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德育研究现状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德育研究现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德育研究现状

篇1

一、复杂社会环境的冲击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西方文化相互渗透与交流,尤其是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实用主义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在调查中,关于“你对‘只要能得到个人最大的满足,违背一点道德规范也没关系’这句话的态度是什么”的设问:有52.7%的同学表示非常赞同,36.9%同学表示比较赞同,只有10.4%的同学不赞同。这说明我们一直提倡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道德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目前的社会环境已经让大学生更多的为个人利益着想。加之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将进一步诱发学生诚信意识淡薄、产生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在受访的学生中,有51%的同学表示经常遇到考试作弊的现象,45%的同学认为是个别现象,只有4%的同学表示不会作弊。诚信是做人的起码道德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然而市场经济的效率优先原则却让许多人忽略了公平正义,这直接影响到身处社会中的大学生;同时,理论与现实的冲突也冲击着高校尚未完善的德育教育,使得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受到很大制约。

二、滞后的学校教育

在调查中,56.7%的同学认为合格的大学生学习成绩应排在首位,26.4%的同学认为实践能力排第一,只有13.5%的同学认为道德素质最重要。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这从大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中可见一斑。大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主要是依据学生考试成绩、四六级过级率、计算机水平以及一些学术性学科性竞赛成绩等。这使高校教育更倾向于知识取向,而忽略了道德取向,导致德育教育在高校的实际工作中遭到冷遇和排挤,德育教师不受重视,德育课为专业课让路。由于政治理论课要求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一致,使其理论性强、缺乏趣味性,这与“90后”的学生追求新颖的特点形成矛盾。加之单一的说教形式和呆板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难以与学生形成有效互动,使得高校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受访的学生中,93.5%的同学表示德育课教学形式单一,也正是这一现状的真实反映。在各学校的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条件制约几乎所有的高校都非常重视理论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时分配上,基本上是理论36课时,实践18课时,这与当前学生学习的多样性需求相背离,因此减弱了高校德育教育的实践效果。

三、家庭教育和学生自身的影响

当前高校学生都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的,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都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变迁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在家庭教育中,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家庭教育的环境更为宽松,父母对子女的学习成绩更加重视,由于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道德情操教育,使一些大学生集体观念淡薄、以自我为中心、怠于关心他人等等。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2.6%的同学在家从不帮父母做家务,34.7%的同学是父母要求做家务才做,只有12.9%的同学是经常主动做家务。在能否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这个问题上,33.1%的同学选择会积极参与,56.7%的同学有时参加,8.4%的同学从不参加任何活动。独生子女在较为宽松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他们享受着长辈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在“舔犊情深”的家庭教育背景下,独生子女为主的大学生往往特立独行、喜欢彰显个性、希望自己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这些都与我们的高校德育教育发生着碰撞。现实情况往往是“五二零”效应,即学校教育的五天,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道德情操天天好转,家庭教育的两天使教育成果几乎全部归零。

四、养成教育缺少必要的氛围

大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不仅要靠思想教育,而且必须辅之以必要的行为管理和德育生活熏陶,把德育生活融入大学生的行为养成中去,逐渐培养他们的道德习惯和意志力。但是,目前高校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中,有些制度虽已制定但由于执行不严或操作性不强而只能流于形式。调查显示,有51.9%的同学认为大学里的“课桌文化”和“墙壁文化”是可以理解的,只有15.7%的同学认为课桌和墙壁属于公物不能乱涂乱画。对于见义勇为行为,有43.8%同学认为自愧不如,21.4%人觉得可敬但不可学,甚至有7.8%的同学勾选了傻帽。可见养成教育氛围的缺失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道德认知。现实生活中,有人把摔倒的老人送进医院却被反过来讹诈,在好事做与不做之间徘徊的已经不是自己的道德良知,而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这势必会减弱高校德育教育成果。也正是因为缺乏一种良好的互相推崇和模仿的德育学习氛围,在学生的心理上才出现了许多矛盾和疑问,这就需要学校和社会给予学生思想上以正面引导。

五、高校德育教育对策

首先,强化德育教育的首位意识,在高校形成全员共建的德育氛围。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工作的核心任务,其中人才的首要素质是思想品德的健康合格。因此,德育教育的首位意识应深入到高校的各级工作部门,坚持德育首位,优化育人环境,把它作为当前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德育工作置于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 德育为首即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德、智、体、美诸育缺一不可,正如我们常说的“有才无德是次品,德才兼备是合格品”,德育应居于主导和统帅的地位。强化德育教育的首位意识要求高校一方面加强和改进大学德育课程建设,发挥德育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把德育渗透到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在专业课教学、管理、生活服务各方面都体现育人的宗旨,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综合教育应成为所有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自觉行为”。同时,应该把高校德育教育融入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之中,将学校的各种校园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联系,比如把我们河北省正在建设的“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生活中,从而形成全员共建的德育氛围,全面营造高校德育教育的立体、综合的育人环境。

其次,改变学生被动接受者的地位,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很多时候我们都强调德育是培养人、塑造道德人格的活动,同时又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者,学生成为被动接受道德灌输的对象。归根结底在于我们的教师没有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仍然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教师往往考虑最多的是“今天我的教学任务是什么”,而不是“学生今天想要学习的是什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就要教育者改变这种情况,把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转变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重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整理教学思路、安排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学习的趣味性,从而让学生课上爱上德育课、课下想上德育课,生活中能够自觉的按照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此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自觉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成长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实现德育教育目标。

再次,以知识教育为基础,强化学生的道德实践。

知识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如果仅仅注重知识教育而忽略了道德实践,在德育教育中理性说服和灌输教学就会占据主导地位,教育过程不乏显得过于空洞。德育教育本身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必须要通过学生的道德内化转化为道德实践,而且道德实践要比道德知识的教授和获得更为重要。只有通过实践,社会的道德理想、道德准则才会转化为道德品质,学生的道德素养才会得以提高。只有强化德育教育的实践环节,才能改变德育教育“纸上谈兵”、脱离实际的现状。因此,当前的高校德育教育应在传统的知识教育的基础上,着力强化学生的道德实践,积极开展与德育目标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并一以贯之,充分发挥大学生关注社会的特点,将德育教育目标和课堂教学内容融入实践活动,实现知识教育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强化道德内化、巩固道德信念,做到知行统一,提升高校德育知识教育的实践效果。

最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

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可以有效提高高校德育教育的水平。高校可以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稳定教师队伍,加强教师工作薄弱环节,创新教师管理体制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提高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为核心,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改善和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的一条重要途径。每一位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都会传达出个人的思想和价值取向,进而使学生受到影响。作为传递道德价值观念的德育教学,学生受教师的影响更深。因此高校德育教师要发挥人格示范作用,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要注意培养师德和敬业精神,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通过自身的人格示范作用培养学生为人处世的态度,使自己成为学生尊敬的老师、崇拜的对象、可以信赖的朋友,从而达到成功传递科学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的德育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万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韩传信.德育原理教程[M].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3]聂松竹.高校德育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9)

[4]王爱云.高校德育的现状与思考[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5(2).

