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老年医学研究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老年医学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老年医学研究

篇1

“十二五”时期,随着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到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相交织,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将急剧增加。老龄社会带来的诸多社会、家庭、生理、心理等问题,对卫生医疗教育服务部门提出了新挑战。高校凭借学科门类齐全优势,在老年病的研究、老年病护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涵盖老年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信息学等学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老年医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养老服务现状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状况及发展趋势。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从2001年2100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第二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第三阶段,从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显著、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等六个主要特征。综观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可以概括为四点主要结论:第一,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始终。第二,2030年到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第三,重度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将日益突出。第四,中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

(二)养老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地出台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使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养老机构数量不断增加,服务规模不断扩大,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养老服务的运作模式、服务内容、操作规范等也不断探索创新,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但是,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与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统筹规划,体系建设缺乏整体和连续性;社区养老服务和养老机构床位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设施简陋、功能单一,难以提供照料护理、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多方面服务等。

(三)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组成和功能。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是适应传统养老模式转变、满足人民群众养老服务需求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失能、半失能老年群体养老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当务之急。是扩大消费和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主要由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三个有机部分组成。国家鼓励在老年养护机构中内设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老年养护机构还应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培训和指导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和人员,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实现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在机构养老层面,重点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设施建设。县级以上城市,至少建有一处以收养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为主的老年养护设施。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建设若干具有实训功能的养老服务设施。

二、高校开展老年病学研究的基础和优势

高校具有学科门类齐全、优势特色鲜明的特点。社会保障、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神经科学、精神科学、康复医学、老年护理、中医中药、文学、艺术等专业为老年医学学科的预防保健、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年疾病治疗、康复、护理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一)高校老年医学专业目前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资格,为老年医学事业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二)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社会医学等专业为国家制定老年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

(三)高校医学学科齐全,为老年疾病的预防、保健、心理慰藉、基础研究、临床治疗、康复等提供了技术支持;

(四)文学、艺术等学科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选择;

三、高校老年医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一)加强老年医学学科建设及科学研究。整合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中药学等各方资源,改革培养模式,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加强老年慢性疾病、精神心理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为老年慢性疾病的诊治、降低老年疾病致残率、延缓老年老年精神心理疾病发生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篇2

从心理学角度看,“移情”是一种心理倾向,是由于某种具体情境的刺激而引起的情绪与情感共鸣。从“移情”自身的概念划分,可以分为“强调情感因素的移情”“强调认知因素的移情”和

“强调认知与情感融合的移情”。强调情感因素的移情,是指移情反应源自对他人的理解,从而使自己的情绪状态与他人具体情境中的情绪状态趋于一致的心理倾向性反应。“移情更适合于另一个人的情境,而不是自己的情境的一种情绪反应”;强调认知因素的移情,是指对他人所处境遇以及心理状态在认知或想象层面上的理解,这其中并不包含对他人情感的实际体验。如Lckes所言,认知性移情是“对另一个人内在状态的认知觉察”;强调认知与情感相结合的移情,是指基于一定的情境认知和觉察,理解他人具体的情绪状态,并能分享他人的实际情绪状态的能力。他实际上是理解―反应的情绪能力。移情的根源其实可以追溯至孔子“仁”的思想,以及后来孟子的恻隐之心的思想,是一种换位思考的心理自觉。

总之,移情不仅是一个心理学上的个体倾向与能力,也是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理解与情感融入。移情的自觉,不仅是一个人心理成熟与心理结构完善的标志,也是一个人成功社会化的标志。

二、移情的教学启示

从移情的上述意义理解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教学启

示呢?

1.以移情为理论基础,理解并尊重学生。移情理论告诉我们,教师要自觉养成站在学生立场和背景下思考问题,从学生真实的心理情境出发,来对待每一个学生。“移情性理解学生要求教师思路开阔,心胸豁达,对学生不受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等偏见所左右,也不以个人思维定式和主观想法去理解对待他们”。能够对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作客观分析,设身处地理解、体察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感受;教师还要灵活地调节自己的参照系去观察和理解学生,接纳与自己不同的行为表现及有关观点、意

见、情感和价值观;能够正确认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

2.以移情为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移情能力。研究移情的重要目的并非简单地为了移情而移情,其中重要的价值在于,通过教育的手段实现对学生亲社会行为移情能力的培养和造就。让学生在移情中学会移情,在人文关怀中学会关怀他人、理解他人,与他人分享情感与情绪,从他人出发思考问题。这不仅是一种心理自觉,更是一种移情性的价值观自觉,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构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3.以移情为理论基础,建构具有教育意义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移情并不单纯是一种情绪体验,在某种意义上它更具有社会意义的助人反应。因此,建构具有教育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是移情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借鉴意义。以移情为理论,建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老师要做到:(1)熟悉感。了解学生,头脑中有每个学生的生动形象。(2)和睦感。师生关系融洽,感到学生爱戴自己。(3)理解感。与学生的心灵相通,能理解学生的内心体验和行为。(4)信任感。相信学生,学生也信赖自己。(5)责任感。热爱本职工作,领悟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和价值。学生也要做到:

(1)亲近感;(2)安全感;(3)共鸣感;(4)使命感;(5)依赖感。

三、移情理论对老年护理学教学的价值

老年护理学是基于一定的理论思考,以老年这个特殊年龄群体为对象,以适当的保健与理疗等方法为途径,以使老年人得到身心的照顾、享受老年幸福为宗旨,以培养能实现上述宗旨的学生为直接目的的一门学科。它根据自身的逻辑线索,研究具有合理性与合法性的护理措施,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实现对人的培养。

老年护理课堂教学有它自身的特征。首先,它必须有一定的人文渗透。因为,护理学必然是人照顾人并改善人的生存状态的学科,要想通过护理学的课程开设与实施,实现对照顾人素养的提升,最关键的是赋予人最基本的人文知识,让受教育者从基本的人格结构中生成对他人负责的基本素养。其次,老年护理课堂教学,必须有一定的情感融入。因为,在情感丰富的氛围内,才能养成学生的情感自觉。情感冷漠的课堂,必然会造成学生情感的欠缺和道德温暖的失衡。再次,老年护理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学会站在老年人真实生活背景立场上,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情感自觉来对待自己的服务对象,要学会理解自己服务对象的情绪,并时刻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情绪控制的有效情境中,理性对待每一位服务对象。最后,老年护理课堂教学,也必须是知识嵌入的。没有科学知识教学的课堂,是失败的,也注定是无效的教学。对老年身体结构特殊性的研究、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探究、老年人情感结构变化的研究等,这是做好老年护理的科学前提。

那么,基于移情理论的老年护理课堂教学,其基本价值在哪里呢?

首先,有利于使学生得到内心的满足,并以此激起他们努力学习老年护理知识的热情。如前所述,移情理论的教学启示之一在于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学生得到理解和尊重,就能够从内心感到充实和满足。因此,就容易激发努力学习知识、积极建构素质的原动力。

其次,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使教学现场充满了人文色彩,便于在移情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移情的能力。移情的人文色彩十分明显,因为,在移情理论支撑下,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关怀、相互体谅、相互包容地存在着,所以,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有利于学生造就自身的移情素质。

最后,移情性教学,有利于学生真正明白老年护理的精神真谛,把体谅老年人的苦衷、理解老年人的诉求并从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出发、真实的心理想法出发落到实处。学生基于移情性教学,就会设身处地地去想老年人之所想,会把所学知识运用到今后工作实际中去,养成移情自觉,实现自身担负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Hoffman,M.L. Development of prosocial motivation:Empathy and guilt. In N. Eisenberg,The development of prosocial be-havior.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2.

[2]Ickes,W.Empathic accuracy.NewYork:Guilford Press,1997.

