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农业科技发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业科技发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农业科技发展

篇1

本文作者:李荣光任文菡工作单位: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创新科技研发和推广的体制机制一是调整优化符合我国特点的科学、规范、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管理体制和机制。[1]顺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开发、科技利用的利益机制,设计符合我国特点的、科学、规范、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的管理体制和机制。要紧紧围绕我国农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加强各级政府、科研生产、科技推广的宏观协调和指导。同时,政府应统筹发展规划、加强宏观协调,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引入和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现管理和决策的专业化与科学化。二是调整优化科技支撑现代农业的政策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大对农业的反哺力度,尽可能的增加农业科技专项资金投入,对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区市可以考虑实行适当的倾斜政策;对我国引入高新农业科技的时候给予财政补贴;对政策性技术推广机构的经费数额应当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不断增加;建立激励机制,设立奖励基金,对在农业科技推广中作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适当经济奖励。三是探索聘请技术员实行包村到户的工作机制。鉴于目前乡镇人员编制压缩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较少的现实,[2]建议采用聘请雇员制的方式解决目前的困境,政府雇员制是指在一定的行政时期内,政府以契约管理的形式直接从社会各界吸收一些具备专业素质的稀缺人才,从事特定领域、特定岗位的专业工作,不占用行政编制,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与服务效率,能直接投入运作并能较快得产生效益。聘请农业技术人员实行与家庭承包制相同的体制,通过合同方式,将技术推广的各项指标承包到村、到户,其工资报酬可从财政技术推广经费中列支,近年来一些区、市中已经有初步尝试,效果不错,建议在总结提高的基础上应全面推行。四是探索构建适应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下的“产、学、研、推”一体化的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体系。以市场化原则经营农业科技推广,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针对家庭对农业科技的强烈需求和自身资金和规模的局限,探索建立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业科研单位以及群众性科技组织、农民技术人员相结合,建立“产、学、研、推”一体化的研发和推广体系。搭建多元化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平台[3]搭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以扩展平台、延伸网络、放大窗口为重点,推进利用电视、电话、电脑三种信息载体的“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金农工程,建立市、县两级农业信息网络中心,积极探索农业信息与农业技术推广密切结合的成功之路。一是开设定期和不定期农民技术指导培训平台。针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较少,科技推广人员难以做到进村入户和田间地头现场技术指导的状况,围绕青岛市农民的主要技术需求,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农民技术指导培训,尤其是在播种、植保、追肥、抢收的关键季节,开展农民技术指导培训,这一平台既可以缓解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较少的矛盾,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农民的应急的技术需求。二是搭建送科技下乡平台。送科技下乡这是支持农业发展的实际举措,送科技下乡是由政府号召各部门,围绕服务三农,利用各部门的行业优势和职能特点,下乡为三农提供推免费服务,免费给农民传授科普知识,推广农村实用技术,指导农民科学育种、科学施肥、科学种田,指导农民畜牧业和渔业的科学养殖,帮助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此类“送科技下乡”活动,在我国已经实施多年,越来越受到农民朋友的喜爱和欢迎,随着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的加快,农民对“送科技下乡”的需求更加强烈,在新的形势下要深入探索科技下乡的内容和形式,特别是要紧密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突出当地特点,充分发挥科技下乡的实效性。三是优化12316“三农”热线电话咨询平台。12316“三农”热线让广大农民群众用电话这种最简捷方便的方式,以最低的成本,享受到专家级的农业技术服务,让农业专家通过最便捷的方式为农民群众服务。我国已经开通12316“三农”热线多年,运行效果不错,受到了普遍好评。目前要在优化平台上下功夫,要注重“统”、“分”结合。“统”就是平台统一集中建设、统一集中全市农业方面的专家和各有关职能部门的热线电话、统一标准、统一服务内容、统一数据库、统一监管;“分”就是市、县、乡三级分级受理、分级解答、分级服务,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询问各级专家,热线应灵活转接,满足农民的急需。为调动专家的积极性,建议建立“三农”热线服务专家奖励补助机制,提高专家的服务效果和热线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完善农业科技救援110平台。我国从2009年起农业科技110服务平台成立并进入了运行。农业科技110是一种方便、快捷、高效的信息服务平台。农业生产有困难,农民求助?打个电话、发个短信就能上门服务帮你解决难题,或者通过农业远程视频诊断系统,农民就可以把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和专家请教,既方便又省事。目前要在整合专家资源、快速反应、和主动服务上优化110服务平台上下功夫,发挥更有效地作用。五是优化农经网络信息查询平台。由农业委员会主办和农村经济信息中心承办的我国农经网,是在全国建的比较早的网站,内容比较丰富、新颖、有特点的网站,设有农业信息、农产品加工及储藏、畜禽、水产疾病诊断及防治、作物病虫害诊断及防治、新产品新技术咨询、冬季棚温多高为适宜等栏目,发挥整合数据,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农民群众提供生产、生活中所需的科技知识。但目前由于农民家庭上网的普及率还不很高,网略浏览率必然受制约,当前要优化提高的同时,加大宣传的力度,为农业科技服务发挥更大的作用。

要紧密结合我国的实际,对适合我国地区发展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加大选育开发的力度。要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等方式,建立“新型育种技术育成与推广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开展联合攻关,重点在农作物、林草、畜禽和海水养殖良种繁育蔬菜、花生、果茶、畜禽、奶牛生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技术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开发,构筑以分子育种技术为核心的新型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开展农作物、林草、畜禽与水产育种和繁育技术研究,创造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新种质,培育优质、高产、多抗的各类农业新品种。二是主要农作物的病灾和动物疫病防治关键技术中心。积极依托各级科研机构并与代表性企业联合,针对我国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及动物疫病防治中的疑点、难点开展技术攻关;探索“产、学、研、推”一体化的合,作新方式。针对我国主要农作区农药、化肥、农膜、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重点对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施肥技术进行研究,提出控制病虫害的生防技术以及使用农药、化肥的减量化技术;研究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农村水源污染的控制技术。三是建立农业节水技术育成与推广中心。重点加强节水高效农业技术集成研究,通过技术集成与理论研究,形成以农艺、生物、化控、工程综合配套的节水高效农业理论与技术,发展现代节水灌溉农业与现代旱作节水高效农业。任务目标:建立适用于不同生态区、不同作物的抗旱节水高效模式与经济灌溉模式;提供1一2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水生物新制剂并实现产业化;研制1一2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水化学新制剂并实现产业化;提供不同生态区节水工程优化设计与配套设施。四是畜禽疫病防治和肉制品加工与安全检测及质量控制技术中心。重点加强肉制品加工关键技术与安全检测、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通过对我国主要肉猪品种的胭体品质和肉品品质的分析比较,结合国外的方法确定分级依据和指标,建立肉猪分级技术和分级分割标准和操作规程,提高肉猪服体分级速度;使肉猪的生产、屠宰、加工和销售标准化,按质定价;标准和操作规程的实施,可杜绝注水肉、劣质肉,确保猪肉安全优质;提高猪肉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基于生物传感器的冷却肉微生物安全预测预报技术。重点研究冷却肉贮藏过程中引起冷却肉腐败的主要微生物菌相变化规律;建立冷却肉微生物预测模型,建立一套预报系统,预测冷却肉的货架期;在上述基础上,进行冷却肉鲜度测定的生物传感器的研制与检测方法研究。调动民间科研机构和合作组织的积极性鉴于目前我国在农业技术指导和推广人员较少,不适应广大农户的要求,难以做到进村入户和田间地头技术指导科技推广公益性与市场化运作的获益不适应的问题,建议积极的借鉴国外的做法,探索由政府主导,农业合作组织和民间科研机构广泛参入,构建新型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主要内容:一是广泛调动国内外民间科研机构的积极性,让其充分发挥作用。二是积极地推广农业合作组织,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在我国发展不平衡,在一些地区发展的好,一些地区发展滞后,合作组织可以解决一家一户不容易做到的在种植、病虫害防治、农场品生加工方面的技术难题,要积极地借鉴国外一些国家的经验,努力培育合作组织的发展。大力实施农业科技人才支撑战略[4]坚定不移的大力实施我国农业科技人才支撑战略:一是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培养造就具有战略视野,敏锐把握学科前沿,具有良好学术道德和人格魅力,能带领团队开展重大科技攻关的农业科技领军人才。二是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工程。打造具有明确稳定主攻方向、特色鲜明、竞争有力、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和发展潜力的科技创新团队和骨干创新人才。三是积极引进高层专家。四是加快急需紧缺专业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促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总量大幅增加、素质逐步提升、结构有效改善、环境不断优化。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交流。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推进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合作研究、联合开发和合作经营,以及创办高新技术产业等形式的国际合作,取长补短。积极参与世界农业科技创新的进程,分享世界农业科技进步的成果;紧密围绕我市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科技需求,深刻把握国际农业科技发展的脉络和走势,全面了解世界农业科技的前沿和热点,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科学方法与管理经验,加速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篇2

为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策划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与目标,加强科技计划的管理与考核,“农委会”于1986年成立任务编组的“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于1993年改组,确定该小组的主要任务:(1)农业科技发展政策及法规的拟定;(2)计划的规划、评审及预算编列;(3)计划的推动、管理、成果检讨与绩效的考评;(4)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的规划、推动与管理;(5)科技会议的筹划及其结论与建议事项的推动;(6)与相关“部、会”、学术及研究机构有关农业科技计划的协调与联系。随后又改组为任务编组的“农委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委员会。这一时期台湾农业科技集中在“农委会”农粮处主管,部分科技项目由“农委会”有关业务处室管理。此外,“国科会”生物处主管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的基础研究。

为了适应知识农业发展的需要,“农委会”着手研究调整农业试验研究机构,于2000年把拟成立“农业部”作为工作重点来抓,研究设置“农艺研究署”,从事全台湾农业科技研发工作。

为了迎接生物科技新纪元的到来,“中研院”设立生物农业科学所,台湾大学成立生物技术中心,中兴大学成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民间企业于1998年投资12亿元新台币成立了花卉生物技术公司,投资六亿元新台币成立家畜疫苗公司。近几年还先后把屏东技术学院和嘉义技术学院扩大为屏东科技大学和嘉义科技大学。

各有关农业科技的研究机构的分工是,“中央”研究院主要从事学术及基础方面的研究工作;大专院校则以教学及训练人才为主,研究工作为其业务的一部分;公营事业机构研究所及财团法人或类似组织的研究所从事专业性特定项目的研究工作;而原省属的试验研究机构为从事台湾地区全面性的试验研究工作的主干。有关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对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发展与商品化及应用,依上、中、下游各层次负责推动。

2、应对国际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加快高新技术创新步伐

1992年“农委会”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依据《台湾科学技术发展12年长程计划及6年中程计划》、《农业综合调整方案》有关农业科技发展目标,以及历次“行政院”科技顾问会议农业组顾问建议事项,确定生物技术、生物防治、种苗繁殖、栽培渔业、动物用生物制剂等五个领域的研究发展重点,加以推动实施。其湾“农渔牧产业自动化”十年计划,约投入经费25亿元新台币。

