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文化的文言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关于传统文化的文言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关于传统文化的文言文

篇1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这朗朗上口的经典诗文《弟子规》一直被我们全市的中小学生诵在口里,记在心间。在一遍遍诵读中我们潜移默化地知礼仪、懂道理、亲师友、孝父母、爱读书、讲诚信……《弟子规》就像阳光温暖着我们因被爱得太多而日渐冷漠的心灵;《弟子规》就像灯塔指引着我们被电视、网络迷惑了的宝贵的理想;《弟子规》就像甘泉滋润着我们小树一样飞快成长的身心。我们在每一段,每一句中汲取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营养。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就是我感受最深的一方面------诵经典《弟子规》做守信好少年。

篇2

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研究

一、引言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五千年来华夏儿女智慧与精华的积淀,是炎黄子孙的骄傲与荣耀。不过,近年来,随着当代文化的逐渐冲击,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度越来越低,当代社会很多人对于传统文化认知越来越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这也不符合十七大报告中所倡导的“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的传统文化口号。因此,我国要加强传统文化进一步发展,传承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在促进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是较好的传统文化传统起始阶段,因为小学教育属于教学的初级阶段,应该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塑造民族精神,这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具有很大的意义。下面,本文从传统文化概述、传统文化学习的意义、当前传统文化现状问题以及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等方面对其做一系列的研究。

二、传统文化概述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按照百度百科对传统文化的相关定义可知,擦混同文化主要针对现代文化而言,主要包括历代文化中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以及文化意识方面的内容,像古诗词、民族音乐、曲艺以及国画等都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

三、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我国文化凝聚力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因此,加强传统文化建设具有推动传统发展重要作用。学习传统文化有利于加强民族凝聚力,推动我国文化进一步发展,促进传统文化建设,推动我国文化的进一步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四、当前传统文化发展现状问题

随着现代文化的不断冲击,我国传统文化逐渐出现了衰微。我国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像孔融让梨、二十四孝等优秀品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自我为中心、自理能力差、不懂礼貌、缺乏毅力等问题,在传统文化中,艰苦朴素、任劳任怨是比较优秀的传统文化,然而,当今的社会,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渐消失,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国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这严重影响了当前我国文化教育发展和进步,只有不断的加强传统文化建设,培养传统文化学习精神,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我国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最终,促进我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发展,这也是解决当前传统文化发展现状问题的核心动力和因素。

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传统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提高重视意识以及结合生活实际学习传统文化等两个方面探讨有关加强传文化教育。

(一)提高重视意识

随着当今文化以及外国优秀文化的不断输入,我国在学习他们的同时,更要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因为当今文化的起源来自我国传统的文化,因此,要加强重视我国传统文化,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就要注重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最终提高他们最对传统文化重视意识。

(二)结合生活实际学习传统文化

生活实际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最好的教学环境,生活又是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的,尤其是生活中的节日。传统的节日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下来的,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也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意义。例如,重阳节,端午节等传统文化节日,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加入相应有关传统节日的介绍,介绍有关端午节有关的人物,有关的故事以及有关诗词,让学生通过现实实践加强有关端午节,重阳节有关的认知,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讨论有关传统文化对自己的认知,找出他们有关传统文化的认知,进而探讨和研究传统文化与教学的关系,促进教学和传统文化的影响。

六、结论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我国当今文化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提高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分析了当前我国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就是其发展现状,通过对当今传统文化现状总结,本文提出了加强传统文化教学的策略,主要从提高重视意识以及结合生活实际学习传统文化两个方面。传统文化需要不断通过现实实践加强大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为进一步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帮助和发展。只有不断加强传统文化的建设,才可以真正地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最终实现我国中国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兰凤.语新课程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2]李敏.小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陶丽艳.小学古诗文阅读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4]于迪.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研究[D].渤海大学,2014.

篇3

(一)教育背景

应试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种模式,在我国有着很深的历史根基和无奈的现实状况。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差异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就教育这方面来说,即使在同一个地方,教育资源也得不到均等的配置。教学设施、师资等资源对教育的影响颇大,而家庭、社会评价学校教育的好坏主要看其升学率的高低。依靠升学率分配教育资源的方式使得学校间差距变大,马太效应更明显。因而,学校只关注考试科目的教学,而不顾及其他学科的教学。目前,根据调查发现,我国小升初的考试大纲中并未规定传统文化的考试范围,大多数小学以及学生家长忽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即使一些学校开设有关传统文化这方面的课程,也是从应试的角度出发,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并用这种错误的理解去指导教学的实施。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的这种做法,没有顾及学生的潜力和兴趣,这是在教育学生成为失败者,十分不利于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二)教学材料稀缺

一是选材质量不达标准。拿我们常用的人教版和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来说,在量上,语文教材中有大约40%的古诗文,基本达标。但是,在质的方面仍然有待改进。如目前某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新增添了金庸小说的部分内容,但是却删去了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内容,这让现用教材的传统文化教育作用大大地受到损害。教材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改进教学材料的质量问题。

二是内容单一。传统文化主要以文学的形式呈现,但不是全部。其还包括礼仪修养、道德教育等相关内容。这些内容却没有教材为载体体现,增添了全面推进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困难。

(三)教学手段单一

一是认识的偏差。徐仪明在《中国文化论纲》中将传统文化定义为:“中国文化或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特点,反映了中国氏族社会晚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的政治和经济状况,是具有各种知识和经济价值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包括了古代哲学、宗教、科技思想、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习俗等等,并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2]其具有四个特点:新旧交融、相对稳定、伦理性和广泛的社会性[3]。由它的定义和特点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动态、多元的整体,并不仅仅是我们目前学校所理解的德育的依据。由于学校这种片面的理解,导致学校传统文化的教育仅限于记忆和背诵古代典籍,而不考虑对学生思维、人文素养等多方面的培养。

(四)学生自身缺乏兴趣

根据调查发现,一些小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不屑一顾的,自身对于课堂上老师讲授的传统文化知识没有较强的求知欲望,课外也很少参加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活动,阅读古籍。少部分小学虽然成立了如书法、象棋、京剧等兴趣小组,但是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组织开展活动。校外的一些正规培训组织开设的英语口语班、琵琶班、奥数班等很是火爆,但是像京剧这类的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却很少有人报名。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学生接触到的传统文化教育都很少,久而久之,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淡,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也很难开展下去。

二、把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主流不再完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道德滑坡现象,如:不讲诚信、见利忘义、是非美丑界限混淆等等。然而,学校是开展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是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重新审视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对学校德育的积极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校园里发扬光大,切实提高学校素质教育实效。

(一)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传统,传统是指世代相传、从历史上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传统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各种传统中,传统文化对人才培养和人才成长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新时期人的思想素质的提高,应当认真地加以弘扬。因此,我们在研究传统文化时,要着重研究它和人才培养的关系。

(二)有利于小学生素质的提升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极其重视“精神生活”“道德人格”“崇高境界”“理想信念”“诚实守信”在人的生活中的导向功能,这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有很强的针对性。古人实施教育是从礼仪教育开始的,它与今天的素质教育实践密切相关。一般来说,道德原理比较抽象,与践行存在距离,

而各个小学的礼仪教育却使道德与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行为方式紧密结合起来,便于实践、掌握,并进一步具体化、程序化,有利于小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品德。因此,将传统文化贯穿在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道德素质提高等教育活动中很有必要。

(三)有利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看似在生活之外,实则在举手投足之间。为了让小学生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提升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就要营造一个潜移默化的学习氛围,而这就需要方方面面的完善和配合。比如师德师风的建设、学校课程的开设、校园文化的建设等等,中国传统文化对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同时我们也要力求回避其消极因素。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很多不合理的传统文化也应被摒弃,我们在进行精神文化熏陶时要注意根据小学生的精神状态和现实需要去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三、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探究

(一)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方向拓展路径,弘扬传统文化

我们要形成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主导方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点的教学体系,让传统文化进入我们的教材、课堂,贯穿于小学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实施这样的教学体系使学生充分系统地感知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设置方面,要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到常规的教学体系中。根据各门学科的特点,结合实际开发挖掘与之相匹配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如在体育课中增加中国武术的教学内容。开展特色传统文化兴趣小组,让学生依据自己的个性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小组进行交流、学习。

(二)以营造校园传统文化学习氛围为实施路径,提升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兴趣

校园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小学文化素养的园地和摇篮。依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营造校园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对小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感染。一是校园环境的建设,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校园文化的精神和物质环境中,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校园的文化精髓,如校徽、校训。这些大都是抽象的校园精神,但是却能内化到我们的行动中去。校园的布局也能蕴含特定的传统文化内涵。如学校的楼、桥、路的布局彰显了传统文化中建筑构造的机理。二是校园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讨论交流会,抓住传统文化中引起大家兴趣的如传统节日风俗、历史背景、人物等内容,提高大家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积极性。还可以由学校的大队委在全校组织开展有关传统文化的各式文体活动,如古诗词朗诵会,唱京剧比赛,毛笔字大赛,在欣赏并身临其中感知传统文化中,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增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同时,也可以把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我们现在的新型活动中去,增强学生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篇4

调查采用试题简答、调查问卷的形式,在本校每班随机抽取15名(全校抽取300人,占全校学生总数33%左右)参加问卷。调查过程组织有序,因而问卷调查所反映问题及倾向具有代表性,对教师研究“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研究”有一定的目的指向。

本次调查问卷分两大部分。一方面是试题部分,主要意图是调查我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试题涵盖面广,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

另一方面问卷部分,目的在于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及喜爱程度。但是,大多数学生只是知道一些传统文化,却不知道其来历和所包含的文化底蕴,很多学生对传统民族艺术都没有系统学习过,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更是漠不关心。以上种种情况,令人堪忧。现将有关调查中所反映的情况归纳整理如下:

一、特点及问题

1.中学生对名著所涉及的相关传统文化了解较多,但询问后得知,相关知识来源途径主要在影视剧作品上,而对名著原作知之甚少。如,第17~20题着重通过影视歌曲了解学生对古典名著的熟悉情况,数据反映,《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三部名著了解者接近50%,而对《聊斋志异》了解甚少,参与问卷的300名学生仅23人知晓,且其中6人知道作品名称,却写错了字。再如,32~35题,命题意图在于了解学生对名著人物及情节的掌握程度,学生掌握较好,知道者71.65%,主要集中在八、九年级。

