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健康与营养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食品健康与营养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食品健康与营养

篇1

2食品与营养的关系

食品与营养是当今广大老百姓比较关注的热点话题,食品与营养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食品的营养指标也成为了食品制造加工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人们的正常生命活动离不开食物供给,人体摄取食物是为了解决“肚子饿”的问题,从食品中吸收基本的营养物质,同时,人们追求“好吃”的食品,为了使人体味觉得到满足,现在人们渴望“健康”的食品,健康而有营养的食品既是为了保证人体的健康,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体对食品的功能性需求。

3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人体必需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七大营养素,食品中含有营养物质,人体的生命和健康需要营养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需要营养物质,人体从事劳动及活动需要营养物质。人的生命必须通过饮食来维持,人的生命质量和精神心理与饮食营养有极大的关系,人的学习能力、抵抗病菌的能力、运动能力、康复能力、生殖能力、智力、体力、身高体重、寿命等都与饮食营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旦人体摄入营养素不平衡,就容易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影响人体生命健康,例如,蛋白质的缺乏会令人感到恐慌、脂肪的缺乏会使人懒惰和不爱思考、维生素A的缺乏会导致皮肤干燥、维生素B1的缺乏会使人得脚气病等不良症状的出现都与营养素不平衡有关。但是,现实中没有一种食品能够按照人体所需的数量和所希望的适宜配比提供营养素。所以,要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为了满足营养的需要,人体必须摄入多种多样的食品,让人体所消耗的营养与从食物中所获得的营养达成平衡。总之,人类的生命需要食物来维持,人类的健康好坏与食品营养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

4食品营养强化措施

膳食结构的不合理是造成人体营养不均衡的根本原因,而食品营养强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人类的营养状况。通过在食品中添加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来强化食品的营养指标。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缺乏营养学知识,对待食品一味的追求视觉和味觉的享受,从而忽视了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食品应当是在满足人体生理需要的基础上,尽量包含多的营养素来保证人体的健康成长。但是,一些食品加工厂商为了谋求私利,迎合广大消费者视觉和味觉的享受,却忽略了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标准,从而导致一些人出现营养不良等症状,影响人体的健康。

食品营养强化就是针对人体的特性,根据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遵循“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向食物中添加营养强化剂。一般来说,营养强化剂往往是食物中比较缺乏的,同时人体所必须的。针对特殊的人群生产营养强化的特殊食品,平衡这些人的膳食结构。食品营养强化必须要符合大众的需求,对人民生活所必需的食品进行营养强化,对维持人体健康具有显著地效果,例如,人类主食大米、面粉、面包、面条等。在我国,由于农民的经济水平相对较低,能够享用的物质基础有限,导致农村居民出现营养不良症状的现象较多,所以,食品营养强化要面向广大农民,把农村当作开展食品营养强化工作的重点。食品营养强化除了面向人类主食,还要面向人类日用品,例如,食用油、食盐、食醋、酱油等调味品,这些生活日用品对于促进人体健康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向这些生活日用品中添加钙、碘、铁、锌等微量元素,也能够提高它们的营养标准。另外,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饮品,所以,食品营养强化也应该面向饮品,特别是牛奶、饮料等经常饮用的饮品,往这些饮品中添加营养素,有助于人体吸收,对人体的营养平衡有重要的作用。

往食品中添加营养强化剂,既要有针对性的添加营养素,还要注意食品安全,确保人体的安全。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添加营养强化剂,保证营养成分不流失。此外,政府食品质量监管部门要对食品质量进行严格监管,对于不达标的食品要将其杜绝在市场内,要制定合理的食品营养标准。

5结束语

食品营养关系到人体的生命健康,食品营养强化对于解决人体营养不良症状有积极作用。人体摄入食品,吸收食品中的营养,保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自己要注意调节膳食结构平衡,保证营养平衡,从而促进生命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彬,魏福华浅淡营养强化食品与国民健康的关系[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6):55-57

[2]耿渊源保健食品在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进程预测[J]企业导报,2009,(1)

[3]武立平有关食品科学与营养关系探讨[J]经济论丛,2010(9):218-219

篇2

《食品营养与健康》这门课程是针对广大在校中职学生而开设的一门课程,意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校中职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了解到日常生活中各种食品的特性,以及如何均衡搭配能吃得更营养更健康,再加上体育锻炼,给学生提供一个强健的身体。《食品营养与健康》这门课的改革就显得很有必要。

二、食品营养与健康的教学现状分析

(一)食品营养与健康教学的现状

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很多人因为吃得不健康,搭配不均匀吃出了营养病。有缺各种微量元素的,有营养过剩身体饱受折磨的。这些问题随着大家生活水准的提高越发被关注。中职学生在关于营养与健康方面的知识了解很少,为了帮助学生们吃得营养与健康,福建经贸学校开设了《食品营养与健康》这门课程。由于学生们对这门课程相关知识了解不多,意识不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存在不专心听课的现象。老师认为这门课程不是考证的科目没有那么重要,因此照本宣科,趣味性不够,这样就导致这门课程的价值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再加上课本教材的编写人员无法做到与时俱进,导致忽略部分知识的传授甚至会误导学生。

(二)食品营养与健康教学改革的意义

《食品营养与健康》这门课程的开设是顺应时代要求,根据人们的生活水准、社会现象而出现的。现在老年人都喜欢看养生和保健节目。养生除了要睡得好,也要吃得好。吃得好就是要做到吃得营养与健康。开设这门课程让更多的中职学生对于食品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了解到吃得营养健康的重要性。面对以前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兴趣不高、老师教学不积极、课本教材内容陈旧这些问题,这门课程需要改变,只有改革课程才能让全校师生意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甚至对于全校师生的未来都是有帮助的。

三、食品营养与健康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授课模式与考核标准简单

福建经贸学校开设的《食品营养与健康》这门课程是一门必修课,意在提高广大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老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往往忽略学校把这门课程作为学生必修课意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深意。再加上这门课程内容比较简单,讲授起来比较容易,也就很难引起老师的重视,没有将这门课程的内容进行深化,就导致部分学生认为这门课程简单,没有什么实际的教学意义,无法理解学校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于是在上课的时候,就可能做与这门课程无关的事情,比如:玩手机,看课外书等。还有部分学生可能在课下认真地学习教材,上课认真听老师教授这门课程的相关知识,结果发现老师教授的知识点与课本上的是一样的,感觉就是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完全照搬到课堂上,再朗读给学生一样,导致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也就大大降低。以上两种存在的情况是课堂教学模式上存在的问题所导致的。如果在课堂上老师能结合自身的经历与现实的情况对这门课程进行教授,这门课程的内容肯定比较丰富精彩,课堂的学习氛围也将有所提高,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经贸学校在这门课程的考核上也有些过于简单。平时在课堂上都存在个别学生玩手机,不带教材的情况,教学老师在讲授这门课程时除了讲授PPT课件外,很少在课堂上对学生提问,进行课堂问答互动环节,来达到随堂考核的目的。没有进行课堂上的师生教学互动,只进行单一的老师灌输式教学,这样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认识。没有了随堂考核,师生教学互动,对学生的考核标准就只有传统的期末考试这一方式。而期末考核试卷的试题质量一般比较简单,包括选择,填空,判断和简答,这样无法考核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在给学生成绩时就容易产生不公平情况。

