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手术病人的术后护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手术病人的术后护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手术病人的术后护理

篇1

手术病人300例,男120例,女180例,阑尾切除术40例,剖宫产120例,骨折病人80例,其他如胃胃穿孔、肠梗阻、胆囊切除、疝囊高位结扎等病人60例。其中正常愈合出院280例,伤口感染2例,伤口裂开2例,脂肪液化4例,术后咳嗽发热病人12例。

在对300例手术病人的术后护理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及体会,现总结如下:

1、严密观察病情。

观察内容有;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病人的面色,评估病人,看病人有无缺氧现象、有无失血现象、有无休克倾向,观察病人神志、意识、伤口情况,伤口敷料是否干燥,剖宫产病人还要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观察病人的尿量、尿液颜色,观察病人有无烦燥、口渴等,判断病人有无继续出血倾向。骨折病人要观察肢体颜色、肿胀程度、皮肤感觉等。一般观察时间为30分钟至1小时一次,共观察8至10小时。对于大手术、出血较多、缺氧及其他病情较重的病人,用心电监护仪监测。

2、补液。

补液一般遵循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见尿补钾的原则。手术病人补液还要看术中出血的多少来补,补足每日生理需要量(成人2000ml),再按失血100ml补液400ml来补,术后补液不可过快,要根据尿量调节补液速度,尿量多,颜色清亮,则补液不宜过快,一般速度为40滴/分钟,尿量少,颜色深则补液要加速,一般速度为80-100滴/分钟。有尿才能补钾,这是一条基本原则。

3、。

凡是连硬外麻醉术后的病人,需去枕平卧6小时,除疝囊高位结扎及下肢、脊柱手术的病人外,6小时后都可平卧、翻身甚至下床活动。特别是阑尾炎、腹膜炎等手术病人,更应尽早下床活动,有利于炎症的局限和吸收。疝囊高位结扎的病人要平卧休息3天后才能适当下床活动,以免引起复发。对于不能尽早活动的病人一定要勤翻身,做好预防褥疮的护理,特别是下肢骨折和脊柱手术的病人,受压部位要经常按摩,发红的部位要避免受压。对于骨折病人,要注意患肢制动,肢体肿胀的要抬高患肢。

4、饮食。

除了急诊病人外,其余需要做麻醉的病人术前都要禁食水8-10小时,子宫全切的病人还要灌肠或导泻,做好胃肠道准备,以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和预防术后肠胀气。术后病人的饮食要求各不相同:腹部手术一般要求排气后才能进流质-半流质-软食,逐渐到普食,其他手术一般禁食水4-6小时后都可以进食水。胃肠功能恢复后,要为病人加强营养,少食多餐,进营养丰富易消化、清淡饮食,还要适当进水果,多吃蔬菜,保持大便的通畅,多饮水,补充丢失的水分。

5、环境。

手术病人一般需住在床位较少,通风情况好的房间。手术病人活动相对较少,抵抗力较低,空气不流通就会促进细菌滋生,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机会增多,肺部感染后,很难将痰液咳出,病情会更加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所以环境对于手术病人康复是极为重要的。

6、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

篇2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22例,男15例,女7例,男性年龄最大85岁,最小18岁,平均43岁;女性年龄最大76岁,最小23岁,平均40岁。骨折原因:工地上施工受伤10例,车祸伤7例,行走滑倒3例,从床上或椅子上跌伤2例。骨折类型为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2例中其他系统合并症10例,其中心血管病中冠心病4例,高血压6例;糖尿病1例。伤者身前情况:能下床行走,生活自理22例,能下地劳动16例。

1.2 临床特点 病人均有腰背疼痛,脊柱活动障碍和局部压痛,绝大多数伴有腹部坠胀感。X线、CT表现为椎体骨质疏松和退行性变,骨折部位为T7~L5,单个椎体骨折15例、多个椎体骨折5例,均为单纯压缩骨折,压缩程度为1/3~2/3椎体厚度。

1.3 疗效评定 根据病人主诉疼痛程度,腰部坠胀感,脊柱活动及X线、CT复查椎体压缩度变化情况分级计分。出院时及随访6个月~1年分别评定疗效.

2 术后护理

2.1 安置:全麻术后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硬膜外麻醉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平卧可压迫伤口止血。

2.2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应严格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并记录,每1~2h测1次;注意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尿量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

2.3 切口及引流管护理:术后切口应给予加压包扎,密切观察敷料的渗出情况,及时更换敷料并记录渗出量;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管道受压及扭曲,维持有效引流。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合理使用抗生素,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的发生。

2.4 护理:术毕3~4人一起使患者保持水平位移至病床平卧;平卧4~6h,切口下可垫棉垫以压迫切口减少出血;保持;轴线翻身1次/2h,翻身时保持头、颈、躯干成轴线,整个躯体同时转动,避免脊柱扭曲,翻身时防止引流管脱出。

2.5 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 密切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肌力及括约肌功能,尤其注意感觉平面的变化,并与术前作比较,以便及时发现术后有无脊髓损伤加重和术后肢体恢复情况。如患者出现下肢疼痛、麻木、肌力较术前减退和感觉丧失平面升高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排除血肿形成或内固定松动植骨块脱落的可能。

2.6 疼痛的护理:术后应评估患者疼痛的性质、程度、范围,保持周围环境安静舒适,多与患者沟通,分散其注意力。术后切口疼痛常与咳嗽、深呼吸和改变等关系密切,咳嗽时用手按压伤口,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咳嗽引起的疼痛。翻身时避免触及切口及牵拉引流管。挤压引流管时用手固定引流管近端,可减轻引流管刺激引起的疼痛。

3 康复护理

康复锻炼[2]主要为腰背肌及双侧股四头肌的舒缩锻炼,腰背肌的锻炼对胸腰椎压缩骨折的康复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腰背肌锻炼(牵引椎体),使骨折部分复原,同时避免骨质疏松的发生,避免远期椎体恢复的高度再度丢失,腰背肌的力量增加,增强了脊柱的稳定性,减少脊柱退变的发生,避免腰背部的疼痛及畸形。股四头肌的舒缩练习,可防止股四头肌的萎缩,增加腿部力量,防止下床摔伤。功能锻炼术后1~2天开始,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可依次采用下述锻炼方法:(1)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用头部、双肘及两足撑起全身,使背部尽力腾空后伸。术后1周左右可练习此法。(2)三点支撑法:让患者双臂置于胸前,用头部及足部撑在床上,而全身腾空后伸。术后2~3周可练习此法。(3)四点支撑法:用双手及双脚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呈一拱桥状,术后3~4周可练习此法。(4)俯卧燕飞法也叫飞燕点水法:先练颈部后伸,待稍有力后再练习抬起胸部,上肢向后背伸,以至抬起上身。以后伸直膝关节抬脚,先抬一只脚,两替抬,然后再同时抬两脚。最后头胸、下肢一起抬,两上肢同时向后背伸,肘关节要伸直,争取使两手在背后拉在一起,这样,身体的两头翘起,两臂后伸,腹部成为支点形似飞燕,故又称飞燕点水。术后5~6周可练习此法。

