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通货膨胀的起因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这两种货币创造的机理是完全不同的:存量货币的供给源于储蓄(储备),并且取决于央行的货币与汇率政策。在封闭经济中,存量货币的供给数量与央行基准利率负相关,但在开放经济中,这种因果关系则是不确定的。
流量货币的供给通常是由需求决定的,其供给来源是各种各样的市场行为主体,并且,在开放经济下,流量货币的供给数量与央行基准利率正相关。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央行越是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存量货币的供给,在市场对货币需求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市场中有货币供给能力的行为主体就会在高利率的激励下去创造更多的流量货币,即时下人们所说的流动性。
按照以上的定义,我们可以把中国央行发行的基础货币(M0)定义为外生性的货币供给,把包括M1在内的M2定义为内生性的货币供给。
从这样的定义出发,我们可以看到,自1990年以来,中国的货币供给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外生货币M0的供给年均同比增长在15%左右,内生货币M2的供给年均同比增长率则更快,与M0相比平均要高出三个以上百分点。
在中国货币供应总量的持续增长中,大致经历了两次比较大的波动:一次是发生在1990年到1994年的波动。期间为了防止经济走向衰退,管理层采取了极度扩张的货币政策,M0的供应量同比增长迅速,在199 3年的时候,同比增长达到了35%以上,M2的同比增长更是高达37%以上;另一次是发生在2008年到2010年的波动。由于受到2007年次贷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经济增长也开始趋于下滑,为了防止经济走向衰退,管理层再次采取强力的扩张货币与财政政策,货币供应量迅速增长,M1与M2的同比增长分别达到了32.35%和27.68%。
因为货币供应量增加过快,这两次货币供给量的剧烈波动都导致了危及经济稳定增长的通货膨胀。其中,发生在1994年的通货膨胀曾经使得CPI上涨了25个百分点,而开始于2007年(因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而被中断)的通货膨胀也已达到了5%左右。
至此,所有统计数据似乎仍然在支持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通货膨胀归根到底不过是一种货币现象而已。但是,只要稍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两次货币供给的波动在机理上几乎是完全不同的。
上世纪90年生的货币供应量的波动是主要由外生性(M0)货币供给变化所主导的;而本次货币供应量的波动则主要是由内生性(M1和M2)货币供给主导的。
我们这样说的根据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货币供应量急剧波动过程中,是先有外生货币供给的增加,然后再有内生货币供给的增加,且这两种货币供给的波动周期基本吻合。但从2008年开始的货币供应量波动是首先从内生性货币供给增加开始的,外生性货币供给增加只是在管理层决定采取扩张财政政策之后才启动的。
理解这种区别之重要,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是绝对不能忽略的。在下文中,我们将从这种区别着手来探讨本次通货膨胀的真正原因。
从2004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与此同时,一般物价水平也开始明显上涨。此时,管理层认为中国经济增长过快,并随即采取了紧缩货币政策。但是,处在开放经济下的中国,单方面采取货币紧缩政策是无法达到减少货币供应量之政策目标的。
人们所看到的是,伴随着人民币加息而来的首先是人民币升值,因为加息必导致作为人民币资产价格的汇率上扬。除了这种流量效应之外,从存量上看人民币本来就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因为中国的外汇储备一直在增加。
因此,尽管同期美联储也采取了加息行动,从而未造成中美两国息差的扩大,但因美国财政部从2002年就开始将美元贬值以应对来自于欧元的挑战,而中国管理层则从2005年起开始着手对原有固定汇率制度加以改革,从而让人民币走上了对外升值的道路。于是,在中美两国汇率呈反方向调整的情况下,境外资金大规模流入套利。
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不言自明的,管理层通过提高利率(包括提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所紧缩掉的货币尽数被境外资本流入而导致的外汇占款发行的货币所对冲,货币紧缩政策不仅没有能够起到减少外生性货币供应的政策效果,反而导致了汇率与利率平价的破坏,以及由外部资金流入而造成的外生性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而紧缩性货币政策不仅不能减少外生性货币供给,反而还给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带来了不利影响,从而诱发了内生性货币供给的迅猛增加,而这是导致此次通货膨胀难以得到有效治理的基本原因。人民币对内加息、对外升值后,主要是通过以下两个渠道对中国经济产生冲击的:一是金融渠道;二是产业渠道。
而相关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转变的速度之快、数量之庞大是始料未及的。因为,自2004年管理层决定实施宏观紧缩政策以来,各种紧缩产业的政策接踵而至。这些产业紧缩政策主要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政策;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政策;从劳动要素密集产业向高技术产业转型的政策;严厉的环境保护政策;控制产能的政策;以及从出口导向转为内部市场销售的政策等。
然而,中国产业界的实际情况是普遍缺乏完成以上转型所需要的要素,这意味着中国实现上述转型的约束条件大都不能得到满足,无奈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只得选择退出。正是这种产业资本大规模从实际经济领域退出的举动,让许许多多原本沉淀在产业部门的资金“飞起来”了,从而导致了内生性货币供给的急剧扩张。
除了上述的产业紧缩政策之外,与之同时实施的还有劳动紧缩政策。劳动紧缩政策实施的后果是劳动成本的提高,我们这里所说的劳动紧缩政策主要包括补贴农业劳动和大幅提高城镇劳动者名义工资的政策。
众所周知,迄今为止,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二元经济结构国家,这意味着在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出清之前,中国的工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农村居民的收入状况,当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时,城镇的工资水平就必须上调,否则农村劳动力就会停止流向城镇工业部门,中国从二元社会向一元化社会的转型也就无法实现。但是,当下中国,一个非常盛行的观点是,刘易斯拐点已
到,农村剩余劳动已经趋于枯竭,从而需要大幅提高工资来实现社会的充分就业。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首先,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依然在50%左右,农村劳动的边际产出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无论如何也不能说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了。
其次,既然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尚未到来,那么在最近数年中,中国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为何会显著地减少了呢?究其原因不外有二:一是管理层在最近几年中增加了对农村和农业生产的补贴;二是伴随着房地产价格暴涨而来的城市居住费用的提高。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进入城市就业的成本提高了,而留在城市务农的收益相对增加了,于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数量自然也就趋于减少了。由此产生的后果就是在中国各地到处可见的“民工荒”,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维持其正常运转,就不得不提高工资标准。
由上可见,因果关系应当是这样的,因为管理层增加对农村与农业生产的补贴、以及城市房价的过快上涨导致了工资上涨的压力,而不是因为中国到了所谓的刘易斯拐点才导致工资率的上涨。因此,我们有理由把补贴农村和农业生产的政策视为劳动供给的紧缩政策。
为了控制不断趋于扩大的收入差距,近年来,管理层不但制定了新的劳动合同法,还进一步推出了增加工资的收入再分配政策。假如劳动生产率提高了,那么管理层对劳动力市场进行这样的干预是必要的,但问题恰好在于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
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自2006年以来,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基本不变,但是名义工资却有了比较明显的上涨,特别是从2009年以来,名义工资更是出现了加速度上涨,由此产生的后果是企业对劳动需求的下降和增量投资的萎缩,由管理层进入劳动力市场进行行政性干预所造成的紧缩效应非常显著。毫无疑问,劳动紧缩政策所产生的流动性效应与产业紧缩政策的后果是非常相似的,劳动供给价格的提高会压制产业投资,诱致内生性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在从金融角度对中国超额供给货币的来源进行分析之后,我们还需要从财政角度对中国超额供给货币的来源加以分析,否则就会留下某些缺口而导致通胀治理政策选择上的缺陷。
我们在上文中已经提到过,最近几年来,在国民储蓄总量中,居民的存款是趋于下降的,而企业与政府的存款均出现了显著的增长,从2004年算起,两者的增加值都达到三倍以上。结果,在中国,政府不仅是外生性货币的创造者,而且也是内生性货币的创造者,其创造的货币供应量之多,也是不容忽略的。
中国财政存款不断增加,说到底是与政府过多地参与社会投资有关。2000年后政府财政支出有了十分明显的增加,其增长的斜率越来越陡,反应在税收上,是政府税收收入的迅速增长,因为没有税收的增加,政府不断增加的支出就只有依靠货币的财政发行来加以平衡,而这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是背道而驰的。
这样的救治政策,不仅导致了外生性货币供给的增加,而且也带来了内生性货币供给的异常增长。政府救市导致外生性货币供给增长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政府突然间增加财政支出,没有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配合是不可能做到的。但问题在于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如何造成内生性货币供应量增加的。
篇2
1通货膨胀的含义
在宏观经济运行中,货币供求均衡,一般物价水平稳定并不经常出现,相反,货币供求失衡,一般物价水平波动是经常发生的,当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升时,通货膨胀就会出现。通常情况下,通货膨胀可以定义为: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总水平持续普遍上升的经济现象,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量持续大量地超过货币需求量。美国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教授认为通货膨胀无论在何时何地发生,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2通货膨胀的类型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亦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主要从需求的角度来寻求通货膨胀的根源,是指在生产量或生产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需求的变动,使得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过多的需求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通俗地讲是“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即供给型通货膨胀,旨在说明在整个经济还未达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物价上涨的原因,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前提下,由厂商生产成本的增加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普遍的上升。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主要是由工资的提高和利润的提高造成的。
(3)结构性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造成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侧重从经济结构,部门结构来分析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机理,认为部门间发展的差异和不平衡是导致通货膨胀的根源。
二、当前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
1.货币超发是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自2008年以来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2010年、2011年我国对货币政策进行了微调而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由于我国央行独立性较差,货币政策一直从属于财政政策,导致货币供应量一直处于超发状态。从2008年1月到2011年12月,我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从41.78万亿元,已经增长到了85.16万亿元。根据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理论来看,钱多了总归是要爆发出来的,可能通过CPI爆发,也可能通过资产泡沫爆发出来。
2.国内成本上升推动了CPI的走高
近年来,国内各种初级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加上劳动力、土地、服务费用等成本的上升,使得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直居高不下。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经济蓝皮书》,2003-2010年农民工年均工资平均增长10.2%,近三年涨幅明显加快到17%左右。土地成本也出现趋势性上涨,特别是农业生产成本上涨明显,以2005年12月为基期,到2011年3月,牲畜产品上涨70%,农业服务费用上涨50%以上,农业生产资料上涨40%。在国内成本上升的压力下,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剧增,通过价格机制的传导作用,进一步推动下游各种成品价格的上涨。
3.公众对物价上涨的预期
在2010年第1季度,社会公众对物价上涨的感知成为社会共同的对通货膨胀的理性预期。至2010年第4季度,有73.9%的被调查者持物价持续上涨预期的比例达到61.4%。随着CPI的快速走高,我国对通货膨胀的共同理性预期开始形成。理性预期带来的通货膨胀会在短期内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偏好、投资选择等,从而给宏观调控和人民生活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三、应对当前通货膨胀的对策分析
1.维护物价稳定的预期
政府首先应该在舆论上引导人们形成物价稳定的预期,使人们对未来物价环境充满信心;另一方面,政府应动用储备予以遏制,并协调相关物资的生产和进口目标,缩小未来的供求缺口,特别是对于粮价等牵涉城乡平衡发展大计、应该合理回升的因素,应通过库存储备和产量进行调节,使其价格坚持每年稳中略升的态势,避免因供求缺口过大导致价格突然暴涨的现象,进而对物价预期造成冲击。
2.加强金融特别是特定经济部门的监管
虽然在目前的金融自由化大趋势下,各国提倡金融以及经济自由化,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经济中不稳定性因素多而复杂,并且我国刚刚彻底的实现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因此,我国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在取消一些不合理的金融、经济管制的同时,也应该通过不断完善的法律以及通过体制的不断完善加强监管。
3.开发内需
开发内需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从长远来看,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国内需求市场开发潜力巨大,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胀。1995年以来,中国形成了出口导向、被动超发货币的经济模式,通胀经济是被动超发货币的恶果。今天中国广义货币超过60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GDP的1.6到1.8倍,广义货币与GDP之比全球最高。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引导企业将商品卖到购买力较强的地区,但国内的消费者却在国内等着买商品,再加上国内市场过量的货币供应,使货币与商品之间出现不平衡状态。对企业而言,中国内需市场尚待开发的空间非常大。大家认为中国人不花钱是因为教育、医疗成本太贵,这是事实;但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国内商品、服务的满足度不够也是导致内需市场未完全开发的重要原因。
4.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治理通货膨胀
现在的世界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几乎己经没有什么经济体可以独立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外。作为一个大国,中国的价格问题不仅仅只是中国的问题,其波动趋势必受到国际上政治、经济的影响。要解决当前中国通货膨胀问题,应当立足于国际,必须在认清国际经济走势的基础上来调整我国目前的经济政策,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在合作中鼓励竞争。
参考文献:
篇3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
金融危机来临时,欧洲和美国都采取了量化宽松的政策。根据当时的形势,中国政府宣布了“四万亿”投资计划,这些政策非常迅速地把经济从衰退中拉了出来。大量流动性注入市场后,随之而来的是对通货膨胀的担忧。随着经济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一国可能成为国际通货膨胀的受体,也可能将本国的通货膨胀释放到国外[1]。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随时随地是一种货币现象,如果货币的增长速度超过能够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增长速度,就会发生通货膨胀[2]。数据显示,随着“四万亿”投资计划的推行,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平均增速为19.17%,见图1。
图1 2009年1月―2011年6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变化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查阅时间:2011/7/19)提供的数据编制
表4 2005年―2011年3月我国外汇储备单位: 亿美元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查阅时间:2011/7/19)提供的数据编制
