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智慧物流发展趋势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智慧物流发展趋势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智慧物流发展趋势

篇1

电商网购业务的蓬勃发展,对我国物流业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然而物流行业相对的落后状态已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据世界银行的估计,时下我国社会物流成本相当于GDP的17%,美国上世纪就已低于10%。而该比例每降低1个百分点,我国每年就可降低物流成本1000亿元以上。市场研究公司 Yankee Group 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全球消费品和零售行业由于供应链效率低下而造成的损失每年约为 400 亿美元,相当于其销售额的 3.5%,只要看看堆满空集装箱的世界港口和跑冤枉路的集装箱卡车就能明白这一点。

此外,低效的物流供应链消耗了更多的油料,造成大量的碳排放,污染环境,损伤了产品竞争力。我们知道,汽车、轮船、飞机每天都在陆地、水面和天空留下碳排放的足迹,不但产生油费,还增加了成本。为发展绿色产业,时下英国的零售商会在产品包装上粘贴一条标签,标明碳排放量,当产品价格都一样时,顾客会选择碳排放量较低的产品。专家认为,也许不久之后,欧美国家会在碳排放标准上设置门槛,如果中国产品碳排放量达不到标准,或将失去出口的资格。为此,欧美零售商、消费者将来会选择更多来自巴西、墨西哥的产品,因为来自中国的产品运输路线太长,会产生更多的碳排放,大为增加经营成本。

以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推进我国物流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在成本降压、市场需求和技术革新的多层因素的推动下下,催生了智能物流(Intelligent Logistics System, ILS)。智能物流,又被称作智慧物流,源于IBM提出的“智慧地球”。

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奥巴马提出将“智慧的地球”作为美国国家战略,认为IT产业下一阶段的任务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

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全面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智慧物流”风生水起,应用广泛成效明显

目前,不少发达国家许多大型物流企业、制造企业、零售企业的物流系统已经具备了信息化、数字化 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可视化、自动化等先进技术特征,很多物流系统和网络采用了最新的红外、激光、无线、编码、认址、自动识别、定位、无接触供电、光纤、数据库、传感器、RFID、卫星定位等高新技术,而这种集光、机、电、信息等技术于一体的新技术在物流系统的集成应用就是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应用的体现。

随着全球技术的日趋进步与广泛推广,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RFID)、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智能交通系统(ITS)等亦纷纷进入国内一些企业和公用单位应用领域。我国一些大型企业现代物流系统已经具备了先进物联网技术特征,打造智慧物流。

时下,国内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已经开始积极探索物联网在物流领域应用的新模式,实现智慧物流,以较大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营管理水平。目前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智慧物流主要有四大应用:一是产品的智能可追溯网络系统;二是物流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系统;三是智能化的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四是智慧企业供应链。

德隆物流公司每辆配送车上都安装了GPS定位系统,通过网络与客户共享物流信息。被德隆物流运载的产品则在包装中嵌入RFID芯片,芯片具有识别各种产品特性的功能。通过芯片,在物流过程中,不只是物流公司,相关的物流客户都可以通过网络随时了解物流货物所处的位置和环境。而物流货物上的芯片,装卸时会自动收集物流货物内容的信息,卸货检验后,用嵌有RFID的托盘,经过读取通道,放置到具有读取设备的货架,物品信息就自动记入了信息系统,实现精确定位、入库,缩短了物流作业时间,提高了物流运营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目前,中远物流包揽了几乎所有家电企业的物流配送,如海尔、海信、康佳等。以海信为例,中远在西安、沈阳、天津等都设有制造工厂,如何把每一台冰箱以最优的路径、最低的成本、最低的碳排放量,准确无误地送到全国近八千个销售商手中,对中远物流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后来中远采用IBM的智慧物流管理系统,创建先进的自动化物流中心,基本实现了机器人队码垛,无人搬运车搬运物料,分拣线上开展自动分拣,计算机控制堆垛机自动完成出入库,整个物流作业与生产制造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与网络化系统。通过智慧物流系统,中远成功将全国分销配送中心的数量从100个降至40个,分销成本削减23%,节约了25%的燃料,并减少了10%~15%的碳排放,相当于种植283公顷阔叶林。

食品跟踪与追溯解决方案也是目前国内智慧物流的一个亮点。如在一个现代超市,各种食品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拿起一只苹果,再用扫描器对准苹果的条形码,瞬间,电脑屏幕上就出现了“运输”、“果园”、“超市”三个项目。点击“果园”后,苹果的生产厂商名称、生产时间、农药喷洒时间及数量、采摘入库时间、装车出库等信息都一目了然;再点击“运输”,运输公司名称、驾驶人及行驶路线等信息便自动展现在记者面前,而那些对温度有特殊要求的食品,还可以通过点击运输过程中的不同地点,轻松获知温度、湿度等情况。

而目前,无锡新建的粮食物流中心探索将各种感知技术与粮食仓储配送相结合,实时了解粮食的温度、湿度、库存、配送等信息,打造粮食配送与质量检测管理的智慧物流体系等。

企业如何创建智慧物流管理系统?

我们离智慧物流或已不远。先进的企业及其CIO应洞悉未来,先人一步,提前布局,把建设智慧物流迅速上升为企业战略,抢占先机,全面建设推广智慧物流,使之成为驱动企业未来发展的强劲增长点。

而未来在引进物联网、推进智慧物流建设的过程中,企业应如何未雨绸缪,遵循怎样的推进步伐、建设内容,创建企业智慧物流管理系统?愚以为:

一是建立基础数据库。建立内容全面丰富、科学准确、更新及时且能够实现共享的信息数据库是企业建立信息化建设和智慧物流的基础。尤其是数据采集挖掘、商业智能方面,更要做好功课,对数据采集、跟踪分析进行建模,为智慧物流的关键应用打好基础。

二是推进业务流程优化。目前企业传统物流业务流程信息传递迟缓,运行时间长,部门之间协调性差,组织缺乏柔性,制约了智慧物流建设的步伐。企业尤其是物流企业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客户的利益和资源的保护为出发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最新管理理论对原有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再造,包括观念再造、工作流程优化和再造、无边界组织建设、工作流程优化(主要指对客户关系管理、办公自动化和智能监测等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再造)。

三是重点创建信息采集跟踪系统。信息采集跟踪系统是智慧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信息采集系统主要由RFID射频识别系统和Savant(传感器数据处理中心)系统组成。每当识读器扫描到一个EPC(电子编码系统)标签所承载的物品制品的信息时,收集到的数据将传递到整个Savant系统,为企业产品物流跟踪系统提供数据来源,从而实现物流作业的无纸化。而物流跟踪系统则以Savant系统作为支撑,主要包括对象名解析服务和实体标记语言,包括产品生产物流跟踪、产品存储物流跟踪、产品运输物流跟踪、产品销售物流跟踪,以保证产品流通安全,提高物流效率。当然,创建信息采集跟踪系统,要先做好智慧物流管理系统的选型工作,而其中信息采集跟踪子系统是重点考察内容。

四是实现车辆人员智能管理。车辆调度:提供送货派车管理、安检记录等功能,对配备车辆实现订单的灵活装载;车辆管理:管理员可以新增、修改、删除、查询车辆信息,并且随时掌握每辆车的位置信息,监控车队的行驶轨迹,可避免车辆遇劫或丢失,并可设置车辆超速告警以及进出特定区域告警;监控司机、外勤人员实时位置信息以及查看历史轨迹;划定告警区域,进出相关区域都会有告警信息,并可设置电子签到,并最终实现物流全过程可视化管理。实现车辆人员智能管理,还要能做到高峰期车辆分流控制系统,避免车辆的闲置。企业尤其是物流企业可以通过预订分流、送货分流和返程分流实行三级分流。高峰期车辆分流功能能够均衡车辆的分布,降低物流对油费、资源、自然的破坏,有效确保客户单位的满意度,对提高效率与降低成本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车辆人员智能管理也是智慧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模式,在选型采购要加以甄别,选好选优。

五是做好智能订单管理。推广智慧物流一个重点就是要实现智能订单管理,一是让公司呼叫中心员工或系统管理员接到客户发(取)货请求后,录入客户地址和联系方式等客户信息,管理员就可查询、派送该公司的订单;二是通过GPS/GPSone定位某个区域范围内的派送员,将订单任务指派给最合适的派送员,而派送员通过手机短信来接受任务和执行任务;三是系统还要能提供条码扫描和上传签名拍照的功能,提高派送效率。

