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管理的定义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文化产业管理的定义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文化产业管理的定义

篇1

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大有作为。河南省是一个拥有姓氏文化、文字文化、功夫文化、根亲祖地文化等丰富文化资源的文化大省,同时也是一个古迹遍布、交通便利的旅游大省,但并非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因此,探索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对策,对河南省实现“文化强省和旅游立省”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产业融合理论的研究回顾

产业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正逐渐改变着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边界的模糊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是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则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当前,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已引发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1.对产业融合的界定

国外最早对产业融合的研究源于数字技术的出现而导致的产业之间的交叉。1978年,麻省理工学院的NicholasNegroponte用3个重叠的圆圈来描述计算、印刷和广播三者的技术边界,认为3个圆圈的交叉处将是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1]1980年代,Yoffie等[2-4]学者从不同视角对产业融合的涵义进行了界定。根据欧洲委员会“绿皮书”(GreenPaper)的定义,融合是指产业联盟与合并、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三者的融合[5]。国内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产业融合的定义。厉无畏[6]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是产业融合的强大助推器,1+1>2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则是产业融合的高能发动机。马健综合了国内外学者对产业融合的研究,提出产业融合是“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导致产业的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淡化甚至重划产业界”[7]。

2.产业融合的方式和程度

厉无畏等[6,8,9]认为,产业融合有不同的方式,但都能促成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并构建出融合型的新产业体系。产业融合主要形式有三种:一是渗透融合,即高新技术向其他产业渗透,形成新的产业;二是延伸融合,即通过产业间的延伸和互补,实现产业间的融合;三是重组融合,即原本各自独立的产品或服务通过重组完全融为一体的整合过程。

马健[10]提出,根据融合后对原有产业的替代程度的不同,可将融合程度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完全融合,指通过融合,新产业逐渐替代原来产业,使原来产业不断缩小,直至最后完全消失;二是部分融合,指融合后的新产业部分地替代了原来产业的市场需求,与原来的产业之间形成替代且互补的关系;三是虚假融合,指融合只是发生在产业内部,没有发生在产业的边界处,融合后的产业不能替代原来产业的市场需求。

通过以上文献回顾可以看出,现有的产业融合研究涉及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者很少,结合河南省省情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本文拟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理据出发,通过对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促进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理据

1.文化与旅游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文化与旅游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旅游的灵魂和魅力在于文化,文化通过旅游这一载体得到传播和弘扬,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构成了不同地区的旅游特色,且可以产生叠加放大的蝴蝶效应,旅游使文化更富活力,文化使旅游更具吸引力。旅游以文化为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既可以拓展旅游的发展空间,又能够呈现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和旅游特色,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它不仅可以使游客摆脱社会角色的束缚,缓解工作上的压力,身心得到放松和调理,而且能满足游客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使游客在旅游中获得文化享受和精神愉悦。文化以旅游为重要载体,旅游景点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游客的集散地,是各类文化得以传播和弘扬的重要场所。因此,挖掘保护文化资源,让地下的文化走上来、书本的文化走出来、死的文化活起来、静的文化动起来,通过旅游这一载体加深游客对不同地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发掘、传承与繁荣。

2.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具有共生性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方面,文化产业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对文化内涵的挖掘可以使旅游资源的品位得到提升、旅游的精神文化内涵得到丰富、旅游产品的差异性得到增强,对于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和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旅游业助推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化升级后的旅游业以文化产业为依托,活力进一步增强,市场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体现,可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和资金支持,从而促进文化产业向纵深发展,实现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规模化、高科技化和精品化发展。

三、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篇2

一、有关艺术的诸种管理

 

艺术管理作为一个庞杂的体系包含很多种管理,其中艺术行政管理、艺术经济管理、艺术产业管理、艺术中介管理的概念是掌握和理解艺术管理所必须定义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深入和全面探讨艺术管理之前,我们先来对艺术行政管理、艺术产业管理、艺术经济管理、艺术中介管理的概念做一个简单的论述。

 

1、艺术行政管理。要理解艺术行政管理首先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文化行政或文化行政管理的概念。文化行政或文化行政管理就是文化行政机构(在我国当前,有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广播影视部等)依据所属国家和地方的方针政策、法律规章,对各项文化事业(广义的事业)实行规划、组织、调控等行政职能。如果把艺术作为广义文化的一部分,艺术行政管理当然可以并入文化行政管理,如果艺术有必要从广义文化中独立出来,那么艺术行政管理借用文化行政管理来帮助理解基本还是可靠的,即把上面定义中的“文化”字样换成“艺术”字样就可以了。艺术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或政府的代表,客体是发生在本政府管辖范围内的一切艺术性活动,管理的依据就是法律规章。事实上,西方对艺术演出团体已形成非常严密、科学的管理机制,对这些艺术演出团体的管理推动了一门新兴学科——“艺术行政管理学”的蒸蒸日上。

 

2、艺术经济管理。与艺术行政管理一样,艺术经济管理也是一个交叉理论: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的交叉组合。早先,已有人提出建立艺术经济学,他们认为艺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是艺术经济和市场的问题,为的是寻求出艺术商品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从而做出哲学上的思考和认识。艺术经济管理虽然与艺术经济无论在称谓还是实践上都有一定区别,但艺术经济管理无疑也应该是以艺术市场为中心阵地来研究一切艺术经济活动的管理行为。艺术经济管理是一种多主体管理行为(后面详论),艺术经济管理的客体是一切艺术经济活动(包括经济政策、艺术生产、广告宣传、艺术商业、艺术消费、工商税收等)。

 

3、艺术产业管理。何为艺术产业,这里我们可以借用赵玉忠先生对文化产业所做的表述:所谓文化产业,是指以企业组织方式从事文化商品生产和文化服务经营活动的行业。文化产业在本质上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因而它隶属于第三产业即服务业。至此,我们可以认为艺术产业即指以企业组织方式从事艺术商品生产和艺术服务经营活动的行业,首先它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文化娱乐生产业,其次它还应该属于商业,是一种从事艺术精神生产品买卖和流通的密集式商业经营活动,这里的“密集式”表示活动之多、参与者之众、方式之繁荣。单体与单个之行为不能称之为产业。对这种密集式生产和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就是艺术产业管理,它与艺术经济管理的区别就在于它强调对群体性产业活动的管理,而艺术经济管理的客体既包括群体经济活动也包括个体经济活动。

 

艺术中介管理。从经济角度来讲,艺术中介就是居于艺术生产方和艺术消费方之间的艺术介绍和传播者,即在艺术市场上专门从事艺术流通和买卖的中间机构。艺术中介应该包括艺术经纪人(art broker)、艺术人(art dealer)和艺术信托人(art trustee)。简而言之,艺术中介就是艺术商人,包括个人和组织。艺术中介作为商业企业对自身的经营行为进行的管理活动就称为艺术中介管理,其管理主体特指艺术中介本身的管理层,其管理客体是指中介企业本身的经营活动。准确地讲,艺术中介管理与艺术行政管理相去甚远,因为管理主体截然不同,管理客体也差别较大;艺术中介管理从属于艺术经济管理,并且是其中一小部分的微型化;虽然艺术中介管理是艺术产业管理中最重要的一支,但又与艺术产业管理在层次上分道扬镳,因为艺术中介管理强调单个企业的微观管理,艺术产业管理强调企业群的行业性管理活动。艺术管理。包括上述四种管理的复合式管理,是由上述四种管理建构的庞杂的管理体系,是一切涉及艺术活动的管理的总称。

 

二、艺术经济管理的深入释疑

 

对于艺术管理的分类问题,孙仪先曾有这样的描述:“艺术管理可分为艺术经济管理和艺术行政管理两大类,都属于研究社会精神文化的管理学范畴。”这一认识在目前的学术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实这个结论颇有令人生疑的地方。问题的关键就出在对艺术经济管理的定位研究上。

 

上面已经谈到,艺术经济管理是以艺术市场为中心阵地来研究一切艺术经济行为的管理活动。笔者认为,在艺术市场中,艺术经济管理可以有三种分类:宏观艺术经济管理、中观艺术经济管理、微观艺术经济管理。即政府对艺术市场和艺术经济活动的管理就是宏观艺术经济管理(主体最大,范围最广,是产业与事业的结合,等级最高);艺术行业协会、艺术产业机构、民间艺术组织、艺术企业群对艺术市场和艺术经济活动的管理活动就是中观艺术经济管理(主体庞杂但位居中游,比政府小又比单个企业大,范围的中心主要放在产业性操作上,等级其次);艺术企业即艺术中介对自身的市场和经济活动进行的企业化管理就是微观艺术经济管理(主体最小,为单个的艺术企业,管理范围最窄,局限于单个艺术企业的生产运营活动,等级也最低)。艺术经济管理的分类情况用下图表示就是:

 

从上面的图示可以看出宏观艺术经济管理同时又属于艺术行政管理(政府性管理),中观艺术经济管理同时又属于艺术产业管理(行业性管理),微观艺术经济管理属于同时又艺术中介管理(企业管理),这就是说艺术经济管理与艺术行政管理的关系息息相关,根本无法截然分开,而把它们作为艺术管理截然分开的两个类别看来是不合适也不客观的。

 

三、艺术产业管理的重新建模

 

在2002年第四届中国艺术产业论坛上,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明确提出文化产业包括七个部分:文艺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和艺术品业,这一划

 

分已写进了十五期间文化部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司还指出艺术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门类之一,其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这种文化产业的分类法现在也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笔者却有不同的看法。艺术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门类在文化产业规划中已经缩减至艺术培训业、艺术品业了,这样的界定值得重新商讨。事实上,艺术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文学等诸多形式,这样的认识是建立在人类几千年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才流传至今的,艺术产业也应该遵循这样的共识而谨慎确立。综上所述,艺术产业应该是包括美术品业、文艺演出业、影视业、文学出版业的复合型产业,而不应该是它们中的平等一员,否则就会犯“鸟和麻雀”对等的语义混乱的错误。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艺术产业的内容:

 

由此可知,艺术产业管理实际有两种理解:①政府对美术品业、音像业、影视业、文学出版业、舞台表演业的政策性管理;②艺术产业内部企业化的管理。由政府担当管理主体从事的管理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行政管理或政策行为,我们大可以称之为艺术产业政策管理,因为政府对产业进行的管理行为在国外早就有比较合理的称谓:产业政策。日本经济学家贝冢启明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出版一本书叫《经济政策之课题》,在该书中,他把产业政策定义为:“产业政策为通产省执行的政策。”其实就是通产省的政府部门对该区各种经济产业从事的行政干预与调控。后来美国学者布莱昂·辛特利说得比较明确:“产业政策是装有政府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措施的皮包。”美国社会经济学家埃利斯·霍利的说法更为犀利:“产业政策是(国家)为了实现国家的经济目标而发展或抑制某些产业的政策。”这一认识基本已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当然,这里的艺术产业政策同样属于艺术行政管理,毕竟它是一种政府行为。而各类艺术产业自身自为的管理就像经济管理、企业管理、工业管理一样更容易确定为经济组织自身的经济行为管理、企业内部的产销行为管理、工业化组织机构的经济、生产性活动管理,类似于艺术企业管理或艺术中介管理的集束性组合。事实上,艺术企业管理或艺术中介管理已越来越成为艺术产业管理的重头戏,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曾经风光一时的文化艺术产业政策管理如今已风光难再,其在产业管理中实质性、操作性的干预地位也越来越为淡化。虽然艺术产业政策管理尚不能完全退出艺术产业管理的历史舞台,但它只能在文化艺术行政管理领域更能大显身手,在艺术产业管理领域已属强弩之末,这是政府放权后、市场高度自由发展的必然结果。就像如今人们观看电影、电视、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跟随市场宣传、社会名声、自己的欣赏口味而趋之若鹜,对政府为弘扬革命精神、宣扬政治主旋律、倡导同一价值观的做法不再兴趣昂然甚至有些反感一样。在艺术生产、艺术消费呈现个性化、多元化大发展的现实背景下,艺术产业管理的理论模式应该如下图所示:

 

艺术中介管理在艺术产业管理中的定位在上面的艺术产业管理模式图中其实已经大致明晓了。艺术产业管理通过对艺术产业内不同行业运营活动的管理(包括行业协会、行业组织、企业群系对内对外的企业化管理)继而传达至具体的、单个的艺术中介机构、艺术企业的管理,再进而总结为艺术中介管理。艺术产业管理像大类管理,艺术中介管理颇似个体管理;艺术产业管理是宏观认知,艺术中介管理即微观分析;艺术产业管理是上位概念,艺术中介管理自然就是下位概念。但艺术产业管理的主体部分和艺术中介管理都是对艺术产业经济、艺术商业行为进行的企业化管理,这一点是确定的。所以两者有时才有了互换重叠的可能。如中国在清代时,艺术产业化的管理就比较普遍了,其中名叫“老郎庙”的戏曲艺人组织就是这样一个行业组织——“老郎庙”是一种艺人行业组织,其基本职能是:对内管理艺人的日常事务,调和各个戏班之间的关系,维护当地演出秩序;对外则作为艺人的代言人参加社会事务,维护艺人的共同利益。老郎庙与明清时期的商人行业组织——公所、会馆相似,具有垄断和调节演出市场的权力。显然,老郎庙的管理就是对某地区戏曲行业的管理,我们称之为戏曲产业管理;而该地区每一个戏班自己对自己的管理就属于个体行为的艺术中介管理。

 

当然,艺术产业管理与艺术中介管理虽然都重企业化的管理,但艺术产业管理是对整个企业界的管理做出的宏观性研究,包含政府的产业政策指导,也重视某类艺术产业界自身自为的管理;艺术中介管理却是追寻艺术产业界中单个艺术企业实体的企业化管理,它并不具体考虑政府的任何宏观干预,它就是狭义上的、纯净的企业管理。如画廊是美术品业中的一支,唱片公司是音像业的具类,电影制片厂是影视业的个例,美术馆是艺术展馆业的单体等等,艺术中介管理就是这种“一支”、“具类”、“个例”、“单体”自身自为的企业化管理。艺术中介管理之于艺术产业管理就像独木与丛林、水滴与大海、石块与高山、星粒与星空,而恰恰是这样的独木、水滴、石块、星粒却构成了艺术产业管理最为重要的部分。五、艺术管理的理论框架

 

本文的第一幅图向我们揭示了艺术经济管理宏观上属于艺术行政管理,中观上属于艺术产业管理,微观上属于艺术中介管理,这对传统认为的艺术管理分为艺术行政管理、艺术经济管理的结论产生了强大的冲击,而艺术经济管理的这种分类与消解把艺术管理实际分成了艺术行政管理、艺术产业管理、艺术中介管理。因为艺术中介管理实际上是艺术产业管理中具类、单体的管理,所以,笔者认为艺术管理分为艺术行政管理和艺术产业管理更加合适。这样,艺术管理的理论框架也就形成了,我们可以称之为“风铃式”理论框架:

 

通过风铃式框架结构图,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艺术经济管理被分解消融了,但这种分解消融并不是要把它排除出艺术管理,而恰恰是还复了它应该具备的较高的理论地位,也就是说艺术经济管理实际贯穿着整个的艺术管理。艺术行政管理、艺术产业管理、艺术中介管理最直接的目标都是要推进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艺术市场的繁荣、拉动文化艺术经济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腾飞,可能推进产业、促进市场、拉动经济不是唯一目标,但绝对是整个艺术管理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因此,艺术经济管理应该是艺术管理中散布最广的管理内容之一,它融入到了艺术管理所有的领域,已经不可能与其他艺术管理类型割裂分离了。传统的艺术经济管理与艺术行政管理并列分类的观点,实际上人为割裂了经济与行政脉脉相通的学理关系,而主观、想象性地让艺术经济与艺术行政产生了对立意识。

 

四、结语

 

篇3

一、文化产业概念区分

目前给“文化产业”这一概念界定一个准确的定义还是比较困难的。如果从最为广泛的人类学意义上来说,“文化”是一个“独特人群或社会团体的‘生活全貌’”,由此可以引申出所有的产业都是文化产业,因为所有的产业都与文化的生产和消费有关。然而事实上,倘若我们将文化定义为“社会秩序得以传播、再造、体验及探索的一个必要(虽然并非唯一)的表意系统(signifing system)”的话,“文化产业”这一术语的表述和使用就会更加精准和严谨。简言之,文化产业通常指的是与社会意义的生产(production of social meaning)最直接相关的机构(主要指营利性的文化企业机构,但有时也包含公益文化事业单位和国家组织及非营利组织)[1]。因此,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大都应该包括广播电视、书报刊出版、广告以及表演艺术等。而所有这些文化活动的首要目标都是与受众沟通并创作文本,最终多以文化产品的实体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从广义上讲,所有的文化制品都是文本,但由于它们可以任人解读,必然会造成认识上的偏差,有些概念甚至还时常混杂在一起。

(一)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相对应的概念,长期以来,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在很多场合和领域混合使用,人们没能准确认识到二者在很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伴随着快速发展的高新科技和不断进步的现代生产方式,文化产业日益融入大众日常生活视野并风生水起逐渐成为一种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体两翼。

一般来说,文化事业是由政府主导,具有公益性质,通过提供无差别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而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文化产业则由市场主导,是经营性的,主要利用市场来配置资源,推动文化企业发展壮大,调动更多非公益性资源和民营资本激活文化市场,以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多元化的精神需求。[2]从资本来源上看,文化事业的生产资本由国家或社会统一集中提供;而企业商品生产的资本来源则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多元化,广泛吸收民营经济进入文化产业经营领域。从管理体制看,文化事业通常实行公益性管理体制,文化产业实行经营性企业管理体制。从调控方式上看,对企业单位,国家主要通过税收政策、法律制度和价格杠杆进行间接调控并进行合理引导;而对文化事业,则偏重以国家直接调控为主。

文化事业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公益性。绝大部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美术馆等都是国家投资兴建和拨付日常经费进行管理的,理所应当归社会全体公民所有。二是社会共享性。公益性文化事业为社会公有并且共享。三是社会公用性。主要是为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方面的多方面需求,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事业。

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方面,文化事业起着重要的文化服务引导作用,文化事业导向和滋养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是文化产品的市场化,可以增强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激发社会开办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加快文化消费步伐,满足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文化事业的建设具有基础性的补充作用,两者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都是社会主义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形式。[3]

党的十报告提出,推行十多年来的文化体制改革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明确了新的文化建设理念,明确区分了文化事业由政府主导,文化产业由市场主导。文化产业既有商品消费的经济属性,又有精神享受的意识形态属性。文化产业既可以成为一个国家实实在在的强大经济实体,又能体现国家软实力,是一个具有无限生机的经济增长点,能够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坚实的体制基础。[4]在全面推进文化强国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两手抓、两加强”,要尊重两大规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处理好两对关系——文化发展之“魂”与文化传播之“体”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并不意味着只注重市场规律而不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不能随意夸大或简单理解发展文化产业就是文化产业化或文化市场化。在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始终要引导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自觉担当社会责任,绝不能以牺牲社会效益、影响和谐稳定及国家安全来获取经济效益。[5]

(二)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

在国家层面,我国对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这两个概念的使用有着明确的区分,并没有不加区别地对待。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以及党的十七大、十报告中涉及有关文化产业内容时,普遍使用“文化产业”这一概念。两者主要区别在于“创意”二字,文化产业并不是创意产业,创意只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所有的文化产业都只是围绕着创意来展开活动的。

