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现代农业发展理念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现代农业发展理念

篇1

“十二五”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深度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时期,以包容性增长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和重要价值取向,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实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反思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和现实,我国农业发展既有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必要,又具备了能够成为我国经济包容性增长先行者的条件。解决好现代农业高速发展中产生的负外部性问题,实现包容性增长,既是促进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也是深化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涵和应有之义。

一、经济包容性增长下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障碍

(一)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现代农业以高投入、高产出、机械化为基本特征,以机械化操作、以石油产品为原料的农药化肥等大量工业物资和能源投入实现农产品产量及利润最大化。从现实来看,农业现代化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及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所需产品的供给问题,但其始终无法解决土壤侵蚀、土壤盐化等问题,对农田肆意、无规划的开垦更是使得土地植被破坏、地表流失、土地沙漠化和耕地减少等问题日益严重。据“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表明:我国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5%,达1.65万亿元(按照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47.16万亿元计算),而目前仍有近1/3的国土面积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陈雷,2012)。此外,大量使用于农业耕作、施肥、灌溉、收获、加工以及杀虫等石油制品还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这也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人类安全健康问题受到威胁

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通过大量使用化学肥料、用最少的劳动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正是这种不尊重生物发展规律而过于依赖化学肥料作用的耕作方式使得农业生产陷入了“高产低质”的窘境,给人类的安全健康问题带来了巨大隐患。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基于大量化学肥料使用生产出来的食物虽然保持甚至优化了其原有的外形,但由于缺乏土壤固有的元素,其生产出来的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已经大大减少,品质有所降低,营养价值与依靠生物化、太阳能化的农业方法生产的食物的营养价值是无法比拟的。更为严重的是,它还会对人类健康造成难以估量、甚至是毁灭性的危害。通过改造技术生产出来的转基因食品就已经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和担忧。

(三)农村与城市发展失衡问题凸显

我们不否认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巨大作用,但由大量机械化使用于农业生产派生出来的一些社会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深思。如大量年轻农村劳动力涌人城市,导致农村成为以妇女、老人和儿童为主体的“空心村”,产生了部分农村土地被荒废、水利设施无人管理、城市就业压力大、城市拥挤、交通堵塞、农村子女在城市上学难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和恶化已经越来越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如何发挥农业在扩大就业中的作用以缓解上述问题的恶化应该成为未来时期农业发展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二、后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转型方向

(一)包容性增长的内涵解析

目前学术界对包容性增长概念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包容性增长是一种包容社会各个方面、层次、角度的平衡、协调的经济增长模式,它在促进并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能体现人的全面发展,也能体现社会发展的公平和正义原则(陶蕾幅、路日亮,2012)。包容性增长的内涵涵盖了包容、平等、共享、均衡发展、兼收并蓄等多项内容,它侧重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机会平等、经济增长速度与增长方式并重、人们平等参与经济发展过程并分享其成果、人力资源的优先开发和充分就业的实现。包容性增长寻求的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从实质而言,包容性增长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为了实现人类、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我国已经把包容性增长列入了“十二五”规划的内容。

(二)后现代农业是现代农业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途径

后现代农业是与现代农业比较而言的,它建立在伦理和环境的可持续性理论上,追求当前发展需要的满足和后代实现需要能力的保护,其主要通过加强对知识和太阳能的利用来取代对物质的利用,以最小的投入和最小的环境损失实现最大的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后现代农业的实现必须遵循均等和尊重的规则。一是农村与城市的服务均等化。重点是要提高农村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由农村承担起对农村的教育和医疗服务,以解决农村劳动力大量涌人城市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二是尊重农业。其一尊重土地的潜力。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应以其再生能力为度,对包括土地在内的不可再生资源必须高效利用,生物圈内所产生的废物量必须限制在生物区域的消解能力范围之内。其二尊重科学的农业方法。太阳能是农业基本生物化学过程的基础,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的能转换成养料的能是农业生产所需能料的基础,也是最为科学有效的方法。燃料、化肥和杀虫剂等矿物能对农业生产虽然具有价廉、好用和速效等特点,但其带来的负面外部性问题所产生的成本远远高于其效用。可见,后现代农业的发展目的和价值取向与包容性增长的实质是相一致的,都是立足于现有的资源和基础,追求人、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后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我国经济衽会包容性增长中的一个方面,而且还是其重要内容和任务所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包容性增长要求现代农业必须向后现代农业转型,而发展后现代农业也是我国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途径,离开后现代农业的支撑我国的包容性增长是不全面的,也是难以实现的。

三、基于包容性增长下的我国后现代农业发展战略

(一)坚持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并重,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包容性增长目的在于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相得益彰,而这落实到农业中就是要在推进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平衡。这是促进农业实现

包容性增长的首要问题,也是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首先,要重新认识土地的潜力。土地是农业发展的根基,其不可再生性和高度稀缺性的特点决定了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必须建立在充分、高效和科学的基础之上,任何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不顾生态环境和人类发展而对土地进行肆意掠夺、开采或者依赖石油制品,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实现农作物的增产、增收的行为都是不可取和难以为继的。事实上,种植草皮、林木等就是保护土地和生态环境的一种有效方式,而并非完全将土地用于农作物的耕种。那些认为无人耕种的土地就是浪费,应通过砍伐树木、破坏植被使土地尽可能用于农作物种植的认知都是违背科学规律的。与此同时。土地的容纳力也是有限度的,超负荷地在土地承载范围内进行放牧、开采都是对土地资源的破害。第二,用优化的制度安排引导和鼓励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农业经营新方式。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生物群体、生态结构和农业自然资源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的程度,任何违背农业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规律及破坏其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必将给农业发展带来隐患。后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以农业生物生长、发育、繁殖规律为基础,发挥政策制度的功能,通过增加产生负外部性的农业生产成本和补偿科学管理的农业生产行为的方式保护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平衡的农业经营方式并予以推广。其一,完善“农用化学品”征税办法,提高负外部性生产行为成本。重点是提高化肥、杀虫剂、剧毒农药和农用薄膜等产品的税率,通过提高此类农用化学品的价格促使农业生产者转向使用对环境不污染或者污染较小的产品。事实上,奥地利、丹麦、芬兰和瑞典等国家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对农用化肥和杀虫剂征税并取得了较好成效。其二,鼓励和补偿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农业经营方式。一方面,鼓励农业生产者采用科学的生产经营方式进行农业生物种植,除了在科学施肥施药、病虫害防治、污染处理和管理方式等方面予以技术指导外,还应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另一方面,完善生态、绿色农产品的补助政策,理顺和拓宽生态、绿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保证价格稳定,促进生态、绿色农产品增产增收。

