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四要素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社会调查四要素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社会调查四要素

篇1

一、“担当德育”模块课程群内容

二、“担当德育”模块课程实施

(一)指向“唤醒”的“担当”德育课程实施

指向“唤醒”的“担当”德育课程主要设定在高一年级,根据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担当德育专题教育内容的不同,这类课程具体实施也是有细微不同的。但总体上,“唤醒担当”的实施途径可概括为:创设同感同知氛围――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追问学生价值取向。根据我校校情,笔者归纳出“唤醒”担当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唤醒”方式一:人文感召――品读国学文籍,对话古今担当

这一种方式主要是学生在品读《论语选读》《鲁迅今读》等国学文籍时,在人文的魅力感召下,挖掘古今担当,对现实生活提供价值取向。

2、“唤醒”方式二:校情感化――参与新生融合,探寻校史担当

这种方式主要是指学生刚进入高中,对校园充满好奇,在军训、国旗下讲话、校史馆参观、学生干部技能培训等校本课程学习下,逐渐融合到新校园,并探寻瑞中校史中的担当典故。

3、“唤醒”方式三:社团感知――体验社团文化,展现青春担当

这种方式主要是学生在高一阶段参与各种社团活动,提升自身素质与技能,在与同伴不断相互学习与交流中,展现独特的青春担当魅力。

(二)指向“实践”的“担当”德育课程实施

指向“实践”的“担当”德育课程主要设定在高二年级,实施途径可概括为:理论学习,明确担当价值所在――能力储备,明确担当要素所在――模拟实践,体会担当困难所在――社会实践,领悟担当意义所在。

1、“实践”方式一:融合课堂内外知识,践言担当

这种方式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环境保护》等国家课程时,理论联系实践,用自己的言语表达担当的决心与计划。

2、“实践”方式二:探究乡土社情文化,践历担当

这种方式主要是让学生在《民国史料研读》《走近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调查与问题探究》《对话瑞安先贤》等校本课程学习中,探究本土担当文化,在实践中经历担当。

3、“实践”方式三:承担社会公益活动,践行担当

这种方式主要是指学生在《校园服务之志愿者活动》《校园服务之值周班活动》等校本课程以及在“团学志愿・奉献担当”专题教育中,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在公益行动中激发学生甘担任务,体验担当。

(三)指向“内化”的“担当”德育课程实施

指向“内化”的“担当”德育课程主要设定在高三年级,本模块的实施主要是培养学生善于用“担当”提升自己的思想,敢于将“担当”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实施途径没有呆板的模式,但大致上可以分为“学习――反思――参与――反思――内化”等五个环节。

1、“内化”方式一:探究时政史料,思辨社会担当

这种方式主要是指学生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心灵的对话――认识西方哲学家》等课程学习中,探究时事政治和历史人物,用自己的思辨能力探究担当。

2、“内化”方式二:规划职业生涯,思虑人生担当

这种方式主要是指学生通过《我的未来我做主――高中生涯规划》《律师启蒙班》等课程学习,结合“红色信仰・人生担当”专题教育,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下,以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思考自己的人生规划。

3、“内化”方式三:成就星级模范,思省卓越担当

这种方式是指学生通过《星级团员评比》等课程,在“星级模范・卓越担当”专题教育中,树立星级模范意识,以优秀同学作为榜样,时刻反省自己,醒悟担当,将担当真正作为自己内心的追求。

三、“担当德育”模块课程评价

(一)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担当德育”课程注重学生活动参与,并在活动中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对学生日常德育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发展性评价,由此激励学生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与担当精神,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二)注重学生能力、情感成长收获的体验

从心理学方面看,应由知(道德认知)、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行(道德行为)四要素组成,四者不可缺一。同时,这种评价要注重学生能力、情感成长收获的体验,我们基于课程具体目标:知识、技能、情感而设计了独特的课程评价体系,其中,既有定性的评价,也有定量的考核。

篇2

二、休闲体育的到来是经济高度发展下的产物和时代需求

(一)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体育消费群体和体育市场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学家预测,2040年我国人口总数达到顶峰14。91亿后开始下降,其后将呈现缓慢的负增长。这样的趋势,一方面说明新世纪我国的人口压力仍然很大,但另一方面对休闲体育的发展来说却是一个机遇。这是因为,新世纪的人口增长是与人均GDP和居民收入水平增长同步的,这种条件下的人口基数的增长,意味着有支付能力的体育消费水平的增长,而有支付能力的体育消费需求的增长,又必然带来体育市场的持续繁荣。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进入富裕阶段。到那时,富裕起来的15亿人,无疑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消费群体,并以他们活跃的体育消费能力创造世界上最大的体育市场。

(二)新世纪我国居民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是休闲体育发展的原动力

社会主体人的需求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中各项活动的生存、发展和消亡也是由人们需求结构变化的客观规律来决定的。体育消费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消费现象,是一个社会发展到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体育消费需求是指特定的消费人群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市场环境和特定的市场推广计划下对某一个特定产品的总体消费需求。

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时,居民消费由温饱消费向现代消费转变。纵观近几年的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是医疗、保险、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等发展型,甚至享受型消费系数呈上升趋势,消费结构将出现良性变动。

体育消费从本质上讲属于满足人们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消费。体育消费是能给人们带来健康、欢愉、享受的消费。由于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对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是无限制的,因此,人们对体育的消费需求也是无限制的。

(三)闲暇时间的增多,是休闲体育发展的保证

我国政府在1995年5月起,就实行了五天工作制度。从2008年开始实行,国家又增设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加上原来的五一劳动节,国庆节以及双休日,年休闲时间达到了119天之多,超过了1/3的休闲时间,达到了满足休闲社会的三个条件之一。随着人们余暇时间的增多,人们便会考虑如何运用余暇时间科学、合理地安排健康向上的休闲内容,以满足身心上的需求。加上我国的政策一向推行全民健身计划,这给大众的休闲体育营造了很好的政策环境。

(四)人民生活节奏加快,文明病的困扰,健身意识的提高,是休闲体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古老的健康概念,常以是否有病作为分界线,有病为不健康,无病则为健康,而现代对健康的科学定义是指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动态平衡。21世纪的社会的健康四要素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道德健康。

社会的进步,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的紧张,大量的脑力劳动代替了原来的体力劳动,现代人类努力在适应这种高强度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时,人的精神系统可能会出现问题,就会犯所谓的文明病,现重要的是,大强度的脑力劳动,长期缺少锻炼,使得”肌肉饥饿、办公室病、心理疾病等现代文明病成了困扰大众的杀手,而休闲体育正好可以填补空白,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更可以起到缓冲精神压力的作用,平衡人体机能水平。

(五)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自上个世纪后20年,我国进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尤其是2000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逐步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消费重点由生存资料转向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提升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当前的消费重点,除了住房、电子通讯器材、汽车、家庭装饰装修等新兴消费持续升温,增长迅速之外,健身健康日益成为了新的生活方式,特别是经历过“非典”后,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不仅如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观念也随着发生了变化,体育健身日益成为了一种时尚。这些变化都将对中国休闲体育产生巨大影响。加之,中国政府通过国家彩票基金加大了对全民健身的投入,健身路径工程、小篮板工程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休闲体育的发展。

三、新世纪经济下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对准市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随着人民生活需求开始由物质向精神转变,休闲体育的消费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已不单满足于现有的体育运动,而是衍生出更多的、更时尚的休闲运动。如目前比较时尚的休闲体育运动项目,高尔夫球、健身房运动、普拉提、滑雪、海滩体育等。

(二)培养适应休闲体育、休闲时代的专门人才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给中国体育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也给中国休闲体育的发展注入了强有力的催化剂。奥运会对国内群众进行了一次广泛而深刻的体育文化洗礼,同时也增强了休闲体育需求,据有关资料表明,在2000年,我国国际旅游业的就业人数达到约200万人,而且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按这个增长速度估算,到2020年将达到1500多万,庞大的休闲业务、休闲服务业市场将出现人才的紧缺。

篇3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研究未成年人犯罪问题,首要的问题是明确何为未成年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之规定: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该条规定明确了未成人的认定标准,不以身高、体重、智力水平、占有财产、思想素质等为条件,而是只以年龄为唯一认定要素。在我国民法和刑法等相关法律内,均对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做了相应的特别规定。尤其是刑法对未成年人依据不同年龄段,对未成年人可能判处的刑法作了几项特别规定,即未满十四周的未成年人一切犯罪均不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只对八种刑事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则绝对不被判处死刑。之所以做出这些特别的规定,是因为未成年人相对成年人而言,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一是未成年人普遍身心未臻成熟,社会阅历浅薄,知识储备不足,对自身和社会的认知存在与成年人完全不同的局限性。根据人的正常发展规律,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都未达到足够的成熟程度,在应对复杂社会问题时缺乏必要的应对能力。加上未成年人主要的生活经历在关爱他的父母、朋友身边,主要活动范围是在家庭或者学校等熟人社会,缺乏必要的社会阅历,对生活缺乏足够的认知,对社会现实缺少深入的了解,因此,他的整个认知水平是极为有限的,因而决定了未成年人对自身行为的性质不能够做出符合成年人正常认知水平的判断,使得未成年人有极大的可能性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无法估计到后果的严重性,更不用说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有可能触犯法律。

二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动机往往相对简单,犯罪行为常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很多是由于意志薄弱或者是情感冲动造成的,主观恶性不深。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时往往没有明确的犯罪目的,有些只是出于好奇心理,有些可能出于一时冲动,还有些可能出于好玩取乐,逞英雄实现自我满足。这些都决定了未成年人对外界事物的重新认识和对内心世界的自我评价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二、未成年人犯罪检察工作的新理念

检察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必须充分理解新法的精神,从根本上转变固有的执法理念,全面拥抱新刑诉法的精神和思想,把自身的工作推向新的进步。笔者以为,检察机关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相关工作需要有较大的改进,首要的是体现在执法理念的转变上。

(一)必须树立起未成年人犯罪特殊性理念

新刑事诉讼法专门就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设立一个章节,本身就是彰显了未成年人犯罪具有极大的特殊性。新法修订之前,我国已在多部法律中零星散乱地规定了一些未成年人保护的条文,这些条文散见于宪法、刑法及其修正案、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有关的司法解释或部门规定当中,但始终未能形成一个系统性的、专门性的法律规定。本次刑事诉讼法的修定,彻底改变了这种不利的局面,使对未成年犯罪问题的处理走上发展的正轨。

因此,我们作为检察工作人员,在处理未成年犯罪问题时,首先树立的执法理念就是未成年人犯罪具有特殊性。正是由于未成年人的这些特殊性,新刑诉法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采取与成年人犯罪不同的执法理念,专门就此设立了两项特别的刑事司法制度。

