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新媒体传播推广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篇2
电视媒体品牌受众特点。受众是电视媒体品牌的消费者,也是电视媒体品牌价值的体现者。电视媒体品牌首先应该是受众心目中的品牌,受众的收视选择、人数多少、成分结构、认知评价以及精神依赖等。构成了媒体品牌的价值。因此,电视媒体品牌传播推广的第一市场应该是受众市场。电视媒体品牌的受众通常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群体性。电视媒体面对的受众(消费者)是由许多具有共同经验的“个人”组成的群体,人数众多,层次复杂,受众群体需要细分。
第二,分散性。电视媒体作为大众传播,其受众在空间上非常分散,电视品牌信息传播通常要采取“广泛撒网”的策略,尽量扩大信息传达的范围,由此提高分散的受众获取信息的可能性。
第三,信息接收行为被动与主动的结合性。在电视品牌的传播过程中,受众无法决定信息内容,只能被动地接收,但受众却能够主动地对品牌信息进行选择性接收。受众行为具有被动与主动结合的特点。
第四,对媒体品牌的主观认知性。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人是凭借片段的信息来辨认物体和认识事物,这就是所谓主观认知。媒体品牌作为媒体产品的标志,它可以用来表征和创造同类媒体产品之间的差异,消费者正是凭借着对媒体品牌产生的感觉和体验,帮助其选择或识别媒体产品。
受众层面上的品牌传播推广工具。品牌传播推广工具就是对品牌信息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的选择。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品牌推广实质上是品牌机构运用多种传播方式,通过一定的媒介和渠道,向品牌利益相关者传播有关品牌信息的过程。电视受众面广量大的特点决定了电视媒体品牌推广需要充分利用大众传播渠道和多种传播工具来进行。其中比较常见的传播工具有以下几种:
广告推广。广告是最主流的品牌传播推广工具,对品牌的推广作用最为直接明显。“广告宣传可以迅速提高电视媒介品牌的知名度,激发受众的兴趣和收视欲望,加深受众的电视媒介品牌印象,培养受众对电视媒介品牌的忠诚度。”0电视媒体自身就是一个广告信息的最佳传播平台,这为自身品牌的广告传播提供了先天的有利条件。
活动推广。电视媒体或栏目组织大型群众性活动、公益性活动和节庆活动,是迅速聚拢人气、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提高品牌知名度和扩大影响力的极佳手段。
新闻推广。即电视媒体或栏目品牌设置一些有关自身品牌的新闻议题,利用各种媒体的新闻报道使之成为社会的热点或焦点话题。“电视台要善于利用其他媒体(如报纸等)也感兴趣的事情”,吸引其他媒体的新闻关注和报道,从而巧妙地扩大品牌信息的传播覆盖面。实践证明,新闻推广是一种见效快、容易形成短期轰动效应的品牌推广手段。
网络推广。网络媒体具有覆盖面广、参与性强等优势特点,可以弥补电视自身互动性不强的弱点,增强受众对媒体品牌的亲近感。
受众层面的品牌传播推广原则。美国传播学创始人施拉姆通过对电视观众收看节目的选择行为调查,曾设计过一个数学公式: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意思是说,如果某种信息内容满足受众需要的程度(报偿的保证)高,而受众得到此信息的费力程度又低,那么受众选择接受信息的概率就越大,反之就越小。电视媒体品牌在受众层面传播推广就是为了提高受众选择的或然率,因此,如何提高“报偿的保证”和降低“费力的程度”是品牌传播推广时的两个基点,相对应的,“有效沟通”与“整合营销传播”是电视媒体品牌在受众层面推广传播时要遵守的基本原则。
有效沟通传播原则。品牌传播推广不是一味地自我宣传,而是和受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对于电视媒体品牌传播推广而言,“有效沟通”体现在推广宣传的内容与受众信息需要的契合程度上。传播推广内容和主题的设计只有以受众为中心,才能赢得受众的青睐。受众关注并选择品牌是与品牌给予他们的“报偿的保证”成正比的,品牌传播推广应该以突出“报偿的保证”作为中心内容。
电视媒体品牌的“报偿的保证”包括以下三个“点”:一是能够满足受众需求的“需求点”。受众对信息的需求点多种多样,品牌要满足受众的何种需求,是电视媒体在定位时要解决的问题。二是能够吸引受众的“利益点”。利益点是电视媒体品牌给予受众的承诺,是维系受众对品牌信任并保持长期关系的接触点。三是能够引起受众兴趣的“兴趣点”。即能够吸引受众注意的元素。在电视频道和节目过剩的“观众选择时代”,抓住受众眼球是品牌成功的基点。
整合营销传播原则。整合营销传播是降低受众“费力的程度”的品牌推广法则。整合营销传播(IMC)的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美国营销大师唐・舒尔茨提出的,强调与顾客进行多方面的接触,并通过多层接触点向消费者传播一致的、正向的、清晰的企业形象信息,从而使传播效果最大化。对于电视媒体品牌传播推广来说,整合营销传播原则包括以下几层内容:一是广布“接触点”。把品牌信息推到目标受众最容易看到的地方,以降低目标受众获取信息的“费力程度”。二是综合运用多种推广工具和传播渠道,相互补充。以最大限度地照顾到潜在受众、边缘受众的品牌感知。三是坚持长期推广原则,通过反复传播,不断提醒、加深受众的品牌记忆。四是信息要单纯统一。如果在品牌推广时传播的信息过于复杂或者前后不一致,就会造成受众的认知困惑。品牌信息的单纯统一能够清晰地将品牌定位传递给受众,从而降低受众理解信息的“费力程度”。
品牌信息在受众层面推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信息资讯过剩和传播干扰纷杂的情况下,整合营销传播是提高品牌推广效果的必然选择。而目前国内电视媒体在使用品牌传播推广工具时,要么手段单一,要么“多种声音”,甚至在新闻“炒作”时还常常出现负面信息。缺乏整合营销传播理念的推广非但不能有效地积累
品牌资产,反而会削弱品牌的价值。
电视媒体在广告商层面的品牌推广
电视媒体品牌在广告商层面上的推广,目的是为了争取广告客户资源,变现品牌价值,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由于广告商作为电视媒体品牌的“利益相关者”具有特殊的利益需求。故基于广告商的品牌推广需要特殊的方式和原则。
电视媒体广告商的特点。广告商是媒体品牌实现经济价值最直接的层面,也是媒体竞争的主要目标。当电视媒体品牌拥有一定的受众资源之后。面向广告商的品牌推广就成了媒体经营的重心。我们这里所说的“广告商”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其包含广告主和广告商两个层次。
广告主是指为推销商品或者提供服务,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广告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广告主付费在电视媒体上投放广告有以下两个主要特点:第一,功利性。广告主在电视媒体上投放广告是一种讲求“投入回报”的商业经营行为,其把电视媒体作为企业营销平台来使用,最终目的是销售商品或服务,从中获取利润。广告主心目中的电视媒体品牌是能够为其带来销售成效的品牌,品牌价值体现在能否满足其市场利益上。第二,理智性。广告主对电视媒体品牌的认同和购买是理性地建立在媒体品牌对自己的目标消费者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之上的。广告主一般不会感情用事,而是在全面了解分析媒体品牌翔实资料的基础上,科学地作出广告投放决策。
广告商作为专业为客户提供广告服务的独立组织,其与媒体品牌的关系也有两个特点:第一,中介性。广告商在为广告主提供广告策划等服务时,往往提出一些媒体投放策略和建议,能够对广告主的媒体选择产生影响,同时它还能在广告主与媒体之间发挥协调作用。第二,专业性。广告商是用专业的眼光来看待媒体品牌的,他们大都是品牌运作的行家里手,对媒介品牌的认识往往比较全面深刻。因此,基于广告商的电视媒体品牌推广需要有特殊的形式和理念。
电视媒体在广告商层面运用的品牌推广工具。在品牌理论中。品牌推广工具分为广告、销售促进、公共关系、人员推销、直接营销五大类若干种方式。而电视媒体品牌在广告商层面传播推广时,作为推广对象的广告商群体相对是明确具体的,电视媒体能够较容易地了解他们的信息并与之取得联系,因此,一些带有人际传播或组织传播性质的品牌推广工具效果明显。一般来说,在广告商层面上使用较为广泛的传播推广工具有以下几种:
会议推广。电视媒体利用专门召开广告征订会或广告招标会的形式,针对企业主和广告商集中推介媒体或栏目的品牌。
联谊推广。有计划地组织与广告客户的联系活动,以沟通会、研讨会、答谢宴会、走访活动等人际公关形式与企业、广告公司进行直接有效的沟通。
庆典推广。专门针对广告客户举办相关的庆典活动,以优秀企业评选、优秀广告公司评选、举办颁奖典礼等形式,加强与广告客户的互动、沟通、协作。
峰会推广。针对广告客户行业特点举办相关的行业峰会、行业论坛、行业展会等活动,在企业、广告公司中进行品牌的深度沟通、推广。
另外,现在国内许多电视媒体还创造了许多新的品牌推广工具,如与企业联合活动营销、网络营销等品牌推广形式。
电视媒体在广告商层面的品牌推广原则。“能劝服观众看或听的策略不一定能劝服广告主购买”,电视媒体品牌在广告商层面的推广应遵循一些特殊原则:
专业化服务原则。基于广告商的品牌推广面对的是那些拥有专门知识的商业决策者,虽然这一小部分人作为普通电视观众同样也受基于受众的电视品牌的影响,然而以观众为中心的品牌推广策略不足以构建并保持基于广告商的品牌认知,电视媒体和广告商的商业关系决定了媒体品牌必须在客户专业化服务方面树立良好的声誉,在品牌推广时应该以引发和满足广告商的个性化需求为圭臬。
经常性沟通原则。经常性地与广告商主动沟通,一方面可以不断加深双方的感情,为媒体品牌注入人性化因素;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广告商对媒体品牌的深层认知,使媒体品牌直接而准确地植入目标客户的头脑。在目前媒体品牌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的竞争背景下,更需要电视媒体品牌与广告商经常性沟通。
合作共赢原则。媒体品牌与企业品牌互为战略资源,企业品牌需要借助媒体品牌发展壮大,媒体品牌也需要优秀企业品牌的支持。因而,基于广告商层面的媒体品牌推广应本着合作共赢的理念来进行策划设计。媒体品牌在推广时不能仅仅简单地把自己作为广告和营销的平台,还应该把自己定位为企业品牌的“孵化器”,努力为企业品牌培育市场成长空间。在合作共赢理念指导下的电视媒体品牌推广,能够有效赢得广告商的心智认同,提高广告商对媒体品牌的忠诚度。
篇3
以传播目标定义媒体平台的价值
对不同媒体的传播价值进行评估,最简单的标准就是受众的接触率,在电视是收视率,在广播是收听率,在报纸是发行量与阅读率,在网络是点击率。如果以这样的单一标准去给媒体评分,结果似乎是不言自明:中央级的媒体大于省级媒体,省级媒体大于市县级媒体,几大门户网站远高于其他的专业网站。然而,如果一家企业在做年度传播推广计划的时候,眼睛就盯着这些所谓的传播价值最大的媒体,便会发现,即便“不差钱”,也并不总能够称心如意地获得自己传播计划期待的时段和版面的,每年的央视黄金时段招标会上所表现出的惨烈竞争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真正高明的企业品牌管理者应该明白,媒体作为传播平台的价值具有相对性,就如同需要衬衫的消费者,再昂贵的棉背心都没有价值一样,对于期待在特定地区特定消费人群中进行产品或者品牌传播的企业来说,具有全国广泛覆盖面的中央电视台就显得奢侈且不合意了。因此,在企业品牌管理与营销公关部门的媒体生态图谱上,应该对于不同类型的媒体和同类型媒体中的不同媒体在目标受众的接触率和影响力方面有清晰的认知,对于战役性的营销推广或品牌宣传活动,应该根据传播推广的目标建构不同的媒体组合。举例言之,一家企业为了给新推出的功能性保健品做市场推广,拟出了一个推广策划书,重点是在当地电视台的黄金时段进行广告投放,同时辅之以广播电台的专题互动节目、报纸的专栏文章。单就这个框架而言似乎没什么问题,但是,电视台的选择只是第一步,还要考虑选择哪个频道、什么节目的前后,与之同时播出的还有哪些品类和品牌的广告;广播电台和报纸的广告投放也要面对同样的问题。要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当然可以选择值得信赖的广告公司,让他们制定广告投放的计划,但是,如果企业管理者心目中没有清晰的本地媒体生态图谱,如何判断广告公司提供的方案是最佳且合意的呢?因为,对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传播方向而言,任何外部的咨询策划机构都不可能取代企业的决策者。
说到这里,媒体生态图谱对于企业媒体资源战略管理的价值便有了基本的落脚点,这个图谱实际是企业品牌传播与营销管理者心目中的一个媒体价值坐标,根据企业不同的传播需求,可以给不同类型的媒体以不同的赋值,从而寻找企业品牌传播效果最大化的函数值。
在媒体生态系统中选择不同传播形态的组合
不同类型的传播媒体所擅长传播的信息类型是有差别的,麦克卢汉所给的定义是“媒介即讯息”,也就是说,不同的媒体形态决定了传播信息的维度和深度。比如,报刊类媒体更适宜对信息的深度解读,相应地就决定了它的受众群有一定的教育背景要求;广播适合做即时讯息的快速传递,口语化的传播对于受众的文化背景要求比较低,但是由于其瞬间即逝的特点决定了它对信息进行深度解读的能力偏弱;电视媒体作为一种音视频信号俱备、现阶段影响面最大的媒体形态,可以声情并茂,可以无远弗届,但是因为它是时序性的媒体,对于信息的深度解读依然是其弱项。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现在的网络媒体,尤其是Web2.0时代的网络媒体,富媒体形态加上即时互动的特点让它在很多方面超越了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产生强大的影响力。但是,因为网络媒体所具有的信息过载问题,信息的大量涌入与瞬间淹没使得受众从网络媒体上接受的信息往往在浅层记忆中保留并快速遗忘,如果没有持续性强化,其传播效果的持久性是值得怀疑的。
不同媒体所呈现出的形态特征要求企业的品牌营销与推广人员,在确定了企业品牌和形象的推广目标之后,将完整的大目标根据不同媒体类型的特点在不同维度上进行分解,充分利用不同媒体所擅长的领域实现品牌传播的整合效果。这方面,几家国际化妆品品牌做得颇为到位,它们在全国性的电视媒体上渲染品牌中对生活品位和美好情感的诉求,以情动人;而在时尚类的报刊上突出对于生活品质和人生境界的追求;在移动和网络新媒体中则通过与消费者的互动实现消费者情感忠诚度的提升……事实上,很多时候,对于企业的品牌推广人员而言,并不是要每一次营销或传播活动都将不同类型的媒体用全,而是要根据传播推广活动中的核心价值诉求选择媒体类型,实现传播效果。
