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经济危机阶段的主要特征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经济危机阶段的主要特征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经济危机阶段的主要特征

篇1

一、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奥地利学派对于商业周期解释的第一个主要特征是:货币理论。正如马克卢普总结的那样:“货币因素导致了经济周期”。在继承了维克塞尔将利率区分为自然利率和货币利率的观点的基础上,米塞斯认为:“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并不一定一致”,但是,“货币利率迟早必须走向自然利率的水准”。这样,米塞斯研究了“自然利率与货币利率之间发生任何差异的一般影响”。米塞斯在《货币与信用理论》(1912)中这样写道:“虚假的繁荣由银行通过信贷扩张和降低利率而到来……,危机和随之而来的萧条是由于信贷扩张带来的不合理的投资期导致的”。换句话说,非货币经济会达到一般均衡状态的自然利率和市场利率之间的出清。

米塞斯总结了这样的情形,“情况是这样的:尽管当前生产并不增加,同时也没有延长平均生产期间的可能性,但放贷市场中所建立的利率仍以较长的生产期间为基础;所以,虽然就最后结果言其事并非适当和不切实际,然后生产期间的延长对于当时仍能提供有利的希望。但是此种发展将导致何种结果,无人会对之发生怀疑。最后终将出现一切可用于消费的维持工具均已用完,参加生产的资本品尚未转变为消费品的情况。”

所以,这种改变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并不是来自家庭储蓄的增加,而且由于政府导致的信贷扩张。如果不存在信贷扩张的行为,那么企业的投资就只能来自于家庭储蓄了。当中央银行注入资金的时候,投资支出就会大于家庭储蓄的总量。这时候企业家们获得资金变得更加容易,他们就会投资与更加迂回的生产方式。企业家们的这种大量投资扭曲了生产结构。因此,这种生产结构是不可持续的,并不可避免的崩溃,直到企业家们意识到他们的计划不能完成而且必须修正或放弃的时候。所以,周期的繁荣阶段为萧条阶段创造了条件:扩张内在性的导致了萧条是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的第三个特征。

“上述情况尚不致表现为消费品的完全缺失而危及人类的生存;其所表现者,仅为可供消费品数量的减少,以及因之出现的消费量的低落而已。于是,消费品的价格上升,而资本品的价格下降。”由于过多的消费品需求将提高它们的价格,资源配置是颠倒的:后期生产的投资优先于早期生产的投资。这种资本的重新配置增加了对于信贷的需求。为了避免这种崩溃,货币当局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但是,银行的储蓄是有限的,以至于对于信贷的需求最终超过了银行过多的货币供给,这就推动了利率的上升,导致企业家们放弃生产计划。市场力量导致利率朝着与时间偏好和投资与储蓄均衡相一致的方向运动。

二、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对当前经济危机的解释

早在2008年之前,美国就经历了一次“互联网泡沫”。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美国经济本应该步入衰退期。但是,为了防止衰退,美国实施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美联储大幅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2000年的6.5%一下子降到了2002年的1%。美联储用降息刺激了房地产经济,经济慢慢走出衰退。但是,代价也很大,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这为2008年的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笔。

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信贷的无序扩张。虽然信贷的扩张在短期内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但是,人为的繁荣必然带来衰退。在危机爆发之前,整体经济都会经历一个信贷扩张的阶段,而银行信贷扩张的手段就是通过降低利率来实现的。

我们选取了从1959年1月到2007年12月的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月度数据。从图中我们看出,美国联邦联邦基金利率在1981年6月曾经达到19.10%,为二战Y束以淼睦史最高值。在从1980年9月至1982年9月长达24个月的时间里该利率一直维持在两位数的水准。在1981年6月达到历史最高值19.10%后,随后缓慢出现回落,这与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是一致的。

一方面,正是信贷的扩张,无论信用评级的高低,人们都可以贷款买房,不该消费的消费。另一方面,也有由于信贷的扩张,企业家就会开始错误的投资,不该投资的领域投资了。朱巧玲指出:“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又加剧了投资的程度,各种对冲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使得次级贷款项目改头换面,通过房贷机构出售资产抵押债券,这种高风险的房产项目转化成为追逐高额利润的投资银行所青睐的项目。投资银行又通过各种证券打包业务把风险分摊或者转移到其他保险公司及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奥地利学派语境下的企业家是利润机会的发现者和追逐者。”最终,在美国抑制通胀的情况下,人们还不上贷款,房地产企业开始倒闭,接着是银行,最终引发了金融危机,蔓延至其他国家形成了经济危机。归结其原因,依然是政府信贷的无序扩张。

三、结论

综上所述,首先,奥地利学派存在已久,虽然饱受争议,甚至一直被主流经济学界边缘化,尽管哈耶克于197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我们对于不同的理论,不同的声音都应该重视,对于政府干预导致的人为繁荣以及信贷扩张应该保持谨慎的态度。其次,国内学者们对于该理论似乎并不感兴趣,相关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国内多数学者是从定性的角度来研究该理论的,尽管奥地利学派批判经济学中的数学方法,但是实证检验依然被大多数经济学家们接受和运用。而国内学者运用实证检验该理论的几乎没有,而国外学者早已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如Keeler(2001)、Mulligan(2005)、Luther和Cohen(2014)等。

参考文献:

篇2

推进绿色转型是我国应对资源环境压力的迫切需要。资源环境压力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现在全球资源和能源消耗很大,二氧化碳排放很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使地球面临不可持续的威胁。我国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中期阶段,资源能源短缺和生态环境压力更大,资源和能源紧张的结果是价格不断上涨,价格上升推高了企业发展的成本。同时,除了气候变暖外,三废排放、各种环境污染事故也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我国必须尽快采取有力措施,推进绿色转型,减少资源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

推进绿色转型是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和我国目前经济下滑挑战的需要。目前,全球经济危机还在持续发酵,目前来看,新能源、节能环保和信息等绿色低碳产业和技术很可能成为新的增长点。同时,我国经济正面临下行压力,走出危机要靠绿色转型。

我国已悄然进入“高成本时代”,需要通过绿色转型来应对。随着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大,“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渐离我们远去,开始迎来一个“高成本时代”,具体表现为土地高成本、高房价带来商务高成本、生活高成本、原材料高成本、能源高成本、人才高成本、普通劳动力高成本、资金高成本、知识产权高成本、物流高成本、税费高成本、交易高成本等。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消化和应对这些高成本,而一个重要出路就是通过绿色转型,培育绿色技术和产业,提高产品和产业的附加值,培育新增长点。

狭义绿色产业就是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产业。广义绿色产业则包括资源节约、绿色友好的所有相关产业。我认为,未来具有发展潜力的绿色行业有如下八个:新能源产业(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产业、绿色制造业(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里的新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文化传媒产业(包括文化产业、传媒产业、教育培训产业、旅游产业等)、生物医药医疗保健产业、生产业(金融、物流等)、现代农业(包括观光农业、旅游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等)。上述行业包括一产、二产、三产,也包含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行业一方面符合消费结构升级和国家政策鼓励的方向,另一方面也符合绿色低碳的要求,属于广义的绿色产业范围。它们在未来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能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持久的推动力。

目前,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酝酿之中,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是新能源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结合,以及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将对未来的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我们要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重大机遇加快新能源等绿色产业和技术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但新能源行业的发展遇到了传统化石能源行业垄断企业的阻碍,只有打破“三桶油”的垄断,才能为新能源企业腾出更多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政府的管制和审批太多,也阻碍了绿色产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减少管制,为绿色产业企业的生存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政府还可以通过信贷、上市等金融手段为绿色产业中的企业提供支持,可以依靠自身的信息优势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同时,政府还应在重大共性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上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

总之,政府应通过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服务,重点为绿色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硬环境包括基础设施环境、生活设施环境、生态环境、园区环境;软环境包括政务环境、政策支持环境、人文环境、市场环境等。

还有就是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推进以人为本、绿色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城镇化”。

篇3

2014年,随着国家方针政策的大调整,各行各业正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中国宏观经济开始朝着“新常态”的轨迹不断前进,“降增速、调结构”也成为了“新常态”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主要特征。未来几年中国将进入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的关键阶段,这不仅决定了中国经济能否从新常态的阵痛中逐渐走出,还决定了“十三五”能否顺利开启,因此做好宏观经济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对合理制定相关政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统计与分析

本文通过国家2015年3月给出的2014年全年经济数据,对其10项最主要的经济指标进行如下统计,并作具体分析(见表1)。

表中数据表明,除了新增贷款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外,其它经济指标皆呈下降趋势,宏观经济指标很不乐观。

1、世界经济环境尚未好转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著名的国际金融海啸,并不断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逐渐形成新一轮的世界经济危机。中国在这次经济危机中也没能幸免,从2014年进出口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全年出口总额同比仅增长3.4%,远低于经济危机前的数据。随着中国工业的持续萧条,恢复尚待时日,未来仍不乐观。

2、中国宏观经济整体下挫

从10项主要数据来看,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呈现整体下滑的不良态势,其中GDP更是创下了中国经济统计以来的最低点,PMI全年处于较低水平(见图1)。GDP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传统工业增加值的不断疲软所致,虽然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也有所下挫,但是考虑到多项政策的出台和区域性“微刺激”政策的扶持,未来其增加值、增速应可以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工业领域和建筑业领域的困境是未来“十三五期间”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

3、进出口业务增长缓慢

2014年全年新增贷款总额9.78万亿元,同比增长13.3%,这主要得益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见图2)。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3.29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6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23万亿元,同比略增;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6.4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40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83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9574亿元,均略有增长。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美元的逐渐走强,美联储进入加息通道,国际货币供给不断减少,因此未来几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依然是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工具。

4、收入分配政策初显成效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多项收入分配政策的不断出台,2014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再次呈现增长趋势,并保持9%以上的增速,远大于消费价格指数的增幅(见图3)。在未来的几年内,由于收入分配政策的不断完善将有助于我国社会资本更合理的流动,也有助于居民财富的不断累积,由此将缓解国内需求疲软的现状。

5、房地产泡沫依然存在

从经济数据来看,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大幅度缩减,这首先要归咎于近5年土地成本的走高,投资热情受到抑制;其次随着国内存量房增速的下滑,刚性需求不再是抬高房价的主要推手,仅靠社会闲余资本的投资热情难以维持房价的持续走高,所以目前中国房地产仍然处于泡沫挤出状态,而且在未来较长时间内这种状态还会不断发酵。

