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建议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建议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建议

篇1

Reflection on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LIU Li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 and Media, Hu'nan Women's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4)

AbstractLabor creates human, labor is the most basic condition for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d labor, the most basic human survival way is far from college students of new gener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and consequences for the lack of labor of university students of the new generation, especially research on how to improve the lack of labor, hope can cause the concern of the industry and make up this lesson in time for the new generation university student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situation; reflection

众所周知,与过去的大学生相比,现在的大学生具有更鲜明的特征。他们追求时尚与个性;生活散漫不拘小节随意性强;政治与劳动观念淡漠;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本文在分析了新生代大学生劳动缺失的原因以及劳动缺失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之后,对如何改善这一现状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究,希望能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并能及时给新生代学生补上劳动一课。

1 大学生劳动缺失原因探究

劳动是指人们使用工具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它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个方面。本文中“劳动”一词,仅指“体力劳动”。劳动创造了人类,人并不是天生就不爱劳动,但当一个人所受的教育中缺失了劳动这一课时,他对劳动的漠视与排斥就毫不稀奇了。

1.1 家庭教育中劳动教育的缺位

家庭劳动教育是指在家庭中家长树立孩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培养劳动习惯以及从事一定家务劳动的教育活动。它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将来成为社会的合格建设者,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意志和品质,发挥其聪明才智及动手能力都有重要作用。在现代家庭中,主张教育孩子从小热爱劳动的并不多见。教育的偏颇与社会流俗使得很多家长在价值取向、教育观念和教育心态等方面走入了误区。大学生不爱劳动在很大程度上与之从小缺失家庭劳动教育有关。

1.2 基础教育中劳动教育缺失,高等教育中劳动平台欠缺

中国的小学、初中虽然是义务教育,但始终脱离不了应试教育的樊篱,这使得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以学为主。尽管新大纲对中学生劳动技术课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明确规定,但大部分学校的劳动技术课形同虚设,常常被挪作他用。更令人伤心的是,在中小学教育中,劳动技术课不仅没有正常进行,反而被某些老师当成了一种惩罚受教育者的手段,于是,劳动的真实面目及意义在学生心中便成了一个模糊概念。而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则一味地看市场脸色行事,完全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设置课程,在“工具”与“人文”兼顾的《大学语文》课都“疯狂瘦身”的情况下,劳动教育当然更无法在大学课程中有一席之地。

1.3 社会价值体系的嬗变

“劳动光荣”这句话正在不断被人们质疑。在很多人看来,这不过是一句过时的口号。的确,劳动和劳动者在这个现实的、时髦的社会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在影视作品中,占中国公民绝大部分的劳动人民形象也越来越单薄,甚至不见其踪影,即使偶尔露脸,也是畏首畏尾、充当配角,甚至成为被取笑的对象。这些现象不仅导致了年轻学子们对劳动的轻视和蔑视,导致了学生对劳动价值的否定,甚至还左右着他们的人生方向。

2 大学生劳动教育缺失的后果

笔者曾以下列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对大学生做过调查:

第一,作为大学生,你怎样看待校园劳动?劳动光荣吗?为什么?第二,作为大学生,你参加过的校园劳动有哪些?你认为还有哪些劳动你们可以胜任?你主张在读大学时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吗?为什么?第三,你怎么看待学校将一定的劳动任务承包给一些家境相对贫困的学生?为什么?第四,在大学生活中,没有适当的体力劳动会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为什么?第五,对在校期间的劳动内容与形式,你有什么建议

赞成在读期间有适当劳动的占58.6%;中立的占35.7%;其他5.7%; 44.6%的大学生认为劳动光荣但很辛苦;少部分学生认为劳动不仅不光荣,而且还“耻辱”,因为那是“没本事、愚蠢”甚至“下贱”的代名词;参加过校园劳动的占33.1%(但基本上都是搞寝室卫生);没有参加过的占63.1%;其他占3.8%;主张在大学里安排学生适当体力劳动的占60%;对大学生活中无体力劳动,认为有影响的占50%;无影响的26.9%;影响不大的19.2%;其他3.9%;对校园劳动内容和形式,主张校内劳动与校内外兼职相结合的占26.9%;认为只要不与学习相冲突就可以的占38.5%;认为劳动必须有偿的占34.6%。

3 解决大学生缺失劳动教育问题的对策

第一,纠正错误观念。劳动是光荣的,不劳而获才是可耻的。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改变了世界。劳动能让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劳动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将来能较好地融入社会,都有很好的推动与促进作用。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为学生阐说劳动光荣这个观点。大学生,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大学生,他们的工作岗位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如果没有对劳动的正确态度、情感,那是教育的失败,也是学生人生的悲哀。

第二,了解就业形势。学生和家长都应该全面了解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了解社会对劳动市场人才的结构要求。虽然人才市场供多于求,但在同等专业水平的前提下,任何一家用人单位都更愿意接受具备吃苦耐劳,具备良好劳动品质的学生。家长和学生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并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培养这一品质,以便就业之需。

第三,溯源追根,家校结合,修正学生劳动行为。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儿子的信》中专门提到劳动这一章节。他告诫儿子,人的志向和人生的幸福,必须通过劳动才能实现。“只有通过劳动,人的志向才能跨上智慧的、创造的、科学的大道”。“什么是生活的最大乐趣?我认为,这种乐趣寓于与艺术相近的创造性劳动之中……如果一个人热爱自己从事的劳动,他一定会竭尽全力使其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充满美好的东西”。

第四,设置劳动课程、力争全面发展。目前大学课程设置,少有将劳动作为一门课程来体现的,这有悖于大学的培养目标与大学的职能,因此,这必须得到修正:首先,将劳动纳入正式课程。新疆农业大学连续八年组织学生进行摘棉劳动,这一活动的发起人雒秋江(校长)说:“劳动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内容,学校有责任如此做。而且,摘棉劳动是学生了解社会、理解生活的好窗口,劳动是学生立志过程中无言的导师。”他把劳动纳入正式课程,记入学分,这让他的学生和学生家长都受益无穷。其次,我们还可以在其他学科中加强对劳动概念、态度、情感的渗透,然后以隐性课程中的体验与体验课程来给学生进行适当的劳动技能方面的训练,还可以给学生安排劳动周。第五,让做义工成为一种制度。国外很多大学,特别是好的大学非常注重对学生个人品格、领导才能及特点的培养,他们认为做义工不仅可对社会作贡献,也是完善一个人美德的途径。你获益于社会,你就应当回馈社会,这样社会才会团结,才会进步。所以,国外中学生必须要做多少个义工,拿多少个学分才能顺利毕业,才能进入著名的高等学府,这一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参考文献

篇2

一、小学生应该具备的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包括三个内容: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自理能力、社交自理能力。本文所讲的自理能力主要是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简单的说自我服务,照顾,它是人应该具备的最的生活技能。

小学生到底应该具备哪些自理能力!《小学生日常规范》条是写的“尊敬父母,父母身体健康,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第九条规定“衣着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能做的事做,衣物用品摆放整齐,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务劳动。”从《小学生日常规范》可以看出,小学生的自理能力主要是指:自我服务性劳动,家庭生活服务性劳动。自我服务性劳动包括:梳头,洗脸,洗脚,洗澡,穿衣、裤,系红领巾,剪指甲,整理书包,刨铅笔,包书皮,铺床单,叠被子,折衣物等;家庭生活服务性劳动主要包括:扫地,拖地,擦桌、椅、柜,洗衣,洗锅、碗、盆,择菜、切菜,削果皮,烧开水,煮面,煮小菜、汤等。

二、小学生自理能力现状

对本校学生网络调查、调查,对学校小学生上网浏览,笔者认识到当前农村小学生的自理能力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为:

1、学生不爱劳动,怕脏、怕累。

低年级中大多数学生独立自我服务性劳动,往往是在家长的帮助下的;学生真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学生上学迟到不找的原因,往往埋怨家长,甚至索性发脾气;经常家庭服务性劳动的学生10%。

2、祖辈对孩子宠爱变溺爱,捧在手里、含在嘴里。

现在孩子的家长大多受过初中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有的认识,也有较的教育孩子的理念,祖辈的文化较低,往往对孩子溺爱,对孩子护短,更别说是让孩子做事了。时候还家长教育孩子,爷爷奶奶训斥爸爸妈妈的。

3、学校教育偏重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育,了学生的劳动教育。

学校教育是学生劳动教育,自理能力不可缺少的因素。然而,活动课,实践课成了自习课、语数课的情况屡有,学生失去了活动与实践的机会;老师以劳动为惩罚,学生对劳动产生厌恶。

三、对小学生自理能力的建议

1、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劳动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少先队活动队员们喜爱的活动,可以一系列活动来训练和培养队员的自理能力。如“我是小主人”,在教师的下,学会做简单的班务劳动;“我是小帮手”,在家长的下,练习并学会做简单的家务劳动;“我是小大人”,在师长的下,学会简单的自我服务内容。还可以低年级的队员上进心强的特点,设计竞赛:整理书包比赛,系鞋带比赛等。

2、家校,更新家长育儿理念。

篇3

记者:具体地说,家庭劳动教育对培养孩子的思想品质有哪些作用?