表5 2007年底―201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资产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pbc.省略/,查阅时间:2011/7/19)提供的数据编制
(二)国家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带来的国内流动性过剩
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我国为了保持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和促进就业,推出了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受到货币乘数的影响,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将会使货币供给量增加大约12万亿[3]。数据显示,2009年1月―2011年6月,M2的平均增速为22.1%,信贷平均增速为17%。货币的大量发行势必会对通货膨胀造成巨大压力。
(三)国际商品市场能源价格不断上涨,带来输入性通货膨胀
近几年国际市场上原油、铁矿石等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屡创新高,成倍上涨。2001年12月―2011年1月,能源价格指数上涨3.5倍多,原油现货价格上涨3.9倍。一方面,我国对能源的进口依存度较高,国际能源价格的上涨会很快输入到国内,而原材料的大幅上涨会通过生产链和消费链传到下游产品,使价格上升;另一方面,市场流动性泛滥,但是由于缺乏投资渠道,人们为了弥补货币的机会成本和获得超额利润,大肆炒作部分商品,使得原材料的价格进一步上涨,加剧通货膨胀。
(四)粮食价格上涨
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可用耕地的有限性导致粮食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更加紧张,而全球粮食库存的不断减少直接导致了粮食价格的上升。同时,发达国家为了应对能源价格的上涨,大量消耗玉米加工而成的乙醇燃料,这也大大增加了对粮食的需求,粮食价格的上涨还会通过生产链和消费链传导到蛋类和肉类,从而推动食品价格的全面上涨。
(五)劳动力成本上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也出现了结构性的紧缺,长三角和珠三角许多民营企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用工荒”,“用工荒的”的出现增加了务工人员的谈判议价能力。在粮食价格的上涨的背景下,很多外来务工人员重新回流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使得劳动供给减少,这都对劳动力成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统计数据显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2009年相比2008增长8.83%,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8.25%,劳动力成本的进一步上升会对通胀造成更大的压力。
(六)全球流动性过剩
随着欧洲和美国的经济刺激计划出台,国际市场上流动性泛滥,为了刺激投资,促使经济复苏,很多国家几乎保持着“零利率”,而中国还保持着2%―3%的利率,同时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并没有改变。这些都促使国际资本涌入中国享受较高利率和汇率升值的双重收益,但却增大了本国通胀的风险。
四、我国通货膨胀的计量分析
(一)数据定义和处理
本文对以下指标进行分析:CPI(与上年同期进行比较,CPI)、猪肉价格指数(与上年同期进行比较,CPI-PORK)、广义货币供应量(M2)、纽约商品市场的原油价格(oil)、我国历月贸易顺差(TS)、上证综指的收盘点数(shmarket)、我国城镇居民收入(wage)、郑州商品期货交易市场强麦合约价格(wheat)、社会固定资产投资(I)、汇率(E)。以上数据除了CPI和猪肉价格指数是从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上获取,其他的都是从万得(Wind)数据库中获得。为了保证有足够长的时间序列,采用了从2009年1月―2011年6月的月度数据,其中,城镇居民收入只有季度数据,所以,对该数据进行平均后放入每个季度的三个月中。城镇居民收入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都是累计数据,所以要对数据进行差分,期货市场的月度数据是用每周的收盘价进行平均来代替的。
(二)计量结果和分析
表6 Eviews回归的结果
从表6中可以看出,DW统计量为1.96,接近于2,可以认为变量不存在自相关。F值非常显著,所有变量总体可以解释CPI的变化。回归方程的拟合度达到0.9694,说明回归方程拟合的较好,整个回归模型的设定误差较小。从结果看,猪肉价格、贸易顺差、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汇率回归结果比较显著,可以认为这四个因素是导致近期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说,以猪肉价格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长期的贸易顺差而带来的外汇占款增加、人民币的升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是导致本轮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由此看来,本轮通货膨胀更可能是输入型和需求拉动型。虽然外汇占款也会导致货币的投放增加,但是我们发现广义货币供应量(M2)对CPI的影响并不显著,所以可以认为流动性至少不是本轮通货膨胀中最主要的原因。
我们通过历史数据对这一结果进行检验,2004年1月―2006年12月,广义货币供应量平均增长16.76%,但是CPI只同比平均增长2.39%,而2011年1月至6月,广义货币供应量15.97%,CPI同比平均增长5.4%,这说明广义货币供应量与CPI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增长关系。
这个结果给我们的启发是:如果中央银行一味采取调高准备金和提高利率的方法,可能不仅不能对降低通货膨胀产生显著影响,反而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因为本国利率的提高会吸引国外资本流入,这会增加对本币的需求,会使汇率进一步上升,而且流入的国外资本中的一部分会增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这些都会对通货膨胀产生进一步的压力。
五、我国通货膨胀的对策和建议
由前面的计量结果可以发现,贸易顺差对通货膨胀有显著影响,而贸易顺差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外汇占款实现的,虽然现在我国已经将强制结汇制改为自愿结汇制,但是由于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的上升通道中,进出口企业获得的外汇还是更愿意卖给银行,以避免外币汇率下降带来的损失。外汇占款的压力增加了被动的基础货币投放,削弱了央行货币政策的自主性,降低了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控制通货膨胀的能力。
(一)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增强货币政策自主性
为了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放弃盯住单一美元的汇率制度,转而采取“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笔者认为,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过程中,在宏观层面上,应该增加汇率制度的弹性和灵活性;在微观层面上,应该让更多的个人和机构参与到外汇交易市场中,减少中央银行干预汇率的次数。一方面,在弹性汇率制度下,汇率不再呈现升值或者贬值的趋势,投资者因此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因而能够有效抑制投机资本的单向流动,减少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顺差,减少被动基础货币投放,减轻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另一方面,应该让更多的个人和机构参与到外汇交易市场中。1996年,我国已经实现了外汇经常项目的可兑换,成为IMF的第八条款国。当前,我认为我国应该逐步放开居民和非居民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可兑换,鼓励个人对外进行投资。除了银行间拆借市场外,应该建立可以让个人投资者参与的外汇市场,交易主体的增加,可以增加汇率的弹性和灵活性,减少央行干预汇率的频率,增强央行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二)在本轮通货膨胀中,提高存款准备金不是一个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
在本轮通货膨胀中,央行频频使用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由计量分析可以看到,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通货膨胀有显著影响,加息可以抑制投资过热,减轻通货膨胀压力。而提高存款准备金主要通过减少商业银行信贷的供给量影响广义货币供应量,而且我们已经看到,广义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提高存款准备金会加剧资源在行业和空间上的错配,引起贷款的结构性失衡。一方面,商业银行有限的贷款会投向投资回报快、利润率高的行业,而像农业和养殖业,这两个行业的利润率本身较低,而申请贷款的往往是农民,申请的贷款资金流比较小,过多的小额贷款会增加商业银行的管理成本,同时商业银行出于控制贷款风险的考虑,往往不会批准农民的贷款申请,而这些行业的生产不足,将直接对物价水平产生巨大影响;另一方面,东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占到全国的90%以上,相对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东部受信贷减少的影响会比较小,而中西部地区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信贷规模的减小会降低经济增长率,拉大与东部地区的差异。
参考文献:
篇4
进入2011年以来,我国的物价水平呈现出持续上涨的趋势。2011年1、2月份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达4.9%,3月份CPI同比增长高达5.4%。面对严峻的通货膨胀压力,如何有效控制物价上涨,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首要问题。
货币金融学理论根据通货膨胀的成因将其划分为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和供求复合推动型三种类型。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是指由消费、投资构成的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消费品和资本品市场上由于供不应求所导致价格水平持续上涨的情况。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构成产品成本的工资、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上涨将推动产品成本的增加,企业为了保持单位产品利润不变而提高产品价格的情况。供求复合推动型的通货膨胀是指在现实经济社会中,通货膨胀的原因既来自需求方面,又来自供给方面,需求和供给共同形成一个持续性的通货膨胀。例如,通货膨胀可能从过度需求开始,过度需求引起的物价上涨迫使工人要求提高工资,提高的工资水平又推高产品成本,导致产品价格进一步上涨。
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究竟属于哪种原因,国内理论界存在这样几种观点:其一,近两年美联储和中国施行的宽松货币政策,为国内市场注入了充足的货币供给;其二,经济增长过快引起投资需求旺盛,助推物价上涨;其三,国际市场上农产品、原油、原材料价格上涨,增大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其四,国内自然灾害导致农产品欠收,助推众多相关价格上涨。然而,以上观点主要源于对通货膨胀成因的定性研究,而定量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本文将根据当前的实际经济数据对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实证分析。
二、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我们选取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衡量价格水平的变量,引起价格水平变动的因素源于需求和供给成本两方面。由于CPI主要反映消费品价格情况,而消费是拉动CPI上涨的需求方面因素,因此选取消费(C)作为衡量需求的变量。产品供给成本的主要构成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以及劳动成本,可以选取原材料价格指数(Raw Materials Price Index,RMPI)和职工名义工资(W)作为衡量供给成本的两个变量。
本文选取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的月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所有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等。选择2006年作为数据样本起点,并且以1个月作为时间跨度的原因是:首先,2006―2010年恰好是中国“十一五”发展规划周期,可视为经济发展的中长期时间跨度,在这期间各主要经济变量的变动能够呈现出相对稳定的规律;其次,选择月度数据可以尽量扩大样本容量,提高实证分析结论的可信度。
三、实证分析
在建模过程中对各变量取对数(即lnCPI,lnC,lnRMPI和lnW),以此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由时间序列的性质可知,变量采用对数形式以后并不改变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另外,为了避免模型的“伪回归”现象,需要首先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只有各变量都通过了这些检验,才能建立模型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1、平稳性检验
利用Eviews6.0软件,采用ADF检验法对lnCPI,lnC,lnRMPI和lnW四个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发现,lnCPI,lnC,lnRMPI和lnW的ADF检验值都大于5%显著水平的临界值,所以它们都是非平稳序列,但是经过一阶差分之后,D(lnCPI),D(lnC),D(lnRMPI),D(lnW)在5%显著水平下都是平稳序列,所以各变量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则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2、协整检验
为了确定各变量之间是否确实存在协整关系,我们采用Johansen检验法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
Johansen检验法中的迹(Trace)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Max-Eigen)统计量检验都表明:在5%显著水平下,各变量之间至少存在2个协整关系,即消费价格指数、消费、原材料价格指数和名义工资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3、G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各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即lnCPI,lnC,lnRMPI,lnW究竟哪些变量是原因,哪些变量是结果,或者各变量之间互为因果。在实证分析中需要通过Ganger检验证实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Ganger检验结果表明,在显著水平为5%,滞后阶数为6的检验模型条件下,可以认为消费和通货膨胀之间都不存在因果关系;原材料价格上涨不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而通货膨胀是引起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原因;名义工资和通货膨胀之间、原材料价格之间都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
4、建模分析
分析表明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仅与名义工资有关,而且名义工资与通货膨胀互为因果,相互推动,可以建立2个模型进行分析。
Mode1:lnCPI=α1+β1lnW+e1
Mode2:lnW=α2+β2lnCPI+e2
其中α为模型截距项,β为回归系数,e为残差项。借助Eviews6.0软件,采用OLS方法对Mode1、2进行回归估计,结果如下:
Mode1:lnCPI=4.33+0.89lnW-1+e1;
(7.62) (4.65)
R2=0.89;F=288.9;DW=1.96
Mode2:lnW=0.21+0.76lnCPI-1+e2;
(4.32) (68.22)
R2=0.95;F=567.4;DW=2.03
从回归结果来看Mode1、2中的变量α1、α2、β1、β2估计值都通过了显著性为5%的t和F检验,R2数值表明拟合优度很高。Mode1表明,名义工资提高引起物价水平上涨,其弹性系数为0.89,时滞期为1个月;Mode2表明,物价水平上涨引起名义工资提高,其弹性系数为0.76,时滞期为1个月。
四、作用机制分析和结论
通过实证检验我们发现,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与消费需求和原材料成本无关,属于劳动成本(名义工资)推动型的通货膨胀,而且通货膨胀和劳动成本之间存在双向推动关系,即名义工资提高推动各种产成品价格上涨,CPI随之上升;在CPI上升的情况下,名义工资也随之增加,于是形成“工资―价格螺旋上升(wage-price spiral)”的通货膨胀。严格来说,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属于“工资―成本―物价”相互推动的通货膨胀,而工资的上升主要归因于我国目前实行的农业补贴政策和大幅度提高城镇名义工资的收入分配政策。
首先,国家连续几年增加对农村和农业生产的补贴力度,从事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另外,城市房地产价格暴涨提高了城市居住成本。在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农民进城务工的成本增加,而留在农村务农的相对收益提高,则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数量将趋于减少,导致各地出现“民工荒”现象,企业为了维持正常运转,被迫提高工资标准。
其次,为了扩大内需并遏制日益悬殊的收入差距,近年来,国家不但制订了新的劳动合同法,而且推出了一系列增加工资收入的再分配政策。然而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名义工资增加将提高实际工资率,否则将引发为通货膨胀。世界银行的报告表明,2006年以来,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基本不变,而名义工资却明显上涨,企业通过提高产成品价格的方式消化增加的劳动成本,而劳动者增加的名义工资转化为通货膨胀。
通过上述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于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及其作用机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是近年来名义工资大幅度提高的结果,而且工资和物价之间存在双向推动机制,这种机制通过企业生产成本实现。
第二,物价对工资的弹性系数是0.89,即工资提高1%,引起物价上涨0.89%;工资对物价的弹性系数是0.76,即物价提高1%,引起工资上涨0.76%;作用机制的时滞期都是1个月。
第三,我国近年来名义工资的大幅度提高存在外生性的政策冲击,主要包括近年来国家实行的农业补贴政策和大幅度提高城镇名义工资的收入分配政策。
【参考文献】
[1] 卡尔・瓦什:货币理论与政策[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 史蒂芬・罗奇:提高利率并不能解决通货膨胀[R].2011年中国发展论坛,2011.
