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区域创新战略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区域创新战略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区域创新战略

篇1

区域创新就是区域主体运用继承的、引进的和原创的知识体系以提高区域劳动生产率并造福区域民众的经济行为。对于欠发达的农村,其区域创新主要是运用继承的、引进的知识体系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造福村民。农村区域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几个方面:需求创新、要素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及文化创新等2。

一、南岸区实施农村创新的主要障碍

2011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434.2亿元,增速16.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4亿,增速仅为4%。2011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亿元,其中农业产值4.1亿元,增长33.6%;林业产值0.1亿元,增长57.1%;牧业产值1.3亿元,下降3.1%;渔业产值1.1亿元,下降2.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1亿元,增长3.5倍3。可以看出传统农牧业的增长空间遇到瓶颈,而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却有着成倍的增长,从中可以看出一些未来南岸农业经济发展着力方向。根据对南岸区的农村发展主要数据的整理分析,我认为,南岸区农村创新的主要障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要素障碍

农业生产率仍有待提高。南岸区地处丘陵地带,不适合农业大面积的机械化操作。近十几年,随着化工肥料的普及和农业生产运输过程中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耕地产量已有明显提高。但产量提高并不代表产出提高,并不代表农民农业生产的利润有显著提高。且南岸区处城市边缘地带,高学历人才几乎全部外流。技术人才的短缺,造成了农村知识流动与技术传播的阻碍,农村发展的速度远不及城市发展的脚步。

2. 组织障碍

在中国,乡镇政府是中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南岸区的农村人口少,各方面的重视程度低。在农村地区缺乏对高度分散的农户的有效组织,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仍多以家庭为单位,在乡村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道路水电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污染治理等这些需要政府干预的领域,仍未引起足够重视。

3. 制度障碍

现行户籍制度把国民分为非农户口和农业户口,两种不同社会身份的国民在经济待遇、社会待遇、文化待遇等方面差距悬殊,大多数农民因农业户口身份被长期束缚在农村土地上。土地承包使绝大多数农民脱贫而解决了温饱,并支撑了农村的初级工业化。但分散的土地承包制度却不利于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难以带动农民走向富裕,难以支撑农村的现代化和城市工业化。

二、南岸区实施农村创新的主要举措

农村创新体系大致包括:在决定和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生产要素、组织、制度、文化等诸多因素中,推动这些因素发生系统的联动的革命性变化,从而提高农村村民利益。南岸区实施农村创新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

1. 要素创新:将初级要素逐步提高到中高级要素水平,培养和引进乐于建设新农村的高素质人才,增强引进知识和技术的吸纳消化能力。重点培育和引进建设现代农业、生态农村的适用型人才,在全体村民中普及生态文明基础知识,这是实施农村创新战略的最重要的要素创新。积极发展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从根本改善农村劳动力质量。

2. 组织创新:组织创新是农村创新的根本。创新家庭、村委会、镇政府等农村组织,使之成为区域农村创新的主体。通过学习、示范、交流、感召等多种方式,改造传统农村家庭,使其成为较高水平生产生活的新农村建设者,重点塑造致富示范家庭和学习型家庭。加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农村乡镇政府的管理权威和管理质量。重点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的领导和思想主导,选拔无私精英管理农村基层组织,提高村委会“村官”的综合素质。

3. 制度创新:以农民社会身份的转变和土地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制定并实施生态补偿制度,带动农村综合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是农村创新的加速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村地区最大的制度创新应是逐步放开户籍制度对农民流动的限制,允许农民在省(市)内自由流动。通过这种流动,让农民公平地分享到与城市非农户口一样的就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待遇。建立与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养老保障制度、最低生活费保障制度,为村民的生存解除后顾之忧。

篇2

自2007年我国首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以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全国各地形成遍地开花的局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经成为企业攻克技术难关、快速获取高新技术、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的利器,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法宝,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助推器。伴随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快速发展,有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强度不断提高,因此,将现有理论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明确研究进展,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和重点,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理论研究,从而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提供指导。

1 研究基本情况

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选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截止2011年6月),以篇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搜索关键词,采用“精确匹配”的搜索方式,分别得到相关文献37篇和142篇。多数学者认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同一个概念,因此,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综述,采取将两者合二为一后进行分析。对所搜集文献进行筛选,去掉非学术性论文和重复转载论文,总计收集到有效学术论文30篇,最早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在2007年。由于2011年所收集的研究文献不能反映当年的全貌,因此,通过分析2007-2010年的研究文献,判断国内发表的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论文的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2007-2010年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显示了理论界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纵览当前研究文献可以发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内涵与分类;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模式与机制;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其它方面的研究。

2 国内研究的主要进展

2.1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内涵与分类研究

目前被广泛引用和认可的概念是2008年12月六部门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定义: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技术创新合作组织。此外,刘曼等,赵志泉,蒋樟生等,邬备民等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界定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内涵,如表1所示。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分类的研究。高广文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要分为3种:技术攻关合作联盟、产业链合作联盟、技术标准合作联盟。邸晓燕等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分为8类。

2.2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模式与机制研究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模式的研究。胡争光,南剑飞认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见的模式包括以下3种:股份合作制企业模式、模拟公司模式和专业经营管理模式。陈雪善,张高忠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模式分为地方政府推动型、企业主导型、高校或科研院所主导型三种模式。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机制的研究。李新男确立投入、决策、风险承担、利益分配、知识产权归属等机制。张晓等提出我国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过程框架、运行模式与机制保障。赵志泉认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运行机制包括: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纽带选择,组织选择,内部协调与信任机制建设,联盟成果的分享机制和联盟风险分担机制。邬备民等提出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的建议。胡争光等指出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应注意的几个战略问题。

2.3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其它方面的研究

李雪等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产学研各方存在的主要问题。殷群,胡大伟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中存在的3大问题。王海瑶认为科技服务对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和发展的作用。邱光宇从联盟的体制、组织形式、人员管理3方面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管理。杨继涛探讨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区域产业经济的自主创新能力关系的问题。曹素璋探索了影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企业联盟能力的组织和个体2个层面的多因素互动机制。蒋樟生等建立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动态系统方程,并讨论其稳定性。刑乐斌等建立基于风险补偿的联盟利益分配模型。王玉丽等探讨了组织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3 现有研究总结与未来研究趋势展望

篇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0-0290-03

一、引言

建立区域绿色创新体系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粗放式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大背景下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成为国际大势所趋。要实现结构的优化升级,就必然要建立区域绿色创新体系以缓解当前的资源环境压力,对于我国经济的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绿色创新绩效普遍较低,其中,传统产业结构刚性是制约区域绿色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障碍之一。因而,提高区域绿色创新能力,必须将绿色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构建基于绿色创新的现代产业体系。其实现模式是建设城乡融合的绿色产业体系,并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二、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战略

绿色技术创新战略有若干层次,采用何种层次的战略,一般会依据企业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行选择,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战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被动型战略、参与型战略、主动型战略及创新型战略。

1.被动型战略

被动式战略是指在参与绿色技术创新的企业,从绿色环保角度来看,其创新的最终用途是来实现工业“三废”的绿色无公害,实现清洁生产。在这个战略中,在绿色生产技术的前提下产生的废物进行处理,通过废物分类,处理资源再利用和垃圾焚烧等手段,以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流程。一般规模较小采用被动型战略的企业其绿色技术创新过程如图所1示。

2.参与型战略

参与型战略是指参与绿色技术创新的企业,不仅通过终端处理技术,更强调工艺设计,使用绿色创新技术。绿色创新技术主要是用在生产过程中节约原材料,替代,回收,减少废物和过程的变化,减少废物排放的措施。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绿色工艺创新是最重要的创新内容,开发出一种基于企业能有效利用的绿色技术工艺流程,并以某些技术引进为辅,企业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绿色技术引进投资策略,运用此策略,公司规模一般高于平均规模。企业的目的不仅仅是实施绿色环保技术和清洁生产,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承担了减少对环境污染的责任。参与型战略企业其绿色技术创新过程可归纳如图2所示。

3.主动型战略

主动型战略是指绿色技术创新的企业,除了重视绿色技术的最终使用,它也侧重于遵循绿色产品创新战略规律研发绿色产品。确定绿色产品的技术标准有三个:(1)生态,也就是说,在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产品的使用,不会造成污染排放,不会产生环境污染;(2)生态化生产,即材料的选择及管理,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和资源分配过程中,选择一个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控制系统,不会污染环境;(3)生态化的废物处理与资源再利用。对已完成产品生命周期的废弃品,其处理和处置必须符合生产要求,如拆装方便,便于回收或安全处置对废弃品的资源再利用不会产生污染,实现清洁生产。

采用主动型战略的企业其绿色技术创新过程如下图3所示。

4.创新型战略

创新型战略是指企业在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时,除采用末端处理技术、绿色工艺、绿色产品设计外,还需要对企业的组织机构、人力资源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变革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的一种战略,见图4。

三、绿色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

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若想更好地发挥作用,使参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各个主体能围绕着绿色技术创新目标行动,使绿色技术创新向着更高、更新的层次均衡发展,离不开坚实有力的绿色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包括法律制度体系、财政税收体系、融资体系、技术产权交易服务和技术开发服务体系等。