第一项特殊制度是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社会调查制度。新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八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根据情况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这也就意味着检察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不仅要考虑到犯罪四要素基本问题,更需要全方位考虑未成年人实施犯罪的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以及是否属于初犯,归案后是否悔罪,成长经历、一贯表现和监护教育条件等综合性因素。进行未成年人进行社会调查,不仅有针对性地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挽救,同时还是侦查机关对涉罪未成年人采取取保候审,检察机关决定逮捕、,法院定罪量刑以及刑罚执行和社区矫正的考量依据。

第二项特殊制度是设立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新刑诉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充分考虑到许多未成年人犯罪是“一失足成千古恨”,该制度的实行有利于消除未成年时的犯罪对成年后生活和工作的不良影响,尽最大可能给犯罪的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重新做人的机会,可以及大地消除未成年人对社会的对立情绪,有利于社会长久稳定。

(二)必须树立起保护未成人理念

新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明确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我国此前在多部法律中阐述了相关精神,但是新刑诉法首次明确将此作为原则性规定确立在法律中,仍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该条款的规定,从根本上要求我们检察工作人员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必须树立起保护未成年人的执法理念。也就是意味着,办理未成年人案件应当将未成年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将重心放在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上,而不是放在惩戒未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从社会层面上讲是,是古今中外任何社会都努力坚守的理念,更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从个人层面上讲,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是每一个人应负的基本责任。未成年人犯罪,从某种意义上说讲更多的是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的责任,参与犯罪的未成年人本身也应当是受害者之一。对他们实行教育、感化、挽救,避免社会对他们进行贴标签,是司法文明的必然要求,充分体现了现代刑事司法的谦抑性原则。就此,新刑诉法以大量条文作了专门性规定。

新刑事诉讼法第269条明确规定,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和人民法院决定逮捕,应当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对被拘留、逮捕和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应当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是指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尽量不适用逮捕措施,可捕可不捕一般不捕。“应当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则是本条的强制性规定,指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和人民法院决定逮捕时,不仅必须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还需要听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律师的意见。而把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也作为强制性规定予以规定,是因为考虑到未成年人既不是法律专业人员,也不具备相应的社会阅历,如果没有律师的帮助,在接受讯问时将绝对处于弱势地位。同时本条明确了对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成年人分别处理,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也就是在案件需要的情况下不得不对未成年人进行关押的时候,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分别处理,有利于减少关押带来的弊端,防止成年犯罪嫌疑人在关押场所对未成人造成不利的影响或伤害。应当指出的是,对未成年人分别处理不仅体现在对未成年人适用强制措施上,而是应当作为一项处理原则贯穿于未成年人刑事诉讼活动的始终。

(三)要树立起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有限惩罚理念

篇4

一、教学目的的开放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面向“第一线”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高职“两课”教学改革应参照的路向标。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把学生锁定为即将走向第一线职业岗位的社会人,把教学定向在“第一线”对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上。在现代社会,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是一线人才的重要特征。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将理想信仰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职业道德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行综合素质教育。为此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紧密联系在一起。满足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要求,改变了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空洞”“抽象”的看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兴趣。使其思想道德素质在快乐的学习中不断提高。

二、教学内容的开放

自2005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课实施“05方案”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全国统编教材。这部教材具有系统性、完整性、规范性和理论性等特点,全国通用,对于培养和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大有助益。然而,正是其通用性使得在实际教学中必须进一步结合具体的教学层次及对象特点,同时也给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留下了探索空间。为了更好地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使其切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提高教学成效我们在教学中根据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准确把握教材内涵和突出教学主题的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增删和重组,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详简安排,突出重点和难点。此外,根据高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对部分教材内容不断丰富和拓展,在网络课程特色资源库开设了《法律时评》《道德观察》《人生感悟》《名家畅谈》等栏目,在推荐阅读栏目里收集整理了大量的素材如《古风悠悠》《圣贤教诲》《论语精解》《三字经》《弟子规》等。此外,还有近100多个小时的视频、音频资源供学生学习。大量的学习资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切实解决了他们关注的很多热点、疑点问题,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教学方法、手段的开放

作为长期工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第一线的主讲教师,在多年来的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在不断赋予教学内容时代感的同时,努力探索、积极实践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两课”教学及精品课程研究开发过程中,全体教学人员本着“以人为本”、“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注重研究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材、及教学媒体四要素的地位与作用以及课程整合中所发生的变化。结合课程特点和教育对象的特点以及教学情境的需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结合课程特点采用启发式、问题答疑式、阅读指导、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主题演讲等多种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对教材中存在的疑问首先尝试自己通过查阅图书、网上搜索及同学间的相互探讨加以解决;对较难理解的理论内容,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详细讲解,课后布置任务,并要求学生利用课程网络资源,搜集信息资料,完成任务提交作业,学生互评,教师考评;对学生所关心和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采用专题讲座、案例讨论、课堂辩论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强化了“师生互为主体”的教学结构理念,彻底告别了一支粉笔,一本教材,我讲你听填鸭式灌输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从单向灌输模式为双向互动模式的转变。

教学手段现代化是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了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方式相互补充,灵活运用。实践证明,把传统教学手段的合理成分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提升教学手段运用的实效性,使教学手段更好地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服务。多媒体课件教学和网络教学大大优越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的手工式教学方式,它可以使教师原本单调、冗长的课堂讲授,通过图文并茂,音像兼备的方式,变得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良好的交互性和强烈的感染力。使教学过程更形象、更直观,信息量更大,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我校教师精心制作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课件在教学过程中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自学和拓展知识的学习环境,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信息化和网络化。

四、实践教学方式的开放

从性质上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道德意识、行为自律能力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必须通过实践磨炼才能形成。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两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非常注重实践课的教学,我校是较早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引进实践教学环节的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外实践教学主要以基地教育、社会调查、法律咨询与服务、专家访谈、青年志愿者活动、青年文明工程、军训为载体,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最透彻的人生感悟,最动人的人生体验,达到品德修养和增长才干的统一,强化社会责任感。加速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实践教学利用已经建设的教学实践联系点、社会实践基地和学生自有资源,让学生走向工厂、走向农村,走到各行各业中,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魅力。通过实践教学,不仅达到了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目的,而且教师也受益不浅。每年3月,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列出社会实践的题目,学生根据社会实践的题目,设计自己的社会调查策划书,聘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指导教师。自2006年开始,社会实践有课时、经费、学分的保障和激励措施。学校拨专款保证社会实践实施,社会实践的具体环节落实到位。通过实践教学这一环节,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去认识社会、指导实践,在接触、参与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加深对所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加强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将课堂上理论教学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知、情、意、行”的转化,实现知行统一;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实践中升华思想境界,铸造优良思想品德。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五、教学评价体系的开放

考试是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教学理念最明显的教学活动。我们认为,考试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和措施,科学合理的考评应实施多元化多维度考试方式和成绩综合评定标准,对学生的成绩评价力求做到科学、客观、全面,使考试成为提高教学质量,激励学生继续学习的一种机制。我院“两课”考试着重从认识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素质进行综合考核,既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又考核他们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考核学生的理性认识能力,又考核他们的日常实践表现;既注重终端考核,又重视过程考核;既保持考试的规范性,又注重考试的灵活性。为此,我们“两课”教学成绩考核制定了严格综合评定标准。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由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养成教育课,本课程考评制度的设计应当以课程教学目标为价值取向,结合养成教育的特点,注重对学生平时学习和实践过程的考查。为此,我们改变了“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的传统考评方式,于 2009秋季学期开始试行“平时成绩 40%+期末考试 40%+课外实践成绩×20%”。主要内容如下:

1.平时成绩。占结业成绩的40%,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日常考察。占结业成绩的 10%,即满分值 10分。日常考察是对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校内校外日常行为的考察。考察依据以班主任和学工处提供的数据为准。 (2)课堂表现。占结业成绩的 20%,课堂表现主要包括课堂纪律、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发言等方面。 (3)课程作业。作业成绩占结业成绩的 10%。作业次数按教学计划安排,由任课教师结合授课内容布置。学生经过一个星期的思考、阅读资料形成书面作业,由任课教师批改、评分,并向学生公布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篇5

重视道德情感的陶冶,是孔子德育思想的显著特点。道德认知如果未能上升为道德情感,那么这种道德认知大多是不稳固的。孔子说:“心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孔子很注重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通过正面的情感教育,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善良本心,使之时时处于警觉状态。孔子重视诗教和乐教在完成人的德行中的积极作用,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认为由“知之”到“乐之”,是低层次情感到高层次情感的转化。因此,孔子很重视情感在教学中的应用,他对学生倾注了关爱和真情,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道德教育。他的学生颜渊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就是对他们动之以情的过程。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抓住“情感”这一促进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内在动因,才能激起大学生对教育者情感上的接近、尊重与信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及其要达到的目的,并产生强烈的追求、实践的欲望。大学生这种情感活动的发生、进行,是他们追求、内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目的的推动力量。孔子对“仁”的解答因人而异,但从未离开具体生活。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者要真诚关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交友、心理健康等与大学生关系密切的各种元素,让大学生真切感受到关心,从而拉近与思政教育者的距离。此时思政教育者再以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事件和社会上各种新闻热点为例,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大学生对各种事件进行分析说理,引导大学生的道德觉悟,从而循循善诱地引导大学生悦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思政教育者要特别注意和大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自尊和受人尊敬是人的一项基本需求,在尊重和平等的前提下,大学生的深层次需求和自身的主动性才能激发出来。”高校思政教育者可以借助师生之间思想、知识交流,对大学生的情感乃至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意”———道德意志阶段

优秀道德品质的养成过程十分艰苦,孔子很强调道德意志的培养。孔子认为,一个人为学修德首先要立志,要具有为实现自己的志向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即“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其次,要对“志于道”有信心、有信念,故曰“我欲仁,斯仁至矣”。最后,要有恒心。明确了志向,坚定了信念,还要经得起各种欲望的诱惑和艰苦环境的磨炼。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以个人眼前的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该有精神上的更高追求。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者要引导大学生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确立志向,树立人生的目标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的方向。孔子说:“君子不器。”意思是作为一个君子不应该过多地追求功利性的东西,而应该崇尚“道”,追崇那些看似无用实则颇为有用之“道”,这种“道”要求君子有远大的抱负。只有达到“不器”之境的君子,才是真正的君子。对大学生而言,好好学习,将来找一份好工作,固然重要,但人生不能仅止于找到一份好工作,因为工作只能解决生活生存问题,并不能解决人们追求生活价值、人生意义、心灵拯救、精神慰藉等安身立命或终极关怀的问题。目前,大学生群体存在“道德危机”“信仰危机”等问题,究其根源,在于缺乏理想信念的引导。大学生需要科学、正确的理想信念来指引人生的方向,让大学生活以及未来的人生追求更加有意义、有价值。因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不仅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殷切期望,而且是大学生个人思想不断成熟、确立精神家园的需要。高校思政教育者要借鉴孔子“克己内省”的自我道德修养方法,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他认为,“克己内省”是日常必用的修养方法,应积极提倡。经常自我反省,省察改过,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就能做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根本上说是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会受到很多外在环境的影响,但最终还是取决于个体有无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孔子说的“为仁由己”就是这个道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高校思政教育者要全面、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需求、道德标准等新变化,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引导大学生进行经常性的自我反省,启发大学生的道德觉悟,使大学生正视自己的不足,激发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潜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内容“内化”为他们自身的道德思想、情感和意志。

