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发展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两者有着相似的提出背景。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有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急需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生态文明呼之欲出。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的生态危机中,全球变暖问题日益凸显。为了应对不断恶化的气候状况与能源短缺现象,必须要找出一种低碳节能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理念便应运而生了。由此可见,两者都是在经济发展受到自然生态系统约束下的产物。是殊途同归,是不谋而合。
其次,相容的发展目标。低碳经济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等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而生态文明则是在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基础的同时,把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和经济协调发展作为最终追求的目标。由此观之,生态文明和低碳经济建设在实践目标上具有相似性。
再次,二者是处在环境问题不同层次上的解决方案。总的看来,低碳经济是在生态文明理论的指导下,解决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带所来的一系列问题,更强调在微观经济领域的环保。而生态文明是在较宏观层次上提出的总体解决方案。
由以上分析可知,低碳经济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来各国经济体的竞争必然是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规则的竞争,同时发展低碳经济也将成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因此,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意义重大。
1.加快构建和形成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战略框架、社会行动体系
要结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工作需求,和各地的实际情况,尽快开始研究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近、中、长期规划。因此,有必要把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视野,从前瞻、长远的全局的角度,部署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在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向低碳经济转型创造条件。使中国在国家层面、企业层面、社会层面和公众层面上,实现经济活动低碳化—低碳活动企业化—低碳技术创新化—低碳模式制度化—低碳参与公众化—低碳体制社会化—低碳合作国际化—低碳文明生态化的大目标。
2.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引领经济发展正成为世界潮流。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产业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中国应以此为契机,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加快建立以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为核心的新型经济体系。能源结构的调整,中国要逐步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以及不产生二氧化碳的生物质能,比如生物乙醇、生物柴油、沼气能等。通过结构调整,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
3.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
篇2
城市的发展从早期的人类的憧憬构想中逐渐建立,乌托邦式的城市建设无疑带来了一定的理想与愿望,人们也朝着这样的理想城市靠近,在时间的回溯和科技的发展中,人们开始对城市的发展,经由普遍化的城市模式的反映机制,产生无数的构想一与憧憬,同时也是对自身历史与现实的反思。
生态文明城市是在对以往城市模式建设探索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和协同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人类社会进程发展,转变到大趋势下发展而来的新型城市模型,对今天的城市建设起着很大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城市的建设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强有力的正确教育宣传和突出环境灾害的危机意识导向都是人们群众将目光聚焦到对生态文明的城市建设里去。在现目前对生态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的情况下,通过建立城市生态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同时又经由多方面的生态道德标准评价体系机制引入,使人们愈发自觉的保护自然环境,从而反馈到建设城市社会的工作中,并积极投入到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行动中去。
2智慧生态城市的规划构建
2.1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最近几年开始趋于流行的热门话题,自2009年由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后,通过互联网等信息媒体传播,并逐渐被世人所认知。在全球引发的“智慧风潮”和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和监督的背景下,我国也将“智慧城市”作为一个在未来的可行的城市发展建设前景,大力支持和倡导,并将建设“智慧城市”这一概念作为培育竞争力、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市民就业、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战略。由此可见,“智慧城市”的概念主要是从信息技术出发,联系各个领域。由此看来,“智慧城市”更多承担的是一个核心的位置,关联其他包括以互联网、云端链接、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内的智慧方式运作,从而达到一个改变网络信息环境的现状,为城市、市政、企业和个体等提供更快捷更有效率的互动联系,使其在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要做出符合时代效率的积极响应,达到符合现代化城市的信息运行状态,并具有不断积极发展的空间。
2.2智慧生态城市理念。通过前文对智慧城市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到智慧生态城市的核心无疑体现在其“智慧”与“生态”的两个关键詞上。将智慧与生态两者融为一体,作用于城市规划中,从社会层面来说,智慧生态城市的存在无疑和谐的处理好了自然生态空间和城市生活,并绝妙的解决了二者的平衡关系,使得城市空间和城市空间周边环境都处于协调一致的环境中,为社会稳定带来重要作用;经济层面来说,智慧生态城市在促进经济开发的同时追求其生态效益,提升经济可利用率。
3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智慧生态城市规划理论构建
3.1明晰概念体系。智慧生态城市涵盖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产业等多种因子,超越了城市建设的层次,并向着更全面的方向发展。所以明晰其具体概念体系非常重要。在智慧生态城市的总体建构体系里,我们可以将智慧生态城市分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五位一体建设、四化同步发展、智慧生态城市等层次;将这样的大致框架结构建立出来,提出建设智慧生态城市的指导布局和技术框架,为现有新兴发展起来的智慧城市作出技术指导和补充行业空缺。
3.2系统方法统筹。较为传统的观点并不能支撑出复杂斑驳的理论,在现在的现代化进程中,早已远远赶不上城市化的步伐。构建智慧生态城市必须要求一个连续的、总体的、全局的系统支撑,并将系统科学下的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原理梳理成为一个具体的系统体系,为其基础性宣传做理论基础。
篇3
一、当前我国乡村治理环境发生的变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治理环境发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与传统的乡村社会相比,现今的乡村社会已经被彻底重塑,在弥补传统乡村社会中存在的不足时,还进一步推动了乡村社会的发展。在这一过程的变化中,第一,乡村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大量务工人员的外出,对乡村人口的整体结构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第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乡村日常生活中,家电的普及,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第三,随着网络信息的迅速发展及道路交通的不断改善,乡村居民与外界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缩小城乡经济收入的同时,还拉近了城乡居民之间的联系。其次,除了乡村社会发生重塑外,针对我国乡村治理环境发生的变化,还体现在乡镇政权上。受乡村整体变化的影响,导致乡镇政权处理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尤其是乡镇政权自身建设中,受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乡镇政权不完善,直接影响该地的发展。
二、乡村治理环境变化带来的问题
(一)乡村社会新增了一些不和谐因素
作为当前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重塑在附着社会整体发展趋势的同时,还跟上了社会发展步伐。但在实际应用中,随着乡村重塑的大力开展,所引发的不和谐因素也逐渐浮现,首先,人口问题。面对外出务工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乡村地区的人口结构多为老人、妇女及儿童。其次,养老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在人口流动的影响下,导致大量空巢现象出现,在影响社会和谐的同时,还极大阻碍了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再次,留守儿童问题。2006年,我国农民工子女有2300万是留守儿童,现在也没有减少。由于父母在外打工,使很多孩子在受教育期间多跟没有教育能力的爷爷奶奶在一起,造成了很多问题。最后,村民自治能力难以提高。现在的很多村委会,很难找到能很好胜任村组干部的人才,很多自治组织常常被家族或乡村混混控制着。
(二)乡镇政权治理能力衰退
结合当前我国乡村社会的实际发展状况,导致乡镇政权在实际实施中,引发了许多问题,首先,乡镇地区自主能力非常小。一般来讲,只要涉及到乡村工作,各级政府都要在乡镇落实,且每项工作在开展时,需要经过投票,一旦出现问题,则无法依据实际状况进行灵活应对,导致该项工作处于瘫痪状况。其次,在乡镇政府办公中,面对大量的债务,对乡镇政府的信用造成了恶劣影响;甚至在情况严重时,导致讨债冲突的发生。最后,一些乡镇党委政府在开展工作时,没有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本着“民不举官不究”的工作态度,导致许多该及时制止的事情发生,如:违法建房、葬坟等问题。
(三)国家统筹城乡工作的阻力增大
在当前开展的城乡统筹活动中,其核心目标在于广大农民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第一时间分享到国家现代化、工业化的发展成果,在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喜悦时,还能第一时间了解党和政府颁布的优惠政策。但在实际运行中,受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受教育水平的影响,这些工作在实际开展中,仍会遇到一定的阻碍。
三、对开展乡村环境治理的建议
针对当前乡村治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乡镇政府结合着本地的实际发展状况,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在推动乡村发展的同时,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科学的规划是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取得实际效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规划合理与否,必然直接影响农村的后序建设与发展,也必然影响到农村环境。因此,要高度重视乡村规划工作,规划先行,统一建设,统一管理。规划要超前考虑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粪便堆积等农村实际问题,综合考虑公共场所、道路、水沟、公厕、绿化美化等多种因素,做到有实用性、可行性、操作性。
