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与管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网络工程与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网络工程与管理

篇1

针对“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课程存在的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在教材选择方面,要选择一本主教材和几本辅助参考书,主教材的选择要注重理论与案例的结合,辅助参考书的选择要有助于知识面的拓展和延伸。针对实验设备的缺乏,可以采取选择用虚拟机VM和思科的模拟软件Packet来解决,虚拟机VM主要用来解决“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中网络操作系统中常用服务器的架构,比如Web服务器、DNS服务器、FTP服务器、DHC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WINS服务器等。而模拟软件Packet主要用来解决“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中网络设备的配置,比如交换机、路由器基本配置的模拟,还有一些网络工程项目组网的模拟。这样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达到实际想要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及时的更新教学大纲,与现有的新技术做衔接,针对学生对理论课不感兴趣,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在案例中贯穿理论知识点。同时可以尝试任务驱动法,把课程教学内容细化为多个实践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加以引导,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意识以及大胆改革创新的能力。

要优化教学考核的方式和比重,使考核方式和比重更趋于合理化。针对年轻教师没有教学经验和工作经历,应多鼓励年轻教师去企业实地学习,并坚持良好的听课制度,向老教授们学习。根据当前《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国家职业标准》的内容来看,越来越重视实践操作和安全管理,而社会对组网技术和网络管理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也逐步转变为坚持理论够用、实操为主。同时考虑我校的办学理念和专业定位,学生的实际专业知识的接受度,我们采用了案例式和模块化教学的方式,把大的内容细化为小的模块,在讲授每一个模块中都穿插案例,这样让学生在学习案例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我们把“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的课程划分为五大模块,而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是第二、三、五这三个大模块。在第一个模块里,我们讲解网络工程的基础知识,比如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网络工程的概念、下一代网际协议IPv6、子网划分、常用的网络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网络接入设备、网络互连设备中交换机和路由器,网络安全设备和无线局域网设备。采用的案例教学让学生能够用VISIO绘制网络拓扑图,同时让学生实际观看常用的网络设备路由器和交换机。在第二个模块里,我们讲解交换机配置的基本命令,交换机的VLAN技术和生成树技术,路由器配置的基本命令,路由协议的配置,访问控制列表、网络地址转换。我们采用思科的模拟软件packet来完成实际的案例教学,案例有三层VLAN的通信、生成树配置、静态路由的配置、动态路由协议RIP、OSPF的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和网络地址转换NAT的配置。

在第三个模块里,我们讲解网络操作系统中服务器的技术与应用,包括常用的DNS服务器、DHCP服务器、FTP服务器、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WINS服务器、流媒体等服务器的架构。我采用虚拟机VM来完成这些常用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这样既方便又易于理解。在第四个模块里,我们讲解网络安全技术中的防火墙技术、虚拟专用网技术、入侵检测技术,采用的案例为软件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在第五个模块里,我们讲解网络的规划和设计、网络综合布线、网络工程的测试与验收,案例教学采用实际的网络工程规划书来讲解。在整个基础性案例完成以后,再来几个综合性案例教学。使学生能够系统的、全面的、牢固的掌握所学重要知识点。

为了更好的适合本课程的课程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程考核达到良好的效果,课程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平时考核占比50%,期末考核占比50%,平时考核包括考勤、作业、上机,其中重点考核上机,占比60%,学生通过上机来完成每个模块化中的案例,而考勤和作业各占20%。期末考核则采用报告的方式来进行,让学生完成一个网络工程的规划,把五大模块全部贯穿进去,从而可以实现模块的分散练习到集中练习,进而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2

0 引言

网络工程专业从1998年教育部批准开设以来,发展十分迅速。截止2012年,全国已有329所高等学校设置了网络工程专业,其中重点院校超过50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网络工程从原来计算机专业的一个专业方向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大专业。2011年教育部将网络工程专业列入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基本目录,标志着网络工程专业已经成为一个稳定发展的基本本科专业[1]。

网络工程专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普遍性的困难与问题。比如:网络工程专业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等其他信息类专业的差异区分不够明显,办学特色不够鲜明。因此,有必要从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建设入手,结合自身办学优势,制定特色鲜明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

笔者所在学院2012年获批了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改善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网络工程系以此为契机,结合已有的信息安全师资优势,凝练出网络安全与管理方向,并开展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本文以此为背景,探讨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安全与管理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

1 网络安全与管理方向人才培养要求

与其他信息类专业类似,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安全与管理方向的人才培养要求从素质和能力两方面入手。

1.1 基本素质

网络工程专业人才要求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2]。

思想政治素质要求政治立场坚定,热爱祖国,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崇高理想,培养高尚情操,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文素质要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高雅的文化气质,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职业道德素质要求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坚持职业道德的底线,具备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品格,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一丝不苟的作风,以及服务社会的意识。专业素质要求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工作风格,具备较好的创新思维和踏实严谨的实干精神。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要求具有健康的体魄,乐观向上的心态,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身体力行的风格。

1.2 基本能力

网络工程专业人才要求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写作能力、协同工作能力、专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2]。

学习能力是指自学能力,即知识和技术的获取能力、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通过专业调研、理论分析、设计开发、仿真实验等方法解决网络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阅读写作能力是指专业技术文档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协同工作能力包括专业表达能力、问题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专业适应能力是指在学习网络工程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能够从事并适应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与管理工作,并能适应网络工程专业技术和市场不断发展变化的能力。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1.3 专业能力

网络安全与管理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除了满足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外,还需要注重培养两方面的专业能力:网络系统安全保障能力和网络管理维护能力[3]。网络系统安全保障能力是指熟悉信息安全基本理论和常见网络安全技术的工作原理,掌握主流网络安全产品的安装、配置和使用方法,能初步设计开发网络安全产品。网络管理维护能力是指熟悉常见网络设备与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网络管理的主流模型、系统功能、以及各类管理技术与方法,能初步管理和维护网络与信息系统。

