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手术室护士基本知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手术室护士基本知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手术室护士基本知识

篇1

1.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选择 手术患者24 0例,分为两组,每组120例,一组实行传统的护理方式,另一组实行人性化的护理方式,每组男58例,女62例;年龄15 ~72(48.6±9.46) 岁。其中 普外科 手术 37例,骨科手术22例 ,妇产 科手术34例, 心胸 外科手术6例,泌 尿外科手术16例,脑外科5例, 无其他疾病;患者意识清 晰,能够 独立思考,具有良好的表达、理解能力及汉语的读写能力( 排除全麻患者)。

1.2 方法 通过发放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需求调查,对两组患者从术前、中、后三个方面实施护理,创造良好手术室的环境,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同时分析两组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评价。发放问卷240份,当场回收240份,有效回收率1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 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 验,以 P

2 结果

实验组对手术室护理内容的需求情况,护士是否有专业技术水平212例,占 88.33%;护士是否耐心、亲切128例,占5 3.33%;手术前后,护士是否真诚对待患者103例,占 42.92%;手术室内环境是否舒适68例,占2 8.33%;护士能否回答患者的疑问55 例,占22. 92%;手术室 内是否设有床帘或屏风以保护隐私46例,占 19.17% ;手术过程 是否全程跟随39 例,占16.25 %。通过问卷调查的及统计学方法得两种护理方式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见表1,表2。

通过两组实验,发现在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以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有明显的提升,因此,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有必要推行人性化的护理理念,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3 推行人性化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3.1 术前人性化访视 术前1d,手术室护士访视时,应手机患者的病情、过敏史、既往史及病例资料,对患者进行全面俩姐,并制定手术时的护理计划。护士应微笑同时主动向患者介绍自己,消除患者的心里紧张感。人性化服务的基础是微笑,用乐观的态度及微笑的方式与患者交流,耐心地讲解术前准备、麻醉方式、术前用药、麻醉、手术室环境等,并告知其术前后相关注意事项等,让患者清楚了解手术的安全性,增加对手术的信心。仔细认真地倾听并回答挥着及家属提出的相关问题,尊重患者隐私,引导患者通过听音乐、深呼吸等方式进行术前放松,使得患者以最佳心态接受手术。

3.1.1 术前访视时间 手术前1d的下午,由第2d配合手术的巡回护士携术前访视记录表到病区查阅病例,看望患者。如实认真地完善记录表,特殊情况做出记录。时间控制在15min内,最后请患者或亲属确认签字。

3.1.2 访视方法 通过家中宣教、口头讲解的方式,结合手术成功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微笑耐心地与患者进行喉痛,向患者介绍术前常规注意事项、手术简单过程、麻醉方法 、手术及手术室环境,告知手术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配合的方法。同时,手术成功的患者与之交流,讲解手术过程中的切身感受 ,能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信心。为体现对患者的尊重,保护其隐私,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访视时,给予保密、相较一致的说法。

3.2 术中人性化护理

3.2.1 术中准备 由术前进行访视的护士到病房接患者,像陪同朋友一样带患者进入手术室。与此同时,要安置好患者家属,使之放心等待手术结束。

3.2.2 进入手术室后 进入手术室后,手术室应放柔美的轻音乐,这样患者进入手术室,就会转移开注意力,放松自身的心情。建立静脉通道,动作要准,轻,稳,能一次穿刺成功最好;协助患者摆好姿势后麻醉,特别在进行硬膜外麻醉或腰麻时,护士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减轻其焦虑和恐惧感觉,使患者在最好的麻醉精神状态。

患者在进入麻醉状态后,护士更应及时做到周密的人性化护理,其内容包括:①时刻观察注意患者生命体征上的变化,保持其静脉通路及呼吸道的通畅,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全部抢救物品及药品,进行各种操作时,动作迅速、准确、轻柔,不因为患者处于还麻醉状态,而忽略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②减轻患者疼痛感,如导尿管、胃管等管路可选择在患者麻醉后进行。③对患者的耳郭、眼部等部位进行保护,防止手术过程对其产生污染及损伤;手术过程使用的电刀极板应避免潮湿,接头下方放置相应的保护物,如海绵垫等,以免烧伤,烫伤;术中时刻注意患者身体的受压部位皮肤的情况,定时给予受压皮肤的按摩,防止发生压疮。④将手术室的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在50%~60%,并注意随时给患者保暖,防止其因手术受凉。若需要进行冲洗,应提供温度在40°左右的冲洗液, 手术时间相对较长的手术,过程中可选择用加温毯 来保证患者的体温。⑤随时注意患者是否有呕吐、恶心等症状发生,若出现此类情况,为防止患者窒息,应迅速让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并迅速清除呕吐物,保持手术环境的整洁卫生。⑥手术结束后,待患者开始苏醒时,护士应在其旁轻声呼唤至患者完全清醒,并亲切地告诉患者手术很成功,给患者以鼓励,并告知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麻醉的反应,身体不适症状会很快自行缓解,术后疼痛,教会患者自行缓解疼痛的方法。待麻醉完全清醒后,手术室的护士与麻醉师共同送到病房,与病房护士交接好术中病情。

3.3 术后随访 术后1d要前往病房,了解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给予鼓励和相应的指导,同时征询了解患者对手术的感受及其意见,了解患者对手术的满意情况,让患者因医务工作人员的关心而由内心感到欣慰,让手术护理真正实现工作的持续性。

3.4 对患者家属提供人性化服务 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尽可能解答家属提出的全部问题,对患者家属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对要求探视的重症患者家属要尽量予以满 足,因为家属非常了解患者的需要,可使患者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家属还可向医护人员提供有关信息,积极参与患者的护理工作 ,有利于患者更好地接受治疗。

3.5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人性化管理 护士需要树立崇高的思想道德及敬业惊声,有极强的事业心,光荣感及自豪感,以及对患者的高度同情心和责任心。同时医院应常开展树立外在形象,内在素质的职业思想教育活动及优质服务的活动,不断提高护士的职业道德素质,及整体业 务素质并充分的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 结论

手术室护理中护理人员本着以 人为本的理念对患者实施护理,不仅可以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减少了焦虑和恐惧的心理,同时还可以让患者切身感受到了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从中更加配合手术与护理。本文的研究旨在手术室护理提供参考的依据,真正的能让患者体会到关心和关爱,达到了满意的理想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利群,王柳行,关青等.强化"以人为本"理念改进护理操作考评标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5):603-604.

篇2

随着现代护理的不断s发展,对手术室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士不只是台上手术的配合和台下的巡回,对于麻醉工作的配合也是衡量手术室护士业务素质的一方面,并且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和手术顺利实施与进展的必要前提。手术室是特殊的工作环境,有特定的工作性质,同时要求手术室护士要有娴熟的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要有健康的身体,因为手术室的工作随时面临着超负荷的工作量,因此一定要保持较好的身体机能。在手术室工作的护士不仅要掌握各科室护理技术,也要懂得麻醉的基本知识,了解麻醉方法、麻醉意外以及抢救措施等,主动配合麻醉医生,保障患者安全,更好地完成和麻醉医生的配合,顺利完成麻醉手术工作。

1 麻醉的护理配合

1.1 在手术前麻醉师会在手术前一天看病人,以确定麻醉方法,同时护士也要看病人,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认真阅读病历,了解病情、手术方案及步骤、术中和特殊要求,仔细查阅护理病案,消除或减轻病人对麻醉与手术产生的恐惧(疼痛、死亡)和紧张心理。麻醉和手术中体液的纠正是循环管理的重要手段,故手术前、中、后合理输液也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关键之一。手术护士应在手术过程中保证液体的通畅,在麻醉师的指导下合理输液。

1.2 手术室一般采用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因此,应适当调节好温度和湿度,一般手术室温度调控在22-25度,湿度在 40%-50%为宜。

1.3 麻醉前用药 常用鲁米那、阿托品、杜冷丁、氯丙嗪、安定等,麻醉用药后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情况。

2 麻醉中的护理配合

2.1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应严格查对,建立静脉通路,因为手术的原因因此一般选用较粗血管,较大的套管针,以便应对各种紧急意外。对小儿或老年人及心功能不全病人按麻醉师的指导严格核对和计算好计量严格控制液体入量。