(二)加大投入,鼓励环保投资。环保资金能否到位,到位的资金是否切实用于农村环境治理,关系到农村环境治理的可持续性和成败。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县(乡)财政应将环境卫生治理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并提高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环境建设资金的倾斜比例。根据实际情况,集政府、集体、群众多方力量,通过多渠道筹集治理资金。对村级卫生治理实行以奖代补、以物代补。二是整合打捆项目。环境治理项目资金应严格落到实处,实行公开透明的财务制度,“打捆”涉农项目资金,使农村环境连片治理项目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与农村新能源开发相结合,与基本农田改造项目相结合,整合项目、集聚资金、成片进行、同步推进,使资金的效用最大化。三是运用市场机制。学习、借鉴一些地方的成功经验,鼓励民间资本、社会力量投资生态建设,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市场运作、循环利用的路子。
(三)明确部门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是系统工程,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行业优势和专业特长,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国土、城建、城管等职能部门要坚决执行规划,把拆违还耕、拆违还绿、拆违治脏、拆违添景有机结合起来。水利等部门加强河道治理与执法;环保部门重点监管企业生产垃圾和村民塑料袋等生活垃圾的处置;林业、农业等部门重点指导和规范清洁种植、畜禽粪便治理和生态家园建设。
(四)大力宣传,提高村民环保意识。通过等媒体,通过宣传标语、展板、电视、广播、报刊等多种形式强化宣传,使环卫知识家喻户晓,
(五)完善干部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监督机制。将农村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纳入各级政府工作日程,将环境保护和治理与干部考核评比挂钩。发动广大村民,开展集体环卫活动,通过评比形式予以奖惩,营造人人争当环境卫士的良好氛围。对于可能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工程项目,要进行严格的环保评估,从源头上遏制破坏行为。同时,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群众监督职能,全程监督企业运行,健全事后审查机制。多管齐下,建立起一套长效管理机制,共同呵护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乡村地区在治理环境时,要想取得好的治理效果,其核心因素在于采取与之相符的治理措施,并在开展过程中调动村民的环保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乡村治理环境的效果,才能进一步推动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培轩.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3,12:273-274.
篇4
一、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必要性研究
生态文明的建设和普通意义上的环境保护,减少污染,恢复生态环境有着很大的不同。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需要解决工业文明的一些弊端,需要寻找到一条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因为受到我国人口以及经济规模的限制,所以就算我们采取了一些治理的措施也很难避免产生严重的环境影响。因此要想避免这个问题的发生就需要真正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合理的探索、开发和使用可再生的新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1]。这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作为一个后发展的国家,我们要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就必须借鉴一些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抓住机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推动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工作。
二、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
生态文明城市是将社会、自然环境、经济三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并且达到三者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如何去合理的组织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各方面依旧存在许多的问题。
11产业结构的调整困难
虽然城市的规划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现代化特色的生态文明城市雏形,但是因为现代产业体系还不够完善,导致了现阶段的经济方式还没有发生彻底的转变。生态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城市规划过程中所划分的各个模块的发展也是参差不齐,并且差距越来越大。
12市民的素质有待于提高
社会飞速发展,市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生活品质的需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市民自身的素质还不够高,并且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综合执法体系。
13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不能立竿见影
虽然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了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但是在现实中很难立刻显现出效果来。在实际的生产中,并不能代表实际的生产力,往往很难实现在GDP上的完美对接。
以上归结到底是我们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的差距和问题,我们若想消除这些问题的干扰,我们就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尊重自然发展的导向。尤其要关注环保问题和社会问题,加大改革的力度,创造出新的氛围,这样能实现自然、城市与人的和谐统一发展[2]。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创建生态文明城市,我们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时刻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建设一个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现代化都市。在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扩大自己的思路,运用更加科学先进的建设理念,规划指导创建工作。
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市民的需求,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市民自身,政府部门需要唤醒他们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日常生活中,作为城市中的一员,市民需要树立忧患意识,需要居安思危,这样才能带动整个城市所有人都加入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当中来。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保证环境优先原则,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在保证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城市建设进程,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并且借鉴一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成功案例,总结自己的不足,实现城市的良性扩张和发展。
同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形象的定位也非常重要。只有对城市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能让城市发展有一个可参考的标准,便于城市形成自己的城市特色。
四、关注民生,合理规划建设
按照生态学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严格考虑城市的建设现状以及生态特征。在发展过程中,需谨慎的选取发展领域和发展项目。其中,解决民生问题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民生领域的发展项目更是建设的重点。民生项目是生态文明城市的发展动力,我们可以从民生问题入手,来规划城市发展的功能布局。
那么民生问题政府又该如何解决呢?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居民,因此所谓的民生问题就是人民生活中所遇到的最基本的问题。其中包括对于城市居民住房的保障,完善居民的住房保障制度,大力的推行公租房和廉价房的建设工作,调整城市住宅区的建设规划。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能感觉到自己离热闹的城市并不远,但是离自然也很近,在繁华中又能亲近大自然。
在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中,通过建设水资源和能源循环利用工程,推进城市的产业向着生态化迈进。对于这些生态化工业的发展,不仅仅保护了环境,而且还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扩大了就业率和人们的需求,让生态文明城市在工业方面也能具有很强的动力。通过解决城市的民生问题,提高居民的归属感,让生态文明城市的发展更加具有凝聚力和竞争力[3]。
五、积极的引导市民参与到建设活动中来
若想增加生态文明城市的宣传力度,政府部门就需要正确的引导市民参与到城市的建设活动中来。保护环境,珍惜资源,从每个市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要树立起城市这个大家庭的意识,自觉的保护城市的发展。在消费过程中,形成绿色的消费理念,低碳的生活风尚。其次,在法律的角度,公民需要有参与权和知情权,市民有权利获得生态文明环境建设的活动空间,只有政府部门和市民联合起来,相互沟通交流,这样可以为生态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我们需要依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职业人口,以及不同的生活背景建设一种混合型的多元化社区。目的在于促进邻里之间的沟通交流,打破人们以前心目中的隔阂以及距离感,让大家感受到自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大家庭中,感受到自己融入了城市中来。
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打造一个文明,和谐,时尚的小区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让市民为了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态文明城市自觉的参与到活动中来,我们一起共同行动。
总结:
创建一个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它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但是也不是遥不可及的。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生态文明城市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成功,在他们成功的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人为本,注重民生问题正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已经过去的上海世博会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发展理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典范。城市的管理者和建设者需要扩大自己的思想观念,广泛的吸取经验,在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过程当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建出一个人性化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城市,让所有的人民享受到它所带来的效益[4]。
[参考文献]
[1]宋春丽 自然观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 沧桑 2011(04)
[2]刘智渊 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鸿篇巨制已破题[J] 贵阳文史 2010(04)
篇5
传统的工业型城市在带给我们种种便利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使我们饱尝环境恶化之苦。在今天,为了人类的持续繁荣,我们需要一种人与自然相和谐、人与人相和谐的新的城市形态,这就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内涵十分广泛,包括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制度多个方面,具有全面性与复杂性,因此,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主导是不够的,在这种情况下,由具有民间性、专业性等特征的非政府组织参与其中并发挥作用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概况
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是由我国著名探险家黄成德所创建的贵阳市首家经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成立的环保类非政府组织。该组织的组织目标和宗旨是传播并实践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开展环境保护项目和公众环保教育推进城市与乡镇的生态文明建设。