英国最早提出“创意产业”这个概念。20世纪末,英国政府提出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英国振兴经济的聚焦点,专门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将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高度,首次明确提出了“创意工业”(creative industries)的概念,主要指那些充分运用个人的天分、技艺、智慧,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通过循环开发进而创造就业机会和潜在财富的艺术思维活动[6]。“创意经济之父”约翰·霍金斯①根据“有想法的人,特别是有自己想法的人,在很多情况下比操纵机器的人更有力量”的基本判断,对创意产业做出较为宽泛的定义,他认为构成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艺术设计、专利申请、商标营销和版权保护。任何一种文化创意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知识背景下,依靠人的灵感和创新,借助现代科技提升传统文化要素的内涵和品质的,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加工和移植,创意活动融注了最大的个性特质。

创意产业区别于文化产业的最大特征主要在于它高度集纳了创意元素、文化因子和科技力量,三者相互作用并深度融合,形成了高智慧、高文化的新型产业集群。[7]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中,知识产权、文化产品及服务被认为是创意产业的核心内容。在国内,北京最早认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标准,侧重从文化产业价值链的角度重新定义创意产业——以创新为根本要素和途径,突显文化内核和创意价值,主要体现了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的行业集群特征。[8]而相对于文化产业,具有信息密集性和高知识性特征的创意产业是高智慧和创意的结晶,始终处于价值链的高端。任何一种创意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知识背景下,利用人文积淀,通过重塑传统产业结构来完成创意点燃和价值实现。如当今的3D电影、3D打印和高清数字电视等高科技文化产品都是通过数字新技术完成的。没有创新也就没有创意,创意是一种新科技理念。由于创意产业处于文化产业价值链条的高端环节,因此它的创新思维凝结在文化产品及服务当中,通过价值传导进而实现它的附加值增加,完成跨行业、跨领域的重组与合作,进而推动文化产业实现深度发展。

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关联极为密切。文化中有创意,创意中有文化。无论是在学术研究领域还是在政府制定实施决策方面,对“创意产业”一直存有较大分歧,特别是一谈到文化必然提及文化产业,这一对平行的概念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但也有显著差异。有时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有明确的区分,有时二者之间又可以互换使用。[9]在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形势下,虽然强调创意产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知识创新、产业升级和效益倍增等方面有巨大的增量空间,但由于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所限,且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侧重点等方面有所不同,与我国倡导的自主创新也不完全一致。因此,目前看来,盲目照搬英国等国的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既不符合我国国情,也不利于政府的统一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上加强两者研究,有助于明晰各自归属的产业边界,廓清文化产业与创意之间认识上的误区。

二、文化产业的分类

文化产业包含的内容和门类非常丰富,是一个多系统多组织构成的有机整体,长期以来没有一个规范科学的分类标准,现在的分类标准是在各种产业分类标准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因为对文化产业进行分类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加之文化产业概念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多义性,世界各国地域、经济、文化背景、产业政策等各不相同,所以与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相对应的文化产业分类标准和体系也不尽相同。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根据各自的国情和发展目标制定本国的文化产业分类体系,以应对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各种挑战和机遇。

目前在国际上各种产业分类标准中,以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费希尔在其1935年出版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提出的三大产业分类法最广为人知。根据社会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顺序将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为农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主要指“服务业”,即为生产和消费服务的部门,包括除第一、二产业之外的其他相关产业。除此之外,一些国际组织根据组织内部的产业划分原则也制定了自己的产业分类标准。从世界范围看,文化产业从组织结构上基本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业等);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装饰、形象设计、信息咨询、文化旅游等)。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文化产业的阐述不尽相同。由表1可见,世界各国根据本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分别对本国文化产业进行了具体而宏观的行业划分。最早建立文化产业分类标准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其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化的生产标准,经过生产、复制、流通和传播等主要环节的一系列活动,强调其知识产权的属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角度进行科学界定,为我国建立文化产业分类框架提供了重要参考。我国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分类也有系统研究,但划分类别上存在差异性。21世纪初,有学者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包括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广告、娱乐等较为细致的综合性文化体系[10],但划分范围太宽泛,过于笼统。另有学者将文化产业区分为文化艺术、文化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旅游等四个领域[11]。这种粗略划分虽有些过于狭隘,缺乏具体操作性,但划分较为清晰。为更好适应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制定科学规范的分类标准和体系已势在必行。

我国统计部门最早于1985年首次把“文化艺术”纳入第三产业统计项目中,开始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相对成熟的产业分类标准,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产业分类标准和体系。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形势下和国家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制定科学的文化产业分类标准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2004年国家统计局会同多个部门广泛调研、共同研究,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的基础上制定颁布了作为首个国民经济分类指导标准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首次对文化产业的内容进行科学划分和全面统计,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宏观发展决策的制定实施。此次分类标准对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认为文化产业是为全社会提供各类文化产品及服务的相关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相关联的围绕文化消费的活动集合。主要包括文化产品制作、文化产品销售活动、文化用品生产和销售活动等六大类[12]。再具体进行划分,主要分为核心层、层和相关服务层(见表2)。

表2:《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04)划分层次

通过表2可以看出,我国在文化产业的分类上比较宽泛,涉及的领域和门类较多,涵盖的内容十分庞杂,既有物质文化生产、制造和销售活动,又有精神文化生产、和经纪活动;既有公益性文化,又有经营性文化;既包括学术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又包括商业活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交错混杂并存发展。随着新兴文化业态的相继出现,2004年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越来越不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对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提出的要求,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亟须对现行分类体系进行必要调整,使其更加切合现实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文化产业主要指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进行的创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2012年7月,国家统计局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统计框架2009》,延续原有的分类原则和方法,对产业类别和结构分别进行了相应调整,新增了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特征的新兴业态,逐步细分了部分行业小类,去除了少量不相关的产业类别。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04)的基础上进行修订,颁布实施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对文化产业的定义进行了更为精准的界定: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并进一步说明了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从内涵)和与其相关生产活动(从外延)的范围指向。

根据2012年的分类标准可以概括出,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文化用品的辅助活动和专用文化设备的生产活动成为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主要内容,其中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构成了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主体,其他方面则是补充。文化产业的统计范围基本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统计框架2009》规定的范围保持一致。统计上指称的“文化及相关产业”覆盖全部文化及相关单位,“文化事业”着重指公益文化单位,而“文化产业”主要指经营性文化单位(见表3)。

当文化产业的内涵较为明确时,其外延描述就会更清晰。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基本上全面反映了近年来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客观进程和可喜成就,特别是新的四层次划分较为合理,对文化产业链条进行了新的提炼和梳理,更符合文化生产规律[13],更好地适应了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这既回应了社会各界对文化产业的热切关注,同时也澄清了以往在文化产业认识上的不确定认识,为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文化产业统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和行业导向,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人们对文化的认识逐步深入、文化与其他领域的加速融合,文化产业的涵盖范围也在不断发展变化,逐步完善文化产业的科学划分体系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文化产业内涵进行科学界定和系统划分,能够正确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恰如其分地定位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坐标,以便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进行有效的区别管理,推进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既要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同时也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门类。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产业的媒介品牌与创意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0XXW011);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0JJD860006)]

注释:

①约翰·霍金斯先生是国际创意产业界著名专家,英国经济学家,世界创意产业之父,版权媒体及娱乐业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知识产权的负责人和提供创意及知识产权咨询的创意集团的主席及创始人之一。

参考文献:

[1]赫斯蒙德夫.文化产业[M].张菲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3.

[2]孙小婷.中国文化产业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2.

[3]张彩凤.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26.

[4]高书生.文化体制改革的10年 谱写文化发展新篇章[N].人民日报,2012-10-17.

[5]孙志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J].红旗文稿,2012(17).

[6]创意产业[EB/OL].http://baike.ccitime/2010-05-11.

[7]温朝霞.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智力+科技”[N].天津日报,2008-10-24.

[8]李嘉珊,赵晋晋.中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外贸易实证对比[J].生产力研究,2007(17).

[9]多斯桑托斯.2008创意产业经济报告[M].张晓明,译.北京: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2008:10.

[10]戚鸣.文化产业:全球新兴产业[N].光明日报,2002-09-12.

[11]王慧烔.对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2).

[12]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通知[EB/OL].http:///2004-05-18.

篇4

2 增加文化产业管理中的财务工作内涵

2-1 进一步增加文化产业管理中会计目标的内涵

文化产业管理中的会计目标可以确定为:第一,为文化产业管理者制定文化产业发展决策、准确计算产业经营成果提供依据;第二,为产业内部使用者有效、充分利用智力资源提供数据来源;第三,为非产业内部使用者提供关于智力资源、物资资源等的货币性和非货币性信息。

2-2 扩大资产内涵,加强计量与核算

文化产业管理中应该更加注重无形资产的核算,尤其是从事文化产业的工作人员的学历和技术水平较高,科技研发能力较强,文化素质较高等,在计量中要充分考虑文化产业的特殊性。文化品牌、网络信息系统、工作人员教育状况等无形资产的价值都很大,在计量时,要延伸计量的范畴,扩大资产的范围,满足使用信息者的数据决策需要。

2-3 增加智力资产科目,合理有效核算智力资本

根据文化产业资本构成特点,可以将其资产划分为物力资产和智力资产两个模块。在文化产业中,物力资产一般会小于智力资产,随着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的提高,智力资产的比重会不断上升,而物力资产的比重则会不断下降。文化产业管理中的财务人员可以在权益类科目下增加智力资本会计科目,按文化产业人力资源设置明细账,同时,用“物力资本”科目取代现有的“实收资本”科目。文化产品中无形资产的研究和开发不能严格的区分,在计算费用时,要把研究和开发的全部费用都算作当期费用。文化产业具有智力支持特点,研发支出可以按照需要适当的资本化。研发支出的资本化要满足以下条件:研发支出有利于无形资产的销售或使用;研发支出的目的是生产无形资产,并且所产生的无形资产可以预期获得经济收益;研发支出产生的无形资产有可能被销售或使用。

