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体育教育专业的认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体育教育专业的认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体育教育专业的认识

篇1

一、大学体育专业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人文素质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素质教育对于优秀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学生价值理念的形成以及身心的全面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是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逐渐成形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对学生实施科学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学生正确理念的形成,不仅如此,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提升,从而改变体育专业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的情况,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就业择业。所以说,大学时期的人文素质教育更显得尤其重要。

然而,据相关统计分析,我国的体育院校,除了开设必修的政治理论之外,几乎很少开设人文方面的课程。长期以来,我们为培养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而不断努力,却忽视了人文教育的同步实施。从而导致了体育专业的学生,专业技术水平高、体育运动能力强,但人文底蕴薄弱、知识面狭窄的现状。所以说,在大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基础的理论教育、专业是技能教授与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向结合,把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在教育整个过程中,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

二、大学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

(一)充分利用体育课堂,科学合理的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体育运动融竞争性、合作性、教育性等特点为一体,在运动过程中可以培养人的团结协作能力、吃苦耐劳品质以及拼搏进取精神。所以说,体育运动本身就积淀有深厚的人文素质底蕴,体育课堂更是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平台。

1.把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人文精神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随时留意学生的情感变化、体会学生的立场观点,改变传统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授课中融入关怀、尊重、信任、理解与责任,留意学生的点滴变化与进步,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安排并对学生作出科学的引导,让学生在人文的关怀中切身领会人文素质教育,这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2.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及时抓住教学时机,科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充分挖掘体育课堂的专业化优势,在传授体育专业技术的同时,要注意结合人文素质的灌输,让学生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在体育运动训练过程中受到熏陶。比如,在进行中长跑的训练时,教师就可以适当的穿插吃苦耐劳教育;在设置篮球比赛或足球比赛,则可以为同学们讲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会在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方面收到良好的成效,而且会让体育课堂,变的生动而且富有意义,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转贴于

但是在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时,教师一定要注意课程设置与人文教育的科学结合,要善于抓住机会,要在合适的时机传授最合适的知识,不要牵强附会。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人文素养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教师本身的人文素养对人文教育的成功与否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言谈举止、治学精神,都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教师如果没有良好的素养,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就很难起到引导和教育的作用。所以要想提高人文教育的成效,必须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任课教师的人文素养。

为能让任课教师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学校应该有计划的安排体育教师参加培训,定期邀请在体育教学、科研上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来学校讲学,给教师提供自我提升的机会和条件。

另外,教师自身也要注意,要及时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多读书,多学习,让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改进,让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得到拓展,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从而让自己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并要在教学中科学合理的加以利用,让学生受到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

(三)加强学校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大环境,对学生品格的塑造、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学校的文明建设一定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优化学校的人文环境,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将校园文化,同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

总之,虽然现在体育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还未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但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却不容忽视。希望体育院校的师生、关心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都能对体育专业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有一个充分的、科学的认识,共同促进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

参考文献:

[1]任玲艳.高校人文氛围的营造及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07.

篇2

从目前国内的研究来看,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一般被认为是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和职业生涯中自我成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体育教师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教学研究和反思,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丰富学科知识,提高教学科研能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有别于以往的体育教师在职教育和在岗培训,更注重将教师作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它基于教师已有经验,注重具体教学活动的反思,通过自我发现和自主解决问题来实现发展。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大体包含知识层面、技能层面以及态度层面等等。其中,知识层面主要包括教育学知识、体育专业知识;技能层面主要包括教学技能、教学管理方法、运动技能技巧;态度层面主要包括身心的健康、敬业精神以及为体育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

就字面意义而言,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可以被理解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或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体育教师专业的发展可以被理解为体育教师作为一个群体其职业发展的过程,把教学视为专业,教师专业发展即是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即体育教师这一群体经过一段时间后成功地满足体育教育专业性职业标准的过程。而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把体育教师视为专业人员,教师专业发展即是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包括专业结构的丰富和专业素养的提升。体育教师群体的发展往往是以个体专业发展为基础的。

目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已由原先的体育教育理论工作者关注的课题变为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和广大体育教师所关注的焦点。体育教师工作具有复合性、活动空间的广阔性、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紧密结合性等特点,而一些学校的规章制度无法适应体育教师管理的要求,缺乏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成就动机、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因此无法激发体育教师的能动性和职业认同感,更无法使体育教师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由此可见,关注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他们提供自主发展空间,激发其成就动机,激励其实现自身价值,对于学校体育师资管理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职业认同之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师职业认同是指教师通过日常教育教学实践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价值和意义的感知和认定,并能体验职业生活的乐趣和幸福。职业认同不仅仅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也是一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结合自己的经历,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只有增强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教师才能以积极、主动、愉悦的心态投入职业生活,化解各种压力和矛盾,并从心里接受这一职业,把职业当作幸福和崇高的事业。

从“用职业实现生命价值”这一理想状态来看,体育教育既是传递体育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也是体育教师个体彰显生命意义和寻求职业价值的过程。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是指个体的体育教师对本群体行为模式的期望及其行为方式,包括体育教师的认知、意志、情感、技能等要素。和其他学科的教师一样,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往往会影响其工作的满意度、职业倦怠感水平和工作压力程度。相关研究表明,体育教师对自身工作的认可和发自内心的热爱可以消解职业倦怠,缓解专业发展压力。因此通过强化体育教师对职业价值的认识,提升其反思能力,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平台,可以克服职业倦怠,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职业认同影响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

对体育教育职业是否认同,积极还是消极,是衡量体育教师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个体的心理体验和对体育教育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体育教师对本职工作是否喜爱、是否热爱。近年来的相关调查表明,中小学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成人的平均水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职业认同感较弱,往往对体育教育缺乏信心和热情,看不到光明的前途。受此心态的影响,体育教师有的表现出较强的职业倦怠,整日郁郁寡欢;有的另谋出路寻找其他的副业;还有的终止了职业生涯。总之,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体育教师心理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状态,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的身心健康。

2.职业认同驱动体育教师自主实现专业发展

积极的职业认同是专业发展的内驱力,而消极的职业认同则是其发展的阻力。体育教师从接受师范教育起就产生的职业认同感促使其实现由教育新手到熟手,再到能手甚至高手的华丽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其专业素养不断获得提高,专业能力不断获得发展,专业生活的认知不断获得深化,专业价值的思考不断得以升华。而且积极的职业认同感,有助于体育教师正确认识自我,深刻反思自己的生命价值,平衡自己的物质条件与精神追求,正视自己内在动力与外部条件之间的差距,也有助于减轻专业发展压力,降低职业倦怠水平,提高教学效能感。

三、当前我国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

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一个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他们的角色认同和职业认同受到许多挑战和影响。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观念、应试教育及社会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普遍不强,处于“用生命回应职业需要”状态的体育教师数量远远大于“用职业实现生命价值”状态的教师数量,由此影响了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1.体育教育和体育教师的边缘化引发的职业认同危机

受我国传统观念和教育体制的影响,当前学校的体育教育存在严重的边缘化倾向,体育教育不受重视不仅存在于基础教育也存在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让渡于文化课的现象屡见不鲜,由此体育教师也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而体育教师的不受重视导致其职业认同感较弱、工作积极性较差,甚至出现职业认同危机。

2.社会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弱化了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

受一些功利主义的影响,作为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重要组成的体育教育中存在着评价体系与实际权重的矛盾。社会把体育列为低于“数理化”的“低等级”学科,学生良好体质的保障、健康向上精神的塑造、和谐人格的培养等软性指标在教师教学的评价体系中存在缺位,而这些工作恰恰是体育教师的艰辛付出。而且体育教育的本质属性与社会评价标准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师的评价与体育教育的价值评价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有的是无法调和的,很可能瓦解体育教师的精神支柱,导致其丧失自我价值,从而降低职业认同。

