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关于校园的建议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为什么校园里会出现这样违和的事情呢?原因就在于同学们对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毫不在乎,环保意识太差,只顾自己的开心,方便,却不在意别人的感受,为了让校园更加美丽,完美,我由衷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组织“环保小分队”。利用课间时间检查是否有同学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并作出合理批评。
2、学校应多展开关于环保的活动,让同学们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让用同学学们增强环保意识。
3、利用广播宣传,让同学们懂的环保,保护环境迫在眉睫。
篇2
一、校园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校园互联网金融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规模为34.7亿元,同比增长201.7%,同期大学生互联网分期消费规模达到32亿元,同比增长190.9%。涉足校园金融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主要分为三个类别,一类是专注校园金融市场的分期付款平台,目前大大小小的校园分期消费平台超过50余家,其中趣分期、分期乐、爱学贷覆盖全国28个省,约2 000所高校,近3000万学生;一类是电子商务消费金融平台,以蚂蚁花呗、京东校园白条为代表,2014年底,支付宝推出“蚂蚁花呗”,2015年3月底,京东校园白条在全国百余所学校启动了“新学期我拼了”活动;一类是布局于校园借贷金融业务的P2P平台,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我国共有400多家网络借贷平台,网络借贷用户规模达到3970.1万人,其中活跃用户人数达681.3万,网贷行业交易规模突破8000亿人民币。
二、校园互联网金融兴起的缘由
(一)消费观念的转变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消费观念逐渐转变,信用消费、超前消费逐渐得到社会认可。接受度高的大学生群体更愿意尝试新事物,进行超前消费。然而大学生的消费呈现收入来源少、支出多的特点,并对智能电子设备、旅游及购物、文化消费等消费热点表现出旺盛的消费需求。这一消费特征让分期消费和借贷消费顺势成为解决大学生消费矛盾的良药,各类校园金融平台相继成立。
(二)校园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便利性
与传统借款繁琐的审批程序相比,校园互联网金融具有申贷手续简便、门槛低,费用低廉的特点。需要分期或者借款的大学生足不出户,既不需要通过复杂的资料审批,也不需要浪费太多时间,只需要通过网络达成一致协议即可。其形式非常灵活,依存于网络服务于大众,使更多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达到消费目的。
(三)虚荣、攀比心理的做崇
在大学校园中,群体模仿式的消费行为容易使大W生产生追求特立独行的心理,这就造成了相互攀比的现象。此外,为了满足虚荣心,他们往往选择购买新潮电子产品例如手机、电脑,时髦衣物等来体现自己的个性。而正常的生活费用却负担不起这样的消费方式,他们就选择校园互联网金融平台来达到自己的消费目的。
三、校园金融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控制能力不足问题
目前我国校园互联网金融平台众多,但良莠不齐,大部分平台存在风险控制能力不足的问题。对于很多平台而言,平衡风控、用户体验和自身发展速度的关系是很难的。风险控制的太严,就没有人愿意与他们签约;规模扩张的速度太快,坏账的风险同样令人担忧。风险是电商平台和P2P平台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旦风险失控企业就会因资金链断裂陷入破产的危机。
(二)过度借贷难以防控
校园金融平台众多,竞争激烈,部分大学生缺乏自制力,容易受宣传的诱惑和平台业务员的鼓动,进行过度借贷。目前由于这些平台普遍未接入征信系统,即便借款人在一家平台上逾期,在其他平台上仍可以正常借贷,这使得单个平台限额的风控手段基本失效。借款人一旦陷入过度借贷,其还款能力会大幅降低,风险急剧增加。
(三)校园互联网金融的虚假宣传
校园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了能够抓住学生这一优质客户群体,在宣传时常常会夸大其优惠措施,但其除了回收本金和利息外,还会以罚息、服务费、违约金、滞纳金、手续费、交易费,催收费等繁杂名目,收取巨额费用,具有高利贷的性质。一些不良平台甚至故意不履行告知义务,放任学生逾期,然后再以“逾期费”“催收费”为名,从中赚取利益。一些涉未深的学生往往因经受不住诱惑又缺乏金融知识而欠下巨额债务。
四、对校园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建议
(一)通过多方面协调控制风险
