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业环境规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 指导思想
本文以现有自然资源为依托,以发展生态环保型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支撑,以“再造秀美山川”为目标,从农村能源建设、生态工程建设、绿色产业化基地建设、绿色家园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建设、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地力培肥等方面讲解了未来5年永吉县农业生态环境规划治理做法与目标,力求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努力把永吉县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美丽的生态县。
今后一段时期,永吉县治理农业生态环境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以“再造秀美山川”为目标,以现有自然资源为依托,以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为中心,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支撑,大力抓好农村能源、生态工程、绿色产业化基地等项目的建设。
2 奋斗目标
永吉县生态农业建设总的目标是: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提高农产品档次,深加工层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力求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努力把永吉县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美丽的生态县。
3 采取措施
3.1 生态绿色家园建设工程
计划2011年-2013年,在口前镇建设生态农场绿色家园一处,主要内容是:建设太阳能采暖房300栋;太阳能畜禽舍800m2,太阳能淋浴室100m2;标准“四位一体”生态温室10栋;养殖畜、禽、鱼,种植经济林、绿色蔬菜等。年可出栏肉牛50头、猪300头、鱼20t、无公害绿色蔬菜45吨,节约优质煤150。总收入50万元。
3.2 星星哨水库灌区节水灌溉工程
对星星哨水库灌区进行渠道护砌、整修和示范区建设,2011年-2014年完成。工程投入使用后,每年可节水250万立方米,多灌田500多公顷,直接经济效益416万元。
3.3 地力培肥工程
计划 2011年-2015年,在全县实施地力培肥工程。通过秸秆直接还田和饲料过腹还田、过池还田,广积有机肥,五年培肥3万公顷农田。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
3.4 永吉县“沼气工程”项目
计划于2011年-2015年每年建设农村沼气池1000个,县级沼气服务网点1个,乡村沼气服务网点26个,加强沼气建设后续管理工作,保障农村沼气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3.5 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计划于2010-2011年在永吉县岔路河镇建设一座污水和垃圾处理厂,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100平方米,购置安装设备仪器88台(套)。项目建成后年处理各种污水540万立方米,处理生活垃圾7万吨,生产有机复合肥3万吨。
3.6 永吉县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
2011年投入300万元,完成建设永吉县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对全县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产品进行监测。
3.7 大力发展以无公害、绿色、有机为主的现代农业
按照“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的要求,引导农民积极、有序的发展“三品”产业。使粮食生产持续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遵循“认证与监管并重、数量与质量并举”的方针,认真抓好“三品”认证和监管工作。
3.8 搞好永吉县西阳镇狼头村狼头屯农村清洁工程建设
篇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在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领域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农村人口人均收入逐年提高、农村社会保障逐步完善、农村人口精神文化生活日趋丰富以及环境保护投入逐年增加等方面。因此,我国农村发展所实现的成果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更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状况、提升农村人口幸福感的重要推动力量。反过来说,逐步克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所遭遇的困境并逐步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发展以及实现现代化等方面同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此,文章首先从人居环境规划、环境污染、自然资源以及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分析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的对策建议,为提升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提供思考。
二、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
我国农村人居环境虽然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阻碍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的障碍,其中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为首要问题。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之所以成为首要问题,原因在于其不良影响的系统性、全局性以及广泛性。系统性是指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会导致农村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建设布局杂乱无章,不利于农村人居环境的进一步发展。全局性是指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不仅导致现阶段建设无法取得预期成果,更会对未来的农村规划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往往导致“空心村”等问题的出现。此外,广泛性是指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的不良后果不仅涉及单一人居环境发展部门(环保部门、医疗保险部门等),更涉及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方方面面,即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的影响是广泛的。
(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的首要问题为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问题,由于其影响的系统性、全局性以及广泛性,许多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受其影响,环境保护方面为其中之一。因此,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还存在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具体而言,环境污染问题是指涉及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的各方主体的环保意识淡薄,在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方面难以落实环保行为,往往导致各种类型的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等)。根据统计年鉴数据,目前我国60%以上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且农村地区每年有超过2500万吨的生活污水直排,这不仅影响农村地区人口的环境质量状况,更会对居民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三)自然资源浪费严重
除了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还存在自然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具体而言,自然资源浪费严重是指包括水(河流、湖泊等)、空气、煤炭等在内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过度开采或使用自然资源无疑是不可持续的,不仅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而且会阻碍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发展。换句话说,在自然资源既定的条件下,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需要遵循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既不能阻碍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不能造成资源浪费、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的出现。以农业生产为例,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都采用漫灌的方式进行浇灌,并未采用滴灌等节水技术,造成农村地区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四)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环境污染问题和自然资源浪费严重问题虽然各有侧重,但是两者也存在共性,即两者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中都涉及自然环境部分,而较少涉及人文环境部分。显而易见的是,进一步探索农村人文环境困境同样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因此,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还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问题。具体而言,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设施、教育基础、医疗保险、社会保障、文化环境等方面,即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涉及农村人口生活的方方面面。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具体可以总结为出行难、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以及娱乐难等问题。因此,如果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在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过程中没有足够重视完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话,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与发展就无从谈起,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难以进行。
三、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的对策建议
(一)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根本建设环保农村
由于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存在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浪费严重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在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关注以上问题的破解。具体来说,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的首要举措为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根本建设环保农村,即环保农村建设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首要环节。统筹城乡发展划是指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需要和城镇化、工业化战略相结合,尤其需要重视顶层设计与制度完善过程,为环保农村的建设提供保障。其中,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根本建设环保农村需要坚持规划先行、重点协调、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还需要以构建开放型规划体系为目标,能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调整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战略。
(二)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建设节约农村
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不仅需要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根本建设环保农村,还需要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建设节约农村。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环保农村为农村人居环境状况改善的第一层次的要求,节约农村是指各农村人居环境涉及主体在农村生产生活中能够节约自然资源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是农村人居环境状况改善更高层次的要求。在此过程中尤其需要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提高人们保护农村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相关举措包括农村文化讲坛、科普知识下乡、农村环保课堂等活动,从而营造人人关心环境、个个参与节约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以构建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为手段建设可持续发展农村
最后,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还需要以构建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为手段建设可持续发展农村,即可持续发展农村是农村人居环境状况改善最高层次的要求,也是最终的发展目标。其中,建设可持续发展农村尤其需要注重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的建设,由于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并非一个简单的工程,而是一个多元复杂的系统,因此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能够扩大战略视野、提高建设效率以及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发展质量。尤其需要注重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在此过程中的功能以及作用,通过发挥不同参与主体的联动功能,从而实现“1+1>2”的效果。此外,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不仅要求参与主体间的联动,更要求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战略层面的联动,包括经济发展规划、环境保护制度、政府财政投入政策等在内都为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涉及的范围。
四、结语
综合全文,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不仅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发展,更有助于提升农村人口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对农村的建设乃至全社会的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在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过程中的首要问题为认识、理清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尤其需要关注人居环境规划、环境污染、自然资源以及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的影响。此外,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社会各界都必须提高认识并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在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过程中需要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根本、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以及以构建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为手段,从而实现环保农村、节约农村以及可持续发展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蒋淑玲,王宏波.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J].农业经济,2010(05).
[2]李伯华,窦银娣,刘沛林.基于人居环境建设的农村环境教育模式研究――以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双江村为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03).
[3]李伯华,杨森,窦银娣.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的居民满意度评价及其优化――以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2(06).
[4]李伯华,曹冬,杨森.城乡边缘区农户家庭就业空间行为模式及机制研究――以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4个样本村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03).