2.学生对与课文相关的我国诗词掌握较好。如,2题、13题,掌握者达到72.3%,14题是83.6%人。看来,对于农村中学生来说,课堂是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窗口和主阵地。

3.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在语文教学当中,可以适时介绍一些饮食、服饰等生活气息浓郁的传统文化。调查反映,对耳熟能详的“五味”竟有45%人不知道,74%的学生回答不上来“六畜”的具体内容。

4.在传统语言文化类,成语、谚语、俚语等知识,学生也是一知半解。大家对一些常用的俚语反应不上来,如,第24题,近半数人不知道“灯不拨不亮”的下句是“理不辩不明”。更令教师们担心的是,自己的学生对语文中常会用到的成语记忆太少。成语接龙题只有4名学生完全接对。

5.对带有明显地域色彩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如,关中“十大怪”,只有27%学生说得上来。有些传统节日很多学生还不知道,但是对于西方节日,如,圣诞节学生有浓厚的兴趣。

6.知识欠缺,阅读面和视野狭窄。如,6、11、2题涉及古代哲学、宗法、礼仪、天文、历史、地理等知识,学生完全答对者寥寥无几,说明学生的古代文化常识掌握不全、不深,应在文言文教学中加强对这些知识的归纳与整理。

7.可喜的是,经问卷得知,学生耳濡目染,接受仁、孝、忠等传统道德教育较多,比较喜欢中国古典诗词歌赋,对中国书法、国画、民族音乐有一定的兴趣,渴望了解古代先哲思想,希望课题组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继续加强此方面教育。

二、课题研究的建议与措施

中国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过此次调查,我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出现的问题。

1.进一步加强对课内古典诗词背诵要求和文言文的教学,这是学生接触传统文化一个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可采取默写比赛、诗词接龙、背诵打擂台、经典诵读等方式,将古诗词背诵常规化、趣味化,另外,积极探讨文言文教学课堂合作探究模式,有效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

2.加强名著阅读,开展读书活动。应在七、八年级学习时间比较充裕的条件下,课题组教师要给学生开出适宜他们阅读的名著书目,大力开展阅读名著的读书活动,并采取写读后感、讲名著活动方式,检查反馈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采取影视与文本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名著、走进名著,不仅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也让名著影响学生的灵魂。

3.拓展课程资源,在研究与探讨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鼓励学生进行体验、学习,甚至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其艺术视野,使传统文化的学习更有趣、更容易,在潜移默化中传承、发扬传统文化。

4.改革课堂教学,构建以研究与体验为本、师生互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依托教材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民风民俗,组织学生参与有关社会活动,参观具有浓厚传统文化气息的博物馆,并让学生尝试写作观后感或民风民俗介绍、调查报告、小论文等,让学生自己加深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领悟。

5.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利用每月一次传统文化讲座,向学生讲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扩展知识面和视野。

总之,此次调查既为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研究提供了较为翔实而又准确的情况,也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我们将在学校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将扎扎实实地推进课题研究,促使我们对以后传统文化的教学更加有效和深入。

篇5

传统文化景观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记忆,是人类文化景观的共同遗产。在当今现代化、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浪潮下,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呈现出高度破碎化、孤岛化和边缘化的特点。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威胁到传统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研究就是立足于地方性的人文生态系统和文化景观空间的特征与模式,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适应性和语言的逻辑性,探索传统文化景观空间保护与传承的全新途径。

1.环境景观的人文化与生态化:文化是人类适应、保护和营造环境的工具

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艺术和生态已经成为景观建设与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三个基本特征。风景园林师作为土地的守望者、资源的守护者和景观环境的营造者,是有效协调人地作用机理与从事生态规划设计的主体之一。面对机遇与挑战,罗德岛设计学院教授玛格丽特-麦克埃文(Mar—garet McAvin,1990)认为生态与环境破坏是工业化时代的突出问题,生态文明是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社会文化的标志。生态文明建设是在我国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文化文明与生态文明是风景园林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时代性目标与途径。

2.景观空间的破碎化与孤岛化: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困境

伴随着大开发与建设,资源保护与利用、土地开发与建设、生态保护与恢复、文化保护与传承等成为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面对的实际问题。原本是传统文化突出的很多地区又是今天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传统”与“现代”矛盾极为突出,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呈现出高度“破碎化”、“孤岛化”和“边缘化”特质。在此过程中风景园林承担起了国家发展所赋予的时代责任,开展了大量开创性的关于城乡发展与生态建设、保护、恢复等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因此,探索“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及形成机理”成为解决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基础。

3.生态设计的图式化与语言化:传统文化景观空间解读、保护与传承的体系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是人运用景观的语言在自然与文化之间营造和谐健康环境的过程和途径。因此,“景观的语言”应是风景园林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理论。其中,“景观生态化设计与生态设计语言”成为该理论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就是试图在自然生态景观及过程、文化景观及人文过程、网络化与网络格局典型研究的基础上,以空间组合图式为表达形式,构建起以生态过程为依据,由景观要素、景观空间单元、景观空间组合依次耦合叠置所形成的具有尺度、秩序、语法、意义等功能的生态景观形成过程与规律。“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就是以传统文化地域为典型,研究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在人文和文化过程的作用下,文化景观要素、文化景观空间单元在尺度、秩序机理下依次耦合形成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过程、机理、形态和空间组合规律。

二、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研究进展

1.文化景观与人文生态系统规划设计成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之一

在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生态规划设计由偏重于自然的设计,走向文化景观与人文生态系统的设计,以及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规划设计,生态规划设计的内涵不断将文化因素和技术因素纳入到生态规划设计方法体系中,推动了生态规划设计学科的长足发展。

(1)以自然生态研究为核心的景观适宜性评价研究

景观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早期,拉尔夫·艾默生(Ralph Emerson)、佛里德里克·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Olmsted)、乔治·马什(George Marsh)、沃伦·曼宁(Warren Manning)、帕特里克·格迪斯(Patrick Geddes)等人为早期偏重于自然生态研究的景观适宜性评价方法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在资源管理研究的持续压力下,景观适宜性方法吸收了现代系统理论、环境保护主义、文化景观理论和现代技术发展成果,形成了以“优化技术”为核心的景观适宜性评价方法Ⅱ,该阶段主要以安格斯·希尔斯(Angus Hill)、菲利普·刘易斯(Philip Lewis)、理查德·托斯(Richard Toth)、佛里德里克·斯坦纳(Frederick Steiner)、卡尔·斯坦尼兹(Carl Steinitz)、伊恩·麦克哈格(Ian Mcharg)、约翰·莱尔(John Lyle)、朱利安-法布士(Julius Fabos)等为代表。

(2)文化景观与人文生态方法成为快速发展的领域

此后人文与文化成为生态规划设计的重要趋势之一,形成了应用人文生态学方法(佛里德里克·斯坦纳(Frederick Steiner)、朱利安·斯德维特(Julian Steward)、鲁克曼(F.Lukerman)等)以及景观价值与感知研究(肯尼斯·卡瑞克(Kenneth Craik)、伯顿·林顿(Burton Linton)、威廉姆·萨菲(WilliamShafer)、埃文·朱比(Ervin Zube)和斯蒂芬·卡普兰(Stephen Kaplan)等),将人的价值观、行为心理、文化人类学纳入到生态规划设计的发展体系中,形成重要的发展阶段。

(3)新兴分支学科的发展,逐步建立起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研究体系

应用生态系统生态学(尤金·奥德姆(Euqene Odum)、布兰达·李(Brenda Lee)、安格斯·希尔斯(Angus Hills)等)和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莫妮卡·特纳(Monica Tuner)、理查德·福尔曼(RichardForman)、米歇尔·戈登(Michel Godron)等)的发展推动了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研究。应用生态系统生态学立足于景观的垂直结构与功能系统,探讨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和自然对此做出的回应,通过生态系统能力、目标和行为评价,探讨人类制度因素,以实现对生态系统的有效管理。应用景观生态学则立足于景观空间在水平方向的结构与功能,探讨自然与人文过程对景观格局、景观功能的影响,将景观视为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和在空间上的综合镶嵌体,它有助于通过生态完整性的最大化和土地退化的最小化实现生态规划设计的目标。

2.“景观的语言”与“图式语言”成为风景园林学的学科前沿

在生态规划设计中,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关系一直是生态规划设计力图认识、协调和解决的核心关系,经历了自然决定论、相互作用论和文化适应论三个发展阶段,文化适应成为场所构建、可持续设计、景观再生等领域的现代生态规划设计的时代特征。

(1)生态规划设计的概念、内涵和核心基础理论的研究与拓展

Sim Van Der Ryn(2007)认为生态设计具有五个基本特征:由地方性衍生的设计方法和途径、生态帐户的设计、设计结合自然、每个人都是设计师以及使自然本质性的设计。生态规划设计是设计师在深入了解我们周围世界的基础上营造出具有生态本质及其内在联系的景观与环境,是被用来改造自然景观的文化工具(Frederick Steiner,2002)。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伯顿·立顿(Burton Litton,1990)教授认为:在面对生态规划设计自然一文化复合系统复杂性的时候,规划设计需要超越经验之上的更加科学的方法并因此产生较好的实践价值。生态规划是“在时间和规律综合作用下的关于自然、生活、过程一体化的方法体系”(Ian McHarg,1997),也可以视为“对人类土地利用形成显著机会的同时所形成的制约条件”(Frederick Steiner,1990);生态设计定义为“在生态规划基础上的形态设计,它需要设计师的视觉形象以及对图形富有创造性的技巧”(Ian McHarg,1997)。詹姆斯·卡尔(James Karr,2004)认为“健康性与整体性(Integrity and Health)、系统与尺度(System and Scale)、景观与语境(Landscape and Context)”等14组生态概念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最重要的生态概念,从而建立起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体系。

