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框题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传统文化的继承”这条主线,分析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继承的具体形式有哪些以及各自的地位如何,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这课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密切。在教学时,主要运用多媒体上课,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拥有一定生活体验,具备一定归纳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能够自主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文化行为。本框题的内容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平时有所闻、有所见、有所感,对研究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状况这一课题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参与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文化的继承性。
分析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
2、能力目标
探究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的能力。
分辨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尝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 、学习 、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传统文化的特点及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教学难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五、教学方法
1、多媒体演示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丰富的图片和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师生共同探究中构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课堂小辩论。通过针对传统文化的两种不同的态度展开课堂小辩论,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认知能力。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七、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资料及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让学生课前预习教材并发现问题,搜集有关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的由来及特点的相关资料。2、思考教材中的“探究活动”。
(二)导入新课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文化传播的相关内容,了解到文化传播在促进中外文化继承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将一起继续学习第四课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第一个框题――传统文化的继承。在进入新课之前我们先看看本节课的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及问题探究。
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
观看图片思考:1、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中秋节的由来呢?(学生发言)
知识拓展: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在夏历八月十五日,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它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传统佳节。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唐朝时出现观月、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八月是作物收获季节,庆丰收、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中秋节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这一习俗延续至今。
2、你能说说中秋赏月的习俗为什么能够保留至今吗?(学生讨论)
通过大家的探讨和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两点。
第一,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第二,传统习俗得以保留至今的根本原因: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习俗符合民族心理,具有民族性。
知识归纳: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1、传统文化的形成(含义)
2、传统文化的特点:继承性、历史性、民族性、时代性等
(过渡)既然传统文化存在于现实中,那么,今天的传统文化是怎样的呢?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对媒体展示图片:
探究活动:你知道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打上了哪些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烙印吗?这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会徽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思想:诚信;
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印章、篆刻与书法;
中国的传统习俗:用红色表达着强烈的生命感和旺盛的生命力,代表着喜庆、热烈与祥和。传统文化体现在会徽上,这说明了:会徽从传统思想、文学艺术和习俗的角度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今天,各民族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知识归纳: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探究活动:你能说说“和谐社会”的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有怎样的关系吗?(学生讨论)
学生探讨后,教师归纳:
“和谐社会”中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将“和”、“合”思想顺应社会生活的变化,去掉其将天神化的糟粕的内容,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知识归纳:
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与时俱进)
顺应社会发展的传统文化,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积极作用);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会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消极作用)。
(过渡)既然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既可能起积极作用,又可能起消极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呢?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呢?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组织课堂小辩论: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正方观点“传统文化是财富”,反方观点“传统文化是包袱”。先分小组讨论,准备辩论的事例和观点。选出4位学生进行现场辩论,在允许的情况下,其他同学可以进行场外的提示。
知识归纳:
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必要性;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九、课堂小结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1、传统文化的形成(含义);2、传统文化的特点:历史性、继承性、时代性、民族性等。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应与时俱进)。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必要性;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篇2
所以,“平庸”也就和“中庸”难以区别了,要么做个“平庸”的“君子”,要么做个不“平庸”的“小人”。所以现在还没想明白,究竟做什么好呢?理解到这里时,我着实兴奋了一晚上,因为,我终于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精华了。所以,写出来让还没体会到的人也和我一起体会体会。
篇3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的继承性。分析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而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则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明确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的道理;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本领;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辩证观察和认识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指导课前学生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探究中国传统习俗、建筑、文艺和思想,了解文化的继承性;利用课堂时间让个别小组代表展示探究成果,教师在学生探究得出结论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在学习中,继续与学生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其他特性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明确其作用的双重性,并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2、方法:案例教学法 讨论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赏析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分析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二. 教学重难点:传统文化的特点,对传统文化的辩证认识
三. 教学过程设计
1、传统文化面面观
(导入)张岱年老先生的话引出课题——传统文化的继承
(多媒体展示)元、明、清三代的青花瓷作品
设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陶瓷)什么瓷?——青花瓷
也许我们许多同学对青花瓷并不熟悉,但这种传统艺术品却与我们古老的文明的国度有着不解之缘,产于唐代,成熟于元朝,盛行于明代,而在清康熙年间达到巅峰,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几百年间,民族精神的火炬薪火相传,青花瓷不但没有灰飞烟灭,却因其珍贵而成为收藏家们的挚爱,因其绘画装饰清秀素雅而成为中国历代文人家居瓷器的首选,更因其间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而让某些人陶醉、歌唱……
春节晚会上,周杰伦演唱的歌曲——《青花瓷》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所有的观众,歌中古筝撩拨,牙板清脆,琵琶淙淙,中国风分外动人,加上周董含糊的哼唱,一种超凡的意境盎然而生……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这首歌,在这之前,请大家留意:歌词中有哪些词汇传神地描绘出传世青花瓷的风采?——
(多媒体播放)《青花瓷》
学生:认真观看、思考、讨论。
师:提问并归纳总结。“素胚”“天青色”“仕女图”“牡丹”“泼墨山水画”等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词汇描摹了传世青花瓷的风采,周杰伦的唱腔柔情而古朴,略带江南戏曲的雏形,绝妙填词配复古音乐,构成了一首佳作。综
转贴于
观周董的歌,几乎每一首都在演绎着传统——民俗、古建筑、传统乐器以及影响着中国人几千年的“孝”都有所体现。
一言以概之,从周杰伦的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而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继承性……
2、传统文化在今天
(过渡)接下来我们再运用上述事例,进一步探讨传统文化有哪些特点?
(1)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当周杰伦站在春晚的舞台上,他要表达的不仅仅是对音乐的热爱,而是一个歌唱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年轻人,一个用传统去演绎现代、创造经典的歌手,一个黑眼睛、黄皮肤的“龙的传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的认同感,我们通过歌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可以明显感受到浓郁的中华民族风。这就是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的体现。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歌词中传达出的“孝”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本,古代人们把它看作最重要的德行之一,甚至认为只有对长辈的绝对服从才是“孝”。而现代我们提倡的“孝”,则是周杰伦在歌词中表达出来的意思,即在长辈与晚辈人格平等前提下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当然还有关爱和陪伴。
设问:从“孝”的演变,我们可看出传统文化具有什么特点?
也就是说,“孝”这种中华传统思想在世代相传中仍保留着基本特征――即尊敬长辈,但具体内涵却因时而变――即去除盲目的部分,封建的等级思想,顺应社会生活,强调了在人格平等前提下的尊敬与孝顺。
(3)作用的双重性
通过以上对“孝”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如果传统文化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内容能够与时俱进,就会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就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们成长的作用。 (过渡)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既可能起积极作用,又可能起消极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挥其积极作用呢?
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展示)历届奥运会开幕式的特色
一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地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张艺谋)08奥运会开幕式之困惑
设问: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发挥其积极作用呢?
