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乡村留守儿童现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据媒体统计显示,近年来四川省是全国主要的劳务输出省份,也是全国留守儿童规模较大的省份。邛崃市作为四川省的劳务输出基地,根据调查15个“留守儿童之家”的数据显示,当前已入册立档的留守儿童高达5049人。这一庞大的数据背后,衍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问题已成为关注的突出问题。因此,深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意义重大。
一、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的主要特点
2015年2月初和3月中旬,笔者通过网上搜集、电话问询和走访调查等方式,对邛崃市水口镇、道佐乡、高埂镇、夹关镇等15个乡镇“留守儿童之家”的5049名留守儿童,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问卷由300份小学问卷和200份中学(包括初中和高中一二年级)构成。其中小学问卷回收率为93.1%,中学问卷回收率为95.78%;调查对象性别中,小学男生占48.12%,女生占51.88%;中学男生占47.01%,女生占52.99%。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健康的,展现了当代未成年人的青春活力。他们在思想道德方面呈现的主要特点有:多数留守儿童热爱自己的家乡,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孝顺懂事。
二、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1.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的主要问题
(1)理想信念功利化。这里的理想信念主要是指政治理想和职业理想。从政治理想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的政治理想总体是模糊的,多数留守儿童表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与个人理想没有太大关系;就职业理想来说,部分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佳,对个人职业没有合理规划,在就业方向上表现出唯金钱至上的态度。
(2)价值观迷失。调查分析表明, 当前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价值观被贴上了“三种主义”的标签(即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这部分人视金钱为自己学习的目标,觉得父母外出打工的薪金应当用于弥补自己亲情的缺失,他们希望父母给予更多的物质享受。
(3)法治意识淡薄。多数留守儿童缺乏法律常识,不懂得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甚至因缺乏法治意识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4)社会公德意识薄弱。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是思想道德健康的重要表现。当前,部分农村留守儿童表现出个人极端主义,易破坏公共基础设施,对公益爱心活动表现出冷漠的态度,不喜欢帮助他人等。
2.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村社会发展不健全是根本原因。农村地区发展缓慢,工资水平低,而快速的城镇化使得大多数农村青壮年选择离开农村去城镇务工,经济水平的差异是出现留守儿童的根源。乡村文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衍生品,农村社会文化也落后于城市文化。由于受到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矛盾冲击,农村“留守儿童”对传统的道德观念产生质疑。[1]
(2)学校教学质量不高,重智轻德是主要原因。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客观上造成教育资金和教育资源分配存在差异性。教育资金短缺致使多数农村学校重视智育,以学生考试成绩来换取更多的教学指标,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成为学校无暇顾忌的“盲区”。
(3)家庭教育缺失,亲情淡化是重要原因。多数家长文化水平有限,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此外,外出父母由于工作时间、工作性质、工作距离等原因,一般很少回家,大多通过电话、网络联系,交流的主要内容一般只是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基本不涉及孩子的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2]长时间缺乏亲情交流,家长与孩子的感情也随之淡化,孩子则开始表现出叛逆、以自我为中心、亲情淡漠的状态。正是这样一种状态,不利于农村留守儿童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1.发展农村经济,优化农村社会环境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是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政府要积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留住当地的青壮年劳动力,为农村孩子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首先,政府要制订优惠政策。加大投入农村经济开发的资金,积极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多元化,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链。其次,积极开发特色农产品。鼓励乡镇企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做好做强地方品牌,加大招商引资,为当地青壮年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更多的留守儿童获得亲情陪伴。
2.加强政策保障,提高农村教学质量
发展教育是加强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保障。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协作,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出台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全套政策,从制度上保障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落实开展。此外,相关部门要从制度上保障农村的教育资金投入,完善教学设施,保障教师的工资水平,并适当予以乡村教师一定的工资补助作为激励补偿。加强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宣传,并以制度的形式将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开展的实况作为乡镇负责人考核标准。
3.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家校联动
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父母应该转变轻视思想道德教育的错误观念,特别是要改变以成绩论成败的错误评价标准,努力发掘孩子的兴趣并加以培养,把孩子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同时,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鼓励孩子刻苦学习,并主动与老师进行交流,及时掌握和反馈孩子的综合情况,做到家校的良性联动,共同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安庆市岳西县毛尖山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现状为研究对象,主要是毛尖山乡旭辉小学、毛尖山中心学校(初中)在读6-18岁的留守儿童。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各种途径,查阅了与农村留守儿童体育状况相关的文献资料10多篇、著作10部。检索了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各中小学体育经费的使用情况和体育设施分布情况的资料信息,以及农村留守儿童的的体育锻炼情况和深度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现状情况。
1.2.2访谈法
在走访留守儿童家庭的过程中,我们随机选取了部分家长和孩子,一方面了解所居住地方的体育设施情况和体育活动情况,另一方面了解孩子们所在学校体育教育情况和体育设施情况,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的体育锻炼现状。
1.2.3.1问卷调查的设计
在设计问卷调查的过程中,为了确保问卷调查内容的有效性与内容的涉及面与调查研究的问题特征保持相对一致,针对所涉及的所有问题,咨询了体育专业的专家、学者、一线老师的意见,对问卷内容不断修正更改,最终形成问卷。
1.2.3.2问卷调查的发放流程
由于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理解能力有限,调查员在发放过程中,监督并解释整个问卷调查的过程,及时回收,共发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回收率为99%。
1.2.3.3数据处理法
通过计算机利用Spssl2.0对回收过来的问卷调查进行数据统计分类,根据研究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科学的整理统计处理。
2 研究结果和分析
2.1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2.1.1人口统计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中,男、女生留守儿童分别占58%、42%,其中男生比例大于女生,但是女生平均年龄大于男生。样本年龄主要在6-16岁,其中8-14岁占总人数75%。
2.1.2目前监护人基本情况
在调查的样本中,与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的占31.72%,与父亲单独生活在一起的只有14.40%,但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所占比例较大占52.41%。在走访各个农村留守家庭中发现,绝大多少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沉默寡言,孩子们大多数比较恋母,畏惧父亲,在长期家庭教育中得不到足够的教育,对孩子心理、生理上造成一定影响。
2.1.3家庭经济情况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家庭经济条件也不容乐观,所以才会出现大量的农村务工人员涌向经济发达地区,把孩子留在家里生活。在调查样本里,孩子生活费在0―100元之间的竟然高达45%,在100―400元之间的有37.5%,但只有17.5%的孩子生活费可以达到400元以上,由于家庭条件的原因,孩子能购买的体育运动产品也是非常有限的,更别说花钱参与体育锻炼。
2.2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现状
2.2.1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有92.5%的孩子表示喜欢体育锻炼,不喜欢体育锻炼的只占7.5%。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体质、减小压力和释放心情、减肥、交更多朋友。这些说明农村留守儿童还是有较强的体育健身锻炼意识,对体育锻炼的需求也高于人们的期望值,他们还是希望能够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2.2.2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
农村留守儿童是生活在农村地区,而农村地区地方体育条件有限,而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所在地方,常见体育锻炼器材严重缺失;农村留守儿童所在学校体育器材拥有率普遍低于城市周边地区,体育教育投入量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开展的项目影响也是巨大的。通过问卷调查样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参加体育锻炼项目前5位分别是跑步、羽毛球、乒乓球 、广播操、骑自行车。
2.2.3 体育锻炼的时间与地点选择