防范校园金融风险,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国家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校园借贷的管理,出台相应的校园金融监管政策,规范网络金融平台,严格管控其资金流向渠道,确保资金被合法利用。一方面,应严格审核校园金融平台资质,提高准入门槛,对于没有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审批的不法平台应依法取缔;另一方面,限制这些平台的利率,特别是针对大学生的网络借贷利率不能高于一定水平。
(二)规范和完善校园金融监管,建立大学生信用机制
校园金融作为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分支领域,却由于监管主体没有明确,临监管缺失的窘境,相关部门应加快完善法律法规,使校园互联网金融具有明确的制度保障。同时,为了使校园金融进一步发展,有效的保护信贷双方的权益,信贷消费平台的规范性和透明度调整亟待解决。不同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应与学校管理部门达成广泛的合作,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进行信用评级,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给予不同信用等级的学生不同的授信额度,降低不良信贷率。
(三)大学生应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和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不相互攀比,消费量力而行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在学校学习生活期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好科学知识上面,要体谅父母挣钱的不易,不要辜负家人的期盼。此外,很多大学生之所以掉入金融陷阱,就是因为自身缺乏金融知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对其中要收取的服务费、手续费、利息和违约金等知之甚少,等到还钱时才发现进入圈套。大学生要多学习基本的金融知识,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避免陷入债务危机。
参考文献:
篇3
一、配合本镇创造国家卫生镇的工作,对在校的每一位学生进行一次环保教育,使人人都养成文明卫生的好习惯。
二、实行“一天一小扫、一周一大扫”的计划,并分配各工作室、办公室、教室由哪班负责,保证校园内不再出现卫生死角。
三、给两幢教学楼之间的学生厕所都装上几个扇风机,争化厕所空气,使厕所内不再有异味。
四、要求检查人员以及值周领导每天严格检查校园内的卫生情况,如有做不好的地方,需立即向班主任说明,并且扣班级的分数。
篇4
绿树成荫的小树林,春意盎然的桃林,四季常青的苍松翠柏,如茵的草坪,再有星星点点的小花点缀其间,更有那风景秀丽的“植物园”,它们组成了风格独特、朝气蓬勃的校园。每天早上迎着朝阳,呼吸着甜润清新的空气走进课堂;傍晚,沐浴着夕阳的余辉在校园嬉戏、玩耍,对于我们这些孩童来说是一种莫大的享受。相信同为凤华学子的你们一定也深有同感。可是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却出现了一些很不文明的现象,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一次, 我们随着老师到植物园游玩,却在不经意中发现植物园靠边的草坪中到处都是奶袋、面包袋、一些零食的包装袋……植物园是封闭的,怎么会存在这些垃圾呢?我们的脑子中满是问号。后来经我们观察,有垃圾的地方紧靠初高中的女生公寓,垃圾是从女生公寓的窗户扔出来的。无独有偶,在一个周六的下午,老师带我们去校外郊游,又一次惊讶地发现校园外紧挨围墙的两边也是到处充斥着一些生活垃圾。毋庸质疑,这些生活垃圾是从我们校园的铁栅栏里扔出来的。还有我们学校围墙边的松树林里也存在着这些情况。另外,我发现有的学生还不爱护学校的公共设施,有的学生在打电话时还拿电话当出气筒。学校的电话已经坏了两个,可是还是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这种种现象像一个个极不和谐的音符,遍布在凤华的角落,让凤华这个年轻的妈妈为之黯然失色。为了让这位校园妈妈不再伤心垂泪,在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如果在公寓吃了零食,请把一些生活垃圾扔到公寓的垃圾篓里,不要再往窗外乱扔,让植物园重新恢复她往日秀丽的容颜。
二、不要把餐厅的食物(如奶、麻花、面包之类)带到校园,不要在校园内吃零食,时时刻刻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形象,要做一个文明的学生。
篇5
我是六年级一班的一名学生,芬芳的花香,碧绿的小草,高大的教学楼……在这个美丽的学校里,我们在绿树成荫的校园中漫步,在窗明几净的教室中读书,在整洁优雅的环境中学习,在优美的校园环境沐浴着阳光收获,吸取着营养成长。
然而,随着一天天长大,我发现,校园里同学们乱扔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操场成了垃圾的天堂。尽管操场旁边的垃圾筒日益增多,但在学生面前如同虚设。水龙头里的水哗哗地流着,而卫生间里早已空无一人,更有甚者,一下课就拿着饮料瓶去接水玩“打水仗”。有谁想过全中国1人浪费1瓶水,世界上就会瞬间骤减13亿瓶水。如果长期不加节制地浪费下去,那么不久的将来,最后一滴水将成为人类的眼泪!