3.学校对体育教师的期望值与投入之间的不对等降低了职业认同度

随着后奥运时代的来临及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终身体育的理念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体育教育的关注程度普遍有所提高。社会和学校对体育教师职业期望值的持续升高增加了其精神和心理压力,但学校对体育教学的软硬件设施投入普遍偏少和滞后。体育设施的缺乏导致体育教育效果不显著,有可能导致体育教师对职业的失望,而内心追求与客观现实的差异会降低其职业认同。

4.多重角色期待导致体育教师产生角色冲突

由于大多数体育教师处在“用生命回应职业需要”的状态,因此常常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怀疑:我是谁?到底是做社会期待中的我,还是要做理想中的我?后奥运时代的到来让体育教育备受关注,体育教师被赋予更多的角色要求,使得他们在组织和融合各种角色时常常会遇到不同角色期待的冲突现象。这就会使体育教师感受到行为上和心理上的多种矛盾冲突,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有的出现了角色缺位和迷失现象,影响了其职业认同。

5.长期的身心俱疲和单一工作易产生职业认同的“高原现象”

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其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反应。由于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复单一,如果缺乏相应的奖励,就会使体育教师产生身心疲劳,出现职业认同的高原现象。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教师职业生涯中期。这一时期体育教师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极认同和职业倦怠,作为大多数体育教师成长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高原现象”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其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

四、基于专业发展的体育教师职业认同重构

伴随着人们对体育教育价值的重估、对体育人文精神的弘扬以及对体育健身和体质健康的关注,加上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学校体育课程会受到相应的重视,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社会评价也会相应提升,这些对于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重构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从根本上提升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关键是让体育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体味、探求和反思自己的职责和行为,体验到自我的存在,认同职业中的自我。此外体育精神的激励作用以及社会、学校的认可和全方位的支持也是推动体育教师重构职业认同的重要因素。

1.充分感悟体育精神,激励体育教师唤醒职业认同

体育是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也可以是一种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人生。拥有体育精神的教师有助于形成外倾性、责任感、开放性的人格特质,也有助于提升其职业感受力,增强其职业认同感。而作为体育精神的高度凝练和升华的奥运精神对于体育重构教师职业认同则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强身健体的精神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生命基石,也是职业认同的物质保障。体育教师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做出更大的贡献。通力合作的精神可以增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团队意识,促使教师深化职业认同。体育精神是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认同感的重构也是群体性实践,可以通过提升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得以实现。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可以激励体育教师勇于创新、不断发展能唤醒人、调动人、塑造人。面对职业生涯中的职业倦怠、高原现象等,面对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体育教师的目标坚定才是支撑其实现专业发展的唯一途径。

2.审视现实生存环境,为职业认同的重构创造良好环境

热爱职业、持之以恒,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对于体育学科而言,由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较为狭窄,外部因素对其专业发展很可能会产生更大影响。所以实现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更要重视外部条件和环境。

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弱化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也不是孤立产生的,必须关注它形成的土壤和重构所需的环境,关注处于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特点。后奥运时代为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唤醒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社会、学校和领导都要关心体育教育事业,关注体育教师的职业成长,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平台。职业认同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在与同事、学生和家长等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作用中不断强化。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唤起更需要关注体育教育实践,依据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审视体育教师生存环境,分析其心理体验和倾向,帮助其重拾职业的信心和认同,使其充满热情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以获得真正的专业发展。

3.提升自我反思能力,促使体育教师产生职业认同的内在动力

自我反思是职业认同的内驱力,而公众和决策层对体育教师角色和价值的期待,则需要体育教师通过自我反思将其内化为职业认同。后奥运时代体育事业的创新发展,体育教育的备受关注,可以促使体育教师提升自我反思能力,改变自我心理认知结构,从而通过自内而外的努力,寻求自我发展的外部环境,用心诠释体育教育改革的要求。体育教师要从积极的角度去接纳新思想,让体育精神融入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生活和实践,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不适和倦怠。当职业成为体育教师终身奋斗的事业时,才会产生无穷的乐趣,其教育教学质量才会大大提高。

————————

参考文献

[1] 李芳.论高校职业认同对教师事业发展的意义.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2] 严玉梅.国外教师职业认同研究概述.科技信息,2007(28).

[3] 曲中林.教师专业发展的运动取向:“体育精神”的视角.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210-01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截止到2014年止,安徽省共有4所高校设立了表演专业,并有了第一毕业生,本文将以这4所高校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安徽省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培养目标的比较研究

四所高校表演专业均能按照教育部表演专业课程指导纲要制定培养目标,但对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和规格有所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安庆师范大学和阜阳师范学院为代表的培养从事“体育表演编导、教学”等相关工作的人才,突显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的办学特色和以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为代表的培养从事“教学、训练、管理”工作和“人物形象设计”工作人才两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向。二是在专业能力方面,安庆师范大学与阜阳师范学院强调了教学能力的培养,而安徽工程大学与安徽师范大学将编导、形象塑造能力作为主要目标。

(二)招生规格比较研究

四所高校基于自身情况与培养目标的不同,在招生归口上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安庆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阜阳师范学院都属于艺术类招生,而安徽师范大学属于体育类招生。这也间接导致了各高校在招生考试内容,虽然都采取了形体素质(20分)+身体素质(30分)+专项素质(50分)现今全国通用,基本上能够直观的反映考生在本专业上综合素质,也能通过考试观察到考生在表演专业上的发展潜力的方法,但在这三项考试内容中,安徽师范大学分成健美操专项身体素质、体育舞蹈专项身体素质两种考核方式,不但考核了柔韧性,也考察了考生节奏感,动作模仿能力等;在专项素质上,阜阳师范学校的任选项目比其它三所院校多了民族舞蹈,体现了阜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侧重。

(三)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根据统计数据得知:1.安徽省高校在体育表演人才的培养上比较注重课堂教学;2.师范类院校选修课开设较多,充分考虑人才的兴趣爱好培养,而工科类院校还是一如既往的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打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

课堂教学时数及学分比较。安徽省高校在体育表演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结构设置上,有的学校注重人才技能的培养,而有的学校则偏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多一点,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认识,这势必影响到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性。

艺术类课程的比较。安徽省各高校设置的体育表演方向艺术类课时以及在总课时的比例差异性较大,如安庆师范大学只有356学时,与安徽工程大学的464学时相差100多学时,但明显都低于612学时的武汉体育学院等第一批设立该专业的院校。势必对该专业人才艺术类知识的S富程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四)师资配备的比较研究

由于安徽省开设表演专业的时间较短,各高校专业教师人数较少,在教师总数中所占比例也偏小。从职称和学历结构看,副教授以上高职称、博士以上高学历的教师较少,直接导致在表演专业的学术研究成果少,对该专业今后整体规划发展的理论研究不利。

(五)课程考核方法的比较研究

通过访问调查,安徽省开设表演专业的四所院校对学生的考核基本都是采取理论考试+实践考试、平时打分+考试打分的综合考核方式。在公共课考核环节,采取了与全院同一考核方法、考核标准与考核时间,再结合教师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表现状况进行综合打分。在专业课考核环节,专业基础课采取实践考试+理论考试的考核方法,进行综合打分;在专业选修课环节,主要打分参照标准是教师平时打分与最后考核。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依据实践单位进行打分。

三、结论与建议

(一)建立统一的招生考试标准,实行全省统考,把好体育艺术表演专业人才的“进口”关。(二)安徽省高校体育院系办艺术类专业的现实性和方向性需明确,要确定好到底是走体育化的艺术道路,还是走艺术化的体育道路,还或是两者并举分步走,从而适应社会对体育艺术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发展趋势。(三)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充分考虑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形式、手段、方法和过程的特殊性,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根本、为主体、为先行,将理论知识传授、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融为一体,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综合效应。(四)安徽省要加大在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法规政策、理论研究、师资队伍、场地设施等硬软件条件建设,才能保证专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3).

