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体育产业的作用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键球的现代市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余暇时间增多,已经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中国人对毽的热爱情有独钟,没有人不知道踢毽子,见到它忍不住就想踢几下。1987年9月,中国毽球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毽球运动在中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此后,每年一次的全国毽球锦标赛和职工、中、小学比赛已形成制度。由于其占地面积小、器械简单、男女老少皆宜,在一些城镇,领导带头的车间队、祖孙三代齐上阵的家庭毽球队、学校的班级队、街道队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毽球已成为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内容,现在公园、小区、街道常有踢者,无论花毽、毽球,长有住足观看者并给与喝彩鼓励。
三、键球运动的特点决定了它作为引导大众、了解体育文化、促进体育产业市场发展将其到巨大作用
1.融合性:毽球运动融入了足球的脚法、羽毛球的场地和排球的战术。发展踢毽运动,还对其他体育项目运动技术的提高有促进作用,有人研究,踢毽子与踢足球有很多共同点,如果把它作为足球训练的一种辅助练习,是有价值的。踢足球和踢毽子都是利用足内侧、足外铡、正脚面来控制,同样需要踝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的灵活协调。踢毽子的接和落都要给予缓冲,这有助于加深青少年足球练习时对接传球的体会。足球受场地和器材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城市中小学,除体育场训练外,其他训练条件较差,如制一毽子,随身而带,可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进行足球的辅助练习。除足球之外,踢毽对其他运动项目,如武术、体操、跑步等都有裨益,也不失为一种良好毽球的辅助运动练习,近年来,各项体育运动的国际比赛不断发展,愿我国这一民族体育项目有一天能在国际体坛中大放异彩。
2.普及性:踢毽子运动量可随意控制,可视自己的体能来确定运动量。不必与人争抢冲撞。不受场地限制、占地小、器具简单投资少,男女老少都可参加。其踢法多种多样,有单人踢、双人踢、多人踢;有正踢、反踢、交叉踢等二、三百种花样。踢毽子寓游戏于运动之中,只要玩得开心,合理掌握运动量,不但能够达到强身之目的,还能享受到其中的乐趣:(1)踢毽子消耗体力不大,很快可以恢复。(2)毽子可以随身携带,哪里都可以玩。(3)这是仅次于跑步的最便宜的减肥运动。(4)踢毽子也有很正规的比赛,踢好了一样为国争光。其锻炼效果堪与慢跑、游泳、骑车、划船、爬坡、越野、和徒手体操相媲美。
四、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人口参与和传统体育文化支持
1.体育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有赖于体育消费市场的培育和开发。毽球运动作为传统体育项目所具有的优势是培养和壮大体育消费群体的有效手段,群体性毽球体育组织和俱乐部可以大力支持社区体育服务业的建设,从而带动社区体育市场经济的发展。
2.体育消费意识的提高需要普及性极强的毽球运动等项目的引导。由于不受场地限制、占地小、器具简单投资少,男女老少都可参加,城市乡村都易发展。毽球运动融合了足球的技术,排球的规则和战术及羽毛球的场地,是向大众普及体育文化知识的最佳途径。
3.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体育消费人口的持续发展。毽球的轻、灵适合儿童的身体发育情况。儿童、少年的可塑性大、求知欲旺盛,随着他们的神经系统、形态、机能发育的完善,可以掌握许多技术动作,并由此对今后的发展起着深远的影响。通过毽球的锻炼既可全民健身又能向足球、排球等项目提供后备人才。也是足球、排球等专业运动员保持终身体育锻炼的较好选项。
篇2
一、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当代,体育产业在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体育国内生产总值(GDSP) 已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3 %;体育产业已成为西方各国国民经济的一个主要增长点,成为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我国现有各类从事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技术培训业的体育企业2万多家,总投资额已超过2000亿人民币,年营业额超过600亿人民币。虽然我国体育产业起步晚、起点低,体育国内生产总值(GD2SP)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低(目前,我国GDSP占GDP的比例约为0.2%),但是基于我国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老龄化的社会趋势,城市社区化和农村城市化,加入WTO及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等历史机遇和有利因素,我国的体育产业将会在近期内有一个较快的增长。专家预测,到2010年,全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将达到0.5%以上。
在过剩经济时代,开拓新的消费热点,刺激消费以拉动内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根据1997年国家统计局的报告, 在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中消费占58% ,投资占20%,净出口占22%。由于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意识的提升及余暇时间增多等原因,体育消费已在我国兴起,并显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经过测算认为,1998年全国体育消费总额约为1400亿元(实际数字还可能远远高于1400亿,因为这个数字还没有包括体育用品的消费额)。1999年,我国城市居民家庭体育消费为559.73元,比1996年增加了1912.21元。专家预测,到2010年,体育消费占家庭消费的比例平均将达到5%以上。
二、为社会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
自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在许多国家面临经济发展缓慢、劳动就业成为社会主要问题时,体育产业在增加社会就业机会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1995年,美国体育产业向社会提供了230万个直接就业机会和233万个间接就业机会。1998年,我国体育产业从业人数约为158.8万人。体育产业是一种关联面很广的上游产业,它的发展能带动纺织、机械制造、建筑、建材、电子、通讯、传媒、旅游、广告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为服务业新增16万就业岗位,为制造业新增5万个就业岗位,为建筑业新增9万个就业岗位。据估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为我国提供150万个就业机会。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体育产业将可以向社会提供500多万个就业岗位,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1000万以上。
三、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体育是人类生存方式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中发展起来,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朝阳产业。随着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体育运动也与环保事业息息相关, 1992 年,萨马兰奇提出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奥林匹克精神仅次于体育和文化的第三个方面”。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之初,就明确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申办口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及环保意识的增强,“亲水体育”、“亲空体育”、“亲山体育”等生态体育消费在我国已经悄然兴起。现代体育产业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其与文化、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因此,体育产业的发展,必然会推动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协调发展,推动人类生态文明建没。
四、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发展体育产业有利于坚持弘扬民族精神。当五星红旗一次次在重大国际比赛赛场空中升起,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次次在国际赛场空中奏响,全世界的中华儿女都沸腾了,无不为伟大的祖国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所有的情感都凝化为一个词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面对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发展体育产业有利于发展教育。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体育作为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体育运动不仅增强了学生体质,而且培养了学生综合素质,学校体育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更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以人为本”的精神。可见,发展体育产业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篇3
二、当前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社会现代经济中的地位
1.当前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体育产业之所以被划归到经济部门,主要的考虑因素是因为体育产业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的国家尤其是北美及西欧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将体育看成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据有关统计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体育产业的年产值甚至已经高达6000亿美元,并且每年的增长速度甚至都要接近20%。当然相对于欧美等国家发达的体育产业,一些欠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或者因为体育作为核心产业的地位还没有被开发出来,或者因为体育产品或者服务的技术含量过低,或者因为体育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等原因致使体育产业的发展还比较缓慢,同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发展还存在很大差距,比如中国的体育产业因为起步比较晚,所以发展规模还比较小,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2.体育产业在社会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当前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社会经济也迅猛发展,人们的体育意识和消费水平都在不断提高,这给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因为人们用于体育消费和体育娱乐的开支也在迅速增加。体育产业也逐渐成为了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满足社会需要的重要产业主体。