篇2

(1)学校的德育工作只停留于形式,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学校只注重形式主义,没有实效性,德育教育的空间逐渐缩小,大部分空间都用于其他教育。用于德育教育方面的经费也少得可怜,德育工作缺少相应的量化考核标准。

(2)学生的重视度不高,兴趣偏低。大部分学生认为德育教育课程可有可无,都是在被动地去学习,思想上并没有意识到这门课程对以后的人生观、价值观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对学习德育教育的兴趣不浓。

2.中学德育教育的内容体系不够完整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各种新鲜的事物与科技产品出现在中学生的生活之中,伴随着社会问题的复杂化,势必会影响到中学生的习惯与行为。在面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时候,作为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的中学生,缺乏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能力与处理能力。学校应当充分发挥教育作用,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不受当前社会现象所带来的影响,抛弃陈旧的思想,主动提高教学理论与实践能力已经是当前中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应通过新的教学方式来应对目前所出现的越来越复杂的问题。教师的行为艺术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应发挥积极的作用,以让德育的教育体系显得更为合理。

二、中学德育教育的对策探究

1.美化学校育人环境

学校环境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之一,除了家庭教育,学生思想道德的认知、意志的磨练、情感的陶冶及行为的塑造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学校环境中获得与体现。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作用,美化校园环境建设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好的学校环境可使构成具体环境的物质形态与学校主流意识形态有机结合起来,对教育中学生能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干净、美丽、整洁的校园环境可让学生的心灵得以美化,给学生美的向往、美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识形态,使学生心灵上得到升华。

2.提高师德修养,抓好德育工作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为人师表,确立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科学的育人能力。学校要提高教师的思想境界与德育教育工作水平,通过培训与学习,选择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教师充实到德育教育队伍中。特别是对班主任和辅导员更应加强培训工作。教师要以身作则,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对新时期中学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认真、积极的探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学校要健全德育工作制度,开展德育教育理论学习与研究讨活动,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全面提高师生的道德意识。

3.开展各类德育教育活动,寓教于乐

篇3

以上这些误区,让现在的中职生在专业的技能上都能够达到目标,其他方面的能力都有待商榷,这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对就业人才综合能力各方面的要求,已经对中职生日后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对策研究

1. 创建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新观念,对理念进行更新

想对中职院校德育教育中的现状进行改善,不能光靠德育课教师去改变,一定要在中职院校内改变全体师生陈旧的德育理念,创建并健全院校内各个部门以及各方面的工作,全体行动,设立从党委各个成员到每个职教老师再到广大中职学生的全体德育教育组织机构,在队伍的壮大、管理的严谨、体系的完善、制度的规范以及对教师的德育教育责任等各方面给予明确的目标和规范的制度。只有在这样大的一个环境下,德育教育的教学才能够被重新正视,现有的教学情况才能够会有所改观。

在对陈旧的德育教育理念进行更新的同时,还要重新建立现代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德育教育。第一,要着重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同社会上的热点话题相结合,例如在课上讲到“内因和外因关系”的论证课程时,任课教师可与近期比较热门的“富士康员工群殴事件”进行结合,引导学生去分析“富士康员工群殴事件”发生的内因及外因,对此次事件各方的关系进行比较系统的论证。在这样的热门话题讨论以及辩证的过程中能够促使学生积极的发言,激烈的讨论,达到教学的良好效果。再者,要着重德育的现代化教育,让德育教育课程结合现代的技术工具和交流手段。例如讲到“事物发展的永恒性及本质”这一课时,按照简单的教科书内容去授课,那肯定会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的。如果教师在教科书的基础之上,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工具,把原有的文字知识,变换成视频播放,将种子长到幼苗,再长到参天的大树;水冻结成冰,冰再融化成水,再由水变成汽体等等,让学生直观的理解从量变到质变的这一过程,提高教学的效率。

2. 着重中职生学习中的主体性培养

中职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反感呆板、空洞的述说式教育,侧重于自己的思想观念来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在课堂的教学当中,要改变原有的单方向灌输,变为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使用启发式研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最首要的是要重视导入式的课堂教育,要想具体实施,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①了解中职生的学习水平现状;

②根据主题进行导入;

③紧密结合学生的特点。

再者,就是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主要是要注意在课堂教学当中,多组织一些课堂上的活动,让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互动,能够让学生把真实的想法说出来,畅所欲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影响力。

3. 开设心理咨询课程,设立师生思想交流的渠道

多年以来,德育教育工作者一直侧重中职生的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对于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却不够重视,中职生正值青春期,遇事容易冲动、走极端,有些学生的某些心理问题却被划归为品质道德方面的问题,将思想认知和心理疾病相互混淆,这种情况制约着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德育教育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要对教育的对象进行分析,再运用心理学来进行对比,遵循这两条原则,对中职生不同阶段的心理思维特征来进行教育形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设计。还要运用组织的各种优势,吸取各种比较有效的形式,开展挫折教育,加强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宣传,在全校的德育工作中开展中职生心理问题咨询,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如给中职生打电话、发短信或者是利用网络进行聊天互动,而且不要局限于教师和中职学生二者间,还可让学生同学生、学生同家长、教师同家长、学校同中职生实践的企业、中职生同实践的企业之间的沟通等等,让家长、教师、学校、实践企业充分掌握中职生的思想,对中职生的德育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结合实际,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健康的人格。

4.提高德育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

篇4

一、德育工作的整体化创新

受全球化、信息化、价值多元化等社会思潮的冲击,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正朝着四面开花、各放异彩、不拘一格的方向发展,各种德育理论与实践层出不穷,相继呈现,不断丰富着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研究领域。从德育理念上来看,德育体验论、对话德育论、交往德育理论、生活德育论、德性论等各领,为德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厚的观念智囊;从德育实践上来看,网络德育、生态道德教育、校本德育、叙事德育、活动德育、欣赏型德育等都是德育工作者创造出来的德育实践样式。由此可以说,我国的德育理论深化了,德育实践丰富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视野与思路拓宽了。然而,与之并行不悖的是,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离心”倾向日益明显,到底什么样的德育形态最适合我国中小学的需要开始成为令所有德育工作者头疼的问题。如若对该问题给不出一个科学的答案,德育工作者极有可能在这五彩缤纷的德育理论面前无所适从、乱了阵脚。所以,在吸收、统整、综合所有德育理论形态与实践样式的优势和智慧的基础上对德育工作进行综合创新、整体转换,就成为摆在我国德育研究者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进而言之,这种“整体化创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以德育工作为中心对各种德育理论进行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学校校情的德育思路;以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为纽带来协调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培育学生应对特定社会境遇、道德问题的道德智慧;以学校德育工作为线索来协调社会德育、家庭德育、网络德育,构建立体交叉、合力最大的德育网络,为学生品德的发展建立一条高速公路等等。这些工作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德育工作者与教育者思考的重点问题。

二、德育工作要回归生活

在90年代以前,德育工作者一直将德育视为一项道德规范、道德认识的传达活动、道德理论的教授活动,甚至认为它与一般的学科教学活动别无二致。其结果,德育工作沦为课堂教学事件,沦为一种游离于生活之外,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毫无关联的事情,学生对道德教育产生了一种无言的抵制情绪,导致德育影响难以深入学生的心灵。近年来,随之德育研究的深入,研究者越来越多地认为:德育源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是德育的基础和源泉;一种合理的德育活动应该时刻保持与学生生活间的血肉联系,必须回归生活,获得德育活动的生动形象;德育必须在走进生活的同时将自己“隐藏”起来,着力构建一种“无痕”、“无言”的德育形态。正是在此背景下,德育回归生活成为德育研究者们炙手可热的一个课题,并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现实生活出发,使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儿童在生活中认识到道德法则对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到道德就在自己身边,是为保障自己生活服务的”。[1]关注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去感悟、去经历,努力构筑一种社会与个体发展所期待的道德教育,这正是德育回归生活的真正目的所在。在当前,德育到底回归什么样的生活?是日常生活还是非日常生活?怎样回归生活?回归生活与联系生活、面对生活的区别何在?到底是德育要回归生活还是面对生活等等,这都是让德育工作者绞尽脑汁的问题,是需要德育工作者给出创造性答复的问题。因此,德育回归生活这一问题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德育研究的现实和状况。