篇3

2 中医证型的研究

2.1 辨证分型 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研究一直沿用的是《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辨证分型标准,似乎不能完全正确反映老年高血压病的客观证候分布规律,但尚未见到有对老年高血压病中医统一的证型分类。总结多数学者的临床观察及研究,主要集中在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和痰、瘀等证型上。老年高血压病以虚证为主,肾气亏虚是其临床常见的中医证型之一,病位在肝肾,以肾虚为本,痰湿壅盛、瘀血阻络为其主要兼夹证[10]。该研究进一步显示肾气亏虚证虽是老年高血压病常见证型,但单证较少;痰、瘀等标实证大多在肾气虚损的基础上产生,即因虚致实,成为肾气亏虚证最主要的兼夹证。另外在气虚基础上发生阴虚而见气阴两虚证,或进一步发生阳亢而兼阴虚阳亢亦为临床常见。提出补益肾气、调理阴阳是老年高血压病的治本之法[11]。王娅等[6]也认为老年高血压病为本虚标实,气血失和,病变在肝,根源在肾。早期偏于阳亢,中期多见阴虚阳亢,后期多为阴阳两虚,或以阴虚为主,兼挟有风、痰、瘀。临证分为肝阳上亢、痰浊中阻、气阴两虚3种证型。章赛月等[12]强调瘀血与老年高血压病密切相关,瘀血是该病的一个客观存在、必不可少的证型;并认为老年高血压病宜分为肝阳上亢、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瘀血内阻5型。

2.2 中医证型客观化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再结合客观化指标,更有助于中医辨证分型。章赛月等[12]研究观察到,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多种影响因素(性别、年龄、职业、体质量指数、饮酒、吸烟、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痰湿壅盛证男性高于女性,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肥胖者高于体态正常者,饮酒者高于不饮酒者,吸烟者高于不吸烟者,饮食偏咸者高于饮食偏淡者;阴虚阳亢证女性多于男性;肝火亢盛证体力劳动者多于脑力劳动者;饮食偏咸者易患阴阳两虚证[13]。邹襄谷等[14]研究发现,平均收缩压夜间下降率和尿微量白蛋白是老年高血压病产生血瘀证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比阴虚阳亢证与阴阳两虚证,发现阴阳两虚证更容易导致血瘀证产生。观察到阴阳两虚型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夜间下降率低于阴虚阳亢型,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左室质量指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尿微量白蛋白均高于阴虚阳亢型。即平均收缩压夜间下降率越高,尿微量白蛋白越低,越趋向于阴虚阳亢诊断,反之,趋向于阴阳两虚诊断[15]。顾横强等[16]研究了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硬化左室重构与中医证型关系,结果显示痰瘀组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较血瘀组明显,痰瘀组左室构型以向心性肥厚为著;说明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硬化左室构型改变与痰瘀互结证关系密切,证实了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多为中医痰瘀证的辨证理论。结果痰瘀组尿β2微球蛋白、尿微球蛋白、尿转铁蛋白升高较单纯血瘀组显著,说明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硬化与尿微量白蛋白变化有密切关系,高血压肾病早期改变以痰瘀互结为主[17]。齐连芬等[18]观察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24 h动态血压变化之间的关系,在老年高血压中医证型分布中,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程度依次为气阴两虚证>瘀血阻络证>痰浊壅盛证>肝火亢盛证,收缩压升高幅度以此为肝火亢盛证>痰浊壅盛证>瘀血阻络证>气阴两虚证。血压分布曲线呈非杓型者的发生率,气阴两虚证最高,其次为瘀血阻络证和痰湿壅盛证,肝火亢盛证血压昼夜节律基本存在。张丽娟等[19]研究老年高血压气虚血瘀证血液流变学及左室肥厚指标的变化,气虚血瘀组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显著高于非气虚血瘀组;室间隔厚度、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左室内径、左室心肌质量显著高于非气虚血瘀组。赵泽红等[20]观察了高血压中医证型的分布与高血压分级、血压昼夜节律及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关系,结果,阴虚阳亢和阴阳两虚证是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原因,非杓型者更易出现在阴虚阳亢和阴阳两虚型;肝火亢盛、痰湿壅盛型多见杓型血压。何皓等[21]的研究显示,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ISH)中医各证型中,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异常程度、动脉斑块检出率及血脂和血尿酸的代谢紊乱均以痰湿壅盛型最明显,中医痰证在老年IS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有内在的病理基础。

3 老年高血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3.1 按证型论治 田军彪等[22]观察到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兼见瘀血症状,认为该病具有肾虚血瘀的病理特点,以补肾活血法为主,自拟补肾活血冲剂治疗老年高血压病90例,降压疗效满意,症状改善明显。李达任[23]认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多体弱,肾阳不足,不能温化水液,水湿易于内困;加之久病入络,血瘀气滞,瘀血内停,脉络阻塞。自拟温肾利水活血汤配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与单独使用依那普利组比较,在降压和症状改善方面,都优于后者。蔡家璧[24]认为老年人多元气不足,脏腑功能低下,不足以温煦推动血行,血流迟缓而致瘀,加之肾阳虚衰,寒凝生瘀,故血瘀贯穿老年高血压病程的始终,瘀血证型可独立表现,也常与痰湿、阴虚阳亢相兼并存,故用活血化瘀(以血府逐瘀汤为主)为主法,兼滋阴、温阳、补气、化湿治疗老年高血压病96例,总有效率为90.6%,并有效防止了脑卒中的发生。何泮等[25]观察到老年人多饮食不节伤脾、脾虚生痰;情绪不宁、思虑过度伤肝,木郁阳浮,肝风上冒清窍,发为眩晕,故自拟化痰安神熄风方治疗老年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30例,总有效率达80%,症状改善率90%。李思宁等[26]在临床使用洛丁新的基础上加服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痰浊内盛型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不仅降压达标,临床症状也改善明显。于雷等[27]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肾阴虚型老年高血压病59例,总有效率达88.13%。郑梅生等[28]从痰论治,用“玉夏稳压胶囊”(安徽省芜湖市中医院制剂室提供,主要由夏枯草、汉防己、玉米须、莱菔子组成)治疗老年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与尼群地平组对照,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患者眩晕头痛、胸闷腹胀、心悸失眠、体胖乏力等症状的积分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3.2 分型论治 熊上中等[29]将老年高血压(120例)分为肝阳上亢、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浊中阻及气虚血瘀五型,分别应用天麻钩藤饮、杞菊地黄汤合镇肝熄风汤、二仙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及黄芪赤风汤加减治疗,疗程4周~8周,总有效率90%。王娅等[6]将老年高血压病主要分为肝阳上亢、痰湿中阻和气阴两虚型辨证论治,分别采用平肝潜阳、清降利窍,益气化痰和胃、调达肝气和益气活血大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

3.3 中西药联合应用 戴英等[30]在口服硝苯吡啶的基础上加用“补肾利水平肝汤”补肾利水、平肝降压,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患者40例,疗效优于单纯硝苯吡啶对照组。在利尿排钾、对抗外周血管阻力及保护肾脏、改善肾功能方面与硝苯吡啶有协同作用。魏乃宏[31]研究在口服卡托普利的基础上加服平肝益肾汤治疗老年高血压80例,总有效率81%,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总有效率60%,并证明中西药物合用,有降压、稳定血压和保护肾功能的作用。文继红等[32]认为老年高血压病的主要病机是气虚血瘀,为本虚标实之证,故对气虚血瘀证患者,在口服卡托普利同时,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天麻、钩藤、杜仲、葛根、丹参,益气活血、化瘀通络、平肝降压,疗效明显高于单纯卡托普利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33%。吴存莉等[33]用丹菊葛芩汤加减治疗老年高血压60例,有效率达98.3%,与硝苯地平缓释片对比,疗效相似;并可降低血脂、减轻神经系统症状。金龙等[34]用降压胶囊(由川牛膝、怀牛膝、天麻、夏枯草、枸杞子、川芎、地龙等组成,西苑医院制剂室提供)治疗老年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50例,总有效率达82%,疗效优于罗布麻胶囊,并研究证明该中药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脑血流速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升高血浆心钠素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张珊红等[35]用菊藤胶囊(平肝潜阳、活血化瘀,由、钩藤、丹参、生杜仲、石决明、生牡蛎、泽泻、防己、炒酸枣仁、生甘草等组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药剂科生产)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左室肥厚50例,用药12周后,24 h平均脉压、白昼平均脉压、夜间平均脉压均明显下降;室间隔厚度、左室重量指数明显降低,左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除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外,并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和血小板聚集,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很好的改善高血压症状的作用。陈利群[8]在氨氯地平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滋阴潜阳,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在降压疗效、24 h平均血压、改善血脂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4 问题与展望