2.2 摆放的配合和功能的保护 正确摆放,麻醉开始前手术室护士应向患者解释并协助麻醉师摆好以利用各种麻醉操作的顺利进行。

2.3 严格监护病情变化 护士应密切配合麻醉师严密监护患者的血压、脉搏、心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告诉麻醉师,以便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

2.4 密切配合抢救工作 手术室护士必须善于观察病情,及时报告麻醉医生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术中要严密观察有无输液反应和输血反应,如有异常及时通知麻醉师。

篇3

1 加强锻炼,全面提升身体素质

手术室护士工作量大、事务繁多、应急情况多,除了择期手术外,急诊重危手术随到随做,手术时间不固定。手术中使用的各种化学药品及医疗气体(如甲醛、戊二醛、含氯消毒剂等)种类不同,经常配合放射拍片手术(C型臂)及接触乙肝、结核、梅毒等传染病手术,可能引起自身抵抗力下降;因自身家庭、生活问题、学习工作、晋升、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精神上存在压力;锐器刺伤等都会不同程度影响身体健康。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必须具备长时间精力和吃苦耐劳精神和健康的身体。招之即来,连续作战,是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因此护理人员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如散步、打羽毛球、练瑜珈,保证有强健的体魄和充足的精力。要重视营养成份的摄入,消除年轻护士为保持体形不敢吃的心理,要求必须吃早饭后允许参加手术。如果条件允许,对于手术时间较长的手术,物品、器械清点清楚以后,中间可以进行人员交接班,以保证有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体力更好地配合手术。

2 注重培养,不断强化心理素质

手术中突况的发生,患者病情变化快,手术医生情绪起伏不定,这些都会间接影响护士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不断加强护士心理素质培养,排除其他干扰因素,确保全部精力集中于工作上。培养其稳定心理与应变能力,平时有意识地培养护士注意力的稳定性,养成无论担任器械还是巡回工作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各项配合工作能做到心中有数。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做好手术患者的术前的访视,查看病历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性格及心理状态,了解手术内容及方式,术中密切关注手术进展。在平时手术配合中逐渐了解手术医生性格,手术习惯,遇到任何情况都有稳定的工作情绪,保持处变不惊,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3 强化管理,全面提高业务素质

3.1 端正工作态度,转变服务理念,培养良好的医德 近年来医院人事制度不断深化改革,对护理队伍有一定的影响,护理人员存在一定的压力。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工作是每一位手术室护士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让护理人员认识到工作需要热情和努力,需要积极主动,自动自发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应有的回报和认可。明白了这个道理,并以这样的目光重新审视我们的工作,工作就不再成为一种负担,就会永远保持乐观态度。尽职尽责把平凡工作变得非凡,也许还会有意外发现和收获。一名优秀护士形象,通过她自身的精神面貌和行动表现出内在事业品德素质,甚至胜过一个护士经验和业务水平所起到的作用,能给患者带来希望、光明、重生。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对患者要亲热、和蔼、诚恳、不怕脏、不怕累、不厌烦,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取得患者的信任,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高质量地完成本职工作,无愧于“白衣天使”光荣称号。

篇4

本文作者:蒋妍梅工作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

低年资护士的思想还处在成长未定状态,很容易养成跟风和模仿,因此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和及时纠正她们的不良之处。教导她们要养成爱岗敬业、认真严谨、团结协作的良好的思想,严禁马虎和粗心。基本操作规范化培训操作的规范化是提高和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的基础。手术室的工作与病房的工作有很大的不同,手术室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科室。由于低年资护士对手术室的接触与了解都比较少,因此在低年资护士进人手术室时,要对她们进行基本操作的规范化培训。主要分为两大培训,即台上培训和台下培训。台下基本操作的内容有:查对病人、静脉留置针穿刺、麻醉配合、摆放、各种仪器连接操作等;台上基本操作的主要内容是:各种手术器械的使用安装和正确传递,特别是锐利器械的传递,如手术刀、缝针、穿刺针、剪刀等,一定要按规定传递,以防伤及他人和自己。基本知识规范化培训知识是武装头脑的最好武器。手术室是一个跨科性很广的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由于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各个科室的手术都集中在手术室完成。这就要求护士对知识的多方面了解和掌握。主要的基本知识分为三类:一是医学理论知识,二是解剖知识,三是手术器械和仪器的操作使用知识。这些基本知识要求低年资护士必须掌握。平时可以利用空余时间邀请手术医生讲解手术过程的配合和与之相关的解剖知识,或者由专科护士传授手术器械和仪器的正确操作与使用技巧。通过这样组织学习对低年资护士在基本知识的提高上有很大帮助。最后护士长可以按照相应的要求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分阶段考核,要求人人必须通过。言行规范化培训手术过程有时是一个漫长而又乏味的操作,有时又是一个紧急而又危险的抢救。手术的变化不定和不可预测,对手术室护士的性格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开朗的性格,更要有沉着稳重的心态。

优美、称赞的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技巧;熟练、规范的动作是手术成功的保障。(因此对低年资护士言行的规范化培训同样是培训的重点。言行的注意和规范是低年资护士人格标准的衡量)法律意思规范化培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医护人员更要注意加强自己的法律意识。手术室护理工作与法律关系密切。新《刑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要求护士应具有更高的职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手术室因为要承担各种择期和急诊手术病人的治疗和抢救,因此成了医患关系纠纷的焦点。低年资护士因为临床经验缺乏,在遇到问题时,经常不知所措,很容易出问题,这就要求低年资护士要不断地强化自身的法律意识,对平时工作中出现的不良问题或是护理差错、隐患,要及时的纠正和进行讨论分析,以加强全体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严禁事故的发生。

由于低年资护士成长的经历,学习的环境各不相同。以及对工作的了解和掌握也不一样。如何把她们培养成护理工作的能者,这就要求广大护理管理者对她们实行正确有效的规范化培训。通过规范化培训,使低年资护土在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在思想的觉悟和学习的主动性上更是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大大提高培训满意率,使低年资护士从对工作的陌生—熟悉—掌握—独立完成工作。

篇5

近几年来,随着麻醉学科的不断发展,医疗仪器设备增加,品不断更新,同时各科手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微创手术的普及,全身麻醉手术的比率逐渐增加,高龄、复杂、危重患者的手术日益增多,麻醉中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配合好麻醉师的工作,对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掌握各种护理技术,也应了解和熟悉麻醉的基础知识、掌握麻醉方法、步骤及麻醉意外的处理、各科的现代化监护技术,对麻醉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认识,这样才能与麻醉医生更好地配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1 麻醉前的配合

1.1 术前访视患者:手术前患者大都对麻醉和手术产生紧张和恐惧情绪,手术前1 天到病房访视患者,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沟通手段,如主动进行自我介绍,消除与患者之间的陌生感,向手术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手术的配合事项及手术的方式,使患者对手术有所了解,减轻紧张情绪。

1.2 检查准备:准备工作每次在全身麻醉之前,手术室护士对手术室环境和室内仪器的检查准备工作也是保障手术和全身麻醉安全十分重要的一环。

2 全身麻醉的护理配合

2.1 全身麻醉诱导期的护理配合: (1)协助麻醉医生备好麻醉用药。包括麻醉插管盘、品、急救药品、麻醉机等。备好吸痰管,连接吸引器。将吸引器管插放于手术床边,处于良好备用状态。建立静脉通道,约束固定患者,协助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推注麻醉诱导剂后,应暂时加快输液速度,使药物尽快进入循环。由于麻醉后血管括约肌松弛,有效循环血量下降,遵医嘱及时补充液体。

(2)麻醉诱导时陪伴在患者身旁,必要时握住患者的手。麻醉诱导后,患者将在30~60 s内快速意识丧失,继而出现全身肌肉松弛,彻底失去防御能力,可能迅速产生身体某一部位的坠床。因此,巡回护士应在全身麻醉诱导之前完成对患者的固定,做到完全制动。

