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智慧旅游的现状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智慧旅游的现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智慧旅游的现状

篇1

1引言

智慧旅游是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智能终端、信息资源共享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行为等方面的信息,对信息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以更加及时、准确、智能的方式为游客、旅游企业、旅游管理部门提供各种信息化应用和服务,以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们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根本目标,所形成的一种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和新形态[1]。

云南省是一个拥有着丰富的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大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旅游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性飞跃。1980年以来,国内外游客年均增长29.90%,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34.3%,2010年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约为7%,初步形成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的完整产业体系,旅游业成为云南省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2]。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对云南省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例如:它拓宽了就业渠道,增加了云南省的经济收入,加强了对内对外的交流,增加了云南省的国内外知名度等。但是云南省旅游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因为地处偏远地区,其交通发展还不是很完善,旅游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牵制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2云南省智慧旅游发展现状

2011年昆明市园林局与中国移动合作的“智慧公园”项目中的特色应用:“风景在线”功能在翠湖公园进行了试点,使得翠湖公园成为国内首个智慧型公园。

2011年8月,全国唯一以移动信息化技术手段为政府管理部门、旅游服务企业和个人提供旅游文化综合信息服务的平台“香格里拉旅游文化移动电子商务综合信息平台”在香格里拉启动。

2011年12月,云南省旅游局与中国移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从加强旅游信息服务能力、扩大旅游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加强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和智慧化三个方面进行努力,全面推进云南旅游信息化建设[3]。

2012年9月,西华公园开始建立示范“智慧公园”。随后,昆明市各大公园为实现“风景在线”功能都已安装“电子眼”。而云南省旅游局与中国移动双方合作“三步走”的战略中,第三步正是通过手机客户端、手机导游、景区实时视频监控等方案,全面加强云南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和智慧化[3]。

2012年11月份,云南省旅游局与纵横壹旅游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智慧旅游”合作协议,这标志着云南省智慧旅游信息查询平台项目正式启动[4]。

可以看出云南省智慧旅游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各项工作刚刚开始进行,因此智慧旅游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其智慧旅游发展也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云南省作为国内旅游大省,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加之目前自助游、背包客的盛行,游客对个性化旅游的追求,更加促进了云南省智慧旅游的发展。

3云南省智慧旅游发展面临的困难

3.1智慧旅游发展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根据2009年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调查显示,云南、内蒙古、宁夏、贵州等13个省或自治区网络普及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可见云南等省的互联网发展水平和通信基础设施是比较滞后的[5]。由于发展智慧旅游的基础设施尚不完善,造成数据的传输能力和预期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从而成为制约智慧旅游发展的瓶颈。

3.2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意识不强

云南大部分旅游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思想观念还比较保守,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因此大部分企业对旅游信息化和智慧旅游建设的意识不强,使得对于网站和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建设都不愿投入太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3.3网络营销与服务的水平比较低

在网络营销方面网上交易的支付平台没有普遍建立,网络交易的法制法规不完善,导致网络支付不安全,目前在线交易大多还采用的是“网上交易,网下支付”模式。另外云南省对于旅游信息化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不够,导致参与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从而造成旅游业信息化服务水平较低。

3.4缺乏既熟悉信息化又精通旅游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智慧旅游的发展涉及到旅游网站的建设、管理和维护等多方面的知识,要求智慧旅游从业人员不但要具备较高的计算机能力、电子商务知识,同时还应具备扎实的旅游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文化美学等学科方面的知识。但目前大部分从业人员能力比较单一,或者是计算机专业或者是旅游专业人才,缺乏两者合并的综合型人才,对智慧旅游的迅速发展造成困难。

4对策与建议

4.1加大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要大力推动旅游信息化基础建设工作,支撑产业快速发展。首先要增加宽带网络覆盖率,使各类有线和无线形式的宽带网络覆盖各个城镇和乡村;其次提高物联网设施建设水平,建设覆盖城市的身份识别感知网络、位置感知网络、视频监控网络和环境感知网络,实现城市动态实时监控;最后还要加强旅游门户网站和信息系统的建设,使得信息化成为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和支撑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6]。

4.2增强智慧旅游发展建设意识

云南政府和旅游局等有关部门应大力宣传智慧旅游及其带来的各方面效益,使旅游企业及单位意识到智慧旅游是旅游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从而重视智慧旅游的发展,加大其建设力度。

4.3提高网络营销与服务水平

积极开展旅游在线服务、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等各种方式,快速构建畅通的立体化网络营销渠道,提高旅游网络营销能力。同时建立覆盖全省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加强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水平的教育培训,从而全面提升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

4.4重视智慧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旅游企业及相关部门要大力培养既熟悉计算机操作,又精通旅游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将这两方面综合运用的人才。同时大力引进该方面人才,并将其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7]。

5结语

面对智慧旅游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云南省要根据智慧旅游的发展现状,找到智慧旅游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到要实现云南省智慧旅游的快速发展,必须紧密结合该省的实际情况,全面建设云南旅游信息化,以增强云南旅游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陈涛,徐晓林.智慧旅游——物联网背景下的现代旅游业发展之道[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17~19.

[2]陈庆勇.云南数字旅游产品开发与发展对策[D].云南:云南大学,2011.

[3]辉.智慧旅游正当其时——中国移动云南公司“无线城市”建设应用之旅游篇[N].人民邮电报,2012-12-19.

[4]陶园园.云南省启动“智慧旅游”项目[N].昆明日报,2012-11-25.

篇2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为了探析高职院校旅游英语词汇文化引入教学的现状,笔者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二年级四个班的110名学生和10位教师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自行设计了考查学生旅游英语词汇文化知识掌握情况的词汇测试卷和分别针对教师与学生的词汇文化引入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在四个班中各抽取英语成绩高中低档的3名同学进行了一对一的非正式访谈,以了解他们个人的词汇文化知识学习经验、学习态度和对词汇文化教学的相关建议。

学生的词汇测试卷包含了18道问题,考查了学生对词汇文化知识几个主要方面的掌握程度,其内容涉及了动植物、颜色、数字、节日、宗教、神话和社会制度等。面向学生的调查问卷由16道问题组成,其调查的内容包括课堂上旅游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知识讲授现状;学生旅游英语词汇文化知识课后自学现状以及学生对旅游英语词汇文化知识的学习态度和个人建议等三个方面。针对老师的调查问卷包括13道问题,其调查内容与学生的问卷基本相似,主要包括旅游英语词汇文化课堂教学现状以及对学生旅游英语词汇文化知识学习的态度和建议。

二、结果与分析

学生词汇测试卷满分为100分,根据回收试卷的数据统计,笔者发现学生平均得分仅为28.82分,这可以反映出学生词汇文化知识掌握的总体情况不太乐观。笔者还发现受测学生中最低得分仅为6分,而最高得分也只有66分,这一结果表明学生在词汇文化知识掌握普遍较差的同时还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通过对不同分数段学生分布情况的统计,笔者发现在12-51的分数段,学生人数最多,共有97位同学,占总人数的88%;在52-70的分数段,学生人数次之,共有11位同学,占总人数的10%;处于1-11分数段的学生人数最少,只有2位同学,占2%。以上数据表明,虽然旅游专业学生对旅游英语专业词汇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普遍较低,但是绝大多数学生还是具有一定程度的词汇文化知识积累,存在着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通过分析学生的调查问卷,笔者发现在旅游英语课堂上,大多数教师都会把专业词汇作为重点内容来讲授,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也会介绍一些相关的词汇文化背景知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词汇文化意识,鼓励学生在学校课程以外,通过观赏英语电影、阅读英语报刊杂志、与外国人交流等方式改进对词汇文化知识的学习。问卷结果还显示,学生使用的旅游英语教材中也涉及到了一些西方文化方面的内容,但是这些文化知识的介绍太过于简单笼统,编排缺乏系统性,在指导涉外旅游实践方面也缺乏针对性,而且关于东西方文化差异等方面的内容需要加强。

笔者还发现,在学生课后的旅游英语词汇文化知识学习方面,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专业词汇时很少会有意识地关注词汇的文化内涵,平时也很少会主动地学习东西方国家文化。虽然如此,大部分学生也认识到词汇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承认词汇文化知识的欠缺不利于专业词汇的掌握,在词汇文化学习方面还需要老师更多地引导。此外,由于大多数学生缺少与外国人进行直接交流的机会,因而学生在课外主要是通过间接方式来学习西方文化,进行词汇文化知识的积累,例如通过观看外国电影和阅读报刊、英文杂志书籍等方式来积累西方文化知识。此外,调查问卷还表明,大部分学生希望学校能够多开设一些专门讲授世界各国文化的课程。他们认为现有的旅游英语课程更多强调的是语言知识的讲授,而在跨文化交际方面挖掘的还不够,并不能给学生在实际的涉外旅游工作中予以足够全面的指导。

