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谈谈对双碳的认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谈谈对双碳的认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双证”或“双职称”认识误区与对策

“双师型”教师就是“双证”教师或“双职称”教师。当下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的教师队的确拥有不同系列的两种证书,甚至更多,但是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有些教师持有的职业资格证书与其所讲授的专业根本不对口。二是有些技术职业资格证书完全是通过书本学习,再通过考试获取的,得到的是纯理论上的东西,缺乏实践性。三是由于某些学校过度重视“证”而导致一些不良现象,如“”代考,伪证等现象。

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不健全、不完善的今天,资格证书与实际能力的等值性值得怀疑,以此为依据判断教师是否是“双师型”教师的做法亦值得商榷,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起到的作用也有限。

学校不能以“双证”替代“双师”,应先看其拥有证书是否与其所施教的专业一致,再看其考取的证书是否通过纯粹的考试手段获得的,如属于以上情况应该拒绝认定。反而应该提倡淡化教师的职务、职称和资历,加强实际的实践经历考核。只要他是合格的教育者,并具备相应的社会实践经验、能力,助教也可以进入“双师型”教师行列。

二、“双素质(能力)”简单叠加认识误区及对策

“双师”就是教师能力与技师或工程师的能力的简单叠加。

这种看法突出了教师的个人能力,但却忽视了能力不能等同于教学的实际结果,而且教师的能力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实践的加强和教师本身素质的不断提高,能力也在动态变化。

教师的能力必须通过学生的内部作用发生效力才能真正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双师”是指教师能力与技师或工程师能力在知识、素质和态度等方面的有机融合。同时“双师型”教师应该区别不同的层次,也当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分别对应助教、讲师和副教授以上三个层面:助教级别的“双师型”教师主要以讲授理论课为主,同时能够指导实训就行;讲师级别的“双师型”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掌握所授专业相关行业动态和职业技能,同时能够根据行业和职业的发展变化,对本专业建设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副教授级别的“双师型”教师能够对专业的社会适用性、专业课程的设置和调整、专业的变化方向及实践教学创新等提出建设性意见。

理想的职教教师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素质方面应呈现整合的“一”,而不是目前所强调的“双”。

三、“双师型”教师只是对专业课教师的要求的认识误区与对策

“双师型”只是专业课教师的要求,与文化课教师不相干。

这种观点也是不全面的。职业院校的教师尽管分工不同,但是培养目标一致,教育教学对象一致,教育教学的核心指向也相同,面对是同样的学生。职业学校的文化课教师对于相关行业缺乏基本的了解很难真正实现其教学目标。文化课在职业学校属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教师自然也应该具备“双师型”素质,只是这种素质在内容和要求上有所差别。

文化课教师的“双师”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要求:社会实践经验的传授;良好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扎实的学科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科研和论文的创作能力等。

四、“双师型”教师只限于在编专业教师的认识误区和对策

只有在编教师才需要“双师”,外聘教师没有这样的要求。

这种看法不够全面。职业学校需要兼职教师,他们来自生产的一线,能够了解生产最前沿的科学技术,但是有技术不等于会教书,兼职教师需要了解教育教学规律,掌握驾驭课堂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不断提高相应的教学能力才能将教师的能力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所以对兼职教师也要提倡“双师”,其重点应该是教师能力的提高。

五、“双师型”就是“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的认识误区和对策

职业教育的教学骨干、专业带头人就是“双师型”教师。

显然这种看法忽略了职业教育教师基本职业素质。一个合格的职业教育教师必须是具有“双师型”基本素质的教师,也可以这样说,职业学校的教师应该就是“双师型”教师或者将来一定是“双师型”教师,这是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的。但是,“双师型”教师不宜与教学骨干、专业带头人一样列为一个层次,职业学校的教学骨干、专业带头人也不能不是“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只是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的一个必要条件。

六、结束语

总的来说,“双师型”教师是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也同时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产物,最后也必然所谓的“双”最终走向归元的“一”。它的内涵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螺旋式上升,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崔宏利;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内涵的探讨;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6,第3卷第2期

[2]辛彦怀;关于职教教师专业化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年03期

篇2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5.020

频频发生的煤气中毒、瓦斯爆炸,毒雾笼罩的液氯、液溴泄露;食品中塑化剂、苏丹红色素等的添加,瘦肉精的屡禁不止,日本海啸过后内地民众疯狂抢盐,让我们惊慌失措、震惊费解!导致这些现象的因素固然很多,但公民缺乏化学科学素养、缺乏化学基本观念是关键。如何使孩子们从小学着用化学视角看待世界,用化学观念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化学教师有着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

2011年10月11日至14日,江苏省初中化学优质课观摩评比活动在淮安市北京路中学举行。来自全省十三个大市的14位优秀选手同台竞技,给全省三百多名参会观摩老师带来了一场场课堂教学的盛宴。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全省初中化学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对我省初中化学教学工作和专业成长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笔者有幸随常州代表队一同前往观摩,切身感受到比赛的精彩场面及紧张气氛。每节40分钟的展示课,都凝聚了各地参赛老师和相关教育教研工作者的大量心血。活动中亮点很多,各有特色。最终,常州等7个地区的老师获得一等奖,这七位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仅注重“双基”的教学,更注重中学化学基本观念的渗透。

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学化学基本观念呢?

