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气象灾害预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据了70%以上,而且像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海啸、风暴潮等海洋灾害,还有个别的病虫害灾害等都与气象灾害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另外,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进步,气象灾害在单位面积内导致的生命财产损失大大增加,比如2008年的那场冻雨,给我国南方大范围地区的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大量的人流被迫滞留在寒冷的高速路、山区,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影响,虽然此次灾害中气象部门较为及时准确的进行了预警,但我们在这预警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2气象灾害预警的现状与原因
2.1对气象部门不够信任
与全球经济迅速发展伴随而来的就是环境被严重破坏,气候变暖、环境恶化导致各种极端天气频发,且这些极端天气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增强、影响时间不断延长,正是由于这些极端天气所造成的影响不断突破记录,使气象部门的工作越来越难,对极端天气的预报也越来越不好做,所以人们看到的有关气象灾害方面的预报越来越“不准确”,导致很多重要的预警被完全忽视,出现了严重问题。
2.2对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重视不足
随着我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不断发展,在气象灾害发生前很多气象部门都做出了准确预报并了预警信息,给各政府部门、企业以及普通人员充分的准备和防御时间,但是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很少在气象灾害发生前进行防御,只有在灾害发生甚至越来越严重的时候才开始考虑如何救灾,使很多原本可以避免的问题不断发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比如2008年的那场冻雨灾害,当电线上的积冰明显已经超过历史最大值并且预报未来几天依然会出现大范围冻雨的时候,电力部门本应当考虑到电线的极限承重问题,及时采取各种措施去除线路上的积冰防止电线和基塔被破坏,然而由于电力部门对气象灾害预警没有充分的认识,且部门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最终进而导致大量电线和基塔被积冰压断压塌,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另外,在那场冻雨中,大量乘客由于没有收到或完全忽视了气象灾害预警,使大量人流被困在了寒冷的高速公路、铁轨上。
2.3现有的气象服务无法满足人们需求
气象部门现有的检测设施无法提供高精度、大范围的监测数据,使相关的防灾减灾工作难以顺利展开。首先,我国的预警信号体系还非常单调,在气象灾害中只能提供道路交通、学校等方面的预警信号,对于其它的重要范围并未涉及,比如供水、供电等方面;其次,预警信号缺乏具体数据的支持,比如道路结冰的厚度等,这些都直接导致我国的气象服务的针对性不强,还不能满足社会对气象的需求。
2.4缺乏相关风险评估工作
我国的各行各业尚未建立各自的气象风险评估系统,当气象部门了气象灾害预报之后,无法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对这些预报内容做出风险评估,这样就无法估算出这次灾害到底会带来哪方面的损害、带来多少损失,也就无法针对这些损害进行特别准备,最终只能被动受灾。
2.5气象预警信号和应急响应工作机制不匹配
当气象灾害发生前,气象部门会相应的预警信号,向各政府部门和普通民众提醒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随后最主要的还是人们根据这个预警做出的应急响应工作。气象部门主要根据灾害的发展做出预警,是一种预先的提醒,然而人们忽视了这个警告,往往在灾害已经形成并蔓延的时候才开始出台应急响应机制,这时的应急响应机制主要是考虑已经形成的灾害,这样便使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工作不能匹配,无法充分发挥预警的作用。
2.6部门间缺乏沟通配合
现在我国的气象灾害应急体系尚不完善,每个部门都根据需求制定了应急预案,但是这些部门之间沟通较少,各自为政,导致出台的方案内容繁杂可操作性较差,当真正的灾难发生的时候,反而被冗杂的规定妨碍,难以及时处理灾害,产生了不必要的损害。另外在很多政府部门建设基础设施的时候,并未将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考虑进去,使这些工程在一开始便难以承受剧烈的自然灾害,一旦这些灾害真的发生就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3优化气象灾害预警的建议
3.1增强危机意识
增强危机意识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人们要认识到,由于自然环境逐渐恶化,全球温度不断提升,导致近些年各种极端天气不断出现,且强度也在不断增强,随时都有可能突破历史记录,所以人们一定要提高危机意识,认真对待每次灾害预警。另一方面,受到我国气象学科发展的限制,对气象灾害方面的预报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尤其对超过十天延伸期的预报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要充分的理解和相信气象部门,增强危机意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进行预防工作,这样才能充分的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在灾害发生时积极应对,减少灾害的影响。比如某地高速公路的管理部门非常关注气象部门发出的预警,及时的进行各项防御准备,联合相关部门制定专门方案,关闭高速路口,处理高速路上的障碍,保证了高速路的畅通和过路旅客的安全。
3.2精化气象服务
气象部门要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监测器材,加强对气象灾害的建设,在提供准确的灾害预报的同时提供精确详细的数据来辅助人们进行防灾减灾工作,另外还要根据当地的具体需求,完善预警信号系统,提供相应的预警信号,满足各行业的人们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比如,向城市提供具体的降雨数据,帮助当地政府估算地下排水系统的承受能力,避免出现大水围城的状况,从而减少大雨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气象部门还可以向泥石流高发地提供相关降水和地质估算,帮助政府及时转移可能受灾地的居民,避免居民人身财产的损失。
3.3增强各行业的风险评估工作
各行业可根据自身行业特点设计相关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在气象部门气象灾害预警之后,及时分析预警内容,估算此类灾害对行业的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损失,从而帮助各企业和单位积极应对气象灾害,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例如,在畜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畜牧相关部门收到气象部发出的暴雪预警时,便及时进行暴雪对当地畜牧业的危害评估,并根据这个危险评估,联合当地畜牧养殖场,采取增加饲料储备、加固牲口棚等措施,减少暴雪给当地畜牧业带来的损害。
3.4提升政府的服务能力
气象灾害的防御是一个涉及范围特别广、工作内容非常繁杂的工作,需要政府进行统一指挥调度,所以政府内部一定要加强沟通和协作,完善应急预案,保证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才能形成一个统一、灵活的领导集体,带领各方面人员形成一个集检测、预警、救援为一体的防灾救灾体系,大大减少灾害对人们的伤害。另外,政府在规划城市和建设基础设施之前,一定要考虑到当地可能发生的各种极端气象灾害,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论证工作,提升城市和各基础建设工程对各种气象灾害的应对力。第三,政府应当定时组织各企业单位进行有关气象灾害的宣传和演习,提高居民对各气象灾害的认识以及处理类似突发事件的能力,减少居民在灾害发生时的不必要的伤亡。
4小结
气象灾害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灾害,也是带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最多的灾害,随着气象灾害预警机制的不断发展,我国每年由于气象灾害死亡的人数不断下降。然而,近些年各种极端天气的不断出现,导致各种气象灾害的强度、范围和持续时间不断突破历史峰值,要想减少这些灾害带来的损害,必须提高人们对灾害的危机意识;气象部门也要积极进行研究和学习,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为各阶层人员进行防灾抗灾打下良好基础;政府部门作为防灾抗灾的领头羊,也要认真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对气象灾害的宣传,增加部门间的沟通,并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时,充分考虑气象灾害可能带来的影响,带领民众积极应对气象灾害,减少灾害带来危害。
参考文献
[1] 阎敏. 气象灾害:问题不仅是"测不准"[J]. 互联网周刊, 2004(29):25-26.
