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教育政策作用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教育政策作用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教育政策作用

篇1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而教师的素质和职业表现与教师所受到的教育息息相关。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在教师教育政策的指导下进行。“教育政策是政府在一定时期为实现一定教育目的而制定的关于教育事物的行动准则。”[I]教师教育在教师教育政策的行动准则指导下,实现政府的教育目的。教师个人的行为有何特点,教师教育政策将对教师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制定能有效激励教师的教师教育政策。也相应成为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从人的行为假设出发。对就二战后中日两国教师教育政策情况展开研究,并分析其政策对教师所产生的不同影响,以求得出教师教育政策制定的应然之路。

一、追求利益最大化

社会科学所有理论都直接或间接包含对人们行为的假定。但是在社会科学中。经济学对人的假定是最深刻的,因为经济学关于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假定是人最真实的一面。在给定的条件下人们总是追求更多的效用。追求效用最大化几乎是一切经济理论的共同前提。在政治经济学中。表现为资本家为了最大限度的利润而不惜铤而走险,工人在工资问题上则与资本家进行阶级斗争。在古典经济学中。表现为斯密的“经济人”范畴。在新古典经济理论中。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构成了一切理论分析与其结论的基本前提和论证基础。在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中。没有投资者的最大化行为,便不能说明投资波动、需求决定和经济循环等关键的问题。用新古典理论的研究方法研究经济制度的新制度经济学,更是以追求效用最大化作为其基本假设。在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模型中,诱致性制度变迁是因为人们为了追逐在现有制度中无法获得的潜在利润而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特点可概括为以下三点:1)盈利性;2)自发性;3)渐进性。其中第一点和第二点充分说明,人们总是会被盈利或者说更大的利益激励,自发自觉地去追逐更大的利益。利益极大地激励了个体。

二、二战后中国与日本教师教育政策的特点

表1和表2所列出的分别是中日两国在二战后所制定的、对教师教育的发展具有较为明显影响力的政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说明两个国家在教师教育政策制定上的政策主线。

通过对这一系列政策的内容比较不难发现。中国的教师教育政策的政策主线是:以体制为重心,关注办学方向、学制建设、教学计划以及领导管理等问题:日本的教师教育政策主线是:以教师为重心.关注教师的社会地位、工资待遇、教师素质培养以及教师专业化等问题。

以政策制定主线为焦点对两个国家的教师教

育政策展开比较,可以看出中国教师教育政策制定主线背后的理念是:通过体制的不断完善,不断促进教师教育的发展。在这样一种理念背景下,教师教育体制作为一种执行制度,带有控制教师发展的目的性。教师在自身的发展中处于受控制客体地位。在教师教育的发展中处于间接受益地位,这种教师教育政策可以总结出两个特点:1)间接式受益;2)被动性发展。而日本教师教育政策制定主线背后的理念是:教师是发展的主体,也是直接的利益相关者,理当成为教师教育政策制定的核心和出发点。教师在教师教育的发展中处于直接受益的地位。这种教师教育政策的特点可以总结出两个特点:1)直接式受益;2)主动性发展。

三、追求利益最大化与两种教师教育政策类型对教师发展的影响

追求利益最大化与这两种教师教育政策类型对教师发展的影响有什么关系?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人最本质的一面。任何政策的制定都有一定的目的性。教师教育政策最终的目的无疑是要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发挥教师最大潜能。按照上一部分所做的分析,以直接相关主体为重心点,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制定政策促进直接相关主体的发展符合人的行为本质。在符合人本质需求的条件背景下。教师个体受到最有效的激励,教师不断自发自觉地逐步提高和发展自己。这种教师教育政策的效果达到最理想的状态。最大可能性地激励了教师个体。而以体制为重心的政策。通过间接相关主体的发展影响和制约直接相关主体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体制的发展成为制约教师发展的外在约束力,通过体制的不断发展来带动教师教育的发展,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就被固定在体制的框架内解决问题和改善条件。这种政策对激励教师的有效性方面将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政策制定者的偏好、意识形态、集团利益冲突等。甚至出现事与愿违的可能,这种政策的强制运作。很可能违背了一些人的利益。这些人可能并不按这些政策规范自己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政策就很难有效实施。

在以上的两个表格中。日本的这一系列教师教育政策自始至终围绕教师最直接的利益和教师自身发展的最重要相关因素展开。最直接的利益的体现,不仅有物质上的.还有非物质层面上的。教师在社会中良好的形象和地位毫无疑问可以增加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个人价值自豪感。教师教育政策保障了教师利益的获得,也赋予了教师这个职业持久的吸引力。日本在20世纪6O年代末70年代初,因为经济的飞速发展。其他行业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渐渐降低。但是,1974年,日本政府《人才特保法》的制定,给予义务教育各学校教师特别优厚的待遇。以确保优秀人才从事教职。“其结果,在大学入学考试中出现了志愿报考师资培养教育学部的比例达到最高的盛况.参加由都道府县举行教师任用考试的报考者剧增,其竞争率也达到战后的最高峰。”这项政策的颁布有效地激励了个体对于教师职业的选择。中国的教师教育政策也成了一个体系,并且颁布了很多有影响力的政策。不否认这些政策也会对教师的发展产生影响,但是,教师在这样的政策体系下。始终不是居于这些政策的主体地位。这些政策实施的结果也不能直接实现教师个体对利益最大化的追逐和实现。不能直接体现教师的物质受益和非物质因素的受益。既然不能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也就是说明对人的行为假设不贴近人的最真本质。而不符合人最真本质的政策,很难最大效力地实现激励的作用。日本教师和中国教师在社会形象、地位、待遇、敬业精神及专业化程度上的所体现出来的差别。是不是和这两个国家的教师教育政策的制定有密切的联系,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四、实现教师利益最大化。制定有效教师教育激励政策

有效的激励政策更能促进教师教育的良性发展。如何实现教师利益最大化,制定有效激励教师的教师教育政策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而从对于人的行为假设中,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质无疑为我们的教育政策提供了思考的路径。本文从三个角度提出对有效激励教师的教师教育政策的制定可参考的思维视角。

(一)确定直接受益主体

政策在制定过程中,有很多问题要探讨,如影响教师教育政策制定的因素、制定的步骤,每一步骤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采用何种政策制定模式等。但是,在制定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谁是这个政策的直接受益主体?明确了直接受益主体.对影响因素的分析、步骤的制定.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政策的制定模式才有明确的思想指向。制定出来的政策才不会偏离政策本身的目的。

(二)分析主体受益的相关因素

确定了直接受益主体,接下来要更深入思考明确到底是哪些相关因素对主体的受益起作用。对于教师,什么是他们最关心的?什么是最能有效激励他们的因素?对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他们最需要什么?厘清了这些问题.所制定出来的政策才能紧密围绕直接受益主体的利益.也就自然能有效激励主体。在教师教育政策的制定中。应充分考虑到教师主体受益的相关因素.有效的激励因素自然能保障优秀教师人才的来源.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这一系列环节的发展将引导教师教育的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篇2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是培养学生政治素质的重要渠道,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形象最直接的形式,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国家及部分省市相关教育部门规定辅导员可承担一部分思想道德教育课以及形势教育课教学。目前许多地方高校由辅导员承担了《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教学任务,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程自身的特殊性,辅导员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到位,加上辅导员工作性质等原因,致使《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课堂效果大打折扣。据笔者的调查了解以及实践经验来看,辅导员承担《形势与政策》教学任务,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通过《形势与政策》的教学,辅导员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全面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时可以通过课程教学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以此协助辅导员其他工作的开展。《形势与政策》课不仅能锻炼辅导员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是辅导员工作专业化的一条有效途径,是辅导员“两条腿走路”中的“一条腿”。因此,辅导员应把

握机会,充分发挥自身才能,利用自身优势,大胆实践创新,增强教学实效性,创造良好课堂效果,通过实际行动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形势与政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特殊性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形势与政策》课的任务和目标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依据党和国家的政策,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认识形势与政策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引导和帮助学生认清国际、国内形势,培养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形势和理解政策的能力,尤其是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感知国情民意,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建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理想基础上。

《形势与政策》课是教育部1987 年正式提出在普通高等学校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开设至今只有短短的二十余年时间,因此,目前尚未积累起成熟而科学的丰富经验;该课程体系的确立、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等都不同于一般的课程,它是一门以理论为基础,运用学、政策学、社会学等有关社会科学知识的应用性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形势与政策。由此可见,《形势与政策》课程具有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一般特点,即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大学生全面发展、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形势与政策》课程又具有区别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独特之处。

1.2 全媒体时代对课程教学具有强烈的冲击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全媒体时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现代人的影响波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人类生产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同时,高校教学内外环境和教学条件、内容和手段、对象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形势与政策》显然还没有适应这种新变化,其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之间存在巨大反差。我们知道,实效性是《形势与政策》课的生命线,如果不能尽快适应这种新变化,就无法发挥这门课程的真正魅力。

网络给学习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的影响。互联网信息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在传播有价值信息的同时,也会有多种多样的低俗信息、谣言甚至是别有用心的煽动性言论借这个网络平台进行流传和蔓延。如果对学生不能积极引导,提高他们的判断和选择能力,网上不良信息就很容易造成学生思想的混乱,给《形势与政策》教学带来强烈的冲击。

1.3 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偏低

从目前来看,许多高校都是由辅导员担任的《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没有设专门的教研室,由于辅导员都是分属于各个学院,不利于辅导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此外,辅导员队伍的流动性相对较大,缺乏稳定性和传承性。

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程还没有积累足够的经验供参考,其课程体系的确立、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等都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由于辅导员自身所担任的工作任务较重,缺乏足够的研究与探索的时间。此外,对于那些职称相对较低的辅导员而言,除了缺乏任课经验以外,他们的课酬普遍较低,难以调动他们的任课热情和干劲,加上《形势与政策》课程涉及的领域较宽、跨度较大、涵盖面较广,造成辅导员上课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形势与政策》的教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足和弊端。