对于老年高血压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和治疗,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该病的中医诊断和症候标准方面仍未统一规范。在辨证分型上大多数仍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辨证分型标准,没有针对老年高血压病这组特殊人群的发病及临床表现特点出台规范统一的分型。在治疗观察上,样本量小,研究设计大多数是采用在口服西药基础上加载中药的方法,缺乏双盲、严格随机以及安慰剂对照。观察治疗中所用西药大多数并非目前公认常用的一线降压药,与现行指南有勃,缺乏实用性和说服力,治疗观察疗程短,仍不能充分证明其长期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降压治疗是否能给患者带来长远获益。在对靶器官保护方面,也没有足够的指标和数据予以证实。笔者认为在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方面,无论是降压,改善临床症状,减少降压药物不良反应,抑或在长期的靶器官保护方面,中西医结合均具有极大潜力。按中医“治未病”以及整体观理念,将防治前移,充分发挥丰富的中医非药物治疗,如气功、针灸、耳针、推拿等,并从中西医结合理论层层强化靶器官保护,以及以中医辨证指导,依中医证型及体质选择降压药物等多方面着手,或可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今后需要开展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及长期的临床研究,进一步统一对该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规范中医证型,完善中医对诊断和疗效判定指标客观化、定量化;结合大量临床、实验研究资料,证实其远期疗效,尤其保护靶器官、减少终点事件发生等作用。开发出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易于长期服用的中成药,并力争阐明其有效成分、药效、药理机制,为进一步提高老年高血压病防治水平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8-484.

[2] 王薇,赵冬,刘静,等.中国35~64岁人群血压水平与10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4,43(8):730-734.

[3]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2009中国专家共识要点[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9,16(12):38-41.

[4] Liu L,Wang JG,Gong L,et parison of active treatment ant placebo for older Chinese patients with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J].J Hypertension,1998,16:1823-1829.

[5] 丁碧云.从肾论治老年高血压病[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16(2):374-375.

[6] 王娅,傅勋.老年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J].医学创新研究,2008,5(9):164-165.

[7] 李超贤,周军杰,王光明.张国泰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21-22.

[8] 陈利群.滋阴潜阳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5):518-519.

[9] 孙英新.老年高血压病辨治理论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5):334-335.

[10] 戴霞,邹艳君,部帅,等.老年高血压病症候分布规律的临床回顾性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2):24-25.

[11] 戴霞,郭伟星.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的临床回顾性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 21(3):697-698.

[12] 章赛月,程志清.老年高血压病证型调查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 19(10):546.

[13] 章赛月,程志清.老年高血压病影响因素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 19(12):625.

[14] 邹襄谷,李永鉴,陈国通,等.老年高血压病血瘀证与影响因素的多元分析[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7,17(1):1-2.

[15] 邹襄谷,陈国通,陈比特,等.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1(6):1261-1262.

[16] 顾衡强,陈国通,邹襄谷,等.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硬化左室重构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16(4):1-3.

[17] 顾衡强,陈国通,李永鉴,等.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硬化尿微量白蛋白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16(5):1-3.

[18] 齐连芬,胡元会,方业明,等.老年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与24小时血压变化水平相关性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1):27-28.

[19] 张丽娟,王晨光.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气虚血瘀证血液流变学及左室肥厚指标的变化[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2):139-141.

[20] 赵泽红,郑祖云,范翎翔,等.老年患者动态血压及靶器官损害与中医证型关系的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2,34(5):32-33.

[21] 何皓,高雅琦,叶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中医证型与颈动脉硬化的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5(5):461-464.

[22] 田军彪,田华为,耿丽梅,等.补肾活血冲剂治疗老年高血压病肾虚血瘀症9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5,37(4):27-28.

[23] 李达仁.温肾利水活血汤为主治疗老年高血压病62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03,21(6):240-241.

[24] 蔡家璧.活血化瘀治疗老年高血压病96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11):673-674.

[25] 何泮,廖蔚茜,刘森雄,等.化痰安神熄风方治疗老年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30例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6,26(5):13-14.

[26] 李思宁,魏丹蕾.苓桂术甘汤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7,29(7):27-28.

[27] 于雷,李光春.天麻钩藤饮治疗肝肾阴虚型老年高血压病59例[J].吉林中医药,2005,25(1):19.

[28] 郑梅生,王幸,朱琳,等.玉夏稳压胶囊治疗痰湿证老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9):1025-1027.

[29] 熊上中,徐小周.辨证治疗老年高血压病120例[J].四川中医,2001,19(8):38-39.

[30] 戴英,巫容.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40例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4):315-316.

[31] 魏乃宏.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80例[J].四川中医,2000,18(2):18-19.

[32] 文继红,张瑞荔.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3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5,26(6):3-4.

[33] 吴存莉,何香,李靖.丹菊葛芩汤治疗老年高血压病60例[J].陕西中医,2009,30(10):1306-1307.

[34] 金龙,周文泉.降压胶囊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阴虚阳亢型)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11):832-834.

篇4

(一)一般资料观察组:100例,其中男76例,女24例,年龄61~72岁,平均(65.2±10.5)岁;均为高血压合并CHD的患者。对照组:100例,其中男79例、女21例,年龄60~69岁,平均(64.7±11.4)岁;均为单纯CHD患者。全部病例均来自我院的住院病人,并经冠状动脉造影发现至少有一只血管狭窄≥50%以上而明确诊断为CDH,同时没有服用影响血脂的药物,并除外糖尿病、内分泌及肝、肾疾病者。高血压病则根据WHO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且均为Ⅰ、Ⅱ期患者。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饮酒程度、吸烟程度、体重指数(BMI)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二)方法研究对象均禁食12h后次晨抽取静脉血3mL,自然凝固后离心取血清。应用贝克曼KX9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l)、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血清TC、TG、apoAl、apoB、Lp(a)均采用酶法;HDL-c、LDL-c采用直接法。所有试剂盒均由四川迈克生物试剂公司提供,先进行质控标本测定,通过后再测定标本。

(三)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通过SPSS12.0统计学软件包对多参数间均数进行对比分析,比较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两组间血脂异常检出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讨论