篇3
在环境问题已经引起社会极大关注的今天,人们开始把视野从城市转向更为广阔的农村。在中国,农村人口高达9亿,且分布地域广阔而分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脱贫致富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已经暴露的各种环境问题也亟待解决。因农村环境问题特有的重要性与特殊性,目前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及国家环保总局的《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都已明确了解决并改善农村环境问题的目标。
2.农村环境问题概述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量增大,农村环境日益恶化,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与身体健康,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污染转移及乡镇企业排污造成的环境污染。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耗能高、污染重、难治理的企业迁往农村,而农村为图眼前快速的经济增长大多欣然接受。这些迁入的企业和当地自身发展的乡镇企业一样,大多规模小,资金技术力量有限,污水处置设备不完善,布局分散不利监管,加之地方保护主义情况存在,使得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排、偷排河流及农业灌水渠道难以根除。由此造成的水体污染,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生长,还会危害到农民及畜禽的健康。此外,约90%以上的城市垃圾在郊外农村填埋或堆放,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污染当地的土壤、水体和空气,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
(2)由化肥、农药和地膜等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农业污染。据统计,我国化肥年使用量达4637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达40吨每平方千米,远超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吨每平方千米的安全上限。不仅如此,化肥利用率仅为30%―40%,其余60%―70%进入生态环境,导致土壤有机质降低、理化性质恶化、肥力下降,还会加剧湖泊、海洋的富营养化。我国地膜年使用量超过60万吨,多为价廉的一次性产品,不利回收,据调查,平均残留量为3.78吨每平方千米,因此,造成的减产损失可达产值的20%。
(3)农民生活污染及由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带来的环境问题。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农村生活垃圾逐渐集中化,且其中多为难分解的塑料制品等。农村每年产生的约1.2亿吨生活垃圾和2500万吨生活污水,在无处理堆放及随意排放的情况下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荀彦平、张有贤,2006)不仅如此,规模化养殖业的兴起带来了一种新的污染方式:养殖业的粪便直排。据统计,我国每年养殖畜禽排放的粪便粪水总量已逾17亿吨。据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23个省市的调查显示,90%的规模化养殖场未经过环境影响评价,60%的养殖场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由于点多面广是这类新型污染的特点,对于该类污染的治理难度较大,效率偏低。在一定程度上,由此导致的水体污染与工业污染的总和相当。
(4)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在广大农村地区,地处偏远及开发度不足限制了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很多地区被迫选择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种掠夺式的开采会破坏当地的局部生态环境,进而提高自然灾害发生的几率。该类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问题,土地沙化和石漠化问题;局部地区土壤盐渍化问题;草地面积的减少;河流断流及湖泊绿洲的萎缩,地下水位的下降;矿产资源开发造成大面积土地破坏。(荀彦平、张有贤,2006)
3.农村环境问题的特殊性及其原因
为区别于城市中的各种环境问题,总结农村环境问题特点有:污染源分布点多、面广且分散;缺少必要的污水、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置设备、场所;影响地域广、人口多、时间长,且潜在危害性大。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经分析总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生存困境。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相对于城市的日趋繁荣,农村的经济发展迟滞,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部分自然条件较差地区的农民而言,迫于生计,常以开山修路、毁林种田、过度放牧、开采矿藏等方式改善生活。随之而来的,如水土流失、草场退化、沙漠化、盐碱化等环境问题也因此加剧。较之城市生活,农村的工作机会偏少,农耕生产回报较慢,因此,陷入生存困境的农民们倾向于通过发展工业致富。在资本引进方面,因农村地区投资环境偏差,多以土地及矿产资源吸引资本。以此模式进入农村的各式企业,常常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牺牲了当地生态环境,加剧了农村环境问题。(荀彦平、张有贤,2006)
(2)环境意识薄弱。环境意识尚未在农村地区深入人心,而政府管理层环境意识的缺失造成的危害则更大。基层政府常关注传统职能,偏重短期经济收入,对环境问题则相对忽视。农民群众对环境权认识不深,在切身利益未受损时多轻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时则对自身权益的法律救济不甚了了。
(3)环境投入不够,法制不够健全。由于农村经济欠发达的状况一时难以改变,当地政府可能尚无力组建全面的环境保护体系。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完全由国家财政补贴环保支出显然不现实。我国现有的农村污染防治法律体系亟待完善,在部分环保领域依然存在立法空白。目前,立法上对于各个不同类型企业的环境保护规定,普遍缺乏针对性,导致实际操作中的执法难度较大。(张浩,2007)
4.从农村环境规划角度提出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建议
环境规划是为使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合理安排。此类规划于城市中的应用已初见规模,但由于农村环境问题关注度不够,因此,农村环境规划尚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村已有环境保护意识,自觉采取一些环保措施,然而因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必要的引导,往往加大了环保投入却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对广大农村地区实施环境规划,是近几年我国环保事业亟待采取的措施。
农村环境规划应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农村居民提供让他们长期发展和逐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环境保障。良好的农村环境规划方案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彻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其中,笔者认为以下几点需予以重视。
(1)从宏观上规划整个区域的农业生产结构,并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协调关系,避免过度重复影响其经济性,大力提倡发展生态农业与循环经济。在生态农业中,以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把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和组织开展农业,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使农村环境问题的恶化得到有效的遏止。
(2)规划要保证经济性并尽量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避免过多的管理成本与税赋压力,必要时可采取政策倾斜、财政扶持。由于农民最为关注的是增收致富,因此,规划的可操作性要求农村环境规划建立在经济性的基础上。应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给予农民关于环境规划的各类指导意见,改善现有制度以激励环保新技术的开发、农业技术推广,并辅以政策资金扶持、合理的生态补偿、有效的环境质量监控管理。(叶安珊,2006)
(3)注重节水节能,从源头控制污染,加强产前预防,弱化产后治理。水资源规划应开源、节流、治污并重,在西北缺水地区尽量回用中水,实行错峰调蓄补充河湖水源;农业上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切实加强乡镇企业污水排放监管,避免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饮用水、灌溉水取水河道。同时,加强农业环保技术推广,建立农业污染监测网络与控制体系。对化肥、农药、农膜使用者加强教育和培训,减少施肥盲目性,推广高效、低残留农药和可降解地膜的使用,提高化肥、农药、地膜利用率。
(4)对农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注重基层干部素质培养,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保护。相关职能部门应统一协调农业资源的配置,对各企业布局合理化统筹,同时因地制宜地开展地方生态旅游。在干部素质问题上,应将环境保护的相关目标纳入干部选拔与考核指标中,加强基层干部的环保意识。在立法完善问题上,应推动环境保护立法,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推动环保法制进程的同时,也应加强环保意识宣传、教育。(郑环,2006)
5.结语
农村环境保护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百年大计,虽因短期效益较低一度被忽视,所幸现已得到政府及公众的关注。相信在全民关注与良好的环境规划之下,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荀彦平,张有贤.对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年第4期.
[2]李世元.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问题研究.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年第2期.
篇4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国民经济效益,一方面还有助于改善农民收入。然而由于一些小城镇在建设中仅关注经济效益,疏忽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得生态环境受到十分严重的破坏,城镇建设也存在整体规划不足的弊端[1]。由此可见,对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伴随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小城镇参与到建设与改造行列中。小城镇得到了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也面临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主要表现于一些小城镇还未有开展总体规划,对小城镇定位、功能、性质等缺乏有效认识。具体而言:
(1)过于求大求全,片面朝外扩张。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发展到相应阶段的产物,在小城镇发展初期,一些地方对小城镇定位、功能、性质等缺乏有效认识,过于求大求全,片面朝外扩张,不科学地对过去形成的旧集镇予以抛弃,转而选择开展新一轮的征地建设,同时存在极为普遍郊区农田土地弃耕现象,由此使得小城镇超负荷占用土地面积,引发严重土地资源浪费现象,导致农村人地矛盾进一步激化。
(2)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大部分城镇下水道建设不规范,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备等严重缺乏。另外,城镇防灾、减灾设施还十分短缺,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生态环境引发自然灾害的隐患。
(3)环境破坏。小城镇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十分严重的环境破坏现象,对沙、石等建筑原材料的大肆开采,导致农田、河道、森林等受到极大的破坏。
2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措施
全面小城镇在时展新形势下,要紧随社会发展脚步,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在先进发展理念、成功发展经验的支持下逐步强化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如何进一步促进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的有序开展可以从以下各项措施着手:
2.1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明确生态保护价值观的重要性
依托对生态知识的宣传、普及,强调生态保护价值观的重要性,推进人们特别是决策层人员的观念更新,形成科学的生态保护价值观。唯有拥有科学的生态保护价值观,方可使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有效提高,进一步促进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的有序进行。与此同时,基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还应当配备充足的资金及排污设备,培养生态环境规划建设人才,这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并不可一蹴而就,务必要借助政府有力的支撑、国家法治的协助、全民意识的提高,促进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有序进行[2]。
2.2以乡村景观为核心,推进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
在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中,不难发现,一些地方疏忽了农村周边自然景观在建设中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乡土景观多种多样,包括有地方的风土民情、文化历史古迹、天然的山水等等,然而,一些人片面的认识乡村景观即意味着落后,唯有花园洋房、高楼大厦方是现代化的唯一标志。一些小城镇在建设中,一味对大城市进行模仿,肆意乱砍乱伐、夷平山地,使得绿色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小城镇建设特色不足,建设面貌大同小异。鉴于此,应当强化对乡土景观环境的有效保护利用,对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不当认识予以清除,在对小城镇绿地进行规划过程中,切忌仅关注绿地率指标,而疏忽对绿色植被的保护利用。即便一些小城镇依旧是农村聚落的空间形态,基本上没有绿地率,然而,种植于房屋建筑周边的茂密树木绿茵,同样为良好绿化覆盖率提供了可靠保障[3]。规划过程中应当对绿地率指标开展科学调节,一方面要开展好公共绿地布局,一方面要强化对村落植被的保护利用。
2.3加快开展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推进小城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编制,是开展好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前提,小城镇应当充分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及改善生态环境的实际需求,推进建设、健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自来水、卫生厕所等生态环境基础设施。
2.4开展好土地利用与资源利用规划,推进小城镇生态环境有序发展
开展好土地利用规划,建立起科学的土地利用结构,达成农业用地与非农用地相互间的协调利用,推进农业用地的优化整合。实行村庄合并,依托村庄规划、行政规划调整、土地入股等形式,使农村人口逐步朝中心村、城镇聚集,并依托村镇居民点用地指标,实现对乡村居民点用地的科学调节,改善土地利用率。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成功与否,生态环境规划是重中之重,必须要重视小城镇建设的整体生态环境规划,实现经济循环化、社会文明化、自然持续化。在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中,环境问题会不断凸显,为了防止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发展老路,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清楚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内涵,全面分析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明确生态保护价值观的重要性”、“以乡村景观为核心,推进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加快开展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推进小城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好土地利用与资源利用规划,推进小城镇生态环境有序发展”等,积极促进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张磊.探讨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J].江西建材,2015(06):32-33.