2 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形势与政策》课中的积极作用

2.1 加强辅导员专业化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中,许多辅导员不是“思想政治”专业出身的,辅导员素质普遍难以满足《形势与政策》课等思政类课程的教学需要。鉴于这种现实情况,一方面,高校应对辅导员定期进行培训,提升辅导员的政治理论素养,能尽快熟悉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内涵。另一方面,根据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内容要求,组织辅导员进行不定期的专题讨论和集体备课,由“思政”专业出身或者基础较好、经验丰富的辅导员主讲,其他成员积极参与,互动研讨。第三方面,要加强考核和激励机制的改革,积极探索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考核方法,把辅导员任课情况、课堂效果、现实效果、研究水平等情况综合起来考核。此外,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采取讲课大赛、表彰等有力措施,鼓励辅导员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2.2 善于抓住热点问题

实效性是《形势与政策》课的生命力,最能体现该课程实效性的是热点问题教育。热点问题是当今社会现象的凸现,热点问题里蕴含着的丰富理论和形势是复杂的历史背景、多种矛盾交织的必然反映。形势与政策离不开热点问题,热点问题既是形势与政策的热点,也是当代大学生的兴奋点。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辅导员,虽然备课时间相对较少,但工作在学生一线岗位上,对热点问题的把握应比其他教师更为敏锐。因此,辅导员在教学中应十分注重利用热点问题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通过热点问题讲述基本理论、基本形势,对热点现象进行全面整理和深入剖析,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这样的形式将一些基本问题、基本理论讲得清楚透彻,教学效果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3 善于利用辅导员自身优势

辅导员承担《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可以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线的优势,同时利用微博等网络平台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在高校里,辅导员与学生走得最近,关系最紧,能最大程度的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们的关注点,从中挖掘出国内国际形势与党和国家的政策在学生们中的反响与反应,将这些落实到《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与教学中去,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实效。另一方面,辅导员可以将中理论融会贯通来引导学生,学生的学习状态、精神生活、人格塑造等更直接、更具体的内容也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再现,这些内容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目的是相吻合的。辅导员把《形势与政策》课与现实相结合,既可以达到教育学生的功效,又拓展了《形势与政策》的教学维度,使《形势与政策》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更大的伸缩性。

参考文献

篇3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而教师的素质和职业表现与教师所受到的教育息息相关。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在教师教育政策的指导下进行。“教育政策是政府在一定时期为实现一定教育目的而制定的关于教育事物的行动准则。”[I]教师教育在教师教育政策的行动准则指导下,实现政府的教育目的。教师个人的行为有何特点,教师教育政策将对教师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制定能有效激励教师的教师教育政策。也相应成为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从人的行为假设出发。对就二战后中日两国教师教育政策情况展开研究,并分析其政策对教师所产生的不同影响,以求得出教师教育政策制定的应然之路。

一、追求利益最大化

社会科学所有理论都直接或间接包含对人们行为的假定。但是在社会科学中。经济学对人的假定是最深刻的,因为经济学关于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假定是人最真实的一面。在给定的条件下人们总是追求更多的效用。追求效用最大化几乎是一切经济理论的共同前提。在政治经济学中。表现为资本家为了最大限度的利润而不惜铤而走险,工人在工资问题上则与资本家进行阶级斗争。在古典经济学中。表现为斯密的“经济人”范畴。在新古典经济理论中。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构成了一切理论分析与其结论的基本前提和论证基础。在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中。没有投资者的最大化行为,便不能说明投资波动、需求决定和经济循环等关键的问题。用新古典理论的研究方法研究经济制度的新制度经济学,更是以追求效用最大化作为其基本假设。在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模型中,诱致性制度变迁是因为人们为了追逐在现有制度中无法获得的潜在利润而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特点可概括为以下三点:1)盈利性;2)自发性;3)渐进性。其中第一点和第二点充分说明,人们总是会被盈利或者说更大的利益激励,自发自觉地去追逐更大的利益。利益极大地激励了个体。

二、二战后中国与日本教师教育政策的特点

表1和表2所列出的分别是中日两国在二战后所制定的、对教师教育的发展具有较为明显影响力的政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说明两个国家在教师教育政策制定上的政策主线。

通过对这一系列政策的内容比较不难发现。中国的教师教育政策的政策主线是:以体制为重心,关注办学方向、学制建设、教学计划以及领导管理等问题:日本的教师教育政策主线是:以教师为重心.关注教师的社会地位、工资待遇、教师素质培养以及教师专业化等问题。

以政策制定主线为焦点对两个国家的教师教

育政策展开比较,可以看出中国教师教育政策制定主线背后的理念是:通过体制的不断完善,不断促进教师教育的发展。在这样一种理念背景下,教师教育体制作为一种执行制度,带有控制教师发展的目的性。教师在自身的发展中处于受控制客体地位。在教师教育的发展中处于间接受益地位,这种教师教育政策可以总结出两个特点:1)间接式受益;2)被动性发展。而日本教师教育政策制定主线背后的理念是:教师是发展的主体,也是直接的利益相关者,理当成为教师教育政策制定的核心和出发点。教师在教师教育的发展中处于直接受益的地位。这种教师教育政策的特点可以总结出两个特点:1)直接式受益;2)主动性发展。

三、追求利益最大化与两种教师教育政策类型对教师发展的影响

追求利益最大化与这两种教师教育政策类型对教师发展的影响有什么关系?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人最本质的一面。任何政策的制定都有一定的目的性。教师教育政策最终的目的无疑是要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发挥教师最大潜能。按照上一部分所做的分析,以直接相关主体为重心点,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制定政策促进直接相关主体的发展符合人的行为本质。在符合人本质需求的条件背景下。教师个体受到最有效的激励,教师不断自发自觉地逐步提高和发展自己。这种教师教育政策的效果达到最理想的状态。最大可能性地激励了教师个体。而以体制为重心的政策。通过间接相关主体的发展影响和制约直接相关主体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体制的发展成为制约教师发展的外在约束力,通过体制的不断发展来带动教师教育的发展,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就被固定在体制的框架内解决问题和改善条件。这种政策对激励教师的有效性方面将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政策制定者的偏好、意识形态、集团利益冲突等。甚至出现事与愿违的可能,这种政策的强制运作。很可能违背了一些人的利益。这些人可能并不按这些政策规范自己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政策就很难有效实施。

在以上的两个表格中。日本的这一系列教师教育政策自始至终围绕教师最直接的利益和教师自身发展的最重要相关因素展开。最直接的利益的体现,不仅有物质上的.还有非物质层面上的。教师在社会中良好的形象和地位毫无疑问可以增加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个人价值自豪感。教师教育政策保障了教师利益的获得,也赋予了教师这个职业持久的吸引力。日本在20世纪6O年代末70年代初,因为经济的飞速发展。其他行业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渐渐降低。但是,1974年,日本政府《人才特保法》的制定,给予义务教育各学校教师特别优厚的待遇。以确保优秀人才从事教职。“其结果,在大学入学考试中出现了志愿报考师资培养教育学部的比例达到最高的盛况.参加由都道府县举行教师任用考试的报考者剧增,其竞争率也达到战后的最高峰。”这项政策的颁布有效地激励了个体对于教师职业的选择。中国的教师教育政策也成了一个体系,并且颁布了很多有影响力的政策。不否认这些政策也会对教师的发展产生影响,但是,教师在这样的政策体系下。始终不是居于这些政策的主体地位。这些政策实施的结果也不能直接实现教师个体对利益最大化的追逐和实现。不能直接体现教师的物质受益和非物质因素的受益。既然不能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也就是说明对人的行为假设不贴近人的最真本质。而不符合人最真本质的政策,很难最大效力地实现激励的作用。日本教师和中国教师在社会形象、地位、待遇、敬业精神及专业化程度上的所体现出来的差别。是不是和这两个国家的教师教育政策的制定有密切的联系,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四、实现教师利益最大化。制定有效教师教育激励政策

有效的激励政策更能促进教师教育的良性发展。如何实现教师利益最大化,制定有效激励教师的教师教育政策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而从对于人的行为假设中,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质无疑为我们的教育政策提供了思考的路径。本文从三个角度提出对有效激励教师的教师教育政策的制定可参考的思维视角。

(一)确定直接受益主体

政策在制定过程中,有很多问题要探讨,如影响教师教育政策制定的因素、制定的步骤,每一步骤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采用何种政策制定模式等。但是,在制定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谁是这个政策的直接受益主体?明确了直接受益主体.对影响因素的分析、步骤的制定.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政策的制定模式才有明确的思想指向。制定出来的政策才不会偏离政策本身的目的。

(二)分析主体受益的相关因素

确定了直接受益主体,接下来要更深入思考明确到底是哪些相关因素对主体的受益起作用。对于教师,什么是他们最关心的?什么是最能有效激励他们的因素?对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他们最需要什么?厘清了这些问题.所制定出来的政策才能紧密围绕直接受益主体的利益.也就自然能有效激励主体。在教师教育政策的制定中。应充分考虑到教师主体受益的相关因素.有效的激励因素自然能保障优秀教师人才的来源.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这一系列环节的发展将引导教师教育的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篇4

一、智能开发功能

一是激活人大脑中的神经元。有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最多开发4%~6%,而爱因斯坦开发了18%。人的大脑的开发是靠激活沉默的神经元,而神经元的激发是需要有信息去刺激碰撞的。接触了解的信息越多,神经元激发就越多,人的大脑的开发也就越多,人就会变得聪明起来。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就是要让学生看到课堂以外、学校以外的东西,让学生获得专业信息之外的其他学科信息,开阔视野,接受更多的外界刺激,从不同角度激活他们的神经元,让他们变得更聪明。二是开发人的潜意识。有研究表明:人的潜意识与意识的比为95%~97%∶3%~5%,就像海里的冰山一样,意识只是浮在海面的冰山一角,而在海里的潜意识占据绝大多数比例。人要变聪明就要不断地去开发人的潜意识。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通过激活人大脑中的神经元,开发人的潜意识。

从人的素质来看,当前的社会发展,人类的文明程度与活动范围成正比,想要提高文明程度,就要扩大活动范围;人的生命智慧和眼界、视界成正比,想要聪明发展,就要扩大视野;人的道德情怀和人的胸怀成正比,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人,一般来说道德情操是高尚的。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大学生可以更多的关心课堂以外的世界,课堂以外的世界是我们的生命之需、成长之需、发展之需,这也是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