从1997年7月至2000年6月,台湾“农委会”按照台湾地区“跨世纪农业建设方案”中的有关“发展政策导向的产业科技”要求,在重点产业科技、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整合农业科技研究群及区域推广体系、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等方面研究取得一批成果。

2000年夏季,台湾“农委会”研究拟定“迈进二十一世纪农业新方案”,做为2001年至2004年农业政策蓝本。该方案提出了“发展农业知识经济,厚植农业竞争得基”策略,明确了新世纪初台湾地区农业知识经济的发展重点。2001年台湾农政机关用于扶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的经费预算为450.01亿元新台币,2002—2004年约需195.18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

2001年“农委会”制定台湾地区农业各领域科技发展中程纲要,包括11个研究领域,分别是作物科技领域、林业科技领域、渔业科技领域、畜牧业科技领域、农业环保科技领域、农产品加工科技领域、农业自动化科技领域、农业共通性科技领域、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林业防灾科技领域,“农委会”计划从2000—2004年度,共投入241.56224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科技研究。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主要是:(1)在生产方面:建立高科技、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国产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突出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创造台湾地区农业的新绿色革命: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提升产业竞争力。(2)在生活方面:生产卫生、安全、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提升国民生活品质质,重点发展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满足消费大众需求;结合民间力量发展食品科技,带动产业发展。(3)在生态方面: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冲击,强化农业支持生态环境维护的功能,重点改进动植物生产、检疫防疫技术与体系,保护国内农业生产环境;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

3、大力推动农业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鉴于农业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世界产业发展趋势,为了加快台湾生物技术的研究创新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突破台湾农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提升传统农业的技术能力,近十几年台湾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不断增加研发经费、人力和设备投入。

1995年8月台湾“行政院”第2443次会议通过《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并于1997年修订方案内容,确定将农业与医药领域的生物技术,作为台湾全力发展的重点科技。“农委会”为落实“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1996年优先执行了花卉种苗、动物用疫苗及生物农药三个推动计划。

1997年3月,台湾“国科会”委员会选定农业生物技术为台湾四个“国家型”科技计划之一。同年10月,成立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专案计划规划工作小组。1998年1月,聘任该计划个案咨询委员会委员。1998年2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的目标、规划重点提交“国科会”委员会审定通过,推动执行,课题申请通过率为45.2%。1998年7月,公布1999年度第一期三年的课题补助金额,共有42项课题列入该“国家型”计划。其主要研究目标是:(1)整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既有人力、物力与技术资源,落实产业应用,使农业生物技术在台湾得以生根并茁壮发展;(2)加强本土性的具有产业发展潜力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以提升台湾生物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3)建立台湾研发与应用体系,确保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永续发展,尽快提升台湾的农业生物技术水平;(4)整合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尖端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把台湾建成为亚太地区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与营运中心,促进台湾加入WTO后的农业发展。

该科技计划的重点研究领域是:(1)、花卉及观赏植物领域,(2)植物保护领域,(3)水产养殖领域,(4)动物用疫苗领域,(5)农产品保鲜利用领域,(6)农业环境保护领域,(7)保健及药用植物领域。

4、加快农业科技管理创新

“农委会”为加强农业技术发展规划及本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的执行、管制与运作,设立农业科技审议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农业科技研究发展方向规划的咨询,农业各产业技术发展政策、制度、法规、策略及重大方案审议之咨询,农业科研计划资源分配审议的咨询,农业科研计划成果检讨审议的咨询,其它农业科技发展事项的咨询。委员会下设农业、林业、渔业、畜牧及生物技术五个技术领域审议小组,各技审小组的任务是:对“农委会”个别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审查及管理考核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与业界合作事项协调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有关科研计划事项的咨询。

为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执行绩效评估,促使农业科技研究经费有效运用,“农委会”2001年3月6日成立农业科技绩效评估委员会,该评委会的任务是:以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计划为对象,评估过去该领域的研究计划执行绩效;评估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成果所建立的技术,对提升台湾地区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效益。评委会设委员23—25人,由“农委会”主任委员遴聘学养优异、经验丰富,对产业科技、经济充分了解的相关产、官、学、研界专家兼任。评委会在对各领域专业技术进行评估时,得视需要聘请该领域的相关专家若干位参与绩效评估。此外,还在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中设立了咨询委员会,在台湾地区农业科技中程发展纲要各领域聘请评审委员会。

二、注重农业科技投入,扶持技术创新

从下表可以看出,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常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1996年度(1995年7月1日—1996年6月30日)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为21.135亿元新台币(下同),其中农业基础研究(含农艺学、园艺学、农业化学、畜牧兽医、森林及水土保持、渔业科学及农业工程)的经费投入为3.9450亿元新台币,其经费主要来源是“国科会”和“中研院”,共执行537个研究课题,参加研究人员1206人。同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含农作物科技、林业科技、渔业科技、畜牧科技、食品科技等)的经费投入为17.19亿元,执行197项整合性研究发展计划,参与研究人员5142人。

在研究成果方面,共有952篇研究、72本专著、934项技术报告发表,完成55项技术创新和923项技术服务,实现技术转移18项,取得专利权6项、著作权3项。从1996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的经费投入结构看,应用研究占70%(12.172亿元),应用基础研究占3%(0.439亿元),商品化开发研究和技术发展占18%(3.077亿元),其他研究占9%(1.504亿元)。

1997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5.3857亿元。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6.6880亿元。从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各领域经费投入结构看:重点产业及资源保育利用研究发展的经费为10.94648亿元,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经费2.12078亿元,食品加工科技经费投入为1.79738亿元,遥测技术及精准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为0.44965亿元,农牧渔产业自动化科技经费投入为2.60亿元,其中重点产业领域内部经费投入结构为:作物育种及生产技术研究2.822亿元,农业生物遗传资源研究利用0.8亿元,动植物防检疫与病虫害防治研究1.25755亿元,渔业生产科技研究发展0.805亿元,畜牧生物科技研究发展1.46606亿元,农业废弃物利用及公害防治技术研究0.44431亿元,水土森林资源保育利用及水利科技研究0.95641亿元,农业经济、农产运销技术与农民辅导研究0.52亿元,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国际合作及计划管理0.6亿元,农业资导系统建立研究与利用1.07515亿元。

“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经费,包括台湾地区“国科会”、“农委会”、“中研院”、“环保署”和财团法人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中心五部分的研发投入,预估1998至2001年度,总额达到8亿元新台币。各年度分别为0.2亿元、2.11亿元、2.6亿元和3.1亿元。

三、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1、制定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政策法规

主要包括《“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农委会”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科技计划已有成果拟进行产学合作加速商品化的项目一览表》、《“农委会”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成果归属及运用办法》、《“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等法规。

《“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提出台湾地区生物技术发展策略是加强研究发展与其成果移转、扩散及应用,整合产、官、学、研的研究发展体系,成立“国家型”计划,畅通研究、发展、生产三者之间的渠道,以加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其中与农业相关的主要内容有:修订生物性农药开发相关法令规范;推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以花卉种苗、水产养殖、动物用疫苗、生物性农药、保鲜技术等方向为重点,并落实于产业发展;加强花卉新品种智能财产权保护,并纳入植物种苗法新品种命名及权利登记范围的花卉种类,加强花卉新品种权利保护,以提高育种研发意愿,推动花卉种苗产业发展。

“农委会”为提高农业科技研发绩效,鼓励民间产业界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应用,以加速落实研发成果于产业发展,于2001年4月3日制定了《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人事费、研究设备费、包括杂支、材料、仪器设备维护等其它研究有关费用、管理费和必要的技术移转费用。

《“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提出,移转研究成果的技术或智能财产权给予厂商时,应以该成果作价取得价款。技术成果移转作价原则以“农委会”资助研究总经费乘下列百分比收取之:(1)参与开发的合作厂商收取5%,未参与开发的厂商收取10—15%。(2)技术成果最终使用者若为供个别农家使用则收取5%,供农企业使用则收取10—15%。

2、推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研究

台湾地区各年度的农业科研课题均包括与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方面有关的研究课题。从2001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科技计划研究重点内容看,与推广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在农业政策方面,设有《农产运销制度、法规、批发、零售、渠道与市场的规划及评估研究》在健全组织及人力资源,提升农业经验管理效益方面,设有《农民组织功能研究》、《农业推广体系研究》、《农村建设规划研究》、《农业人力资源研究》、《农民福利制度研究》、《农业金融结构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方面,设有《推动花卉种苗、生物性农药、动物用疫苗及水产养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研究》;在农产运销电子化方面,设有《推

动产销与网络商城信息整合研究》、《农业自动化与电子化推动配合措施研究》、《农产运销自动化及电子化研究》等。

从1999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农业科技计划实施结果看,安排与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研究课题主要有,《现有农业网站与农业推广网络系统评估》、《农业知识信息推广体系研究》、《农业推广远距离教学系统的规划》、《农业知识创新的传播研究》、《作物基因转移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上应用研究》、《生物性农药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生物肥料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应用生物技术加强花卉种苗产业发展研究》、《加强推动动物疫苗产业发展研究》、《农产品服务业自动化计划配合措施研究》、《加强食品工业技术及管理的辅导》、《灵芝和樟芝菌种发酵培养技术开发研究》。

【参考文献】

1996年、1997年、1998年“中华民国”科学技术年鉴,“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编印

篇3

(二)农业科研人力相对不足,整体素质偏低我国农业科研人员的绝对规模虽较大,但相对于我国农业部门的整体规模,科研人力投入仍明显不足。从每万农业经济活动人口所拥有农业科研人员数看,农业科研人员投入的相对规模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农业科研是一项人力资本集约型的活动,科研人员的素质限定了农业科研能力。现代农业科研人员的素质体现在很多方面,农业科研人员学历水平是其重要指标之一,可以较好地反映科研人员投入的素质。2006年,我国农业科研人员中硕士以上学历人员比重仅为6.69%,这不仅与新西兰、加拿大等农业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水平相距甚远,与孟加拉、印尼等南亚国家20世纪80年代水平也有明显差距。

(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转化效率极低由于农业科研、技术推广与农民教育培训彼此分离,缺乏统筹协调,导致农业科技发展不能形成良性循环。作为我国农业科研机构主要为高校、研究所和企业,由于高校教育能力的欠缺,没有正确利用或缺乏技术推广过程的反馈信息,直接导致向研究所和企业输出人才的能力不足,从而影响到整体的农业科技研究水平和发展潜力,并影响到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四)农业科研管理体制不顺,行政干预严重农业科研体制基本延用了传统的行政手段型的集权制。科研管理的集权特点,使管理层次混乱、职责不清、政研不分、战略与决策合一、科研管理手段行政化,致力于对科研活动全过程的行政干预,主要依靠会议、文件、报表和指标等行政方式来组织农业科研工作,使得农业科研系统的运行表现为分配型运行和执行型运行相结合的过程。