[2] 孙丽莉,杨俊萍,陈兆武,黄君衡. 数字音频广播(DAB)技术在气象预警信息中的应用[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S1):48-49.
篇2
预警信号由信号名称、信号分级与图标和信号含义三部分构成(见附件)。
*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分为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沙尘暴、冰雹、雪灾、道路积冰等十一类。根据不同灾种特征和预警能力,预警信号总体上分成四级(Ⅳ、Ⅲ、Ⅱ、Ⅰ级)标准,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预警信号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同时以中英文标识,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
第四条省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及本省管辖的海域内预警信号的管理工作。
新闻宣传、信息产业等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预警信号的实时工作。
第五条各级气象台站负责对本预报服务责任区内预警信号的统一工作。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向公众传播非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提供的预警信号。
第六条各级气象台站应当及时、准确地预警信号,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变更(包括更新或解除)预警信号,同时通报相关部门、防灾减灾机构和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公共新闻媒体。
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公共新闻媒体在收到当地气象台站或变更的预警信号后,应及时播发或变更该预警信号信息。
其他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播发预警信号的,应当使用各级气象台站直接提供的适时预警信号信息。
第七条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公共新闻媒体应有明确版面(画面、时段)播发预警信号。预警信号以图标形式的,要保证图标刊播位置相对固定,图案清晰。预警信号以文字或语音形式的,要明确指出预警信号分类、等级及相关防御指南。
篇3
1 预警信息传播媒介的发展
伴随着4G的成熟应用和5G的快速开发,依托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兴起的微博、qq、微信、手机客户端、CMMB(无线多媒体)显示屏等新媒体传播平台受众广,且社会接受度高。据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9 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超过16 亿,普及率达到平均每百人拥有115 部。4G基站已经建成544 万个,2019 年新增172 万个,实现了网络大规模扩容,农村地区覆盖盲点得到弥补。另一方面,核心网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为即将到来的5G时代奠定良好基础。截至2019 年底,4G用户总数达到12.7 亿,占移动电话用户总数80%,远超世界平均水平。这些数据说明中国智能化信息时代已加速到来,新传播媒介不断在公共事业,智慧社区,气象服务等领域大放异彩[2]。
2 气象灾害应急信息传播现状
2.1 时效性和覆盖面低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除却为气象决策提供依据外,还兼有通过其自身服务渠道向社会大众传播的功能。但分析这些传播渠道能发现一些不足之处,如手机短信推送气象报相关技术不成熟,信息推送类型为从点到面,使需要大量且频繁传播的预警信息面临流量困局,进入时效滞后和覆盖率低的,如何保障民众可以及时收到预警信息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气象信息即使准确到百分之百,但无法打通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也是枉然。气象部门自身业务渠道模式属于合作业务性质,多方面都无法达到气象灾害应急响应信息传播标准要求。在百色市汛期,有不少市民表示手机无法收到强降水预警短信,短信内容篇幅有限,仅以文字表示也较为简单,具体降雨范围和时长以及防灾应对措施无法一一展现。
2.2 公众参与度低
气象预警信息渠道的社会价值需要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才能得到最大发挥。现今渠道延展性差,社会参与度不高,不能满足“提速扩面”和“分秒必争”的要求。社区组织、企事业单位、乡镇农村、工矿企业和旅游景点等中间媒介没有主动参与到预警信息的社会传播中,大众就会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气象信息传播成为单向主导,公众需求无法反映在内容中,供需不匹,更加削弱了社会参与度。应当明确,预警信息重在时效性,应以动员群众和组织、及时传达为要。仅靠气象部门通过广播电视和自身渠道难以实现公众广泛参与。
3 构建高参与度的及时传播机制
在长时间内打造的信息高速公路时代终端和互联网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边界。进入3G时代后,更是融合了两者的特点,互动式人际传播和独白式大众传播真正开始汇流发展。传统媒体传播方式是普遍化撒网式,匹配不特定、无差别的公众群体所需信息服务。3G通信设备端携带方便,普及率高,通信渠道快速,既支持点对点,也支持点对多,多对点,多对多的传播模式,一种全新的传播关系―“及时深度交互传播”在此种语境下应运而生,相信在5G时代,这种新形态将不断深化演进。
3.1 规范社会参与制度
社区乡镇具有服务和管理辖区民众,承担部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是社会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在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响应信息传播机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区物业处可通过楼宇大厅的布告或显示屏、内部交流系统等将预警信息传播至个人。但此种方式强制性差,因此,可由政府出面,在立法层面强化社会组织参与信息播出义务。比如香港颁布的《天灾应变计划》,其中规定了各政府部门在气象灾害应对方面的明确职责和采取行动的步骤。香港天文台在气象预警信息后,每隔1h要向媒体、港府新闻处和有关政府机构通报进展情况,另外,香港主要电台和电视台、社会组织、私营企业都有义务协助天文台及时灾害预警信息。
3.2 与第三方平台进行合作
QQ和微信在改变人们交际方式的同时也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广西各级气象部门积极寻求和第三方交互平台合作。自治区气象部门和腾讯政务旅游广西公司达成合作协议,通过气象专用企鹅号台风、强冷空气、高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信息,并第一时间通过天天快报、腾讯新闻、QQ新闻、QQ看点、微信信息、QQ浏览器、腾讯网等腾讯新闻媒体平台推广,对全区用户进行靶向全方位覆盖。此种传播方式收获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使腾讯方和气象部门取得了双赢局面,既提升了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响应信息传播速度和服务品质,又为腾讯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品牌信誉度。新浪微博“百色气象”官方号粉丝数近20 万,微博传播速度极快,集“转”合“传”特点于一身,其裂变式传播模型既带来了传播量指数级递增,也充分给予公众话语空间,用户可以在微博下方和官方进行互动咨询,共同探讨防御措施。民众在灾害发生之时,只需一部联网手机便可将照片或文字编辑后分享给大众,为政府和民众处理突发性事件赢得宝贵时间。通过和这些第三方平台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能够弥补手机短信、电视广播传递面过窄的问题,将气象灾害预警服务社会效果最大化。
3.3 移动设备客户端
手机App可以带来手机浏览器不能获取的个性化服务。广西气象App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官方手机决策气象服务客户端,面向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准确、及时、高效的决策气象服务信息。“广西气象”涵盖服务材料、气象预警、天气预报、台风路径、雨情雨量、风向风速、气温实况、气象雷达和卫星云图等频道,直观地展现天气实况、预报预警细节信息及广西气象局权威的决策气象服务信息,为政府部门、各级应急指挥人员以及行业部门决策提供了科学参考,为与天气相关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可靠保障。
4 结语
气象部门不可能大包大揽整个预警信息传播工程,社会的主动参与、气象部门和政府调查立法对于传播机制的完善是必不可少的,积极探索应急预案和条例的法律化实现途径,赋予社会组织、媒介平台、公众等获取预警信息的义务和传播信息的责任,根据应对指引做好防范措施,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篇4
预警信号的名称、图标、含义及其相关防御指南,按照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市、县(市)、萧山区、余杭区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辖区内预警信号与传播的管理工作。
农业、林水、公安、交通、城市管理、教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信息、旅游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配合做好本办法的实施工作。
第五条各气象台(站)负责本预报服务责任区内预警信号的统一工作。
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公众预警信号。
第六条气象台(站)监测、预测有突发气象灾害发生时,应当及时通过广播、电视台(站)、视频、声讯、互联网等具备实时传播能力的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预警信号,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更新或者解除预警信号,同时通报本级人民政府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第七条广播、电视台(站)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播发预警信号。其他传播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播发预警信号的,应当与气象台(站)签订传播协议,按照本办法和传播协议的规定播发预警信号。
传播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播发预警信号时,应当使用气象台(站)直接提供的预警信号,不得转播、转载其他来源的预警信号。