1.法律制度体系

绿色技术创新,需要有完善、健全的法律制度支撑。绿色技术创新法律制度体系主要包括绿色技术产权法律制度、绿色技术企业法律制度、绿色技术市场法律制度和绿色技术政府法律制度。

(1)产权法律制度

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产权法律制度体系,通过划分、确定、界定、保护和行使产权的一系列规则,使产权关系制度化,依靠规则,尊重、承认或行使产权,如果违背或侵犯产权规则,就要受到相应的制裁或惩罚。通过明确和固化产权关系,对产权制度进行规范与创新,建立一整套绿色技术产权激励制度、产权管理制度、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制度以及产权交易制度,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一种最经济、最持久地绿色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使绿色技术创新者与绿色技术创新成果之间建立最直接的绿色经济关系。

(2)企业法律制度

建立绿色技术创新的企业法律制度,按照知识知识产权为导向,以生态系统优化为基础的本质要求,通过建立绿色技术创新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绿色技术产权保护制度、绿色技术标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制度、绿色技术创新的成本管理系统,把对生态和环境保护纳入企业行为规范,使企业关心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市场法律制度

通过构建一个绿色技术创新的市场法律制度,以保障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市场法律制度,包括环境标志制度、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绿色技术知识的普及倡导绿色消费,也包括对绿色产品市场中非绿色技术产品的规范,消费者选择的因素,以及为制造商使用绿色技术观念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开展公平市场竞争,提供绿色技术产权激励的商业模式,以市场为基础的绿色产品,绿色技术创新,鼓励企业产生强大的创新动力的市场化制度设计等。

(4)政府法律制度

构建绿色技术创新的政府法律制度,通过建立绿色技术创新决策和规划系统,绿色科技评价制度,绿色技术创新风险管理制度,绿色技术创新成果奖励制度,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税收法律制度,绿色技术创新的行政执法制度,绿色技术创新的投资体制和相应金融和法律制度,提高绿色技术创新风险防范的水平,稳定绿色技术创新资金来源,鼓励创新努力的总体规划,为绿色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保护创新的发展积极性。

2.财政税收体系

篇4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实施正确的人才战略是关键。如何实施正确的人才战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呢?

系统把握区域人才供给能力现状

要积极组织力量对目前现有人才的具体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普查,明确目前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供给能力现状。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人才应用类型进行分类系统整理,集中规范管理,为合理使用人才和实现人才效用的最大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要建立专门的机构来积极开展此项工作,还要以发展的眼光,及时将人才的最新发展状况进行动态把握。

实施人才战略,提升创新能力,就必须弄清区域人才需求现情和趋向。弄清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现有的人才需求缺口,并着眼于深入提升创新力,是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弄清近期和今后很长时间内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的需求趋向,才能明确近期和今后较长时间内人才需求缺口,从而为实施科学的人才战略提供决策依据,有利于编制科学的人才引进和发展规划。当然在引进人才,不断充实和完善、提高人才供给能力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不仅注重量的扩张,更要注重质的提高,注重现有人才队伍的挖潜和创新能力的升级,努力从量、质两个方面全面夯实基础。

畅通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

实施人才战略,提升创新能力,进一步畅通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是关键。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相关服务机构和网络,努力为人才战略实施和创新能力提升提供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为此有关部门对此要专门进行研究,尽早出台,以便更好的推进人才引进、人才培育和人才创新工作上新台阶。

从区域人才供给现有状况来看,虽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人才的使用效用并没有实现最大化,除了相关政策缺乏支持外,很重要的是由于人才供给与需求渠道的信息畅通,一方面造成区域内相关企业和单位舍近求远,增加经济成本;另一方面区域内人才的效用未能充分使用,从而造成大量的创新力闲置,并严重地制约了现有人才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双重地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有关部门应着手对此进行研究,建构区域内部的人才信息平台,努力实现区域范围内以各种方式和途径共享人才资源和创新资源。建议由政府或在政府指导下建立独立的机构,定期有关企业及相关单位人才需求信息,技术需求信息,及时向相关单位提供人才和技术信息。

在立足依托本地人才的基础上,建立开放式的人才观,放眼大区域,积极利用区位优势和后发优势,通过各种渠道,有效链接大区域人才资源网乃至全国和国际人才资源网络,通过搭建平台,动态管理,实现人才供给和需求的有效对接,有效防止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人才资源的巨大耗费,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系统、快捷、全面的人才支持。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培育和发展创新网络

要积极面向市场配置科技资源。要着力建立开放式的研究网络。要高效组合各种创新资源,鼓励企业、高校、研究机构联建产学研一体化的研发机构。要注重建立并不断优化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社会服务体系。政府要积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企业的创新能力是经济发展的基点,是将科研成果转变为生产力的关键。要推动区域内部企业间的合作可共享技术资源,实现规模经济,并从人力资源和技术财富的互补中获得协同效应,积极鼓励区域内企业与区域外企业用到更广地区和领域的合作和共享。

与此同时,区域内的科研院所也要充分发挥创新网络结点的技术扩散作用。市场经济为大学和院所及企业提供了相互交流的界面,企业直接对大学和科研院所提出技术需求,研究机构的横向经费大幅度增加,并已大于纵向经费,需求拉动显著增加。技术创造者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明显改善。双向互补的需求,使交流结点频频出现,创新资源的流量加大,创新机会大大增加。政府和企业还应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努力实现与区域外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链接,从而为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广泛的价值规律支持和技术支持。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创新人才的思想

实施正确的区域人才战略,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突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要树立系统的人才创新观。不仅要注重技术创新人才的培育,同时也要注重管理人才的创新和培育;不仅要关注知识分子、政府及事业单位各种人才的培育和提升,还要注重全区域民众创新观念的培育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要注重当前的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提升,还要全力为将来创新能力的提升、竞争力的增强打好基础。

区域创新的首要资源是创新人才,要努力形成具有开拓进取、灵活驾驭知识的社会适应能力、终生学习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人才队伍,营造区域创新的广泛的社会基础,才能真正取得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主动权。

在选拔人才时要特别注重对高层次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各级领导要在思想上提高认识,着力抓好人才这一首要资源,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创新环境,完善相关机制

积极构建并深入完善创新人才培育体系。一方面要实行多层次、多元化办学模式,促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另一方面要注重建立创新人才的继续教育基地,结合项目研究进行开发培养和竞争锻炼培养,使之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专业领域学科发展的需要。同时,政府要加大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种形式的研发机构的财政支持,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以各种形式投资创新人才培育实体,加大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努力从方方面面改善条件,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篇5

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

产品创新市场拉动战略认为:企业应该了解当前顾客的需要,按照当前顾客的需要来设计和开发产品,即产品创新活动应完全以当前市场上的顾客需求为准绳,设计和开发当前顾客实际需要的产品。为达到此目的,企业新产品开发部门应通过市场调查和研究深刻认识和了解顾客的当前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技术创新来设计和开发出新产品来满足顾客的当前需求。理想的产品创新市场拉动战略会产生一个已经准备前来购买的顾客群,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使顾客方便地买到该产品。

产品创新市场拉动战略的逻辑是“需求中心论”。“需求中心论”来源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主流经济学的凯恩斯定律(keynes law of market)。与上世纪初著名的萨伊定律(say’s law of market)供给自己创造了自己的需求完全相反,该定律认为需求会自动创造自己的供给。就企业的产品创新战略来说,“需求中心论”内涵在于:产品创新的关键是顾客的需求分析,如果新产品完全是按当前顾客的需求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投入市场后就会自动创造出一种属于自己的顾客群。简而言之,按照“需求中心论”的思想,企业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的逻辑就是“市场变,我也变,我变随着市场变”。

大多数学者发现,企业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与企业业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Narver and Slater(1990)以一家美国公司的113个战略事业单位为样本,采用MKTOR量表来度量企业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性,证实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性与资本回报率之间呈现正相关;Jaworski and Kohli(1993)则以美国的102家公司的222个战略业务单位为样本,采用MARKOR量表来度量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性,其结果也是市场拉动性与整体绩效之间成正相关关系。此后,Deshpande(1993)、Pelham and Wilson(1997)、Laughlin(2002)、KARA、Kaynaka and Karab(2004)等学者分别以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家的企业为样本,一次又一次证实:企业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性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

在研究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性与企业绩效的直接关系的同时,许多学者就市场拉动性与企业绩效之间是否存在中介变量的问题也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多数学者认为: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性可以促进企业增强创新努力,加快产品创新速度,提高顾客满意度,提升企业的效能,进而影响到企业的业绩。在市场拉动性与企业业绩关系的逻辑链条中关键核心是创新。Han、Kim and Srivastava(1998)和Baker and Sinkula(1999)更是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市场拉动性—产品创新—企业绩效这一连锁关系的存在。

产品创新的技术驱动战略

产品创新技术驱动战略认为:企业不能只是一味地去迎合当前市场上顾客的需求。在很多情况下,顾客是缺乏远见的,对自己未来需要什么产品,顾客本人也是不太清楚。即使顾客认识到未来的需求趋势,但市场需求由一种趋势到现实也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新技术来主动进行产品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对市场需求进行积极引导。换句话说,通过技术创新人为的生产出一种“需要”,主动地创造出一个市场。