(五)农业推广受农民群体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农民承担新技术风险的能力较差和农村经济组织存在缺陷等原因,严重制约了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传播[1]。农民文化程度低不仅限制了对新科技的理解和应用水平,还阻碍了农业科技自身的发展;农民是否采纳新技术取决于三个因素,即采用新技术的机会成本、带来的预期效益和新技术风险的大小。采用新技术将不可避免地带给农民市场风险、技术风险以及自然风险,很多农村家庭因难以承受巨大的风险损失而拒绝技术革新;我国现行的农村组织主要包括农户和农村集体组织,不仅很多农户经营规模小而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而且作为引导农户生产销售的集体组织同样存在范围和经营过小、经营机制僵化、发展缺乏活力和功能难以发挥等问题,导致不能较好地组织农户进行生产研究以及大规模经营活动,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进步。

二、职业院校开展农业科技研究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

实践证明,职业院校可以很好完成农业科研任务,但需认真对待现存制约因素,并加以妥善解决。

(一)职业院校开展农业科技研究的可行性1.与企业的长期密切合作是科技创新的可靠保障。一方面,企业提供了实验的设备和场地等物质支持;另一方面,企业技术人员的配合为研发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2.职业院校的发展要求为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职业院校教师的知识体系为适应农业科技发展而不断更新,并应在科研工作中不断增强工作能力,从而增强专业教师的科研和教学能力。3.就业学生是大量企业科技信息的可靠来源。毕业学生的就业面广,社会联系广泛,是职业院校科研工作开展的重要支持。4.涉农职业院校的支持是农业科技研究的重要保障。涉农职业院校的发展要求进行相应的农业科研工作,并使相应院校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职业院校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多资金、时间以及精神上的鼓励,有力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储备。

(二)职业院校开展农业科技研究的重要意义1.有效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涉农职业院校的发展和高职本科的尝试,都要求农业科技研究能力的提升,这不但可增强教学效果,还可增强学院的社会知名度和行业竞争力。2.增强面向实践的科技服务能力。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发展方向要求,调整科技研究目标,引入企业教师,逐渐形成和壮大科研力量,面向地域和行业发展,主要为企业和地方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支持。3.提高农业劳动者实用能力和素质。面向职业学生和农业人员的涉农职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而职业院校教师在农业科技实践中获得深层次的实用知识,应用于理论和实践教学,更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可有效增强知识传授效果。

三、如何实现涉农职业院校在农业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涉农职业院校在农业科技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其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历史要求,而真正实现需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一)加强校企以及国际交流合作,整合农业科技创新机构要重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力求与开发研究、技术推广相结合,按照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结合的发展要求,统筹规划,组织重大项目的联合攻关,推出具有真正推广价值的科研成果。校企合作成为高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涉农高等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动力应来源于社会、学校、企业以及学生本身的需求,所以要以国家政策、学校、企业等方面为参照点,深化校企合作,加大高校培养高级农牧人才力度。

(二)增加职业院校科研投入,提高农业科技研究水平应合理利用国家农业政策,通过积极争取国家科研项目资金、企业资助、职业院校创收等多种渠道引资,结合职业院校的生产和研制开发能力,引导职业院校涉农科技的研究进程。

(三)改革职业院校科研体制,激发研究人员积极性只有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和促进科研人员的人生目标实现,才能从长远意义上实现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1.加大物质奖励力度,解除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在院校政策上加以倾斜,以物质奖励方式满足科研人员对物质利益的需求,以调动研究工作的积极性。2.加强精神激励措施,充分体现人生价值。在加大物质奖励力度的同时强化精神奖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神激励能够提高科研人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实现其人生价值和赢得社会尊重。3.将科研机构的长远发展与职工的职业发展有机结合。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对于科研人员个人来说,是自己的工作成绩得到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就感,而个人的职业发展及长远的人生规划则是科研人员更恒久的人生追求。

篇4

(一)重经世致用,超越性与前瞻性不足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的发展是和现实中农业的需求密切联系的,古代的农业科技像农具和栽培技术的出现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现实中农业生产,当农民在种植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技术问题而导致农业的生存受到阻碍的时候,人们会根据现实的具体情况加大对农业技术的研究。在南北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导致已有的农具难以适应不同区域的土壤耕种的需求,前代耕犁对南方的水田耕作起着很大的作用,然而北方的旱田的耕作则很难进行,因此在唐代出现了曲辕犁,这种犁具的独特构造促进了耕作范围的扩大,新增的构造增加了它的灵活性,至此,中国的传统犁具已经开始标准化,在技术上已经处于成熟的水平。农业技术的发展最终要服务于具体的农业生产,现实中的发展需求也为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在我国,实用性的思想对我国的农业技术发展特点也有重要的影响,农业工具的发明很好地体现了中国惯有的现实主义思维。当农业种植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气候的严重制约时,农田水利技术的出现和更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在历史的长河中,四川省处于中国的中西部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给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有名的都江堰地区,肥沃的土壤为农作物的有效生长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然而该地的河流分布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河流的分布特点在汛期的时候很容易导致洪水泛滥,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因此为了解决现实中气候导致的水流的问题,当地的人们开始建筑水利工程,从而使得农作物的水量需求在一年四季中能够得到合理的满足。农业技术的发展仅仅依靠现实需求的推进难以推进技术取得更大的进步,技术的发明创造需要充分发挥人们的想象力,思维空间的拓宽能够促进农业科技的长远发展。中国的农业科技在特定的时期虽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由于农业科技的发展受到现实的制约,中国农业科技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严重落后于世界农业科技水平,特别在西方国家陆续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科技突飞猛进,自己在加强科技研究的同时还广泛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而我国在明清时期,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了国家在各个方面的严重落后,农业科技的发展空间开始不断缩小,仅仅依靠现实需求已经难以促进农业科技取得更大的发展,实用性思维过多强调使科技满足现实的工具性需求,这种科技思维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的进步,因此在发展科技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思维的超越性和预设性,从而促进农业高科技的发展。

(二)重实际实效,逻辑思维难以推进

在中国自古以来农本的思想体系中,发展农业科技主要通过直觉思维来推进,这种思维方式主张强调直觉体验,与西方的逻辑思维相比,中国的思维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实证方法的运用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古代中国的精细学科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像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导致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和农学家在发展农业科技的时候忽视了数学的作用。在学科分类方面也受到务实性的思维模式的影响,思想家在学科分类上没有对学科进行具体的分类,这些学科发展特征导致了人们在逻辑推理上存在严重的不足。

(三)重田园生活,忽视学科基础研究

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科技水平远远高于西方国家的农业科技水平,然而到了近代,由于受到科技的影响,西方先进的科技水平为其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很大的支撑,这导致了西方国家的农业科技水平迅猛发展,极大地加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而中国自古以来农业的地位远远高于其他的行业,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人们更多地遵循自然规律,过着比较安逸的生活,这些生活状况在一些诗词著作中有很多的体现。小农经济严重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在发展农业科技的过程中缺少对事物的想像,人们通过耕作更多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在日常的实际生活中缺少浪漫主义情怀,在发展农业科技的过程中只重视技术的实用性而相对忽视学科的基础研究,科技的研究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是密切联系的,农业科技不仅仅需要实用性思维,而且还需要更新思维方式,不断的创新,从而有效地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

篇5

为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策划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与目标,加强科技计划的管理与考核,“农委会”于1986年成立任务编组的“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于1993年改组,确定该小组的主要任务:(1)农业科技发展政策及法规的拟定;(2)计划的规划、评审及预算编列;(3)计划的推动、管理、成果检讨与绩效的考评;(4)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的规划、推动与管理;(5)科技会议的筹划及其结论与建议事项的推动;(6)与相关“部、会”、学术及研究机构有关农业科技计划的协调与联系。随后又改组为任务编组的“农委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委员会。这一时期台湾农业科技集中在“农委会”农粮处主管,部分科技项目由“农委会”有关业务处室管理。此外,“国科会”生物处主管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的基础研究。

为了适应知识农业发展的需要,“农委会”着手研究调整农业试验研究机构,于2000年把拟成立“农业部”作为工作重点来抓,研究设置“农艺研究署”,从事全台湾农业科技研发工作。

为了迎接生物科技新纪元的到来,“中研院”设立生物农业科学所,台湾大学成立生物技术中心,中兴大学成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民间企业于1998年投资12亿元新台币成立了花卉生物技术公司,投资六亿元新台币成立家畜疫苗公司。近几年还先后把屏东技术学院和嘉义技术学院扩大为屏东科技大学和嘉义科技大学。

各有关农业科技的研究机构的分工是,“中央”研究院主要从事学术及基础方面的研究工作;大专院校则以教学及训练人才为主,研究工作为其业务的一部分;公营事业机构研究所及财团法人或类似组织的研究所从事专业性特定项目的研究工作;而原省属的试验研究机构为从事台湾地区全面性的试验研究工作的主干。有关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对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发展与商品化及应用,依上、中、下游各层次负责推动。

2、应对国际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加快高新技术创新步伐

1992年“农委会”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依据《台湾科学技术发展12年长程计划及6年中程计划》、《农业综合调整方案》有关农业科技发展目标,以及历次“行政院”科技顾问会议农业组顾问建议事项,确定生物技术、生物防治、种苗繁殖、栽培渔业、动物用生物制剂等五个领域的研究发展重点,加以推动实施。其湾“农渔牧产业自动化”十年计划,约投入经费25亿元新台币。

从1997年7月至2000年6月,台湾“农委会”按照台湾地区“跨世纪农业建设方案”中的有关“发展政策导向的产业科技”要求,在重点产业科技、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整合农业科技研究群及区域推广体系、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等方面研究取得一批成果。

2000年夏季,台湾“农委会”研究拟定“迈进二十一世纪农业新方案”,做为2001年至2004年农业政策蓝本。该方案提出了“发展农业知识经济,厚植农业竞争得基”策略,明确了新世纪初台湾地区农业知识经济的发展重点。2001年台湾农政机关用于扶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的经费预算为450.01亿元新台币,2002—2004年约需195.18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

2001年“农委会”制定台湾地区农业各领域科技发展中程纲要,包括11个研究领域,分别是作物科技领域、林业科技领域、渔业科技领域、畜牧业科技领域、农业环保科技领域、农产品加工科技领域、农业自动化科技领域、农业共通性科技领域、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林业防灾科技领域,“农委会”计划从2000—2004年度,共投入241.56224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科技研究。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主要是:(1)在生产方面:建立高科技、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国产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突出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创造台湾地区农业的新绿色革命: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提升产业竞争力。(2)在生活方面:生产卫生、安全、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提升国民生活品质质,重点发展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满足消费大众需求;结合民间力量发展食品科技,带动产业发展。(3)在生态方面: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冲击,强化农业支持生态环境维护的功能,重点改进动植物生产、检疫防疫技术与体系,保护国内农业生产环境;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

3、大力推动农业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鉴于农业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世界产业发展趋势,为了加快台湾生物技术的研究创新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突破台湾农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提升传统农业的技术能力,近十几年台湾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不断增加研发经费、人力和设备投入。

1995年8月台湾“行政院”第2443次会议通过《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并于1997年修订方案内容,确定将农业与医药领域的生物技术,作为台湾全力发展的重点科技。“农委会”为落实“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1996年优先执行了花卉种苗、动物用疫苗及生物农药三个推动计划。