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测定已广泛应用于AS性心血管病流行病学与临床。测定血脂的目的是评估血脂水平对AS性疾病发生的危险程度,而不是用于AS性疾病(如CDH)的诊断。但对于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蛋白血症,血脂测定则为必要的诊断指标。高血压被认为是中老年人群CDH的危险因子,但流行病学及试验研究还未明确证实高血压可单独引起AS。然而当高血压和高脂蛋白血症均存在时,可加速AS的进程。大多数研究认为,脂质代谢异常在高血压患者较常见,且很可能由于降压治疗而加重。本资料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TC、TG、LDL-c、apoB、Lp(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这与大多数研究一致,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随脂代谢异常。血压和脂代谢异常之间是通过何种机制相联系尚未确定,且高血压本身的病因目前亦未很好阐明。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胰岛素抵抗是高血压的重要发病机制,且胰岛素抵抗及其所导致的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高血压和脂代谢紊乱的桥梁。高胰岛素血症可使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合成增多,进而转化成富含TG及apoB的LDL,而使LDL、TG、apoB增高。高血压患者TC增高的机制尚不清楚,是否与其内在基因异常有关还需进一步探讨。近年来,临床上对LP(a)的研究日渐增多,大多数研究认为高LP(a)是CHD的独立危险因子,与其它AS的危险因素互不相关。本资料其LP(a)均值较高,异常检出率达43%(两组合计),进一步说明了在老年人中LP(a)仍是CHD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所以,临床医生在诊治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时,应常规检测患者的血脂水平,以决定降压药物的选择,降脂药物的应用,从而明显降低CHD的发生率及死亡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饮食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也发生了转变。鉴于血脂异常是AS和CDH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下,需要向广大居民作健康宣传教育,提倡健康的饮食习惯、摄取平衡膳食,脂肪占总热量的百分比控制在15%~30%,并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每日摄入胆固醇控制在300mg以内。已检查出高血压或存在血脂异常者,除进行降压治疗外,要进行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必要时进行调脂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篇5

FENG Yan

Deparment of Geriatric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urvival benefit of multidisciplinary care in elderly cancer patients based on the result of 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 Methods A compara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45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ncer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3 to September 2014.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odel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23 cases) and control group(22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multidisciplinary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the result of geriatric assessment. And the nursing care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in SAS score, SDS score and incidence of total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ca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 Elderly cancer patients; Multidisciplinary care

老年综合评估主要包括心理功能评估、认知功能评估、躯体功能评估、全面的医疗评估、环境以及社会评估等方面[1-3]。与临床常规治疗不同,老年综合评估多由多学科团队,例如:老年科的临床医师、药师、护士、营养师、心理医师以及社会工作者等,对老年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并管理,以便临床制定相关治疗及护理方案[4]。临床癌症患者的治疗中若能够接受详细的评估后联合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5-7]。研究者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45例老年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老年综合评估对23例老年癌症患者进行评估后实行多学科护理并与22例常规护理干预患者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肿瘤科住院部收治的45例老年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研究组患者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在60~90岁,平均(78.6±2.7)岁;病程在0.5~7年,平均(4.3±1.4)年;病理分型主要为鳞癌8例、腺癌15例。对照组患者男性10例、女性12例;年龄在60~86岁,平均(77.6±2.1)岁;病程在0.5~6年,平均(3.6±1.2)年;病理分型主要为鳞癌6例、腺癌16例。基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各项指标间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 采用常规肿瘤科护理:①护理人员应密切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悲观、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采取正确护理措施。②完善健康教育,利用宣传栏、图册、多媒体以及讲座等多种形式展开健康教育,在固定时间组织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进行学习,加强其健康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1.2.2 研究组护理 根据肿瘤科特点结合老年综合评估内容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评估后采取相关护理。内容包含:日常生活能力的ADL以及IADL评估、认知评估、焦虑量表SAS评估、抑郁量表SDS评估、简易营养量表MNA评估、各项身体机能的评估、相关治疗情况评估等,评估问卷的排版应简洁明了,方便查阅及填写。经由3名以上高年资老年科专家进行审核修改后投入临床使用。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多学科护理干预:①23例患者均建立老年综合评估档案,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疾病及相关治疗资料、老年综合评估内容及结果等内容。②联合临床医师、药师、护士、营养师、心理医师以及家属等对患者进行多方位的全面护理,将老年综合评估结果归纳进护理目标中,针对护理中存在的问题集采用个性宣教与集中宣教结合的形式解决。③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及评价,将护理计划全部以书面形式纳入病历中,由责任护士进行评价。

1.3 观察指标

利用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SAS评估、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SDS评估[8]。

1.4 统计方法

经SPSS14.0软件对数据资料加以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实施χ2检验,如果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比较,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疲劳、疼痛、失眠等,研究组总发生6例,总发生率26.09%,对照组发生10例,总发生率45.4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435,P

3 讨论

篇6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labillty,HRV)是指窦性心律在一定时间内周期性改变的影响,是反映人体交感一副交感神经张力及其平衡的重要指标。是一种无创的反映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检查方法,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重视。HRV分析对解释高血压病发病机制、指导高血压病的预防、治疗评价及其预后有重要意义。动态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检测技术目前已应用于临床高血压病病程评估、疗效监测和危险性预测,成为高血压病防治研究的一个方向,为临床高血压病的诊断、病情估计及治疗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将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探讨心率变异性与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病之间的关系。

1 实验对象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高血压病诊断参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选择2006年1月~2008年6月在本院干诊病房住院治疗的高血压病病人90例,男60例,女30例,年龄(65.7±5.2)岁(60~80岁)。参照国家卫生部2002年颁布的0.05)。

1.2 方法 检查时间为9:00至第2天9:00,被试者卧位,检查前24h无剧烈运动,未服用酒、咖啡、茶,采用双通道全息动态心电图分析仪(MARS3000,美国),应用系统中的HRV软件进行监测,监测数据由系统中计算机软件处理。将24h窦性心搏进行HRV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时域分析指标包括:①SDNN(m8),24h内正常窦性RR间期值的标准差;②SDANN(ms),24h内连续每5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③RMSSD(ms),24h内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④PNN50(%),24h内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大于50ms的计数占总RR间期的百分比。频域分析:用快速傅立叶转换(FIT)方法获得,功率谱密度(PSD)单位为ms2/Hz,分为低频(LF),成分范围0.04~0.15Hz;高频(HF),成分范围0.15~0.40Hz,HRV诊断参照“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心率变异性对策专题组”制订标准。

1.3 统计学处理 所用资料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采用方差分析及q检验。

2 结果

老年高血压4种证型HRV时域分析指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肝火亢盛组SDANN,痰湿壅盛组SDANN、RMSSD,阴虚阳亢组SDNN、SDANN、RMSSD、PNN50,以及阴阳两虚组SDNN、SDANN、RMSSD、PNNS0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各证型组间比较显示,与肝火亢盛组比较,痰湿壅盛组PNN50、LF/HF,阴虚阳亢组SDNN,阴阳两虚组SDNN、PNN50、LF/HF均有显著差异(P阴虚阳亢组>阴阳两虚组,详见表1。

3 讨论

老年高血压病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病理过程,不是由单一因素,而是由体质、精神、饮食、七情、劳欲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所致。体质的阴阳偏衰、禀赋不足、脏腑亏损等为发病的最常见原因,高度精神紧张,劳倦过度或强烈的精神刺激等也是发病的常见因素,恣食肥甘或烟酒过量、或嗜食成味而聚湿生痰,以致助阳化火也是不可忽视的发病因素。总的来讲,老年高血压病的基本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则为正气虚,责于肝肾阴虚,水不涵木;心脾两虚,气血不充;肾精不足,髓海失荣。标实则为邪气实,责之于肝阳上亢,阳化风动,气血上冲;或痰浊中阻,阻塞脉道,上蒙清窍;或瘀血内生,涩滞血脉,气滞血瘀,遏伤脏腑。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营过劳,心气不足,无力鼓动血脉,气机不畅,或火热内生,或痰湿阻滞,脉络不通,瘀血内停,痹阻心脉发为心痹,日久热盛伤津,阴损及阳、阴阳两虚,致痰湿更甚,血脉更加不畅,脑脉阻滞则发为中风偏瘫。总之,整个病机过程是由实转虚,虚实夹杂,病在脉络,病位以肝肾为主,涉及心、肝、脾、肾4脏。

篇7

1.1 对象

选择我科收治的2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其中15例保守治疗,13例手术治疗;25例有三偏症状,3例为单瘫;13例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性失语,癫痫发作3例。CT影像基底节出血17例,丘脑出血7,脑干出血2例,其他部位2例。其中破入脑室8例。出血部位分布与文献无明显差别,出血量5~150 ml,手术病人符合手术适应证(GCS评分6~12分,血肿部位表浅,脑水肿和中线移位明显,神经功能损害进行性加重,早期脑疝,小脑血肿≥15 ml,大脑半球血肿≥30 ml。)