篇4

随着课程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国大学非体育专业体育教学在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它具有独特性、开放性、优效性等特点,是从众多体育教学活动中提炼出来的,是优选的体育教学模式主体,因此长期被课堂教学所采纳。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教学体制和教学理念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当前大学非体育专业体育教学还面临着一个空前的活跃状态,新思想、新模式、新教法层次不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所面对的客体也有着惊人的变化。这里所谓的客体,是指硬件环境(包括大型综合体育场馆、体育器材等)和软件环境(包括教师的一职多能、学生从小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等)。那么,现有的教学模式主体是否还要一成不变的用到教学中去?是否应该相应做一些调整呢?本文将就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二、目前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模式之不足

1. 教材内容。我国大学非体育专业教学内容仍然无法跟上新形势的发展,其主体仍然沿用了传统的项目,新兴的项目如轮滑、滑板、蹦床、攀岩、游泳、健美系列运动、健康系列运动等,真正能引入课堂的还不是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体育课程自然无法让学生真正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往往将体育课程看作是必修课程来对待,一旦课程结束,这些锻炼项目就会中断。这也就无法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的脱节可以说是问题的真正根源。

2. 教学方法。当下,大学非体育专业教学方法单一同样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之所以这样,首先是因为教学内容本身就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次,教师和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不足是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对于大学体育教师而言,与其他学科一样面临着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这自然导致教师无法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而不少学生则是及格万岁,对于教学方法的重视自然也就难以达到期待的结果了。

3. 教学组织形式。多年来,我国的体育教学设施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自大学扩招以来,我国大学的体育教学设施仍然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要满足学生多样性的学习要求就显得非常困难。因此,往往会出现以本校的教学资源作为开展教学的前提,这也就导致了不少高校的教学组织形式不是以课程特点来进行,往往需要兼顾教学资源、学生人数等多种因素,自然无法进行科学的教学。

5.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考核,也是进一步改善教学效果的前提。但是我国大学非体育专业体育教学评价的标准往往存在简单化的情况,一般都是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作为考核的依据,这种简单化的考核标准自然导致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有所减弱。同时,因为体育课程本身是实践的课程,而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千差万别,因此教学评价往往缺乏有效的实践评价标准而导致整个评价过程流于形式。

三、改善我国非体育专业教学状况的建议

1. 以传统体育项目为基础,从单一分离走向多元综合。北京承办奥运会以来,让中国人了解认识了更多的体育项目。人们从思想上重视体育,从行动上参与体育,高校更是走在了体育进步的前沿。特别近几年,无数现代化、多功能的体育场馆在普通高校建成,为普通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力的客观条件,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设施来添加体育教学内容,以使教学活动内容更丰富多彩,也更便于学生根据学校环境、学习特点、兴趣爱好等来选择教学内容。

(1)利用场馆补充教学内容。近些年,大多普通高校都建设了现代化的多功能体育场馆,它能同时开展多种体育项目。如,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台球、攀岩、游泳、体育舞蹈、瑜伽等,是丰富教学内容的好场所。

(2)利用学生兴趣补充教学内容。现代大学生思想开阔,愿意追求新、奇、刺激,不妨利用这一点组织学生自行车越野、登山、轮滑、蹦极、滑板、限定距离徒步慢走等体育活动。

(3)利用教育工作者一职多能补充教学内容。学校教育的千变万化,更多还是来自教育工作者能力的变化。教师能力的不断提高,不断多元,带动着高校体育的不断进步,教育工作者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新知识的最先吸收者、引入课堂的最终执行者,因此教育工作者知识结构的不断补充是教学内容及时补充的最大源泉。

2.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随着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发展,教学方法也表现出了它的灵活性、多样性。教师可以根据其面对学生(客体)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来补充“讲解示范”等主要教学方法。如,“自学辅导法”、“探究发现法”、“合作教学法”、“课内外一体化法”、“教学俱乐部法”、“选项课法”等,这样更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从而去追求体育本身更高的内涵和技能。

从更深层次来看,当下对教师“教”的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个教学过程更要多方面考虑客体的因素而细致安排。教学过程将不再单纯地注意技术教学,而是要尽量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注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客体的条件安排教学程序,使其能充分接受所学内容。

3. 教学组织形式为客体量身打造。21世纪将深入展开全球范围内的新科技革命,同样也将引起教育领域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各种先进场馆、运动器材、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选择都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因此更多的思考、更深的了解、更多的学习是组织者的前提,是决定教学组织形式的保障。

4. 不再把能否达到《标准》作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针对以往体育教学评价手段单一的问题,我们应由注重生物改造模式向终身体育模式转变。传统的体育模式把增强体质健康放在首位,注重增强学生体质的单向教育,对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的心理体验重视不足。因此,在未来的体育教学评价过程中,应该更加平衡评价指标,对学生在体育锻炼和学习过程中的身心都给予重视,将让学生培养终身体育的思想与能力成为重点目标。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法中过于僵化的评价指标,而是通过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的方式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进步,进而让其真正乐于学习体育,真正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

综上所述,单一的《标准》评价已经不好实施,建议教学评价的制定应更注重教学成果的长效性、持久性,使客体在参与、体验、学习中获得收益,从而更加热爱体育运动。

四、结论

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已经为体育教育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需要体育工作者给予重视。我们既不能完全摒弃旧的去求新,也不能固守着老套而不动。目前,“淡化竞技、注重健身,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正朝着切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个性、增强兴趣、培养习惯等方向发展。因此,用科学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相对应的客体,从而调整与之相融、相配的主体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主体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曲宗湖.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

篇5

前言

人体解剖学作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对护理专业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临床实际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体解剖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个系统器官的形态特征,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临床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调查显示,在高职护理教材当中有70%的内容都与解剖学相关,尤其是抢救技术的操作更是建立在解剖学的基础上开展的[1]。因此高职护理院校在教学当中要充分重视对人体解剖学的教育教学,从而帮助学生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近年来各地高职院校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无论是学校的数量还是学生的数量都得到了明显的增加。但是在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教学当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缺乏正确的解剖学学习方法、学习人体解剖学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等。

1.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

高职护理专业当中的学生大多基础较为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目的性不强,缺乏正确的人体解剖学学习方法。很多学生都是除了课堂和考试之前一段时间会翻开书看,其余时间都很少看书学习。另外学生上课时根本就不知道学习某个知识点在以后工作中有什么用处,为什么要学这个知识点,学习方法也还是采用高中阶段的死记硬背,但往往背下来了根本就没有理解,仅仅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无法实际运用,最终也就是没有牢固掌握知识点。从而导致了学生学习效率不高。

2.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参与度较低

据调查,现大多高职院校人体解剖学教学目前还是采取的是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用单纯的PPT图片代替从以前的挂图教学,且理论知识大多较为枯燥,如果再加上教师在讲课时缺乏艺术性和幽默感,最后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对该学科的兴趣,提不起学习积极性,上课无精打采,课堂参与度较低。另外部分教师由于真所谓“台上讲的津津有味,台下听的昏昏欲睡”,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产生厌学的情绪,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3. 缺乏专业性较强的教材,教学内容多而学时少

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使用的教材一直都是使用临床医学专业或护理、助产专业共用教材,差不多是临床医学专业教材的精简版。这样的教材主要是以系统解剖为主,内容虽然全面但专业特点不够突出[2]。教材当中的部分知识与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没有太大联系,未能与临床护理工作岗位紧密结合,不能够充分将护理专业的特点体现出来[3]。另外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目标与本科当中解剖学的教学目标基本是一致的,学时安排上却大大的与本科解剖学学时相差较远,这就导致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效果更为不理想[4]。故学生普遍反映人体解剖学学习困难。

