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的建设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生态环境的建设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生态环境的建设

篇1

一、研究综述

目前已有的国内文献中尚没有关于生态县环境建设的专题研究,针对该问题的论述大多集中在生态县建设措施、规划编制、路径探索等总体研究中或通过典型案例形式呈现出来,综述如下:部分学者认为,生态县环境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责、划定功能示范区以及选择合理的建设模式等;部分学者提出应当重视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使其能够为生态县环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部分学者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应优先进行重要环境工程项目,通过重要工程项目带动整体建设;部分学者认为应当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开发清洁能源来推动生态县环境建设;部分学者提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态县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认为应统筹规划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并以此作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突破口;其他学者也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应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改善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状况,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国外研究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分析了生态县(市)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1990年著名的“城市生态组织”阐述了生态城市环境建设的十项原则;1997年,澳大利亚政府提出生态城市发展规划,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设计了框架;与此同时,生态城市国际会议也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计划书,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开辟了新思路;其他研究也都集中在重新利用、循环回收、能源保护、能力修复等方面,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县(市)环境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国内外关于生态县环境建设方面的研究大都结合现实问题展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这些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1)缺少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理论依据的研究,或相关理论探讨不深入、不全面,不能够为生态县环境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因此难以把握生态县环境建设问题的实质;(2)缺少针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的专门研究,即没有将生态县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和细化,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不具体、不详细、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3)缺少针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的全面研究,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单个问题解决的层面,欠缺系统性、整体性、规范性的阐述和论证。本文将生态县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并以“生态学”理论为视角专门研究生态县环境建设,同时将环境建设置于整个生态县建设中统筹规划与设计,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根本在于建设制度的创新;生态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将水环境建设、大气环境建设、固体废物处置、噪声污染防治结合起来,突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全面性、整体性和系统性。

二、“生态学”与生态县建设

关于“生态学”,高兹、莱易斯和福斯特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生态危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虽表面可解释为人与自然相处的不和谐,在理念、方式与行动上存在缺陷,但实质原因则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偏差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制度的偏差。因此,“生态学”理论要求我们不仅要从技术层面分析生态环境问题,而且要从制度和人际关系角度来不断改革所有不完善之处,从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学”理论不仅认为社会制度创新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而且其最值得深思之处在于提出了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他们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批判资本主义生态环境危机,阐述社会主义建立的必要性。“生态学”理论在为社会主义增加新内容的同时,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通过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顺利实现。生态县(含县级市)是在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县级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园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最终目标。基于“生态学”的生态县建设,就是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在县域范围内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可持续的关系,即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县建设制度,加快生态县建设进程,实现生态县建设目标。“生态学”与生态县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必须以“生态学”为指导,使之成为我国生态县建设的理论支撑,构建全新的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从而为生态县建设提供有益路径。反过来,生态县建设实践也极大地丰富了“生态学”的内涵,为“生态学”理论提供了新的实践源泉。

三、生态县建设环境指标及其分类

根据《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的规定,生态县建设指标分为经济发展指标、环境保护指标和社会进步指标。其中,涉及生态县环境保护的指标共有21项,可分为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噪声防控指标等四类。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是县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合理利用县域水资源环境、防治水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县域水环境质量总体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与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与工业用水重复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化肥施用强度及农村灌溉达标率等内容。大气污染防治指标是县域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整治县域重要污染点源、实施总量控制和开发新能源的条件和依据,主要包括县域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及秸秆综合利用率等内容。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是县域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推动县域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与高效回收利用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与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及农用塑料薄膜回收率等内容。噪声防控指标是县域防控噪声污染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县域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减少噪声污染危害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县域噪声环境质量总体要求、隔音或消音处理等内容。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噪声防控指标等四类指标共同构成了生态县建设环境指标的主要内容。以“生态学”为导向,强调对以上指标的分解和落实,强调制度形成与完善在生态县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制度保障生态县环境建设的有效推进,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才能不断满足生态县建设的要求,加快生态县建设的进程,推动生态县建设的创新,实现生态县建设的目标。

四、生态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路径

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应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县域水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开展河道整治与雨污分流整治,加快县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域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加快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科学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保障城乡饮水安全;深化小流域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贯彻实施国家水法律法规,加强县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健全水价机制,实行鼓励节约用水的水价制度;推广高效农业灌溉节水技术;加强节水型工业管理,形成节水型经济结构;加快县域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实施污水资源化。建设人工湿地,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县域湿地系统,逐步修复县域水生态系统;实施以削减水污染负荷、提高水体水质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县域污水再生利用工程。(二)县域大气污染防治体系构建。加强对县域内各种炉窑的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监管,对未实现达标排污的企业限期治理;根据国家总量控制要求,实行县域排污总量控制;加强民用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开展县域生态环境建设,防治建筑、拆迁、市政、运输、堆放和地面的扬尘污染;及时清扫路面,防治道路扬尘污染;加强城郊结合部扬尘污染防治,防止通过空气输送对城区的污染。开发经济、清洁、可再生新能源,积极探索再生能源的利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发展替代能源;提高优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优化县域能源结构;积极推广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发展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能源环保技术。(三)县域固体废物处置体系构建。推行县域生活垃圾袋装化,实行收集、贮存、运输和无害化处置监管;逐步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建设密闭式的垃圾压缩式转运站,减少垃圾收集环节和在城区停留时间,避免二次污染。建设县域可再生废旧物资回收系统,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高废物综合利用率;建立县域物资和废物交换中心,促进物资交换和副产品与废物的处置。建立县域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体系和运行机制;构建县域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市场化运作模式;城区生活垃圾处置以焚烧为主,结合卫生填埋以及综合处理等多种处置技术;非城区以卫生填埋为主,焚烧、综合处理为辅。(四)县域噪声防控体系构建。禁止县域街道、广场、公园内组织的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量过大、严重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音响器材;对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营业性场所,居民区内有噪声排放的单位或个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采用技术先进的设备,降低声源强度;调整县域工业布局,使高噪声设备尽可能远离噪声敏感区;对高噪声设备进行隔音或消音处理,减少工业噪声外泄对环境的污染。禁止县域内高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在夜间和午休时间使用;合理调配建筑工地砖瓦灰沙石等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时间。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智刚.城市辖区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中若干问题探讨[J].干旱环境监测,1999.13.2.

[2]麻朝晖.论欠发达地区生态示范区建设中补偿机制建设[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3.3.

篇2

地区开发会对城市及周边的大气、水、植被等环境带来影响。大气环境方面,由于拟开发的功能均属对大气污染贡献较小的类型。只要整个片区的燃料类型以燃气为主,相信东部地区南片的开发不会给整个大气环境带来显著的影响;植被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区植被的减少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要把建设生态城市作为地区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在不超越适宜自然生态自我修复的环境开发容量内,协调城市建设、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城市与自然生态的共融、共生、共长,植被环境的受影响程度将可得到有效控制。

2.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

2.1关于净化空气的功能

现代城市的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氟化氢等有害气体,严重的空气污染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为控制空气污染,加强城市绿化是一项重要的措施,树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据测定:1本文由收集整理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产生750公斤氧气,吸收1000公斤的二氧化碳。有绿化的地方比没有绿化的市区街道,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菌量少85%以上。

2.2关于调节气候,遮荫覆盖,防风防灾的功能

实践证明:夏季绿地的气温要比城市中的路面、广场等建筑区的温度低10℃左右。七、八月份柏油路面的温度高达30℃-40℃,而草地的温度只有22℃-24℃,林地中的温度更低,一般情况下,公园中的空气湿度,要比城市其他地方高27%。由于城市绿化能发挥调节气候的作用,从而为人们创造了遮荫覆盖、防暑降温、凉爽舒适的良好环境。防护林带,可以抵御风沙的侵袭,并使保护区范围内冬季温度得到相对提高。

2.3关于降低噪声的功能

城市中的噪声是一种有损听力中枢神经的环境污染。林木对声音有散射与吸音作用,所以,在城市别是道路两旁多植树木可以降低噪声。据资料记载,绿化的街道比不绿化的街道,噪声可降低8-10分贝。

2.4关于美化城市的功能

园林绿化可以运用形状、色彩风格各异的花草树木,利用各种不同的地形、道路、河流及建筑,创造丰富多彩的景观,美化市容,使城市绿树成荫,百花争妍,使人民群众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变得优美、舒适、清新。

2.5关于公园绿地的游憩功能

城市中的公园以及其他各公共绿地,是广大群众游览、健身休息以及进行某些科普教育、文化活动的场所。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园绿地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方面的功能更为人们所重视。

这些功能是其它基础设施所不能比的,但这些功能,许多是看不见、摸不着,是间接体现的,或者要过很长时间才能发挥作用的,不像其它基础设施比较直接,短时间可见效。因此,还有很多人的绿化意识以及保护、爱护绿化的意识不是很强。