(3)了解麻醉前用药, 常用鲁米那、阿托品、杜冷丁、氯丙嗪等药物,以达到镇静、止痛、降低基础代谢,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及神精反射的应急性,减少麻药用量,预防和对抗等一些的不良反应或中毒。因此,麻醉用药后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呼吸、体温等情况。

(4)麻醉诱导后巡回护士应在患者头端一侧协助麻醉医师插管,将备好的喉镜递给麻醉医生,待其充分暴露声门后递气管导管,并根据需要协助暴露声门,插管成功后拔除导丝递牙垫,协助挤压呼吸,观察导管深度并妥善固定。挤压呼吸压力

(5)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协助麻醉医师处理各种情况,安置手术时,麻醉医师保护好各种管道。全身麻醉术中的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术中提高警惕,备抢救车及药物。

2.2 麻醉维持期的护理配合:全身麻醉维持期是患者耐受各种药物的相对稳定期,故麻醉本身突发的变化不多,多数意外情况是由于手术操作引起的。这段时间护理工作的重点是对患者生命体征的严密观察,及时发现意外情况,并迅速寻找原因。洗手护士的工作贯穿整个手术过程,故较麻醉师更容易发现由于手术操作所引起的危险情况。

2.3 麻醉后苏醒期的护理配合: ①密切观察:手术室护士在麻醉苏醒期应严密观察患者。由专人护理,酌情设15~30 min测1次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直至稳定清醒。②及时发现呼吸道梗阻:复苏期是呼吸道梗阻的高发期,包括舌后坠、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延迟性呼吸抑制等。所以在本期手术室护士应严密观察血氧饱和度和患者呼吸幅度,除有特殊医嘱外,安置患者于仰卧位,拔管后头偏向一侧,必要时抽吸口咽部分泌物。出现鼾声时,有舌后坠的可能,可托起下颌或应用口咽、鼻咽通气导管。当有喉痉挛时,出现尖叫的喉鸣声,应立即去除诱因,加压给氧,必要时环甲膜穿刺给氧。③检查各种导管的放置情况:包括胃管、鼻导管、引流管(T管、胸腔闭式引流管、腹腔引流管等)、导尿管、深静脉导管、漂浮导管,对于位置不当、引流不畅等情况应立即通知麻醉或手术医师予以处理。严防患者在苏醒过程中抓扯敷料及管道。④出血情况:检查引流瓶、切口、拔除的动静脉穿刺口有无新鲜出血,是否呈持续性,督促医生及时处理。应注意血压、脉搏、心率、心电图的监测,随时注意患者的变化,有血压过低,应检查输液及输血的情况。⑤患者制动: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发生躁动的情况为数不少,故巡回护士要事先做好制动工作,以免患者坠床以及自行拔除各种导管。并在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后主动与之交流,判断其意识情况,对于完全清醒的患者只需告知其不能翻身;对于尚未清醒的患者,要围起搬运床护栏,继续观察。⑥如患者送入恢复室,护士需即刻了解患者一般情况,随即检查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好应急准备。

2.4 术后随访: 术后加强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命体征、术后恢复情况及用止痛泵止痛效果,是否出现麻醉护理的不良反应后果,听取患者及家属的意见,以改进麻醉护理配合。实践证明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的密切配合是确保手术麻醉工作顺利完成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作为手术室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娴熟的应急能力,随时注意术中情况,和麻醉师一起积极地预防意外和正确地处理意外,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成功性。

3 注意事项

患者入手术室后,检查并核对患者术前禁饮、禁食、用药情况。麻醉前应摘下患者的活动假牙,松开衣服、裤带,女性患者应取下发卡及装饰物。麻醉诱导时,护士应与麻醉师密切配合,保护患者,防止麻醉意外。麻醉医生核对静脉用药,所有静脉药均应有明显标记,以防与其他药物混淆。注意患者的摆放及护理,不使肢体神经受压,不影响呼吸及循环功能。

手术护理已成为外科护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麻醉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麻醉工作离不开手术室护士的密切配合。因此,要确保麻醉效果,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室护士不仅要在麻醉前、中、后做好准备及护理工作,而且要懂得麻醉基本知识、原理,要能够协助麻醉医生处理麻醉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要掌握临床麻醉基础技术,还要对麻醉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必须以科学、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规范的操作程序与麻醉医生配合。

参考文献

[1] 曹海萍. 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护理配合[J]. 中外医学研究, 2011,(04)

[2] 吴巧兰. 手术室全身麻醉的护理配合[J].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2008,(12)

[3] 王德凤. 全身麻醉的护理配合及注意事项[J]. 基层医学论坛, 2010,(12)

[4] 刘莉. 手术室麻醉与护理配合[J] 当代医学, 2009,(30)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手术患者120例,男性为80例,女性为40例;年龄25~75岁。把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意识清醒、能够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内容包括翻阅病了解相关病情资料及文化程度,给予介绍手术相关注意事项,口头宣教健康内容。观察组则采取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分为三个阶段来完成,如下。

1.2.1术前护理 手术前1 d进行访视患者,手术室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填术患者的基本信息,进入病房访视患者,首先自我介绍,翻阅病例了解相关患者基本资料, 根据患者性格特点和文化程度给予讲解相关手术的基本知识和手术采取的麻醉方式,告知患者术前禁食水的重要性,摘掉饰物和假牙,更换好病号服装,询问患者既往史和过敏史,以及术前是否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倾听,给予耐心,合理的解释。手术室护士可以拿着访视画册,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温度,湿度等,进入手术室的准备工作,介绍手术成功的案例,手术医生的大概状况及手术和麻醉需要摆置的, 告知患者在手术期间有手术室护士陪伴度过手术期,以消除紧张、恐惧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解除思想负担和给与家属安慰。

1.2.2术中护理 准备好手术室的环境, 手术前30 min空调净化系统打开,温度保持在 22℃~25℃,湿度保持在40%~60%左右,各种仪器处于待机状态。在患者交接处等候迎接患者,再次认真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病例,腕带和患者的放射片等物品)及所做的手术,准确无误后进入手术室。将患者顺利安全转移到手术床上,手术床平整干燥,并盖好被子加以保暖,保护好患者的个人隐私。建立好静脉通路,为手术和麻醉做好循环保障。

手术室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做好交流和沟通,以方便治疗操作的顺利进行。在放置前,将所有用来维持的托板加上衬垫,以减轻患者的生理不适感,仰卧位时注意患者伸展的双臂与身体的夹角不要过大,并为患者伸展的双臂垫盖包布,防止大量液体输入患者体内造成体温下降的不适。全麻者, 麻醉前首先与患者进行沟通, 再次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姓名、年龄、以及所做的手术,适当地给与患者心理安慰,协助患者安置舒适的姿势,患者积极的配合可以以最佳的状态进入麻醉。非全麻者,在进行麻醉时,巡回护士给与患者更多的语言沟通与安慰,在手术床旁做好患者不良情绪的疏导,并配合麻醉医生将患者摆好麻醉,尽量减少暴露患者的身体以保护患者的自尊心。并在每一步治疗中,耐心解释,得到患者的理解和支持。

手术开始前,巡回护士与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再次核对患者的年龄,姓名,所做的手术及手术部位,术中巡回护士适当抚摸患者的肌肤,适当与患者沟通,减少患者的紧张心理,使患者得到心理信任。对骨科患者,当需要电钻时告知他们电钻的声音及动骨的感觉。对于剖宫产和阑尾炎手术的患者告知术中出血不多,会有些牵涉痛,不用紧张,属于正常现象手术很顺利[3]。若在手术过程中,遇到特殊性状况,手术人员必须保持镇静,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以减少患者对手术的心理负担和精神负担,保证手术治疗效果。如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不适感,手术人员必须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以积极心态来面对手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1.2.3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用盐水擦净患者身上的血迹,用纱布或切口贴盖好伤口,把患者衣服穿好,尽量减少暴露, 注意保暖,盖好被子,手术间的温度不要调的太低。把患者的引流袋和尿袋固定好,不要牵拉。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核对好患者的姓名,年龄及所做的手术,信息无误后巡回护士和麻醉医生共同将患者送回病房,路上观察病情,呼吸脉搏及液体情况,各种管道引流情况,与家属做好沟通。告知家属患者的注意情况。在病房做好交接工作,告知病房护士做的手术名称,手术麻醉方式,输液情况,术中情况,皮肤情况,各种引流管道情况。交接完毕,做好签字。术后1 d手术室护士填写患者的基本信息到病房对患者进行术后回访, 观察病情,伤口和引流情况,认真讲解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及功能康复锻炼。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术后治疗,以及普及健康知识,积极做好预防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增强了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感。

1.3观察指标 在针对本组的120例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调查,对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本次舒适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健康知识普及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

1.4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活动所得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依标准差(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根据对120份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和统计后得出,观察组的60例患者当中对本次护理服务的十分满意55 例、占91.6%,满意5例、占8.4%,不满意0例,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60例患者当中对本次护理服务十分满意30 例、占50%;满意21 例,占35%,不满意9 例、占15%,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5%。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 小结

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使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充满了信心,感受到舒适与亲切感,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从而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增加了术后功能恢复。因此,舒适护理值得在手术室推广和应用[4]。把为患者提供舒适护理融入"以患者为中心"的手术室整体护理中,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使手术室护理上了新的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赵希转.舒适护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当代药,2009,16(12): 106-107.