篇4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这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的作用,故②不符合题意。排除法是解答本题最快捷的方法。答案为D。
2.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优秀城市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作品
①体现了城市环境对雕塑风格的依赖②反映了雕塑理念与城市环境的统一③体现了城市环境是时代精神的产物④反映了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A. ①②B.①③C. ②④D.③④
解析:城市环境是一个城市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特质(包括精神追求、精神文明等)的统一,从本质上说城市环境属于物质范畴,故③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可排除B、D。雕塑是城市环境的组成部分,作为艺术作品是客观现实(城市环境)的反映和产物,故雕塑风格依赖城市环境,①错误,A可排除。答案为C。排除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快捷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要学会并熟练运用。
3.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寿域神方》记载:“治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棵野生龙脑樟树!
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医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
解析:材料中的“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及“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体现的是中医药创新(文化创新)问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体现的是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文化继承与发展)问题;“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体现的是现代传媒的作用。
根据材料的上述信息,可以调动的《文化生活》知识有: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的传承,文化创新,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把《文化生活》的知识与材料信息有机结合,就可组织出答案。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组织答案的方式上,北京卷、全国卷多要求知识与材料信息的有机融合,而不能生搬硬套理论,因此,答案不是知识的简单复述和再现。这是与地方卷特别是山东卷的重大区别,这一点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要切记并做好针对性训练!
参考答案: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有利于培育珍稀中医药植物,开发新产品,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有利于建立中医药植物资源基因库,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化;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
4.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要面对东道国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等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 解析:“谈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这种类型的试题的解题思路一般是:①提出正确态度是什么,②阐明持这样态度的理由。
设问的有效信息包括:“《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正确态度”。
材料中给出的“上述挑战”是“东道国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等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文化差异”是文化多样性问题,所以,“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也就是如何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这样可以调动的《文化生活》知识就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尊重文化不是要将某种文化“束之高阁”,而是要“兼收并蓄”,实现文化的融合。
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挑战,实质上是要处理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问题,这是解释应有的正确态度的原因的思维角度。据此可以组织起这样的答案:“文化对经济有重要的反作用,没有对东道国文化的尊重,没有对东道国文化的吸收、借鉴、融合,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就无法在东道国顺利地开展经济活动”。因为试题分数的限制,参考答案对这一点没有作出要求。
参考答案:尊重文化多样性,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尊重东道国的文化。跨越文化差异,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当前,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某些国产电影因缺乏想象力、制作工艺粗糙、营销手段落后等,在国际电影界备受冷落。但文化“走出去”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如中国交响乐团在德国演奏了改编创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京剧的魅力。因此,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的认识。
解析:首先,解读设问信息:“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这是调动知识的范围),“谈谈对……的认识”(这种试题的解答思路一般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是对外文化交流),更应‘走进去’(是对对外文化交流的要求,即融合当地文化,能够为其他文化接纳和欣赏)”。
材料给出的有效信息是:①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较多问题。②正反两方面的案例,特别是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改编创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这个案例。从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走进去”的角度上说,这两个案例给我们两点启示:要推动文化创新,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文化创新必须借鉴、融合当地文化(这是“走进去”的真正内涵,也是“走出去”与“走进去”的关系)。不解决这两个问题(两点启示),中国的文化产品就不能被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就无从谈起。这里也在告诉我们“走出去”“走进去”的意义: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
在这样解读试题信息的基础上,按照“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整合这些有效信息,用《文化生活》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比较准确的答案。参考答案中的①②属于“为什么”(其中②中包含“走出去”与“走进去”的关系),③④是解决“怎么样”或“怎么办”的问题。
参考答案:①文化“走出去”能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②文化“走进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深化,只有被其他文化了解和接受,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走出去”。③要推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文化创新意识,提高文化创作能力,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④通过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创造出能为其他文化所接纳、欣赏的文化产品。
【考情分析】
1.从近三年高考全国卷和地方卷的整体情况看,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有遍地开花的特点,近三年高考试卷涉及了本专题的每一个考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甚至“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这些一向被认为“偏冷”的考点,出现在2012年的全国文综新课标卷非选择题中(第39题)。从这个角度说,对本专题的考点复习时首先应该坚持的原则就是全面、系统。
2.本专题的考点实际上可以归纳为四个,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传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就这四大考点而言,近三年的高考考查还是有所侧重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了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这些考点上。山东省教学内容的调整中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框题删除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两个考点在山东卷中没有出现过。从这个角度说,对本专题的知识点的复习可以根据各地命题的特点有所侧重,不必平均用力。
3.高考对本专题知识点的考查,尤其是对重要知识点的考查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知识点的考查综合化,换句话说,就是考生解答高考试题往往需要使用知识体系而不是单一的考点知识。如2012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39题第1问。二是对单一知识点考查的深化。如2012年北京文综卷第38题第4问,参考答案中“跨越文化差异,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对尊重文化多样性内涵,特别是对“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这一内容的深化理解。因此,对本单元的重点知识要深化理解。
【考点精讲】
基于对近三年高考考情的分析和对考点的理解,我们把本专题考点整合为如下四个:
1.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内涵。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2)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表现(载体):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①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世界上许多以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类著称的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4)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①正确态度: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原因:第一,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第二,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第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5)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①含义:文化是民族的,是说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是世界的,是说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②原因: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文化是民族的。同时,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决定了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文化是世界的。
考点拓展:
(1)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是各国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即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性、独特性,它使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相互区别开来。文化的世界性不能脱离民族性而存在,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界限具有相对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
(3)文化多样性≠文化多元化。文化多样性主要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来讲的。所谓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文化内容的差异、地域文化的特色,都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而文化多元化则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来说的。多元化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
2.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①商业贸易。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②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2)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被称为大众传媒。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对待文化传播的正确态度。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考点拓展:
文化传播途径≠文化传播手段。
①区别。
文化传播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文化传播途径(方式)指的是文化传播中的具体方式、行为,如商人的贸易活动、人口迁徙和教育等。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途径(方式)。
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这些传播媒介就是文化传播手段。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例如电视和互联网属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手段,而不是文化传播途径(方式)。
②联系。
文化传播途径(方式)和文化传播手段也有密切联系,人的精神活动总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所以文化传播途径(方式)总是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播手段。
