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众媒体的重要性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在实践教学中,最常使用的多媒体工具是PPT,也就是常说的幻灯片,教师也会使用视频、图片或者是软件结合教学。多媒体技术具有集成性、控制性、交互性、非线性和实时性等特点,满足了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讲授内容的需求,如声音、图像、文字和视频,也方便学生通过感官去获取知识,满足了教与学的双向需求。
2物流专业的特点
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物流专业从开始设立到现在,已超过20年的时间,这20余年中国物流从传统的运输、仓储发展成为专业的、结合多种技术的现代物流,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物流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这个专业相比其他专业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2.1物流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紧密,要求学生掌握
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物流行业中运用了大量现代信息技术,比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条形码、无线射频、GPS、GIS等。近几年,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顾客对物流服务要求质量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价格越来越低,物流企业为了应对这种要求,越来越多开始使用信息系统,如MRP、ERP、WMS等。为了更好的适应物流行业的要求,物流专业的学生首先需要明了各种信息技术原理,结合实际,会使用常见的物流信息技术工具,了解常见的物流系统,甚至进行物流系统的操作;其次,要在学习过程中深刻理解信息技术对现代物流企业的重要性,树立学好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意识。
2.2物流专业课程中涉及大量的设施设备和规划布局知识
对于物流企业来讲,仓库数量和仓库选址的规划直接影响到物流成本高低和物流速度的快慢,而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内部的布局规划直接影响到内部物流的快慢和工作量的大小。在物流专业的教学中,无论是仓库数量和选址规划,还是物流中心的布局规划都要用到一些建模工具或数学方法,这些都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能够清楚地讲解这些建模工具和数学方法。
2.3物流专业与实际结合紧密,要求教师授课结合行业发展
物流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需要物流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都要实时关注行业最新动态,掌握行业变化趋势,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就业。物流专业开设的这20多年来,物流与供应链行业的业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传统的第三方物流到全渠道物流的转变,从B2B物流到B2C物流再到B2B2C模式,物流的发展与电子商务的发展紧密相关,同时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促使物流的商业模式发生了质的改变。物流行业的转变也对其中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多的知识和更高的技能要求,为了能够适应物流行业的发展需要,要求教师在授课中不仅要讲授课本知识,还要讲授大数据、物联网等新知识、新技术以及行业动态。现在的物流专业课堂比以往要求更多的知识和更快的知识更新速度。
3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3.1学习上既追求实用,又追求新奇有趣
现在的大学生正好是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若干年成长起来的,在这种市场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在学习知识上面也越来越多的关注实用,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事业单位要求拥有相对应的证件,所以很多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就开始考证,出现了考证热,也出现了一些盲目考证的现象,浪费了时间、精力。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化思潮开始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并向发展中国家席卷。中国在全球化思潮的影响下,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剧烈变化。全球化使得大学生的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球化的开放性使大学生思想更为活跃和自由,视野变得开阔。思维上的变化,使得他们在接收知识上拒绝呆板和无趣,追求新奇和有趣。
3.2学习需求多样化
经过高中的艰苦学习之后,大学的学习氛围相对要轻松很多,没有了升学压力,大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应也变得多样化了。一般来说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下:延续了高中学习的良好习惯或者想要考上好的研究生学校,在学习上继续争先争优,希望学到更多专业知识,打好基础;对本专业兴趣浓厚,想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在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上要求都很高,期望了解到本专业前沿知识;对学习的内容并不十分关心,对所学专业没有特别的热情,要求期末考试不挂科就行。大学生学习需求的多样化,要求授课教师在教学当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各种需求,合理安排授课内容。
4多媒体技术在大学物流教学中的作用
物流专业本身课程的特点和大学生的需求的变化,使得传统的板书授课方式无法满足物流专业课程的要求和大学生的需求,需要教师在授课中使用多媒体的授课方式。
4.1满足物流专业授课要求
物流专业课程涉及大量信息技术、规划布局和设施设备知识,对于教师来讲,传统的板书授课无法清晰直观地向学生讲授相关知识。使用多媒体,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条形码、无线射频等信息技术知识,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各种信息技术在物流过程中的使用。使用板书授课无法让学生知道各种设施设备的形象,使用多媒体学生可以非常直观地知道各种设施设备的形象。使用多媒体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物流中心的规划布局情况,教师可以更容易更直观向学生讲授规划布局的各种方法。使用多媒体,教师可以使用软件系统,如WMS软件,向学生展示信息系统的在物流中的使用过程。
4.2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物流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现在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追求实用,学习需求多样化,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讲授课本上的知识,按照大纲要求将重点知识讲清讲透,还要讲授物流行业前沿情况,结合当前物流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需要讲授的内容很多。传统的板书授课方式所能讲授的内容非常有限,结合多媒体,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需要,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授课,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讲授更多内容,知识密集,课堂内容丰富。现在的学生在学习上追求新奇、有趣,多媒体的授课方式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甚至仿真软件向学生展示知识,图片、视频的形式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兴趣,满足学生需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大学授课中已经成为了主流手段,既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的需要,也满足了教师授课需要,吸引了学生,丰富了课堂。在多媒体授课之后,现在又出现了慕课、微课的教学形式,这些形式都在不同程度上满足学生需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相信在未来的大学课堂中,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形式,使得大学课堂更丰富精彩。
参考文献:
[1]魏星.浅谈多媒体教学对大学教育的影响[J].科教文汇,2013,(07):36-37.
篇2
Key Words: multimedia ,lala teaching exercise ,expressing ability
1 概念的厘清
概念是反应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总结。所谓本质属性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并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根本性。概念明确,是人们正确认识的必要条件,只有概念明确,才能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有人认为啦啦操运动员的表现力是指“运动员的身体美和运动美的综合体现,既丰富而富有弹性的肌肉肤色和半的紧身健美服饰,从点到线,纵横交错的队形变化,到线面结合的艺术造型,淋漓尽致地显示出运动员的健康美、力量美、形体美、姿态美、服饰美,加上男子动作的阳刚之美和女子动作的刚柔之美,给人以奋进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鼓舞和美的陶冶。”这种仅仅通过运动员的外部表征来表达对表现力的理解是非常片面的、表浅的,它没有反映出表现力的真正内涵。笔者认为,啦啦操运动员的表现力是指运动员通过自身所具备的认知力、理解力、观察力、想象力、自信心,借助于面部表情、身体表情、身体姿态、技术动作等外部形态和动作的总体风格把动作和音乐的内涵转化为自身内在的情感,并把与形象相符合的感情及其思想持续的表达出来,用以吸引观众和感染观众的一种能力。它是运动员内在的精神和外在的动作表现的完美统一,也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关键。然而表现力的培养有多方面的途径,作为教学手段来说运用多媒体教学无疑是提高学生直观感受的最好方法,也是最简单有效提高表现力的方法,本文对此展开的讨论,
2影响表现力的因素
表现力是啦啦操项目运动员迈向成功之门的钥匙,也是该项目成套动作的色彩与灵魂,更是运动员自信心、自我陶醉、超越观众、感染观众的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对表现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2.1文化背景
以崇尚文化艺术体育氛围很浓的欧洲为例,由于长期受历史文化和教育制度的影响,美国的啦啦操在世界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他们在创编、训练和表演艺术中处于领先地位。教练员除了具备啦啦操知识外大多熟悉音乐和爱好艺术等其他学科,而这些国家的运动员从小就受到艺术和大自然的熏陶,去艺术馆、博物馆、剧院和野外郊游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所以他们的选手特别善于理解音乐并使自己的成套动作成了再创造的过程,最大限度地利用身体动作来表达音乐,这一点正是我国运动员普遍缺乏的。
2. 2专项素质和动作规格
专项素质和动作规格是影响运动员技术水平发挥的最重要因素。通过专项素质对运动员表演水平及其各因素影响程度的调查发现,专项素质对运动员表演水平产生较大影响体现在运动员的自信心及动作到位程度、感染力、协调性、节奏和可赋予动作内涵等四个方面,通过对动作规格影响运动员水平产生较大影响也主要体现在运动员做动作时的自信心、动作到位程度、动作感染力、动作协调性、动作节奏、可赋予动作内涵等几个方面。由此可见,专项素质对动作规格有较大影响,而且专项素质的好坏深深地影响着动作规格的高低,动作规格的高低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运动员的表演水平,而这些都与运动员表现力水平的发挥紧密相关。