二、认知功能

在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过程中,可以拓宽大学生的视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水平。一是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校大学生都很年轻,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另外,这些大学生普遍都是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中成长的,他们没有经受过什么挫折和磨难,对形势的认识和对政策的理解容易产生偏差,此时的他们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需要老师的点拨和启发,以明辨是非和应对复杂形势的挑战。二是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能拓宽大学生的眼界, 提高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信息进行搜集,并对信息进行多视角、多维度分析的能力,对大学生目前的学习和将来的就业都能起到很好的引导和服务作用,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

三、社会化功能

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与他人的交互作用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个人学习社会的知识、技能和规范,发展自己的社会性。二是社会按文化价值标准把一个“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一个人要想真正融入社会,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必须经历社会化的过程,即通过参与社会生活,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学习各种社会规范,了解和掌握必要的社会知识和技能等。大学生最终全部都必须走上社会,融入社会,为社会发展服务,所以,他们必须实现社会化。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尽快实现社会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象,充分了解社会需要,清醒认识社会要求以及自己将要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尽快实现社会化的最直接、最强有力的证明,就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认识社会、规划未来、实现顺利就业的能力。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也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一步,能否顺利实现就业关系到每一个大学生的成才立业,寄托着每一个大学生家庭的殷切希望,可以说,大学生就业是民生之重。大学生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高素质的生力军,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因此,很好的借助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无论对社会、对学校还是对大学生本人及其家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满足大学生接受就业指导与服务的现实需要,有利于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自主择业意识,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流动观念,有利于在大学生成才立业的关键点上提供必要支持,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篇5

第一个阶段,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受大形势影响处于低谷,为了改变经济低迷的态势,我国开始实施以扩大内需为目的的积极财政政策。其主要措施包括:增发长期国家债券、增加科文卫支出、增加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支出等。此外,进一步调整城乡居民的个人收入,增加了中产阶级和低收入者的个人收入,努力缩小城市和乡村的人均收入差距,从整体上刺激国民的消费需求。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虽然受到了经济学家和相关学者的广泛认可,但此轮积极政策在实施的后期还是带来的一些负效应。

第二个阶段,2007年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并一度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各个国家纷纷出台救政策来拯救本国的经济体系。在此背景下,为了防范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更为不利的影响,政府于2008年开始对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做出了调整,决定实行货币宽松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以此来实现国家经济的增长。此外,国家也从不同的角度来调整国家财政政策,通过对财政政策的调整来实现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例如:实行结构性减税来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以企业的发展来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二、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

相对于货币政策来说,财政政策省去了需要利用传导机制对经济产生作用的过程,作用直接、效果显现较快。我国政府于2008年年末计划财政投入4万亿元,2010年在积极财政政策的刺激下国家经济开始好转,在这一阶段积极财政政策使投资大量增加,这一方面体现出投资者的信心增加,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政府实施刺激计划所产生的经济拉动作用。

2009年我国的整体经济增长较为平稳,为了更有效的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冲击,国家综合性的运用国债、税收、补贴等多种政策性工具来保障经济稳定性。地方政府也普遍加大投资力度,并发行了大量的地方性政府债券,从侧面保证了中央公益性投资项目所需的配套资金。政府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方面也做了很多动作,出台了汽车下乡、摩托车下乡、家电下乡等一系列的政策,一方面促进城乡居民的消费,一方面也推动企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

2010年我国经济继续稳步增长,政府的财政投资计划也改善了整体投资结构,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领域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投资增长,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投资增长比分别为18%和23%,地产产业的投资增长比为25%,这显示出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所带来的效果。2010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另一个目的是拉动内需,与2009年相比我国人均消费明显增加,并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太大干扰,且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基本保持稳定。

2011年至今,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粮食产量、公共财政收入等均呈现增长态势,电子商务及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良好,数据及成果反映出积极财政政策和合适的货币政策有效的应对了金融危机冲击,保障了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保证物价水平处于合理的位置、保障农民持续增收、加速经济形势转变、改善整体民生、有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都与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有关系。

三、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前景展望

(一)我国未来经济走势

回顾我国之前几年的经济状况,投资和消费是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净出口则出现过下降趋势且不太平稳,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再是出口导向型,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也主要靠国内消费需求的释放来拉动。未来十年是我国经济发展关键十年,处理好危机并把握好机遇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点,未来我国的经济还会呈现增长趋势,但经济发展速度确未必是高速增长,更大的可能是呈现中速增长的态势。未来我国会成为国际上最大的消费市场,服务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空间会更大。

(二)积极财政政策可持续性分析

篇6

情绪情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思想和语言交流的纽带。积极、健康、良好的情绪情感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情绪情感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需要满足状况的心理反映,同属于感情性心理活动的范畴,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情感是对感情过程的体验和感受,情绪是这一体验和感受状态的活动过程。情绪和情感作为人的思想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催化及强化作用。思想教育工作要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明白事理,就不能忽视情感的桥梁作用,因为只有情通,才能理达。处于亲近、同情、爱护、关心、尊重、信任的积极情感状态,容易形成融洽的心理气氛,思想教育工作就容易奏效;处于冷淡、嫉妒、猜疑、埋怨、憎恶的消极情感,则造成不融洽的心理状态,思想教育工作的成效就低。所以接近、关心、爱护、尊重学生是思想教育工作的情感基础,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感情融洽是思想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在思想教育中,使受教育学生实现从思想到认识上的转变,情感在其中起着连结和促进作用。在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时候,教师不仅要以情动人,而且还要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情感,促使其在强烈情感的驱使下,加速从认识到行动的转化。

二、情绪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情绪情感调节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总是通过对教育对象的知觉和记忆来进行选择和加工的,情绪情感是一种监测机构,它能促进或阻止人的行为发生和思想政治教育运作的过程。就情绪情感的适应性而言,它协助教育对象选择信息与环境相适应,并驾驭行为去改变环境。当教育对象处于愉悦和平静心静时,他的良好心情有可能带来较好的接受心态;当教育对象极度郁闷和低沉时,他的接受心态往往容易变得十分糟糕;当教育对象过分冲动并达到激情状态时,则往往易出现反常态行为。在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中,“情”是认知的催化剂。情感是思想政治品德结构中最容易“泛化”的因素,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动之以情,方能晓之以理”,“情到理方至,情阻理难通”。

(二)情绪情感协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人际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与人的关系非常复杂,有教育工作者之间的关系,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也有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者总是带着一定的情感与教育对象进行交往,情绪是主体的基本生存状态,没有情绪的主体间的交往是不存在的。主体的情绪正是通过对交往效果的影响而间接地影响着自身的参与能力,情绪、情感总是通过表情的中介作用来达到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效果,富有情感的沟通方式首先要求教育者对自己传播的信息有着真切而强烈的情感。实际上,当教育者本身缺乏必要的情感时,教育对象也很难受到情绪感染,因而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很难沟通,达不到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情绪情感能够提高道德教育的成效思想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们稳定的道德品质,使受教育者形成坚定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环节。认识,只有在行为能给人带来正义感,使行为者激动,在心灵上产生欢乐感和兴奋感,并能振作精神的情况下,才能转化为信念。情感是道德信念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信念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道德习惯的养成也决不是出自舆论压力监管下形成的被动的道德行为,而是出自内心的无需意志调节的的道德行为。这种习惯成自然的行动,其实是以深挚的情感为支柱,由良心所召唤和推动的。由此可见,情感在一个人思想品质形成中占据重要位置,是导火索和催化剂,是一条贯穿始终的血脉。没有情感,就没有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就形不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三、情绪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方法策略

(一)情感激励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励是指通过一定客观外在刺激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在内心基础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激励得当,会引起良好情绪,使被激励者愉快和满意,进而形成稳定向上的心境,产生积极的效果;激励失当,会导致被激励者出现消极情绪,给不健康的心理增添了催化剂,使之更加具有激怒性,更易产生破坏性冲动。这就要求教育者一方面要有耐心,对待求知的学生要满腔热情地耐心辅导,循循善诱;另一方面,则要求教育者应该注意做到生动形象,亲切和蔼,多和学生沟通,注意学生的反馈意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唤醒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二)沟通艺术拉近师生距离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掌握沟通这门艺术,而良好的沟通效果,要求教育者要做到:一是,善于倾听,激发学生的谈话欲。倾听是沟通中的核心过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谈话欲,使沟通达到更深的层次。因此,教育者应该善于倾听学生说话,通过倾听才能清楚学生想要传达的信息,了解学生的所想及其语言逻辑思维,在与学生交流中了解他们的心理症结,知道问题所在,才能对症下药地帮助学生走出困境,走出迷惘。二是,及时反馈,确保沟通顺畅。一方面利用反馈机会与学生进行原信息核实,另一方面则利用反馈提供的新信息帮助解决问题或为进一步沟通做准备。教育者的及时反馈,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被重视和关注,从而对教育者产生信任和亲近感。倘若教育者不能马上为学生提供解决方法,但不能没有回音,否则会让学生觉得说了也白说,往往沟通也就中断了。

(三)感染教育使教育润物无声感染教育法的理论也是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其特色是情感共鸣,潜移默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增强教育的感染力,教育者应做好示范作用。教师必须做到:一方面以坚定的信念征服人。要把理论转化为信念,教师就必须是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只有教师对理论信念的坚定信仰,才能有真实的表露,以诚信感染学生。另一方面以饱满的激情打动人。情感是思想教育工作的心理基础和内在要求。教师要对所讲的内容作深刻的把握和领悟,用朴素的语言来阐述深刻的道理,表达深沉的情感,重视由感而发,用饱满的激情打动学生,做到情理交融,声情并茂,以真情唤起学生相同的感情,达到心理共鸣。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