三、体育产业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开发体育产业能促使国民经济形成新的增长点。体育产业有着自身的特性,有着自身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市场,体育产业不但包括体育器材设备的生产和销售,还包括了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由体育产业而带动的相关其他产业的和服务业的发展。这些都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为国民经济发展增值或者增量。实践也证明,无论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危机萧条时期,还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繁荣时期,体育产业都会以自身特有的发展方式来促进国民经济的逐步增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体育产业可以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逐步增加自身对体育的消费,这种需求拉动了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并且形成了新的投资趋势。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当前的世界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已经超过了6000亿美元。在一些比较发达的欧美国家,体育产业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将近5%的比例。在一些欠发达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体育产业也日益发挥出了巨大作用,比如在我国目前也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比较发达的体育服务业市场,全国也有着几万家从事体育娱乐和体育技术培养的企业,年营业额也超过了600亿人民币。通过体育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3.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的产业体系中,体育产业同其他产业之间有着非常强的关联性,是一种被世界公认的具有高渗透性和交叉性的新兴朝阳产业,所以体育产业的发展对于其他的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非常强的辐射及带动作用。比如体育产业的发展不但可以直接拉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带动体育运动器具行业的发展、推动体育运动服饰行业及体育运动用品行业的发展等,而且还可以间接拉动比如体育彩票业、体育广告业及体育旅游业等等一些相关行业的发展。当前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逐步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推动力。
4.发展体育产业有利于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社会发展正逐步向现代化方向发展转变,在产业结构方面来看,第一次产业已经慢慢开始减少,第二产业的增幅也开始回落,唯有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却在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在体育产业中,虽然也有属于第二产业的性质部分,比如部分的体育用品的生产可以划归到第二产业,但是多数的体育产业相关的都是属于第三产业。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作为第三产业的体育产业在未来的产业结构中会占有越来越重要的比重。
5.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刺激和拉动内需。国民经济的增长通常需要通过刺激消费和鼓励消费来拉动,这是国家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采取的比较正确的策略选择。而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就恰恰刺激了人们的体育消费,通过体育消费可以满足人们在健身和娱乐等方面的需要。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人的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有关系的体育消费更是呈现上升趋势。从某种理论角度看,人类对于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是没有终结的,那么体育产业就存在无限发展的可能。所以说,体育产业发展带来的体育消费也是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有着非常强的增长潜力的。通过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可以达到刺激和拉动内需的目的的。
篇4
内容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我国体育用品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国际
>> 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研究 奥运会对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影响 阿迪达斯并购锐步对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影响分析 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前景的探索与对策研究 对我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我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运用“SWOT”分析法探究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趋势及对策 浅析我国冰雪体育用品业的发展前景 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现状分析 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 加入WTO后我国体育用品业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电子商务对提高我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阿迪并购锐步的经济学动因及其对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影响 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契机推动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国际化发展 中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及发展对策的研究 体育营销与我国体育用品的品牌策略研究 我国本土体育用品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中国体育用品业的下一个五年 跆拳道发展对中国体育用品业的启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0
4.白震,杨黎.体育用品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与提升的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4)
5.王海波,刘羽波.企业知识产权与核心竞争力之关联性研究[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0(7)
6.张平,马骁.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战略[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篇5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六条规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企业的产品标准必须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同时规定:已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使用。
笔者任职的杭州唐天科技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属于中小型民营企业,主要生产糖萜素,是我国首相自主知识产权的新饲料添加剂,其核心技术获取了多项国内国际专利,并自主制订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由于企业自主制定了较高的企业内控标准,为企业产品的质量和使用价值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从而促使我们企业具备了占领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企业内控标准对于提升产品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一、企业内控标准的优越性
所谓的企业内控标准实质上就是指企业内部为了更好地控制生产过程中各种产品的质量,而由企业自行制定的标准。企业内控标准中规定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以及性能指标等数值可以高于当时的行业标准和现有的国家标准,或者在这些标准规定的范围内进一步缩小产品的相关各项参数及指标的数值,进行内部制定。企业内控标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使企业产品的质量从一而终的保持在较高或超前的水平上,进而更好地满足市场及不同用户的实际需求。企业内控标准的优越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先进性
企业内控标准是企业为了使其所生产的产品能够超越国内同行业水平,并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制定的一种严于当前现行的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的标准,并以此来提高企业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对于国家及行业标准而言,企业内控标准在各方面的指标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二)灵活性
一般情况下,无论是企业标准、行业标准,还是国家标准,均具有一定的时间及空间概念,并且也都会有一定的修订周期,同时还不可以任意修改或变更。然而,由于企业内控标准仅仅限于本企业内部使用,也并不需要向上级或有关部门申报及审批,它的执行只需要企业法人代表批准即可,标准的修改及变更也无需经过大量复杂的程序,从而使得企业内控标准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基于此点,企业可按照当前国内外市场以及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随时制定企业内控标准,这样有利于增强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及适应性,企业的应变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三)实用性
企业内控标准的形式比较多样化,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企业内控标准不仅能够按照企业当前的实际状况制定包括产品所有指标在内的完整标准,也可以制定成仅包括产品重要指标的内控标准,还可以制定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半成品、在制品或是重要工序的内控标准,以此来确保产品质量。
(四)目的明确性
企业制定的内控标准,应具备明确的目的性,从产品的质量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符合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内控标准。
1.为了保证出产产品质量而制定的企业内控标准。这类标准适用于某些产品自身具有不稳定性因素,而易导致在产品储存、运输、检验过程中因某项关键性指标发生微小变化,致使其产品质量等级出现明显差异。
2.为了减少产品质量过剩现象,节约生产成本而制定的企业内控标准。这类这类标准一般通过对某些质量指标的合理设限,使产品质量既符合质量标准,又不致使产品的生产成本过高。
3.为了细分产品的规格,满足不同用户群体而制定的企业内控标准,此类标准较为适合在树脂类产品中应用。
4.为了加强技术的保密性来提高产品的档次,进而达到增强产品差异化竞争能力而制定的企业内控标准。此类标准可以通过企业在产品质量攻关过程中取得的自有技术成果制定成产品内控标准,借此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并获得技术保密,从而达到提高产品差异化竞争能力的双重功效。
二、企业内控标准对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作用
(一)有利于企业产品适销对路
企业的产品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而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可,真正实现产品的使用价值,借此将产品转变为商品。如果企业的产品虽然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标准的要求,但却无法满足用户的需要,那么必然会出现滞销的结果,使其无法成为商品,这样会给企业带来不可预计的巨大经济损失。因此,为使企业产品能够在现阶段如此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成为有价值的商品,企业必须始终围绕质量这个核心因素,并时时关注国内外市场上用户的需求标准,制定先进、合理且符合企业自身状况的内控标准。
