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的特点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校教育的特点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校教育的特点

篇1

近半个世纪以来,创业教育在德国各高校中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研究和创业教育体系,从而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鼓励大学生创业,为推动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做出贡献。本文介绍德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的发展过程,从中学习和借鉴创新能力培养和高校创业教育的经验,以有助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德国高校创业研究和创业教育的发展状况

构建创业研究和创业教育的基础框架。德国在推动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实践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

首先,成立以大学为依托结合中小企业发展为一体的研究机构,开展创业和创新方面的研究。

其次,1978年成立创业文献数据库(ELIDA)。该数据库已发展为拥有超过22000种资料,出版以创业专题为主的系列读物①。

再次,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大学建立创业教育的教授席位制度。首先在商贸和手工业培训为主的非全日制学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然后在全日制大学正式开创业教育课。据统计2002年创业教授席位在德国高校增加到39位,创业研究的领域逐渐从工商管理专业扩展到其他专业,形成了以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基础,结合各高校特色的创业研究和创业教育体系。如波茨坦大学偏重艺术设计的创新培训课程,柏林洪堡大学的高新技术创业理念培训,科特布斯大学的专业创新课程等。

强大的社会创新力量与高校相结合。首先,德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的大力支持。许多大型企业,如西门子、大众、拜耳等公司定期举行创意大赛,项目众多。从公司研究课题到社会公益创业等项目吸引许多高校的大学生参加,有利于大学生在求学期间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创新的动态和前沿技术的发展状况。

其次,从资金上对大学生的创业和高校创业教育给予支持。从1999~2001年,德国政府投入了4200万马克支持高校创业教育②。同时各大高校在政府支持下成立创业基金,创办创新公司。根据经济业发展合作组织的调查,为了促进洪堡大学教师和大学生把高新技术和知识一站式转化到市场,柏林洪堡大学于2005年自筹资金成立创业服务公司,到2008年收益已经达到450万欧元③。其合作伙伴包括:柏林Adlershof科技园、Juelich研究中心、柏林公共发展银行、技术培训中心、伯克利的TTB西门子等。

莱比锡大学自2006年成立创业中心,年平均投资50万欧元,另为生物技术和制药每年追加26万欧元的创业活动基金。到2011莱比锡大学年已成立250个公司,近3000名大学生和员工参加了此次项目④。投资方为欧洲社会基金、联邦经济和技术部、萨克森州立经济、技术和交通部、萨克森州科学和文化部。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使高校的创业教育得到发展,也为企业带来新的创新研发思想,有利于促进产一学一研的良性循环。

创业教育注重针对性和实践。德国发展创业教育促进了微小企业的创办,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大力促进技术创新和公益创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首先,德国的创业教育针对性强。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知识基础选择不同的学校,如职业培训中专学校,职业高等学校或综合性大学。职业培训学校和职业高等学校注重培养一技之长,更多进行生存性创业教育,而在综合性大学创业教育更注重结合所学专业进行的创新理念和商业模式运作,对创业精英和高质量的创业项目进行重点扶持。柏林工大的大学校园孵化器便是促进这种知识转化的一个很好的实证。一些大学生毕业生富有创意的高科技设计或作品,或者市场定位准确的商业运作模式,都可以得到进驻孵化器的机会。进驻的创业团队从商业计划书策划到创办企业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如商业运作或技术支持等问题,都可以得到大学校园孵化器导师的指导和支持。这样有针对性扶持成立的公司技术含量比较高,创新性强,走出孵化器时,有些创办的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有些通过并购或重组转化到大公司,还有一些把知识产权出售给有意愿的公司。

其次,德国教授非常重视创业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对创业教育的目的及创业教育应担负的社会责任有深刻的理解。以柏林自由大学为例,Faltin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面向学校和社会定期开办创业培训和年度创业峰会。他从自己创业经历中分析影响创业的因素,剖析在创业过程中各种创新理念形成的原因和模式,认为创业教育要强调创新思想的产生,充分挖掘创业者的创新潜能,形成创新理念并运用到商业模式中。这种强调创新理念,并培养人们在实践中发掘创业机会和创新思想的教学方式,深受大学生和社会创业人士的欢迎和肯定。

注重宏观和微观创业环境建设。宏观的创业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⑤。在优化经济创业环境后,初创企业享有平等的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收,信息透明,银行低息或免息等;在政治环境方面私有财产权和专利权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在创业文化氛围方面也有很多尝试和努力,例如强调环保节能的生活方式,培养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冒险精神;表彰长期致力于创业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并产生积极社会影响的学术精英,柏林自由大学的Faltin教授曾获得德国总统表彰。

另外银行和大型公司积极成立投资基金,支持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一个能够融合经济、艺术和社会活动为一体的创新企业家精神文化,最终成为人类创造文明史上的核心价值之一。”⑥这也是大学创业教育对人类文明发展应完成的使命之一。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主要包括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两种类型,在注重构建宏观社会创业环境的同时,德国的校园创业环境也得到优化和保护,从而对创业教育和学生创业素质的提升起到了整体引导、塑造和培养的作用。

创业孵化器定期组织创业知识讲座和创业培训,随时对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进行技术和法律等多方位咨询,大学生在创业阶段可以享受政府补贴,如入驻柏林工业孵化器的大学生每月有2600欧元的生活费(是柏林地区最低生活保障金的3倍多),这对创业和微小企业的发展起到制度支持和法律保障。

德国创业教育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构建和完善创业教育基础框架。首先,加强对微小创新企业的研究,对开展创业教育十分必要。因为微小企业的发展趋势和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正是创业教育应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如果缺少对微小企业的研究,创业教育便会缺乏针对性和实战要求,使创业教育陷入盲目性。

其次,通过在大学建立创业教育教授席位制度,保证创业教育研究和教学质量。因为人的创造性是不能像具体技能和技巧那样教授和传授的,要鼓励和选派教师从事创业及创业实践体验;加强与有实力公司的横向联系。

再次,德国不仅在创业教育领域逐步建立和完善大学的教授席位制度,通过成立创业研究论坛促进创业研究,还以此为基础建立和完善与专业课程相适应的大学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了国家政策和机制建设与大学创业教育体系的架构和衔接。我国目前在这些方面的工作还比较薄弱,需要不断完善创业环境,促进国家政策和机制建设与大学创业教育体系的架构和衔接,为创业教育的发展开出一片沃土。

最后,政府应鼓励和支持高校采取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加强各学科间的融合,推动创业教育研究的发展。高校不仅要研究生存创业的教育,更重要的是研究机会创业的质量和持续发展问题,包括关注中小企业发展和公益创业等课题的研究,逐步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基础框架。

培养创业文化环境。国家和经济发生深远变革是因为创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领导方式⑦。创业社会文化环境有助于提升创业机会开发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整个社会的创业意识;二、创业示范作用;三、特殊的文化理念。一些学者认为一方面创业活动发达的地区,由于创业者受到共同创业价值观的相互影响,更多的人勇于参加创业实践,从而促进创业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创业的社会赞许性有助于有创业理念和价值观的人成就自己的创业⑧。我国的温州模式就是成功的范例,由于受到永嘉文化思想的影响,温州人利用其独特的社会资源和各方面的优势,成功发展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地区私有经济发展模式。如何加强创业文化的培养?

首先,建立一个能够融合经济、艺术和社会活动为一体的创新企业家精神文化,不仅需要强调创新改革,还需要全体社会力量长期的培养和发展。这包括社会对创业文化价值观的赞许,对创业失败的接受和创业信息的共享。

其次,政府需大力扶持建立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包括资金支持、政策支持、资源共享和机会平等,注意政策的连续性、协调性、规范性,以推动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

再次,高校要营造一个由社会组织、高校与社会企业跨界合作的创业教育模式。例如,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定期组织开展各种专业竞赛、科研活动、创业设计竞赛活动,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举办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对参赛作品进行跟踪辅导,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营造创业教育浓厚氛围。

注重实践,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高校创业教育核心目标是培养大批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创业教育的宗旨之一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即培养大学生通过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性思维不仅能解释客观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而且能够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⑨。

高校创业教育不能等同于以创业开公司为目的创业培训。接受创业教育不是无奈之举,而是为人生开创更大的发展空间做好准备;创业成功可以带动就业率,但创业教育的本质不是为了仅仅提高就业率而设立。对创业内涵的理解是个导向问题。对创业理念和内涵理解不够,会直接影响创业教育的质量和学生创业的成功率。高校的创业教师对于“什么是创业”、“为何要进行创业教育”这些看似老生常谈的问题应有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去看待。根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创业教育应着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创业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着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

第一,借鉴德国高校创业教育经验,大学生入学开始就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根据我国高等院校的专业特点和培养方向,有针对性地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建立融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第二,重视创业教育与高校的专业特点相结合,突出高校的创业特色。虽然我国不乏知名高校为此做出不懈努力,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特色和模式,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中心、上海复旦大学的创业中心等。但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高校应普遍加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提高创业教育质量,加强技术创新,注重理念创新和商业运作模式的融合。