(二)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促进农业发展、扩大就业和民生改善

在包容性增长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战略的背景下,农业生产的功能已经不仅仅局限在粮食产品的供给上,还应体现在扩大就业与民生改善的实现上,简言之,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参与经济发展的过程并分享其成果。其中关键是要通过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实现农业增收与充分就业的相互统一。第一,改变现行的农民组织化方式。的实施,在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与主动性方面发挥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其在制约农业产业化、集群化和规模化发展的局限性也是存在的。这是因为分散、无组织的农业生产模式制约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实现,同时也导致了“各自为战”的农民的话语权在高度组织化、形成价格联盟甚至操纵市场价格的市场主体面前逐步弱化,农民的切身利益难以保障。另一个事实就是,随着农村年轻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不少地区的农田和耕地已经处于无人管理、被荒废的状态,农民进城买粮的现象已经不足以为奇,这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来说都是不应该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尽快改善我国农民组织化分散的局面,在征得农户同意和土地性质不变的基础上,由地方政府或者村委牵头,对所属土地特别是山地进行统一管理开发利用,根据当地土地资源、资源禀赋、市场导向等进行农业生产,解决后现代农业发展中土地无规划、资源分散的问题,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特色化的实现和增强农业生产者利益的保障力。第二,延长农业产业链和生态链,推进农业规模化和特色化经营。后现代农业应在立足生态环保的基础上,以促进农业增收和扩大就业为原则,以动物养殖、植物种植、产品加工为核心,构建以种养业带动加工及包括休闲农业在内的综合农业体系和农工贸配套、产加销完整的产业体系。以集约化、产业化和特色化为导向,优化产业布局,优势互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积极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延伸产业链,发展和壮大一批极富特色、竞争力强的农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需要注意的是,要注重培养和发展一批发展潜力大、竞争力强、品牌突出的龙头企业,增强其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带动力。第三,后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农村就业和民生改善的因素。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进步是包容性增长的应有之义,也是后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要通过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生态农业、能源农业等途径推进农业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企业,增强农业发展的竞争力,拓宽农业就业渠道,扩容和提升农业就业功能。实际上,休闲旅游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也同时会改善农村的生活工作条件,形成一种新的改善农村劳动者生活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力量。

(三)加强农村教育建设,推进农业产业水平提高和农村与城市协调发展

人的素质的提高、全面自由发展能力的增强以及农村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性是包容性增长的重要内涵。但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一个事实是,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出现了农村“空心村”与城市就业难、城市拥挤和交通堵塞等相对立的矛盾。从表面上看,这是由农业机械化的使用导致农业发展对劳动力需求下降引起的,但更深层次的根源应该是由城市高度发展的教育和医疗水平形成的农村劳动者想参与分享教育、医疗服务成果的驱动力的使然。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农业的发展也根本上离不开人的发展的因素。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事实上,农业产业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也是依赖于人力资本的利用和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如果解决了农村劳动者的受教育、就业问题,增强其就业能力、扩大其就业和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机会及水平,那么很多农村劳动力也将会选择留在农村,这样既可以解决农业发展的劳动力问题,又可以缓解由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带来的一系列难题。现实也已经表明,随着城市就业难、发展机会不平等、房价高企、生活成本高等问题的凸显,大学毕业生和农村劳动力回家创业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在未来时期,应通过加强农村包括教育培训在内的社会公共服务建设,发挥人力资本对农业发展的决定作用,在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基础上,让农业在促进农村与城市发展协调问题上有更大的作为和空间。在今后的教育发展中要有将城市的部分教育资源向农村分流的思维,虽然要实现这一目标尚存许多困难,需要较长的时间,但现在必须要有这种意识和制度的安排。首先,要考虑的是要在农村大力发展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职业教育,重点加强农村劳动者农业种植、农业管理等方面的学习,提高农业队伍综合素质和综合技能。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在农村教育中给予资金、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其次,要结合农业发展的实际,强化对农业劳动者的项目指导和培训。后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一项长远的战略部署,对农业生产者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是多角度、全方位的,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生产经营管理理念、信贷与投资、政策法规等知识都应成为其培训的内容。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农业生产者所从事农业生产的项目具有差异性,因此对其培训的内容应具有针对性,但不应缩小培训对象的广泛性,必须保证更多农业人员得到更多平等的教育机会,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明宇,李丽.后现代农业——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生态农业[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49-52.

篇2

实施业主农业,就是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和龙头带动的要求,在月河川道和条件成熟的地方,率先通过引进企业、扶持业主、培育大户的方法,突破“农户经济”的约束,充分发挥企业家的才能,把政策、土地、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要素向龙头加工企业和规模种植企业、养殖企业集中,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农业模式。

突破“分户经营”模式,是实施主农业的基础。实施业主农业是生产力现阶段发展水平对生产关系的要求。要在坚持农户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公司加农户、业主加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加农户”等多种方式实现业主农业。从而通过对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重新组合,把分散的家庭经营纳入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把分散独立的许多生产过程融化为一个社会生产总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效应和规模效应。

突破土地制约,是实施业主农业的前提。实施业主农业必须把生产要素相对集中,其核心是土地要素的流动和集中。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业资源开发为基础,在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土地转包、租赁、互换、土地入股等形式推动土地流转,使土地向企业、能人、大户集中,为业主农业提供可能和前提。

突破资金制约,是实施业主农业的条件。业主农业是以技术密集型、投入密集型、产品规模化为特征的。缺少原始资本和贷款是困扰业主农业迅速发展的瓶颈。要引导龙头企业与金融部门建立新型银企关系,积极拓展融资渠道,打破行业、所有制和区域界限,吸引工商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投资开发农业,通过业主投入、业主引资、业主融资、政策扶持等渠道,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

二、实施特色农业,实现产业个性化

汉滨区地形地貌、生物资源、农业结构多样性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才能形成区域竞争的比较优势。只有通过调整农业区域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主导产品,打“绿色无公害”牌,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开展科技创新,才能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努力创造产业的个性化。

一要优化布局。按照依托资源创造特色的要求,优化农业布局。月河川道地区要围绕“规模化、品牌化”的目标,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加工农业;两山地区要围绕“无公害、环保型”的目标,发展绿色农业,壮大基地规模;瀛湖、香溪洞、黄洋河等景区周边要围绕“优质化、特色化、高档化”的目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

二要壮大规模。吸引工商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农业,促进土地向能人大户和龙头企业集中,发展千亩成方、万亩成园等大规模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基地,以规模赢得市场和效益。

三要调专区域。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要求,把不同区域的拳头产品和主导产业做精做深。大力建设专业乡和专业区域,形成畜牧、蚕桑、蔬菜、茶叶、魔芋、果品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区域和经济带,避免出现“小而全”、零星分布的局面。

三、实施科技农业,实现品质最优化

实施科技农业,就是把现代科技引入农业,提高种、养、加等生产和管理各环节的技术含量,实现高产、高效、优质、优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一是标准化生产,保证品质。把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引人农业,实行标准化生产、统一化管理。制定农产品种养、包装、储运、加工等质量技术标准,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生产和管理轨道。在农业设施建设、种子及农药、化肥的施用等方面,按技术标准操作,统一种苗、统一饲料、统一用药、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统一销售,从而保证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二是推广普及科技,巩固品质。科技是农业发展的先导,是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保证。要围绕农民“种什么”,大力实施种子、种苗工程,从生产源头上解决农产品档次低、质量劣的问题;要围绕农民“怎样种”,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

三是引进创新技术、提高品质。应用高新技术进行名优特新产品的开发和传统产品的更新换代,由此推动生产、加工、销售的配套发展和新市场的开拓,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关键。只有将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引入到特色农产品的开发中去,才能使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汉滨粮油、烤烟、果品等都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空间,必须加快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引进新技术、新品种,鼓励有实力的科研机构、工商企业来开发农业,组建专业技术队伍,使生产经营和技术服务融为一体。