三、德育观念现代化

当前,现代化是许多社会领域追求的目标之一,是社会实践追求创新和自我超越的表现。与之同理,德育也需要现代化,德育现代化的基础就是德育观念的现代化,德育的其他现代化内容,如德育手段、德育管理、德育内容的现代化等都是德育观念现代化的表现与延伸。德育观念现代化是推动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稳步前进的引擎,是实现德育工作科学化、合理化的必由之路。当前,学者们对德育观念现代化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全面认识德育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把德育视为国家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的一个能动因素来认识;对中小学德育的科学性进行反思和深究,提高德育目标、德育功能在人们心目中的认同度,切实转变德育工作的思路,创造一种服务于学生发展、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增进的德育观念形态;认识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摆正学生与教师间的地位,实现从灌输型德育向学习型德育、从规范性德育向发展性德育、从道德知识传授向道德素质提升的转变;推行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全面德育的观念,贯彻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教学的所有环节都渗透德育、全面关注学生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发展的德育理念,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顺利成长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四、从“大德育”走向“小德育”

中小学德育不是一项面面俱到的教育工作,而是有其特定的关注对象、目标定位的,那种将对学生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都一股脑地放进德育工作的做法,即所谓的“大德育”,日益为学校德育工作者所拒绝。中小学德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础品德,如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关爱他人、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关爱社会等品德。一句话,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道德的方式去做人、做事、处世,学会用自己的道德“心”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非用一定的政治标准、法律准则等去参与社会生活,处理社会关系,这就是“小德育”。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的《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这一转变的发生。这一转变必将促使中小学德育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基本道德素养的培育上,促使德育工作者更加明确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叶澜教授指出,德育具有四个层次的内容:最基本的是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其次是责任心,再次是爱国,最后是追求自我完善的“立身之德”。[2]应该说,这一概括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小德育”的基本内容。德育是一个从爱己到爱人,从爱家到爱社会,从爱国到爱人类依次推进的过程,推己及人、爱及社会是当代德育应该具有的一种视野。因此,那些基础品德的培养正是德育的重中之重、立根之基,正是中小学德育的直接目的、核心使命所在。从“大德育”向“小德育”的转变体现着德育研究者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认识的深化,体现着中小学道德教育正步入一个科学的轨道。

五、德育工作者专业化

在中小学中,德育工作者主要包括两部分:德育课程的授课教师和学校的其他专职德育教师(德育处、团队专职教师)两部分。所谓德育工作者专业化就是指按照专业的标准来培养、管理上述人员。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的基础是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源自德育教学和德育工作自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以及学校德育工作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按照综合性、高水平的德育教师专业标准来要求德育工作者是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的实质。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是德育教师的职前与职后培训、德育教师自身的知识更新与其在德育实践中的积累。[3]同时,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的德育专业化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在西方,伴随着品格教育运动的兴起,开设专门德育课程的问题再一次被提出,德育专业化问题随之出现。因此,教师德育专业化是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前提。要实现德育教师专业化,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努力:其一,确立“将德育作为教育目的与教育任务同样重要”观念;其二,建立对所有教师的德育素养专业标准;其三,对狭义德育教师(即专职德育工作者)的专业标准提出有更高要求。[4]

六、德育实验研究活跃

要推进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开展德育实验是一条有效路径。在探索中认识德育、开展德育、改进德育是当代我国德育工作的一大优势。同时,随着国家德育类课题申报、立项工作的有序化,一批有识之士、专业德育研究人员对德育实验研究青睐有加,倍受关注。随之,德育实验研究在我国正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性认识。在这些实验研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有:中央教科所开展的“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体验德育研究”实验、“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开展的“欣赏型德育模式研究实验”、肖川教授等人开展的“主体性德育研究实验”、山东师范大学戚万学教授主持开展的“活动德育模式研究”实验、江西省黎川一中开展的“3+1”德育改革、黑龙江省小学开展的“德育整体改革”实验、广东省小学的开展的“信息化条件下德育课程改革”实验、重庆石柱中学校的“开发人性化德育校本教材的实验研究”等等。这些实验的开展为开拓我国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路径提供了可贵的探索和尝试,值得所有德育工作者重视和借鉴。

纵观上述研究焦点,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德育研究正日益呈现出面向实践、注重创新、专业发展的道路。这一研究势头的形成有助于提升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效能,有助于拉近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间的距离,从而为促使我国德育研究工作健康、快速发展产生了积极功能。

参考文献

[1] 冯建军.儿童道德生活该如何加强.教育科学研究,2004(11).

[2] 骆风.上海市中小学生品德状况调查研究.思想理论教育,2006(11).

[3] 蓝维.德育专业化的关键.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研究,2007(4).

篇5

一、加强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和创新的意义

目前我国初中学校的德育管理水平仍然不高,由于学校领导者不重视德育工作,对于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正确认识,因此无法对德育管理的功能进行准确定位,德育工作存在效率低下、质量较低等问题。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实施,虽然近年来很多学校都开始加大德育工作的力度,明确了德育工作的对象、目标和方法,但是基本没有学校将德育工作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德育工作在教学实践工作中的推进较缓慢。德育工作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督促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保持正确的态度和行为。针对目前初中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德育管理的创新,不断探索,将德育管理工作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德育管理创新和教学质量提升的双重目标。

二、初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德育观念较为滞后

行动是由思想决定的,因此德育管理实践也是由德育思想决定的,一部分德育工作者认为德育管理难以实施的原因是学生素质太低,很多德育工作者在解决学生问题的时候,都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自己,这说明德育工作者并没有正确认识学生和自己之间的关系,没有形成正确的德育工作观念,忽视了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心理特点没有正确认识。实际上学生才是德育工作的主体,但是目前初中德育工作的状况是学生在德育工作的边缘,德育工作者德育观念落后陈旧。

2.德育工作者素质水平较低

学历是决定素质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目前很多初中学校的德育工作者都不是专业出身,对于德育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德育队伍整体水平低下,德育工作主观性太强,也就是德育工作比较情绪化和随意,处理问题时要求学生严格遵照自己的意见,教育学生靠的是自身的威慑作用,因此造成很多学生对德育工作存在抵触情绪,学生口服但是心不服,德育工作没有真正地发挥作用。

3.德育工作者地位低下

虽然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仍然较低,这也是造成德育工作者地位相对低下的主要原因,大多数初中学校对德育工作都不是很重视,并且由于德育工作难以量化,缺少科学评价德育工作的标准和体系,虽然素质教育口号喊了很多年,但是目前的初中学校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而初中学生面临着中考带来的巨大压力,不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很难留给德育工作,学生和领导都不重视,德育工作者地位难以提高。

三、初中德育管理的探索和创新

1.提高对德育管理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观念

现代社会要稳定发展,优秀的教育是基础也是必需条件,现代教育工作中德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凸显其在教育中的地位。对于初中学校的领导者来说,必须正确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将德育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加强对德育工作者的培训,将德育工作作为学校管理战略计划的一部分,将其落实在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中,这是德育管理创新的基础和保障。