第三,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各院系特点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创业选修课,增设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创新思维培养》、《创业学》等课程。根据不同层次的受众群体,设计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课程。从普及到筛选,再到重点扶持,把生存创业和机会创业教育区分开来,对于有创业冲动和潜质的学生进行精英式培养,满足创业启蒙和创业实践的不同需求,为学生今后的人生规划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第四,努力培养有高新技术和商业运营模式的创意,促其成功。由于我国创业教育的教授席位还有待建立和完善,创业教育需要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多渠道集结高素质创业教育师资力量。选聘有创业经历的企业家、投资专家、管理专家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介绍各种类型的创业经验与教训。邀请社会力量加入到创新和创业过程中,参与项目的选题和合作,选拔出部分应用性强的成果,通过改进、提高、推广并最终走向产业化,推动产、学、研相结合,也有利于造就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第五,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加强对创新能力、内趋力、冒险精神和超前行动力等心理特质的培养,鼓励具有创业素质的大学生勇于实践,勇于创新。

结语

近十几年来,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面对缺乏创业教育课程的体系建设,师资力量匮乏,大学生参与度和成功创业率低等诸多问题,还需要一个长期改进,完善的过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积极借鉴德国的创业教育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和改进存在的问题,加强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和创新研究,促进社会创新力量和高校间合作,逐渐走出符合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之路。

(作者单位:徐州医学院)

【注释】

①④Heinz K. A study on the Stat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Research at German Speaking Universities and Polytechnics. http:///DWD/_621/upload/media_1450.pdf

②王森:“德国政府支持大学创业-EXIST 计划概要”,《全球科技经济望》,2002年第3期,第30页。

③Universitie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Criteria and Examples of Good Practice. http:///cfe/leed/43201452.pdf

⑤Scott Shane:2003“A general Theory of Entrepreneurship-the Environment Context of Entrepreneurship ”, p.147

⑥ Faltin G.Creating Culture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y,2001,2(1):pp.132-137.

⑦李丽:“美国大学创业教育评析”,《高教探索》, 2012年第4期,第57~61页。

篇2

在高等院校的体育理论中,大学体育教育主要是指对普通大学生进行的体育教育活动,也就是上述所说的“公共体育”,大学公共体育主要包括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与体育竞赛、体育课程教学等,这是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学体育教育已经不符合、不能满足高等院校体育发展的实际与要求了,以至于当下,有一部分人对大学体育教育存在很多的疑问,比如大学体育的学科建设应该具备怎么样的内涵,大学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教育之间有何关联性,大学体育教学包括高水平的竞技体育吗等等,不一而足,造成这样的疑问都是由于他们对新时期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角色定位不准确,角色界定不合理就很容易“跑偏”。传统的大学体育教育与初中高中体育教学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提高国民的素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教育事业的进步,九十年代以后的大学体育教学开始呈现出许多与中小学不同的特色。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大学体育教学的变革,推动了大学体育教学的角色不断转换。立足当下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大学体育教学主要是在大学校园内,立足与体育教育的职能,引领学生个体或者群体发生体育行为,其次大学也可以组织与兄弟学校进行体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根据此可以将新时期大学体育教育的角色定位为:第一,作为大学素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体育教育是国民体育的直接参与者;第二,新时期的大学体育应该注重于推动大学生养成健康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的观念,着重推动全民健身,传承与培育大学内部的优秀体育文化,以便于提高学生与教职工人员的身体素质与体育素养;第三,对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学的内容界定上,要包括高水平的运动建设、体育学科建设、体育课程建设以及大学社区体育建设四个方面。在不同的时代,大学体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的特点跟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相适应的。但是不管如何界定大学体育的角色,其始终是面向普通大学生的体育教育,于此同时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大学体育教育也扮演着教育之外的角色,也就是除了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体育教育之外,还为国家培养体育高层次的高水平的专门人才。虽然在上个世纪中期大学体育也扮演着这样的角色,也曾一度出现萎缩,但是在新时期这样的角色回归无疑是有的,也是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学的角色扩展。

篇3

一、研究对象的广泛性

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教育的内容(理论)、教育的对象(在校大学生)、教育的主体(高校理论教师)、教育的社会环境以及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从理论本身而言,它是一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科,是一个完整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将理论作为高校理论教育的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发掘的基本原理,研究理论的发展史,结合实际特别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研究如何丰富和发展。总之,理论研究的任务在于揭示理论的实质,探索理论的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理论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大学生心理和思维的特征、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理论素养状况、大学生对于理论及其教育的认知和所持的态度等。将教育的主体即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高校理论教育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如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与高校其他教师相比较所享受的基本待遇,考察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业务素质以及对从事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认知及所持的基本态度,并提出加强这支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途径和方法。将社会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国际国内形势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社会结构、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或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情况对我们坚持和发展提供了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它对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有什么样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于高校实施理论教育提供了哪些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有利条件,同时又对高校理论教育的实施带来了哪些不利的影响。将高校理论教育的途径、方式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适应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思想状况,根据时代要求,充分运用现代社会提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高校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研究内容的倾向性

高校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内容,基本上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的研究;二是教育的研究。这两个方面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在研究对象上,前者以理论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本身,后者以理论教育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的教育;在研究任务上,前者以揭示理论的实质、探讨理论发展的规律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后者则以探讨理论教育的规律作为主要任务;在学科属性上,前者属于基础研究,后者则兼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双重性质,其中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加突出。因为理论教育的研究虽然也要重视理论的研究并以此为前提,没有理论,就无所谓理论教育,但它更主要的是研究理论教育的规律,即研究理论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教育对象所接受,从而转化为他们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价值观念。对于高校理论教育的教师来说,首先要学习和研究理论,只有先搞清楚了什么是以及如何对待的问题,才能解决用什么样的理论观点进行教育和如何进行教育的问题。同时,理论教育搞好了,又能增强人们的信念,进一步树立对待的正确态度,从而推动理论研究的繁荣。因此,高校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在研究实践中要平均用力,而是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后者,即应更倾向于教育的研究。这是由高校理论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高校理论教育,既具有一般意义的教育的共性,更具有鲜明的个性,即意识形态性。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具有教育的一般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一般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主体、客体、目的、内容、方法、结果等,也反映教育的一般规律。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高校理论教育是以理论而不是别的理论作为施教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教育活动,因而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或阶级性。这就决定了它必然有着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因此,高校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既要研究理论体系本身,更要研究高校理论教育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研究如何使更好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以提高高校理论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理论教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三、研究主体的特定性

高校教育研究的主体主要是从事理论教育工作的教师。如前所述,理论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除对本身的研究之外,更要研究理论的教育。在目前形势下,主要是研究理论课的教学改革问题。对此,高校课理论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篇4

二、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特色

如前所述,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具有自己的独特性,集中体现在它以市场需求为价值取向。具体来说,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具有如下主要特色:

(一)培养目标的综合性

我国高职院校的音乐专业教育在培养目标的综合性方面主要有如下表现:首先,高职院校的定位决定了培养目标的多样化。高职院校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使其目标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与综合性,单一的或高深的培养目标难以应对社会发展的变化。其次,培养目标体现社会性与个性化的有机统一。音乐既要表现时代精神,也要体现艺术个性,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让学生既充分接触社会,体现社会发展的脉动,同时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体现艺术的个性特色。最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体现技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高职院校的特点决定了其培养目标要充分体现技能性,具备实际应用能力。但艺术的真正底蕴在于其内在的素质,高超的技能来源于对艺术本质的深刻理解,因此加强对学生的艺术素质修养,同样是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

(二)培养规格的应用性

我国高职院校的音乐专业教育在培养规格上着重于应用性。应用性是高职院校的发展线,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目标之一。基于这种定位,高职院校的音乐专业教育培养目标也充分体现市场的变化趋势,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注重社会发展的新趋势。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培养的人才能直接应用于社会实践需要。我国当前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培养过程的应用性体现不够,培养的人才直接应用到社会中仍需要一个较长的培训过程,因此加大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实习环节,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二是培养艺术通才。艺术通才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应用性是有机统一的,应用性要求在学习的内容上宽泛,即所谓宽口径的培养模式,但在专业上并不要求过于高深,学生具备多学科的基础知识,然后以某一特长为主要发展方向,培养一种“多学科、复合型、圆锥式”的人才类型(胡建华2003.12)。

(三)培养模式的多元性

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决定了其培养模式的多元性,单一的培养模式显然不利于完成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根据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需要,按人才成长的规律有机组成的一系列教育过程的统一,它本身也是柔性的,具有较大的包容性。我国传统的高职音乐专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基于专业教育的思路,在适应性上滞后于时代要求,在结构上过于刚性,新时期的社会变革要求重构我国高职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新模式将以柔性化、综合性和个性化为基本特征。

1.柔性化

柔性化对应的词是“刚性化”。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社会的变化已超越了常规的时间计量单位,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变化的要求,传统的刚性培养模式显然力不从心。因此,重构柔性化的高职音乐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是提高其社会适应性、跟上时展要求的根本要求。