三、新常态下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对策

1、保持适当、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

从统计数据来看,目前中国经济下滑不仅源自于国内需求的疲软,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已经遭到了破坏,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如何有效恢复工业生产,使基本面恢复正常是经济政策关注的主要环节,同时基于物价的基本稳定,所以适当、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还应进一步加强。

2、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均衡取向”

目前中国宏观经济总体下降的趋势不可逆转,经济的恢复应保持一种战略平常心,不宜采取“唯增长”或“唯改革”的取向。未来中国政府的目标应当是在坚守底线管理的同时,全力推进各行各业的“大改革”与“大调整”,通过深化改革、改变传统体制来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

3、采取政策引导消化房地产泡沫

中国房地产问题并非个案,早在上个世纪日本和美国都经历过类似的房地产危机,供过于求的局面在后来的十几年中逐渐消化。所以,中国的房地产问题不应该进行过多的政策干预,之前的限购、限价等措施并没有起到抑制房价的作用吗,反倒加速了房价的上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恐慌,因此未来中国政府应该从价格干预向政策指引过度,加快城市化改革步伐,撬动刚性需求,逐渐去除房产库存。

四、结束语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2014年是中国宏观经济“新常态”持续发展的一年,其典型特征开启了中国“大改革”和“大调整”的序幕,未来将延续“新常态”的运行逻辑。因此,宏观经济政策必须全面配合改革方案的具体实施,切忌不宜采取强刺激,过度人为干预。

参考文献

篇4

后危机时代是指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逐步复苏的特定的历史时期,世界经济在此时主要体现在全球贸易结构、金融制度、技术市场及各国的国际地位都处在不稳定状态的特殊历史时期,这也是后危机时代经济形势的自有特点。

为了应对危机,各国都开始推行新的经济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全球的金融危机对高端服务业和制造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这就造成了很多资本实体把经济的侧重点放在了低碳经济发展上,这个特征已经是后危机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同时,储蓄率增加和消费率降低也就成为了经济发达国家在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虽然经济危机暴露了全球金融系统存在的问题,但是各国都在积极地进行国际货币体系变革,同时也都加强了金融监管。

(二)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形势

2007年,爆发了全球经济危机,这次危机迅速从美国传到了中国及世界各地,因而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冲击和影响。全球金融危机不仅致使经济衰退,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而且导致国际市场对我国的经济需求有所收缩,依靠出口来促进经济发展,使得我国的国民经济将更加困难。随着世界经济逐步进入“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全面低迷,我国对外贸易份额也逐渐下降。经过这个阶段后,世界经济开始恢复,我国的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也得以逐渐恢复发展,这使得我国的出口形势开始出现缓慢地好转,同时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恢复也开始出现增长的态势。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直接冲击到了金融及贸易行业,国际对外贸易量和金额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收缩。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不仅导致了各国国内经济的衰退,而且也影响到了我国的出口贸易。在我国出口贸易受到贸易壁垒制约的同时,我国出口贸易的外需也面临缩减,人民币出现升值压力,这不仅减少了我国的出口贸易量,同时也增加了我国的出口企业成本,导致我国出口贸易重重受阻。针对这次危机,我国政府和企业采取了相应的多种措施,通过各种方法来缓解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和影响。

(三)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后危机时代期间,全球经济大约恢复了50%左右,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也让世界刮目相看。然而经济发展环境还是很不规律,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国际和国内的各种因素都是不确定且不稳定的,中国的对外贸易仍存在很多问题。

(1)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不合理。一直以来,我国的经济过多地依赖于对外贸易,而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60%甚至更多,这就说明了国内需求明显不足。而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进出口贸易,这就使得许多不合理的贸易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对外贸易主要还是依靠产品加工,而且大部分都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再加上这些产品占有的比例过大,这也成为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首要因素。

(2)产品附加值过低,出口商品市场过于集中。目前,我国出口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生产阶段,是产业链的低端部分,而核心产品、创新技术及知识产权都存在不足,也缺乏知名品牌。同时,中国在市场出口的对象范围上过于狭窄,主要针对的是美国、欧盟、香港、日本、韩国、“台湾”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这些状况使得中国的对外贸易市场过度集中,因此,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出口贸易发展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3)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后危机时代”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因此,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面临愈加严重的危机。各国不仅加大了各自的贸易保护力度,还纷纷制定了更加详尽的反倾销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已逐渐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这就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而大量的商品出口也就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主要目标。(4)美元大幅贬值使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美元的大幅贬值,使得美元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已成为定局,而且美元贬值所造成的全球经济危机以及通货膨胀的国际化影响已进入最后阶段,人民币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升值压力。这样,我国出口企业就面临着汇率大幅增加的风险。可以说,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是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另一个难题。

二、“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

在“后危机时代”,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会面临更多的问题,在这个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里,中国必须加快转变对外贸易政策,通过加强对外贸易来拉动市场经济的增长,巩固自己在世界贸易上的地位,加快中国成为世界贸易强国的步伐。

(一)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刚性机制的政策,通过一系列的外贸调整策略,来刺激我国出口企业的出口量增长,以帮助外贸企业走出难关。2009年5月,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会议指出,扩大内需是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长远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而稳定外需对于增加就业、促进企业发展、进而拉动国内消费具有重要作用,也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调整出口结构,重点促进优势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努力保持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国家政策的频繁出台,一方面不仅是为了刺激并扩大我国外贸企业的外需出口,同时也成为为企业做好政策支持的坚强后盾。

这就大大增强了我国外贸企业出口贸易的信心。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出台相关的政策,来进一步刺激和扶持我国的出口企业,进而降低企业的出口成本,提高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帮助我国外贸企业走出金融危机和市场疲软的双重阴影。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并根据这一形势调整我国出口转型的战略目标,不仅能够使我国出口商品提高市场竞争力,确保整个国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同时针对我国外贸企业建立起相应完善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出有效的外贸易政策和财政政策,以此来增加我国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推进

我国外贸企业扩大出口外需的同时,也要合理地调整财政储备结构,减少储备资产的预算,优化货币政策,降低美元资产的比例,为我国出口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减少外汇风险。 (二)改变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我国许多外贸企业急需转型。我国目前主要是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传统的加工贸易产业。“后危机时代”,海外市场出现了市场疲软的状况,而我国国内市场的需求明显优于国际市场的需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做好两手准备、两条腿走路,这是推进企业快速发展的最好选择。一方面外贸企业可以掉头转内销,在尽可能消除库存问题的同时以最快的方式实现资金的回笼。另一方面,在外需萎缩的市场中,我们可以扩大产品出口的数量、质量和加工效率,转变原来的出口企业的贸易观念,寻求新的客户合作来扩大销售渠道。“后危机时代”,外贸企业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单纯依靠数量的扩张来推动贸易的发展已经不能适应“后危机时代”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一些以粗放型经济模式发展的企业必须要进行质的转变。我国的外贸企业不仅要增加企业研发能力的投入,注重技术创新和发展,致力于研究和发展核心技术的竞争力,打造产品的品牌价值,保护知识产权,同时要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加快外贸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传统产业和贸易结构的升级改良,实现外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冲突主要源于国家的贸易保护,为了有效避免国际贸易摩擦,我们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预警机制,以此应对出口风险并加以防范。在出现贸易摩擦时,我们应及时有效地处理,充分利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我国外贸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知识产权保护,鼓励技术创新,优化进出口的产业链。在解决国际贸易争端时,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实现有效减免或避免贸易摩擦。

(四)调整我国出口贸易区,加快出口市场结构多元化

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对外贸易区相对比较集中,欧盟、美国和日本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占有很大的主导地位。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外贸企业的出口产品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和冲击。如果要继续发展中国的外贸出口经济,我们就必须要寻找更为广阔的交易市场,优化海外市场结构,积极开发多元化的海外市场,在实现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和出口产品多元化的基础上,使我国对外贸易的海外市场更具缓冲弹性,预防和减轻中国对外贸易因国内宏观经济的外部需求而产生的严重影响。

(五)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政府不仅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发展和扶持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而且通过加强和其他区域的合作推动周边的国家走出困境。同时,我国也加强了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又称为“南南合作”),积极推动发展中国家间的技术合作和经济合作,并致力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与环境、中小企业发展、人才资源开发、健康教育等产业领域的交流合作。旨在通过大家的合作来更好地应对危机,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各国应加强区域合作和经济沟通,扩大合作范围,正确处理好本国经济的独立性与外贸合作之间的关系。

三、“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企业的机遇分析

(一)中国外贸企业在国内市场的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消费能力在逐年增加,我国的经济也在这个阶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外贸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需求开始走低,而迅速出现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也对我国外贸企业的>!

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趋势不仅给国内市场带来了巨大的贸易需求,同时还解决了外贸企业出口产品库存压力的影响,这也就成为刺激我国外贸企业经济良性循环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的货币储蓄率相对比较高,这是因为每个人都面临着养老、医疗和子女教育等问题,所以消费者的资金在银行里不容易流通,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我国国内市场的消费能力。因此,资金流动过缓就会压抑中国国内市场经济的循环发展。现如今,我国政府在民生方面的措施,如养老保险的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义务教育制度还不是很完善,我国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相对还比较低,只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早期发展水平,因此,当这些问题逐步得到改善后,我国国内居民的消费欲望将会大大增强,同时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将会被释放,这样中国国内市场经济将会出现新的发展机遇,而市场的发展也将会带动消费出现新一轮的增长,这些都是中国外贸企业可以预期的前景。

(二)电子商务为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开辟了新的机会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购买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外贸企业在这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候,更应该抓住在线小额交易的机遇,通过电子商务手段建立起企业和客户之间的桥梁,使企业与客户的联络销售采购更加便捷。目前在我国,电子商务的贸易往来交易已经成为使用最广泛的在线销售方式。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加速了对外贸易从大到小、由慢到快的演化趋势。相比传统的对外贸易,现有的电子商务销售模式周期更短,而且小额订单交易更多,这种方式的发展取代了原有的巨额交易,加快了企业产品和资金的周转。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海外买家在线购买的中国产品已经达到了75%左右,而且在今后几年,海外公司的网上采购预算还会继续增加。所以说,传统的依靠商品展览和信息服务方式,如今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中国中小型外贸企业今后如何发展,如何更好地解决外贸订货问题,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中国外贸企业发展首要考虑的问题,而电子商务的发展为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在“后危机时代”,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而且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在采用全新的电子商务平台后,还提高了其应对金融危机和国际市场变化风险的能力。