1.2 方法

在进行常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同时,超早期使用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广州市三甲医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生产,型号WOND2000F2)康复治疗。康复模式为小脑顶核仿生电刺激术、被动功能训练(四肢各关节主动肌)。主要治疗目标为早期改善卒中病人脑循环和早期肢体运动训练,降低致残率,治疗前后进行GCS评分、ADL评分(Bathel评分),对比结果。

1.3 结果

28例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病人治疗前后GCS评分分别为8.31、10.96,F检验(P=0.000383682,P

2 讨论

脑出血(ICH)在我国和日本发病率较高,占脑卒中的20%,血肿部位多位于幕上基底节,出血量少则几毫升,多可达300ml。高血压性脑病常发生于50~70岁,冬春季易发。老年患者除可能因本病出现神经缺损症状外,还可能因意识障碍容易并发肺感染、尿潴留或导尿后尿路感染。治疗主要为对症内科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但是长期以来,临床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病人的临床治疗和康复治疗脱节,特别是康复治疗严重滞后。

康复治疗在脑出血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尽早进行,对于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有益。神经康复的目的是采用以功能训练为主的多种有效措施加速神经功能的康复进程,减轻疾病和损伤导致的残疾程度,使病人回归家庭和社会,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是在神经疾病和损伤后立即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的一部分,并非在急性期后或恢复期才开始进行的与药物及其他治疗完全脱节的治疗措施。

神经生理学研究显示,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损伤后会产生一系列变化和适应过程,亦即代偿机制。促通技术就是基于这种理论建立的,是利用各种方式刺激运动通路的各神经元,调节兴奋性并获得运动输出,因此促通技术是在细胞水平调节神经元兴奋性的康复技术,是现代康复医疗的重要手段。康复训练对于病人的呼吸、消化、内分泌、免疫功能和心理活动等都会产生有益的影响,对大脑高级神经活动也有很好的调节。同时家庭成员的参与,有助于患者康复和回归家庭与社会。

康复治疗及早期康复治疗对于老年脑出血病人的治疗效果得到众多文献的证实,胡天贵等〔1〕认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治疗、早期手术、术后早期预防全身性合并症、早期进行运动疗法、早期促进言语功能康复、早期进行心理治疗等,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高志嵩等〔2〕认为早期康复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进行肢体锻练及阶段性的功能训练,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使其早日重返社会。

由于理疗仪器的原因以及病人的病情状况不稳定等原因,真正早期进入早期神经康复的病人并不多,也没有相关临床观察数据,很多文献的资料来源于病人在脑出血病情相对稳定后进行早期神经康复治疗的数据,而本组病人可以在入院以后或手术后1~2 d即开始进行早期神经康复治疗,治疗前后的GCS评分和Bathel评分的统计学分析表明早期神经康复治疗的效果明显,证明早期神经康复治疗有助于病人提高各项ADL评分指标,进行早期临床治疗和神经康复治疗后,治疗组的Bathel评分高于普通进入早期神经康复的病员,为下一阶段的神经康复治疗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作者认为早期或超早期进行神经康复可能会进一步提高神经康复治疗的效果,进一步提高ADL评分,明显改善老年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和神经康复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篇8

我们对老年脑梗死和正常人的血糖、胰岛素和血脂等因素进行分析以探讨HIS和IR影响脑梗死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正常对照组:2006年9月至2006年10月选择20名健康志愿者。男10例,女10例,年龄60~70(65±10)岁。血压收缩压(17.0±2.2)ha,舒张压(10.5±1.3)kpa。老年脑梗死组:为2006年9月至2007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4为例患者,符合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证实而确诊。男20例,女14例,年龄60~78(66±11)岁。血压收缩压(19.5±3.3)kpa,舒张压(11.6±1.5)kpa。两组肝、肾功能正常,无糖尿病史。

1.2方法

1.2.1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病人试验前禁食12小时以上,试验为晨7时30分取空腹静脉血,口服75g葡萄糖服糖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取静脉血,测定血糖、胰岛素及血脂。

1.2.2数据处理 根据OGTT测定计算血糖、胰岛素、血糖(I/G)、上述各项曲线下面(AUC),AUC=1/2(空腹值加3小时值)+30分值+1小时值+2小时值。结果用T检验和相关分统计。

2 结果

两组血脂比较,两组血脂比较结果见表。从表可见,两组甘油三酯、LDL-C无显著差异性,脑梗死组总胆醇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

血糖两组空腹血糖无显著差异性,脑梗死血糖负荷后1小时、2小时、3小时血糖升高较对组有显著差异性,血糖AUC也显著增加。

血胰岛素两组空腹血胰岛素相比较无明显差异性,糖负荷后各点的血胰岛素均值,AUC均对照组显著增加,尤以1小时、2小时差异更为显著。

篇9

[

关键词 ] 益气活血方;气虚血瘀;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4(c)-0161-02

[作者简介] 李清记(1963.2-),男,本科,副主任中医师,现任南阳市中医院医教科副科长。研究方向:心脑血管内科疾病的诊疗和保健食疗养生,现以中医预防保健康复养生和食疗食方为主要研究方向。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是指一个人的收缩压超过正常范围而舒张压不高的高血压疾病[1]。此病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研究的影响;而且若不及时进行治疗,还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如何提高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该研究旨在探讨和观察自拟益气活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效果,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2月80例于该院就诊的气虚血瘀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作为该研究的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气虚血瘀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8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已确诊为气虚血瘀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疾病。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64~80岁,平均年龄(72.9±5.3)岁;病程10~21年,平均病程(15.32±5.12)年。观察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65~81岁,平均年龄(72.8±5.2)岁;病程9~22年,平均病程(15.23±5.11)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该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①药品选择:硝苯地平缓释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33022);②用药方法:口服,20 mg/次,2次/d。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自拟益气活血方治疗。①药方组成:当归、川芎、山楂各10 g,党参、熟地、丹参各15 g,水蛭、熟大黄各6 g,生黄芪30 g、三七粉3 g;②用药方法:每日1剂/d,水煎煮2次,共取汁400 mL,分成两份,一份/次,两份/d。

治疗1月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同时,在治疗期间禁止使用相关药物。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3.1 观察指标 ①血压指标:收缩压、舒张压;②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③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1.3.2 评价标准 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参考标准。①显效:临床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且中医症候积分减少等于或超过70%,但小于95%;②有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且中医症候积分减少等于或超过30%,但小于70%;③无效: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无明显改善,且中医症候积分减少小于3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或者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1月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5%(37/40)和75.0%(30/40);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各项指标情况

①治疗前,两组的临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②治疗后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TG、TC以及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所示。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其临床症状因人而异,且在早期其症状并不明显。此病不仅易诱发心脑血管等严重疾病,而且也是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一种老年疾病。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较为特殊的高血压疾病[2],它是指患者仅存在收缩压超过正常范围。又此病常见于老年人群,故又被称之为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据以往报道显示,60%~70%的老年高血压均为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2],且其合并心脑血管发病率和病死率也远远高于一般高血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虽然并不明确,但普遍认为此病是由先天遗传因素与各种后天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红细胞聚集性增高和血液的高动力状态是老年高血压的主要特征之一。据相关文献资料研究结果显示,红细胞聚集性增高会导致人体的动脉压升高,血液的高动力状态则会导致血液高凝[3],从而对血浆流动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内皮功能失调、高胆固醇血症以及血脂紊乱等也是高血压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均是导致高血压病变成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硬化会逐渐加重。由此可知,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疾病不仅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降低了其生活质量;而且易引发各种严重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危及老年患者生命,降低了其生存质量。加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又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老年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高血压病也不例外。因此,老年高血压病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中医学上,高血压病属于“头痛”、“眩晕”、“胸痹”以及“心悸”等范畴[4],且其病因病机为“因虚致眩”与“淤血致眩”[4]。据相关文献资料研究显示,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中医症候主要表现为“气虚血瘀”,气虚推动无力,血行迟缓则致血换;疲血阻滞脉道,阻力增大,脉络瘀滞,反之又加重气虚症状,如此恶性循环往复,导致血压逐步升高,脏腑功能逐渐虚损[5-6]。自拟益气活血方中,当归补血,党参与生黄芪补气,丹参、三七、川芎以及山楂等活血祛瘀。诸药合用,标本兼治,共奏益气活血通络之效。因此,对自拟益气活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观察意义重大。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30/40),且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液流变学以及血脂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得出结论:气虚血瘀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行自拟益气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不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也改善了预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符合[5-6],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1] 李浩,刘龙涛,赵文明,等.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5):410-416.