文化传播手段是文化传播方式的媒介,文化传播手段的运用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方式)。如报纸、杂志、书籍属于文化传播手段,但阅读报纸、杂志、书籍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方式);电视、互联网属于文化传播手段,但利用电视、互联网信息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方式);手机是文化传播手段,而利用手机传递短信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方式)。
3.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文化的继承。
①文化继承的对象: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的继承包括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的继承、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和传统思想的继承。
传统文化的特点:第一,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第二,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文化继承的正确方法(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辩证分析(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根本标准是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批判继承,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古为今用。
(2)文化的发展。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②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一,社会制度的更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第二,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也促进文化的发展。第三,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3)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特别说明:山东省的教学内容调整中删除了“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两部分内容,山东的考生可根据实际加以取舍。
考点拓展: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个理论的根本意义是要告诉我们如何推动文化的发展。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根本的是要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此必须深化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其次,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思想解放,促进教育发展。
4.文化创新
(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2)文化创新的意义。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也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文化创新的途径。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对待传统文化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这是文化创新的根基)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这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取长补短”,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4)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既要克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 “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
【新题速递】
1.2012年6月,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在新闻会上表示,十七大以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由单个的项目性保护逐步走向系统保护、科学保护和依法保护阶段,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初步形成。假如请你为文化遗产保护制订宣传标语,你觉得可以做出的选择是
①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②保护文化遗产,我们仍需努力③依法保护文化遗产,是每个公民的责任④保护文化遗产,我们已经有了完备的制度体系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2.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散布谣言的途径。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事件越重要、事实越不清楚,传播的速度就越快,谣言的危害也就越大,“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的判断能力。”因此,当有重要事件发生时
①大众应避免盲从,要有理性判断②传媒应承担社会责任,防止消息扩散③个人应尽快传播,自由行使权利④政府应及时信息,使谣言止于公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作为中外交流的港湾,香港人创造了一大批中英混用的词汇,“hold住”就是其中一个。“hold住”是指面对各种状况都要控制把持住,要充满自信,从容应对。该词语2008年就开始出现,2011年随香港一档节目而爆红网络,成为新的流行词汇。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来源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③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有重要的作用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倡议:减少一点谋术文化,增加一点大爱文化;减少一些民粹文化,增加一些理性文化;减少一点复古文化,增加一点创新文化。文化做这样的“减加法”,有助于
①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②改造腐朽文化③传统文化顺应时代的变迁④改变我国文化的多元化状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我们无法改变各个国家文化上的差异,但可以通过文化交流了解并理解这样的差异,从而增进对不同国家文化的认同”。这一观点的合理性体现在
①承认世界文化的统一性②认为各个国家在文化上的任何差异都不能改变③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认同不同文化的平等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性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6.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创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就了许多人的明星梦,也成为商家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宣传载体。这说明
①大众传媒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现代媒体是文化创新的主体④文化通过创新能更好地掌握群众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7.2012年8月23日(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熊建的文章《牛郎织女何时感动世界》。阅读文章节选,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节选一:我们的牛郎织女故事本应成为世界的范本。
牛女传说浓缩了中国农民对小农经济下男耕女织生活方式的全部理想,因而备受欢迎。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的传统爱情观有四大因素:责任、忠贞、含蓄、隽永。
由牛郎织女组成的家庭,相信一定是稳固的。因为他们二人都不会把爱情和婚姻当儿戏,这跟中国传统的婚恋观、家庭观是一致的,在当前也是有现实意义的,与世界主流价值观也是一致的。西方社会经过一度的“去家庭化”,拨乱反正之后也在向“重责任、固家庭”的主流意识形态靠拢。
(1)结合节选一,谈一谈你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节选二:我们的牛郎织女故事本应成为世界的范本,但却一直处于“自悲”之中。
即便外国文学大师,也看不明白我们的爱情。虽然七夕节提供了破译中国人爱情密码的绝佳蓝本,但是很少有西方人愿意花费心思和精力来搞清楚。如果说牛郎织女故事缺乏足够的情节,那么,中国爱情最经典的表述——《红楼梦》则提供了更多、更充实的爱情故事,但这对西方人来说更加难以理解。
第一位发表红学论文的西方人——德国人郭实腊(1803年~1851年)更不靠谱,他甚至以为贾宝玉是女孩,说书中的小姐们“喜鹊般谈论着无聊之事……毫无顾忌地发表对奢侈品的个人看法”。
文化是软实力,伴随硬实力的盈缩而变化。18世纪,西方社会还对中国充满敬意,在后来的交锋中,中国的文化传统伴随国家地位跌入谷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化中也赢得了尊重。1000年前,中国俯视世界;100年前,中国仰视世界;今天,中国平视世界。
但中国崛起之快,许多人还不适应,往往用老黄历看待中国,也因此对中国的进步抱有偏见。我们坚信,那种陈旧过时的中国观迟早会改变,那种随意误读、解构中国爱情悲剧的现象会越来越少。
(2)结合节选二,说明怎样才能破解“牛郎织女何时感动世界”这一难题。
8.2012年是中德建交40周年,作为2012德国“中国文化年”重点活动之一,第27届德国石荷州音乐节中国主题系列活动7月14日晚在德国北部城市基尔拉开帷幕。石荷州音乐节,是德国也是欧洲规模最大、水准最高的音乐盛会之一。并非音乐节“传统项目”的京剧,今年首次进入音乐节的舞台就光芒四射,“东方戏剧”《野猪林》在德国著名的塔利亚剧场演出,征服了这里口味挑剔的观众,并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对此,《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分析指出:这些年,京剧一直在“走出去”,但大多动静寥寥。综观国家京剧院《野猪林》在国外演出的巨大反响,我们至少可以获得这样的启迪:京剧“走出去”必须依靠品牌剧目,张扬传统特色,体现中国精神;剧目必须融合人类情感,讲述现代视野的动人故事,适合国外观众理解和欣赏习惯;同时,要有优秀的演员,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以及良好的演出平台和专业的市场运作。
结合《野猪林》演出成功给我们的“启迪”,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京剧怎样才能更好地“走出去”。
参考答案:
1.A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体系只是“已初步形成”,故④错。
2.B重要事件不一定是负面的事件,故②“防止消息扩散”的观点不正确。当有重要事件发生时,个人对事件的了解不一定正确、完整,况且事件的性质也不确定,故③“个人应尽快传播”的观点不科学。
3.B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社会实践,故①错。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故④错。
4.A对待腐朽文化应该是剔除而不是改造,故②错误。文化的多元化不是文化发展的方向(参考本文“考点拓展”部分),也不是我国文化的现状,故④错。
5.D世界文化的统一性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文化的共性和相互依存性,显然①不符合题意。从整体上说,各个国家文化上的差异是无法改变的,但这不等于任何具体的差异都不可改变,因为在文化的交流中不同的文化可以相互借鉴,故②错误。
6.C现代媒体是文化传播的手段,不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故③错误。大众传媒的宣传只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还是自身经营的改善,故①错。
篇5
政治试题情境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在情境创设方面要反映试题的立意,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和学科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多深入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校园生活,关注地区热点,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科学协调发展的问题,体现人文精神。这样才能使原创试题具有时代感,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实际。
命题需要智慧和灵感,这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对生活中的顿悟、每天所听、所看、所想的内容是否能够成为命题的素材,记载下来。形成一种积累素材的意识和习惯,把日常积累的素材连同相关的学科知识点记录下来,专门作一个文件夹,日积月累,自己就会拥有丰富的命题资源。
二、情境材料要符合客观实际,有可信度
情境材料源于生活、反映现实。在情境材料的选择上要根据试题立意的要求选择、编辑情境材料。同时情境材料要真实、可信,对材料的选取就不能够凭空捏造,要有实际的依据,要能经得起推敲。
例题1.材料:国学,泛指中国传统文化。悄然兴起的“国学热”可谓“文化寻根”现象的折射。
目前,许多中小学校正大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四川成都市教育局颁布了《成都市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实施纲要》,深入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学校将诵读《成都市国学经典诵读读本》列为小学生的所学科目。但是《读本》中已删减部分涉及封建等级制度、君臣之礼等。比如“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君则敬,臣则忠”等内容。
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与创新角度,说明成都市教育局这一举措的合理性。
答案:①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这一举措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有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成都市教育局出台的措施,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与时代内容的结合,实现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成都市教育局出台的措施,有利于通过教育,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长远发展。
例题1是以目前国学热为背景的一道原创试题。创设服从立意,考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情景材料选用了四川成都市教育局颁布了《成都市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实施纲要》中的相关内容,保证了情景材料的可信度,让学生通过考试加深对省情的了解。
三、注意材料的导向作用,体现情感
政治试题情境材料的选择和创设要仔细考虑其能力价值、社会价值、情感价值等,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所作为。选择那些能够激发学生潜能、发挥创造活力、弘扬科学精神、社会正面影响、培养健全人格的素材作为政治试题情境材料的来源。通过考试,尽量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思想有所收获。
例2:作为全国旅游城市的四川泸州,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雕塑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些优秀雕塑展示着泸州人文历史、诗酒文化、江河特色,标识了泸州的文化内涵,描绘着泸州的历史与未来,凝聚着泸州人民的精神。这说明城市雕塑()?