六是积极推广战略联盟。智慧物流建设的最后成功需要企业尤其是物流企业同科研院校、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各相关企业、IT公司等通过签订协议契约而结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素水平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战略联盟。战略联盟具有节省成本、积聚资源、降低风险、增强物流企业竞争力等优势,还可以弥补建设“物流企业”所需资金、技术、人才之不足。

篇2

城市是人类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和变现形式,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人口的骤然增长,以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引发了一系列城市管理问题。例如,工业化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城市污染不断加重,雾霾等环境问题成为危害城市居民身体健康的首要问题。人口的增长,大大压缩了城市居民的生存空间,同时,也造成房地产价格的不断攀升,提高了人们的居住成本。城市规模的扩大,外来人口的不断流入,给城市的治安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如何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建设宜居城市,“让我们居住的城市更智慧,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是城市规划者、建设者、管理者、生活者对未来生活的构想和美好期待。

智慧城市的内涵

智慧城市理念源自IBM,“智”即指城市的智商,强调智能化与自动化,“慧”即指人的情商,强调人的灵性与创造力,智慧城市是指充分借助物联网、互联网、传感网等新技术,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化的新的生活模式,面向未来构建的全新城市形态。智慧城市包括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公共服务、智慧教育等方面,包括以下特点:

第一,智慧城市建设必然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智慧城市可以被认为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必然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而信息技术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等新兴热点技术为核心和代表。

第二,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信息技术与其它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共同发生作用,促使城市更加智慧的运行。

第三,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兴模式。智慧城市的服务对象面向城市主体—政府、企业和个人,它的结果是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提升和完善,终极表现为人类拥有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随着城市建设问题的不断突出,许多有识之士和机构意识到技术在改善城市面貌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IBM就是这样的先驱者。2011年,IBM正式了IBM智慧城市智能运行中心(Intelligent Operations Center for Smarter Cities,简称IOC for Smarter Cities)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整合了IBM多款行业领先的软件产品,提供灵活的部署模型,适用于不同信息化水平的城市部署,能够帮助城市决策者协调城市内部的各种机构和各项资源,提供整合的数据虚拟化、实时的协作和深入的分析,帮助城市机构为问题做好准备,协调和管理响应工作,并持续提高城市运行的效率。

智慧城市建设对流通产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20世纪90年代,“人口急速城市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城市千禧”成为明显的标志。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规模不断扩大,约有近4亿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这一过程为我国经济的增长提供了无穷动力,也为城市管理部门带来了各种管理挑战,从产业结构调整到环境保护,从交通问题到城市安全、公众服务问题,都在制约城市向更智慧、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发展。

城市流通产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城市品牌形象和城市服务能力、竞争能力的集中体现,城市建设中的诸多问题在流通产业中都有反应。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已成为世界重要经济体。我国在经济发展政策中突出强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物流业的产业地位在国家规划层面得以确立。2010年,我国物流市场总规模达4.9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一倍多。2011年我国物流运行形势总体良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58.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3%。2012年我国物流业平稳适度增长,全年社会物流总额为177.3万亿元。

城市流通产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密不可分。现代流通产业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等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智慧城市提出的目的是通过广泛的信息获取和全面感知,快速、安全的信息传输,科学、有效的信息处理,进而创新流通产业管理模式,提高运行效率,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融合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城市品牌,辅助经济发展。

智慧流通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一)依托智慧城市发展理念,创新流通产业发展理念

智慧城市流通产业的发展必然是城市设施智能化与城市市民的创造力协作与互动的结果,是一个由新工具、新技术支持的涵盖政府、市民和商业组织的新城市生态系统,在实现方法上,构建具有更透彻感知、更全面互联互通和更深入智能化的智慧型基础设施。智慧城市流通产业的本质在于信息化与城市流通产业的高度融合,是流通产业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表现。例如,作为交通领域开发“智慧”的先行者,宁波智慧物流作为浙江省智慧城市首批启动的13个示范试点项目之一,于2012年7月份正式启动《宁波市智慧物流试点实施方案 》(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并于2013年初上报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近日通过了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组织的专家评审。这意味着宁波迈向智慧物流的脚步加快了。据悉,《实施方案》主要分析了宁波智慧物流的发展基础,提出了以感知和网络传输为基础、以平台为核心、应用为目标、互联共享为纽带的宁波智慧物流试点项目总体设计思路,旨在建设以智慧物流公共平台为基础,打造各综合性、专业性应用平台互联共享的“1+N”智慧物流协同平台体系,并立足宁波港口物流特色,充分发展海铁联运及双重运输等口岸集装箱运输方式。

(二)提高流通产业物联网技术,推进物联网建设

我国物流信息化在产业升级的宏观环境下,信息化浪潮应时而动,围绕制造业、商贸业等行业企业通过信息数据的集约化管理推进内部物流资源整合与优化,以及物流企业与客户的信息数据整合推进供应链建设这两大主线,加快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在这一进程中,物联网的兴起引发物流信息化整合进入一个新周期,信息技术的单点应用将会逐步整合成一个体系,以追求整体效应,从而带来物流信息化的变革,推进物流系统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系统化、网络化的发展,形成智慧物流系统。物流行业是物联网较早落地的行业之一,很多物流系统采用了红外、激光、无线、编码、认址、自动识别、传感、RFID、卫星定位等高新技术,已经具备了信息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可视化等先进技术特征。新信息技术在物流系统的集成应用就是物联网在物流业应用的体现。RFID技术在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对供应链反应速度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促使全球物流行业不断探索可以提高效率与服务质量的新技术。

目前,仓储管理系统通常使用条码标签或是人工仓储管理单据等方式支持自有的仓储管理。但是条码的易复制、不防污、不防潮、操作繁琐等特点和人工书写单据的繁琐性,容易造成人为损失,使得现在国内的物流仓储管理始终存在着缺陷。无线射频识别这一最新科技产品的投入应用,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RFID技术可以根据仓储管理中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实现仓储物流智能化、信息化解决方案。在智慧物流解决方案中,电子标签被贴在每个货物的包装上或托盘上,在标签中写入货物的具体资料、存放位置等信息。同时在货物进出仓库时可写入送达方的详细资料,在仓库和各经销管道设置固定式或手持式阅读机,以辨识、侦测货物流通。利用RFID技术可选择性用于采购、存储、生产制造、包装、装卸、运输、流通加工、配送、销售到服务的各个业务环节和流程。使企业能够实时地、精确地掌握整个供应链上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向和变化。

(三)完善流通产业标准化和诚信体系工作

信息化时代也是标准化时代,流通产业发展与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密不可分。目前,上海港已代表中国将该项目核心技术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制定相关国际标准的工作提案《Freight Container–RFID–Cargo Shipment Tag》,并已获得了ISO授权,将由我国主持起草“集装箱货运标签”国际标准,编号为ISO/NP 18186。这是我国在航运国际标准领域一个重大的突破,代表了上海智慧物流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的领先水平。此外,我国应加强产品、技术标准化建设,加强信用环境建设,支持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和发展,提高企业电子交易水平。

(四)加强对城市流通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流通产业规划需要从城市产业定位、政府法律政策支持、优良产业配套环境、高质量的基础生产生活设施与适用的人力资源着手,支持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客户竞争条件、市场吸引力,选定产业发展行业,在行业产业价值链上再选择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环节。例如,四川省在《关于印发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2011年度工作计划的通知》里,明确规定在2011年四川省物流业增加值将达到增长14%的目标,并提出了七大物流发展重点:推进物流园区建设。推进物流集群建设。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应急物流机制建设。推进重大物流项目建设。优化空间布局。构建重点领域物流体系。此外,宁波将斥资逾50亿元推进信息网络基础工程、政府云计算中心、基础信息共享工程、智慧应用工程等30个智慧城市建设重大项目及19个智慧产业重大项目建设。据介绍,“十二五”期间,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专项资金由市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主要用于对智慧项目合作引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综合应用项目建设、智慧产业基地创建、智慧城市示范项目及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工作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而《宁波市智慧城市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则对资金的扶持原则、支持对象和方式、申报评审、项目确定进行了详细规定。由此可见,宁波智慧城市建设蕴含无限商机。