[2] 陈远圆.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对比[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2):61-62.

[3] 董国菊,李立志,史大卓,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现状与思考[J].环球中医药,2011,4(1):40-42.

[4] 陈静.益气疏肝活血汤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34例[J].河南中医,2011,31(11):1258-1259.

篇10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concentration of plasma ghreli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and the probable significances.Method:A total of 88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were enrolled,33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as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functional class Ⅱ,29 patients as class Ⅲ and 26 patients as class Ⅳ.30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control group.Colour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and 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Plasma N-termi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 and ghrelin concentrations were analyzed,serum INF-γ,IL-4,CRP levels were determined.The correlation among plasma ghrelin concentration with LVEF,LVEDD,LVESD and the levels of NT-proBNP,INF-γ,IL-4,CRP in elderly patients were analyzed.Result:As rising of heart functional stage,plasma ghrelin and NT-proBNP concentrations ascended, serum INF-γ and CRP levels increased,there were statistics differences between every two groups(P

-0.412,0.377,-0.343,0.297,P

【Key words】 Elderly;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Ghrelin; INF-γ; IL-4

First-author’s address:Fuzhou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9,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17.004

胃促生长素(ghrelin)是一种肽类激素,为生长激素促泌素受体(GHSR)内源性配体,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在心脏和血管中均有GHSR的表达存在,既往研究表明 ghrelin有心脏保护作用[1-2]。ghrelin通过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上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结构和功能起改善和提高的作用,具有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扩张动脉血管、降低血管压力、降低心脏后负荷等作用。本研究以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ghrelin浓度及分析其相关因素,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ghrelin浓度变化及可能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本院诊断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88例,其中男47例,女41例,年龄60~86岁,平均(69.5±9.9)岁,基础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等。所有患者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Ⅱ级组33例、Ⅲ级组29例、Ⅳ级组26例。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60~85岁,平均(66.9±8.3)岁。各组均排除急慢性感染、消化道疾病、严重肝肾疾病、肿瘤、免疫系统疾病、脑血管病急性期、糖尿病等。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患者入选24 h内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入选次日清晨静息空腹抽静脉血5 mL,EDTA-抑肽酶抗凝,3000 r/min离心5 min后取血浆行NT-proBNP测定,使用酶联荧光法。入选次日清晨静息空腹抽静脉血2 mL EDTA-抑肽酶抗凝,3000 r/min离心5 min后取血浆-80 ℃保存待测。用ELISA法测定胃促生长素(ghrelin),ghrelin试剂盒由phoenixbiotech公司提供。入选次日清晨静息空腹静脉血5 mL,不抗凝,室温放置1 h,3000 r/min离心10 min,留取血清-80 ℃保存待测。ELISA法测定INF-γ、IL-4,试剂盒由Biosource International Inc公司提供。入选次日清晨静息空腹静脉血3 mL,不抗凝,3000 r/min离心10 min后分离血清测定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试剂盒由上海申能德赛公司提供。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取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q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相互关系用直线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逐步回归法,以P

2 结果

2.1 各组LVEF、LVEDD、LVESD、外周血NT-proBNP含量比较 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NT-proBNP呈上升趋势,LVEF呈下降趋势,各组比较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各组外周血ghrelin、CRP、INF-γ、IL-4浓度比较 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血浆ghrelin浓度及血清INF-γ、CRP含量呈上升趋势,各组比较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血浆ghrelin浓度与心功能及外周血炎性指标相关关系分析 直线相关分析提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ghrelin浓度与心脏彩超参数LVEF、LVEDD、LVESD有直线相关关系(P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人们日益关注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是各种心脏疾患的终末阶段,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3]。目前心力衰竭疗效远远不能令人满意。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手段仍有待开发。ghrelin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的活性肽,近几年ghrelin与心衰关系受到关注。研究表明ghrelin可能发挥对心脏血管的保护作用。ghrelin有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每博输出量作用[4],ghrelin可能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肌结构和心功能[5]。外源性ghrelin可抑制心肌组织中ASK1的表达,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肌重塑,延缓CHF的进程[6]。外源性ghrelin可改善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降低死亡率[7]。既往研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ghrelin浓度报道不一。Nagaya等[8]研究发现心衰患者血浆中的ghrelin水平较正常人有代偿性的升高,且心衰伴恶病质时ghrelin水平更高。动物模型中心力衰竭时血浆ghrelin水平显著提高[9]。也有研究结果提示心衰患者ghrelin水平显著降低[10]。本研究人群为老年人,发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ghrelin浓度较对照组升高,并且心衰程度越重ghrelin浓度越高。内源性ghrelin升高其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随着认识不断深入,CHF被认为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疾病,免疫激活和炎性细胞因子在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作用已越来越受到关注[11]。有研究结果显示,心力衰竭患者体内存在针对心肌自身的病理性免疫应答,心力衰竭的过程打破了免疫系统的动态平衡[12]。CD4为外周血中辅T细胞,根据其功能和分泌细胞因子的不同可将其主要分为两群:Th1型和Th2型,Th1型分泌干扰素-γ(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FN-α)、白介素2(IL-2)等细胞因子;Th2型细胞分泌白介素-10(IL-10)和白介素4(IL-4)等细胞因子。有研究表明心肌损伤后自身抗原暴露,Th1/Th2细胞功能失衡可能参与了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13]。苗永国[14]研究显示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INF-γ水平及INF-γ/IL-4比值明显升高。本研究发现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NF-γ升高,Th2型细胞因子IL-4下降,推测老年心衰患者存在Th1/Th2细胞功能失衡现象。

研究发现,胸腺、脾脏、淋巴结等处免疫器官的多种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等存在GSHR,表明ghrelin具有免疫调节作用[15]。ghrelin可与其靶受体GSHR结合抑制多种炎症因子的释放、单核细胞聚集、NF-κB的活性,具有抗炎作用[16]。外源性ghrelin可调节辅T细胞(Thl/Th2)的反应,以抑制促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的释放和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产生。本研究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ghrelin浓度与INF-γ呈正相关、与IL-4呈负相关关系。多元线性回归逐步回归提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ghrelin浓度与INF-γ、IL-4有独立相关关系。笔者推测ghrelin在慢性心衰病理演变过程中可能发挥其调节Thl/Th2的作用。

综上所属,本研究发现老年CHF患者外周血浆ghrelin浓度升高,心功能越差,其浓度越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NF-γ升高,Th2型细胞因子IL-4下降,推测老年心衰患者存在Th1/Th2细胞功能失衡现象。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ghrelin浓度与NT-proBNP、LVEF、LVEDD、INF-γ与IL-4有独立相关关系。笔者推测ghrelin在慢性心衰时的可能发挥其调节Th1/Th2细胞功能的作用而发挥保护心脏作用。ghrelin在GHF中升高的机制及其如何发挥心脏保护作用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Nagaya N,Miyatake K,Uematsu M,et al.Hemodynamic,renal,and hormonal effects of ghrelin infus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1,86(12):5854-5859.