当然,现今的媒体生态环境中,传统媒体的变化速度不是很快,但是在网络类媒体的裹挟下,整个媒体环境正发生着快速的变化,一些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正在退化,一些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正在向新的领域拓展,一些新媒体形态正在形成,另一些新媒体形态却已经成为明日黄花。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媒体生态环境下,企业品牌传播与推广部门手中掌握的媒体生态图谱必须保持与媒体现实同步。最现实的例子就是社会化媒体的影响力日增,这个时候,在企业的传播战略规划和具体的策略应对中,是否应该给这类媒体以一席之地,考验着企业营销与推广部门的眼光和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当然,更进一步深入探讨会发现,企业为品牌推广而策划的大型公关类活动,也应该根据核心价值诉求点的差异而重点选择不同的媒体,如果以社会责任为价值诉求点,报纸类平面媒体更适合;如果以社会道德风尚的促进者身份出现,那么,广播电视类电子媒体更合适;如果以引领时尚潮流为传播重点,那么,新媒体互动平台显然更为合适。
根据媒体生态特点决定品牌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刺激强度
对于很多企业而言,品牌推广过程中究竟以怎样的信息推广密度和广度才能够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这是一个让人心生纠结的问题。实际上,大多数企业的品牌营销与推广人员首先考虑的是预算约束,也就是说,能够有多少钱用于传播推广,在此基础上选择不同的媒体组合。就常识而言,这样的做法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以传播效果最大化为目标的品牌传播者,还需要进一步考虑以怎样的信息刺激强度最有利于目标消费者对于企业品牌的认知与偏好程度的加深。而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对不同媒介形态的影响力必须有精细的评估。
当然,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不同媒介形态的受众影响力,不可能也不必要。但是,企业的品牌传播人员心目中必须有一个清晰的坐标系,不同媒体在这个坐标系中的位置应该是清晰的,它是整个媒体生态图谱中的一个指标,这些指标,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专业研究机构的实验和研究结果,在没有业界定论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参考值为我所用。这方面,不仅需要对于媒体生态的准确认知,更需要在不同媒体形态之间进行多层次嫁接的智慧和见识。
如果说,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对于不同媒体的组合运用具有某种常规性,那么,新媒体环境下,每一次不同媒体形态的整合应用都具有挑战性。当门户网站兴起的时候,人们对它的广告传播效果还将信将疑;到了搜索引擎的时候,人们已经开始趋之若鹜;到了社会化媒体热潮到来的时候,许多企业和机构着急的是,在这样的大潮中我会被抛弃吗?
篇4
一、电商语境下“超级符号”式品牌整合传播理论概述
企业品牌应顺应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和信息传播规律,找到适合企业品牌信息、品牌价值传播的整合推广策略。笔者正是基于电商语境下以及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提出“超级符号”式品牌整合传播理论,这对企业品牌在新媒体常态下的品牌推广有一定的借鉴实用价值。
(一)品牌与符号关系
符号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人不再单纯生活在一个物理宇宙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中。”生活离不开符号,符号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消费文化,衣食住行用都在接触符号、消费符号的方式。
一般来说,符号,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具有意义的载体,是精神的存在,另一方面可以归纳为真实存在。它通常表现为图形、文字或者声音,思想著作或者是一个国家地名。既有感觉材料又有精神意义,二者是统一不可分的。
“品牌是给企业带来溢价、创造经济价值的无形的资产,是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符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与竞争者形成的差异化,价值的创造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的印象。”符号是已存在的人类记忆的先验性记忆。在一定意义上说,符号代表品牌,品牌就是符号。
(二)符号的先验性认知与效用对于品牌的意义
符号是性质,是具有意义的,在人类文化形成进程中被规定或者约定俗成。由此可以了解到,规定或者约定俗成的是人类一种共识,而这种共识就是符号的先验性认知。
符号通常表现为是信息的外在存在形式或意义,以及物质的载体,是信息形成传播最基本的要素。符号在传播中最主要有指代功能和交流功能。指代功能意味着符号可以起到识别功能和行动指示的效应,交流功能说明符号是信息的载体,同时也表明人的传播交流是离不开符号的。因此,无论新媒体怎么变化,符号一定会存在媒介里,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的载体。
品牌符号资源具有普遍性和高度稀缺性。视觉形象、听觉符号、嗅觉符号、味觉符号和触觉符号遍布世界的每个角落,每人每天都会跟符号产生联系。因此,符号是普遍存在的。由于人类的记忆目前开发的局限性,因此具有高频度的符号资源又是高度稀缺的。比如国家、地名、仪式、游戏、文学、艺术、神话等都属于高度稀缺的符号资源。
(三)“超级符号”式
符号是人人熟悉和易于传播的信息载体,它具有识别、行动指示、承载信息功能。那么超级符号则意味着它的识别、行动指示、信息承载量是超级的、巨大的。
顾名思义,“超级符号”式应该是符号式的升级版,如同人类与超人对比的概念,人类是普通定义的个体,超人就是升华过的人类,是智慧能量的升级。本文所谓的“超级符号”式就是说符号式的升级版,是更加主观、凝聚、强势的“符号”式品牌推广方式。
研究品牌和符号关系的华与华认为,超级符号是“人人都看得懂的符号,并且人人都按照它的指引行事的符号,人们甚至都不会去思考它为什么存在,只要一看见这符号,就会听它的话”。
品牌整合推广是指把企业能和消费者产生联系的所有品牌接触点作为品牌信息传播途径,以促使消费者发生购买行为为目标,运用一切推广手段实现品牌信息的有效传达。
“超级符号”式品牌整合推广的优化升级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基于电商语境下的立体化传播策略;二基于传播媒介变化基础之上的;三基于大数据趋势的;四是超越时空概念的;五是建立在品牌符号传播势能之上的。
二、电商语境下,“超级符号”式品牌整合传播过程分析研究
“超级符号”式整合品牌推广的首要价值是寻找一种可以更有效的、真正能降低品牌营销推广成本的传播策略。要制定一个“超级符号”式整合品牌策划,第一步是回归到品牌建设的原点,同时用战略的方式让品牌和目标消费者形成契约关系。
以下是实施整合品牌推广的十个步骤。
第一步:回归品牌本质,寻找品牌定位。所谓定位,是指通过定位让企业产品或者服务占据消费者在某类产品或者服务心智第一品类的策略行为。当消费者需要发生购买行为时,消费者第一时间就会想到该品牌。
第二步:整合品牌推广的构成要素。品牌竞争中,品牌形象力占很大比重,而构成品牌力的要素品牌名称、品牌概念、品牌故事、品牌个性、品牌形象等需要品牌管理者系统整合优化。“超级符号”式品牌推广就是基于这些因素开展的统一的系统品牌整合创新。
第三步:明确品牌信息的目标受众和接收受众。首先要认知确定目标受众。在品牌推广过程中,要对受众进行分类,分为品牌的核心受众和一般受众。如果企业成功地把握了核心受众,由此带来的品牌影响力也会让其他受众成为品牌的拥护者。
第四步:运用“超级符号”式打造具有推广势能的品牌符号传播元。打造品牌符号传播元是品牌推广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俗地说,就是通过目标受众五感的信息接触,即围绕视觉符号、听觉符号、触觉符号、味觉符号和嗅觉符号的品牌命名、品牌标志、品牌口号、品牌色、品牌包装以及符合媒介发展的能引爆品牌传播要素。
从命名来说,“超级符号”式品牌命名方式是创造类似苹果、阿里巴巴、小米、真功夫等具有人类共同先验记忆的符号名称。而这些企业的命名做法也正是笔者所提倡的,正如人们都知道亚当和夏娃受苹果引诱走出伊甸园;牛顿受苹果落下启发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关于如何机智获得财富的故事;营养还是“蒸”的好等。因此,要想降低品牌营销推广成本,具有符号势能的名称是它的最基本因素。
从品牌形象来说,品牌形象主要以品牌标志、口号、品牌色等为主。“超级符号”式品牌形象整合设计的核心在于符号的再创新。如果我们要做一个关于苹果品牌的标志,那么就应该依然使用苹果的要素。创新应该是行业属性的质感改变以及记忆强化的方式。比如,一个被咬过的苹果就是很好的符号再创新;Tiffiany蓝是一种选择,蓝瓶的钙和天之蓝是另一种选择。除了个别颜色被符号化,颜色的符号意义化仍存在很大的符号优势选择空间。
从能引爆品牌传播要素来说,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说“看看周围的世界吧,它看上去似乎雷打不动、无法改变,但只要你找准位置,轻轻一触,它就可能倾斜。”在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看来,无论是暇步士的时尚潮,还是流行病的传播都是附着力因素法则、个别人物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共同影响的结果。“超级符号”式的品牌推广方式就是不断寻找引爆品牌传播的品牌整合推广方式。
第五步:改变认知来升级超级符号传播元。一旦消费者和品牌形成精神的契约关系,消费者会非常敏感地对待品牌独特承诺,形成新的感知。这个过程的反应是所谓的品牌“感知障碍”,因此需要优化升级品牌的传播元,让消费者与品牌更加紧密联系。
第六步:通过调整品牌信息推广深度影响消费者对品牌认知。要想让品牌真正被消费者感知需要长期重复的努力。要想让消费者不知不觉接受品牌的信息,传播者必须通过精心准备的信息消除接收障碍,改变消费者的心理预期。
第七步:理解把握媒体不断变化的方向以及趋势。一旦获得符号传播元,就需要使用合适的传播媒体。媒体是一直在发生变化的,传播的渠道也会不断被拓宽,要想获得更加有效的品牌传播推广,就需要理解并把握媒体不断变化的方向以及趋势。要想强化消费的品牌认知和品牌粘性,需要让受众高频率的接收到品牌传递的积极的品牌信息。
第八步:最佳媒介组合的分析与选择。最佳媒介组合的选择要基于目标受众所处的信息接收频率考虑。诀窍是通过对目标受众进行调研筛选,同时整合优化品牌推广信息。创造性的媒介计划、合理使用媒介载体是有效将品牌推广信息传达给目标受众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在前期的传播推广计划中。然后通过评估示范性结果的优劣势,作为后来的品牌推广的媒介组合参考。
第九步:效果评估检测。品牌整合推广效果测定是“超级符号”式品牌整合推广策略的最终环节,只有对最终推广效果的评测和检验,才能检验“超级符号”式的品牌整合传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在检验评测过程中,及时纠正不利于传播的策略偏差,并做出相应的调整计划。
第十步:通过分析评估结果,重复整个过程。品牌整合推广是一个有机生长的传播过程,只有不间断地输出品牌信息,品牌才能成长,并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依赖。对于第一次推广效果进行评估之后,回到品牌整合推广计划的先前阶段,考虑如何能进一步提升品牌推广效率的可能性。
三、“超级符号”式品牌整合推广效果评价
品牌整合传播效果测定是“超级符号”式品牌传播策略的最终环节,只有对最终传播效果的评测和检验,才能提升超级符号式的品牌整合传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在检验评测过程中,及时纠正不利于传播的策略偏差,调整计划。
因此,“超级符号”式品牌整合传播效果评价的内涵建立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传播效果的评价是对“超级符号”式的品牌整合传播策略的客观要求;二是传播效果的评价有利于企业检验和及时调整传播策略;三是整合传播效果的评价是为了更好的降低营销成本。
在“超级符号”式品牌整合传播效果的评价中,企业必须明白品牌构建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应该是一个科学的、有规律的传播策略、提升品牌价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相互综合影响,如不同行业、不同时间、不同的执行团队等以及市场和传播媒介技术变化之类的因素,是一种结点式的影响体系。因此,传播效果会和预期的效果应该是有异同的,传播效果的评定也只能是相对的。
“超级符号”式品牌整合传播的评价原则有:系统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另外,对品牌的形象进行评估衡量主要有两大评价体系,一是美国《财富》杂志最受赞赏的企业评价指标;二是声誉份额系数调查方式。
四、电商语境下,“超级符号”式品牌整合传播核心价值阐述
对于“超级符号”式的品牌整合推广的核心价值,应从品牌建设和品牌推广的本质入手,“超级符号”式品牌整合推广价值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认识:一是“超级符号”式品牌整合推广是回归品牌建设本质策略;二是“超级符号”式品牌整合传播是基于降低营销推广成本目的;三是“超级符号”式品牌整合传播是互联网大数据新常态的传播策略创新;四是“超级符号”式品牌整合传播策略是跨文化视野中的跨学科研究;五是“超级符号”式的品牌整合传播是品牌基因构成的检验修正过程。
结语
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电子商务兴起,新媒体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企业的品牌传播方式。新技术促成了媒介生产、内容、传播形式以及信息接收对象的变化。因此,企业品牌要想在新媒体趋势下进行有效的品牌传播效果,应顺应新媒介的发展趋势和信息传播规律,找到适合企业品牌信息、品牌价值传播的整合推广策略。
参考文献:
[1]恩斯特・卡西尔.人论 [M].甘阳,译.上海: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299.