通过分析教师的调查问卷,笔者发现专业词汇一直是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重点,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强调的仍然是词汇的读音、拼写、搭配和释义,而对词汇文化知识并没有过多关注,即便如此,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还是会自觉地对相关词汇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延伸和拓展,并将这些文化知识融入到词汇教学中去,促进学生对词汇文化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在课堂上,大部分教师会主动引导学生学习词汇的文化知识并传授一些学习方法,如通过扩大学生的泛读量,鼓励学生观看外国影片,阅读报刊杂志或主动与外国人交流等方法来学习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此外,教师普遍认为词汇文化知识的学习对专业词汇的习得非常重要。但是,教师一致认为目前学生主要依赖课堂上的时间来学习词汇的文化知识,然而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所能讲授的内容很有限且缺乏系统性,因此,学生更应该依靠自己在课外时间自学进行词汇文化知识方面的积累。

三、改进高职旅游英语词汇文化引入教学的建议和方法

基于以上对高职学生旅游英语词汇文化知识掌握情况和词汇文化引入教学现状所做的调查分析,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改进当前的高职旅游英语词汇文化引入教学,提出以下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方法。

(一)针对教师的建议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对能否成功进行词汇文化的引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课堂教学中词汇文化的成功引入,教师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知识能力。作为高职旅游英语教师,除了英语基本功要扎实以外,还必须要熟悉中西方文化,具有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一定的跨文化交际实践经验。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知识结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高职教师才有能力去引导学生学习东西方文化知识,克服狭隘的文化偏见,帮助学生体验世界各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其次,教师要理清自身在旅游英语词汇文化引入教学中应当扮演的角色,明确文化知识教学的目的。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和文化知识无限性的矛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涵盖所有的文化知识,因此,教师一方面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要学会正确取舍,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力争在有限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传授给学生最需要的词汇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自主搜集、整理、分析和学习东西方文化知识的能力。再次,教师要采取多元化和任务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活动,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结合起来,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将职业技能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结合起来。

(二)针对教材的建议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和素材。由于当前高职院校使用的旅游英语教材中对于词汇文化知识的内容很少关注,因此,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往往因为缺乏现成的素材而不能进行有效的文化引入。所以,在未来的旅游英语教材设计中应当系统地增添与词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在缺乏理想教材的情况下,教师应当深度开发原有教材内容,并作适当补充。首先,在教材设计上要同时兼顾语言技能和文化知识。一本好的教材应该能够系统地覆盖文化内涵丰富的词汇。对于这些词汇,教材应当详细地阐述其语言使用的规则和惯例,从而使学生掌握在不同的社会情景语境下正确运用词汇的方法。然后,教材中还要系统地介绍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思维方式和法律制度等文化内容,并且还必须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内容进行重点介绍。同时,教材中也应适度涵盖中国文化的内容以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英语来表达和传递中国文化。其次,作为教师,必须学会钻研教材,对于现有教材中的文化内容要善于挖掘和拓展,对于现有教材的不足要学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补充和更新,通过有目的选择和重组进行文化引入教学。

(三)改革考试形式

篇3

2011 年7 月15 日,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正式提出, 旅游业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战略部署, 走在我国现代服务业信息化进程的前沿, 争取用10 年时间, 在我国初步实现“智慧旅游”。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 提出我国旅游业已被提升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性产业, “智慧旅游”势不可挡。

1.基本概念及内涵。

“智慧旅游”是伴随“智慧地球”、“智慧城市”产生, 其概念最早在2009 年5 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正式提出。在我国, “智慧旅游”的实践在各大中城市已经开始, 但理论研究一直身处实践之后。

张凌云提出了CAA三层次智慧旅游构架体系,其所依赖的四大核心技术是物联网、移动通信、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盛海斌以旅游业的时展为背景,研究了智慧旅游发展内涵。他认为,“智慧旅游”应该是一个比较系统、有序并且充分服务于国家战略、体现市场发展的,而且以物联网、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发展为契机,并且与现代企业管理、人文科学、经济学等综合性学科相结合,平衡政府、企业、游客三者之间的产业链关系,促使生态、文化、社会和经济的综合价值最大化,重在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唐洪广研究了智慧旅游与信息化关系,他认为智慧旅游以融合的通信与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以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为保障,以激励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特色的结论。他还认为智慧旅游应包括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层、基础设施三个层次。马勇、陈慧英提出了智慧旅游发展的四大核心价值:科技创新价值、产业支撑价值、经济贡献价值、社会拉动价值。

2.感知体系及管理平台构建。

刘军林对智慧旅游的框架体系的研究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一心、两端、三网”。姚国章探析了智慧旅游的建设框架,指出智慧旅游主要有智慧服务、智慧商务、智慧管理、智慧政务四个表现形式,其建设框架包括制度体系、基础设施体系、信息资源体系、应用支撑体系、应用体系、服务体系、法规与标准化规范体系、信息安全与运维保障体系部分。朱珠、张欣探讨了智慧旅游感知体系及管理平台构建问题,认为智慧旅游感知体系可以为游客提供餐饮娱乐消费导引、远程资源预定、自导航、自导游、电子门票、服务信息即时推送等多种智慧旅游服务;为旅游企业提供服务资源管理、游客量控制、车辆调度、远程监控、自动收费等多种智慧经营管理服务;为管理部门提供环境监测、交通管理、资源调度、应急处理等多种政务管理服务。同时他们对该体系的具体构建目标进行了研究,该体系架构主要涉及了全面感知层、云平台构建层、应用服务层三个部分。

二、关于智慧旅游实践探索现状研究

在国内, “智慧旅游”的实践发展快于理论研究,各地已经纷纷开始规划“智慧旅游”建设方案, 并在信息系统、管理系统和运营机制上开始了摸索性实践。

1、试点城市智慧旅游研究

试点城市的智慧旅游研究开启于2010年,江苏省镇江市于2010年在全国率先创造性提出“智慧旅游”概念,开展“智慧旅游”项目建设,开辟“感知镇江、智慧旅游”新时空。 接着南京、苏州、洛阳、杭州都相继开展智慧旅游建设。

试点城市基本以智慧旅游为背景,纷纷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卞俊、梅亮、吴林立、丁柏林对镇江的餐饮做了研究,认为需要网络和手机终端相结合,促进信息的传播。刘加凤在对常州公共服务体系研究中指出,平台由硬件基础层、系统支持层、数据库层、中间件、应用层、表现层、用户层等六层架构和规范标准体系、系统安全保障、运行维护管理体系等三个体系组成。通过网络、手机客户端和旅游目的地的信息系统建设,加强旅游的智慧性。

2、南京智慧旅游发展

金卫东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提到南京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建设智慧旅游公共数据服务中心。二是推出了“南京游客助手”手机客户端。利用智能手机的最新功能,整合集成了南京吃、住、行、游、购、娱等诸多方面的旅游资讯。三是开发了新型游客体验终端,该终端与我局官方网站和官方微博实现实时互动,第一时间播报旅游相关资讯、查询相关信息,为那些暂时还没有智能手机的游客提供全面、快捷的信息服务。对于南京智慧旅游的研究,邓贤峰、张晓海提出南京智慧旅游建设主要实现三大核心目标:一是为各类游客提供更加便捷、智能化的旅游体验;二是为行业管理提供更高效、智能化的信息平台;三是促进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打造薪型旅游文化产品,放大资源效益,建成南京旅游文化云。同时他们认为,南京智慧旅游是各种信息激活、服务于政府公众的全新旅游形态。南京智慧旅游的总体架构主要分为前端的应用体系和后端的支撑体系两大层次,并统一在中央管理平台之下。

三、针对智慧旅游研究现状总体评述

笔者认为,智慧旅游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着一个城市的旅游畅行,试点建设的好坏关系着旅游城市的舒适度。 投资多,、项目多、科技含量高、建设周期长、涉及范围广、必须在考虑地方现实经济基础上, 加快信息化建设, 提高旅游智能化水平。对于智慧旅游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家对其定义、研究对象、体系、评价标准都有着不同的见解。但是基本认同是智慧旅游依靠物联网、云计算等高科技技术,是旅游产业的一个变革,围绕政府、游客和旅游目的地的智能化进行改革。

在研究文献中,我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群体,那就是旅游者,智慧旅游的大规模建设和推广旅游者功不可没,所以我们开发智慧旅游,要面向整个社会公众。前面提到的智慧旅游建设特点也决定了其是一项长期的社会发展工程, 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参与合作是成功的关键。普及智慧旅游,提高全社会对于智慧旅游的认识, 激发人们对于智慧旅游应用的兴趣, 最终为旅游者创造更好地旅游体验。政府部门和旅游主管部门更要在进行建设时吸取广大社会群众的意见,毕竟他们才是智慧旅游的建设者、体验者和评判者。

参考文献:

篇4

成都市郫县“农家乐”打开了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市场,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乡村旅游在全国范围了的发展越来越趋于规模,趋于成熟,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增长、文化发展的重要渠道。乡村旅游是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现代农业发展为载体,乡土文化为根基,农民生活劳动为特色,集餐饮、住宿、参与、娱乐、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活动方式,是由景点旅游到休闲度假旅游的一种过渡的旅游新形态。