此外还包括心理素质和比赛经验等方面的影响
3多媒体在啦啦操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3.1学生认识心理的必需。
人事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一生中获知的信息有94%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的,其中88%通过视觉,12%通过听觉。可见,视觉器官是人类最重要的获知器官。1990年,耶鲁大学教授EDWARD TUFTE在解释为什么最有效的信息传播媒介是可视图像而不单单靠听觉时指出:“信息图像化本身就满足了每一位学生的不同需要,使其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和各自不同的进度来对图像化的信息进行个别化与理性化的筛选和理解。图像化的信息本身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同步进行的可控宽频带通道,而单纯口授是无法达到这一点的”。可见,在啦啦操教学环境中广泛使用使学生视听并用的教学媒体,可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育效果。
3.2多媒体啦啦操教学的先天优势
啦啦操和其他项目比较,无论是教材的设置、课堂教学以及课余的活动等都是动态型的。而且作为影响啦啦操运动员表现力的若干因素来看文化素养与专项素质和动作规格无疑占据了重要的部分。那么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开阔了运动员的视野,从多方面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相信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另外,啦啦操项目优美的身体动作、动听的音乐旋律,是要通过表现力的发挥才能融合一体,给人以美感,从而达到较高的境界。
3.2.1形象教学,提高质量。多媒体英语教学能以文字、符号、图形、活动影像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有效的重现事物的客观属性。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2.2自主学习,发展个性
传统教材都是以线性方式组织教学信息,而多媒体健美操教学可像学生提供分解规范示范、竞赛表演内容、各赛事竞赛规则、直观表现的技巧等,使学生感到新鲜,产生兴趣和求知欲望。宽松自主的学习氛围可使学生高度发挥主观能动性。
4结语
根据运动项目特点,探索多元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是当代教学理念的重要转变。如何更有利于学生对于一个项目的了解,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能够做到在学习中体会创造的快乐,在了解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一些新的东西,来满足自己对啦啦操学习的要求是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的。以多媒体教学的手段为辅助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以此提高对于整个项目的了解和热爱,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5 参考文献
[1] 宋冬梅. 浅谈健身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可持续性发展[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3,(03)
[2] 张少芸. 谈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J]. 引进与咨询 , 2000,(04)
[3] 魏晓. 建筑材料的艺术表现[J]. 室内设计 , 2006,(03)
[4] 陈永昌, 卢驰. 中国传统民居装饰的艺术表现力[J]. 室内设计 , 2005,(04)
[5] 樊振和. 结构在建筑中的艺术表现力[J].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 2001,(01)
[6] 白佐民. 谈谈公共建筑的门廊设计[J]. 建筑学报 , 1963,(04)
[7] 郝嘉乐. 浅谈多媒体课件的设计[J]. 煤炭高等教育 , 2004,(02)
篇3
1 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中产生的影响
1.1 产生诸多挑战
不同信息充斥而来,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而这个所谓的“天下事”,并不一定是真正的“天下事”,大量的碎片化信息容易错误影响大学生群体的思维导向,需要辅导员来及时发现并修正;表达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大学生在虚拟生活找到情感、语言宣泄的途径,现实生活中欠缺语言表达、思维成熟的能力,怎样来提高辅导员在网络层面的话语啵成为一个命题。
1.2 模式发生变化
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大学生”的角色模式均发生变化。辅导员的主导角色地位面临冲击,大学生解决困难,多从网络寻求办法,较少地选择与辅导员面对面沟通;鉴于“传统――现代”模式的转变,要求辅导员善于利用网络媒介,拥有“公关”的意识,能够在众多人监督、可看的新媒体中解答现实问题,扩大工作的实效性。
2 进一步引导意识形态的重要性的举措
2.1 对引导重要性的分析
“立德树人”――仍然是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现今而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就是培育、践行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工作,在实现人生目标、树立理想信念有重要意义。
2.2 增强辅导员对于阵地与政治的意识
(1)提高政治敏感性。辅导员拥有牢靠的政治敏感性与意识,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学会善于发现、运用理论来指导工作、看待问题,对涉及到问题发展方向能够进行预判,错误言论、原则问题严肃对待,不能听之任之、含糊其辞,并做好相应的对策。(2)加强阵地意识。随着信息化的发达,大学生在网络阅览、查询、探讨各类信息,同时接收到不同视角的意识形态研究,网络无疑已经成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只有牢牢把握住新媒体阵地,才能更好地吸引“大学生群体”,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明确网络阵地的重要性、实际性与迫切性,学会建立、管理、运用好网络的阵地,加强校园对网络信息内容的甄别,强化网上积极、正面的引导与宣传,倡导健康文明的网络文明行为。
2.3 进一步提升新形势下的能力建设
(1)建立有效、完备的信息宣传机制。针对大学生群体在网络社会的占有量,进行统计分析,掌握大学生群体在网络载体的使用情况,抓住关注的集中点(具体媒介,如微信、微博、QQ),建立有效、完备的信息宣传机制,有效把握大学生群体的心理波动、对信息处理的情况,尊重对国家重大事件、校内的公共事件的参与、知情权利,建立良好的沟通媒介与关系。(2)加强对新媒体掌握程度。只有适应新媒体环境,才能进一步发挥辅导员的教育、引导、服务能力。提高辅导员对于信息技术的处理能力,了解、掌握、运用新媒体的知识与功能,加强对新媒体工具的认识,建立个人的网络沟通系统或媒介,善于总结各种信息,并利用好学生组织的新媒体平台,及时传播给学生,学会在新媒体建设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诸多势力来“抢”回大学生群体。
2.4 创建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激励机制
高校在引导辅导员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角色转变,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做好辅导员在新媒体素养的相关培训等工作,提升整体素质,避免与大学生群体形成“对立面”。鼓励、强化辅导员对新媒体的使用频率,对在新媒体环境下有突出表现、典型代表,要进行内部经验交流、形成氛围。
2.5 树立新媒体环境下的“榜样”
学会在新媒体环境下,挖掘先进典型,加强对“意见”统一的主渠道,通过“榜样”群体、“榜样”语言提高新媒体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加强群体的带动作用,注重将传统班团组织与新媒体形式结合,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校园网络信息的公信力。
2.6 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控
辅导员要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控、介入,学会净化网络平台,密切关注大学生在网络内、外的思想波动,及时掌握动态;利用自身网络互动平台,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并加以引导。
3 结语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者,辅导员在新媒体环境下,要学会用战略性的眼光看问题、创新教育形式,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提高在新媒体环境中的话语权,巩固和强化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引导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刘运显,舒大凡.论如何提升辅导员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话语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8):66-68.
[2]朱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6(02):96-99.
篇4
Effects of alcohol extractant from self-made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on expressions of typeⅠcollagen,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 keloid-derived fibroblasts
ZHAO Qing-li,MENG Ru-song,YANG Qing-qi,CAI Rui-kang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Air Force General Hospital of Chinese PLA,Beijing 100036,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he alcohol extractant from the self-made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on the expressions of typeⅠcollagen,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 keloid-derived fibroblasts(KFB).MethodsThe alcohol extractant from the self-made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at concentration of 500μg/ml was added to the cultured KFB.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appli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s of typeⅠcollagen, 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s 1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 KFB.ResultsAfter the extractant from drug taking action, the expression of type collagenⅠwas suppressed, the expression of MMP-1 was enhanced while the expression of VEGF was increased or decreased.ConclusionsThe self-made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may produce therapeutic effects by influencing the synthesis of typeⅠcollagen, MMP-1 and VEGF.