2.综合性

高职音乐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现了综合性要求,一方面要求学生具备宽厚的知识储备,有广阔的文化视界,深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也要求音乐专业学科内容的综合,如专业知识(如音乐表演、音乐理论、音乐历史、音乐教育等)与相邻专业基础知识(如影视、戏剧、舞蹈等)的综合,专业知识与其它学科知识(如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文学等)的综合,也就是说,逐渐消融知识之间的人为划分,合理重构知识结构,弥合知识之间的裂痕。

3.个性化

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与柔性化是统一的,它本质上是要求“因材施教”。在高职音乐专业教育过程中,由于音乐专业教育的特殊性,体现个性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人才培养模式的个性化,是指在设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允许个体表现自己独特的禀赋,按个体的兴趣爱好与才艺特长,营造有利的成长空间,充分发挥个体的优势,在制度上为个体的发展提供潜隐的“政策性保护”(事实上,艺术系已存在的一些特殊规定,如对英语要求的降低,录取中文化分数单独划线等)。(四)培养对象的普及性高职院校接收的学生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它与高等专业音乐院校或高师音乐专业院校的“高门槛”入学标准不一样,在入学的门槛上较低,也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精神,在培养对象上具有普及性。但是,从高等音乐教育总体结构来看,高职院校的音乐专业教育虽然具有普及性质,它与高等院校的普通音乐教育的普及性还是明显不同的。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普及性是相对于专业音乐教育而言的,它一方面有利于让更多的学生接受专业音乐教育的训练,受到专业音乐教育的熏陶,另一方面也体现社会发展对艺术通才的需求。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可以培养出大量符合市场需求的艺术通才,这正是体现其特色的关键所在。如何把高等音乐教育与社会需求有机衔接起来,如何让更多的人接受到高等音乐专业教育的训练,这正是高职音乐专业教育的巨大发展空间所在。

(五)培养效果的即时性

篇5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7-0098-02

一、前言

自1990年3月美国国际关系学教授约瑟夫・奈首次提出“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以来,西方学术界迅速掀起了研究软实力学说的热潮。纵观国内外学术界对“软实力”问题的研究,我们发现“教育是构成一个国家或民族软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观点几乎成为所有研究者的共识。①就连约瑟夫・奈本人也认为:“软实力所鼓励的是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不断追求长远的目标。”②由此可见,教育不仅是构成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软实力中其他诸要素,如文化、价值观念、制度吸引力、民族凝聚力、政治价值体系等得以延续和传承的认知基础和必经之路。既然教育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对教育价值观和教育理念的追求就成为世界各国高校教育发展的核心要求和重要思想。

国内外学术界一般认为,所谓“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是指在高校体育教育领域发生的与该国或该共同体高校体育教育文化、体育教育理念、体育教育意识、体育教育制度安排、体育外交政策、体育政治约束、体育人才需求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价值体系和观念认识的总和。由于美日两国是全球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变迁的两种重要表现,所以本文拟对这两个国家的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作一系统的介绍和梳理,以期发现对中国发展教育软实力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另外,笔者在研究美日两国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发展历程基础上,还论证了两国发展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的经验和优势,以期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提供参考。

二、美日发展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的主要特点

(一)美国发展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的特点

1.开放性是美国发展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特点。在美国的大多数人看来,高校体育的重要功能是强身健体和娱乐身心,至于比赛只是展现高校体育教育成果的一种方式而已。有人做过调查,89%的美国民众认为高校体育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健康身心和提高身体素质。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美国社会通过各种方式建设以教育价值和休闲活动为主题的高校体育公园和高校体育设施。③高校体育活动的具体组织则由高校体育协会和高校体育俱乐部等团体承担,政府只起疏通、引导和联络的作用。

2.规范高效的俱乐部体制是美国发展高校体育教育的显著特征。各种形式的高校体育健身和竞技俱乐部是美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为了大力发展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美国高校还制定了较为严格的俱乐部管理制度,美国高等教育管理机构认为:“高校体育教育为强健体魄的目的所做成的各种足球俱乐部、篮球俱乐部、橄榄球俱乐部、排球俱乐部、乒乓球俱乐部、田径俱乐部等必须是以自愿、引导和非营利为目的。”④这与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营利性高校体育教育俱乐部的管理体制有很大区别。

3.法治管理理念是美国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了满足广大高校教师和学生日益增长的提高生活质量和健身健心的需求,联邦政府制定了各种高校体育政策,通过了发展高校体育产业化的诸多法规,这些都为美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二)日本发展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的特点

近年来,日本政府高度重视高校体育软实力的发展,并通过各种措施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完善和创新。⑤日本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的发展和变迁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1.日本高校体育教育的“大众化”价值理念。日本于 1961 年制定了“高等体育教育振兴法”,开放了学校和公园,为大学生和大学教师参加高校体育活动提供方便。随后各个大学的体育教育逐渐适应了这一趋势,并开始走向大众化(sports popularization)。如今,日本国民重视高校体育锻炼,并非为了将来获得奖牌,而是为了富民强国,锻炼身体。在大众化的潮流之中,高校体育竞技项目逐渐走向民间,走出校园,成为全民健身的一大法宝。日本高校体育教育的“大众化”价值理念体现了一个成熟的体育强国的发展新思维,具有极大的国际感染力和吸引力。

2.日本高校体育教育的“生活化”思想取向。法国思想家拉美特里说过:“人不是简单的机器。人是在生活中,而不是在机械的锻炼中。”为了适应生活化的发展趋势,日本政府还把高校体育作为政府为民服务、提高国民素质、代表广大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来抓。⑥日本高校体育教育的“生活化”思想认识不仅为日本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而且大大创生了为世界所佩服的体育教育软实力资源,其意义非同寻常。⑦

三、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投资。中国不仅在较短的时间里建立了世界上总体规模较大的高等教育硬件体系,而且也在不断完善高等体育教育的软实力资源。借鉴美日发达国家发展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的经验,中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凸显自己的特点。

(一)注重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的文化导向性

李力研曾经指出,“东方体育是一种哲学体育,其实质是对宇宙的把握;西方体育是一种物理体育,其实质是对生命的展现”。⑧不同国家的高校体育教育机制,既有人类共性,又具有民族特性。中国高校体育教育是一种以公有理念为基础,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内向文化;美日高校体育教育是一种与资本主义历史条件相适应的,以民族精神或宗教为核心的外向文化。中国高校体育教育文化既注重内在的精神修养,又注重外在的形体修炼,既主张内外的兼顾,又注重形神的统一;美日高校体育文化的价值观体现在推崇个人主义,注重竞技等特点上。基于此,我们就要特别注重中国高校体育软实力的文化导向性,要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结合,既显示出国际化的特点,又要不失自己的特色。由于高校体育软实力是指高校教育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文化吸引力、个人精神力量以及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综合,所以,我国要实现高等体育教育的现代化,就必须把握好体育文化的传承,延续好体育精神的发扬,振兴好体育理念的和谐。

(二)重视高校教育软实力的社会传播性

历史发展到今天,借助于网络和多媒体传播技术,人们可以在瞬时即可获得足够多的体育信息和资料,从而使体育价值的传播变得快捷。中国高等教育软实力资源的社会延展性也因为传播手段的提高而变得更加真实和方便。客观上,美日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的社会传播具有较强的公开性和透明性,而中国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的传播则带有明显的内在性和非公开性。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体育产业政策的公开性、公正性和透明性,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争取更多的国际教育软实力资源。

(三)要大力提倡高校教育软实力形式的多元性

在国家高等体育教育政策的鼓舞和激励下,中国的各高等学校除了借校办运动会的平台以外,还充分利用了地区运动会的机会,在校园内外大力营造体育文化的扩展氛围。就高校体育文化的对外传播模式而言,美日特别注重高校体育教育的大众化和生活化理念;而中国则应该特别注重体育高等教育的国民性、精英性和专业性理念。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我们应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验,不断拓展高校体育教育国际化交流理念,大力培养高校体育教育精神,逐步实现高校体育设施服务体系社会化。

[注释]

①(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M].陈景彪,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84.

②(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M].何小东,盖玉云,译.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139.

③虞荣娟.中美德日大众体育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4):40.

④光.美国大众体育设施概况[J].中外群众体育信息,2008(3):17.

⑤张建华,陈青.体育文化力的内涵及特征[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6):50.

