同被认定为无效的风险作如下控制建议:
1.双方可明确约定合同为借贷性质,资金的自主使用权在乙方,甲方预期利益仅限约定期间固定本息回报,利率控制在保护范围内,此有助于确保合同性质及合法有效;
2.避免在条款字面上出现“违约金”字眼,防止违约金过高被降低,双方可添加如“对可得利益作出如下明确约定”等文字,明确“甲方收取全年利息”的性质非违约金约定而为如乙方违约,甲方对可得利益损失的预先约定。
参考文献:
[1]吴庆宝.最高人民法院专家法官阐释民商裁判疑难问题.金融裁判精要卷(增订版)[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1:136.
篇4
李子勋在他的《心灵飞舞》一书中说到,在大自然中动物分为群居和独居两种类型,群居动物必定因为害怕孤独而选择群居,另外一些喜欢孤独的则选择了独居。人类之所以成为一种社会性极强的群居动物,这就意味着孤独以及害怕孤独是人类的一种自然属性。电影观众观影的过程中的动机有两种,其一是依恋自己,试图在电影影像中寻找自己熟悉且热爱的生活,另外一种则是通过眼睛接触影像,通过向电影角色的同化,在内心中重建自己失去的对象,在内心中拥有自己没有得到的客体。而对于电影《美丽心灵》的观众来讲,大都是在电影中男主角缺失的孤独中寻找寄托。这两种观影动机同时存在于这部影片的观赏过程中,在男主角纳什身上观众既寻找到了长久以来存在于生活中的孤独感,又在电影类似美好的结局中得到终结孤单的完美升华。
电影中纳什虽然拥有超人的智力,但是他却拥有着深沉的孤独。他时常独自走在校园里面,常常在纳什身后安排一道长很长的影子,在视觉表象上,这样的影子代表着孤独。电影他与旁人的几次对话。当谈及自己与别人的关系的时候,他常常以“别人不喜欢他”为切入点,揭示他为什么没有朋友。在他第一次和幻想出来的帕切尔进行交谈的时候他说,“我喜欢独来独往,更重要的是,人们不喜欢我。”他与世隔绝的状态使他对于人们对他的看法作出的反应较为偏激。他从自身孤立了他与别人的情感联系,尤其是当环境产生压力的时候,他对于这种态度的反应就容易转化为敌视状态,从而加重他个人的焦虑和压迫感。但是事实上,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纳什周围的环境对于纳什的种种表现还是很宽容的。纳什天才的寂寞并不是因为“人们不喜欢我”而更多的是因为纳什自身的孤独感。
男主人公的这种心态其实存在于普遍的观众人群中,人作为个体和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时候,无论是谁都会在心理存在一定的障碍,这种障碍也许来自胆怯也可能来自于人本身对沟通的恐惧。但是与此同时,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同样需要肯定,这点在所有人身上都能得到认可,对于纳什也不例外,他同样需要外界对于他人际关系的认可。当他在教室餐厅中目睹普林斯顿大学惯有的赠笔仪式的时候,他看到那位老教授获得的认可和他人的尊重的时候,他的眼中充满了渴望,这说明了纳什在内心中还是渴望人际沟通。
这时候的电影观众,已经在电影的阅读中产生了认同的心理。对于纳什这种在心灵上极度孤独的表现,观众在潜意识里,把自己设想为主体,主动地参与到叙事的过程中。并且,这种认同是在观众的下意识中完成的。观众一旦进入了电影设定的情境,思维就自然被电影的叙事所引导了。
对于《美丽心灵》这部电影来说,仅仅通过以上这些对于由纳什生活细节的综合形成的侧面叙述是远远不够的。电影将更重的笔墨放在了纳什已经进入了自我迷失时期,即患病时期的精神状态表现。他的主要症状是在他的生活中出现了三个非正常的幻觉人物,他们的出现深刻的影响了纳什的生活。这三个人的出现恰恰印证了补偿心理。这种心理适应机制。是因为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为求得到补偿而产生的。对于纳什来讲,这种补偿更是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他患有的精神分裂症让他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表达出了他心灵深层次的渴望,这种渴望就类似于正常人夜晚所做的梦一样,透露着他内心的想法。观众通过前面的阅读已经将自身与主角的精神世界建立了沟通,这时,当主角出现对于人物形象的幻觉的时候,观众也或多或少更深的理解了主角的内心状态,同时,伴随着这种理解。观众曾经“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心理体验也被唤醒,对于二者之间的联系也由于这样的设置更加紧密。
在人类无意识的幻想过程中通常都是在印证补偿心理,打个通俗的比方就是,个子矮小瘦弱,性格软弱,常常被人欺负的男生常常在梦中会变成拯救世界的英雄。这就是代表着他在无意识状态下形成与他本身性格截然相反的形象,同样的情况在纳什身上同样也有所体现。
纳什在人际交往上的不足。与周围人格格不入的状态,恰恰被他幻想出来的室友浪子查尔斯所打破。查尔斯风流多情,为人不羁能言善辩,这对于纳什来说恰恰是对他性格上的否定。查尔斯成就了纳什性格上的反面,也正好是他所最缺少的性格因子。同时,纳什幻想出来的查尔斯对于他的学术,他的生活,甚至包括他的处事态度常常予以肯定、予以支持,这更说明对于他来说在潜意识里面他还是渴望人际肯定的。
篇5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突出特色。中医药如何进行管理是我国政府面临的独特性挑战。一直以来,我国药典管理中药借鉴了西方管理化学药品的思路,以某一或某些成分含量作为限定标准,这一做法对中药质量管理显然存在不足之处。本文对《中国药典》标准管理中药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并且借鉴食品领域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方法,提出建立中药质量的第三方评价体系和探索《中国药典》之外的标准体系的政策设想。
1信息不对称
1.1信息不对称的概念
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是指交易双方对于交易物品具有不同的信息集,通常一方具有信息优势,另一方则无法获得全部信息。信息不对称是影响市场效率的因素之一,许多研究证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可能导致市场效率降低甚至完全破坏。
1.2信息不对称的研究进展
Akerlof在其经典论文中以二手车市场为例提出了“柠檬市场”(“lemons” market)的概念,该论文被认为是信息经济学的开山之作[1]。Akerlof指出“质量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产品平均质量的下降,市场规模的缩小”。在随后的研究证明许多市场都存在信息不对称,如Greenwald证明劳动力市场存在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效应,Rothschild研究了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几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见表1,这些市场的交易双方对交易物品的信息存在差异。
2中药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中药市场流通的主要商品是中药材(个子货、饮片)和中成药。在工业化以前,中药市场的商品以中药材为主,现代中药市场以中成药销售为主。无论是中药饮片还是中成药都存在信息不对称。
2.1中药材质量多样性导致信息不对称
同一种中药材质量可以说是千差万别的,识别质量对消费者而言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以地黄为例,根据其大小分别分为一等(每公斤16支以内),二等(每公斤32支以内),三等(每公斤60支以内),四等(每公斤100支以内),五等(每公斤100支以外);根据其产地可以分为河南产、山西产、山东产、河北产、陕西产等,不同产地和不同等级品质又有不同。根据李更生、张留记等[6-7]研究结果整理的数据,结果显示不同产地地黄梓醇含量可以相差数十倍,不同产地和不同规格间地黄苷D均有较大差别,见图1,2。
储存时间也是影响中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许多药材在储存过程中有效物质含量发生变化,根据易建利等对牡丹皮贮存进行的研究整理的结果[8],见图3。结果显示无论是丹皮药材还是丹皮饮片,在贮存过程中丹皮酚含量不断降低。
众多影响因素导致中药质量的多样性,缺乏相关经验的消费者很难通过外观去判断中药质量。这就导致了中药质量的信息不对称,在市场上流传着“种药材的是两只眼,收药材的是一只眼,买药材的是瞪眼瞎”这样的俗语。这是人们对中药质量信息不对称形成的朴素认识,反映了中药生产和流通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信息不对称。实际上即使在中药行业里,多数人对中药质量也是一知半解。
2.2中成药的使用加剧了信息不对称
中成药是由中药材加工而成,因为经过了复杂的工业化生产,其质量鉴别极为困难,自古就有“丸散膏丹,神仙难辨”的说法。在中成药市场,消费者对于自己所购买的药品质量是无法判断的,他的选择依赖于广告或有限经验。如果药品因质量问题被曝光,消费者很可能会减少对该药品的购买,但是对于那些没有曝光的药品消费者无法判断,都默认为拥有平均质的合格品。而生产厂家对自己生产药品的实际质量比较清楚,因此在中成药买卖双方之间形成了信息不对称。根据鲜洁晨等对不同厂家六味地黄丸有效成分比较研究结果 [9] ,见图4,不同厂家生产的六味地黄丸丹皮酚和马钱苷含量各不相同。