篇7

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对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我院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手术室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详细做法与体会论述如下。

1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我们根据各种手术的特点,将教育的项目和内容制定成标准健康教育计划。

2健康教育对象

手术病人及其家属。

3教育方式

计划教育与随时教育相结合。

3.1口头讲解

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职业、文化程度,我们尽量采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将健康教育的内容作详细的讲解。

3.2文字教育

利用图文卡片和黑板报,大力宣传麻醉及手术的基本知识。

3.3讨论

征询病人的意见,就病人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

3.4指导

有针对性地指导病人的、饮食等。

4教育实施

4.1术前教育

4.1.1一般介绍

术前一日下午提前去病房探视病人。到病房后查阅有关的病历资料了解病人的病情、化验结果是否正常,并同其他主管医护人员进行交谈,了解手术方案。然后到病人床前,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做自我介绍,告知病人手术室的环境、人员安排及与手术有关的知识,告知病人有关的注意事项。

4.1.2家属教育

女病人询问是否来月经。告诉病人术前排便。同时做好对家属的教育,以得到帮助、支持,使教育的效果事半功倍。

4.1.3征询意见

征求病人的意见,对手术室的环境、麻醉师及护士有什么要求,随时回答病人关于手术的疑问,尽量满足患者的情感需求,提高病人手术耐受力。

4.2术中教育

4.2.1心理辅导

病人被迫离开自己的亲人朋友,进入手术室这一陌生的环境,容易产生孤独和恐惧心理。巡回护士要在手术室门口热情接待病人,与患者一起同家属告别,请他们放心等候。护士推着或扶着患者进入手术间,根据患者的习惯调整手术间内的温度和湿度,然后介绍手术过程概况。播放患者喜欢欣赏的录音带。

4.2.2有关麻醉的教育

腰麻、硬膜外麻醉采用低头双手抱膝侧卧位。告诉病人术中麻醉剂应用可能出现的心悸、口干、嗜睡等不良反应,不必紧张。

4.2.3有关手术的教育

术前虽已予解释,但术中可能因牵拉不适,或因麻醉效果不满意,会因疼痛而不合作,病人紧张甚至恐惧,这时,应视病人如亲人,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护士留在病人身边,注意观察病人情况,当其疼痛难忍时,除给予语言上的安慰外,适当轻抚病人的手,以示安抚,使之感到被重视、被关心,有安全感。

4.2.4工作人员素质

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护士工作态度要认真严肃,注意用礼貌性语言,保护性语言,应注意用医学代名词,使病人放心。术中不可谈及手术以外的话题,更不可高声喧哗谈笑。在整个手术的过程中,巡回护士都将陪伴着病人,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并给予患者持续的生理、心理、情感支持,最大限度地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顺利渡过这一生最关键的时刻。

4.3术后教育

4.3.1即刻教育

篇8

1 原因

1.1使用锐器时操作不规范和防护缺陷 手术过程中锐器多,手术节奏快,护士会直接用手装卸刀片,直接用手拿缝合针,在手术台上给注射器双手复帽等。工作中不应用防渗透围裙,不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刷手护士时有洗手衣溅湿现象,用后器械初步冲洗时有溅入眼中现象,接触患者时不戴手套。

1.2颈椎病 护士在配合手术传递器械时,上身前倾、颈部偏转,手术野距离护士越远,颈部偏转角度越大。身体较长时间处于相对固定的是发生颈椎病的主要原因[1]。长时间的固定姿势易使肌肉肌腱疲劳,造成局部释放炎性介质,形成水肿、渗出或增生,严重的可压迫椎动脉和脊神经根,导致颈椎病发生。

1.3麻醉废气 护士每日暴露于存有低浓度挥发性消毒剂和麻醉废气的污染环境中。麻醉废气从面罩活瓣、螺纹管等衔接处漏出污染手术室空气。有报道,麻醉气体将导致手术室工作人员不良的生育结局,如吸入较高浓度的麻醉气体会引起流产[2]。长期接触可产生致突变、致畸、致癌和白细胞减少等危害。

1.4噪音 手术室噪音主要有心电监护、麻醉监测信号,电刀、电钻、推车滚动、器械碰撞等声音。严重的噪音干扰可使机体交感神经亢进,工作人员急躁、情绪不稳定,沟通效果变差,影响工作效率。

1.5放射线 颅脑外科及骨科手术的广泛开展,护士无法避免的接触到放射线。长期频繁接触可对人体造成很多危害如:白细胞减少、免疫力下降、易感冒生病、晶状体混浊,甚至诱发肿瘤[3]。

1.6消毒灭菌剂 手术室常用的消毒灭菌剂有含氯消毒剂、碘伏、碘酊、酒精、戊二醛、甲醛,它们都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和刺激性,经常吸入或频繁接触,会损害人体的免疫功能。特别是绝大部分的基层医院手术室还在使用对人体危害极大的甲醛熏箱,严重损害了护士的健康。

1.7燃爆因素 手术室有各种易燃易爆、助燃的气体、设备和化学制剂,如高频电器、酒精、氧气、双氧水等。

1.8其他 ①触电。如接线板漏电损伤、电线老化及无安全用电知识。②乳胶手套。个别人对乳胶或滑石粉过敏。③电刀工作时产生难闻气味,吸入后头昏脑胀、思维迟钝。④频繁的洗手、刷手及使用手消毒剂,使护士双手干燥粗糙、皲裂疼痛,甚至有些对消毒剂过敏而产生皮炎。⑤频繁搬运患者、摆以及搬运器械包、布类包容易损伤腕关节、肩关节及腰背部。

1.9工作习惯 ①长时间站立,易引起下肢静脉曲张。②手术时间不固定,不能按时吃饭,易患胃炎、胃溃疡、低血糖等。③需配合不同手术医生的手术习惯,手术节奏快,使精神高度紧张,长此以往,工作压力大,神经衰弱。

1.10自身防护意识淡漠 工作中多强调患者安全,容易忽视对自身安全的防护。护士对相关知识了解不透彻,一知半解。如对发生意外碰伤、刺伤后的处理、上报跟踪不及时;对已知阳性感染患者有防护,但对情况不明患者缺乏防范意识。

2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2.1利器损伤的防护 建立防利器损伤的制度,正确使用利器盒,不徒手装卸刀片,接触缝针使用持针器,用过的注射器不回套针帽,必须回套时单手操作;术中传递刀片、缝针等锐器时通过弯盘传递;术中有可能刺破手套时,如被骨折端刺伤,戴双层手套。锐器刺破手套时,双层手套可减少附着在实心锐器上血液量的1/2。

2.2防护用物的使用 接触和清洗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的医疗用品时戴手套、口罩、帽子、防护面罩、防渗漏围裙,在进行有可能被血液、体液、羊水等污染的操作时,也应采取防护措施;将一次性手套多处放置,以方便护士随时取用,操作完毕脱手套后及时严格洗手。