[2] http:///wiki/品牌.
[3]华杉,华楠.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M].天津:天津出版社. 2014:1.
篇5
中图分类号: F29 文献标识码: A
一、 城市文化背景
赣州位于江西南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宋城”美誉之称,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绿化城、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也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
赣州的城市文化形象累积了红色文化、古城保护、宜居环保等多方面因素的历史沉淀,因此在国内有较好的城市美誉度,赣州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一直是侧重于打造红色古都的文化定位形象,但打造赣州的品牌形象名片,完善赣州的城市文化建设,除了在历史方面的元素,还有在土地资源、文化积淀、人文、自然等方面都有独特魅力。现今,城市的竞争力日趋向城市文化竞争发展,城市文化是城市品牌的核心,塑造城市文化品牌是城市发展、经济发展,内涵发展的重要进程。
二、 新媒体文化
2013年以来,中国新媒体发展进一步呈现移动化、融合化和社会化加速的态势。新媒体的受众也正处于转型期,基本民众由被动传播者转变为信息制造者角色,更为各阶层的媒介话语权开放了平台,而群体间交流对话的扩大,增加了文化、观念、思想的渗透,形成了新的传媒生态链,也为各阶层自身需求与利益提供便利,我们身处的时代,微传播亦已成为社会发展新动力,从城市建设来看,利用营销平台,扩大城市影响力,进一步推广赣州文化城市的建设,推广赣州的城市形象,需要跟进新媒体的发展模式,借助新媒体文化下营销推广手段重新塑造赣州新的城市文化形象。
三、 赣州城市文化推广研究
3.1品牌形象的整体整合
对一个已有城市化定位的历史名城来说,如果没有对城市的品牌核心重点整合,无疑散沙一盘,城市文化不仅包括城市化的历史文化,精神风貌还应该有市民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准则、消费心理、饮食习惯等,将利于城市品牌塑造的核心集聚,摒除次要元素,放大、扩大甚至夸张城市的文化形象,才能致力打造成具有独特韵味的魅力之城。
历史将每个城市都塑造成独有的模样,通过的文化累积和历史沉淀,昔日赣州有着“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红色古都”“世界橙乡”“世界邬都”等各种美名,这些美名把赣州文化内涵打造成一张张多彩的城市名片,却缺少一块鲜明的招牌;赣州的苏区革命文化,以近代历史著名根据地的映像最为全国孰知,笔者也曾经从红色旅游方面进行过赣州旅游城市品牌形象进行过重新定位的包装,既然红色资源为最具影响力的名片也是城市主要个性元素,把适用于“红赣州”的旅游文化城市推广品牌形象建设成主要以“红”品牌标识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无疑是可行且合适的,以“红”为品牌重点,包装延伸成 “红橙乡.赣州” “红钨都.赣州” “红宋城.赣州”等系列形象,重新整合化成崭新的城市样貌且把各类赣州城市映像联系应用,并且着力打造,使其有重点可推,但具独特韵味,更区别于其他同类别城市的品牌形象,这种差异化的城市面孔可更好地开发文化产品,是推广城市文化的必要整合。
3.2通过微传播的形象文化建设
基于微传播的主流传播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建设赣州的文化品牌项目,可以利用网络视频制作关于赣州城市映像的网络视频内容,传播内容可以随着形势改变,将内容定位轻松幽默去赢取广大阶层的关注和喜爱,让“红赣州”品牌文化传播的新格局和舆论造势,扩大赣州城市影响力,通过自媒体和个人的互动传播,传递城市的正能量,带动城市的自有活力。
3.3 构建新型媒体的咨询传播平台
由于传统媒体的格局改变,一座的城市文化发展壮大,除更新技术平台的建设,必将资讯进行再传播;拓展传播的方式和传播空间,整合传统媒体资讯内容,才能引导新的城市内涵内容的广泛舆论性,传统城市的格局需借助于新的传播平台扩大城市的影响力。现今的平台发展大都建立在以微信矩阵为领先的生态链系统,而忽略了自主的平台的搭建,赣州文化品牌建设可以以自主平台为微信的后台集群,再集中分析本地居民特点等各项数据,为个人用户的行为习惯建立适合用户的内容制定,以用户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构建分享转发、推广内容、参与互动的平台才能真正实现互动式传播的优势。以“红赣州”品牌建立官方微信平台,再建立各个子微信账号,最后搭建微信矩阵,以布点、连线、成面、引爆、监测等策略方式来优化整个项目品牌达到推广赣州城市文化的影响作用。
3.4 加强新媒体下的城市社会化属性
全球许多城市已经将微政务营销和民众交流、信息互动视为政务创新的新路径,不断拓展新功能,研发新的城市化推广领域;以“红赣州”为文化品牌形象,紧密联系微政务平台,将触角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延伸也可作为赣州在政务变革上的营销手段,借鉴社会治理的媒体新模式,采用微政务形式加强城市的文化治理,进而推广城市的知名度,引发社会各界对城市文化和建设的关注,同样可以引发各行业、产业对赣州城市的文化认知升级和城市社会化协同、聚合等能力。群智下的微交往、微文化也会激发民众及各地互动受众对赣州城市文化的熟知和认同,进而推动社会结构变革和文化发展。
3.5新媒体传播下的活动展开
21世纪以来,电子商务的时代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迈入了网络营销的行列;而数字时代,网络化的媒体营销传播也能将城市文化推广活动有效结合本地新媒体传播和流动空间新媒体传播进行推广活动,举办一系列的线上线下文化传播活动或者城市品牌营销活动,以“红赣州”的品牌文化主题,建立活动项目噱头,吸引不同阶层人士参与城市文化的建设、城市文明的传播;丰富多样的线上线下活动结合必将打造独特的城市文化文本,吸引外商投资、吸引游人观光,为赣州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塑造独特的文化样本、提升城市文化传播力和文化影响力。
随着数字化的到来,每个城市都在积极探索城市化发展,城市文化形象建设,城市品牌打造等新兴城市改造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新媒体出现及更新媒体传播方式有了其无可比拟的优势,更新了新时代的沟通交流方式,一种新型的城市文化建设方式有别于以往的被动传播形式,传统的口口相传、眼见为实以更为互动有效地方式传递着城市的文化、信息。只有与时俱进地更替传统营销手段,搭载新媒体传播载体的帆,方能更好地发展城市扩大城市影响力,并打造风格多样化的城市面貌。
参考文献:
[1] 刘丹.以数码时代为契机的当代艺术的批判 [J].今传媒,2014(9).
[2] 詹国枢 .看好壹读的数字化转型 [J].中国报业,2014.