在成本管理方面,增设成本核算项目。文化产业中主要的支出为研发支出和创意支出,因此这两项支出也成了文化产业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在会计实务中,有两种方法来进行成本管理:第一种方法是在研发支出的科目下设“研究支出”“开发支出”和 “创意支出”,按照现行企业会计中关于无形资产研发支出核算的原理来操作。项目研制成功之后,把以上三个支出的余额资本化,统一结转到无形资产账户;如果没有成功就全部费用化,结转至管理费用账户。第二种方法是将人力成本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摊。

篇5

目前,对体育产业的概念在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体育产业是指一切与体育运动有关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把体育产业分为本体产业、相关产业和体办产业;二是将体育产业划分为体育用品业和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业包括体育服装、体育建筑、体育器材、体育场馆等。体育服务业包括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健身服务、体育咨询、体育培训、体育信息、体育金融保险等;三是将体育产业界定为体育服务业,主要分为体育健身娱乐、竞赛表演、咨询培训、体育中介等。普遍意义上来说,一般对体育产业的定义采取的是第二种,即以实体形式将体育产业进行细分。

1.2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的内涵

体育文化概念可大可小,总体来说,体育文化指的是体育运动本身所涵盖的、围绕体育运动所形成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不同于传统冰雪文化产业,冰雪文化产业是以冰雕雪雕为主体的自然生态景观的文化传播与开发,是冰雪艺术与民俗文化结合的产物;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主要是以冰雪体育运动为载体的文化传播与推广,是冰雪文化与体育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也可称为冬季体育文化产业链,目前尚未有一个准确定义和说法,而且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究竟是体育产业的范畴还是文化产业的范畴事实上也一直存在着争议。通过对相关概念的分析与比对认为,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是一个融合体育产业、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链等内容的复合概念,参照体育产业、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链的定义及内涵后,在这里可以对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下一个定义: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是在拥有冰雪项目和冰雪文化区域内,以冰雪文化产业中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为链核,与相关产业的企业以产品、技术、资本等为纽带结成的一种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战略关系链,它主要指的是冰雪文化制造与传播的整体过程,包括文化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具体包括赛事文化、制造业文化、新闻传播文化、休闲娱乐文化、网络文化、旅游文化、广告及会展文化、教育行业文化等。根据国外冰雪体育强国发展经验和结合国内冰雪体育文化研究现状分析得出,目前,我国的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是以冰雪体育休闲旅游业和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业文化为主导的产业,特别是精品赛事文化,只有带动体育制造业文化、新闻传播文化、休闲娱乐文化、教育行业文化、广告及会展文化等“产业”文化,拥有较多的国际精品冰雪赛事,才能真正带动冰雪体育文化的整体发展。

2结果与分析

2.1我国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尚未完全建立

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大多数调查对象对于我国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的提法有一定争议,本文认为,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是围绕冰雪体育运动展开的,由冰雪赛事文化、旅游文化、宣传与传播文化、教育文化等多方面组成的产业联合体,而且在实际调研过程中,作为产业链条的部分企业的作用尚未真正发挥,我国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尚未完全建立,其突出表现就是还没有形成优质的主导产业。作为产业链整合的前提就是存在一家具有核心技术或者掌握着下游企业所必需的生产原料和技术的企业,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中还没有该类企业,目前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以冰雪旅游文化和赛事文化为主导产业,而旅游和赛事文化均由各省市旅游局和体育管理部门统一主抓管理,作为产业上游的研发产业,主要是跟赛事和旅游有关的服饰、用品等,中游产业主要是现有的旅游和赛事等,下游主要是配套的各类衍生服务和附加值产品等,支撑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条件都有所欠缺,产业虽有一定关联性,但产业核心价值不足。

2.2我国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主导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2.2.1冰雪旅游文化产品影响力欠缺目前,我国的冰雪旅游文化活动主要由国家和地方旅游部门主办,既有传统旅游景观文化,也有现代以冰雪为主题的赛事文化等,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北京、河北等地。东北三省是我国冰雪体育文化发展的主要省份,每年东北三省都会定期举办多个以冰雪为主题的旅游文化节庆活动,其中国际级6项,国家级5项,其中最富盛名的是黑龙江国际滑雪节、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和瓦萨国际滑雪节等。文化节庆形式上主要以冰雪旅游景点景观观赏和运动参与为主,内容涉及运动参与、经贸洽谈、赛事、节庆商品经营等。但由于节庆的知名度和特色产品不够,该类冰雪文化节庆的影响力还稍显不足。同比加拿大的冰雪节庆,除了拥有更多的精品滑雪体验以外,还有攀冰、冰上垂钓、越野滑雪、极光观赏、彩灯节、圣诞老人大游行等活动,加拿大的冰雪节庆将滑雪、艺术、音乐、文化融于一体,既特色鲜明,又惊险刺激,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参与。

2.2.2缺乏精品赛事和明星球员可以看出,2014-2015赛事中我国共主办或承办国内赛事38项,国际赛事10项,其中冰上赛事25项,雪上项目23项。从赛事组织和参与的程度上来看,我国承办的冰雪体育赛事在数量上并不多,主要集中在短道速滑、速度滑冰、单板滑雪、越野滑雪、冰球等比赛上,举办赛事的层次与北欧等冰雪强国还有差距,虽然我国也举办过一些冬季世锦赛和大奖赛等赛事,但是举办的频率较低,这与我国冬季运动项目的发展程度和国家冰雪传统有很大关系,而且目前我国国内的冰雪赛事的门票销售形式主要以赠票和团体购票为主。长期以来,受到我国冬季体育运动项目的普及率及影响力的制约,冬季体育赛事所能吸引人们关注度有限,直接导致其在门票、转播权等方面不具备盈利的优势条件。赛事组织者、投资者的目光更多的集中于某一项目所能获得的既得利益,而忽略了冬季运动项目所蕴含的巨大的潜在商业力量。

2.3冰雪体育赛事宣传与推广力度不够,影响力欠缺

在我国冰雪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中,缺少有竞争能力和开发实力的体育中介公司,这严重制约了冰雪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开发。由于没有与其他部门如电视媒体等进行沟通的专业机构,给赛事的宣传与推广造成很大的难度。与国外冰雪赛季期间赛事宣传收取的高达千亿元的转播费用相比,虽然近几年冰雪赛事的转播率逐年提高,但是由于我国承办的赛事级别和群众接受范围的限制,电视转播收入与其他职业化程度较高的项目相比,收入较低。同时,由于受到我国体育赛事资源长期被计划管理的影响,封闭保守、脱离市场、盲目的计划经济思想还制约着我国的赛事管理。事实上,部分的赛事组织者在赛事的商业开发中,不愿与专业赛事运营团队合作,更不愿由其制定详细的赛事包装推广计划。赛事组织者们常常需要自己找赞助或等赞助,进行销售与推广,而作为赛事组织者本身,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很难对赛事进行全面的营销,这种行为不但使赛事商业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又造成了精品赛事资源浪费。据CSM数据显示,2014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期间,在CCTV-1/5新闻频道直播的33个中心城市收视率为1.25%,收视份额占该时段总量的22.8%;全国网总收视率为0.54%,较前一天增幅80%。体育作为电视转播的类别之一,在中央台的转播比重处于中等位置,但是在省级上星频道及市级频道中,却处于较弱地位,在省级上星频道中,体育的播出比重仅占总转播时段的0.83%,与电视剧占整个转播时段的15.57%、新闻时事占时段比重的12.38%、专栏节目占时段比重的18.44%等相比有较大差距。虽然经过电视转播,赞助商品牌影响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扩大,但与夏季项目相比,冬季项目电视转播在影响力数字方面还是有较大差异,造成大部分品牌在赞助冬季体育赛事时频率不高。

篇6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理念,来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一所高中。2007年春,该校的两位教师考虑如何给因病无法出席课堂学习的学生补课时,利用录屏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及教师讲课音频,并将制作好的视频放置到网站上以供缺课的学生使用。从未缺席的学生也使用在线材料,主要用于复习和强化课堂教学内容。不久他们进行了更具开创性的尝试——逐渐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形成了早期的“翻转课堂”。

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引入“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新兴的文化产业人才应该是懂得经营、擅于管理的复合型经营人才。由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包含许多学科门类,涉猎面较广,包括经济、文学、艺术、管理等学科,它属于一个复合型专业。第一,学生数量较少便于开展翻转课堂。2004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山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云南大学四所高校中首先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授管理学学士学位。这标志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正式设立。目前,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有几十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但在校生总数仍然偏低,处于全国较低水平。第二,师资队伍跟不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已经有了一批相关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并充实到教师岗位中,但远远不能达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对师资的要求。很多高校的任课教师甚至是从其他专业调转过来的,多数属于“半路出家”,这使得专业教师十分紧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实践性,这要求专业课教师特别是担任实务类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相关从业经历。但是,中国从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门人才凤毛麟角,有些只作为企业的单一人才,不能兼职做专业教师,导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从业教师实践经验几乎为零。