(2)生态规划设计方法及新技术、新理论的引入与发展

在生态规划设计学科发展的不同时期,生态规划设计的方法也不同,但方法的发展是连续的,随着社会、经济、制度以及技术的变革而不断完善和发展,从而揭示出不同时期生态规划设计方法的特点、优势和不足,以及该方法的发展演变过程,成为指导、学习和应用生态规划设计方法的重要研究领域。该领域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福斯特·卢必升(Forster Ndubisi,2002)完成的《生态规划——历史与综合比较》。该研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研究生态规划设计方法的发展、演变和比较分析,从而建立起生态规划设计方法的全方位透视。随着人地矛盾的加剧和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日益加剧,文化过程和现代技术应用已成为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人文生态学派(人文生态系统设计:John Lyle,1985)、应用生态系统生态学派(可持续设计与可再生设计:John Lyle,1999)、应用景观生态学派(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设计:Zev Naveh,2000)都成为现代技术和文化过程研究的典型代表,成为推动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

(3)“景观的语言”与场地景观设计的语言体系研究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安妮·斯派恩(Anne Spirn)在1998年出版的《景观的语言》(The Languageof Landscape)成为该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开辟了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新的研究途径。景观的语言立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Landscape Architecture)、景观(Landscape)、景观评价(Landscape Assement)和人文生态(Human Ecology)四个关键环节,探讨景观构成的修正(Modifica—tion)、一致(Agreement)、对应(Correspondence)、从属(Subordination)、协调(Coordination)等语言规律,研究景观语言的基本构成(景观语汇)、景观要素的秩序(空间组织)、塑造上下文关系(景观的环境)、环境(上下文)的法则(景观语法)和景观语言的应用(语用学、诗学和辩证法)。安妮·斯派恩(Anne Spirn)以The Mill Creek社区为例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和MIT开展了长期的规划设计实践研究与教学探讨。与此同时,温彻·德拉穆斯塔德(Wenche Dramstad,1996)等人提出了55条景观生态规划的法则、概念及生态设计关于斑块、边界(界线)、廊道(连通性)和镶嵌体的图式语言。理查德·杜比(Richard Dube,1997)尝试性通过草图、照片、结构分析和美学特质等方面研究了48种自然景观图式,并就每种图式进行变形以适应具体空间规划设计的需要。西蒙·拜尔(Simon Bell,1999)教授研究了图式(Pattern)的含义和感知图式的方式与途径,探讨地形图式、生态图式和人文图式等图式形式。罗曼·布什(Norman K.Booth,2012)针对性研究风景园林场地空间的要素、空间构成的基本形态、特征、景观利用、功能耦合的过程和设计语汇,形成场地设计的导则,成为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理论与方法基础。

3.借鉴国外研究进展和成果,国内“景观的语言”研究呈起步态势

(1)对西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大师设计语言的研究

从园林历史和设计的角度,研究1920—1970年间北欧有代表性的园林设计师的作品;运用语言学研究方法,探讨北欧现代主义富有地域性与艺术品质特征的设计语言生成基础和原因(蒙小英,2006)。在欧洲现代主义园林设计的发展和设计语言的量化与生成研究中,万艳华(2007)等人研究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探讨既延续传统地方特色,又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体系。芬兰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在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对话和建筑向自然的延伸中,形成了对欧洲风景园林设计师产生重要影响的独特设计语言(蒙小英,2008)。丹麦现代主义园林大师C·索伦森从丹麦本土景观和历史元素中提炼设计词汇,创造了以圆和椭圆为代表的几何景观的特征词汇,形成了秩序、时态、建筑化的方法和构成的构图句法规则,它们既是索伦森个人的景观语言,也是丹麦现代主义园林的景观语言(蒙小英,2010)。

(2)“景观的语言”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

景观语言的研究起源于将安妮·斯派恩(Anne Spirn)教授《景观的语言》的引入,讨论景观语言的语法和修辞手法(卜菁华,2003),并开展景观语言符号的研究,探讨符号的意义、生成机制、传达机制、主题类型、作品类型与表达方式,揭示语言化机制,为景观创作提供依据,并提出景观语言的交际性、符号性和社会性三大基本属性以及景观语言的语音、语义和语法三要素(陈圣浩,2007;邱冰,2010);其次是对风景园林设计语言从地域性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风景园林实践中景观的地域性特征(王向荣,2002;林菁,2005;肖辉,2008;王浩,2009;王云才,2009)。研究风景园林设计语言和地域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风景园林地域性的构成体系,特别是自然和人文在地域性特征中的实质性影响。再者就是景观图式语言的研究(王绍增,2006;吴洪德,2007),探讨图式的特点、图式的转换和图式构成。其中景观生态化设计的图式语言是近年来作者开展的重点研究领域(王云才,2011)。

(3)景观生态化设计的图式语言及其应用体系研究

景观生态化设计需要一个完整的生态设计语言来指导生态规划设计,并构成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范式和框架。景观要素、景观空间单元、基本组合与空间格局以及生态过程作为生态设计语言的基本构成,以生态过程为内在连接规律,将生态规划设计的自然景观图式、文化景观图式、网络化图式等连接为一个具有整体性、完整性、动态性特征的整体性景观(王云才,2010)。其中文化景观形成了以建筑与聚落、土地利用肌理、水利用方式、地方性群落文化和居住模式5个方面为解读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核心环节,在通过分析江南水乡、皖南徽州、广东珠三角和中原河南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对比的基础上,揭示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代表性图式语言,并以江南生态园林规划设计为例,探讨风景园林地方性设计和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设计的关键途径(王云才,2009)。

三、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研究存在的问题与突破

1.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研究存在的问题

从国内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来看,景观的语言研究不足和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语言研究的缺失已成为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风景园林生态规划设计语言研究不足,缺乏基本理论与方法

生态规划设计必须是依据生态学原理、理论和方法,在对生态过程和生态关系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风景园林学科独特的“人居环境”观、风景园林理论和规划设计方法,营造基于资源保护、景观保护和人地协调的可持续景观。近年来,生态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不断发展,风景园林已经强烈地认识和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重要性,也接受生态规划设计是当今设计师最基本的概念和法则,但依旧缺乏对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理论的研究,“生态”依旧困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始终处在没有依托、没有切人点和没有抓手的状态。

(2)文化景观与人文生态规划设计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不足

文化景观是自然一人文相互作用的历史景观,是揭示一个阶段人文生态空间演变的代表性景观类型。传统文化景观与人文生态空间更是这些代表性空间的典型,它凝聚着历史过程中的人一地协调统一的人文生态过程。由于对人文生态空间的类型、质量、空间组织等缺乏系统的研究,使文化景观与人文生态空间规划设计缺乏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只能局限性地开展孤立、零星的个案化研究与实践。“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及形成机理”试图立足土地利用、资源保护、文化调适、视觉体验等,认识独特环境中的文化景观,掌握环境中的文化进程,研究其基本构成、形态特点和空间耦合过程与形成机理。

(3)传统文化景观整体性保护的实证研究不足,缺乏相应的依据和范式

文化景观是区域性的和地方性的。长期以来,在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冲击下,文化景观保护片面地集中在风貌建筑、村落核心区、风景地段、历史街区、特定的文化景观区等局部空间的保护上,由于缺乏整体性的保护依据和可借鉴的范式,客观上形成了一系列文化景观空间保护的政策与景观“孤岛”和“人工盆景”。立足于中尺度空间的“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及形成机理”就是试图通过地方性文化景观与人文生态空间的类型、形态和内在过程的研究,探讨地方性文化景观空间耦合过程与形成机理,将过程和空间形态统一在传统文化景观的整体性保护过程中。

2.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研究的突破点

(1)以传统文化景观空间为对象,突破生态规划设计理论与应用的制约瓶颈

长期以来,风景园林在艺术与生态、花园与区域之间探索发展,形成了现今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和格局。自然与文化的交织是风景园林发展的源泉,但风景园林并没有从这一源泉获得内在的发展。安妮·斯派恩(Anne Spirn,1998)认为:这正是由于景观设计语言的缺失所造成的结果。单一的建筑语言和纯粹的生态语言对风景园林来说都是不充分的。以传统文化景观空间为典型,“图式语言与形成机理”尝试性探讨风景园林独特的视点、方法、模式以及风景园林能够表现的事物和对象。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图式语言就是探索风景园林生态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中的关键问题,试图探索突破生态规划设计发展瓶颈的途径。

(2)研究文化景观空间耦合的基本过程和规律,探索规划设计语言的基本图式

研究生态设计语言,建立生态设计的语言图式,是基于以下四个重要议题:①生态规划设计成为解决土地与景观环境等问题的重要途径;以土地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之间建立起一体化的途径和媒介,是生态设计语言描述的核心对象。②多学科理论引入风景园林、生态学富有成果的发展、人类文化的多元性以及大胆的尝试和多样化途径有助于营造自然与人类共同繁荣的土地空间。③传统文化景观空间是自然与人文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产物,通过传统文化景观空间探讨景观生态化设计图式语言的基本图式,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以传统文化景观空间为核心,以多学科发展为基础,以空间生态格局为框架有助于奠定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语言的基本范式。

(3)通过图式语言体系构建,形成有效保护和传承文化景观的设计方法

文化景观的语言是由人一地作用过程中不断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形成的描述文化景观的基本要素、文化基本单元空间和具有文化群体性特征的空间组合构成。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就是通过揭示图式的基本构成、典型图式和空间组织过程,通过对自然的模仿和文化的传承,依据独特的空间肌理过程将不同的景观要素、典型的空间组合进行耦合,形成文化与人文生态规律、生态特点和生态空间形态统一的有机景观。图式语言是生态景观表达的基本语汇,是生态设计的基础。图式语言及空间形成机理研究能够形成有效的生态规划设计方法和途径,同时也是生态规划设计的切入点和抓手。

四、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理论体系与框架

1.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理论体系

(1)“景观的语言”与“图式语言”理论

“景观是语言”的结论来自于景观规划设计最核心的工作领域,在由花园到区域的多层次规划设计中,景观规划设计都在尝试着进行充实功能和表达思想的艺术化塑造过程。在我国,景观语言研究正逐步起步,但缺乏对系统全面的研究。景观的语言理论将景观语言的基本构成概括为以下几个部分:①景观语汇。景观语言的构成是由景观的要素和景观独立的基本空间单元构成,以及由这些单元组合形成的空间基本格局。“land”的含义是指空间场所和生活在其中的人,因此景观的语言就是将场所及生活在其中的人连接起来的动态纽带。景观要素主要包括自然景观要素和人文景观要素。它包括了地形、地貌、土壤、水体、岩石、植物、动物和天象等自然要素以及建筑、劳作、人群、构筑物、活动以及地方性语言与文化景观等人文要素。要素依照特殊的过程和关系组合成基本的景观空间类型,并复合成典型的空间格局。②景观要素的秩序:空间组织。不是所有的景观都是和谐的,缺乏秩序会造成杂乱,但造成杂乱也有可能不是因为秩序的缺乏,而是太多秩序的冲突。景观中以很复杂的结合方式将很多秩序整合在一起。③塑造上下文关系:景观的环境。④环境(上下文)的法则:景观语法。⑤景观语言的应用:语用学、诗学和辩证法。