3. 针对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3.1维育山体与森林

东部地区东北部和中部的山体与森林是东部地区最重要的生态资源,也是东部主要的旅游资源。保护这些山体、大力增加森林面积一方面能弥补城市建设带来的植被损失,大大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增加生物物种多样性,在有效提升东部地区生态品质的同时进一步

增加生态旅游吸引力,促进旅游业发展;另一方面,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评价还能带来生态保护的收入(这是《京都议定书》的内容,将来有可能实施)。

3.2规划阶段就充分考虑多方面利用水资源的问题

东部地区严重缺水,中水与海水的利用不仅需要,而且可行,关键是在规划阶段就要考虑管道布设,在楼房建筑上要有此项要求。将东部地区的用水建设建成全国科学用水的典范。

3.3规划好固体废弃物处置方法和场所

在方法上应着重于生物技术的应用,不仅满足无害化,还应尽量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并从源头上控制(如采取垃圾处置收费的方法)以达到减少垃圾排放的成效;在固废处置场地的选择上则要充分考虑所采用方法的长期环境效应,切忌只考虑经济的可行性和短期的无害性。

4. 如何提高城市品位和环境保护

现在,在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任务。而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没过于园林绿化。城市园林绿化,在现代城市中的地位日益显现,它所起的作用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得以认识。

4.1重视规划,合理布局,严格执行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项建设,必须服从城市整体规划,严禁侵占规划绿地。城市绿地的规划应合理布局,远、近期结合,点、线、面结合,构成完整的绿地系统。

4.2加强建设项目配套绿地建设的监督管理,提高绿档次

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包括市政建设项目),必须从其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入手,加强其配套绿地建设的监督管理,特别是施工前的设计审核把关必须严格,以提高绿化档次。特别是房地产开发住宅小区的建设,其配套绿地必须严格控制,要求加大投入,提高档次,不要再出现只见草坪不见树的现象。

4.3实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施工许可证制度,加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单位(企业)的管理,提高工程质量

现在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基本无严格地、强制性地、比较细化的标准,不像建筑工程。而绿化工程中的植物是有生命的,又是具有观赏性的,那么它的好坏不能简单地、硬性地去套某一标准,而只能靠施工单位(企业)的自律去选择植物。

4.4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并把历史运用和体现于园林之中,提高园林的历史文化底蕴

4.5加大财政投入,提高绿地的养护水平和质量

篇3

新农村;生态环境;林业;发展;对策

在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过程中,实现林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这不仅会促进整个生态环境的和谐与平衡,这也会带来一些可观的经济效益。从当下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林业发展在整体上仍然十分滞后。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本来就较低,对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建设也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基于这样的现状,很有必要对于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的林业发展模式与对策展开分析。

1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念的不断深入,处理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关系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不仅要看森林绿化面积的不断增加,而且更要看人们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条件的增长。一方面看到生态环境的不断好转,另一方面更要带来经济效益。要把林业的保护和建设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下,不断促进经济发展,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趋势下,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同时,更要兼顾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此,相关林业发展部门应该充分地发挥好控制和引导作用,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进行,维持好工作,创造好条件。

2影响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林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2.1我国森林资源的严重缺乏据统计,我国现阶段的人均森林面积占有量只达到世界人均森林面积占有量的21%,而人均森林蓄积量仅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2%,不仅严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在发展中国家也是处于末端,在森林覆盖率上,世界的平均水平约26%,我国比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低了大约10%。目前我国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较多,占全国森林资源的比重较大,东部11省平均森林覆盖率约31%,而黑龙江、吉林、四川、云南、内蒙古5个省、自治区的森林面积就占了全国总面积的41%。

2.2环境保护观念的缺失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我国国民的环境保护观念仍然较为缺失,环境保护意识也十分淡薄,这直接造成很多实际建设工作的低效化,这也是制约林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由于我国生态环境遭到的严重污染与破坏,这使得很多植被、林产品都没有它们需要的生存环境,在恶劣的生存状态下会直接对于林业发展构成阻碍。另一方面,由于人们环境意识的缺乏,大家看不到加强林业管理建设的重要性,各种对于珍贵树木乱砍乱伐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同样是林业发展建设过程中的阻碍。

2.3相关政策及体系的不够健全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林业发展需要有完善健全的政策与管理体系作为依托,这是让林业的发展更加规范有序的基础。然而,在我国对于林业保护以及林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策略以及管理制度等都十分不健全。对于各种违法违规的行为没有强有力的制约因素,对于如何有效展开林业的发展建设,更好的实现生态环境的整体建设,也没有非常明确的方针、策略作为引导。

3加强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林业发展的措施研究

3.1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工程规划林业建设是一项较为系统与漫长的工程,在实施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林业发展的道路上,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工程规划。在进行具体的林业发展管理的道路上,首先应当从整体层面做好规划,要以全球生态环境实现接轨,对于不同地域、不同生存条件的物种采取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管理与处理措施。同时,对于我国一些环境污染特别严重的城市要加大治理,要给林业生长与发展提供好的环境,这样才能够促进林业的长足发展与建设。

3.2完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管理工作对于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过程中,要加强各方面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要将相应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并且各相关部门间应当有更为紧密的配合,要让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程有效得到实施。同时,对于长江流域的林业生态要实施重点保护与管理,要加强对于这个区域的水土流失问题的治理,这样才能够给林业的整体发展建设提供好的根基。此外,农林部门以及一些相关单位也要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管理工作中发挥自己的积极效用,这样才能够确保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3.3增加技术和资金的投入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以及林业的发展,这和资金与技术的投入是分不开的。当前我国的林业发展之所以会较为滞后,这和缺乏必要的资金与技术投入有着直接关系。政府应当提升对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重视程度,要增加对于这项工程的拨款,将林业建设纳入到政府的财政开支中,并且加大投资比例。同时,也要多引进一些先进的现代树木种植与管理方面的技术,要不断拓宽生态环境保护的各种渠道,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国际合作,这些都会为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带来极大推动。

4结语

在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林业发展的道路上,我国仍然有着较为漫长的路需要走。想要提升我国林业发展的整体实效,这不仅需要加强对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工程规划,完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管理工作,并且从制度体系上进行规范,这也非常重要。此外,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以及林业的发展,这和资金与技术的投入是分不开的,只有加大林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并且多引入一些先进技术,这也才能够促进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的大步向前。

[参考文献]

篇4

1 文化生态环境的特征

文化生态环境是从生态学视角来界定的更广泛的文化环境,是特定的文化环境内一切交互作用的文化体及其环境组成的功能整体。文化生态环境是文化赖以存在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和精神文化生态环境的总和,是三者相互交流、协调、作用的有机统一体。文化社会生态环境是人们在生存和发展中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制度环境。文化的自然和社会生态环境是精神文化赖以生存的外部生态系统。精神文化生态环境是不同模式、不同种类的文化精神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的文化内生态环境。

文化生态环境一旦形成,便呈现以下特征:

首先,广泛性和整体性。文化生态环境包括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所有物质和精神空间。不仅精神文化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全被囊括进这一系统,而且,它强调文化内外生态之间的整合和统一。

其次,适应性。生态学的主要意义是“适应环境”,文化生态学作为补充人类的一般历史研究方法,它“确定文化对其环境适应的创造性过程”,因此,对环境的适应性构成了文化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

再次,动态性。生态系统是一个时刻不断地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的动态系统。文化也是一种特殊的生命体,文化生态环境的内生态和外生态之间也是一个不断进行文化交换、冲突、融合、创新和物质循环的动态系统。

最后,均衡性。正常的文化生态系统有内部调节和趋向稳定的功能,这种在动态的相互适应中维持平衡,达到稳定的特征,即文化生态环境的均衡性。在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构和功能基本是稳定的、平等的、独立的和均衡的,各要素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化生态系统也在不断地调整自身,不断地由不平衡趋向平衡和稳定。

2 文化生态环境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关系辨析

在文化生态视野下,文化生态环境和文化建设之间是一种辩证互动的关系。

首先,文化生态环境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文化总是特定环境中的文化,文化建设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如前所述,文化生态环境的自然、社会和精神三个层次构成了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自然生态为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物质资源和特定的活动场所,它是文化建设根植的土壤,是文化建设的物质前提。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制度环境形成了文化建设的社会空间,文化社会生态为文化建设提供了社会生产条件和社会组织条件。文化软实力建设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无根之木,它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历史文化、精神文化为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精神环境和精神资源,它们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精神支持,是文化建设赖以存在的文化空间和直接前提。