篇6
媒体融合不仅包括传播功能渗透和内容的融合,还包括传播媒介的形态、结构、功能、流程及方式等多维度的融合。[1]总的来看,我们可以把媒介融合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媒体战术性融合,将传统媒体(广播、报纸、电视等)与新媒体(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在营销、内容等方面进行互动与合作;其次是媒介组织通过合并所有权实现结构性融合;再次是媒体、网络、通信的“大融合”,实现多种媒体形式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大发展。[2]多媒体融合的根本在于,一方面是多种媒体间交叉传播、整合相同信息;另一方面包括多种媒体间合作、协调与互动,即信息在多种媒体之间的流动与交互。[3]
本文以新闻传播学、受众心理学以及市场营销学等作为理论基础,从数字化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出发,通过对国内著名电视制作公司灿星制作旗下《中国好舞蹈》节目运营中整合资源进行媒体间跨平台传播的分析,寻求传统电视节目推广模式,这对拓宽新媒体下电视节目的发展思路,梳理跨媒体传播中实践运营模式,实现电视传播的多维度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构建跨媒体平台是电视传媒发展的大势所趋
著名学者波兹曼指出:“新媒体能够使信息更有意义,当下的问题是媒体融合过程中各媒体在技术边界上互为所用。对于传播技术的研究,不仅局限在传媒业或是传播媒介在技术层面上的变化,而是将其变化与历史、社会、文化等要素进行多维度连接、考察与阐释。”[4]媒体技术的更新总是会对传统媒体产生或大或小的冲击力,正如电视媒体曾经对广播、报纸等单一感官传输方式生存空间的大规模占领,视听同步的传播方式吸引了大批受众的注意力。然而数字信息化的今天,伴随着互联网及移动终端的飞速普及,电视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其渠道优势逐步丧失。
要想融入时展潮流,传统电视媒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改变思路,打破停滞的僵局,充分利用和挖掘新媒体平台优势,融合多种媒介。二是要与受众进行深度互动,把握受众的主流思想及审美发展方向。三是创新节目内容和制作形式,提升节目档次,实现其品牌化的职能。评判电视节目作品的标准要根据能否运用多样化的媒体有针对性地定位其内容,进而最大化吸引受众。节目作品如果能够为足够多样化的受众提供新鲜的体验,那么就能依靠媒体的跨界来实现市场份额的拓展。[5]
灿星制作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电视娱乐节目制作公司,属于“没有节目播出渠道,特别是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电视(电视剧)制作公司”[6]。该公司自2010年成立至今,与全国一线电视媒体合作,推出了《中国好舞蹈》《舞林争霸》《舞出我人生》等影响力巨大的综艺节目,创造了利润可观的商业价值,对国内电视栏目制作及传播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灿星制作的成功除了优质的节目品质之外,其搭建跨媒体传播平台,进行媒体融合式立体化推广传播的运营方式则是其成功的另一重要原因。
二、构建跨媒体平台是满足受众需求的途径
灿星制作作为一家民营电视娱乐节目制作公司,虽不具备节目播出平台功能,但却能够为《中国好舞蹈》等知名电视节目搭建一个跨媒体传播推广平台,符合新媒体时代信息跨平台传播趋势,获得了巨大成功。从灿星制作跨媒体传播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电视节目品牌效益的最大化实现依赖于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平台、网络传播以及线下各媒体共同构建立体化的传播平台。内容的规模化伴随新媒体的发展而实现其可行性,又进一步剌激了受众深层次对内容规模化的需求;同时数字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破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满足了受众对信息的便捷性需求,进一步刺激了受众对内容多样性的需求。[7]
(一)受众的跨媒体需求日益增长
即时、高效、多元化的网络媒体已成为受众接收信息的主要载体。电视等传统媒体因其单向传播以及时效性远不能满足受众需要,而使得以往守候在电视机前等待观看节目的观众不断流失进而投向互联网的广阔世界。据统计,全球互联网的普及率在2014年底达40%左右,互联网用户接近30亿,特别是移动终端设备用户爆炸性增加,海量信息化和实时互动性使得互联网迅速渗透到受众生活中。受众可以根据喜好在网络上实时观看最新电视节目,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更具灵活性,可随时随地观看并参与互动、对接收到的信息加以反馈。在已播出的两季《中国好舞蹈》中,虽然电视仍是观众最主要的信息来源,但互联网的立体化推广也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途径,其效益相当可观。由此可以看出,网络和新媒体不但能够成为电视节目推广的重要辅助渠道,而且可以促进电视节目内容的优质化,成为电视节目双向互动性的内容传播平台。
(二)受众对跨媒体平台的深度介入
作为新媒体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交媒体,允许受众在平台上撰写、分享、评价、讨论以及相互沟通,参与者之间能够分享见解、经验,具有效应快速、多元化、差异化的传播特点,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信、博客、微博、播客、论坛等形式。受众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产生互动,制造出热门话题,掀起涟漪般的传播效应。这一趋势体现出受众对跨媒体平台逐步走向愈加深入的介入。如今的受众,特别是年轻化受众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需要主动选择、获取符合个体需求兴趣的信息。众多新媒体给予了受众信息的自主选择权,同时又为其创建了分享与传播平台。[8]
(三)《中国好舞蹈》是跨媒体平台模式下的成功受益者
网站借助电视媒体获得优质的节目制作,与互联网及终端用户不断互动,能够有效提升节目的品牌形象。拥有巨大用户的视频网站发挥互联网优势,将不能准时收看电视播出节目的受众拉回,进行二次甚至多次传播,极大地增强了节目受众的忠诚度。正是在这一跨媒体平台模式下,《中国好舞蹈》取得了巨大成功。它的热播笼络了大批受众,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内一线电视台浙江卫视与爱奇艺等知名视频网站、节目官方微博以及参赛选手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同时进行的立体化跨媒体式传播。灿星制作顺应形势,实行电视台与网络的联动,将《中国好舞蹈》视频传播同时投放在电视媒体与视频网站上,明显提升了节目的传播效果。美国著名传播学家克里斯・安德森认为:如果商品储存与流通展示渠道足够广,其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将急剧下降。这些商品所占据的共同市场份额,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当,甚至更大。[9]《中国好舞蹈》正是借助于视频网站数目巨大的用户“长尾效应”,在创造了可^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达到了节目大范围地传播与推广。
三、跨媒体平台立体化传播模式的发展路径分析
(一)渠道多元化
在渠道多元化的信息时代,电视媒体单一的传播手法不能满足受众所需,新媒体具有自身优势的同时也存在节目深度加工相对不足、内容单一的缺陷。《中国好舞蹈》的成功在于充分利用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各自的优势,以传统电视传媒资源为基础,发挥新媒体广阔平台作用,实行多元化跨媒体传播。灿星制作为《中国好舞蹈》搭建了跨媒体平台,其“制播分离”的特点决定了这样一家民营资本的电视制作公司能够客观地从挖掘节目本身最大化价值出发,综合传统媒体的节目播出平台和互联网等新媒体优势,从而能够打破疆界,在尊重各平台自身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渠道化、有针对性的跨媒体传播,用同一节目的内容分化区分供应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建立起多维度立体化的综合传播渠道网络。用共同发展的理念,在打造王牌节目品牌的同时,也给予浙江卫视作为传统电视媒体播出平台的发展机遇,新媒体也在其节目推广过程中寻找到自身定位,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多渠道、多维度、多层次、全方位的节目推广方式,使得灿星制作旗下诸如《中国好舞蹈》等多个王牌节目的价值达到最大化,为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树立了标杆。开放调整和集聚各资源渠道的方式、结构、形式,科学配置电视传播渠道的有限资源,运用集约化的传播模式使节目具有强劲的竞争实力及发展势头。同时电视节目的跨媒体经营还有助于打破市场壁垒,综合各媒体传播渠道优势资源,杜绝重复成本,使优势最大化,从而迅速高效地扩展节目传播渠道及影响力。[10]
传播媒介的各渠道具有不同属性,只有多媒体融合模式下的共同传播,才能为其创建完善的立体化传播平台。因此,传统电视媒体要全面整合优势资源,加大跨媒体传播力度,扩展好跨媒体立体传播渠道。制作优良的电视节目,要将传统电视媒体收视率和视频网站的点击率结合,进行节目内容的深度拓展传播。大数据时代,优质节目能够扩大网络点击率,云计算平台对网络数据以及互动过程中受众的反馈意见的分析,从而大大增强了节目与受众之间的黏性。
(二)突出移动终端渠道的重要性
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强大的技术支持,为各电视节目构建了绝佳的传播载体。传统电视媒体要审时度势,紧紧抓住这一新的节目传播渠道,调整自身适应新技术发展,充分发掘和运用终端应用的各项优势特点。如果说2012―2014年是用微博走天下,粉丝和大V占据受众讨论的半壁江山,而如今微信的发展则异军突起。微信公众号不仅加强了微信作为即时通信工具的职能,更形成了强大的信息网络交互和服务平台。生动的视频、图文信息不仅构建专题吸引相关受众即时关注,还可以便捷地进行移动端回看等丰富多样的功能。微信平台搭建的这一通过移动端与节目的实时互动、与受众深度互动参与的平台,其节目内容形态更具特色和创新性,更大限度地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和参与度。
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博也逐渐成为传统社交媒体,其吸引受众的能力也在逐步下降,而移动终端应用则处于此消彼长之势,更多的受众群以及各个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集聚于此,为受众带来全新体验。其优势在于能够让受众在任何地点和时间接受、分享、传播、反馈相关信息,满足了当下受众时效性、碎片化等多种需求。机遇与挑战并存,这一新平台的出现既拓宽了电视媒体的节目传播渠道,又为其发展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信息时代新平台、新技术层出不穷,传统电视媒体要积极发挥自身能动性,保持对市场的灵敏度,不断对新技术进行解析调整,丰富节目内容,完善节目形式,构建跨媒体平台,走出适合自身的活力发展道路。
灿星制作搭建的跨媒体节目传播平台的突出特点就是高效率地占有当下社会受众最广泛、技术最先进的传播渠道,旗下的各王牌节目的传播渠道中重要阵地是受众忠诚度、聚集度最高的互联网社区,这也是《中国好舞蹈》等节目跨媒体立体传播的精髓,加上自2012年开始热度颇高的社交媒体――微博的高质量应用,为节目集聚了相当的关注度,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传播推广效应。灿星制作紧跟新技术的发展对热门社交媒体等渠道的重视,仅仅抓住80后、90后这些节目传播人群的重要力量,借力发力地实现了推广节目的目标,为《中国好舞蹈》等栏目保持了最鲜活的发展力量。
四、结语
信息数字化时代,各传播媒体趋于融合,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极大冲击了电视等传统媒体,多种媒体跨平台立体化传播已经成为时代趋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正在寻求融合与共同发展。灿星制作把握新时代传播特点,充分利用各媒介自身优势,融合传统电视媒体、互联网视频网站、社交媒体以及移动终端等多种传播平台,将旗下的《中国好舞蹈》等多个王牌电视节目进行了立体化、多维度的传播与推广,极大增强了节目影响力,实现了广泛的传播效应。灿星制作的成功为传统电视节目的传播模式带来了一些启示。因此,电视节目要想深度传播则必须分析受众需求,实现内容创新,引领受众体验,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进行多渠道、立体化传播。
参考文献:
[1]郑瑜.媒介融合: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观[J].当代传播,2007(3).
[2]王艳玲,刘姿.电视真人秀节目《极限挑战》的微博营销初探[J].新闻爱好者,2016(2):72-75.
[3]张春燕,付丽.论传统媒体的跨媒体传播趋势艺术研究[J].艺术研究,2005(3).
[4]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58.
[5]亨利・詹金斯.媒介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49.
[6]陆地.解析中国民营电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
[7]王菲.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53.
[8]韩永青.试论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的融合[J].新闻爱好者,2016(2):60-63.