二、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教学的优化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的基础。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正确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结合高职护理专业的特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密切结合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注重其与临床实际应用的联系,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这个知识点,学了这个知识点对以后实际工作会有什么用处,以明确其重要性,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并且让学生清楚要怎么样才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比如凡是自己身上能看见的要去看,自己身上能摸到的要去摸,且要认真观看PPT图片及教材相关插图,密切联系实验室标本模型,密切联系临床实际。教师还要不断的进行学习,及时的掌握更为前沿的教学理念,积极的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并积极的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以了解学生的不足,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教师不仅需要对解剖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熟练的掌握,还要具备大量人体解剖经验及临床护理知识,能够将实践与理论教学进行充分的结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5]。

2. 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在社会早已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先进信息技术,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并有效开展,讲课富有艺术性和幽默感,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课堂互动环节,让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中来,从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学习,认真思考,积极参与,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另外可根据实际情况,部分简单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但要提前布置,在上课时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点评,以翻转课堂的方式开展。通过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3.密切结合岗位实际需求,精简教学内容

篇6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所被赋予的职能就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即高层次的专业化教育。因此,高等教育的基本运作模式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中各行各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预测各专业类别的招生数量,然后对他们进行专业化教育,再进行对口分配就业,这种过分狭窄的专业教育一直被奉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正统模式。    

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专业视野狭隘,缺乏迅速适应社会新环境的能力,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高校这种“统一”与“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制约我国高校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    

篇7

传统热菜制作理论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原材料、菜肴特点和操作过程的讲解。随着中职院校烹饪专业教学的不断深入发展,逐渐发展出“八法教学”,教学内容包括菜肴命名、原材料选择、烹饪方法、烹饪过程、菜肴特点、学习要领、案例和营养。

(一)对菜肴的概念和命名方式的讲解

在理论教学中向学生介绍菜肴的菜系、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比如“松鼠鱼”是苏菜中的一道名菜,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品尝了这道菜以后龙颜大悦,封赏了店主。在教学中讲述这个故事,能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烹饪的兴趣。中国菜肴的命名十分讲究,其中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菜肴的命名方式主要有典故命名、形态命名、主料命名、夸张比喻命名、烹饪技巧命名、烹饪器皿命名等。比如“八仙过海”、“叫花鸡”等菜肴的命名就是典型的民间典故命名法;“狮子头”则是典型的夸张比喻命名法。

(二)对烹饪方法的讲解

在热菜制作教学中,有必要向学生讲授烹饪方法。中餐的菜肴种类较多,而且每一道菜都有其独特的烹饪方法,教师在理论教学中一定要将烹饪的方法讲述清楚。一些菜肴的烹饪过程和方法可能较为相似,教师要做好区分工作,避免概念混淆。

(三)烹饪原料的介绍

原材料包括主料、辅料和调料,这些材料在烹饪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不同材料的使用方法也不同。教师在热菜制作理论教学中,要向学生一一介绍这些原料在菜肴中起到的作用。只有实现所有原料的完美调和,才能制作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比如在“蒲棒里脊”这道菜的制作中,有两道加鸡蛋的工序。虽然同为加鸡蛋,但是两道工作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第一道工序是为了增加菜肴的营养,第二道工序则是为了方面沾面包渣,增加美观度和口感。

(四)讲解烹饪过程

对热菜烹饪过程的讲解主要包括对烹饪流程和操作方法的讲解,具体指刀工、配菜、调料及制作过程、装盘等的讲解。其中对制作过程的讲解是重中之重,教师在这部分的讲解过程中,一定要条理清晰,避免毫无章法。

(五)讲解菜肴烹饪的特点

中国菜肴的菜品丰富,具有一菜一风格的特点。菜肴的色、香、味都是菜肴的特点,一些菜肴在装盘方面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当然并不是所有菜肴都需要这样面面俱到,选择一些有特色的菜系进行讲解即可。

(六)对烹饪要领的讲解

每一道菜的烹饪都有一定难度,比如“鱼香肉丝”这道菜,虽比较常见,但在实际烹饪过程中还是很有讲究的,刀工、抹味、上浆等都是控制的难点和要点,也就是所谓的烹饪要领。

(七)讲解例子

中国菜肴菜品众多,在教学中不可能每一个都讲解。教师在热菜制作理论教学中,讲究的是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本领,让学生举一反三。事实上,很多菜肴都是有一定的相通之处的,只要掌握其中的要领就制作出不同的菜肴。

(八)讲解菜肴的营养

热菜制作的核心是味道,但最终目的却是营养。我国传统的菜肴制作明显对营养有所忽略,导致膳食失衡的现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饮食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菜肴想要有更好的发展,必须强调营养的均衡搭配。

二、理论教学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

在烹饪专业热菜制作教学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密不可分的,理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实践教学更好地发展。

在实践教学中,对理论教学内容的演示,加强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师在演示过程中应该将动作要领和制作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原本枯燥的理论教学内容变得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通过对滑炒和滑溜的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两者的区别,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在观察老师的做法后,接下来就要自己动手制作了。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对菜肴制作方式的升华和创新,导致教学活动始终停留在学习某一样菜的制作方法上。事实上,学生动手制作热菜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技术升华的过程,要求学生通过对这个菜的制作,掌握这一类型菜肴的制作要领。

学生制作完成后,老师要对学生的菜肴进行评价,并对烹饪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在这个评价和总结的过程中,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技能。除了教师的评价外,还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包括学生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和成败的分析,对其他同学菜肴的评价及成败分析等,这样不仅能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还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实现共同发展。

三、结语

热菜理论教学一直是中职院校烹饪专业教学的重点。传统教学模式虽然认识到了理论教学的重要性,但是显然过于简略,导致学生的实践教学得不到有效指导。由此可见,理论教学内容的细化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对促进热菜制作教学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家铨,宋贤能.烹饪专业热菜制作理论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究[J].新农村,2012(09).

篇8

1 大胆革新解剖实验指导,突出临床应用特色

首先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为主线,以临床护理实践为引导,根据护理专业的解剖学教学特点,自编实习指导,突出与临床护理操作密切相关的解剖内容,如体表标志和体表投影,与注射、穿刺、插管和切开技术相关的局部解剖学基础知识。使学生对操作中的解剖学要点做到心中有数,如操作部位的选择、结构层次、毗邻及角度和深度的掌握,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加强与护理专业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护理专业的教学需要,为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2 注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操作能力

护理技术操作70 %的内容与解剖学相关,其中抢救技术100 %与解剖学有关。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对患者进行多种技术操作,操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非常重要,而准确性、合理性是和解剖学密不可分的,因此护理专业的解剖课教学更应该注重实践。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灵活,把学与用结合起来,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解剖教学中,尤其是实验课教学探索的课题之一。

体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是临床操作中非常关键的定位标志,实验课教学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在活体触摸体表标志的能力,并把触摸体表标志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把护士的素质教育融于标本观察的实践中,教会学生在观察尸体标本、模型的同时,要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体上观察、触摸、辨认这些标志性结构[1]。这种从标本到自身,从自身到标本的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知识结构,避免了单纯的机械记忆和操作的盲目性,提高了临床操作技术的成功率,培养了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提高了护士的自身素质。

3 培养学生在标本上演示护理操作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模拟临床操作,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可以在模拟臀大肌注射时用注射器向穿刺部位注射染料,然后再进行局部的解剖操作,观察染料的分布情况,注射针扎入的深度及针头与臀区血管、神经的关系。操作结束后请大家总结臀肌注射的最佳部位、深度、角度及易损伤的血管和神经。模拟临床护理操作要注意防止学生片面追求操作练习,忽略解剖的结构观察。

4 结合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

在实验课教学中,课堂讨论能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结合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在课外时间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查阅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如在讲授肝门静脉系统解剖时,引导学生就临床肝硬化治疗新进展、肝门静脉系统与临床肝硬化病人可能出现的症状的解剖解释等多方面问题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并针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上来,形成一系列系统知识。