四、怎样构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翻转课堂”模式

人们认为,构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翻转课堂”模式,实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观念体系、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结构的构建和优化等方面入手实施:第一,汇聚信息资源。在“翻转课堂”里,教师需要提前布置上课任务,需要学生进行信息搜集,极大的丰富了教学素材,同时课堂上进行信息汇聚,讨论教学目的,教师参与并评价,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个体无法掌握所有的教学资源,通过慕课教学,成为一种更为积极的教学手段。基于这些教学特征,人们可以看出,“翻转课堂”对教师与学生的定位重新定义,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教师也实现了角色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管理类教学的实践特性,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第二,加强课程群建设。管理学类课程群要使学生掌握管理学方面特别是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掌握一定系统知识后更多的是要充分了解文化资源,发挥开创性的思维。“翻转课堂”的推广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开放慕课,通过这一平台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学校的内容,感受不同的授课和学习方式,亲身体会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的碰撞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主干学科、课程群建设无疑是一种难得,也使“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另外,教师授课时要预留实践环节,可与一些社会活动、比赛、案例研讨等紧密结合,突出实践环节在课程群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技术整合形成专业合力。由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所涉及的学科基础广泛而分散,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往往出现各个来源学科各自为政、各门课程之间互不协同的问题,难以形成专业教育的合力。因此,在“翻转课堂”中技术整合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比如录制微视频、制作微课、采用数字化互动教材、开放的网络教学视频资源等,这些都需技术更新提升教学手段,因此,数字化的教学课件才能更好地完成“翻转课堂”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课下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推进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翻转课堂”的开展,人们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对于何时进行翻转教学,需要充分考虑学科内容适应性和学生特点等问题;对于学习资源,任课教师应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结合慕课等互联网教学,可以更加有效地制作适合学生的教学视频。

篇7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与发展

(一)概念

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对创意产业的定义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其产业范畴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行业。

弗罗里达认为,在美国,社会分化成四个主要的职业群体:农业阶层、工业阶层、服务业阶层和创意阶层。创意设计人群定义:

1.在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创意行业从事创意和设计的专业人士。2.在专业设计制作公司从事创意和设计的专业人士。3.在传统行业相关部门从事创意和设计的专业人士。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迅速崛起,在全球化产业结构的趋势带动下,国际创意产业的发展出现了重要的趋势,即追求规模效益、优化资源、互动渗透和空间聚集。人类经济结构从农业到工业时代,再从工业时代到后工业时代,人类对精神的需求一直提高的产业结构变迁创新产值与营收,将创意概念转化为创新的价值,不只是可以让人印象深刻,同时也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创意产业的精髓是人的创造力,探讨为何全球各大企业不惜以重金网络人才,意图一手打造创新带动营收的目标,不言可喻。

文化创意产业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在文化建设中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类对工作、休闲的态度,新媒体的不断涌现,特别是网络的发展,创造文化传播的新的飞跃,带动了文化的消费市场的活力,进而转变产业结构与当代社会的消费内涵,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及国家的发展有了重要意义。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商业性分析

“创意产业”特别强调开发人的创造力和技能潜能以创造财富的能力,它是一种“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

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方面的作用,可以从四个层面来讲。一是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二是对其它产业的影响,即每投入一块钱在文化产业里,它可能在其它产业领域获得的收益;三是文化的投入可以增进其它产业的竞争力;四是文化的投入可以改变人们生活的品质,改良文化形象。济南文化创意产业园――艺术工厂的成立,将使投资方在房产、艺术品流通、艺术活动策划、艺术家经纪等方面产生巨大收益。

三、济南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

济南从2006年开始,努力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着力构筑十个平台,并提出建立“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其中包括:

1.开通济南文化产业网,构筑信息平台。充分借助济南文化产业网这一平台,全面展示济南的文化产业资源、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文化产业项目、文化产业活动;及时提供国内外最新的文化产业资讯、各地文化产业成果、专家学者文化产业理论;有效畅通文化产业的信息交流,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文化产业发展。

2.建立文化产业项目库,构筑推介和投融资平台。通过定期征集论证、对外公布、招商推介等形式,吸引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管理等要素的积极参与,拓展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初步建立起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技术先进、机制灵活、优势明显的文化产业体系,将文化资源优势有效地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使文化产业尽快成为济南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推动文化济南建设。

3.建立经营管理人才体系,构筑智力平台。在人才培养上,一是从业内进行选拔,借助驻济高校资源进行人才培养,着力培养文化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专业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吸引一批国内外的文化高端人才来济南发展和创业,对能带动整个行业发展的文化产业高级人才,实行特殊政策给予引进。三是协调有关部门建立“文化产业人才信息库”,定期召开文化产业人才供需洽谈会,开通文化产业人才绿色通道,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文化产业人才资源。

4.整合文化社会资源,构筑物质平台。筹备建立济南文化产业协会,切实发挥行业协会在文化产业行业与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作用,通过行业自律、行业研究、行业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制定出台鼓励投资的促进政策,让大量的社会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向文化产业,真正实现融资渠道社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

四、济南文化创意产业园――艺术工厂的定位

这里的艺术机构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需要注册、不带有经营性质的艺术家工作室,它们纯粹是艺术家的个人创作场所;另一类则是需要注册、从事经营的公司,包括画廊和艺术公司。

1.绘画艺术的工作室包括油画、水墨等多种绘画艺术,强调油画、新材料绘画等现代艺术在所有的工作室中所占比例。2.平面、建筑、服装、摄影等艺术设计工作室。3.画廊4.从事与艺术有关业务的商业公司,如美术用品公司、艺术书店、包装设计公司、文化传媒公司、图文设计公司等。

五、筹划济南文化创意产业园――艺术工厂的工作程序

1.选址。2.在经营许可、场地、管理等方面,申请政府的政策支持。3.确定投资方与合作方,建立股份制合作方案。4.对场地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并开始初步的市场推广。5.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对产业园区进行整体的形象包装与推广。6.招商。7.加强创意产业园区的管理,实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8.通过各种艺术活动、演艺活动等形式提高其知名度,逐步形成园区品牌。

六、济南文化创意产业园――艺术工厂的困难预想与前景分析

2005年有关专家在肯定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分析了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归纳了六个方面,相关内容对我们发展济南文化创意产业园也未尝不是一些启示:

一是对创意产业的认识比较模糊,内涵界定不是很清楚,研究如何界定创意产业的门类,然后建立它的统计数据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二是创意产业单独的发展很快,但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不足,自身的产业链还没有能够有效的整合和延伸,因此还不能充分实现它的价值。三是从行业管理来看,当时上海的创意产业分散在三个不同的主管部门,一个是经委,一个是信息委,另一个是宣传部,协调不是很好,不利于资源的整合和有效的利用。四是园区的管理,虽然上海有很多创意产业园区,但是园区管理有一些刚刚搞起来的,还只停留在做房地产和物业管理上,重形态而轻视业态,不仅缺乏明确的定位和规划,而且内部的协调和交流也还不够充分。还不善于策划和举办各种展示、推广、交流、交易等活动。五是从发展的环境来看,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创意产业主要是中小企业居多,虽然他们有潜力,一定的技术基础,但是都很小,需要社会加以关注,需要激励,需要扶持。

济南文化创意产业园――艺术工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泉城首家艺术创意产业基地,投资方应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对园区规划、行业发展、业户管理等方面实行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将其建立其像北京798艺术工厂、上海莫干山路50号艺术仓库一样的艺术创意产业基地,并逐步发展为集艺术、商品、旅游为一体的园区品牌。

参考资料:

[1]《文化创意产业前沿》.吕学武,范周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篇8

文化企业指的是在发展中通过提升软实力和挖掘文化产业链,具有一定价值观念和文化素养,具有良好的市场品牌信誉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能够建立科学的行为管理规范和科学管理高效生产的文化经营单位,文化企业主要是无形的资产和潜在的市场,文化企业涵盖文化传播文化拓展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

二、企业文化的特点

1、文化性。文化企业具有一般企业的一般特点,但是更具代表的是其文化性。比如文化的传播性,文化的教育性等等。文化企业的文化性重点指在企业形成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成果,是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的本质来源[2]。

2、创新性。文化企业的创新性突出的表现在对文化的各要素和组成部分进行文化创意和资源整合,实现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创造能动性。

3、管理性。文化企业的管理性主要表现在文化企业对企业的行为规范和企业的绩效考核具有指导约束能力。

4、历史性。文化企业是一个长期发展累积的历史过程,不能超越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的生产力实际,是企业伴随时展的产物。

5、市场性。文化企业的市场性要求文化企业的发展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来进行,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和优化配置的要求来进行[3]。

三、文化企业的内容

1、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文化企业的重要体现,文化企业在历史积淀,客户赞誉,文化宣传等方面逐渐形成的企业形象是文化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文化企业的形象是文化企业的生命线,文化企业的品牌价值是最宝贵的资产。

2、企业品牌。企业的品牌是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通过构建品牌意识,提升品牌的内涵外延,实现品牌的市场化营销战略,实现文化企业的品牌效应。

3、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文化企业的灵魂。大庆精神,螺丝钉精神,细节决定成败精神都是文化企业的不同体现,是企业长效发展的原动力[4]。

4、企业价值。企业价值主要体现在文化企业在实现社会价值实现经济效益和实现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是企业责任感和企业使命感的内在要求。

5、企业行为规范。企业行为规范是文化企业的直接体现。企业行为规范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建章立制,建立企业个体的行为准则和约束机制,实现文化企业的深远影响。

四、文化企业对于企业发展的主要作用

1、文化企业的激励示范作用。文化企业在企业管理中可以起到宣传示范,激励感化的作用。文化企业通过对企业全过程行为活动进行渗透,逐渐培养企业职工按时上下班,严把质量关,重视生产安全,不放过任何细节失误的精神,通过表彰先进个人,进行物质精神奖励,重视企业团队精神的培养和企业整体协作的作用,在企业形成人人争先,以点带面,辐射带动的企业文化氛围,从而实现企业管理的有序科学严谨,实现企业管理的常态机制的建立[5]。

2、文化企业推动企业管理效率化。文化企业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通过企业文化的约束力和凝聚力的作用,对企业的生产、销售、推广、售后等环节进行量化考核,形成绩效考核和公平竞争的干事创业环境,形成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实现企业管理的效率不断提升,管理形式不断创新,管理的文化作用不断凸显,文化的综合效应的日益体现。

3、文化企业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就是培养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在促进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和机制,在实现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过程中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企业文化引领企业管理不断走在时代前沿,不断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的现代产业工人,不断培养规模化产业化的企业集聚,有助于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和对潜力市场的预判。