其次,文化生态环境影响文化建设的进程。

在人类文化的萌生期,自然生态对文化的影响是深刻的。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的生产和文化活动对自然环境有较大的依赖感,文化的自然环境制约着文化发展建设的类型和目标。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这一决定性的因素也逐渐演化为多元决定论,而且社会文化生态和精神文化生态的作用日益增强,文化生态环境对文化建设的作用也由外在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向走向深层的文化精神内核。文化生态环境一个动态性的多层结构,文化建设的目标则在于建立一个良性的综合平衡的文化生态环境,二者的矛盾决定了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当文化生态系统中某一层面遭到严重破坏或出现危机时,对它的重建和优先发展便成为文化建设的优先战略部署。当然,在社会生态环境和精神文化生态环境的建设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对自然生态的维护,一旦自然生态出现失衡,人类文明将面临严重的危机。

最后,文化建设也反作用于文化生态环境。

文化建设的成果直接形成了人们赖以生态的社会生态环境和精神文化生态。随着人类文化建设的一步步演化,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也日渐增强,早已成为“人化的自然”。文化建设丰富并拓宽了人类生态和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为文化发展、人类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自然和文化空间。但文化建设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文化生态环境发展的同时,它也为文化生态环境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人类文化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严重破坏自然,水土流失、森林的减少、物种濒临灭绝、酸雨、沙漠化等,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自然生态危机。

3 文化建设的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

自然生态、社会文化生态和精神文化生态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系统,它们是彼此渗透互为表里的统一整体,共同构成文化建设的生态环境,构成了文化建设的结构系统。

历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不能摆脱人类在时间――空间上所处的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在通常情况下,地理环境只为文化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至于某种可能性以某种形态转变为现实性,则取决于人的选择。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生态之间始终保持着直接或间接的、或深或浅的相互关系。自然文化生态是人类从事社会生产须臾不可脱离的空间和物质――能量前提,是物质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必要条件。而精神文化生态创造与发展则建立在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生态之上,与社会文化生态的关系更为直接,在某种意义上,它是社会文化生态运动、发展和变化的必然结果。应着重指出的是,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诸生态层面主要不是单线文化生成,而是通过组成生态共同体,一个更广泛意义上的文化建设的生态环境,共同提供文化发展的基础,决定文化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那种片面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庸俗的经济决定论、政治决定论都没有看到文化化生态环境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从而陷入独断论。

文化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体现为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文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意味着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和稳定性的保持。当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出现失位,整个系统便处于一种失衡的危机状态。例如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便表现为精神文化生态功能性缺失,我国历史上每一次朝代的更替则意味着社会文化生态结构与功能的失衡,古楼兰文明的消失则与自然生态的恶化密切相关。这一切都意味着文化生态环境对文化建设的影响是关键性的,因而文化建设更迫切需要一种文化生态学的视野,一种整体性的文化战略考虑。

在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构和功能基本是稳定的,平等的,独立的和均衡的,各要素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化生态系统也在不断地调整自身,不断地由不平衡趋(下转第391页)(上接第252页)向平衡和稳定。因此,在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和战略决策中,我们要深入研究文化生态生存和发展的独特的规律性,注重系统的观念和整体性的思维,以促进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篇5

一、当前农信社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金融环境的建设已经逐渐成为影响金融资源之间配置的一个重要因素,金融作为经济资本的核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作为基础,是有利于发挥其核心作用的,笔者基于对恩施地区农信社金融生态环境情况的调查,认为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农信社经营环境不协调

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城乡经济发展不是很协调,一些地方还很落后。作为基层经融机构的农信社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对三农经济的发展和投入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性,还不能完全满足三农经济的发展与需要。其主要原因有,一是我们农信社的竞争力不够,农信社筹集资金上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无论从硬件上还是软件上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其差距还很大。二是,农信社没有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一些个人和企业对农信社存在一些歧视因素。三是,由于是基层的金融机构,这些客户的收入水平,资金的周转困难,还款能力低,不良资产等一系列问题都严重的影响了农信社的发展。四是农信社在相关的法律机制上还不够完善,在很多问题上是依据《商业银行法》的条款在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有些不适应。

2、农村宏观经济发展不容乐观, 经济环境先天不足

金融是由经济决定的,农信社金融生态环境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他是一个必要的前提。在当前,城乡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二元经济结构模式依然存在,农业仍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整体上来看其发展态势不容乐观,一些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仍然是弱势群体,其地位也没有得到改变。农业发展慢、农村基础条件差、农民弱势就必然决定了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具有双重性质即高风险和高投入。一方面在贷款这个方面额度不是很大,而且还有一定的限制,交易成本高也较高,直接导致了农信社运行成本相应的上升了,另一方面,周期长,收回较慢、投入较大、预见性较差等这一系列特点阻碍着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与此同时,农民们在信息知识上很是缺乏,没有相应的信息指导,在抵御风险上没有相关的经验。在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在保险上又是严重的欠缺,原来具有政策性质贷款条件的,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大部分由农信社自己去承担责任,从而也就加剧了农信社在经营上的风险。

3、农信社信用管理滞后, 信用环境缺失

作为金融机构必须要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如果没有良好的信用环境,那么金融机构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为金融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就是信用环境,在现阶段农信社的信用环境有一部分很是缺乏诚信意识,只知道贷款,不知道还款,只知道权利,不知道义务,还款意愿不强,一些企业和个人又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的财务制度在执行,信息披露不够准确,不够及时,欺上瞒下,这样一来信用社就很难以掌控资金的流动和投入,从而也就带来严重的风险防范。信用社的征信系统还在完善之中,对客户的相关信息没有进行明细登记和备案、更没有及时的跟踪管理和评估,在客户流失的过程中,信用社也没有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认真的反思和总结,对内部员工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惩治措施,即使有也是形式。信用环境的缺失将会严重影响金融机构的稳定与发展。

4、农信社评议机制欠缺

农信社金融市场在运行的过程中管理机制没有协调好,其主要原因是,一是信用社的监督管理机构的侧重点仅仅局限于机构的表面上,其实质上的金融监管没有落实到位。二是,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责分离,人行和银监会也很难以掌控,其监管地位也在下降。三是,在某些方面还不能完全脱离政府上的管控。信用社在金融生态建设上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完善,没有形成一套良好的评价体系,尤其是在地域经济、法制环境,诚信文化发展等方面都是完全按照城市金融生态发展的理念在进行,但对农村金融生态发展没有做出明确的界定,还停留在一些理论的探讨上。从而使其农村金融生态的发展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的改善。

二、对农信社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的对策

为了加快城乡经济发展的速度,农信社在金融生态环境发展上必须发挥自己的功能和作用,用环保理念服务于城乡经济的建设,深深的扎根于基层,努力地成为支农服务的主力银行,坚持走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找准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创新金融服务, 拓宽业务经营领域

农信社在基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营业网点较多,广泛的客服资源,这些都是无形资源。同时,与当地政府以及其他经济组织之间有很强的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了对客服的了解与沟通。这是其他金融机构不具有的条件,也是我们农信社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特色。于此,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农村经济已经加快了发展,必须利用自身的优势结合当前的形势提升服务理念,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好的出路。农信社要敢于创新,敢于与时俱进,努力拓宽自身业务的发展,寻求一批高端客户,开发金融新产品。把农信社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逐步把服务功能完善好,加强对农信社的规模和资金实力的投入,只有通过完善和加强对区域经济的建设和服务,才能更好地把服务于三农的宗旨做好,进而才能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

2、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不断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信用制度是金融行业的关键点,没有一个良好的信用制度,银行业是无法发展,所以要加大农信社的信用制度建设,对那些不讲信用的行为要采取严厉的措施并且给以相应的惩罚。在完善信贷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信贷系统的监督与管理,把信贷和储蓄存款要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严格审核贷款的操作流程,对一些讲信用的个人和企业给予奖励和宣传,逐步形成一种良好的信用理念。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进行融资建设,这样就会减少一些不良贷款的比例,并且把金融信用环境的建设作为各级部门考核的一个方面。对一些金融信用等级差的地区、企业进行整改,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同时,要加强司法部门的司法协助,逐步完善农信社的合法权益,对一些金融案件要给予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对重大案件要重点查办,为农信社的发展保驾护航。

3、加强农村信用社经营中的风险及其控制

农信社在改革过程中要把风险控制好,防范与化解经融风险是对内控制度的完善,同时也是农信社资产效益性、流动性、安全性等全面发展的需要。农信社必须建立良好的内控管理制度,并且把这些制度落到实处,确保各项金融法规和相关的制度等措施得到全面的实施。把各种金融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确保业务稳健的发展。目前农信社还有很多历史遗留的问题,需要迫切的解决,消除历史包袱。否则难以实现一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风险管理和体制改革也不能落实到位。农信社在体制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来化解农信社的遗留问题,尤其是一些不良贷款,在处理不良贷款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案,让不良贷款转危为安,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特殊的方式来实现不良贷款的回收率。此外,也希望地方政府多多给予支持和帮助。如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和一些政策性的补贴。