篇6

作者简介:王希月(1989.04.21—),女,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兼职教师,2013年攻读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教学法。

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语法教学有着重要意义。一般从教学对象上可以将其分为两个类型,一是针对外国留学生进行的汉语教学;另一类是针对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进行的。目前随着国际上对汉语的广泛关注,汉语语法作为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然而目前针对于汉语语法的研究都偏重于外国留学生的语法教学方法,而对于高校的汉语语法教学研究却比较少。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1 对外汉语专业建立的语法教学体系

目前各高校所建立的对外汉语专业在进行语法教学时主要以现代汉语语法为主要基础。这一专业主要面向即将成为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们,所以在教学时更偏重与汉语基础以及汉语语法教学。因此,高校在设立汉语语法课程时,要细致的安排汉语语法体系,结合学生实际需要设置课程。通常来说,汉语语法体系中包括很多内容,比如汉语词汇语法、短语语法、句子语法等。在教学过程中高校要针对汉语语法体系的特点设立课程,在语法教学过程中还要结合对外汉语教学自身存在的特点,设立语音课程,将汉语的语言、词汇、短语和句子融入到汉语语法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汉语语法的教学方式,为培养专业的对外汉语教师建立完善的语法教学体系。

2 对外汉语语法的主要教学内容

汉语教师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对外汉语专业,这一专业为社会培养了优秀的汉语教师。由于对外汉语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设置专业课程时教师也要进行全面的考虑,不仅需要让专业汉语教师了解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还要了解目前留学生对汉语的偏误,在教学过程中要让专业汉语教师了解如何解决留学生对于汉语学习中存在的偏误,并且掌握教导留学生汉语的基本方法。然而到目前为止,针对语法教学以及教学语法这两个概念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比如卢福波就认为,教学语法需要结合语言学习者自身学习目的来选择课程的内容,然后再将教与学的方法和规律设置在课程之中。依据这一理论,我们在设置对外汉语教师的课程时必须要严格区分好语法教学和教学语法之间的关系和概念。所以,高校在设立对外汉语教学教学方案时必须要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掌握的知识。为了更好地适应对外汉语教学需要,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汉语语法理论,此外还需要掌握传授汉语语法的基本教学方式,要考虑汉语语法所具有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通常来说,教学语法指的是语法的内容,是语法现象所存在的问题。而语法教学指的是方法,就是在语法教学过程中所需要关注的方式和策略。所以,高校在培养对外汉语教师时,特别是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与“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在课程设计时要重视语法教学,但是在设置教学内容时必须要以教学语法为基础,保证学生自身能够理解汉语语法的真谛,再学习传授语法的方式。

3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

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教学方法直接影响了对外汉语专业教师的学习效果。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保证学生学习热情。到目前为止,本科院校的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多为以下几种:一是教师对汉语语法进行归纳总结,学生进行笔记,即归纳法;二是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并依此类推,即演绎法;三是将以上两种方式进行结合。这三种方式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例如,在讲解“有”字句式时,教师将“有”字做谓语构成的句子形式作出展示:“存在”的“有”和“领有”的“有”,归纳总结出每一种句式的特点,据此特点让学生进行记忆和运用;或者是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和总结。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归纳法适合于儿童,演绎法适合于成年人。未来的对外汉语教师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已经趋向于成年人,因此在对他们的实际教学与训练中,不应忽视他们的学习能力。因此我们认为,在高校的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应该有所提高,除了对学生进行初步归纳及进一步演绎之外,还应从教学方法上着手,比如我们可以从比较和框架展示的层面进行教学,在此基础上对语法进一步展示。高校必须要不断优化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方法,要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着重要作用,也可以使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语法知识,提高其教学能力。

4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教材

教材的选择对于对外汉语语法学习有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目前我国高校“对外汉语”或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语法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包括以下几种:齐沪扬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彭小川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陆庆和的《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这些教材对汉语语法的分类及分析是十分到位的,列举了大量的留学生的偏误句,并对此类偏误句进行了详解,这有助于“对外汉语”或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汉语教师系统而细致地掌握汉语语法的特点。但是教材中对出现此类偏误的原因、解决此类偏误的方法及课堂教学方法并未作出阐述。对外汉语教学法针对语言和词汇的教学总结出了很多实用的方法,但是对语法教学来说,目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文本语法教学授课的同时,强调课本之外的语法教学方法的展示和实际操练。

5 结束语

与其他科目不同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操作性强、实践性强等。所以在设置这一专业的课程时必须要与实际教学相结合,除了理论知识教学以外,还应该注重学习教学方法的培养。作为对外汉语的主要科目,在开设汉语语法教学时也要将理论教学与教法教学紧密结合,合理设置语法教学课程,让汉语教师能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更易于融入实际工作中。

参考文献

[1]郑圆圆,陆湘怀.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理论的探索[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6).

[2]程书秋.关于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科学衔接的构想[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

篇7

自1978年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始恢复研究生招生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高校大规模扩招后,我国的研究生招生人数不断攀升,目前在校研究生已经成长为一股人数庞大、分布广泛、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力量。归纳起来,目前研究生的群体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生源结构复杂,价值取向多元化

随着招生政策的调整和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生源结构日趋复杂,由过去主要以本校应届生为主,到现在的外校应届生、辞职考研人员、在职学习人员、同等学力者与本校应届生平分秋色的局面。研究生在教育背景、社会阅历、婚姻家庭、年龄结构等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差别,在面对社会问题及思想波动时的个体差异也很明显。他们的主体意识高度觉醒,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在价值行为的选择上表现出更为多元的倾向,这就构成了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在挑战。

2.政治修养欠缺,集体主义观念淡化

尽管研究生大都受过多年的理论教育,但是他们尚未真正形成以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不能用辩证、全面和历史的方法去看待问题。为数不少的研究生不具备客观、正确地分析评价政治的能力,并且普遍存在模糊和错误的政治观。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出现有些研究生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底线,道德评价采用双重标准,知行难以自觉统一的问题,并进而对科研人员所应具备的严谨求实的科研道德素质产生冲击,表现为部分研究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缺失以及科研规范和学术道德的失范等。

3.独立意识强,思想教育难度大

相对于本科生而言,研究生更具独立性,强调运用自己的思维和判断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作为高知识群体,他们经常接触学术研究的最前沿,思想开放,善于独立思考,对于所获得的信息大都要通过内在思考才可能最终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信念。由于世界观已经基本形成,研究生在对待外部世界问题上都有自己有相对独立的评价标准和价值判断。并且他们已经历过大学阶段较为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和情感上不愿接受研究生阶段的“再教育”,因而对政治理论学习存有一定的逆反心理。这也对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西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1.生源地以西部为主,生源结构与质量都不尽如人意

西部地区目前的经济水平和教育质量与东部发达地区还有差距,这使得西部高校在研究生招生时缺乏足够吸引力,无法招揽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踊跃报考西部院校。由于生源地以西部地区为主,导致生源结构与质量都不尽如人意。虽然近些年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已获得历史性突破,但西部基础教育及高中阶段教育总体质量不如东部等发达地区是不争的事实,受其影响,西部高等教育的生源质量也要逊于发达地区,由此导致西部高校研究生在科研及就业上相对发达地区院校的研究生处于劣势,这对学生的心理自然会造成很大负面影响,由此也加大了西部地区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压力。

2.教育投入不足,地域经济对教育支持力弱

西部各省的社会经济水平总体赶不上东部发达地区,虽然西部大开发工程实施以来国家投入巨资加以扶持,但西部教育的资金、人才缺口依旧很大。2007年西部12省区中央及地方教育经费投入总计1900亿元,占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额的19.36%,平均每省区投入158亿元,还不到同期江苏省教育投资的四分之一,仅相当于广东省的18.29%。由此造成西部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中的资金投入难以保证,研究生的科研经费和社会实践机会较少,学生对学校及教育体制难免更容易产生不满情绪。同时总体较弱的经济实力、和较低的工资导致科研学术资助及毕业生就业的本地安置能力较弱,学生毕业后对投身西部建设缺乏热情,毕业后争相涌向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谋求发展。西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争取具备条件的研究生毕业后能够留在西部工作,既要“教得好”还要“留得住”。这“去”与“留”之间的矛盾实质上也成为决定西部社会发展速度的关键一环,由此进一步加大了西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3.为抢抓机遇快速追赶,“唯科研至上”的负面影响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逐步转向产业化、信息化、集团化,社会资金与教育实体间的利益关系趋向多元,校园网络开始大范围普及,大规模的院校兼并重组对教育资源配置做出了重新调整。为了抢抓这一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西部高校通过多方动员、积极谋划、突出重点,在业务教学及科研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同时高速发展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对思想政治工作关注不够、投入不足,发展滞后,工作方式传统,方法简单,专业德育队伍建设也不完善;研究生培养中重学术研究、轻思想教育,唯科研成果至上又进一步导致人才培养方向的偏颇。

三、加强西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路径

针对以上三方面的特点与困难,加强西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本着立足自身潜力,积极开拓渠道,扩大教育实效的原则进行。在这之中要重点搞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校园文化活动的操作性和参与性都较强,实效性好,很适合西部院校开展研究生德育教育。在这方面一些西部院校已经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如西北大学的“黑美人艺术节”、四川大学的“学生社团文化节”、西北工业大学的“航天科技文化活动月”等校园文化活动,无论是组织筹划还是运营管理都达到了较高水准,已朝着精品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二是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在校研究生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利用西部地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人文教育素材丰富的有利优势,积极帮助由应届本科直接考上的研究生增加社会阅历,对已有一定社会阅历的在职或辞职读研人员加强指导,为他们正确认识社会热点及个人思想问题提供思想上和政策上的指导,使其能够坚定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念。

三是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互联网以其方便快捷、信息量大等优势已经在高校科研、管理及学生日常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由于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又使得网络很容易为各种有害信息所利用,所以要切实加强大学校园网络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目前,西部一些高校已经做出了成功的尝试,如西南交通大学的“扬华素质网”、兰州大学的“萃英在线”、西南政法大学的“红歌网”等网站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对各校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四是要努力解决研究生的实际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既要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研究生由于生源结构复杂,很多学生在学习、科研的同时还担负着家庭、工作的担子,负担过多既影响了学术科研工作的开展,还容易使学生背上思想包袱,并进一步对其价值取向和学术态度造成不良影响。西部高校家庭生活困难学生较多,加之研究生高昂的学费,需要学校进一步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加大对生活、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的帮扶力度。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就业创业服务,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毕业生留在基层、留在西部、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五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管理体制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通过完善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加大激励和保障力度,科学规划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专职研究生德育队伍的文化修养和业务素质深造,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与研究生生活、科研需要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加强和改进西部高校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要立足西部实际,准确把握西部地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和艰巨性,充分利用地域现有优势,克服当地教育经济基础薄弱的不利因素,积极寻求投入低、实效好的工作途径,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西部社会经济进步和民族复兴大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静.积极探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制新方法[J].中国高等教育,2009,(9):39-41.