郑沪生:首先家庭劳动教育能引导孩子学会生活,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从小学会劳动,有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好的劳动习惯,是孩子学会生活的重要保证,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有研究证明,从小做家务、热爱劳动的孩子能吃苦,有才干,对生活充满自信,人际交往能力强于不爱劳动的孩子。美国心理学家威兰特对波士顿地区490名孩子进行了20年的跟踪研究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以后的失业比例为1∶15,犯罪比例为1∶10。爱干家务的人平均收入要比不爱干家务的人高出20%左右。

其次,家庭劳动教育有利于锻炼孩子的坚强意志,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孩子在做家务劳动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每一个困难、挫折都是对孩子意志、能力的磨炼;每一次磨炼都会让孩子增长克服困难的勇气,抑制自身的惰性。在家务劳动中,孩子体验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的不断积累,就会逐渐形成独立自主、坚毅和自信的心理品质。此外,通过劳动实践,能培养孩子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朴素、艰苦奋斗的好作风;能锻炼孩子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培养孩子自立、自理、自强的进取精神。

再次,家庭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人的社会化不仅要求人们学会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和社会行为规范,更重要的是培养社会责任感。孩子们在劳动中能学会关心他人,增进与人的感情,这对现在的独生子女更为重要。孩子从小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就能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意识到自己作为家庭成员应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并且逐渐养成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明确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有责任感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会很认真,很负责,一旦遇到困难,也会以负责任的态度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去战胜困难。相反,没有责任心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甚至不顾社会基本道德准则,做唯利是图的事。因此,责任心是做人的重要基础,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孩子长大后就能承担起家庭和事业的重任,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记者:但是有的家长认为劳动太累,舍不得让孩子干活。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郑沪生:劳动是累点儿,但可以使孩子身体得到锻炼,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医学科学的研究表明,劳动是多种生理器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有利于改善呼吸和血液循环,促进肌肉、骨骼的发育,促进新陈代谢,调节大脑疲劳,促进孩子的左右脑发育,对智力发展十分有益。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学家卢梭认为,培养身心两健的人,必须在体力劳动中才能完成。在卢梭看来,劳动在“养成锻炼身体和手工劳动的习惯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还养成了他反复思考的性情”。在劳动中,孩子双手活动有益于左右脑的开发,促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劳动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分析、判断、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中国自古就有“心灵手巧”的说法,手巧会促进心灵,心灵又带动手巧。

记者:当前家庭劳动教育缺失处于什么状况?

郑沪生:长期以来,劳动教育一直是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但近几年,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社会、学校和家庭忽视劳动教育的现象十分普遍。有关青少年劳动观念、劳动能力的调查显示,由于家庭劳动教育缺失,当代青少年劳动观念日趋淡薄,劳动能力普遍较差,不善于料理自己生活,即使跨入成年人的行列,依然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不具备。

据上海某大学近几年对录取的新生所作的调查,有60%以上的人不会自己挂蚊帐,许多大学生在入学前没有亲手洗过一件衣服。我对长春市某高校一个班25名学生作过调查,有24名同学不会缝补衣服,不会钉扣子。某县妇联对该县一所重点中学初一学生家务劳动调查结果表明,从没有洗过一件衬衫的占79%,不会煮饭的占84%,不会或不敢使用电饭锅、液化气炉的占67%。据北京市家教学会对某小学一个班的调查,该班44名学生中,家长每天给他们整理书包的占39%,洗手绢的占66%,穿衣服的占59%。

记者:您认为,造成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它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郑沪生:主要原因是家长忽视了家庭劳动教育。比如一些家长认为家务劳动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不做家务最多变成懒虫,而分数上不去则不能成龙。”有调查结果表明:65.9%的家长为了不影响孩子学习,不让孩子做家务;60%的家长不支持孩子参加公益劳动。由于家庭忽视了劳动教育,孩子缺少劳动机会,没有劳动体验,经不起劳动的苦累,依赖性强,自立能力差;心理上承受不起挫折磨难,一遇挫折往往采取极端行为,或离家出走,或选择终结生命。

也有些孩子人格不健全,表现自私,缺少爱心,不懂谦让,有怕苦怕累、厌恶劳动、贪图享乐等不良倾向。对一些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许多孩子生活上依赖父母,花钱大手大脚,但不懂得关心父母,缺乏家庭责任感。

记者:家庭劳动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您认为当家长的应如何做?

郑沪生:从小培养孩子劳动意识,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使他们在家庭劳动的潜移默化中增长才智,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这是对家庭劳动教育的总要求。我建议家长朋友们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更新观念,走出劳动教育的认识误区。目前家长们对劳动教育主要存在“三怕”的思想误区:一怕家务劳动会影响孩子学习;二怕孩子不会做家务,反倒添乱;三怕孩子吃苦受累。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劳动教育经验,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

第二,放手让孩子做事,从小培养劳动行为习惯。为孩子创设劳动实践机会与环境,让孩子从小体验劳动的快乐和劳动的意义,在劳动中磨炼意志品质和吃苦精神,使他们终身受用。父母不要怕孩子不会做事,也不要求全责备。孩子做家务,无论结果怎样,家长都应给予认可和赞许,鼓励并帮助他们把事情做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不要因孩子不会做事而指责他们或包办代替,那样就会消减孩子爱劳动的热情。

篇4

一、小学生应该具备的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自理能力、社交自理能力。本文所讲的自理能力主要是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小学生到底应该具备哪些自理能力!《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二条是这样写的“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第九条规定“衣着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摆放整齐,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务劳动。”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可以看出,小学生的自理能力主要是指:自我服务性劳动,家庭生活服务性劳动。自我服务性劳动包括:梳头,洗脸,洗脚,洗澡,穿衣、裤,系红领巾,剪指甲,整理书包,刨铅笔,包书皮,铺床单,叠被子,折衣物等;家庭生活服务性劳动主要包括:扫地,拖地,擦桌、椅、柜,洗衣,洗锅、碗、盆,择菜、切菜,削果皮,烧开水,煮面,煮小菜、汤等。

二、小学生自理能力现状

通过对本校学生网络调查、个别调查,对其他学校小学生通过上网浏览了解,笔者认识到当前农村小学生的自理能力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

1、学生不爱劳动,怕脏、怕累。

低年级中大多数学生不能独立完成自我服务性劳动,往往是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的;有的学生真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的学生上学迟到不找自己的原因,往往埋怨家长,甚至索性发脾气;经常进行家庭服务性劳动的学生不到10%。

2、祖辈对孩子宠爱变溺爱,捧在手里、含在嘴里。

现在孩子的家长大多受过初中以上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有一定的正确认识,也有较正确的教育孩子的理念,但是祖辈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他们往往对孩子更加溺爱,对孩子护短,更别说是让孩子自己做事了。有的时候还出现家长教育孩子,爷爷奶奶训斥爸爸妈妈的现象。

3、学校教育偏重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劳动教育。

学校教育是学生接受劳动教育,形成自理能力不可缺少的因素。然而,一些活动课,实践课成了自习课、语数课的情况屡有发生,学生失去了活动与实践的机会;有的老师以劳动为惩罚,致使学生对劳动产生厌恶。

三、对提高小学生自理能力的建议

1、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劳动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少先队活动都是队员们喜爱的活动形式,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活动来训练和培养队员的自理能力。如“我是小主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做一些简单的班务劳动;“我是小帮手”,在家长的指导下,练习并学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我是小大人”,在师长的指导下,学会一些简单的自我服务内容。还可以根据低年级的队员上进心强的特点,设计一些竞赛:整理书包比赛,系鞋带比赛等。