为了能使校园变得更加美丽,我向学校提出以下建议:
1、开展保护环境活动,全校师生一齐来保护草木,不践踏绿地草坪,不攀摘树枝花朵;爱护每一片绿叶,爱护每一株幼苗;
2、举行环保知识比赛,使“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道理更加深入人心;
3、教育同学们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随意乱扔瓜皮果壳、烟头、食品包装物等,不随地吐痰。培养同学们拥有爱心,捡起地上的一张废纸、一个烟蒂、一只废塑料袋,为校园的整洁弯一弯腰,动一动手。
4、在校园的贴上保护环境的标语,时刻提醒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5、采取“捡垃圾,赢积分,得奖品”的方法刺激同学们爱护环境,评选“十大杰出环保卫士”,加以表扬、鼓励。
希望老师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仔细看看我的建议并采纳我的建议,也希望我这小小的建议能为母校增添一片色彩。
篇6
媒介环境指的是由各种媒介营造的一种社会情境,这种社会情境是由传播者、接受者及广告商等多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高校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
一、高校校园已有的媒介环境在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图书馆
图书馆中有关媒介素养的书籍等资料非常稀少,不能为大学生提供最新的媒介素养知识。
(二)广播电视
高校校园内的广播电视媒介多用于大学生的娱乐消遣,播放国内外及校园内的新闻,或者向学生传播思想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没有专门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的相关信息和知识和相关指导。
(三)多媒体设施和校园网络
多媒体设施在很多高校用来演示幻灯片,辅助传授知识,而校园网络由于涉及到内部资源的安全问题,在与外网的连接上有一些限制,不利于学生灵活、方便地进入校园网和广域网进行学习,转而到外边的网吧上网,容易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
手机
手机短信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载体,消费方式乃至行为方式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垃圾短信、不良短信和病毒等容易使大学生受到诱惑,形成一些不良风气。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长期以来,高校教育对媒介与教育的关系的认识仅停留在如何使用媒介辅助教学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而在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以及鼓励学生利用媒介技术自主探索、发现知识、培养能力方面有些欠缺,媒介素养的理念还没有在师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来。
二、改善大学校园媒介环境的建议
(一)硬件环境的创设
1.传统媒介
传统媒体要想在大学生当中重新树立威信,发挥它的功能,就必须迎合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寓乐于教”的思想,由应用型、传授型、线性传播模式向思辨型、互动型转变,注重传播的语言技巧,把内容美和形式美结合起来。具体措施有:
(1)加快更新大学校园内的多媒体设备及软件信息,设备过于陈旧,跟不上时代,使大学生不能及时了解到与他们成长相关的最新信息。
(2)在图书馆中补充大量有关媒介素养的书籍,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倡导大学生去图书馆或电子阅览室等场所进行借阅相关资料,获取媒介素养方面的知识,明确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再者,要加快更新图书资料的速度,现在高校的图书更新速度于信息飞速发展的步调很不协调,是导致大学生将注意力从传统媒介转移到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的新型媒介的主要原因,应提高图书资源的更新速度才能吸引更多大学生的眼球。
(3)在校报上开设媒介素养专栏,讲授媒介素养方面的知识,也可针对近期发生的统一媒介素养事件,从不同角度阐述,引导大学生运用多角度思维思考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讨论情况及时刊登,激发学习兴趣。
(4)在校园广播或电台上举办媒介素养知识讲座,普及媒介知识,也可针对近期发生的媒介素养事件,引起大学生广泛积极的讨论,并请专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做到互动交流,正确对待媒介与媒介信息。
2.新型媒介
青年一代特别是大学生对构成新型媒介环境的MP3、DVD、计算机、手机等数字化新媒体的适应明显超前,成为网络传播的主导力量。
(1)互联网(第四媒体)
网络对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有利有弊,因此,要减少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就要从法律和技术两个方面加强网络管理,具体做法是:
①从道德、法律和政策方面加强网络管理。要求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网络社会的道德、法律和政策,用道德潜移默化地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用法律直接调节信息行为,而政策可弥补法律滞后的不足。对大学生一定要监督规范其网络行为,才有利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②从技术方面加强网络管理。首先,为了保障校园网内资源的安全,在存放重要资源的服务器端,增加指纹登陆服务器识别方式,确保资源信息的安全,从而避免不良信息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其次,对校园网管理需要建立和健全一套特殊的管理体制,派专人或智能检查传播的信息,及时过滤过时的或不真实的信息,防止垃圾信息、骚扰信息及病态信息的传播。
(2)手机(第五媒体)
首先,应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防止黄色暴力垃圾短信等对其的侵害。其次,利用手机携带的方便性和可移动性,随时随地与同学或者老师交流学习生活上的问题,也可利用手机组织多人对话,参加一些讨论活动,积极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此外,还要增加课外活动量,有效防止“手机强迫性”的发生。
(二)软件环境设计
媒介素养教育的紧迫性要求各高校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2004年,上海交大在国内首次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积极支持媒体与设计学院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创办了面向大学校园的网络媒体制播平台“大学生网络传媒中心”。他们在这方面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应结合国内外研究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编写一批高水平的教材,并开设一批高质量的课程,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同时入手,双管齐下,从有条件的院校设立公共选修课开始实验,在大学教育中导入基础的、概论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逐步力争成为各大学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或基本素质课。而新闻传播类专业作为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启动的龙头,应该在传统的媒体教育的基础上逐步丰富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的资源和经验,建立成熟的大众媒介素养教育框架体系,向其它没有类似专业的院校提供教学支持、宣传及推广媒介素养教育。
(三)利用校园媒介资源开展相关实践活动
任何一所大学都不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必然无可避免地受到空气一般无所不在的大众传媒所制造的大众文化的浸染。因此我们要积极组织我们的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来正确引导他们,向同学们普及网络和影视媒介方面的知识,鼓励学生驾驭和应用网络影视媒介获取、处理和传播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评判,鉴别各种网络和影视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媒介行为道德的意识,以学生为主体,利用校园媒介资源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篇7