1997年3月,台湾“国科会”委员会选定农业生物技术为台湾四个“国家型”科技计划之一。同年10月,成立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专案计划规划工作小组。1998年1月,聘任该计划个案咨询委员会委员。1998年2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的目标、规划重点提交“国科会”委员会审定通过,推动执行,课题申请通过率为45.2%。1998年7月,公布1999年度第一期三年的课题补助金额,共有42项课题列入该“国家型”计划。其主要研究目标是:(1)整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既有人力、物力与技术资源,落实产业应用,使农业生物技术在台湾得以生根并茁壮发展;(2)加强本土性的具有产业发展潜力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以提升台湾生物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3)建立台湾研发与应用体系,确保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永续发展,尽快提升台湾的农业生物技术水平;(4)整合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尖端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把台湾建成为亚太地区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与营运中心,促进台湾加入WTO后的农业发展。

该科技计划的重点研究领域是:(1)、花卉及观赏植物领域,(2)植物保护领域,(3)水产养殖领域,(4)动物用疫苗领域,(5)农产品保鲜利用领域,(6)农业环境保护领域,(7)保健及药用植物领域。

4、加快农业科技管理创新

“农委会”为加强农业技术发展规划及本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的执行、管制与运作,设立农业科技审议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农业科技研究发展方向规划的咨询,农业各产业技术发展政策、制度、法规、策略及重大方案审议之咨询,农业科研计划资源分配审议的咨询,农业科研计划成果检讨审议的咨询,其它农业科技发展事项的咨询。委员会下设农业、林业、渔业、畜牧及生物技术五个技术领域审议小组,各技审小组的任务是:对“农委会”个别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审查及管理考核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与业界合作事项协调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有关科研计划事项的咨询。

为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执行绩效评估,促使农业科技研究经费有效运用,“农委会”2001年3月6日成立农业科技绩效评估委员会,该评委会的任务是:以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计划为对象,评估过去该领域的研究计划执行绩效;评估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成果所建立的技术,对提升台湾地区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效益。评委会设委员23—25人,由“农委会”主任委员遴聘学养优异、经验丰富,对产业科技、经济充分了解的相关产、官、学、研界专家兼任。评委会在对各领域专业技术进行评估时,得视需要聘请该领域的相关专家若干位参与绩效评估。此外,还在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中设立了咨询委员会,在台湾地区农业科技中程发展纲要各领域聘请评审委员会。

二、注重农业科技投入,扶持技术创新

从下表可以看出,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常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台湾地区农业科技经费投入

年度经费年度经费

199621.135200145.04193

199715.3857200249.51840

199816.6880200355.26226

200029.79313200461.94672

注:2000—2004年为中程科技纲要需求估计数

1996年度(1995年7月1日—1996年6月30日)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为21.135亿元新台币(下同),其中农业基础研究(含农艺学、园艺学、农业化学、畜牧兽医、森林及水土保持、渔业科学及农业工程)的经费投入为3.9450亿元新台币,其经费主要来源是“国科会”和“中研院”,共执行537个研究课题,参加研究人员1206人。同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含农作物科技、林业科技、渔业科技、畜牧科技、食品科技等)的经费投入为17.19亿元,执行197项整合性研究发展计划,参与研究人员5142人。

在研究成果方面,共有952篇研究、72本专著、934项技术报告发表,完成55项技术创新和923项技术服务,实现技术转移18项,取得专利权6项、著作权3项。从1996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的经费投入结构看,应用研究占70%(12.172亿元),应用基础研究占3%(0.439亿元),商品化开发研究和技术发展占18%(3.077亿元),其他研究占9%(1.504亿元)。

1997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5.3857亿元。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6.6880亿元。从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各领域经费投入结构看:重点产业及资源保育利用研究发展的经费为10.94648亿元,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经费2.12078亿元,食品加工科技经费投入为1.79738亿元,遥测技术及精准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为0.44965亿元,农牧渔产业自动化科技经费投入为2.60亿元,其中重点产业领域内部经费投入结构为:作物育种及生产技术研究2.822亿元,农业生物遗传资源研究利用0.8亿元,动植物防检疫与病虫害防治研究1.25755亿元,渔业生产科技研究发展0.805亿元,畜牧生物科技研究发展1.46606亿元,农业废弃物利用及公害防治技术研究0.44431亿元,水土森林资源保育利用及水利科技研究0.95641亿元,农业经济、农产运销技术与农民辅导研究0.52亿元,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国际合作及计划管理0.6亿元,农业资导系统建立研究与利用1.07515亿元。

“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经费,包括台湾地区“国科会”、“农委会”、“中研院”、“环保署”和财团法人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中心五部分的研发投入,预估1998至2001年度,总额达到8亿元新台币。各年度分别为0.2亿元、2.11亿元、2.6亿元和3.1亿元。

三、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1、制定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政策法规

主要包括《“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农委会”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科技计划已有成果拟进行产学合作加速商品化的项目一览表》、《“农委会”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成果归属及运用办法》、《“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等法规。

《“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提出台湾地区生物技术发展策略是加强研究发展与其成果移转、扩散及应用,整合产、官、学、研的研究发展体系,成立“国家型”计划,畅通研究、发展、生产三者之间的渠道,以加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其中与农业相关的主要内容有:修订生物性农药开发相关法令规范;推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以花卉种苗、水产养殖、动物用疫苗、生物性农药、保鲜技术等方向为重点,并落实于产业发展;加强花卉新品种智能财产权保护,并纳入植物种苗法新品种命名及权利登记范围的花卉种类,加强花卉新品种权利保护,以提高育种研发意愿,推动花卉种苗产业发展。

“农委会”为提高农业科技研发绩效,鼓励民间产业界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应用,以加速落实研发成果于产业发展,于2001年4月3日制定了《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人事费、研究设备费、包括杂支、材料、仪器设备维护等其它研究有关费用、管理费和必要的技术移转费用。

《“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提出,移转研究成果的技术或智能财产权给予厂商时,应以该成果作价取得价款。技术成果移转作价原则以“农委会”资助研究总经费乘下列百分比收取之:(1)参与开发的合作厂商收取5%,未参与开发的厂商收取10—15%。(2)技术成果最终使用者若为供个别农家使用则收取5%,供农企业使用则收取10—15%。

2、推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研究

台湾地区各年度的农业科研课题均包括与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方面有关的研究课题。从2001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科技计划研究重点内容看,与推广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在农业政策方面,设有《农产运销制度、法规、批发、零售、渠道与市场的规划及评估研究》在健全组织及人力资源,提升农业经验管理效益方面,设有《农民组织功能研究》、《农业推广体系研究》、《农村建设规划研究》、《农业人力资源研究》、《农民福利制度研究》、《农业金融结构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方面,设有《推动花卉种苗、生物性农药、动物用疫苗及水产养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研究》;在农产运销电子化方面,设有《推

动产销与网络商城信息整合研究》、《农业自动化与电子化推动配合措施研究》、《农产运销自动化及电子化研究》等。

从1999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农业科技计划实施结果看,安排与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研究课题主要有,《现有农业网站与农业推广网络系统评估》、《农业知识信息推广体系研究》、《农业推广远距离教学系统的规划》、《农业知识创新的传播研究》、《作物基因转移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上应用研究》、《生物性农药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生物肥料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应用生物技术加强花卉种苗产业发展研究》、《加强推动动物疫苗产业发展研究》、《农产品服务业自动化计划配合措施研究》、《加强食品工业技术及管理的辅导》、《灵芝和樟芝菌种发酵培养技术开发研究》。

【参考文献】

1996年、1997年、1998年“中华民国”科学技术年鉴,“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编印

篇6

为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策划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与目标,加强科技计划的管理与考核,“农委会”于1986年成立任务编组的“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于1993年改组,确定该小组的主要任务:(1)农业科技发展政策及法规的拟定;(2)计划的规划、评审及预算编列;(3)计划的推动、管理、成果检讨与绩效的考评;(4)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的规划、推动与管理;(5)科技会议的筹划及其结论与建议事项的推动;(6)与相关“部、会”、学术及研究机构有关农业科技计划的协调与联系。随后又改组为任务编组的“农委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委员会。这一时期台湾农业科技集中在“农委会”农粮处主管,部分科技项目由“农委会”有关业务处室管理。此外,“国科会”生物处主管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的基础研究。

为了适应知识农业发展的需要,“农委会”着手研究调整农业试验研究机构,于2000年把拟成立“农业部”作为工作重点来抓,研究设置“农艺研究署”,从事全台湾农业科技研发工作。

为了迎接生物科技新纪元的到来,“中研院”设立生物农业科学所,台湾大学成立生物技术中心,中兴大学成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民间企业于1998年投资12亿元新台币成立了花卉生物技术公司,投资六亿元新台币成立家畜疫苗公司。近几年还先后把屏东技术学院和嘉义技术学院扩大为屏东科技大学和嘉义科技大学。

各有关农业科技的研究机构的分工是,“中央”研究院主要从事学术及基础方面的研究工作;大专院校则以教学及训练人才为主,研究工作为其业务的一部分;公营事业机构研究所及财团法人或类似组织的研究所从事专业性特定项目的研究工作;而原省属的试验研究机构为从事台湾地区全面性的试验研究工作的主干。有关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对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发展与商品化及应用,依上、中、下游各层次负责推动。

2、应对国际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加快高新技术创新步伐

1992年“农委会”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依据《台湾科学技术发展12年长程计划及6年中程计划》、《农业综合调整方案》有关农业科技发展目标,以及历次“行政院”科技顾问会议农业组顾问建议事项,确定生物技术、生物防治、种苗繁殖、栽培渔业、动物用生物制剂等五个领域的研究发展重点,加以推动实施。其中台湾“农渔牧产业自动化”十年计划,约投入经费25亿元新台币。

从1997年7月至2000年6月,台湾“农委会”按照台湾地区“跨世纪农业建设方案”中的有关“发展政策导向的产业科技”要求,在重点产业科技、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整合农业科技研究群及区域推广体系、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等方面研究取得一批成果。

2000年夏季,台湾“农委会”研究拟定“迈进二十一世纪农业新方案”,做为2001年至2004年农业政策蓝本。该方案提出了“发展农业知识经济,厚植农业竞争得基”策略,明确了新世纪初台湾地区农业知识经济的发展重点。2001年台湾农政机关用于扶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的经费预算为450.01亿元新台币,2002—2004年约需195.18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

2001年“农委会”制定台湾地区农业各领域科技发展中程纲要,包括11个研究领域,分别是作物科技领域、林业科技领域、渔业科技领域、畜牧业科技领域、农业环保科技领域、农产品加工科技领域、农业自动化科技领域、农业共通性科技领域、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林业防灾科技领域,“农委会”计划从2000—2004年度,共投入241.56224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科技研究。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主要是:(1)在生产方面:建立高科技、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国产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突出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创造台湾地区农业的新绿色革命: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提升产业竞争力。(2)在生活方面:生产卫生、安全、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提升国民生活品质质,重点发展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满足消费大众需求;结合民间力量发展食品科技,带动产业发展。(3)在生态方面: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冲击,强化农业支持生态环境维护的功能,重点改进动植物生产、检疫防疫技术与体系,保护国内农业生产环境;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