(二)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众所周知,产品的质量实质上就是产品的适用性,换言之就是满足用户使用要求的程度,产品质量是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性能以及使用寿命这五个方面质量特性综合反映的结果。产品标准标志着产品质量特性应达到的具体要求,从而方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制造、鉴定和检测。如果在没有质量标准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生产,产品的质量也就失去了最有效地保障,生产过程也无据可依。所以,产品质量问题,首先是标准问题,倘若没有好的标准,那么再好的设备和技术也很难生产出质优的产品,因此要提高产品质量,就必须先提高标准水平。企业为了迎接当前市场的挑战,应制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企业内控标准。
(三)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自也随之扩大,市场调节的加强,社会主义经济的商品市场竞争也逐渐展开,企业要想在如此激烈的竞争市场中站稳脚步,就必须不断提升竞争能力,并根据当前市场及用户对产品质量的需求,制定先进、合理并符合企业自身状况的内控标准,借此来提高产品质量,以品牌优势获取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下面以化工产品为例:近年来,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化工产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化工企业如果不能提高老产品的质量,并积极开发新产品,以便满足用户的需求,必将无法适应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从而退出竞争的行列。
三、强化企业内控标准,开拓企业产品国际市场
企业应积极采用国标和国外先进标准,强化内控标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推进,产品市场竞争日趋国际化,从而给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一方面要不断强化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又要抵御大量国外进口产品带来的冲击,同时还要力争打入国际市场,基于以上现状,企业必须始终坚持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时时关注国内外市场上用户的需求标准,并以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标准为基础,制定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生产经营状况的内控标准,借此提高产品的质量及档次,生产制作出属于企业自己的精品,为企业创造名牌效应,进而占领市场的制高点,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当中。
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竞争的实质就是产品质量的竞争,而产品质量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标准,标准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产品质量的优劣,从而使得市场竞争成为了标准的竞争,如果没有高水平的标准,企业是绝对不可能拥有高质量的产品的。下面对这一观点进行举例说明:海尔集团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首先对先进的标准采用消化吸收的方式,再将其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较之这些标准水平更高的企业内控标准,从而使海尔集团的产品达到了国际水平。海尔成功的经验使我们了解到,对于先进标准的消化吸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若忽视了这一过程势必会影响实施效果。同时,若仅重视消化吸收,而不对其进行创新提高,也会使标准水平始终保持在这一水平线上。
四、结论
总而言之,企业内控标准是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产品附加值,防止企业内控标准流于形式,企业还应强化内控标准的实施力度,将内控标准纳入到工艺指标控制、产品检验、产品营销等各个环节,以经济责任制为考核手段,确保内控标准执行的有效性。我们企业在严格执行企业内控标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了饲料添加剂的质量和使用价值,使其满足不同客户的使用需求,形成了差异化产品的竞争优势,为逐步站稳国内市场,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篇6
在明确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城市品牌塑造的关系后,我们再看看数字娱乐产业。数字娱乐产业是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品牌提升的重要媒介。数字娱乐产业的博兴与大众文化的兴起、数字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它打破了传统行业的壁垒,将网络、娱乐、音乐、电影、出版、电信、动漫、文化艺术、计算机技术等行业统合于体。国内学者对数字娱乐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概念和范围两个方面:一,概念方面,浙江大学数字娱乐中心李思屈教授认为:“数字娱乐产业指以动漫、卡通、网上游戏等为代表的基于数字技术的文化产业链。”“根据数字娱乐产业的性质和特点,其内涵可以界定为是运用数字与信息化技术对各类创意素材进行研发、加工、传输以及播放展示,通过数字技术为人们提供娱乐的产业。”二,涵盖范围方面:数字出版、数字摄影、数字音乐、数字电影、数字电视、卡通漫画、网络游戏、3D动画、flas、基础动图等都属于数字娱乐产业的主要内容。
以上本文对数字娱乐产业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并对数字娱乐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品牌的关系进行了厘清,下面本文将着重探讨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对于城市文化品牌提升的三点重要作用。在谈以下作用之前笔者援引英国学者理查德・佛罗里达在对“创意城市”的阐述和理解中曾提出的著名的“3T”理论,既技术、人才和宽容度,三者问的逻辑为宽容吸引人才,人才创造科技。更重要的理解是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一系列推动城市发展、经济增长的活动缔造了新型创新人阶层的产生和汇集,并无形中拉动了服务阶层的扩充,而前面两方面能量的聚集创造了城市无限的包容性、开放性,形成了“文化熔炉”的效应,代表着城市新面貌的更迭。“3T”理论的最终旨归是城市的开放性、包容性的形成,同样也帮助我们理解数字娱乐产业发展对城市文化品牌价值提升的作用。
数字娱乐产业发展是城市品牌创新的媒介。
创意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创意产业的最大优势是以体量最小的“软”资源投入赢得显性和隐性的双重回报,最大的特点是以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为支撑,以创意为核心,以文化为内容,以市场为导向。无疑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社会创新、设计创新等都成为了城市创新的手段,在此我们重点谈一下设计创新的例子。
芬兰是较早启动创意产业计划,大力发展数字娱乐产业的国家。2012年芬兰赫尔辛基是击败全球26个国家的45个城市获得了“世界设计之都”的称号。“几十年来,设计在推动赫尔辛基成为一座开放的城市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赫尔辛基一直致力于通过设计创新,解决其居民的需求。”这是芬兰在当选“设计之都”的理由。
数字娱乐产业的大行其道激发了创意设计产业的增长。除了数字娱乐产品内容本身的价值外,高额的周边衍生产业附加值的开发是融合产业链的重要方法,也是充分发挥其功能的重要方式。“愤怒的小鸟”是人们最熟悉和喜爱的游戏形象之一,如今他也正在成为新的“芬兰形象”来势汹汹,芬兰航空开通了“愤怒的小鸟”国际航班,这架空客A340-300客机全身喷涂了“愤怒的小鸟”图案,由赫尔辛基飞往新加坡;美国宇航局专门为“愤怒的小鸟”拍摄宣传片,邀请“小乌”做代言人,还与ROVIO公司合作推出了“太空版”。
在亚洲,韩国早在1997年左右就提出了“文化兴国”战略,最高目标则是设计立国。2001年,韩国成立了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并设置了游戏产业振兴院等数十分支援体系,以上机构最终于2009年合并到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之内,以整合文化领域的核心力量,构筑综合体系。根据韩国文化产业报告统计,截止2007年,韩国文化产业的总销售额占GDP的6.5%,总附加值占GDP的2.6%,虽然较之美国、英国等主要国家的文化产业附加值与GDP的比重在6~7%左右仍有差距,但无疑韩国数字娱乐产业已经进入全球先进行列,其中占据前6位的是数字出版、游戏、动画片、音乐、电影、漫画。
此问,韩国政府的文化产业策略有了些许调整,创立了“创意韩国”的概念,实际上这一国策的确立扩充了文化的概念,将创意性的增进和发展视为核心的新观点。2007年韩国申办2012年丽水世博会的主题是气候变化。申办短片是由几位艺术家共同打造的将近10分钟左右的短片,讲师了人、机器和自然的故事。当我们按照既定的思路经验笃定的认为这样的申办短片一定是充斥着主旋律色彩、弘扬大国精神时,
部暖暖的、缓慢的、唯美的,精良的,却带着强烈东方色彩和心灵震撼的短片让我们认识到韩国在文化发展战略中的微调,确立“创意韩国”、“新艺术产业”――创意性艺术策略的长远性和民主性。它的国家品牌、城市品牌创新高度顺应了与国际文化产业走势,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选择。
数字娱乐产业发展是城市各阶层变化的支点
一方面,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贡献,而创意文化产业所聚合的人力资本代表着新型社会群体或阶层的产生。著名的“3T”理论创始人查德・佛罗里达曾在《创意阶层的崛起》中指出:“创意阶层由两种类型的成员组成,一种是‘超级创意核心’群体,包括科学家、工程师、艺术家、大学教授、设计师、演员等;另一群体是现在社会的思想先锋,有文化人士、智囊机构成员、分析家和舆论制造者。”创意阶层具有三个特点:一、个性化;二、精英化。精英化的特点之一是以工作上的优异表现作为衡量个人或团队成功的标准,勤奋、努力和自觉是其奋斗的座右铭;三、多样性、融通性与包容性。在人才流通、聚集的情况下,人力资源的多样性不可避免,而利用不同专业人才优势与特长互补的特点,将激发这个城市、地区更多人的创意能力。同时,移民、引进、自觉流动增多与本土精英的互通性随之增强,这个城市能够营造的环境是否能够拥抱这些外来者,是否能够包容这些异域文化,都对这个地区、城市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体而言,创意阶层的出现与集聚,促进了地区、城市创新产业、高科技产业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另一方面,数字娱乐产品的消费,是审美生活化的表现,体现出社会审美需求的普遍性和大众化审美趣昧。受众对数字娱乐产品的消费实际上的对产品内容、价值观的消费,是为其审美标准的买单。反之,其审美标准是由产品内容、市场、产业决定的,它是一个漫长的培育过程。日本是最早提出“动漫兴国”战略的国家,对于动漫审美的消费是全民化的,据统计,日本80%以上的动漫产业消费者是20岁以上的成人。日本这种全民化动漫审美也是从战后逐渐培育起来的,渐渐的渗透到日本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满足多样化群体的需求。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群体,日本动漫大致分为幼儿、儿童、少年、少女、青人、成人、老年等,而题材方面更是覆盖了现实社会的各个领域。这种全民化审美不能仅提升的是个人审美能力,而是涉及整个民族素养、审美情趣的能力,对于城市、地区乃至国家的凝聚力和精神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数字娱乐产业发展是城市文化品牌提升的助力。
城市品牌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表现为凝聚力、吸引力和辖射力。历史、文化、地理、人文、产业、经济等构成了城市品牌的要素。创意经济时代,创造力、文化力成为提升城市品牌价值的有力武器,而创造力、文化力的凝聚恰恰来源于数字娱乐产业发展的推动。
以英国为例,英国是最先发展创意产业的国家,有着世界上最完整的创意文化政策。应该说,文化创意产业对英国城市品牌产生了深刻影响,较典型的是曼彻斯特。曼彻斯特是老牌的工业城市,纺织业
直是其支柱产业,仿佛是这个城市的标签。但战后随着重工业的没落,大批的厂房、仓库、小型工厂建筑物闲置,神奇的是,随着后信息时代的来临,工业时代积累了良好的公共设施以及大量的厂房、仓库、工厂建筑物等却成为创意产业发展利用、发挥的空间,成为年轻人、创业者实践创意梦想的试验场。大量与培育时尚、艺术、音乐、电影、动漫、设计和相关产业都在这里落户,随之带有休闲娱乐、社交性质的平台也逐渐增多,整个城市的面貌焕然新,新的城市品牌也逐渐树立起来。
在我国,深圳是较早提出“文化立市”,进而确立打造“文化之都”目标的城市。由于这座城市是中国现代设计的策源地和葫发地,形成了实力雄厚的本土设计力量,积累了丰富的国际设计经验,再加之这里有实力雄厚的产业基础、配套平台、对外贸易等便利条件,因此,它的品牌定位十分明确和清晰。在其进行城市品牌推广和提升的进程中
篇7