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锻炼时间和地点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根据样本数据,52%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每天锻炼不超过1个小时(不包括体育课),17%的农村留守儿童可以参与体育锻炼2个小时左右,只有5%的农村留守儿童每天体育锻炼时间可以超过3个小时。体育锻炼的选择主要集中于学校操场、公园、家里。但是有65%的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锻炼没有固定锻炼的地点,23%的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锻炼地点是学校操场,只有极少数人(19%)选择公园或家里进行体育锻炼。农村体育健身器材的严重缺乏,没有适合的场地进行体育锻炼,都影响着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质量和时间,阻碍着农村留守儿童的全面成长
2.2.4体育锻炼的形式
农村留守儿童在农村可以利用的体育锻炼设施是很少的,都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形式单一,枯燥。通过样本数据统计显示,78%的农村留守儿童喜欢和朋友一起参加体育锻炼,13%的农村留守儿童喜欢独自参加体育锻炼,只有5%的喜欢和家人一起参加体育锻炼,这三种形式表明农村留守儿童有较强的朋辈群体观念和独自自主观念。在遇到困难时,52%选择向朋友们求助,28%选择向家人亲戚求助,只有9%选择向老师长辈求助,看来农村留守儿童对朋辈的依赖超出了对家人的依赖,这是明显亲情缺失导致这种现象。
2.3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
2.3.1家庭体育环境
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体育意识淡薄,特别是其监护人是爷爷奶奶或外婆外公,不关心孩子的体育锻炼,希望孩子把更多时间放在学习上,把体育锻炼看做一种“无用的行为”,甚至阻止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更别提积极的引导孩子参加体育锻炼了。由此可知,家庭环境因素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参加体育锻炼的根本性原因,尤其家庭经济情况、监护人对体育的态度等对其有显著影响。
2.3.2学校体育环境
学校体育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的配备以及学生的数量等。通过走访调查得知,安庆岳西县是安徽省国家级贫困县之一,大多数安庆岳西县的中小学校,地域偏远,体育场所简陋,部分还存在安全隐患,学生多数沉默寡言,造成较差的体育锻炼环境。学生普遍反映部分学校不够重视体育课的开展,72%认为学校不够重视体育课的开展,很多学校把体育课当做其他学科的“补习课”私自占用体育课时间。另外68%的人觉得学校体育课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单一,不能让自己尽情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2.3.3 农学留守儿童自身的因素
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年龄比较小,对体育锻炼的作用没有更深的认识 (23%的孩子认为体育太累),体育意识较差。87%的孩子没有具体体育锻炼计划,9%的孩子有体育锻炼计划,但是并不能遵守锻炼 ,只有4%的孩子体育锻炼有计划并且遵守下去。大多数孩子没有体育特长和爱好,而且部分孩子体质比较虚弱,发育不良,在体育游戏中表现不尽人意,增加他们心理的负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体育行为和体育现状。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1)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只有极少数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但农村留守儿童基数大,分布广,带给社会一些问题。
(2)家庭经济情况、父母和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和行为。大多数父母比较支持孩子参加体育锻炼,隔代管教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因本身教育水平低,没有能力在学业、体育锻炼上提供帮助。
(3)农村地区的体育设施严重缺乏,体育活动内容也较为单一枯燥,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可以选择的体育项目不多,导致体育项目的选择出现区域化、集群化现象。
(4)与性格内向,自卑心理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在体育活动中,往往比较紧张、怕人,害怕参与竞争[4]。
(5)在农村地区,大多数学校的体育环境比较差,表现在缺少适合的运动场所、缺少运动器材、缺少专业的体育指导老师等。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重视程度不够,体育课的开展没有达到国家教育部门的教学要求。
3.2建议
(1)加大对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是运动场地的建设,并给予一定的补助优惠政策,鼓励体育基础建设走向农村,深入农村。
限制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就是缺乏专有的运动健身场地,在全面健身计划运动启动后,城市的很多运动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有效保障。
(2)加强对监护人的指导、交流合作,密切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教育问题。
大多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文化程度不高,体育锻炼意识淡薄,对于体育锻炼的功能认识不足,给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和心理压力。学校应主动承担点责任,把体育教育延伸到留守儿童家里,为孩子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3)建立健全的农村地区体育教育体系,重视学校体育教育的相关问题,保障学校体育教育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帮助孩子正确对待体育锻炼,参与体育锻炼。
(4)通过体育锻炼加强干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长期留守儿童体育教育教师责任制度。
由于长期缺乏亲情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很多不良情绪,这些情绪如果不及时解决,对他们会造成很大伤害。农村体育教师要定期举办适合的体育活动、体育赛事,加深他们对体育锻炼的理解,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同时也拥有一个阳光的心理。
参考文献:
[1]陈绍艳,胡庆山,杨成.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1,33(1).
[2]高建磊.农村留守儿童课外体育锻炼特征的调查研究―以广东西部欠发达地区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1).
[3]任秀安,郭燕.河南省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体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新乡、焦作地区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3(3).
[4]杨荣.体育活动对农村留守儿童品行影响的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3,27(2).
[5]柳友荣,罗永义,柳泳.农村社区体育:留守儿童心理成长干预的现实路径―基于公共治理视域[J].池州学院学报.2013,27 (2).
篇3
2008年2月27日,全国妇联在中国妇女活动中心召开了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和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的会。在这次会上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应该说是目前关于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最新最权威的数据。报告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人数、学龄比例以及地区分布等都做了详细的统计。
报告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断出现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在4000万以上,约占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69%。与前些年相比较,2005年后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迅速增长。在全国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农村留守儿童在农村儿童中所占的比例非常之高,留守的现象在农村非常普遍,且主要以低龄的留守儿童为主。
《报告》按学龄对农村留守儿章进行了划分,并统计出了各学龄段占全部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学龄前(0―5周岁)、小学学龄(6―11周岁)、初中学龄(12―14周岁)和大龄(15―17周岁)四组中,各组所占全部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分别为27.05%、34.85%、20.84%和17.26%,其中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大约有3000多万。由上面的数据我们发现,小学学龄阶段的留守儿童在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所占的比例最高,初中学龄和高中学龄段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所占的比例略有下降。
《报告》还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地区分布做了详细的统计。《报告》指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十分集中,而且多集中在中南部的省份。农村留守儿童集中分布在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六省。这六个省的农村留守儿童加起来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总量中所占比例超过了半数,达到52%。此外,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排名前十位的还有广西、湖北、贵州和江苏。报告还总结出在这农村留守儿童分布最集中的十个省份中,大多数是属于典型的贫困省份,外出务工劳动力输出大,但广东、江苏这两个经济发展情况较好的省份由于省内劳动力的流动,从而也产生了一定规模的农村留守儿童。
二、农村隔代式的家庭教育的现状及留守儿童接受的教育方式
(一)隔代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接受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
爷爷奶奶(隔代)监护、单亲父母监护、自我监护、兄长或姊妹(同辈)监护以及亲戚朋友监护,是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监护方式。通过中国人民大学的杜鹏教授带领着该校人口与发展研究所进行了一系列的统计调查,这项调查主要针对父母等人口的流动外出,对子女造成的影响和对家庭教育造成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在大多数留守儿童中,单亲父母抚养和爷爷奶奶抚养是主要的监护方式,所占比例分别为45%和48%。通过数据,隔代式的家庭教育方式已经和单亲监护方式一样成为主要的留守子女面临的家庭教育的方式。
(二)留守儿童得不到相应的监护与引导
大多数农村留守的教育基本由隔代人负责,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大都是文盲、半文盲的样子,在思想观念和对现代教育的理解上差距比较大,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比较困难,再有就是忙农活照顾不上管学生,更有的是身体不好根本照顾不好学生,更有甚者是一两个老人照顾几个孙辈,精力根本不够。上述种种原因加上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对学生只能在物质上或生活中给予满足,缺少道德和精神上的引导。在隔代教育中,隔代监护人的教育方式也比较单一,大多是粗暴和放任,使得留守儿童在学习中,心理上,以及安全方面屡屡发生问题。现在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率也在上升,更应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篇4
新型城镇化;乡村教育;乡村学生;学习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管理