4、推进农信社金融法治建设和人才培养步伐

现代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人才梯队建设和金融法治建设,这是农信社发展的核心要素,湖北省农信社在金融法治建设和管理上正处于初步阶段,要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金融环境还需要一些时间,在农信社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大金融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经营管理行为,摆脱在体制、政策上的不良因素。农信社在管理上、贷款上以及很多内控制度上都不是很健全,缺乏制约机制,当然也还有很多主观原因造成的。因此,对农信社的监管力度的重点因放在对中高层管理上,要把内控制度以及各项责任制度落实到位,要让他们认识到合规理念对金融生态发展的重要性,正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对前台一线员工要加强相关的合规培训以及技能培训,把合规意识放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自去年以来湖北省农信社在不断地加强农信社法务人才的培训以及风险管理人才的培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作为农信人时刻要以主人翁的心态牢固树立合规意识,建立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真正的让农信社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相关的管理制度发挥作用。

总之,农信社以农为本,为农服务。全省农信社的制度在变、环境在变,但服务城乡、三农的宗旨始终没有变。各地农信社全力支持城乡经济建设,致力于打造"支农服务的主力银行"、"小微企业的伙伴银行" "客户自己的银行"大力积累支农资金,加强信贷投资与管理,帮助客户致富奔小康。积极地发挥杠杆作用,加强农业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做中小企业和乡镇建设的"天然盟友",使信用社成为城乡三农发展的坚强后盾。把金融生态发展理念植根于每一个农信人的心中。为此,相信农信社的明天一定会更加富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杨文进 《和谐生态经济学》[M]中国财经出版社 2011.2

篇6

一、什么是金融生态环境

差异是什么?其实差异是一事物不同于另一事物的程度,这里的“不同于”需要竞争的参与。但是存在一种现象:参与的程度越深,差异性越小。所以要想财富的配置越优化、社会福利最大化就必须要求参与接近完全竞争状态。而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就是在利用参与的博弈去剔除影响竞争的不和谐因素。那么一个国家财富的差异就应该体现在对财富的积累、分配效率的参与程度上,这在主要与次要方面都使国家面临着潜在的风险,这种不确定恰恰使得国家在占有资源、分配资源方面出现竞争战略的差异。而中国现有的差异主要源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凸显。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则是指收入差距过大造成内需增长过缓,城市化进程中形成新的二元结构,城市贫民窟与城市繁华相伴而生且尾大不掉,资本项目开放造成金融风险和国家财富损失,从一般制造业向高端产业和社会服务业升级过程中出现不可跨越的障碍等等现象造成制度改革的深化困难。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正好是基于解决这一陷阱而提出的战略要求。所以金融生态环境必须是一种能疏通这些问题的体系、系统以及解决机制。所谓的金融生态环境则是指一个经济实体依托财富资本来满足本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需要而形成的财富物质、政治态度、社会金融秩序、组织信仰乃至心理因素等等综合调控机制能力以及与经济区域内、外部环境建立的一种具有对不确定因素自我免疫、自我提高的一种机制与体制。这一环境的范围广阔,包含着社会的、也包含着经济的因素,但这一环境的最关键部分就是对决定竞争激烈程度的诸因素可以积极确定、良好应对和勇敢地自我调适,进而确立对潜在的可供经济战略选择的收缩与放大,外部经济环境力量通常影响着经济内部的所有参数,关键在于对这些影响金融稳定的外部刺激的应变能力。

二、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的韬光养晦,我国的金融制度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金融业在国家经济建设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金融生态体系建设方面我国却步履蹒跚,再加上经济转轨时期金融产权本身存在制度性缺陷,这就更加阻碍了金融体系有效运行和扭曲了金融资产的价格。政府长期以来对金融业的过分保护和管制造成金融抑制长期存在,金融业的自我调节机制能力脆弱由来已久。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金融业本该有的竞争机制和自我调试作用。

三、金融生态环境对于我国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的经济体要想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所作用,它不仅仅要将自己的工业发展深化,也不要忘记对软性财富的重视。“软财富观”提示我们:仅仅基于对虚拟经济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更确切地说还没有达到起码的程度。我们需要的是深度的参与、积极地影响,而我们现在连足够的参与都算不上。对市场经济关键领域的阐释,我们必须恪守三十年来秉承的“放眼看世界”的开放精神。作为对民族经济崛起的战略思考:解决“中等收入陷阱”也要求我国加快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

四、怎样才能建设好我国的金融生态环境

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为了规避风险和逃避管制而发展起来的金融创新加剧了全球经济泡沫化的趋势。金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转移风险和分散风险的作用,但从金融系统来看,它们只能起个别风险的转移和分散作用,而不能从整体上减少风险。以金融虚拟经济、知识信息经济为主的软性财富经济正在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提供新的发展空间,这也是中国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保障。当务之急是制定国家层面的软性财富发展战略以及配套的运行机制――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迫在眉睫。那么要想建设好我国的金融生态环境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对金融竞争环境的深刻认识与理解

从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性:

从图1中可以看到,在国家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虚拟经济的作用逐渐增强。而我国经济发展又正处于工业化发展急需深化的时期,对国家金融服务业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我国,金融生态系统中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两大主体基础建设处于一个发展的瓶颈状态。但是作为沟通、这两大主体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却姗姗来迟。具体来说,金融生态环境主要是由居民、企业、政府和国外等部门共同构成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群体,以及金融主体在其中生成、运行和发展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体制环境。在金融生态系统中,金融主体通过各种调节机制等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不同的调整,以维持金融生态系统的平衡。

2.通过资金(资本)循环的速度来判断各个产业在金融层面的吸引力

财富的积累与价值的增值,在于资金(资本)循环的速度,循环为财富的积累提供了现实操作可能。速度为财富增长的程度、大小、数量提出了保障。价值的增加完成了实体层面的利益趋同。而一个和谐顺畅的现金流的循环渠道需要一个匹配的金融环境为载体。现金流量之所以重要,一是因为财务状况健康的企业基于它才能有能力孵化出足够的现金来用于偿付债务、货款、支付工资和分派股利。二是它有足够的能力表明了资金(资本)循环和价值增值的时间跨度。所以所有的财富积累与价值增值都源于现金流量的循环,金融生态系统的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保证各个环节在现金流的循环中得到纵深式的效益挖掘。

3.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实质上是利用行业的特殊性来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

国家的经济规模与结构决定了其年度的产业增加值,而经济的活力与效益往往通过金融资本的运作效力来强化经济基础层面的技术优势,国际的参与能力凸显经济的自由度与开放度。金融体系中的每一个金融组织的布局对处于现代市场下的每一个国家来说,不仅仅影响本区域的经济结构的优化程度和总量的扩大,同样也对其它家的经济金融格局产生影响,社会环境各项指标对其金融主体运行过程中的法治创制、行政规划、文化构建等等都将给予实质性渗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金融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度和贡献度。其实金融也是一种资源――制度性资源,它同样需要是稀缺的,同样需要进行有效地配置。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实质上是利用行业的特殊性来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只有这样才能算是科学发展。

4.多方面整合金融资源才能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创造更大空间

众所周知,上海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2002年人均GDP已接近5000美元,并正在迅速向国际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目标迈进。2010年世博会也给已在高位运行的上海一个向更高层次持续发展的推动力。这个推动力将通过资本市场作用于我国的投资银行业。以往发达国家的城市筹办世博会,是基于它的基础设施已经相当完备,因此投资大部分集中在世博场馆建设等直接投资方面,配套投资不多。而上海筹办世博会,除了场馆建设以外,还涉及大规模的城市交通、环境、通信、供水等基础设施以及商业、娱乐设施等配套设施的建设,环境三维面向多个区段的配合与协调,而完成这些动作金融环节作用也是很重要的。根据专家估计,2010年世博直接投资将达到30亿美元,而由此带动的延伸领域的投资将放大5-10倍,即150-300亿美元,相当于1200-4000亿元人民币。如此巨额的投资远非政府财政拨款及银行信贷可以支持,而上海十多年来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表明,运用市场机制,以资产运作为重点,通过资本市场扩大社会融资是解决城市建设资金短缺的有效途径。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功能,将逾8万亿元的城乡居民储蓄中的一部分吸引到世博会准备和建设,将是世博会投融资的必然选择。可见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才能孕育出更大价值的追求。

5.现代国际经济的发展就是用金融的手段去强化自己的竞争优势

威廉-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优势是比蛮勇更好的战士”。经济领域内部以及之间在任何一种可以比较测量的因素、维度或层面上的差异或不对称性都可以形成竞争优势。这种差异或不对称性,不管是实际存在的还是通过创造的手段使之存在的都能使得其中一个或者多个经济环节比其他所有环节都能更好地提供消费者价值。所以说竞争优势是相对而言的,是会随环境或者对象而改变的。于此构建金融生态环境就是要创建、协调、整和、重组和应用组织知识的程序化要求与竞争力的战略技巧以及通过技术拟合手法去完善、改进现有的金融环境。

从一个经济实体来说,体内的每一块资源都要围绕一个核心,每一个部门都要围绕这个核心目标而用力,决策层偏颇任何一个部门都会对体系的最后运行效率与结果带来影响。体系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力量,同样结构也决定着经济体力量的散发量的大小。这个体系的环境也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体系的最终储能,还取决于体系的使用状态和相互配合默契度。一个体系里的各个参数因子,如果没有良好的配合意识,不能做好互相的补位和衔接,最终整个体系也会陷于崩溃。诚然,中国现今的经济环境本身就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践的现实土壤。

参考文献:

[1]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高祖贵译.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9.商务印书馆.1999.