(二)智慧乡村旅游

智慧旅游打破了传统旅游的发展形式,以物联网、云计算、通信网络、信息处理、数据挖掘等技术综合服务于游客的旅游导向、旅游体验、旅游管理、旅游服务等各个方面,使旅游资源得以合理发展、统筹管理、全新运作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智慧乡村旅游借由智慧旅游的背景服务于乡村旅游,为更好协调乡村旅游的发展、统筹城乡建设、发展生态旅游等,提高游客的体验满意度开辟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路径。

(三)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1987年成都郫县农科村的“农家乐”成为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雏形,截止2015年12月以来,通过统计携程、去哪儿网、艺龙网等几大知名网站及通过成都市旅游局官方数据统计显示,成都市农家乐数量达到1万多家,其中星级农家乐有311家[1]。发展智慧旅游势必带动更多的农家乐客户体验的升级,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二、成都市智慧乡村旅游发展的阻碍

(一)旅游信息化利用率低下

成都乡村旅游的信息化利用率低下,通过调查统计,在各大知名旅游网站上注册登记的成都乡村酒店和农家乐都非常少,更不用提针对某一特定地区发展旅游信息化建设。而智慧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旅游信息化的建设,这必将是导致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的一大弊端。

(二)硬件设备落后

智慧旅游的发展依赖于物联网、云计算、通信网络、信息处理、数据挖掘等技术的支持。成都目前的乡村旅游基本上还依赖于口口相传的传统市场推广模式,对硬件的要求基本为无,所以,发展成都乡村旅游的智慧化,硬件也是一大伤。

(三)市场推广手段单一

成都乡村旅游虽然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但是面向的对象依然是成都市及周边的游客,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虽然现在很多的农家乐请了推手,进行微博、微信的软文推广,但是宣传手段仍然趋于单调,对整体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仍然是制约瓶颈。

三、成都乡村智慧旅游发展策略

针对以上分析的成都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存在的障碍,结合目前成都市倡导的生态旅游、发展智慧旅游的大环境,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稳步推进成都乡村智慧旅建设。

(一)完善成都乡村旅游信息化平台

成都市乡村旅游协会是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与成都市旅游局共同承办的机构。为满足智慧化发展需要,可以成都乡村旅游协会网站的基础上,完善成都乡村旅游管理制度,添加交通管理查询、气象查询等功能,为个性化乡村旅游提供服务。并完善成都乡村旅游信息资源,对接成都各地的旅游局,建立全面的成都旅游资源信息库,为智慧化旅游提供原始数据。

(二)完善硬件系统

随着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快速发展,成都地区网络全覆盖已经不是梦想。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各乡镇。并且政府已经在向网络5.0的要求进行部署,住家用户只需要更新家里的路由器,就能更新网络,对接网络的高速列车。另一方面,成都市旅游局需统筹建立成都乡村旅游信息化平台,从硬件上支持智慧化发展需要,通过成都乡村旅游信息化平台来统筹管理成都市乡村旅游资源。

(三)多渠道推广成都乡村旅游

除了传统的个体宣传成都乡村旅游,更需要多渠道推广成都乡村旅游协会。成都乡村旅游协会集成了成都乡村旅游的所有资源,多渠道推广成都乡村旅游协会其实就在推广整个成都乡村旅游的所有资源。除了传统的推广渠道,也可以借助微信、微博、电视、网络等手段进行推广,以成都市旅游局来推广成都乡村旅游协会,不管在公信度、效果上都会比单一个体推广效果强得多。

(四)加强人才的引进及培养

乡村旅游的智慧化发展离不开人才的需求。以村或镇为点,建立信息服务点,所有技术人才需要经过成都市旅游局乡村旅游智慧化培训,能够切实解决实际碰到的技术问题。而成都乡村旅游协会的信息化维护,更需要人才的引进,可以通过高校人才引进和现有人才培训等方式,将智慧化发展由点到面进行人才的辐射,确保智慧化的顺利推进。

篇5

一、界定智慧旅游景区的内涵

“智慧景区”是基于旅游消费的视域,以满足消费者对旅游消费服务和质量上的高层次性要求,根据各地旅游景区的特点和现状,从旅游景区的规划、管理、维护和发展等方面而建构旅游景区的建设体系,凸显旅游景区建设的新特点,以信息科技促旅游景区发展,实现旅游景区发展智慧化,不断满足消费者对旅游行业的消费要求,最终为旅游景区的发展而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发展内驱动。

众所周知,自从信息技术与旅游行业相结合,就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且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特征的彰显,这种以信息技术为发展动力的旅游产业发展新趋势日益明显。伴随着旅游行业向纵深领域的推进和发展,信息科技已经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必备要件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从技术动力的层面来说,利用信息技术之所以能够促使旅游景区实现智慧化,之所以对旅游景区内的地理概貌、旅游事故、旅游者的行踪、旅游管理行为、旅游者的活动规律以及消费需求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细致地而又及时地掌控,且不分天气变化、地理状况复杂性和节日旅游差异性等,可实现对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行迹全方位地跟进和管理,就在于智慧旅游景区的内涵丰富。可以从以下对智慧旅游景区的内涵进行深刻解读:首先,信息技术支撑因素,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对旅游景区内的地理概貌、旅游事故、旅游者的行踪、旅游管理行为、旅游者的活动规律以及消费需求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细致地而又及时地掌控;其次,不分天气变化、地理状况复杂性和节日旅游差异性等,可实现对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行迹全方位地跟进和管理;再次,汲取和利用国内外各个旅游景区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不断完善旅游景区的建设机制和工作程序;而后,信息数字化,利用信息科技技术对景区内的数字进行分析和整合,建立旅游景区信息档案库,利用信息档案库弥补旅游景区的不足和缺陷;最后,人性化和科学化相结合,旅游景区的管理不能够单一靠科学技术,而应该在科学技术支撑下加强人为操作和管理机制,以更加合理的、温馨的管理和服务为旅游者提供,从而也潜在地实现了旅游景区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二、建设智慧旅游景区的意义

1.有助于推动景区管理机构提高管理和服务意识

建设智慧旅游景区可以最大化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组合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旅游景区内各部门协调配合、管理监控实现动态化、服务水平高层化,从而实现旅游服务信息公开化、行业制度规划化和服务管理标准化。通过旅游行业的市场化动态以及旅游消费者的旅游现有发展状况的信息和数据进行综合性把握,从而促使旅游行业的相关主管部门和管理部门对旅游行业的发展实现有效性引导,进而促使旅游景区的管理和服务部门转变基本职能,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服务意识,最终提高旅游景区的市场形象,为旅游产业实现经济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有助于促进景区旅游产业的突破性发展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对旅游行业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渗透,实现了旅游产业的多样化销售途径和平台,比如电子商务式旅游销售平台、旅游公共服务多媒体平台、旅游广告宣传平台以及手机app旅游服务平台等。伴随着科学信息培植的旅游项目的推进,使得旅游服务咨询系统、将旅游产业的市场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吸引人们的消费方向向旅游产业转移、促使游客对消费管理和服务提供全方位的意见和建议,特别使旅游行业的发展更加规划化、系统化和制度化。现代信息技术因素植入的旅游景区产业链的建立,进一步使旅游景区的硬件和软件基础性设施向智能性转化,最终使旅游景区的发展更具有市场吸引动力和潜在的附加值。

3.促使旅游企业将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化组合和旅游经济增长点的爆发

以市场为发展导向,以现代科技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机制的建立,有利于从管理系统方面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化组合,改变原有靠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的管理模式,进而减少了旅游管理支出成本,实现了旅游产业的丰厚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动态化地对景区内的游客消费现状进行数据性分析和跟踪,从而剖析出游客的市场消费动态,进行旅游项目的调整和开发,并以游客的消费需求为服务目的进行服务水平的提升,从而使旅游景区的新市场消费热点得到激发,进一步扩充了旅游景区的市场空间,也进一步扩大了旅游景区在旅游同行业内的市场影响力,最终使智慧旅游景区的企业形象深入人心并占据巨大的市场消费份额,实现了旅游景区的跨越式发展。