乡村教育在乡村社会发展和演化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乡村学生作为乡村社会和乡村教育的重要主体之一,既是乡村社会发展的曙光,又是乡村教育的活力所在。随着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推进,乡村儿童数量减少,乡村儿童的学习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对C省部分乡村学生学习现状进行调研,探讨其在性别、年级、家长关注程度和留守与否等方面的差异和特点,从而在整体上掌握乡村学生的学习现状,并根据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以期为乡村学生学习现状的改善和学习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和依据。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目的抽样方式,以C省10所乡村学校的中小学生作为调研对象,共发放问卷1050份,回收问卷1023份,回收率97.43%,其中有效问卷935份,有效率89.04%。总体样本分布如表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课题组相关成员在已有学生学习现状研究问卷的基础上,基于已有学生学习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对编写问卷进行信效度分析之后形成。问卷由指导语、学生基本信息和问卷主体构成。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学习观、学习态度、学习管理和学习方法四个方面,共计24道题。所有题项均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进行正向计分,并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三)问卷信效度
本研究通过Cronbach’sAlpha系数对问卷进行信度分析,检验问卷的内部一致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一般而言,信度系数越大,则表明问卷的可信度越高。通过检验,整个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6,各个维度之间的系数分别为:学习观0.523、学习态度0.745、学习管理0.647、学习方法0.796,各维度的信度系数均在0.523到0.796之间。通过相关因素分析,发现问卷各维度与总体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799至0.894之间,表明问卷各维度与问卷总体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同时,问卷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326到0.484之间,表明问卷各维度之间为中低度相关关系,说明各个维度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由此可见,问卷内容能够较好地反映调查的内容,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乡村中小学生学习水平的总体状况
本研究从学生的学习观、学习方法、学习管理和学习态度四个方面,并对不同性别、年级、父母对学生学习的关注情况、学生留守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差异性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由此考察乡村学生学习的总体现状,详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学体均值①为3.59,高于中间值3。在学习观、学习方法、学习管理和学习态度四个方面的均值分别为:3.68、3.52、3.42和3.72,说明乡村学生学习水平处于中等偏上。通过图1能够直观地看出学生学习现状的具体发展水平从图1可以看出,乡村学生学习现状在学习观、学习方法、学习管理和学习态度四个维度之间的发展水平在3.4-3.8之间,表明学生学习的各方面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学习态度的均值最高,为3.72,表明乡村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对学习持有正确的态度。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规划较少甚至没有规划,不知道应该如何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也不知道有效利用学习资源。有学生说:“我从来不去图书馆,除了书本以外几乎不看课外书。我上课学习,下课就玩。”学生在学习管理上得分最低,仅为3.42,表明乡村学生在学习管理上的水平较低。乡村学生学习水平在各个维度上的平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学习态度、学习观、学习方法、学习管理。
(二)乡村中小学生学习水平的性别差异
为了能够更为全面地探讨性别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对不同性别乡村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方差分析,其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表3数据表明,不同性别的乡村中小学生在学习现状各个方面呈现出显著差异(P=0.025,P<0.05)。同时,在学习方法(P=0.000,P<0.001)、学习管理(P=0.007,P<0.01)和学习态度上(P=0.005,P<0.01)存在着显著差异。从图2可以较为直观地看出,不同性别乡村中小学生在学习观、学习方法、学习管理和学习态度维度上的发展水平和变化趋势。男生的平均值在3.35-3.68之间,各维度平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学习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管理。女生的平均值在3.42-3.79之间,各维度平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学习态度、学习观、学习方法、学习管理。此外,在学习方法、学习管理、学习态度上男生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女生。在调研中,通过课堂观摩发现,女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会用笔画出关键词,而部分男生则无所事事;虽然一些女生学习成绩不是很突出,但学习态度很端正,老师布置的作业也能够顺利完成。相反,班级里面最为调皮和成绩最差的大部分都是男生,他们对于学习极为不认真,甚至不愿意学习。通过图2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出男生和女生在学习态度上的差异。
(三)乡村中小学生学习水平的年级差异
不同年级阶段的乡村中小学生学习水平在各个维度上存在着一定差异,本研究调查了四年级至九年级的学生,并对调研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不同年级阶段的乡村学生学习水平在各个维度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00,P<0.001)。同时,在学习观(P=0.000,P<0.001)、学习方法(P=0.000,P<0.001)、学习管理(P=0.000,P<0.001)和学习态度(P=0.000,P<0.001)上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从图3可以较为直观地看出,不同年级阶段乡村学生学习水平在各个维度上的表现水平和变化趋势。四年级的乡村学生学习水平在各个维度上从高到低依次为:学习态度、学习观、学习方法、学习管理。五年级的乡村学生学习水平在各个维度上从高到低依次为:学习态度、学习观、学习方法、学习管理。六年级的乡村学生学习水平在各个维度上从高到低依次为:学习态度、学习观、学习方法、学习管理。七年级的乡村学生学习水平在各个维度上从高到低依次为:学习态度、学习观、学习方法、学习管理。八年级的乡村学生学习水平在各个维度上从高到低依次为:学习态度、学习观、学习方法、学习管理。九年级的乡村学生学习水平在各个维度上从高到低依次为:学习态度、学习观、学习方法、学习管理。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观、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管理上差异显著,并且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学生在学习观、学习方法、学习管理、学习态度上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0,P<0.01)。在访谈中,一位四年级的小学生说:“爸爸妈妈太辛苦,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老师说的话都是正确的,我应该按照老师的要求,好好完成作业。”而一名六年级的男孩子却说:“我更喜欢长得漂亮的女老师或者幽默风趣的老师上课,我们都那么大了,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学习,老师总是说我们应该这样或那样,我们学习很不自由。”这可能是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学习各方面的反应不同,对于教师的认可程度也不相同。学习经验、知识基础以及对待知识的态度等影响了不同年级学生在学习观上的差异;不同年级学习的知识类型以及获取知识的方法不同,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规律、认知方法、思维方式和能力等因素影响其学习方法;不同年级学生的成熟程度不同,对知识的理解等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态度。
(四)乡村中小学生学习水平在父母关注程度上的差异
为了探讨父母对子女学习的了解程度对乡村学生学习水平的影响,本研究分别从父母对子女学习“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一般”、“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五个方面进行了方差分析,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从表5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不同了解程度与学生的学习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00,P<0.001)。同时,学习观(P=0.000,P<0.001)、学习方法(P=0.000,P<0.001)、学习管理(P=0.000,P<0.001)和学习态度(P=0.000,P<0.001)各方面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在父母“非常了解”方面各维度表现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观、学习管理;在父母“比较了解”方面各维度表现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学习态度、学习观、学习方法、学习管理;在父母了解程度为“一般”方面各维度表现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学习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管理;在父母“不太了解”程度方面各维度表现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学习观、学习态度、学习管理、学习方法;在父母“完全不了解”程度方面各维度表现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学习观、学习态度、学习管理、学习方法。父母的关注程度对于乡村学生的学习水平具有较大的差异。总体而言,父母对于孩子的关注程度越高,其各方面的均值水平越高,父母对于孩子学习的关注程度对孩子的学习有着直接的、不可分割的关系。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的农村逐步衰败,乡村学生的父母更多的是在为生活而奔波,大多数乡村学生父母认为,只要孩子不饿着、不冷着便是对孩子负责任,对于孩子的学习关注程度较低。乡村家长关注更多的可能是孩子的物质条件,而非学习类的精神条件。有1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学习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调查发现,乡村尤其是在偏远乡村的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甚关注。其中,一位在外打工的父亲曾说:“在我们这么偏远的农村,读书没什么用,还不如出门打工赚钱来的快。”另一位在家的母亲如是说:“我们生计本来就已经很难了,要不是义务教育,我三个孩子都无法上学,迫于生计,我和孩子爸爸不得不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养家上,哪还顾得上孩子的学习。”这些都证明父母对于孩子学习的关注程度影响着孩子学习的方方面面。由图4可以直观地看出,从“非常了解”到“完全不了解”,学习观、学习方法、学习管理、学习态度的均值依次降低,相对而言,学习观的波动最小,学习方法的波动最大。图4乡村学生学习水平在父母关注程度上的差异(五)乡村中小学生学习现状的留守差异为了能够更为准确地探讨留守情况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对留守儿童②与非留守儿童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从表6可以看出,不同留守情况在学生的学习观上存在差异(P=0.035,P<0.05)。在学习观上,父亲在外打工的比母亲在外打工的学生的均值高,父母单方在外打工的留守学生的学习观均值高于父母双方都在外打工的均值。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在各方面的均值表现从高到低依次为:学习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管理;母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在各方面的均值表现从高到低依次为:学习态度、学习观、学习方法、学习管理;父母都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在各方面的均值表现从高到低依次为:学习态度、学习观、学习方法、学习管理;父母都在家的非留守儿童在各方面的均值表现从高到低依次为:学习态度、学习观、学习方法、学习管理。不同留守情况对于学生的学习观影响最为显著(P=0.035,P<0.05)。由图5可以看出,父亲在外打工的学生在学习观维度上得分整体较高,这可能是由于父亲和母亲的不同教育方式的影响导致的。经调查,在留守儿童当中存在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学习观,一种是“读书万能论”,而与之相反的是“读书无用论”。如有的父母即使有一定文化且在外面靠着自己的能力闯出一片天地,但也会觉得读书没有用,自己没读过多少书也能赚到钱;另外一些农民工在大城市受尽欺辱,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在这样的情况下,乡村学生的父母时常告诫自己的孩子要读书,争取有朝一日在大城市里生活。从图5可以明显地看出,母亲在外打工的乡村学生除了学习观比父亲在外打工的略低以外,其他维度在各方面都比父亲在外打工的学生高,这可能是与父母亲不同的教养方式有关。