2 网络安全与管理方向专业课程体系

2.1 知识结构

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安全与管理专业方向人才要求具备的知识可分为三大类: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相对固定,具体知识包括政治理论知识、人文社科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其中,政治理论知识包括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人文社科知识包括大学英语、大学生心理健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和职业素养、军事理论、体育。自然科学知识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

专业基础知识根据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制定,具体包括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技术基础、计算机系统基础。其中,电子技术基础包括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和电路基础,技术技术基础包括数据结构、离散数学、程序设计、算法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系统基础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

专业知识相对灵活,通常根据所在院校的专业特色和办学条件制定,具体包括专业核心知识、专业方向知识、专业实践环节[1]。下面重点讨论这部分内容。

2.2 课程体系

依据上述知识结构,结合笔者所在学院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和专业特色,制定了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安全与管理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由于公共基础课程基本固定不变,在此不再列出。

2.3 专业方向课程知识点

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安全与管理方向可分为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两个分支。其中,网络安全分支课程包括信息安全基础[4]、网络安全技术[5]、网络攻防技术,每门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如表1所示。网络管理分支课程包括网络管理[6]、网络性能测试与分析、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每门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如表1所示。

3 结束语

本文以笔者所在学院的网络工程专业建设为背景,分析了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说明了网络安全与管理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专业能力要求,进而得出与之相适应的知识体系结构和课程体系内容。最后重点介绍了网络安全与管理专业方向主要课程的知识单元与相应的知识点。接下来的工作是将该课程体系落实到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段调整,逐步完善。希望本文所作的研究与探讨能给兄弟院校的网络工程专业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姜腊林,王静,徐蔚鸿.网络工程专业物联网方向课程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19:48-50

[3] 曹介南,蔡志平,朱培栋等.网络工程专业与计算机专业差异化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23:139-142

篇3

首先,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充分了解网络用户的需求才能构建完善的应用系统,用户需求主要包括用户的人群数量及特征、用户的通信要求及通信环境、服务器的服务功能以及范围等;其次,做好局域网工程的逻辑结构设计,一般采用三层树型结构,即分布层、访问层以及核心层,根据网络用户的需求和访问层的规模,合理选择设备型号,完成网络工程的拓扑结构;最后,进行工程施工,按照施工的相关规定和施工设计方案进行网络工程的施工,主要包括安装、集成、调试以及测试等环节。

二、中小型局域网网络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建设施工不规范。由于局域网网络工程属于新时代的发展产物,针对其建设的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完善,使得工程建设缺乏统一标准,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没有有效的参考,很多工作没有办法顺利的开展。同时,在网络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完善,操作流程不规范,使得工程质量出现安全隐患[1]。2.2整体性能较低。中小型局域网网络工程的建设质量决定了使用性能,目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网络工程整体性能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影响有关单位的使用效果。由于局域网网络工程管理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加之一些单位使用的设备较为落后,容易造成网络瘫痪或被黑客袭击等。此外,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网络的兼容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成为影响局域网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

三、中小型局域网网络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措施

3.1完善相关制度,规范施工行为。为保障中小型局域网网络工程的建设质量,相关单位或企业要积极完善建设管理制度,同时制定统一的施工标准,规范施工行为,主要可以从网络拓扑和布线设计两个方面入手:第一,网络拓扑是局域网工程的建设基础,树形拓展方案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在中小型局域网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还有利于设备的更新,降低建设成本;第二,局域网布线设计中,同一楼层之间采用水平布线方式,不同楼层系统之间需要进行垂直布线,此外,中心网络机房连接点具有一定的特点,需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布线原则,采用屏蔽双绞线和非屏蔽方法进行水平布线设计[2]。3.2坚持合理原则,优化网络结构。网络结构直接关系到局域网的整体性能,在网络结构建设中,要坚持合理原则,做好访问层、分布层、核心内容层的优化设计,保障中小型局域网逻辑结构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在网络结构优化中,重点要从企业或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设备的选择,例如选择路由器时应该格外注重其端口和包交换,其型号由中小型局域网所覆盖范围的大小、子系统的数目来确定的;交换机是对各个子系统的控制,不仅要考虑安全性,还要考虑高效率;防火墙具有重要的网络保护作用,加强过滤防火墙建设,有效阻止外界因素对局域网的恶意干扰[3]。此外,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与维修,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管理成本。3.3加大培养力度,建立高素质队伍。专业的技术人才是中小型局域网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保障,面对专业人员匮乏的问题,相关单位或企业要加大培养力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首先,加强基础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提升网络工程建设和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其次,培养其技术创新能力,网络工程属于新兴工程,需要专业人员不断进行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进一步完善中小型局域网的性能,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最后,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对网络风险的预测和防范,保障局域网络的安全性和兼容性,从而充分发挥局域网的功能。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小型局域网在各个行业的企业或单位经营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该项网络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从完善制度,优化设计,提高人员素质,进一步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

篇4

第一,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质量。人力资源单位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独特,主要职责是为社会适龄人群提供就业机会,而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便于人力资源单位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人事档案,掌握社会人员的基本信息及工作能力,以便更好的提供就业机会。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工作的完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力资源管理难度,通过科学且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建立及监管,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可靠性。尤其是近年来人社事业不断发展进步,人力资源市场中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内部人员流动较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难度也明显加大,单纯依靠人工无法高效完成诸多工作,而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便于采取科学、有针对性的措施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时,对于人力资源机构的自身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社会保障机构是工作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我国新颁布的条例中,增加了社会保障机构的工作力度,提出了构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对养老、医保工作都制定了新的规章制度,这可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完善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可以为社会成员提供良好的服务,保障其各项权益,感受到国家的关怀,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2 开展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工作的具体策略