2、加强家校联系,更新家长育儿理念。

篇5

勤工俭学是一边求学读书,一边工作、劳动。它是学校实施劳动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它与教学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和公益劳动一样,都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种。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铺开,勤工俭学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它将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及时而又满意地就业或更好地创新创业。勤工俭学将不仅帮助大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顺利完成学业,而且使他们把握在勤工俭学过程中带来的契机,培养创新意识、凝聚创造能力,为将来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参加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大部分是家境相当贫寒的学生,为了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自觉找兼职维持生活,也有一部分家境较好的学生,他们找兼职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丰富阅历。勤工俭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作为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得到并将一直得到国家政府和教育职能部门以及高校的高度重视。

一、将勤工俭学纳入大学生社会实践学分管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虽然大学生勤工俭学对于大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我们现有的勤工俭学制度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缺陷;主要缺陷在于勤工俭学的运行体制不健全和不规范。各高校的勤工俭学中心,一般为设在学生处或团委的下属职能部门,并制订有系列的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但不少高校没有配以独立的办公场所和专职老师,多是由团委或学生处的老师兼管勤工俭学工作。①而当前社会用人需求量较小,相对勤工俭学的学生很多,供需矛盾突出,这就更需要有效的管理。这种因体制的不健全和不规范,管理的广度与深度均不能充分到位,致使勤工俭学发展缓慢。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是否可以尝试将大学生勤工俭学纳入到其完成学业所必需完成的社会实践科目的学分管理之中;

根据长江大学新近制定的《长江大学关于制订2012级本﹑专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原则意见》的内容,校、各院(系)必需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学生可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科技文化活动、学科竞赛、发表学术论文、研制出实用产品或取得专利等来获得课外学分。学生毕业除完成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规定的最低学分外应至少获得10学分的课外学分(专科生6学分)。各院(系)在全校性第二课堂活动及学分安排的基础上,应视具体情况制订各专业获得课外学分的内容、形式及要求。目前我院对勤工俭学只有学工部门一个老师具体负责,很难对申请勤工俭学的学生信息进行准确的核实,也无法对学生勤工俭学的过程及效果进行动态的评估与考核,这里造成的结果就使得大学生勤工俭学变成了单纯的校内打工挣钱的活动,出现“勤工俭学”变成“打工误学”②的情况,这无疑背离了这一制度设立的基本宗旨。尝试着通过将勤工俭学与学生完成学业的必修学分相挂钩,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勤工俭学制度体制上的不健全与不规范的情况;极大的提高了对其进行管理的广度与深度。

由于我院实行的是学生管理的素质导师制,素质导师直接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有关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某些基础性工作应当也能够由素质导师参与管理,这可以大大提高勤工俭学制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同时如果将勤工俭学纳入学分管理,则可以将学院对学生的教务管理与学工管理有机地联系起来,届时就改变了目前我院勤工俭学的“一维管理模式”,而代之以“多元管理、集体负责”的管理模式。管理职能的横向联系以及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的意义在于改变了以往对大学生的单一的评价体制,这将有利于提升我院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将勤工俭学纳入大学生社会实践学分管理的几点建议:

1、高校教育理念应有所转变。随着高校勤工俭学人数的不断攀升,不再停留在“勤工俭学仅仅是为解决贫困学生经济困难而进行的有偿劳动”这一层面,要充分认识到勤工俭学既有助学、又有育人的双重功能。③将大学生勤工俭学和人才培养相结合,将其作为正规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要加强对大学生勤工俭学的调研,加强和社会的沟通、联系,扩大勤工俭学选择的空间,丰富勤工俭学活动的内容,创造更多渠道,搭建更宽广的平台,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选择中成长成才。

2、要建立规章制度, 进一步规范对勤工助学的管理。与直接的扶助资金相比, 勤工助学作为间接的扶助形式在高校扶贫助困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勤工俭学主管部门应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配以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职教师,全面负责管理勤工俭学岗位的设置、培训、考核等工作,促使勤工俭学工作走向有序有效,并在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和安全方面狠下功夫,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优良的服务;邀请用人单位到校设岗招聘、形成兼职市场,双向选择。

3、充分发挥学工部、素质导师和教学事务部的作用。三个管理主体应当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共同承担起对大学生勤工俭学工作的管理与服务。具体而言,由学工部门负责勤工俭学的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勤工俭学岗位的设置及培训、勤工俭学工作过程及效果的考核;由素质导师负责提供参加勤工俭学工作学生的准确信息、参与勤工俭学工作的过程管理及服务、初步审核由用人单位所出具的勤工俭学考核材料;教务部门负责制定将勤工俭学纳入大学生社会实践学分管理的具体规定及考核办法、具体评定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是否能够获得相应学分等;

篇6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中的违法犯罪问题也日趋严重。据不完全调查统计,2004年-2006年淮安高校保卫部门破获涉及大学生违法违纪盗窃的案件共有49起,其中2004年为13起,2005年为16起,2006年为20起。2006年10月29日晚,淮安市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刘某,在学生宿舍盗窃被当场抓获。据该生交待,其先后在周边高校作案11次,盗窃的物品有手机、学生学习用品等,涉案金额累计4000余元。2006年6月30日下午4时许,淮安某高校学生赵某,在教学办公大楼内趁办公室无人,将一名工作人员的一台手提电脑盗走,因失主报案及时,在保卫人员严密布控下。该生最终在校门口被保卫人员截获。另据我们查阅的资料显示,外地高校如重庆市沙坪区检察2002年至2005年10月,共办理大学生犯罪案件51件66人,其中2002年9起15人,2003年11件15人,2004年12件15人,2005年1-10月就有18件21人。犯罪大学生涉及10所高等院校,其中4所重点大学就有43人。常州武进检察院统计:2006年该院共受理在校大学生刑事犯罪案件10件20人,占在校生犯罪的100%,成为武进青少年刑事犯罪新的增长点。从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盗窃犯罪约占大学生犯罪总数的50%左右。其次就是伤害案件。从总的趋势来看,大学生违法犯罪呈上升势头,违犯校纪校规,甚至以身试法者屡屡出现,有些案件在校内外引起极大震动。如:2005年1月8日上午,北京外事研修院心理系一年级学生小民,被刺身亡。刺死他的是其校友,19岁的大一学生小徽。伤害原因只是为了一点口角纠纷(《现代快报》2005.1.10)。过去常有的盗窃、流氓、伤害犯罪案件明显增多,以前较少发生的暴力型犯罪也开始抬头,尤其还出现少数团伙犯罪。如西安某大学5名大学生女青年。包括西安某大学5名学生在内的7名犯罪嫌疑人,在一夜间猥亵了2名女青年。被抓后,他们无知地问民警“关多少天?罚多少钱?”据审查,他们相约在27日通宵上网,28日到义兴旺酒楼住宿。有人提议找个女大学生来玩玩,随即其中一人将他认识的网友郑洁骗至酒楼,学生张矛、董乐提出与郑发生性关系。遭拒绝,郑未遂。几个人又对同学王小靓说道:“你不是认识一个叫‘小心眼’的女同学吗?”凌晨4点,“小心眼”陆艳被王小靓带至酒楼一个房间,四人按住她的手脚,将其(《江南时报》2004.7.16)。

二、大学生犯罪特点

(一)犯罪类型单一

大学生犯罪涉及的罪名十分单一,从目前统计情况看,仅涉及盗窃和故意伤害这种罪名;涉案大学生男女比例约为10:1,男大学生主要涉嫌故意伤害罪,女大学生无一例外全部是涉嫌盗窃罪。

(二)犯罪目标固定,涉案金额较小

涉嫌盗窃罪的大学生们下手的目标都是移动性强的个人物品,如移动电话、信用卡、随身听、手提电脑等,且涉案金额都比较小,多数都在一千元左右,也有极个别因盗窃手提电脑,涉案金额为八千元左右。

(三)侵害客体多是学生

大学生犯罪侵害的客体一般都是同学,越熟悉的人(舍友)越容易成为被侵害对象。当然不认识的人被侵害权益的也有,仅占少数,但被侵害权益者也都是校内同学。

(四)处理结果轻微

大学生犯罪处罚一般都较轻。凡在校内查破的大学生犯罪案件,学校一般都不移交公安机关、司法机关处理,由学校内部按照大学生处分条例和校纪校规给予行政纪律处分。处分的种类有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勤令退学和开除学籍。情节严重的开除学籍。

(五)学历层次一般偏低

在涉案大学生中,一般以民办高校、成人教育学院和公立高等院校的专科生为主。公立高等院校的本科生也有,但占的比例较小。

(六)年龄结构偏小

以本科二年级和专科一年级的学生为主。本科三、四年级的学生很少出现。

(七)户籍范围

多以外地来市上学的大学生为主。

(八)犯罪意图主观故意

这些大学生主观恶性比较小,没有顽抗情绪,在侦查阶段一般都能如实供述自己所犯罪行,且口供比较稳定,不会出现翻供现象。

三、大学生犯罪原因分析

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苗头的形成与违法犯罪本身一样,有其深刻的原因。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诸如社会、家庭、学校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即行为人的原因。笔者认为,其犯罪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思想素质差