篇7
1数字新媒体时代下品牌传播的特点
受每一个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限制,各个时代企业品牌的传播特点是大不相同的,尤其是数字新媒体的诞生使得新时代下的品牌传播更具特色。
1.1品牌传播复杂化
数字新媒体一出现就凭借着它便捷和多元化的传播方式迅速占领了品牌传播的市场,对传统品牌传播带来巨大的压力。此外,数字新媒体还具有有别于传统媒体的高度互动性和公众参与性。在数字新媒体出现之前,品牌传播一直是传统媒体的天下,当时的传统媒体拥有数目巨大的受众,并且传统媒体比如:广播、电视、报纸等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当中占据着信息的权威地位,其影响力和影响范围一时间没有别的传播方式能够与之相匹敌。但是现在看来,传统的品牌传播方式比较单一,公众只能被动的接受传统媒体所要传播的信息。而数字新媒体则恰恰弥补了传统媒体缺少同公众交流的情况,使得公众能够对自己想要获取的信息进行选择,从而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另外,数字新媒体同传统品牌传播不同的特点还体现在数字新媒体打破了以往传统媒体一家独大,垄断品牌传播话语权的一面。借助于互联网的便捷性,数字新媒体为使用企业产品的对象提供了一个信息的平台,也就是信息传播源。借助于数字新媒体的这个信息平台,消费者能够形成一种不同于企业品牌传播的声音,信息者信息的多元化使得人们能够在互联网上对这个企业品牌了解的更加全面。这样一来,企业依靠传统的新闻信息传播媒介牢牢把握话语权,统一口径的向大众灌输企业品牌的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数字新媒体在为公众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暴露了它的弱点,由于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联网这个巨大的平台上信息,一些不法分子就有可能通过雇佣网络水军集中在网上针对这个企业的不良信息和虚假信息。这就对品牌所有者带来维护品牌在大众中声誉的挑战。
1.2传播形式多样化
传统的品牌传播由于受到传播媒介的限制所以只能依靠声音、文字、电视视频等手段。而数字新媒体则是将这几种传播方式加以糅合,制作出精美的小视频,放在网上供有需要的消费者去点击观看。这种传播方式改变了以往公众被动的接受信息的状态,给公众以更大的选择自由,让公众在信息化社会多一些主动权。并且由于互联网这个平台比传统的广播电视更具有开放性,所以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的范围更加广泛。再者,利用广场大屏幕播放广告,使用手机平台推送广告等手段将大众的碎片化时间进行有效的利用也是信息传播不断发展的表现。这些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丰富了当前人们的信息传播方式,满足了企业品牌传播推广和大众获取信息双方面的需求。
1.3用户制造品牌内容
在以往,公众受困于传统的品牌传播途径,不得不被动的接受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信息,并且这些信息只是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进行机械的传播,公众所获得的品牌信息仅仅是来自于企业的官方渠道,不能听到消费者的现身说法。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体验让公众在享受现代社会信息便利传播的同时也可以方便的对自己想接受的信息类型加以选择。公众可以在互联网提供的平台上自己对某一个企业品牌的看法以及使用过后的心得体会,这些信息将会被互联网上其它人所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将会产生一股信息流,使得公众对某个企业品牌的评价更加的客观和真实。一般来说,如果企业品牌真的很好,那么互联网上公众的使用体验等信息对企业品牌影响来说将是正面的,用户反馈的正面信息将会被其它用户所接受。相反,如果企业品牌并不是像它的官方渠道宣传的那样好,互联网上的用户将会毫不留情的加以批驳,从而带动互联网上其它人对这个品牌加以抵制。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为每一个消费者都提供了信息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消费者可以毫无顾忌的表达自己对这个企业所提品的最真实的想法和体验。消费者借助于互联网成为一个个小小的自媒体向外界信息。这种信息对企业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它代表着用户对自己产品的反馈,为企业产品的改进指明了方向。
2数字新媒体对品牌传播的影响
2.1对品牌传播者的影响
数字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品牌传播者来说既有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有随之而来的各种挑战。由于互联网这种信息传播媒介的限制使得品牌传播者对目标消费者的锁定更加的困难,并且同过去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信息传播媒介来讲,数字新媒体的覆盖面不足。这是因为当前多样化的信息传播媒介分散了目标客户的关注度。特别是当前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可以让公众很轻松的屏蔽自己不希望看到的信息使得现代品牌传播很难通过单一的渠道扩大自己信息传播的覆盖面。另外,互联网所提供的公众信息平台在方便用户的同时也给一些竞争对手以可乘之机,他们可以利用网络的便捷雇佣一些人对某个同自己竞争的品牌进行攻击,通过误导消费者实现客户的引流。谣言和攻击将会对企业品牌形象造成一定的影响,数字新媒体的多元化传播渠道又使得官方的辟谣手段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2.2对品牌传播渠道的影响
数字新媒体的发展为企业的品牌传播提供了线上线下两种传播方式,这两种传播方式具有一定的互动性。以往,企业可以通过各种促销活动、在电视和报纸上进行广告轰炸等方式达到宣传自己品牌的目的,但是当前这种传播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了。现代决定一个企业品牌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渗透式传播,企业不得不想方设法对消费者进行不动声色的渗透式信息传播,而不是像以往那样粗暴的将信息强加于公众。品牌推广者开始寻求多种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让大众接受自己的品牌。许多人喜欢一边看电视一边玩手机,品牌推广者可以将自己的产品在电视和手机上同步推广,这样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推广效果。就线下来说,企业品牌推广者可以让公司赞助一些活动,或者将自己企业的信息印在太阳伞、水杯、日历等赠送品上面,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扩大了企业品牌的知名度。
2.3对品牌接受者的影响
数字新媒体的发展为公众提供了一个网络开放平台,各种网络社区的出现使得目前的品牌接受者更加的群体化和细分化。品牌接受者也一改传统信息被动接受者的形象彻底的转变为信息的主动接受者。品牌接受者日益要求品牌信息传播者尊重自己的选择和需求,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对话。网络社区的细分将对某一产品或者活动感兴趣的消费者聚集到一起,他们可以借助这种社区进行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进而形成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群体关系,通过交流和沟通,网络社区往往能够聚集一些具有相同价值观和消费观的人。数字新媒体的出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购物习惯。
3数字媒体在企业品牌传播中的创新
3.1整合媒体资源库
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说,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将自己所能用到的媒体资源进行整合和归纳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在决定品牌推广决策之前,企业必须建立起来自己的媒体资源库并使得这个资源库得以不断的更新和发展。整合媒体资源库的方法主要有两条,其一:对传统媒体资源的整合,虽然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信息传播工具已经风光不再,但是这些传播渠道依然保有一定数量的观众,他们还没有被数字新媒体所完全取代。所以,企业应当放宽自己的眼光将同传统媒体的关系提升到战略伙伴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企业在品牌推广的过程中得心应手,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处理好企业和媒体的关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为企业在进行危机公关时打下的坚实基础。因为媒体是信息传播的渠道,一个企业只有保持其喉舌的畅通才能在遇到危机的时候及时的向公众传达正确的企业信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企业应当设立自己的自媒体,由企业的官方自媒体不断的向公众推送关于企业发展的信息,在网络信息非常发达的现代,许多消费者往往从互联网上企业网页建设的好坏来判定企业的发展程度。重视企业自媒体的建设和发展将会无形中为企业增添许多潜在的客户。
3.2整合消费者品牌接触点
新媒体时代使得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的多样化,公众在获取信息的同时或多或少的都会在互联网上留下一些痕迹。企业可以借助于第三方的数据库以及各种媒体渠道获取一切可以同公众相接触的机会。以往,企业想要获得公众对某些产品的偏好以及看法等信息只能雇佣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市场调研,而调查方式则以问卷调查居多。新媒体为企业提供了更多、更高效的调研方式,并且这些调研信息的准确度和及时性得到很大提升。大数据这种分析技术的出现为企业花费较少代价获取同目标消费者相关的信息提供了相当便捷的途径。
3.3构建品牌信息场
企业应当在充分了解目标消费者群体的总体喜好的基础上,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企业进行品牌推广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对目标消费者进行广而告之,而是让消费者在接触这个企业品牌的时候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另外,企业的产品质量必须经得起市场和消费者的检验。这样品牌就会在公众中慢慢建立起来自己的品牌信息场,进而为更大范围的消费者所认可和接受。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要注意高新信息技术的引进,实现对自己品牌传播效果的实时而准确的检测。
3.4通过多维互通增加分享
当前正处于新旧两种类型信息传播方式的交汇期,这个时期机遇同挑战共存。企业中负责品牌推广的人员应当时刻注意外界信息传播途径的变化。在借助社会热点对企业品牌进行炒作的时候,企业一定不能忽视同公众进行互动的环节,只有让公众深刻体验到企业产品的良好效果才能让公众变成企业品牌的免费推广者,同时这种公众自发的口口相传式的推广比电视或者互联网推广效果更好。
4总结
总之,在数字新媒体的大背景下,企业应当在进行传播媒介策划的时候仅仅把握住媒介环境的变化以及同消费者的互动。时刻从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将企业品牌推广同消费者的喜好紧密的结合起来,并为公众提供表达他们意愿的网络平台,这样才能使得企业的品牌推广更加的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鲍立泉.数字传播技术发展与媒介融合演进[D].华中科技大学,2010.
[2]张波.O2O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革命[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3]舒咏平.“信息邂逅”与“搜索满足”——广告传播模式的嬗变与实践自觉[J].新闻大学,2011,(02):80.
[4]李蓉.品牌传播的媒介整合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2.
[5]张金海,段淳林.整合品牌传播的理论和实务解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05):102.
[6]周建波,邢哲,曹艳爱.基于过度信息市场环境的品牌传播战略[J].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10,(06):96—97.
篇8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运用自媒体进行淘宝推广的策略研究,虽然广大淘宝店主已经开始在近几年重视自媒体推广渠道,但是效果却很一般,本文将着力分析目前运用自媒体进行网店推广在策略上的不足,并试着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一、何为自媒体?
所谓自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等网络社区。自媒体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平民化,传统媒体传播被精英阶层垄断,受众只是一味地被“议程设置”,传统媒体设置的议程大多带有各种偏见,普通大众无话语权,自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更多元化,大众可以自由传播自己想传播的内容,意见市场相对自由。二是门槛低,对传统媒体而言,媒体运作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同时成立一个媒体组织也是一件让人望而生畏的任务,它需要国家相关政府部门的各种批准和审核,程序相对复杂,繁琐。而自媒体恰恰弥补了这些传统媒体的不足,像博客,微博,QQ空间,优酷播客等所有提供自媒体的网站上,大众只需要简单的注册申请,便可以自己喜欢的文字,图片,音乐甚至视频,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媒体。正因为这种属于大众自己的媒体进入门槛低,操作方便,自媒体逐渐被发现了它的商业价值,也成为了淘宝等网店店主的推广平台。三是自媒体的互动性极强,和普通的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有及时评论和回复功能,大大拉近了传者和受众的空间及心理距离,是一种很及时的沟通交流平台。
二、现存利用自媒体进行网店推广的策略缺陷
自媒体的出现像是给了许多淘宝店主一珠救命稻草,许多店主们开始对自媒体这种新型的推广方式寄予了太多的希望,但若干年过去了,从各种市场统计的数据来看,淘宝店主们的自媒体推广之路走得并不顺利。出现了各种问题,有的甚至直接放弃了这条本来很被看好的推广之路,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些问题都有哪些:
1.对自媒体利用不当
众多店主对自媒体还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对自媒体盲目自信,他们相信自媒体是灵丹妙药,以为只要发出去了信息就一定有阅读率,阅读率就一定能转换成网店成交率。这些盲目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轰炸,所谓的信息轰炸指的是只要是属于自己注册领域的平台都发网店链接,频繁发,比如QQ,很多店主的个性签名是淘宝网店店铺的链接,QQ说说是网店链接,QQ空间日志还是网店链接,还有的店主甚至在自己的同学群,同事群,朋友群里面不厌其烦地发网店链接,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被好友或删除或直接拉入黑名单。这种推广方式在自媒体兴起的早期被很多网店店主采用,这种推广方式从形式上看省钱省事,但从推广的效果看却并不理想,长此以往不但不利于网店的发展,而且让店主们对网店推广失去信心。