4 讨论

胸腰椎单纯压缩性骨折[3]是由于外伤的脊柱骨断筋伤,阻滞气机致气滞血瘀,故有腰背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由于脊柱中柱对于重力的传导,脊柱的活动及稳定性至关重要,如压缩性骨折未能有效复位可致脊柱后凸畸形,甚至椎体滑脱、脊髓神经受损。护理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尤其是能否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关系到患者的情绪稳定,而正确的指导及护理直接关系到疾病的预后。因此,护理工作者要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只有认真实施了各项护理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篇3

为了探讨与分析普外科病人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措施,本文以2010年4月到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56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源自2010年4月到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56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8例。干预组男16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54.4±5.6)岁,其中胃肠疾病12例,阑尾炎7例,腹股沟疝4例,甲状腺手术3例,其他2例;对照组男18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52.7±4.8)岁,其中胃肠疾病13例,阑尾炎6例,腹股沟疝5例,甲状腺手术2例,其他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以及症状等资料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式 全部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和系统护理,主要内容如下:(1)一般护理。调整患者的,使其避免手术伤口受压,对患者的疼痛发作情况、持续时间、性质进行评估,一般来说术后24小时疼痛感比较强烈,一直要持续到48小时以上,患者的疼痛才会缓解[2]。对患者的持续性疼痛需要找到原因,对其进行处理。(2)心理护理。术前将手术的情况和重要性告知患者,让其能够明白术后可能会产生的疼痛部位,对其术后的饮食进行管理,让患者先建立起心理准备,能够冷静的配合治疗。 (3)病室环境。环境对患者的刺激也是疼痛的来源之一,需要将环境因素消除,比如给患者安静舒适的病房休息,教会患者一些缓解疼痛的方法。(4)镇痛药物。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使用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分析,对其症状进行观察,避免药物反应对患者的影响。

1.3 评价标准 通过VAS评分法来对患者的疼痛度进行测量,无、轻、中、重和极度疼痛是疼痛的五个等级,以0到4分为标准,评分越高则代表疼痛越厉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来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来进行检验,P

2 结果

在通过各自的护理干预之后,所有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在VAS评分上,两组在术后1h到24h没有出现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72h,两组均出现了降低,干预组降低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是会影响其术后恢复状态的,特别是其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患者因为疼痛而焦虑,导致情绪不稳定,容易和医护人员发生矛盾,导致纠纷,疼痛让患者难以忍受,饮食不佳,因此术后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延长了恢复周期。疼痛产生的因素有引流管、创口等,也有患者心理状态和身体的疼痛敏感性、环境等等,护理的时候,对患者的疼痛进行缓解是一种促进手术治疗效果的护理方式。在进行护理的时候,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医生嘱咐来对患者使用护理干预,尽量避免患者的疼痛影响到其术后的恢复,对患者进行疼痛知识普及,让患者能够消除内心疑虑,配合治疗。

系统化干预护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以及病情观察,对疼痛情况进行评估,采取积极的处理方案来缓解疼痛,或者使用药物来降低疼痛程度,避免疼痛引起的并发症情况,让患者尽快的进入到稳定期,获得比较好的恢复,此次研究中观察组使用了系统护理干预后,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配合度比较高,患者对疼痛的了解也比较深,因此没有过度的心理压力,经过护理和疼痛缓解后,患者情绪稳定,恢复速度也比较好,说明该项护理方式能够让患者的疼痛感缓解,得到比较好的护理效果,临床中对于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应该推广使用系统护理干预,让患者得到比较好的护理体验。

篇4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 15 例。男 9 例,女 6例;年龄38-82岁,平均年龄 60岁。均为我科近 5年收治的住院病人。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0例;胰头癌 2例,胆囊结石3 例。

临床表现:大部分病人于手术后排气后进流食2-3d后出现上腹部胀满感,随之出现程度不同的恶,呕吐,呕吐量大,一般不含胆汁,呕吐后感觉上腹部饱胀感消失或稍觉舒适,无明显的腹痛,可有排气、排便。查体可见上腹部饱满,消瘦的患者可见胃型,无明显的压痛或轻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扣诊为鼓音,振水音阳性,听诊肠鸣音正常或减弱。

2 结果

本组 15例经过非手术治疗,同时进行精心护理,患者术后 8-21天恢复胃肠功能,多数在术后2-3周后恢复。

3 讨论

胃肠排空障碍属功能性疾病,其演变和转归具有自限性[2]。通常认为是胃手术后的胃瘫,与胃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迷走神经损伤、吻合口炎性水肿以及胃肠激素的失调有关[3]。

而非胃手术的胃瘫发生的机制,是由于手术的创伤可激活交感神经反射系统,使胃肠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并通过胃肠神经丛的兴奋性神经元抑制胃动力;同时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直接与胃平滑肌细胞膜上的α、β受体结合,抑制平滑肌的收缩[4]。此外手术的应急状态可导致胃肠激素产生和调节功能出现异常,使胰高血糖素和促胰液素增多,胃泌素和胆囊收缩素减少。其病程长,往往给患者的身心造成很大痛苦,而且也增加经济负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稳定情绪配合治疗可以减轻患者应激状态,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我们的护理体会如下:

3.1 心理护理 本组病人术前对 手术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对手术寄予厚望,当出现胃肠排空障碍时,患者的心情比较急躁,部分患者产生悲观、失望情绪,不积极配合治疗,甚至拒绝治疗。

配合医师耐心地讲解病情,多与患者交谈,对其痛苦表示同情和理解,帮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消除患者的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他们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3.2 胃肠减压的护理 禁食水、胃肠减压是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往往时间较长,选择细硅胶胃管,并且妥善固定,防止滑脱。向患者说明胃肠减压的重要性,以取得配合。密切观察胃肠减压的引流情况,准确记录引流量并观察病人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有无改善,若腹胀明显,引流量减少时,应温水冲洗胃管,并酌情洗胃。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高渗溶液胃管注入以减轻吻合口的水肿。置管期间还应注意口腔护理。