Key words:keloid,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fibroblast, typeⅠcollagen;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瘢痕疙瘩(Keloid, K)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为真皮中胶原纤维致密增生、排列紊乱。研究表明,K形成与胶原蛋白的合成与降解失衡有关;K组织中的微血管状况影响着K的发生、发展及转归。Ⅰ型胶原蛋白是K胶原组织中的主要成分,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1, MMP-1)是降解Ⅰ型胶原蛋白的关键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为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丝裂原,在血管的形成、发育、分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检测自制中药醇提物对K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蛋白、MMP-1及VEGF表达的影响,其目的是探讨药物的作用机制,为K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自制中药由全蝎、蚤休、丹参、生乳香、浙贝母、生甘草组成。体外培养的人K成纤维细胞(Keloid Fibroblasts, KFB)6株、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s, NFB)3株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王春梅教授赠送。主要试剂及仪器包括兔抗人Ⅰ型胶原蛋白、MMP-1、VEGF多克隆抗体(武汉博士德公司)、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试剂(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DMEM、新鲜小牛血清、正常羊血清、正常兔血清。
1.2 实验方法
1.2.1 药物制备:90g自制中药粉碎为细粉,加8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滤过,浓缩,用乙醇溶解为100ml,密闭冷藏。量取适量的自制中药醇提物水浴蒸干,加二甲基亚砜及PBS溶解,微孔滤膜滤过除菌,用细胞培养液(含DMEM、新鲜小牛血清、青霉素、链霉素)稀释成实验浓度。
1.2.2 细胞培养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根据增殖实验结果,选择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无显著抑制作用的药物浓度(500 μg/ml)。KFB、NFB传代3~7代,加0.25%胰蛋白酶消化,制成1.5×105/ml细胞悬液,以2ml/孔(3×105细胞/孔)加入内含消毒盖玻片的6孔板中,培养箱中孵育48h。吸除原培养液,中药组加自制中药醇提物培养液2ml于KFB孔中,阴性对照组加单纯培养液2ml于KFB孔及NFB孔中,继续孵育48h。取出盖玻片,冷丙酮固定,1:15正常羊血清作用30min,分别滴加兔抗人Ⅰ型胶原蛋白(1:50)、MMP-1(1:100)、VEGF(1:50)多克隆抗体,同时设PBS对照及正常兔血清对照。4oC湿盒中过夜,复温,滴加通用型IgG(Fab段)-HRP多聚体,37℃作用30min,DAB显色,复染,脱水,封片。取硬皮病、恶性黑素细胞瘤、子宫内膜石蜡切片各1份,分别进行Ⅰ型胶原蛋白、MMP-1、VEGF免疫组化染色,以此设为阳性对照。
1.2.3 结果判定:显微镜下观察到Ⅰ型胶原蛋白、MMP-1、VEGF阳性表达呈棕褐色,细胞浆和/或细胞核内含棕褐色颗粒的细胞为阳性细胞。随机计数5个高倍镜视野(×400)中细胞总数及阳性细胞数,并换算成阳性细胞百分计数。
1.3 统计学分析:将所有资料输入数据库,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检测指标用x±s表示,统计分析方法为t检验。P
2结果
硬皮病真皮网状层可见Ⅰ型胶原蛋白呈片状棕褐色着色。恶性黑色素瘤胞浆、核质中见MMP-1呈颗粒状棕褐色着色。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内见VEGF呈弥漫性棕褐色着色。PBS对照及正常兔血清对照均未见棕褐色着色。
2.1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蛋白表达:阴性对照组KFB(图1)、NFB及中药组KFB(图2)均见胞核核膜上呈线状及核质中呈核仁样分布的较多Ⅰ型胶原蛋白阳性颗粒。阴性对照组KFB胞浆中见大量散在分布的阳性颗粒,阴性对照组NFB及中药组KFB胞浆中仅见少数散在的阳性颗粒。胞浆中阳性颗粒的表达强度为:阴性对照组KFB>中药组KFB≌阴性对照组NFB。阳性细胞百分计数在阴性对照组KFB与NFB间、阴性对照组与中药组KFB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成纤维细胞MMP-1表达:三组MMP-1阳性表达均以胞核为主。阴性对照组KFB(图3)多数胞核呈阴性反应,少数胞核中见阳性细颗粒、粗颗粒排列于核周或/及散在分布于核质中;阴性对照组NFB及中药组KFB(图4)多数胞核呈阳性反应,阳性颗粒粗大甚至呈团块状,散在分布于核质中或聚集于核质的一侧。阴性对照组KFB胞浆中阳性颗粒少见,阴性对照组NFB及中药组KFB胞浆中均见少数散在分布的阳性颗粒。阳性颗粒的表达强度为:中药组KFB≌阴性对照组NFB>阴性对照组KFB。阴性对照组KFB的阳性细胞百分计数低于阴性对照组NF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3 成纤维细胞VEGF的表达:阴性对照组KFB(图5)、NFB多数胞核、胞浆中均见VEGF阳性颗粒,呈细颗粒、粗颗粒状散在分布于核质中或/及胞浆中,以胞核为主。中药组KFB(图6A 6B)部分细胞阳性表达减弱,表现为胞核中少数散在的核仁样颗粒,胞浆中呈阴性反应或仅见少数散在的阳性细颗粒;部分细胞阳性表达增强,表现为胞浆中大量散在分布的阳性粗颗粒,或大量阳性细颗粒聚集于核周。阳性颗粒的表达强度为:中药组KFB表达增强区>阴性对照组KFB≌阴性对照组NFB>中药组KFB表达减弱区。中药组KFB的阳性细胞百分计数低于阴性对照组KF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讨论
K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含量明显增加,尤以Ⅰ型胶原为甚。Ⅰ型胶原蛋白的合成受诸多因素影响,直接检测体外培养的KFB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可以避免许多内在因素的干扰,显现KFB本身所固有的特性。为了能准确地判定自制中药醇提物对成纤维细胞合成Ⅰ型胶原蛋白的影响,避免药物抑制细胞增殖的干预,本研究选择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无显著抑制作用的药物浓度。我们的结果表明,KFB合成Ⅰ型胶原蛋白增加,表现为胞浆中有大量的阳性颗粒;自制中药醇提物可抑制KFB合成Ⅰ型胶原蛋白,表现为胞浆中阳性颗粒明显减少。然而,阳性细胞百分计数分析并未显示阴性对照组KFB与NFB间、阴性对照组与中药组KFB间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我们认为这可能与三组成纤维细胞胞核上阳性表达无数量上的差异有关。
近年来,胶原蛋白合成与降解间的失衡在K形成中的作用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关于K组织细胞中MMP家族的检测与干预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课题。MMP家族是一组蛋白水解酶类,它们对细胞外基质具有广泛的降解作用。MMP-1为其家族成员之一,它可以在Ⅰ型前胶原α1、α2链的特殊位点降解胶原,使其成为1/4~3/4片段。在创伤修复中MMP-1可表达于真皮成纤维细胞上,以参与肉芽组织的形成和清除以及瘢痕的消退[1]。国内有学者对K病理切片进行MMP-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K组织中MMP-1表达较正常皮肤显著增加[2]。鉴于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均可产生MMP-1,我们认为检测K组织中MMP-1的表达并不能反映出成纤维细胞合成MMP-1的实际状况。本研究的MMP-1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体外培养的KFB与NFB比较,其MMP-1表达显著降低,此结果与Arakawa等[3]、Uchida等[4]结论相符,提示KFB自身存在着MMP-1转录及/或翻译水平的异常,致使KFB胞核、胞浆中MMP-1蛋白减少。在我们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发现,自制中药软膏可使K萎缩、变平、退化(待发表)。本研究显示自制中药醇提物可使KFB中MMP-1蛋白增多,这表明本药物可能通过促进KFB合成MMP-1、以降解致密增生的胶原纤维,从而达到促使K消退的治疗效果。
关于K微血管状况在K发生、发展、转归中的作用已成为近年来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部分学者强调,瘢痕组织血管生成过多、血供丰富支撑着瘢痕的过度增生。另有学者认为,瘢痕组织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诱发K;瘢痕内血管通路的建立、正常微循环的形成对瘢痕的退化有促进作用[5-6]。新近的研究表明,K部位不同,组织内微血管状况亦不同;浸润部微血管数量增加,老化部微血管数量减少[7]。多数文献支持K组织中VEGF表达增高[7-10],其主要分布或真皮成纤维细胞上[7-8,10],或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9];VEGF表达K浸润部>K周边正常皮肤≌K增生部>K老化部≌正常人皮肤[10]。由此可见,对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的K皮损而言,单纯地促使或抑制血管增生均欠全面,须根据K皮损的不同表现分别采取相应的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培养液中生长的KFB其VEGF表达与NFB比较无明显差异,即KFB就单个细胞而言无VEGF合成增多。我们推测以往学者检测到的KFB上VEGF高表达可能与组织中的微环境及相关因子的作用有关,或与组织中KFB增多有关。KFB在自制中药醇提物的作用下,虽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其VEGF阳性细胞百分计数显著减少,但却同时显现VEGF表达明显减弱及显著增强,即表明该药物对KFB VEGF的合成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使部分KFB合成VEGF增多而部分KFB合成VEGF减少,这是否意味着K组织中存在着具有不同VEGF合成机制的成纤维细胞,是否意味着调动成纤维细胞的这种双向反应以促进及抑制血管增生对K的治疗更有益,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潘敏,骆丹.基质金属蛋白酶与皮肤病相关性[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33(1):53-55.
[2]郭丽丽,刘林,陈言汤.MMP-1、TIMP-1及PDGF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6,17(5):340-342.
[3]Arakawa M,Hatamochi A,Mori Y,et al. Reduced collagenase gene expression in fibroblasts from hypertrophic scar tissue[J]. Br J Dermatol,1996,134(5): 863-868.
[4]Uchida G,Yoshimura K,Kitano Y,et al. Tretinoin reverses up-regulat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 in human keloid-derived fibroblasts[J]. Exp Dermatol,2003,12 (Suppl 2):35-42.
[5]Timar-Banu O,Beauregard H,Tousignant J,et al. Development of noninvas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ologies for assessment of cgronic ulcers and scars in humans[J]. Wound Repair Regen,2001,9(2): 123-132.
[6]李高峰,罗成群,刘浔阳,等.瘢痕内微循环的变化[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5,11(4): 223-226.
[7]毛运春,唐红梅,庄强,等.前胸部瘢痕疙瘩微血管的形态和分布[J].微循环学杂志,2007, 17(3):24-26.
[8]姜笃银,徐明达,陈璧,等.瘢痕疙瘩组织血管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意义[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8, 19(4):470-471.