篇6

一、调查研究,采集信息

要设计出切实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流程,必须进行各种社会调查,采集信息,掌握第一手资料,尤其要找到高职生就业竞争力欠缺问题的原因。

(一)对学生的调查

笔者曾对学生进行过多次调研,发现目前的高职生普遍综合素质偏低,他们对自己的前途缺乏信心,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认识不清,专业思想不稳定;(2)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少数学生还有厌学情绪I(3)参与社会实践锻炼的主动性不够,动手能力差;(4)吃苦耐劳和开拓进取精神缺乏,就业心理准备不充分}(5)就业思想混乱,择业行为盲目,等等。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高职生就业的困难或就业竞争力的欠缺。

(二)对社会的调查

近两年来,笔者走访了一些相关企业,了解了一些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调查显示,企业在选择人才时看中的不只是大学生拥有的证书,他们更看中的是大学生的个人基本素质、基本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这三个方面。在个人基本素质方面,有89的企业希望大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79的企业认为应届毕业生一般都缺乏直接上岗的能力,到企业后必须接受一定的培训}还有76%的企业认为,大学生应当提高自我认识、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在基本职业技能方面,大部分企业认为,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业务钻研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在职业素养方面,有高达89的用人单位尤其希望大学生具备诚信的职业道德。其他素养还包括敬业精神、工作效率、知识结构、实践应用能力、自我充电意识等。

二、就业指导的内容设计

根据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的各个不同阶段的特点,就业指导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一年级上半学期的新生启蒙阶段、一年级下半学期和二年级的成长阶段、三年级的成熟阶段。与此相适应,就是指导工作在不同阶段也应该有不同的内容。

(一)启蒙阶段——教育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提高专业认识

与中学教育相比,大学教育在培养模式、教育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再加上环境的巨大反差,所以许多新生在刚入学时必然会感到诸多的不适应。因此,新生进校后学校有关部门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引导教育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一年级新生对大学生活往往都不太了解,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头一两个月,有的甚至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新生入学后对其进行入学引导教育非常重要。一是引导学生尽快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自己能尽快愉快、有序地投入学习;二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三是引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与交友,要学会与人和谐相处,要学会谦让,要学会用真诚的态度待人}四是引导学生多参加学校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以提高自己的能力}五是引导学生普于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个性魅力及积极向上的青春活力,六是引导学生树立竞争意识,树立起理想与目标,并为之努力付出。

2.进行专业教育,增加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由于很多考生在择校、择专业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从众性,对将要学习的专业不了解,因此他们一且进校后就会觉得无所适从,缺乏学习的目标和动力。所以,学校有关部门应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专业的特点,以便学生能够快速地从高中的学习模式转向大学学习模式。对新生进行专业教育时,主要应让其懂得以下知识:一是如何树立专业思想,本专业主要应学习哪些课程及如何掌握专业技能等;二是如何实现“一凭多证”,本专业必须具备哪蟪技能证书;三是学校如何按计划实施教学}四是如何学好相关专业课程。在学生对以上这些知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进行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以便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阶段进行规划,确立自己今后的发展目标。

(二)成长阶段——教育学生夯实基础,提高综合素质

1.掌握专业知识,突出专业技能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特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在教学设计中,要根据社会就业岗位的需求,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这根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创新教学内容,构建体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I根据岗位的需求和工作内容来设计实训流程,以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零距离贴近,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培训零距离对接。在教学实践中,要突出技能的训练,如:开展专业技能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开展岗位实习使学生形成熟练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开展社会实践以加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适应能力

2.及时调整心态,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关资料表明,大学生属于心理弱势群体。如,在大学生中存在着承受挫折能力差、自我评价失调、个性特征有一定缺陷、就业心理困惑等心理问题。因此,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要注重培养高职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在就业过程中能从容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把握机会,谋求发展。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让学生正确地看待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就业竞争,坦然地面对初次就业的坎坷,认识到人的真正价值只有在多次的双向选择中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样才能帮助高职生完成就业前的心理调适二要引导学生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因为健全的自我意识是个体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走向成功的必备要素。如,引导学生努力拓宽生活领域,积极参加社会交往,通过实际的社会活动的成效来深入地了解自我,较准确地评价自我,努力培养自信、自强、自立、自主的心理品质,培养坚强的自制力,对自我实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从而最终实现理想的自我。三要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人格特征。作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应具有自觉地以不同的角色出现于不同的场合之中的能力,并能接受该环境礼仪规范的制约;要让学生认同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和健康的人格特征是其融入社会的必备条件,如可以通过整顿校园环境,严格规范学生的在校行为来塑造现代文明高职学生的社会形象,使学生逐渐发展成为成熟的社会人。

3.树立公关意识,提高沟通技能公关意识是构成现代人思想观念体系的核心,是每一个社会人驾驭自我生活和工作的基本要求。通过公关课程与公关实践活动的开展,一要树立起学生的形象意识,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认识到自己毕业后将以一个社会人的身份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不仅要考虑和注重自身发展的个人预期,还要重视社会预期,更要了解社会预期对个人发展的特殊意义。二要树立起学生的公众意识,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重视他人的意愿和舆论。三要树立起学生的沟通意识。在现代社会里,如何更好地与人沟通是其将来在职场上能否如鱼得水的一个关键四要树立起学生的团队意识在教学实践中要通过各种分工协作的活动使学生们知道个人与所服务的组织能融合为一个良性发展的共同体,并使个人的能力最大化地被展现出来。五要提高学生的礼仪修养。礼仪教育是培养高职生道德素质的起点。礼仪本身既是一种内在的道德要求,又是一种具有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礼仪教育不仅能提高高职生的心理素质,使其有客观成熟的心态,较强的自我调适和自我控制能力,还能提高高职生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与职业紊质。

4.参加社会实践,提高综合素质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大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大学生在把知识、理论、经验作用于社会的同时,可以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使自已的知识技能结构,自己的认知能力、自学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二是大学生不仅可以在社会实践中运用自己积累的知识,还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大胆创新,提出自已的独特见解,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三是可通过社会实践环节把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可在实践中检查学到的知识是否正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是否牢固,自己的知识面是否宽广,由此可弥补自己的不足,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在教学中可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去实习,或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参加社会实践。如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的一个大学生创业园,该园采取“实体性经营,公司化运作,产学研合一”的运行模式,创业公司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和接转制度,要求进入大学生创业园的学生公司必须要有具体的创业计划(项目)和一个相对稳定的创业团队。拟创业的学生提交创业计划书和创业申请书后,由职能部门进行可行性论证,并考察学生个人的学习情况和能力表现,最后进行批复。学生公司采用自愿入股的方式,完全由学生自主经营管理,自主完成从调查顾客需求、选择货源进货、出入库、商品定价、商店布局、商品陈列展示到广告促销宣传、商品销售等一系列经营业务活动

(三)成熟阶段——教育学生掌握就业知识,准备角色转换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目前,虽然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岗位竞争也异常激烈,但大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仍居高不下。调查显示:来自沿海城市的大学生一般不愿意离开家乡到外地去;大多数大学毕业生重国企,轻私企,过份看重薪酬而不重视发展前景。这些陈旧的就业观念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因此,学校可以通过聘请有关专家、学者、企业家及校友给毕业生作正确择业、爱岗敬业、选才标准、从业规范等方面的专题系列讲座,帮助学生转变择业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择业观,从而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和职业。

2.获取准确的就业信息掌握社会需求信息是大学毕业生进行自主择业的关键环节。有没有信息,意味着有没有选择的机会。因此,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机构一定要为毕业生的就业牵线搭桥,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各种形式同用人单位建立广泛的联系,掌握需求信息,包括专业、数量、需求层次、用人要求等,并向学生及时公布。同时,要指导学生掌握搜集需求信息的方法,比如上网查询各类人才网、招聘网上的需求信息,上网求职信等,掌握信息渠道,学会筛选有价值的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选择

3.掌握实用的就业技巧掌握择业技巧是毕业生选择职业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及其他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商务礼仪课程、案例及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向毕业生传授择业技巧,使他们掌握应聘和面试技巧,懂得如何包装自己,如何制作求职书,如何注意面试的礼仪,怎样进行择业联系和自我推荐;掌握与人交谈时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的正确运用等,以全面提高毕业生的择业竞争力和应聘成功率。

三、就业指导的后续服务

企业对其生产的产品有一个售后服务的环节,学校对自己的产品——毕业生也应该负有相应的后续服务责任通过校企信息的双向沟通,学校可以知道自己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发现学校的教育与教学还有那些不足。学校对学生毕业后的后续服务工作应包括建立毕业生信息库、跟踪调查、继续教育服务等工作。

(一)建立毕业生信息库

学校应该建立毕业生个人信息档案,动态维护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如通过班主任对学生的就业状况、具体单位、联系方式等信息进行收集。这样不仅可以统计出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率,还可以了解毕业生的流向及其流入的行业、企业,这可为学校确定专业招生数及申报新专业、淘汰老专业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进行就业跟踪调查

篇7

二、情感陶冶法

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因此,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育情景,使学生在特设的道德情景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

初中生学习和活动所处的主要是在学校和班级中,其道德认识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学校和班级的环境中形成的。因此,校风和班风是一个特定而典型的道德环境,对学生是一种异常活跃的教育因素,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多会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所以,对于一个初中班主任来说,能否经过努力引导学生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风,关系到能否为学生品德的培养创造一个健康的道德环境。我在建设班风的实践中越来越感觉到优良的班风可以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强烈而感人的气氛,优良的班风能充分地发挥情景教育的功效,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无形的“渗透性”影响,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它的熏陶、感染和同化,引起情感的共鸣,不由自主地接受它的“指令”,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壮情炼志”的目的。良好的班风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教育影响作用,是因为在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具有明确的是非标准,对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能明辨是非美丑和善恶荣辱;同时,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中有健康而公正的集体舆论,这种舆论对每个学生具有某种威慑作用。在这种健康舆论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断扩展与发扬光大,使错误的道德行为受到谴责、抑制甚至消除。