篇5
通货膨胀;CPI;大宗商品
一、引言
通货膨胀问题是世界经济学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并且是一个困扰世界各国专家学者的世界性难题,这主要是因为其关系着本国的经济、社会以及民生各方面的问题。对一个国家来说,如果其爆发通货膨胀,那么就会导致该国的生产建设方面的中断,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甚至会导致社会动乱,危及政权。尽管长久以来,通货膨胀这一问题一直得到各国专家学者的重视,在经济学理论当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说,各国的经济学界对于通货膨胀这一理论的认识还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境界,主要是因为该概念是目前的经济生活当中最为复杂的问题之一。
二、通货膨胀概述
要想对通货膨胀现象有一个准确而清醒的认识,首先要知道通货膨胀这一问题的准确内涵及定义,目前,西方的经济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对于这一概念的研究历史较为久远,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其对通货膨胀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物价派,一类是货币派。物价派主要是由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们组成,他们认为物价水平的直接上涨是通货膨胀问题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所以他们从价格水平的变动来定义通货膨胀的定义,将其定义为一般物价水平或者总体价格水平持续、普遍的上涨过程;货币学派则主要从货币的发行量角度来定义通货膨胀这一概念,该观点大部分是由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组成的,他们认为通过膨胀的起因是国内的货币发行数量超过了整体社会的产出增长率。根据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的观点,作者将通货膨胀定义为: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远远大于市场的货币需求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现实当中的通货膨胀问题是非常复杂的,所引起的通货膨胀问题的原因也有很多,尤其是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对于我国来说,只有准确的知道引起国内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政府相关部门才能够准确、及时的财务相关的经济政策,从而使得国内的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否则,如果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将会阻碍国内经济的正常发展。
三、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分析
自2010年以来,由于受国内经济投资过热、人们对未来通货膨胀预期的重视度的逐渐提高、生产资料、物价水平及劳动价格的大幅上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其实,如果仅仅从相关的数据来看,2008年的通货膨胀问题远远超过目前的通货膨胀,但是国内的居民却对目前的压力感到额外明显,通过相关的分析,得知,尽管2008年的通货膨胀问题程度更大,但是由于当时的物价上涨仅仅集中在少数的几个产品,例如石油、猪肉等,但是2012年以来的这次通货膨胀却体现在全面的物价水平,小到蔬菜水果,大到燃料、房子,几乎所有的物品的价格都在全面上涨。
2010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我国当时所采取的的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所造成的局限性体现的也是越来越明显,通货膨胀问题开始逐步凸显,近几年来,国内的CPI同比增幅都在4%以上,这次通货膨胀在强度以及压力上都大大高于1988年以及1995年的两次国内通货膨胀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本次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与前两次有很大的不同,尽管前两次的通货膨胀强度大,爆发强,涨幅在25%以上,但是来得快也去得快,持续的时间较短,也就仅仅一年左右的时间。而本论通货膨胀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表现得比较温和,属于温和类型的通货膨胀,这就使得通货膨胀所造成的压力宣泄较慢,至少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才能够释放这种通货膨胀的压力。
(二)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
1.货币的超量投放
过量供给货币会造成通货膨胀,目前国内的通货膨胀也主要是因为货币的超量供给造成的,2008年下半年,我国出台了4万亿计划,开动了一大批的项目建设,尽管对防止国内的经济衰退,稳定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同时,由于实体经济大量的信贷涌入,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推高国内的物价水平。
2.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事实上,目前的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才是我国通货膨胀众多原因当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房价的上涨会导致房租的上涨,进而增加商家的成本,从而造成了物价的上涨,以此类推,事实上,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会带动各类用工成本的上涨。
3.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目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度反弹也是国内通货膨胀主要原因中的一个,其主要是通过两个渠道传递到我国的:一是初级产品的进口渠道,推动了国内工业产品的成本;二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反弹推动了国内农产品以及大宗商品的价格,从而使得国内的商品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
四、结论
综合来说,目前我国的同伙膨胀是综合型的通货膨胀,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彻底解决我国的同伙膨胀问题,本文仅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给予治理我国通货膨胀方面一些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篇6
从经济表现来看,通货膨胀是指一般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全面、持续、大幅度上涨的一种经济状态。通货膨胀具 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一般商品的服务项目价格的上涨,而不是股票、债券和其他金融资产价格的上涨;二是价格水平全面的上涨,即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全面上涨,而非具体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或部分地区价格水平的上涨;三是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而非偶然、短期的价格上涨;四是看货币供应量是否过大。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上涨,但起因是货币供给过多,没有货币供给过多的物价上涨也不应属于通货膨胀。
按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和表现来看,一般把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和结构型三种类型。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如石油等成本的增加导致总供给减少,从而使产出减少,价格水平上升;结构型通货膨胀,生产要素不容易从落后部门、衰落部门、封闭部门向先进部门、兴起部门、开放部门转移,却要求在工资和价格等方面保持一致,导致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需求拉动因素主要来自对于粮食和肉禽等的消费需求,以及外汇占款、投资泡沫、资产泡沫所导致强劲货币需求;成本推动因素主要来自于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带动消费价格上涨,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促进物价水平总体走高;价格的结构性上涨主要是国内猪肉和粮食等价格上涨带动其他食品价格上涨,国际粮食价格普遍上涨,带动国内食品价格上涨。
2、CPI
CPI是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英文缩写,现行通称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旨在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所消费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调查内容根据全国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调查资料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确定,按用途划分为8个大类,262个基本分类,包括食品、烟酒、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
二、关系研究
(一)CPI与通货膨胀关系检验
Logit模型是重点研究解释因素对被解释因素的作用和影响。这里我们用logit模型来研究检验CPI对通货膨胀的作用和影响,是否是通货膨胀的一个科学指标。
在 Logit 模型中,通货膨胀 yt 作为被解释变量,取值为 0 或 1,即当通货膨胀发生时,yt 为 1,当通货膨胀不发生时,yt 为 0。假设 yt 表示解释事件的特征,Logit 模型采用一个以逻辑随机变量的累积分布函数为基础的函数形式来施加约束。 其中 xt 表示解释变量向量,β 表示要估计的系数向量,衡量期望值概率由于 xt 的变动而发生的变动,β大于 0 表明 xt 增加会引起相应概率的提高,负值表明情况相反。测定通货膨胀以我国实际经济的运行状况为依据,即:1981。1984 年,没有出现通货膨胀,取值为 0;1985~1989 年,通货膨胀比较严重,取值为 1;1990.1991 年没有出现通货膨胀, 取值为 0;1992~1996 年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取值为 1;1997~2002 年为通货紧缩时期,取值为 0;2003~2006 年新一轮通货膨胀压力出现,取值为 l。
Logit模型检验结果:CPI 的系数为 0.667541,大于 0,表明 CPI 增加,相应通货膨胀发生的概率会提高。例如,1992~1996 年,当年 CPI 增加,表明当年的通货膨胀发生的概率比较大, 实际上确实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1994 年 CPI 为 124.1,通货膨胀非常严重。检验结果表明,运用CPI的变动来衡量通货膨胀是合理的,这种衡量方法在我国是适用的。
(二)编制CPI指数的科学性
如何准确地度量通货膨胀这个复杂的宏观经济现象,客观的反映通货膨胀的变动,所选取的指标应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既能反映市场经济的现实活动,又符合国际一般惯例;二是有利于进行国际交流与比较;三是具有可操作性和时效性,能够满足短期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需要。CPI指数这一指标是符合这三个条件的。
首先它编制的方法是国际一般惯例,采用拉式链式公式计算,采用抽样调查方法进行价格采集,每年每一基本分类都有根据的设定权数,每月测算指数,每季度每年公布指数。
其次容易进行国际交流与比较。由于编制方法和制度都与国际是接轨的,所以在进行国际交流与比较时,都是有可比性的。各国指标数据横向纵向对比,进行深度分析研究。
最后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CPI编制每年都会根据时效性和操作性进行完善。如,权数五年一大调,一年一小调,2011年,又将住房估算租金列入CPI的计算指标中。
(三)公布CPI数据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
篇7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其理由是,通货膨胀概念的定义必须体现因与果关系的有机统一,通货膨胀的起因在货币供给过多,结果则表现在物价上涨,没有物价上涨的货币供给过多不属于通货膨胀,没有货币供给过多的物价上涨也不属于通货膨胀。
我们认为,这一定义欠科学。这是因为:
第一,货币贬值是一个具有多种意义解释的概念,用于概念定义之中明显失当。在经济学文献中,货币贬值含有三种意义解释。其一,货币贬值是指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众所周知,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与物价上涨属于同义语。若上述关于通货膨胀定义的“货币贬值”系指这一种意义解释,则与其后边的“物价上涨”相重复,在定义中语词重复使用显失规范性。其二,货币贬值是指本国货币对外汇价的下降。例如,原来100美元合375元人民币,今天100美元合823元人民币,这说明,人民币贬值了。如果上述关于通货膨胀定义中的“货币贬值”系指本国货币对外汇价的下降,那么,货币供给过多会否引起本国货币对外汇价的下降呢?从历史上看,在金本位货币制度时期一个国家货币供给过多(即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降低),由该国货币对外汇价必将下降。但是,自1973年实行浮动汇率以来,货币汇价如同商品价格一样,受供求关系的制约,汇价的升降,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影响货币供求关系的因素很多。显然,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本国货币供给过多对本国货币对外汇价下降的作用很微小。因此,通货膨胀定义中的“货币贬值”系指本国货币对外汇价的下降的意义解释,也是不适宜的。其三,货币贬值是指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若属此解,则适宜。但是,从概念的定义法则来讲,“货币贬值”这样一个在经济学上具有多种意义解释的语词用于其他概念(如通货膨胀)的定义之中,则失去了科学合理性,犯了定义用语歧义的逻辑错误。
第二,定义所反映的概念本体意义不正确。即使将上述关于通货膨胀概念定义中的货币贬值一语删去,即定义变为“流通中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据此定义去推论,则有通货膨胀是属于物价上涨的一种类型,其概念本体所反映的意义是商品价格,而非流通中的货币。然而,通货膨胀作为一种货币经济现象,其概念本体所反映的意义是流通中的货币增大(这里并非数量增多),至于流通货币增大有否引起物价上涨,那是流通货币增大的后果,而不是流通货币增大本身。可见,误将“物价上涨”作为通货膨胀的概念,导致了定义难以反映通货膨胀概念的本体意义。
第三,忽视了货币供给过多在导致物价上涨表现上的时滞性和模糊性。首先,引起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果物价没有引起上涨,无论货币供给量超过实际需要量的程度如何严重,也不是通货膨胀,那么,就有以下推论,货币供给严重过多但在价格管制下物价没有引起上涨,也就不是通货膨胀。这与国内外公认的隐蔽性通货膨胀岂不矛盾?所谓隐蔽性通货膨胀,并不是说不存在通货膨胀,而是承认存在通货膨胀,将其作为通货膨胀的一种存在形式,它只不过是货币供给过多在即期没有引起物价上涨而已。其次,如果将通货膨胀定义为“货币供给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那么,度量通货膨胀严重程度,就应该度量因货币供给过多所引起的物价上涨的程度。但是,在多种因素对物价上涨共同发生作用的条件下,每一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份额是较难划分的。再次,货币供给过多对物价上涨的作用具有显著的“时滞性”。如前所述,货币供给过多对物价上涨的作用部分在当期表现出来,部分在以后时期表现出来。根据有关资料表明,货币供给过多对物价上涨的“时滞”作用一般为1-2年。[1]然而,人们所考察的是否出现通货膨胀现象却都是以年为单位的。这样,如果将通货膨胀定义为货币供给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就会陷入两难选择之困境。从而,在具体实践运作中,使人们感到无所适从。
那么,应该如何对通货膨胀概念加以定义呢?笔者认为,通货膨胀概念应该定义为:在信用货币(包括纸币和电子货币)流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而使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的货币经济现象。这一定义,包含以下5层意思:
其一,通货膨胀以流通中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为反映载体。这就是说,通货膨胀要通过流通中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程度来反映,只有流通中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才有可能(但不必定)产生通货膨胀;如果流通中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没有下降,则必定没有产生通货膨胀。
其二,通货膨胀是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时所出现的一种货币经济现象。这就是说,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经济现象,并且是一种在信用货币流通中所特有的货币经济现象,在金币流通(即不存在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同时,这一种货币经济现象,是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时才产生的。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市场上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是由商品价格总额(这里的商品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和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决定的,而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又是商品形态的变换速度的表现形式。信用货币是国家利用权力强制流通的货币名称或符号,其本身没有价值。单位信用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在其进入流通前就由国家强制规定。在信用货币进入流通领域后,单位信用货币实际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则随流通中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和同名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而发生变化。只有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才有可能发生通货膨胀;若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没有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则没有发生通货膨胀。