(三)全球经济金融危机是打造中国品牌千载难逢的机遇

篇5

从发展趋势来看,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将呈现“V”行走势,年初和年末月份价格的同比涨幅相对较高,二、三季度价格相对较低。(第一季度下降0.6%,第二季度下降1.6%),第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降幅仍将在1.0%以上,第四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有可能由降转升,但幅度将十分有限,如果不出意外,全年平均价格将出现0.5%或者更大的降幅。因此从居民消费价格的涨幅变化来看,今年价格运行的主要特征是下降运行,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二、目前经济虽然已经启稳回升,但仍在底部区域运行,不必过早地担心通货膨胀

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国家采取的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的效果逐渐显现,内需增长强劲,使得我国的经济增长启稳回升。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其中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速度来看,一季度增长5.1%,二季度增长9.1%,这说明经济回升的态势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深化和蔓延,我国经济仍将受到进一步的影响,特别是当前外贸出口持续大幅度下降,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很大。从发展来看,世界经济总体上仍处在深度衰退之中,下阶段走势依然存在变数。6月22日世界银行的关于全球经济的预测,把2009年全年经济衰退的幅度由之前预测的1.7%,大幅提高到2.9%,预计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的经济下降幅度达到4.2%。由于世界经济的明显放慢,外需的大幅减弱将成为拖累我国经济放缓的最主要因素,影响到我国经济复苏的进度。因此,我国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牢固。

同时,内需的增长虽然较快,但持续性将受到考验:一是投资增长主要限于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民间投资仍然低迷。这从上半年房地产投资9.9%的增长幅度与全社会平均投资33.5%增长幅度的巨大差距就可以看出。另外1―6月份港澳台商投资下降0.4%,外商投资仅增长1.1%,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当前的投资主要依赖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不是市场自发的投资增长。二是居民消费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实施消费政策的刺激,这种刺激仅对少部分行业产生作用,如汽车、旅游住宿和餐饮业等,而不是在根本上从增加居民收入、减少居民税收等方面增加居民的购买力以刺激居民的消费,因而具有局限性,也没有可持续性。因此,我国经济的复苏还必须有持续的刺激内需政策的支持。

价格是经济运行的综合结果,在国内外经济增长均处于底部,国内外经济回暖刚刚开始,经济复苏尚未完全确立的情况下,过早的预言通货膨胀,显然是缺少依据的。高增长、低通胀是我国现阶段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下的常态。因此,在经济低增长时期的价格下降或低迷应该是正常的反应。由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长期以来过度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并明显慢于供给(GDP)的增长速度,导致消费品长期供大于求。加之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居民的消费需求受到抑制,使得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变化基本处于低迷的运行态势。在经济快速增长期,我国价格总水平涨幅也就在2―3%,而在工业增长速度在10%左右、明显低于我国潜在的经济增长能力情况下,出现通货膨胀是不太可能的。

三、我国的价格总水平涨幅主要决定于食品价格涨幅,目前食品价格基础稳定,没有通胀的基础和条件

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价格的变化主要决定于食品的变化,特别是粮食、蔬菜、肉类等食品价格的变化。而粮食、蔬菜、肉类等食品价格的变化与经济的增长速度和流动性过剩相关性很低,而主要决定于农业的收成和对疫病的防治措施。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食品价格面临较大的下降压力:在农业连续5年增产、粮食库存充足、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明显回落的情况下,今年我国夏粮又是一个丰收年,因此粮食价格难以出现进一步上涨。同时,在目前上游产品价格大幅度回落、社会对价格上涨预期较低的情况下,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涨幅和工时费用增长幅度均低于去年,粮食成本增加对粮食价格上涨推动作用减弱,今年后期粮食价格将以平稳略降的运行态势为主。在国家大力扶持养猪的优惠政策措施和市场价格的激励下,生猪生产迅速恢复,生猪供给的增长潜力充足,猪肉供求关系已经发生变化,猪肉价格下降的趋势难以改变。尽管国家启动了生猪价格过渡下降的调控机制,暂时缓解了生猪价格的下降,但生猪供给大于需求的格局已经形成,猪肉价格继续下降的压力仍然存在。鲜菜、鲜果价格短期随季节变化,长期价格与粮食价格、猪肉价格高度相关,如果粮食价格、猪肉价格相对稳定,鲜菜价格、鲜果价格将保持与猪肉、粮食的适当比价关系,其价格也会相对稳定。总体上看,目前食品价格保持稳定的基础较好,没有大幅度的上涨的条件。

四、大宗产品价格上涨不等于价格总水平上涨,更不等于通货膨胀

流动性泛滥,过多的资金追逐资源型大宗商品以保值,因而拉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进而带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最终可能引发通货膨胀,这是当前认为我国面临通货膨胀危险的主要依据。但事实上,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与生产资料价格的传导性不畅,即使流动性过剩会带动生产资料特别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不一定导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从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的结构特征来看,在一般的情况下,投资的增长快于消费的增长,而且投资增长的弹性也大大高于消费增长的弹性。当经济出现高速增长时,往往是投资的增长速度很快,而消费的增长相对稳定,会出现投资品供不应求而工业消费品仍然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在经济增长较快时,投资品(上游产品价格,如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快而工业消费品价格则上涨很慢。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过度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即政府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长远远高于居民收入的增长。政府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高增长可以支持投资的高增长,但由于居民收入增长明显慢于GDP的增长速度,加之社会保障不健全,居民消费有后顾之忧等等原因,使得居民的实际购买力增长长期慢于供给增长,日益加剧工业消费品供大于求的矛盾,制约工业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另外,由于工业消费品呈现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且竞争日益加剧,工业消费品生产企业宁可通过降低其他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消化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而不愿意用提价的方法,冒失去原有市场份额的危险去转嫁价格压力。因此,上游产品价格上涨难以向下游产品价格传导。这是在经济较快增长时呈现上游的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而下游工业消费品价格低迷运行的根本原因。从实际情况来看,2004―2008年,采掘工业出厂价格累计上涨了91.7%,原材料工业出厂价格累计上涨了48.5%,但同期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仅仅上涨了19.1%。而且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19.1个百分点中,食品价格上涨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6.1个百分点(同期食品价格累计上涨了48.5%),而其他七大类消费品价格上涨仅仅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个百分点。这说明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是有限的。

五、流动性过剩是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性选择,是暂时的,阶段性的

篇6

在经济周期性波动中,经济高涨期的金融风险与经济低迷期的金融风险相比具有隐蔽性的特征。经济高涨期的风险容易为宏观调控部门和微观市场主体所忽视,这是因为资产价格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资产价格上升对市场主体的投机行为具有刺激性,并对货币供给具有吸纳效果。这些风险在经济低迷期间表现为金融机构庞大的不良资产的积聚,企业大面积的资不抵债,国民财富明显缩水,甚至诱发金融危机。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在经济低迷期容易形成共识,从政府到企业普遍采取收缩性的措施。由于这此措施是滞后的,加之宏观调控部门和微观市场主体存在过度反应,化解风险所付出的成本是巨额的,超过了任何一家机构投资者所能承担的限度。为此,央行或政府采取最后贷款人机制、存款保险制度、救市(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或降息),以及建立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等多种方式,以维护经济社会的稳定。这种事后的处置风险方法让央行和政府陷入两难境地;动用公共资源会诱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弱化了市场的约束力,并向市场提供了一个错误的信号;不动用公共资源会诱发大面积的企业破产、金融机构倒闭、失业率提高,甚至引发社会问题。

风险管理的关口前移比风险的事后处置更为有效。在经济高涨期要揭示风险,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化解风险。为此,要深入研究经济高涨期间的风险特征,研究风险隐藏内在原因,在此基础上采取制度性的措施,加快改革,建立起让投资者承担风险的金融体系。要密切关注投资者的风险承担能力,对负债率上升的市场主体和高杠杆化的金融产品要加强风险提示和制度约束。本研究试就经济高位运行期间风险特征,风险隐藏的原因以及治理对策作一探讨。

二、经济高位运行期间的风险特征

(一)资产价格加速上涨,且与投资品、消费品价格指数呈现“共振”现象

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是伴随这一轮经济增长的一个显著特点,突出表现为股票和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上证综合指数在短短2年内上升了接近3倍,沪深两市股票总市值在2007年11月5日达到33.62万亿元,比2002年底增长了7.77倍,“股票总市值/GDP”这一比例在140%左右。这对于主要由银行体系承担融资功能的经济体来说,非常值得关注。同时,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较快,近几个月来更呈现加速上涨态势。据国家发改委统计,2007年4月份以来,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5.4%、6.4%、7.1%、7.5%、8.2%、8.5%、9.5%,环比涨幅呈逐月扩大趋势。

资产价格与投资品、消费品指数的“共振”,是当前经济运行所处周期的又一个重要特征。按照“波谷一波谷”的经济周期划分方法,198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完成了三次经济周期,现在正处于第四个经济周期阶段。在以往的经济周期中,资产价格与实体经济的运行同步性往往较小,甚至出现背离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价格同步波动对于经济体系的损害。而在这一轮经济增长中,在资产价格上涨的同时出现了实体经济的过热迹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生产资料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二)银行信贷扩张行为约束乏力,期限错配风险上升

银行的经营行为往往具有“顺经济周期”倾向。当经济运行呈上升态势时,企业的投资需求增强,社会资金需求加大,货币供应量增加,银行相对放松信贷准入条件,信贷投放速度加快;而当经济运行开始逆转时,银行的信贷投放速度也开始放缓,此时企业对外负债水平较高、经营收益减少,向银行再融资出现困难,按期偿债能力减弱,不良贷款开始逐步暴露,并产生通货紧缩趋势,加剧不良贷款恶化的预期,进一步导致经济发展步入低迷。据央行测算,上世纪90年代初经济过热时发放的贷款所形成的坏账占我国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三分之一。

(三)市场主体风险偏好增强,经济行为出现高杠杆化倾向

居民的消费和投资行为主要决定于收入状况以及对收入状况的预期。在经济上升期间,未来收入预期向好,居民往往在当期消费决策中考虑了未来收入因素,甚至不惜用信贷行为支撑当前消费。

企业预期整体经济向好,市场需求旺盛,为了加大供给,倾向于增加投入以扩大生产规模,在自身资本补充渠道有限的情况下,因为预期投资回报率会高于市场利率,不惜举债经营,使企业资产负债率呈上升趋势。

金融业本身便是一个高负债经营的行业,而各地金融机构近年来存贷比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营中的高杠杆化倾向。