篇5
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出现了诸如数字杂志、数字广播、移动电视、桌面视窗、数字电影和网络等形态的新媒体。相对于传统的户外、广播、报刊和电视这些传统的意义上的媒体进行比较,新媒体因其具有的数字信息化技术所得到的互动传播功能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为基础延伸而来的各种媒体形式,有些是将新技术运用到旧媒体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新媒体中,市场份额占有最大的自然就是网络媒体。网络新闻在网络媒体诞生之后就产生了许多不同广播新闻、报纸新闻和电视新闻的特有风貌。这种风貌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在新闻的价值取向上,所以根据网络媒体来进行新闻媒体发展趋势讨论是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略因素的正确的分析方法。
二、新闻媒体在价值取向上的改变
通常情况下,把新闻能够满足受众人群了解客观现实变动或者发展的属性成为新闻价值。新闻价值主要包括时新性、接近性、重要性、趣味性和显著性等。硬新闻的主要新闻价值体现在接近性和显著性方面的重要内容,而软新闻的主要新闻价值体现在具有接近性和显著性方面的趣味性。当然,不论是硬新闻亦或者是软新闻,基本前提都是时新性。从新闻的三要素出发,伴随着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笔者认为新闻媒体的发展会在价值取向上出现明显的改变。
(一)“时新性”将向“时事性”发展
在网络新媒体的环境之下,对新闻媒体发展趋势的影响首先体现在“时新性”上。新闻传播的过程之中,新闻传播的及时性是时新性包含的主要内容。新闻的及时性能够以达到什么程度,不同时代是有不同要求,不同媒体是有着不同速度的,但是总体来说人们对于新闻媒体的及时性要求是越来越高。随着传播科技发展产生的新媒体为新闻的传播提供了及其有利的条件;此外由于媒体行业的竞争,媒体工作者越来越看重新闻的及时性。诸如网络的新媒体在信息的传递速度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这就导致了新闻媒体在价值上实现了由“及时性”向“实时性”的转变。
(二)新闻内容的改变
在时间上,新媒体实现了“及时性”向“实时性”的转变,这没有涉及到新闻内容的选择。从内容的重要性角度看,新闻媒体在价值的取向上出现了新的变革。新闻的重要性、显著性等价值主要侧重于新闻的趣味性和人情味,而当下的新闻媒体的主要价值就改变了许多,阅读新闻的目的也被强化了许多,现在的读者对于新闻的要求主要是考虑这新闻是否会成为与他人聊天的内容或者是与其他人交流、讨论时的素材。
(三)新闻价值判断标准的改变
传统新闻价值的判断标准从根本上说主要是集中在影响力、异常性、显要性、接近性、冲突性、及时性和趣味性这主要的七点上。但是这些方面那个重要,或者那个出于次要地位一直都没有广泛的认可,这也就导致了对新闻价值判断的困惑。理论的归纳存在差异除外,新闻所蕴含的基本要素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人们也在人事的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向新闻价值添加了许多新的元素。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对新闻的价值判断标准也逐步形成,当下普遍的观点就是用新闻的实用性来判断新闻的价值。
三、新闻媒体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一)新闻媒体内容个性化
媒介是新闻的出发点,受众人群是新闻所要传达到的终点。新闻媒体的发展主要是受到了发出方式、受众反映和传播模式的影响,所以新闻媒体除了受到媒体的支配之外,还受到了受众人群的审阅需求和传播的环境影响。纵观国内的众多网站,可以发现大部分的新闻媒体都具有鲜明而有特色的内容,都是针对特定的人群设计新闻的内容,例如:通过海量新闻、及时更新受到广泛认可的新浪网,以休闲八卦、人际交往、在线交流为主要内容的猫扑网,以IT产品的导购为主要内容的IT168网。可以看出,在表象上,新闻媒体都是围绕着特点主题、目标人群构建的,而从实质上看,新闻正在向个人鲜明的品质化方向发展。
(二)新闻媒体评定标准明确化
受众人群推动了新闻媒体的发展,是新闻媒介的生存决定性力量。新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的、覆盖率广使得大众传播变成了小众化,这样的大众新闻媒介逐步变为小众媒介的现象造成了新闻媒介以及新闻受众人群的多样化。一旦新闻媒介不能得到受众人群的接受,那么必然在市场上没有立足之地。新闻媒体借助网络能够被大众广泛接受到,不受到时间、空间的影响,从而大众的接受度较高,因此才能蓬勃发展,也正是大众接受程度很高,使得受众人群对新闻价值的判断标准发生了改变,当下的新闻是否好坏就是靠实用性和及时性这两个方面来决定的。任何一次新的社会变动或者政治举措都会触动受众的神经,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
四、小 结
本文从传统新闻媒体的特点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分析了新媒体的出现会对新闻的基本要素产生巨大的改变。在基于新闻媒体价值取向上的改变,本文从新闻媒体的内容和价值评定标准这两个方面对新闻媒体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得到新闻媒体将利用新媒体技术,在内容上进行个性化的发展,在生存上以受众的要求为主要方向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篇6
广播电视台自科技发展以来,其主要功能从向民众进行消息传达和政治思想宣传变成了娱乐大众。在网络媒体迅速发展的阶段,由于网络媒体拥有的资源丰富,并且可以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给大众提供资源,导致了众多广播电视台收视率一度降低。基于这种情况,广播电视台利用本身拥有的雄厚人力物力资源,针对广播电视台的主要面向对象――青年群众,展开了迎合青年群众思想的品牌节目制作,吸引广大青年观众收看节目。
广播电视台以思想打造品牌的行为之所以会取得成功,首先是在节目的思想上进行创新,以迎合现代青年群众的先进思想为方向。网络媒体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在内容上依然是过去那一套,没有随着青年群众思想的进步而进步。面对众多的媒体资源,青年们仍然很难找到符合自己心意的节目。然而广播电视台制作人们却注意到了这一点,以当前青年的思想作为节目的核心思想。其次,抓住青年群众的共同思想,避免因为喜好不同而使青年群众分散。虽然人们的喜好不同,但是一个年龄群体的人总有他们共同关注的问题。但是由于网络媒体资源过多,让人们抓不住自己想选择的重点内容,导致了每个节目都有人支持,但是每个节目支持的人都不多的现象。而广播电视台深知这一点,以青年大众的共同喜好为节目的主要内容,进行大规模的宣传,使人们一下子看到了自己关注的重点内容,不会在选择节目的时候分散成小的群体。所以,以思想打造品牌,成为了大部分广播电视台吸引大量观众的手段,是广播电视台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思想打造的电视品牌节目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篇7
一、议程设置理论的内涵
议程设置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肖的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①换句话说,就是媒介报道什么,受众便注意什么;媒介强调什么,受众也会从一定程度上认为什么更重要。大众传媒不仅是重要的信息源,也是重要的影响源。
迪尔润和罗杰斯将议程设置的过程定义为“以获得媒介专业人士、公众政治精英的注意为目标的议题间的持续性竞争。”②这为我们更好的理解议程设置的三个部分,即传媒议程设置、公众议程设置以及政策议程设置,做了一个理论的准备。
从上述理论指示中,我们不难发现,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更多的是一种权威的议程设置。代表着统治阶级或党团利益的媒体,通过对传媒精英、编辑、新闻记者的价值观影响,从有利于媒体利益的取向来设置议题,引导公众思考。但是随着融媒时代的到来,网络的发展,公众参与度的提高,议程设置理论不再维持现状,有了新的发展。
二、融媒时代议程设置理论的新发展
传统媒体时代,大众媒介以自己的利益取向、价值观选取议题,并决定议题的重要程度,以及进而影响议题在受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进入融媒时代,网络媒体以及手机第五媒体发展并逐渐成熟,使得议程设置理论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媒介传播环境的变化,带来传受双方主动性的变化,使得议程设置的主体发生了变化。新媒体的互动性以及高参与度,使得议程设置的流程也有了新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议程设置的主体:从大众媒介到公众的转换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的主体是专业的媒体机构,媒体根据自身的利益和价值取向来决定议题的设定。而网络媒体的自由性和开放性,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在媒体上、接收以及交流信息,进而决定了在网络传播背景下的受众,可以把握机会进行议程设置。公众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信息,吸引和影响其他网络受众,并在共同的认知中逐渐形成趋于主流的看法,从而赋予这一事件以重要性和显著性,形成网络议题。③融媒时代议程设置主体即网民,通过网络论坛、博客等参与方式,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拿来和网民一起探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公众成了唯一的设置主体,而是与大众媒体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议程设置。
2、议程设置的议题:呈现多元化和发散性的特点
传统媒体的议题都是经过专业媒体从业者的层层把关,在议题方面多是热点问题或是重点问题,多为时政类、民生类或是宣传类的议题。而网络时代,网民的匿名性特点,决定了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同时,由于网民个人的教育背景,文化程度的原因,使得融媒时代的议题更多的表现出私人化和个人化,总的来说,就是议题不断的软化。同时,由于网民的及时跟帖,及时反馈的特点,往往一个议题出来之后,随后将接着对该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使得议题呈现一种发散性的特点。也就是说,网络议题会由A议题出发,B议题结束。这就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权威声音,使周围的不同意见仿佛“沉默的螺旋”一样而消失。
3、议程设置的周期:反馈及时,周期缩短
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往往是:先有媒体设置议题,然后影响受众关注和思考。但是由于受众很难参与到媒体中,通过人际传播等方式将自己的态度等反馈给媒体,或是受到关注的时间较长,完成一个议程设置的周期也就相对较长。而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则不同,网民可以及时的对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与主张,将公众的声音集中反映。它完成一个议程设置的周期明显要短于传统媒体,这就使得议程设置流程的效率显著提高。
三、公民新闻中议程设置的表现
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呈现出的新特点,在网络时代中的公民新闻中可以更好的表现出来。要弄清公民新闻中议程设置的运用问题,首先我们应该先搞清楚什么是公民新闻。
1、公民新闻:平民化色彩
对于公民新闻,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的定义。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公民新闻”是公民“在搜集、报道、分析和散布新闻和信息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行为。④公民新闻并不是近期才出现的信息传播方式,在上个世纪40年代,我国老一辈政治家和新闻活动家,就有了朴素的公民新闻思想。比如提出“非专业记者”概念、提出“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办报方针。后来,随着新闻线人现象的出现,公民新闻也就逐渐发展起来。