三、剖析智慧旅游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1.各地区旅游景区的智慧化程度层次不齐

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使得各地区在旅游景区的智慧化程度也不一致,这势必影响旅游行业的整体性发展,势必要求旅游行业进一步规划和布局旅游业的发展大局。从目前当地经济发展的机构进行综合性分析来看,各地的旅游产业已经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考量中,是促使各地国民收入的主要经济组成部分,但是各地的经济经济基础不一样,不同地区、不同城市对经济发展的政策性引导、信息科技的发展布局以及移动通讯设施的覆盖率等不同,致使智慧旅游景区发展差异化非常明显,旅游景区智慧化程度低的地区其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低迷状态,而旅游景区智慧化程度高的地区其经济社会发展异常性繁荣。从当前我国旅游景区发展的现状中可以窥视出旅游景区发展的内在客观性规律和方向,比如我国南方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对其旅游景区进行考察来看,其旅游景区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比较高,而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不高的内陆和边疆地区来说,其旅游景区内的旅游资源利用率不高,旅游规划不合理不科学,致使旅游景区产生的市场效益比较低,更不用说带动周边地区的相关性产业的发展了。因此,国家旅游当局,应该站在国家旅游行业发展的战略进行旅游行业规划和布局,加大对旅游行业的扶持力度和利益分配机制,从而使我国的各地旅游行业发展结构得到进一步的调整,促使国家战略性角度上的旅游行业智慧化程度比较高,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新激发点。

2.智慧旅游应用形式过于单一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行业的不断创新,智慧旅游也被广泛的应用,虽然如此,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智慧旅游发展的同时带来的是经济利润的提高,然而在地区追逐经济的同时,智慧旅游出现了同质化现象。随着智慧旅游的发展,出现了淘宝、去哪儿等电子商务应用软件,但单从旅游方面我们不难发现,二者均为用户提供普遍的查询、预订、购票、支付等服务,渐渐的不仅在应用软件上,在智慧旅游的发展中同质化也日益严重,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照葫芦画瓢的现象屡见不鲜。

四、探讨解决智慧旅游景区存在问题的对策

1.详细阐释和践行智慧景区的内涵

国家旅游主管部门,为了使国家的旅游行业与信息科技时展相适应,提出了智慧旅游景区的建设规划,并要求各个地方的旅游部分提高智慧旅游景区的认识并使旅游景区智慧化。然而有些地方部门对智慧旅游景区的认识只停留在字面的含义上,未真正其内在含义,导致其对旅游景区的建设上只处于形式化,并能够形成旅游景区发展的科技动力。这需要有些地方旅游主管部门认真挖掘智慧旅游景区的深厚内涵,并使其得以实现,从而使国家旅游行业的发展得以整体化和时代化。

2.加强政府对智慧旅游景区建设中的引导作用

智慧旅游景区的构建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也是政府部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部分,这就需要政府发挥其内在职能对智慧旅游景区的建设起一定的规范和引导作用。首先,基于当地旅游景区发展的现状以及当地经济的未来整体性规划,制定有地方性特色的旅游景区规划和建设的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以确保智慧旅游景区建设的方向;其次,发挥市场和政府宏观性调节的两种手段对地方性旅游景区市场进行旅游资源优化配置,利用一定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加大对混乱的旅游进行监管,基于综合性对地方性旅游企业的考量加大对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使地方性旅游产业的发展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又适应信息科技时展现状的要求,最终使地方性旅游景区实现智慧化并促使旅游产业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因子之一。

3.确立和发挥景区管理部门在智慧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地方性旅游景区的管理部门是智慧旅游景区政策的主要实施者和践行者,单一靠旅游行业的主管部门对旅游景区智慧化建设的引导智慧旅游景区的建设难以实现。还必须确立和发挥地方性景区管理部门主体地位,使地方性旅游景区管理部门能够基于自身旅游景区发展的现状,并审视自己在管理和服务方面的不足,根据自己景区的独特优势,并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相结合,构建一套既体现国家旅游行业对智慧旅游景区发展的整体性规划又能够彰显地方性旅游特色,从而实现旅游共性和个性结合,在同性中突出地方性个性,最终使地方性旅游景区建设走出一条立足长远、立足当前和立足现实的智慧化旅游景区可持续性发展道路,并使其成为地方智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体现。

五、结语

在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旅游行业基于时代性发展的需求与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紧密相结合,以实现现代科技助推旅游产业进一步快速发展,而旅游产业的发展以拓展现代科技发展的空间和余地。综合性对旅游行业进行考量,不难发现一些地方的旅游行业发展还停留在传统的发展理论上,且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过于单一化,这样的旅游发展状况严重与信息科技时展主题相脱离,不利于旅游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这需要旅游行业革新弊端,锐意进取,建设智慧旅游景区,以实现旅游景区各个工作环节和方面体现现代科技的优越性,促使旅游景区发展更加系统化和可塑化,最终使智慧旅游景区的发展真正体现智慧深厚内涵。

参考文献:

[1]徐徐.基于智慧旅游视角的旅游景区管理发展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6):220-221.

篇6

我国最早提出“智慧旅游”理念的是江苏省镇江市,随之发展“智慧旅游”项目。在2011年,镇江正式被国家旅游局批准建立“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之后,许多省市都提出发展智慧旅游的战略,智慧旅游理念渐渐家喻户晓。截至2013年底,已有北京、厦门、温州等33个城市开展智慧旅游城市试点工作,以更好的推进智慧旅游在各地的发展。积极发展智慧旅游是响应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旅游信息化发展的措施,是调整旅游行业的结构,适应新形势下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智慧旅游标准体系是在智慧旅游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有机整体,也可以说是一种由智慧旅游标准组成的系统。智慧旅游标准体系涵盖信息化类标准和旅游类标准。信息技术是智慧旅游的重要环节,包含的标准由GB/T 28448-2012《信息系统安全测评规范》、YD /T 2437-2012《物联W总体框架与技术要求》等。在旅游专业领域方面,国家旅游局对标准化的发展和研究都非常重视并有一定的成果,在各地都相继出台了有关旅游信息化的一系列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例如GB/T 26354-2010《旅游信息咨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LB/T 021-2013《旅游企业信息化服务指南》、DB46/T 207-2011《旅游信息采集管理规范》等,这些标准都为智慧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指引。尽管如此,我国旅游业信息化建设的进度相对滞后,智慧旅游相关的标准化工作进程缓慢,专业性的标准并不多而且运作的模式不够合理化和完善。系统基础化的标准体系建设的缺失、信息交换的滞后、运营管理模式的混乱使发展智慧旅游面临重重障碍,综上所述,建立智慧旅游标准体系是发展智慧旅游不可欠缺的必要环节。

二、智慧旅游标准体系

健全战略性旅游标准体系,合理规划标准化体系布局,有效的提升旅游业的服务质量和行业水平。在我国,旅游标准化工作的推动主要是依据各地的管理方针和各级旅游行政部门执行。所以,两者需要相互配合,并从行政手段和商业形式互为补充。

在2009年出台的《旅游业标准体系表》从旅游业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进行编制,然后根据基础标准、设施标准、服务标准、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5个方面来架起结构,产业结构系统化特点十分突出。而最近出台的国标系列《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中,规范了服务业建立标准体系是从服务通用基础标准、服务保障标准、服务提供标准构成,是组织服务业工作,实现服务业标准化,评价服务良好程度的重要资料。可根据遵这个规则,在通用基础标准的条件下,根据智慧旅游的特征和共性,从保障标准和提供标准这几个具体的领域构建智慧旅游的标准体系。

三、浅谈智慧旅游标准化建设的策略

建造智慧旅游标准化是依托不同城市的发展方向以及在体制、结构、重点领域方面的特点开展标准化工作。

首先应注重国内外智慧旅游标准化建立的运营研究。参考和对比国内外的发展经验,从而找到发展适合的智慧旅游标准化的现实路径。通过对国外发展深入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关注和开拓更具领域特色的智慧旅游产业。

篇7

[3]安德里亚・卡拉留等.欧洲智慧城市[J].城市观察,2012,(4):26-44.

[4]邓贤峰,张晓伟.城市“智慧化”发展的趋势研究[J].电子政务,2011,(4):61-68.

篇8

智慧旅游被称为旅游业的,它是一种融合了通信与信息技术并以此为基础,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为保障,服务于游客、企业、政府等,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旅游形态。智慧旅游,让普通人也可以轻松地实现以往看来遥不可及的精确、简约、浪漫的旅游。国家旅游局将2014年旅游主题定为“智慧旅游年”,引导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发展。智慧旅游在中国方兴未艾,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智慧旅游这个名词出现不过几年,却备受关注,一方面是因为旅游业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关注,有望成为第三产业的战略支柱性产业,另一方面,旅游者数量不断上升,对旅游体验的质量要求变高,而智慧旅游建设能够改善当前状况。本文以盐城为例,论述了如何在具体的城市中发展智慧旅游,对于类似的城市来说,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

二、智慧旅游与体验经济的结合点

构建智慧旅游的三大核心目标之一就是为各类游客提供更便捷、智能化的旅游体验。从旅游者的角度讲,主要包括导航、导游、导览和导购四个基本功能。

旅游的核心模式,就是以时间和物质的资源换取精神的收获和满足。所谓好的旅行,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将资源的效应最优化,并获取最符合旅游者期望的满足感。借助智慧旅游,自助游游客可通过互联网平台安排自己的全部行程,完成从设计旅游行程、获取详细的旅游咨讯、享受线上预定服务、电子地图查询、虚拟现实体验到分享旅游经历的全过程,获取全程的数字旅游新体验。也就是说,借助科技的力量带给游客更便捷的旅游体验。