产品创新技术驱动战略的逻辑是“技术推进论”。而“技术推进论”来源于凡纳瓦布什(Fanwala bush)的技术推进思想。凡纳瓦布什认为:只要企业产品创新中所涉及到的特定技术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科技含量,以该技术为基础的创新产品一旦投放到市场中,便会在市场上产生一定的商业价值。如果说企业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是“市场变,我也变,我变随着市场变”的话,那么,企业产品创新的技术驱动战略就是“市场不变我也变,我变引领着市场变。”

著名战略管理学家彼得圣吉(Senge 1990)和哈默(Hamel 1994)先后指出,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由于对当前顾客需求的强烈关注,企业往往被动地被顾客牵着鼻子走,从而不得不将精力放在当前的产品和当前的顾客上。营销学教授鲍森(Paulson 1996)也指出,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将直接导致企业的近视行为,许多管理上非常好的公司之所以在产品创新上落后,主要是因为他们太听信于顾客,把大量精力集中在顾客想要的产品上。

上述观点也印证了格雷厄尔和威尔斯(Glazer Weiss 1993)所做的一项实证研究: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与企业的业绩呈现出负相关。他举例说:“宝洁(P&G)公司目前的挑战源于它对当前顾客需求过于细腻的观察与研究,以致在产品创新上走的太慢”。日本的索尼公司是产品创新的技术驱动战略的实践者,索尼的创始人盛田昭夫(Akio morita)曾毫不掩饰地说:“我们不应只是满足市场,而应是积极创造市场。”索尼的典型口号是“科技创造需求。”还有英特尔公司、惠普公司、IBM公司也是产品创新技术驱动战略的实践者。

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与技术驱动战略融合

市场拉动战略与技术驱动战略并不是企业产品创新战略的绝对二分法。企业在产品创新上完全可以采取一定的方式使这两种战略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企业产品创新的效果。著名的营销学家美国西北大学的菲利普科特勒2000年与库玛等人发表的《从市场驱动到驱动市场》一文中表达了同样的含义:“企业产品创新应源于市场,但企业绝对不应成为市场的奴隶。”

本文认为,企业产品创新的方法就是试图使市场拉动战略和技术驱动战略得到有机融合。

(一) 进行前卫用户研究

前卫用户研究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埃里克冯希波尔(Eric Von Hippel 1998)首先开发的一种新产品创新方法。前卫用户是具有以下特征的用户:他们提出强烈的需求,而且在不久的将来这种需求就会在市场普遍出现;前卫用户不愿企业慢慢开发,他们经常要求企业提前开发新产品;前卫用户不同于新产品的早期采用者即最初购买创新产品的人,前卫用户面对的是市场上不存在的产品需求。例如飞利浦个人护理产品分公司为其剃须刀产品选择的“前卫用户”是:他必须对任何剃须的不适感特别敏锐,比如他必须具有柔嫩的皮肤;它应该能代表后来相对满意的客户群体;它应该对剃须刀具有专门的辨别能力,并擅长表述其感觉。

对于任何产品几乎总存在一些比其他人更早地感受到需求的个人,这种需求在几年后同用户最紧密相关。同产品创新相关的大量需求信息存在于前卫用户中,而这种需求信息总是半隐半现。企业产品创新部门通过和前卫用户密切接触,可以提早几年的时间就把握住顾客的这种需求。这提早几年的时间完全可以给企业的新产品创新部门以充足的时间来进行该产品相关的技术研究与开发,使企业的创新产品既符合技术发展的长期趋势,又可提高创新产品与市场需求的耦合程度。在通讯领域中几项成功的前卫用户研究已经确证了前卫用户研究在企业产品创新中的有用性。

(二) 实施产品概念测试

产品概念测试就是将企业初步设定好的一个产品概念或几个可以替代的产品概念展示在一群特定的目标顾客面前,以便获得目标顾客对它的反映。在进行产品概念测试时,通常用文字来表达或用图片来描述产品概念。按照摩尔(Moore 1993)的说法:企业的技术人员一般很难预测顾客对创新产品的市场反应。产品概念测试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方法,该方法是从市场中抽出足量的参入对象做样本对产品概念进行检测,以便及早发现一些在技术上看似不错的产品创意,能否在潜在市场上取得商业成功。

一个完整的产品概念由三部分组成:顾客观点即顾客从自身的角度对新产品提出有关要求,比如产品式样、产品包装、产品规格、产品颜色、产品价格等;利益点即说明新产品能为目标顾客提供哪些具体的好处,比如便利性、节时性、安全性、耐用性、适用性等;支持点即解释企业怎样从技术上解决顾客观点中所提出的相关问题,比如技术可行性、技术路径、技术参数等。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测试,企业就可以把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和技术推动战略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既保证了新产品的技术先进性又保证了新产品的市场可接受性。

(三) 采用产品联合分析

产品联合分析(Product Conjoint Analysis)就是假定创新的产品具有某些特征,并按此特征对产品进行模拟,然后让顾客根据自己的喜好对这些虚拟产品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每一特征以及特征水平的重要程度做出量化评价。正如托尔和哈肯斯(Tull&Hawkins 1987)所说:“联合分析假定分析的产品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特征所组成的;消费者的抉择过程是理性地考虑这些特征而进行的。”通过联合分析产品创新人员不仅可以知道哪些属性增加了创新产品的价值,而且还可以知道这些属性必须达到何种绩效。

产品联合分析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是确定产品特征与特征水平,这些特征与特征水平必须是显著影响顾客购买意向;二是产品模拟,联合分析将产品的所有特征与特征水平通盘考虑,并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将这些特征与特征水平进行组合,生成一系列虚拟产品;三是受访者评价,通过打分、排序等方法调查受访者对虚拟产品的喜好、购买的可能性;四是计算特征效用,从收集的信息中分离出消费者对每一特征以及特征水平的偏好值,这些偏好值也就是此特征的“效用”;五是市场预测,利用效用值来预测消费者将如何在不同产品中进行选择,从而决定产品创新的技术方案。通过上述方法,企业产品创新的技术方案就完全建立在市场需求基础上。

篇6

,**区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积极推进省委“两创”战略,使远教平台成为服务“两创”的重要载体。全区先后投入资金*多万元,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工作。到目前为止,共建成各类远程教育点*个,其中农村*个,社区*个,家庭播放点*个,并逐渐将站点向“两新”组织、商务楼宇及事业单位延伸,基本实现了区远程教育网络的全覆盖。

创新学用模式服务两创。探索建立“远教家庭播放点+产业基地”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发展。该区在蜜梨、葡萄、白茶、蔬菜特色产业中建立了*个远教实践基地,同时将远教课堂延伸到这些种养殖大户家里,建立远教家庭播放点,将培训内容与实践操作紧密联系起来,使播放点成为农民朋友技术学习交流的场所、致富的新平台。如洪塘街道围绕主导产业蜜梨,建立了蜜梨种植基地,同时将远程教育播放点建到了种植大户陈海珍家中,利用家庭播放点经常组织周围一带种植户到家中学习和交流,通过远程教育今年基地蜜梨产值有了较大的增长。

强化农技培训服务两创。着眼于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的优势,通过专题讲座、在线答疑等形式对农民开展技术辅导。两年多来,全区通过远程教育参加学习培训的党员干部和群众达到了30万人次,有效提高了党员干部群众的致富本领。各地还有计划的组织农民群众收看种养殖、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家畜家禽常见病防治等各类农技方面课件,成效明显。如去年*月份,**镇**村大面积暴发褐飞虱,农民损失惨重,针对这一情况,慈城镇金沙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点适时推出了防治褐飞虱技术,该村农民及时学到了这一技术使种植的晚稻免受损失。

市场信息服务两创。远程教育操作员、党员志愿者指导农户提升计算机水平,学习开展网络交易,使他们学会了不出家门也能做买卖,使以往“挑起肩头卖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得到很大拓宽。依托远程教育网,村民们还能经常查询市场信息,及时掌握市场行情,把握销售时机,收入也有了明显提高。如慈城镇毛岙村村民竺国华参加了计算机培训后,在家里装上了电脑和网络,开始上网推销农产品,去年,不出家门就卖出去*公斤杨梅。慈城镇三勤村村支书陈安明经过远教辅导队的专家现场解答,及时解决了白茶销售时机问题,去年该村仅出售白茶就有136万元的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元。截止目前,该区通过远程教育网共各类市场信息*余条,帮助农民有效提升了销售收入。

主动送技能服务两创。将在远程教育网络上下载的最新学习资料刻成光盘,送到海员等长期在外的群体手中,帮助他们提升服务两创技能。如针对辖区内企业多以海运、渔业为主,企业里的党员需要长期随船出海的特点,孔浦街道开展“三上船”服务,即“教育资料送上船、远教课堂开上船、模范作用带上船”,将实用技能、时事学习等远程教育课程下载制作成光盘,并配备相关学习资料送上船,让这些长期出海的党员在船上也能参加正常的远程教育学习。在学习远程教育课程后,还在船上开展“党员技能大比武”,根据党员在船上捕鱼的数量、速度、履行职守以及安全生产情况,评选出“技能标兵”,给予表彰。这一举措在提高海员们思想素质水平、业务技能的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海上生活。

篇7

一、创新人才使用机制要把握人才使用效益评价

所谓“人才使用效益”,是指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个组织所拥有的人才群体作用发挥的大小、程度。“作用发挥的大小”是衡量使用效益的绝对量,它是人才个体所发挥作用(绩效、贡献)的量的集合和整体效应;“作用发挥的程度”是衡量使用效益的相对量,它是人才群体所发挥作用量与在大环境下同一人才群体应发挥作用量的相对比值。对于人才资源使用效益的评价,一般着重于人才资源在经济发展中作用发挥程度的评价。