标准化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它主要包括制定、及实施标准的过程。以农业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称为农业标准化。所谓农业标准化,就是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建立科学先进、切实可行的标准,通过规范操作与严格监督,使其得到全面有效的实施,从而确保农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提高农产品的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农业标准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综合性技术基础工作,它的核心是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农业标准化不仅是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标志,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必然趋势。
二、隆化县水稻生产的现状
隆化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工业发展滞后,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河流较多,没有工业污染,气候和水利条件适合水稻生长,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因米粒饱满、米质晶莹、色泽清白、口感香醇而远近闻名。但是长期以来,一家一户粗放经营,由于科技含量低、生产规模小,造成水稻产量比较低,加上信息不灵和市场意识淡薄等原因,经济效益低下,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
自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着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和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农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不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但我们的产品走不出去,外面高质量产品大量涌入,原本占有的市场也有失掉的危险。农民的收入无法提高,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无法真正实现。
推行农业标准化,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十分重要和紧迫。2007年,县政府做出了“打绿色牌,走特色路,促进全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部署,并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将水稻确立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拉开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场革命。
三、标准化生产及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在生产方面,一是真正能够满足市场和企业需求、达到既高产又质量过硬的优质水稻品种还很少,不能适应大规模发展优质水稻的需要。二是缺乏优质高效的配套栽培技术和专用的化肥农药。种植户手中虽然也有技术部门和收购企业发给农民的“明白纸”之类技术资料,但没有国家或地方统一的操作规程,更没有优质水稻生产的教科书。三是优质水稻生产规模化程度整体不高。
在产品品质方面,主要是整体品质较差且不稳定。部分单项指标很高、综合指标不高,同一品种品质不稳定。由于千家万户种植,管理上千差万别,同一个品种品质指标变化很大。
在产业化经营方面,一是产业化经营的链条还不够稳定和完善,甚至有些地方还没有形成产业链条。二是订单收购的比例偏低。据对汤头沟镇130家水稻种植户的实际调查,按订单种植的农户为37户,仅占被调查农户的28.46%。即使已经签订收购合同的订单,由于缺乏制约监督机制,违约现象也时有发生。三是精深加工的规模、能力、程度不高。四是真正属于农民自己的中介组织还比较缺乏。中介组织对参与市场竞争,对内提供服务,可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它可为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良好的手段和条件。在调查的四个乡镇中,只有汤头沟镇有水稻协会,而这一协会也只是粮食部门的附属。其他乡镇都是靠政府、加工或销售企业直接与农民合同收购。五是缺乏知名品牌,目前只有一家。六是粮食收购部门缺乏水稻检测设备,由收购人员凭感觉、靠经验作为水稻鉴定标准,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四、通过标准化提升水稻竞争力的对策
发展优质水稻生产其目的就是着力提升水稻品质,提高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发挥隆化县水稻生产的优势和潜力。其基本思路是:以优质化、专用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化品种、品质结构为重点,以提高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依靠科技进步,实施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在具体生产过程中,重点把握了几个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按照不同区域的生态特点,确定水稻品种、品质结构的调整目标和主攻方向。二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三是实行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探索多种生产经营模式,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水稻生产质量和效益。四是运用经济调控手段进行正确引导。五是要充分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六是规模生产,突出重点。
1.加强科学研究
(1)加强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按照市场和加工企业对水稻品质的需求,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在技术上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聘请了全国著名水稻专家苏宝林教授为技术顾问,进一步加强优质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力度,自育和引进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新品种,促进了水稻品种的优化调整。
(2)研究制订水稻品质生态区划和优质水稻生产技术规程。隆化县水稻地域分布广泛,生态条件复杂,土壤类型多样,耕作栽培制度各异,水稻品质在地域间、年际间有较大差异。为充分利用各乡镇自然资源优势和品种的遗传潜力,实现优质水稻的高效生产,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和做法,隆化县质监局会同农业部门起草制定了《A级、AA级生态稻生产栽培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对水稻种植全程实施严格的生态控制和生物防治,即:施用农家肥改善土壤结构;用生物和人工方法防治病虫草害;做到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物质,使大米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做到了有标可依、地尽其利、种得其所,提高了优质水稻品质。
(3)加快优质水稻专用化肥农药的研制和生产。
篇8
1 体育产业对其他产业及行业的影响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我国的经济转型期,研究体育产业这样一个朝阳产业和绿色产业对其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首先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体育产业近年来对这个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各产业与行业的影响。
总的来看,近年来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平稳。2006―2012年,体育产业增加值从60.3亿元增长至144.2亿元,年均增长15.9%。体育产业中制造业行业占比44.4%,服务业行业占比55.6%,服务业行业增加值略高于制造业行业。2012年北京市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0.8%,不到1%。
为测算北京市体育产业对其他产业及行业的影响,本文选用北京市统计局2004―2012年的相应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公式为:
Y=α+βX+ε
其中,X为体育产业增加值,Y为三次产业产值及第三产业各行业增加值,ε为随机扰动项。
分析结果显示,体育产业对三次产业产值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由回归分析得到:第一产业β估计值为0.661199,t值为12.21286,R2值为0.955172;第二产业β估计值为26.51459,t值为6.598467,R2值为0.861495;第三产业β估计值为110.4086,t值为10.26986,R2值为0.937761。t值显示体育产业对三次产业产值均存在显著影响,但β估计值表明这种影响存在很大差异。从β估计值看,体育产业对第一产业产值影响最小,而对第三产业产值影响最大,两者相差超过百倍。可见,在三次产业中,体育产业对发展第三产业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体育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影响超过对第二产业的影响,这很可能与北京市体育产业的结构有密切关系。如前文所述,在北京市的体育产业中,服务业行业的增加值超过制造业行业,这在国内各省市的体育产业中是非常罕见的。但实际上,欧美国家体育产业中服务业行业增加值超过制造业行业的现象却十分普遍。体育产业中服务业行业增加值超过制造业行业的现象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这个角度看,北京市的体育产业处于国内各省市体育产业的领先地位。
由于体育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最突出,本文继续测算了体育产业对第三产业各行业的影响。结果显示,体育产业对三次产业各行业均存在显著影响,但β估计值表明这种影响也存在一些差异。总的来看,体育产业对金融业、批发与零售业影响较大,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影响较小。这似乎说明体育产业具有较强的消费带动能力,发展体育产业可以带动金融业、批发与零售业等消费类行业的发展,而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非消费类行业影响较小。
2 投入产出法
投入产出法是研究经济体系(国民经济、地区经济、部门经济、公司或企业经济单位)中各个部分之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其中的投入是指产品生产所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固定资产折旧和劳动力;产出是指产品生产出来后所分配的去向、流向及使用方向和数量。投入产出法的主要参数如下:
2.1 直接消耗系数和直接分配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指第j部门的单位总产出所直接消耗的第i部门产品或服务。直接消耗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1,系数越大,说明j部门对i部门的直接依赖性越强;系数越小,说明j部门对i部门的直接依赖性越弱;系数为0时说明j部门对i部门没有直接依赖关系。
直接分配系数表示i部门的产品被j部门用作中间产品的数量占i部门产品总量的比重,该值越大,说明i部门向j部门提供的中间使用相对较多。
2.2 完全消耗系数和完全分配系数
完全消耗系数指第j部门每提供一单位最终使用时,对第i部门产品或服务的直接消耗与间接消耗之和。完全分配系数则指i部门单位总产出直接分配和间接分配给j部门的数量,即反映i部门对j部门直接和通过其他部门间接的全部贡献程度,等于i部门对j部门直接分配系数和全部间接分配系数之和。
2.3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影响力系数表示某一部门增加一单位最终使用时,通过直接或间接关联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的投入总量,在投入产出表中为完全消耗系数矩阵的列合计。影响力系数反映某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拉动作用的相对水平。影响力系数越大,表示第j部门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越大。
感应度系数表示某一部门增加一单位初始投入时,通过直接或间接关联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的分配总量,在投入产出表中为完全分配系数矩阵的行合计。感应度系数反映某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推动作用的相对水平。
3 从投入产出表看体育产业的特点
为研究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影响,本文根据2007年中国135部门投入产出表计算了体育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指标,并结合其他文献总结出体育产业的以下特点。
3.1 与第二、三产业关系更为密切