①是人们精神活动及产品的物质载体②承担着文化传播的作用
③对提高人们文化修养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④体现文化的区域性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这是根据泸州本地实际命制的一道原创试题,答案是C。通过对本土材料的挖掘,拉近了试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贴近学生生活。同时又能够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篇6
2.认真钻研教材,抓住知识重点
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进行知识专题复习,对我们正确迎考具有重要的意义。
2.1 夯实基础,准确记忆原理。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对教材的基本原理、观点进行准确地记忆。做到全面、牢固、熟练。例如,在掌握党的基本路线这一知识点时,我们不仅要准确记忆党的基本路线的制定依据、核心内容、现实作用等知识,同时也要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原因、意义…'对外开放的原因、作用、注意事项…'改革的性质、目标、作用”“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地位和作用”等知识进行记忆,并且要把这些知识进行延伸,全面把握与之有关的内容,如党的基本路线与基本国情的关系、与中国成就的关系、与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的关系;等等。
2.2 连点成线,形成知识链条。所谓连点成线,就是以某一内容为点,全面整合教材所学知识。例如,在掌握文化这一知识时,我们就要对七、八、九年级的内容进行重组,找出《把握学习新节奏》、《多元文化“地球村”》、《终身受益的权利》、《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以及《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这些课题,抓住学习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文化对个人、对社会的影响,进而掌握中华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三大文明”之间的关系、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等知识。
2.3 连线成网,构建知识体系。在进行知识专题复习时,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思考,对一个问题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分析,从而做到细致、全面。
篇7
中国古典园林以传统文化为中心,委婉含蓄。在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进程中,园林艺术的发展随着我国绘画诗歌等艺术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园林的诗情画意,表现为诗、画对园林艺术的精神渗透;诗画艺术直接转化为园林的物质造型。园林的艺术创作一方面要师法自然、表现自然,另一方面也需要向绘画汲取营养。中国古典园林大多建造在相对封闭的与外界自然或城市环境相对隔绝的空间环境中。设计者力求在狭小的空间环境中表现出宏大的自然山水之势。
2我国现代园林是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发展
当今的人们已经深刻的认识到,现代园林应充分地尊重自然传统,有意识地改变忽视自然功能的形式主义手法。现代园林设计以自然为主体,更具自然规律进行规划设计,减少对自然的人为干扰,进而形成具有自然活力的人类活动空间。
3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所涉及的主要元素是:石、水、植物
石是园之骨,水是园之脉,植物是园林中四季美景的艺术表演团。当然园林设计中还涉及到一些动物,比方说:鱼和天鹅等。笔者认为在这点上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史相通。在手法上现代园林常常讲究大面积的铺排,看起来非常气派,然而游逛起来却非常累,让人无所适从。而传统的园林,讲究以小见大,强化造园意境,反而曲径通幽,别有洞天。当然现代园林也有可取之处,比方说引进了西方园林大面积的草坪的设计,给予人们更好地亲近大自然的机会。
4中国古典园林重视写意手法的应用
集天下名山胜境,不过分追求和拘泥于对实物形象的摹写,而是经过取舍并加以高度概括和提炼。虽取材于自然又非纯天然模仿。使游人富有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奇妙感觉,同时也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应该确立研究传统园林的正确态度:基于传统,重新创造。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博大艺术内涵和特点的艺术综合体。跟当时的人文环境,文化艺术水平息息相关。在建设和研究的背后,现代园林是对中国传统园林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又要体现地域特点富含时代气息。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正是“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园林的设计受限于特定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园林艺术的本质特征以及其形成的根源,同时运用符合现时代特征的科学的思维路径去研究问题。因此,这种差异首先应该从人认识自身和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切入。从本质上解读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风景园林,并变更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借鉴西方思维方式之长处,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创新的思维方式,探究中国传统园林的现代意义。
梳理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历程和其在东、西方的影响,以及进入近代后的衰落根源。剖析现代风景园林的行业本质,以自然文化为基础,以自然要素为素材,以自然风景为源泉的艺术创作,是有生命的、在不断生长变化的空间造型艺术和领土的安排与整治行为。解析其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以自然为主体,以生态为核心,以人本为宗旨,以地域为特征,以场地为基础,以空间为骨架,以简约为手法。从现代园林出发,再回到传统园林,从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出发,以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要求重新审视传统园林,从中剥离出其现代价值和局限性。
篇8
油画进入中国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从最早帝王画像到早期油画艺术家的探寻,油画民族化经历了从模仿到学习再到民族化创作的萌芽。经过诸多艺术家和早期学者的探索,油画民族化本身表现出的本土意识雏形已经显现。 著名油画家董希文认为:“油画中国风从绘画风格方面来讲,应是油画家的最高目标。要使中国油画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决不仅仅是把油画画得跟西洋画一样。我们有我们自己民族的优良传统需要去继承和发展,且中国画家应有中国画家的气质,以及自己对生活的看法、想法和表现法。”从老一辈艺术家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领域的长者们早已认识到油画民族化的重要性。
油画民族化现状
油画民族化发展过程中,经由了许多大师之手及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后,虽然沉淀了属于中国油画自己的神韵和工笔,但是站在民族化发展的角度,依然存在以下两种误区:部分人认为中国油画本是意象优化的发展品,因此在借鉴模仿的过程中,只需要掌握好意象油画的基本绘画技巧,中国油画必将成为最终趋势在相当长的过程中,由艺术领域形成独特的艺术性格,最终达到民族化的目的。趋势和方向虽确定,但是在绘画实践中依然存在比较被动的地方,部分画者在绘画过程中纯粹模仿意象油画技巧,忽略油画承载的民族气魄和文化精神;还有部分人认为油画中国化、写意油画是嫁接后的风格,生产不出“中国版”油画。然而在笔者看来,两种看法其实都有欠妥的地方。在中国传统绘画写意性观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中国写意油画,是中国意象美学观在现代油画中的体现,它既站在传统文化的高起点上,有着广泛的民族基础,又具有一定的世界性,是中国油画昭著于世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自信把中国写意油画进一步构建好。
油画民族化策略
从上文论述中,我们已经对意象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及油画民族化的基本进程有了了解,基于当前油画民族化的现状来看,建议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对意象油画中值得学习的地方进行吸取和加强,对过于极端的人文精神进行摈弃,融入中国独有的民族魅力,使中国油画变成特殊的艺术标志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1.对意象油画合理扬弃
意象油画在几百年的发展演变中,其极具特色的表现性对视觉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力,尤其是作品本身承载的人文精神和独特审美,是意象油画独特魅力和艺术生命力所在。因此,就中国写意油画的民族化发展来说,不能完全从对意象油画中优秀成分的学习中脱离开。在具体研究和掌握意象油画创作方法与规律的基础上,应从外在形式及艺术精神两个方面对其精髓进行真切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写意油画中自如地驾驭油画创作语言,将带有民族特色的人文精神融入到作品中去,使中国油画最终为本民族及世界认同。正如吴冠中所指出的“学习和借鉴意象长处则应别具慧眼”,那样亦步亦趋地仿效或“翻版”意象油画,既无必要也无出路,因为好的油画作品既有它与生俱来的优秀品质又有在此基础上创造而体现出的独特审美趣味。
2.民族审美的创新和拓展