三、讨论与建议
通过对C省乡村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乡村学生学习现状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学习观和学习态度发展较好,学习方法有待改进,学习管理水平亟需加强。第二,乡村学生学习水平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除了学习观以外,其他各维度上女生的发展水平均高于男生。第三,乡村学生学习水平存在着年级差异,级学生的学习水平较低。第四,乡村学生学习水平与父母对子女学习情况的关注程度呈正相关,父母越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则子女的学习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第五,乡村学生学习水平与学生的留守状况存在着显著差异,父母都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的学习水平较低,而母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除了学习观以外其他各方面发展水平都较高,父母都在家的学生的学习处于中等水平。数据显示,学生在学习观、学习方法、学习管理和学习态度四个方面的均值分别都处在中值附近,同时也存在差异,学生的学习管理均值最低,说明学生不善于自我学习管理或者没有自我学习管理的意识;而在学习观上,留守儿童的学习观均值低于非留守儿童,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父母的陪伴对儿童学习观有一定的影响。基于此,为促进乡村学生的发展,提升乡村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出如下建议。
(一)重新认识乡村教育的价值,重塑积极的学习观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教育文化作为强势文化,进入乡村学校教育系统,使传统意义上的乡村教育遭遇着现代化的冲击,学生的学习观出现偏差。教育公平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旨在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教育,不应强制推行城市化教育,乡村教育必须重新审视其价值取向,纠正学生学习观的偏差,促使学生认识到知识本身的价值,增进个人本身的幸福。具体而言:第一,有关部门在遵循有序实现教育城镇化原则的基础上,应在加大优质教育资源投入以重点解决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同时,真正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切实解决好留守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有利的环境。第二,配合城镇化建设,乡村教育虽然应把城市教育提上日程,但应克服绝对的“离农化”、“城市化”倾向,要更加关注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方面所产生的困惑、需要、兴趣等,引导学生改变功利化的学习目的,不断端正乡村学生的学习观。第三,在乡村逐步萎缩、城市逐步扩大的过程中应重新认识并充分挖掘乡村教育价值,让学生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学会学习。
(二)加强学生学习的科学性,优化学习方法
变革现行的学习方式方法,是顺应时展、关注人的发展以遵循学习规律的必然要求[1]。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发展才智的重要条件之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出了挑战。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学习方法的平均值是3.52,得分较低、仅次于学习管理,学生学习方法有待完善,方法的适当性和科学性有待提高。首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相应的学习方法,比如知识记忆的方法、记笔记的方法等等,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科学性和学习效率,当然教师在进行方法指导时,须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心理发展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其次,学习是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学生自身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或选择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独立、主动地学习。最后,家长及学生的监护人也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应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监护和引导作用,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相应的支持。
(三)建立自我学习管理机制,提高学习管理水平
学习管理制度是用以规范、约束、发展和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和行为的一系列准则和规范的总称[2]。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学习管理的平均值是2.42,在学习现状四个方面得分最低,也就是说乡村学生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学习管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为提高学生学习水平,须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建立起一个真正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自我管理机制。乡村学生自我学习管理机制建设应包括学习动机机制、计划机制、自我监控机制三个方面。第一,建立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机制,主要包括目标、条件和激励三个方面:一是设置目标,教师可引导学生树立有关学习的近期目标及长远目标,目标树立之后学生根据相应的目标“步步为营”,逐步实现;二是要创设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使学生的各项学习活动的正常开展,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建立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乡村家长应该适度地重视学生的学习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三是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第二,建立学生的学习计划机制。乡村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状况引导学生对自我的学习进行计划,计划可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三类,各计划之间应该体现一定的层次性。第三,建立学生的学习管理监控机制。计划制定结束之后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计划进行外在监控,除此之外,学生自身也应该对自身制定的计划进行实时监控。
(四)强化留守儿童教育,改善留守儿童学习现状
留守儿童问题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相伴相生,无论是站在教育的角度还是站在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都应该着力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通过调研发现,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观上存在着显著差异,虽然留守儿童学习观总体平均分处于中等偏上,但通过统计发现,大部分留守儿童学习仅仅为了“去大城市生活”或者“离开农村”。解决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可以改变他们在学习方面的相对弱势局面,这是实现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解决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相互合作,才能有效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现状。针对乡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解决乡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现实途径及对策:第一,学校应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认真解决好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如乡村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统计,并对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提供相应的补助。第二,留守儿童父母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切实重视子女的教育,家长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本身的价值,而不仅仅只是给孩子灌输“城市比农村好”的观念,正确的、恰当的学习观对学生的学习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积极吸纳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学习现状的改善和学习水平的提升。注释:①问卷采取正向计分方式:“符合”计5分,“比较符合”计4分,“基本符合”计3分,“部分符合”计2分,“不符合”计1分。②本研究中的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
【参考文献】
[1]张向阳.对学习方法的几点认识[J].中国教育学刊,2004(11):26-28.
篇5
【摘 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落后,外出打工青壮年规模很大,留守儿童的数量庞大。通过调查发现贵州省铜仁市留守儿童的总体
>>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成因分析 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对照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探究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言语智能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道德意识淡薄问题分析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研究 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现状与反贫困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研究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学校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德育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少数民族地区农户投资结构现状及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及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现状及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②2011年10月22日,国务院国函〔2011〕131号文件批复同意撤销铜仁地区设立地级铜仁市,同时撤销县级铜仁市。本文中,铜仁市均指地级铜仁市