2.3防止颈椎病 ①使用高度合适的接脚凳,以免长时间处于同一强直姿势;搬运患者时,使用转运板,减少护士腕关节、颈肩部、腰背部扭伤的发生。②手术时,在操作不太紧张的情况下,适当地活动颈部,变换姿势。③洗手护士在手术台上拿取和传递器械时,尽量做到身体和颈部同时转动,使颈部转动的幅度和次数减少。盛放废弃敷料和水的污物桶应放在方便洗手护士操作的地方,切记放在护士背后。④手术结束或下班后,活动颈肩、腰背部,也可用热水袋热敷。⑤平时注意体育锻炼,特别是颈肩腰背部,加强肌肉韧带的韧性和抗疲劳能力,预防损伤,还能增强体质。

2.4噪音预防 吸引器不用时及时关闭,将心电监护仪和麻醉监测信号调节到不影响或分散手术人员注意力的水平。对手术室内所有仪器设备定期检修、上油,减少推拉次数;手术需器械多时,多准备一个器械台,以免器械碰撞。

2.5化学消毒灭菌剂的防护 使用甲醛熏箱的医院,室内要安装排气扇,并加强开窗通风;接触戊二醛、含氯消毒剂时戴乳胶手套、戴口罩、护目镜;在空气消毒机工作(臭氧照射)期间,避免人员进入。

2.6麻醉废气的管理 重视麻醉废气污染,使用密闭性良好的麻醉机,采用废气吸收器或安装废气排除管道通到室外[4]。孕妇尽量不安排进入有废气排放的手术间工作,尽可能减少工作人员与有害气体的接触。

2.7放射防护 熟练操作透视机,减少曝光时间;不违反原则下,透视时远离球管,穿防护铅衣;参加手术的护士经常轮换不固定,不安排孕妇进入此类手术间工作。

2.8手套的防护 对手套过敏者可在戴手套前先戴一双已灭菌的大小型号合适的棉丝质手套,以隔开人手对手套的直接接触。

2.9用电安全 请设备科讲授手术室用电安全的基本知识,在用电仪器上标明操作使用流程,并严格遵守;平时加强检修,发现电线老化、电插板漏电等及时更换维修,一次性电极板不重复使用,手术结束各种电源插头都取下。

2.10养成良好的习惯 搬运重物时,正确使用人体力学,两脚向前后或左右分开,髋膝下蹲,腰背伸直,用股四头肌力量,用力抬起后再行走;早上吃好吃饱,手术时间长时,洗手护士穿弹力袜。合理排班,避免长时间工作,分专科小组,固定专业,以减少护士须配合不同手术医生所带来的压力。

2.11提高自身防护意识 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重视洗手环节及时间,掌握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注重上报,及时监测治疗。不存任何侥幸心理,从各方面保护好自己。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士工作中面临的职业危害无时无处不在,应该充分重视,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自上而下共同关注职业安全防护,使职业危害降至最低,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赖海英,龚凤球,张振霞,等.手术室护士应预防颈椎病[J].中华护理杂志,2001,2(36):139.

篇9

1 研究背景

1.1 持续质量改进的必要性 ①护理模式的转变,强调护士工作的主动性,注重沟通交流、健康教育[2]。②减少或杜绝护理事故和纠纷的发生。③持续质量改进包含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是一种全方位系统化的质量管理,适应现代医疗模式的发展。

1.2 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培训投入不足,实践能力不足,沟通适应能力较差,新技术高速发展与培养不协调,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缺陷,传统培养模式缺乏高质量的师资队伍、系统性学习、系统手术室理论识的学习,知识结构不合理[3]。

2 研究方法

2.1 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方法:①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护士的敬业精神;②激发护士的学习热情。制定教学计划,提高理论、操作水平和综合能力。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加强护士的继续再教育。充分调动护士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③补充专业知识和提高操作技能;④培养敏锐的临床观察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⑤培养护士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⑥培养运用信息和利用资源的能力。

2.2 持续质量改进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调查800人次,男508人次,女392人次, 16~80岁。根据卫生部甲级医院护理质量标准和整体护理模式要求[4],参照现代手术室护理管理经验[5],首先制定手术室护理的基础标准(人员、环境、结构),环节标准(护士的护理过程、患者的要求)和终末标准(护理的结果和效益)。对每一个标准按照“调查研究改进再调查再研究”的程序实施质量管理。其中,“调查”可通过发放各种调查表、意见反馈信息、先进护理经验等途径获得;“研究”指针对存在的问题召开手术室护理人员及手术科室的医护人员、患者代表等组成的会议,讨论决定改良措施并报告护理部审批;“改进”是指在医院领导和监督下,在医生和患者的帮助配合下,有护理人员实施质量改进。

2. 3 效果评价 持续质量改进在应用中,我们针对术前常见护理隐患如:如术前不进行护理访视,无床前常规置管,手术室人员按手术通知单自行接患者,由于患者术前紧张或应用镇静剂后,没有正确回答问话,可能发生接错患者或错放手术间的现象;移动患者至手术台或平车,接送患者出入手术室时,患者躺在手术台上等待手术时,可能会因为照顾不周不慎摔伤、碰伤患者;由于术前器械准备不全或性能不佳,吸引设备等准备时未试机,临时出现故障而影响手术等等潜在危险,召开“术前护理质量评定与改进会议”,吸取上级医院的做法进行质量改进,实施术前常规访视与指导,各种导管(胃管、导尿管等)均在手术麻醉后置管,护理人员和病房责任护士进行患者交接,并进行相关护理,弥补了术前护理的不足,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有效消除了患者不必要的心理应激和痛苦。

2. 4 健全和完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 我们采用了“三级五方”和“五常法”的系统的、实用的护理质量评价和实施方法[5]。“三级”即自我指控-科室间质控-护理部质控,“五方”即护士本人评价、患者评价、本科评价、科间评价和护理部评价。“五常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对这“五常法”作为护理质量考核内容。这种全方位、系统化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保证了持续质量改进工作的顺利实施。

3 结果

3.1 核心能力培养效果评价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手术室对护士16人进行了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在核心能力培养的各阶段,均进行效果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新护士对手术室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实践能力,指导老师每周检查学习笔记,护士长每月检查心得与体会以了解其个人职业发展状况,统计个人每月手术配合的例数记录本,以便掌握个人学习动态,积极调整手术安排。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前、后自评满意度见表1。结果显示,培训前、后核心能力(包括沟通与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评估与观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科研能力、管理和领导能力)自评满意度(满意+较满意)均显著提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2 经济与社会效益统计 2008~2010年采用CQI以来,我科的手术量、经济收入明显增加,社会效益显著,质量改进效率、护患关系融洽度、医患关系融洽度等显著提高,比较结果见表2。在由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转为ISO9001:2008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评审中,我科CQI工作得到专家的好评.

4 讨论

开展质量可持续性提高的管理活动,是现代医院管理的关键。持续质量改进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没有终点。只有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其最终目的在于增强患者和其他相关方面的满意度,是一种更加科学的质量促进手段,是确保护理质量不断保持高水准的先进方法,不失为质量管理的一个永恒的目标。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处于枢纽地位,其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着各外科科室的发展,关乎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手术室开展持续质量改进的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在本研究中,我们的CQI取得了明显的成效:①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有利于转变服务模式,更好地占领医疗市场;②有利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工作效率的提高;③加强了患者、手术室护士、麻醉科医师、相关医护人员及护理部的沟通,从而共同研究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改进。持续性进行质量改进,保证了我科护理工作的高效、务实,合法地发展。在研究中我们还体会到,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护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显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求知欲和危机感,护理人员只有自觉进行知识更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保障质量改进的顺利实施,提高护理水平,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要。“以患者为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增强了护士的法律意识,并能将相关知识运用到临床工作中,以减少或杜绝护理纠纷和差错的发生。

护士核心能力是从事临床工作必须具备的综合能力[6],它是护士知识、技能和特质的综合反映,是护理教育应着重培养的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最主要的能力。目前国际公认的护士核心能力包括沟通与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评估及观察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科研能力,管理和领导能力。核心能力同样是衡量手术室护士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手术室是专业性很强的特殊护理单元,其工作环境、性质、护理技术操作与病房必然不同,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在手术室护理队伍建设和护理人才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7]。本研究提示,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的提高是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得以实现的重要措施, 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黄慧英.医疗质量保证的国际趋势.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1999,1:125-126.