高杠杆化的出现,与资产价格的形成机制有关,也与市场主体本身的行为特征有关。以金融资产为例,它的价格形成机制与一般商品有所不同。一般商品的定价,通常采用成本加成的定价方式,价格机制运行的基本特征是边际收益递减。而金融资产是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的,其价格是预期收益贴现到当前时点而形成的,受投资者预期的影响比较大。根据行为经济学理论,市场主体的行为存在“机会主义”和“有限理性”的特征。在现实中,由于“繁华预期”的存在,居民和企业等主体存在“乐观心理”与“过度自信”,随着经济的高涨,对未来的期望也不断上升,从而愿意选择性地忽视风险,而对投资对象给予更高的风险溢价。

三、经济高位运行期间风险隐藏的原因分析

经济高涨期的金融风险是极易被隐藏和忽视的。历史经验多次证明,金融危机发生具有突然性,非常关键的原因是金融风险很具有隐蔽性。而资产价格对实体经济的非对称影响,资产价格上涨时期对企业投机的刺激,以及资产市场吸收流动性造成通胀效应不明显等原因,导致风险被隐藏和忽视。

(一)资产价格对实体经济的非对称影响

消费和投资是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资产价格的变化通过影响消费和投资来影响实体经济的产出,但是这种影响具有不对称性。

1、资产价格变动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分析。

F.Modigliani(1986)等人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消费者是以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的最佳配置,其消费函数的基本形式是:

C=a·WR+b·YL0<a,b<1

(1)式中wR为财产收入或称非劳动收入,a为财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YL为劳动收入,b为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根据该理论,一个人的消费计划并非取决于当前收入,而且取决于终身财富,包括工资收入YL,家庭财富WR。于是金融资产价格的上涨(或下跌),导致金融资产持有人财富的增长(或减少),促进(或抑制)消费增长;同时由于人们的预期作用,影响短期边际消费倾向,进而促进(或抑制)经济增长的效应。其中,促进消费增长的效应称之为正的财富效应,抑制消费增长的效应称为负的财富效应,且这种财富效应是不对称的。以美国为例,股市财富每增长1美元,会使相应的消费支出增长0.04美元,即正财富效应约为0.04;而股市下跌造成的财富萎缩促使消费萎缩的幅度远大于上涨的效应,负财富效应达0.07(刘建江,2002)。

资产价格通过托宾Q值效应影响企业投资。托宾Q值表示企业的市场价值与企业的重置成本之比。资产价格的上升会提高企业的托宾Q值,使得投资新的工厂成本低于在资产市场上购并的价格,因此企业就会增加投资。反之企业则会更愿意通过在资产市场上购并的形式扩张规模,从而减少投资。

资产价格的变化通过资产负债表效应影响企业投资。企业投资资金的来源除了自身积累和证券市场融资外,很重要一部分是来自于银行贷款。而贷款规模的大小取决于银行对企业净资产的评估以及银行自身的状况。若资产价格不断上升,企业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会得到改善,促使银行加大放贷规模,刺激投资。若资产价格大幅下降,企业净资产下降,银行不良资产增加,那么一方面企业还贷困难,另一方面银行担心贷款风险增大,双方都会趋于谨慎,于是信用收缩,投资减少。

2、资产价格对消费和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我们借用上证综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来分别代替资产价格、消费和投资来进行实证分析。我们以1998年为界分两个阶段来讨论。1991年至1998年,股市总体处于下降阶段,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也处于下降阶段;1999年至2007年9月,股市总体处于上升阶段,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也处于上升阶段。这说明我国资产市场价格对消费和投资有一定的影响性,同时消费和投资下降的速度快于上升的速度。

进一步,我们分别对两个阶段的上证综指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证综指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做相关性分析。在资产价格总体下降阶段,两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8、0.822;而在资产价格总体上涨阶段,两者相关系数分别仅为0.312、0.626。这更进一步说明资产价格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也是非对称的,消费和投资对资产价格下降时的敏感度远大于资产价格上涨时的敏感度。

消费和投资对资产价格变化的非对称反应,必然导致社会总产出对资产价格变化的非对称反应。以1998年分界分为两个阶段。同时,上证综指与GDP的相关性分析反映,1990年至1998年上证综指与GDP的相关系数为0.805;而1999年至2007年9月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4,两个阶段表现出高度的不对称性。

(二)资产价格上涨对企业投机行为的刺激

在资产价格不断上升过程中投机性和庞兹性(ponzi-financing)企业的增多容易积聚和隐藏金融风险。Minsky(1982)将借款企业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抵补性的借款企业,这类企业的预期收入不仅在总量上大于债务额,而且在每一时期内,预期的收入流也大于到期的债务本息。第二类是投机性的借款企业,这类企业虽然预期的总收人大于债务额,但是在借款的前一段时间内,预期收入是小于到期偿还的债务本息的,这类企业需要通过变卖资产或借新债务来偿还旧债务。第三类是庞兹性的借款企业,这类企业将借款用于投资回收期很长的项目,而在短期内是没有足够的现金流来支付债务本息的,而且偿还债务的能力也是建立在未来较远的某个日期有高利润收入的基础上的。

在经济繁荣期,经济参与者的预期收益上升,市场融资条件因为对经济个体的良好预期以及贷款人之间的竞争压力而放宽,大量资金就流向了投机性的企业和庞兹性的企业。在未来预期良好,资产抵押物价格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企业不断地借新债还旧债,于是这两类企业的贷款风险会被隐藏和疏忽,从而使得风险被隐藏。

我们用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利润额和固定资产折旧来代表企业的现金流,我们发现现金流与中长期贷款的比率总体呈不断下降趋势,这说明投机性和庞兹性企业不断增多,且现金流中长期贷款比的波动基本与上证综指增长率波动一致。进一步,比较现金流与中长期贷款比增长率与上证综指增长率,两者呈现高度的一致性。这说明资产价格的上涨,刺激了投机性和庞兹性企业的增加。

(三)资产市场对流入实体经济的货币供给具有吸纳效果

货币具有执行资产的职能。货币数量理论表明,当货币的流动性高于经济的需要时,会抬高物价水平。在资产价格上涨时,则物价指数往往会保持稳定(B0rioandLowe,2002),美国历史上最大两次资产市场泡沫破灭前期间(1923-1929年,1993-2000年)都存在着物价稳定和资产价格大幅上涨的现象,而这个期间也正是风险被隐藏和不断积聚的时期。贾玉革(2007)研究说明,居民持有货币不仅是用来执行货币交易媒介职能,也用来执行资产职能,研究发现涵盖交易媒介与资产双重职能的货币需求在1997年开始更拟合我国M2的年度实际增长率,这说明我国的货币需求中执行资产职能的部分正越来越明显。

资产价格上涨吸纳流动性,导致低通货膨胀。我们用修正的费雪等式来表示货币的资产职能为:

MV=PT+S(2)

即货币需求不仅满足实体经济PT的需求,也要满足资产对货币的需求S。对式(2)求导数,在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可得:货币增长率=经济增长率+物价增长率+资产价格增长率。在货币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在短期内未发生明显改变的情况下,资产价格的快速增长会吸收流动性,而造成低通货膨胀的现象。我国的CPI增长率与上证综指增长率也基本呈此消彼涨的关系,并且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15,表明两者是负相关的。

四、经济高位运行期间治理金融风险的对策措施

(一)构建信贷市场与资产市场的防火墙,防止虚拟经济风险向实体经济扩散

“以资产价格泡沫为特征”的经济危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生的经济危机的主要特征。比如,日本的经济危机、亚洲经济危机,包括以纳斯达克大幅下跌开始的美国的“新经济”调整带来的几年的经济低迷等。国际经验证明,在流动性过剩的大环境中,过剩的货币资金更多流入高收益的资产市场,会在短期内不断推高资产价格,积累泡沫风险,甚至成为经济危机的导火线(左小蕾,2007)。我国近期股市、房市和其他资产类市场价格的持续膨胀,已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

由于金融本质上是一种风险传递机制,只要这种传递是市场化的、公平的、自由的。因此,对我国当前的金融市场来说,建立一个良性的、互动的、有防火墙的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资金互动关系至关重要。在理论上,一个有效的金融市场,各个子市场存在着有效的流通渠道。我们一方面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引导资金在金融市场各子市场之间的自由流动,实现金融市场各子市场的协同发展,提高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效率,分散金融风险。另一方面要设立风险过滤机制,建立风险的防火墙,用法律手段确保市场交易的正常进行和资金的合理流动,防范资本市场的风险无约束地传递给信贷市场。因为大量信贷市场资金违规无序地进入资本市场,会出现股价的放大机制和信贷投放的自强化现象。一旦股价暴跌或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信用的“链条”会断裂,容易形成信用危机,影响金融体系稳定。而且金融风险很容易在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传播,当这种金融风险大到一定程度,就会涉及到实体经济。所以,要建立风险能足够地被过滤,使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泡沫带来的负面影响有足够的、有效的事后纠错机制,将虚拟经济泡沫危机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降至最小。

(二)向经济主体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金融产品,增加风险管理工具

从世界金融结构变迁的历史、类型、功能看,不管是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还是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均呈现出机构多元化、市场多层次、工具多样化等特点,经济金融化、证券化的步伐大大加快,资产证券化已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资产证券化是间接融资的直接化。它能打通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通道,构建金融结构中银行信用与市场信用之间的转化机制,合理分散信用风险;改善银行信贷期限结构,提高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并促进银行转变盈利模式,提高资本充足率;拓宽社会融资渠道,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增加投资者的选择,推动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优化。因此,推行资产证券化是一项银行、投资人、政府和资本市场共赢的金融创新。

从我国金融市场情况看,在当前经济高涨期间,资产证券化发展很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利率环境的变化使其所产生的收益无法满足投资人的需要,特别是对银行来说,缺乏生产、出售和购买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内在动机。因为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现金流全部从贷款收益中产生,目前,我国贷款利率受到管制,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是完全市场化的过程,投资人会根据当前市场环境对其提出收益率回报要求。在市场普遍存在升息预期的情况下,投资人对收益率要求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资产池产生现金流的实际增长幅度,因此,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需求明显不足。所以,当前的关键是要为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与运作提供一个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使银行有发展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内在动机,使机构投资人有购买产品的利益吸引。