从直接消耗系数看,体育产业对三次产业各行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占比分别是0.0768%、49.552%、50.3711%。这说明体育产业对三次产业的直接消耗是不同的,对第二、三产业的直接消耗明显要大于对第一产业的消耗,表明体育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关系要比与第一产业的关系更为密切。从行业看,体育产业对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最大,达到0.0531,说明在现阶段,我国的体育产业中制造业占比仍然偏大,处于体育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同时也说明,我国的体育产业与第三产业很多行业,特别是旅游业的关系还不够紧密,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从完全消耗系数看,体育产业对三次产业各行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占比分别是3.398%、68.0799%、28.522%。这说明体育产业对第二、三产业的完全消耗明显高于对第一产业的完全消耗,同样反映出体育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关系更为密切。根据周毅(2005)的研究,1997年体育产业对三次产业的完全消耗占比分别为5.85%、70.55%、23.6%。与之比较,在10年之后的2007年,体育产业对三次产业各行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占比中仍然是第二产业最高的态势。说明我国的体育产业虽经过10年的发展,但体育产业中制造业的比重仍然偏大,服务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但从数值上看,体育产业对第一、二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占比均有所下降,而体育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占比则有所上升,说明我国体育产业中的服务业虽然滞后,但还是取得了一些发展,体育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关系存在进一步加强的趋势。同时也说明,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产业中服务业的比重将不断增大,促使体育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关系不断增强,体育产业的发展最终将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从北京的情况看,由于北京市体育产业中服务业占比已经超过制造业,这意味着北京市的体育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联系可能已经超过与第二产业的联系。如是,北京市体育产业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也应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3.2 影响力和感应度偏低
从影响力看,我国体育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属于影响力较低的部门,其影响力系数为0.916362,数值小于1,表明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带动力较弱,还无法成为产业结构调整中带动性强的支柱产业。根据周毅(2005)的计算,1997年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力系数为0.874632。比较而言,在10年后的2007年体育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已经有所增长,说明体育产业的行业带动性是有所增强的。李遥远、李森(2010)根据中国2002年和2007年122部门投入产出表分别计算了体育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数值为1.18和1.47,均大于1。如是,则表明我国体育产业已经具备较强的行业带动性,并可以成为支柱产业。由于本文采用的是2007年中国135部门投入产出表,与李遥远、李森(2010)使用的数据不尽相同,因此结果也存在差异。但从其他文献与实际情况看,本文仍然倾向于体育产业影响力系数小于1的结论,认为体育产业的行业带动性虽然较以前有所增强,但还没有能够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从感应度看,我国体育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属于感应度偏低的部门,其影响力系数为0.343896,表明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推动力偏弱。根据周毅(2005)的计算,1997年我国体育产业的感应度系数为0.38674。比较而言,在10年后的2007年体育产业的感应度系数不升反降,说明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推动力有进一步弱化的趋势,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依然没有发挥出来。
综合来看,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明显要大于感应度系数,表明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拉动作用明显要强于其推动作用。以往的其他文献也都验证了类似的结论。从体育产业的性质来看,体育产业是一种最终消费性产业,以提供生活服务产品为主,具有非常明显的最终消费性特点。这个特点或许可以解释体育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明显大于感应度系数的现象。同样或许是由于这个特点,体育产业在很多以消费为主要手段驱动经济增长的发达国家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在我国目前外需萎缩、产能过剩的阶段,发展内需、进行经济转型正在成为新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典型的最终消费性产业,体育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经济转型中很有可能最终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参考文献:
[1]李遥远,李森.中国体育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0(7).
篇9
随着金融危机对体育产业的巨大冲击,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也受到极大的考验。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提高国际体育产业竞争力的首要选择。美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动态和个性化的特性。通过美国体育产业的集群化的发展思路和实践,为我国的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如何依据美国的经济发展经验,认清中国体育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导致结构失衡的因素,探寻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产业发展的办法是现今我国探讨的主要课题。
一、美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概括
美国的体育产业分为职业体育产业、体育用品产业、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经纪人等这些部分组合而成。由于60年代以后高尔夫、网球这些运动的兴起,美国俱乐部的数量不断增加,因此在这些产业中健身娱乐业占据美国体育产业较为重要的部分 。在美国的健身俱乐部中体育健身俱乐部占总体的90%还要多。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美国职业体育的经济收入约为30亿美元左右,90年代的时候增加到70亿美元左右。美国的职业体育经历了这么多年的积累经验和法律法规的规范已经逐步向良性的发展轨道上迈进。在美国的体育产业中体育用品占据重要的部分。美国在0世纪20年代的时候有一部分著名的运动员就开始投身到体育用品的产业中,推动着体育用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在这个时候耐克、阿迪达斯等这些美国的体育用品巨头企业也应时而生。虽然体育经纪人在美国的体育产业里所占的体育产值不太大,但他们却为美国整个的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由于在职业体育市场中体育经纪人的队伍不断的发展壮大,越来越专业的体育经纪公司和体育经纪人的服务推动了体育产业各方面的发展。
二、体育产业在国外的发展特点
(一)发达国家把体育产业作为新增长点
体育产业占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1%-3%左右。在国家各企业的排行名单中大多占据前20的名位,在有些国家甚至占据前10的地位。一些国家的国民就业机会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体育产业中的就业人数比传统的优势行业的就业人员还要多。政府和人民对于体育产业的认同感支持度不断加大,体育消费的规模逐步扩大,体育市场相对更加活跃。在西方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对其经济的影响力度不断变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本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步伐。
(二)各种法人机构不断完善
国外很多的体育产业结构从社团化向企业化不断的转化,那些商业型以营利为目的的俱乐部不断的增多,对于在体育联盟开发各个项目的产业有着独特的作用,体育企业出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象更为普遍。体育产业进行全球化的趋势也汹涌澎湃,很多跨国性经营的体育企业在众多的商业竞争中崭露头角。
(三)体育中介机构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依据国外体育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在国外体育经济业作为本国体育产业发展程度的标准,为了确保对于体育中介机构和体育经纪人需求的出现,可以把发展各种的体育企业作为基础事业;体育机构和体育经纪人更加专业和有质量的服务,可以创造出体育产业的消费需求、进一步拓宽体育消费的市场,对于规范体育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能力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体育经济业可以作为一个国家体育产业的重要部分来发展,进一步的推动该国体育产业可以健康、快速的发展。
(四)各个国家的体育产业侧重点不同
从目前来看,只有美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是以全面发展的态势,大多数的国家在发展的时候都有各自的侧重点。比如;日本以发展体育用品为主;意大利国家则以发展足球产业为主;韩国的体育产业的侧重点放在健身娱乐的项目上;瑞士的体育产业的发展项目则以登山、滑雪为主要的内容。
三、美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一)虽然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和美国的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改革开放时期我国体育产业所取得的进步为以后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市场机遇。随着人民群众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对于体育用品和健身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水平也在加大。隶属不同所有制的体育经纪人开始大规模的对体育产业进行投资,因此体育产业的规模快速扩大。在21世纪的时候我国必须把体育产业的发展从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大局进行谋划,以长远的目光把体育产业的发展当作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来实施。
(二)运用政府主导是基于我们国家体育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做出的合理选择。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律规范还不够健全,在此种情形下,如若只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进行体育产业的发展会非常的缓慢,在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失去好的机遇。我国的体育产业是基于国有和国办的体育事业作为基础,在体育产业发展的初期是由国家对其进行投资和兴办的。在对体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对于明晰产权和维护国有资产的权利发挥特别的作用。这里所说的政府主导不是指要政府包办一切,而是政府对其进行有益的引导、扶持、规划和规范。第一步,为了弄清体育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可以制定合理的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第二步,可以建立健全体育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在一定的时期从各个方面给予相应的保护和扶植政策。第三步,为了确保体育产业的公平、公正发展的态势,进一步保障体育消费人员的权益,可以提高体育经济立法和执法的手段和力度,对体育市场的主体进行规范。