一般地说,影响区域人才资源使用效益的因素主要是体制、机制、政策、制度因素。好的人才加上好的政策、制度,在健全的体制下通过良好的运行机制才能形成生产力,才能显现较高的使用效益。因此,创新人才机制是人才强国、区域发展的根本战略;同时,人才使用效益是检验区域人才使用机制是否健全、良好的主要指标。

运用笔者构建的人才资源使用效益评价模型(相对离散指数G/Z模型),使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最新数据,对我国2010年各省市区的人才资源使用经济效益情况进行测评。

模型如下:

相对离散指数(G / Z)=(Gj/ Gq)/(Zj/Zq)

其中,

Gj=局域从业人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Gq=全域从业人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Zj=局域从业人员人均人才资本

Zq=全域从业人员人均人才资本

评价结果判别:

若(G/Z)>1,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比较好;

若(G/Z)≈1,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一般;

若(G/Z)

测评结果见表1:

表1 全国各地区人才资源

使用效益G/Z排序表

[人才资本

使用效益\&高级人才资本

使用效益\&总人力资本

使用效益\&G/Z\&排序\&G/Z\&排序\&G/Z\&排序\&1.462\&天津\&1.282\&山东\&2.159\&天津\&1.292\&内蒙古\&1.278\&广东\&1.614\&上海\&1.263\&江苏\&1.272\&江苏\&1.490\&北京\&1.239\&浙江\&1.268\&天津\&1.433\&内蒙古\&1.226\&福建\&1.249\&福建\&1.421\&江苏\&1.203\&山东\&1.213\&内蒙古\&1.361\&浙江\&1.123\&广东\&1.202\&浙江\&1.250\&广东\&1.061\&辽宁\&1.124\&河南\&1.237\&福建\&1.058\&\&1.100\&河北\&1.165\&辽宁\&1.018\&河北\&0.994\&湖南\&1.132\&山东\&0.973\&上海\&0.971\&江西\&1.004\&重庆\&0.973\&重庆\&0.953\&辽宁\&0.984\&\&0.968\&安徽\&0.942\&湖北\&0.953\&吉林\&0.961\&河南\&0.938\&吉林\&0.879\&青海\&0.915\&吉林\&0.937\&安徽\&0.872\&黑龙江\&0.876\&黑龙江\&0.915\&重庆\&0.866\&湖北\&0.870\&湖北\&0.895\&黑龙江\&0.855\&宁夏\&0.860\&江西\&0.886\&海南\&0.835\&河北\&0.860\&四川\&0.88\&广西\&0.815\&陕西\&0.835\&广西\&0.865\&四川\&0.814\&山西\&0.817\&湖南\&0.817\&山西\&0.780\&安徽\&0.807\&山西\&0.799\&陕西\&0.778\&河南\&0.800\&陕西\&0.797\&\&0.778\&湖南\&0.798\&北京\&0.781\&上海\&0.773\&海南\&0.798\&青海\&0.689\&云南\&0.754\&新疆\&0.795\&海南\&0.672\&宁夏\&0.722\&江西\&0.768\&宁夏\&0.668\&青海\&0.690\&四川\&0.750\&贵州\&0.643\&贵州\&0.681\&广西\&0.750\&云南\&0.594\&甘肃\&0.570\&贵州\&0.690\&新疆\&0.589\&北京\&0.566\&云南\&0.599\&甘肃\&0.575\&新疆\&0.557\&甘肃\&]

人才资本使用效益测算结果分析如下:

测算结果为1.0左右(=0.9-1.1)的人才资本使用经济效益属较好的,依次为辽宁、、河北、上海、重庆、安徽、河南、吉林等地区;

测算结果大于1.1的人才资本使用经济效益属好的,其中天津最好,其他依次为内蒙古、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地区;

测算结果小于0.9的人才资本使用经济效益属较差的或差的,依次为湖北、江西、四川、广西、湖南、山西、陕西、北京、青海、海南、宁夏、贵州、云南、新疆、甘肃等地区,其中甘肃最差。

以上结果乍看起来似乎有许多不合理之处,如为什么北京的人才资本使用经济效益属较差的,而的人才资本使用经济效益属好的?其实不然,人才资本使用经济效益表征的是“使用”状况如何,并非“贡献”大小;地区人才资本“使用”的经济效益状况,与地区人才资本的“存量”大小并没有相关性,而与地区人才资本使用的政策制度机制息息相关。北京地区人才资本存量虽大但使用经济效益较差,其实很容易理解:本来稀缺的人才资源蜂拥扎堆京城,并非都得到了有效的使用,属于低效或非理性配置,自然会出现“人才高消费”“人才浪费”现象,其人才平均产出当然就低下了;而尽管人才资本存量小,但对这些稀缺的人才资源都充分使用了,其人才平均产出当然就比较高了。

表1中的高级人才资本使用效益测算结果和总人力资本使用效益测算结果,都可以运用上述原理予以解读。

二、创新人才保障机制要把握人才创业制度优化

笔者运用2011—2012世界经济论坛(WEF)发表的《全球竞争力报告》(GCR)评估数据,对包括中国在内的35个国家和地区人才创新创业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进行了专题评价和比较研究,分析评价了中国人才创新创业状态(比较优势和弱势)及水平。其中,摘取与人才管理制度及用人机制有关的片段以说明中国创新人才机制的必要性。见表2。

在上述弱势指标中,与人才创新创业可行性密切相关的管理支撑类核心指标“创业所需的时间”(办理创业所需的全部手续所需要的时间),重要指标“创业所需程序的数量”(创业所需办理的手续、需要经过的程序的数量),表明中国人才在创新创业中得到的管理支撑很弱(或受到的管理障碍很强)。

与人才创新创业可能性密切相关的 “管理学校的质量”(本国学校管理或教学业务的质量),显示了现行教育体制不利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与卓有成效的经济体制改革极不相符,亟待变革。

与人才创新创业可能性密切相关的 “外国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外国直接投资进入本国带来新技术的可能性程度以及本国对外来新技术的依存度和接纳倾向),“企业技术的消化吸收”(在本国的企业积极吸收新技术的程度)等等,均显示了中国人才在自主创新方面的严重不足,不仅与世界七大工业国和大部分OECD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在金砖五国之中也不具有优势。

篇8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战略是进一步激发我国创新活力,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是促进区域间协同发展,完善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布局的内在要求。高等教育以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创新驱动战略更明确地指出高等学校必须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己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显现,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日益显现,科学研究正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和基地,社会服务和实践活动成为创新人才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教育部在第二次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教育部官方网站 2013 年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学院已达 309 所。独立学院凭借母体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和民营运作的机制优势迅速崛起,逐渐发展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支生力军。作为按照新型办学机制举办的本科学院,是普通高校优质办学资源与优质社会资本互相结合形成的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胆构想和有益补充。同时也作为高等教育的新生事物,独立学院办学过程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广泛研究,其中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对于独立学院准确定位、办出特色,无疑是一项积极的和影响深远的工作。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中三个关键要素、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的实证分析,探讨在创新驱动战略下独立学院建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和策略。

一、独立学院建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形势

根据《国家教育发展纲要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的精神[1]。民本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就成为独立学院提高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2]。可见,培养目标设计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据,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由于独立学院的特殊性在于它是面向普通高校本科批次招生的特殊性,其培养目标介于研究型大学与职业技术学校之间,再加上独立学院办学时间较短,独立学院呈现出趋同现象严重、面孔单一、缺乏特色、生存空间得不到拓展的尴尬格局。在有效填补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两种办学类型之间的应用型本科层次高校的空缺的同时,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也应努力在"空挡"中寻找答案,避免与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同质竞争,给社会与学生、家长提供另类的选择。

二、独立学院建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作为适应民众对高层次、高质量人才需求而创办的独立学院,其培养的本科层次人才又不能等同于高职高专培养,必须比高职高专培养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另一方面,也要比原普通高校培养的人才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能较快地适应岗位的需求,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人才,不以学术型、研究型的精英教育为取向,而以适应广大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技术型的大众化教育为取向,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强化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既注重智育,也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创新人才,人才要比高职高专培养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有更宽、专、交的知识结构和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具有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技能,而且具有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的能力。

三、独立学院建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独立学院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目标,体现民本院校有着不同于精英化高等教育或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特色,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由"学科取向"向"实践取向"的转型。人才培养方案要构建一个逻辑性、科学性的整体课程体系。

1、市场导向---培养规格宽口径、多方向。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时期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与市场经济发展有密切关联,这就要求独立学院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在专业设置上以市场、就业和学术为标准,既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和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充分考虑学校本部的学科和专业所能提供的后援力量,遴选优势、强势专业,整合优化传统专业。

具体而言:一是人才培养要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二是要以实现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动力。

2、以人为本、育人为先---整合能力观。

教育的价值和效益是以受教育者为载体,凝结、依附在受教育者身上的。将一般素质与具体的工作情景结合起来,认为能力是个体在现实的职业工作表现中体现出来的才智、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一方面,承认能力不等同于特定任务,能力是个体知识、技能和态度所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素质结构,它是完成具体操作性任务的基础;另一方面,这种素质结构总是与一定的职业情景或工作角色联系在一起,总是通过个体在完成特定职业任务时才能表现出来。