结论

智慧城市流通产业将成为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作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提升的新引擎,达到提高民众生活幸福感、企业经济竞争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体现了更高的城市发展理念和创新精神。现代物流的根本宗旨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满足客户需求,并越来越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职能化、标准化等发展趋势,其中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

参考文献:

1.辜胜阻,王敏.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与战略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5)

2.李艳.我国交通运输企业的物流化发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3.韩向军.我国物流业提速升级的发展趋势[J].现代商业,2008(17)

篇3

二、发展现状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智慧传感系列都是现代技术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智慧物流,有效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实现了物流方面的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上,智慧物流的创新应用已取得了显著进步,例如使用无人机配送、机器人配送和全过程无人仓库等黑色技术。根据国内学者研究的智慧物流系统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信息传输系统、工作执行系统和智慧思维系统,仅在数字化阶段才有可能专注于展示智慧物流,这是在工作执行系统中出现的,而对智慧电商物流中心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如何从技术研究跃向智慧思维系统研究是智慧物流面临的关键问题。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带来了物流业的变化,社会和个人消费者对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智慧,全方位,高灵活性是物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当前,国内物流业还不完善,智慧物流的发展还不够成熟。为了使智慧物流更加成熟,有必要从政府和社会的各个层面,以整体的视角整合社会资源,并加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产业合作。智慧物流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的核心。

三、智慧电商物流中心存在的问题

(一)智慧物流的信息技术应用范围不广在交通基础设施和通讯设施方面,我国存在某些劣势,如有些地区的交通道路不通畅,网络设施不完善。同时,由于地理特征,对农业、林业畜牧业,副业、轻工业、重工业的重视程度因地区而异,因此物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也不同。智慧物流目前仅在东南沿海,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无法惠及其他地区。很少有公司致力于智慧物流,而且大多数公司仍处于传统物流和智慧物流共存的状态。因为技术资金和其他问题减少了对建设智慧物流中心的研发,也减少了智慧联盟公司的合作。

(二)宣传力度不够在大多数地区,智能物流的概念尚不清楚,智能物流可以提供的服务模型也不清楚。如今,诸如通信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之类的信息技术还不足以促进物流公司的发展。除大型物流公司外,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对信息技术的扩展和应用缺乏了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无法在中小型物流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智能物流不同于常规产品,推动智能物流的传统方法过于概念化。

(三)专业人才缺乏在物流业中,人才结构是“金字塔式”的,缺乏高水平的物流管理人员,基层物流中包含多个环节,各个环节的人才需求较高,但是实际人才的引进并不符合物流的需求。智能物流教育紧随智能物流的发展。在物流教育中,许多大学理论知识比实际知识更多。没有真正接触过智能物流实践的学生将无法满足物流公司对智能物流人才的需求。

(四)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智慧物流的发展水平因地区和公司而异,政府的政策无法解决所有公司的所有问题。一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大型企业,为大型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对于中小企业作用不大。

四、发展对策

(一)提高智慧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发展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智慧物流的发展。例如利用大数据手段,对企业的运行能力进行预测,缓解由于购物节期间物流需求较大而导致的爆仓问题。信息技术的利用可以实现产业与物流的良好对接,根据区域内的需求,企业发展制定物流计划,进行精准的物流分配。另外,利用信息技术的同时,可以进行个性化服务,对车队进行智能化管理,提高区域内的服务经济发展。因此,信息技术是智慧物流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加大宣传力度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和发展智慧物流,物流公司扩展了促销渠道,利用电视网络平台和VR虚拟设备来增强离线体验,并通过易于公众理解的视听和物理体验来有效地促进智慧物流。积极提供智慧物流服务,吸引眼球,引导客户和合作伙伴发展智慧物流服务,实现口头交流、平台推广等二次宣传。例如,可以利用微信、朋友圈、公众号等新媒体对智能物流中心进行进一步宣传,让更多的淘宝卖家,电商企业入驻智能物流中心。

(三)注重人才培养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以根据高校的专业设置与高校合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为企业引进专业人才。校企合作主要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智慧物流的人才引进。在培训和培养现有技术人才的基础上,有必要借鉴国外培养专业人才的经验,引进国外物流技术人才,指导企业智慧物流技术的发展。例如通过开展智能物流培训班,帮助已经就业的智能物流人员进行再学习,提高智能物流中心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跟上智能物流技术的发展,促进智能物流中心的进步。

(四)加大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大力支持智慧物流的发展,可以为相关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例如,近年来,我国了一系列政策,例如《促进新一代人工智慧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提供资金和政策,通过财务支持政策来支持智慧物流技术人员的培训。优惠税收政策可以鼓励智慧型物流发展中的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并减少或免除新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相关税费。在基础设施方面,各地政府需要普及网络设备的建设。就如同与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一样,一些各地政府在当地山区安装了4G网络,以确保当地居民及时获得信息更新。

(五)加强基础设施、技术网络的开发建立完整的基础架构。高科技网络对于提高智能物流中心管理水平和能力至关重要。这需要智能物流中心创新思维,将各种先进技术完全引入物流管理,并加强各个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在未开发物流技术网络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可能会有所倾斜。根据每个地区的物流和运输总量设立配套的集散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园等。不可盲目建设,浪费资源,最后得不偿失。另外,由于某些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落后,智能物流中心需要更新相关设备。在更新过程中,它们必须具有前瞻性,充分考虑将来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便更新后的基础可以为尽可能多的电商及客户服务。

(六)打造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外部公共信息服务,另一个是智能物流中心内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智能物流中心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开发建设,不仅可以满足物流企业业务管理的电子商务需求,而且可以降低该智能物流中心的整体投资和成本。对于智慧物流园的建设,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等,进行智慧物流园的平台建设,进行产品研发,电子商务的培训以及公共服务理念的讲解,提高公共服务的体系建立。在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物流智能化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包含以下方面:第一是面向未来。智能物流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必须在概念上合理发展,在意识形态上要有更高的发展,这样才能引导智能园区信息平台的技术和模式以及现有园区发展所需的信息支持。电商企业应该考虑到满足未来发展智能物流系统模式的需求。第二是先进性。智能物流园区的基本概念是建立一个关于物流园区核心竞争力的信息平台。因此,有必要确保其在信息技术应用中的发展和领先地位,并利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来促进、引导、规范和创新园区的业务发展模式。第三是可扩展性。智能物流系统设计应具有可扩展性,满足未来智能物流系统和智能物流业务的扩展需求,确保有效地发挥智能物流系统建设投资的作用,避免重复投资。第四是整合。由于物流系统的建设时间较短,项目需求较高,需要在系统建设方面充分利用集成化优势,遵守原则的同时创新技术发展产品。引进新产品时,尽量使用已有的产品,而不是所有的系统都重新开发。这样,一方面可以加快智能物流系统进度,另一方面可以使智能物流系统成熟,稳定和先进。

篇4

围绕现代物流业的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应关注以下两大发展趋势以及由此诞生的物流新理念:

1 低碳物流发展趋势

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我国政府做出了降低碳排放的承诺,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我国今后重要的国策,在这一环境下,必然催生“低碳物流”理念。

低碳物流不同于一般的物流活动。一般的物流活动是为了实现某一主体的经济利益。而低碳物流在兼顾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重点考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降低碳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无形的社会效益:

低碳物流已经受到经济发达国家的重视。例如,美国要求企业在物流活动中,在运输、配送、包装等方面要应用先进技术,如电子数据交换、配送规划、绿色包装等,以降低碳消耗。日本在1989年就提出了10年内三项绿色物流推进目标,对物流碳排放提出严格的限制,在2001年出台的《新综合物流实施大纲》中,重点之一就是要减少大气污染排放,加强环境保护,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再生利用,实现资源、生态和社会经济良性循环,建立适应环保要求的新型物流体系。

目前。低碳物流理念在我国也已受到重视,政府已经把社会经济全过程的绿色环保作为施政的基本策略,低碳物流的发展已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之一。

2 智慧物流发展趋势

近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的应用为智慧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对我国物流信息化而言,借助“物联网”东风,积极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形成物畅其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智慧物流服务体系,将促使物流信息化技术实现变革,推动物流系统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系统化、网络化、电子化的发展,形成智慧物流系统。

企业物流发展的新理念

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中重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例,钢铁、煤炭、电力、石化等传统行业是物流量最大的行业,也是物流粗放型的行业,物流水平往往不高。传统重化工业的企业物流管理,尤其是物资管理方面,受长期计划经济影响,其管理模式被深深地烙上了计划、配额、定量等烙印。