[2]MICHAEL E.PORTER,陈小悦译.COMPETITIVE STRATEGY.华夏出版社.1996.

[3]托马斯•E•科普兰,J•弗雷德•萨斯特里,柳永明,温婷,田正炜译.金融理论与公司政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篇7

1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人类的生活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作用,但是在社会及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难以避免,但是在实际中,自然环境破坏所产生的负面因素已经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无法忽视的影响,近些年来气候变化异常、地质灾害频发等都是由于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所带来的影响,根据我国生态环境的特点,其主要需要面对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水土流失。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因此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形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呈多样化,流失面积也较大,且水土流失在不同的地质区域都有分布。我国已针对水土流失现象展开了全面的预防和治理,但部分地区依然存在着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的现象。

1.2土地荒漠化与沙尘暴。经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到262.2万hm2。占据我国国土总面积的27.3%。土地荒漠化是继水土流失后出现的又一土地恶化类型,土地荒漠化的出现会导致大面积土地的衰退。土地荒漠化的持续不断发展,就会形成沙尘暴。当土地荒漠化不断加剧是致使沙尘暴发生频率不断增多,强度不断增大的直接原因。

1.3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是环境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以及陆地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如今我国的森林资源与发展需求极不对称。主要由于我国的森林面积小,森林资源的严重匮乏致使森林分布不均匀,总体呈东多稀少、北多南少的大致特征。除此之外,我国近些年对森林资源的大量采伐,却对树种培育和植树造林等积极措施实施较为被动,因此致使森林资源急剧减少。另外,人们为了搞建设、促发展,对森林、草地等植被用地大量掠夺,使得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致使多种物种都濒临灭绝。

1.4淡水和湿地生态系统受损。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增大,使有限的淡水资源更加入不敷出。水资源的急剧消耗造成许多河川径流量严重衰减,河流出现断流。河流断流使得河道内水资源大为减少,直接影响到沿岸以河水为主要水源的饮用水和生产用水的供应,而且直接影响到沿河以河水为主要灌溉水源的绿洲生态系统,还会影响到航运业务、能力急剧下降和下游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2森林培育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

2.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森林具有重要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据测定,1cm厚的枯枝落叶层,就可把地表径流减低到裸地的1/4以下,泥沙量减少94%;1万hm2林地可蓄水300万m3。森林可以使集水区的径流较缓地进入溪流,在暴雨情况下延缓洪峰,减小洪水量;在枯水季节,又可使河流有一定的流量,对流域水量的平衡起到调节作用。因此,中国把植树造林,控制水土流失作为一项整治国土的重大战略措施。

2.2防风固沙,遏制土地荒漠化。森林在实际中具有极好的防风固沙的效果,风沙在经过森林时因树叶的作用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速,沙粒经由树叶的阻隔可以避免其随风侵蚀土壤,并且森林还可以使风调转风向。一条疏透结构的防护林带,迎风面防风范围可达林带高度的3~5倍,背风面可达林带高度的25倍。在防风范围内,风速减低20%~50%。如果林带和林网配置合理,就可以把灾害性风变为无害的小风、微风。乔、灌木根系可以稳固土壤的颗粒,或者把被固定的沙土经过生物作用改良成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壤,对土地荒漠化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

2.3防灾减灾,确保农业稳产高产。在森林覆盖的区域,其区域内通常会形成较为良好小气候,根据调查发现,一般在有森林的区域,其周边气候相对稳定,尤其是在冬季及夏季的时候,在低温及高温的控制上森林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时在有大片森林覆盖的区域,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及蒸腾作用可以有效的提高空气质量,并增加空气湿度。因此防护林网可以改善农田小气候,有利于作物播种、生长和越冬。森林对减轻水旱灾害的综合作用是明显的,能减轻干旱风、霜冻等自然灾害,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

2.4吸收、固定CO2,缓解全球“温室效应”。陆地生态系统碳贮量约达5600~8300亿t,其中90%的碳自然存贮于森林之中。每生长出1m3的木材,大致可吸收、固定350kg的二氧化碳。森林既能固定二氧化碳,但森林破坏后又能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当前,由于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而引起的“温室效应”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关注的环境问题。因此,人们在千方百计保护森林,减少砍伐森林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碳库的同时,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以调节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2.5保护物种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有高等植物3万种,占世界总数的10%,居世界第三位。但由于森林的破坏,导致物种多样性降低。据统计,中国的物种有15%~20%受到威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0%~15%。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国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些自然保护区保护着中国大部分濒危和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也保护了约2000万hm2的天然林和约1200万hm2的各种典型湿地,它们分别占全国森林和天然湿地总面积的14.6%和50%。

3结论

森林培育是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措施,其在实际中对生态系统起到了维护及恢复的作用,对于生态环境建设来说,森林培育可以有效的恢复生态功能。因此在实际中相关单位必须要对森林培育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重视起来,加强研究与探索,还需要政府的资金投入支持以及民众的精神文明建设支持。努力振兴中国的林业发展,促进林业经济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孔繁辉.试论森林培育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J].科学与财富,2016(4):201.

篇8

Keywords: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Low impact mode; New industrialization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伴随着我国小城镇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大、中城市为了治理污染,将污染严重的企业、车间或工序转移到小城镇;另一方面,分散在农村的乡镇企业把企业搬迁到小城镇的同时,也将污染集中到小城镇。小城镇承接来自城乡两方面的污染,再加上其本身建设中缺少环保意识,规划布局不当,环保基础设施落后,居民素质不高,环境管理相对滞后等原因,造成小城镇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严重。

一、小城镇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人口增加迅速,自然资源形势严峻

目前我国人口将近13亿人,人口的增长加剧了对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及各种资源的压力。尤其在小城镇的土地利用上很大程度还处于一种粗放式发展水平,城镇建设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种粗放式发展一方面造成土地资源浪费闲置,利用集约度不高;另一方面也制约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影响了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2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发展变化,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城镇的自然生态环境。其中,资源的粗放型开发和利用是造成小城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生产资源浪费大,未转化为产品,而转化成污染物进入自然环境,增加了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3环境质量下降

水体污染:目前,我国小城镇废水处理率不足三成,大量的带有各类污染物的废水、污水排入全国的江河湖泊,水体污染严重。

固体废弃物污染:随着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产生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量也随之成倍增长,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数量仍在增加,对环境危害十分严重。

1.4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我国农业生产主要是依靠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高投入来推动,与美国相比化肥施用量约高出3倍。农用化学物质的大量投入,致使水体、耕地和农产品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

1.5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质量差

目前,小城镇的基础设施一般都比较薄弱。居民饮用水大都是地下水,水质较难保证;污水处理能力低,生活污水直接就近排入河流湖泊;环卫设施缺乏,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随意堆放;清洁能源的使用率不高,居民生活的环境质量较差。

二、引起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

2.1大、中城市环境污染的转嫁

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环境整治过程中,一些大中城市为减轻环境污染,将污染严重难以治理的企业迁移到临近的小城镇。另外,不少小城镇为了争取外部投资,迅速发展地方工业和地方经济,往往不加选择地引进投资。这种单纯经济发展观点破坏了小城镇生态环境的自然平衡,使小城镇的环境质量严重退化。

2.2乡镇企业自身的发展

乡镇企业的分布通常比较分散,难以集中进行污染治理。我国的乡镇企业,92%分布在自然村,7%分布在建制镇,1%分布在县域,这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式的分散格局,虽然可以利用广大农村的环境容量,但加大了对乡镇企业进行集中处理和防治的难度。

2.3居民环境意识淡漠

小城镇居民大多是农业人口,缺乏城市意识,文化程度义相对较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仍保留着农村生活风俗和习惯。同时居民在公共场所随手扔垃圾,在居民区垃圾随处乱倒,造成环境的脏乱差。