四、实施加工农业,实现工农一体化、效益最大化

实施农产品深加工,特别是精深加工,是实现工农一体化、效益最大化的根本途径。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可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解决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难题,而且可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

篇3

3 污染不轻。农药化肥用量居高不下,农业面源污染量大面广,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更为严重的是,一些生产经营者缺乏科学知识和诚信意识,使用禁用农药、饲料添加剂等。或忽视安全间隔期和最高允许标准,致使农产品残留超标,坑害了消费者利益,也损害了农产品声誉,一些产品出口受阻、在国内国际市场被“清除出场”事件屡屡发生。工业、生活垃圾无序排放对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也构成极大威胁,成了一些农作物和养殖业病害的“罪魁祸首”,甚至部分水网平原因水质下降而无法灌溉。另外,如水葫芦、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外来有害生物,塞满河道水塘,蔓延农田旱地,危及了生物多样性。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影响了农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4 事故无常。浙江属自然灾害频发之地,台风、干旱、低温、降雪经常光顾,对农业的破坏性大,每年因灾带来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左右。与之不相称的是,农业的抗灾能力、农民的应急防范能力相对薄弱。动植物疫情形势严峻,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似有常年、大规模发生的态势,时常处于“狼来了”的尴尬境地,柑橘黄龙病等重大植物疫病危害大、防控难。还有农机安全事故防不胜防。一方面拖拉机驾驶人员素质不高、安全意识淡薄,违规违法现象屡禁不止;另一方面,农村交通资源供给不足,特别是一些山区。拖拉机成为出行代步、载物运输的主要工具,给农机安全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构成极大威胁。各类自然灾害、生物灾害和突发事件的隐患。影响了农业安全生产,影响了社会安定有序。

5 利益受损。历史上,存在着工农产品剪刀差、资金存贷差、税收差和投入差等,农民源源不断地支持着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这些状况虽有所好转,但通过土地被征用、农民工进城以及农产品附加值流失,农民利益被社会侵占。有研究表明。农民从生产农产品中的应得利益大约43%流失在加工和流通环节,仅在流通环节流出利润每年就高达200亿元。还有,农民工大多是农村有一定文化知识、有一定创业精神的青壮年,他们走向城镇,农村流走的是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并带走大量资金,到城市却干着工资低、待遇差、风险大、保障难的苦活脏活累活。一些地方因高素质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了农村发展后劲不足、农业粗放经营和产业链萎缩。

农业与外部系统之间、农业内部子系统之间的这些不和谐因素。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要求,发展现代农业。

1 关注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均衡性,提升产业整体素质。产业之间的合理安排和协调发展。对于推进产业集群,优化整合资源配置,优先获得服务,提升整体素质和效益十分关键。并且,产业竞争力的增强还有利于有效占用社会资源。提倡产业的协调均衡,并不是各种产业都一般发展。农业具有生产的生物性、地域的分散性以及规模的不均匀性等特点,受自然状态和资源环境条件的影响巨大,各种作物不可能在一个区域内都良好生长。这里说的均衡发展。一是指一种产品产量的均衡,防止生产量忽小忽大,与市场容量、消费需求、开拓能力脱节。否则,忽大,将使产品烂在田间地头,挫伤农民积极性,伤心之余不注重投入:忽小。将使产品供不应求,容易盲目扩大生产,忽视产品质量。二是指产业相互匹配,防止一个产业单兵独进而配套产业跟不上而产生“短板效应”。比如规模化畜禽场要与排泄物治理设施、周边的种植业消纳面积相匹配:比如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要与加工企业、营销物流业、技术服务业相匹配;再如种植业、畜牧业发展要与机械化、设施化相配套等等。三是指挖掘和培育优势产业,防止优势不扬、劣势不抑。浙江的种子种苗业、花卉园艺业、特种畜禽业、休闲观光农业具有较好的基础和成长性,但目前发育不够:浙江的有些农产品品种十分独特。但开发力度不够,养在深闺无人识。这些都需要在巩固战略产业的前提下,强化主导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接长腿、补短腿,使优势尽情显露。

2 关注劳动者与产业之间的适应性,增进劳动生产率。在农业生产中,劳动者处于主宰和支配地位,决定着现代农业的定位、产业开发的强度和资源利用的有效度。如果劳动者技能和素质跟不上,无疑难以提高经济效益。关注劳动者与产业之间的适应关系,一是应当注重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必须与产业型态、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控制及市场营销相适应,提高劳动者驾驭产业发展的水平。二是应当注重劳动组合方式与产业规模相适应,促进农民联合和产业整合,提高农民和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单家独

户的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尖锐,小生产者市场信息不灵,生产趋同性强,极易产生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等无序状态。产品买难卖难交替出现;小生产者势单力薄,很难有等价交换、平等竞争权力,极易受中间商控制,出现“两头叫、中间笑”的现象;小生产者高工本、低效益弊端难克服,经济实力弱,承受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差,不敢也不愿投入较大成本、采用高新技术、改善生产条件。因此,必须改变小生产分散经营的局面,改造庞大的劳动群体,培育专业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大力推进农业企业化和产业化经营步伐。三是应当注重产业开发与劳动者增收的愿望相适应,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创造更多的劳动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高素质劳动力和现代要素。

篇4

创新发展,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向多种经营发展,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带领农村加速其农业现代化进程是“十三五”规划涵盖的重点内容,除此之外,还要完善农业现代化相关制度,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加大农业的科技投入,实现农业机械化,融入现代信息时代,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其中,最主要的是,经营规模要适度,不能过大或者过小。以前,实行由大集体统一经营人民公社制,虽然在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出现了 “大锅饭”的弊端,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偷懒、干活不尽力等不良现象十分严重。后来,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从安徽小岗村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制度,激起农村改革的热潮,人民公社制度也随之消失。家庭联产承包制度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人民不再挨饿,也使农村经济得到了发展。然而,从农业长期发展来看,它也使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变得很小,生产规模仅是日本的1/3、韩国的1/2,甚至赶不上美国1%。生产经营规模小,生产成本偏高,不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以及农业科技的创新,所以,在实行多种经营的同时,经营规模要适度,不能过大或者过小。

三、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发展差距很大,城市工业、服务业等飞速发展,而农村发展缓慢,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其农业农村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比较慢,经济比较落后。要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就要协调发展,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最基本的是,要解决粮食供给和粮食安全问题,中国人多地少,这就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粮食产能,以极少的耕地养活极多的人。其次,要调整产业结构,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作物、饲料作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不再仅仅局限于吃饱,更加追求吃得健康,更偏向绿色无公害食品。这是一个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很好的契机。农民可以在郊区生产一些高端的绿色农产品,拉动农业发展,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

四、绿色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21亿吨,实现12年连续增产。但是,这却是以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为代价的,造成了土壤有机质不断下降,对生态平衡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这是不利于农业长期发展的。农村现代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得走绿色发展路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做到,重视农业农村污染问题,实施防治措施,呼吁退耕还林还草,实行轮耕制度,休养生息,保护环境,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五、开放发展,资源互补

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国。这离不开我们开放发展,资源互补。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人多地少,只能种植一些不需要很大种植面积且高产的的农产品,比如蔬菜、水果等。而对于像小麦、大豆、棉花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因为所需种植面积大,我国一般采用进口那些人少地多的国家,例如美国,它大多采用机械化生产,生产成本低。因此,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必须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加强国内外合作,开放发展,实现资源互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六、共享发展,发展成果农民共享

