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数字货币策略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中国企业在美国技术获取型投资的特征
(一)TSFDI规模日益扩大
根据中国投资监测站统计的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企业对美投资896起,总金额达431亿美元。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投资金额迅速增长,从2009年不足17亿美元增至2013年的141亿美元。在对美国直接投资总量大幅增长的同时,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投资也取得快速发展,2000年至2014年第三季度共投资431起,总金额达182.7亿美元。
由图1可以看出,2007年以前中国企业在美国TSFDI的投资金额微不足道(除2005年联想以17.5亿美元收购IBM的PC部),2007年至2009年,交易数量有所增加,但平均投资金额低于5亿美元,2010年至2013年,交易规模显著扩大,虽然交易数量及金额于2011年达到顶峰后有所下降,但由于平均交易额增加,使得此期间的平均投资额超过10亿美元。2014年有望取得重大突破,仅前三个季度公布的已经或即将完成的投资额便接近45亿美元,超过2009年至2013年的金额总和。
(二)TSFDI主体趋向多元
中国在美国实施技术获取型投资,大都是具备较强技术实力、具有全球化经营视野的大中型企业,但近年来,与政府关系不紧密的民营企业更受美国的欢迎,逐渐成为中国TSFDI的主力军。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国有企业在美国技术获取型投资金额为33.51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32.34%;民营企业投资金额为70.1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67.66%。其中,2014中国民营企业的投资金额占对美投资总额的76%,投资项目数占对美投资项目总数的90%。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国有企业投资金额迅速增长,2010年投资金额达到8.77亿美元,在自动化与航空、金融与商业服务行业所占的份额较高。民营企业在2009年之后投资规模迅速扩大,2014年前三季度,仅在IT行业的投资金额就高达26.86亿美元,超过国有企业2006年至2013年技术获取型投资的总额,几乎完成了IT、医疗与生物技术、工业与电子设备等其他行业的所有交易。中国企业在美国实施技术获取型投资的主体日趋多元,且大部分企业已在其他临近地区设立了海外运营部门。
(三)TSFDI区域分布依据产业优势
根据联合国贸发组织(UNCATD)统计,2000年至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企业对美国技术获取型投资存量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北卡罗来纳州、加利福尼亚州、密歇根州,紧随其后的有纽约州、德克萨斯州和伊利诺伊州。
北卡罗来纳州是接受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投资的主要地区,仅IT行业的投资金额就达到42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93.3%,联想、华为等公司均在北卡罗来纳州建立研究中心和销售办事处。排名第二的加利福尼亚州是中国企业在美国TSFDI的前沿阵地,虽然投资总额低于北卡罗来纳州,但投资数量达到132起,位居第一;IT行业是中国企业投资加州的首选行业,投资金额占总投资额的65.79%。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率先在加州进行绿地投资,腾讯和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也已在加州设立研发中心和其他相关的运营部门。此外,医疗与生物技术、自动化与航空行业也紧随其后,成为中国对加州TSFDI的集中行业。排名第三位的是密歇根州,中国企业对其投资几乎全部集中于自动化与航空设备行业,仅这一行业的投资金额就占投资总额的81.3%。中国企业根据美国各州不同的行业领先优势开展技术获取型投资,区域分布依据产业优势。
(四)TSFDI进入模式趋向并购
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统计的数据显示,从总量来看,2000年至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企业在美国技术获取型投资中绿地投资的数量为238起,投资金额55亿美元,跨国并购168起,投资金额105.08亿美元,跨国并购的投资总额是绿地投资的近两倍,呈现出绿地投资以数量取胜,跨国并购以金额取胜的特征。
从趋势来看,从2006年至2014年第三季度,绿地投资金额的变化比较平稳,除2014年前三季度达到4.16亿美元外,其他年份的平均金额仅为1.71亿美元;而跨国并购的投资金额增长迅速,2010年达到11.55亿美元,是2009年的5.5倍,2014年仅前三季度的投资金额就高达40.53亿美元,是2006年至2013年绿地投资总额的3倍,跨国并购投资金额远远超过绿地投资,日益成为中国企业TSFDI的主要进入模式。
(五)TSFDI行业开始向先进服务业转移
中国企业在美国技术获取型投资一直以制造业为主,近期有向高端服务业转移的趋势,通过收购其先进技术、品牌、分销渠道等战略性资产,提升企业的全球运营效率及国际竞争力。根据中国投资监测站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企业对美国金融与商业服务产业的投资占其对美国技术获取型投资总额的比重为2.52%,2012年这一比重则上升至20.02%。2012年5月,万达集团斥资26亿美元收购了全球最大的IMAX和3D屏幕运营公司——美国AMC影院公司,成为中国企业进军美国文化产业的标志。2012年7月,中国工商银行正式收购美国东亚银行80%的股权,是中国银行对美国银行业机构的首次控股权收购。
二、中国企业在美国技术获取型投资的现存问题及阻碍因素
(一)中国企业在美国TSFDI占对美投资总额的比例较小
根据联合国贸发组织(UNCTAD)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对美国技术获取型投资所占份额由本世纪前十年中期的70%下降至2009至2013年的不足20%,尽管2014年前三季度中国企业在美国TSFDI的投资金额激增,但占总投资额的比例仍然较小,原因在于中国企业对美国非技术获取型的投资项目在增加。比如,2013年5月,双汇集团斥资71亿美元收购美国食品巨头史密斯费尔德公司,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赴美最大的投资案;2014年10月6日,安邦集团以19.5亿美元收购华尔道夫酒店,是中国企业投资美国优质不动产的标志性事件,有利于中国企业实现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
过去两年技术获取型投资比例的下滑反映出中国企业当前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欠缺技术吸收与整合能力,而且有时引进的技术与自身业务不匹配,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比如2001年华立集团收购飞利浦位于美国的码分多址(CDMA)项目,由于其主业电能表行业所积累的技术资源无法为CDMA项目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华立集团为此损失惨重。
(二)中国企业在美国TSFDI进程中缺乏有效沟通
当前,中国企业在美国技术获取型投资发展相对较快,但是熟知美国投资市场环境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复合型国际人才严重匮乏,使得一些企业派出的人员无法胜任境外管理任务,导致技术获取型并购后的跨文化整合能力也较弱。
此外,有些企业认为在美国进行TSFDI“钱多为王”,只要出价高,就能成功获取先进技术,这种“不差钱”的错误思维方式使得有些企业“走出去”时不善于与美国政府及公司管理人员沟通,不善于说服目标公司所在的社区及国会议员,因此不受海外尊重,被当成“土豪”。例如,2005年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时,虽然斥资185亿美元,远高于其竞争对手美国雪佛龙公司的出价,但由于其未能与优尼科公司保持真诚有效的沟通,未明确表明并购后的管理观念与模式,因此被认为是敌意的收购。
(三)中国民营企业在美国TSFDI的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
在对美国实施技术获取型投资的进程中,中国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占很大优势,但仍面临众多阻碍因素导致其自身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其一,大多数民营企业资金实力有限,我国逾60%的金融贷款贷给了占GDP30%的国有经济,民营经济长期面临差别性待遇和限制性约束,融资困难且渠道单一;其二,中国民营企业在美国技术获取型投资起步较晚,对美国相关政策法律研究不充分,对其市场环境及政府管理的认知较为有限;第三,虽然2004年我国投资体制就由审批制转向核准制,但许多程序并未简化,而且对民营企业在通信、航空、电力、能源等高科技行业的准入门槛较高。这些阻碍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民营企业在美国进行技术获取型投资。
(四)美国国家安全审查机制不透明
2008年美国颁发条例规定,扩大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审查范围和自由裁量权,加大审查频率,但由于CFIUS在国家安全审查过程中不受公众问责监督,并强调个案处理,因此高度不透明,使原本有限的对正当国家安全顾虑的界定标准扩大。
例如,2011年5月,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要求华为剥离收购3Leaf Systems所获得的高科技资产;无独有偶,中兴也曾在2011年被美国移动运营商Sprint Nextel拒绝参与50亿美元的采购投标;2012年,中国企业对美国飞机制造商Hawker Beechcraft的收购也遭受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调查。特别是中国国有企业,因其与政府关系紧密,易给美国政府造成威胁国家安全的负面形象,而且BIT新增了关于“被授予政府职权的国有企业及其他人”的解释,使得中国国有企业如果由于政府授权影响其行为时,会受到BIT管辖。
(五)中美两国尚未签署双边投资协定
中美BIT谈判自2008年启动以来,已先后开展了16轮谈判,谈判涉及内容广泛,远远超过了中国同其他国家签署的投资保护协定,且谈判目标不仅是双边投资保护,更是投资开放,谈判的艰难可想而知。虽然BIT谈判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企业提供便利,但与之伴随的风险也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现谈判的范本是美国BIT2012范本,很可能会造成谈判内容以美国范本为中心,最终在美国范本的基础上进行利益增减,从而弱化我国在利益方面的诉求;二是BIT生效需要美国参议院三分之二票数的同意,但参议院存在一些保守派,经常将我国以经济利益为目标的商业活动“政治化”,阻碍我国对美国的投资活动;三是在已与美国签署BIT的47个国家中,大部分国家为中小型经济体,对美国经济影响不大,若中美BIT签署,美国将担心中国作为签署国中最大的经济体制衡其经济发展。总之,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制度存在重大差异,中美BIT谈判不会十分顺利。
三、中国企业在美国技术获取型投资的策略
第一,提高中国企业技术吸收与整合能力,加强自主创新与研发力度。吸收美国的先进技术固然重要,但引进的技术要与中国企业的发展目标及长期技术战略相匹配,因此中国企业在进行TSFDI前要全面分析实际市场需求,在适合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吸收与自身业务相匹配的技术。技术可以买来,但研发能力买不来,企业的自主创新仍是重中之重。政府应为企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的创新及研发提供专业服务及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企业自身要注重技术研发,在充分吸收与利用引进技术与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再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逐步摆脱过多依赖美国先进技术的被动局面,才能最终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提升企业跨文化整合能力与沟通实效。中国企业能否成功实现对美国的技术获取型投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高质量的国际化人才。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不断增多,但质量却未见提高,与美国的高质量人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国要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充分利用美国当地的人力资本优势,加快本土人才的培育。同时,在美国进行TSFDI时要入乡随俗,充分研究合作企业的商业规则,进行技术获取型并购时通过准备、导入、磨合、拓创四个阶段使双方企业文化得以充分融合。此外,中国企业要摒弃“我钱多,我怕谁”的思维方式,加强与美国政府、企业和民众的沟通交流,在进行TSFDI时突出其商事主体性质,并强化交易的商业属性,以便更顺利地应对可能发生的争议。