篇5
1、环境保护不仅仅是国家或某些单位应关注参与的,且更需要全民关注参与,我国国民的环保意识、参与意识不是很高。国民是社会的基本力量,没有全民的广泛参与是无法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据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调查人数中有近13%的人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环境保护问题就会得到解决,对环保知识也不熟悉,环保参与行为不足50%,被访者中有46%的人在消费时没注意过环保标识,这一系列调查结果反映出国民的环保意识有待提高,环保参与度有待加强。只有少数民众知道“12369”这部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免费举报热线电话,其中更是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打过电话,知道自己享有哪些环保权利的人不足被访者的1/5。通过调查反映出国民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很高,但参与意识却不是很高,国家要提高对国民参与环境保护的保障力度,各级政府也要加强国民参与相关活动的力度。
2、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环境规划不合理、环境规划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什么是环境规划,即通过规划把各部门、各区域、各行业的环境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全面落实环境目标及决定,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中心。近年来经过实践证明,合理布局、全面规划是减轻与防治环境问题最快速、最有效、最经济的基本措施。但目前城乡经济发展中仍存在工业布局较为分散、分布不合理的现象,既不利于环境污染的集中防治,也给环境监理和集中整治增加了难度、提高了成本。
3、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中出现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对资源的粗放利用,直接导致能源资源和原材料的巨大消耗,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能源的高消耗却没有创造GDP的高增长值。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付出过高的环境代价,这也是水资源、空气、土质等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4、农业、农村环境日益恶化。广大农村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的污染、工业污染、废水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家畜禽养殖污染等诸多问题十分严重,导致农村环境加速恶化。在播种农作物同时不科学的大量施用氮肥,出现磷、氮、钾肥比例失衡现象,并造成大量化肥流失,化肥利用率只有30%,直接导致湖泊和海洋的富营氧化,也将影响地下水质,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另外随着农村养殖业不断发展,养殖业排污量急剧增加,而畜禽粪便还田利用率不高,只达到30%以上,加重了养殖业与种植业严重脱节。由于许多企业三废超标准排放,导致我国已有近1.5亿亩农田遭到不同程度污染,使土壤层遭到破坏,土壤质量退化,且更为严重的是出现了重金属和有机物复合污染情况,部分地区农作物欠收减产,有毒物质超标的事情也偶有发生。
5、要逐步完善环境融资体系。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是改善环境质量的物质基础,缺乏资金投入,就无法实现预期环境规划和环境目标。近年来,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投资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由于前期投入较少,对于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存在着大量的历史遗留、历史欠账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过去不科学的环境决策、不合理的环境规划、环境管理不到位、环保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长时间的历史积累,使这些问题难以通过当期环保投资来解决。长期以来国家作为环境投资的主体,已不适合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要通过国家法律和经济手段加大对环保产业的需求,建立相应的环保产业投入融资政策。
二、环境保护的对策
1、加强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政策。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环境保护力度,首先在农村启动了小康建设环保计划,使广大农村现有的一些重要环境污染问题,如土壤、水质、垃圾、空气等方面得到较大改观。其次,继续加大生态示范园区建设,创建出一批批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的生态型乡村、城镇,促进条件较好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根据农业农村的特点,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解决好较为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
2、调整环境规划,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环境规划,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生态良好的新面貌。
篇6
一、目前城市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1、环境质量日益严重
众所周知,城市建设越大,人口越多,就必然会引起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在市中心经常见到堵车的现象,堵车不仅浪费资源,还污染了环境,汽车尾气排放的NOx是酸雨的主要污染来源之一。城市公共卫生管理不力,同样加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污染,城市垃圾处理不合理,生活废水、污水乱排放,造成城市河流的严重污染,例如,南京2011年6月秦淮河出现大面积死鱼,其主要原因是秦淮河上游的生活区和工业就进排放污水进入秦淮河造成水体污染。
2、城市规划不合理
城市生活区与工业区、农业生产区相互层叠,布局混乱,工业区的大气污染与噪声污染与水污染都较为严重,如果把生活区和农业生产区规划在工业区附近,人们的生活会受到影响,不能呼吸新鲜的空气,不能饮用纯净的水,农业生产也会受到污染,工业区的污染物会随着大气沉降和地面径流和灌溉的方式进入农业生产区对农作物产生污染。
3、城市建设实施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在城市建设中必然要先破坏原有的环境,例如旧城拆除过程中容易引起噪声污染和大气污染,在河边湖边建设房屋时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另外,在建设实施过程中,粉尘和烟尘会增加大气中的颗粒物,汽车发动机,切割机,搅拌机等机械设备的运作会产生噪声污染。很多项目在建设地基的时候,进行排地下水,对降低地下水位,同时还有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
二、如何实施城市环境规划
基于如上阐述可知,加强城市环境规划对于现代城市规划、打造“生态”、“环保”型的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是着重地阐述了如何实施城市环境规划。
1、认准城市“环境规划”中的“环境”
在城市环境规划之中,首先要找准“环境规划”中的“环境”。笔者认为,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城市的自然环境。城市的自然环境是城市规划中的首要考虑到得环境因素,它要求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最大化地保护及延续,并使得城市生活在自然与人类得以共存的环境之中进行发展。(2)城市的规划环境。它要求通过合理的选择和环境控制去努力影响未来。规划应当是未来主义的和实证主义的,它的目的是控制和驾驭环境。(3)城市的建筑艺术环境。它要求既能体现出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的风貌,显示出城市所特有的人文思想和个性化的特征;又能把城市的经济发展及人们对建筑风格的追求,通过建筑艺术的设计展示出来,使城市生活的经济及文化的要求在城市建筑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现。
2、以建设“生态导向型城市”为目标实施城市规划
生态导向型城市的建设必须基于科学的、合理的、正确地以及实事求是的城市规划,在实际城市规划过程中增添经济、生态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因素,依据相关的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求来对城市进行生态规划,它是目前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及结果。简而言之,它是集社会和谐、生态良性循环以及经济高效等方面的人类特殊形式的居住区,它是将生态环境、城市以及人三者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最终形成互惠共生的结构。在实际的生态导向型城市规划过程之中,首先应该注重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则:(1)城市生态位最优化之原则:对于城市生态位,就是一个城市提供城市居民的各种生态因子的总和。它不仅能够很好地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发展现状以及文明程度,而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具体功能、地位及其人口、环境以及资源等方面的优劣程度。(2)城市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原则: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又称为“城市生态环境容量”,它是指以生态学的角度为根本出发点,城市对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或是承载能力。我们知道,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是非常有限的,这主要是由于城市主要以钢筋混凝土建筑为主,生态系统及其脆弱,而且结构也比较单一。因此,对于城市发展而言,是具有一定的规模的,而不可以无限制地扩大下去。
3、从整体出发分层规划
城市宏观的生态环境概念是城市与生态环境的平衡,这种平衡促进了城市整体的稳定性以及城市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城市微观的生态环境概念是城市的植被种类与面积、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及水资源、资源的总量与质量。一方面,我们都知道城市的植被覆盖率越大越好,但是这种大也要有一定的限度,如果绿化面积足够大,就谈不上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就好像回到了原始社会,因此城市植被覆盖率的大小也要有限制条件,必须是在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等为基础。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也是衡量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但是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以人口的增长和所排放的污染物总量及对资源的开采不超出环境的承载量为约束。因此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三者之间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要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做得好,经济才能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才会稳定。
城市可利用资金、资源和环境容量包括了:①人口发展规模和密度的调整规划,②经济的发展速度,③整体发展结构的调整规划,④污染治理与生态建设规划。首先要从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全局出发,确定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效益有机统一的最佳环境生态总目标,总目标可以完成的前提下,根据城市规划特点与功能,在进一步对城市内部的各个功能区、产业进行结构的具体调整,以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更好的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随着人们生态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化,使得环境规划的理念融入至城市规划之中,这样才能促进城市居民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不断地促进城市的快速发展。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只有充分地展示城市本身所具有的特色,才能够真正体现出城市生态规划过程中所焕发的“魅力”
规划好了城市的生态,就等于是给大家创造了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有了真正好的环境才能让人们真正感受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喜悦感!