一、 中学化学基本观念的内涵

1.中学化学基本观念的界定

所谓中学化学基本观念就是中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化学基础知识或化学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所形成的能够反映化学本质特征的总观性认识。化学基本观念既不是化学知识,也不是化学知识的简单组合,但化学基本观念又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根植于化学知识和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之中。有研究表明:中学化学基本观念是化学学习反思的产物,但是化学基本观念一旦形成,反过来对化学学习又产生强大的反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形成的观念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正确的观念,有的是错误的观念,所谓化学基本观念指的是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正确的观念,它和一般想法或认识是不同的,更不是错误的观念。

2.化学基本观念是化学知识的核心

化学知识可分为“化学事实性知识”和“化学核心知识”,一般说,化学事实性知识是化学中具体的、孤立的物质、化学反应以及具体的化学应用等,而化学核心知识则反映化学科学最基本、最本质的内涵,或者说,化学核心知识就是化学科学最基本的原理和概念。学者和文献强调的化学核心知识,本质上又都是强调了化学基本观念。化学核心知识与化学基本观念的辩证统一充分体现在新课程标准中,九年义务教育化学课标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中体现了“物质的多样性”、“物质是变化的”、“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等化学基本观念。这些核心知识,我们也可用“物质观”、“微粒观”、“元素观”、“物质运动观”、“物质的可分性”、“科学价值观”等化学基本观念表述。很显然,真正体现化学科学精髓的是化学核心知识即化学基本观念而非化学事实性知识。

二、培养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策略

如何培养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结合观摩教学中的片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情境,建构观念

以常州正衡中学艾老师的《“碳循环”的魅力》为例:

在悠扬的骨笛声中引入课题:最初存在于大气中的14C,经过若干年后为什么能到动物的骨骼中?接着回顾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认识在自然界中的四条碳生物循环;同时补充碳的地球化学循环,完善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图,并开展寻找循环图中的化学反应、探寻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元素等化学视角来认识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并从化学课堂、自然生活的角度来突出碳循环的利用。

课堂总结:除碳循环外,生活中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物质的循环。循环的魅力体现在:(1)它是有趣的,因为生活中的一种物质经过若干转化后,又能回到起点。(2)它是复杂的,本节课由于我们刚学化学不久,讨论的循环都是小循环,但随着同学们的认识面的不断扩大,我们可以在小循环的基础上构建出更多的大循环。正因为大循环的复杂性,把许多物质联系在了一起,这样有利于把握不同物质间的相同。

本节课通过欢快飞扬的音乐情境后的质疑,展开对碳元素的追踪,大气中的元素进入骨骼中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发现欲,诱发了学生质疑猜想,促使学生主动进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并逐步认识“循环在化学学习中”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认识不同物质间存在联系的一种途径,建构了物质普遍联系和转化的观点。

2.引导活动,体验观念

以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朱老师的《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第一课时)为例:

学生活动一(我有一双慧眼):请比较元素扑克牌所提供的信息,将你的发现写下来。

学生活动二(我有一双巧手):请仔细观察十种纯净物的化学式,试写出组成这些纯净物的元素符号。

学生活动三(我能运用):将10种物质分类。

学生活动四(我会归纳):学到了关于元素的哪些知识?

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了解了物质的微观构成,体会到了物质的多样性的基础上,回归本质即所有的物质都由元素组成,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元素观。从具体的元素入手,结合自制教具元素扑克牌(正面是元素符号、名称、质子数,反面是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和名称),选择小组活动形式,活动具有开放性。建立在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和观念水平的问题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进入活动、参与讨论,都能在组内活动中作出贡献,每个能力水平不同学生在活动中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通过引导使学生在大量事实和观察体验活动的基础上建立元素观,领悟自然界基本组成的简单性。

3.适当点拨,提升观念

以南京科利华中学陈老师的《石灰石的利用》为例:

老师:依据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的性质,我们能探寻他们之间的关系。

投影:引导物质转化关系的构建。

老师: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的主要成分。依据它们的性质,我们来一起分析它们的用途。

投影:万里长城、金字塔、中华门古城墙等。

小结:(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2)物质经过转化,可以拓展利用的范畴。

本节课结合性质分析,感悟性质决定用途,明确从化学角度认识石灰石利用的重要性,最后教师予以适当的点拨和投影呈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引导学生实现相关知识的升华而实现观念性的提升。

4.反思改进,完善观念

以连云港东港中学陈老师的《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为例:

老师: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既然质量守恒,那能不能使表面看来“不守恒”的实验表里一致呢?我们以碳酸钠和稀盐酸为例。

分析:该实验前后的质量不等是因为敞口装置中有气体逸出,那么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避免气体的逸出。怎样实现?

学生回答:密闭容器中。

学生思考设计改进实验装置(如增加橡皮塞、增加带滴管的橡皮塞、带气球的橡皮塞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各种装置是否可行,有什么利弊,引领学生的思维不断发展。

小结:我们认识问题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我们今天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过程与科学家发现的过程有着惊人的类似,这经历了艰辛而漫长的过程。

本节课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冲突,从“能否使表面看起来不守恒的实验变守恒”这一问题成功的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通过师生浓墨重彩的分析,实验装置的改进完善得以实现,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更好地完善了质量守恒的观念。

以上方面能促使观念的形成,但具体应用的时候,还有一些注意点,比如有些观念要避免绝对化(如物质性质是决定物质用途的重要因素,但不是绝对因素;物质间可以转化,但要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具体的化学知识并不会自发地成长为化学观念,由知识上升为观念的过程是长期的,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这需要有学习主体思维和情感的积极参与,更需要我们引导者教师的长期渗透。

篇3

Keywords: tower crane; high strength bolts; security; sudden accident

中图分类号:U65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高层建筑俱增,塔式起重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由于对高强度螺栓的不正确使用,使高强度螺栓疲劳断裂和连接失效成为塔式起重机较为隐蔽的事故形式,甚至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发生倒塔事件,造成群死群伤的突发性事故。现就高强度螺栓在使用上易被大家忽视的几个错误做法谈谈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够引起安装、使用和检验人员的高度重视。

一、错误做法:

1、高强度螺栓的防松采用弹簧垫圈。

《建筑机械与设备 高强度紧固件技术条件》JG/T5057.40-1995的规定,“当使用8.8级或9.8级螺栓时,一般不允许采用弹簧垫圈防松。使用其他性能等级的螺栓,绝不允许采用弹簧垫圈防松。建议采取下述防松方法:采用双螺母防松,二个螺母应相同”。 大六角高强度螺栓的连接副是由一个螺栓、一个螺母、二个垫圈组成,安装时,螺栓和螺母每侧配备一个垫圈,但是,许多安装单位却额外增加了一个弹簧垫圈。诸不知,高强度螺栓是靠施加很大的预紧力而产生作用并通过连接件间的摩擦力来传递外力的,如果加了弹簧垫圈,弹簧垫圈本身不能承受那么大的预紧力,会有被压碎的可能。如此不但起不到防松的作用,反而会使高强度螺栓因为没有足够的预紧力而松动、连接失效,造成倒塔事故 2、高强度螺栓重复使用。