2.4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目前我国的小城镇发展大多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各种功能区混杂,既不利于企业生产,又给居民造成环境污染。由于布局分散,不仅大量占用耕地,浪费土地资源,而且使环境污染的面积也不断扩散,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

三、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对策

3.2低冲击模式建设

低冲击开发模式(LID)是国外新兴的、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推行低冲击开发模式是城市规划的重大变革。低冲击模式反映城市发展与自然保护的和谐统一,既强调发展又注重生态保护,其核心思想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采取各种手段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和破坏,恢复和重建自然生态,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

1、限制小城镇的蔓延性建设,用足城镇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

2、小城镇的建设应相对集中,减少基础设施、房屋建设和使用成本。强调自身功能的多元性,实现居住、生产、服务的动态平衡;

3、各居住社区应适合于步行,提供多样化的交通选择;

4、保护小城镇的公共空间、绿地水体、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等,延续城镇生态脉络和文化脉络。强化自然格局的同时,将地方文化记忆融合在城镇开发建设中,增加地方文化内涵;

5、提高现状已开发土地和基础设施的利用率。

3.2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1、小城镇应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一是严格限制或禁止能源消耗高、污染严重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技术先导型和资源节约型的产业;二是对新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保证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三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注重环保产品和技术的开发。

2、处理好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要发挥小城镇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传统产业和现代支柱产业的协调发展。

3、突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小城镇产业的发展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密切关注周边大、中城市的产业发展动态,做好与大、中城市的产业配套。使小城镇产业发展具有一定层次性,形成多元联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3.3重视绿地系统的建设

1、创造多样化的绿地系统,各种绿地互相连成网络,城镇被绿地楔入或以绿带环绕,充分发挥城镇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改善和表现城市的环境艺术风貌。

2、重视城镇空间格局现状和地形、水系、文物古迹等条件,尽量结合山脉、河湖、坡地、荒滩、林地及优美景观地带布置各种类型绿地。

3、公园绿地的建设要均匀布置,树种的配置要反映地方植物生长的特征,使物种及其生存环境之间迅速建立食物链、食物网关系。

3.4环境保护对策

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控制小城镇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新建企业必须控制各种污染物排放量符合总量控制规定的排放限值,并加强工业废气排放监管力度和治理措施。

(2)调整能源结构,提倡清洁能源的使用。在城镇居民和工业企业中加大天然气使用的普及率。

(3)健全环境管理机制,实行科学管理。加强排污限额管理,实行排污许可证有偿转让制度。

2、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1)减少污染物排放负荷,加快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小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

(2)在企业生产中推广清洁生产工艺,提高企业水循环使用率,减轻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率。

(3)全面推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3、声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环境质量评价,有效治理和控制噪声源;严格加强建筑工地的管理,在规定时段限制施工;各类功能区声环境执行的标准和厂界噪声标准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控制。

四、总结

生态环境建设必须走一条环境——经济循环发展的道路,坚持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只有把环境保护真止融入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并成为社会活动的一个自觉行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才能实现环境——经济系统向着良吐循环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永.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2]许涤新.生态经济学,第一版.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3] Forman R T T.景观与区域生态学的一般原理(李秀珍,肖笃宁译).生态学杂志,1996

[4]高群主编.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

篇9

1.1 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发展林业要立足于增加资源,改善生态,满足全社会人们在物质、文化、社会等方面发展对林业的需要。同时,在林业发展中要解决生产经营者的投入与收入问题,保护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要解决广大林业干部职工收入偏低的问题,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特别要解决自主经营的林场,自然保护区内贫困职工脱贫以及生产、生活设施建设问题,要让林业建设的主要力量也步入小康社会建设的行列。

1.2 树立维护后代人生存发展权的道德观

当代人不能为了自己的发展,过度使用资源破坏环境,造成资源枯竭,使后代人失去生存发展的基础。当代人在利用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既要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又要不断培育新的森林资源,为后代人留下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

1.3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必须抛弃人与自然的冲突模式而走向融合,努力去探寻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林业发展上,无论是造林、培育和采伐,都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利用自然力,提高生产力。适地适树恢复森林植被是充分利用自然力,尊重自然规律的具体体现,也是节约人力、物力,求真务实的具体体现,应当作为林业建设最起码的评价指标来实施。

2 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特别应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意识

因为森林占地空间大,覆盖层厚,叶面积总和也大,固定太阳能,制造有机物质的数量和功率最高。尤其是天然林,它是在一定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时间演替发展而成的,其结构稳定,物种繁多,生态效益比人工林强,自然生长力及生长速度也比人工林快。可以说,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地球上功能最完善,结构最复杂,产量最大的生物库、基因库、储存库。人类不能没有森林,森林如果被毁,人类就难以生存。因此,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最重要的就是保护森林资源。

3 通过经济手段建立生态建设动态机制

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中的独特作用已得到公认,增加森林面积和提高森林覆盖率及森林蓄积量,是控制温室气体减排重要的元素之一。据专家核算,森林提供的生态效益比其物质产品效益要大得多,森林的生态效益大于其自身经济价值的10倍以上,生态建设如果完全依靠政府投入,一是资金有限,二是投资效益往往不如私人投资效益高。必须采取经济手段,推动生态效益市场化、货币化。实践证明,造林和管护与人们的经济利益追求不一致,消极的保护和被动的建设,往往是低效益,甚至是负效益的。

4 实施“科技兴林”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应用科学技术促进林业生产高速发展

实践证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林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强化“科技兴林”。加快林业科技成果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其能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各级、各部门都应因地制宜认真抓好林木良种丰产栽培技术,名优特经济林良种栽培技术,节水和抗旱造林技术,重大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特别是应用生物防治森林病虫害的技术,此项技术可以保护原有森林生态环境不受药物污染。充分应用自然力促进天然林的迅速发展,最有效的办法是大量开展封山育林。同时,对现有大量的针叶树低产林、老头林进行技术改造,强度或适度间伐,套种适宜的阔叶树种,改变单一的林分结构,促进生长,促使演化近似天然林。

5 加强宏观调控

生态建设是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出发点,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等各种手段综合治理,建立各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生态的改善事关整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全体公民的切身利益。由于生态建设不仅是社会公益性基础工程,具有投入高、规模大、周期长等特点,投资难以得到补偿,投资者一般不愿长期投入。因此,国家应当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生态建设的客观要求,坚持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建立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宏观调控、市场运作的机制,调动全体公民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政府在生态建设中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使全社会投入到建设生态、美化环境这一宏大工程中来。

6 结语

应提高人们的认识,用发展的目光来看待林业经济的发展,不能因盲目追求经济的发展而破坏了生态平衡。要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证林业经济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这样才能做到有节制地利用林业资源。合理地利用林业资源来发展林业经济,才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篇10

1 引言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人丁生态系统,其产生和发展已有千年的历史。城市自形成以来,一直承担着组织一个区域或者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多种功能,表现着人类文明的集中发展特征。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最早是前苏联生态学家亚尼科斯基(O・Yanitsky)(1987)提㈩的。1987年,前苏联生态学家亚尼科斯基(O・Yanitsky)正式提出生态城市这一概念,依照Yanitsky的理论,生态城市是一种“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即高效、和谐的人类栖境。”

而现代生态城市的思想直接起源于英国霍华德的田园城市。针对当时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的人口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弊病,霍华德在1898年提出把城市与乡村自然谐调的田园景观相结合,从而产生田园城市一说。“生态城市”已经成为不少城市追求的目标和公认的城市发展的方向,我困已有很大一部分城市都提出要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的丁作部署。但什么是生态城市,其真正内涵是什么,以及如何建设生态城市,在很多地区还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在实际的丁作中也难免会㈩现偏差。

2 生态城市的内涵及生态城市的规划

2.1 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目前还没有闰际公认的概念表达,许多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分别从本学科的观念出发,对生态城市做了概念表述。其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概括:从生态哲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生态城市价值取向所在,只有人的社会关系和文化意识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实现;从城市生态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稳定,达到动态平衡状态;从系统学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个与周围市郊及有关区域紧密联系的开放系统,不仅涉及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如空气、水体、土地、绿化、森林、动植物、能源和其他矿产资源等,也涉及城市的人丁环境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是一个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总的来说,生态城市应是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和谐、经济高效、社会兴旺、发展持续的,社会――自然――经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类居住区。

2.2 生态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使城市各系统之间得到协调平衡,使其相互之间的作用达到最佳,这实际上也是生态城市的目标。根据生态城市发展目标和生态城市的概念、特点、内涵。一般的,生态规划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内容:编制规划大纲,研究局势,分析背景,提出问题或提出规划总体目标;资料的调查与收集;系统分析与评估,主要是分析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状况,辨识生态位势,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度、可持续度等;生态环境和功能区划,对区域空间在结构功能上的类聚和划分,是空间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的基础;规划设计与规划方案的建立。