(2)景观生态学与“景观格局一过程”理论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之间交叉的学科,主要研究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景观生态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欧洲形成的,土地利用规划和评价一直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内容。到20世纪80年代,景观生态学在北美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景观规划设计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它以整体景观为对象,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对生态过程的研究,揭示景观结构与功能、景观动态变化及相互作用机理、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景观生态学理论重点强调空间异质性理论,景观斑块、廊道、基质的镶嵌体格局理论等景观格局的分析与研究理论;同时强调景观的破碎化过程、景观的网络化均质化与连接度和连通性理论。景观格局一过程理论是景观综合体及其形成并稳定发展的机理的系统研究,是景观生态化设计的图式语言研究中典型生态空间研究的基础依据。

(3)人文生态学与“文化适应一场所构建”理论

人文生态学应用人类与生物物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信息指导形成环境与自然景观的最优化利用决策。该理论重点研究人类影响环境并被环境影响,以及完成与环境相关的决策影响人类的机理和特征。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环境运动的组成部分,人文生态规划重新得到重视。人类及其与土地间的互动是人文生态规划的首要关注点。斯坦纳(Steiner)在《生命的景观》(1991)一书提出的生态规划方法中不仅列出了社区信息分析清单,而且主张将社会经济分析与生物物理信息联系起来。麦克哈格(McHarg)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为新泽西Medford镇做的规划实现了整合社会价值的创新工作。赛佛·纳维(Zev Naveh)和亚瑟·利伯曼(Arthur Lieberman)提出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理论也更具有人文生态偏向。人文生态规划设计的基础理念是综合自然和人文过程信息以指导规划设计决策,尽管人们看待人类和环境之间关系的种种观点不同,人文生态规划者和设计者的中心论点是寻求生态适宜和文化空间之间的最佳匹配,将区域利用类型的适应优势最大化。

2.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框架体系

(1)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构成与图式语言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

生态规划设计语言的基本构成是由景观要素(自然景观要素和文化景观要素)、景观空间单元(自然景观空间单元、文化景观空间单元和复合空间单元)、基本组合与空间格局(自然景观空间组合、文化景观空间组合和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空间组合)和生态过程(自然生态过程和人文与社会经济过程)构成的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框架和范式。景观要素和景观空间单元是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单位和构成,基本组合和空间格局是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模式和范式;生态过程是生态规划设计必须遵循的规律和句法。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是以生态过程为核心,融合生态要素和空间单元,有效组织基本组合范式和空间单元模式,形成自然与人文一体化的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和有机性的景观整体或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设计。空间图式语言研究生态空间基本构成及其形态特征,重点研究典型生态空间组合的整体空间单元的图式,揭示生态空间耦合的内在机理。它是空间组织和空间优化的基本特征,是生态规划设计必须遵循的空间法则。

(2)典型地区传统文化景观空间耦合过程与形成机理研究

传统文化景观是自然一人文相互作用过程的历史综合,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多种景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形成“文化环境中的自然景观空间”、“以聚落为核心的居住与生活景观空间”、“以土地为核心的生产性景观空间”、“文化景观网络化空间”等多种空间类型,并通过特定的空间关系复合成为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整体性的景观空间。每一种景观空间类型的形成都具有各自的影响因素、作用过程和相互调适机理,这些机理与过程是认识传统文化景观形成的人文生态过程的规律,是“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研究的基础。由于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具有较强的地方性,因此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研究应结合典型地区的实际情况,重点研究传统文化景观空间耦合的运行过程与动力系统、空间组织的典型模式及其演变、空间耦合过程与形成机理,探索典型地区传统文化景观空间耦合过程与形成机理。

(3)传统地域人文过程与文化景观空间耦合形态及图式语言研究

形态与过程的耦合是以人类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为切入点,探讨文化景观图式语言的构成与模式。①传统文化环境中的自然景观图式语言构成、形态与组合模式。②以聚落为核心的居住空间的图式语言构成与模式。居住模式就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在地方性知识体系支撑下,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土地利用、建筑与聚落形态以及水资源利用方式后形成的整体景观特征和格局。③土地形态与肌理空间图式语言构成与模式。土地肌理是人类社会生产性景观自我创造和自我维持系统在环境上形成的记忆,集中反映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应用和改造成果,是文化景观的核心反映,是人地作用系统的集中体现。④自然一人文复合型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构成与模式。即以居住和生活空间为核心,在空间上耦合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形成自然一人文过程相统一的复合型文化景观空间。⑤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网络化过程与网络图式语言。无论在任何尺度空间中,网络都是空间中最重要的生态特征。以网络化过程为切入点,探讨传统文化景观在中等尺度空间上的相互作用过程和耦合关系,并探讨网络景观图式化语言构成与模式。

(4)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优化与传承

文化景观图式语言是对地方性文化景观空间过程和组合形态等规律的描述和反映。在现代化、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了新的空间组织过程和形态耦合特征,成为冲击传统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语境下的传统文化景观保护、传承与发展依赖于对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的优化与传承。因此,我们应在图式语言基本构成与模式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地方性图式语言特征、图式语言的调适优化和基于实践的传统文化景观整体性保护策略。

五、结论与展望

篇6

1.缺乏对语文古诗文教学的正确理解

古诗文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与当代的实际生活具有一定的距离,这使得很多老师和学生无法正确地理解古诗文。因为,古诗文与其他学科不同,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让高中学生学好古诗文尤为重要。但是,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古诗文教学的正确理解,往往忽视了古诗文中所具有的传统文化内容,使得传统文化教育效果不佳。而且高中学生在古诗文理解方面的误差,使得他们无法有效接受古诗文知识,觉得古诗文内容十分难学,进而产生一种抵触心理。

2.古诗文教学侧重点不对

老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往往关注古诗文中的字、句子、词语的分析和讲述,将古诗文逐渐分割开来。而古诗文是一个整体,高中学生在进行古诗文学习中,需要对其整体内容进行全面了解,充分认识古诗文的中心思想,而不是对古诗文中的字、句子、词语等进行简单的理解。此外,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很容易脱离历史文化背景进行古诗文内容的讲解,忽略了古诗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容,严重影响了古诗文的教学效果。

二、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措施

1.明确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目标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对语文古诗文教学提出更多的要求,不仅要增强高中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培养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还要发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增强高中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古诗文中的句式特点和句词用法与现代的语言形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所以需要不断加强高中学生对语文古诗文句词的理解和掌握,提高高中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其次,培养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高中学生在古诗文的学习过程中,要对古诗文知识进行活学活用,老师要在高中学生已经掌握的古诗文知识基础上,让他们能够自主地去阅读古诗文、学习古诗文、理解古诗文。最后,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高中语文古诗文中承载着丰富的人生态度和哲学道理,是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宝贵财富,其中寄托了很多诗人的思想情感以及讲述了很多的人生哲理,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古诗文地讲解,实现传统文化发扬和传承的最终教学目标。

2.营造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营造一个良好的古诗文教学氛围,对调动高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中,可以让高中学生全身心地融入语文古诗文的课堂教学中去,增强高中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感受古诗文内容的古朴唯美、庄严大气,从而促进传统文化教育效果和质量的提升。

三、结论

总而言之,古诗文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老师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明确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目标;通过古诗文中所蕴含的古典韵味来营造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增强高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提高古诗文教学的质量,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参考文献:

篇7

2013年,中国渔船装备技术发展论坛上,农业部有关专家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在渔船安全装备上的推广和应用,实现中国渔船装备现代化。结合当前海洋渔业生产的现实需要,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和农业部渔业局经过协商,已将“北斗海洋渔业行业应用示范工程”列入重大专项行业应用示范项目计划。农业部计划以此为契机,加强北斗导航系统在海洋渔业安全管理和救助指挥领域的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为海洋渔业生产作业者提供自主定位、遇险报警、船岸短报文互通服务;为各级渔业管理部门提供作业渔船的航迹路线、遇险救助联络、渔业资源环境保护等服务[1-2],为保障渔民安全生产发挥了巨大作用。北斗海洋渔业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在海南、山东、福建、大连和青岛,部署北斗中远海渔船船载终端6,700余台。在海南省安装北斗近海渔船船载终端6,500台,个人海上救援终端2,000台[2]。同时,在试点省市建设接口统一、规范性的省级陆地监控指挥平台和市县级陆地监控指挥平台。“中远海终端”使用的是北斗RDSS+RNSS,向用户提供基于北斗的RDSS通信服务和RNSS定位服务。“近海终端”使用北斗RNSS+GPS兼容定位功能,集成CDMA/GSM通信模块,向用户提供通信服务。

2016年,农业部启动《海洋渔船通导与安全装备建设项目》,拟将油补资金调整用于加强渔业信息化建设,其中包括为全国沿海各省(市、区)符合配备要求的渔船,更新换代北斗船载终端设备[4]。截止目前,共计近6万多艘渔船配备北斗卫星船载终端设备,遍及全国11个沿海省(市、区)。预计到2018年,全国共有7万多艘渔船配备北斗船载终端设备。渔船装备北斗终端后,不仅实现对大中型渔船在中国海域作业位置的实时监控及遇险救助,降低渔民生命财产损失,而且使得岸与船的信息传输交互问题得到解决,大大推动了渔业的海上信息化建设,为保障渔民安全生产发挥巨大作用。

二、北斗在渔船应用中的问题

北斗船载终端作为一种集定位、报警、收发短报文等功能于一身的无线电通导设备,其在渔民出海作业时,可以发挥一定的助渔助航作用。但是,因为终端的设计场景与渔船实际作业状态存在一定差异,故在使用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1.北斗设备自身的问题