2.完善制度,明确责任

应该让学校的全体职工都参与到德育管理工作中,根据教职工的职位为其分配具体的责任,建立全员育人制度,将德育工作纳入到绩效考核体系中,针对教师的德育工作进行分项检查和评价,督促教职工积极开展德育管理创新工作。

3.社会、家长和学校三位一体

学生的德育已经不单单是学校的责任,而是家长、学校和社会三者的共同责任。家长、学校和社会对学生思想产生影响,因此德育工作也应从这三个方面展开。学校和家长针对学生的德育进行交流探索,可以采用家访或者家长会等多种多样的形式。

4.将以人为本作为德育管理的核心

加强德育管理的创新,关键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推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模式,工作者应和学生面对面平等交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德育环境,用良好的态度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篇6

目前,我们中小学德育研究异常活跃,形形的研究实验此起彼伏,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为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总体而言,中小学德育研究的形势令人振奋,研究问题日益集中,研究焦点正在形成。实际上,这些研究焦点就客观地展示着我国中小学德育研究的现状和水平。 

一、德育工作的整体化创新 

受全球化、信息化、价值多元化等社会思潮的冲击,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正朝着四面开花、各放异彩、不拘一格的方向发展,各种德育理论与实践层出不穷,相继呈现,不断丰富着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研究领域。从德育理念上来看,德育体验论、对话德育论、交往德育理论、生活德育论、德性论等各领,为德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厚的观念智囊;从德育实践上来看,网络德育、生态道德教育、校本德育、叙事德育、活动德育、欣赏型德育等都是德育工作者创造出来的德育实践样式。由此可以说,我国的德育理论深化了,德育实践丰富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视野与思路拓宽了。然而,与之并行不悖的是,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离心”倾向日益明显,到底什么样的德育形态最适合我国中小学的需要开始成为令所有德育工作者头疼的问题。如若对该问题给不出一个科学的答案,德育工作者极有可能在这五彩缤纷的德育理论面前无所适从、乱了阵脚。所以,在吸收、统整、综合所有德育理论形态与实践样式的优势和智慧的基础上对德育工作进行综合创新、整体转换,就成为摆在我国德育研究者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进而言之,这种“整体化创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以德育工作为中心对各种德育理论进行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学校校情的德育思路;以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为纽带来协调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培育学生应对特定社会境遇、道德问题的道德智慧;以学校德育工作为线索来协调社会德育、家庭德育、网络德育,构建立体交叉、合力最大的德育网络,为学生品德的发展建立一条高速公路等等。这些工作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德育工作者与教育者思考的重点问题。 

二、德育工作要回归生活 

在90年代以前,德育工作者一直将德育视为一项道德规范、道德认识的传达活动、道德理论的教授活动,甚至认为它与一般的学科教学活动别无二致。其结果,德育工作沦为课堂教学事件,沦为一种游离于生活之外,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毫无关联的事情,学生对道德教育产生了一种无言的抵制情绪,导致德育影响难以深入学生的心灵。近年来,随之德育研究的深入,研究者越来越多地认为:德育源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是德育的基础和源泉;一种合理的德育活动应该时刻保持与学生生活间的血肉联系,必须回归生活,获得德育活动的生动形象;德育必须在走进生活的同时将自己“隐藏”起来,着力构建一种“无痕”、“无言”的德育形态。正是在此背景下,德育回归生活成为德育研究者们炙手可热的一个课题,并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现实生活出发,使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儿童在生活中认识到道德法则对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到道德就在自己身边,是为保障自己生活服务的”。[1]关注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去感悟、去经历,努力构筑一种社会与个体发展所期待的道德教育,这正是德育回归生活的真正目的所在。在当前,德育到底回归什么样的生活?是日常生活还是非日常生活?怎样回归生活?回归生活与联系生活、面对生活的区别何在?到底是德育要回归生活还是面对生活等等,这都是让德育工作者绞尽脑汁的问题,是需要德育工作者给出创造性答复的问题。因此,德育回归生活这一问题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德育研究的现实和状况。 

三、德育观念现代化 

当前,现代化是许多社会领域追求的目标之一,是社会实践追求创新和自我超越的表现。与之同理,德育也需要现代化,德育现代化的基础就是德育观念的现代化,德育的其他现代化内容,如德育手段、德育管理、德育内容的现代化等都是德育观念现代化的表现与延伸。德育观念现代化是推动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稳步前进的引擎,是实现德育工作科学化、合理化的必由之路。当前,学者们对德育观念现代化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全面认识德育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把德育视为国家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的一个能动因素来认识;对中小学德育的科学性进行反思和深究,提高德育目标、德育功能在人们心目中的认同度,切实转变德育工作的思路,创造一种服务于学生发展、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增进的德育观念形态;认识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摆正学生与教师间的地位,实现从灌输型德育向学习型德育、从规范性德育向发展性德育、从道德知识传授向道德素质提升的转变;推行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全面德育的观念,贯彻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教学的所有环节都渗透德育、全面关注学生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发展的德育理念,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顺利成长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四、从“大德育”走向“小德育” 

中小学德育不是一项面面俱到的教育工作,而是有其特定的关注对象、目标定位的,那种将对学生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都一股脑地放进德育工作的做法,即所谓的“大德育”,日益为学校德育工作者所拒绝。中小学德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础品德,如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关爱他人、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关爱社会等品德。一句话,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道德的方式去做人、做事、处世,学会用自己的道德“心”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非用一定的政治标准、法律准则等去参与社会生活,处理社会关系,这就是“小德育”。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的《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这一转变的发生。这一转变必将促使中小学德育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基本道德素养的培育上,促使德育工作者更加明确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叶澜教授指出,德育具有四个层次的内容:最基本的是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其次是责任心,再次是爱国,最后是追求自我完善的“立身之德”。[2]应该说,这一概括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小德育”的基本内容。德育是一个从爱己到爱人,从爱家到爱社会,从爱国到爱人类依次推进的过程,推己及人、爱及社会是当代德育应该具有的一种视野。因此,那些基础品德的培养正是德育的重中之重、立根之基,正是中小学德育的直接目的、核心使命所在。从“大德育”向“小德育”的转变体现着德育研究者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认识的深化,体现着中小学道德教育正步入一个科学的轨道。 

五、德育工作者专业化 

在中小学中,德育工作者主要包括两部分:德育课程的授课教师和学校的其他专职德育教师(德育处、团队专职教师)两部分。所谓德育工作者专业化就是指按照专业的标准来培养、管理上述人员。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的基础是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源自德育教学和德育工作自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以及学校德育工作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按照综合性、高水平的德育教师专业标准来要求德育工作者是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的实质。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是德育教师的职前与职后培训、德育教师自身的知识更新与其在德育实践中的积累。[3]同时,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的德育专业化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在西方,伴随着品格教育运动的兴起,开设专门德育课程的问题再一次被提出,德育专业化问题随之出现。因此,教师德育专业化是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前提。要实现德育教师专业化,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努力:其一,确立“将德育作为教育目的与教育任务同样重要”观念;其二,建立对所有教师的德育素养专业标准;其三,对狭义德育教师(即专职德育工作者)的专业标准提出有更高要求。[4] 

六、德育实验研究活跃 

要推进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开展德育实验是一条有效路径。在探索中认识德育、开展德育、改进德育是当代我国德育工作的一大优势。同时,随着国家德育类课题申报、立项工作的有序化,一批有识之士、专业德育研究人员对德育实验研究青睐有加,倍受关注。随之,德育实验研究在我国正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性认识。在这些实验研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有:中央教科所开展的“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体验德育研究”实验、“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开展的“欣赏型德育模式研究实验”、肖川教授等人开展的“主体性德育研究实验”、山东师范大学戚万学教授主持开展的“活动德育模式研究”实验、江西省黎川一中开展的“3+1”德育改革、黑龙江省小学开展的“德育整体改革”实验、广东省小学的开展的“信息化条件下德育课程改革”实验、重庆石柱中学校的“开发人性化德育校本教材的实验研究”等等。这些实验的开展为开拓我国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路径提供了可贵的探索和尝试,值得所有德育工作者重视和借鉴。 

纵观上述研究焦点,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德育研究正日益呈现出面向实践、注重创新、专业发展的道路。这一研究势头的形成有助于提升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效能,有助于拉近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间的距离,从而为促使我国德育研究工作健康、快速发展产生了积极功能。 

参考文献 

[1] 冯建军.儿童道德生活该如何加强.教育科学研究,2004(11). 