第三,逐步放开民营企业,结合BIT相关优惠政策为其投资提供便利。如今,中国在美国技术获取型投资多是民营企业在推动,民营企业需要更多样的融资渠道、更完善的法律环境以及更多的决策自由。首先,我国政府应建立国内非政府组织等多渠道的融资机制,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加快金融机构国际化步伐,给予民营企业必要的海外融资权。其次,BIT2012范本进一步强化了扩大投资活动范围、放松投资准入限制的要求,从投资运营阶段扩展至准入阶段都将应用“最惠国待遇”,我国民营企业应结合BIT相关政策为其进行技术获取型投资护航。再次,我国政府应给予民营企业更多的决策自主权,削弱政府在外资审批过程的作用,同时,民营企业要独立自强,而不是让商务部或媒体代表其利益,这不仅可以使民营企业更具竞争力和活力,也可以缓解美国对我国政府参与投资决策的担忧。
篇2
RSCoin作为一个学术研究模型具有较好的借鉴价值,但作为法定数字货币的生产系统还有很多细节需要进一步完善。 RSCoin系统概述
RSCoin项目的研发者认为,比特币不适用于中央银行发行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这源于比特币内在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如下方面:一是比特币网络的可扩展性差,无法承载大容量、高速率的货币交易,目前比特币网络中每秒最多进行7笔交易;二是去中心化的货币发行体系,导致中央银行无法对货币供应进行宏观调控,比特币本身的价格极度不稳定,不利于在更大范围、更大规模上的应用,尤其是不利于在货币上使用。
针对以上问题,RSCoin的设计目标是站在中央银行的视角,实现一种受中央银行控制的、可扩展的数字货币,为中央银行发行数字货币提供一套发行流通的参考框架和系列准则。
RSCoin解决方案的核心内容主要有:
一是将货币的发行和交易总账的维护分开,采用中心化的货币政策,货币由中央银行统一发行,而交易账本分布式存Γ由多个可信的mintettes(可理解为商业银行)来记录维护,最后由中央银行进行统一对账和管理。简言之,系统总体设计采用了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二元分层体系结构,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分层管理的分布式账本;
二是mintettes由中央银行授权接入系统,中央银行对mintettes的行为进行审查,故不需要采用比特币的工作量证明来达成共识;
三是RSCoin采用了一种称为两阶段提交(Two-Phase Commit:2PC)的共识机制来进行分布式记账,使得每秒可处理的交易能达到2000笔,通过提高mintettes的数量,每秒可处理的交易上限还能不断提高,从而实现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RSCoin系统实现技术
RSCoin系统中包含中央银行、mintettes和最终用户三类角色,其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中央银行完全控制货币的产生,并通过生成全局账本(higher-level block)向整个系统最终交易数据,全局账本是最终交易账本。中央银行对mintettes进行授权认证,并定期向整个系统授权的mintettes列表。
mintettes得到授权后,在某个时间周期内负责维护交易账本。mintettes收集、校验用户提交的交易信息,经验证的交易由mintettes打包生成低层账本(lower-level block)。mintettes定期将低层账本交易数据提交到中央银行,由中央银行汇总生成全局账本,并对外确认的交易数据。
最终用户和央行之间不直接发生信息交互,而是通过mintettes这一中间层代为传递,汇总交易记录;央行更多是冲突调解者、最后确认人,以及全局账本这样一个角色。
RSCoin和比特币类似,采用的不是基于用户账号余额这样的系统设计,而是基于交易流水(UTXO),即系统只记录有效的转账凭证(可以拿支票做类比),只要用户能够证明其合法持有该转账凭证,就可以把该凭证转让给其他人。
RSCoin采用了分片的设计思想来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具体做法是把mintettes分为若干小组,每组mintettes只维护系统全局账本中的部分;然后把需要处理的交易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发给不同的mintettes小组进行处理,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处理能力。这也是淘宝、微信这类高负载、海量数据的系统通常所使用的方法,而这类系统的难点是要解决数据一致性的问题,在RSCoin中,就是要解决“双花”的问题。
RSCoin系统的另一部分扩展性来源于,系统让最终用户承担了较多的任务,很多的信息同步和协调工作是由用户来完成。举个例子,可以通过让用户自行办理的办法实现跨行转账系统:银行之间不直接传递交易信息,而是由转出行给用户出具证明(由加密算法保证其不可纂改),用户再跑去转入行执行存款,最终实现跨行转账,减轻银行跨行信息系统的压力。
下面以用户发起一笔转账请求为例,描述RSCoin系统的交易模型(见图2):
(一)用户首先找到自己的转账凭证,然后根据该转账凭证上的编号,根据一个确定性的规则得到该转账凭证的所属mintettes组,类似于根据身份证号我们能推算出出生地。因为一个mintettes组只持有部分账本数据,所以正确找到保存该转账凭证的mintettes组是必须的。
(二)然后用户发送自己合法持有该凭证的证明(即用户签名)给一个mintettes组中的所有成员,该组成员各自核准并给用户出具证明(mintettes的签名)。
(三)用户收集到足够多的mintettes签名后,就可以把所有mintettes签名连同凭证和自己的签名一起发送给本次交易接受方的mintettes组中的一个,获得一个确认签名。
(四)对于用户而言,转账过程到此就完成了,最后得到的这个签名可以作为转账完成的证据。
对于接受交易的mintettes而言,还要负责把该笔交易数据写入到其所在mintettes组的低层账本中去,最后再统一汇总到央行的全局账本中。
RSCoin的论文中没有涉及在一个mintettes组中,各个mintettes如何互相同步保证数据一致性,也没有谈及mintettes的账本如何汇总到央行的账本,二者恰恰是最需要关注的部分。
如果忽略上述两个未被描述的细节,RSCoin还是能实现如下的安全标剩阂皇敲挥蟹⑸货币“双花”;二是不可否认记账:用户收到的来自交易输出所有者mintettes发送的确认信息后,交易一定会被加入到账本。若交易未加入到账本,该确认信息可用于投诉mintettes;三是定时的个人审计:用户有查看mintettes的低层账本的权利,以确保mintettes没有做出违法操作;四是普遍的审计:任何有查看权利的用户都能查看mintettes的低层账本,而mintettes不能进行篡改、遗漏、添加交易等行为;五是任何有查看权利的用户可以监察mintettes是否正确遵循协议,而这可以作为mintettes获得交易费多少的证明。 RSCoin系统功能扩展
根据中央银行需要,通过在基本RSCoin系统基础上设计运行机制、修改系统运行参数,可以实现一些扩展功能。
(一)激励机制。通过设计适当的激励机制,mintettes会完成更多的工作,例如生成更多的低层账本,减轻中央银行的负担;可以要求mintettes在中央银行缴存交易准备金,并规定mintettes只能校验小于准备金大小的交易金额,mintettes如果有不诚实的行为就会受到惩罚等。
(二)快速交易确认。中央银行定期包含该周期内所有交易的全局账本,在这个时间点交易会被正式记录到账本中。但mintettes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周期内就提供证明,证明用户的交易是有效的,并且对用户承诺交易会被记录到中央银行的账本中,用户可以在一个记账周期内进行多笔交易,而不像其他加密数字货币需要等待区块链生成几个数据块后才能确认交易,这样处理使得用户体验更好。
(三)多重银行与外汇。如果多个中央银行采用此框架部署自身的数字货币系统,全球用户就可以使用不同的数字货币进行交易。这些货币之间保持独立性,中央银行不能跟踪其他中央银行范围内的交易。在第三方机构介入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外汇兑换交易。 RSCoin系统优缺点分析
RSCoin采用多项独特设计以区别于以往的加密数字货币:
(一)中心化货币发行。RSCoin模型框架与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数字货币最重要的区别就是货币可控发行。在RSCoin模型设计中,中央银行使用密码技术控制数字货币的生成,货币生成后存放在中央银行,由中央银行实施集中管控,并根据策略向mintettes或最终用户投放。这种可控发行机制的设计能满足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的需要。
(二)分布式账本维护。RSCoin模型框架采用货币发行控制与账本维护相分离的设计,mintettes由中央银行授权进行交易账本的维护,采用分片策略为每个授权机构分配用户,以增加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交易容量可扩展。通过分析消息交互情况,在理论上可以得出交易处理容量会随着mintettes数量的增加而线性增长的结论。这意味着mintettes数量越多,系统交易容量就会越大。其原型系统在亚马逊云上的测试结果表明,在3个mintettes的情况下,系统交易的容量为每秒400笔左右。每增加一个mintettes,交易容量每秒增加66笔左右,部署30个mintettes,可提供2000笔/秒的交易容量及少于1秒的交易速度。
(四)交易账本可审计。RSCoin使用交叉日志机制保证账本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可审计性。日志内容包括授权机构与用户交互、用户提交交易凭证等关键行为的签名记录,任何试图修改交易记录或攻击行为都会造成日志信息不一致,中央银行或审计机构就能及时发现问题。
但RSCoin也存在如下一些不足:
(一)RSCoin使用二层分布式账本,通过增加mintettes数量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但并没有减少总账本的数据量。而对于更为庞大和复杂的系统,总账本的数据量和系统的可靠性及效率之间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RSCoin对此仅做了简单的处理,并未深入探究;
(二)在二层分布式记账方法中,RSCoin将大量的对账工作交由中央银行来处理,中央银行可能成为系统的瓶颈,因此这一方案是否最优也有待商榷;
(三)RSCoin没有进一步对中央银行应该如何对账、中央银行对账结果如何反馈给底层mintettes进行描述,从协议角度看是不完备的;
(四)RSCoin照搬了比特币记录交易流水的记账模式,没有使用银行业应用的复式记账法,因此有观点认为银行业务人员是否习惯这种体系,有待观察;
(五)RSCoin只是一个概念原型系统,并未能实现现实世界中的众多支付、交易功能。
从业务角度出发,RScoin隐含了一个全局账本,即央行负责每笔交易最终的确认,这就存在着全社会统一账户体系的概念,对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二元体系有可能构成冲击。
另外由于采用的是DLT技术,而且是记录交易的UTXO方式,所以身份认证是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也会带来狭义银行的风险及另起炉灶的质疑。为解决这些潜在的问题,笔者给出了数字货币钱包基于银行账户分层并用的思路,希望借此可将数字货币这一业界宠儿有机融入现存体系。
篇3
电子商务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电子商务交易的信用危机也悄然袭来,虚假交易、假冒行为、合同诈骗、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屡屡发生,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电子商务乃至全球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限制电子商务的发展主要因素就是电子支付手段的安全性。
二、主要的电子支付手段及其安全性分析
1.电子信用卡
(1)支付方式:信用卡支付是电子支付中最常用的工具,方法是在Internet环境下通过标准的SET协议进行网络支付,用户在网上发送信用卡号和密码,加密后发送到银行进行支付。 支付过程中要进行用户、商家及付款要求的合法性验证。