篇5

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江苏省作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把发展高效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以高效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把外向型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力手段;把生态农业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条件;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要求;把支撑保障体系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保障[1-3]。连云港市地处我国暖温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农业生产水平较高,但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在江苏处于落后水平。现就连云港市现代农业发展进行探讨如下。

1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概况

1.1 德国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德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依托于政府对农业信贷的扶持以及农业科研与农业协会的发展。德国政府对农业投入领域包括对休闲地补偿、小农场合并补助、资助困难农场生产及社会保障等,并对农业(农机)技术服务协会、企业给予一定启动资金。

1.2 印度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印度农田基础设施落后,为提高粮食单产,印度政府引进高产品种,改进灌溉技术,大量施用化学肥料;为提高农业生产率,印度政府一方面鼓励农民增加农业投入,政府控制基本农业生产资料的售价,有关企业因此而产生的亏损由国家来补贴。

2 连云港市现代农业发展概况

2.1 发展现状

连云港市是一个农业占很大比重的城市,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一产业比重虽逐年降低,但仍占很大比重。近年来,连云港市强化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在农业结构调整、高效农业规模化、农业产业化、外向型农业、农产品质量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2.2 取得的主要成效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连云港市4个县都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近年来,积极调整粮食内部种植结构,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4]。制定并实施了十大优势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优粮、强牧、扩菜,优质粮比例得到明显提高,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上升,农业经济格局进一步优化,设施蔬菜、鲜切花、食用菌、优质稻米、专用小麦、优质瘦肉型猪、食草家畜等主导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2.3 连云港市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连云港市经济欠发达,财政投入低,农业科技贡献率不高,新的人才、技术、管理、理念、投入等内外环境还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高效农业虽然亮点较多,但多数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有特色无规模、有规模无特色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主导产业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作为现代农业重点组成部分的畜牧业所占比重较小。

3 连云港市现代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3.1 优势

连云港市地处江苏省东北部,东濒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北与山东接壤;西与徐州市、淮安市毗邻;南与淮安市、盐城市相连。本区域属中纬度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常年日平均气温14.0 ℃,全年日照百分率为54%;生长期平均气温为20.4 ℃,日照总时数为1 262.2 h,日照百分率为46%~58%。平均年降水量为889 mm,相对湿度为61%~84%,无霜期212 d。地势较为平坦,东南部为低平原,西北部为丘陵、岗坡地,土质从砂土到黏土均有分布。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6%~2.5%,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为50~129、4~31、30~478 mg/kg,该区域自然条件适合于高效农业的生产。

3.2 劣势

连云港市经济基础较差,市、县财政投入农业资金较少,造成农业基础设施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同时,由于市区规模较小,周边没有发达的大城市,缺乏直接经济辐射,致使农产品销售成本较高。与周边地区相比,市、县二级科研院所较少,市级农科所起步晚、实力弱,对全市新技术推广带动力不强。

3.3 机会

近年来,全球粮食供求偏紧,国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今后受全球人口增长、耕地和水资源约束以及气候异常等因素影响,能源与食品争粮矛盾日益突出,全球粮食供求将长期趋紧。江苏省沿海开发为连云港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这也对连云港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连云港市是江苏省高效外向农业生产基地,具有较强的自然生态优势,区位优势明显。

4 连云港市现代农业发展对策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按照(下转第325页)

(上接第322页)

“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方针,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围绕构建“三个机制”,即粮食安全的保障机制、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统筹城乡的发展机制,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生态高效外向农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国际化水平,加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推进农牧业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努力用先进的物质投入装备农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农业,用先进的组织形式经营农业,整体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能力[5]。

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发展现代农业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5 参考文献

[1] 赵蕾.国外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及其启示[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8(2):48-51.

[2] 李瑾,黄学群,孙国兴,等.天津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8,29(1):76-80.

篇6

在粮食安全上升为国家安全的大背景下,农业作为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产业,自然成为了国家自立、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尤其是“十”以来实施的一系列“重农固本”国家战略,更是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与2016年4月15日农业部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的《“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均认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以对接现代产业发展要求、服务经济发展需要为服务宗旨的农业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才能全面提升其支撑服务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按照产业发展要求,升级专业定位,尤其是重构涉农专业体系,通过打造特色专业群与行业产业实现深度融合,为高职院校赢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1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特征

1.1 创新驱动发展 农业产业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技术装备的采用、管理理念运用和生产组织模式等。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已经基本具备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运用现代农业、节水灌溉、信息化和生态环保等集成技术的生产示范基地的大量出现,采取规模化、合作化、网络化等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以及成本效益与人本至上等现代农业管理理念的运用,已是现代农业有别于传统农业的重要标志。

1.2 生态智慧化发展 从世界农业发展趋势看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主要经过了三次转型升级:第一次是“低效”的粗放农业优化为的“高效”的精致农业产业结构;第二次是实现以“高产”为核心的“高效农业”向以“优质”为核心的“绿色农业”的转型升级;第三次是突破农业发展资源瓶颈,发展资源节约型、各产业和谐发展的“智慧农业”。不同阶段的农业发展目标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是一致的,在传统农业阶段满足人民生存发展的食品需求是其发展的唯一的、基本的目标,在现代农业阶段则“保供给、促增收、可持续”为并行不悖的三大目标,在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也将朝更高的目标发展。

1.3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与其他产业不断交融发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更是加速了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速度。比如,借力“互联网+”来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村服务业,使其产业链向第二、三产业延伸;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的挖掘,促进了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农业功能的拓展,使三次产业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产融合”既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1.4 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缺乏与产业人口转移的矛盾更加凸显 在传统农业中的劳动者主要表现为体力劳动,称为“产业人口”或“农民”,他们是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而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从业者称为“新型职业农民”,更多的是一种智力的载体,是需要掌握先进的农业科技,接受先进的现代管理理念,具有先进的思维方式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我国农村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农业产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移在不断加速,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产业人口的有序转移速度,决定着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由于历史与产业发展的原因,近20年来农业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质量与数量方面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致使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缺乏。