由于受资产阶段处由思潮的影响,少数学生入校后不注重政治学习,不注重世界观的改造,思想上缺乏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可贵品质,存在着混文凭的想法。以我院学生为例,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刚入校时,大多数人保留着勤奋、朴实的作风,进入二年级,少数人受社会风气和各种思潮的影响,对学习开始厌倦,对生活开始盼比贪图安逸、享受,讲究吃、穿、玩、乐,有的逐步走向堕落。

(二)缺乏组织纪律性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单一的家庭到学校这个大集体,没有经过严格的组织纪律训练,缺乏应有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道德情操。因此,行动上不严格要求自己,随心所欲,长期下去,难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法制观念淡薄

由于哥们义气大于法纪观念,往往一点小事可以引发互殴甚至打群架;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满足不了自己的大肆挥霍,一跃而变为盗窃犯;由于思想空虚而又不甘寂寞,成天游荡在网吧、录相室、游戏机室,最终由天之骄子变成了犯罪之人。

总之,大学生犯罪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这多方面都是息息相关脉脉相连的。大学生自身也是受其他方面,如社会、家庭、学校的影响。大学生在思想上大多比较不成熟。由于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原因,是情感比较脆弱的群体。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有增无减的事实表明,当代社会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去引导处于未成年与成年的夹缝之间的大学生。

四、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对策思考

正确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也绝非权力所能奏效。所以预防是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最有效途径。预防大学生犯罪是对人才的珍惜,是对社会的责任。每个大学生犯罪案件都是个人、家庭、学校或者社会等多方面的产物,是社会多方面消极因素的综合体现。因此减少和预防大学生犯罪与其他犯罪具有类似性,最根本的措施还在于防患于未然,针对其犯罪原因,实行综合治理,形成一种有利于大学生合理发展的环境,才能收到治本的效果。

(一)坚持“智力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教育模式,扭转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

首先应加强对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教育培养,增强其公德意识,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和金钱,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把追求美好的生活愿望同为社会多作贡献的行动结合起来。

育人要育人性的人。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大学期间对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学校要向学生广泛宣传新时代的英雄、模范,引导其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抵制一切落后、愚昧、腐朽的东西。让大学生能够学到现代科学知识、技能和理论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有效的道德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教会他们为人之道,使他们真正成为心智与人格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材,是高校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二)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心理救援机制,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感情丰富,没有走上社会却渴望走上社会,他们缺乏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但社会却纷繁复杂,所以,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大学生很容易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针对其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的特点,学校要有意识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心理咨询机构,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悲剧。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当前尤为重要的是:

1、建立以宿舍、年级、学校为单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管理中心,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调适,消除其人格障碍,提高大学生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必要时对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给予有效帮助。

2、丰富学校文体活动,引导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与人和谐相处。引导同学之间在活动中发现多方面的价值,尊重差异,放弃偏激和自卑心理,笑面人生,热情生活,多交朋友,学会欣赏个体的独特性。

3、引导大学生控制情绪,正确交友。学校要教育引导在校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应该以友情为重,并利用指导和帮助大学生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友谊,正视同学关系,保持稳定的情绪及健康的心理。让学生学会乐观面对困境,敢于承担责任,待人宽容,使心理经常处于轻松愉快之中。

(三)多形式强化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

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首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要从刚入校门着手,结合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教育,结合校园内的安全案例讲危害,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合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帮助大学生形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同违反宪法、法律以及破坏法制的行为斗争的思想意识。

在校园里开展普法教育,绝不仅仅是单纯地让大学生读法律条文,而应当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感,让他们了解法律是他们生活及健康成长的保障,遵纪守法自然会得到好的效果,靠个人意志去寻求所谓的自由,只会触犯法律。要用科学的方法,从公平、公正、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去进行教育,并努力改进外在环境。

在大学里设置的法律课应当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不能作为选修课不计学分,应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学校的法制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提高学生的法律观念。

(四)加强学校的内部管理

预防犯罪首先必须保证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保证校园里一个学习知识的场所,切实抵制社会不良文化的进入。因此要加强和改革高校的学生管理,尤其是集体宿舍的管理,采取针对性措施健全管理约束机制,建立预防大学生犯罪的网络;配合有关执法部门综合整治,排除校园周围不健康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干预。通过建立一整套的安全防范管理体系,最终从体制上杜绝违法犯罪现象的产生。

(五)司法机关的积极协助

司法机关对大学生犯罪应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法律效果为基础,以政治效果为原则,以社会效果为目的,采取人性化的帮助手段,挽救这些失足青年,使他们能够重新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对罪行并不严重的且有悔改之意的,应采取微罪不诉或建议法院单处罚金的方法,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司法机关也应该有重点地与大学生定期联系,帮助学校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同时加强校内的司法宣传教育。

(六)家长有针对性的引导

学校对大学生的引导是整体上的、普遍性的引导,而对大学生有针对性、个别性的引导则要靠家长了。因此,家长要注重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加强与孩子的沟通联系,在配合学校教育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健康、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篇7

三、中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继续使用下去。

四、中学生更侧重时尚性消费

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中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中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

3.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92%,其中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五、提出的有关建议

(一) 中学生的消费,应该相应地做出一定的消费指导,才能更有助于他们的学习和以后的生活。要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家庭要建立健康的消费文化环境。家长的消费及消费观都能在孩子身上有形或无形地反映出来。给予他们一定的消费自主的同时注意家庭教育,对消费要求有意识地给予区分,还可以安排一定的家务劳动,加强劳动教育,促成勤俭节约消费观。

(二)给学校的有关建议:

(1)加强对中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在思想理论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今后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

(2)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科学规划安排,是个人消费标准与家情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人们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3)中学生健康的消费风气应成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中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中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建议把中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塑造节约型的校园理念,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向社会输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费习惯的社会人才。

(四)给在校学生的建议

1.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要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学生们对自身的消费现状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学生活中就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准,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标准、高消费。要克服这种心理,大学生们就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3.贫困生应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贫困生们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消费能力是相对落后的,但是他们的消费欲望并没有衰减。所以,贫困生更要注重正视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查中一位贫困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清扫校道时,我会对走过的每个人微笑,因为我知道,靠自己双手挣的钱是最光荣的。这是一种很好的心态,贫困生应积极地面对自身情况,按切身实际分配消费。

4.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中学生而言,精神消费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还能让中学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进行,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另外,要注意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篇8

一、要用发展的思路解决服务育人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后勤服务育人工作要取得突破首先得着眼发展,围绕发展来定位后勤服务育人工作,要坚持用发展的思维思考服务育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服务育人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使之更好地适应学生管理模式创新发展的需要。首先,要破除束缚员工思想的旧观念、旧模式,创新服务育人模式,尽快适应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的需要;其次,要进一步理顺内部管理体制,增强服务育人意识,提高服务育人工作水平;最后,要协助学生管理部门解决管理模式创新带来的教育问题,引导学生适应管理模式变革。

二、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服务育人工作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把让师生满意和服务育人作为检验后勤服务工作成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后勤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做好服务育人工作、提高后勤保障效能的主体也是学生,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是后勤服务工作的根本点。后勤服务育人工作在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制度中要充分体现出人文精神,以人文精神为内驱力,从根本上提升后勤服务育人质量,切实把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体现在每一项具体服务工作中,让广大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使学生有“家”的感觉。

三、要将“服务育人”的宗旨始终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后勤服务一定要结合学生思想特点和服务热点,不断开辟深受大学生欢迎又具有鲜明文化特点和服务特色的项目,让服务育人的功能在吸纳其他思想政治工作精髓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应高校后勤建设方面的特殊需求,使之既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特色和魅力,又兼容服务育人的效果,充分发挥两者优势,全力打造服务育人的和谐育人环境,不断满足学生价值取向多样化、服务质量品牌化、经营管理诚信化的新型校园需要。

四、服务育人需要营造良好的育人机制

后勤服务育人的内涵就是要通过科学的管理,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建章立制使服务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营造良好的育人机制,提高服务育人能力。使后勤员工能与大学生沟通、交流,且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一是建立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实行规范服务。规范服务是优质服务的基础和保证,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可以从根本上转变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可以极大地调动后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积极探索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使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更加科学,使服务更加规范。