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的组织结构以理事会为核心,下设环保教育部、生态项目部、公众环保活动部、气候变化应对部四个部门。该组织同时也进行生态环境调研,城市生态修复等活动。在技术上,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得到包括地理专家李栓科和生态学教授刘济明等多名专家的支持。在组织外部,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与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北京地球村等组织长期保持着合作关系。
三、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一)参与生态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经过实践,全国首部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需要修改为《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在此过程中,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凭借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素质,以及在过去的活动中,执行《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的经验,对法规的修改有了充足的发言权,因此受市政府的邀请参与到了《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的修改过程中。结果,根据成立以来的实践经验,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所提出的包括“政府对基层自治组织和环保非政府组织的项目实行社会服务购买”在内的十四条修改意见被采纳。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代表非政府组织参与到了生态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中去。
(二)以第三部门的身份监督企业与政府,防治环境问题。由于政府监管的漏洞和寻租活动,危害生态环境的企业不能受到及时、全面的监督。在这种情况下,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以“第三者”的身份弥补了现有监督体制的不足。在其与清镇好一多乳业公司的诉讼案中,其取得了法院的委托,对好一多乳业实施了第三方监督。
另外,某些环境问题的发生,政府监管不力是问题根源,而对于政府的监督又缺乏行之有效的机制。在这种情况下,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以其独特的组织身份起到了监督政府的作用,其对修文县生态建设局对垃圾场监管不力的情况提起了诉讼,这不仅增强了对政府的监督,也抑制了环境问题的发生。
(三)对生态环境进行调研,给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政府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面临信息不足,这时,由非政府组织辅助提供信息,有助于获得更加全面的信息。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的组织目标就是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在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信息,这种信息资源可以为政府决策所利用。比较典型的,在黔灵山规划改造过程中,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凭借自身的专业力量,对黔灵山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将报告提交给市政府,为市政府的决策贡献了宝贵的信息资源。
(四)促进公民参与,增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推动力量,开展实际活动保护生态环境。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以开展实际活动的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它凭借自身的专业技术,定期组织活动,组织环保志愿者,对遭到污染的河流、湿地等生态环境进行治理,以实际活动保护生态环境。
另外,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需要各方力量的参与,需要形成政府+非政府组织+公民参与的治理模式。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不仅依靠组织自身的力量,还通过开展活动广泛促进公民的参与,使公民也成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推动力量之一,其开展的贵阳市绿色江河全民保护行动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依靠公民力量的环保活动,在这个项目中,它动员各家庭、个人、组织等登记认领一条河流,并在认领期内负责河流的监督保护,这种活动不仅有效应对了生态问题,同时也增强了公民对于生态问题的责任意识,增强了公民对自身的参与能力的信心,使公民更多的参与到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增强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推动力量。
(五)促进本土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的非政府组织成立与发展。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不仅包括城市的建设,还包括乡村的统筹发展,在乡村中,成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的非政府组织有良好的效果,可以促进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理念宣传的长效化。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在自身活动的同时,也促进本土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的非政府组织成立与发展,其通过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使居民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与自身利益的密切关联,促使本土非政府组织成立。在成立之后,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提供给其培训、技术等各方面的支持,促进其发展与活动。在贵州从江县小黄村的侗族地区,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成功促使第一个侗族地区本土非政府组织的成立,在其与本土非政府组织合作的过程中,有效促进了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赵黎青.非政府组织与可持续发展[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02).
篇6
1 现代科技的发展呼唤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与制度创新
1.1 现代科技与生态文明的互动发展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实践成果,也是人类利用自然发展生产,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手段之一。现代科技革命浪潮的威力和功能日益提高,对生产力的巨大促进和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震撼着每一个人。科学技术向人类提供了可以全面深刻地认识自然的潜力和手段,借助于科学技术尤其是理论科学技术不断地把对自然界认识向纵深延伸。发生在20世纪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涉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能源、信息等几乎所有重大领域,推动了人类向未知领域的全面开拓以及科技创新的全方位展开,为人类科学认识自然和人类自身以及实现生态和谐提供了一系列重要的手段。
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了科技创新的发展,是科技发展的精神内核。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为科学技术注入了生态灵魂。因此,我们在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要正确地引导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以此提高人类生态意识,这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关键。
1.2 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同生态文明的冲突 伴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现代技术得到了勃兴与发展。“科学方法与机械技术相结合,将创造出一种‘新工具’,一种新的研究体系,它使知识和物质力量结合在一起。”[1]在这样的进程中,以自然作为其生存根基的人类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自我构建的技术困境之中。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控制与利用,已从某些动植物种群,某些区域生态系统,扩展到一切自然过程,甚至逾越地球进入太空。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技术活动中,人类大规模地消耗着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同时也严重地污染了自然环境。人类有史以来从未像今天这样,被迫面对如此严重的强大的自然灾害。这些灾害所造成的后果常常是无法挽回的。
1.3 现代科技的发展呼唤生态文明建设在伦理和制度上的创新 的生态观把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确立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最高价值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律制度的保障,更离不开文化意识的支撑。科学发展观从以人为本出发,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集中体现了生态文明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原则,代表着人类对天人关系认识的新境界、新高度。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有序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实现人、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根本宗旨;而决不以环境换发展,以子孙后代的延续换短暂的辉煌。其中,科学技术是基础,法律是硬约束,生态伦理是软约束,三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互相制约,并最终落实到科学实践当中,这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长久之道。
2 生态文明建设在伦理和制度上的创新思路
2.1 科技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创新的设计
2.1.1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科技理念 科技的创新和应用要和自然、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结合起来。人类所需要的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人类应意识到,科技只是人类与自然相处过程中的一种“美妙”的工具,它并不是万能的。虽然科学技术是一种具有生产力功能的非同寻常的社会力量,科技的发展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提了供强大的动力,但科技的滥用却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给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产生巨大推动的同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也越来越严重。因此,人类应当充分发挥科技正能量,最大限度减少其负作用,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1.2 构建以生态意识为导向的生态伦理观念 加强绿色科技知识与生态伦理教育,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意识有重要意义。随着生态保护运动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为了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就需要加强生态道德能力培养,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来的发展,不是长久的是灾难性的。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对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重归和谐具有启发意义。“仁民爱物”、“与天地相参”的思想是当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渊源,以生态意识为导向的生态伦理观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