2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2.1 建立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新体系 近20年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出现了严重滑坡,与此同时,有大量接受农业职业教育意愿的农民却得不到培训,农业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成为了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短板。一是农业职业教育资源分散,专业体系不完善,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匹配;二是办学规模小,人才培养能力与产业发展规模不相适应;三是专业建设滞后、特色不鲜明,人才培养规格质量与现代三产融合的生态智慧农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尽快补齐农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短板,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也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2 培养适应“大农业、大食物”新理念的复合人才 由于三产融合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已远远超出种植与养殖业范畴,美国的农业称“食物和纤维体系”,日本称“农业-食物关联产业”,加拿大称“农业及食物产业”,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都是涵盖了与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相关产业。2016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首提“大农业、大食物”新观念,提出培育农村电商、农产品定制等“互联网+”新业态,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创办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其实质是适应世界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十三五”期间,湖南将按照长株潭都市农业区、洞庭湖生态农业区、大湘南丘陵农业区、大湘西山地农业区的区域布局,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精细农业、高效农业和绿色农业。预计到2020年,新增农业经营主体20万个(种养大户15万个,家庭农场5万个),需要新型职业农民30万人,现代农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3万人。加强高职农业专业建设,适应农业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型发展需要,培育一代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场主,聚焦现代生态智慧农业发展需求,培养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技术、信息技术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既是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农业职业教育“对接产业、服务产业、提升产业、引领产业”能力水平,增强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3 “大农业”观下的农业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大农业”体系是产业的融合,与之对应的是“复合、创新”技能型人才观。“复合、创新”也就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的两个基本要求,即高职教育既要满足大众接受高等教育、体现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又要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基本要求。从第一个基本要求来说,因为培养者在目标和动机上存在不同取向与被培养者在需求取向上存在多元化,如纯文凭取向、技术与能力需求取向,或兼顾而有之等,使得高职教育在强调专业技术的传承的同时,不能忽视对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微观个体发展层面上的关怀责任,所以“复合”成为了客观需要,使得农业高职教育在实施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逐步走向“大”而“全”,与某些行业教育的“专”而“精”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从第二个基本要求来说,现代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得培养适应农业与装备、技术、信息、生态、文化深度融合发展需要的复合技能型人才,比单一生产技术型人才更受产业青睐。

3.1 培养目标综合化 职业教育专业的培养定位,目前通用的提法是培养适应农业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其实,这里已经明确表达了综合、复合的观念,包含着技术观、经营理念、管理思想和服务态度的定位。技术型人才强调的是综合应用技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动手方面掌握核心操作技能与将现有技术进行组合并创新的能力,是实现效率与效益最大化的设计者,是比单纯技能型人才更高层次的人才。现代农业生产中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复合型的人才,可以是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承者、科技成果的转化者、生产组织者,也可以是农业的投资者和生产者,如家庭农场的创业者和接班人,现代农业企业里的投资者、从业人员,新兴农业服务组织中的经营管理人才,还可以是自谋出路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当然,这些职业或岗位对于在校生而言只是就业的假设,但他们却是农业教育专业作为培养目标和课程改革的重要参考。

3.2 专业体系化 本科以学科建设为中心,高职以专业群建设为中心,它们走的是不同的道路,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割裂农牧之间天然的有机的联系是学科建制培养人才的弊端,专业体系化,打造特色专业群,是克服涉农专业面窄、内涵不丰富、不适合大农业现状的需要。高职的农业专业往往比普通高等教育的农业专业面宽,比如,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就涵盖本科的“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检疫检验”、“动物营养与饲料”等专业领域。某些高职农业类新专业的拓展空间涵盖了一、二、三产业,尤其是在二产和三产上应加大专业开发力度,更能打造特色专业。因为社会职业流动和就业市场的更新和升级使职业教育不断遇到新的职业,将新职业及时引入专业以成为对高职院校的基本要求。不断拓宽专业口径,使某些专业成为针对某一农业职业岗位群的大专业,是农业产业化对“农、工、商”或“一专多能”复合式人才的要求,也是对农业高职教育的一大挑战。

3.3 素质、能力综合化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核心技能,所谓职业岗位核心技能是指职业人所应具备的跨行业、跨专业、跨职业的基本能力,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在职业生涯中起关键作用的能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人才培养的定位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从“一技之长”到“能力本位”,再到“素质本位”,再到如今的“就业导向”“工作导向”“行动导向”等变化。从“一技之长”到“职业技能”的改变,体现的是素质、能力综合化发展的要求。这也适应力现代农业从第一产业,走向三产融合的过程中,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能力向“一专多能”转变的需要。当前农业高职院校的农业类专业的培养目标逐步转向“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农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3.4 课程综合化 按职业成长规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与核心工作。专业课程内容的开发既要符合企业的需求,又要符合职业成长规律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职业知识的专业性、实践性、科学性、发展性及过程性。现代农业产业化及专业体系化、能力和素质综合化,必然要求课程内容综合化,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转变为兼顾为产前和产后服务整个产业链的课程体系,这是当前高职农业专业课程内容变化的主要趋势。

3.5 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在“大农业”背景下要实现复合人才的培养,单靠学校资源是不够的,这就要求学校利用社会一切教育资源办学,按照无界化办学、融合教学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技能人才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显得尤其重要,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学校与企业结合、教育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结合、课堂教学与生产现场结合、校内实训与顶岗实习结合。因为农业行业生产的多样性,注定了农业高职教育不是一种模式所能包纳的,要强化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全面推进在线网络课程建设,适应学生与新型职业农民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学习需求,重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生态,打造升级版的“教、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寿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J].教育与职业,2008(33):37-38.

[2]吴雪芬,周英,李寿田,等.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状况分析与探索[J].职教通讯,2016(2):5-10.

篇7

1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

1.1现代农业是科学化农业,能有效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与转变。农业科技进步是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新技术是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现代农业是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低,制约着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科技进步可以突破瓶颈资源的约束,实现对某些稀缺生产要素的集约利用,发掘农业生产增长的潜力,打破农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均衡,改变创新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单位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减轻劳动强度,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现代农业发展过程实质上是科技在农业上广泛应用的过程。

1.2现代农业是规模化农业,能有效实现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与转变。现代农业有利于克服小规模经营的局限性,利用规模优势,实行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社会化,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产业基础。也便于推广应用现代科技,可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促进节本增效,有利于实现现代农业的“高劳动生产率、高商品率、高经济效益”的目标。现代农业重视发挥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优势,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1.3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农业,能有效实现农业流通形式的创新与转变。①现代农业是面向市场需求,主动地适应市场的农业。农民的大部分经济活动能够真正面向市场、服务市场,农产品的商品率很高。而且实现向更大范围、更大需求的市场转变,向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转变。②现代市场化农业,有利于实现流通形式的创新。农产品期货市场是一个具有良好传导机制而又高度透明的信息化市场,具有“引导生产、稳定市场、规避风险”的作用,有利于克服农产品生产季节性和周期性特征带来的不利影响,推进农产品流通形式创新。③现代农业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战略,促进流通形式创新。④现代农业具有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通过现代流通企业规模化经营农产品,以现代流通企业作为先导带动现代农业,引导兼有生产和流通双重功能的农业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实现农民与现代流通组织的对接,完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

1.4现代农业是效率型农业,能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现代农业是一个高效率的系统,它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了土地、资金、人才、科技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不仅土地等自然资源要素的产出率较高,而且劳动力、资金等经济社会要素的生产率也较高,极大地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农业信息化能够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高效率的现代农业是保障食物安全、更好地支撑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1.5现代农业是两型农业,能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绿色产业,担负着维护与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的使命。发展两型的现代农业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两型农业是现代农业高级形态和实现形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开发等融为一体,最终实现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一致。两型农业坚持新的生产观、经济观和消费观,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实行清洁生产,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两型农业发展促进资源的循环式使用、产业的循环式组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符合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

2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2.1坚持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一是“大资源”理念。要合理的、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果;拓展农业功能。二是树立“大生态”理念。要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屏障作用。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发展循环农业和节约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是树立“大农业”理念。要挖掘农业的内涵,要延伸农业的外延,大农业要增强和发挥农业的多功能,要拓展农业在能源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新功能。四是树立“大技术”理念。不仅要充分利用农业生物技术,在育种上发挥科技优势,而且要在农业机械和耕作方法上技术创新。五是树立“大市场”理念。强化市场意识,搞好农产品市场营销。