③《铜仁年鉴》编辑部编.铜仁年鉴(2012)[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
④⑤⑥铜仁妇女网:。铜仁地区妇联对农村留守儿童年龄的界定与全国妇联的界定不同,如根据全国妇联“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的界定,铜仁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及比例可能会更高。另外,据笔者了解,在城区也存在一定数量的留守儿童
篇6
(一)加强农村音乐师资建设,大力招进专职音乐老师
在荆州区农村的小学里没有专职的音乐老师是一件极其普遍的事,很多的音乐老师是身兼数职。这些音乐教师的音乐素质低,是造成目前乡村小学音乐质量低下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因此,重视对音乐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是提高农村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和提高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措施。学校有必要招聘专业的音乐教师来对该学校的音乐教育状况进行改革,以便使学校音乐教育发挥其作用。
(二)改变音乐教育观念,全面重视素质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都喜欢上音乐课,都不希望被其它课程占去。要改变当前的九店小学留守儿童音乐教育现状,首先要改变学校领导及音乐教师的的教育理念,明确音乐教育与音乐教师的重要性。特别是九店小学这种寄宿制而且留守儿童很多的农村小学,更需要重视全面的素质教育才能使留守儿童得到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加大农村音乐设施投资力度,改善音乐教学的相关设备
完善的音乐设备是一堂正规的音乐课的基础,也是实现课程标准的保证。政府及学校应加大对教育设备的投入,最基本的音乐教室和必要的乐器及教具要配备,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艺术实践活动。学校的图书馆也可以提供一些音乐方面的图书、杂志以及音响资料给学生查阅,充实留守儿童音乐知识。
(四)针对留守儿童的性格缺陷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课外音乐活动
留守儿童的积极主动性较差,不是很喜欢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分享。音乐教师要积极的引导留守儿童参加音乐教育实践活动,把音乐课堂与艺术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设计音乐游戏课,在留守儿童走进音乐的同时获得音乐审美体验。让留守儿童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体验音乐的魅力,展示他们的音乐才能。通过进行艺术实践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的积极性,同时可以打开他们的心扉。
(五)以情育人,强化留守儿童音乐教育的情感性
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比较喜欢抒情性的音乐,音乐教育应该适当的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相结合,关注留守儿童兴趣,提高留守儿童情感外化的能力,使留守儿童善于用音乐来调节和表达内心情感。例如《父亲》让学生的情感与歌曲情感达到共鸣,让他们理解父母,也能让其心中的的感情得到释放。
篇7
社会责任博弈留守问题
具体到留守孩子,他们的安全问题如何解决,不能只谈宏大主题,而把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忽略掉。
李妍:孩子的死,总会成为许多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更何况这些孩子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留守儿童。
陈方:我想起一张感染过很多人的照片,题目叫《弟弟睡了》。在摄影师定格的画面中,一个不到10岁的小女孩带着弟弟,一边听课,一边哄着怀里闹困的弟弟……有人说,这照片中的小女孩比沈从文笔下的翠翠更让人感动。呈现在新闻中的这些“留守儿童”的案例虽有些“极端”,但留守儿童的困境却很普遍。
周东飞:如果我们去搜索一下就会发现,类似案例还是非常多的。留守儿童群死群伤,以最惨痛的方式向人们证实了这个群体所面临的困境。这不是一个小群体,根据相关统计,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有5800万,每4个农村孩子中,就有一个是留守儿童。
罗中欣:从我五岁开始,妈妈就离开我了,爸爸更早,他们出去开餐馆,很忙,打电话说不了几句话就挂了。一般他们没事就是爷爷过生日回来一次,过年回来一次。家里就我一个孩子,我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高敏:其实现在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多在外面打工,物质生活上一般没有什么问题,关键还是精神心理问题,他们普遍缺乏关心和关爱。现在一些地方的留守儿童现象已经到了这样一种程度:父母在外打工多年不回来,偶尔回来之后,甚至不认识自己的孩子;一些留守小孩没有父母的概念,虽然知道爸爸、妈妈,但因为多年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对父母的概念很淡漠。
李妍:梳理一下留守儿童的问题,大概可以分为学业失教、生活失助、亲情失落、心理失衡、安全失保等几个方面。
陈方:李妍说的几个“失”挺全面,但是这里面最重要的恐怕还是亲情失落。我看过一则新闻,安徽太湖一名12岁的少年在祠堂边自缢身亡,留下遗书称想念外出打工的父母,自缢前还深情地吻别陪伴自己的爷爷。
周东飞:家庭是一个精密系统,父母的缺位将带来一系列问题。有祖父母在,却是“隔代抚养”;有老师在,却替代不了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作用。安全问题,更是父母不在眼前时,孩子们所面临的最大危险之一。可能有父母在眼前的孩子不会觉得,一旦远离了父母的管束和帮助,水塘之类的危险之地都是致命的。
李妍:在不断报道出的相关留守儿童溺水殒命的新闻面前,我们除了悲伤哀叹之外,更应当有所作为。也不是一定要从“最根本”其实也是“最虚无”的角度入手,更需要的是拿出点管用的招数。
周东飞:比方说,父母缺位当然是这类事情发生的根源。但如果平常的生命常识教育到位的话,孩子们应当知道在没有大人陪伴的情况下,应该远离池塘。
高敏:有一个类似的故事。重庆江津有个村子,三个留守儿童在村子附近的水库玩耍时落水,最后是一个路过的同是留守儿童的男孩把他们救起,但最后这个救人的男孩却溺亡了。这种情况,人们一般会给一些人道的安慰,学校也会加强防范教育,甚至当地教育部门也会出台一些预防溺水的紧急通知。
罗中欣:我身边还没有这样的事,因为我们村的水塘都很浅,而且一般也都是男孩子喜欢去玩水,我也没跟他们一起去过。关于安全保障问题,一般都是去玩的小孩自己凭感觉,老师每周放学之前也会讲。
周东飞:农村当然谈不上像城市一样建立救援体系,但是民间传统的救援体系其实一直是存在的,无非是青壮年出门打工之后,这种救援体系已经被虚化了。作为基层政府和自治组织,有责任重建类似的补救措施。
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最难得的就是重视小问题,研究小问题,解决小问题。具体到留守孩子,几乎每个人都能发自内心说上几句,但是他们的安全问题到底如何解决?不能只谈宏大主题,而把这些真正需要解决的小问题忽略掉。
李妍:但我认为,安全问题只是留守儿童困境的一部分。更需要多关注的还是心理与精神,要不,广西温江怎么会“问题少年”成群?家庭关系断裂,带来了整个乡村社会关系的断裂,家庭亲情伦理不复存在,加上教育等诸多问题,人心被撕裂,这可能才是他们真正的困境。
“空心化”吞噬乡村
李妍:有人戏说今日农村似乎只剩下一支“386199部队”留守。38指妇女,61指儿童,99就是老人。曾经“依依墟里烟”的村子,只剩下老弱妇孺的孤独背影。
陈方:现在的农村,只能以孤独的剪影停留在这个时代的角落里。中国乡土社会中最为核心的家庭生活、伦理持续、秩序保留,其实也在被“空心化“现状吞噬。
高敏:说到家庭生活这一块,我还是有感触的。只要你认真深入这些留守孩子的内心就会发现,他们的反应真的跟正常孩子不太一样。之前我们曾在一个学校搞活动,我问一个已经跟我关系比较熟络的女孩:如果现在你的爸爸妈妈突然拥抱你,你会有什么反应?女孩说:我会觉得尴尬、突然、不可思议。这个小女孩已经14岁了,几乎从来没有跟父母有过什么肢体接触,她说她印象中只有很小的时候,生病了爸爸、妈妈抱过她。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父母回来。但这似乎又不太可能。
周东飞:和孩子比起来,农村留守妇女所忍受与付出的代价一点也不小。我还在老家那会儿,有一个亲戚来县城看病。医生说她其实没有什么病,可她老觉得自己有病。她的丈夫也觉得很奇怪,大家都传为奇谈。她的丈夫常年在外面打工,她对医生的自述是,一夜一夜睡不着觉。后来,她也随丈夫一起出门打工了,病的事也没人再提起。
李妍:我在《中国在梁庄》那本书里看到,当地一个叫春梅的漂亮小媳妇,和丈夫结婚不到一月,丈夫就出门打工了,多年不曾回家。最后这位媳妇因过度思念丈夫精神恍惚服毒自杀。而他的丈夫在回来办完丧事之后,又踏上了漫漫打工路。
陈方:留守妇女,一面肩着生活重担,一面受着情感煎熬,这一层却往往不为人所重视。
周东飞:还有,当城里老人颐养天年时,乡村的老人承受的却是比原来更为艰辛的重担。
陈方:大家都还记得《外来妹》吧?当时那么火,那也是农村人对离家“淘金”的观望状态,从那之后,这种观望迅速成为一股潮流,千万计的农民向城市涌去。也从那时起,中国农村开始逐步“空心化”了。
周东飞:乡村的“空心化”,转化成更流行的短语,应该是“每一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我个人的看法,沦陷的说法自然也是应着某些现象的,但不是所有人的故乡都沦陷了。我理解,青壮年的流失,自然是沦陷的一部分。
陈方:农村卫生、教育也曾一度“沦陷”啊!
周东飞:和那些看得见的“空心化”比起来,这种公共服务的沦陷,它的影响更为重大,对乡村的摧毁力也更明显。
李妍:进一步说,没有资源的贫穷乡村,剩下的是荒芜的土地;有资源的富裕乡村,则被高污染的工厂环绕,环境堪忧。
历经蝉蜕,破解凋敝
周东飞:从大面上说乡村凋敝当然成立,但我也不太赞成把一切说得一无是处。我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老家的情况。5年前,一条水泥路修进了村子,作为在外面“工作”的人,我也参与了捐款。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可能无从体会一条水泥路对乡村意味着什么。原来下雨天出一趟门,那简直是遭罪受,雨天意味着一切生活的停摆。有水泥路与公路连接之后,文明的确近了不少。村子里大部分人家都盖起了小楼,太阳能热水器也进了农家。仅从物质方面来说,农村不太好说沦陷,至少在我的故乡是这样的。
李妍:这算是一种“反哺”吗?
高敏:出去打工挣了钱,又建设了自己的家,这当然是好事。但是还要看到,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了,其实带走的不仅仅是劳动力,还有一种氛围。不能小看这个氛围,它太重要了。氛围有时候是孕育文化的基础,如果没有年轻人的活力,乡村文化只能凋敝下去。
周东飞:人员流动,本身并不是坏事。那种把农民绑在土地上的“常态”,其实是更为反面的图景。中国目前广阔的社会风景,其实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说必然,不一定合适。但是,农村凋敝的直接原因,也就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作为最重要要素的人流走了,随之而来肯定会有巨大变动。
我想,我们所反对的不是城市化、工业化本身,而是要解决这个进程中所存在的某些失衡问题。
陈方:解决失衡的问题,现在应该是有共识的,就像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说的,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不是“其次被惠及”而是“首先被毁及”。所以,城市人应该有“负债”心理才能真正回馈农村。
周东飞:我倒觉得城市最需要做的,并不是感恩回馈之类,而是打开自己的大门,让前来城市务工就业的农民真正融入其中,成为城里人的一部分。
陈方:我一直怀疑城市到底有没有这么大的容纳力?拯救农村还是要想办法让更多年轻人留在乡村,最根本的是让土地增值,引导年轻劳动力下地,给予在农村创业的年轻人补贴和技术指导。
周东飞:城市是可以不断发展的,一个城市的容量有限,可以有新的城市、新的城镇。当然,其中一个重要要求,就是这些转移出来的人口,要在城镇里能够安定生活,而不是老了之后再被赶回农村,也不是现在就把孩子放在农村,形成留守儿童。
高敏:让农村年轻劳动力进城,其实也没必要担心没人种地。只要农业的对比效益出来了,留在农村的人自然会是受益者,也自然有人愿意留在农村。让愿意转移的农民和他们的家庭顺利转移到城镇去,留下愿意留下的农民继续祖祖辈辈的产业,这有什么不好?