(1)设备兼容问题北斗船载终端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已经逐渐成熟,目前市面上流通的产品有很多。各个产品都能实现定位等功能,但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接口不同,各省的监管平台不同,系统之间互不兼容,不能共享有关信息。比如山东的渔船到江苏海域内作业,在江苏的北斗监控平台只能看到有显示北斗渔船在移动,但是不能读取其他船舶基础信息。

(2)短报文字数限制问题北斗船载终端可为渔民提供收发短报文服务。每一条短报文字数权限主要由北斗卫星定位总站设定,由北斗地面站控制,由北斗IC卡控制权限。针对军方方面,一条最多可发120个汉字;针对海洋渔业目前一条最多可发30个汉字。这30个汉字,远远不能满足渔民的实际使用需求,一旦渔民准备发送长短信,此时只能被迫分成几条来编写,既不利于实际使用,又额外给渔民增加了负担。

(3)设备更新问题渔政管理部门为渔民配备北斗船载终端设备之初,曾明确表示设备的使用寿命为3年。但价值10,000元的设备,仅仅有三年的使用年限,对渔民是一种经济负担。而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在规定的设备更新换代年限时,大多数设备都能正常使用。其次,部分渔民存在逆反心理,认为装备北斗设备只是为了执法部门便于监控管理。所以,渔民对于更新换代问题积极性并不高,甚至有一部分渔民伴有抵制情绪。

2.北斗船载终端开机率问题

北斗船载终端系统的配备既是政府部门实施监管、执法与应急救援的重要参考依据,又是有效保护渔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渔民利益的根本。但就目前来看,海洋渔业执法和保障渔民安全存在矛盾。一方面,渔民为了自身出海安全作业,自愿开启北斗船载终端设备,主动接受定位、导航等信息;另一方面,渔民为为了一些利益,会逃避执法部门监管,比如在伏季休渔期出海作业或者在敏感水域违规作业时,就会擅自关闭北斗船载终端设备。

3.监督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管理方面的问题目前,渔政管理部门为渔船装配北斗船载终端仅是一种建议性做法。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有关沿海省市,都没有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渔船强制配备北斗船载终端设备。国家对渔船配备安全通导设备检验的主要依据是《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2000),而该法规是由农业部2000年修订的,至今已使用10余年之久。电子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很多新研发的安全通导设备并没有在《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必配的设备名单内,比如北斗终端设备。其次,渔民追求生产效率,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加大了渔船安全通导终端设备的推广安装和管理上的难度。相关部门目前只能依靠宣传、引导,以及利用柴油补助政策等方法进行推广。

(2)使用上的问题北斗船载终端作为渔船通导高科技产品,对无线电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较高。目前多数乡镇无线电管理站值班人员缺乏专业技能,对北斗终端在渔船上的使用状况不了解,也没有对实际使用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研究。一些基层无线电渔政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使命和责任感,面对日异发展的海洋渔船安全通信新技术、新技能,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就造成了管理人员水平停滞不前,无法紧跟当前渔船通信发展步伐,导致基层渔政日常管理工作存在滞后性。

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安全意识

采取多种宣传方式,着重宣传北斗船载终端设备在海洋渔业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渔民对北斗船载设备的了解,使其在理念上接受这种助渔助航的新型无线电通导装备。各级渔业管理部门具体可以通过讲座授课、播放宣传视频等方式,通过典型事故案例的重现,对渔民产生直观的视觉和心理冲击,使其认识到事故的可怕性,强化安全意识。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救援,使渔民认识到北斗船载终端设备的对渔业生产安全的作用,最终使渔民充分认识到北斗设备安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完善法规建设,提高管理能力

在加强宣传同时,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健全相应法律法规与长效管理机制,使北斗船载终端在渔船上安装有法可依、依法管理。建议渔业相关部门尽快研究制定出相关法律法规,修订船检规范,将渔船配备北斗船载终端列入法定检验强制要求,明确规定检验标准,强制推进北斗船载设备在渔船上的安装使用。在强制推进安装北斗设备的同时,加大管理和检查力度,渔业主管部门可以利用渔船在港休息时间,对相关船员进行现场监督或实操性检查,迫使船员学习北斗船载终端设备操作技能,加强对设备操作的熟练程度,从而发挥北斗船载终端的功能。加强北斗船载终端在使用过程中的管理,规定渔业船舶必须安装具有规定功能、符合特定技术标准和规格的安全设施和通信设备,并作为渔船适航的必要条件之一,从而对拒不安装北斗终端设备或安装后无故不开机运行、私自变更标识码等违规行为进行依法查处。

3.加强船载设备建设,完善设备功能

针对北斗船载终端开机率的问题,建议在原设备的基础之上进行功能扩展,使北斗设备不管开机与否,渔政监管部门都能监测到该船的实时位置,加强渔船的安全监测。其次,由于渔民在海上主要的通信手段是卫星电话,因此建议附加卫星电话功能,即“北斗+海事电话”一体机,融合定位和通话功能,促使渔民主动打开设备,进一步提高开机率。针对不同船载设备之间的兼容性问题,相关部门制定统一标准,从顶层设计出发,统一平台,统一制式,要求不同设备厂商提供统一数据接口[5]。同时,建议各省市监管平台共享监测数据,加强监管平台之间的信息交流。针对海洋渔业发短报文字数限制问题,建议增加后台智能分条功能,渔民编辑的长短信就会自动分条继而逐一发送,弱化字数限制的问题。针对北斗更新换代问题,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给予财政资金支持,将北斗船载终端设备列为渔船安全机械设备,并享受农机补贴政策。一方面调动渔民对北斗船载设备安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减轻渔民的经济负担。

4.加强船员技能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目前,基层乡镇和渔村的渔业无线电管理工作存在专业技能严重不足,满足不了海洋渔业安全管理的要求,是渔业生产事故频发的因素之一。因此,要深入到渔村和渔民中去,了解渔民的切身需求和对北斗船载终端的认识,加强船员对北斗船载设备操作方面的培训,使得船员可以切实了解北斗船载设备的所用功能,充分掌握报文发送、应急报警等一系列措施,进而熟练操作北斗设备,最终达到助渔助航和保护人身安全的作用。提高各级渔业行政部门无线电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管理人员要全面掌握北斗船载终端的最新技术,改变以前的不良管理观念和落后的管理模式,以“两学一做”作为指导,认真履行职能,树立新型无线电管理模式,保证无线电管理人员素质水平和技术水平达到较高要求。

四、结语

北斗作为一种非常实用的海洋安全通导与助渔助航设备,受外界干扰较少,其在监管、执法、导航与应急救援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能够根据渔民使用过后的反馈信息,进行设备功能上的优化,加强海洋海洋渔业管理,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制度,加强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使管理人员和渔民都能认识到北斗船载设备的重要性,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那么北斗船载系统的功能定能在海洋渔业得到充分发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大力促进渔业信息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林涛,郭庆祝.北斗示范项目在渔船安全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J].河北渔业,2014,(8):64-67.

[2]胡刚,马昕,范秋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海洋渔业上的应用[J].渔业现代化,2010,37(1).

[3]北斗海洋渔业应用示范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8

前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传承,在我国的文化体系中,其重要地位显而易见。传统文化的核心主要是指对文字和语言的传承和发扬,文字和语言是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同时传统文化也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奠基石,并且对其他学科的教育工作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对培养初中生的优秀品格素质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1.帮助学生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历史

在学习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撰中,多引入一些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对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及优秀的道德修养有很大的帮助,并且能够通过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到先辈的伟大智慧和成就,还能够帮助学生遵循着传统文化的发展史来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对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有着深远的影响。

2.促进学生发展综合素质

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入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文化修养的培养与提升,并能够使课堂教学中的内容得到丰富,使语文教学不再单调枯燥,从而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提升鉴赏作品的水平和能力之余,提升和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和情操。

3.抵御社会不良冲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外来的文化思想对我国本土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强烈,导致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的漠然和冷淡,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产生不利影响。只有加强在语文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学生能够在传统文化浓厚氛围中培养爱国情感和民族文化学习的热情,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能够自觉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和诱惑,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为学生全面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二、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存在问题

1.不重视对学生的爱国情感熏陶

注重爱国情感的熏陶,是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爱国情感的熏陶下,学生能够将自身融入到历史文化的热潮中,通过自身的感受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从而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目前,大部分的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方式较为单一古板,在古文的学习中,字进行简单的解读和翻译,学生对于文章的创作背景和文章的真正内涵的理解程度仅停留于书本,无法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2.过度依赖工具书

由于初中生的知识文化底蕴有限,对于古文的理解程度不够深刻,从而导致初中生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对参考工具书依赖性较大,无法养成自身阅读和理解的能力,因此,造成学生难以理解古文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三、如何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实施传统文化的渗透

1.深入挖掘教材,丰富传统文化内涵

初中语文教材中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的经典古诗文著作,其文化内涵深厚,饱含着我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民俗、建筑、饮食文化以及古人的思想价值观,人生观。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充分挖掘出传统文化的意蕴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培养学习学习古文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自觉养成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的潜在意识,通过阅读大量的古文资料,丰富学习内容。

2.利用课外资源,弘扬传统文化精神

在现代化都市生活的影响下,老师可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去参观一些怀古景点,通过自然与文化的融合,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比如说,可以去孔子庙、大雁塔等景点。除此之外,参观各类文化博物馆,通过文化的观赏,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是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方式。同时可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朗诵,并将传统文化与道德实践结合,对学生的行为活动进行指导和规范,将传统文化精神发扬光大。

四、结论

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精神传承的瑰宝,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是新课改后最为重要的课题。初中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教学需要教师自身要加强传统文化修养,不断创新教学理念,需求优秀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建立健康完整的人格,为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篇9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反映民族心理、民族信仰等价值观念的精神产品和智力成果的总和。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特征。陶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以其独特的方式集中的反映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文化神韵。

从表现形式来讲,景德镇陶瓷文化表现为在陶瓷的制作与销售、消费的过程中和各个环节中所呈现的器物文化、材质文化、工艺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形态和情感、心理、观念、习俗等精神文化的面貌。纵观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景德镇创造了极为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景德镇的地域文化、陶瓷历史文化、陶瓷材质文化、陶瓷工艺文化、陶瓷器物文化、陶瓷装饰文化、陶瓷作坊文化、陶瓷习俗文化、陶瓷交易文化、陶瓷包装文化、陶瓷官窑文化、陶瓷民窑文化、陶瓷建筑文化、陶瓷文献等等,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开放思维、合作意识等等。