2.1.3 提倡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节约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首要条件是保护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停止发展;而是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注重节约,发展循环经济。首先,要提高企业科技生产观,启发绿色生产。发展绿色生产技术,支持循环经济。大力加强科技研究开发,为环保和资源问题寻找对策,要解决人类社会生态文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巨大系统工程的许许多多难题,需要自然、社会、以及各门新兴学科开发研究。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正确的消费观。提倡和推行无害环境的生态技术,倡导绿色消费、节约消费。现在国际间越来越提倡高科技术的“绿化”,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时代方向,它包括“清洁”能源,如太阳能、氢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能等等的研究开发,使用“清洁”能源的机械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的研究开发,节省天然稀有资源的人工合成材料的研究开发。最后,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保障社会资源的节约。生态文明需要文化、教育、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各方面社会力量的协同配合,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其有力保证。
2.2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规范
2.2.1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立法工作 首先,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框架已基本上建立起来,已制定了9部环境保护法律、10多部与环境相关的资源保护法律、30多项法规、466项环境标准。[2]我国实行了“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策,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但现行的法律法规并没有把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可持续发展升华为法律精神。随着形势的发展,很多新情况找不到相应的法律来规范,因此,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必须要建立一个具有操作性的适应新形势下环保需要的法律体系,使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3]其次,调整国民经济的评价指标,倡导“绿色GDP”,将“绿色”写入法律。国家应真正把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使保护生态环境植根于产业活动当中的持久性制度,实行资源环境核算制度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鼓励科研机构参与科技研发,培养新时代的科研人员,对传统技术进行革新,开发绿色产品、综合利用自然资源;通过排污收费等强制行政手段迫使企业加强“绿色营销”;投资环保企业,实行产业倾斜政策等等,这些措施的实行是“绿色GDP”的重要保障。
2.2.2 加强政府的环境执法 要切实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4]为了建设一个良好的生态文明社会秩序,必须提高人们的法律监督水平。一方面,充分发挥各级环境检查机构的作用,加大执法力度,特别是加强对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执法检查。另一方面,大力打击破坏生态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对因污染企业而导致的人身财产损害的赔偿制度也要加以规范完善,切实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同时,要震慑污染严重的企业,不能给企业一种只要赔偿就可以继续污染的错觉。
2.2.3 净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环境 环境司法是在环境行政执法监督之外的一个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的手段。环境法律法规要以有限的数量去完成无限的规范性事业,因此,就需要依法对不落实生态文明政策、对建设生态文明不履行职责甚至弄虚作假者和因决策失误、监督不力造成重大污染事故的人员追究其法律责任。[5]
此外,还要重视将生态文明建设贯彻到地方行政中。要求各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发挥本地优势,制订科学的环境治理和科学发展规划。同时抓紧建立并认真落实各级政府和企业节能减排的责任制和问责制;将社会发展和能源节约环境保护情况、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情况等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系统,完善相关制度和技术手段,开展绩效考评并实施目标责任管理,并建立地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6]
3 结语
现代科技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与冲突,呼唤生态文明建设在伦理和制度上的创新。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建设和完善环保制度建设将有助于解决好生态建设中的各种科学技术问题及体制问题,有助于协调好个体与社会整体的关系,从而使生态文明建设真正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美卡罗琳・麦茜特.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M].吴国盛,等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189.
[2]曾煜,袁慧玲,许才明.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J].甘肃社会科学,2004(6):218.
[3]胡伯项,胡文,孔祥宁.科学发展观研究的生态文明视角[J].社会主义研究,2007(3):55.
篇7
一、儒家中庸之道的内涵及其所包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的辩证理念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一个显著特色,源于先秦的尚中观念。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只有掌握规律,恰到好处才能达到最佳的预期效果,如射箭时,只有持弓之手左右高低都达到适当的程度,箭发才能中的。这个最适当的程度就叫做 “中”,这就是最初的尚中观念。而后“中”的理念逐渐深化发展为使各种事物合乎一定标准的原则和方法的理论范畴。譬如尧在让位于舜时就强调治理社会要公正、执中,“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① 。《周易》中也体现了“尚中”的观点,如“中行,无咎”②。孔子继承了前代的“尚中”思想并从哲学范畴和道德观念角度,提出了“中庸”的方法论原则。
孔子的“中庸”概念,首见于《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把中庸作为德性要求,认为“过”和“不及”是事物发展的两个极端,因此两者都加以排斥,主张不偏不倚。战国时期子思提出了中庸“致中和”,阐明了“中”与和谐的内在联系。孟子在此基础上提出“执中”的同时也要懂得权变。只有依据不同的情况有所变化,才能恰到好处地坚守圣人之道。宋、明时代,理学家对“中庸”观念更是推崇备至。后代虽历经嬗变,但始终没有偏离“中和”的宗旨,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谐精神的主要支柱。中庸,也就是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研究什么是事物所处的最好状态以及如何达到这种最好状态。“所谓‘中’,体现了处理事物的正确性;所谓‘庸’,体现了适用于一切事物的普遍性。因此,所谓“中庸”,就是正确而普遍的真理。③”
儒家中庸之道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集中表现为“天人合一”的观念。如儒家对于人的自然欲望的满足采取的立场是欲而不贪,也就是强调人对于自然欲望的满足必须理智地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这在客观上保护了自然环境的正常运转。《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就是说万物要在和谐中发展,在推动社会发展时既要顺应自然,又不屈服于自然,既要利用自然,又不破坏自然,最终实现天道与人道的和谐统一。我们今天仍然可以用这一理念去反思现代社会的生态问题。
二、我国现阶段面临的生态问题
1.资源短缺瓶颈制约发展。
中国既是资源总量大国,又是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正以最快的速度消耗着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面临着最突出的人与自然的矛盾。
譬如就水资源而言,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2/3供水不足,其中1/6的城市严重缺水。就耕地资源而言,我国耕地的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且60%以上分布在水源不足和水土流失、沙化、盐碱化严重的地区;就能源资源而言,我国煤炭资源是比较丰富的,但探明程度依然很低,缺口依然巨大。
在人均资源相对较少的情况下,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却较为低下,资源消耗程度比较高。许多地方为了加快经济的发展,采取了竭泽而渔的生产方式,耕地质量不断退化,草地过牧,森林超采,自然灾害频繁加剧。面向2020年,我国还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发展中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
2.生态环境恶化压力加大。
从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来看。一是水污染严重,全国七大水系监测断面中,按污染程度由轻到重依次是长江、珠江、松花江、淮河、黄河、辽河、海河;全国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二是大气污染严重,我国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居世界第一, 60%以上的南方城市出现酸雨,已经对我国的自然资源、生态系统、材料、能见度和公众健康构成了威胁;三是固体废弃物污染,我国每年产生工业固体垃圾10亿吨以上,对生态环境安全及人体健康已形成极大威胁。四是生态形势依然严峻,荒漠化严重,森林质量相对下降,草地退化,生物物种锐减,水生态失衡等,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
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载体,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他一切和谐将无从谈起。因此,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这就要求人们改变以往的孤立、静止、片面看问题的思维模式,用辨证的理念去重审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用儒家中庸之道的辨证思维指导当代生态文明建设
由于儒家走了一条执两用中的中间路线,所以有人将“中庸”理解为调和折衷,甚至将它视为保守落后与“和稀泥”的代名词。实际上这种认识是不妥当的,评价也有欠公允。它和折衷主义、调和主义并不相同。在实践中,孔子坚决反对那种没有是非标准的好好先生,将其斥之为“乡愿,德之贼也”④。“乡愿”是指地方上不讲是非原则的和事佬,此类人最主张折衷调和。诚然,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儒家中庸之道难免有所缺陷,但倘若仔细分析,其所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思想却有着那个时代的前瞻性,对当前面临的生态问题可以提供一种方法论思考。
1.“过犹不及”的适度原则与生态文明建设。
儒家中庸之道包含着“无过无不及”的适度原则。在《论语・先进》中记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 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过”就是过火,“不及”就是火候不到。儒家认为,人的思想和行动冒进或保守都不好,要保持事物的稳定性,就要“执中”。这里的“中”就是“恰到好处”的那个度。就要避免“过”与“不及”,因此,必须在“过”与“不及”之间寻求和掌握一个平衡点,以做到恰如其分。“过犹不及”的思想符合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度是质与量统一的原理。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事物的量在度的范围内变化,不影响事物质的改变,而超过了度的变化,事物的性质就走向了事物的反面。这就要求人们遵循适度原则,凡事把握分寸,掌握火候。
我们在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坚持适度原则。古代社会中,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水平和改造能力极其低下,人类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屈服于自然,敬畏自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在自然面前逐渐强大起来,要征服自然的念头也日渐强烈,从而导致了对自然肆无忌惮的掠夺和破坏。儒家中庸之道的适度原则要求人与自然处于一种持久和谐的状态中,不应对自然取索无度,而应取之适度以保持正常的生态循环,保持经济增长与和谐生态的协调发展。