(三)培育更多的货币持有者为机构投资人,给市场主体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没有市场主体对金融工具的自主选择权,就没有资金的优化组合,没有风险分散的有效渠道(吴晓灵,2006)。财富的增值需要市场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风险的管理需要市场提供更多的金融工具。可以说,随着财富的增加,中国沉淀着庞大的货币资金持有者,金融体系应为广泛的货币资金持有者搭建一个能够提供多种选择的平台和机制,使其在实现自我财产收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资金的配置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也得到大大的提高。特别是要推动非银行货币持有者进入货币市场去认购优质的金融资产,比如国债、央行票据、贷款证券化资产等。因为,购买货币市场的产品对银行与非银行投资者来说是不一样的,对货币持有者来说投资货币市场比银行存款更有盈利空间,而且风险更能有效控制。

篇7

10月下旬通常为时间窗口,且这次中央工作会议可能会有定量放松的消息,但在此之前尚未看到更多能推动上涨的因素。通胀、海外市场困境等短期无法解决的问题共同造成股市信心难以积聚,交易量也很小。

基于对未来市场的判断,目前以防御为主。消费品后期或会有收益,且收益较为稳定;加上各基金普遍的减仓行为,白酒等行业估值出现回调,因此也会产生机会。

大成基金:

关注成长明确行业

大成基金表示,在国内经济转型、国际经济再平衡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暂处弱周期状态。较高增长、较小波动、增长点更趋多元化是弱周期的主要特征,即新增长力量使得中国经济不会太悲观,但结构调整将持续存在。市场将主要呈现结构性行情,短期风格很难把握,投资操作的难度加大。从中长期来看,大成基金看好成长性更为明确的大消费类稳定增长型行业。

大成基金认为,从市场来看,欧债危机、美债问题等不利因素频发,世界经济增速预期下调,出口需求不断下行;从国内市场来看,目前国内政策已进入一个观察期,后续的紧缩政策对通胀边际上的抑制作用在减小,而对经济边际上的伤害在加大,但紧缩政策短期难以放松,资金偏紧,重点建设项目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行。

由于出口和投资这两驾“马车”放缓,消费将担负推动我国经济继续增长的重任。大成基金建议,重点关注的投资方向是能够实现产品功能、品质、市场定位升级的消费类公司。

国投瑞银基金:

低估值并非买入理由

投资并不能简单地看估值,虽然市场上很多品种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但它们的确存在低估值的原因。目前A股正逢内外不确定因素的双重夹击,对后市的看法仍较为谨慎。

外需和投资增速下滑导致我国经济景气度下降的趋势仍在延续,通胀同比指标在见顶后的一两个月内仍会维持在高位,通胀回落的进程较为缓慢,调控政策转入观察期,整体市场相应进入一个筑底阶段,其间需要提防市场金融动荡的风险。

在市场筑底阶段,金融、地产、交运和通信等调整较为充分的绝对低估值板块有望获得相对收益。以小盘股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由于整体预期过高,更多的是个股机会。另外,未来政策松动给周期股带来的阶段性机会,以及行业“十二五”规划出台、细分子行业供需景气剧变带来的主题投资机会也在考虑范围之内。

国联安基金:

经济进入通货紧缩阶段

篇8

一、房地产泡沫的含义及特征

(一)房地产泡沫的含义

经济学上对泡沫的定义,人们普遍接受的是美国经济学家查尔斯・P・金德伯格的观点,他认为泡沫就是“一种资产或一系列资产价格在一个连续过程中的陡然上涨,初始的价格上涨使人们产生价格会进一步上涨的预期,从而吸引新的买者……”根据他的观点,房地产泡沫可理解为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这种价格的上涨使人们产生价格会进一步上涨的预期,并不断吸引新的买者,随着价格的不断上涨与投机资本的持续增加,房地产的价格远远高于与之对应的实体价格,由此导致房地产泡沫。

(二)房地产泡沫的主要特征

1、房地产泡沫具有陡升陡降的特点,振幅较大。房地产泡沫在形态上,表现为房地产价格的大起大落。在泡沫出现时,价格短期内大幅度上升;在泡沫破裂时,价格又大幅度下降。

2、房地产泡沫不具有连续性,没有稳定的周期和频率。在房地产经济周期上涨阶段,容易产生房地产泡沫。

3、房地产泡沫主要是由于投机行为、货币供应量在房地产经济系统中短期内急剧增加造成的。房地产泡沫大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破裂,而一旦破裂又必然会给经济带来重创。

二、房地产泡沫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消费者及投资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的发展,房地产价格存在着潜在升值的趋势,因此,房地产价格在人们未来的预期中也会不断上升。对房地产未来价格的非理性预期造成投资者对未来房地产投资高回报的设想,过多的货币资本投入到有限的房地产买卖中,推动价格不断上涨,从而使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

(二)银行信贷非理性扩张

由于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开发必须拥有雄厚的资金,随着房地产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开发商仅靠自有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其开发资金主要来源就是银行贷款。房地产的高回报,使许多银行在贷款的操作过程中,违反有关规定,向开发商发放大量贷款,金融风险不断堆积,使泡沫产生的可能性加大。

(三)土地的稀缺性

我国的土地资源相对匮乏,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人们对稀缺的土地需求有无限扩大的趋势。这种需求既有发展经济的客观需求又有对土地获利的需求,在土地获利需求的驱使下,把获取的土地权益作为谋利手段。土地权益是虚拟资本的一种,它可以反复转手。土地的稀缺性及其虚拟资本使地价在反复的交易中产生泡沫。

三、房地产泡沫的危害

(一)造成经济结构失衡

房地产泡沫的存在意味着投资于房地产有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在泡沫经济期间,大量的资金向房地产行业集聚,投机活动猖獗。

(二)导致金融危机

房地产业与银行的关系密切主要是由房地产业投入大、价值高的特点决定的。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银行就成为最大的买单者。银行与一般企业不同,安全性对其来说特别重要。一般生产性企业的倒闭只是事关自身和股东,对其他主体的影响较小。而银行的倒闭不仅仅是这家银行自身的事情,而且往往会引起连锁反应,使其他银行也面临挤兑风险。

(三)造成生产和消费危机

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往往伴随着经济萧条、股价下跌等。地价和股价下跌也使企业承受了巨大的资产重估损失。企业收益的减少又使得投资不足,既降低了研究开发投资水平,又减少了企业在设备上的投资。生产的不景气又导致其雇佣居民实际收入的下降。企业倒闭意味着大量的员工失业,收益的下降也要不断裁减人员。居民由于经济不景气和个人收入水平的下降,因此会减少当期的消费,个人消费的萎缩又使生产消费品的产业部门陷入困境。

(四)引发政治和社会危机

随着房地产泡沫破裂和经济危机的发生,大量的工厂倒闭,失业人数剧增。在金融危机下,犯罪案件激增。由于人们对日益恶化的经济危机感到不满,社会危机逐渐加剧。

四、房地产泡沫的防范措施

(一)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监控和管理

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是预防房地产泡沫的首要措施。房地产兼有资产和消费两重性,正因为如此,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十分活跃,容易产生房地产泡沫时,就必须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管理。首先,要加强对房地产建设的投资管理,根据收入的水平来确定投资规模,使房地产的产与销基本适当,不至于过多积压;其次,要加强房地产二级市场的管理,防止过分炒高楼市,使房地产泡沫剧增;再次,大力发展安居型住房,同时应加强市场统计和预测工作,从而使房地产行业成为不含泡沫的实实在在的主导产业。

(二)强化土地资源管理

政府应当通过土地资源供应量的调整,控制商品房价格的不合理上涨。要根据房地产市场的要求,保持土地的合理供应量和各类用地的供应比例。要严格惩处各类违规行为,严厉查处房地产开发企业非法圈地、占地行为,避免为获取临时和短期的土地收益而擅自占用和交易土地,对凡是超过规定期限没有进行开发的土地,政府应立即收回。坚决打击开发商的圈地和炒地行为。

(三)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合理引导资金流向

首先,要进一步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增加监管手段,增强监管能力,提高监管水平;其次,要加强信用总规模的控制,不使社会总信用过度脱离实质经济的要求而恶性膨胀,从源头上防止现代泡沫经济发生;再次,要加强投资结构的调控,通过利率、产业政策等,引导资金流向生产经营等实质经济部门。住房开发贷款对象应为具备房地产开发资质、信用等级较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强化个人住房贷款管理。

总之,只要我们能够充分认识其在发展过程中潜在的危机,及时进行治理,使房地产业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保持高度的理性、宏观调控、科学决策、正确引导,以防房地产市场的“虚假繁荣”,避免泡沫破裂后对社会的巨大伤害。

参考文献:

1、包宗华.房地产先导产业与泡沫经济[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

篇9

互联网营销的主要特征分为以下三点:第一,互联网为虚拟市场营销,突破了传统营销的空间概念。21世纪互联网彻底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据调查显示截至2016年末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7.31亿人,而其中大部分为互联网企业的消费者,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只需要注册虚拟的身份进行网络化消费,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到心仪的产品,省时省力且快捷方便,同时,未知的身份会让产品卖方一视同仁,消费者可以享受到相对公平公正的待遇。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商品的价格、商品的来源、售后服务流程都是公开透明的,消费者可以通过对不同企业的横向比较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商品或企业进行消费,增强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性。从互联网企业自身来说,现阶段其营销宣传以及推广不再依托于实体门店一对一且单一方式,更多的是全领域乃至全世界互联网企业进行的互动式营销,市场广阔且虚拟无形。总的来说,现阶段网络经济大环境下,互联网企业为满足消费者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使得虚拟市场成为互联网企业营销的主要特征。第二,互联网企业营销成本低,产品周期短。互联网企业营销的成本大体上分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现阶段互联网企业生产技术先进,产业链分工明确,生产效率高,产品呈多样化趋势,这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而降低的这一部分资金可以用来提供更好的服务,创造更好的产品口碑,促进互联网企业营销管理的良性循环。其次,互联网企业多为线上销售,无需高档的实体门店,节省了大量销售成本,更重要的是,传统营销的大部分资金首先会用于周期性的广告投放,而网络是互联网企业销售和宣传的主体,无论是手机网页还是应用软件宣传,消费者都可以在连续的时间内获得商品的完整信息且完成购买活动,企业成本降低的同时带给消费者的是更加完美购物体验,正是互联网企业高科技低成本的营销方式,使得互联网企业产品周转期短也就是产品在市场上停留的时间少,更新换代的速度快,新型的产品依托快速的资金流通还在不断地研发上市。简单来说,互联网企业的营销是消费者,企业,乃至经济主体三方的同时受益的营销模式,但同时一方利益受损可能会产生极强的连带效应。第三,互联网营销呈现国际化趋势,不受时空限制的全球扩展性是互联网的本质特征,当互联网和企业营销结合的同时也就加强了国际间贸易的沟通协作,互利共赢。我国一向奉行经济开放政策,加上互联网营销方式的多维性和整合性,使得互联网企业的信息、技术、商品和服务的在国际间快速流动,大大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二、互联网企业的营销策略