3.3 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 功能性胃肠排空障碍患者采取禁食水措施,再加上病人手术创伤大,术后入量减少,胃液大量丢失,多数需要长期全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因此需要留置锁骨下穿刺置管或PICC。防止导管堵塞和脱落,以及及早发现长期留置导管而引起菌血症是护理的重点。坚持严格的无菌技术,合理的配液程序。更换管口敷料时注意观察中心静脉导管有无脱落,并消毒周围皮肤,妥善固定导管,防止导管感染;营养液20ml/h,均匀输入;保持导管通畅,液体输完后,用1%的肝素稀释液10ml封闭导管;遇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需考虑导管性败血症的可能,及时拔出深静脉导管,取导管的头端送培养+药敏检查;因血制品容易成为细菌培养基,诱发中心静脉的感染,静脉滴注人体白蛋白、全血、血浆等制品时应另建外周静脉通路[5]。

3.4 胃动力药的使用及观察 遵医嘱给予胃动力药物,如胃复安、吗丁啉、西沙必利等,给药时应将药物碾碎,用水稀释,由胃管注入,注药前、后应用温开水冲洗胃管,以防止堵塞胃管,注药后应闭管30min。

腹部大手术后,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在手术后病人虽然排气、排便了,根据常规可以进食了,但是指导病人进食时应告知病人,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少食多餐,并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以便及早发现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并根据病情给予相关的护理,经过我们精心护理,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配合恰当的非手术治疗均可以治愈。

参 考 文 献

[1] 王胜智,王景杰,等.胆移植对大鼠胃排空和胃电的影响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 20:3417-3420.

[2] 程波.胃手术后排空障碍诊断和处理[J].腹部外科,2003,16:113.

篇5

1术后护理工作流程

1.1术后病人回病房的接诊流程

1.1.1评估病人的意识状态呼唤病人,与其进行简单的沟通交流,询问病人的感觉,观察病人的一般状态。

1.1.2整理输液管及各种留置管,防止管路滑脱扭曲。

1.1.3将病人移至病床上。

1.1.4全麻及需要吸氧的病人给予氧气吸入。

1.1.5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向麻醉师、接送人员报告结果。并听取麻醉师(或接送人员)简要介绍病人手术情况及注意事项。

1.1.6病房护士与接送人员共同检查患者皮肤、切口敷料、留置管、引流液、输液、术中用药等情况,如有深静脉置管应交接置管深度。按要求连接各种管路,包扎腹带。

1.1.7按医嘱及病人的病情摆好。

1.1.8整理床单元。

1.1.9交接由手术室带回的物品。与接送人员共同完成手术病人交接记录。

1.2测量体温。正确执行医嘱做好查对工作,准确、及时执行医嘱。

1.3做好巡视、观察工作根据护理级别及病人的病情巡视病人,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一般状态、切口敷料、引流情况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在医生到来之前,实施正确恰当的护理工作。

1.4对病情危重、疑难手术、新开展的大手术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及手术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因人施护。

1.5术后指导及宣教告知病人及家属术后注意事项、配合要点。根据术后不同时期,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康复指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

1.6做好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工作做好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1.7做好心理护理对每一位病人都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观察病人的言行举止,耐心细致回答病人及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帮助病人解决实际问题,适时微笑,提供亲情式服务。

1.8病情变化时,随时做好护理评估工作。

篇6

1 临床资料

自2007年3月20日至2010年3月20日,我科共收治创伤显微外科病人192例,手术192例。其中年龄最大的92岁,年龄最小的1岁。男性病人120例,女性病人72例。

2 系列反应分析

2.1 渴望确知手术效果手术后病人一旦从麻醉中清醒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手术效果。当了解手术效果不够满意,如功能障碍没有完全纠正,手术部位外观不够美观时就会产生悲观心理。

2.2 退缩与抑郁由于手术创伤造成术后躯体虚弱,伤口疼痛,加之肢(指)体和身体制动,因此病人容易产生退缩与抑郁心理,表现为疼痛阈值降低,不配合治疗,哭闹喊叫或少言寡语,依赖性增强等。

2.3 绝望心理当术后某个肢(指)体,某些器官丧失或残疾已成事实时,病人往往会产生强烈的不可遏制的绝望心理,有的病人表现为歇斯底里,拒绝治疗,有的表现为麻木不仁。

3 心理护理措施

3.1 对于肢体或器官再植,再造术后的病人,护工应告知手术效果,这对病人是最大的安慰和鼓励。对截指(肢)或器官组织无法挽留的手术病人,应根据病人的心理耐受情况;有无心理准备者或意志坚强者可实事求是讲明病情;对心理耐受差或对手术结果毫无思想准备者应暂时予以保密,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告知。

3.2 对病人产生的退缩和抑郁心理,护士应给予关心和安抚,必要时进行心理治疗,讲清手术后出现一些症状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给予有效的镇痛,注意做好基础护理,并向病人讲解手术后自我护理的意义和方法,帮助病人提高自护能力,克服退缩抑郁心理。

篇7

1 术前护理

1.1 心里护理:首先要进行术前心理咨询,应由有权威的医生和护士进行,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向家属详细交待病情,阐述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病人及家属对颅脑手术知识缺乏了解,因此护理人员要在手术前对他们做细致耐心的解释工作,使他们消除恐惧,以便手术能顺利进行。对有明显紧张情绪的病人应与医生联系,适当用镇静剂,并做好安全管理,以防意外。

1.2 特殊病人准备:①营养不良病人准备:营养不良的病人全身抵抗力低下,对手术耐受力差,组织修复受影响。术前给予病人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改善病人全身营养情况。②呼吸道准备:术前戒烟一周,预防术后痰多不易咳出而引发呼吸道感染。③高血压病人:病人血压高常会造成术中止血困难,因此术前应积极按医嘱用药,并监测血压,调整血压至正常范围内。

1.3 术前一般准备:①术前备皮:颅脑手术备皮范围为前部眉毛{不剃眉毛}两侧至外耳孔前和乳突部,后方达第7颈椎棘平面。术晨洗头,剃去备皮范围内毛发用75%酒精涂擦后用无菌帽包好。②术前用药:术前晚按医嘱应用镇静剂,术前30分钟按医嘱应用麻醉前用药。③术前12小时禁食水,术晨留置导尿。