《建筑机械与设备 高强度紧固件技术条件》JG/T5057.40-1995规定:“高强度螺栓、螺母,使用后拆卸下再次使用,一般不得超过两次。且拆下的螺栓、螺母必须无任何损伤、变形、滑牙、缺牙、锈蚀、螺纹粗糙度变化较大等现象。否则应禁止再用于受力构件的连接。”高强度螺栓连接,是通过对螺栓本身施加很大的预紧力而使连接件间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外力的,这种情况下高强度螺栓受力较大。因此,高强度螺栓一般是不允许重复使用的,只有在螺栓、螺母无任何损伤、变形、滑牙、缺牙、锈蚀、螺纹粗糙度变化较大等现象的情况下才允许使用,但不得超过两次。然而塔式起重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却普遍存在设备从购置使用以来,其高强度螺栓一直被多次重复使用现象,使高强度螺栓失去了它应有的功效。

3、未对基础节与过渡节之间的连接高强度螺栓进行拆卸检查。部分安装单位安全意识淡薄,在塔式起重机的拆卸时为省力没有对基础节与过渡节之间的连接高强度螺栓进行拆卸检查,造成该处的高强度螺栓因为在大小、方向不断变化的弯矩作用下,承受复杂的交变应力作用,且在交变应力次数达一定量时,螺栓出现疲劳裂纹,最后导致高强度螺栓断裂造成倒塔事故。

4、在安装高强度螺栓时,使用普通扳手进行安装。我们知道塔式起重机的塔身在使用过程中要承受各种各样的应力和载荷。首先,起重机上部的机构与结构的自重,以及起重载荷引起的垂直力构成对塔身的压力载荷;第二,空载的自重力矩和工作时的起重力矩一般不能平衡,以及受到风力的影响,构成对塔身施加的弯矩载荷;第三,塔机回转起制动的水平惯性力, 对塔身施加的扭转载荷;第四,风力以及水平变幅小车起制动的惯性力构成对塔身施加的水平剪切载荷。所以高强螺栓除了其材料强度很高之外,还给螺栓施加规定预紧力(一般在该螺栓材料的屈服强度的0.6-0.7倍),使连接构件间产生挤压力,从而使垂直于螺杆方向有很大摩擦力。但安装单位在安装过程中基本使用普通扳手进行安装,很少采用专用的力矩扳手,从而造成预紧力不够及各连接螺栓的预紧力不一致现象。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的施工扭矩按下式计算确定:

TC=1.05k•PC•d

式中TC——施工扭矩,N•m

K——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的平均值,扭矩系数由高强度螺栓制造商提供或经过试验的方法获得;

PC——高强度螺栓施工预拉力(表1),kN;

D——高强度螺栓螺杆直径,mm;

1.05为衰减系数,是考虑在预紧张力时适当的存在一定的过张力。

表1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施工预拉力PC(kN)

5、采用无性能等级标记的不合格螺栓。JG/T5057.40-1995《建筑机械与设备 高强度紧固件技术要求》规定:高强度螺栓头部的顶面或侧面,应打上性能等级及制造厂标记。并应有质保书与合格证,质保书内容包括:规格、数量;性能等级;材料、炉号、化学成分;机械性能测试数据;检验日期。笔者在检验过程中发现部分塔机的高强度连接螺栓没有性能等级及制造厂标记。这些不合格螺栓的使用给塔式起重机的安全造成严重隐患。

高强度螺栓的性能等级

a.各类高强度螺栓的性能等级为8.8、9.8、10.9、12.9级

b.各类高强度螺母的性能等级为8、9、10、12

c.各类高强度垫圈的性能等级为300HV。—维氏硬度

性能等级所表示的含义

a.螺栓:10.9

9—表示公称屈服点(σs)或公称屈服强度(σ0.2)与σb的比值的10倍。

10—表示公称拉力强度(σb)的1/100。

(σ0.2)杆件变形是达0.2%时之强度。

表2 高强度螺栓的抗拉强度σb和屈服强度σ0.2(N/mm2)σb N/mm2

b.螺母:10表示公称抗拉强度σb的1/100。

常用材料有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

12.9—35CrMo,40Cr,42CrMo

10.9—20MnTiB,35UB,40Cr,45

8.8—45,35,40Cr,40B

对材料没有严格限制,要求保证机械性能。

二、预防对策:

1.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建筑塔式起重机的安全监察和监督管理,检验机构要严格按照塔机有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检验,严把检验质量关,严禁多次重复使用高强度螺栓。

2.安装、使用单位应加强对高强螺栓正确使用的认识,做到不重复使用高强度螺栓、不使用无厂家标记、无性能等级标记的高强度螺栓、并加强日常检查预紧,第一次安装后使用100h之后普遍检查拧紧,以后每使用500h拧紧一次。

三、结束语

高强度螺栓连接具有受力性能好、耐疲劳、抗震性能好、连接刚度高,施工简便等优点,已成为塔式起重机标准节之间的主要连接方式。只有充分了解影响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诸多因素,并在安装、使用中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保证塔式起重机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GB5144-2006《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2】JG/T5057.40-1995《建筑机械与设备 高强度紧固件技术条件》.