2.1 健全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平台

当前我国资源结构下,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工作与涉及的平台主要有高校平台、社会人员平台以及区域内行业平台三个方面,为促进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应当从这三个平台入手,采取可行措施加以完善,通过对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科学化利用,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一是在高校平台方面,针对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源单位??当积极与高校建立联系,通过交流与合作来为毕业生提供准确且真实的就业信息,建立共有信息平台,最大程度上缓解以往区域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就业信息的滞后性问题,保证就业信息更新的及时性和时效性,确保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的具体作用得到准确发挥,为高校学生就业提供科学化指导,维护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

二是社会人员平台方面,通过研究可知,当前区域内人力资源市场中存在一些社会人员,包括刚刚失业的社会人员和长期待业的社会人员,为提高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工作质量,可以针对此种情况建立社会人员信息网络系统,对不同情况社会人员的基本信息、就业意向以及工作经验等做好记录,构建一个社会人员平台,为这些社会人员提供就业机会,通过社会人员平台以短信、微信或电子邮件的方式通知社会人员参与面试,从而提高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工作的时效性,降低工作中的失误。

三是区域内行业平台方面,基于网络信息环境下,人力资源单位应当积极与区域内行业进行交流和沟通,合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行业工作人员紧密联系起来,建立区域内部行业平台,促进企业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这一平台内,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不同类型的求职信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管理人员可以招聘信息并查阅求职人员信息,,并通过计算机网络来邀请人员进行面试。由此可知,区域内行业平台的建立健全,对于招聘企业以及求职人员来说都具有重要价值。

2.2 完善计算机网络管理平台监督工作

为更好的维护社会和谐,推进社会进步,改善社会群体的生活质量,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作为社会中的事业单位,其主要宗旨是为社会群体提供优质服务,从而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群体利益。因此在积极开展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完善计算机网络管理平台监督工作,对工作人员进行适当约束,确保机构日常各项工作开展的公正性、公开性与公平性,确保社会群体感知到来自国家与社会的支持,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2.3 完善社会保障信息管理平台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与完善,需要以社会保障信息管理平台提供可靠的支持,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从而全面提高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在全面把握社会人员综合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岗位实际需求对人员进行合理分类,保证人员甄别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这就要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机构应当制度规范且工作体系完善,以促进各项工作的稳定有序开展。尤其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信息管理平台时,应当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及时完善平台内的数据资料,定期对平台内部信息进行检查、修整和核对,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为有效应对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应当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建立内部交互平台,以确保在出现突发状况的第一时间进行商讨,促进问题的及时、高效解决,促进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各项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确保社会保障信息管理平台的实际应用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2.4 完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公共网络服务平台

篇5

1.2网络工程建设工艺简陋,设计与管理不能规范化,而且,由于局域网建设往往投资较少,投资方很少请第三方监理组织进行工程监督。

1.3工程缺乏可管理与维护性。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是:一方面网络工程资金规模有限,无法满足设备、网络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在规划过程中,往往对工程设备选择与设备安装的冗余设计不足,这些都造成了升级空间小、管理性较差的后果。

1.4网络的兼容性与安全性较低。在兼容性上,不同品牌通讯设备间、传输介质与设备以及协议的兼容性,都会存在偏差;在安全性上,介质和设备的安全性不高,而且网络信息安全的保障不够。由此可见,局域网网络工程建设存在着不少问题,下面将介绍如何进行有效的局域网网络工程建设与管理。

2局域网网络工程建设

局域网网络工程建设一般来说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这点与软件工程开发类似,但又有着不同的重点。

2.1需求分析:是网络规划的关键阶段。需求分析应充分考虑今后的工程升级等内容,主要分析包括:用户的数量、特征;用户的通信要求;建筑物的通信环境;网络的服务范围;网络设备的选型;服务器的类型及功能要求;设备兼容性;网络采用的系统体系结构;网络操作系统及通信协议;网络流量特征与服务软件;资源共享要求;网络传输介质要求。总之,需求分析阶段应做到前面分析,认真具体。

2.2网络逻辑结构设计。局域网逻辑结构通常采用访问层、分布层与核心层三层树型结构。首先根据用户需求与访问层规模来完成网络拓扑结构与设备选型筛选;而且需要完拓扑图的绘制;然后,将拓扑图结合网络工程环境,完成工程施工图的设计,并且逐步完善工程施工建设方案,这就需要综合网络中心方案与管理应用、布线方案和电气方案等。然后,进一步结合市场实际,制定初步预算方案,将其交给用户审验并实施。

2.3施工阶段。这一阶段覆盖从签订施工合同到竣工验收前的整个过程。施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施工规范,依据施工设计与相关规定,进行工程的安装、调试、集成、测试等,需要满足设计指标。虽然需要依据方案进行,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应保留一定灵活性,可能会对原设计进行局部调整,但设计调整必须由监理认可。

2.4验收阶段。工程验收主要由验收会负责,由主管部门组织通过资料审查、现场考察与相关质询,从而对工程建设结果是否完成预期目标、是否达到验收标准规范等进行判断。在一些情况,还需要由第三方测试单位或者验收小组的测试组提供相关的测试报告。

2.5维护阶段。局域网网络工程维护阶段的任务是解决一些遗留问题,包括系统和设备的维护与维修等,并根据维护结果完善责任机制,其中设计不合理造成的损失应由设计单位承担,由于工程承包方的设备或系统质量造成的问题,应由工程承包方限期解决,并且对用户进行有关工程建设的系统提供咨询。维护阶段的意义还在于可以为下一阶段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3局域网网络工程管理控制

良好的管理控制工作对整个系统的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局域网网络工程管理控制本文主要从成本控制与质量控制两方面考虑。