5 适当应用多媒体小结学习内容

在每节实验课结束前应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小结,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提供了比课本更丰富、形式更多样的多媒体素材,使抽象的、不易理解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形式生动、形象、直观的表现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及感受,较好地解决口头讲授和板书无法实现的教学重点、难点,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6 改革考试环节,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

除了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外,课程结束考试时将传统的笔试为主改为笔试加技能考核,笔试占60 %,技能考核占40 %,主要内容包括在活体上进行体表标志和体表投影的定位;以同桌的同学为对象,准确的在活体上触摸和指出题目要求的内容;在标本上演示及叙述局部操作的解剖学要点。每个学生从十个内容的试题中抽取一道题,当场回答,老师按学生掌握的程度打分。对于还未掌握该结构的不得分,对于不能正确触摸或指出结构者,给一半分,回答正确者为满分。在考核后对于回答不正确的学生当场纠正,至其正确掌握为止。这种现场考试的方法督促学生在学习中注重对活体资源和教学标本的应用,既能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又能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训练,调动了学生观察标本、模型的积极性。这对于解剖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也为将来学习临床医学课程打下良好的方法学基础。

通过以上多方位的护理解剖实验教学改革,使解剖学实验教学效果提升一个台阶。

篇9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

1.何为应用型人才

大学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大学培养出的人才多种多样,但大体我们能将他们划分为两大类,即学术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社会需要探求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和探究真理的学术研究型人才,也需要能运用真理,运用已经探究出的科学技术理论,将之应用到实践,为社会创造出产值利润的应用型人才。这两种人才对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建设都是不可或缺的,并没有孰轻孰重的问题。也有一些人认为,应用型人才不具备理论型人才的一些能力,他们“只有实践,没有理论”。事实是,理论实践互相促进。我们要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是在他们的实践过程中应用已知理论,在实践中总结创新,为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研发的素材,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实际推动作用的人才。也就是既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又具有基本理论素养的人才。

2.应用型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高速发展,大学扩招、就业饱和与人才竞争市场化把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与发展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就业难不仅是学生的问题、学校的问题,更是各学科的培养方案中各部分的比例问题。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机构,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用过多考虑教育的历史方式。而是要面向21世纪,借鉴好的模式,只要对学生成长与社会发展有利,我们就“拿来”。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我们都要做到取其精华,兼容并包。

众多独立学院的设计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道路上吸取国内外办学的成功经验,力求将本专业办成能培养出在专业理论指导下,具有实践动手能力优势,适应社会发展的设计人才的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开设各类实习实践课程,开阔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审美视野。校内配备设计研发中心,方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际接触商业设计,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尽量增加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了校园内和校园外的社会实践。很多学生的社会实践作品无论从设计、审美、创意还是制作上都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准。

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发现现有的培养方式还不完善,出现了本文一开始我所提出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领域,我们对学生的培养比重到底应如何分配?我们是不是忽视了一些思想理论教育?与传统的学术型设计人才培养相比,我们还有哪些需要借鉴,或值得保留并发展的教学方法?在短短的四年大学生涯中,我们到底应在设计心理与设计能力上如何教育,为社会培养出怎样的设计人才?我们培养的平面设计师应具有哪些社会责任感?

二、平面设计师的责任问题

1、平面设计师应担负的基本设计责任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最先让学生明确本专业的基本设计责任,即什么是平面设计以及平面设计在社会中的基本功能。这种学习认识不应该是肤浅的。

平面设计是对人类商业社会中各种信息载体的一种艺术化设计。它的基本设计要求首先就是传递信息,完成它所承载的信息传播的责任。基于这一点我们说平面设计师最基本的设计责任就是运用设计的方式,将需要公众注意或记住的信息点,用最简单、有说服力、艺术化的方式最大范围地传播出去。有句话说,“设计是带着镣铐的舞蹈“。设计师不是纯艺术家,也不是商人。而是要将美学与商业目的进行最有效的结合去创作作品。设计是美丽的舞蹈,但戴上了商业服务目的的镣铐。在满足这两点的同时,还要带上每一个设计师的良知,在博爱社会的人文思想指导之下做设计。

2、平面设计师应担负的设计责任的更深层含义

设计师对人类和社会应有一份悲天悯人的大爱精神。除了设计的基本功能之外,我们还要不断挖掘平面设计更深层次的设计意义。平面设计还有可以引导公众的审美倾向、提高公众的美学素养、提高受众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的功能。

在文章一开始提到的学生提出的观点是,平面设计是为了社会经济用途服务的商品。平面设计的成功与否受经济结果制约,能够实现经济价值就是好的设计。设计要贴合大众审美,大众对适应他自身审美水平的设计作品最喜闻乐见。接受程度越高的作品,传播效果也就越好,最大程度上完成了广告主的要求,满足了其利益,这就是好的设计。

的确,最有效的传播是我们要追求的。他的观点只是反映出了平面广告的传达职能,满足了平面设计的商业责任。但作为设计师,我们的思想不应只停留在平面设计创造出的经济利益和价值这个层面。我国现阶段处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迅速上升的时代。“设计”被普遍叫做“商业设计”,在其市场价值被实现的过程中,必然受经济规律制约,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但作为植根于经济基础的艺术设计,也具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特性与职责。设计师创造的既是“设计”,也是“艺术”。既然是“艺术”,必然具有“艺术”的特性。“艺术设计”师要见人所不见,想人所还未想,一直保持艺术创新的精神与活力。并且传播美,以提高社会大众的审美意识为己任。

我国人民群众的审美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生活中还较为缺少对美的理解与追求。对于提高公众的艺术审美,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各种美术馆的大型展览。这个普及渠道固然好,但由于需要受众花费特定的时间和不菲的门票,并不能成为我国人民最广泛的接受艺术熏陶的途径。而平面设计作品则不同,与艺术展览相比,它免费、便捷、覆盖面广,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不起眼的地方或很短的时间内就将美学价值观进行了普及。比如商场的POP广告,在顾客挑选商品购物的同时,只要扫一眼,几秒钟的时间,POP广告就将作品中包含的美学观感传达了出去。再比如车站灯箱广告,既给等车的行人消磨了时间也传达了信息和美。路边的大型广告牌也是一样的功用。平面设计作品在人们生活中的覆盖其实最广,小到人与人交往中互递的名片,喝水的纸杯,大到铺满整个楼体的宣传海报。人的衣食住行中所浸满的这些平面设计作品,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审美观念。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在学习期间最应该做的不仅是要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还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设计师的艺术水平高了,才能促进和催化出高水平的受众。

最后,设计师还要想到设计的人文价值和民族价值。提高我国国民的审美能力是平面设计的对内职能。对外还有在国际交往中将中国上下五千年丰沛的设计理念与设计审美传播出去的职责。西方现代主义受东方风格的影响产生并影响世界。但被西方人最大范围接受的东方艺术是日本的“浮世绘”绘画风格。追根溯源,日本的“浮世绘”是受唐代绘画风格的影响发展起来的。在世界艺术和现代设计的理念里,中国文化元素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我国的平面设计也是如此,起步晚,时间短,亟待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的平面设计需要我们的设计师去创造,并传达给世界。这种传达依靠的是每一件设计作品、每一个设计师不断地实实在在地去创造、去实现。我们所要教会的就是我们学生对我国优秀文化与艺术遗产的了解与重视,教会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这份热爱在他们离校后的设计生涯里会变成一种动力,一种为国家、为民族腾飞而设计的动力。