游客体验是智慧旅游核心价值的所在,越来越多的旅游城市正开始注重改善其旅游吸引物有形和无形的环境体验。在旅游城市中,旅游者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还是能创造自我体验的互动者,具有双向旅游信息传播特征。游客间互动现象广泛存在于旅游服务接触当中,游客间的交互关系极大影响游客对服务体验的满意度,也会影响到顾客对服务的整体评价。智慧旅游城市不但要注重技术的运用,也应重视整体的旅游氛围的营造,重视旅游城市中用户的现实体验,而网络虚拟社区中其他游客的态度、行为对旅游者也会带来影响。因此,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应以旅游中的参与为前提,以消费体验为核心。

三、盐城智慧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一)盐城旅游发展总体现状

盐城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生态独特、资源丰富的城市,是江苏面积第一、人口第二的城市,拥有全省最长的海岸线、最大的沿海滩涂、最广的海域面积,是全国唯一以“盐”命名的城市。

旅游经济方面,全市现拥有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60多家,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家,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5家,AAA级景区8家,AA级景区27家,省级旅游度假区3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5家,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11家;现有星级旅游饭店54家,其中五星级3家,四星级8家;现有旅行社134家,其中具有出境组团资格的旅行社7家。

盐城旅游发展势头强劲,2013年、2014年曾先后荣获“第20届亚洲旅游业金旅奖”“十佳绿色生态旅游目的地”“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特色魅力旅游目的地”“2014全国智慧旅游优秀案例”等荣誉,2014年盐城实现旅游总收入201.05亿元,同比增长15.9%,增幅列全省第二;接待游客2 018.89万人次、同比增长14.9%,增幅列全省第三,其中境外游客4.22万人次,同比增长61.9%,增幅全省第一。

(二)盐城智慧旅游发展现状

1.2011年,“智慧盐城”平台体系搭建

“智慧盐城”门户作为”智慧江苏”门户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成为政府、企业乃至个人开展创新的实用平台,为城市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创造优质的创业服务环境。“智慧盐城”门户作为“智慧江苏”门户13个市分站当中的一个重要分站,其本身不是一个网站,而是一个基于云计算技术搭建的开放应用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平台。“智慧盐城”门户突破了运营商的传统业务范畴,全网覆盖,持续为盐城政府、市民、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2.盐城已正式启动智慧旅游项目建设

盐城从2012年开始启动智慧旅游建设工作,目前已建成盐城智慧旅游手机游客助手和触摸屏系统。本项目由盐城市旅游局出资,盐城电信承建开发,包含智慧旅游手机客户端软件、多媒体触摸屏系统。采用固网和天翼3G网络双重保险传输,有效满足客户端信息快速查询、视频查看、手机购物、宾馆预订等大数据量应用,手机客户端软件、多媒体触摸屏系统及门户网站,市民和游客可免费使用。

项目中的手机游客助手和旅游触摸屏功能十分强大,整合了盐城市优化分散的景点、住宿、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旅游资源,设置了盐城印象、旅游资讯、景点荟萃、美食分享、宾馆住宿、交通指南、快乐购物、娱乐休闲以及个等九大一级菜单和影像盐城等等36个二级、三级子栏目,涵盖了“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海量信息,内容全面丰富。同时为方便外地游客实时查询,对交通、旅游百科、天气预报等相关数据进行了深度挖掘和智慧分析。手机游客助手可通过PC、天翼智能手机、PAD等各类终端进行使用,安卓、IOS(苹果)等版本,多屏融合,充分展现了“游客体验至上”服务理念。

3.政府重视,编制智慧旅游发展规划

策应“智慧盐城建设”,探索具有盐城特色的智慧旅游建设之路,盐城市旅游部门依托专业机构编制《盐城市智慧旅游总体规划》(2015-2020年),为盐城智慧旅游发展建立顶层设计,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该规划总体结构合理,内容体系完整,符合盐城旅游发展实际,特别是针对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两大智慧旅游建设主体,提出了营销、服务、管理等三个方面的具体建设内容和措施,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4.盐城旅游营销节节升高

从2012年开始,作为盐城旅游形象宣传的微电影《盐城之恋》《鹤舞盐城》先后上映,一经推出就获得国内外游客的热情关注和广泛好评,其中《盐城之恋》荣膺“2012中国旅游宣传片TOP10”。

2014年“轻松点击、畅游盐城”智慧旅游项目荣获全国智慧旅游优秀案例、大丰荷兰花海“智慧景区”项目荣获江苏省智慧旅游优秀案例。

2015年,盐城旅游与人民网旅游频道达成年度战略合作,盐城利用人民旅游优势平台全面宣传推广盐城旅游城市形象,让更多国内外人士关注盐城、走进盐城、支持盐城。

2015年1月起,盐城在央视黄金栏目强势推出了《盐城,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旅游形象宣传片,该片全面展现以绿色湿地、红色铁军、白色海盐和蓝色海港构建的盐城“四色”旅游资源、丰富的美食和丰厚的人文底蕴,引起了海内外游客对盐城旅游的高度关注。

5.“盐城旅游一卡通”

“盐城旅游一卡通”是由盐城市旅游局与南京银行共同推出的金融银联IC卡。此卡将囊括全市代表旅游景区、酒店等优势资源,惠及市民。不管是自助还是跟团,游客们都可利用本卡享受旅游、金融、信息等多项增值服务,此举让盐城广大市民更加深切感受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旅游产业附加值、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四、盐城智慧旅游发展思路

智慧旅游城市的总体架构一般由一个平台、若干支撑体系以及相应的基础环境构成。一个平台是指智慧旅游城市平台。支撑体系涉及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游客使用的智慧旅游介质。

智慧旅游依托智能旅游的技术基础,凭借先进的智能化手段,将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最新科技信息革命的成果注入旅游者服务中去,智慧旅游强调以人的需求为主题,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科技的最先进、最尖端、最智能。智慧旅游贯穿于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始终,从旅游需求的产生到旅游实践,再到旅游心情的分享。

(一)出发前,满足旅游者对旅游信息需求的服务

智慧旅游在旅游需求方面,站在旅游者的角度,从旅游者的需求出发。抓住旅游需求阶段旅游者的心理,做好主动推介。一方面,旅游者对于旅游信息的需求不仅量大、样多,而且对于旅游信息质量要求高;另一方面,旅游者在得到这些旅游信息,做好旅游购买决策的同时,希望能直接进行线上旅游产品的预定和购买,实现一站式服务。

鉴于此,盐城市政府部门,特别是旅游主管部门,除了坚持以满足和服务游客体验为高端目标,形成系统的智慧旅游建设发展规划,并以此加快和推动信息化基础建设。此外,还必须通过政策扶持吸引社会资本和技术力量参与到“盐城智慧旅游”中来,引导和扶持社会企业以市场经营的方式建立新的商业模式。

(二)旅途中,满足游客所需要的智慧服务

对于旅游中的游客而言,智慧旅游可满足“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的贴心旅游接待服务。

旅游交通是旅游者实现空间位移的必要条件,对于旅游活动来说至关重要。盐城已经有了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但在自驾游出行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旅游景区是游客旅游的核心目标。2014年,大丰荷兰花海智慧旅游服务平台,荣获“江苏省智慧旅游优秀项目”称号。作为盐城地区首个数字化景区,大丰荷兰花海智慧旅游运用了时下最先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能为景区提供观光旅游、餐饮娱乐、休闲购物于一体的旅游体验,真正实现让游客一站式畅享花海,让景区全程智能化管理。盐城应逐步在其它景区推进智能旅游项目。

(三)旅途中与旅行后,游客所需要的分享

智慧旅游在为旅游者提供“全程式”旅游服务的同时,也为旅游者的旅游心情分享提供了更广阔、更安全、及时的途径。翔实可靠的旅游记录不仅是游客的体验和感受,同时也为后来者提供了参考和帮助。盐城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网站建设,鼓励广大驴友以博客、微博等形式分享旅游体验,使更多的潜在旅游者变成现实的旅游者。

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的权益可能会受到威胁和破坏,客观上需要有健全的旅游监管与投诉处理机制。将旅游者的体验反馈给旅游供应商,以督促旅游企业不断改进,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整个旅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总之,智慧旅游的发展需要依托“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这一模式来支撑。智慧旅游作为行业大发展背景下的一种国家意志,它并不是某一部门或组织的力量所能覆盖的。应平衡好政府、企业、游客三者之间的产业链关系,促使生态、社会等价值最大化,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4]朱珠,张欣.浅谈智慧旅游感知体系和管理平台的构建[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11): 97-100.

[5]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0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http:// cnnic. cn/gywm/shzr/shzrdt/201301/t20130115_38518.htm,2015-02-03.

[6]《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xwzx/gnsz/gdxw/201507/23/t20150723_6022843_1.shtml.

[7]姚国章.“智慧旅游”的建设框架探析[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6):13-16.