[2]方燕.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8):4-7.

篇8

近年来,我国高校兴起了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研究热潮。由于模式本身所具有的典型性、示范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使得它易于在实践领域给教师提供教育指导,因而很快在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回应,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试图构建具有自己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作为一种教育存在,已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对它的理论和实践探究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探究热点突出表现在对学生的关注。理论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主要是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应如何回归生活和回归学生本身这两个主题展开。在名目众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方向中,影响和成果主要集中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生活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方面。它们虽然被人们称之为模式,但大多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操作体系。我们暂且把这些没有形成完善操作体系的模式称之为理论模式,而把与之相对应的已形成完善操作体系的模式称之为操作模式。

我国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操作模式的研究上与国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如美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者很重视在提出基本原理的同时设计出供教育实践者运用的一系列操作方法和策略。1996年价值澄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的拉思斯等人在《价值观与教学》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价值澄清的基本原理及其操作策略,此书列举了“对话策略”等19种策略。而西蒙和柯审鲍姆合著的《价值澄清:师生实用策略手册》一书对价值澄清模式如何应用于学校教育的介绍则更为详尽。另外,波士顿大学“伦理与品格促进中心”也提出了促进品格教育的一百种方法。[2]虽然不同的理论学派提出了不同的操作体系,但总的来看,国外对思想政治教育操作模式的研究思路极大地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而且,国外对思想政治教育操作模式的建构以理论研究为前提,大多数理论研究又来自建立在对教育第一线的实践观察进行总结归纳基础上的实证研究。这样,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有鉴于此,我国在立足于本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积极进行本土性探究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外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操作模式的介绍和研究。

目前,我国学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操作模式的研究还很少。值得一提的是,查有梁在1993年出版的《教育模式》一书中对教育模式原理作了专门的系统论述,其研究的着眼点在于关注教育问题的解决,对教育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从而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可以把这种方法扩展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来。同时,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还比较严重,这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注重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其实效有赖于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对象的自我教育活动。因此要把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既要发挥好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引导、影响和规范教育对象思想和行为的过程,教育对象的主体作用表现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一作用发挥的强弱直接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高低。因此,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重点应是教育者指导下的教育对象的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通过启发和引导学生内心潜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育者的价值导向与学生的自主选择相统一,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转变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目的,而学生思想的转变、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学生本身。外部教育只有经过学生的认同,转化为学生的内在观念,再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这一过程离不开学生的自我教育。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不仅指教育者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同时,要大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而且指在重视学生个体自我教育的同时,要重视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在此思想指导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应主要表现在:一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意志和能力;二要给学生提供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党团组织、社团组织、学生会、班级等组织的作用和功能。

反思我国现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一是,对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重视不够。实际上大学生已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有较为成熟的主体意识,这客观上要求教育者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但是,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他们的主体地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改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能动的主体和自己行为的承担者。二是,忽视学生的实践体验,将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简单等同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必要的,但知不等于行。大学生经常有大发议论之“功”,而缺乏实际行动之“力”。他们往往知之不少却为之不多,或者知而不行、言而不行、知行不一。针对这种情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把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在注重理论教育的同时,着力引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特别是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注重隐性教育法的运用

隐性教育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段,充分利用学生的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中本身存在的形式,使学生在情景的交流中、在愉悦的气氛中自觉自愿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相对学校的显性教育法而言,它是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中的隐蔽因素构成的一个立体开放的网状结构,具有知识性、愉悦性、渗透性、潜隐性和多样性等特点。而显性教育法是一种直接的、带有强制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隐性教育将教育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生的社会生活、日常生活和课堂学习等广阔空间,对学生的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形成起到的教育作用比正式的课堂教育更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对学生的思想影响更深远。

由于隐性教育是一种无意识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按预定的教育内容和目标设置的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味生活,使学生在兴趣和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思想也能得到净化和启迪。这种方法在实施中看不到权威式的训导,不易引发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学生参与意愿强烈,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扩大,影响力增强,教育效果显著。

当代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十分注重运用隐性教育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如美国哈佛大学每周举办多种学术活动,学生从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思想和思维方式。另外,各种各样的咨询服务构成了国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许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都参与这些咨询工作,其内容覆盖广泛,机构完善。在国内,由于社会环境、学生的心理特征、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缺陷等因素造成了高校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持有抵触的心态,这种心态已成为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一大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对学生采取多种形式的隐性教育活动。但同时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要把隐性教育法与显性教育法相结合。强调隐性教育法的无意识教育并不是说显性教育法就不重要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既要靠显性教育的系统灌输,又要靠隐性教育的无形渗透。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只能靠有意识的显性教育。另一方面,学生的思想品德、理想信念和行为习惯等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很多情况下是所处环境和氛围熏陶的结果。因此,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辅相成,既坚持不懈地注重显性教育法的实施,又注重隐性教育法的运用,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二是,隐性教育对于受教育者是无意识的,但对于教育者必须是有意识的。教育者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目标,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精心策划和设计,使学生愉悦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篇9

一、美英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主要特点

20世纪30年代继续教育从美国发展起来,并成为一个新的教育工程,称之为CEE(Continuing Education Engineering),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美国开展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同期,英国图书馆界也积极地开展继续教育活动。英国图书馆协会成立了继续教育小组委员会(Subcommittee on Continuing Education,SCE),并和各大学图书馆学系合作,开设了供高校图书馆员选修继续教育的短期课程。英国谢菲尔德工艺学院(Sheffield Polytechnic)图书馆联合公共图书馆及其他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学系成立了图书馆训练与教育合作委员会,共同发展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计划。英国各大学图书馆都在其年度报告或通讯中详细列出下一年度或下一阶段继续教育的项目,包括研讨会、研究项目、人员交流、短期培训等计划。

总的来说,美英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活动呈现以下特点:

1.美英两国关于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观念意识很强,都很重视高校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问题,并一直强调图书馆员必须接受继续教育。两国政府并将图书馆员继续教育作为一项事业来规划考虑,并制定全国性的实施规划。大部分学校图书馆都制定了继续教育纲要。

2.美英两国政府教育部门重视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并给予很大的支持和资助。一方面是立法支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制定具体规划,对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权利、义务、资格、经费等进行立法,保证馆员继续教育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其规范化、制度化;另一方面是经费支持,比如在美国图书馆,几乎每个馆员都有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并为馆员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

3.美英两国都建立了全国性的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组织协调机构。美国成立图书馆协会(ALA)、图书馆学与信息学学校协会等协调机构,英国成立图书馆协会,协会进一步成立了继续教育小组委员会(Subcommittee on Continuing Education,SCE),并和各大学图书馆学系合作。这些行业协会在两国图书馆员继续教育中起协调主导作用,并对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与帮助。美英两国的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强调各相关教育机构间的多方协调合作,共同发展。

4.美英两国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内容的综合性、专业性和前沿性。两国对高校图书馆继续教育的资格给以承认并重视继续教育的发展研究,要求继续教育的内容必须具有综合性、专业性和前沿性,以培养适应时展需求的图书馆复合型人才。比如,美国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对图书馆及其馆员提出的技术要求,新馆员上岗后要随时参加相应专业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往往涵盖多学科的前沿技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专业性和前沿性。这样不仅提升高校图书馆员进行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还能够培养时展需要的图书馆复合型人才,不断提升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以适应时代要求。

5.美英两国相继开展了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远程教育新模式,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远程教育已经成为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的教育形式,并成为教育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美国图书馆运用这种模式对馆员进行继续教育,通过各种电子资源与各大图书馆的远程网页,让馆员方便及时地学习本领域的新技术,这样不仅能够为馆员继续教育提供便利,还能提高馆员接受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促进自身素质的提升。

二、美英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自1992年10月国家教委颁布实施《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意见》以来,对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探讨从未间断,也认识到对高校图书馆员进行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与美英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例如:我国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观念陈旧,国家和高校重视不够;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机制不健全;高校图书馆员参与继续教育积极性不高等。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高校图书馆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的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构建开放灵活的终身教育体系。为了适应时展要求,高校图书馆员需要进行继续教育,以增强自身素质,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根据我国的政策、实际,通过上文对美英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特点的解析,能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启示及经验。