第八条广播、电视台(站)在节目播出时段内收到气象台(站)的预警信号后,应当在15分钟内对外播发;广播、电视台(站)在节目播出时段外收到气象台(站)的预警信号后,应当及时对外播发。
其他具备实时传播能力的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在收到气象台(站)的预警信号后,应当在15分钟内对外播发。
第九条传播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播发预警信号时,应当使用规定的预警信号名称、图标,正确说明其含义及相关防御指南,同时说明预警信号的气象台(站)名称和时间。
第十条广播、电视台(站)播发预警信号的频率不得低于每小时1次,并应当随预警信号级别的提高相应提高播发频率,其中对台风、暴雨、雷雨大风、冰雹的红色预警信号,其播发频率不得低于每小时4次。
第十一条气象、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以及传播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应当加强预警信号及其含义、相关防御指南的宣传,增强社会公众对突发气象灾害的防范意识。
第十二条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加强突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系统、预警信号与传播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预警水平和防御能力。农业、林水、公安、交通、城市管理、教育等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医院等有关单位应当结合实际,参照预警信号防御指南,制订并实施突发气象灾害防御方案,避免或者减少突发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十三条气象台(站)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违反本办法第五条第二款规定,擅自向社会公众预警信号的,由其所在地的气象主管机构给予警告,责令其立即改正,并处以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3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
广播、电视台(站)以外的其他传播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未与气象台(站)签订传播协议播发预警信号的,视为擅自向社会公众预警信号,按前款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四条传播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三款规定,转播、转载其他来源预警信号的,由其所在地的气象主管机构给予警告,责令其立即改正,并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所在地的气象主管机构给予警告,责令其立即改正,并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传播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八条规定,拒不播发或者拖延播发预警信号的;
篇5
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员队伍是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重要举措,是推进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充分认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任务,强化措施,在全县建立覆盖面广、人员素质高、快速反应能力强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员队伍,同时落实相关工作措施,使气象灾害防御能力进一步提升,消除预警信息“盲区”。
二、明确职能职责,加强队伍建设管理工作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员是人民群众参与应急工作、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形式。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员主要负责及时传播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及时收集上报灾情信息,参与气象灾害、山洪地质灾害调查;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科普宣传,提出防御灾害的措施建议;参加气象灾害监测设施、预警信息传播设施的维护。重点工作是接收传递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通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员队伍形成直通基层、覆盖各类人群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渠道。
各地、各单位要通过人员兼职等方式,积极扩充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员队伍。各乡(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员由分管防灾救灾和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兼任,各村(居)委会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员由村(居)委会成员兼任,同时,各社区理事长及中心户要积极参与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工作。学校、医院、企业、体育场、车站、港口、矿山、水库、旅游景点、建设工地及其它重要部门至少要落实一名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员。要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员网络全覆盖。信息员必须由身体健康、责任心强、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员兼任。
各乡(镇)政府和县直各部门、各单位要确定兼职人员,组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员队伍,负责所辖信息员的培训和考核,并将本地本单位明确的信息员队伍逐一登记造册,填写姓名、性别、年龄、地址、职务及联系电话(手机)等内容,于2月20日以前报送到县气象局,便于开展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联系服务。县气象局负责全县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员的建档备案,使用“中国气象信息员管理平台”进行动态管理,同时编写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教材,协助做好培训、考核工作。
篇6
的发展方向,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时效性和扩大覆盖面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加快推进信息系统建设,积极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着力健全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全面提高趋利避害水平,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靠法制、创新科技,统一、分级负责,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重在基层”的原则,有效落实各级政府和各行各业防灾减灾责任,多种形式增加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传播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传播快捷、应对高效,最大程度扩大预警信息公众受益面,最大限度减轻气象灾害的不利影响。
(三)工作目标。加快构建气象灾害实时监测、短时临近预警和中短期预报有序衔接,预警信息、传播、接收快捷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力争到2015年,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到2020年,建成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体系,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预警信息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基本消除预警信息“盲区”。
(四)职责分工。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工作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市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县级气象台站负责本预报服务责任区内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因气象因素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预警信息由有关部门和单位制作,根据政府授权按预警级别分级;市、县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网站、手机报等新闻媒体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要迅速播发主管部门的预警信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及时研判预警信息对本地、本行业的影响,科学安排部署防灾减灾工作。
二、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五)加强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建设。加快推进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防御工程建设,建成我市气象灾害立体观测网,实现对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的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连续监测。加快推进市气象灾害预警中心和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全市各乡镇布设多要素自动气象站。辉县市、卫辉市加密布设山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自动雨量站,站点平均间距缩短到5公里。强化我市粮食生产核心区、重点林区、生态保护重点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重点区旱情监测,加密布设土壤水分监测设施。交通运输、水利、通信、电力、林业、旅游等部门与气象部门按照共建共管、代建共享的原则,加快推进交通和通信干线、输电线路、水利工程、林区、旅游区等的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建设,尽快构建国土资源、气象、水利等部门联合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市至少建设1套移动应急观测系统、应急通信保障系统。各县(市、区)根据需要配备移动气象服务设备。市气象局建设高性能计算机和海量存储设备,实现气象灾害监测信息快速收集、处理及共享。