修订培养方案要充分考虑民本院校生源实际,即受教对象的知识储备、个性特征、能力基础等,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要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向性,并满足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3、各取所需,各展所长---专业设置与市场的创新结合。

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在照搬母体高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的基础上,还应通过市场发掘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专业;通过学科专业交叉整合,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孕育新专业。

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标志。基于不同专业不同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要求,修订培养方案要体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辩证统一,并设计出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4、通专合一、知行统一 ---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时,应坚持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要

避免学科之间不必要的重复,同时注意学科之间内在的关联性、交叉性、贯通性、融合性。努力在专业学科基础、实践训练等方面形成特色;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要突出加强实践教学,构建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具体做法是:把握前提,严格课程开发程序。围绕职业能力主线,合理设置课程框架。强化实践环节,突出创新素质培养。

四、综上所述

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属于教育创新的范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迫切的现实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过程,即变不适应为适应,变不协调为协调,实质上是主动适应社会的过程。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龙头不可能不随着社会的巨变而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需结合其自身的办学模式和运行特点。充分使用办学合作单位的资源,将社会资源变为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不同专业、学科的特殊性结合起来,体现不同专业特色,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和最优化。[3]

要符合学生受众群体的能力和知识特点。他们的创新活动较多地为动手操作时间而非基础文本知识基础。从而比较适合培养为应用型创新人才。

独立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并不是社会顶级人才,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因材施教,能够跨越生存瓶颈,就能够缓解就业危机,并起到填补综合性大学和职业院校缝隙的作用,为地方提供不可替代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篇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则要求高校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规划的确定为如何造就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勾勒出了清晰的路线图,也为高等院校如何开展学生工作明确了思路。

二、创新驱动战略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体系探析

(一)理念定位:“尊重――发现――扶持”

理念决定一切。要建立适应创新驱动战略的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必须有一套科学新型的理念作指导。这就是尊重学生本体,发现所有学生的“长板”,拨亮学生闪光点的理念体系。

尊重理念:相信我们的下一代。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必须明确:尊重工作对象,将他们放在平等的人格上看待。这是人本原理运用于实际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学生管理中的一条金科玉律。对待管理对象,在态度上必须表里如一、真诚一致,不隐瞒自己,使学生觉得学生工作者自然、诚恳而有人情味。大学生来到学校接受教育和管理尽管有他被动的一面,但他们又有渴望自己发展自由,能主动安排自己学习、生活的一面;他们在人的尊严上不仅希望得到周围同学的尊重,也希望得到老师和社会的尊重。作为管理者,如果不理解这一点,而一味地用强硬的方式来规范命令他们的思想、行为,势必会造成无谓的抵触情绪。尊重不仅仅是每一个学生工作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理念,也应当更多地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工作作风中。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布置和实施时,学生可能会有抵触、不理解。这时,作为管理者,应该听取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合理要求,耐心说服和正确引导,以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当然,强调尊重管理对象,不是让管理者对管理对象迁就和放任自流,而是强调用引导、关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接受管理。

发现理念:寻找所有学生的“长板”。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识就是通过充分肯定的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发挥的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是赏识教育的关键。没有学生是木桶上的短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做的是发现所有学生的“长板”,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接受和喜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发现其闪光点,通过老师的“小题大做”,使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扶持理念:拨亮学生的闪光点。高校学生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学生成功的标准问题。成功的标准并不统一,成功的学生不一定是学业的优异者,但一定是生活的强者。而教育的本质是增加人的价值。

学生工作者要主动去找寻,去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改变部分学生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的状态,鼓励他们参加到班级活动中去,及时提供帮助,让他们充分展示自身的才能,创造一切机会,给予学生以成功体验,让他们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班级集体一员的责任。

(二)目标定位:特色非趋同

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多层次多元化的建设人才,所以我们的教育更加要为学生创造不断发展自己个性的条件, 创设能够展示个性的舞台。以各种方式力争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特色非趋同的目标定位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爱好、个人特长方面尽量按照学生个人的本意,按照学生的特性潜质发挥以及长远的发展考虑,不仅仅按照我们惯有的模式培养“千人一面”的所谓人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各方面的人才,激励学生大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避免无视人的个别差异,强求一律化和平均化的发展,造就碌碌无为、毫无个性特点和创造性的庸才。

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学生管理体系特色非趋同的目标定位的对象并不局限于单一客体,更包含学生群体。对于任何一个学生群体、学生组织或学生集体,学生管理者必须提供其充分探究潜能的机会,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细致化与专业化的指导与服务;避免将学生全面发展概念化,避免强调学生按照统一的步伐、统一的思想、统一的规格行动,以“平均发展”代替“特色发展”。要引导其确定自身的特性目标,最终形成百花齐放的新格局。

(三)决策定位:顶层设计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做好学生发展、学生教育的“顶层设计”工作。做好前瞻性预判,高瞻远瞩,从“后知后觉”到“先知先觉”,进行系统化思考,分析实现终极目标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同时将终极目标描述清楚,进行任务分解,通过循循善诱引导学工团队成员和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决策一定要慎重。要避免出现决策失误,造成资源浪费。决策时,立场要公正,要自觉站在中立、公正的立场对待各种利益矛盾。要客观判断,对政策执行的客观环境、执行条件等客观因素认识充分,充分考虑某些政策对象的政策认同感和可能出现的抵触情绪。

(四)举措定位:

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也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日常管理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满足创新驱动战略的需要。

(一)创新制度,建立健全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有效和长效机制

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机制的创新,要在遵循新《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的管理特色,重点将在实践工作中总结出来的新方法、新理念、新手段规范化、制度化,特别是将在关系学校未来发展的大事要事期间,所提炼出来的有益经验制度化,建立健全学生工作的有效和长效机制。制度的创新使得文明规范教育得以有效保障,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

(二)紧抓主线,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工程建设

1.创新思想教育途径,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寓于学生的“民生”问题中。就业问题、困难学生资助问题是学生的“民生”问题。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和经济结构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使得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学生承受的经济、学业、就业的压力较以前有所增加,学生民生问题解决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者要树立关注学生“民生”问题的意识,把解决学生的具体问题和困难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将国家的政策落实到实处。

2.重点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功效。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重点突出思想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功效,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他们缓解来自家庭、社会和学习等方面的压力。

(三)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切实做好学生服务工作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偏向于教育型和服务型,激发学生全面发展的潜在动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因此,管理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创新和探索新方法。特别是要加快推进校园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增加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以信息化增值学生服务。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惠民工程,高等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扮演着核心力量的角色。新时期,新机遇,新挑战,在创新驱动的背景下,高校应本着与时俱进的理念,积极探索、实践学生日常管理制度和方法的创新,更新理念、管理民主、决策科学,努力做好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最终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强国战略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3,3

[2] 李敏.论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学生管理[J].教育探索,2011(5)

篇10

1.工作中墨守成规,创新意识不够,

创新在辅导员工作中的有效应用,对于推动班级的整体创新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将具有一定的助力作用。现代辅导员面临着日益复杂多变的事务,其工作内容的不确定性,要求辅导员必须认真查找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办法。提高创新能力,将成为辅导员解决各类疑难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但目前的各高校辅导员或陷入日常工作的琐事之中,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往往固守多年工作经验和教条,墨守成规、缺乏创新胆识和创新精神,其工作方法难以跟上现今大学生自身特点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导致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都不能深入有效的开展,就更谈不上培养创新型人才了。

2.日常管理中对学生约束多,忽视学生创新潜力的激发

在我国,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是人才培养,这一职能要求高校必须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高校辅导员担负着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任,在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如今在一些地方高校辅导员,由于作为学生在学校的第一“监护人”,学生学风不好、违纪现象、意外事故的发生等等一切,都可能冠之以辅导员管理不到位,由辅导员负全责,由于压力过大,导致大多数辅导员在工作中一方面以不出大事为幸,另一方面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日常管理中,每天被繁杂的检查学生起床、寝室卫生等琐事缠身,没能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积极性放在细心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再加上95后的大学生逆反心理的持续,对条条框框管理和约束滋生抵触情绪,消极应对,长此以往,显然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活学生的创新潜力。

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视域下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

1.带着爱心、细心和耐心去肯定、发现、扶持有创新的大学生。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发表的讲话中指出:“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用爱心给学生尊重和肯定。辅导员职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日常管理,在辅导员动用校规校纪对学生进行约束和管理的过程中,避免不了的会引起学生抵触和不理解。遇到这样的情况,辅导员应该多听取学生的心声和意见,尊重学生的合理要求,用引导、关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接受管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充分的肯定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给学生以勇于进取和不断进取的动力;在当今创新驱动发展的大环境下,o导员工作必须有所倾斜和偏重。

2.遵循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辩证思想,并把其寓于人才培养中。辅导员工作对象是一群懵懂的大学生,当今大学生的普遍性特点是:思想活跃、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快、可塑性强、发展变化的空间大,更主要的他们全部是我们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辅导员在工作中,首先要遵循普遍新原则,对每个学生都要给与关注、赏识和肯定,培养每个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做到不埋没、不忽略、不遗漏,通过耐心的教育和引导,达到整体进步的目的。同时,辅导员还应根据学生学习爱好、个性特长,尽可能从学生的特性潜质发挥以及长远的发展考虑,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励学生大胆的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以避免无视人的个别差异,强求一律化发展,以培养既大有作为、又有个性特点和创造力的、符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的各方面人才。