[2]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人民出版社.2008.10

[3]陈少华.情绪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8

篇7

1.1 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情绪情感的作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呈现出积极活跃、死气沉沉、消极对抗三种不同的课堂气氛。在活跃的课堂中,教师常常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整个课堂中有积极喜悦的正向情绪体验,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学习效率高。而在死气沉沉的课堂中,教师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情绪情感的引导,没有师生的互动,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效率也会很低。而在消极对抗的课堂中,主要表现在一些教师在上课时总是带着消极、不满、埋怨的态度给学生上课,从而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厌恶,一方面使学生思维堵塞,另一方面很可能出现逆反心理或反常行为。很显然,教育者应努力致力于构建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

1.2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情感关系及其作用。作为协调人际关系的纽带,情绪情感连接着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教育的主客体之间会形成一下三种不同的人际情感关系:第一是教育主客体之间形成了正向积极的人际关系,在这种主客体的情感关系中,教育主体发出了信息,教育客体就很容易接受,这种教育主客体的关系也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第二是教育主客体的人际情感关系一般,教育主客体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学生只是懂得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而不会相信,也不会产生坚定的信仰,更不会运用到现实的实践中;第三是教育主客体之间形成了负向的恶劣的情感关系,也就是教育主客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误会或者隔阂,教育客体对教育主体厌恶、反感,并且对主体传授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会很反感,教育主体发出的信息很难会被教育客体接受。很显然,积极正向的师生关系是我们需要努力构建的。

1.3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情感状态及其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情感状态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思想不是他们被记住的时候就会成为神圣而牢不可破的,而是它们生存于充满朝气的情感波澜中,生存与创造和行动之中的时候,才成为神圣而牢不可破的"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客体首先感受到的不是主体传授的知识,而是主体的情绪情感,教育主体良好的情绪状态使教育客体有效地接受和理解教育内容,而客体的情绪状态关系到客体对于教育内容的选择、认同和理解以及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都有种重要的作用。这里的良好的情绪状态包括有较好的情绪认知力、情绪控制力、情绪沟通力、情绪影响力和情绪教育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只有具备了这些良好的情绪能力,才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2.情绪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2.1 思想政治教学中情绪情感的运用。基于情绪情感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采用相关的教学手段,并通过言语、态度、行为等来激发、调动受教育者的正性情绪情感和认知需要,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教学情境法:

2.1.1 以境生情法。该方法强调创设生动、负载积极情绪情感的教学情境,通过教师积极情绪情感的投入,激发学生的正向情绪情感,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2.1.2 寓教于乐法。只有将劳逸结合,将学习和乐趣联系在一起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对于教育者而言,就要善于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多种多样的情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激发受教育者思维的火花,让受教育者在快乐中发展,在发展中快乐,从而实现情绪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

2.2 建立平等和谐的教育主客体人际情感关系。教育主客体的人际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立平等和谐的教育主客体人际情感关系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就是教育主客体之间要民主平等、彼此信任、相互理解、融洽相处,最重要的是认知和理解对方的合理需要。教育主体要平等地对待教育客体。每一个学生无论成绩好坏,他们从人格来讲都是平等的,所以教师要从心里正确认识和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成绩优等生和劣等生,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并扬长避短。教育主体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取信于教育客体。教育主体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高尚的道德素质,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到以理服人,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篇8

一、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为我们科学地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是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逐渐演变出来的。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一定的阶级、政治集团、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干预和影响,以期待其转变思想观念,塑造人们的道德品德,预期指导人们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是以教育为中心的实践活动。主要以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为重点,也包括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人性教育、伦理教育等社会实践活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马克思曾经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也需要通过实践才能显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才能使“内化的人的品质”发挥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人的思想品质的改变,这也是实践中的一个必要环节,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体现和证明。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是现实社会生活中具体的人,切合实际地对这些具体的人开展教育,提高其思想政治水平和素养。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认为,应该从主客体的角度来考察价值,认为价值产生于人与外物的关系,外物作为客体满足了主体人的需求,就产生了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人和社会在实践活动中,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和性质来满足主体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主体的人、社会具有导向价值,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引领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的方向上来。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动力价值,能够充分调动人们的能动性,激发人们的精神动力。还可以塑造主体人的人格,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对于社会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具有一定的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的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新的发展领域和拓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困难和挑战。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和规范。我们不仅需要结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更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同网络环境的实际相结合,准确把握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现状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施加干预和引导,才能更好的作用于实践。

(一)电子商务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中国的电子商务也迅速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人们进入到网络购物时代,享受网络购物的方便、快捷与畅快。全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都在逐年增加,参与电子商务的企业和个人也在增多。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建立在信息技术平台上的先进的商务活动方式,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然而,我国的电子商务还处于发展阶段,各方面的法律和制度等因素还不完善,层出不穷的问题也是逐渐暴露在电子商务活动中。诸如网络诈骗,非法虚假交易,个人信息丢失,不良竞争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同时,电子商务环境本身也存在许多不足,诸如在管理上的技术受限,电子支付问题,以及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不完善等。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作用

在网络化环境的冲击下,网络逐渐成为信息传播中的重要角色。大量的网络信息充斥着网络环境,也时时刻刻在影响着网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电子商务活动中问题层出不穷,法律法规和制度还不完善等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及时介入,把握网络的特点,利用网络的特殊性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网络的健康发展。

在电子商务活动中,除了我们需要在网络技术上保障电子商务交易流程的安全通畅,人们还需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不劳而获的思想导致网络病毒时刻潜伏在网络环境中;欺诈欺骗等行为也同样制约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虚假的信息、诚信的缺失也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思想层面的问题,需要我们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引导网民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干预网络欺骗以及诚信缺失的虚假交易等行为。同时也需要对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的人们提供一些网络交易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电子商务活动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第二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电子商务的对策分析

在《导言》中,马克思有这样一段论述:“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思想政治教育具备说服人的理论,理论没有很好地实践,学习、宣传和教育没有落到实处,层出不穷的问题就证明思想没有被人们所内化。

结合当前电子商务环境的实际,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更好地作用于网络、服务于网络。提高网民的思想素质和觉悟,创造性的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帮助广大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电子商务活动能够健康有序地开展。

一、本质论:引导理,干预网络犯罪

网络具有虚拟性、言论自由、信息泛滥等特性,很多网民对于处于新奇等原因对于网络没有正确的认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应该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引导人们正确的认识网络,理性的使用网络。利用网络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干预人们利用网络进行诈骗,欺骗,散布虚假信息和言论等违法犯罪行为。另外,我们也需要利用网络的一些优势,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大创新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从而规范和引导人们理性使用网络。

开展深入、细致的网络调查,对于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归纳总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论联系实际,认真研究符合电子商务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施加影响和干预,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电子商务运行环境。

二、价值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诚实守信

人们的价值观念不是一实行思想政治教育就能得到所要达到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阶段性、渗透性的特点,我们不能急于求成,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教化过程。我们要长期教育、指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大能够对人们价值观正确引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诚实守信的教育,青少年是使用网络主力军,要从小就教导他们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尤其在网络这个信息大杂烩,观念复杂的网络领域,更应该加强对青少年价值观念、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教育。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正确的引导、导向和规范作用,坚持实事求是,按照客观规律看待事物、办事情,帮助人们提升个人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电子商务活动也能够得到稳步发展。(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篇9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作者缺乏专业教育心理学知识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心理学之间有着本质的、必然的和内在的联系,如果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缺乏专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自身素质低、业务能力差,基至于由一些从来没有接受过心理学知识系统训练的其他专业的人员来替代,这些都必然会导致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效率不高。

2.技术与信息缺乏

目前,我国尚未普及在发达国家已普遍使用的心理学技术与工具,具体表现:在心理咨询方面缺少所必要的技术设备;在测量方面,缺乏测量工具和手段以及科学化量表。在信息方面,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于国外学校心理教育方面的新资迅、新信息较难获取,且国内同行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和相互联系,从而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教育的研究和经验交流。

3.思想政治工作与教育心理学缺乏理论充分整合

人的心理和思想的相通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但如何将两者进行整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形成理论体系及实践运用,仍有一些难点问题。比较常见的现象是把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移植到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缺乏对二者内在联系的阐述以及方法、技术的调整,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还没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

4.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实效性不显著

党和政府历来都很重视高校德育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和高校德育的实际状况,多次下发专门文件,特别强调要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理论界发表、出版了无数的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论文和著作,提出了无数的方案、经验和建议,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进行了探讨。可以看出,社会各界与教育部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总的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处于一种尴尬局面,工作效率低下的状况没得到根本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用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大量实践难题却依然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地位在当前高校工作中没有得到真正落实,“智实、德虚、空洞”仍是很多高校工作的真实写照。

二、对策

为了加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更好的应用教育心理学知识,高校领导与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充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并致力于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建设与发展。

1.加快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课程化在实践上能保证一定的实施效果,课程化比较适宜解决知识范围内的问题,课程化适宜解决学生普遍共同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通过讲座、活动课程的形式进入课堂,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尝试。同时,针对我国学生多、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教师少的特点,许多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可以通过讲座、活动课程来解决。

2.高校应充当运粮官的角色

高校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单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如果忽视这方面的工作,其建设和发展肯定不能落到实处。因此,高校领导应充分关注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致力于加大在财政和物质上的扶持,增加必要的技术设备,解决师生的后顾之忧。

3.明确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目标

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目标的定位,是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本身的逻辑性所决定的。从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自身的逻辑规定性来看,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本质意义就在于不断地塑造和完善受大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及高尚人格。以培养社会化人格来定位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才不会被受工作者视为一种“异己”的力量,而会视为一种解放的力量、一种创造的力量。如果从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本质意义出发来理解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那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就会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性、愿望的尊重结合起来,调动他们作为道德参与者的积极性;就会激发他们完善自我、改造社会的热情;就会唤起他们自我教育的欲求;就会鼓励他们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解者、接受者,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4.构建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每个时代都需要一种能为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并以此作为人们行为的导向,去协调他们的行为,推动社会稳定发展。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构建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主导价值体系,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核心,不至于在多元价值选择中产生迷失。因此,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来构建体现时代精神的主导价值体系。