2 术后护理

2.1 病情观察:①意识的观察:术后48小时内应特别注意病人的意识变化,可通过对话、呼唤、痛觉刺激,以及是否睁眼来判断病人意识状态。如果发现意识障碍加重,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发射迟钝或消失,应立即与医生取得联系及早处理。②生命体征的观察:,应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如发现血压升高、脉搏缓慢而有力、呼吸浅快常提示颅内压升高,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③瞳孔的观察:瞳孔的变化是判断有无颅内血肿和脑疝形成的主要体征,在护理中应注意观察双侧瞳孔是否等大同园,对光反身灵敏度,眼球活动的变化。

2.2 一般护理:①:全麻未清醒病人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利于清理呼吸道,防止误吸或窒息。如病人已清醒,为了降低颅内压,可考虑头部抬高15-30°斜坡卧位。较大肿瘤切除术后24-48小时,给病人取健侧卧位。颅后窝手术病人最好取侧卧位,翻身时防止扭曲头部。②饮食:术后清醒病人,次日即可进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对后组颅神经损伤较重的病人因常有吞咽困难,可在术后2-3天给予鼻饲营养,每日热量1500-2000kcal。③氧疗:术后给氧可以提高神经外科术后病人的血氧饱和度,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以减轻脑水肿,利于脑功能的恢复,氧流量一般给2升/分。④头部引流的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勿扭曲及脱落,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及量。搬动病人时,注意关闭引流管。如留有脑室外引流则应注意引流管开口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厘米,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3 并发症的护理

3.1 脑水肿: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一般在术后48小时达到高峰,可维持5-7天,逐渐消退,20-30天可恢复正常。术后应严格按医嘱使用脱水剂,密切注意病人有无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瞳孔是否等大、对光反色是否存在等情况,做到及早发现、及早处理、预防脑水肿造成的恶果。

3.2 气道不畅:全麻病人术后常因气管插管而引起喉头水肿或未完全清醒病人因舌后坠及呕吐后误吸而引起气道不畅,应及时吸痰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肺部感染,必要时配合医生行气管切开术。

3.3 癫痫:颅脑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及时准确的按医嘱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保持室内安静、光线柔和,避免不必要的声光刺激,预防癫痫发作,给病人加床栏保护,防止发生癫痫时病人坠床。

3.4 尿崩症:鞍区手术的病人,因手术时易损伤下丘脑的视上核,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发生障碍,病人可出现多饮、多尿,导致电解质紊乱.因此术后应密切注意尿量及颜色.当尿液颜色变浅,尿量超过250毫升/小时时应通知医生采取措施,通畅为皮下注射垂体后叶素3-6单位.

3.5 消化道出血:有些较大手术后的病人可出现应激性溃疡,病人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或排黑便,严重时出现血压下降或休克,危机生命。因此,术后应严格按医嘱应用抑酸剂,并密切观察病人呕吐物,排泄物的颜色及量,监测血压变化,如发现异常则立即胃内注入冰盐水,严重时直接进行胃内止血。

篇8

病人的心理环境直接影响着手术的效果,由于手术给病人带来创伤,大部分病人存在焦虑和恐惧的心理。现将手术前后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手术前护理

1.1 思想准备

医护人员应详细讲明手术的目的、术中经过、手术方法以及同医务人员配合的重要性,让病人与家属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护士要运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人文科学等知识,提供优质的令人满意的护理,使病人及家属增强手术的信心。

1.2 术前营养

手术病人一般体质较差,如不补充足的营养,就会给术后伤口愈合造成很大的障碍,易并发感染。因此术前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纠正低蛋白血症。

1.3 皮肤准备

术前一日洗澡,更衣,按手术部位备皮。备皮应避免剃破皮肤以免感染,同时一些部位皮肤如会阴,腋窝,应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或擦洗。

1.4 胃肠道准备

对消化系统肿瘤术前3d无渣饮食,术前1d进流食。术晨禁食水,必要时胃肠减压。术前灌肠防止术后胀气及便秘。对于大肠手术肠道准备更应充分,术前3d口服抗生素,术前晚术晨各清洁灌肠1次以减少术后感染。

1.5 呼吸道准备

戒烟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控制感染。训练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

1.6 长期卧床病人

对于长期卧床病人术前训练床上排便,以免术后引起排便困难,尿潴留等。

2 手术后护理

2.1

全麻病人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便口腔内分泌物或呕吐物流出,避免吸入性肺炎的发生,腰麻病人术后平卧6h,清醒后如血压平稳可取半卧位,以利呼吸和血液循环,减轻腹壁张力。颅脑病人术后头部抬高15°~20°以减轻脑水肿。

2.2 密切观察病情

术后15~30min测生命体征,尤其血压、脉搏能反映内出血及早期休克现象,观察伤口有无渗出,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颜色并详细记录。疼痛剧烈可给予止痛药以使病人安静。

2.3 加强安全防护

病人全麻清醒前常有躁动不安,应加床档防止坠床。冬季使用暖水袋,水温不得超过50℃,以防烫伤。

2.4 防止泌尿系感染及压疮

用0.02%呋喃西林液定期冲洗膀胱,做好皮肤护理工作,定时翻身,严防压疮的发生。

2.5 腹胀及便秘的处理

术后病人多有腹胀,多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便秘者可用缓泻剂或低压灌肠,避免用力大便导致出血。

3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3.1 尿潴留

多因麻醉后不习惯床上排尿引起,应先诱导排尿,让病人听流水声或针刺关元、气海等穴位,无效时可以行导尿术,术中注意无菌操作,第一次不应超过1000ml,以免膀胱压力突然下降而导致膀胱黏膜小血管破裂出血,并注意观察尿量及颜色的变化。

3.2 肺部感染

慢性病病人长期慢性消耗,病人全身衰竭,各器官功能下降,免疫力下降,原有吸烟史,术后受凉感冒,使气管黏膜受刺激,使呼吸道分泌物积聚,术后病人不敢咳嗽、翻身,呼吸受限,可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给予吸痰、抗炎、超声雾化吸入,防止肺炎的发生。

3.3 术后出血

术后要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以判断出血的情况,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病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烦躁不安等表现时为突然大出血征象,应立即送手术室再手术止血。术后注意休息,避免用力排便,尤其胸腹部手术,对已有便秘者及时用开塞露以预防术后便秘,以防止用力过度而导致继发性出血。

3.4 切口感染

篇9

[关键词] 青光眼;围术期;护理

青光眼由于眼压升高使视力功能损害,如不及时治疗可使视野缩小、视力下降以至失明。情绪波动,过度劳累都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因此在护理青光眼病人时,要密切注意病人的身心护理。现将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54例患者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50例,占97.4%,其中20例合并高血压,15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15例合并糖尿病。慢性闭角青光眼4例,占2.6%。男性38例,女性116例。