(二)教学内容枯燥单一

食品教研组在安排这门课程时,根据课程的难度,综合考虑安排了大概每周两节的课时。相对来说课程的课时比较充足,完全可以满足学校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要求。但是由于教学老师对该课程的不重视,基本在讲授该课程时,很少花时间去备课,也很少根据课程知识内容去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料,比如:关于食品与营养的相关新闻,视频,图片等。这样的教学就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沒有利用到课堂上的多媒体设备进行多媒体教学,甚至在讲授这门课程时,由于个人的私事,让学生自己看,就一走了之,下次在上课时直接跳过该章节,进入新的学习内容。这样的教学可能让学生对于知识的了解不够充分。再加上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堂互动少等原因,导致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乏味,失去了原本的教学意义。

四、食品营养与健康教学改革方式

(一)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改为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应用多种教学工具,通过视频,图片,新闻,热点等资讯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课堂内。老师先对重点的知识进行精讲,然后根据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社会上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三聚氰胺,苏丹红,硫磺熏馒头,石蜡大米,地沟油,廋肉精,脚臭盐以及塑料紫菜等事件进行相关讨论。对学生进行分组,选择相关的话题进行下堂课的讨论,让学生们准备需要的视频,图片,新闻稿等,然后在下次课堂上带上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课堂论说,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也能帮助学生提高各种学习能力。另外在老师教授课程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上,老师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各种多媒体文件,相关的视频,动态图片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也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了解到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的重要性。

(二)对考核模式进行改革

学校在制定考核模式时,学生成绩的组成是两个部分:学生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试卷成绩*70%,这个模式中存在两个弊端,其一,平时成绩除非表现特别差,一般都是优良;其二,期末试卷试题过于简单达不到考核的目的。这两个问题的存在就导致考核的公平性、检测性无法体验出来。因此本课堂的考核方式需要进行改革,打破传统的一次期末考试决定一个学生成绩好坏的考查模式,改变为动态的考核模式,考核从这门课程起始就开始,贯穿到这门课程考完试,进行全程考核。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要提高到40%~50%,但是考核的方式要多样化,考核成绩要量化,具体化,才能达到考核的目的。其中平时成绩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平时课堂的上课签到情况,大概占到平时成绩的30%,不来上课3次取消该学生的平时成绩;第二,平时的课堂作业质量,关于地沟油安全问题的相关论述,对于解决瘦肉精问题的相关论点,以及经过该作业所表现出的该同学的学习能力等进行评分,大概占平时成绩的20%;第三,学生一学期的课堂表现,包括上课参与度,问答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相关资料的展示,关于某论点的辩论情况等,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加强他们自身在演讲方面的能力训练。这部分占平时成绩的30%;第四,课堂小测试,针对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随堂小测试,比如:“早餐怎么吃才营养,它所要补充的营养要素包含什么”,“对于不吃早餐的现象你怎么看”等问题结合课堂所讲授的知识,加深学生的记忆。这部分占到平时成绩的20%。降低期末成绩所占的比例,大概在50%~60%。对于试卷的试题一定要紧贴生活与社会热点,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也提高了期末考试试卷的质量,能考出学生的水平。通过这样的考核模式能进一步加强该门课程的重要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结束语

为了达到提高福建经贸学校广大在校生的整体素质,实现这门课程教授的理念。在选用教材时,一定要结合学校师生的实际情况,精编教材内容;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等多种灵活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成绩考核标准,从而提高这门课程的授课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慧蕓.食品营养与健康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农产品加工月刊,2015,(2). 

[2]李宇,孙钟雷.公共选修课程《营养与健康》的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9). 

篇3

孩子处在特定生长发育阶段的时候,有一些元素是他们特别需要的,但又容易被忽视,它们就是钙、维生素D、铁和锌等。

1. 关键词:钙、维生素D

在婴幼儿期,为防佝偻病,家长一般都知道要给孩子补钙和维生素AD补充剂(或者鱼肝油制品)。而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许多家长淡化了替孩子补钙的意识,认为孩子不会得佝偻病了,奶制品和日常饮食应该可以满足孩子身体对钙的需求了。

奶制品是很好的钙的来源,吸收也好。每100毫升普通牛奶中约含100~120毫克钙。8~18岁的青少年每天钙的推荐摄入量约1200毫克,至少应保证800毫克的摄入。中国的营养学调查显示,中国人日常饮食模式中,日均可从饮食中摄入约400毫克的钙。对于青少年而言,要保证每日800~1200毫克钙的供应量,除了日常饮食外,还需要喝很多的牛奶。如果很难每天喝足牛奶(500毫升),选择钙补充剂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如今,儿童和青少年缺钙虽然极少表现为严重佝偻病所致的骨骼畸形,但可表现为骨软化、骨质疏松,孩子容易摔跤、骨折,还会表现为腿痛、腿酸、无力。单纯补钙,吸收率低,还应配上钙的最佳伴侣——维生素D。补钙的同时补充维生素D,可使钙的吸收率提高50%以上,并促进钙在骨骼的沉积。

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经由阳光中紫外线照射皮肤而产生,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极低。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户外活动时间越来越少,空气污染等因素也影响了阳光的照射效果。因此,美国、加拿大、欧洲,包括我国营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都推荐婴儿、儿童、青少年每日至少摄入400国际单位维生素D。目前,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维生素D缺乏相当严重,而正是维生素D缺乏更影响了钙的吸收。家长们注意了,不仅小婴儿需要补充维生素D,大孩子也需要足量的维生素D和钙。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每日400国际单位维生素D的补充非常必要,且不用特别担心多补,因为至少每日4000国际单位维生素D以上的量才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还有,人的骨骼成分中不仅包含钙,还有其他矿物质、胶原组织等,其中镁也是一种重要的矿物质,是促进钙沉积的有益因素。骨骼健康除了需要充足的钙、维生素D以外,镁等其他营养素也不可缺少。

骨骼健康是一辈子的事情,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就重视钙和能促进钙沉积的物质的摄入,这样可以为一生的骨骼健康打好基础。

2. 关键词:铁

青少年长得快,血容量扩增明显,血容量增加也就意味着血色素合成增加,对铁的需求就增加。对于青春期男孩来说,青春期还是一个肌肉快速增长的时期,肌肉中肌红蛋白的生成也需要铁。因此青春期男孩可能会出现短暂性缺铁性贫血。青春期女孩,则由于月经初潮失血以及月经初潮不规律,可能出现青春期功血,失血过多,而引起缺铁性贫血。

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女孩,建议每半年查一次血色素。当血色素低于120克/升时,提示可能存在缺铁性贫血,需经过2~3个月的正规的补铁治疗,并观察血色素的变化。同时,饮食加以调整,(猪肉)瘦肉和牛肉都是含铁量高的食物,同时多吃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大多数铁剂会有铁腥味,对肠道也存在一定刺激,影响服用者的依从性。因此补铁要选择一款口味比较好的产品。由于铁在人体内代谢复杂,并非多多益善,因此强调补铁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 关键词:锌

缺锌和缺铁常伴发,青春期铁需要量大时,对锌的需求量也大。是否缺锌,目前唯一可能的判断指标就是血清锌检测,而这唯一的指标判断价值也并不高,这也是目前对是否缺锌判断困难的主要原因。关于何时可以补锌,临床上认为以下几个时期值得重视。