总之,改革开放的社会大潮,一日千里。我们教育的航船却慑于大潮冲击,蹒蹒跚跚前进,有的学校不思适应而遁入桃花园里,颇赞尝高打院墙。紧锁大门,有封闭式,所谓“桃花园里好教育”。
面对学校德育层层困惑,我们认为需要采取必要的对策。与市场经济的潮汐共涌,与时代脉搏共振,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改革招生制度的德育考核,促进德育工作的加强和落实。
升学考试是个“指挥棒”。现存的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主要是凭文化考试成绩录取,至于德育素质却很少考虑。这种招生制度必须改革,增加德育考核成绩的录取比重,才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加强和落实。
1、可通过学生座谈,问卷了解,班主任的反映等途径,对考生进行品德考核,作为录取新生的第二大依据。
2、取消不切实际的“三好”生,“优干”生的优惠加分。
3、改革政治课考试办法,政治课成绩要与平时思想品德表现挂起勾。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使社会、家长都来关心德育。
二、面向改革时代,转变教育观,改革教育内容。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改革开放时代的青少年,要确立符合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德育观点。这就要做到既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又必须剔除形式主义和“左”的影响;既要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又必须借鉴外国的伦理道德教育;既要进行艰苦创业教育,也必须进行消费教育等。
2、要压缩超越当代少年思想接受能力的部分德育内容,增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观念的新知识,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学生是社会大环境中学生,脱离现实的德育,是收不到好效果的。
3、要建设好一支有时代特点的德育队伍。搞好班主任,政治课教师,团干部的培训。
三、走向社会,建立基地,变学校德育封闭式为开放式。
改革开放的年代,学校封闭式的德育当然是行不通的。应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和认识社会,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去看待林林总总的大千世界,从而锻炼学生的生存能力。
要充分利用本地的德育资源,建立德育基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要以市尝商店为基地,进行改革开放的商品经济观念教育,提高学生的商品意识,培养学生将来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四、优化教育环境,建立学生、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1、公安、文化和教育部门要共同整顿文化娱乐、书刊市场,清除“病菌”,净化育人大环境。
2、建立社会德育管理委员会。
可由当地政府、团组织、学校、家长等各界代表,吸收退休干部和教师组成。
篇8
1、重视对教材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
加强对教材建设的组织领导是搞好教材建设的首要保障。一般情况下,医学院校都应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领导教材建设工作,教务处作为学校教材建设主管部门,全面负责教材建设工作。教务处教材科是具体负责日常教材建设工作的科室。各院、系、部,特别是新建专业的院系要把教材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
为加强教材建设工作,学校还应成立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作为一个研究、咨询、检查、督促、评价、评审等教材建设的业务指导机构。教材建设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代表教材建设委员会负责日常工作。
2、明确教材建设的任务
从目前高校的教材建设任务来看,主要是贯彻落实上级教材建设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制订教材建设规划,严格教材选用程序,提高教材编写质量,开展教材评估、评优,加强教材研究,加强自编讲义、实验指导的编写、印刷工作等。
3、教材的选用
选用教材要坚持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和适用性等原则,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各院(系、部)在选用教材时,要优先选用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的优秀教材、新出版的国家和省(部)级规划教材。已有获奖教材或省(部)级规划教材的课程,原则上不选用其他版本的教材;“两课”教材必须使用国家或省级规划教材或上级政府主管部门指定的教材;无国家或省(部)级优秀教材、规划教材的课程,要选用近三年出版的公认质量高、适合我院学生使用的教材;选用教材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教研室集体讨论通过,院、系、部审核,报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教务处),经教务处批准后教材科负责组织订购。
4、教材的编写
医学院校除了选用教材外,还应积极鼓励学校教师参加国家和省级规划教材的编写。积极支持学校的教师申请自编或协编学院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必修课程和国家和省(部)级没有规划教材的课程;经过校级以上立项的教育教学研究改革课题,其研究改革的内容是学院培养方案所设置的课程者,允许申请编写教材。教师编写的这类教材要充分体现我院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讲义、实验指导等一般由教师自编。为了减轻学生的书费负担,原则上讲义和实验指导作为内部辅助教材使用,不经过审批,不能擅自出版发行。
5、教材的评估
教务处和院(系、部)要定期组织师生有计划的对所使用的教材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好的自编教材,可继续使用;评估结果差的自编教材应停止使用,限期修订,达到要求后方可继续使用。
教材评优是教材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定期对自编教材开展校级评优工作。凡教师作为第一主编且在本校本、专科学生使用一届以上的教材均可以申请参加评优,被评为优秀的教材给予奖励。教材评优工作由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实施,被评为校级优秀教材者方可按照规定推荐参加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材评奖的申报。凡教师作为主编、副主编参与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和省级规划教材编写工作的,学校按照相关规定给予一定奖励,被国家和省级行政部门评委优秀教材者,另行奖励。
6、教材的研究
积极开展教材研究是不断提高教材编写和选用质量的保证,其主要工作包括教材内容及体系改革的研究,新版教材的推荐、使用与评价,编写教材的经验交流,市场经济条件下教材购置与供应问题的研究,教材建设及管理工作的研究等。
7、教材建设的现代化
随着教学管理现代化的不断进行,传统的人工操作已经不能适应招生规模扩大、专业增多、市场冲击、学费分担和学分制实施等形势的需要。因此要切实加强预见能力和建设能力,进一步加快教材建设现代化速度,在教材订购、教材保管、教材供应、教材评估、教材管理和教材研究等方面应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逐步实现教材建设的现代化。教务处和各院(系、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做到教材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加强制度建设,不断使教材建设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8、教材的档案建设
档案建设是规范化存储使用的规划教材、自编、协编教材、讲义以及各种教材建设、管理文件材料等的重要措施,是学院使用教材和教师编写教材情况的历史缩影。凡使用过的教材要严格填写《新乡医学院教材档案统计表》分类、定架、定位妥善保存,教务处和院(系、部)都要加强教材档案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周清明.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弹性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
[2]刘昕.学分制与大学生教育管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7.