二是搭建与学生交流的平台,开辟校园文化建设项目新领域。要将后勤建成师生之家,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就要在为师生服务的过程中,针对各个时期学生中出现的不良习惯,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如针对学生就餐习惯差、环境意识差的问题,开展“文明用餐”、“当一天餐厅服务员”活动;针对学生浪费水电的现象,开展“节约文化”系列活动;针对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差的情况,开展“健康身心月”等活动。使广大学生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增强学生的文明意识和健康意识。

三是开展帮困助学活动,积极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解决学生困难,关爱困难学生,定期举办校园“美食文化节”,将饮食文化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使学生感到家一样的温暖,产生归属感,培养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

四是服务育人还要建立多渠道的信息传递与沟通机制。如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对学生所提意见建议的回复情况要督促落实,设立服务热线,推行服务承诺制,主动接受师生的监督,并实行服务首问负责制,让师生投诉有门,论理有道。

五、提高员工服务育人能力

高校的校园文化和后勤服务文化始终起着示范、辐射、导向和熏陶的作用。高校后勤的发展与建设必须适应大学校园文化,锻炼与培养一支具有育人理念、态度严谨、作风过硬、技能娴熟、讲究信誉、爱岗敬业的后勤服务队伍。

服务育人是衡量后勤服务水平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标志,是后勤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服务育人既是服务对象的需要,也是服务者占领市场、巩固市场和扩大社会效益的需要,要使服务受到尊重,得到理解、配合和支持,首先要使后勤服务员工具备服务行业必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要更好地发挥服务育人的功能就要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将培训工作长期化、制度化,分层次、分类别、分批次对员工进行系统的集中轮训,使员工掌握各项服务技能,提高员工的服务能力与水平。可以组织员工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劳动竞赛活动,在员工中形成比学习、比技能、比贡献的良好氛围,从而通过后勤服务工作全面体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内涵。

六、服务育人需要创新服务手段

一是可以通过各种大学生管理委员会(物业、饮食、公寓管理委员会)、后勤服务联络员等渠道,吸收一些对物业、食堂、公寓工作关心且乐于奉献的学生加入后勤管理委员会,其既代表后勤,又代表广大学生,成为连接双方的桥梁与纽带。让学生直接参与对物业、食堂、公寓的卫生检查、评比工作,监督员工工作,参与市场原料价格调研工作。学生在参与物业、伙食、公寓管理工作中学到了宝贵的管理知识和工作经验。

二是设立网上交流平台。通过QQ、电子邮件、网上报修、网上征求服务意见等形式长期接受师生反映后勤服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请师生帮助查找后勤服务盲点和服务短板,提高学生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以校为家的意识和能力。

三是召开座谈会。通过学生工作处、管委会、后勤联络员召集学生代表,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内,学生工作处、后勤领导与管理人员共同听取学生意见,并现场回答。学生代表反映意见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热情、锻炼了沟通能力,后勤管理人员也能掌握一些信息。

篇9

1.对象:xxx的325名学生进行匿名的问卷调查与访谈。

2.方法:一是用书面形式的调查问卷,把拟好的问卷到同学班级去进行发放;二是用网络问卷,通过邮箱、留言板等工具把问卷发送出去;三是随机找一些愿意进行面谈的同学进行询问。第一种方法发放了150张问卷,收回了有效问卷139张;第二种方法,填写问卷调查的人数共有100名;第三种方法,共有86人接受了访谈。

二、现代中职生中职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伙食方面开销大:据调查大部分学生不在学校饭堂就餐,而是到学校外面的餐厅就餐,这样子做既不卫生又浪费钱;还经常出现请同学吃饭的想象。虽说这种消费花不了太多的资金,但有很多中职生家庭经济还是有点困难,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靠父母给的,不应该这样拿着父母给你的生活费去当人情消费的“马拉松”。

2.现代通讯工具的使用费用过高:为了找工作方便和交友,很多中职生都购买了手机用于与外界联系,还有的中职生用手机进行娱乐活动,如点歌、照相、彩铃订购、发短信等。手机已经成为他们一个重要的通讯工具,价廉实用的手机是大部分学生的首选,但手机费在逐步提高。据调查发现有25%的学生每月的通讯费用高达150元以上;有50%的学生通讯费控制在100—150元之间;经济比较困难一点的学生通讯费也在50元左右。根据此项调查,大学生的消费经济有91.5%来源于家庭,14.3%来源于学校奖学金、助学金及补助,8.1%来源于自己打工收入、7.4%来源于贷款、2%来源于其他渠道。也就是说,有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经济来源是依靠家庭。

3.形象消费高:经过调查发现,每到星期六、星期天,大部分学生会去买衣服、装饰品、化妆品等;讲究牌子,追求时尚、潮流,喜欢与同学之间进行攀比等。绝大多数的学生家庭经济不怎么好,而这种消费又比较容易“超支”,因此,有些女同学为了得到一套名牌的化妆品或一套名牌的衣服,就会去向同学借钱,甚至去偷钱以达到自己的目等,这些都体现了学生不懂得量力而行,虚荣心太过于强的心理。

4.休闲娱乐消费高:调查发现,有35%的学生在放假期间去旅游;有25%的学生会去练歌房、打台球、溜旱冰、开party;有绝大多数的学生则去吃好吃的,比如:肯德基、麦当劳等。

5.感情投资即恋爱所需支出较高:在调查中发现,有35%的中职生在谈恋爱,一部分谈恋爱的中职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50—2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10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500元。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将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的消费原则。

6.人际交往费较高:据调查得知,同学过生日、入党、获奖学金、比赛获奖等都要请客。否则,便被视为不够交情。

7.学习费用较高:中职生要考的证书相对其他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多。据调查,有的学生除了考自己专业的证书外,还报名参加考自己专业外的证书,自然而然,相应的报名费、书费、培训费等自然不菲。

三、现代中职生消费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影响原因

社会上非主流的享乐主义消费观,给大学生带来了很深的影响,是造成大学生消费观念偏颇的主要因素之一。进入wr0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与之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

的繁荣还有社会上的—些不正确的消费观念这些都给当代中职生带来了很深的影响,中职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互相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直接影响到了中职生的消费观。

2.家庭环境影响原因

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不能正确引导自己的子女。

3.自身原因

众心理和求异心理是中职生消费攀比心理的心理学动因。中职生们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消费行为中往往会滋生独领的畸形心理。这样,相互攀比现象就有了产生的土壤。攀比心理表现在看似相互矛盾,实则本质相同的两个方面:一是从众心理,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事物,个人也基本上乐意接受,中职生也不例外;二是求异心理,这种心理状态的存在,使某种时尚满足了中职生一时审美的心理需要之后,又必然会产生新的需要,渴望消费再有新变化和创新。中职生有着强烈的尊重需要,他们多方面的努力在相当程度上都是为了建立自尊和他尊体系,以实现其自我价值。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客观价值的自我虚构,表现在生活消费领域,就是对物质生活的高追求。

四、对策与建议

针对当今中职生的消费误区,应该相应地做出一定的消费指导,才能更有助于他们的学习和以后的生活。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篇10

1 实施以美育德的重要意义

1.1以美育德有助于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大学德育的主要对象。他们具备很强的理性判断力和自我反思力,有追求科学理论和正确的理想信念的愿望,有提高自身修养和完善道德人格的美好要求,也充满着对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的向往。总之,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期待更加强烈,对德育教育的接受与践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美育德,通过大学生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行思想政治的宣传和教育……运用先进文化去教育人和影响人,在思想政治观点层面逐步消除分歧和隔阂,在文化认可中接受并遵循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这样,契合大学生自觉追求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完善和全面提高的要求,又得到大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正认同和主动接受,激活了德育对象的自我造血功能,为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富有主体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动力。

1.2以美育德有助于提升大学德育的层次

大学德育是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大学生的发展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的培养教育。构成大学生个人道德品质的基本内容和要素有很多,首先是政治方向和思想理论素质的培养,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成为非常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而以美育德,恰恰是把审美教育与政治方向、思想理论素质教育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结合到一起,利用美育情理交融、寓教于乐的长处和自由灵活的形式,使大学生在对“美”的鉴赏、感受和体验中,引起情感的激荡,激发共鸣,获得思想上的熏陶和认识上的启示教育。以美育德使大学生把认识美、热爱美的审美情感,转化成了赞美善、追求真的道德情感,产生了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应,为提高大学德育的层次,实现道德的知情意行协调发展提供了指导。