2.“执两用中”的整体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
孔子总结舜的统治经验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提出了“两端”和“用中”这两个极为重要的范畴。《论语・子罕》中记载:“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这里的“两端”,指的是事物矛盾对立的双方,只有全面考察了“两端”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才能做到求“中”。表明孔子已认识到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坚持用整体原则来把握事物的本质。这就要求人们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整体思维,也就是要在决策上做到总揽全局,统筹兼顾。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相统一。此外,在生态治理方面也离不开整体思维。如太湖的蓝藻水危机问题,单一的就水治水或局部的生态修复都无法彻底解决。正是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无锡市把“水中”治理和“岸上”治理相结合,把末端治理和前端防控相结合,把应急之策和长远之策相统一,很好地体现了整体型思维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生态治理课题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3.“执中知权”的发展观点与生态文明建设。
《中庸》云“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时中就是指人要随着事物、环境、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使之适应事物的发展,而非一成不变静止地看问题。可见,儒家中庸之道的“中”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亦主张人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是不是就不要发展了呢?当然不是,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硬道理,问题是我们究竟该怎么发展呢?传统经济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需要,我国要调整经济结构的增长模式,走“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率、高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走科学发展道路,把发展调控在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之内。
4.“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
中庸之道与和谐密切相关,儒家一贯主张“和为贵”,和谐是中庸的内在追求,如前所说“中”有“中和”之义,其中“和”是目标与归宿,它强调各种不同或对立的因素,达到整体和谐的最佳状态;“中”则是“中庸”的标准和手段,当事物发展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时候,正是事物达到和谐状态的时候。同时,万事万物和谐统一的表层状态必然是它们都发展至最恰当的状态。所以“中”与“和”两者相互联系并互为依存。同时儒家中庸之道追求的是一种有原则、有标准的和谐境界,反对无原则的苟同。主张的是不同之“和”,也就是说要真正做到协调和谐,不应否认差别,无视矛盾。
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也需要“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人类本来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题中之意。但生态群的特征是“和而不同”。群体的共生并不扼杀个体的生机和活力,相反,是以个体的蓬勃发展为基础。共生并不是同一,因此,生态环境的治理也要做到因地制宜,各尽其用。因需制宜,各得其所。
总之,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关乎民族未来、关系人民福祉的长远大计,也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建设美丽中国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儒家中庸之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应立足于现代化的高度,对其超时代性的方法论精华,进行新的诠释和改造,挖掘其所包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理念,为建设生态文明添砖加瓦。
注释:
①《论语・尧曰》.
②《易经・九五》.
③ 徐儒宗.中庸论[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11:9.
篇8
发展伦理以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为根本价值目标,它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指导和内在动力。发展伦理主要就是对人之生存和发展的实践环境和行为进行整体性的价值评价、并施予积极的价值干预和规范。从伦理文化层面而言,生态文明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发展的角度而言,生态文明无疑应该成为发展伦理的一个基本内容,或者说生态文明是发展伦理之树上的花朵和果实。建设区域生态文明,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需要以发展伦理为指导,从价值目标导向、价值评判和价值原则对其进行三个维度的观照。
首先,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目标导向。发展伦理的目标指向是明确的,就是如何实现人更好地生存发展。“发展的目标是改善人类生活和社会安排,以便为人们提供日益广泛的选择来寻求共同的和个人的福祉。”[1]发展必定以人为目的,因此在发展中总是蕴含着“什么是好、什么是更好、什么是最好”的价值追问。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质上,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以调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伦理关系为宗旨,以持续、和谐发展为着眼点。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的价值目标导向是确定的、深远的和终极性的,即以“优化发展”为目的,以人的生存发展、生活幸福为旨归,对人之变化着的生存境域进行价值批判和选择,在历时性、多样性、境遇性的发展过程中,实现对人之生存关怀的肯定。
其次,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过程提供价值评判。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实践活动过程,而实践活动的正当性总是需要价值合理化加以保障。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发展伦理”的视域之中,就意味着必须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进行价值评判并承担伦理责任,它迫使人们去思考诸如此类的问题:区域生态与经济社会如何协调?发展中的公平公正问题如何解决?经济利益是否是发展的唯一目标?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孰轻孰重?发展是局部优化还是整体进步?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过程的发展伦理省察,实质上就是价值合理化的过程,这是确保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再次,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共享提供基本的价值原则。发展伦理旨在说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贫富差距愈拉愈大的少数人发展,都不过是“伪发展”和“反发展”。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共享提供基本的价值原则:一是发展必须公平合理。倡导公平合理的发展将有利于处理人类在代内和代际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代内平等和代际公平。二是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发展成果应当惠及所有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其最终目的也是要让其成果惠及所有人。正如阿玛蒂亚•森指出:发展“可以看做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2],即发展的实质在于扩大个人和社会的选择自由。从此意义上说,没有基本价值原则的维系,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必然就会偏离正当轨道。
二、发展伦理视域中的区域生态文明共享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提出“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生态文明共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所谓区域生态文明共享就是区域发展过程中以合理、公平、持续、和谐为基本价值理念,以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发展共赢为基本方式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发展伦理以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为根本价值原则,它是区域性生态文明共享与实现的价值指导和内在动力。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是一个权利与义务、责任与利益统合的综合体系。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是自然物质向社会物质不断变换交流的过程,不可能囿于小地方的封闭环境中。假定某地方经济局限于一个封闭的系统,缺乏域际交流,其经济增长的同时必然是自然资本的减少,最后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空间和功能的衰退,如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因此,区域生态文明共享就是强调域际之间共建、共生、共享、共赢,形成合理良性的物质变换循环系统。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目的是控制区域社会经济扩张趋于合理化,其实质是区域内外伦理关系的调节。
具体而言,发展伦理视域中的区域生态文明共享主要有如下几个基本模式:一是局部和全局共享。任何一个区域都不是一个封闭系统,不同区域系统的开放性共同构成了全局大系统,而区域与全局之间总是存在利益的交织。因此,协调局部与全局,实现公平正义,在部门利益、地方利益与全局利益之间作出正确取舍,树立“大河无水小河干”的伦理价值理念,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发展伦理要求。二是发达和后发共享。发达与后发共享实质上就是利益的均衡,反映的是伦理正义的问题。在不同区域或者同一区域的不同地区,由于资源储备、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效率等不同,区域生态文明的效益常常会发生分化。因此,一方面,发达地区对后发地区应该承担生态、产业、技术等方面对后发地区的扶助责任;另一方面,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应大力激发生态资源活力,引进高级资源要素与本地优势要素结合,高起点布局产业,更好地把资源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三是代内和代际共享。一方面,区域生态文明必须考虑代内共享,既不能损害他人、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发展,又必须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另一方面,区域生态文明还必须考虑代际共享,形成良性的发展伦理关系。因此,我们既要关注“横截面”的人际关系即代内伦理关系,又不能忽略“历时性”的人际关系即代际伦理关系,即既要关注代内平等,更要关注代际公平。四是国内和国际共享。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区域生态文明显然已经突破某一地区或某一国的地理空间,而成为共同的责任与事业。因此,倡导公平合理的发展伦理,在经济、社会、生态的三维互动中达成价值共契,是实现生态资源配置和文明成果共享的“纳什均衡”与“帕累托最优”叠加的基本保证。区域生态文明共享不仅是实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建立生态经济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破解后发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两难困境的关键;还是建立绿色产业和经济结构,实现多元化的生态经济模式的有力支撑;更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向国家发展战略转型和升级的重要保障。#p#分页标题#e#
三、区域生态文明共享应该遵循的伦理原则
发展伦理以实现人类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目标,发展伦理视域下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是一个责任共担、风险共存、成果共享的过程,也是伦理价值追求与利益博弈的过程,必须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