3.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为建设祖国而出力流汗的创新意志。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成长期,爱国主义教育是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辅导员应该熟知中国近现代历史,并善于运用历史上的人和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座谈会、带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知识、谈心得体会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受到的屈辱、为摆脱屈辱先辈们所进行的抗争以及我们国家由弱变强,以致西方国家再不敢小视的艰辛历程。一方面让学生懂得落后要挨打、强盛莫敢欺的道理,另一方面,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培养学生爱国意识及为祖国强大而奋发图强的精神,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当下,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创新、主动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潜力,成为祖国建设有用之才。

4.甘为人梯,充当桥梁和纽带,为学生搭建创新平台。辅导员工作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必须与时俱进,在当下创新驱动时代,辅导员要清楚认识到: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要素、第一资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体,是最能动的因素。首先,应转变工作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深入到学生中间,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服务学生成才、服务学生发展、服务学生创新。其次,辅导员是高校公认的桥梁和纽带,在学校各个部门与学生之间、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起到牵线人的作用。辅导员要做好桥梁和纽带,要经常与学校相关部门以及具有专长在创新创业方面有所成功的老师联系沟通,把在相关方面有创新点的学生引荐给他们,以求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

高校的重要在于它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摇篮,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在于它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与时俱进性。在创新驱动发展潮流不断上涌的当下,辅导员要不失时机地抛掉陈旧的观念和传统的工作方式方法,更新工作理念,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服务学校。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己任,积极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出力、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2013年5月4日

篇11

一、产业创新联盟和产业集群的联系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及企业之间各种组织都是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发展区域经济,各个企业、集团之间时常会有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和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一个联盟来组织协调,产业联盟记在这种条件下应运而生。产业联盟的范围很广,为了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各种问题,它的下面有5个子系统,分别是:研发合作产业联盟、技术标准产业联盟、产业链合作产业联盟、市场合作产业联盟、社会规则合作产业联盟。

1、产业联盟是合作创新的前提

技术投资、技术开发、技术竞争成为控制区域市场的三大主体,世界各大国之间现在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在这样大的一个范围内,技术科研成果的开发也伴有大风险,竞争与日俱增要取得生存,就必须加强各主体之间的联系。创新的技术核心在于科学研究,研究在现在越来越得到重视,国家政府、企业界、商业领域都把目标投向了各大研究院和名牌大学,由于这些原因,研究者不得不把研究对象转向了市场。同时市场出现了两大趋势:产业联盟在其中发挥了指导作用,它收集市场信息并反馈给研究者只是他们研究新技术、新产品的范围,人们的个人需求、;产业联盟成为合作创新的一种最有效的模式,合作成为一种主流,联合开发、共同攻关未开发的领域;各过对知识产权、申请专利、技术保护意识普遍增强。

2、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区域经济在产业层面的拓展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企业内联盟之间为实现各自的发展目标,通过法律手段将在合作期内的股权、合同以及为双方共同利益所要承担的风险、要素因子向扩散式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网格型的组织群体。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内部的技术链接容纳了各个领域。

3、区域创新系统与产业集群的关系

1990 年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用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对集群现象的分析。回顾发达国家和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都可以明显看到各种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区域创新系统主要强调地理位置上的分工以及与他相关联的研究机构、生产企业、高等教育机构等共同构成对产业技术创新有所帮助的组织体系。创新系统有“主体和网格”组成,创新主体包括:高等学府、研究院、企业、金融机构等;区域创新网格是为各主体之间联系所提供的一种关系网,在产业集群中管理和分配各主体之间的分工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区域创新网在其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产业创新的成效。

二、产业集群与产业联盟建设的关系

1、区域创新环境是产业联盟构成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它包含了基础设施、企业配套能力、产业构成、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这其中也包括对社会制度、文化领域等社会环境。创新环境需要社会信息、诚信、法律保障等有形或无形的制度的保障和支持,它提供了一个共同交流的平台,各企业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共同探讨、一起解决问题,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企业间的相互信任、共同学习、集体规范、和平交流成为产业联盟主要职责。

2、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波特在1998年发表的《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中认为产业集群与竞争的关系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该区域的创新方向是提高创新速率;第二,集群的环境有利于新企业的产生和集群规模及影响的扩大;第三,集群内的企业通过高科技降低成本,为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

3、产业集群的升级和前景

产业集群的升级是指将原来技术含量较低的向高层次、高含量的产业集群转化。产业集群的升级方式主要有 4 种,包括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功能创新和价值链跨越。掌握核心技术是产业集群生存发展的关键,也是产业集群转型和升级的关键。

三、结束语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创造知识产权和重要标准为目标,通过产学研联盟成员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而形成的一种长效、稳定的利益共同体。要将各类工程中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等平台建设与产学研创新联盟有机结合,成为这些产学研联盟的运作载体和依托机构,突出产业公共创新平台建设特色,组建一批服务于本地区支柱性产业发展,服务于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创新平台。重点围绕企业所需的共性技术,完善技术开发体系,加快成果转化,构建具有产业特色的企业联盟或联盟企业群。

参考文献:

篇12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环境和经济的特点

经济欠发达地区,是指那些低度开发的落后或边缘地区,其内部发展缓慢且受到外部的抑制,经济发展尚未突破“起飞”转折点。从经济的内部条件和内部循环来看,“低水平陷阱”仍然存在,从外部环境和外部循环来看,中心-边缘的不平等关系也起着作用。

(一)环境污染状况严重

农村污染主要是地表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农药、化肥、农用薄膜的使用,已经畜禽粪便、生活垃圾、秸秆焚烧产生的污染。

研究表明,在全球范围内,非点源污染是导致地表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其中又以农业非点源污染贡献率最大。全球有30%-50%的地表水体受到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农业非点源污染对水体污染的贡献率达到了70%以上(Dennis,1997)。美国60%以上的地表水污染问题是由农业污染引起的(贺缠生等,1998)。在拉丁美洲地区和非洲,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呈现此消彼长的互补关系,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贫穷的主要原因之一(Batie,1989;Norton and Alwang,1993;Ellen Wilson,1994)。

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地膜使用量最大且利用率极低和严重过量的国家,残留和扩散污染严重,来自农业源的CH4和N2O年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80%和90%。每年因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到300亿元以上。据统计,我国氮肥平均利用率为30%-35%、磷肥为10%-20%、钾肥为35%-50%(万洪富,2005),平均为35%,农业生产中只有10%-20%的农药附着在农作物上,而80%-90%的则流失到空气、土壤并进入地表和地下水体中(万洪富,2005)。散失在自然环境中的大量农药残留在土壤和水体中,参与生态环境系统循环,严重威胁着生态安全、水体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在环保总局对省会城市的蔬菜批发市场的检测表明农药总检出率为20%-60%,总超标率20%-45%。1999年国家环保总局对我国畜禽养殖业的调查显示我国畜禽粪便年生产量约19亿吨,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4倍,来自畜禽粪便的COD排放量已经达到7118万吨,远远超过我国工业与生活废水排放量之和。据测算,到2005年,全国畜禽粪便产生量已经达到固体废弃物的4倍以上。到2009年,这个数据又有了大幅度增长。

对淮安市而言,生产污染方面,主要污染源有化肥、农药、农膜、秸秆燃烧、畜禽粪便等方面的污染。根据淮安市第二次农业普查公报的数据,2008年末,全市农药、化肥、农用薄膜的使用量分别达到6944吨、343191吨、5543吨。据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的调查和测算评估,我国乡村人口人均年人粪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产生系数分别为:0.812吨、0.255吨和22吨。淮安市农村人口314.6万,年人均排放人粪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分别为:2554552吨、802230吨、6921.2万吨。

淮安市农村住户炊事使用的能源主要为柴草。其中,主要使用柴草的有77.73万户,占81.7%;主要使用煤的3.27万户,占3.4%;主要使用煤气或天然气的13.24万户,占13.9%;主要使用沼气的0.42万户,占0.5%;主要使用电的0.46万户,占0.5%;使用其他能源的0.01万户。由于大量秸秆被用于作为燃料,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同时燃烧秸秆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二)环境污染处理设施严重不足

淮安市第二次农业普查公报的结果显示,2008年末,全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的镇只有总数的13%,有垃圾处理站的镇只有26.1%,实行垃圾集中处理的村只有8.8%,有沼气的村只有28.4%,完成改厕的村只有37.8%。由于环境污染处理设施的严重滞后,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水体,造成水体严重污染,同时大量畜禽粪便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从而导致农村水环境的急剧恶化。

(三)经济发展水平滞后

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更为滞后。表现在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纯收入较低,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较高。2008年年末淮安市户籍人口536.9万人,地区生产总值655.0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10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007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657元。

二、现有促进欠发达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分析

制度创新理论充分肯定了制度对于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作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现状是将精力主要集中于经济发展方面,对于由此造成的资源短缺、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关注度不高。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状况,一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日益加快;另一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现有的专门涉及到农村经济与资源环境方面的制度非常缺乏,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相关专门制度缺乏

