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社会资源的特点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社会资源的特点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社会资源的特点

篇1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产品和劳动交换场所、以市场供求变化来调节和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体系。现代市场经济存在错综复杂、 互相联系而又互相影响的矛盾体系, 这些矛盾体系是由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了现代市场经济的矛盾体系,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影响了现代市场经济的矛盾体系,这些矛盾互相联系、 互相依存和互相作用, 共同推动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只有真正认识这些矛盾体系, 才能把握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现代市场经济矛盾体系的内容包括: 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产权的矛盾; 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所有制结构的矛盾; 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矛盾,等。产权矛盾和所有制矛盾属体制性矛盾,在体制没有突破的情况下, 研究这些矛盾缺乏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只研究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分析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存在的诸多矛盾能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现代市场经济运动中资源配置方式,从而探讨经济管理对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意义。

二、 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存在的诸多矛盾分析

(一) 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内在矛盾

社会资源具有稀缺性, 资源配置存在此多彼少的关系。现代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特点在于进入市场的经济主体, 内有追求利润的动力,外有竞争的压力, 并在优胜劣汰中形成一种社会强制。这种特点必然产生社会资源配置手段和社会资源配置目标这两对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内在矛盾。

1 、政府和市场的矛盾

政府和市场的矛盾是社会资源配置手段的矛盾。政府按计划配置资源, 市场经济通过市场配置资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存在的矛盾具体表现在: 一是市场和计划双轨制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资源的计划性配置仍很多, 旧的计划经济烙印很深, 政府迷恋权力并习惯于计划调控, 对以市场调控经济的方式、 方法不认识或者认识不够, 甚至有时是有意识拒绝由市场调控经济的运行。市场调控就意味着政府权力的丧失,中国在加入 WTO 的过程中, 反对最强烈的是政府部门的一些官员, 因为一旦加入 WTO,就必须按照WTO 规则和市场规则办事, 社会资源配置就应以市场配置为主, 政府部门的一些官员就没有计划的特权。这一例子充分说明市场和计划之间矛盾的严重性; 二是市场与现行政策的矛盾。市场的调控是即时的, 而现行政策是根据制定政策时的实际状况制定的, 不可能完全反映现时的市场状况, 无法像市场那样即时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当然市场调控也有局限性, 也会产生“外部不经济”,“ 看不见的手”也不是万能的, 当“市场失灵”时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三是市场规律和现行政策的矛盾。在市场经济中,支配市场的是市场规律, 市场规律是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发挥作用的,而政府在制定现行政策时,考虑最多的是社会的整体需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执行现行政策和抓住发展机遇的矛盾。作为经济行为主体, 其经济行为必须受到政府政策法规的制约,而市场经济中又有很多商机与现行政策的利益取向不相一致。

2、效率和公平的矛盾

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是社会资源配置目标的矛盾,资源配置目标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效率,另一方面是为了兼顾公平。市场经济存在竞争规律, 经济行为主体都是竞争的参与者, 竞争规律遵循优胜劣汰,才能体现效率和发展生产力。公平是每个人的天生要求,任何人都要求在任何方面能得到公平的待遇,只有公平, 社会才会稳定, 效率才有保证, 经济发展也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显然,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所要求的效率第一, 与社会主义所要求的公平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

(二) 经济运行过程的内在矛盾

市场经济中, 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内在矛盾,主要有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市场变动周期与市场主体的矛盾。

1、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总量上的均衡与失衡、 结构上的均衡与失衡之间的矛盾。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时,总量上和结构上处于均衡状态,国民经济就能平衡发展, 不会出现“大起大落”,“通缩或通胀”等经济发展局面, 但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相对的、 暂时的, 不平衡才是绝对的, 只有当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平衡达到一定程度时, 经济才会出现波动, 成为经济萧条或膨胀的根源。无论是哪种情况, 作为经济运行管理部门的政府都要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运行, 以达到经济的平衡发展或朝政府所需要的目标运行。

2、市场变动周期与市场主体的矛盾市场的运作和变动是有周期性的, 有高峰有低谷。市场变动瞬息万变,信息的流进流出、 供求关系的变化、 商品价格的升降、 消费者偏爱的改变、 市场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在随时随地发生变动,宏观经济运行周期也影响市场的变动, 这些变动使市场变动呈现周期性。市场变动周期与市场主体之间一方面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矛盾, 另一方面市场变动周期要求市场主体的素质相应地即时发生变化,而市场主体素质的变化需要一个缓慢式、 长期式的学习积累过程, 市场主体素质的改变相对于市场变动是滞后的,两者之间存在矛盾。

三、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与经济管理

资源优化配置指的是能够带来高效率的资源使用,其着眼点在于“优化”,它既包括企业内部的人、财、 物、科技、信息等资源的使用和安排的优化,也包括社会范围内人、财、物等资源配置的优化。 资源配置是否优化,其标准主要是看资源的使用是否带来了生产的高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必然导致一部分企业的破产倒闭。一般说来,那些在同行业中科技水平不高,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的劣势企业,会因其产品和服务缺乏市场竞争力而遭淘汰。因此,从资源使用这个角度看,归根到底是看有没有实现生产的高效率、高效益。

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靠的是市场途径,由于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发性的特点和优点,它能够自发地实现对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优胜劣汰的选择,促使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实现内部的优化配置,调节社会资源向优化配置的企业集中,进而实现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由于市场调节作用的有限性使市场调节又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弱点,因此,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供求的总量平衡,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公共环境等,必然由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实现。而在企业内部,部门或地区资源的合理使用,则主要是由市场途径来实现的。这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促使企业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同时,也促进企业面向市场组织生产,优化资产结构,形成合理的创新机制,从而在微观的企业,部门或地区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以合理配置为前提,以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以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前提的。人类社会的生产过程,就是运用资源,实现资源配置的过程。由于资源的有限性,投入到某种产品生产的资源的增加必然会导致投入到其他产品生产的这种资源的减少,因此,人们被迫在多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使用方式中,选择较优一种,以达到社会的最高效率和消费者,企业及社会利益的最大满足。从这个意义讲,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人们不断追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争取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历程。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大体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的调节,国家宏观调控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搞好经济发展的规划及总量控制,重大结构和重大生产力布局等方面的作用,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其目的都是为了保证社会生产的顺利进行,保证有限的资源得以最大限度地利用。

四、意义与启示

1、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通过对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诸多矛盾的研究, 使我们掌握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体系中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各种矛盾关系和各种矛盾的运行规律, 这对于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具有关键的作用。

2、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做实践指导

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诸多矛盾是围绕资源配置展开的, 解决好这些矛盾的有效方法是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 抓住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中资源配置这一中心环节。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正视市场的各种矛盾, 辩证分析各种矛盾,遵循矛盾的发展规律, 掌握好解决矛盾的方法和解决矛盾的关键, 及时调整矛盾双方, 使矛盾双方协调统一发展。这种方法对于指导我们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Hume, D. , THN, Book Ⅲ, PartⅡ, Sect . Ⅴ. London:Longmans, Green, and Co. , 1890. 287- 288

[2]Coas e, R. W. , Adam Smith. s View of Man. ASCA, Vol. ,1976. 559

[3]黄捷荣, 张长生, 郑志国. 现代市场经济系统研究. 北京: 红旗出版社, 1996. 58- 61

[4]陈东琪, 李茂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7. 73- 75

[5]Cf. Mc Nulty,Paul J. , Economic Theory andMeaning of Com -petition. Quarterl y J ournal of Economics, 1968. Nov. : 82

[6]李风圣, 吴云亭. 公平与效率.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 112- 114

[7]陈宇胜. 改革、 发展与收入分配.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131- 133

[8]Kornai, J. , Socialist Syste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 tyPres s, 1992. 37

[9]胡永明. 市场经济与产权改革.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99

[10]胡正旭.市场经济与政府调控[J],甘肃社会科学,1995.5

作者简介:

郑玲敏,女,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建新西路支行客户部经理,经济师

篇2

二、文凭的社会交换功能

(一)文凭交换价值的基本实现

文凭可以从两个维度衡量个人受教育程度与水平,纵向维度表现接受程度的不同阶段,比如中学文凭、高中文凭、大学本科文凭等,横向维度指的是同等级的但是因学校名气等因素导致的文凭含金量的差异。文凭的使用价值并不是文凭直接能给使用者带来收益,而是与使用者的智力相结合,进行价值的创造。文凭中凝结着一般的人类劳动,劳动便是教育,教育是一种教授人们知识与能力的活动,教育也是获取文凭的重要方式。凝结着人类劳动的文凭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同时也可用来社会交换,产生交换价值。

(二)文凭所交换的社会资源内容剖析

社会交换的内容是社会资源,文凭可以用于社会资源的交换,这种社会资源包括收入及职业、权利、社会地位及身份等。受教育程度及文凭的高度与职业定位息息相关,一般来说呈正相关。很多企业在招人时,都会设置专门的入职门槛,比如本科学历、相应的资历证书等。因此,文凭具有重要的筛选功能。很多声望好的职业意味着社会地位高、工资高,这些地位及报酬将成为社会交换的参照,高文凭者认为付出了更多的教育经费,同时需要相应的薪酬与文凭进行互换,从而满足自身需要。

除了换取更好的职位与更多的收入,文凭同时可以与权力进行交换,这个交换过程包括吸引、交换、竞争、分化这几个过程,因为权力对于很多群体来说,具有相对的吸引力,这种吸引体现在可以占据更多的社会资源,获取利益及需要,当权力对人们产生吸引后,人们开始进行竞争与交换,利用自己的文凭、知识、技能与水平进行竞争,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就是一种交换制度,人才通过交换自己的才能与学识,获取相应的岗位。在这个社会上,潜意识里文凭与自身的社会地位相对应,无论是否有好的职位,但是高中学历与硕士学历给别人的感受明显不同,人们更加尊重高学历的人,同时,高学历也具有获取更高社会地位的机会,这是很显而易见的。

(三)文凭社会交换带来的负效应

篇3

中国是一个绝对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我们的周围不乏优质的自然资源在沉睡。今年的SARS事件就催生了一个自然资源性新产品----重庆奥妮黄连除菌新产品。

重庆石柱是中国著名的黄连之乡,黄连年产量占全国60%份额,原料资源丰富,黄连是最地道的消炎、消毒、杀菌的中草药材。漫山遍野的黄连静静地在重庆大地疯长,谁也不会想到黄连会在今天成为中国日化巨头-----重庆奥妮的救命稻草。今年5月1日到5月20日,奥妮掌门人黄家齐针对国内除菌产品稀缺,除菌市场爆棚的消费需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推出了奥妮黄连除菌洗手液、香皂、洗发水系列新产品,在国内日化界掀起了一轮黄连风暴。这是黄家齐的独具慧眼才使得重庆黄连身价倍增。

相对于重庆奥妮来说,安徽祁门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就显得比较迟钝。80年代,台湾统一集团发现了安徽祁门红茶这一优秀的自然资源,当地政府并没有意识到祁门红茶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而极具市场意识与资源动机的统一集团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只用了很少的投入就获得了祁门红茶50年的资源使用权。90年代,当统一集团在中国大陆大打统一祁门红茶概念的时候,作为祁门红茶产地的安徽祁门只能选择沉默,这是多么沉痛的沉默!自然资源性新产品的唯一性、排他性、占位性提醒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十分重视对于自然资源进行保护,以防止出现掠夺性开发。

在实际工作,我们发现很多企业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发现自然性资源?如何评估自然资源的市场价值?我们认为必须将自然资源与消费者需求以及市场趋势进行综合性分析,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则中国大地自然资源必将极大地被市场放大。

资源稀缺系数。并不是所有资源都具备巨大的市场价值,只有当自然资源表现为极端稀缺才会构成垄断性竞争新产品核心元素。因此,判断是否为自然资源性新产品往往需要判断资源宝贵性。

资源市场价值。资源的市场价值主要考虑资源与消费者需求的转化成本。我们知道中国有很多地方有石油或者稀有金属,但是由于这些资源本身的开发成本,有资源不一定构成市场,所以,在面对资源是,我们必须进行市场价值判断,这种市场价值判断主要是采用成本方法进行可行性预算,通过可持续发展判断建立资源开发可行性的标准。

资源开发技术。自然资源性新产品开发还要考虑到现在技术开发的可能。有一些资源性新产品由于技术原因而很难转化为现实的新产品。我们知道,中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中国海洋技术发展限制,中国很多自然海洋性资源新产品开发并不是十分有效,很多自然资源性新产品开发有赖于技术技术领域的突破。 社会资源性新产品

与自然性资源新产品开发相比较,社会性资源新产品具备隐蔽性特点。一般社会性资源新产品需要研发者不仅需要娴熟的行业知识、专业判断,还需要新产品研发者具备丰富的社会学知识积累,以及具备将社会学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思考技巧。对于聪明者,社会资源性新产品创意,新产品概念产生就在一瞬间,而对于知识贫乏或者缺乏商业技巧者,可能熟视无睹地将丰富的社会资源白白浪费,甚至于即使面临宝贵的社会资源也难以创造市场辉煌。

现在,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社会资源性新产品经典案例可以作为参考帮助我们有效地进行社会资源性新产品研发推广。相信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在中国文化史上大家都不陌生,就是这样一个宝贵的社会资源,人们始终处于麻木不仁地作为一些人生的信条使用,在广东广旭广告的眼里,难得糊涂却是成就中国白酒企业-----云峰酒业新产品概念的绝佳机会,其1996年推出的小糊涂仙系列酒创造了中国白酒企业少有的辉煌。同样一个中国人习以为常的“福”字却给中国金六福酒业带来了惊人的奇迹。然而,同样是优质的社会资源,杜康被认为是中国白酒的代名词,但是由于企业在运作上的技巧差距几乎使得这样稀世的社会资源性新产品失去生命力。如何判断和使用社会资源性新产品?根据实际操作中的经验,我们推荐几种思考方法供大家参考。

关联性思考。进行社会资源性新产品创新首要是具备关联性思考的能力。当我们决定在某时某地某行创新新产品时,关联性思考的机器其实就已经启动。比如我们以黄鹤楼为品牌名进行新产品创新,那么关于黄鹤楼的所有的故事、史识、等多成为我们必然的新产品概念的联想,然后我们再进行差异化处理,这样,一个活生生的可以感知的新产品概念就很容易产生。同样,一个产地的文化含义对新产品概念形成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因为产地文化往往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积淀,已经广泛为消费者认知。比如云烟、黔酒、川酒、东北米等,这些基本的认知使得关联性思考中基本面有决定保障。

创意性设计。关联性思考获得的往往是一些共性的东西,创意性设计就是将共性资源进行创意性思考,并在这种创意性思考进行外化表现。例如安徽高炉家酒,对于徽文化的新产品概念开发就使用了徽派民居作为包装设计元素,使得创意性设计与新产品概念获得生命力。

放大性传播。放大性传播是如何使我们确立的独特的新产品概念获得最大的市场效应,因此,放大性传播就是放大市场概念,让消费者感受新产品带来的独特体验。

差异化营销。针对社会资源性新产品进行差异化营销主要体现在品牌塑造层面。由于社会资源性新产品独特的社会资源占位决定了企业必须迅速形成概念占有,因此差异化营销手段就是首先在概念传播的广度与深度上超越对手,获得强大的资源占位。 资源性新产品保护策略

由于资源性新产品具有稀缺性、唯一性、排他性以及不可复制性,因此对于资源性新产品概念的保护显得十分重要。如果策略保护不当,这种稀缺资源很容易成为公用资源平台,在这方面,中国企业有着比较惨痛的教训。

1996年,当云峰酒业推出“茅台镇传世佳酿”的品质诉求时,作为贵州茅台酒厂的愤怒几乎是到了极点。但是,管什么用呢?茅台酒可能十分重视对品牌资产的管理,但却忽视了地理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以致于当小糊涂仙酒巧妙地利用茅台镇资源时,茅台酒厂只能是愤怒而无奈!