篇7

一、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老师本身就是教育的表现者,作为老师,他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影响孩子。老师是学生心中的一面镜子,他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巨大影响。比如,在课堂上老师迟到早退、教学态度不严谨等不良行为都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体育教学中,本来就没有多少课本知识要学习,体育老师的言行举止占据课堂的很大比例。但是,现阶段很多小学体育教师没有形成正确的教学渗透德育理念,在教学中主要是以说教为主,没有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导致很多小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不高。某些小学体育教师认为德育教学是班主任或者德育教师的人物,没有充分认识到德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这就使得某些小学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仅仅关注体育技能、教学方法,没有将德育教学渗透于教学设计中,又或者仅仅在教案中简单提及,没有在实际教学中贯彻实施,德育教学效果不佳。鉴于小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必须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体育教学的说服力,确保学生打心底认可教师的授课内容,而不是简单地敷衍。

除了小学体育教师自身教学理念存在问题之外,学校对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是导致现阶段德育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不足的主要原因。小学体育教师在讲授公开课时,各级领导、教师仅对某一节教学内容中德育的渗透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和措施不足,仅仅利用自己熟悉的评价方式对教学进行评价,缺少对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情况的监督,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德育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为此,小学体育老师要不断加强自身德育修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启迪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形象,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赖,才能向学生诠释德育的真正含义。

二、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对策

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不是一天形成的,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小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期,为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将德育渗透于体育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思想,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1.趣味教学,游戏中进行德育渗透。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而如果体育教学仅仅是体育基础知识的学习与锻炼,就很难激发学生兴趣,且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老师也就很难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灌输德育思想。因此,体育老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做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在欢乐中接受道德教育。例如,在小游戏“抢救伤员”中,老师可以在游戏之前简单向学生介绍抗战时期白求恩大夫无私奉献的事迹。要求学生在游戏中向白求恩大夫学习,团结友爱,严谨认真,使学生在游戏中形成团结友爱的道德素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趣味教学将德育渗透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则不仅完成了体育教学任务,更培养了学生高尚的道德素养。

2.潜移默化,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马卡连柯有一句话说:制度越明确,就越能形成内部的动力定型,这是形成技巧与行为习惯的基础。同样,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想真正将道德教育渗透进去就必须根据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严格的措施与要求,为学生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将体育教学的常规内容与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讲道德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明确的道德准则。例如,在上课排队中,老师要做到严格规定,给学生规定明确的是非行为界限,使学生始终生活于规范化、制度化的环境中,逐步形成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热爱集体的良好思想。一个好的环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小学生作为可塑性极强的个体,只有在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中才能更多地接受道德教育,真正发挥道德教育的价值。

3.借题发挥,合理运用突发事件。

由于体育活动大多是在室外进行,在教学活动中难免发生一些不可预料的事情。老师可以合理利用这些突发事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可以将一些不利事件转化为有意义的道德教育,而且可以利用事件的突发性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在赛跑比赛当中,经常有学生摔倒。老师就可以鼓励学生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并在比赛过后对此事进行讲解,通过对该学生的鼓励与表扬,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突发事件无论好坏,一般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合理运用突发事件,将德育渗透其中,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能培养其辨别是非的能力,更容易使学生接触并养成一些优良的品质。

三、结语

德育是小学课程教育的重点,体育教学则是一门很难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的学科,因此,要将德育渗透到小学体育课程中,就必须充分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推广德育教学。

参考文献:

篇8

当前,农村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较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学生自身因素外,更主要的是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原因。德育不仅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也不仅是每个家庭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一、农村中学德育的现状分析

(1)学校对德育缺乏创新举措。教育的宗旨是育人,育人的根本是育德。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学校、教师、家长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分数论英雄”,使学生成了考试机器。还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校及教师本人的德育管理方式方法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把“不出事”作为德育工作的安全线。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谨小慎微,只要学生不在学校惹事,相安无事便好。平时习惯于泛泛地说教,教师磨破了嘴皮子,学生耳朵听出了茧子,但收效甚微,甚至造成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2)家庭对德育存在误区。受市场经济和社会物化的冲击,有些农村学生家长的眼睛在“向钱看”,讲究物质生活,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赚钱上,传统的家庭氛围被打破,不良因素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由于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随之增多。家长外出打工,留守老人和儿童增多。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使学校的德育显得力不从心。

(3)学生自主德育的迷失。受社会、家庭等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有的学生找不到个人前进的方向,上学、下学、吃、喝、玩、乐成为生活的主旋律。通过深入调查发现,现在部分中学生缺乏理想、信仰和感恩心。主要表现在学生没有志向,不爱学习,不知为何而学习,不孝亲、不尊师、不遵纪守法,给学校管理、家庭安定、社会和谐带来很大隐患。

二、农村中学德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1)学校教育理念没有跟上教育发展的要求。一是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出现偏差。推进素质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要求,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可是,往往一提到素质教育就认为只是文化、身体、艺术等方面的素质,却忽视了素质教育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二是学校德育工作创新不够。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工作的创新往往在智育上有突破,而忽视了德育功能。三是学校德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学校德育注重灌输式教学,缺少生动活泼、有声有色的教育内容。讲大道理居多,缺少结合学生实际的教育,缺少具体化和针对性。

(2)不良的社会及家庭环境的影响。一方面受西方文化的负面影响,学生不由自主地受染于一些不良风气,对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另一方面是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家长对学生的品德表现很少过问,只关心孩子学习成绩。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久而久之导致孩子形成自私、任性、唯我独尊的性格。

三、农村中学德育的对策及建议

(1)必须把德育上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首先,要创新人才培养选拔机制。中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素质教育是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健康体魄,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应试教育必须改变,选拔人才机制必须创新。其次,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功能。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活动的主阵地,各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每一名教师都要把课本知识与学生的认知、体验、情感、理性等内在活动因素相衔接,为不断完善学生的人格奠基。

(2)要把“八德”内容融入学校全部教育。全面实施“八德”教育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八德”教育教师先行。“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教师要按照教师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做出表率。二是营造“新八德”教育良好环境。学校要充分利用宣传板、宣传橱窗、文化墙等张贴“新八德”和《弟子规》等学习内容,精心营造“新八德”学习教育的浓厚氛围。三是寓“新八德”教育于活动之中。学期之初要制订德育主题活动计划,做到月月有主题,天天有内容,通过主题活动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成效。四是统筹安排学校德育工作。将德育活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三条主线融会贯通,协调统一。