3.1成本控制。在局域网网络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持续分析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偏差,以及偏差产生的原因,还应该对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制定方案来减少与削除不利偏差。产生偏差的常见原因有:人工成本、工程耗材成本、硬件成本、施工管理成本等方面的偏差。对于网络工程的成本控制工作来说,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施工环境,成本控制需要对用户需求分析有充分把握,在把握市场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促进对设备的有效控制,并且还可以充分利用现场的有利成本控制的条件,在保障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上减少成本。

3.2质量控制。局域网网络工程质量控制主要包括设备材料、网络布线、器械安置等方面的质量控制。首先,进场的材料设备要合格,一些重要的电源与网络通讯设备必须开箱检查,在设备安装时应保证足够安装与维护空间;其次,网络布线应符合规范,各种管材、管道的安置与孔洞的位置都应该与设计文件一直,加工应符合规范,还应充分考虑防火防水等;此外,各种机柜、设备的安装位置应该正确,并留有足够的施工空间,结构应该清晰明了,便于维护。

篇6

局域网(LAN,LocalAreaNetwork),是将局部范围内的计算机、外部设备和数据库等要素连接在一起的通信网络,其覆盖范围在几十米到几千米范围内,数据传输速率较高,可实现文件管理和共享、打印机共享、传真和电子邮件等通讯功能。局域网能提高企业办公效率的同时,还给企业带来潜在的安全威胁,应在建设过程中加强管理。

2.1局域网建设市场需求调查分析。企业建设局域网应首先对其进行市场需求分析,这是整个网络建设规划的关键。在进行需求分析时,应充分考虑企业当前的需求及未来可能需要的升级需求,制定适合于企业发展的网络工程设计标准,以用于指导后期的具体建设工作。

2.2局域网网络工程的设计。局域网网络工程设计包括逻辑和结构两个方面,其中逻辑设计分为访问层、分布层和主要核心内容层三部分;结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用户的需求,对访问层的范围进行整体规划;其次,对网络工程进行完善优化,使网络工程能满足多种环境下的不同需求,提高网络的应用性;最后,根据需求进行初步设计及工程预算。

2.3局域网的建设施工。在网络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工程设计方案及标准要求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集成和测试,以确保网络工程建设能满足用户需求。若网络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施工人员应积极灵活的处理各种可能问题,对局部不合理的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并对需要调整部分做出标注,在得到相关技术人员及监理单位审核及通过后,方可实施。

2.4局域网的验收及维护。局域网在建设完工后,应由相关部门对工程材料进行收集、检测网络工程的实用性能是否达到各项标准,并提供可靠的检测报告;工程在实用过程中,应加强后期的维护及管理,提供用户的各种咨询。

3局域网网络工程建设中问题及对策

3.1局域网网络工程硬件设备

3.1.1局域网工程硬件问题。网络工程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显示器、移动设备、网络、路由器及交换机等,其中任一环节出现故障均可能导致网络工程瘫痪,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现以网卡及路由器的管理为例进行说明。

3.1.2局域网工程硬件管理对策。首先,网卡使用注意事项。网卡是局域网工程中的常用设备,网卡使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确保网卡与操作系统的兼容性;二是要使用正确的网卡驱动程序,满足以上两点,才能有效避免系统报错或网卡检测不到的情况发生。其次,网卡的设置问题。网卡设置是网卡工程建设的关键性问题,若在设置过程中出现数目不对的情况,则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因此,网络维护人员应高度重视网卡的管理工作,做好网卡相关数据的备份及保存工作,以备后期的维护需要。

3.2网络安全方面

3.2.1网络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网络安全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技术问题,另一方面是管理问题。网络安全除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及安全软件的保障外,还需要专业的安全管理。当前网络安全管理意识淡薄,网络管理制度存在较大的缺陷,致使用户付出高昂成本购买的设备及软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更甚至出现由于缺乏管理使系统受到攻击、泄露用户信息,给用户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3.2.2网络安全管理应采取的对策。首先,定期对服务器进行维护管理,服务器出现异常情况时,需要维护人员及时对其进行处理,更新补丁包,确保网络安全运行。网络工程的安全维护主要是对WWW服务器、文件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等进行定期的检测,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其次,做好数据安全备份工作。网络工程系统软件存在数据丢失或泄露的风险,对于特别重要的信息资源应做好及时的安全备份,防止系统出现故障时丢失重要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用户应做好各项数据资源的安全保密工作。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应规范使用网络资源,对于重要的信息资源可采用密码保护等安全防护措施,以免信息泄露。再次,提高防病毒防黑客的意识。用户应高度重视病毒、黑客等不法分子的侵入,有意识的结合先进的安全保密技术,建立完善的防毒系统,充分发挥安全防火墙的保护作用,定点、定时对服务器各存储系统进行文件的扫描及杀毒;另外还要及时更新各项安全保护系统,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最后,培养安全用网的良好习惯。局域网的网络维护人员应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网习惯,同时还应注重对终端用户的安全防护意识的培训工作,养成不浏览非法网站、不打开不明来历的邮件的良好习惯。

篇7

一、数据管理的内容及意义

数据管理是指运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来有效地收集、存储、处理以及应用数据的手段,这一手段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数据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是数据管理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自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以来,由于数据管理的对象规模日益扩大,数据数量大量增加,数据的应用范围不断向外延伸,要求实现多种应用和语言彼此覆盖地共享数据集合的愿望日趋强烈,人们对数据管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数据为中心的数据库技术取代文件系统,应运而生,为数据管理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数据库技术以数据为中心,以数据的结构设计为重点,有效地减少数据的冗余,数据的共享能力和程序与数据的独立性显著提高,面向数据应用的数据管理在企业生产及各类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广大用户对网络电视信息需求的增加,网络规模及体系的扩大与完善,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广电网络公司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这就要求其建立好广电网络工程,而网络工程工作的有效有序地展开,离不开数据管理这一技术的支持。