3 未来城市环境建设的几个转变

一是从污染治理的需求上升到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需求;二是从物理空间的需求上升到人的生活质量的需求;三是从面向形象的城市美化到面向过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四是从城市绿化需求到生态服务功能需求。也就是说。要引进天人合一的系统观,道法天然的自然观。巧夺天下的经济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文观,实现城市建设的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和人性化。

4 如何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如何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是当前人们非常重视的问题,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要有一个科学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态城市规划,而且要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同时在规划和设计实施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编制生态城市规划,就是要建立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城市规划要做好以下几点:

4.1 用科技创新改善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领域

城镇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地,也是各类污染集中的地区。建设规划工作必须围绕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研究气象环境与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努力控制城乡建设活动可能造成的污染。在污水资源化、建筑节能、化学建材、建筑用钢、智能交通、住宅产业现代化等影响和制约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几个关键领域,加强科研攻关,加强技术集成,加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

4.2 用绿化建设大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丁作。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城市中心区的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化水平。要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严格划定绿化用地面积,科学安排绿化布局,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地系统。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宜树则树,宜草则草。

4.3 推进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

要用足用好政策,运用市场规则,利用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优化配置。要加大节水技术和设施的普及推广力度。以污水资源为目标,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步伐,加强中水回用技术与设备的开发应用,处理好设施布局集中与分散的关系,注重污水处理的安全性和生态效应,努力建设节水防污型城市。

4.4 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

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居住区设计要坚持合理布局、节能低耗无污染、应用生态技术处理生活排泄物和生活垃圾;通过增加居住区绿地,推广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河湖、溪流水体的坡岸绿化,大幅度提高居住区绿化覆盖率,居住区内必须设置集中公共绿地,增加居住区文体设施。

4.5 以尊重自然而展现自然

现代城市居民离自然越来越远,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日趋隐形,远山的天际线、脚下的地平线和水平线,都快成为抽象的名词了。如同自然过程在传统设计中从大众眼中消失一样,城市生活中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发电厂及变电站等城市生活支持系统都被作为丑陋的对象而有意识地加以掩藏,使人们无从关心环境的现状和未来,也就谈不上对于环境生态的关心而节制日常的行为。

4.6 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合作

篇11

一、生态河道建设的功能及必要性分析

河流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至关重要,为人类繁衍生息提供所需要的土壤、水产品等资源,在宣泄洪水保护人类家园等方面河流也必不可少,同时河流提供便捷低廉的交通运输条件,为人类的生存环境添光增色。因此,河流也是世界主要文明的发祥地,遇水而生,依水而建。河流主要是通过降到地标的雨水和冰川积雪融水汇合,通过重力的作用由高向低流。但是随着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进行航运、防洪排涝等工程,对河流进行疏浚和护岸等整治工程,从而满足生活发展的需要。

而生态河道主要包括河流及两岸的水面、边滩及沙洲形成的整体,具有防洪排涝、输水灌输、交通航运及渔业生产、景观休闲和发电等功能。河流是水资源和水文化的重要载体,有效的连接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河流的生态环境对于河道的建设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河道的生态安全直接影响到河道的功能状况。

在以往的生态河道建设中,一般都比较注重建设用地的要求,注重防洪和航运的功能,或者注重整体形象的壮观,在河道建设过程中,改变了天然的形态,出现河流形态的直线化、护岸才来哦的硬质化和河道断面等诸多问题,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加剧,使得河道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河水浑浊,河虾不再,生态系统开始遭到破坏,人们不得不思考使河流生态系统优化的问题,积极探索生态建设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从国家政策及宏观环境的发展来看,建设生态河道具有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曾经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当前生态河道建设的重要内容,河流的生态安全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河流系统健全的关键,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应当引起相应的重视。

而从生态河道自身的发展来看,河道的形成是自然循环和多种自然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建设生态河道的时候,要突出的注重构成要素,从区域的角度出发,形成系统的观点进行综合性的考虑。特别要注重河流的生态环境,对于如何控制水土流失和协调两岸的土地及环境污染治理措施等,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从生态环境建设的监督来看,生态河道的建设还要注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形成河道景观的个性化,增强河道景观的异质性,从而建设有利于生态和环境发展的河道整体,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河道景观。最后,在河道建设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到建设材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尽量运用天然的材料,用植物造景,在提高河道风景观赏质量的同时,注意生态环境的建设。

总的来说,生态河道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不管是从宏观发展的大背景来看,还是根据河道建设自身的特点来说,都要根据河流的生态环境进行仔细的分析,建设有利于环境发展的生态河道。

二、河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就目前来说,河流的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特点,需要从整体性和独立性等多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环境问题对河道建设造成的影响。

首先,土地利用的方式对生态功能造成影响。部分河流的两岸植被比较稀少,固沙种树的工程不足,导致沙滩,加上城市污染源的影响,造成地下水下降漏斗区的面积大幅度增加,地下水位上升,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其次,土地利用方式及产业结构也对生态环境具有较高的要求。一般的生态河道建设工程在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土地利用比较粗放,综合效益不高,而且对土地的开发无需,环境的承载能力也有限。具体来说,当前河流的生态环境建设中主要以传统的第一产业为主,种植业和林业虽然科学技术含量比较低,但是对于土地资源利用要求较高,但是由于人们的过度垦荒和无节制的向土地索取,造成多年的湿地转化为耕地,大面积的果园和林地也变成农田,造成土地的贫瘠化和沙化现象。而二三产业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企业进行过度开发和建设已经严重超过了生态区域河流的自净能力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最后,生态环境的保障系统欠缺,河道建设的用地布局不科学。从当前的基础设施建设来看,河流的生态环境保障系统远远不够,没有统一的供水体系,对于城市的安全供水造成影响,再加上排水设备及污水处理的建设工程不够完善,导致污水不经处理直接进入河道,造成生态破坏。而河道建设过程的用地布局混乱则造成建设的无序性和景观的低质量,在河道建设当中,生产和生活用地的混杂是主要问题,容易形成交通不便和空间无序的问题,河道两侧的建筑环境恶化,对于河道建设的整体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

三、加强生态建设促进生态河道建设的建议

要加强生态河道的建设,要在保障其水里功能基础上,建设复合型的生态系统,保障河流的持续性与城市生产生活的互补性,处理河道两侧的生态建设用地模式,并做好河流的生态防洪工作及植物生态系统的修复等工程建设。

第一,要明确河道生态系统的功能性,因地制宜

根据河流的特殊功能性,采用综合性的建设方案,形成建设、景观和生态经济的适宜性,通过有效的环境、经济和社会目标相结合,形成生态优先的景观经济发展理念,并提出科学的优化土地利用模式,建设绿色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并建设能够形成一定经济效应的风景旅游区及生态农业科研嫉妒。

对河流的生态环境建设用地,要注重适宜的原则,在防洪线以内,要充分结合防洪要求进行河道建设,形成300米以内的永久性河道,在河道周边建设沙地草甸,意外形成疏林草地,形成有层次的河道生态环境,同时根据农林牧相结合的功能分区,建设生态防护区、生态园林区、生态展示区和生态恢复区等多种环境功能区。

第二,建设生态河道要突出注重生态防洪建设和植被建设

河流的生态河道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性,在不同的地域和季节,具有不同的功能。在季节性雨季比较明显的地区,要突出注重防洪特点,建设水库及其它防洪设施。

例如,清江镇流域面积小,但是随着经济和城镇建设日益发展,防洪问题日益凸显,由于河道泄洪、蓄水能力不足,阻水桥梁和节制闸多,河闸不配套,受上游山洪侵袭及下游的顶托,洪涝灾害较为频繁,防洪能力仅5~10年一遇,严重制约经济正常、稳定发展,影响人民正常生活。清江镇的区域防洪排涝还存在着上游缺乏防洪控制性工程、河道窄主干河不突出、河道淤积和建筑物阻水和出海排涝闸规模偏小且年久失修等问题。

所以说,河流的生态河道建设要根据河流的水资源、气候资源和土壤资源等,并结合河道的水利功能,进行有效的植物生态系统修护,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态系统。

结 语:综上所述,河道护岸的生态环境对河道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生态环境的完善与否决定了河道功能的发挥,而河道的功能发挥也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形成经济、环境与社会共同发展的总体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篇12

当前,紧缩货币政策下的经济金融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其复杂性和多变性的影响因素呈现广泛、分散、隐型的特征,如何稳定金融,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加强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有效防范外生传染和内部传导风险的蔓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金融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1、商业银行加大收回流动性,信贷资金全面收缩,中小企业信贷可获得性下降诱发资金链条断裂危机初现