154例患者平均住院10d左右,手术效果良好,出院门诊复查,未发现继发出血、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2 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病人人院后,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了解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注意避免不良的语言刺激,帮助病人适应医院的生活环境,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病情及手术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手术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减少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解除思想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术前护理

2.2.1 根据病情观察生命体征,测视力、眼压、视野并记录以备做手术后视力恢复的参考。冲洗泪道是否畅通;注意结膜充血、角膜水肿、瞳孔大小变化。患眼每天滴毛果芸香碱及抗生素眼药水。对单眼发病时术前健眼也要酌情滴用毛果芸香碱以防急性发作。

2.2.2 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为减少中毒症状的发生,滴药后压迫泪囊区2―3min,以减少毛果芸香碱的吸收中毒。口服醋氮酰胺期间嘱病人多饮水,但每次饮水量不能超过500mi,宜少量多次饮用,以免激发眼压升高,

2.2.3 做好实验室的各项检查,包括心电图、胸透、血常规、尿常规、血糖、出凝血时间、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

2.2.4 术前积极治疗原有疾病,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血压高者必须将血压控制在23/12kPa以下。糖尿病者,每日给予低糖饮食加药物治疗,使血糖、尿糖在手术前控制在正常范围。对高龄及体质弱的患者尚需注意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患等。禁烟、酒、浓茶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饮食易于消化,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可给予缓泻剂。

2.2.5 手术当日清洁手术眼,剪睫毛、冲洗结膜囊,盖上眼垫;根据医嘱酌情给予镇静剂以免其精神紧张;去手术室前嘱患者先解大、小便,以防止术中因憋尿而引起躁动影响手术。

2.3 术后护理

2.3.1 接病人回病室,及时测生命体征,并向主管医师了解病情,询问病人的感觉,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安慰工作。

2.3.2 根据病情给予平卧位或半卧位。嘱病人不要用力挤眼,不要用力咳嗽,不要做剧烈活动。防止眼内出血、伤口裂开、眼内容物脱出等不良情况发生。手术日可进半流食,次日逐渐改为普食可坐起活动,要避免低头弯腰取物。

2.3.3 注意全身及眼部情况,术后注意观察敷料有无渗血、松脱、移位等,并注意观察和了解术后疼痛。对于术后第一次眼压高于10mmHg或术后2w眼压高于15mmHg,酌情做眼球按摩,可促进房水排泄,滤过泡的形成。如疼痛伴有恶心、呕吐,眼痛较重时应及时报告医生,检查术眼情况,同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2.3.4 对一眼青光眼术后,尚需注意健侧眼睛青光眼急性发作的可能,给予健眼1w内仍滴用缩瞳剂。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后,以防术眼发生虹膜后粘连而酌情滴用散瞳药。因此,在滴眼药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防滴错眼位。滴眼药时嘱患者向手术眼侧卧,压好泪囊部,注意勿使药液流向健眼以免瞳孔散大,引起青光眼发作。

2.3.5 病人生活有规律,保证睡眠,避免情绪激动,防止眼压升高、前房出血等并发症,以确保手术成功。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家庭保健及护理

姚向勤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720(2009)14-0641-02

[关键词]原发性甲亢;家庭保健;护理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主要病因为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由于本病主要是长期院外治疗,故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而影响治疗效果,为此,2000年1月-2008年1月,笔者对18例原发甲亢患者分别进行为期半年的连续性家庭保健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8例中,男5例,女13例,年龄23-48岁,病程2~10年。所有病人在我科经正规治疗后,病情稳定带药出院。

1.2 家庭保健护理方法

1.2.1 人员组成及时间安排:由熟悉本病基本诊治原则的社区医疗服务站和我院的住院医师、主管护师或护师2~3人组成。每周选一固定时间(例如每周上午8―11点)对每例病人进行家访,连续进行半年。设计好护理保健项目,作好记录存档。

1.2.2 心理护理:原发甲亢病人的主要症状为畏热、多汗、心悸、紧张及容易激动、烦躁、多虑、失眠等。常常因为一些家常小事、环境改变和语言刺激使病情反复。故首先应与病人的家属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性格等情况,耐心向他们宣传原发甲亢的基本知识,要求家人理解和宽容病人易怒、烦躁的性格,主动热情地与病人沟通感情,生活上多给予关怀、体贴和照顾,避免不良言语和行为上的刺激。同时耐心与病人进行交流,告诉他们精神因素和心理状态可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决心和信心,以最佳的心态配合医护人员和亲属的护理和治疗。

1.2.3 饮食起居护理:有规律的饮食起居、充足的睡眠、力所能及的室外活动,有助于原发甲亢的治疗。特别是在高代谢症候群尚未有效控制阶段,宜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品,并保持每天饮白开水不低于3000ml。忌进含碘丰富的食品如海带等。忌饮茶、咖啡等饮料,忌烟、酒等。若基础代谢率恢复到20%以下时,为避免体重快速增加,应适当节制饮食。大白菜、茄子具有抑制甲状腺素合成的作用,多食用亦有助于本病的治疗和康复。

1.2.4 社会活动:公益性社会活动和社区活动可消除病人孤独、紧张、恐惧的心理,使病人在院外治疗中仍能容入社会大家庭之中,应多和亲朋好友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1.2.5 院外治疗的注意事项:①必须按医生的要求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停药或改变服药剂量。②在服药期间,注意有无不适感觉或不良反应发生,如出现高热、脉速、烦躁不安、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等甲状腺危象表现时,应立即停药,并急诊到医院就诊。③用药期间按医嘱定期复查血常规及T3、L、TSH,并将结果及时告诉院外护理小组,以便调整用药剂量及是否停药。③以上几点应详细记录在院外护理记录上,以便随时查阅。

2 结果

本组18例病人,经过长达半年的家庭保健护理后,均能明确原发甲亢的诊治原则。院外治疗期间,未发生甲状腺危象、甲状腺功能低下及药物不良反应,也无病情反复情况出现。病人和家属都表示满意。但长期定时的家庭护理保健,不容易坚持下去,只有和社区医疗服务站的医护人员结合起来共同实行,才能将其常规化,才能有效的保证家庭保健护理的质量。