网络时代的公民新闻更是得到了新的飞跃,公民新闻的载体主要有各种网络论坛、博客、播客和公民新闻网站等等。网民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由的信息,回帖或跟帖,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网络媒体的低门槛,高开放度,使公众可以参与到信息的过程中,做信息的者。公民新闻的出现,使信息的者与接收者之间的界限并不那么明显,受者也可以是传者,信息传播的主体发生了改变。大众化的公民新闻,也就使得议程设置逐渐从“权威”走向“大众”。
2、公民新闻中的议程设置:“权威”走向“大众”
公民新闻中的议程设置与媒体新闻的议程设置相比,最显著的不同表现在设置的主体上。公民新闻的信息者更加的平民化,不像传统媒体的专业新闻从业人员。从受者变为传者,开放性的传受角色转变带来的是更有传播力的信息,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自我设置议程显露。网民通过论坛、博客或者是公民新闻网来信息,交流意见,几乎都是源于自己生活周围或是自己观察到的内容。比如现在很多新闻来源都是来自微博,网友在自己的生活中随手拍,遇到突发新闻事件及时上传,然后通过@主流媒体或是通过转发的形式,引起网民的关心进而引起社会大众的注意。观察众多新闻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新闻中出现“据现场网友称”或“图片来自微博”这样的字眼。由于诞生于受众的身边生活,富有生活百态,更容易被其他网民接受。
(2)议题的影响范围扩大。公民新闻一经网络,无空间限制、无时间制约的传播。通过论坛或是博客或是公民新闻网站信息,网民的高参与度和网民的广泛性,使得议题的影响不断扩大。传统媒体在议程设置后,往往要经过漫长的信息传递,才能显现出来议题的效果。而公民新闻中的议题,由于贴近性和网络的快速传播性,使得议题影响范围扩大。
(3)被削弱的把关功能。与传统的议程设置相比,公民新闻是网民和大众媒介共同完成的信息传播过程。但是,由于网民的主动参与,影响着媒体议程的设置,所以把关人的角色就由“完全的媒体”向“受众与媒体结合体”转化,那么媒体的把关功能就相对减弱,议程设置的把关功能也就相对被削弱。
(4)公众议程与政策议程的功能上升。科恩曾经指出,报刊“多数时间可能在告知人们怎么想上不成功,但是它在告诉自己的读者想些什么上获得了令人吃惊的成功……”。⑤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科恩认为大众传媒在影响人们舆论上存在着重要的影响。而人们在接受信息时存在有选择性接收,选择的标准就是和自己更有贴近性的内容。公民新闻大多是网民从生活中提取的信息,所以在被网民接受时就更容易、更亲近。所以当议题出现之后,网民们的关注就更加集中,公众议程在短时间内形成了气候。
公民新闻中议程设置的议题一出,得到众多网民的回应与快速的传播,不再是自上而下的信息流动,而是一种平等关系间的信息蔓延。加上及时反馈,使得公民新闻的议程设置的流程发生了变化:不论议题出自于网络公众还是大众传媒,当网络议题足够强大的时候,议题又流向了传统媒体,而传统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又流向网络,如此循环往复。⑥当舆论形成,自然就影响到政策精英们的决定和行为。
当我们在强调公民新闻的强有力议程设置的时候,也不能忽视公民新闻议程设置的一些弱点。由于是网民个人按照个人意志的信息,所以议题的客观性受到质疑与干扰,议题的真实性也受到了影响。因此,网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判断力,不浮躁、盲目跟风,让公民新闻更加健康的发展,让公民新闻的议程设置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14
②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85
③⑤常昌富、李依倩:《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68、69
④马静初,《解读网络议程》[J].《青年记者》,2010(2)
篇8
一、理论背景介绍
“议程设置”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四个方面:
1、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
2、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
3、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简单的吻合,这与其接触传媒的多少有关,常接触大众传媒的人的个人议程和大众媒介的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
4、受众不仅关注媒介强调哪些议题,而且关注这些议题是如何表达的,对受众的影响因素除了媒介所强调的议题外,还包括其他因素,这些影响包括对态度和行为的两种影响。
议程设置理论主要观点来自政治学,李普曼的《舆论学》最早提出该思想。议程设置理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麦库姆斯和肖的早期研究,通常又叫教堂山研究,发现了媒介议程和公众议程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
第二阶段,提出了新的问题,即影响媒介议程设置强度变化的因素是什么?什么情况下媒介效果较强?什么情况下效果较弱?为回答这一问题,麦库姆斯和肖将“导向需要”的概念引入了议程设置理论,即需求小产生弱效果,需求大产生强效果。
第三阶段,是被称为属性议程设置的阶段。麦库姆斯和肖在对1976年美国总统选举的研究中实现了关于属性议程设置效果的第一项研究,媒介不仅引导我们将注意力投向各种各样的“对象”(比如说公共议题或政治人物),而且引导我们关心这些对象的“属性”。很多时候这两种效果被分别称为议程设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在第一层,媒介影响议题及其它一些对象的显著性,在第二层,媒介影响这些对象的属性的显著性。
第四阶段,学者们开始考察促使媒介议程形成的因素。在这一研究阶段,塞尔玛・甘耐姆也有所贡献。他引入了关于“引人注目的论点”(compelling arguments)的概念,用来说明新闻中一个主题的某些属性对于这个主题的显著性的贡献甚至比关于这个主题的所有新闻报道都大。其重点在于强调受众以及哪些属性能与受众产生特别的共鸣。
第五个阶段,主要考察如下问题:媒介议程设置对于对象及其属性的显著性的影响,即会不会对人们的态度、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也就是将受众纳入议程设置研究范畴,对此问题,肖认为应将其归结为议程设置研究的第三层,而麦库姆斯本人倾向于将基本的议程设置效果和属性议程设置效果视为第一层和第二层,而将受众的反应视为结果,而不是一个层次。
综合上述议程设置理论发展的五个阶段,用模式图可表示如下:
二、新媒介环境的议程设置
“第四媒体”――互联网的兴起使得“议程设置”理论的研究背景和领域发生了改变,我们知道,“议程设置”理论的提出是建立在传统媒体环境的基础上。这个“传统媒体环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首先,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专业化媒介组织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它对信息的流向和流量具有强大的控制力,在传播关系中占主导地位。其次,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传统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传统的大众传播的单向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媒组织单方面提供信息,受众只能在提供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和接触,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二是没有灵活有效的反馈渠道,受众对媒介组织的活动缺乏直接的反作用能力。三是传统媒介容量有限,报纸有版面限制,广播电视有时段限制。传播者只能有所取舍,这为报与不报、强化与弱化信息提供了客观依据。
然而在互联网上,信息的与传播权泛化到了各个端口。每一个普通的网民既是信息的接受方,也可以成为信息的方,传者与受者的关系非常模糊。网络几乎可以达到无阻碍传播,任何组织或个人要想控制整个网络信息的流向和流量是不现实的。同时,数以百亿计的形形的网站同时存在,网民只要轻轻点击鼠标,就能轻易地从一个网站“转到”另一个网站,在信息接触和选择上具有前所未有的主动性。由于传播权泛化、信息收受高度自主、网络时空无限,“议程设置”理论的传统基础被一一打破。
互联网携带无数新的传播渠道介入,使传播景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子邮件、网络报纸、网络聊天室及网站都代表着各类意识形态的、商业的与个人的微观社会,它们改变了世界上数以百万计的人们的传播行为。现代社会有许许多多议程,其中越来越多的议程如今都可以为大部分公众所知晓。基于此,一些社会观察家便预言,议程设置理论行将终结。
在有关新闻媒介议程设置功能退化的预测中,一个核心的假设就是公众例行关注的媒介议程将是高度异质化的,这和过去公众接触到的是具有相当程度雷同化的媒介议程相比,其情形可谓是180度的大转弯。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传播渠道中,展示出来的议题相当多元。
但事实上,网上从不缺乏设置。首先,网络信息能快速传播与繁殖,这个特点使网络可以轻易提高对某些事件的报道频率与强度。“议程设置”理论认为,人们对某些议题的关注程度,主要来源于这些议题被报道的频率与强度;其次,在网络中,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是相互交织的,而在“议程设置”方面,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是一个有力的补充;最后,利用互动技术,报道对象与受众可以建立直接联系,因此,当事人的影响会更直接地传递给受众,这对于提高一个事件的受注目程度非常有利。
与传统相比,网络的“议题设置”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呈现新的特色:
第一,议题的设置权下放,设置者泛化。网民们往往通过建立个人网站,在BBS上灌水等方式传播和交流信息。由于上网者数量巨大、分散、异质、正处于匿名状态,监控起来比较困难,自行的信息可以跨地域、跨国界、跨文化地传播,几乎不受限制,只要愿意,任何一个普通网民都有可能设置议题。
第二,议题内容多元发展。在传统媒体强大的“把关”能力下所形成的议题,其内容和类型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新闻媒介以传播硬新闻为生存、发展的基础。所谓硬新闻是指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包括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改变、政局变化、市场行情、股市涨落、银根松紧、疾病流行、天气变化和重大灾难事故等等。这类新闻为人们的政治、经济、工作、日常生活的决策提供依据。而网络的“把关”作用弱,各类内容不管雅俗,是否符合传统上媒介刊发信息的有关要求,只要激发兴趣,都有可能成为议题。
第三,议题衍生能力强。因为网络传播者是孤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其主要特点是规模巨大性、匿名性、无组织性、分散性和异质性。网络传播者的这些特点,以及网络传播中“把关人”的缺乏,使得议题在传播过程中可能朝着任何一个方向发展,路径不确定并经常性转换,这导致原有议题可以衍生出与之相关乃至无关的议题。
第四,网络媒体上公众自我设置的议程可能会成为传统媒介关注的议程。传统大众传媒不是设置公共议程的唯一机构,在互联网上传统媒介失去了对第一手材料的专有权,任何网络用户都可以对网络信息进行加工、修改和重新组合,成为信息操作主体,关于“重要性”的标准已经不再由传统媒介统一掌握,受众可以否定传媒认为重要的事件。如果公众自我设置议程引发社会普遍关注,那么这一议程就会进入传统媒介的议程范围,在网络传播中,某一网民自我设置议程如果能很快引起大量网民关注,也就会很快引起传统媒介的关注。
虽然目前网络“议程设置”的能力与传统媒体比起来还有差距,但网络化是未来传播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议程设置”将会对社会舆论产生越来越重大的作用。如何正确引导、解读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使其与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相结合,共同发挥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将是“议程设置”理论正确的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