2.对自媒体盲目自信
一些网店店主总是以为摒弃了传统媒体的广告,自媒体的广告就是万能的,以为一定百发百中,殊不知任何媒体都存在阅读率和转化率的问题。自媒体虽然避开了传统媒体广告广撒网的缺陷,但这并不代表自媒体的阅读率就等于成交率,大部分自媒体的受众还是抱着看客的心态点击浏览网店。和传统媒体的广告相比,自媒体的广告是更加具有针对性,但与此同时,自媒体始终都是一种小众传播,它传播信息的范围非常有限,所以和收费的传统媒体广告相比,接收并阅读自媒体广告的人群相对传统媒体广告的受众要少很多,所以,效果不见得就一定比传统媒体好,这个问题每一个网店店主都必须要正视。
3.自媒体推广需持之以恒
对自媒体推广持之以恒绝对是大部分淘宝店主面临的一个大问题,许多店主利用微博推广,开始的时候还雄心勃勃,每天都及时更新内容,有了评论也及时回复,时间久了,见效果不是特别明显的时候,他们就主动放弃了这种推广方式。其实,无论是传统媒体的推广还是自媒体的推广,无论是硬性广告还是软文推广,推广效果都不会立竿见影,需是一个长期的持久的过程。任何的推广方式从广告投放到销售量的增加都需要一个过程。
三、网店如何利用自媒体进行推广
篇9
如今,新媒体以其及时、全面和海量报道的传播优势,成为祖国大陆和台湾民众接收信息和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和渠道。而作为传统媒体的对台广播能否在新媒体时代接受挑战,寻求新的发展出路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时代对台广播传播效果的决定因素
(一)传播力和公信力
传播力是媒体的信息传播扩散能力,是指信息可抵达的范围。而公信力则是衡量传媒在受众中是否具有真实性、公正性和客观性的重要指标。二者是评估一个传播媒体是否具有受众亲和力、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和因素。因此,要想提高对台广播的传播效果,就要从根本上提升对台广播的公信力,增强其传播力,在两岸信息传播中居于舆论导向的引领地位。
(二)话语权和影响力
话语权就是说话权,即控制舆论的权力,掌握话语权才能把控社会舆论的走向。它与媒体公信力紧密相关,受众选择哪个媒体取决于该媒体能否传播真实可靠且对他们有用的信息。影响力则是指所传播的信息对接收该信息的民众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传播媒体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追求预期的传播效果,只有达到了想要的传播效果,信息才是有效的信息,反之,传播都变得没有意义。所以,对台广播只有掌握话语权并具有影响力,才能在对台传播中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才能达到传播目的。
二、新媒体语境下对台广播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台广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削弱。虽然对台广播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在传播理念、内容和方式上持续革新,但仍旧压力很大。
一方面,多元化的新媒体时代导致新媒体与对台广播的竞争愈演愈烈。过去,台湾民众只能通过对台广播获取大陆信息。随着互联网和诸多网络社交媒体的兴起,台湾民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趋于多元化,竞争变得异常激烈。①2010年8月,台湾“央广”正式推出岛内广播界首见的“多媒体平台系统”,建成一项完整的网络自动影、音、图、文播放系统,整理汇集了“央广”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资料。②由于传播多样化,岛内受众对原有媒介的依赖降低了,媒介依赖的降低影响到媒介影响力,对台广播的影响力有所减弱。
另一方面,台湾年轻一代更多习惯于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他们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进行社会交流,而传统对台广播很难满足台湾新生代群体的需求。台湾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公布的“台湾宽带网络使用调查”显示,台湾地区个人及家庭用户上网人数趋于稳定,12岁以上曾经上网民众比率在2013年上半年达到79.18%,人数达到1645万人。③因此,对台广播必须在传播理念、内容、方式以及风格方面向新生代群体的需求靠近,知晓他们的特点,提升对台广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三、新媒体语境下对台广播的发展出路
在新媒体时代,对台广播要想有效提升自身软实力,必须借助新媒体进行构建与发展,进一步创新信息传播策略。
(一)坚持“内容为王”,优化传播内容质量
信息传播一定要遵循“内容为王”的原则,这是媒体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根本保证。在新媒体时代,“内容为王”并未过时。但是“许多自媒体新闻的生产几乎抛弃了这项基本标准,不以事实为根据,为了吸引眼球、混淆视听而制造虚假新闻,这些现象在一定时间内对对台广播造成了很大冲击”④。不过,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恰恰能够反衬出作为传统媒体的对台广播的专业化优势。比如2012年,提出“中国梦”后,《台湾导报》作家陌上桑发表《中国梦台湾梦都是梦》等文章,对台广播“海峡之声”电台分别在《台湾导报》及海峡之声网站上刊发《“梦”如何与“中国梦”相提并论》等文章予以驳斥,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又如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东南广播(下称东南广播)2014年推出《两岸一家人》节目,节目紧扣新近提出的“两岸同胞一家亲,谁也不能割断我们的血脉”的重要讲话精神,着重在两岸间传递亲情、同胞情、民族情。节目牢牢抓住“海峡夫妻”这一特殊群体,讲述生动的人物故事,感知两岸配偶的生活冷暖,反映他们的心声诉求,传递祖国大陆的关怀。一个个充满温情的故事,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或催人泪下,或引人嗟叹,或发人深省,或振奋人心,让众多听众为之动容。
要提升对台广播的软实力,提高对台广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根本在于遵循“内容为王”的原则。
(二)加强与地方媒体合作,推动项目入台
对台广播应积极拓宽渠道,加强与台湾本土电台合作,推动对台广播相关项目入台,争取更多精品节目在台湾落地播出,这是实现对台广播渗透、主导台湾民众话语权的有效途径。⑤2007年由东南广播牵头创办的《两岸广播春节联播》成为入岛播出的第一个大陆广播节目,该节目的主题和内容,立足百姓生活,着眼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充分展示了海峡两岸的同胞情感、民俗风情、地方特色、文化艺术。自2007年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了九届,参与播出与制作的两岸电台由创办初期的不足30家发展到现在的65家,两岸广播电台共制作播出春节联播节目单元511个,约3700分钟。两岸广播春节联播,已成为新春佳节两岸之间传递喜庆、团圆、和谐和美好信息的窗口,成为沟通两岸民众心灵交流的一座桥梁。2008年5月,由东南广播公司制作的一档主要向台湾听众介绍祖国大陆风土人情的旅游节目《旅游我最大》,在台湾好事联播网、快乐联播网、闽南语主流电盟等岛内26家广播电台播出,听众覆盖全台湾和澎湖、金门、马祖地区。《旅游我最大》栏目的推出及成功运作,为两岸广播交流合作中先行先试迈出的第一步,成为大陆广播节目植入台湾广播媒体播出的先河。经过多年的播出积累,《旅游我最大》节目在台湾聚拢了很高的人气,有着广泛的听众群,真正做到了入岛、入脑、入心,对台湾听众起着非常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2008年,台湾非凡联播网与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合作,每天转播其新闻时政类节目40分钟。2009年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又与台湾6家电台合作架构了“海峡之声台湾地区调频联播网”,进一步使大陆政治经济文化类新闻在台湾本土有效传播。2010年,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又通过与岛内旺报的合作,首次使广播节目内容通过纸质媒体在岛内落地。⑥这些都有效地提升了海峡之声在台湾岛内的影响力,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今后对台广播应积极拓宽合作渠道,推动项目入台,加强跨境合作、跨媒体合作,使更多服务于台湾民众的优秀节目尽快落地。
(三)拓宽品牌推广渠道,提升影响力
对台广播在台湾只有中波覆盖,而中波在当地的覆盖效果远远不如调频。另外,对台广播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很少能在台湾当地进行品牌活动的推广,听众的收听比较被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除加强与台湾地方媒体合作、推动项目入台外,邀请台湾广播媒体到大陆进行采访,在台湾电台中争取大陆对台广播主持人发声,这些措施都能有效提高对台广播在台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东南广播从2009年开始,借力每年一届的海峡论坛活动,邀请台湾中南部的二十几家电台的记者到厦门参加论坛大会及采访活动,和东南广播主持人记者一起共襄大会盛举,这些带着东南广播主持人声音的音频在论坛期间频频在台湾电台发声,给台湾听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2012年,作为海峡论坛的前期宣传活动的“福建清新行”启动,到今年已举办四次,每次到福建来采访的台湾媒体有20多家,记者超过30人。东南广播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但加深了和台湾媒体人的感情联络,更是通过他们的声音、文字、图片把东南广播介绍给台湾听众。为了扩大影响,东南广播还与平潭到台中的客滚轮合作,把优质的节目《585养生堂》《晚安台湾》及《乐随心动》等节目在客滚轮上播出,节目中置入东南广播的形象推广、收听渠道推广和微博微信的推广等。以上这些措施为东南广播在台湾争取了更多听众,提升了影响力。因此,针对在覆盖及推广上的不足,对台广播应拓宽品牌宣传推广的渠道,多措并举,争取更大的收听资源,从而扩大对台广播的覆盖范围,提升对台广播的影响力。
(四)融合新媒体,拓展传播、互动渠道
传统的对台广播互动方式只有听众来信和热线电话两种。进入新媒体时代,对台广播互动方式不断增加,广播与新媒体融合,通过不同的平台、不同的节目与台湾受众进行多方位的交流,使对台广播多维度入岛落地。“从热线电话到短信互动平台,从博客到广播官方微博、公众微信及主持人微博微信,这些新媒体互动方式已经渐渐拉近了对台广播与台湾民众的心”⑦。以拥有65年对台广播历史的对台广播――东南广播为例,早在1998年7月,东南广播就通过《福建之窗》和《中国之窗》两大系统服务区尝试播出网上节目,把《东南报道》《跨越彩虹》《东南评论》《华夏旋律》等优质节目上传到网络使听众能随时点击收听,在当时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1999年5月东南广播又建立了公司网页――东南在线,每天新闻、言论和专题等信息。除了基本的网上广播功能外,东南在线还开辟了独具特色的百姓论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专题,设立服务窗口,为台湾听众提供相关的法律法规咨询。目前,东南广播逐渐从台网联动、网站为电台服务发展到现在的台网融合,在新媒体建设与发展中加大微博、微信的推广和宣传力度。广播在线与线下互动相互补充,新媒体与传统电台密切配合,做到对台传播资源的最佳配置。为寻求东南广播的音视频内容在台湾知名网站上播出,目前东南广播正与台湾知名网站“数位台湾”加强进一步合作,联合开办“来自大陆的声音”板块,并与台湾的一家网络公司一起研发适合台湾听众使用的App。
最近几年,大陆对台广播在寻求与新媒体合作的过程中重点关注品牌的建设,力求使所有相关产品形成合力,扩大对台广播的品牌影响力。在品牌建设方面,对台广播正在借鉴台湾地区电台的丰富经验,研发电台的移动App广播家族。如上海浦江之声广播电台,就将旗下的广播、网站等资源集中在移动App中,同时花大力气不断在台湾听众特别是年轻听众群中推广这款广播App,使浦江之声的品牌形象辨识度不断提高。由于品牌影响力的提升,此款App在台湾年轻听众中颇受欢迎。新的历史时期,对台广播只有加速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才能使自身在台湾新闻媒体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不断拓宽传播渠道,实现大陆对台文化的持续渗透与影响。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只有在遵循“内容为王”的基础上,加强对台广播与台湾本地媒体的合作交流,传播贴近台湾民众价值观的信息,尤其是传播贴近台湾新生代青年所思所想的内容,并融合新媒体的先进理念,摆脱体制上的缺陷与束缚,加快传统媒体的改革创新,才能有效地提升对台广播的软实力,实现对台传播效果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作者单位: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东南广播)
注 释
①张喜燕 《对台宣传的文化心理基础、现实挑战及对策分析》,载《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②⑥范翠萍 《新媒体时代对台广播传播策略探析》,载《今传媒》2011年第501期。
③《台湾网络信息中心(TWNIC)》之《台湾宽带网络使用调查》,
2013年10月28日。
篇10
二、辩证看待新媒体变化克服盲目观
报纸媒体的经营特别是商业广告在经历新媒体瞬息变化中也深刻感受到了冲击和阵痛。对待媒体形势的变化,传统媒体经营者大致存在四种心理和态度:1.区分对待。大多数人起初认为传统媒体在新闻宣传和广告经营等方面具有深厚的根基,新媒体的传播在网络不太发达的现实情况下不会形成气候,两者是不同的媒体传播方式和手段,等到大众阅读习惯已发生变化时,才感觉到商业广告的传统传播方式已固步自封;2.客户群迷失感。传统媒体分明细专业开发广告市场,如房地产、汽车、金融、商业等类别,用专业的媒介传播手段进行商业性推广,对于形象宣传和快速传播容易形成“集中轰炸”效应,很多商家很看重的也是这一优势特点。而网络媒体特别是移动端平台已形成了人群随时阅读便利,信息的无缝推送,使得专业性差别更为集中、对比效应突出,虽无“轰炸”效应的优势,但与客户购买落地链接,却能潜移默化地形成长期、持久的广告效应,客户易形成依赖性购买习惯,商家直观获得市场数据和交易,这就使得传统媒体间接媒介作用出现断层,使报媒人感觉报纸商业广告的客户群需求不再专业明细和持久,出现迷失感。3.本领恐慌。网络媒体具有很高的互联网科学技术含量,伴随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互联网网络综合技术发展而产生,传统媒体在未深入了解和熟悉新媒体时,很容易产生本领恐慌,甚至有“狼来了”的畏惧之感。等到诸多新媒体形式百花齐放进入市场时,传统媒体要做到与新媒体齐头赛跑,在商业广告宣传领域同样体味到无力之感;4.盲目应对。上新媒体项目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有时刚刚上马调试运行没几年又被新的形式所替代,广告推广才有起色又出现新的技术手段而落伍。在没有掌握新媒体发展趋势和规律,以及弄明白互联网核心技术运用之前,盲目地应对和迷信往往造成被动而得不偿失。
三、依托报媒内在源动力做好“四融合”