其三,通货膨胀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过多而使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的一种货币经济现象。在现实货币经济生活中,一方面,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和同名货币流通速度都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与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之间的量比关系也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流通中货币量既可能过多也可能偏少。另一方面,单位货币名义上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是由国家强制确定的,而单位货币实际上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既受国家强制调整比例(币制改革)影响,更受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与它所代表的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之间的量比关系影响。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没有过多的情形下,因国家调整比例(币制改革)而使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不是通货膨胀;只有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过多而使单位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才是通货膨胀。
其四,通货膨胀是导致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其本身并非物价上涨,也不必定引起物价上涨。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一语中,关键是“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正确把握其决定规律是深刻认识通货膨胀概念内涵的关键之关键。众所周知,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决定于待实现的商品和劳务价格总额、同名货币流通速度。在这里,“待实现”这三个字非常重要,它起到根本性的作用。以往人们将通货膨胀等同于物价上涨,其根本性原因则在于忽视了“待实现”。因此,“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而使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中的“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是相对于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与由“待实现的商品和劳务价格总额、同名货币流通速度”所决定的金币需要量的量比关系而言的,它并非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过多,从而使单位货币实际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亦即货币价值下降)。因而,就会有力地推动着商品和劳务价格上涨(因为商品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这一经济逻辑关系也可表述为:流通中货币量过多货币价值下降(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商品和劳务价格上涨。但是,引起商品和劳务价格变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单位货币实际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变化外,还有商品价值变化、经济周期变化、原材料供求关系变化、工资水平变化、商品和劳务供求关系变化、价格政策变化、资源稀缺程度变化,等等。物价上涨是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位货币实际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必将会推动物价水平上涨,但并不必定引起物价上涨。
其五,通货膨胀是运动变化的。通货膨胀作为一种货币经济现象,具有产生、成长、衰退、消亡的运动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上,对物价上涨所起的作用力是不一样的。
笔者之所以将通货膨胀概念作出上述定义,是因为基于下面5条理由:
首先,它符合马克思的货币流通理论。马克思在提示纸币流通规律时指出:“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只能从纸币是金的代表这种关系中产生。这一规律简单说来就是: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数量。”这就是说,一个国家的纸币发行限度是能够流通的同名的金币量。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在这里所讲的纸币发行,并非现行经济学文献中所讲的“货币发行是发行银行向流通界投放的货币数量超过从流通界回笼到发行库的货币数量”,而是为象征地代表能够流通的同名的金币总价值量而进行的纸币发行,其发行量既包括流通中纸币的增量,也包括原有的流通纸币量。将通货膨胀定义为“在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而使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的货币经济现象”,是与上述马克思关于纸币流通规律理论总体上相吻合的。
其次,可以正确反映通货膨胀概念的本体意义。从词义上解释,通货膨胀中的通货为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膨胀为物体增大。因此,通货膨胀可以直解为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增大。而同一个物体膨胀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同一物体的体积增大;二是同一物体的体积增大以后其内含物质的密度下降。只有同时具备这两大特征的物体增大才是物体膨胀。从这一意义上看,“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反映了通货(即市场上流通的货币)的“体积”相对增大,而“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则反映了通货的“体积”相对增大后其内含“物质”的密度下降。显然,现在的定义,能够更正确地反映通货膨胀概念的本体意义。
篇8
一、引言
通货膨胀最初是指流通中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而在现代经济学中则指整体物价水平持续性普遍上升。可见,通货膨胀概念的定义必须体现因果关系的有机统一,通货膨胀的起因在于货币供给过多,结果则表现为物价上涨,没有物价上涨的货币供给过多不属于通货膨胀,没有货币供给过多的物价上涨也不属于通货膨胀。另外,通货膨胀一般指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而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价格上涨并不是通货膨胀,尽管金融资产价格上涨常常和通货膨胀相伴出现。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2008年2、3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均突破8%,涨幅创12年来新高,使我国的通胀压力越来越大。同时,次债危机的冲击使得美国货币短缺现象严重,美联储不得不在通胀高企的环境下多次大幅降息,进一步加大了全球通胀压力。无论是国内物价指数连创新高,还是国际大宗商品再度走强,都在传递着同样的信息,即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正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规避通货膨胀的压力,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就成了投资者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通货膨胀与股市关系的理论研究
正如弗里德曼所言,通货膨胀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货币现象。通货膨胀作为经济领域中的重要系统性风险,其变动会影响到整个金融市场价格的变化。所以,通货膨胀是影响证券市场以及股票价格的一个重要经济因素。而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比较复杂,它既有刺激证券市场的作用,又有压抑证券市场的功效。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里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将会保持在温和与偏高的水平上。所以,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
迄今为止,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有关通货膨胀与证券市场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的问题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并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获得理论界的普遍认同。
著名经济学家费雪(Fisher)1930年首先提出,资产的名义收益率与通货膨胀呈正相关关系,而实际收益率与物价指数无关。金融理论家丹辛(Danthine) 和唐纳森(Donaldson)通过区分货币部门和实际产出引起的通货膨胀,论证了股票能够在前一种情况下成为有效的保值品,后一种情况下则不能。古德哈特(Goodhart)也认为,因为股票是对实物或实际的资产的要求权,所以股票名义回报应该跟通货膨胀同向共变。这一观点目前依然可在一些国家找到佐证。例如:印度股市自2002年10月以来孟买证交所敏感30指数(Sensex30)由2949点上涨至15000点,其通货膨胀率也达到7%,俄罗斯2006年CPI上升8%,其股市也随之上涨了7倍,日本股市的日经平均指数自其1989年历史最高点38915点下跌以来,经历了十多年的漫漫熊途,目前仍然在16000点徘徊,而日本经济也一直处于通货紧缩状态。
与此相反,又有许多经济学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股票实际收益与通货膨胀更经常表现为负相关。如博迪(Bodie)、纳尔逊(Nelson)、法玛(Fama)、林特纳(Lintner)、施沃特(Schwert)等对1970年代美国大通胀下股市的表现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整体上“无论对于不可预见的高通胀还是可预见的高通胀,股票都是一种回报不良的投资产品。”萨默斯(Summers)、柯恩(Cohn)等人的研究也证实了实际股权回报和通货膨胀的反向共变关系。莫迪格利安尼(Modigliani)与柯恩在1979年的分析中认为投资者在给公司资产估值时,会因通货膨胀幻觉而导致错误的估值。该理论表明:一旦全球性高通胀成为事实,股票应该是被回避的一种投资产品,尤其是在通胀突破原有的周期上限加速上升时。
另外,司派若(Spyrou)2004年在对发展中国家的新兴股票市场实证分析中还发现,与大多数的发达股票市场不同,新兴股票市场收益与通货膨胀的负相关关系并不显著,有些地区甚至显示为正相关。新兴市场较成熟市场对于通胀上升有着更大的承受力,这可能是因为新兴市场的有效性还较差,因此短期通胀对新兴市场的杀伤力不大,但是一旦这种通胀长期化或者演变为恶性通胀,新兴市场的下跌往往要超过成熟市场的调整幅度。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证券市场发展较晚,从1990年上海证交所成立至今不过18年的历史,因而对我国股票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相关性进行深入研究的学者也较少。较早的实证研究如靳云汇在1998年对我国股票价格和通货膨胀的分析,他认为二者是负相关,赵兴球在1999年进一步指出中国股票收益与通货膨胀呈显著的负相关,产出与股票收益正相关,但控制了产出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之后,股票收益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消失。刘金全、王风云、刚猛、陈金贤(2004)等学者研究的结果也支持了假设理论或通货膨胀幻觉理论。
三、通货膨胀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由于我国国情和证券市场的特殊性,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尤其是个股的影响,是不太确定的,有时甚至会同时产生相反方向的影响。
(1)1990年至1992年,宏观经济发展处于通货膨胀初期,上海和深圳股市出现两涨行情(沪市最高至1558点),通货膨胀与股市行情同向运行即呈正相关。
(2)1993年至1994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处于高通胀阶段,上海和深圳股市行情呈下降趋势,1994年7月,沪市跌至325点,通货膨胀与股市行情反向运行即呈负相关。
(3)1994年至1996年初,宏观经济发展处于通货膨胀的下滑阶段,上海和深圳股市也处于反弹后的下滑之中,通货膨胀与股市行情同向运行即呈正相关。
(4)1996年至1999年,宏观经济发展处于通胀连续下滑探底的阶段,出现通货紧缩态势,上海和深圳股市开始连续高涨(沪市创出1756点历史新高),通货膨胀与股市行情反向运行即呈负相关。
(5)2000年至2001年6月,宏观经济发展处于通胀的底部回升阶段,通货紧缩开始出现,上海和深圳股市又出现了一轮屡创新高的暴涨行情(沪市创出2245点历史新高),通货膨胀与股市周期同向运行即呈正相关。
(6)2001年7月至2006年9月,宏观经济发展仍处于通货膨胀底部回升阶段,通货紧缩问题突出,同期上海和深圳股市大幅下跌,通胀率与股市行情反向运行即呈负相关。
(7)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宏观经济发展处于通货膨胀逐步上升阶段,通胀问题日益明显,同期上海和深圳股市大幅上升,通胀率与股市行情同向运行即呈正相关。
(8)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宏观经济发展处于高通货膨胀阶段,同期上海和深圳股市大幅回落,通胀率与股市行情反向运行即负相关。
对我国通货膨胀与股市收益率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仍然属于新兴市场,由于股市发展不太规范且供给弹性较小,居民的购买力相对强大,个人投资者的行为优势可以决定股票的走势,并且对相对温和的货币政策并不敏感,但过高的通胀率会导致过紧的货币政策,进而出现资金溢出,因此,在股票实际收益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上与西方大多数的发达市场是有所不同的,二者之间并没有完全对应的走势:在通胀水平较高时,股市实际收益率与通胀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而在通胀水平温和时,股市实际收益率与通胀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
四、通胀上升阶段的证券投资策略
投资者应该充分意识到通货膨胀所衍生的投资机会,以规避通货膨胀的压力,实现资本的保值与增值。无论在美国还是日本,股票都是最能抵御通货膨胀的工具。1980―2004年,美国股市股票的名义收益率为13.53%,扣除通货膨胀实际收益率为9.47%;债券名义收益率为9.57%,扣除通货膨胀实际收益率为5.66%,股票随着美国实业经济的增长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美国、日本等国在通货膨胀年代的成功经验很值得我国借鉴。所以,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通货膨胀,把握好通货膨胀带来的股市投资机会。
1.高度重视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一要密切关注国家出台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根据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把握股市的投资机会。二要密切关注整体物价水平的变动,分析商品价格变化对上市公司生产成本的影响,从而准确把握股票价格的变化趋势。三要重点关注上游大宗商品和下游受益于消费需求增强的行业,较为准确的分析其内在联系。四要关注成本控制能力较强的行业和公司的股票,尤其是劳动力成本控制,注意规避非必需消费品中自身定价能力较弱的消费品企业的股票市场。
2.充分把握不同阶段的投资机遇。一是准确判断通货膨胀的性质,温和的通涨有利于企业盈利并推动股价上涨,而恶性的通涨使得货币的购买力大幅度下降,不利于股市向上发展。二是分析不同通胀阶段的预期,在通胀最初阶段,投资者对于未来的通涨发展没有正确的预期,股价具有较大上涨空间,随着通涨的加剧,投资者不断修正预期,而股价的上涨空间迅速缩减。
3.正确选择投资品种。第一类是初加工产品原料和具有垄断地位饿股票。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以及维持在高位可能会持续更长,如农业、林业板块,而拥有垄断资源的公司有较强的价格操纵能力,这类股票比较明显地集中在有色金属、能源板块等。第二类是以粮食为带动的相关板块。通货膨胀发生时,首先上涨的就是粮食价格,因此,粮食价格会维持在相对高位水平,而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产企业将从中受惠,比如化肥行业和农药行业等。所以,要高度关注农业收益板块中的投资机会,包括农业种植和技术、化肥农药和农机等。第三类是公用事业类股票,如水电煤气和公共交通等。在通货膨胀下,公用事业的价格会逐步提高,能够导致这些板块的个股有相应的表现。第四类是日用商品流通零售类板块。通胀预期与消费者的抢购会带动商品流通零售业业绩的增长,其股票市场则显现出稳定而持续的增长态势。
参考文献:
[1]武幼辉.通胀上行股市受益[N].证券时报,2007-06-19.
[2]刘自敏.我国历次通货膨胀的比较分析[J].董事会,2008,(1).
[3]靳云汇等.中国股票市场与国民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1998,(3).
[4]刘金全等.资产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关联性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1).
[5]Irving Fisher.The Theory of Interest [M].New York:Mcmillan,1930.
[6]Spyrou.Are Stocks a Good Hedge against Inflation? [J].Evidence from Emerging Markets,2004.