与此同时,现代制造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制造业的物流管理与物流优化,更是制造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根本。

在传统重化工业领域和现代制造业领域,企业物流发展出现两大新理念:

1 物资供应链理念

物资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本企业所需物资的采购、使用、储备、配送等行为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物资管理的各个环节组成企业的物资供应链。   物资管理是现代物流的起源,但长期以来,物资管理领域恰恰被现代物流给忽略了。近两年,一些传统行业的物资管理部门已经觉醒,开始在物资管理领域引入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与装备,建设物资立体仓库,打造物资管理供应链新理念,全面提升企业物资管理水平。

目前,物资供应链建设已得到众多物资供应企业的重视,一些专家也开始关注物资供应链的研究,物资供应链必将成为现代物流的一大亮点。

2 物流先行理念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我国古代军事物流最朴素、最重要的物流理念。但长期以来,人们将此顺序搞反了,只关注“流”,不关注“物”,把物流放在“物”的规划、设计、建设、生产后面。其结果是,先前布局不合理,后续再优化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产品设计与包装不利于物流运作,物流作业效率难以提升;生产流程不符合物流理念,物流运作步履维艰;选址不符合物流理念,产生的成本将长期影响物流效率。

物流运作顺畅的企业往往都是物流理念先行,在经济与产业布局规划建设、企业产品设计生产之前,引人物流系统优化理念,从根本上改变物流运作的环境与条件,这将给物流效率带来革命性的提升。预计,物流先行的理念将成为物流业发展大趋势。

产业物流的新亮点

物流就像浮在海上的冰山,水面上只是很小的部分,绝大部分藏在海水之下。产业物流就是海面下的冰山。《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出台,唤醒了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农业等产业界对物流的重视,海水下面的冰山开始受到关注。

产业物流是现代物流的需求方,振兴物流业,首先要启动物流市场需求,启动产业物流。目前,产业物流涌现出了很多新亮点。

1 电子商务物流

电子商务是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为一体的贸易过程。近年来,电子商务行业已步入飞速发展时期。但商务部研究院发表的报告却显示,物流体系已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障碍,表现之一是物流行业难以提供能与电子商务相配套的物流服务。

电子商务物流主要有三种模式:自营物流、物流联盟和第三方物流模式,各种模式均面临很多问题。目前,电子商务物流基础设施与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电子商务配送成本高且服务网络不全,电子商务物流企业中尚未形成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水平普遍较低,物流业大存量的资产未得到优化配置,且物流设施陈旧、技术水平低,影响了物流效率的提高。

随着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电子商务公司纷纷规划自己的物流网点,涉足物流服务领域。通过对设备及技术的不断完善、服务理念的不断标准化,最终能够形成一套符合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体系。

同时,政府需加大对电子商务物流业的支持、引导和管理力度,制订产业发展整体战略,以推动电子商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2 医药物流

近年来,我国医药物流发展较快,加上近期出台的GSP认证,促使医药企业加大对物流设施的投入,推动了医药物流的产业升级。

随着基本药物目录配套措施陆续出台,预计国家、省、市三级政府将围绕基本药物目录的扩容投人大量资源,各地区域型商业药企也会加大与制药企业的强强联合。而围绕各地基本药物配送权的争夺,将成为点燃现代医药物流建设的导火线。

对药监部门、商业药企而言,尽快建设符合要求的现代医药物流体系是当务之急,也将有更多的企业加快建设现代医药物流中心,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的现代医药物流中心,将广泛采用自动分拣系统、WMS系统、电子标签辅助拣货系统、RF拣选等设备与技术,从而促进医药物流技术水平实现升级。

3 服装物流

篇5

智慧物流就是传统物流与信息物理系统(CPS)相结合,是信息物理系统应用于物流领域所产生的一种新型物流业态。信息物理系统(CPS)是融合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形成的技术体系,是物质世界互联互通、虚实融合的智慧系统,这个系统的产生与发展,给社会及国民经济各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推动着包括物流业在内的各行业的发展创新。智慧物流的提出最早源于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公司2008年提出的“智慧的地球”概念,最初理解是在物流运作的各个环节都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纳入信息系统的控制之下,实现系统全面的感知、处理、调整,使物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随着物联网(IOT)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我国于2009年提出了“智慧物流”概念,开始了智慧物流的探索与发展。随着“智慧物流”三大核心系统的发展,2017年以来,智慧物流已经成为业界高度关注的话题,无论是电商企业还是物流企业,都开始大力发展智慧物流。特别是各级政府也认识到智慧物流的重要性,开始推动智慧物流的发展。2009年国务院提出了“感知中国”建设战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五大新兴战略产业这一。2010年,“智慧物流”入选物流业十大关键词。201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物流深度融合,推动物流业乃至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这是中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这标志着智慧物流的发展上升到国家层面。物流业是应用物联网技术最主要的行业,随着二者的深度融合,智慧物流已经进入全面发展的时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感知、采集的技术与产品全面应用。仓储盘点、物流分拣、快递收件与配送等领域手持终端已经全面普及。特别是在快递领域,手持终端设备正在向与手机融合、小型化化方向发展。2018年物流领域手持终端产品产销量同比增长30%以上。二是人工智能技术得到深度探索与初步应用。物流机器人全面发展。仅2018年销量增长至少在2万台以上,同比增长50%以上。无人机、无人仓、无人港开始出现并快速发展。无人机配送网已经在江苏、陕西、云南、广东等地尝试常态化配送,预计目前物流领域参与货运、配送的无人机有1万架左右。从企业看,京东于2018年2月获得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的授牌,成为陕西省无人机航空物流多式联运创新试点企业,也是国内第一家以省域为范围进行无人机物流配送的国家级试点企业。2018年3月,京东无人配送站开始运营,可以实现无人配送中转。2018年3月,顺丰速递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无人机航空运营(试点)许可,可以在指点的授权空域内商业化运营。同年5月,中国邮政EMS水陆两栖无人机试飞成功,“饿了么”获准开辟中国第一批无人机即时配送航线,目前已有17条无人机航线,覆盖面积达到58平方公里。等等。无人驾驶货车开始上路进行测试,“无人配送车”开始在特定区域常态化运营,并在繁忙的市区继续进行配送测试。在青岛、厦门、上海,无人港码头空无1人,巨大的集装箱被稳稳抓起、平移、放下,无人驾驶车辆来回穿梭运输。三是仓储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全自动化仓储系统已经日趋成熟完善,仓储系统是到目前为止物流智慧化水平最高领域。特别是在制造业物流领域,无人的全自动化物流系统发展最早,由于产品品类简单,产品包装标准,智慧无人化仓储已经越来越普及。四是大量物流装备已经接入互联网。据有关媒体报道:到2018年底,全国已有600多万辆道路运营车辆、近4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000多座内河导航设施,近3000座海上导航设施使用北斗定位导航。使用GPS定位导航的货运车辆估计更多。这些接入互联网的货运车辆,以信息互联、设施互联带动物流互联,推动了智慧物流的发展。五是货运互联网吸引了大量资金投入。利用物联网打造的车联网,实现了货物运输的透明化管理,实现了货运资源优化整合与最佳配置,降低了车辆空驶率,提升了货物跟踪与追溯的信息化水平,是近几年来物流领域资本投资的热点,吸引了大量资金投入,资本聚集已呈饱和状态。目前,5G应用已经开始试点。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传统物流领域各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将迎来快速发展。

在制造业物流领域,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输送分拣系统、装卸、搬运机器人等将高速增长。物流系统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将成为工业互联网的一部分。在电商物流领域,手持智能终端系统、智能终端自提货柜快速增长。在物流配送中心,智能拣选系统、机器人等也快速增长,智能化、网络化水平不断提高。在信息系统领域,大数据、云计算等与物联网不断融合,成为引导电商物流配送、整合物流资源、建立物流网络的神经系统。云仓储系统将得到较大发展。在商贸物流领域,仓储业转型不断升级,智能物流系统快速发展。带托运输、按托盘进行货物的定位与追踪、按托盘订货交货将快速增长。智能周转箱循环共用系统增速较快。在智能追溯领域,各项感知技术和自动识别技术如RFID、视频技术、传感技术、条码技术等应用更为广泛。物流技术装备的可视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发展空间巨大。在“物流业+物联网”创新方面:智慧物流操作系统将开始应用,并推动全面的创新与升级。人工智能在物流系统各个环节得到应用并不断创新。区块链技术与物联网不断融合,推动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应用与创新。物流领域大数据计算模式将不断创新,边缘计算、雾计算出现,会朝着实时/离线计算融合方向发展。机器视觉技术应用更为广泛,在仓储自动化、管理智能化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仓储柔性自动化系统和作业模式不断成熟,相关技术标准将得到全面推广。