(2)安全策略:电子信用卡,是通过用户在网上输入账号/密码+数字签名,这些信息都是通过SET或者SSL协议的支付网关平台直接与银行进行相关支付信息的安全交互,进行网络支付,这种支付方式的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3)安全隐患:单纯从技术上来说,无安全隐患问题。
2.电子支票
(1)支付方式:电子支票是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网上支付,支付过程与传统支票的支付过程相似,只是电子支票完全抛开了纸质的媒介,其支票的形式是通过网络传播,并用数字签名代替了传统的签名方式。其交易流程如下:
(2)安全策略:和电子信用卡一样,采用账号/密码+数字签名的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其支付目前一般是通过专用网络、设备、软件及一套完整的用户识别、标准报文、数据验证等规范化协议完成数据传输,从而控制安全性,从上面的交易流程,我们可以看到,电子支票的支付在专用系统上有可靠的安全措施的。
(3)安全隐患:专用网络上的应用具有成熟的模式(例如SWIFT(环球银行金融通讯协会、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系统);公共网络上的点的资金转账仍在实验之中。
3.电子现金
(1)支付方式:电子现金是一种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现金货币,它同信用卡不一样,信用卡本身并不是货币,只是一种转账手段,而电子现金本身就是一种货币,是一种以数据形式存在的现金货币。它把现金数值转换成为一系列的加密序列数,通过这些序列数来表示现实中各种金额的币值。可以直接用来购物。电子现金具有如下特点:匿名;节省交易费用;支付灵活方便;安全存储。
(2)安全策略:没有适当的身份认证机制,是匿名的,为防止被伪造,电子现金的传输是经过数字签名的。
(3)安全隐患:①逃税:由于电子现金可以实现跨国交易,税收和洗钱将成为潜在的问题。电子现金不像真实的现金一样,流通时不会留下任何记录,税务部门很难追查,所以即使将来调整了国际税收规则,由于其不可跟踪性,电子现金很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以逃税。
②洗钱:电子现金使洗钱也变得很容易。因为利用电子现金可以将钱送到世界上的任何地方而不留痕迹,如果调查机关想要获取证据,需要检查网上所有的数据并破译所有的密码,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目前惟一的办法是建立一定的密钥托管机制,使政府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获得私人的密钥,而这又会损害客户的隐私权,但作为预防洗钱等违法行为的措施,许多国家已经开始了这种做法。
③扰乱金融秩序:电子现金的法律地位一直难以确定。这是因为按照货币的实质和网络无国界性来推断,各国中央银行的地位都将受到挑战,因为任何一个有实力、有信誉的全球性公司,都可以发行购买其产品或服务的数字化等价物,从而避开银行的繁琐手续和税收。而这会扰乱一国的金融秩序,任何国家都不会允许。
④重复消费:由于电子序列号可以被复制,因此需要一个大型的数据库存储用户完成的交易和E-Cash序列号以防止重复消费,这对于软件和硬件的要求都很高,因此很多银行都不支持电子现金业务。
4.移动支付
(1)支付方式: 移动支付系统将为每个移动用户建立一个与其手机号码关联的支付账户,为移动用户提供了一个通过手机进行交易支付和身份认证的途径。用户通过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者使用WAP功能接入移动支付系统,移动支付系统将此次交易的要求传送给MASP,由MASP确定此次交易的金额,并通过移动支付系统通知用户,在用户确认后,付费方式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如直接转入银行、用户电话账单或者实时在专用预付账户上借记,这些都将由移动支付系统来完成。
(2)安全措施:身份验证方式采用个人账号/密码的方式。对交易中的部分敏感信息进行了加密。
篇4
一、支付工具的演变过程
1.支付工具的起源
在原始社会的后期,商品生产开始萌芽,这时候人类开始了相互交易劳动产品,这些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此时人们开始了物物交换——一种物品或劳务交换另一个物品或劳务——来得到他们需要的东西。例如1只绵羊和2把斧子相交换,用公式表示:1只绵羊=2把斧子。这时候的交换带有偶然的、个别的性质。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分工使社会生产力获得进一步发展,剩余产品多了,这样交换范围扩大了,交换已经不是偶然的行为,而是经常的行为,从而一种商品的价值已经不是偶然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而是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支付工具的雏形了。由此可见,支付工具是商品交换和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2.支付工具的发展规律与经济学现象
1473年世界上第一家银行在意大利的威尼斯问世,是支付系统结构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随着经济的发展,支付工具也经历了以下的阶段。
(一)实物支付阶段
从实物交换到货币交换的转变是支付技术发生的第一次重要变革,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集中地、统一地表现在一种贵金属商品如黄金白银上。贵金属黄金或白银充当了一般等价物——货币,并具有支付工具的职能,这是实物货币(commoditymoney)阶段。马克思指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小标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14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以金银作为货币,几乎是所有国家共同的历史。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们具有以下特点:(1)币值稳定,便于携带;(2)价值大,易于分割;(3)不受场景、季节的影响、易于贮藏;(4)具有同意的价值衡量标准。
(二)信用支付阶段
众所周知,支付工具是历史的产物,其形式的变化和发展始终与商品经济和信用制度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纸币(paper-note)的出现时支付技术发生的第二次重大变革。纸币是在信用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由国家印制、强行发行并代替金属货币使用的价值符号。从由贵金属做后盾的纸币发展到与贵金属无关的纸币,意味着货币形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信用货币阶段。
(三)电子支付阶段
支付系统正在进行着一场变革,电子支付系统整逐渐取代传统支付系统,支付工具和支付手段也在发生变革。一种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中并能通过计算机网络而使用的资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电子货币”。电子钱包、网络货币的出现不仅从支付方式上进行了变革,而且从货币本质上对现代金融理论以及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提出了挑战。
二、新型电子支付工具发展
电子支付系统要求高度的安全性,因此传统的电子支付系统在封闭性网络下采用集中清算方式,封闭性的集中清算方式相对安全,但交易成本也较高。开放性网络上所进行的电子商务,交易在线上实时完成,若支付采用离线交易(例如e-mail、传真告知卡号),不但手续烦琐,交易成本高,而且隐私外泄、伪造仍可能存在。所以新型的电子支付工具开始发展。
(1)电子信用卡:电子信用卡是指使用者在开放性网络上购物,直接将信用卡号输入,实时完成付款的电子支付系统。由于信用卡属先消费后付款,银行有信用风险、认证、利率等成本支出,手续费无法降低,小额的买卖可能被商家拒绝,而电子信用卡可弥补一般信用卡支付清算的缺点。电子信用卡交易过程是直接在网络上传送信用卡号,使消费者立即完成网络购物付款。虽然在开放性网络上,电子信用卡、电子支票等可以作为实时的支付清算工具,但这些方式并非完全在开放性网络上进行,消费者与店家的付款信息虽在开放性网络上进行,但收单银行、信用卡组织与发卡银行相互间的存款移转,仍要通过封闭性的a银行网络,但资金移转更有效率,而且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电子钱包:电子钱包实际上是基于银行卡发展而来的一种电子货币。目前所指的电子钱包通常为包含智能芯片的多用途预付卡。电子钱包与传统信用卡的最大不同,是它的多用途性、无时效性(通常没有有效期的限制)和匿名性。它像钱包一样存有现金,无需授信和授权,可以在任何装有POS终端的场合用来购物和消费,消费金额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内存现金的数量,而且在内存现金用完后,可自动将银行账户上的钱转入该电子钱包。
(3)网络货币:(电子现金、数字现金、虚拟货币、数字货币)。网络货币(cyber)是用一串经过加密处理的数字来代替现金。比起电子钱包,基于卡片形式的电子钱包使货币以卡为载体,而数字现金则连卡的形式也没有了,货币仅仅表现为计算机中的一串数字流,支付表现为二进制数字流从一个计算机转移到另一个计算机中。
三、电子货币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电子货币的发展对中央银行和其他政府部门提出了若干政策难题,中央银行主宰的权利地位也会受到侵蚀。货币政策的运行体系,中央银行的监管能力,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还有其他的政策如消费者保护、竞争法规等等,对于不同的国家会有差异。
电子货币在网络上跨国界支付的形式对罪犯特别有吸引力,因为罪犯可以将非法活动所得快速转移到法律薄弱的国家。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以及货币流通速度会产生很大影响。由于使用电子货币的目的就是替代流通中的现金,电子货币的使用将会减少流通中的现金,因此会改变货币的流通速度。另一个影响是对银行储备金或中央银行储备的影响,这将会使中央银行对于市场利率的操作变得更加复杂。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取决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取决于电子货币替代现金的程度。
电子货币发展中涉及的有关法律、税收问题,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目前尚未见到整体的发展战略规划和实施策略的有关文件。
篇5
2009 年,中本聪在《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一文中,以比特币为基础,提出区块链是一种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分布式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我国理论界对区块链技术也进行了研究,有的认为区块链是一种依赖密码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新技术,有的学者认为区块链是分布式的数据库,有的学者认为区块链是采用分布式记账技术的账本。而学者们对区块链的本质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认为区块链是一种安全可信、去中心化、记载所有交易记录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区块链技术的根本特征是去中心化,因为区块链是一个采取点对点传输方式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在同一个交易中,节点与节点之间都是平等的,没有中心化的系统控制者,使得交易之间更加便捷与自由。区块链金融就是区块链技术与金融行为相结合,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1.证券交易。在证券发行和募集时,通过分布式的节点与节点之间形成智能合约完成证券交易。该智能合约是由处于节点的证券发行机构与客户之间自动匹配达成,而无需传统的证券经纪人、资金托管人、登记结算机构等环节的介入,能够节约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同时,由于区块链内的数据不可篡改,每个节点之间数据更加安全透明。区块链技术在证券领域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节约资源,同时还增添了交易信息的透明度和安全性。2.数字货币。数字货币,是相对于实体货币而言的,是一种能够实现实体货币功能的以数字形态表示的网络代币。数字货币交易主要依赖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共识机制,让位于节点双方直接达成交易,无需银行等机构的介入,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使得交易更加灵活;同时因为数据不能随意被篡改,交易的安全性也得到了保障。2015 年厄瓜多尔央行“电子货币系统”正式运营,并发行“厄瓜多尔币”;同年,突尼斯发行国家数字货币eDinar;2017 年,委内瑞拉发行以石油为价值支持的“石油币”。我国央行也在积极推进数字货币研究,于2016 年便开始组织了数字货币相关研讨会,随后又成立了研究所,目前正在研发的数字货币叫DC/EP,DC即数字货币,EP指电子支付。