对于资源性新产品,无论是自然资源性新产品还是社会资源性新产品,我们都可以采用规范的法律形式进行管理。比如,

原产地保护措施;

篇4

我们传统的法律概念是根据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作出的,即法律就是一个阶级统治另外一个阶级的工具。这个概念(以下称为法律的阶级概念)从阶级角度分析,无疑有其合理性,但是法律的阶级概念也有其局限性和明显的缺陷。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状况来说,法律的阶级概念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更不利于法治社会的建设。因为:

首先,法律除了阶级性的特点以外,还有公共性特点,阶级概念并不能完整的概括法律的特征;

其次,法律的阶级概念,需要对社会进行阶级划分。那么当前的社会,谁是统治阶级?谁是被统治阶级?法律的阶级概念,在意识上使大多数的国民感觉自己是被统治阶级(总是要找出一个对应的定位,不可能成统治阶级,只能自我定位到被统治阶级了,并且被统治阶级总是占大多数的),自我定位为被统治阶级的大多数人来说,对法律的态度就是抵触、规避,而不是遵守和积极建设(按照阶级统治工具理论,被统治阶级就不需要遵守法律,甚至有权违反、法律,因为按照人的基本人权,每个人都有反抗压迫和奴役的权力)。而法治社会是需要每一个国民积极参与,如果部分进行法治建设,大部分反对、抵触,那么建设就不如破坏了。相对的要树立一个对应的统治阶级,那么从事社会管理的政府及其官员就被归入到统治阶级。在意识上被定位和自我定位为统治阶级的人来说,法律的阶级概念会使他们会觉得法律就是管普通老百姓的,他们可以逾越于法律之外,法律是实现其对社会统治的工具,他们正是工具的使用者,出现特权思想。甚至发展到认为公权力私有,进行权力寻租,导致腐败的加剧。这种机械的、意识形态的社会分类会加剧政府和老百姓之间的对立和不信任感。

再次,法律的阶级概念,会使大多数人游离于法治轨道之外。他们认为,建设法治社会是政府的事情,与我无关。最终使建设法治社会成了一句动听的空话。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或者说按照社会的现状,如何界定法律的概念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呢。我认为应当将法律界定为“国民的誓约”,即国民(国家)为了和平相处和发展需要就相处和发展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达成的合约和承诺(以下称为誓约法律概念)。实质来说,法律就是利益的分配机制,规定如何分配和运用社会资源、利益。那么誓约法律概念如何解决阶级法律概念所产生的问题呢?

誓约法律概念在建设法治社会中有什么优势?

首先,誓约法律概念有利于鼓励国民积极参与立法活动。因为法律是社会资源的分配机制,就社会资源如何分配进行的约定,所以它涉及到每个人自身的利益,需要每个人自己参与。定性为誓约,首先要求国民就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协商约定,协商就需要参加,将立法活动当成国民自己的事情。建立立法与国民利益息息相关之共识。

其次,誓约法律概念有利于树立法律的平等观念。在誓约的建立(签订)过程中,有利于体现和落实平等观念和意识,因为契约的基础是平等,而不是特权,特权就不能进行协商。同样,通过广泛的参与、协商,立法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避免法律成为少数人掠夺的霸占社会资源的工具,最大限度的实现法律的正义。

篇5

一、资源整合的概念

资源整合是指企业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资源进行识别与选择、汲取与配置、激活和有机融合,使其具有较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并创造出新的资源的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资源整合是企业战略调整的手段,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日常工作。整合就是要优化资源配置,就是要有进有退、有取有舍,就是要获得整体的最优。

在战略思维的层面上,资源整合是系统论的思维方式。就是要通过组织和协调,将企业内部彼此分离的职能,将企业外部既参与共同的使命又拥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合作伙伴整合成一个为客户服务的系统,取得1+1大于2的效果。

在战术选择的层面上,资源整合就是优化配置的决策。就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对有关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以突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寻求资源配置与客户需求的最佳结合点。目的就是要通过组织制度安排和管理运作协调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员,所以企业缺什么就要到社会中去寻找—懂得利用社会资源,尽管社会中的人、财、物不一定属于我们,但是却可以被我们所运用。这就是整合社会资源。

二、社会资源整合使用的必要性

1、企业进行资源整合的必要性表现在企业只是拥有资源并不能为企业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因为这些资源所带来的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优势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消退,特别是当企业处于动态环境下,如行业环境变化迅速等情形下,就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变革资源,提升企业资源的异质性。这些异质性的资源并不能直接转化为企业价值,而是需要对其加以有效的整合从而达到创造价值的目的。

2、中国建筑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而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发展为建筑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发展机会,建筑企业的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国内外建筑市场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其竞争激烈的发展格局,是我们很难依靠单一的力量在一定时期内吸收更多有着不同行业的管理经验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多数建筑企业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作业层面的人员都非常短缺,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资源的短缺将是企业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同时,由于建筑业不同领域的特点,使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很难打造一批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化的中层管理团队。

3、要实现企业在这些相应的领域的发展,其品牌的竞争力同样重要,单纯依靠一个企业本身,在较短的时间内,很难实现在多元化、多领域都能打造出一流的品牌。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资源整合,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形势,是今天建筑业的利润越来越薄,而原材料等价格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增长,同样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强化管理,通过资源整合避免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重复投入,进而达到打造具有较强实力的专业化的管理和工作团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施工企业生存及发展环境情况分析

1、施工企业的特点

施工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变化更多的是在业务规模扩大以后,依靠组织自身容量扩大或增加组织的层次来适应规模的变化,外延扩张的趋势较为明显,不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和上级的要求。

建筑施工行业具有很强的周期性,易随宏观经济的波动而大幅波动,实施多元化发展能够充分利用施工企业的经营资源,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并且通过集团内部的横向战略,进一步提升各产业间的协同及资源共享。

施工企业目前存在的管理问题除了一部分是由项目特点、企业特点和行业特点直接决定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由我国独特的建筑市场,独有的行政管控模式、人员素质偏低以及落后的管理方式间接造成的。企业处于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管理需要依据实际需要随时调整,如果没有系统的思路,则会出现众多的问题:

(1)内部各单位同业竞争。同一大型施工企业内各二级单位间的业务竞争激烈,大大削弱了公司的竞争实力和业务范围。各二级单位之间目标市场、竞争手段、业务模式严重雷同,无法达到规模集约的效应。

(2)随着公司规模扩大,业务量增长,某些管理方面的制度尚未建立,由于业务管理方式不断调整,制度往往滞后于业务、组织的调整,形成制度的空白,制度的滞后现象严重。有的职能管理制度与体系文件在执行中往往交叉重复,甚至自相矛盾,造成在日常管理中可能出现“二张皮”的现象。

(3)管理层次多造成的企业内组织成本高及信息交流不畅。由于层级控制的链长,管理幅度大,则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组织成本。

(4)企业间信息知识交流不畅,信息化软件跟不上管理的实际,或者说实际与信息化脱节。施工企业的管理基点是工程项目,企业作为决策层只有对分布在各地的工程现场的实施状态如工程成本、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信息及时了解和监控,才能运筹帷幄。企业内部的信息由于层级式的纵向传递而经常出现时滞和偏差,二级单位之间更是少有联系,只是各自服从公司的指令,谈不上知识交换和资源共享,缺乏应有的协同效应;企业各应用系统、各部门、各层级、各合作伙伴间存在的交叉内容,各业务功能存在着大量交叉工作,而且在企业日常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关联数据,这些关联数据往往仅被创造部门拥有,其他业务部门很难获取。由于工程项目地域的分散性,使得大型水电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监控乏力。如何使管理体系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实现流程化、标准化管理刻不容缓。

