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网络传播特性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网络传播特性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网络传播特性

篇1

一、网络传播的特点

目前,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型的大众媒介传播方式正引起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网络传播具有不同于其他传统媒介的特点,全面认识和把握其特性,是培养、强化人们的网络意识,使网络传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网络中信息的传播是通过“0”和“1”这两个数字不同的排列顺序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实现的。网络传播的特点说到底是由网络数字化的内在特性决定的。具体说来,网络传播的特点主要有这样一些:

1.传播速度的快捷性。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计算机速度提高了上百倍,但和数字网络发展的速度相比还是非常滞后。在这几十年中,随着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网络速度提高了上万倍。电脑技术的加速发展和Internet的异军突起,把人们推进了新一轮的速度赛跑之中。利用光缆,数字信号的传播速度达30万千米每秒,每秒几乎可以传送1万亿比特的信息。网络传播的快捷性还表现在它对信息反馈的快捷性上,它能将发生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任何能够吸引受众注意的时间迅速地呈现在公众面前。用户只需坐在电脑前敲打键盘,便可在瞬时内将信息发送出去。网络传播速度的快捷性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亟须改变。

2.传播主体的虚拟性。从哲学意义上讲,“虚拟”即是符号化。[1]在网络上,影像、声音、文字等各种形式的信息最终均是以数字信号0和1的形式被传输、记录、存储和处理的,传播过程中的一切信息均是一串串生硬的符号,这造就了网络传播行为的虚拟性,传播主体身份的虚拟性也即传播主体身份的匿名性是网络传播虚拟性的主要体现。在网络上,人们通过一个个符号来标识自己,真正的身份、年龄、相貌等都被隐藏在网络的背后,无法看见。这样一个能够容纳大量信息的无限虚拟空间在网络中诞生,各类信息都可以在网络上被任何人传播,传播者和受众处于相对平等的网络环境中。不但如此,人们还可以制造出与自身情况完全相悖的假相。但应该指出的是,网络主体的“虚拟性”不同于宗教中神的“虚无性”,因为所谓虚拟并不是说网络行为不是人们真实行为的组成部分,而是指人们网络行为所依附的空间是一种不同于现实的物理空间的电子网络空间,即“虚拟的实质是间接在场”。虚拟也不是虚假,虚拟是人们为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把现实生活的真实图景“复制”到网络上,在上面创造一个既虚拟又实在的“拟态环境”。[2]因此,可以说虚拟性是网络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最大特点。但这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过程变成一个更加复杂的过程。

3.传播范围的开放性。网络传播范围的开放性,突出表现在网络传播地域的开放性和网络传播对象的开放性两个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和不断发展,人们的交往范围实际上已经逐渐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互联网已将全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网络传播的信息,每个上网者都可以选择在任何自己所愿意的时间接触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可以对相关信息实时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线提问和交流,互动性很强,这是传统媒介所不及的。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大大拓展了人们选择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内容和范围,真正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共享”,让更多的受众享有广泛的知情权,以达到提高受众认知的目的。但正是由于互联网络的开放性,也造成了网络上的信息源繁杂,从而网络的信息内容在教育性、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等方面需要加强,这无疑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进行复杂的信息筛选的工作量。

4.传播信息的丰富性。与传统的信息载体相比较,互联网的信息是经过数字化处理以后存放在计算机内部的,数字化拓展了信息存储的空间。然而传统传播媒体对印刷、排版、发行、成本等要求都非常高。网络却不同,网络空间理论上是无限的,可以放置巨量的信息。此外,随着web 2.0时代的到来,人人都可成为信息的信息源,无数的信息源汇集成了巨大的信息海洋。在网上,信息内容包括世界上主要传统媒体如通讯社、报纸、电视台等的网上新闻,世界各国各个政府机构、企业、学校、民间组织的网站信息、个人的博客和微博以及关于各种各样主题的BBS讨论信息等等。大到世界政经形势、国际事务,小到社区新闻、生活琐事,人们在网上几乎可以获取想要的一切信息。

5.传播方式的多媒体性。Sun微系统公司总裁尼尔森曾经面对传统媒体感叹:为什么传统媒体的几种样式是各自独立的?为什么你必须在它们之间进行选择?尼尔森的设问在多媒体网络出现后变成了现实,自网络时代以来,随着集成电路技术从大规模集成进入超大规模集成,出现了以每秒千兆位的高速度进行运算与处理数据的集成电路。在此基础上,互联网利用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图形、声音、静态图像、视频动态图像和动画等多种媒介形态综合形成一个多媒体的信息平台,使之成为逻辑链接的平台工具,并能提供压缩、编码、编辑、加工处理、存储和展示的信息产品等多种功能。跨越了传统的文字媒介、声音媒介和视觉媒介之间难以逾越的界限和鸿沟。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人与计算机的接口扩展为三维,使人直观地与计算机形式的动态封闭环境交互作用。[3]还可以改造报刊、广播和电视的传播手段,使他们接入到网络,实现其传播技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使传统媒体与网络紧密无缝地连接,打破了传统媒介之间的分野,迈向跨媒介传播的新时代。

二、网络的根本属性

由于网络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再加上不同人的明显个体差异和对网络的不同接触程度,国内外对网络的根本属性的理解认识不一,众说纷纭。笔者认为,网络是一种工具,并且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具现代性的技术性工具之一,但如果仅仅把网络理解为一种工具,势必会低估网络的力量和网络发展的潜能,也势必会对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负面的影响。要把握好网络的根本属性,必须从人自身本质的发展角度来理解网络。

1.网络是人体手、眼、耳、嘴诸器官的全面延伸。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体器官的延伸,报刊、书籍是对人体眼睛的延伸,广播是对人体耳朵的延伸,电视是对人体耳朵和眼睛的同时延伸,电话则是对人体耳朵和嘴的延伸。但所有这些延伸的特点就是单一性。而网络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它几乎汇聚了以往所有媒体的功能。通过网络,人们不仅可以读、听,而且还可以说、写,等等。这样,几乎人体手、眼、耳、嘴诸器官的功能在网络环境下都被有效地调动起来了。所以说,网络是对人体手、眼、耳、嘴诸器官的全面延伸,它是人体手、眼、耳、嘴诸器官的一种外在的综合化物质形态。

2.网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与发展。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按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解释,是指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力量由活动(运动)的形式转化为物质存在物,创造出外在于人的一定客体存在。因此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就是人通过实践把自己的需求、目的、思维、意识以及主观性等内在力量凝聚在一个外在的客观对象上,这些力量成为离开主体相对独立的力量,而不再作为人的机体所固有的力量归他支配。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网络作为现代社会的创造物,无疑也是人所内在具有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它充分显示了人所内在具有的本质力量,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又应当充分地看到,人的本质力量说到底是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生成和积累的力量,人的本质力量是不断发展的,它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能量作用于网络使之纵深快速发展,从而使得人类社会处在活性正循环的轨道上不断发展。

3.网络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种新形式。关于人的生命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理解。从哲学的意义上讲,人的生命是人在时空中的一种存在形式。在哲学看来,“物质运动总是同时间和空间联系着的”、“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空间是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4]人的生命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所以,人的生命是与时间和空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说到底,它是时间和空间在生命意义上的一种延伸。为什么说网络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种新形式呢?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网络对时空具有挤压的意义和功能。在现实的人的生命活动中,人的各种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总是受一定时空的制约。而在网络空间里,“过去由于地域限制造成的信息沟通不久都将消失,在世界范围内,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将形成全新的交流和互动关系。”[5]当信息以数码的方式组织并以电子器材作为载体传送时,速度就是时间压缩的具体呈现。当文本、声音、影像等信息形式通过全球电话网络或因特网络传送时,国界和地理距离的暂时消失就是空间压缩的具体呈现。这样,“主体的实践活动不受现实的原子世界的物质时空的制约,人们的时空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6]通过网络,人们可以在任何一台计算机终端上进行信息交互活动。与此同时,这种信息交互是瞬时的并且在很多时候是一种对时空的超越。从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人将使用网络,现代人的生命存在只有在现实时空和虚拟时空两个时空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与有效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刘友红.人在电脑网络社会里的“虚拟”生存――实践范畴的再思考[J].哲学动态,2000,(1).

[2]杨智勇.网络传播的特点及现状分析[J].科技资讯,2009,(27).

[3]吴廷俊.科技发展与传播革命[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308.

篇2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1]这是郭庆光教授《传播学教程》里对人际传播下的定义。人际传播是两个独立主体的交流活动,被认为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直接、最丰富的传播形式,满足着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但由于时代的差异,不同阶段人际传播呈现的形态和特点各有不同,本文把人际传播置于互联网视域下,考察其呈现的形态和特点。

一、网络人际传播的形态

学者薛可和余明阳认为“网络人际传播是个体间借助计算机、互联网,运用文字和网络符号所进行的非面对面的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传播活动。按反馈的即时性可以将其分为同步传播和异步传播”; [2]学者郑智斌也认为“就技术应用的普及性而言,网络人际传播主要可分为同步与非同步的两大类型”。 [3]所以在此我们也将网络人际传播分为同步和异步两大形态进行剖析。

(一)同步传播

同步传播即在网络空间中人际交流的即时性,主要利用聊天等软件,活跃于网络社交娱乐中,进行同步互动。我们常见的形式分为社交和娱乐两大块,社交聊天如腾讯QQ和微信等,娱乐如三国杀和英雄联盟等。我们以微信为例来进行说明。

微信是腾讯开发的用于满足个人人际交流需要的即时通讯软件,所包含的功能包括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包括表情)和文字等,以满足日常的人际交流;微信朋友圈链接分享、点赞等互动活动;微信红包、微信支付等线上功能则改变了人们的需求习惯;比之微博和QQ等,微信拥有更多的私密性。微信还可支持一对一私聊和多人群聊,这种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工具,使得人们早已不用担心传统人际交流时“隔墙有耳”等困扰,也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状态。

(二)异步传播

异步传播主要以电子邮件、留言板或论坛等进行交流,同样分为公开性和私密性两种,如电子邮件是属于私密的,而BBS是属于公开性质的,我们接下来主要分析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是一种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用户可以用非常低廉的价格(不管发送到哪里,都只需负担网费即可),以非常快速的方式(几秒钟之内可以发送到世界上任何你指定的目的地),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网络用户联系,这些电子邮件可以是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方式。同时,用户可以得到大量免费的新闻、专题邮件,并实现轻松的信息搜索。”[4]它适用于对传播速度要求不是特别高的人群,虽非同步性但便于储存和翻阅,主要为一对一或者是一对多的形式。

综上两种传播形态,我们可得出,同步传播有利于营造会话的气氛,话题更加随意,交流的频率和效率更高,而异步传播则侧重共同话题的谈论,内容便于储存和提取,时间更为自由。但有一点是两者所共有的,即无论传播技术如何发展,分为公开性和私密性两种传播属性是不变的。

二、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

人际传播的范畴包括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下的人际传播,能进行面对面谈话,拥有书信等人际交流的工具,那么通过电子介质进行的网络人际传播到底有何不同,我们从它的特点着手一窥究竟。下文主要根据传播过程的五要素来进行说明。

(一)传播主体――匿名性

“匿名性原理指的是不少平时循规蹈矩的常人做出了越轨行为,是因为集合行为使他淹没在人群中,没有人能够知道他的姓名和身份,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中,这种状态使他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一种‘法不责众’心理的支配下,做出种种宣泄原始的本能冲动的行为”, 在互联网中,网络给予传播者这样的一层外衣,让传播者不再顾虑熟人的眼光,充分享受匿名的自由,而利弊也随之产生。

一方面是缓解压力。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也跟着增长,升学压力、就业压力、房贷压力等从各方面加剧了人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紧张,而网络刚好是个“泄压闸”,在这里没有贫富悬殊、没有上下级,这种平等交流舒缓了工作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另一方面是产生问题,不仅有语言环境的恶化,各种污秽性、暴力等词语充斥屏幕;还伴随着谣言等问题的诞生。

(二)传播受众――扩展性

人是依靠圈子而生存的动物,即需要人际关系,这使得人际传播有别于大众传播。陈力丹教授认为“人总是生活在具体的文化氛围中的,因而人际传播中会有一种无形的‘文化契约’,决定着人际关系,并影响传播的内容、情感的表露,尽管传播双方或多方并没有实际签订什么契约,规则却是潜在的”。[5]