1.互联网企业营销应注重品牌策略。互联网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秉承质量第一,服务高效,宣传到位的品牌营销策略,无论是传统营销还是互联网营销,卓越的产品质量都会带来极高的品牌忠诚度,而互联网企业更加公开化的生产方式使产品得到了社会和有关部门更多的监督,产品质量逐步提升。与此同时互联网企业在各个地区建立了售后网点,互联网企业售后服务可以线上反馈,且在第一时间进行线下服务。当互联网企业拥有了一流的品质和服务,就可以运用多样化的网络宣传渠道,如网页,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等,提高品牌知名度,使企业的品牌效应深入人心。2.互联网营销更加注重客户需求。传统的企业营销方式多以商或者销售者推销为主,客户只是被动的接受,自主选择的余地较小,而互联网营销更加注重顾客的消费需求,更想要维护与客户的良好关系,通过了解客户的喜好和消费理念,让顾客享受到卓越的产品和服务,相比之下,互联网营销更加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3.互联网企业饥饿营销策略。何为饥饿营销?在经济学中我们理解为通过调整产品的供求状况,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同时运用消费者心理保持产品较高的售价,互联网企业也正是运用网络的开放性密切控制市场的动向,目前我国国内很多销售平台如京东,阿里巴巴,聚美优品等正是采用饥饿营销策略,但值得注意的是饥饿营销的前提仍然是优质的产品质量和服务。

篇10

2010年我国经济同全球经济一道进入了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格局和增长方式都进行着深刻的调整,其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一)发达经济体进入中长期的低增长通道

美、欧、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趋同趋势愈发明显,从中长期来看,他们的增长速度维持在一个比较低水平上,进入了一个中长期的低增长通道。

(二)全球贸易与产业将进入“再平衡阶段”,同时也推升了贸易保护主义

本次危机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始反思全球化给自身带来的弊端,正在重新调整自身的定位和角色,其重要的举措就是要“再工业化”要重归实体经济。同时,为促进本国就业、保护市场和企业,推行贸易保护政策。因此,后危机时代全球贸易与产业将进入一个“再平衡阶段”。

(三)全球流动性宽松

为应对危机,各国普遍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已实施了多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欧洲和日本为了应对自身的危机也采取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能在短期内抑制危机阻止经济下滑,但从中长期来看却带来了全球流动性过于宽松。

(四)全球新能源与低碳经济转型势在必行

能源是一个关乎国家安全的大问题。新的能源技术也将对各个大国的能源供应结构和能源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各国都在寻求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同步下降的低碳发展模式,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等重大环境问题。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都面临着这些新的重大趋势,只有把握好这些新的重大发展趋势,在面临挑战和机遇的当前,才能看清形势、克服困难和抓住机遇,谋求更好的生存发展之道。

在世界企业都面临着后危机时代国际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下,我国企业,尤其中小企业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当前,只有认清后危机时代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我们才能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转型历史时期,抓住机遇,更好地发展自己。

二、后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

“十”明确了整个中国的经济、社会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

结合后危机时代的环境特征,经济平稳增长,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将是从我国在后危机时代所呈现的主要特征,由此来看,我国已进入了一个“经济大转型时代”。该转型时期,潜在增速和正常增长区间会有3%-4%水平的下降。10%以上的增速在该阶段上属于经济繁荣时期的水平。因此,我国经济的其主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当然,在此转型的过程中,我国中小企业也不可避免的面临了如下问题。

(一)开源不畅甚至破产问题

调查显示,为应对危机,目前中国中小企业有以下三种主要方式:一是计划收入多元化或开辟新的收入来源,二是减少成本开支,三是收紧现金流管理。但是,据中国社科院的调研报告显示,我国有40%的中小企业已经在金融危机中倒闭,还有40%的企业在生死线上徘徊。这说明企业普遍存在开源不畅,甚至破产问题。

(二)成本增加问题

该问题主要体现在劳动力价格、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上涨上面。

劳动力价格将持续上升。据一些学者研究表明,中国的劳动人口增长拐点和“刘易斯拐点”的双重影响下,中国企业的劳动力用工成本将持续上升,这个过程将持续下去,使得中国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

原材料和能源的国际市场价格将持续高位震荡,在过去十几年,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幅度很大,在全球流动性宽松的背景下,价格将维持高位震荡。同时,做为生产资料的土地供给的限制也将造成企业成本的上升。总之,中国企业不得不承受高价生产资料带来的成本增加。

(三)需求减少,尤其是外需减少的问题

全球贸易与产业的“再平衡阶段”和贸易保护主义,将导致出口受到很大的抑制;需求的减少将是中小企业长期面临的问题。

三、面对困境和机遇,中小企业的应对之道

在我国,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99%,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出口创汇占68%,上缴税收占48%,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可以说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活力和源泉。

历史经验表明,每次经济危机之后,必然出现全球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次危机带来重要启示是:企业应更加注重资产管理,努力降低资产运营风险。在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应该将经营管理理念从以生产为导向转变为以财务为导向;在此基础上把握经济大转型时代出现的机遇,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制定相应的战略和对策,顺势而为。针对文章第二部分提出的问题,笔者试图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一)转变经营管理理念——以财务为导向的资产经营管理理念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生产经营就是对企业资产的经营。在后危机时代,企业需要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实现从传统的偏重生产经营向更加注重资产管理的转变,通过有效控制价值链环节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把管理重心转移到以财务为导向的资产经营管理上来。具体来说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基于现金流管理的资产经营管理。企业要从全局高度来对待现金流管理,将现金资产与企业总体价值增值结合起来。通过现金流管理增加经营现金净流量,创造企业价值。通过现金流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企业资产管理水平。通过现金流管理提高企业支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保持企业持续稳定的经营。

第二,基于资产规模扩张和优化配置的资产经营管理。资产规模通常决定着企业规模,通过生产经营杠杆来推动资产规模扩张,提高净资产收益率。通过资产规模扩张来降低成本优化产品布局,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将资产规模扩张与技术创新和改造相结合,提高企业技术要素贡献率。通过权衡好企业各项资产的风险与收益,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实现企业资产的最优化。

第三,基于资产效用和效率提升的资产经营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用,就是要将各项资产投入到能产生最大效益的地方去。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就是尽量避免资产的闲置与浪费。企业通过提高资产使用效用和效率,优化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中的资产匹配关系,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

3.2.以战略为中心的成本管理——基于价值链供应链的全面成本管理

应对开源不畅,最为有效的措施就是节流,而企业成本控制的节流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彻底摆脱危机的能力。同时,对企业的产业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实现成本效益最优,也增强了企业在后危机时代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以财务为导向,就是通过有效配置和控制价值链的各环节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所以,企业要把管理重心转移到资产经营管理上来,而以成本管理为核心的资产经营管理方法,正是在后危机时代企业生存之关键举措,它能为企业发展的夯实基础。同时,以成本管理为核心的资产经营管理方法也要求企业应将成本管理提升到战略的高度。以战略为中心的成本管理需要树立的观念和方法如下:

第一,以追求资产增值为目标的成本管理。企业的战略制定与实施必须考虑企业在成本方面的承受能力。要以资产增值为目标,实施成本管理,要转变单一控制成本的思路,比如研发费用增加、技术改造成本、市场拓展成本等。虽然从短期来看增加了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却能实现成本效益原则,实现资产增值,这才是成本管理战略的要义。

第二,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成本管理。降低成本、获取成本优势需要合理的事前计划,需要对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需要运用多种成本控制措施和手段,需要协调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第三,基于价值链供应链分析的全面成本管理。从企业战略出发,企业的运营及成本管理,应该着眼于产品价值形成的整个价值链和供应链上。对整个价值链供应链的各个成本对象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统筹规划,对整个价值链供应链进行成本优化,实现价值链供应链上的企业及其战略合作伙伴的多赢格局,而不是单一环节的成本管理模式。

(三)把握经济转型的节奏,抓住转型时期的机遇

在中国经济大转型时代,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动力源泉所在就是“城镇化”。

“城镇化”是我国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最大内需潜力所在。我国城镇化率刚刚超过50%,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水平。差距意味着潜力,在未来二三十年里,如果城镇化率的提高能保持当前水平,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提高,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带来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从而持续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能。

在中国经济大转型时代,中小企业要把握好节奏,抓住转型时期的机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策略,顺势而为。具体说来,有以下一些策略:

第一,开发国内市场和价值链升级策略。中小企业,尤其是以外贸导向型企业,要转变发展战略,重视国内需求的开发。不同产业链环节的附加值不同,中小企业应该遵循价值链升级原则,从产品价值链流程入手,循序渐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摆脱锁定在价值链低端的困境。

第二,产业转移策略。中国是一个大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当沿海地区生产成本上升导致一些制造业失去竞争力时,企业就有可能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梯度转移。如果利用好这种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带来的产业梯度转移,可以规避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

篇11

国债;宏观经济效应;风险预警;建议

一、我国国债的发展背景及现状

国债以中央政府担保为主体,向公众筹集资金的一种特殊债务债权关系。在当今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国债不仅仅是中央政府实现融资的重要手段,更是我国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以及金融管理的有效工具。国债的主要功能有:国债可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偿还已有债务、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资金来源以及调节经济的运行等。1981年,我国宣布恢复发行国债,自此以后,我国开始了国债扩张的时期,而欧洲、希腊和美国的债务危机,更是提高了国债在调控宏观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国债的发行有增无减。特别是在1998年亚洲经济危机中,国债对于稳定我国内陆和香港地区的经济做出的巨大的贡献有目共睹,在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加的大背景下,国债再次引起了学者和管理者们的高度关注。研究国债的宏观经济效应和风险预警问题,对于处于经济改革攻坚期的中国和中国经济尤其具有现实意义。我国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发行数量迅速攀升,我国国债发行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为:1981—1986年这一阶段处于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政府一直使用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多年来努力维持财政收支的平衡。仅在结束以后,为了弥补历史欠账,连续两年产生了预算赤字问题,国家因此宣布使用国债来弥补预算赤字。总的来说,此阶段无论是财政赤字或者是国债的发行量都相对比较少,此时期的国债年平均发行额也处在100亿元以下。另外,在这一阶段发行的国债具有十分明显的行政色彩,国债政府不允许有流通和转让,且此阶段国债也不存在一级和二级市场,这是此阶段国债不同于其他阶段国债的主要特征。