5.注意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道德教育试图仅以讲解、说服、灌输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灌输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无效的。因为,大学生的道德活动,总是碰到“应该如何做”或“选择什么样的行为”两种心理问题。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不同于以求真为目的的认知发展,也不同于以获得情感愉悦为目的的审美的发展,而表现为在特定的道德情况下做出“应该如何做”的选择能力。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必须采取多元化教育方式,去促进大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如采取观察法、实验法、谈话法、问卷法以及测验法等多种教育工具的综合应用。

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更好地应用教育心理学,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命令和制裁,通过注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讲究思想教育的艺术,可以使大学生不知不觉地而又自觉自愿地去感受、去体会。

参考文献:

[1]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10

2. “易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创新管理形式,拓展交流空间。“易班”平台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呈现开放化和多样化的趋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易班”改变了单一的管理模式,创新了管理的新形式,加强了师生间的沟通以及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易班”平台的存在为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在“易班”平台上直接向辅导员、任课老师和高年级学生询问相关学校生活,概况,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答,同时也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同学之间也可以就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如班级活动安排、实习、就业、校园热点问题、生活条件和设施改善等在“易班”网络上讨论,增进班级同学间团结和合作,形成资源共享。

(2)打造平等的网络环境,提高管理的主动性。在以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政工作者更多的利用的是教育行政部门推行的行政法规或要求,但在网络环境下,所有网民的地位都是平等的,这时候互联网环境就会出现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现象,“易班”网络平台在上海各高校的推广使用,就使得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改变工作方法,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不断创新形式,积极采取多样化的方法、途径,针对学生喜闻乐见的热点和关注集中点,为其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多的引导。

二、“易班”网络平台运行时存在的问题

“易班”平台系统自在上海高校中推广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基于各方面原因,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易班”平台的推广目前主要依靠高校行政力量来进行,部分学生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善意灌水”、“疯狂刷帖”甚至“网络发泄”也成为易班推广过程中影响自身健康发展的新问题。同时,虽然说“易班”这种高校自建网站提供了社会网络所不具备的特有资源,如学生与专业教师接触的平台、学科发展走势的信息平台、就业信息沟通平台……这些都是学生急需而社会网站无法提供的。但是,与开心网,人人网,新浪微博等其他青年社交网站相比,易班的实用人数还是稍逊一筹,它的知名度也比不上这些社会网站。易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取得更大的成效,仍然任重而道远。

三、促进“易班”平台有效发挥作用的对策和建议

立足易班现有建设基础,围绕易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挥积极作用的总体目标,重点从三个方面推进工作:

1.组建培养队伍

人才队伍是易班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逐步实现专业化团队建设,为易班在学生群体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提供支撑力量。

(1)建设易班辅导员之家。积极鼓励辅导员全部加入“易班”,并组建网上“辅导员之家”,辅导员们逐步实现生活管理和立体网络化教育即与“易班”相结合,管理所带班级的“易班”建设与推广,是我校“易班”建设教师队伍的中流砥柱。

(2)培育学生骨干队伍。稳定培养易班学生工作站团队,组织学生开展站务管理、需求调研、宣传推广、活动策划等,培育一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大学生易班建设骨干队伍。

2.加大宣传推广

(1)鼓励使用易班社区。紧紧围绕易班建设理念,利用校园媒体宣传手段开展易班工作启动周年庆典及文化月等活动,鼓励广大学生积极使用“易班”社区,及时掌握校院各类新闻、班级事务、各类活动、讲座的信息;实现与老师零距离交流,参加网络会议,发起或参与投票,及时接收相关通知与信息,查看辅导员日程安排,评论辅导员博客,提出各种问题;建立好友网络,扩大交际范围,发起线下活动。

(2)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利用传统节日、社会热点、教育重要节点等,在易班上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扩大易班在师生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3.做好保障措施

篇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8-0056-05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政策进入了密集期,因教育政策执行不当所带来的相关问题也日渐增多。究其根本,一方面是由于教育政策制定本身及政策执行者的原因;另一方面源于相关目标、利益群体参与的不足。随着多元价值观的形成、多元利益主体的诉求,改革背景下的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将会更加关注自身职能与权利的变化,特别是教师将成为政府、学校、学生、家长共同注目的焦点。教育政策的执行是一个复杂的行动过程,既涉及教育政策本身,也涉及政策执行者、目标群体等基本要素。除各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等政策执行者之外,学校及教师都属于教育政策执行主体范畴。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发展,民主参与背景下的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将会更加关注自身职能与权利的变化,特别是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将成为政府、学校、学生、家长共同注目的焦点。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注重发挥教师协同参与的作用,必将成为我国民主政治背景下教育民主政治发展的全新课题。

一、教师参与教育政策执行的价值分析

(一)发挥教师特殊身份的作用

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特殊身份能够使教师较好地参与到教育政策执行中来。首先,教师是教育政策的利益主体。“一般而言,教育政策的利益主体可分为教育政策制定者、教育政策执行者和教育政策对象。”教育政策具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在教育政策过程中,教师具有决策者、执行者、咨询者、评价者和受益者多重价值属性。”多数教育政策的颁布实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教师的利益与发展。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也使其工作职能和工作价值无以取代。作为教育政策的主要利益相应人,教师既有基于生命个体的生活权利、社会角色方面的利益诉求,也有基于教育发展方面的利益诉求。因此教师是教育政策的利益主体。此外,教育的整体发展与教师的发展息息相关,作为教育政策的利益相应人,教师也有基于教育发展方面的利益诉求。其次,教师是教育政策问题的信息主体。教育政策问题是被觉察的、被体认的教育问题,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位置,连接学生和学校、社会和学校。他们体验社会生活,经历教育教学活动,探究教学改革,关注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当事人或直接责任人,其体察教育问题的度广度与深度使其成为教育政策问题的信息主体。正因为教师是教育政策的信息主体,教师往往成为重要的教育政策问题信息咨询对象,也就决定了教师成为教育政策的咨询主体。作为教育政策的利益主体、信息主体和咨询主体,教师能较好地参与到教育政策执行中来,成为教育政策的执行主体范畴,使教师参与教育政策执行更具有实践意义。

(二)避免教育政策失真

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政策执行及结果偏离政策目标的不良现象,即出现教育政策失真,而政策执行者的认识缺陷及监督检查不力往往是教育政策失真的重要原因。其主要表现为:第一,执行者对教育政策执行的环境因素缺乏足够的研究和认识,未能认真分析所处环境中有利与不利的因素及其影响,致使环境中的消极方面在政策执行中产生更大的阻碍作用。第二,政策执行者对教育政策的目标群体缺乏足够的了解,对目标群体的激励机制存在缺位,导致目标群体抵制教育政策有效执行。此外,某些教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上级与下级、执行者与目标群体等方面之间的监督检查,缺乏及时的沟通信息,未能有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加了教育政策失真的范围和程度。教师参与教育政策执行,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教育政策信息主体、咨询主体的作用,帮助政策执行者正确理解教育政策,提升他们对环境因素和目标群体的认识,有效克服政策执行者的认识缺陷;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加强对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的监控,增强信息反馈的科学性和完整性,防止不良结果的继续恶化,有效避免教育政策失真。

二、教师参与教育政策执行的路径探索

复杂多样的公共政策决定了复杂多样的政策执行行为,不同的政策执行行为拥有不同的执行程序。陈振明认为政策执行过程主要包括“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准备、组织准备、政策实验、全面实施、协调与监控等环节”。袁振国则从教育自身特殊的行为逻辑顺序出发,将教育政策执行分为“政策理解、制定执行计划、组织落实、政策宣传、具体实施、监督检查、政策执行的调整、政策执行的总结、巩固提高”九个步骤。教师参与教育政策执行,并不是让教师参与到教育政策执行的所有环节,而是有重点有选择地参与到能发挥教师特殊身份作用的重点环节。在教育政策执行的不同层级上,各级执行者的职责和权限不同,因此,教师在教育政策执行的不同环节所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也有所区别。

(一)以获取信息为目标的教师参与

1.“教育政策理解中的教师参与

当某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接到上级教育政策的通知或指令时,就意味着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的开始。要正确贯彻执行政策。首要的工作是理解政策,因为政策文本往往只是一些原则性的文字规定,对具体执行者的实际操作显得过于抽象。政策理解的目的“旨在使政策执行主体能深刻领会政策的精神实质、内在机理和外部关系”。对教育政策而言,理解其精神实质,即要理解教育政策的指导思想、最高目标和远期目标;理解其内在机理,即要把握教育政策的界限、原则、对象、内容、措施等。此外,还要认真研究和把握教育政策的实施环境、利益群体的结构和特点等。而教师则以其信息主体的优势帮助政策执行者理解政策文本的内在机理和外部关系。教师参与政策理解的路径主要包括:

第一,政策执行者培训。在教育政策执行前,为帮助政策执行者更好地理解政策文本,政府相关部门应举办专业培训班或召开专门会议对政策执行人员进行培训。相关教师代表在理解政策文本的基础上,就目标群体、环境因素等所熟知的政策外信息结合政策文本进行讲解,通过讲解说明增加政策文本的“厚度”,使政策执行人员更好的理解教育政策的精神实质、内在机理与外部关系,提高自身的政策认知水平,实事求是地推进教育政策执行。第二,教师主动发起接触。通过这个路径,教师自发地与政策执行者联系,就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提供信息,从而使政策执行者对政策执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保持警觉。这种形式主要包括、热线电话、行政首长接待日等。由教师发起的接触为教师个体参与提供了一种渠道,所积累的资料为政策执行者理解教育政策提供了十分有用的政策外信息。第三,教师调查。教育政策执行中的教师调查是指政府通过一定规模的问卷调查或访谈,向教师了解其对教育政策问题及政策执行的看法、态度、所注意的事项。教师调查法调查的教师范围广,抽样有一定的普遍性,可以较广泛地反映教师对教育政策问题及政策执行的看法,帮助政策执行者进一步明晰教育政策的执行条件和约束。通过教师调查可以宣传教育政策,为政策执行奠定了良好的民意基础。