在民族化写意油画中对传统元素的正确态度是:不能只是效仿、利用,或是仅用油画材质“表层化”的表现传统文化元素,油画民族化应是中国文化精神、民族审美心理和地域特征对外来油画艺术内核的转换。从中国特殊艺术思维和表现方式出发,取得与中国艺术精神的正面链接,经过一个当代视角的过滤、改造、转移和超越,从而发现并获取新的创造元素或“基因”,才能使它们重新“复活”在当代艺术的躯体上,并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中国油画艺术中加以延伸和发展,实现中国油画对民族文化艺术审美的拓展与超越。
篇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0.034
在现今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作为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强弱的一种显现,对国家的发展强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充分运用到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更好地与当代社会相融合,需要我们不断关注传统文化的相关工作进展,学会对传统文化进行准确定位,找出一条适合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新道路。
1文化全球化和中传统文化的概念论述
1.1文化全球化
学术界普遍认为,文化全球化是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的交流、对话以及价值共识和共享。其实文化全球化就是世界上的各种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并且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的过程。正如先生在描述20世纪的局面时说:“20世纪是一个世界性的战国世纪”,“未来的21世纪将是一个个分裂的文化集团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一个多元一体的国际社会。而我们现在的文化就处在这种形成的过程中”。目前,文化全球化主要表现形式是以美国文化为主导的欧美国家文化的全球化。美国等西方国家凭借经济和先进的科技优势,将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通过互联网、电视等多种手段在全球快速传播。
1.2中国传统文化
对于传统文化的概念,有学者把它定义为“历史演续中形成的文化,这种文化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庞大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还有学者表达为“祖宗创造的具有继承活性的历史遗产”,而“继承活性”则说的是某些文化自创立以后独立于其创立时所处的政治经济关系的能够跨时代并影响后人的意识形态。基于以上概念,笔者认为传统文化是在民族历史演变中形成发展起来,并被大多数人所认同流传下来的带有民族特性的一种动态文化。它会根据时代的发展状况,不断完善和丰富自身内涵。从内容的延展性上讲,它涵盖经济政治、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建筑科技等各种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从思想的延续与继承上,它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导,辅以百家之长的一种圆融和谐的文化;从时间的跨度上,“”以前它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沉重的奴隶社会和近两千年的封建帝制社会,五千年的酝酿与积淀,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与精深。
2在现今社会发展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
2.1加剧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矛盾
“全球文化体系是一部普遍的法典,然而其目的不是普遍的同化;恰恰相反,它是区别、界限和冲突的表现。”不同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交流与融合,虽然可以碰撞出新的火花推动文化的发展,但还会因各自文化差异而引发新的冲突。最突出表现就是西方的价值理念和中国传统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在西方社会里大多喜欢追求个人主义,注重和维护小我的利益。相比之下,我们国家就注重强调集体主义,以整体利益为重。当西方的这种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进入人们视野之后,原先传统文化中良好的道德风气和风俗习惯就会受到挑战,人们会产生质疑,甚至还会抛弃它转而推崇外来的价值观念。这就是在今天的社会里我们常常看到的各种因“道德绑架”而带来的社会难题。
2.2我国本土的文化安全出现问题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文化上,美国等欧美国家都是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他们可以通过电视、电影、互联网等传播方式,无形地向我们推销他们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以及价值观念,从而达到“文化霸权”的目的。仔细观察周边,不难发现人们的物质生活方面出现了“西化”的现象:饮食上随处可见的麦当劳、肯德基和德克士等西式快餐店;服饰穿着上对LV、Gap、阿迪达斯等外国品牌的盲目追求。特别是“西方节日”的大兴之风,可以说是与中国传统节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其实都是当前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一种忽视或者缺乏认同感的体现。“对于人来说,归根到底最重要的,不是政治意识形态或者经济利益。人们认同之所在,人们为之而战斗、而牺牲的,是信仰和家庭、血统和理念。”人们对于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弱化,很容易让我们迷失文化方向,忘却自己的文化底线,给我们自身的本土文化带来一系列文化安全问题。
3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
3.1辩证地看待并继承传统文化
对于传统文化,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虽然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是前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今天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支持。但是我们还应该意识到,由于时代背景的局限,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需要摒弃的糟粕。所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就是:既反对教条式地全部接受和学习,又反对那种全盘否定式地宣扬传统文化“无用论”。更多的是做到:弘扬并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确保传统文化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前进。
3.2坚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所谓的创造性转化,就是根据现实诉求和时代需要,将那些有借鉴价值的文化赋予新的时解,并以一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使之符合现实要求和大众的口味。这样,不仅提高了公众参与度,还能让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而创新性发展主要是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合理完善和拓展。一是要把传统文化与当前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二是结合我国国情积极地融合外来的优秀文化。例如,国家现在大力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吸收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又借鉴了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基础之上而产生。
3.3树立开放的文化观,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
在当今开放的世界下,树立开放的文化观,坚持多元文化可以共存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发展自己本民族文化,而不主动与其他外来文化交流、借鉴和学习,这无异于清朝时期的闭关锁国。文化全球化带给我们的除了挑战更多的是机遇,只要方向正确,道路明确,完全是可以让其他文化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创造出更符合时代特点的优秀文化。
首先,需要增强我们的文化主体建设意识,加大对本国文化的建设力度,增强文化自信心。通过大力发展相关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向世界展示中国当代社会的一种文化形象,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出现新的商机。其次,重视新媒体的发展,加大传播方式、手段和力度,推动传统文化走出去。最后,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文化发展措施,确保走出去的文化产品能够准确代表中国形象。总之,需要形成一种“合力”以推动传统文化走出去,这样我们的民族文化在国际舞台上才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中华民族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发展下来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这是我们应该感到自豪和骄傲的。但我们同样要认识到:在全球化的今天,更需要抓住文化全球化这一历史机遇。以开放的心态,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在碰撞中产生新的契机和新突破,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参考文献
[1]袁金刚.文化、文学全球化涵义界说[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2].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J].三农中国,1998,(11):8.