(3)必须抓好德育的外部环境建设。学校教育的触角要向社会、家庭延伸,不能局限在校园之内,“既要管三尺门里,又要管三尺门外”,学校要主动与社会、家庭对接,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加以整合,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学校应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向家长宣传加强学生德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家长明白家庭教育应与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相衔接,形成积极向上的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思想道德素质提高。

四、结束语

总之,农村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较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学生的自身因素外,更主要的是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原因。德育不仅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也不仅是每个家庭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学校、家庭、社会通力合作,共同营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大环境,就能为国家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篇9

一、中职学校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分析

1.行为习惯及自控能力较差

为了全面了解中职院校学生的道德现状,调查人员专门展开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约有20%的学生出现随地吐痰现象;约有31%的学生在课余时间或者节假日期间宁愿在网吧上网,也不愿意做兼职,为自己挣得生活费用。从该调查可以得知,中职院校的学生希望具有独立的人格,但又害怕独立,这种矛盾始终左右着他们,使他们在做出某种选择时显得举棋不定。

2.学习目的不明确

问卷调查显示,中职院校的所有学生中,约有22%不愿意或者不主动学习,约有10%入学目的不明确,约有42%的学生只在乎毕业证是否能拿到手。这种现象明确反映了中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目的性差,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基于这种特性,中职院校的学生通常都会具有只在乎毕业的想法,并没有将提高自身的能力作为入学的主要动机。

3.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目前,在升学方式上具有一种偏见,即只有考到高等院校或者高等高中,才能算优秀学生,而考到中职院校的学生,则被视为学困生,受到严重歧视。有了这种不公正的待遇及认识,中职学生便认为自己学习能力差,不具备列入优秀学生的资格,从而自暴自弃。这种心理及认识,如果长时间占据他们的心里,便会使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变得很脆弱。

二、提高中职学校德育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措施

1.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

其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习惯不仅是中职学生学习的需要,更是他们走向社会的必备素质。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德育课生活化的教学特点,将良好习惯贯穿到教学当中,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校组织的定期检查中,老师经常会发现有些学生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床铺散乱、生活没有次序、饮食没有规律等,不仅对自身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也使学校蒙上一层负面因素。其三,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有些中职学生由于受到一些消极思想左右,显得独处及孤僻,不仅将自己封闭起来,同时影响了班级的正常交流,更重要的是,毕业后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中,从而影响了事业发展。

2.重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我国教育机构明确提出,在职业教育开展时,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及技术素质,还要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给予重视。而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时,需要借助实践活动才能提高开展效果。就实施实践教育时需要注意的方面进行分析:其一,组织争优评先活动。将德育生活化教学和评优活动有效结合在一起,能够使学生将课堂中学习的道德思想进行应用,从而加深对其的认识及领悟。在评优活动开展时,需要指出的是,老师一定要起到模范作用,将比赛的细则讲述给学生,并发挥其带领作用,投入到比赛中,以带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其二,开展班会活动。班会活动也是有效开展德育生活化教学的有效载体。在班会中,可以将一些德育思想有机融入班会活动中,使学生在丰富的主题中享受德育教学带来的乐趣,从而更加重视德育生活化教学。

3.创设德育气氛

实践表明,如果只具备德育教学课程,而没有德育环境,即使教学效果良好,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所以,良好的德育气氛很重要,中职院校在开设德育教学的同时,还需要营造良好的德育气氛,使学生在该环境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在具体开设时,需要将德育生活化教学和班级文化建设结合在一起,使其渗透在班级文化的每一个环节。此外,需要将德育生活化教学和学校文化建设融合在一起,让学校这个大环境对学生的一举一动进行熏陶和感染,使他们认识到德育教学的重要性,从而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举止。

我国中职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也应给予重视,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技术人才。因此,本文首先对目前中职院校的德育生活化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具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策略,希望具有参考价值。

篇10

2、高职德育地位受到削弱

重视和加强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根本任务决定的。是我们党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优良传统。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知不觉地顾此失彼,存在“讲起来德育重要,做起来德育次要,忙起来德育不要,出了问题归结于德育没搞好”的错误倾向;还有人认为现时高职院校的任务就是要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各种专门应用型人才,学校的“硬任务”就是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各种技能,为他们的就业拓宽门路,至于德育只是“软任务”。所有这些,使高职德育的地位受到严重削弱。

3、高职德育评考引导不力

近几年来,高职在德育工作方面明晰可行的德育规划,缺乏一套科学的评价和考核机制,德育考核往往流于形式。如对德育效果的评价往往是笼统不实的,大多局限于考察活动开展了多少、声势如何、外界影响多大、设备是否完善、所获奖项怎样等等,高职德育课年年都上,但上与不上、上的好与坏没人负责,学校德育工作也以没出问题作为评价德育效果的标准: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和道德素质缺乏客观的量化标准和测评方法,对学生操行成绩的考核只是看活动是否参加,是否循规蹈矩,给老师的印象如何,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之风,也使部分学生对德育产生极大的反感。对德育教师和政工干部的实绩和水平缺乏规范的考评机制,在年度考核、职务晋升、职称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评定时没有统一规范有效的考核标准。

4、高职德育队伍建设滞后

由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包括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教学改革,出现了教师聘任制,学生学习的学分制,选课制,学生公寓等现象,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出现了许多新变化,队伍不稳定,素质参差不齐,高职院校专职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工队伍和行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职责的教职工队伍,存在功能发挥不够的问题。高职院校的班主任、辅导员对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仍停留在过去管理中专生的层次上,没有真正形成一支具有高职特色的德育队伍,也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健康的高职德育氛围,一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存在思想不稳、数额不足、素质不高、后继乏人的问题。有些院校德育工作者应有的待遇得不到落实,业务老师也没有发挥出“教书”、“育人”的作用。二、改变高职德育现状的几点对策

1、坚守课堂教育的主阵地,坚持教育

课堂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渗透课和人文选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是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本特征之一。专业课渗透是指将道德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门专业课中去,通过专业课的教学,有机地贯彻德育的内容。它是教育者通过知识的传授,从中挖掘出具有思想性的成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一种途径。另外,高职院校还可以针对自己的师资力量开设一些人文选修课。人文选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人文精神是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基本素质,它是指人的文化底蕴所表现出来的对待生活和人生的社会态度。作为大学生,必须是文化品味比较高的人。

2、坚持以心理咨询为辅,着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加强健全人格的教育和指导将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越来越多的材料证明,心理和人格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在学生在未来生活中怎样运用及是否能有效地适用已获得的知识。高职学生与一般的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心理方面的问题相对要多些。期望值过高,但常常不切实际,觉得压力很大;自我肯定不足,自卑感强,一旦受到挫折或打击,则非常痛苦,压力很大。高职院校可通过心理咨询来健全学生人格。

心理咨询涉及职业指导、教育辅导、心理健康咨询、婚姻家庭咨询等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其实质是一种职业性的帮助。通过心理咨询,使他们先消除心理障碍,然后再进行开导教育,学生的消极情绪得以解释,内心的矛盾与苦恼得以摆脱,就会更好地接受教育,按照德育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学校还应创造条件,加强大学生心理知识的学习,加强咨询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建立心理辅导站等。当然,光有心理咨询是不够的,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责任感,这样效果会更好,学生甚至会受益终生。

3、增强德育的实践性和服务性,提高德育的实效

大学德育的基本特征应该是实践性和服务性。许多美国学者认为。伦理规范的灌输无济于学生道德水准的提高,真正的教育途径就是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道德认识,提高道德责任感。