我国现在关于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制度比较缺乏,现有的制度主要是从全国性的角度设计的。专门针对欠发达地区的制度缺失,针对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制度更加缺乏。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自身特点,无法完全参照适用于全国的制度执行。结果导致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环境资源状况日益恶化。

(二)现有制度的执行不到位

许多地区环境保护监督部门明知到有些单位、有些地区环境污染状况的严重性,从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加的角度考虑,往往不了了之。这种情况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更是如此。

(三)现有财政、税收制度的缺陷

现有的税收制度使得绝大多数的税收集中在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越是基层政府,财力短缺状况越是严重。由于财权上收,而办事还要实行地方政府自筹资金,使得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政府由于资金的缺乏,只能放任本地区资源环境恶化的趋势,而集中精力抓本地区经济增长。在这种思路指引下,许多经济欠发达农村基层政府将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作为本地头等大事,往往引进一些发达地区淘汰的、环境污染严重的项目,结果更加加重本地资源环境恶化的趋势。

三、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创新策略

(一)制定专门针对欠发达地区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财政投入制度

目前我国乡镇政府欠债运营的状况非常突出,有资料显示,我国平均每个乡镇政府欠债达到400万元以上,这种情况虽然经过努力有所改观,但是并没有根本解决。各个省市政府应该针对本地区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经济、资源与环境现状,从财政投入上加以保障。如可以规定每年要拿出多少经费,从哪个渠道支出等,用硬性的制度约束来保障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能够获得充足的财政经费,治理当地资源环境问题。

(二)制定科学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制度

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地区而言,经济增长目标应该区别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由于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农业已经不是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主体,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而言,农业还是当地居民收入的主渠道,所以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政府的考核应主要关注当地资源环境指标。这样说,并不是否认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指标的重要性。只是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地区而言,不能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付出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

(三)加大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土地制度创新步伐

以淮安市为例,农村地区平均每人耕地不足1.5亩。现有的土地制度使得土地分散经营状况很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一个家庭耕作再少的土地,也要购买相应的农机具。很显然,这不能产生规模经济的好处。当前,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开始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鼓励土地流转,鼓励农村居民将土地志愿流转,由种田大户承包,实行规模化经营。但是,一方面,这些制度还没有得到推广,另一方面,一些已经实行土地流转地区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流转后的收益分配,流转后种什么,流转后规模经营的土地环境问题归谁治理等。这些方面,都需要相应的制度加以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红凤,周峰,杨慧,郭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规制绩效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9(3).

篇13

面对数字化浪潮的冲击,出版企业必须顺应市场变化,对价值链进行大幅改造。在价值链重构过程中,技术要素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然而,技术创新必须有战略调整的配合,否则出版企业即便在技术方面领先,也不见得能够赢得市场竞争。诺基亚在数字电话时代打败了摩托罗拉,但在移动社交时代又败给了苹果和三星。这个案例的启示是:如何结合动态的市场趋势选择最优战略是经营者在新技术环境下的第一要务,那些脱离市场实际、无视需求变化、忽视文化传统和消费心理的战略方案必败无疑。单纯追求技术领先于同行,或者在产品设计上一味“炫技”,并不能带来市场业绩的提升,也无法让经营者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换言之,技术无法决定自身的命运,技术创新的社会化效果由经营者的战略选择决定。本文试图整合技术创新、战略管理和数字出版等领域的前沿成果,探讨出版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与战略选择的深度耦合驱动出版价值链重构,从而顺利地实现数字化的目标。

1 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出版领域,技术的革新、融合和扩散会影响出版物功能的迭代或突破,给经营者带来新的机遇。但技术因素转化为生产力和商业利润的前提是技术的产业化,即将新技术转化为消费者认同的产品或服务。而技术与市场联动的核心驱动则在于战略选择,正确的战略可以让出版企业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和能力优势,通过有效的营销组合赢得读者的关注和消费。

然而,在实践中创新活动受多种因素制约,例如技术研发与战略决策主体不同,思维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技术与战略的融合不会自动推进,需要各方协同努力。从操作层面分析,出版技术创新必须在战略引导下对价值链重构起到推动作用,以提高价值增值的效率。那么,技术创新与战略调整到底如何耦合才能高效推动出版企业价值链的重构?出版企业管理层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选择正确的战略方向?这些问题正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2 出版技术的演进特征及对战略选择的要求

2.1 数字出版技术的演进特征

出版技术创新的态势日趋复杂,明确其特征是优化战略选择的逻辑起点。目前,数字出版技术进步的特征主要体现为如下几点。

第一,出版技术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波及范围越来越广,技术成果在全球市场扩散周期越来越短,消费者对新技术的敏感度空前提高。第二,出版技术演进的趋势难以预测,商业经营风险随之增加。第三,技术进步的幅度日益增大,许多新技术对于先前技术具有较强的替代作用,这对组织的战略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第四,知识获取、知识消化、知识共享和知识增值的周期不断缩短,如果组织内部沟通协作效率不高,则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应变速度。第五,联合开发新技术项目的比例越来越高,很多出版企业有融合到多家企业组成的价值网中开展竞争的趋势。以上分析说明,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因,出版技术演进的特征日趋复杂,为抢占产业制高点,出版企业必须充分认识技术创新管理的重要性,站在战略高度重新规划创新的方向、步骤,通过正确的战略选择和高效的战略执行在新一轮竞争中获取优势地位。

2.2 技术环境变化对出版企业战略选择的要求

根据国内外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实际经验,笔者认为技术环境对战略选择的要求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创新方向的选择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和前瞻意识。技术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金和相关资源,在全球竞争时代,技术创新一旦落后则前期投资将无法收回,而领先于国内外竞争者则能够保证出版企业在吸引读者关注和消费、增加定价自和建构进入壁垒等方面获得比较优势。为此,出版企业的战略选择必须放眼全球、领先于同行。

其次,出版技术创新必须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出版企业的技术创新投资不仅要获取丰厚的利润,同时要履行将文化创意和科技成果整合成优秀出版物的社会责任,为文化传播和传承履行应尽的义务。这就要求出版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中要突出“人文为基”的理念,即技术开发和转化必须考虑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尤其是在产品设计的细节上要照顾读者的个性化诉求。

再次,出版技术创新的组织必须兼顾自主开发和联合开发。自主开发虽然可以让投资者拥有完整的专利和支配权,但是自主开发投资数额高、管理难度大,有些技术开发无法按计划完成,则前期投资会沦为沉没成本,投资风险较高。因此,在条件允许时,出版企业可以与多家企业联合进行技术开发,共享信息、人力等资源,以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

最后,技术创新管理必须坚持流程固化和动态调整并重的原则。海尔集团的经验告诉我们:企业最重要的职能是持续创新。而持续创新除了要将信息分享机制、职责分配机制、合作机制等以制度的形式规范下来,以便员工参照执行之外,还需要不断激励创新行为,鼓励员工参与创新方向的选择,引导技术人员发掘创新机会,根据外部形势优化创新管理策略。

总之,技术创新是一个综合管理过程,涉及大量人财物资源的配置,同时需要全体员工乃至终端用户的积极参与,为保证创新效率,出版企业必须在战略选择方面突出上述原则,为自身发展做出明智选择。

3 出版企业价值链重构中技术和战略因素的作用

出版企业价值链重构是对价值创造活动各个要素和环节关系的重新整合,其中技术创新和战略调整的作用尤为关键,简析如下。

首先,出版企业价值链重构要突出技术因素在经营中的重要性,借助数字技术改进整体绩效。换言之,对于出版企业价值创造活动的每个环节而言,技术应用要能增加产品或服务的总价值而非相反。面对多变的技术环境,出版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新技术的作用,从内容编校、营销策划到分销、服务支持等环节,积极采用IT技术改进协作效率,实现各环节之间的无缝衔接。在媒体混融趋势下,出版企业会采用品牌延伸战略,从事多种传媒业务,实现内容资源的多重开发,这种模式对技术应用提出更高的要求。经营者必须对前沿技术保持足够的敏感,及时对新技术的商业价值进行评估权衡,然后根据自身资源配备情况做出是否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进入新市场的决策。

其次,出版企业价值链重构能否成功取决于经营者的战略决策、战略执行和战略监控等综合管理能力。在数字化过程中,每个出版企业面临的技术、市场、体制的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正确的战略选择成为出版企业价值链重构的关键驱动力。战略管理在出版经营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对价值增值活动的宏观指导,使各环节之间良性互动,最终作为一个协调的整体高效运作。战略虽然是由管理者理性设计,但它必须与外部环境、组织资源、核心能力等相匹配,唯有实现战略路径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协同才能有效地驱动出版企业实现数字化,在新兴市场领域建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最后,技术创新和战略选择必须协同匹配。由诺基亚公司战胜摩托罗拉,后又被苹果和三星超越的案例可以看出,技术创新成功与否并不全由研发人员决定,企业高管对市场趋势、消费观念、社会文化的把握,以及正确的战略规划和高效执行才是致胜的关键。因此,研发成果社会化的核心就是要寻找盈利模式和获取市场认同。换言之,技术创新和战略选择必须协同匹配,一方面技术创新方向必须与阅读兴趣、社交方式的演变相适应;另一方面战略选择既要准确预测技术前景和趋势,又要考虑自身资源、能力的约束。