1.3以美育德有助于增强大学德育的实效

传统大学德育教育为“显性教育”,借用政治理想、道德伦理、规章制度等概念形式,使大学生被动接受灌输。但这是以漠视和压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需求为代价的,极易引起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影响到大学德育实效。而以美育德则不强制,不采用说理灌输,而是以各种感性的方式来培养大学生对于“美”的热爱和对“善”的追求,使大学生从美好的事物中得到享受,在轻松自如、潜移默化的体验中陶冶情感,从情感和心理上接受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原则,化为大学生个体的信念和“内在美”,并引导大学生上升到对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的理性需求,外化为相应的行动,实现“审美的阶段”到“道德的阶段”的过渡,这就大大增强了大学德育的实践效果,为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提供了途径和方向。

2 实施以美育德要防止的误区

2.1用德育来“包办”美育

美育天然地就与德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现代教育中发挥着特殊的综合中介作用。甚至,美育的这种综合中介作用在当代显得愈加重要,成为沟通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桥梁,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四有’新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_l2j。诚然,美育和德育一样,具有特殊的综合中介作用,具有价值定向作用,能够让人们从情感上喜爱的同时,在价值观上认同并信奉,引导大学生去追求美好的人生。但这并不是说,美育就从属于德育。美育本身是超功利的,它原本定位在个体审美能力发展上,以美育德架起了美育和德育之间的桥梁,使人们在欣赏美、体验美的事物的过程中求真向善,塑造成品格高尚的人。在以美育德实践活动中,如果把美育的德育功能无限夸大,无限泛化,以至于用德育来“包办”美育,处处打上道德的印记,就是违反了美育的本质规律和功能实现方法,抛弃了美育用较为隐性、问接的方式传递价值观念的优势,就会使人感到枯燥厌倦,产生否定排斥情绪,直至对教育内容也无好感。

2.2把德育理论灌输一概抹杀

大学德育教育是累积递进的,理论灌输、情感熏陶、以美育德、实践活动等各种教育途径是并存的,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如有论者所述,“道德行动是一种自觉自由的行动,它不仅需要行为选择上的建议,更需要思想的澄明”。换言之,道德的自觉,不仅需要道德主体知其然,而且更需要通过理论教育使其思想澄明,知其所以然。所以,以美育德之不再单纯从外部施加给学生说教和约束,不是以美育内容来淡化德育内容,不是要否定德育理论教育这一重要范畴,把理论灌输一概抹杀,更不是以美育替代德育。而是要相互渗透,和谐共融,着眼于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继续发挥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即“两课”德育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掌握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激发大学生的德育自觉性,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将理论植根于思想观念深处。

2.3无视以美育德的针对性

如果无视以美育德的针对性,就会把以美育德变成脱离现实生活世界的、漫无目标的审美或德育知识的传授。只有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从大学生思想实际和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紧密出发,在以美育德内容中不断注入变化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才能真正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找到各种问题的根源,帮助大学生正确树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合理规范,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等各种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以美育德的针对性也表现在对大学生的人生理想指导上,在以美育德内容中多用高尚的精神影响人,多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多用美好的情感熏陶人,对大学生的人生目的与意义持续关注,引导大学生朝高尚的精神境界和行为方式去努力,才可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以美育德只有在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实践中才能实现德美相长、共同育人。

2.4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任何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建构都要遵守循序渐进的规律。如果在以美育德实施中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是不可能奏效的,还会引起大学生心理上的反感,造成连锁反应,影响到德育内容的接受。以美育德,要摈弃急功近利的心态,注重从细微处着手,从大学生基本的个人修养和道德情感熏陶开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逐步上升到共同理想、崇高信仰的教育。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自觉地投身德育实践。因为,即使经过长期熏陶和影响后形成的道德情感,还要在道德实践中不断地磨炼,与各种不道德的冲动和行为斗争,才能内化成德育主体的道德信念,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机制,最终塑造出优秀的道德品质,实现道德行为方式质的飞跃。

3 实现以美育德、德美相长的基本途径

3.1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大力拓展德育资源

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实现以美育德,必须注重从德育的角度积极拓展美育资源,丰富美育内容,使大学生在自我观照中接受“美”的规律和“善”的法则,在真善美的和谐交融中提升道德认识。要拓展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等基本内容,借其“所特有的真与善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方式,传递道德价值,发挥道德教育作用。要加强传统的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课程内容,使之通过课程学习获得正确的“美”的理念和审美态度;同时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如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或组建各类艺术团体、开设各类艺术选修课、艺术实践活动学分化等,以美的艺术启迪大学生,熏陶道德情感,培养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影响其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积极开展向各行各业涌现出的英雄人物、道德模范学习活动,让大学生从社会和生活中去发现和感受人的“善”和崇高;开展对祖国的大爱、集体的关怀、父母无私养育的感恩活动,体会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以美好的人情人性完善大学生的心灵,架起通往真与善的桥梁,引导大学生自觉创造美的生活。要用优美的校园景观和人文环境来丰富大学生的情感,营造积极健康的教育情境;增加对祖国河山、自然美景的亲近、接触,在接触中感受自然的伟大,感受自然与人的联系与和谐,从而由心底涌出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怀,正确的美丑、善恶观念自然获得,健康的人生态度自然树立。

3.2加强对以美育德各环节的德育指导

借鉴对人的高级行为模式研究,统一于当代大学生审美能力和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双重建构的以美育德,包括以美动情、以美化知、以美炼意和以美致行等4个环环相扣、顺序发展的基本环节。实现以美育德、德美相长必须加强德育对这4个基本环节的指导,才能以美育情,以情动人,以情育德,水到渠成J。其中,以美动情是育德的起点,在这个环节中渗透德育原则,指导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行为产生爱憎、好恶等的情绪态度,使情动于衷,引发人们不自觉地进行道德判断的内心体验,陶冶道德情感。以美化知是育德的重要基础,是在以美动情生成情绪态度基础上,介入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的指导,激励和调节大学生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产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提高道德认识能力。以美炼意是关键的临界点,在情动于衷、辨识道德的基础上,自觉地产生与各种不道德的思想作斗争的意识,提高道德自觉性,锻炼道德意志,使之转化为人的道德需求,形成解决大学生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产生支配行为的力量,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以美致行以美育德的实现形式,是内在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认识的外部表现行为,是在生成道德情感,化作道德认知,形成道德信念后,在现实行动中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作出的道德行为反应。

3.3把以美育德与解决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相结合

篇11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随着中国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教育体制也在改革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精英化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经历了蜕变的中国的高等教育,扩招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而大学生数量的增加,使本来已经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更加白热化,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同时随着各种西方价值观念的进入,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受到严重冲击。中国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伦理道德、人际关系、求职就业等领域的心理冲突和压力不断增大,由此而引发的自杀、相互伤害等大学生心理问题时有发生,它对学校、社会及家庭都造成了惨痛的损失。因此,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积极有效地制定对策,对避免心理问题的恶化,减少校园问题事件、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类型[1]

1.自闭型心理问题

大学生在考上大学后便开始了相对独立的生活。其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环境的改变,包括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社交环境等的变化,使得很多学生不能很快地适应大学生活;二是现实和理想的反差,如学校没有想象中的完美,专业没有想象中的理想,生活没有想象中的轻松等等,这些使一些学生产生了失望感、自卑感或孤独感,不想学与不得不学的矛盾,造成了一些学生情绪的波动和低落。他们往往为了保住自己在中学时的优势,废寝忘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长此下去,就会相继出现神经紧张、失眠等多种焦虑并发症,甚至严重时表现为社会交往能力非常弱,很难与周围的人发生正常的沟通行为,产生了自闭的现象。

2.焦虑型心理问题

首先,大学生活中开始注重培养协调、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学校有诸多学生社团,丰富的课外活动,一些大学生不能合理地处理学习和参加活动之间的关系,平时忽略了学习,以至于考试时熬夜突击,内心产生强烈的焦虑感。这种情况下往往导致考试成绩的不理想。如此反复恶性循环导致学生逐渐对所学专业产生反感, 对上课开始厌恶,造成了心理上的压力,从而产生了厌学情绪。

再有,一些大学生对于大学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不适应。其进入大学后,一时不知如何安排学习,而且大学课程多、难度大、要求高,也是其不适应的重要原因。

第三,部分学生认为考入大学,即万事俱备,只等毕业,放松自己,导致提不起努力学习的劲头,造成多门挂科的现象。在这些情况下,大学生心中往往充满困惑、忧郁、痛苦,容易产生强迫、焦虑等心理疾病。