[3]程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5,(4):34.
[4]庄严.何谓传统文化[J].兰州学刊,1997,(2):2526.
[5]朱雪.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13.
篇10
现代德育教育的文化环境
在现代,电视、电台和报纸等媒体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视野,网络也成为一大强势媒体,它具有全球性、迅速性、自由性、抗控制性等特点。网络也为大学生德育教育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文化环境,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利用网络实施德育教育,可以发挥传统德育教育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同时网络也传播着大量意识形态领域的信息,在东西方的融合和冲突中,对立的意识形态在网络中同台竞技,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的“西化”和“分化”,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种政治文化战略使我国的文化环境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新媒体的出现导致了虚拟与现实混杂交错,让人们具有了虚拟的第二生存空间。虚拟空间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尤其巨大:一是网络虚拟生存方式,让部分大学生脱离现实,甚至回避现实;二是把网络信息混同于现实,因而容易出现非理。在现实中,虚拟和现实的交错混杂,对学生的识别能力和德育教育工作者都提出了考验。德育教育的文化环境重点在学校。现代社会德育教育的文化环境过于倚重学校,没有充分调动家庭和社会的合力。德育教育的价值实现不能通过脱离生活进行封闭式的“灌输”,这种“灌输”模式在多元化的现代文化环境中只会加剧教育对象的价值冲突和困惑,其行为也会呈现出一种被动选择,而这并非出于内部价值观念或动机的驱动,这正是德育教育“孤岛效应”和“两张皮”产生的主要原因。这种脱离现实生活环境的德育教育塑造出的人,只能是言行虚无的“道德篓子”或者是缺乏创造性的“机器人”。因此,只有把德育教育与现代文化环境相关照才能彰显人的价值。德育教育的文化环境受个体选择和理性主义的影响较大。现代德育教育强调自我选择,相对传统德育教育而言,德育文化环境更加开放自由了,主体的自主性、创新能力也随之增强。同时,受这种文化环境的影响,有些学生过分以自我为中心,沉迷于自己所营造的物质生活方式中难以自拔。个体选择放任过头,导致自我认同感缺失和对本国传统文化的离弃。一些人在热衷于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渐渐迷失了自我,“我”的归属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传统的价值理性向工具理性转变,自我认同成为核心问题。在营造德育教育文化环境的过程中,个体的需要应被充分考虑。另外,西方理性主义思潮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随着西方文化一同冲击着中国。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等理念延伸着西方一脉相承的理性精神,在中国人接受的时候往往将感性置之度外,因此,在营造文化环境过程中,如果仅仅以是否有用为评判标准,这会导致德育功利化,现在的孩子往往是被感动的,情感熏陶的方式同样可行,但是我们现在对这种方式使用甚少。
古今德育文化环境比较带来的启示
优秀的传统文化只有跨越“历史间距”,才能为人们所接受,这取决于传统文化能否体现时代特征和要求。因此,把德育教育的文化环境放在动态的发展环境中去看,才有可能得以发展。既要用全球的视野、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德育教育的文化环境,更要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明博大精深,对现代德育文化环境的营造具有重大的借鉴和指导作用。以传统为基础,我们才能与西方文明进行有实质内容的对话。比较古代与现代德育文化环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一)要继承古代家庭、学校、社会共育的思想。要把家庭、学校、社会共育的思想贯穿于和谐文化环境构建的全过程。在实践中,各个系统之间相互协调非常重要,否则会使受教育者在内化、外化以及反馈过程出现障碍。要继承古代德育教育共育的理念:其一,应构建温馨家庭环境。其二,在物质与文化层面建设良好环境,加强制度与文化环境建设。同时,要提高教师素质,倡导健康的社会风气。其三,着眼于社会大环境建设,通过经济、政治环境为文化环境提供支点,以此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推进,形成家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合力共振,使思想道德教育体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重要性。(二)要营造积极健康的德育传媒文化环境。古代中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大陆,受交通和传播途径的限制,社会文化环境相对封闭。而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定了先进文化的时代特质,在德育教育中,我们需要做到: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强化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为学生营造积极的文化环境,使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自觉履行道德要求的品格。要加强对媒体德育文化环境的调节和控制,弘扬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因素,抑制和消除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消极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优秀的网站吸引学生,引导学生以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观念及正确态度看待网上信息,并积极抵制垃圾信息,在网上唱响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主旋律。(三)要营造情感熏陶的德育文化环境。如果将西方重理性的德育教育思想直接移植到我国,不考虑中西文化的冲突和差异,必然会导致公众与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族心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脱节。西方文化重理性,强调思辨在德育中的作用,而中国传统文化重情感,强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的培养,重视情操的陶冶。基于现代网络文化的兴起,在德育教育文化环境方面,需要充分考虑网络文化的作用。德育文化环境的营造既不能因忘记远大理想而失去前进方向,也不能因离开现实基础而脱离实际。中国现实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的,古人的文化遗产是现代德育教育的精神家园,要想实现中国特色的德育教育,必须要基于本国的传统文化,借鉴古人的智慧,唯此才能缔造出新型的德育文化环境。梁启超认为,信念是情感的产物,不是理智的产物。情感体验远比知识体验要深刻得多,营造情感熏陶的氛围对于中国德育文化环境是非常有益的。(四)要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德育文化环境。现代德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文关怀是现代德育实践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吸取中国儒家传统育人的智慧,用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念指导德育实践,更好地提升人的修养,不断完善人格。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把人的全面发展置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地位,这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加强德育文化环境,确立“人文、合作、发展、创新”的理念,以“育人”为中心,加强人文关怀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要优化德育的育人环境,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背景,使学生成为能够适合社会发展且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作者:程美娟 单位:南昌大学
篇11
所谓情境创设是指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水平,创设一种环境、场合或气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兴趣,积极投入到探究学习中,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使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活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巧妙的情境创设有利于形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达到三维目标。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创设情境的一些做法。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力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可见,教师的首要任务就在于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特别是上课伊始就调动学生兴趣,这对学生整节课都保持高度的学习兴趣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在一节课的开始就要利用各种生动、轻松的教学情境导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以“生活”为情境
新课程理念之一就是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这里的生活主要指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是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到课堂的,因此从他们的生活中取材用于情境创设,更易于激发其学习兴趣。如我在“体味文化”一课的导入中,就用多媒体展示我们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关图片,并要求学生说说我们本地的一些婚丧嫁娶的习俗、饮食文化、地方方言等,使学生个个兴趣盎然,积极发言,并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究什么是文化,文化有什么作用等问题,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故事”为情境
高中生都喜欢看故事、听故事、讲故事,因此用故事创设情境十分容易感染学生,引起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活跃起来。如在“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中,我用《赌饼破家》的小故事导入:从前有一对夫妇,家里有3个饼。夫妇俩一起分着吃,最后还剩下一个。他俩相约,从现在起,如果谁先开口说话,就不能吃这个饼了。为了那个饼,两人谁也不愿先开口说话。晚上,一个盗贼溜进屋里,偷了他们家的财物。直到盗贼把东西全部偷光,夫妇俩因为有约在先,眼睁睁看着财物丢光,谁也不开口讲话。盗贼看到没人说话,便当着丈夫的面侮辱他的妻子,可丈夫瞪着两眼还是不肯讲话。妻子急了,高声叫喊,并恼怒地对丈夫说:“你怎么这样啊!为了一个饼,看着我被欺负也不叫。”丈夫高兴地跳了起来,拍着手笑道:“啊,蠢货!你最先开口讲话,这个饼归我了。”学生听后哈哈大笑,我适时问道:“这对夫妻为什么破家了?他们犯了什么错误?”学生热烈讨论,然后回答他们没有分清主次,很自然就导入到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学生对这节课产生浓厚兴趣,这种兴趣一直延续到上课结束。