[8]乔海燕.关于构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的思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2): 27-29.

[9]刘莉.论手机在旅游信息服务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0,(17) :119-120.

[10]吕兴洋,殷敏.旅游手机网络营销初探[J].旅游学刊,2009,(8): 77-81.

[11]巫宁.手机媒体在旅游目的地的应用[J].人物,2007,(5): 30-31.

Research of Tourism APP Marketing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Wisdom Tourism

TANG Jing; ZHOU Bingqin

篇10

二、宜昌“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优势条件与发展现状

(一)宜昌“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优势条件

1.丰富的旅游资源。宜昌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境内西陵峡是长江三峡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大坝、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闻名遐迩,还有屈原故里、昭君宅第、长阪坡、关陵庙和三游洞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址。目前,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41家,其中5A级4家、4A级14家、3A级17家。旅行社125家,其中全国百强社3家,5A社3家、4A社4家、3A社14家,出境组团社6家,赴台旅游资质社3家。有星级饭店55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10家、三星级30家。旅游客运公司15家,旅游客运车辆500台;旅游船公司7家,豪华游轮15艘。持证导游3508名。宜昌享有发展智慧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走智慧旅游城市之路,发展旅游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是推动宜昌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2.有力的政策支持。政策的支持和导向对一个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宜昌关于加快发展智慧旅游产业,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方针。市领导马学军指出:“加快发展智慧旅游产业必须充分利用智能化手段,建设集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为一体的旅游信息化体系。坚持以游客为本,以强化互动体验为中心,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突出导航、导游、导览和导购四个基本功能,建设智慧旅游服务体系。积极创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把宜昌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智慧旅游城市。”宜昌提出要以提升宜昌市智慧旅游的发展质量和水平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为动力,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分阶段推进“宜昌智慧旅游产业”建设,把宜昌建设成为全国智慧旅游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和长江中上游区域性智慧旅游之都。3.广泛的市场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大众化、散客化旅游时代的来临,自助游成为旅游的全新趋势。与传统大众旅游相比,自助游目的地范围极广,旅游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日益凸显。智慧旅游将网人合一,实现旅游者深度参与、生命体验。因此,高效的自助游在智慧旅游环境下将成为未来宜昌旅游最受欢迎的出游方式。宜昌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必将进一步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消费需求,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便捷、智能化的旅游休闲体验。4.过硬的技术支撑。在建设智慧城市方面,宜昌具有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管理机制等方面的竞争优势。近年来,已建立起了三峡云计算中心,绝大多数旅行社、旅游景点、宾馆酒店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广泛开展网络视频、微博、互联网社区、短信平台营销甚至线上虚拟旅游的体验式营销等模式,基于互联网的旅游城市营销系统建设和旅游服务平台建设日趋成熟。以秭归县为例,一是全力打造智慧旅游,建设全县文化旅游一体化的基础感知体系和文化旅游基础通信网络;二是成立秭归文化旅游信息中心;三是建设面向全县文化旅游企业、游客和公众的文化旅游行业管理平台和文化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四是建设文化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和文化旅游WAP门户;五是全面拓展门户网站、手机、移动智能导览仪、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站、呼叫中心、咨询服务中心等和文化旅游服务渠道。

(二)宜昌“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发展现状

早在2008年,宜昌就已经接受了“智慧旅游”的概念,并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在全省率先推出“旅游年卡”,这仅仅是一个起步。2014年,宜昌提出用3年时间冲刺文化旅游千亿产业,全市拟开工和在建续建重大文化旅游项目133个,包括平湖半岛旅游综合开发、荆门山文化旅游城、关公文化旅游城等。三峡人家风景区全面实施了数字化景区建设工程,包括电子门禁、智能监控、多媒体展示、车辆调度、LED信息、电子门票和智能全景导游图等系统,工作人员可实时了解各景点在任何时间段内的游客流量,并对车辆、人员等合理调配,保证游客的安全及游览秩序,对景区及周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监控。三峡大坝实施了自动化办公OA系统,近年来建立了电子门禁系统、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数字监控系统、GPS旅游车辆管理系统等智能化管理系统,新建的游客换乘中心,可实现游客自助购票打票,同时为游客提供了微信公众号,以了解景区相关信息或进行预约游览参观。景区可有效知晓当前的游客流量,方便安排出行。多数景区都设置有完整的游客中心触摸屏和液晶显示系统、景区标识牌系统和景点语音解说系统。全市4A级以上旅游景区都建立了企业网站,游客可以浏览产品、在线咨询、自助下单,旅行社可独立开展网上预订售票业务。但受制于智能手机未完全普及、支付技术尚不成熟等多因素影响,宜昌市智慧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空间还很大。宜昌自然风光景点多位于山区,手机信号难以全面覆盖。对这样的景区来说,建立智慧旅游体系困难重重。智慧旅游的实现,依赖于一个城市整体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宜昌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信息服务的范围相对狭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宜昌建设智慧旅游城市的发展对策

(一)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一方面,要扩大全市网络覆盖率,使城乡都能实现无线和有线的全面覆盖。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建设水平,完善旅游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系统完善包括宜昌旅游网站、微博微信、手机电脑客户端在内的综合化的旅游城市营销体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城市交通、餐饮、医疗等配套服务,为打造智慧旅游城市提供优化的环境保障。重点建设好“导航、导览、导游、导购”为主要内容的智慧旅游体系,快速发展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旅游电子商务,打造一卡通旅游结算平台。

(二)提高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是开发商、景区、信息通信行业等相关单位及全体市民共同参与的旅游城市信息化的创新活动,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着网络不安全的威胁和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宜昌市要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监管力度,不断提高宜昌市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信息化安全管理水平,充分保障网络信息安全,为进一步开展高效的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奠定基础。

(三)加大对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

宜昌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正处于加速推进阶段,不仅需要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在资金、技术等各方面都要跟上建设进程。国家或政府政策的引导对宜昌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发展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因此,宜昌市要针对本市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规划,出台相关政策,为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积极营造招商引资的良好环境,为宜昌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创造有力的投资环境,提供资金支持。

篇11

一、智慧旅游相关概念

(一)智慧旅游

智慧旅游是一种以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在旅游体验、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激活,并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等的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旅游形态。它以融合的通信与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以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为保障,以激励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特色。智慧景区信息化是基于数字景区建设成果,通过物联网、传感网和空间信息技术等最新技术的集成实现对景区基础设施、资源环境、游客活动、灾害风险等方面的更全面、及时的感知和精细化管理。“智慧旅游是以云计算为基础,以移动终端应用为核心的,以感知互动等高效信息服务为特征的旅游信息化发展新模式,核心是以游客为本的高效旅游信息化服务。”

(二)智慧景区

智慧景区指景区能够通过智能网络对景区地理事物、自然资源、旅游者行为、景区工作人员行迹、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对游客、景区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优化再造景区业务流程和智能化运营管理,同旅游产业上下游企业形成战略联盟,实现有效保护遗产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对旅游者的服务质量。以此实现景区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

在信息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背景下,国外的旅游信息化建设正不断向纵深发展。近几年,智慧旅游和旅游资源物联网提出并兴起,一方面是旅游信息化已经进行到一定的程度,旅游行业各个领域的信息采集与存储具备了相当的规模,通过新技术的应用,积累的信息资源有可能集中发挥优势:另一方面,泛在网络与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得未来信息化呈现出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旅游信息的精确采集、旅游信息资源化应用成为可能。

(一)国外发展现状

美国于2006年就在宾夕法尼亚州Pocono山脉的度假区引入RFID手腕带系统,开始智慧旅游的尝试。韩国首尔基于智能手机平台,开发了“l Tour Seoul”应用服务系统,该系统是首尔市专为首尔的旅游者提供的掌上移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于2012年6月正式推出基于智能手机的微电子旅游大全“标识都市”(TAGTAGCITY)项目,使布鲁塞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数码移动旅游城市。日本在2009年7月推出了“i-japan”(智慧日本)战略2015,旨在将数字信息技术融入生产生活的每个角落,电子化政府治理,医疗健康信息服务、教育与人才培育等三大公共事业将成为目标聚集点。

(二)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为顺应现代旅游业的发智慧旅游体系的建成将改变游展潮流和趋势不少省份和城市在信息、网络、通讯技术飞速发客的行为模式、企业的经营模式和行积极研发和构建智慧旅游系统。江苏省镇江市于2010年在全国率先创造性提出“智慧旅游”概念,开展“智慧旅游”项目建设,开辟‘‘感知镇江、智慧旅游”新时空。目前,许多城市都在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国家旅游局对“智慧旅游城市”试点工作进行了部署,确定了包括北京市、武汉市、成都市、南京市、福州市、大连市、厦门市、苏州市、黄山市、温州市、烟台市、洛阳市、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扬州市、镇江市、武夷山市18个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目前为止,已有九寨沟、黄山和中山陵在内的24个国家级名胜景区实施了数字化景区试点工作。