Study on Securities Investment Strategy under Inflation
NIE Feng
篇9
在早期的经济学中,预期一词使用的并不是很频繁,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谈到预期,更多的是一种预测的概念,同时也并未涉及到经济人的理性与非理性、完全理性与有限理性,但是经济学家已经开始重视了对未来判断的重要性已经预期在经济中产生的影响。
所谓“预期”是指经济活动者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对同当前决策决策有关的经济变量(如价格、利率、例如按或收入等)在未来的变动方向和变动幅度经行的预测。 预期是宏观经济学的范畴之一,在经济学中,预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预期是指生产者与消费者等经济主体在做出行动决策之前对未来经济形式的估计判断;狭义预期是指大众对商品价格趋势的预测。
在西方经济研究中,瑞典学派的创始人魏克赛尔最早提出了预期概念,他在阐述“累积过程”中指出,利率变动对价格的影响并非仅限于当前,在一个时期,这种影响是累积的,如果利率水平的降低(或上涨),若在持续足够长的时间,将使一切货物与劳务的价格不断地上涨(或下降)。 因此,一个比较微小的起因也许对经济会引起一个很大的波动。价格上涨的预期成为生产者生产计划的依据,同时,预期也成为影响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
首次把预期作为重要因素予以注意的是应数凯恩斯。他认为预期与经济变量的联系的不明确,归结为心里现象。在《货币改革论》中,凯恩斯萌发了预期的基本思想,主要是对于汇率预期、价格预期(通货膨胀预期)和利润预期的阐述。 如果人们预期价格下跌的趋势,就不会冒险去做投资,企业主将畏首畏尾,不敢从事与货币事先支出而事后收回的长期垫支活动。在文中,凯恩斯重视了预期的研究但未形成系统的预期理论。
关于预期与不确定性的分析,是凯恩斯在《就业、利息、货币通论》的主要贡献之一,也是凯恩斯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他认为预期是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导致经济波动的决定性因素。凯恩斯的预期思想为国家干预奠定了基础,由于存在引起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心里规律的作用,要增加有效需求,就需要国家的干预,实行宏观经济政策。
美国经济学家约翰•穆斯(Jhon•Muth)将预期归结为三种类型,(1)静态预期。静态预期以舒尔茨、里西和丁伯根提出的“蛛网理论”为典型理论。蛛网理论主要是考察价格波动下一周期供给量的影响以及产生的均衡的变化(2)外推性预期。1941年经济学家梅茨勒(L.Metzer)引入了外推型模型发展了静态预期。。式中a为人们预期的价格变动趋势,它的大小与预测者的心里有关。(3)适应性预期。1956年,经济学家菲利普•卡根(Ca gen)提出了适应性预期理论。其数学表达式:其中,分别为第t期和第t-1期的适应性预期价格,为适应性系数(0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理性预期被提出之前的很长时间,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希克斯教授(J.R.Hicks)在其1946年出版的名著《价值与资本》中,不仅系统论述勒价格预期的问题,而且创造了“预期弹性”这一概念。希克斯在《凯恩斯经济学的危机》中,他提出了两个价格体系的分析,一是在固定价格市场中,价格有生产者规定,存货归专门厂商拥有,不存在中间商,实际存货数量和均衡存货水平经常不能均衡。二是在弹性价格市场中,价格取决与供求关系,存在者中间商,中间商的行动受预期的影响,实际存货数量与合意存货数量往往达到均衡的水平。
现今经济学对预期的利用更是无孔不入。微观方面,从商品价格到期货,宏观方面,从货币政策干预到财政政策的实施,对于经济学理论,预期显得是如此的重要。没有对预期的解释,经济理论就不能对一个将来估计在内的世界中的宏观经济现象的理解作出贡献。
在现代经济中能游刃有余的经济学家、投资者,都是把预期作为自己的“看家之术”。按照索罗斯的话讲“预期的成功主要是你对人性的理解,对于一个国家而取决于对民族的理解”。 纵观当今社会,“金砖四国”经济发展发展速度超过了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的预期,日本经济一季度增5.0% 超出多数经济学家预期,台湾全民疯抢人民币预期年内一定升值,预期似乎不是显得那么理性,本文基于对预期理论的相关理论,探讨预期与通货膨胀的相互影响,最后分析预期理论在我国经济的实践研究,最后得出相关结论。
二、预期与通货膨胀
1.预期与通胀中的关系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 指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是不同的经济范畴,但两者又有一定的联系,通货膨胀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物价上涨。从上文分析的预期与商品价格形成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预期与价格之间的相互影响,而且,通货膨胀也是影响一国经济发展挥之不去的因素。从而预期与通货膨胀的联系也就变得更加突显。
从外推型预期与适应性预期的公式可得出变形,同时我们把t期的预期价格换成 表示预期的t期的通货膨胀率。
(1)
(2)
我们可以看出,在外推型预期中,通货膨胀的产生是基于前期的实际价格,在适应性预期的,通货膨胀的产生是更多的基于前期的预期心里价格,我们可以试想,在上期的实际价格形成中,预期肯定产生了影响,在预期影响完成之后上期实际价格形成,本期的预期通胀率又基于此产生,从中产生的系统性影响可能要比适应性预期要强。
同理,在适应性预期中,通货膨胀率的产生是基于前期的预期价格,对于心里因素的考虑可能更加全面,从而予以修正之后,产生的本期预期可能会更加准确。在预期理论加入“预期的自我实现”之后,笔者认为这种适应性预期的效果可能更加明显。人们在上期价格预期中假设存在经济过热的偶然因素,那么人们会认为价格即将上涨,通胀产生
2.预期与反通胀政策的关系
凯恩斯把预期理论引入了经济的分析,三大心里因素的作用,引起市场的失灵,凯恩斯主张用政府的宏观调控去实现充分就业,结合菲利普斯曲线,就业与通货膨胀的相关性,任何解决通货膨胀的政策都会使经济陷入衰退。随着二十世纪70年代滞涨的产生,把凯恩斯理论推入深渊,理性预期理论为治理通货膨胀指明了道路。
假设,经济处于图中C点,政府欲采取反通胀的措施,总需求曲线从AD2移至AD1,与AS2交于B点。价格由PC降到PB,产出由YA至YB。
理性预期引入分析反通胀政策时,当政府实施反通胀政策时,总需求曲线左移到AD1。假定物价水平和工资可以灵活调整,同时人们预期的政府政策,总供给曲线迅速移至AS1,此时价格下降,产出并没有减少。
此时可以看出,预期在一国政策实施时也是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为了让人们产生一个良性的预期,政府的可信性是提高反通胀的必备条件。
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产生了预期反自我实现,犹如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产生时,金融投资者可能认为遇到经济危机,泰铢势必下降,但是也会预见到只要自己不撤资,这个危机就不会发生,预期的自我实现就会保证经济的稳态。但是在预期中涉及到博弈论的存在,预期的结果可能有会有所不同。预期的反自我实现也包括,在运作金融资本时,每一个人都认为存在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潜能,但是当存在了各自博弈的不信任时,都为了保护各自资本利益,都不愿去做坚守的最后一人,那么这个经济就会陷入新一轮的衰退的周期。
3.通货膨胀预期
菲利普斯给出了失业与通胀的关系的曲线,同时也使西方政府以解决失业而采取通货膨胀时,给未来经济发展制造了隐患。弗里德曼利用预期理论对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了反驳,指出预期通货膨胀的后果。弗里德曼指出,减少失业的唯一途径是通过未预期的通货膨胀。
通胀预期是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见,通货膨胀则是对通胀预期的实现。通胀预期与通货膨胀是一虚一实,过分的通胀预期将导致实施过度应对通货膨胀的措施,从而加剧通货膨胀。去年的金融危机,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作用力,以及金融杠杆的放大效应。
现今,通涨预期过度,会对经济产生许多潜在影响。首先,通胀预期会冲击资本市场。我国向来银行存款数额较大,社会资本充足。一旦产生通胀预期,纸币必然继续贬值,社会资本会更多流向资本市场,引起股市、房市的过热,资本市场热火朝天。中国现今经济处于结构调整的阶段,经济结构存在较大隐患,适逢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如果加之中国资本市场的混乱,后果将是难以估计的。其次,通胀预期会引起更严重的通胀。在通胀的产生初期,物价上升,如果进入了通胀预期的循环,在加之经济调整的影响,无疑会加大人们的心里对通胀的预期,形成“预期通胀”。
三、总结与反思
从预期引入到西方经济学,一路经历了简单预期、外推型预期、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预期出现在了经济学各种问题的解释中,本文是侧重与根据预期理论的形成,探讨了预期与商品价格的形成,从各自预期理论模型公式出发,指出在商品的价格的形成,预期在商品价格的形成中,不只是一种心里因素,也应该更多的考虑到预期主体的分析。企业作为一个组织,作为预期主体,预期的过程远比个人预期复杂。
简单预期、外推型预期、适应型预期在解释商品价格形成中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缺失,但是从自身的公式变形中,也能突出心里因素在价格中的影响。理性预期,是一个在经济学派间进行交流的工具,各自利用本身理论基础去解释市场与政府双方,干预是否合理。从预期理论,在中国现今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市场不在是一个首要考虑的因素,货币是可以升值,但是不能让人们产生升值的预期,否则这个预期将会不断的持续下去。
笔者从心里预期的系统性影响的角度指出了适应性预期与外推型预期的主要差别。在政府实施反通胀策略时,应结合理性预期理论宗旨,较好的途径是突显政府的反通胀信心。回到现实,面对中国现今存在的较强的通货膨胀的预期,这种预期的影响对与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是非常不利的,在中国这个不同于别过的经济结构,预期经济结构的考虑应该更多的放到模型中去研究。
心里因素以及对政府执政能力的信任,在预期理论中的考量已经提到了更高的程度,如同面对本世纪的金融危机时,总理在美国白宫对投行CEO们说的,在这个时候你们的信心比黄金还重要。
参考文献:
[1] 唐华鑫: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全球经济问题研究
[2]马光求:《理性理论与预期理论的演进》,《商业研究》,2004年第19期
[3] 穆争社 高觉民:《西方预期理论的发展及其启示》,《陕西经贸学报》,2002年第15卷第4期。第22-28页
篇10
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呈现出三个特点:物价全面上涨、发生在资产泡沫以后和食品粮食类涨幅尤为明显。物价的全面上涨和本轮通胀发生在资产泡沫以后表明仅靠资本市场已不足以充当流动性的“蓄水池”,过剩的流动性已经向实体经济蔓延。而食品价格突出的涨幅则反映了农业仍是国民经济中脆弱的一环。具体而言,本轮通货膨胀的原因有:
1.次贷危机以来我国的4万亿投资经济刺激计划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借贷。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我国的4万亿投资和地方政府10万亿贷款是最近一轮通胀的重要推手,导致了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增长。国家2年4万亿元刺激经济方案的出台后,各地方政府纷纷通过地方融资平台和银行借贷上马项目,贷款数额过大过快。 应该说在次贷危机带来的我国经济下滑的形势下,4万亿投资对就业、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过大过快的流动性注入为长期的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泡沫的产生埋下了种子。
2.美国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和我国的利率汇率非市场化决定体制。在我国现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长期以来被人为低估的人民币和人口红利为中国创造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中国也因出口加工贸易经济发展速度显著提高。然而出口创汇的外汇在卖给央行的同时,央行不得不发行更多的人民币,这就对我国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造成了威胁,同时造成基础货币的超发。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其货币不断贬值。尤其是在美国陷入经济危机时美采取的量化宽松的情况下,市场对美元长期走弱预期有所增强。每一轮的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不仅使得我国巨额外汇储备面临缩水的风险,而且使得增发的美元成为热钱向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涌入,从而推动物价上涨,催生了资产泡沫。
3.长期以来重出口轻进口的外贸政策。受重出口轻进口的外贸思想的影响,我国长期将出口创汇(主要是美元)作为我国外贸的主要目标。该政策在改革开放初期对于缓解我国外汇储备严重不足的问题显得十分重要。但是在进入21世纪以后,受传统的出口创汇思想影响,我国的外汇储备大幅增加,截止到2011年6月已达到31974.91亿美元的历史高位。巨额的外汇储备不但增加了我国外汇储备资产安全的风险,同时也造成大量基础货币的被迫发行。
4.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脆弱现状。自建国以来,受重视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政策影响,我国政府在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一直严重不足。虽然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农业的薄弱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根本的解决。此外,受市场经济自动调节所具有的滞后性影响,农业行业生产周期波动十分剧烈,使得社会对农业的投资不足。政府和社会对农业的较少投资是造成农业脆弱的重要因素,而脆弱的农业使得农产品在通胀中总是扮演涨价“领跑者”的角色。
二、解决方法和措施
1.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虽然目前M0同比增速然在高位运行,但从目前的M1和M2指标来看本轮通货膨胀已经得到了初步遏制。考虑到货币政策的时滞和当前国际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预计未来一段时期稳健性货币政策会对物价产生更大的向下压力,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不动摇对经济发展和控制通胀非常重要。央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如发行央票)和存款准备金率手段控制市场上的流动性。同时,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适用利率手段,改善国内负利率状况,调节货币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平衡现象。
2.加快汇率和利率市场化形成体制改革。由于当前我国实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大量增加的外汇储备造成了人民币基础货币的被迫发行。通过形成由市场主导的汇率市场,人民币适当升值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巨额贸易顺差和由此带来的货币超发现象。同时我国当前仍然实行的利率管制政策,银行融资成本过低容易催生投资过热的现象。如果利率能够实现市场化,资本的借贷成本将不再低廉,实际生活中的负利率将不再出现,投资过热的问题将得到遏制。
3.加强在三农上的扶植力度,降低物流成本。从历次通货膨胀不难看出,食品价格上涨是我国通胀的首要因素。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在农业上投入严重不足,农业产业化程度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国内还广泛存在。同时,国家在农业财政补贴上仍然不足,由于补贴收入常常不足以抵消农药、化肥、塑料薄膜价格的上涨,农民在农业生产上的积极性不高。国家应该进一步加大政策和财政上的扶植力度,加快农村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从而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农业产业周期起伏大的问题。并且我们还注意到我国物流成本过高,流通环节导致的产品价格上涨十分明显。要解决这个问题,必先解决我国当前公路收费线路过长和收费过高的问题和油价的问题。
4.转变原有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抑制投资过热。在本轮4万亿投资中大部分仍然是“铁公基”项目,这在短期来说的确是解决了经济发展和就业的问题,然而从长期来看却是丧失了经济转型的大好时机。如果经济不实现增长模式转型,不仅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持续,而且投资的技术门槛过低,粗放型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仍将广泛存在,投资过热问题也将愈演愈烈。要想实现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国家必须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财政税收政策、货币政策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苏剑.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特点、成因及对策.经济学动态,2011,(01).