(六)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水平。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山洪地质灾害多发区等重点区域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着力提高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预报精度。建设气象灾害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实现对暴雨、雷电、强对流天气等突发性、局地性灾害天气的实况监测和实时预报预警。气象、水文、国土资源部门加强合作,建设综合临近报警系统,在人口密集区及多发、易发地质灾害地带加强联合监测,及早发现山洪及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险情。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和手段,加强森林火点监测,及时森林火险等级天气预报。
(七)开展气象灾害影响风险评估。各级政府要组织开展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工作,全面查清本区域内发生的气象灾害种类、次数、强度和造成的损失等情况,建设以社区、乡村为单元的气象灾害调查收集网络,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建筑物等抵御气象灾害能力普查,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全市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范围,开展基层应急准备认证工作。市气象部门加强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建设,编制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建立健全雷击风险评估制度。在城乡规划编制和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重大工程项目、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建设前,要严格按规定开展气象可行性论证,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避免、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八)推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传播系统建设。积极推进市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包括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在内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的快速。充分利用当地主流媒体,做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全面、快速、及时地插播工作,完善预警信息传播功能,即时播发公共应急预警信息,推广普及气象灾害防御科普知识。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要根据应急需要,及时对手机短信平台进行升级改造,提高预警信息发送效率。
(九)加快基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和各基层企事业单位在充分利用现有信息传播资源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快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与传播设施建设,在学校、社区、车站、旅游景点、工矿企业等人员密集区和公共场所建设电子显示屏等畅通、有效的预警信息接收设施。重点加强农村偏远地区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建设,利用有线广播、高音喇叭、鸣锣吹哨等多种方式及时将灾害预警信息传递给受影响群众。
三、完善预警信息快速传播机制
(十)完善预警信息管理制度。各级政府要尽快制定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管理办法。气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细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标准及流程,分类别明确灾害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等。市通信管理局和各级广电、新闻出版部门要与同级气象主管机构密切配合,协调各类媒体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紧急制度,定期督促检查各类媒体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落实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等责任。
(十一)健全突发事件信息组织体系。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机制,加强突发事件信息组织体系建设,规范信息程序,拓展预警信息功能,建立统一、高效、权威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平台。各级突发事件信息组织要加强对包括气象灾害在内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研判,根据授权及时预警信息,提醒社会公众主动应对防范,形成全社会共同预防突发事件的有利氛围。
(十二)建立预警信息快速传播渠道。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网站、手机报等新闻媒体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科学、及时、准确、无偿播发或刊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努力提高预警信息时效和公众覆盖率。对暴雨、暴雪等气象灾害红色预警和局地暴雨、雷雨大风、冰雹等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要减少审批环节,确保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接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提供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后,应在15分钟内插播,实现实时播报。电视台插播时,应在屏幕上悬挂相应等级的预警信号图标。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接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提供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后,应在15分钟内向灾害预警区域内的手机用户免费快速全网发送。
(十三)建立面向基层的预警信息传递工作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县级政府有关部门、乡镇、街道办事处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要指定专人作为兼职气象信息员,并将学校、医院、工矿企业、建筑工地等单位负责人以及乡村种养大户发展成为气象信息员,负责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传递工作,延伸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网络。健全传递工作机制,形成县—乡—村—户直通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渠道。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员传播预警信息的作用,为其配备必要的装备,进行必要的培训,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
四、加强防灾应对工作
(十四)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气象与工业和信息化、公安、民政、国土资源、环保、交通运输、铁路、水利、农业、卫生、安全监管、林业、旅游、地震、电力监管、通信管理等部门及军队有关单位和武警部队建立气象灾害预警联动机制,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实时共享。市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及时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通报当地驻军有关单位和武警部队,共同做好应对工作。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的协调、指导和监督作用,定期召开气象灾害应急联络员会议,沟通预警联动情况,协调解决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十五)组织做好防灾避险工作。预警信息后,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及时组织采取防范措施,做好队伍、装备、资金、物资等应急准备,加强交通、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监控和水利工程调度等,并组织对高风险部位进行巡查巡检,根据应急预案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做好受威胁群众转移疏散、救助安置等工作。灾害影响区内的社区、乡村和企事业单位要组织居民群众和本单位职工做好先期防范和灾害应对工作。
五、强化支持保障措施
(十六)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协调,督促落实部门职责,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建立健全问责机制,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工程、科技、经济等手段,大力推进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工作。认真落实气象灾害防范应对法律、法规和预案、制度,定期组织开展预警信息、传播及各相关部门应急联动情况专项检查,做好预警信息、传播、应用效果的评估工作。