二、情境穿插,引导探究
我认为不仅导入要创设情境,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重点、难点适时穿插教学情境,以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常用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创设问题情境
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设置问题情境可以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训练思维的逻辑性及深刻性,增强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如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针对消费观的一些误区,我设置了几个问题:有人认为贷款消费违背了适度消费原则,你如何评析这一观点?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鼓励贷款消费矛盾吗?你们在生活中是如何践行绿色消费原则的?在问题提出后,学生积极思考探究,接着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评议,形成自己的看法,最后学生总结。这样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达成预期的目标。
问题情境的设置要根据学习需要,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有梯度,难度适宜,达到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效果。
(二)创设模拟情境
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穿插角色扮演、辩论等模拟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把思考发现的权利让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感悟、探究和充满激情地创造。如在学习“传统文化的继承”时,针对对待传统文化正确态度这一重点,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正方观点是传统文化是财富,反方观点是传统文化是包袱。正反方分别列举了大量实例证明自己观点并反驳对方的观点,有的甚至争得面红耳赤,其中有许多意想不到的语句,我不禁感叹学生思维的活跃和创新能力。在思维火花的不断碰撞中大家意识到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对传统文化应辩证分析。如果这一内容由教师讲解将十分枯燥和苍白无力,但通过辩论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两种矛盾的观点中越辩越明,水到渠成地形成正确认识,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情境收尾,升华主题
一节课怎样收尾才能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才能余味无穷,是值得每个教师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此时创设适当的情境,可以使结尾再次进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下面以音乐情境为例谈谈。
音乐是一剂调节课堂气氛的良药,它可以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用它结尾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学习《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时,在结尾处我没有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而是播放一曲王力宏的《龙的传人》:“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它的名字就叫长江……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许多学生不由自主地跟着旋律唱起这首歌,个个精神焕发,课堂这时达到一个,不用过多的言语表述,学生在豪迈乐曲的感染中,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很好地达到三维目标的统一,主题得到升华。
总之,各种形式的情境创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具有独特的魅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学习需要为基础,贴近学生实际,围绕教学重难点,创设恰如其分的教学情境,以期激活政治课堂,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篇12
现代语文名师不仅是教学改革的实践者,也是教学理论的研究者。他们在运用前人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提出自己的教学主张及各具特色的教学理论。这些教学理念和主张,都是在借鉴前人教育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具体的教学实践提出的,既有时代的印记,又颇具当今语文教育的特点,更能体现各位名师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风格。
在对传统的传承和发扬上,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赵谦翔老师提倡的“绿色语文”首当其要。赵谦翔坦言,“绿色语文”并未创造任何新的理论,这些教学理念其实古已有之且早经实践检验过,只不过在急功近利的教学风气甚嚣尘上的当今被人们冷落却被他坚守着罢了。说到底,“绿色语文”只是对传统教育的追本溯源而已。
关于传统语文教育的分期,至今学者争论不一,本文根据众多研究成果,将先秦至语文独立设科这段期间内的古代语文教育称为“传统语文教育”。并且认为“绿色语文”对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传承与创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现:
首先,在教育目的上。传统教育讲究“学而优则仕”,目的为“明人伦”。这与传统伦理政治文化影响和教育为宗法政治服务密切相关。读书为封建政治和入仕做官,通过教育培养治国安民之才或晋升仕途以光宗耀祖求得荣华富贵。这一人才观和教育目的思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迅速发展。“绿色语文”提倡不仅为高考学语文,更是为人生学语文。开展“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实验,以“人”的发展为核心,观察社会、体悟人生,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精髓,陶冶情感、启迪悟性为主线,把学生的主体意识确定为人格完善的前提。为达到这一要求,赵老师特别强调素质教育,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培养人格为躯干,以训练听说读写能力为四肢,以追求活力为灵魂,以启迪悟性为脉络,教导学生要“目中有人,心中有爱”,使学生的精神素质和人生境界全面提高,达到学语文和学做人双赢。
其次,在师生关系上。传统教育中,教师的地位很高,先秦教育家已经把师的地位提到了与君并存的高度,主张“尊先租而隆君师”,《礼记・学记》也指出“事师如父”;“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从人伦关系看,师与生如同父子;从社会关系看,官师合一,师君并提,甚至强调,尊不尊师,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由于教师闻道在先,是传统文化的化身,所以荀子也主张“言必称师”,汉代的儒者更是强调师法家法,唐宋教育家也讲究道统师承。这本是我国重教尊师的优良传统,但所谓物极必反。教师的地位过高,就造成了在教学关系中教师的绝对权威和“教师讲,学生听”的话语独霸现象。“绿色语文”倡导绿色阅读,强调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关心阅读过程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乃至与编者的对话,希望以自己的体验生成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它要求语文教师从传统阅读教学中课堂“霸主”的位置上走下来,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去,做“平等中的首席”。对于如何做到阅读教学中师生、生生关系的民主平等,赵谦翔曾有“求同”与“求异”说:“‘求同’不是主观外加的什么金科玉律,而是文本内在的精神本质。‘求异’不是随心所欲地断章取义,而是在充分尊重文本的前提下的张扬自我。‘求同’是继承,‘求异’是发展;‘求同’是吸收,‘求异’是创新。‘求同’不能限制过死,‘求异’不可放得太活。只‘求同’不‘求异’,就是死读书,读书死;既‘求同’又‘求异’,才是活读书,读书活。”①把握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教师便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进而平等的开展教学中的对话。这种既强调教师的教,又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不仅做到了对尊师重教优秀传统的继承,更是对传统的超越和创新,与新时期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也是一脉相承的。
再次,在教学方法上。传统教学重讲解和记诵。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多为灌输式、讲解式,往往是将教师的理解机械地搬给学生,忽视了将学生的人生体验与阅读文本的有机融合,更是忽略了对潜能和创造性的开发。这与封建时代强制灌输儒家学说,培养符合封建统治需要的人才观有很大关系。故古人读书不求全然理解,强调死记硬背,先熟读记住内容,日后再慢慢反刍消化,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书当然有益,但死记硬背难免效率低下,这在学习科目众多的今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赵谦翔的“绿色语文”传承了古人多读书多记诵的传统,更是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强调“口诵心惟”,在对作品含英咀华审美鉴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多元开放的解读,力求有自己的新发现,进而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述评。诗歌鉴赏强调审美,催化人生诗意;文言教学强化诵读,在老师的点拨引导下“活记软背”,在熟读精思中培养语感;绿色作文“以人为本,以活为源,以悟为魂,以真为纲,以导为脉”,激活悟性,指导写作,引导落实,使学生做到“心动、笔动、行动”,把“作文”与“做人”融为一体。他稳抓“创造”这一语文教学的灵魂,立足于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和人生潜能,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突破传统教育理念,体现了“语文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这一终极目的,这必然是对传统最好的创新与发扬。
当今教育普遍参照西方模式,但教育现代化并不等于西方化,我们应有横向的借鉴也有纵向的继承。但传统教育带有明显的时代痕迹,必然优劣参半,它的二重性也决定了对当今语文教育的影响具有二重性。故如何实现传统语文教育向当今语文教育的创造性转化,使传统教育为现代语文教育服务,我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吸取精华,去其糟粕”, 赋予旧的经验以新的生命力,使其得到传承与创新,应是教育者该采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注释:
① 赵谦翔.赵谦翔与绿色语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6:53.