三、结语

篇10

教育技术概念由“教育”和“技术”两个术语组成,它基本揭示了该事物的特质:把科学技术作为促进人类教育的手段,用科技手段来提高教育的效果和效率。它也大致反映了教育技术学科的特质:探讨科学技术与人类教育的关系,探讨用科技手段提高教育效果和教育效率的规律、原理和方法[1]。显然,教育技术学关注的焦点不是科学技术条件本身,而是科技条件如何通过教育现象的特点折射出来。因此,教育技术学主要属于教育科学的范畴,是教育科学领域中技术学层次的方法论性质的学科。这一专业的特点是多种知识的综合应用,以系统论的思想合理地整合知识并运用到教育教学或其他工作中。这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才能突出教育技术学的特色,才能培养具备构建系统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

一、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教育技术学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教育技术专业的许多课程都具有很强实践性,学生除了应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备扎实的应用技能。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教育技术应用研究、教育技术管理人员和信息课教师的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要让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具备这样的知识和能力,就必须不断地加强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2]。因此,研究、探讨建立合理、有效的教育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有重要的意义。

(一)拟订课程设置与教学进度安排

笔者认为要能真正地实现增强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那么对于学制为四年的教育技术专业学生来说,课程设置尤为重要,特别需要课程设置能够和教学进度保持统一,课程设置与教育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保持统一。从培养目标来看,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是面向教育系统和影视传媒系统的应用型人才,在确定每门课程的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时,必须依据教学计划、相关课程内容及实验项目情况、实验条件和学生知识结构来设计。并且经过教研室组织教师集体讨论来确定,从而使得实验项目设置合理、规范。这既有利于学生能力提高又可防止相关课程的交叉,避免造成时间、资源和学生、教师的精力浪费。

(二)规范和加强实验课和实践课

1、实验教学,既是对理论教学的完善、补充和提高,又是训练学生掌握操作技能、技巧的重要教学环节。由于实验条件不足等方面的原因,实验教学成为许多院系的薄弱环节[3]。

加强实验教学,首先要求任课教师在授课之前拟定出实验课程大纲。实验课程大纲必须经过教研室集体讨论和系学术委员会论证后才能列入教学计划。对由于设备原因无法开设的实验项目,应设置一些替代实验或演示实验。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验教师必须课前认真撰写实验教案,作好预备实验。实验中,要求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注意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最后,任课教师还应该及时、认真的批阅学生的实验报告。通过以上各环节的逐项落实,使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和提高。

2、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课可分为专业实习、教育实习、毕业设计和科学研究。

专业实习:为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选择在网络、计算机中心、电视台等从事软件制作、网页开发、电视专题片制作等。通过专业实习,不仅仅会使学生的电视节目拍摄制作和影像拍摄制作能力、技能得到较大的提高,还会增长同学们的社会知识、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和应付突变事件的能力。

教育实习:一般在第七学期选择中小学师范学校进行大约4周的实习时间。通过教育实习,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课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为培养合格的信息技术课教师奠定基础。

毕业设计:一般在第八学期进行十周时间的协作和设计。毕业设计要求有较高的学术性与扎实的理论功底,但不能忽略其实用性。一个实用性、可预见性强的论文题目会得到学生格外的关注,也是吸引他们的关键。所以论文题目的设定应该考虑一下实用性及与学生联系的紧密性。

许多学生抱怨在学校期间科学研究的机会很少或者说没有,这是目前高校的一个普遍情况。似乎提到科学研究,非得是很难的课题。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一课题进行研究,用小问题来做大事情。这样一个探索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

3、重视学生课余校内实践活动的开展

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来说,在教学计划中设置有实验课、专业见习活动和实习活动等实践环节。由于受实验条件、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学生们能够实际操作、锻炼的机会十分有限。许多院校在解决学生实习、锻炼问题方面往往忽视了本身便利的条件。每个大专院校各种电教设备、设施比较齐全,校内电教设施就是最好的实践场所。如果能够有效的利用这些有利条件,认真的组织本专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电教服务活动,经过两到三年的时间将会使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例如,有计划的组织同学们参加校内文艺活动、公益活动的摄像报道、摄影报道和各种电教活动服务,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通过参与电教设施管理、维护,不但能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还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科学管理管理理念。

4、假期开展教育技术应用情况调查和技术活动

要求学生在暑期,以居住地现状为基础实施调研,并撰写出调研论文。同时还要紧密结合专业特色,组织学生在暑期社会活动中进行教育技术学专业宣传工作。发挥专业特长帮助当地学校进行信息技术课师资的培训,并与当地教师合作,开展多媒体教学方法、经验交流和实践活动。另外,还应积极到当地电视台进行学习,配合工作人员制作电视节目和电视专题片。

5、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活动

开展技能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技术、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教育技术技能水平的有效方式,也是检阅成绩、交流经验、展示专业优势的有效途径。

教育技术系可以组织与本专业基本理论、技术特点联系密切的摄影竞赛和DV节目制作、教学课件制作竞赛、动漫制作竞赛及网页制作大赛,利用竞赛活动推动和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充分展示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媒体制作方面的技能、特长和优势。

二、思考与总结

笔者经过研究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改进。

(一)目前实验课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在于:

1、实验设备数量少且陈旧。

2、实验课缺少任课教师的参与,常常使实验课无目标。

因此,今后实验课教学要加强三方面建设:一是设备及时更新和增加,硬件上能够满足学生需求;二是实验教师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认真负责;三是理论课教师也要参与到实验课中。

(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类型单一,缺乏实践性课程、应用性课程和讲座性课程。

2、专业基础课数量少,涉及面窄,技术类课程数量多,缺乏深度,方法论课程和教育类课程数量少,缺乏广度。

3、以传统媒体为核心的课程较多,以计算机媒体为核心的课程数量和类型较为薄弱,反映教育技术研究领域最新发展的课程较少。

4、教育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类课程不仅内容窄、模式单一、时间短且多数往往流于形式,使学生的实践和科研能力得不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

根据社会发展情况和当前形式,目前社会需要的是掌握教育技术学理论知识及计算机硬件知识、网络知识,并具备以教学设计为中心的能力,构建、维护物态教学系统的能力,软件开发能力,多种媒体形态制作能力,信息采集、处理、编辑能力,构建系统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能顺应时展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道路既艰巨又漫长,需要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完善现行的实践教学规章,实施科学管理、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193~198

篇11

一、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

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构建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拓展与补充。将各个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联系到一起,构成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内容应该包括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建设、教学内容体系建设、教学条件体系建设和教学管理体系建设。这四个要素构成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其中目标体系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先导,内容体系建设是中心,条件体系建设是基础,管理体系建设是保障。

从我国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看,人才培养模式仍偏重理论知识教育的全面系统性,而对学生休闲体育活动设计与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培养不够。学校建立以突出能力培养、满足市场需求为特征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的主要方向[2]。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更新以休闲体育学科知识为主的专业教育观念,围绕创新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目标,积极构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深化教学改革,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国内对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大多采用的是先基础、后提高、再实践的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由于这种培养模式下,大多数教学环节与实践的衔接不够紧密,导致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后无法及时运用,更不能发现实践中的不足,这种情况不利于新形势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发展。休闲体育专业是服务社会休闲体育活动所需的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必须采取实践教学,让学生及时掌握城乡居民休闲体育活动新的发展变化状况,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改革,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突出休闲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及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一环。首先,应加大实践性教学比例。体育专业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必须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因此,在休闲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应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设计中实践性课程和实践教学内容的比重,保障实践教学的课时量。其次,加强教学内容与过程的实践性。应参照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应知应会”及社会体育指导员等职业资格证的具体要求,加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知识与技能比重,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还应该重视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问题。由于休闲体育专业对实践要求强,因此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要按照人才培养实践环节的要求,充分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实训及毕业实习提供充分保障[3]。