二、智慧物流得到高度重视的客观必然性

智慧物流的产生源于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目前尚处于研发推广期,还没有发展到大规模的应用阶段,之所以受到高度关注,在于:

(一)这是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决定的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被定位为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是融合了运输、仓储、信息、金融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地位。对于其重要性,有专家学者曾这样论述:在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地区,可以没有工业、农业,但绝对不能没有物流业。国家也十分重视物流业的发展,从出台《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到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再到《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既彰显了物流业的重要性,也为物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

(二)这是解决我国物流业目前存在问题的必然途径我国虽是世界第一物流大国,但也存在着物流成本高物流效率低的突出问题。据统计,我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在14%左右,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则在8%~10%之间。存在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在于物流各个环节存在信息不对称、资源利用率运营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等诸多因素。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推进互联网与物流业的深度融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集约物流各环节资源,不断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加大物流设施装备升级改造力度,提高物流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水平。

(三)这是信息化时展的客观要求信息时代信息和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数字化、网络化、电子化是信息社会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来,各行业各领域与信息化的融合不断深化,转型升级不断加快,信息化助推经济发展的作用凸显。在社会信息化水平日趋提高的环境下,物流业智慧化水平水涨船高是客观必然。

三、区域推动智慧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智慧物流的发展显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很不充分。尽管如此,智慧物流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已经显现。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部、南部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物流企业的智慧化水平明显优于中西部、北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既使在同一行政区域内部,经济条件优越的地方物流企业的智慧化水平也高于经济条件弱的地方。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各地政府不同程度地把推动智慧物流发展提上了议事日程。根据多年来的学习、考察及思考,同时借鉴了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各级政府如何引导推动本区域内智慧物流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篇6

宜借鉴鹿特丹智慧港口建设经验推进我市港口智能化发展与国际接轨

作为欧洲最大的贸易港和世界信息大港,鹿特丹港在智慧港口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总体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智慧港口发展模式与特点,对我市智慧港口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提升港口运营效率与智能化水平。近年来,鹿特丹港通过大数据、物联网、智能控制、智能计算等技术手段,强化码头前沿水平运输作业、堆场内作业、道口进出等全过程的自动化、一体化控制。耗资40亿美元的马斯莱可迪二期项目于2015年4月投入运营。该码头采用全自动化码头技术和远程控制船岸起重机,到2035年全部完建后,码头运营效率将提升50%以上。(二)注重现代信息科技手段的应用。鹿特丹港致力于推进港口数字化进程,一是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利用局域网、云计算、移动终端设备、物联网、GIS、视频监控系统等,为港区、码头、堆场及港口物流等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提供基础支撑。二是建立港口运营管理CITOS系统,实现信息系统指令与码头机械设备控制功能的无缝衔接,使各种港口资源高效、合理的分配和调度。(三)创新港口物流链协同化服务。鹿特丹港实行自由港政策,注重全方位的港口物流价值链服务,促进港口物流链高效组织与协同化运作。一是构建港口物流链全程信息服务体系,为物流企业、上下游客户提供多方业务协作及运营基础平台,实现高效物流服务。如基于数字化技术构建港口社区系统,将不同的物流供应链和工作网整合成一个条目清晰、协调的体系,提高港口物流链一体化服务水平。二是提升增值服务比例。借助电子服务平台,整合“欧洲门户服务”网络中各方面的参与者通过信息增值服务保留货源。如提供定制化的运输服务,以及中转与多式联运相结合等服务,满足市场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建议

(一)提升港口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现代港口发展趋势,以平台化思维和生态化思维,重新诠释港口的定位与经营模式。改变原本封闭的运作模式,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前海蛇口自贸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盐田“智慧港”示范工程、妈湾“智慧港”等建设工程,加快重构多边界、系统化港口生态圈。(二)夯实智慧港口发展基础。在顶层设计框架下,优化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积极发展高效衔接的多式联运,增强港口覆盖和服务腹地经济发展的综合效能。加快蛇口港、深圳港数字化转型,推进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完善港口信息化管理与运作体系。充分利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机械设备等,推进港口运营自动化、智能化,全面提升港口运营效率与服务柔性水平。(三) 强化高效协同的物流链服务。对标国际最高水平,在现有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基础上,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充分利用港口处于物流链中心的优势,加快完善互联互通的港口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打通物流链中的产业壁垒,促进港口服务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效运转,重塑终端货主和物流参与方的服务体验。

篇7

一.做事的能力

除了本职工作以外,其他处理事情的能力是否出众。首先自己的本职工作要能出色的完成才可以,不能说连自己的工作都无法完成的人想升职加薪?是不是有些异想天开了。再者说,就算你其他的方面做的面面俱到,也只能说你心思没有放正,不能本末倒置!

其次才是其他的能力,例如待人接物,处理危机的能力,这些体现的是一名员工的综合素质能力,如果本质工作完成的好,其他方面又没有大问题,那么这个人一定会很出色,被领导器重是迟早的事情!

二.领导组织能力

有这么一类人他们做工作非常出色,但是让他们领导或组织事情却总能出点乱子,这类人就不适合升职,属于技术一类的员工。想要升职必须要有很好的统筹能力,在员工中威信很高才可以,如果说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厉害不算什么,那么一个人解决一个团队的问题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这样的人才能让其他人信服,能够解决它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团队中树立至高无上的威信,这样的人领导不升职才是领导真正的损失!

三.获取资源的能力

一家公司想要真正的做大做强需要大量的资源,一些人想要一直上升也需要庞大的资源,资源的堆积能帮助一个人快速的提升,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在现代职场升职也是同样的道理。

想要快速升职,你的资源要丰富,没有资源怎么办,靠积累,靠维护。怎么做?看你的能力了,领导一般喜欢获取资源能力强的下属,不仅对自己有帮助,对公司也有很大的益处,所以如果你有很好的获取资源的能力,那么,你必定能一飞冲天,升职加薪不再是梦!

【2】物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趋势一:大数据的应用,智慧物流是发展方向

大数据作为国家战略,“十三五”期间将受到政策重点扶持,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要求在政府层面推动大数据应用。在物流行业等需求推动下,大数据产业迎来年均接近90-100%的增长率,市场规模将达百亿级别,基于物联网大数据智慧物流将是现代物流发展方向。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成熟,顺应“互联网+物流”趋势崛起的货超多等新兴服务平台已经能够实现车货智能匹配、货物状态实时跟踪、精准货物推荐等服务功能,注册用户、交易数量等业务指标也随着大数据产业发展呈现翻倍增长态势,向着生态化智能化产业链的目标发展。同时,对于“大数据”技术的充分应用,物流路线、选址及仓储等,都有望得到进一步优化,从而达到即时服务的终极目标。

趋势二:三方物流普及,供应链应运而生

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三方物流公司,在过去几年发展迅速,其一是规模效应明显,成本低;其二是在选址、库存管理、精益生产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其三是使得公司能够集中于它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下游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情况下,三方物流公司开始参与到客户更多的业务环节,服务范围逐渐扩展,从合同物流走向物流金融、虚拟生产等拓展,即为供应链物流。

供应链物流发展特点:

特点一:发展空间巨大。中国物流现状落后,但经济的转型、升级倒逼物流行业快速发展,从第三方物流的渗透率看到,我国物流业发展空间的巨大。

特点二:赢利点有望增加。目前,部分物流公司开始涉足物流规划和信息服务,但目前仅仅是探索阶段,并未给公司带来高额回报。展望未来,信息和规划有望成为供应链公司的两大新增盈利点。

趋势三:物流行业将迎来政策的春天

如果物流运行更有效率,则成本有足够的下降空间,因此物流业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这使得政府更加重视和推进物流业的发展,以下从宏观和政策层面做出简单解析:

宏观层面解析:国家陆续提出了跨区域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等一系列区域经济规划,利于跨区域物流的发展。