1.更新观念,推进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首先,高校和图书馆各级领导应加强重视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负责起领导与组织图书馆员参加继续教育的责任,把馆员继续教育工作列入图书馆的重要工作日程上来,认真研讨制定切实可行的继续教育规划,以便于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各个层次的馆员参加不同类型的继续教育活动,为馆员的进修学习提供最大可能的便利条件。其次,高校图书馆员自身要树立终身教育观,不能只满足于现状,应该积极通过继续教育学习本行业的前沿技术和专业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对于自身发展的需求。

2.加强图书馆员继续教育法制化及其支持力度。《纲要》提出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就要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加快继续教育法制建设。由此可见国家已经开始加强立法,应该进一步从法律法规上作出统一规定,对我国图书馆馆员的继续教育提供指导性政策,对馆员继续教育的权利、义务、经费、资格等进行立法,使馆员的继续教育可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保证馆员有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使其规范化、制度化。高校应该在国家立法的基础上,为图书馆馆员制定相应的图书馆员继续教育规划纲要,并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以确保图书馆员接受培训的义务和权利,从而为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3.建立协调机构,加强协调合作,完善图书馆员继续教育机制。《纲要》指出要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目前,我国高校图书情报体质缺乏一种横向协调机制,表现在图书馆员继续教育上表现为各施其政、各司其职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借鉴美英两国图书馆协会取得成效的有益经验,根据我国实际成立全国性的图书馆协会,我国政府应成立跨部门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协调机构,进行全国性的系统协调,宏观上统筹指导继续教育发展。通过宏观方面相关政策的制定,协调与组织高校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学习,将继续教育纳入区域、行业总体发展规划,并加强馆际间的横向合作,行业主管部门或协会负责制定行业继续教育规划和组织实施办法,以形成高效、合理有序的继续教育体系和网络。

篇10

一、明确内涵,进一步把握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特点

思想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和社会转型带来的的新变化,给我们今天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极其广泛的发展空间。改革开放以来,高等院校也开始进行包括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众多改革。从客观的角度来讲,事物的发展应该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深入研究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点并认真探索其规律,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和整个社会发展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首先,我们要了解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

(1)今天,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已经出现明显的的多样化,这已经让新时期的人们在价值观念上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其实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来讲,会对人们在效率意识、效益意识、竞争意识以及自立意识的增强上产生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所谓的“社会存在”,也会让今天的人们在价值观念等思想意识上发生变化和产生影响。

(2)今天人们在生活追求方面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美德也开始在一些人头脑中发生淡化现象。随着社会的深刻变化,社会成员的生活追求在生活方式多样化的影响下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生淡化,人们在幸福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发生严重扭曲。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找出这个规律和特点,及时纠正师生的错误思想。

2、其次,我们要了解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挑战。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宏观环境提出的新挑战。主要是三方面的挑战,一是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二是科技全球化的挑战。三是市场经济的挑战。

(2)学校周边及社会环境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以前学校四面围墙,学校生活远离了社会,学生的信息渠道单一,上学不用缴费,毕业不用愁分配。而现在就业方式双向选择,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新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既要看到改革的必要性,又要正确对待自己的利益调整要引导师生积极而有效地反对“西化”、“分化”的图谋和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

(3)师生思想特点变化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挑战。今天的广大青年学生,已经学会了在思考中选择,又在选择中思考。虽然在政治观念上是积极、健康的,在思想上大多数人还是向上的,但是思想特点的变化已经表现的十分突出。他们的时代精神尤为明显,传统的东西在思想上保留得越来越有限,更多的表现为竞争意识、效率意识、主体意识等,所以今天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科学精神、理念信念、公德意识、心理素质和人文素养等多方面去加强和研究。

二、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阵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教师和青年学生凝聚到党的队伍和事业,是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对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来自外部及内部的一系列挑战,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和不良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提升对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创新教育方法,加强教育的针对性,重视教育的成效性,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保障。

篇11

一、学生的特点

绝大多数学生都是零起点,没有日语基础。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日语来源于汉语,里面有不少的汉字,便误以为日语简单易学,一开始就从思想上没有引起重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从一开始就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同时教育他们学语言没有捷径可走,掌握任何一门语言都非一日之功。在教学时准确定位也非常重要。基点不能太高,否则会使有的学生一开始就感到困难,从而使其信心受挫,产生厌学情绪。这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学进度,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如果太快,会使初学者难以跟上课堂节奏。在讲授过程中,一开始应尽量多用中文讲解,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不增加其学习负担。由于他们的专业课任务较重,对于第二外语不可能用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学。同时,由于二外课程学时有限,因此,在教学中应采用重点法,即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抓住最重要、最难理解的部分进行讲解,其他的内容可以倡导学生自学,提高教学效率。

因为教授对象都是英语专业的学生,有较好的英语基础,因此,二外日语教学不能孤立地讲授一门语言,而应当积极主动地与其专业外语相结合。在讲解一些新的语法、术语的时候可以结合英语,跟英语进行对比、联系,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且加深记忆。如日语中的“自动词”、“他动词”可以类比英语中的“不及物动词”与“及物动词”。日语中的外来语大多由英语单词音译而来,如タクシ(taxi)、トイレ(toilet)、ノト(note)等,可以利用学生较为熟悉的英语发音来帮助记忆日语中的外来语。

二、语言自身的特点

因为日语来源于汉语,所以日语当中有相当一部分词汇的字形或词义与汉语相近或相同,如“”、“生日”、“教”等。这是中国人学习日语的一大优势,在汉语词汇方面比起欧美国家的人可以节省许多时间和精力。但日本在吸收借鉴了中国汉字后经过漫长历史的发展和创造,其中也有不少汉字、词义与中文不同。对这方面内容我们要引起重视,否则很容易出错甚至在交际中引起误会。如日语中的“勉”一词中文意思是“学习”;“娘”这个日语汉字的意思跟中文相反,不是指“妈妈、母亲”,而是“女儿”的意思;“”在日语里指的是“开水、热水、洗澡水”,而不是中文里“喝汤”的“汤”。所以在汉字、词汇的教学上可以采用比较教学法,引导学生跟母语进行联系、对比,寻找中日字词的异同点。

日语汉字的读音有音读和训读之分,所以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发音。如“人”有训读“ひと”和音度“じん”“にん”三种读音。通常这个字作为名词单独使用时大多读“ひと”,如“あの人”(あのひと)(那个人);作为接尾词,接在国家名的后面表示某个国家的人时读“じん”,如“中国人”(ちゅうごくじん)(中国人);而作为数词数人数时读“にん”,如“三人”(さんにん)(三个人)。因此,教师在讲解单词时应带领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其发音的规律,以帮助学生快速高效地掌握新单词。

与中英文句子“主―谓―宾”结构不同,日语句子一般是“主―宾―谓”结构,谓语部分总在最后。这也是很多日语初学者刚开始不习惯的一个部分。因此,授课时要教会学生分清句子成分,抓住谓语。尤其在做听力和翻译较长句子的时候非常重要。

三、高职高专教学目标的特点

高职高专二外日语教学以打好语言基础,培养学生运用日语知识和技能进行交际的能力为主要目标,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我认为,二外日语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日语知识,包括基础发音、常用词汇、基本句型和基础语法。

2.实用日语知识和技能,包括寒暄语、日常交际用语和语言运用能力。

3.日本文化知识,包括风俗、礼仪和现代日本社会常识。

因此,在引导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他们语言交际运用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听说训练。如多让学生用学过的新句型自己造句,或做一些简单句子的翻译练习;以自由组合的形式设定具体场景进行实际生活日常对话练习。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创造“说”的氛围。同时,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互联网、视频录像等,使语言教学丰富生动。

此外,针对我院学生要参加全国自考二外日语考试这一特点,在授课中还应有意识地让同学们接触考卷的内容、题型,了解考试的要求,多做一些真题练习,讲解一些考试的方法与技巧,以提高学生们的自考过关率。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英语专业二外日语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要抓住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石田敏子.日本语教授法[M].大修馆书店,1998.

[2]大学日语(第二外语)教学大纲修订组.大学日语(第二外语)教学大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李岩.高校二外日语教学改革与创新[J].日本问题研究,2006,(01).