三、构建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创新人才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构建创新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必须进一步推动深层次教育教学改革,即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大学的科研优势,使之成为创新教育取之不竭的优质资源和环境。首先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划定课程内容,根据实践教学内容可分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运用实践三个层次。基础实践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和素质,包括基础实验和各种实训等。专业实践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基本技能、拓展知识,包括课程设计和相应职业证书获取。综合实践是对人才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能进行独立的科学研究。其次在实践教学方面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考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逐渐形成有意识的创新活动。目前全国高校非常重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互联网创新创业活动。因此课堂实践之外,需要引导学生多参加各项校企、合作项目和教学质量工程,如学科比赛、创业计划等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活动。

1.设立创新实践教学基地,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学科竞赛活动。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和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在设计学科竞赛活动计划的过程中,要深入分析各专业的布局情况,通过合理的学科整合,在学校层面建立一定数量的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如社区社会体育指导类创新实践教学基地、电子电工类创新实践教学基地、物流管理类创新实践教学基地、机械工程类创新实践教学基地、计算机信息处理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及艺术设计类创新实践教学基地等。首先由学校给予一定比例的基地建设和活动经费,通过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搭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促进学生在其中开展各项创新实践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省内、国内各种相关专业的竞赛活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制定相应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制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教育部提出的,为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学生社会适应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而设立的。在这个训练计划中,学生在导师的全程指导下,自主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同时通过成立学校内部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对学生创新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保证计划顺利进行。

四、构建学科竞赛体系,促进创新能力培养实践

建立学科竞赛相关制度,保障学科竞赛可持续发展。使校、院、竞赛项目负责人三级共同组织管理,同时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制定师生激励机制,设立专项经费,为学科竞赛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为提高学科竞赛的有效性,还需探索多种运行模式。学校实施“课赛互换”制度,建立各类竞赛获奖等级与相应课程学分之间的对等通道。通过竞赛推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并建立长效机制。其次,学校依托相应院系成立创新实验室,对相应的实验室成员进行综合训练,注重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培养。最后,依托实验室,丰富竞赛实践经验,在教学中改革传统课堂教学,采用实验室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和创造能力。

五、更新教学理念,搞好制度保障,建立有效的创新人才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首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树立多样化、多层次的育人理念,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卓越人才。牢固树立人人成才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尊重学生个人发展,因材施教,实施多样化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各方面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其次,统筹教育教学管理。牢固树立“创新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本科教学是学校的首要任务,学生质量培养是重中之重”的理念。强化学校和学院两级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制度,坚持校领导联系指导学院制度、干部听课制度及教学工作例会制度,建立协调统一的人才培养政策和制度体系,确保教师、管理人员将主要工作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工作中,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上。

必须坚持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建立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使之有效服务于创新教育这个核心;加强对监督反馈信息的管理,充分发挥教学反馈信息在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注意各种激励手段的综合运用,对创新教育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师生给予多种形式的肯定和鼓励。强化学风建设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促进教师和管理者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拓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综合育人功能,营造和谐文明、积极上进的文化氛围,在学校内部搭建学术自由、创新求实、积极上进的育人平台。

参考文献:

[1]蔡华.知识经济时代休闲体育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J].广州体育学院,2011,31(6):103-106.

篇12

近几年,国内外一些高校专家围绕着如何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然而提出的方法普遍缺乏适应性。2014年4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卓越农林人才计划项目申报工作,下发了《关于开展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4]13号)。吉首大学园林专业被列入“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专业。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借鉴和总结其他高等院校专业办学经验,并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为武陵山区生态文明、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科技贡献和智力支持,高效地完成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迫切需要认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具备创新能力的关键的教学环节。本研究以吉首大学园林专业为研究对象,针对现有实验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面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对人才类型的要求,提出构建科学的全面的实验教学体系措施。

1 现有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吉首大学现有的实验教学体系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同类实验课程间知识点划分不够明晰,缺乏联系和衔接,导致植物学与花卉学、树木学,植物造景与园林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等同类课程中部分实验项目重复和交叉;(2)实验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各门课程中实验项目设置互相独立,使得学生对本专业所获得的知识零碎,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3)实验项目中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比例较小,验证性实验比例较大,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其实践能力也受到抑制;(4)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动性表现不足,实验教学演示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为主,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的培养;(5)考核形式单一,评定学生实验成绩往往以实验报告作为主要的参考指标,这种只注重实践结果而忽视实践过程的考核方式,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6)实验资源不足,与企事业生产和园林学科的前沿研究脱节,不利于企事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对科学前沿的学习[1-2]。

2 建立科学的全面的实验教学体系[3-6]

2.1 构建实验教学目标体系 本专业以服务武陵山区城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素养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从事城乡环境保护、风景区、城乡各类园林绿地、城乡景观、园林建筑、园林绿化等方面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管理及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卓越园林人才。为达到以上目标,根据新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实验教学新理念,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内容体系为基础、保障体系为支撑,以专业基本技能、职业综合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分4个阶段循序渐进的建立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

2.2 设置实验课程体系 旧的实验课程体系是以课程为主导安排实验课,在新的实验教学培养目标体系下,应以能力培养为主导,将实验课程体系设置为专业基本技能模块、职业综合技能模块和科研创新能力模块3大课程模块,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实现理论与实践、基础与前沿、学校与企业、教学与科研、经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其中,基本技能的模块包括园林植物应用能力、园林技法表现能力、园林方案设计能力和园林工程设计能力等;综合技能的培养包括园林施工管理能力、园林养护管理能力、园林场地设计能力以及园林效果表现能力等;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园林植物与应用、园林规划、园林与景观设计、园林工程与技术、园林建筑设计等研究领域。然后对每一模块中的能力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如基本技能模块中园林植物应用的能力包括园林植物识别能力与园林植物运用能力。

2.3 建立阶段式培养模式 能力培养分为入门教育阶段、专业基础技能培养阶段、职业综合技能培养阶段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阶段4个阶段,循序渐进的开展。第一阶段为入门教育阶段。教学对象主要为大一学生。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对专业认识不足,导致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正确,故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培养目标、特色、课程设置、专业现状、就业和发展前景等,并带领学生到公园、风景区、施工现场等进行专业认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第二阶段为专业基础技能培养阶段。主要教学对象为大一大二学生。该阶段实验教学以专业基础实验课程为主体,以基础理论课程为补充,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园林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园林基本构成要素、园林空间和环境的关系、园林设计和施工的基本方法、常用的园林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第三阶段为职业综合技能培养阶段。主要教学对象为大二大三学生。该阶段以综合实验课程为主体,市场项目为补充,学校加强与企业的深度联合,鼓励学生将自主学习与社会实践、就业实践相结合,借助企业平台,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自主创作的设计能力,完成职业综合技能教学任务;第四阶段为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阶段。主要教学对象为大三大四学生。该阶段根据现有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开展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实验,形成以创新类实训课程为主体、各类市场实际项目和专业竞赛活动等为补充的创新能力培养,使学生系统掌握园林专业知识和园林技术,具有设计创新意识和实践应用的能力。

2.4 完善实验教学条件体系

2.4.1 加强实验教学团队建设 根据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围绕“3个层面”“4个阶段”的实验教学,建成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构建以学院教学领军人才、专业带头人或行业企业的知名技术专家作为带头人,以学院教师及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作为骨干教师的核心队伍。不断优化教学团队,重点构建实验教学团队、教学拓展团队、科研创新团队3种类型的实验教学团队,建成一支职称、知识、素质、能力结构和专兼比例合理,创新意识强,实验教学水平高,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团队。

2.4.2 整合教学资源,搭建实验教学平台 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本着有利于实验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原则,整合教学资源,搭建实验教学平台:整合分散校内的实验资源、积极拓展校际合作,为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提供平台;加强校企深度联合、建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为学生综合技能的训练创建平台;学校实验教学与科研院所实验紧密结合,创建大学生创新就业实践基地,为提升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提供渠道。