* 锌与儿童体格生长,特别是身高增长有关。在生长迅速的婴儿期以及青春期,需要充足的锌以保证生长。

* 锌具有促进人体免疫力的功能。儿童腹泻或发烧时,锌的丢失增加,需要补锌。此时补锌不仅可缩短病程,还具有预防反复感染的作用。一般补2周左右即可,每天10~20毫克元素锌。

少数“胃口差”的孩子补锌可能也有作用,但由于“胃口差”的原因复杂,单纯以“胃口差”就是缺锌并随意补锌的做法并不科学。好在,补锌还是比较安全的,除非极大量摄入可引起不良反应,一般多补了就流失、浪费而已。由于人体储存锌比较少,需要不断从膳食中获得,因此多摄入含锌丰富的食物还是很重要的。其实,锌和铁的食物来源是一致的,富含铁的(猪肉)瘦肉和牛肉中也含有丰富的锌。烹饪手段不会对锌和铁产生影响,主妇们不用纠结于烹饪方法是否会破坏锌或铁。

4. 关键词:多种维生素

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类营养物质,几乎参与了人体所有的代谢过程,人们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但却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万万不可低估其作用。

* 维生素A可维持人体正常的视觉功能,缺乏维生素A可能造成夜盲、暗视觉不良。维生素A有保持上皮细胞完整性的功能。给缺乏维生素A的儿童补足维生素A后,他们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生率明显下降。维生素A含量最丰富的是动物肝脏,胡萝卜素在体内也可转换为维生素A,如果偏食、挑食,不吃上述食物,那么就可能维生素A缺乏。

* B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烟酸、泛酸、胆碱等。B族维生素大量存在于谷物的麸皮中,而现在人们所吃的米面都过于精细,人为去除了不少B族维生素,导致膳食中B族维生素缺乏。维生素B1缺乏会引起脚气病,维生素B2缺乏出现唇干裂、口角炎等。新的研究还显示,B族维生素还参与DNA合成,保持基因组稳定,辅助DNA修复等。

* 儿童常见的贫血除了缺铁外,还可能是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缺乏。

* 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可能有助减轻感冒症状和缩短感冒病程,应鼓励孩子们多吃水果和蔬菜。

要保证充足而均衡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需要父母给孩子提供均衡的膳食,粮食、肉类、蛋奶、水果和蔬菜,应帮助他们克服偏食、挑食的坏习惯。

篇4

高校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是高校整个教学体系和课程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公选课是高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按照学院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专业方向、学科发展趋势、为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贯彻因材施教,完善学生知识智能结构而开设供学生选修的课程。总的来说,公选课的开设就是要拓宽学生视野,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根据个人爱好选择进食、偏食、挑食、不懂得科学营养搭配的日常饮食习惯,这样容易造成大学生身体肥胖、营养不良,因此高校开设食品营养与健康公选课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一、当前高校学生的营养问题

1.营养观念存在问题

很多大学生的营养观念来自家庭,而现在的家庭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因此很多父母长辈的日常食材是什么贵买什么,什么食物更加有营养就多买什么,或者随着自己小孩的性子,喜欢吃什么就多买什么食物,造成现在很多大学生在营养与健康方面的观念也是如此,缺乏科学、均衡的营养价值观念,然而到了大学之后,食堂的口味可能没有家里好,选择性也没有在家里躲,这样容易造成大学生偏食、厌食的情况发生。

2.营养知识不足的问题

大部分学生的营养知识来自父母、网络、电视,很多学生对于每天应该摄入多少营养标准、什么物质有什么营养、什么食物搭配是相冲的基本上全然不知,对网络、电视中的营养补品、药品广告比较迷信,认为缺营养就得多买营养品、维生素片、钙片之类的东西,尤其是女生喜欢减肥,但是对于如何在补充充足营养的同时,又保持苗条的身材不太了解,造成有些女学生越减越肥,有些严重营养不良,大大影响学习和生活。

3.营养行为不良问题

当今的大学生喜欢睡懒觉,早餐不吃,中餐随便,晚餐大吃大喝的不良饮食习惯普遍存在,尤其是一些男同学在运动后暴饮暴食,对身体非常不利。

二、高校开展营养与健康公选课的必要性

开设营养与健康公选课,就是帮助大学生知道正确的营养观念、丰富他们的营养知识、培养他们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大学生清楚什么东西是有营养的,什么食材有什么营养,而自己身体缺乏什么营养就应该在缺的方面多补充,而避免吃一些没有营养或者不利于自己身体状况的食物,避免营养的单调和重复吸收等等。从而为他们可以在大学期间健康成长、正常学习提供营养的保障,同时也帮助他们日后走向社会、组建家庭在营养和健康方面打下基础。

三、高校营养与健康公选课的教学措施

1.贴近大学生生活需要、激发学习兴趣

食品营养与健康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授课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应注意将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尤其是结合当前社会上流行的有关食品营养与健康的热点和误区进行讲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上课之前,首先提问学生一些日常在进食和营养方面的疑惑,通过解答让学生掌握有关营养和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多讲一些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例如如何长高、如何减肥、如何增加体重、如何增强体质等等他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使得他们上课的积极性提高,主动的接受课题上的知识,而不是仅仅为了获得学分来上课。另外还可以针对一些矛盾的养生说法,例如电视上的一些营养品的广告说法,又例如有人说牛奶比豆浆营养价值更高,有人又认为牛奶有害;如专家甲今天说“菠菜炒豆腐搭配最合理”,专家乙明天又讲“菠菜炒豆腐不利于钙吸收,不能吃”等一些让人们感到迷茫的问题,结合营养学知识给学生予以正确引导,使学生对营养与健康知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有自己的主见,而不再受电视广告的宣传所左右。

2.教学内容的精挑细选

在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内容上,尽可能多地精选一些学生感兴趣、容易理解且实用性强的内容,避免或者少出现一些专业性很强且难以理解的内容,同时兼顾知识的全面性,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将课程分为能量与营养素、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和特殊人群的营养三大部分。

四、结语

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与大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该课程对于增强大学生的体质,让他们知道正确的营养观念、丰富他们的营养知识、培养他们好的饮食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要上好这门公选课,避免让大多数学生认为这门公选课不重要,只是为了拿到学分而学习,就要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上贴近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精选上课的内容、采用灵活的考试方式,由于本人的经验有限,本文可能存在许多不足地方,希望本文可以为广大老师、同学带来启发和帮助。

参考文献: 

篇5

二、食品营养与卫生学关系到国计民生

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宏观与微观结合、知识与技能融通的课程,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在增进我国人民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创新性、实用型人才,就必须认清食品营养与卫生学的地位与作用,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转变,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膳食结构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营养健康的新问题。营养相关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患病率迅速上升,给人民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其次,随着食品加工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与应用,加之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出现了许多食品安全新问题,如黄曲霉毒素、二恶英、丙烯酰胺等对食品的污染,三聚氰胺、地沟油、疯牛病、禽流感等事件的出现,这些都表明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对国计民生以及我国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阻力。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社会属性的科学,与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密切相关。例如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政府十分重视灾区的饮水、饮食安全,“三鹿奶粉事故”发生后,政府积极应对,最大程度减少事故造成的危害。各类食品安全事故给食品专业学生以重要的启示:食品安全重于泰山,食品营养与卫生事业关系国计民生。