三、实践锻炼法

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由于初中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我在实践中也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讨的方式附于集体讨论法,最终得出一定的道德评价。

四、榜样模仿法

榜样模仿法是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英雄模范和其他先进人物的思想言行,促进良好品德形成的一种教育方法。班主任作为一名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导航者。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其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是最直接效仿的榜样。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我作为班主任,要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一方面对学生传授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努力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既重言教,又重身传,努力做学生修养品德的表率。

知、情、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一般地说,“知”的培养是基础;“行”的实现是关键和标志;“情”起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促进四要素统一和谐地发展。

思想品德教育只考虑认识过程是远远不够的,通过班会或团队活动向同学们正面宣传提倡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是需要的,但抓住时机,创设自然融洽环境,努力激发学生自身的“内应力”与道德情感则是另一回事。在校内、教室是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这儿,有的通过别开生面的班队活动,有的挖掘学科自身的教育因素,有的则根据学生个性与心理特征,因势利导,达到各种教育预期目的。但也应看到,由于对学生“主体需求是内化的原动力”这一点认识不足,在如何把社会首先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品质方面研究得不够,我们的某些方面教育就显得脆弱与生硬。学生在那种正面教育场合,有时很难放开自己,他们经常只是首先意识的被动接受者,即使安排有学生在活动中发言,所说的也常是此刻我应该说此什么,而非内心真实所感,不能期望这种形成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其实,真能触到学生灵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迹。它不仅发生在操场上,发生在课间十分钟,而且发生在事先无所准备的最自然的生活与情境中。因此,进行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开学生心灵的启动器,是“知”与“行”的中介和“催化剂”。

(一)以情育情,以情动人

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说,情能动情。即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使之发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我现在带的一个班,有两位女同学因小事发生口角,继而恶言相向,在班上掀起轩然大波。事后,我不是武断地各挨五十板,而是找当事人心平气各地了解情况,并打算抓住这个时机,召开一个主题班会。班会以小组为竞赛单位,安排了学生喜闻乐道的歌曲、典故、谚语、名人名言等项目,围绕着“团结、友情、亲情”进行了紧张的比赛,学生们情绪高涨,竟相参与。当活动进行到时,我在黑板上写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几个大字,紧着录音机里传出了《相亲相爱》的歌曲,再一次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情感共鸣。随着如潮般的掌声,那两个同学不约而同地走上讲台,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认识到同学间,要互相“包容”,只有团结一心,班级这条“大船”才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而且,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

(二)以知育情,以情促知

我们知道,单纯地对学生说教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同样单纯地采用感化而不伴之以说理,也难以使学生产生有原则、有深度的道德情感。“知之深,爱之切”正是这个道理,因此,班主任应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使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也就是说,认知越丰富,明理越深刻,情感就会越深厚。

(三)以行育情,以情导行

情感的另一特点是实践性。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摇动情感发展的动力。所以情感教育要从实践开始,在实践中,以行育情,越实践,学生的情感就越深,反过来,情感越深,就越愿意实践,从而形成自觉行为。

在以“爱心献功臣”的活动中,我班学生纷纷捐款,奉献了自己的一片爱心。钱虽不多,但却体现了中国青少年对那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的功臣的崇敬之情和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活动中,有些同学在老师面前一直是批评的角色,是小捣蛋,但了也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援助当然源于他们对功臣的敬仰,然而,在援助中,自己不分明也获得一份快乐吗?他们自己却没觉察到,就在那瞬间,他们的灵魂迸发出怎样可贵的火花。我抓住时机,谈了爱国的含义,谈了什么叫高尚,使同学们从奉献中体会到自身精神的愉悦。这样,这使整个教育过程都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绪氛围。

总之,当学生不仅学会了留心观察周围世界,心胸开阔,乐于助人,而且也学会留心观察自身,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把精神力量也用到使自己本身变得更好、更完美的,他们才算真正逐渐成长为道德成熟的人了。而教师的贵任之一就在于抓住良机,寻找学生对外界教育影响的最佳接受点,以情育人,最终过到知、情、行的统一。

篇8

中药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其生态环境保护是袁教授长期关注的课题,他指出:“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物质基础,要发展中药事业,首先要加强中药资源的保护[4]。”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他多次深入山区、药材产地和道地药材产区开展中草药资源调查,搜集民间中草药方剂,编著出版《山东中草药手册》《中草药避孕方剂汇编》和《山东省中草药资源调查报告》。80年代初,面对中药使用量激增,中药及天然药物野生资源日趋减少的现象,袁老认为中药资源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应对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进行研究与科学利用。为摸清山东中药天然药资源现状,积极配合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袁教授组织开展了山东中药资源普查,切实推进中药道地药材研究和人工栽培研究。针对中医和中药发展不平衡和“重医轻药”,以及临床用药不规范,中药炮制不当,或调药有误、分量不准,药材霉变,以伪充真、以劣充优等问题,深入分析中药及中药学科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适时地发表了“振兴中医事业必须同时发展中药事业”的重要论述。90年代,袁教授立足中医药可持续发展,竭力倡导中药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客观化,组织山东道地药材研究,开展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及质量研究[5],从混乱品种甄别、本草考证入手,就其化学成分、饮片规格、质量标准等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荆芥全面系统研究,明确了荆芥入药历史沿革,澄清了荆芥入药品种[6],首次探讨了135种常用中药所含微量元素与中药性效相关性,保障了临床用药安全。24大科学观塑中药产学研经贸战略架构中药为复杂体系,其突出特征是整体性,袁老对中药现代化有着系统思考和独特见解,认为:“中药现代化要立足大科学观,从系统整体观出发,做好顶层设计,从战略高度着眼,基础与应用研究、实验与临床并重,科学技术与人文经济融合,产学研科经贸并举,多学科联合协作攻关,实现中药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还分析说:“应重视中药基础性研究,无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应用研究,更不可能有重大创新和突破。要坚持以中医药理论为依据,以临床效果为前提,以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为核心,破行业界限,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多学科交叉协作,探索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作用机理。从根本上使传统中药提高到现代中药的水平。”1990年,他在20余年中药生育调节研究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从战略发展着眼,系统梳理古今文献,开展专题调研,首次在国内外全面总结中草药节育成果,独立完成了“中药节育的预测研究”,准确客观分析了国内外中草药避孕及抗生育研究思路与进展,前瞻性的提出了我国中药节育研究的发展趋向、目标,尤其强调应着力加强中药复方抗生育作用与有效成分及中药双向调节系统研究[7]。1998年,他综合分析中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水平,着眼于山东厚实的中医药基础条件和发展潜力及在国内外所独有的优势、地理环境特点,增强中药国际市场竞争力,建立中药走向国内外市场的“高速路”,提出发挥山东居环渤海经济带区位优势,建立集产学研经贸于一体的“北方中药港”的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设想和围绕“北方中药港”建设核心,以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自主发展模式创新为着力点,增强中医药科技自主创新力的发展策略建议,推动了中药现代化和“国家中药现代化产业化基地”的建设进程[8]。

3系统整体观和非线性科学理念融合构建符合中药

自身规律和特点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体系中药质量是中药事业发展的核心,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袁教授便着力于现代仪器分析技术评价与控制中药质量的系统方法学探索。80年代初,组织了紫外、红外、荧光、色谱、电泳和细胞核型分析等中药鉴定与质量评价现代方法技术的系列研究,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技术依托单位”,确立了该领域领先地位。遵循中医整体观和中药复杂体系的特点,融汇系统学和非线性科学理念,将现代分析技术引入中药领域,指出中药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种质、原药材、饮片、制剂、中成药、辅料及环境土壤等的多维标准规范和综合集成控制。创建性地提出中药全成分分子动态变化整体性、综合性的质量评价与控制理论“中药质量全成分控制论”,即:中药具有整体性、非线性、模糊性、时空序列等特征,单味中药的化学成分是复杂的,中药复方的化学成分更为复杂。并且这些成分存在着极大的可变性。它既有植物生长时由于生物变异及基因表达的可变性,又具有采集加工后成分分解转化的可变性。因此,只选用其一种成分,甚至选用几种成分定性定量,进行评价与控制中药质量,难以反映出中医中药的特色,与中医辨证用药重视整体药效相距甚远。中药的整体作用特点决定了中药不同于西药,中药的质量控制方法必须能对起效的全成分(有机成分、无机成分和络合物成分)进行控制,以中药全成分为基础,以其全成分分子的整体效应为指标,采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方法获取标准量值,达到控制中药质量、保证中药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9]。袁教授首创了“中药鉴别紫外谱线组法”“中药多维指纹图谱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和“全成分宏观总体效应表征中药质量评价与控制方法”等系列新方法[10-12]。1994年,他将热力学理论引入中药研究领域,采用微量量热法新技术,运用生物热效应表征黄连、黄芪药效作用机制,探索建立中药质量评价的热力学方法[13-14]。袁老在长期系统的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研究基础上形成的成果,完善了中药及其生产质量控制体系。