篇8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
第二章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概述
2.1 农村留守儿童的界定
2.1.1 在父母外出数量方面的界定
2.1.2 在儿童年龄方面的界定
2.1.3 在父母外出时间方面的界定
2.2 农村留守儿童形成的时代背景
第三章 禹城市农村留守儿童的特点与问题
3.1 禹城市农村留守儿童的特点
3.1.1 农村留守儿童分布不均,男性高于女性
3.1.2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人均年纯收入较高
3.1.3 隔代监护比例较大
3.2 禹城市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3.2.1 亲情缺失导致心理状态异常
3.2.2 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学习成绩受限
3.2.3 监护不力导致安全意识薄弱
3.2.4 环境限制导致价值观形成不够准确
第四章 禹城市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原因
4.1 政府层面
4.1.1 城乡二元体制
4.1.2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贫富差距拉大
4.1.3 政府管理的缺失
4.2 学校层面
4.2.1 农村教育师资发展滞后
4.2.2 尚未关注心理健康教育
4.2.3 感恩教育和安全教育的涉及过少
4.3 家庭层面
4.3.1 隔代监护的教育观念受限
4.3.2 父母外出务工时无暇顾及子女
4.4 社会层面
4.4.1 留守儿童教育监护体系不健全
4.4.2 公众社会责任意识薄弱
第五章 解决禹城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建议
5.1 政府层面
5.1.1 改善城乡二元结构
5.1.2 加快乡村经济发展
5.1.3 加强农民工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和就业创业培训
5.1.4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5.1.5 大力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
5.2 学校层面
5.2.1 加强师资建设
5.2.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5.2.3 加强感恩教育和安全教育
5.3 家庭层面
5.3.1 转变教育观念
5.3.2 转变外出务工方式
5.4 社会层面
5.4.1 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教育及监护体系
5.4.2 加强公众的社会责任意识
5.4.3 青少年社会工作者的介入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篇9
[文章编号]1005-6041(2012)02-0008-03
近年来,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由此也产生了农村儿童“留守”现象。留守儿童由于在成长过程中亲子沟通中断、亲子互动缺失,导致他们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障碍。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干预,保证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1 留守儿童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
阜阳市是劳务输出大市,每年外出打工的农民达200多万人。2011年上半年,笔者对阜阳市颍东区部分乡镇的中小学进行了走访。通过调查,发现在这些学校中,留守儿童人数已达在校学生总数的60%左右。这些孩子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享受家庭的温暖,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1)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一般与监护人关系较父母疏远,当遇到麻烦事时,往往不敢或不愿对监护人倾诉,因而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会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2)自卑闭锁。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由于安全感和幸福感的缺失,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有的甚至自暴自弃。3)寂寞空虚。留守儿童又被称为“空巢儿童”,父母长期不在家,孩子大都觉得家庭空落落的,心理上感到无依无靠,进而产生心理躁动和抑郁问题。4)易产生敌对情绪。留守儿童在与人交往时,往往充满警惕甚至敌意,总担心别人会欺负自己,对教师、监护人及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也有较强的逆反心理。5)怨恨父母。有些孩子对父母外出打工不理解,常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由此产生怨恨情绪。大多数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都会或轻或重表现出一些心理问题,一般来说,年龄越小表现越明显,女孩比男孩明显[1]。
2 在留守儿童中开展读书活动的意义
有位哲人曾说:自古以来,好书总是人们最好的朋友,是最有耐心、令人愉快的良伴。好书能引导我们生活在一个最美好的社会里,让我们置身于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心灵之中,瞻仰他们的风采,聆听他们的言论,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吸取他们的经验,不知不觉地把自己融入他们匠心独运的优美意境之中,一生受用不尽。好书还可以使我们超越自己的生活,进入更广阔的世界。普希金的小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多像是一位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长者在安慰、开导人!而朗费罗的名作《生之礼赞》则能给人以重新振作的勇气和力量:“我们注定的道路或目标,不是享乐,也不是悲叹;而是行动,是每个明朝,看我们比今天走得更远。……无论有什么命运,不要灰心,积极起来;不断地进取,不断前进,要学会劳作,学会等待”。由此看来,阅读并不仅是对文字符号的理解,也是一种心理体验,能产生知、情、意等心理反应,使读者和作品感情内涵相互融合而引起共鸣,从而产生美的享受和崇高的情感,改变自我认知,改进处世态度。鉴于此,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第一任主任王余光在两会上建议国家设立“阅读节”,他认为:没有阅读就没有精神的发育,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整体的阅读水平。而孩子的阅读情况,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未来的阅读水准。
留守儿童在全社会同龄儿童中处于弱势地位,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却无法充分享受到父母的关爱,过早地体会了生活的辛酸和压力,面临着身心健康、接受教育等多方面的隐忧,其现状和前景都不容乐观,如不及时解决,他们的弱势地位将会持续下去,不仅会影响他们的一生甚至还会影响他们的后代,这无论是对国家、社会还是对其家庭都是极大的不幸,也必然会影响到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乃至全社会的和谐稳定。
图书馆作为社会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终身教育的场所,社会教育是其最基本的职能,这就决定了图书馆在改善弱势群体文化生态中必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国际图联已设立“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部”(Section for Libraries Serving Disadvantaged Persons,简称SLSDP),专门为利用图书馆有困难的人群服务。图书馆应通过组织群体活动,吸引留守儿童,培养他们热心参与活动、乐于与人合作、甘于奉献的良好品质,懂得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从而缓解自我封闭的状态,学会沟通交流,学会关爱他人。另外,图书馆拥有丰富多彩的文献资源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通过精心组织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各类图书和音像资料供他们阅读和学习,可以帮他们开启一扇通往外部世界的大门,让他们了解到许多从课本中没有学到的知识[2]。
3 开展读书活动,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措施
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紧密配合,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成熟的做法可循。图书馆应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在进行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或许能为农村留守儿童打开一片新的天地,从而为他们的心理成熟和健康成长提供一定的保障。
3.1 走近留守儿童
图书馆只有走近留守儿童,了解他们的阅读需求,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可以在农村中小学或村委会设立服务点(有的地方可以设在乡镇图书室或农家书屋),并定期更换图书。有条件的图书馆可设立流动汽车图书站,定期向留守儿童征集图书需求信息,并及时配送图书。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约留守儿童的时间和交通费用,为他们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图书馆的上门服务拉近与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有利于他们接受图书馆的服务。
3.2 开展面向留守儿童的读书活动
图书馆可与农村中小学或乡镇政府、村委会联合举办各种针对留守儿童的读书活动,如举办读书节、读书征文比赛、知识竞赛、讲故事比赛等,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和写作热情,增强留守儿童参与活动的欲望和信心,还可以组织“手拉手读书活动”,采用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读书的模式进行读书传递活动,让留守儿童在读书的过程中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学会了关心、帮助他人。例如,近几年阜阳市图书馆和本市几所农村中小学联合举办了“迎国庆诗歌朗诵比赛”,图书馆提供奖品并派人参与评比,虽然奖品微不足道,但孩子们却踊跃参加,这些活动使孩子们既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又提高了表演能力、合作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的读书热情。2009年4月,为迎接第十四个“世界读书日”,阜阳市图书馆联合阜阳义工举办了主题为“让书香溢满校园,让心灵徜徉书海”的活动,图书馆向颍泉区徐庄小学赠送了1 500本书刊,并召集该校部分师生召开了座谈会,还发放并回收了“农村中小学师生阅读状况问卷调查表”100份。通过问卷调查和农村学校师生的零距离交流,倾听他们(特别是留守儿童)关于阅读需求的心声。这个活动既扩大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又使图书馆搜集到了第一手资料,为以后开展农村图书馆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3.3 主动向留守儿童推荐好书,做好导读工作
公共图书馆应该在采访文献时充分考虑到留守儿童的需求,并通过各种活动把好书主动推荐给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留守儿童涉世不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比较肤浅,加之心理敏感脆弱,容易走极端,所以在挑选图书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图书馆可以参考教育部推荐的“小学生必读书目”和“中学生必读书目”及其他有关书目,最重要的是要进行实地调查,特别是要听取留守儿童及教师、监护人的意见,还要考虑到各个年龄段儿童的特点,针对不同年龄段进行推荐。一般而言,1—6年级儿童喜欢借阅拼音版童话、寓言、中外少年版名著、卡通画类读物和各类范文选;7—9年级儿童喜欢借阅名人传记、中外名著、历史和科普读物等。
在导读方面,“蒲公英乡村图书馆”的理念和做法值得借鉴。2006年,中国留学生杜可名和玄伟剑在美国密歇根州注册了“爱心传递慈善基金会(PLCF)”,以“爱心传递”为理念,鼓励受帮助的孩子在获得爱的同时学会向他人施以爱心。2008年,基金会开始致力于帮助中国贫困地区创建优质的“蒲公英乡村图书馆”,如目前在阜阳已经建立的三所小学图书馆——临泉县的姜寨镇王楼小学图书馆、老集镇赵庄小学图书馆和阜南县城郊乡李坑小学图书馆。基金会不仅捐赠图书和设备,还招募志愿者,对受助地区的孩子进行阅读引导。他们认为“一个美好的图书馆,比拥有好看的图书更重要的是,还‘必须’包括一群爱孩子、爱阅读的人。因为孩子,特别是长期缺乏阅读体验的乡村孩子,并不天然和书发生亲近的关系,需要有人领着乡村的老师们和孩子们走进丰富阅读的大门,帮助他们搭建乡村生活和图书之间的桥梁,搭建图书和他们以前不能看到的世界之间的桥梁,搭建图书和他们的幻想、他们的心灵之间的桥梁……”[3]。
据全国妇联统计,全国留守儿童的人数已达5 800万,占全部农村儿童总数的28.29%,且仍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其中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人数超过4 000万,集中分布在中西部人口大省。[4]因此,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保证其身心健康,是关系我们国家未来的一件大事,应该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公共图书馆作为面向社会大众的信息传播和知识教育机构,应该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 燕.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干预策略研究[EB/OL].[2011-01-03].yzjy.省略/info,jsp?aid=58236.