3、大力推动农业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鉴于农业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世界产业发展趋势,为了加快台湾生物技术的研究创新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突破台湾农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提升传统农业的技术能力,近十几年台湾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不断增加研发经费、人力和设备投入。

1995年8月台湾“行政院”第2443次会议通过《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并于1997年修订方案内容,确定将农业与医药领域的生物技术,作为台湾全力发展的重点科技。“农委会”为落实“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1996年优先执行了花卉种苗、动物用疫苗及生物农药三个推动计划。

1997年3月,台湾“国科会”委员会选定农业生物技术为台湾四个“国家型”科技计划之一。同年10月,成立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专案计划规划工作小组。1998年1月,聘任该计划个案咨询委员会委员。1998年2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的目标、规划重点提交“国科会”委员会审定通过,推动执行,课题申请通过率为45.2%。1998年7月,公布1999年度第一期三年的课题补助金额,共有42项课题列入该“国家型”计划。其主要研究目标是:(1)整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既有人力、物力与技术资源,落实产业应用,使农业生物技术在台湾得以生根并茁壮发展;(2)加强本土性的具有产业发展潜力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以提升台湾生物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3)建立台湾研发与应用体系,确保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永续发展,尽快提升台湾的农业生物技术水平;(4)整合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尖端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把台湾建成为亚太地区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与营运中心,促进台湾加入WTO后的农业发展。

该科技计划的重点研究领域是:(1)、花卉及观赏植物领域,(2)植物保护领域,(3)水产养殖领域,(4)动物用疫苗领域,(5)农产品保鲜利用领域,(6)农业环境保护领域,(7)保健及药用植物领域。

4、加快农业科技管理创新

“农委会”为加强农业技术发展规划及本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的执行、管制与运作,设立农业科技审议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农业科技研究发展方向规划的咨询,农业各产业技术发展政策、制度、法规、策略及重大方案审议之咨询,农业科研计划资源分配审议的咨询,农业科研计划成果检讨审议的咨询,其它农业科技发展事项的咨询。委员会下设农业、林业、渔业、畜牧及生物技术五个技术领域审议小组,各技审小组的任务是:对“农委会”个别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审查及管理考核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与业界合作事项协调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有关科研计划事项的咨询。

为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执行绩效评估,促使农业科技研究经费有效运用,“农委会”2001年3月6日成立农业科技绩效评估委员会,该评委会的任务是:以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计划为对象,评估过去该领域的研究计划执行绩效;评估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成果所建立的技术,对提升台湾地区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效益。评委会设委员23—25人,由“农委会”主任委员遴聘学养优异、经验丰富,对产业科技、经济充分了解的相关产、官、学、研界专家兼任。评委会在对各领域专业技术进行评估时,得视需要聘请该领域的相关专家若干位参与绩效评估。此外,还在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中设立了咨询委员会,在台湾地区农业科技中程发展纲要各领域聘请评审委员会。

二、注重农业科技投入,扶持技术创新

从下表可以看出,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常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台湾地区农业科技经费投入

年 度 经 费

年 度

经 费

1996  21.135

2001  45.04193

1997  15.3857

2002  49.51840

1998  16.6880

2003  55.26226

2000  29.79313  2004  61.94672

注:2000—2004年为中程科技纲要需求估计数

1996年度(1995年7月1日—1996年6月30日)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为21.135亿元新台币(下同),其中农业基础研究(含农艺学、园艺学、农业化学、畜牧兽医、森林及水土保持、渔业科学及农业工程)的经费投入为3.9450亿元新台币,其经费主要来源是“国科会”和“中研院”,共执行537个研究课题,参加研究人员1206人。同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含农作物科技、林业科技、渔业科技、畜牧科技、食品科技等)的经费投入为17.19亿元,执行197项整合性研究发展计划,参与研究人员5142人。

在研究成果方面,共有952篇研究、72本专著、934项技术报告发表,完成55项技术创新和923项技术服务,实现技术转移18项,取得专利权6项、著作权3项。从1996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的经费投入结构看,应用研究占70%(12.172亿元),应用基础研究占3%(0.439亿元),商品化开发研究和技术发展占18%(3.077亿元),其他研究占9%(1.504亿元)。

1997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5.3857亿元。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6.6880亿元。从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各领域经费投入结构看:重点产业及资源保育利用研究发展的经费为10.94648亿元,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经费2.12078亿元,食品加工科技经费投入为1.79738亿元,遥测技术及精准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为0.44965亿元,农牧渔产业自动化科技经费投入为2.60亿元,其中重点产业领域内部经费投入结构为:作物育种及生产技术研究2.822亿元,农业生物遗传资源研究利用0.8亿元,动植物防检疫与病虫害防治研究1.25755亿元,渔业生产科技研究发展0.805亿元,畜牧生物科技研究发展1.46606亿元,农业废弃物利用及公害防治技术研究0.44431亿元,水土森林资源保育利用及水利科技研究0.95641亿元,农业经济、农产运销技术与农民辅导研究0.52亿元,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国际合作及计划管理0.6亿元,农业资导系统建立研究与利用1.07515亿元。

“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经费,包括台湾地区“国科会”、“农委会”、“中研院”、“环保署”和财团法人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中心五部分的研发投入,预估1998至2001年度,总额达到8亿元新台币。各年度分别为0.2亿元、2.11亿元、2.6亿元和3.1亿元。

三、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1、制定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政策法规

主要包括《“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农委会”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科技计划已有成果拟进行产学合作加速商品化的项目一览表》、《“农委会”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成果归属及运用办法》、《“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等法规。

《“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提出台湾地区生物技术发展策略是加强研究发展与其成果移转、扩散及应用,整合产、官、学、研的研究发展体系,成立“国家型”计划,畅通研究、发展、生产三者之间的渠道,以加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其中与农业相关的主要内容有:修订生物性农药开发相关法令规范;推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以花卉种苗、水产养殖、动物用疫苗、生物性农药、保鲜技术等方向为重点,并落实于产业发展;加强花卉新品种智能财产权保护,并纳入植物种苗法新品种命名及权利登记范围的花卉种类,加强花卉新品种权利保护,以提高育种研发意愿,推动花卉种苗产业发展。

“农委会”为提高农业科技研发绩效,鼓励民间产业界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应用,以加速落实研发成果于产业发展,于2001年4月3日制定了《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人事费、研究设备费、包括杂支、材料、仪器设备维护等其它研究有关费用、管理费和必要的技术移转费用。

《“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提出,移转研究成果的技术或智能财产权给予厂商时,应以该成果作价取得价款。技术成果移转作价原则以“农委会”资助研究总经费乘下列百分比收取之:(1)参与开发的合作厂商收取5%,未参与开发的厂商收取10—15%。(2)技术成果最终使用者若为供个别农家使用则收取5%,供农企业使用则收取10—15%。

2、推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研究

台湾地区各年度的农业科研课题均包括与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方面有关的研究课题。从2001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科技计划研究重点内容看,与推广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在农业政策方面,设有《农产运销制度、法规、批发、零售、渠道与市场的规划及评估研究》在健全组织及人力资源,提升农业经验管理效益方面,设有《农民组织功能研究》、《农业推广体系研究》、《农村建设规划研究》、《农业人力资源研究》、《农民福利制度研究》、《农业金融结构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方面,设有《推动花卉种苗、生物性农药、动物用疫苗及水产养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研究》;在农产运销电子化方面,设有《推动产销与网络商城信息整合研究》、《农业自动化与电子化推动配合措施研究》、《农产运销自动化及电子化研究》等。

从1999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农业科技计划实施结果看,安排与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研究课题主要有,《现有农业网站与农业推广网络系统评估》、《农业知识信息推广体系研究》、《农业推广远距离教学系统的规划》、《农业知识创新的传播研究》、《作物基因转移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上应用研究》、《生物性农药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生物肥料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应用生物技术加强花卉种苗产业发展研究》、《加强推动动物疫苗产业发展研究》、《农产品服务业自动化计划配合措施研究》、《加强食品工业技术及管理的辅导》、《灵芝和樟芝菌种发酵培养技术开发研究》。

参考文献

1996年、1997年、1998年“中华民国”科学技术年鉴,“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编印

篇7

一、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应用情况

(一)农技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农技推广成效显现。一是建立覆盖全部乡镇的农技推广体系。2011年,张家界市在全省率先建立覆盖所有乡镇的农技推广站,形成农科所负责农业科研,农技站负责技术推广的局面。二是科技特派员下乡帮扶成效明显。2011年―2012年,全市共选派了农业科技特派员90人下乡开展科技帮扶和创业行动,创办农业企业17个,形成利益共同体22个,实现利润1605万元,派驻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达12%。三是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成效显现。集中推广了以优质超级杂交稻为重点的高产粮食作物新品种,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积极推广水稻育秧保苗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等关键技术,确保农民增产增收。截至2012年年末,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4%,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畜禽良种率达85%。

(二)农机购置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2012年全市共落实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资金1852.28万元,补贴各类机具15721台套,直接受益的农户和农机服务组织1.3万余户,拉动农民投入4200万元发展农业机械,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全市农机总动力达96万千瓦,机耕面积71万亩,机收面积54万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9%,较上年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

(三)产业化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逐步凸显。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产学研相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研发投入,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在五倍子精深加工、大鲵繁育与养殖、杜仲绿原酸提取、葛根多糖提取、粽叶香精提取等方面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关,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功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了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2012年年末,全市现有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协会)组织330个,合作社成员6.8万人,固定资产总额达7亿元以上,销售收入13.5亿元,实现利润4.2亿元。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强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基层农技推广站、产业化龙头企业正逐渐成为农民科技培训的主力军,标准化生产的积极推动者。如张家界芯柚专业合作社形成了政府引导+科技特派员+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开发模式,每年投入5万元对张家界芯柚这一珍稀资源进行技术研究和开发。目前全市芯柚优良品种种植面积已达2200多亩,辐射11个乡镇办事处,带动农户816户。

二、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做法及成效

(一)加大有效信贷投入,助力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金融部门加强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的合作,拓宽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抵押担保范围,积极利用小企业简式贷款、速贷通等模式,简化贷款审批环节,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共对科技型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贷款18350万元,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进行技术改造,使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目前,金鲵生物科技已建成全国最大的大鲵繁育和养殖基地,奥威科技的五倍子中药材精深加工能力居全国第一。

(二)创新农机购置金融服务,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开办了“农机购置补贴+信贷”业务,在农机财政补贴基础上,金融机构按扣除财政补贴后农机价格的30%发放配套贷款,2012年共发放农机具购置贷款1300万元,拉动农户投入资金2850万元购置农机具,支持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在粮食种植、烤烟种植和茶叶生产领域推行机械化作业。张家界市桑植县退休干部周桂俭在银行信贷资金支持下,购买了制茶农机13台套,承包1400亩茶叶基地,年收入达100万元以上。