3 讨论

原发甲亢约占全部甲亢的85%,我国的发病率为1.2%,女性多见,女:男:4―6:1,高发年龄为20-50岁。目前公认本病的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主要的临床表现为:①甲状腺毒症;②弥漫性甲状腺肿;③眼症;④胫前黏液性水肿。由于本病主要在院外长期治疗,故大部分患者不能完全的严格的按医嘱规范治疗,加上社会和家庭影响和干扰因素多而复杂,故极大地影响了治疗效果,常导致病情反复,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不必要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由社区服务站及主管医师和护师组成家庭保健护理,是近年来新兴的辅助治疗方法。它不但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而且可调动患者及家属主动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对保证病情稳定和疗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故出院后特别需要良好的家庭服务。

篇10

以上数据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明显增加,70岁以上患者占相当大比率。

资料与方法

我科2005年11月~2006年10月间收治62例癌症术后患者,出现精神障碍8例。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42~88岁。其原发病为直肠癌5例,胃癌1例,结肠癌2例。

本组患者一经发现精神障碍,密切观察,以语言交流方式了解患者的定向力,思维、记忆、感知、行为及环境辨认等能力,并作记录,除1例患者死亡外,其余7例患者经精心治疗护理,17~25天痊愈。本组患者术前均无遗传性精神病史及发作史。

精神障碍表现:①谵妄型:谵妄型精神病反应是一种急性精神混乱状态,特点是突然发病,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失去定向力,反应迟钝,伴有兴奋躁动谵妄、幻听、幻视、妄想、错乱、大吵大闹、胡言乱语,不配合治疗,不听劝阻,医患难于沟通。②抑郁型:抑郁型精神病反应常在患者有致命性疾病或病程迁延不愈的患者中发生。表现为悲伤、抑郁、反应迟钝、表情淡漠、烦恼失落感,对人、事失去兴趣及睡眠障碍。

诱发精神疾病症状因素:①手术前后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对手术的疑虑、术后出现病情反复,恶性肿瘤患者,普遍出于对手术的担心,医护人员由于各种原因不便或未能正确及时向患者讲明病情,反而使患者疑惑,出现错误认识,导致负性应激反应。②术后各种影响脑部代谢的因素:术中失血、手术创伤、术中物的应用、离子紊乱、术后疼痛不适、感染发热、低氧血症、营养失调,均可导致脑组织氧供/氧耗失调、代谢紊乱、脑组织水肿、脑细胞缺氧,诱发精神症状。

预防及护理

加强心理护理,提高病人对应激的认识水平。

理论方面,探讨人的心理现象的行为表现以及个性心理特征形成、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

应用方面,则是研究这些原理和规律用于不同的情境和领域,用以解决各种实际的心理问题。

恶性肿瘤逐渐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仅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病,人们普遍将“癌症”的概念与“逐渐走向死亡的过程”联系在一起,所以,当一个人在身上发现肿块时,可能首先想到癌症,并引起恐惧。

患者及其家属谈“癌”色变,表现为患者与家属、医患之间都极力相互隐瞒、猜测,久之会致患者抑郁,所以要提高病人对应激的认识水平。

在工作中,细心观察病人的心理动态,并了解和满足病人的合理需要,尤其是手术前,多数病人有精神紧张、焦虑、夜间失眠等情感反应。这些情感反应可增加麻醉及手术上的风险,诱发或加重术后精神功能异常。因此,要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达到护患双方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以精湛而娴熟的护理技术和自己的言行去调动病人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消除或减轻其消极情绪,有助于疾病康复的良好心理活动,减少由于精神因素导致的精神障碍,从而达到预防出现精神障碍。

积极治疗原发病:手术对机体功能是一个重大的损伤,患者术后回病房后,立即向麻醉手术医生问明术中情况,妥善固定好各种引流管及导联线,给予充分氧疗,积极控制感染、补充能量,纠正并维护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并给予止痛治疗,早期消除可诱发精神症状的因素。

不同类型精神障碍的处理:对严重兴奋躁动的患者视躯体情况不同,可给予镇静安神类药物,如安定10mg,症状较重者可加用氯丙嗪25~50mg,或氟哌啶醇2.5mg,并观察效果。

同时,要注意防止病人将各种引流管及输液管拔出,适当约束,但不可强行捆绑。对出现抑郁反应的病人,要努力帮助病人解决抑郁情绪。要准确地分析病人的性格、气质和心理特点,注意他们不多的言语涵义,主动关心和体贴他们,某些生活不便处要细心照顾,使他们意识到既然已顺利渡过手术关,就要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Abildstrom H, Rasmussen LS, Rentowl P, et al. Cognitive dysfunction 1-2 years after non-cardiac surgery in the elderly. ISPOCD group. International study of Post-Operative Dysfunction. Acta Anaesthesiol Scand, 2000,44(10):1246-1251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择期手术的胃癌病人72例,且术前无严重肺部疾患和心血管病史,无感觉障碍和精神症状。年龄36-71岁,平均年龄53.5岁。男39例,女33例。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变范围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采用扬州市邗江区头桥镇弘扬路50号生产的16号硅胶胃管。

1.2.2 术前1d巡回护士均向病人做好插胃管的宣教工作。

1.2.3 观察组病人在进入手术室后,常规准备胃管。护士在麻醉医师麻醉成功(气管插管)后测量所需胃管长度,由一侧鼻孔缓慢置入胃管,抵达咽喉部时,以左手拇指、食指沿其喉结两侧触及颈动脉搏动时,将喉结向上提,右手将胃管缓慢置入,达预定长度,验证在胃内后固定。对照组在清醒状态下病房内按常规方法插胃管。

1.2.4 观察项目。(1)分别在插胃管前后用MV―6监护仪测量心率、血压并记录;(2)观察插管过程中病人有无恶心、呕吐、流泪、呛咳等反应;(3)观察一次插管成功例数和人均插管时间;(4)术后随访询问病人对插管的感受和有无食管刺激症状。

1.2.5 评价标准。(1)插管顺利,中途无往返操作为一次插管成功;任何原因导致插管困难,胃管盘在口中,胃管部分或全部拔出重插为失败。(2)插管感受。病人诉插管痛苦,难以忍受为痛苦;病人可以接受或诉无不适为较舒适。(3)食管刺激症状。病人诉咽喉食管等部位刺激性疼痛为有食管刺激症状;反之则无食管刺激症状。

1.2.6 统计学处理。2组病人心率、血压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要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2组病人插管前后血压、心率、不良反应、成功率比较见表1

从表可见,插胃管前2组病人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插胃管后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的测量值与插管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的测量值与插管前差异有显著性(P

观察组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有4例病人在插管过程中因恶心呕吐严重,胃管3次从口中呕出,还有2例插管后因恶心呕吐特别严重而自行拔除胃管,这6例经采用麻醉后插管一次成功。