2.制定执行计划中的教师参与

计划是公共政策执行的首要环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教育政策计划制定的科学与否关系到教育政策执行的成败与效果的优劣。一般来说,一项教育政策的推行,往往从宏观、战略的角度指出实现教育政策目标的基本原则和大致轮廓,具有抽象性,与实际情况可能有所出入,甚至在某些方面存在冲突。如: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在具体执行中。究竟怎样撤并农村教学点或村小算合理的布局调整?是100%,95%,还是80%?显然执行起来显得很模糊。因此教育政策执行机关就需要在政策理解的基础上,对政策加以具体化。对总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工作任务指向。在教育执行计划的制订过程中,教师可以辅助政策执行者弄清本地区的教育发展现状,本地区现有的资源情况以及可能争取到的资源限度,从而保证执行计划建立在本地经济、社会、教育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保证教育政策有效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可以有效形成应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机制,使之能有的放矢,客观可靠,切实可行,排除政策执行者的主观臆断。

(二)以增进教育政策接受性为目标的教师执行参与

1.教育政策宣传中的教师参与

做好教育政策宣传,是教育政策顺利执行的重要前提之一。“徒法不能以自行”,政策制定出来之后不能自动地被执行,也不能自发地被人们所接受,要使教育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必须首先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广大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有效的渠道和方式,协助政策执行者积极、认真、广泛、有效地向目标群体及其他社会各方面宣传教育政策,使更多的人对教育政策有正确的认识和更深的理解,以取得更广泛的认同和积极的支持,进而接受和服从教育政策的规范和行为准则,并形成有利于政策执行的社会舆论环境。

教育政策目标群体是一个广泛的社会群体,包括学生、教师、教育行政人员、学生家长及相关民众等。首先,针对或涉及学生的教育政策,广大教师可以利用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影响力,通过教学、班级会议、课外活动等形式有效开展教育政策的宣讲工作。其次,涉及学生家长及相关民众的教育政策,教师可以以教师工作组、教师宣传队等形式,通过上门走访、会议宣传等方式开展宣传工作,讲解教育政策实施的利弊关系,耐心细致地解答他们关心的问题,真正让群众明白教育政策的实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最后,针对或涉及广大教师以及教育行政人员的教育政策,教师及教育行政人员应努力提高思想觉悟,在争取应有权益的前提下,积极配合和支持教育政策的宣传。在政策执行初期,对教育政策的宣传要“大张旗鼓”地进行,以引起目标群体的注意和重视。当然,在教育政策宣传过程中切忌搞形式主义、不讲实效、走过场,防止政策宣传软弱无力,政策宣传落后于政策的执行的“不足现象”。

2.教育政策实验中的教师参与“政策实验是根据目标群体和政策适用范围的具体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局部地区和机构试行政策的方法。”教育政策实验是教育政策得以全面推行的基础,政策实验的结果直接关系到教育政策的接受性,它既可以验证政策,又可以从实验过程中获得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和教训,确保政策正式推行时的成功。在教育政策实验的过程中,选择教育政策实验试点要注意试点的典型性与代表性,要根据政策方案的要求进行,随便找一个地区、机构或政策目标群体来试点并不可取。广大教师熟知教育领域中的各个层面、各个关键要素,政策执行者在选择教育政策实验试点时,应通过向关键教师代表咨询或者召开教师会议,问计于教师。进而对那些受各种因素制约、缺乏政策经验、结果难以预料的教育政策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试点进行实验。

(三)以分享教育政策执行权为目标的教师参与

教师分享教育政策执行权主要是教师团体组织把广大教师对教育政策执行情况的信息反馈上报于政策执行者,以教师团体的形式建议并监督政策执行者对教育政策作出调整。以分享教育政策执行权为目的的教师参与,通常是把教师作为团体来看待,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以团体的形式形成集体意识和力量,对教育政策的执行施加团体影响力。

根据我国的教育体制,我国的教育大致可以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因此,可以成立学前教育教师联合会、初等教育教师联合会、中等教育教师联合会、高等教育教师联合会等全国性教师团体,各教师联合会下设各省(自治区)、市(区)、县分教育联合会。教师组织作为一种社团性利益团体,如能发挥对教育政策的监督与制约功能,将缩小政府决策、执行力的自由空间,以制衡或影响相关教育决策与执行,从而奠定教师组织的社会政治地位。

1.教师参与教育政策的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是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保障环节。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政策执行者的既得利益偏好以及意外事件,使得政策曲解、滥用政策或政策执行不力,常常会使教育政策执行活动出现偏离政策目标的现象。因此,必须对整个教育政策的执行过程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与纠正政策偏差,以保证教育政策的顺利贯彻实施。政策监督的主体具有多样性,包括行政机关、利益团体、普通民众及大众传媒等,各个监督主体凭借不同方式和途径对政策执行过程实施控制。

首先,教师可以对教育政策的执行起到督促作用。作为教育政策的执行者,广大教师能及时发现政策执行不力等问题,并反映到教师联合会,教师联合会以组织的力量督促没有采取积极措施的政策执行者迅速行动起来,避免教育政策拖延执行。其次,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广大教师能及时发现教育政策在实施中产生的新问题,并通过教师联合会反映给高层政策决策者。因此,政策执行者能随时了解和掌握政策执行中来自教师联合会的反馈信息,在保持现行政策基本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对其具体内容和目标、适用范围等作出修改并订正,使教育政策更为精确、具体、完善。最后,教师联合会在获取广大教师对教育政策执行行情况反馈信息的基础上,检查教育政策和执行计划本身是否存在问题。对所存在的问题,教师联合会建议并监督高层政策决策者,对教育政策执行中的具体内容和目标、适用范围等进行增补和删除。

篇12

教育公平性问题是现在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教育公平问题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大主要原因就是教育政策的不合理。

(一)教育政策的内涵。教育政策的概念与公共政策概念的多样性一样,也是多种多样的。综合国内外对教育政策研究的情况来看,目前,学术界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存在着多个认识角度。有将教育政策分为动态教育政策和静态教育政策。其中动态教育政策是从教育政策的决策、执行过程来看待教育政策;静态教育政策是把教育政策当作一种行动准则的文本形式。有从政策包括范围的角度,将教育政策分为广义的教育政策和狭义的教育政策,广义的教育政策包括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狭义的教育政策指的是介于教育方针与教育法规之间的一种教育规范。

(二)教育公平的内涵。教育公平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我国古代孔子就曾提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观点,西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中也都包含了教育公平理念,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西方学者从未间断过对教育公平内涵的界定,其中比较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科尔曼所作的《科尔曼报告》,科尔曼认为教育公平主要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向人们提供达到某一规定水平的免费教育;二是为所有儿童,不论社会背景如何,提供普通课程:三是为不同社会背景的儿童提供进入同样学校的机会;四是在同一特点地区范围内教育机会一律平等。

而我国学者对教育公平问题所做的诠释用很多种,综合起来看主要是:教育公平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人类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的平等与受教育的非基本权利的不平等。

(三)教育政策与教育公平关系。通过对教育政策和教育公平内涵的界定,我们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很多联系。我把这些联系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具有核心价值相联的关系。教育政策的核心价值是公平与效率,而教育公平则成为了教育政策核心价值所追求的基础。第二,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教育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的分配,而教育公平则是公民能够自由平等地分享当时、当地公共教育资源的状态。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教育政策作为一种手段,促使公民能自由平等的分享公共教育资源这个目的的达成。

二、我国中学教育公平问题现状

(一)重点中学政策造成校际间差距。重点中学建设就意味着教育投入上的倾斜性政策,“有重点地办好一批学校”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贯政策,这一政策对于集中有限教育资源,确保优秀人才的培养,的确起到了历史性的重要作用。但它也造成了当前重点校与非重点校的巨大差距。重点校建设政策所导致的教育公平问题也越来越尖锐地凸显出来。重点学校政策在我国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的时代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当今我国教育资源经过长期发展,已经远远不是当年那种情况了,重点学校政策再实施下去其消极作用就已经原形毕露了。

(二)城乡间教育经费与师资的差距。教育的城乡差距是教育差距的核心,缩小教育差距的关键在于缩小教育的城乡差距。从生均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来看。2001年,我国城镇小学生均经费平均为1484元,农村为798元,城镇是农村的1.86倍。初中生均教育经费城镇平均为1955元,农村为1014元,城镇是农村的1.93倍。从教师水平的城乡差距来看,2005年全国小学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教师,城市78.01%、县镇67.17%、农村47.49%,农村比城市低31个百分点;全国初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城市62.44%、县镇34.5%、农村24.34%,农村比城市低38个百分点。 转贴于  (三)教育地区差距。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制约我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不均衡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影响我国教育地区差距的主要因素就是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平衡。教育经费的地区差距,首先表现人均教育经费的差距。2001年,我国人均教育经费东部地区的平均值为619元,中部地区为264元,西部地区为282元。人均教育经费前3位分别是上海(1160元)、北京(1105元)和天津(722元),后3位分别是贵州(176元)、安徽(197元)和河南(203元)。由此可见,东部、中部、西部之间的教育经费差距是如此之大。那么教育水平的差距也不言而喻了。

三、解决中学教育公平问题的政策路径

(一)教育政策制定程序化。教育政策制定程序化是为了限制个人的恣意和专断。与教育政策执行及总结相比,教育政策制定所涉“公平性”更加明显。教育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的具体形式,行政机关在制定教育政策时,应该具备一个合理的程序。在这一程序中,关键要做的是征求意见工作。建立普通公众、民间中介机构和政策研究组织参与决策、监督决策的制度,实行教育决策听证制度,最大化地关注、采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真正体现教育政策的公平性品格。

(二)将“公平”理念贯穿到教育政策执行全过程。公平是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与规则,教育政策是公平在社会领域、教育领域的具体化。公平性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政策来实现的。

政策文件所规定的公平性利益格局一般是原则性的规定,政策执行的实践操作才是对利益的最直接分配。

(三)将“教育公平”纳入教育政策评估指标。政策评估既是一个事实判断的过程,也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因此,政策评估既要设立价值标准,也需设立事实标准。价值标准建立在伦理、道德、文化、利益、政治、社会的价值取向基础上,它在政策评估活动中的应用,旨在确定一项社会政策在价值上所造成的影响。以往的教育政策评估较多重视的是政策效率、政策效能、政策绩效、政策回应的充分性、政策执行力等事实判断,而缺少社会公平、和谐发展等价值标准。教育在维护社会公平、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中有着重大作用,因而将“公平”作为教育政策评估指标,既是教育政策评估应有之义,又是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之时代所需。