(十七)加大资金投入。市、县(市、区)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在年度预算中安排资金,保证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及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建立财政支持的灾害风险保险体系,探索发挥金融、保险在支持气象灾害预警预防工作中的作用。市、县(市、区)政府要把气象灾害预警工作作为气象灾害防御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积极支持相关工程项目建设。
篇7
**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规定(试行)
第一条为规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以下简称预警信号)工作,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使用效率,有效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及本省管辖的海域内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预警信号,是指由县级及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以下简称各级气象台站)为有效防御和减轻突发气象灾害而向社会公众的警报信息图标。
预警信号由信号名称、信号分级与图标和信号含义三部分构成(见附件)。
**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分为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沙尘暴、冰雹、雪灾、道路积冰等十一类。根据不同灾种特征和预警能力,预警信号总体上分成四级(Ⅳ、Ⅲ、Ⅱ、Ⅰ级)标准,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预警信号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同时以中英文标识,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
第四条省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及本省管辖的海域内预警信号的管理工作。
新闻宣传、信息产业等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预警信号的实时工作。
第五条各级气象台站负责对本预报服务责任区内预警信号的统一工作。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向公众传播非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提供的预警信号。
第六条各级气象台站应当及时、准确地预警信号,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变更(包括更新或解除)预警信号,同时通报相关部门、防灾减灾机构和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公共新闻媒体。
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公共新闻媒体在收到当地气象台站或变更的预警信号后,应及时播发或变更该预警信号信息。
其他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播发预警信号的,应当使用各级气象台站直接提供的适时预警信号信息。
第七条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公共新闻媒体应有明确版面(画面、时段)播发预警信号。预警信号以图标形式的,要保证图标刊播位置相对固定,图案清晰。预警信号以文字或语音形式的,要明确指出预警信号分类、等级及相关防御指南。
篇8
目前,在人类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气象灾害对其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强度比较大、种类多、频率高,暴雨(雪)、干旱、台风、雷电、大雾、大风、霾、冰雹、高温热浪、沙尘暴、低温冻害等灾害经常发生,是世界上目前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伴随着气象灾害产生的泥石流、滑坡、生物灾害、山洪、海洋灾害、森林火灾等也经常发生,这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更是得不到保障。
一、建立气象预警的必要性
目前在我国,电视、网站、报纸、广播、电话、手机短信是当前气象信息的主要途径,人们进行信息的获取时,主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信息量相对的比较丰富,但是定时播出的时效性比较差,而手机短信和网络的时效性则比较好。但是每种信息获取方式都有其优点和不可避免的缺点,建立气象预警,能够保证各项信息更好的传递。
在社会明明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环境、交通、农业生产、水利、航空等对气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信息的及时性也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在台风、重大天气的过程中,为了保证防洪抗台、相应的决策服务的布置,政府和其他相关部门就需要及时的气象信息,目前气象信息预警已经成为关乎民生的大事,是一个国家气象水平的具体显现,对气象灾害的预警不及时和准确,就有可能造成很大的财产损失和对生命安全的威胁。
为了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就要对气象灾害进行减少防御。进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监理,通常与法律法规、灾害管理、组织机构、现代科技、传播媒体、预警系统、保险保障、公众教育等方面有关,整个系统工程比较复杂,在整个防御体系中,预警系统有纽带的作用,为了保证系统高校的运行,要进行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的建立。
二、提高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能力的对策
预警是灾害应急管理的一个核心环节,加强气象灾害预警工作,建立、健全预警信号机制,对政府和公众提前采取防御措施,有效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进一步增强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
进一步发展气象卫星探测和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网,加快建设先进的气象综合探测系统,使预报服务人员能获取更高精度、更全面的气象灾害监测资料。进一步完善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平台建设,加大气象信息覆盖面。同时充分利用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气象预警大喇叭及专题服务材料等多种形式,及时气象预警信息,使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加强与多部门联动,积极开展与农业、广电、移动等相关部门合作,确保预警信息在各种媒体中及时,不断满足当地政府和广大群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加强气象灾害短时临近业务,强化雨情的动态监测、滚动会商,全力做好强降雨、强对流天气的精细化预报,加强灾害预警制作的对下指导和督促检查力度,着力提高预警信息的提前量。着力提高洪涝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能力。进一步提高洪涝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业务水平,加快健全完善与当地水文、国土资源部门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机制,提高洪涝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的针对性。
2.全力做好灾害预警信息和应急联动工作
统筹利用气象部门信息资源和社会公共资源,切实提高预警覆盖面和利用预警信息的防灾减灾成效,高度重视气象信息员队伍和农村信息服务站作用等,让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切实发挥出“消息树”、“发令枪”作用。进一步加强预报服务队伍建设。通过开展技术交流、加大培训力度、组建预报业务创新团队建设等手段,提高预报员的业务素质,增强预报员对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的判断能力和预警服务能力。
3.加快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平台建设
在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平台中,要保证具备气象信息的监控、观测,对气象数据进行分级存取的功能,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关系,保证对系统数据能进行实时检查,对气象数据的一致性进行保证。进行预警体系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对重点区域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布点密度要进行加大,对各类气象资料进行准确的积累和记录,这样对气象系统内部能实现实时的调度,保证气象网络信息资源的不断优化。
4.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体系的应急处置能力
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出现的定点、定时、定量的预警预报体系进行建立,这样对冻害、台风、高温、洪涝等气象灾害的预测和处理的能力能有效的增强,我们可以根据预警的等级,保证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的实现,这样就能及时有效的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为防灾减灾的具体工作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
5.科学规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为了有效的提高全社会抵御灾害的能力,要保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能够进行科学的传播和,目前在我国,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相关的传播工作还存在防御措施不规范、预警信息政出多门等问题,这都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健全和完善,这样才能保证气象灾害防治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完成,有效的为人民服务。