3 讨论

3.1 清醒状态下插胃管易引起恶心呕吐,由于人的大脑意识对吞入的非食物有排异心理,又由于咽内粘膜神经分布丰富的特点,对异物极为敏感。有一定硬度的胃管从鼻孔经咽部、食管进入胃内,极易引起恶心、呕吐、呛咳、流泪,使胃管难以顺利通过咽喉部,造成胃管盘曲在口腔或咽喉部,或将胃管呕出,甚至误入气管。目前临床上有采用给情绪紧张的病人在插胃管前注射适当镇静剂的方法[1],通过采用,痛苦症状减轻并不理想。

3.2 病人易紧张,不能配合

手术和手术前准备本身都是应激原,可引起病人不同程度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可用心理和生理指标如血压和心率等方法测量[1]。胃管的置入过程对鼻咽、食管、是个很强的刺激过程,不仅对病人的生理造成不良影响,如恶心呕吐,还会对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如紧张、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群紧张等反应,使胃管被推至口腔致插管失败,甚至几经失败,更加重以上症状,致使病人恐惧插管,不能很好配合;更有甚者,可致喉肌痉挛,胃管难以插入。病人对应激反应会随着手术时间的逼近而逐浙加重,手术即将实施前的1~2h病人正处于高应激水平,此时插胃管使病人对胃管的刺激更加敏感,故不能很好配合插管,而且插管后1~2h病人一直处于焦虑、恐惧状态,可增加机体的消耗,不利于手术。

3.3 麻醉后插胃管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病人在全麻下处于安静状态,对各种刺激反应迟钝,且气管内已插入导管,不必担心将胃管插入气管或咽喉部刺激所致的反射;应用了肌肉松弛剂,病人全身肌肉松弛,提起喉结时可使咽腔、喉部、食管入口张开,利于胃食置入,虽然能引起轻度呼吸抑制,因有麻醉医生的配合,有麻醉机、监护仪等,使整个操作过程具有相当的安全性。术后随访病人均反映插胃管时无不适感。这说明在全麻后插胃管是可行的。从表可见,观察组对心率、血压的影响小,可明显减轻插管引起的恶心呕吐等反应;且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3.4 应以病人为中心选择插胃管时机

篇12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54例,男12例,女42例;年龄18-56岁。其中甲状腺腺瘤1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0例,甲状腺癌22例。

2 手术方法

单侧甲状腺次全切29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17例。双侧全切加淋巴结清扫8例。

3 结果

病人通过手术前后的精心护理,本组患者术后仅有2 例单侧喉返神经损伤。

4 护理

4.1 术前护理

4.1.1 术前基础护理入院后评估全身情况,每天早晨卧床时测血压、脉搏、基础代谢率。进行术前准备及各项常规实验室检查。

4.1.2 心理护理热情接待病人,介绍住院病房环境、作息时间、主管医生及护士、同室病友。对精神过度紧张或失眠者,遵医嘱适当给予应用镇静剂或安眠药物,使其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身心状态。女性病人应避开月经期。

4.1.3 饮食护理甲状腺手术病人术前要注意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消淡、易消化饮食为主。术前2周开始禁止进食刺激性食物。

4.1.4 体能训练及准备让病人仰卧、伸颈、垫高肩背部、头后仰,尽量能使下颌、气管、胸骨处于同一水平线,充分暴露术野部位。如病人缺乏有效的训练,术中颈过伸可能压迫颈部神经及血管,使颈椎周围组织疲劳而引起病人烦躁不安,既影响术中操作又易误伤周围组织、神经及血管,引起严重并发症。指导病人练习深呼吸,学会有效咳嗽及咳痰,训练床上大小便。

4.1.5 术前皮肤准备术前做好术野备皮及药物皮试。术日再次检查术区皮肤准备情况,如毛囊有无炎性反应,若出现皮肤毛囊炎性反应,应进行皮肤护理及相应的延期手术,防止感染。

4.1.6 药物准备临床最常用的药物为卢戈碘溶液,口服,每天3次,第1日每次3滴,第2日每次4滴,依此逐日每次增加1滴至每次16滴为止,然后维持此剂量。服用碘时,将其滴于饼干或水中,切忌直接入口腔,以免引起口腔黏膜损伤。嘱其多饮水,加强口腔卫生,如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通知医生及时处理。心率过快者给予口服普萘洛尔10mg,每天3次。术前禁用阿托品,以免引起心动过速。术前12h禁食,6h禁水。

4.2 术后护理

4.2.1 一般护理病人术后回病房后,病人应去枕平卧6h,按医嘱给予氧气吸入,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定时测量并详细记录。病人血压平稳或全麻清醒后取半坐卧位以利于呼吸和引流切口内积血。让病人发音,观察有无声音嘶哑或声调降低。麻醉清醒后6h如无呕吐感可先给予病人少量温水或凉水,观察有无呛咳、误咽等现象。若无不适感,可逐渐给予微温流质饮食,注意食物过热可使手术部位血管扩张,加重切口渗血。以后逐步过渡到半流质和软食。术后24h应卧床休息,减少颈部活动,可指导病人在床上变换,起身活动时可用手置于颈后以支撑头部,以免被牵拉。指导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并用手固定颈部以减少震动。帮助病人及时排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并发症。

4.2.2 切口及引流管的护理 手术野常规放置橡皮片或引流管引流24h~48h,以利于观察切口内出血情况并及时引流切口内的积血,预防术后气管受压。术后切口局部冰袋持续冷敷24h,可使血管收缩,减少渗血。冰袋不可过重,以免压迫颈部引起呼吸及引流管不畅。引流管不可扭曲、反折、并防止脱落。引流袋每天更换,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观察引流液色、质、量,一般24h不超过50mL,以后逐渐减少。如出血新鲜,量多且有血凝块,应立即报告医生,拆开切口重新止血。必要时再次手术。病人床旁常规放置无菌气管切开包,无菌手套,吸引器等急救物品。如无异常引流管一般于48小时后拔出。

4.2.3 呼吸护理呼吸困难和窒息是甲状腺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于术后48h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甚至窒息。因此必须密切观察术后病人有无呼吸困难或烦躁不安,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措施防止窒息。如为切口内出血所致呼吸困难和窒息,应行床边抢救,拆除缝线,敞开切口,清除血肿。如为气管塌陷或喉头水肿所引起的窒息应立即行气管切开术,急救时通常采用颈前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间插入粗针头以缓解窒息,抢救成功率达100%。对喉头水肿者立即应用大剂量激素,如地塞米松30mg静脉输注。