[2] 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Nurse Practitioner Faculties (NONPF). 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nurse practitioner faculties domains and core competencies of nurse practitioner practice,2006-03.

[3] 蔡远满.试论应用型本科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大众科技,2006,97:210-211.

[4] 爱萍.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2):123.

[5] 张春舫, 任景坤.实用护理质量管理与护理记录书写示范.海出版社,2003,1.

篇10

手术室是一个专业性、独立性很强的科室,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特点不同于其他临床科室的护理人员,其在手术室护理中担当不同的角色去完成其工作[1]。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改变,手术室护士的角色也由传统的外科医生助手向专科护士和手术医生合作者的方向转变[2]。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普外科手术从传统外科开腹手术逐渐转向腹腔镜微创手术,微创手术目前已经成为普外科常用的手术方式。例如,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以往的处理是开腹切除胆囊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而目前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e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作为微创手术方法已在我院广泛开展,并具有较好的疗效[3]。临床证实LCBDE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瘢痕小、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是患者在行LCBDE微创手术时仍对手术存在焦虑和恐惧等负性心理,担心手术效果、担心手术疼痛以及惧怕术后并发症等,因此,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进一步提高LCBDE微创手术的效果,手术室护士在LCBDE微创手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术室护士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并发症情况的影响,从而使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入选病例均为本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期间择期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患者,排除资料不全的病例,共入选8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26~80岁,平均38.5岁。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均以上腹部疼痛为主,出现发热、寒战、黄疸等,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及腹肌紧张。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全部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病史、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手术室护士进行围术期护理,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随机对症护理,干预组手术室护士着重实施包括心理干预、T形管的护理、并发症的护理等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2.1 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 许多患者对LCBDE术了解很少,甚至不了解,因担心手术效果、并发症等常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负性心理,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的安全性、腹腔镜的基本知识以及腹腔镜手术的优势、术中术后注意事项等,请已经行LCBDE手术治疗的患者现身说法,使患者对手术充满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手术。②术前准备 术前嘱患者配合作好术前各项常规检查,皮试备皮范围同常规手术,但要注意对脐部的彻底清洁。对于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前应将血压控制在13.3~18.6 kPa[4]。对于合并冠心病患者,术前应适当应用扩冠及强心药物,无严重心律失常、半年内未发生心肌梗死和心脑血管意外者方可进行手术。对于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前空腹血糖应控制在

1.2.2 术后护理 ①常规护理 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的变化。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嗜睡、表情淡漠等精神改变。同时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及早使用抑制胰腺分泌药物。②T形管的护理 术后密切观察胆汁的量、颜色及性质,如胆汁分泌多,引流量过大,应及时补充液体,以防发生电解质紊乱;如胆汁引流量过小,应挤压引流管,检查是否通畅,并检查衔接处有无松脱,密切观察腹部症状,有无腹痛、腹胀、腹膜炎等,以便及时发现有无胆管梗阻发生[6];T形管冲洗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冲洗压力、阻力和流出物的性状。引流管应注意保持通畅,患者翻身、坐起、走动时应加强护理。引流袋原则上每24 h更换1次,更换时连接紧密,动作轻柔,以防动作过大引起T形管移位。③心理护理 术后由于患者经历了手术的创伤和漫长的T形管带管过程,身心疲惫,应向患者耐心询问病情,解答患者的问题,满足其生活需要,加强生活上的照顾。④并发症的护理 主要是术后出血、胆石残留、胆汁漏、切口感染、胆道狭窄等[7]。护理人员术后应严密观察切口敷料有无血染,并注意出血量。对于术后出现胆石残留患者,护理人员应与有残余结石的患者多沟通,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胆道镜取石。如果术后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胆汁样液体,往往提示有胆漏的发生,应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的深浅,患者有无腹部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症状[8]。

1.3 观察指标

1.3.1 心理状况评价 应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焦虑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其中SAS评分×1.25为标准分[4]。

1.3.2 手术效果评价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

1.3.3 并发症情况 包括术后出血、胆石残留、胆汁漏、切口感染、胆道狭窄。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价

见表2。干预组和对照组的SAS评分术后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手术效果评价

见表3。本组80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术后疼痛轻微。术后T形管胆汁引流量每日约300~1 000 mL。T管放置时间为1~2个月,均经T管造影证实无残余结石后拔出T管。干预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手术效果评价(x±s)

2.3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见表4。两组均未发生胆道狭窄,干预组患者术后发生胆石残留1例,术后出血1例,其并发症发生率达5.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达2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4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n(%)]

3 讨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作为一项微创手术,现已逐渐替代以往的开腹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成为目前治疗胆总管结石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损伤小、安全性高等优点,且患者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9]。但由于腹腔镜手术独有的特点,加上手术创伤及麻醉剂的应用、各种管道的留置,导致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全面细致地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对于提高手术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干预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40例患者围术期着重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护理过程中要使患者的生理、精神、心理始终保持在一个最佳状态,使其以积极良好的心态面对手术,配合医生和手术室护士完成围手术期的全期护理[10]。其中,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和术前积极准备是重要的环节之一。由于患者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缺乏了解,怀疑手术效果,担心手术失败,担心手术疼痛及惧怕对术后生活能力的影响等,常常出现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因此,护士应耐心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方法、麻醉方法及与开腹手术的区别与优点,介绍成功患者相互交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消除紧张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治疗的信心。同时术后在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基础上加强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11]。另外,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尤其重要。LCBDE微创手术I期缝合的患者常规放置腹腔硅胶引流管,护理人员应注意引流管固定要妥善,防止牵拉、扭曲、折迭、受压以及逆流。及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以及量的多少并记录[12]。对于行T形管冲洗的患者,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冲洗压力、阻力和流出物的性状。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S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

综上,我们认为,手术室护士对LCBDE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明显,更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室护士通过对LCBDE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明显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但要求护理人员应了解腹腔镜知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及术后护理是确保LCBDE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李艳春,李冬梅. 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2):342-343.

[2] 苗静. 手术室护士在微创手术中的整体护理配合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4,(1):162-163.

[3] 李瑜,邹彦芬,操静,等. 高龄患者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9, 24(8):48-50.

[4] 吕芳. 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0):57-58.

[5] 王晓玲,朱淑兴.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09,22(6):943-944.

[6] 邵淑娟,张武坤,陈瑶.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8,21(4):237-238.

[7] 孙淑雅.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护理观察[J].河北医刊,2013,19(10):1591-1592.

[8] 李凤华. 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切口一期缝合内支架引流术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 (20):3333-3334.

[9] 夏莉,李平. 49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1):116-117.

[10] 张桂梅,任玉荣.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的护理[J]. 包头医学,2010,34(3):172-173.

[11] 冯晶,魏俊,李宁宁.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内置管引流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J]. 护理杂志,2008,25(13):57-58.

[12] 邹良旺,徐李娟.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的适应证及手术操作细节[J]. 肝胆胰外科杂志,2013,25(1):54-55.

[13] 孟静,李娜.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20例的护理配合[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4):3440- 3441.