(5)企业资源在多项目间调配有难度。项目驱动的企业同时开展多个项目,项目之间的资源的合理分配就成为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资源的有限性,特别是稀缺资源,而导致项目对资源的争夺,往往是项目间冲突的直接原因。因此,企业要首先保证资源的经济持有量,又要保证资源的投入收益最大,需要将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

2、施工企业面临的政策环境

施工企业的生存环境,要求劳动关系必须有足够的“弹性”,但在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下,劳动关系的“弹性”已丧失殆尽,过去那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用工时代已经过去。当前不少施工企业面临施工任务增多而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局面,仅凭自身的资源是完成不了承揽的工程任务,也满足不了施工规模扩大的要求,时下,多采取分包、转包、挂靠等形式等竞争任务和完成履约。然而因国家的法律体系越健全,法律制度越完善,企业的法律风险也就越大,政府对市场主体的监督会更加严格,违法成本也将大幅度提高。

3、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

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漫延和影响的进一步加深,不仅对以依靠粗放管理和廉价劳动力为支撑的制造业带来影响,而对于资金需求量大、带有粗放劳动形态的建筑施工企业也难以幸免。虽然近几年来,国家为了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提出了拉动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举措,也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但随着新一轮建设热潮的逐渐散去,以及国家有关房地产等调控政策的推进,特别是国内劳动力成本的进一步提升,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新的挑战。

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为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的格局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是我们在巨大的机遇面前,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建筑市场的每一次宏观调控,受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变化的影响。

在国家目前“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发展”以及加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背景下,建筑业作为基础服务产业,不仅在主业板块要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企业,同时,提升在相关产业中的竞争实力,实现在其产业领域的排头兵和领军地位也同样地重要。就建筑施工企业而言,由单一的生产格局向多领域、多元化的综合性施工企业发展,民用建筑企业往工业建筑、公路、地铁发展,铁路企业往民用建筑发展,钢结构产业快速增长。这种现象虽然在一定时期助推了企业的发展,但与竞争力发展趋势并不符合,大而不强,小而不精的现状使我们在抵御经济危机和市场形势的变化时仍旧处于不利的地位。

4、施工企业的发展战略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构建和谐企业,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改革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国际化经营能力,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运营效率,实现企业安全、稳健、科学、和谐发展。以工程建设为核心,打造“中国水电”知名品牌。完善工程建设产业链,实现产业纵向一体化;巩固水电建设市场,大力开拓非水电建筑市场;依托国内市场,开拓国外建筑市场;整合内部资源,重组外部资源,切实把企业经济增长模式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完成企业科学发展阶段的新任务。建成相关多元化、现代化、国际化,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质量效益型企业。

中国建筑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作为行业中的重要企业之一,对未来和未来的发展我们充满信心。公司这几年生产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张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创造了连年新的记录,我们为之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但在扶强不扶弱的市场生存环境中,企业的发展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倒退,如何才能保持公司的基业长青呢?因此,我们还应该清醒的看到,企业总产值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带来理想的收益增长,或者说离“质量效益型企业”的发展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微利”正在成为建筑施工行业的代名词。身处有利的行业发展大环境,我们要抢抓机遇,努力跨跃低利润区,实现公司规模和效益上的双丰收,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公司新一轮的发展再添动力,实现公司跨越式发展目标。

简单的业务模式和较为粗放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公司以基本完成了量变的过程,质变才是企业发展的又一新的起点。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在劳动密集型的行业里,将一个从计划经济时代走过来的国有独资建筑施工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管理、技术和人才密集型企业转变;从建筑施工企业向施工管理型企业转变;从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企业转变;从产业链的低端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在产品结构调整的同时考虑产业结构的调整。管理体制、机制和运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已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社会资源的风险分析

1、分包商入库率低

从公司整体合格分包商库中可以看出,目前的分包商主要集中在基础处理行业,综合性项目施工单位偏少,入库率低。

2、成本控制风险

受通货膨胀影响,人工费和材料费居高不下,造成施工成本控制难度大,成本呈逐年上升趋势。我们的中标价格受市场竞争影响,并未有明显提高,发包困难。

3、法律风险

按照《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招投标法》、《建筑法》要求,主体工程不得采取分包形式施工,为我们的工程分包管理带来显著地限制和管理难度。在劳务分包和临时工的合作中,法律风险尤为突出,存在隐患较大。

4、质量安全风险

分包人施工质量关系到总包人的项目信誉和业绩。如果分包人出现质量问题,总包人摆脱不了责任,且对总包人信誉产生重大影响。

安全管理在施工中是一票否决的,能力强的施工单位还可以承担部分安全风险,对于小的分包商或个体施工人、挂靠其他单位的施工人,绝大多数的安全风险是由总包人承担的。

5、资金风险

对分包人的资金管理必须严格,严禁其施工项目未验收合格进行进度款支付。

如何规避重复纳税金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6、管理风险

分包管理与自营管理有显著地区别,分包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总包人的成本、利益和信誉。

五、社会资源风险防范及应对措施

1、转变社会资源利用的思想观念

我们充分认识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施工资源的配置方式和运作方式,已经从原来自有施工队伍逐渐发展到大量利用社会资源阶段,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利用社会资源壮大企业也在发生着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各级领导解放思想,要有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大胆尝试利用社会资源的方式和手段,不断扩大企业经营领域和市场占有份额。

2、与社会资源建立合作关系

(1)建立战略合作伙伴

对于工程分包战略合作伙伴,工作思路是:主动培育、利益分享、风险共担、长期合作、共同发展。战略定位是:市场化、社会化、小型化、专业化。管控原则是:战略引领、指导帮助、体系覆盖、管控到位。工作的步骤是:先培育规范、再发展提升。

按照企业发展的需要,工程分包战略合作伙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劳务作业分包为主要业务的劳务分包商,这应当逐步成为工程分包战略合作伙伴的主力军;二是以专业工程承包为主要业务的专业分包商,这是工程分包战略合作伙伴的重要力量;三是为企业提供劳务人员为主要业务的劳务派遣机构,他们是临时性、辅或者替代性工作岗位劳务队伍来源的有益补充。

对于有能力从事工序分包的个体经营者,协助其办理相关的资质和营业手续,成为施工企业的工程分包战略合作伙伴。也可以从架子队管理模式入手,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

(2)采取强强联营

企业之间的联营合作,有法律依据,联营合作必须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以诚信、合作、共赢为基本原则,充分发挥企业之间的资源优势,扩大经营范围,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联营体成功的关键所在,除了双方真诚合作以外,经营模式至关重要,应在双方母体公司的支持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经营模式。

(3)劳务基地的建设

所谓建筑劳务基地,是指使用建筑劳务的施工企业与特定劳务企业或特定地区建立了长期的经营合作关系。对于使用建筑劳务的施工企业而言,这里的特定劳务企业或特定地区就是它的建筑劳务基地。在现行法律框架中,劳务基地合法运作有两种形式:其一,与有劳务资质的施工企业建立劳务分包合同关系;其二,与特定地区若干经过岗前培训的自然人中的每一个人签订劳动合同。

(4)资本金运作

利用企业富裕资金或利用银行贷款,自行开发或合作开发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是利用社会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参与到工程建设中,不但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同时建设的产品可以带来丰厚的回报。

3、实现管理层与劳务层分离促进社会资源利用

施工现场作业队伍资源的配置方式和运作方式,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工程项目管理层和作业层已经发生显著变化。

政策依据:对于劳务分包管理,原建设部于2005年8月5日出台了建市【2005】131号《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管理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文件。根据建设部文件精神,铁道部颁发了《关于积极倡导架子队管理模式的指导意见》铁建社【2008】51号文件。作为其他行业施工企业,我们认为可以借鉴参考执行该文件。