报纸经营是宣传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报社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其中报纸广告经营是重中之重,在融媒体新形势下,更应探索新的商业广告全媒体融合形式,让报纸广告依托全媒体做到优势互补,使报纸与服务对象之间媒介宣传关系的有效融合,能够形成较为持久的商业广告市场影响力。针对以上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分析,结合报媒工作实践,管中窥豹,谈谈几点浅显的体会和认识:1.做到政治意识融。党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担负着忠实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其中就要求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党报的政治性、权威性是媒体宣传最大的优势所在,近几年,地方报媒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打造了多种形式新媒体产品,努力建立融合传播矩阵,加快融合步伐,在新闻宣传等方面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效,也为报纸经营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因此,报纸经营工作者首先要做到心融、脑融,将政治意识放在首位,服从报社新闻工作的统一安排,加强学习提升新闻写作文字功底,为报社发展提供未来决策的参考和可持续保障。其次,要树立法律意识,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做好广告宣传工作,严格把关不出差错,提升报纸媒体的传播力和公信力。同时,报纸经营内部尽量减少区分意识,如果把报纸和新媒体人为地隔裂开,出现内部激烈竞争,会导致专业市场广告经营断层。2.做到全媒体手段融。近几年,较多商业广告客户改变了宣传战略,报纸投放前期形象,后期投放网媒带网销,这样会出现报纸广告昙花一现、报社新媒体后期商业推广跟不上的局面,导致商业广告出现瓶颈难以为续。从形式上看,新媒体商业广告主要靠线上销售信息的与收集占领市场,由于可操作性强、同质媒体相互竞争强导致信息重复、可转化率低,成为网络推广的制肘。因此,报纸媒体尤其是党报的政治占位与内容可信度,仍是网络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随着传统媒体在实践中已较为熟悉并掌握了网络媒体的操作规律,但有效的广告形式并不明朗。而网络媒体“媒介+销售”模式的深入推广,在很多商业领域逐渐出现同质饱和,重复、繁琐、非有效转化信息大幅提高了商家的人力、财力等经营成本,在没有有效舆论导向的状况下,纯商业推广容易使商家产生区域商品畅销假象,导致恶意竞争、不公平竞争或欺诈客户等情况出现。所以,我以为,报纸经营针对专业商业市场广告可逐步探索运用全媒体的手段融合,尝试引进合作、专业市场网媒的区域经营权,同时与报社全媒体联动,既可取长补短,发挥专业人力优势,也能够提高商业广告的推广能力,让报纸商业市场经营人员拥有更有力的用武之地。3.团队联动融。全媒体商业市场广告经营工作人员所联系和维护的对象在区域内相对固定,报社集团内部降低区分程度,充分利用报社商业专业市场仍有大量客户联络资源和基础,做到团队联动融合,整体对外策划,新媒体技术和宣传共享,借助专业市场“媒介+销售”一体推广平台,边掌握操作技术边加强宣传推广,从报纸走向“线上+线下”,整合全媒体融合型商业市场经营团队,让报纸商业广告焕发新的生机。4.活动推动融。无论在政务宣传还是商业市场领域,每年都会组织特色活动、专场展会等,过去选择纸媒宣传造势,现在更多选择网络媒体线上、线下合作进行全流程推广,报纸商业广告只占较少比例。如果报媒在前期联络信息时,能够提前介入,将活动与全媒体宣传组合,将活动流程准备、媒体宣传和展会布置分开策划,也是一条探索商业推广联动建立持久客户群关系的有效方式。比如,2018年笔者在与保利地产宜昌项目公司宣传联络时,对方提出联合举办一场公益性兵器科普展览,限于场地和时间较紧,而且也没有承接过类似活动,难度可想而知。于是,我将前期文案策划、人员招募等都纳入活动宣传中,将宣传与展会布置分开剥离核算,借助报社全媒体优势进行活动的推广,10万元的活动合作费用全部融合于全媒体宣传及活动组织策划中,既避免了活动中繁琐的布设环节,又发挥了报媒的群体宣传力量。
篇11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7-0275-01
在新媒体时代,不同的媒介载体在内容与推送的呈现方式、速度以及信息量上有所区别。在进行影视作品如电视剧、电影等的营销与传播中,如何选择传播媒介平台和传播推广内容成为了一个重点。在影视作品推广营销中,以电视、广播等为代表的传统传播媒体形成的传统传播资源虽然无法实现传播信息的分享和协同创意,但是在硬宣传——发出声音、形成广泛认知、促成传播营销方位升级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电视媒体和户外广告是影视作品营销的最重要的传播平台,可以快速、广泛、全面地传播宣传点,而报纸和广播也可以协同其他传播资源扩大传播范围。在影视作品营销的开始阶段,需要设计好传播推广的扩散路径,运用不同的交流渠道和对话方式,整合各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播资源的传播效果。
目前,主要有五种左右的电视剧营销传播方式。
一、电视剧制作方构建自己的传播渠道来进行营销推广
在各种营销推广传播中,构建自己的传播资源平台是最核心的部分。只有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传播资源,才能在传播中占据主导型。电视剧作品营销传播活动,首先要在自我的传播资源上信息,吸引受众的广泛参与和协同创意推广,然后再利用其他的付费传播资源配合,慢慢扩大影响,如一些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等,最后借助线下的传播资源进行进一步推广。当然,要使自有的传播资源能产生更好的营销宣传推广效果,就要求其本身就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平台。例如,湖南卫视以及安徽卫视,就利用其高收视率、高覆盖度的卫视平台对其自己制作的电视剧进行一轮轮的宣传轰炸,极大提高了这些电视剧的先期影响力,达到了巨大的宣传造势效果。
二、电视剧作品制作方利用开放性传播资源来进行营销推广
开放性传播资源传播模式指的是电视剧作品制作方可以在开放性传播平台上宣传信息,然后充分挖掘这些传播资源的社会化互动特点,让受众们参与其中,不断分享传播、不断贡献自己的创意点,丰富原有的营销传播创意。此外,在开放性传播资源如微博、社交网站上受众在分享影视作品传播营销的内容的过程中引来其他社交网站受众或微博互粉者的关注,实现营销传播资源的转换,扩大传播效果。
2011年海岩剧《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开始在全国卫视进行上星放映。在播出期间,在某粉丝量巨大的草根名博上,一段以祝四萍为焦点的“抹布女”咆哮体视频,因为剪辑出色、文字彪悍,这段视频吸引众多博友狂热转发,一夜之间,“抹布女”一词在网络上成为热门词汇,流行语。——“我就像是一块抹布,把你擦得像个城里人了,你就把我丢掉了。”剧中的经典台词和让网友大呼过瘾的宣传剪辑视频,使祝四萍“抹布女”的形象深入人心。而随着“抹布女”一词的流行,引发了对“凤凰男”与“抹布女”的网络热议,也助推了电视剧收视率的攀升。
这次的《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电视剧微博营销流程,就是影视作品制作方利用开放性传播资源来进行营销推广的经典案例。传播营销内容创意必须强大,而好的创意传播内容又必须要有好的开放性的传播资源来传播。通过微博以及社交网络,受众还能自发和朋友分享,其中还有很多网友参与了协同创意,营销传播内容被深度延伸和不断演绎。
三、电视剧作品制作方利用付费传播资源营销推广
付费传播资源营销推广模式指的是电视剧作品制作方先利用付费的传播资源吸引受众的注意力,然后配合开放性传播资源如微博或社交网络以及线下活动进一步激发生活着的广泛讨论,引发传播和协同创意传播,最后配合自我的传播资源和线下活动将营销传播效果最大化。
付费传播资源营销推广模式一个经典案例,是《宫》这部本土的宫廷大戏。在新剧的的营销传播活动中,首先选择了国内两大知名门户网站新浪和搜狐的首页右下角视频弹出框位置,还有视频网站优酷首页的焦点视频的位置,在剧播出一个月左右推广两个电视剧的宣传样品。之后,在电视剧剧大结局的时刻。经过前期在网络上的充分预热、话题炒作,《宫》剧主演已凝聚了相当可观的网络人气。在大结局播出时段,演员杨幂、冯绍峰和编剧在新浪“微直播”中与观众实时互动,以及全国各地的电视剧粉丝见面会。新浪微博与湖南卫视相互配合对此项活动大力宣传,使得《宫》在22点以后仍取得超过3%的超强收视。对此,中央电视台许文广主任在微博上评论说:“新媒体功不可没。‘@杨幂’与‘@冯绍峰’的微博粉丝超过500万,这些种子观众换算成收视率就超过两个点。有同事问为什么杨幂一句语焉不详的喃喃自语就能被转发数万次,我说妙就妙在云淡风轻暧昧多义,让粉丝们浮想联翩欲罢不能。”
电视剧《宫》的营销传播活动可谓整合了各类传播资源的长处,线上线下活动各有所长,
在电视剧还没有播出的前期,就已经利用付费传播资源先期宣传,吵红两大主演,在之后,整合了开放性传播资源如微博或社交网络以及线下活动进行宣传,逐步将该剧的影响和传播力推到,最后将收视率提升到最大化。
四、电视剧作品制作方利用特殊的明星社交传播资源进行营销
在电视剧作品宣传中,明星成为不可或缺的力量。无论是充分发挥数字空间中的明星社会化传播资源——比如明星微博、明星博客等,还是利用传统媒体资源的明星宣传或参加节目互动,明星在这个过程中都发挥了及其独特的作用。传统的明星品牌宣传效果,主要聚焦在参演电视剧的明星带来的附加价值等。明星社会化媒体资源像是灵活的催化剂,可以和任何一种其他的传播模式相结合,并且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过程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所谓明星代言产品,或明星的硬性推送,而是在明星的社会化媒体上,通过与粉丝或普通受众的交流来达到电视剧传播推广的目的,这时候明星除了是一个明星本来的身份,他们更像是一个可以咨询,可以互动,可以信任的偶像。
上影英皇针对《泡沫之夏》的微博营销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在电视剧卫视开播会前几周开始进行微博更新,为该剧在湖南卫视的开播预热。上影英皇与新浪合作开通了《泡沫之夏》的官方微博,并将主演黄晓明、何润东、大S,以及小说原著作者明晓溪、小S等明星互相添加为微博的关注,借助这几位在新浪微博上拥有超高人气的明星迅速推广《泡沫之夏》的官方微博;在开播会前一周,于微博上预告《泡沫之夏》在湖南卫视的首播时间以及开播会时间等,并通过微博召集希望参加开播会的粉丝,征集开播会上与主演明星进行互动游戏的创意道具等;会当日,通过微博进行会图文直播。其中,主演何润东与大S在台上自拍了一张合影照片并当场更新到微博。小说原作者明晓溪在微博上更新了其在会现场的所见所闻以及对电视剧开播的祝福。此外,黄晓明、小S等也更新了各自的微博为电视剧《泡沫之夏》开播祝福。
篇12
1.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是由美国人戈尔德马克在1967年提出来的。新媒体是一个相对于传统媒体存在的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的名词,但是新媒体的本身含义却没有得到确切的统一。一些传播的学术期刊上都有新媒体的专栏,但是博客等也有部分内容列入新媒体的专栏。美国权威对新媒体是这样定义的:新媒体是全体人员对全体人员的传播。其实新媒体就是非线性播出的媒体质疑,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例如对于报纸来说,广播是一种新媒体,那么相对于广播来说,电视是一种新媒体,然而对于电视来说,网络又是新媒体。当下,新媒体主要是指在计算机的处理技术上产生和发展的媒体形态,其包括了在线与离线的网络媒体和其他数字的媒体,新媒体的出现是适应了当前的社会趋势和媒体传播市场的必要方向,是网络技术与媒体产品结合的重要产物。
2.新媒体的特性
既然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出现的,那么自然有其独特之处。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第一个优势是它能够消除各种传播媒体之间的边界,这其中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边界,各个产业之前以及社群之间的边界。同时新媒体还有交互性跨越时间的独特之处,它为媒体整个行业带来了很多新式概念和模式。有专业人员提出来,新媒体在信息的方面几乎是零成本,对于众多的人都是免费的,这对于传统的媒体传播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新媒体的特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平等性,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不是单一的传播,它是一种多元化的在受众与媒体之间交流。每个独立的个体可以有多重身份,既可以是传播者也可以是接受者;及时性,新媒体的使用上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多种局限性,对于信息的没有时间地域的限制,受众可以随时随地的接受信息的传播,同样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传播信息。而且在新媒体的时代下,信息可以在很多的时间之内及在各个领域进行传播;开放性,在全世界互联网的时代下,新媒体没有了地域的限制,将整个世界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给无数的网民提供全世界各地的信息,在真正的意义上实现了信息全球化;虚拟性,因为在网络的大家庭里,信息传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典型的有图片和文字。那么信息交流的双方可以用ID来表示自己的信息,这也让许多网民利用这一点随意的在网上发表平日里不敢肆意发表的信息。
3.新媒体对市场营销策略的影响
市场营销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的发展,必须以新媒体为研究背景,找到合适的市场营销策略。相对于传统的市场营销策略,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市场营销策略主要是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发展:利用网站进行推广营销。在网络经济的条件下,网站的推广绝对是企业开展市场营销的绝佳阵地,也是企业在新媒体背景下做市场营销的重要工作。以往的营销模式只是企业通过专属的网站进行信息的推广和宣传,新媒体使信息全球一体化,那么着重在建立企业的网站更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市场营销逐渐趋于在线调研。市场营销的手段有多种多样,但是利用网络在线的调研却成为了当下最重要的调研手段,这样的方式搜集来的信息不仅准确可靠,也大大缩短了时间的限制,节省了人力以及不少费用。所以新媒体大大的改变了市场营销策略,为企业开辟了崭新的道路,更好的服务于人。
二、新媒体时代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的现状
媒体的传播是现下信息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更是企业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新媒体的传播既包括报纸,杂志,也包括互联网媒体。所有的媒体都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逐渐发展而来的,同时针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媒体对于企业的市场营销既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是挑战,企业只有充分的利用新媒体的种种优势,并且将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这样才能真正的为企业所用。企业只有顺应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不断地更新完善新媒体的传播手段,才能为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更好的服务。