在口语社会,人际关系主要是由亲宗氏族等血缘关系形成的纽带,人际传播主要在内部进行,这种以“关系”建立的圈子使得阶层得以形成,比如上层阶级和下层阶级,上层人际交流讨论的是国家管理,而下层则可能讨论的生活琐事或邻里见闻。

而网络环境打破了以血缘为纽带的人际关系,当然血缘纽带还是重要存在之一,但是以血缘为中心扩展开来的,有某一明星粉丝圈、游戏结盟圈、文化圈等,这就使得人际传播依靠的是“共同话题”来运行,这个圈子更多地是陌生人因为某一共同兴趣组建起来的,人际传播的形式从宗亲为主扩展到以利益诉求为主,大大增加了受众的人数。

(三)传播内容――广泛性

传播内容从空间和时间上都有延伸。在空间上,中国以前与丝绸之路沿线带过来的外国人民交流比较多,但现在和各国各地区人民进行人际交流都广泛。唐朝李白的诗“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此诗虽用这情景不合适,却可看出当时繁华的“长安”经常与胡人来往并交谈,但该人际传播的影响力仍较小,随着现在网络的发展,使得人际传播大大突破了地域性,可以和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通过互联网进行人际交流。在时间上,从古到今的知识,都可在网上搜寻以用来交流,使双方交流时可以迅速的接上话题而没有知识隔阂。

(四)传播渠道――平台化

电子媒介的出现,颠覆了原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形式,最重要的是赋予了我们新的沟通平台,受众体验的是方便快捷的网络和社交平台,这种新的方式体现在五方面。一是个体直接交流的形式仍存在,但转向了QQ、微信等即时工具的交流,多种方式可供选择,语音、视频、文字、动画等,同样能达到声情并茂;二是守望功能由以前的口语传播,比如村里的大喇叭广播,现在变成了动态的网上公告,并且出现了新闻媒介,起着对社会监督的作用;三是人际交往的扩展性,不必为了了解其他地区亲自游记,随时随地能和任何地方的人交上朋友,了解各地的讯息;四是网上购物和交换替代了传统集市交往,虽然集市仍定期存在,现在却通过互联网和别人随时交换物件和信息;五是市井“说书”的形式已转换成以屏幕为介质的人际传播,虽仍是一对多小众传播,但反馈是多样丰富的,不用顾忌时间和发言顺序,直接就在聊天窗口发表反馈信息。

(五)传播效果――增殖性

“面对面交流,只有经过极大的努力,才能使信息增值”,[6]说明口头交流的东西难以保存,但网络人际交流,互相交流时可以保存文字、音频、视频等,体现着现代人际传播的一大优势。譬如保存传统的民谣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这里民谣能得到及时迅速的分享、反馈,人际关系的圈子不是单独存在的,每个圈子都有交叉点,这样通过交叉点传递出去的信息不断通过别的人际圈子,最终一层一层的扩散出去,这样达到的效果不仅说服力强,而且有亲和力。

三、结语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人际传播一步步的发展,网络环境形成了对传统民间人际传播巨大的挤压,越来越多的人们采取社交平台的交流方式,使得人际传播呈现着新的形态和特点,更加丰富着人际传播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的内涵。但网络人际传播并非无缺点,比如讯息代码转换的差异,人们虽可以同时运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进行交流,但由于交谈双方拥有各自独立的传播情景,就会致使传受双方在解码信息时,因为缺少相应的情景因素等造成误解。所以在互联网视域下进行人际传播,如何利用其好的一面,规避其不好的一面,又将是一个新的课题。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利用人际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研究”(2014ZD07)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薛可,余明阳.人际传播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3]郑智斌.飘在网海:网络人际传播论[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2004.

[4]孙飞显,靳晓婷,张俊宝,王海龙.TCP/IP网络编程技术与实例[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

篇3

随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和局域网技术的发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多媒体,智能网络,逐渐发展为以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人们足不出户,借助网络就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时事情况、风土人情、交通旅游、天气资讯、体育赛事等等,所需要了解的信息都可以了解,人们的生活已逐渐离不开网络。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它既可以满足人的生理健康需求,又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文化需要;既是一种健身娱乐的方式、方法,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影响。世界范围内高水平竞技体育所产生的广泛社会影响就说明了这一点。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知程度也在逐步提高,体育文化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借助网络向学生传播体育文化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途径。

二、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

2.1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即学校的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及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王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特定的文仕氛围是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校园体育文化和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它又与竞技运动文化、群众体育文化一起组成了广义的体育文化群。

2.2校园体育文化的特点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形态之一,具有强烈的个性,它来源于社会大文化,以社会文化为其背景,滋生于社会而又不同于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文化,因而它又具有自己的特殊功能。校园体育文化的灵魂与核心就是校园精神,而校园精神是深层次的群体意识,又是群体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是校园群体共同的价值认同、价值取向、心理特征、行为方式。有人把学术文化比作校园精神文化之首,而把体育文化看作是校园精神文化之躯。因此,体育文化作为校园精神建设的一种途径和形态构成了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网络对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影响

3.1网络更新了体育教师的思想观念

网络教学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方式。它给体育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促使帐育老师不断努力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学习并运用网络教学技术。并且它使体育教师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改变,它丰富了教学的形式,使学生参与体育教学过程,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网络教学的发展要求体育教师更新思想,需要体育教师将眼光放远,认真学习网络体育教学技术、制作网络体育教学课件,真正去网络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体育教学素材与资料,加强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

网络教学使得体育教师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更强,在网络教学中,课前体育教师依照教学的内容与要求,自定体育学习的顺序、结构等,设计整个学习过程;课后体育教师可以即时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辅导,随时一对一,一对多的复习指导,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3.2网络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充分发挥了自主性

利用网络进行体育教学使学生的兴趣提高,热情高长。借助网络技术,将体育的的一些经典赛事和技术动作进行采集,通过电脑界面亲切,图文并茂,声像同步表现出,大大吸引了学生,使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发生了改变。如在讲授太极拳技术动作教学时,可以很快的介绍其动作技术要求,结合动态的图形,使f生很快就了解技术动作运行方向,不断的重复观看技术动作,并进行模仿技术练习,很快的掌握动作,这些是体育教师课堂无法做到的,在网络中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了。还有在进行篮球裁判法教学时,借助网络进行裁判规则讲评,了解基本的裁判规则后,结合激烈的现场篮球比赛,辅以及时的规则讲解,使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变得不再枯燥,发挥了体育运动的魅力,因而丰富了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体育的趣味。

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网络体育教学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老师组织体育课堂教学,课堂上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锻炼的方式和方法,自己独自进行练习,老师在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进行指导,使课堂教学变成以自我学习为主。例如在学期开始的时候,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本学期的体育的授课计划、体育考核项目、以及体育各项考核的标准,考核时间和每次课的任务,学生就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有步骤的实施,并加强课后练习。这样学生的体育锻炼就变得有计划、有目标,从而能够很好的完成体育课程学习任务。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3.3网络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利用网络进行体育教学,首先使体育知识传授方式发生了改变

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首先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内容及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等确定正确的体育教学目标。其次,进行适当的教学设计。再根据需要取材,完成一个内容丰富多样的体育网页。其中需充分考虑到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环境。例如体育课程设置,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体育教学的整体课程计划,其次是学年计划和学期计划,然后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考核项目和考核标准。接下来体育教师根据教学班级的特点,制定课时教学计划和目标,体育教师依靠课前设计,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要点,引导学生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其次体育知识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体育知识传授。网络体育教学中,面对学生的是计算机和丰富的网络世界。其中体育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习过程中,学生登陆体育教师的体育网页学习知识,可以在网络中寻找相关体育知识资料、在网上就学习的问题和同学相互交流。例如在进行排球战术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一学习多种情况下的进攻和防守战术,学生可以自己动手设计战术、在网络中通过动漫或FLAS日形式进行演练,体会自己设计战术的合理性,带着极大的兴趣通过尝试动手动脑通过实战演练去解决问题、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提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果学生对体育的一些技术动作一时不能理解,可以看提示,看示范分析,也可以呼叫老师请求个别帮助。总之通过网络体育学习的灵活性得到了加强。使体育教学变为体力与脑力并重,同时整个网络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少有老师强加的成份,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高层次体育自主学习。

3.4网络推动了群体活动的开展

群体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群体活动,校园体育文化是不完整的,离开了群体活动,校园体育活动就失去了凝聚力,就失去了它吸引人的魅力,所以开展好群体活动,是一个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何利用网络开展好群体活动成为了学校体育部门研究工作之一。

群体活动开展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宣传和动员,而网络是一种最好的宣传工具。目前学生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大多数的信息都来源于网络,群体活动的宣传公布于网络中,学生可以了解,校园体育活动开展的情况,可以在第一时间参与到体育群体活动中来。另外校园体育群体活动直接参与者毕竟是少数,观众和支持者才是主体。目前有些学校就利用现代科技,对学校的重大体育群体活动,进行现场转播或采集图像资料通过网络使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群体或动开展的情况,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群体活动中来。例如每年一次的大型校运动会,通过网络使学生了解各项比赛比赛进行的情况,从而决定自己支持的对象,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群体活动的热情,有利于推广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

四、充分利用网络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

4.1建立专题性体育网页,增强师生之间的合作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体育知识是有限,再加上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学习效果未必理想。制作优秀的体育新闻网页、体育学习网页、体育宣传专题网页,在校园网上,让学生通过访问校园网,在线学习体育知识,在学习和自我锻炼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体会于网络中,进行共享。这样通过学习、网上探究、师生之间的协作精神加强了,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4.2建立名师BBS论坛,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意

根据学生的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安排体育教师坐客BBS论坛,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例如可以讨论如下主题:“你喜欢上什么样的体育运动项目”,“与老师共评球赛”,“你是怎样看待你的健康”等。通过讨论,学生会把自己的想法呈现给体育老师和同学们,体育老师会对学生的观点做评述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供学生借鉴。这样就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达到共同促进利用网络学习的目的。

篇4

为提高农业灌溉有效率,基于节水灌溉自动控制技术的农田智能灌溉系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农业灌溉中。这样的系统工作环境一般具有如下特点:农业灌溉涉及面积大,控制区域的地形错综复杂;田间控制点和监测点既多又分散,人工定时测量墒情,不但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还做不到实时监控;采用有线测控系统,需要较高的布线成本,不利于扩展。基于上述特点,无线传感网络作为一种更高效、可靠以及低功耗、低成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方式,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农田智能灌溉系统中。但在实际应用中,农田环境复杂多样,无线信号的传输质量也随着其所在的工作环境、地形地貌等不同而不同。为了经济、合理、高效地部署无线传感节点网络,有必要明确在典型的地形特征下无线传感节点的传输信号强度及丢包率。

为此,选取2.4 GHz工作频段的无线节点,以种植甘蔗的荒地、平地与坡地等典型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对无线传感节点的接收信号强度及丢包率进行研究,明确其变化特征,给出合理的传输距离及天线架设高度,旨在为无线传感网络的节点部署提供参考。

1 试验设置与方法

1.1 试验场地的选取

试验地点设在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某糖料蔗示范基地,共取3种地势的灌溉区域:荒地、平地、坡地。荒地即为平地上的一块无作物的空旷土地,作为平地、坡地无线信道路径损耗的对比。平地为灌溉区域内一块平整土地。考虑到江州区的实际地形,坡地为灌溉区域内相对高差为50 m的地段。作物因素方面,试验选择的作物为生长期和成熟期枝叶较为密集的甘蔗,植株高约2.5 m,这也为架设天线提高了难度。所选择的不同环境下植株的生长情况基本一致,为试验中丢包率和路径损耗的对比提供了更高的可靠性。另外,由于气候环境如光照、雨量、温度等对试验中的无线信号传播影响不是很大,所以忽略这些因素的影响。

1.2 试验设备的选取

试验选择了CC2530节点发送2.4 GHz信号,连接一个采用不锈钢外壳封装的数字温度传感器,实时发送温度信息给接收节点,接收节点与发射节点必须一致以保证系统无额外的损耗,工作电压为3 V电池供电。其中,CC2530是芯片TI公司新一代ZigBee无线射频模块,其灵敏度高达-90 dBm,最大输出为+0.6 dBm,最大传送速率为250 kbps。

1.3 试验基本原理及测试方法

无线电信号传播过程中满足PR=Pr /dn,其单位dBm数值大小取决于无线信号传播的环境。对PR=Pr /dn两边取对数可得:10nlgd=10lg(Pr /PR)。