二、区域科技创新

区域科技创新是指在特定区域内与科技创新全过程相关的组织、机构以及实现条件所构成的体系,以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为目标。[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地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来,景德镇地区经济的科技化程度不断提高,陶瓷产业基础不断加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为进一步增强区域竞争优势,景德镇陶瓷工业经济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进步,这是景德镇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和区域技术创新辨证关系

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的互动是近代文明演进的主旋律。传统文化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一般来说,文化创新不仅促进科技创新,而且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通常认为传统文化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母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声,传统文化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展与传播,影响着科技创新的进程和结果。传统文化的进步必然包容科技发展和创新成果。[2]

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中既有丰富的科学精神,又有与现代科技的精神相背离的一面。传统陶瓷文化对科技发展有着两方面的作用,即正面促进作用和负面消极作用。我们要挖掘和推动其正面作用,遏制和消除其负面效应,不仅要为科技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制度条件,而且必须注意消除那些潜在的危害人们创新能力的观念,努力形成创新文化,为科技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1、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有利因素

传统陶瓷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和积极的因素,对科技发展起着参与、建构、修复、导向和启示作用[3]。传统陶瓷文化中的某些思想、观念、方法对科技创新起到实质性的参与和建构作用,成为科学技术进步新的增长点。比如,景德镇的陶瓷从器形和内容上看,大多寄托了人们的理想和愿望,反映了人们追求和谐、崇尚和美的价值取向等,对匡定现代科技的发展方向,实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转向,具有积极的意义[4]。

2、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不利因素

景德镇陶瓷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消极因素,对科技创新产生阻碍和制约作用。要努力克服其消极作用,构建有利于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

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从古代的官窑开始,景德镇为皇室烧御瓷,向来是不计成本的,用百里挑一来形容毫不为过。从考古发掘成果和拍卖行历年来的拍卖品来看,进贡的官窑器不能有一点瑕疵,在烧成后即使发现有芝麻大的缩釉点,也会被打碎后就地掩埋。残次品一旦流向民间,或有民间仿画官窑器纹样,窑督和窑工就有杀头之虞。这种精益求精的传统、为皇帝服务的优越感以及炫技心态形成了景德镇独特的官窑文化,而在市场上则积淀为官窑崇拜。

在传统的分类上,艺术陶瓷是和生活陶瓷、建筑卫生陶瓷以及工业用瓷相并列的一类陶瓷细分产品。纯艺术陶瓷是将陶瓷创作与中国古典文化相结合,其艺术、文化特征已经决定了其所面向的市场较为单一、客户群规模不大。生产工序都由各种瓷艺工人纯手工完成。这就造成了当地陶艺产业产能较低、产品价格较高的结果。低产量虽然可以满足客户的收藏等心理需求,但是由此带来的高单价却又将许多有陶瓷爱好的潜在消费者排除在外。市场和生产两项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景德镇艺术陶瓷产业规模小、经济贡献率低的局面。

四、利用陶瓷文化推动区域科技创新,促进瓷都经济发展

1、传统陶瓷文化是区域科技创新点

当今时代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时代,而文化本身成为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科技的影响与作用日益明显而重要。尤其像我们这样一个具有陶瓷特色的千年瓷都,继承和弘扬传统陶瓷文化,充分挖掘和发挥其作用,促进瓷都科技发展,仍应成为瓷都人的共识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景德镇的传统陶瓷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有悠久的制瓷历史、珍贵的文物古迹、传统的制瓷技术、大批的陶瓷名家、丰富的陶瓷产品、独有的陶瓷习俗等等,因此,弘扬传统陶瓷文化,进行科技创新的思路与途径也应是多样化和全方位的。例如,我们可以充分发掘陶瓷文物古迹、传统制瓷技术以及陶瓷风俗的文化、旅游价值来发展旅游经济。

2、传统陶瓷文化是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资源

创新是弘扬传统陶瓷文化的灵魂和精髓,陶瓷产品及相关的各项工艺技术、设备、建筑等都是陶瓷文化的物化成果,自古以来,景德镇之所以称为瓷都,是由于历朝历代都有其创新的陶瓷文化,如宋代的影青,元、明的青花,清康、雍、乾的“鼎盛”,尤其是而今的品种丰富,技艺精湛,人才济济,精品迭出,正因创新,才使得传统陶瓷文化生生不息。

3、传统陶瓷文化有利于形成特色区域科技创新

景德镇以瓷为名,对传统陶瓷文化的创新有利于形成景德镇地区特色科技创新。一要观念创新,破除小作坊、小生产的影响,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上规模、上档次,把陶瓷工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发展瓷都经济的骨干;二要加强技术创新,大力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生产工艺,加速陶瓷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经济效益:三要加强产品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以创品牌、上档次、增效益为中心,加大新产品、新瓷种的开发力度,努力形成瓷种多元化品种多样化,日用陶瓷艺术化。

[参考文献]

[1]方旋.区域科技创新模型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3 ,(05 ).

篇10

一、遴选对仗

对仗一般有:①工对。对仗工整严谨。如李白《塞下曲》:“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② 宽对。词性相同,但不同类别的词语相对。如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以“天”对“塞”是天文对地理;③借对。一个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对。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所以借来对数量词“几度”。 有时候不是借意义,而是借声音。借音多见于颜色对,例如借“篮”为“蓝”,借“皇”为“黄”,借“沧”为“苍”,借“珠”为“朱”,借“清”为“青”等。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以“沧”对“蓝”。④ 流水对,也叫串对。一句话分成两句话说,两句话是一个整体,从结构上是并列关系,从语法上却是承接、转折、因果、假设等关系。如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羞将短发还吹帽,笑请旁人为正冠。”此为因果关系。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此为承接关系。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此为转折关系。目前高考考查的多是工对,但是在备考时要有所拓展,做到有备无患。

【示例1】下列诗句与“娟娟戏蝶过闲幔”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

A.悠悠纵览环山里 B.片片轻鸥下急湍

C.寂寂平沙绝人烟 D.淼淼烟波皱雨轩

【示例2】下列各项中,填在空格处与上句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 )

走进书房,抬头可见墙上挂着的横幅:友古今善士, 。翻阅书卷,书中的人物纷至沓来。沉浸于别人的世界比照自己,鞭策自己,你将会不断获取前进的动力。荷笔当锄,你的精神家园将种满稚嫩的庄稼,也许远离丰收的季节,但心里总装着一个秋天。

A.凝笔墨之香 B.聚天地精华 C.读中外奇书 D.落笔撼五岳

【解析】示例1 “娟娟”对“片片”,叠词相对;“戏蝶”对“轻鸥”名词相对,且都是定中结构;“过闲幔”对“下急湍”,都是动宾结构。其余对仗都不工整,故选B。示例2题目颇有新意,将对仗与连贯结合起来进行动态考查,“友古今善士”是动宾结构,首先排除D,再据内部结构排除A,再根据下文内容排除B,答案C。

二、意象探究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结晶,而意象作为一个能含蓄凝练地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窗口,是诗歌不可或缺的优美元素,它是诗人内心的外化、物化,是体会诗人喜怒哀乐的重要参照。

【示例1】“桃花”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下列诗句中的桃花,不具有此意蕴的一项是( )

A.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B.桃花脸里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

C.良人一夜出门宿,减却桃花一半红 D.桃花灼灼有光辉,无数成蹊点更飞

【示例2】下列诗句中所描绘的意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C.花台欲暮春辞去,落花起作回风舞 D.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解析】示例1,D是写桃花盛开的景象,其它三项都是描写女子的容貌。示例2,A出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用“梨花开”比喻白雪皑皑的景象;B出自元稹《南秦雪》,用“笋石”“玉”“万朵银”比喻雪的千姿百态;D出自高骈《对雪》,“青竹变琼枝”写雪花把窗外的青竹变成洁白的琼枝。C出自李贺的《蚕丝曲》,是实写花的。故选C。

三、对联配伍

对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瑰宝,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它常盛常新,每逢盛大庆典,悲伤祭奠,我们均能看到它的身影。这种能综合考查考生语文素养的题型,对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示例1】下列对联中,最适合张贴在学校门前的一联是( )

A.白衣红心称妙手,高术精艺治难疾 B.喜看杏坛添秀色,乐闻木铎振新声

C.架集古今书万卷,柜藏中外贴千函 D.画栋前临杨柳岸,青帘高挂杏花村

【示例2】对下面联语所咏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睨柱迫秦,笑从咸阳归完璧;谋臣事主,岂与同列争庙堂?

②一声浩唱掩天地,两行清泪流古今。

③有史公作传如生,爱客若君,真令读者慷慨悲歌不已;其门馆风流未谢,于今视昔,问谁能拔抑塞磊落之才。

④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A.①蔺相如②杜甫③平原君④苏轼

B.①荆轲②杜甫③信陵君④苏轼

C.①荆轲②陈子昂③平原君④白居易

D.①蔺相如②陈子昂③信陵君④白居易

【解析】示例1中A、C、D分别用于医院、书店和酒店。“杏坛”相传是孔子讲学之处,今指教书育人的地方。孔子以“木铎”自况,说自己是上天派来教化民众的,后来“木铎”成了老师的代称。故选B。示例2要抓关键词推断。①抓完璧归赵;②由“天地”“清泪”联想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③抓“爱客若君”; ④由“新乐府”“堤建西湖”推断。答案D。

四、文化探源

成语及典故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成语是在语言应用中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式,浓缩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内容,堪称汉语宝库中的精华,大多数成语背后都有一段轶事、典故。

【示例1】下面成语不是出自《史记》的一项是( )

A.望门投止 B.修身洁行 C.不赞一词 D.轻于鸿毛

【示例2】下列对诗句所涉及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三春”是指正月孟春、二月仲春和三月季春。

B.“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古时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帛绢上,故“三尺”常成为“法律”的代称。

篇11

在他们众多的神灵崇拜中,不少民族把自己民族的祖先也作为神灵,并和其他自然神一同祭祀。这在他们的传说中也有反映:独龙族传说中的猎神、山神“仁木大”就是上山打猎失踪的猎人变成的。他管辖着山林里的各种野兽。以后,人们进山打猎,都要首先祭一祭保佑多打野兽的“仁木大”。德昂族传说《天王地母》中说,在很古的年代,世上没有人类,只有花、草、树、木。一天,忽然刮起了一阵狂风,刮下102片树,变成人,结为夫妻后,才有了人类。(2)