将常规施工设备以租赁的形式承包给公司有一定管理及经济能力员工,并签订租赁合同。合同约定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由设备租赁方完成,并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可使用性;承租者按照约定的租金上交出租方,并承诺使用一定数量的在册员工,其他施工人员由设备租赁方自行安排,组成具备工序施工能力的作业队。出租方保证承租方的施工任务饱满,同时承租方不对外承揽工程业务。“设备委托管理”模式的施工设备由施工企业作为出租方提供,施工材料可由出租方提供,也可由承租方自行采购,采购发票提交项目部进入成本。作业队的管理相对独立,但是人工费发放必须经施工企业(出租方)造表后发放,即施工企业对人工费发放进行监管。

作业班组负责人由施工企业在册员工担任,应具有相应的作业技能,并经过岗位培训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工长、机班长同时必须具备相应的组织能力和丰富的施工实践经验,其人员数量应能满足施工现场生产管理、各施工环节和过程监督的需要。班组作业人员应在领工员和工班长的带领下进行作业,做到每个工序和作业面有领工员、技术员、安全员跟班作业。作业队主要组成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和完整,应根据施工组织安排及工程进度,适时调整作业班组用工数量。作业队的主要管理人员是本企业职工,主要作业人员来源于社会的劳务企业等,与本企业的经济关系是根据设备租赁合同,按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进行结算,其结算款项扣除设备租金等费用后以人工费的方式造表发放。

4、创新项目管控模式以促进社会资源利用

创新项目管控模式主要从以EVA为导向的全价值链成本管理着手,以较低的资源投入,赢得最高的企业利润。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降低本企业资源投入和使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快企业发展。

管理模式创新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推进一级项目管控模式,逐步达到区域化经营,缩短管理链条,降低过程成本。二是研究项目管理层与作业层的分开,深入研究作业层管理创新模式。

5、通过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促进社会资源利用

建立标准化的供方(分包商、供货商)信息资源库,为项目管理者寻找合格供方提供方便、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资源库信息一般通过互联网共享。资源库内的供方一类是与公司多年合作的单位,二类是社会上信誉好,履约能力强的单位,从资源库中选择供方,可以降低利用社会资源的诸多风险。

6、加强社会资源利用的考核与激励

社会资源的利用好坏,会从项目管理的结果看出,社会资源利用的好,其成本控制会得到加强,企业利润得到提高。在以项目目标管理为主导的项目考核评价机制中,项目成本控制、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进行年度考核评价,按照基础薪酬加管理薪酬的形式给予项目管理人员年度收入考核兑现,以激励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

7、加强利用社会资源过程管理

篇6

客观条件:

篇7

一、运用社会资源实施品牌战略

所谓小企业做事,中企业做市,大企业作势。所有的社会资源,都是势。这些处身于我们周围的社会资源,我们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都可以合理利用。关键是看谁能利用得更合理,更恰当。那么,在利用社会资源这个过程中,我们先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会资源,这些社会资源必须要与自己的产品特点和品牌内涵有关,让社会资源与自身产品特点合理对接,以此来实现品牌战略和最大市场化的营销目的。

例如,我们舟山市正在进行的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目标是要以海洋经济文化为依托,将舟山建设成未来的国际物流岛,海洋产业岛等战略目标,打响属于舟山群岛新区的品牌战略,那么这个“未来的国际物流岛,海洋产业岛”等战略目标,就是国家和舟山市政府等各级领导积极利用了我们舟山独特的地理位置资源与舟山的海洋经济这些社会资源,让这些属于舟山特有的社会资源与舟山未来发展有机结合而进行的一次国家级地区战略行为。

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如此,企业也是如此。坐落于舟山的浙江富丹旅游食品有限公司就有这样一句广告语:“到舟山旅游,带富丹食品。”然后再配以丰富诱人的海产品画面吸引旅客。这虽然是一则再普通不过的广告语,但细一品味,却是富丹食品在积极利用舟山海洋资源,为自己的产品造势,使人们知道在水产品丰富的舟山,不仅有一家叫富丹的食品公司,最重要的是通过这句广告语,向人们暗示这家叫富丹的食品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具有优质的舟山水产品特色,是值得到舟山来的游客带回去一尝的。这是富丹公司将舟山旅游与该公司生产的产品很自然地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品牌战略行为。

二、整合内部资源实现战略目标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含于企业内质中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那么,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如何合理整合内部资源,积极挖掘自身潜力,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长时间取得主动地位呢?

(一)科学盘点企业自身最大的优点和缺点,扬长避短

犹如一个人出去办事时,能够将自身最好的优点展示在人们眼前,那么他办事取得成功的概率就会高许多,反之,则可能办不成的概率会高些。或者虽然事情办成了,但留给人的印象却不是最好的一面。一个企业,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本企业内部如技术专长、地理环境、人文特色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则对未来发展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一个服装厂,设计款式新颖的服装是他们的强项,而一家机械厂,制造机械设备和各类配件则是他们的专长。

(二)运用作业成本法,实现企业战略成本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顾客需求有了很大变化,企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比过去竞争更加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在成本上要拥有绝对的优势地位。成本的绝对优势,不仅在生产经营中要不断加强投入产出观念,而且对企业的成本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而企业如果通过科学合理的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能有效避免传统核算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使企业的成本控制不断得到加强,成本数据更加准确和精细化。作业成本法是个性化的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管理是把管理重心深入到作业层次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作业成本法的价值链分析为战略成本管理提供了一个总体的分析框架,战略定位分析将成本管理同具体的战略相结合,成本动因分析进一步明确了成本管理的重点,找出驱动因素。三者的有机结合保证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和体现出战略成本管理应有的管理效果。

作业成本的核算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为战略管理的每一个关键步骤提供战略性成本信息,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核心竞争力的创造。

(三)运用定价策略,实现企业营销目标

定价策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也决定了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的消费群体和未来市场定位,更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创立于1920年的美宝莲纽约是全球最大的彩妆品牌,是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发展最为成功的品牌之一。2000年以前,美宝莲的消费群体还在中档之上,但当欧莱雅提出“让每一个中国妇女至少拥有一件美宝莲的产品”的口号时,美宝莲重新进行了产品定位。产品重新定位的直接反应就是价格。美宝莲制定出了对中国普通消费者,尤其是针对年轻人具有亲和力的价格。美宝莲的定价策略,使其从少数消费者群体转向大众化消费群体,成功抢占了市场份额,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彩妆品牌。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2009年美宝莲纽约在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十大彩妆品牌中,睫毛膏和唇膏的市场占有份额遥遥领先其他品牌。

美宝莲的定价策略只是其中一种,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还可以运用差别化定价,实行一级价差、二级价差等价格制定策略,来多方面实现企业营销战略。

(四)培育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市场不是僵化不变的,而是由人创造与推动的。在商业上,个人英雄主义非常重要,正是因为出现了这么多的个人英雄主义者,所以当今社会涌现出了一大批企业家。是他们的行为开创了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新的管理方式,开创了市场,发展了企业。无独有偶,李嘉诚也有一句话:“上门找顾客累,顾客找上门来才轻松”。所以先要让产品好卖,才能让产品卖好。而要让产品好卖,企业就必须要有创新,有独特性。

企业创新能力就是企业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系统地完成与创新有关的各项活动的能力。包括在技术上企业能否将科学的概念转化成为用户开发的产品,并且生产、制造和提供给消费者,并且企业提供的产品是否能被用户认可,企业能否有效地说服用户接受自己的产品,不仅如此,企业还要有效地管理好这一过程,并获得一定的财务回报。不断培育企业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家的个人英雄主义,发挥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和团队智慧,纵向分析行业特点,寻找行业中的空白角,让自己的产品进入市场后能率先取得主动地位甚至独占市场,是企业战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战略决策。