为了避免天线增益的产生,收发节点天线保持同一个方向。通过土壤温度传感器实时地发送温度信息,再通过天线以无线信号的方式发送出去。使用WirelessMon软件实时监测无线信号的变化,该软件可以监测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强度(RSSI),也可显示接收率(可以方便地计算出丢包率)。在甘蔗地中部署传感器节点时,d为收发(T-R)距离、h为天线高度,d和h是导致信道能耗大尺度衰减的两个重要因素。试验中采用甘蔗地实地试验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不同天线高度、不同收发距离情况下的能耗衰减情况进行了分析。考虑到实地测量的甘蔗植株均高为2.5 m左右,所以天线架设高度(离地高度)分别选择0、1、2、3 m四种情况;收发距离选择10、20 m直至接收到的信号衰减到很微弱,即丢包率为100%的情况[1-4]。

2 结果与分析

2.1 荒地、平地和坡地条件下不同天线高度的RSSI

试验采用的节点发射功率为0.6 dBm,2.4 GHz的接收灵敏度为-90 dBm。在10 m的距离上测量不同距离的RSSI。

由表1可知:1)随着T-R距离的增加,RSSI逐渐减小;在荒地环境下,天线高度大于1 m时,RSSI逐渐趋于稳定。2)收发距离在0~20 m范围以内RSSI变化很大,从0.6 dBm快速减小到-70 dBm左右。而收发距离大于20 m以后,RSSI呈现出比较缓慢的变化趋势,此时RSSI从-70 dBm左右降到-90 dBm左右,有的甚至降到极其微弱,可以视为没有无线信号强度。3)随着收发距离的增大,在20 m以内,各组数据的平均值标准差在5~15之间,说明测得的RSSI数据波动较小,最大值和最小值间差别小,数据处于稳定状态;当距离超过20 m后,各组数据的平均值标准差迅速增加到15以上,最大达到40,说明测得的RSSI数据波动较大,最大值和最小值间差别增大,数据趋于不稳定;而当距离继续增大,信号衰弱到节点的接收灵敏度时,接收到的数据开始出现丢包的现象,此时采集到的数据将不完整[5]。

2.2 荒地、平地和坡地的丢包率

从表2、表3可以看出,天线高度不小于1 m的荒地环境下,无线信道的丢包率几乎一样。在同一地势及无线信号频率下,不同的天线高度下,传输范围随天线高度的变化并不是单调递增的。因为试验中甘蔗植株在2 m的高度是最为茂密的部分,无线信号在此环境下受外界环境干扰最严重,主要受到地面反射的影响,还会有植株所引起的散射、反射与绕射所带来的影响。天线在位于地面时传播损耗最大,传输距离最近,为10~30 m;天线高度在2 m时传播损耗较大,传输距离较近,为40~70 m;天线高度在1 m时传播损耗较小,传输距离较远,为60~90 m;而天线高度在3 m时传播损耗最小,传输距离最远,可达130~160 m。因此,综合考虑通信质量、试验实施及经济等因素,天线的较优位置应高于农作物植株。

同时,在试验中考虑到收发距离测量中10 m的测量间距,把第一次测到丢包率为1%的距离d认定为其传输范围和传输距离,也即节点的覆盖范围。由表2、表3中的丢包率数据可得,当收发距离d小于60 m时,丢包率增长较快,当d大于60 m时,丢包率随d的增长相对平缓。

3 小结

试验针对2.4 GHz频率在荒地、平地、山地3种不同地势环境下开展,分别对这3种地势环境的RSSI以及丢包率进行了试验,得出了相应的试验数据。

考虑到节点要适应各式各样的传感器的布置,以及保证集到的农田信息数据有一定的可靠性,定位范围太远将达不到这一要求。因此,综合试验数据,架设天线高度的选择,在地势方面的衰减大小顺序依次为山地、平地、荒地,并可以得出智能灌溉系统中无线传感网络2.4 GHz无线信道特性的相关结论[4],即无线节点的定位范围为130 m,最适合的节点收发距离为40 m,较优的天线高度为2.5~3.0 m,即需要略高于植株高度。

试验虽采用了特定的无线传感网络节点芯片进行测试,但其试验方法、过程、结果和结论仍具有普遍意义,可为无线传感网络节点部署的确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徐兴元,章 h,季民河,等.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中无线传感节点信号有效传输距离的确定[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14):164-167.

[2] 郭秀明,赵春江,杨信廷,等.苹果园中2.4 GHz无线信道在不同高度的传播特性[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2):195-200.

篇5

关于网络传播的含义有多种说法。笔者认为,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播的活动。网络传播的主要特点是每个受者有可能是新的传者。信息流从不同的受众间流过,又被他们所加工、变异,再次传播开来。这是其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同时,网络传播在其发展和壮大的过程当中也产生了其他特性,例如中心流动性、匿名性、大众化、任意化等等。正是基于这些特性,使得在传统领域中出现的版权问题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形势也更为严峻。本文在分析新媒体特性的基础上,对新媒体背景下的版权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给出一种自己的解决方案。

一、网络传播中版权问题的现状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年1月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2007年12月,中国网民总人数为2.1亿人,位居世界第二位。在“网民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功能调查统计”一项中,网络音乐的使用居中国各项网络应用之首,半年内有86.6%的网民,即1.81亿网民收听过网络音乐,71.2%的人半年内下载过音乐。1.61亿网民使用网络影视,有40.5%的网民表示半年内下载过网络影视。

美国电影协会中国区总裁虞俊表示,最新的市场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国产电影的盗版损失率已高达55%(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网络盗版),其次才是美国,损失率为24%。

根据美国Hertfordshire大学所做的调查显示, iPod 使用者违法下载严重,平均每人有842首盗版的曲目。该项调查是针对1200名抽样受访者所进行,结果显示有2/3受访者都曾违法下载盗版MP3,而且平均每月达到53首。不仅如此,更有四成的14到24岁受访者承认曾经上传音乐到P2P音乐分享网站或利用BT技术私自分发盗版。目前网络中可供P2P软件用户们下载的MP3歌曲,已经达到了几十亿首。这使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正版唱片销量下降了10%至50%,甚至导致一些国家的唱片公司平均裁员10%。

再就是现在在广大年轻人中流行的电子书的下载,一家名叫Envisional的欧洲公司做了调查,发现有7300种受版权保护的书籍可以在网上免费获得,畅销一时的《哈里・波特》系列在网络上的个人拷贝就达700多份,而且这已是一个相对保守的数字。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网络速度的提高、宽带的普及,盗版已经扩大到电视和网络游戏等新的领域。拿网络游戏来说,盗版者甚至可以盗取源代码,私设服务器,堂而皇之地揽客收费,这就是所谓的“私服”、“外挂”非法网游。

二、网络传播中版权问题产生的原因

1、内部原因

(1)网络媒体的逻辑拓扑结构。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区别在于传统媒体传递信息的方式是将信息单向地传递给受众,网络媒体则提供一种双向传播信息的渠道,也就是交互性。用“逻辑拓扑结构”(它是描述不同网络系统中信息传输逻辑过程的方法)分析,网络传播的逻辑拓扑结构是环形分布式的,其特点为:1)拓扑结构中无中心节点,每个节点都可向其他节点发送信息成为信息源;2)双向流动:任何节点都可以向发送信息的节点传回反馈信息;3)网络各节点之间不是孤立的,任意两点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双向信息交流;4)任意两点间的交流路径不只一条。尼葛洛庞帝曾对网络作过形象的描绘:“数字化会改变大众传播媒体的本质,推(pushing)送比特给人们的过程将改变为允许大家(或他们的电脑)拉(pulling)出想要的比特的过程。”这是一个剧烈的变化,因为我们以往的媒体的整个概念是,通过层层过滤之后,把信息和娱乐简化为一套‘要闻’或‘畅销书’,再抛给不同的‘受众’。”交互性特点使得网络盗版成为可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典型的的就是BT下载。

(2)网络媒体的偶发性和“去中心化”。偶发性是指由于新媒体的UGC(Users Generate Content,也就是用户生成内容)成分相当重,因此它的内容显得没有规律。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违法,上载某影片片段或者把小说的电子稿到网络上等。网络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去中心化”导致了信源责任追究的不明确化和困难化,使得网络盗版泛滥。

(3)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由于信源的多元化,也就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人人皆可成为信息源”,网络信息得以最广泛的传播;并且由于数据库的存在,信息的保存和集纳得以实现,信息呈现出海量的特点,这为网络盗版提供了物质的可能。

(4)传播的匿名性、个人化。网络传播介质的特殊性,使得网络传播具有了匿名性的特点,这种特点让每个人都可以随意地采用匿名方式在网上进行传播交流。这种个人化和匿名性,使人们在网上发表言论无须像在传统媒体上承担责任,这无疑给某些居心不良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2、社会原因

(1)计算机的大众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互联网用户数量不断激增,截止到2007年12月,中国网民总人数为2.1亿人。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宽带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使得上网的速度和质量有了质的发展。MP3、DVDRIP、扫描、刻录等技术的普及为盗版提供了物质载体。

(2)违法成本过低。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发展水平滞后的矛盾为盗版提供了滋生的温床。

(3)黑客技术的发展,使得防盗版技术形同虚设,加之侵权者身份的隐秘和分散性,这在技术和法律的制定上都有了一定的障碍。微软2001年Windows XP时,推出的“激活”技术几乎成为其发展史的一个笑柄。这个被微软吹嘘的反盗版技术耗费了微软大量人力、财力,却几乎没影响Windows在全球范围内高高在上的盗版率。微软2005年又推出的在线检测手段,数天后又被破解。而今年,微软又推出其反盗版又一项手段“黑屏”,但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是难以预测的。

(4)从互联网的盈利手段来说,互联网的盈利是靠点击率来维持的,所以网站都奉行着“点击经济”的基本运营思路,不顾网络版权问题,提供免费的下载资源,盗版借助了网站发展的顺风车。

三、解决网络传播中版权问题的出路

1、解决方法

(1)网络作为时代的新兴产物,拥有着极高的自由度,内容海量的特性,这对于打击网络盗版极其不利。但是,网络媒体却有着高度的自由性,几乎所有的互联网访问都需要通过极少数的骨干路由器、国家级网关和服务器,因此控制少数的关键节点就能控制大范围的互联网访问。网络盗版是靠新技术滋生的,解决盗版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技术,反盗版技术的提高也将最终克制网络盗版。

(2)网络传播有别于传统传播方式的特征,使得议程设置理论在网络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小,传统的把关人作用的削弱和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机制,使得网络盗版泛滥。对于网络媒体这种新兴的传播媒介,我们应该尊重它的特点,“守土有责”,在网络传播中重新定位传统的“把关人”和“议程设置”,加强舆论导向,让人们从思想上认识网络盗版的危害性。

(3)用法律的手段来规范网络盗版。传播学理论的鼻祖威尔伯・施拉姆认为,人、讯息、媒介是人类传播中的核心要素。新型传播媒介的诞生,导致了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这要求有关法律制度也相应的需要发展。网络版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网络盗版的扩大化趋势让它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的著作权法修改后增加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国务院亦颁布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但是,法律法规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界定,以及如何具体区分网络内容服务提供者和网络技术服务提供者,只是做了原则性的规定。

(4)提供低价下载手段。普通消费者通过P2P软件在网络上“分享”他人作品的现象十分普遍。要一一追究这些人消费者的侵权责任,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以提供低价下载手段解决网络盗版问题的方案,开始被人们所津津乐道。低价下载的商业模式在发达国家早已出现。如美国苹果公司通过其iTune系统供用户以每首歌曲0.99美元的价格下载正版音乐,取得成功。

(5)加强技术创新,用技术手段杜绝网络盗版。通过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可有效防止盗版与非法复制。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可采用:①网络上使用权限设置方法,限制无权访问的用户进行非法访问和获取信息。②网络传播过程中使用加密与数字签名技术,防止传输中数据被窃取。③采用数字水印技术,避免文本非法复制和被盗用。④建立认证制度,确立用户与作者的信任关系,未经申请和未批准的用户不得非法利用。

(6)采用实名制,在网络世界实行有限实名,也就是后台实名。当一个用户在博客网站或BBS网站注册帐号时,需提交身份证、必要的证件和真实姓名等。而在前台,用户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名称,而不是真实姓名。网民如果没有做危害公众利益、违犯国家法律的事,真实姓名属于隐私,而一旦触犯了法律,隐私将不能再成为隐私,会受到监管。