篇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2亿多农民告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义无反顾的进入陌生的城市,成为农民工。他们见识到了大城市的美好,也尝到了没有文化的苦果,心中最大的期盼就是子女能够学有所成,走出农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但往往事与愿违,他们的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得不到好的教育,且极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造成畸形发展。
一、不同视角下的理性思考
从概念的内涵上说,“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和长期性,不能不引起学者们深深的忧虑和思考。因此,我们可以从不同视角进行理性分析。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个人。儿童成长教育的过程,也正是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这一过程,对于个人而言,就是把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并形成独特个性的过程;对社会而言,就是将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教化、培养为一个有文化的社会人的过程。儿童时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但由于年幼缺乏正确的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个人社会化过程则是十分艰辛的,社会化中父母导向作用缺少,这就更需要学校、政府、社会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给予帮助。
从教育学角度来说,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但是作为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不到位,社会教育缺乏。为了更好地发展农村教育,须从这三个方面投入精力,不可或缺。
从社会保障角度来说,所谓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在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障不足,教育基础设施落后,教育队伍素质落后,教育政策不完善,解决这个问题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充分发挥教育机构的作用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医疗保健的扶持。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完全缺失的,严重缺乏安全感,性格易形成偏差,有的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保护而变得胆小、内向、缺乏与同伴和监护人积极的交流和互动、缺乏自信;而有一部分孩子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性格失常和行为失范,脾气暴躁、打架斗殴、不尊重师长,未及时纠正会酿成大祸。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中国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寻根究底还是经济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1月17日公布的数据,中国大陆乡村人口为6.56亿,农民工总量为2.52亿人,也即没有工资收入的乡村人口至少也在4.02亿人以上。农村经济落后、教学资源不足,使留守儿童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农村整个文化素质是远远落后于城镇水平,而文化水平的高低跟收入水平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农村教育资源不足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体制,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
篇11
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群体是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下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产生的。调查显示,当前我国这一庞大的群体数量已经超过6100万,随着流动人群的增加这一数量还会继续增长。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亲情缺失后的心理健康、行为偏差、道德失范问题。“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这个顺口溜深刻反映了当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这已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一、社会心理理论下的家庭
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人的心理发展过程分成八个阶段,每一个发展的阶段都有与之相对的社会心理任务;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都会对以后人格的健康发展产生影响。而每个年龄段的教育失误则会给以后的社会发展造成困难。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涉及到了阶段中的前五个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要解决的冲突为“基本信任与不信任,自主与害羞和怀疑,主动与内疚2。”而这都是在父母的呵护和照顾中完成,这对以后儿童成长过程中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家庭是新生个体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外界社会环境,家庭是儿童成长教育的第一个教师,家庭教育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中具有先导性。心理学家深信早期依恋和婴儿与母亲的持续亲密关系对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父亲的外出会造成儿童早期的成长中因为权威形象的缺失而使男孩的管教变的困难。另外,与女童相比,父亲这个角色还提供了男子行为学习的基本参照对象,父亲角色的长期缺失会对男童在性别认同上产生不利影响。2015贵州毕节4兄妹服农药中毒死亡事件和2012年5名男童死于毕节垃圾箱内(其中4人是留守儿童)的悲剧,无一例外都和家庭父母角色缺失有很大关系。
二、社会支持理论下的农村社区
社会支持理论认为,每个社会生命个体都有一个支持其生活的社会系统,其中的各个支持力量对个人的帮助是多多少少的,不仅表现在物质提供上也体现在情感和信息的供给上。社会支持系统比较完善的人在面对困难时也能更容易的解决问题。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由家庭的监护人及其外出务工的父母、学校、社区和其他社会支持力量共同组成3。乡村社区作为留守儿童从小生活和成长的地方和场所,也是进行留守儿童教育的另一重要行动主体。社区的支持和建设对儿童健康成长环境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
城乡的不均衡发展造成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集中,使农村社区逐渐凋敝和衰落。城市化和生活方式的蔓延使农村的家庭结构与生活方式受到冲击,原有的乡村文化与家庭宗族制的变迁已不能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多少有力的帮助。部分农村基层在和GDP赛跑的同时使基层组织的管理功能不断弱化,导致留守儿童监管和教育问题缺乏认识和强有力的支持。农村青年的流出造成农村发展和建设缺乏后劲。而城市生活价值观和方式的冲击则使乡村社区逐渐失去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使社会的不良价值观和思想有机可乘,造成青少年犯罪事件频发。
三、社会互动理论下的同辈群体
社会互动理论认为我们在社会中的生活都是由人们的社会互动产生的。社会互动也叫社会交互作用或社会交往,是相关联的各方采取相互社会行动时产生的。它是社会关系布景下,个别与个别、个别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在心理和行动上彼此影响和感化产生的进程。
青少年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部分,其社会化离不开社会同辈群体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监管而同辈群体是他们日常亲近和紧密接触的群体,因此,身边同辈群体的行为和价值观念极大地影响留守儿童的行为活动。留守儿童很容易把自己身边的同辈群体作为自己的参照和学习对象,从而对其产生心理上的从属感。当前文化市场的不良信息已经渗透到了农村社区,互联网的存在使留守儿童在缺乏管束的情况下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留守儿童作为生理心理尚不成熟的未成年人,没有什么抵御不良诱惑的经验,很容易受此影响。一但他们在交友和学习对象上作出错误选择而与不良行为的社会成员互动过多,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行为和道德失范,当前这一社会现象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也是必然存在的。
四、社会学习理论下的学校
社会学习理论指出观察学习、榜样和自我调节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及行为表现具有重要影响。认为大多数的社会行为活动都是观察后获得的,而最终会获得什么样的行为以及最后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则取决于其参照对象的榜样作用。
留守儿童的教育在入学前是由家庭承担的,之后才是入学后的学校教育。在校期间除了与监护人有亲密的联系之外,就只有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了。老师的言行举止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表率作用,此外同学作为学习生活中时常接触的群体,日常的示范作用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国尽管不断在进行教育体制变革,推进素质教育,可是还是无法摆脱当前应试教育对青少年教育的影响,当前农村教育还是注重应试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尤其是几年来频出的教师素质问题给学校教育蒙上了阴影。忽视道德和伦理教育使学生的道德和价值观念产生偏差,造成不良行为的产生以至于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五、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但关系到儿童自身以后的全面健康成长,而且涉及农村未来的发展和建设。所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把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做好不仅是家庭的义务,更是整个社会的责任。为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教育,需要家庭和社会的一致努力。父母要担起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应多关心孩子的教育和生活,o他们更多的呵护和温暖。学校和社区应致力净化和提供适合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生活环境,通过各种措施营造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的长效行动机制,只有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处理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阳淑华.关于县域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J].中华少年,2015(05).
[2]郭婷.浅谈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J].理论导报,2010(06).
[3]李敏,陈道发.社会支持理论视域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5(06).
[4] 段成荣,吕利丹,郭静,王宗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学刊.2013(03).[5].