【参考文献】
篇7
1 小城镇
世界各国划分城乡的标准不同,小城镇的界定标准也各不相同,只能根据各国自己厘定的城乡划分标准和城镇统计范围的统计数字来界定。本文引入《小城镇规划标准研究》上所界定小城镇的概念[1]。
作为介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过度型居民点,小城镇专指行政建制“镇”或“乡”的“镇区”部分,并且“建制镇”应作为行政建制“镇”的“镇区”部分的专称。
2 环境规划指标体系
小城镇环境规划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从各个侧面角度反映小城镇环境规划的数量、质量规定性的各种指标形成的有机评估体系[2]。
3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来源
小城镇环境规划建设涉及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环境系统的各个方面,需要运用一套指标体系才能涵盖小城镇环境规划建设的各个方面[3]。指标体系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以科学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和与区域政策相关性等为设计原则,通过筛选,建立一个内容全面,各个领域、分项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彼此相连的,可定量的环境规划指标体系。既能对所涉及各方面主要因素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估,又不能使指标体系过分的复杂,且数据要可靠、容易获取,应能反映系统的动态特征。
根据小城镇环境规划的内涵特征和发展目标,借助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从影响小城镇环境规划建设的因素出发,在结合小城镇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程度因素的基础上,参照“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验收规定(试行)”、“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和“生态县建设指标(试行)”等文件,进行小城镇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筛选及设计。
4 指标标准的选取
制定指标的标准可以参照以下几点原则[4]。
(1)凡是已有国家或国际标准的指标,应尽量采用规定的标准值。
(2)参考国外具有良好特色的小城镇现状值作为指标的标准值。
(3)参考国内小城镇的现状值,作趋势外推,确定指标的标准值。
(4)依据现有的环境、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力求定量化作为指标的标准值。
对于那些目前统计数据不十分完整,但在指标体系中又十分重要的指标,在缺乏有关指标统计数据之前,暂用类似指标值替代标准值。
5 数据可获得性
指标体系可通过以下手段获得指标的数据,首先,通过国家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统计报表和规划等获得,此类信息数据一般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其次,在指标数据采集中也可有选择地利用有关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及刊物上登载的资料;第三,在上述途径均无法获得满意结果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专家咨询的方式;最后,对于需要实施公众参与调查而获得数据的指标,可通过编制相关的调查表进行调查以获取数据。
上述指标数据的来源,除第三种来源外,其他来源所获得的数据均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能够满足评估数据的精度要求,确保现状评价、影响预测和评估结果的科学性。
6 指标体系的运用
指标体系建立数据确定后,可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通过评估指数的计算,以数量形式定量地表现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数,以表达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所处的水平,反映评估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程度。根据指标体系及其现存主要环境问题,提出适用小城镇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固体废物和生态环境规划等方面的综合整治措施及建议,为当地政府决策部门进行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7 结论
我国小城镇正呈现出日益繁荣的景象,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小城镇环境规划指标体系对于规范小城镇环境规划建设、定量评估小城镇发展水平与协调程度以及推动小城镇环境规划理论的发展都将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作用。
参考文献
[1] 董谦.河北省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研究[D].河北:河北农业大学,2006.
篇8
1 信阳城市规划与环境协调思路
1.1 信阳市发展概况
信阳位于鄂豫皖三省交接位置,为豫南之明珠。山川秀美,人文资源独厚;交通枢纽,区位优势突出;茶叶故乡,生态环境良好;后起之秀,发展潜力无限。全市面积近1.9万平方公里,人口8百余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致力于生态城市建设,屡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全国最佳环保示范城市”、“中国最具绿色竞争力城市”、“中国绿色经济十佳城市”等称号[1]。
信阳传统上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信阳条件优越很适合农业发展,“十一五”期间农业产值年均增长11.8%,以全国0.47%的耕地生产出了全国1%的粮食。但经济发展更需要工业带动,“十一五”期间信阳工业实现突破,其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了一产和三产,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在新的发展时期,信阳需要继续保持增长,不断提高“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但不以牺牲农业与粮食、生态和环境作为代价。信阳在2004年成为“国家级生态市”后,进一步明确了“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坚持“立足生态做足发展,赢得竞争必先赢得环境”的发展方针,确立了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和生态社会建设的发展框架,探索出一条以生态城市理念解决发展与保护共赢的道路。
1.2 信阳城市规划与环境协调的思路
城市规划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城市获得更好的发展,避免或抑制消极的不利于城市发展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指导城市规划的重要理论,其核心是“不仅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且对下一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要求不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既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诉求,所以也是城市规划的最终目标。环境规划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对人类活动及其环境所作出的规划安排,开展环境规划虽然比较晚,但对于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环境规划成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协调环境关系的基础依据。规划环评是在城市规划审批前由环保部门对规划内容作出的环境评价报告,落实规划环评制度有利于城市规划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可见,处理好城市规划、环境规划和规划环评之间的关系,也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城市规划与环境协调的问题,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信阳基于“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城市规划集合发改、规划、国土和环保等多部门,通过部门联合制定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共同拟定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及禁止开发的区域开发与资源环境政策,在生态功能区与敏感区内划定“生态红线”,作出环境方面的合理规划。然后规划部门编制城市规划,在规划审批前再由环保部门出具规划环评报告,从源头上控制“两高一资”、产能过剩及污染隐患较大的项目落地。
2 信阳城市规划与环境协调实例
2.1 小城镇规划与环境协调良好
东双河镇位于信阳狮河区中部,在中心城区以南9km处。地形为浅山丘陵区,地势大致西南高东北低。境内水资源丰富,双河、杜河穿过境内,还有引自龙王寺水库的干渠,灌溉面积达4.2km2。按照《东双河镇总体规划(2005―2020)》2004年镇区人口4.2万人,2010年将达到5.8万人,2020年达到6.6万人;城镇化水平2004年8%,2010年将达到35%,2020年2010年将达到49%;到2020年,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 60%以上。2009年6月监测境内双河、杜河水质均达标,且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标准要求。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增加,污水排放量将逐渐增多,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当发展需求超过环境承载力时,则东双河镇良好的环境资源有遭到破坏的风险,因此城镇规划时需要进行环境保护规划。环境规划按照环境功能区进行区划,分别进行水环境功能区划、空气环境功能区划和声环境功能区划。环境保护规划包括大气环境保护规划、水环境保护规划和固体废弃物规划等。环境整治有水环境综合整治、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由于城镇规划中较好地兼顾了环境因素,东双河镇发展过程中较好地控制了环境污染,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已被评为省级环境优美乡小乡镇,预计2015年全面实现社会、经济、资源及环境协调发展,将成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小乡镇[2]。
2.2 产业聚居区规划与环境协调不够