2、可能存在的问题

网络盗版的解决办法虽是有迹可循,但是网络信息传播的海量迅速以及匿名性的特点使网络盗版行为复杂化,给打击网络盗版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其次,网络经营行为很难实行实名制,因此在网络上实施盗版侵权的终端制造者很难追查,即使被追查也往往意味着改换域名,可以“卷土重来”。再次,我国的法律体系并不完善,网民的素质并不是太高,并且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网络上的信息和资源都是免费的,网民没有养成付费的习惯,缺乏版权保护意识。

本文从网络传播的特点分析了网络盗版现象的现状、原因和危害,提出了解决网络盗版问题的方法,但是反盗版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难题,任重而道远。积极开展对反盗版工作的研究,加强反盗版工作的经验交流等,也是目前打击盗版中需要开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①雷跃捷、辛欣,网络新闻传播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

②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9年,104页

篇6

1典范的概念及其变迁

典范,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层面,广义指科学社群(ScienceCommunity)里的成员共同享有的信念、价值、世界观、宇宙观等全貌;狭义则是指科学工作者从事研究时,所采信的主要范例,如公式、公理公设等,都可以作为解谜的工具。在科学典范的革命过程,库恩提出所谓常态科学(NormalScience)和非常态科学(ExtraordinaryScience)概念,来阐释科学典范的转变过程。其认为任何一个科学社群在典范的导引之下,能建构出一个常态科学。而任何一个常态科学也无法解答每一个科学社群所关心的问题或谜题,此时就面临异常现象,当常态科学所无法解谜的异常现象愈多,意味着出现典范混沌的现象,即库恩所说非常态科学出现的时机。假如典范无法解的谜愈来愈多,则混沌现象将会恶化甚至产生危机,终至发生典范革命,这时新的典范将取代旧有的典范,否则此科学社群无法继续进步。根据库恩的说法,必须彻底抛弃旧有典范,否则无法解释旧典范所无法解答的谜。科学典范是如何转折或演变的呢?库恩提出科学的革命观,认为科学的进步并非如过去一般人所想象的渐进或累积,相反的,他认为科学革命才是科学发展不断向前推进的动力,而革命的历程,就是一个典范全然、取代旧典范的过程。瑞哲(Ritzer,1975)具体指出典范在科学研究中的指导作用,认为一个典范就是某一个科学领域对它所要研究的主题的核心所在,用来界定这个学科该研究什么?该问什么问题?该怎么问?该如何解释找到的答案?所以说典范是各学界中最具根本的、广泛的共识,它界定了各学界的理论、方法、研究工具和范例,甚至学术结构和学术信仰。

2大众传播理论与信息科技典范移转

认知的兴趣是决定典范谁属的重要基准。Burrel&Morgan(1979)则逐一整理诸多社会学理论和各个不同派别,提出社会本质和社会科学本质的架构,结构社会学派的四个类型是激进的人文主义、激进的结构主义(RadicalStructuralism)、解释性研究及功能主义等四个理论典范。Rosengren(1983)认为有关传播学界典范的争议问题,可从知识性的争议、政治上的争议、国际性的争议等三方面区分。而有关传播典范的争议,1985年全球传播年会(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Association)即以终结争论,以典范的对话为主题,邀知名传播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评论。大众传播理论典范的发展,迩来即有不同分类方法,有按各种理论出现早晚区分;有依拉斯威尔(Lasswell)所创见的传播模式中单元区分;有依美国学派或欧陆学派区分,但不论何种区分均无法掌握大众传播理论发展的轨迹;其建议以掌握主导传播研究的理论起源、传承、发展、及转折的整个脉络。故以典范作为思考架构,参酌大众传播理论的源起及重要转折,作为主要分界。Severin&Tankard则以主流的传播效果研究作为大众传播理论发展的分水岭,将传播效果分为媒介效果万能论、媒介效果有限论、中度效果模式、大效果模式。而对于大众传播理论典范移转和新科技发展间的关系,McLuhan曾提出四阶段论,将人类传播历史分为口头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播与电子传播。McLaughin&Antonoff(1986)则将信息传播事业按照服务性和产品内容探讨传播科技的转变对整个传播生态的影响。述学者论点,传播理论的典范移转与信息科技典范发展息息相关,而新的信息科技正改变着传统传播方式。

3网络传播的产生及影响

3.1网络传播中新传播方式的产生

传播科技的快速发展,驱使研究者建构一个超越特定媒体或科技的传播理论。社会学家曾针对为何新媒介较历史上任何早期社会的传播过程都有效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整理出新传播方式的四个因素:一是表达性;二是记录永久性;三是迅速性;四是分布性。新的大众媒介由于其在社会中广泛被接受与使用,使得这些媒介不仅影响社会互动也影响个人心理观念的形成。传播科技发展的结果之一是,人们不再认为电视是一个统一或磐石般的体系,传送着同质的讯息给受众。这种科技发展的结果对以往假定媒体具有单一效果或统一信息的传播理论有所冲击。McQuail(2000)认为信息与传播技术最根本的发展方向可能是数字化;透过数字化的过程,所有的文本能够缩减成二进制编码,并且可以采用同样生产、分配与储存的过程。这对媒介机构所造成的潜在影响最广泛,并为人们所注意的就是所有既存媒介在组织、分配、接收与管理形式上的整合。网路传播所探讨的主体,既着重非多媒体、非超链接的网络传播形式,如电子邮件、电子布告栏、新闻组、泥巴(Multi-UserDungeon,MUD)、电子会议、ICQ等,亦含多媒体传播与纯人机的传播,如搜寻数据、电子报、(非)同步远距教学、游戏等。若以Lasswell模式来比较传统传播理论与网络传播内涵的差异,可知网络社会中的网络传播,是以网络为中介和桥梁,网络成为未来传播的重心,而且不再有传统所谓传播者和接受者(或传播者与阅听人)的区别,所有沟通者都是网络用户。

3.2网络传播的特色与冲击

因特网提供的即时反应的双向功能,是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优势之一。电子化媒介的功能在于,一是储存信息,二是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其对社会与人类的塑造为视、听系统的整合,全球村的形成,空间取向和时间取向的整合,重新部落化与个体创造性问题。

4网络传播对传媒媒介的冲击

因特网的特色在于无线传播信道、小区营造、电子商务,以及模糊信息提供者与消费者的高度互动特质。Poster(1998)则指出因特网与广播、电影、电视及印刷媒体的差异,其认为网际网络结合了广播、电影和电视,并且透过推播的技术来传达,使多对多的交谈成为可能,使文化事项同步接受、交流与再分配成为可能,使传播行为脱离国家的疆界,脱离现代性的领域化间关系,提供实时性的全球接触,将现代/晚现代的主体置入网络性的器械中。Postmes等(1998)将计算机描述成一种特别的非专一性(UniquelyUndedicated)的传播技术。Livingstone等(2011)亦提出:因特网所带来的新气象,可能结合了互动性以及那些对大众媒介来说属于创新性的特征:无限范围的内容、接触的阅听人幅度及全球性的传播本质。网络媒体具有不同于传统大众媒体的七大特性:互动性、个人性、立即性、全球性、多媒体、超链接与数据搜寻。谢清佳等(2000)从科技方面看,网络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两项前所未有的特性:可连接性、可达性。可连接性代着表它能够连接到任何想使用网络资源的人,在网络上分享信息或从事活动。可达性代表着它不受任何地域上的限制,可深入到世界各个角落,而不需花费昂贵的代价。从社会角度来看,因特网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社会形态,其中以日常生活模式与商业行为模式最为显著。苏席仪(2000)从网络上商品信息中归纳了其科技特性:信息量、时间性、空间性、多媒体、互动性、个人化与隐私性。许嘉惠(2001)指出网络包含了4种重要特性:开放性的全球联机、高速通讯能力、多媒体的传输能力及丰富的网络资源。

5结语

Bell(1973)比较工业后社会(Post-industrialsocity)和工业前社会(Pre-industrialSocity)和工业社会的特质,就指出后工业社会的重心不再是原料或能量,而是信息;更重要的是,后工业社会的竞争不再是原料或能源,而是知识与创新。因此把因特网可能构建的虚拟现象抽离出来,对传播研究及传播理论的发展具有时代意义。新媒体正促进人类进入智能型社会。从本文分析可知,网络传播与传统传播的最大差异在于虚拟、互动、创意、快速的产生。随着科技进步,无线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届时立即性的讯息获得、反应,个人化的服务将应运而生。人们无法预测网络传播是否完全取代传统传播方式,但可预测其必对传统传播产生重大影响。虽然网络传播类型众多,但因科技发展限制,利用因特网作为传播工具,在现阶段亦隐含传播瓶颈,其可利用网络特性而发挥到极至,亦会冲击传统传播产业。因特网特性使网络传播有别于传统传播,网络传播可发挥网络特性,对传统传播方式产生影响,导致其发生结构性改变。一是社会结构层面,从文献得知,人们因网络传播兴起而排挤其他传播工具的使用时间。随着应用程度的普及,原有实体的建构逐渐消失,人际沟通方式改变,新的族群形成,法律修订永远跟不上科技的改变,新的社会问题衍生。二是内容结构层面,网络内容多元化、回复快速容易,具高度实时性,提供个性化服务。从消费、商务、工作到学习,无时无刻的信息获得,衍生不同于实体的商品。而消费通路的变化,导致不同经营模式的产生。三是传播经营层面,因特网突破时空限制,具有连锁性放大作用,新业者不再受频道限制。四是技术层面,具多媒体、失真与干扰小、超链结、数据搜寻、处理能量大等优势。五是阅听人层面,阅听人不必于固定时间守着媒介,反而因数据库的设计,可享受非定时、可重复的信息接收。六是现有科技环境下利用因特网传播隐含传播瓶颈:首先,网络技术成熟问题:在固网、带宽问题解决之前,需要考虑到网络宽带及传输的顺畅问题,在制作网络广播节目时,将声音加以压缩,会造成音质失真,形成经营瓶颈。其次,传输中断问题:网络广播的有线或无线接收,均依附于因特网,受到频宽的限制,网络上人数增加,网络拥堵问题立即出现。第三,收听习惯问题:一般的上网族已经习惯上网进行纯图文的阅读,网友是否能改变上网习惯,接受网络广播,还需时间上的等待。第四,网络盈利问题:网站何其多,虽然进入门坎低,然在众多网站中,如何让网友认知网络世界中所存在的网站,进而由人潮引进钱潮,是任一网站要努力之处。第五,知识产权问题:网络上立法尚未完备,对于音乐、图文、影片等在网络上进行广播,将出现知识产权问题。

篇7

一 、 网络传播特点分析

关于网络传播的特点,目前存在多种解说。

例如:有将网络媒体特点归结为:1)超越时空限制;2)海量信息;3)多媒体;4)交互性;5)小众化(实质上强调的是个性化服务);[1]有将网络传播特点归结为:1)传播主体多元化;2)传播方式多媒体;3)传播关系的交互性;4)信息接收的个人化和主动化;5)信息传播的快捷性;6)传播内容的广泛性;7)传播环境的全球化;[2] 还有将网络传播特点归结为:1)交互性;2)海量性;3)即时性;4)超文本信息检索方式;5)媒体个人化;[3]

将散见于各报章、论著中的表述归结起来,尽管各方表述在选取词汇与着重要素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在网络传播的基本特点方面,大家还是有一定的共识。简言之,就是普遍承认网络传播在如下方面拥有与传统媒体完全不同的特点:交互性、海量性、多媒体、即时性、个人化、超文本等。

1)交互性:传统媒体将信息单向传递给受众,网络传播则提供一种双向传输的信息渠道。用“逻辑拓朴结构”(它是描述不同网络系统中信息传输逻辑过程的方法)分析,传统媒体的逻辑拓朴结构是星型结构,即中心制作,四面传输。其特点是1)中心节点:报社、电台、电视台是传播中的唯一信息来源;2)单向流动:信息由信息源向终端点“受者”流动;3)终端点彼此孤立,没有联系;4)中心节点批量复制同样信息,单向传诸终端点。这种结构使得传统媒体基本上只根据自己的判断决定什么样的信息,受众只能照单全收,形成了“我传你受”的传播定势。网络媒体基于完全不同的一个平等交流的信息平台。网络传播的逻辑拓朴结构是环形分布式的,其特点为:1)拓朴结构中无中心节点,每个节点都可向其他节点发送信息成为信息源;2)双向流动:任何节点都可以向发送信息的节点传回反馈信息;3)网络各节点之间不是孤立的,任意两点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双向信息交流;4)任意两点间的交流路径不只一条。采用这种逻辑拓朴结构的网络传播本身就具有双向交流的特点,这使得传受双方较之传统媒体而言,双向交流的发生更为经常也更为深入。[4]