【3】顾迪民主编. 起重机械事故分析和对策[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篇4

物理学是一种生动和重要的人类文化活动,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指出:“科学是人类智力发展中的最后一步,并且可以被看成是人类文化最高最独特的成就,”物理学具有鲜明的文化品格,因此,物理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物理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物理文化的熏陶,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2 原子和原子核的内容概述

人教版高中新课标物理教科书,为了突出人类对原子内部结构的逐步深入地认识过程,将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内容分编为两章,其内容包括:电子的发现;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氢原子光谱;玻尔的原子模型;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探测射线的方法;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核力与结合能;重核的裂变;核聚变;粒子和宇宙等内容,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体会其中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感受科学的和谐美。”

3 文化视野下原子物理的教学策略

爱因斯坦曾指出,教科书中的科学结论“几乎总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体会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很难达到清楚地理解全部情况,”为了让学生感受物理文化的精神和智慧,笔者将“原子和原子核”这部分内容,放在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这一跨度为100年的背景上进行审视,把教学活动转变为历史上文化创造者与今天学习者之间的对话活动,与此同时,还将其视为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在不变更其主体结构的前提下,教学活动中,渗透“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思想,突显这部分内容在方法论上的价值,对“原子和原子核”的教学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3.1强化基础,将凝固的文化激活,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强化基础”是指对重要的基础知识的阐述力求准确清楚、层次分明、严谨扎实,以充分体现高中物理课程的基础性,“将凝固的文化激活”是指让学生置身于历史背景下,经历一次次的“发现”之旅,通过前人的探究活动学习科学探究。

下面以“玻尔的原子模型”教学片断为例,谈谈我们的做法,粒子的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孙的原子模型,为原子核式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是经典物理学既无法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又无法解释原子光谱的分裂特征,玻尔把量子概念引入原子系统,提出了三条假设,解决了卢瑟福模型的困难,把原子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具体教学的线索如下:

为了消除学生的神秘感,教学过程中,笔者强调玻尔原子理论的三个假设,并不只是源自玻尔的灵感进发,而是在玻尔的信念、实验、思考的共同作用下结出的智慧之花,首先,玻尔作为卢瑟福的学生,1912年3月到6月,他曾在卢瑟福的实验室工作过4个月,并参加了粒子散射的实验工作,对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的正确性坚信不疑,其次,1900年,普朗克提出的量子论,1905年,爱因斯坦利用光子说解释光电效应现象,也给玻尔以启迪,第三,1913年2月,哥本哈根大学的H·M·汉森提示玻尔,要注意光谱的实验数据和巴耳末的氢谱线的经验公式,巴耳末公式独特的级差结构,使玻尔茅塞顿开,原子结构的图景一下子清晰地呈现在玻尔的脑海中,这个被称为“二月转变”的事件,使玻尔很快整合了卢瑟福、普朗克、爱因斯坦的思想,写出了被后人称为“伟大的三部曲”的著名论文《原子结构和分子构造》,爱因斯坦为此给予玻尔高度评价,他写道:“当后代人来写我们这个时代在物理学中所取得的进步的历史时,必然会把我们关于原子性质的知识所取得的一个最重要的进展同尼尔斯·玻尔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经过这样的处理,教材静态的文本就成了活的载体,这时展示在学生面前的物理学“不是一般定律汇编,也不是一本把各种互不相关的论据集合在一起的总目录,它是用来自由地发明观念和概念的人类智力的创造物。”

3.2渗透方法,让学生了解科学源流,在追溯科学嬗变的历史轨迹中,理解科学方法

“渗透方法”是指在展现具体的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贯穿着物理研究方法、思维方法这条暗线,“把科学过程和思维方法,引入物理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能领略前辈大师的研究方法、物理思想及科学精神。”

人们对原子和原子核的研究,为我们展示了一条非常清晰的科学研究的途径:实验(事实)——理论假设——实验(提供新的事实)——修正理论(甚至建立新的假设),人们在不断修正错误的过程中逼近事物的本质,获得真理性的认识。

1895年发现X射线,1896年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1897年发现电子,连续出现的三大发现在科学界和哲学界产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给整个物理学界带来了困惑和论争,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彭加勒、路·乌尔维格、意大利的奥·利希、奥地利的马赫,甚至革命导师列宁也加入了这场讨论,马赫将这称作为“原理的普遍毁灭”(原子的不可分割、不变性被打破了,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的规律受到新的检验等等),唯心论者认为“原子非物质化,物质消失了”,我们用今天眼光审视这段历史,不难发现,物理学此时显然“进入一个浓雾密布,但已透过微光的领域,而且有幸展望令人激动的新远景”,物理学确实在这些发现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人类在认识微观世界的进程中,实验仍然是探索的基础,在对“原子和原子核”探索中就有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实验、哈恩的裂变实验、费米建立第一个核反应堆……,但是,如果只是实验而缺少思考,实验就没有方向,物理学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辉煌成就,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科学家做了什么实验,观察到什么现象,更要突出科学家据此进行的富于想像力的猜想以及大胆的理论构建过程,卢瑟福发现质子后,人们明确了质子是原

子核的组成部分,但是实验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原子核的质量与电荷量之比都大于质子质量与电荷量之比,据此,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内可能还存在着中子,查德威克在此思想指导下发现了中子,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我们要有意识地加以展示,让学生感悟到科学家为什么要这样去做、为什么会这样去做。

人们认识原子的历程中方法论的因素非常丰富,科学理论的发展并不是新理论毁灭了旧理论的成果,而是新理论既指出了旧理论的优点也指出它的局限性,从而使我们对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更高的理论高度,比如,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粒子散射实验,但是无法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的分立光谱,玻尔的原子模型,就保留了它的合理内容,即有原子核存在,而摈弃了其他不合理的内容,所以说,玻尔的原子理论和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之间有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不仅原子和原子核理论如此,任何物理学的变化,无论看起来有怎样的革命性,则都是如此。

若想预见科学的未来,正确的方法是研究它的历史和现状,《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历史实例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看到,科学事业是富有哲理的,是社会性的活动,是充满人性的,”科学活动的成果无论是多么抽象,它的起源和发展的本质却是人性的,是人的满怀激情的活动。

3.3拓宽视野,让学生品味科学成就,体验科学家的心路历程,把握科学精神的精髓

“拓宽视野”主要是拓宽知识面,一方面力图反映一些当代粒子理论的新成果、新应用,另一方面展示新理论建立过程中科学家的心路历程,让学生体验科学家探索未知的信心、勇气及抉择。