6.加强政府防灾减灾的组织行为
只有在政府的统一协调和领导下,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气象灾害的整体防御,做好气象灾害的防御工作,防灾减灾的整体效益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气象部门是气象灾害预防的重要部门,因此要积极的联合政府相关气象灾害预防部门,保证和制作气象灾害情况等预报,并将其的具体危害对水资源、农业的影响等要进行具体评估,这样对气象灾害的损失能有效的减轻。
7.建立气象预警信息系统
进行气象预警信息系统的建立时,文字信息和图像视频都应该建立,对气象的实况信息、预报结论、一周天气趋势等,要在各LED显示终端、手机短信、广播网等进行显示,通过雷达图、卫星云图、自动站相关信息、台风路径图等对视频图像进行显示,在收集伤亡、网络等地方就可以显示。建立统一预警信息的平台,对不同的预警信息就能够采取不同的预警方案,对短信平台、声讯平台、各个显示终端等设备就能进行管理,及时的做好对信息的收集、工作,保证气象预警信息的及时送达。
8.提高气象灾害预警准确率
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天气、气候业务和科研体系,提出了提高气象监测、预报、预测和服务水平的要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过程,应将雷达、卫星、自动气象站等资料与各类预报产品相结合,加大气象灾害研究,不断完善气象预报预测体系,加快气象灾害预警精细化进程,进一步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
综上所述,气象信息已成为公众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公共信息,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出行都离不开气象信息。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气象预警信息服务的好坏已成为关系民生的大事。特别是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政府与公众对气象灾害的预警越来越关注,因而建立一个功能完善、信息及时又准确的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已是气象部门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系统让广大人民群众及时掌握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将有利于更早地开展自救、互救,配合政府部门采取减灾防御措施,将有效预防和降低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篇9
0引言
气候异常,气象灾害时有发生,利用最有效的平台及时的天气信息已经刻不容缓。
毫无疑问,随着手机的不断普及,手机短信已经成为当下最有效、最快捷的信息平台。如果可以通过短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那么气象信息的传递问题将迎刃而解,从而实现信息者与接受者的完美对接。
那么,如何实现从现有软件平台到手机短信的跨越呢?围绕这个课题,笔者曾做过初步的研究,整个过程需要经过如下几个阶段:首先由现有自动气象站监控管理软件平台发送气象信息,然后进行气象信息接收、气象灾害信息过滤与处理、获取目标用户手机号、发送手机短信。
1 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过程,可以开发一套软件产品,为了方便描述,文中命名为气象灾害预警平台,简称预警平台。软件功能流程如下:
其中,消息接收模块负责气象信息的接收与转发;预警处理模块负责气象信息的解析、过滤、组装以及用户手机号的获取;短信模块负责发送短信。
2具体实现思路
2.1消息接收模块
消息接收模块负责气象信息的接收与转发,是整套系统流程的基础,因此设计一个稳定高效的消息接收模块尤为重要。
首先,消息接收模块与现有平台需要约定接口的协议,统一接口规范,从而保证数据接收的准确性;其次,任何一方不得单方面修改接口内容,从而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为保证消息接收的稳定性及高效性,选择一种行而有效的接口协实现方式至关重要,当前比较常用的实现方式有Socket,BORBA,WebService,ActiveMQ等。笔者比较推荐ActiveMQ,它是由Apache出品,目前最流行的消息中间件之一,完美实现了实时消息的发送和接收。
2.2 预警处理模块
预警处理模块负责气象信息的解析、过滤、组装以及用户手机号的获取,是整个流程的核心,具体如下:
解析是指把接收到的气象信息进行预处理,包括气象信息的发生时间、预警类型、预警级别、建议、者等。其中预警类型包括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十四类;预警级别包括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个级别。解析后实现如下效果:
者:曲阜市气象台
发生时间:2010年7月19日14时
预警类型:雷电
预警级别:橙色
目标手机号从该表中获取即可。
篇10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革新,移动互联网呈爆炸式发展,免费即时通讯服务迅速扩张,微信以其方便灵活、简单操作、资费低廉的特点,迅速占领市场,截止到2013年初,微信用户总量突破3亿。吉林省地处全球气候变化的脆弱区和敏感区,气象条件复杂多变,各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次和致灾程度呈加重趋势,使得气象灾害预警与科普宣传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日益突显。以微信为载体的气象灾害预警与科普宣传将成为气象部门开展气象灾害预警与科普宣传工作的新领域。
1微信的内涵与特性
1.1什么是微信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免费即时通信软件,自2011年1月21日腾讯公司第一个微信测试版本至2013年1月15日,微信全球用户总量突破3亿用户,成为全球最大移动互联网应用之一。
1.2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单位都可以申请一个公众账号进而搭建微信公众平台,面向关注目标群发文字、语音、图片三个类别的内容。目前微信公众平台支持PC,并可以绑定私人账户进行群发信息。
1.3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
1.3.1移动性与即时性大众媒体中,没有一种媒体能够像手机一样与人形影不离。而附身于手机媒体上的即时通讯工具较之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也具有了移动的特点,可以随身携带。即时性主要表现为,微信公众平台提供消息及时提醒服务,即在未登录的情况下,也可接收信息,做到了与手机终端的真正绑定。
1.3.2强交流感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规模最大的即时通讯服务,它的核心功能就是交流,通过手机交流私密性更带来强交流感,微信公众平台与用户可以进行实时交流,针对公众平台推送的信息,用户可第一时间通过图片、语音、文字进行响应,公众平台可第一时间了解用户所在地实际情况,收集必要信息。
2微信对气象灾害预警与科普宣传的价值
2.1气象灾害预警与科普宣传的重要性
吉林省是我国自然灾害种类最多、活动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据2003年以来的不完全统计,吉林省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元。面对气象灾害发生,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措施可以完全加以阻止或消灭,但通过有效的宣传和防范可以把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及时准确的气象灾害预警将有效提升公众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力度,对提高公众的防灾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2.2微信作为新兴气象灾害预警与科普宣传传播渠道的优势
2.2.1用户被动接收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公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轻松、便捷地获取相关气象信息,但大都需要用户主动获取,用户的主观意愿在整个信息获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微信公众平台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使关注用户被动接收,省略用户主动获取的环节,大幅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与气象科普宣传效果。
2.2.2信息内容丰富多样微信公众平台在内容上集合了传统媒体的诸多优势,可以将较为综合的信息推送至用户手机终端,产品内容更加直观、内容更加生动。灾害性天气预警涵盖的信息内容与传统短信方式比较信息量更大,气象科普内容图文并茂,表述更加贴近民众。
2.2.3细化预警信息分类服务目前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种类较多,其中纳入吉林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制度的天气现象就有15类之多,公众对各种天气现象关注度各不相同,由公众自主选择预警信息接收种类是人性化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微信自身具有较强交互性,通过这一特性,气象部门可在后台将关注用户的需求进行分类,进而逐步实现预警信息分类服务。
2.2.4灾情收集迅速直观同样是借助微信自身的交互性及图文并茂的产品形式,用户在手机里关注气象公众平台,潜意识里就把气象公众平台当作手机里的一个朋友,因此就比较关注和交流互动,气象部门可通过微信气象公众平台建立灾情收集属性,通过引导用户,第一时间获取用户从天气过程致灾地区反馈的实际情况,将预报、实况及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为政府应急防御、防灾抢险提供科学决策。
3结语
气象灾害预警与气象科普宣传是一项长期的社会化公益事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公众对气象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增高,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满足公众的需求,才能令气象事业不断发展。气象微信公众平台为气象灾害预警与气象科普宣传增加了一条全新的渠道,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渠道,扩大气象灾害预警与气象科普宣传的覆盖面,为提升吉林省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王瑶.微信与微传播[J].传媒观察,2013,(2).
[2]苏醒.浅谈微信公共平台的媒体应用[J].科技致富导向,2013,(20).