2)海量性:因特网将全世界的计算机和计算机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数据库。世界上任一时间任一地点发生的任一事件都有可能成为网络的信息被广泛传播。与传统媒体相比,由于它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它可以逃脱报纸版面、广播电视固定时段、节目容量等诸多限制。技术创造的电脑网络时空,几乎可以将全世界的新闻信息全部包揽;此外,由于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人人皆可成为信息源”-----使得网络信息得以最大限度的源源不断;其次,由于数据库的存在,得以纵向保存历史新闻信息,正是信息集纳的广度与深度形成了网络传播的海量特点。

3)多媒体:报纸通过纸质媒介利用文字和图片传递新闻,广播以声音发送信息,电视借助声画播放节目。网络媒体则兼容了文字、图表(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传播手段保存信息、表现信息、发送信息。网络传播的多媒体特点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各种传播形式的“兼容并包”,丰富了新闻传播的手段。受众也有了众多的自由选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有字无声、有声有像、图文并茂等多种形式,各种感官得以充分调动。

4)即时性:报纸使用纸质媒介传递信息,传递速度受制于交通手段和零售环节;广播电视采用无线电磁信号的形式,由于受到信号传输覆盖面的限制,传输范围之外的地方还需其他手段帮助来获得信号,增加环节会大大影响传播速度; 网络新闻传播的载体是光纤通讯线路,光纤传递数字信号的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瞬间可达世界上任何地方,从而在技术环节上保证了网络新闻传播的即时特点。此外,传统媒介需要制作周期,有截稿时间的限制。而网络新闻传播则不受此限,新闻稿件可以随到随发,24小时不间断发稿,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所发生的一切。

5)个人化: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曾指出:大众传媒应该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收个人化信息和娱乐的系统”。网络传播的个人化特征非常明显,技术带来的优势可以使得受众从容地利用各种检索工具在各类数据库中“各取所需”;受众还可以自由的选择信息接收的时间、地点以及媒介的表现形式;与此同时,作为网络传播另一端的传者也可用一种“信息推送技术”,根据用户的需求为他推送信息的专门化服务。信息的传播在网络中显得个性张扬、特色鲜明。

6)超文本: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传播是建构在超文本、超链接之上的全新传播模式。超文本,与用字符串来表达,以线性形式进行组织的传统文本信息的处理方式有很大不同。它不是以字符,而是以结点(Node)为单位组织各种信息,一个结点是一个“信息块”,结点内的信息可以是文本、图像、图形、动画、声音或其组合;它的信息在组织上采用网状结构,结点间通过关系链加以链接,从而构成表达特定内容的信息网络。它对信息的存储可以按照交叉联想的方式,从一处迅速跳到另一处,打破了原文本系统只能按顺序、线性存取的限制,可以方便灵活的检索。超文本赋予网络传播许多优势,比如说,形成网状的复杂信息结构,系统能按不同查询条件链接,从而使网络传播拥有强大的检索功能;此外,它有良好的编辑功能,可以进行多窗口编辑,使得网络编辑可以方便地容纳更多元素。

二、 开放式------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规律

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的新闻编辑工作而言,除了共同遵守的诸如宏观的“把关”、“发言”以及微观的“文稿(声像)通顺”、“节(栏)目整体感强”等编辑规律外,它们还有各自突出的、根本的特性,比如说,报纸编辑突出“版面和谐”,广播编辑强调“口语化、符合听觉规律”,电视编辑则非常重视“声画合一”。正是这些特性构成了不同媒介的不同编辑规律,那么网络新闻编辑的根本特点、基本规律是什么呢?

网络是一个平台,它本身可以容纳报纸、广播、电视的所有的传播功能,因此,可以说,在网络新闻编辑中,如果偏向文字(如网络报纸)则要重视“版面和谐”、偏向声音(如网络广播)则要重视“口语化、符合听觉规律”、偏向声像(如网上电视)则要重视“声画合一”。从这一角度讲,网络新闻编辑要遵循传统媒介编辑的所有规律。但是它有没有自己的规律呢?有没有自己区别与他者而独享的又是最基本的规律呢?

本文认为,除去一切表象的呈现,更深入研究网络新闻编辑,我们发现“开放式”是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规律,是渗透到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各个环节中的一条主线,它是网络新闻编辑区别于他类媒体编辑工作的一个基本特点。

因特网实质上是一个时空开放的网络空间。正是这种“时间与空间上的最大限度开放”赋予网络传播以“交互性、海量性、即时性、多媒体、个人化、超文本”等众多特征。通过对网络的这些传播特征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开放式”是它们共有的也是最基本的特性。所以,笔者以为,如同报纸的“版面和谐”、广播的“口语化、符合听觉规律”、电视的“声画合一”等为上述媒体的基本编辑规律一样,“开放式”规律是网络媒体的基本规律。

这里指出的“开放式”包含三个层面:时间层面的开放、空间层面的开放、技术层面的开放。下面我们依次对网络传播的“交互性、海量性、即时性、多媒体、个人化、超文本”6大特征进行分析:以此论证“开放式”规律是网络媒体的基本规律这一命题。

1)交互性:交互性包含“一人对一人、一人对多人、多人对一人、多人对多人”的传播方式。交互的形成正是时间层面、空间层面上的开放性带来的。时空开放,从而可以实现“此时与彼时、此地与彼地、此人与彼人”的共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传播,时空的开放赋予传播更多的深度与广度。

2)海量性:海量性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其一、网络传播实现了地域上的全球覆盖(这是空间上的开放性导致的);其二、网络传播实现了信息的海量存储(这是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开放性导致的-----网络传播可以横向容纳世界各地的所有信息,巨大的数据库可以纵向容纳历史信息);其三、网络传播中信息存储的质的多样性(网络传播中的信息可以以“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存储,这是技术开放性带来的结果)

3)即时性:得益于技术带来的优势,因特网可以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的限制,实现信息的“瞬间”传输,传播速度快、时效强。时间上的开放性是新闻即时传播的前提与保证;此外,每一个网民都是一个新闻线索提供者,也是新闻者。“地球上没有一家报社、广播公司或电视机构有实力把他们布置到世界上所有的地区,去应付突发事件” [5], 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传播即时性的前提正是在于“空间上的开放性”。

4)多媒体:网络传播实现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手段组合的多媒体传播,这正是技术开放性带来的直接成果。技术的开放增强了网络本身的容纳力,技术的开放延伸并调动了人类的各个感觉系统。

5)个人化:个人化特点意味着受众“可以自由地选时收看”(时间上的开放性)、“可以自由地选择世界各地、古往今来的内容”(时空上的开放性)、“可以自由地选择接收模式(有声有像或有声无像或图文并茂----不同媒介功能的任意组合)”(技术上的开放性)。正是时间、空间、技术上的开放性使得“个人报纸”、“我的新闻”等个人化的传播得以实现。

6)超文本(超链接):超文本(超链接)本身就是技术层面上的一种开放模式。超文本的文本构成模式与超链接的传播结构使得信息检索得以时间、空间全方位开放,从而轻松实现了“此时或彼时”、“此地或彼地”、“共时或异时”、“同步或异步”的查询功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网络传播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开放式”,正是“开放式”这一特征,使得网络传媒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特征、不同分布的各类受众的多样、动态、个性化的需求。这决定着,网络新闻编辑也要遵循开放式这一基本规律,网络新闻编辑工作中所涉及的“编辑思想、编辑策划、编辑实务”等都应是基于“开放式”这一规律之上的。

[1] 参见:张海鹰、腾谦编著《网络传播概论》第77页----第8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

[2] 参见:雷跃捷、辛欣主编《网络新闻传播概论》第54页---第70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篇8

互联网因其具有跨媒体性、跨地域性、多向互动性、非线性海量传播的特征,使之正日益成为各类文化的主要传播媒介方式。网络传播的这些优势都对推动河北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网络传播可使河北文化实现全球化传播

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文化传播具有极大的兼容性,它不仅可以囊括所有的媒体形式和内容,还能对这些传统媒介形式进行整合,从而实现传播的多媒体化。网络还可以实现文化的多向互动传播。与传媒媒介相比,网络传播的一大特性就是多向互动传播。依靠网络媒介传播文化,将通过开展这种多向的互动交流,进而增强文化传播的效果。

(三)网络传播可实现河北文化营销体系网络化

网络可以实现文化的非线性海量传播。网络传播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且传播内容也是无限的。因此,依靠网络进行文化传播,可以最大限度地将优秀的河北文化资源呈现在受众面前,进而提高河北文化传播的效率。

网络传播趋势下河北文化的传播策略

(一)注重河北文化传播的网络研究

河北是文化资源大省,学术界要试着从文化学的角度对河北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研究,跟随时代与科技的发展不断开拓新的传播尤其加大对河北文化的网络传播研究。

(二)整合网络信息资源,打造河北文化的品牌网站

篇9

一、音乐的网络传播―音乐传播行为的全新手段

在1998年的5月,联合国就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第四媒体”,也就是指在报纸和广播、电视之后的“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通过互联网不仅仅能够传送文字、声音乃至图像,更能传递视频。互联网有着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全新特征,那就是传播的多元化。这也就是说当因特网出现后,每个人都可以创办媒体,同样也可以在自己的网络空间上自己的信息,这样就能够制定多元的个性化网站。虽然这样,但是一些权威的报道任然是新闻机构的天下。但因特网具有传播受众的全球化的特征,这就让一些地方性媒体有了更加公平的竞争,能够改变中国在传媒界声音微弱的现象。就是因为互联网飞速的发展,使得网络音乐的传播变得不断完善与发展。

音乐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依赖网络,那么就会变成一种全新的途径,可以让音乐的传播变得更加广泛,让更多人了解到音乐的无穷魅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特性:第一,即时性,能够更加迅速的反映音乐的创作成果,也能让大家感受到音乐人的审美思想,这样无论在世界的任何地方,只要一点鼠标,就会让音乐瞬间出现在我们身边。而过去的音乐通过期刊、唱片乃至广播电视传播,就无法达到网络的速度。一首歌,无论在任何的一个角落里,只要鼠标一点,就能够听到任一种想听的音乐,这就是音乐网络传播的力量;第二,反复性,通过网络传播的音乐,能够让人们反复接受某一个项目,可以随意点播任何的音乐信息,以便享受音乐本身带给我们的乐趣,而传统的音乐无法带给我们随机反复的点播音乐的目的。在如此的反复行为中,可以有选择性的下载或是收藏感兴趣的音乐作品,以备不时之需;第三,主动性,对于很多音乐爱好者而言,对于网络传播的音乐,最重要的就是主动性这一特征。可以通过网络主动地对音乐进行选择,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主动下载自己喜欢的音乐,并将其复制到电脑或是手机中。即使现在很多人主张音乐版权问题,主张音乐下载收费,但是他们还是愿意主动缴纳费用,因为对于他们而言,听音乐就是一种根本的、彻底的释放。

二、音乐的网络传播―当代人的音乐观

音乐的网络传播使得传播的物质技术基础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这也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音乐的网络传播的实质,那就是音乐的网络复制。虽然在“弥漫型”势态的网络世界中,但更要认清发展的新形势,因为它已经致使当代人的音乐观发生了一些变化,并给音乐社会生活带来一些影响。

(一)音乐创作观念的变化

在音乐网络传播中,伴随着一些全新的社会特征出现,这样音乐创造者忽视了一些唱片传播以及其他形式的传播对音乐作品的影响,没有了这种依赖,就会让创作者和音乐聆听者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将过去的音乐传播形态转化为如今的网络时代传播。音乐创作者只需将自己创作的音乐文件上传到互联网,这样就会产生音乐的社会传播和社会交流活动。音乐创作者之间、创作者和音乐接听者之间,接听者之间都会通过网络空间进行着一种无形的交流,这种交流相对比传统的形式更加的直接、及时和全面。

(二)音乐审美观念的变化

由于人们对音乐创作的成果和音乐语言的追求,使得音乐审美观念有了一些全新的变化,这就是对网络环境变化的关键和适应过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没有停止过对音乐的追求,正是因为对音乐传播载体的依赖,使得音乐作曲家有了一些转变。在互联网时代,全球每一个地方的音乐家都能够交流情感,对对音乐作品进行学习和音乐创作。这样以往的封闭式音乐创作格局就会被打破,狭隘的民族主义音乐创作观念也因此而出现一些动摇。这样全新的音乐模式就会诞生,在新的数字时代里,为了适应多方面的社会需求,就会让当代人的音乐观有些转变,并适应形式的变化不断发展。