二、网络工程建设工作的内容

网络工程建设主要包括管道和杆路工程,工程类型主要有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由于各工程及管理方式之间的差异,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工程特点采用不同的施工策略。网络工程建设环节较复杂,其工作流程主要有工程立项、勘查、规划、设计、预算、施工及验收,验收报告由网络工程验收小组先对各种资料进行预审,纠正图纸报表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验收情况,将工程验收报告和鉴定书整理出,在负责任签名及领导签发后,有工程部结算工程款。

三、广电网络工程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

广电网络工程建设环节复杂,当前现状的确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在工程建设前,市场调研不足,需求数据不全面,从而加大了网络建设投资亏损的风险;此外,勘查难度较大,数据的精确度不足,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不够全面;预算控制及材料、规格的不统一也是其中的问题。因此,在广电网络工程建设中,为了加强对各个施工环节的有效管理,提高广电网络网的运行质量和可靠性,提高广电网络网的覆盖面,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广电网络公司采用了数据库管理技术,形成数据管理系统,根据数据结构,存储、处理工程建设数据,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数据管理的应用对广电网络工程工作的意义

(一)面向数据应用的数据管理技术,能够有效地将市场调研数据与需求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帮助广电网络公司合理分配资源,协调各地区网络建设工作的的进度与规模,从而降低了网络建设的投资风险,实现目标的最优化。

(二)通过数据库的应用,网络工程工作的成本控制实现有效化。数据库技术通过核算材料成本,及时记录材料的领退情况,材料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同时根据工程的进度记录处理拨款数据,加大工程监管工作,使工程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不必要支出得以缩减。

(三)勘察过程中道路地形和用户规模数据直接影响到待建线路的路由长度和种类,通过数据管理,采用数据库技术,将勘察数据进行整合处理,由设计人员对勘察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制定出科学的规划和施工方案,保证网络工程工作的有序有效进行;

(四)数据管理技术对网络工程工作的质量保证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采用数据管理,管理人员可以及时管理、监控众多不同的计量检测数据,及时纠正所有失准数据,减少误差,降低测量数据错误所导致的风险,使工程工作能够依据精确的计量数据,实现定量管理,保证高质量、高水准,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广电网络工程工作关乎到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这一工程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广电行业的技术要求,使各个环节符合标准,从而保证广电网络工程的高质量。数据库系统通过存储详细的工程数据,将勘察所得到的道路地形和用户规模、工程预算、材料领退、财务开支、进度等数据高效地处理,及时发现失准数据,督促负责人员采取必要的解决措施,保证广电网络工程工作的高质量。

(五)以数据库系统为中心的数据管理,提高了广电网络工程工作的高效率开展,为广电网络工程工作规划和决策随时提供信息。与传统的人工管理和文件系统管理阶段相比,数据库系统阶段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共享性极强,数据的冗余度大幅减小,存储空间极大,数据的修改和维护更为便利,数据更为可靠、安全、完整、相互独立,数据管理效率因此大大提高。数据管理在广电网络工程工作中的应用,使得工程工作与高科技手段相结合,加强了工程工作中数据的处理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

五、小结

总之,广电网络工程工作的顺利开展越来越离不开数据管理这一现代化技术手段,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当今信息科技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强大的信息数据存储、处理、维护和共享功能,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的核心,只有基于数据管理,运用数据库系统加强对工程数据的处理分析,广电网络工程工作才能更为顺利高效高质地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篇8

高等院校尤其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办学定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知识能力的系统化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抓手和根本出发点。传统以学科体系为着眼点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点的讲授,学生所学知识不少,但是缺乏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进而无法顺畅地将所学知识综合应用实际当中。为解决这一问题,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大力推进课程改革,选取实践性较强的部分课程作为前期试点进行课程开发,重在理清课程开发的思路和目标、课程开发的实现方式以及课程开发的成果应用等问题。本文主要针对《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的改革进行阐述。

1 课程开发的思路和目标

1.1 课程开发的思路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讲授,其要点和精髓在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而非学科架构的系统化。《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授课的一般讲授顺序是:第一部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包括IP地址、子网划分、VLSM(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可变长子网掩码)、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无类域间路由)和以太网基础知识;第二部分路由器相关知识,包括不同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和配制方法、访问控制列表、NAT\PAT技术等;第三部分交换机相关知识,包括交换原理、STP以及VLAN技术等;第四部分广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无线局域网)相关知识及配制方法;第五部分IOS(Internetwork Operating System,网际操作系统)安全配置等。针对《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的内容及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授课内容进行整合:打破以往知识点的讲授顺序,将知识结构进行重构,依托实验教学环境,以实际应用中网络工程技术人员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实施任务的过程和步骤为载体,构建工程项目任务。

1.2 课程开发的目标

(1)构建以提升实际动手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环境。教学软环境的构建包括:编写教学大纲、教材、案例汇编等;教学硬件环境的构建包括:模拟真实环境的场景设计、实验环境的搭建等。

(2)构建以提升实际动手能力为目标的考核评价体系。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的基础上,探索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2 课程开发的软硬件平台与教学方法

2.1 课程开发的软硬件平台

以网络工程与网络安全实验室为依托构建课程开发的软硬件平台。硬件平台:该实验室有三层交换机12台、二层交换机12台、路由器12台、防火墙6台、无线AP6台、CVM虚拟机3台(可同时模拟48台PC),上述硬件设备可同时供6组48名学生进行开放式网络实验;软件平台:该实验室共有Dell品牌的PC48台,根据需要装有packet tracer、GNS3、HW-Routesim3等模拟环境,可支持工程类复杂网络拓扑的搭建与设备配置。