二、区块链金融存在的风险问题
区块链技术应用到金融领域,交易信息更加透明,交易数据更加安全,其能够给金融行业提供新的发展路径,带来许多创新发展。在发挥区块链技术优势的同时,不能忽略区块链技术存在的风险问题。1.技术风险。区块链技术作为一项带来变革的科学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攻坚克难。对于一个区块链结构来说,其安全性在于使用非对称性加密技术且节点较多,破解难度大;其稳定性在于安全技术让数据不易被篡改或者毁损。目前,区块链整体技术与网络研发还处在建设阶段,因此,区块链与金融领域结合的条件并不完备。区块链金融服务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是这些优点受制于技术发展,倘若技术基础薄弱,则其安全性会相对低一些。随着加入区块链进行交易的节点的增加,数据库所需要的运算能力也相应增加,当运算能力达不到要求时,区块链则无法进行有效维护,保存在区块链数据库的账本则有丢失的风险。2.人为风险。人为风险是指负责区块链交易或者管理的操作人员因错误的操作而导致区块链出现问题,进而给金融服务带来不可避免的风险。管理人员有时无法对区块链进行全面的审查,难以解决技术漏洞以及技术升级带来的隐患。在技术发展的初始阶段,区块链结构安全性比较薄弱,倘若数据库中51%的节点被不法行为人掌握,数据库中的交易数据和个人信息将可能会被随意篡改和伪造,违法犯罪行为接踵而至,如利用区块链技术实施非法集资、洗钱等犯罪行为。与此同时,由于数据与信息被篡改,金融安全监管机构在应对这些危害金融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时,便无法通过区块链系统中的信息对其进行定位、追踪与查处。区块链数据库的可控性将降低,金融安全无法得到进一步的保障。3.法律风险。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对于区块链金融的监管方面。区块链应用到金融行业的主要功能是分布式记账、智能合约以及其加密特性,此前的监管仍旧是中心化的分业监管模式,而没有很好关注到区块链的技术特性并提出针对性的监管。采用传统的监管缺陷是只能进行基础层面的调查而无法介入技术层面对交易信息进行监测,缺乏技术性监管,使得监管不到位。同时,区块链金融的点对点传输与共识机制中,用户主要关注的是以数字代码形式传输的数据,对于参与节点或者持有该串代码的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可能予以忽略而无法查实。区块链的这一特点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实施,如非法集资、洗钱等刑事犯罪,从而导致案件的侦破难度增加,嫌疑人身份难以确定,让区块链金融的司法监管变得困难重重。
三、完善区块链金融监管的路径思考
1.监管策略的选择。为了规范区块链金融的监管,解决好上述监管问题,首先应该明确监管路径,提出针对性的监管策略。区块链技术与金融领域的深度融合,给金融领域可能带来新的变化―――不同类型的金融业务革新以及不同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因此区块链金融监管也需要“对症下药”,这是弥补传统监管模式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区块链金融这一短板的最佳方式。中心化分业监管模式的弊端已经展现,针对区块链金融应当采用创新的监管模式,如采取更多的技术监管,实现技术端的突破,防止技术风险所带来的金融问题;采取针对性的专门化监管制度,明确监管主体,防止出现监管缺位的现象。其次,建立合理的监管体系,实现法律监管和技术监管的有效融合,让区块链金融能够在一个较为完善的监管体系内接受监管,有效地解决好监管对象、监管主体以及监管方式之间的问题。例如,监管对象做出针对性的调整,实行专业监管,明确在混业经营的情况下根据业务占比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2.传统金融监管需要创新。传统金融监管需要进行创新,转变分业监管思路,增强针对区块链的功能性、技术化智慧监管。一方面,需实现中心化分业监管模式向多中心功能性监管的转变。现有的分业监管模式与区块链金融不适应,监管不能协调。区块链金融不同于传统的金融监管,区块链金融使得各金融业务之间出现交叉融合,其混业经营情况导致难以确定监管机构,进而出现监管缺位现象。现有的中心化分业监管模式向多中心功能性监管转变,能够解决好监管缺位的问题。监管不再过于关注依据业务对金融服务分门别类,而应关注可能形成的多中心现象,依照该业务基本功能实施监管,避免监管混乱或者监管缺失。另一方面,增加技术性监管制度与措施。单纯地进行制度监管无法避免技术风险,应以技术性监管应对技术性风险,解决好人为风险给区块链金融系统带来的安全问题。因此,应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研发,对区块链金融系统添加技术指令,对其实施智能化监管。3.建立专门化区块链金融监管。专门化的监管是规避区块链金融风险问题的有效方式。专门化区块链金融监管应该根据区块链金融的特性,采取技术性与法律性相结合的监管手段。区块链金融缺乏中心化的控制系统,采用的是加密的分布式记账技术,弱化了区域管理,加上极强的匿名性,使得区块链上的交易难以被监控。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监管沙盒”模式对我国区块链进行监管测试,如在未经过监管测试得到法律监管部门认可的情况下,不得向公众推行技术创新。这一模式能够让区块链金融服务提供者预先进行风险模拟,也能让监管者实施对服务内容以及相关主体的监测,根据“沙盒模型”制定更加完善的监管制度。要实现技术手段与法律手段的相互配合,需要从基础立法、监管执法、行业守法与金融司法等方面,使法律监管与技术监管深度融合。首先,确立区块链金融的法律地位,建立合理的市场准入、市场运营、市场退出规则。其次,设立专门的区块链金融监管职能部门,提升队伍素质与监管能力,加强监管的针对性和专业性,明确监管职权界限,解决监管主体混乱或者缺位的情况。再者,要加强区块链金融机构的行业自律,以专门的法律监管促进行业自律的形成,促进行业进行技术监管创新。最后,金融司法监管要注重区块链的技术特性,提高司法监管的效率和终局性效力。
四、结语区块链技术应用
在金融领域,凭借其分布式记账、点对点传输和共识机制等技术,给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革新的路径。但是,在区块链技术给金融行业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隐藏风险。变革传统金融监管体系,建立专门的区块链金融监管制度是防范区块链金融问题的可行路径。区块链金融的监管,不仅仅是传统金融监管机构一项重要任务,而且是国家金融发展安全问题的一项重要任务。尽管我们目前的金融监管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对于进一步发挥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价值造成阻碍。但是,我们应该尽快对传统金融监管做出创新性变革,转变监管思路,以功能性技术化监管为主要变革方向,提高对区块链技术风险的防范与应对。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建立专门的区块链金融监管制度的重要性,保障区块链金融技术监管与法律监管相协调,发挥区块链技术的优势,规避区块链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磊.区块链如何监管:应用场景与技术标准[J].中国法律评论,2018 (06 ):177-185.
[2]袁康.区块链技术在证券市场应用的监管问题研究[J].证券法苑,2017 ,23 (05 ):315-338.
篇6
(二)会计信息的多元化和智能性
在经济社会一体化、数字化、网络化的今天,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及程序等有机结合的应用系统,它不仅具有核算功能,更具有控制和管理功能。会计系统不再是简单模拟手工的系统,而是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统,提供信息的形式多元化。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采用,会计信息系统除了提供数字化的信息外,也可提供图形化信息。
二、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伴随电子商务而产生的网上企业、虚拟企业,导致许多不确定因素的产生,从而对传统会计产生巨大影响。
(一)对传统会计假设的影响
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是建立在会计假设的基础之上的,会计假设的提出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电子商务对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四项假设均产生一定冲击。因此,需要对传统会计假设进行重新认识和理解,才能满足互联网上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如:会计主体假设从空间上界定了会计工作的具体核算范围,只有在这个基础上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才有了空间归属。电子商务对货币计量假设的要求与传统会计也不一样了,将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计量发展成为电子货币计量出现了电子货币。
(二)对会计核算形式的影响
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在改变人们日常生活模式的同时也使会计组织、工作方式以及会计人员的职能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网上银行使资金结算效率提高,会计信息的交流更方便和直接,网上交易信息的及时传递,提高了财会系统的应变能力。此外,Internet上的业务多数是国际企业间的合作,涉及不同的语言和规则,同样要求网络会计人员必须熟悉国际会计及商务惯例,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提高了。
(三)对传统支付结算方式的影响
电子货币又称数字货币,它是与电子商务相适应的一种支付手段,它是纸币现金的电子化,可以用来表示现实中各种金额的币值。它克服了纸币的缺点,具有安全、便利等特点。对于无国界的电子商务来讲,还存在税收、汇率、金融危机等方面的问题。只有制定严格的经济金融管理制度,才能保证电子货币的正常运作。
三、发展策略
电子商务的应用实际上是传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扩充和延伸。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子系统,而会计信息是企业最为重要的管理信息。传统基于单机的MIS系统难以适应企业信息化的需求,只有建立基于Internet的企业信息化系统才能适应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市场竞争的需求。
(一)整合业务流程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必须加强基础信息的数字化管理,整合业务流程,不断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利用现代管理技术改造企业管理模式,满足电子商务时代会计信息化的需求。
(二)实现信息集成
实现会计信息系统的信息集成就是要建立中心数据库或叫信息中心。企业各信息子系统可以根据交易的执行情况补充、修改、更新中心数据库的资料。同时,各信息子系统也可以根据中心数据库资料提供满足各种特定用途的信息需要,在网络时代的企业管理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构建电子商务系统
篇7
l电子商务安全技术
1.1加密技术。数据加密就是按照确定的密码算法将敏感的明文数据变换成难以识别的密文数据。通过使用不同的密钥,可用同一加密算法,将同一明文加密成不同的密文。当需要时可使用密钥将密文数据还原成明文数据,称为解密。数据加密被认为是最可靠的安全保障形式,它可以从根本上满足信息完整性的要求,是一种主动安全防范策略。
密钥加密技术分为对称密钥加密和非对称密钥加密两类。对称加密技术是在加密与解密过程中使用相同的密钥加以控制,它的保密度主要取决于对密钥的保密。它的特点是数字运算量小,加密速度快,弱点是密钥管理困难,一旦密钥泄露,将直接影响到信息的安全。非对称密钥加密法是在加密和解密过程中使用不同的密钥加以控制,加密密钥是公开的,解密密钥是保密的。它的保密度依赖于从公开的加密密钥或密文与明文的对照推算解密密钥在计算上的不可能性。算法的核心是运用一种特殊的数学函数——单向陷门函数。即从—个方向求值是容易的,但其逆向计算却很困难,从而在实际上成为不可能。