篇11

每一个手术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都依赖于麻醉医师与手术室护士的治疗和护理。虽然目前麻醉技术和理论以及物的不断更新,加之各种新型的麻醉机和多参数监护仪都被广泛的临床使用,也使的临床麻醉工作更为安全,但是麻醉操作仍然是治疗中比较危险的手段,会针对患者的各项生理功能产生非常严重的干扰,这就需要患者保持较好的与稳定积极的精神状态,以避免意外的损伤的发生[2]。该研究选取2010年6月―2012年5月进行治疗的1 425例患者进行分析,探讨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在手术过程中的护理配合工作及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进行手术的患者共 1 425 例,其中,女性患者为562例,男性患者为863例,年龄最小的5个月,年量最大的92岁,平均年龄为49岁。进行椎管内麻醉的共740例,进行全身麻醉的共523例,局部麻醉的共162例。

2 麻醉前心理护理

为了能够更好地让患者密切配合麻醉师和手术医师以及手术室的护士顺利地完成手术治疗,除了急诊以外,在进行手术前1 d,护理人员应当和麻醉师一起探望患者,仔细查看患者的病历,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认真地向患者阐明关于麻醉的具体配合方法和重要性,尽量减轻或者消除患者对于麻醉与手术的焦虑和恐惧心理,以便于更好的进行手术配合。因为患者对于麻醉知识认识的不足,病人非常容易出现紧张焦虑和情绪低落,甚至会悲观失望,出现治疗信心缺乏等比较消极的心理变化,所以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非常重要。作为护理人员,应当具备高度的同情心,充分理解病人的痛苦,要积极给予其精神上的安慰,协助病人建立疾病治愈的信心,以便于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3 麻醉期的护理配合

3.1 诱导期的护理配合

适宜的湿度和温度非常有利于维持患者保持的正常体温。在手术环境上,护士要对室温进行适当的调节,室温应当调节到22~24°之间,湿度应当保持在 50%左右。另外,要严格地执行患者核对制度,护士应当认真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和年龄,以及手术的名称与部位等,认真检查麻醉前准备使用的药物以及患者的各种皮试结果等等。在此基础上,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具体要根据手术的部位而定,若是上肢手术应当选择下肢,若是下肢应当选上肢,必须避开瘫痪或者存在损伤的肢体。对于胸腹部手术患者,护士应当选择周围静脉进行穿刺,另外要首选左上肢。由于左上肢静脉回心较快,且静脉瓣比较少,不容易受到外周环境的影响[2]。但是如果患者伴有锁骨骨折或者腔静脉压迫时,就不宜选择上肢建立静脉通道。若是大型的综合性的外伤或者是失血性休克,进行周围静脉穿刺出现困难者,可以选取颈外静脉。对于血管有损伤患者,护士应当更加谨慎地选择穿刺血管方式。

在麻醉选择上,在进行椎管内麻醉的时侯,护士要协助病人采取侧卧位姿势,让患者背部和床面平齐,保持脊柱极度朝前弯曲,让棘突间隙微微张开,避免出现前俯或者后倾,护士要固定患者的头颈与四肢,以便于穿刺[3]。在穿刺成功以后,应当进行导管的固定,避免发生弯曲和脱出。在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的时候,护士应当帮助取下患者的假牙。并松开衣领与裤带,女性患者要取下发饰并且戴好帽子。护士要固定好患者肢体,避免出现用药以后的躁动。并和麻醉师认真核对使用的药品, 协助患者辅助呼吸,在注射药物后,进行上腹部压迫,并传递麻醉器械进行气管导管的固定。对于手术,护士不应使患者肢体静脉受到压迫,不能影响到呼吸循环功能。若是俯卧位应当防止患者眼球受到挤压,要使患者胸腹悬空,若是侧卧位,则要防止臂丛神经受到压迫。固定手臂时要防止过度的牵拉,如果出现异常则要积极地配合抢救。

3.2 维持期的护理配合

护士要熟悉手术的麻醉方式与各类物性能及使用计量,只有这样才能在配合麻醉的时侯做到心中有数, 要协助麻醉师准备好麻醉用药和氧气与吸引管以及各类种监 测设备等。护士要保证输液通畅,配合合理用药,准确把握合适的输液剂量与种类。在对患者进行输血输液和用药的过程当中,必须坚决执行查对制度。护士要密切注意患者血压、心率、呼吸、尿量和输液输血的身体反应,并有针对性地帮助麻醉师处理相关工作。如果出现异常,应当及时地通知麻醉医生并且协助进行处理。

3.3 复苏期的护理配合

护士在椎管内麻醉手术完成时,应当协助麻醉师拔出留置的导管拔出或者进行更好的固定。这个时期是患者麻醉以后最重要的生理功能全面恢复的时期,作为手术室护士,更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症状。护士在搬动患者身体时动作应当轻巧,以防患者突然出现变化,从而出现血液动力的突然改变,造成患者血压出现下降[4]。结束时应当先放下患者一侧肢体,如果没有血压的变化时,在间隔 3~5 min以后放下另一侧的肢体。为防止患者出现尿潴留,护士要确保患者循环系统的稳定并要进行严格监测,注意是否存在膀胱充盈,并想办法为患者进行排尿或者导尿处理。在窒息危险的防范方面,如果患者出现呕吐现象,护士要及时地把床头摇低,协助其尽快地吸出或者清除呕吐物,以防出现误吸。护士在全麻拔管的时侯,应当协助把病人的气管与口腔里的分泌物吸干净,使用的吸管直径应当大小合适[5]。另外,在患者麻醉复苏期,患者在苏醒的过程当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烦躁,护士在这时特别要注意患者出现坠床现象,应当加固床栏,并固定患者的肢体。

3.4 协助麻醉师和手术医生把患者送到病房区。

协助手术护士和麻醉师把患到移至推车,注意做好患者保暖工作。等到患者清醒和呼吸血压及循环稳定以后,再把患者送到病房内,然后向值班护士进行交接班,如果是有创伤性的监测,护士应当备齐各类特殊物品,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观察并及时对并发症进行处理。

4 结果

经过以上麻醉医师与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1 000例患者安全度过麻醉期,成功地实施了手术,没有一例产生麻醉意外情况。

5 讨论

要使患者麻醉能够安全顺利的进行,并取得十分满意的麻醉效果,除了要求麻醉医生有熟练地技术操作以外, 还要获得手术室护士的密切配合。该研究组患者在护士和麻醉师工作者的协作配合下,通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协助,手术患者得到了顺利安全的手术,无一例产生麻醉意外情况,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对于麻醉患者及其家属来说,保证生命安全是最受关注的问题, 因此,强化麻醉过程中的护理配合, 对于保障患者麻醉及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做为手术室护士, 不但应较好地协助麻醉医生顺利地完成手术,还应当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的应急能力以及扎实的护理专业基本知识,和麻醉师明确分工,密切配合,积极地预防与处理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努力提高麻醉操作的安全性,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 护士密切的护理配合能够提高麻醉的质量与安全,对于确保患者手术的成功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朱丹,周力.手术室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125-126.

[2] 乔歌歌.浅谈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的配合[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6(10): 952-953.

[3] 宋玉婷.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之间的配合[J].中外医学研究,2011,9(8).16.

篇12

当前,我国艾滋病流行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日益明显,临床就诊的病人越来越多,医务人员的暴露危险性也在增加。HIV职业暴露的防护工作成为当前医疗卫生机构不可回避的实际问题。

我院从2004年起,根据相关规定对手术病人术前、输血病人、孕期保健、门诊高危(如性病)、公共卫生从业人员进行HIV检测,共检测确诊阳性报告者91人次,呈逐年增多的趋势。每年均有发生职业暴露,2010年出现HIV职业暴露4例。

护士是医院中职业暴露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而手术室护士常常与手术缝针、刀剪等锐利器械接触是职业暴露的高发科室[1]。因此手术室是容易传播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高危场所[2],尤其是发生了HIV阳性病人血液污染针刺伤的情况,而对病人的感染状况的不确定也会加剧卫生人员的心理压力。

1 发生职业暴露的分析。

1.1 皮肤损伤。手术操作意外被手术器械刺伤1例,为患者输液被用过的针头刺伤手部1例,手术中传递刀剪误伤1例。

1.2 粘膜暴露。因剖宫产手术中被患者羊水喷溅入眼部1例。

2 职业暴露防护存在的问题。

2.1 防护意识差,未严格执行标准预防 由于HIV感染者大部分都是因其它疾病或外伤到医院就诊,特别是急诊病人,医护人员多数无防护意识。手术室护士接触危重创伤等急诊手术病人,抢救病人生命,手术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职业暴露,且常为事后得知筛查结果。

2.2 手术室护士与锐利器械接触多,暴露发生率高

2.2.1 护士的原因 多数护士工作中安全意识不强,洗手护士在整理器械台时,刀、剪、针摆放位置不合理,传递缝针、手术刀时,握持的姿势不正确,传递器械时注意力不集中。巡回护士做完静脉穿刺后,针芯随意摆放,有双手回套针帽的习惯,掉在地上的碎玻璃未及时清理干净,整理器械时缝针、刀片清理不及时,锐器盒不符合要求。