这说明在万物有灵的基础上不仅出现了自然崇拜和动植物崇拜,而且产生了祖先崇拜。

在上述观念的影响下,传统社会中,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传统精神文化对农业的作用主要体现为:

首先,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对自然界的错误认识,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社会中,普遍保留着原始宗教残余,集中体现为万物有灵的观念,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不少民族把自己的祖先也作为神灵,并和其他自然神一同祭祀并具有同其他自然神一样的神效。这表明本民族祖先与自然界神灵之间存在的相互转换关系。在这种观念影响下,耕作对于云南人口较少民族而言,不是人们从事物质再生产的创造活动,而只是祈求从自然神灵和祖先神处获取食物的过程。收获也不是人们的耕作活动作用于自然界的结果,而是本民族的祖先神或上与祖先有密切联系甚至就是二位一体的自然神的赋予。正如费尔巴哈所言:“对于自然的依赖感,再加上那种把自然看作一个任意作为的,有人格的实体的想法,就是献祭这一自然崇拜的基本行为基础。”(3)因此,耕作和收获对于云南人口较少民族而言,只是祈求从自然神灵处获取食物和二位一体的自然神赋予食物的过程。对祖先神以及动植物等自然神灵的祭祀就显得非常的重要而贯穿于万耕火种的整个过程,形成一套完整的以农业祭祀为主的农耕礼仪。以布朗族为例,农业祭祀中对大自然的感激心理和祈求心理就十分突出。布朗族旱谷的种植技术从选地、砍地到最后打谷、装仓总共十一道工序,几乎每一道都有一定的祭祀仪式。总共有1、选地占卜;2、砍地祈祷;3、烧地祭祀;4、播种仪式;5、薅草仪式;6、割谷仪式;7、打谷仪式;8、叫谷魂。

农业礼仪在刀耕火种中的灵魂地位,恰恰反映出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存在的万物有灵观念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因素是刀耕火种这种生计类型产生出现的理论基础,并且对于实行刀耕火种的民族而言,也是他们的坚定不移实行刀耕火种的精神支柱。其次,对实行刀耕火种的人口较少民族而言,对家庭、氏族血缘关系的保持是实行刀耕火种的客观需要,而农业祭祀活动是保持农业生产中血缘性有效存在的主要方式。通过研究布朗族种植旱稻的生产过程发现,其旱稻的种植从选地到装仓共有十一道工序,其中选地、砍地、烧地、播种工程浩大,单家独户难以完成,一般都要互相帮助。互助者多为同一嘎滚的成员,所以地中常常排开多达十余对的男女一同劳动。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因,使得刀耕火种的生产活动还必须依靠集体,以血缘为纽带来得到近亲家族成员在生产、生活各方面的互相援助。这种物质生产方式中存在的对血缘性的客观需要,必然在精神文化中有所反映,要求在传统精神文化的体系中增加相应内容,通过系统化、制度化和各种行为规范、仪式来强化这种物质生产中客观需要的血缘性,使血缘组织观念渗透于生产生活领域,以保证传统生产方式的需要。布朗族在选地时要请佛爷念经,请寨神、地神共同来决定种哪几块地,此后在砍地、下种、割谷、薅草、装仓几个过程中,按习俗都是要举行祭寨神和家庭神的仪式。这正是通过宗教的方式来强化共同地域基础上的共同的血缘认同,而目的是满足物质生产中的对血缘性的需要。另外,如前所述,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与万物有灵的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刀耕火种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鬼神存在,也就都需要相应的祭祀仪式。无论是通过宗教的方式来强化共同地域基础上的共同的血缘认同,还是通过神化的方式来突出了血缘关系对生产耕作收获的影响,都是传统精神文化作用于农业生产的表现。

二、传统精神文化对农业变革的限定性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的精神文化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这一社会发展阶段,其精神文化所强调的是以祖先崇拜为特征的宗教文化和具有强烈血缘色彩的氏族文化,以适应人们以血缘为纽带联系起来同自然环境作斗争的需要,其蕴含和体现的文化价值观与文化选择机制的本质也应与之相同。所以无论是古代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还是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在向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传播时都会因传统精神文化价值观和文化选择机制的原因出现部分拒绝甚至完全排斥的文化选择结果。例如,在独龙江地区,随着人口的增多、土地负载量增大,使刀耕火种地的轮歇间隔缩短。相应的,土地肥力也有所下降。为提高土地肥力,曾教授独龙族使用农家肥和化肥,但按照独龙族的观念,土肥的肥瘠,粮的丰收全在于谷神卜拉,每一粒粮谷的种子从播谷、发芽、长茎叶、扬花、结籽到收获,周而复始、延续不绝,全在于卜拉。在粮谷处于发芽或结实阶段,独龙族都要祭鬼护住卜拉。因此,直到现在绝大部分独龙族仍是习惯于种没有施过农家肥的卫生田。

这一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模式不能完全离开传统精神文化构造出来的文化模式,只有符合其传统精神文化的现代化指标才对这些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有实际作用,传统精神文化对农业变革的限定性正体现于此。

刀耕火种是人口较少民族适应其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而产生的一种农业类型,同时,万物有灵观念、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因素是这一生计类型产生出现的理论基础,也是刀耕火种民族坚定不移地实行刀耕火种的精神动力。所以,在现实社会和精神世界刀耕火种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刀耕火种不仅是适应自然界的产物也是传统精神文化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一直把刀耕火种定性为原始社会生产力和原始农业,成为必须改造的对象,而以内地的固定耕作的农业模式予以取代。“一是改土造田,凡是稍微平缓的地方都开成水田,改变了独龙族不种水稻的历史。二是固定耕地,坡改地,打破轮歇制度。三是使用良种。四是施肥和使用牛耕。五是推广地膜覆盖等农业科技。这些在其他地方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独龙江峡谷收获不大,一些措施还造成局部生态破坏。”(4)当地干部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工作力度不够。

实际上,真正的原因从客观上分析是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不适于发展内地固定耕作式的农业。怒族、独龙族、普米族居住的怒江州,这一区域纵横着担当力卡刀、高黎贡山、碧罗雪山;奔腾着独龙江、怒江、澜沧江。因此,全州土地基本以高山峡谷为主,坡度大于25度的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76.3%。而且地表可耕层薄,在这样的土地上进行深挖深犁的精耕细作短期内就会耕尽土壤肥力,并且还加速了土壤流失,土质劣化的过程。从主观上分析,刀耕火种民族相信万物有灵,因而敬畏自然、崇拜自然,在农业活动中受这种观念影响客观上形成了一系列约束和节制开发自然的行为,以表示对自然谦恭的的态度。如“为了减少水土的流失和为了不伤害土地中树木的根系,而尽可能地采用粗放的刀耕即免耕技术;为了顺应不同森林植被的生态状况,而对土地进行分类,并实行不同的耕作技术;为了持续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亦即为了保证具有不间断的森林资源以资利用,而实行形式多样的土地轮歇制度等”。(5)由于不可能从事大规模的农业,当地民族一般在沿河流两岸的玲散土地上从事刀耕火种的简单农业,其生产工具简单实用。由于新式的农具主要适用于大规模农田开垦,故在当地多无用武之地。因此,建国以来,不仅他们的生产工具基本没有大的变化,简单农业加采集为主的生计类型模式也没有多大变化。

有上述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在独龙江地区推行内地的农业模式收效甚微是就不足为奇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经过不断摸索和对刀耕火种的研究,开始在独龙江地区推行经过改进的多种混林农业模式和刀耕火种的轮作技术。混林农业“实质上是传统刀耕火种的一种模式”,由于混林农业“是刀耕火种民族熟悉的传统技术,又是一种有效的可持续利用的途径”(6),在模式上突出了刀耕火种模式中的合理部分,也符合了刀耕火种民族的社会文化心理特征。因此在经大力提倡、恢复和发展后成为这一地区独特有效,切实可行的生存发展模式。

显然,由于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地理环境封闭、社会变迁缓慢,传统精神文化对农业的发展模式仍有很强的限定性。在现代化的建设中我们必须充分考虑传统精神文化的这种限定性以及传统精神文化中存在的合理性,不能因为传统精神文化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就否定他在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中的作用,然后才能制定出科学的社会指标体系。

三、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传统精神文化功能的弱化

对比50年代的相关记载发现,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的传统精神文化有了很大变化。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祭祀活动最为典型。以布朗族为例。传统社会中,布朗族旱谷的种植技术从选地、砍地到最后打谷、装仓总共十一道工序,每一道都有一定的祭祀仪式。而据笔者2005年对布朗山乡老曼娥寨抽样的77户家庭的调查显示,目前在老曼娥寨中还保留的农业祭祀活动只有8月份的播种仪式、薅草仪式。见下表:

1964年对老曼娥寨解放前农业祭祀情况(《布朗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71页)

传统社会中的农业祭祀活动是对大自然感激心理和祈求心理的表现,在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观念的影响下,耕作、收获对于他们不是从事物质再生产的创造活动,而只是祈求从自然神灵处获取食物的过程。因此,繁琐的农业祭祀的社会功能正是在于保护农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

笔者对布朗山乡老曼娥寨抽样的77户家庭农业祭祀活动变化的调查正反映了传统精神文化――农业祭祀对农业生产活动控制功能的弱化。其原因之一是生产技术的科学化。

生产技术的科学化主要体现在:首先举办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理论培训和现场指导培训。以布朗山乡为例,205年布朗乡举办各种科技培训40期,受训人数达9530人。(7)笔者对老曼娥寨抽样的77户中,有21户参加过科技培训,19户通过向培训过的农户学习的方式掌握部分农技知识,6户通过书报自学掌握相关科技知识;有31户从未学过相关农技知识。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捧打乡永拉嘎村,有400多户独龙族、怒族,由于采取了多种培训方法,使这个村50%的农户基本上掌握了1至2门农村实用技术,培育科技示范户62户,农村党员占24户,同时还成立了水稻、养牛、蔬菜等研究会,会员达400多人。(8)一定规模的培训无疑加快了村民接受并采用新技术新工具。对比怒江鹿马登乡赤恒底村的情况发现,从1998年到2004年,该村氮、磷、钾、复合肥以及农用塑料薄膜的使用分别从40276吨和1010吨增加到126960吨和2029吨,(9)每年分别以21%、12%的平均速度增加。此外,生产工具的变化也很快。布朗族传统的农业主要有长刀、斧、镞、锄、犁、弯镰、木齿钉钯等,所代表的生产力相对落后,截至2005年布朗乡已拥有了一批现代化生产工具,其中拖拉机215辆,碾米机295台,摩托车4223辆,农业现代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