教学中,安排一些中学生能够接受又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新内容、新知识,如,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夸克模型、磁约束和惯性约束、恒星和宇宙的演化以及微观世界规律的统计性等,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中,渗透夏商周断代工程和碳14测年技术在其中的重要作用,“重核的裂变”中,介绍当前朝鲜、伊朗核问题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向窗外的世界望一望,不仅可以使高中物理教学呈现当代色彩,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教学中渗透一些相关理论建立过程中科学家的心路历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正确认识,有助于学生理性怀疑意识的建立和批判精神的形成。

篇5

认真研究一下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和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便可知道初中化学非常基础,知识少且零散,很多是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入手学习。化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很少,再者中考化学要求简单。有些学校对实验要求很低。初中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体系和概念较模糊,给高中后续化学学科的学习带来了困难。当初中学生满怀信心步入高中学习时,一下子被复杂的化学概念当头一棒就打晕了。化学不好学的情绪滋生蔓延,导致许多学生认为化学难学。典型的例如:初中化学对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转化根本没有什么拓展与讲解,有的连最基础什么是复分解反应规律都不知道,而高中前几节课就开始教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一下子要求学生书写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这无非给学生造成了学习的困难和负担,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学完几节课就对化学学习没有什么兴趣了。

为此我校采取的第一种策略:组织高一老师认真学习九年制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针对高一化学教学时遇到学生知识基础欠缺问题采用及时的补救措施:(1)开学初利用一个星期集中补 。(2)分散补,即学习高中内容时,何时需要何时补。例如,我校在期初学生学习课程负担不大的情况下,重新教会学生酸碱盐溶解性表及其利用复分解反应规律书写化学方程式。典型的如本人在教学时出了这样一些题目补上初中内容。题目一:下列物质间在水溶液能否反应,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①硝酸钾和氯化钠;②氢氧化钡和稀硫酸 ③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等。题目二:给出四种元素钠、碳、氧、硫,请同学们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物质的化学式:碱性氧化物_________酸性氧化物_________碱_________含氧酸________无氧酸_________酸式盐_________。利用以上题目训练与讲解顺利完成初高中知识点衔接。

采用的策略二:利用班会团队军训时间请考上清华北大的学长学姐谈谈如何做好初高中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方法讲座。由于初中大部分知识点是靠记忆,没有系统性,而高中知识信息量较大,课堂容量难度也较初中大了很多。初中的知识点应用单一,而高中综合应用知识能力较强,强调灵活应用基本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很多学生上了高中就不适应高中的学习。为此我们强调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有所转变。(1)学会独立思考,提高自学能力;(2)学会及时总结,即一个单元学习完毕尝试回忆书写本单元的重要物质性质、反应现象、用途、存在、制备方法和鉴别、化学方程式;(3)重视实验,注重探究性学习。通过以上知识和方法衔接从而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二、没有正确处理好模块知识教学,造成学生学习困难。

新课标对每个模块的教学有明确的要求,即每周安排两课时,36课时完成一个模块的教学与学习,这就出现了课时紧张与知识掌握程度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在必修一表现得更为突出,因为必修一内容基本上就是两大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浓缩,相当于原大纲版一半的教学内容,这样对于刚迈入高中学习的学生,由于对高中学习还不太适应,老师又一下子在这36节课时中,让学生系统掌握这么多的内容,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负担,让学生们感到困难重重。而必修二内容涉及的知识可谓繁多,宽度更大,给人蜻蜓点水的感觉,感到任何一个知识点都需要讲明,但又害怕讲得太多太深,导致学生恐惧化学,失去了学习化学的信心。例如:必修二中原电池、电解池内容教学,起初由于我们没有把握好知识的深广度,仍然按照原来的教学方法讲解从原电池、电解池的概念、构成条件到原理(包括两极的名称,电子的流向,离子的迁移方向,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上了一个星期后,为了巩固知识,老师受市场上参考书习题的干扰和影响,又出了这样一道题,请同学们写出在酸性介质中氢氧燃料电池的正负极反应式,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要么不会写要么写出错误的答案,仍然无法完全掌握知识,教学效果不如预期。后来我们分析原因,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我们没有处理好选修与必修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为此我校采取的策略三:在必修模块教学时要求老师一定按照新课程标准和福建省教学要求,不随意拔高,大胆取舍习题,该了解就了解,该在选修中完成的知识点就放在选修中教学,避免一步到位,造成学生两极分化。2013届我校备课组做了大胆的尝试,先按照新课程要求上完《必修一》、《必修二》、《化学反应原理》三个模块,到了高二下学期期中考,我们回过头重新复习必修一、必修二的知识,这时我们发现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高涨了,而老师又可以利用中学化学中最重要的概念原理如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离子反应、元素周期律知识来指导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掌握化学双基知识牢固多了,又为高三化学总复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谓一箭双雕。

三、没有解读好《高考考试说明》,人为加重学生负担。

篇6

Li Xiren

Abstract: The high school biology is good teaching material,it has the content novel and so on many merits,but America and China also had the deficiency,Shang Dai further deliberated.