3.幼稚型心理问题

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的情感方面和对待性问题方面。由于大学生基本上成年,渴望交友恋爱,憧憬美好的爱情。但由于心理不完全成熟,生活阅历欠缺,对恋爱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存在许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如经济上尚未独立、个人未来发展不确定,因此经常出现一些恋爱问题。恋爱问题处理不当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在恋爱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涉及到对性问题的想法,往往很敏感也很朦胧。这也是大学生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4.不平衡型心理问题

当代高校普遍实行缴费上学,许多学生经过高考进入高校后,首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经济问题。较高的学习费用,不小的个人生活开支,使许多家庭的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这样就使得他们在心理上存在一定压力。再加上一些同学间不正当的攀比之风,这些经济上有困难的大学生心理上背负更大的压力,从而造成心理的不平衡。

5.社交恐惧型心理问题

在大学生刚入学时,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就显的非常重要,因为他们重新来到一个新的环境,面临着一个重新认识别人、确立新的人际关系的过程。与低年级学生相反的是,一些高年级学生,尤其是同一个寝室的同学,随着彼此交往的加深,个人的各种生活习惯逐步暴露,常常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矛盾,而彼此又不能找出妥善的方法加以解决,长此以往,一些学生由于寝室内部造成的心理压力使得他们开始惧怕回到寝室,心理上拒绝回到集体,形成了人际交往障碍。

6.烦躁型心理问题

大学的逐年扩招,造成了毕业生的高速膨胀,使大学生对毕业之后的去向产生了困惑。无论是考研面临的激烈竞争,还是找工作难的严峻形势,都给高年级的学生带来了压力,由此使一些学生产生了迷茫、失落、压抑的情绪,而这些情绪又因得不到及时的调节,而产生了心理问题。这些都给临近毕业的大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常常出现烦躁、坐立不安等表现。

7.网瘾型心理问题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大学生与互联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它在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带来很大便利的同时,也使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上交际等而形成网瘾症。学习成绩不好的在校学生中,网瘾比例较高,他们往往不喜欢学习,感觉精神空虚,只有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中才能找到自信[2]。网络沉迷群体具有以下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喜欢独处、不愿主动与人交往、孤僻抑郁、敏感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等。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

1.环境改变后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差距。[3]对于所经历的社会环境的改变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常常对大学生活富于幻想,对未来充满憧憬,而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又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于是,一旦在现实中遇到一些挫折,他们就会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2.大学生自我认识体系不健全。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大部分都与自我认识体系不健全有关。由于没有形成独立的价值判断体系,认识事物能力较差等原因,一些大学生往往不能客观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对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不能准确地自我定位,不能独立地整合各方面信息等。当需要独立处理各种问题时,这些缺陷就成为适应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障碍,也就必然会导致各种心理困扰。

3.大学生的处事技巧策略欠缺,不够成熟。大学生中很大一部分人对生活事件的应变能力与生活对他们的要求很不相称。当他们遇到某些事情难以处理时,虽然能够对自己的心理变化过程及内外原因进行一番分析,但是在解决问题时却不知道该怎么办。这种策略和能力方面的限制使他们不能有效地处理各种生活事件,不能积极地面对各种压力,使自己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的应急状态,从而导致心理障碍[4]。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建议

1.开展入学教育和进行心理健康普查[5]。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工作要从大学生一进校就开始。在进行学前教育时,要对新环境下新生所要面临的思想、生活、学习上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说明,使他们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同时,要对新入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其目的是让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掌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有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进行重点辅导和监控,有助于防患于未然。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高等学校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课程计划之中,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目标体系,编写出适应大学生特点的大学生用书以及教师参考材料、指导纲要、实施要点和活动设计,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针对某一阶段大学生普遍出现的心理现象要及时的总结并作出相应的处理方案,尽量做到早发现,早解决。

3.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诊所或者咨询室。该机构要有专门的心理老师负责。心理老师要根据辅导对象问题的相似性, 通过集体活动的形式,解决大部分学生面临的发展、适应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其本身也要加强对大学生特殊群体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研究,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化发展,以提供高质量、高效的专业服务。

4.积极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让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 提高其个性心理品质,进一步培养其顽强意志。还要使学生从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学会正确对待挫折,面对困境积极寻求解脱并总结教训;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把握与调节,要做到豁达大度、遇事冷静, 并且能够进行自我正确的安慰,能合情合理地对待自己的各种需要,培养对挫折的承受力;对生活中的问题、困难、矛盾都能很好地处理,为实现理想处处能表现出进取精神[6]。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高等学校要建立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要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要善于结合传统节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让朝气蓬勃、精力旺盛的大学生能在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尽情地施展天赋和才华,增强竞争意识,奋发进取。

6.大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要培养大学生形成自我调适心理支持系统,使其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素质拓展等活动方式,对学生进行耐挫折训练,使他们认识到人生是一个不断进取的过程,培养他们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意志力,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7.全社会共同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大环境。结合当前实际,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制定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到中西部较贫困地区的就业政策,分流大学生就业去向,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后顾之忧。媒介舆论应更多地从积极角度报道毕业生当中自主创业、在平凡岗位上取得成功人士的例子,引导大学生拓宽就业思路,正确认识当前形势。

参考文献:

[1]楚岭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对策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4):126-127.

[2]柯惠新,郝向宏.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2009)[R].北京: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2010.

[3]胡珊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2):82.

篇1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成功学院为例

收录日期:2014年12月15日

党的十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所以,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正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民办高校更是如此。作为应用型极强的财务管理专业来说,首当其冲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转变观念、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应用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乘着转型发展的东风,服务于地方,产教融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更优质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助推地方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转变观念,服务地方,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在许多人的观念里,甚至在许多大学的宣传里,认为一般好的大学都是研究型大学,专门培养白领高级管理人才,而高职高专院校则属于应用型大学,培养的是蓝领,如果把学校定性为应用型大学,则会有降低学校规格的嫌疑。但根据欧洲发达国家的经验,应用技术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比例一般在8∶2,因此,不止是地方高校要面临转型,其实所有的高校都要面对转型的问题,我国95%以上的高校都可以算作应用本科,而研究型和应用型其实并不矛盾。转型的目的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需要,更是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地方高校作为本地的最高学府,应为地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基地与培训基地,提高地方劳动者的专业素质与创新能力。

二、合理定位应用技术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进行转型发展的首要内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也应时刻关注当前社会人才观的发展,即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作为高校,就应该培养出相应的人才,应社会之所需,培养出来的才是人才,方能有用武之地。应用技术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会计、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中介机构、教育科研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财务分析、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三、科学构建应用技术型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实施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与保障。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遵照“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重实践”的应用型专业课程体系由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环节三大模块组成: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课,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包括应用技能课程模块、专业理论课程模块、素质教育选修课程模块和共同限选课程,实践环节包括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从第五学期开始,将课程进行模块化细分,专业理论课程模块主要考虑部分考研学生和立志于从事财务管理研究的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需要,应用技能课程模块则依据学生专业方向(如郑州成功财经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下又分为投资理财方向和税务筹划方向),体现办学特色,增强人才的就业竞争能力,满足学生择业、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选修课程模块旨在培养学生体育、舞蹈、艺术欣赏水平、法律知识、心理学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共同限选课是所有专业都应选修的课程,包括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艺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图1)

(一)专业课程建设。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由于三本院校的学生基础差,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应加大专业基础课程学时,如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原理、税法、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将这些基础知识精讲,打下扎实的基础,才能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做到灵活应用,比如,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等。

另外,建议在财务管理原理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之间增设中级财务管理,有利于学生在深刻理解、熟练掌握相关原理之后,达到灵活应用,有助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与提高,使学生从宏观上对从筹资投资营运分配等等整个企业运营过程娴熟连贯起来,并从微观层面可以更熟练地操控企业各个阶段的战略规划,做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提高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材的选择上,不建议在基础课程阶段采用注会教材,注会教材难度大、内容深、起点高,不适合作为初级阶段选用教材,如财务管理原理,学生刚开始接触到财务管理相关知识,没有任何的基础,建议不要在这个阶段选择注会教材――财务成本管理,应选用高质量的本科教材,也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使用自编教材,成功学院针对三本院校学生的特点,自编了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教材,理论清晰,突出实践与应用,比较贴近学生实际。

(二)选修课程建设。目前,我院开设的选修课程比较丰富,涵盖范围比较广,既兼顾继续深造学生和就业学生的需求,还有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注重学生劳动教育、养成教育,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专业理论课程模块主要是为了满足继续深造学生的需要,重点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应用技能课程模块主要是为了满足就业学生的需求,重点进行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加大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比如,沙盘模拟、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财务会计实验等课程,进行顶岗实习,岗位模拟训练,增强人才市场竞争力。