信阳平桥产业聚居区共规划面积11.6 km2,2005年开始筹建,至2011年底已建成4.6 km2。完成了骨干道路网、供电、供热、给排水与绿化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已经入住162家企业,其中已建成投产118家企业(项目),创造产值44.6亿元,利税3.6亿元,已形成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新能源及机械装备制造为主的产业聚居区。据调研[3],虽然平桥产业聚居区具有交通便利、资源优厚、生态环境优良、发展时机好等独特竞争优势,然而也显现一些不足,环境方面尤为突出:(1)产业结构分布不尽合理,结构性污染隐患较为显著――污染型工业比重偏大,而高新技术产业较小。由于资源、能源消耗较大,节能减排的压力增加。(2)土地集约利用效果不强,土地资源投入收益效率低。(3)聚集区环境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环境监测、监控及“三废”处理能力较弱。(4)配套设施尚待完善,环保压力较大。一些能耗较高、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环保处理设施不足,清洁生产条件不充分。显见产业聚居区规划与环境协调欠佳,虽然管理部门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但彻底扭转这一不利局面显然需要更多的投入。
以上两个实例足以说明,城市规划与环境协调非常重要,协调良好带来的是优美的环境效果,协调欠佳则加重了环境治理的负担。
3 结语
城市发展过程中要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后果发生,就应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充分与环境协调,本文分析了通过环境规划、规划环评等手段解决城市规划中与环境协调的思路,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论述,阐明城市规划与环境协调既是必要的,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篇9
2.审计制度
传统审计制度重企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情况、轻企业的农业经济绩效审计,对于环境绩效审计更是一片空白。根据环境审计具体内容的不同,还可以将环境审计的具体目标细分为以下四类分项目标:(1)评价环境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帮助有关部门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规划。(2)评价环境投资项目的农业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改善环境投资提出建设性意见。而当前我国的审计制度设计上,无论是国家审计还是独立审计或者内部审计,这一方面都很欠缺。(3)评价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工作效率,揭示影响其工作效率的消极因素,提出改进建议。
3.完善措施
3.1会计制度设计:应逐步构建和完善绿色会计理论体系。绿色会计把视野扩大到主体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生态循环都反映到会计模式上,来计算和揭示会计主体的活动给社会环境带来的农业经济后果。它或表现为社会资源的增加,产生“社会利益”,或表现为社会资源的减少,形成“社会成本”,并将社会利益与社会成本加以比较来评价企业的社会贡献。绿色会计应克服传统会计的缺陷,其基本目标就是在促使企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努力提高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具体目标是充分披露有关的环境信息,为决策者实施农业经济和环境决策提供信息帮助。
3.2审计制度设计:对应于绿色会计,我国还应该进一步健全发展绿色审计。绿色会计提供企业在履行环保责任方面的会计信息,此信息是否真实有待于绿色审计的监督、评价与鉴证。绿色审计是一种控制活动,通过检查企业的环境报告,对其受托环境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从而实现对企业受托环境责任履行过程的控制。其目的是促进环境管理系统的积极有效运行,控制社会农业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篇10
所谓城乡污染转移指的是在城市所产生的生活和工业垃圾、污染产品以及设备被源源不断的转移到城市周边地区或农村,并将城市污染较大的企业搬迁至农村地区,从而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压力,加剧农村环境污染的行为。近几年来,由于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数量越来越大,导致农民的环境利益和经济利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并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发展差距,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与社会建设的发展。要想改善我国环境水平,就要加强对城乡污染转移法律的规划与完善,以此促进我国城乡环境治理的平衡发展。
一、我国城乡污染转移法律现状
尽管我国近年来逐渐加大了对城乡污染转移法律制定的力度,也开始重视起城乡污染转移法律法规的作用,但由于法律体系尚未完善,在减少城乡污染转移对环境的破坏方面缺乏还是一定的适应性,相关工作的开展并不顺利。
1、我国应对城乡转移法律的现状
在城乡污染转移法律建立的过程中,我国对于污染防治工作也在加大管理力度。1984年9月27日国务院《关于加强乡镇、街道企业环境管理的规定》,第4条规定“严禁将有毒、有害的产品委托或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乡镇、街道企业生产”明确禁止了污染的转移。2000年国务院发文通告各省各地 “严禁发达地区淘汰的污染严重企业转移到西部地区”。进一步规范了污染转移的制度。在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通过,该规定第22条指出:“农业生产者应当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和饲料添加剂……着力防止农业环境污染。不得将有毒、有害废物用作肥料或者用于造田”。2004年颁布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进一步针对农村环境保护进行了规范。其中第4跳、第22条以及第38条都明确规定禁止城市污染向农村进行转移。其中第22条还规定,在特别保护区域范围内,明令禁止建设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贮存设施和场所。除此之外,国家还颁布了一系列涉及到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即相关法律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以及《关于加强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定》等。
2、城乡污染转移法规不足
随着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转移情况的加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也越来越困难,加之农村地区一直处以弱势的地位,我国农村的环境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地区政府和民众的环保意识薄弱,相关的规范制度也尚未完善,导致我国环境规划与治理难以向前发展。
尽管我国法律规定,农村环境资源数以公有财产,但实际上对环境进行开发和经营的主体却是企业或组织,相互之间的利益一直得不到有效的平衡,并且开发与经营主体所要承担的义务与责任较轻,其能够对农村环境资源进行免费的开发与使用,却无需为区域内的环境负责,这也是我国农村为何大量增加污染设施和企业的主要原因。如《固废法》第38条中对于城乡生活垃圾的处理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城乡地区出现垃圾倾倒、焚烧以及填埋等处理方式,进一步加大环境污染。此外,由于我国环境管理体系的主要职责在于城市和重点源的污染防治,对于农村环境的治理体系远远落后于城市,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过程中也显得力度不够,套用城市污染治理根本无法适应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政府对于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也往往缺乏足够的重视,为了保护农村资源环境,农村公用品都是由基层政府或村民自己凑资而成,但自从农业税取消之后,农村经济收入大幅度减少,乡镇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在消减,导致农村环境治理与维护工作被迫搁浅。
二、完善城乡污染转移的法律控制
我国城乡污染转移问题的法律控制之所以力度不够,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对于一些责任及规范细节没有落实到位,因此,我们应当从实际出发,完善各项环境保护与治理制度和机制,从而进一步规范城乡污染转移的法律控制制度。
1、完善城乡环境规划制度
我国对于农村环境规划的相关法律法规仍不甚完善,加之农村环境的复杂,与城市环境的管理缺乏相应的对接,更是让城乡污染转移工作难上加难。政府在治理污染转移工作使往往从城市或农村的单一角度进行规划,缺乏整体性。要想加强城乡污染转移法律的完善,首先就要完善环境规划制度,做到从局部开展工作,先完善农村环境规划相关制度,再与城市环境规划进行协调规划,形成整体与系统的协调规划模式。使环境规划制度从根本上治理城乡污染,减少环境管理的压力,并进一步促进我国城乡环境问题的平等与统一,减少城乡环境规划制度出现失衡情况,保证城乡环境治理均衡发展,从而带动我国城乡污染转移法律的不断完善。
2、健全环境标准及审批准入制度
城乡实际环境状况与环境污染治理标准之间存在关联,为了进一步做好城乡污染转移工作,我们必须明确两者之间的所存关系,对城乡污染转移治理标准进行审查和限制,禁止各类不符合环境标准的生产设备、产品以及工艺进入城乡地区,维持城乡环境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我国政府还需要不断完善城乡污染转移审批准入制度,使城乡各类污染能够得到良好的安置和处理,确保城乡污染控制标准达到一致。由于我国城乡环境治理偏向于二元结构,导致城市污染排放大量的转移到农村地区,加大了环境治理难度。政府应当制定严格的城乡污染转移审批准入制度,确保城市污染控制与农村污染控制保持平衡,为农村生活环境的保护建立有效的控制机制。
3、明确城乡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现代社会的生态文明需要生态立法,在推行生态立法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重视城市与农村共同的污染防止理念,对城乡环境保护与污染转移进行一体化对待,规划污染转移问题。实际上农村环境保护总量控制往往跟不上城市的控制力度,很多农村地区并没有被纳入地区污染控制的范围,由此可见,我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尚缺乏一定的整体性考虑,。因此在制定城乡污染转移法律时应当做好城乡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的完善。只有污染物总量控制,才能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且实时监测地区污染总体数量,使环境自净能力能够进一步提高,从而减少污染超过环境容量,有效控制城乡污染转移。
4、建立污染的集中管理制度
对于城乡污染转移应当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进行,在规模效应的推动下从根本上推行城乡污染转移法律的制定。要想产生规模效应,就要充分发挥农村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优势,彻底落实污染控制工作,降低污染治理成本,做好城乡污染转移控制。尽管我国目前尚在推行污染集中处理制度,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度依赖地方政府的管理或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进行,并没有起到一个良好的治理成效。我们国家必须进一步加强立法强制实施污染物集中处理制度,将污染物集中处理的范围、义务主体以及处理形式等内容进行严格规范,保证污染的集中处理管理制度能够深入城乡环境保护工作中,并辅助城乡污染转移法律为我国环境保护建设事业提供助推力。