3中药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和影响
3.1中药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信息不对称程度是研究一个商品的重要特征,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营销和管理策略。
在国际上划分信息不对称程度可以将商品分为4种:搜寻产品,经验产品,信用产品,波将金产品。不同的商品其表现特征不同[10],见表2。
在《卫生经济学手册》(handbook of health economics,volume 2)中[11],将药品信息不对称描述为“Experience or Credence Good”,即经验产品或者信用产品。对中药而言,符合《卫生经济学手册》的这种划分:有的中药质量消费者可以通过使用来确定(经验产品),有的中药质量消费无法根据自身经验进行判断(信用产品)。但是由于中药质量和疗效的复杂性,笔者认为大多数人在使用后仍然不能判断质量,例如中药材的农残、重金属、成分含量很难通过使用感知,再如中药材霉变和走油等经过加工也很难被发现,因此中药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多数应该属于信用产品的类型。信用产品就意味着中药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不可能通过自身调节消除,必须依赖于第三方揭示。
3.2信息不对称对中药市场影响
信息不对称对市场最重要的影响就是产生“lemons”效应,也称“柠檬效应”或次品效应。其意义是当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时,买方愿意以平均价格支付给卖方,导致质量高于平均质量的商品(其价格也必然高于平均价格)无法成交,从而退出市场,进而引起市场平均质量的下降。
为了便于理解举例进行说明,有3个企业分别生产3种六味地黄丸,其成本价格分别为20,10,5元,见图5。但是消费者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只能按照某一价格,如25元进行购买,那么3家的利润分别为5,15,20元,显然20元利润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也就是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通过竞争机制质量最好的产品被质量最差的产品驱逐出市场。更为一般性的证明可以采用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论的方法进行推导,可以参见《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一书[12]。
4药典标准与信息不对称
4.1药典标准的起源
药典标准早已出现,如《新修本草》可算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但是药品监管体系作用机制一直到信息经济学兴起之后才阐释清楚。如《卫生经济学手册》所述“在经济学上,众所周知的是:这种信息不对称可以导致柠檬效应……,市场失灵解决方法之一就是建立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世界各国在药品市场都引入第三方进行质量监管,在中国监管部门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在日本为卫生福利部(MHW),在美国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从经济学研究的结论可以看出:政府作为药品监管第三方的核心职责是解决食品药品领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4.2药典标准的管理原则
西方药品管理采用的是最低质量标准(minimum quality standard,MQS)。MQS的作用如Leland所述“MQS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信息不对称,增加社会福利”[13]。Leland指出“正是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医生、律师、会计师和股票经纪人等行业需要有许可证制度,而药品和其他有潜在危险的产品都必须满足MQS安全标准”。《中国药典》也实行MQS管理,并且逐步将该方法从化学药品扩展到中药质量控制领域,这就形成了现有的药典中药质量控制体系。
5现行《中国药典》中药标准的问题
5.1药典标准制定的原则
现代中药的质量标准以指标成分鉴别为核心控件,一般是选择专属性或有效的成分作为指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药典标准制定方法参照《中药质量标准研究制定技术要求》:“含量限(幅)度的制定,应根据药材、饮片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一般应根据不低于10批样品的测定数据,按其平均值的±20%作为限度的制定幅度,以干燥品来计算含量……”。在实际执行中,大多数药典标准的制定者将该方法简化为“取10批药材,测定平均含量,再乘以80%”。
5.2药典标准的合理性
“取10批药材,测定平均含量,再乘以80%”这一做法并非缺乏依据。药典标准作为一个法定标准,必须具备合理性。虽然中药的质量是有差别的,但是大多数质量概率应该符合正态分布:少数药材具有高质量或低质量,大部分是中间质量。这一作法使得多数具有中间质量的中药(即标准线右侧的中药)符合药典标准。这一做法具有法理上的合理性,见图6。
5.3现行MQS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使用基于指标成分含量控制的MQS管理中药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最大的挑战来源于中药有效成分的不明确。MQS可以用于管理化学药品因化药药理作用清晰,只要控制有效物质和有害物质的含量就控制了有效性和安全性。而中药有效成分和有害成分多不清楚,使用基于指标成分含量控制的MQS管理中药常常显得力不从心。
5.3.1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导致MQS失效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中药的疗效往往是多成分、多靶点的网状系统。这种多成分、多靶点就给MQS制定带来了困难。MQS需要对每一个指标成分制定最低限量标准,指标成分越多检验就越困难,加上各成分的协同增效和拮抗作用,导致中药MQS制定依据十分牵强。MQS虽然给出了某一成分的限量标准,但是这个标准可能与实际疗效毫无联系。
5.3.2质量多样性导致MQS失效 食品药品监管方的核心职责之一是解决食品药品领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然而,MQS管理中药时却忽视了中药质量的差异问题,只制定一个最低标准,并不能起到消除信息不对称的作用。
历代本草以及历代医家都认为中药存在道地药材和非道地药材的差异,怀山药、宁夏枸杞、川贝母等是普通老百姓都耳熟能详的道地药材,然而在药典标准中所有药材标准均以MQS形式出现,这与第三方消除信息不对称的职责几乎背离。
这与《中国药典》立法目的有关,以山药为例,作为一种国家标准的药典,它应当保证大多数农民正常种植的山药是合格的,而不能仅把怀山药作为药典标准。如果怀山药甚至“铁棍山药”作为药典唯一合格品,那么山西、陕西、河北等地的种植户必将遭受重大打击。
6解决中药市场信息不对称可以借鉴经验
食品领域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尤其是在食品工业兴起之后,信息不对称成为影响食品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中药与食品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之处,许多经验可以共用。
6.1食品领域的第三方认证制度
食品领域一般采用第三方认证(third-party certification, TPC)制度来保证食品安全。多数情况下,政府机构不作为第三方出现。
TPC组织通过可靠的方法和一系列标准对食品安全进行认证,并且通过自身信誉对产品进行担保。Hatanaka研究认为TPC对食品的生产、零售等多个领域起到了积极的调节作用[14]。Tanner将TCP作用一般性总结为降低风险和责任;强化尽职抗辩;增强遵法信心;保证竞争优势;改善市场;促进国际认可;降低成本,提高利润;降低信用成本;更有效的管理[15]。
最著名的TPC组织应该是美国全国卫生基金会(national sanitation foundation,NSF),NSF是一个独立、非盈利、非政府组织。NSF致力于公共卫生、安全、环境保护领域的标准制订、产品测试和认证服务工作,是公共卫生与安全领域的权威机构。NSF强制要求如一家公司若要在产品印上NSF标识,则必须遵从NSF认证和授权的各项严格要求。这些要求包括周期性测试及评估,甚至采用突击式的检查。如果发现标识被误用或产品不遵守规定,NSF有权采取:扣押查封产品和库存货物;召回、销毁不合格的产品;取消企业认证资格,并列入黑名单;通告民众、采取法律行动等严厉措施。