篇12

入行“门槛”高,前期投入大。高校教师的劳动是对高级知识的归集、传授和创新,要求其从业人员具有渊博的知识、较高的智力水平和创新能力,反映在学历上至少是硕士以上,这需要比较大的前期投入。按照我国目前的经济消费水平测算,拿到硕士学位需要投入24万元人民币,而博士学位则高达36万元人民币1。这样的投入,自然会反映到高校教师的薪酬期望值水平中,高投入要求高收入。

劳动的复杂性、创造性。高校教师的劳动是能够创造较高价值的复杂脑力劳动,这种劳动的付出是艰辛的。同时,高校教师最为关键的贡献在于有效知识的识别、整合与系统知识的转移,这种活动非常类似于产品创新活动中的构建性创新,它充分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教师个人的劳动成果难以量化。教师劳动的成果最终体现在“学生质量的改进与提高”上,然而学生的这种改进与提高是很难量化的。更何况学生的发展是教师集体合作培养的结果,很难界定某一位教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同时,由于科研过程很难控制,科研成果也很少有明确的衡量标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无法准确地把握,因此科研成果也难以量化。

工作动机非完全货币化。高校教师属于知识型员工,具有创造性鲜明、潜力大、自主性高、成就动机强、崇尚智能、蔑视权威等特点。在货币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更注重追求公平、自由的竞争环境和自我实现。

二、相关收入分配理论研究

市场供求均衡工资理论。由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923)创立,认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与其他商品类似,其价格即工资水平取决于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双方的力量,均衡工资水平最终决定于供求曲线的交点。

利润分享理论。由威茨曼(Martin Weitzman)创立,其核心思想是,让雇员参与利润分享能大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士气。

效率工资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和逆向选择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较高的监督成本,使相关利益人的利益受到损失。为了克服和避免这些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支付给劳动力高于市场工资率的工资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操作得当,效率工资不但能使组织吸引到能力更强的雇员,而且能提高员工士气,培育员工忠诚,减少监督成本。

三、基于高校教师职业特点的薪酬策略

建立基于人才分类的薪酬管理模式。按照施科特・施奈尔教授(Scoot A. Snell)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观点,人力资本根据其战略重要性和稀缺性不同,可以分为核心人力资本、普通人力资本、辅助人力资本和特殊人力资本四类。对不同的人力资本应当采取不同的薪酬管理模式,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和重点是核心人力资源的管理。因此,为了构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应当根据教师对学校的战略价值及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稀缺程度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人才进行不同的薪酬管理。对核心人才给予高于高校劳动力市场平均值的工资和高级福利,为知识、经验、资历付酬;对普通人才给予市场工资率,为绩效付酬;对辅人才按小时或临时签订的合同付薪;对特殊人才给予以合同为基础的工资,为知识付酬。

以能力大小为支付教师工资的主要基础。“3P理论”认为,工资支付基础主要有三:职位(Position)、绩效(Performance)和能力(Person)。对高校教师而言,工资支付基础应当以能力为主。这是因为:第一,由于教师个人的劳动成果难以量化,教师的绩效也就很难衡量,所以基于绩效确定高校教师薪酬显然不妥;第二,对高校教师职位的分析表明,职位报酬因素包括任职能力、劳动强度、劳动环境和责任范围等。由于劳动强度、劳动环境和责任范围等因素具有很高的同质性,所以,其中最大的报酬因素只可能是能力;第三,实践证明,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能很好地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与科研能力,这对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度重视延期分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绝大多数高校的大部分分配属当期分配,而对延期分配的重视不够。然而,延期分配却是高校薪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延期分配是指学校与教师达成协议,把学校给教师的报酬推迟到将来的一个日期支付,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利益关系促使教师与学校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延期分配的法律特征是既定利益权,即学校对教师承诺的延期待遇。它仅是一种可能的利益,要把这种可能利益变成现实利益,需要教师完成相应的任务指标和做足年功(校龄)。这样,延期分配就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对学校的忠诚度。

确保薪酬水平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就整体而言,我国高校教师薪资收入不具外部竞争力,很难吸引高水平的人才到高校任职。中华英才网2004年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教育行业的平均年薪仅为26,661元,在其调查的30多个行业中倒数第三,仅相当于电信行业平均工资的46%,属中等偏下的水平。同时,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薪酬与其个人价值也是很不匹配的,对其个人的前期投入不能实现合理的回报,致使一些教师不安心教书或大量从事第二职业。确定高校教师薪资水平应在坚持公平性、激励性、竞争性、经济性和合法性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薪资应反映教师个人人力资本的投资水平,体现对其所积累的专门知识、技能和经验的承认。高校教师属专业技术人才,其整体收入水平应该略高于专业技术人才收入平均值。

增加教师的内在报酬。教师所获得的报酬可划分为两大类: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外在报酬主要指学校提供的金钱、津贴和晋升机会以及来自于上级和同事的认可。而内在报酬则是基于工作任务本身的报酬,例如,对工作的胜任感、成就感、责任感、受重视、有影响力、个人成长和富有价值的贡献等。事实上,由于高校教师的工作动机非完全货币化,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成就感、责任心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内在报酬和他们的工作满意度有相当大的关系。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工作丰富化、工作扩大化、设置重奖奖励制度、评选先进等多种方法,来增加教师的内在报酬水平,让教师从工作中得到最大满足,从而爱岗敬业。

鼓励教师参与薪酬制度的设计与管理。人力资源部门要使管理者和教师建立起经常沟通薪酬管理的机制,增进他们之间的相互信任。沟通、参与和信任能显著影响教师对薪酬管理的看法,从而提高薪酬满意度。大量的实践结果表明,教师参与薪酬制度设计与管理越多,越有助于形成更适合教师需要和更符合实际的薪酬制度。在教师参与薪酬制度设计的过程中,针对薪酬政策和目的及时进行沟通,促进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信任,这样能使带有缺陷的薪酬系统变得更加有效。

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结构。根据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科学合理的薪资结构为: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福利+特殊补贴。

基本工资应该成为高校教师工资性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应占到总收入的60%左右。其原因一是高校教师的绩效极难衡量,如果没有科学的、能被考核对象广泛认同的考核办法,绩效工资的比例就不宜过大,否则人们就会非常关注考核和奖惩。二是高校教师除教书外,还担负着从事学术研究的重任,而学术研究特别是基础性学术研究往往不能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绩效工资比重过大,就会引发人们过多的短期性、功利。三是由于福利带有平均性特点,所以也不宜占过大的比例。因此,校内津贴的相当部分应该以基本工资的形式发放。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搞平均主义,为了充分反映不同岗位需要任职者不同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还需确定基本工资的级差,其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于职称体系和学历层次。

绩效工资(奖金)应当严格基于绩效。因此,高校教师的奖金分配的核心问题就是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的要点如下:一是确定正确的指导思想,绩效考核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校的整体目标和战略,学校想得到什么,看重什么,要改变什么,就考核什么。二是同时考核院、系、教研室集体和教师个人绩效。三是绩效考核过程与结果并重,以强调双向沟通的目标管理为主。四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发展性评价”的综合功能。五是建立一套简单易行、透明度高的考核体系。奖金发放应坚持同工同酬、奖勤罚懒的原则,不应该再按职称去划分等级。奖金占总收入的比例以25%左右为宜,这一是借鉴国外高校的一般做法,二是因为对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很难。

福利作为一种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和具有一定的避税功能,虽然在吸引、激励和保留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因为它与绩效和能力的联系不是很紧密,所以其在整体薪酬中不能占太大比例,以15%左右为宜。同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克服传统的平均主义的做法;二是设计自助式福利,由教师本人在一定的可消费额内选择自己的“福利包”。

这是针对学校的核心人员而制定的特殊政策,给重点学科、特色学科的带头人,重点科研项目的主持者,紧缺人才,对学校有特别贡献者等一定的额外补贴,类似于企业的总经理特别奖。它既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配专职助手、提供单独的办公室、小车服务、终身职业保障等。

本文系重庆三峡学院课题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

参考文献:

篇13

人事部和财政部于2006年共同颁发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提出了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的薪酬分配制度,高等学校是典型的事业性单位,高校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有其自身的职业特点,因此,基于高校教师职业特点科学地构建高等学校教师绩效薪酬体系尤显重要。

一、高校教师职业特点

(一)高校教师职业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价值

高校教师最主要的价值在于能够将附着于自己身上的经验、技能、判断等高深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奉献出来,并促使这些潜在的知识转化为他人及组织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讲,高校教师的职业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价值。

(二)高校教师职业智力高度密集,前期投入大且存在较大风险

高校教师职业属于智力高度密集型的职业,其学历要求至少是硕士,甚至有些大学要求必须是博士,或是要有国外留学经历等,而要达到上述要求,需要高校组织和高校教师付出大量的人力资本投资。高校教师职业具有专用性,其职业技术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变成现实的生产力,这使得高校教师在人力资本投资上必须承担较大的风险。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以知识为核心的职业技术更新不断加快,其效用和价值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因此,个人投资具有高风险性。

(三)高校教师的职业成果价值难衡量

高校教师的职业劳动是培养人,而人是有差异性的,因此高校教师的职业成果很难用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又由于高校教师的科研过程难以控制,科研成果特别是软性的科研成果很少有明确的衡量标准,这就导致高校教师的职业成果虽然相对具体,却很难准确衡量。

(四)高校教师职业有很强的非货币化倾向

从具体形态看,高校教师的工作任务主要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不是仅仅为了获取货币化薪酬;从抽象层面看,高校教师承担的任务是对知识的创新、整合和传播,更体现不出货币化薪酬。因此,高校教师职业都是耗费大量脑力而获得精神产品,其追求有很强的非货币化倾向。

综上,高校教师自身的职业特点决定了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准确界定其绩效和薪酬,科学构建高校教师绩效薪酬体系。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绩效