篇11
(一)通货膨胀概念
通货膨胀,简称通胀或是通膨,意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某一时期内,连续性地以相当的幅度上涨的状态。与货币贬值不同,整体通货膨胀为特定经济体内之货币价值的下降,而货币贬值为货币在经济体间之相对价值的降低。
主流经济学家对于通货膨胀起因的看法可大略分为两派,“货币主义者”相信货币是通胀率数值最主要的影响,“凯恩斯主义者”相信货币、利率和产出间的相互作用才是最主要的影响,凯恩斯主义者也倾向除了一般标准消费性商品物价通胀外再另附上生产性商品通胀。
(二)通胀预期的概述
预期当然是植根于客观经济运行的一种主观心理活动,但这种心理活动对于实际经济运行会产生重要影响,这是因为预期引导着经济行为。
通胀预期:通货膨胀预期指的是经济主体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对与其决策有关的未来通货膨胀率的一种推断。衡量通货膨胀预期强度的数量指标是预期通胀率。一般认为.预期通胀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实际通胀率的高低。同时还受政府和货币当局的公信力、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情况、当局向公众传播相关信息的效能、信息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分布状况、不同经济主体对信息的处理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三)预期对实际通胀的影响
通胀预期与实际通胀有区别。通胀预期可以在没有实际通胀的时候长期存在,而且不一定导致实际通胀。通胀预期是公众对未来通胀的预测,但预测不等于现实。通胀预期与实际通货膨胀虽然是两回事,可是二者又有密切联系。主要表现为:通胀预期通过影响货币供求,导致货币供给超过经济正常增长所需要的数量,从而为实际通胀创造了条件。
具体来看,通胀预期导致通胀最终实现的传导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价格的非理性上涨会导致价格信息紊乱,从而破坏价值规律的调节机制,造成资源配置失调,经济效率降低并使经济陷于不稳定状态。二是当通货膨胀率快速上升时,实际利率会下降,公众会降低当前储蓄并增加消费,结果是通胀水平因面临需求冲击而进一步提高。三是企业也会预期实际利率下降,从而增加企业投资,导致总需求增加;另一方面,面对更高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企业会提高出厂价格,进而导致更大的价格压力。而企业的提价行为还可能刺激中间产品与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CPI向PPI逆向传递。四是当通胀预期形成后,会导致投资者进行资产结构的调整,进而有可能推高资产价格,促使通胀预期自我实现。
二、当前中国通胀现状影响及其原因
(一)中国通胀现状
CPI作为衡量通胀率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可已从2010年个月的CPI数据中对中国目前的通胀现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010下半年开始中国的CPI官方数据,一直在较高位运行,基本上都在3.5%以上,超过了3%的警戒线。在11月份甚至达到了5.1%。其中食品价格涨幅较大。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其中,城市上涨3.2%,农村上涨3.6%。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5%,12月份上涨5.9%,环比上涨0.7%。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6%,12月份上涨9.6%,环比上涨1.1%。许多的人都对中国较高的物价表使出了不满。
(二)中国较高通胀产生的影响
中国国内通胀态势将对全球经济产生重要影响随着中国调控经济,央行为了应对通胀提高利率等措施将相应提高其厂家获取资本的成本,因此其出口的廉价商品可能开始涨价,这意味着低价中国产品帮助维持全球制成品价格稳定的时代即将结束。可是真正令经济学家担忧的却是,中国国内突然出现的通货膨胀,甚至有可能波及到海外对他国。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较高通胀也会对国内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通货膨胀对储蓄者或持有现金者也是不利的。在物价水平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人们储存在银行的存款和持有的现金都等于在不断地贬值,它的实际价值或购买力都在不断地下降。因此,理性的人们会努力地寻找其它的投资渠道,将多余的空闲资金用于投资,以保证所持资金可以保值增值。
(三)当前中国较高通胀产生的主要原因
1、供给扰动与通胀
(1)自然灾害频发导致的物价上涨。自2008年以来,受极端气候和地质活动影响,国内自然灾害事件频繁发生,这既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破坏,又给国内物价稳定造成极大困难。
(2)国际卡特尔的出口提价与供给扰动。众所周知,在中国的进口贸易方面,国外贸易商在矿产品和农产品领域拥有较强的定价权。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某些矿产资源的需求迅速扩张,国际卡特尔在对华出口上也在不断提价,这一方面导致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利益损失,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国内物价水平的上涨。
(3)劳动力成本的温和上升。除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之外,东部沿海地区的基层工人也有涨薪的要求与呼声。某些学者开始担忧,国内已经蔓延的“涨薪潮”如果形成“工资一成本一物价”的价格螺旋,就会对我国经济构成严重的通货膨胀风险。
2、通胀的需求冲击
导致通货膨胀的需求冲击,是指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的相对移动,也就是在总供给基本稳定时的总需求扩张。值得注意的是,宏观经济学当中的“总需求”既包括民间投资、政府支出,又包括出口与居民消费等。因经济体制差异及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与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相比,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需求扰动因素又具有其独特性:流动性过剩、政府支出、出口需求等。
三、政府如何运用预期管理实现对通胀的调控
(一)通过通胀预期管理对通胀进行短期调控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的预期值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高的通货膨胀预期值或高的预期不确定性都会推动通货膨胀向更高的层面发展.因而防止通货膨胀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有效控制通货膨胀预期。短期内,我们必须加强通胀预期管理,防范通胀恐慌的形成。2010年3月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重申了“管理好通胀预期”,可见,对于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不容忽视。对于目前通货膨胀的管理,在短期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政策宣传舆论引导控制非理性预期。加强舆论引导,避免由非理性通胀预期引发“羊群效应”。通过舆论放大了的所谓通胀预期是导致通胀压力增大的重要因素。炒作通胀预期往往比通胀本身更具有杀伤力,媒体过度渲染通胀预期从而妖魔化通胀是不可取的。通货膨胀预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通货膨胀,为避免居民因为通胀预期而采取的抢购、囤积行为对经济造成影响,进而推动物价的实质性上升,我们应该加强政策宣传力度,解释政策实施意图,适时给出政策信号,使居民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以及政府工作目的有正确的认识,避免大家产生非理性的判断以及由这种判断采取的不理智经济行为。
2、传递政府将有力防控通货膨胀的信号。我国政府在公众中的可信度相对较高,因此政府应传递其已经知晓公众通货膨胀预期的信号。并向公众传达坚定的信心,即未来可能出现的通胀是温和的、可控的,政府有意愿并且完全有能力应对并坚决制止恶性通胀,有能力保障大众的生活得到保障不受通胀的影响,以削弱通胀预期。
从近期决策层释放出的信息来看,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仍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决策层向公众传递出保持政策连续性的信号,表明我国政府在应对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冲击所采取的政策是及时、正确而有效的,短期内政府不会退出战略机制的实施。
决策层需要向公众传递这样的信息:短期内的宏观调控政策包含着长期内政府的政策措施和方向,在通过投资拉动实现“保8”目标所建立的信心基础之上,稳定和巩固外部需求,提示产能过剩行业的风险,在产出缺口收窄的过程中,强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积极进行财政和税收改革,进一步推进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作用发挥机制的建设,加强包括农村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力度,探索并建立促进消费内需增长的长效机制。与此同时,加大科学技术和企业创新发展的投资,寻求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通过调控手段和市场的力量将全社会资金引到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财富累积的方向上,更加重视经济增长中就业率的提高。
正如所有公共政策一样,货币政策同样可从公众理解和支持中获得成效。通过对政策目标的缘由以及措施合理性的清晰解释,央行就是要赢得公众支持他们想要达到的目标。只要合适的沟通能够成功,那央行就可以着手对符合政策结果的预期和影响表现作出合适的设计了。
3、增强CPI数据对公众通胀预期的引导。目前官方数据与实际情况的差距是存在的,因此改善数据指标的反应能力对于减少公众的疑问增加公众对政府信任显得非常必要。政府应适当调整部分商品在CPI中的权重,使其更好地反映实际情况,并将CPI数据准确真实的向公众传递。利用人民银行各分支行构建全国网络的CPI统计指标体体系,做好通货膨胀实时报告。并通过经济学家和统计专家构建相应的预测模型.对其他经济变量进行相关的通货膨胀预测定量分析。及时以出版新闻物和召开新闻会议等形式告知公众。提高CPI信息的时效性和透明度。
4、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弱化其对通胀预期的恐慌。通货膨胀最直接的影响是货币购买力下降导致的居民消费能力的下降.这也是公众关注通货膨胀进而通过对周围经济环境的观察形成预期的根本原因。因此,增强公众抵御通货膨胀的信心.弱化通胀预期的恐慌最有效的途径是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提高居民收入,降低税负。首先,居民的收入要与经济的增长同步。做到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提高工资.以保持劳动力在分配中占重要的比重;其次,要根据物价的增长、CPI的增长来调整工资。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最后,降低居民税负,通过上调个税起征点对个人所得税税级距和级次的调整以增加工薪阶层的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居民后顾之忧,使居民增加消费能力。当前我国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大多数居民的消费相对谨慎和保守。
(二)以央行为中心建立长期的通胀预期管理体制
管理通胀预期虽然已经引起以央行为中心的国家宏观调控部门的重视,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专门的通胀预期管理体系,也缺乏针对通胀预期的专项调查制度。为了更好地管理通胀预期,我国央行需要借鉴国际经验,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通胀预期管理长效机制。
1、建立通胀预期专项调查制度。管理通胀预期需要有一个比较真实有效的通胀测量标准,并以此来监测和评估通胀预期,随时把握通胀预期的变化情况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每季度从全国58个城市中选择464个储蓄营业网点,在每个网点随机抽取50名储户作为调查对象,总调查问卷数约23200份。调查中关于物价判断与预期的问题是“你对近期市场物价趋势的看法”和“您预计未来3个月物价水平将比现在作何种变化”。这种调查方式和预测方法能较好地体现公众的通胀预期水平。但每季度调查一次,却带有很大的滞后性。国际经验表明,问卷调查是测量通胀预期最常用的方法,所以我国中央银行应建立专门的通胀预期调查监测制度。加大调查力度,调查频率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对象应包括不同阶层与年龄段的消费者、不同行业的管理者和专家。对普通消费者的调查问卷必须包含对过去一定时期物价水平的看法和对未来一个时期物价变动趋势的判断,以全面掌握公众通胀预期的真实情况。以帮助央行制定正确的货币政策。
2、中央银行将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盯住的首要目标。现行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实质上是一种双重目标。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必须在政府决策机构和中央银行、公众之间建立起一种一致的认识,即货币政策首要的目标是致力于价格稳定,中央银行只对实际通货膨胀率偏离目标值部分负责。通货膨胀目标不需要从属于其它任何目标。
当前的物价上涨确实是货币现象,可是行政措施只是短期应急,长期来看需要用货币的办法来解决。可是这就需要更加彻底的经济体制改革,把货币政策从为投资冲动型经济政策服务,转向为稳定物价和民生服务。我们以前的经济增长模式中,政府主导的投资损失、国企的低效率以及外汇储备占款,都需要货币政策配合进行稀释,多发的货币无法通过全社会生产率的提高给予消化,越积越多,碰上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刺激经济的天量信贷,问题就会集中显现出来。去今年以来从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到食品价格的飙升,让我们领略到了货币之魔的法力之大,也再次提醒我们货币政策的重要任务是稳定物价、防止通胀、保护民生,而不是为某个单项的经济政策服务。
3、增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往往都带有几分神秘色彩,其中具体包括货币政策目标不明确,政策制定的依据、具体的政策操作以及对未来经济的预测都严加保密,公开发表讲话用词也基本都是模棱两可。在这种社会公众和中央银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社会公众难以根据中央银行的行为或者信息来形成合理的预期。自20世纪90年代初,新西兰、瑞士等国家货币政策透明度成了央行一新的国际趋势,是央行一项重要制度选择。Fry等人对94个国家的中央银行进行调查发现,74%的中央银行认为货币政策透明度重要性仅次于央行的独立性和低通货膨胀预期的维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央行通过定时公布宏观经济数据,更新网站消息,发表讲话等方式,使我国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可是.当前货币政策的透明程度与实行通胀目标制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我们应借鉴国外透明度较高的中央银行的做法,建立货币政策信息公开制度,规范信息披露的内容、时间与形式.与公众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运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传媒手段加强与公众的沟通.提供更具实质性内容的货币政策报告.分析并说明货币政策制定的依据、货币政策目标实现的途径、政策调控的实际效果与目标偏离的原因等。以使公众能够准确地把握货币政策的取向,更好地引导公众预期,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三)政府应对通胀预期的长期措施
1、将“保增长”与“调结构”结合起来。2010年我国经济实现GDP增长8.7%,成功“保八”,管理居民产生的通胀预期不应以减缓经济增长为手段,相反,经济仍要保持增长,但与此同时,要注意经济结构的调整,在保证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同时,将更多资金引导向符合国家政策指向和改善民生方面,例如应该重点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节能环保以及企业技术改造等领域和欠发达地区等等。调结构一是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既是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需要,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只有保证了农业才可以保证大众的日常食品等生活用品不会大幅涨价。二是加快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等特点,我国服务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应进一步加大服务业投资力度,加快壮大服务业规模,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三是优化工业内部结构,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一方面,要加大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推动传统产业降低资源消耗,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面对新的国际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我国只有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在未来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2、提高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目前我国居民的生活保障水平不够,遇到通胀时居民的生活往往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在通胀预期形成后这种恐慌往往会加速通胀的形成,因此政府要将继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提高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加快形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水平,并完善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
3、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
保障性住房,是与商品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是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与商品房相比,保障性住房制度还很不完善,现阶段房价持续高涨并且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房价的持续上升会加大居民的通胀预期。而政府多次对商品房进行调控,可是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政府需要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是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得到保障,使他们的基本生活在通胀面前不会受到太大的打击,使其资产不会再通胀过程中大幅缩水。降低他们的通胀预期。并且可以控制房价快速上升引起的通胀预期过高的问题。
四、结语
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取得成就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同,可是中国政府在保持经济增长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保持较低的通胀率,以减少通胀对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政府有意愿并且也有能力对我国的通货膨胀进行调控。为了尽量减少通胀对社会造成的损失,我国政府与央行应该运用预期管理在通胀预期还没有完全转化为通胀的时候,对人们的通胀预期进行调控,对此政府需要与央行一起合作,在短期内有效与社会进行交流,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引导大众建立正确的通胀预期。同时在长期中,要建立以控制通胀为中心的货币政策,将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与通胀结合起来促进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在建立了有效的通胀预期调查预警机制,才能在长期中通胀预期尚未转化为通胀的时候,对其进行调控,保障我国经济长期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宏观经济学[M].2008.