4复杂巨系统理论与集成统一分析方法解析中药复杂体系

20世纪80年代,袁教授以阐明中国特色生命科学———中医药学的本质为根本目标,开始了以方剂配伍规律和“方-药-证”相关性研究为核心,运用多学科研究模式,以中医方剂的功效为指标,采用现代分离分析技术,剖析方剂的物质基础,揭示方剂的作用机理,阐明其科学内涵的艰辛求索之路。系统的自然科学理论与技术修养和长期的中医药文化积淀与中药实践,使他对中药方剂有着精深的认识,作出了“中医药学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工作是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中药配伍理论,研究中药复方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功效关系和物质关系,研究复方中药化学成分及其变化(物理的、化学的和活性的),从而探讨中药的协同、拮抗和双向作用,对于发病机体治疗疾病的机理,以阐明中药复方的组方规律,揭示中药作用的本质,进而阐述中医药理论”的论述。形成了“中药配伍化学关系论”,其核心内容是:中药的化学成分是中药的组成,中药化学成分包括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化学成分,包含微量元素以及两者形成的络合物成分等。单味中药中具有多种有效成分,每个有效成分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中药在临床上应用多以复方形式,它体现了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复方的中药配伍是以“君、臣、佐、使”及功效方面的“七情”的组方原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味中药组合而成,并在机体内作为一个整体而起作用,即复方作用的最大特点是复方中所含中药的综合作用和整体作用。中药通过方剂配伍,可以提高与促进疗效,减低毒性与不良反应,适应复杂多变的病情。中药汤剂多是复方,配伍煮后,各种成分多数相互作用,发生多种化学物理变化,含量上升或下降,甚至产生新物质,只有极少数成分保持原有状态,由此反应而产生的新物质,足以导致量或质的变化;汤剂进入机体内又可发生因配伍而产生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中药配伍组成的复方,其汤剂的功效作用,不能简单地用单味中药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功效作用普遍进行解释,也就是说复方的药理作用并非简单地等于各味中药及所含某些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加合,显示出整体作用大于部分作用的总和,体现了祖国医药学在直接治疗疾病的同时,重在调动机体内在的抗病因素和通过对其他药物的影响使得机体恢复健康。中药复方汤剂中各单味中药所含化学成分有的保持原有状态,有的因相互影响而产生量的增多或减少,有的则产生物理(吸附)或化学反应而产生新的物质。由于单味中药就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单味中药中不同化学成分可以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它们间可以相互协同、拮抗或又协同又拮抗[15]。率先采用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及效标成分与药效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将智能色谱专家系统用于中医方剂分析,开展了中医传统名方四物汤的系统研究,揭示了四物汤其成分变化与药效的相关性和配伍减毒增效的作用机理与物质基础,确证全方补血药效最佳。继而提出“中药方剂分子合式作用学说”,合式,即合乎一定的规格、程式,指有序、有规律的作用。中药方剂是一个多种化学成分的复杂体系,含有机成分、无机成分和络合成分。中药配伍制备汤剂的过程中,则可能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反应,由此反应而产生新物质(沉淀物和非沉淀物),导致量或质的药效变化。当汤剂进入机体内部形成一个随病症可发生协同或拮抗的动态平衡的多种活性成分分子复杂体系,在机体内活性成分分子包括原有活性成分分子、代谢产物活性成分分子和间接产物活性成分分子,一种活性成分分子在机体氛围中可改变状态,如形成络合分子等,随病症可呈现一种或几种不同的活性作用,其活性成分应能被机体吸收,可发生因配伍而产生的协同或拮抗作用。起作用的多种活性成分分子又可划分为Ⅰ类活性分子,即已作用在靶点上的活性分子;Ⅱ类活性分子,虽未作用在靶点上,但可协同或拮抗Ⅰ类活性分子的活性;Ⅲ类活性分子,是Ⅰ类和Ⅱ类活性分子的作用基础或后续分子。在机体内,多种活性成分分子可作用于多个部位、多个靶点或几种活性成分分子作用于同一部位、同一个靶点,其作用呈现层次性、有序性、整体性、综合性和调节性,使机体重新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病症得以治愈。

5系统动力学方法剖析中药学科内生机制与动力

学科是承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功能的平台,是造就学术领军人物与科技拔尖人才的舞台,数十年的学科工作经历,使袁教授体会到高水平学科是实现高质量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基础,是从事高水平学术研究与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条件,是中医药学发展的载体与基石。他立足于建立中药现代学科教育体系,着力构建“中药光谱鉴定学”学科体系,其专著《中药鉴别紫外谱线组法及应用》作为学科建设的开篇之作,为中药学与现代科学的融合开辟了一条新径[16],成为新学科的理论奠基。从系统论角度出发提出:“人才智力资源是学科发展的根本、物质条件是学科建设的保障、科学技术进步与学术研究是学科发展原动力、理论知识创新与技术创造是学科发展的关键”的“学科建设发展四要素”和“构建方剂学二级学科群”及“方剂化学”学科的发展目标[17]。1985年初,就学科建设提出教学、科研、技术开发三者的关系为“首、主、重”三要关系。袁老注重优秀中药技法的传承与创新,倡导科学人文精神的塑造与医药并重、医文合一的人才教育观,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重视培育文化底蕴深厚的复合型中药创新人才,在他的努力下形成了从本专科、研究生教育到博士后人才培养层次完备,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健全的五个层次的中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篇9

应用型人才所必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仅要以良好的专业教育为前提,还需要良好通识教育的奠基[1]。所谓通识教育是一种古典的、文学和科学的、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1]。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是面向人、事务的管理,因此,高等学校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而且要着重加强通识教育,从管理心理学、管理沟通、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变革管理、商业伦理与社会责任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学多识、通权达变、通情达理等兼备多种才能的人。首先,在通识教学有关课程的开设上应重点强调质量,注意对课程内容的挖掘,突出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坚持“博学与精专相统一的个性化素质教育”原则,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课,充分发展个性,做到博学多识。鼓励学生从难、从严、从自己实际出发自主选课,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全面提高其素质。其次,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根据学校的师资情况,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艺术领域选择适当的深度和高度设置一些课程,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最后,可以根据本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倾向和人才培养的专业教育及其专业能力等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相应的生活环境和实践经历中进行体验与感悟。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体现了不同大学在学生基本素养上的培养特色,而专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识教育要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二者互为补充,才能为学生打下广博的通识基础,使之成为高级管理人才。

二、理论教学

理论知识既是人类长期实践积累的成果,又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更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石。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完善,是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质量的关键环节[2]。可以说,理论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知识基础。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高级管理人才,因此,理论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能力的培养。一是要改变过去那种脱离实际、单纯的知识灌输性的教学方法,代之以展开基于能力导向的课程理论教学方法,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要转变教师、学生角色,使学生占主导地位,教师起引导作用,要创造多种机会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商管理专业思维能力和专业素养;二是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时,必须做到由浅入深、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以及运用课本上的专业理论去解决工商管理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1];三是课堂教学要采用丰富、灵活、互动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制订适合本专业的应用型教学方法;四是对教材的讲解不需要面面俱到,可以以项目、专题、问题等形式有侧重点的选讲,以学生自学为主,要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使用已学知识,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并能灵活应用各种知识;五是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技术将专业理论与实务、案例分析相结合,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充分利用管理咨询公司、职业资格鉴定中心、行业协会等外部力量,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加强与市属政府管理机构的联络,从而为工商管理人才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六是要引入企业和职业培训内容,增加企业实际案例和学科专业前沿信息,教学内容要综合化,要根据培养目标,调整工商管理专业的知识结构,重点培养学生的表达与沟通技巧,以提高其管理素养与沟通能力。

三、实践教学

教育部工商管理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育人指南》(草案),将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案例教学和创业教学,并将理论教学之外的四类归为实践性教学[3]。实践教学内容涉及非常广泛,它可以指课程实验、课堂讨论、第二课堂、课程设计、科技创新、社会调查、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体制健康训练、军训等方式,是一种以学生为学习和参与主体的学习方式[4]。实践性教学是结合实际的学习,是动态的学习,是创造知识的学习。建立完善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为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而建构[4]。而一直以来,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都是从属地位,相关的管理经验非常匮乏。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适合于探究学习,学生面临的问题大多来自实践,且具有非程序化问题的特点,仅限于课堂讲授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实际应用的需要。因此,尽快建立一个完备、协调、具有明确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明确学生学习的方向和标准,帮助其在知识、能力、素养上获得提高。一是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制订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注意校内实验实训、校外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使理论教学和职业实践相互贯通。根据职业需求设计人才培养计划,将一些专业岗位群所必备的技术能力和基本素质进行一一分解,在强化专业基础、注重素质教育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同时,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二是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可以借鉴职业技能鉴定的做法,对课程模块进行整合与优化。根据专业的不同可以在二、三年级开设营销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物流师及其他通用能力等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并根据这些职业资格要求重点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将职业技能鉴定与实践实训教学相互融合,注重实训教学与生产实际的相互衔接,从而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学生可以先完成理论课的学习取得相应的学分,再根据实践性教学体系完成实训,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和考试,最后可以将该考试成绩作为实训成绩[5]。三是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以实验室为主课堂,设计开发企业经营决策模拟实验室,在课程中模拟企业采购、生产、销售、会计、财务、经营决策等业务,以提高学生的实际经营、管理决策知识的运用能力。要结合区域实际,经常开展工商管理教学科研的交流研讨和案例分析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成为具有工商管理知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四是要在校外建立实践基地,加强与企业家、重点企业的合作和联系,鼓励企业参与高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共同建立实验室。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和实践指导,学校也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和智力资源,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咨询等专业服务。同时,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制订招生计划,实现定单式培养,定单培养的学生,可以随时到企业上岗实践[6]。学生可以在企业要求的岗位实习,参与到生产制造活动中去,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并与毕业论文、实践实习课程相结合,最终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给予考核鉴定。在实践活动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通过自主规划项目,学生可强化自主意志、理论修养和科学素质,凝练出稳定的专业品质和创新能力[7]。

四、师资培养

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凸显人才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即要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是“双师型”的,“双师型”教师是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直接保证。“双师型”教师除了具备一般教师的能力和素养外,还应具有高尚的行业职业道德、广博的职业素养、精深的经济素养、恰当的社会交往和组织协调能力、高超的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创新能力以及适应能力[8]。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解决学生就业难的关键。一是要注重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和能力。学校和院系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为教师提供专业实践的机会和条件,保证教学紧密联系工作现场和专业实践。鼓励教师定期到校外实习基地学习实践性教学方法,并让其承担一定的项目任务,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育发展方式,使教师在实践中掌握技术要领,提升专业技能,以满足经济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需要的发展目标。或者直接从相关企业去聘请相关课程实践能力强的资深专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主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9]。二是要创新培养培训模式,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可以利用假期举办专业教师技能校本培训,遴选优秀的教师担任培训教学工作,教师之间互相切磋教学方法和操作技能,以共同提高教学能力。

篇10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57-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渠道,是带有明确意识形态导向的教学活动,承担着完善大学生社会人格、政治人格和道德人格的重任。近年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课业负担和老师的工作强度都已经加重;而学习的效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业成绩等)比起以前不但没有明显的提升,反而有下滑的趋势。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教育现状迫使许多高职院校都在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和实施各种应对战略和措施。为了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我们课题组对3所高职院校、近350个学生进行了教学调研。通过听课、评课、案例解剖、问卷调查及座谈等方式,深入课堂,解剖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寻找梳理出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无效、低效现象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课堂”理念和操作模式。

一、紧贴教学实际,找出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问题

调查表明,总体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在观念转变、教学革新、评价方式的重构等方面确实取得了令人欣慰的变化和效果,但教与学中依然存在低效、无效的问题,主要表现如表1。

表1

教学环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低效、无效问题的表现及分布率

教师备课 1.教学目标不明确(31); 2.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21);3.教学设计不科学(21); 4.教学艺术缺乏意识和能力(27)。

课前延伸 1.学案编写“粗而简”(51); 2.学案编制欠完备(43)。

教师上课 1.导入新课低效(29);2.学案使用低效(38);3.教师讲授低效(35);4.课堂提问低效(37);5.小组合作无效(52); 6.课堂管理低效(19);7.课堂小结无效(20)。

课后作业 1.“无师自通”的瞎练(31); 2.缺乏针对性的训练(41);3.管理不严导致虚假作业的“训练”(33);4.迷失科学价值观的训练(28)。

教材内容 与学生的需求不适应(60%)