但是在新媒体和新型的营销策略下,国内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首先企业领导者没有充分意识到新媒体传播的重要性,没有更好的把市场营销应用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导致了很多的企业在信息的传播和推广上没有有效地利用其中的优势,没有将企业的市场营销和企业内部设定的网络营销部门很好地协作。还有就是企业内部没有建立专业的网络市场营销队伍,没有找准对本企业有效地信息资源,导致了根本不能提高企业的市场营销效率。所以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还要很好地与新媒体各种传播途径对接,这样才能更好的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提高企业的市场营销。
三、新媒体时代进行市场营销的策略
1.企业建立相应的信息网络体系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只有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快速有效地收集有利于本企业的资源信息,逐步的建立专属的网站进行推广和宣传,才能在社会大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企业对市场营销的体系方面,要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既要考虑市场环境,结合本企业的优势劣势,采取行动,搜集信息,建立专门的网络市场营销部门,结合新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无时间界限的限制的条件来进行推广。同时企业内部要完善市场营销体系,逐步向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播进行转变,从而提高企业市场营销的效率。
2.筹建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网络营销队伍
在网络大环境下,一个专业的操作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企业能否在新媒体的网络市场营销取得利益,关键在于是否建议了一支有一定技术水平的队伍,这个队伍的技术水平,综合能力直接决定了企业营销的成败。所以这就要求企业筛选培养有专业素质的员工,把那些技术突出,有经验的员工整合在一起,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在市场营销中搜集,推广,接受信息,从而提高企业市场营销的效率和技术水平。
3.加大新媒体中对产品的宣传力度,做好舆论导向
企业分析要推广产品的各方面特征,判断产品的适用范围,以及在市场上具有的竞争力,从而选好要推广的方向,利用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快,传播无界限的特点进行宣传。当受众搜集到产品信息时要及时利用专业团队的作用,即使的进行反馈,随时掌握舆论的动向,并根据所有的信息反馈对于网络的舆论掌握主导权利。
4.运用新型管理方法对企业进行管理
为了顺应新媒体时代,企业要进行深度的变革,其中就要应用新型的管理方法,掌握企业的市场营销宣传方向。企业首先要针对本身的不足之处采取有效地策略来完善管理,并且要逐渐的适应新媒体带来的冲击,加大对网络市场营销技术上和资金上的投入,并且要对市场营销实施动态化管理。充分的把握市场的环境,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灵活的对企业管理方式进行调整,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与之相适应的营销策略和管理模式。在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的工作时要不断地学习心得媒体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并要不断地创新,达到业界的领先席位。
四、结语
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新媒体作为一种相对于传统媒体而存在正逐渐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新媒体在信息传播的效率和信息传播的速度上都有着巨大地优势,所以利用新媒体进行市场营销的趋势早已势不可挡。企业要充分的利用新媒体带来的优势采取一定的方式来发展市场营销,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里取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芳.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市场营销模式研究[J].现代商业,2012(11).
[2]卢珍宏.利用新媒体进行市场营销的策略分析[J].现代商业,2013(27).
[3]初令伟.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公益营销传播[J].东南传播,2013(04).
篇13
当今时代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正在各行各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如何利用信息为农业服务,加速农业发展的步伐,推进农业信息化,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拟就如何利用传播手段推进农业信息化作些探讨。
一、农业信息化的涵义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科技发展的新产物,指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过程。农业信息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狭义的农业信息化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把农业科研成果、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国内外农业发展形势以及经济政治形势等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以指导农业生产经营、农产品流通和消费的过程。广义的农业信息化则是指以各种信息传播手段实现农业科技、生产、流通和消费信息在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有效传递的过程。
二、现有的传播手段及其特性
在科技知识转化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几种传播手段传递信息:
(一)报纸
1、平面静态方式表现的传播媒体,对消费者的文体水平有一定要求。
2、具有非强制性传播的特点,读者有较大的主动性和选择权,因而读者会愿意自觉深入了解所关心的信息。
3、可信度高,特别是国内报纸,与党政机关联系紧密,更被读者奉为权威。
4、时效性差。
5、 报纸媒体投入形式灵活多样,能机动地配合各种宣传活动。
(二)杂志
1、类似报纸,亦为平面方式传播,但视觉表现能力强,颇具艺术美感,印刷精美,为读者喜爱。
2、针对性强,读者群稳定且明确。同时杂志对读者文化、社会层次要求更高,一般杂志订阅者都有较强的社会购买力。
3、杂志内容一般关注某一领域,能进行深度报导,在传统四大媒体中最富理性色彩。
4、相比其它媒体,杂志的重复阅读率及传阅率最高,能反复传播。
5、时效性差。
(三)广播:
1、是一种简便快捷的信息传播手段,在所有媒体中唯一能伴随其他生产活动同时进行的“一心二用”沟通方式,不影响人的正常工作,在农村、学生、工人、司机中有较大占有率,有较好的亲和力,其信息不易被人抵触。
2、时效性强,内容分时段分栏目,机动灵活,有很强针对性,并在传播过程中能与听众实时互动交流,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3、信息较为感性,适合做低卷入度产品的广告宣传,能较好感染听众情绪,甚至达到煽情的效果,并能留给听众广阔的想象空间。
4、广播信息依时间线性传播,稍瞬即逝,保存性差,听众难以重复认知。
(四)电视:
最具实力的传播媒体,其特点如下:
1、视听兼备,有完善的介绍、演示功能,内容详细易懂,偏向感性,容易被观众理解。
2、信息传播有强制性,观众选择权相对报纸杂志要小得多。
3、信息传播快,覆盖广,容量大。
4、从大众传播媒体的“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四大功能来看,电视无疑是功能最完备的大众传媒,特别是其娱乐资讯,可谓精彩纷呈、形式多样、丰富全面,对各种意识形态的社会人群都有较大影响力。
(五)小册子:
一般是指各农技站印制的在乡镇农民中传播农业技术、种植、养殖信息的材料。小范围传播媒体。它成本低廉,具有明显地域性、覆盖面相对较小,但面向广大农民,符合受众需求,传播的信息针对性强,适应性、可操作性强,效果显著。
(六)多媒体
多媒体是利用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合成处理并组成一个交互系统。
1、通过计算机可以控制各种媒体,把信息合成处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各种媒体的优势。
2、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进行计算、模拟试验和数据分析,甚至还能遥感预测,减低了科研成本,提高了分析预报能力。
3、多媒体光盘的信息存储量大,读取简便,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是容量大的百科全书。
(七)网络
1、网络媒体集中了影像、声音、文本等多种媒介形式,真正实现了多媒体全方位信息传播。
2、互动性,指信息者与受众可以交互沟通,甚至是实时交流。网络提供了大量的交互方式,用户可以选择性浏览网站提供的信息资源,还可以通过BBS、EMAIL、聊天室等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
3、针对某一群体或个体,可进行个性式信息配置,如电子邮件等。
4、网络媒体能超越国家、文化、地域的限制进行全球信息传播,实现了信息的极大共享。
5、容量大,内容丰富多彩。
6、时效性强、速度快,新技术的介绍、突发事件的报道都可以做到第一时间通过网络传播出去,相比其他媒体,其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应该是最好的。网络信息能实现全球实时和接收。
7、开放式信息传播平台,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人类第一次能在各种不同种族群体、意识形态领域进行信息传播。
三、利用传播手段推进农业信息化的举措
1、实施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工程
要以“农业科技信息网”为中心,在各县区建立建成市、县、乡、村四级网络体系。在市直各涉农部门设立网络终端,在各县设立农业信息服务站,在乡、村设立农业信息服务点,形成完整的网络体系。
网络体系建立后,各地可以进行信息共享,如:生产经验、新技术、农产品采购、种子等农业资源供求现状、病虫害防治、水旱灾害等一系列影响农业生产的信息能够快速、便捷地流通,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2、加强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
农业信息资源极其丰富,其内容应包括农业自然资源信息、农业科技资源信息、农业管理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科技文献资源信息等。因此,必须加强各种农业信息资源的建设、有序管理与应用开发。要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建立农业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立农业信息资源库。
3、建立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建立农业实用技术多媒体产品制作中心和网络服务系统,是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的有效途径。
建立农业科教音像资料库,它将把十分复杂的农业技术以极为简单、易懂、易学的方式表现出来,以一种崭新的形式促进农业科技推广、科技咨询和农业教育的发展。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以及农产品流通信息。发挥广播、电视、互联网和VCD光盘、多媒体软件、文字资料等远程传播手段和媒体覆盖面广的优势,快捷有效地向广大农民、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农村基层干部和农产品消费者提供技术、信息、培训和咨询服务。
改变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手段,充分利用网络和广播电视媒体,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培训。一是在农业信息网上开辟在线培训、专家解答、农业科技知识数据库查询等栏目,为农民提供互动式科技培训服务。二是在电视台开辟农业专栏,定期进行技术讲座,宣传农村致富的能人,推广农业信息等。
建立农业电子图书馆,全面系统地收集国内外农业科学、生物科学及相关学科的信息资源,形成集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农业专题数据库、农业实用技术多媒体资源为一体的信息资源体系,为农业科技人员提供多种用途、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
4、利用远程教育系统和农业科技推广站加强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
农业信息化和信息农业要求劳动者具有更高的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掌握新兴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成为信息农业的经营管理者、信息时代的合格劳动者。农民,特别是广大农村青年的信息应用能力是将农业知识和信息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
首先,要特别注意提高管理干部、科技人员、广大农民以及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信息意识和文化素质,可以利用远程教育系统在充分发挥现有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作用的基础上,形成强有力的农业信息化培训、推广网络。培训方法、手段可以多样化,要与当地的农业技术推广、职业教育、科学普及等农村科技工作相结合。
其次,我们也要面对广大农民文化程度低的实际,应用广播、电视这些媒体加大科技信息推广,发挥其通俗易懂、感性经验强的特点,把农业生产信息和科技知识宣传到位。
再者,农技站要发挥纽带作用,成为信息沟通的中心场所。可以提供报纸、杂志供农民阅览,也可以组织人力收集各类农业信息,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印制成农业科技小册子,向农民传经送宝,还可以深入到田间地头,把先进的经验手把手地传给农民,带动农民学科学、用科学,更好地为科技推广服务。
结束语:农村信息化发展应当是多元化的,不能是一个模式,一刀切,应有针对性地选择传播手段。考虑到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模式应当是不一样的,要求也应当是不一样的。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应当以逐步推行计算机网络化为主,拓宽信息提供的范围与提高信息的质量,信息传播媒体也可以多样化,声像结合,信息服务多种多样;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应以较低层次的信息媒体传播为主,农业信息通过计算机网传送到乡镇,再通过有线广播、小报、黑板报等渠道将信息传送到农户。农业信息化将促进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及成果的迅速推广和普及,使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得到改造,成为农村经济成长的重要技术基础,也必将有力地促进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