2.2 课程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定“某大型会议中心网络接入”、“某大型企业内部网络接入”、“某大型三甲医院内部网络接入”、“某综合性大学校园网规划”、“某智能小区内部网络接入”、“某连锁快捷酒店内部网络接入”、“某大型银行网络接入”、“某大型购物中心网络接入”、“宽带城域网汇聚层与接入层的规划”以及“某大型综合图书馆网络接入”10个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项目,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上述项目进行选择,依托网络工程与网络安全实验室的软硬件设备,将《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整合,应用到上述项目中。下面以“某综合性大学校园网规划”为例,说明《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开发的具体过程:

某综合性大学校园网规划

(1)网络的规划与设计。如图所示。内容包括:1)从模块化和层次化两方面来考虑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模块化设计可解决网络扩展性及网络间冲突的问题;层次化设计将网络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三层架构。2)IP地址的规划应与网络拓扑结构相适应,既要有效利用地址空间,又要体现出网络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和层次性,便于网络中的路由汇聚,减少路由表的长度,同时还要考虑到网络地址的可管理性。

(2)网络设备的选型。根据实际需要,查阅质量过硬、性价比高、售后服务好得多的品牌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以及无线接入等网络设备的技术参数并进行比较。

(3)接入层交换机的配置。接入层交换机直接与用户节点相连接,是各个网络模块接入汇聚层的重要设备,主要通过VLAN技术划分子网,进而隔离各模块之间的广播流。

(4)隔离网段间的互联互通。配置三层交换机或者路由器实现VLAN间的连通。

(5)路由器的配置。配置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实现多区域多网络之间的连通。

(6)网络安全配置。主要涉及交换机、路由器以及防火墙的安全配置,例如交换机的端口绑定、路由器的访问控制列表、防火墙的过滤规则以及网络地址转换等。

(7)其他技术在网络建设中的应用。主要涉及无线网络技术等。

通过对上述“某综合性大学校园网规划”项目的分析,将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任务式课程体系,开展教学活动。

3 结 论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重要载体。《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主线的课程结构,以实际工程案例为背景,以模拟组建真实网络为工作过程,以前后具有逻辑关系的递进式工作任务为驱动进行课程体系的开发,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9

3、安全性和兼容性不够。中小型局域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影响企业稳定运行,例如:网络瘫痪、恶性攻击等,安全性较差,究其根本,是受到法律制度和设备落后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另外,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网络兼容问题也日渐突出,由于浏览器兼容性较差,无法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二、加强局域网网络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1、立足企业实际,加强细节管理。网络拓扑是网络工程的基础,大部分企业选择树形拓扑,以其自身良好的延展性,受到企业广泛应用,其能够结合企业规模,随时增加计算机设备,不仅如此,利用树形拓扑,方便设备更新换代,能够有效降低成本,由此,中小型局域网适合选择树形拓扑。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同一楼层要坚持水平布线,而不同楼层则需要垂直布线,并最大程度减少布线渠道,线路要精简,为日后维修和保养奠定基础,而中心机房布线要结合连接点的特点,坚持合理原则进行布线,水平走向,需要选择非屏蔽或者屏蔽双绞线方法,垂直走向则要采用交换机技术[2]。

2、坚持经济原则。选择相关设备局域网设备主要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在选择设备过程中,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坚持经济适用原则,合理选择设备。路由器,要加强对端口和包交换能力,一般选择中低端路由器设备;交换机要实现对各个子系统的控制,且承担着局域网内计算机的安全,而防火墙作为局域网的保护屏障,能够抵御外界对局域网内部的恶意和无意破坏,局域网建设要在软硬件两方面都建立防火墙,通常选择包过滤防火墙,安全系数较高;而服务器的选择,则需要选择性能较高的,能够满足企业工作需要的,可以将多台低配置服务器进行组合,满足局域网运行需要。

篇10

【关键词】提高对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本页关键词】欢迎论文投稿 省级期刊征稿 国家级期刊征稿

【正文】

第一,提高对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大张旗鼓地宣传安全教育与管理的重要性, 师生员工必须绷紧安全这一根弦,充分认识到安全重于泰山的含义和意义,学校必须至少开好四次安全会议, 学期初、末都必须讲安全问题,各系在学生干部会议上和全体学生大会上必须时刻叮嘱学生注意安全。第二, 形成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网络。学校必须有一名领导主管全校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各系部必须有一名领导主管系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系学生分会必须设立安全部,各班必须有一个安全委员,各寝室必须有一个安全员。第三,建立学生安全协会和大学生安全教育基地。学生安全协会主要是传播安全文化, 宣传安全知识,组织安全学习,参加安全实践,调查安全隐患,反映安全问题,研究安全理论。通过安全协会召集热心安全宣传的同学,通过会员去影响和带动其他同学,形成讲安全和重视安全的氛围。在农村或城市社区建立大学生安全教育基地,通过“基地”平台去教育和影响社会上更多的人,形成讲安全的习惯和优良传统,从而保证社会安全和谐。第四;让安全知识、安全思想进教材、进教室、进大学生大脑。所有教师都有责任向学生宣传安全知识和安全思想, 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认真负责地讲解安全知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应独立安排一章安全观(安全基本理论),具体阐述大学生应具有的安全意识、安全意识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大学生安全素质等。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针对性。全社会都在重视安全问题, 但是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既不同于中、小学生、幼儿园安全教育与管理,也不同于农村、城市社区居民的安全教育与管理, 同时也不同于其它生产部门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大学生是有理想、有文化的一代青年,在安全问题上也很容易麻痹大意,其中主要表现是:1、有理想但缺乏理智,办事凭感性、感情,情绪好,做事就放心、安全;情绪坏,做事就出乱子、不安全。2、有文化,但缺乏细致,不全面,办事粗心大意、丢三掉四。3、大学生有朝气、有活力、有胆量,但易冲动、易走极端、易产生心理问题。大学生虽属于成年人,但处于不明世事的幼童和经验丰富的中老年人之间,他既打上幼童不明世事的痕迹,又有中、老年人的一些经验。幼童靠成年人照顾、帮助,中老年人靠经验处世,而大学生正好缺乏中老年人的经验又缺少父母的照顾和帮助。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要突出其文化内含,着重于安全情感教育和安全渗透教育。只有用情感和渗透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才会有明显的效果。