[2] Nagaya N,Kangawa K.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ghrelin in the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J].Drugs,2006,66(4):439-448.

[3]张培法,王胜涛.慢性心力衰竭性贫血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5):185-186.

[4] Nagaya N,Kojima M,Uematsu M,et al.Hemodynamic and hormonal effects of human ghrelin in healthy volunteers[J].Am J Physiol Regul Integr Comp Physiol,2001,280(5):1483-1487.

[5] Nagaya N,Kangawa K.Ghrelin,a novel growth hormone-releasing petide,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J].Regul Pept,2003,114(2-3):71-77.

[6]徐建博,李梅秀,张茹冰,等.格瑞林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中细胞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表达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2,35(3):9-10.

[7]田国忠,魏罡,李梅秀,等.葛瑞林对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大鼠保护作用及生长分化因子-15的影响[J].解剖学报,2013,44(2):274-278.

[8] Nagaya N,Uematsu M,Kojima M,et al.Elevated circulating level of ghrelin in cachexia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relationships between ghrelin and anabolic/catabolic factors[J].Circulation,2001,104(17):2034-2038.

[9] Xu J P,Wang H X,Wang W,et al.Ghrelin improves disturbed myocardial energy metabolism in rats with heart failure induced by isoproterenol[J].J Pept Sci,2010,16(8):392-402.

[10]陈彦波,季祥武,张爱元,等.胃促生长素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11):959-962.

[11] Torre-Amione G.Immune activation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J].Am J Cardiol,2005,95(10):3-8.

[12] Celis R,Torre-Martinez G,Torre-Amione G.Evidence for activation of immune system in heart failure:is there a role for anti-inflammatory therapy[J].Curropin Cardiol,2008,23(3):254-260.

[13] Yamaoka-Tojo M,Tojo T,Inomata T,et al.Circulating levels of interleukin18 reflect etiologies of heart failure:Th1/Th2 cytokine imbalance exaggerates the pathophysiology of advanced heart failure[J].J Card Fail,2002,8(1):21-27.

[14]苗永国.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5,24(4):373-376.

篇11

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接近5000万人,已经成为困扰老年人健康的一大难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度关注。在临床上单凭西药,对于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有时难以达到降压的效果。我们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气虚血瘀型原发性高血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5按就诊日期先后抽取我院老年病科收治的60岁以上气虚血瘀型原发性高血压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60―73岁,平均年龄65.3±2.1岁,病程1.2―23年,平均9.75年,治疗前收缩压167.1±4.656,合并冠心病8例,糖尿病7例;对照组40例,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61~74岁,平均62.5±2.5岁;病程8.5个月25年,平均11.04年,166.5±4.199,合并冠心病10例,糖尿病6例,两组在治疗前均排除严重的心、脑、肾疾病,在性别、年龄及并发症方面无特殊差异。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 WHO -ISH) 高血压治疗指南[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王阶,陈可冀血瘀证诊断和评分标准,判断标准以19分以下为非血瘀证,20―49分为轻度血瘀证,50分以上为重度血瘀证[2]。

1.3 纳入标准:纳入病例标准符合国际高血压联盟制定的高血压诊断及分级标准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观察治疗期间停服其他相关药物 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年龄在18岁以下或75岁以上;继发性高血压;合并心、脑、肝、肾或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孕妇或哺乳期妇女;不能坚持治疗者。

1.5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中药(益气活血)组方:(太子参、黄芪、红花、桃仁、川芎、当归、鸡血藤、夏谷草、丹参、地龙、三七、甘草)水煎服,1剂/d,分2次服,150mL/次,加硝苯地平缓释片20;1次/日;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20,1次/日,6周为1疗程

1.6 观察指标:临床有效率,眩晕头痛,气短乏力,失眠,健忘,食少纳呆等;主要相关体征:血压变化。

1.7 疗效判定:治疗1疗程(6周)判定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显效: 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1.8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1.0版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在本临床研究中发现,瘀证型高血压病患者较非瘀证高血压患者不但在病程上相对较长,两组病人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下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中又以加用益气活血组方中药疗效更好。益气活血组方治疗高血压病的机理主要在以下方面:其具有扩张微细动脉、降低外周阻力、提高心血管供氧,改善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其主要成分为太子参、黄芪、红花、川芎、夏枯草等,具有益气、活血祛瘀之功效,未见明显的副作用。临床药理证明应用益气活血组方抗心肌纤维化应该是一个有意义的治疗方法。其确切的抗心肌纤维化的机制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动物和临床研究。由此看到:中西医结合发挥各自长处来治疗瘀证型高血压病,组成基层医院防治高血压病的特色模式不失为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轻型高血压联合委员会高血压治疗指南小组,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关于高血压治疗指南[J]高血压杂志,1999,7(2):97-99.

篇12

我國老龄化形势严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引发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导致社会对老年专科护理的需求大大增加。现阶段护理专业本科生对于从事老年护理的职业认同感不高[1-2]。因此,在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中强化培养学生为老年人群提供护理服务的情感态度、知识和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为老年人服务的情感态度问题;二是对于一些老年护理的基本技能训练不足,学生缺少实际应用机会;三是部分老年常见疾病的教学内容与前期成人护理学的内容有一定交叉重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

服务性学习(service-learning,SL)起源于美国,目前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开展。课程中的服务性学习是指通过教育机构与社区等合作,构建由学习和提供服务的双重目标组成的课程,课程中,学生通过为目标人群提供服务,完成学习和服务目标,并且在服务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积极反思[3-4]。上海杉达学院护理系将服务性学习模式引入了老年护理课程教学中,现将学生对本课程的满意度及评价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于2015年1月选取上海杉达学院护理系2012级本科三年级全部学生共145人进行满意度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

1.2研究方法

1.2.1课程教学模式

老年护理学课程共40学时,采用由王志红、詹琳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老年护理学》(第二版)作为理论课程教材[5]。

2012级老年护理学课程包括体验式教学4学时、理论课6学时、服务反思讨论课15学时、服务实践课15学时。其中服务实践课与服务反思讨论课交替进行。实践课在养老院内完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3~5人一组负责3~4位老年人。在教师的监督下,学生应用体格检查、评估量表等对老年人现存和潜在的健康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并依据护理程序为老年人制定个体化的护理策略并实施评价(包括饮食指导、休息运动、用药指导、教授测血压、测血糖、测脉搏、预防便秘及跌倒的方法等内容);服务反思讨论课由学生汇报服务对象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再由教师进行指导与答疑(表1)。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年护理学课程包括体验式教学4学时、理论课24学时,实践课12学时(于实训室内完成)。

1.2.2研究工具

(1)《老年护理学》课程满意度调查表

自行设计教学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内容由7个维度、17个条目组成,分为非常同意、同意、不确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5个等级。

(2)半结构式访谈

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30~60min的半结构式访谈,以访谈基本涵盖到所有的观点和内容为止。

访谈提纲:①您觉得参加本次课程学习有什么收获,请举例说明;②请您谈谈参加老年护理学课程前后的感受,请举例说明;③您对本课程的其他意见与建议。

访谈结果采用Colaizzi现象学七步研究法进行分析[6],具体步骤如下:①仔细阅读原始资料;②析出有重要意义的表述;③对这些有重要意义的表述进行编码;④将编码归类,形成主题;⑤整合所得结果,对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的描述;⑥辨别出相似的观点,形成结构框架;⑦返回研究对象处求证。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学生基本资料

护理本科生的年龄在19~2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47±0.76)岁,学生的构成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详见表2。

2.2學生对《老年护理学》课程的满意度

将“非常同意”和“同意”的数据合并为“同意”项,“非常不同意”和“不同意”的数据合并为“不同意”项。调查结果显示,约88.0%的学生认同老年护理服务性学习课程模式,其中137名学生认为学习的服务内容与课程内容联系紧密;135名学生认为能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143名学生认为可以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135名学生认为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表3)。