2013中国智慧旅游运营合作交流大会于10月28日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在会议上国内首个全新模式旅游OTO“智游河南”电子商务平台正式上线。在旅游景区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移动通信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和RFID技术等纷纷介入。这些技术大大提升了旅游景区信息化的建设水平和成果,进一步提升了旅游景区的服务能力,使旅游景区信息化成为旅游业中应用信息新技术最多的领域。

三、河南省5A景区智慧旅游现状分析

随着智慧旅游的建设,以及新型游览方式对于旅游服务个性化需求的增加,居于旅游体系重要位置的旅游景区,开始寻求新的发展道路,向实现景区的智能化转型,以迎合游客的服务需求。受智慧旅游的理念及其在我国建设与发展的启发,智慧景区孕育而生。目前我国许多景区已在尝试进行智慧景区的建设,并已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有关智慧景区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很多方面本文以河南省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清明上河园、殷墟、白云山、神农山、平顶山尧山一中原大佛景区、焦作青天河景区九个5A级景区为例,对其智慧旅游建设和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一)通讯网络

在公用电话网建设方面,各景区建有供游客使用的公用电话。分布设置在指定需要地点。且部署有电话报警点,方便游客遭遇突况,以此发出求救。各景区郡已进行无线通讯网建设,游客能接收手提电话信号,移动通信方便,人群密集区域及重点游览区域信号最好,无线路顺畅。各景区都已进行无线网络建设,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可以方便的将手机、电脑等终端以无线方式连接上网,及时查询需要的相关信息。但是在景区较偏僻区域,无线信号未覆盖到。

(二)电子门票、电子门禁

2009年9月19日下午,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联合交通银行率先推出了景区二维码电子门票服务,游客只需通过网上支付就可获得一张彩信形式的二维码景区电子门票,凭借电子门票,在景区售票窗口通过二维码终端系统刷机识别,即可顺利入园游览。清明上河园我国北方地区第一个开通二维码票务系统的景区。现今,河南省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清明上河园、殷墟、自云山、神农山、平顶山尧山一中原大佛景区、焦作青天河景区九大景区均已推出电子门票业务,给游客带来了更多便利。各景区配有手持移动终端设备或立式电子门禁,实现对门票的自动识别检票。电子票的购买也支持手机支付或者网上金融支付等方式。但是,通过调查得知,使用电子门票和二维码门票的游客数量为数并不多,有些游客对此也知之甚少,仍以传统的纸质门票为主。

(三)门户网站电子商务

1.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清明上河园、殷墟、白云山、神农山、平顶山尧山一中原大佛景区、焦作青天河景区九大景区都拥有各自的独立官方网站。这些网站均是以服务游客为核心内容的门户网站,且正常运营。

2.各景区门户网站包含:景区基本信息浏览,景区信息查询,旅游线路推荐和行程规划,景区推介服务,交通导航,旅游论坛,下载服务,建有官方微博并有链接。网站浏览语言可供游客自主选择,以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语,日语,韩语为主要,便于游客能方便及时了解到自己所需信息。通过对河南省九大5A级景区官方网站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旅游景区会员制在景区营销中也十分普遍。河南省九大5A级景区官方网站中,可注册会员的景区网站有嵩山少林寺、焦作云台山、焦作青天河、中原大佛、河南神农山、安阳殷墟。

3.电子商务与微博微信

通过景区门户网站均可能实现网上预订、电话预定和网上支付、网上交易。安阳殷墟,焦作青天河景区门户网站可以实现景区旅游产品、旅游纪念品实现网上预订和网上交易。在互联网科技的成熟应用下,现今,微博宣传营销已经成为许多旅游景区向外界展示自己的一扇窗子。微博营销具有以下好处:一、微博营销低成本,操作简单,互动性强;二、提升企业品牌亲和力;三、拉近用户距离,及时获得反馈;四、对于企业来讲,可以有效监控产品和品牌;五、还可以为其他营销手段做辅助。拥有景区官方微信的景区有洛阳白云山景区、云台山景区、龙门石窟景区、焦作青天河景区四个景区。而少林寺、洛阳白云山、安阳殷墟、清明上河园、神农山家景区五家景区没有各自官方微信。

(四)数字虚拟景区和虚拟旅游

清明上河园,白云山,龙门石窟景区在其门户网站界面可进入生动的在线虚拟游览,游客可以通过互联网、景区门户网站、景区触摸屏导览机、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在电子导游图上点击各个区域查看详细景点信息,或切换到图例视图查看景区设施分布,能让游客充分感受到足不出户便可知晓天下事,便于游客在旅游开始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旅游软件

景区APP。正式上线的APP,以电子地图为基础,含吃、住、行等板块,结合GPS定位和搜索功能为游客提供文字、图片、音频等信息,收录了旅游景区、特色线路、星级酒店、饭店等信息。游客可以查阅、浏览旅游信息,随时制定旅游行程,使自由行变得更加轻松自由。经网站调查分析,河南省这九大5A级景区中,只有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开发出了属于自己景区的旅游客户端,游客可以在智能移动设备上安装清明上河园手机客户端,充分感受掌上游园的快乐。

(六)景区综合管理

1.视频监控

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各景区视频监控能全面覆盖,但是重要景点、客流集中地段、事故多发地段有些景区并未做到重点监控。

2.客流监控

实现入口客流计数管理,出口人流计数管理,游客总量实时统计。对各景区官方网站进行调查发现,通过电话调查,目前,九大景区并未对景区游客数量进行特别控制,也没有设置最佳游客接待量和游客接待人数上限。九大景区中只有青天河景区在官方网站上显示游客接待量,且分为散客和团体预订。

3.景观资源管理

各景区均实现对自然资源环境进行监测,主要包括:气象监测、空气质量监测等。天气监测结果在各景区官方网站上都有显示。各景区可针对各自情况景区内的各类遗产资源、文物资源、建筑景观、博物馆收藏等景观资源运用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进行信息化与数字化监测、监控、记录、记载、保护、保存、修缮、维护等,从而便于景观建筑文物数据的查询检索以及面向公众展示。2013年6月,龙门石窟研究院开始进行龙门石窟监测预警体系一期建设,主要针对奉先寺区域文物环境和本体病害实施监测。

4.应急广播

广播覆盖全景区,并且声音清晰。广播由景区控制中心和指挥调度中心统一控制,遇灾害或紧急情况时,可立刻转换为紧急广播。

四、河南省智慧景区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各大景区都已开始进行智慧景区试点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作为一个新的领域,在其研究和发展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根据对河南省九大5A级景区智慧旅游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以下几点问题:

(一)通讯网络未全面覆盖

通过对各景区通讯网络现状分析,发现虽然各景区通讯网络建设齐全,但是在人群稀少区域,无线通讯网和无线宽带网信号薄弱,甚至搜索不到信号。如游客在景区中遇突况或危急情况,将会对游客造成极大危害。这也是景区存在的一个潜在的危险区域。

(二)电子门票普及率低

河南九大景区虽然都推出电子门票,二维码门票,但是目前仍然以纸质门票为主。在网站进行预订后,许多游客选择到景区后换取纸质门票,往往需要排队等待。而目前各景区也未设置自动售取门票机。相比纸质门票,电子门票更加环保;对于游客而言,将节省更多时间欣赏游览风景名胜区。这样更加符合智慧旅游这一概念。

(三)未充分发挥微博微信功能

调查发现各景区都开逯有官方微信或微博,但是个别景区如安阳殷墟景区没有开通官方微博。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发现,在微博微信建设平台中,云台山,龙门石窟,少林寺,清明上河园,中原大佛这五家景区做的要优于其余四家景区。而对于近两年来兴起且被越来越多人群所使用的微信软件,开通官方微信的景区只有洛阳白云山景区、云台山景区、龙门石窟景区、焦作青天河景区四个景区,其中只有云台山,龙门石窟,白云山景区的官方微信经过了认证,因此相比之下也具有更高的知名度和可信度;少林寺、洛阳白云山、安阳殷墟、清明上河园、神农山家景区五家景区并没有各自官方微信。拥有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账号的景区比没有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账号的景区在网络营销方面具有优势。笔者认为,微信和微博营销是河南省这九大景区电子商务营销的一处不完美的地方,景区应加强官方微博和微信建设。

(四)未建立智能导游系统

目前,河南省这九大5A级景区并未构建智能导游系统,笔者认为景区应该充分发挥计算机、电话、手机等各种类型的手持终端设备随时、随地、随身的天然优势,使游客在景区游览过程中实现旅游行为可标记,导游顾问可携带,游览对象可辨识。建立智能导游系统可以在人工导游方面为景区节约资金和资源,同时还可以改善游客这个利益主体游程中对景区利益诉求中“信息不对称”的状态,满足大众旅游的需求。