2.4.3 建立导师制 为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应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建立导师制。导师包括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大一学生完成入门教育,对本专业的学习有足够的了解后,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选择一名校内指导老师,完成专业基本技能的学习,参与校内导师的科研课题、工程项目或是在导师指导下申报各类创新性实验项目或挑战杯项目;大二学生则可在具备专业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自由选择一名校外企事业指导老师,通过参与企事业的工程项目或科研项目,完成毕业实习或毕业设计。

2.5 制定实验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为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根据学校和园林专业的学科特点,实验教学的考核评价,既注重过程评价,又注重细节考核,制定“三模块、四过程、多形式”的考核评价体系:“三模块”考核分为基础技能模块、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模块,其中基础技能模块考核的主要以实验理论考试、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报告质量和平时表现为考评内容,综合技能主要以文献考评和方案考评为考试内容,创新能力模块主要以实物考评和项目考评为主;“四过程”包含实验态度评价、操作过程评价、实验结果评价和实验考试评价;多形式则是指考核形式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实验课程模块,从平时表现、实验理论考试、实验报告质量、操作考试、文献考评、方案考评、实物考评、过程考评和项目考核等方面建立多元考核标准。新的实验考核体系的最终成绩包括自评成绩、小组长评定成绩、实习单位和实习指导老师评定成绩,并分别乘以权重形成总分。

2.6 创新实验教学管理体系 实验教学管理是指对实验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工作的计划、组织、协调与监督,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根据学校和学科特点,实验教学的管理应采取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模式。学校和院系成立实验教学中心或实验教学基地,实行专人负责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对实验教学进行宏观管理,如统筹安排、调配和使用实验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教研室具体负责各实验教学模块的实验教学、课程设置、教学进度安排,并对实验教学过程进行严格监督。

3 结语

卓越园林人才培养是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是卓越园林人才培养中重要的环节和手段,在新的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吉首大学园林专业只有把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与专业建设紧密结合,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才能构建基于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坚持卓越园林人才培养的目标,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教学条件建设,制定卓越园林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考核评价和实验教学管理体系,进行系统专业建设,以此解决卓越园林人才培养实验教学中的相关问题,最终达到培养卓越园林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素华,蒋亚华,刘宇,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宿迁学院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 2016,(22):127-129.

[2]王浩,苏同向,张青萍.风景园林“五化法”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园林,2009(2):40-42.

[3]冯潇,李雄,刘燕等.北京林业大学国家级园林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思路[J].中国园林,2013(6):19-22.

篇13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1-0007-02

1 引言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保证和提高工程教育质量、推动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工程教育于2013年6月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会议上成功加入《华盛顿协议》,成为预备会员,这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迈出重大步伐,为工程类学生今后走向世界提供了具有国际互认质量标准的“通行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作为国家工程师制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也将为广大工科学生未来的工程执业提供便利[1-2]。

随着国内半导体制造现代化工艺线的不断建设和扩展,以及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IC产业对微电子人才需求日益增加。目前我国正面临微电子技术人才奇缺的局面,对培养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射频微电子学课程作为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数字通信、射频系统以及射频集成电路设计的基础。建立能适应新形势下满足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的射频微电子学课程教学体系,提高射频微电子学课程教学水平,是电类专业顺利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重要环节之一。

为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切实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本文结合客观实际,从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侧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评价方法的研究和实践等方面着手,建设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射频微电子学课程教学体系[3]。

2 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采用先进现代教学手段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1)在保证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知识点布局的全面性基础上,采用启发式互动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微电子课程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分析工程实际问题,有效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2)改进多媒体课件,使教学更贴近工程实践。使用视频剪辑、动画、实物照片等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现该课程的核心内容以及所学理论的工程实践应用,增加学生对射频和微电子的感性认识。例如:在介绍S参数时,可以通过视频录像介绍工程实践中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射频无源器件及有源器件S参数的方法;在介绍微波传输线时,可以向学生展示由微带构成的射频前端系统中的馈电网络的实物照片和调试过程的视频录像;通过收集并展示各种射频无源(滤波器、功分器等)、有源器件(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等)的照片和实物,使学生更形象地认识射频器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推进课程网站的建设,以网络教学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网站上提供国外著名科教网络频道有关射频技术和微电子学的课程课件和相关教学资源,课堂教学课件、射频微电子技术常用的网络资源和网址,建立讨论区供学生相互讨论和教师答疑,建立专门的网页介绍射频微电子技术的前沿和发展方向,鼓励学生跟踪前沿技术自主创新。

4)在教学评价方面,侧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的考查,将小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情况纳入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引导学生重视课程的实践环节,改变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方式,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

3 注重学生面向工程实际的能力培养,改革射频微电子学实践教学内容

微电子学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微电子器件和工艺、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两大类,应用性极强,学生需经过实际器件工艺的操作和具体集成电路的设计,才能深刻理解器件工作原理、掌握集成电路仿真和版图绘制方法,全面了解集成电路设计的全过程,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该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射频微电子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工程性都很强的课程。如图1所示,射频微电子学涉及许多学科交叉领域,因此,学生不仅需要学习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等理论课程,掌握集成电路原理,还要能利用各代工厂提供的工艺库和器件模型进行各种集成电路原理设计和版图绘制。现代射频集成电路的开发流程,由仿真域(设计、仿真、验证)实体域(电路实现)测试域(测试验证)三个环节构成。工业界需要的合格的射频微电子工程师必须具备在上述三个领域的全面知识和技能。目前培养的学生比较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仅对仿真域中的设计环节比较熟悉,而仿真、电路实现、测试等方面的能力比较欠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除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授外,还需教授学生掌握电路CAD软件、电磁场仿真设计工具(HFSS、IE3D或CST)、各种集成电路测试设备(矢量网络分析仪、示波器、信号源、频谱仪和噪声仪),并要求学生利用电磁仿真软件对所学的射频无源及有源器件(如滤波器、功分器,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等)进行分析和设计,使学生不仅能更深刻地理解所学习的射频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射频集成电路设计方法,也能熟悉和掌握仿真软件。学生在教师或助教的指导下,自主设计、仿真验证射频无源器件(如滤波器、功分器、工分器等)及其有源器件(如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射频系统前端的集成电路设计,然后通过评估筛选出性能较好的设计,制作实物并进行工程测试。这样就实现了对学生在射频集成电路工程设计重要环节由仿真域(设计、仿真、验证)实体域(电路实现)测试域(测试验证)能力的培养。

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学习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按课题小组设计多种射频元器件。但由于射频器件及射频系统前端的集成电路的制作和工程测试的成本较高,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对器件的制作和测试必须择优进行。在实际的实践教学中,只进行某种器件设计的小组为参照组,评估完成整个设计、仿真、制作、测试流程的小组对该器件掌握的改善情况。

4 进行校企合作的卓越工程人才联合培养

射频微电子学教学可在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下,建立必要的激励政策,充分发挥企业的行业优势,引导教学从注重学生“考试结果”向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转变。这反映到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上,要强调理论性与本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反映到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实践研究和模拟训练等方法的运用。在考核时,对校外课外的实践内容实行严格的考核,比如邀请校外射频微电子工程技术人员与校内专业教师组成考核小组,考核学生在企业实习的具体表现。根据实际条件,增加工厂生产实习环节,使学生能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企业岗位操作规程及相关管理规程等的详细了解。

5 结束语

本文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并结合本校的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和专业建设,基于笔者近两年来在微波技术与天线、射频微电子学课程授课过程中的总结,探讨建立新形势下能满足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的射频微电子学课程教学体系,从而适应国际化、社会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受到教学经验和客观实际的限制,笔者只是简要地讨论了在工程教育背景下本课程教学的转变,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会进一步进行思考和总结。

参考文献

[1]修开喜.中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比较研究[D].辽宁:大连理工大学,2013.

[2]刘昭亚.本科院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研究[D].安徽:淮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