2.3学生参与课程的体验

2.3.1课前学生心态

(1)焦虑心理。部分同学对于新的课程模式产生焦虑心理,主要源于对了解服务性学习以及与老年人进行接触。学生25:“刚开始听到服务性学习时觉得很陌生,这是我以前都没有碰到过的学习方式,因此对这种学习方式心存疑虑,内心感到焦虑”。学生6:“我平时很少跟老年人打交道,不知道要跟他们说些什么,一想到要去养老院,就会感到焦虑,怕和老年人相处不来”。学生9:“这个课程让我感到有些紧张和焦虑,不知道在养老院会发生什么,老人会不会喜欢我们去,会不会相信我们的健康指导”。

(2)担忧与期待。也有部分同学对于新的课程模式抱有期待。学生1:“老年护理学的服务性学习更侧重于实践与理论密切结合,一开始,对于这种陌生的教学方式会存在质疑,但更多的是充满新鲜感”。学生10:“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这种上课模式,我不确定自己会不会表现的很好,但是又很希望我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能够帮助到养老院的爷爷奶奶们”。学生15:“我很期待,但是说实话也有yulu.cc担心,希望能跟他们相处愉快”。

2.3.2课后学生评价

(1)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7:“我觉得能更好的结合书本,因为有鲜活的案例,学起来就觉得能记得住了,不是死记硬背的感觉”。学生11:“课本上本来死板的东西,去养老院可以结合老人的情况知道的更多一些”。学生15:“不像原来上课时就光讲理论或者由老师举例,我们实际去接触了,就能够知道原来罹患糖尿病的奶奶真的很喜欢吃东西,真的是停不下来啊”。

(2)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1:“自己去查一些东西,因为奶奶他们会有各种各样的病嘛,有一些你不知道,回去就要自己学习”。学生8:“通过自己去跟老人沟通,了解老人身上的疾病,不知道的话就会去查,而不是老师讲述的你去背,自己去查找比较容易学会”。

(3)增强了团队合作的能力。学生9:“这种学习方式挺好的,一个组团队合作,从搜集资料到整合,大家都出力,呈现自己小组的想法”。学生12:“这样的学习方式无疑是一次可以让我们迅速成长的机会,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让我们更加注重团体间的合作,更好的互相交流,分享信息,共同处理问题”。

(4)增加了学习兴趣。学生7:“这次的老年服务性学习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验,这种学习方式让老年护理这门课变得不再那么无聊与无趣,大大增加了我对这门课的兴趣与学习积极性,拉近了我们与老人的距离”。学生13:“这一学习方法在之前的学习中是不曾遇到的,更多地以我们为主导,这种形式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种新颖的形式、一种需要用心学习的课程、一个收获颇多的服务性学习,不仅仅是这门老年护理学,我希望能在更多的课程进行一个多样化的设置,让我们真正学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3讨论

3.1改善传统老年护理课程教学的不足

3.1.1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次研究显示,88.0%的学生认同《老年护理学》服务性学习课程模式,认为这种学习模式将课程的服务内容与学习内容结合紧密,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老年护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学生学习老年护理的兴趣。服务性学习模式改变了原有的以课堂讲授和实验室操作为主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为老年人服务的真实情境,弥补了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缺陷,改变了老年护理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3.1.2强化学生对于老年护理基本技能的掌握

老年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非常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老年护理技能也是《老年护理学》服务性学习课程模式的课程目标,学生在服务过程中为老年人提供护理评估、生活照顾、健康教育、教授护理技能等。学生表示,通过服务性学习模式,提高了沟通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文献检索能力等。学生在真实的老年人服务情境中,实现了老年护理技能的应用(沟通交流、健康教育、生活照顾),培养了解决老年护理问题的能力,充分挖掘了学生学习的潜力,突出了能力素质培养的核心。因此,《老年护理学》服务性学习课程模式更好地保证了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3.2顺应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需求

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养老服务需求的急剧增长。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有利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养老服务应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7]。在强调大力加强养老机构建设的同时也要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一方面,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社区服务、养老服务人员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另一方面,对未来养老服务主力军的培养也提出了挑战,应当加强高等院校老年医学、康复、护理等专业的人才培养。

为适应和满足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需求,应大力发展养老服务本科教育,提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和职业能力,推动老年护理学科教育向更加先进、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并清晰的认识到老年护理在老年人健康维持和促进中的巨大功能和价值。教育部门应鼓励和支持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方式、师资队伍等重点环节进行改革,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8]。本研究认为《老年护理学》服务性学习课程模式重新定位了老年护理学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改革了教学方式和手段,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尹乔莉, 张先庚, 林琳. 在校护生从事老年照护意愿的质性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29(27): 1-3. 

[2] 唐凤平. 老年保健服务意识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强化[J]. 现代护理, 2006, 12(6): 583-584. 

[3] 闫保华. 美国中小学“服务性学习研究”[D].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3. 

[4] 王湘, 邓瑞姣. 服务性学习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 2005, 20(10): 47-49. 

[5] 王志红, 詹琳. 老年护理学[M]. 2版.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篇13

糖尿病是老年人常患的一种疾病,随着机体各项功能的衰退以及年龄的增加,糖尿病患者伴发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也逐渐增加,同时高糖环境也给疾病的治疗造成困难。因此良好的血糖控制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全科医学保健模式治疗下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全科医学治疗组于我院下辖社区医疗中心选取60岁及以上老年糖尿病[1]患者210例;其中男性110例,女性100例;患者年龄为60~82岁, 平均年龄(72.2±6.7)岁;体重40~79kg,平均体重(60.6±14.3)kg。专科医学组选取长期于我院门诊治疗糖尿病的老年患者216例;其中男性114例,女性102例;患者平均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73.1±7.2)岁;体重42~73kg,平均体重(59.8±13.6)kg。所选取的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及其他检查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对社区全科医学治疗组及门诊专科医学组均行基本检查包括:体重、血常规、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常规检查,明确糖尿病诊断[1]。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主要为二甲双胍类、格列奈类;如患者服用降糖药效果不佳,则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

1.2.1 全科医学治疗组:进行社区诊疗,为每例患者制订治疗方案,包括饮食和运动方案;进行糖尿病患者风险评估。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定期巡诊。

1.2.2 专科医学治疗组:依据糖尿病治疗原则嘱患者定期与专科门诊诊治。

1.2.3 结果评价: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测评[2]~[3]。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2.0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全科医学治疗组较之于专科医学治疗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评估的得分,无论是在心里、生理还是社会因素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值均<0.05)。详细结果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是老年人常患的一种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也成逐年递增的趋势。通常情况下,由于对病情缺乏重视,通常导致病情延误、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或为其他疾病的治疗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良好的血糖控制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全科医学保健模式对于糖尿病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对社区老年患者进行社区诊疗,为每位患者制订治疗方案,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降低可能妨碍老年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不利因素,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同时也增加了政府主导的社会医疗服务效率。总之,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全科医学保健模式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显著的效果。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全科医学医学理论逐步开始被大多数人接受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社区全科医学诊疗和公共健康管理是全科医学保健模式的两大主要内容。社区全科医学诊疗和公共健康管理通过对流行病学、公共卫生、行为医学等方面做出的判断,对病人进行积极主动地防控与治疗,对常见老年慢性疾病的及时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现行专科医学治疗条件下,由患者自行决定就医模式对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防控十分不利,有报道显示慢性病老年患者2周就诊率极低[4]。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全科医学保健模式治疗的探讨,我们也应将其推广至其他慢性疾病防控领域,做好慢性疾病的防控工作,及时准确的掌握患者信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治疗效率。

参考文献

[1]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糖尿病联盟(WHO/IDFD)糖尿病诊断标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