经过了20世纪,音乐的传播活动完成了许多阶段的媒介迭加过程,这样才促使21世纪的音乐网络传播时代的到来。在全新的时代中,网络的音乐传播处于一个语言多元化的时代以及旋律构思多彩的时代。需要我们能够抓住机遇,完成一系列合理性和自由性的挑战,并抱着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完成一系列的挑战。音乐网络传播会带给年轻人一些音乐观念的冲击,进而形成畸形的文化娱乐观。正因为这些,网络音乐传播才能不断的进步与发展,音乐网络传播与当代人的音乐观才能成为我们继续深入讨论的话题。

篇10

1 病毒基于计算机网络传播的原因分析

1.1 网络本身具有的安全问题

地球上数亿的网络用户和上亿台计算机,组建了全球错综复杂的互连网络,但也正是由于Internet技术这种大众化的开放性,使得整个网络面临着更大的安全隐患。再加上Internet一直使用的TCP/IP协议本身具有各种安全漏洞,在Internet网络使用该协议的网络系统时,会面临着病毒恶意侵入计算机、阻止计算机访问互联网、盗取用户信息和非法破坏用户计算机数据等潜在威胁和破坏行为的影响。

1.2 用户缺乏安全意识

用户对自己在互联网上注册的一些的账号缺乏安全意识同样是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中央原因。有的用户在注册账户时设置的用户口令过于简单、有的用户随意将帐号密码透露给陌生网站等情况,这都会给计算机网络带来安全问题,为病毒的传播奠定重要基础。

1.3 恶意的人为攻击

有些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人会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漏洞来攻击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恶意的破坏,恶意攻击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两类。主动攻击指的是计算机病毒的传播者利用网络漏洞有选择性的破坏网络信息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而达到自身的目的。而被动攻击指互联网用户在正常上网的情况下,重要的网络机密信息被窃取或破译。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对计算机网络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使得一些重要的网络信息被泄露,导致用户和企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1.4 软件本身的漏洞

黑客是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一个因素,黑客经常利用网络软件的漏洞和缺陷对其进行攻击。在编写软件是软件设计编程人员为了方便自己在软件中设置了“后门”,这些后门虽然大多难以被发现,但一旦这些“后门”被发现泄露,黑客将会很容易的利用这些“后门”侵入用户计算机进行破坏和一些非法操作。

2 基于网络传播的计算机病毒的新特性概述

2.1 传播介质与攻击对象更加多元化

与传统的网络病毒传播模式相比,基于网络传播的计算机病毒更多的是通过各类通信端口、网络端口甚至电子邮件迅速进行传播,所攻击的对象也由个人电脑转变为了为所有具备网络协议的各类工作站甚至于大型服务器,进而引起网络拥塞和瘫痪、机密信息失窃等严重后果,具有更强的破坏性。

2.2 具有更多样化的编写方式和变种

传统的病毒多利用C语言等汇编语言编写而成,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以JavasSriPt和VBScriPt为代表的各类脚本语言开始广泛应用于病毒的编写,这就使得病毒的变种越来越多,利用反病毒软件对其进行搜索和清除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2.3 智能化和隐蔽化成为病毒的重要发展趋势

现阶段,基于网络传播的计算机病毒常常用到隐形技术、反跟踪技术、加密技术、自变异(Mutation Engine)技术、自我保护技术等等,整个病毒向着智能化和隐蔽化不断发展,这就使得针对某一种病毒技术开发的反病毒措施越来越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3 基于网络传播的计算机病毒防御策略研究

3.1 校验和法技术

大部分病毒寄生于其它的文档程序,无法所单独存在的。因此,病毒感染文件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档案大小增加或档案日期被修改,因此,对病毒的防御措施可考虑从此处着手。在使用文件之前,可将硬盘中的所有档案资料进行汇总和记录,得出文件的校验和,然后将所得出的校验和写入到别的文件中进行保存,这样在使用文件之后,可将文件的校验和与原来保存的校验和进行比对,进而发现文件是否感染。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考虑将校验和检查程序常驻于内存中,每当应用程序运行时自动与预先内置的校验和相比对。

3.2 行为监测技术

大多引导型病毒都会以硬盘的Boot扇区和主引导扇区作为主要的攻击对象,其原因在于当系统启动后会执行INT13H功能,来完成系统的各种初始化设置,此时引导型病毒将会启动,并在扇区内放置病毒所需的代码,这样会导致系统加载病毒代码,影响系统的正常使用。又如木马类病毒为了完成信息的窃取,会将自身的代码复制于.exe等常见的可执行文件中,导致用户在执行这类文件时会同时进行病毒的写入或是进行病毒的二次传播。基于此,利用病毒的特有行为特征性来对病毒进行检测,进而防御和消灭病毒的方法称之为行为检测技术。

3.3 特征代码技术

特征代码技术最早出现于SCAN, CPAV等著名的早期病毒检测工具中,现已发展成为了用来检测已知病毒的最具有可行性和经济性的重要方法。其实现过程包括四个步骤,首先是采集计算机病毒样本并抽取病毒的共有特征代码,然后是将特征代码纳入建立好的病毒数据库中,最后是检验待检测文件中是否具有病毒特征代码。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做到将病毒的特征代码与数据库中的代码一一对应,从而判断文件感染的病毒类型,最后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消灭病毒。

4 结语

计算机网络发展至今,新的技术层出不穷,基于网络传播的计算机病毒使得计算机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此,为了营造一个一个安全绿色的计算机网络环境,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维护人员应投以更多的热情,以认真的态度去对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机理和防御策略进行研究,从而保障网络安全。

参考文献

[1]陈坤.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对策[J].工程技术,2013,4(20):190-191.

[2]宋强松.计算机网络病毒机理及防御策略研究[J].网络技术,2013,5(17):67-68.

[3]董迪.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及检测研究[J].计算机系统工程,2011,2(45):147-148.

作者简介

篇11

新闻自由作为一项政治权利和新闻本身存在状态的统一体,是新闻事业诞生、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

1、新闻自由的实质。从本质上讲,新闻自由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同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政治权利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一种体现。包括新闻采访自由、消启、传送自由、报道自由和保护消息来源自由、受众收受信息自由、批评自由等。用恩格斯的话来说,‘就是每个人都可以不经国家事先许可自由无阻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2、新闻自由的形式。今天,新闻自由在世界各国己成为公民实现政治权利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公民政治权利的一部分。尽管各国政府赋予其人民或人民争取到的新闻自由内容不尽相同,但新闻自由外在表现形式基本形成共识,这种共识本身也是大众传播发展内在规律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著名新闻学学者孙旭培把社会主义新闻自由表现形式归纳为报道新闻自由、发表意见自由、批评自由和办报自由等四种。

3、传统媒体实现新闻自由的程度。在传统大众传播环境里,受众在一定范围内能够自由充分地接受、选择新闻信息,是大众传播条件下新闻自由实现程度的体现。受众本身也是新闻报道对象,其地位日益被大众媒体所重视,媒体尽量为受众直接参与新闻传播提供了较多途径。

4、收音机、电视机、报纸等传统媒介为受众享受新闻自由提供了物质上保障。因此,受众可以更容易拥有多种大众媒介,为其享受较充分的新闻自由提供了有力保障。

5、传统媒体实现新闻自由的局限性。一方面传统媒体是由点到面的单向传播,受众反馈渠道单一且量少,尤其受传双方互动性差。因此,传统媒体由点到面的传播特性决定了受众有单方面接受媒体所提供信新闻信息的自由,媒体有传播新闻信息的自由,这就形成了受传双方享受不对称、不平衡的新闻自由。

另一方面传统媒体由少部分人直接运作和控制,广大的受众被置于传播流程的终端,被动地接受媒体提供的新闻信息

其次、传播符号单一,不能多方位多层次展示现实生活。看电视、读报纸杂志和听广播是三种完全不同的接受新闻信息的方式。所以,传统大众媒介之间这种各自鲜明特性是其形成三足鼎立格局的关键所在。

二、网络传播时代对新闻自由的变革

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把“互联网” 定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传播媒体。这表明互联网的新闻信自、传播功能及其巨大优势被承认。网络传播从内容到形式都全面超越传统大众传媒,网络传播是新一代媒体。在中国,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属性的展现最初被几大门户网站体现出来。门户的概念从根本上讲应该是网络浏览的指引,随后这些网站开始偏离门户属性,发展成为新兴媒体,即网络传播。

1、什么是网络传播。传播无非是信自、流通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信息的源头、信息流通的渠道、信息的归宿等几个要素,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传播都不成立。传播是信息的双向流通过程。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因此,本质上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的过程,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即信息的传递、接受与反馈,并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体现一定的社会关系。

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常务主任诗兰指出,网络传播有三个基本特点:全球性、交互性和超文本链接方式。他认为网络传播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作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写阅读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在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传播。还有人认为网络传播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

2、网络传播挑战传统新闻自由的技术优势、运行原理。美国著名传播学者Everett. M. Rogersv指出,新技术、新媒介为公众所普遍接受的5条标准为:方便兼容、可靠、可见,网络传播在方便、兼容、简便、可见上显出明显优势。可见网络传播飞速发展是有其一定背景支持的。这种背景就是互联网络本身的技术优势及其运行原理,网络传播之所以能够挑战传统新闻自由的根本保证正在于此。

3、互联网为网络传播提供简捷通道

互联网的出现为网络传播在全世界兴起、蔓延,提供了一条简洁的途径,正是由于互联网的特点,网络传播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和形态为世人所青睐,并成为新一代传播媒体,重新改写传统意义上的新闻自由。

三、网络传播对传统理念中的新闻自由变革

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和新内容,由此,网络传播时代新闻自由无论是作为一项公民的民利还是网络传播本身的要求或提供的可能性,其与传统大众媒体的新闻自由相比都发生了巨大、具体和深刻的变化。

新闻自由是公民政治权利一部分,是大众传播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样也是新闻信息自身运行的一种良性状态。新闻自由作为公民民利的一部分,包括公民发表言论的自由、接近媒介自由以及知晓权等,但是在传统大众传播生态环境里,新闻自由往往更多地表现为统治阶级创办、控制媒介的自由和新闻机构传播新闻的自由;而广大的受众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形式上自由,但在具体的传播环境里,他们只有接受、选择被媒介传输新闻的自由。因此,在这样的传播环境里,新闻自由的形态没有完展开,而以新的传播媒介、新的传播方式为基础的网络传播大大改写了新闻自由展现的形态。“很多学者在讨论什么是信息民主化时,大家的理解是网络产生之后,新媒介给每一个上网的公民更大的自由度和表达意见的机会。

1、网络传播――分散式传播结构体系。网络传播容量是无限的,物质载体是无形的;网络传播空间是开放的、民主的,任何具备一定条件的人都可以进入,客观上人人平等,任何一台电脑都可以连网。作为全球性公共基础设施的互连网络,任何一个国家或跨国公司控制、垄断它是几乎不可能的,所有具备一定条件的组织或个人都可以在此‘安营扎寨”。每天,互联网上都会有成百成千的新网站出现,要想控制每一个网站对信息的传播完全是空想。

传统大众媒体最大的特点是少数人、少数机构去运营,统治集团易于左右、控制或影响它们,由此形成大众传播一系列的特点;而网络传播由于互联网的本质,最根本的特点是全民可以参与,强大的社会控制系统、少数人运营作用被弱化。因此,网络传播这一特点为其改变传统大众媒体形成的新闻自由理念提供了必备前提。

2、传播主体多元化,传受双方界限被打破,受传角色界限模糊或相互之间任意转换。传统大众传媒的传播主体单一且须具有一定资格,新闻传播机构和新闻从业人员居于信息流动的前端,但人数相对于广大受众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传播新闻、信息是这些职业新闻传播机构和个人的使命和权力。而网络传播诞生后,“传统的单一主体结构构成的新闻格局已经瓦解,多元化的传播主体构成正式形成。