6.2分级认证制度
在食品领域还存在着分级认证做法。分级认证对解决异质性信息不对称重要方法。分级认证可以将质量的信号传递给消费者,使得消费者从甄别优劣改为选择优劣。例如,在酒店行业实行的星级认证使消费者在入住前就知道所住酒店的标准,从而降低了消费者甄别酒店耗费的成本。分级认证的作用在信息经济学研究中已经有充分的阐释[12]。
在我国食品领域已经开始尝试分级认证的做法,在《关于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食药监食[2012]5号,以下简称《意见》)规定,对持《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饮服务单位进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评定工作。《意见》规定: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等级分为动态等级和年度等级。年度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一般3个等级,分别用A,B,C 3个字母表示。
6.3私人标准
私人标准(private standards)也是一种标准形式,相当于企业的内控标准。虽然标准常被认为是公共领域的内容,Reardon认为标准应该在非公共经济领域有同样的重要性[16]。Fulponi对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国家调查显示,超过85%零售者使用私人标准,B2B(business to business简称)标准在国际贸易已广泛应用[17]。
6.4过程控制
食品营养功能的复杂性导致很难对某种产品的某一成分进行控制。事实也证明在食品领域任何单一指标控制都存在造假的风险,如对牛奶蛋白质含量控制方法不当导致了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好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并非检验出来的,控制应贯穿生产过程。
过程控制的杰出应用就是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简称)体系和追溯系统。HACCP是一种鉴别、评价和控制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的危害的一种体系。HACCP要求对原料、关键生产工序及影响产品安全的人为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对应的控制方法[18]。追溯系统(traceability systems)也是解决食品领域信息不对称的常用方法。Hobbs对可溯源系统功能总结为3点:一是为食品供应链回溯方法;二是为食品安全法案提供事后分析的证据;三是降低消费者搜寻质量所支付的信息成本[19]。
7中药管理的政策建议
7.1建立中药质量的TPC制度
执行MQS的监管部门,更多关心的是中药的真伪问题。优劣问题的解决则需要具有多年中药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士才能担任。需要尽快建立起可以揭示中药质量的TPC组织。国家规范其组织形式并赋予其合理的法律地位。TPC组织应独立于消费者和企业之外,通过信用形式获得消费者和企业的认可和报酬。TPC组织可以参考NSF的组织形式。
7.2探索《中国药典》之外的标准体系
《中国药典》标准作为国家标准,其地位决定了它应当是MQS,而MQS无法消除中药质量差异引起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应该在《中国药典》之外,由TPC组织主导建立起一套新标准以消除或减轻信息不对称。
该标准体系必须符合3个特性:一是该标准不与药典标准相违背,药典标准作为国家标准,其决定了药品的真伪性,新标准体系用于检验真药的优劣性;二是该标准必须是过程控制标准,中药的特殊性决定了单纯的含量控制都是危险的,新标准体系必须基于原料、炮制等关键点的全程控制;三是该标准必须是分级标准,由于药典标准是MQS,不能解决市场的“lemons”问题,只有分级标准才能消除中药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切实可行的标准体系包括:TPC标准体系,私人标准体系等。
[参考文献]
[1] George A Akerlof. 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J]. Q J Econ, 1970, 84(3): 488.
[2] Michael Spence. Job Market Signaling [J]. Q J Econ,1973, 87(3): 355.
[3] Joseph E Stiglitz, Andrew Weiss.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J]. Am Econ Rev, 1981, 71(3): 393.
[4] Michael Rothschild, Joseph Stiglitz. Equilibrium in competitive insurance markets: an essay on the economics of imperfect information [J]. Q J Econ, 1976, 90(4): 629.
[5] Bengt Hlmstrom. Moral hazard and observability [J]. Bell J Econ, 1979, 10(1):74.
[6] 李更生, 刘长河, 王慧森,等. 不同产地的地黄中梓醇含量比较[J]. 中草药,2002, 33(2):126.
[7] 张留记, 屠万倩, 杨冉,等. 不同产地地黄中地黄苷D的测定[J]. 分析试验室,2008, 27(3):56
[8] 易建利. 储存时间对牡丹皮药材和饮片中丹皮酚含量的影响[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 28(3):42.
[9] 鲜洁晨, 张宁, 冯怡. 六味地黄丸质量差异分析[J]. 中成药, 2009, 31(6): 882.
[10] Gabriele Jahn, Matthias Schramm, Achim Spiller. The reliability of certification: quality labels as a consumer policy tool [J]. J Consum Policy,2005 (28):53.
[11] Mark V Pauly. Thomas G Mcguire, Pedro Pita Barros. Handbook of health economics. Volume 2[M]. US: North-Holland,2012:763.
[12] 张维迎.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 上海:格致出版社,2004:185.
[13] Hayne E Leland. Quacks, lemons, and licensing: a theory of minimum quality standards[J]. J Polit Econ,1979, 87(6):1328.
[14] Maki Hatanak, Carmen Bain, Lawrence Busch. Third-party certification in the global agrifood system[J]. Food Policy,2005, 30(3):354.
[15] Bob Tanner. Independent assessment by third-party certification bodies[J]. Food Control,2000, 11(5):415.
[16] Reardon Thomas, Thomas Reardon. The rise of private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standards: illustrations from Brazil[J]. Int Food Agribusiness Manag Rev,2001, 4(4):413.
[17] Linda Fulponi. Private voluntary standards in the food system: the perspective of major food retailers in OECD countries [J]. Food Policy,2006 (31):1.
[18] Laurian J Unnevehr, Helen H Jensen.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using HACCP as a food safety regulatory standard [J]. Food Policy,1999 (24):625.
[19] Jill E Hobbs.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the role of traceability systems[J]. Agribusiness,2004, 20(4): 397.