Keywords: High school biology Compulsory Certain question Shang Dai deliberatedShould change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9-0097-02

教材是教育部门对外对内的窗口,学生将她作为自己学习的楷模,教师将她作为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和准则。教材的素质不仅反映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并且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高中《生物学(必修•1、2册•2008年6月第3次印刷)》是一部好教材。她具有内容新颖,图表丰富多彩,语言生动,组织严密等诸多优点,但美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尚待进一步研究和商讨。为了帮助我国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编写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凭着遵循科学,实事求是和诚恳的态度,并结合自己学习体会,谈谈如下肤浅鄙见和建议,与大家共研讨同学习;对一些不符合科学的古典常用生物学术语和基本概念也作了肤浅分析和适当修正,望生物学教材的编著者和广大师生斧正。

1、【必修1】封面。在双螺旋立体结构的DNA图中,却将DNA双螺旋每盘绕一周时的“10组碱基对”错画为“16组碱基对”;其次,却将DNA双螺旋结构图内侧碱基对中的“嘌呤碱线段”错画为“与嘧啶碱线段同等长度”。因为嘌呤碱是双环化合物,立体空间大,嘧啶是单环化合物,立体空间小,并且嘌呤的分子量是120.1134,但嘧啶的分子量是80.089[1,2]。

2、【必修1】封面。在细胞模式图中,却将核仁画的太大,差不多占领细胞核体积的一半,与实际情况差别太悬殊。

3、【必修1】《前言》P1倒数6行“所有活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构成的”建议改为“一般来说,除病毒等例外,其他的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因为(A)非细胞结构的病毒……等是众所公认的一群有生命的生物体;(B)死亡不久的生物尸体也是由细胞构的;(C)“细胞的产物”的涵义含糊不清。

4、【必修1】《前言》P2第2行“一般细胞的主要成分都是水……核酸和脂质”应改为“细胞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但水在细胞中通常含量是最多的,含量约为60%~90%。水对生命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此外,细胞中还含有糖类、脂质和无机盐等。”因为含量多的水并非是细胞的主要成分[3]。

5、【必修1】P6“无机盐类”(应该是指细胞中的无机盐。因为本章的题目是“细胞的分子组成”――笔者注)一题中有下列毛病:(A)将细胞内无机盐与细胞外无机盐混淆起来,例如血钙。因为血钙是细胞外血清中钙离子的浓度;(B)将细胞中无机盐与参加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的原子混为一谈,例如叶绿素分子中的镁原子;(C)对细胞内、生物体内、血液、血浆、血清等术语概念认识含糊不清,叙述很混乱。建议将此题可作如下简要修改:“细胞中的无机盐含量虽少,但也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例如磷酸盐、氯化钠、硫酸钾……等。它们主要是呈离子状态存在于细胞中,钾、钠离子与细胞渗透压、原生质水合力和电荷有关,钾离子还参与糖的代谢,钾、镁、锰离子能促使某些酶活化,磷酸盐、碳酸盐是细胞内两组酸碱度缓冲系统,以保持细胞内液pH值的稳定;此外,细胞中的无机盐还为同化作用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种矿质营养[4、5]。

6、【必修1】P38图2-14。却将“体细胞中偶数染色体”错画为“奇数染色体。”

7、【必修1】P42第21行“所有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应改为“绝大多数的植物细胞是有细胞壁”。因为低等植物藻门、金藻门、甲藻门、黄藻门、真菌门的古生菌纲等某些种类细胞和粘菌门的变形体,以及被子植物的……都是没有细胞壁的。

8、【必修1】P56图3-5。画的却是还未初始质壁分离的洋葱细胞。

9、【必修1】P80倒数16行“细胞呼吸是细胞代谢的中心”建议改为“同化作用是细胞代谢的中心”。因为同化作用所合成的有机物(如糖类)是细胞呼吸的物质基础,从长期看,没有同化作用就没有细胞的呼吸。

10、【必修1】P107倒数第4行“……两条染色单体则由一个着丝粒连结在一起。两条并列的染色单体的存在说明染色体的复制在S期已完成(在第2册P27第7行中也有类似的叙述)”应改为“……两条染色单体仍由一个着丝粒连结在一起。染色体复制的全过程是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才完成。”因为着丝粒是染色体组成部分。它在有丝分裂后期才复制和分裂。两根染色单体也从此分离为两条各自独立的染色体[6]。

11、【必修2】封面。却将长颈鹿错画为摄食针叶树的针叶。建议将“针叶树”改为“阔叶树,如桑树”。因为长颈鹿不爱吃针叶。

12、【必修2】P2倒数13行“……一面利用修道院内的园地做了许多植物和动物的杂交实验(在此书P20倒数11行中也有类似的叙述)”。应改为“一面利用修道院内的园地做了许多植物品种之间或动物品种之间的杂交试验”。因为在通常情况下,植物不可能和动物进行有性杂交[4、5、6]。

13、【必修2】P6表1-1。却将“不饱满豆荚”错写为“皱缩豆荚”,因为没有这种叫法;其次,将“顶生花”错画为“单花对生”。因为豌豆是复叶互生,并且蘖枝上只有一个顶芽,通常是总状花序,所以“单花对生的顶生花”尚待研讨[6]。第三,将托叶错画为大于羽状复叶的小叶片5-10倍,失真太悬殊。

14、【必修2】P27倒数第2行“此时每对同源染色体就有4条染色单体,称为四分体(在大学生物学和遗传学教材中也有类似的叙述)[7]”建议改为“此时每对同源染色体就有4根染色单体,称双价二分体或联会二分体或四联体或四合体”。众所周知,因为每对同源染色体复制为4根染色单体,理应是2分为4,即1分为2,是二分体[6]。

15、【必修2】P47第7行“说明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在大学生物学教材中也有类似的叙述)”。建议改为“说明遗传物质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因为在科学上,通常是没有自我运载的载体。凡是载体是运载自身以外的其他物品,就像汽车运载大米一样。既然染色体行为和遗传物质(DNA)或遗传因子行为相似性,也就是分子遗传学所证实的: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和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不难设想,如果将染色体上的DNA或基因全挖掉或卸车,则它成为有名无实不可思议的“神话染色体”。因此,笔者倡议不能将染色体说为是遗传物质的载体。[6、7]

16、【必修2】P55图3-5却将“脱氧核糖”错画为“四碳糖”(在P60和第1册P50图3-1中也有类似图)[6]。

17、【必修2】P69倒6行“蛋白质是生物体性状的体现者”应改为“生物体性状是特异性蛋白质的体现者”。因为因果颠倒[4、6]。

参考文献

[1] B•Π克列维奇(龚立三等译).植物生物化学基础[M].第1版(原文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年,P64

[2] 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自然室.《高中生物》[M].第1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P142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修订第3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P1643