[2]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
[3]卜永祥.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J].2001(3).
[4]冯春平.货币供给对产出与价格影响的变动性[J].2002(7).
[5]江世银.预期理论史考察——从理性预期到孔明预期[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6]钱放.中国通货膨胀的持续性及其与利率的关系 1997(7).
[7]时伟翔.2010年的货币政策前景 2009.
[8]马涛.寻找经济复苏与通胀预期管理平衡点 2009.
[9]苏星.王军.对2010年货币政策取向的几点建议 2009(6).
[10]王晶.“保八”无碍通胀有忧 2009(22).
[11]王福重.货币政策别匆忙从紧但需结构性调整 2009.
[12]王兰军.加强通胀预期管理防止物价全面快速上涨 2010(2).
篇12
拉尔斯・斯文森瑞典经济学家,现任瑞典中央银行副行长、斯德哥尔摩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教授。拉尔斯・斯文森先生致力于推行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在其担任瑞典中央银行副行长期间,于2009年7月率先倡导并实施了“负利率”政策,并因此闻名。
拉尔斯,斯文森先生曾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系教授,是现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系主任期间,加盟该校的四大杰出经济学家之一。曾以访问学者身份就职于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特拉维夫大学等高校,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英格兰银行、澳大利亚储备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金融研究中心等金融机构,也曾任世界银行、瑞典财政部顾问。
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著作有《市场竞争和跨期资源配置研究》、《瑞典的货币政策选择》、《通货膨胀目标制》等。
2008年和2009年的金融危机余波未平,一场关于危机起因和如何化解危机所带来的风险的讨论已经如火如茶地展开。有人认为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危机埋下了伏笔。有人则更为关心货币政策未来的走向,鉴于其在本轮危机中的表现,人们积极地讨论着未来是否需要对其进行修正,以及如何重新定义其与金融稳定的关系等问题。本文将重点讨论货币政策从危机中所应吸取的教训,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关系,除利率之外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所能发挥的作用,以及新兴市场资本流动和汇率变动等话题。本文主要观点如下
(一)危机是由货币政策之外的其他因素引致,即特殊的经济环境下(全球失衡以及美国房地产金融政策所导致的低利率等)的监管不到位,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本身并没有引致本轮危机。
来自危机的启示:单靠实现物价稳定来实现金融稳定是远远不够的,利率政策不足以实现金融稳定,必须有一个独立的金融稳定政策加以保证。
利用了所有与通货膨胀预测和资源利用有关的信息、以正确方式实施的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并辅以适时的金融稳定政策,才是危机发生前后最为稳妥的政策组合,导致本轮危机并需要改进的恰恰是金融稳定政策,而非货币政策。
(二)为了优化金融稳定政策,必须将其与货币政策明确区分开来,因为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目标和工具。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由中央银行具体负责,而金融稳定政策的制定和金融稳定政策工具的使用需由多个部门共同承担。如果在概念上和实践中混淆了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政策,可能会带来政策实施效果欠佳、政策制定者可信度下降的后果。试图使用货币政策来达到金融稳定的目的不仅影响货币政策本身的实施效果,也无法达到金融稳定的目的。
两者有明显的区别并不意味着相互之间没有关联,在制定实施任何一种政策的同时都应兼顾另一种政策。金融稳定通常由金融稳定政策负责实现,而不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应作为金融稳定的最后一道防线而非第一道。
除非中央银行能够控制金融稳定政策工具,金融稳定才能称作是中央银行的一个目标,否则简单地认为金融稳定即为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过于草率。
(三)标准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基准利率及信息公开,但在危机期间,当利率接近或到达零底线时(零利率政策),我们曾经使用了其他非传统的工具,比如美联储的LSAP(大规模购进资产)。笔者相信美联储在使用该工具时,对刺激美国经济确实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并使得那些反对实施这项政策的理由难以让人信服。
加拿大银行、日本银行、美联储在危机期间都曾使用过远期利率指导这项非传统的政策工具,但在新西兰、挪威、瑞典和捷克等国家,以利率预期公告形式出现的远期指导已经成为中央银行的一项传统政策工具。结合现有的实践操作经验,笔者一直赞成应有规律地公开基准利率预测。能够影响经济和私人部门决策的并不是货币政策会议之前一两个月内的短期利率,而是长期利率,而这些长期利率是由对未来利率和期限溢价的市场预期所决定。由于中央银行比其他人都更为清楚自己的政策意图,所以中央银行又可以通过公布基准利率调整趋势来直接影响利率预期。
(四)近期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了大量的资本流入,加之泡沫积聚的风险以及其他负面因素的存在,一些观察家建议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当将其对他国资本流动可能带来的影响也纳入考量范围。这种观点站不住脚。新兴市场国家的问题在于这些国家希望在多大程度上稳定其货币兑美元的汇率,甚至盯住美元。那些选择盯住美元的国家,其国内经济势必会受到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影响,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传导到这些国家将会导致经济过热,资产泡沫膨胀。并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而这些国家往往又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这些影响,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将为这些国家保证货币政策独立性创造空间。如果这些国家仍然执意盯住美元,那么随之而来的资本流入,资产价格泡沫及其他不良后果,都是这一政策造成的后果。
美国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如大规模购进资产措施使得长期利率走低,进而带来美元贬值的压力,但据此证明美国正采取“以邻为壑”的政策以损害其他国家则过于武断。在开放经济环境中,宽松的货币政策必然会带来货币的贬值,这是一个正常现象,其他国家可以相应地调整其政策。很难想象有国家会为了“对抗“别国而人为低估本国货币,但只要愿意,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使用传统或非传统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不是零和博弈: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将增加进出口等实体经济活动,在世界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这将间接惠及其他国家。
一 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仍将是最优的货币政策选择
理想的货币政策框架应该具备双重目标:既能保持通货膨胀率低而稳定,又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美联储致力于价格稳定和充分就业双重目标,以及瑞典中央银行实行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都是符合这种要求的货币政策框架(Bernanke 2011,Svensson 2011)。尽管美联储和瑞典中央银行的信息公开策略略有不同,但事实上他们所采用的货币政策框架没有本质性差异。
双重任务和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应被归结为“预测目标制”(Woodford2007,Svensson 2011b),即选择一条基准利率调
整路径,使得有关通货膨胀率和资源利用率的预测“看似合适”:通货膨胀率稳定在目标值附近,资源利用率则保持在其最高的可持续水平。“看似合适”意味着稳定的通货膨胀率和资源利用率之间将达到有效平衡。
金融危机是否能成为调整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由?这主要取决于危机形成的原因。货币政策并不是导致本轮危机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包括宏观环境,全球经济失衡引起的实际利率走低和资产价格膨胀,“大缓和”(Great Moderation)导致的风险的系统性低估和信贷的急剧扩张、金融市场激励机制扭曲导致的过高的杠杆率和缺乏谨慎态度的冒险行为、低估和忽视金融部门的脆弱性导致的规制和监管缺位,极其复杂的资产支持证券和巨大的表外债务所蕴含的信息问题,以及一些特定因素,如美国的住房政策支持了低收入家庭置业,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带来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繁荣等。最重要的是,货币政策除了可能间接地“参与”了“大缓和”以外,以上各项因素均与之无关(Bean 2009.Svensaon 2010)。
那么,货币政策操作究竟得到哪些启示,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有的必要?一项结论是,物价稳定不足以保证金融稳定(Carney 2009.White 2006),再好的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也不可能实现金融稳定。另一项结论是,利率政策难以实现金融稳定。基准利率不是确保金融稳定的有效工具,一旦基准利率高到能抑制信贷增长和房价上涨的水平,也势必会给物价运行和资源利用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即使那些不存在投机行为的部门也不能幸免。依靠提高利率来抑制资产价格膨胀和信贷扩张所存在的问题在于难以识别这种不稳定趋势(资产价格膨胀和信贷扩张)的进度,难以把握利率工具对这种不稳定趋势的影响力度,也无法判断通货膨胀率和资源使用情况从长期来看是否确实能得到改善。
因而可以说是金融稳定政策本身失败了,而非货币政策。以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形式出现的货币政策,如能以正确的方式实施,并充分利用了所有与通货膨胀预测和资源利用有关的信息,那么无论是危机之前,还是危机之后,都是最优的货币政策。二、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政策的关系
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政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有的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目标应该包括金融稳定(E1chengreen.Rajan.andPrasad 2011.and Eichengreen ec al 2011),这种观点给人一种印象是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政策是一回事。事实并非如此,避免在概念上和实际操作中将两者混淆十分重要,混淆会严重削弱任何一种政策的实施效果,给政策制定者履行职责增添难度。试图运用货币政策来实现金融稳定的目标不仅会削弱货币政策效果,而且也无法实现和维持金融稳定。
像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劳动力政策这些不同的经济政策,可以根据它们的目标,政策工具、使用工具的部门来加以区分,这一点同样可以用来区分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政策。
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目标是使通货膨胀率稳定在既定目标上下,同时使资源利用率维持在可持续水平。一般情况下,合适的政策工具有基准利率和信息公开,具体包括公布对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基准利率的预测。危机期间,正如本轮金融危机中所经历的,当基准利率接近零下限时,一些非传统政策工具也被启用,包括延长固定利率贷款期限,通过购买资产(量化宽松)影响长期利率和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进行外汇市场干预以抑制货币升值,甚至诱发货币贬值。包括欧盟成员国在内的很多国家,法律法规都赋予了中央银行制定,执行货币政策的绝对权力,以确保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金融稳定政策的目标是维持和促进金融稳定。所谓金融稳定,就是金融体系可以充分发挥其支付结算、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功能,并提供足够的风险管理措施以化解可能存在的威胁的一种状态。
危机时期,可使用的政策工具有最后贷款人、延长可变利率贷款期限(信用政策,信贷宽松)、政府贷款担保、政府资本注入、针对破产金融公司的特别决议制度等等。虽然各国具体负责的部门可能不同,但权责通常会被划分到若干部门。最后贷款人通常由中央银行承当,其他政策工具则交给其他部门。
因此,金融稳定政策和货币政策有不同的概念、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政策工具和决策频率,货币政策的决策频率一般每年6次一8次,而金融稳定政策的决策频率为每年1次-2次。利率工具存在钝性,不是合适的维持金融稳定的政策工具,将实现金融稳定的目标交给货币政策并不科学。但如果中央银行拥有恰当的监管。规制、风险管理的工具,将实现金融稳定的目标交给中央银行就是可行的。至于赋予中央银行如此宽泛的职权是否合适,则是另一个较为复杂的议题,本文不做评论。
赁币政策与金融稳定政策存在区别和差异并不代表两者目标之间不存在联系。货币政策能够影响实体经济,影响盈利活动、资产价格和资产负债表,进而影响金融稳定:金融稳定政策能直接影响利差,贷款、金融条件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因此在执行货币政策时需要兼顾金融稳定政策,反之亦然,这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互存在影响类似。值得注意的是,如何在不同的部门之间分配金融稳定政策的管理权并不会影响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政策的执行(类似于非合作纳什均衡而不是合作均衡),因为无论中央银行是否拥有独立的权力都应以同样的方式执行政策。
因此,正常情况下,金融稳定是由金融稳定政策而非货币政策来负责实现。次优情况下。如果没有恰当的监管和规制工具,而基准利率是唯一政策工具,务必重视利率工具对货币政策目标和金融稳定可能产生的此消彼长的影响。然而通常基准利率并非唯一的工具,确实存在更多更好的能够维护金融稳定的工具,调整基准利率只应是维护金融稳定的最后一道防线,而非第一道。
论及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常常提到Borlo和Zhu在2008年提出的“风险承担渠道”概念:随着基准利率降低,金融部门的杠杆率和风险不断上升。尽管如此,现有的针对基准利率,“风险承担渠道”的讨论和相关模型中,似乎总是将名义基准利率和真实利率水平相混淆。比如Adriun和Shin(2011),Diamond和Rajan(2011)的模型中分别使用了短期实际利率而非名义基准利。更有人不加区分地使用短期实际利率和中性实际利率。值得注意的是,以设定短期名义基准利率为主的货币政策会使得短期实际利率暂时偏离中性实际利率,这个过程不受中央银行控制。使得货币政策发挥效用的是短期实际利率和中性利率之间的差异,并非短期实际利率和中性实际利率的整体水平,以及两者之间差异的和。中性实际利率受多重因素影响,长年保持较低水平的原因可能来自全球经济不平衡、财政政策。总供给和总需求受到的冲击等等。
三、货币政策工具
标准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基准利率和信息公开(包括公布对通货膨胀,实体经济增长和基准利率的预测)。金融危机期间,特别是当基准利率接近或达到零下限时,中央银行通过使用一