4、企业文化创新企业管理方式。文化企业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不断改变企业的管理模式,不断创新企业管理的内涵和手段,不断强化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不断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文化创意能力,不断实现企业能够同最先进的生产技术、电子技术、生物技术融合创新,不断实现企业管理产生新的创新活力[6]。

5、文化企业提升企业管理能力。文化企业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文化铺垫文化养成,在提升企业管理能力上作用独特,文化企业可以让企业员工学习最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记住,掌握最新最全的操作技术专业技术,不断提升企业员工的能力和素质,塑造一批有能力有素质有技术的现代产业先锋[7]。

五、促进文化企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分析

1、积极发挥文化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文化企业管理的一体化。我们要积极发挥文化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把文化企业放到时代的发展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考量,让广大员工认识文化企业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把文化企业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指南,要不断激发企业员工干事创业的激情,不断加强企业员工的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努力把文化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转化为企业管理的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实现文化企业对企业管理的促进和提升作用。我们要不断在文化企业引进先进的文化人才和创意人才,要建立一支文化素质高文化创新性强的文化专业队伍,要在文化企业中发挥文化的导向作用,不断实现文化企业的品牌化战略发展和市场营销网络化,不断实现文化企业的管理效率提升和运行机制改善。

2、注重文化企业内在品质的建设,实现文化企业管理人性化。我们要在挖掘文化企业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文化企业内涵和文化品位,不断打造文化企业核心品牌,不断丰富文化企业的表现形式和手段,注重文化企业的人文精神关爱精神,塑造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企业精神面貌,关心企业员工的生活和需求,重视企业员工文化需要,积极完善文化企业基础实施和发展文化企业宣传队伍,开展文化企业年活动和节日文化活动,积极开展文化进企业和文化面对面活动,不断增强企业员工的文化享受和文化品味,在企业管理中引入文化企业的宣传导向功能,实现企业员工的文化归属感和管理的人性化。同时还要在企业管理中重视文化的感召作用和文化的认同作用,在企业管理上注重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细节意识的培养,让文化企业的作用充分体现在企业管理的具体环节上[8]。我们文化企业要重点发展文化产品,文化产业,文化功能,严格产品质量,促进文化企业的市场化和内在品质建设,坚持高精尖发展方向,不断实现文化市场的繁荣和文化产品的更新换代。

3、强化文化企业的绩效考核科学管理,实现文化企业管理高效化。文化企业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企业效益的提升。通过文化企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的建立,不断完善健全企业的绩效考核机制和科学管理机制,避免人浮于事避免旷工逃工,不断强化文化企业岗位科学设置和企业的日常管理细则,强化文化企业责任追究和安全生产意识,不断提升企业管理的廉政意识和服务意识,树立质量第一效率第一的企业管理理念,不断加强文化企业管理的制度化建设和水平,实现文化企业在企业管理中的约束力和规范力。近几年,我们党和政府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不断增加财政预算和重点投资,不断出台税收优惠和奖励政策,积极加大政府购买文化产品和文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实现文化产品尽可能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4、激发文化企业的创新性,实现文化企业管理的长效化。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文化企业的创造性的充分发挥能够极大的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管理手段创新和管理机制创新,能够推动企业产品创新和企业人才创新,实现企业管理的技术创新和科技创新,最终实现企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效发展。我们在文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上,要坚持科学规划长远布局,要关注文化企业的产品质量,建立动态的产品检测和质量控制体系,不断提升文化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不断建立现代化的文化企业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努力实现文化企业的世界标准和世界水平,我们要不断国内文化企业走出来引进去,努力在电影,出版,动画等领域实现中国化的美国大片日本卡通等产业的历史性突破和跨越。我们文化出版企业要加强文化产品的科学性和精确性,我们出版企业要建立严格的出版管理规定和市场监管机制,对文化市场的违法行为和侵权行为要坚决打击,我们要在题材选择,作品内容上坚持立意深远,坚持弘扬时代风尚和时代的正能量,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创作观点,尊重知识产权和客观事实,不断促进文化产业的管理体系完善和文化企业的健康成长。

5、突出文化企业的辐射性,实现企业管理的全面化。文化企业的辐射性发展可以填补或者弥补企业管理的漏洞,实现企业管理各个环节的无缝对接和相互配合,能够实现企业管理的全方位立体式管理,实现企业管理的综合化全面化。文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避免大而全,一哄而上,也要考虑功能的齐全和配套,我们的文化企业发展要科学定位,整体谋划,积极发展文化创意园区和文化聚集效应,不断实现文化企业带动周边经济的整体发展,不断通过文化产业的极大丰富来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6、关注文化企业的市场性,实现企业管理市场化。文化企业的市场性决定了企业管理也要把握市场的动态和市场的变化,要求广大员工要学习最先进的市场理念和最先进的管理理念,做到理论和实践相机和,做到一般和具体相结合,努力在企业管理中运用市场化手段运用经济杠杠来实现企业管理的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管理环节相互衔接,管理过程科学合理[9]。我们的文化企业尤其是文化影视娱乐集团在市场定位的时候,一定不要盲目建设和盲目投资,目前我国很多影视城和活动中心都出现了空置和回报率低的问题,这说明我们文化企业在发展文化经济和产业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文化产业的泡沫化和不确定性,我们的文化企业还存在目光短浅和科学规划不准确的问题,我们的文化企业一定要站在历史和时代高度,从人民群众和大众娱乐消费的立场出发,坚持文化节目和文化品牌的高端性和大众化,坚持文化产业的长期发展战略,不断推出创意性强的文化精品。

结论

我们要把握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动态,积极促进文化企业的企业管理的可吃醋全面发展,让文化企业的企业管理不断辐射拓展,让文化企业管理在企业文化中提升完善。(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人民政府)

参考文献:

[1] 文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机制研究.艾庆庆.山东大学,2014-06-03

[2] 跨文化企业的文化冲突与融合.胡春艳.湖南大学,2002-10-28

[3] 我国文化企业成长性评价与预测研究.林X荷.华侨大学,2013-03-01

[4] 文化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实证研究.徐玮菡.长沙理工大学,2013-05-01

[5] 我国文化企业并购特征及其与并购绩效相关关系的研究.赵廷飞.山东大学,2014-05-20

[6] 我国国有文化企业治理研究.王玉.河北经贸大学,2014-04-01

篇9

一、陈列展览与文化产业

在2007年的“博物馆文化产品”研讨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曾明确指出:博物馆文化产品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展览,即把独立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藏品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具有思想性的文化产品。二是通过一些商品作为媒介,把展览的信息传达给观众,帮助观众进一步了解和认知展览。关于观众参观博物馆的目的,故宫博物院李文儒副院长认为:观众参观故宫主要有三个需求,一是看宫廷建筑,而是看皇家珍宝,三是想购买有故宫特色的纪念品。从上述两位专家、领导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博物馆要想充分发挥其宣传教育职能,首先要做的是设计制作出有丰富文化内涵的陈列展览,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参观,并且为观众提供与陈列展览有关的纪念品。这种为观众提供有纪念意义的商品是文化产业的行为,如此看来博物馆似乎已经与文化产业建立了某种联系,其实不然,从各地博物馆纪念品销售管理情况来看,销售纪念品的柜台或商店并不是博物馆的职能部门,而是由社会上的商业人员经营管理的。那么,博物馆作为一个公益性的文化事业机构怎么实现来与文化产业相结缘呢?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是这样的: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从这个定义上看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似乎不是文化产业的范畴,因为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虽然是文化产品,是绝对不能拿来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如今国内博物馆除少数几个特殊博物馆,如故宫博物院、秦兵马俑博物馆以外,均已免费开放。在免费开放的情况下,博物馆就已经不以经济效益为目的了。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提出博物馆陈列展览如何走文化产业发展之路的课题呢?这是因为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一方面博物馆事业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机遇,以每年新增100多座博物馆的速度迅猛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收入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最求文化精神文明方面的需求日渐迫切。这就为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提供了一个可以通过某种介质与文化产业建立关系的机会。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介质就是旅游业。

以河南博物院为例来说,近几年来河南博物院通过对基本陈列进行几次比较大的调整,推出了“中原古代文明之光”为主题基本陈列。“中原古代文明之光”基本陈列以丰富的文物藏品为基础,在科学的陈列设计理念指导下,运用合理的陈列形式和手段把最具河南特色的历史文化——青铜文化展示出来。从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中有四件青铜珍宝就足以看出河南古代历史文化重点所在。

河南是中国青铜文化的发源地,从偃师二里头夏代宫殿遗址发掘出土的最原始的青铜器到郑州二里岗商代前期文化的杜陵大方鼎,到安阳商代晚期殷墟文化的国之重器后母戊大方鼎,到三门峡虢国文化的虢季墓出土的象征王权的九鼎八簋,到新郑春秋郑公大墓出土的稀世珍宝莲鹤方壶,再到辉县琉璃阁战国青铜器群,河南青铜文化发展的脉络清晰可见。

河南博物院利用丰富的藏品资源举办以青铜器为特色的基本陈列为参观者提供一个学习、认识和研究青铜文化的平台。那么,这个平台应该是建立在以“特色”、“精品”来定位的陈列设计理念之上,运用创造性思维和综合性的艺术实践,将中国古代与现代“行业”这种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以有形的、趣味的、互动的和观众参与方式陈展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河南博物院在基本陈列“中原古代文明之光”中的“鼎定中原”展区里,以丰富的青铜器藏品来展示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展区内各个时期的青铜珍宝相映成辉。其中在青铜器展区有四件镇馆之宝,它们是杜陵方鼎、妇好尊、莲鹤方壶和云纹禁,这四件极品之作,把商周时期的冶铸科技水平、人文思想内涵、审美情趣取向、艺术创造能力展现的淋漓尽致。

篇10

作者简介:白雪艳(1971-),女,哈尔滨商业大学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经济政策。

基金项目: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非正式约束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经济的理论分析与实例检验”的阶段性成果(10YJCZH058)。