5、建立城乡污染转移生态补偿制度
生态补偿机制指的是环境污染者对于受害地区居民或受害者的一种物质补偿,这种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双方利益,并减轻环境保护工作的负担,要构建农村生态补偿机制,就要先明确对于污染物转移问题所进行的生态补偿原则、补偿标准、补偿范围、补偿主体以及补偿条件和具体权利义务等方面。国家建立城乡污染转移生态补偿制度要具体到城乡地区的污染转移工作中,让污染者有效保障受害者的合法利益,对于开发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在进行转移的同时也要补偿给受害者所带来的损失,尽可能的在最大限度内为受到城乡污染转移的受害者提供基本环境权益保障。
三、城乡污染转移执法的完善
就城乡污染转移执法现状而言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城乡环境执法队伍建设,以城乡污染转移法律建设一支合格的执法队伍,全面提高环境执法水平,为城乡污染转移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
1、建立综合政绩考核体系,落实政府治理责任
相关政府部门严格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文件,将城乡污染转移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政绩考核内容当中,并不断健全和完善环境保护政绩考核制度,加强城乡污染转移治理,在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中建立环境质量考核标准,将城乡污染转移工作切实安排到位。此外,还需要落实政府问责制度,将城乡污染转移相关法律法规纳入日常考核当中,以此建立全面的综合考核体系,增强部门人员的工作意识以及工作责任心,从而不断完善城乡污染转移法律制度,减少破坏环境治理的地方保护主义以及工作障碍等。
2、健全城乡环境执法规制,提高环境执法力度
一方面要做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城乡污染转移法律之间的冲突域矛盾工作,使相关负责部门能够意识和明确自身职能,在明确分工后才能够实现部门协调,从而更好地落实城乡污染转移法律制定工作,保证城乡污染转移法律完善工作的有效进行。另一方面要加强城乡污染转移法律的程序性立法,在完善城乡污染转移法律的基础上确保程序性立法能够实行。由于我国现行的环境立法侧重城市污染治理,对于农村的环境管理力度稍显薄弱,这些都导致了我国城乡污染转移的法制建设难以向前发展,政府各职能部门一定要强自身岗位的职责意识,在执法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并不断提升立法水平,进一步加强我国城乡污染转移法律的可执行性。
3、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监管水平
政府在城乡污染转移执法方面,一定要考虑到执法过程事件造成的影响。一般而言,城乡污染转移行为往往会造成跨省份、跨地区等污染,但目前我国的基层法院环境法庭受理与审判难度较大,尚未建立起以省为单位的环境法院,同时执法队伍的执法力度也十分薄弱,难以对城乡污染转移案件做出及时的裁决。因此,在城乡污染转移案件的管辖方面,应当单独设立省地区的环境法院,同时建设一支素质高、技术强、设备齐等的专业执法队伍。政府加大执法队伍的扶持力度,切实提高环境执法队伍水平。如加强队伍内外监督机制,内部监督由上下级、各部门之间相互监督来实现,外部监督则通过公众媒体和公众舆论来进行,做到城乡污染转移执法公开公平公正。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做好我国环境保护以及治理工作,除了要做好我国城乡污染转移法律的完善,还要在完善法律制度的前提下健全城乡环境执法规制,不断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水平,加大执法力度,全面改善和控制城乡污染转移问题,从而更好的保护我国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孟娟,李红梅.我国城乡污染转移立法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226.
[2] 张小红,樊晶晶.城乡污染转移的原因分析[J].科技咨询导报,2012(32):119-119.
[3]唐钊.我国城乡污染转移法律规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10086-10088.
[4] 蒋培,林燕.城乡污染转移的法律控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28(2).
[5] 张燕,陈胜,索一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基因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制探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3(4):447-450.
篇11
1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脚步的日益加快,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的污染尤其是农村河流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村河流的污染与城市河流的污染相比有一定的特点,在控制措施方面也有不相同之处,必须根据农村的特点采取控制措施。
2 农村河流污染的主要特点
2.1 外来水生植物影响大,有沼泽化的趋势
水葫芦、水花生是一种水草,原产于南美洲巴西等地。20世纪50年代后作为猪饲料在我国推广种植,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民就基本不用它作为猪饲料了,现在已成为一种害草,分布于我国大江南北。由于农业生产使用大量的化肥以及生活排泄物流失到水体,使农村河流水质普遍富营养化,造成水葫芦、水花生迅速蔓延,泛滥成灾。农村承包到户后,农民对公共河流的状况也没有以前那样关心了,加上使用化肥后农民不再揽河泥作肥料,使得河床逐年提高。根据笔者对里下河地区100多条不受城镇和工业影响的农村自然河流调查情况反映,农村河流都不同程度地发现了水葫芦、水花生疯长的情况,由于每年水葫芦、水花生自然的生长、腐烂、沉积,已经造成河底明显抬高,水面缩小,水质反复受到污染。多年的积累使得河流面临沼泽化,水体变绿等。而且水葫芦、水花生的疯长还影响了当地水生生物多样性。这种由水葫芦、水花生的长期疯长得不到控制而引起的河流淤塞和沼泽化的趋势是农村河流比较普遍的情况。
2.2 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影响水质
化肥、农药过量和不合理施用形成农田的化肥、农药流失,形成农业面源污染,而传统灌溉方式加重了面源污染; 集约化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相当部分都随农田排水或雨水而进入到河流,造成对地表水环境的污染。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很大,粗略估算,目前水体污染物中来自农业面源污染的大约占1/3。10几年来我国采取措施逐渐限制了工业污染的排放,城市生活污水也逐步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而对农业面源污染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办法。在未来几年里,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由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业导致的面源污染,对水质污染的“贡献率”将日益凸显,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某农业大县的某地为例: 该地耕地面积24万hm2,2001~2006年5年期间的化肥施用量58万t。按最低随水流失量25%进行测算,5年期间该地的化肥流失量至少为14.5万t。除了化肥、农药和集约化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农村的作物秸秆目前也没有好的去处,除了焚烧外,还有一部分秸秆和废弃植物根茎进入河流,腐烂后也影响到农村河流水质。农村主要河流的总氮、氨氮等指标超标严重,超标率达到60%~70%,使得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水体变绿、发黑发臭,导致水葫芦、水花生和水藻生长过盛、水体缺氧、水生生物死亡、河流淤塞等。还有大量的群众饮用超标的河水,群众反映现在生重病、大病的人上增多。所以,农业面源对农村水环境的污染是农村河流污染的重要特点。
2.3 总氮、氨氮是农村河流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由于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一般都放在城市,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对建设项目的环保把关比较严格,导致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接受了城市转移的重污染项目。生产工艺落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十五小”的项目,甚至有些重污染项目不经过环保审批,在偏僻的农村得以生存。这些重污染项目没有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加上农村环境监管的不力,使得一些农村地区河流工业污染十分严重。
通过对某市2001~2006年农村河流的监测调查显示,25个监测断面的22个水质指标中,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 类进行评价,总氮、氨氮超标率100%,具体统计情况见表1。可见总氮、氨氮为主要污染因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OD、CODMn、BOD5、总磷、粪大肠菌群等有机污染也占比较大的比重,由此可见农田的化肥流失是主要原因,农村生活污水直排入河也是劣V类的重要原因,在人口密度愈大的区域,河流污染愈严重。
2.4 聚居点缺乏规划,环境管理滞后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分布城镇化,农民的居住方式城市化,使得乡镇乃至自然村建设呈现城市的特征。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根本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民用上了自来水、水冲式厕所、洗衣机,用水量比以前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成倍增加,加上很多乡镇没有环境基础设施,缺乏环境规划,环境管理滞后形成了农村乡镇地区和村聚居点附近的河流受到生活废水的影响十分严重。主要反映河流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粪大肠菌群等超标严重。农村聚居点附近的河道两边垃圾长期乱堆乱放,也对河流的水质产生严重影响。
3 农村河流污染控制措施探讨
3.1 做好小城镇环境规划,突出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