1.2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1)数字签名。数字加密是非对称加密技术的一类应用。数字签名是用来保证文档的真实性、有效性的一种措施.如同出示手写签名一样。将摘要用发送者的私钥加密,与原文一起传送给接收者。接收者只有用发送者的公钥才能解密被加密的摘要。通过数字签名能够实现对原始报文的鉴别与验证,保证报文的完整性、权威性和发送者对所发报文的不可抵赖性。数字签名机制提供了一种鉴别方法,保证了网络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2)数字证书。数字证书就是标志网络用户身份信息的一系列数据,用来在网络直用中识别通讯各方的身份,其作用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身份证。数字证书由可信任的、公正的权威机构CA中心颁发,以数字证书为杨的加密技术可以对网络上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和解密、数字签名和签名验证,确保网上传递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交易实体身份的真实性,签名信息的不可否认性,从而保障网络应用的安全性。
1.3防火墙技术。防火墙主要功能是建立网络之间的—个安全屏障,从而起到内部网络与外部公网的隔离,加强网络之间的访问控制,防止外部网络用户以非法手酾百:过外部网络进入内部网络。根据制定的策略对两个或多个网络、分析和审计,按照—定的安全策略限制外界用户对内部网络的访问,只有被允许的通信才能通过防火墙,管理内部用户访问外界网络的权限,监视网络运行状态并对各种攻击提供有效的防范。
2电子商务安全交易协议
2.l(SSL)安全套接层协议。主要用于提高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的安全系数,保证任何安装了安全套接层的客户和服务器之间事务安全的协议,该协议向基于TCP/IP的客户假务器应用程序提供了客户端与服务的鉴别、数据完整性及信息机密性等安全措施。
SSL安全协议主要提供三方面的服务。—是用户和服务器的尝陛保证,使得用户与服务器能够确信渤据将被发送到正确的客户机和服务器上。客户机与服务器都有各自的识别号,由公开密钥编排。为了验证用户,安全套接层协议要求在握手交换数据中作数字认证,以此来确保用户的合法性;二是加密数据以隐藏被传递的数据。安全套接层协议采用的加密技术既有对称密钥,也有公开密钥,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交换数据之前,先交换SSL初始握手信息。在SSL握手信息中采用了各种加密技术,以保证其机密性与数据的完整性,并且经数字证书鉴别:三是维护数据的完整性。安全垂接层协议采用Hash函数和机密共享的力怯来提供完整的信息服务,建立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的安全通道,使所有经过安全套接层协议处理的业务能全部准确无误地到达月的地。
2.2(SET)安全电子交易公告。为在线交易设立的一个开放的、以电子货币为基础的电子付款系统规范。SET在保留对客户信用卡认证的前提下,又增加了对商家身份的认证。SET已成为全球网络的工业标准。
SET安全协议主要对象包括:消费者(包括个人和团体),按照在线商店的要求填写定货单,用发卡银行的信用卡付款;在线商店,提供商品或服务,具备使用相应电子货币的条件;收单银行,通过支付网关处理消费者与在线商店之间的交易付款;电子货币发行公司以及某些兼有电子货币发行的银行。负责处理智能卡的审核和支付;认证中心,负责确认交易对方的身份和信誉度,以及对消费者的支付手段认证。SET协议规范技术范围包括:加密算法的应用,证书信息与对象格式,购买信息和对象格式,认可信息与对象格式。SET协议要达到五个目标:保证电子商务参与者信息的相应隔离;保证信息在互联网上安全传输,防止数据被黑客或被内部人员窃取;解决多方认证问题;保证网上交易的实时性,使所有的支付过程都是在线的;效仿BDZ贸易的形式,规范协议和消息格式,促使不同厂家开发的软件具有兼容性与交互操作功能,并且可以运行在不同的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上。
3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有待完善和提高
3.1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意识。以有效方式、途径在全社会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公民的网络安全意识与自觉陡,学会维护网络安全的基本技能。并在思想上萤把信息资源共享与信息安全防护有机统一起来,树立维护信息安全就是保生存、促发展的观念。
3.2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建立信息安全领导机构,有效统一、协调和研究未来趋势,制定宏观政策,实施重大决定。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与《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管理办法》,明确责任、规范岗位职责、制定有效防范措施,并目严把用户人网关、合理设置访问权限等。
3.3加快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大对有良好基础的科研教育基地的支持和投入,加强与国外的经验技术交流,及时掌握国际上最先进的安全防范手段和技术措施,确保在较高层次上处于主动,加强对内部人员的网络安全培洲,防止堡垒从内部攻破。使高素质的人才在高水平的教研环境中迅速成长和提高。
3.4开展网络安全立法和执法。吸取和借鉴国外网络信息安全立法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对现行法律体系进行修改与补充,使法律体系更加科学和完善;并建立有利于信息安全案件诉讼与公、检、法机关办案制度,提高执法效率和质量。对违犯国家法律法规,对计算机信息存储系统、应用程序或传输的数据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的行为依法惩处。
篇8
1 价格是商品物质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格是商品同货币交换比例的指数,价格是一种从属于价值并由价值决定的货币价值形式,商品的价格受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的双重影响。
商品使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交换的前提是产品能够满换对象的需要。这种满足是全面的,即包括功能性需要和精神需要。功能性需要主要体现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与商品的研究、开发、生产相关,表现为生产成本与费用;精神需要与产品的文化价值相关,表现为商品的文化附加值,以及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的各种服务,消费者个人的情感、心理等要素,影响其精神需求的满足度。因此,商品的价值应该包含商品物质价值和文化价值,商品价格也相应是物质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货币表现。
一般地,商品的研究、开发、生产的费用可以准确地分摊在每件商品中,文化价值中的服务费用也可以计算出来并在商品中分摊,但文化价值的其他内容却难以用货币表现出来。商品的最低价格取决于商品的研发费用和生产费用,最高价格取决于消费者对文化价值的理解,这样就为营销者充分运用价格策略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由此可见,价格虽然和利润直接联系在一起,但价格并非只是冷冰冰的经济学概念,还具有人文涵义。制定价格应该从产品整体概念出发,全面考察商品的价值,根据消费者需要、市场状况及商品所含文化的特性,在研发及生产费用基础上,增加文化价值成分,充分发挥价格在营销活动中的的调节、引导等作用。
2 商品价格影响消费者对商品的评价
消费者对商品的评价可以简单理解为消费者对商品的看法。这种“看法”是消费者的主观意见,往往不一定能客观、完整、有体系地反映具体商品的真正价值体系,但这种“看法”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感受。当消费者感觉“好”时,消费者就会满意,感觉不断被强化后逐渐对商品、品牌、企业等产生好的印象,以致形成“忠诚”,而且通过相关群体的扩散作用,将这种好的印象传播给其他消费者,促进企业树立商品形象、品牌形象、企业形象。相反,商品、品牌、企业则难以在市场立足。
消费者评价商品一般是针对商品的性能、规格、材质、使用寿命、外观等商品的内在价值,通常归结于“质量”。商品质量是一个相对概念,构成质量相对性的因素,一是商品的价格,二是商品的有用性,即商品的质量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下,相对于其实用程度所达到的技术性能标准。与此相适应,消费者对商品质量的需要也是相对的,一方面,消费者要求商品的质量与其价格水平相符;另一方面,消费者往往根据其实用性来确定对质量性能的要求和评价。只要商品“质价相符”即“物有所值”,消费者就会满意,若是“物超所值”消费者就会对商品产生深刻的印象。若是“质价不符”,即使商品质量很好,消费者也会产生不好的印象。
由此可见,消费者评价商品实际上是以该商品的价格为依据对商品进行衡量,并非脱离价格因素去评价商品。此外,由于“面子消费”或“奢侈消费”现象的存在,很多消费者往往以价格来判断商品是否能够体现“面子”,在评价商品的价值时以价格高低评判商品的价值,或是为了“面子”而追逐高价格商品。
3 价格是消费者价值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价格是经济范畴,表现为理性的数字。但是价格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理性数字的变动却与消费者心理息息相关。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是地位、价值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价格这种经济数字也经常成为消费者价值判断的依据。
(1)消费者对商品价值的判断越来越感性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商品信息非对称的客观存在,非专家的消费者很难凭借直观商品,包括商品的外观、包装使用特点、品牌、产地等来判断现有商品的真正价值,或者说理性判断的因素越来越小,感性判断的因素越来越大,消费者凭借感觉,凭借以往的购物习惯和价值观感性影响购买决策的比重越来越大。越是符合消费者购买心理、购买习惯的价格越能为消费者所接受。
(2)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商品价格的社会象征意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商品的一部分,不同的价格具有社会地位的比拟功能。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通过想象把商品价格与个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收人、偏好、情趣等联系起来,通过价格的比拟满足社会心理需要和自尊心理。消费者购买行为中的社会象征行为既借助于商品本身,也通过价格符号加以反映。随着消费者需求层次的发展,精神消费需要越来越重要,这将使消费者更加注重商品价格的比拟和社会象征意义。文化偏好对购买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其他因素既定的情况下,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与其文化价值观相符的产品与服务。受消费者所在地区的社会和文化因素影响,风俗习惯与价值观的差异,消费者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文化偏好,包括数字偏好、习惯偏好、民族偏好等,并日益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3)消费者追求实惠的心理越来越普遍。
从广义讲,价格是消费者在交换中所获得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或者说,消费者很看重在交换中所获得的总价值。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特别计较商品的价格,喜欢物美价廉或削价处理的商品,其动机的核心是“便宜”和“低档”。少付出,且能得到多回报的心理反应,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普遍的一种购物心理特征。
4 基于文化思维确定价格策略
价格策略涉及定价目标、定价方法等,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调整价格策略就是企业确定定价目标、定价方法时,赋予文化内容,考虑文化因素。
篇9
一系列技术创新及应用