参考文献:
[1] 赵谦翔.赵谦翔与绿色语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6.
[2] 张书丰.中国古代教育精粹的现代解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3] 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附蒙学书目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
[4] 张志公.张志公文集4――传统语文教学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
[5] 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6] 王炳照.中国传统教育.[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7] 郭瑞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8] 孙培青.李国钧.中国教育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9] 刘湘洋.赵谦翔语文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
篇13
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介的发展历经印刷媒介(报纸、新闻)、电子媒体(电视机、收音机)到当今的大众传媒(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媒介的更新换代之快超出了人类的想象,而媒介所带给人类的影响更是始料不及。
一、大众传媒对音乐教育的正负面影响分析
音乐作为人类精神文化财富的一部分,自然毫不例外地要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其实就音乐本身来讲,音乐自产生开始,就离不开音乐的传播,而音乐的传播要依赖媒介,因此音乐和媒介就像一对孪生姐妹,形影不离,音乐教育是音乐传播的重要手段。当今大众传媒的发展更是让音乐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音乐由专为权贵阶层享用的“奢侈品”变成为普通民众提供的“普通品”,音乐从本属于意识形态中的“上层建筑”而遥不可及降为“经济基础中的商品而可以任意购买,音乐教育的方式由口传心授到当今的“复制式获取”,传媒的发展使音乐教育的方式逐步丰富多样化,营造了全社会范围内的音乐氛围,普遍性地提高了民众的音乐化水平,有效地促进了音乐信息跨国家、跨地区、跨民族、跨文化的流动,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音乐界的一场震撼性的革命。
传媒技术的发展使音乐教育收益颇多,但它对音乐教育的负面影响仍不可小觑:“复制式获取”为主流的音乐传播方式使音乐教育成为“实验室教学”,越来越远离生活实际,音乐发展逐渐丧失了创新原动力;数字传媒技术导致音乐制作的量化式发展,音乐逐渐成为音符的堆砌,文化内涵缺失;音乐的产业化、商业化、娱乐化、媚俗化态势的形成导致音乐价值判断的迷失,隐藏在音乐虚假繁荣面纱下的却是经典音乐文化的没落和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断层日益明显;音乐制品的不可改变性、功利性的因素和教育体制的不完善使得音乐教育更侧重于技术性而或略了音乐作为艺术性的一面;各种体裁、风格、流派音乐的充斥导致本土化、民族性的音乐文化难以为继;由于对传播内容监管不力,音乐教育内容中低俗、不健康内容逐渐增多,参差不齐、好坏难分,严重影响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这些现象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二、对大众传媒应当持有的正确态度
其实在大众传媒出现后不长时间内,就有许多专家学者就意识到这些问题,并呼吁全社会抵制大众传媒的强大攻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2年的国际媒介教育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媒介素养”的概念,引导人们正确使用媒介,但是由于大众传媒无孔不入的影响,该工作收效甚微。
笔者认为,无论大众传媒在技术上有多先进,但在信息传播的功能上与以前的所有媒介并无不同,且能否使其产生正面效应,完全取决于如何正确地使用和使用人,单纯地谴责传播媒介工作于事无补,而且大众传媒为人类带来的益处还是相当显著的,到不可因为其产生的负面影响而全面否定。例如:对于“复制式获取”的音乐传播方式不可一味谴责,因为从古至今音乐的传播以来的都是复制,只不过当今的复制方式过于精准,而失去了变化和创新的空间;对于流行音乐,首先流行音乐里也有积极、健康的因素存在,另外流行音乐也反映了普通民众的正常的音乐需求,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且历史上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流行音乐,只不过流传下来的极少。
因此,在对待大众传媒的态度上,要正视其存在,对其正面的影响予以肯定,同时要深入分析、探讨造成负面影响的因素和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避免其所产生的后果。
三、造成负面影响的根源分析
造成目前负面影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音乐信息输入端监管不严是造成当前音乐教育内容杂乱无章的主要原因。正确的音乐教育应当在选择教育内容上严格审查、把关,将健康、积极的内容通过正确的传播媒介传达至正确的受众对象。而当前,有部分缺乏社会责任感的音乐制作人出于盈利性目的,迎合部分细分市场人群的需求,将各种低俗的音乐制品投入各种教育渠道,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音乐价值判断的迷失降低了受众的音乐辨析能力。好的音乐应当能够反映时代前进的道德主旋律,应当容忍体裁、格式、风格的多样化,应当包含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应当有利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有利于改善社会精神风貌,而当前流行音乐中的“快餐型”特征正是导致文化缺乏、内涵单一的重要原因。另外,好的音乐的价值很多情况下是超越时代的,不能简单地以唱片价格和发行量来衡量。
(三)音乐教育体制不完善是音乐发展停滞的重要原因。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在教育方向上力求达到的是音乐演奏的准确性,而忽略了音乐的艺术属性,这违背了音乐自由化的特征,扼杀了自由发挥的潜力。另外,音乐教育单纯强调音乐专业教育而忽视了文学、哲学、历史学等学科知识的培养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四)“实验室教学”的教育方式使音乐创作的动力丧失。人类任何的活动都来自于实践,音乐活动也不例外。大众传媒的发展在提高教育效率的同时,也将人的活动领域局限在一个个教学实验室中,导致音乐活动本身失去了外界新鲜因素的注入,创作停滞也就在所难免。
四、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