(三)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运用梯度发展的战略步伐,先把发展的重点进行确定,其次找出发展中的难点,运用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步展开的进行发展。第一步,把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点进行科学的确立;第二步,对整个的体育产业结构实施分析,找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点部分和核心环节,把他们设为优先发展的地位。如果要实施梯度的发展战略,可以把健身娱乐和竞赛表演当成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点进行培养,以此找出体育产业的核心和切入点。现今我国大众化的健身娱乐作为此行业的切入点,以大中等城市和某部分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村地区作为突破口。抓牢大中等城市社区建设的机遇,把体育健身娱乐服务到小城镇建设中进行落实,有规划有目的的开展健身娱乐的消费市场。把竞赛表演业的切入点往运动项目体制改革中进行深入。可以进行单项职业体育联盟试点工作的建设,探寻面向企业化的运动项目管理模式。
(四)由于我国的体育产业是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现在多数的体育资产归于国有,即使我们对于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已经提出,就要把产业化的实质是企业化进行明确。不可能说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是体育产业,又说体育产业是一项公益的活动,依赖国家进行全揽的发展体育产业不太可能。比较实际的办法就是,对于非国有制体育的方针必修下定决心进行调整,建立健全相关的有益于非国有创办体育产业的方针政策,把多元化和社会化的方针努力向体育领域进行推进,确保以社会的经营为主体的格局在体育产业中快速的形成,我国以后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受非国有体育的发展的速度影响。
四、结束语
美国的体育产业具有:发展速度快、政府的大力扶持、国民重视体育运动、主体产业地位突出等特点。结合美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的经验给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启示是:应该建立健全体育产业发展所需的管理制度,发展主体的产业形成独特的优势,推动体育相关产业的开发,进一步提高我国的体育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张建彬,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状况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
[2] 姜同仁,侯晋龙等.发达国家体育产业演进的趋势与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09).
[3] 沈正浩,张剑利.“十二五”我国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12).
篇10
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涵盖了文化创意产业链条上所有从业人员的学历教育,再教育,技能培训以及自我完善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处于这个产业链的高端,有着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但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不能从其学科体系中割裂出来,必须在河南省地域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的大背景下针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及要求,依托大的学科体系展开全面的比较分析。
一、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及要求
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的特征。[1]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可以根据在产业链上的作用和分工的不同,分为文化创意人才、文化创意活动的组织人才和文化创意成果的经营人才。而文化创意人才能够位于创意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是因为创意产品的主要增值部分就在其原创性的知识含量中。文化创意人才所从事的创造价值的这种活动,改变了过去必须要有实体生产才能成为产业与创造价值的观念,而将抽象的、无形的创意活动当作产业链的一环。
1.文化创意产业的个性与共性
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创造性人才需要个性的自由发挥,而创造性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要考虑共性,产业机制是规模化的,需要有制度和协调。[2]所以这样一种个性和共性的结合,就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创造性产业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协调问题。
高等设计艺术教育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中最根本的作用就是解决了以上两个问题,即文化创意增值和个性与共性的矛盾调和。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首先是文化创意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它的基本培养模式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批量为社会输送创造性的人才。此时创造性人才的个性表达是基于一个系统科学的创新体系之上的,最终的教育成果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人才储备。
2.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形势
目前国际上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以英国政府定义为基础的“ 创意型”,主要依托工业设计和艺术设计领域;二是以美国界定为代表的“版权型”,即生产和分销知识产权的产业;三是中日韩等国的“文化型”,不论哪一种产业形式,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都是以高等设计艺术教育作为中坚力量。[3]仅以游戏产业为例,在2003年,美国设有游戏专业的大学(学院)有540所,日本有200所大学设有游戏(开发、设计、管理、运营)专业,韩国有288所大学或学院设有相关专业。
二、河南省高等艺术教育的比较分析
河南省高等艺术教育主要包括:普通高等院校的艺术普及教育、高等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方向、高等职业应用型的设计艺术教育、纯艺术教育。其中普通高等院校的艺术普及教育和高等职业应用型设计艺术教育是河南艺术教育的重点。
(1)普通高等院校的艺术普及教育
在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占基础性地位,而艺术素质教育又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没有艺术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高等学校需要艺术教育,实施艺术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高等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方向
高等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应该是以培养从事普及艺术教育为目标的教育人才为核心的。培养讲方法、知识渊博、长于引导,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艺术批评、艺术教育理论研究能力的高水平教师。
(3)高等职业院校应的用型设计艺术教育
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是我国艺术教育领域发展教晚,但规模最大,分类最细,教育目标最明确的类别。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的办学目的是培养祖国现代化建设中迫切需要的行业内专业人才,与行业相关技术、工程紧密结合,能够快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继续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在熟练掌握专业基础同时具备日后深入学习的能力。
(4)纯艺术教育
纯艺术的概念最早被赋予的意义是反艺术实践中任何的功利性目的,是为了“艺术而艺术”的一种很纯粹的,重精神体验的艺术活动。因其被定义了本质的非功利性,自然而然的与应用型的各艺术设计专业相距日远。
我们看到艺术普及教育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应用型设计艺术教育的快速壮大,学历培养和就业优势两把利器完成了对整个文化创意产业链的支持和提升。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歌猛进,社会对应用型设计人才呈现出很大的刚性需求,高就业率、高收入带动了艺术教育市场整体的繁荣。
三、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在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及有效支撑
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是指高等职业学校主体有计划发掘、培养与完善学生的设计艺术创造素质与能力的行为及其体制,是专门的以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目标为导向的设计艺术文化创造能力教育,其终极性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类实现意义化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梦想。[4]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在本质上是在高层面上的发掘、促进学习者的设计文化素养、创意创造与传播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职业设计艺术教育的核心问题,设计艺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创新思维的发展。设计艺术的创新思维实质是指以辩证的逻辑性思维为基础,以敏锐性、独创性以及批判性为特征来体现形象的一种思维活动。所以在设计艺术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善于捕捉创造灵感思维的能力。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的核心作用就是培养创意型、素质型、可持续发展型的人才,这也正是文化创意产业所需的人才。
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会受到消费者文化层次、审美取向、价值观念等软因素的制约,一个具备较高文化艺术素养的受众市场无疑是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保证。在高等职业艺术教育大框架下,通过高等艺术教育四个层次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到高等职业院校的艺术教育在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积蓄力量,为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虽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但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必定会成为我国未来的朝阳产业,前景不可估量。文化创意人才是河南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第一文化资源,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高等应用型设计艺术教育必须完全融入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新兴的经济力量,将文化创意与艺术感染力和科学技术生产力更为紧密的结合起来,携手纯艺术发展的力量,高度重视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充分利用现有设计艺术教育资源和优势,才能为河南培养更强更多本土化的文化创意人才,以促进和满足河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轶.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范式的分野及反思[j].现代传播,2007(1):108-116.