些非传统的政策工具,以启动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
对于美联储实施大规模资产购进措施的效果存在不少争论。包括美联储在内的许多机构最近的研究都表明,美联储于2010年11月推出的第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得长期利率降低了10个一30个基点。美联储的分析进一步表明长期利率下降对经济的影响大致相当于联邦基金利率降低40个一120个基点的效果(Bernanke 2011b)。对联邦基金利率而言,这个下降幅度相当大。由Yellen(2011)最先提出,Chung,Laforte,Reifschneider和Williams(2011)发表的FRB/us模型中指出,第二次量化宽松计划将会使10年期收益率下降115个基点,失业率降低0.3%,核心消费支出价格指数下降0 2%,这些仅仅是第二次量化宽松计划本身所能达到的效果,还没有考虑第一次措施所带来的影响。笔者相信美联储的大规模购进资产措施对刺激美国经济确实产生了显著的效果,那些反对实施这项政策的理由难以让人信服(Svensson 2011a)。
美联储实施资产购买计划后,基础货币扩张,美联储愿意为准备金支付利息意味着大量的基础货币本身不会导致通货膨胀。根据教科书里的阐述,基础货币的大量增长意味着基准利率会接近于零。但一旦美联储愿意为准备金支付利息,即使基础货币扩大,美联储也可通过提高利率来严格抑制总需求和通货膨胀上升。这表明,从货币政策的角度看,当资产购买计划不再有效时,美联储随时可以将之取消。
新西兰、挪威,瑞典,捷克等国家的中央银行相继于1997年,2005年、2007年和2008年推出了以基准利率预测形式出现的对未来基准利率的先期指导,这已经成为这些国家货币政策信息公开的一项标准内容。加拿大银行和日本银行分别于2009年2010年采用了以未来基准利率报告的形式出现的先期指导。美联储在2009年3月曾表示预计利率将长期维持较低水平,2011年8月的声明中则表示,预计“至少直至2013年中期”利率都将保持在低位。
笔者一直赞成应有规律地公开基准利率预测结果,无论是基于现有的实践经验,还是考虑到能够影响经济和私人部门决策的并不是政策会议之前一两个月内的短期利率,而是根据未来基准利率和期限溢价的市场预期推导出来的长期利率。这些长期利率通过资本成本、股市,汇率,其他资产价格等渠道将对经济产生影响。既然中央银行比其他人都更为清楚自己的政策意图,那么影响利率预期最为直接的方法就是公布基准利率调整趋势,这应是货币政策制定者工具箱中相对独立的政策工具,当基准利率到达有效零底限,市场仍需要更为宽松的政策时,这个工具尤为有效。既然如此,在越来越多的中央银行选择公布通货膨胀预期和经济增长预期的情况下,选择公布基准利率调整趋势的中央银行却如此之少,确实让人费解。笔者很希望“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能就如何进一步提高预测和政策计划的透明度继续展开深入探讨”(Bernanke 2011a)。
四、全球利率和新兴市场资本流动
近几年新兴市场经济体经历了跨境资本流入的持续增长,部分新兴市场的政策制定者开始担忧由此引发的泡沫风险和负面影响。IMF(2011a)通过分析过去30年的国际资本流动状况发现,新兴市场的净资本流入与全球融资条件变迁密切相关,在全球利率相对较低的时期呈急剧上升态势。
基于对上述现象的考虑,有学者建议货币当局,例如美联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将资本流动可能给他国带来的影响也纳入考量范围。Eichengreen.Rajan和Prasad(2011)指出大经济体的政治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框架时要充分考虑到其外部效应。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应更多地关注他们共同的政策立场及其全球影响。”
笔者对上述观点持否定态度。美联储只需关心本国的通货膨胀率和就业率,除非其他国家的反应影响到了美国自身,否则无需对他国的通货膨胀,实体经济发展以及货币政策负责,这些责任应由他国政策制定部门自己承担。那些选择稳定其货币兑美元的汇率,甚至将本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家,其国内经济势必会受到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影响。美国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传导到这些国家将会导致经济过热,资产泡沫膨胀,及其他一系列不良后果,而往往这些国家又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这些影响。如果选择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将得以保证,尤其是可以适时地针对其他主要国家的利率等经济变量主动作出反应。如果仍然执意盯住美元,那么随之而来的资本流入,资产价格泡沫及其他不良后果,他们只能自己承担。
构建一个理论模型,假设世界上只有两大经济体,即本国经济体(简称本国)和外国经济体(简称外国)。本国为新兴市场经济体,实施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浮动汇率制、资本自由流动,初始处在均衡状态,即通货膨胀预期处在既定目标水平,资源利用处在可持续水平,有恒定的汇率预期,无资本流动,基准利率调整路径与均衡状态相吻合。为了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外国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利率下降。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本国经济出现两个结果:一是,源于外国经济扩张,外国对本国出口的需求也相应增加;二是,两国之间的利率差扩大,大量资金涌入本国,带来本币升值压力。当升值幅度预期可以抵补两国之间利差时,资本将停止流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货币升值对出口贸易部门会产生紧缩性效果。假设与最初由于外国需求增加带来的出口需求相比,紧缩效应占据了主导地位,那么给出口贸易部门带来的净影响就是紧缩性的。非贸易部门可能会因为货币升值而带来一定程度的扩张,但如果出口贸易部门的紧缩效应更明显,对于本国产出的净作用则仍为紧缩。货币升值通过降低进口商品价格使国内通货膨胀降低,资源利用率和通货膨胀率预期将跌至可持续水平和预期目标之下。
在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之下,合理的货币政策反应应是调低基准利率和基准利率路径,这将刺激经济,缓和名义和实际升值水平,使通货膨胀率和资源利用率的预期重新回到目标值和可持续水平。在新均衡水平下,货币实际会有小幅升值。名义和实际利率降低,出口贸易部门出现一定程度的紧缩,非贸易部门相对扩张。笔者同样主张瑞典采取这种货币政策以应对其所处的经济环境。
篇13
应该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产生的出发点是好的,在最初10年里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94—2006年,美国的房屋拥有率从64%上升到69%,超过900万的家庭在这期间拥有了自己的房屋,这很大部分归功于次级房贷。2001—2004年,科技股泡沫破灭和911袭击的双重打击使得美联储大幅降低短期利率,低利率政策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发展,美国人的购房热情不断升温,次级抵押贷款成了信用条件达不到优惠贷款要求的购房者的选择。同时,廉价货币、宽松的信贷标准、监管的缺位以及证券化机构对于按揭贷款的巨大需求,使得次级债市场迅速膨胀。次级债占整个按揭贷款的市场份额在2006年达到了20%,比2001年的规模翻了一番。在整个次级债市场中,低收入证明贷款的比重上升到46%。大部分次级抵押贷款的偿付保障不是建立在客户本身的还款能力上,而是建立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假设上。
但是从2005年开始,形势发生了逆转,美联储连续加息,房价由上升转为下降,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房价的持续下跌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次贷违约率在2007年达到了15%。同时,评级公司下调了一千多只按揭贷款抵押债权的评级,导致市场出现恐慌,将许多最初贷款人推向了破产的边缘,引发了连环危机。
二、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范围是目前世界经济界和金融界密切关注的问题。从其直接影响来看,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众多收入不高的美国购房者,由于无力偿还贷款,他们将面临住房被银行收回的困难局面;其次,今后会有更多的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由于收不回贷款而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最后,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许多投资基金买入了大量由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证券投资产品,它们也将受到重创。
危机发生后,不仅美国经济受到冲击,而且也波及到整个世界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次贷危机肯定会影响到美国经济的外部均衡。就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而言,一方面,次贷危机的发生过程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会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危机克服过程也会影响中国宏观经济及其外部环境,包括资本市场、汇率、通货膨胀、资源成本以及国内宏观经济政策选择等方面。因此,应从以下层面关注次贷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1、直接影响。在中国的金融机构中,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等6家金融机构购买了部分次级按揭贷款,但由于我国国内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从事境外信用衍生品交易的管制仍然比较严格,这些银行的投资规模并不大。据美国金融机构估计,这6家银行次级债亏损共约49亿元人民币。
2、间接影响。(1)出口萎缩导致增长放缓。由于次贷危机波及到了美国实体经济层面,造成美国信用紧缩,也因此导致美国国内的需求开始萎缩,特别是日用消费品的交易萎缩。如果把经第三国或香港转出口的货品计算在内,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价值约占中国出口总额的50%,美国的消费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出口制造业领域投资规模的增长速度。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2007年前三季度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增幅呈现出很明显的下滑趋势,第一季度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同比增幅是20.4%,第二季度下降到15.6%,特别是2007年7月份次级危机爆发以来,第三季度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同比增幅仅为12.4%。
(2)汇率变化影响国内就业。美国为了摆脱经济衰退,采用了一些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美元的疲软和贬值。然而,这对中国改善对外贸易的国际市场环境来说,无异于面临着一个两难选择。如果人民币迫于压力而加快升值速度,国内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将受到过大削弱,届时中国企业就会面临客户流失的风险,继而影响到就业。相反,如果人民币升值过程继续缓慢,中美贸易摩擦就会增多。
(3)成本上扬推动通货膨胀。目前,国内治理通货膨胀的压力较大。美元疲软直接导致全球的初级商品价格继续上涨,而对中国这种对初级产品外贸依存度很大的国家,这种影响必然很大,促使实物性通胀的压力变大。如中国55%的铁矿石,包括钾以及50%以上的原油进口等,都依赖于国外。这样的大中等商品的价格上涨,对中国造成了一个非常大的成本推动型实物性通胀的压力。
(4)国际游资威胁金融稳定。一方面,为了缓解国际游资投机人民币的压力,在利率和汇率政策方面,中国央行倾向于把人民币存款利率与美元存款利率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美联储实施减息政策,对于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形成了抑制,增加中国央行执行独立货币政策的难度。另一方面,从目前来看,抑制通货膨胀的确是当今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要面对的首要任务。为了克服通货膨胀,中国的利率水平不断提高,中美之间的利差也出现了倒挂,进一步诱使国际游资加大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 转贴于
三、我国应对美国次级债危机影响的策略
不管次贷危机最终会走多远,当前次贷危机带给中国经济“池鱼之殃”,已经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影响究竟有多大?目前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确切的定论。眼下更重要的是,我国在应对各种风险和负面效应时,为把风险降至最低,关键还在于我们能否及时应对,主动解危,化弊为利。
1、警惕应对经济周期的宏观调控政策对特定市场产生冲击。当前中国面临着通货膨胀加速的情况,如果央行为了遏制通胀压力而采取大幅提高人民币贷款利率的对策,那么就应该警惕两方面影响:第一是贷款收紧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影响,这可能造成开发商资金断裂;第二是还款压力的提高对抵押贷款申请者的影响,可能造成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而这两方面的影响都最终会汇集到商业银行系统,造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作为抵押品的房地产价值下降,最终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性甚至生存能力。
2、继续严格银行信贷政策和标准。重视房地产抵押贷款背后隐藏的风险是当前中国商业银行特别应该关注的问题。目前房地产抵押贷款在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中占有相当大比重。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商业银行为房地产抵押贷款计提的风险拨备是较低的。然而,一旦房地产市场价格普遍下降和贷款利率上升的局面同时出现,借款人还款违约率将会大幅上升,拍卖后的房地产价值可能低于抵押贷款的本息总额甚至本金,这将导致商业银行的坏账比率显著上升,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和资本充足率造成冲击。然而中国房地产市场近期内出现价格普遍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从长远看银行系统抵押贷款发放风险亦不可忽视,必须在现阶段实施严格的贷款条件和贷款审核制度。
3、宏观政策要适度,以保持经济金融稳定为首要目标。我国不但要面对美国降息的压力,而且要应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这些都使货币政策面临两难的抉择。从短期来看,宏观政策要适度,以保持经济金融稳定为首要目标,要继续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货币和信贷的合理增长,抑制通货膨胀,关注就业,防止经济发展大起大落。
4、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除了理性对待并治理通货膨胀外,从长期来看,在需求方面,要实行国际市场多元化战略,同时注重内部需求,将原来出口的一些商品转型至国内,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通胀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国际市场变化可能带来的一些影响;在供给方面,政府在加大民生建设方面投入的同时,深化改革、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引导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和产业创新或产业升级,迅速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这样才能帮助企业比较好的吸收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这是克服通胀、增加就业、摆脱负面影响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