[4] 李熙仁、颜广旭.对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中若干问题的评析(全文)[J].当代科教优秀论文选集,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P386和P392

篇7

首先,应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观察的重点。

设置课本实验的目的在与实现某一学习目的,实验目的决定了实验观察的重点。只有明确重点观察的内容,抓住本质的现象,才能有效地观察,有效地学习。如在初中化学〈序言〉课的实验,所设置的几个实验都是为学生顺利理解和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设置的。因此,观察的重点应放在反应前后物质是否发生质的变化,从而确定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如镁带的燃烧实验,观察的重点是镁在燃烧后的产物的性质和镁带有何本质的不同,确定反应是否新物质生成,从而判断该反应是否属于化学变化。而不能仅仅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这一非本质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实验的目的——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

其次,明确观察的要素和程序,全面、有序地进行实验的观察。

对于实验,特别是一些过于复杂的实验,往往存在多个实验观察的要素,实验过程中必须全面、有序地进行观察,才能实现实验教学的目的,从而深入、全面地掌握化学知识。

那么,如何有序地、全面地观察化学实验呢?

第一阶段(实验前)——观察要素为:1、反应物的物理性质(如反应的颜色、状态、气味等);2、反应条件(如是否加热、通电等);3、反应装置(用什么作反应器具、装置有何特点等);4、*作顺序(如何组装实验装置、添加药品先后顺序如何等);5、其他(如药品的用量、实验注意事项等)。

第二阶段(实验中)——观察要素:反应过程中的主要现象(如是否有颜色变化、是否有气体生成、是否有沉淀析出、是否发光、放热等)

第三阶段(实验后)——观察要素:1、是否有新物质生成?2、新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3、仪器拆分顺序;4、仪器整理等。

随着实验的深入和知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要求学生能够深入全面地进行实验的观察,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如果不能全面地进行实验的观察,往往会因为观察的片面性而导致种种问题,如无法获得全面的知识。更为严重的是在实验具体*作过程中,可能回导致失败或危险,如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为向下倾斜,导致试管破裂;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如果不遵循实验前先通氢气一段时间后再后加热、实验后先撤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撤氢气的顺序,必然导致实验失败和危险(爆炸)等。

第三、协调多种感觉器官。

实验现象的观察,往往不仅仅依靠眼睛观察来完成。在很多实验中,还需要借助手、鼻等感官。如第一章关于硫燃烧的实验中,除用眼观察之外,还需借助鼻闻(二氧化硫的气味)、用手摸(摸集气瓶感觉热现象)等。只要这样,才能全面获得感性的材料。

此外,实验现象的观察过程中,还要克服下列不良习惯:1、只注意强烈刺激作用的现象,而忽视其他现象;2、由于不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忽略了稍纵即逝的现象;3、只注意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而忽略对实验*作顺序、装置特点的观察;4、只观察不思考等。

专题二:化学学习中学会提出问题

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发现问题或能否提出好的问题标志着他的学习水平的高低和能力的强弱。从学生学习化学情况来看,提不出问题或者提不出好的问题,往往成为中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之一。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学习过程中基础知识不牢靠、不善于抓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不善于善于观察和思考等。由于这些缺陷的存在,导致许多学生对问题视而不见,无法发现问题。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因此,不会提出(发现)问题也就不能主动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水平低下。

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是在对事物进行全面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正向和逆向思维活动来实现的,它具有一定的方法和途径。下面介绍中学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些方法,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方法一:逆向思考,提出问题

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是对某些化学事实从反向进行思考,改变某一或某些化学事实的叙述方式,变正向叙述为逆向叙述为逆向叙述,从逆向提出问题。例如,《序言》中提到: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等现象的发生。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从逆向的角度提出“伴随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等现象的发生的反应是否一定为化学变化?”问题。

方法二:觉察异常,发现问题

该方法通过观察某一事物或某一过程中的“异常点”,从而有针对地提出问题。由于“异常点”中往往隐含许多问题,于是,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异常之处发现问题。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用容器盛装固体物质,容器的口总是向上的,而《序言》[实验4]中,盛装固体碱式碳酸铜的试管其管口却是要略微向下倾斜,这是为什么?

方法三:善于对比,发现问题

化学事实往往存在相同或相异的地方,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对不同的事物或化学事实进行对比,通过比较事物间的不同提出有关问题。氧气和臭氧均为只有氧元素组成的单质,那么,“它们是否属于同中物质?其性质是否一样?”又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氢气必须“早通迟撤”,而酒精灯加热却要“迟到早撤”,这是为什么?能否调换顺序?

方法四:穷追不舍,刨根问底

具有某种属性的物质往往有多种,而且某种物质通常具有多种属性(如用途)。课本限于篇幅或其他原因,不可能对有关事物的属性一一加以罗列。学习过程中,应学会穷追不舍,发现问题。如,课本中有谈到“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这里说分子仅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那么,“除了分子之外,还有那些微粒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呢?”

方法五:联系实际,发现问题

实际生产生活中存在许多化学现象,其中隐含许多化学知识,学习时,要善于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如“油库为何要严禁烟火?”“干燥的夏天为何常见鬼火现象?”等等。

方法六:探求因果,提出问题

抓住事物内部的因果关系,由“果”导“因”或由“因”推“果”。这是常见的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的一种方法。我们知道,元素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用途

结构 性质 制法

保存

于是,学习过程中,抓住“果”(物质的性质或用途)来探求“因”(物质的结构或性质);或抓住“因”推到事物的“果”。如进行氧气用途的学习时,可以提出“氧气为何可以用于炼铁、航天和气焊?”问题。

方法七:改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提出问题

化学概念包含内涵和外延两部分。内涵所反应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而外延是指概念的对象范围。如“单质”和“分子”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可以表示如下:

概 念 内 涵 外 延

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同种元素组成 纯净物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物质化学性质 微粒

通过改变概念的内涵或外延,可以提问:(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属于单质”;(2)“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这两种说法是否正确?