参考文献

篇13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央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央政府颁布职业教育政策表达出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及重视。但是,考察职业教育的现实与政策的要求可以发现,实际情况与政策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职业院校依然面临招生困难、生源质量不高、学生学习力低下、就业质量不容乐观、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存在明显的“文本繁荣与实践领域消沉并存”[1]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颇多,但是,职业教育政策执行失效不能不说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从执行效果的视角考察职业教育政策,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一、职业教育政策执行失效的主要表现

依据政策学原理,政策过程通常被划分为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反馈等四个环节。其中,政策执行是指在政策制定完成之后,将政策所规定的内容由预期变为现实的过程[2],是“为了实现政策目标,把政策内容转化为现实的动态优化过程”[3]。它是将文本形态的价值观念付诸理性实践的动态过程,达成预期目标是政策执行情况的检验标准。可见,政策执行虽然只是政策过程的一个环节,却是将政策目标转变为现实的唯一途径,处在整个政策的中心。正因如此,政策执行一旦出现了问题,可能直接引发政策偏差乃至整个政策执行的失效。所谓政策执行失效,是政策执行者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出现了与政策精神、目标和内容等不相符合的思想或行为而引发的背离政策本意的结果。由于政策执行在整个政策中的特殊地位,政策执行失效可能引发整个政策式微、无效或无能。因此,为了保证政策目标的实现,必须给政策执行以足够重视。考诸历史与现实,职业教育政策在执行中至少存在以下五种偏离政策本意的现象,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政策的预期目标。

其一,象征式执行。象征式执行是指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仅做表面文章或宣传报道,而缺乏具体行动的政策执行现象,其结果使得政策文本变为一纸空文而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典型事例是:早在2002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就明确要求,强化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之间的联系,“大力推行劳动预备制度,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并要求“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显然没有得到执行,而是流于表面形式[4]。这种情况的出现,既不利于职业院校学生就业,也制约了职业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

其二,附加式执行。附加式执行是指执行人员擅自添加政策中调控对象、范围、目标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增加某些文本条目以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政策执行现象。据媒体报道,职业院校找企业接受学生实习主要依靠交情和人际关系,学校在学生实习的岗位性质、工作环境、学生权益等方面的发言权十分有限。另一方面,职校学生在实习中普遍存在“同工不同酬”问题,企业对职校学生的劳动强度和质量要求与正式工一样,但在报酬、福利待遇等方面却与正式工相差甚远。大部分企业只是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不愿意承担培养学生的责任,部分企业还存在增设硬性条件限制职校学生入职等问题[5]。甚至出现学校与企业联手榨取学生利益,将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的现象[6]。

其三,抵制式执行。抵制式执行是指执行主体无视政策的目标指向与具体内容,在政策明令禁止情况下依然冒险执行的政策现象。例如,在2004年、2005年、2011年,教育部的政策文件反复强调中等职业学校不能以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或并入高等学校为目的,规定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不并入或不升格为本科高等学校。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一直存在中职学校升格为高职学校或者高职学校升格为本科高等学校的现象[7]。这种违背政策规定的做法,一方面衬托出行为主体对政策的无视,另一方面反映出职业教育政策在执行中面临着利益群体较为强劲的对峙状况。

其四,歪曲式执行。歪曲式执行是指执行人员打着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旗号,但在实际执行中偷梁换柱,违背政策制订和出台初衷的执行现象。其典型事例是,在执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政策方案中,有相当数量的高职院校在教师招聘中倾向于硕士、博士等高学历高层次人才,造成学历攀比现象,结果使得“双师型”教师建设成为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学历水平的政策。另外,职校学生的实习环节本是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是连接学校和企业的纽带,然而,在职校学生实习过程中,企业以实习之名滥用学生工,要求他们在生产流水线上进行高强度、超时限的劳动,侵犯了职校生的合法权益及其受教育机会[8]。以上两种现象都说明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化,偏离了政策本意。

其五,机械式执行。机械式执行是指执行者无视地方实际情况,对相关问题未能因时因地进行具体分析,盲目、机械执行政策的现象。例如,被职教界人士广为推崇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指职业院校和企业通过合作对人才实施联合培养,经过双方培养的人才到合作企业顶岗实习直至就业。然而,据媒体报道,校企联合培养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变成了“劳动力供应中介”,廉价学生工成为弥补企业“用工荒”的一种措施[9]。地方政府要求职校学生到合作企业实习的政策,将数量庞大的职校学生变为廉价劳动力,职校学生成了企业降低劳动力成本、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手段,这种机械式执行使得职业教育的弱势地位进一步加剧。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影响到职业教育政策的权威性,又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实践发展,进而影响到民众对职业教育的态度。首先,对政策本身而言,执行失效意味着政策变为一纸空文,削弱了政策本身的权威性和政府的信誉,容易造成民众对政策执行的不信任、怀疑甚至敷衍等态度。其次,职业教育政策执行不到位,对职业院校、合作企业、职校学生、社会团体等利益相关者没有发挥出政策的规范、调整和监督等作用,可能造成职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挫伤其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最后,职业教育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本来就不高,政策执行不力会加剧这种状况。现阶段,中央政府出台了系列旨在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将职业教育重新纳入公众视野,希望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支持职业教育发展。但是,失效的政策执行,可能导致民众对职业教育依然持悲观态度,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职业教育政策执行失效的成因分析

职业教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以上失效现象,凸显出职业教育政策的执行难。何以在中央政府大力倡导、地方政府积极配合的情况下,职业教育政策依然难以得到有效执行、职业教育依然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甚至涉及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所需的生源也成问题?出现这些问题,既有政策本身不完善、政策执行环境复杂以及监督不到位的原因,更有执行主体间存在利益冲突和政策执行者对职业教育政策价值认同度低的原因。

(一)政策文本的缺陷

美国学者安德森将政策问题定义为“引起社会上某一部分人的需要或不满足的某种条件或环境,并为此寻求援助和补偿的活动”[10]。这意味着政策制定是一项十分专业的科学实践活动,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有效执行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因为,只有科学的、合理的职业教育政策才可能产生预期结果,如果政策本身存在问题,结果则很难预料。

首先,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要严格遵守相应原则和程序。政策文本内容的编写要符合逻辑一致性原则,政策最终确立要坚持程序正义性原则,包括过程正义和结果正义。法定程序无疑是政策制定要首先遵守的。但是,1996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虽然开启了职业教育法制化的道路,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但是,该法明显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它主要是一部规范学校职业教育的法律,企业并未被赋予教育机构的地位,行业企业只是作为职业教育的参与者而非实际的办学主体[11]。因此,据此制定的政策,也多为职业学校教育政策,忽视了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在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环节,缺乏程序正义和相应的制度设计,一些职业教育政策的出台并没有严格遵循法定程序路径,一定程度上导致政策结果的正义性受到质疑。刘新学等人(2015)针对职业教育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执行失效与政策自身的不完善之间存在因果关联[12]。

其次,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主要考虑经济效益,以是否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作为价值取向,强调工具理性而忽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考量。多数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主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对学生素质的培养缺乏深入思考和长远规划。人文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出现严重分离,强调的是“制器”而非“育人”[13]。在政策执行中,“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被压制,政策的价值理性缺失。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出现严重偏差,诸如过多强调岗位技能的精通与熟练,轻视学生全面素质尤其是职业人文素质的培育,功利性过强,等等,都可从政策文本中觅到踪迹。加之,由于我国职业教育深陷社会地位低、办学成本高、教育对象多是社会弱势群体等现实困境,职业教育政策的工具理性取向强化了这种观念,结果影响到政策执行的效果。

(二)执行者综合素质及其对政策价值认同度较低

政策执行效果不仅取决于政策文本质量,还有赖于执行者自身素质。职业教育政策执行是将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要求执行者不仅要有基本的教育学科和政策学科等理论知识、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还要具备合理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要与职业教育政策价值相吻合。然而,职业教育政策执行主体还存在诸多问题,部分执行人员在没有充分理解甚至在曲解职业教育政策基本精神和实质内涵的情况下盲目执行,背离了政策初衷。例如,职业教育资助贫困生制度体现了教育公平理念,对于提高职业教育自身吸引力以及消除贫困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却演变成某些职业院校的生财之道,部分学校在得到国家资助之后并没有发放给学生,甚至出现虚报学生规模、假冒学生名义骗取国家资助的行为[14]。

执行主体对政策价值是否认同会影响和制约其执行的力度和效果。职业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在认识上对政策内容是否赞同,情感上对政策目标是否拥护,如何看待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以及如何看待执行中的利益和分配给自身造成的影响,等等,都会对政策执行产生影响。正如有学者所言:“执行者对政策的认同,对政策执行水平和管理水平是政策得以有效执行的重要条件所在”[15]。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如果执行主体缺乏对职业教育政策价值的认同,便会在政策执行中带有主观随意性、片面性、盲目性,甚至出现偏离政策预定目标的现象。例如,职业院校招生指标完成情况成为政绩考核的一个重要依据,地方政府将招生指标层层分解,职校校长和老师成了最后的执行者,一度演变为“招生大战”。这种用行政手段或者经济手段强制教师去完成指标的做法,无疑是对政策的扭曲。

(三)执行环境的复杂性

作为教育政策的重要构成部分,职业教育政策在教育活动领域影响着公众利益。职业教育政策执行作为职业教育政策运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面临着复杂的执行环境。职业教育政策所处的外在环境的复杂性,影响和制约着职业教育政策的执行效果。

首先,就政策环境而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文本①。中央政府的政策文本表达出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政策支持。然而,政府颁布的职业教育政策文件中,对同类问题的反复强调,则显示出政策执行力的不足。例如,199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就提出:“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应当举办或者联合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这一法律规定随后多次出现在政府颁布的政策文本中②。政策文本不断出现重复内容,不仅反映出政策执行不力的现实,同时说明政策执行环境的复杂性,影响到政策的有效执行。职业教育利益相关主体的多元与复杂,使得政策执行环境更为复杂。