[2]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3]麦克斯韦尔・麦库姆斯 著,郭镇之、邓理峰译:《议程设置理论概览:过去,现在与未来》,《新闻大学》,2007,(3)
[4][美]斯蒂文・小约翰著,陈传民、叶晓辉译:《传播理论》,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
[5]张涛:《互联网影响下的媒体议程设置》,《光明日报》,2006年1月20日
[6]付然锋、王光照:《网络媒介勃兴中“议程设置”理论的变化》,《新闻窗》,2007,(4)
[7][美]唐纳德・肖:《议程设置理论与后大众媒体时代的民意研究》,《国际新闻界》,2004(4)
[8]王维、王锋:《究竟谁在设置议程――议程设置理论发展脉络梳理》,《新闻知识》,2007,(5)
[9]蔡雯等:《议程设置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国际新闻界》,2006,(2)
[10]曹茹:《新媒介环境中议程设置的变化及其实质》,《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11]周鸿:《浅论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效果》,《传媒研究》,2007,(12)
[12]刘正荣:《舆论引导中的“议程设置”》,《新闻战线》,2007,(5)
[13]傅蓉:《议程设置的起源、理论框架与应用》,《现代传播》,2002(12)
篇9
经过十年的发展,娱乐节目成为收视率贡献的主流力量。但2000年开始逐年下降,2003年有所回升,2005年成为回升以来的最高峰。从全国范围看,2005年中国电视综艺节目播出总量约为14万小时,综艺资讯类节目254档,综艺晚会2767部,单项艺术317档/部,互动游戏类272档,真人秀类982档/部,娱乐脱口秀148档,综艺集锦709档,其他490档/部。总制作量约为6.08万小时。其中真人秀节目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举行,使得2005年观众收看娱乐节目时间共计有4000余分钟,平均每天收看时间约为12分钟,占总收视时长的7.4%,高于2004年所占比例6.7%。
(二)、电视娱乐节目推动了大众文化的盛行
电视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作为大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的,以电视为载体的大众文化成为许多人娱乐和消费的主要内容,电视娱乐节目归根结底还是一种大众传播形式。而大众文化的功能就是一种游戏性的娱乐文化,电视自然承担了传播大众文化的载体,新思想、新潮流在电视的视听感受中得到传播,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也在与观众的互动中推动了大众文化的盛行。
2005年,《快乐大本营》被《新周刊》评为15年来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电视节目之一,理由就是,《快乐大本营》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亿万观众娱乐生活的一部分。其带动的明星效应和倡导的快乐理念至今生命力不减,已融为中国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三)、观众自我意识的觉醒推动了电视娱乐节目“民本化”进程
满足受众的正当需求是媒介运作的最高准则。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层次不断提升。当大众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受众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便开始萌发。这一需求具体表现为希望在自已的环境中获取信任感、信心,渴望被赏识、关心、重视。说得更白一点就是,伴随着自我实现需求的萌发,普通人参与传播过程的热情势必变得越来越强烈。
正是在这基础上,电视“真人秀”节目应运而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2004年开始的《超级女声》。
2005年3月,“2005超级女声”开赛,规模与影响力跃上新的台阶,报名人数突破15万人,创下国内电视大众选秀类节目直接参与人数最高记录。据央视――索福瑞的收视数据统计,其收视表现也非常突出,在湖南卫视全新开发的周末午间时段,全国收视份额最高值突破10个百分点,稳居全国同时段第一名。总决赛的收视率超过央视的《新闻联播》和历届春节晚会,稳居全国第一。《超级女声》出乎意料的火爆,你还没弄清楚其所以然,就已红透半边天了。《超级女声》带来的收视效果、取得的营销突破、产生的巨大影响、引发的舆论震荡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业界称之为“中国电视的奇迹”。
归结起来其实很简单,面对多元信息以各种渠道和方式走向大众、影响大众的今天,电视娱乐节目必须面对观众的实际需求,灌输式文化已经一去不返,个性时代正在来临。
(四)、媒体责任感是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基础
篇10
作者简介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郑州450001
一、公共舆论与大众传媒
公共舆论一般是指相当数量的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对某一问题产生的具有共同倾向性的看法或意见。在传统农业社会时代,公共舆论的形成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公共舆论的形成和扩散的速度、范围和影响力是有限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大众传媒已成为公共舆论形成和传播的主要载体,公共舆论传播的速度、范围和影响力随之得到极大提高。不仅如此,人们对社会事务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受到大众传媒所提供信息的影响。
在当代社会,作为公共舆论主要载体的大众传媒大体可以分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两大类型。传统媒体一般是相对于“第四媒体”——网络媒体而言,主要是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新兴媒体是指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而产生,以互联网等形式存在的新型大众传播媒介,新兴媒体增长势头迅猛,目前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公众讨论公共问题的重要平台。
二、大众传媒在政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大众传媒参与政策过程主要是通过形成和增强一种公共舆论,来向政府的政策过程施加影响,以使政府接受和采纳自己的意见主张。在当代社会,大众传媒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在参与政策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和功能。为了分析方便,本文将政策过程简明地划分为政策议程设置、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评估三个阶段,大众传媒在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政策议程设置阶段,大众传媒通过刊发新闻报道和评论,形成一种无形的公共舆论的氛围和压力,能够有效地影响政府对政策议题轻重缓急的考虑。大众传媒因而成为政策议程的建构者之一,如拉雷·格斯顿指出,大众传媒在政府政策行为中的影响体现为:它能够把一度是私人的问题通过公开报道而转化为公共问题,使之成为政策议程的一部分。
在政策制定阶段,政策议题涉及的公众和利益集团都积极通过大众传媒进行利益表达,政府也通过大众传媒了解他们对政策议题的看法和立场。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贯穿于政府议程设置、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的全过程,其中,包括政策方案设计、方案抉择和政策合法化的政策制定阶段往往是各种力量进行表达和游说的高峰期和关键时期。
在政策执行和评估阶段,大众传媒对已经出台的政策进行宣传和解释,使民众最大限度地了解、接受和执行政策,同时对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反馈,确保政策的高效执行。另一方面,大众传媒也可以把政策在执行中发现的不足等信息反馈给政府,使政策得以修改和完善。在这一阶段,大众传媒扮演了政策的宣传者和监督者的角色。
三、中国大众传媒参与政策过程的积极效果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于倾听民意、顺应民心、集中民智一直十分重视,而大众传媒是汇集和反映民意、民心和民智的重要渠道。因此,随着中国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在制度化公民参与机制之外独立成长的,一种公民进行利益表达、参与政府政策过程的重要途径,并主要带来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积极效果:
1.增加政策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在戴维·伊斯顿、阿尔蒙德等系统主义政治学者看来,政策就是政治体系在政治运行中的产品。当代学者一般认为,制定和执行政策是现代政府的最基本任务,政策过程是现代政治运行的基本主题。现代政治运行的基本要求是公开透明、民主监督、依法治理,这是当代民主社会的基本共识。那么,公开透明也就是现代国家政策过程的基本要求。而大众传媒对政府政策过程的参与,可以促使政府政策过程更加公开透明。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十分强调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比如“做人民的好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中国各级政府官员在制定、执行和评估政策等政策过程中,往往习惯于为民做主,自己主动发现人民群众的疾苦和不满,通过制定和执行政策给予解决和满足,政策议程的设立更多地属于内在创始模式和动员模式,而不重视、不习惯于政策过程本身的公开和透明,不重视、不习惯时刻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批评。随着国家民主法治建设的进展,中国政府政策过程的公开化和透明化程度逐步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大众传媒对政策过程的参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篇11
一、接受美学渗入媒体娱乐化的表现
随着媒体的发展,我们仿佛一夜之间处于一个波涛汹涌的娱乐时代。“娱乐化”一时间成为中国流行文化的关键词。放下身段插科打诨正渐成媒体的追求和百姓的喜好。娱乐化潮流的汹涌澎湃,固然有传播媒介的商业利益驱动,但广大受众的需求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如果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媒体娱乐化的趋势,那么娱乐化究竟有没有受接受美学的影响呢?如果有,那么是受到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1、受众逼近媒体
受众的喜好始终是媒体的风向标。应该厘清的是受众在节目的接受过程中也可以认为是一个驾奴者,一档节目的成功与否除了受本身节目质量的影响外,同时也受受众一定程度的制约。正如传播学者拉斯韦尔著名的“单向直线”传播模式所展示的一样,受众作为传播环节中重要的一环,不应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大众媒介应从传统的传者研究转向受者研究,这一理论得到了大部分传播学者的认同。时下流行的游戏、益智、真人秀节目等都深刻地体现出这一点,亲身体验的参与性、节目难度的挑战性、游戏结果的不确定性对受众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使他们的热情日益高涨。