三、食品营养与卫生学关系到学生的专业素养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是食品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它以人体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毒理学等课程为基础,且与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等课程有密切联系。食品营养与卫生学包括人体健康的生理基础、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不同人群的营养、强化食品与保健食品、社区营养、营养配餐等营养学的基础理论及实际应用,还包括食品污染及其预防、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及各类食品卫生、食品中毒及其预防等卫生学知识。因此,该专业课对培养学生的营养与卫生观念、扎实的专业素养至关重要。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苦于无一技之长、缺乏工作经验。但是,我国的营养专业人才却十分紧缺,公共营养师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公共营养师可以针对健康和亚健康人群做营养咨询、指导工作,不仅可以在社区发挥重要作用,还可为企业员工、白领、高级管理人员、运动员、家庭提供教育、辅导、指导等服务,是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传播的使者,是促进社会公众健康工作的专业人员。食品类专业学生若在校期间将食品营养与卫生学学好、学精,考取“国家公共营养师”资格,无疑将有一道崭新的大门向他们敞开。

总之,食品营养与卫生学在高职食品类专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该专业的教师必须根据本课程的重要性,系统地安排教学环节,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贾小丽,葛秀涛.《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教学改革与探究.滁州学院学报,2011(02).

篇6

一. 保健时代下的食品与营养

(1)食品引领保健趋势

保健所要达到的水平为生活没有压力、自我感觉健康、合理饮食等。根据不同的年龄段、族群进行相应的保健。全球保健的趋势是:市场营销、生活方式、法律规定。有机食品成为了饮食的主流。在北美一些国家,有机食品的销售额在不断的增长,近期的食品安全问题引发了人们开始重视有机食品,亚洲的进口有机食品也在不断增长,目前的消费群多数是收入高、学历高的人群,中国的政府也在不断的发展中国本土的有机食品的种植,消费者希望清楚的知道产品的成分。目前,英国的不含添加剂成分的食品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2)保健与营养、健康的致胜因素

科学是最重要因素,启动全球科学及营养专家进行评估新的科学技术和科学主张,公共事物很重要,与健康和保健相关的食品与广大的消费者密切相关,如何关注公共领域,需要消费者了解全球的趋势进行分析和监测,同时可以对营销策略和信息做出适当的调整,食品的安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必须建立一套有关危机的管理系统,并且经常的进行更新和演练。

(3)健康与保健因素的思考

作为商家如果你欺骗了消费者,消费者会非常的清楚,在当今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网络很容易揭穿你,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如果对消费者提出的质疑不做回应他们会认为自己的价值观不被认可,也就摧毁了消费者的忠诚度同时也影响了销售额,如果在做决策时犹豫不决这样会导致成本的增高,花费更高成本来解决问题,现在开始行动,澄清误会,对广大消费者提供健康的建议,使消费者与品牌建立新的关系。

二. 食品与营养的市场分析

(1)居民健康意识提高,对营养食品消费更理性

根据有关调查,我国目前有三分之二的居民有一定的营养知识,大部分家庭开始不同程度的重视家庭成员的健康及营养状况。三分之一的人口有购买营养食品的消费经历。人口的城市化会带动生活方式的变化,所以对营养健康食品的需求必然不断增加。

(2)百姓收入增加,具有消费条件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增长的速度较快,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的人民币存款余额也在不断的增长。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健康是最根本的,是做所有事情的基础,拥有健康就会拥有希望,拥有幸福。由于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必定会形成一个巨大的购买力市场,同时也完全有能力消费营养健康的食品。

(3)国外的大量资金涌入中国市场

每年我国的健康总量增加千亿美元,对于13亿大众的健康产业而言,已经成为各种投资机构角逐的战场,07年健康行业的风险投资已经超过了5亿美元,其中保健食品行业占的比重偏多。有多数的保健生产企业表示在未来的5年里还会增加产业的投资。将全面提高技术研发、咨询服务等的发展水平。

三. 未来食品营养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的健康理念不断提高。人类从婴儿到儿童到青少年到成人,女人从怀孕到产妇到更年期,各行各业对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人们产生对各种营养与食品的需求。例如,少儿的长高益智、女士的体态苗条、老人的延年益寿等等。

根据各种人群的不同需求,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安全食品的基础上人们大力发展功能性食品。在我国儿童肥胖症患者偏多,更值得人们关注的是字我国步入中老年队伍的人越来越多,女士们注重体态美,因此大力发展延缓衰老、抗氧化的生物色素,利用医学及营养学的结合,根据不同气候、地区及不同人群的需求,发展抗衰老、抗氧化的生物色素黑色食品,是未来改善食品结构的重点之一。

四. 结语

由于世界各国的饮食文化、习惯、习俗的不同,对食品理解的概念也有所不同。总体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普通食品,既有营养功能又可以饱腹的食品。二是保健食品,适合特定人群可以调节机体功能。三是营养健康的食品,有利于加强生理功能还可以提高健康水平。所有食品都是通过规范、标准的管理进行规范的。由于我国对营养食品没有一个明确的规范,未来发展的方向是申报保健食品或普通食品。英国的科学家李约瑟说:“世界文化中,唯独中国的养生是其他民族没有的。”在我国中医药学蕴藏着丰富的预防思想,经过几千年的沉淀总结了大量的养生保健的方法和与预防疾病的手段,具有一定的发挥优势和鲜明的特色,如果将这种思想引入营养健康食品的发展中,一定会扩大国内及国外市场空间。

参考文献:

[1] 沈群,沈再春.中国方便面营养与安全的现状及趋势[C].//第六届中国面制品产业大会暨第二届亚洲面食产业大会.2005:26-29.

篇7

国民的营养健康水平始终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程度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21世纪的今天,由于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观念的改变,营养与健康已然成为人们生活的焦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为营养、食品相关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我国在公众营养的教育和管理方面相对比较滞后,而人们对食品安全、营养的需求和对食品的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明显增强;且随着世界经济和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 WTO 后国际食品与营养产业呈加速发展趋势。这一切都亟需一批又一批的受过系统高等教育的“食品营养”学科领域的人才来加强对食品与营养的科学引导、管理和监督,以加快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和营养工作,从而跟上社会发展乃至世界发展的步伐。

1 食品营养专业的介绍

食品营养专业旨在培养具有食品营养学、食品科学、生物学、人体生理学、食品毒理学、食品流通学、食品标准与法规和食品质量管理的理论和知识,从事食品研发、加工及流通领域的营养管理、分析检测、质量控制与安全评价、营养教育、公众营养等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通过专业教育,主要学习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营养学评价、食品分析、食品毒理学、营养与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在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及公共营养领域等从事营养管理、分析检测、营养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2 增设食品营养专业的必要性

2.1 增设食品营养专业是社会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我国国民的营养状况并没有随之提高,而是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状况,食品营养问题日益突出。①美国学者Popkin提出了膳食和营养状况变迁的阶段,分“饥饿减少”、“慢性疾病”、“行为改变”三个阶段。目前我国正处于膳食结构变迁的关键时期,从第一时期过渡到第二时期,进入“慢性疾病”时期。其特点是脂肪、能量摄入增多,体力活动减少,其结果会增加与膳食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生,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年龄日趋年轻化。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的纲要(2001-2010年)》指出 “加快食物发展,改善食物结构,提高全民营养水平,增进人民身体健康,是国民整体素质提高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由此表明国家重视食品营养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反映出国民对食品营养的关注。②要改善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均衡的现状,培养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国民素质,就需要通过专业人士的指导和传播,因此在高校增设食品营养专业是非常必要的。