【文章来源】/article/87/5846.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篇11

一、工程应用网络及计算机技术的必要性

近年来,许多施工企业越发认识到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项目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对于大型复杂的工程的项目管理中往往会通过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等在内的科学方法对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处理、并辅助决策,以便提高管理效率。

1、施工环境变化大。施工环境空间的变化,意味着施工组织与管理就必须随着施工流程的变化而变化。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项目已经施工一段时间了,但图纸还没有完成,为了避免造成项目延期,在没有预算的状况下,材料和人工就提前到位并进行施工。这必然会对以后的项目进行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必须通过电脑来规范流程,使项目的整个过程更加规范、科学,达到有效控制、科学管理的目的。

2、施工生产时间长。一个中等规模项目的施工,至少都要经历两个季节以上的气候条件变化,而且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等多方参与,需要处理和协调项目成本、质量、进度、材料等多个方面,这些都给露天施工作业带来一定的影响,因而就不得不组织立体交叉作业和平行流水作业,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严格按计划执行。

3、工程项目复杂性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程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持续增加,这就要求项目经理必须使用工程项目计划,在施工管理中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把一项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它进行合理安排,并通过网络计划本身所特有的反馈作用,调整和改进施工管理工作,使施工得以全面地达到优质、节省和快速的要求。

二、工程施工管理与网络及计算机技术存在问题的原因

真正的网络及计算机在工程管理的普及不是简单等同于无纸化办公,而是更应体现一种全面项目管理,是项目整体协同的大平台。然而,目前大部分工程项目信息还只停留在使用单机和软件记录和保存的状态,远没有达到整合管理的阶段。

1、应用责任心不强。由于个别企业对实施网络计划管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加之工程设计多变、工期的确定受行政干扰多、工程进度付款没有与网络计划紧密联系,在许多项目中,项目经理会发现员工工作自觉性不够,这也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其中就包括项目部成员对于项目进行情况不了解,导致了项目工作人员不知道近期要做什么,同时让业主觉得施工状况比较糟糕。

2、应用管理不够。绝大部分施工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还只停留在编制计划上,对执行中的监督与控制及调整缺少有效的措施。有的尽管在网络及计算机应用上达到一定的规模,但仍存在许多问题,硬件、软件及网络资源没有得到最大化利用,信息集成度低,应用分散。另外,虽然目前市场上技术资料编制软件很多,但实质上适用于项目进度控制的软件却很少,而且通用性比较差,从客观上阻碍了应用网络实施项目进度控制。

3、应用程度不深。目前许多项目部的生产管理人员同时又是工程技术人员,往往只注重技术的研究,进度的管理依赖于横道图,对网络技术知识的掌握不全面,而且设计的经常变化给网络规划的制定和调整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使得施工计划的编制往往只能反映整个项目中各工作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却没有根据施工方法确定工作单元中各项工作的相互关系,更谈不上网络计划的优化。

三、工程施工管理中提高网络及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的措施

无论是从当前还是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完善项目管理中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机制,不但是我们在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的现实选择,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如果一个企业缺乏高新技术创新,缺乏网络信息共享度、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则很难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1、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强化项目科学有效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管理推广应用网络计划方法必将取得好快省的效果,企业的主管人员应该有充分的认识,把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放在关系到攸关企业发展的高度去重视,抛弃传统的仅凭感官去管理的方法,适度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推动网络技术的应用。此外,应施工管理网络化应本着先易后难、注重实效的原则,先从较小的工程项目或分部分项工程做起,从编制和调整深度上讲,应先粗后细,减少失误和浪费,逐步积累和总结经验,形成规范的信息收集、处理方法。

2、资源配置,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应用研究

篇12

一、网络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的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具体来说,网络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主要的技术是网络计划方法。网络计划方法并不仅仅是一种编制计划的方法,应用在建筑工程中,是一种很好的施工管理方法。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还是会存在很多的问题,二者要实现完美的结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首先,网络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应用的普及率不高,也就是说技术没能在企业中得到最大的发挥和利用。另外,普及率不高意味着应用结果的反馈不够全面,不利于推动该项技术的深入发展。也是由于普及率不高,就导致施工企业对此重视不大,企业本省素质也参差不齐,发展不平衡,网路技术应用起来是众口难调,其次,网络技术的应用管理水平低。很多企业将网络技术与施工管理结合起来,只是一种很表面的接触,仅仅是停留在编制计划上。对于计划在执行的过程中,监督与控制及计划调整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最后,网络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的结合还不够深入。利用网络技术编制的企业施工网络计划,目前来说能反映出来的仅仅是整个项目中各单元相互之间的关系,并不能反应更多的内容。编制的深度完全不够,没有将网络技术的强大功能完全开发出来,只是开发了最表层的一点,更谈不上优化网络计划了。

二、实现网络技术与建筑工程合理结合的有效途径

上文中,笔者对于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分析。现在要做的就是追本溯源,从根本出发,来解决这些问题,是网络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能更好的结合应用。除了在企业内部尽快规范建筑管理体系之外,还应用积极思考,制定出有效的措施来存进网络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的合理结合。建筑企业通过二者良好结合,可以很好的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第一,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要加强工程的设计管理,对于在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部都要有合理的预测和设计,将工期确定为最合适时间,既不能过长也不能太多,时间太长,工程实施效率低,成本提高,时间过短,工程进展充满,质量得不到保障。保证工程管理设计的顺利实现,需要建章立制,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工程设计和工期的确定都是科学合理的,那么网络技术在应用时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应用环境。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频繁的变更项目设计,犹如阵前易帅,会动摇军心的。施工人员会产生不确定的感觉,对工程的进度会犹豫不决,影响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另外,建设工期也不能凭主观确定,而是根据科学的预测和丰富的经验来确定的。