[5] 周宗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注释:
篇12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改进和优化的对策和措施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导和根本,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政府要将农村儿童教育纳入国家、各级政府的整体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当中,要将农村儿童教育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以政府为指导,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其次,加大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建设,建立以家庭教育为主体,学校教育监管和社会团体帮助为辅,国家政策强制管理为保障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体系。另外,还要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如户籍制度、城乡教育均衡化制度等等。
2.强化各级政府政策协调工作机制
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应当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放在儿童生存发展的角度来对待。在儿童留守还是随迁的问题上充分尊重农民工的意愿,不论是哪一种选择都应该健全相关政策和法规保障,确保城市和农村教育的均衡化,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科学的教育。另外,还要推动相关的公益补偿机制,降低农民工回家的成本。在农民工聚集的区域建立城乡教育交流基地,促使农村儿童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教育,并且促进城市教师与乡村教师之间的交流,保证教育工作的衔接,提高农村教育的业务水平。
篇13
较为典型的“农村留守儿童”概念是叶敬忠教授在2005年提出的。他认为:“留守儿童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未满18周岁的儿童。”[1](P18)立足法学视角,对这一概念做如下分析。
1、“留守”是指生活在“农村地区”
“农村地区”是相对于城镇的一个地域范围,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聚居区,“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地区”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的父母离开这一区域,暂时脱离了农业生产,却将未成年子女“留守”在该地区。
2、“留守”是指父母与未成年子女在生活空间上的分离,这种分离使得监护职责的履行产生异动
父母不得不把自己所应共同担负的监护职责交由一方、或委托给近亲属履行。
3、导致父母与未成年子女在生活空间上发生分离的原因是父母“长期在外打工”
但这只是一个表象,“留守”与“被留守”,都非当事人自身能力所能左右的。“留守”是弱者生存状态的一种写照。
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能够与上列概念形成矫正与互补。段成荣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尚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2]这一概念将“户籍所在地”与“农村地区”联结起来,关注到了“户籍”问题,但“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范围的限定欠缺必要论证。
在大多数学者看来,“留守儿童”就是指“农村留守儿童”,在概念揭示中无需赘述“农村”。阮积嵩在其题为《对农村留守儿童权利保障的法律思辨》一文中认为:“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3]作者恰恰忽略了“农村留守儿童”中“农村”这一核心构成要素。
学术界在留守儿童概念认定上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由于缺乏科学严格的论证,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大都流于宽泛,理念宣扬大于理性思辨,概念炒作多于真理索求。这与“国内关于留守儿童的专题研究,实际上尚处于探索性的阶段”这一现状有关。[4]研究对象不确定,支撑研究的数据由何而来?制度设计的基础是什么?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界定中存在的问题,林培淼、袁爱玲的研究认为,应当从地域维度、在校/园维度、年龄维度、家庭结构维度、留守时间维度、父母外出维度、主要监护人维度等七个维度来构建“留守儿童”的概念。如果照顾到了这七个维度,就能“为准确把握全国留守儿童的总体状况,为决策部门制定相应对策提供参考。”[5]基于这样一个落脚点,该研究在概念外延的周全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本文将立足法学视角,以法社会学的方法为基础,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予以解析与重构。
二、“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法学解析
“概念是所有同一基因的客体的表征。概念来源于事实,也是对事实的抽象”。[6]“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建构首先要从对作为这一概念来源的事实进行分析入手。作为“农村留守儿童”概念来源的事实就存在于这一概念本身,把构成这个概念的词汇拆分开来,逐一分析,事实就会明了。
1、什么是“农村”
农村,与城市相对,是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聚居的特定区域。农村较之于城市,有以下特征:
(1)农村首先是一个区域概念。“在我国,农村的概念并不像有人所讲的,是个经济概念,农业才是经济概念,农村更主要的是地域概念或区域概念。”[7]当然,农村概念也具有文化、经济意义。“乡村研究”是基层社会研究的一个重点,包含着经济、文化、政治、法律等多重意义。
(2)农村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区域。在中国,由于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从事农业生产的门槛较低。农村常常与贫穷落后联系在一起。
(3)农村是从事农业生产人口聚居的区域。我们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称为农民。在中国,认定农民身份的标志并不是“从事农业生产”,而是户籍,户籍将农民与农业生产、农村牢牢地捆绑在一起。
(4)农村地域广阔。无论是农村的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适于居住、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怀古”。城里人经常慨叹农村的好处不外乎两项:一是自然环境好,污染少,空气好,属于物质层面;二是保留着一些传统的东西,属于文化层面。
(5)农村相对落后。造成农村落后的原因除了农业生产本身的特点外,制度因素是主要的。农村与城市的二元社会构造引发的城乡对立是长期制度安排不合理形成的。长期制度安排的不合理使得农村的落后不仅是全方位的,并且与城市的差距日益扩大。乡村精英们的远去,使得农村日益空洞化,愈发丧失了进步的推动力。
2、什么是“留守”
留守是指共同生活的夫妇、父母子女,因为一方远赴城市从事非农劳动,而与居住生活在户籍所在地的另一方在生活空间上发生的一种长期分离状态。这种长期的分离状态对于亲密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带给各方的利益构成不利影响。[8]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概念,就是把处于分离状态两端中在户籍所在地居住生活的相对弱势一方在概念中予以彰显的结果。
立足“留守儿童”视角,“留守”一词可做如下分析:
(1)留守是共同生活的一种长期分离状态。父母应当与未成年的子女共同生活,以妥当履行监护职责。但由于种种缘由,这种共同生活的状态发生了时空上的分离。时空分离不仅包括分离状态在时间跨度上的长期持续性,还包括分离状态在空间上的远距离、高成本。空间上的远距离、高成本加剧了分离状态在时间上的长期持续性。
(2)留守是指未成年人的留守。留守是共同生活的一种长期分离状态,未成年人的父母与未成年人处在“留守”状态的两端,离开任何一端,“留守”都无法构成。“留守”,缘于将学术关注和制度设计的重心集中在相对弱势一端。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现象,只关注“留守”状态的一端,只解决相对弱势一端的权益救济,忽视另一端,甚至把造成“留守”的原因归结到“父母长期外出打工”这一现象上,把父母置于与留守子女对立的一面,流露出对这些“不负责任”的父母的抱怨。这样的学术基点存在着极大地局限性。
(3)留守使得未成年人的法律权益受损。从法律的角度来观察,留守这一长期分离的生活状态使得未成年子女无法及时得到父母的照顾,从而使其受法律保护的权益受损。从对留守儿童实证研究的成果来看,留守儿童在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角度所折射出的广义上的法律权益受损现象带有极大地普遍性。
(4)引发留守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是多重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只是引发留守现象的一个表象,最根本原因是城乡发展的严重失衡。潘璐、叶敬忠在其研究成果中援引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及南南合作局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对斯里兰卡、菲律宾、摩尔多瓦、墨西哥等国家的留守儿童规模进行了统计,这些数据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这一现象。[9]
3、什么是“儿童”
由于立法目的不同,不同立法在使用同一概念时所关注的基点是不同的。通过对《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以及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对比,为确保规范的统一,“留守儿童”中的“儿童”应当是指18周岁以下的公民。
但在政府主导的留守儿童管护实践中,在确定谁应成为留守儿童管护制度关爱的对象时,法律规范仅起到一个参考的作用。政府主导下的管护制度及其运行首先考量的是行政权力的可行与便利。这样一来,各地会根据各自情况制定一些标准,来划定留守儿童的范围。并且,同一地区所划定的留守儿童范围也会根据财力的增减和工作重心的调整而随时调整。
经过调研发现,划定“儿童”范围一般会考虑下列因素:
(1)以是否在校读书为标准,将“儿童”分为在校儿童与非在校儿童。非在校儿童,即使属于“留守”,一般也无法纳入留守儿童关爱管护制度范围。
(2)以是否正在接受义务教育为标准,将“儿童”区分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包括学龄前和高中阶段的儿童,一般都不在留守儿童关爱管护制度范围内。
(3)以是否寄宿为标准,将在校生分为寄宿生与非寄宿生。非寄宿生儿童一般不在留守儿童关爱管护制度范围内。
地方政府一般会选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中的留守儿童作为关爱管护制度的对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增加基础教育投资、改善办学条件、完善课外辅导、建立师生联络,建立以教师为主体的家长队伍等措施,使留守儿童关爱管护工作有抓手、见效快。
三、“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法学重构
对“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重构,除了对决定概念内涵各要素的事实予以高度抽象概括外,还必须考虑这一概念重构在学术上的必要性。学术必要性是说价值。社会科学研究不可妄谈创新,人文情怀的养成、深厚的学术积淀需要漫长的持续不断地积累。应当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使命恢复到启迪智慧这一本源上来,学者们所秉持的批判态度能够给社会提供冷静反思的机会,使人们的行为更加理性。学者们的研究使从事实务的人懂得反思,瞻前顾后,不断调整工作方案,最终趋向合理。地方政府在运用公共财政实施留守儿童管护工作时,人为地将一部分留守儿童排除在外,“可行性”是堂而皇之地辩解理由。“可行性”忽略了法律的效力,“留守儿童家长”就是不具有民法效力的管理措施。[10]
留守儿童现象的出现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有关。城市化与工业化为大批适龄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城市就业提供了机会。然而,在经过艰难奋斗后,这些来自农村的农民劳动者们发现,阻碍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的诸多制度并未有丝毫改变,他们及其子女根本无法获得与城市人口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同等权利。将未成年子女留守在户籍所在地农村上学、生活是一个无奈地决定。留守给未成年人造成的教育、生活方面的某些不利影响能够通过政府的救助减少或者消除,但只有父母才能给予他的东西是永远无法弥补的。留守儿童最大的缺失是父母对他们的爱与关怀,是精神层面的。父母如果不去城市打工,与他们共同生活在农村,物质虽然贫乏,但精神是恬静安逸的。作为传统乡村的一分子,作为父母的农民将秉持传统道义,履行着乡村秩序带给自己的对村落、宗族、家庭的义务,心安理得地分享着乡村生活的怡然自得与自给自足。这种稳定与秩序是家庭教育的外在环境,能够给未成年人带来安全感,使得他们健康成长。这一环境伴随着农民父母的进城被彻底打破,新的教育环境迟迟无法构建,留守就是这个历史转折期的伴生现象。
在城市边缘生存着的农民劳动者,由于其农民的身份,无法获得他们期望的城市生活,城市带给他们只有歧视与伤害。这种苦闷的情绪影响到了他们与孩子的交往。父母缺乏自信的笑脸,缺乏对生活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以及这些积极的东西对留守着的未成年子女的感染。在这样的条件下,除了金钱,他们还能给孩子什么?城市的不容与村落的终结,是新生代农民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
我们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其具有农村户籍的父母一方或者双方远赴城市从事非农生产,而将其留守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由父或母单亲抚养,或者交由其他近亲属抚养,甚或交由远亲抚养的未成年人。
农村留守儿童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父母的农民身份。农民身份不是由职业所决定,农民即使离开了农村,从事非农生产,只要户籍没变,他仍然是农民。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其父母的农村户籍,以及户籍制度所带来的制度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