Management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market based
on information asymmetry
YANG Guang1,2, WANG Nuo3*, GUO Lan-ping2, WANG Yong-yan1,2, HUANG Lu-qi2, LIU Jin-xin1
(1.College of Resources Science & Techn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2.National Resource Center for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3.School of economics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篇6
史蒂芬.金出生于美国缅因州一个贫寒之家,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其作品在历年的美国畅销书排行榜中名列榜首,在美国电影界被称为“恐怖之王”。在30年的创作生涯里,他创作了近240部短篇小说,其中有70多部被拍成了电影和电视剧,创下了小说改编影视作品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丽塔.海华丝和肖申克的救赎》这本小说通过对人性的深情解读和严肃思考引起读者强烈的反响。故事发生在1947年,波特兰一家大银行的信托部副总裁安迪,在一个失意的夜晚之后,被当做杀害妻子与情人的凶手送上法庭,阴差阳错地被判处无期徒刑,而主人公安迪在二十年的绝望岁月里,利用它智慧的头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狱中做了许多别人都不可能做成的事情:为狱友们挣啤酒,为狱史们报税,建设监狱图书馆,最终逃出了监狱,并告发了那个穷凶机恶的监狱长,过上了自由的生活,完成了灵魂和肉体的双重救赎。
二、心理描写的分类及作用
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刻画人物的一种方法。而M.H.Short(1996)从文体学的角度,又将人物心理描写分为以下五类:DT(direct thought), IT(indirect thought), FTD(free direct thought), FIT( free indirect thought), NRTA(narrative report of thought acts).并对不同类别心理描写的语言学和文体学特征做了简要介绍。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出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奥秘,把单靠外部形象难以表现的内心感受揭示出来,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立体化,从而显得更为完整和真实。
三、《丽塔.海华丝和肖申克的救赎》中人物心理描写分析
首选,安迪绝望的心理通过间接地心理行为引述(narrative report of thought acts)展现出来。在事实和各种证据面前安迪失去了一个银行家应有的淡定,妻子的背叛让他愤怒、羞耻,甚至绝望。但叩响扳机并不容易,安迪用一个人最后的理智战胜了冲动,但环环相扣的证据、义正言辞的律师,法不容情的法官都没有给他一个证明清白的机会,他从一个绝望的深渊跌入了另一个绝望的谷底。
其次,接受现实、追求心理上的满足和自由。通过安迪在监狱中的间接的思想及心理行为引述,生动的地描述了一个冷静、睿智、坚韧的人物形象。
心理学有个说法:不能改变外界,就只能改变自我认知。在不得不接。于是他向瑞德买了一把小锤子。这是面对生活的表现,“时间有的是,缺的是石头。”只要活着,就有希望。然而牢狱生活并没有那么顺利,各种骚扰和欺辱接踵而来。他反抗,亦承受。从瑞德的转述中“He always fought them, that’s what I remember. He knew, I guess, that if you let them have at you even once, without fighting it, it got that much easier to let them have theri way without fighting next. So Andy would turn up with bruises on his face every once in a while, and there was the matter of the two broken fingers six or eight monthes after Diamond’s beating.”将安迪内心的理性与坚韧不拔的抗战各种骚扰和欺辱的场面在读者脑海中成功刻画出。转机出现在那次外出劳作,当他勇敢的走向那个长官,我想他的心理变化一定是微妙的。这是拿性命做出的赌注,当然,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是安迪的生活已经是他心理所能承受的极限了,他试图寻找一些刺激,为了哪怕一分钟自由的感觉而赌一把,他已经不在乎更糟了。这种不在乎正是他临近崩溃的表现。命运当然是奇妙的,事情从这里出现了转机。安迪渐渐的在监狱里混的如鱼得水。和其他人相比,他有知识,有智慧,他通过各种事情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心理上的满足让他愉悦。
安迪性格中的宽恕与释然态度让他在肉体和精神上受尽璀璨后反思自己对于妻子所犯下的过错,对于冷落妻子他感到亏欠,但也对自己被诬陷谋杀遭到入狱而感到不平。
安迪内心的压抑、不平、心中的冤屈这一刻都在他爬出那五百码长的污水管道中释放,在他获得自由的那一刻,他如释重负,他知道对于自己妻子的亏欠已经还清了,他重获新生。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这部片子很有教育和启发意义。一个人内心的强大需要自己去稳固。没有什么比摧毁一个人的意志更可怕。现实社会的各种压力和纷杂,如何让自已保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是要不断去探索和努力的过程。而很多时候,给别人一个适时的指引,或许是对一个生命最好的挽救。
作者简介:李娟,(1981-),女,汉族,陕西西安人,现为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玻璃动物园》;逃避主义;心理分析;自卑情结;人格面具
A Psychoanalytic Approach to the Escapism in The Glass Menagerie
TANG Mei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Chizhou College, Chizhou Anhui 247000, China)
【Abstract】The thre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Glass Menagerie, Tennessee William’s strong autobiographical tragic play —Amanda, Laura and Tom, have all been labeled “escapees” by some critics. Yet with more thorough exploration into these characters this claim will prove its flaw—it overgeneralizes them. With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of Alfred Adler’s “Inferiority Complex theory” and Carl Jung’s “Persona theory”, a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from the exploration that Amanda is more a character of practicality than escapism, while Laura and Tom are, in a real sense, escapees.
【Key words】The glass menagerie; Escapism; Psychoanalysis; Inferiority complex; Persona
作者简介:唐玫(1987—),女,安徽石台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英美文学。
0 Introduction
Rooting in Austrian neurologist and psychologist Sigmund Freud’s psychoanalysis which originally developed as a medical technique, psychoanalytic theory has seen its several distinct groups formed and triumphed through all these decades. From Freud’s models of the human psyche to Lacan’s Three Orders, each group adopts different psychoanalytic theories when analyzing a literary work. So for readers’ sake,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it clear which group of psychoanalytic theory this paper mainly bases on.
Actually, the theory framing my paper does not come from Freud, Frye or Lacan, but another Austrian psychologist Alfred Adler, once a Freudians but later split with Freud and found his own institution.
As the founder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Adler achieved a lot in the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and children as well as its influence on children’s psychology. The conception of “deficiency in body and compensation”, “inferiority complex”, “sense of superiority” and so forth in his theories ar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analysis. Besides Adler, this paper also owes to the Swiss psychologist Carl Jung. Similar with Adler, he was first Freud’s best pupil and successor but built up his own theory system later. Archetypal criticism as we call it when we apply his theories and methods to literature. But it is his persona conception that I am going to elaborate in the later part of this paper.
1 Amanda’s Practicality
About Tennessee Williams Adler once said: “No other American dramatist has created women character of such complexity portrayed with deep understanding and sensitivity.”①This is especially applicable to The Glass Menagerie in which the vivid depiction makes the two women characters not so unapproachable as characters in other plays. Some critics label this play as a story of escapees. In their viewpoint, Amanda is an escapee to the past, Laura the imagination and Tom the magical world. Actually, more persuasions are needed to convince us of that. It is true that Laura and Tom do attempt to get away from the reality, but in Amanda’s case it is more complicated. She is not, in a real sense, an escapee to which I am going to apply psychoanalytic theory.
Early in the play Amanda is presented as an actress, self-dramatizing and self-conscious: She lets the hat and gloves fall on the floor in “a bit of acting’’ (Glass Menagerie Scene Two) way; She shakes out her handkerchief “delicately and delicately touches to her lips and nostrils.”(Scene Two); She dabs at her lips and nostrils to indicate her distress before a typewriter keyboard to pieces. She could not let go of the old southern grace that makes her sometimes rather foolish and ridiculous.“Don’t quote instinct to me! Instinct is something that people have got away from! It belongs to animals!”(Scene Four) In her mind, Christian adults like her should want superior things. In fact, she knows clearly that one can not pursue things of the mind and the spirit without satisfying instinctive needs first. However, she behaves affectedly as if someone is watching her. She always absorbs in her glorious memory of the 17 gentlemen callers and bothers telling it repeatedly to her daughter and son. Sometimes it seems that she would rather stay in the memory and never come back to the present. Maybe this is why she is regarded as an escapee into the time—time of the past. But judging from common sense, we can not assert that he who is nostalgic must want to escape from the present. If that is true, Jim is surely an escapee too, for he also cherishes his sweet high school life a lot.
In fact, Amanda has the practicality that none of other characters show in this play. She knows everything that is undergoing and what kind of reality she has to deal with. Just exactly like what she says:“There is so many things in my heart[…].”(Scene Five) She notices that Laura feels inferior for her crippled leg. Unlike Laura who just stays there, doing nothing but isolating herself from the outside world, she reacts to it quite positively and tries to find a way to handle it: “When people have some slight disadvantage like that, they cultivate other things to make up for it […]”(Scene Three) She blames Tom for his selfishness and keeps questioning him why he goes to the movie so frequently. But actually she is quite clear about what is going on in her son’s head. “I know your ambitions don’t lie in the ware house […] I saw that letter you get from the Merchant Marine. I know what you are dreaming of. I’m not standing here blindfolded […]”(Scene Four) She talks about it with him ,trying to persuade him to face the fact that life is not easy and he must have Spartan endurance to survive in this world. She is somewhat sharp-eyed, noticing her son’s resemblance to his father. “More and more you remind me of your father!”(Scene Four) She has foreseen that sooner or later Tom will leave them, so she makes preparations in advance and warns Tom that he can not leave till there is someone to take his place. As the guard of the family, she tries every means to improve their life, selling magazines, urging her children to make themselves more capable and inviting Jim to dinner whom she thinks will change their life. Needless to say that she is the only one who really does something for a better life while Tom gets himself numb in the movies and Laura amuses herself with the glass menagerie. What Bigsby commented is very apt and objective:“She is confused, pathetic, even stupid, but everything has got to be all right. She fights to make it that way in the only way she knows how.”(42)
2 Laura and Tom’s Escapism
Compared with Amanda, Laura and Tom are more fit for the hat of escapee.