云计算。云金融是云计算在金融领域的运用。目前,IBM、微软和亚马逊网络服务等知名品牌已经拥有大量成熟的专家云和数据中心托管运营商,可以为任何人提供低价而高度复杂的、拥有大容量处理能力的云数据中心和云服务。目前,云计算在金融行业的运用主要是SaaS(软件即服务)及BpaS(业务流程作为服务)两种形式。据Gartner估计,2013年全世界公共云的市场规模为1310亿美元,业务流程作为服务市场总价值为90亿美元。此外,云金融的运用还包括私有云服务(如)、云计算资源服务(如Luna Cloud)、云安全解决方案(如Mobile Iron)、云托管服务(如Interxion),以及提供会计服务(如Xero)、电子票据服务(如Tradeshift)、差旅服务(如Concur)、资本市场交易策略(如Quant Connect)、市场分析工具(如Derivitec)、合规检查服务(如Fund Apps)等流程服务。
大数据。该领域的创新来源于运用非SQL数据库来处理海量数据,并能实时为各个机构提供隐藏在系统内的有效的数据集。软件供应商们正致力于从重要事项监测到完整数据分析的飞跃,从而实现高性能分析、数据的可视化和可预测性。主要运用于资本市场、风险管理、信用评估、消费者市场、行为分析、动态定价等领域。例如,已有37家金融机构利用红帽公司(Linux的开发者)的开源软件为交易和核心银行业务提供解决方案的案例。类似的案例还有气候公司利用历史气候数据确定美国农民的天气险的保费及索赔发放,第一资本公司利用大数据成为美国发放信用卡最多的公司,Lendup贷款公司利用大数据来做250美元以下的小额贷款,前进保险公司利用用户驾驶行为模型来做保险定价等等。
社交网络。目前主要通过Facebook Graph API、Twitter API、LinkedIn、Google+、Four Square、YouTube、Tumblr、Blogger等渠道直接获得信息。也可以通过Datasift、GNIP、Topsy、Thomson Reuters、道琼斯RavenPack以及Bloomberg等渠道购买所需的信息。还有一些专门从事数据分析的公司,把非结构化的信息变成有用的信息。此外,各种公告板、评论、帖子也是众包的信息来源。主要的商业运用是利用社交网络捕捉市场喜怒哀乐的情绪,从而判断市场走向,并确定交易策略。汤姆森路透(Thomson Reuters)、道琼斯Ravenspack以及纳斯达克媒体情报(NASDAQMedia Intelligence)是主要的商业资讯的提供者。此外,Dataminr、Repknight、Viral Heat、Hootsuite、Sysomos则是一些专业社交媒体监测网站。它们通过捕捉社交网络的某些事件、情绪、传闻、行为,作为指导高频交易的指标。
虚拟货币。主要有移动货币和电子货币两种形式。2012年,英国大约有7300万用户通过智能手机访问银行账户,成为手机银行使用率最高的国家。根据世界支付报告的数据,2013年全球电子交易的规模为314亿美元,其中有38亿美元未经过银行系统,占总量的12.10%;移动交易的规模为170亿美元,其中17亿美元经过银行系统,占10%。此外,包括比特币在内的大量电子货币正游走于各国法律的监管之外,据统计,欧洲影子规模高达2.2万亿美元,占欧洲经济总值的20%。
众融。主要有捐赠型、回报型、债权型、股权型等类别。据Massolution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球有众融平台536个。2012年其全球融资规模为27亿美元,其中,北美和欧洲两地的金额分别占全球的59%和39%。如果按众融类别分,回报型占43%,捐赠型占29%,股权型占15%,债权型最少仅占13%。就增长速度而言,2012年回报型众融增长最快,达524%;捐赠型增长率为43%,增长较慢。就融资项目类别而言,2012年的众融主要集中于社会活动、商业活动、电影、音乐、能源与环境等类别,其中社会活动所占比例最大。
互联网金融发展离不开
政府的监管创新和战略支持
云计算。一些国家就云金融发展制定了专门政策。例如,英国政府强制规定,在默认情况下,任何新的计算机系统都必须是云系统。英国政府还出台了国家云战略,对数字战略和数字服务标准进行界定。法国政府为了保障其云计算数据的安全,整合法国数字经济的主要参与者,打造了法国具有性质的云计算项目,作为法国“未来投资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数据。由于大数据涉及个人隐私及安全问题,对于金融服务创新而言,可用数据的广度和深度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不得不考虑各国政府对数据开放和运用的态度。在数据开放和运用方面,英国政府走在世界前沿。它建立了一个开放数据机构(Open Data Institute)机制,实现了英国政府及所属机构的数据开放。同时,英国还通过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自愿合作协定,使企业对所持有的个人信息的使用不超越法律的边界。
社交网络。美国是世界上社交网络最发达的国家。这固然与美国鼓励创新不无关系,更重要的是,美国法律体系在骨子里对于言论自由的包容和保护。当然,美国是各种社会组织和社区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们基于现实的社会网络形成虚拟的网络社会就不足为怪。此外,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社会诚信体系也是支持美国社交网络发展的内核之一。
篇10
成立于1997年5月的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Monetary Policy Committee,MPC),标志着英格兰银行独立时代的到来。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 的出现,也是最近30年以来中央银行业演变的一个重要事件。从诞生到现在委员会已经走过了10年,现在,它已成为全球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制度的典范,引领着21世纪中央银行业的发展方向(注:英格兰银行早在1992年就建立了正式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度,仅后于新西兰银行。加上货币政策委员会,古老的英格兰银行在中央银行界又焕发着新世纪的青春活力。)。委员会建立后,英国宏观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一度扭转了英国经济发展长达30年以来的颓势,并在七国集团中名列第一,最终实现了低通货膨胀高经济增长的政策收益。[1]
同年,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立。然而与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比较起来,我国货币政策委员会还存在制度设计上的一些不足。研究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成功之处,对于破解我国宏观调控的制肘,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管理水平及货币政策效力,无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落点即在于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成功经验。
一、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10年工作绩效
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可以说是临危受命,在其成立之前英国宏观经济表现较差。20世纪绝大部分时间内英国经济综合表现一直处于下滑势态,尤以70年代以来最为明显。委员会成立前的30年,英国通货膨胀率表现较差,70年代年通货膨胀率平均为13%,1975年8月高达27%,80年代平均7%,90年代初期依然高达9%。1980-1996年之间,七国集团中英国是平均通货膨胀第2大高的国家。除法国意大利之外,英国也是通货膨胀波动最大的国家。就失业率而言,英国表现更差。1980-1996年之间,英国平均失业率高达9.5%。综合考虑到其失业率波动程度,英国就业表现在七国集团中最差。
在委员会成立之后,英国经济出现了重大转折。一是英国的通货膨胀实现了预期目标,现已处在半个世纪以来的最佳状态。从图1可以看到,在长达半个多世纪里,90年代以来的通货膨胀为历史最佳。1949年至1996年以零售价格指数计算的年度平均通货膨胀率为5.8155%,而1997-2007年该数字为2.64%。以消费价格指数计算,1997-2007年该数字为1.51%。1997年以后通货膨胀不但降了下来,而且其波动亦大幅度降低。1949-2007年通货膨胀波动率为5.1,1997-2006年该数字只有0.5。就七国集团范围内比较而言,1997年以后英国的通货膨胀表现为七国之首,这与1997年以前的情形大相径庭。此外英国成功实现了稳定的通货膨胀预期(见图2),而此恰是英国10年来通货膨胀稳定的一个重要条件。根据图2,可以看到独立机构对通货膨胀的预测全部落在委员会通货膨胀目标范围之内。他们对零售价格通货膨胀预测的平均数字为2.5621%,消费价格通货膨胀预测平均数字为1.9825%,这两个数字与委员会通货膨胀目标的2.5%及2.0%非常接近。这表明市场对英格兰银行实现通货膨胀目标的承诺,也即对于英国货币制度非常信任。二是英国的就业与经济增长保持了长期稳定,扭转了过去30年的劣绩(注:)。1997-2006年英国平均失业率为5.47%,失业率波动仅为0.68。在七国集团中,这两个数字仅次于美国、日本,与1997年以前英国失业差劣形成鲜明对比。与失业率维持低水平且稳定相对应,英国经济保持了稳定的高增长。1997-2006年英国经济增长年平均2.85%,达到了二战后历史同期最好的水平,高出1967-1986年的平均水平2.1%近0.7个百分点,亦高于1987-1996年的2.4%的水平。同时,英国经济实现了高增长低波动,例如1997-2006年经济增长2.85%,波动仅为0.53,1980-1996年经济增长为2.08%,波动却为2.18。现在,英国经济增长不但与其自身历史相比要好,而且在七国集团中表现亦最佳。虽然英国经济增长率不及美国、加拿大,但是其波动却最小。这就表明,英国通货膨胀目标的实现,并没有损害其经济增长与就业政策目标(注:委员会的这种良好业绩与新框架设立时市场预测完全相反。现任英格兰银行首席经济学家Bean(1998)曾经预测英格兰银行会在新制度框架下,要么为了实现通货膨胀目标而牺牲产出,即会导致过度的产出波动,要么是相反。[3]本文上述分析否定了Bean的预测。)。
资料来源: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ONS)。注释:英国在1997年以后才对外公布消费价格指数,1989-1996为ONS估计数。
资料来源:HM Treasury,Forecasts for the UK Economy: A comparison of independent forecasts(199710-200704)。注释:“通货膨胀1”为零售价格指数计算;“通货膨胀2”为消费价格指数计算。
二、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成功经验
最近10年英国宏观经济能有上述良好表现,在相当程度上归功于1997年建立的货币管理新框架。
1.保持中央银行相当程度的独立性是良好货币政策的首要前提。中央银行独立包括政治独立与经济独立,前者是指中央银行自主选择其货币政策终极目标,后者是指中央银行操作独立,例如自主制定利率。无论如何,货币政策委员会要取得良好绩效,其操作独立性必须满足(注:根据Lybek和Morris(2004)关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四类划分法,本文这里的前提――中央银行独立应在前三类,即属于“目的独立、目标独立、手段独立”的一种。)。中央银行相当程度的独立性,有效保证了避免政府短视行为所带来的通货膨胀倾向。1997年后,英格兰银行满足了操作独立。根据《英格兰银行法》,通货膨胀目标由财政大臣制定,而利率则由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自行决定。此前,英格兰银行没有自主决定利率的权利。最近10年英国宏观经济的良好表现,表明了中央银行独立不但不会损害政府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反而更有利于实现政府经济政策目标。事实上,最近20年以来中央银行独立性发展趋势背后的原因正是这种经济上的好处。
2.价格稳定应该成为任何成功经济战略的核心前提条件。经历70年代的大通货膨胀(Great inflation)之后,各国已经认识到稳定的通货膨胀对于一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至关重要。没有稳定的货币环境,就不会有可持续的稳定增长。[4]1997年之前英国数十年的经历说明了这点。工党政府上台伊始建立的货币政策新架构,其一个核心理念即是价格稳定应该成为整个新制度的基石。在价格稳定的基础之上,英格兰银行再行促进政府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在以价格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目标之后,英国实现了被现任英格兰银行行长委员会主席金(King,2007)誉为的“良好的10年”(NICE decade,Non-inflationary consistently expansionary),即无通货膨胀的稳固扩张。价格稳定所带来的作用不容质疑,也正因为此,现在大部分国家都以价格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甚至在一些国家成为唯一的目标。有必要指出的是,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所要追求的价格稳定,并不是一个模糊的定性目标,而是一个公众能够观察的年度消费价格通货膨胀率2%的法定目标。如果仅仅是一个定性目标,价格稳定并不能减少多少金融市场与公众面对的不确定性。这反过来无形中降低了货币政策的可信与效力。