绩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学术界仍未达成一致意见。目前对绩效这一概念有三种理解:一是将绩效视为结果。该观点认为绩效实际上就是指行为的结果。如伯纳丁(H.J.Bernardin,1992)认为,绩效理应被定义为员工辛勤劳作的结果,它一定是与组织战略目标相关联的管理体系中最为关键的部分[1]。二是将绩效视为行为。该观点认为,绩效是指组织或个体在工作场所的行为。如墨菲(Murphy,1990)指出,绩效是与一个人在其中工作的组织或组织单元的目标有关的一组行为,简言之,绩效就是与目标相关的行为,也就是说绩效是行为,只是这一行为一定是与目标相联系的行为[2]。三是将绩效视为综合体。该观点认为绩效就是结果与行为过程的综合。如伯姆瑞(Brumbrach,1998)主张,绩效就是指行为和结果,行为是从事工作的人在将工作任务付诸实施的过程中的外化形式,行为不仅仅是结果的工具,行为本身也是结果,是为完成工作任务所付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果,并且能与工作任务的结果分开进行判断[3]。从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绩效应该是高校组织或高校教师在一定时期内的投入产出情况,投入是指人力、物力、时间、精神等,产出是指工作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等方面的完成情况,高校教师的绩效就是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行为过程中而逐步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称,它是行为和结果的必然统一[4]。

(二)薪酬

薪酬一般是指单位对其员工付出的努力、时间、学识、技能、经验与创造所给予的相应回报,它包括货币化和非货币化两个部分,前者指单位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直接货币性收入;后者指单位给予员工的职业安全、自我发展、晋升机会等方面的非货币化补偿[5]。从时间上看,薪酬这一概念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并不长,20世纪90年代以前更多地使用“工资”这一概念,9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始引入“薪资”这一说法,薪资成为中国人长期使用的工资和薪水整合了的一个概念[6]。90年代中后期,各行各业甚至政府广泛使用“薪酬”这一概念,从此,中国长期使用的经济学的“工资”概念逐渐演化到“薪资”进而发展到“薪酬”这一管理学范畴,这是一个由经济学向管理学的飞跃,人们开始更多地从管理的角度来认识报酬这一问题。工资这一概念是经济学研究的概念,经济学关注的主要是工资的性质及其决定机制问题,更多地体现为劳动报酬的货币化;而管理学所关注的主要是薪酬的分配效率及其支付途径,更注重研究薪酬的激励作用问题,更多地体现为劳动报酬的货币化和非货币化的统一。在高等教育领域,高校教师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更多地追求着精神文明,其劳动报酬的意义更多地体现为精神上的满足,这应该通过非货币化的薪酬形式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薪酬比工资更科学、更符合实际,它是货币化与非货币化的统一。

(三)高校教师绩效薪酬

就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同的高等学校(包括研究型、教学型和应用型)总是基于一定的价值取向对自己所追求的绩效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界定,因此,高校教师绩效必须要遵从高等教育的自身规律和高等学校自身特定的价值取向。遵从高等教育自身规律的绩效应由四个部分组成,即物质层面的绩效、行为层面的绩效、制度层面的绩效和精神层面的绩效。物质层面的绩效是高等教育绩效的表层部分,是高等教育精神绩效的物化形式,高等教育的物质绩效往往能够折射出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是高等教育绩效的静态体现。行为层面的绩效主要是指在从事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规范,它是以人的行为为表现形态的高等教育的绩效表现形式,是动态存在形式,它同样折射出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制度层面的绩效就是高等教育在生成和发展变化过程中逐渐沉淀下来的法则和章程,它规定了高等学校组织成员在共同的组织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并以书面契约或心理契约的形式存在,是动态和静态的结合,它同样能够折射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精神层面的绩效是指高等教育组织全体人员共同信守的组织愿景、基本理念、价值取向、道德风气等,它是一种内隐性的绩效,前三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为外显性的绩效,高等教育的精神绩效本身就代表了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上述四个方面构成了高等教育完整的绩效表现形式,并且是由外到内逐层加深,呈纺锤形状态。针对高校教师的现实情况,确定其绩效就应该是高校教师能给组织带来什么价值,是物质的价值还是行为的价值,是制度的价值或是精神的价值,绩效薪酬也就是要充分体现出高校教师在上述方面所创造的绩效。因此,高校教师绩效薪酬就是高等学校根据高等教育的目标,遵从高等教育自身的绩效规律并基于高校组织一定的价值取向,结合实际形态,为激励高校教师所给予的货币化和非货币化报酬的总和。

三、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结构体系的合理构建

《2006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规定: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薪酬制度,岗位绩效薪酬由岗位薪酬、薪级薪酬、绩效薪酬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

依据文件精神,高等学校的薪酬体系必须呈现出“基础薪酬(岗位薪酬+薪级薪酬)+绩效薪酬+津贴补贴”的形式。但是对照高等学校实际情况,由于历史性的原因,其目前薪酬的主要形式是:“基础薪酬(岗位薪酬+薪级薪酬)+基本岗贴(岗位津贴+绩效津贴)+其他补贴”的形式。对于两者可做如下比较分析:基础薪酬(岗位薪酬+薪级薪酬)与文件规定相对应,即符合国家规定的基本薪酬部分,它是固定薪酬,其变动必须根据国家政策文件规定执行。其他补贴与文件规定的津贴补贴相对应。按文件规定:津贴补贴分为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这部分资金属于国家财政支付,完全可以在高校学校范围内实行统一管理,基本岗贴直接对应了政策中所提到的绩效薪酬。于是,所谓的基本岗贴就是国家规定的绩效薪酬,那么它就必须符合文件对绩效薪酬之规定: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超课时补贴和科研补贴也应该属于绩效薪酬范畴,可把它们统称为教科研补贴,教科研补贴也是与教师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科研课题(项目)配套资金,在平常的绩效薪酬中没有完全体现,但是却能在课题(项目)的申报开始和结题时集中表现出来。

综合上述,高校教师绩效薪酬体系建构过程中,应将这三个部分包含在绩效薪酬中。进一步深入研究,高校教师绩效薪酬应包括基础性绩效薪酬和奖励性绩效薪酬两部分。基础性绩效薪酬主要反映履行高校教师岗位职责的基本要求,工作业绩的完成情况,如果对应现实的高校教师的绩效薪酬结构则更接近于岗位津贴;奖励性绩效薪酬反映特殊的、重大的、突破性的贡献,可以对应现实中高校教师基本岗贴中的绩效津贴和教科研补贴两项,因为这两项都是针对不同的高校教师所做出的不同的业绩而给予的相应的薪酬。绩效薪酬具体结构见表1。

(一)高校教师绩效薪酬子系统间的横向关系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子系统间的横向关系是指高校教师绩效薪酬各要素的组合,即绩效薪酬体系中各项目所占的整体结构的比例,就表1而言就是基础性绩效薪酬和奖励性绩效薪酬的比例。根据相关文献和资料的调查,基础性绩效薪酬和奖励性绩效薪酬的比例一般为7∶3,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因为如果按照这一比例计算,基础性绩效薪酬必然成为第二个所谓的高校教师的岗位薪酬,这将无法真正起到绩效薪酬的激励作用。所以,薪酬比定为3∶7较合适。只有这样,在高校教师完成自己本身必须完成的绩效后才更可能地去关注其他的规定,从而达到高绩效、高水平地完成学校目标。

(二)高校教师绩效薪酬子系统内的纵向关系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子系统内的纵向关系是指绩效薪酬体系中不同岗位、不同绩效的薪酬水平等级,即高校教师不同职称的绩效薪酬水平,这里主要强调的是高校教师不同职称的基础性绩效薪酬即标准性绩效薪酬,因为奖励性绩效薪酬必然要求打破职务、职称的限制。它主要包含:一是不同职称的高校教师的基础性绩效薪酬即岗位津贴应该确定什么样的标准,即职称间确定怎样的差距。二是同一个职称内是否可以进一步确定等级标准,即是否可以确定1~4级教授。所谓教授中的层级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对应事业单位薪酬套改的13级之需要而定的,教授是国家赋予高校教师的专业技术等级职称,其内部级别是根据教师的具体贡献确定的,应属于绩效薪酬的范畴之内,这种贡献完全可以从奖励性绩效薪酬中充分体现出来,而没有必要从基础性绩效薪酬来体现。为此,在层级内的教授绩效总体排位情况将会动态地对应13级而获得国家给予的相应岗位薪酬和薪级薪酬,为教授晋级打下基础,因此,必须要设立相应级别教授的考核标准,而这种考核标准仅和教授晋级相联系而不作为奖励性绩效薪酬的发放依据。因为基础性绩效薪酬在完成教授的标准后就已经发放,在此基础上的一切绩效薪酬都会体现在奖励性绩效薪酬中。

参考文献:

[1]Bernardin.H. J.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Customer-based Performance Content Development and Appraisal [J].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1992(2):81-102.

[2]理查德·S·威廉斯.业绩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01-102.

[3]梅红,宋晓平,吴建南.知识型员工绩效管理的评价要素与模型构建[J].科学管理研究,2007(3):89-92.

[4]蔡晓旭.基于CORPS模式因子分析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绩效评价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7):53-57.

[5]郑淑萍,宋军.略论高校新型薪酬体系的构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20-223.

[6]曾湘泉.薪酬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

Research on Performance Emolument System for University Teachers Based on Vo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ZHAO Shi-qian, SHI Wan-b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