Laura, as we have seen in the play, has a deformed foot caused by pleurosis, “crippled” as she calls it. She becomes self-conscious because of her deficiency, blaming it as a barrier for her to be normal. According to Adler, a body that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circumstance will be treated as a kind of burden by the psyche. Therefore, one who has deficiency in his body has to deal with more hindr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s psyche. If he is always held back by that physical defect, he will have no spare attention to be attached to the outside world. He will find it difficult in cultivating interest in anybody else. As a result, his social feeling and ability in coordinating with others can not get full development (33). Laura, being too conscious of her deficiency, can not shift a part of her attention and energy to others. Consequently she could not finish high school, nor the business school. Gradually, she isolates herself from others, indulging in the world of glass animals. Her behavior is just like what Adler claimed in his book:“如果他觉得软弱,他会跑到能使他觉得强壮的环境里去,他不把自己锻炼得更强壮,更有适应能力,而是训练自己,使自己在自己眼中显得更强壮。”(阿德勒47)She escapes into the glass menagerie because she can experience more sense of superiority there than in the outside world. When staying with the glass animals, she is the commander and none of the animals will mock at her deficiency, which gives her a sense of security she yearns for. “个人限制了他的活动范围,苦心孤诣地避免失败,而不是追求成功。他在困难面前会表现出犹疑,彷徨,甚至是退却的举动。”(48) That is why reaching for a glass is always her first reaction to difficulties and troubles that she has to deal with. Glass is her refuge.
As a matter of fact, Jim is quite a good amateurish psychologist, for he points out exactly what Laura’s problem is—inferiority complex. But hers is, precisely speaking, a very severe one. She is not merely terribly shy, but reacts rather fiercely: In the business college, her “hands shook so that she couldn’t hit the right key!”(Scene Three) The first time they had a speed test, “she broke down completely—was sick at the stomach and almost had to be carried into the washroom!”(Scene Three) When it is time to have a dinner with Jim, she suddenly falls ill:“she is obviously quite faint, her lips trembling, her eyes wide and staring. She moves unsteadily toward the table.”(Scene Six) It seems that illness and break down always come and go in a sudden. In Adler’s viewpoint, these sorts of physical pains are actually a king of wise invention of her which can bring the pay back she expects (57). She knows that if she is ill, she can temporarily escape from the present current trouble and stay in her refuge where she can gain back her strength and confidence. Therefore, she keeps wishing that she could fall ill when troubles come. The wish strikes her conscious so repeatedly that it evolves into a kind of reflex which will be displayed whenever she meets trouble. In this way, she succeeds in escaping from the horrible reality and protecting herself in the castle of glass.
Similarly, Tom also suffers from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s the only male in the family, he has not had an easy life during his growth. In Adler’s theories, men like him may defend themselves against the dominance of females in the family. They feel that they must confirm their own extraordinariness and superiority (133).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proofs to support this assertion. In Scene One when they are at table, Tom responds quite fiercely to his mother’s instruction on how to eat:“I haven’t enjoy one bite of this dinner becaus3e of your constant directions on how to eat it. It’s you that make me rush through meals with your hawklike attention to every bite I take, sickening—spoils my appetite[…].”(Scene One) Obviously Tom is defending himself from his mother’s intrusion. When his mother blames him for the “hideous” book by Lawrence, he blames back right away, emphasizing that it is him who pays rent on the house and makes a slave of himself to support the family. He needs to declare his importance.
As I have mentioned in the previous part, Tom is not content with his life. He thinks that he sacrifices all his own dreams for the family:“I’ve got no thing, no single thing—in my life here that I can call my own!”(Scene Three) He dreams to be a poet but in reality he can only work in a warehouse ,doing boring mechanic work day after day. In his own words it is “a double life, a simple, honest warehouse worker by day, by night a dynamic czar of the underworld […].” (Scene Three) The expression “double life” is precisely what Jung contended in his theory of the persona, one of the four important archetypes: “人格面具这个词本义是为使演员能在一出剧中扮演某一角色而戴的面具[···]在荣格心理学中,人格面具的作用与此类似,它保证一个人能够扮演某种性格,而这种性格却并不一定就是他本人的性格。人格面具是一个人公开展示的一面,其目的在于给人一个很好的印象以便得到社会的承认。”(霍尔48)Base on this theory, I may draw a conclusion that Tom is not the original Tom when he goes to work. He is merely wearing a mask and playing the role of someone else. He has to do so in order to make money to support his family. After he returns home he is still not himself, but a performer who wears a mask of a filial son and considerate brother, just like Jung’s claim that each person can own more than one persona. Eventually he get tired of this “playing” game, realizing that his true self can not get satisfaction: “Man is by instinct a lover, a hunter, a fighter, and none of those instincts are given much play at the warehouse!”(Scene Five) He yearns for space to release himself. Therefore he goes to the movies frequently because he can experience adventures in the movies: “Adventure is something I don’t have much of at work, so I go to the movies.”(Scene Five) Only being involved in adventures can he become who he really is. In this sense, it is more accurate to say that Tom is escaping from his personas rather than his responsibilities he bears to his family.
3 Conclusion
Having finished the body part here and looking back at what I have stated, I suddenly find that this paper is actually not an exact psychoanalytical one, for the theories I quoted from Adler and Jung are used as medical techniques, but seldom adopted in literary criticism. Even though I am stuck in a total embarrassment from having written something wondering between a psychological diagnosis and a psychoanalytic criticism, I still want to say that these theories enlighten me quite a lot in 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s’ inner world, especially their escapism. Perhaps these theories are not very appropriate to be hired in critical paper, but they are really good tools for we readers to get a better comprehension of a literary work.
【References】
[1]Williams, Tennessee. The Glass Menagerie[M]. Literature: Reading, Reacting, Writing. Ed. Kirszner and Mandell.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6:1909-57.
[2]阿德勒·阿尔弗雷德.自卑与超越[M]. 黄光国,译. 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
[3]C.S.霍尔. 荣格心理学入门[M]. 冯川,译. 北京:三联书店,1987.
[4]Bigsby,C.W.E.Entering The Glass Menagerie[C] // Ed. Margreta de Grazia & Stanley Wells. Cambridge Literature Guidebook.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3:29-43.