首先,许多网民通过电子邮件、网络聊天、电子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信息或新闻,他们已成为事实上的新闻传播主体。另外,在网络新闻传播里,传播主体又增加了随机上网的个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在突发事件新闻传播上,网民因其有利条件可以在网上第一时间报道,网上个人新闻传播在这个时候能起到独特作用。在网络上每个网民都有充当传者角色的可能和机会,把自己的意见、言论及发现的新闻线索随时随地传给相应的网上媒体或亲朋好友。因此,在网络空间里受众的知晓权、发表权能够进一步得到实现。这种变化在传统大众媒体独霸时代是不可想象的,网络媒体带来的这种变化更有利于打破人为的新闻封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

尽管每个人都可以建立自己的‘媒介’来表达观点,但大多数网民无论在信息技术、人力还是在时间、经济实力上都无法与专门网站相比,从而处于明显劣势。另外,网民上网的习惯使他们在寻找到较好满足自己需要的网站之后,有些网站则无人问津形成虚设。

尽管如此,在网络传播里,传统单一主体构成的新闻传播格局已经瓦解,多元化的传播主体构成正在形成。这种趋势的出现与当代社会的多元结构相一致的。网络传播提供的客观可能性大大加速了当代多元社会结构的发展趋向。

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新闻、信息传播主体已大大多元化了,除了大众传媒机构的职业新闻工作者、各传媒的网络记者外,任何有条件上网的网民都可能是受传角色的统一体,都可以把自己了解的客观事件的变动、看法直接传到个人主页。同时职业新闻工作者可以阅读网民的邮件、贴上的观点、消息,成为真正的受者;网民传送的作品、观点、争论会或多或少影响上网的新闻记者,这种信息传播境界是传统媒体可望不可及的。所以,在网络传播时代,传者、受者已没有严格的界限,网民可以享受到作为一名传播者的乐趣,真实客观地了解和认识世界。当然政府也逐渐探索管理网络媒体的办法,网民传播信息的渠道受到一定限制

3、网络媒体传播成本低廉,传播内容广泛而丰富且随时更新及补充。网络传播已成为一个由个人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组成的系统。网络传播这种信息传播方式的多层次性,极大方便了信息、言论在互联网里及时快速的传播,大量的信息能够从不同渠道得以公开传播。网络传播实现了现实生活发生的新闻事件可随时、同步在网上传播;传者可随时更新、补充。保证了信息在第一时间里传播,无须大量的物质损耗,大大降低了传播成本。网民享受如此新颖的传播万式标志了新闻自由的发展新阶段。

4、传受关系互动化且传受之间互动及时、方式多样。网络传播提供了一种多向传输信息的渠道,传受之间能够随时沟通交流,形成互动性传播操作环境,为传受双方提供了一个平等交流的信息平台。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大众传媒模式中手段与反馈手段相分离的局面,受众能及时有效地发表意见,使传播过程达到良胜互动。交互性是网络传播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其信息传输方式呈双向互动交流方式

四、网络传播时代新闻自由发挥到极致

1、用户主动获取个人化信息。网络系统具有功能强大的信息检索功能和浏览功能,浏览器大大方便了人们在网上进行搜索与浏览。利用信息检索技术,人们可以获得更具个性的新闻信息。另外,现在有的网络媒体推出一种信息推送技术即新闻传播主体根据用户的需求为他传送提前预订的专门化信息,包括网络广告。

2、随意安排使用时间。互联网有强大的记忆功能和存储功能。因此,相对于传统媒体,网民在使用网络传播获取新闻信息的时候获得了空前的新闻自由,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的接收大众媒体过滤后有限信息。这种自由度是对传统新闻自由的全面升华和超越,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讲,都是一种进步,更有利于人类传播业的发展,有利于人类进步和发展。

3、网络传播时间的快捷性。新闻自由的含义还包括客观世界发生的新闻信息在时间、空间的运行态势。网络传播出现后,新闻、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自由度发生了空前变化。新闻信息在传播时间的快捷性、空间的广泛性是今天全球“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性。网络传播的出现,在相当大程度上突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局限。

综上所述,在网络传播环境下,新闻自由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都达到了新的自由高度,“新闻自由”作为一种新闻传播理念、新闻信息自身运行的要求和作为公众的一种民利,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网络传播环境里,新闻信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受众主动化意识增强和实际地位提高,传受双方互动关系的形成、新闻信息传播的多媒体。所有这些,既是网络新闻传播超越传统媒体传播的关键所在,更是网络时代新闻自由的具体展现。批评自由如今在互联网上更方便、大胆、无忌,公民的言论自由充分在网上体现出来。

因此,网络传播时代,新闻自由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网民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发表意见权和知晓权的平等。

参考文献:

[1]李希光.网络记者.三峡出版社.

篇12

一、网络传播中的精英主义趋势概述

网络社会是一个新兴的社会,既有其自身的先进性,也有其相比现实社会发展较欠缺的部分,例如大众的出现和发展。“大众”这一观念产生于工业时代之后,“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新兴的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等级秩序,社会成员成为孤立、分散和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1]——这与刚刚进入Web2.0的网络非常相似。Web1.0时代每一个只能获取信息的用户突然成为相互连接但却孤立和分散的存在,成为网络社会中的一个个个体,就如同工业时代开始时,封闭的农民阶层被圈地运动强行转化为城市劳动人口(大众)一样;与工业时代印刷开启民智类似,互联网进一步扩大了个人所能接触的信息总量,现在网络中一个人所能获取的知识远超过去的任何一个时代。

“大众社会理论”产生时间正是工业革命之后“大众”开始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大众观是早期精英主义即贵族主义所主导的,他们对大众形成的社会力量感到恐惧,并对这种情况进行批判,他们认为大众只是一种缺乏历史感、自我意识和义务意识,只有强烈的欲望和权利意识的平庸者的集合体,认为这是对有理性有创造力的少数社会精英的压迫。[2]这种贵族阶级式的思维方式,在当今的互联网中我们依然可以见到。如果说当今的网络社会类似工业时代之后产生的现代社会,那么这种思维方式也反映出网络社会中“贵族阶级”的客观存在。

如今的网络传播过程中充满了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加上网络社会本身的虚拟性,促成了网络中对于优越感的追求。如今开始出现的网络社会中的大众,正为这种对优越感的追求提供了最好的土壤。有大众必然会有与之相对应的精英阶级。在以信息和知识为货币的网络社会中,拥有信息即为贵族,这种“低成本的贵族化”现象会促使越来越多的人采取精英主义式的思维方式,这种倾向会越来越明显地反映在网络传播中。

网络传播过程中会产生多次反馈。网络中的个体的信息会产生连续的逆向反馈。对于个体的第一个信息A,能产生一个反馈X与之对应,而由于网络的便捷性,这个反馈X可以直接影响信息者,产生第二个基于反馈X的信息A1,而信息A1则会产生对应的反馈X1,同时,第一次信息A随着信息本身的传播继续生成反馈X,由此也催生了信息A的无数个衍生版本。这种反馈与信息更改的反复影响,会提高网络受众对其他个体的信息依赖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网络传播极易产生偏差,而这种偏差是“信息阶级”产生的一大原因。

综上可见,在网络传播中,精英主义不但是客观趋势,而且也是必然趋势。

二、网络传播中出现精英主义趋势的原因

当今的网络传播已经跨过了Web1.0时代,进入了Web2.0时代。[3]而相对于Web1.0时代,Web2.0时代明显的改变就是从单向度的“接受信息”转变为“获取信息——进行反馈”的双向交流,而且这种受众的反馈是网络传播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Web2.0被视作“Web of human communication”,即“人的交互网络”,其中的核心词是“互动”和“沟通”。这种变化的本质就是从“Push(推送)模式”向“two-way communication(双向传播)模式”的转变。[4]这个转变促使网络从一个信息公示平台转变成一个复杂的社会,使网民从一个简单的、只具有数据标识的阅读用户变成了网络社会范畴中的“人”,社会成为关系的聚合。社会的聚合也要依托于传播的存在,因此,网络传播也可以被视为网络以及现实世界的聚合方式。

Web2.0时代赋予了网络以社会性,也促成了网络中传播的多样性。网络传播这种传播类型涵盖了以前所有的社会传播模式,从简单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QQ等通讯软件和论坛)到大众传播模式(门户网站),在网络中都有出现。这种融合性是网络传播的一大特殊性。在网络中,受众接受类似大众传播的单向传播,但是却比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受众更容易产生反馈;在网络中的群体传播中,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传播速度与人际传播无异,这种被高强度加速的传播导致了更大规模的群体感染和比任何社会群体更强的身份认同;网络中的人际传播则因多媒体媒介的使用而变得更快、更丰富、表达手段更多样,信息传递量也更大。由于技术上的优势,网络传播由变质的传统传播模式所组成,但又并非是这些元素的机械相加。这种传播上的特殊性是网络社会不同于现实社会的根源。

网络传播的另一个特殊性在于,它可以塑造网络中的人。互联网具有虚拟性,这种虚拟性主要体现在个体的匿名性上。网络上每个人的个人信息都很难确定其真实性,在网络中,对于他人的认知基于其提供的未知真假的信息,对于自己的认知则来自对自己提供的信息的认同感。在网络社会中,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演员,我们通过其他演员的“台词”认识他们扮演的“角色”,也通过自己为自己撰写的“台词”认识网络中自己的“角色”。在网络中,每一个个体都是无属性、无形象的基本社会单位,只有通过对信息的接受与分析才能获得这些个体在网络社会中的形象,但不同于现实社会中的信息交换,网络中的信息很难被完全证实或证伪——正由于此,在缺乏物质层面基础的网络社会中对于信息的依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是网络社会特殊性的根源。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网络传播与现实社会中的传播的关系亦是如此,网络传播可以在现实中的某一种传播模式中找到自己的原型,但又与之不尽相同。这种差异也是导致出现精英主义的重要原因。

而从根本上来说,互联网的出现直接拉大了人与人在信息层面上的差距,加之在网络社会中人对于优越感的追求,这种趋势一旦出现,就会不可避免地不断加速。特别是网络中的信息传播速度和传播量远远超过了大众媒介所能提供的信息,因此知沟的出现和扩大速率也都呈几何级数提高。再加上进入互联网的用户并非是白纸一张,他们拥有在现实社会中学习和生活的经验和知识,进入网络社会前就存在的差异,在网络中会被立刻放大为不同阶级之间的知识鸿沟,知沟所带来的两侧的信息不对等,就是精英主义孕育的温床。

而另一方面,网络社会中的“上限效果”几乎不存在。首先,网络中虽然充满了近似于大众传播的一般性信息,但是也丝毫不缺少高端、精尖的知识,在获取了大量的低端知识后,的确有一部分人满足于此,但也有更多的人因为知识的积累而提升了素质,选择了进一步学习和吸收,这些人将因此成为相对于前者更精英的阶层;另外在网络中,知识的广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张,对于网络传播来说,只要存在差异,则传播行为必定会产生优越感,这种差异可以是深度上的区别,也可以是广度上的差异,在某一领域知识达到一个相对饱和状态的个体,很有可能为了保持其精英地位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因此随着信息接收量的提高,网络社会中的知沟必定会一直存在并不停地扩大,完全不会呈现缩小的趋势。

知沟的存在,使得网络社会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层级结构,为网络传播过程中的精英主义趋势提供了根本上的动力。

三、网络传播过程中精英主义趋势的效果与意义

(一)网络传播中精英主义趋势的正反效果。网络传播精英主义趋势的正面效果主要在于对整个网民群体素质的提高,无论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望还是仅仅是为了追求优越感,所有人都会倾向于学习和了解新事物。Web2.0时代盛行的草根文化,本质上即是网络社会中的大众对精英化的追求的产物。正是这种追求高端、满足优越感的自由精英化行为,才创造了现在属于平民的网络文化。博客、播客、微博、维基百科等技术兴起,公告栏、论坛和门户网站的没落,本质上都是为了满足网民对于成为信息贵族、成为信息精英阶层的需求。互联网进一步强化了“受众分化”的过程。受众自身的角色正在从原子式的分散转变为一个个特征鲜明的权利个体。从另一个侧面说,网络中的每一个个体所追求的并不是独立化和个性,独立化是对精英化的外在反映,个性是对精英的身份认同。

这种精英主义趋势的反面效果也不容忽视。本质上说,在网络中每一个大众都拥有成为精英的愿望和拒绝奋斗的惰性。这样一来对于精英的优越感的追求就演变为一种纯粹的虚荣心的满足。由于高质量的信息能带来更高的价值,那么那些不具备高质量信息来源且想要获得相应的高地位的人就会使用谣言和炒作来制造一种虚假的高地位。这也是网络传播过程中虚假信息泛滥,谣言纠正困难,网络信息难以监管的主要原因。