2.2 增设食品营养专业是营养学人才的需求

目前我国食品卫生与营养专门人才不足万人,主要集中在三级和二级医院的营养科室,为特殊需要(疾人)人群服务。面向公众的食品卫生与营养专门人才屈指可数,我国在该领域至少需要2000万名专门人才。在食品加工生产领域,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31735家,以每个企业需求按2名计算,需要6万多名营养食品开发、生产管理、卫生与营养品管的技术人员。在餐饮管理领域,300人以上就餐的食堂、餐饮单位必须配备营养管理师,全国现有宾馆、餐饮业从业厨师800万人,以30名厨师构成一个网点,以每个网点配备1名计算,需要26万名;再加上机关、学校、厂矿的餐厅或食堂,以每个单位1名计算,至少将有40多万个就业岗位。在旅游管理领域,进行旅游饮食文化与旅游饮食营养、卫生管理,至少需要40万人。在医疗保健营养、运动营养、营养咨询、公众营养、健康管理、HSE管理体系等领域也有着巨大的人才需求。因此,预期总计需要2000万名食品卫生与营养专门人才,且需求迫切。

美国及发达国家100~300人即有1名营养人才,人数是临床医师的2.5倍;战后的日本非常重视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如今40岁以上的日本人比中国人矮,而40岁以下的日本人平均身高比中国人高,这不能不与日本平均300人就有1名营养师以及拥有200多所专门培养营养人才的学校有着极大关系。可见,我国对食品营养类人才的需求量远远大于其培养量,食品营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将成为我国食品行业发展的重要人才保障。增设食品营养专业也是时展的必然产物,这不仅对促进教育和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也会改善学生的就业前景。

2.3 增设食品营养专业是发展营养专业、规范营养教育培训的需要

如今,营养与健康越来越受到我国国民的关注,公众需要更多专业的营养师来指导和教育。公共营养师是我国的新兴职业,许多培训机构纷纷开设营养师培训课程。③各机构培训的营养师,对社会上普及和提高公众营养知识会起到一定作用,但是由于培训机构的资质良莠不齐,教学水平无法保证质量,门槛设置较低,导致培训出来的营养师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无法真正为大众服务。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和规范食品营养教育,打破国内营养专业人才培训市场的混乱局面,就亟需在国内本科增设食品营养专业,才能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营养人才。

2.4 增设食品营养专业是缩小我国与国外高等食品营养教育差距的需要

相比于国外的高等食品营养教育,我国的营养教育尽管起步较早,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得到持续的发展。发达国家重视国民食品营养战略,拥有较完善的营养法律。营养教育发达是发达国家的一个特点,国家有较成熟的营养教育和营养普及的工作程序与方法,不仅早在许多大学设食品营养专业,而且营养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了。④我国也在积极地制订和推行食品营养方面的法规,普及营养教育,但还是跟不上社会的需求,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全国通过学历教育明确设置“营养学”专业,向社会输出本科营养学专业人才的大学,也只有上海交大医学院(原上海二医大)一个高等学校,因此有必要在农业类院校增设食品营养专业,增设本科专业是缩小我国与国外高等食品营养差距的需要,也是食品营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5 增设食品营养专业是农业类院校的学科进一步延伸发展的需要

农业院校是农产品原料生产的源头,为食品加工提供原材料,大多数农业类院校设有食品专业,为解决农产品的初加工和深加工提供服务。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关注和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的食品消费观不再是对量的追求,而是更注重对质的追求,向着营养、质量、安全的目标转变。⑤不仅希望食品美味且具有营养价值,还期望食品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因此在农业类院校增设食品营养专业,研究和发展现代食品营养理论、进一步研究食品中的天然活性成分或物质、解析食品中重要生理活性因子结构与功效,开发新型功能食品,为农产品的深加工提供服务,进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2.6 增设食品营养专业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的需要

目前,食品营养学专业在全国高校的食品相关学院开设较少,主要在医学院开设的较多。随着国家对食品营养及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的加强,加之国家对学科交叉的重要性倍加关注,食品科学专业科研及教学工作者对食品营养学的认识逐渐提高。⑥与食品营养专业相关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食品质量检测”“食品工艺学”“食品微生物检验”等主干课程,已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开设多年。但是更为深入的,从分子角度阐明食品的营养,将食品的营养用于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涉及到例如分子营养学,医用营养学,免疫学,卫生统计学等较为专业的课程教学。⑦因此,在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基础上,设立食品营养学专业势在必行。

3 开设食品营养专业的构思

3.1 高等院校开办此专业情况及专业定位

目前有少数高校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下设营养方向,如华南农业大学,深圳大学等。我国与营养专业相关的研究生教育的高校及研究所共46所,其中医学院校占82.6%,农业院校占8.7%,食品院校占4.3%,生命科学院校占4.3%。与营养专业相关的本科高校共6所,即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医学院、蚌埠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其中医学院占83.3%;食品院校占16.7%。⑧⑨

区别于医学营养专业,该专业毕业后服务对象主要是90%的健康与亚健康的人群。对于专业定位方面,食品营养学专业涉及医学、理学、工学等学科门类,可根据农业类院校的优势设立修业四年的本科专业,授予的学位门类为理学。

3.2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食品营养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食品及食品原料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中营养的提升与保存的知识和技能,对人群的饮食、营养进行指导与管理的能力,对人类饮食链中的食品原料及食品的营养与成分的分析、检测与管理及营养评价的基本技能,具有营养、保健食品及新营养食品原料研究、开发的能力,掌握国际食品营养学知识和技术并能消化和应用的能力。具有食品营养学、食品科学、生物学、人体生理学、食品毒理学食品流通学、食品标准与法规和食品质量管理知识的高级复合型、实用型、技术型人才。

3.3 人才就业方面

目前营养专门人才需求迫切,毕业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将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该专业就业前景良好,主要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领域的营养管理、分析检测安全评价,营养教育,机场、海关、餐厅、餐饮业、宾馆、幼儿园、小、中、大学餐厅饮食与配餐指导与管理,食品生产企业食品营养的指导和管理等。

3.4 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

培养食品营养专业人才,应重视基础知识教育,拓宽专业知识,增加选修课的比例,让学生有更多自由的发展空间,加强学生的动手和科研能力,培养出现代复合型人才。⑩在农业类院校增设食品营养专业,应突出本校的强势学科,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可以包括:

专业基础课程:分析化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食品化学、营养学基础、食品毒理学、分子营养学、食品微生物学等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临床营养学、食品工艺卫生学、食品安全评价体系、卫生统计学、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公共营养学(包括营养宣传教育)等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食品分子生物学、食品分析学、营养学综合实验、食品科学概论、功能性食品、食品卫生与营养讨论课、食品加工原理、食品质量控制等课程。

4 结束语

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增强,营养健康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应尽早在我国本科高校设立食品营养专业,规范科学营养教育,培养高级人才,加速大众营养知识的推广应用,发扬中国优良的饮食健康文化,促进我国国民健康发展。

注释

① 肖贵平.开设食品营养本科专业的思考[J].福建轻纺,2010.3:38-42.