第二,建立一套与网络技术应用相适应的机制,规定要严格按网络进度计划拨付工程款。工程款的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部分,工程款的拨付一旦与网络进度计划是同步的,可以很好的控制企业的资金流,同时也能使得资金得到最适当的使用。这种机制的应用一方面能提高企业应用网络计划进行施工管理的自觉性,大家会因为工程款是根据网络计划来的,而特别关注网络计划,然后就自觉地应用网络进度计划。另一方面这种管理机制可以促进网络计划的深入编制可以涉及到更为深入的部分。网络进度计划拨付工程款的机制要实现完美结合,需要在签订施工合同的时候,双方将进度计划中的主要工作与工程款拨付建立逐一对应的关系,每一项都是循序渐进的。

篇13

随着全球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极大的影响并推动了人类生产力的进步。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三大支柱之一,它的稳定与发展更离不开信息网络技术的支持,更多的创新技术的交流与模拟演练,办公场所的计算机信息化,快捷有效的智能应急处理措施,动态的监督管理以及生产工具的电子机械化等等,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的效率和管理的技术水平,促进企业工程安全的保障措施改善,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得企业更加能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从目前国内建筑企业应用信息网络技术的水平还比较低,存在明显的局限和不足,相对于国外建筑企业,应用信息技术较早并且成功的经验较多,这就需要我们提高认识,重视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1 信息网络化技术在建筑企业工程管理领域的作用

信息网路化技术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产品、设备、人员、资金、市场等企业资源有效地集成起来,采用各种类型的合作形式,建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素质员工为核心的敏捷制造企业运作模式。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与网络智能化是指从建筑企业规划、设计、建筑施工、竣工验收等整个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逐步提高建筑业集约化经营管理程度,使信息对建筑业的贡献达到较高水平的过程。建筑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用信息网路化技术现代化工程管理,首先缩短了工程建设企业的各种业务活动的时间,提高了企业业务流程的效率。其次,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微观决策宏观化,宏观决策微观化,直接导致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结构的改革。

2 我国建筑企业工程管理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的现状

我国的大型建筑企业,在信息化的道路上有快有慢、程度不同,从目前来看建筑企业工程管理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办公的计算机自动化,利用包括投标、预算现场管理等各类单项工具式软件,网络信息的宣传与浏览,大型构件安装等自动调控技术,但是总的来说,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方案单一,没有制定一个统一模式规划,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重视程度不高,推广化力度不够,无统一的指导部门和中介。企业信息技术基础薄弱,装备落后及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许多硬件设施跟不上,造成管理还依旧传统模式,不能较好的实现动态跟踪管理。

2.2 应用专业软件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财务、预算软件上,且以单机版为主,没能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和自动传递。

2.3 信息基础平台不健全,不论政府网站还是商业网站,大都以信息为主,缺少工具类网络软件,缺少信息互动,以企业管理诊断和重组为特长的咨询机构太少,

2.4 社会相关信息化服务机构不健全,包括Internet普及率及上网速率、电子商务、安全机制、法律环境等还有待于提高。

3 信息网络技术如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更好的运用与发展

3.1 硬件方面

3.1.1 重视认识,加大资金和装备的投入和人员素质的提高。企业应从深度和思想认识上重视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从事信息化工作的技术人才不仅数量严重不足,特别是项目部技术人员,结构也不尽合理。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建筑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极为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信息技术培训制度还未建立,许多在岗人员对信息技术的把握能力较低。 因此企业应该着重做好资金的投入和人员的培训工作。

3.1.2 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网络化,加快相关软件的推广运用,较早地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各项计算作业和辅助管理工作

3.2 软件方面

3.2.1 加快国产软件和信息系统的开发。我国的项目管理软件还处于发展阶段,与一些发达国家的管理软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受环境因素影响比较严重的建筑行业,就更需要加快有关信息软件和系统的开发。比如市政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很容易受到天气变化、地质情况、施工时间限制、噪音和环保要求等限制,而这些限制将会影响到工程进度、资金预算等,如果单纯利用国外软件,往往难以调整这些未知的参数,并且价格一般都十分昂贵。因此,应加快开发适应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需要的建筑管理软件和相应的信息系统。并且在软件和系统的研发过程中,应该重视软件和系统的可操作性,降低操作难度,便于信息系统在不同规模的建筑企业中的普及应用。

3.2.2 研究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支撑企业的集约化管理和持续发展,初步建立知识管理、决策支持等企业层面的信息系统,实现与企业和项目管理等信息系统的集成,提升企业决策水平和集中管控能力。通过 ERP 建立新的经营思维,将建造过程所流通的各种建筑材料、成品(半成品)、人力、机具、信息甚至财务交易等相关业务组成完整的网络,将其运作变成一个连续的过程,将规划、设计、概算、发包、采购、建造、验收、结算等归结成一连串能够随时互动的经营功能,并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迅速掌握企业内部经营现状和资源运用速度和情况,从而提高建造速度、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

结语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大都采用集团化运作,多元化的工程项目管理将对企业信息化与网络化建设有大量的需求,信息网络化在我国建筑行业应当大有作为。

信息网络化是传统建筑企业获得新生的必由之路,这已成为建设系统的共识,相信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全行业的高度重视以及各项推进措施的实施,未来几年我国建筑业信息化与网络化水平和整体竞争力会有大的提高,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世界的挑战,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治国. 建筑企业信息化规划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