篇8

(一)古代东方传统农业长足发展和局限

古代传统农业发展中,东方埃及、巴比伦、中国、印度农业发展成就突出,因此率先进入古代文明。它们传统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开垦了大量农田,形成了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和生产经验,较高的粮食生产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且使之延续和发展。传统农业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是传统农业带有极强的保守性;生产单位分散、生产规模狭小、生产技术墨守成现,而且脆弱的小农经济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来保护它们,小农经济构成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其次,传统农业的自然经济,限制了人口流动,加之中央集权制和户籍制度的束缚,致使大多数农民安土重迁。这样,新的阶级很难产生。再次,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投入大量劳动力来取得较高的收获量,这使得许多未成年人过早地投入农业劳动而失去受教育机会,同时也刺激强化了农民早婚早育多育的观念,造成古代人口的阶段性高速增长。

(二)近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工业化及局限

十八世纪以来,由于工业上的巨大成就,大大推动了传统农业的发展,典型标志就是农业工业化。十九世纪,生物学上的巨大成就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二十世纪,化学生的巨大成就,促进了农业长足发展。恰恰由于农业的良种化、化学化、机械化的应用,使农业的面貌焕然一新。工业化农业的发展,以投入大量物质和能量为标志,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将四千年的传统农业推进到近代农业,带来了20世纪农业的高速发展。但由于高能耗和化学品的污染也带来了能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调等严重问题,困扰着社会社会发展,于是人们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现代科技革命与新型现代农业

21世纪是农业发展的重要阶段,生命科学和其它最新科学技术相结合,将使世界农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生物基因库的建成,遗传工程的崛起,克隆技术和生物固氮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的面貌将为之一新。在新科学技术革命中,产生了一批新的技术群,如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技术、微电子技术、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等。这些科学技术成果正不同程度地在农业中得到应用,为解决工业化农业带来的环境、能源和生态问题,呈现了光明的前景。

正是由于传统农业局限和近代农业工业化导致农业的异化,现代新型农业则要求在深刻尊重自然规律,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各国政府都有必要对“再农业化”进行深刻的思考。立足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市场需求、以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进行“再农业化”,将近代农业工业化推进到现代农业生态化。

二、再农业化发展理念及特点

从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角度分析来看,再农业化具有明显的时代内涵,主要概括为:1、现代农业是高效益多功能的产业。再农业化突破了传统农业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供给和原料生产的局限性,而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不断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高度组织化、规模化生产,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生产率都比传统农业大幅度提高。2、现代农业是高度科技依存型的产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科学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力的贡献度超过了资源依存度,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科技贡献度一般在70%以上。现代农业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技术为引领,以常规技术升级的效率革命为支撑,用现代科技及装备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3、现代农业是生态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现代农业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现代农业建立在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的基础之上。现代农业通过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应用,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原则下,减少了化学(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的使用量,实现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控制,避免或减少了生态环境污染,是生态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产业。4、现代农业是高投入、高保护的产业。现代农业注重集约投入生产要素,通过增加资本投入、应用现代科技和装备、强化组织管理,改变了农业粗放经营状况,提高了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同时,现代农业是国家高度保护的产业,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历程证明了农业教育科研投入、农业科技推广、补贴、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高保护政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篇9

都市农业综合体的建设与发展是迎合目前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之一,能够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升级的实现,实现城市地区与农业地区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构建能够实现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产业链的延伸,促进农业产业的有效升级,实现农业多功能化的有效发展,基于农业资源的有效开发建立一种观光旅游发展模式,促进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型。是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的一种有效创新,能够满足居民生活、生产与生态多方面的需求,同时有效丰富了农业生产的内涵,为旅游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选择性,同时也是对于城市建设的一种重要创新与尝试,充分拓展了农业发展的内涵。

二、构建都市农业综合体的应用策略分析

在都市农业综合体的发展应用策略中可以构建农业发展的全产业链,积极发展农业休闲旅游观光产业,加强发展机制的有效创新以及加强各种要素的集成能力,下文从这四个方面进行了有效分析。

1.构建农业发展的全产业链

充分促进农产品的发展,对于农业的发展构建一种产前与产后综合发展的全新产业链,包括对于种子、种苗、加工与市场营销等环节进行充分有效地检测,可以对于禽类水果等产品进行有效加工与分级包装,对于农产林构建一种有效的物流体系,包括建立农产业的专业交易市场。在社会化发展模式中构建针对新型农机、农技、畜牧与水产等建立有效的生产营销模式,同时加强对于植物与动物病虫害防治体系的建立,通过产前、产中与产后促进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有效提升。

2.积极发展农业休闲旅游观光产业

在都市综合体的建设发展中重要的发展项目之一就是农业休闲旅游观光功能的建立,可以开展的农业休闲项目包括农家乐与农庄等,充分促进农业采摘与认种认养等农业体验项目的有效发展,在农业创意发展项目中积极引进农业休闲旅游的发展模式。积极促进农业旅游业态的有效发展,主要包括生态农业、科普教育与花卉种植等,对于目前发展比较好,国家比较重视的生态湿地保护与渔家乐发展项目建立充分的发展机制,充分实现农业休闲旅游观光的目的。

3.加强发展机制的有效创新

建立有效的农业招商发展机制,根据地区农业综合体发展的需要,充分按照长三角经济发展的需求,充分履行各自的发展优势,进行差异性竞争战略发展,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积极加强与技术商、管理商与投资商等有关部门的积极联系与沟通,通过人才的汇聚与发展构建一种全方位的发展理论体系,从而最终实现对于创意人才的充分利用,并进而建立相应的品牌发展机制,以创意理念带动农业综合体的有效发展。在招商发展机制中充分引入全方位与宽领域的发展理念,加强国内经济协作区的有效联系与发展,从而充分有效地实现农业综合体的积极发展。同时在都市农业综合体的建设发展中引入市场发展因素,构建创新性的管理建设机制,对于园区内的交通、信息与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进行滚动开发、超前规划与联建共享。同时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机制的有效建立,在农业设施发展、农业体制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充分引入都市农业综合体发展比较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同时建立有效的特色农业科技论坛,充分把握市场的发展需要,以论坛等平台为基础进行内部发展信息的有效共享,从而最终有效促进产业水平的提升。

4.加强各种要素的集成能力

篇10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242-02

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求,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大任务。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强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产业支撑的重要举措。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征

农业是人类社会中最早出现的产业,从农业发展的历史阶段来看,农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现代农业四个阶段。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

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形态,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密集型的发达农业。现代农业就是运用现展理念,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条件,现代经营形式和管理方式,实现农业的贸工农紧密衔接、产加销一体化的多功能、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过程。

(二)现代农业的特征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特征:

1.科学化。传统农业主要依赖资源的投入,而现代农业则主要依赖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现代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先导和原动力,不断推进现代农业向更高的层次迈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在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过程,是用现代科技知识培养造就新型农民的过程。

2.市场化。传统农业主要以自给自足为目的,现代农业的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为市场提供丰富多样的商品,农产品的商品率很高。现代农业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市场机制对农业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动力源泉。