② 黄鹭强,陈必链,黄建忠.师范院校开设食品营养公共选修课初探[J].福建轻纺,2011.11:51-54.

③ 何宏.公共营养师培训现状与思考[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1:51-53.

④ 李里特.国外营养教育与管理[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4.:2-5.

⑤ 潘蓓蕾.提高食品工业发展水平 促进食物消费与营养改善[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1:4-7.

⑥ 杨新泉,江正强,杜生明,等.我国食品科学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J].中国食品学报,2010.5:5-13.

⑦ 刘永峰,李建科.新形势下分子营养学对食品科学专业的重要性分析[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2.3:149-151.

篇8

一、食品营养强化管理缺陷

(一)食品生产厂商食品安全意识淡薄

近年来,在食品中添加营养强化剂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越来越多的食品中添加了多种多样的营养强化剂。而我国食品营养强化管理工作开始时间不长,还不能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由于食品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甚至是缺乏,一些重利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在食品中任意添加营养强化剂,增加食品中营养成分所占比重以逃脱国家相关部门的检查。而这些企业又很难根据人们的营养状况综合评估确定食品营养强化剂的添加比例,同时企业对营养强化剂缺乏全面的认知,不能明确一些营养强化剂的负面影响,所以他们只是想当然的认为添加足够的营养强化剂就是对人体有益的。这是由于国家对食品安全法以及食品营养添加剂利害关系的宣传力度不够造成的。

(二)管理体制不健全

国家、地方相关管理部门对食品广告缺乏严格管理,营养强化食品的保健疗效作用的宣传较为普遍,一时营养强化食品成为人们热衷的食品。食品生产厂商在食品中添加各种营养强化剂,有的明显与国家规定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卫生标准》不相符,却也堂而皇之的进入各大超市和食品店。这些营养强化食品在食品添加营养强化剂的审批、食品检测以及上架后的监督都缺乏严格的制度管理。

(三)大众营养知识匮乏

从我国目前食品生产企业的情况看,他们对食品中添加的营养强化剂形式的选择、添加量的多少、食品与营养强化剂是否兼容、以及产品的标识是否恰当都没有明确的认识。客观上,我国人民大众的营养知识水平有限,营养食品又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消费者很难科学的判断选择营养食品。大多数消费者都是根据广告的宣传或亲友的推荐来选择自己认为比较适宜的营养食品。这有可能造成某种营养摄入过多,或者达不到预期的强化效果,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二、完善食品营养强化管理方法

(一)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

随着世界食品贸易的快速发展,国际上对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的规定和标准,对促进食品贸易的发展十分必要,而我国目前的食品法制化管理体制尚且不是十分健全。为了更好的管理食品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相关法律规定和标准,以确保始终以一致、合理的原则在食品中添加营养强化剂。通过制定对营养强化食品进行严格的审批和注册制度,以限制不合格营养强化食品进入生产。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我国国情制定和完善适宜我国国情的食品营养强化的政策和法规。通过对营养强化剂使用的管理和控制,保证和改善食物供应质量及营养成分恰当、合理,避免在食品中任意添加而引起的过多或不足造成的营养失衡,进而改善人们大众营养状况,增强人们体质。通过对强化食品标签的管理规定和广告宣传的相关法规的制定,可以进一步规范市场,防止过分夸大营养效用,避免误导或欺骗消费者的行为。食品生产和经销商不得在食品营养强化的宣传上过分夸大其效果,或者过分增加食品的价格。

(二)加强食品营养强化知识宣传

除了对营养强化剂和强化食品进行科学管理之外,消费者的营养知识的匮乏是最终限制消费者选择强化食品种类的重要因素,同时对消费者的营养状况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应加强食品营养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营养知识水平,使其通过知识了解和判断自身的营养状况和营养需求,并培养消费者使用食品标签中营养信息的知识和技能,做出健康选择。国家应该对食品中各种营养强化剂的品种、添加量、适用范围作出明确的规定并对食品生产厂商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定期到食品生产厂进行安全卫生检测,督促食品生产商进行营养知识学习,生产符合国家最新营养强化规定标准的食品。

我国现今已经加入WTO,协调与CAC标准的一致性将是一项较为迫切的任务,因此,在保护人民健康的前提下,应该积极向CAC标准靠拢,完全融合于国际大环境下。如果食品生产商仅仅出于商业竞争、牟取暴利的目的,盲目添加各种营养素,是不被允许的。

(三)组织检查监督机构

仅仅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相关营养强化标准、提高大众营养知识水平不足以规范营养强化食品市场。为进一步规范食品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和营养强化食品的销售,建立组织检查监督机构,并制定食品营养强化剂、各种营养成分和营养效果等统一的鉴定指标和评价方法,是加强对市场上销售的营养强化食品的检查和监督管理的最佳配套措施。监督检查机构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人们的健康负责,要有与人们健康作对的奸商坚决斗争到底的决心,对他们从严惩处,绝不手软。与此同时,还要设立相应的监督举报热线,通过广大民众的力量,形成舆论气候,打击违反相关食品法律法规和标准的食品生产厂商,让投机倒把的厂商无机可趁。

三、结论

食品营养强化是人类社会饮食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增进人体自身健康,增强体质的一项公共营养措施。但是,对于目前市场上大量出现的“保健食品”“滋补食品”等,有很多是没有按国家有关规定审批,有些则是毫无根据的添加药物和营养强化剂,并大肆鼓吹和夸大疗效作用,导致食品行业存在失控现象。为此国家必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健全食品营养强化管理体系,加强营养强化食品的监督和管理。政府管理部门和食品卫生监督机构要明确认识,食品是关系到人们健康的大事,营养强化也是有益于人们健康的大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完善营养强化食品审批注册制度,加强对营养强化食品的监督管理,为人们的健康负责。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条例生产食品,并严格控制食品营养强化剂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晓瑜.美国的食品强化管理[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6,33(2).

[2] 李晓瑜.澳大利亚食品强化管理法规标准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6,18(6).

[3] 李晓瑜,王茂起.国内外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法规、标准状况及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4,16(4).

[4] 符锡春.营养强化剂与营养强化食品[J].