2.2.2 医生的原因 在高度紧张的手术操作中,术者和助手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术野,索要和回传器械时,缝针和刀片扎手。还有个别医生有不良操作习惯,随手往台上扔器械,极易导致护士的刺伤。

2.2.3 病人的原因 由于病人恐惧、紧张,不配合护理操作,或全麻躁动,容易导致锐器刺伤。

2.3 对HIV知识缺乏 对HIV传染途径不熟悉,要么认为无所谓而不采取防护措施,要么防护过度、逃避病人。

2.4 处理污物不规范 在处理损伤性废弃物时,利器盒内盛装过满,致利器遗漏在外,或未能将锐器丢弃在利器盒内。有静脉留置针的针刺伤导致职业暴露。

2.5 暴露后处理不规范 暴露后,擅自进行简单的处理,未对伤口进行冲洗,而直接包扎处理。有些医务人员发生暴露后不及时进行登记、报告,增加了职业暴露感染的机会。

3 职业暴露防护对策。

3.1 根据相关规定对手术病人术前筛查HIV,择期手术有检查结果方可安排手术,阳性结果通知手术室做好术前隔离准备。对于急诊病人,急诊筛查HIV,遵照标准预防原则执行操作,在为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应戴手套、防渗透性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应当穿具有防渗透性的隔离衣。

3.2 预防手术时的针刺伤

3.2.1 增强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主动防护意识,安全操作,减少感染机会。

3.2.2 改变不良操作习惯。手术中受伤多是由缝针引起的,一般是由于持针、穿线不熟练或传递不正确所致。其次是由于注意力不集中配合不默契,或是医生传递方法不当所致。因此手术室护士要加强基本功训练,减少受伤机率。医护双方应加强交流,正规操作。工作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配合到位,避免不必要损伤。给意识不清的病人操作时,应有助手协助。

3. 2.3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妥善保管,术毕直接放入利器盒。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回套。用后的污物必须进行及时统一消毒处理。

3.3 开展HIV职业暴露培训,树立普遍预防的职业防护观点。

3.3.1 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掌握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流行形势、职业暴露防护技术、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上报程序等。

3.3.2 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防止职业暴露的工作制度和措施,规定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及发生暴露后的处理流程和方法细则,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进行督促检查,并对责任事件进行通报和处理。

3.4 正确处理污染物品。做好垃圾的分类放置,医用废物放入黄色垃圾袋中,注明科室、时间、处置方法,污染被服置于污衣袋内,标上“隔离”二字。安全处置锐器,一次性使用的锐器直接放入锐器盒内,利器盒装2/3后更换。

3.5 暴露后伤口的处理。应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冲洗15~30min,伤口处用0.5%碘伏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

4 职业暴露后处理措施。

4.1 职业暴露后预防性服药及HIV监测工作。

4.1.1 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即向护士长报告,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填写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表。职业暴露者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职业暴露评估;在专家指导下根据暴露程度进行预防性用药。预防用药越早越好,最好在发生暴露2小时内服药。超过24小时也应实施预防性用药。

4.1.2 职业暴露者做好HIV监测。医院感染管理科为发生职业暴露者建立档案。暴露后的第4周、8周、12周、6个月对HIV抗体进行检测。观察记录HIV感染早期症状,对服用药物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通过对职业暴露者追踪,证实我院4位暴露者均未感染HIV。

4.2 事故原因要及时查找,对于事故的过程和处理情况更是要详细记录,主要内容包括暴露发生过程、方式、损伤部位和程度、接触物种类及其含有HIV的情况,处理方法以及处理经过,还要详细记录药品使用的首次用药时间、有没有出现毒副作用,用药的依从性如何等。

4.3 在HIV暴露后预防治疗过程中,要为暴露者做好保密工作,同时积极与其沟通,稳定情绪,确保暴露后预防治疗顺利进行。必要时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研究专家进行心理干预。

参考文献

[1] 朱秀兰 王美容 方东萍 医疗机构护士锐器损伤现状调查与防护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9(17):1124.1125.

[2] 刘东妹。丘彩霞。陈玉琼.手术室护士利器损伤的原因分析以及防护对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4(6):l86.l87.

作者单位:314500 浙江省桐乡市中医院手术室

(上接第375页)

老年人看病就医往往行动不便,为此该院特别为老人开辟了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服务。不但成立了老年人医疗保健领导小组,而且制定了老年人看病就医的相关制度,同时聘请周令明、赵国良、欧章保、欧有才等四名老同志担任医疗服务监督员。让老人优先体现在具体的医疗服务中。

墙内开花墙外香。菁华铺乡卫生院干职工们的真情奉献,为医院在广大群众中、社会上赢来了极佳口碑。“卫生院免费接我们来,送我们回去,体检不收钱,还免费提供午餐,这是真正的关心群众呢,政府对群众没得说啊。”前来卫生院体检的八家湾村村民黄关保感慨颇深。宁乡县光荣院收住了数十名抗战老兵,平均年龄81岁。这些昔日的战斗英雄,而今已耆耆老矣。怎样才能更好地保障老兵们的身体健康成了光荣院领导们当务之急的一件事情。县光荣院陈院长亲自考察了县内多家医疗机构,最终放弃了硬件设施更好、距离更近的其他医院,将目标选定在服务更加贴心周到的菁华铺乡卫生院。双方共同签订了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协议,由菁华铺乡卫生院定向为该院老人提供各项医疗服务。双方合作建立的医务室一经运作,即得到了市、县领导的一致好评。

篇13

1 临床资料

本组实施体外循环心脏手术298例,其中男性146例、女性152例,年龄6个月-68岁,体重在6kg-80kg,冠状动脉搭桥术9例,心脏瓣膜置换术57例,心脏瓣膜成形术48例,法洛四联症、三联症矫正术19例,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65例,本组死亡病例4例。

2 手术方法

手术多采用患者仰卧位,经胸骨正中切口的手术经路,先天性心脏病如缺损小的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采用胸骨旁右外侧小切口,后者对患者的手术损伤要小一些,但也存在手术显露差的问题。开胸后帮助医生建立体外循环,体外循环开始后并行循环下降温,心脏不再排血后用主动脉阻断钳阻断升主动脉,对于病例进行处理,应注意适当增加灌注的量,同时注意心包腔内放冰水或冰屑降温,心内操作结束,彻底排除心腔内气体,开放循环,复苏心脏,待循环稳定后,逐渐停止灌注,拔管,放胸腔引流管,清点器械、纱布、敷料等数目,缝合心包,关胸。

3 手术护理

3.1术前准备

3.1.1术前访视

与其他普通外科手术的患者相比较,患者要面对手术的风险,承受的压力也大因此要重视术前访视,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基本知识和既往手术成功的病例,并简单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手术等,以减轻患者的恐惧感。

3.1.2手术间准备

手术在洁净手术间进行,除了一些必备的的物品外,尽量清除多余的仪器设备,保证手术间整洁,严格控制出人手术室的人员。

3.1.3物品准备

手术器械,物品准备。除常规心脏器械外还需要特别准备无菌冰水及无菌冰屑、各种缝合线、涤纶补片、垫片、生物瓣膜、机械瓣膜、另加特殊显微器械。

3.2术中配合

3.2.1巡回护士配合要点。

术前讨论为重要,手术医生、手术护士、麻醉医生及体外循环医生参加病房术前讨论,了解手术实施计划及术者对器械的具体要求,做到熟悉心脏外科手术解剖,了解手术的术式方案及配合要点,具有处理心脏手术意外的应急能力,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一起将病人推人手术间,巡回护士将患者轻轻移至手术床,患者取仰卧位术前术后检查患者皮肤的完整性,防止压疮的发生,使用套管针在上肢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协助麻醉医生固定好中心静脉检测管、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及有创动脉检测管、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留置导尿管并准备记人出入量,快速将各种无菌物品准备好,打开无菌包,和器械护士一起清点并将手术器械和物品准备好。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根据病情的变化和需要,及时添加物品,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3.2.2器械护士的配合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