政策层面解析:自2013年3月至今,多个政府部门已多项文件,有综合性的指导意见,也有专项性的信息互联、绩效考核、税收改革等,凸显政府决心。

趋势四:规模化、科技化、专业化将是趋势

物流行业既有的粗放式增长和服务简易化不可持续,也无法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改变发展方式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因此,《规划》积极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协作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也明确了要完善法规制度和规范市场秩序,我们认为物流行业将进入一个兼并收购期,利于我国物流市场结构逐步从分散走向集中,形成“零而不乱、散而有序”的新业态:

生产企业

效率较高的内部物流逐渐独立,演变为专注于某个产业的三方物流公司;而效率不高的内部物流逐渐被淘汰,外包给三方物流。

物流企业

不规范或经营不佳的公司被淘汰,此外还能承接部分生产企业的外包业务,网络型、高效率的物流公司将获得兼并收购和承接市场份额的发展机会。而专业化体现在子行业运输的专业性。因此,为鼓励无车承运物流创新发展,加快完善与新经济形态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提升服务能力,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交通运输部在全国开展道路货运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推进无车承运人试点,有利于去掉运输的中间环节,提升物流行业效率,降低空驶率,减少运输成本。

【3】未来几年物流行业发展前景近年来,随着网购电商的崛起,物流行业也在飞速发展中,物流行业已经成为了经济重要的增长级,渗透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每一步当中,成为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篇8

物联网技术概述

从物联网本质上看,物联网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聚合性应用与技术提升,将各种感知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聚合与集成应用,使人与物实现智慧对话。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几乎涉及到了信息技术的方方面面,是一种聚合性,系统性的创新应用与发展,因此被称为信息技术的第三次革命性创新。

物联网主要有三层架构,即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结合物联网基础架构,物联网主要分为三大技术体系:一、感知技术体系,二、通信与网络技术体系,三、智能技术体系。物联网的本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特征,即对需要联网的物一定要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二是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纳网的“物”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M2M)的功能;三是智能化特征:即网络系统应该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围绕三大技术本质,目前物联网实现多样化发展感知技术更加丰富,除RFI技术以外,面向所有感知技术开放,凡是能够起到自动感知的技术体系都可以纳入物联网感知技术体系,目前常用的传感知技术、RFID技术、GPS卫星定位与识别技术、视频识别或机器视觉技术等都可纳入物联网终端感知技术体系:网络方面,互联网、传感网、局域网、电视网、电信网也在走向融合,也可纳入物联网网络技术体系:智能应用则更加广泛了,从而打开了智能物流发展创新的空间,一个智慧物流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物联网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概述

现代仓储系统内部不仅物品复杂、形态各异、性能各异,而且作业流程复杂,既有存储,又有移动,既有分拣,也有组合。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的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在物联网三层架构基础上,支撑仓储管理具体业务的实现。一般应用框架如图所示。

1、智能仓储感知技术应用

在智能仓储中,为了对仓储货物实现感知、定位、识别、计量、分拣、监控等,一般采用传感器、RFID,条码、激光、红外、蓝牙、语音及视频监控等感知技术。目前在仓储系统中感知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条码和RFID技术。在物流作业系统,基于RFID技术能够实现对高附加值产品自动识别与定位,使产品信息自动进入物流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对产品的生产、加工等物流的全过程进行信息追溯和网络检索查询。借助物流运作的单元化技术,以物流单元为终端节点,实现对物流单元的自动感知、定位、追踪、管理与控制,形成以物流单元为终端节点的物联网体系,从而实现智慧物流运作与管理。

智能仓储的网络与传输技术应用

现代物流趋势之一是实现网络化和智能化,在制造企业内部,现代仓储配送中心往往与企业生产系统相融合,仓储系统作为生产系统的一部分。物流行业为了使移动或存储中形态各异“物”能够联网,最常采用的网络技术是局域网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互联网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

在区域范围内的物流管理与运作的信息系统,常采用企业内部局域网直接相连的网络技术,并留有与互联网、无线网扩展的接口;在不方便布线的地方,常采用无线局域网技术;

在大范围物流运输的管理与调度信息系统,常采用互联网技术、GPS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组建货运车联网,实现物流运输、车辆配货与调度管理的智能化、可视化与自动化:在以仓储为核心的物流中心信息系统,常采用现场总线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局域网技术等网络技术;在网络通信方面,常采用无线移动通信技术、3G技术、M2M技术、直接连接网络通信技术等。

3、智能仓储作业与管控技术

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借助物联网技术与仓库管理系统(WMS)相结合,实现仓储业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常采用的智能技术有:自动控制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智能信息管理系统技术、移动计算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等。

目前,能够实现物流全过程智能控制与管理的还不多,物联网及物流信息化还仅仅停留在对物品进行自动识别、自动感知、自动定位、过程追溯、,在线追踪、在线调度等一般应用水平上。在专家系统、数据挖掘、网络融合与信息共享优化、智能调度与线路自动化调整管理等智能管理技术的应用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

未来物联网在智能仓储方面的发展趋势

1、统一标准,共享物流的物联信息

目前物联网技术绝大部分的应用还是局部的、局域网络的应用,系统间难以融合,各自的网络有各自的标准体系,易形成物联网信息孤岛。尽管目前的物联网仓储应用是闭环和相对独立的,没必要实现全部的物品互联到一个统一的网络体系。但是,在物联网基础层面,统一的标准与平台是必须的。局部的物联网系统、物联局域网等都可以在统一的标准体系上建立。

2、互联互通,融入社会物联网

篇9

一、智慧港口发展现状

1、智能技术在港口运行中的成效性

在现阶段智慧型港口设计的过程中,其智慧技术主要应用于集装箱智能闸口,物流运输的实时性监控主要应用于集装箱智能闸口,以及物流运输实时性的监控。与此同时,在利用GPS、GIS等技术运用的基础上,实现物流运输的实施性监控,货物的货主、货代企业等部门可以通过网络形态的登陆,及时掌握货物的运输过程。通过智能集装箱的无线发射系统的构建,可以将业务的重点放在信息存取以及信息发送的过程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集装箱的存取及位置堆放的准确性。

2、信息系统中的五大体系基本完成

第一,很多地区智慧港口的构建逐渐实现了以EDI为中心的控制体系,例如,宁波港口在智能港口构建的过程中,其中的EDI中心通过推广,逐渐成为宁波港口物流信息建设中的重点内容,并在集装箱作业码头、与船舶公司配合作业以及与海关配合工作等项目中取得了成效性的进展,与此同时,在以EDI为中心的信息系统构建中,在整个信息化的平台中,为用户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增值服务机制,实现网络服务、信息服务以及集装服务为一体的基础建设,有效提高口岸集装作业的整体效率。第二,实现管理系统的协同化发展。对于分散在不同部门之间的管理环节而言,通过集中业务以及信息资源的优化,实现了集团业务部门以及集团基层之间的协作性发展。第三,AIS船舶监控平台系统,对于这一智慧型的信息平台而言,在运行的过程中实现了GPS(全球卫星定位)、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以及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无线通信技术,其整个系统的构建实现了港口可视化的船舶调度。

3、港口竞争同质化现状的分析

虽然在智慧型港口构建的过程中,其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在一些经济不发展的区域,存在着港口竞争同质化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港口的建设存在着重复建设的现象,在这一状态下,港口之间为了共同争夺相对有限的资源实现经济化的发展。而且在港口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区域产业链中低端的现象,其盈利能力以及风险的应对能力都相对较弱,从而出现了区域港口产能结构过盛的现象。

二、智慧港口发展的优化对策研究

1、提高港口设施构建的智慧化

首先,实现闸口的全智能化,在智慧港口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将箱号识别技术、RFID车号识别技术以及GIS等系统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对港口集装箱车号、箱号的自动识别,实现过关卡不停车,从而实现高港口检测的高效性。其次,实现码头装卸设备的智能化,在智能港口构建的过程中,通过集成大型设备PLC的运行,可以实现设备系统的集中性监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设备的安全性控制,并在网络管理的基础上实现港口远程监控以及故障的及时性排除。最后,堆场仓储管理智能化设计,在这一智能技术运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视频监控、识别传感器等技术的运用,全面了解货物的重量以及装卸的状态,充分保证了港口发展的安全性。