(五)虚拟体验游的建设不完善

虚拟体验旅游依托先进的技术,为旅游门户和旅游服务提供了一种比二维和平面广告更形象的宣传展现方式,也能为景区搭建了一个更先进的盈利平台。目前,河南省这九大5A级景区中,只有清明上河园,白云山,龙门石窟景区三家景区,将虚拟体验旅游以一种嵌入式的模块显示在景区网站页面上,使游客能够实现在线虚拟体验旅游;其余景区在其门户网站上只能进行在线视频观看或图片浏览。这些景区对游客虚拟体验游未进行投资建设,因此需要加强。

(六)旅游软件开发欠缺

经过调查发现九大景区中,只有清明上河园景区独家研发的景区旅游APP,为景区景点增色不少,而智慧旅游的出发点就是做到“以人为本”,在方便旅游者和吸引潜在旅游者方面做得较好。其余八家景区也应尝试推出属于自己景区的特色旅游自助软件,为旅游者的旅程增添更多方便和快乐。

五、河南景区智慧旅游发展建议

智慧景区的出现使我国景区信息化的发展进入了智慧化发展的阶段,这些必然会带来整个旅游景区的全面革新。随着旅游业地位的不断提升、信息化的逐渐普及以及游客个性化需求的日益强烈,游客对景区信息服务的诉求也将大幅提升。智慧景区未来将会在游客个性化服务、景区的有效化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且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目前对河南省这九大5A级景区的研究状况,对智慧景区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丰富研究视角,增添基于游客角度的研究

移动通讯设备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和应用,使得景区应该把通讯网络的完善和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从而为游客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更好的体验。依托先进的技术,不仅为旅游门户和旅游服务提供了一种比二维和平面广告更形象的宣传展现方式,还为游客和潜在游客提供更生动的体验。随着散客和背包式游客的增多,人们越来越追求自由的自主式游览。由于智能导游系统更多展示是历史文化,不只是风景,游客可以从中了解景区古建筑的文化内涵,又为游览过程增添了趣味性。智能导游系统便于游客对景区地理信息和景点信息的获取,景区如若通过信息化加强了该方面的建设不仅提升了景区的服务质量,还可提升景区在游客心目中的形象。

(二)加强政府指导,寻求企业支持

篇12

一、智慧旅游概念

目前不同学者对智慧旅游的定义不尽相同,笔者在综合现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认为“智慧旅游”(Smarter Tourism)是指以游客为中心,应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工具,含盖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商务和智慧营销等基本内容,以全面满足游客“食、宿、行、游、购、娱”的基础服务需要,同时为游客、旅行社、景区、酒店、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旅游参与方创造更大的价值为根本任务的一种旅游运行新模式。

二、南昌旅游发展现状

(一)南昌旅游业现状

南昌,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拥有丰富的红色、绿色、古色旅游资源;此外,南昌市建有各类旅游星级饭店和品牌旅行社,旅游服务机构数量充足;随着昌北国际机场、高速铁路、绕城高速和旅游快速公路等交通设施的建立,南昌的旅游交通条件也得到较大的改善;截止到2015年,南昌现有16所院校开设了旅游专业,在校学生3700余人。这些条件的完善大力的支撑着南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南昌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南昌旅游经济整体呈现繁荣发展趋势,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表现为旅游产业大发展观念较为淡薄;旅游产品单一,著名景区少,缺乏具有高吸引力的国家级和世界级优质旅游产品;此外全市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旅行社和旅游酒店等旅游企业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旅游人才短缺,尤其是兼具信息技术和旅游信息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不能满足智慧旅游市场的需求等。

三、南昌智慧旅游开发

(一)从全域概念出发,全面规划和管理

应按照大旅游的总体思路,借鉴全域旅游发展的新理念,将南昌城市绿化、城市建设和城市美化工程与南昌的旅游规划和开发工程协调统筹,让市政建设也成为南昌旅游环境建设的重要力量。同时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南昌旅游资源,将食、宿、行、游、购、娱等旅游六要素进行综合整合,纳入到南昌智慧旅游开发建设的内容中来,努力将南昌建成为生态、文化、智慧、旅游多效益综合化发展的城市。

(二)增加旅游投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智慧旅游的实现,是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高新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来实现,虽然目前南昌已投入巨额资金建设智慧旅游APP以及旅游WAP网站,但想全面实现智慧旅游之路还为时尚早,并且南昌许多景区配套设施落后,在旅游旺季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的现象,极大的降低了游客的旅游体验,破坏了南昌的旅游形象。因此,增加旅游投入,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尤其是智能化基础设施,是南昌智慧旅游实现的重要基础。

(三)丰富旅游内涵,打造旅游品牌

南昌虽拥有丰富的红色、绿色、古色等旅游资源,但目前为止,南昌在整个中国的旅游吸引力和知名度却非常低,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有内涵的旅游产品和旅游品牌。2016年南昌滕王阁作为一个独立的景点正式被列入创建国家5A级景区预录名单,此外南昌海昏侯国家遗址公园规划出炉,这些都是南昌旅游发展的新契机,南昌旅游相关管理部门应该抓住这些新机会,将智慧旅游运用到这些景区重点打造,同时融入地域文化,丰富旅游内涵,全面深刻打造独具特色的“三色”旅游品牌。

(四)加快人才培养,强化组织保障

智慧旅游的建设需要专业人才作为智力保障,尤其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旅游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加快人才培养,首先应组建智慧旅游人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智慧旅游人才的培训和管理工作,统筹领导和组织实施,让他们成为智慧旅游道路上的首批专业人才。其次应积极探索与高校的人才定向合作和培养新模式,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系建设,培养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为各级智慧旅游机构输送高层次人才。

四、结语

篇13

一、区域概况

光雾山2009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主要由桃园、十八月潭、神门、小巫峡、大坝森林公园等景点组成。位于四川南江县北部边缘,东临达州、西抵广元、南接巴中、北连汉中。距南江县城70公里,北距陕西汉中60公里,处于成都、重庆、西安三个特大城市的“金三角”地带,景区幅员830平方公里。

二、光雾山智慧旅游景区建设现状

2015年10月南江县建成投资近5000余万元智慧旅游景区,其建设内容包括通信基础设施、政府管理系统、游客服务系统三大板块,是集电子门票系统、指挥调度系统、信息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官方网站及电子商务系统和网络营销平台于一体的综合型信息工程。

(一)信息系统。在景区人流聚集区域共设置了5个20平米的信息大屏,实时向游客推送天气、交通、人流综合服务信息和公告。在酒店管理、电子门票系统和电商平台中,网上订房、订票、土特产品销售情况一目了然。通过手机APP,可为游客提供行程导游、周边检索、网上订购,观看景区实时视频。

(二)视频监控系统。景区内设有15台智能高速球摄像机,分别设置于重要景点、客流集中地段、事故多发地段等地的。通过前端摄像机拍摄的实时场景视频数据,为游客疏导、灾害预防、应急预案制定实施、指挥调度提供有力保障,实现对红叶指数、车流量、游客流量的实时监控。

(三)WIFI无线接入系统。光雾山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有26个景区4G基站和30个景区无线WIFI点位,无线网络基本覆盖了所有主展馆和主干道的。

(四)指挥调度系统。布置在景区的15台智能高速球摄像机将景区情况发送至监控中心,并通过6台电视机屏幕集中显示。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监控系统即使发现景区问题,并结合无线网络系统迅速调度指令。

(五)官方网站及电子商务系统。光雾山官方网站设置了旅游资讯、旅游资源、宾馆酒店、特色购物、旅游文化、旅游图库、旅行社、游客互动、景区地图9个模块。

(六)网络营销平台。2014年光雾山旅游开发公司开通了光雾山旅游新浪微博,2015年开通了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玩转光雾山”以及手机APP,可为游客提供行程导游、周边检索、网上订购,观看景区实时视频等。

三、光雾山智慧旅游景区存在问题

(一)智慧景区系统模块不完善。目前光雾山智慧景区包括有电子门票系统、指挥调度系统、信息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官方网站及电子商务系统和网络营销平台,但是在智能交通系统、数据分析系统、灾难预警预处理系统、游客评价系统、景观二维码、电子导游等方面还没有完善。

(二)景区网站信息不健全,管理不完善。光雾山景区网站由于网站管理不够导致网站板块内容缺失,信息更新不及时,没有很好的发挥网站应有作用。光雾山官网开设的板块内容主要用文字和极少图片表述,各板块内容介绍不够全面,游客互动部分更是如同虚设。

(三)专业人才缺失。光雾山景区刚步入智慧景区的建设,现有工作人员都是传统旅游服人员,缺乏智慧景区专业知识,难以保障智慧景区的正常运行。

四、光雾山智慧旅游景发展战略

(一)完善智慧景区系统模块。完善电子售票、检票系统,大幅提升网络售票比重,增加微信支付、自助售票、自助取票等功能; 建立光雾山景区3D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更加便捷的园内导航和虚拟游园;建立灾难预警系统、智能交通系统以及游客评价系统;增加景点二维码扫描,通过二维码扫描让游客对景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游客认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