篇8

主要研究问题

2002年9月8日,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一百周年上的讲话》指出,要“进行教育创新……要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要通过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这段讲话,为当代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资源探索工科特色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就是要研究在创新思想指导下,如何利用成熟的信息技术,整合优良的社会资源,结合工科院校自身的优势,来改造新闻传播类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探寻现代信息社会条件下办新闻传播专业的新型之路。要研究的具体问题主要有:

现代信息技术的性质特征、表现形式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目前国内外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运用的现状趋向;

大开放格局下,社会资源可供选择的类型、方式及成本效益;

我国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工科院校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设计、试行并完善信息社会条件下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我国新闻与传播学专业自20世纪初在北京大学创立以来,其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呈现出“四个为主”的鲜明特点,即办学主体以综合性院校为主,教学内容以新闻理论为主,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专业面向以报刊、电台等传统媒体为主。从20世纪90年代起,由于新闻传播事业的飞速发展,一批工科性高校也纷纷开设该类专业,今年,我院也开始招收新闻学专业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工科院校如何办新闻传播学专业,就成了当前高校研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据调查,综合性院校的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现代新闻传播事业已有许多不协调的“音符”。工科院校办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如果继续走综合性院校的道路,肯定是行不通的,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将使自己丧失特点与优势,而且在起步阶段就会落后于时代。

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同时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资源探索工科特色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就在于高举“创新”这一时代主旋律,紧紧抓住工科院校办文科专业如何办出自己特色这样一个工科高教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去探寻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大开放格局下,新闻传播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其中的经验教训也必将为当前高教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资源探索工科特色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资源系统整合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培养计划,在工科院校突出工程与实践特色,并组织模式研究与实践,是顺应时代对高校教育发展的需要,目前这种系统化的研究尚不多见。支撑性理论主要有:现代信息技术理论、社会资源系统理论、传播理论。

将信息技术系统整合到专业培养中去,形成新型教学培养模式。信息技术一日千里,在教育应用中也即如此,在相关专业培养方案中,重点在专业理论的基础上,突出技术与工程的思想教育、系统化教育,使培养方案优化,人才社会实用化、能力全面化。

将社会资源引入培养方案之中,使学生更接近实际、接近社会,缩短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实行开放式教学模式,将社会的人才与设备资源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服务实现社会资源共享,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改造传统知识结构,使学生在校园内实现开放式社会化教育与培养,学生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

事实证明,只有在工科院校采用新型的培养模式,才能完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资源,探索工科特色的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满足现代信息与社会人才需求条件下的要求。(注:本文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传播学研究――融合与创新》,2004年10月。

3.梅尔文・门彻著,展江主译:《新闻报道与写作》,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4.约翰・V・帕夫利克[美]著,张军芳译:《新闻业与新媒介》,新华出版社。

5.戴元光:《传媒 传播 传播学――新闻传播学的价值重构》,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6.申凡、余奇敏:《新世纪呼唤文理渗透的新闻传播人才――简析理工为主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6)。

7.沈正赋:《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办学模式与特色刍议》,《今传媒》,2005(12)。

8.沈红:《美国研究型大学形成与发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篇9

所谓的“新生代农民工”,一般指1980年后、1990年后出生的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王春光在《新生代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一文中最早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他将1990年代开始外出打工的人称为新生代。较之于第一代农民工而言,新生代农民工务农经历少,受教育程度较高,对城市的认同感高,渴望融入城市。但是在现有的社会体制下,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新生代农民工要想融入城市社会首先需要找到稳定的工作,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流动城市融入问题的研究重点。

二、社会资本的研究

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这一概念是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于1980年正式提出的。他在《社会资本随笔》一文中指出,社会资本是一种“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那些资源是同对某种持久的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的。这一网络是大家共同熟悉的,得到公认的,而且是一种体制化的关系网络。布迪厄提出的社会资本是以社会关系网络的形式存在的,占据的网格位置不同就决定了社会资源和权利拥有量的不同。美国社会学家林南(Lin Nan)从社会资本的功能对社会资本进行了界定,他认为“社会资本是投资在社会关系中并希望在市场上得到回报的一种资源,是一种镶嵌在社会结构之中并且可以通过有目的的行动来获得或流动的资源。科尔曼从理论上对社会资本进行了全面、具体的分析和界定,科尔曼对社会资本的定义是,“社会资本是指个人拥有的以社会结构资源为特征的资本财产,是否拥有社会资本,决定了人们是否可能实现某些既定目标,而没有它则不可能实现”

从国内研究来看,社会资本是张其仔于1997年最早提出并加以研究的,他认为社会资本从形式上看就是一种关系网络,一方面把社会网络视为一种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又把社会网络视为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方式。吴昌s、元永浩(2005)认为,包括信赖在内的社会资本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如果不停地使用这种道德资源则越来越增长,否则就越来越枯竭。信赖、规范、人际网等社会资本是不同于私人资本的另一类公共财产。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社会资本指个人在团体中,通过人际关系、社会网络、自身掌握的社会资源来满足自己需求、获取利益的能力。

三、关于职业流动的社会资本分析

西方学者首先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对职业流动现象进行了研究,产生了格拉诺维特的“弱关系力量假设”、林南的“社会资源理论”和边燕杰的“强关系假设”这三种理论。

(一)格拉诺维特的“弱关系力量假设”。1973年,美国学者格拉诺维特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了“弱关系的力量”一文,他在文中提出了“弱关系力量假设”。“弱关系力量假设”指的是:两者的关系越强,他们在许多方面愈类似。因为弱关系联系的是不同群体的成员,同时,他们之间较长的社会距离加大了信息的异质性程度,所以,通过弱关系传递的信息是非重复的,对个体而言也是最有价值的。在职业流动的过程中,弱关系的力量体现在:它比强关系更能充当跨越社会群体界限去获取信息和资源的桥梁,在创造可能的流动机会中是一种重要资源。

(二)林南的社会资源理论。林南遵循着格拉诺维特的思

路,扩展和修正了“弱关系力量假设”,提出了社会资源理论。社会资源被定义为“财富、地位、权力和与个人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那些人的社会关系”。林南认为,由于社会结构呈现出一种金字塔形态,个体在采取工具性行动(如职业流动)时,较好的策略就是与那些居于社会等级中位置较高的个人接触,这些人将更有能力对与行动者利益相关的位置上的人产生影响。由于强关系联系的往往是同一阶层在权力、财富、声望方面有很大相似性的人们,而弱关系联系的往往是不同阶层在权力、财富、声望方面差别很大的人们,因此,在工具性行动中,如果行动者使用了较弱的关系,就会有利于他与垂直方向上位置较高的人接触。林南与格拉诺维特认为弱关系的作用只是沟通信息,不同的是,弱关系不仅有助于信息的沟通,它还能帮助关系的拥有者进行资源的交换、借用、摄取,从而对职业流动产生积极的影响。弱关系之所以比强关系更重要,也就是因为它在摄取社会资源时比强关系更有效。

(三)边燕杰的“强关系假设”。针对格拉诺维特提出“弱关系力量假设”,边燕杰明确提出了“强关系假设”。首先,他认为在以伦理为本位的中国社会条件下,信息的传递往往是人情关系的结果,而这种关系通常是强关系而不是弱关系。其次,他强调必须对网络中流动的不同资源进行区分,即是信息还是影响,如是信息,则更有可能通过弱关系流动,但影响更可能通过强关系流动。最后,他指出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直接关系的影响,而忽略了间接关系的作用,在间接关系中,中介人与谋职者不是强关系的话,最终提供帮助的人也未必愿意提供帮助。