篇11
1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健全的气象灾害应急机制
在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应急工作中,健全的气象灾害应急机制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作业过程中,一些气象灾害防御部门却缺乏一定的机制管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给该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例如,由于一些操作方法较为落后、应急准备不足、反应不快等原因,从而使相关人员不能及时掌握气象灾情与情报,加之在工作过程中,人们没有有效明确与之相配套的分灾种、分事件类别的工作流程及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等问题,进而更是严重影响到气象灾害的防范效果。
1.2 气象灾害防御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
薄弱的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整个气象灾害的防御效果。对于部分地区来说,其相关政府部门并没有对气象灾害防御给予一定的重视与关注,从而也没有对此给予一定的建设与规划,而这一举措对防御气象灾害则会带来极为不良的后果。由于相关政府没有对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给予一定的重视,从而也没有建立相应的防御设施,加之该地区的避灾、减灾的措施不力,因此一旦发生严重的气象灾害问题,则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因此对此问题相关部门政府应亟需提高防灾救灾的综合体系功能。
1.3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不足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的渠道和方法并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这一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应急工作的开展。对于一些地区来说,其预警信息的覆盖面还不够广,对于一些学校、农村、社区等地方的人员来说,其并不能及时获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对于这些地方来说,其利用各种新闻媒体传播技术来预警信息的能力并不强,因此信息的时效和覆盖面的范围仍存在一定的弊端。
2 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应急工作质量的有效建议
2.1 完善气象灾害应急机制
通过对气象灾害应急机制的认识与了解,因此在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应急工作质量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人员应制定完善的气象灾害应急机制,如明确应急方案、规划工作流程、对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进行一定的安排等制定,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气象防灾工作的有效开展。此外,通过制定相应的规范机制,工作人员也可以根据相关规定开展作业,从而实现相关作业的有序开展,这对有效防御气象灾害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2.2 加强建设气象灾害防御的基础设施
在一个地方的发展中,相关政府应将当地的气象灾害防御列入到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气象灾害应急方案编制工作的研究,以通过建设完善的综合防御和救助体系,从而完善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这对有效实现避灾、救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在实际生活中,相关政府部门还需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设施的管理与维护,以使其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这同时也为气象灾害的防御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2.3 改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的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的过程中,人们也需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到该领域中,如通过新闻媒体的传播方式不仅可以使人们及时掌握气象灾害信息,且还有利于人们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御,从而达到救灾、减灾的效果。此外,在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宣传的力度上,相关政府也需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如及时宣传防灾减灾知识,使人们了解气象灾害应急避险措施,从而利于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篇12
水产养殖作为我国沿海沿江现代农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沿海沿江广大养殖企业和养殖户重视。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水产养殖大多采用露天养殖方式,这种养殖方式投入成本低,易于推广。但是,由于采用全露天的方式,其对自然灾害的抵抗力非常低,特别是气象灾害。因此,如何提高对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在灾害来临前提前告知养殖户及时进行预防,成为当前水产养殖气象灾害方面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物联网通过传感器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了现实世界的物物相连,实时监测。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方便快捷的构建气象信息采集和监测网络,采用对应的气象信息传感器可以实时的对目标区域的气象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跟踪,这为构建相关的气象信息模型提供了极其便捷的途径。因此,在水产养殖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方面,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来构建水产养殖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网络,对水产养殖地区的气象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和历史跟踪。然后后通过构建相关的监测和预警模型实现对水产养殖区域的气象灾害进行在线监测和预警,为水产养殖户提供实时的气象监测信息和预警信息。
2 水产养殖灾害概述及相关气象指标的设计
渔业经济在广东海洋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海洋和水产养殖业,广东的水产养殖产量多年居全国首位。但是,随着水产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行业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风险也越来越高,比较典型的就有低温寒灾、台风、赤潮、暴雨等。在我省水产养殖业遭受的各类自然灾害中绝大部分是气象灾害,而在气象灾害中尤其以台风、低温寒灾对我省水产养殖业的影响最为严重。近年来台风、低温等灾害性天气出现次数多,发生范围广,危害面积大,对我省水产养殖业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如2015年10月强台风“彩虹”造成广东省湛江、茂名、阳江等9市42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农业和水产养殖业损失巨大;2008年初持续的低温寒潮天气使广东遭遇了58年来最为严重的冰冻灾害,造成全省受灾养殖面积262.1万亩,损失水产品产量48.4 万吨,累计全省渔业经济损失达61.9 亿元。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部门公布的我国北部湾、粤西地区2008年到2016年的水产养殖气象灾情进行统计分析可知,近几年来造成该地区的水产养殖的灾害性天气过程主要有台风、暴雨、低温几种,可以将风速(力)、降水量、温度、气压作为气象灾害指标。
3 基于物联网的水产养殖气象灾害监测系统的设计
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了一个水产养殖场气象数据物联网监测系统,通过该系统实现水产养殖场的气象数据监测,进而获取近期的水产养殖气象信息数据。本文的水产养殖物联网监测系统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该系统主要由水产养殖场气象数据采集、水产养殖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中心、监测预警信息显示屏、用户移动设备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水产养殖场数据采集端主要负责对水产养殖场的气象因子进行监测,并将监测到的实时数据上传到水产养殖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中心,服务中心通过对数据处理,并结合气象预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最后评估出灾害的等级,并且对灾害进行预测处理得出最近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同时系统还可以通过服务中心将监测到的数据实时发送到水产养殖用户的手机等移动设备实现实时监测和提醒,通过手机短信、微信等网络方式进行实时。
该系统由三个部分构成:
3.1 水产养殖场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
采用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降雨量传感器等,借助物联网络技术,每个水产养殖场安装配置一个无线自组网,即时测定水产养殖场的主要气象要素值,并通过无线自组网信息传输汇聚节点,利用无线或有线网络将数据上传至水产养殖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中心服务器。
3.2 水产养殖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数据分析处理系统
采用大数据技术,对水产养殖场实时数据、气象历史数据库和气象灾害指标库进行分析处理,通过气象灾害预测预警模型、GIS、气象灾害决策支持系统等进行分析,得出水产养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灾害分布情况及灾害防御方案,为水产养殖气象灾害预测预警、灾害防御提供决策支持辅助服务。
3.3 水产养殖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信息系统
水产养殖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中心通过互联网,通过监测预警显示屏、用户手机,向水产养殖企业、水产养殖户水产养殖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及防御方案;水产养殖企业、水产养殖户也可以通过计算机远程监控和实时查询水产养殖场的气象条件及气象灾害等。
4 基于物联网的水产养殖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模型设计
从水产养殖监测物联网系统中获取气象信息后就可以通过构建模型,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处理,根据历史和实测数据及其统计特性,构建水产养殖气象灾害预测指标模型如下:
式中,CW、CR、CD、CT为影响因子权重,可以通过统计分析获取;M(Wt,Rt,Dt,T)为气象灾害预测指标,通过该指标来对气象灾害进行预测;Wt表示物联网气象监测系统提供水产养殖区域大于临界值的风速,小于等于临界值时取值为W0;Rt表示物联网气象监测系统提供的大于临界值的降雨量,小于等于临界值时取值为R0;Tt为物联网气象监测系统提供的低于临界值的温度,大于等于临界值时取值为T0;Dt为物联网气象监测系统提供的低于临界值的大气压强,大于等于临界值时取值为D0;t为时间,单位为小时,t-24表示从24小时前开始统计。
5 水产养殖气象灾害预警
水产养殖气象灾害预警主要通过水产养殖气象灾害预测指标模型计算结果触发,实际预警还需根据监测预警服务中心的决策支持系统,对历史资料及大环境下的实时气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预警信息,并M行预警。水产养殖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决策支持系统主要功能如图2所示。
采用水产养殖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决策支持系统进行水产养殖气象灾害监测、数据处理、预警、防灾减灾应急响应等。
(1)通过风速、降雨量、气压等传感器测量水产养殖场相应气象数据,采用无线传感网络及互联网传送到水产养殖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中心,中心通过信息收集与处理系统对物联网监测数据进行自动处理并放入数据库。按处理后的实测数据,并根据水产养殖气象灾害预测指标模型计算气象灾害预测指标,依此确定灾害出现与否,以触发启动预警处理系统。
(2)根据近n年邻近区域台风、暴雨、风暴潮、低气压的历史大数据,采用随机过程分析、现代回归分析等分别构建各关键要素单要素、综合要素统计预测模型。
(3)根据大数据、预测模型和历史数据、实测数据、实时数据等计算水产养殖气象灾害预测指标值。
(4)依据水产养殖气象灾害各相关实测、预测指标值,进行水产养殖气象灾害综合分析、风险分析及管理,得出比较客观的水产养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并针对不同水产养殖气象灾害类型和等级、地域,通过短信、微信、网络、物联网及其他媒体等水产养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出水产养殖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为水产养殖专业户、企业及当地政府提供水产养殖防灾减灾决策支持服务。
6 总结
本文探讨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产养殖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问题,分析了水产养殖的主要气象灾害因子,完成了气象灾害指标设计,并将该指标应用到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模型中,结合水产养殖场的物联网气象监测系统采集的数据可以有效的实现对水产养殖场的气象灾害进行监测和预警。同时,本文还完成了水产养殖场的物联网气象灾害监测系统、气象灾害监控和预警模型等设计,给出了详细的系统设计结构图和数学模型。这些系统设计和数学模型对水产养殖相关物联网信息系统的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方苗,祁元,张金龙.基于WebGIS的兰州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信息化[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1,26(02):137-146.