篇8
一、教师对差生的影响因素
(一)情感态度。
“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①而教师的情感态度在教学活动中对同学的学习效果起到了不可估计的作用。
1、权威意识。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故在老师的意识里,就对自己形成了自高无上的态度体验,把自己摆出居高临下的姿态,认为老师是绝对的权威,使教师与同学之间形成隔阂,让他们感到与老师遥不可及,导致对老师所教的知识不感兴趣或不愿意主动积极的去学习。同时,教师有时为了维护其尊严与权威,作出错误的举动和强迫性的行为,在学生的心理留下怨恨的情绪和不良的行为表率,从而影响他们对本课程的学习。
2、不公正的态度。一些教师,处于某种功利心理,对优秀学生毫不掩饰的表现出偏爱的行为,从而对一些学生产生了心理的伤害,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会给他们产生一种暗示心理,觉得自己不受老师的喜欢,不优秀,严重损害了同学们对学习的激情与动力,而且还会产生自卑感,影响学习的效果,使成绩越来越差。
3、教师的期望。有关的理论和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与教师自己的行为以及学生的成绩有关。“罗森塔尔把这一现象称为教师期望效应。这一效应也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即指人们基于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和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和预言的效应。”②教师如果对某些学生形成一定的期望,就会使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符合这一期望的变化。因此,教师在对不同的人形成不同的期望值时,使他很难关注其他学生,甚至对其他人的进步表示怀疑,这种期望的不断维持就形成优生与差生的差距。
(二)认知水平。
认知即是对刺激信息的接受、编码、操作、提取和利用的过程。认知指导着行为,老师的不同的认知通过对行为的指导,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
1、对职业的评价。一方面,有些教师对职业发展的动态性认知不足。认为教师这个职业低下,收入寒酸,一些教师因此产生自卑感。从而降低了教师对教学的热情与积极性。整天过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对于新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是不闻不问,教学水平也与日剧下。同时,在教导学生时,也只是当作一个任务去完成,使同学们得到的知识非常有限,从而拉大了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学习成绩也不断下滑;另一方面,素质教育虽然实施了多年,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仍然以“应试教育”为教学的核心,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把学生考试分数或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志。这样使得绝大多数教师将精力放到了提高学生的文化成绩上,而只关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使得中等以下的学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与肯定,从而加大了优生与差生的差距,差生也越来越多。
2、教师自身的认识水平。认知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老师知识渊博与否的体现。有的老师,知识的积累非常的狭窄,专业能力也很贫乏。在学生面前不能体现老师应有的教学水平,从而得不到同学们的尊敬与信赖,让同学失去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同时,更让学生对知识产生一种无所谓态度,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与知识的积累。
(三)行为表现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老师”一个教师各种行为的表现,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等。
1、教师的极端行为对学生心理的压抑
精神分析论认为,人类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欲望和动机受到压抑,是导致行为异常的重要原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和低劣的成绩采取极端行为,要么给予无情的批评与压制,要么放其自流,漠不关心。而不是了解其中的原因,针对病状,对症下药。教师的这些行为使学生把自己的内心想法、对知识不懂的地方都压抑在内心深处,久而久之,欲望和动机长久的得不到满足,使学生无意识中就产生一些不良的行为和对知识的厌倦。
2、教师的偏见行为让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
心理学分析,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而在生活中,总有一些教师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一些学生,对他们的言语中也会毫不忌讳的表现出歧视,如骂学生笨,嫌学生贫困等等,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尊心。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对老师产生怨恨而不愿意学习或者带着自卑心理而不敢学习。在课堂中,老师也常常只关注他们眼中认为好的学生,时不时对他们进行提问或者表扬,而总把一些学生忽视在角落里。在编排位子时,也会把那几个同学安排在好的位子,另一些学生时时靠后排坐,永远遗忘在老师的视线里。老师的这些偏见行为,严重的伤害了一些同学,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从而把学习功课也落得远远的。
二、教师的改正的策略
心理学研究证明:“在初中时,学生不再盲目接受任何一位老师,他们开始评价老师,在心理上,初中生对于自己所不喜欢的老师的各种意见都持拒绝的态度。”③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教学。所以,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与学生平等和谐相处;同时不断的完善和提高自己,将自身的各种特性作为手段去影响和感染学生,让同学们在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中学习,促进学生更高更远发展。
(一)提高教师的认知水平
1、专业知识的提高。在当今科技进步和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教师只有具备了较为广博的认识能力和专业技能,才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发掘学生的天资。教师认知的不断积累和技能的不断提高,才能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教师拥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技能,才能在同学们的心中树立美好的形象,并受到他们的崇拜和尊敬。
2、合理的自我和职业认知。自我认知,一方面要正确的对待自我,接纳自己。自我接受就是既承认自己自己的优点,又要接纳自己的缺点,人无完人,教师要树立教书育人自信,让学生充分信任自己。另一方面,不要过分夸大自我形象,在同学的面前不能高高在上,让人难以接近,而是以同样的高度与同学们站在一起,共同搞好学习。在对职业的认知中,“教师要树立教师事业信念,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愿意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如果有了这种心情与心境,那么教师就已经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⑤在对有职业有较大的热情的基础之上,教师才能全心投入在教学中,不断的研究课程,改进教学,不断进步,接受新方法和新事物,而学生也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力才能有更大的提高。
(二)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1、建立平等的价值观。陶行知先生说过:老师不能只爱几个好学生,而应该爱满天下。“教师爱学生,就要用一视同仁的态度来对待学生,把欣赏、鼓励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让更多学生从中感受到老师殷切的期望,体验成功的喜悦。”④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平等的获得知识的机会,给予同样的关注与关心;在编排座位、语言态度和期望价值等方面,都应做到平等与公平,使学生能对自己形成良好的心理暗示,并朝着良好的自我评价健康发展。
2、经常交流、沟通。沟通是心灵的桥梁。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并积极引导他们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在一个和谐、自然的氛围下,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对待差生,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尊重和鼓励。在长期的、连续的教育过程中建立真诚融洽的师生情感才能提高教师威信,增强教育效果。
(三)促进迁移的发生。
心理学上定义迁移为“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形成的影响。”⑥而人们都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每一学生都有他的优点或优势。例如,在班级中有些差生并不是因为他们智力低,而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在一些方面他们往往要比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加优秀,他们在班级教学活动中比较活泼,比一般的学生更具有创造性思维。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发现这些学生的优势,鼓励学生发展特长,通过特长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并促进其课程学习发生迁移。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新时期,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进步,因而,差生问题更是教育的发展中必须正视的长远课题。百年大计,教育文本,而教师为本中之本。所以,在解决差生问题中,教师要从自身入手,不仅要以精湛的教学过程,教学行为教导学生,更要通过崇高的思想素质和行为品质感染他们,以协助学生获得知识与人格的健全发展。