小城镇环境规划是农村水环境保护的一项首要工作,应把小城镇环境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可以通过规划,设立控制区域,引导乡镇工业相对集中,便于工业废水的集中治理和管理; 科学划定乡镇居民集中区,便于生活废水的集中治理和管理;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措施,对农民进行环境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在规划中突出农村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充分体现政府调控和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农民在农村水环境的综合整治中决定作用。有些好的传统对农村水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如多施用粪肥、绿肥等有机肥料、揽河泥改良土壤、节水灌溉等都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进而改善农村水环境的良好措施,如果变成农民的自觉行动,农村河流污染控制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加强水环境治理
政府要高度关注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充分发挥农技推广等公益单位的作用。 政府要加大农业基础的投入,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政府的关注要落实到实处就必须要重视基本制度和体系建设,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应充分考虑农业技术推广等有关单位的公益性,不能延续“政府卸包袱”思路。例如,目前一些公共服务机构( 事业单位) 在改革中不当市场化,造成其公益职能丧失,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几乎失效,导致农业技术的选择缺乏环境政策制约机制。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改革是以减少农技推广财政经费和鼓励自我创收为目标的,县乡层次的有关机构大多由以往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转变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由于得不到足够的财政拨款,农技推广系统不得不从事与主体业务无关的经营活动以维持基本运转和确保员工收入。很多地方的农技推广机构甚至蜕变为以卖化肥、农药为主的营利性机构。财政资金要为有关乡镇机构发挥应有的公益性提供保障,避免其过度市场化,使得先进的农业技术、农副产品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知识不能推广到广大农民中去,造成农业污染源扩大而加重农村的水环境污染。
3.3 发动群众,综合整治
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必须发动农民、依靠农民,增强广大农民自觉爱护河流、自觉建设家园的主观能动性。应广泛开展“环保知识下乡”活动,大力宣传水环境保护知识,加强环保法制教育,引导农民养成保护水环境的良好习惯。开展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广以清理垃圾、粪便、秸秆、河道、工业污染源、乱搭乱建和建立相应管理制度为重点的农村“六清六建”工作,在“六清六建”中,突出清理河道和垃圾处理这两个重点,制订有关考核验收标准,力争使农村环境脏、村貌乱、设施差、布局散的现象有根本改观,使得农村的河流污染从根本上得到改观。
3.4 循环利用、推广低耗高效的农业生产技术
要从发展低耗高效的农业着手,在农业生产的技术方面要推广先进国家的灌溉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流失。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大中型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畜禽粪便处理可采用先沼气池然后再做肥料的路线。对农村分散养殖污染的控制,必须指导农民树立循环和综合利用的理念,发展家庭庭院式的循环经济。要研究和推广先进的秸秆再利用技术,充分利用水葫芦、水花生和废弃植物根茎生产有机肥料,鼓励农民多使用有机肥料,从根本上解决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等污染河流的现象。
3.5 结合地区特点,区别对待
在农村水污染治理中,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水环境状况,结合农村地区人口分布和污染排放的特点,采用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的办法来解决。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自然村落较多,不可能大规模地建设环境基础设施,以非工程措施为主,加强低耗高效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立足资源综合利用,解决化肥、农药、人畜粪便、水葫芦、水花生及作物秸秆对水环境的污染问题,不能不顾环境而片面追求发展工业。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快推进乡镇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积极探索污水实用处理方法,鼓励跨行政区域联合建设规模化、集约型污水处理厂。着重推广“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置”的生活垃圾处置模式,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积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有偿处理的办法。政府可以在秸秆气化、还田以及沼气化等方面进行政策推进和资金引导。在河道的整治方面当地政府可以适当投资,建设有当地特色水环境亮点工程。在水环境整治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各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强求统一模式,不搞一刀切。可以在平原、水网、丘陵、山区、城郊结合部、风景名胜区等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下,发达和不发达的地区分别搞一些试点村,便于总结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典型经验。应当结合地区特点发展经济,以提高水环境质量为目的,多考虑长远的水环境保护问题。
3.6 建立制度,长效管理
目前,我国的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呈现以下特点,即农村环境立法缺位和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而农村的水环境污染呈现3个方面的特点:排放主体的分散性和隐蔽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不易监管性。所以,这样的体系在解决农村水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在目前的情况下,必须重在制度建设,通过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长效管理制度,来巩固清理整治的成果十分必要。而要达到长效管理的目的,重要的是广大农民能够意识到农村河流保护要依靠大家,每个人都不做污染河流的事情,而农民掌握和使用低耗高效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循环综合利用技术也十分重要。必须建立制度,多个部门,齐抓共管,合力推进,建立和完善乡镇公共服务机构,发挥他们应有的公益性,才能达到长效管理的目的。
お
篇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使得当代城市居住区建设中也更加注重对小区园林环境的建设。但当前的居住区园林环境规划设计中存在着许多误区,没能很好地将园林设计与城市总体及小区环境结合起来,因而也未取得良好的景观效果。下面本文将简要探讨如何从不同层次来做好城市居住区园林环境的规划设计。
二、居住区园林环境规划设计的不同层面
1.城市层面
进行居住区园林环境规划设计时,首先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找出居住区园林环境与城市总体环境之间的切入点,协调局部园林环境与城市环境和绿地系统的关系。于是对应于城市规划层面的园林环境规划设计便产生了,它对居住区园林环境的规划设计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它并非侧重具体方案的探究,而是更加偏重于概念性、模式性的研究。
2.居住区规划层面
居住区规划层面上的园林环境规划设计,也即是在居住区总体规划阶段,进行整体构思居住区园林环境的规划设计,使其与居住区规划相结合与协调。这一层次的规划设计工作,应由规划师、建筑师和风景园林师共同完成,相互协调,根据建筑布局和园林布局的需要来相互调整,取得居住区总体布局与园林布局的双赢。
3.建筑设计层面
在建筑设计层面,应加强建筑师与风景园林师的配合,园林师要学习建筑的有关知识,建筑设计师也要学习园林学的有关知识,进一步解决好园林与建筑的互动问题,使景观更好地为建筑服务,使建筑能够获得更加理想的景观,形成一种建筑与园林环境交融的境界,使建筑仿佛从绿色空间中“生长”出来的。
4.风景园林层面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层面,也就是从本专业出发,由风景园林师来解决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问题。
三、 居住区园林环境城市层面的规划设计
1.结合城市总体
居住区园林环境的规划设计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领会其精神实质,充分考虑城市的总体布局规划和功能分区,结合城市的人文环境特色和历史文化脉络,熟悉规划中对土地利用、开发强度、建筑密度等各项控制指标的规定,初步确定居住区园林环境类型和基本指标。
居住区园林环境的规划设计还应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方向和指标体系,给居住区园林环境规划设计进行明确定位,使其成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符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整体性。
居住区园林环境的规划设计要充分把握城市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特征、风貌特征、历史文化特征和人群特征,以便居住区园林环境能更好地融入城市整体,更好地为城市和居民服务。
2.处理好居住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对居住区周边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如对周围山水条件等自然环境进行研究,看能否对其进行充分利用;了解周围用地的情况,周围的园林环境情况,周围地块的居民的居住、就业等状况,并充分研究周边环境的现状与未来规划发展情况。促进居住区园林环境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既要充分利用周边环境资源为本居住区服务,又要体现出居住区园林环境对整个地区的意义,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完整的整体。
3.把握生态格局关系
居住区园林环境规划设计应考虑到绿色廊道、斑块的问题,对城市中业已形成的绿色廊道,应加以保护和利用,采用人工手段建设绿色斑块,建立与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相衔接的,适宜居住区园林绿地的,能使园林绿地产生生物物种迁徙和物质、能量流动的生态环境体系。
四、居住区园林环境居住区总体规划层面的规划设计
1.结合居住区总体规划