3.货币政策框架应该高度透明,即良好的透明度促进金融市场与行为人对于货币政策的恰当预期。货币政策透明度成为90年代以来各国中央银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既有政治上的原因,也有经济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后者是中央银行家追求透明度的一个主要原因。货币政策的有效执行,依赖于公众对于货币政策的预期与预测。如果货币政策仍然像90年代以前那样隐晦莫测,那么在一个金融体系日趋成熟、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全球化持续发展的环境里,其效力必将大打折扣。从政治上而言,获得了更多独立权力的中央银行有必要采取更加透明度的策略,以便让立法机关、政府及公众对其实施可能的监督。没有透明度,对于中央银行公众将面临“民主的赤字”。英国货币政策新框架一个重要内容,即是英格兰银行及其货币政策委员会保持良好的透明度。无论从大量的公开出版物,还是通过各种渠道与公众的良好沟通,以及在议会上下两院的听证报告会,都有效确保了透明度的实现。这种透明度,也是英格兰银行对其政策负责任的一个必备条件。可以说,英国货币政策新框架对透明度、责任与独立操作权力做到了非常恰当的权衡考虑,其设计确保了一个新制度成功运行。
4.弹性的货币政策制度是货币政策成功运行的重要条件。施行简单的货币政策规则,例如弗里德曼先生曾经鼓吹的简单规则,在各国中央银行的实践中并没有多少活动舞台。如果仅靠一个简单规则就能确保货币政策良好运行,那么我们就可以完全摒弃中央银行整个制度,而仅仅依赖计算机程序就能实施中央银行所作的一切工作。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事,因为货币政策面对的环境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经济运行并不能完全可预测。这点反映在中央银行价格稳定的法定目标上,就是这个目标应该是长期可执行目标,而不是任何一个时点上的法定要求。根据英国财政部所赋予英格兰银行的《任务函》,委员会的价格稳定目标是中长期目标,年度消费价格指数通货膨胀率为2%。但是这个数量目标并不是要求英格兰银行每时每刻都把通货膨胀锚定在目标值上,如果由于外部冲击或者临时事件而出现通货膨胀落空法定目标,那么并不意味着英格兰银行工作失误。为此,新制度引入公开信制度(Open letter system),以处理这种非常情况。如果实际中的通货膨胀超出或者低于法定目标1个百分点,那么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将被要求向财政大臣致公开信,信件内容包括:为何会出现法定目标落空的情况,英格兰银行将采取何种措施恢复法定目标,其采取的货币手段如何实现政府经济政策目标。如果没有上述弹性的货币政策制度,那么就会引发经济更加波动。
三、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经验启示: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改革
1997年成立之后,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经历了90年代末的通货紧缩与最近数年摇摆不定的通货膨胀。例如,1997-2006我国通货膨胀与英国比较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差异,但我国通货膨胀波动是英国的2.5倍。造成这种结局的内外因素都有,然而我国货币管理制度存在一些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宏观金融调控与货币政策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根据英国的经验,我们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对货币制度进行改革。
1.进一步提高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赋予货币政策委员会自主制定利率等货币政策的权力。1993年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大大提高,尤其是1995年《中央银行法》的颁布实施。然而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依然较弱,我国处于中央银行独立性四类中的最后一类。标准的独立指数,我国处于新兴市场国家平均值以下,当然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中央银行属于国务院的一个部委,其重要货币政策决策事先都需要征得国务院批准。与此相对应,1997年设立的货币政策委员会只是一个松散的会议机制,作为货币政策咨询议事机构,不具有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力。这种弱独立性,显然不能有效充分地发挥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议事优势,中央银行货币调控效力也因此而大打折扣。为了提高中央银行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以及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管理的有效性,现阶段我国至少应该把中央银行独立性提高到手段独立性(Instrumental independence)一层。随着中央银行货币管理与货币经济研究能力的提高,我国中央银行应该过渡到目的或者目标独立性一层次。这是我国货币政策委员会发挥积极作用的必备前提,也是从英国获得的启示之一。
2.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数量化通货膨胀法定目标,且保持较长时期相对稳定。价格稳定现在已经成为全球货币政策新共识的一项重要内容,并越来越为各国中央银行实践所采纳。价格稳定不应仅仅是定性目标,而且应该同时含有数值的定量目标(注:根据我国国情,这个数量目标目前定在3%比较适宜。)。这至少有几个好处:便于货币政策的交流,确保中央银行责任机制的落实,促进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可信度的树立。此前我国也会公布一个通货膨胀年度控制目标,然而这与本文讨论的具有重大差距。其一,这个年度目标没有相对稳定。例如最近5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控制目标分别为1-2%、3%、4%、3%、3%。其二,这个目标并不具有法定的约束力。或者说,我国这个目标的法律权威几乎近似于零。无论落实与否,我国并不存在对于中央银行的问责机制存在。其实,这个目标本身并没有上升到《中央银行法》层次,就是在国务院条例的层次也没有达到。这些差异无疑增添我国货币管理的任意性、非连续性与非透明性。因为当务之急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数量化的通货膨胀目标,以作为价格稳定的考核指标。需要指出的是,本文这里并没有提到短期内我国立即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度(Inflation targeting)。这里的数量目标仅仅是一个透明度的数量指标,还不是正式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度。长期而言,我国应该建立正式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度,而上述数量目标则有利于促进正式制度的诞生。有了明确的数量目标,我国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工作才有明晰的方向。
3.进一步加强我国货币管理的透明度。与货币政策管理透明度的国际发展趋势相比,我国中央银行透明度要走的路还比较长。根据Wilshire Consulting(2007)的研究报告,2007年,在所有27个新兴市场国家(含我国台湾省)中,我国中央银行透明度排列倒数第二名,仅在委内瑞拉前面。[5]透明度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国货币政策管理的有效性。例如,我国货币政策出台没有形成定期机制,这与国际良好做法存在相当大差距。这种模糊性,增加了金融市场与公众的不确定性。最终,公众与货币政策难以形成良好的互动预期,从而额外增加货币政策实施的成本。就我国货币政策委员会本身而言,它没有形成提前公布的会议安排,也没有正式的会议录公布机制存在。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倡导的良好做法而言,我国在5项指标方面都还有较大差距。加强货币管理的透明度,应该成为我国中央银行短期内的一个重要日程。透明度的提高既与上述中央银行独立性提高相匹配,也与现代中央银行业发展趋势相吻合,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提高我国货币管理效力与效率。提高透明度也符合最近数年来中央银行一直倡导的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做法。
4.给货币政策委员会足够的货币管理弹性。中央银行及货币政策面对的经济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实施货币管理需要相应的中央银行家的艺术魅力,或者说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管理既有科学性的内涵又有艺术特性。如果没有足够的弹性,就会极大约束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有效运作及其法定目标的实现。譬如,严格规定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法定通货膨胀目标,规定任何时点上都要实现目标,既不要超越目标,也不许低中目标。显然这样一个法定目标在现实中难以有效贯彻实行,因为它根本没有考虑到现实经济运行的复杂与不确定性。同时,如果实施这样一个严格规则,经济将会面临更大的波动。假设经济遭受外部供给冲击,例如最近几年石油价格的急剧攀升,那么国内将会面临一个短暂的通货膨胀。如果此时中央银行为了实现法定目标,而加大收紧银根的力度,那么本国经济只会更加波动,而且经济回复到潜在增长路径的代价将会变得如此之大,以致于经济有可能陷入严重的衰退之中。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之所以能相对成功,一个很大原因就在于1997年新货币框架赋予了委员会足够的弹性――公开信制度。在建立我国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法定数量目标时,英国的经验是我们可资借鉴的又一启示。具体而言,一方面可以规定货币政策委员会暨中央银行法定的数量化目标,另一方面也可容许非常时期法定目标的落空。从而,既可以避免经济出现更大程度的波动,又可以给货币政策委员会足够的时间释放其政策效能。归根到底,最终目的就是确保政策连续与经济运行的相对平稳,减少不必要的大震荡。
四、结束语
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成功经验,为我国货币政策委员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高中央银行独立性、赋予货币政策委员会自主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力;通过立法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数量化通货膨胀目标,以便价格稳定具有现实的意义;提高货币管理的透明度,促进货币当局与金融市场及公众之间的良好预期,进而提高货币政策管理的有效性;保持货币政策委员会管理货币的弹性,以应对非常的供给冲击等。这些改革既兼顾货币政策新共识、货币政策委员会国际良好做法,又能切实提高我国货币管理的水平以及提高货币政策效力。最终,通过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有效运作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参考文献:
[1]OECD, 2005, OECD Economic Surveys: United Kingdom, November 2005, Paris:OECD.
[2]King, Mervyn, 2007, The MPC Ten Years On, Lecture to the Society of Business Economists, Bank of England Speech309, 2 May, Bank of England.
篇11
接下来,瑞信陶冬“拍砖”了。他认为,下半年CPI会在5%左右徘徊,而不是官方判断的3-3.5%。CPI在年中见6.5%,之后的回落速度因服务业通胀而远慢过市场预期,基本上在5%左右徘徊。一旦这种情况出现,中国人民银行在下半年也要继续加息。他解释,服务业通胀的根本原因是工资上涨拉动,是结构性的。这一态势会维持很多年,成为政府和消费者需要适应的常态。
“拎不清”的传言与预测显然不是让大家看的更清楚,而是一头雾水。
此次公布的数据有多重要?几个数字而已――这是我的个人看法。不是拐点,就没有任何“实战”意义。毕竟,研究宏观经济,背景往往比数据更重要,线索往往比事件更重要!