【参考文献】
①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3月第三版362页
②陈琦 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4月第四版 87页
③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12月15版 378页
篇9
长期以来,在金融市场上投资者最为常用的投资分析法有两种,即基本面分析法和技术面分析法。基本面分析法所采用的分析依据是投资对象的经营业绩以及经济发展形势;技术面分析法针对经济市场走势进性数据统计,并编制图表,根据图表定量分析未来投资的方向以及前景。而行为金融学的投资分析方法主要是对投资者心理因素的探究,依据心理学原理及相关知识分析投资者的心理状况对金融投资造成的正负面影响。从金融学角度分析,在金融市场交易行为活动中,投资者对金融决策的依据主要是基于主观判断和客观地对金融市场走势进行分析、估测。然而心理分析法是传统分析法的补充和改进,心理分析法是主要是以传统分析法为依据,将心理分析法融合到整个金融市场投资环境中,强调以分析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突出投资者的主观性为主要研究方向。然而过于强调投资者的主观能动因素而忽视机械交易的客观性,会导致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受到人性弱点的干扰。因此,基于金融市场上的心理分析法还应以基本面分析法和技术面分析法为依据。
三、健康的心理范式利于正确投资决策的形成
行为金融学强调的是提高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良好心理的形成,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金融投资决策,对规避投资风险和降低投资风向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应基于行为金融学的原理,加强对行为金融学中心理学科的探讨,建立健全正确的心理范式,帮助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形成良好的金融投资心态,确保金融投资者投资受益最大化。具体来讲健康的心理范式的建立需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现。
1.提高情商。
按照投资心理层次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理性层面和非理性层面。理性层面我们可以理解为投资者的智商,而非理性层面可以理解为投资者的情商。投资心理理性层面主要考察的是投资者智力的高低,投资心理非理性层面主要考察的是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情绪的控制把握力度和体验深度。从金融市场投资行为分析,行为金融学更多的还是考察投资者的情商。这是因为心理因素对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影响远远大于理性层面的影响。所以,提高投资者情商是避免投资者在金融市场投资行为出现错误,降低投资风险的重要思路。应作为行为金融学研究的重点内容。
2.培养规避错误信息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规避错误信息的能力是投资者做出正确投资决策的前提条件。在金融市场中有关投资的虚假信息无处不在,如果投资者不能正确地判断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而是盲目地、不理性地进行投资,很有可能会增加投资风险,收益受损。所以,作为投资者应具有良好的规避错误信息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投资的收益,得到较好的投资回报。第一,投资者对金融市场信息认真地主观客观地分析鉴定,甄别。避免偏听偏信,对客观的信息融入过多的主观色彩,导致对信息错误判断。不能因为信息同自己的主观思路相符就愿意相信,愿意接受,愿意投资,而对于那些同自己主观思路不相符的信息就不予理睬。第二,投资者不应有盲目从众的心理,就是我们常说的“羊群效应”;不能人云亦云,受别思想、意见左右,这主要是因为金融市场是个复杂的环境,同其他社会活动不同,具有较大的风险。其他人对金融投资的判断结果并不是完全正确的。第三,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要心态平和,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避免因反应不足或者反应过快做出缺乏理智的投资决策,进而增加投资风险;第四,投资者要对投资收益期望值保持平和的心态,要学会等待,从等待中获得应有的预期收益,而不是急于求成。对于各类利空或利好的信息投资者都需用辩证的角度去分析对待。这是因为投资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市场是动态的市场,随时都有可能产生新的变化,如利空向利好转化,利好向利空转化等。第五,投资者应学会用动态的眼光去分析投资问题,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实时对原来的决策做出调整。因为只有投资者的主观判断同市场的动态发展实际相符,其投资才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篇10
一、导言
考试作弊是指用欺骗的手段违反考场制度和规定取得“好成绩”的一种违纪行为。大学生考试作弊不仅影响考试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更重要的是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社会准则,败坏了学风教风;最终降低了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
国外众多研究显示,大学生考试作弊相当普遍,其比例在13%―95%之间;我国教育工作者调查发现,30.8%的大学生承认自己在大学期间有作弊行为,10.65%的大学生承认自己有作弊意图。
二、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很多,深刻认识这些形成因素是我们有效防止考试作弊的重要前提。每种作弊行为的产生往往不是单一心理因素驱使,而是受到多种心理特征的影响。
虚荣心理:有一部分学生靠自己的能力考试及格完全没有问题,而他们往往为了取得更高的成绩来保持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因此就有人选择了作弊这条“捷径”。虚荣心理属于“想要好成绩,夺取名利”这一项,调查显示A校作弊学生中有12%是因为爱慕虚荣而作弊,而B校达到了17%,可能是因为B校学生之间竞争压力更大,互相比拼的风气更严重,所以造成了更大比例的学生为了得到高分去作弊。
冒险心理:有些学生基础较差或是平时根本不用功学习,到了期末考试前发现靠一时努力无法弥补漏洞,于是选择了作弊这条铤而走险的道路。冒险心理属于“想过关,没得选择”这一项,调查显示A校作弊学生中有13%是为了及格冒险作弊,而B校也有14%,两个学校人数比例大致相当。
强迫心理:有些考试作弊属于真正的心理疾病所致,如强迫症,此类群体或是考试焦虑,或是缺乏自制、自信不足,严重者遇到考试不论难易,头脑中想到的都是作弊。强迫心理属于“不知为什么,没法不做”,调查显示两个学校人数都占了很小的比例,A校作弊学生中有3%的人属于强迫心理驱使作弊,而B校也只有2%,说明这并不是一种作弊的主流心理。
侥幸心理:有关资料统计,大学生考试作弊率高达39.1%,而作弊被抓的仅占0.5%左右。正因为作弊被抓的可能性如此之小,总有学生心存侥幸而选择考试作弊。调查显示A校作弊学生中近1/5抱有侥幸心理,而B校几乎达到了1/4,可见侥幸心理在大学生作弊心态中占有很大比重。
从众心理: 这是很多学生作弊的原因,由于看到周围有同学因作弊取得了好成绩,于是觉得自己不跟着作弊吃了很大的亏,不由自主选择了作弊。尤其是看到平时学习没有自己努力的同学通过作弊得到了更好的结果,心里的不平衡油然而生。调查显示A校作弊学生中有1/5是为了追求心理平衡选择作弊,而B校几乎达到了1/4,可见从众心理在大学生考试作弊上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缺乏自信心理: 调查中也有学生反映,自己会因为对某门课程的恐惧而选择作弊,在他们心中觉得这门课不作弊就不能及格,这种极不自信的心理导致了作弊行为的产生。调查显示A校作弊学生中有14%是因为考试缺乏信心去作弊,而B校也有7%,可见自信在考试中非常重要,如果不自信和作弊形成了恶性循环,那对学生的危害将会很大。
猎奇心理:现在大学生都很有想法,尤其是90后,无论从价值观念还是个性心理健康的水平上,都容易偏离社会日常标准。一些学生为了体验一次作弊,追求刺激,以作弊取乐。调查显示现实生活中真有为了追求刺激而作弊的人,不过人数都占了很小的比例,A校作弊学生中有3%的人感觉刺激去作弊,而B校仅仅有2%,说明这并不是一种作弊的主流心理。
义气心理:调查中发现有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也会参与到作弊中,很多时候是给同学传递答案。也许他们内心并不是非常情愿,但碍于情面发生作弊行为。调查显示A校作弊学生中近50%的人是义气原因去帮助同学作弊,而B校比例也超过了1/3,说明当代大学生认为“义气”就是无条件地帮助同学,不管对他们有没有真正的好处。
三、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考试作弊现象自古有之,它不仅影响考试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而且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社会准则和道德底线,最终降低了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
在研讨了国内外学者对作弊现象的大量研究后,本文通过两次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得到导致作弊现象发生的心理主要。针对这些原因,本文提出了一些防治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对策:提高学习动机、加强学风建设、改变评价制度、加强监考力度、引入竞争机制。通常情况下,往往单一的措施无法有效制止考试作弊的发生,需要教育工作者们因时、因地制宜,多管齐下,才能有效防治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任慧英,张英.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5,6.