[2]方宇凌,吴嘉豪,汤沛等.珠江口西岸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平台[J].广东气象,2013,35(05):59-63.
[3]Timmons M B,Ebeling J M,Wheaton F W.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M].New York:Northeastern Regional Aquaculture Center,2011:147-190.
[4]姚楠,陈哲,刘玉林.基于GIS的电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研制[J].电力信息化,2013,11(03).
[5]孙忠富,杜克明,尹首一.物联网发展趋势与农业应用展望[J].农业网络信息,2010(05):5-8.
[6]钟勇.物联网在气象灾害预警中的应用[J].通信与信息技术,2012(02):049.
[7]夏于,孙忠富,杜克明,等.基于物联网的小麦苗情诊断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05):117-124.
[8]禹海慧,许宇飞,易想和YU.长株潭物联网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04).
[9]赵城城,杨洪平,刘晓阳,等.大雨滴对雷达定量测量降水的影响研究[J].暴雨灾害,2014,33(02):106-111.
篇13
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设应包含天气监测、预报服务、预警、法规建设等一系列工作。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市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已取得长足发展,构筑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的条件也基本具备。一是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基本形成。即:以地面自动气象站和自动雨量站为主的中尺度气象监测网初具规模,两个自动气象站可自动进行每小时一次的数据观测和传输,实时采集各地降水、温度和风等要素,乡镇自动雨量站在降雨季节可以实时收集各地雨量情况,分辨率可达到10公里;再是风云二号卫星云图接收系统组成的卫星遥感观测系统也已建成。二是气象信息处理能力明显增强。建成了以计算机局域网连接广域网和INTERNET网为基础的,基于VAST的气象信息接收系统和基于SDH等网络的气象信息接收发送系统,拥有了完善的通信网络系统。同时,基于宽带通信的省、市、县三级视频天气预报分析会商系统已投入运行。三是气象预报水平有所提高。开发研制了__MM5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等具有较高时空分辨率的预报产品;国内外多种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能力明显提高;建立了暴雨、台风、寒潮、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的主、客观预报方法;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了气象次生灾害如空气污染、山体滑坡等预报服务;培养了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较强业务技能的预报员队伍。四是气象预警手段得到加强。电视气象节目内容丰富;是气象信息声讯服务覆盖电信、移动、联通、网通、铁通、小灵通;气象网站已成为重要信息传播平台;平面媒体加了大气象信息及气象专业知识的宣传,气象信息特别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快速传播成为可能。五是气象法规建设步伐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气象预报与刊播管理办法》、《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等气象法律、法规和规章相继出台,为气象防灾减灾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加强__城市灾害预警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尽管我市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已取得长足发展,构筑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的条件也基本具备,但__构筑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还有几点欠缺。即:受限于气象要素观测密度及观测频率的城市气象灾害预报准确率和预警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公众及部门气象防灾意识不强;气象灾害预警制度有待加强等。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周密规划,加快气象探测系统建设
首先,完善地面观测系统建设。进一步增加多要素自动气象观测站的布点,填补气象资料空白点,尤其要加大重点区域、旅游景点的布站密度,积累气象气候资料,开展针对性气象预报服务。尽可能增加监测要素,在主要交通要道建立若干大雾和地面温度监测站,开展交通安全监测;在旅游景点和市区增设负离子、酸雨等观测项目,开展环境污染监测。
其次,尽快建成新一代气象雷达。雷达是突发性灾害天气较好的监测手段,由于我市地处中纬内陆地区,夏季降水集中,且突发性灾害天气经常出现,雷达对于实时监测突发性灾害天气和人工增雨防雹指挥具有独特优势,比如对局地暴雨、冰雹等灾害的监测和预报,探测云层强度等,是指挥增雨防雹的必备手段。但我市目前使用的711气象雷达是我国第一代气象测雨雷达产品,属淘汰级,且该雷达目前已严重老化,故障频出,远远不能满足我市防灾工作的要求。特别是根据中国气象局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布网规划,我市的地理区位在全国新一代天气雷达布点建设中没有优势,从已经建成的多普勒雷达布网情况看,离我市较近的是我省太原和河北石家庄多普勒雷达站,但由于地形影响,使该雷达对__的有效探测能力大为减弱。所以有必要积极争取国家作为补充雷达监测布点的713数字化天气雷达在我市的建设,以满足我市人工影响天气的需要。
第三,引进风廓线仪,实现高空气象连续探测。风廓线仪的主要功能是获取高空风和低空急流活动特征,能提供高时空密度的气象信息,它可测定垂直风速,对研究小尺度天气、强对流风暴等具有重要价值。当布设在常规探空站之间天气变化敏感的地区,可探测湍流、大气稳定度、中尺度大气运动等,对改进天气分析预报,降低测风成本和提高实效等均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建立和完善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开展风云二号卫星资料的接收应用,做好EOS-MODIS卫星遥感资料的开发应用。深入研究开发卫星遥感信息资源,开展对全市生态环境、干旱、火灾、洪涝等灾害的动态监测业务,逐步建立集卫星遥感监测系统(RS)、全球定位系统(G)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于一体的高时空分辨率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二)加强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建设
一要建立突发气象灾害短时预警系统。主要是以天气雷达资料为基础的临近预报系统,因为主要是靠外推作预报的,而中尺度天气系统在短时间内就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因此,这种临近预报系统在1小时内最为有效,最长预警时效也只能达到两小时。所以,气象灾害的短时预报必须把雷达资料、卫星资料、自动气象站等资料与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结合起来使用,把监测的优势和数值预报 优势两者结合起来。
二要完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系统。完善__市主要流域面雨量预报系统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汛期气象服务能力。加快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系统、城市积涝预报预警系统和城市重大特发性灾害气象服务系统建设,提高城市灾害气象保障应急能力。建立__交通气象监测服务系统,提高公路交通安全气象服务能力。完善以现代通信技术为基础的全方位的气象信息专业服务网络系统,努力提高气象信息的对外辐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