3.产业化。传统农业是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元的小生产,仅仅局限于种植业、养殖业等生产环节。现代农业则打破了传统农业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产业脱节的局限性,走出了生产、加工、销售和社会服务一体的产业化经营道路,实现了一二三产业互动,形成了一个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产业群体。在现代农业中,分散经营的农户有效地组织起来,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

4.集约化。传统农业主要依赖资源和劳动的粗放投入,现代农业注重各类生产要素的集约投入,生产要素得到有效合理配置。主要是通过运用现代科技和装备、有效整合资源、适度集中土地和实施科学管理等,以资金与技术的集约投入来取代以资源和劳动的粗放投入,改变农业粗放经营的状况,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资源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5.生态化。传统农业以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来换取农业的发展,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现代农业则以高度重视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来优化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和谐、持续发展。现代农业注重资源的节约使用、循环利用、综合开发,积极推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农业标准化清洁生产,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6.多样化。传统农业仅局限于食品和原料的供给功能,现代农业则将单一的农业生产功能拓展为生产、生态、生活和科教等多功能,除具有食品保障和原料供给功能外,现代农业还具有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功能,承担着创造和传承文化以及保护环境的功能,发挥着科技示范、科普教育以及满足人们领略自然情趣、享受田园生活的需求。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多样化,现代农业不但是效益农业和市场农业,而且还是绿色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同时又是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

二、发展现代农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要统筹产业发展。农业现代化与其它产业现代化是一种相互依存、互为基础的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的关系。要注重三次产业之间的渗透、融合,统筹产业协调融合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物质和技术保障,构建起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另一方面,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延伸和拓展,实现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优化升级农业结构。

二是要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经营规模的扩大是现代化农业的必然要求,我国分散的农户经营方式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所要求的大规模生产是一个非常不利的制约条件。要在坚持和巩固的基础上,不以牺牲农民的土地权益为代价,引导农村土地合理流转,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适度的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社会化服务。

三是要把科技进步作为首要推动力。农业科技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标志,只有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实现现代农业要求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目标,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增强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发展现代农业,要以节约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农业生产要素为核心,通过劳动力集约和技术集约,走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为主要目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四是要注重示范引导。纵观世界不同国家建设现代农业的实践,大致可分为三种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劳动力节约型模式,以欧洲为代表的节老节地复合型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土地节约型模式。历史经验表明,农业现代化并没有固定模式,要因地制宜。我国地区间的资源环境条件、农业发展水平和经济技术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在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要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加强试点示范工作,探索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区域现代农业建设的模式和道路。

五是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现代农业的建设不能以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植被破坏、水源污染、土壤侵蚀为代价,要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充分释放和凸显农业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功能。

三、发展现代农业的措施和途径

一是要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用工业化产品提升农业。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引导企业向产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拉长产业链条,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提高附加值,培育和壮大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加强农业开放工作,拓宽眼界,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引进资金、配置要素,利用好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升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积极推进农业基地建设,充分发挥资源、市场和技术优势,逐步实现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围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产业链条,努力引进上下游关联项目,发展关联产品,主动引进同类企业集聚发展,形成规模效益。

二是要培育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建设现代农业,最关键就在于人才队伍的培养,要培养一批踏实能干,具有创新意识、具备现代管理知识的农业企业家队伍,培养一批具有工业化要求的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协作意识以及现代眼光甚至世界眼光的干部队伍,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推动农业工业化经营管理、产业化链条延伸。加快现代农业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加大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大力发展面向农业的职业教育和新型技能培训;要整合培训资源,采取订单、定向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要推进农科教有效结合与科技服务,鼓励农业科研院所深入基层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服务。

三是要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坚持把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促进农业良性循环发展,农业资源最大限度地得以利用。要根据“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原则,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加快建设专用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要以资源节约为目标,抓好农业节水、节地、节肥、节药、节能,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要加快农业生物质产业的开发,推广沼气,推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要抓好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促进农产品加工向精深发展,形成种植、养殖、加工系统化,提高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各种废弃物的有效利用。

四是要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强化政策扶持,完善运行机制,引导其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积极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市场销售、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资配送和统防统治等农业生产;要完善农业技术支撑体系。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理顺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新体系,实现农科教、产学研统筹,加强农业科技自主研发和集成创新,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要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整合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资源,提升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平台建设,提高农民接受和运用农业科技的能力;要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网上交易、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培育农村经纪人、运销专业户和流通中介组织等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市场服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是要深化农村改革。要推进土地流转体制改革。在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不变、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基础上,建立土地流转市场,采取股份合作、出租、转让等形式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引导农业生产向集约化方向发展,提高农业规模化程度。要完善支农体制改革,整合各类财政支农资金,综合运用税收、贴息、担保等经济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建设。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和信用担保机制,拓宽农村担保品范围,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加快培育村镇银行、担保公司,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吴光玲.现代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02)

2.韩长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N].人民日报,2010.11.22

3.霍子俊,胡恒洋,张俊峰,蔡平.美国现代农业发展及借鉴[J].中国经贸导刊,2008(3)

篇11

1.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由于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生产方式比较落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

2.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途径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土地产出、资源利用、灾害防控、科技支撑、社会化服务等五种能力。只有通过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的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才能有效提升上述5种能力。

3.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举措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目前,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经营性收入和非农工资性收入。从长远看,增加农民收入主要是依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来实现,亦即通过增加产量增收,提高质量增收,节约成本增收,降低能耗增收,延长产业链增收,以及增加附加值增收。所有这些,只有通过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才能够实现。?

4.发展现代农业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事关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我国粮食要做到基本自给,供求不平衡压力巨大,只有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加速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单产水平,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二、县域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纵观全县农业发展历程,会泽县农业发展共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历史阶段。改革开放前,会泽县的农业生产主要以粮食为主,农业功能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改革开放后,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农业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础来抓,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了向农业结构调整要效益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加强良种良法推广,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发展局面。

1.粮食生产稳步增长

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加强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强化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政策,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同时,不断扩大复种指数,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大力开展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不断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实现了粮食生产规模和效益稳步增长。2010年,全县粮食总产量预计达3.7082亿kg,比上年增2.72%,农民人均有粮410kg。

2.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初见成效

全县各地严格遵循“依托资源、瞄准市场、突出特色、优化布局、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使单一的粮食种植结构有了初步改变,马铃薯、蔬菜、中药材和花卉、水产等特色优势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效益逐步显现。2010年,全县共完成马铃薯种植65.4万亩,预计实现产值8.34亿元;完成蔬菜种植33.22万亩,预计实现产值3.8亿元。完成中药材种植10500亩,预计实现产值0.4亿元;完成花卉种植5600亩,预计实现产值0.84亿元。完成水产养殖面积5.81万亩,预计实现产值0.68亿元;水果种植面积达5.6万亩,预计实现产值0.8亿元。

3.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

立足全县特色农业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两大目标,培育和引进并举,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2010年,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已达48家,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13家,较去年增8.3%。全县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联结基地40余万亩,组织农产品销售110万t,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带动农户11万户,促进户均增收400元。

4.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

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发展方向,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进程。《会泽马铃薯》和《乐业辣椒》两个综合标准,上升为云南省的地方标准,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制定地方标准最多的县市之一。全县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7个,“绿色食品A级”2个,有机食品5个。会泽宝珠梨、盐水石榴、乐业辣椒、大洋芋等5个农产品通过了云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品质鉴评。