篇9
基于本纲要精神,各省区先后建立了高校与科研院所资源共享平台,在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为下一步更好的完善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了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实践经验。实践表明高校与科研院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对现有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设施、科学数据、科技文献、自然科技资源等进行整合、重组和优化,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加快实现资源的信息化、网络化,建立适当集中与适度分布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格局起到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 我区高校与科研院所资源共享现状
目前,全区共有本科类高等院校11所(含兵团2所),初步形成了从高职高专、本科到研究生教育的多层次、多学科、专业门类比较齐全的具有新疆特点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体系。但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我区高校专业结构体系的发展相对滞后,我区紧缺的大量人才(如无机非金属材料、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等)多数依靠从区外引进,基本没有自我培养能力。人才培养已成为制约我区经济发展的一大主要因素。
近年来,我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科技工作取得长足发展,但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科研总体水平还不高,还存在许多不足。首先,我区高校现有的高层次、高水平学科建设平台能力不足,拥有的国家级重点建设平台数量少,区级重点平台建设规模小、有些项目还没有启动,重点平台对教学和科研工作带动力不强,这对促进我区高校发展很不利。其次,高校科技资源和科研力量还不能很好地形成整合优势,还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存在科研课题与实际应用脱节现象,我区高校部分科学研究与科技工作依然侧重于理论研究,而不注重如何将理论研究投入到实际应用当中,从而无法为新疆新型工业化建设服务,产、学、研、用之间的结合需进一步加强。
我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配备自2000年之后呈迅猛发展之势,共有2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178台(套),设备总额8684万元。在高校设备配备水平飞速提升的同时,我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却发展缓慢,据统计,我区高校20万元以上共178台(套)大型设备平均使用时间仅为1228小时/年,这其中还包括了平均对外服务时间为171小时/年,如以2000小时/年作为仪器设备满负荷使用时间设备平均使用率仅为61.4%;全年共检测样本26380个,其中对外检测样本6190个,由此可见我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能力仍有很大空间可以挖掘。我区科研院所大型仪器配备水平与我区高校相比,数量上略显不足,共有2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121台(套),但投入总额超过我区高校达1.32亿元,其中10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投入达8877.58万元,远高于我区高校投入。结合我区高校与科研院所实际情况,在我区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可使我区科技资源使用和配备摆脱从前的盲目性发展,使科技资源整合,进一步提高科技资源使用率,最终提高我区科技研发及创新能力。
2 我区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资源共享平台的意义
2.1 有利于改善我区科技创新体系、提高我区自主创新能力
“十二五”时期是创新型新疆建设的起步阶段。加快创新型新疆建设,是推动我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创新型新疆建设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和根本途径,推动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推动经济转型、内生增长;以推动创新要素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为要义,激发全社会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让知识迅速转化为财富,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创新型新疆建设对科技提出了更高和全新的要求。
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是我区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和研究实验基地、自然科技资源保存和利用体系、科学数据和文献资源共享服务网络、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科技环境等物质与信息保障系统,以及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和专业化技术人才队伍三方面组成。通过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可以加强我区现有科技资源利用率。
2.2 有利于提高现有科技资源利用率
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资源共享平台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使我区现有的科技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目前,我区高等院校在发展各自科研体系的同时,缺乏宏观性的发展指导。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对教育投入的比重呈递增趋势,高等院校获得的资金支持越来越多,但这些资金缺乏统一有效的利用,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高等院校科研体系中,科研资金及场所,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低下,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
通过建立共享平台对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等资源进行重组和建设,构建开放、共享、高效、体系完备的物质和信息服务系统,改变高校及科研院所各自为政、单兵作战的格局,充分利用现有仪器设备,综合集成,优化配置,减少重复购置,提高大型、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做到物尽其用。
2.3 有利于我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资源共享仅仅是其一个方面。通过高校与科研院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共享科研信息、使高校与科研院所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手,最终推动我区科技水平持续稳步的发展才是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资源共享平台的关键所在。在这一过程当中,一方面,打破传统的科研和教学方法,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结合起来,相互取长补短,打破科研人员之前形成的惯性思维,拓展科研人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更好的为我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服务;另一方面,在科研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优势,将高等院校的理论优势与科研院所的实践优势相结合,互相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培养新型科研人才。
3 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资源共享平台的几点建议