2、优化港口设计的产业化管理

在现阶段智慧港口建设及运行的过程中,应该强化生产业务的协同机制,通过对管理系统的协同控制,提高管理的监督管理机制,而且,在整个过程中也应该加大集装箱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完善,提高港口集装作业的智能化运行,实现信息化港口物资管理的完善性,并逐渐加快散杂货码头生产管理的信息化,实现产业的高效性发展。与此同时,在港口智慧型发展模式构建的过程中,应该实现“船、箱、货、人”信息的统一申报以及业务的查询,并围绕口岸单位进行政务的监督及管理,为企业以及口岸监督管理单位提供信息化的交流平台,通过云服务模式以及多种数据监督管理平台的构建,将项目监督的重点放在电子装箱单、报关单等信息监测的过程中,保证初始信息与最终信息的一致性,合理控制监督风险,从而有效提升港口通关的效率。

3、实现智能港口构建的集疏运网络体系智慧化

在现阶段智能港口构建及运行的过程中,应该有效提高港口集疏运场站中的物流装备的信息化建设及管理,通过港口集疏运网络节点之间的紧密配合,实现信息之间的相互交流,从而在提高物流结点作业整体过程的基础上,实现结点内部物流企业信息监控的有效性以及运输作业的及时性。与此同时,在智能化网络系统构建的过程中,也应该通过不同物流节点相互之间的协调发展,形成物流节之间的相互连接,有效提高港口物流之间的有效配合,并为智能化港口的设计及优化奠定良好基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智慧港口运行及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构建国际市场的运行机制,通过组团出击,将客户作为中心,构建灵活性的港口发展趋势,并通过对网络资源的有效运用,进行资源的运用及创新,并将港口联动与资源需求进行紧密结合,将国际航运作为运行中心,实现智慧港口构建的合作化、区域化以及社区化的服务理念,有效提高港口建设的区域性运行,并逐渐实现智慧港口构建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篇10

软件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核心,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推动力量。软件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决定着中国诸多产业的未来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把加速软件产业的对外开放和技术革新,上升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对外颁布了一系列放开内需市场,鼓励外资准入的配套政策和措施。

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应用市场的全面对外开放,令跨国软件巨头怦然心动。抓住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机遇,抢占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市场,已成为国内外业界关注度越来越高、投资额越来越大的经济现象。

在我国已经对外公布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要重点培育以下高端智能产业领域:

围绕满足石化、冶金、煤炭等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要求的重大成套装备,如节能降耗、自动化、智能化等方面;

在节能、环保与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展的重大工程所需成套装备,如核电、新能源、智能电网等;

基础件及仪器仪表。目前国外的中高档仪器仪表、元器件和传感器占据国内60%以上的市场份额,国内需求量的一半以上依赖进口。

2013年,中国政府密集出台了《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关于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设的意见》 《2013-2018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多项政策措施,并把“国家大数据战略”列入了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

上述产业政策的出台,向世界昭示着:中国信息产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软件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与国际接轨的产业转型和升级已全面展开。

据国际权威咨询机构预测,“十二五”期间,中国从沿海到内地将投资建设600多个智慧城市,仅前期网络和数据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后期各种数据中心、分析设备和服务设备的投入,市场总规模就将达2万亿元人民币。如果再加上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通信、智能物联网等诸多智能产业,中国无疑是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肩的第一大智能产业投资、建设和应用市场。

搭建国际交易平台

作为国家级的中国软交会,其宗旨是引领产业发展,展示企业实力,通过交流和交易,促进中国软件企业与世界接轨,实现中国软件产业的快速腾飞。

十多年来,中国软交会以国际化开放理念和视野,不断丰富和扩展展会的功能平台,已成为帮助海外企业进驻中国市场的拓展平台;推动国内企业承接海外业务的对接平台;集中产业趋势、企业动态的平台;促进两化融合供需市场对接的交易平台,向打造中国第一软件交易会的品牌目标发起冲击。

今年中国软交会以“智城市,酷生活”为主题,关注IT智能在城市建设和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感受科技带给人们的切身体验,展现智能化、移动化、云端化、虚拟化的未来生活。展会的亮点主要集中在:

关注客户体验。展会开辟智能应用专题展区,设计智能城市体验馆,围绕人们社会生活的相关领域,采用互动体验的展示手段,将智能城市、智能家居、智慧旅游、智能医疗、智能交通等应用一一呈现,描绘智能生活的全新感受。

加强展会互动。展会将展厅和会议室的交流紧密衔接,国际展区将举办中外合作会议;智能展区将组织涉及城市、家居、旅游、电力、医疗、交通等智能应用领域的专题会议;行业应用展区将召开物流、金融、零售、供热等行业信息化应用会议;概念展区将组织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方面的技术研讨会。

提升会议品质。会议将进一步提升专业性和应用性,主题涉及的行业技术领域更具前瞻性和发展性,会议将全面覆盖产业链条,涉及两化融合的众多领域,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重点关注行业应用、技术研发、运营管理、业界合作、资本运作、人才培养等。

强化交流交易。全方位创造国际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对接机会,搭建合作交易平台。市场对接针对渠道洽谈和采购交易;项目对接针对二十多个技术领域;应用对接针对十几个行业范围;国际对接针对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区域对接针对城市和经济圈之间;专题对接主要针对资本对接和人才对接。

篇11

面对社会对物流金融的高度需求,高校此方面的教育却是空白。据抽样30所国内本科院校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共有286门,未曾有院校开设了物流金融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程,这极不利于现代物流金融学科体系建设,更不利于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技术复合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

二、结合实践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适应学科最新发展

“物流金融”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其内容涉及知识面宽、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与实际经济结合紧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促进服务的发展,要实现与社会经济的无缝连接,教师需密切关注学科发展,与时俱进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协调基本内容与先进性。

物流金融是由第三方中介——物流企业对货物实施监管,并对货物的真实性、安全性承担责任,贷款安全系数提高,贷款规模扩大,并有稳定的客户。可以看到,物流金融业务依附于物流企业的发展,为更好的开展物流金融及降低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要求物流企业制度完善、管理规范,网络信息传递及时准确,机动灵活、具有广泛的地域性。随着国内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已经开始积极探索物联网在物流领域应用的新模式,智慧物流将成为物流业的发展方向,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营管理水平。目前智慧物流主要有四大应用,其中的三大应用都将推动物流金融的发展,即一是物流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系统;二是智能化的企业物流配送中心;三是智慧企业供应链。

智慧物流下,提升了物流企业的实力,改变物流企业的运作方式,为物流金融提供进一步的集成方法,也带来了物流金融各方合作的改变,势必影响具体的物流金融融资方案。在物流金融课程建设的时候,要充分认识到智慧物流对课程建设的影响,授课内容安排与实践环节要融合智慧物流,在掌握基本理论基础上,更加注重新技术对物流金融业务带来的改变,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课程建设探讨

(一)课程建设任务和目标

本课程从物流金融特点及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入手,引入物联网及智能技术在其中的关键作用介绍,同时详细介绍不同物流金融模式下各方参与者、业务流程,物流金融方案的制定与组织实施,物流金融风险控制以及基于物联网的解决方案,最后针对典型的物流金融案例,让学生探讨在该业务中引入物流金融对案例的流程及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的业务管理能力。本课程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1)深刻理解物流金融在经济领域中的重要作用,熟悉物流金融的基本类型,掌握物流金融的基本概念及参与主体。(2)熟悉物流金融参与主体角色和操作流程,如企业需求与信用分析、质押物评价、监管合同的制订、仓单质押监管服务与组织、业务风险控制及绩效考核。(3)熟悉以物流企业监管为核心的融资过程。(4)了解智慧物流的相关知识,懂得信息技术在物流金融管理中的重要作用。(5)了解物流金融业务的流程及信息化对其业务促进作用与风险降低方案。

2.能力培养目标:(1)掌握智慧物流下的作业流程,具备融资对象评价、监管合同和仓单质押监管服务制订的能力。(2)能制订并组织实施物流金融作业任务。(3)掌握利用智慧物流技术,实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综合管理创新。

(二)基于智慧物流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物流金融课程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管理专业学习物流金融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流金融业务分析与需求分析,质押与监管方案设计,监管项目合同签订,仓单质押监管服务与组织,动产质押监管服务与组织,抵押监管服务与组织,贸易监管服务与组织,物流金融业务综合实训,供应链一体化物流服务运作,物流金融风险控制,物流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