(三)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包括社会实践、社会实习和和毕业论文三个方面,社会实践可以在寒、暑假由学生到各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活动,社会实习一般是在第七学期所有课程结束之后联系实习单位,在财务类岗位进行实际业务的操作,由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共同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并在实习结束后给出评分,而往往校内实习教师又是学生的论文指导老师,所以又可以针对学生论文选题指导学生在实习单位进行实际调研,把调研得出来的数据和结论用于论文写作上,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言之有物,既可以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同时又可以避免规范性研究所带来的抄袭,降低重合率,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实习,提高其实习和论文写作的主动性和实际效果。

四、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根据财务管理专业的特点,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突出案例教学的作用,增加课堂案例教学的比重。教师可以搜集企业在运营管理中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之后,以实际案例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讲授给学生,这样学生有兴趣学,易于理解和接受。比如,在讲到筹资管理时,可以结合当前热议――阿里巴巴在美国IPO成功上市,成功募集资金达到250亿美元,投资人对阿里巴巴的估值达到了2,150亿美元,通过此案例可以让学生了解阿里巴巴上市之旅,采用发行股票方式IPO筹集资金,公司价值评估等知识。课堂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由之前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占主导”转变为“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主动学习”,比如,在讲到资金时间价值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国家房贷政策,提出个人住房贷款哪种形式更划算,一把付还是首付加贷款,还款方式是选择等额本金、等额本息还是双周供,根据手中现有资金及未来预期资金,选择多长时间的贷款期限,等等,做出最优购房决策。

考核形式由随堂测验及课后作业、岗位角色模拟实验、分组辩论、课堂报告、试题库随机抽题笔试等几部分组成。随堂测验是在课堂上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测验,能够紧抓学生的心,督促其对课堂所学知识及时消化吸收,还可以提高到课率,对授课老师也能起到教学反馈的作用。岗位角色模拟实验是依据企业实际岗位安排,学生分组充当不同的管理角色,分组运营企业,以资金盈余和获得情况来评判企业运营状况,让学生充分融入到岗位角色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课堂报告是让学生自主搜集案例公司资料,加工整理数据,制作PPT,进行案例讲解和答辩,并提交分析报告,教师根据答辩情况和分析报告给出评价,可以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为以后毕业论文答辩和就业面试做铺垫。试题库随机抽题笔试是由教师提前出12套试题库,期末考试时随机抽取套题,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综合分析水平。多种考核方式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双重并举,给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和舞台,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所谓“师者,授业解惑也!”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在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进步与提高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应用技术型大学教师应遵循校内培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鼓励专业课教师参加实践,去企业实地调研或跟踪实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走产教融合发展的道路,提高教师实际业务操作水平,提高教师队伍质量,推进教学改革,同时从企业或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聘请实战经验丰富的会计师、财务经理、总监、注册会计师等来培训或做讲座,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学校在政策奖励方面适当向积极创新的教师倾斜,鼓励教师进行业务实践,提升专业团队建设和学科发展,顺利进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篇13

一、户外运动的概述

户外运动是区别于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一种时尚体育休闲运动。就户外而言其不仅仅是简单的走出家门的简单户外活动,户外运动中的户外应是对应城市环境而言,所以户外运动运动是在大自然,原生态环境下进行的体育休闲健身活动。户外运动是一个相对较为宽泛的概念,所以就决定了户外运动的外延十分广泛。据粗略统计户外运动所涉及的小项近200余种。但根据参与人群的数量和参与户外运动者的喜好来看,一般我们将户外运动分为类,分别是:徒步运动、山地运动、山地自行车运动、滑雪运动、汽摩运动、水上运动、洞穴运动、帆船运动(近海)。

随着社会的发展,户外运动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运动项目,而这些新的运动元素充实了户外运动自身的体系,有利的促进了户外运动的发展。

二、户外运动在国内外高校的开展的情况

1.国外高校户外运动发展状况。俄罗斯体育大学本科主要课程中将《旅游体育及教法》(户外运动相关课程)列为考查科目;英国伯明翰体育与运动科学学院运动与娱乐研究专业包括《野外娱乐》课程;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克兰特分院在培养师资的专业理论课程中设置了《户外活动教育》;日本鹿屋体育大学《户外运动》为专业公共课程。

在国外中学体育教学课程中也开设了旅游体育的相关内容。如在英国体育教学内容具体类别和项目中包括《野外活动》――郊游、划艇、登山、越野定向、攀岩和帆船等;美国纽约州中学教学内容开设《户外运动》课程。

2.国内高校户外运动的发展状况。2002年7月18日至23日,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东北林业大学三所高校的60名大学生在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进行了为期五天的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他们经历了负重登山、冒雨行进、野外宿营、穿越沼泽、沿河漂流等种种考验,从此拉开了“十五”国家级课题《拓展高校体育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在高校开展野外生活生存训练的实验研究》的序幕,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浙江林业大学作为首批实验学校。于此同时,我国部分高校也开设了与户外运动相关的专业。从此,户外运动正式出现在了高校内,很多大学的大学生都自发成立了户外运动社团或俱乐部。户外运动以新奇,刺激,具有多样性和挑战性的特点深受广大高校学生追捧。

三、户外运动在高校开展的可行性

1.户外运动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意义。户外运动的形式较其他传统体育运动相比更能吸引大学生的眼球,深受广大高校学生的喜爱。同时户外运动的健身性极强,能够全方位的提高和改善参与者的身体素质。户外运动能够对人体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肌肉系统、内分泌系统和体温调节都显著的功效,并且其提高和改善水平优于一些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2.户外运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户外运动一般为群体性项目,在野外环境下,群体常常要面对相对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充分的让每个个体体会到“大家为人人,人人为大家”团队意识。同时在野外环境下,生活资料相对缺乏,参与者必须解决生活的相关问题,这就培养了团队及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户外运动对参与者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全面彻底的。

3.户外运动对大学生的多方位教育功效。户外运动中所有的教育形式都是利用综合手段来体现的。在自然条件下,虽然没有规定教育任务,但是这种自然的教育过程在旅游体育中随处可见背负行囊行进、翻越障碍――体能教育;大自然的美丽――审美教育;宿营与做饭、完成宿营中的不同工作――劳动教育;行军中队员之间互相帮助、纪律与责任――道德品质教育;认识自己国家的自然财富、历史文化古迹――爱国主义教育。

4.户外运动的开展是高校体育课程的有机补充。近年来,高校持续扩招所引起的问题已经凸显出来,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也是如此。由于连年大幅度扩招,高校体育教学资源紧张已经是不争的实施。这其中以体育场和体育器材的短缺尤为突出。而户外运动不仅能够解决上述所出现的教学问题,而且户外运动的引入也必将给高校体育课程带来一种新的模式和思路。将原有的相对封闭的传统体育教学引入到大自然中,突破了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有原来的单向教学转变成在大自然中的双向互动,最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5.户外运动的引入有利于其在高校的良性发展。我国高校学生参与户外运动基本处于自发或半自发状态,大学生缺乏起码的安全意识,没有科学的引导和帮助。近年来,大学生参见相关户外运动伤亡的事故频发,极大的阻碍了户外运动在高校的开展。户外运动相关课程在高校的开设可以使大学生系统的学习户外知识和户外技能,增强大学生户外运动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技能,从而使户外运动在高校中健康的发展。

四、高校开展户外运动的对策和建议

户外运动从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学科体系。但是,国情不同我们应经过试验、应用、总结,最终形成符合中国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户外运动学科体系。

1.以终身体育为理念,建立健康第一、求知创新的教学思想。

2.将户外运动作为选修课在体育、地质、林业、医学、公安、军事等院校等一些与户外活动相关的学校中开设。作为试点院校来验证课程形式、知识结构、组织方式等,形成规范、科学、合理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3.鼓励建立高校户外运动社团。以户外运动为共同爱好,发动学生资助建立户外运动社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热情,有利于户外运动在高校的迅速普及。同时,对户外运动社团加强监管杜绝危险事件发生

4.经常开展户外运动相关的交流、游戏、竞赛活动,扩大旅游体育的影响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

5.重视宣传,包括户外生存知识、户外运动的健身意义及精神、户外运动社团的组织与管理、户外医学常识、环境保护知识等。

6.应多与户外运动以及户外运动产业发达的国家进行交流合作,不断用最新的理念、技术和组织方式来引导我们刚刚起步的高校户外运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Ю.Н.Федотов, И.Е.Востоков.Спортивно-оздоровительный туризм.―М.:Советский спорт,2002.C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