高职德育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主动贴近社区,经常为当地居民举行报告会、座谈会和帮助社区进行各项文体活动等,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可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一些工作如志愿者活动、社会调研、参与社区改革等。这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一定工作经验和较为全面的学习锻炼机会,而且能使社区更好地了解高职院校,愿意为高职院校提供各种便利条件,进而使高职德育能紧密联系实际,从地方和社区需要出发,更好地为地方和社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

篇11

二、目前我国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现状分析

(一)教育者

朱熹的《大学》曾经赋予教师以这样的角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种思想一直延续至今,根深蒂固。我们的教师行列中不少人认为,只要把自己的课上好,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提上去就万事大吉,其他的都与自己无关。正是这种观念的存在,我们教师队伍中的德育意识不统一,自然德育的效果也不会很好,而我们的学生在“应试”教育的这杆大旗下,也忽视了自己的品德修养。另外,“有的教师认为当教师“穷酸”,不安心本职工作,身在曹营心在汉,热衷于第二职业;有的教师责任心不强,对学生要求不严,平时工作敷衍,考前大量放水,阅卷时候送分……”[2]这些教师的表现和作风固然令人心寒,但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我们的教师师德出现了问题,影响了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发挥。

(二)德育环境

“5+2=0?”看着这个奇特的等式,你们将作何感想,现如今有人就用这个式子来形容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状况。著名的泡菜理论证明,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会形成什么样的性格,小学生在学校中接受教师的教育,他们的所见所闻,都是积极向上的一面;而在接受5天的学校教育之后,小学生回到家庭中,参加社会活动,耳濡目染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与教师教的迥然不同,这样容易造就学生“两面人”的现象,导致学校的德育陷入低谷。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抵消或成负效果,是致使学校德育实效性低下的重要原因。

(三)德育方法

做事要讲求方法,方法用对与否直接影响着事情完成的好坏。德育方法自然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过程中极其关键的因素,但是我们国家目前德育方法还存在着过于简单、专制,教育的形式过于呆板等问题。在德育教学中,适当地灌输知识是有必要的,这是因为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意识还没完全形成,需要一些正确的理论加以充实和完善,但是一味地灌输实属不应该。

(四)德育内容

目前我国的小学德育内容,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成人化,忽视了儿童文化,没有使儿童文化和化有效地衔接起来。远离儿童生活,儿童在课堂上生活在承认为他们营造的远离自己的文化氛围中,走出课堂,儿童则又回归到他们自己的文化天地。教育内容不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水平,这样的教育不仅不会产生好的德育效果,还会伤害到小学生的心灵。其次,德育内容脱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也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学生对脱离实际问题的德育内容不感兴趣,致使德育成为“无效劳动”、“低效劳动”,甚至是“负效劳动”。再者,德育内容缺乏稳定性、序列性、全面性也是影响我国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

三、提高我国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对策

(一)增强小学教师的思想意识,重视师德的培养

东北师大王逢贤教授有个形象的说法:有人拿钱买智育(家教),有人拿钱买美育(如学钢琴),有人拿钱买体育(如体育特长班),有谁会拿钱买德育?[3]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端正自己的思想意识。“千教万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所以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真人”。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仅是班主任和思想品德教师的事情,更是全校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它需要全校各位老师的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只有所有教师的思想意识提高了,各科教师都能挖掘自己所教学科中的德育因素,适时地向小学生渗透德育知识,我们的德育工作开展起来才能如鱼得水。另外,教师的师德亦是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另一因素,教师要以德树人,以身立教;要学生做的事,教师要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师要躬亲亲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师要躬亲共守。

(二)加强学校、社会以及家庭德育环境的有机融合

墨子认为人性好比染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也。因此,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在什么环境下形成的是我们定不能忽视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说,就是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致而复杂的任务。对小学生进行德育,自然也是离不开家庭与社会的,我们学校要常与家长联系,与家长共同建立:有才有德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废品的德育意识,对小学生的德育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更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响应。只有我们做到学校德育环境与社会、家庭中的德育环境相一致,相互之间能够有正影响,这样小学生的德育才不至于出现“5+2=0”这种让教师心酸的现象。

(三)促进德育方法的多元化

《孟子集注》中言:“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4]因此我们要促进德育方法的多元化,避免单一、专制的德育方法,以提高小学德育的实效性。教师的强行灌输也只能是让小学生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我想学,我要学,我对此好奇是对小学生德育的最好境界,让学生养成自我教育的好习惯,我们还可以利用黑板报、班会等其它形式对学生进行间接德育渗透,但切记不能画蛇添足,要明确自己的教育目的。思维训练法、情感陶冶法、理想激励法等等德育方法的合理结合,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德育效果。

(四)创设符合小学生年龄阶段的德育内容

我国的学校德育内容应当包括四个主要层次:1. 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2. 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3. 公民道德或政治道德品质的教育;4. 较高层次的道德理想教育,即“信仰道德”(信德)的教育。[5]这些德育内容的最低要求,就是要适合小学生的年龄阶段与心理水平,德育内容倒挂的现象会严重影响小学生的德育。德育内容设置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选用小学生所熟悉、了解的人物做榜样,选取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最近发展区”、适合时展的事件、典型等做内容,因此要求我们的工作者要有先见之明,提前预测小学生思想品德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提前预防,而不能出现人们常说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

参考文献:

[1]袁彬.影响学校得德育实效性的因素分析[J].科技信息,2008,33.

篇12

高校,是学生迈出校门、走入社会的关键时期。在高校营造优良的德育氛围,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学生可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所获取信息的来源也是五花八门。思想较之以往更加具有独立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奔涌而来。这固然有利于学生眼界的开阔、视野的拓展,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学生会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各类信息中负面影响的冲击,造成心理取向扭曲、责任感淡薄、个人主义增强、集体意识薄弱、团结协作观念差、心理素质极差等问题。体育,有别于其他学科,具有极强的组织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征,并且体育学科也贯彻了一个学生从接受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这段学习生活的始终。体育,可谓是对学生在学生生涯中进行德育教育最好的载体之一,是学生亲身感受德育教育的良好平台。但是长期以来,体育教师过多地重视体育基本技术的训练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一些学生对体育的内涵也没有充分认识,认为体育活动只是强身健体而己,却不知体育是一个能将智慧、体质、意志和精神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德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关乎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高校人才培养方针。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以上海市体育课程中的德育教育为研究对象,进行体育课程中德育要素探究实验,了解在高校体育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体育课程所能习得的德育内容具体有哪些方面。

2.研究方法。①文献分析法,根据研究需要,在《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龙源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网站与数据库上对与体育课程德育教育相关文献数据进行阅读和整理,为本文的分析、研究和论证提供理论依据。②比较分析法,通过对上海市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对不同体育课程项目中不同层面的德育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体育课程中所包含的德育要素。③深度访谈法,通过邮件沟通,面谈,召开体育与德育一体化学术会议等方式,对体育学科及德育方面的专家、常年从事体育教学的体育老师以及上海部分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访谈,征求其对于体育课程中进行德育教育所包含内容的想法和意见。