2、媒体逼近受众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研究我国电视节目的传播形态,我们会发现,我国电视节目起初的时候,是按照节目本来的宗旨运作的,似乎没有刻意地去关注受众需求这一方面,然而后来当各式各样的节目形态充斥电视荧屏的时候,观众的眼光变得挑剔起来,电视媒体因此变成了观众手里的遥控器,观众喜欢什么,电视上便会大批量的生产什么,节目慢慢变成观众需要什么,电视台就生产与之相应的节目。按接受美学的观点,研究电视节目有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充分肯定了受众在媒体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二,避免了对受众问题的孤立研究,将受众与节目紧紧结合在一起;第三,考察研究电视节目的所有现象都不能离开受众问题。①
二、接受美学影响新闻娱乐化的原因
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有质的飞跃。周围的环境会加快甚至影响事物的发展,新闻娱乐化一方面是媒体经济效益的需要,另一方面受受众的需求影响。
1、接受美学之“得”
新闻传播学受接受美学的影响,逐渐从传者本位转向受众本位。这与接受美学本身具有可借鉴性是不可分割的。接受美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视野融合”。只有受众的期待视野与电视节目相融合,才能谈得上接受和理解。电视节目在制作时要考虑到受众的期待视野,也就是说节目要为受众所制约,那么受众实际上已经成了没参与制作的制作人。纵观传媒的发展,受众确实已经慢慢参与到媒体的活动中,可以说是成了媒体背后隐形的老板。加之,接受美学其实是受众学,是研究受众积极能动作用的科学,这就为媒体研究其受众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借鉴蓝本。按照接受美学理论,受众的地位超过了节目制作者的地位,受众不仅是没参与制作的作者,而且又是使节目得以成为节目必不可少的制作者,这些观点都为传媒应该重视受众的地位提供依据。另外,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有利于媒体为受众提供审美教育。原因在于,受众对节目的欣赏就是对节目的创造,这就要求受众有一定的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的修养,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和审美水平,而这只有通过各种方式的节目的效果才能达到。
2、电视节目娱乐化滋生的土壤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传播学研究的里程碑。这个理论以受众为出发点,改变了以前以传者为起点的传播范式,而是从两个新角度即受众如何使用大众媒介、大众媒介内容能够满足受众什么样的需要。在变革与转型的特殊时期,在诸多深刻的变革面前,很多人会备感紧张与压力,以至于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地需要娱乐,需要某种宣泄情绪和缓释心理压力的通道。从某种意义上说,娱乐化特别是传媒的娱乐化倾向,甚至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某种体现,是媒体真正成为“大众传媒”的必经阶段。
三、媒体应该掂量接受美学的效果
媒体在制作节目时,考虑到受众的诉求,甚至是将受众诉求放在第一位,这样做如果不能把握好度的话,是有违接受美学初衷的。而我们更应该相信,媒体有能力在娱乐化、真实性和思想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1、接受美学之“失”
在运用接受美学研究受众对媒体的重要性时,要认识到其有一些缺点,这是要媒体来掂量着运用的。一些接受美学的研究认为文本不是独立的,也不是自足的,而只是一个未完成的启示性结构,它的完满实现需要读者在观念和意识中将之具体化,同时认为独立的作品只存在于人们的主观观念之中。另外,他们还主张绝对的相对主义,将受众的地位上升到超强的位置也是不对的。如此一来,媒体就可以不受社会责任和社会效果的制约而“自由”地运作,他们不用对错误的观点负责任,而要由对之加以理解和想象的读者负责任。所以说,接受美学赋予了受众最充分的自由,但也给受众套上了最沉重的枷锁。
2、电视节目娱乐化的弊端
电视节目娱乐化过分强调节目的娱乐功能,放大了节目中的人情味、趣味性因素,偏离了节目娱乐功能的初衷。娱乐化的节目在给受众传达愉悦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低俗的烙印。值得注意的是节目娱乐化使制作者摒弃了客观理性的制作原则,全力满足受众感官上的娱乐体验。施拉姆提出的媒体的四种功能,其中一项就是娱乐功能。娱乐是一种单纯的精神享受,其目的是让人们在紧张的工作和生活之余,放松身心,获得愉悦。我们提倡适度的、健康的娱乐,然而,一些媒体却为了激发受众的原始欲望而提供娱乐,或为了娱乐,而削弱了媒体首要的传播信息、告知新闻的功能。③新闻“娱乐化”最大的害处就是:传媒“舆论监督”功能的弱化,是节目堕落的表现,舆论导向的严重缺位、错位。关键是影响了受众,愚弄了受众,更重要的是对知识传播、文明进步并无多大用处。
3、正确的“路”
媒体在现有的两种判断即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中进行协调,其目的无非是想从专业的视角进行专业的分析为受众提供经过整理或精心策划制作的节目。在整个传播过程中,需同时从受众方面来考察整个过程是否成功。受众是传播内容的接受者,怎样的传播形态是相对而言有效的形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众的喜好和审美。现在很多媒体都开始重视受众的地位,会根据受众的需求来制作节目,从各个角度去迎合受众的口味,但我们不容忽视的是很多媒体一味地强调迎合受众,赢得收视率而将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抛之脑后,这是一个需要引起广大媒体和受众共同反思的问题。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媒体是应该有自己坚定的立场和正确宗旨的,如果为了赢得高收视率,迎合受众而有意的讨好受众这是极不应该的。媒体改革要的是研究怎样把节目做得有高度、有深度、有厚度,以这样多姿多彩的方式去博得受众喜爱,而不是用一些恶劣的手段和媚俗的内容去影响受众。大众传媒的力量是强大的,相对于观众的心理“想要”而言,它完全有可能把观众的审美需求扭转过来。“虽然从发展的进程看,媒体和大众是互动的,两者之间互相促进,各为所用,各得其所。但是,作为一种体制或机构,大众媒体总是更加主动,更有进取心一些,大众媒体的个性就是建立在奉迎、靠拢或争取广大受的的基础之上,同时另一方面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诱导和操纵受众,甚至左右着舆论和时尚的方向。”④
我们所要认识到的是尽管媒体的传播方式离理想的传播形态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其整体态势是与受众发展一致的,传播不仅要完善其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有所跨越和升华。美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目标,在大众传播的美学探讨中,新问题的产生,正是预示着有一种新的理论会随着确立。因此,如何提高电视节目的美学含量,如何和受众进行完美有效的沟通,仍然需要所有媒体人共同探寻。值得一提的是,运用接受美学研究电视节目时,要尽量防止过分地强调受众在节目中的作用和地位,而忽视了作为审美对象的电视节目本身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①唐弦:《解读受众》,[M]. 海南:海南出版社,2002:57-58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80
③禹建强:《传媒市场化的陷阱》,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92-93
篇12
一、媒体群众体育信息传播的缺位与社会需求的悖论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总书记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明确了今后体育工作发展的方向和要求。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自然是其中应有之意。可是,多年来,我国的竞技体育一枝独秀,其他体育形态的发展相对滞后,如果不改变现有的不均衡状况,“体育强国”之路必将异常艰辛。
其实,早在1995年,我国就颁布并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为了更广泛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纲要还对宣传工作提出了要求“加强宣传工作,形成全民健身的舆论导向,增强全民体育健身意识,提高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视程度。”
但是,目前中国的体育媒体基本上是竞技体育报道一家独大的面貌,群众体育的报道却日见式微,表现为内容十分少见,而且所占据的地位也非常边缘化,体育记者很少触及或不愿参与此类报道,甚至成为体育信息传播的一大难题。研究表明。美国媒体体育强调动作、竞争、最终分数、成绩统计、记录、核心运动员和赛事、抱负、英雄行为,以及运动员的情感和个性。其实,当下我国媒体化体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各媒体竞技体育内容平均占到了媒体所有体育资讯的80%以上(《中国体育报》除外)。当人们沉溺于这样的体育传播环境里,长期以往,其体育观如何不受影响?有怎样的体育观,反过来又会对体育实践以影响。类似的新闻屡见不鲜,如“中国学生体质调查:学生胖而无力危及国家竞争力”、“升旗也能累晕我国青少年体质如此孱弱谁之过?”就充分地说明了媒体群众体育信息传播的缺失所造成的弊端,以及由此给整个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发展体育事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康社会中需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符合体育发展规律的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组织体系。其中,要求群众体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全社会体育意识普遍增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在现有基础上增加到占总人口的10%左右(其中城市达到15%左右);城市社区和乡镇建有方便居民进行健身活动的体育设施。而且随着,民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社会对群众体育类信息的需求在不断加大,从而导致了体育媒体的信息供给与社会的信息需求之间的巨大矛盾。这种状况,也使得体育媒体难以发挥其反映、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二、媒体传播群众体育信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 群众体育的进步和各类体育的协调发展迫切需要媒体的大力宣传与推广
信息社会中,媒体是社会的神经,以传播速度快、范同广、信息多、质量好等优势在信息市场占有得天独厚的地位,已成为传递信息、影响公众生活最快捷、最直接的手段之一。媒体在体育与大众之间建立了一座关于体育信息流通的桥梁(见图1),它扩展了体育信息及其文化传播的范围,并改变和丰富了大众接收和认知体育的方式。
因此,处于信息时代的大众接收体育信息的渠道主要是大众传播媒介,他们接触到的体育主要是媒体体育。媒体用大众普遍能够接受且越发认可的形式来阐释体育中那些既丰富又深厚的内蕴,没有大众媒体参与下的体育,满足不了大众体育文化的需求。同时也得不到应有的传播效果。
体育信息的传播速度由于传播媒介的出现被大大加快,所以广大群众对体育运动的了解和认识也大大提高。毫无疑问,传播媒介作为加快观众了解和认识体育运动的传播方式,其社会覆盖面将越来越广,影响力也越来越深。群众体育的主旨在于大众的参与。尽管体育在我国受人关注的程度有所上升。越来越多的人们将体育作为谈资,但是身体力行积极参与这些运动项目的人还很少,也就是说,大众关注的体育运动与实际参与的运动项目不尽相符,关注的力度也与参与程度有很大的差别。而要想让民众能够主动的参与其中,媒体对群众体育的作用、方式、指导等相关内容的大力传播必不可少。