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化(22)

学生学习 1、学习动机缺乏(30); 2.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44)。

二、教与学中低效、无效问题成因分析

(一)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动机缺乏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原动力,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根本原因,主要由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需要、目标和相关心理驱动力构成。调查显示,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动机缺乏的现象。学习动机缺乏其原因:一是理想与实际不符。二是责任观念不强,缺乏对国家、父母、自己的责任心。三是缺乏学习兴趣,抽象枯燥的学习生活,逐渐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四是缺乏吃苦体验和吃苦精神。五是缺乏抗挫折的心理和毅力。六是基础差的学生得不到尊重和激励。七是师生关系不融洽。八是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如不善于思考。九是实用主义,认为思政课与所学专业无关,是空洞的说教,对就业用处不大。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也发现,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需要,学习肤浅,满足于一知半解。

(二)教师缺乏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

调查显出,教学中存在的无效、低效教学行为带有很大的普遍性,如低效的讲述行为、低效的提问行为、低效的讨论行为、低效的评价行为、低效的课堂组织行为、低效的非语言行为等。问题的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关。部分教师存在重“教”轻“学”的授课意识,部分教师存在重“趣”轻“理”的授课观念。有些教师为了增加教学的趣味性,降低授课的理论标准,在课堂上注重案例尤其是社会负面案例的讲解,忽视了思想政治素养教育,使学生只看到社会阴暗的一面,而没有从中体会到自身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导致学生实用主义意识增强,责任意识淡薄。二是与“好教师”的评价标准有关。在高职院校,与教师切身利益相关的评价主要是科研成果,致使很多教师将精力多放在学术研究上,对教育教学研究投入较少,备课也多从教师自身的专长出发,对学生的实际需要考虑不够。三是与教师自身的素质有关,部分教师存在重“量”轻“质”的工作态度。四是与学校的管理体系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院校普遍采用“合班”形式上课,考勤难以到位,再加上学生不想学,教师上课多缺乏激情。调查数据表明,超过80%的被调查思政课教师表示心理压力较大;60%的教师表示工作缺乏成就感和工作激情。由于部分教师缺乏较强的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无法主动投入课程教学改革,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教学行为难以避免。

(三)传统的教学方式或所谓新型的思政课课堂教学方式不利于高职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调查表明,目前思政课学生学习的方式依次为听讲课、讨论交流、谈话辩论、表演体验、社会调查、其他,传统的教学方法仍占主导地位。课后作业实践性、探索性的比例极少,作业效益低下。其结果是学生苦学、厌学,甚至逃学;教师苦教、厌教,甚至弃教。增加社会实践课时,是近年来高职院校教学方式改革的显著特点,许多新型的思政课课堂教学方式初见端倪。但一些低效、无效的教学现象还是存在,如照本宣科式的“机械教学”,幼儿式的“演戏教学”,亦步亦趋的“鹦鹉学舌教学”,或为刻意追逐新意,制造轰动效应,或做表面文章的“虚假教学”,也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难如人意。

(四)课程内容、教材不适应高职学生的层次特点

目前高职的课程设置只是比照本科课程进行简单压缩,教学内容的构设和表述及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学生的需求不适应,忽视了高职学生现实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特点及接受能力。因此,学生不愿学,老师难教的状况在一些学校较为普遍。

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也不是无限的。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的条件下,获取有效的或高效的教学效益,就必须克服教与学过程中的无效劳动,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而“有效课堂”的教学理念和操作模式则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种可能。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课堂”教学理念的具体内涵

“有效课堂”教学理念源于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其核心问题是注重教学的效益,其实质是对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圆满完成,是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课堂”的有效应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一是学生在认知的层面上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教学的基本内容,即思想理论;二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从价值的层面认同思想理论;三是学生在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信仰的层面将思想理论内化,即实现与个体已有思想观念的有机统一,奉为行为的准则,它是对理解、认同的升华。“有效课堂”教学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有效课堂”以“课堂”为中心

“课堂”是人们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活动的时空集合体。它既是一个有目的性的自主行为群体,又是一个人际交往高密度的社会体。课堂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主阵地和基本策略。以课堂为中心,首先不是教学内容的取舍、教材教法通悉的问题,而是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到底是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从作用机制上看,思政课的教学主要是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武装,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态度和觉悟的教育活动。以课堂为中心,意味着思政课“课堂前”和“课堂后”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课堂”教学的需要。通过“课堂”这一中心环节,学生获得理解、认知政治社会的平台,学生通过课堂讲授与师生的互动交流去建构起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形成一定的能力,获得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完成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吸纳,从而构筑社会政治的理想信念。要实现以“课堂”为中心,必须处理好如下几种关系: 一要处理好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关系。二要处理好教材与教案的关系,避免从理论逻辑到理论逻辑,缺乏生活基础。三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避免一讲到底,泯灭学生的灵性。四要着重处理好精讲与多练的关系,避免撒手放羊,不加引导地全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以期得到结论。五要处理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强调因材施教,教法多样,适应大多数学生的个性特点,避免部分学生成为“陪读生”。

(二)“有效课堂”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大多奉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和中心,教学工作多致力于如何去教懂学生,如何去教会学生。老师无意中把学生的大脑当成了存储知识的容器,既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他们本身存在的巨大潜能,也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感受,其结果往往是学生苦学、厌学,甚至逃学;教师苦教、厌教,甚至弃教。无效教学严重影响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身心健康。当前,课堂教学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已受到广泛关注。有效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并非贬低教师的作用,而是强调教师必须有能力实现对学科教材的居高临下,对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对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对学生学情的胸有成竹,即由原来传统意义的教学改为更具有新意的指导,这是有效课堂的要求,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学生学习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教学可拆分为“教”与“学”两个方面,前者为后者服务,如果没有了“学”,“教”也就失去了意义。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关键在于坚持两条原理:一是内部动力原理,即承认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因为学生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具有能动性、自觉性,受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意志、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二是适应与转化发展原理。“适应”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应适应学生现有心理状态、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转化发展”有两个层次,一是变学生厌学为爱学,变不会学为会学,变无所作为为积极进取,求得每个学生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二是发现学生已有的观念并帮助学生的观念得到转变和发展,注重引导学生价值选择的多元取向性,个体发展的性,群体活动的团结协作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有效课堂以“兴趣”为动力

兴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动力源,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教与学和谐发展。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使用如下策略:一是“生活化”,让事实说话;二是“给时间”,让学生看书读书; 三是“讲方法”,让学生多思考探究; 四是“说准确”,用有效知识武装学生; 五是“松开手”,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六是“多微笑”,给学生以自信。

(四)有效课堂以“反馈”为手段

控制论认为“及时取得反馈信息是系统得以优化的重要条件”。教学活动是师生间有计划有目的的共同活动,在师生的双向活动中,反馈信息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有效地调整、控制教学内容,组织后续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依据,教学反馈流程可以分为“预设目标”“捕获反馈信息”“解读撷取核心价值”“调控改善教学性能”四个部分。其中“及时捕获、解读反馈信息”是前提,“适度调控”是关键,更是反馈的最终目标。根据反馈渠道有体态反馈、语言反馈、操作反馈、作业反馈等,根据学生参与的量与面的大小有个体反馈、小组反馈、全班反馈等方式。反馈的方式要根据需要选择,老师要尽量变单向反馈为多向反馈,变可疑反馈为可靠反馈,变单一反馈为综合反馈,只要优化了信息反馈方式,课堂实效就一定会提高。

(五)有效课堂以“成长”为目的

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需要学生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但这种知识教育不是一般课程的知识教育,而是一种超越知识的人的思想政治文化素养的培育。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表现形态也许复杂多样,但其终极目的还是以学生的收获、提高、成长来表现。有效课堂以“成长”为目的,这种“成长”,不仅仅意味着受教育者获得了新的知识技能、改善了自身的素质结构、净化了自身的心性,更重要的是意味着受教育者获得了继续发展、持续成长的阶梯、动力和策略。

四、构建“有效课堂”的有效路径

(一)“有效课堂”重在实践,关注并优化教与学的过程

真正把有效教学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学实践,必须关注教与学的过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强调突出以下几要素:课堂内容力求“生动”、教学模式经常“变动”、教学方式多搞“互动”、学生思维善于“发动”、内容安排灵活“机动”、激感让人“感动”、课程内容配合“活动”,总之,有效课堂是对“师本课堂”“生本课堂”教学理念的扬弃。

(二)“有效课堂”重在操作,关注“课堂生存状态”

先从改变学生学习状态入手,千方百计让学生动起来,既要求身动,更要求心动和神动,让课堂活起来,从提高学习效益开始,让效果好起来。教师有责任和义务让每个学生享受学习、成长的快乐,要在转变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策略与方式。

(三)“有效课堂”重在反思,关注反思的内涵

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课堂教学的学习者、教学效益的决定者、职业的幸福者,均离不开教学反思。教师只有具备了自我专业成长的愿望,反思才可能具有实在的指导价值。因此,从教学管理来说,要使教师自觉地自我反思,必须要激发教师的热情,启动教师内心的动力才能有效。从教师个人来说,要反思必须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技能的基础,要对培养目标有明确的认识,对教育过程有良好的把握,要知学生,更要知自己,否则不可能有真正的反思。反思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三类:一是细节类反思。如一句话,一种语气或是一个动作,细节类反思可以使教师对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不断的整改,从而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和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实践操作类反思,如课堂上所使用的一种方法,或课堂教学的程序的设计,或教学组织的活动,这些都体现教师对教学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水准。实践操作类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驾驭课堂、驾驭学生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三是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类反思,如:对自己身份的把握,对教材内容的思考,对学生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的思考,对一些社会现象对学校教育的影响的思考等。这类反思使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全局具有更深刻的认识,因此也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工作实践,这是引领教师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李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5)

[2]王睛.教育有效性的判断标准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2)

篇11

The Theoretical Origins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Wang Zhijin

Business School,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300071

Chen Weijun

Business School,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300071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rigination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which the authors think are strategics, economics,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Furthermor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se theori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The paper also explains the evolvement process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theory by a flow chart and concludes that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s evolvement follows two main clues, one is originated from military and political intelligence, combined with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in its practice, and the other is from information science, as one of its branch.