(三)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升农业专业化生产水平。辖内金融机构将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着力点,采取对社员个人和协作企业发放贷款的方式间接进行支持。截至2012年12月末,贷款余额为20718万元,同比增长14.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6个百分点。其中,农信社贷款余额为19158万元,占比为92.47%,成为信贷支持的主力军。

(四)充分利用信贷优惠政策,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金融机构积极运用西部开发项目贴息、民族贸易优惠贷款利差补贴等政策,为企业实施贷款财政贴息和利差补贴。截至 2012年12月末,共为20家企业提供了贷款利差补贴,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近1000万元,使企业能够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如张家界金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银行贷款5500万元,每年可以享受民族贸易贷款利差补贴158万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研成果转化资金缺乏,延缓企业转型升级步伐。部分产业化龙头企业虽然在技术上取得一定的突破,但是由于在研发阶段已经投入一定的资金,科研成果转化为新产品,还需要继续投入大量资金,同时面临一定的市场风险。由于涉农企业利润率较低,普遍自有资金不足,同时缺少银行认可的抵押资产,难以得到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目前只是将科研成果作为技术储备,等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完成资金原始积累后,再进行批量生产,导致科研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二)贷款期限与企业生产周期不匹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目前银行对大部分产业化龙头企业只提供一年期的流动资金贷款,而企业从开展基础实施建设和技术升级改造,到开发出新产品,一般需要三年时间。当企业投入资金上马新项目后,由于尚未产生经济效益,往往会出现资金周转不灵,而银行都会要求企业按期收回再贷。每到还款期临近,企业就会四处筹措资金,难以集中精力进行生产。部分企业为避免产生不良记录,只能通过民间渠道融资偿还银行贷款,加重了企业的财务成本,个别企业甚至倒闭。

(三)信贷产品单一,企业融资成本高昂。目前金融机构没有针对科技型企业的特点推出创新的信贷产品,主要是传统的抵押担保贷款,使得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现象突出。如张家界灵洁食品有限公司掌握了生产优质辣椒和土家腊肉的核心技术,获得了湖南省农博会和国家农产品交易会两个金奖,拥有两项国家发明专利,产品供不应求。由于银行尚未开办专利权质押贷款,公司缺乏银行认可的抵押资产,只能由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提供担保,目前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普遍上浮20%-40%,如果通过担保公司提供担保,还要收取2.5-3%的手续费,一年期贷款年利率超过10%,导致企业不堪重负。

(四)受现行信贷管理体制制约,种子期和创业期的农业科技企业贷款难度较大。农业科研创新往往周期长、风险大,在风险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的前提下,由于实行严厉的责任追究,银行偏好对市场和产品成熟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贷款,对处于创业期或种子期的农业企业持谨慎态度。某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创业初期,急需资金进行产品研发,但多家金融机构考察后认为该项目研发周期较长、市场前景不明朗,对信贷支持持谨慎态度。后来在科技部门争取财政专项资金120万元扶持下,企业开发出了新产品,并逐渐发展壮大,现在成为各家银行贷款营销的重点客户。

(五)政府配套政策跟进不及时,制约信贷产品创新。目前银行推出一些新的贷款品种,来缓解小微企业贷款难,但政府缺乏配套政策、资金的及时跟进,导致新的贷款品种难以推广。如建设银行推出了中小企业 “助保金”贷款业务,由企业缴纳一定比例的“助保金”和政府提供风险补偿金共同作为增信手段。但张家界市财政困难,财力不足,该品种在我市暂时难以推行。慈利县涉农金融机构希望开办林权抵押贷款来缓解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难问题,但在该县找不到办理林权证抵押登记的机构,导致该信贷产品无法推广。

四、相关对策和建议

(一)创新信贷产品,提高授信额度。针对科技型产业化龙头企业特点,适时推出农业科技专利权质押和商标权质押贷款,扩大抵押担保范围。建立政府出资、市场运作、服务三农的信用担保机构,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提供担保,解决其融资难题。积极开办多户联保贷款、林权抵押、订单质押贷款业务,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土地抵押、农村房屋产权抵押贷款等农村产权直接抵押融资方式,切实加大信贷投放。同时根据成长期企业旺盛资金需求,适当提高授信额度,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二)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减轻企业还款压力。除满足企业的短期流动资金需求外,还要适当提供中长期贷款,支持企业开展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使企业能够安心生产,潜心进行科技研发,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篇8

1.2农业科技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

东莞农业农村信息网在过去5年继续保持位居全省同类网站的前列,连续获得由农业部、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颁发的“中国农业网站百强”、“中国农业信息化贡献单位”、“市级卓越农业政府网站”等殊荣。2012年与菜虫网合作,首次将电子商务完整地应用于荔枝鲜果销售,开创了东莞网上荔枝节,为果农和普通消费者搭建生产与销售渠道,有效促进了农产品流通。东莞市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手段,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如2006年开始先后启动了供莞生猪和蔬菜产销联建工作,目前共认定生猪定点供莞基地225家,年供应能力达750多万头,认定供莞蔬菜生产基地53个,面积6100hm2,年供应能力35.9万t,供莞基地的有关资料信息化,方便了消费者查询和管理部门监管追溯;建设供莞生猪视频监控系统,目前已覆盖18个镇街,其中16个镇街与市监控中心联网,实现了动物视频监控信息化,为保障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1.3农艺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

随着农机补贴政策强度的不断增强和人力工资的不断上涨,全市农机购置率逐步提高,农艺与农机进一步结合,如水肥一体化技术与滴溉设施结合,果园密弊改造技术与修剪机结合等,加快农机应用,经济作物机械化、设施农业机械化、农产品加工机械化等农业机械化逐年得到发展。2011年全市农作物机械化综合水平为28.1%,近几年一直以1个百分点的水平增长;水稻机械化综合水平达65.0%,近几年也是以1~3个百分点的水平增长;全市农作物机耕率、机播率、机收率分别为65.2%、1.27%、5.41%。全市农产品初加工动力机械达2.65万kW,田园管理机982台,水果分级机1318台套。

2东莞农业科技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尽管东莞市农业科技在改革开放30多年里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随着农业生产要素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科技发展遇到了新问题、新情况,这些问题对该市今后的农业科技发展将构成一定的影响,值得认真分析。

2.1农业科研资源结构不合理

目前,东莞有5家市级科研机构,分别为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重点开展园艺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利用和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与示范以及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业设施化、机械化、信息化等农业机电一体化应用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市生物技术研究所:重点开展植物组织培养繁殖技术、食用菌、微生物发酵、生物防治等生物技术的研究、示范与推广工作;市香蕉蔬菜研究所:重点开展香蕉、蔬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与利用,优良品种的引进、选育与推广,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试验、示范和推广以及采后保鲜、贮运、加工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市粮作花卉研究所:重点开展粮食作物和花卉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与推广工作,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粮食作物标准化栽培技术的研究、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市畜牧科学研究所:重点对蓝塘猪、大花白猪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开展优质良种猪的引进、繁育和推广,负责畜禽绿色饲料的研究与应用,畜禽养殖技术及疾病防治的研究、推广工作。除畜科所和蕉菜所的职能是相对独立外,其余3家科研单位都不同程度参与园艺花卉的研究,因而出现研究领域相同、课题近似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大致是东莞市农业产业由以前的粮食水稻、水果橙柑桔香蕉调整为现时的蔬菜、香蕉、荔枝和花卉,产业调整后科研单位的研究内容也顺应调整。由于研究领域的类同,无论研究的投入,人才的引进都出现类同,在研究项目的立项方面也出现竞争,这对财政资金的安排造成不利,甚至有资源重复浪费的嫌疑。

2.2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投入力度不够

农业科研资金投入少。“十一五”期间东莞市实施“科技东莞工程”,市级财政每年投入10亿元,“十二五”期间更增加至20亿,但投入到农业科研、技术推广、教育培训等方面的经费却很少。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东莞市对农业科技投入强度为0.5%,而广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强度为0.8%,世界平均水平为1%,而发达国家已达5%。据统计,2011年市科技计划项目投入农业方面的(含科研单位及农业企业)共9个项目128.55万元,仅占“科技东莞工程”总投入的0.064%。

2.3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率低

2010年,广东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约为40%,东莞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约为46%,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5%~85%,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1)科研立项与实际需要不够紧密。目前科研单位仍有部分的项目立项没有遵循当地农业生产需要,仅从本部门需要出发而争取资金,这必然导致科研成果与生产实际不对应的现象,也就难以成功向农民或农业企业推广转化。(2)科研与推广脱节。目前我国的科研与技术推广分属不同的体系,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以承担科研项目、开展研究工作为主,当项目完成,成果得到鉴定,该工作便告一段落,科研人员的工作责任也告一段落,没有后续的推广责任和经费,则该成果很有可能束之高阁了。而目前东莞市基层农技推广力量严重不足,开展技术应用推广主要还是依靠高端的科研与技术推广单位的力量,若高级科技人员与生产结合力度不够,必然影响成果的转化应用。(3)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制约了成果的应用。东莞市目前的农业生产模式仍以单家独户的分散经营模式为主,农民是最传统守旧的群体,加上在生产一线的农民年龄大都是40~60岁,文化素质和生产生活环境的形成,导致这一群体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率偏低,造成成果转化速度慢。(4)成果考核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目前科研项目的成果考核评价,以论文、专利或标准等指标为主要考评依据,没有设置转化应用方面的要求,因此科研人员缺乏动力去落实成果的转化工作。

2.4整体产业技术水平不高

东莞市目前的农业产业主要是蔬菜、香蕉、荔枝和花卉。蔬菜现时主要是大田种植,常年复种面积达1.98万hm2;少量的设施蔬菜分布在麻涌、清溪、洪梅、东城、石排、望牛墩、企石、桥头等部分镇街。该产业的关键技术是高效、安全和采后加工保鲜与贮运,实施这些技术需要一定的经营规模和相对应素质的生产者,低素质、小规模生产经营影响该产业技术水平提升。香蕉一直是东莞市传统的优势农产品,在东莞市原种植面积超过5333.3hm2,因枯萎病的影响,现面积缩减至3330多hm2,抗枯萎病优良品种选育成为该产业的当务之急,目前还未有可大面积推广且品种优良的真正抗病品种,轮作间作技术、无伤采收和保鲜技术、非冷藏运输保鲜技术是该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同样受规模种植与经营的制约,这些关键技术在小规模分散的种植户中难以应用。荔枝是东莞市的主要农产品之一,以糯米滋、桂味为主栽品种,面积约8.67万hm2。由于多年来果熟期相近,保鲜无法解决,价格低,出现近九成面积失管的现象,省人工的小型机具与农艺结合应用技术、采后保鲜和果品上市期的调节技术成为该产业的关键技术,只有少数一些种植大户敢投入,精心管理,每年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花卉是东莞市发展较晚的产业,规模较园林绿化行业小,以露地和简易大棚种植为主,包括观叶植物、切花和盆花,种植面积约18万m2,组培快繁技术、穴盘苗基质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花期调控技术是该产业的关键技术,由于该产业起步晚,生产高档花卉需要投入较大的温室大棚,而东莞市的土地租赁期短、规模小,制约了投资方投入信心,没有投入相关的设施设备,关键技术就难于解决,产业发展也受到限制。