三、存在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支撑转变发展方式的基础不牢

农田水利建设不配套,水利化程度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2009年末,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36.14万亩,有效灌溉率为54.68%,远远低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高稳农田占耕地总资源的比重低,仅为39.5%。农业装备水平较低,农业防灾减灾等保障体系不健全,自然灾害重发频发,“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生产格局还未改变,农业稳步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大。

2.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推动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不足

近年来,虽然各级不断加大对“大农业”的投入力度,但对种植业的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农业科研及科技推广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全县至今还没有一个成形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科技支撑能力和示范带动作用不强。同时,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妇女、老人和儿童等“留守族”成了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直接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接受能力,限制了新品种、新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推广应用。

3.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低,引领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不强

全县龙头企业虽有一定的数量,但规模小,带动能力弱。优势产业、特色农业虽然初具规模,但缺乏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全县龙头企业仍停留在原料的初级加工、产品包装等,产业链短,农产品加工转化率、附加值低。农村合作组织发展慢,农村土地规模小,生产经营分散,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制约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农村经济的发展。

4.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促进转变发展方式的保障不力

农业本是一个先天弱质性、低益性、生产周期长、风险大的产业。会泽县除干旱洪涝、病虫侵害等自然风险外,其生产所面临的市场风险也大。由于全县农(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大多数乡(镇)农副产品流通市场规模小、设施简陋,有的只是以路为市,以棚为场,市场组织体系、政策保护等方面还不完善,远远不能适应大农业发展需要,不仅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而且也大大降低了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四、促进县域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1.转变农业发展理念

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把农业发展放到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农业向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产业化、社会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2.转变农业发展模式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由传统的样板区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转变,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充分发挥园区功能,把最新的科技成果以最快捷的速度、最直观的方式、在最短的有效半径内送达生产一线。

3.转变农业生产条件

着力抓好农田水利建设。突出抓好水利工程的配套完善和病险山塘水库的整修,不断加大地边小水窖建设力度,积极鼓励群众兴建集雨节水窖,全面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不断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冷浸田地改造、水浇地和坡改梯建设,加大测土配方施肥集成技术推广力度,采取绿肥种植、秸杆还田等措施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实现基本农田高产稳产,切实从根本上扭转“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

4.转变农业发展结构

紧紧围绕“提升传统产业、壮大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的思路,搞好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深入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围绕“扩面积、创高产、保增产、促增收”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马铃薯、玉米、水稻、蔬菜等农作物高产创建活动,推广农作物间套作种植,不断扩大复种指数,增加种植面积,全面提升全县粮经作物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努力拓宽农民增收的科技空间。

5.转变农业劳动者类型

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加强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专业型、特色型专技人才,不断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大力培养现代农业经营者。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发展种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带头人。注重对农村村组干部的培养,把他们培养成市场意识较强、生产技能较高、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

6.转变农业经营方式

篇12

一、构建以“产业+产品”的目标体系,盘活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樟树是全国粮食种植大县,依托粮食产区发展潜力,形成更加多元化的农业发展体系,一直是樟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布局。2016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1.67万亩,总产53.82万吨。坚持以“产业+产品”作为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体系,就是要实现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农业农品经济效益的不断扩大,走“中高端”农产品的供给路线,走“绿色发展”的产业道路,将会是盘活樟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着力点。1.制定农业经济产业发展路线。传统单一、零散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显然无法适应“供给侧”改革下的市场经济环境。制定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的路线,就是要以“绿色经济”为主线,“特色经济”为色调,依托农业经济发展资源,构建具有樟树特色的农村经济产业。通过山林、田湖的资源优势,提高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活力;通过转变传统粗放式发展,构建以休闲旅游、新型农村合作经营为主体的农村经济主体,更适合当前樟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比如日益发展起来的阁山镇黄家巷三层楼农家乐和阁山的爱农湖生态主题乐园都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2.铺设产品价值效益化道路。农产品的价值构建,是提高农村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樟树市传统种植、养殖业的产品价值效益低端化,进而难以在市场中形成有力竞争。为此,铺设产品价值效益最大化的道路,就是要通过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提高农业发展科技含量的过程,提高“中高端”农产品供给,提高樟树农业的竞争力。

二、建立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强化农业产业链的效益辐射力度

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全国范围内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调。但如何建立完善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直接关系到农业经济在供给侧改革下的优化与调整。樟树市近年来,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以“阁山农业两区”为核心,投资20亿,建设江枳壳农业发展项目、蓝莓有机农业发展项目、中药材植物园、广来健康有机水稻、圣果农业果园谷,逐步建立起了具有樟树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1.拓展农业产业发展纵深。传统农业产业拘囿于田间,尚未形成产业链条向纵深发展。樟树应在“农业两区”建设的推进之下,实现现代农业产业链条的全覆盖,强化农业产业价值链更好惠及农民。樟树应在粮食产量稳增长、畜牧业稳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下,完善现代农业产业的生产功能,实现“农业+旅游”、“农业+文化”的产业模式。2.深入推进农业工厂化发展。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进一步要求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推进,也着力突出工厂化农业的发展布局。当前,樟树市“阁山农业两区”的现代化建设模式,就是走工厂化农业道路,但是新兴业态的发展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将一、二、三产业发展充分融合,进而构建樟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三、坚持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创设农业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政府在农业经济优化与调整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是有序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樟树市在全面部署、深化发展的进程中,一是要坚持理念创新,抓住供给侧改革的契机;二是坚持以政府为主要“推手”的作用发挥,创设农业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1.创新管理理念。樟树市应以创新发展为主导,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思维方式,突破僵化的理念束缚,着力于构建具有樟树特色的农业经济发展之路。一方面,要抓住供给侧改革的契机,从谋划部署、到政府决策推进,都应基于实际发展的需求,稳扎稳打;另一方面,强化政策的倾斜引导力,支持并鼓励农业企业的发展。2.创设良好环境。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一是要创设宽松的农业发展环境。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在政策给予扶持,并在资金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府补贴,夯实发展的基础;二是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空间。从“农业+观光”、“农业+工厂化”的发展模式着手,制定相应的农业经营制度,进而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总而言之,农业经济的优化与调整,是基于供给侧改革下,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樟树市在全面谋划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紧扣鲜有农村经济体系,着力于搭建三大支撑体系:一是构建以“产业+产品”的目标体系,盘活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二是建立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强化农业产业链的效益辐射力度;三是坚持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创设农业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科学谋划布局、全面深化发展,建设具有樟树县域经济特色的农村经济体系。

参考文献:

[1]钱纯海.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农村经济发展探析—以皖北为例[J].佳木斯大学学报,2016(05).

[2]赵川.乡村文化旅游业的供给侧改革—以大香格里拉地区为例[J].农村经济,2015(13).

篇13

“六个全面提升”是指:

一是全面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十三五”时期,不追求粮食连续增产,根据供需情况,年度产量可以有增减,但必须巩固和提升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要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强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二是全面提升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水平。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是把现代生产要素、经营模式、发展理念引入农业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在完善“三权分置”办法、引导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上多下功夫,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三是全面提升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强化现代种业、智慧农业、农机装备等关键性技术研发攻关,重点突破一批世界领先、能够支撑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对我国农业转型升级产生革命性影响的重大品种、共性关键技术和现代装备,力争到2020年,完成主要农作物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明显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