篇11
对于购买者的消费习惯进行研究,其目的是有效地吸引消费者。消费习惯是在普通消费行为的基础上,习惯性的心理学。消费者关注产品,对其包装产生兴趣,通过直观的包装设计唤起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欲望,对比不同包装的设计效果,选择自己喜爱的,进行消费,从而达到消费者的满意,所以感兴趣的消费者逐渐形成一种习惯,购买和消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假期对于人们来说是休闲娱乐最好的时光,商家针对人们的习惯特征,抓住了商业的促销机会,利用假期对产品进行一定的促销活动,使人们习惯关注假期消费和特殊消费。
2.消费者心理需求分析
消费者心中有一定的心理需求,所以才会进行购物。而消费动机又与心理需求密切相关,动机是在一定条件下的需求的体现,是由人的心理需求转化而来的,消费者购买某一种商品,是因为他对这种商品有需求了。据研究表明,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消费者心理方面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生理方面的需求,这就是决定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动机和行为所起到的重要性因素。
根据消费者购物的习惯和购买商品的动机进行研究,把消费者购物时的心理活动大致分为求实心理、求新心理、求美心理、求利心理、炫耀心理。所以产品的包装会根据不同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进行不同的方案设计方法,从而满足消费者心理特征,促进消费者进行购物。
3.消费者心理探究的分类
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进行分类研究,有针对性地分析不同群体的心理需求,从而激发消费者无限的消费欲望。
(1)0―18岁人群心理分析。此年龄阶段的消费者正处于青春期,是非常感性的消费群体,他们在购买产品中,往往最看重产品包装中较为直观的描述,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有购买欲望,并不关心其内在的使用价值。
(2)19―40岁人群心理分析。此年龄段的消费者是社会中购物群体的主力,往往是新上市产品的最初体验者,对产品的时尚感和独特性非常敏感。他们希望自己永远走在时代的前端,引领最新的流行风尚是这部分人的共同心理。
(3)40岁以上消费者心理分析。这一年龄段的消费者属于理性消费者,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理智性的购物,随着社会阅历的增长,他们会依据自己多年购物的经验进行合理的消费,大部分人会认准一些习惯购买的品牌,所以中规中矩、符合视觉形象的包装设计是他们所喜爱的。一般来说,中老年消费者把产品的实用性作为第一目的,至于产品的包装设计元素,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并没有那么重要。
篇12
众所周知,仅依靠品牌效应难以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奢侈品之所以能保障经久不衰的品牌寿命,与其产品本身带来的设计魅力密不可分。根据此次对奢侈品市场的调研分析,可将奢侈品的设计美学归根为以下几个特征:有温度的手工艺术,昂贵、稀有的材料以及独特的设计风格。
1. 有温度的手工艺术
即使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生产机器代替传统手工,人们还是会追求工匠的手工制品,因为这些手工制品拥有机器无法达到的美妙。奢侈品牌一直保持着手工制作的传统,并保证其完美品质。例如在爱马仕的工厂里,一位工匠每周大约只会制作十五只皮包,从选皮,切割皮料到缝制,每一步骤都精益求精。即使是皮包上的一个金属配件,也会经过捶打、拉伸、磨光等步骤使之散发出珠宝般的生命光彩。很多奢侈品牌以传统的或独特的工艺著称。“马鞍针”是爱马仕传承了100多年的特有的缝制马鞍的针法,是运用两根针一根线的缝法,以保证骑士安全的牢固的针法。如今这种针法被用在了缝制皮具上,使之异常的牢固耐用。
2. 昂贵、稀有的材料
奢侈品大多使用昂贵、稀有的材料,这符合与其他大众商品拉开距离的品牌定位需求以及人们追求新奇的心理特性。奢侈皮具常使用牛、羊皮两种材质,而牛皮又分为颈部皮,小牛皮,公牛皮等,羊皮也会按照羚羊皮、公羊皮等细分。同时还有鳄鱼皮、蟒蛇皮、袋鼠皮等其他特种材质。公司从世界各地采购上等皮质,再由专门的工作人员的精挑细选。在材质的处理上也会使用大量创新技术,例如路易威登经典的Monogram帆布系列。Monogram帆布是一种喷胶帆布,在合成的纤维制成帆布之后,将化纤溶胶直接喷在上面,压花而成。与普通帆布包不同的是,Monogram帆布具有防水,防刮花的特点,这种轻盈和坚固耐用的质料已成为路易威登完美品质的标志。
3. 独特的设计风格
设计风格也是奢侈品的设计美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明确的风格及设计理念是品牌打动人心的关键。例如,MIUMIU是定位于女性消费者的品牌,设计风格轻灵简约。在材质上MIUMIU多使用羊皮、清逸布料等柔软的材质与金属链条搭配,颜色上多用蓝色、粉色等明亮轻快的色彩,形式上经常会采用一些不同的形状以及运用褶皱、蝴蝶结等元素来加强女性的特质。这些鲜明的设计理念使MIUMIU的设计风格独树一帜。此外,很多品牌会一直延续着自己的品牌设计基因,并随着时代的改变进行新的演变。如菲拉格慕的“Gancino”。Gancino 的创意产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这种金属扣环应用到菲拉格慕的各种皮革配饰和鞋品中,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声名鹊起,如今菲拉格慕品牌的皮带、皮包等用具仍然沿用这种金属扣环。 Gancino这一独特的标志已是菲拉格慕的品牌象征。
奢侈品的消费心理分析
1. 奢侈品消费心理分析
通过分析不同购买群体的消费心理,可以将中国奢侈品购买者的消费心理分为三种:符号性消费心理、从众性消费心理以及享乐性消费心理。
(1)符号性消费心理
根据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数据,有76%的人群认为奢侈品是超出实用价值的“社交符号”,象征着财富、社会地位。基于这种认知,当人们拥有足够的财富时就会消费奢侈品,以此证明自己从属于某个特定阶级的一员。对于一个普通白领而言,一件奢侈品手袋往往要花去几个月工资,而这种独有的奢侈品符号却可以给他们带来自我的存在感与优越感。这种符号消费不断激发着人们的消费欲望,从而出现了对奢侈品趋之若鹜的现象。
(2)从众性消费心理
相比西方人注重独立自我的观念,东方人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即更容易被身边人群带动消费,这就产生了从众性消费的概念。当某种消费品在部分人群中开始流行时,这将引起其他人的追随,以保证与他人的行为一致性,避免心理上的矛盾与冲突。这种从众性的消费使人们在购买奢侈品时更多关注社会趋势而非自我需求。
(3)享乐性消费心理
奢侈品以卓越的品质特征和优良的设计被人们所喜爱。对高收入阶层来说,奢侈品已不仅仅是一件商品,已成为了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他们并不会为了追随大众而消费,而是在众多品牌中挑选适合自己的产品,奢侈品消费对于此类消费者而言,为了追求生活的精致与自我享乐而消费。
篇13
初中学生是生理和心理变化最快的时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初中生的“团体心理”有着其特殊的表现形式,主要表现模仿、暗示、从众、服从。模仿是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摹拟一个榜样行为的社会行为心理现象。暗示是指主动实施者对被动接受者的行为影响。我们在教学中经常运用视线接触来与每个学生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状态,并采用目光注视学生的练习,表达赞许、提醒、制止或警告。从众是个体在团体舆论压力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团体保持行动一致的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判断个体是否从众,从众多现象中可以归纳出四种不同的情况:(1)表里一致的从众;(2)表从里不从;(3)里从表不从;(4)表里一致的不从众。由于从众表现的复杂性,体育教师要多做细致的调查工作,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的要求,只有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体育教学,才能防止学生中出现表从里不从的抵触情绪。服从是按照他人意志,团体内部行为准则或社会规范来约束行为,以求与团体保持行动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按照体育教师的指挥做各种练习,都是服从的表现。
二、“团体心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1)开始部分(引起注意)。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开始部分是一堂体育与健康课的开端。一堂课教学质量的高低,开始部分是关键,组织得好,学生就很容易进入状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就能配合老师完成体育课的任务;如果组织不好,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很分散,吸引不到学生的眼光。(2)准备部分(热身、活跃身心)。准备活动是教学的正式内容,也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课的质量和效果。准备活动要根据课的目标、主要学习内容、学生的特点与上课的条件来确定。选择的活动练习将对身体产生全面影响,以便有效地调动身体全面进入运动状态。根据主要部分,选择上肢活动:如“找伙伴”、“脚拔河”等团体活动,引导同学们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下进入课的主题,增加互动,舒展身心,发挥准备活动应有作用,这些团体活动,要常变常新充分发挥其效能,绝不可忽视准备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3)主要部分(提高技术、技能、技巧、特长专项活动)。主要部分是体育教学中传授知识、技术教学、发展身体素质和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环节,相对运动量也较大,在完成教学内容和目标过程中,可以灵活穿插一些团体心理辅导:“五福娃接力赛”、“突围闯关”等,通过活动让同学们在动口、动手、动脑、动情中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在点滴小事中培养良好的品德,激发美好的情感。(4)结束部分(团体游戏放松)。这是整堂课的收尾,完美的结束活动,能吸引学生,使他们兴趣盎然,激发他们在今后进一步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欲望,使他们在游戏探索中享受成功,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体育界有一句话:“放松是通往冠军之路的捷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放松整理在体育运动中的重要性。作为教学引导者就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心理放松环境,让每一个学生在结束部分都感到愉快、温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同学因为有你而快乐,集体为你而光荣”的心理体验。如通过组织“学会赞美”、“大风吹”、“滚雪球”、“回旋沟通”等团体心理辅导游戏,让师生在一阵阵由衷的欢声笑语中,充分放松心情,让大家感觉课虽结束,可意犹存,心起涟漪。
团体心理辅导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一种有效途径,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注意做好学生心理调查,及时跟踪变化。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与国家教材做好完美衔接,并培养体育骨干、小组长,建立和谐互动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从而改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笔者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三年的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效果,接受团体辅导的学生大多数能保持愉快的情绪、饱满的精神,有合作、交流的愿望,学习兴趣较浓、信心较足,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增强,同时也提高体育与健康课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