3东莞农业科技发展对策

3.1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扶持农业科技创新

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相对二、三产业利润低,农业科研更多带有公益性,解决农业科技创新的后劲疲乏,需要大幅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其他社会组织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投入机制,确保科研与推广的延续性,当中政府投入起着关键的作用。东莞农业科技的投入强度应争取达到1.0%的目标,短期应从0.5%上升到省的平均水平0.8%,可考虑在“科技东莞工程”专项资金中设置农业科技专项,以稳定扶持和部分竞争的形式,对全市农业科研、技术推广、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成果奖励等方面进行资金扶持,营造良好的农业科技发展政策环境。

3.2设立重大专项,破解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难题

东莞农业发展至今,高消耗、低产出的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总体要求,限制各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瓶颈”日益凸显,要求农业的发展方向必须转型。针对各产业发展现状,设立重大专项,突破产业发展的难题,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加强主要作物品种的选育研究。以荔枝、香蕉、特色蔬菜和特色花卉等大宗农产品为对象,加强上述作物优良抗病品种的引进和选育,每个产业努力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关键技术和市场竞争力强的3~4个主打品种,逐步建成主打品种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和市场,为产业化打下基础。(2)以安全、高效生产为重点,开展相关的栽培技术与管理模式研究与示范。针对东莞市农业产业技术现状以及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需求,开展高产、优质、高效的食用农产品生产关键技术、安全生产与管理技术以及技术集成的研究,建立示范基地,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加大推广应用的范围,提高食用农产品的安全保障能力。(3)加强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采用传统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重点农作物开展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和鉴定及数据库建设工作;建立多个种质资源圃,开展种质鉴定评价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利用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鉴定及指纹图谱构建等方面的研究,保护作物的多样性,发掘优异基因资源,为良种培育创造条件。(4)开展主导产业关键技术攻关,解决共性技术难题。对全市目前的水果、蔬菜、花卉等主导产业的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进行梳理,制定攻关计划,确定重点,综合现有的技术力量,并借助国内高等院校的力量和资源,联合攻关,提升东莞市主导产业的技术水平,使农民增收,促进产业良性循环发展。

3.3加强统筹协调,综合利用资源

针对目前市级科研单位研究内容出现类同的境况,在开展科研创新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协调和统筹资源组合利用,集中力量进行科研创新与推广,从而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至“十五”初,东莞农业科技贡献率为55%[4],与发达国家的70%~80%还有很大差距。要利用省产业技术体系在东莞市所设的综合示范与培训站,积极与省相关产业体系对接,将相关的技术和资源为我所用,同时也结合市人才工作中有关创新团队的培养政策和东莞市科研单位的实际,以产业技术为主线,以创新团队为技术依托,以市级首席专家负责制为模式,合理分配资源,实行联合攻关,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发挥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和效能,为农业科研服务。

篇9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江西省农业科技取得了显著发展,但与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新要求相比,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其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在江西省科技体系总体发展中,农业科技基础相对薄弱,尚存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不足。当前江西省乡镇农业科研普遍缺乏领军人才,部分乡(镇)农技站工作人员不稳定,变动频繁,农技工作人员文化素质及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没有发挥好基层站应有的作用。

2.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广度不够。一是在农技推广体制上还存在一定的政事不分、职责不明的现象。在推广方式上,沿用“技术+行政”的推广模式,很多社会化服务带有较强的行政色彩。推广部门除技术推广职能外,执法与质量监测及经营服务等职能难以兼顾。特别是乡镇人员时常被抽调参与乡镇中心工作,难以集中精力从事技术推广。二是乡镇农技推广事业经费相对不足,部分农技推广专项经费未列入财政预算,在职人员缺乏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的机会,知识更新滞后。

3.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2011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全省农户的比例仅为18.77%。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显示,当前江西省有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乡镇比重、有实体型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乡镇比重、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生产销售农产品的村比重、参加“公司+农户”的农户比重分别为30.7%、13.4%、10.0%、1.94%,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6.6%、16.2%、10.6%、3.53%。而且除了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生产销售农产品的村的比重高于中部平均水平以外,其余三项指标均低于中部平均水平。

4.农业科技型企业创新不够。农业科技型企业是具有现代农业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能力的企业,它是联系农户和市场的重要桥梁,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力军。但江西省农业科技型企业科技力量单薄,高水平人才匮乏,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低,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技术合作较少,成果转化能力不足。同时,部分农业科技型企业管理者还未认识到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应该是企业本身而非政府部门,因而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不足,集中反映在大中型企业设立专门技术研发机构的比例偏低,资金缺乏导致无力开展科技创新等。

二、“三农”新形势下对农业科技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近年来,江西省农业生产稳中有增,但影响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依然存在,全省农业基础有待增强,现代农业建设的任务仍旧繁重。在新形势下,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根本出路在科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基础支撑也在科技。

(一)持续增产,发展势头如何延续?———要求农业科技在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突破土地资源约束中发挥更大作用2003年起江西省粮食生产持续增产,至2011年粮食总产达410.5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但同时,农业持续增产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户自发维护保养小型水利设施的意愿有所减弱,农业“靠天吃饭”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二是城市化、交通、住宅以及工业发展等的占地、导致耕地资源刚性约束逐渐加剧。1978年江西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3820.8千公顷,到2003年下降为3051.1千公顷,下降20.14%。2010年虽上升至3639.1千公顷,但总体趋势仍是下降;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增大。2010年江西省农用化肥施用量为415.1万吨、农药使用量为106530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为45491吨,分别较1990年增长45.34%、192.01%、176.91%。化肥、农药等过度使用将对公众的健康和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成为粮食生产和安全的隐患。解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和土地资源约束问题,实现“靠天吃饭”向“风险可控”转变,最终成为“靠科技吃饭”,发展农业科技是必经之路。农业科技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最具决定性和最活跃的因素,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良种覆盖率的关键所在,是确保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以及农产品长期有效供给的保障。

(二)农村“空心化”,今后谁来种田?———要求农业科技在消解农业生产中劳动力投入趋减的问题中发挥更大作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呈明显加快趋势。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在思想、技能、生活习惯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离农意识强烈,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劳动力日益减少,妇女和中老年人比重上升,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趋势。今后,随着用工成本的不断增加,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也将逐渐缩小。农业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会经历的过程,也是市场资源配置的必然结果,将有力地推动社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发展。但同时,农村劳动力的短缺,农业人口老龄化,农业劳动者素质下降,对农业发展却是极为不利的,不仅关乎“三农”问题,更关乎国家的经济稳定和长治久安。消解农业生产中劳动力投入趋减的问题,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必须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从根本上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改进劳动质量,并大力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的“职业农民”,才是持续稳定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举措。

(三)比较效益低,增收路在何方?———要求农业科技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中发挥更大作用近年来,农民增收的渠道越来越广。一是国家先后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政策增收成为新的增长点。二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务工成为重要的增收渠道。但与此同时,在农民家庭收入的构成中,来自第一产业的现金收入增长速度却相对较慢。2011年江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891.6元,比2010年增长19.1%。其中工资性收入是增收的主要动力,增长22.6%。而人均农业收入增长仅为14.4%,不但低于人均纯收入增长的幅度,更低于工资性收入增长的速度。为保护农民种粮收益,提高其种粮的积极性,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稻谷的收购价格。2004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为70元/百斤,2009年提升至90元/百斤,2011年达到102元/百斤,2012年再次上涨至120元/百斤。但综合分析,主要农产品价格逐年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并不大。靠价格上涨,拉动农民收入增长,作用有限。另一方面,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人工费用也呈现逐年上涨态势。农民种粮的成本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比较效益相对低下,已使得个别地区出现了抛荒、双改单等现象。发展现代农业,归根到底要提高农业产出效益水平,粮食亩产和农业增加值的大幅提高是做大做强农业的基础。从实践看,农作物每更新一次,可增产10%-30%。农业科技进步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可提高两个百分点。在“三农”新形势下,要求以科技发展带动农民增产增收、提质增收以及节本增收,让农民种地“有利可图”,方能确保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三、加速农业科技发展的思考

农业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如何提高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本文将结合农民对农业科技的期盼等方面提出如下分析和思考。

(一)加强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和引导力度推动农业科技快速发展,首先要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化、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一是国家财政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应首先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开发的资金投入力度,以改变多年来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的状态;二是通过积极有效的引导政策,鼓励各类农业及涉农企业、民间组织投资那些具有市场前景、可直接转化为商品的农业技术研究开发领域;三是加快建立科技风险投资机制,加强对科技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推动农业科技创新,需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一是推动资源整合,着力解决科技创新和农业生产脱节、农业科技科研选题偏离市场需求、农业科技成果实用指向性不强等问题。重点放在作物育种、农业生物技术、重大病虫害防治、生态农业技术等领域上。二是运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使现代科技向传统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阶段迅速地渗透和扩散。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关联产业不断壮大,形成和构建一个全新的现代农业产业链系统。

(二)解决好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当前农户与农业科技之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2010年,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建立江西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课题研究组,通过对江西47个市(县)149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我省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仍较传统,主要方式为收看电视、邻居以及亲戚朋友介绍,占被调查农户的半数以上,而“技术示范、观摩”和“走访推广部门”的比例仅分别为11.41%和9.40%。[5]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大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是关键。一是切实做好“一个衔接两个覆盖”,即确保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工资有保障,待遇有提高,工作积极性有提升。确保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办公有场所、工作有经费、下乡有工具、服务有手段;二是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手段之一。建立权威的农业科技信息网,利用网络平台提供有效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继续做好农业科技电视频道,并通过手机短信等为农户提供农业科技信息;三是大力支持农业科研单位、教育机构、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等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篇10

在看到全市农业科技发展的同时,还应当看到全市农业生产科技发展中的不足。一是科技支撑不强。全市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强,跟踪式、模仿式,低水平重复式研究还较多。二是农民科技素质较低。农民大多小学毕业,文化素质低下。三是推广机制不活,经费不足。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还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工作必须的仪器、化验设备也急需更新,严重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四是品种混杂。育种方法、技术和模式落后,造成品种品质低、抗逆性弱、产量低。育种方法、技术急需改善。

2当前全市农村最需要的技术

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以及农民致富需求,重点需要种植业关键技术、养殖业技术、农产品加工等技术。

2.1种植业技术玉米、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玉米螟生物防治、农区统一灭鼠、地膜玉米、等离子种子处理、玉米、水稻、大豆良种和机械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旱作节水、玉米、水稻保护性耕作、绿色稻米综合生产、地膜植棉、地膜花生、烤烟、元葱、红干椒和无公害蔬菜生产、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等。

2.2养殖业技术牛、羊、猪高效育肥实用技术、家禽养殖技术、畜禽疾病防治实用技术、秸秆饲料配制技术、兽药质量识别与使用技术。

2.3农产品加工与营销管理技术结合各地产业发展需要,围绕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乡镇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服务体系发展等技术。