四、社会资本在职业流动中作用

(一)就业信息的获取。格拉诺沃特和林南都曾强调过社会关系网络对个体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性,科尔曼也将信息网络列为社会资本的主要形式之一。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在进城务工以前都生活在农村,很难接触到城市社会关系网络,因此就业信息获取面较狭窄。新生代农民工只能利用进城前构建的初级社会关系网络,利用亲人、老乡、朋友这种强关系获得就业信息。对于农民工而言,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初级社会资本是他们在城市中获取信息、寻找工作的重要手段。

(二)就业机会的获得。根据强关系理论,关系网络中有一位或几位成员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他就有可能利用与这些成员的特殊性关系(即“强关系”)而获得就业机会。具体来说,从网络成员的作用来看,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如果这些成员自身具有可直接调用的资源就可以直接为该求职者提供就业的机会,他们可称为“直接帮助者”;另一种情况是这些成员自身并无直接可用的社会资源,但该求职人员可以通过他们与那些拥有资源的人(即“弱关系”)取得联系,并进而获得就业机会。在这里,这些成员就起到了“间接帮助者”的作用。新生代农民工通过老乡、朋友或同学介绍给所在工厂的老板,从而间接帮助其成员获得就业机会。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就业机会的获得利用了与老乡、朋友的强关系,其老乡和朋友又利用了与工厂老板的弱关系,很好的将农民工自身的社会关系网络与城市拥有资源的成员的社会关系网络衔接起来,在获得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增加了自身的社会资本。

(三)职业晋升。目前,由于中国还不具备完善的用人晋升机制,对职业的上升流动还缺乏统一的制度化规定,因而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本在此时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可忽视,拥有越多有价值的社会资本,则在职业上向上流动的机会也就越大。社会资本对职业上升地位获得的作用具体体现一是“向上流动”信息的获取;二是“向上流动”机会的获得,如果“需求者”的人际关系网络中有一位或几位成员是属于“地位较高”的社会资源拥有者,或者这一位或几位成员的人际关系网络中有属于“地位较高”的社会资源拥有者,这都会直接或间接为其提供职业向上流动的信息或机会。新生代农民工由于社会资本中与老乡朋友的社会资本的同质性,因此要想再次利用就业机会中的强关系来获得职业晋升的概率相对较小。同时在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地位较高的社会资源拥有者较少,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晋升中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以积累丰富的人力资本,通过人力资本来弥补社会资本的不足,从而获得等多的晋升机会。

五、研究不足与展望

首先关于社会资本概念的界定,在中国社会资本与“社会关系”并不是等同的概念,中国的社会资本更多的偏向于人情关系,因此在研究中国的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资本时需要结合“关系”对社会资本加以界定。其次,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资本网络的研究多为静态研究。学者们关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与社会资本的关系研究,多立足于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以前形成的以血缘,地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网络如何作用于职业流动,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后积累的以业缘等为基础的社会资本的缺乏连续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篇10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资金是国家运行的血液,是重要的社会经济资源。金融资源配置的状况决定着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状况,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也是金融资源配置的基础,在金融领域内,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的金融企业,在自主选择和自由竞争的前提下,以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配置资源,实现金融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从而也就实现了社会资源配置的经济有效性,但是在金融领域内同样存在着作用的边界和失效现象,存在着不足和缺陷。

在市场经济下,存在着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种混合产品。公众物品能够通过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可以有效地自发地实现资源配置。而公共物品则需要政府通过公共财政的支持来加以提供。混合产品则是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属性的产品,在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还存在着许多不具有纯粹的公共产品或私人产品的属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又或多或少地具有这两种性质的产品和服务。这一类产品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手段进行提供和干预。同时在市场经济下也存在两类投资项目:一类是具有较高微观收益的项目。这类项目能够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有效地实现社会资源的配置。另一类具有较高社会效益的项目。这一类项目自身财务效益低或没有财务效益。市场机制的作用往往使投资者选择那些具有较高微观经济效益的企业或项目,对具有较高社会效益的项目却不予选择或滞后选择,使得资金流向那些高效益的地区或项目,使得那些社会效益好的项目得不到资金支持。

商业银行以利润最大化配置资源。在实现资源配置的经济有效性的同时,又导致金融资源从低利产业、行业和地区流向高利产业、行业和地区。这又带来一些如社会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失衡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商业银行以市场机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经济有效性,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为了弥补商业银行和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不足和缺陷,政府希望有一个能充分体现自己意图的金融机构,建立起由政府掌管的政策性金融体系,充当政府投资和调控经济的工具,以贯彻政府的经济政策为出发点,依据非商业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对社会资源进行干预,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因此,在金融体系内有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一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性金融机构运用市场方式配置资源。二是以不盈利为目的,以促进社会共同发展为目标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以非市场方式配置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金融资源配置是主要的,政策性金融配置方式是第二位的,以补充和纠正商业性金融资源配置的不足和偏差。如果商业性金融配置具有经济有效性,又同时体现较大的社会合理性,那么政策性金融配置的作用就相应缩减,但若商业性金融配置具有经济有效性的同时伴随着严重的社会不合理性,则能够发挥政府作用的政策性银行,则需在社会资源配置上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约束性或导向性措施纠正或弥补商业性金融配置资源的不足。

三、中国建立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必要性

政策性金融体系在中国的建立,既有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作用的一般性,又有中国自己本身的历史性和特殊性。中国当下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之中,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不完善,并且中国市场经济刚刚成形,因此,中国建立政策性金融体系也必须对这些因素加以思考。

(一)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已逐步建立起有序的市场体系,市场参与者的活动均已直接或间接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市场通过价格机制来推动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了我国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刚刚起步,市场机制还不健全不完善。使得产业之间,行业之间和地区之间趋向分化。

弥补和纠正这些缺陷,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同样存在市场导向而产生的资源配置问题。因此,建立政策性金融体系,既可以纠正因市场失灵而造成的缺陷,又能够弥补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而产生的过渡性不足。

(二)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和优化的需要

合理和优化的产业结构是一国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基本条件。从现阶段来看,中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瓶颈是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可采用多种手段,主要有财政税收,价格管理,政府投资及信贷政策等。通过金融政策来干预经济运行会取得更优效果,把宏观金融调控和运用政策性金融体系同市场经济机制有机地联系起来。在金融方面除中央银行外,还要建立政策性金融体系,把财政资金与社会资金结合起来运用,以少量财政补贴带动大量社会资金,投向国家急需发展的产业。

(三)中国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客观要求

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政策性银行存在的客观基础,经济发展不平衡除反映在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外,还反映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的地区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加快,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逐渐扩大。通过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建立,可以通过财政补贴和优惠政策对一些特殊地区融资,并鼓励和引导其他金融机构对这些地区投资。政策性银行实行贷款区域倾斜政策,把政策性信贷资金较为集中地投向需要加速开发的重点地区,并对欠发达地区实行低息或无息贷款。政策性金融可以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地区间经济协调和平衡发展。

(四)完善和增强中国金融体系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性金融机构是经营货币资金的金融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商业性金融机构需将资金投入效益好、利润高的行业才能生存和发展。1984年之后的中国专业银行,既承担着商业性金融业务,又承担着政策性金融业务。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把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而专业银行身兼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使专业银行在资金运用、利率、财务核算等方面始终不能按商业原则办事,不能按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机制运行,严重阻碍了专业银行商业化。这就需要成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把政策性金融同商业性金融业务拆分,使专业银行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所以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既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银行商业化的需要,又是完善中国金融体系的需要。

篇11

由于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城市中出现了新的贫困现象,传统的粗放型救助与精准性需求的矛盾日益体现在经济社会生活中。随着政府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型,一些社会问题单靠政府解决不了,也解决不好,政府职能转型要求新型社会救助。

二、特点

城市新贫困人口由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和现实需要体现出不同的特性,社会救助也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针对当前贫困群体新特点,社会救助从传统的物质温饱型救助转向社会发展型精准救助。精准救助的含义就是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社工介入、督导培训及第三方评估的一体化救助体系。主要包括以下特点:

首先,政府主导下的精准救助平台。政府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参与、社工介入的救助框架上,并通过建立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确定救助对象。其次,社会组织参与的精准救助机制。由社会组织通过投标方式参与社会救助,通过上门调研摸清贫困家庭的现状,进行科学分类评估并分析贫困原因,采用不同的服务方法。再次,社工介入,把脉救助对象问题。对救助对象进行评估分析,分析贫困的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及社会原因,制定个性化的社会救助方案。从接案开始,全面地帮助救助对象。在明确规定的社工职责范围内的问题,社工依法处理;超越社工职权范围的,立即实行转介,即移交给负有相关职能的政府部门。同时,社工还要对救助对象的生活状况进行追踪调查。

针对社会救助机制不协调、体制不畅通、社工专业能力弱等问题,督导培训并提升社工专业能力。通过督导协调配置社会资源,优化社工配置,通过专业培训提升社工服务能力和技术。最后,进行第三方评估,促进救助公平高效。从社工救助项目的设计、调研、方案进程、实施效果、项目财务的合规性、合理性等全方位介入,对项目的完成情况、服务满意率、财务情况、组织管理、综合效能五大方面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并探索救助模式。

三、问题

社会救助当前还存在评价机制不够科学、救助机制不够长效、承接机制不够科学、转接机制不够精确、救助机制不够系统、退出机制还未确立等难题。如评价机制还不够科学。目前社会转型在继续,救助对象在变化,用不变的评价救助标准评价变化的救助对象不够精确。同时,救助的资金有限,如何能用有限的救助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保障救助的长效机制仍然处在探索阶段,救助的精准性也不够高,救助对象需求的复杂性与现有调查方法的局限性还存在矛盾。

社会组织的不成熟以及社工的专业性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导致承接救助工作的成效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社工志愿者和居委会的优势发挥不充分,社工、社会组织不能承接的社会救助,应该由更专业的机构、企业和更专业的组织转接。社会救助是项系统工程,单靠政府的民政部门、以及社会组织还不足以完成社会救助的系统工程,还需要建立大民政、大救助的系统救助体系。

四、对策

社会救助的成效应体现在救助对象的有进有出,只有建立科学的退出机制才能保障救助资金的公平高效。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特提出如下建议,完善社会救助的系统科学体系。

首先,建立精准发现机制和动态评价机制。建立由民政主导、社会学、经济学和人口学组成的专家调查组、专业社工机构组成的实务督导组及居委会志愿者等社会治理创新团队,对救助对象实施精准调查、科学分类。对救助对象给予全方位摸底调查、分析成因制定救助方案。同时,由于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压力有必要调整静态标准,对救助对象实施动态标准。其次,建立科学承接机制和精准转介机制。优化社工配置,建立由实务督导加专业社工机构加社区居委会志愿者的制度化的科学承接机制。无论政府主导还是专业机构参与和社工介入,都无法解决救助对象的全面需求和潜在需求,需要转介o专业的机构或企业或基金会等社会资源。这就需要挖掘社区资源、社会资源,精准链接外部资源,整合一切社会专业资源,最大限度保障救助对象的困难解决。

救助工作是项系统工程,涉及民政、社保等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组织及区内外企业,需要建立以救助对象为本的社会救助系统工程,理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救助长效机制。最后,还需要建立科学评估机制和科学退出机制。通过完善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从经济效益社会效应等方面进行前期预估、过程评估、结果评估的科学评估机制,并根据救助对象的变化,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以保障救助的公平高效。

参考文献:

篇12

企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指企事业单位在提供服务或产品生产过程中,涉及无形与有形劳动价值总和的核算。其具备以下特点:首先,成本核算并不完全。企事业单位成本核算过程中,有些项目可能没产生费用,有些项目虽产生了费用,但无法对项目进行准确的划分,导致成本核算的不完全;其次,成本核算不够严格。企事业单位虽具备成本核算的条件,但不同成本费用间的界限不够明确,计算采用的方法也不够严格。不过企事业单位仍应坚持权责发生原则,对项目成本费用进行准确划分;最后,具有单一性特点。企事业单位通常采用预算会计,而且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补助,没有太大的资金压力,资金运用时不够重视。

二、企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分析

成本核算不仅有利于企事业单位合理的运用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而且有助于企事业单位的决策层做出合理决策,确保企事业单位健康、长远发展。尤其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企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企事业单位越来越重视成本核算。企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事业单位岁区别于其他以生产经营为目标的企业,但部分企业单位业务具备生产性质,因此,成本核算越发显得必要。尤其牵扯到利润分配问题时更需进行成本核算;其次,企事业单位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就会涉及业务扩展,改善业务条件等诸多问题。为保证上述问题的高效实施离不开准确成本核算的支持。另外,成本核算有助于管理的强化与提高,可有效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从人力资源角度分析,通过成本核算可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工作人员方面的投入,通过成本的合理利用,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工作潜力,提高其工作效率。从社会资源角度分析,受信息资源不对称的影响,社会资源不合理分配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社会资源浪费严重,部分社会资源则比较贫乏。通过成本核算,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加大成本管理力度,将更多的资源应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上,以有效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避免社会资源的无端浪费;最后,企事业单位的很多业务中有些虽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属于有偿服务,既然是有偿服务就难免会涉及支出与收入问题,因此,从这个层面分析,为避免企事业单位财政负担的增加也有必要实施成本核算。

三、企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创新对策

成本核算对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企事业单位应在充分认识成本核算重要性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成功经验,积极寻找新的成本核算思路与方法。接下来本文结合多年来成本核算经验,提出企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创新策略,以提高企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水平与质量,推动企事业单位的健康、稳步发展。

1.建立并完善企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体制

健全的体制是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作为企事业单位更应从实际出发,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体制,并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完善。在健全的体制下,可有效避免特权给成本核算带来的干扰,确保成本核算结果的正确性。首先,注重定额管理制度的建立,尤其认真分析导致超额部分出现的各种影响因素,制定积极有效的改进措施,为后期应对相似事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其次,建立并注重完善财产物质登记盘存制度,企事业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其进行处理;最后,注重内部计划价格制度的建立,每隔一段时间对相关业务分摊成本差额。另外,加强原始记录方面的管理,规范并统一成本核算的流程与方法。

同时,企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时应正确处理投入与质量间的关系,不能为了降低成本而不顾服务质量,从短时间来看对企事业单位发展似乎比较有利,但是却给企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带来较大阻碍。为此,企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时应进行充分的论证,认真的分析,找到成本与质量最佳契合点,正确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投入成本。另外,注重现代合理在成本核算工作中的应用,例如,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提高企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准确度,及工作效率。

2.规范企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方法

首先,对业务开展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费用进行认真审核,确定是否时必要的开支。如为必要开支,则应明确成本应用的项目;其次,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开展成本核算工作,并依据相关标准对预提及分摊操作加以区分;最后,归集并分配成本费用,准确计算服务及不同产品成本费用。

另外,在归集成本费用方面,应根据实际花销情况,确认通讯费、劳务派遣费、会议资料费、办公用品费等,并注重利息、培训学习费、租赁费、广告宣传费等内容的预提,争取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让服务与被服务双方获利。在费用开支方面应根据预算的多少,对收入加以确定,并保证收入在国家规范标准允许的范围之内。而且将收入项目分为间接与直接成本,将直接成本纳入成本之中,将间接成本进行分配,如支出超过规定金额自己想方法解决。另外,对收支进行再次决算,分析决算过程中存在问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弥补工作中的不足。

3.加强企事业单位成本细节管理

篇13

过去,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认识不够,一方面是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社会资源未纳入教育资源范畴,其教育的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利用;另一方面是教师、学生和家长不知道从哪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或者是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对儿童进行有效的教育。由于学校教育体系的封闭性,资源拥有者缺乏为社会、为教育服务的意识,不了解学生需求和教育规律,造成各种校外教育资源闲置浪费现象十分突出。

专家认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