随着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这一趋向对传统精神文化功能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

(1)随着对现代农具、农技术知识学习、掌握和运用,一个直接的效果就是产量增加以及对其他经济作物种植技术的掌握。详见下表:(10)

作为生产技术的科学化的必然结果,经济作物的种植与产量明显增加,在粮豆播种面积有所下降的情况下(1999年为32732亩,2004年为29829亩),依靠经济作物的种植与产量的增加全乡农业总产值从1999年的1371.34万元增涨为2004年的2585万元。同样,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捧打乡永拉嘎村人均经济纯收入比实施“素质教育”工程前增36%。在掌握运用新工具、农技知识――产量增加――收入增加这一形成连锁效应的因果链中,越来越多的村民对现代农业、农技知识与提高生产效益的关系有了直观正确的认识。而随着这一认识的加深,其结果就是传统精神文化各种原始宗教的农业祭祀活动对农业活动的功能的削弱。

据对布朗山乡新曼娥寨的抽样调查表明,认为宗教祭祀对经济生活有所促进的约为38%,认为没有影响或有所妨碍的约为46%,而有96%的被调查者肯定了科技知识对提高生产效益的作用。(11)

(2)这一时期生产领域技术的科学化所形成的物质基础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文化系统中互相关联的部分的反应”。其中必然引发与之相关联的意识形态系统的变化。因为一定的观念形态文化产生于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模式,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模式总是一定观念形态文化的客观化。如此,则不同的物质生产活动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观念形态文化,他规定了与其相适应的民族文化意识的类型,对民族文化意识的发展具有导向,或者说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形成,必然引起反映这一物质生产活动自我调整需要的观念形态文化向特定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凝聚沉淀。具体而言,新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的形成和进一步的发展完善为大量吸纳与之相应的观念形态文化创造了条件。正是这一物质生产活动不断巩固发展完善的要求形成对新的观念形态文化的需求,在这种需求效应的作用下,加速了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对现代文化的吸纳。

据统计,截止2005年布朗山乡已有电视机1773台,影碟机1560台,收录机262台,电话177部。(12)对老曼娥寨抽样77户家庭的调查,表明76户家庭均把看电视作为业余休闲方式之一,有12户家庭既看电视又收听广播。基诺山乡信息化程度更高一些,截止2004年已安装电话748部,移动电话1274台,87%的村民看上电视。41%的村民安装有线电视,乡政府已开通互联网,(13)其2010年的目标是,以乡民族中小学为重点建立信息化网络,建成卫星教学收视点,建立乡、校基础教育信息网络,开设信息课,计算机人机比中学30:1,小学40:1。(14)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升,他们作为文化传播途径的作用也将不断发挥。而与传统精神文化相比,主流文化通过信息途径传播的条件更为成熟,主流文化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资源信息化的途径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主导地位,相对于少数民族传统精神文化形成了具有更大优势的强势文化,冲击改变着他们的传统观念,而逐渐被少数民族由羡慕而模仿学习。以基诺族为例:“基诺青少年传统的审美情趣正在或已经消失,就人体审美而言,象征祖先崇拜的发型已经消失;象征勤劳勇敢的耳环眼只有年长者的耳部才存在;漆齿染唇也只有部分老人保留这一习俗,青少年中绝少有把这些作为美的象征。从服饰审美来看,只有中老年人还经常穿本民族服装,其他人则很少穿,有不少青少年则公开认为,穿本民族服装‘不好看’,完全改穿汉族地区的流行服装。从文学艺术审美看,传统的文学作品除老人继续讲唱外,大多数年轻人则更欣赏影视节目和通俗书刊。影视明星成了他们的崇拜对象。”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思维发展、成就动机、审美情趣,都产生变化。(15)

简言之,农业的现代化、生产技术的科学化使物质生产活动不断发展完善,其所产生的对新的观念形态文化的需求效应,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的文化选择机制的产生。新的文化选择机制呈现出对主流文化、汉文化的盲从,而对本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传承相对弱化的特点。在这种文化选择机制的作用下,同喻文化传承方式与后喻文化传承方式并存,而且同喻文化对后喻文化的传承形成冲击。所以,在同喻文化占主导传承地位的情况下,少数民族青少年更热衷于看电视、接收流行文化,而主动选择后喻文化传承方式向老人学习传统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歌曲、舞蹈的则很少。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精神文化失去了其存在的文化载体,更不可能对其社会和生产活动产生作用,发挥其社会功能。

注释:

(1)人口较少民族是指全国55个少数民族当中人口在10万以下的22个少数民族,他们绝大部分居住在边远地区,其中,云南有七个:德昂族、基诺族、阿昌族、普米族、布朗族、独龙族、怒族,总人口23万(2005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2)《独龙族社会历史考察综合报告》专刊,第一集,云南民族研究所,1983年,第101页;杨福泉:《云南少数民族概览》,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65页。

(3)《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460页。

(4)侯远高:《独龙家族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5)尹绍亭:《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50页。

(6)尹绍亭:《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52页。

(7)根据布朗山乡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3月)整理。

(8)云南省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工程”典型经验材料选编。

(9)根据鹿马登乡1998年、2004年农业生产综合统计报表整理。

(10)根据布朗山乡1999年、2004年农业生产综合统计报表整理。

(11)高发元:《云南民族村寨调查――布朗族》,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0页。

(12)根据布朗山乡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3月)整理。

篇12

一、广西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四个目标是各个国家追求的理想状态,对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都提出了高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广西有着悠久的民俗传统和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虽地处西南边疆,民族种类众多,经济发展落后,但当地的人民社会矛盾较少,保持着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精神面貌。除此之外,广西的自然风光十分秀美,山水文化驰名中外,遭受的破坏较少,较好的维持了景观原貌。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西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文明、和谐理念。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理念,主要体现在当地的农耕文化上。广西隶属亚热带地区,当地少数民族是典型的农耕民族,这与游牧民族或者渔猎民族不同,这种相对固定区域内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人们更理解与大自然之间密切相连、和谐共生的生态关系。这种和谐理念可以从广西各类艺术形式中可以发掘出来,比如桂林的山水石刻、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和刘山姐为代表的山歌文化等等都是对此最真实的写照,展现了当地人民对生活的审美追求和对人生的执着热爱,充分体现了当地人民团结友爱的群体意识和和谐共处的文化精神。

二、广西传统优秀文化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特点,例如壮族的铜鼓和山花壁画,在世界上久负盛名。“三月三”歌节独具特色,“印象刘三姐”等歌舞类节目也闻名遐迩,走向全国。这些传统文化既创造了精神文明,也开发了物质文明。以广西“三月三”歌节为例,农历三月三在广西的南宁、柳州、百色、河池、崇左、来宾、钦州、防城港等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农历三月三这一天,家家户户制作五色糯米饭,染彩蛋,杀鸡宰鸭,喝酒庆贺。从1996年起,贵港市率先把“三月三”歌节办成了“三月三”艺术节,2014年“壮族三月三”成为广西的法定节日,提高了规格,扩大了规模,丰富了歌节的内容。这既体现了民族特色,又尊重了各族人民。

在民歌节中,以传统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活跃了商品贸易,促进了经济发展,满足了当地群众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需要。此外,通过民歌节,使得民间的传统文化活动升华到国家艺术的高度,使世界各民族文化得到更多的交流和学习机会,可以从中互相借鉴、吸收经验。同时也可以促进我国各族人民在形式上、心理上凝聚为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国家民族或政治民族形式的形成,增强中华民族意识。这于无形之间也增强了民众的爱国心。

三、广西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

文化具有传承性。广西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与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紧密相连的。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不仅有利于继承和弘扬广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广西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有利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

文化也具有创新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地区间的封闭状态也逐渐被打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已是势不可挡。当各区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越频繁越密切,民族传统文化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进行不断改革,才能更加贴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只有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才能紧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潮流不断向前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距今已有一定的时间距离。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总是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带有那个时代的特点,而与现代优秀文明存在差异。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应搜西安祛除陈旧的,过时的,与现代化不相适应的东西。同时加入反映现代,乐于为现代人接受的东西。这是因为民族文化的现代化是为了满足现代人需要,为现代人服务的,要坚持时代性原则反对复古主义。广西优秀传统文化要想在全球多元文化竞争中得以生存,就应当不断地进行创新并转变过去旧的发展方式,实行“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发展对策,更紧密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

广西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化必须始终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要适合当今社会的需要为出发点归宿点。当然,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中,也应注意保持其民族传统特色的东西,只有如此才能体现出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使民族传统文化保持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总而言之,广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当地人民精神和思想的集中体现,包含了当地人民对情感生活和现实环境的人生思考和智慧凝结,对当地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的形成以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和发展起到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对当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意义。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因此重视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它的正功能,让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积极作用。

篇13

(一)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建立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这一点在塑造个体和整体上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中华民族每一个体都拥有这一品质,中化民族才能在世界之林立于不败之地。

(三)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著的献身精神是要学习推广的。

(四)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当今的实践品格是一致的。

(五)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和精神世界的塑造,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

(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国家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们带来希望与力量。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是说,语文不仅具有交际工具的功能,而且由于语文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及其他的人文内容,因而本身也具有了负载文化的功能。可见,语文学科是一门集工具性、文学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学科,这一性质决定了语文知识传授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统一,决定了语文教学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必须渗透传统文化。

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人类文化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风俗中表现出来,更主要的是在人类的文字中记载下来,而文言文是记录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言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言文是指以前通用的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书面语,包括散文、骈体文、诗词歌赋、戏剧等。狭义的文言文仅指用文言写的散文和骈体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文言文记载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在文言文中有深刻的内涵。

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既是大纲对语文学科的基本要求,也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内容所决定的。那么,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在文言文教学之中呢?结合文言文教学的实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