篇9

当前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危害了社会稳定、影响了我国正当企业的经济利益以及国家整个行业的总体声誉,因此要加强食品营养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人们的营养意识,加大食品卫生监管的力度,从而更好的应对食品安全。

1食品安全的概述

依据《食品安全法》相关定义,其仅仅将食品安全作为一个狭义的范畴来理解,只要食品没有毒,对人体没有伤害,并且要符合一定的营养要求,不造成对人体危害,那么这种食品就是安全。实际上这样理解还是远远不够,食品安全包括了食品卫生和营养,在理解这一点上,需要有关部门人员打破原本的局限观念,深入了解食品安全的涵义。联合国对于食品安全的概念给出了明确的界定,主要囊括了以下几方面:第一、数量方面。即一个国家政府的财政部门和食品部门要提供足够数量的优质食品给国家公民,为国家社会稳定、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第二、安全方面。即对食品的生产和加工部门提出了为消费者所提供的产品不得有任何明显或潜在的因索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同时还要满足消费者所需的营养物质。第三、发展方面。食品安全需要符合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的要求,对食品生产和加工部门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重视周边加工环境,保持环境优良,维护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总的来说就是要求生产或者加工的食品不能有毒、对人体不能有害并且需要具备一定满足要求的营养,不能对食用者的健康状况有任何的威胁。并且食品的营养和卫生是相依相存、不可分割的。食物中有机物、无机物和碳水化合物以及其他的物质经过人体的各个消化系统后,发生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并被有关组织器官有选择的吸收。这些物质是健康、稳定生长的重要基础,所以食物中如果存在有价值的营养物质,则对于改善人体的生理健康有着显著作用,反之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我国《食品安全法》以及《食品卫生法》中有涉及到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但是仍然存在不足,具体表现为:(1)食品营养问题。良好的食品营养有益于生物机体健康,营养不良将会升高人体受到各种疾病影响的可能性。当前食品营养来源过于单一化,人们的营养意识不高,很多人不明白食物相克等原理,部分食品添加剂与非食品添加剂界定不明,食品原料比较差,但是没有相关营养标准限定,相关食品潜在破坏人体的问题没有充分重视和研究,更没有相关的营养以及界定标准,这些问题都给食品营养问题极大挑战。(2)食品卫生监管问题。主要的卫生监管问题表现在律法规体系过于粗放,不能细化,对很多药物检测和标准都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食品安全存在多头监管,仍然采取以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责任分割以及沟通的不甚明了,安全标准体系以及信用体系建设都不完全,这都是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方向。

3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应对食品安全的措施

3.1加强有关食品营养的监测。加强有关食品营养的监测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同时保证食品安全、健康、营养的有效处理手段。人们按照目前的食品种类以及食品的營养状况,规定出各种食品不同的营养标准以及不同人群相应的最佳营养摄取量。这样既可以使不同人群的营养均衡,也可以让人们拥有好的饮食习惯。另外,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营养的相关条款也需要完善、规范。这种做法可以让食品的营养工作变得更加规范、更加标准、更加合理。

3.2加强有关食品卫生的监测。加强有关食品卫生监测则需要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而很好地整改食品卫生的监测工作。此外还应该把监管的责任具体到每个监测管理人员的身上,让其切实履行责任,从而提高食品卫生监测的水平。目前我国实行的《食品安全法》中并没有详细监管食物种类、营养搭配、营养破坏等。简言之,我国现存的食品安全法规仅解决了食品卫生所存在的弊端,却没有合理保障食品的营养和安全。

3.3严格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就是监管、控制一切对可食用或饮用的物质进行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有可能会引发的一切生物、化学和物理等方面的有害因素,从而保障在此过程中被生产出的食品对消费者的身体状况不会有任何损伤。政府应该同时注重多样、适量两方面,解决食品安全中食品营养和食品卫生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有关部门应该根据社会实际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具体表现为:第一、加大食品安全标准以及法规的建设,试图与国际迅速接轨。做好细化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完善相关法规,使得食品安全监控有法可依。第二、建设食品安全信用机制,做好改善信用环境,提高企业信用意识,规范相关法律法规,健全框架、制度和管理等。并且建设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做好完善包括ISO体系在内的食品管理以及认证体系,同时需要健全安全的预警反应机制以及完善各种评级标准、机制等。第三、加大监管力度,落实各个相关部门的责任,公布相关的监测信息,使市场透明化、公开化,从而达到长期监控的目的。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是影响人们生命安全以及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其关系到整个人类的生存、发展、繁殖、延续。由于目前我国安全事故频发,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以及人民幸福生活,因此探讨分析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应对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南苏格

    参考文献: 

篇10

“营养”这个词大家应该不陌生,但大家的营养知识却未必丰富,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学科,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是难以掌握的。上面跟大家介绍过了,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好”的一方面(营养),那么它的具体定义如何呢?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食物营养)及人体摄取和利用这些成分增进健康(人体营养)的科学。我们通常所说的“苹果含有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指的就是食物营养;我们经常倡导的“合理膳食、均衡饮食”,就指的是人体营养。

营养学的研究主要分为“实验研究”、“人群研究”两大部分。“实验研究”以《毒理学实验》为基础,做的主要是动物实验,比如,给大鼠或小鼠喂一段时间食物、药物,然后进行解剖取脏器、骨头等,最后通过仪器分析它们的各种指标的变化。“人群研究”是以《流行病学》(预防医学最重要的课程之一)为基础,做的主要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以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进行,最后才根据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于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关键是自己要积极主动,多跟师兄师姐请教经验,多向老师寻求帮助。

在现实生活中,从指导个人或群体合理安排饮食、保健防病,到参与指导国家食品生产、食品加工、改善体质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领域,营养学的应用无处不在。目前营养相关性疾病已成为国内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在宁夏西吉、青海乐都、广西都安、云南寻甸等地,中国贫困地区儿童严重营养匮乏,发育迟缓……这些都是营养学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营养学的概念也在逐渐发生转变,从“营养充足”转向“营养最佳”。以前强调温饱以防止饥饿,强调食品安全来保证生存,而现在应强调食品有可能促进健康的作用,包括改善健康(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和减少疾病。人类预期寿命在增加,老龄人口在增加,医疗费用在增加,人们对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期望在增强,这些趋势使人们逐渐从重视延长寿命转到重视生活质量,这也是促进营养学概念转变的原因之一。

食物中的“坏”――食品卫生学

而说到食品卫生学,有一点不得不说,我国原来有一部《食品卫生法》,后来又出台了一部《食品安全法》从而替代《食品卫生法》,因此可以说食品卫生学研究的内容是“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为什么现在人们如此重视食品安全呢?网络上一个名为“中国人的一天”的段子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一切,“早起,买地沟油炸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冲杯三聚氰氨奶,中午,在食堂要份瘦肉精猪肉、炒农药韭菜,来碗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叶。下班,买条避孕药鱼,尿素豆芽,膨大西红柿,开瓶甲醇酒,吃个硫黄馒头……”正是由于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离我们生活很近而问题又很多,人们才那么重视。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问题很多,我给大家举“瘦肉精”为例。2011年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在“3・15”的网站上,九条焦点新闻有八条是关于瘦肉精的。而早在2006年我国十大食品安全事件中,瘦肉精就排在了第三位。那么“瘦肉精”为何屡禁不止呢?这就是学习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的学生及食品行业从业人员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而思考的范围有:行业、立法、司法、行政、媒体,因为范围的广泛,因此如果我们能自学一些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将会很有帮助,北京大学在本科阶段针对大二以上的同学开放双学位,在学好本专业的前提下,你可以选修一个双学位。

以上说了食品卫生学的现状,而食品卫生学的发展趋势是: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对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的关注不断加强,食品卫生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食品卫生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日益密切,学科交叉与融合已成为发展的必然。

专业背后的思考

篇11

2结果

在实施前一年时间内,我区共发生8例食品安全事件,而实施后仅1例,实施后发生率明显低于发生前,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着居民健康。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食品安全问题在日益严重,导致居民患病率在持续提升。食品安全“双重挑战”于近几年被社会所重视。为有效针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处理,我区从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并重的角度出发进行管理,针对当前我区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监管对策。从提升居民对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视程度、均衡饮食以及强化食品监管部门职责等角度出发,对食品安全进行管理。综合对比实施前后各一年时间内食品安全不良事件可知,在该监管体系的作用下,食品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居民饮食健康[5-7]。总之,食品安全“双重挑战”是当前食品安全管理中最为重要内容,以及需要在后续工作中持续进行重视与处理。

作者:于宏 单位:鞍山市千山区市场监督管理执法大队

参考文献

[1]李宁.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实施及应用[J].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7,35(1):1-5.