再次重复强调此前的研究观点:
1、通胀趋势很重要,但紧盯通胀背景演化,不等于――根据意念或逻辑去揣测通胀趋势如何演变。
2011年年初连续数月CPI保持在5%附近,令宏观分析人士对于未来趋势失去方向,是必然发生的事件。这是“陷阱”,要远离干扰。
2、避开货币政策预期“混乱”,判断货币政策阶段性“从紧或放松”,缺乏中期指导意义。
“混乱”有两个层面:其一,即便存在“通胀一日不退,货币一日不松”的认知,“从紧或放松”的评估标准不一,仍然能够造成货币政策趋向的预期混乱。货币预期处于逻辑推导链中段――即推导链前端是通胀形势,后端是市场趋势。当通胀形势处于平衡期,对于货币政策手段的理解会出现分歧――一部分人会倾向“从紧”的延续,另一部分人认为“放松”就要来临。后段的市场趋势判断会因为“中段货币政策分析的分析混乱”而出现混乱。
其二,把货币政策的操作方向“僵化”作为操作策略的贴身指引,是个错误,会形成市场趋势判断的混乱。
没有任何足够充分实例证明,“任何阶段,货币从紧信号释放都等于股市下跌”。一个升息周期的开启,往往持续2-3年,准备金率的提升在未来一年内也很难看到“拐点”。按照“从紧”则股市下跌的逻辑推导下去,会得出什么结论?不言而喻。市场会告诉你什么是正确的。所以,忠于观察,比忠于推导要靠近实战,更有利于摆脱混乱。
3、无论市场是否“错判”通胀形势,“错判”政策趋向,新增资金都将会给你一个确定性收益。
篇12
即便是7.8%这个数据,是否真实反映了目前国内经济的现状,我看未必。我们知道在国内GDP构成中,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而单从数据来看,固定资产投资上半年还是保持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增速,月度平均增速在21%左右,这对于上半年的经济产出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值得关注的是6月份发电量同比增长为0,比5月份大幅下降2.7个百分点,而发电量一向是被看做衡量工业投资热度的最佳数据,这一数据的加速下滑充分表明目前企业的投资动能远不如固定资产投资数据那样来的光鲜。同样的问题我们也可以从新增贷款中长期贷款占比明显偏低这样一个数据中得到佐证。
在年初的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提出,要把今年的经济增速控制在7.5%左右,而过去几年这个数字是8%,应该说,从这个转变,我们看到了管理层希望通过压低经济增速,来为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赢得时间的信心。但是,经过半年的洗礼,我们的市场、我们的很多领域却并没有对这0.5个百分点所带来的变化做好准备,我们从媒体上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慌张和无措,而我们的A股市场也在7月份就跌破了上半年2132点这个所谓的钻石底。
但笔者更关注另外一个话题,即便我们能够在下半年看到来自于数据上的反弹,但7.8%,乃至于二季度7.6%这样的GDP增速在几个月或者几个季度之后,会成为未来国内经济增长的上限,那么我们的管理层是不是也做好了保持中速发展的准备。
早在今年4、5月份,温总理就提出了要适时加大宏观调控预调微调力度的观点,于是我们也看到了在连续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后,6、7月份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央行又连续两次动用降息策略,这种来自货币政策上的微调;我们也看到了不少行业增加了补贴力度以及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范围扩大,这种来自财政政策上的微调。但是,无论从股市层面还是从实体经济运行层面,我们并没有看到这些政策所应该发挥的功效。可能有人认为是由于时间不够,一般宏观调控要经历6个月左右的政策时滞期,但笔者却认为,即便在经过几个月,即便预调微调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但由于国内经济已经发展到了新的周期,而原有宏观调控模式已经很难和经济发展现状相匹配,因此,现有政策对于经济摆脱困境来说,所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篇13
世界经济的复苏发展需要变革完善现有的全球金融治理体系。而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为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更在改革完善全球金融治理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一、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历程与现实需求
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过程是一条曲折的“U型曲线”,从最初的被动者、服从者,逐渐发展为参与者、改革者、引领者。尤其自2008年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改革与建设,为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首先,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金融治理的重要参与者。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更加全面地参与了全球金融治理调整则和制定标准。至今,中国已参与了几乎所有国际金融组织或多边框架。通过这些平台,中国在国际金融领域,不断加强多国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引导世界金融发展议程,创新发展全球金融治理理念。同时,通过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银行等积极探索、筹建多边国际金融机构,完善发展全球金融新秩序。其次,中国逐渐成为重要改革者。自匹兹堡G20开始,中国开始承担全球金融治理改革者的角色。2009年至今,中国积极推动了IMF的资源补充和份额改革、建立和重启国际金融架构工作组、人民币成功加入SDR货币篮子等一系列事件,积极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不断发展。再次,中国将会成为重要引领者,中国智慧开始融入全球金融治理的各项工作中。比如,2016年的杭州G20峰会中国发起了绿色金融研究小组,首次把绿色金融列入G20议题。同时提交了《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等重要文件,成为未来世界普惠金融发展的指引性文件。
当前,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但仍增长乏力。美国加息政策充满不确定性;受欧债危机之困和英国脱欧的影响,欧盟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高启;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断通过各种途径,封闭市场,打击其他国家贸易的进展,经济全球化出现一定程度的倒退;新兴经济体和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国际投资与贸易低迷;资本国际流动加剧,高泡沫、高风险等风险在积聚;金融市场反复动荡。面对新的挑战、新的形势,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更要积极参与完善改革全球金融治理,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稳定,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的能力;推动金融体制更有效的支撑实体经济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助推世界经济复苏,为新一轮繁荣增长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优劣势分析
第一,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说,中国金融机构在海外实现了大规模的扩张,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首先,银行类金融机构,它是国家金融实力的基础力量。根据《银行家》排名,2008年中国有两家银行进入了世界前十大银行之列,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排在第7和第9位。到了2015年,中国有4家银行入围,其中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排在前两位。表明中国的银行在金融危机期间进行了国际大规模的扩张。其次,就世界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金融投资机构来说,2015年,中国没有一家金融机构能排在世界投资银行的市值前20名。世界主要的投行、私人基金等都在美国,中国在这一方面处于弱势,与美国差距很大。但在中国,由政府掌握的财富基金却很强大,总规模排名世界第一,其中中司在世界财富基金中排名第三,这一点在金融投资方面是中国的优势。最后,国际金融市场越来越重视信用评级机构的作用。信用评级机构掌握大量政府与公司的信用信息与专业知识,具有强大的金融影响力。而国际金融市场的信用评级几乎全被美国的信用评级公司(标普、惠誉、穆迪)所垄断,中国在这方面处于弱势,基本没有信用评级话语权。
第二,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首先,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说,中国的融资方式一直是间接融资为主,资本市场虽有较快发展,但存在市场分割、市场制度不完善、开放程度较低的特点,在规模和发展程度上相较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来说发展不足处于劣势。就债券市场规模而言,在过去十年中,中国国内债券市场规模虽然扩张了7倍,但2014年仍然只排名世界第七,不仅落后于日本、意大利、英国、法国和德国,而且只有美国的1/10。相对于债券市场规模,中国股票市场的规模成长更快,2014年中国股票总市值超过6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股票市场,但仍然只有美国股票市场规模的1/4。其次,中国的利率汇率改革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利率市场化水平仍然较低,汇率市场化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影响比较大,仍需要有序稳步地推进。
第三,从人民币地位的角度来说。自2008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不断推进,至2014年12月,人民币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五大支付货币、第六大外汇交易货币。至2016年10月,世界已有101个国家使用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2016年10月1日起,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坚实的进展,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逐渐提高。但是也要看到,人民币自由化使用程度不高,国际化水平不足,还没有成为如美元、欧元等那样的真正的国际货币,人民币的进程还要持续不断地努力。
三、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策略分析
(一)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实力
首先,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发挥好金融机构、自律组织、央行三道防线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利率市场化的形成和调控机制。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让利率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来自行认定,不断健全利率市场化的形成机制;完善央行利率调控和传导机制,疏通利率传导渠道,提高央行引导和调控市场利率的有效性;针对非理性定价行为做好行业自律和监督管理。
其次,人民币汇率改革进入新阶段。今年以来,受到美联储加息、英国脱欧、法国恐怖袭击、美国总统大选等国际事件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出现一些波动,但相比较于其他汇率波动较大的国际储备货币,尤其是相较于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货币,人民币汇率还是比较稳定的。中国央行将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最后,发展普惠金融。中国首次将发展普惠金融纳入2016年G20杭州峰会中,中国一直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尤其是数字普惠金融,而且取得了显著成果。对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今后要平衡创新与风险,构建法律和监管框架,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普及金融基础知识,促进客户身份识别,检测发展进程,以实际行动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
(二)推动G20逐步成为全球金融治理的核心力量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G20逐渐成为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进行开放性对话协商的重要机制,逐渐实现了全球金融治理从G7到G20的转变,中国通过制度突变的方式解决了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问题。对中国来说,G20取代G7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G20是当前在全球金融治理中最能体现“中国智慧”的平台,它也将在未来深刻影响全球经济合作。中国能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大的发言权和代表性,从而使G20能够更充分地反映世界经济金融格局的新变化。
2016年中国在杭州主办G20第11次峰会,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提出了“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观,提出了“创新增长方式、强劲发展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更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包容联动式发展”四大重点议题,对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走向贡献了中国智慧,相信必将会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全球金融治理的完善产生深远巨大的影响。
(三)进一步推动SDR改革
2009年3月,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SDR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希望,首次,发出倡议改革SDR 以提升超国际货币地位。SDR改革包括货币职能和货币结构改革两个方面。首先,改革的核心是提升其国际货币职能。SDR是记账货币,发行量小,不能够满足世界经济贸易对国际货币的定价、交易等需求。SDR只有具备定价功能,才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如果SDR 在汇率安排中起作用,就能成为货币汇率定价的基准,就能成为一种国际货币而被广泛接受和使用。SDR的汇率波动幅度较低,其作为发展中国家货币的一种定价基准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提议尝试建立发展中国家以SDR为定价基准的汇率安排。比如可以选择某个发展中国家,让其从使用盯住一篮子货币改为盯住SDR,同时能获得IMF提供的特定的融资支持。其次,SDR的货币结构完全由发达国家货币组成,不能代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总体现状,为增强SDR的代表性和合法性,必须要增加货币篮子的币种,尤其是经济发展迅速的新兴经济体的货币。人民币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加入SDR,即是对SDR改革的重大推进,这一历史性事件将会加快全球金融治理改革的进程。
(四)加强与新兴国家和周边区域的国际金融合作
第一,强化金砖国家金融合作机制。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型经济体的快速崛起,使全球经济格局发生重心的转移,全球金融治理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积极推进金砖国家金融合作,有助于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增长,有利于提高金砖国家的金融地位,使之更有效地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并推动其改革。首先,中国须加强区域货币合作和增进自身货币在贸易中的使用,推动多元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制衡美元依赖。其次,有效发挥金砖国家开发银行、金砖应急储备机制的作用,使金砖金融合作进入务实新阶段。
第二,升级东亚金融合作机制。东亚与中国经济上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环境,东亚金融合作自2008年以来逐步进入深化合作阶段,但美元依赖和区内不发达的金融市场等因素仍然牵绊着东亚金融合作的步伐。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剧的去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东亚金融合作对于促进亚洲经济一体化、拉动世界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从长期看,东亚金融合作,首先要加强区内金融风险识别的能力,提高风险防范管理,抵御域外风险冲击。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管理,降低对区外货币的依赖。其次,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承担着重要的国际责任,也有提升自身的话语权的迫切需求,中国有能力而且有必要在东亚金融合作新规则制定中发挥引领作用,从参与配合者转变为领导塑造者。比如,中国可以通过“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亚投行的融资体系、人民币国际化中的东亚货币合作等,推动东亚金融合作进入更深的层次。
第三,推动“上合组织”金融合作。“上合组织”大多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处于工业化进程,发展潜力巨大,合作前景广阔。首先,需要大力推动成员国之间的货币互换,推动双边货币互换逐步多变化,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和货币安全。其次,建立多框架下的区内贸易投资结算支付体系,满足货币经济合作的需求,尝试建立上合组织区域债券市场。最后,加快建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积极发挥上合组织银联体的作用,为成员国互联互通和产业合作拓展融资渠道,创新地使用PPP模式和适合本区域发展的其他融资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巍.中美金融外交中的国际制度竞争[J].国际政治经济学,2016,(4).
[2] 王冠群.加强我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能力建设[J].全球化,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