3提高白城农业科技水平的措施

3.1搭建科技协作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组织搭建科技协作平台,推进科技协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发展机制。一是促进科研单位与企业有效对接,进一步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以股份形式引进科技单位、科技人员的新技术成果,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鼓励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开发,支持其与企业联合创办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机构,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二是促进农业科技与生产的有效对接。鼓励和引导农业科研机构及其科技人员面向生产一线。积极推广专家大院、院县共建、科技特派员等农技服务模式,重点建设一批科研示范基地,提高最新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效率。积极深入基层,针对当地产业发展,结合农民需求,以主推品种、配套栽培和养殖技术等为主要内容开展农民培训、科技咨询与服务等。三是由政府搭建“白城市科技协作平台”,促进农业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与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对接。

3.2通过能人带动,发挥辐射作用市农业、畜牧、科技等涉农部门启动实施“能人带动工程”,充分发挥能人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周边农民利用科技致富,大力开发乡土人才资源,使能人经济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亮点。在农业技术推广员、农村种养能手、经纪人、农民企业家、外出务工经商优秀青年中遴选出100名乡土人才,建立以种植能人、养殖能人、技术能人、经营能人的农村能人档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聘请农业、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为农村能人授课,做到分类管理、分别指导。按照扶优扶强原则,在资金、项目、信息等方面予以倾斜,每年都协调资金支持能人兴办产业。以能人实业为龙头,着力构建“能人+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创办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流动技术服务站,组织能人开展致富报告会、流动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活动,逐步形成“政府搭台、能人唱戏、群众受益”的农村“能人”帮带的良好格局,发挥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效应,有效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篇11

2)设施农业专用良种产业发展较慢。在种植业方面,目前生产者种植的多是直接购自外地的种苗,且购买时大多选择价格较低的种苗,导致生产成本增高而移栽后的幼苗长势弱,病虫害发生严重,产量低;由于种苗多购自外地,缺乏苗木检疫监管,在引进种苗的同时,也带进了危害性很大的一些病害,如番茄的黄化曲叶病毒病等。在设施养殖业方面,良种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产值相对较低,在全国市场上有较大影响的大型种业龙头企业还不多,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相比,无论是良种场的数量、档次、单体规模,还是总体规模都有较大差距。从全市种畜禽发展的情况来看,种猪产业发展较快,肉羊、奶牛的良种产业起步较晚,种禽产业虽起步较早,但近年来发展较为缓慢,各畜种间发展不平衡,缺乏成为畜禽良种重点供给基地的基础。此外,农业科技投入仍显不足,农业科技管理、科技人才引进、创新协作、成果评价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农业科研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不利于科技研发体系的健康发展。

2科技推广与服务体系需加强

1)转化与推广的科技成果在深度、广度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虽然“十一五”期间设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点仍与实际生产需要存在偏差,且科技的普及率不高。以设施种植业为例,近几年,天津市科技推广存在“重设施蔬菜和食用菌,轻设施花卉和果树;重设施良种技术和栽培技术,轻设施配套技术和集成技术”的问题。同时,一些实用性强的科技成果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机土配制生产技术、秸秆和粪肥快速发酵技术、无公害植物源农药和高效低毒农药等的普及率不高。

2)设施农业的针对性培训缺乏,基层指导与服务的科技力量不足。虽然建立了区域性的农技推广体系,但是科技人员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乡、镇、村级的科技人员过少,使得区级科技人员承担着推广服务、行政执法、预测预报、经营创收等过多任务,从人力和财力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再加上推广经费投入不足,地方科技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缺乏面向全市的权威推广平台和持续的技术扩散机制,整体技术推广的力度、质量、效果、持续性较差,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突出。同时,由于培训方式的单一,且缺乏有效、现代、高科技的培训手段,造成了针对设施农业从业者培训的滞后。

3)科技信息传播渠道不通畅,现代化科技信息平台建设不完善。设施农业信息化水平偏低,缺乏多功能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以设施种植业为例,新建基地种植户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仍以亲戚朋友介绍为主,占到被访人员的62.32%,其次是电视、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报刊和书籍,分别占到47.83%、44.93%和40.58%,专家讲座、广播、科技示范活动占到23.19%、15.94%和11.59%,而使用互联网、手机仅占到7.25%、2.90%。此外,农户还会通过聘请的技术员、农资部门、种子公司、光盘等获得所需的科技信息,但也有种植户找不到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

完善设施农业科技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1强化设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1)着力于设施专用新品种的选育与引进。针对目前天津设施栽培中普遍存在的病害重、动物疫情形势复杂、产品的商品性差、环境条件差、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等现象,选育或引进抗逆性强、多抗、商品性好、耐贮运的设施农业专用新品种。特别是果菜类蔬菜,还需要选育或引进能提高抗病性、增强抗逆能力、克服土壤连作障碍的抗性砧木,并将所选育或引进的新品种及时进行示范和推广应用,以期解决天津市设施农业发展中专用品种严重不足的问题。此外,加大设施农产品新奇特种类的引进与试验,增加种植、养殖的种类,在丰富市场的同时,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通过设施专用新品种的选育与引进,加快品种更新换代速度,优化产品结构,为天津市设施农业健康发展提供优质种源保障。

2)着力于关键技术的研发与集成应用的突破。围绕高附加值作物生产环境调控技术、设施与茬口配套的高产高效技术、都市型设施农业栽培(蔬菜、果树、花卉、食用菌等)新技术、不同灌溉方式下不同种类作物或同种作物不同品种间合理灌溉技术、有机肥定量施用技术、蔬菜快速诊断施肥技术、土壤连作障碍调控技术、病虫害防控关键技术、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清洁生产技术、非耕地无土栽培技术等,通过技术研发与引进示范,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形成一系列的设施生产标准,从而全面提升设施农业依标生产水平。围绕设施土壤水源质量保障与绿色生产调控技术、高光效节能设施与管控一体化技术、新型设施农业高效安全生产模式、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再利用技术、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技术等,开展联合攻关行动,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提高技术成果的集成化、标准化和轻简化水平,以利于生产实际的推广应用。

2健全设施农业科技服务与培训体系

1)着力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进一步明确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公益性职能,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投入。在目前的生产实践中,由于资金和推广人员的缺乏,技术服务已难以跟进或满足设施生产的需求,因此,作为编制管理部门需根据基层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承担的职能和任务,科学测算和确定人员编制,并通过严格的选拔机制,逐步扩充基层特别是乡镇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同时,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基层推广队伍,作为一名基层的技术人员,既要求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更要求有丰富的基层生产实践经验,要成为一名成熟的技术人员至少需要3年的生产实践,因此,要通过制定设施农业专职技术人员的管理办法、借助“大学生村官”吸纳高技术人才等措施,积极营造一个宽松、稳定的环境,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待遇,改善其工作条件,提升其服务能力。此外,要组建“三员”队伍,即农技推广员、监督协调员及产品经销员,制定管理办法,保证每个重点建设村都有“三员”,做到“良种良法直接到棚室,质量监管直接到地头,产品销售直接到基地”,为大规模发展的设施农业提供技术支持。

篇12

与现代农业中的“高产、优质、安全、生态、高效”等这些要求相比较而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未来的发展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的,主要表现为不全面、不配套、不平衡、科技支撑等引领行业发展的能力不够等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的制约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一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不完善。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科研力量与科技资源缺乏统筹,配置效率不高。科研、教育和推广部门相对独立运行,科技项目的决策和管理机制不完善,在立项方面过于强调竞争,选题偏离生产需要,弱化协作,农业科技的整体合力不强,没有形成稳定的科技投入机制。科技研发存在着“头重脚轻”现象,即研究强推广弱,上面强基层弱,农业生产得不到科技的有力支撑的现象较为普遍。二是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不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成果明显不足,“跟踪式”“、模仿式”,甚至低水平重复式研究还较多。如种业上,除“甬优”水稻系列品种外,其他作物上育成的品种很少,蔬菜、家禽品种主要从省外引进。农业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传统领域,对农业设施装备、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研究少,产前、产中、产后等技术集成配套明显不足,以节水、节能、节肥、节本技术为主的成系统的栽培技术还未得到普遍应用。一些重点领域技术成果还比较缺乏,单学科、单专业成果多,重大跨学科和影响全局的大成果少,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三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利用率不高。由于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条件比较薄弱,基础还不够扎实、力量也比较薄弱、农科教、产学研之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农业方面的科技成果的转换率比较低。农业社会化的相关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备,农民的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人员在技术服务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对于农民的培训缺乏相关的针对性,而且培训的对象多是老龄化,培训的内容也大多是教条化,培训过程中形式比较单一,这些都会严重的影响到科技的应用。加上农业具有一定得风险性,这一情况就会导致农民既想迫切的希望得到最新的技术,但又存在着矛盾那就是不愿意承担示范试验过程中所具有的风险,这一问题也就增加了技术推广的难度。四是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力量不足。科技创新的工作还是不能够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相关农业科技建设的队伍总量不够、结构还不够合理,同时也缺少一流的专业团队和领军的人物,在相关的技术研究与推广方面很难有重大的突破。农业的科技才人储备不足,很少有大学生愿意从事农业生产领域的工作,即使是可以引进相关的人才,留不住、发挥不了作用这一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

三、农业科技发展的对策

农业科技工作的重点领域是:注重培育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突出高效生产技术、农业种业发展、农田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生态循环技术、有害生物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两个大的方面,并在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精准技术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一)加强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体系建设。

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和体系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主体,必须要得到巩固和加强。一是要加快构建“一体多元”的农技推广新体系。二是要加强科技队伍建设。继续加快科技创新团队的培育。要在项目、经费等科技资源的配置,以及重大项目立项、成果评价、激励措施等方面给予倾斜,建立联系沟通制度,激发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加快基层农技人员的培养,广泛开展分层分类定期培训,完善学术交流制度,继续开展“十佳”农技人员评比活动。把社会化服务农技人员纳入农技推广体系范畴,加强培训和管理。在项目支持、职称评定、社会保障、技术服务、金融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篇13

果实肾脏形,果顶平或稍凹陷,缝合线明显。果实整齐美观,平均单果重10.5 g,最大单果重15 g;果实鲜红色,肉质较硬,果核较小,完熟后离核,果肉黄色,质细,味甜爽口,风味浓香,品质优,含可溶性固形物15.7%,总糖11.4%,总酸0.47%,维生素C 11.05 mg/100 g,货架期较长;抗逆性强,抗穿孔病、抗晚霜冻害;市场前景好,解决了大樱桃品种结果晚、自花结实率低的问题,是极有发展前景的大樱桃更新换代品种。

另供早大果、红灯、岱红、美早、雷尼、拉宾斯、萨米脱、吉美等10余个大樱桃品种。

欢迎广大客户5月前来考察,观果品尝,预订苗木。

公司新出版《大樱桃栽培实用技术五十问》,欢迎选购。

公司基地:1.陕西省岐山县大营乡八角庙村

2.陕西省眉县齐镇党家寨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