基于智慧物流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物流金融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包括以下方面:

1.现代物流与金融服务概述。包括物流概念,物流金融的概念与产生过程、地位与作用,智慧物流在物流金融中的应用,物流金融智慧化趋向几个部分。教学要求:深刻理解物流金融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掌握物流金融的基本概念、流程及各环节的重点工作,了解智慧物流及其发展对物流金融的促进和提高的重要作用,了解物流金融智慧化的新趋向。

2.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业务架构。包括:RFID与物联网简介、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发展背景、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业务流程架构、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业务管理系统架构。

3.智慧物流下物流金融业务风险降低的技术措施。了解如何利用智慧物流,降低不同环节的风险。掌握通过构建智慧仓储、智慧安全监督、智慧物流,实现“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运输流”为一体的“物流金融”业务与服务,降低物流金融风险。

4.智慧物流下物流金融业务的增值模式。了解如何依托智慧物流,构建智慧仓,掌握通过提供仓储、物流、金融、商贸创新服务,增强与供应链上合作伙伴的联系,提供更多可行的增值服务。

5.智慧物流在物流金融业务的应用案例。教学要求:熟悉中储物流、柏亚仓等物流金融方案及智慧物流金融解决方案。

四、总结

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开展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课程,是培养实用人才,服务社会经济的关键所在。以智慧物流为物流行业发展趋势为契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升了学生利用智慧物流创造物流赢利模式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相信对于专业建设和服务社会是十分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欢妮.“柏亚仓”打造海西智慧物流引领物流金融新蓝海.潮商,2012(2):76-77.

[2]潘意志,程丹丹.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践—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为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8):59-63.

篇12

一、新常态下的物流业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四个主要特征为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中高速指经济增速换挡回落,而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撑的物流业发展也步人新常态,在“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方面也有所体现。中高速:增速换挡回落,维持温和增长;优结构:需求黑冷白热,区域差距缩小;新动力:资本智本融合,依靠创新驱动;多挑战:一是要素成本走高,高层人才缺乏。二是环境保护约束,收费罚款成困扰。物流业进入温和增长阶段,以往长期掩盖在高速增长下的一系列问题逐渐浮现,中国物流业将进人转型升级发展新阶段,需要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式增长进一步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式增长,进而实现智慧物流发展。

二、互联网经济下物流业发展变化

(1)快递数量变化,全国物流包裹数量呈现从2012年的57亿到2013年的92亿,再到2014年的140亿的增长趋势。快递量变化的背后是物流前端商业的变化。

(2)需求方式变化,在普遍接受从B2B到B2C转变的过程中,京东、阿里、苏宁的020 ( Online To Olfline)以及海尔、小米米、中兴的C2B (Custom-ers To Business)发展趋势在捕捉物流需求服务新的价值点。

(3)物流载体变化,在高速路货车的流量同比下降2%-5%时,快递企业的流量增幅达50%-100%,顺丰的飞机达到34架,德邦等零担企业的业务量递增40%左右。物流载体在发展中变化。

(4)商业模式变化,新型的互联网商业带动的是个性化的定制消费,传统的手机模式到C2B小米模式,传统的家电模式到海尔的互联网转型的DIY模式,传统的底特律汽车模式到硅谷的特斯拉生产汽车模式。互联网化的物流是客户端驱动为核心,个性化定制消费体验,强调小批量、多批次、高频率的物流服务需求,以信息替代库存是物流服务模式的变革。

三、新常态下“互联网+”物流业发展创新思维

新常态下,需要用互联网思维变革物流,平台思维、众筹思维、流量思维、跨界整合的思维将为物流行业带来新的商业价值。

(1)平台思维。2014年,互联网引发中国物流各大平台陆续孵化出炉,物流园区平台、公路港平台、零担物流专线平台、运力资源平台、融资租赁平台、物流打车模式平台,平台化的商业业态尚未成型,物流平台企业的商业模式在2016年进入升级创新期。物流平台经济是以生态为基础的新型商业模式,是商业模式的融合,也是战略思路的协同,具有长远的战略价值,需要进行商业模式裂变,获得更多的价值空间。

(2)大数据思维。互联网+物流背景下,数据挖掘逐渐被大家所认知。对于正在向互联网转型的传统物流企业来说,从“销量思维”向“流量思维”再向“大数据思维”转变至关重要。上有云端大数据,下有五花八门APP(应用终端)。运用好大数据,实现精准营销。网购平台比如天猫、京东可通过平台数以万计顾客的收货地址及浏览记录数据累计,获得区域货物需求等趋势分析。物流园区通过平台建设可以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提升服务质量,为政府、园区、客户等提供决策数据支持,通过数据的积累发觉更多的数据运用价值。

(3)跨界思维。物流企业纷纷打出“跨界”经营战略,宝供的“四轮驱动、两翼腾飞”战略,到2020年物流交易额达到1 000亿元,其中就涉及到进军商流,即构建大宗原材料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与产成品分销平台。怡亚通提出打造“两天两地一平台”。顺丰提出城市社区开“嘿客”的设想,用新的020模式进军零售电商。物流企业跨界发展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分步进行。

四、新常态下“互联网+”物流业转型发展路径

篇13

6.4-6.6

2013年中国国际智能卡、RFID与物联网展览会

作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规模最大、参展企业最多的国际智能卡、RFID与物联网的行业盛会,2013年的博览会内容将涵盖物联网产业链的众多方面。博览会期间将举办由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中国贸促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主办的“2013年中国国际智能卡、RFID与物联网展览会”、“第十一届中国(北京)RFID与物联网国际峰会”以及十多个专业论坛。预计博览会将吸引来自中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数百家相关企业参展,对推动以物联网为核心的新兴科技产业与应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6.9-6.12

2013广州国际建筑电气技术展览会

配合中国智能建筑市场高速增长及承接上届的成功,第十届广州国际建筑电气技术展览会将于2013年6月9-12日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隆重举行。

该展会已被公认为亚洲建筑电工电气和楼宇自动化及智能家居市场的主要平台,今年展会将继续与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和广州国际光电建筑展览会同期举行。

本届展会将继续举办多项研讨会及论坛活动,探讨中国智能建筑及家居自动化市场发展趋势、智能建筑应用及最新技术发展、智能建筑控制系统标准、物联网技术及智能家居发展、建筑电气设计及其设计应用等多个热门领域。

6.17-6.19

2013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创新技术展览会

本届展会将在201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举办,将全面展示我国乃至全球食品安全技术创新和发展成果,进一步提高企业的食品安全控制意识和自检自控能力。

展会将对食品安全控制技术、食品安全可追溯检测技术、食品安全可追溯设备、食品安全应用可追溯技术的最新成果以及国内知名食品企业在食品安全方面成就等进行展示。

6.18-6.20

2013第八届中国国际RFID、物联网技术与云计算展览会

由广东省现代信息服务行业协会、国际自动识别制造商协会、中国RFID产业联盟、香港EPC/RFID供应链创科中心、香港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广东防伪行业协会、中国传感器协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广东省自动化学会、广东连锁经营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广州)国际RFID、物联网暨云计算展览会将于6月在广州举办。

展会面积预计超过约1万平方米,将吸引来自国内及港、澳、台地区、及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芬兰、德国、意大利、韩国、瑞典、阿联酋、美国等行业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机构和企业参展。

6.18-6.20

2013第十三届中国(广州)国际自动识别展览会

2013第十三届中国(广州)国际自动识别展览会充分考虑到物联网行业当前需求和行业发展特征,以RFID(无线射频识别)、传感网、自动识别技术和应用为主体展示内容,包含产业链上下游产品、技术、设备及各领域的成功案例展示,充分体现了自动识别、RFID、无线传感等技术、应用、商务以及整个行业的特色和当前需求。

同期还将举办2013中国(广州)国际RFID与物联网技术应用展会、2013中国(广州)国际零售业展览会、2013世界物联网产业技术发展暨投资峰会论坛等精彩活动。

6.18-6.21

2013海峡智慧城市与物联网产业博览会

第十一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2013第二届海峡物联网产业博览会暨海峡电子信息产业博览会”将于2013年6月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展会以现场展示新技术新产品和高峰论坛及项目对接为主,将邀请相关部门领导、行业专家、企业精英围绕以上主题现场探讨,让物联网企业对自身企业的发展有清晰的定位与认识,让行业主管部门对于如何引导和促进物联网企业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