[2]徐光春.徐光春在香港谈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2007.55-56.
[3]历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篇11
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而在体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同时呈现出不同的区域特点。因此对我国区域优势中体育产业的选择和培育发展的研究和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根据区域的优势,以及区域的资源,结合体育产业的发展特点,进行政策的支持和促进,可以有效的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一、针对不同的区域优势,体育产业选择的原则
不同区域之间存在不同的区域优势,在选择区域优势产业时,要对不同的因素进行考虑,更要遵循以下几种原则:
(一)适宜性原则。在进行优势产业的选择过程中,产业在特定的一段时间内存在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时产业的优势也是相对的。因此,进行体育优势产业进行选择时,要遵循相对动态的原则,要注意产业的适宜性。
(二)稳定性原则。整合区域资源选择体育优势产业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区域的资源优势和特点进行选择,区域资源进行相对的优势,然而优势产业具有相对性。只有结合区域当地的优势资源和特点才能获得一定的稳定性。
(三)竞争优势原则。在进行区域产业选择时,区域需要具备比较和竞争两种优势。其中竞争优势主要是指不同区域同一产业进行比较时所表现出的优势特点,也就是指某一项体育产业在同区域内的相通产业是否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四)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市场导向对于体育产业的选择也具有一定的作用,进行体育产业的发展时,要保证与市场的发展和需求相一致,这样才能具有发展前景。
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成绩
我国体育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体育产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不错的成绩。1.体育产业获得快速发展,据统计,我国体育经营企业多达5万多家,年营业额超过1000亿人民币,其中体育彩票成为了体育产业的领头产业。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也为我国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机会,我国体育市场的发展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2.体育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3.体育竞赛表演与健身娱乐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不仅如此,也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观赏性高的竞赛,满足了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4.体育用品市场逐步成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体育的社会化以及产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使得我国的体育用品市场不断的成熟。
(二)我国体育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的市场机制不成熟。虽然我国的市场化进程不断发展,但是作为公共事业,体育活动的开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因此体育产业在产业的运作过程中不断受到限制。另外政府对于体育产业的投入量减少,投资产业较为单一,虽然政府对于体育的投资量在不断的增加,但是体育产业在政府的财政支出中占得比例较低。
2.体育产品制造业缺乏市场竞争力,体育产业主要是指体育用品的生产及销售。虽然全球中65%的体育用品源自我国,但是其中高科技的体育用品在市场中的占有率较低。
3.完善体育产品政策。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得到体育部门的多方面的关注,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加大关注力度,利用政府部门的力量,对体育用品部门进行相关的综合管理,从而保证体育产业相关部门的顺畅运转。
三、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加大政府对体育产业的投入
产业虽然是由市场引导的,但是政府的支持与重视对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大政府对体育产业的投入并不是指政府需要进行全过程得参与,而是需要政府推行一定的相关政策,从而对市场进行引导。
(二)整合资源
对资源进行整合可以在必要时进行一定的体制改革,从而在市场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资源主要包括互补性资源的整合以及竞争性资源的整合两种。
(三)体育产业基地的建设
通过政府的引导,加大体育赛事产业的建设。体育产业基地的建设需要完善的基础设备、配套的服务以及优惠的政策,这样才能更好得为赛事的发展服务,从而展示出政策的优势。在建设体育产业基地的过程中,需要依赖区域内的发展优势,进行一定的制度创新,从而更好的发挥区域优势,建设体育产业基地。
(四)体育文化的推广
体育健身可以作为人们娱乐的一种方式,可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从而对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推广体育文化,政府可以进行一定的熏陶,提高人们的体育文化意识,从而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以及发展。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区域优势体育产业选择的原则以及体育产业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何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措施。通过本文可以看出只有根据区域的优势以及市场的实际需求,发展体育事业,才能提高体育产业的竞争力,从而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基金项目: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校级课题,人文社科类,课题编号:2013RWSK03。
篇12
1 体育产业概况
体育产业是指生产体育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提供体育服务的各行业的总和。包括体育产业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是第三产业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前景最广阔的未来支柱性产业。体育产业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在体育产业发达的北美、西欧和日本,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已经进入了国内十大支柱产业之列。美国体育产业对于美国经济的贡献占到11%。体育产业联动功能很强,对旅游业和商业、服务业、金融业、通讯业、信息业发展都具有很大促进作用,体育产业还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产业的发展也蒸蒸日上。我国也在积极推进体育产业改革,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对于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能发挥重要作用。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有活力的新增长点之一,有巨大的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体育消费市场不断扩大,体育产业体系初具规模并逐步健全。
2 文化产业概况
文化产业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它具有时代性、经济性和创造性,文化产业发展使与时俱进的体现,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文化产业是指为人们提供文化娱乐、文化服务、文化产品等活动,是与文化相关的所有产业。同时,文化产业也包含了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两个要素。
3 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3.1 文化产业可以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中,例如媒体、影视、出版等产业都可以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搭建平台,从而形成体育媒体、体育影视、体育出版等新的产业形态,扩大体育产业的影响力,体现体育的价值和精神,并且能够为体育事业带来收入。体育媒体为体育提供了传播途径和传播技术,使其在新闻媒体中越来越占有优势,体育产业也有向第一媒体发展的趋向。近年来,媒体技术加大了对体育健身市场和体育竞赛市场的传播推广,从国内外引入了大量的体育竞赛节目,推动了体育市场的开放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电视媒体成为了体育产业传播体育赛事的主要收入途径,成为了体育向全世界传播其魅力的重要推动力。电视媒体已成为体育产业开发价值的主要部门,体育的新形态和核心产业都可用电视媒体来传播推广。这些产业都具有两种不同的特征,精神文化是体育的本质属性,体育是精神文化的外显功能,但历史传统的划分方法使他们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而在学科交叉、行业渗透的今天,它们就更加难以划分。例如;在实践过程中,体育娱乐健身可以让人们直接参与,推动了我国文化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在使人们合理分配健身时间的同时,提高了人们精神生活的质量。在2004年,文化产业将此类活动划分到了总统计当中。
3.2 体育产业可以丰富文化产业的内容
如今,体育节目已成为网络媒体最受关注的节目之一,体育栏目也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栏目之一,媒体凭借着体育市场运作扩展群众基础,围绕赛事新闻和赛事转播而进行广告产业的发展,为媒体事业带来了巨大财富。此外,体育还直接影响着网络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对电视画面动作技巧方面还是电视的播放方面都有着推动作用,如画面定格、叠接、慢动作技术,拍摄转播车、飞艇、直升机和专用摄影车……这些技巧和性能都是体育赛事的推动力。电视在与网络媒体竞争体育赛事的播放技术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改革创新。
3.3 体育产业可以为文化产业提供素材
文学创作、影视行业、文艺演出都可以从体育中积累经验,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素材。随着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不但可以直接看到体育竞争的激烈,而且还可以看到体育赛事中人们背后的故事,关注运动员的爱情、生活、事业以及特闷拼搏向上的精神。以体育为素材的体育文学、体育电影、体育话剧也逐渐丰富起来,受到广大体育爱好者的认可和喜爱。
文化产业与体育产业是相辅相成、不容分割的。文化产业可以促进体产业的大战,文化传媒产业对于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体育产业没有文化内涵,那么它就不会如今一样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也失去了体育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体育产业所搭建的桥梁,体育产业为文化产业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市场,体育产业也抓住了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从体育产业角度上看,文化产业是发展的平台,从文化产业角度上看,体育产业是巨大的市场。
总而言之,从当今时代来看,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是必然发展的趋势。两者应取长补短,解决各自所存在的问题。要实现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必须构建合作平台和协调机制,从而使两个产业达到改革创新的目的。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最终都会实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刘金生.体育产业融合与产业发展――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新视角[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07:7-10.