2007年以来,货币紧缩政策出台频率和密度明显加大,信贷资源分配的制度要求更为严格,信贷供给规模延续压缩态势且限额控制力度持续加大,中小企业信贷闸门更加收紧,金融机构对企业贷款的投放能力趋弱。一方面,收回、压缩贷款恶化企业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广泛存在的企业相互担保和抵押设备变现能力差等问题,使得金融存量贷款的安全受到威胁,市场退出难度加大,部分高负债客户持续出现负现金流,导致流动性渠道畅通困难,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出现资产负债流动性双缺口,金融机构资产风险相对加大。

2、融资困境下的逆向选择促使金融不稳定的预警级别提高

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境外上市、境内私募基金、深圳中小板块等资金寻求途径在欠发达地区梗阻的问题更加突出,以经济金融脆弱为特征的区域融资结构将面临调整,微观经济体的内源性融资依赖度下降,外源性资金融资必然抬头,特别是民间借贷将被“激活”,一方面,更多中小企业不得不做出逆向选择,造成对民间贷款需要的增大;另一方面,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资本市场进入振荡期,大量资金被套,减少了民间资金的供应。这样导致的结果加剧了民间资本的供应矛盾,进一步拉高民间融资成本,同时,由于民间借贷的非正式性和隐避性,在操作和监管过程中缺乏一套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容易导致风险的失控,从而从一个普通的社会信用问题可能转变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极易引发道德风险和支付危机。

3、外部金融震荡加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外生传染风险可能性增加

一是2008年以来,深沪股市的加剧逆转,行情波动难测,负向调整形成了经济和民生的连锁反应。2007年资产泡沫迹象下的投资者信心过度膨胀,助长了大量非理,埋下了金融风险的隐患,2008年逆转行情下的财富缩水引发了信心悲观甚至崩溃,民生风险值得关注。二是紧缩货币政策下的金融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和公众性信息可能引起的“蝴蝶效应”值得关注,金融稳定作为一个动态的系统,在实施紧缩货币政策下,面临的风险因素较多,与的关联度日益密切。近年来金融界中微小的、偶然的、单独的事件,随着网络和传媒的放大,不可预测性、传染性和危害性已被实践所证明。特别是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资金实力小、抗风险能力弱,内控不完善,防范道德风险、操作风险和金融腐败的突发事件任务繁重。三是叠加效应容易冲击金融稳定的基础,由于紧缩货币政策的实施,包括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多重收紧,对欠发达企业脆弱的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的不利影响加大。节能减排政策的落实,产业标准的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的下调,加大了企业的调整力度。

二、相关政策建议

在当前复杂的背景下,维护金融稳定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需要统筹考虑,综合推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完善多级次分层面下的协调机制和议事规则,提高协作防范效能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多个领域的不同部门长期不懈地相互配合,确保稳定高效的经济运行环境。金融稳定组织系统的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依靠行政资源的权威和信誉,建立起政府重视、支持和多部门参与的工作格局。要明确制度模式、组成方式和决策机制等关键问题,定期对重大事项和跨行业监管问题进行磋商和协调,保证协作机制注重实效。整合央行内部金融稳定资源,健全内部组织体系,充实金融稳定力量,加强内部协作,会计、信贷等部门要实行准备金不足报告制与备付金不足提醒制,积极开展金融稳定工作的调查和前瞻性研究,建立敏感信息专报和稳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提高金融稳定工作的整体效能。

2、建立和健全金融稳定综合分析制度和监测指标体系,提高对金融不稳定因素和迹象的识别能力

一是进一步扩容信息监测渠道,在现有经济金融数据指标体系、征信管理系统、景气物价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纵横结合的金融稳定信息采取渠道,加强和锁定对货币流量、信贷资金、社会信用、利率市场、金融交易综合信息、经营效益、高管人员行为等方面重点监测,建立起覆盖辖区信贷、证券、保险、投资、房产、消费、物价、就业、财政、产销等重点变量的数据库,对重点监测的数据的背离进行综合评价,会诊分析。二是建立重点企业监测联系制度。收集重点企业财务报表资料、投资计划、偿债能力、资金流向等生产经营信息,按照分类监测和处理原则,建立信贷企业月度监测和跟踪管理制度,对重点企业的资金链条和互保、抵押情况进行关注备案管理,对有风险迹象的企业及时给予风险提示。三是关注产业政策风险、投资及市场风险,切实防范微观经济主体风险向金融机构的传递。

3、加强金融消费宣传认知教育,增强风险意识引导,优化维护金融稳定的社会环境

紧缩货币政策的实施中,宏观调控的形势复杂,公众投资渠道拓宽,风险攀升,消费心理预期起伏大。因此,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引导形成理论预期,强化自主投资、自担风险的理念,培育和维护金融消费者对货币、资本市场的良好信心至关重要。要尽快建立宣传机制,注重对公众进行风险教育、法制教育和诚信教育为核心的金融知识的宣传,增强公众承受外界或其他环境因素干扰的能力。要建立货币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金融政策实施效应反馈,定期走访等调研制度,推动全社会践行维护金融稳定的社会责任。

4、健全法制,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公平规范的法治环境

制定有关信用管理、房产抵押登记、金融债权保护、地方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有效保护金融资源产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规范有关当事人的金融行为。在司法方面,要加强法治建设,营造良好的经济金融运行环境。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提高审判、执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维护正常的社会信用秩序。要建立法院与金融企业之间的联络协作机制,强化综合治理和互动能力。成立专门的金融法庭审理和执行金融案件 ,积极推广简易诉讼程序,降低金融债权案件的诉讼费用,提高诉讼效率。

金融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只有通过建设健康的金融生态环境,才能催生出稳健和高效先进的金融体系,最终实现金融的稳定、和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小川:完善法制制度,改进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12-7.

篇13

均衡发展公园绿地。要在原有城市绿地基础上,以轴线、廊道联通大型公园绿地,合理放置绿化广场、公园、小游园形成绿化节点,使大、中、小公园有机结合。尤其是浮山、太平山综合公园、百果山、午山四大城市 “绿肺”。目前,大部分居民周末的去处一般是城市公园,尤其是老年人,公园几乎已经成了他们的必去之地,因此,加强对公园的绿地建设是及其重要的。

合理布局生产绿地。要按照生产性、观赏性和经营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整个市域范围协调生产绿地,以点状形式分布其间,从而发挥最大的效益。合理布局生产绿地有利于城市的美观,有利于整个城市的绿化和空气清新。在布局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根据季节调整绿地的类型,使其跟城市景观协调一致,在体现城市的现代美的同时,为城市带来清凉绿色的感觉。

改造提升居住绿地。要将居住区绿地与其它绿地类型相结合,扩大原有绿地面积,增加居住区内的游憩、保健和游乐设施。居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改善,跟绿化用地的设置有很大关系。目前,由于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空气质量日益下降,尤其是空气中的微尘物质,给广大居民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改善居民生活质量,要充分利用居住区内及周边的水体、绿地,将各类绿地有机串联,使居民一出门就能步入绿色走廊。

严格保护古树名木。保护好古树名木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和风景资源的内在要求,也是保护城市历史的明智之举。古树是城市的一道重要风景线,不仅体现了古老的韵味,也有利与对生态的保护。要抓紧对我市的古树名木进行深入调查,建立档案,挖掘文化内涵,从而为开发古树资源创造条件。

二、依托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大力加强生态城市文化建设

发掘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彰显城市个性和特色,有效地保护城市文化资源,不但要保护有形的物质遗存,把现存的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文物控制单位以及具有一定价值的古街旧巷、遗址遗迹等,通过控制性规划划定保护区,严格实施刚性管理,更要注重保护民风民俗、民间传说、遗闻轶事等无形的文化遗产,要及时对其加以发掘、整理和保存,同时,还要保护好孕育了灿烂历史文化的青山秀水。

在老城区的改造中,有价值的古迹、遗迹要尽量保存或修建、复建并丰富其内涵。历史遗迹是一笔珍贵的文物,对其进行保护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使命感。同时,在城区拓展过程中,力求使史料征集和发掘的成果在规划建设中得到合理充分运用,突出青岛“山、海、城”的海滨特色与欧陆风情交融的生态环境。

城市功能、经济发展状况、自然禀赋、历史文化传统、周边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生态城市建设既要统筹发展,又必须各展所长。青岛的生态城市建设也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科学合理利用并进一步强化城市的山水园林特色、人文特色,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同时要注重培育城市精神。保护和利用的目的是为了传承。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所具有的独特精神品格,它的形成离不开对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城市精神不仅能对提高市民素质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而且能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在生态城市建设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城市的文化建设工作,利用城市特有的地域文化特征,形成新的文化特色,注重各种文化的相互融合,在生态城市居民中广泛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城市的文化建设水平,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为生态城市的建设奠定基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