〔Keywords〕competitive intelligencetheoretical originmilitary intelligenceinformation sciencetheory evolvement

竞争情报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实践,更离不开相关理论的支持,军事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情报学是其重要的理论来源。可以说,竞争情报是各学科理论相互交融的结果,而且在引进新理论的基础上,不断丰富着自身理论内涵、方法和技术。竞争情报的理论来源是该学科的理论研究起点,并对学科整体发展提供宏观的指导和理论支持。

1军事学理论

军事学理论来源主要体现在军事情报理论上。从传统意义上说:情报就是指军事情报。我国《辞海》的早期版本将情报释为:“战时关于敌情之报告,曰情报”,“对敌情和其他有关对敌斗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成果,是军事行动的重要依据”,1979年的版本释为:“情报是以侦察手段或其他方法获得的有关敌人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成果,是军事行动的重要依据之一。” 由此可见军事与情报长久的理论渊源,军事情报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为竞争情报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了专业人才和技术、方法的支持。

随着军事情报活动的深入,对intelligence理论的研究也日趋深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期间,交战双方都认识到胜利的取得,不仅需要来自战地环境的情报,还要掌握对手的经济、资源、技术、决策意图等战略情报。二战后,研究人员结合当时的经验对组织的intelligence功能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总结了政府在军事政治领域情报工作的规律,这些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企业等其他组织的情报活动[1]。专家们较为认同的是:竞争情报兴起的原因之一是军政情报力量向经济技术领域转移,以及军事原理、方法和思想的移植,如C3I(通讯、指挥、控制和情报)原理、孙子兵法思想等的应用。

冷战结束后,政治、军事情报战转化为经济情报战,世界各国政治、军事情报机构及其情报人员大部分转向经济、技术领域。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许多前政府情报人员或直接进入企业,为企业建立竞争情报系统,或开办培训学校,为企业培养情报人员,极大地促进了美国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发展。比如,曾在法国、柬埔寨和越南为美国招募和培训间谍的W. 德根纳罗、在中央情报局军事情报部门工作了12年的美国西媒小组(West Media Group)战略情报主任托马斯、美国国防情报署的前主任J. 威廉斯都从政府情报部门转入了企业情报部门或企业情报人员培训机构。苏联解体及克格勃解散后,成千上万的前克格勃官员以自己的情报专长创办私人情报机构,对外称为“保安公司”,经营安全保障、情报咨询、情报合作、反经济间谍等方面的业务[2]。在其他国家,很多从事竞争情报的专业人员也是有着军方背景的,他们以特有的职业敏感、良好的专业素养给这个产业增色不少。从竞争情报实践发展来看,有军事情报和国家安全情报背景的竞争情报从业者所起的作用引人注目。情报力量和技术的“民”对竞争情报的诞生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企业竞争情报借鉴了许多军事情报的思想,虽然两者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军事对抗是一种严格的竞争关系,你输即我赢,我赢即你输,利益不可调和,而商业的目的更多的是创造利益,从这个意义讲,军事情报手段用于企业竞争情报更显得游刃有余。竞争情报目前较为活跃的方法,如:著名的竞争情报循环赫灵模型、OPSEC方法、竞争情报作战室方法、战争游戏法等都是军事领域的经典方法。

2管理学理论

竞争情报说到底是一种管理活动,对信息、人、流程的管理,因此必然涉及到计划、控制、组织、协调、绩效等管理问题,涉及到效率、投入与产出。工商管理、市场学、营销学、组织行为学等都为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可以说,推动竞争情报理论发展最重要的管理学理论无疑应该是战略管理理论。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的一些大公司着手重视战略管理,以哈佛商学院为渊源的一股战略研究热潮风行美国,战略管理的理论和技术成果日益丰厚。此外二战后美国大批高级军官进入企业决策层,在战争中形成的战略思维特质亦随之移植于企业经营过程,这些具有战略管理界背景的竞争情报从业者是推动美国竞争情报发展的主力。所以有人认为美国竞争情报发展是战略管理推动型的,可见战略管理在竞争情报形成过程中的独特作用。

战略管理属企业高层管理活动,其核心是战略决策。战略决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竞争情报,竞争情报是战略管理的基础[3],无论是战略的制定,还是战略的实施和评价,都需要对企业的竞争环境、竞争对手与竞争战略进行基于信息的搜集、研究及分析。从这一意义上说,竞争情报也是企业的一种战略管理行为。学者们一直致力于将竞争情报与战略管理相结合的研究,不仅从战略管理的思维上,更是不断借鉴战略管理的最新理论和方法,丰富与充实竞争情报理论的宝库,如战略分析阶段的战略群体图分析法、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SWOT分析法;战略选择阶段的波士顿矩阵(BCG)分析法、战略地位和行动评价模型(SPACE)分析、行业吸引力分析法(竞争能力矩阵分析)等和模型都成为竞争情报分析的基本技术与手段。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先后发表了三部经典性的竞争研究专著,即:《竞争战略》(1980年),《竞争优势》(1985年),《国家竞争优势》(1990年),开创性地将经济学特别是产业经济学理论引入战略研究领域,实现了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创新性兼容,拓展了战略管理研究的全新视角,成为战略定位学派的集大成者[4]。这三部著作被认为是与竞争情报关系最为密切的竞争理论的研究成果。目前,世界上对于波特的竞争理论虽有争议,但谁也不能否认其在竞争领域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为竞争情报的产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波特的竞争理论可以归纳为产业结构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竞争情报是为企业创造与维持竞争优势提供服务的,创造竞争优势的竞争战略是竞争情报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及最终归宿。波特关于竞争战略的选择理论成为竞争情报策略研究的主要依据,他还为竞争战略的制定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分析技巧和工具,广泛应用于竞争情报研究,如“五力模型”、“竞争对手分析框架”、“价值链分析”等。他还曾提出建立竞争对手情报系统的必要性及系统设计框架,为竞争对手分析、竞争情报系统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此外,波特的防御、报复、还击等竞争反攻防御理论,为反竞争情报理论和实践提供了观念与方法上的指导。

1990年,普拉哈拉德(C. K. Prahalad)和哈默(G.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公司的核心能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开创了战略管理的核心能力理论,被认为是战略管理理论在90年代的最新进展,并很快风靡全球,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核心能力理论从企业管理学的角度分析企业竞争力,提出能力是决定企业异质性的根本,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内部那些稀缺、不能被其他企业获得、模仿和替代的资源,尤其是无形资源[4]。核心能力的形成要经历企业内部独特资源、知识和技术的积累与整合的过程。核心竞争力理论给竞争情报研究者以更大的启迪,他们开始在研究中将核心竞争力分析作为竞争情报分析的关键内容;并认为含有高智能和知识的竞争情报是企业独特的无形资源,从而将竞争情报能力看成企业的核心能力之一;更有学者提出竞争情报力的概念,力图借鉴核心能力理论提升企业情报竞争力,形成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能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

3经济学理论

经济学发展至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竞争理论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主题。经济学竞争理论往往从竞争环境、政府作用、产业结构等宏观角度来探讨竞争的本质,缺乏对企业竞争实战的指导性。但是能够对竞争情报从业者从竞争内涵、本质上来理解和认识企业竞争、竞争战略提供指导,并为竞争情报理论研究与方法的创新提供源泉。事实上,战略管理学家也正是通过吸收经济学的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能从微观上指导企业竞争战略可操作的理论和方法。很多经济学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也是竞争情报发展过程中极好的参考资料。

如对竞争情报有较大影响的博弈论(game theory),又称对策论。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恩合著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奠定了博弈论的理论基础,20世纪50年代以来,纳什、泽尔腾、海萨尼等人使博弈论最终成熟,并作为分析和解决冲突与合作的工具在管理科学、国际政治、生态学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5]。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在给定信息结构下如何决策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以及不同决策主体之间决策的均衡。博弈论将竞争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不仅研究其结果,更重要的是研究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产生什么样的竞争行为、竞争方式以及竞争的过程如何。在竞争活动中,博弈参与人之间传递的信息有时就是竞争情报,在没有获得竞争情报以前,参与人只能用概率来估计对方的行为,获得竞争情报则可大大提高决策的成功率。竞争情报活动的对抗性和争夺利益的本质决定了竞争双方的竞争情报与反竞争情报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博弈,决策主体为了利益和生存空间必须通过信息的获取与分析选择最优战略。用博弈论思想研究竞争情报和反竞争情报,能够对竞争行为进行更深入的解释,因此博弈论成为竞争情报理论中最重要的研究工具之一,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

再如有学者尝试将西方行为经济学的“有限理性”理论引入竞争情报领域,指出由于自身的局限和外部条件的限制使人们的行为在多数情况下都不是完全理性的,因而在竞争情报收集、分析、提供和利用时会出现偏差,也使竞争对手的行为难以用传统经济学理论来预测。在竞争中了解自身和竞争对手的有限理性,对于有效地进行竞争情报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

4情报学理论

现代情报学理论与活动主要始于二战以后,西方工业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科技文献资料和科研成果,计算机的问世促进了科技文献工作的产生和开展;此后文献检索理论、标引理论、情报组织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科技情报学的基础,申农的“信息论”、维纳的“控制论”等不断被引入,20世纪50年代情报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的性质开始显露。

早期情报学主要是研究情报的产生、传递、利用信息规律和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手段,促使情报流通过程、情报系统保持最佳效能状态的一门科学。此阶段,在大情报中情报泛指有用的、能用于决策的知识,涉及到的工作包括文献资料工作(知识组织、情报检索)和情报分析工作。它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和手段,提高情报产生、加工整理、贮存、检索、交流、开发利用的效率,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现代情报学愈来愈关心情报在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科领域的应用,特别重视研究情报在微观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过程。情报又可细分为政治情报、经济情报、科技情报、军事情报、社会情报等,但情报学主要关心其共性问题。

也可以说,竞争情报是情报学(Information/ Intelligence Science)的重要构成,是情报研究的重要发展。Competitive Intelligence的核心是intelligence,intelligence既有中文情报的含义,即经过分析的信息,又有智能的含义,即智力和谋略。因此,从广义上来讲,Competitive Intelligence包含着竞争信息和竞争谋略两大部分[7]。而情报学对竞争情报的贡献更多的体现在竞争信息的收集、组织、处理、分析、传递和提供利用等方面。目前,情报学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如:社会调查法、文献计量统计法、系统分析与评价法、历史的研究法、德尔菲法、内容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也被广泛应用于竞争情报研究。

情报学作为竞争情报理论的来源在我国体现的尤为突出,图书情报界人士是推动竞争情报发展的主力,他们基于自身特有的情报敏感和情报能力,将其研究与实践中的理论、方法应用于竞争情报。这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由工商领域、企业界推动有着明显的不同。

5竞争情报理论的演化

从上述竞争情报的理论来源中,可以归纳出竞争情报理论的演化过程以及与情报学的关系(见图1):

图1竞争情报理论演化过程

可见,竞争情报的演化沿着两条主线:①军政情报理论应用于工商企业,与企业实践中的管理学、经济学理论的融合,促成了竞争情报理论的产生与发展;②在情报学与企业实践的结合过程中,在科技情报和经济情报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形成为情报学的一门分支。因此,竞争情报的研究者主要也由这两类学者和实践者所构成。仅凭情报背景难以“同化”经济学、管理学和军事情报学的研究成果,而经济管理的研究者也需要在研究中加强情报技术和手段的使用,借鉴情报学相关理论。只有从军事情报方法、经济竞争理论和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中取经,再结合情报学的信息收集、存储与检索、情报分析技术,才能促进竞争情报理论的发展,更好地实现对实践的指导,也才能使竞争情报理论获得更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沈丽容.竞争情报――中国企业生存的第四要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17.