[2]张晓伟.浅谈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并重应对食品安全“双重挑战”[J].中国农村卫生,2016(24):10-11.

[3]王慧.浅谈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并重应对的食品安全双重挑战[J].食品安全导刊,2015(21):45.

[4]胡承康,白玉成.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并重应对食品安全“双重挑战”探讨[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0,22(5):427-430.

篇12

进入超市,我们会发现,货架上所有牛奶、矿泉水、天然饮用水,部分果汁饮料、知名品牌饼干、方便面以及部分品牌的面条等都在外包装上印了“食品营养标签”。在一款果粒橙饮料上,除“4+1”外,还有糖和维生素C的含量和比例;矿泉水和天然饮用水,标注的是钙、镁、钾、钠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在黑芝麻糊、维生素泡腾片等冲泡产品包装上,除了“4+1”,还有钙、镁、维生素等微量元素的含量。

但是一般消费者们都表示,在购买食品时,他们通常会注意选择知名品牌,还会看看其生产日期,有时会看一下添加剂成分,但不会特意去关心营养标签,而且也不知道多少营养含量的食品算是好食品。

《通则》亮点:核心营养素数量和内容将不断补充完善

与普通消费者的漠视和不解不同,卫生部对“食品营养标签”抱有较高的期待。

据卫生部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局局长苏志说,《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正式施行,将标志着我国全面推行食品营养标签管理制度,对指导公众合理选择食品,促进膳食营养平衡,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据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既有营养不足,也有营养过剩的问题,特别是脂肪、钠、胆固醇、能量摄入偏高,是引发慢性病的主要因素。目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形势严峻。

苏志认为,膳食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科学研究和国外管理经验证明,食品标签上的营养信息可以帮助公众做出合理膳食选择,使居民减少饱和脂肪、胆固醇和钠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是预防膳食相关慢性病的良好手段,对全民营养教育和促进健康发挥重要作用。

卫生部有关负责人还认为,核心营养素是食品中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缺乏营养素,可引起人的营养不良,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健康;摄入过量则会导致肥胖和慢性病的发生。“食品营养标签”规定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4种核心营养素,是在充分考虑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和慢性病发病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国际贸易需要与我国社会发展需求等多种因素确定的。未来,根据具体实施情况,卫生部还将适时对核心营养素的数量、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

生鲜等食品“豁免”强制标识营养标签

据《通则》规定,一些食品被“豁免”执行强制标识营养标签。这包括生鲜、现制现售的这种食品营养素含量波动大的食品;包装总表面积100平方厘米或最大表面积20平方厘米的,包装太小的食品;包括饮料酒类、包装饮用水、每日食用量10克或10毫升、对机体营养素摄入贡献较小的食品等。

具体来说,生鲜是指预先定量包装、未经烹煮、未添加其它配料的生肉、生鱼、生蔬菜和水果等,如袋装鲜(或冻)虾、肉、鱼或鱼块、肉块、肉馅等;未添加其他配料的干制品类,如干蘑菇、木耳、干水果、干蔬菜等以及生鲜蛋类等,也属于该标准中的生鲜食品范围。

不过,企业生产的预包装速冻面米制品和冷冻调理食品不属于豁免范围,如速冻饺子、包子、汤圆、虾丸等。

每日食用量10克或10毫升的预包装食品,是指食用量少、对机体营养素的摄入贡献较小,或单一成分调味品的食品。具体包括:味精、醋等调味品;食糖、淀粉糖、花粉、餐桌甜味料、调味糖浆等甜味料;花椒、大料、辣椒、五香粉等香辛料;茶叶、胶基糖果、咖啡豆等可食用比例较小的食品等。

但是对单项营养素含量较高、营养素日摄入量影响较大的食品,如腐乳类、酱腌菜(咸菜)、酱油、酱类(黄酱、肉酱、辣酱、豆瓣酱等)及复合调味料等,《通则》规定,应当标示营养标签。

专家解读:营养标签是日常膳食的计算依据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食品科学技术室主任霍军生说,目前,国家已强制规定,在食品预包装上,配料表里必须标出成分以及添加剂种类等,现在又开始要求标出“食品营养标签”。

“以前,我国只是要求婴幼儿食品、强化食品等标出营养标签,现在要求的食品范围大了很多。”霍军生说。

霍军生认为,食品营养标签是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也是消费者直观了解食品营养组分、特征的有效方式。这样既保护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又有利于消费者科学选择、促进合理平衡膳食和身体健康。

“比如钠,食盐是膳食中钠的主要来源。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健康成年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食盐摄入量不得超过6克。但膳食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食盐平均摄入量远高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水平。据调查,我国平均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达到12克,其中北方地区每人每日摄入食盐量为15~18克。过量摄入食盐可引起高血压、胃病和慢性肾病等许多健康问题。”霍军生说,消费者去购买食品时,应根据每人每日摄入食盐的合理数量,通过每种食品预包装上的营养标签,计算自己应该吃多少食品。

“营养标签上的数据信息,使你对自己膳食有了一个计算和选择的依据。”霍军生说,在食品包装上,还可列出每人每日需要摄入的各种营养素总量,这样,消费者计算起来就更方便了。

营养标签含量由检验机构来确定

霍军生说,普通食物来源于农作物,由于自然气候、种植情况、产地等因素,农作物本身的营养构成和含量会有较大变化。

那么,所生产的食品,其实际营养含量是否与标签上的一致?

篇13

如果说讲求食品安全是保证人的存在,那么追求食品营养则是注重人的发展。食品营养是在食品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需要进一步考虑的科学研究问题。科学的营养指标是食品科学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首先许多食品的生产都是为了满足人体的基本营养需求,保证个体营养均衡,提高社会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其次,它还要迎合消费者的营养理念,这样的食品才更受青睐更有市场。食品科学为满足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也开发一些适合不同人群的食品,各种功能食品、保健食品都是为了满足对营养需要不同人群的需要。

例如:为儿童设计的加钙、加锌奶粉,为女士设计的补铁奶粉等等。我国即将出台的《食品营养标签管理办法》更是为了保证广大消费者对食品的营养特性有知情权,方便大家凭借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更加科学地选择健康食品,让消费者吃得明白、放心。科学的营养就是为了提高广大人群的健康水平,使人体营养吸收更趋于合理化使人的生理健康得到更多呵护,真正做到关心人的发展,突出可持续发展的主题。

三、食品科学的发展应兼顾人的心理需求

食品在满足人类生理需求的同时,还应该向着满足人类心理需求的方向发展。在今天的食品研究中,除了食品的安全、营养,还有更多被讨论的是食品如何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如何通过食品的色、形、昧、口感等感观功能去迎合消费者的审美心理,是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另一方面重要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你好,需要期刊咨询服务吗?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8:00-24:00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客服服务
期刊咨询
订阅咨询
投诉留言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期刊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