一是人本原则。人本原则就是要以人为中心,以增进人之幸福、满足人之需要为“本”。人本原则强调要以人的发展统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人的发展置于价值的优先性地位———那种只顾整体经济效益而忽略人的生存和发展权利的经济政策注定没有前途;人本原则要求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与人的生存环境联系起来,优化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人本原则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为所有人共享,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是包容性原则。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包容性原则强调发展的目的不是单纯追求GDP增长,而是使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改善协调同步,并且使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2010年在第五届APEC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致辞中提出“包容性增长”,并认为其“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为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指示了发展路向。包容性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新时期,注重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包容性,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倡导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最重要的发挥区域优势,实现区域经济整合,即“在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将原本相对零散的区域经济系统,根据各自特点和优势,相互配合协调,有机耦合成系统整体”[3],协调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三是公平合理原则。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最根本的还是利益问题。因此,协调局部与全局,实现公平正义与合理有度,是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重要发展伦理要求。所谓公平正义,一方面要关注代内平等,共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优化的“共时性”发展及其成果。另一方面,要关注代际公平,共享生态文明发展机会,在“历时性”发展中实现生态文明的承上启下。所谓合理之“理”即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规律,使生态资源使用和开发合理有度。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实现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公平合理,必须放弃传统的GDP情结,实现科学发展;政府应该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反对消费主义,保护不可再生资源不被过度使用和浪费;要倡导资源节约,推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要建立有限资源在不同代际间的合理分配与补偿机制。
篇9
近年来,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1]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和社会广泛瞩目。国内外对生态文明建设路径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现综述于后,以期继续推进。
1、国内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索现状
1.1探索的逻辑起点—生态文明。学界主要有七类代表性观点: 一是“大生态文明”:自然、社会、精神生态文明以及三者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整体协调。二是现代文明体系重要构成部分。三是新阶段文明形态:绿色文明、第四阶段文明和(e文明)。四是兼容性综合“小文明”和“大文明”。五是现有文明高度发达基础上形成的更高级别文明形态。六是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基础上的文明形态。七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财富创造与积累。
学界存在不同表述,政界也未形成完全统一定论。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生态文明命题,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要求和措施。2008年9月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一。2008年姜春云认为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崭新文明形态” 。2010年周生贤认为“生态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又是现实的目标;既是生动的实践,又是长期的过程。”。
1.2生态文明建设已有路径。学界主要有六大代表性理论[2]:三个平台说,机制构建说,多层次发展说,注重理念说,生态主导说,“五力模型”说。
理论界代表性主张,主要有:第一,树立科学发展观,提升全民族生态文明意识。“养成生态公民”。第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模式。第三,构建科学有效的生态法治与德治体系。第四,规范政府职能,完善治理结构,实施生态环境管理。构建循环经济是政府、企业、公众的责任和义务。“三大行为主体协同整合”。第五,“五位一体”整体推进。第六,构建生态安全体系。第七,开展国际合作,协同解决全球性资源和环境问题,建设美好和谐新世界。
2、国外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索现状
2.1学界。他们把生态文明看成是一种矛盾修饰法。主要以与生态危机、自然、生态学等一系列形式提出各种生态文明思潮。主要有[3]:生态伦理观,生态,西方绿色思潮,普世伦理,政治生态学和绿色政治思潮,生态文明悲观论和乐观论。
2.2理论界 。许多专家学者从理念、制度、政策等层面进行反思,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路径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确立并实施生态理性、生态优先观念,发展循环经济、稳态经济,实现生态现代化、生态自治,构建生态国家等,大致概括为四方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主张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改善生态环境。建立法制、政策和体制机制。发挥政府管理职能,建设政府主导型生态环境模式。
3、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索
3.1生态文明的界定
弄清生态文明概念内涵,以期在探索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保持清醒和自觉。
生态文明是在近代,人类生态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它是比工业文明更加进步(人性化和生态化)[4]的社会文明进步状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化上,“人的基本权利”被“超越国境的大规模生产把财富、服务、公共财物、自然资源消费后,变成废弃物、废热,排放到周边的环境,环境更容易遭到破坏,同时社会关系也在进一步恶化”。在人与社会的关系转化上。它要求强化政府企业的社会责任:市场运作透明、公正与公平,发展内生型经济。在人与人关系上,它把人的本质(类、群、动力、实践)认识、理解为交往、社会、实践关系,人类在实践中,合理地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最终达到自由的联合体的完满境界。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抛弃了古人“敬畏自然”的神秘性和传统工业文明物质的索取性和破坏的转移性,吸取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合理内核;抛弃了工业文明“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盲目自信,吸取了改造自然的积极因素。我们在满足基本合理生存发展需要的同时,在行为方式上,保持人与自然、社会、人相互关系和谐互动,达到经济循环(“5R”原则),最大化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实现社会循环(“5C”理念),最大化寻求人与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和谐[5]。
因此,生态文明可以理解为人类保护、利用、开发生态环境实践和生态环境自身完善提高过程中创造积累的,在现有先进生产力基础上以循环经济、社会为主的人性与生态性全面进步和谐统一的社会文化理想状态。
3.2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索
3.2.1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发展,就是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循环经济、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指导,生态文明是一种社会文化进步状态,都是对人类生存发展问题的认识与实践的两个方面。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在目的、依靠力量、功能与作用、结果和人文关怀等方面是一致的。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尊重和保障人权,关注人、自然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生态环境、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2.2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索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国内外主要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法治、政府责任、公民参与、生态城市、村(社区)、小区、国际合作等视角研究探讨,为我们深入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提供了基本素材、平台、经验和启迪。
但是,国内缺少实质性的公众参与、规划及其实施保障、科技支撑等。具体研究探索也存在不足:一是学科视角较单一。二是定量实证查研究较少。三是重难点不够突出。国外的实效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借助其经济技术乃至政治、军事优势,攫取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转嫁“污染公害”的路径来完成的。
因此,参对生态文明7个基本要素,分析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10个方面因素(参见文献[5]),研究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价值理念、发展模式、法制保障、科技动力、创新管理等等。可从以下三方面努力:一是拓宽视野,综合研究,在“人—自然” 间构建“社会”管理之“桥”。二是利用复合学科法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总结提升共同性规律性经验,借鉴合理做法,规避不利因素。三是研究重难点从纯理论向实证研究转移,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为此,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建议。一是理念路径:树立辨证自然观,解决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前提问题;形成合理消费观,解决正确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公众基础问题;确立正确生态文明观,解决正确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根本要求问题。二是现实路径:提升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确立全民族思想先导;加强以循环经济、社会为主导的“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框架;落实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打牢生态文明跨越建设的动力基础;实施社会创新管理,凝聚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合力;构建科学有效生态德法治理体系,提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平台;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保证措施;全力搞好区域协调合作,共建和谐世界生态社会。如创新管理,除强化规划、建设外,必须充分发挥“六种人”的合力作用:一是求生的人(正常劳动)。二是品智突出的人(努力工作)。三是通力合作的团队成员(能力锻炼)。四是富有实力的管理者(整合资源)。五是富有效率的领导者(立体激励)。六是持续卓越的领导者(生态境界)。
参考文献:
[1]周敬宣.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09.1(1).12.