3.1 突出共享,制度先行
由自治区科技厅联合区财政厅、发改委和区教委等部门率先出台高校与科研院所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对高校及院所的科研场所、大型科学仪器的范围、建设、管理、共享服务以及考评激励作出明确规定。完善政策法规,从源头控制仪器重复购置。制定大型仪器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加强与自治区财政厅协调,联合推进新购大型仪器联合评议工作,从源头上控制重复建设,推进科研资源合理配置;启动高校与科研院所资源共享立法调研。
3.2 统筹协调,部门联动
成立由自治区科技厅联合区财政厅、发改委和区教委等部门和有关单位组成的新疆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管理委员会,建立了部门联动机制。出台关于推动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资源共享平台方面的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科研资源公共平台共建共享。从管理体制上,打破“中央与地方”、“军队与地方”、“部门与部门”、“院所与企业”的界线,初步形成部门协调配合,产、学、研结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科研资源共享格局。
3.3 创新机制,激励共享
每年设置财政专项资金,用于科研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和设立大型科学仪器分析测试地方开放资金,实行补贴用户,奖励机组的双向激励政策,探索建立了“以奖代补”、“先缴后补”的共享运行机制。凡我区用户使用协作共用仪器从事科研、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分析测试费用实行“先缴后补”;对服务优秀的仪器机组和单位,实行“以奖代补”,给予一定的运行费补贴,充分调动用户和机组两方面的积极性。
3.4 完善服务,强化考评
在完善服务体系方面,可以借鉴重庆市建设高校与科研院所资源共享平台的模式。其一,成立服务机构。成立了以1个中心领导,若干个分中心共同推动的服务架构。1个中心具体承担我区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推进工作,组织协调仪器单位、专业服务机构面向社会服务。在其他共享单位成立共享服务分中心,负责推进本单位科学仪器设施内部共享,组织本单位仪器面向社会服务。二是搭建专业技术服务体系,为大型仪器的共享、仪器维护、分析测试技术交流等提供了技术支撑,有效推动了大型仪器的深层次共享工作。三是网络服务体系方面,搭建共享门户网站,建立了虚拟实验室和远程视讯系统。
篇10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数字时代悄然来临。图书馆数字化已经成为现代图书馆建设的必然趋势。所谓数字图书馆,是指对有价值的图像、音像、软件、文字和科学数据等信息通过收集加工,进行保存和管理,并在广域网上进行高速横向跨库连接的电子存取服务[1]。现代医学在基础研究和临床服务手段及医学服务信息多样化等方面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成为图书馆信息化水平能否适应这种变革的重要标志。
一、医学院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意义
与传统的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具有以下的特点:(1)时间上更方便。传统的图书馆开放时间固定,读者查询信息的时间有很大的局限性。然而数字图书馆不存在这个问题,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随时访问相关的图书馆文献资料。这给人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2)节约了信息占用的空间。和传统的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可以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将各类文献压缩并转化成数字信息储存在磁盘存储器中。大大缩小了储存文献占用的物理空间,同时数字图书馆的网络化为读者提供了无限的阅读空间,无论读者身处何方,都可以方便的使用信息资源,这也在无形中节约了图书馆的实际面积。(3)信息的存储量加大。数字图书馆存储的文献不仅限于印刷体,还可以以录音带、光盘等为载体以及利用各种电子化、数字化装置,通过多媒体、超媒体等手段,向读者提供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尤其在现代医学中各种医学影像资料、远程医学教学和远程手术的现场转播等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传统的图书馆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医学信息的需要,数字图书馆却可以提供各种生动的、具体的、形象的医学信息。(4)信息的传播功能强大,并且高度共享。现代医学信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掌握最新的医学信息是提高教学科研以及临床水平的关键。数字图书馆通过网络实现了信息的快速更新,并且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交流。满足了读者对于知识信息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二、医学院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对策及措施
1.树立网络化的观念,加强网络基础建设
这是医学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发展前提。目前许多中小型医学院校的图书馆还停留在局域网或单位工作自动化的初级阶段,对于加强远程信息存取,连接国际先进医学信息数据库的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资金投入。因此要完善信息的基础建设,在服务器、存储设备、交换设备、传输设备等基础硬件上加强建设,才能形成良好的医学信息网络环境,满足读者的需求。
2.重视综合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
医学院校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只靠具有图书管理知识的馆员是无法完成的,还需要具有相关计算机技术和医学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因为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需要馆员不仅具有处理信息的能力,还要具有分辨信息的能力,对信息进行定位于评估,同时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良好的网络环境,为读者提供信息咨询、信息加工和信心检索等信息服务。医学院校的相关领导应重视这类人才的引进。
3.突出医学院校馆藏数字资源的特色
医学院校读者对于信息的需求专业性很强,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只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生存和发展[2]。例如,可以将附属医院的先进的医学影像资料等数字化,并且可以通过局域网或Internet来进行远程点播或远程教学。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将医院的重要手术进行转播,为读者提供不同的信息资料。这些都可以成为医学院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特色建设。
三、医学院校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首先,由单独提供文献服务转向提供信息服务。不同的医学院校可根据自己的设备先进程度和实力水平,选择服务的侧重点。比如医学研究所的数字化图书馆可以以数据库建设为服务的重点,而对于大部分的医学院校的数字化图书馆可以建立以面向教学和临床的情报检索。其次,医学院校数字化图书馆要走产业化的道路。通过医药科技文献数据库的建设,关注人们对于医药信息的需求,开发实用且廉价的数据库产品,形成具有社会化的生产能力的信息服务基地[3]。最后,建立整个医学的信息联机检索,使整个医学的文献信息的检索能够互通有无,合理分工,提高数字化信息的利用率。使医学院校乃至整个医学行业的数字化建设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在英语界一直存在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只要词汇量足够大,阅读能力会随之提高,翻译自然就不成问题了。但事实果真如此吗?看下面学生作业的例子:
Strange things happen to time when you travel,because the earth is pided into twenty-four time zones,one hour apart.