我国竞技体育带来的光芒并不能掩饰我国群众体育水平相对落后的现实。发达国家在发展竞技体育的同时无一例外把发展群众体育作为工作重点。因为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依赖于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高水平竞技体育必须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才能使体育事业得到全面、扎实的发展。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属于体育强国,不应仅仅看竞技体育的成绩,还应参考国民身体素质、运动场所多少、民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及广度等指标。而目前我国体育场馆、体育设施的修建远远不能满足大众健身的需要,国民身体素质整体水平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目前,我国媒体大量地传播竞技体育信息,使包括群众体育在内的其他非竞技体育信息的传播处于缺位状态,给公众造成“重竞技、轻群体”的主观印象;且媒体传播体育信息,更多地只是吸引一般受众成为“体育爱好者”,而在将“体育爱好者”引导并转化成“体育参与者”方面,效果甚微。因此,只注重竞技体育信息的传播并不能很好地引导教育大众参与到群众体育、全民健身当中来,不利于向大众传达我国国民身体素质急需通过群众体育的发展而提高的预警信息,不利于发挥大众媒体对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的引导和监督功能,不利于为我国体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因此,媒体对体育信息的传播,首先要促进人们对于体育文化的理解和喜爱,使得人们增强了对体育的兴趣,丰富日常生活,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支持。另外还要推动群众体育的开展。群众体育的开展历来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体育媒体的催化作用。普通老百姓越来越了解体育的魅力,逐渐消除搞体育是不务正业的思想,才能越来越多地真正投入到体育健身与运动中去。
2 群众体育的发展能够为媒体提供丰富的内容来源
较之于竞技体育信息,群众体育信息与社会有着更广泛的联系,它在内容的构成上没有边界,也没有既成的框架限制,既有广度也有深度。在中国经济社会稳步快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政府的有意提倡和引导,还是人们自身对体育的需求,都构成了社会体育丰富多彩的可能性。尤其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民间体育需求日益扩大、社会社区发展逐渐成熟的大背景下,群众体育信息的需求伴随着全民健身在全国的逐渐铺开将与日俱增。而面对今天媒体间的激烈竞争与挑战,竞技体育新闻传播报道“一边倒”的倾向,难以满足今天高品位的体育受
众对体育信息的全方位、多元化、立体化的需求。
群众体育可以说是一个极具挖掘价值的新闻资源的富矿,只不过它现在仍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与开发。群众体育比竞技体育具有更强的广泛性,它可以涵盖社会的不同人群、民族、种族、阶层而且贯穿人的一生。群众体育具有多样性,它包括民族传统体育、老年人体育、妇女体育、社区体育、职工体育、农民体育等等。社会体育还具有灵活性可以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不受限制可以创造新的方法手段,不断满足人们的体育娱乐需求。
现在由于各媒体将报道的力量都集中于竞技体育上,致使我国媒体的体育信息传播出现大同小异、内容高度重合、同质化严重的局面。尤其是在竞技体育信息资源匮乏的时期,比如联赛的间歇期、赛事的淡季时,媒体的信息传播更是捉襟见肘。
另外,新闻在传播的过程中要坚持真实性、客观性原则。就事实来说,体育的形态丰富多彩,竞技体育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媒体在传播新闻信息的过程中一味传递竞技体育的信息,自然与客观实际产生了差距。媒体要想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实现平衡与客观、真实的报道,就需要全面地反映事实,从事实的联系、事实的总和中把握事实。具体到体育信息的传播,自然不能忽视包括群众体育在内的其他非竞技体育信息的传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体育意识增强,群众体育信息的传播具有更强烈的需求,媒体要正确处理好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在内容构成、报道比例的分配、传播地位的安排等,准确的、全面的、客观的、科学的反映体育的事实。
三、媒体传播群众体育信息的策略与方法
1 树立完整的体育传播观
如今,体育信息传播越来越被媒体关注。但是,在竞技体育信息新闻的范畴之外,包括群众体育在内的非竞技体育信息却并没有得到媒体的普遍重视,这更多的是因为体育传播观念的束缚与限制。
其实,群众体育信息由于其关系到普通民众也就是既成的或潜在的媒体受众,存在着极大的信息需求,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的现实社会中,群众体育信息因为关注普通群众的体育生活和需求,问或起到了引领校正社会观念、关注公民生存状态、引导生活方式的作用,因此更具社会意义。
所以,在进行群众体育信息的传播要从不同的层面进行,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观念方面。对于体育内涵的理解,多少年来,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播媒体使人们对体育的理解更加的深刻,在接受媒体的宣传及人们自身的参与体验中,许多人逐渐的形成了正确的体育观念,认识到体育是与创新、与健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积极地参与体育,将给人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更强的体魄去面对社会的挑战。正是由于体育价值观的合理定位,使人们能够以主动、积极的态度介入到群众体育之中。第二,参与方面。观念的变化,促使人们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群众体育,并主动的参与其中。目前,国际上较为普遍地采用以体育人口的多少来衡量群众体育发展繁荣与否。第三,投入和消费方面。在传播媒体的促动下,社会的各方面对群众体育的投入和消费更加积极。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群众体育投入;另一方面,群众体育的参与者们,也加大了对健康的投资,“花钱买健康”的观念日趋深人人心。在群众体育消费上,人们根据健身锻炼的需要,积极地购买各种有关书籍、报刊,积极地上网等,各类收费不等的体育健身锻炼的场馆吸引了大量的健身爱好者们,功能各异的体育用品使人们乐于掏钱去购买。
群众体育信息的传播要紧紧抓住群众关注的热点,报道上一定不能与时代脱节。要抓住了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提高后,更关心自己的健康、更加注重身体锻炼这一特点而进行,并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体现记者的人文情怀,凸现了对人的关心,倡导了科学健身理念,使科学健身深入人心,才能够吸引眼球,赢得众人的注意力。当代社会已经转向休闲时代,体育必将实现“从生产到生活、从群体到个体、从工具到玩具”的功能性改变,无论是体育组织还是大众传媒都应让体育倡导人文精神,服务和谐社会,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载体之一。群众性健身休闲娱乐不仅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而且能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也可能成为体育新闻报道的重点与亮点。
2 传播视角的转换与拓展
与传统的竞技体育信息不同,群众体育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因为新闻主体的多元化,反映了更广阔的社会生态,具有更广阔的边际效应。群众体育新闻虽然在内容上有体育的成分,或者以体育形式为载体为媒介,但是因为参与的主体是社会民众,因此媒体的关注视角需要从单纯体育层面过渡到社会影响层面。即使是以赛事为主的群众体育新闻,在报道思路上也可尝试摆脱竞技新闻的思路。
不同的报道视角、不同的关注点反映出不同媒体的定位与态度。对群众体育信息的关注及报道态度,可以更全面的反映一份媒体的立场和态度。而这种态度必将影响到媒体长期以来塑造的形象。
群众体育信息的传播视角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体育领域,而是站在整个社会的视野和高度来看待其影响力,传播这样的信息所能产生的社会效益,已经远远不止于以往,甚至可以说是体现了一份媒体的社会责任感。自然,这样的群众体育信息在传播之后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和潜在价值更是不言自明的了。
3 提高群众体育信息传播的策划水平
媒体对于群众体育信息的传播报道,完全可以跟竞技体育信息一样,有前期精心的策划、组织,有深入的采访与写作,有后期的强势包装与精心制作,从而吸引广大受众的长期关注。
篇13
受众的参与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行动上的参与,一种是心灵上的参与。在大众传播试图唤起受众参与的过程中,前面所提到的以具体行动来传播信息的参与式影像明显还是少数行为,所以受众参与感的唤起更多要依靠心灵上的共鸣,从某种角度上“感同身受”能够概括这种情感。
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曾提出 “共同经验范围”这一重要概念。在施拉姆看来,只有当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双方具有共有的经验,信息的有效传播才能得以实现。施拉姆强调“共同感兴趣的符号和经验”,提出两个“同”,符号的同和经验的同。②符号更多代表形式,经验更多代表内容。
在传播过程中,内容往往在推动情感方面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媒介想获取受众的注意力,引发受众心灵上的参与感,寻找和受众具备相似经验的内容题材非常重要。
集体记忆:共同经验的一种表现形式
人类在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共同经验区越大,交往就越顺利。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具备个性的个体,人们之间的共同经验区也就种类繁多,纷繁复杂。对于大众传播来说,虽然已经逐渐对受众进行了细分,但对细分后的受众还是要寻找特定的共同经验来促进有效传播。把握集体记忆对受众的重要性,对大众传播寻找共同经验范围大有益处。
集体记忆又称为“群体记忆”,这一概念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在《记忆的社会性结构》一文中首次提出,将其定义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保证集体记忆传承的条件是社会交往及群体意识需要提取该记忆的延续性。”③集体记忆的产生源于人类的社会性,在社会中生存的个体必然会受到社会意识的影响。大众传播其实早就意识到了集体记忆对于传播的有效作用。
消费行为:唤起受众参与感的直接结果
最贴近受众的传播内容是受众曾经经历的和正在经历的事情,或者曾经引发过受众情感释放的物件。人都喜欢回忆过去,这种怀旧的喜好,经常会引发人们的一些行为。在大众传播领域,利用共同经验范围,利用集体记忆所引发的受众心理参与感,能推动受众的媒介消费行为。传媒与受众的互动有时候也通过相同的经验来寻求共性和交流。如果遭遇问题,并且这一问题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这类题材就具备了和受众进行沟通的前提。受众选择收视此类节目,其实是通过经验的共享来获取满足,通过心理上的置入感来获取认同。
传媒在寻找受众共同经验区上的努力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受众来说,他们的共同经验区各有不同。成长在不同时代的人,他们的集体记忆也不尽相同。媒介已经意识到唤起受众参与感的重要性,所以在传播内容上也多有开拓,尽量贴近受众的生活和经历。共同经验范围在不同的地方也会出现分层,地方媒体想要利用它做文章的话,就只能以小部分地方受众的共同经验作为出发点。
在大众传播媒介的链条中,地方媒体尤其是县级媒体,资金紧缺,影响力不足,县级电视台自办栏目面临的生存障碍很大。地方传播媒介要办得富有特色、能够吸引受众,就更加需要受众的心理认同感。所以,从小处着手,从所面对的地方受众找寻他们的共同经验区,贴近地方受众曾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经历,才能唤醒他们的心理参与感,才能获取他们的收视认可。
总之,寻找共同经验范围,唤起受众的心理参与感,不可避免地要找寻与受众相似的经历和记忆。如何寻找与受众的共同经验范围,找到之后又如何利用这个内容来传播新的观点,是传媒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注释:
①韩鸿:《参与式影像与参与式传播——发展传播视野中的中国参与式影像研究》,《新闻大学》,200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