(二)第二阶段为:1987年--1993年这一阶段,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迈入了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时代,政府和民众对于国债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政府工作会议上更是把长期发行国债做为今后经济工作的重点。这一时期,我国国债发行数量迅速增多,1993年底国债发行额超过了三百亿元,而这一数字在1981年只有五十亿元。此后,国债做为金融融资工具的地位也正式确立,1988年,我国国债的发行和流通市场初步形成,告别了无国债一级、二级市场的历史。需要提出的是,1987年国务院研究决定不在允许向中央银行再进行透支的行为。因此,出于弥补财政赤字的需求,政府开始增发国债,导致这一时期国债规模迅速膨胀。

(三)第三个阶段为:1994年--至今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处于加速增长和变革期,1994年,我国正式做出不允许财政部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来弥补财政赤字的决定。标志着此后政府还本付息和弥补赤字的唯一手段是发行债务,这一决定导致国债发行量的又一次剧增。这期间,受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国内总需求严重下降,为了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中国开始施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反周期调节。在与亚洲金融危机做斗争的艰苦过程中,国债做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发挥了巨大的经济作用,有效的拉动了中国经济,降低危机损失,使中国经济免受亚洲金融危机的重创。2007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接着是欧盟区爆发欧洲债务危机,全球经济收到重挫,迅速低走,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因素也持续增加。为了维持经济秩序、避免我国经济遭受损失,我国施行以财政赤字和发行国债来刺激经济的扩张性财政政策,造成我国国债规模最近几年的迅速膨胀。并且,随着国债发行规模的不断膨胀,我国的国债一级和二级市场都发展迅速,且功能日趋完善,不仅增强了国债在财政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更是为有效的发挥金融功能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国债的宏观经济效应

学者对于国债宏观经济效应的影响稍有争议,有学者认为国债政策的使用利大于弊,有些学者的观点则正好相反。但是,但无论是消极还是积极影响,学者和管理者的唯一一点共识是:国债是调节经济、实现金融市场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好的研究国债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必须首先了解国债都有哪些宏观经济效应。

(一)国债的财政支出扩张效应国债的财政支出扩张效应具体来说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国债还本付息的压力提高财政支出的数额;第二,做为政府财政收入来源的国债,对于政府预算约束条件有弱化作用,具体解释如下:首先,从性质上来说,税收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的特点,而这一性质与国债恰好相反。具体来讲:国债做为一种金融工具,是一种债务债权的凭证,需要政府到期以后对债权人支付本金和利息,从此种角度,国债并不是无偿的。另外,政府管理者可以根据现实经济需要决定国债发行的规模和时间,因此,国债又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其次,财政支出具有刚性,国债规模膨胀的行为极有可能由于惯性一直持续下来,使发行国债从一种暂时性替代行为成为一种经常性的行为,这种行为会反过来导致财政支出数额的进一步增长。这是由于会涉及到直接或间接群体的利益,减少财政支出数量的行为也必然会引起利益群体的反对。综合这两种情况,无论是出于经济还是维稳的考虑,发行国债都会做为一个固定的经济行为稳定下来,且要保证国债的净收入额有增无减,即国债会对财政支出的扩张起到促进作用。再次,国债由于是一种需还本付息的债务债权凭证,除非国债规模的扩大所带来的现金流会超过国债还本付息的数量(通常现实情况下难以实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发行国债与没发行国债相比,财政支出的负担显然加大,因此,财政支出规模也会进一步扩大。此外,国债自身还具有自我积累的机制,即市场利率会随着国债规模的增大而上涨,当国债负担率超过财政的支付能力时,就有引发财政风险的危险,甚至会引发经济和社会危机,后果不堪设想。此外,国债做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债规模的扩张会弱化财政预算约束。这是由于政府的财政收入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具有一定的弹性,可根据现实经济需求改变其规模。因此,预算收入的约束条件并不是很强劲,从而财政支出能力没有被很好的约束,即财政支出的规模会相应的增大。

(二)国债对消费的调整作用民间消费和政府消费共同构成总消费,其中,前者从比例上占据绝对地位,而后者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则相对较低,且提升空间也相对较小,所以政府消费的主要目的是对民间消费起到补充和拉动的作用。所谓拉动民间消费是指,政府通过对政府消费规模的调整来提高民间投资水平。消费和投资是我国财政支出的主要去向,已有学者使用宏观经济数据对三个变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实政府消费和民间消费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当民间消费较少时,执政者可以通过减少政府消费来提高民间消费,具体措施有:适当提高转移支付支出的比例、提高民间消费水平、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消费,以此达到提升民间消费的目的。相反,如果民间消费过高,则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消费的手段减少民间消费。因此,正确的理解国债对于消费的重要作用,对于提高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国债资金资源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三)国债对私人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学者对于国债挤出私人投资的研究争议不断,有的学者认为国债会挤出私人投资,有的学者认为国债不但不会减少投资,还会促进私人投资,即国债挤入私人投资。具体而言,国债挤入私人投资是指国债做为一种社会资本,具有外部效应,如果国债融资后的成本主要是用于公共资本品的支出,所以说,国债规模的扩大会提高私人投资的水平。相反,如果国债融资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消费,则国债规模的扩大会使私人投资水平减少,即国债挤出私人投资。具体来说,国债是通过以下渠道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的:首先,国债属于公共资本,公共资本具有外部效应的特点,在社会供给以及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增发国债意味着投资者对国债的需求增加。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可知,利率水平会随之上涨,即资金价格上涨。这会使私人部门的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的收益水平降低;其次,从融资种类来说,与其他融资方法相比,国债由于是以中央政府信用为担保的债权债务凭证,凭借其收益率高、风险小、安全性高等特点,一直为投资者所偏爱,同等条件下,投资者会选择使用国债进行投资而不会选择私人资本,因此,国债对私人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

(四)其他效应此外,有学者认为国债还具有税收平滑效应和通货膨胀效应等,所谓税收平滑效应源自于巴罗的税收平滑理论模型,巴罗认为如果对税收和劳动征收税收,会导致劳动力工作的意愿降低,还会产生一定的扭曲成本,并且这种扭曲成本随着税率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国家为了减少这种扭曲成本,通常会把税率固定在一个水平上,即实现税收的平滑。当国债存在税收平滑效应时,当期发行国债会提高未来税收水平,人们的投资和消费行为不会发生相应的发生调整;如果国债不存在税收平滑效应,则认为国债和未来税收之间的关系不明显,如果当期增发国债,消费者极有可能会改变自己的投资和消费行为。现在,已经有学者使用经验数据对此论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西方的许多发达国家,税收平滑理论是符合现实经济的。有学者认为,有时候政府为了减轻国债到期还本付息的负担,可能会利用国债提高通货膨胀率,理论上这一假设成立,但现实生活中,这一假设受到多种经济因素的制约。如果现实生活中民众对这一反应较为强烈,而执政者仍然坚持利用国债提高通货膨胀率,将有可能导致社会危机和经济危机。另外,是否使用这一方式还取决于执政者对于通货膨胀的态度,如果执政者认为通货膨胀带来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则不会采用此方式,反之,则会采用。

三、风险预警研究

为了更好的评价国债可持续性,学者和管理者根据现实经济发展情况,建立了一套评价国债可持续的指标体系,在现实经济中,常用指标的选取通常要符合国际和国内的使用习惯、要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和代表型、另外还应该注重指标的可操作性和数据可得性。衡量国债风险预警的方法有很多,而指标方法由于其使用的简单和直观性,一直被学者们青睐,以下简要介绍几种常用指标:

(一)国债负担率国债负担率的表示方法为国债余额与国内生茶总值之间的比例,从中可看出,国债负担率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呈反比例关系,即GDP水平越高,国债负担率水平越低,GDP水平越低,国债规模的增长空间比较大;国债负担率比例越高,国债规模的增长空间比较小。欧盟颁布的《条约》中规定,所有成员国的国债负担率不得超过60%。

(二)国债偿债率国债偿债率的计算公式为国债付息额与当年财政收入之间的比例饿,国债偿债率水平越低,当年财政支出中用于偿还国债的比例就越低,即偿债压力越小,国债水平可持续。

(三)国债依存度国债依存度通常使用国债发行额与财政支出之比来表示,此数值越高,表示财政对于债务的依赖性也越高,国债规模属于不可持续水平,长此以往,财政也有可能无法继续维持。国际上通用的国债依存度标准为15%-20%,具体数值各国家根据自身国情可酌情修改,但幅度不应过大,通常来说,国债依存度水平维持在10-23%之间。

(四)赤字率赤字率通常用中央财政赤字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来表示,国际公认的赤字率警戒线是3%。根据经济学相关理论,赤字率和经济增长率呈反比关系,经济迅速发展时,国家的赤字率水平通常比较低,此时国债规模比较小;经济萎靡时期,国家使用反周期的扩张财政政策,使赤字和国债水平提高,赤字率水平也随着增加。研究国债风险预警的指标和方法还有很多,在进行分析研究时,也应综合考量各种指标,需要指出的是,但从以上指标数值上来说,我国国债远低于国际标准警戒线。但是我国现实经济中,存在大量隐形债务和或有债务,因此在制定国债境界性指标时应该综合考虑国际标准和我国国情。

四、建议

(一)科学的制定国债风险预警的标准当今世界,仍有许多国家把《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做为国债风险预警的参照标准,这项条约是由欧盟颁布的,《条约》中规定成员国的赤字率应小于等于3%。但是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世界总体形势的变化,固守这项指标将不再符合我国的现实经济。因此,我国应科学的制定国债风险预警的标准,此警戒线既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经验,又不能盲目的照搬。由于我国存在着许多隐形债务和或有债务,因此在设置标准时应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应略低于《条约》标准。合理的预警指标警戒线应该要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综合考虑我国的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率等水平,既要注重指标建立的科学性和理论性,又要注重指标的艺术性和灵活性。

(二)加大对私人投资的倾斜私人投资对于拉动我国经济和消费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加大对私人投资的政策倾斜,降低私人投资进入大型项目和重点项目的准入门槛。要给予私人投资资金更多发展机会,加大对私人投资的保护,建立相对应的法律法规,维护私人投资资本的利益,提高私人投资资本的活力和竞争力。