篇10
一、林业建设有助于生态民主的建立
所谓生态民主,就是要以现代民主的基本价值和理念,来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生态问题上的关系。林业对于生态民主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生态民主意味着生态环境为全民共有,需要通过制度建设,保证对生态环境具有重大影响的决策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生态民主意味着生态环境需要全民共同维护。发展林业,有利于公民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培养公民的生态意识,充分发扬生态民主,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个阶层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林业建设有助于生态法制的完善
篇11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经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发展应该是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性发展。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土地、矿产和水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日益明显,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资源浪费和短缺,环境破坏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发展现实决定了当前的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必须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地解决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供;给之间的矛盾,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只有生态文明抓好了,既为经济建设提供环境保证,又可以带动促进其他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总之,生态文明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崇高责任和人文关怀,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强化建设生态文明的观念并付诸于行动,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高度的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已经着;力实施建设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大文明基础上,提出生态文明的命题和任务,作为人类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生明、政治文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和高度来建设,将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四大文明”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大基本目标,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崇高责任和人文关怀。在我国目前的社会文明体系中,增加生态文明,这不仅是生态环境改善的需要,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同时也顺应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高度的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是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组成内容,离开高度发展的生态文明,我们实现的小康社会也是不全面的,低水平的,不完善的,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是不可能完成的。小康社会建设目标是一个多层次子目标的集合系统。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生态文明发展方面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恰是生态文明建没的实现内容和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就很难持续发展。当前一些地方的生态灾难,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对经济发展的长远影响更是难以估量。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他文明建设的前提和支撑,“四大文明”统一于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因此,在高度重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其他三大文明建设同样的高度,作为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需要金山银山,更需要绿水青山。
高度的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特征。生态文明建设程度是衡量小康社会建设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建设高度的生态文明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我们建设的小康社会是全面的、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不仅要发展经济,还要不断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让人民享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实现这些目标是以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基础的。享有洁净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的天然权力,也是人的生命价值的重要体现;建设高度的生态文明,创造良好的生存发展自然空间是人类社会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人类发展与自然的关系,使人口环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高度的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是人、社会、自然三者的统一。没有生态文明,人们将会不断遭受自然灾害、瘟疫等的袭击,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将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也是对生态文明的呼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从我国资源环境状况出发,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在理论上,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紧密的内在有机联系,互相包含,直接相通。生态文明要求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人一自然一社会这个复合体运转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起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良性运行机制,以及和谐协调、持续发展、全面繁荣的社会文明形态。在实践上,生态文明建设的许多内容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直接吻合的。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不但直接关系到物质文明建设,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人民健康,这些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
中强调要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发展生态生产力,这是社会和谐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生态文明强调要维护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平衡,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这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强有力的民主机制和法治体系予以保障。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充满活力,特别是充满创造性的活力,人民安居乐业,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程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发展现实的需要。一个时期以来,各地片面追求经济数量增长,造成河流变黑、天空变暗、草原退化、土地荒芜,经验教训十分深刻。历史使人明智,实践使人清醒,提醒人们在发展中,一定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建设秀美山川,促进生态文明发展。只有把生态文明作为整个社会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建设,生态环境问题才能得到显著改善,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生态环境向健康文明方向发展,也才能让社会真正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生态环境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和发展,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要求。这对我国正确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
篇12
1农村生态文明的概念
生态文明有两方面的内容: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物质成果是人们通过生态化的方式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生态系统的自我完善,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一个和谐、可持续的资源环境;精神成果是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变,绿色意识、生态意识的觉醒,生态化学科的崛起,以及生态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功,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实质性的突破。只有界定好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才会着实有效,才会有目标可寻。农村生态文明指的是农民在进行实践活动时,有意识地改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农村内部和农村自身发展取得的一系列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农村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主要是指改善与优化农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所取得的物质成果;农村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主要指的是农村生态思想观念的增强、农村生态文化的发展、农村精神面貌的提高等方面的内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达到农村生态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双丰收。
2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2.1生态意识的欠缺
人们的生态意识直接指导和制约着其对周围生态环境的行为活动,是操控人们对待生态环境行为的内在动因。农民生态意识的良好程度,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并直接作用于农村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生态意识有了较大提高,但是整体水平依然较低。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农民往往只看到了眼前经济利益的增长,忽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阻碍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农村长期以来粗放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教育水平有限,致使农民只看到眼前的发展,而忽视长远的发展。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农村教育的不完善,生态文明思想宣传的力度不够,而农民了解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的途径又少,没有形成对农民进行全面生态文明教育的思想体系。
2.2基础设施的薄弱