一、引言

文化产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是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已将其作为重点支柱性产业来发展,文化产业必将成为我国区域经济体发展的新动力。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布局,关系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化产业模式的选择一直是理论界和城市决策管理者所关注的焦点。目前文化产业模式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区域文化产业模式是根据其地区文化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区位特点和文化产业所处发展阶段、历史机遇方面的差异所形成的有利于本地区发展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发展目标、方式和样态。

二、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理性化程度不断提高,各区域从自身优势出发,从一开始的盲目模仿型、随从型向自主型、特色型转变。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雏形正在显现,但是还存在已成为制约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如市场嗅觉不够灵敏、市场推广能力不足,使得文化原创能力方面的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为产品优势和文化贸易优势;文化原创能力不强,原创人才结构单一、文化产业链前端原创不足,中端生产环节集约化程度不高,终端营销能力不强等,缺乏品牌包装和主流文化品牌,细节执行能力不强;缺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需的智力要素和市场意识;智力与产业的有效结合不够,产业发展上缺乏有效协调,文化产业结构雷同,缺乏创新;在旅游演艺、节庆会展和产业园区建设方面存在大量的重复建设、文化资源浪费严重等现象。这将导致未来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失调,为有效发展区域文化产业,应加快制定可行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并积极探索各种特殊的区域发展模式,从实际出发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选择多样化的模式提供空间,实现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

三、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从首次提出“文化产业”概念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已经经过了11年的高速发展,文化产业已经初具规模,2004—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3%,区域经济的进步有赖于文化产业的贡献,不同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不同。本文选取文化产业增加值和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区域经济中反映文化产业的贡献)的主要变量来分析。影响因素主要有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该地区人口对文化消费平均支出,从事经营性文化产业的部门数量,非盈利性文化产业机构数目,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比重。

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达到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8%,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5%),远未达到支柱产业的标准。截至2010年底,纳入统计的全国各类文化机构共计31.35万个,比2009年增加7776个;从业人员210.79万人,比2009年增加12.38万人。分类型看,执行事业会计制度的文化机构62172个,比上年增加1713个,全年收入合计696.33亿元,比2009年增长16.1%;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文化机构251368个,比2009年增加6063个;全年营业收入1244.14亿元,比2009年增长15%,实现利润403.39亿元,同比增长9.6%。按照国际人均收入和支出平均标准,我国文化消费支出总量应该达到4万亿元以上,而目前尚不足l万亿元,存在较大缺口。

文化事业费总额持续增长,2010年,全国文化事业费(财政拨款)323.06亿元,比2009年增加30.75亿元,增长10.5%,其中农村投入116.41亿元,仅占36%,对西部地区的投入仅占全国的24%;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0.36%,比2009年下降了0.02个百分点。近年来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一直在0.4%以下徘徊且不断下降。2010年,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0.36%,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低。文化事业经费投入的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较大。

四、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一)集约式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篇11

随着我国文化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文化市场及其体系的研究也逐渐引起关注。然而,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市场经济体系发育尚不很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则更加不完善。目前,我国对市场体系的研究较为丰硕,但对文化市场体系的研究方才起步。据统计,我国中国知网查询市场体系共有记录 24379 条,文化市场共有记录9656条,查询文化市场体系共有记录387条,其中29篇杂志文章,其他为报纸或年鉴,缺乏理论性。从当前所阅文献来看,关于文化市场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的间接研究比较多,但直接研究较少,只有2篇文献中提到过文化市场体系的运行机制。现就文化市场体系的研究现状做一个比较系统的回顾,为学者们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本部分从以下九个方面来分析。

(一)文化市场体系的基础理论及其思考

这是国内学者研究得比较多的角度,主要集中在文化市场体系的定义、构成和作用、特点、发育障碍因素和文化市场主体等方面。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相应的定量研究还比较少,值得进一步深入。王慎之(1994)系统地对文化市场的基本内涵做了详细解释,并对未来的文化市场发展趋势做了远景展望①。金明(1994)指出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文化艺术事业也进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但文化艺术事业有其自己的发展规律,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运作来发展②。杨运泰(1996)重点论述了文化产品和文化市场的性质和特征,并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特征做了详细解读③。王勇风(2007)认为文化市场经营内容与文化商品相关,表现出突出的独特性④。包国强(2011)对文化市场主体做了深刻分析,并就怎样培育文化市场主体给出了具体建议⑤。罗紫初、秦洁雯(2014)重点阐述了文化市场体系的内涵、结构,特征等⑥。祁述裕、孙博、孙凤毅(2015)强调即使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也不能忽视政府的作用,且文化市场有局限性。文化市场因其自身的局限性、文化所承载的意识形态的特殊性、我国文化市场尚不规范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应弥补文化市场失灵的不足,引导和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 ⑦。

(二)文化市场政策及体制研究

曹巍嵩(2010)中对构建公平、公开、公正的文化市场新体系的基本思路方法等做了探讨⑧。雷小龙、张飞鹏(2011)从文化市场构成要素出发,探讨了近年来文化市场主体规模的趋势、资本投入市场运作后产生的新问题、新型文化业态发展对文化市场结构的影响、法规制定的现状与不足,最后提出相应对策⑨。

(三)文化市场发展现状、趋势、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

孙婧(2015)指出文化全球化威胁到我国文化市场安全,并提出了巩固和增强我国文化市场安全的对策建议⑩。周丽华(2010)就文化市场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对策做了探究B11。刘继萍(2013)分析了文化市场的突出问题及相应对策,以期推动文化市场的监管立法B12。

(四)对文化市场管理的研究

路宁、王异异(2008)认为文化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是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市场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也存在着显著的问题,诸如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经营者素质不高和监督不力。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规范市场、强化管理、全面提升经营者素质、建立多渠道的监督机制、加强宏观调控B13。李国传(2011)则探讨了作为特殊商品的文化产品进入市场后,带来了一系列的巨变,例如经营思想作风、管理体制、消费观念的变化,文化市场也出现了供与求、中与外、义与利、雅与俗、主旋律与多样化等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关系到文化市场的管理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需要予以回答和解决B14。王宏伟(2012)、钱崇套、赵敏(2003)等皆对文化市场管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管理措施。

(五)其他国家文化市场发展对我国的经验与启示

万欣荣(2006)重点阐述了世界文化市场的发展趋势、特点,及其对中国文化市场的影响,也探讨了我国文化市场在全球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B15。黄先蓉,徐唯(2014)指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政策方面都有可供我国借鉴的合理成分,特别对我国文化市场在供给机制,市场倾斜配置,明确非政府文化组织的法律地位、为其提供必要的职能空间等方面有所启示B16。孙惠柱(2011)认为我国可以参照欧美国家对营利性的文化产业和非营利性的文化事业的区分,及其文化组织的经济构成的经验,进一步发展我国文化B17。郑海平(2013)从美国文化市场监管这一视角切入,在概括监管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其在几个文化市场监管的经验,以期能给我国一些启示B18。与此类似的研究还有程雪阳(2013)等。

(六)文化市场及其体系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篇12

2011年2月15日,《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对外公布,指出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相隔不到半月, 2月28日,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下称《计划》),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高于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实现倍增。这份全文近2万字的《计划》提出了10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包括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加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扩大文化消费、推动文化科技创新、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健全投融资体系、强化人才支撑、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等,以期推动文化产业

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在《纲要》中提出,在国家许可范围内,要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在国家许可范围内,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在信用贷款、土地使用、税收优惠、上市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将为民营资本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大展拳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环境和空间。

《纲要》同时提出扩大文化消费举措,内容包括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创新商业模式,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开发特色文化消费,扩大文化服务消费,提供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提高基层文化消费水平,引导文化企业投资兴建更多适合群众需求的文化消费场所,鼓励出版适应群众购买能力的图书报刊;鼓励在商业演出和电影放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低价场次或门票,鼓励网络文化运营商开发更多低收费业务,有条件的地方要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文化消费提供适当补贴;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支持海南等重点旅游区建设等等。对于当前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来说,

这些扩大内在消费的举措将成为刺激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将提高各种社会资本的进入。而在倍增《计划》中,则进一步将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初步量化,提出,“鼓励集聚发展,建设10家左右高起点、规模化、代表国家水准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一批集聚效应明显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100个左右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突出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和一大批特色文化产业乡镇;打造文化品牌,培育300家左右品牌文化企业,打造10个左右社会影响大、综合效益高的文化会展和节庆活动;加强引导调控,防止盲目投资、盲目跟风,造成资源浪费。”

同时,根据《计划》,“十二五”期间,文化企业的上市潮势将掀起。《计划》提到,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优质文化企业利用公开发行股票上市融资,扩大文化产业直接融资规模。加强文化企业上市的培育储备和推荐机制,形成“储备一批、培育一批、申报一批、发行一批”的文化企业上市梯次推进格局,培育30家上市文化企业。针对文化企业融资难的困境,《计划》提出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打造文化产业全产业链信贷融资体系;开展文化产业资产托管、投资理财、支付结算等配套金融服务鼓励银行机构积极开展文化产业消费金融业务。

在倍增计划中,对于文化产业界来说最大了的鼓舞莫过于2015年11个重点行业目标的提及,11个重点行业分别是:

演艺业建设

10家左右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全国性或跨区域的文艺演出院线,形成1-2个国际知名的演艺产业集聚区。、

娱乐业

打造5至10家具有较大产业规模和较强竞争实力的娱乐业品牌,使国产娱乐设备、国产原创娱乐内容占据国内市场60%以上份额。

漫业

产业增加值超300亿元,着力打造5至10个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产动漫品牌和骨干动漫企业。