学生将之翻译为: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在你旅游的时候。因为地球被分为24个时区,一个小时一个时区。
出现上面这种翻译的原因是学生缺乏英汉语言对比方面的基本知识,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常常不知道如何转化句子结构,他们往往遵从原文的词序与结构,把单词一个个填上去。这句话可以改译为:你乘船旅行时,时间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因为地球分为24个时区,一个小时为一个时区。
当然,除了英汉语言对比,还有翻译技巧、中西方文化差异等都直接影响着翻译的准确性。学习这些知识,对提高翻译水平无疑有着巨大的帮助。而这些知识和技巧决不是在精读课堂上能够一带而过的,学生也不可能在精读课堂上掌握这些知识和技巧。必须开设专门的翻译课程,有计划、有目标而系统地学习。
一些人想当然地认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一般,学习翻译是勉为其难。据了解,在08年四川省大学英语年会上,外研社社长说,进入08年全国CCTV杯前三名的都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这样的事实面前,谁还敢说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好?谁还敢说他们就没有学好翻译的基本条件?近几年,中小学的英语教育改革力度很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中学毕业时的英语水平已经达到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要求。在进入大学后,经过1年左右时间的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他们就能够达到翻译课程学习的要求。虽然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基础较一些重点院校的学生略低,但经过两年左右的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他们一样可以开始翻译课程的学习。
尽管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还很落后,却可以奋起直追。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促进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
首先,要从理念上摒弃传统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与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之区别对待,摒弃传统的大学翻译教学模式。要正确认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优势,因为非外语专业学生经过适当的训练,不但可以具有较高的翻译能力,而且在某些领域,如科技翻译和专业翻译,比英语专业的学生更具优势。另外,就文化基础知识(包括英语基础)而言,非外语专业的学生也不亚于外语专业学生,在学习潜力方面甚至更强。这从近几年进入CCTV杯最后决赛的选手大多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例子中就能看出来。因此,不要认为只有英语专业才能开设翻译课程,大学英语当然也可以开设翻译课程。
其次,在高年级开设翻译选修课程。考虑到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可以先在高年级开设翻译选修课程。既然要开设翻译选修课程,就必须先编写适当的翻译教学大纲。适当的翻译教学大纲,就是要考虑到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生今后工作的需要。然后是编写适当的翻译教材。翻译教材应当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适应社会经济的需要,反应时代的特征。另外,翻译选修课程的每个班的人数要有限制,最好是不超过40人。因为翻译课程需要多练,老师需要掌握每个学生在翻译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互动练习中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特别是如今社会急需的科技翻译实践能力。在积累一定的经验的基础上,可以考虑缩短部分学生大学英语基础教育的时间,在大二下学期开设翻译课程。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本身起步晚,可以考虑把翻译教学纳入大学英语教学范畴,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编写高质量的教科书,让广大的非外语专业学生有机会学习翻译,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未来的翻译人才。这不仅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12
1、校园文化的含义
校园文化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新的学校管理模式。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里,师生依据学校特殊条件,在从事内外的各项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规章制度、组织活动和物质形态。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层面。物质文化主要指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校园绿化和美化等物质形态,是校园文化的硬件和最直观的表现形式。精神文化包括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和领导体制,是精神文化的外壳。观念文化主要包括思想意识、文化价值观念、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观念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内核文化。由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共同组成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是学校个性风格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环境氛围的巨大环绕力,将学生导向培养目标,在精神上受到德、智、体、美诸方面的熏陶,提高他们的自主性、培育自信心和创造力,通过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消除精神疲劳和陶冶心性,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丰富校园文化,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解读如何建设技工学校的文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物质基础,建立健全相关的体系制度,为文化发展提供支持,丰富课余文化,培养良好的兴趣等。
2.1 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校园文化,并且以其持续不断的感染力来陶冶人的精神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活环境对学生的思想情操的陶冶要比被动地接受教育更深刻。校园建设要宽敞、实用、多样化和美观,既要有宽敞明亮的教学、科研和集会的活动场所,又要有幽静别致的游乐景观,同时,还要有发人深思、激人向上的中外学者或杰出人物的画像、塑像、历史遗物或诗词警句,这样既可以启迪心灵、陶冶性情,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另外,搞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搞好校园文化的物质前提,要想开展内涵深刻、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并在文化交流和更新过程中居领先地位,有赖于先进的和比较齐备的文化设施。如:先进的学生文化娱乐活动中心,体育活动中心、演讲厅、图书馆等等。健全完备的校园文化基础设施,是建设校园文化的物质前提,既可以满足师生的文化需求,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增强校园文化活动效果,同时,也可以给师生一种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无声的教育和美的陶冶。