4.2.4 甲状腺危象的护理甲状腺危象多发生于术后12h~36h,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高热、脉快而弱,心率增快,常达120 ~ 140 次/min,烦躁不安,多汗,并伴有恶心、呕吐、水样泻、谵妄甚至昏迷等。应1 ~ 2h 测血压1 次,若患者收缩压增高或术前无高血压史,而收缩压> 20kPa,脉压增大,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即刻吸氧,予头部大血管及四肢处放置冰袋、冰水灌肠、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尽量使患者体温维持在37℃左右,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给予复方碘化钾液3 ~5ml,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必要时给予镇静催眠药。若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应补充甲状腺激素。

4.2.5 特殊并发症(手足抽搐)的观察及护理手术时甲状旁腺被误切、挫伤或其血液供应受累都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低下。随着血钙浓度下降,神经肌肉的应激性显著提高,引起手足抽搐。多发生在术后1d~3d,预防关键在于切除甲状腺时,注意保留位于腺体背面的甲状旁腺。术后注意观察病人面部、口唇周围和手足有无针刺和麻木感。一旦发生症状,可适当控制饮食,限制含磷较高的食物,如牛奶、瘦肉、蛋黄、鱼类等。给予病人高钙、低磷食物,如绿叶蔬菜,豆制品和海味等。症状轻者,口服钙片和维生素D3;症状较重者,口服双氢速变固醇油剂,可迅速提高血钙,抽搐发作时,应立即静脉缓慢推注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mL~20mL。

4. 2. 6 神经损伤的护理: 喉返神经损伤主要是手术中切断、缝扎、挤压或过度牵拉等,也有少数由于血肿压迫或疤痕组织的牵拉所致。常为单侧损伤,表现为声音嘶哑,且绝大多数是暂时性的,经数周即可自行恢复功能。双侧损伤表现为失音、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应及早手术。患者出现饮水呛咳为内支损伤,常为暂时性症状,经针刺、理疗、服维生素B,治疗2 ~ 3 周可完全恢复。

4. 2. 7 加强心理护理:①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甲状腺癌虽属恶性肿瘤,但其恶性程度较低,只要遵医嘱进行治疗,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合理膳食,合理休息,加强自我保健,大部分患者可以长期生存,使患者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②心理疏导。甲状腺术后,颈部会遗留瘢痕,甚至出现头颈部活动受限,肩下垂等,应及时指导患者进行局部功能锻炼,颈部应佩戴修饰品遮盖等,以增强自信心、减轻自卑心理。

总之,手术前后的有效护理对于保证甲状腺手术的治疗,预防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1]郑有新甲状腺肿瘤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

篇13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痛疼,轻度的疼痛不影响患者恢复,但是重度疼痛将对患者康复产生不利的影响,因而,如何减轻腹部手术病人术后疼痛一直是医护人员研究的重点。本院从护理的角度,对腹部手术病人术后疼痛的全科护理方法进行了探究,并选择于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部术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临床护理效果对比,证实了全科护理减轻患者腹部疼痛的有效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某医院接受腹部术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均自愿放弃接受全科护理,其中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45.6±18.9)岁,肝胆手术4例,肠道手术16例;对照组患者均自愿放弃接受全科护理,其中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46.1±18.7)岁,肝胆手术5例,肠道手者1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手术器官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 P>0.05),认为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均接受常规护理,护理内容有:术前指导、术后伤口护理,术后疼痛干预等。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给予全科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术前全科护理

(1)心理干预

术前患者较为紧张,对手术及术后效果较为担忧,因而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其手术的责任人、手术过程、术后疼痛特点,术后注意事项等,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担忧,便于患者配合治疗,提高术后依从性[1]。

(2)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要患者术前及时给予健康教育,告知其本次手术的重要意义,并告知患者疼痛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并告诉患者如何在术后出现疼痛时依靠心理调节减轻疼痛,如转移注意力法等[2]。

1.2.2术后护理

(1)疼痛护理

术后,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疼痛护理。护理人员要注意开导患者,不要惧怕、过分关注伤口疼痛,而是要调整心态,正确看待疼痛,反而会增强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护理人员要注意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要求患者及家属及时报告疼痛情况,便于医护人员及时处理,从而提高治疗效果[3]。

(2)用药指导

症状比较明显患者,采取定时给药的方式。在使用镇痛药物时,要保证用药合理性,杜绝滥用现象。给药过程,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先少量给药,查看患者的接受程度,在判断是否急需给药。用药后,要定时观察患者呼吸、心率等情况。

1.3疼痛评价

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均采用VAS,即视觉模拟评分法作为疼痛评价标准,满分10分(0~10分),两组患者分别在护理1d和3d后进行评分。VAS分值越高,证实疼痛越强烈,并采用优良率表示疼痛情况,其中优为0~2分,良为3~5,可为6~8分,差为8分以上,优良率=(样本数-可-差)例数/样本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 0 统计学软件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 P

2结果

在疼痛评价VAS评分方面:护理1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优良率分别为35.0%和25.0%,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认为无统计学意义;护理3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0.0%和55.0%,组间差异显著,p

表1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n,%)

时间 分组 n 优 良 可 差 优良率(%)

护理1d后 观察组 20 5 2 9 4 35.0%(7/20)

对照组 20 4 1 9 6 25.0%(5/20)

P ― ― ― ― >0.05

护理3d后 观察组 20 14 4 1 1 90.0%(18/20)

对照组 20 9 2 6 3 55.0%(11/20)

P ― ― ― ―

3讨论

腹部手术属于有创性治疗方式,术后患者会感到较为剧烈的疼痛,但是术后疼痛的程度受患者自身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对患者疼痛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减少其对患者疼痛的影响。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全科护理,护理1d后,在疼痛评价VAS评分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优良率分别为35.0%和25.0%,组间差异不显著;但是在护理3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优良率出现了显著差异,分别为90.0%和55.0%。总体来看,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可见全科护理可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状况。

在临床治疗中,护理人员与病人接触很多,护理人员要在术后加强巡视,发现患者疼痛无法耐受时,可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给予镇痛药物,以减少患者痛苦。护理人员要在术后早期告知患者,伤口疼痛属于正常现象,不是手术效果不佳。此外,护理人员要注意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最大限度提高患者依从性,

从本次研究来看,在护理中给予患者术前、术后的干预,对患者护理效果影响较大。术前,护理人员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患者心理影响较大,患者可以较为从容的应对术后疼痛,自我耐受和心理控制能力均较佳,为此,应推广使用全科护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