(三)合理调整国债规模和结构首先应该多样化国债结构,长期以来,我国国债一直被看做是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只重视国债的财政作用,忽视了国债的金融作用,且在国债产品的结构上也大多是注重中长期国债。这一方面制约了我国国债金融能力的发挥、另一方面也给我国财政支出未来还本付息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最主要的是也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此种情形下,我国应该加大对国债产品的创新、增加国债新品种、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增加国债产品市场活力、多加考虑符合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期限和利率组合、逐步实现全面业务电子化。另外,政府还应丰富国债持有者的多样性,我国现有国债持有者绝大多数为机构投资者,个人持有国债的比率依然较低。从发达国家现有的债务市场中可以发现,只有投资主体是多元化的债务市场才能真正的称之为成熟市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可以提高国债市场的活力、发挥投资主体的非金融机构作用,利于挖掘国债市场的潜力,不断加深和拓宽国债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另外,应该加大国债资金对于国家重点项目和潜力项目的支持力度,把国债资金用于基础设施项目,如教育、养老、生态、中西部等方面不仅能够对私人投资起到挤入效应,而且还可以改善民生、加快科技进步、缩小地区差距,有利于处于经济转轨期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在国债规模上,不应盲目扩大国债规模,事实上,应对我国目前国债的绝对数量进行适当的减少,因为过于庞大的国债规模反而会制约财政政策的实施。这是因为:首先,如果国债规模过于膨胀,将会增大金融风险的概率,反而制约经济的增长,这是因为国债项目有可能会给银行借贷带来巨大的坏账风险;其次,过度膨胀的国债规模,也将导致消费需求的不足。因此,在确定国债规模时要在我国国情基础之上谨慎周全的考虑。

(四)逐渐加强政府使用国债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国债不仅能够从财政收支水平上成为扩大收入和弥补财政缺口的一项重要方法,更能够引导国内外投资、国内需求甚至是国际资本的流动方向。因此,我国政府要逐渐的加强政府使用国债来实现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在经济低潮期,通过使用减少国债达到刺激经济的作用,向市场经济中注入多元化的资本活力;相反,在国家经济处于过热阶段,可以使用增发国债的方法,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影响社会总需求和资金流向,实现国债资金的优化配置,达到调控宏观经济的效果。

(五)注重对内外金融风险的防范随着全球一体化及各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早已摆脱故步自封的经济道路,日渐成为了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此种情况下探讨国债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应该采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应看到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一方面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加大了金融风险传递的概率和速度。这就要求我国要注重加强对国内外金融风险的防范,而且随着我国国债市场的不断完善,国债市场和股票、证券以及货币市场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一旦货币市场或者证券市场发生危机,将会使国债市场遭受巨大损失,甚至会引起一国的社会危机和经济危机,2011年美国和希腊的债务危机的景象依旧历历在目。因此,我们既要注重外界金融风险危害我国国债市场,建立健全科学的国债市场体系,又要防止由于国债市场出现问题而产生的金融危机倒逼问题。

参考文献:

[1]魏陆.我国国债规模的可持续性及其风险分析[J].财经研究,2001,09:52-56.

[2]刘立峰,国债政策可持续性及财政风险度量[J].宏观经济研究,2001(8).

[3]《国债政策可持续性与财政风险问题研究》课题组.国债政策的可持续性[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03:52-56.

篇12

目前我国的二手车市场发展处于初期阶段,其主要特征为:二手车是新车的衍生品,具有许多新车的产品属性特征,但是水平不同;二手车与新车的用户消费理念趋同,购买能力不足;新车市场的发展决定了二手车市场的诞生,新车市场的成熟决定了二手车市场的规模;二手车交易具有“重复性”特征,新车只交易一次,而二手车可能交易数次;新车交易双方是单向不可逆的,二手车交易双方是双向可逆的;二手车市场滞后于新车市场启动,但规模会超过新车;新车应以需求为导向进行营销,而二手车要以产品为导向进行营销;新车市场是以“城市带动农村”,二手车市场是以“农村包围城市”;厂商品牌二手车发展的终极目标是进行投资经营,与新车地位平行。

随着经济环境的回暖和二手车相关政策的相继出台,中国二手乘用车市场发展前景广阔,预计在2012年交易量将突破500万辆。二手乘用车2008年平均价格相比去年有所下降,同比下降2.58%,降价幅度较小与2007年各级别二手乘用车价格相比,低级别车型价格降价幅度甚小,A级车反而出现不降反涨的现象;近来A级车车型极大丰富,提升了A级车总体品质;2008年油价上涨、燃油税政策等对消费者购买小排量二手车导向显著,二手小排量轿车供不应求;

近年来二手车价格虽有一定波动,但总体幅度不大,这与我国汽车用户换车频率较低,二手车市场有价值的二手车价格居高不下紧密相关。

(二)二手车市场关键指标分析

车辆更换周期:用户期望换车周期略有延长,受政策影响高级别车型提前换车时间。目前二手车市场实际车辆使用年限中,更换周期在5年以上的比例远远小于用户期望,车辆年限结构明显倾向于5年内(含3年以下准新车),用户期望值与市场实际值之间的较大差异必然导致二手车车源断层;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用户车辆更换年限期望略有拉长,主要体现在低级别车型上;高级别车型用户由于燃油税等政策影响,车辆更换周期加快。认证车辆接受度:“认证二手车”概念宣传初见成效,中间级别车型用户更期待“厂商质保”

车辆认证费用:认证费用略有下降,幅度并不明显。不同类型用户对认证费用接受度差异明显:预购二手车用户比已购车用户对“有厂商质保的认证二手车”抱有更大的期望,故接受度相对更高;“有厂商质保的认证二手车”对于低预算用户(10万元以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用户愿意为此付出的费用相比其他类型用户而言也更高。车辆整备接受度:高级别车型整备程度还应差异化满足用户需求总体来说,对二手车市场车辆整备不太清楚的消费者仍占相当比例;消费者对低级别车型整备程度较为认可,而高级别车型还可以针对不同人群实现差异化整备。车辆出货时间: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初步显现,零售出货时间因车辆级别不同差异化

(三)用户心理及行为分析

购车态度―经济性是用户考虑二手车的主要因素,而对质量的担忧阻碍了用户的购买行为。二手车的经济性是用户选择二手车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价格导向和性价比两个方面;对质量的顾虑成为阻碍用户选择二手车的首要因素;长期固有观念及现有二手车交易体制的不完善均影响了用户的购买倾向。购车渠道―经纪公司仍是购买渠道的首选,非市场化的车辆处置方式表明现阶段二手车市场仍不成熟。对于预购二手车用户而言,经纪公司仍是首选购买渠道首选,厂家4S店虽位居第二,但与经纪公司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车辆处置方式的非市场化(“继续使用”、“亲戚朋友”)表明目前二手车市场仍不成熟;市场化处理途径中,“经纪公司”是用户处置现有车辆的主要渠道。

篇13

北京万元GDP能耗水平远高于世界城市。北京是“十一五”时期全国惟一一个连续五年完成既定节能目标的地区。2010年,北京市全市万元GDP能耗为0.582吨标煤,全国最低,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6.3%,但同世界城市相比仍处于较高水平。2007年,东京、伦敦的万元GDP能耗分别为0.04吨标煤、0.08吨标煤,而同时期北京的万元GDP能耗分别是东京的17.8倍、伦敦的8.9倍。

以煤炭为代表的高碳能源仍是北京能耗主导。当前北京的能源结构是煤炭占32%,油品占30.9%,外调电力占23.5%,天然气占12.8%,还有少量其它能源。与世界城市相比,高碳能源在北京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仍然较大。伦敦以天然气为主要能源品种,大约占总消费的50%,其次是电力和油品,二者的消费量大致相同,基本没有煤炭的消费;纽约的能源品种排序为石油占40%,天然气占28%,煤炭只占6%左右;东京以电力消费为主,占能源消费约40%,其次为石油和天然气,没有煤炭的消费。

北京的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城市差异较大。从终端能源消费结构来看,伦敦(2007年)工商业、交通、居民各部门的能耗占比分别为36.4%、21.6%、42%。将2009年北京终端能源消费量按国际核算方法进行调整,大致可得出工业、非工业(不含交通)、居民、交通各部门能耗占比分别为33.3%、28.3%、13.4%、25%,与世界城市相比,工业的能耗占比仍然较高。

世界城市能源低消耗原因

“后工业化”发展时期能源需求趋于平稳。在工业化早期,由于主要以发展轻工业为主,能源消费强度很低;在进入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中期后,能源消费强度达到顶峰;当经济逐渐成熟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经济增长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现代制造业和第三产业是主要特征,能源消费强度又开始下降。作为发达国家中“后工业化”时代城市的代表,纽约、东京、伦敦等世界城市的经济转型及产业升级已基本完成,能源需求总体趋于平稳。

世界城市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其较低的单耗水平。纽约是世界最大的货币金融市场和股票市场,伦敦是全球的金融中心,日本也是影响全球经济的重要管理中心。目前,纽约、伦敦、东京的第三产业比重都已达到85%以上,在第三产业内部,又以金融保险、房地产等高端服务业为主导。从单耗水平来看,服务业的增加值能耗仅为工业的1/3左右,而在服务业内部,金融、保险等行业的单耗水平又远低于服务业的平均水平,因此,世界城市以高端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模式决定了其较低的单耗水平。

各项节能措施实施效果明显。上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严重冲击,迫使西方国家积极寻找可替代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同时期由于规模庞大的能源消耗带来了巨大的污染排放,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为应对能源短缺、环境破坏等严峻现实,许多国家开始设立政府节能主管机构、出台节能法律和法规,如日本有《节能法》、美国有《国家节能政策法》,积极引进节能设备,加速节能技术的推广,对各部门制定能效标准,利用财税手段引导消费,加深消费者的节能意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些政策的效果逐渐显现。

大大加快发展低碳清洁能源步伐。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长期性挑战,能源作为最大的碳排放源成为全球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核心所在。目前,加快发展低碳能源和高碳能源的低碳化利用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各国都在加快向低碳清洁能源转型的步伐。以东京为例,2000~2005年,东京的油品消费占总能耗的比重下降了6.4个百分点,而天然气和电力的占比分别提高了3.5和3个百分点。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将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摆脱石油依赖的重要战略手段。

向世界城市学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