在我国的农村,由于地域和经济发展的局限,资金流动相对缓慢,政府部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资金投入不够,相关的基础设施无法顺利实施,后勤保障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而现代农村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传统的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废弃物逐渐被塑料、电子产品、农药化肥等取代。这些新的废弃物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来处理。但是,我国农村地区并没有解决好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后带来的生态问题,大多数农村地区并没有建立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相应的生态文明基础设施,农村地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够适应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2.3环保体制的缺失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相应的制度保障,现阶段农村生态文明制度依然不够完善,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农村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要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法律方面的保障措施必不可少。而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符合农村生态现状的生态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基层政府为追求经济增长,同时又受政绩利益的诱惑,促使政府官员滋生了超越法律效力之外的官本位思想,导致现行的环境法律法规的正当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政府与农村居民之间权责不明确,对行政主体的问责持轻视的态度,而重视追究企业和个人的生态环境责任,这种双重标准,导致在解决农村文明建设问题上政府威信衰减,相应的生态文明建设措施得不到贯彻落实。法律规范不具体,法律责任不明确成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障碍。
3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对策
3.1加强农村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
农民生态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生态道德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要在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增强农民对于自然的道德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现代化传播媒介宣传普及生态知识,向农民进行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生态文明知识,从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来帮助农民群众树立正确、全面的生态道德意识,合理有序地促进生态文明在农村的发展。要重视农村教育资源的作用,利用学校影响力,培养高素质的新时代农民。加强农村社区的宣传力度,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生态文明的思想传播到各个农村。学校教育和社区宣传教育相互影响,让生态文明知识普及到每个农民家庭,使农民清楚认识到自己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培养自觉的生态意识,为农村生态文明的发展提供助力。
3.2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国家需要适度增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财政拨款中的比重,对农村财政拨款实行优先政策,确保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资金投入。对于生态问题比较严重的农村以及较偏远易忽视的农村多给与其经济上的扶持帮助。当地的政府应该重视起来,每个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是不可割裂的存在。在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该优先解决当地生态文明建设中人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在一些有独特资源的城市,可以大力开发当地的生态旅游产业,政府投入资金建设基础设施和风景区,拉动当地生态经济的发展,实现生态资源和经济两者的双赢。
篇13
1.公众生态文明教育缺乏
随之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消费者逐渐意识到个人消费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倡导一种更符合环保要求的消费方式,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有调查表明,近几年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活动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然而,目前我国教育体系中,主要重视应试教育,强调智力水平发育。当时对于基础的生态文明知识的教育非常缺乏。大多数普通公众不了解目前我国高能耗、高资源消耗的产业生产方式和损害生态的消费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了解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及环境保护等基本知识。这是我国公众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度低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时期,加强全民特别是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至关重要。为此,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并注重在实践中推进生态文明教育,以促进我国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构建(刘建伟,2008)。
2.公众缺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平台
相对于发达国家各种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及各种公众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的渠道,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平台非常缺乏。一方面,各种基础社会建设项目中的环评公示,形同虚设,公众意见得不到重视;另一方面我国缺乏民间的生态文明建设组织,使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无法付诸行动。楚晓宁(2008)认为在公众参与机制中,环境保护NGO的力量不可忽视,它转移了政府部分公共服务及管理职能,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实践证明,环境保护NG0不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家内部,其在环保领域的作用是显著的.但目前我国环境保护NGO在发展中面临着发展瓶颈,如信任机制、资金支持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影响了其整体作用的发挥.在生态丈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政府还是环境保护NG0自身都应该采取措施促进环境保护NG0的发展。
3.公众对生态标识产品缺乏信任,阻碍了公众的生态消费行为
公众选择生态标识产品,以达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是目前发达国家公众主要的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公众通过生态消费行为,可以实现激励企业选择生态生产方式,督促政府制定生态保护标准的目的。然而,我国生态产品认证缺乏有效监督,导致不符合生态安全标准的产品贴上生态安全标签,最后导致消费者不再信任生态安全标签。同时,公众在购买产品时,不再关注该产品的生态属性,从而使我国公众的生态生活方式不能很好的形成。
三、发达国家提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发达国家经历了以行政规制为主导、市场为主导,到公众参与为主导的过程。过去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依靠行政手段,规制企业行为和政府行为,来确保生态安全。然而,由于政府缺乏企业生产和产业发展的相关信息,而且掌握这些信息要耗费大量资源。同时,企业具有激励采取行动规避政府监管。所以,以政府行政规制为主导的生态文明建设方式,收效甚微。随之社会发展,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依赖市场手段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例如征收污染税、资源税等手段。市场手段的好处是不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政府只要计算本区域生态承受能力,并制定相应的税负。由于各种生态补偿税的征收,使企业和个人考虑到制造生态损害的外部性,从而使企业和个人选择符合生态发展的行为。然而,政府往往不了解公众的生态需求及不同时期的转变,政策往往有滞后性。同时,很多生态问题缺乏重视。目前,发达国家更多采取公众参与的方式,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主要通过制定生态文明规范、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生态产品标识,让每个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具体是,通过生态教育和生态宣传,让公众在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主动选择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符合生态文明的消费方式,从而激励企业提供符合生态文明的产品和产品生产方式。
1.日本提高公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经验20世纪后期,日本的社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使日本人看到了环境保护的越发的重要。所以,日本人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研究垃圾分类与处理,从根本上来减少环境污染,并且尽可能做到高效利用能源。以一个塑料材质的瓶子为例,日本横滨地方政府就这个瓶子的不同成分的材料的分类就有几百条的规定。日本各个地方都会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不同的垃圾分类和回收的方法。另外,日本政府还有制定了很多关于垃圾分类和管理的法规并严格执行,如《家电回收法》《废弃物处理法》《关于包装容器分类回收与促进再商品化的法律》《食品回收法》等。同时,日本的生态文明教育也非常到位,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告诉学生垃圾如何分类,并经常带领小朋友去相应的废弃物处理企业参观,让人们从小就了解各种垃圾的处理方法。各级政府在报纸网址等媒体也有很多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以及相关法规的介绍。还有就是日本很多地区实行垃圾收费管理,产生的垃圾越多需要缴纳的费用就越高,这一点也是日本垃圾分类能够做的很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2.英国提高公众参与雾霾治理的经验
公众参与在伦敦雾霾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英国通过颁布法律的形式明确公众对于环境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如《环境信息条例》让公众有权利了解相关的环境信息,《城镇和乡村规划法》让公众有权利参与相关的环境项目的开发,这些提高了公众对环境决策的监督水平。因此,国家层面打造的一个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平台,为环境保护的行为和策略得到了较好的开展,也为相关环境项目的开展更好提供了保障。同时,英国教育部门加大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力度,使民众在学校就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习到更多的参与环境保护的方法与途径,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主动性、自觉性大幅提高。
3.以生态标识体系建设,提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为了减少生活所需对环境和生态的不良影响,欧盟于1992年制定新的环保标章制度,并与2000年予以修订,经由欧洲委员会及理事会通过EC1980/2000号法规,将产品范围扩及所有消防产品以及服务业。以期通过该项标章之认证鼓励生产者设计出具有更优环保理念的产品,并同时让消费者认知其消费产品。欧盟生态标签制度是一个自愿性制度。欧盟建立生态标签体系的初衷是希望把各类产品中在生态保护领域的佼佼者选出,予以肯定和鼓励,从而逐渐推动欧盟各类消费品的生产厂家进一步提高生态保护,使产品从设计、生产、销售到使用,直至最后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都不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危害。生态标签同时提示消费者,该产品符合欧盟规定的环保标准,是欧盟认可的并鼓励消费者购买的“绿色产品”。为鼓励在欧洲地区生产及消费“绿色产品”,欧盟于1992年出台了生态标签体系。因该标签呈一朵绿色小花图样,获得生态标签的产品也常被称为“贴花产品”。经过十年的发展,“贴花产品”已在欧洲市场上享有了很高的声誉。此外,各种相关生态标签不断出现,例如有机食品认证、产地认证、低碳产品认证、环保认证等。这些生态标签信息,越来越多的影响目前消费者选择。政府通过生态标识认证体系建设,不断将生态信息供给给消费者,从而引导公众消费行为和企业生产行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