二、研究结果

1.高校体育与德育一体化研究现状。①目前,国内关于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以中小学为重点,高校体育德育研究较少。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体育教学中实施道德教育的意义、特点、途径和方法,均是从微观视角进行研究。给予当前学校现状的调查研究不多,理论与实践脱节,进行实证研究的报导甚少。②国内文献中,重复性研究较多,文章论述较简单,并且多偏向于思想品德教育,研究视角较狭窄。③相关研究成果多发表于《职业学院学报》、《音体美》、《教书育》等杂志,体育类刊物集中在《体育教》、《体育师友》等刊物上,核心期刊相关研究成果较少,可见其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④通过文献分析发现,有关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研究还不够深入、全面,还没有专家、学者对此进行长期、系统地研究。并且,致力于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的学者们通常关注体育课程理念、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研究相对重视不足。⑤国外目前对于体育课程德育教育的开展,着力点在于推进TPSR(Teaching Person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个人社会责任模式在体育课堂中的应用。通过TPSR模式课程设计与实施,除了培养学生运动技能与表现能力,也借此发展青少年的团结、努力、尊重、关怀他人等德育方面的能力,并期望学生能够将此类能力转移至体育课堂之外的家庭与社会环境。

2.高校体育与德育一体化课程德育要素。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数据,及对境内外多位专家、教师访谈后的评价和意见,借鉴TPSR个人社会责任模式,确定高校体育与德育一体化课程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德育要素,即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觉;努力参与;自我导向;帮助他人;领导行为。

3.高校体育与德育一体化课程包含德育要素及其在教学中的体现。①尊重他人权利和感觉,有多位资深专家与教师提及,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具体体现在,课堂中没有人是被排除在外的。教师公平分组,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例如,篮球课堂中,适当改变篮球规则,在投篮前每一位组员都要先触到球后才能投篮,从而让一些基础稍差的同学也可以参与其中。而学生,会主动思考,积极与同学、老师沟通交流,也会融入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比赛中礼貌谦让,队友失误也不会去指责他人;而当自己发生失误时,能够积极主动承担责任并道歉,与队友、裁判、老师理性沟通等,这些都是学生达到了尊重他人权利和感觉这一层面德育要求的体系。②努力参与,体育课程的实践性要求了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到其中,才能提高自身技能水平;不断努力练习,才会有收获。努力参与即提高学生的内在动机,让学生能够努力探索、积极面对新的挑战。课前积极准备;练习时坚持不懈、态度积极,即使技术不佳也不会放弃,努力提高自身水平,不打混摸鱼;有提高自己技术水准的欲望,内心积极主动要求学习;课堂中难度较大的素质练习也认真完成。能够做到这些层面的学生,当他们面对困境时,同样能够表现出战胜困难的勇气与坚持到底的毅力,迎难而上,挑战自我;遇到问题会主动寻求解决方案;课堂上积极配合教师指令,会主动说明他人,注重团队的合作与个人参与度;并且积极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交流,勇于面对新挑战。③自我导向,自我导向即学生能做到教师监督与否无差别。在没有教师监督、督促的情况下,自发自主地练习,最初教师可给予学生一定的安排和指导,学生掌握后可自主地安排学习计划和内容。并且,学生要能够自发抵抗来自外界环境不良因素的诱惑和干扰。达到这一德育层级的学生,能在课前自发积极做准备;按老师要求做练习,不受他人影响;给自己设立合适的目标确实执行;课下也会积极主动查阅资料,坚持练习;会主动寻找高水平的同学学习;与同学之间有良性的竞争;遇到困难坚持不放弃。④帮助他人,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关怀、帮助同伴,与同伴分析心得体会。例如,学生在进行长跑、身体素质训练等难度较大的练习时会给他人鼓励,会主动指导帮助其他同学;会主动给予内心的同学帮助。这些学生普遍具有敏锐的视察力,较强的体育模仿能力;队友的动作不规范会提示;在比赛中,无论优势劣势,都会激励队友,给队友信心,比如眼神的鼓励、肯定的动作、言语激励等,会给予同学安慰。⑤领导行为,具有领导行为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表现出团队合作,具有一定的威信与内在的号召力。他们通常有着较高的自我要求;能够在老师下达指令后主动召集同学;尊重老师,恪守课堂常规,遵守课堂礼仪;有负责担当的心、能主动承担责任;会主动带队做操,喊口令;与同学、队友之间关系良好;课堂比赛中了解队员情况,能指挥队员,安排队员位置,致力于团队合作;能够在无形中带动其他人,调动他人的积极性;比赛中出现逆境时能出面担负起带动大家的责任;课下同样会主动练习,参与社团活动等,主动为别人服务;以身作则,能服众;能够与同学、队友良好地沟通。

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两者统一于培养人的活动当中,存在于教育的整体结构之中,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与技能教学和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统一的、相互作用的,德育教育为完成体育技能教学,增强体质提供了保证;反过来,通过传授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在增强体质的过程中,也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大学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定型前最后的成长阶段,是人格养成的最重要阶段。知识探究、能力建设和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是许多高校正在全力推进的,旨在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道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要正确摆正它的位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体育学科在进行德育教育中有区别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要根据体育学科的特性和学生学习的特点,有选择有意识的进行德育教育。思想教育必须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必须注意通过各种教育手段,长期不懈地渗透德育教育,切不可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收到卓有成效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小明.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2]赵方.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3).

篇13

一、体育教学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一个健康强健的身体是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前提条件,是任何东西都难以替代的。曾说:“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育与智育皆寄于,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育在人的一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在小学及初中九年义务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学不仅要注重对小学生良好身体素质的培养,还要注重对学生道德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少年强则国强,只有青少年在体质和德育方面优秀才能展现中华民族的旺盛生命力。小学体育教学中,一般都是通过游戏化的手段教学,同时通过时间、距离、数量和质量等天然尺度统一评定学生的成绩,体现了公平公正的精神。同时在大量的肌肉运动和团队协作中更容易培养小学生的友谊和信任感,使学生形成互相尊重的品质。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是我国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作用

1.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小学时期正是小学生身体和智力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当下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学生的压力和负担都变得越来越重。体育教学和德育结合能够很好地促进青少年的脑部发育,增强小学生的智力,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对于促进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起到促进作用。

2.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二十一世纪,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促使儿童树立互帮互助思想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有些小学开展的舞龙舞狮课程,可以从集体意识、协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其中渗透德育,对于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3.陶冶学生的情操。小学体育教育的目的首先是进行身体锻炼,其次才是进行娱乐,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小学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时,适当加强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在充满活力的运动空间中学生的心态得以端正,进一步陶冶情操,使得体育中的“运动美”和“身体美”得到充分释放,培养了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且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

4.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坚强意志。“竞争”一词在当代社会生活和学习中已经屡见不鲜,是当下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心理素质。当代体育的核心特点就是竞争,竞争、困难和坚强三个词密不可分。对于小学体育教育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显得至关重要,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这一点非常关键。在训练和比赛中逐渐引导学生,使其明白走每一步路都要拥有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意志。

三、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1.紧抓体育教学中的常规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常规是小学生完成课堂学习的基础任务,是保证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在每次体育课前,体育老师要明确告诉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比如:在老师讲话过程中要保持安静,进出操场时要排队,保持操场和教室的环境卫生,爱护体育器材和设备,等等,通过这些细枝末节的常规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2.在课堂中处理偶发事件时渗透德育。在操场上课时,可以充分利用一些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比如:有学生迟到,对其进行适当教育,让其他学生引以为戒。在操场上发现垃圾时就告诉同学们,如果人人都能动手,将自己周围的垃圾捡起并保证不在操场上乱扔垃圾,那么我们将会在一个清洁卫生的操场上玩耍学习,这样学生以后可能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不乱丢垃圾,同时发现垃圾能及时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