居住区环境规划设计与居住区规划密不可分,它们是一个整体性问题。应加强规划、建筑、风景园林专业的协同工作,通过景观途径协调解决城市规划、建筑、园林、城市设计等各方面的矛盾,交通问题、住宅问题、密度问题、活动空间问题等,要改变以往重视实体空间、轻视绿色开敞空间的观念,风景园林对规划建筑专业的简单被动适应的局面,应该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提高风景园林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地位。
2.加强园林环境与居住区的建筑布局的融合
居住建筑的布局是居住区园林环境规划设计的基础,应结合不同的建筑布局形式,灵活地进行园林环境的规划,如对于周边式的建筑布局形式,可将园林布置在居住区的核心,这样有利于形成面积较大的集中绿地,增强了可达性,能均匀地为周围提供服务;对于行列式的建筑布局形式,可采用园林形成网格的布局方式,这样能使住户获得良好的朝向,而且有利于良好的空气、水等引入居住区;对于点群式的建筑布局形式,可将建筑散点布局,园林环绕建筑,能将建筑溶解在园林之中,形成建筑四面皆有景观的效果。
3.结合原有地形和植被
居住区及其环境受居住区用地及周围环境的地形状况影响非常大,园林规划设计师在居住区环境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读懂”山水,“读懂”地形,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将天然地形作为居住区环境规划设计的宝贵财富,进行适当的改造和整理,而不是大张旗鼓的“平整土地”,应借助地形塑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住区园林环境。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还应加强对天然植被的利用,强调天人关系的和谐与统一,这样有利于保持自然的植物群落演进,并营造出许多人工植物无法比拟的美学效果。
五、居住区园林环境从建筑设计层面的规划设计
1.加强居住建筑与风景园林的互动
在进行建筑的规划设计时,要正确处理建筑和园林的互动关系,让建筑具有良好的风景,园林具有良好的空间。建筑设计层面的设计过程中,需要从建筑到园林,再从园林到建筑的反复磨合和适应。要想促进建筑设计与园林规划设计间的融合,不能仅停留从建筑总平面图或屋顶平面图的深度,还应深入到每一户的套型和立体的套型关系,来研究最佳的园林环境设计方案,获得良好的风景。反过来,从园林总体布局的角度,还应对建筑的设计提出要求,要求结合园林的规划,来安排住宅的套型,充分考虑建筑的立面与园林环境相协调,形成居住区园林景观与建筑的协调统一。
2.力求使居住建筑获得良好的风景
获得居住建筑的良好风景,首先要加强对山水条件和一些气象条件(云、雨、光)等有利自然条件的利用,其次是人工的构造出优美的居住区园林环境,同时还应在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其美学价值,加强建筑的布局、形态、色彩等方面的设计,打破建筑与周围环境的界限,使它们也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融入园林景观环境之中。应从风景的角度,来设计建筑的楼栋、套型和套内房间等要素,使它们的朝向、视野、采光等都有利于获取良好的风景。
3.居住建筑与园林的相互渗透和共生
在建筑设计中,可在居住建筑设立平台层建立空中花园,也可通过首层架空使园林穿过建筑,还可建设屋顶花园,形成建筑与园林互相渗透的居住形态,拉近建筑与园林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建筑的内部,也可设计套内的入户花园、空中花园、阳光室等,创造室内的园林空间,形成居住建筑与园林环境共生的格局。
六、居住区园林环境风景园林层面的规划设计
1.改善居住区局部小气候
居住区的园林环境不仅起到景观作用,还可通过其植被、地表、水体和建筑形态来改变局部小气候。首先应考虑园林景观区的采光条件,根据不同季节的需要,合理布置广场景观设施,如通过精心的安排树林、透明的阳光厅、完全遮荫的柱廊、构筑物等,既能让人们盛夏得以避暑严冬又能受到日照。其次是充分利用住区中建筑、水、植被等调节区域小气候,引导室外气流,提高空气质量。
2.合理选择和搭配植物
植物是园林中的不可或缺的要素,丰富多彩的植物,不仅能起到很好的景观作用,还能改善物质环境,吸收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净化空气,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益于调动人们的情绪,缓解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压力,促进健康。植物应合理选择和搭配,物种应具有多样性,多用乡土植物,乔、灌、草的搭配要合理,植物种植形式要美观,符合住区的整体风格。
3.加强对水景的构造和利用
水景也是中国传统园林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水体不仅在蓄积雨洪、提高蒸发量、缓解热岛效应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设计手法有很多,如喷泉、跌水、溪流及人工瀑布等,有效提高了住区的自然韵味。
七、结束语
总之,城市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三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在居住区园林环境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处理好三者的关系,从文章探讨的四个层次出发,取得最佳的整体景观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易,自然之韵――生态居住社区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篇13
2小城镇环境规划的意义
小城镇作为我国农村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中心,是乡镇企业商品流通的初级市场,它可以通过经济吸引和经济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从而合理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保证农村稳定、健康发展,最终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许多小城镇在过去的发展进程中并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尤其对环境没有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可持续的利用,导致在后续城镇发展过程中,问题不断,特别是环境问题,小城镇环境规划的目的就是在克服以往不利的条件上进行全面的城市化发展,这有利于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我国农民的素质,从而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带动乡镇企业的发展,扩大内需,拉动城乡市场的发展;有利于优化国民经济结构,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保持生态和谐。
3小城镇环境规划常用方法
目前小城镇环境规划的方法多种多样,原则、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主要常用的方法有生态功能分区法、生态足迹分析法、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法、专家分析评价法等。
3.1生态功能分区法
小城镇生态功能分区法是根据小城镇生态系统的整个结构以及不同生态结构的特点,划分出不同功能类型的单元,估计出生态对环境污染和环境负荷的承载力,综合考虑小城镇区域内所有生态要素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整个小城镇划分成生活居住、工业、农业、交通系统、自然保护区及人工绿化区等不同的功能区,从而对其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功能的规划。生态功能分区法目前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生态评价模型;2)经验型分区;3)经典的单因子叠加分析模式。其主要的目的有:1)提出了不同环境单元中的生态保护要求,指出了单元社会经济发展方向;2)为区域的平衡发展因地制宜的提供生态环境规划依据。生态功能分区法以整体性原则、整体协调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相关性原则等为原则,利用生态系统结构的特点及其功能,充分考虑实际生产力、空间结构、稳定性等指标,结合区域内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区域内的自然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一个平衡点,综合规划了小城镇,并提出又好又快的整治任务和发展方向。
3.2生态足迹分析法
为维持生存,人类需消费各类资源、产品和服务,而这每一项的消费最终都可以由生产该项消费所需要的最原始能量和物质的那块一定面积的土地来提供。这就是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内涵。也就是说生态足迹法是借助分析区域内人类消费总量,并将其换算成土地的面积,从而计算出区域内的人群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冲击。根据这个内涵而制定出的具体公式,用这个公式来做小城镇的环境规划。当一个区域内的生态足迹大于生态系统承载力,区域内就会出现生态赤字,即该区域内的人类活动负荷已经超过区域生态承载力,反之,则产生生态盈余,即区域内的生态承载力还可以承受人类活动的负荷。生态足迹分析法是从具体的生物物理量的角度出发,来测量人类对自然生态资源的需求量以及生态系统能够提供给人类的承受量,得出这两者间的差距,指出保持区域空间持续发展的环境容量。生态足迹分析法不仅可以用于小城镇的环境规划,还可以估算出任何特定区域内的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全球的过度消费或某个人的生态足迹等。
3.3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法
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法是指通过对小城镇内土地资源质量的综合评定,分析区域内主要土地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特征的适应性,对土地的预定用途进行综合鉴定,确定是否适宜、适宜程度及其限制的条件等,然后再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的分析土地资源的利用规划是否合理的一种环境规划法。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法是围绕土地利用及规划在生态上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程度展开的,它在对农、林、畜、牧、渔等各行各业的土地适宜性、限制性及其程度进行评定,并对选址进行评价以确定功能区的布局是否合理。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法有多种,常用的是因素加权指分值数和法。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法理论原理为:将不同土地不同用地类型划分成为不同的生态位势,然后按照从高位势到低位势布局就合理了。
3.4专家分析评价法
专家分析评价法主要是根据环境专家长期对环境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分析某一类型环境事件发生规律以及影响因素等,以此来预测出未来某一时间段内某一区域环境系统的发展情况,从而对环境规划的各个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评分并确定各指标在整体环境评价中的比重,最终达到对环境合理规划的目的。
4常用方法的对比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