2.2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为校园文化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由于校园文化涉及面宽、参与人员多、影响广泛,如果缺乏正确科学的政策和制度,必然会出现混乱,限制自身的发展,还可能走偏方向。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政策和制度体系。第一,引导和鼓励学生趋向教育目标和规格、实现校园文化活动目的的政策和制度。第二,引导校园文化活动健康、持续发展的规定或法规。如:校园社团管理规定、社团刊物管理规定等等。第三,优秀教师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待遇的有关规定。第四,校园文化活动经费的划拨和管理办法等。只有建立科学的政策和制度体系,校园文化活动才能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
2.3 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包括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和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要通过开展适度的师生课外活动,表现校园文化精神。教师开展教师论坛、教案评比、板书评比等活动。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积极开展既有思想性和知识性的,又要有娱乐性和实践性的活动,例如学科知识竞赛、文艺汇演、美术书法作品展、运动会等形式多样化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展示师生才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在校园中营造既欢乐、激情、充满活力的校园生活,还可以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展视学生才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组织,主动参与,寓教于乐。
3、结语
总之,校园是育人的摇篮,必须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提升文化建设的质量,针对技工学校校园的特征,其文化建设可以从环境的营造与制度体系的完善及增加课外活动来完善,同时要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加整体环境的和谐,共同为当代文化建设的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潘永庆.浅议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科学,2006(01).
篇13
金华市人民医院健康教育处方笺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论断:病毒性肝炎
自我保健
1.肝炎病人必须注意休息,不能疲劳,急性肝炎病人要卧床休息。
2.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水果,不宜吃过多的糖,严禁饮酒。
3.注意消毒隔离。病人生活用品要和健康人分开,餐、用具要及时消毒,患病期间少外出,避免交叉感染。
4.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保肝药物治疗。
5.一旦出现疲劳,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疼痛不适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6.病情痊愈或稳定后还需定期复查肝功能及相关检查。
7.遇事要想得开,保持愉快心情,乐观向上,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
8.家属要给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社交环境、尽量使病人忘记自己的疾病。
9.特别医嘱:
医师
年
月
日
处方是这样发放的:在医院诊疗、护理过程中根据病人的病情以及家属的保健需要而发放。在社区开展卫生服务过程中针对不同病情进行有针对性的发放。医师在诊疗过程中根据病情需要开出特别医嘱。1995年1月至1998年10月我院共发放健康教育处方2500万张,我们用随机方法对6种疾病500例健康教育处方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对健康教育处方内容的满意率为100%,92%的被调查者认为健康教育处方对病人的自我保健和疾病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80%的被调查者已经向家人或亲戚朋友宣传了处方上的内容。从1995年开始编印发放健康教育处方以来,我们有这样的体会:
1.病人及家属对与疾病有关的健康常识匮乏,健康教育处方大有用武之地。在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病人和家属对疾病的一些健康常识要么一无所知,要么知之甚少。因此,他们对健康教育处方视若珍宝,尤其是医生或护士对健康教育处方进行详细的解释之后,他们对有关健康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也能主动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同时,原来较紧张的医患关系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缓解,医护人员在病人和家属中的形象相应地得到改善和提高。
2.医院传统意义上的功能有待转变,健康教育处方可先行一步。医院就是看病取药的场所在传统观念得到转变,医院的功能也相应得到扩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处方,可以说在转变医院的功能方面先行了一步。毫无疑问,这对于改善医院的社会形象,扩大医院的社会影响也不无裨益。
3.健康教育处方投入少,收效大,但收效具有长期性和隐蔽性。相对于医学检查和药物的价格来讲,健康教育处方所需的费用无疑是最低的。但它所产生的效益,是很难用一个定量的指标进行测量的,而且其收效具有长期性,需要通过接受处方内容教育的病人和家属的自我保健,以及他们对健康教育处方的宣传产生无形的效益。所以,单纯用眼前的经济效益来衡量健康教育处方的收效明显是有失偏颇的。
4.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已是卫生事业发展的趋势,医院理应在这方面身先士卒。WHO在《健康新地平线》理论指出[4]:健康促进是指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一些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改进和处理自己的健康问题;卫生工作必须将侧重点从疾病的本身转移到导致疾病的各危险因素及良好的健康是怎么得来的问题上。由此可见,健康促进是全球健康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在我们国家,医院是卫生事业的重点。而医院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这一即将迅猛发展的事业应该站在社会的前列,利用自己的各方面的优势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作者单位:朱秋明(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321000)
叶旭琴(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321000)
参考文献
[1]田本淳.21世纪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中国健康教育,1998,1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