[2]强月新,张明新.中国传媒产业间的广告资源竞争: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实证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05:79-87+109-110.
[3]周莹.对提升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06:132-134.
篇13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体育产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并成为国民经济的又一个增长点与全社会的一个重要投资方向。当前我国体育产业表现出以下特征。
1.产业发展资金充足
从当前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国家财政拨款仍然是主要的、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随着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的逐步发展,市场在体育经费来源配置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表现为事业收入、附属机构上缴收入、捐赠收入以及投资收入等非财政拨款比重提高与经费自给率逐步提高。
2.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体育产业要发展,必须先发展体育市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我国体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体育社会化与产业化进一步深化,体育市场逐渐发展起来。当前,我国的体育产业正由以前的单一、主次模糊向全面、层次分明的方向发展,市场购买力不断增强,产业的主要框架已经产生,即以竞技表演市场为指导,以体育健身市场为出发点,以体育培训市场、体育资产运营市场、体育福利彩票市场、体育广告市场以及体育旅游市场为主要内容。
3.产业经营形式多样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发挥了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使得许多体育资产与资源表现出很大的开发潜力与潜在的竞争优势。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体育消费需求迅速增长,很多健身娱乐性强的体育项目已经成为投资热点。近些年来,公众投资开发体育产业的态势良好,出现了大量经营较好的体育俱乐部与体育企业。除了某些大型企业投资足球、篮球以及排球之外,许多中小企业投资于群众参与性较高的消费市场上,这种态势在经济发达地区更加明显。
二、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瓶颈
1.市场价值低
我国体育用品市场规模较小,市场不集中,使得行业壁垒过低,小企业数量过多,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同时,我国体育用品的科技含量较低,企业研发能力较差,很多企业为谋生存,只好模仿国外的品牌进行生产,没有自已的核心产品,产品附加价值低。此外,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层次也较低,主要表现为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以及来料加工型几个层次。
2.产品供给不足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最突出的问题是需求不高与有效供给不足,特别是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更为突出。在我国经济发达区域,尤其是京津唐区域、长江三角洲区域和珠江三角洲区域,居民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日益提高,追求提高生活品质与生活品位的新型生活方式的趋势正在形成,体育爱好者的消费也向大众化与生活化方向发展。这些区域约束体育产业发展的原因是体育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结构单一,且种类较少,很难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与高层次的需要。而与之相对的是西部省份及占中国人口70%的农民,因为收入增长较慢,几乎没有体育消费能力,有效需求不足成为目前体育产业发展中最大的瓶颈。
3.体育市场管理不规范
我国体育市场管理不规范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育产业管理机制还未完全理顺,多头领导与无人管理并存;二是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行业监督、预警、评价以及考试体系与行业发展、投资、运营的系统;三是缺乏支持体育产业的明确政策,特别是缺乏在投资、税收、捐赠、新产业发展基金设立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四是缺少高层次立法。
4.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缺乏
当前,我国体育产业人才的状况是:拥有运动知识的人不懂经济知识,缺乏市场经验;而拥有经济知识与市场经验人才又不懂运动知识。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缺少三类人才:一是行使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规划监督职能的行政干部;二是高素质的体育爱好者、企业家以及体育中介人;三是体育营销人才与体育产品研发人才。这三类人才的严重匮乏是影响我国体育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5.体育中介缺位
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中还没有一个颇具规模、能提供高品质的专业化服务的体育经纪中介业。体育中介产业缺位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育用品市场对体育中介的服务需求不足;二是国内专业化体育中介公司数量较少,开展业务的种类单一,影响力很小;三是体制改革不彻底,国家对运动员资源有全部控制权,运动员几乎不能自由流动。
三、发展体育产业与经济社会的关系
1.拉动消费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人们对于休闲娱乐的认识也相应发生了转变,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强烈。体育消费是一种非常廉价的健康消费,体育消费的形成将使得社会的医疗卫生消费大大降低;同时,体育消费作为一种娱乐型消费,将伴随社会生产力水平与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而不断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生活的高度自动化导致人们空闲时间增加,这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2.增加社会商品的供给
体育产业为民众提供健康消费,在推进社会安稳、提高生活品质与改善精神面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由于体育培训向社会提供体育知识宣传与技能指导,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体育人口的数量与质量。其次,体育运动有助于增强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三,体育产业提供给社会一种独特的文化娱乐场所与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满足了未成年的体育娱乐需求,有效地解决了老年人及残疾人的健康问题,对于保持身体健康与改善亚健康状况有着深远的意义。最后,体育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提供就业机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优化产业结构
因为体育产业位于旅游休闲产业的上游,它对第二、三产业的拉动与促进作用显著,对国民经济总量提高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育产业是“无烟产业”、绿色产业与健康产业,能耗极低,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满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要求,极具产业发展前景与潜力。
4.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支持,反过来体育产业的发展与壮大也能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人们对各种体育活动的需求在逐步增加,体育产业的产出在大幅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不断提升。与其他产业相比,体育产业是一个能够长期存在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远远超过其他产业;同时,体育产业是处于关联度较大的上游产业,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拉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四、经济学视角下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
1.产业经济学视角下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
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过于关注发展主体行业,且认识又不到位,对相关及外延产业的重视与开发力度不足,特别是对无形资产的开发不足,对体育产业的商业经济价值挖掘不够。在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资产绝大部分是通过无形资产体现的。为推进发掘体育产业的关联效应,国务院也提出了对应的战略目标,即协调促进体育产业和有关产业互动发展,发挥体育产业的综合效应与拉动功能,促进体育产业和文化、旅游以及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的联合经营,推进体育旅游、体育宣传、体育广告、体育会展以及体育影视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2.技术经济学视角下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
体育产业是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尽管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取得较大成果,但产业发展急功近利,导致一直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很难和国外体育产业相竞争;与此同时,人们对待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一致,体育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方案选取、经济评价都没有采取技术经济方法,这都严重制约了体育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3.区域经济学视角下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
根据体育产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原则,应把体育产业的发展放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规划与布局当中。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重视体育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关系,确定合适的比例,真正实现从目标到过程执行、从总体发展目标到阶段性目标的整体协调,保持发展的同步与互相促进。在发展体育产业的过程中,要重视营造健康的经济社会发展氛围。体育产业的发展与其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与配合密不可分,脱离不了经济社会创造的软件与硬件环境。例如发展体育产业不仅要有较好的政策扶持、制度法律保证,维护体育投资企业的投资权、经营权以及收益权,而且要为体育产业提供良性的硬件环境与相关软件环境,比如促进交通、餐饮及住宿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与文化环境,积极提升地方的整体服务层次与质量,这些均是发展体育产业所必需的。
4.新兴古典分工理论视角下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
体育产业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生产过程复杂,与流水线标准化作业生产相比较,体育产业生产的劳动监管成本很大,某些运动项目技术性很强,属于无形资产,劳动边际收益很难确定,劳动力交易的定价较为困难,交易效率通常比体育产品交易效率低得多。所以在实际管理当中,要促进制度建设,减少劳动力交易成本,推进专业化分工发展。新兴古典分工理论提出,报酬递增由专业化分工的发展所决定,而专业化分工水平的高低是由个人专业化素质、间接生产链条的维度、此链条上每个环节中产品的类别数综合确定的,均与产品开发密不可分,本质上是专业化分工水平与专业化分工程度的细分过程。
参考文献:
[1]王凤科.技术经济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王朝军.技术经济与体育产业关系探究[J].体育与科学,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