概括而言,技术创新和战略选择之间存在耦合关系,价值链重构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和战略选择的协同匹配。下面对技术创新和战略选择的耦合机制以及出版企业价值链重构模式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4 技术创新与战略调整耦合驱动的出版企业价值链重构模式

欧美传媒业的发展经验表明:出版企业价值链必须根据产业结构、消费需求和竞争格局的变化进行重构。这是因为价值链是高度依赖环境的,它必须随着环境的演变进行调适。这种调适既包括对技术变革的回应,也包括战略方案的重新确定。笔者在借鉴技术创新管理、产业经济学和战略管理等学科成果的基础上,建构了技术创新和战略调整耦合驱动的出版企业价值链重构模型(如图1所示)。其运行机制分析如下。

第一,出版技术创新的投资方案必须建立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目前,出版企业在研发投入的侧重、技术成果的转化、联合开发的运作等方面,存在许多认知误区和实践偏差。这要求管理者在决策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预测数字阅读的趋势,分析读者兴趣偏好的动向,同时反思已有战略的局限,对外分析竞争对手的能力和行为,对内盘点资源拥有情况和能力结构,然后制订并实施新的技术创新管理方案。

必须明确的是,技术创新不能直接带来竞争优势。技术进步可能会激发许多新的创意,带来产品线扩张的机会,但是这些项目的落实必须具备特定的条件,比如市场规模足够大、经营者的资源实力符合要求等。总之,出版技术创新方向的选择必须经过严谨的调查、分析、权衡和论证。

第二,出版企业战略方向的选择必须适应技术演进趋势,在竞争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尚未开发的细分市场,进而以独特的营销组合满足新兴需求。在买方明显占优的前提下,出版企业必须精心筛选能增加读者感知价值的元素,然后选择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重点方向,投入资金、组织人力在产品上实现突破。目前,改进人机交互效率和阅读体验是最值得关注的创新方向。

出版企业战略选择除了考虑在感知价值上实现差异化之外,还必须考虑成本结构问题,亦即新产品的定价必须在读者的支付能力范围内。战略调整必然会导致组织管理成本的增加,因此,管理者应该权衡成本收益,经过科学计算后进行决策,同时要致力于资源、能力和环境的整体协调,以降低创新的总成本。

第三,技术创新与战略选择的二元耦合机制。技术创新的目的是通过新技术提高产品的市场吸引力和企业的竞争地位,而战略选择的目的则是在市场调查和数据挖掘的基础上,对一定时期内出版企业欲实现的目标进行谋划和决策,通过业务内涵、投资方向、能力结构等的判断和取舍,为出版企业的发展做出系统安排。技术创新与战略选择二元耦合的基础是以需求演变为逻辑起点,在发现和引领阅读消费方面超越竞争对手,以技术创新成果为支撑,通过新技术应用驱动读者感知价值的提升,进而获取和维持读者的信任,将双方关系的选择权和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要而言之,技术创新和战略选择耦合的核心是对需求演变的敏锐洞察及迅速回应。由于技术迭代不断提速,所以出版企业的战略内涵必须具有柔性,能顺应环境动态优化。

第四,出版企业价值链重构必须与技术和战略的耦合同步进行。价值链重构既是对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回应,又是新的战略方案实施的内在需要,从决策和执行角度分析,三者在时间维度上一致,在管理行动上则是协同并进的。比如,新技术开发前景的评估、组织资源和能力的盘点、新业务可行性论证、战略方向选择、财务预算和融资计划制订等几乎是同时推进的。因此,出版企业价值链重构的工作内涵必然包括技术创新和战略调整,以及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的调适。

第五,技术创新与战略调整的耦合需要科学决策,更需要高效执行。出版价值链重构涉及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的调适,这种集成式的经营创新对出版企业高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国内出版社的领导多由政府部门任命,所以高管人员在创新精神、冒险意识、应变能力和胸怀境界等方面必须加强修炼,通过持续学习成为一名合格的企业家,争取在选择、协调、控制、整合、学习、激励和沟通等管理技能方面有大的突破。

技术创新与战略调整由不同职能部门负责,研发人员和管理者在心智模式、价值观念上存在差异,因此双方必须通过充分沟通就发展思路达成共识。高层领导则需从全局出发,理解研发人员的创新设想,营造宽容失败的氛围,同时又要对市场变化具有敏锐而精准的判断力,能审慎地评价组织的资源和能力,引导技术创新朝着改进读者体验的方向健康发展。

第六,出版企业价值链重构应该建立系统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在数字出版时代,新技术的应用水平、战略制订和执行效率应该成为监控的核心要素。然而,技术创新程度和战略领先水平等指标难以精确测度,不过管理者仍然可以通过市场占有率、产品利润率、技术独特性、读者满意度和引荐率、专利拥有量和技术获奖情况等指标间接地予以评价。出版企业应该定期对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战略适应能力等进行评估,通过与竞争对手比较等方式检视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对技术进步和市场变化保持高度警觉。

总之,价值链重构是出版企业对产业游戏规则变化的深刻理解和理性回应,它以技术创新和战略调整为重心。就管理策略而言,技术创新必须与战略选择协同推进,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技术创新方向和营销策略组合,使两者能够交互作用、动态耦合,在提升竞争绩效方面取得更大进步。

5 出版企业价值链重构的实证研究——国际范式及启示

5.1 施普林格集团的实践

2012年9月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施普林格集团推出了筹划已久的“Springer Open‘图书开放获取’计划”,该项目实施以后,读者可以在Springer Link自由获得Springer Open的电子图书。施普林格的开放存取文献都将在署名“知识共享”(非商业性使用)的许可证下,所有免费获取图书的版权属于作者或编者,在著作权得到保护的前提下,此举可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共享,对于科研事业大有裨益。在营销创新方面,施普林格鼓励科研工作者使用 Springer Link电子出版平台上的内容,依托其在科技、技术、医药出版方面的优势,实现印刷版与电子版同步发行,这块市场的营收潜能依然可观;另一方面施普林格与学术查询系统和公司新签或续订合同,其中,学术查询系统是主要买主。为拓宽分销渠道,施普林格还与苹果和谷歌合作,直接面向个人开展销售活动。

5.2 国外案例的启示

施普林格的实践经验表明,数字技术是形塑新型出版商务模式的重要条件,但是仅有新技术是不够的,管理者必须从产业动向出发,通过内容增值、服务完善、业务调整等方式改进营销组合,唯此方能在新环境下保持和强化竞争优势。以上述案例作为参照,可以获得启示如下:(1)经营者对技术进步必须时刻保持关注,及时调整对产业的假设,在重新细分市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增加让渡给读者的价值。施普林格将最受欢迎的丛书收进“Springer回溯数据库”(Online Book Series Archive)供读者下载,这种精粹化的服务得到普遍好评。(2)市场导向下的聚焦式创新。技术本身是中性的,读者的认同和消费才是致胜的关键。在科技出版领域,更快地获得更多最新的科研专著才是读者的核心诉求,因此,精心编辑以保证文献的规范性和权威性,实时更新以及广泛流通才是科技出版创新的关键。(3)技术升级、战略调适和价值链再造无法一蹴而就,业务类型、营销策略的调整在出版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常态化。阅读器的便携性,数据库访问的简易度等目标的达成需要长期尝试,经营者必须做好动态优化的准备。(4)出版价值链重构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战略和技术变革之外,还要实现组织架构、管理制度、业务流程、文化氛围的多维优化。施普林格反复进行自我诊断,反思战略结构的不足,集团经过多次并购和业务板块增删,并不断地修订管理制度,这些都是其成功的重要支撑。

6 结论与展望

在行业本质发生颠覆性变化的前提下,重新构造虚拟化的出版价值链成为经营者能动致变的内在需要,其中技术创新和战略调整的作用至为关键,然而来自市场的资料显示:出版企业的技术创新即便符合市场趋势,但是如果战略规划和组织实施不能与之协同,那么出版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依然难以取得理想效果。为此,本文建构并论证了出版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战略调整二元耦合驱动价值链重构的理论模型。我们认为,出版企业应该系统地分析环境和辨识机会,深入理解读者的数字阅读和体验诉求,然后以技术创新为切入点,整合内外资源,调整战略定位和行动细则。通过技术与战略的高效整合,提升自身的战略柔性和应变能力,推动出版企业价值链的重构与完善,最终实现竞争绩效的大幅提升。

本研究将出版价值链重构放置在技术和战略互动的框架中进行观照,既抓住了数字革命给价值链重构带来的机遇,又将技术和战略的耦合作为价值链重构的核心驱动,这种视角转换能给同类研究提供启示,推动该领域研究者展开更深入的探讨。当然,本文主要基于短期静态分析,对于企业重组和兼并扩张带来的价值链扩容等问题考虑不足,在后续研究中我们将考虑多个竞争者复杂博弈的影响以及其他产业要素对价值链的作用。此外,出版企业价值链重构过程中的读者参与、组织学习能力的培养、投资风险的控制等问题也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范燕莹.施普林格:“我们想引领科技数字出版潮流”[EB/OL].[2012-10-14].

[2]陈劲,尚鹏.产品创新项目的战略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4):23-25

[3]刘林青,谭力文,马海燕. 二维治理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培育: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战略思考[J].南开管理评论,2010(6):59-67

[4]王琴. 基于价值网络重构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11(1):79-88

[5]陈钰芬,陈劲.开放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J].科学学研究,2008(2):419-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