(二)网络传播中精英主义趋势的现实意义。在分众论成为主流,“放羊式”的网络营销行为效果越来越差的现在,把握网络传播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精英主义趋势是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因为对于互联网中的营销行为,分众成本极高且难度很大,互联网让市场调查成本变低了,但是却使得其真实性大打折扣。

在这种情况下,认识网络传播过程中精英主义趋势的客观性的现实意义在于,让我们认清在网络社会受众中普遍存在的精英主义思维,并以顺应这种思维方式为前提,进行实用层面上的运作。

精英主义思维方式即是每个网民都具有的追求高端、追求自我精英化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能有力地引导人们的行为。如果我们能明确这种思维方式,则可以通过制造高端、提供优越感的方式使很多网络传播行为获得更高的效率。

在网络实际应用过程中,如何利用网民普遍具有的精英主义思维提高网络传播实际应用的效率?有正向和逆向两种应用方法。

正向应用法顺应人人皆有的网络精英主义思维,以制造高端的方式引导受众产生对自我的精英认同感,以此获得优越感和满足感,即“制造高端”。在网络社会中,“精英”是一个相对概念,网络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趋向精英的倾向,而成为相对的精英也十分简单:获得更多更高质量的信息。正由于此,在网络传播过程中,通过提供小规模的高质量信息,就可以正向引导网民的精英主义思维,使其产生足够的优越性。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所谓的高质量信息并不一定是艰深的知识或者纯粹的机密性信息,对于大众精英主义思维的正向引导,需要的是在明确大众的知识层级的基础上,向其提供适度精英化的信息。过度高深、吸收难度大的信息,会直接使大众产生抗拒感,从而产生反面效果:人们会真正地“草根化”,认为这种东西是卖弄学问,是毫无用处的“屠龙之技”。例如,《魔兽世界》这一游戏本身并不“复杂”,只是玩家将“相比其他网游更丰富的游戏性”当作了复杂,它将“游戏性”与“社交性”进行了平衡,在保证游戏内容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高了社交活动的乐趣——《魔兽世界》有一个“虚门槛”,这个门槛是不存在的,但是任何一个“迈”过这个门槛的玩家都会获得满足感,都会认同自己的“高端”,产生作为“精英”的自我认同。对于那些已经进入了游戏的玩家而言,就应该进一步地制造“高端”,强化其中的“精英认同”。

逆向应用法则是通过创造更低级的群体来反面提升受众的相对社会地位,以此来提供精英认同感,产生优越感和满足感,即“补充大众”。网民群体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人群,对于渴求精英化的程度是不同的。对于本身不具备精英素质的群体,我们不能否认其中依然有这种精英主义思维,他们依然会追求自身的优越感。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正向引导的方法,不但成本极高,而且效果很弱。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引导,即为他们创造出更低层次的“大众”。当一个群体能接触到更低层次的群体时,会不由自主地将后者视作“大众”,从而产生优越感和精英认同。与《魔兽世界》拉高玩家群体的整体素质、创造高端不同,中国网页游戏的策略在于以一种更低成本的方式“贩卖”精英认同感,这种方式就是为它的用户提供更弱势的群体,以此凸显其自身的强大和优越。当一个受众群体既不具备成为精英的素质,也没有追求高端的倾向时,如何利用其心中本质上存在的追求精英主义的思维倾向?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创造出所谓“愚昧的大众”,从逆向衬托这一群体,使他们产生优越感和精英的认同感,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网络传播行为,提升网络传播实际应用的效果。

总的来看,网络传播中精英主义趋势的出现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网络传播精英主义趋势对网络社会具有正反两种效果。而针对这种精英主义趋势所采取的两种非常高效率的应用模式则可以概括为“制造高端”和“补充大众”。

[本文为辽宁省社科联2013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151.

[2]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

[3]汪静,等.现代网络平台WEB3.0取代WEB2.0的哲学必然性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2):84-90.

篇13

一、媒介仪式的定义

对仪式的研究是文化人类学中的核心问题。在该学科研究中仪式往往作为一个社会或社会成员生存状态和生存逻辑的凝聚点存在。

从语义学来说,仪式是“一系列正式的、具有可重复模式、表达共同价值、意义和信念的活动”。起初被人们用于与神圣的、超自然的或巫术世界之间的“联系”与“对话”[1]。

而社会学则强调仪式是一种由社会集团所共同举行的活动,它对集团发生作用并通过集团持续下去。[2]涂尔干认为仪式是由社会成员或者专门人员参与的象征性的、表演性的、传统性的、程式化的一整套行为方式。仪式的功能在于提供共同体验的瞬间,激发、增强或重塑个体成员的集体意识和认同,促成其在信仰、情感和意愿上的高度一致(涂尔干将这一状态命名为“机械的团结”[mechanical solidarity]),从而将个体整合到社会全体之中,维持并强化既有的社会秩序。[3]

借鉴不同学科对仪式的界定,本文研究的媒介仪式是指按特定程序进行,由社会成员或专门成员参与的表演性、表征性的媒介呈现内容。这里的媒介是狭义的媒介,即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信息的物质实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

媒介在报道仪式性内容的时候,其本身也成为了一种仪式。即人们运用媒介的主要目的不是仅为了获得信息而是想了解甚至参与到某种戏剧性的事件之中。

二、媒介仪式的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

英国学者英尼斯提出了媒介的时空偏向,他认为任何媒介都具有时间或空间上的偏向,而其取决于媒介的物理特性。“偏向时间的媒介”指媒介具有易于长期保存但是难以运输、传递的特点,“偏向空间的媒介”指便于空间跨度上的传递但是不易于保存。本文借用英尼斯的观点,用媒介的时空偏向理论来分析媒介传播中的媒介仪式的时空偏向。

从广义的媒介来看,甲骨文、石碑等时间偏向的媒介具有历史性、连续性、永恒性和压缩性。印刷术、印刷机、报纸、广播、电视的出现则加强了空间偏向的趋势。时间偏向的媒介传播的仪式化内容比空间偏向的媒介更加神圣化、抽象化,权威性更强,更加严肃,社会教化的功能性更明显也更强烈。同时由于地域上的难接近,低卷入度的受众在媒介仪式中更多的是接受者而不是建构者。空间偏向的媒介使受众的媒介使用行为越来越个体化。个性化的媒介使用消解了媒介仪式的神圣性、抽象性、权威性,而其社会教化的功能也明显减弱。

网络时代媒介的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发生了融合。网络传播空间跨度上的极大突破,具有空间偏向媒介的特质,而其保存信息的容量大,易于查找,又兼具了时间偏向媒介的特性,因而媒介仪式在网络传播与其他的媒介传播中存在差异。受众在网络传播的媒介仪式中,不同于单一的空间偏向的媒介仪式,受众在仪式中具有高卷入度,也不同于单一的时间偏向的媒介,受众个性化的解读和使用,不再具有类似于宗教特色的神圣感和崇高感。

三、从受众的视角分析媒介仪式

(一)单一客体转向主客体的融合――符号的解读、表达和参与者

在电视诞生之前的媒介仪式,受众是媒介仪式的客体,是单一的接受者。如在教堂做礼拜,有固定的程序和礼仪,与其说教徒们是参与者不如说他们是仪式本身的一部分。对于报纸、书籍、广播所传播的媒介仪式,受众是在获得一种仪式性的表达和符号接受,对仪式本身的所谓解读是无实质意义的。因为无论何种解读都对仪式本身不产生任何影响。

而电视诞生和普及之后,媒介仪式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以英国王妃戴安娜1997年8月31日逝世之后的隆重葬礼为例。据统计,看过她葬礼的人数估计达到了25亿之多。如果这个数字是准确的,那么意味着全世界能收看到电视的人当中有四分之三的人在观看。伦敦警察局原本估计会有600万人参加葬礼,但最后大多数英国人和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一样,在电视上观看了这场葬礼。

电视和以往的媒介所传播的媒介仪式不同,受众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和仪式本身严肃性、神圣性的束缚。我们不能想象人们一边大嚼口香糖、吸烟,一边虔诚地做祷告,但是面对电视,人们甚至可以一边上洗手间一边观看所谓的盛大仪式――如总统就职演讲、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等等。仪式本身的历史性、重要性、神秘性被消解,因而媒介仪式对受众行为上的束缚也在此消解。

电视传播中,受众不能作为媒介仪式的参与者,甚至对媒介仪式的解读也相当有限。电视媒介传播的媒介仪式更多地关注在一个“演”字上,必须具备可观看性的内容才能进入其要呈现的有限选择中。如某个哀悼日,电视媒介传播的个人内容也是国家、群体的象征,“同悲”成了唯一的情感表达。不能夸张地说电视媒介吞没了受众的情感,但至少一定程度上绑架了受众的意志。受众在电视传播的媒介仪式中仍然只是接受者,对传播的媒介仪式的解读方向已被规定。

如果说电视在传播媒介仪式时解构了仪式本身及其功能,那么网络在传播媒介仪式内容时则重新建构了一种全新意义上的仪式。

网络媒介传播具有自身的特点:第一,网际中身体的缺席。真实的自我往往会被遮蔽,前台的表演难免具有虚假性和欺骗性。自我流连于赛博空间,“我”变成“非我”。然而同时,在虚拟社区的长期交往中,主体也会有重塑自己的愿望。第二,网络传播中,真实个体的符号化。正如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提出的观点一样,符号化的后果将导致人的平面化、深度模式的消失和历史感的消失。第三,让・鲍德里亚认为,仿真抹去了真实与非真实的界限,仿真变成比真实还真实的存在,它是超真实。网络传播为受众创造的超真实世界,深刻地影响着受众的真实生活。第四,互联网时代,打破了昔日信息垄断的中心话语模式,促成了个体话语、小众话语对主流传媒话语权力的消解。网络传播的全球化、高时效性、开放性和低成本性等特征,冲击和削弱了信息控制和舆论垄断的行为。网络空间的文化本质就是消解中心话语模式。

以2008年5月19日的5・12地震哀悼日为例。在网络上,除了呈现国家层面的悼念,同样呈现了许多个人的纪念。人们在网络上可以用一个网页独立表达对某位亲人的思念和哀悼,可以有自我情感的充分表达,可以自我赋予仪式意义。

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不再是单一的仪式内容的组成部分和符号解读者,受众获得了情感解读和表达的自由,有机会成为媒介仪式的参与者。多元化的仪式意义,使社会的宽容度扩大,个体的意义得到更多体现。网络传播为媒介仪式从宏观的仪式特性向真实的人性回归提供了平台。

(二)受众是盲目狂欢还是理智的自我满足――情感需要

低卷入度的收视行为导致受众将神圣的仪式等同于其他媒介节目,不去深入思考仪式的历史意义和神圣性,仪式的神圣性和社会化功能随空间的扩张而减小。空间偏向的媒介使得受众离仪式发生地越来越远,受众对于仪式的含义关注度下降。例如,圣诞节来到中国后,热衷于过圣诞节的人们对于圣诞节本身的意义并不关注。同理,仪式中也存在这一现象,表面上媒介仪式使得某种理念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递,实质上同时也导致了媒介仪式内涵的淡化和消失。[4]

如果说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担忧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那么在网络传播中人们则是在重新思考而不是仅仅作为“受众”――单纯的接收者,更不是所谓的无知觉的盲目狂欢者。

受众在网络中建构属于自己的仪式,而不满足于接受仪式的教化。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这种互动的模式不只是弥补受众因远离现场而带来的观众兴趣冷淡,而是自我情感需要的满足和自我赋予仪式意义的过程。媒介仪式影响了受众对仪式价值的评价,但是在网络传播中媒介仪式的历史感在弱化,网络媒介的非中介性,使信息扩散迅速而活跃。[5]

仪式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发生变迁是很正常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变迁是媒体所改编和导演的。媒介仪式变化的基本规则是越处于社会上层,仪式化程度就越高,尝试通过仪式化赋予的内涵就越丰富,对个体的感受就越忽视。而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虚拟技术生成的赛博空间文化,为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创造着全新的空间。这个全新空间的突出标志在于个体得到了广阔的展示空间和表达权利,因而使得个人的感觉和感性获得新的解放和自由,能满足受众的情感需要。网络传播中,媒介仪式的内涵发生了改变,其原因来自于受众地位的改变――成为构建媒介仪式的参与者。在此,技术不是决定因素,但是技术进步是为受众提供表达、建构平台和空间的关键因素。

注释:

[1] EdgarA.&P. Sedgwick(eds.)

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