其次,就市场环境而言,正规的学校学历教育与非正规的企业职业技术培训相互对立的思维定式,割裂了学校与企业、教育与职业的内在联系。在办学过程中,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得到较为充分的关注,而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显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职业教育的类型单一和同质化。同时,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我国社会阶层中一般多处于社会中下层,绝大多数职校毕业生成为薪酬和待遇较低的蓝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中指出,职业院校毕业生仅处在第九层[16],他们在工作环境、经济收入、自身权益保障等方面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其结果使得职业教育政策执行中遇到一些障碍。

最后,就观念环境而言,职业教育政策没有达到预期执行目标,与我国历史文化传统长期形成的社会文化心理有关。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讲礼仪,与职业教育重技术讲应用的实践价值观存在着先天不适与冲突。在“道成而上,艺成而下”观念支配下,职业教育通常被认为是二流教育,社会认可度低。社会大众在观念上轻视职业教育,不愿意选择职业教育。这种传统观念的继承性使得政策在执行中遇到较大阻力,出现大众对职业教育相关政策不愿了解或者有意抵制等现象。

(四)政策监督机制的缺失性

职业教育政策执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执行前对政策文本的深入学习和全面解读,执行中相关部门人员的具体操作和第三方监督评估,以及执行结束后对政策结果的考核和整体性评价。针对政策执行监督这一环节,孟德斯鸠曾在《论法的精神》中警示过权力对人的腐蚀性。他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变的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17]。这意味着必须采取实质性措施,来监督执行人员手中的权力。

目前,我国教育政策执行主体之外还不存在具有独立监督权力的第三方机构。无论从内部还是外部监测主体看,执行监督主体各自的监督权限较为模糊,缺乏沟通协调,政策执行监督合力不足[18]。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任何一个有效运转的组织都需要良好的自上而下以及自下而上的沟通”[19]。我国现行的公共政策执行机制主要是按照自上而下的执行模式实施,政策执行权力集中于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这种以自上而下为主的政策执行模式使得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社会团体等利益主体参与政策执行的制度化渠道较少且不够畅通,政府与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良性互动。政策执行呈现出高度分化的科层结构[20],该结构特征使得政策与科层组织之间容易产生摩擦,降低政策的执行力,导致政策执行失效。加之,我国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呈条块分割式,不同部门以及同一部门内部各执行主体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与协调机制[21]。这容易造成部门之间出现相互推诿、相互指责等混乱局面,给政策的有效执行带来负面影响。与此同时,职业教育政策也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非政府组织机构、媒体、社会大众等在政策执行中发挥的组织协调、舆论监督、反馈评估等作用。

(五)执行主体间的利益冲突

利益在政策执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执行主体的内在驱动力。“政策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各种利益群体把自己的利益要求投入到政策制定系统中,由政策主体依据自身利益的需求,对复杂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的过程”[22]。在政策执行中,不同主体基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进行着互动博弈。他们在现实条件下进行各自的策略选择,同时也会影响到其他利益主体的选择行为与策略。

经济学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将人看作是有理性的利己主义者,认为个体总是尽可能地利用一切资源来追求自身利益或者效用最大化。与其他类型的教育政策相比,职业教育政策涉及的主体更多且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其主要包括政府(中央和地方)、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相关社会团体、职校学生及其家长等。当出现利益冲突时,不同主体就有可能采取不同手段来维护、补偿或者扩大自身利益。因此,在利益分化的格局面前,如果各利益主体都从满足自身需求、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选择自己的行为策略,则非常容易导致职业教育政策执行失效现象的产生。执行中出现的象征敷衍、附加利用、残损截留、替换歪曲、机械运动等失效现象正是不同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中对自身利益最大化追求的极端表现。

与此同时,在职业教育政策执行中,各利益主体的需求不同,政策的价值存在对于各主体的价值意义也会不同。以校企合作政策为例,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就明确提出,要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合作是基于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共同需求,但二者对培养不同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参与积极性和投入力度却存在较大差异。张俊珍等人(2008)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因进行了实证研究,调查结果发现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首要动因是获得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其次是短期利益,最后才是企业自身的长远策略[23]。张利痒和杨希(2008)对全国范围内114个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同时,企业的规模、所有权结构、文化特征以及对新员工的入职培训时间等因素对企业是否参与校企合作具有显著影响[24]。因此,校企合作政策因利益相关主体的多样化,致使职业教育政策在执行中面临着多重挑战。

职业教育政策本身的不完善、监督机制的缺失、执行环境的复杂与执行主体间的利益冲突、执行者综合素质缺陷及其对政策价值认同不足等原因,是职业教育政策执行失效的主要原因。改变这种情况,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及其关系,使职业教育政策本身以及职业教育现实得以健康发展。

三、提升职业教育政策执行效力的途径

政策制定的意义在于得到有效执行。虽然追求政策目标的完全实现可能过于理想化,但执行中出现的种种失效现象阻碍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需要认真反思并加以应对。其中,提升职业教育政策的质量、完善政策执行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明确利益相关方的权利与责任、强化政策执行主体的培训,是提高职业教育政策执行力的有效途径。

(一)协调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关系:提升政策文本的质量

职业教育政策在价值取向上应超越单纯促进经济发展的功利性追求,要将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文价值纳入到职业教育目标建设中来。作为教育的一种,职业教育无论多么特殊,都需要符合教育的基本价值诉求,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是职业教育首先要予以重视的。在制定政策时,要将“完满的职业人”[25]――真善美统一的完满职业人格的职业人――作为培养目标,以价值理性为主导,实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协调统一。职业教育决不可仅仅局限于狭隘的技术技能训练,还应注重其内在的价值理性,强化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契合。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安排等方面关注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和自我实现,立足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基于这一原则下的职业教育政策才符合教育的本意,才具有正当性、合法性与合理性。职业教育属跨界教育,横跨教育与职业、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工作等多个领域,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首先必须打破在企业办培训或者在学校办教育的传统思维,实现企业与教育的深度结合,政策导向要有利于使学生养成既有人文情怀又有科学基础、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技能、既有知识储备又有学习能力的“现代职业人”。在职业教育具体政策制定过程中,引入程序正义的概念,强调政策制定的程序正义性,强化过程正义和结果正义,从而使政策本身具有正当性、合法性、合理性,有利于职业教育实践的展开。

(二)加强执行主体教育培养工作:寻求政策价值认同

执行主体是政策能否有效执行的关键性因素,执行主体的行为方式差异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在将政策文本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中,执行人员的素质结构、价值取向、情感态度、对政策的理解认同程度都会直接影响到政策执行效果。在职业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对政策缺少价值认同,执行主体经常受利益驱动而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导致政策失效的现象。当不同主体间产生利益冲突时,需要政策制定者进行适度干预,对政策执行主体进行教育培训,达成对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共识,提升执行主体的政策价值认同感,在保证政策不被扭曲的前提下得以顺利执行,进而实现预期的政策目标。

(三)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机制:构建良性政策支持环境

以职业院校为主体的办学形态,已经无法满足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对于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企业为主体的职业培训更符合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后者强调在工作场所中的工学结合、学以致用。因此,在职业教育政策设计和制定中,要引入市场机制,强化工作场所在培养职业人才中的作用,实现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社会团体等多元主体办学的社会支持体系,并使多个实施主体协同发力,形成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良好环境。信息时代,还需借助网络等大众媒体,对职业教育政策进行宣传、评论、专题采访,实现对社会公众的舆论导向作用,提升民众对职业教育政策的理解和认同程度,为政策的切实执行营造良好的舆论支持环境。

(四)搭建全方位监督体系:完善政策监督机制

目前,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监控环节还比较薄弱,监控主体主要是利益相关者,缺乏独立的第三方监督。加之,在行政化的管理体制下,对政策执行的监督与行政权力大小成正相关。因此,亟需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建立内外沟通、上下结合的监测体系。首先,完善政策监督体系,明确各监督机构的具体职责。通过过程参与性监督、效果跟踪性监督等不同形式,对职业教育政策执行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其次,为保证政策执行的民主,可以充分发挥民间团体组织的监督作用,即建立独立的第三方监督机制。例如,设立专门的民间监督机构,引入民间评估与反馈,让公众意见能够通过合法、有效渠道反馈给政府的决策部门和职业教育政策的实施主体,为职业教育政策的目标群体提供能够申诉和表达意愿的制度化途径,缓解执行中的阻力和摩擦。同时,通过对职业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提高职业教育政策的透明度和有效性,并及时、准确反馈执行中的失效现象,保证政策不被扭曲执行。

(五)明确各利益主体的权责:实现互利共赢

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不仅涉及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利益,还涉及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团体的利益。因此,需要准确定位各利益主体及其对发展职业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协调各方利益关系,让不同利益主体扮演好各自角色,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才能取得预期成效。职业教育政策首先体现的是国家意志,需要由政府主导方向;职业教育政策的有效执行,需要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企业不仅可以兴办职业教育,还可以通过与职业院校合作,改进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途径和质量。当然,职业院校的教育要取得成效,需要主动执行职业教育政策,并积极与企业联系,实现合作办学。因为,职业教育的跨界特性决定了任何单一主体都无法胜任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需求。只有各个利益主体间相互配合,才可能互惠互利,实现多赢局面。

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诸多社会条件的支持,职业教育政策无疑是众多支持条件中带有导向与规范作用的支持条件,具有总体规划与宏观指导的作用。从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等这些可统计的数据指标来看,通过30年来的不断改革,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从价值取向、功能定位、运行机制、质量提升等深层次结构来看,职业教育改革的成效与社会发展之间还有较大差距,难以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中,中央政府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期望通过职业教育实现企业生产的升级换代,并以“中国制造2025”对接以“智能化”为特征的“德国工业4.0”。这种要求职业教育要有完善、可行的顶层设计方案,更要有将其顺畅贯彻下去的具体措施。职业教育政策因其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尤其要发挥与政策功能相匹配的作用,从而使职业教育政策执行成为不可不关注的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