[2] 陈维军.企业反竞争情报研究.天津:南开大学,2003.

[3] 王曰芬,邵凌,丁晟春.基于信息集成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研究.情报学报,2006,24(3):371-376.

[4] 陈红星,温兴琦.论新时期波特竞争理论的局限性.商业时代,2006(23):7-8.

[5] 毛军.博弈论和企业竞争情报.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22(4):290-292.

[6] 曾忠禄.有限理性与竞争情报.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29(1):29-32.

篇12

    一、地方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思想问题表现(一)就业依赖心理强地方院校学生主要来自于当地农村,受到生活环境和应试教育的影响,父母和老师往往只以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教育评价的唯一标准,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差,不善于主动沟通。由于地方院校正处于建设发展中,校园文化氛围有待提高,学生社团活动单一,主动性和创新性不强,大多数同学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在毕业求职时,突出表现为:缺乏求职技巧,求职方式不够有效;缺乏就业相关知识和经验、就业政策了解甚少、环境适应能力差;不能主动搜集招聘信息,一味依赖学校,依赖老师,依赖家长;在招聘市场上,主动和用人单位沟通、表现自己的能力有限。

    (二)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的盲目性地方院校较之老牌本科院校,其管理干部与师资队伍方面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在对地方院校毕业生抽样调查中,我们发现80%以上的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不少学生试图通过参加各种培训来提高自己的实力,为了给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纷纷加入各种考证过级的热潮中。培训考证范围从外语、计算机扩展至物流、导游、文秘、汽驾等方向。这种做法毋庸置疑,但是相当多的大学生在选择培训科目时盲目跟风,既浪费金钱又不能学以致用。在毕业时,既没有专业优势,又没有一技之长。所以,大学生应当在基本确定从业方向后,再有目的地去“充电”。

    (三)就业期望值高

来自当地农村的大学毕业生,渴望摆脱农村,融入现代城市生活之中,对个人职业的发展抱有相当高的期望。相对于老牌本科院校的学生,地方院校的大学生由于自身素质不高,对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的期望值也一般不高,但是对获得较高的薪金待遇特别看重,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大学生,他们渴望快速致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实社会很难达到他们的期望值。这种过分强调追求较高的待遇而忽视自身条件、个人专长发挥的思想,往往会导致大学生不能脚踏实地,好高骛远,从而错失良机,影响了自己对就业岗位的选择,处于两难境地。

    (四)就业诚信和法律意识淡薄

由于对市场经济本质的认识偏差,部分大学生在求职的时候容易产生投机心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信用危机。应聘材料不实事求是,弄虚作假,虚填学习成绩,伪造荣誉证书,任意填写干部履历,诚信意识淡薄。一些毕业生在签约过程中不严肃,随意毁约,不履行合同,缺乏应有的诚信品质和法律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毕业生就业市场混乱,使学校声誉受损,甚至影响到其他同学就业。

    (五)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脆弱。

    由于择业理想与社会现实相脱节,自我能力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以及社会大环境、学校教育和家庭观念等的影响,导致一部分毕业生产生心理障碍,如紧张、焦虑、自卑、怯懦、自负、依赖、攀比、急功近利、虚荣、冷漠、失落等等,心理承受能力和对困难挫折的耐受力降低。还有个别毕业生甚至通过酗酒、通宵达旦地上网、打牌、寻衅滋事、破坏公共财物等方式发泄心中的郁闷与不满,表现出脆弱的自我控制能力,对自身的择业和就业以及学校整个就业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二、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思想问题主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有关,表现在:(一)教育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被异化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应贯穿在从儿童到成人教育的全过程中。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部分地区为了追求“更高质量”的升学率,“德智体美”被逐渐异化为“智德体美”甚至“智体美德”。单一的智力追求是导致大学生奉献意识、责任意识、集体观念淡化[2]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错误的取向在就业思想中的直接反映,就是面对“社会需要我去哪里”、“我需要去社会哪里”两个问题时的价值选择。地方院校大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一方面看到家乡的落后及各项事业亟待他们开展和改善,在理想、信念的驱使下会投身其中,提升个人的社会价值。但另一方面,部分贫困大学生因为求学而导致家庭债台高筑,他们急于寻找一份安定且薪酬不错的岗位来缓解家庭的经济困境,在实际选择职业时,“薪酬和待遇”则明显优于“自我价值的实现”。这种现象表明,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上的认识是清楚的,但认知和行为相悖、人生观和价值观偏差,最终在现实冲突中放弃了理想而使自己的选择趋于功利化。

    (二)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脱节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地方院校为了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加大了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力度。但从总体来看,地方院校由于基础薄弱,在就业指导方面的经费投入、设备投入和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就业指导队伍相对落后,缺乏专职的就业指导老师,缺乏专业学习和专业培训,就业指导的内容仅停留在收集、就业信息的层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多方面力量综合教育的结果,仅依靠理论课教师、辅导员远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思想,从地方院校的实际来看,理论课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辅导员注重学生日常生活繁杂事情的管理,就业指导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两张皮”的脱节状态。毋庸置疑,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紧密结合才有利于促进毕业生更好地就业。但是,人为地将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割裂开来,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偏向于政策的宣传,信息的服务与媒介功能及就业技巧的培训,认为这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

    至于就业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政治素质则可虚化,淡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又偏重理论学习,没有与学生最关心的就业实际联系起来,其结果必然是近年来在毕业大学生中存在的道德缺失,诚信意识弱化,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择业时拈轻怕重,排斥西部边远地区的工作等现象都充分暴露了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的弊端。

    (三)人文素质教育被边缘化

人文素质是指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是融进了自己理解和悟性的认知结构,是对人格心理、精神情感的定位和提升[3]。人文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的素质,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较好的人文素质的人会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境界和专业素养。

    尽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得到了高校和社会的普遍认可,但相对于科学教育的投入和效果,无论重点院校还是地方院校,人文素质的教育都被相对边缘化。目前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物质化、功利化、诚信缺失等现象,与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

    (四)就业压力与心理素质的失衡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顺利成长的必要条件,是事业成功的内在保障。心理素质对人的思想素质、智力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基础性因素。地方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侧重于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但对于大学生作为一般的人在学习、交往、恋爱、择业、经受挫折等日常生活中所具备的心理素质未予以应有的关注和培养。长期以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习惯于内容“灌输”,忽视个体思想差异,再加上“象牙塔”模式的封闭式培养,使得大学生完全没有适应未来社会的必要心理准备。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下,大学生就业择业中挫败感在所难免。但很多毕业生对即将面临的竞争与压力认识不足,并且大多数毕业生承受挫折和困难的能力较低,就业期望值又过高,当现实与理想相背离时,则会心理失衡产生心理误区,各种心理问题也就随之暴露出来,严重影响和阻碍了大学生就业。

    三、积极探索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纯地帮助大学生顺利找到一份工作,更是立足于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将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的全过程。

    (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就业思想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在教学方法上,除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外,更要实施专题讨论、案例分析、视像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由以系统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心转变,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变理论“灌输式”教学为灵活的启发式教学,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引导大学生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就业观,学会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用全面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上,要强化世情、国情、社情和就业形势的认知和教育,帮助学生校准就业定位,将个人的成长融入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

    (二)在职业生涯辅导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就业工作导向职业生涯辅导是要帮助大学生准确认识自己,把握大学期间的成长轨迹,帮助大学生筹划自己未来的发展。地方院校在开展职业生涯辅导工作中,一要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引导学生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祖国民族命运紧密结合起来。二要加强诚信教育,强化大学生的就业诚信意识。三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公平竞争等意识,培养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四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情绪调节与情感培育、自我认知与挫折教育、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学会自我调节,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要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五是要整合新生入学教育体系,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人生价值的实现与大学生成才目标的确立、成才发展道路的选择等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尽快形成职业发展规划的意识,接受教育和引导。

    (三)在专业课中渗透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职业理想要充分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地方院校要加强师德建设,倡导教师自觉地将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的第一课堂,在润物细无声中教育学生、引导学生,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明确学生的职业理想。要注重培养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意识,倡导教师自觉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在专业教学、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的各个环节中,积极介绍本行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大力宣传行业人才成长成才业绩,激发大学生热爱所学专业,以先进人物为榜样,树立长远职业理想,增强大学生投身本专业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四)在社会实践中增强大学生扎根基层的信心和决心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全面提高大学生培育质量和促进学生就业的重要环节。地方院校要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搭建课内外实践的平台,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学生实习和就业基地,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教学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知识、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要积极鼓励和倡导大学生在基层锻炼,在服务社会中增长才干,提升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在实践教育中,要有计划、有组织地系统推动学生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逐步培养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为将来选择基层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将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人文精神培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的三大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育人”是高校的首要功能,塑造“知、情、意、行”统一的完整的人,是大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同指向[4]。作为大学文化建设核心内容的大学人文精神,是开展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与精神力量。发挥大学人文精神的导向、激励、凝聚、引领作用,通过理性的、高尚的、创新的大学文化精神引导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实现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自觉的人文精神是民族灵魂的守护神。将大学文化精神中的社会责任与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以人文精神引领,以价值取向示范,从“文化到心理”的潜在影响与渗透过程,有助于淡化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过度政治化”。

    (六)倡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升大学生自主就业能力创新素质正日益成为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以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开发和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主体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及未来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备的知识、能力与心理品质等的素质教育[5]。创业教育,不仅是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愿望,磨练大学生的创业意志,增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催生大学生的创业成功,也是全面培养学生思想素质和帮助他们提高面对社会生活各种严峻挑战的综合能力的一个有效切入点,更可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针对大

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缺乏联系等问题,将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既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要求,也是高校德育与时俱进的一项重要选择。地方院校要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并且要设立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同时要加强创新创业队伍建设,配备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提升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并非基本思想政治教育构成元素的简单加减,而是包括教育者、教育载体、受教育者等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综合作用的过程,这就使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地方院校各个学科、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具有育人职责,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成为学校活动和教师工作的主要价值取向[3]。

    只有这样,才能把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各个方面。地方院校要切实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战略高度出发,积极探索和建立就业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的长效机制,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大学生就业的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就业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付嫦娥.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其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09(8):82-84.

[2]张志华,赵波.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9(12).

[3]逄锦聚,李毅.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3):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