游戏业

市场收入规模达到2000亿元,力争每年向世界推出百款网游,其中3-5款精品网游跻身国际最受欢迎网游前十位排名。

文化旅游业

成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支撑。

艺术品业

市场交易总额达2000亿元,形成2-3家具有世界影响的艺术产业集聚区,将中国建设成为世界艺术品重要交易中心。

工艺美术业

产业增加值超过6000亿元,出口额超过200亿美元。

文化会展业

形成3-5个覆盖全国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会展。

创意设计业

举办1-2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意设计展会和赛事活动,支持打造3-5个世界知名的“设计之都”。

网络文化业

篇13

Schuler&huber(1990)认为广义的人力资源绩效评估是持续评估公司每位员工的过程,用以衡量、评估员工的工作成果,以了解员工目前的工作能力及未来工作的效率。Miller(1996)指出人力资源绩效评估是员工与雇主最重要的雇用交易关系,雇主提供工作,并支付报酬,员工提供劳动来获取工作,雇主和员工之间通过绩效评估使雇佣关系得以成立和继续。Baron&Kreps(2005)认为一个合理的绩效评估系统,关键取决于公司的战略、技术与工作组织、企业文化、劳动力、外部环境这五项因素以及绩效评估系统与人力资源管理当中其他系统的匹配程度。

国内在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研究中,更多的侧重于员工的参与,绩效的考核。高参与工作系统能够促进员工技能的提高,进而提高产品质量、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价值,同时,也强调了顾客在人力资源绩效评估中的作用,认为顾客在享受到更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以后,能够维持其对组织和产品的忠诚,增加顾客的购买行为,最终提高产品的销售增长。王林等(2011)认为,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尤其是绩效考评结果导向的实践,给员工传达了如何做才有价值,绩效考评是结果导向的,关注为组织带来高绩效行为的结果。吴少华(2011)强调从“德”、“能”、“勤”、“绩”、“体”五个方面进行考核。李春(2011)认为,在人力资源绩效评估中,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困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指标内容的选择,另一个是指标的结构和权重水平。“如果绩效评估体系中的考评指标总数超过了15个,这套绩效评估体系就没有实际的意义,关键是指标并不在多,而在于是否准确、关联度高、具有可操作性和未来指导性。

以上学者都强调了绩效管理中公司战略、员工参与、顾客满意度、绩效考评结果导向及评估指标选择的作用,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去选择评估指标,评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绩效将成为评估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一环。本文从人力资源平衡计分卡的视角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来展开定量研究,确定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绩效评估的各指标权重。

二、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绩效评估构成

企业组织可以通过一个合适的评估系统,在一定的期间内针对其所预定的目标或所完成的某一特定计划,进行计量对比,用以了解期望目标与实际完成情况之间的差距,以决定以后的行动方向和所应采取的行为,进而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而其评估可以是组织的绩效也可以是员工个人的绩效,最佳的绩效评估机制应该是能有效的结合企业组织的愿景与策略,整合内部各个组织,并且能结合和落实员工的工作绩效。平衡计分卡也就成为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绩效评估最为有效的绩效评估工具。

平衡计分卡是Kaplan&Norton在1990年进行一项“未来组织绩效衡量的方法”的研究计划时首次提出,最初是旨在找到一个横跨财务、会计为主的绩效衡量模式。经过逐步的研究完善,平衡计分卡成为一个全方位的衡量方法,它使得组织内部许多关键的管理流程相互连贯、从而使流程变得更规范。2001年Becker等学者结合平衡计分卡的概念,提出了人力资源平衡计分卡的概念,首次比较系统的介绍了人力资源绩效评估的概念,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评估提供了一种可操作性的思路与工具。在人力资源平衡计分卡中依然是包括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等四个层面。

在研究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绩效评估时同样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等四个层面来进行研究,并对其定义如下:财务层,是评估有关人力资源策略实施及其执行为企业所创造出来的财务价值,包括所有人力资源投资报酬率和人力资源服务成本效益等;顾客层,是在调查的基础上,评估人力资源所确定的主要目标客户群以及内部员工的满意度,这里也将内部员工视为人力资源服务的顾客,了解顾客满意度、员工满意度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服务与合作关系等;内部流程层,主要关注于企业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技能和人力资源管理所要处理的相关事务,建立满足企业价值的人力资源实务运作流程价值链,主要包括企业文化、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环境和团队管理能力等;学习与成长层,是基于促使企业达成长期的成长目标而对员工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活动,这一层面主要包括员工的上下级沟通、员工的任用、员工领导能力的培养、员工报酬∕努力公平度和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等。

三、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绩效评估构建

在研究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绩效评估时,主要是去评定影响经营绩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层次分析法来进行研究。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由美国匹斯堡大学教授Thomas L.Saaty于1971年提出,旨在处理不确定因素下复杂问题的决策而发展出来的一个系统的决策方法。该方法是将复杂的问题系统简化为简单的层级系统,再根据学者、专家和各层决策者的意见,对各要素进行比较评估,予以量化后建立比较矩阵,求出各矩阵的特征向量。再依据特征向量作为各层级要素间的优先顺序求出最大特征值,以评定比较矩阵一致性指标的相对权重的大小,进而提供供决策者做决策时的参考指标。

第一,构建层级分析结构。层次分析法的模型通常包含三个层级:(1)目标层,只有一个元素,它是对评价对象或目标问题的描述;(2)准则层,是对目标层的具体描述和扩展,是判断的准则;(3)方案层,是对准则层的细化,是选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等。按照目标到方案自上而下地将各类因素之间的直接影响关系列于不同层次,同一层级的元素作为准则对下一层级的元素起支配作用,同时其又受上一层级元素的支配。依据人力资源管理平衡计分卡,我们将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绩效评估分为三个层级: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绩效评估作为第一层即目标层;第二层准则层有4个二级指标,财务层(B1)、顾客层(B2)、内部流程层(B3)和学习与成长层(B4);在准则层之下的第三层即方案层又确立14个三级指标(C11-C45),由此构建出文化产业人力资源评估的层次结构,如表1所示:

第二,确定各层指标权重。当层级建立后,某一层级将根据上一层级某个要素作为评估的标准来进行要素间的对比,以实现重要性判断的定量化。用数值表示判断结果,构造出比较判断矩阵,构建判断矩阵主要通过专家和企业高管咨询法来获得各指标两两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层次分析法选用1-9标度法,即用数字1-9来对各要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对比,各数字的含义见表2。

由于构建判断矩阵时要受到专家和企业高管系统不完全性和评价系统复杂性的影响,容易出现判断之间不一致的情况,因此要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使各判断之间协调一致,不致出现相互矛盾的结果。首先,计算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姿max,对于不满足一致性要求的矩阵,其?姿max﹥n;然后,计算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计算公式为CI =■,当CI=0时,表示判断矩阵具有完全的一致性,当CI

第三,层次单排序及权值计算。通过访问问卷,本文共完成20份有效AHP问卷,其中访问对象包括高校文化产业研究学者、文化产业企业高管、人力资源培训机构专家等。结合访问对象的意见,构造判断矩阵,准则层B,方案层C,如表4所示。对访问对象给出的标度值进行加权平均,逐个进行层次单排序计算,计算如表5、表6、表7、表8所示:

最大特征根 ?姿max =4.0463,CI=0.0154,n=4,CR=0.0171

四、研究分析

本文汇总高校文化产业研究学者、文化产业企业高管和人力资源培训机构专家等专家学者的意见,并经意见的修正之后,基于人力资源平衡计分卡的观点、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绩效评估各层的重要性及其权重。

第一,准则层的比较。在准则层下其一致性比率CR=0.0171

第二,财务层的比较。在财务层,共有两个评估指标,经由AHP运算可得到,?姿max

第三,顾客层的比较。在顾客层,共有三个评估指标,经运算得到其一致性比率CR=0.0560

第四,内部流程层的比较。在内部流程层,共有四个评估指标,经运算得到其一致性比率CR=0.0516< 0.1,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其权重结果合理。依其权重值分析(见表7),在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绩效评估的内部流程层,职业生涯规划最为重要,其权值达到0.5232;企业文化、团队管理能力相对重要,内部流程层中工作环境的权重最低(0.0580),相对重要性偏低。

第五,学习与成长层的比较。在学习与成长层下,共有五个评估指标,经运算得到其一致性比率CR= 0.0693

第六,层次总排序的比较。运算结果的层次总排序和方案层的权值如表9所示,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绩效评估各指标的权重排序结果为: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员工满意度、员工报酬∕努力公平度、职业生涯规划、员工领导能力的培养、人力资源投资报酬率、企业文化、员工的任用、顾客满意度、团队管理能力、员工上下级沟通、人力资源服务成本效益、服务与合作关系和工作环境。总权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24.31%,这突出的显示了在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绩效评估中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

五、结论

本文基于人力资源平衡计分卡的视角,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绩效评估各指标的重要性来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四个准则层的重要性程度排序依次是学习与成长层、顾客层、内部流程层和财务层;在四个准则层下面的14个指标中,以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权重最大,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其下依次是员工满意度、员工报酬∕努力公平度、职业生涯规划、员工领导能力的培养等。

在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绩效评估中,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指标最为重要,可作为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绩效评估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要性较高,这也与文化产业本身作为高创新型的内容产业相符。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员工的创新能力更是保证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此,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绩效评估中要更加注重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的评估与考核。

参考文献:

[1]Schuler,R.S.,&Huber,V.L.Personnel and Humer Resource Manangement[M],4th ed., Minneapolis:West Publishing Co.1990.

[2]Miller,R.Measuring What People Know:Human Capital Accounting for the Economy. France Paris: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1996.

[3][美]詹姆斯·N·巴伦(Baron,J.N.),[美]戴姆·M·克雷普斯(Kreps,D.M.)著,王垒、潘莹欣等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总经理的思考框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程德俊、赵曙明:《高参与工作系统与企业绩效:人力资本专用性和环境动态性的影响》,《管理世界》2006年第3期。

[5]王林、杨东涛、秦伟平:《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新产品成功影响机制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11年第4期。

[6]吴少华:《人力资源绩效考评体系的研究》,《中国商贸》2011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