上面介绍七种常见的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的途径,掌握这些途径,将有助于发现问题。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利用以上途径,经常问一问、想一想,努力提高学习能力。

专题三:学会加工

加工,指的是对所感知的事物通过特殊的思维方法对获取(感知)的饿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是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取得联系,增进对新知识的理解。加工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高效获取知识的基本条件之一。

对信息加工的重要方法有:1)类比法;2)比较法;3)质疑等。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学会这些策略,从而顺利实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如何类比、比较和质疑呢?

第一、学会类比

类比是根据两类或两个事物之间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识所作出的一种推断。这是加工的 重要方法。它既可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也可使陌生的事物熟悉化,从而实现对新知识的掌握。这种方法在学习中广泛地得到应用。如在高一学习卤族元素极其化合物性质知识时,抓住该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为7个,从而类推出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在化学性质上具有与Cl2与及其化合物相似的化学性质 ,从而顺利实现卤素其他元素对应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学习。这里应该注意的是:1)要考虑不同事物之间的可比性。即善于发现事物相同或相似的本质上属性,只有本质上属性相同或相似,才能作出类比;如卤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这一本质属性,为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类比提供基础。2)要注意类比的或然性,正确类比,防止类比的负迁移。换句话说,就是在抓住事物共同属性的同时,也应注意差异性一面。如卤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由于其电子层数不一样,因此其化学性质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不能有Cl2+H2O==HCl+HClO类推出F2+H2O==HF+HFO等。

第二、学会比较

比较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易混淆的相关事物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常用的 比较方法有对立比较、差异比较和对照比较等。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和还原、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等属于对立的概念,在学习过程中,要抓住这些概念内部间的对立面来比较,以留下深刻的印象,实现记住一个就掌握另一个的一箭双雕的效果。又如对易混淆的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概念,学习时着重从其定义、特征、使用范围等差异面进行比较,抓住各自的不同点,从而掌握四个概念。要学会比较,关键在于对化学事实进行分析,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这样做不仅能揭示事物的关键特征,而且还能更加容易掌握新概念的涵义。

第三、学会质疑

质疑就是追问为什么,或者用挑剔的眼光来看待已有的事物,达到对化学事实的深层理解。能否提出问题(或发现问题)往往标志一个人学习水平的高低或学习能力的强弱。要善于质疑、发现问题,必须学会对事物进行全面的观察,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正向、逆向思维等活动来实现。它具有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常见的途径能和方法有:1)变正向思维为逆向思维,提出问题;2)观察事物的异常点,发现问题;3)对不同事物做对比,发现问题;4)穷追不舍,刨根问底;5)联系实际,大胆质疑;6)探求因果,弄清关系;7)改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提出问题,等。

专题四:学会阅读

阅读和观察一样,也是感知化学事实、获取信息的重要方法。会不会阅读、研读到什么程度直接影响到所感知信息量的多少、深浅以及学习效率等。如何才能有效地阅读呢?

第一、学会速读

速读是一目十行的阅读。它主要是为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较多的信息。通过速读,对课本知识的内容和逻辑结构作粗步了解,并明确所需感知事物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等,为精读提供“物质基础”。速读的技巧主要有:(1)意群扫描试阅读。这种阅读并不是以字或词为单位进行阅读,而是以意群为单位进行阅读,掌握化学事实基本意思即可。(2)浏览。即对全文粗略阅读,达到对内容的大体了解或整体认识为目的。(3)跳度。即对自己所要了解的特定内容进行阅读,以便搜寻特定信息资料或捕捉重点。对于速读,可以节约大量时间,可以提高获取知识的效率。但速读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如跳读,只能获得自己所需的内容,对化学事实的整体概貌无法搞清;又如浏览,无法获取化学事实背后隐含的深层的东西,仅能获取知识的概貌。象采用浏览方式预习《盐类的水解》内容时,仅可以初步了解教材的主要内容:1)盐类水解的概念和实质;2)强碱弱酸盐、强酸弱减盐的水解情况;3)盐类水解的应用;等等。

第二、学会精读

精读一般是建立在速读的基础上的更进一步的阅读。其目的在于研究速读过程中所感知的化学事实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等,深化对本节知识内容和逻辑结构的理解和掌握。精读的主要策略是学会聚焦。所谓聚焦,是指在阅读时抛开冗余信息和枝节信息,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有效的信息上来。如在阅读《盐类的水解》时,通过速读,明确本节内容的重点在于盐类水解的实质上。于是,在此基础上把注意力聚焦在这一内容上,深入研究课本中相关段落的内容,从而概括出盐类水解的实质。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对于所有的重点知识如化学概念、原理等的阅读,都必须做到精读。对这些内容所涉及的字、词、句甚至段等都要精研细读,反复推敲,从而掌握所学内容的精髓。如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一种微粒”是概念的外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是概念的内涵。学习时,要特别注意分子保持的是化学性质,而不是物理性质;同时分子仅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不是所有能保持化学性质的微粒都是分子,也可能是原子等,明确这些对化学的深入学习很重要。

第三、读思结合

阅读教材,仅停留在“读”的基础上是不够的,只“读”不“思”,仅能获得化学事实的表象知识,而对于深深隐含在表象内部的、深层次的知识往往就无法感知,从而影响对化学事实的全面深刻的感知。因此,要边读边思,注意对表象的知识进行大胆的质疑、提出问题、多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将表象的知识与相关的化学概念、原理、规律等知识密切联系起来,并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对比深化,确保深入全面的掌握。例如,在阅读初中有关氧化反应内容时,课本在列出硫、铁、碳等与氧气反应后,提出“我们把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在这里为什么指“与氧反应”而不说“与氧气反应”?“氧”是否就是氧气?如果不是,那么“氧”指的是那些物质等?如果能够这样深入去分析,就能更加深入地掌握氧化反应的概念。

此外,阅读的同时要兼顾动笔,作好读书笔记,记录阅读过程中所提炼出来的内容如教材的逻辑结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和疑点内容以及学习体会(如突破难点的方法、有哪些创新的记忆方法等),以利于下阶段的学习。

专题五:化学课本空白栏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